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上一个颂词的比喻: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分二: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辛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在趣入菩萨行之前,必须要强调发菩提心?难道通过其他身语的善行不能够趣入菩提道吗?回答:实际上如果没有以善心摄持,你在外表当中所做的任何行为都不可能和菩提道相应的。也就是说它的根本、核心是必须要在相续当中产生如是一种善心,这样殊胜的善心产生之后,通过善心带动一切行为才可以相合于菩提道。所以三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除心则行等”,除了心摄持的其他行为之外,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种种行住坐卧的行为,不见它会产生福德。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一切业当中,“唯意为主要”。这个地方就强调了心的殊胜。

 

在佛法当中最着重的就是调伏自己的心,并不是着重于调伏种种身语的行为。虽然在小乘当中,他所守持的戒律主要是从身语方面进行安立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佛陀为什么为小乘制定这样的戒律呢?也是护心的方便。你在身体方面断除了种种恶行,眼睛不乱看,身体不做恶行,语言不乱说等等,这方面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好好地护持你的心。佛经中说佛陀在小乘当中着重宣讲身语行为的戒律,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调伏相续而讲的,通过身语的作意方便,进一步调伏自己的内心。

 

大乘就更直接了,大乘说你的心调伏一切都调伏。所以大乘的戒律大多数都是从心上面安立的,调伏自己的心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里说,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话,其他的行为“不见有福等”,“等”字所摄一方面是福德,还有种种功德、智慧等等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在菩萨的相续当中因为已经产生了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他的一切行住坐卧,平时看起来的一种无记的行为,都恒时产生福德的。菩萨如果通过善心摄持善业的话,更能产生福德。因为他相续当中善的意乐是不间断的缘故,所以他才可以很迅速地积累、圆满种种成佛的资粮。因为要成就佛果的话,他的资粮是无量无边的,按照一般的进度来讲的话,不知道要积累多长时间才能成佛,但是以菩提心作为方便,调伏自己的心,相续当中发了菩提心之后,他的一切所做所为全部都成了成佛的资粮。

 

所以菩萨为什么成佛这么迅速?就是因为相续当中菩提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带动之后,全部的善根都成为成佛的资粮了。否则的话,行住坐卧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话,完全就成为一种无记。小乘的善根单单以出离心摄持,所以只能成为罗汉的资粮。世间上的这些人,也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单单只能成就一些世间暂时的善果而已。所以这些方面都是从发心而安立的。

 

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强调每天要发菩提心呢?实际上发菩提心也是迅速成佛的必要。只要是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听闻、思维,乃至于做一切事情都能成为自己解脱的因。慈诚罗珠堪布以前在讲《中论》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每天在听法的时候,最好的人一出门的时候就发菩提心,也就是说从出门到经堂之间,你发了菩提心,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成佛之因,全部都是你积累的资粮。这是从听法方面讲,最上等的人,一出门就产生一个为了度化众生听法的菩提心。实在不行的话,一进入经堂,看到佛像,马上产生菩提心。最下等就是在法师讲经的时候,请大家为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这个时候怎么也应该发起来。

 

或者一个修行人起床的那一刹那,就说“我现在为一切众生,今天的所做所为全部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奋发。“这一刹那的菩提心一发起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在一天当中没有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的违品的话,这样的菩提心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自己醒来的时候就应该发菩提心,最后在睡觉之间做一个回向,把今天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如果有罪业,进行忏悔。这样就成为一种比较清净的善法。

 

这一切都是积累资粮的方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方便的话,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好,走路的时候也好,全部都成了成佛的因。所以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上师经常强调我们要发菩提心呢?必须要发起来的,没有菩提心,你修密法也修不成功。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在一切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比喻当中讲,一个裸行外道,他去神殿当中顶礼他们的神像的时候,因为这个房子实在是太小了,他一鞠身的时候,头还没有着地,屁股就顶到了后面的神像。这个行为一出现的时候,旁边可能是守神殿的人就说:“你这样很不应理的,一方面顶礼肯定是有福德,但是屁股接触到后面的神像,犯下了很大的过失。”这样一说的时候,他当时就没办法取舍,感觉非常矛盾。实际上他就是不了解一切都是心为主的关键。如果这个外道了解一切是心为主,也就是说他当时顶礼的时候,并没有想要屁股去接触后面的神像,所以按照佛法的观点来抉择的话,他当时主要是想要通过恭敬心去顶礼,所以他的心是一种善心。他虽然触到后面的神像,但是没有发心,所以不应该成为一种过失。所以如果不知道心为主的话,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会出现很多麻烦。

