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1课
2019年10月15日
(暂未定稿)
讲《楞严经》之前,有些事情给大家说一下。
- 下周一、周二还有两堂《楞严经》的课,之后今年的课程就告一段落了,如果中间没出现无常,到明年二、三月份再继续讲。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无常的,无常什么时候到来,对于我也说不定,你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但对于具有常执的人来说,可能就不一样了,对吧(上师笑)?修无常的人应当时刻都有无常观。《楞严经》到下周二后暂告一段落,在此说明一下,因为有些人只听《楞严经》,不听其他课程。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2019年,除了寺庙、学校等岗位的工作可能暂时无法结束外,包括工程等其他项目基本已接近尾声。在此,我对所有的发心人员由衷地表示感谢。无论你在哪一个集体,无论你贡献巨大,或是仅仅出了一点绵薄之力,能发心并非易事,能善始善终地发心更加难能可贵,再次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几年我这边需要做的事比往常更多一些,主要是想为众生、教育和寺院多尽一些力量。要成办一个事业,无论建筑方面或慈善方面等等,都需要有人发心,若没有发心人员,这些事将难以成办。
有的发心人员确实特别辛苦,比如从事教育、寺院等方面的工作,他们虽然是真正的佛教徒,但因发心岗位的特殊性,看起来与正统修行关系不大,不像纯粹的修行人。由于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确实影响了一些闻思修行。对于这些发心人员,不论在传法还是其他各方面,我都尽量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优惠”,对包括闻法及学业升级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些方便,相信各个地方的管理层也会予以支持、配合。
我确实特别感谢大家,因为这么多发心人员的同心协力,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情才得以顺利成办。过程中,相信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我想,自古以来,修行人在弘法利生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也是正常现象。其实不单单只是我们遇到障碍和不顺而已,世上任何一件事,从来没有一件是顺顺利利就能完成的,包括政治、经济等世间法,在成办的过程中也无一不是困难重重。所以我们遇到事情时,也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家都应坚持下去。因缘完结之时,也没必要痛苦、纠结,因缘未尽之前,就要不懈努力。
真的特别感谢各个地方、里里外外的众多发心人员,他们把个人的工作、生活等全部放下,来为众生做事,这点让我特别感动。有些人默默无闻,像一颗不为人知的小螺丝钉,但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也不能缺少。若没有他们,这个集体也无法正常运转,其实这样默默无闻的发心人员是很多的。
2019年还有两个多月,但《楞严经》的课程过段时间会暂停,所以有些话今天提前给大家讲一下。不管是学院内还是学院外,无论作为集体或个人,对于那些为众生默默奉献的发心人员,我都特别地感恩。也许我已经当面赞叹你、感谢你;也许我因事务缠身,还没顾得上对你说这句话,但无论如何,我的内心已默默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愿你的今生来世都一切顺利、圆满。这是今天要讲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去年我在课堂上提过,我们要编一部密宗的藏汉英词典。前几年我就有此打算,但一直拖延至今。我们去年还做过报名登记,又因种种事情拖到现在。前天我找资料的时候,连当时报名的名单都不知所踪了。所以今天打算再次发起报名,这次主要接受学院内部的申请,暂不对外。内部的有些道友发心做英文版的也暂时不考虑,以后我们有机缘再做,先把藏汉版本的做出来。报名发心做这件事的道友,不一定要全部一起做,要合理分配人员,并划分时间段,一部分人前一段时间发心,一部分人后一段时间发心。
报名条件:
一、要有一定的藏语和汉语水平。要是连“噶卡嘎啊”都不懂的,想要承担藏汉词典的编辑恐怕不行。
二、要有一定的佛学基础。
三、发心时间至少三年以上。我们这边有几个堪布、堪姆也愿意发心做这件事情。
我翻译了很多密宗、显宗的佛法,但密宗方面现在还没有一部较完整、规范的词典。这样就不便于查找、对比、归类,所以,我们准备从长计议,花费一些精力来编辑一部这样的词典。
编词典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慈诚罗珠堪布他们编了一本世间的《藏汉英常用新词语词典》,不是佛法方面的,到现在已经坚持十多年了,不知道我们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如果能编一部密宗方面的词典,对我们学密宗的人确实非常重要,在翻译或其他许多场合,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参加编辑的人员,在家出家、男众女众都可以。校编时可分别设男女众编辑室。
