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67课

上节课我们讲了胜义真如和世俗真如的法相,下面是把两种真如法相的意义结合出来,以总结的方式宣说。

 

丑三(彼二摄义):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

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

 

一切万法非一体也非异体,不是常有也非断灭,这就是诸佛世尊教化众生的甘露妙法。

 

◎胜义、世俗真如之共同义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可以表达胜义真如和世俗真如。即无论在胜义中还是世俗中,一切万法不是一体,也非异体,因为不一不异的缘故,不会堕入常边和断边,这就是被称为众生怙主、世间眼目的尊主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永断老死的甘露一般的甚深真如法性,它也是缘起空性之义。

 

◎从胜义角度宣说

 

胜义观察时,譬如,以金刚屑因、有无生因、离一多因观察一切因缘法之后,便可推知诸法的因、果、体皆为空性。既然为空,它们一体异体的关系就无法成立。比如,种子和苗芽不可能是一体,若是一体,种芽的本体就应该合在一起,然而它们皆无本体,故一体之说不能成立。既然一体不成立,他体更不能成立,因为所谓的他,是在个体成立的基础上才能安立。并且,因为诸法无自性的缘故,自然远离了常和断。

 

◎从名言角度宣说

 

以名言量观察,因果一体不能成立,否则就像昨天所讲,农民种庄稼就多此一举了,因为果在种上已存在的缘故。因为一体不成立,故不存在种子不毁灭而迁至苗芽的恒常,由此远离了常的过失。

 

因果他体也不合理,如果他体成立,因果就会同时存在,这样不依种子而生的苗芽就已经存在了。但这显然不合理,不要说中观学人,就连农民也不会承认,他们也认为要得到果实必须要有种子。此外,如果因果是他体,那么种子即使灭尽苗芽也可以不生,由此就会堕入断边,但因为他体不成立,故远离了断灭的过患。

 

总而言之,在世俗当中,前后世、业因果等一切诸法皆如梦幻泡影,在此虚幻不实的境界中,它们不一不异、不堕常断二边而无欺显现。在圣者入根本慧定的境界中,世俗谛和胜义谛无有差别,皆如虚空一般了不可得,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的本来实相可以呈现。

 

◎以教证说明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云:“归根结底,在圣者根本慧定中,寂灭实相是二谛无有差别,恰似虚空一般的;后得的一切万法都是缘起而生,犹如虚幻,远离常断的。”

 

《中观四百论》云:“生既无所来,灭亦无所往,如是则三有,如何非如幻?”意思是,诸法的生既然无所从来,其灭也就无有所往之处,既然如此,三有轮回怎么不是如幻般无自性的呢?

 

麦彭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释》中说:在胜义中抉择万法,一切都犹如虚空,了不可得;在世俗中抉择万法,一切犹如梦幻泡影,这就是圣者所行持的妙法。

 

《君规教言论》第二十品中云:“知此显现之世俗,犹如水月梦幻理,一切悉皆不执著,了知如空之胜义。”意思是,应知显现的一切世俗法,皆如水月、梦幻一般,故对一切都不要执著,了知其在胜义中如同虚空一般。

 

以前我们讲过一遍《君规教言论》,这部论典非常殊胜,是由麦彭仁波切所著。里面每一句金刚语都极具加持力,现在我一看到都特别生信心,不愿忽略掉一句。我已经把它翻译出来了,希望大家也能看一下。

 

◎珍惜法缘,以信趋入

 

以上宣讲了万法的真如法性。我们能闻思到这样的教言是非常有善缘的,因为这是世间最殊胜的甘露妙法。《中论》开头的顶礼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也明确说明了佛陀这一善说是世间最妙之法,任何智者都无法企及。这样的智慧宝藏,值得每一位智者深入研究。

 

世尊不仅具有超胜智慧,而且具有无量悲心。他是三界众生的导师,他在无怙主者面前,作其怙主;在无救护者面前,给予救护;在无皈依处者面前,为其皈依。他把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精进修持方能证得的境界,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并慈悲地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获得解脱。面对这样充满智慧和悲心的甘露妙法,大家不仅要生起感恩之心,也要逐步生起信心。