 

辛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有些人会问,在佛经论典当中,或者在现实生活当中看到有些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也做一些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恶行,通过这一点来推知,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并不是相续当中恒时清净的,还是会造罪的。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菩萨因为他自己的意乐是非常纯洁殊胜的,所以通过纯善的意乐所引发的善业也好,不善法也好,全部都变成善妙的法,因为他的意已经自在了。这是很关键的,在大乘菩萨行当中这样的抉择方法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我们平时,或者在佛经论典当中见到菩萨做不善业等等,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看的时候,肯定就成了一种恶业,肯定要受种种痛苦的果报,但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确实很清净的,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通过贤善的意乐引发的,他表面上虽然是做了看起来是不善业的事情,但是通过意业转变之后,就可以成为善法。不但不会成为过失,而且会成为成佛之因。在菩萨戒当中对菩萨身语的轻恶有开许的。只要自己的心真正很纯洁,真正为了利益众生的话,身语的轻恶可以开许,这个是明文规定的。佛陀在《瑜伽师地论》等很多大乘的经论当中都是如是提到可以开许。他一切成为善的,就是因为他的意已经完全自在了。

 

我们前面也强调过,这个地方也需要强调,像这样的开许的界限,一般人是很难以把握的,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我就发了一个善心了,我为了他好,就把他杀了。哪有这么简单的?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不是一种很纯洁的心还需要进行观察。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必须是得到自在的菩萨。以前我们在学《心性休息》,学到菩萨戒可以开许的时候,有些师F,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就问:“到底开许是什么界限?既然可以开许的话,是不是发了善心就可以了?”上师当时回答得就很清楚:“开许的界限就是对你对他都没有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开许。”那怎么去抉择呢?我发一个善心把他杀了,对我自己有没有障碍,对他有没有障碍,很难看得到的,凡夫人没办法抉择。也就是说,这不是对一般人开许的,对一般人绝对不会开许。

 

所以不能通过自己的烦恼心而引发,在烦恼心外面相似的包一层糖一样的善心,实际上自己的本性是烦恼,对别人生起了嗔恨心,但是外面好像为了他好,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被这样的烦恼所蒙蔽。总的来讲,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

 

或者说自己贪心很炽盛,想要还俗,想要结婚的时候,就说为了对方,否则就像《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子,那个女人对他生贪心的时候,如果不娶她,她就会自杀,这样的情况,为了她好,就做不净行、邪淫等等。这样的话更不开许的。宗喀巴大师在《菩萨戒论》当中讲得很清楚,其他的六种不善对于出家的菩萨来讲都是可以开许的,单单是不净行对出家的菩萨来讲是不开许的,因为直接违背了佛法的形象。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以一些相似的理由,发起一些相似的清净心,完全是欺骗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必要,只能使自己的相续堕落而已。这方面取舍的界限是很难心把握的。 这个地方讲“意自在”,我们怎么“意自在”呢?实际上我们在发这个心的时候也许本身就是处在一种烦恼心的状态,中间稍微发起一点点好像是善心,实际上根本不能转变它的本体的,没办法转业的。

 

