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62课
今天继续学习第十七品《观业品》。
子三(宣说业无自性也可安立名言之比喻)分二:一、论中共称之比喻;二、世人共称之比喻。
丑一(论中共称之比喻)分二:一、业无自性之比喻;二、喻义相对应。
寅一(业无自性之比喻):
前面中观宗破了有实宗业等实有存在的观点,但有实宗依然不肯承认,辩驳说:连佛陀都说过:“自作业之异熟,由各自承受。”你们这样安立业等诸法无有自性的观点,岂不是在毁谤业果吗?你们这样承许,简直成了彻头彻尾的“空无派”首脑了!
◎以比喻论证
中观宗驳曰:我们并非你们所说的空无派,我们承许名言中业、作者、业果和受者有无欺显现,但这不代表业等真实存在,因为胜义观察时它们无有任何自性。“业等虽无自性,却能造作、运转、感果”之理,我宗有很好的比喻可以说明,而汝宗却无法举出“业等有自性,可以造作、运转、感果”的比喻,这说明你们的观点有很大过失。
《显句论》里中观宗驳曰:“我们并不是无有派,我们遮破有派与无派而走向无二道涅槃城,这是很明显的。我们也并不是说业、作者、果等不存在,而是安立‘这些无自性’……此义由极明显的比喻可了知。”
关于同品喻的问题,在《入行论·智慧品》的开头,中观宗与有实宗也做过一些辩论。中观宗认为:无自性也可以成熟、造作的比喻,无论从论典还是世间角度,我们都可以举出来,这说明我宗观点完全符合佛教教义,符合真理。而你们(有实宗)却举不出“有自性还可以成熟”的比喻,这说明你们的观点有一定过失。
以比喻说明相当重要!因明当中经常运用同品喻和异品喻进行论证。若无法举出比喻,就说明与客观事实相违;如果与现实不符,就说明具有过患,这样谁都不会承认。其实,很多人只是不懂中观而已,真正懂得之后,都不会矢口否认,因为知道,中观所揭示的是万法实相,在实相面前,再高明的辩驳都不堪一击。
中观宗用了什么比喻来说明呢?如颂云:
如世尊神通,所作变化人,
如是变化人,复变作化人。
就如世尊以神通所作的变化人,这个变化人又能幻变出第二个化人。
譬如,世尊可以通过神变力幻化出一个人,在无自性的情况下,此幻化人又能幻变出第二个化人,期间共有两次幻变。此喻还可以理解为:佛陀自身也是无自性的幻化,他幻化出一个化人之后,此化人又幻化出一个化人。若把世尊包括在内,共有三次幻化。
量士夫释迦牟尼佛确实来过人间,很多经论对此都有记载。了解教理的人都知道,具有无量不共神变的世尊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化身。从幻化角度讲,佛陀是所有化身的真实幻化者。
在这个比喻中,佛陀自身以及所变的化人都没有任何实体,但在无自性的情况下却可以再次幻化,依此也会产生各种业因果。如《幻师请问经》中云:在幻化般的佛陀面前,若以幻化般的供品,作幻化式的供养,将获得幻化般的布施果报。
此幻化喻出自《宝积经》13:佛陀幻化成两名比丘,这两位幻化比丘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幻化事,最终调化了五百名比丘。
[13] 《宝积经》云:是五百比丘。过去迦叶佛时。为外道弟子。到迦叶佛所欲求长短。闻佛说法得少信心。而自念言。是佛希有快善妙语。以是善心命终之后生忉利天。忉利天终生阎浮提。于我法中而得出家。是诸比丘深着诸见。闻说深法不能信解随顺通达。是诸比丘虽不通达。以闻深法因缘力故。得大利益不生恶道。当于现身得入涅槃。尔时佛语须菩提言。汝往将是诸比丘来。须菩提言。世尊。是人尚不能信佛语。况须菩提耶。佛即化作二比丘。随五百比丘所向道中。诸比丘见已。问化比丘。汝欲那去。答言。我等欲去独处修禅定乐。所以者何。佛所说法不能信解。诸比丘言。长老。我等闻佛说法亦不信解欲至独处修禅定行。时化比丘语诸比丘言。我等当离自高逆诤心。应求信解佛所说义。所以者何。无高无诤是沙门法。所说涅槃名为灭者为何所灭。是身之中有我灭耶。有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灭耶。诸比丘言。是身之中。无我无人。无作无受。无命而可灭者。但以贪欲嗔痴灭故名为涅槃。化比丘言。汝等贪欲嗔痴。为是定相可灭尽耶。诸比丘言。贪欲嗔痴。不在于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离诸忆想是则不生。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忆想若使汝等不起忆想分别法者。即于诸法无染无离。无染无离者。是名寂灭。所有戒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以是法故说为涅槃。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汝等不应分别一切受想灭定。一切诸法无分别故。若有比丘灭诸受想得灭定者。则为满足更无有上。化比丘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
