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 9 课
◎为何学《中论》
可能有些道友至今仍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中论》。应知道,如果不学《中论》等中观论典,将很难通达般若空性。虽然很多佛经都讲过空性,像《华严经》[ 73 ]《般若经》[ 74 ] 等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经典,对空性阐述得非常多,但人们却很难真正了达空性的真正内涵。很多人认为,所谓的空性,就像没有水的空瓶子一般。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凡夫人领悟的层面只能达到这个极限,若想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就必须依靠中观论典。了知这一点非常重要!
[ 73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系如来成道后之第二个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轮,故称‘称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属顿教法门,故亦称初顿华严。内容记述佛陀之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华严经》虽出于印度,然尚未发挥本经玄旨,直至我国华严宗成立,才充分发扬其真谛奥义。
[ 74 ]《般若经》:说般若波罗蜜深理之经典总名。《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称为“性空”。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不知大家是否看了龙猛菩萨的传记。我翻译这部传记之后,对龙猛菩萨生起了极大信心。这位被佛陀在多部经中授记的圣者,对佛教的贡献无与伦比,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大佛陀 [ 75 ]。依靠他所著的中观论典,后学者才能了知佛陀第二转法轮的甚深密意。
[ 75 ] 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他发展了中观学说,是领导大乘佛教复兴的伟大论师,受到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他是一位能够无误解释《般若经》,毫无错乱分辨了义不了义的圣者菩萨。
自古以来虽有很多人解释过佛经,但能否真正揭示佛陀的密意很难说,因为只有得地的圣者,比如印度著名的二圣六庄严 [ 76 ] 等,才能真正开显佛经的甚深内涵。我们能学习龙猛菩萨的中观论典,机会非常难得,一定要珍惜!
[ 76 ] 二圣六庄严:或称二胜六庄严。二圣,指释迦光与功德光;六庄严,指龙树菩萨、圣天论师、无著菩萨、世亲论师、陈那论师、法称论师。也有史书中说,二圣是指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其他六位尊者是六庄严。此外还有“二稀有”,即马鸣菩萨和寂天菩萨。
◎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对治法
一品一品学下去,大家可能感觉很多推理都差不多,但细分析就会知道,《中论》二十七品每一品的所破都截然不同,每一个推理都独具特点,所起的作用也迥然有别。
龙猛菩萨为何这样宣讲呢?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由此引生的妄念也会各种各样,因此需要不同方法才能对治。佛陀转八万四千法轮、龙猛菩萨宣讲《中观六论》的原因也是如此。就像有些道友对《俱舍论》特别有信心,依靠这部论典自己的相续有了很大改变;有些道友视《大圆满前行》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法要;还有一些认为中观对自己利益很大。就刚刚学过的第一品十四个颂词来讲,每位道友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的觉得第一个颂词对治自己的烦恼很有效,有的认为第十四个颂词与自己很相应。
◎法无高下,契机为妙
大家平时在说话、讲考或传法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口断定哪个法不好、没有用。要知道,对某人来讲,此法也许暂时用不上,但对另一人来说,它可能会产生很大功效。比如,对有些大圆满自宗根机的人来讲,不一定必须学《俱舍论》,因为对他来说用不上,而对有些人来讲,则不一定要学大圆满,因为依靠《俱舍论》就能断除自相续的很多烦恼,所以,大家平时说话一定要注意。一般来讲,智者言辞谨慎,愚者话语轻率,如果随意评论,将会造下很多语言方面的严重恶业。
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虽然重要,但具有信心也非常关键。对于没有信心的人来讲,即使把三藏十二部教典全部学完,相续也不一定能改变;而对于有信心、有前世因缘的人而言,学修任何一部佛教典籍,对他的相续都会有很大助益。
下面开始学习第二品《观去来品》。
二 观去来品
人们一般都认为去来肯定存在,比如,从身体方面讲,身体不仅会在人间不断来去,也会在六道不断轮转——会从恶趣辗转去往善趣,也会从善趣径直去往恶趣等;从心识方面讲,心识不仅会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如开始执著柱子,后又执著瓶子,也会从无念分别趋至有念分别 [ 77 ] 等等。另外,不仅有情世界有来去,器世界也有各种来去,来去可以涵盖世间的一切万法。
[ 77 ] 《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三品:刹那间浮现出“是色法”的念头部分,就叫做意或者心;因为刹那迅速取境,而不能详细加以分别,由此称为无分别念;又因为最初觉知外境,所以也称为所取分别;随后所产生的一切细致伺察,称为能取分别。
◎依教证宣说无来去
虽然世人对来去有强烈的执著,但佛陀告诉我们的究竟奥义却是,来去并不真实存在。佛陀曾对弟子妙力伏说:“妙力伏,色法无来亦无去”。这里佛陀虽然只提到色法,但实际上,不仅六尘 [ 78 ] 中的色法无来无去,以此类推,声香味触法以及受蕴、想蕴等五蕴 [ 79 ] 法同样无来无去。可以说,心法和色法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无有来去。
[ 78 ] 六尘: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
[ 79 ]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蕴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受蕴,即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想蕴,即眼触等所生之诸想;行蕴,即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即意志与心之作用;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到来去的存在,比如,从家里去学校上课,即是去;下课后回到家,就是来。如果去来不存在,那如何解释现实中的这些现象呢?
