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分二:一、正义;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癸一、正义:
“正义”就是真实的意思,主要是宣讲如何从乐趣到乐趣很困难。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善趣的乐享尽之后必须要堕到恶趣当中受痛苦,但是如果我能够想一个办法,有一个方便法,能够保持现在的我的善趣的身体,保持这样的种姓,还有种种的权势等等,今生当中如是保持的话,就不会感受到痛苦,然后再想方便把这样一种快乐带到后世,那不是后世也不需要恐怖了吗?在后世又通过方便保持到第三世,如是如是地一直延续下去就可以永远不需要畏怖。
这样一种想法实际上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个问题是什么呢?他没有了解业果的道理,他自己所谓的方便就是积累有漏业,有漏的善法。即生当中我获得了如是种种的人身、福德、权力等等,是通过以前的善法而得的,现在我在今生当中还是保持这样的心态,好好地积累善法,下一世又可以获得善趣,下一世又如是积累善法,难道不是永远获得安乐了吗?这样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是好的,是对的,暂时来讲是可以的,积累善法可以获得善果,这是深信因果的标志。但是这个方面是很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很难以做到呢?下面就从颂词当中进行抉择:
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
前面讲到有些人保持自己的种姓,婆罗门种姓也好,刹帝利种姓也好,还要保持自己的权势,自己必须要高高在上,自己要当大官,自己要拥有很多钱财等等,因为拥有了这些才能够在善趣当中享受安乐,否则比如在印度来讲,你如果是一个首陀罗种姓,或者吠舍种姓, 你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所以种姓必须是前提,有种姓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权势,还要有钱财,因为现量见到还有很多婆罗门的奴仆,他们也是受痛苦的,所以不能够单单一个种姓,金钱、权势方面也必须要保持住,在这个状态才能够享受安乐。所以他们的愿望也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处在如是的高位,种姓也很高贵,钱财也非常富足,权力也是非常广大的,这样的话你肯定会产生傲慢的,因为处在这样位置上的有情,没有傲慢心的是非常少的。因为他一切都胜过别人的时候,绝对相续当中很容易产生傲慢心。如果有傲慢的话,则无悲,如果你相续当中有傲慢心,那么绝对就是没有悲心的。没有悲悯心会怎么样呢?没有悲悯心肯定会做伤害众生的事业。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别人冒犯自己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悲心的缘故,就不能容忍,不能容忍的话绝对会做损害众生的事业。既然通过五毒当中的傲慢引发了无有悲心的行为,如是从心的烦恼引发了身口的罪业,通过这样的业所牵引,今生当中死了之后肯定是堕恶趣的。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第一个“明”是善趣,第二个“明”还是善趣,也就是说,从善趣到善趣是极为难得的,非常困难的。如果今生当中有权势,就生起傲慢,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造了罪业就会堕恶趣,现在你是处在善趣的“明”,下一世当中你还要想趣于“明”的话,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说极难得”所以佛在经典当中也是讲到从明至明是极为难得的。非常难得的理由前面已经分析了,要从这样非常舒适的乐趣再到乐趣,然后还要到乐趣,一个一个这样循环下去,这个是一种想法而已,实际上是根本没办法办到的事情。
这是从一个高位者来讲,有些人就会想现在我不是一个具足高位者,我现在是一般的普通人。一般的普通人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说一般中等的人,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殊胜的正法的话,很多时候看到上面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生起嫉妒心。嫉妒也是五毒之一,如果相续当中有这样的嫉妒心的话,没有造善业肯定还是会堕入恶趣。对下面来讲的话,下面的人不如你,所以还是有生起傲慢的机会。这样的话中等的人也不行。
那么下等人呢?下等人更容易造罪业,为什么这样讲呢?下等人缺衣少食,有的时候被生活所逼迫就很难不造罪业的。为了养家糊口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过程当中造很多罪业,所以后世也是没办法获得乐趣的。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每个众生没有获得善趣的机会了,是说“极难得”,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真正今生当中是人身,生了善趣,下世当中还要变成人身的话,就非常困难,所以不应该留恋这样的乐趣,应该发起一个殊胜勇猛的心来追求殊胜的解脱道。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从恶趣转成人是很困难的,从人转成人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恶趣当中虽然看起来没有很多像人这样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的贪心、嗔心、痴心这些完全都是存在的,而且造善业的机会根本不像人一样这么简单。看这些羊,这些鸟,根本没有看过它们顶过一次礼或者念一次经。既然它们没有造这些善业的话,就说明它们下一世当中要通过善业的积累转成人身,或者得到善趣生天,是非常困难的。人道虽然有这样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发起这样的一种善心、勇猛心的话,还是很难的。所以现在就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很透彻,这样才可能发起一个勇猛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正法。
比喻当中抉择到,一个人一生当中把刹帝利种姓清洗了二十一次,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傲慢的,其他人都不如他,通过傲慢所引发所以做出了没有悲心的行为。没有悲心的行为来源就是我慢,相续当中认为我很了不起。所以从这个方面抉择的时候,如果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的话,下一世再想获得乐趣就非常困难。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到真实义,下面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旁述的角度讲。
癸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第二个科判所抉择的是不喜欢恶业而喜爱增上生的善法,这是不是正确的呢?不喜欢造罪业而喜欢造善业,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出世间的究竟的角度观察的时候,这也是一种颠倒。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我舍弃种种五欲的享受,守持清净的戒律,断除恶业、修持十善。如果是一个已经入道的居士或者出家人的话,就守持戒律,如果是一般的人,世间上还有很多外道等等,他们了解因果的规律的话,就修持十善法。他们在修持十善法的时候,抛弃种种的五欲,为了后世得到人天的善趣,为了得到增上生的快乐,这是不是对的呢?这里要进行抉择。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颠倒,前面讲过,如果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符合世俗因果的规律的,但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颠倒。因为增上生的善法毕竟不是一种究竟道。
