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55

 

 

辛二、广说分别之相:

 

广说分别之相有三个颂词。按照上师的注释分了两段,第一段是“佛所说思者”,这一个颂词,是宣讲三业。因为前面一个颂词是宣讲两种业是怎么样安立的,下面这个颂词是宣讲佛在经典当中三种业是怎么安立的。第二段后面这两个颂词是讲佛经当中七种业是怎样安立的。这样分别从二业、三业和七业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三业:

 

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

所从思生者,即是身口业。

 

所谓的三业实际上就是从前面的二种业当中分出来的,把思业和思生业变成了身语意三业。“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佛所宣讲的这个思业,实际上就是意业。“所从思生者”就是身口业, “所从思”就是说是从思而产生的业,实际上就是身业和口业。因为三业离开了前面的思业和思生业之外,没有其余的安立方式,所以在解释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再单独解释,因为第一个科判中已经讲过了身口业和意业之间的差别。

 

那么下面是讲第二个问题,就是七种业:

 

身业及口业,律仪非律仪,

及其余无表,亦善亦不善。

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法,能了诸业相。

 

七种业中,首先有表业有两种,即身业和口业;无表业有律仪非律仪两种;“及其余无表”,就是后面的“亦善亦不善,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这个是善和恶中间的这个中戒无表,就是暂时的一种无表,这里有两种;再加一个思业就是七种业了。“能了诸业相”,这七种业能了知诸业之相。

 

首先这个身业及口业是属于有表业,什么叫有表业?什么叫无表业呢?在《俱舍论》中以及戒律当中,也曾经提到有表业和无表业的差别。所谓的“有表”就是有所表示的缘故,能够表示你的心。比如说你身体在顶礼,身体的行为能够表示你心中的善根,你对佛非常恭敬虔诚的表情,顶礼的动作等外表,可以推出你内心具备的信心,这个信心可以从你的身体上表示出来,这就叫有表。所以真正的佛弟子,在礼佛的时候和一个不信佛的人在礼佛的时候,从外表的行为上有时候可以分辨出来,这是从身业方面讲的。从口业方面讲,比如通过你对上师赞叹的口吻可以推知你对这个上师的信心,这就是一种有表业。恶业方面也是一样的,当你暴怒地去打一个人的时候,从外表的行为推知你内心中有极大的嗔恨;或是当你骂别人的时候,或者是口沫横飞地说绮语的时候,谈论你所谓很好的事情,就可以推知你内心当中的贪心有多大。这些都是有表业。

 

第二类是“无表业”,“无表业”就是“无表色”,是一种戒律的本体。颂词中说的“律仪”就是善戒,“非律仪”就是恶戒。按照有部的说法,当你受戒时,阿阇黎让你顶礼,让你重复,然后一弹指得到戒体,这个戒体的本体是什么呢?有部的观点是一种色法,这种色法就叫做“无表色”,因为当你获得这个戒体之后,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即便你在睡觉的时候显现上没有守持善的行为,但你的戒体一直存在,乃至到命终的时候,没遇到舍戒、破戒等违缘前,这种戒律的本体,无表色的色法是一直存在的,这种业就叫“无表业”。从善业方面来说,居士戒、比丘戒,凡是相续中有这个戒体,这个戒体的本性是色法,叫“无表色”。“无表”是针对“有表”而言,“有表”从外表上可以看得出来,“无表”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这是善的戒律就叫做“无表业”。

 

非律仪也是一种戒体,比如说一个屠夫发誓一辈子杀生,他在发誓的时候,也得到了恶戒,这个恶的“无表业”就叫做非律仪。

 

“有表业”有身业和口业两种,“无表业”也有律仪和非律仪的两种,这就是四种。其余无表是中戒的“无表色”,什么叫做中戒的“无表业”呢?“亦善亦不善”中,“亦善”是对照“从用生福德”,“不善”是对照“罪生亦如是”,也分善和不善两方面。那什么叫“中戒”呢?善法方面,“从用生福德”,“用”就是受用。比如你给僧众供养经堂,这是一种受用,只要僧众在使用这个经堂,你的善根就不断在增长,《俱舍论》中也是这样安立的,他属于梵天福报。当然这个梵天福报不一定是他生梵天了,是说这个福报相当大,和梵天的福报一样大。“中戒”是暂时性的,当你供养完之后,你相续当中的这个无表业就生起了,然后在使用之间不间断的增长。

 

