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

 

有些人就提问:菩萨的功德是如是的圆满,他能够如是进行修持,为什么其他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呢?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

 

一般人做不到菩萨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人想到:“我今天布施的话,通过我今天布施的善根,我以后可以获得很大的果报。”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有取而舍施的下劣的分别念,就像商人一样,商人给别人东西并不是无偿地给予,而是想从对方手里收钱回来的。如果自己不注意,自己发心不纯正的话,自己所行的布施就很有可能和商人一样了:“今天我布施给你,过一段时间你必须要给我回报”,或者虽然没有回报,但是从因果之理,因为有些人是相信因果而布施的,通过因果之理,肯定是无勤会得到百倍。

 

这个以前在萨迦班智达的《格言宝藏论》当中就是这样抉择的,颂词当中很明显,自己布施一样东西,无勤当中获得百倍的回报。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比如今天布施一无钱,在一般的情况下,一百倍的回报肯定会获得的。有些人了解这个功德的时候,他就为了得到回报而布施,这样的话,他的发心是很下劣的,很弱小的,所以他无法像菩萨修持的布施那样获得殊胜的意乐,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原因就是在此。

 

这里直接讲的地方就是呵斥下劣布施,但是对照我们相续的时候,平时我们有些时候比较喜欢布施,因为布施是比较容易实行的修法,所以我们平时就会比较愿意给乞丐东西,或者给道友帮助,或者给上师、僧众作供养,这些都是我们喜欢做的,但是做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处在这个颂词所讲到的“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这个状态呢?如果是处在这个状态的话,那么圣天菩萨就讲得很清楚,这种布施是应该呵斥的下劣的布施。

 

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作为一个发了心的菩萨来讲的话,尽量学习菩萨的行为,而不要学习世间上的行为。世间上的一般的行为,我今天帮助了你,就为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你能够帮助我,从这个角度,好像是一种互相交换的发心去布施的。所以一方面发心是下劣的,一方面果报是非常微劣的。虽然说“当感大果报”,但是实际上和菩萨的布施相比,因为菩萨通过布施可以获得佛果,而一般的人认为自己布施之后得“大果报”,单单只能感受到一个轮回的果报而已,根本没办法像菩萨一样获得极为广大、殊胜、究竟的果报。所以“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为了以后能广大的收取果报的缘故而舍施的话,肯定是完全不正确的,自己的发心已经杂了毒了。

 

平时我们如果把这些颂词牢牢地记在心里,一旦遇到布施的对境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我们就想:“如果我现在给他布施,是为了以后得到一个世间的果报,或者能够得到财富等等的话就不对。”因为佛教当中讲到布施得财富,这是它直接的异熟果。布施所得到的财富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没有空性智摄持的话,它单单就成为世间轮回的善果因。前面我们讲第二品的时候已经分析过了,即使是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善果,它的本性也是苦的,没办法真正使你获得真实的安乐,所以轮回当中成熟的善报是不圆满的,是变化的,欺骗性的,是一种变苦或者行苦的本性。所以我们了解这些的时候,就不应该希求以后在财产方面获得大果报。

 

如果我们按照菩提心去摄持,也就是说我现在布施,不考虑自己的种种果报,就是为了这个众生很可怜,他需要我的财产,我给他,我给他布施之后,对他做了帮助了,他获得我的布施的时候,当下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满足心。我正在布施的时候,我相续当中有一个好心,愿我这个财产布施给你的因,愿你以后进入菩提道,愿你以后能够得到我的度化。如果有这样的发心的话,那么你不求自己的果位,实际上是自然而然成办的。菩萨恒时不考虑自己的自利,自己如何获得异熟,如何获得别人的报恩,根本不考虑,但是他通过这样殊胜的发心摄持的布施,一旦成佛的时候,自他二利就全部圆满了。他虽然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的自利,但是一旦他布施的功德圆满之后,他的自利是绝对圆满的。所有一切世间人的自利超不过佛陀的殊胜自利的,所以我们要获得自利的话,应该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应该考虑现在我们通过布施能获得一点世间轮回的善果,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对大乘菩萨绝对应该呵斥之处。

