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41课
科判“破火薪自性成立”的前两部分已经讲完了, 今天学习第三部分“彼二之摄义”。所谓“彼二”,是 指火薪本体不成立及其能立不成立, “摄义”是指最后得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
癸三(彼二之摄义):
可燃即非燃,离可燃无燃,
燃无有可燃,燃中无可燃。
所燃的木柴不是能燃的火;离开所燃的木柴也无有 能燃的火;火不具有木柴;木柴不依靠火,火也不依靠木柴。
本颂是通过遮破火薪之间一体、异体、具足、能 依、所依的五相推理,来抉择人无我。虽然是五种推理,但只有四句颂词。
◎ 以五相推理遮破火薪
第一句“可燃即非燃”,所燃的木柴不是能燃的 火,这是从一体方面破。如果认为两者是一体,用前面“若燃是可燃,作作者则一”的推理即可遮破。
第二句“离可燃无燃”,离开了所燃的木柴,并 没有能燃的火,这是从他体方面破。如果认为两者是他体,用“若燃异可燃,离可燃有燃”就可以遮破。
第三句“燃无有可燃”,能燃火不具有所燃木柴, 这是从具足方面破。如果火具有木柴,则两者或者以 一 体的方式具有,或者以他体的方式具有,除此之外没有 其他具有方式,但前面观察过,火薪一体异体都不成立,由此间接就可推出火不具有木柴。
第四句“燃中无可燃”包括了两种情况:火作为能 依,木柴作为所依不成立;火作为所依,木柴作为能依 也不成立。具有能依所依关系的法必定是异体法。但前 面通过观察,火薪之间异体关系不成立,因此,两者能依所依关系也无法安立。
由此可见,火薪之间不是一体、不是他体,火也不像人具有财产一样具足可燃,并且火作为能依,木柴作为所依不成立;木柴作为所依,火作为能依也不成立。
这样观察之后即可了知,所谓的火薪不可能成立。
◎ 由火薪而破人我
怎样以此遮破人我呢?可以把人我对照火、五蕴对照木柴,运用五相推理观察:
一、人我与五蕴并非一体。如果人我是五蕴,即两 者为一体,那么五蕴有五种,人我也应变成五种了,并 且其中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十一种(第四品《观五 阴品》中讲了四种因色和十一种果色) ,受、想、行、识也 有多种分类,这样就有了人我变成众多的过失。另外, 五蕴具有刹那迁变的无常性,如果我是五蕴,则我也变成了无常性。
总之,人们所执著的人我是唯一、常有的体性,如 果我与五蕴像火与火的热性一样是无二无别的一体,人 我就成了多分、无常的法,但这既不符合众生的执著,也不符合真正的实相,已经违背了现量。
二、人我与五蕴并非他体。如果我和五蕴像瓶子和氆氇一样是分开的他体,那么离开了五蕴还会有人我,离开了人我也会有五蕴,二者就不必互相观待,但是否 有这种情况呢?根本没有。众生都把五蕴的聚合执为自 己,在五蕴之外,无论怎样观察也不可能找到所谓的我,用现量或可现不可得等比量就可了知。
三、人我不具有五蕴。具有分为两种情况: 1. 他 体的具有,如天授具有财产、人具有房子; 2. 一体的 具有,如火具有热性。但刚才分析过,人我和五蕴非 一 体、非他体,这样人我就不可能以一体或他体的方式具 有五蕴。也可以通过第九品的方式观察:因为所谓人我 (本住) 的自性不成立,既然我不存在,我的五蕴又怎 么可能成立呢?就像石女儿自身尚未成立,他的五蕴更无法成立一样。
四、我作为能依,五蕴作为所依,就像飞禽栖息在 树上、狮子居住在雪山中,能否成立呢?也不成立。因 为人我和五蕴要想成立能依所依关系,必须是自相的他 体法,然而两者的他体关系并不成立。此外,对人我和 五蕴一一观察后,两者的本体都不存在(前面分析过,人 我在五蕴之前、之后或两者同时都不成立,所以无有本体,由此五蕴的自性也不能成立) ,既然两者都无本体,我作为能依,五蕴作为所依的观点就不可能成立。
五、我作为所依,五蕴作为能依也不成立。推断方 法与第四种推理相同,如果我和五蕴非他体且本体都不成立,所谓的能依所依怎么成立呢?