前面曾经讲过一个公案,有人供养经堂之后,一直享受天界这样的果报,乃至最后经堂都已经垮掉了,只剩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还在给他做福田。在农夫要搬这个石头的时候,天宫震动了,他观察升天的原因是以前布施了一个寺院的果报,而现在寺院还剩下一块石头,所以不能让农夫要把石头搬走。于是马上给他五百两黄金而不让他搬动。农夫就请问原因,我不搬这块石头怎么要五百两黄金。他说:“以前我修寺院的时候缺一块石头,我就把我家这块最好的石头放在这个地方做地基,之后它就一直成为我的善根。我升天了还在使用它所感的福报,而今天突然天宫摇动了,我观察有可能你损坏我剩下的福德,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石头固定住。虽然这个寺院已经垮掉了,但是地基还在,还会不断的生起福德。”这个农民一听这么大的功德那不得了,马上发心修寺院,把这个寺院恢复起来。这个公案以前我们学习过。

 

“罪生亦如是”是从反方面讲,比如说你修了一间屠宰场,从屠宰场开始用的时候,你的相续中产生了这种中戒,乃至于它在使用之间你的罪业是不间断增长的。或者说你给别人打了一把屠刀,如果他一直在使用这个屠刀杀生,你的罪业就不间断的增长。表面看我给居士供养十块钱没什么功德,但是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在他一直在使用期间,你的福德是不间断增长的,从因果的角度讲功德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六种业就是“中戒”两种,“无表色”两种,“有表色”两种,再加上“思业”,总共七种业。“能了诸业相”,这七种业能了知一切诸业之相,这就是对佛经中讲的七种业做了一个广说。我们了知业,能让我们生起欢喜心,也能让我们生起恐怖之心。因为讲善业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曾经参与其中,就觉得很有希望;讲到恶业的时候,觉得我也参与其中,也是很恐惧的。此二都是对业有一种诚信的象征。如果听到这些善恶业时,内心当中有一种震撼的话,说明对业果还是稍微相信的。这一部分都在讲世俗中的业果是如何安立的,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现在宣讲的是第十七品——观业品。在名言谛当中应该了知业果不虚耗的道理,从修道的角度来讲,诚信业果也是入道的第一步,如果不诚信业果所有的修道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于修行者来讲,首先应该在相续当中树立因果的正见。因果的正见是属于世间正见,龙树菩萨在《宝鬘论》当中讲,如果有了因果正见是不会堕恶趣的,由此知道世间正见对于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当然,不堕恶趣只是保证我们修行的第一步, 如果堕恶趣,所有的修行就无法进行。怎么样在获得善趣、尤其是获得善趣人身的基础上,不间断地修持殊胜的佛法,修持菩提心和空性,在业果上面是如何建立的?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内道四宗,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让修行者相续当中建立起因果正见。因为修行者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在安立业果的方式、本体、关系等等建立上面,各宗各派都有不相同的地方。对于上根利智,就可以从比较高的方式来建立业果;对于一般的人可以通过中等的或比较初级的方式来建立业果。总之,要让修行人相续当中树立起因果正见。

 

如今宣讲的是他宗观点对于业的描述,其中总的业、二业、三业、七种业前面已经作了观察。今天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对方避免常断边之理)分二:一、设立辩论主题;二、宣说避免过失之答案。

 

宣讲了二业、三业和七业之后,就出现了业是常是断的问题。首先设立辩论的主题,然后经部和有部对于这个问题互相辩驳,各自安立远离常断的自宗。

 

庚一、设立辩论主题:

 

这个辩论的主题不单单是有部宗、经部宗需要面对,实际上大乘的中观宗、唯识宗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既然人造了业要受报,那么业造了之后是灭还是不灭?业造了之后到受果报之间,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每一个宗派或者说落实到每一个修行者都是需要面对的。并不只是有部经部之间互相辩论,似乎和我们无关,实际上和我们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前面讲到了有部经部和中观宗怎么样避免过失,安立合理的因果观点。下面一步一步展开来进行观察、安立。

 

业住至受报,是业即为常,

若灭即无常,云何生果报?

 

一个人造了业,这个业在今生或是后世,乃至于到了几百万世之后成熟了,那么他宗提出疑问:业到受果报之间,它是属于常住呢?还是属于无常?