这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要以相似的理由开许自己做不善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别人行持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不应该如是观想。他有可能是一个自在的菩萨,他在表面上做这些杀生、偷盗的行为的时候,也许就是在利益众生,但我观察不到,就不应该非常轻率地去诽谤他。也有这样的必要。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开许,如果是一个菩萨,他在外表行持杀生、偷盗、邪淫,乃至于说绮语,身语的恶都是开许的。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行为,就不一定从他的行为来推断他的内心就是这样的,推断不了。佛陀也讲过,众生的相续只有佛陀知道,其他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的,菩萨可以部分知道。所以作为一个凡夫,看到别人的行为有种种不善的时候,马上就下一个结论:“他破戒了”,或者“他非常麻烦了”,在自己内心当中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僧团的角度来讲,如果大家都知道他确确实实做了违背戒律的行为,那必须要开除,这个是佛陀规定的。我们看不到他的心,只有从行为去衡量。这样的时候就没办法。从自己的角度就观清净心,这方面很重要,对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平时对这些很难抉择的隐蔽的事情要注意,自己方面要注意,对他人方面也不要恶口去诽谤,免得造很多无意义的罪业,因为很多菩萨为了调化众生就通过这样的行为,有些显现为屠夫去杀生等等,实际上通过杀生就把这个众生超度了,直接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了。我们不但不随喜,而且恶口造下罪业的话,肯定是对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必要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大悲商主,他对强盗产生了非常非常猛烈的大悲心,抱着宁肯自己下地狱,也不能让强盗下地狱的这样一种非常纯洁清净的善心,把他杀死。然后积累了很多劫的资粮,讲记当中讲一亿劫的资粮,《前行》当中好像讲八万劫的资粮,不管是多少劫,反正他不但没有成为过失,反而提前成佛。还有《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的故事,也说明通过自己的善妙也可以开许邪淫。对地上菩萨来讲的话,这一切不但不会成为一种过失,反而会成为功德。当然这里讲地上菩萨是最保险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如果自己的心在加行道等等很清净的时候也并不是说不开许,但是如果是自己相续当中烦恼心还是很粗重的状态的话,还是不做为妙,对自己来讲是非常保险的。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分二: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有些人就问,菩萨最初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是在什么位?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和功德呢?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这个地方“菩萨初发心”不是指世俗菩提心,而是讲初发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说菩萨在登初地的时候,在十地当中一地是刚开始进入胜义菩提心的。以前在学《三戒论》的时候,在显教当中讲,胜义菩提心是不能够按照仪轨来发的,仪轨是引不起胜义菩提心的,只有现证法性的时候,自然而然通过修证引发胜义菩提心。所以“菩萨初发心”是在初地。

 

他有什么功德呢?“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也就是说整个大地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他们的福德没办法和初登地的菩萨相比。一个转轮王的福德都是很大的,他可以统治四大部洲,可以使他下面的臣民修十善等等,福德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实际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的功德根本没办法和初地菩萨的福德相比,所以菩萨初发心时候的福德是非常善妙、非常巨大的。

 

还有其他经典论典当中也讲到了很多初地菩萨善妙的功德,这个地方主要从一个方面比较。

 

比喻中讲到,一个死囚犯,当他得知即将被赦免的时候,内心当中的欢喜是不言而喻的,本来再过两三天他就被处以死刑了,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传来一道皇帝的命令,可以赦免他的死罪,使他马上出狱获得自由。这个时候他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就像这样一种欢喜心,当然这是一种相似的比喻。初地菩萨从凡夫位到圣者位的时候,因为他完全已经从轮回当中得到了超离,真正生到了佛陀的家族当中,真正有度化众生的殊胜的能力,这个时候他相续当中的欢喜是没办法比的。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安立成极喜地。前面那种囚犯获得的欢喜和菩萨从轮回凡夫超越到圣地的这种欢喜,确实没办法相比的。

 

这样的欢喜,凡夫位的众生没办法体会,但是如果真正按照佛陀的教言去做,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实行,不会很长时间,我们相续当中肯定就会引发这样一地菩萨的欢喜心。一旦得到这样的欢喜心,永远从轮回当中超离了,那个时候就真正获得了度化众生的能力,真正变成佛陀的意子。从这些角度抉择的时候,都是非常殊胜的。

 

还有一个比喻就是,国王命令下面的人民如理如法地做各种各样的事业,获得很多财产,这样的财产一方面国王可以自在地享用,一方面这个财产也成为其他人民的享乐之因。因为他如理如法积累财产之后,国王肯定可以获得,获得之后又把这些财产分给其他人民,使他们也可以安居乐业。

 

从这个比喻知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初地菩萨在一个无数劫当中,按照显教的共同说法来讲,从资粮道到一地之间需要一个无数劫积累资粮,这些资粮他是如理如法地进行抉择的,发了菩提心,修持菩萨行,积累了很圆满的福德资粮。登初地的时候,一方面这些福德资粮他自己可以享用;一方面他获得的功德也可以使其他众生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国王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国王享用,一方面臣民享用;菩萨他积累资粮,一方面自己享用,一方面也是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抉择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功德是很殊胜的。