五、身体、心理健康——他们写的是“吃苦耐劳”,“吃苦”倒可能不用,中午吃一顿饭我们是可以解决的(众笑),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六、热爱学习,有专业精神。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在过程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仅是去那里学就大可不必了,这并不是教藏语课的场所。
七、有相关编辑词典经验的人优先考虑。
以上是报名编辑部的一些要求,等会儿课后,男众的一位堪布会在这边负责登记,“遍地开花”期间,大家可以到堪布那里登记,然后资料要马上交上去。今天他们还说需要自备照片,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带,没有也不要紧,照片以后再说了,其他的是现在就可以做的。
本来,有些人是去年就登记过的,但事情却一直拖到现在。其实无论我们决定编辑词典、写书、年底完成论文或其他求学经历等,都应该马上执行。我建议,有写作能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种种苦行或感想写成文字,不管是以藏文、汉语或英文,都是很有意义的。
以上就讲这么多,接下来正式讲课。
昨天我觉得讲得不太好,发挥得太少了,但负责整理讲记的道友说我讲得还是蛮多的,单单他们整理出的文稿就有一万四千多字,但我自己不是很满意。最近身体也不好,讲完课后比较累,在接下来的会议上,几个堪布、堪姆在我耳边说话,我好像都没啥感觉一样,确实有点累。
今天还不知道怎么讲,看着办吧。今天的内容是什么?(上师问)《楞严经》是吧?昨天讲到第七处征心。大家最后应该把这七处征心完全搞明白。
昨天提到的“坐标”,当时我应该讲得比较明确,但好像也不是特别明确。其实这个“坐标”相当于参照物,它有两种解释方法,藏文《大藏经》也是这样讲的。
比如前面讲到的,如果心在中间(外面),是否有一个坐标?如果没有,就像虚空无法安立;如果有,便有一个“中”,在东边看时,它就在“西和东中间”,挪动位于中间的这个坐标(上师用茶杯比喻),它就不在“西和东中间”了,这个坐标相当于心。
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解释是,因为我们是人,是人就有心,心在某处时,假设在东和西之间,如果往东移一点,它就不再是“东和西的中间”了,(上师移动杯子)如果再移一点,随着不停地移动,则完全没有一个“中”的成立。
第二种解释是,人在“这里”就在东西之间,人不在“这里”时,可能在东南、南北之间,就不是东西之间了(将杯子移于东西连线之外)。这样观察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中”其实是“观待”安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参加讲考的有些道友还是要注意一下,昨天课后我听了“七处征心”的讲考,发现有些道友基本弄懂了,而有些道友却根本不懂,只是装出很懂的样子,在那里瞎猜,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如果对于较难理解的地方你还没有弄懂,最好还是老实承认、谦虚求教,让理解得清楚的人先来讲,好好听别人讲两三遍后,应该就比较明白了。希望大家在遇到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地方时,应该反复阅读法本、听辅导,并深入思考。
以前我第一次学《入行论·智慧品》时,觉得特别难懂,于是在课后花了很多时间反复看法本,仔细思考,翻阅了很多资料,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我学《释量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当时每天都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需要课后花一定的时间研究才能弄明白。
有人说:“堪布看的是某某资料,你只要看这个应该就可以弄懂了。”你也看错了,我不是只看一种资料而已,通常是看许许多多资料。所以希望大家有条件多看一点不同的讲记、资料,自己也要多多思考。
《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非常出名,但很多大德都没有详细解释,有些只是字面上过一下,没有按照因明的方式进行推断,大家可能会很难通达其中的意义。我这次讲的内容,在现有的注释中,应该算是分析得比较详细的,希望大家课后听听辅导,若实在不懂,讲义里面也基本上阐述得比较清楚了,你们也应该好好看一下。
我听到昨天有很多讨论,很多人说自己已经“坐飞机了”、“晕车了”……各种表情不一而足(众笑)。从这些表情看来,好像还没有证悟(众笑)。所以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要引起重视,遇到比较难一点的地方,不要像“老狗遇到骨头”,啃不了就扔在一旁。
对于佛法,我们要有精钻细研的精神,誓把问题探究个水落石出,不懂之处就询问他人。尤其是看到比较傲慢的道友,就请他讲解:“你平时那么自命不凡,有本事就给我解释一下这个。”也许有些人立即会火冒三丈(众笑)。不论如何,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依然值得提倡。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第七处征心,本来想昨天讲完的,但最后发现时间太仓促了,所以今天就把最后一个征心讲完吧。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以前见到您为大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尊者和舍利弗尊者这四大弟子转法轮时,您常说:‘这个能觉知、能分别、能明了的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哪里都不在,于一切皆无所著,名之为心。’所以一切无著就是真正的心,这次总该对了吧?”
