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讲记

  著:华智仁波切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九十三节课

 

四无量心中,“舍无量心”已经讲完了,从今天开始讲“慈无量心”。

 

修持四无量心或菩提心非常重要。以前好多修行人,要么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要么只懂一些理论,却没有将其融于自心,从来也没有串习过。这样一来,法就是法,人就是人,正如噶当派大德所说,法与人之间可以过一匹马。如此一来,法虽有调伏烦恼、趋入解脱的能力,可因为我们没有修行过,就一直不能与之相应。所以,修行非常关键。现在很多道友在修加行,这相当不错。尤其是菩提心,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否则,错过了,以后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慈无量心之前,舍无量心最好要修到量。当然,完全到量的话,作为凡夫人恐怕不太现实,但一般来讲,也要尽量做到自他平等,对敌人的怨恨和对自方的贪著不是很强烈。不然,对自他贪嗔极为猛烈的话,从这种行为中,也能看出来你的境界有多高。

 

舍无量心修到量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将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对待。父母亲哺育幼儿时,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脾气不好,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劳累,只要能让他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就会想方设法去做,这是父母唯一的目标。

 

父母对子女的慈心,相当强烈。前几年发生汶川地震时,有个母亲在生死关头,用身体支撑塌下来的房子,保护着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毫发未伤,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后来救援人员在孩子的襁褓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现场顿时一片抽泣。

 

还有,某个国家大地震时,一个埋在瓦砾下八天多的3岁女孩,被奇迹般救了出来。人们发现,这个小孩之所以能熬过既无食物又无饮水、阴湿寒冷的八天,完全是因为母亲刺破了手指,让孩子吮吸自己的血液。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全部的生命,换来了孩子存活的机会。甚至在动物界,也有很多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了解这一点,对我们修菩提心特别关键。倘若遇到刚强难化的众生,我们对他特别好,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还恶言相向、百般侮辱,此时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像母亲疼爱孩子那样,身语意要竭尽全力,用各种方便令他今生来世获得安乐。

 

《本事经》中曾讲过13,仅仅对于一个有情,若能修持慈心,福德也是无量无边,更何况是一切众生了?在这里,慈无量心的对境就是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快乐,是慈无量心的定义。这一点,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思维。

 

[13]《本事经》云:“于一有情所,能修慈善心,其福尚无边,何况于一切?”

 

◎慈无量心的具体修法

 

具体怎么样观修呢?世间上任何一个众生,都希望快乐幸福,唯一追求的,也是自我幸福快乐,谁都不希望痛苦哀伤。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所求与所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看到这样的现象之后,我们心里要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众生,若能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修。《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哪怕对一个众生不生嗔心,想尽办法让他快乐,这也是所谓的慈心。

 

最后观想:“三界中的所有众生,不单单是我渴望安乐,其他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跟我没有任何差别。”一直修到真正生起这样的定解为止。

华智仁波切的金刚语,的的确确有甚深意义。我们修发心时,要一边念发心偈,一边这样观想。

 

◎慈心在身语意中如何体现

 

正如经中所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我们的身口意应以慈心摄持,口中所说的话、手中所做的事、心中所生的念头,绝不能损害众生,自始至终要真诚慈爱。甚至目视其他众生,也应当和颜悦色,不能怒目而视,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若能如此,就会感得身相庄严,佛经云:“慈目视众生,得大威妙色。”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丑陋,也跟往昔损害众生有一定关系。

 

从前,一位专横跋扈的官员,一贯斜着眼睛看别人,结果后世生为一户人家灶下吃剩饭的饿鬼。在佛经中,也讲述了反目视圣者而堕入地狱等的过失。佛陀在《入定不定印经》中,还告诉妙吉祥菩萨:假如有人以怒目来看菩萨,其罪超过挖出三界众生的眼目等14。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没有什么特殊密意,一般来讲,对众生应语气和蔼、目光慈悲,这是菩萨最基本的行为。

 

[14]《入定不定印经》云:“妙吉祥,假使有人以嗔恶心挑出十方一切世界有情眼目,若复有人以嗔恶心于菩萨所不欲眼视背之而去,其罪重彼无量无数。”

 

现在有些人,入定修慈心、悲心、菩提心时,境界还算不错,但出了定以后,常以嗔恨心来对待别人,所行与所修大相径庭。就像一个人在学校里读书,学的都是善力量,但到了社会以后,全部都是恶行为,那这些书就白读了。所以,我们修大乘佛法的话,入定不入定、闭关不闭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平时的行为。

 