 

辛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有人问:菩萨登初地的时候有这样的功德,那么劝导别人发心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这个地方的发心是世俗菩提心。假使说是初地菩萨的话,他肯定一方面能够使众生发世俗菩提心,也能够使他发起胜义菩提心。但是第二个颂词就不一定理解为初地菩萨,就是一般的凡夫菩萨。一方面他自己相续当中产生了世俗菩提心,然后他又通过各种方面令其他众生产生世俗菩提心,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呢?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如果在世间上有一个人建了个宝塔,这个宝塔有多大呢?它整个面积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有多高呢?高到和世间相等,我们在学《俱舍》的时候知道,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之处。高有这么高,广有这么广,在塔身装饰了很多殊胜的珍宝,在塔前恒时供养各种各样的供品,宝塔里面是装了佛的舍利,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我们说能够造这么大的一个佛塔,他的福德肯定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如果一个人调伏其他一个人的相续,使他发起一种世俗菩提心,他的福德胜过这个人建宝塔。就是讲到劝别人发菩提心的福德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福德呢?就是因为要成佛的话,最根本的因就是菩提心,一旦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之后,他离成佛就不会遥远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调伏了一个人,使他发了菩提心,从今之后他成佛的资粮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宝塔的福德也是没办法和使别人发心的福德相比的。所以为什么平时讲,真正令你发菩提心的上师的恩德是非常非常无与伦比的。从这些角度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相续当中一旦产生了菩提心之后,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对令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肯定是非常感恩的。

 

对我们自己来讲,上师一直在强调菩提心,从以前刚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菩提心是什么,现在已经了解它的体相了,已经了解它的发心的方法了,已经了解它的种种福德了,相续当中也开始产生菩提心了,这是谁的恩德引起的,就应该好好报答。

 

一方面我们应该对使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感恩,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使别人发菩提心。一方面这个福德是很大的,一方面令别人发菩提心的话,一发世俗菩提心,他就可以成为佛的种姓,成为佛家族的一员,所以能够使人发心也是很殊胜的。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好好把这些发心的教授,发心的次第、发心的功德等等,这样的教言了然于心,针对一些根性比较好的众生,给他次第次第宣讲菩提心的功德、重要性,如果使他相续当中能够产生菩提心的话,确确实实自己的功德也是无与伦比、无量无边的,也是应该做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乘行者,劝请别人发菩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家长他死了之后,他的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把他安葬了,另外一个朋友帮助抚养他的妻子、儿女。这两者观察的时候,哪一个更有意义呢?可以说是抚养他的妻子儿女更有意义。世间上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同样的道理,两位菩萨,一位在佛陀圆寂之后为佛陀修建宝塔,一位菩萨在佛陀圆寂之后,继承佛的教法,对别人宣讲菩提心的功德,使别人能够产生菩提心,这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殊胜的。因为后者劝请别人发起菩提心之后,使众生住于菩提道,使佛的种姓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福德是很殊胜的。就像前面这个人抚养他的妻子儿女,使他家族的血脉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的福德更为殊胜。

 

平时我们努力一方面从自己相续当中尽量能够产生菩提心的意乐,然后逐渐逐渐产生比较稳固的菩提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精进地劝请别人发菩提心。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一、利他的身语行为:

 

有些人问,发了菩提心之后,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每一个修菩萨行的人都应该了解的。一方面是从提问回答的方式抉择如何修持菩萨行,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也必须要了解。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一个上师如果想要利益众生的话,应该承事弟子,因为弟子不了解利害关系的缘故,才称之为弟子。“承事弟子”是什么意思呢?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等等,上师承事弟子和弟子承事上师,从名词方面是一个,但实际意义上是有差别的。

 

