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四个科判,每个科判对应一品,也就是第五品到第八品的内容,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如何修持菩萨行的种种方法。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在这一品当中主要讲到菩萨所做的种种殊胜的行为,首先从他的果开始讲,然后想得到果的话,因是如何得到的等等,一个一个抉择之后,相续当中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再进一步修持菩萨行,如是就可以逐渐从世俗位的菩萨过渡到胜义位的菩萨。我们如果真的要变成殊胜的菩萨的话,不修持他的因是不行的,如何修持他的因呢?在修持他的因之前,必须要了解什么是他的因。在闻思修的三个阶段当中,第一步就是听闻,听闻了这样的方法之后,进一步思维,遣除怀疑,生起定解。在有了这样的定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开始实修,如是通过闻思修的次第,逐渐净治自己的相续,逐渐产生菩萨的种种广大殊胜的功德。
最后一个科判,劣慧的声闻对大乘的教法为什么不能生起信心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小乘来讲,一方面针对大乘行者来讲,如果对这样一种菩提心殊胜的功德还没有办法真正产生信心的话,就要知道它的原因,知道之后断除障碍,然后就可以顺利产生菩提心。
己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分三: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二、佛果殊胜;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三个科判都是从不同角度成立佛陀是一切修行当中最圆满的果位,所有修行人都必须要达到的终极的果位。
庚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
有些人就问,前面通过断除四种颠倒执,要发起菩提心的话,那么菩提心的功德是什么呢?大菩提的本性是什么?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首先要抉择佛果的本体很殊胜呢?我们做每个事情,要愿意趣入,很有兴致去做的话,必须要了解做这个事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明了了利益才会去做。比如世间上的人也是为了追求种种的欲乐,他也知道得到了这些资具之后就可以好好享受,可以遣除贫困,可以使身心安乐等等,所以他就很有兴趣去趣入。
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的行者来讲,世间的种种五欲,世间八法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其次,声闻的终极果位,无学果(罗汉果)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果位呢?虽然罗汉已经超越了轮回,永远不再入轮回了,但是从他的发心,他所修的道,以及他所得的果和得果之后所做的事业,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并不是大乘种姓者应该趣入的。所以这个应该可以认为是一个歧途。
既然去除了前两种,那么应该知道,单单佛果才是大乘菩萨应该达到的目的地。那么佛果究竟有什么功德?首先必须要抉择,抉择之后我们才知道获得佛果之后就可以究竟圆满自他二利,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都可以通过佛果来圆满,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得到佛果的方便而度化众生。知道之后就很愿意趣入。
既然要得到佛果,我们知道必须要通过一到十地之间的不断修行,而一到十地之间的菩萨行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必须要修持两种菩提心,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因就是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最初在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生起的话,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它产生。所以从佛果推下来就知道发起愿菩提心是有很大必要的。从佛果的殊胜就带动我们的相续产生对佛果的希求,发起菩提心。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这里从作业方面抉择得到佛果的利益。作业就是“诸佛所动作”,佛陀的一切身语意的行动,完全都是有因缘的,什么因缘呢?全部都是为了众生而做的。“都非无因缘”,对众生没有利的种种因缘不可能发起佛陀身语意的三种事业。“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佛陀乃至在出息入息之间,他也是在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就抉择到了佛果的殊胜,既然佛陀在出入息之间都要利益众生的话,那么佛陀的种种明显的度化众生的事业,他的行动等等完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这里为什么单单从佛的事业进行抉择呢?我们了解了佛的事业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佛陀既然有这么殊胜的事业,他相续当中为什么能发起这样的事业呢?