 

这个颂词分了两部分:前面两句讲到了第一个问题,假如说“业住至受报”,业造之后乃至于受报期间一直安住,如果是这样,别人就有可能问了:“是业即为常”,难道不是业变成了常有吗?这个业造下之后并没有毁灭,它一直在相续当中安住直到受报期间,所谓的业就变成了恒常。

 

如果业变成恒常了,那么有什么样的过失呢?按照对方的意思或者说从分析的角度而言:如果业变为恒常的话,有很多过失。

 

第一个,如果说业是恒常的,就不会有任何作用。所有恒常的法都不会变化,而变化的法一定是无常的。如果业是常有不变的,就不可能有丝毫的作用,但是业有它的作用:让造业者受苦、受乐、受报,所以它不可能是常住不变的。如果是常住不变的,就舍弃了所有的功用了。要起功用必定是从此到彼,或者说从这个状态到那个状态的转变。所以,如果说业是恒常的,就说明业根本没有丝毫的功用,不会有任何变化。

 

第二个,如果业是常有的,业就永远成为业,不可能有成熟果报的时候。因为业是恒常的,恒常的业任何时间都不可能有丝毫的转变。这和第一个有关联,但是它的重点放在业永远是业,不会有果的角度进行安立的。比如说种子生芽了,种子就属于因,如果说种子恒常,它永远是种子,就不可能有变成芽的机会。因此,如果业是恒常的,它就永远是业了,怎么可能受报呢?不可能有受报的机会。

 

第三个,如果说业是常有,那么就会一直处在造业的阶段。业是什么?业就是造作的行为,造业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要不然是心的行为,要不然是身体或者语言的行为,从这个方面安立成是一种业。你造了业,这种行为要导致某种后果,所以你后面必需要承担这种责任、后果,这就是业。如果说业是常有,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这个行为是常有的,那么就会一直处在造业的阶段,不断地造作下去,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是一种过失。

 

第四个,如果说业是常有的话,就说明业不存在。为什么呢?因明当中讲得很清楚,世间当中任何存在的法全都是无常的法,无常的法才能够存在,常有的法在世间当中不可能出现。只要是安立常的名称的事物,统统是在世间名言当中没有的法,就像石女儿、虚空一样。所以,如果说业是常有的,就说明业根本不存在,这也是一种过失。

 

第五个,如果业是常有的,果报就会变成无因生。前面是从业常有,果报不会产生的角度来讲,现在继续分析,如果这个业是常有的,而又有果,一方面说业是常有的,一方面说业有果报,那么这个果报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果报不可能是从业而来的。因为业是常有的,就说明它的本体是不可能舍弃的,如果业不可舍弃,它就一直保持在业的状态,果就不会产生。这个果既然不可能从业而产生,也不可能从业之外的其他法产生,那么这个果报从哪里产生的呢?只有说是无因产生的。所以,如果说业是常有的,果报应该是成了无因生的过失。

 

或者,如果业是常有的,而果报又存在的话,只有说业和果是同时存在的。因为业不可能毁灭,如果毁灭就不可能是恒常的,后面果又出现了,果在业没有毁灭时出现的。那么,业和果就同时出现,即便是受了报,业还会有,而且果报根本不是从业产生,这样就有颠倒业果关系的过失。所以,如果业恒常的话,业就绝对成了非因,不会成为受报的正因,如果是非因的话就不叫业了。

 

从方方面面分析,根本无法安立业产生之后,一直安住到受报期间是恒常的,有很多过失的缘故,绝对不可能这样安立。

 

如果不能安立恒常,安立无常怎么样呢?下面讲无常也不对。“若灭即无常,云何生果报?”如果说业生了就灭了,是刹那生灭的自性,没有相续下去,没有不间断的保留,因的作用生了之后就灭了,它就变成无常的自性,灭了之后就成了断灭。如果业成了断灭,又怎么可能从一个断灭的因当中产生果报呢?也会失坏果报,所以也是不合适的。

 

如果是从前面的因产生后面的果,前面的法和后面的法是即生即灭的关系。那么前面的因造了之后就灭掉了,后面的果法照样生起来了,前面的因也会变成非因的过失,因为它生了就灭了,不存在因的自性了,果法不是从前因产生的,果法也会变成无因产生的过失。最后就会导致总的业果自性——业已作不失、未作不遇的关系都会失坏。因为业和果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法,前面的因造了灭掉了,后面的果法产生和前面的因无关,前面的因造了之后,就会丧失它的功用,已作不失就无法安立;未作不遇也不会安立,因为后面的果没有通过前因产生,但又遇到这样果法,就失坏了未作不遇的原则。因此,如果说业是无常也是有过失的,若灭即无常,如何生果报呢?

 

业到果之间是恒常的也有过失,是无常的也有过失,恒常的无法生果,无常的也无法生果。那么到底业是常还是无常呢?所有的宗派、所有的修行者都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