有的时候我们提到“增上生、决定胜”,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出现的。增上生主要是说在世间凡夫位的时候修持有漏的善业,由此增上福德而生于比较殊胜的地方。只要是看到“增上生”的时候,它都是指一种暂时的世间的安乐,人天安乐。决定胜绝对是指出世间的圣果,只有出世间的圣果才能叫决定胜,它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决定胜利的法。
这个地方讲的“增上生”也是同样的,为了获得人天的利益,有没有必要舍弃今生的五欲而护持清净的戒律,达到后世的安乐呢?是没有必要的。
弃舍此境已,要求得境界,
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
实际上这个是一种颠倒法,为什么是颠倒法呢?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正理来抉择,实际上是不能了解这个道理的。“弃舍此境已”就是把今生当中的种种五欲的对境舍弃了,你如果要修持戒律,守持五戒也好,或者守持比丘戒等等也好,你在守持戒律的同时就意味着必须要舍弃很多很多五欲的对境。一方面要把五欲抓得很紧,一方面要守持戒律,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两者是矛盾的。要守持五戒的话,必须知足少欲,很多在没受戒之前可以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佛陀已经遮止了。
如果不明事理的人,守持这样的善法的目的是为了后世获得人天的安乐,“要求得境界”就是希望获得后世当中的人天安乐。后世的人天安乐是什么?还是五欲的妙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法可以获得,你在世间当中就是享受五欲而已,如果你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舍弃今世的五欲,这完全是颠倒的。所以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怎么能说这是一种正因呢?怎么说这是一种正确的修法呢?完全不是一种正确的修法。
在这个颂词当中就提醒修行人必须要把修行的路线和目标明确,如果是为了后世得到世间八法或者人天安乐,就没有必要今生当中舍弃这些东西了,因为现在我们正在拥有这些东西,如果不出家,或者不学佛,在整个世间当中追求五欲的人是非常多的。而且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时候,五欲的对境到处都是,现在你就可以享用,就可以拥有,你何必为了后世的五欲把今生舍弃了呢?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今生当中既然你舍弃了五欲,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必须要彻底从五欲的束缚当中跳出来,获得殊胜解脱的方便,今生当中守戒是为了获得殊胜的解脱。这个目标才明确,否则舍弃今生想要获得后世的五欲境界,完全都是颠倒法,这方面观察得很清楚。虽然这样的道理是明摆着的,但是如果圣天菩萨没有讲这个道理的话,很多众生,很多修行人还是看不透的。所以现在必须要下定一个决心好好摆脱有漏业。
在讲这个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就会想,我舍弃现在的五欲是为了后世的五欲比现在增上,他认为现在的五欲不是很圆满,但是现在我通过舍弃五欲,守持清净戒律,下世肯定五欲的享受比今生圆满,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就可以舍弃今生的五欲。这个方面我们需要观察。比如说你下世是想继续转生到人道当中,还是要转生到天道当中去?有这样的一种观察方法。
如果你今生当中修持之后还要转生到人趣当中,后世人趣的妙欲和现在人趣的妙欲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长一点而已,有的时候妙欲多一点而已,但是你在享用这些妙欲的时候,对你自己到底有什么很大的必要?比如说在观察人间的时候,观察人的所需,就是把肚子吃饱、不冷,或者有一个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就可以了,你把这个条件再奢侈几倍,实际上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身体或者住房而已,从这个方面来讲是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前面讲过了,如果你通过今生的修持,下一世当中你种种的财富更圆满,地位更高尚,那个时候生慢心,生慢心的时候没有悲心,实际上通过今生当中修持获得后世五欲的因,直接导致你堕落,很迅速地就堕落下去了。就像前面一个颂词所抉择的一样,“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就是这个道理,今生当中你想要获得后世更圆满的这些东西的话,肯定是你的衣食更圆满、钱财更多、地位更高等而已,但是这些方面一旦到高位的时候就说明你很快就要堕落了,没什么必要。因此这样修持今生舍弃五欲而获得后世当中更圆满的人道的五欲的话,就是迅速使你堕落的因。这个方面是没有必要寻求的。
如果说今生当中我修持了五戒,舍弃五欲,后世获得和今世相等的,那也没有必要,如果是相等的,现在享受就够了,如果超胜的话还是很危险,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的话,就没有必要。如果比今生还要下劣,那么更加没有必要了,这方面就不分析了。
如果他是认为人道当中不圆满,天道更圆满,所以我今生当中修持离开五欲的因,是为了后世转到欲界天或者色界天等等这样的天界当中去享受安乐。一方面天界当中的五欲更圆满,时间很长,寿命很长,痛苦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方面是不是应该追求?也不是应该追求的。为什么呢?因为天界众生来讲,一旦转生到天界之后,通过他们共同的习气、业力障碍,真正能够忆念正法的人非常非常稀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几的天人都是在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度过时日,他们经常都是享受到非常圆满的妙欲,虽然他在天界的时间很长,寿命很长,但是处于那种纯粹安乐无有痛苦的状态的时候,这样的时光是过得非常快的。在这么迅速的时间他的安乐就要享尽,但是正在享受妙欲的同时,很少有天人能够忆念正法,再继续积累他生福德的因。所以一旦生到天界之后,下一世很多都是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必要性呢?舍弃今生当中的五欲只是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自己真正修法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的话,只能说是一个近视者,他没办法看得很远,只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已。
有这样心态的人可以说在修行人当中不是很多,但是虽然明显的不是很多,隐藏的方式还是有的。也就是说,现在发心做一个善事的时候,他的目标有点不明确,有的时候又想获得解脱道,有的时候又想是不是顺便来点轮回的安乐呢?老是有这样的想法。夹杂着这样的烦恼的时候,善业就不纯净了。
我们观察这些过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如是的过患,迫使我们在每次修持善法的时候,守戒的时候也好,或者修行的时候也好,目标必须要明确,不是为了希求人天的安乐,就是为了获得解脱果,或者就是为了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积累资粮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夹杂烦恼,就圆满了殊胜的出世功德和资粮。这个必须要了解。
比喻当中讲到,两只山羊在斗角的时候,首先脑袋对脑袋一起顶,顶一会儿之后,突然就离开,走几步又回头,把前腿踢起来,使劲地撞下去,我们看到过很多次,我经常看山羊打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先走开,再回头顶。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的不明事理的修行者,舍弃了今生当中的五欲,是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就像山羊一样,舍弃对方之后又回来直接顶,这样没什么必要。如果你要获得五欲的话,现在就获得五欲,没有必要舍弃现在的,再希求后世的。所以这里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为什么把它许为是殊胜正确的呢?