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是通过身语意的方面进行承事的,平时有财产应该供养,自己给上师做很多身语的劳作,内心当中对上师产生恭敬心等等,是弟子对上师以恭敬的方式承事。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主要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抉择的呢?我们从讲记当中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地方所讲的“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根性,随顺弟子的意乐,逐渐逐渐给他宣讲佛法。从这个角度称为“承事”,这个必须要了解。否则的话认为上师应该给弟子做很多劳作等等,是不应理的。虽然有的时候,上师为了调化弟子,或者为了行持菩萨行,也有弟子生病的时候去看病,或者给弟子做一些事情,这并不是这个地方所讲的主要内容。这里所讲的不是那些特殊情况,而是平时,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如何去教导弟子。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去“承事”呢?在讲记当中讲就是通过四摄法的方式调化或者承事弟子。四摄法屡屡出现在大乘的经论当中,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主要方法,除了这四摄之外,绝对找不到第五种利益众生的方法。一切度化众生的方式都在四摄法当中完全包括了。

 

在讲大乘菩萨行的时候,六度和四摄一般都是一起宣讲的。因为菩萨成办自利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修持六度,菩萨的所有善行全部包括在六度的修法当中,除了六度之外,绝对没有第七种修法。虽然在修持六度的时候,菩萨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修持六度,但是从自利和他利这两个角度侧重点来讲的时候,菩萨着重是以六度来成熟自相续的。

 

实际上四摄也没有离开六度的本体。菩萨在通过四摄法利益众生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六度,只不过他是从四摄的反体进行安立的,实际上菩萨的四摄也是用六度去摄持的。《庄严经论》的度摄品讲得非常清楚,专门讲了六度和四摄的殊胜方便。

 

那么如何抉择四摄呢?比如说布施摄,实际上也就是六度当中的布施度,因为要使弟子成为法器的话,必须首先要通过布施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众生首先对上师根本没有产生信心,这个上师为了调化他,为了使他成为能够接受正法的法器,首先给他布施财物,布施财物之后,他就对上师产生好感,逐渐就愿意亲近,这样的话,他相续当中通过布施就可以成熟他的根性,所以布施度主要是从令成法器的角度宣讲的。

 

爱语是什么呢?在其他有些讲大乘修法的论著当中讲到爱语的范围很广,比如说菩萨对一切众生说一些悦耳的语言,赐予安慰等等称之为爱语。这个范围非常广。爱语摄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按照弥勒菩萨的《庄严经论》的抉择方式,爱语的本体就是彼说,彼就是六度。也就是说爱语就是宣讲六度,对众生宣讲六度的修法就是爱语,它的定义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所以平时我们一般对世间上的众生说一些好听的语言,严格的定义来讲,不算是真正的爱语。只有对众生宣讲六度的正确修法才真正称之为爱语。

 

首先菩萨通过布施使他成为法器了,成为法器之后不可能就停滞不前了,为了利益他要进一步宣讲六度的修法。这就是爱语摄。只有宣讲了爱语之后,才能使他在成为法器之后更进一步,真正开始从内心当中对六度的修法产生了解、产生意乐和信心。

 

产生信心之后,菩萨的第三摄利益众生就是利行。利行就是令他修持。众生通过爱语了解了六度修法之后,必须要去行持。不行持,单单了解没有用的。比如说现在我们了解很多正法了,按照所了解的正法来讲,足以成佛了,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行持的缘故,正法单单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或者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去实行的话,根本同办法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为了令众生真实获得利益,必须要使他实行,通过利行的方式令他修行。

 

利行在《庄严经论》当中讲的时候,就是让他直接趣入,直接行持。

 

比如说布施的方法,了解之后就通过很多方便令他去布施,布施不单单说是对下面布施,布施的本体包括上供和下施两种,所以对上面的殊胜对境供养,这个也是属于布施度当中所摄的,对下面乞丐进行布施,也是属于布施度的本体当中所摄的。菩萨使众生了解了布施度之后,就让他去做这些事情,让他去供灯供水、回向善根、做法事,或者令他布施乞丐等等,让他去实行。实行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布施的修法当中有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布施的话,就以为布施很简单,实际上在行持布施的时候,布施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平时我们讲把一个东西给别人,这个算不算布施呢?是布施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发心、加行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圆满,不算真正的菩萨布施的修法。

 

对真实的菩萨的广大修法,必须要学习殊胜的论典才可以了解。《庄严经论》当中对布施、持戒等等从方方面面抉择得特别详细。学了之后我们就知道,平时我们所做的这些布施,实际上都没达到标准的。很多作意、发心都不知道,不知道的话,真正要去行持就很困难。所以一学到菩萨的布施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伟大行为了。这是从布施作为一种根据的。