平时若能把众生当成父母,或者视为自己的独子,说明你的修行比较成功。反之,假如与众生交往的过程中,嗔恨心非常大,脾气也特别暴躁,不管是说话、做事、想问题,全部处于恶的状态中,那我们百分之百可以断言:你的修行境界特别差。

 

一位修行好的菩萨,身体的威仪会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彻底杜绝了危害他众,全心全意利济有情;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悦耳可人,不带有藐视、侮辱、讥讽他人的意味;心里也是同样,处处饶益众生,不望自己得到好处,如《入行论》云:“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大圆满前行》的文字很简单,没有什么不懂的,但若想将每句话落实到行为中,就要靠自己的修行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等,让别人把自己看作菩萨、高僧大德。原来有个人刚出家,行为特别寂静,总看不惯一些老修行人,喜欢对他们评头论足,说走路应如何如何,说话应如何如何……其实,刚出家经常会有这种热情,但若过了一二十年,行为还能一如既往的话,那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人到一些上师那里,求得大圆满之后,两三天中口口声声都说光明境界,讲这些也特别舒服,但用不了多久,他的光明境界就慢慢变“黑暗”了。所以,偶尔的行为、偶尔的出离心,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境界。

 

若想变成名副其实的修行人,首先就要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利益他众。在念发心偈时,可以有时候观想皈依境,有时候观想慈无量心的内容,有时候心里反复发愿。因为你一点分别念都不起,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就要尽量安住在善的境界中。

 

那么,该怎么样发愿呢?“但愿我在辗转投生的生生世世中,连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损害,一心一意利益他们。”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这辈子不一定能解脱,那么在广大无边的轮回中流转的话,就千万不能害众生。《分别业报略经》亦云:“慧者应当知,慈愍不害生。”一个人一生中若能守持这一条戒,我觉得就已经非常圆满了。但现在的这个社会,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你们若实在做不到,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励力忏悔,发愿生生世世不害任何众生。

 

尤其是,对于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都要满怀关爱之情。乃至看门狗以上,也万万不要随意殴打、过分役使。我们每个人都说“要悲悯一切众生,度化所有众生”,如果连最近的众生都不爱护,跟父母的关系都特别不好,那根本谈不上什么大乘菩提心。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要只关爱自己身边的人,而是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培养真正的慈悲心,随时随地、一言一行、心心念念都要以仁慈为本。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姓董的比丘尼,在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买了很多很多供品。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

 

恍惚之间,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也饿不着。但寺外有四五个难民,快要饿死了,希望你把这些供品拿去给他们吃。救活他们的命,比给我上供的功德要大十倍!”这位比丘尼惊醒,打开寺门一看,果然有四五个饥饿的人,便忙将供品布施给他们了。

 

所以,关爱十分可怜的众生,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现在不管是汉地、藏地,很多人对高僧大德的供养特别多,对一些弃儿、病人、孤寡老人,却不一定愿意花钱去帮助。当然,假如你供养的对境,是真正有菩提心、离贪欲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一般而言,这些大德也不一定很缺钱,锦上添花不太有必要,倒不如以悲心、慈心布施给可怜众生,这个功德应该远远超过前者。

 

对那些可怜众生来讲,如今投生为这样,受到众人欺凌嫌弃,也是往昔身为有权有势的人时欺辱、藐视他人的报应。(现在有些一国之君或有财有势的人,看起来福报很大,但他们前世有可能是仆人;今生的仆人,前世可能是高官,这就是轮回的本性。若能看清这一点,就会明白轮回极其恐怖。但没有宿命通的人,却一直在盲目追求,盲目做很多事情。)如果我们现在也仗势欺人,后世同样会变成奴仆来偿还宿债。所以,对那些身居自己之下的众生,我们更应多一分仁慈、多一分爱心。

 

现在很多人对高高在上的人,比较恭敬尊重,忠心耿耿。而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众生,哪怕是一丝微笑、一句安慰、一点钱财,也吝于施舍。作为大乘佛教徒,不少人口口声声说是佛陀的追随者,但看看佛陀因地时对众生的行为,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以前法王如意宝常说:“我在世时,你们不一定知道我的功德,一旦我离开这个世间,你们才可能觉得依止我是最大的福分。”的确,当上师圆寂之后,我们才发觉他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我们呢?反观自己确实惭愧。所以,大家应该对众生有一分爱心。当然,这种爱心该怎么样付诸实践,就要看个人的境界了。

 

