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楞严经》
第113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的最后一段。
昨天阿难问佛陀,到底末法时代的众生,怎么样修行才能了知五蕴的根本是虚妄,当时问了三个问题,大家应该记住。
第一个问题,一切器情世界的根本是五蕴,五蕴的根本是妄想,妄想的因是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要消除五蕴,顿时消除还是次第消除?
第三个问题,修行过程当中,五蕴的深浅、界限是如何的?
他们都有各自体验的深浅,界限,这个是怎么样的?问了这三个问题。
佛陀前面是总的回答,说五蕴的因是妄想,妄想没有什么因,它是无因而产生的,讲了这个道理。
接下来我们讲妄想是无因而产生的,或者说五蕴的根本是五种妄想,佛陀再次分五个方面来讲。
比如说色蕴妄想、受蕴妄想、想蕴妄想、行蕴妄想、识蕴妄想,每一个蕴实际上是妄想而成的——色、受、想、行、识,每一个蕴都是妄想而成的。妄想而成的话,我们刚开始听起来有点不是那么好懂,但实际上,这个道理下面分析的也是蛮好的。
下面分别讲五蕴妄想,第一个是色蕴妄想: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首先讲我们的身体,色蕴是妄想而来,怎么来的呢?
你的身体,色身,最初的时候因为父亲和母亲的想而产生,怎么想而产生呢?因为父亲和母亲进行不净行的时候,实际上互相都有一种贪爱的心,父亲贪母亲,母亲贪父亲,他们之间有这样的一种贪爱的心。如果贪爱的心没有的话,那父精母血也不可能出现。这是他们的两种贪心。
自己的话,按照各种经论的意思来讲,当时你入胎的时候,如果你当女性的话,贪执父亲,如果你当男性的话,贪执母亲。自己也有一种贪心,所以三种贪心就产生了。
“汝心非想”,你的心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想。
“则不能来”,如果没有这种非理的想,那不可能来。
“想中传命”,在你自己的想中,传至命根出现。
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这个想,父母也没有想,三种想都没有,没有的话,你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三个因缘,实际上是想,想没有的话,不可能和合你的命根出现。
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孩子的出生是身体出生,但是身体的来源,归根结底,确实与贪心有关系。这三者没有贪心的话,就不可能入胎,入胎之后,当然中阴身自己有一个前面的意识,这个肯定是有的。这个意识也带着贪心而入胎,这样的话,父母的精血实际上也是贪心的因缘而产生的。
胎中七位,每一个过程,后来慢慢慢慢出现,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这么一个不清净的心而产生的。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佛陀说,我之前也给大家讲过这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心里想着,比如说柠檬,我们不是讲“望梅止渴”,这样的酸梅,口中自然而然出现口水。
特别酸的东西,一想起来的时候,口中会这样的。
“心想登高”,心里面又想到登上高的悬崖、山顶。
我们有时候在视频当中看到有些人在悬崖上走,光是看视频的话,自己脚底都有点发酸。
“足心酸起”,足心有发酸的过程。
尤其有恐高症,或者下面是万丈深渊的话,那很害怕的。有些朝圣的地方有一些透明电梯,自己特别紧张,有这种情况。
【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实际上,观察的话,这里也没有悬崖,只不过是自己想像的。
刚才出现醋味的食物,也根本没有来,也是没有的。
“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如果你的身体没有跟妄想连在一起,那口水怎么会出现的呢?