 

对一般世间上的人,他们的根性没有成熟到进入佛门的程度,所以有时候给他们讲:“你现在应该布施,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布施,以后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善果。”只能给他们这样解释,因为他们相续没有成熟的时候,给他们宣讲三轮体空,给他们宣讲要成佛等等,他们接受不了。所以对初学者、还没有入佛门的人,应该给他们广大宣讲布施的种种善报,今生的善报、来世的善报等等。等他们逐渐进入佛门之后,再给他们宣讲实际上这种善报也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应该通过发菩提心的方式摄持,为利益一切众生进行布施,才能够真正究竟二利。这样次第次第进行,否则的话对一般人是没办法调化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有些世间上的人他做布施,或者做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好处,或者获得相等的好处,或者获得更大的好处,这样的发心不正确,当然在一些世间的智者看来就是应该呵斥之处了。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来讲,现在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了,但是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还耽著于自己的果报,一般他相续当中想得到的世间果报有两种:一方面是想得到别人的报恩,“我给你布施了,你应该记住我的恩德,以后合适的时候你应该报答我”,一般的人有这样一种执著。第二种是布施之后,后世异熟果的执著,很多人相续中有这样一种耽执。这两种执著在菩萨相续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一般还没有入道的,或者相续当中杂有烦恼的众生是有的。了解这个之后,平时应该断除这样的耽执,生起纯净的意乐修行善法。

 

壬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

 

有些人就会问:因为在凡夫位的时候,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的烦恼,或者是以一种比较粗猛现行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根本没有听过佛法的人,他相续当中贪嗔痴的烦恼就非常粗猛,很明显,但是进入了佛法,守持戒律,了解了一点佛法的基础的时候,他可以通过佛法的加持压伏粗大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还有微细的烦恼没有现行,他的种子还在,既然一般的凡夫人相续当中,或者是以现行的方式,或者是以隐蔽的方式,都存在烦恼,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凡夫就没办法修持非常清净的善法了呢?

 

一方面如果从总的角度来讲,在凡夫位像菩萨那样纯净的善根是没办法积累的,除了在密乘当中,以前我们讲过密乘当中在凡夫位的时候也可以现见法性,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在显教位当中,肯定是以分别心在修持的,因此这样推理的话,是不是凡夫位的时候就没办法真实行持清净的善法而获得大福德、大果报呢?实际上还是有的,如果你坚持修行的话,在凡夫位的时候,粗大的烦恼不会现行,通过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圆满很多资粮,清净粗猛的罪障。

 

所以凡夫位的时候,可以通过菩提心的力量方便进行摄持之后,获得比较纯净的善根;通过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趣入圣道,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获得非常清净的功德。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如是理解。尤其是后者,以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而成为圣者的资粮,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重要呢?虽然在佛经论典当中再再赞叹地上菩萨的殊胜功德,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地上菩萨的种种清净的功德肯定是从凡夫位当中修来的,不可能不经过凡夫位发菩提心等等积累资粮的修持一下子到圣者位,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话,在凡夫位积累资粮实际上也是成为地上菩萨的因,还是非常重要的。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若昔所作恶”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很粗猛的恶业,虽然现在进入佛门的时候,粗大的部分已经断绝了,比如我们在佛前,或者在上师面前受五戒、十戒、比丘戒的时候,已经承许断绝粗大的恶业,杀生、偷盗等等非常粗猛的恶业已经承许断除,所以一般的修行人相续当中不可能出现很粗大的罪障,但是因为以前,在没遇到佛法之前造了很多严重的罪障,这样的罪障肯定会障道的。但是这里说“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通过入道,尤其是进了菩萨乘,发了殊胜的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可以使“有”,以前所做的恶业存在的“有”,变成“非有”,使它薄弱,使它逐渐消失,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的加持之后“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所以说具足善业的菩萨没有什么不能成办的,也就是说相续当中如果有菩提心的话,从遣除恶业、清净罪障,乃至于圆满善法,从这些角度来讲全部都可以成办。既然能够用菩提心来清净罪障、圆满资粮的话,那么比较清净的善法还是可以积累的,尤其是以这个作为基础,到罪障清净的时候,更为殊胜的三轮体空的种种资粮也可以成办。