就因为他功德已经圆满了。他功德已经圆满了,出入息才能利益众生。如果功德没有圆满,相续当中的智慧没有究竟,或者悲心、能力没有究竟,就不可能在出入息当中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在每一刹那之间,每一个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这种事业来自于他相续当中的圆满的功德。一般的众生没办法做到这个的原因,比如说现在的凡夫众生,有正知正念的时候想到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但是在很多时候,绝大多数的时候,或者就是随顺于一般的无记的发心或行为,或者随顺于恶业的发心和行为,所以就不可能像佛陀一样。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声闻、缘觉的事业是什么呢?他自己的修行圆满之后就趣入了无余涅槃,灰身灭智的境界。他趣入涅槃之后,对众生来讲就没做到什么事业。由此推知,他相续当中的种种功德,对他自己来讲虽然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但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种种菩提心所引发的大菩提功德,所以他只是已经趣入了寂灭这一边,根本没办法利益众生的。
再说众生的事业,他所做的全部都是追求世间八法,通过他所做的事业来推知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肯定只是充满了世间八法的贪嗔痴的念头,不可能有真正利益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堕入了轮回的一边。
所以,一般的众生堕入了轮回的一边,声闻闻缘觉堕入了涅槃一边,只有佛陀轮回和涅槃两边都不住。就是因为一方面佛陀已经圆满了殊胜的智慧的缘故,轮回不能染污;一方面佛陀圆满了大悲心的缘故,他也不会住于涅槃,涅槃这边对佛陀来讲也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现观庄严论》等很多论典当中都讲过,佛陀是智悲双运的缘故,轮回和涅槃二边皆不住,这就是大菩提心的本性。
从这些方面一一推知我们就知道,佛陀能够做到这些事业,全部都是因为相续当中的功德圆满。由这样一种事业体现出来的功德,我们应该追求。像这样的佛果,每一个大乘种姓的人应该值得追求。
进一步分析,“诸佛所动作”讲记当中主要是讲身语意的种种动作。虽然佛陀在他自己的本性当中是恒时不变动的,佛陀恒时没有身体趣向哪个地方,语言说妙法,意为了众生很可怜而发起悲心,这样有勤作的行为对佛陀来讲完全没有了。但是在众生有分别心,或者还没有究竟断证的凡圣面前,佛陀是有动作的,他的身体经常发光,经常给别人摩顶等等,遣除众生的种种障碍,遣除众生的种种病苦,身体方面经常显示如是的功德。
语言方面经常宣说种种妙法,小乘的教法、大乘显教、密乘的种种教法,只要是针对不同的根性,佛陀都是如是宣讲,所以所宣讲的正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义妙文巧,佛陀所宣讲的种种正法具足如是殊胜的功德。而这样的一切善法全部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听到这些所传的正法之后,跟随自己的根性,小乘根性的听到佛陀的教法之后趣入小乘的解脱道,大乘的种姓听到大乘佛法之后,发起菩提心,修持二无我空性,最后获得佛果。像这样的话,佛陀的语言完全都是利益众生的。
佛陀的意也时时刻刻都在关照着每一个众生,我们学过其他很多论典当中,比如说《极乐愿文大疏》中就提到了,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六时当中都在注视着每一个众生,在三界轮回当中,每一个众生的行为,他们的发心,谁在受痛苦,谁在受安乐,谁从道中退堕了,谁在发起菩提心、在积累善根等等,可以说佛陀时时刻刻都在观照着。以前我们学过《百业经》当中也是讲,即使大海离开波浪,但是佛陀对众生的观照根本不会远离的。
所以佛陀身语意的种种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的,没有利益众生的因缘,佛陀绝对不会发起。这个方面是从佛的身语意三个自性进行抉择的。那么佛陀的身语意利益众生的时间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时做有时不做呢?这里说“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一方面,讲记当中提到佛陀在出息的时候放出光明,显现成浓云,然后降下甘露雨,息灭地狱的烈火。从这个角度解释。从时间方面解释也是可以的,因为佛陀显现上有出入息的,每一个出息入息之间就代表了每一个刹那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恒时的时间当中,佛陀的身语意都是在利益众生,从来不会间断,可以说不管是圣者也好,凡夫也好,佛陀也好,身语意不包括的绝对没有。所以从方方面面讲,佛陀的事业是非常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幻师,他请一个叫朱多吉的具德比丘到他家里去做夏,在三个月当中,这个比丘就在他家里修法。这个幻化师的房子下面安了很多幻轮,这些幻轮如果没有一个有福德者加持的话就不会运转,这样的话很多事业就没办法成办。但是他所邀请的这个比丘,他的戒律、禅定、智慧都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这个比丘到了这个宫殿之后,通过他的福德力加持,幻师房子下面的种种幻轮自然转动,幻师种种事业就自然圆满了,所以他就非常感谢这个比丘。在三个月圆满之后,他就供养比丘很多很多殊胜的财物。比丘就很谦虚,他说:“我实际上没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供养我种种的财物呢?”这个幻师就说:“虽然你在勤作方面没有做很多念经、念咒等等加持,但是因为你在地方自然而然成办很多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恩德是很大的。”