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一个幻化的公案14:惹琼巴刚开始依止米拉日巴尊者时,非常刚强难化。尊者为了调化他,在悬崖下的平原上幻化出一匹野马,这匹野马又幻化出一百匹野马,每匹野马又幻化出一百匹野马……惹琼巴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智悲精滴》里讲过这个公案。
[14] 尊者密勒日巴父子往博拓前行,二人来到布仁的附近时,惹琼巴说道:“我今天晚上想就在布仁休息了,同时也看看各位施主们。”尊者道:“现在先不要让徒弟和施主们知道,我们父子二人先直接到博拓去吧。”惹琼巴满心不情愿的随着尊者行抵红崖博拓的快乐崖太阳堡。于是尊者说道:“惹琼巴,你到外面去打点水;我就在此地生起火来。”惹琼巴悄然地走上山坡去打水。忽然他看见在博拓和快乐崖之间的那片宽旷的平原当中,有一块非常适意的草地。那里有一匹野马竟生下了一匹小马。然后她俩每个又各自生了一匹小马。这些小马一个个的,继续生了许多小马,一直衍生到一百匹野马,然后又再生下一百匹小马。这一大群马匹在一起驰跃游戏,快乐非常。惹琼巴看得十分高兴,心中想道:“巴通的野马真是异乎寻常,十分有趣!”他竟看出了神,不觉在山坡上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此时尊者正在洞中生起火来,他打开了惹琼巴从印度请回来的经卷。心生大悲,郑重地说了如次的真实语,至心祷道:“遍满虚空的空行母啊!我差遣惹琼巴到印度去所求得的无身空行母的法要——那些对众生和佛法有益的正法,请你们收藏起来!那些对佛法和众生有害的外道邪咒恶术,请护法们分置一旁。”祷毕,尊者就默然坐了片刻,然后把惹琼巴的书付之一炬!最后只剩下几张残笺断页……——《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诸法正因为无自性,才可以造作、感果。如果有自性,就不会有任何变化。《显句论》云:“绝对有自性的法,不曾见过有作用,可见只有无自性的法才有作用。如此可见瓶子等无自性的法,才能在世间中起自己的作用。”瓶子因为无自性,经过加工才能被制成;如果瓶子有自性,就无法造作,故而也不会有所谓的因和果。
寅二(喻义相对应):
如初变化人,是名为作者;
变化人所作,是则名为业。
佛陀最初幻变的化人相当于作者,由化人所幻变的化人则相当于业。
这一颂是讲喻义结合:佛陀最初幻变的化人,相当于作者,这个化人幻变的第二个化人,则相当于业。比如,一个人造了善业或恶业,此人相当于佛陀幻化的第一个幻人,他所造的善恶业,相当于第二个幻人。还有一种讲法:作者相当于第一个幻化——世尊;作者所作之业,相当于第二个幻化——世尊所化的幻化者;异熟果相当于第三个幻化——幻化者的幻化。
化人虽无自性,却可以幻化出另一个化人,以此说明,作者等虽然本体为空,却可以造作各种业。
据藏传佛教历史记载,藏王松赞干布曾于自己的白毫间幻化出一位名叫阿嘎玛德的比丘,他从印度与铜洲交界处的一株蛇心旃檀中取出了五尊旃檀观音,并在拉萨塑造了十一面观音像。虽然这位比丘是位幻化人,但他在无自性的情况下,却可以有各种造作,以此成立业因果。
《理证海》中引用了《等持王经》的一个偈颂“佛宣如幻之佛法,百千众生获饶益,发愿已得佛授记,此悉幻化无真实。”意思是,佛陀对众生宣说了如幻化般的佛法,令成千上万众生获得利益并发下了誓愿;佛陀了知他们的心愿之后,对其一一做了授记;虽然这些显现无欺存在,却无有任何自性。此教证也能说明,业等虽无自性却能造作的道理。
从以上喻意结合的角度剖析之后,我们便会了知:虽然真实义中业因果的本体不成立,作者、业果等诸法如同幻术一般无有自性,但在名言中,其幻化相却可以成立,在无自性的情况下,造作、感果等现象都无欺而显现。
丑二(世人共称之比喻):
下面用世间共称的比喻——如幻如梦等来说明,因为即使不学佛的人,也不会承认这些法存在。
诸烦恼及业,作者及果报,
皆如幻如梦,如焰亦如响。
一切烦恼、业、作者及果报,皆如幻化、梦境、阳焰、谷响般无有自性。
藏文颂词前两句中除了诸烦恼、业、作者和果报以外,还有异熟身;后两句中有“乾闼婆城”,没有“幻”和“谷响”。
烦恼、业、诸业的作者补特伽罗,以及异熟之身心及相续等一切诸法,正当显现之时,就如同寻香城、幻、阳焰、梦境、谷响一般,空无自性。
《显句论》中解释说:“烦恼是指贪心等,因为能使众生的心相续染污。业指善业、不善业及不动业。身指躯体。作者指我。果报指异熟果、增上果、等流果。”
虽然在轮回的大梦里,烦恼、作者、业果等形形色色的显现无欺存在,但真正以智慧观察时,却都了不可得。就像一个人晚上梦到很多怨敌加害自己,最终自己通过各种方法降伏了他们,然而醒来之后,既没有所谓的怨敌,也没所谓的加害,一切皆是空无。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在梦里,六道轮回明明存在,但醒觉之后(得圣果后),整个大千世界荡然无存,全部为空。