如前六处征心分析的那样: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根中,不在明暗之间,也不在随所合处,更不在根和尘之间。其中关于“根和尘之间”的征心,讲了“兼二”和“不兼二”两种观察方式,这个内容大家要好好分析一下:若是兼二,因对境(物)是没有觉知的,根(体)是有觉知的,两者互相对立,因此有“物体杂乱”的过失;若是不兼二,因眼根为有知,尘为无知,如果根、尘之间的心与两者都没有关系,那么心就没有体性了,因此有“非知不知”的过失。
不知道后者我昨天是否叙述清楚了,有时我讲着课,心可能已经飞到虚空中去了,因此说得不是很清楚。但不管如何,“不兼二”这个道理,我们稍作思考也不难明白。
所以,阿难刚才分析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那接下来最主要的问题,按阿难的观点心是“一切无著”。“无著”在藏文中的翻译是无碍,无有质碍、阻碍的意思。有些大德也把它解释成无有着落,没有所处。因为心里里外外都不存在,所以是“一无所著”,即没有任何执著相,或者没有任何阻碍性,此种“名之为心”。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
佛陀对阿难说:“你刚才所说的这种觉知明了的心,在内、外,何处都找不到它的自性。那么,世间虚空所遍之处,包括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等器世界,以及众生界中的水陆飞行,即海里、陆上、空中所有的有情,其间所有现有的法叫做是‘一切’。”
【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你刚才说心是无著者,那这个无著是存在的法呢,还是不存在的法呢?”应该有两种可能,无著的心在器情世界中存在,或无著的心在器情世界中不存在。
首先来分析第一种情况——无著者(心)是不存在的法。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如你所说,如果在整个器情世界,心是不存在的法,那就与龟毛、兔角等徒有其名的虚幻物别无二致,又有什么‘著’与‘不著’呢?”
其实关于龟毛、兔角、石女的儿子、石女的女儿(经常说石女的儿子,不太说石女的女儿(众笑),其实女儿也可以说)等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就像有人说“用龟毛做的衣服很好”或者“刚才走路的时候,兔角刺到了我的肚子,疼痛难忍”等说法都不成立,因为龟毛和兔角本就是不成立的法,那么以虚无缥缈的法来安立的“衣服”和“刺痛肚子”,又怎么可能呢?
如此一来,“云何不著?”就是说本来都不存在的法,又用什么来不著一切呢?因为既然什么都没有,那“著”与“不著”的概念也不可能存在。因此,如果心本身不存在,那么说著或不著都毫无意义,不过是子虚乌有的妄想空谈而已。
接下来分析第二种情况——无著者(心)是存在的法。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如果你承许有个不著一切的心存在,那么既然心存在,则不能称为一切无著。”
【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那么,这个无著的心有没有体相?如果没有体相,则心就不存在;如果有体相,就说明心存在,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是无著的呢?”
因为,如果心没有体相,则心就不存在,无就是没有,按藏文解释好懂一点,无体相就不存在,存在则有体相。
所谓的无著,指不会被接触或者阻碍。瓶子、柱子、茶杯这些具有体相的有为法,是能被接触和阻碍的,同理,有体相的心,明明也能被接触和阻碍,那么又怎么能说其“无著”呢?
