《前行广释》讲记
著:华智仁波切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四十四节课
今天讲《大圆满前行》的最后一堂课,是结文中的颂词内容。
这个不广说,不然,每天讲三四个颂词,那要讲好几天了。所以简单从字面上过一下。
如是三传窍诀甘露河,传承上师口津精华液,
九乘次第修行精义要,无有错谬悉皆摄于此。
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这三大传承教言与窍诀的甘露江河,从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开始,宁提派本传上师口耳相传的窍诀精华液,乃至九乘次第――从声闻乘直至无上大圆满之间,所有修行的精义要点,全都无有错谬地摄集于这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了。
华智仁波切说得很直接,在这部《前行》中,无论显宗、密宗,一切修法的精要都有;而且,无论从传承上、窍诀上、次第上,都无与伦比,这样的一部论典,绝对值得我们修学。我平时常常劝大家看《前行》、修《前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 以比喻说明此《前行》为善说
下面以几种不同的比喻,说明《大圆满前行》是一部殊胜论典、美妙善说。
尽弃戏论言词之糟粕,调合极深实修要诀味,
烹调亲证口诀之精华,此善说如丰美之食物。
《大圆满前行》如丰美的食物。
就像做饭时要先清洗掉糠秕等糟粕一样,本论在撰著时,完全舍弃了空洞乏味的戏论言词;就像饭菜要调味一样,本论调合了极为甚深的实修要诀――从人身难得到往生法的一切美味;就像一道菜里要有精华一样,本论烹调了传承上师们亲自证悟的口诀,并以此为精要。所以,《大圆满前行》这部善说,如同世间无可比拟的美味佳肴一般,谁去享用,都会滋益身心的。
现在世间很缺乏佛法的真理,精神饥饿的人找不到食物,很穷苦。他们渴望真理,也强烈希求真实的修行,但可惜的是,长久以来,他们连基本的修行次第都不懂。对于这种人,我想《大圆满前行》就是你最好的食物,而且是美味,我希望你不要客气,立即享用它。享用以后,一定会遣除你心灵的饥饿和贫困。
三毒劣性粗犷荒野上,除过窍诀金刚犁开垦,
善巧灌溉真实妙法水,此善说如灵巧之农夫。
《大圆满前行》如灵巧的农夫。
我们的心野蛮粗暴,充满贪嗔痴三毒,就像一块低劣的荒野从未被开垦过,而《大圆满前行》里有很多窍诀,这些窍诀就像锋利的金刚犁一样,用它来开垦你心灵的荒野,能迅速除去无量的过患;心被开垦了之后,再用《前行》里的真实妙法水善巧灌溉,便可以生长善法的庄稼了,所以,这部善说就如灵巧的农夫。
灵巧的农夫是善巧种田的,再荒芜的田地,经过他的开垦、灌溉,都会成为良田。而《大圆满前行》就是这样一位农夫,再荒凉、刚强的心田都不怕,因为这里的犁不是普通的犁,而是窍诀的金刚犁;这里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不是名相上的佛法,而是真实的妙法水。用金刚犁开垦,用妙法水灌溉,那不管你是如何贫瘠的荒田,都一定能成为沃土的。
华智仁波切很擅长诗词,他把《大圆满前行》比作美味,让大家品尝,尽情地食用。又比作灵巧的农夫,让我们开垦、灌溉自己荒芜的心田,以备将来播撒善法的种子。这些比喻很贴切,很多人听《前行》时,的确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喜;而且听完以后,以前再粗暴顽劣的人,相续顿时调柔了,因果取舍也非常谨慎,自己看看自己,也感觉是荒野成了良田。
可见,本论的确有强大的威力和加持。
出离心之肥沃良田中,巧妙播下菩提心种子,
以积净法生长功德果,此善说如丰年之庄稼。
《大圆满前行》如丰年的庄稼。
当心的荒野被开垦、灌溉之后,以四种共同加行成就了出离心的良田,在这片肥沃的良田上,巧妙地播下大乘菩提心的种子。种子有了,那如何让它生长呢?通过供曼茶罗积累资粮,念修金刚萨埵净除罪障,菩提心种子便可以发芽,并渐渐生长出种种功德妙果。所以,这部善说就如丰年的庄稼,五谷丰登、非常圆满。
这么圆满的《大圆满前行》,不管是谁,全部学完以后,我相信一方面他的相续会很成熟,了解了佛法的真谛;另一方面,在实地修持的过程中,也会真实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并通过积资净障让一切善法种子开花结果。
揭穿自罪且将其根除,以善巧语百般宣功德,
恒时精勤唯行饶益事,此善说如慈爱之乳母。
《大圆满前行》如慈爱的乳母。
乳母因为慈爱孩子,所以会严厉地断除孩子的恶行,告诉他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为他讲解做人的道理,让他学习,并且处处呵护他成长。同样,这部《前行》就像乳母一般,揭露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和过失,将其一一铲除;以善巧的语言,百般宣说种种善法的功德及佛理;同时对我们相续的成长唯一作饶益,所以,这部善说就如乳母一样。
乳母这个比喻很好。现在你们是学《前行》,以后也会讲《前行》,讲的时候,哪怕是一堂课,书中如慈母一般的教诲就会自然流入听者的心里,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做,善法有什么样的功德……语言很简单,但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饶益。
