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9课

 

 

◎既学之,则通之

 

我每天大概讲四五个颂词。有些道友学得特别认真,当天的内容都能完全掌握,这样非常好!但有些道友并非如此,从下课后七、八点钟直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看没看书。希望大家不要觉得难懂就放弃了,一定要坚持下来,每天都应及时复习。

 

以前,有的道友闻思一部法时稍觉困难就放弃了,转而去听另一部法,遇到难懂的地方又放弃了,又改学另一部,这样换来换去,最后很多上师的窍诀、法的精要都没得到。有些道友却不是这样,通过深入学习一部法就收获了很多。比如以前学习《中观四百论》的时候,很多堪布、堪姆特别精进,听课时全神贯注,笔记记得非常认真。去年我让他们传讲这部法时,他们都觉得没什么困难,说因为当时下了很大功夫,现在里面的内容基本都能回忆起来。而有的道友虽然当时也听了这部法,但由于学得不认真,现在已忘得一干二净,就像从没学过一样,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有些道友可能想,传法是法师们的事,与自己无关,没必要像他们那样认真学。其实不应这么想,现在汉地很多地方都缺少讲经说法的人,如果你回汉地以后,有人听说你在五明佛学院学过《中论》而向你求法,你也不得不答应,那时你就会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闻思了。希望大家在听闻每部法时,都能把精力全部放在上面。

 

今天开始学习第四品《观五阴品》,这一品主要宣讲色、受、想、行、识五蕴不存在之理。

 

四观五阴品

 

◎何为五阴

 

“阴”和“蕴”的意思基本相同。唐代以前经常称五蕴为五阴。印顺法师的《中观论颂》中说:“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奘师译为五蕴。有人说奘师(玄奘大师)是法相宗 [ 116 ],所以译为五蕴;什公(鸠摩罗什大师)是法性宗 [ 117 ],所以译为五阴。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 116 ] 法相宗: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大乘八宗之一;此宗的宗名有五,一法相宗,二唯识宗,三普为乘教宗,四应理圆实宗,五慈恩宗;由于决判诸法的体性相状,名为法相宗;由于明万法唯识的妙理,名为唯识宗;由于普为发趣一切乘故,名为普为乘教宗;由于所谈的义理均是圆满真实故,名为应理圆实宗;由大唐慈恩寺玄奘窥基二师所弘传故,名为慈恩宗;关于本宗的传承,唐代玄奘三藏入印求法,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瑜伽行学派的奥秘。

 

[ 117 ] 法性宗:华严宗五祖宗密所判大乘三宗之一。又称性宗。此宗认为,一切众生之心并非由于断惑而得清净,实乃本来清净者,故众生之心即为法性。宗密判大乘为法相、破相、法性等三宗,法相宗,指以五位百法等建立法相之唯识宗;破相宗,指以四句百非破一切法相之三论宗。依华严五教判而言,前者相当于相始教,后者相当于空始教。相对于此,法性宗则相当于终、顿、圆等三大乘,亦包括华严、天台等宗。宗密又主张法性宗较法相、破相二宗为优。

 

所谓“蕴”,汉文和藏文当中都是积聚之意,即众多不同的法积聚在一起。比如,色蕴包括粗的色法、细的色法、显色、形色、因色、果色等;受蕴包括苦、乐、舍三种或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想蕴包括种种想;行蕴包括受想以外的种种相应行 [ 118 ] 及不相应行 [ 119 ] 法;识蕴包括六识或八识 [ 120 ] 等。《俱舍论》云:每一个蕴上都积聚了很多法,譬如,识蕴和想蕴分别是由很多心识积聚在一起形成的。

 

[ 118 ] 相应行:行或造作之一。心、心所发二者互不分离,互相平等同时而起,受想而外之一切心所生法。

[ 119 ] 不相应行:谓非如心王心所之无形,亦不如色法之有形,与这三法皆不相应,而是宇宙万有变化的幻象,故名不相应行法,共有二十四法。

[ 120 ] 八识: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

 

◎对方立宗

 

有部宗认为:五蕴是实有存在的,它可以包括一切有为法,因为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过“一切有为法 [ 121 ] 即是五蕴”,如果五蕴不存在,佛陀就不会如是宣说,另外,五蕴可以包含十二处(十二处不一定包含五蕴),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五蕴存在。不仅小乘行人,一些大乘修行者也有这种执著。

 

[ 121 ] 有为法:指因缘造作之一切法。

 

