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讲记
著:华智仁波切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三十二节课
《前行》这次讲得比较广,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希望在座的道友,不管城市里的还是学院常住的,都应该善始善终。极个别人如果要离开学院,回到各个地方之后,还是应该继续学习。现在依靠种种方便方法,各地均设有学习佛法的道场,谁要是想学的话,都有这个因缘。
两三年对人的一生来讲,其实并不长,倘若你不能将《前行》学圆满,那三个阿僧祇劫中行持善法、断除障碍,更是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自他应该发这个愿,否则,末法时代的环境十分恶劣,我们所见的、所听的,会给自己带来种种违缘,让修行不能继续下去。为此,我个人也经常祈祷,若能将这部法传讲圆满,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成就。当然,如是五浊猖獗的时代中,不管是讲者还是听者,真要完成这一巨大任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以坚强的心勇往直前。
要知道,无论是哪个教派的高僧大德、虔诚的居士,学习这部法都不矛盾,这样的传承,不管哪个教派都可以接受。比如《前行》中所讲的内容,汉传的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没有一个不承认的,如果你不承认,那不承认寿命无常还是轮回痛苦?这样一一剖析就会发现,各大教派对《前行》都可以接受。藏传佛教中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有些窍诀不同而已,实际上内容都大同小异。我们也学过萨迦派、格鲁派、觉囊派、噶举派的种种窍诀,从前辈大德的传记来看,他们并没有偏袒执著自己的教派。
最近有些人关于磕头的问题经常问我:“除了法王如意宝以外,可不可以观想我自己的上师?”还有些人很直接地说:“我对您实在生不起信心,可不可以观其他上师?”我回答说:“从讲课开始到现在,我从没要求对我祈祷、对我起恭敬心。只不过我对法王如意宝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劝大家祈祷法王如意宝。但如果你觉得与法王的缘分不太足,信心不太够,那观想你的根本上师也可以,续部中并没有说非要祈祷某一个上师。以前我用过一个比喻:倘若绒草和太阳之间没了火镜,绒草便无法燃烧,同样,我们与佛陀之间如果缺少了上师,就不能得到佛陀的真实加持。当然,这个火镜必须是真品,若是假的,则无法吸收太阳光,同样,按照续部和《毗奈耶经》的观点,上师也一定要具足法相,只要是具相上师,不论他是汉族人、藏族人、蒙古人,甚至其他国家的人,都没什么不可以的。”有些人认为:“某民族的上师才好,我们本民族的不好。”这是孤陋寡闻的一种表现,其实上师不分民族和国界,只要对众生有悲心、对空性 法门有理解,都可以作为如来传承的补处。
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法一定要重视。现在有些人修行不错,把琐事完全抛之脑后,一心一意地修 学佛法,而有些人只是挂个名而已,有时间就随便学 一学,没有时间就不学,这对他虽然或多或少也有点 利益,但却无法令佛法深入内心。比如我要求的每天磕头,这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对懒惰者来讲,身体不愿意动,喜欢一直躺着睡着,磕两三百个头就开始叫苦连天。但如果是精进者,就会感到难得的人身太珍贵了,一天磕两三千个头根本不够。
我对大家的要求,并不是按特别精进者的要求来衡量,但你们也不能太懈怠,除了吃喝玩乐,觉得什么都是一种压力。我经常想,凡夫人做善事就像爬山一样困难,哪怕是磕十五分钟的头,也频频看手表,希望时间快点到。但假如是造恶业,或者住于无记状态中,十五分钟一晃就过了,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好比你跟朋友聊天或打电话,不要说十五分钟,两三个小时也一下子就过了。所以,宝贵的时间在无意义中空耗,对我们来讲轻而易举,而把时间用在佛法上, 对自他而言相当困难。以前大城市里的许多人,对佛法教理一窍不通,如今虽然有点明白了,但也不要留在文字上或口头上,一定要融入自己的心。一旦佛法融入于心,就会融入生活当中,行住坐卧皆不离佛的慈悲加持。
学院的有些出家人,有时候看确实不简单,他们原本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声、有财富,荣华富贵样样俱全,现在却将一切抛弃,来到这样气候恶劣、条件缺乏的寂静山里求学,如此发心实在令人称叹。然而,凡夫人偶尔的出离心很难恒常保持,有些人十几年后道心不退且蒸蒸日上,这是我们应该希求的,而有些人最初的信心太猛厉了,两三天看着上师一直哭,我都担心他眼泪会不会干了,以后真需要哭就哭不出来了——当然,个别人是前世因缘苏醒,相续中的善根自然萌发,这个时候情不自禁、无法控制。但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信心不要太大也可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否则,将来会不会变化太快也不好说。
总之,我们修加行不那么容易,但这确实很重要。假如没有修加行,即使你得了非常高深的灌顶、窍诀,对自相续有利无利也很难说。现在我们这样修加行,对每个人肯定非常有利,只不过有些人烦恼深重,不能圆满修持而已。还有些人无法将所有的法融会贯通,便自我轻视、自我蔑视,觉得“我这个坏蛋,什么都修不来”,天天用拳头打自己的头,这也没有必要。毕竟我们不是圣者,肯定有强烈的贪心、可怕的嗔心、迷惑的痴心,以这三大烦恼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必定时时缠缚着我们。但即便如此,学习佛法和不学佛法还是有天壤之别,你学了法以后,对生活的态度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大家道心不退非常重要,刚开始信心不强烈也不要紧,但这种信心必须要永恒。
下面讲寿命无常的第五个问题: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此处是依靠各种比喻和意义来观修无常。