我们这里所讲的是心的本体和性相,阿难对于我们常说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心的这种如梦如幻的体相并没有认识。尽管如此,凡夫人所承许的任何实有的东西,在心上都是无法安立的。
因此,我们应当了知,如果对心没有加以认识,学修会困难重重,尤其是以一些分别念来寻伺,会产生很多错谬的观点。就像整个“七处征心”,阿难一会儿在这里找,一会儿又去那里找,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颗心。在这种迷茫的时候,如果缺少善妙的窍诀或口诀,对心的本性的认识,可能会与实相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虽说《楞严经》的“七处征心”的道理非常殊胜,但只是抉择出了心里里外外都找不到的结论,除此之外若想通过“七处征心”的道理来认识心的本体,还是有一定困难,因为它并不是以密法窍诀部直指心性的方式来讲的。虽然这里有时候也说直指,但是此处的直指方法和我们无上密法的直指方法还是有一定差别。对于有大圆满基础,或者对大圆满直指心性方面有过学习和闻思经历的人,对这二者的差别应该心知肚明。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佛陀接着说:“因此,应当了知,你刚才提到一切无著,即是觉知明了的心,这是根本不成立的。你最好摒弃认为心实有存在的观点。”
以上《楞严经》“七处征心”的道理已经宣讲完毕了。有些大德认为,这是非常甚深的、如同密法直指心性一般殊胜的道理;也有些大德认为这和中观里面“破四生”的观点比较相似。譬如宋朝的孤山智圆法师,就认为这里的“破七处”和中观“破四生”的观点比较相似。
前面宣讲的第一个“心不在内”和第三个“心不在根中”,相当于破“自生”;第二个破“心在外”,相当于破“他生”;然后第四个和第六个破“心在根与尘之间”,这两个与破“共生”相类似;第五个破“心随法生”和第七个破“心无著”,这两者对应破“无因生”。
《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上师念诵藏文偈颂)就是说诸法永远没有真实的产生。两者的观察理路是比较相似的,这也是一种理解方法,可以作为参考,但也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以上,已经讲完了“七处征心”。其实我们应当感谢阿难,正因为他地追问,佛陀的金刚语才得以留传。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
之后,阿难从僧众中起来(可能他之前是坐着的),偏袒右肩。
一般印度出家人都会坦露右肩及手臂,在印度的礼仪里,这表示对国王的尊重。世间人也以此表示对上师或佛陀的尊敬。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阿难右膝跪地恭敬合掌祈请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子。”
阿难也是如来的堂弟,他和提婆达多同是白饭王之子。佛陀经常提及的难陀是净饭王之子,甘露饭王和斛饭王也各有两子,共八个堂兄弟。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佛陀、难陀,阿难、提婆达多。阿难在佛陀成道时才降生,年纪还是比较小的。但没想到他从小就当上了佛陀的侍者,很了不起;而且阿难是侍者中表现最突出,时间也最长的。
【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
阿难继续说:“蒙受佛陀的慈悲、加持,我如今能够出家修行。依仗佛的怜爱,我得以广闻博学,但却止于多闻,未得无漏之果。”
“犹恃憍怜”意思类似现在人们常说的“恃宠而骄”。阿难的确学识渊博,这从他每次的提问中也看得出来。但因为没有精进修行,所以暂时还没有获得阿罗汉的果位。
蕅益大师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中提到,此时的阿难还是凡夫,到第三卷末即证得初果,第四卷时获得须陀洹果(二果)。
佛陀圆寂后,迦叶尊者也曾呵斥过阿难,并且不允许他参加佛经的集结。阿难为此深感懊恼,于是决心精进努力地修行。由于具备了强烈的信心,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迦叶尊者也于鸡足山入灭前,把经教交付于阿难尊者。所以从历史记载上看,佛陀在世时,阿难一直没有成就。
由此,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善知识当属释迦牟尼佛,但佛陀身边亲近的人,不管是亲戚提婆达多,还是既是侍者又是堂弟的阿难,佛陀在世期间,都没有成就阿罗汉果位。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是某个上师的传承弟子,某某是某个上师的亲戚、弟弟、子孙等,又或者某某在某个佛学院里待过,应该很了不起。
