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61课
第十七品《观业品》中“破业自性存在之能立”的科判分三:一、破因法烦恼;二、破果法身体;三、破享用异熟者。上节课讲完了第一部分,下面开始学习第二部分“破果法身体”。
寅二(破果法身体):
前面中观宗已经把“业的因——烦恼不存在,故业不存在”的道理阐释得很清楚了,但对方仍然固执己见,反驳说:你们虽然遮破了业的因,但业的异熟果——五蕴身是存在的,佛经云:“业以及烦恼,是诸异熟身成立之因”。比如,造了善业,就会形成人天善趣之身;造了恶业,就会形成地狱、恶鬼、旁生等恶趣之身。既然果——五蕴身存在,那么因——业肯定也存在。
但这种说法只能成立于名言,胜义中并非如此。如颂云:
诸烦恼及业,是说身因缘。
烦恼诸业空,何况于诸身?
如果说一切烦恼和业是身的因缘,既然一切烦恼和业的本体都是空性,何况这些身呢?
中观宗驳曰:你们认为所有烦恼及业是五蕴身的因缘,但此说法不合理。虽然在名言中,众生因为具有烦恼和无明,造作恶业会形成恶趣身,行持善法会形成善趣身,但这只是名言假立,胜义观察时,依靠业和烦恼而形成五蕴身的说法没有任何道理。因为,既然已经证明了业及烦恼二者的自性为空,又怎么可能言及以前者为因的异熟身呢?(有些讲义把五蕴聚合之法称为身体,但一般来讲,身体应该属于五蕴当中的色蕴。)
关于烦恼和业为空性的道理,前面已经抉择过,比如,在第六品《观染染者品》中,从烦恼的来源、本体、果等方面抉择了烦恼为空性;在第八品《观作作者品》中,抉择了业等为空性。
所谓的因果关系,必须因成立之后,果才会产生,但作为因法的业与烦恼本体尚无法成立,皆为空性,依靠不存在的因法而形成异熟果——五蕴身的说法又如何成立呢?实在毫无道理,就像虚空中从来没有花园,也不可能有鲜花的芳香一样。因此,对方“依靠因——烦恼和业而产生果——五蕴异熟”的说法不能成立。
各大讲义对这个问题都没有广讲,可能内容比较简单吧。
寅三(破享用异熟者)分三:一、以一体异体破受者;二、无有不可言思受者;三、无有业果受者。
卯一(以一体异体破受者):
对方又提出:业应该存在,因为其异熟果的承受者存在之故。比如,一个人此生造了布施的业,来世依此善业获得了天王果位,他今世是作者,来世变成了受者。既然承受天王果位者存在,说明业也应该存在。
驳曰:
无明之所蔽,爱结之所缚。
而于本作者,不异亦不一。
所谓的感受者,不过是被无明所覆蔽、被爱结所束缚的凡夫。这样的感受者与原本的作者不是异体也不是一体,所以无有自性。
◎受者只是名言假立
中观宗驳斥说:所谓的“承受者”,只是众生在被无明障碍所遮蔽、被十二缘起的爱结12所束缚的情况下,在未加观察的名言中假立存在,实际并不成立。
[12] 爱结:九结之一。略称结。又作随顺结。结,结缚之义。贪爱缚人,故称结。即诸众生为贪爱之故,广行杀、盗、淫、妄等不善,由此而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称爱结。大集经卷三(大一三·一七上):‘烦恼因缘受业果,诸见因缘增爱结。’
虽然在名言中,可以承许一个人今生布施的相续和下世转为天王的相续是同一相续,承许受者存在,如《入行论·智慧品》云:“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也讲了很多佛陀在因地修行的公案,但这只是针对无明习气较重的众生,在世俗中假立而已,实际经不起胜义观察。
《显句论》引用佛经的教证说:“无明所蔽诸众生,皆具爱结之束缚。”被无明所遮蔽的众生,都会受到爱和贪执的束缚,在此情况下,他不可能见到事物的真相,一直把万法的相续执为实有,认为受者真实存在。就像一个人在胆病没有治愈之前,一直不能见到真相——白色海螺一样。
◎受者不存在之因
如何证明受者不存在呢?“而于本作者,不异亦不一”。如果享受者成立,他与原先造业的作者或者是一体,或者是异体,但无论两者一体还是异体,都有很大过失,由此推出,受者无有自性。
一体不成立:如果今世人道的布施者和后世天界的享受者是一体,那么人就成了天人,这样一来,作业和异熟果报就应该在同一时间发生,即他在人间布施时就已是天王,或者他当天王时还在人间做布施,但这显然不合理。
异体不成立:如果人道布施者与天界享受者是他体,也不合理,会出现一个人是造作者,却非后来享受者的现象。如此一来,就会有造业不感果的过失,这样造善业就没有必要了,得不到善果之故;造恶业也不用害怕了,无需感受苦果之故,但这肯定不合理。《百业经》云:“众生所作之业,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界、处上。”(“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业经》里几乎每个公案都有这样一段文字,强调众生所造之业始终不会毁灭,一定会成熟于自身。所以,作者和受者他体不能成立。
◎可见不可见的作者受者,都是幻相
后世享受者人眼无法见,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抽象,难以理解,我们用人眼可见的,比如春耕秋收这样作者受者也可以说明。
中国九亿多农民都特别关心当年的收成情况,期望春夏耕耘之后,秋天能有个好收成。但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因果,只是未加观察的假相而已,因为无论耕种者和收获者是一体还是他体,都不能成立。若是一体,农民在春天就无需耕种了,因为他耕种时就已是收获者,已经得到秋果之故;若是他体,那么一个人虽然辛勤劳作,但受者却成了另一人,这样谁会承认呢?