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刚入门的人也好,老修行人也好,都要学《大圆满前行》。《前行》的教言不像小学课程,学完以后,中学、大学就不需要学了,不是这样的。你刚入门的那一天需要学,你离开世间的那一天也需要它,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切佛法的修要。
当时我从学校“逃”出来的时候,首先学的就是《大圆满前行》。昨天有个道友说他从学校出来时,父母、老师、同学都劝他,心情很矛盾,其实那时候的我也有同感。不过学了《前行》之后,就踏实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但我一直觉得,自己也好,他人也好,只要你想好好修行,这部法是不能离开的。我是有这种强烈的执著。
不管是谁,不重视《前行》的话,我也只能尽量“观清净心”了。(众笑)
非仅词佳意义亦深奥,无等上师口气尚未消,
此善说如心中如意宝,诸获得者定入真实道。
《大圆满前行》如心中的如意宝。
《前行》的词句极佳。所谓词佳,不是说辞藻华丽,而是说语句流畅、言词恳切,谁都看得懂,智者也爱看,愚者也爱看。不仅词句美,更重要的是意义非常深奥,而且,在这部论典的字字句句中,他的无等上师如来芽尊者的窍诀口气尚未消失。所以,此善说不像外在的财富,或有利、或有弊,它是真正的内心的如意宝,任何人得到了它,听闻、学习、修行它,不离开这个法本,那此人必定直接或间接地入于真实的解脱正道。
入于解脱道的人,他的烦恼迟早会灭除的,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上师的窍诀。华智仁波切以他的智慧,将上师的窍诀记录成文字以后,利益了无数的修行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
的确,有些上师的加持特别不可思议。
◎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菩萨在弘法利生时有不共的特点,什么特点呢?
专行利他修持圣教典,并非依于声律诗韵词,
而以俗语方言示正道,此乃一切菩萨之特点。
菩萨唯一行持利他,他修持圣教典籍中的甚深佛理,他在弘扬佛法时,并不依靠世间的声律、诗学、辞藻、音韵以及艰涩难懂的词句,而是以浅显易懂老少咸宜的俗语方言开示正道,这就是一切菩萨的特点。
汉地的诗词是很美,一句一句的,句尾还有押韵,很多人喜欢。中国在唐代等时期有很多诗人,他们的诗文读起来很舒服,但是,这些能否消除相续中的烦恼、痛苦呢?很难说。
就像世间的老师,有的老师一开班会就说很多成语、诗词,学生们听着是很舒服,也觉得老师的口才好。但是讲完以后,好像也记不住什么,只是好听而已。但有的老师不是很会说,用的语言也很浅显,不过他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早上要做什么,晚上要做什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一周要做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语言很简单,口才好像还不如学生,但是学生们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他讲完以后,大家都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同样,华智仁波切撰著《前行》时,用词也很简单,藏文上谁都看得懂。以前郭元兴居士译过《前行》,不过有点难懂,据说法尊法师也译过,但我一直没有见到。所以,后来我发心翻译时,除了一些教证40以外,也想尽量地让文句通俗易懂。但现在看来,还是藏文上更好懂,因为这是菩萨的特点,一般人是比不上的。
[40] 教证通常要保持它自身的格式。
不管怎么样,《前行》译出来以后,还是让很多人得到了利益。中午我遇到几个佛教徒,他们问:“在所有的佛法中,我们应该看什么?”我说:“就看《大圆满前行》吧。”其实平常也是这样,一有人问看什么,我就推荐《大圆满前行》,因为它的语言的确很浅显。
因此,法师们讲经说法或为人开导时,用直接的语言好一点,如果你懂当地的方言俗语,那用这种语言来说明佛理,是最适合的。如《时轮金刚》也说:“若以方言便能了知真理,其他的语言有何用?”
所以,法师也好,辅导员也好,以后你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注重口才。太注重表达的话,可能有些甚深的窍诀,就挖不出来了。而用浅显、平常的语言来阐述,可能会更好懂。
论典词句虽繁极广泛,却难趋入愚者心室中,
深义见修虽用高调语,行浊慧浅之人难修持。
一部论典,如果它的词句太繁琐,内容太丰富广泛,就很难趋入愚者的内心。尤其在末法时代,一般人都喜欢浅显易懂的论典,词句越简单越好。大经大论,广大的教义,就很难接受了,甚至有人对我讲:“您以后不要讲大论了,好不好?给我们讲点简单的,像《修心八颂》、《佛子行》……”
还有,如果对于意义甚深的见、修、行、果,像无上大圆满、大手印、大威德,虽然以高深的语言来阐释,但智慧浅薄、行为下劣的人,却很难修持。
“您什么时候传大圆满?传大圆满要叫我啊!”