因为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的,确实因缘生就是这个样子。你的口水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妄想而出现的。你的脚底为什么会酸呢?就是依靠妄想而产生的。
所以妄想可以产生这些的话,实际上产生色法也是可以的,用这个比喻来说明。
如果没有与妄想通伦的话,那口水怎么会依靠谈醋味而出现。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所以你们应该知道,你显现的色身,肉身,实际上就是坚固妄想而产生的。
时间久而久之,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色法,但是这个色法的因是妄想,所以色蕴为什么妄想产生的话,它通过这样的一种比喻来说的。
确实我们学因明的时候,因为习气坚固以后,变成了器世间非常坚固的山河大地。所谓的习气,也是心上安立的,物质上没办法安立。
所以在这里说,色蕴实际上是妄想而产生的。我们密宗当中如果要讲的话,也是很容易的。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基因的改变,基因的话,我在想,比如说基因相同的话,有些人跟父亲有比较同类的疾病,同类的一些性格;有些跟母亲有同样的,但不一定是肉体上,也许在贪心上有妄想的成分。比如说父亲特别暴躁的话,孩子也带有这样的这种习气。如果母亲特别温和,特别善良的话,他的妄想的特点上有这样的情况。
还有我们的身体,有些人跟父亲特别像,有些人跟母亲特别像,但是在肉体上,好像肉体并没有怎么传,应该当时是依靠妄想的种子,刚才讲的,种子的一种传递。但是这种种子,或者说妄想,变成了他的相。比如说我的嗔恨心很严重,别人一看我的长相,可以演黑社会,演反面人物。如果我是很慈悲的人,那别人一看,这个人不适合演反面人物,应该是正面人物,相由心生,也有这样的一种因缘。我们也可以在这方面思考。
下面讲受蕴妄想。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佛陀刚刚已经说了,如果我们到了比较高的悬崖、山顶,心里面开始想,这个地方很高,会不会掉下去?这个时候,让你的身形,真正受到了什么呢?受到了这种酸涩的感觉。
脚酸啊,特别害怕,有这样的感觉。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刚才我脚酸啊,或者说心里想到什么的话,身上马上有一些反应,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受生”,刚才讲了,你的分别念、你的想,你的妄想分别念,你的受阴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它就扰动了你的色体。
身体的这些反应,其实跟你的妄想还是有一定的关系,跟你的受蕴有关系的。
“汝今现前”,当前受蕴现前的时候,“顺益违损”,你如果遇到了一些比较随顺的因缘,获得了利益,心里也得到快乐。如果你遇到了一些违缘,苦的因缘、损害,这样的话,心里也是感受到痛苦。
顺缘和违缘的因缘,自己感受到什么呢?感受到痛苦和快乐。
“二现驱驰”,刚才的妄想,顺缘和违缘,你就随着它们,开始互相驱驰。
遇到好的顺缘就快乐,不好的违缘就痛苦。感受痛苦和快乐的是心,心与妄想有一定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呢?你心里想这个人对你很好,即使他谩骂你,你也感觉很快乐,你的心里很快乐。你觉得这个人对你很不好,即使他赞叹你的话,你心里也很痛苦,所以有一种妄想来感受,受蕴也是妄想而产生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话,确实也是不好说。以前我也遇到过一些在飞机上做服务的工作人员,我说你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是吧?他们说,有时候也不是,因为这是工作上的一种规则嘛。客人如果骂我们的话,我们心里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我们表面上不敢对他怎么样。我们悄悄把他的咖啡、茶里面扔一些不清净的东西,吐口水,再用特别好的一种表情:“先生,你好,请喝水!”他也是很开心,开心的把这个不净的东西喝下去了,他觉得:我刚才骂他,但是他对我现在那么好的态度。他很开心的,实际上这也是他的妄想。因为他看到别人的表情,就妄想,以为对他很好,实际上给他带来一种危害,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种感受,也是依靠妄想而产生的。
“名为虚明,第二妄想”,所以,受蕴名为虚明妄想。
虚明,它是虚的,但看起来好像是一种明的感受,这个意思。
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想蕴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刚才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有点头痛,但想着想着也稍微好一点,我看要不要抽一个人,看谁来解释这个?大家都低着头,呵呵。
因为我们现在讲想蕴是妄想而产生的。
那么“由汝念虑”,你这种粗大的分别念,“使汝色身”,实际上对你的身体,你的色身起作用。
起什么的作用?
“身非念伦”,身体是色法,心是心法,身体和心,并不是同类的。
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色法,心是心法,他们两个并不完全是同一类的,对吧?但是依靠妄想的力量,心可以对身体起作用。
怎么起作用呢?
“汝身何因,随念所使”,你的身体,念头可以驾驭它。
“种种取像”,你想什么的话,身体也开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的身体和心是各自的,一个是心法,一个是色法。当心起作用的时候,比如说你心里开心的时候,你脸上的笑容马上就出现了。你心里产生一种不好的分别念的时候,你马上愁眉苦脸,马上不高兴了。
所以你的身体为什么会随着你的念头取种种的像?