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寻求如是后世的快乐。这是从乐趣到乐趣非常困难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癸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获得福报,获得种种财富是很快乐的,这些快乐的资具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善业。所以为了获得善趣安乐的福德,应该积累善业。也就是说,他主要就是为了后世,或者今生当中能够获得种种财富,从这个角度想要积累有漏业。但是这个方面也是不正确的。
福果为财富,常须防护他,
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
“福果为财富”,现在造种种福德的果就是种种财富,但是财富是不是真正能够拥有的呢?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并不是你真正的拥有。因为这样的财富得到的时候,“常须防护他”,要防护其他毁灭它的外缘,盗贼、火、水等等,很多很多外缘必须要防护。“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如果经常要防护外缘的话,怎么能够称之为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呢?根本就不能成立的,如果是你真正有自性的,或者实有的,你能够拥有的话,那么它和你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分离的。但实际上,这样的财富,如果你不好好防护的话,通过其他的外缘就很容易把它盗走,很容易消失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后世获得受用而积累财物也是没有必要的。
龙树菩萨也是讲过,众生在寻求财物的时候、保护财物的时候、增长财物的时候,都是无量的痛苦。从这个方面可以知道,财富就是给我们带来种种痛苦的因缘。
比如说刚开始你没有财产的时候,你必须要通过勤作,农民必须要去种田,工人必须要上班,商人必须要去做生意,这样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付出很大的辛劳才可以获得财产,所以为了刚开始获得财产带来的很多痛苦。有了财产之后必须还要保护它,不保护它的话肯定就要被种种外缘消散,所以中间保护的时候还要动很多脑筋,有的时候是存在银行里面,有的时候藏在家里面等等,要做很多很多防护措施,在做这些防护措施的时候,不管是你的身体还是你的心都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个是中间护财的时候痛苦。最后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财产绝对是不满足的,他必须要想方设法增加财产,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要感受痛苦。所以有财产的时候,所有积财、护财、增财的痛苦全部都有了,没有财产的时候,这一切痛苦就没有。这绝对是互相观待的,一个人的财产越多,缘财产所生的痛苦就越多,这个是决定的,是不变的规律。
这个地方圣天菩萨所教导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受用去积很多有漏业的话,实际上单单是让自己痛苦而已,除了这个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利益和功德,所以应该断绝这方面的希求,一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法。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如果依止了上师的话,必须要经常跟随上师,经常要依教奉行,不能够违越,要经常如是好好去做,这在依止上师法当中讲得很清楚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你现在依止了财富,你想要拥有财产,把财产作为自己的依靠处的时候,你必须时时刻刻要挂念它,时时刻刻要听它的指挥,所以自己就成了财产的奴仆了,没有任何自由。通过积累财产使自己受到了如此大的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观察的时候就是没有必要的,必须要舍弃的。
癸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前面所讲的这些有过失,但是我随顺世间的规律去造布施等业是不是可以的呢?他又把世间的规律拿出来了,实际上前面破了很多次世间的规律了,世间的规律根本靠不住的,有些时候是仙人定的,有些时候是国王订的,不管怎么样,没有获得殊胜解脱,没有见到真实世间道的人所订的规律是绝对会变化的,不是一个常有的。真正要追随的规律是佛陀所订的戒律,这个绝对是不会欺骗的,因为它随顺的是世间的因果,通过这样的取舍可以获得出世间的果位,是不会变化的。除了这个之外都是世间人通过自己的分别心、私心所订的规律,完全都是靠不住的。
那么这个地方所讲的可以依靠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法,如何去理解呢?比如说现在有些世间的道德规范,或者现在世间某个国家的规律,号召大家捐钱、捐财等等,做很多社会的福利事业,一方面看起来确实是一种好事,为了利益大众,但这个地方破斥它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人就以这个作为借口,他说世间上的很多人号召我们要关心受灾者,号召我们要帮助贫困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布施财产的,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努力的,我们跟随这样的难道错了吗?完全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样的说法如果是一个修行者为了调化对方,或者他本身已经处在菩提心的状态,他为了度化他人去做这些事情完全是可以的,没有一点过失。但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发心呢?自己是为了获得世间果报的发心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就绝对不对的。首先从这个角度去破斥的。
然后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颂词当中:
世间诸规律,随彼行名法,
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
世间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矩,不同的规律,“随彼行名法”,跟随这样的规律而行就称之为“法”,“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但是真正观察的时候,这样的规律,这样的“法”和世间的能力比起来,哪个强呢?实际上是世间的能力更强大。因为世间所谓的规律都是通过世间人的分别心方面去制订的,世间上的人这段时间认为如是而行就很好,他就这样去实行,过一段时间觉得不对了马上就改,改了之后另外一条法律又出来了,有的时候和前面完全矛盾的,这样的种种规律都会出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世间当中,哪里有一个可靠的不变的规律值得我们去依靠的呢?完全没有。