“我正在传。”
“啊,您正在传?”
“是啊,《大圆满前行》。”
“噢,那我不来了。”(众笑)
其实,像大中观、大圆满这些高深的法,虽然大家喜欢听,但听完以后,很多人却不修,有些也修不了。而《前行》的话,大都讲得很实际,能解决你的切实问题,修行甚至生活中都用得上,因此,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修得到。
有人说:“你们喇荣五明佛学院天天讲《前行》,不讲高法,太理论化了。”
但是我想,这样先从基础开始,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讲一些高深的法要,那时候你就能接受,而且能真实受益。否则,就像无垢光尊者在某些教言中讲道:一上来直接学习大圆满本来清净等深奥之法,一般人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会生邪见。
因此,希望大家先打好基础。基础不好,直接进入最高的法,不但不能证悟,反而会出现各种违缘,有这种情况。
是故此论易懂摄要义,如浅慧者心室具金宝,
劣慧者意暗处有明灯,妙义自现无嗔阿阇黎。
所以,华智仁波切撰著《大圆满前行》时,不仅词句浅显易懂,而且摄集了所有的修法要诀。而这样的论典,即使是智慧浅薄的人读了,也像是在他的内心中具足了珍贵的金银珠宝一样;即使是智慧下劣的人读了,也像是在他阴暗的意识深处燃起了明灯一样。因此,对任何人来讲,这部论典都是遣除内心无明、妙义自然显现的无嗔阿阇黎。
有人说:“以前我什么都不懂,还觉得学佛很可笑,但学了《大圆满前行》以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明白了。”
为什么这么快就明白了呢?就是因为这部论典有许多殊胜窍诀,通过这些窍诀,佛法中的深妙意义自然而然显现在你的心里。你看,你一翻开《前行》,不管是哪一章,业因果也好,依止善知识也好,往生法也好,所有的意义,就像有一位阿阇黎在为你讲解一样,很容易就明白了。
你到哪里找这么好的“阿阇黎”呢?如果你想找个当下能让你生信心的,那除非是独觉,他一下子跃入空中结金刚跏趺坐,身上燃火、降下甘露,你就产生信心了。但现在到哪里找这样的人呢?如果是其他上师,可能在你的眼里,怎么看也是个凡夫,“你看他说的是什么什么,看东西怎么怎么,吃东西也是什么什么……所以这个上师肯定是凡夫”,反而生了一大堆邪见。
这样的话,你不如看《大圆满前行》。看的时候,佛法的真实意义自然呈现在你面前,任你怎么看、怎么读,它都不会对你生嗔恨心,所以说它是“无嗔阿阇黎”,也就是没有嗔恨的上师。因此,如果你随身带着《前行》,其实就和依止善知识没有两样了。否则,有些上师太忙,而有些上师也不一定能满足你的意愿。
那天有个道友对我说:“我看见你就已经失去信心了。”
“为什么?”
“我每次想问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忙忙碌碌地走了,我以后再也不来了!”(众笑)
所以,不管是谁,如果你有些佛法上的问题想问,找哪一位上师、哪一位道友,也许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像我这样性格不好、脾气不好、身体不好、心情不好的人,问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一定能满足你,因为我自己有很多的过失。但是《大圆满前行》是完美的,它是无嗔的上师,而我是有嗔的上师。
当然,我也不是真正的上师,有时候看起来,连弟子的法相都不具足。这不是谦虚,我心里的确特别惭愧,只不过已经坐到法座上,也就不得不装模作样了。但我非常希望,道友们都能把《大圆满前行》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经常翻阅,这样它随时都会给你一些指点。
这就是无嗔的上师,是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最值得信赖和依止的上师。
耽执推敲词藻之智者,诸论未知教授之大师,
饮此殊胜窍诀营养后,实修要诀精力定充沛。
世间有很多耽著华丽词藻的所谓智者,比如专门研究诗学、历史、文学等的一些人,他们只重视词句,不关心意义;还有一些口头上讲得很好的所谓大师,像研究宗教的博士、博导;或是通过治学、考证等方式从事研究的一些上师们,他们对于宗喀巴大师所说的“应将一切论典作为对治烦恼的窍诀与教授”这一点,根本就不了知。对这些“智者”和“大师”们,华智仁波切说,如果你们饮用了《大圆满前行》殊胜的窍诀营养之后,实修要诀的精力一定会充沛起来。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实修的精力是不充沛的,甚至可以说非常憔悴。为什么呢?每天都扎在干巴巴的理论上,口头上是会讲,然而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实修过。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万法皆空”、“为利益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这些道理,在很多学者或智者的眼里,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也没什么可学的。但实际上,只是表面上了解还远远不够,缺少实修的话,是很难生起正见和正信的。
因此,那些对佛教有相当研究的人,我希望你们好好看《大圆满前行》,看了以后,相信你就不会单单把佛法挂在口头上、放在书本上了。否则,能写篇博士论文,能懂一点历史,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别人面前也是不一样的神态,这有什么意义呢?看看内心炽盛的烦恼,就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了。