“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心生念头,身体会随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身跟念头完全是相应的。
身体是在妄想的操作下运行的,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细致的观察,自己以前都不知道,身体是身体,心是心,但实际上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受心念的支配,受分别念的支配——你身体的一举一动全部都是在分别念的支配下做的。
所以我们的想蕴实际上也是跟妄念有一定的关系。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
我们白天醒觉的时候,心里也是起各种各样的分别念。晚上睡觉做梦的话,也是跟分别念有关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你的这种想念,实际上是动摇的一种妄情。
心随着外境转,身体的妄动,跟我们的心有关系。
所以我们的这种想,也是随着妄想而动摇,妄想它是虚无、无实的东西。但是它可以驾驭身体,它可以驾驭我们一切的行为。
【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所以这个叫做融通妄想。
有些注释里讲,“融”指的是色法,“通”指的是心,心跟色法融通,所以想蕴也是依靠妄想而产生的。
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行蕴妄想。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行蕴的话,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深细的、变化的、迁流不息的东西。它的这种变化的理体,实际上是一直不断的,它是不住的。
“运运密移”,运行、运动,一种秘密的、隐藏的移动、推动,它是这样。
因为这样的原因,“甲长发生”,我们人的指甲,不知不觉当中长了。
我刚才临下来的时候,也是剪了指甲。
头发也是这样的,发也是不知不觉当中长,这主要是行蕴在起作用。
“气销容皱”,我们的气色、血色,有些人年老的时候,慢慢慢慢消融。你的容貌,随着年龄的上去,逐渐逐渐有了皱纹。
很多人都很伤心,我这里又来了一个皱纹,又来了一个皱纹,怎么办呢?现在没事,现在如果不想有皱纹的话,听说一百岁都可以没有皱纹,有很多方法。
但是这个行蕴可能没办法控制,确实它不断在变。
“日夜相代”,日日夜夜,我们众生的新陈代谢不断的发生。
“曾无觉悟”,但自己没有觉悟。
这就是行蕴。行蕴它不断的、悄悄地,就像我们以前讲的变苦、行苦、苦苦当中的行苦,这种苦一般不明显,实际上它是痛苦的本性。行蕴实际上是无常的,它在轮回当中一直接连不断地发生,但是我们一般发觉不了,我们只能看到一些粗大的变化。
这就是行蕴,其实它也是由妄想产生的,为什么是妄想而产生,佛告诉阿难: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刚才讲的念念不息的行蕴,“此若非汝”,如果不是你的话,那为什么说你的身体会变化,从年轻到年老?
这个行蕴是不是你,妄想是不是你?如果你说不是你的话,那你身上怎么会具有行蕴的特点,一直不断的变化。
“如必是真”,如果是你的话,
“汝何无觉?”,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明明是你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你自己应该明白,你怎么会不知道是你呢?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又下雨了,我看了一下日记,我们《楞严经》讲的第一天,应该是2017年的9月6号还是2号?是2019年9月2号。当天的话,也是下冰雹,出现彩虹,等等。昨天我们把五十个阴魔全部讲完了,在那个时候又出现地震,又下冰雹。
当然一方面,从现在的一些科学来讲,夏天下冰雹也是正常的,发生地震也是正常的,也没有什么,这不是一个象征。我们佛教不能下个雨就缘起很好,不能这么说。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不否认有一些胜妙的因缘。我昨天回去的时候,院子里全部都是冰雹,到处都是白色的。原来讲第一堂课的时候,院子里也全是冰雹,我日记里也写了。
我们昨天五十个阴魔正在讲的时候,讲完之前大概十来分钟,那个时候出现地震。地震的话,也是好事,也是不太好。但不管怎么样,也许是震动魔宫,也许是魔王不高兴,不知道怎么样,都有吧。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我们知道,你的诸行阴也是念念不停的,实际上它是一种隐藏的妄想,幽影妄想,这是第四种。
第五种,识蕴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
这个指的是识蕴。
我们前面也讲了,识蕴跟行蕴、想蕴都不同,它精明、湛然、不动摇的。它的名字可以叫恒常,但这种恒常与迁流不息、一直动摇的行蕴也不太像,也并不完全是我们湛明的佛性,始终不动摇,它比较接近如来藏。
【于身不出,见、闻、觉、知,】
“于身不出”,自身不出见闻觉知。
从识蕴它自己的本体来讲,它并不是见闻觉知, 从了明的真正本体上来讲,它不会这样的。
【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如果识蕴是精真的、是湛然的,它不可能有习气的妄动。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识蕴也是妄想而产生的。
那这一点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呢?下面讲一个公案。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
这是什么因缘呢?