特别是对父母双亲、久病患者等,一定要关心、照顾他们,三门尽力做利益事,如此功德不可思议。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比如,有人从远方来到藏地,没有熟悉的人,高山反应很严重,气候也不适应,在此无助之际,你给他一瓶温水、一点食物,他可能会终生难忘;还有些久病不愈的患者,不仅仅是我们,连佛陀也会照顾他,这在很多公案中都讲过;尤其是父母,对儿女仁至义尽、恩重如山,如果在他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这在《心地观经》中有过描述15。

 

[15]《心地观经》云:“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也讲过: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16。

 

佛陀在《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还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令父母心入正法。

 

而且,莲花生大士曾言:“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父母健在时,我们若没有好好孝敬,一旦他离开了人世,作为子女一定会后悔的——“当时应该多打电话,不该让他那么孤独!”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务必要慈爱、随顺、关心、照顾。

 

前两天,有个出家人问:“我想给父母寄点钱,可不可以?”我说:“应该可以。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讲过,父母即使不是圣者,但对他们供养的话,功德也是无量无边17。所以,就算你是出家人,把化缘所得的财物供养父母,实际上也合情合理。”

 

[16]《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云:世尊说:“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经于百年不生疲倦。或满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珊瑚、玛瑙、金银、璧玉、牟萨罗宝、赤珠、右旋,如是诸宝咸持供养,令得富乐。或居尊位。虽作此事,亦未能报父母之恩。若其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善巧劝喻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17]《俱舍论》云:“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

 

那么对病人也是如此。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比如有些人因为生病,不想去念经,僧众的念经钱就可以算他一份。不过,假如他没病装病,那就另当别论了。真正是病人的话,照顾他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从前,有一位明勖法师,想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以后,遇到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认为应该是文殊菩萨,就向他礼拜;那人也以为他是文殊菩萨,也向他礼拜。两个人拜来拜去,结果才发现弄错了。后来他们结伴同行,一连三天形影不离。

 

(法王去五台山那年,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带着干粮也转过五台,当时好像只有南台没去。在北台,很多放羊牧马的人,操着浓重的口音问:“你们到哪儿去哦?”到了中台,我们有点困,一直睡了很长时间。晚上才来到东台,住在那里时,我们两个都不会烧煤,结果煤气中毒,头痛欲裂,差点不是死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下山都很困难。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有时候谈起来,我俩仍记忆犹新。)

 

有一天,他们来到东台顶,看到一座寺院,里面有几个出家人,可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么威仪。明勖生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这个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我病得这么重,本来有意陪你共同参拜,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可是你——”因为三天来的相处,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坚持道:“别管我,朝圣要紧,你来这里是见文殊菩萨的,不是照顾我的,不是吗?”“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菩萨后,再回来照顾你。”

 

他离开之后,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一看,刚才的寺院、没威仪的僧众、卧病在床的病僧,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文殊菩萨冉冉腾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些是菩萨试探自己。

 

明勖特别后悔,回去跟一个老和尚讲了自己的经历。老和尚告诉他:“你的过错有两点: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舍弃他,只顾自己去朝圣。如此一来,文殊菩萨观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远走高飞’了。”

 

所以,照顾病人、照顾父母、照顾可怜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记。否则,很多人把修法当成终生最有意义的事,而饶益众生则认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不知道这与证悟一味一体,这样的话,大乘菩萨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们的行为,应该像《华严经》中所说:“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不害众生是可以做到的

 

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应把众生视为父母或自己的独子,然后对他们修慈心。《菩萨念佛三昧经》亦云:“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然而,当今时代的有些人,开口闭口都说:“因为我是在家人,要养家糊口没办法不害众生。”其实,这也并不是做不到的,即使你是在家人,生活如理如法也不困难。

 

从前,新疆地区的两个沙弥,修持文殊法十二年,终于面见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对他们说:“你们二人与我没有缘分,你们生生世世的具缘本尊是观世音菩萨,菩萨现化为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形象,你们去亲近他吧。”于是这二人便前往西藏。

 

他们虽不知吐蕃到底在何处,但还是凭着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终于来到了拉萨。他俩在药王山18后面,看到尸骨横陈,血流成河,遍地都是割了头的、剜了眼的、砍了手的、剁了脚的,惨不忍睹。

 

[18]药王山:拉萨布达拉宫西南一山名,西藏四大名山之一。另有说在堆龙山,他们看到了这些惨状。

 

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听:“这是什么原因?”人们说:“这是国王下令惩治的。”二人听了特别害怕,心想:“这位国王肯定不是观世音菩萨,我们也很可能被惩罚,还是赶快逃走为好!”于是转身就往回逃。

 

国王以神通知道二人要逃,便命大臣骑马追赶。这两个沙弥发现有人追来,吓得心惊胆战,更加拼命地跑。后面的人则拼命地追,最后把他们抓到了,带到国王面前。

 

国王问他们为什么跑,他们把事情的原委如实说了。国王问他们想不想见阿弥陀佛,他们说想见。国王就将二人带到一个草地上,解开缠在头上的绸缎,露出阿弥陀佛的尊容。国王说:“这就是阿弥陀佛,我是吐蕃国王,你俩不必害怕。”

 

他们惊魂未定地问:“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怙主,可你为何涂炭生灵、滥杀无辜呢?”