汉地有些居士,往往不去观察一个人本身,而只关注这个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好像这些就能证明他已经获得了传承、具有加持等能力,但有时也不尽然。当然,我们也不敢断言个人能力和求学之处完全没有关系,有可能他的确是上师身边很了不起的人,也许确实具有传承和加持。但是,就算是上师的亲戚,如果他的心从来没有依于法义,整天散乱、愦闹,这样的人有没有传承,确实很难讲。所以,依止善知识时,最好按照佛陀的教导,对他本人进行观察,看其是否具足法相,这一点确实很重要。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我认为很贴切——比如,我们要找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或者找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老师。那么,我们不能仅凭他是某位领导的亲戚这一条就确定人选。除非是领导亲自打电话嘱托:“我家某某没问题!”那可能没办法拒绝,虽然这个人不一定具备老师的“法相”,但因为领导打电话交待,确实不好拒绝。但凡没有这种情况,选择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不能仅仅关注——“哦,这个人是从某个学校来的,从某个单位来的”,这样会存在风险。也许他在这个学校里根本没有取得文凭,甚至没有学到任何专业知识。所以,我们自己在依止善知识时,需要仔细观察善知识本身是否具足法相。
阿难自己也说:“我虽然广闻,但是我没有好好修行,很惭愧。虽然佛陀慈悲摄受,让我出家,但因为我没有很好地修行,所以没有成就。”仅仅闻思,缺乏修行,确实是很难成就。如《法苑珠林》云:“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如果我们善能修行,即便没有依止像佛陀一般的善知识,而只是依止了具有法相的,显现较为普通的善知识,仍然可能觉悟、获得成就。但若自己没有修行,即使是承侍在佛陀跟前的阿难尊者,也只能是除了会问一些问题,依然成就无果。
就像现在一些凡夫学者,特别会问问题,出口成章,但从来没有将法义融入自己的相续,可以说非常可怜。包括在座各位,大家不能到最后彻底成为了“讲师”,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但实际上连出离心以及对三宝的清净信心都没有。这样的人,最后可能只有一点听闻佛法的功德而已,除此以外,自己既没有能力断除轮回的根本,也没有能力遣除自相续的烦恼。
总之,寻找善知识一定要看其是否具有法相。不能因为他是某个道场来的,或是某个上师身边有关系的人而盲目依止。但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可能仅凭一张照片就对一个人青睐有加:“此人跟某某法王合过影,应该很了不起!”我们学院以前经常有这样的事,与整个学院的场景拍个照,再和某些上师合个影,回去把照片秀给别人一看,大家就会赞叹:“哇!他是佛学院来的!”即使是佛学院来的,修行水平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学院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要在人群中辨别出哪些具足法相,哪些不具足,这并非易事。所以,依止善知识方面大家应当注意,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从阿难在其他故事里的表现来看,他承侍佛陀期间,也一直为众生考虑,无论佛陀想怎么样利益众生,阿难都非常随顺。
这一点,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上师的侍者、上师身边的人,一些堪布、堪姆或法师身边的人也应该注意。因为不管对谁来说,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关键。如果上师身边的人具备较高的智慧和能力,那么上师的言行举止和弘法利生事业,就会更加超然卓著;但如果他身边的人经常倒行逆施,做出各种不如法的行为,就像《君规教言论》中所说,乐于谄媚、爱说是非,这样逐渐就会给上师的事业带来影响。
如果上师是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那么在其身边的人,不应该把上师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因为上师是众生的上师,不管上师做什么,自己都应该想到,这是为了众生而做的。如果上师总是受控于两三个人,则会逐渐给他的弘法利生事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很多地方的一些弟子,确实权力过大,无论上师见人、说话、做事,甚至财务分配,全部要看身边人的脸色,看他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尽管上师心里想做,也很难实现。我以前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刚开始这些侍者也很有悲心,但慢慢地,当他的权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把上师的财务、权力等一切都控制了,到最后上师已经没有什么自由,这样对上师的事业是很不利的。尤其各教派的很多上师,都很慈悲,但毕竟显现上与普通的欲界众生一样,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这时应该给上师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有过多的控制,否则从佛教的层面来讲,这种控制的过失极为严重!因为在某些经论中也讲过,上师的功德与佛陀等同,而弟子有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说了。
所以,阿难如此承侍佛陀,是很多上师的侍者、身边的人、发心的人应该学习的。比如,上师与信众见面,身边的人大多只会想到上师很辛苦、上师很累、上师病了、上师如何如何……却不会想到众生。