◎依理证推断无来去
为了打破世人的疑惑,在第二品《观去来品》中,龙猛菩萨完全运用理证进行推导,最后推出了万法无来无去的结论,诠释出佛陀教言的真正内涵。所以,无有来去的观点,并非因为佛教徒自己说或者佛陀说而得以成立,每个人依靠理证详细观察,最终都会得出这一结论。这时就会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
第二品的很多推理都非常重要,以前法王如意宝说过:如果对《观去来品》中的一个推理有所领悟,依此类推,就能很容易明白其他品的一些推理。所以,通达第二品至关重要。
戊二(观去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已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以理广破来去;二、以理证略说。
庚一(以理广破来去)分五:一、于作业观察三时而破;二、于作者观察三类而破;三、破有来去之能立;四、观察去法与去者一体异体而破;五、观察去法之一异而破。
辛一(于作业观察三时而破)分二:一、总破三时道;二、别破去时之道。
◎介绍“作”等概念
在观察去之前,首先需要了知什么是作、作者(能作)、作业(所作)。作即作的行为;作者是作业的补特伽罗;作业是所作之业。
在藏文文法中,“作”分为能作方面的作和所作方面的作。比如,一个人正拿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树木,他的每个动作即是能作方面的作;树上的木头被一块一块地砍下来,树最终倒在地上,即是所作方面的作。
从能作方面讲,“作”可分为自动的作和他动的作。比如一个人去色达,这时在他的身上有一种自动性去的动作,此即自动的作;假如他用斧子砍木柴,他是砍者、所依的工具是斧子,斧子需要借助他的力量才能完成砍的动作,从具有他动之心的角度讲,此时的作为他动的作。
下面将要观察的来去,属于自动性的动词。因为一个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都是从他自身上体现,所以从文法角度讲,来去是自动性的动作。
本品主要观察“去”,对“来”并未详察。因为来和去只是观待不同方向安立的法,了知去不成立,来自然不能成立。
首先,从三时道路方面观察去是否存在。
壬一(总破三时道):
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
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
在已经去完的道路上没有去,在未去的道路上也没有去,离开了已去和未去的道路,去时(正在去)的道路上同样没有去。
◎已去道路上无去
第一句“已去无有去”意思是,在已经去完的道路上不可能有去。为什么呢?
因为圆满的去必须具足三项——能去的作者(去者)、去的行为(去),以及所去道路(去业),三者若不齐全就不能叫去。如果一个人去的动作已经过去了,即他的整个脚掌与地面已经接触完了,那么去者和所去道路也会随之灭尽,因为这两者必须观待去的动作才能成立。如果去、能去和所去都已灭尽,那么“已去道路上有去”的说法当然不能成立。世人也常说,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因为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可提的。
所以,无论从所去的道路,还是从补特伽罗的相续,或是从当时去的行为来观察,在已经去完的道路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去。
◎未去道路上无去
第二句“未去亦无去”是说,在未去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有去。
有些道友可能想:一会儿下课后,我就要回家去,到时我在路上去的行为应该有吧,否则我怎么回去呢?实际上,未来的去是一种未生法,构成去的三法——补特伽罗的相续(去者)、去的动作(去)、所去道路(所去)点滴都没有产生,不具任何自相,与石女儿无异,这样在未去的道路上怎么会有去呢?不可能有。
◎正去道路上无去
“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意思是,离开了已去和未去的道路,去时(正在去的道路)当中同样没有去。
很多人可能想:已去、未去的道路上确实不可能有去,但正去的道路上应该有去吧。但这种想法也不合理。因为,所谓的正在道路上去,无论从补特伽罗的相续(去者)、去的动作(去),还是所去的道路(去业)哪个方面观察,都不能成立。
为何不成立呢?因为,如果想从时间角度安立正在去的动作(去),从心相续角度安立正在去的去者(能去),从微尘方面安立正在踩的道路(所去),就必须找到一个实有的无分刹那之“正去的动作”、一个实有的无分刹那之“现在心相续”,以及一个实有的无分微尘 [ 80 ] 之“正踩的道路”。然而,详细观察后(可运用离一多因观察),这样实有的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不要说在胜义当中,即使在名言当中也丝毫不存在。既然能去、去和所去三者都不成立实有,皆为空性,所谓“正去的道路上有去”的说法当然不能成立。
[ 80 ] 无分微尘:色法之最极细微的物质单位,如欲界所有之八尘质聚。分别说一切有部等师承认极微尘为无方分微尘实体。
也可以从相续的角度观察道路。未经观察时,我们对诸法有很多错误认知。比如,认为自己去年经过这条河,现在正经过这条河,明年还会经过这条河;认为学院的这座经堂以前在这里,现在正在这里,以后还会在这里;认为自己以前见过这个人,现在正好见到他,以后还会见到他等等。
我们之所以认为经过的是同一条河、矗立的是同一座经堂、见到的是同一个人,是因为自相续中有很多执著相同的错乱因,由此便会把事物的相续 [ 81 ] 视为其真正的自相(本论后面会对此进行破斥)。实际上,诸法都是刹那生灭,丝毫不住,前一刹那的河流、经堂、人都已毁灭,后一刹那尚未产生,而现在刹那,无论怎样观察都不可能得到,因此河流、经堂、人只是一种假象,本体并不存在。所去的道路也是如此,前一刹那已灭,后一刹那未生,现在这一刹那的道路点滴也得不到。既然如此,“正去的道路上有去”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