不过,对于这些人,华智仁波切一会儿批评,一会儿又鼓励。现在鼓励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学习《前行》的窍诀,并如理如法地实修,这样精力就会充沛的。
观空如暗投石大修者,装模作样修善之行人,
自不量力冒充成就者,若见此道则如钉刺心。
有三种人见了此论所述的正道,会像钉子刺入心脏一样痛苦。
首先,有些人天天闭眼盘腿坐着,说是观空性、什么都不执著,看上去也好像是一个大修行者。但实际上,他的修行就像在黑暗中抛石头一样,“咚”,不知道落到哪儿了,可以说,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功德毫无增上,没有什么境界,只是盲修瞎炼而已。
其次,有一种人是装模作样地修善。在别人面前很会做这样的佛事、那样的佛事,跑来跑去;而且天天讲“我今天念了多少经,看了多少书,如何如何”,但是他从来不观察自己的内心,只是耽著在数字和形象上。
最后,还有一种是冒充成就者的人。这种人自不量力,自己有多少功德根本不知道,为了一点利益,对佛法、对自己都不负责任。
以上的这些人,如果他们有机会看《前行》,从人身难得、业因果一直到发菩提心等所有窍诀、公案全部看完,那他肯定会非常痛苦,就像心里刺入了钉子一样,“这里我犯错了,那里我也犯错了……”个别道友不敢听、不敢学《前行》的原因就是这样,因为他学了以后,感觉天天在挨骂,心里很不舒服。不过,如果能从此改正了,修行也就上去了。
而有些人的问题不是这个,他是深入不了。有个人说:“我看过您的《大圆满前行》,里面有一部分是讲故事,有一部分是说道理,也算是不错吧,还行!”――评价不算很高,“还行”!
不过真正要修行的话,还是要深入地学,要懂得对治自己的心。
◎ 依师教言撰著《前行》,所言无错谬
那华智仁波切是如何撰著这部《大圆满前行》的呢?
吾虽多闻繁冗词藻论,善巧绘画诗韵彩虹图,
然非大恩上师之言教,故此未杂自造之词类。
华智仁波切说:我本人学习过许多繁冗的有关词藻方面的论典,也善巧绘画、诗韵以及彩虹图等技艺,然而这些都不是大恩上师的言教,所以在写作《前行》时,我没有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从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可以看出,尊者不仅是大成就者、大修行人,而且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智者,是那个时代非常杰出的人物。尊者善巧绘画,尤其擅长诗歌,从他的《莲苑歌舞》就看得出来,他在诗词,也包括印度的诗词方面,是很有造诣的。假如《大圆满前行》全都用诗歌的方式撰写,从尊者本人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这里尊者讲了,这并不是以如来芽尊者为主大恩上师们的言教,所以,他没有掺杂这种分别念的词句,而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上师的言教。
所谓原原本本,也不是上师打个呵欠、咳嗽两下也写进去。像现在有些上师的弟子,他在整理上师的法本时,一点都不敢动,上师打个呵欠,就写上“哈”,上师咳嗽了,就写上“喀、喀”,很怕加上自己的分别念。其实也不是这样。
上师们在演讲的过程中,不一定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很圆满,形成文字时需要有些恰当的处理。因为演讲和造论毕竟是有距离的,如藏地有些格言中就说:“造论时要极为严谨,而传法时则应视情境而定。”因此,要一个演讲者在当场发挥的时候,遣词达意完全准确,远离因明三相推理中的所有过患,是不可能的。
那么,会整理的人,他既能不违背上师的本意,又能在遣词造句、甚至润色上做得相当到位。所以,对那些做文字的道友,我希望你们以后在对各位上师发心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偏堕。如果只是描绘自己心里诗词的彩虹图,上师讲的是这个,你润色成了另一个,根本找不到上师的感觉,这样不对;如果你根本没有明白上师所讲的意思,误解了、写错了,这样也不对;但是,如果太拘泥的话,上师说什么,就一句一句原原本本地写上去,这样到了文字上以后,也不见得是上师的真实意思。因为上师在演讲的时候,有时候意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特别注意词句。
总之,现在有很多上师,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上师,他们都有一些得力弟子,由这些弟子为上师做书、做光盘乃至做很多方面的资料,通过这些,就把上师善知识的教言留下来了。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这样的上师有一个不够,两个不够,一百个也不够。为什么呢?因为所化众生很多,而且每个上师的所化都不同。当这些上师们,尤其是有悲心、有智慧,真正有传承上师加持的上师们,他的教言留到文字上以后,一定会对将来的众生有利。你看华智仁波切,他把上师的教言理成文字之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受益。因此,如果现在也把很多上师们的教言做成文字、光盘,那么到了未来,不同层次的众生也必将受益。
当然,发心过程中也不容易。道友与道友之间的配合,思想理念上的碰撞等等,一做起事来就会出些问题。比如,如果是我整理的,你要修改的话,那我可能很痛苦,尤其知识分子,这种痛苦是无法对治的。有些道友甚至说:“如果还要某某再看一遍的话,我再也不会发心了!把我的稿子弄得面目全非……”很伤心、很痛苦,这个我是理解的。