比喻对照意义是什么呢?这个比喻当中所讲的核心就是说这个比丘他没有通过勤作也任运成就了幻师的事业。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佛陀虽然在法身当中毫不动摇,但是通过他往昔的发愿力,或者他往昔修善法的功德力,在不动摇当中自然而然成办了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说明佛陀的功德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佛陀没有动任何的分别念,佛陀已经没有一切分别念了,不是像入禅定者一样的不动分别念,佛陀的一切分别念完全已经消融于法界了,不像凡夫这样想“我现在要去利益众生,这些众生很可怜”“我要为众生传法”等等,这样的分别念佛陀是绝对没有的。在《宝性论》或者《入行论》智慧品当中都讲过,以前也有很多辩论,学过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没有分别,但是可以任运的度化众生。这方面就说明了佛陀的事业殊胜。
庚二、佛果殊胜:
这个问题没有单独提问,原因是第一个颂词和第二个颂词都是关于成立佛陀的功德殊胜方面的。第三个颂词是辩论,是遣除反方面的疑问和怀疑。这两个颂词主要是从正面成立佛陀有什么样的殊胜功德,第一个从事业方面讲,第二个从果方面讲。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首先用死主作比喻,在整个世间当中,每一个众生都是非常畏惧死主的,如果哪天听说死主已经降临到某个地方了,肯定大家都是非常恐惧的,因为死主一旦降临就意味着有人会死亡。谁死亡呢?不知道。假使大家听说死主要降临到某个村庄,或者某个地方,那肯定是很畏怖的,或者每个众生对死亡都是最害怕的,所以世间有这样一种传统,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生命,那么其他的财产、身外之物,乃至于自己的手脚都可以舍弃。所以在整个世间来讲,对生命是极为执著的。所以说“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这是从死主的角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就好像世间的人对死主极为恐怖一样,死主对遍智的声音也是极为恐怖的。不要说真正看到佛陀,听到佛陀的法语,就是听到宣讲佛陀的名号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死主也产生极大的畏惧,马上逃跑,不敢接近佛陀。就是因为以前,从显现上来讲,佛陀成佛之前降伏四魔的时候,其中死主魔就已经降伏了。所以从比喻的角度来讲,因为这个死主魔以前被佛陀降伏,所以一见到佛陀,听到佛陀的声音的时候,马上产生很大的畏惧心。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曾经降伏四魔当中的死主魔的时候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还有从世间轮回的众生来讲,众生通过业缘不断地在生死当中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一旦哪天听到佛陀,听到遍智的名号的时候,可以说就远离了死主的畏怖了。为什么这样讲呢?一方面讲如果一旦听到了佛陀的名号,有些下等者或者懈怠者虽然现世当中没办法获得解脱,乃至于几个大劫当中他还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陀的名号,这样一种福德善根已经深深地种在他的相续当中了。这样的善根一旦成熟,每个众生可以说都有一种解脱的种姓,一方面有这样的种姓,一方面在相续当中执著殊胜的佛号作为缘,两者一会合之后,肯定会逐渐地苏醒的。这样的殊胜的善法一苏醒之后,他就会自然地趣入解脱道,然后修习佛法获得解脱,从今以后远离死主的畏怖。这是从整个轮回的角度观察。
还有一部分众生听到佛陀的名号之后,当下产生欢喜,当下产生殊胜的信心,趣入佛法修行,在一生当中或者短短的时间当中就已经能够战胜死主,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死主是极为生畏的。死主根本不敢靠近的,一旦听到遍智佛陀的声音的时候,死主就远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再加上前面所讲的佛陀胜伏死主魔,这三种根据可以知道佛陀的佛果是极为殊胜的。
比喻说,一个国王的太子诞生的时候,他下令大赦天下,在牢狱当中的很多囚犯一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很欢喜,当下就产生很大的欢喜心。这个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一切在生死牢狱当中被束缚的众生,听到遍智的声音的时候,或者他已经知道了,马上产生欢喜,或者他相续当中还不知道佛果的殊胜,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号的因缘,他也可以逐渐逐渐远离轮回,远离死主的畏怖。究竟来讲他肯定是会生起欢喜的。这样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就说明了佛果是非常殊胜的,名号也可以使众生离开怖畏,何况真正去亲近诸佛、供养诸佛、随佛修学,这样的善根更不可思议。