 

还有持戒也是同样的。比如说在菩萨戒当中,严禁恶行戒,行持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律知道之后就要一个一个去实行,什么是菩萨戒的违品,必须断除,什么是应该修积的,比如说六度就是摄善法戒,全部六度的修法必须要了解,而且了解之后要去修行。还要去饶益众生,或者通过直接的方式讲经说法,或者放生等等,或者按照间接的方式回向善根,这些方面都要去做的,一个一个都要去实行。还要进一步修持忍辱等等,这一切逐渐逐渐都要去实行,实行之后,众生通过实行了六度的修法,他相续当中就能迅速的积累成佛的善根。这个就是菩萨的真实愿望。

 

菩萨给众生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有真实的悲心,想要令这些众生,通过真实的善法获得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就通过方方面面敦促他的弟子实际去行持。为什么有时候上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呢,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实际上就是一种利行。我们了解这些修法之后,只有去实行,实行了你才能获得福德,获得功德,才能断除烦恼,不去实行就没办法。所以有的时候,众生比较懈怠的情况下,上师就会用比较严格的,下命令的方式让我们去做。我们有的时候觉得很痛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一想起来的时候,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很大的。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散乱下去的话,一亿个劫者都没办法积累很殊胜的资粮,但是现在通过上师和道友的敦促之后,很多善根不得不去做,在做这个善根的时候,很多很多福德就已经自然积累了。

 

还有同事摄是什么呢?按照《庄严经论》当中的定义,它的本体就是自行,自己行持。讲四摄法主要是利他,为什么自己还要去行持呢?比如说传法的菩萨给众生传讲了六度之后,他第三摄就让众生去实行,第四摄,就是他自己要去实行。为什么自己要实行呢?就是为了遣除众生的怀疑。“你给我传了这个法,你自己都没有去做,那我去做到底有什么功德呢?”所以有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产生这样的怀疑,菩萨为了遣除这样的怀疑,他就会去做。

 

比如说布施,平时他就对做法施、财施、无畏施非常精进。比如我们的上师也是这样的,财施方面,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费、法本等等,经常通过财产方面去布施的。法施方面,每天不间断地宣讲正法。无畏施方面,比如说昨天又开始发起放生。我们一看的时候就会想上师都在行持这些,肯定是有功德的,否则他不会做。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行持,遣除众生的怀疑,这个方面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是为了令众生能够进一步坚定他的信心去行持。

 

持戒也是同样的,如果他自己戒律都不清净,自己都没有好好守持的话,怎么让别人去行持呢?所以弟子是看上师的行为的。

 

所以作为上师来讲,为了调化众生,为了进一步彻底地使众生趣入佛道,他自己要去行持。这些在《庄严经论》当中一个个分析得特别详细。六度也好,四摄也好,它的本体是一个,只不过一个侧重于自己行持,另一个着重于调化众生的方便。

 

为什么这个地方讲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意乐呢?随顺弟子的意乐并不是说弟子相续当中的任何想法都要去随顺。弟子刚入佛门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善法的意乐是比较弱的,上师就必须要随顺他这种意乐,比如说首先给他布施,那个时候他就好接受了,因为他对甚深的正法方面还没有产生很大的意乐,但是对财产方面他是有执著的,给他钱,给他东西他是很高兴的。在这样的状态下,首先随顺他这种意乐承事他,给他财施。通过财施令弟子对上师生起了信心、欢喜心之后,逐渐给他宣讲正法,宣讲六度的修法,这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当中和刚开始入佛门就不一样了,他刚开始的时候对上师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这个时候通过财产布施之后,对上师有点欢喜心,这个时候再给他宣讲正法他就容易接受。所以这个地方第二步随顺的时候就是这样承事的。

 