但不管怎么样,如今的佛法也算兴盛,很多上师弘法利生的缘起比较好,所以道友们还是应该认真发心。当然,发心的时候要注意,不堕两边是最好的。
无等上师真佛出于世,雪域世间增上善妙矣,
圆寂之时逝去尚未久,健在金刚道友可作证。
尊者接着说:我说如实记录了上师的言教,这不是妄语。因为我的无等上师如来芽尊者是真佛出现于世,他为整个藏地雪域带来无比的欢乐和利益,增上了善妙,而圆寂的时间还不太久,那么,《前行》是否为上师的教言?是否掺杂了我自己的分别念?健在的很多金刚道友都可以作证。
从这里看,可能上师圆寂不久,华智仁波切就造了这部论典。因此,在上师住世或圆寂不久时,能将他的教言理成文字、做成光盘,是很重要的。
上师如意宝的教言,我刚来学院时天天都拼命记,但是到了后来,觉得“天天都有,没事吧,以后再写吧”,之后就再也没记了。这样一晃十几年就过了。但学院里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僧人叫才让滚波,他把上师每天讲的全部记录了下来,上师圆寂以后,就理成了文字。后来丹增活佛作了校对,几年前印了出来,是藏文的,大概有两百页左右。
这一下,法王的所有弟子都特别地感恩他,特别欢喜。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即使是上师的一个普通的语言,他也都记了下来。看了这些文字以后,自然就想起了上师的音容笑貌,以及各个方面的一些事情。同时,还有很多大家根本不知道的教言,也都形成了文字,特别珍贵!
而我看了以后,感觉自己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把法王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也包括法王在国外弘法时的一些情形,很精彩、很感人,但那时候总觉得以后会想得起来,所以最多写几个字就过了,没有正式记录下来。而到了后来,甚至连当时的笔记本也找不到了;凭着记忆记住的片段,一段时间以后,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可见,依止上师时,将上师的教言理成文字是非常重要的。
是故结集真实圣教言,于此精进之因依师恩,
我以敬信善意造此论,道友天众理应作随喜。
因此,华智仁波切结集了上师真实的圣者言教,而在这上面精进的原因,就是为了报答上师的深厚之恩。尊者说:我以无比的恭敬心与信心,同时满怀善心而写作此论,对此,道友、天众、护法神等理应作随喜及护持。
其实很多发心人员也是这样,一方面为了报答上师的恩德,另一方面,也觉得上师的教言对将来的芸芸众生肯定有不可估量的利益,就是在这样的善心中做事的。有些道友发心非常清净,自始至终不和人争什么,也不为什么其他目的,就是一心一意把法本整理圆满,这样的话,现世也好,未来的时代也好,应该能利益到很多人。
如果让我自己来弄,不要说一本书,可能连一个教证、一段话,要写好都是很困难的。其实一本书也是很大的工程,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对于每一本书的完成,金刚道友们也都应该随喜,天众、护法神们也应该赞叹、护持。
我经常在想,前辈大德的确了不起,留下了这么好的教言,不仅是《前行》,还有很多很多的论典。而这些在当时,像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住世时,可能不一定受欢迎,但过了那个时代,几十年、几百年以后,人们才知道他们的智慧和悲心,才更加生起景仰。
未来出世有缘诸善士,若见此文理当心生起,
亲遇师佛恭敬诚信心,自觉所言要诀无错谬。
尊者造论以后,希望当时的金刚道友和护法神都随喜、护持,而对未来的有缘善士――也就是我们了,我们肯定有缘,也包括来学院旅游今天到场的人,虽然你们不一定有学的心,但你来了,也应该是这里所说的“有缘善士”。当有缘善士见到《大圆满前行》时,理当就好像亲自遇到华智仁波切的如佛般的上师一样,从心里生起欢喜心、恭敬心以及诚挚的信心。而尊者他自己认为,在论中所说的要诀没有任何错谬。
以前,当我最初看到这个偈颂时,才真正明白如来芽尊者是什么样的人,华智仁波切是什么样的境界,他们的确是真正的佛陀,是佛以人的形象来到世间。其实,这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所留下的教言文字等各方面都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是特别伟大的修行人。因此,我们对作者及作者的上师们,对这部《大圆满前行》,都应该生起不共的信心。
现在藏地有很多活佛转世,华智仁波切有很多转世,如来芽尊者有很多转世,麦彭仁波切有很多转世,无垢光尊者也有很多的转世……世间有佛菩萨的化身,我们不否认,不要说是人,就连飞禽走兽中都有。但是,就像颇瓦法中所讲的,有些“转世者”在显现上,与昔日的大德是无法相比的。
因此,如果你要依止,要生信心,就对《大圆满前行》生信心,这是不会错的。假使你在当年见到了如来芽尊者,他对你饶益的方式,也无非是为你宣讲他的教言。因为他的教言是从大悲菩提心中流露的,是完全能利益你、利益众生的,而除此以外,也不会有别的了。那到了末法时代,如果你不会区分人,就在法上作个选择也可以。
我并不排斥任何的化身或转世,但是用智慧观察时,前和后,还是应该有一些相似性的。比如说六祖,他的法是经,人也是真佛,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但如果他的转世是个一般的和尚,甚至行为上也是颠颠倒倒,不仅没有给佛教增光,反而染上了污点,谁愿意承认这是六祖的化身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对《大圆满前行》生信心,就像你遇到了真实的如来芽尊者、智悲光尊者一样。他们都非常了不起。在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智悲光尊者有五位化身,而华智仁波切是其中之一。还有种说法是,华智仁波切的外相是寂天菩萨的化身,内是印度大成就者夏瓦热,密则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所以他是三重化身41。