所以从很多这样的比喻、教证我们可以抉择,现在我们遇到佛法,我们不仅仅是听到佛号了,每天都在精进的修持,每天都在对佛陀宣讲的经典、论典不断地闻思,这样的话当然具有很大的福德,我们可从这个方面推知,以前肯定是已经种下了殊胜的善根的,否则不可能无因无缘就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我们是仅仅在相续当中种下一个习气吗?以后再解脱吗?还是现在依靠这样的因缘,当下就精进地修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脱呢?虽然我们在相续当中种下善根是总有一天会解脱的,但是在这个时间当中也许还会流转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应该选择这条道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应该选择遇到佛陀殊胜教法的时候应该精进地修持,用自己所有一切的时间、一切的精力对佛陀的教法进行抉择,进行实修,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智者。否则的话,已经到了宝山之后什么都没有取,空手而回,这个是在佛陀经典、祖师的论典当中呵斥的。现在我们既然遇到了如是殊胜的机缘,千万不要到了宝山再空手而回,这就是不理智的行为。
庚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个方面针对的一种邪见就是,有些人会说,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宗派的外道,因为那个时候佛陀的事业、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名声到处传扬,所以很多外道心生嫉妒,他们集聚在一起商量之后,给佛提出十四个问题。按照他们自己的打算来讲,佛陀不管怎么回答都是不圆满的,只要佛陀一回答,他马上下面的问题就来了,他们好像从各个方面都把去路堵死了,好像要让佛陀名声扫地,想从这方面胜伏佛陀的智慧。
但是他们提问题之后,佛陀根本没有作回答,根本不作授记,所以从这个角度,当时就摧伏了很多外道的傲慢心。这些外道就说这个佛陀确确实实智慧是非常圆满的。我们以前商量好的这些事情,不管从哪个方面回答,这些答案都用不上了。从很多记载看的时候,很多外道当时一见到佛陀不作回答的行为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了信心,马上就改邪归正了。
佛陀的智慧确确实实是周遍的,按照我们来讲肯定不管怎么样要作回答的,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回答好像就不对,好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或者觉得不回答就不能调伏他们等等,这就是因为相续当中的智慧、方便没有圆满的缘故。佛陀这一切都圆满了,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因为完全已经了解了一切众生的根性,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的想法,一切的结果等等,全部刹那现量当中了知的缘故,所以佛陀对这十四个问题不作记别。这就是佛学当中很著名的十四种无记。
有些人说佛陀因为当时没有回答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说明佛陀不知道答案而没有回答,所以成立佛陀不是遍智。他们想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个颂词回答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佛陀没有作回答,所以才能成立佛陀是遍智的。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种种分寸,佛陀掌握得很清楚。既然佛陀有这样一种善巧的智慧,“以是何因说”,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根据,你成立遍智佛陀不是遍智?根本没有理由。
十四无记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了,第一组问题:世间有边,或者没有边?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是第一个问题当中的四个;第二,世间是常有的,还是无常的?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第三,佛陀涅槃之后是有,还是没有?二俱?双非?第四组问题:我和蕴是一体还是异体?这样十四个问题。
这十四个问题,按照佛陀的智慧来讲,完全可以作最圆满的抉择,但是就是因为外道提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发心,或者他们当时相续当中的状态是什么呢?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处在一种常执或断执,或者邪 见的状态当中,所以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给他们抉择,当时都没办法调伏他们,没办法真正让他们产生正见,所以佛陀就没有作抉择。
在这十四种无记当中的世间是什么呢?《入中论》的讲记当中讲到,世间实际上就是五蕴,也就是说五蕴到底是有边还是没有边?如果有边,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灭尽?如果佛陀说是有边,他马上就要说:“既然是有边,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实际上在佛教当中讲这个是无有开始。什么时候灭尽呢?他们又开始提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存在种种邪见的缘故,所以他们提问五蕴到底有边无边的时候,佛陀就不作回答了。