 

只要具有信心,任何人依靠佛陀的教诲甘露,都能彻底息灭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就像饮用了天人的无死甘露一般。当烦恼荡然无存之时,就现前了现空无别的智慧杲日,获得了无法言说的大乐。

 

◎修行窍诀

 

将二谛真如义结合起来,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修行窍诀:入定时,应安住在如虚空般的胜义境界当中;后得时,应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发菩提心、发殊胜愿、回向善根……

 

◎发菩提心

 

放眼望去,芸芸众生无一不受着业力的牵引,沉溺在三有轮回中不断生死,苦不堪言。很多人都不知道依靠佛法可以止息痛苦、获得安乐,就像一个病人疼痛难忍的时候,虽然良医就在他身旁,他却因为不了解而不愿接受治疗一样。每次看到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惨景象,我心里都会感到很难过,情不自禁地对他们生起悲心。

 

希望大家能尽量扩展自己的心量,多想想怎么帮助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众生,不要整天只想着自己。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或者为了自己的快乐而躲在这个山沟里,意义并不是很大。

 

我们闻思修佛法肯定要有一个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获得解脱。解脱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发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获得解脱,才是大乘佛子的首要目标。大家务必要明白这一点!让菩提心在自己的相续中生根、发芽、结果,是我们最重要的修行之一。

 

◎发殊胜愿,回向善根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尽量依靠佛法的甘露调化自他的相续,另一方面也应该发起利益众生的殊胜大愿。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讲,菩萨的百万大愿全部可以包括在《普贤行愿品》当中,而《普贤行愿品》的所有愿,就是《智者入门》中所讲的菩萨十大愿26;若把这十大愿再归纳,就是兴盛佛法、利益众生这两点。

 

[26] 《智者入门论》:菩萨十大愿:供养佛陀、受持正法、示现身体、趋入佛土、圆满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修行佛刹、随行诸菩萨、诸行有义、得大菩提。这十大愿包含无数十万大愿。

 

大家最好经常念诵《普贤行愿品》,发里面所有的愿,并把自己的所有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实在有困难,就发“兴盛佛法、利益众生”两个愿,这是法王如意宝留给我们的珍贵教言。法王在课堂上最起码讲过一百遍,常住的老道友都很清楚。

 

念诵时一定要以菩提心摄持,因为实现大愿的基础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我们才会心甘情愿舍弃自己的一切身语意来兴盛佛法、利益众生。平时,大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修学的目的唯有两个: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

 

◎学修稳固,才能自利利他

 

发了菩提心之后,还应该认真学习戒律等基础佛法。有些刚学佛的人,很希望早点帮助众生,不要说修五十万加行,连什么是菩提心都不知道,就急着出去弘法。这样已经有点过了头,虽然初心很好,但已经成了以盲导盲。弘法必须具有一定资格,就像在世间当老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一样,传播世间普通学问尚且如此,更何况弘扬出世间的甚深佛法呢?

 

再者,如果只学了一两个月、一两年,就急不可待地下山弘法,自己的见解尚不稳固,在劝导别人的过程中,很可能反而被对方用世间法给度了,很有这个危险性。就像《大智度论》里所说:在寒冷的冬天,把一壶开水浇在冰面上,虽然刚开始热气腾腾的开水能融化一小块冰,但过了不久,水的热气就会消失殆尽,之后它也凝结成了冰。所以,闻思修行至少五六年之后,再出去弘法比较好。

 

◎将佛教精神传递下去

 

在弘法过程中,不仅要懂得佛教教义,也要真正关爱众生。就像世间的学校,如果老师学识渊博,并且具有爱心、品行高尚,他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也会具有这些特点,他们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将会给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利益;如果老师专业水平很低,又自私自利、贪图利养,他的学生受到这样的熏染,以后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同样,我们这里作为一所受世界瞩目的佛学院,大家学成之后就要奔赴各地弘法,如果闻思基础稳固并发了广大菩提心,一心帮助众生,就会培养出很多对佛教、对众生有利的人才。反之,如果对教义只是一知半解,弘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恐怕很难将佛法的精神传递下去。