[41] 《华智仁波切略传》云:“外即佛子寂天论师者,内即大成就者夏瓦热,密行圣 者观世音菩萨,祈祷晋美秋吉旺布尊。”
为什么华智仁波切特别喜欢《入行论》,天天带着?因为这是他的前世造的,比较执著吧。(众笑)
你们也可以,如果今世造了论典,后世就常常揣在怀里。
◎ 回向
如是从中所得诸善根,回向曾为慈母众有情,
皆为殊胜上师摄受后,依教奉行究竟证圣果。
尊者说:现在将造论等所得的一切善根,回向于曾经成为自己慈母的无边一切有情,愿他们在被殊胜善知识摄受以后,依教奉行,并最终证得无上圣果。
愿见无等上师圆满佛,其言甘露所育之诸众,
一同现前无上正等觉,踏上引导众生事业程。
尊者发愿:愿能现见依靠他与他无等上师的教言甘露所培育出来的所有弟子同时现前无上正等觉佛果,往生极乐世界或其他刹土,并且踏上引导无量众生走向解脱的事业旅程。他愿自己能见到这一切。
我们也应该发愿:愿能见到法王如意宝培育的所有四众弟子,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圆满地道功德,成就佛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愿所有这些精彩的场面,我们都能一一见到。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其实,这样发愿是很有必要的。
你看,极乐世界有这么多比丘僧众,他们都在共同修学,将来也都会走向利益众生的旅途。世间也是一样,在同一所学校一起读书的同学,共同完成学业之后,便各自进入社会,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因此,在学院共同学习的道友也应该发这样的愿,愿能见到自己的同行道友一同成佛,以及利益众生的一切景观。
愿凡享用善说甘露汁,教言欢歌吸引善缘士,
大恩上师所有诸法子,彼等悉皆长久而住世。
华智仁波切发愿:愿凡是享用此《前行》善说的甘露汁,被上师的教言欢歌所吸引的善缘之士,以及大恩上师的所有法子(这里面包括一般的弟子,也包括活佛、堪布、法王等等),愿他们全都长久住世、常转F轮。
尊者当时为之发愿的这些人,现在肯定都圆寂了,但发愿的方式可以借鉴。比如,我们也可以发愿:愿法王如意宝(或你自己的根本上师)所摄受的弟子,以及在他的教言甘露滋润下成长的所有高僧大德、弘法利生之士等,全都长久住世、常转F轮。
愿我自此生生世世中,成为师尊随学之奴仆,
一切谨遵师言依教行,令其欢喜恒时得摄受。
尊者发愿(我们也可以跟着默默发愿):愿我从现在开始乃至在生生世世中,都成为如佛陀般上师的随学奴仆,一切时处都谨遵上师的言教,上师如何吩咐都依教奉行,令上师时时生起欢喜心,并恒时得到上师的摄受。
华智仁波切对上师有特别的、不共的信心和恭敬心,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在结文中的所有偈颂,提到的全都是上师,而并没有说某某佛或某某菩萨。如果一个人对上师有如此大的信心,那他的事业也一定会很广大。
愿我度尽轮回众生前,舍弃自身受用一切善,
甘为一切可怜老母仆,彼等受持圆满佛妙法。
愿我在度尽所有轮回众生之前,能舍弃自己所珍爱的身体、受用乃至一切善根,全部施于众生,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切可怜老母有情的仆人,让他们享受圆满佛陀的教法和证法。
这样的发愿,我们应该也做得到。比如,当你在发心的过程中,稍微累一点、辛苦一点、有点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发愿:现在我发心做事,就是为众生做奴仆,在服务众生时,即使我要感受各种的痛苦,要作出种种的牺牲,我也心甘情愿,愿我所做的一切,能让众生自在、无勤地享受佛法。
有这种大乘发心的人,是很了不起的。像有些道友就说:“我稍微累一点不要紧,只要其他人能好好闻思修行,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和因缘,我愿意付出一切。”
愿我暂时心中亦升起,传承上师加持璀璨日,
依止寂静之处度此生,究竟获得无等上师果。
愿我在获得佛果之前,心中暂时也能升起传承上师加持的璀璨日光,依止寂静地方度过此生,并于究竟上获得无等上师的果位。
其实我们很需要上师的加持。有了上师的加持,修行就会很顺利,不费力,也不会那么艰难,因为你始终会感受到上师的加持。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是修行还是做事,当你遇到再大的困难,身体出现再严重的疾病,甚至遇上世出世间最大的磨难,只要有上师的加持日光在,那种温暖、那种无形的力量,就会让你做什么都有动力,克服什么都能坚忍。所以,单凭着上师的加持,你也绝对不会离开修行或弘法的岗位。
而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当然这是你自己不想祈祷、不想亲近),甚至背道而驰,上师说一句,就对着干,那缘起就破坏了,不可能得到加持。得不到加持,做什么都很困难。这是我从多年依止善知识的经验、体会中总结出来的。
当然,个别发心人员跟上师之间,偶尔有一些口角或者小的得罪,我想这个不要紧。比如,在管理上,上师让你这么做,而你有自己的考虑,没有这么做,这个不算得罪,也算不上是违背。但有些人因为这些小事,就不敢发心了,甚至连呆都不想呆了:“哎,天天让上师不欢喜,不如我走算了!”其实也不需要这样。一般来讲,在管理过程中,道友和道友之间,法师或管理者与道友之间,偶尔有一些摩擦,也不会构成罪恶的。