 

我们可以从颂词当中很明显地看到,一个方面是从净除恶业,一个方面是从圆满善业,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宣讲的。佛陀也是讲过,一切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方面可以圆满具足,这三个方面可以包括所有佛教的内容。这个地方也是讲到,一方面我们进入佛教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不会再去造伤害众生的恶业,而且通过菩提心可以清净相续当中以前所造的种种恶业,所以“诸恶莫作”方面两个角度都可以解释,一个是断现在的恶,一个是断以前的恶的种子习气。

 

然后从“众善奉行”的角度来讲,菩提心就是最殊胜的善法,其他所有的善法都没有办法和菩提心相比。世间上的好心人,他们做了一些布施、做了一些慈善的事业是不是善法呢?是善法;小乘声闻缘觉的善法是不是善法呢?肯定也是善法;但是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和菩提心的善法来比的话,根本没办法相比的,可以说它们的差别是天渊之别。如果真正要修持善法,具足善业的话,就是发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行持。

 

还有“自净其意”,世间人也有自净其意的方法,比如世间所谓的正人君子,他们平时在独处的时候也好,或者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也好,都是很注意,自己的心应该要正,不应该起恶业等等,像这样调伏自己的心的方法在世间道也是有的。声闻缘觉道有没有呢?肯定有。小乘道了是很着重修止观,通过寂止可以息灭粗大的分别,修胜观人我空性可以从根本上出离轮回。所以声闻缘觉也有“自净其意”,但是究竟的“自净其意”肯定是修的菩提心。相续当中的菩提心一产生之后,他的所缘是非常广大的,愿一切众生离开一切暂时和究竟的过患,获得圆满的佛果,这么清净的心,任何一个世间人和声闻缘觉绝对没办法生起。所以在世俗菩提心位的时候,他的心就很清净了,何况说在地上菩萨的时候,他已经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到佛位的时候圆满了胜义菩提心,这样的时候他的心是更清净。

 

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我们如果圆满修习了它的因的话,最后它的纯洁的白法的善根逐渐逐渐都会圆满,没有什么不能圆满的。科判也是讲到“能修一切行之理由”,通过菩提心就能修持一切行,圆满一切行,所以菩提心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既然了解了无量无边的菩提心的功德,那么肯定必须要想办法发起,一个有心的人,一个想要迅速获得究竟二利的人,必定要发起菩提心。所以不应该耽著于世间的名闻利养,世间八法等等,也不应该耽著于自我解脱的声闻道,应该舍弃这两种歧途而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

 

在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我们知道恒河水,一方面它河面很宽,而且它很深,在恒河水中放一点盐的话,根本不可能使它变成咸味,这是它的比喻。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菩提心的力量是既广且宽的,它的所缘,它的深度各方面都是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

 

从宽广的角度来讲,就是六度所有一切善法;从甚深的角度来讲,空性的角度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像这样的菩提心,有的时候我们讲好像是一种心的状态,但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福慧二俱,福慧二俱就是它的本体,菩提心一方面是福德,一方面是智慧,这两种具足的才是菩提心。为什么这样讲?“发心为利他,求正得菩提”这句话当中就说得很清楚了,福德方面通过大悲心可以圆满,通过生起大悲心可以获非常深广的福德,求菩提、求佛果的话,没有一个殊胜的智慧绝对不可能。不清净烦恼障,不消除三轮的执著就不可能获得菩提果,所以在菩提心当中实际上就是福德和智慧的两种圆满,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肯定是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样的菩提心的体性,一般人绝对没办法了解,又宽又深。

