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06课

 

从无明到老死之间有十二种途径,这十二种途径即称为十二缘起。在世俗当中,所有众生都是依靠十二缘起而轮回流转,但在胜义当中,十二缘起也是空性的,第二十六品《观十二缘起品》即讲述了这个道理。

 

十二缘起可分为“顺行缘起”和“逆行缘起”。按照果仁巴大师的科判,“顺行缘起”有两重因果——“能引因果”和“能成因果”,其中“能引因果”又分为“能引之因”和“所引之果”。“能引之因”是指无明和行,即众生因被无明所覆,为后世造作了三种行(善业、不善业、不动业三种业),以此而转生六趣。“所引之果”是指,依靠无明和行,便会引生后面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上节课讲了其中的识和名色,今天开始讲六入等。

 

关于十二缘起的道理,《俱舍论》中阐述得较广,去年我们学习过。如果忘了,可以翻开《俱舍论讲解》和《俱舍问答》回顾一下。十二缘起感觉上好像有点难懂,其实详细分析之后也不是特别难。《现观庄严论》里也专门讲过十二缘起,如果我们明年都还健在,希望也能学习一下这部论。

 

通达十二缘起非常重要!

 

下面一颂主要讲六入和六触,颂云:

 

名色增长故,因而生六入。

 

藏文译本颂词: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

 

(其中后两句在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中缺漏,此处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补。)

 

依靠名色而产生六入;依靠六入而产生六触。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即六根)。一旦名色形成,其果法眼根等六处也随之而产生。也就是说,识入胎之前,中阴身有四蕴,这称为名;识入胎之后有了色蕴,这为色(一般来讲,眼睛、手、脚、身体等没有真实形成之前的凝酪等称为色);当名色渐渐增长,经过住胎五位或七位,眼耳等所有的根就形成了,这就叫六入或六处。这些道理在《俱舍论》《七宝藏》《上师心滴》里都有宣讲。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可以出现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依靠六处、六境[尘]与作意三者的和合,又继而产生了六触。

 

关于触的观点,有部和经部有些不同。按照有部的观点,从胎儿刚刚出现眼耳鼻等六根,一直到婴儿出生之后两年半的阶段称为触,因为这个阶段六根可以取外境,触觉已经出现了,比如,一岁的孩童虽然感觉比较幼稚,但如果拿个东西在他眼前晃,他就会马上闭起眼睛。由于已经有了触觉,故这个阶段称为触。

 

按照经部宗的观点,触并不是在某个阶段上安立,而是在心所上安立,即根、境、识三者的和合为触,比如,眼睛能见到外境、耳朵能听到声音、身体能接触到事物,这些就叫作触。

 

下面两颂主要分析,触以什么因缘产生、触的本体是什么。颂云: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触;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

 

(此偈颂在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中缺漏,此处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补。)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产生了眼触,是故依靠名色而产生了识处。

 

前面分析过,依靠名色而产生了六入(即六处,或者说六根),依靠六处而产生了六触。此处是分析,触到底是依靠哪些因缘产生的。

 

◎触依三种因缘而生

 

触需要依靠触的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这三种因缘产生。以眼为例,按照小乘的观点,看见柱子的时候,必须要有增上缘——眼根、所缘缘——外境柱子,以及等无间缘——想要看它的作意,具有这三种因缘,并依靠受等遍行25而生起了眼触。

 

[25] 遍行:指任何认识作用发生时,所生起之心理活动,即随同心及其他一切心所生起的心所法,因其具有普遍性,故称遍行。包括: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称为五遍行。

 

所谓作意,《俱舍论》认为,凡有“我想要看”的这种意乐,或者说有启动的这种心,即称为作意;如果无意中看见柱子等,则不具足想看的作意。但按照有些论典的观点,凡是心往外境动摇即叫做作意,不一定要有明显“要看”的分别念。

 

关于触的产生,《量理宝藏论》中也阐述过,如云:“由对境根及作意,所产生者乃为识。”前一刹那,所缘缘的对境、增上缘的根,以及等无间缘的作意三者聚合,第二刹那生起具境相之识,这也即是接触法相的触。

 

◎是故说,触依名色产生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这里的“识”并不是指十二缘起里的识支,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识。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认为:之所以说触(识处)是依靠名色而产生,是因为触的等无间缘——作意属于四名蕴,触的增上缘——眼根与所缘缘——色法,属于色蕴。此处的名色概念,与《俱舍论》中所讲的十二有支之一的名色概念略有不同。

 

刚才讲过有部和经部对于触的解释,这与本颂的解释有点不同。对于不同的解释方式,大家应该灵活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

 

下面宣讲六触的本体,意思与上一颂基本相同。刚才是专门分析六触中的眼识,此处做总结性分析,意即,鼻识、耳识等其余五种触也是如此。

 

情尘识和合,以生于六触;

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

 

藏文译本颂词:

 

情尘以及识,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触,由触而生受。

 

根、境以及识三者的和合产生了触,由触又产生受。

 

◎六触的本体

 

触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呢?颂词第一句中的“情”是指六根,“尘”是指外面的六境,“识”是指作意,并非指眼识等。六根、六境、作意三种因缘和合之后,就产生了六触。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说:“触的本体是由眼根[情]、色法[尘]以及眼识三者和合,而判断出外境的悦意、不悦以及中庸的心所,就称之为眼触。”

 

◎由触而生受

 