 

所以,大家一定要发起菩提心,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尽心尽力地用佛法甘露息灭众生的痛苦。

 

癸三(如是宣说之果):

 

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

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

 

藏文译本颂词:

 

若佛不出世,声闻已灭尽,

诸辟支佛智,从无依而生。

 

当前佛已经圆寂,后佛尚未出世,所有的阿罗汉和声闻都已趋入无余涅槃之时,诸辟支佛(《入中论》里称中佛,也叫缘觉)的智慧,可以在无所依的情况下,依靠自力而产生。

 

有些讲义把“无依而生”解释为,缘觉的智慧不依靠善知识而产生。《般若灯论》中后两句的译文是:“然有辟支佛,依寂静起智”,把“无依”译作“依寂静”,即辟支佛的智慧依靠身、心的寂静而产生。《三密经》中也说:“辟支佛依寂静故起实,智慧者由身心寂静为因故,智慧得起。”《显句论》中云:“由前世在他人前听闻真如之因的力量,不观待此世的讲授也以远离外缘而获得的独觉,无有导师,依靠身远离及心远离,或者不寻找善知识,以无所宣说之因获得证悟。”

 

◎为何宣讲缘觉果

 

有人可能产生疑问,此处的科判是“如是宣说之果”,果应该指真如之果,为什么要讲缘觉果呢?

 

实际上,龙猛菩萨是想强调,即使是以自身的寂灭作为追寻目标的声闻缘觉种性者,如果能趋入佛陀所宣说的无我真如法性,也能得到永远摧毁老死的涅槃。倘若因为善根尚未成熟,而不能在今生获得解脱,但以今生修行的因缘力,也必定能在他世获得解脱。

 

缘觉和声闻所证悟的空性,如牛蹄迹里存留的水一样微乎其微,而菩萨证悟的空性却如大海一般广阔无垠,但即使依靠缘觉的这种智慧,在没有任何顺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解脱,那更何况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人呢?

 

所以,颂词虽然直接在讲缘觉果,实际上间接说明了,如果今生证悟了缘起空性,不管在今生还是来世,涅槃之果一定会现前。

 

◎缘觉并非无依而解脱

 

有人又提出:缘觉,尤其是麟角喻缘觉27,是“无依”而成就的,你们凭什么说他是依靠前世的因缘而解脱的呢?

 

[27] 又作麟角独觉、麟喻独觉。指独居证悟之缘觉人。为‘部行独觉’之对称。二种独觉之一。独觉,又译作缘觉。据俱舍论卷十二、俱舍论光记卷十二记载,独觉中麟角喻者,要修百大劫菩提之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以独居悟道,犹如麟之仅具一角,故称麟角喻独觉。

 

答曰:虽然表面上看,缘觉是在佛未出世、声闻灭尽时出现于世,没有依靠任何其他外缘、佛法或善知识而成就,就如《大圆满前行》中所说:“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但实际上,诸法皆依因缘而生,不可能无因无缘,缘觉也是如此,并非真的无依成就。他因为前世发愿和修习中观、般若法门,相续中存有般若空性的习气种子,今世种子苏醒才能现前智慧而获得涅槃。

 

如《中观四百论》云:“今生知真性,设未得涅槃,后生无功用,定得如是业。”意思是,如果今生通达了真如,即使未得涅槃,后世在无有任何功用的情况下,也必定可以获得解脱,就像顺后世受业一样。

 

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月称论师的《显句论》、果仁巴大师的《正见之光》和宗喀巴大师的《理证海》都引用了《中观四百论》的这个教证。大家不要认为背诵《中观四百论》没用。如果以前背过,此处理解起来肯定没问题;如果没背过,可能这一颂出自哪一品都不知道。

 

◎遇到空性妙法,解脱不再遥远

 