有的时候古代的规律和现代的规律就不相同,解放前的规律和文H大G命的规律又完全是相反的,文H大G命一过之后又不一样了,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完全又不同了,所以这些种种规律和世间的力量比起来,世间的力量是很强的,所以要依靠这个规律的话,往往最后就无所是从了,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呀瓦国有一种规律,有些呀瓦国的男人对火焰念诵咒语之后,火焰当中就会发出声音:“你现在可以娶你的女儿做妻子。”这个男人得到开许之后就会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有这样的一种规律,而且大家认为是合理合法的。有一个外国人到了这个国家之后,也想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所以花了很多钱财学到这个咒语,他对火焰念了这个咒加持之后,火焰当中发出声音:“你们国家的规律和呀瓦国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世俗的风气不同,所以你不能娶自己的女儿。”
从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世间上所谓的规律都是跟随各个地方不同的人的想法而定的,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做对,我们就把这个作为规律,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事情一变化之后马上就把这个废除了,根本就是没办法实行的。所以贪执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等等有漏业完全都是不对的,不开许的。从这个方面要断除积累有漏业的理由。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分二:一、破对福业生爱,二、破积集非福业。
辛一、(破对福业生爱)分三: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这五个科判就是说现在的修行人应该要发起殊胜的清净的心,千万不要为了后世有漏的安乐积累有漏业,从这个方面断除相续当中的邪执,以及相续当中追求现世的种子。
癸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
可意的境是什么呢?有些人就会想:五欲的境或者可意的外境是每个人都喜欢享受的,而享受可意境的因就是有漏善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积累有漏善业。针对这样的看法,圣天菩萨讲到: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
舍彼成吉祥,修彼复何为。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类似的观点前面也作了抉择,所谓的可意的外境都是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而产生的,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断除了对外境的贪执,这个“境”有的时候就成为中庸,有的时候就成为生厌烦心的对境,有的时候就成了平等的对境,像菩萨相续当中把一切五欲的外境了解为完全是等性的、空性的、平等的,没有一点点贪执或者厌恶。因为菩萨和其他修行者不一样,菩萨相续当中具足很殊胜的智慧,所以对这样的外境他一方面并没有认为这个是值得贪执的,一方面也并没有认为它是值得厌恶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用殊胜智慧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无而显现的法,都像梦境一样,都是虚幻的法。既然这个本体不存在的话,就不存在缘这个本体而产生的所谓的厌恶和贪执了。
但是凡夫就不了解这个规律,就贪执;一般的小乘行者也不了解等性的规律,就厌恶;单单是菩萨具足殊胜的智慧,所以能够进行抉择。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要厌恶的角度讲的,所以没有抉择到菩萨这么高的境界。
“境由善可爱”这个“境”主要是“可意境”,比如说五种妙欲是非常可意的,对一般凡夫众生来讲是非常喜欢,非常想要贪执的,那么这样可意的外境,这样的五欲境是不是真的可爱呢?这个地方讲“由善可爱”,由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这个外境是善妙的,所以才产生一种可爱的想法。“彼境亦为恶”,但是对于了解它的本性的,或者是已经获得了出世圣果的圣者看起来,这样的五欲境完全是一种厌恶之处。前面讲过了,因为在这样的五欲的本体上具足不净、无常等等虚幻、蒙蔽的体性,而且通过这样的五欲可以导致自己无数次地到恶趣或者到地狱当中受无量的痛苦,所以看到它的本性之后,修行者对它生起厌离。所以在五欲的境上面没有一个可爱的自性存在的,这是一个角度。
“舍彼成吉祥”,如果是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一切将变成吉祥。既然如此的话,“修彼复何为”?这样为了得到外境的有漏业而修习到底是为什么?没有必要了。这个地方主要是从遮破它的果来断除想要寻求有漏业的想法。由观察它的果不可爱的缘故,断除修习它的因。
颂词当中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境由善可爱”,主要是说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它善妙,才认为它可爱;第二“彼境亦为恶”,从有些修行者对它生起厌恶心这个角度来讲,可以了解到外境没有一个自性的可爱,而且这样的五欲境在修行者看起来是引生恶趣、引生无量痛苦的因的缘故,所以也是厌恶的对境;第三“舍彼成吉祥”,通过舍弃这样的五欲的外境,就获得一切吉祥,这是现量可见的事实。这个可以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析。
从正面来讲,比如说很多修行者在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就了解到五欲的造罪方面,比如贪执外色,耳朵听美妙的声音,就会引发各种罪业而堕入恶趣。所以修行者首先看清楚这个体性,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之后,相续中产生了真实的厌离心,修持之后获得了圣果,获得圣果之后一切都变成吉祥了。从反面来讲,凡夫众生贪著五欲而堕落的例子是无边无际的。
既然有这样三个理由可以成立,那么“修彼复何为”?这个时候就问贪欲心很大的人,你修这样毫无意义的法有什么必要呢?完全没有必要,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舍弃对五欲的贪执,修持厌离心,追求出世的正法。就是从这样方方面面进行抉择的。