如果我们深入细致地思考这些推理,并将其真正融 入自心,就能从根本上推翻、瓦解无始以来对我和我所根深蒂固的执著。
◎ 介绍七相车理
龙猛菩萨在此处只用了五种推理来抉择人无我。 中观也经常运用七相车理来抉择人无我。这七种推理也 被称为七相“木车因”,因为古代的车一般都由木头制成。
关于七相车理,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做过具体 宣说:人们一般认为木车是由各种零件聚合而成,但实 际上木车的本体并不存在。为什么?因为, 一、零件不 是木车;二、除了零件以外,木车并不存在;三、零件上不具足木车;四、零件作为所依,木车作为能依不成立;五、木车作为所依,零件作为能依也不成立;六、 零件聚合在一起不是木车;七、零件聚合起来的木车总形也非木车。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抉择人无我时,考虑到 众生的执著千差万别,因此,在五种推理的基础上加了 “汇聚”和“形状”两种,即所有零件聚合在一起不是木车;所有零件聚合起来的木车总形,也不是木车。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 7 中云: “如观察车七相无, 由余世间共许有。”意思是,如果真正用瑜伽士的智 慧——七相车理来观察,所谓的人我不可能存在,但在人们的分别妄执面前,却可以承许人我和五蕴存在。
无论是月称论师的七相木车因,还是龙猛菩萨的五 相推理,最终要说明什么呢?即人我不存在。虽然为了 随顺世人,佛陀在不了义的经典中说过人我存在,但真 实意义上,所谓的我和我所皆了不可得,这一点佛陀在了义经典中讲得非常清楚。
[7] 《入中论》亦云: “虽以七相推求彼,真实世间皆非有,若不观察就世 间,依自支分可安立。”意思是,虽然以七相理推求,胜义世俗中都 无木车,但不作观察而随顺世间名言时,依车的支分仍可假名安立为木车。
◎ 精进才能让“我”远离
经常运用五相或七相推理观察非常重要!以前很多 中观论师和密宗修行人,都要首先运用自己最敏锐的智 慧,详详细细观察所谓的我在五蕴上到底怎样存在?观 察之后,我与五蕴之间无论以一体异体、能依所依,还 是以具足不具足的方式存在都不合理,最后就会真正了悟,所谓的我完全是子虚乌有。
这一颂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通达!如果对中观最 根本的五相、七相推理都不懂,想抉择人无我将无有是处。
这些推理其实并不难,但对一些人来说,简单的 问题也成了难题。有些二三十岁的年轻道友,看起来好像还不如世间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清醒。前段时间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记者采访了很多老年人,有些 九十多岁,有些已经一百多岁了。虽然他们讲的都是世间法,但很多老人思路都很清晰:我当天正在做什么事,然后见到了周恩来总理,我说了什么什么 … …我们有些道友也已经七八十岁了,有的牙齿几乎都掉光了,但他们却非常精进,学得也特别好,把《中论》每一品都记得清清楚楚。很多年轻人在他们面前都 会感到汗颜。以前这些老道友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值遇佛 法,直到六七十岁才进入佛门。虽然已至暮年,但能遇 到这么甚深的中观法,并在临终前对般若空性生起信 心,具有了中观正见,也是非常值得庆幸的。正因为他 们有了这种难得心和精进心,所以分析中观甚深理时, 已经远远超过了有些年轻人。有的年轻道友特别贪吃, 还爱睡懒觉,早晨不愿起来背书(众笑),你们真应该好好向这些老道友学习。
对于这样殊胜的中观甘露妙法,大家一定要认真思 维,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任何人学了之后,都会得到极大利益!
