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乙三、随念恩德之顶礼:

 

在本论开篇龙树菩萨有一个顶礼句,最后又有一个顶礼句。

 

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正法,

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瞿昙就是讲佛陀。大圣主佛陀怜悯众生相续当中充满了无明,没办法了知万法的真如,所以宣讲了如是空性的正法,帮助众生斩断相续当中的一切见。见可以代表分别,一切的分别念,不管是好的分别还是坏的分别,实际上都不是实相的本体。学习《中论》之后我们知道,佛陀宣讲了一切万法都不存在,斩断了一切的执著,因为佛陀对众生有大恩德的缘故,“我今稽首礼”,这是随念恩德的顶礼。佛陀对众生宣讲了这么好的正法,龙树菩萨体会到了正法的深奥,体会到了佛陀的慈悲、智慧之后,认为佛陀对众生的恩德非常之大,因此再一次作顶礼。

 

“瞿昙大圣主”。“瞿昙”实际上是佛的姓,旧译是瞿昙,新译是乔达摩。古佛有五种姓: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大圣主”,当然我们知道佛陀是圣中之圣,圣有世间的圣,还有小乘的圣、菩萨圣者等等,但是称为“大”“主”的只有佛陀,因为佛陀的智慧超越一切。佛陀有周遍一切的智慧的缘故,所以称之为瞿昙大圣主。

 

“怜悯说正法”。佛陀的智慧周遍一切,照见了一切万法的究竟真如,佛陀首先发现了一无所有、一切万法离戏的境界,发现之后内心起了证悟,再观众生:本来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众生所谓的思想情绪都不存在,但是众生就牢牢地执著这些没有的东西,把没有的东西变成了存在的东西。就好象眼病者面前的眼花一样,有眼病者看到的毛发这些东西,实际上对于眼根正常者来讲都是不存在的,但是眼病者认为这些都是存在的,就开始执著,产生很多很多戏论,作茧自缚就出不来了。

 

众生本来不存在,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但是众生这样执著,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佛陀就给众生宣讲正法,次第地引导。首先宣讲罪福,有了罪福的取舍,相续有了福报,罪障慢慢清净之后,再宣讲无常、人无我空性,然后再宣讲单空、离戏空性等等。通过逐步逐步地引导,众生的相续开始成熟了,相应于法界。实际上我们学习佛法基本上也是这个过程,从浅而至深,从比较浅的教义逐渐到比较深的教义,现在我们对于《中论》当中所讲的空性能够接受,实际上也是佛陀不断教化的恩德。佛陀当年的教化我们虽然没有得遇,但是佛陀又示现善知识的形象再次教化我们,像这样通过不断的教化,我们现在内心当中才可以生起空性见,实际上最初也是来自于佛的恩德。

 

“悉断一切见”。令我们斩断内心当中的常见、断见、有见、无见,还有善的恶的等等一切见,所有的一切执著、分别都能够斩断。这个地方的一切见不是单单讲不好的分别念,分别念面前的所有执著叫作一切见,一切的执著全部要斩断,因为众生斩断一切见才能够真正相应于实相。如果斩断了恶的分别念,而对善的分别见有所保留,比如,不管是从感情的角度还是从内心分别念的角度,觉得对佛的执著、对佛的信心这方面的所缘不应该斩断,这个执著应该保留,但是,如果还保留一种分别的话,实际上是见不到实相的。所以佛陀说,连对我的执著、分别也要斩断,斩断了对佛的执著之后,才可以真正见到实相。

 

“我今稽首礼”。龙树菩萨说,现在我恭恭敬敬地再一次对佛陀顶礼。前后作了两次顶礼,前面顶礼佛陀宣讲了缘起空性,是诸说中第一;后面顶礼佛陀怜悯说正法,断除一切见。前面顶礼主要是讲佛陀说法的一种特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等等;后面顶礼句的科判是随念恩德,作者真正体会到了佛陀宣讲般若空性的恩德之后,再一次作顶礼。前后两次都是作顶礼,但是侧面稍微有不同的地方。

 

以上是讲随念恩德的顶礼。

 

甲三、末义:

 

在我们的法本当中没有末义部分的内容,但是在上师的《中论讲记》后面,还有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后面都有末义。末义实际上是造论者的后跋,还有翻译的情况全部归摄在里面。

 

归属大乘对法之义,阐扬胜义真如法性,开显(圣)般若波罗蜜多之理的《中观根本慧论》,

 

这是介绍论典。此论典归属为大乘对法。对法有两种,有小乘的对法《俱舍论》等,还有大乘的对法,比如大乘的《阿毗达摩》《中论》等等。阐扬归属大乘对法之义就是论藏。然后“阐扬胜义真如法义”,主要阐扬的是真正的胜义真如体性,开显圣般若波罗蜜多之理。真如法性有如来藏光明,还有空性。开演的胜义真如法性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之理,就是说空性之理的《中观根本慧论》。

 

乃为拥有不可掠夺之智慧与悲心,开演如来无上大乘之理,成就极喜地之果位,前往极乐刹土,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如来”之圣者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圆满撰著完毕。

 

这是介绍作者。 作者“拥有不可掠夺之智慧”,龙树菩萨在世的时候,他的智慧没有人能够胜过,智慧非常超胜。而且他的悲心也是非常超胜的,为了度化众生开演《中论》,为了众生的利益,最后把自己的头布施给了其他的人等等,他的智慧、悲心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开演如来无上大乘之理”,龙树菩萨是佛陀在《楞伽经》当中亲自授记的殊胜士夫,他能够真正地开演如来无上的大乘正理。