在本品中,龙猛菩萨以其敏锐的智慧对此做了抉择,揭示出五蕴的真相——未经观察时,五蕴梦幻泡影般的显现虽然存在,而一经胜义观察,它们就像破裂的水泡般消失于法界之中。

 

◎以教理说明

 

《中论释》中引用了《般若经》的教证“色以色空、受以受空、想以想空、行以行空、识以识空”来说明五蕴不存在之理。不仅大乘经典有如是教言,小乘《增壹阿含经》[ 122 ] 亦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法。”

 

[ 122 ]《增壹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又作《增一阿含经》。此经是印度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的一种,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样,系记载基本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所说多为渐次趋入佛法的施、戒、生灭、涅槃等道理。随世人的根机不同,常从各方面来演说一法,随事增上,以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一法,并说有种种因缘故事,所以叫《增一阿含经》。

 

为什要引用教证说明呢?因为龙猛菩萨依理证而抉择的道理,若与佛经内容没有任何关联,将非常不合理。为了证明相关性,需要引用教证来说明。我们平时讲经说法也不能离开佛经范畴。现在很多人传法时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各种分别念,如果所说的话与佛经内容不符,就不能叫传法,这样对众生也不会有真正的利益。

 

庚二(破蕴——观五阴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广破色蕴;二、以此理类推余蕴;三、宣说辩驳之理。

 

在本品中,龙猛菩萨首先观察色蕴不存在,然后以此类推遮破其他四蕴,这与第三品的破法基本相同。第三品只对十二处中的眼处和色处做了详细观察,以此类推便遮破了其他处。

 

每次讲颂词之前,我都会先分析科判。我看讲考时,很少有道友解释科判,以后还是需要分析一下。理解科判非常重要,如果不懂,就会感觉很多推理都差不多,懂了之后才会知道颂词是从哪个侧面观察的。

 

壬一(广破色蕴)分三:一、观察因色果色互相观待之理;二、观察因色果色是否存在而破;三、观察因色果色是否相同而破。

癸一(观察因色果色互相观待之理)分二:一、略说立宗;二、广说理由。

子一(略说立宗):

 

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

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

 

若离开了因色(即色因),果色则不可能得到。反之,若离开了果色,因色也不可能得到。

 

有部宗认为:色法具有实有的本体,按照《俱舍论》的观点,色法可分为因色和果色。因色,即地、水、火、风四大种;果色 [ 123 ],即五根、五境和无表色,共十一种。由因色可以产生果色。

 

[ 123 ] 果色:小乘《俱舍论》认为,果色包括五根、五境和无表色;《大乘阿毗达磨》认为,果色包括五根、五境和一个法处所摄色。

 

中观宗驳曰:如果因色和果色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两者必然互相观待。如果观待才能成立,就不可能有实有的自性。为什么说因色和果色观待才能成立呢?

 

首先,“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如果离开了因色——地、水、火、风四大,十一种果色——五根、五境、无表色 [ 124 ] 就不可能得到。表面上看,地水火风和五根五境等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小乘所承许的五根、五境等是一种色法,既然是色法,就必定由八种微尘 [ 125 ] 组成,即全部是四大聚合的体性。因此,离开四大的单独果色根本不存在,就像没有父亲,儿子就无法安立一样。

 

[ 124 ] 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三业,制造一种色体,此体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为色,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故以之为生戒体。此无表色,虽不似他色之有质碍,然而由四大的色法生故,所以摄在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宗的教义。

[ 125 ] 八种微尘:即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八微尘。欲界中既无根尘亦无声尘,如外界的山河大地等最小微尘,也是由八种微尘一起产生。

 

反之,“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如果离开了果色,因色也不可能得到。也就是说,地水火风四大是五根、五境的因,与五根和五境没有任何关系的四大根本得不到,就像没有儿子,父亲就无法安立一样。

 

所以,因色与果色是互相观待的关系,一者不存在,另一者也不可能存在。既然观待才能成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性,可见因色和果色并不真实存在。

 

这一颂是略说,大家要清楚它的两个立宗:没有因色就不会有果色;没有果色也不会有因色。下面广说原因。学习这一品时,需要仔细分析科判,否则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

 

子二(广说理由)分二:一、离因色之果色不合理;二、离果色之因色不合理。

丑一(离因色之果色不合理):

 

离色因有色,是色则无因。

无因而有法,是事则不然。

 

如果离开了因色还有自性成立的果色,果色就成了无因而生的色法。但无因而有色法的情况不可能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四大因色,十一种果色仍然能够独立存在,果色就有了无因生的过失,但无因的色法根本不存在。

 

《显句论》中分析说:如果承许离开了因色,果色可以独立存在,那么或者承认因色和果色之间就像瓶子与柱子一般,彼此毫无瓜葛;或者承认果色的自性可以完全成立,不需要观待因色。然而,这两种说法都不合理。为什么呢?