“受”是十二缘起的第七支。因为众生相续中存有各种习气,依靠眼耳鼻舌等六触判断外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受。比如,当大家的眼根、作意,以及我前面的茶杯三种因缘聚合时,就会生起触;有了触,相续中就会生起各种感受:有的人觉得这个茶杯很漂亮,产生了乐受;有的人不喜欢,生起了苦受;有的人没什么感觉,生起了不苦不乐的舍受。这是按照经部宗的观点来分析。

 

按照有部宗的观点,整个十二缘起的流转是在三世当中安立,即从众生未入胎、入胎、整个生长过程、死亡,直至死亡后转生后世……如果按照这种安立方法,胎儿刚出现眼耳鼻等六根直至两岁左右,称之为“触”;“受”是指从两三岁直至成年之前(十四五岁),在此期间虽然他还不知取舍,但有苦乐的感受,比如,身体接触火的时候,有苦的感受;吃美食的时候,有乐的感受。

 

己二(能成因果)分二:一、能成之因;二、所成之果。

 

庚一(能成之因):

 

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爱。

 

藏文译本颂词:

 

以受生渴爱,因受生爱故。

 

以三种受就会产生三种渴爱,因为以不同的感受就会产生相应的爱。

 

◎以“受”生“爱”

 

有了受之后,就会产生爱,“爱”是十二缘起中的第八支。爱支到底是什么样呢?比如,见到茶杯时,如果相续中有快乐的感受,就会生起不愿离开乐受的渴爱;如果有厌烦的苦受,就会生起排除、脱离痛苦的渴爱;如果感觉比较平和,即有一种等舍的感受,就会生起令其不退失的渴爱。这里所说的爱,与世间人的说法不一样,世间人把不愿意见、想抛开的心态叫做嗔恨,但在十二缘起中,把这种嗔恨的心态也称为爱。

 

“爱”和“受”的意思有时比较相近,以《俱舍论》中三种受(悦意的乐受、不悦意的苦受及此二者以外的舍受)的解释方法来解释“爱”也完全可以。总之,以对外境的不同感受,可以产生相应之爱。

 

反之,如果没有感受,就不可能产生爱。比如,如果没有见到外境,就不会有乐受、苦受或舍受;若没有乐受,就不会有愿意接受快乐的爱;没有苦受,也不会有不愿意接受痛苦的爱;没有舍受,就不会有令其不退失的渴爱。

 

◎对“爱”的不同解释

 

按照有部的观点,如《俱舍论自释》中讲:从能做不净行一直到能圆满享受所有妙欲的整个过程,一般从十几岁到中年之间,叫做“爱”。

 

经部宗的观点与之不同,他们认为:愿意享受贪嗔痴烦恼的这种执著就是爱受,换言之,依靠三毒来爱求的心,就称为爱。比如,遇到不喜欢的对境,以嗔恨心想抛开它;遇到喜欢的对境,以贪心想得到它;对于不是嗔心和贪心的对境,以愚痴心来摄持。

 

下面宣讲十二缘起中的第九支——取支。颂云: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依靠爱的因缘而有四取,依靠取的因缘又产生有。

 

◎依“爱”生“取”

 

众生有了爱之后,便会采取行动,期间身口意的行持就叫作取,即以爱为缘而产生了取。比如,一个人成年之后,为了生活会投身事业,他整个追求行持的过程便称为取;又如,一个人长大之后,要娶妻生子建立家庭,按照有部观点,这时他的取已经开始了。

 

有部认为取有四种: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欲取。所谓见取,就是除了萨迦耶见和戒禁取见以外的三种见(即邪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就是将颠倒的、不清净的戒律当作清净的戒律,如外道持牛戒、狗戒等;我语取,是指三界的人我执;欲取,是除了以上三种取以外的贪执欲界五欲的烦恼。按照经部的观点,只有一个取,仅仅指贪心,并不承认有四取。

 

◎依“取”生“有”

 

“因取故有有”,后面的“有”指“三有”,是十二缘起中的第十支。一旦有了取,就会因为取而使业具有能力,取受者也就会流转于三有,“有”也就由此而形成了。

 

“三有”分为果的三有和因的三有,这里是从因的角度讲,有了取就会开始造业。比如,依靠我语取——人我执,也许会造善业,也许会造恶业,这些善恶业都是后世三有的因,因为这些业决定会出生后世的三有,所以就在因上安立果名叫“有”。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如果取受者不再取受,就获得了解脱,不会再有三有。

 

◎如何解脱三有

 

如果能以妙观察智而不依存于取受,则三有的本体也就不会产生。所以,一旦不存在取受,就成为了解脱者,三有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依靠智慧断除“取”这一轮回的根本,就可以获得解脱。

 

怎样才能断取呢?因为万法都是空性的缘故,故我语取(人我执)不可能存在。可以运用第九品《观本住品》26中抉择无有本住的方式来遮破人我;我不存在,自然就不会有取;没有取,就没有业;没有业,也就不会有后有。

 

[26] 《观本住品》云:“若见闻各异,受者亦各异。见时亦应闻,如是则神多。”意思是,如果见者、闻者、受者等各自为异体,那么见色时也应听到声音等,如是则有众多人我的过失。故人我不能成立。

 

十二缘起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多翻阅一下相关论典。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和印顺法师的《中观论颂讲记》中阐述得稍微广一点,《俱舍论》和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有解释。

 

有些道友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整天花费很多时间金钱用于打卦、求神通等,最重要的经论却被他们弃之一旁。懂得取舍非常重要,应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