学了此颂之后,希望大家能运用五相推理详详细 细观察,看看我们无始以来执著的我与五蕴之间到底是 什么关系?虽然有部宗想以火薪喻成立人我,但观察之 后,火薪之间任何关系都不成立,我与五蕴之间亦是如此,以此就破了对方人我存在的观点。
仅明白无我之理还不足够,要想从根本上断除我 执,必须依靠修行。但首先一定要从理论上通达,如果道理明白了,执著自然就会减弱,如同前面所讲的花绳喻一样。
壬二(以此理类推他法):
以燃可燃法,说受受者法,
及以说瓶衣, 一切等诸法。
以抉择燃与可燃不成立的方法,可以说明所受法与受者以及瓶子、衣服等一切诸法皆不成立。
受者,即指《观本住品》所讲的能领受者 —— 人我;所受法,即见闻触等所有人我领受的对境法。
本品通过各种方法对燃可燃不成立的道理作了全面 抉择,以此类推,便可抉择出受受者不成立,也可抉择 出瓶子与氆氇、支分与有支,以及因果等法我所摄的 一切法皆不成立。
比如,可以用五相推理观察有支和支分。有支和 支分是因明里的专用名词,中观里也经常使用,用现代 的话讲,就是整体和部分。有支、支分不存在,意即整 体和部分不存在。《显句论》中对此也有阐释:瓶子的 整体叫做有支,它是由瓶口、瓶尾、瓶腹等很多支分组成。有些人认为瓶子的支分存在,有些认为有支存在,但这些观点都不合理,以五相推理即可遮破。
以此还可推出因和果不存在。《显句论》中说:人 们一般认为,瓶子形成的因有工人、手工、泥土、工具 等,这些因缘聚合后可以产生盛水的瓶子(果) 。但通过五相推理观察,瓶子的因和果都不能成立。
《入中论》云: “瓶衣帐军林鬘树,舍宅小车旅舍 等,应知皆如众生说,由佛不与世诤故。功德支贪相薪 等,有德支贪所相火,如观察车七相无,由余世间共许 有。”颂词里面用了瓶子、衣服、帐篷、军队、森林等很多比喻,来宣讲万法不成立的道理。
实际上,如果懂得了一法空,即可推知万法皆空, 如《中观四百论》云: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对治烦恼也是如此,若通达了嗔恨心的本来面目,以此类推,就能通达贪心、嫉妒等一切烦恼皆为空性。
总之,前面通过一体异体的观察破了火薪的本体, 之后又通过破观待之能立和现量之能立破了火薪之能 立。最后以此类推要说明什么呢?即人我、法我所摄的一切万法皆为空性。
壬三(呵斥所破之见):
前面人我不存在之理已经宣讲完毕,此处是讲呵斥违品之见。违品之见,即相违人无我而执著有我的恶见。
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
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如果有些人说存在我和我所,而且诸法各具不同的 体相,我们就应当了知这些人尚未获得佛法的甘露味,即没有通达佛陀的真正密意。
在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里,这 一 颂被译为: “若计我真实,诸法各各异,应知彼说人,不解圣教 义。”通过查看不同译师的翻译,就会明白一些不懂的道理。
青目论师的《中论释》认为,颂词中的“如是人”是指犊子部等有些小乘宗。
如果对方仍固执地认为,人我和我所领受的五蕴存 在,果法、经纬等诸法也以一体或异体的方式存在,龙猛菩萨只能说,此人并未真正品尝到佛法的甚深甘露妙味。
什么是佛法妙味呢?缘起法即是佛法妙味,因为佛 教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可分为本来缘起 和名言缘起。本来缘起 8 ,是指离四边八戏的实相境界; 名言缘起,是指在名言中,万法依因缘而有的如梦如幻之生。
如果对方通达了名言缘起和本来缘起,就绝对不 会认为万法存在实体。虽然名言中万法有如幻如梦的显 现,但它们就像水泡一般不堪一击, 一吹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龙猛菩萨已经彻底通达了所有佛法,了知佛教的究 竟观点是缘起性空,所以在此处说,如果认为万法存在 不空的实相,那只是未通达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般若空性,没有此缘分而已。
[8] 此本来缘起亦名本性缘起或胜义缘起《心性休息大车疏·第八品》也称 为本性缘起。本性缘起:现有轮涅之法性或者彼之自性未曾从何处来, 也未曾去往何处,又不住于任何处。法性依赖于有法,而有法正在显 现生灭之时也是远离生住灭一切戏论的,此即称为中观之观点。《根本慧论》中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 义。”,在《缘起赞》第一课讲记中上师讲:佛陀依靠、凭借自己的能 力,完全照见了缘起空性的意义。所谓缘起分胜义缘起和世俗缘起:世 俗缘起指万事万物都是依靠因缘而起,因缘聚合而不起的法,或不是因 缘而生的法,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胜义缘起则指这样因缘而起的法 在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等相状,而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 万法皆无可堪忍之本体