但有些人动不动就:“我给你传过法,你是我的弟子。你对我态度不好,就破誓言了,破戒律了……”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事情本来很简单,弄得太严重了也不好。因此,我希望道友们都能和睦相处,平时大家在佛法上互相交流,如果有了什么事情,当面说出来比较好。比如你说“你做得不对”,我当时可能会生气,但过了以后就没了。
前段时间,慈诚罗珠堪布和我商量事情时,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好。他说:“虽然金刚道友之间不能互相生嗔恨心,但为了弘法利生和管理学院,有些事情上也不得不互相得罪,甚至生气。但事情一过,离开这个门以后,心里也就没什么了,谁也不会执著的。”
所以,有一点小摩擦也不算什么,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几年后还耿耿于怀,因为当时对方说了什么,所以到现在你还是有一种态度,这样就不好了。大乘佛子,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千万不能这样。法师和道友之间也不能这样,否则,法师也就不具足法师的法相了。因此,如果不是有意去得罪,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上师也不会不欢喜,也不算严重的罪过。
上师欢喜不欢喜,有时也要结合上师的密意来了解。比如,我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有时上师确实是显得不欢喜了,是有这样的。但我始终认为,上师对我从总体上应该是欢喜的,应该是乐意摄受的,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因为在我依止的过程中,上师的任何教言我都努力去做,可以说是依教奉行的。
因此,在座的每一个道友,以后在你们依止任何一位法师的过程中,一方面一定要好好依止,而另一方面,一个小小的事情,比如大家的见解不同,然后就“我现在完了,得罪上师了”,这样也大可不必。
回到这个发愿上来。总之,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要祈愿上师的加持日光,能够照耀自己的相续,这样就不会天天散乱了。城市里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应该依止寂静地修学。如《大宝积经》中讲:“若有在家菩萨,以一切乐具,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一切恒河沙数诸佛及比丘众;而如果有出家菩萨,向阿兰若寂静地迈上七步,后者的功德胜过前者太多太多,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必将迅速获得大菩提。”所以,来喇荣山沟以后,即使呆个两三天就下山了,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而尊者在这里发愿:要依止寂静处度过此生,并最终获得无等上师的果位。上师是大成就者,得到上师的果位,也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了。
◎ 结文小字
华智仁波切说:此龙钦宁提共不共内外前行引导文,是依照我的无等殊胜上师之口传而撰写的。
当时撰写的缘起,是有几拨人来劝请尊者。首先是如来芽尊者的亲传弟子――精进持戒的卓玛泽让(我在看到、读到这些人名时,常会感到无常迅速),将自己所记得的内容,整理成笔记交与他,并诚挚地劝请说:“以此为基础,无论如何请您撰著一部完全遵照至尊上师教言的引导文。”
尤其是,继承至尊殊胜上师密法传承的法王子――大活佛普贤胜乘金刚(根桑特秋多吉),亲自为华智仁波切提供纸张等,并再三劝请。
以前藏地纸墨很难得,只要你提供笔、提供纸、提供墨,有些老上师就马上造论。像德巴堪布,前几天有些居士给他提供纸,好几本特别厚的日记本,请上师造论,上师也答应了。当时我开玩笑说:“现在纸都不稀有了,但在古代是很难得的,所以上师们常说‘某某弟子给我提供了纸,那我一定要造论,纸张很少,但智慧还是很多的’。”
相反,现在的话,纸张虽然很多,但能造论的上师不多,因为智慧少,没办法。像我桌子上就有很多纸条,都是请求写这个、写那个,翻译这个、翻译那个,但我也写不了。因为我没有智慧,只有纸。
后来,继承众生怙主尊师窍诀传承的意长子――圆满教法的主尊活佛利他无量(洋彭塔意)仁波切也说:“如果上师的口传教言写成文字,则有忆念上师,并起恭敬诚信的必要,因此,无论如何请您一定撰写。”如此赐予安慰。
这是第三位劝请者。确实,如果整理得善巧,一方面会有上师的感觉,一方面文字又不啰嗦,很精要,不会让人读起来觉得厌烦。
尊者接着说:此外,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必定犹如灯光与灯芯般和睦相处,或如双目般慈爱的诸多金刚道友,也给予了“善哉”的安慰及智慧的鼓励,使我深受鼓舞――“你在写《普贤上师言教》,不错不错,好好好!”这种鼓励很重要。如果反对的声音太多,写的人就没有力气了。
像我以前翻译《弟子规》时,藏族的几位法师都说:“可以可以,有必要!这个内容很好。”这样我就有劲儿了,很快译成了藏文。如果没有他们的安慰,我也很犹豫:“到底有必要吗?”所以,鼓励很重要。
说到自己时,尊者说:虽然百位成就之顶饰持明者无等菩提金刚,曾亲赐我邬金无畏法自在(晋美秋吉旺波)的美名冠冕,但事实上,自己只是一个五毒烈火炽燃、叫做啊哦舍波、行为下劣的人。当然,这是华智仁波切的自我谦虚。
那《大圆满前行》是在哪里撰写的呢?