以前,法王如意宝在成都中央花园休养,有一次,上师正在休息时,来了几个居士,我回绝说“上师在休息”。后来,不知谁对法王讲了,我们因此受到了批评:“以后不要说我在休息,来人时该见还是要见。”但有时真让去见,上师也不太高兴(上师笑,众笑)。在上师身边这种分寸有时很难掌握,因为在显现上,上师自己说过的也不太承认(众笑)。这就让侍者有点……(上师笑,众笑)嗯?(上师会意地看着右侧)他们很高兴(上师笑,众笑),上师一会说这个,一会说那个……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上师身边人的态度很重要!假如态度不太好,恐怕会让其他人对上师产生邪见。相反,如果上师身边的人慈悲、调柔(上师模仿轻声细语):“你要什么加持品?”倘若具有这样的慈悲心,那么即使是非常野蛮的人,也会被感化,生起出离心和悲心。
我常想,以前在和上师一起共度的时光里,自己的很多过失都没能及时发现,现在想来,很多事情做得都并不完美,甚至应当忏悔。但不论如何,自己也是尽心尽力过。
现在各个地方听课的人也比较多的,很多人都有各自的发心和贡献,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团结和合。其实,我看过很多上师身边的人彼此勾心斗角,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把上师当做是自己的而不是众生的。比如三个人在一起发心,彼此都心怀鬼胎,互相竞争,这在言语、行为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极不合理的。
大家应当力所能及地做好各自的发心工作,彼此随喜,不要像世间人那样,在领导面前开始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争。对于一些像我一样脾气粗暴的上师,大家当面还不敢怎么样,但有些像观音菩萨一样慈悲的上师,身边的弟子可能就像藏族谚语所讲的——把牛角放口袋里一样,其情形大家可想而知。
上师身边的弟子们如果关系复杂、紧张,别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凡夫人都有挑毛病的特长,功德他们不一定看得见,但过失一定看得清清楚楚:“哇,这几个人之间不和”,“这两个人有矛盾”……甚至没有矛盾他们都能无中生有。
因此,大家应该向阿难学习,他对佛陀以及佛陀身边的弟子们全都恭敬有加。虽然此经中在这方面提及得不多,但其他经典中能看到许多关于阿难的故事。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
阿难尊者继续说:“虽然佛陀对我慈爱有加,但我自己未能证得无漏圣果,因此不能制服娑毗罗咒,被它所转,险些陷溺于淫舍中。”
此处的“淫舍”,有些大德解释为娱乐场所,藏文版中指的是妓院。
最近我看了藏文版的《摩登伽女经》,经文较短,阿难尊者当时还是有点可怜,摩登伽女(她母亲名为摩登伽)在河边舀水,看到阿难后便日思夜想,不论阿难是去化缘,还是去上课,每天她都穷追不舍,阿难显现上也是不胜其烦。后来摩登伽女请求母亲对阿难施咒,母亲开始时并不情愿,她觉得不应该对佛陀和比丘这样的圣者下咒。但耐不住女儿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摩登伽女说:“得不到他我就不活了!”女性一般很喜欢用这种方法……我不能这么说,不然要得罪很多人(众笑)。之后,摩登伽女的母亲就向阿难施咒了,但当时咒语的威力不太大,阿难还是想逃跑,她母亲就把门窗全都关上。摩登伽女也事先交代过:“只要你天黑前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上,晚上我就有办法让他变成我的丈夫。”……后来,在佛陀的加持下,阿难才得以脱身。
我要特别说一下,现在一些女性总是使用偏激的方式处理问题。出家人中可能不会有这种情况,但有一些在家人,因为不会将自己的贪心转为道用,经常做出过激的言行。其实,不论是对待自己的家人还是身边的其他人,大家都应当用柔和、理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自己的感情、家庭、生活也都会蒸蒸日上。
最起码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一点特别可怕,经常这么说的人,什么时候真的死了也不好说。
昨前天,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不追星,也是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但确实特别可惜。据说她11岁就开始接受训练,15岁正式出道,今年才25岁。新闻中说她是因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的。其实,因为她是明星才备受关注,世界上抑郁症患者不计其数。
国际上的一些数据显示,女性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的比率很大。如果自己的心不堪能,又对真正的真心一无所知,最终就可能会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其实,这些自杀者的经历的确值得人们深思,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缺,色、声、香、味、触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却因为自己的执著,又没有机会通过修行来排解,最终走上绝路。