曾经有一次,你见到了一个比较奇怪、奇特的东西。过了很多年之后,你把这个实物忘了,这个情况也忘了,当时的心态的记忆也没有了,对境的事物也没有了。但突然,如果这个东西出现在你面前,你再次看见的时候,你的记忆已经回来了。这个时候,说明你的心识还没有遗失。
意思是说,我们的意识上,实际上可以存储记忆,阿赖耶有时候也叫“藏识”,所以每个人的心跟物质完全是不相同的。确实有时候很多事情都忘了,比如说我十年前去过五台山,然后忘了,后来我看到一个照片:啊,我原来去过五台山啊,那个时候什么什么的?
我那个《梦尘回忆录》写的时候也是,当时慈诚罗珠堪布给我说:“这个日历上面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要不要?”我看了一下,写的密密麻麻,我说要要要。这个东西都忘了,掉了很长时间,我就拿回来了,拿回来以后,好像很多东西都想起来了。所以有时候,以前的任何一个东西,依靠它的因缘,马上就想起来了。
但是如果我的心完全恒常的话,可能不行的,如果我的心迁流不息,马上就没有的话,也不行,所以我们识蕴,它有它的一个特点。
所以刚才的事情,马上就开始记忆犹新,恢复过来了。
【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这个识蕴,如果是明了、不动摇,那不动摇当中,念念都受到各种不同习气的熏染。
“有何筹算”,那就特别多了——你湛然不动摇的心当中受到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习气熏染,这些习气一一发出来的话,东西多的不得了。
我们有些人的电脑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最后全部要删除,这样的话,删都删不完,特别多。
所以我们明清的心识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习气。其实每个人真的习气都比较多,前世牦牛的习气也存着的,豺狼的习气也存在,当国王,当乞丐……。在我们的心中,习气是多得不得了,谁想开发出来都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不好的习气,可能更多的了。
修行不好的人,稍微接触一下,因缘具足的时候,马上就出现了,这种人我们平时接触的时候也是可以看得到。如果修行比较好的话,好的方面的这些记忆,马上就开发出来了。比如说你遇到了一个寺院,遇到了上师,遇到了大乘佛法以后,特别感动,马上把里面的法义全部都了悟了。但是如果我的藏识里面有很多不好的习气,稍微点一下,不好的贪嗔痴等各种各样痛苦的东西就开始迸发出来。我们的习气肯定是很多的。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
阿难你应该知道,表面上看藏识看不出来,它不是真实的,就像是急流的水一样,表面上它比较平静,没有动摇,根本不知道它在急流,但并不是没有流淌。
有些注释当中讲,比如说草药扔在水里面,看起来好像水没有动,但实际上草药被冲走了,说明水是一直是动着的,所以我们的心是一直动着的。
【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如果这个不是妄想的根源,怎么会受到妄想习气的干扰,不会的。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除非你的六根可以完全通用、开合,这样的时候你的妄想“无时得灭”,意思是说,你的六根什么时候开合,你的妄想就什么时候灭尽。
应该是两个否定词。
我想今天的《楞严经》应该很简单。昨天想,最后一节课应该是很简单的,结果好像从开始到现在,每天都不是那么好懂,呵呵。我想今天应该是讲功德,还是很简单的。但实际上,这个词,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汉文里面也是这样的。
“非汝六根”,一个否定词,没有六根和合的话,妄想不会有灭尽的时候,应该这个意思。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你现在的见闻觉知当中,“串习几”,有很多细微的串习。“几”是细微、很小的。
那么这样的话,明了也好,内在也好,“罔象虚无”,时有时无。
因为你的见闻觉知当中,实际上有很多很多的习气。
我们刚才讲的一样,我们现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起来是见闻觉知,但是见闻觉知里面,每一个都有很多的见闻觉知,这些见闻觉知也并不是彻底、最究竟的。它看起来比较湛明的,也是内在的,也好像时有时无,但这些都是颠倒妄想而产生的。
因此我们凡夫人,见闻觉知并不都是正确的。圣者完全灭了这些颠倒妄想,因此他的见闻觉知都是正确的。说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第五颠倒,微细精想”,这是最后一个妄想,颠倒妄想。
每一蕴都有一个妄想,坚固妄想、虚明妄想、颠倒妄想,说的原因是这样的。
其实光是这一段,如果我们详详细细看,我们的五蕴确实是妄想而产生的,但这个妄想也是无缘无故的。因此众生也是很可怜,无因无缘产生了这样一个妄想分别。而且这样的妄想没有彻底灭尽之前,一直痛苦,一直在苦海中流转。