有些比喻对观无常起很大作用,如米拉日巴在《道歌集》中,就用了八种比喻形容无常:一、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二、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三、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四、绿绿的稻田终会被镰刀砍割;五、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六、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七、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就会变得形态臃肿;八、初生的孩子极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通过这八种比喻来说明万法的无常迁变。
没受过无常教育的世间人,不会有这种概念,我看到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对这方面一无所知,好像觉得世间恒常不变,自己能住世千万年一样。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你修过无常法门,对万法的执著会相当淡薄,一旦眼前出现巨大无常,也不会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比如亲人朋友突然死了,最密切的人行为有天大变化,没学过无常的人肯定接受不了,要么选择自杀,要么精神崩溃,这是非常不值得的。因此,作为世间人,懂得无常也很有必要。
那天我看了一下,菩提学会成员大多数是四五十岁以上,其实二三十岁的人学无常最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很多人最执著的就是感情,倘若感情上出现了变故,自己就会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无常的道理, 即使失去最喜欢的人,心里也有所准备,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可用“无常”这两个字来控制自己。然而我统计了一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三十岁的人基本上都不学,连 10%的比例都不到。其实,现在许多年轻人非常可怜,对感情等极度执著,不成功就服药自杀,这样倒不如学一下无常,你如果认识到了万法无常,背一个教证也可以代替许多安眠药或老鼠药。
下面开始讲正文:
总体来思维劫的增减,也同样是无常迁变的性质。(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讲,不太容易理解。因为人的寿命相对于一劫来讲很短暂,以短暂的寿命来思维漫长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难懂。)
在往昔初劫时,因福报所感,人们的生活非常快乐。那时候空中没有日月,所有人都是凭借自身的光芒照明,依靠神变行走空中,身体高达数由旬,以甘露为食,幸福美满可与天人相媲美。然而由于烦恼和不善业所致,诚如《俱舍论》所云:“先前有情如色界,而后渐次贪执味。”后来众生福报日趋直下,人与人之间产生我所执,还出现了男女相,身上的光也自然消失,大地上开始产生庄稼等,逐渐变成了如今这种状况。如今的状况是什么样呢?人寿不到百岁,而且每个人强烈执著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群体,为了保护各自的财产名声、政治经济等,日日夜夜地忙碌着,所造的恶业层出不穷……(人类这些变化,一般历史中很难见到。你们也学过国外历史、中国历史,里面叙述的只是短短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更超胜的时空概念。而相比之下,佛教与此有很大差别。)
我们现今的寿量、福报等还算是不错,但随着人们烦恼越来越粗重,势必导致福德越来越减弱,寿命越来越短暂。最后到了人寿三十岁、二十岁、十岁时,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分别会盛极一时,南赡部洲的众生几乎濒临灭绝。
具体而言,疾疫劫出现时,在七个月零七日中,瘟疫疾病到处肆虐,人们得病即死,药石无效,大多数人都难以幸免,最后人类所剩无几。
战争劫出现时,并非哪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而是人心残忍到极点,相续中充满杀心,自己所见之人犹如怨敌,随便拿起一件什么东西,都成了杀人利器,于是见人必杀、逢人必砍,如是互相残杀,经过七日七夜。
饥馑劫出现时,在七年七月七日中,大旱无雨,井河枯竭,五谷不生,五味隐没或变味,物资、珍宝、屋舍等也渐渐毁坏。由于饥饿难忍,人们甚至将人寿百岁时的人骨挖出来熬汤喝,将之作为最胜营养。去年我遇到一个阿坝州红原县的人,他告诉我:50年代藏地和汉地闹饥荒时,也有人经常去尸陀林挖骨头,如果找到了一些人骨,就回去在锅里熬成汤,喝了以后两三天都有力气,全身热乎乎的。(有时候看,我们如今有饮食、有衣服,这种生活真的很幸福。但有些世间人或修行不好的人,心里还不满足,一直抱怨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欲望的沟壑始终无法填平。)
到了最后,诚如《俱舍论》所云:“劫以兵疾饥荒尽,次第七日月年止。”在经过七日的刀兵劫、七个月零七日的疾疫劫、七年七月七日的饥馑劫之后,99%的人类都已经灭绝,许多地方徒留财产而无主人,处处是一片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景象。
到那时,弥勒菩萨所示现的幻化身,将为剩下的人们,传扬断除杀生之妙法。(不杀生确实很善妙,如果世间上大多数人都吃素、不杀生,就能化解各种战争等刀兵劫,人心逐渐得以净化,给全世界带来一种和谐。)此时人类身高到了一肘左右,人寿增长到二十岁。尔后逐渐递增,到了人寿八万岁时,怙主弥勒出世,在贤劫千佛成佛的地方——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之后转大法轮57。(对于人类的未来,佛教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世间学者只是一种预测,没有明确的定论,其他宗教也无法做到这样。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理应知道佛教的伟大。)