 

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以前所造的很多恶业看起来是非常粗重、非常深重的,但是如果真正相续当中产生菩提心,在产生菩提心那一刹那,无量无边的粗重罪业就在那一刹那已经完全消灭了。就怕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不了这个比较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愿意生起,通过一切方法已经产生之后,那么对于以前所造的罪业是不需要去顾虑的,绝对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不是很粗重的罪业当即就消灭,对于一些比较粗重的罪业也能够压伏,使它不增长,不结果,在这样的时间当中我们就可以集中一切精力,再进行对治,再积累很多善法,所以说菩提心产生之后,可以说真是一个勇士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畏惧。

 

从这个方面讲,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点点小小的罪业绝对不会有畏惧的。所以应该努力在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就可以圆满所有一切所有善法,一切修行都可以如是圆满。

 

壬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

 

我们知道菩萨和佛陀有一个特点,从他们自己本身的功德来讲,已经超越了轮回了,但是他们在出离轮回的时候又没有恒时安住在寂灭的涅槃的状态当中,而是恒时化现无数的身体度化众生。这是菩萨和佛陀的特法。

 

前面我们分析过,世间人是绝对不可能出离轮回的,小乘声闻缘觉的圣者不可能入轮回去度化众生的,这两者是两个边,或者堕入了有的边,或者堕入了无的边。菩萨和佛陀是不会堕入这两个边的,一方面他从轮回当中出离,一方面他又入轮回。他们有这样的特法的原因何在呢?为什么会做到这一点呢?有些人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佛陀和菩萨能够到三有当中度化众生,一点都不畏惧呢?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

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能够恒时在轮回当中做度化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能够受到诸佛菩萨的调化,原因也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他们恒时显现化身在三有当中度化我们,所以现在我们才能有机会听闻佛法,修持正道,发起菩提心,修持菩萨行。

 

“大势心意者”主要是讲菩萨,菩萨行一圆满,佛果自然成办了,所以有的时候单单讲菩萨行。“大势心意”就是讲菩萨,菩萨为什么叫“大势心意”呢?一方面他的发心很勇猛,他不顾一切所有轮回的痛苦、时间久远等等,一切都不考虑。“势”也是勇猛,他的心意很勇猛、行为很勇猛。发心很勇猛前面讲过,他能够为了度化一个众生,在无量劫当中不断地转生,直到把这一个众生度化为止。他对一个众生都是这样,那么对所有众生也是发了这样的愿的,所以说他的心特别勇猛。他的行为也是很勇猛的,比如说布施,必须要布施自己的头,需要布施自己的一切财产、妻子儿女,他根本不顾虑,全部都能实行;行戒的时候也是无数劫当中守持清净的戒律;修忍辱的时候,不管众生对他如何损害,他都没有一点点嗔恨心,而且恒时对做损害的人生起大悲心;精进也是同样的,禅定、智慧这一切行为都是非常勇猛的。

 

他的发心和行为都非常殊胜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具足大势力,他的势力是非常广大的。因此说具足如是“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此间”就是世间,在这个轮回当中,世间当中长住对他没有一点点损害的。“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观察三有轮回和涅槃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并不是像一般的凡夫人,或者初学道心意不稳固,不勇猛的凡夫菩萨,认为轮回是应该舍弃的,涅槃是应该获证的。所以一般的菩萨有这样的分别的缘故,就特别害怕轮回,特别害怕接触众生,一旦众生对他做一些邪行的时候,他就忍受不了,马上就生起厌离心,想要入深山当中,或者马上生净土等等,有这样一种现象,所以他对涅槃是非常希望的。

 

但真正发起殊胜菩提心的菩萨来讲,他对三有、对涅槃没有任何差别,他不会有一个好,一个不好,一个应舍,一个应取的想法。

 