 

首先,对方承许因色和果色是一种因果关系,即由因色而生果色,两者并非像宝瓶与氆氇一样,是毫不相关的他体法。

 

其次,一切有为法都有自己的生因,不观待因的有为法,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根本得不到。《中观庄严论释》和《入中论》中都说过:一切万法当因缘具足时就会显现,因缘不具时不可能显现。如果承许离开因色之果色存在,就等于承许了无因生,这样一来,果恒时存在、恒时无有,或者一切生一切等过失就不可避免。

 

由此可见,离开了因色之果色不可能存在。

 

丑二(离果色之因色不合理):

 

若离色有因,则是无果因。

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

 

如果离开了果色而有因色,因色就成了无果之因,如果说无果之因存在,则完全不合理。

 

这一颂是反过来观察,如果离开了五根、五境等十一种果色,地水火风四大因色仍然能够独立存在,此因就成了无果之因。但无果之因就像虚空中的鲜花一样,不可能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

 

因为以正量不可得之故、与事势理 [ 126 ] 相违之故。也就是说,无果之因以任何现量或比量,在任何地点、时间都不可能得到,因为它违背了因法以因法的性质而安立的规律。就像父亲需要观待儿子才能安立,如果没有儿子,观待他的父亲就不可能存在一样。

 

[ 126 ] 事势理:就是完全符合实际的道理,即真正的正理,也叫法尔理。依靠事势理成立,就是证成理。

 

癸二(观察因色果色是否存在而破)分三:一、破有果无果之因;二、破有因无因之果;三、摄义。

 

此科判分为三部分:一、破有果无果之因,即无论有果还是无果,因都不存在,以此遮破了因色存在之说;二、破有因无因之果,即无论有因还是无因,果都不存在,以此遮破了果色存在的观点;三、摄义。

 

子一(破有果无果之因):

 

若已有色者,则不用色因。

若无有色者,亦不用色因。

 

如果已经有了果色,则不需要再用因色来成立。如果还没有果色,即果色的自性尚不存在,也不能用四大种因色来成立。

 

中观宗认为:五根、五境等十一种果色,无论“有”还是“无”,因色存在都不合理。

 

首先,如果已经有了果色,就无需再用因色来成立。因为四大种因色是用来成立果色的,既然现在果色的自性已经具足,因色的存在就没有任何必要,就像如果儿子已经有了,从生的角度讲,父亲还有什么用呢?

 

不会再起任何作用,如果还起作用,就会有已生再生无穷生的过失。

 

反之,如果还没有果色,即果色的自性尚不存在,也不能用四大种因色来成立。因为因无法对一个不存在的法起任何作用而令其产生。如《澄清宝珠论》[ 127 ](《入行论释》第九品)中云:即使千万因缘具足,也不能让没有的果产生。所以,若果色尚不存在,因色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 127 ]《澄清宝珠论》:是麦彭仁波切为《入菩萨行论》中第九品《智慧品》所著的释文。昔日文殊菩萨的化身—麦彭仁波切听闻《入菩萨行》仅只五日便著成了著名的《智慧品释·澄清宝珠论》。此论精要地辨析驳斥了外内诸宗的偏执与错失,圆满地抉择开显了中观应成派究竟了义的无畏善说。

 

既然无论有果还是无果,因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因就不可能成立。

 

子二(破有因无因之果):

 

无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

 

没有因色而有果色,也完全不合理。

 

这一颂是反过来观察:不管无因还是有因,果都不能成立。颂词只讲了无因而有色不成立,实际上可以间接推出有因而有色也不合理,即可以加一句“有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从两方面破可能好一点。

 

首先,“无因而有色”不合理,因为在四大种因色不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十一种果色存在,就会有无因生的过失。“是事终不然”中的“终”是绝对、的确之意。无因生的过失刚才已经讲过了。

 

一般顺世外道 [ 128 ] 和唯物论者持有无因生的邪见。他们否认前后世的存在,也否认三世因果。这种观念在世间所有理论当中是极其低劣的。

 