[ 81 ] 相续:法之前后连续无间断之意。陈那《取因假设论》云:“言相续者,谓于异时,因果不绝。”此言有为法之前因后果连续不绝,名为相续。《大毗婆沙论》卷六十称,相续有五:(1)中有相续:谓‘死有’之蕴灭,‘中有’之蕴生。此“中有”之蕴续接‘死有’之蕴,故称中有相续;(2)生有相续:谓‘中有’之蕴灭,或‘死有’之蕴灭,‘生有’之蕴生,此‘生有’之蕴续接‘中有’之蕴,或续接‘死有’之蕴,是故名为生有相续;(3)时分相续︰谓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灭,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生。此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接续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是故名为时分相续;(4)法性相续:谓善法无间中不善法或无记法生。此不善法或无记法接续前之善法。其他如不善法或无记法之无间亦尔,故称法性相续;(5)剎那相续:谓‘前前剎那’之无间中‘后后剎那’生,此‘后后剎那’接续‘前前剎那’,是故名为剎那相续。
另外,观察脚和道路的接触情况,也可以遮破“正去的道路上有去”。脚踩过的道路,就是已去的道路;脚未踩的道路,即是未去的道路,除了已踩和未踩的道路之外,所谓正在踩(即正在去)的道路,无论怎样观察也不可能得到。为什么?
人走路的时候,一般脚后跟先落地,脚趾头后落地,这样脚后跟接触的地面微尘,就属于已去的道路,脚趾头未接触的地面微尘,则属于未去的道路。如果认为脚的中间有正接触地面的部分,就可以对其继续观察:脚的中间也可分为“未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前面)和“已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后面)……最后无论怎样细分观察,在脚上都不可能找到一个既不属于“未与地面接触”(前面),也不属于“已与地面接触”(后面)的“正与地面接触”的微尘。由此可知,正去的道路不能成立。既然正去的道路不存在,“正去的道路上有去”的说法也不可能成立。这种观察方法也非常有效。
有的人认为,摄影师有时会把一个人正在路上走的动作拍下来,照片里的动作应该就是正去道路上的去。但这种想法更不合理,照片里的人是完全静止的,怎么能叫去呢?
通过以上分析便可推出,在已去、未去和正去的三种道路上都没有去。
◎遣疑才能生信
一会儿下课后,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在路上到底有没有去。如果有人说:“堪布啊,我发现了去,您看,我现在这个动作就是去。”那我就会让你从自己的身体、行为,以及道路三个方面再详细观察,看看去究竟在哪里。深入观察后就会知道,所谓的去只是我们假立的名言词句而已,胜义当中根本不成立。
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已为众生宣说了无来无去的道理,但世人由于被眼前的迷乱显现所惑,始终认为来去真实存在。只有自己通过理证推断之后,才会对“无来亦无去”这一教言深信不疑。
以前,上师如意宝上午讲完《中论》之后,下午大家就会在辩论场里对不来不去等道理展开辩论。在理论上互相辩一辩,不但印象深刻,也能遣除相续中的很多疑惑。但如果不懂辩论方法,一直声嘶力竭地喊,则没有任何必要。有些道友刚开始声音还比较小,之后声音越来越大,接着互相吵起来,最后甚至打起架来,这样就不好了,这不叫什么辩论。如果真正懂得辩论方法,通过这样的思辨、推理,就会对佛教义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除惑依智慧,智慧依精进
很多知识分子的智慧都不错,希望你们能把智慧用在研究中观方面。只有通达了中观法理,才能彻底根除心中的各种邪见、疑惑,对佛法真正生起信心。
有些道友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只要一直坚持认真闻思、背颂词,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逐渐超越很多人。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过:“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意思是,倘若自相续中的学问不断增上,那么往昔超过自己的人,就会被自己逐渐追上,与之并驾齐驱;昔日与自己同等的人,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自己终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闻思修的过程好似一场赛跑,原先落后的人如果奋起直追,就会慢慢居上;开头领先的人如果懈怠放逸,就会渐渐滑落,最后甚至倒地不起。有些道友虽然学修了很多年,但由于中间生起了邪见或者遇到一些违缘,从此便一蹶不振,这样真的非常可惜!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坚持下来,不要彻底倒下去!
今天讲的内容稍微有点多,大家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参考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演培法师的《中观论颂讲记》,以及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论讲记》等大德的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