我们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还应该进一步分析他的原因,这个地方虽然 讲到“大势心意者”,但是为什么他能够获得这样的大势力呢?他是通过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而生起来的。为什么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就能够把三有和涅槃看成无有差别的呢?菩萨通过殊胜的智慧进行观察,三有轮回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有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他一观察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轮回没有一个自性,它是通过众生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所积的业而形成的。既然由这样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它肯定有生住灭,有生住灭它就是个有为法,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就是缘起所生的法,全部都是空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他就了解,现在所谓的轮回,正在显现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涅槃。

 

所谓的涅槃离开了轮回也没办法安立。为什么没办法安立呢?要安立涅槃的话,涅槃就是寂灭,寂灭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种种生痛苦的因,所以首先有轮回,有轮回中众生的种种痛苦,种种烦恼,没有这样的痛苦烦恼就是涅槃,所以如果没有轮回这个基的话,涅槃也没办法安立,也就是说轮回和涅槃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菩萨对这两者互相观待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有涅槃存在就说明轮回绝对不实有,所以了解一切无实有的时候,他就对三有当中一切可怕的众生,可怕的事物,恶趣的痛苦等等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实有的,都是梦幻。既然是梦幻,无实有的,有什么可恐惧的呢?绝对没有什么恐惧。比如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中显现种种噩梦,当时很恐怖,但是一醒来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梦而已,没什么好恐怖的。菩萨已经从噩梦中觉醒了,他没有什么实执了。我们现在还在梦中,正在做梦,还认为有实有的取舍,但是菩萨在觉醒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既然是梦幻一样的,我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投生到三有当中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损害的。所以通过种种对如梦如幻方面的了解,他对轮回根本没有惧怕。

 

涅槃也是同样的,涅槃也是像梦幻一样的,比如说在梦中我被怨敌追杀的时候,怨敌走了,我获得自在了,或者我把怨敌消灭了,或者怨敌被其他人赶走了,在梦中的时候,好像觉得有种获得解脱的感觉,但实际上梦中的束缚和梦中的解脱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存在的,一醒来的时候,昨天晚上的束缚,昨天晚上的解脱都是相等的,都不存在。菩萨深深了解这一点,现在我们所谓的轮回,还有以后所获得的涅槃,这两者之间实际上都是观待假立的,从真正的本性来讲,没有实有的差别。

 

通过如此深广殊胜的智慧进行抉择之后,“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确实是从这个方面安立的。不仅仅是这个论当中,《中论》当中也是提到世俗和胜义毫无差别的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经典当中都是如是抉择的。为什么要如是抉择呢?就是佛菩萨有一个殊胜的密意在里面,针对初学者的菩萨来讲,非常恐怖轮回,他不敢发愿重新入轮回度化众生,所以佛菩萨就说一切轮回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虚幻的。从这个方面一讲的时候,这个初学者的菩萨,他的勇气就产生了,就愿意发愿。有了发愿这个因的时候,他所积累的资粮就不会单单成熟在涅槃方面了。他发愿有朝一日成佛之后,我就要回来度众生,通过这个愿心引发,所积累的菩萨行全部都成为不住轮涅二边的殊胜的资粮。

 

因此佛菩萨在经论当中宣讲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就是这样,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到的,教诫初学者,或者教诫说法的法师的时候就是这样教诫的,对于刚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不能反复给他们强调轮回的痛苦,刚开始的时候,讲是要讲,但是要少讲,为什么要少讲呢?就怕一般的初学者,刚苏醒种姓的菩萨,一听到轮回这么痛苦,这么恐怖,他就绝对不想发愿度化众生了。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对于初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多讲一切如梦如幻,多讲菩提心的功德,多讲度化众生的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知道,实际上我应该发菩提心,应该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等等。像这样刚开始发起一个殊胜的因,最后它的果肯定是善妙的。因为有很多这样殊胜的必要,所以应该对轮回如梦如幻的道理作甚深的抉择。有了这样甚深的抉择之后就可以发起很勇猛的心。