比喻当中讲到,在甘巴遮地方有一群比丘准备在这个地方化缘,刚到它的边境的时候,有一个狡猾的人(他的缘起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和甘巴遮地方的幻术师经常比赛幻变,他为了获得胜利的缘故,就想了一个诡计,他就对刚来这个地方的比丘,因为他们不熟悉这个地方的情况,所以就对他们进行欺骗,说本地有一个规矩,如果比丘来化缘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的话他们不高兴,不高兴就不能获得种种饮食等。他首先告诫比丘应该遵守当地的规则,比丘信以为真了,所以他们在整个化缘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当地人看到这一群不说话的比丘,就认为这是幻变师的幻变,来比赛神变的,所以他们也通过各种幻术幻变了一群不会说话的比丘。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狡猾的人就对这些比丘说,现在可以说话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他就说可以说话了,所以那些比丘在化缘的过程当中就开口说话了。在这样一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当地的这些幻术师就认为这个狡猾者确实高明,他不但能够幻变不会说话的比丘,而且还幻化了会说话的比丘,这方面是他们做不到的。所以他们就认输了,息灭了想比赛的心。
这是它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它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对照颂词的意思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比丘本身没有变化的,并不是首先不能说话后来才能说话的,只不过被狡诈者在中间使了诡计的缘故,有前面不会说话后面会说话的过程。比丘会说话本来就是他的实相,当地的幻术师仅仅是了解了这么一点点实相,他们就已经息灭了想要比赛的心。
这个比喻对照的意思就是在颂词当中所讲到的,一般的凡夫人因为被自己狡诈的心所蒙蔽的缘故,首先贪执于外境,贪执于五欲,认为这个方面是非常可爱的,但是如果后面能够真正了解一点点五欲的过患,稍微对它的无常、可以引发罪业,或者追求没有实义等等稍微了解一点点的话,作为修行人来讲,马上就可以息灭对五欲的强烈的贪执。
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认为它是实有的,真正了解了实际情况的时候,稍微接触一点点,马上就对它息灭了强烈的贪执了。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现在如果对五欲很贪执的话,说明我们对五欲的真实相还没有真实地认识,如果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并不是说从词句方面认识,如果从词句方面认识的话,那么从前面讲到这个地方已经讲了很多很多了,从词句上面肯定每个人都可以讲很多很多,但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相似的,或者一点点认识,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真正认识到五欲是不可爱的,是引发自己种种烦恼的因缘,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当即就可以息灭非常强烈的追求五欲的愿望。
既然仅仅了解这一点就有如是的功德的话,更何况说相续当中对五欲的过患产生一种坚定的信解,而且缘这样一种信解不断地实修,在自己相续当中真实产生一种现见的功德,更不可思议了。绝对自己日日夜夜就会追求解脱道,而不愿意把自己的乃至于一刹那的发心、行为用在积累有漏业方面,因为自己从根本上已经了解了,积累有漏业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之后,自己在听法的时候也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可能用染污心来摄持做种种善业的。
这在实际修持的时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堪布仁波切也讲到《中观四百论》真正是一种实修的窍诀,我们现在如果不好好地看,不好好地思维,不好好地实修的话,就看不出它的殊胜,但是从它的比喻或者意义一个一个对照的时候,真正是如何调伏自己的内心,如何从自己不对有漏业有一点点贪染,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强烈的。必须要了解从内心当中下手的方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增长我执、增长我慢的。
比如以前堪布讲课的时候也讲过,当时我听了之后内心当中有很大的震动。堪布说如果自己没有好好地观察到自己的发心,或者是善,或者是恶,或者是具有染污,或者是清净的发心,那么自己所有的闻思修的过程都是在坚固自己的我执。为什么这样讲呢?稍微一思维确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到佛法的时候,内心当中对法义有一点了解,这个时候法义没有真正和自己的相续融入,就成为一种表面上的东西,自己了解一些学问,再去思维,再通过修行得到一点功德的时候,非常容易傲慢。
这个过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没有了解到自己真正学佛的发心,发心没有明确,自己在闻思修的过程当中,因为这样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搞清楚的缘故,所以自己听一个法,了解一个法,自己相续当中增长一点智慧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一步,增长两分功德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两分,乃至于自己学了三藏十二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傲慢就不得了了。那个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傲慢,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三藏十二部全部精通了:“你看,现在世界上谁比得上我?”这个时候的我慢就是非常非常坚固的。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将上师讲的这些教言好好思维一下的话,对自己调伏发心是很重要的。真正不注意的话,你闭关也好,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一个善法就是坚固一步自己的我执。真的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我执非常善于隐藏,很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面目,本身它是为了自己获得轮回的安乐,或者获得名闻利养,但是在表面上,自己不注意观察的时候也观察不出来,其他道友也观察不出来,而且认为这个人是很善妙的,他的戒律很清净,而且他性格也很贤善,智慧也比较清净,所以别人也看不出来,你自己也被我执所蒙蔽了,那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做很多很多的善法全部都是徒劳无益的,你修一百年也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它的根本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方面没有入手,如果真正在内心方面好好思维的话,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刚开始听闻善法也好,或者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怎么样把自己的心调正,这个就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调正呢?在《四百论》的前八品当中讲了很多窍诀,从方方面面去调伏自己的发心,不要贪著于轮回,有漏业方面,前面讲了不要贪常有、不要贪快乐、不要贪女身清净等等,一个一个全部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把这些窍诀搞清楚,如果真正的法义融入自心,那个时候自己的心决定是很清净的,不会为了获得世间八法而去造有漏业。