这是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次第灭还是同时灭,但是佛陀回答的时候,先回答了第三个问题:界限、深浅。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这是上面的一个结文。
阿难你应该知道,上面所讲到的五种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由五种妄想而成的。
接下来先回答第三个问题。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
五阴的界限是什么,它的深浅是什么?“界”的话,有些注释里面说是“因”的意思。
如今你应该想知道五阴界的深浅。
是什么样的呢?他每一个都讲了。
比如说色阴:
“唯色与空”,“色与空”,有相和无相,有相是色,无相就变成空;色是浅一点的,空是深的。“是色边际”,最后把色和空两个都灭尽了,这个是色的边际。
五阴每一个都有深和浅,和最后的一个边际。
第二个是受阴: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
首先有接触,这是比较浅的受;接触已经离开,没有念头,这是比较深的受。接触和远离这两者都没有的话,这是受的边际。
这个应该是在《指掌疏》里面解释的比较细一点,其他里面好像都没有怎么讲,按照我刚才解释的,好像是这个里面的。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记”,我们的念头,记住,这是比较浅的;“忘”,无念,这是比较深的;最后记和忘都不存在,这是想的边际。
接下来是行阴: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
“灭”是比较细的,“生”是比较浅的。
念头产生,最后念头灭尽,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灭的。生的叫做粗大的念头,灭的是入定的念头,这个是比较细微的、深的。这两个是深浅的界限。
最后生和灭都没有,这是行的边际。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湛入”,我们分别念的心识,入到了第八识阿赖耶上面,这是比较浅的。
“入湛”也可以,“湛入”也可以,分别念已经入到了阿赖耶识上面。
“合湛”,并且安住在阿赖耶第八识当中,这是比较深的。
前面是浅的,后面是深的,这两个是深和浅的差别。
最后入和合,这两者不存在,这叫已经处于识的边际。
问的是第三个问题,答的时候第二个问题来回答的。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答的时候,稍微次第有一点变化也没事,佛陀答的次第跟前面问的次第也有点不同。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到底五阴顿时灭还是次第灭?
【此五阴元,重迭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五阴的根本实际上是妄念,它产生的时候是重迭而产生的。
有些注释中讲,五阴产生的时候,刚开始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产生了识;这个识,慢慢慢慢相续不断,变成了行,行有感觉了、有分别念、有想;有想的分别念,就开始受,有快乐和痛苦,就进行取舍,变成色。它产生的时候,从识、行、想、受、色,这样产生的。
灭的时候,重迭而起。
“生因识有”,生的时候,五蕴是从识蕴开始产生的;灭的时候,从色蕴开始灭的。先灭色,然后灭受,然后想、行、识。
我们前面讲五阴的时候,从灭的角度来讲的,先讲色阴,然后讲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有一些大德说,就像穿衣服,穿的时候从里面开始穿,脱的时候从外面开始脱,这个比喻还比较可以。
所以五阴产生的时候从识阴开始产生,灭的时候从色阴开始灭。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这句话还是要记住,这些很重要的。
到底我们是顿悟的,还是渐悟呢?理论上可以顿悟,我们讲的时候,烦恼当下灭尽,理论上是可以的。
“乘悟并销”,整个五阴消除的话,没有次第的。
从理论上,你说“五蕴皆空、四大皆空”,全部同一时间当中,你口头上说的时候也可以。理论上讲的时候,可以顿时开悟,顿时消除一切五阴的障碍。
“事非顿除”,但是实际行动中,不那么简单。
修行也是这样的。大圆满,可能在理论上说顿悟,我们都想像六祖大菩萨一样,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能要次第、次第地拨开无明,不然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报。
所以理论上可以说顿悟,所有五阴并销,都可以,五种阴可以并销。
“乘悟并销”的“乘悟”,我翻了好多注释,字面上都并没有怎么解释。但很多里面说,五阴是同一个时间当中并销。有些注释中就绕开说了很多,呵呵。