 

发起很勇猛的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肯定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说发勇猛的心入轮回度众生,好像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你的发心越勇猛,你成佛的时间就越迅速。我们说三种菩萨就是这样,为什么牧人的发心很快就可以成佛?他的发心最勇猛,反而他最先成佛。他发心是我最后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速度跑在最前面,最快成佛。一般人来讲,我成佛之后再度化众生,实际上他成佛的时间是最慢的,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宣讲这些如梦如幻,发心勇猛的菩提心的时候,实际上在这一刹那当中就圆满了无数的资粮了。通过这样的发心摄持之后,做小小的一个善根都成为迅速成佛的资粮。所以对自己来讲有非常大的必要性。为什么这样讲呢?虽然对菩萨来讲,他肯定是不希求自利的,但是如果不把自利方面说得比较圆满一点的话,一般的刚开始进入佛法的人就觉得我自己方面应该有一点,否则的话有点不甘心似的。但是如果我们讲二利都能够成办的话,就很愿意趣入,有这样的差别。

 

菩萨通过这样如梦如幻的观点作了仔细观察之后,他就具足大的心意,大的勇猛力,所以住在世间当中也是没有任何损害的,完全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说“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这是因位的时候我们要如是抉择,一旦到果位的时候,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乃至于成佛,他就可以现量的,亲自在地狱当中、饿鬼道当中、旁生道当中,在一切所有众生面前显现无数的化身度化众生。这个是真实通过发愿力成熟,他的资粮圆满了,他就可以如是去实行。针对一般人来讲,现在只能发愿,积累资粮。否则的话,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对一般的凡夫初学者来讲,说我下一世发愿到地狱中去度化众生是绝对不行的,法王是遮止的,就是因为没这个能力。地上菩萨他有这个能力,他证悟了空性,证悟了空性之后,给他身上涂檀香水和用斧头砍他的身体,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地狱的火和花园里面的鲜花,对菩萨来讲没有任何差别,他们有这样证悟空性的智慧,有大悲心的缘故,他可以亲自去地狱度化众生。一般的凡夫人的话,肯定有种种的分别,所以我们现在马上发愿要到地狱度化众生的话,法王说这个是不允许的。首先发愿,然后积累资粮,一旦获得如是能力的时候,再自在实行,这样对自他都有好处。否则这样发愿对自他意义都不大。所以这方面的差别一定要了解清楚。

 

比喻当中讲一个母亲有一个独子,她的独子产生严重疾病的时候,她是非常担忧的,对她的独子日夜监护,没有一点困顿之心,没有一点后悔之心,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她相续当中对这个儿子非常非常喜欢,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悲悯之心。有这种悲心做支持,做后盾,她很长时间去照顾她的儿子都没有一点疲厌,没有一点畏惧。这个方面就比喻菩萨相续当中就有这么殊胜的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他能够发这个殊胜的愿望,长住轮回,度化众生。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有真正的大悲心的话,肯定会发这样的愿望的。

 

壬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殊胜身”就是指佛陀的身体,这是从究竟的角度来讲。颂词当中还从菩萨显现成世间尊主来度化众生的角度也可以,但是最主要来讲,因为通过修持菩萨行,最圆满的果位是佛果,佛果是所有身体当中最殊胜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修持菩萨行就能够成就殊胜身。

 

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

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这个颂词针对一些人的提问:为什么登地菩萨,或者胜义菩提心的菩萨可以一切事业自在呢?这个颂词就是回答这个提问。“若谁”“谁”是代词,主要指菩萨,不管是任何一个菩萨,他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也就是获得初地以上果位的时候,他在一切时当中可以自在地积累资粮,他的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次第可以产生。因为他的心自在,而且从心自在中获得了种种功德的缘故,“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有什么道理,什么原因,说这个菩萨不能够成就“一切世间主”的殊胜果位呢?肯定可以成就的。