[ 128 ] 又称顺世派。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之支派,主张随顺世俗,倡导唯物论之快乐主义,主张地、水、火、风等四元素合成吾人身心,人若命终,四大亦随之离散,五官之能力亦还归虚空,故吾人死后一切归无,灵魂亦不存在。因此此派否认轮回、业,复否认祭祀、供仪、布施之意义。于认识论上主张感觉论,于实践生活上主张快乐论。反对婆罗门之祭祀万能主义,而倾向于诡辩之思想。

 

◎三世因果并非传说

 

很多世间人也不承认前后世的存在,他们不愿触及这个问题,对其存在的道理总是嗤之以鼻。其实这种行为非常愚痴,如果较有智慧和远见,结合佛教的一些道理观察一下现实,就会明白,前生后世并不是一种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生命现象。

 

《香港大公报》不久前报道过一件事:有一个叫玉梅的藏族妇女,大约五十多岁,从未念过书,但现今却在西藏科学院任职,享有国家级的待遇。为什么呢?这与她能回忆自己的前世有关。

 

玉梅的家乡在西藏那曲县的一个湖泊旁。她在16岁的时候,有一天到错那(黑水湖)和错嘎(白水湖)旁放牧,在湖边不知不觉睡着了。在她的梦境中出现了一匹白马和一匹黑马,两匹马猛力厮打起来,最终白马获得了胜利。这时,白马突然变成了格萨尔王 [ 129 ],对玉梅说:你前世是我的马夫,但这一世你却转成了女身,既然如此,希望你以后能把我的传记传唱给藏地的百姓……玉梅梦醒后大病了一个月,躺在床上不吃饭、不说话,眼前浮现的都是格萨尔王的故事。病好之后她便开始一篇一篇地传唱格萨尔王传记。

 

[ 129 ] 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

 

她从16岁开始传唱,10年后名动拉萨。1983年,26岁的玉梅被西藏自治区《格萨尔王传》抢救办公室吸收为研究人员。她能记起近千种地名、人名和武器名,却记不住拉萨街道的名字和同事的名字。

 

前不久有位深圳记者采访她时,亲眼见到了她传唱的整个过程。传唱前她会突然昏倒,醒来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仿佛被降神了一般,开口便能唱诵。这时旁边的人会把她传唱的内容全部录下来。

 

根据她的录音整理出的格萨尔王传,与历史相关记载完全相符。玉梅从未念过书,一字不识,但根据她传唱整理出来的文字却多达几十万字,出版了好几本书。

 

后来她应邀到了西藏寺。有次我去拉萨时,一位叫格萨美托的新闻记者要去采访她,我也想去看看,但由于时间特别紧,最后只能去哲蚌寺 [ 130 ] 观看藏文古书的编辑情况。

 

[ 130 ]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寺院规模宏大,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象征繁荣,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现在玉梅和女儿都是拉萨西藏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待遇非常高。很多人经常议论:“一个连字都不识的人却能拿这么高的工资,真让人羡慕啊!”他们只关注这个问题,而对她前世存在的问题却毫无兴趣。很多新闻记者和科研人员对她回忆前世的现象下的结论是:这是人类的一个奥秘。他们仅用“谜”来定义,丝毫不谈她前世存在的事实。西藏科学研究院冠以她民间艺术家的身份,将她传唱的内容当成是民间艺术。

 

人们不愿去深入研究,可能与世人普遍的理念有关,也可能因为判断和研究的方法太单一。慈诚罗珠堪布的《前世今生论》中讲了很多前世存在的道理,如果懂得了,所谓的谜其实很容易解开。玉梅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她前世可能的确当过格萨尔王的马夫;另一方面,也因为她得受了格萨尔王不可思议的加持。

 

前生后世存在并不是什么谜,通过现量可以得到,通过比量也可以推证。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很多人却只愿把它当成谜,而不愿由此承认前生后世的存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是非常愚痴的。

 

◎分清空与不空

 

还有一些人,虽然学了空性,但因为没有通达而堕入了空边,也开始否认起轮回和因果。关于这一点,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说:“虽然从一切法的究竟实相本体上讲,既无因,也无果,但我们还是有错觉。在错觉面前,轮回因果现象就是有,就是成立。就像作恶梦见到毒蛇和老虎一样,本来梦里不应有毒蛇、老虎,但依靠一些因缘在梦里还是亲自见到了毒蛇和老虎,此时与白天见到它们一样会产生很大的恐怖感……”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轮回和因果在什么情况下存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不能一概而论。

 

总而言之,无因生的说法非常低劣,无论以现量还是比量观察,都不能成立。

 