不懂的地方这里也没有讲,那里也没有讲,懂的地方这里也讲,那里也讲,有时候很生气的。好像懂的地方大家都喜欢广说,不懂的地方都绕开而走。
这个可能自己不懂吧,对你们来讲应该是很简单的,我看我们这里很多人的水平是挺高的,他的介绍、学校这些是很厉害的,但不知道智慧会不会这样?如果是,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是没有读过完整的书,所以一个牧民来讲,遇到这些有时候就比较可怜。
“事非顿除”,实际上,实修当中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是次第精进。
五阴次第、次第,先色阴,然后受阴、想阴,这样慢慢慢慢,最后到最细微的识阴灭尽。
这句话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修行过程中大家要明白。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有些说“询问”,有些说“诣问”,都可以吧,版本有点不同。
佛陀说,我早就开示给你——前面《楞严经》当中也是讲过吧,“劫波巾结”,劫波巾是一种丝巾,他打了六个结,打时候六个结也是次第打的,最后解开的时候,也是六个结次第地解开。
所以,我前面不是已经讲了吗?除的时候就像打结一样的,次第的解开,阿难你还不明白吗?还要问什么,已经给你回答完了。
以上这些问答基本上都已经圆满了。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阿难等你们这些眷属,将来应该知道,妄想的根元,“心得开通”,先你自己应该自己通达,自己应该明白《楞严经》里面讲的,一切的根本就是妄想。
自己明白以后,要传授给未来末法时代愿意修行的这些众生,让他们完全明白,妄想到底是怎么产生五阴的。而且应该对妄想产生的五阴,产生极大的厌离心。
应该生厌离——原来我们认为五阴还是比较好的,但结果都是妄想而产生的。如果显宗直接讲,确实依靠妄想而产生的,应该对轮回有一种厌离心。
“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知道涅槃是有功德的,而不愿意贪恋整个犹如火坑一般的三界轮回。
最后,应该懂得一切万法是虚妄而产生,对整个轮回产生厌离,不贪三有,最后自己希求解脱之道。
以上讲了这些,接下来佛陀开始讲功德,现在字面上稍微好一点。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
佛告诉阿难,如果有些人,遍满十方所有的虚空界,全部都是盈满金银七宝,依靠这个开始供养微尘数的如来,承事供养的这颗心也没有虚度。
好像今天发心,中间又断了,又不想发心,有时候开心的时候又发个心。我们有些人说:“我发愿,以后再也不做任何事情了”。开心的时候:“我发愿,以后一定会好好修行,我要供养诸佛菩萨,让上师欢喜。”过一段时间完全都变完了。
他是心无虚度,日日夜夜,心一直想供养,多生累劫当中一直想供养。
【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个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布施佛陀,这样的因缘,那得到的福报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议,非常多?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
阿难回答:是的,非常无边无际。你看虚空无尽,没有一个边际,如果在虚空里面遍满珍宝,那也是无边无际的。曾经有一个众生,供养佛陀七个硬币,最后舍报以后,转生到转轮王的故事。光七个硬币供养佛陀都是这么大的功德,更何况说现在尽虚空遍满各种各样的珍宝供养佛陀,那功德更不可思议。
【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我经过多少劫进行思考、思量,根本不能遍及他无边无际的福德的量。
一个人光布施的功德那么大,那这个功德更不用说。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告诉阿难,诸佛如来从来不会说任何妄语,如果有些人,他身体已经同时具足了杀、盗、淫、妄四种根本戒,还有大乘的“十波罗夷”。
“十波罗夷”是杀、盗、淫、妄、酒、自赞毁他、以嗔恨心摧毁三宝等等,有很多的十波罗夷。注释里面没有怎么讲,但其他的有些资料中有大乘的十波罗夷,大乘的十根本罪。
如果这些全部都犯了,“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本来阿鼻地狱在这里,完了以后到那边,但是这个众生的业力现前,可能此方的阿鼻地狱当中直接堕入,乃至十方世界所有的这些阿鼻地狱,没有一个不经过的,全部经历。
这个很可怕的。一个人犯了特别特别严重,就像造五无间罪,杀盗淫妄同一个时间当中无恶不作。我们有些人,可能真的,各方面造的业特别特别可怕的话,那《楞严经》有办法净除这些罪障。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有些人虽然犯的罪那么严重,但是他开始一念发愿:我虽然业力很深重,但是我发愿要讲《楞严经》。