然后说世间是常有还是无常?如果回答是常有的话,他马上就产生常执,如果说无常的话,就产生断执。这样佛陀就观察到对他们没有必要,回答之后他们肯定还会继续产生种种邪见。
佛陀涅槃之后有没有?他们是站在认为佛陀是一个凡夫,在这样一种邪见的状态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佛陀说有,或者没有,都不能调伏他们。
五蕴和我是一体还是异体?如果说是一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蕴我,五蕴即是我;如果说蕴和我是异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我是离开五蕴之外存在的,不在五蕴的相续当中。
佛陀观察之后,实际上他们就是相续当中充满了邪见而提问的,所以跟他们回答之后,他们没办法抉择的。如果真的按照佛陀的智慧抉择,完全可以圆满的抉择。第一个问题,五蕴到底有边没有边?五蕴在佛法当中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如梦如幻的体性,所以没有一个实质,没有一个实有。外道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五蕴实有的角度,如果佛陀按照佛法回答一切五蕴如梦如幻的话,他们接受不了这个观点。
第二个,五蕴是常的还是无常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常也好,无常也好,实际上佛陀的境界当中真正进行观察的时候,这样的五蕴完全都是空性的,无自性的。对一个无自性的法,说常有的还是无常的,没有必要。但是跟他们讲这样的正理的时候,也没办法接受的。
- 佛陀到底圆寂之后有没有呢?实际上佛陀自己本身的境界来讲,早就超越了生死的边界了。佛陀本来在法身当中没有动摇过,既然没有动摇过,佛陀现在显现在世间是不是有个生呢?或者后面是不是有个死呢?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转生呢?这一切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存在的。佛陀在法身当中根本没有动摇过,生死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出现过。或者如果从化身的角度,佛陀的化身圆寂之后有没有呢?这样的问题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当中都是作过抉择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的话,乃至于众生未尽,佛陀的事业是绝对不会尽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提问,就这样回答。如果从法身的角度提问的话,根本就没有动摇,没有生死的差别。但是外道是认为佛陀是凡夫众生提的这个问题,佛陀不予记别,跟他们说的话,根本没办法了解这样甚深的观点。这样甚深的观点,只有真正的大乘种姓者才能够抉择到。法身当中不动摇,化身不间断地利益众生,这是很甚深的问题。
- 五蕴和我到底是一体还是异体?我们认为五蕴和我是两种法,如果是两种法,肯定有一体或者他体的问题,但实际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这个我本身就不存在,这个我就是在五蕴上面假立的。既然这个我是假立的,怎么可以说这个我和五蕴是一体、异体呢?就好像说石女儿和五蕴是一体、异体一样。所以这方面根本就没必要抉择。外道就不知道我是假立的,认为我是存在的,而且五蕴也是存在的,两种都是实有的法,所以他就观察我和五蕴到底是一体、异体,按照佛陀的观点来讲,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问。他们不了解无我的观点,给他们抉择无我的观点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完全是最为殊胜的遍智。了解外道的根性,给他们宣讲这些没有任何必要,所以没有作记别。但实际上佛陀在经典当中对这些全部都有非常圆满的答案。通过如是的方法,一方面胜伏了外道的邪争论,另外一方面也调伏了外道的相续,一部分外道当时就入门了。
这是佛陀在“不应说”方面是这样的。有些地方讲,既然是“不应说”,佛陀为什么还骂提婆达多是“饮唾小儿”呢?佛陀这样骂的话,是不是佛陀有恶口的嫌疑呢?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佛陀虽然这样口头上呵斥提婆达多当中的恶行,实际上佛陀是观察到了,如果当时不予呵斥,很多其他没有智慧的弟子就会被提婆达多的恶行所影响,舍弃解脱道,堕入恶趣。为了挽救很多这样没有智慧的众生,所以佛陀在大众当中呵斥提婆达多。通过各种方便、正理呵斥之后,其他很多弟子就知道提婆达多的行为是不对的,就没有跟随他,没有堕入邪见的坑当中。
从这些方面知道佛陀对应作不应作的法,非常非常的善巧,就是因为智慧圆满才可以这样做,智慧不圆满绝对做不到的。前面我们讲过,如果让我们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总是想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圆满的给外道回答了,这个时候好像就觉得心里比较舒服,但实际上智慧没有圆满的时候,一方面心也许是善的,但就是不能观察到时节因缘,所以有的时候做的事情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所想的效果。