这一颂说明了真如法性的力量巨大无比,一旦与此甘露妙法相遇,就一定会获得正等觉果位,这是任何人都不可阻挡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些人即生就能解脱,如同现世现报之业;即使今生未能解脱,当中阴界的阎罗卒等恐怖景象现前时,他可能会认识自心本性而获得解脱,如同大圆满所讲的那样;如果实在未能认识,那无论转生何处,即使像缘觉一样,未值佛陀、善知识出世,也能无依证空而解脱,就像得到无上大圆满法之后,即使今生没能证悟,来世必定可以解脱。这些都是通达中观的功德。

 

大家最好今生就能通达中观,即使没能通达,仅凭种下的般若空性种子,甚至对此产生了怀疑,也能毁坏轮回的根本。如《中观四百论》云:“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就像文革期间,藏地很多高僧大德在自己的住处周围,听不到一句佛法、找不到一本佛经、寻不到一位善知识,但他们由于前世与般若法门因缘甚深,见解根深蒂固,所以尽管身陷逆境,修行境界却仍然与日递增,在被恶业笼罩的黑暗时期,也能超然解脱。他们有些在监狱里成就,有些在山上虹身成就,这样的事迹非常多。

 

总之,如果大家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解脱就不再成为问题,以后即使上师们圆寂了,佛法隐没了,自己身陷黑暗境地,你们在喇荣沟学过的智慧波罗蜜多也可以现前。那时你身边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佛教,最后,当你虹身成就的时候,他们一定万分惊讶:“啊,这位上师竟然化光飞走了!”追悔莫及为什么当初没有依止你,然后连忙对着你的法衣作顶礼、皈依……(众笑)

 

◎智慧度乃五度之明目

 

我们作为大乘行人,一定要了知《般若摄颂》所说“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阙慧五度无眼等,无力能证菩提果”的道理,意即,如果没有智慧度,即使具足其他五度,也不能获得解脱,就像由盲人引路无法进入城郭一样。我们一切的修行都要以智慧为基础,智慧波罗蜜多对于菩萨而言至关重要!

 

◎“修”才能得到

 

我们应当像常啼菩萨寻找智慧佛母一样28,不惜舍弃身命地去寻求真如法性之义。得到之后,就应该认真行持。

 

[28] 《大圆满前行》“依止上师”的教言中宣讲过此公案。

 

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中讲了四种难得:佛陀讲法极难得,佛法住世极难得,值遇佛法极难得,获得人身极难得,并劝诫我们说:末法时代,一定要依止寂静处,依止善知识,一心一意精进闻思中观法门,因为它是断除一切轮回痛苦的甘露妙药。宗大师还劝勉每个人都应发下誓愿: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依靠殊胜的中观法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

 

世人常说:“等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解决他们的终身大事。”为了能让儿女婚后生活美满,父母们愿意倾尽所有。其实,婚姻算不上什么终身大事,出离轮回才是真正的生生世世大事,而要想出离轮回,就要通过修持中观证得无二慧。

 

所以,一切获得当中,无二慧才是最大的获得!在值遇这样难得的妙法之后,大家一定要长期依止善知识、善道友,不断修持,这样贪嗔痴等所有分别念就会自然灭尽,无勤获得殊胜的果位。

 

希望大家能利用今生短暂的时光,尽量学修中观。虽然获得一地之后,才算真正证悟了空性,但通过再三闻思修,自相续也能生起中观无二见。有些道友下了很大功夫,在短暂的一两年中,就通达了中观无二法门。以前有些上师也经常讲,如果闻思中观时间长一点,期间又非常精进,凡夫人从理论上基本可以通达。

 

◎证悟空性之果

 

通达中观之后,对空性法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将会与日俱增,而贪求世间八法之心则会逐日递减,直至寂灭。这也是寂天菩萨讲完《入行论·智慧品》之后,讲利益众生和息灭世间八法的原因,因为这是证悟空性之果。

 

若有了中观正见,对大圆满本来清净的见解,自然也会通达无碍。无垢光尊者在讲《大圆满心性休息》本来清净的时候,常引用《中论》颂词来印证大圆满见解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没有中观正见,只想依靠大圆满的见解来获得解脱,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若归纳本品之宗旨,即主要宣讲了两种无我的修法精要。在“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以前,为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的共同观修次第;其后至“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为法无我的不共修法。当断完了人我和法我,即真正趋入缘起性空之义后,真如的本面便会自然呈现。