无论人我所摄的法,还是法我所摄的法,未观察时 似乎真实存在, 一经观察,都没有点滴可堪忍的实体, 与水泡无有任何差别。很多佛经常用芭蕉树、彩虹、梦、幻等来做比喻。
昨天我问有些道友: “你们是否见过芭蕉树?我很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见到,记得给我带 一 块。”原来我不 知道芒果什么样,当时在课堂上说: “谁有芒果的话,给我拿一点。”后来大家拿的芒果太多了,现在 我都不喜欢芒果了(众笑) ,很想认认真真研究一下芭蕉树。
可能很多人认为:我的身体这么结实,怎么能用水泡、彩虹来比喻呢?其实这只是你未观察而已,若用中观推理详细观察,你的身体与水泡毫无二致。有人又会 想:我的执著、我的心这样真实,应该与水泡不同吧? 但这也只是你的分别念罢了,真正观察之后, 一切分别执著都了不可得。
《中观庄严论释》云: “如果这般观察他派的观点,则如同极强的阳光照射到雪片上使之无碍融化 一 般。”万法的本体经不住任何观察,就像雪片被强烈的 阳光照射之后,瞬间就会融化,继而消失无踪一样。无 论外界的万事万物,还是内心对我和我所的执著,以中观理观察之后就会知道,它们都只是梦幻泡影而已。
◎ 此妙法,唯佛陀能宣说
这样远离一体多体以及生死的空性之理,只有佛陀 才能真正通达。果仁巴大师和宗喀巴大师都引用了《赞 法界论》9 的一个教证来赞颂佛陀: “众生如谷声,远离一异体,远离生死性,正说汝了达。”意思是,众生就像空谷声一般,空谷声与声音一体、异体都不成立,也远离了生死,真正能宣说无我实相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您。
[9] 《赞法界论》是龙树菩萨将整个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加以浓 缩,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论典。其主要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如 来藏。在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 论》,都是相当重要的论典,因为二者都浓缩了第三转法轮中所有关于 如来藏的内容。
自古至今,成千上万个智者都来过这个世间,然 而,无论是仙人、梵天、自在天,还是世间的文学家、 科学家、理论学家、心理学家等除佛陀以外的任何人, 对人我本质之谜从未真正解开过,他们所了知的只是世 俗的迷乱现象。我们作为后学者,应该对佛陀所宣讲的 般若空性,以及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高僧大德的中观思想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一点极为重要!
◎ 佛法让我们获得自由
千千万万的世间人,尤其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里 整天为了我而奋斗的人,因为不知无我之理, 一直认为 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事物,包括感情、生活、地位、名 利、财产等都真实存在,每天为此患得患失,身心备受折磨。
我们虽然也有一些烦恼、痛苦,有时还会有业力 的各种显现(不要说凡夫人,甚至连阿罗汉在最后获得涅槃时,以前一些因缘成熟时,也会有这些情况) ,但因为学了中观,从道理上已经明白了我并不存在,与梦幻泡影无 异,所以烦恼热火很快就会熄灭无余,与世人的强烈执著完全不同。
很多佛教徒都有这种体验,没学佛之前,自己的烦 恼非常深重,遇到佛法之后,发自内心地认为佛法太殊 胜了!觉得自己早点遇到该多好啊!我想道友们在学了殊胜的空性法之后,应该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感觉。
辛二(以教证总结):
清辩论师在《般若灯论》里引用了一个《梵天王 问经》的教证: “离身不见法,离法不见身,不一亦不 异,应当如是见。”意思是,离开身体不可能见法,离 开法也不可能有身体,所以,身体和蕴之间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谁懂得了此理,谁才算真正通达了空性。