对于这个问题,世间任何专家都不可能分析清楚。如果我们问农业专家:“春耕者和秋收者是一体还是异体?”他可能先会问:“一体异体是什么意思啊?”(众笑)之后,他无论回答一体还是异体,都不合理,最后只能承认两者都不成立。
◎在幻境中,过梦幻生活
这样观察之后便知,在胜义当中,无论善恶、前后世,还是春耕秋收,任何因果都不能成立,所谓的因果,只是人们的分别假立而已。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因果不成立,那我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
虽然因果在胜义中了不可得,但在世俗中却不能否认,否则,农民不种庄稼肯定会饿死的。因果虽然在世俗中有显现,但却没有真实的本体。现在的我们,只是住在梦幻的世界中,过恍恍惚惚的生活而已。
卯二(无有不可言思受者):
刚才中观宗通过观察作者与受者一体异体不成立,遮破了享用异熟者,这时犊子部的论师提出:既然如此,我们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即有一个不可言说一体异体的我(不可思议的我),他可以作为业果的受者,所以业应该存在。
中观宗驳曰:此说法不合理,你们所谓不可思议的“承受者”到底是什么样呢?不可能有这样的承受者。
业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
是故则无有,能起于业者。
业不是从因缘当中产生,也不是从非缘当中产生,所以业并不存在,既然没有业,也就不会有对业起于感受的不可言说的受者。
◎无业,故无有不可言说受者
对方承许不可言说的受者存在,但以中观理观察,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如果此受者存在,那么让他起于感受的业肯定存在,而业必然通过因缘等方式产生,但第一品《观因缘品》中已经对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因缘四种缘做过详细观察,推出四缘不成立。既然缘不成立,依缘而生的业何时都不可能有。
非缘中更不会产生业,因为缘不成立,观待它的非缘也无法成立。在第八品《观作作者品》中已对此做过详细观察,如颂云:“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如果堕于无因生,则成了无因无果,如果无因无果,则无有作业、作者及作业时所用之作法(资具)。
既然依靠缘和非缘都无法产生业,业就不可能存在,这样依业而生的不可言说的享受者我,自然也不会有。
◎“不可言说”不成立
再者,任何人享用果法时都可以言说、思维。若语言诠表不出,大脑也思维不出,那这种受者到底什么样呢?是不是把石女的儿子称为不可言思受者呢?认为超出这些范围而有一个不可思议受者,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若是说法,就是分别念所造,并不真实。所以,犊子部的不可言思受者不能成立。
另外,若想建立不可言思受者,那不可言思作者、不可言思作业等都要成立,但这不可能实现。首先,找不到不可言说的造业者,任何人不管造善业还是恶业等,都可以言说,比如,工人做工可以言说,农民、牧民、画家、书法家等任何人做事都可以言说;其次,找不到不可言说的作业,因为所有作业都可以言说。既然没有不可言思之作者和作业,自然不会有不可言思之受者。
此处辩论的焦点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不可言思的补特迦罗受者?若没有,再费笔墨、心思来安立有什么用呢?
我在安立《中论》科判的时候,基本突出了每一颂的重点。比如,第一颂是破一体异体,这一颂是破不可言思受者。大家学习时可以参照。
卯三(无有业果受者):
无业无作者,何有业生果?
若其无有果,何有受果者?
既然没有业和作者,那如何有从业所生的果呢?如果没有果,又如何会有感受果报者呢?
名言中造作诸业时,作者、作业、业果、受者这四法都要存在。比如我今生作布施,我是作者,我所作的布施叫做业;我依靠今生布施,来生变成了天人,那时我是感受者;我当天人时,所感受的天界五种欲妙是我享受的果法。
虽然这四法在名言中可以成立,但在胜义中却了不可得。为什么呢?
前面通过缘和非缘等方式,遮破了业的本体。既然业不存在,就不会有作者,因为业和作者互相观待之故,就像没有农业,农民就无法安立一样。如果业和作者都不成立,那如何会有依业和作者而生的业果呢?当然不会有,就像空中从来没有果树,就不会有它所生的果实;石女的儿子不存在,由他种出的花也绝不会有。如果业果不存在,如同虚空中的鲜花、芒果一样,又如何会有享受它们的受者呢?
◎诸法就像饺子的“美丽”一样不可得
一切诸法未经观察时,即在众生的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时,确实有形形色色的显现,比如,此处所说的因果,无论作者、作业、果报、受者都好似真实不虚地存在,但以中观无二慧详细观察时,却都了不可得,没有一法能够成立,就像泡影无论显得怎样美丽,也只是众生的虚妄分别,并不真实一样。
前几天我们在甘孜一家餐馆吃饭,听到一位喇嘛说:“这些饺子很美丽啊……”服务员听到后笑着说:“好吓人哦,哪有说饺子美丽的,对人才可以说美丽。”(众笑)
◎珍惜法缘,精进闻思
《中论》所讲的道理非常殊胜。以前格蒙旺波·丹增诺吾曾说过:如果学了三遍《中观根本慧论》,自然而然会对大圆满本来清净的见解有所认识。我想,如果真正明白了《中论》所讲的缘起空性之理,对心的本体或者外界万法的现相和实相,应该会有一定认识。
希望大家在闻思《中论》的过程中,能尽量避开一切违缘。有些道友心特别堪能,对一部法产生兴趣之后,不管遇到任何违缘,都能坚定自己的誓愿:一定要把这部法听受圆满,一定要把它研究透彻!而极少数人,虽然有时善心萌动,也想好好闻思,但被各种琐事、违缘一拖累就中断了。
我们的人身非常难得,在难得的人生中,值遇这样殊胜的般若法门,并有闻思和研究的机会更为难得。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缘,精进地闻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