因此,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这一点十分重要。此外,应当时刻调服自己的心,趁年轻时努力修行。如果能好好修行,许多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地面对。
抑郁症是很可怕的,包括一些修行人也患有抑郁症。从佛教的层面而言,抑郁症的主要病因就是执著。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感到压力很大,觉得别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活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等等,诸如此类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层出不穷,最后自己也无法控制,陷入绝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我们即便不能对社会、对家人、对身边的亲朋好友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但至少不能自抑自残,这是极不合理的。但是,往往人在情绪激动、伤心绝望的时候,就会做出十分不明智的举动。总之,不论是不是修行人,大家平时都应当常常祈祷上师三宝。此外,在自己出现烦恼时,一定不要冲动,别在气头上做决定。这一点,大家应当重视。
我看到阿难和摩登伽女的故事时,就不禁感叹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世间的人们从小就对外在的相十分执著,却一直忽视自己内心的本体,加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把虚无缥缈的东西当做生存的意义。如此一来,使自他都陷入困境当中,最终做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不过在这方面,我相信佛教徒要好很多,虽然我们仍然有烦恼,但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因为,佛教很重视对治烦恼,密法讲认识烦恼,显宗讲对治烦恼。佛教徒即便产生了与凡夫人一模一样的烦恼,但只要静下心来,就有许多对治的方法,这一点十分重要。
其实,对于我们身边那些没有信仰,不懂得调整自心,或是身心状态特别糟糕的人,作为佛教徒,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用自己的方法饶益他们,这样真的能够帮助很多人。
许多人都感慨,自己因为听闻了我讲的《入行论》等法,人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么说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在自夸,但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值遇佛法,也许今天在场的有些人已经不在这里,而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去了。因为现在许多人对生活很失望,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直到遇到佛法,人生才有了目标,曾经的境遇也成了过往烟云,最终自己也成为了弘法利生的优秀人才。所以我想,佛法在这方面确实有着不共的特点。
哇,我讲到哪儿了!(众笑)今天再讲一点点吧,讲不完也没事。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我之所以被邪咒控制,都是因为没有通达真心、如来藏,不了知胜义空性的甚深密意。”
所以,阿难遇到违缘后,对法的希求心突飞猛进。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阿难继续说道:“唯愿世尊悲悯我等众生,我们这些阿罗汉、四众弟子都要求法(对了,阿难此时还没有获得阿罗汉的果位),请您为我们开示禅定之道(“奢摩他”即三摩地),包括那些断了善根、邪见顽固、业力深重的人们,摧毁他们的邪见,令其生起正知正见。”
“阐提”指断了善根的众生。当然,大乘认为没有真正的断善根者,只是在名称上将具有恶见、恶业深重的众生称之为“阐提”。“隳”是动词,意为摧毁。“弥戾车”指顽固的邪见、恶见。“隳弥戾车”即摧毁顽固的邪见、恶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说罢,阿难五体投地向佛陀顶礼。
【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倾渴翘伫”,“倾渴”即倾心渴望,形容在场大众的心情,就像焦渴难忍时祈盼喝水一样,特别想得法。“翘伫”意为仰望等待,形容他们身体的姿态,就像雏鸟期盼母鸟归巢哺食一般,真诚急切地仰望着佛陀。“钦闻示诲”,恭敬地渴望聆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我们求法以及听闻佛法时,心态和身姿都十分重要。我们这里的道友,闻法的威仪确实值得夸赞。无论时间讲得再长,大家都能始终如一地保持状态。
下面那段有点长,要么讲到这里,怎么样?
好吧,今天就讲到这里。
来自:静怡苑•心灵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