 

国王回答:“由于藏人刚强难调,所以我才显示幻化。但我下命令砍杀的那些人,全是我自己幻变的。

 

实际上,我本人对一个众生的一个汗毛孔,也从来没有加害过。19”随后,国王问他们想获得什么样的悉地。他们二人仍心有余悸,便托辞说:“我们身心已疲惫不堪,只想赶快回家。”国王就给他们一人一袋沙子,让他们头枕着沙袋,好好睡上一觉。当他们一觉醒来时,已在千里之外的自家门口了,袋里的沙子也变成了金沙。这两个沙弥因对菩萨的行为产生邪见,故即生中没有得到什么成就。这个故事,在《西藏观世音》这本书中有广述。

 

其实,有些人刚好有善缘遇见一位善知识,但因为前世的恶业和暂时的因缘,对其行为产生种种邪见,以至于自己得不到法,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要知道,在依止善知识时,若对其言行全部特别尊重,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非常大的利益;但如果不能这样,反而用另一种态度来对待,这也会变成修行的违缘。

 

国王松赞干布,实际上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执掌西藏雪域国政,统辖了局部的四部王国,征服了边境所有军队……成办这样广大的事业,他连一个众生的一个汗毛孔也没害过,那么如今,我们只是维持虫穴般的小小家庭,又怎会没办法不害众生呢?

 

说我们的家庭像“虫穴”,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但看了这次日本大地震,海啸一下子把许多房屋轻易卷走,真的感觉这些跟虫穴没什么差别。

 

[19]在《西藏观世音》中,国王说:“我对治下臣民向来秋毫无损。然而,对那些施以仁慈而不能调伏者,只有用峻法严刑加以惩治,以便维护十善之法。不过他们都会昼死夜复生,转恶向善的。”

 

为了维护这样的家庭,去伤害众生的话,是非常不合理的。伤害众生的下场是什么呢?就是自食恶果,今生来世感受无边痛苦。仅仅就今生而言,自己也得不到丝毫利益。毕竟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算你通过杀生等手段,暂时拥有一点点财富,但未来的苦果也足以抵消这一切。到头来,除了白白浪费自己的财产受用,根本没有谁依靠害众生而获得财富的。

 

所以,我们对众生要修慈无量心,要像雌鸟养育小鸟一样。雌鸟在养育小鸟时,首先会筑一个柔软舒适的窝,然后用羽翼覆盖,给予雏鸟温暖,在它们不能飞翔之前,始终如一地轻柔、悉心抚育。同样,我们也要通过身体的行为、口中的语言、心里的念头,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

 

在座每个人都发了大乘菩提心,如此一来,即使周围有非常复杂、野蛮的众生,也应该尽心尽力地维护他们,用佛法逐渐开导他们,直至他们相续成熟才放手,在此之前,不能舍弃任何一个众生。我们身体做的,应当是为了众生的事情;口中说的,尽量不伤害众生,而且要对他们有意义;心里想的,虽然很难全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善念,但生起烦恼要尽快忏悔,想尽一切办法对众生产生慈爱心。以这样的身口意摄持,然后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所说,先从自己身边的众生做起,范围慢慢不断扩大,最终遍于三界一切众生,这就是真正在修慈无量心。

 

若能如此,华智仁波切也讲了,自相续“必定”会生起这种境界,就像口渴的人喝水定会解渴一样,这个是必然规律。当然,你没有修肯定没办法,就像不喝水,水也不可能自动流入你口中,但你若是喝了,水马上就能解除干渴。同样,这个法特别有加持力,我们修的话,肯定会有这种效果。

 

因此,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修一下四无量心和菩提心,不要把加行修完之后,就将《前行》扔至一百公尺以外,再也不看了。这些法,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都要修。我们先修加行,也只是打个基础而已,并不是让你修完后就放弃了。这不是什么修气功,观一观、摸一摸、推一推就可以。现在好多人对修行与修气功分不清,好可怜啊!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