不一定有人听,这个人特别坏,大家都说:最好不要听。也许他讲不成。但是他发愿,他没有说是真的讲了。
所以我们发个愿,不知道以后找不找得到弟子,有些法师是前世造的业不好,所以找弟子很难,知道吧。
“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开示给一些未学,末法时代的众生。
这样的话,“是人罪障,应念销灭”,这个人的罪业当下就消除了。
“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他感受地狱的苦因全部都消失,并且获得了安乐国,往生到清净刹土去。
所以,确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忏悔。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他得到的功德,完全超乎我们前面讲的,满大千世界用七宝来供养功德的千倍百倍、十万个倍、千万个倍,乃至我们用算数、譬喻来说的话,根本没办法衡量的。
这个功德已经讲了,确实以后要发这个愿,很好的。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
佛告诉阿难,如果有众生能念这个《楞严经》,能持这个楞严咒,那么就像我前面所广说的一样,穷尽多少劫,根本说不尽他的功德。
所以我们有时候念念《楞严经》,有时候念念楞严咒,功德还是非常大的。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如果按照我的教言,佛陀讲的《楞严经》的教言,如理如法行持佛道,乃至菩提果之间,不会有魔业来干扰。
所以我们以很坚定的意志来弘扬这部法的话,魔众都是可以消除的。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了这部《楞严经》以后,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我看今天我们这里也可能有阿修罗、天人,我说的是真正阿修罗,呵呵。
“及诸他方,菩萨二乘”,还有圣仙童子,圣仙童子好像是内证圣道,外现仙人一样的童子相。
刚刚发菩提心的鬼神、护法神,全部皆大欢喜。
因为说法清净、法清净、最后果清净,所以大家都是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这部经已经圆满了。
所以我个人而言,这部经算是已经圆满了。对我们很多人来讲,跨越了五年,五个年头也不那么容易,大家听受也不那么容易,也特别感谢大家,因为汉地确实《楞严经》弘扬是很重要的。
我自身,应该讲经说法,从八五年,当年从辅导《入行论》开始算,也接近40年,显宗密宗的法基本上都讲过,但是这个《楞严经》,感觉上还是比较深的。
讲的过程中,我们刚开始讲的时候,当时有71000多人听受。九月份的时候讲的,后来学会解散,很多人没有机会了。后来包括我个人,应该2019年和2020年的年底,基本上五六个月的时间,也算是一种软禁吧,在那里两次。这也是传这个法等各方面的因缘造成。
但我心里还是比较明白,也是比较坚定。后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学院里面的很多事情也是发生过,但总的来讲,大家都应该超越了魔的干扰,很努力的已经讲完了这部经。
整个过程当中,我自己感觉,可能比其他的一些大圆满还要深。可能汉地众生——当时我们第一节课讲考的时候,观察了一个因缘,这个法最主要兴盛的可能是汉地,然后像韩国其他地方,再兴盛于西方和西藏等等。也不一定准确,但确实,汉地要弘扬这个法,违缘是比较多的,但也许这次,这些魔障也一并而消除,应该算是一种圆满了。以后大家弘扬,也许依靠护法神,大白伞盖的加持力,应该是比较顺利。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这次这部经讲完了以后,一生当中重要的一个法已经完成了,就像翻一本书,应该已经很圆满了。后面有一些,包括讲显宗密宗这些,讲是讲,讲的话,也是附带的方式,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也是,到了后面的时候,《上师心滴》以后的有些法,讲的是比较随意的。
所以我对《楞严经》的传讲,我今天下午也看了一下我当时第一天写的日记,其实这个《楞严经》二十年前就想讲,但一直没有成功。这几年,我们大家都是顶着各种各样的违缘,但也是讲完了。我自己也是承受了前所未有、各方面的一些压力,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总的来讲,依靠三宝的加持已经圆满了。
以后的话,我们不管修什么法,应该会善始善终的。从我个人的人生角度来讲,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大的一种圆满吧,也是这样的。
这个《楞严经》已经圆满了,也特别感谢我们所有的发心人员,也不容易。
(圆满)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