反之,如果四大种因色存在,十一种果色也绝不会存在。虽然在名言中有因而有果的说法可以成立,但在胜义中却不能成立,第一品已经观察过。

 

最后便可推出,无论有因色还是无因色,果色都不能成立。

 

子三(摄义):

 

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

 

因此,有智慧的修行者,不应该再分别任何色法。

 

认为因色和果色存在,只是我们未经观察的分别妄念而已。前面“广破色蕴”的第一个科判,是从因色和果色是否观待方面破。如果真正将此理融入于心,就会知道,因色和果色观待也不成立,不观待也不成立,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无论什么关系,都不能成立,以此就遮破了因色和果色。

 

第二个科判,是从因色和果色是否存在方面破,观察之后,果色存在,因色起不到作用;果色不存在,因色对其产生同样没有任何用。反之,有因色,果色存在不合理;无因色,果色存在同样不合理。作为一个正直的人,要么说存在,要么说不存在,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存在方式呢?根本没有。

 

总而言之,从因色和果色是否观待、是否存在两个方面观察之后,有智之人就会明白,因色和果色没有任何可以成立的依据。由此便可推出:色法的自性不能成立,远离了有无!

 

◎说有说无,皆为随顺世间

 

所谓的有无,完全是一种分别念。很多人可能产生疑问:既然如此,佛陀为何会宣说有碍、无碍或者黄色、蓝色等诸法存在呢?

 

佛在《随顺世间经》中说:“世间说有者,我亦说为有,世间说无者,我亦说为无。”《入中论自释》中引用《三律仪经》也说:“世间与我诤,我不与世间诤,世间说有者,我亦说有,世间说无者,我亦说无。”

 

可见,佛陀只是为随顺世人的分别念才如是宣说,并不是从实相方面讲的。分别只是一种方便,不分别才是了义的法门。如果没有第一转法轮 [ 131 ] 作为阶梯,第二、三转法轮的甚深教义众生很难理解接受。

 

[ 131 ] 释迦牟尼佛一生共转过三次法轮。第一次是转四谛法轮,即主要宣讲苦、集、灭、道四谛;第二次是转无相法轮,主要宣讲般若空性,即将轮回、涅盘等一切万法抉择为空;第三次是转分别法轮:主要诠释大乘的博大精神和光明如来藏。

 

 

◎谁贪如梦身

 

我们由于习气使然,经常会觉得这个东西形状好、那个东西颜色差、这个人相貌庄严、那个人外貌丑陋等等。在辨别的过程中,对悦意的对境产生贪心,对厌恶的对境生起嗔心……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的颠倒分别念,因为以胜义理观察,万法皆如梦幻泡影一般,毫无

真实可言。如果我们不断思维串习这些道理,就会逐渐息灭对色法的贪执。

 

《入行论·智慧品》云:“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如是身若无,岂有男女相?”意思是,当真正以智慧观察时,所有色法皆不存在,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谁还会贪执这个如梦般的色身呢?没有所谓的身体,为何还要贪著男相或女相呢?

 

◎心转境才会转

 

有人可能产生疑问:“既然胜义中色法等五蕴都不存在,为什么手触到火时,会感觉热并由此产生痛苦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对空性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证悟,如果真正通达了空性意义并依之不断修习,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现证这种空性境界。

 

有一则公案:佛陀住世时,有一个人非常吝啬,不仅不会对别人做任何布施,甚至对“布施”两个字都避而不谈。佛陀为了断除他的吝啬心,让他右手拿一把草,想象右手是自己,左手是别人,把右手的东西送给左手。即便如此,他也极不情愿,经过佛陀再三劝说,才慢慢把右手里的草送给了左手。逐渐地,他也愿意把手里的草供养给佛陀,这时他的心已经有所转变。

 

这样不断练习之后,他慢慢养成了布施的习惯,悲心也由此日渐增强。最后为了帮助别人,他不仅可以布施自己的全部财产,甚至可以完全舍弃自己的身体,已达到了一种超胜的境界。

 

现在,我们对空性只是在字面上稍有了解,也没有实际修练,所以身体接触火时肯定会感觉痛,但只要不断修习空性,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像米拉日巴等大成就者一样,一切任运自成。对于所学之法,我们一方面要在理论上通达,另一方面也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实践,这一点极为重要!

 

作为一名智者,通过观察色法,最后内心应该真正生起一种体会——观察胜义时,已能完全确定万法为空,不会再生起任何诸法实有的分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