第三步,他了解之后,对六度产生了信心,那个时候再叫他去实行,应该去做,上师讲很多修持布施的公案,佛陀以前是如何修持六度而成佛的等等,一讲之后他就愿意去做了。他的根性又进一步,意乐又强一步的时候,再给他讲更深一步的法,次第次第地随顺他的根性去做的。所以讲记当中讲到的随顺弟子的意乐,随顺弟子的根性,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了解。否则的话,比如说一个弟子的贪心很大,就随顺他说贪心很好肯定不行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身语方面,为什么没有讲菩萨的意呢?意乐之差别下面还要单独讲。四摄虽然离不开意的功德,但是如果从侧重讲到摄受众生的时候,这四种摄都是表现在身体和语言,比如说布施是身体,爱语是从语言的功德等等,身语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但肯定是离不开意的。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因为弟子刚刚开始从世间当中发起一个想要出离的心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广大的菩萨行当中应该舍弃的,或者应该做的种种利害,他还没办法分别,“因彼不知利”的缘故,“故名为弟子”。他既然是这样名为弟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上师、一个师长来讲,必须要通过种种善巧方便来进行调化。这就是身语的利他之行。

 

比喻当中讲到,佛陀刚刚成佛的时候,调化了(?)之后,然后就继续调化了三兄弟,迦叶三兄弟,他们最初是事火外道,其中单杰迦叶是最傲慢的,他的弟子也最多,还有呷亚迦叶,其隆迦叶。最先调化的是老大。佛陀在他面前的时候,首先是以普通的形象,一般沙弥的形象,只不过是身语显现得比较调柔,比一般的修行者来讲威仪端肃,衣服也穿得很整洁等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显现一点神变,显现一点功德,然后这个迦叶就认为世尊还是具足一点功德的,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他的相续在不断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他看到世尊就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修行人而已,后面显现一点功德的时候,他就认为这个肯定是一个具足功德的人,再显现比较大的神变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大尊者,不是一般的具足神变的人,他的信心在不断地变化,最后佛陀显示超出世间的,只有佛陀具有的神变的时候,他就彻底被调伏。

那个时候从内心当中对佛陀产生敬信,从内心当中皈依佛陀,不仅他自己,而且带领他的所有弟子,影响他的两个兄弟,全部皈依佛陀。

 

有这样四个阶段,刚开始是一般的,然后是小神变,然后是大一点的神变,最后显现佛陀的神变。这样可以对应四摄,刚开始通过一般的布施的行为,世间上的人都做得到,然后说爱语,然后做利行、同事,通过不同的次第,使弟子相续当中的状态不断改变,最后彻底趣入菩萨行,然后修行成佛。这就是菩萨度化众生的非常殊胜的善巧方便。

 

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我们现在正是在被上师如是地调化的,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的相续在不断地改变的时候,也应该了解这个是上师的恩德所赐的。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必须要了解这样的修法,必须以后要这样去度化其他众生。

 

当然如果真实要以四摄去摄受众生的话,肯定必须要登地菩萨,登地的圣者他自己六度圆满了,然后才可以以如是的四摄使众生安置,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相似的方法,也可以如是进行调化的。对一个对你根本没有信心,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首先给他布施财物,跟他慢慢亲近,然后给他宣讲一般的世间因果轮回存在的道理,取舍的道理,慢慢给他宣讲,然后让他去实行,这个也是一种相似的,凡夫位能够做到的四摄。

 

我们要报答上师的恩德的话,单单是这个而已。《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过,众生得到菩萨调化之后,菩萨需要他报恩的最猛烈的想法就是让他去实行六度,实行六度之后再让其他的众生实行六度,这个就是菩萨的希望,除了这个之外,你对菩萨做一些财产方面的供养,根本没有办法报答菩萨的恩德。

 

比如说现在我们在上师面前听过很多教法了,显教密教都听到了,我们是不是通过一般的给上师做一点事情,供养一点财产就能报答呢?远远不能报答,绝对不能报答,能够报答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做上师欢喜的事情,上师欢喜的事情?就是要好好闻思修行,真正地趣入佛法,佛法融入自己的相续,这个就是上师欢喜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能够报答一点上师的恩德。

 

上师出世是什么原因,上师出世的本意是什么?就是令这些有缘的弟子怎么能够断除烦恼,怎么能够趣入真正的菩萨行的修持,这个是他转世示现善知识的最基本的、唯一的原因。所以现在我们要报答他的恩德的话,必须自己要了解正法,持续修持,令别人了解,这才能够真正的报答。当然最究竟的报答就是自己通过上师所传的法修行成佛,成佛之后做无量无边度化众生的事业,这个是最究竟的报恩,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的话,必须要了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报恩的事情,这个肯定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