经云: “燧木及燧砧,手作三者聚,此等缘生火, 生后速失灭。智者寻其来,以及所去处。然于诸方隅, 不得若来去。蕴界以及处,内空外亦空,无住我所空,诸法如虚空。”
《三摩地王经》云: “若历数百劫焚燃,虚空从未被烧及。证诸法同虚空者,彼于火中永不焚。”
火薪喻应该通过以上道理来总结。平时大家接触 火和木柴的机会比较多,虽然现在有些人条件比较好, 可以买煤气燃火,把木柴和牛粪一直关在牛粪棚里,但 这只是少数人的事, 一般人每天还是要跟牛粪打交道, 这样每天都有机会观察。能否把我和我所强大的执著推翻,还是要靠自己平时经常观察、串习。
在此过程中,祈祷也非常关键!对于有些信心很 大,智慧具足的人来说,若能经常以稳固的信心虔诚祈 祷自己的本尊、上师,通过传承上师和诸佛菩萨、本尊 的加持,因缘聚合时,无我见很容易在自相续中生起。 但对于业力深重,充满邪见的人来讲,想在自相续中马 上生起定解可能有点困难,但也会在阿赖耶上种下殊胜 的善法种子,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开花结果。所以无论是谁,遇到这么殊胜的法,都值得精进努力!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观燃可燃品终
“破人我之能立”中的第 一 部分“破人我之比 喻——观燃可燃品”已经宣讲完毕,下面讲第二部分“破人我之所依——观本际品”。
十一 观本际品
◎ 何为本际
所谓本际,即轮回的边际。关于本品的品名,鸠 摩罗什大师译为《观本际品》,波罗颇蜜多罗译师译作 《观生死品》,藏文版本则为《观轮回品》。本品虽然 是在生死或本际上抉择,但究竟要成立的内容是落在轮 回的本体空上面。因此,多了解一些其他译本,对我们深入理解本品的所诠会有很大帮助。
◎ 为何宣讲本品
有实宗提出:人我和轮回是能依所依的关系,因为 所依轮回存在,故能依——流转者人我也应该存在。如 果人我不存在,六道众生的流转,即从前世来至今世, 以及从今世趋往后世的一生一死的承接,是由谁来进行的呢?
并且佛陀也云: “生、老、死之轮回无始亦无 终。”“众生具备无明之遮障,三有之普行者为三有之连环结所缚而行于轮回,其流转之前际不可得。”既然佛说轮回无有始终,就说明轮回肯定存在,这样轮回者人我也应该存在。
实际上,轮回并不真实存在,佛在了义经典《般 若经》中云: “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部亦不可得”, 以此宣说了无有本际(轮回) 的道理。在本品中,龙猛菩萨以理证对此进行了推断。
庚二(破人我之所依——观本际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轮回自性成立;二、以此理类推他法。
壬一(破轮回自性成立)分二:一、轮回前后中间不成立;二、生死前后同时不成立。
癸一(轮回前后中间不成立):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
中观宗驳曰:轮回并不存在,因为大圣者——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过“本际不可得”,因为生死轮回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如果没有始终,那中际又当如何存在呢?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有些弟子在佛面前询问轮 回是否有边际。佛回答说: “本际不可得”。小乘宗认为,既然佛说轮回无始无终,那说明轮回肯定存在。而 中观宗正好相反,认为佛说轮回无始无终,说明了轮回了不可得。
任何一法如果存在,就应该有其开始,比如一个人 如果在这个世间存在,就应以他的降生为开端。同样, 轮回如果存在,就必须有开始,然而,轮回却如旋火 轮 10 一般,前际分根本得不到,这样轮回的后际必然也 不可得。既然轮回的前、后际都得不到,中际怎么会存 在呢?当然也不会有,因为中部需要观待前后际才能成立。
可是很多世间人,包括无神论者们却认为:不必观察我生前是怎么来的,死后还有没有,这样观察很让人头痛,反正我现在活着一定要过得美满,一定要把我的孩子都安排好,一定要每天过得快快乐乐……事实上,这样只承认中际,而不承认前后际的观点是非常愚痴的。
[10] 旋火轮:迅速转动线香或柴头余烬形成的环形火光。
◎ 对轮回是否有前后际的辨析
关于轮回是否有前后际的问题,很多人在辩论场里 经常辩论。《现观庄严论注疏》中对此有广述。麦彭仁 波切的《中论释》中说:在胜义当中,轮回没有前际、 后际,也没有中间,本体了不可得;在世俗当中,按照 显宗观点,总的轮回无始无终,但对个体众生而言,轮回没有开始,却有终点。
为什么说个体众生的轮回无始有终呢?