癸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
不应该为了权势而积业,在第四品中有广说,这个地方又单独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主要是讲破除有漏业方面,而获得国王的位置也是一种有漏业,所以还是有必要再进一步宣说的,没有重复的过失。不像世间人说了一个再说一个再说一个,就有重复的没有必要的过失。但是在这样的经典或者论典当中,前面后面出现了相同的,或者比较相近的意义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因为造论者在印度来讲最起码要通达五明,那声明是肯定通达的。声明通达的话,那么他对造论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重复这些方面绝对早就了解了,而且圣天菩萨也是圣者,所以更不可能有重复的过失。
比如在佛经当中,佛陀在宣讲一个经典、一个教义的时候,前面说了后面再说,这个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反复强调。所以如果是从反复强调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还有一些是层次不同,前面和后面虽然讲的意思相近,但是层次不一样,它所界定的方向或者目标不同的缘故,所以也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
这个地方,一方面本论当中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是为了舍弃世间八法,舍弃今生的念头必须要在修行人当中稳固地生起的缘故,所以他反复地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宣讲,从这个方面也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个地方和前面有不同的层次,所以也没有重复的过失。
有些人就会想:通过前面的观察,贪著五欲而积有漏业是不对的,但是,是不是可以为了得到国王的王位,因为他可以有教敕权,有教敕权是不是可以积有漏业呢?实际上就是变了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当国王还是享受五欲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只不过他就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但是你不管是换多少个相似的理由,换一个就破一个,然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个定解——积累有漏业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
谁求得教敕,是众中愚人。
“教敕”就是下命令,从国王的角度来讲,就是经常对下属指手划脚,下很多很多命令,你去做这个,他去做那个等等,所以“教敕”就是专指国王的命令。任何人如果不需要这样的教敕权的话,“彼则不需法”,对他来讲国王的种种教敕,或者这样的世间法,完全是不需要的。
“谁求得教敕”,有些人想要追求得到教敕权,“是众中愚人”,完全是一种愚者。它的因(?没有听清)第四品当中已经抉择得很清楚了,也就是说你要当国王必须要通过很多方法,才能登上国王的宝座。比如在历史也可以看得到,在印度的时候也有,比如说乐行贤王的太子为了得到父王的王位就杀死了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和他父亲的生命是一体的缘故,龙树菩萨一圆寂,他的父亲就圆寂了。所以从这个方面造了很大的恶业,不惜杀菩萨,不惜杀死父王,就是为了获得王位。汉地更多了,每一个朝代更替的时候,很多都是用砍杀,或者用打仗来获得的,所以一旦得到王位之后,往往都是当时国家里面的人民死得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你得到这个王位有什么意义呢?完全都是通过造罪而获得的。得到王位之后享受五欲,增长贪嗔痴等等很多烦恼,从它的后果来讲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如果谁想要获得王位的话,完全都是愚者。当然这个方面单单是指那些不明事理的凡夫人,菩萨化现的这些肯定不是愚者,他们是专门发愿投生到国王当中教导众生的。
从反方面来讲“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呢?就是一些智者,他们已经完全看清楚了这个当中的道理了,把这些前因后果,方方面面的过患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他觉得这样的教敕权根本不需要的,所以在佛教历史上无数的王太子舍弃王位出家的,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后面很多很多,比如说寂天菩萨、圣天菩萨、阿底峡尊者,还有莲师等等,如果按照他们自己的能力来讲,完全可以说做国王是做定了的,但是他们就是看到了种种轮回的过患,为了教导后学者的我们而示现了抛弃王位的种种妙行。
比如寂天菩萨的传记当中写得很清楚,他即将要登上王位的前一天晚上梦到文殊菩萨坐在他的宝座上面,文殊菩萨说:“这是我的宝座,而你是我的弟子,你坐在我的位置上是不合适的。”他一想,这实际上是本尊在告诉他,他不适合当国王。后面他又梦到度母用开水给他灌顶,他就问:“为什么你用开水给我灌顶呢?”度母说:“王位就像开水一样,单单就是毁坏身心的,没有任何必要。”所以寂天菩萨就舍弃了王位,逃出去出家了。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从这些角度都说明了真正的智慧者是不需要寻求王位的,即使是他们善业成熟了,即将要登王位的时候,他们都要舍弃。所以作为我们来讲,为什么还要去积累有漏业而希求后世的王位呢?就没有必要了。针对大部分人来讲,在明显的方面是不希求的,但是有些修行人确实还是喜欢王位,他出家修行,或者修各种善法,皈依佛陀等等就是为了获得王位的,这样想的也有,这样发愿的也有。我自己以前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所有的善根回向中南海,要得到种种快乐。以前有很多这样的笑话。
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者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必须还是要在这个地方做详细的抉择,不做详细的抉择,我们搞不清楚的话,还认为我现在发愿当了国王,或者当了总理之后,我有这样的权力的时候,我可以保护佛法啊,我可以使这些修行人都安居乐业啊,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想法是这样,但是一旦到了那个位置的时候,他的想法很多时候就变了,完全就不是这样想的了,也许对佛法做一点点少少的利益,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造罪业的。