 

当年龙树菩萨出世的时候有没有大乘呢?当时大乘的教义有,但不是特别兴盛。密乘的教义也已经有了,但是密乘者在修行时都是非常保密的,没有人知道这些人在修密法,后面成就的时候在天空中飞翔,或者去世的时候消失在空中等等,显示这些殊胜神变的时候,别人才知道这些是修密法的人。龙树菩萨的上师是萨绕哈巴,他是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所以当时有密乘,龙树菩萨自己也修密乘。

 

龙树菩萨出世之后,一方面针对有些小乘行者对于大乘不理解而写的和大乘的很多辩论书,通过他的智慧予以了驳斥;一方面在很多地方演示大乘的教义。大乘从那个时候逐渐开始兴盛起来了,后面到了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那个时代就非常兴盛了。龙树菩萨对于佛法的弘扬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此处讲开演如来无上大乘之理。

 

“成就极喜地之果位”。从表面上只是成就了极喜地。以前我们讲《入中论》时也曾经提到过,佛在《楞伽经》当中直接授记龙树菩萨成就极喜地,后面往生极乐刹。在《大法鼓经》还有其他的一些经典当中说龙树菩萨获得七地,还有一些密乘的论典当中讲龙树菩萨成就了金刚持果位。所以最少是成就一地菩萨极喜地的果位。

 

  “前往极乐刹土”。后来他把自己的头施舍给了乐行太子,从身体里面发出声音说,现在我要前往极乐世界,将来我还要重新入这个身体。有一种说法,如果龙树菩萨的头和身体又重新集合在一起时,他就会复活。当时乐行王的太子害怕龙树菩萨太快地复活,就想把龙树菩萨的头拿到很远的地方扔掉,中间被罗刹女夺下来之后扔到了一由旬的地方。当年龙树菩萨的身体变成一座山,头变成一座山,后来头和身体的距离在慢慢地靠近,在根登群佩大师等很多史书中有记载,

当年是一由旬,现在只有很短的距离了。以前法王他们去的时候也是看到了这两座山,而且已经靠得很近了。如果身体和头连在一起时,龙树菩萨又会重新显现成一个殊胜的大德,弘扬中观,救度众生。有这样的说法。

 

“于‘极净光世界’成佛”,他最终成佛的时候,刹土是极净光世界,佛号是“智源光如来”。“之圣者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圆满撰著完毕”。

 

以上介绍了造论者,下面是介绍翻译的情况。

 

   奉拥有殊胜自在妙智之具德大国王赤松德赞之圣诏,印度中观大论师,堪布[法师]杂加纳嘎巴达[益西娘波],与主校比丘焦若·鲁坚赞译师共同翻译、校勘并订正。

 

最早翻译是在莲花生大师时代、国王赤松德赞时期。赤松德赞国王拥有殊胜自在妙智,本身是文殊菩萨化现的,然后在莲花生大师面前得到很殊胜的修法,修持之后也显现了很大的成就,是二十五大弟子之一。所以称为殊胜自在妙智具德国王,绝对不是虚名,从世间的这些功德智慧,从出世间的智慧,他本身成就的功德来讲,还有从西藏佛法的奠基,弘扬佛法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本论是奉赤松德赞的圣诏翻译的。当时翻译的情况是一个班智达一个译师配合起来翻译,印度中观大译师益西娘波,也就是智藏论师是主要的班智达;当时主校比丘叫鲁坚赞译师,是西藏著名的一个翻译家,他也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前世。一个班智达,一个翻译家共同翻译,翻译完之后,校勘并订正。以前益西上师讲过,当年翻译这些经书、论典都是非常谨慎的,首先班智达要讲一次,翻译家听受一次,听完之后就开始翻译,翻译完之后按照他翻译的稿还要再讲一次,看有没有和原文不符的地方,反复地校勘最后订正下来的。

 

该论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偈,共计一卷半。

 

该论有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个颂词,共计一卷半的内容。

 

这是最初翻译的情况,下面是第二次修订。

 

   之后,于克什米尔慧美继鸿城[妙臂城]中心的仁亲卫寺[藏宝寺]内,克什米尔堪布——大智者哈萨玛德[夏波洛珠],与西藏译师巴擦尼玛扎[日称],于(克什米尔)国王帕巴拉[圣天国王]年间,根据与克什米尔版本相符之《显句论》,再次进行修订。

 

修订的地方是在克什米尔的仁亲卫寺。班智达是克什米尔班智达哈萨玛德,还有西藏的翻译家是巴擦尼玛扎即日称译师,他也是翻译《入中论》《入中论自释》等的大德。翻译的地方是在大城当中,然后时间是在帕巴拉[圣天国王]期间。然后根据与克什米尔的版本相符的《显句论》,即依靠月称菩萨《显句论》的颂词,对《中论》的颂词再次进行了修订。这是第二次修订的情况。

 

随后,于拉萨大昭寺殿内,印度堪布嘎那嘎瓦马色及国卡[金铠]与译师(巴擦尼玛扎),(依照印度东西方各类版本)再次进行大校。

 

第三次校订,翻译家还是日称译师,班智达是印度的一个堪布,他们在大昭寺的寺庙当中依靠东方、西方的的版本再次地进行大校,最后完全定稿。

 

以上是末义,讲了造论者的情况,他的功德等等;然后也讲了翻译《中论》的情况,前后三次进行非常仔细地校订之后,最后制定下来了。

《中论》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