 

这个地方科判就讲到成就殊胜身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在资粮道、加行道,这两个凡夫位的时候,他已经发了非常勇猛的菩提心,已经积累了无量无边的殊胜的福德和智慧二资粮,所以登地的时候,一方面他入定的时候现见法界的自性,一切法界,众生、佛陀、自己都是无二无别,这样殊胜的法性是现见的,并不是推测。因为入定位的功用的缘故,出定位现量见到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所以在如梦如幻当中他可以积累一切资粮,积累一般的凡夫、声闻没办法圆满的资粮。所以通过这样不断地串习,相续当中的功德越来越殊胜,越来越深厚,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而产生。

 

十种自在在佛经当中,讲记当中也是讲到了,本来应该作广大的抉择,但是时间不允许。还有十种自在和六度怎样对应实际上都应该宣讲的,但今天就是从大概的角度了解。菩萨他因为修持了圆满的因,修持了圆满殊胜的功德的缘故,所以他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功德,不断地圆满功德,所以最后他就成就了一切世间主尊的佛陀的果位,肯定会成就的。一切菩萨行的果位,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如是安立的,十地一过就成了佛地,既然他在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不断地超胜的话,那么在十地一圆满的时候,他绝对会显现殊胜的佛的果位。

 

虽然在法界的自性当中,十地的差别等等都是完全不存在的,胜义当中没有十地的差别。十地的差别主要是观待菩萨出定位的时候有十种不同的修法,比如说出定位的时候他着重修布施,从这个角度安立成第一地布施度、第二地持戒度,他是从出定位不断增盛的角度进行安立的。从入定位来讲,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差别,从安住法性的角度来讲,现见的法性都是相同的。从出定位的时候所修持的不同的十度的功德如是安立这个是一地,这个是二地等等。在名言当中需要这样来安立,毕竟他们出定位的时候功德有增上的,因为他所断的烦恼有殊胜和不殊胜的差别。

 

因此说“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绝对可是如是进行安立的,安立成世间主,安立成佛陀的果位,成就最殊胜身。这里也提到菩萨为度化一些特殊的众生会显现成世间主尊的形象,这个地方“世间主”从第二种解释方法,就不解释成佛陀了,菩萨会显现成君主的形象、帝释天王的形象、梵天的形象,在各个世间当中都是主尊,他有一定的威望,他下命令的时候,下面的人不得不听从。菩萨所显现的国王下命令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时候,其他的臣民也自然而然就趣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为了度化一些比较特殊根性的众生,也会显现世间君主的形象。

 

比喻当中讲到如意宝的比喻和如意树的比喻。我们可以知道,如意宝和如意树都是没有分别念的,没有勤作,只要众生具足祈祷的愿望,具足一定的福德去祈祷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从如意宝当中显现很广大的财富等等,这个地方主要是从无勤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菩萨刚开始,在因地的时候是通过勤作的方式进行修持的,但是在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时候,入定位和出定位的无分别智都是获得自在的,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勤作,没有一切相执,没有一切相状,所以那个时候极为自在,可以极为自在地度化众生,虽然没有勤作的分别,但是可以自在地成办一切事业。

 

尤其是在十地的时候,在很多经论当中讲,十地菩萨可以显示佛的事业,他能够显现佛的身像,九地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的身像的时候,他分不清楚这是真正的佛陀还是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陀,佛陀可以知道,十地菩萨互相之间可以知道,九地以下的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事业,比如说从兜率天下降、入胎、住胎位、出胎位、学习工巧明、出家、苦行、成道等等,这一切十二相,十地菩萨完全可以显示,他是有自在的,九地菩萨以下根本没办法分别。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的功德有自在的缘故,他的事业和佛陀的事业极为相似。这一切完全都是通过心自在而产生 的,既然有这样不断增上的功德,有什么根据不成为“一切世间主”呢?绝对应该成立。都是无勤而成办的。