这样往返增减满十八次以后58,人类的寿命长达无量岁,此时胜解佛59出世,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此佛的寿量、事业最为广大,住世寿量是前面贤劫千佛寿量的总数,饶益众生的事业也等同于千佛事业的总和。
[57]《弥勒下生经》云:“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经》云:“尔时去雉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第二会有九十四亿人,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民,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法弟子。”
[58]《俱舍论讲记》中说:“住劫总共需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其中第一个中劫与最后一个中劫比较慢,中间十八个中劫则十分快速。第一个中劫是人寿下降,即初劫人寿为无量岁,这样下降到八万岁,再从八万岁下降到十岁;最终一个中劫是人寿上增,即从人寿十岁增至无量岁;中间则是人寿上增到八万岁,再下减到十岁之间为一中劫,如此往返十八次,也即十八个中劫。住劫共有二十中劫。同样,世间的形成、毁坏、灭空都是二十中劫。这样的八十个中劫,即称为一大劫。”
[59]胜解佛:贤劫千佛中的最后一佛。
以上这些道理,对凡夫人而言无法想象,有信心的人虽可对此深信不移,但要想如实了知,恐怕有一定困难。就像对天文地理一窍不通的人,给他讲银河系、太阳系或者地球,他可能很难理解。原来我上初中时,有个王老师给我们讲地理,我们好多藏族学生连汉语都不懂,更不要说地理了,所以一直傻傻地看着。老师说地球地球,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最后他非常失望,只好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反正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就行了。”同样,现在我们一讲这些时空概念,对佛法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推测过的人也很难相信。但不管怎样,劫的增减变化就是如此,到了最后,这一贤劫也会杳无踪影。所以,观察劫之增减,也不离无常的本性。
因而,万法无有任何实质可言,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全部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方广大庄严经》云:“三界皆无常,如秋日浮云。”其他经中也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三界无常迁变就如秋天的白云——秋天的白云,汉地不一定看得见,因为有些城市里连天都看不见,白云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东北那一带,在高速公路两边,尽是大工厂里冒出的黑烟,除此之外基本看不到白云。印度以前可能好一点,但现在几乎也跟汉地一样。不过在藏地,秋云也好、春云也好,都非常清楚,这些云瞬间就出现了,瞬间又消失了,同样,任何一个法也不例外,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
无常的道理在文字上很简单,但你们内心有没有对此产生定解,这要靠个人努力。虽然大家同时听受无常的法义,但由于每个人的缘分和接受能力不同,得到的利益也有千差万别。以前我们读书时亦是如此,一个老师上同一堂课,下面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尽相同,甚至有些人不但没有学到什么,反而对老师生嗔恨心,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有。
其实,学习这些法很有必要,你们有能力的话,应在自己懂得的基础上,将这些道理随时随地传给有缘人。有些人不想当法师,认为这没有地位,但我觉得法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上师如意宝一辈子都在讲经说法,并没有追求世间地位,从历史上看,很多的高僧大德,像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静命论师,也是一生都在当法师、当论师,对世间的贡献不可思议。 因此,极个别的法师和辅导员,应当怀着利他菩提心,将自己所懂的甚深无常之理传给别人。
那天我去学校时,听有些老师在讲无常法,从很多学生的表情上看,他们已经懂得了。我当时想:“如果世间学校都宣讲无常的道理,那多有意义啊!这样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像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一样,睁眼闭眼都是想钱,除了钱以外,好像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其他目标。倘若懂得了一点佛法教理,他们就会知道生活的尺度,懂得把握分寸。否则,稍微有点能力便贪得无厌,没有丝毫控制能力,得不到就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这种人的一生,始终处于恐慌与痛苦之中,没有任何快乐。”
放眼当今时代,唯一能救护众生的妙药就是佛教,如果依靠佛教调伏自己身心,确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当然,佛教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接受,佛陀在世时尚且如此,现在这样恶劣的时代更不用说了。)因此,大家平时要懂得佛法教理,尤其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应该对佛教更细微、更深奥的理论进行研究。假如你没有这么广大、深邃的智慧,至少也应掌握生存的基本原则,以及能获得解脱、不堕恶趣的基本窍诀。
下面分别观察四季变迁也是无常的:
夏天,所有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犹如甘露般普降,人们尽情享受舒心悦意的美景,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尤其是藏地的夏天,真好似天境一般,坐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看着森林美景、山河泉水、蓝天白云,再没有比这更享受的了。我可能分别念比较重吧,一到春天和夏天,就喜欢去小河边,坐在那里一边听河水的声音,一边遥望整个自然界,内心的欢喜之情无法用语言描述。前段时间,我跟几个道友到河边休息时就说:“如果我要死,宁愿在冬天死,不愿在春天和夏天死,因为这个环境太美了,真不想离开。”
夏天的景色虽然美,但到了秋天,瑟瑟的冷风会将绿野变成黄色,所有的花草也渐渐枯萎凋零。秋天遍地都是落叶,给人带来一种无尽的凄凉之感,此时会深深感到万法无常。
到了冬天,地冻如石,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就算是经过许多马路60寻觅,也找不到夏天盛开的一朵鲜花——不过现在科学比较发达,你冬天时乘飞机去海南,那就感觉不一样了,我们这边全是冰,而那边全是鲜花,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在藏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季节变化特别大,你对一切无常会有明显感受。禅宗也有一首偈颂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实际上也是在说明无常的道理。
[60]马路:一匹马一天所走的路程。许多马路即一匹马许多天所经过的路程。
如此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秋天、冬天、春天等依次出现,前前季节的一切显现都会变成另一番情形,这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无常实例。所以,无常修得好的人,会将四季的更替作为修行的顺缘。而没有修过无常的人,恐怕不一定能找到这种感觉。
同样,如果我们思量昨天和今天、今天早晨和今天晚上、今年和明年……也会发现万法时刻都在迁变之中。比如,昨天我想好好修行,今天就没有这个打算了;原本我计划明年做这件事,但到时候分别念又全部变了;今年我想到什么地方去,结果最后又不去了。所以说,无论何事何物,都没有恒常、可信、稳固的。
特别是我们所住的城市、村落、寺庙等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前财产丰厚、兴旺发达之人,现今也有沦落衰败、甚至家破人亡的现象;昔日穷困潦倒、势单力薄之人,如今竟变得财运亨通、势力雄厚……这些现象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因此,上师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 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 包括外面菩提学会的道友,刚开始有哪些人,后来离开了多少,如今又新加入一些,这部分人还是会变的……所以从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也很容易看到无常的影子。
举世闻名的印度泰姬陵,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它的故事中也可以发现万法无常之理:
泰姬陵是印度国王沙·贾汗为爱妃芭奴所建。据说芭奴是一位绝世美女,她21岁时就嫁给了三王子库拉姆(即后来的沙·贾汗),婚后二人同甘共苦,形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后来,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了王位,他给自己取名为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
但是好景不长,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39岁。在婚后的18年里,她共为沙·贾汗生下14个子女,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在她临死前,沙·贾汗紧拥着奄奄一息的爱妃,问她还有什么心愿。芭奴告诉他,只希望能拥有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
芭奴之死,令沙·贾汗悲痛欲绝。为了表达相思之情,他倾举国之力,耗费无数钱财,下令2万余名工匠参与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了这座洁白晶莹的泰姬陵。此陵竣工之后,沙·贾汗残忍地下令砍掉所有工匠的拇指,因为他仍记得爱妃的遗愿——拥有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他不希望看到另一座可与泰姬陵媲美的建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说被砍掉的工匠拇指,跟他爱妃的遗体埋在一起。)
沙·贾汗本想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谁知泰姬陵刚完工不久,他儿子就弑兄杀弟篡位,他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此后整整8年时间里,他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中的泰姬陵倒影。最后他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
从他最初的不可一世到最后的郁郁而终,可见世上没什么是常有的。包括以前的萨达姆,他刚当选时,举国上下欢腾一片,每家每户都挂着他的像,许多人对他万分崇拜,连国内的主要机场也命名为萨达姆国际机场。但后来他关在监狱里,被执行绞刑后,人们也同样欢歌笑语,庆祝连连。
因此,世间上的一切法,诚如上师如意宝所说, 皆为指示无常的善知识。器世界、有情世界的种种显现,如果你能观,则统统是无常的比喻;如果你不能观,那书本里讲的窍诀再殊胜,有些人也会当成耳边风,对自相续不一定有利。所以,希望各位道友从周围的事物上,能深深体会到无常的甚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