从这些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有些想法是虚妄的,完全被虚妄的分别心所蒙蔽的。作为一个凡夫修行者来讲,他必须首先做的事情是要让自己的善根比较稳固,比如说获得登地以上的果位,修行完全不被五欲所转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管是投生什么样的种姓,即使到地狱当中去度化众生的话,完全都是有能力的,何况是说在国王的宝座上面享受五欲,根本对他来讲没有一点点损害的。
但是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基本上佛陀的教诫当中都是教导凡夫修行者依止寂静处,依止善知识,舍弃对轮回的贪恋,舍弃对世间八法的贪恋,精进地修持解脱道。可以说所有的经论当中对初学者,修行不稳固的人都是这样教导的。因为没有登地之前,最容易被外境所转,虽然加行道、资粮道他们相续当中的善心、功德都是比较清净的,但是佛陀还是说没有登地之前最好是远离有引诱的外境,这样是非常保险的。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不需要为了获得大权势而转生国王。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占卜师,他有一次推算自己的儿子六天之后肯定会死亡,他得到这样的卦相,并且对外宣布了。六天之后,他的儿子没有死,可能他中间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没有推算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显示自己的卦相很准,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在讲记当中讲,这个是很愚痴的一种作为,为了保住自己一点点打卦很准的面子就杀死自己的爱子,是得不偿失的,完全是为了非常微小的利益失去了大的安乐。一方面是没有必要,一方面是非常愚痴的。
从这个比喻要了解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为了后世国王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的慧命,完全是不应该的。国王的安乐是非常微小的,和真正自己解脱的慧命完全不能相比,一点点都不能相比。为了获得这样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最大的利益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有漏业,这样的有漏业是必须要舍弃的。从这个方面又进一步让我们在相续当中必须要种下这个种子,现在必须要猛力地修持,通过这样猛力修持的因就会在自己相续当中种下这样殊胜的种子,通过这样的种子自己生生世世对这样的王位看得很淡的,不需要为寻求这样的权势而去积累有漏业。
癸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后世的种种圆满兴盛还是可爱的,应该还是要贪执。针对这样的看法或邪见进行以下破斥: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
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
这里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抉择的,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从这两个角度破斥我们不要贪恋后世的种种兴盛圆满,后世的种种富饶必须要远离。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对于一般的凡夫人,没有智慧的愚夫来讲,他就见到“未来果”,看到未来后世的种种富饶就比较希求,“汝贪爱法者”就是对后世的法生起了贪执,而且想要积累这样的有漏业,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贪执有漏法的话,“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再观察通过贪欲引发的未来的富饶的边际,也就是说这种富饶的果享尽之后,它的边际是什么?它的边际完全都是不悦意。也就是说像这样通过贪欲所引发的善业穷尽之后,绝大多数都是堕入恶趣的。
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作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了,所以这里说既然如此,你应该见到贪欲所引发的善果穷尽之后,带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你看到这个之后为什么不生起畏惧心呢?这方面到底怎么办呢?前面你看到未来的善果的时候,你生起了贪爱,再进一步观察,观察得再远一点,观察到福德未来边际的时候,为什么你又不产生畏惧呢?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就是引导修行人目光不要太短浅了,应该看得远一点。自己的目光看得远一点,就绝对会对轮回当中的种种暂时的名声、钱财、有情等等息灭贪执。
圣天菩萨就是从方方面面引导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相续当中彻底看破,他的悲心是非常迫切的,如果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还对这个方面无动于衷的话,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讲的一样,宣讲了这么多轮回的过患,还不了解的话,真正我们的心就是铁球一样,或者心就是石头一样,根本没有心,非常非常难以调化的。就成了这样的人,无垢光尊者都生厌离心,所以针对这样的人就发愿以后度化。
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了很多殊胜的正法,如果内心一点点都没有震动,不想要去实行的话,按照中观派的观点来讲,这就是“一阐提”,断了解脱的善根的。虽然中观派不承许究竟有一个“一阐提”的种姓(断种姓的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人),但是暂时来讲,有些种姓者佛陀都没办法调化,佛陀再给他宣讲一百个劫,根本不产生一点点的出离心的,这个人在中观宗的观点看起来就是断绝种姓的,因为他在这段时间当中根本没办法趣入正道,他只是想要寻求增上生的善趣的安乐而已,对真的发起厌离心,出离轮回方面的善根一刹那产生不起来。如果讲了这么多还没有一点震动的话,真的就是断种姓者了,没办法调化了,只有发愿以后再调化。
我们自己来讲的话,千万不要成为这样一种现象,辛辛苦苦舍弃家庭,舍弃世间的盛事而修行,而出家就是为了获得解脱的安乐。但是要获得解脱的安乐,刚开始相续当中看破轮回,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以刚开始必须通过很多很多的理论作详细的抉择,必须要详细地抉择。
我们不能认为这样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讲,我一个人看都看得懂,而且我会讲得很好,这方面对自己修行来讲没有很大必要。确实学了这个之后就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好好观察,我现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出家为了什么?我现在修法是为了什么?实际上就为了获得解脱。要获得解脱,必须要把这些道理深入到自己心中去,从内心当中往外修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真正修持解脱道。