 

这个方面讲到了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下面讲大科判当中的第三个科判,这一品分了四个在故意判,前面两个大科判(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三个大科判。

 

己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有人提问:有什么原因菩萨行究竟之后可以成就佛果呢?“世间亦现见”,首先从世间方面观察的时候,在世间上我们也可以现量见到“从胜出最胜”,也就是说从最殊胜的因,可以产生最殊胜的果。因殊胜,果就殊胜,因劣果就劣,这个是决定的世间的规律。这是比较直接的一种解释方法。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就是在世间当中也有很多殊胜的人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比如说世间很殊胜的这些当官的,但是最殊胜的是国王、总T。还有欲界来讲有很多殊胜的,但是最殊胜的是什么呢?就是第六天王。这样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在每一个殊胜当中都有他最殊胜的,那么如何进行对比呢?在所有的修行人当中,菩萨是最殊胜的,菩萨最殊胜是十一地的菩萨,也就是佛地,可以从他的因方面安立成菩萨,从果方面安立成佛果。所以“从胜出最胜”。

 

或者说因为菩萨已经圆满了殊胜的因的缘故,他殊胜的果决定会成办的。这个殊胜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发菩提心,圆满广大的菩萨行,修持圆满的六度,通过圆满的六度,他直接成熟的果就是佛果,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所成熟的地方了。所以从他殊胜的因我们可以推知所成熟的果也是最为殊胜的。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所以从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产生的最殊胜的果是决定会存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抉择的时候也应该了解,现在应该好好积累善法,好好修持菩萨行,从殊胜的菩萨行当中,这个果是肯定会具足的。

 

这个地方抉择果也有一定必要的,为什么要成立修持菩萨行最究竟的果是佛果呢?因为在凡夫位来讲,应该对他所现见的果产生定解,了解我们修行了这么长时间有一个殊胜的果,所以我们愿意去奋发,否则的话,如果我们修了半天没有什么得到的话,这个方面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所以在得到佛果方面也需要作广大的抉择,在菩萨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在密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有的时候有些道友就问,密乘当中把这个果抉择得很详细很圆满,到底有什么必要呢?现在我们修也修不到这个层次,到底要不要抉择?实际上在因地的时候抉择这个果还是有很大必要的,就像这个地方一样,一方面从抉择果我们可以对照我们的相续,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层次;还有对所得的佛果产生信心,自己愿意去修行。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比丘,他想要去看望他的上师,在路上的时候,在一个施主家,这个施主就对比丘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就把家里唯一一瓶酥油供养给比丘涂他的脚。第二天国王知道比丘来,就迎请比丘,想供养他,因为比丘一般来讲都知足少欲的,所以他说如果要供养的话,就送给施主一百瓶香油。国王就照办了。通过这个比喻说明,这个施主通过供养殊胜比丘的因,马上获得了一百瓶香油的果,胜因出胜果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他自己非常虔诚地发心,供养了殊胜的对境,这个方面是殊胜的因,从这个殊胜的因,因果不虚的缘故,他就可以得到殊胜的果,所以他第二天马上显现这个果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从这个角度可以对应颂词。

 

还有一个角度可以对应,贫穷的人和国王所供养的对境是比丘,可以说比丘是他们当中的殊胜者,比丘要去看望他的上师,他见上师的时候也需要恭敬地顶礼、供养,所以比丘上面还有更殊胜的,他的上师上面还有更殊胜的,功德是层层渐进的。既然如此,比如从小乘来讲,如果他的上师是一果的话,他需要对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者恭敬的,如果是罗汉的话,他需要对佛陀恭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比喻“从胜出最胜”。所以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一方面从胜因出胜果可以比喻,一方面从“从胜出最胜”也可以对应。从这些理论一一对应的时候,通过修持菩萨行的胜因,决定最后可以成就一切智智的佛果,“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