此文撰写于邬金萨旦秋朗(禅定法洲)寂静处(佐钦寺附近),由完美无瑕的饰品庄严、雄伟壮观的大威德宫殿(是一个山洞)中。
此静处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各种各样的树、藤、条、段,顶端吸取和暖的阳光,根部吸收凉爽的甘露,枝繁叶茂、百花盛开、硕果累累,好似悬垂的璎珞一般,从中间缝隙中可见碧蓝的晴天宛如倩女一般展露笑颜(那里的森林特别茂密,洞口有很多树,从缝隙中可以看见蓝天,所以作者把蓝天比作美女),从而犹如为甘露滋润一般令人舒心悦意。
愿所得一切善根,成为无边众生依此胜道于本来怙主基界中得解脱之因。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二零零零年元月二十七日终
重校于二零零七年四月十八日
◎ 会供、感言及回向
至此,《大圆满前行》已讲述圆满了!
这部法我讲过几遍:刚开始译时讲了一遍,译完以后讲了一遍,2007年讲过一遍,这次就是第四次了。
按照上师如意宝的传统,一部大法讲圆满以后,要作一个会供,感谢所有的三根本、护法神、天地神等,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所有的金刚道友。这里有一些简单的会供品,网络上的道友虽然得不到,但依靠三根本的加持,你们可以观想享用会供品,如此,同样也能得到会供品的力量和营养。
除了会供以外,一般还要休息几天,一天、两天的都有。但明天我们继续上课,过两天再有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总的来讲,《前行》讲了这么长时间,期间所有的发心人员都特别努力,对此我再次地表示感谢。《大圆满前行》的讲记――《前行广释》,应该有八本,第七本已经印出来了,刚刚有人放在法座这里。这个缘起很好!现在,我自己很努力地把《大圆满前行》讲完了,讲记还剩下一本,到时候做完以后,发心人员的发心也就圆满了。
这部法确实有很大的加持。所以,在座的也好,网络上收听的也好,以后学习光盘的也好,不管是谁,以后听到、看到这部法的人,我希望你们都能把《大圆满前行》的原文好好地翻阅。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看讲记。
我在讲解中运用的一些上师的教言,一些藏地、汉地的教证,以及我自己平时的感受,都落到讲记上了。《前行广释》的文字、《藏传净土法》的文字,还有光盘,这些我基本上都看了,整理制作得都特别好。我是很爱挑毛病的,但对他们做的,我非常满意。不过我也希望,大家应该继续认真地发心,不要心情好时就认真做,心情不好了就随便做,这样不好。一旦几百年后这个成了历史,这些文字就成了我们的“形象代言人”,因此,发心人员一定要善始善终。
其实,发心的人也需要一些鼓励和支持,像刚才讲的,哪怕是一些精神的安慰,一句“善哉、善哉”,对他们也很有帮助。他们非常不容易。我的话,长年讲下来,讲什么课也都比较习惯了,但发心人员们还是需要道友的鼓励,你从旁边说一句“善哉、善哉”、“你做得很好,谢谢你啊”……一句话,他们也会觉得很安慰、很温暖。
当然,外面很多人能够看到、听到《前行》,也跟很多道友的努力有关。所以,对这些相关的发心人员,我也很感谢你们!
最后,再次特别地感谢:对我们讲闻佛法给予加持的所有三根本、护法神、天尊、地神,以及肉眼见不到的众多非人等各类有情!
同时,以此讲闻圆满的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他们真正生起菩提心,依靠传承上师们的加持,获得暂时的安乐与究竟的解脱!
并回向于现今正住世的所有高僧大德,愿他们长久住世、广转F轮!
愿佛法的甘露传遍于全世界!
愿无量无边的众生真正得到解脱!
2012年9月25日
完稿于虹身圣地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