 

◎“缘起性空”是最胜之法

 

佛陀教法最大的不共特点就是缘起性空。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讲《定解宝灯论》的时候,一开始就对缘起性空赞叹不已,说这是佛陀唯一真正宣扬的教义。当时我没去,后来我翻译《定解宝灯论》时听过一遍录音。佛陀的这一密意,只有依靠上师们的窍诀才能真正通达,否则,我们根本分不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阿底峡尊者也说过需要以窍诀来了知佛法29。

 

[29] 昔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迎接他的是大译师仁亲桑波。大译师的译作颇丰,在藏地也很有威望。当时见到阿底峡尊者时,大译师已是85岁,须发皆白,而阿底峡尊者是61岁。大译师的印度语很流利,所以让阿底峡尊者一见如故,特别欢喜,陌生感也消失了。来到大译师的寺院以后,阿底峡尊者问他:“您对诸如此类的正法,了知得如何?”之后,尊者对显宗、密宗里的种种法门逐一询问,结果译师似乎无所不知,一一对答如流。尊者十分喜悦地称赞道:“极为稀有!在藏地有像您这样的智者,我都不需要来了。”尊者感到意外,是因为请他的人是哭着哀求的:“现在藏地没有人懂佛法了,只有您去才能拯救佛教啊!”但现在他发现,眼前竟然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尊者接着问道:“那么,在一垫上,该如何修行这一切法呢?”译师回答说:“应当遵照各个宗派所说来修持吧。”译师有个三层殿,上午,他去小乘殿修小乘法;中午,他到大乘显宗殿修大乘法;下午,他去最上面的密乘殿修密法。阿底峡尊者察看了他的修行环境以后,悲伤地说道:“译师您错了,看来我还是有必要来藏地。”

 

佛陀所有教言当中,窍诀性的教言就是缘起性空——胜义中,万法如虚空般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前后世、因果等一切诸法皆依因缘而生,如梦如幻的显现不虚存在。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唯一特点,是所有学说当中最胜妙之法,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开发。

 

这次我们学《中观根本慧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通达缘起性空之理。

 

有些道友可能觉得:为什么老是反复讲这些啊?您都讲过很多遍了。我想,多重复几次,印象肯定会深一点。法王如意宝说过,他以前学医时,有位老医生每天都给他讲某种药的功效,他听得都起了厌烦心,后来那位医生对他说,讲得次数多一点,慢慢就养成了耳边的习惯,习惯又在心里变成了自然,最后就形成了定解。后来证明,这位医生的话确实有理,后来每当提到此药的名字,法王马上就会想起它的功效,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如果大家能真正领会缘起性空的意义,即使其他什么法都没学会,对佛法的信心也不会退转。如果有了不退转的信心,今生该得的解脱,其实就已经获得了。

 

壬二(以教证总结):

 

《般若波罗蜜经》云:“极勇猛,色非是我非是无我,乃至受想行识非是我非是无我,若色受想行识非我体非无我体,是名般若波罗蜜。”

 

《空寂所问经》云:“一切众生,竖我见幢,张无明帆,处烦恼风,入生死海。诸佛大悲,张大教网,捞漉天人,置涅槃岸。”亦云:“不二安隐门,能破诸邪见,诸佛所行处,是名无我法。”意思是,不二法门是安住和隐蔽的般若法门,依此能破除一切邪见,一切诸佛所行持的波罗蜜多处,就是无我法。

 

无我法非常重要!虽然凡夫人想要完全通达比较困难,但只要经常串习,我执一定会日渐减轻。如果我执原来像一个小瓶子,学了中观之后,反而变成山王一般,那学修肯定出了问题,一定要及时调整;如果利益众生的心越来越切,无我的观念越来越强,说明中观法的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之后就要让它稳固增长。

 

希望大家都能背诵这一品,只有十二个颂词,如果这点颂词都背不了,就算不上中观行人了。即使是八十岁的老年人,我也希望你们从明天开始背诵,种下一些中观方面的善根,这对你们的解脱非常重要!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八观我法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