业等不仅如梦,也如乾闼婆城,看上去好似有人物、车马等,但一切皆是虚无;又如阳焰,看起来仿佛有流淌的水,但实际一无所有;亦如谷响,虽然可以听到空谷回响,但却无处寻觅它的踪迹。正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圣天论师的《四百论》15、龙猛菩萨的《六十正理论》16等诸多论典中也有如是教言。大家应当结合这些比喻,细细体会业因果的虚幻之理。
[15] 《中观四百论》第十三品的最后一颂:“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16] 《六十正理论》云:“何时幻像生,何时当成灭,知幻体不愚,不知幻变爱。”“如芭蕉无实,如乾达婆城,痴闇城无尽,诸趣如幻现。”
总而言之,胜义中一切皆空,因果也了不可得。六祖亦云:“不思善,不思恶。”胜义而言,不应思维善,也不应思维恶,因善恶皆不存在之故。但在名言中,在尚未通达这样的境界前,因果则丝毫不会虚耗。
大家闻思的时候,首先要明白烦恼、作者、业果等自性不存在的道理,然后再运用世间或论典中的比喻来加深理解。
◎奇妙之双运
如果对业果虽无自性,却在名言中成立的道理生起了极稳固的信心,说明对中观空性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这时定会深感稀有!就像《定解宝灯论》中所说:“空性显现凡夫前,虽似相违于现见,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印藏大德对这一奇妙现象皆赞叹不已!如圣天论师云:“见诸法如空,信业也成熟,稀有中稀有。”意思是,如果见到胜义中诸法如虚空一般,就会深信名言中的业因果,这是稀奇当中最稀奇的事!
真正通达中观之后,随着空性见越来越清晰,对因果毫厘不爽的名言理也会越来越生信。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结各派观点
总之,关于业因果,内外道各派有不同的安立。外道承许业因果本体实有,有些认为业因果由神我形成,有些认为由常有的微尘形成……内道当中,有部宗认为,业因果应该依靠不失坏法来安立;经部宗认为,业因果是依靠心相续而成立;唯识宗认为,只有依靠阿赖耶才能成立业因果。虽然有实宗的说法各异,但真正观察时,只要承认存在一个实有之法,其业因果的观点就无法成立。
中观自续派认为,在名言中业因果的自相是存在的,而胜义观察时,业因果应暂时抉择为单空,究竟抉择为离一切戏论。中观应成派认为,在后得位时业因果如梦如幻的显现虽然可以随顺世间而安立,但无有任何自性;胜义观察时业因果则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
在对比唯识宗与中观宗观点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不能由此认为唯识的观点较低劣。虽然胜义观察时,唯识“自明自知的心识(阿赖耶识)实有”的观点不能成立,较中观见略低了一点,但当名言与胜义相结合时,其地位却会自然提升,并且,名言中万法唯心的观点也非常合理。关于这一点,以后大家学了《中观庄严论释》就会明白,论中对真实唯识和中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不离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
总的来说,这一品宣讲了胜义中业等无自性的道理,既无自性,耽著其自性当然不合理。
壬二(以教证总结):
《梵王请问经》云:“佛告梵王:‘若无业无果者,即是菩提。如是菩提无业无果,得菩提者亦无业无果,彼得授记及圣种性亦复如是。若无业无报者,彼圣种性亦不能起身口等业。’”佛说菩提也无业果,是否毁谤了因果呢?并未毁谤,因为佛陀所说法的层面不同,其依据也完全不同。
《无上依经》云:“佛为怜愍世间住于乱慧无因恶因诤论者故,于世谛中说有诸法、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命者。”
《宝胜经》云:“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实相义如是,云何有分别?”
《金光明女经》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善女当观诸法如是,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本性空寂无所有故。”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七观业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