圣天论师的《中观四百论》云: “如见种有终, 然彼非有始,如是因不具,故生亦不起。”意思是,自 然界的植物种子,就每粒种子进行观察,其生因可以 一 直往上推,无有最初的起点 11 ,然而每粒种子都会有毁 坏之际,比如将其煮熟或用火烧焦,使其以后不能再生长,这时种子就有了后际。
同样的道理,每个补特伽罗投生轮回无法追溯到最初的起点,然而依靠佛法的各种因缘,他一定会有结束 轮回的终点。只要趣入内道证悟了人无我,依靠无我智 慧之火,烧尽业和烦恼种子,断除引发后有之因,有情 就不会再投生到痛苦的轮回当中。至此轮回就已结束,可以打上句号了。
[11] 如果种子有最初的起点,此种子就会有无因生的过失。
为什么说总的轮回没有终结呢?因为众生无边无 际之故。如果众生有边,他们早已被度尽,轮回早就空 了,但因为三界众生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所以总的轮回无有终结。
有人可能会想:既然总的轮回无有尽头,为什么 《地藏经》中地藏王菩萨的发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 12 和文殊菩萨 13 也发愿“众生没有度尽之前,自己不成佛”?这该如何解释呢?
[12] 《释迦牟尼佛广传 · 白莲花论》中世尊发愿:为了知恶劣众生,愿我能 最后显示涅槃。有众生堕于旁生、阎罗世界、贫穷夜叉、食肉鬼诸类 中。愿它们再勿堕落,而我则愿堕入诸恶趣中,唯愿它们得解脱。人中聋、哑、无舌、无脚、无手、神志不清者,造此诸业之人或感受此 种果报之人,尚有食不净粪众生,愿此类众生皆能于各自所处位置而 得解脱;如若未能灭尽他们业力,则我愿堕入无间地狱;我得菩提果位 时若未能满此类众生愿,则我愿于无边轮回中,恒时于地狱、饿鬼、旁 生、夜叉、非天、罗刹、人间感受种种痛苦。若我愿众生得菩提之誓愿能满足,则我现前如来正等觉智慧,请十方世 界无量无边如来为我加持,愿我获得智慧。
[13 ] 《八大菩萨传》中文殊菩萨发愿:何时虚空界成为有色,彼时我才成 佛。同样,何时幻师所幻之人证得菩提,彼时我才成佛。我不愿速得成佛,乃至未来际,纵然为利一个有情也奉行菩萨道,修行 不可限量、不可思议的佛刹,愿于诸十方,皆听闻、传布我名号。
这主要表示了佛菩萨广大的发心量和无与伦比的 利他精神,并非说地狱真的能够空掉,或者轮回真的 能够终结(无垢光尊者在有些教言 14 中对此问题也有说明) 。 当然,个别地狱,比如金刚地狱、无间地狱里的众生, 依靠业力和佛菩萨的加持力,也有空的说法,但整个地狱、轮回不可能全部空完。
[14] 《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三品轮回痛苦:如是解脱依自己,释尊已示解脱 法,他众骤时不能度,如眠醉梦无他遣。若能佛菩萨悲光,早令轮回成 空无,是故今披精进铠,时至踏上解脱道。自己方能遣除自己所积累的 自现之业,如同睡梦消除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能否从梦中醒来,依靠他 人破除梦境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种可能,那么以一尊佛的大悲光,于 无量劫以前就应使此轮回完全空无了。
癸二(生死前后同时不成立)分三: 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刚才是以大圣者佛陀的教言来说明轮回的前、中、 后际不存在。下面通过观察生死前后、同时不成立来遮破轮回,首先是略说。
子一(略说):
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对于轮回中的生死,无论生在死之前、之后,还是两者同时存在,都无法成立。
前面以教证说明了,轮回因为没有前中后际的缘故,所以本体不存在。
如果对流转其中的众生进行分析,他们开头的生、 最终的死、中间的老也不能成立,因为无论生在死之前 存在,还是生在死之后存在,或是生死同时存在,都不合理。
生老死是能依,轮回是所依,既然能依的生老死不 存在,所依的轮回也不可能有,以此就遮破了轮回。此颂是略说,下面广说中会有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