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推知,佛陀有这样的智慧,那么我们的上师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上师在智慧当中观察的时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该说不该说,这方面都是非常清楚。平时我们讲上师的密意犹如虚空一般的广大,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想法想要去揣测上师的密意,是揣测不了的,分别念不可能知道甚深佛陀智慧的境界的。
跟我们说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认为上师应该这样做,上师应该那样做,或者上师应该显现得很清净,或者上师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方面完全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上师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对上师没有一种完全信赖的心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邪分别,只要是不符合自己的分别念的时候,就觉得上师是不是这个方面不如法?如果我来做的话,应该做得很圆满,我来说的话,应该从哪个角度说。这方面完全都是没有必要,没有资格的。
确实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把这些问题知道,知道之后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就会遣除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这样的麻烦,很有可能自己一生当中都没办法证道,完全障碍自己一生成佛。
我们应该知道上师抉择的很多事情,如果有的时候真的有必要问我们的时候,那个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说就可以了。平时我们不应该指使上师应该这样那样。上师相续当中的密意就像佛陀一样,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说的时候,十四无记完全当是就回答,但是佛陀他的密意很深广,所以从这方面就直接间接利益了很多众生。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不到上师的很多行为,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我们的业识所显现的,平时上师的走路、说话、吃饭、睡觉,我们面前显现的。实际上我们的根识观察不到的,上师的很多很多密行,很多很多殊胜的调伏众生的方便根本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话,那么还是经常观清净心,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
如果我们以前学过《虚幻休息》的话,有这样一段教言讲得很清楚,看到上师生贪的时候,就认为他是贪金刚;生嗔的时候就是嗔金刚;生愚痴的时候就是愚痴金刚。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上师来讲,完全贪嗔痴早就已经寂灭在法界当中了,一刹那都不会有贪嗔痴,但是在我们面前显现有这样的行为,显现有贪有嗔有痴的时候,完全是大菩提的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一种调化众生的方便,也就是说,针对一部分的人,比如说贪心比较重的人,上师就给他显现贪的形象,为了调化他,这样暂时随顺他的行为的时候,逐渐逐渐使他引入菩提道。或者有的时候显现嗔恨的形象,比如说有的时候对弟子的邪行,直接通过呵斥、打骂的方法,马上可以遣除的话,他就会这样显现。我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之后,看到上师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都认为真正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很善妙。
如果不了解这些行为,有的时候虽然是压制,密法当中说上师是佛,但是一点理由都没有,自己相续当中没有一点正见,仅仅是说上师是佛,这样压制自己相续当中不清净的烦恼是很难的。如果把这些方面的道理知道之后,就知道上师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是要调伏各种各样的众生,也许当时对你不适合,但是在呵斥的时候,或者显现产生贪欲心的时候,对其他一部分众生恰恰就能够调伏到他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就是有这样的密意的,有这样的密意的话,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显现,就是因为他是佛陀,就是因为他有圣者的智慧,才做得到这一点。
如果是一个凡夫,他没有这样的方便,他就必须按照佛陀所规定的戒律老老实实去实行,佛陀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杀生就不杀生,不偷盗就不偷盗。他没有殊胜的智慧,只有这样做。但是上师他有善巧方便,做这些事情对他根本没有一点点伤害,因为他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早就已经清净了,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也可以调伏很多众生。这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殊胜的上师和佛陀的密意完全是相同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