方方面面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的话,后面要修菩提心,要修种种的空性,要修大圆满等等,完全都是修不上去的,所以这个方面非常关键。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他为了发财致富就买了一块地,他认为这个地肯定可以为他带来种种幸福,他就花了很多钱买下来了。讲记当中讲钟声一响起来的时候,他当即就显现种种的违缘,使他感受了很多痛苦。这个缘起不知道,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因缘,这个过患是隐蔽的,他认为这个地是很好的去追求,但是这个地成为后面给他带来种种不悦意的因。
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未来的地能够给我们带来种种安乐,就像这个人希望在这个地上面获得种种幸福一样,我们期望今生修持有漏业,然后在后世获得种种富饶,但是比如他钟声响起来马上就获得种种违缘,当我们从贪欲所积累的福德用尽了的时候,丧钟敲响的时候,种种恶趣的果报,种种不悦意的身心的苦全部显现,使自己非常难以忍受,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从比喻和意义来讲的话,如果期望未来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有漏的安乐是完全靠不住的,必须要舍弃。
以上就讲到了破除积累福德业,不能够单单是为了获得增上生的果位,为了获得轮回人天的安乐,而积累福德业。这个方面对修行人来讲是完全遮止的,根本就是不开许,佛陀根本没有开许过,一刹那之间也没有开许过修行人可以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而积累资粮。
既然这样,《俱舍论》当中讲到了很多福业,如何修持这些方面,实际上他单单是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你做了这个善法,你就得到这个果,做了这个恶,就得到恶果,但是我们没有鼓励你去修持,只不过把因和果之间的关系讲出来了。《俱舍论》当中很明显地看得到,但是根本没有鼓励你一定要这样修,修了之后得到轮回的安乐等等。《俱舍论》当中就是讲因和果的关系,但是这样的因和果的关系作为修行人来讲,相对于凡夫位来讲,不应该希求有漏的福德,并不是说不能做福德的意思。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福德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过错的,但是通过你的发心,你有漏业的发心,就把这个福德染污了,通过净业的发心,你的福德就是很清净的。所以你还是需要修,必须要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否则你出离心也发不起来,菩提心也发不起来,证悟空性也成问题了,成佛也没办法成。所以说还是要积累资粮,但是积累资粮的方法必须有。首先是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然后再生菩提心,再空性慧摄持。所以他有很多很多方便的。
同样的一个福德业,通过一个善于修行的人,真正多闻的人,他对佛经、论典听了很多很多,了解了真正应该怎么修持,它的歧途怎么遣除,必须要通过听闻很多大经大论,才了解必须要这样修,必须要舍弃这个违品,了解之后他所得到的善业才是非常纯净的。如果你单单听一个法,你也许在这一个论当中可以获得利益,但是其他经论当中还讲了很多很多殊胜方便摄持,还有必须要舍弃的违品等等,听了很多的时候你才了解得圆满,你的见解才很全面。通过这个全面的见解摄持你的善根,你所获得的果就是很全面的。如果你的见解片面的话,你获得的果肯定是片面的,因为你的见解只摄持了这个方面。就像这个地方讲的一样,通过有漏业去摄持,你只能得到有漏果。你通过无漏的发心,或者出离心、菩提心这方面的见解一摄持之后,它的果马上转变,根本就不一样了。
佛经、论典所讲的全部都是如何调伏烦恼,如何使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何成佛的方法,佛陀的境界、菩萨的境界、菩萨的修行、佛陀的修行,经和论当中全部都是讲这些。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佛经,所有殊胜的菩萨造的论典,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完全都是如何调伏众生的相续,如何改变三毒成为三学的功德,如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方便,都是讲这个,这个不依靠你依靠什么?必须要依靠这个。
这方面种种的修行方法,所获得的种种功德,都是这样讲的,所以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作意,获得殊胜的定解之后,然后才可以获得殊胜圆满的功德、善根。这是从有漏业不应该造,而应该造殊胜的解脱业,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附带了解的其他内容。也是前面我们反复强调,为什么上师很着重年轻的时候多多地闻思,这个真正是非常有必要性。年轻的时候记忆力也好,智慧也比较殊胜,多抉择一些经论,所获得的见解就越稳固,以稳固的见解再去摄持,这个善根就非常纯洁,非常圆满广大,而且你成佛的时间是非常迅速的。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讲的时候这样讲过,如果你在修法之前用十几二十年的时候好好抉择见解,把见解抉择稳固再去修行的时候,两三年就可以出效果。因为你见解非常稳固,所以你所摄持的善根很清净的,所以很快就可以出效果。如果你首先去修行二三十年,能不能达到以这个效果?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利根者以外,没有得到见解,没有见解去摄持修行,就好像一些外道的仙人,他通过一辈子的时间去修行,但实际上得到的果是什么呢?绝对没办法像内道修行人一刹那之间所积累的福德,根本没办法相比的。这就是有没有殊胜的见解来摄持。听闻了很多很多经教之后,已经获得了很纯洁的见解,再通过这个见解去摄持,绝对不会变化。
在修法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外内密的障碍,有的时候是见解方面的障碍,比如引发自己生邪见,引发自己产生很多很多疑惑,这些方面通过听闻就可以断除。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很多很多相似的境界和真实的境界,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对照,如何去遣除,实际上经论当中讲得很清楚的。如果我们提前早就把这些学好之后,一旦魔境现前了,相续当中早就有殊胜的定解了,早就知道对治的方法了,它一现前马上就了解,安住在空性当中,马上不执著它,绝对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
这方面完全来自于刚开始的时候下很大的功夫去听闻、去抉择、去遣除怀疑,这个时候在修行位的时候对你帮助是非常大的。遣除障碍的方法,或者你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什么方法去增长?再进一步获得更明显的功德?刚开始早就听闻过之后,用这个方法一个一个对照,去修行使它增上。所以确实刚开始用很大的精力去闻思抉择见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以上福德业方面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