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二十四 观四谛品
下面讲《观四谛品》,本品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法进行观察,佛陀讲法的核心也就是四谛。以前有很多外道的本师出世,有很多外道的修行者修行法,但是修了很长时间没办法获得解脱,原因就是没办法了知四谛。佛陀出世之后给众生宣讲的最主要的法就是四谛,在很多因明的论典当中说,佛陀是遍智,佛陀对一切万法的所知全都了知,但是在经典当中只宣说了和解脱有关的问题,至于其他的比如树叶的数量,有情的数量这些问题,佛陀虽然照见了,但是宣讲出来对众生的解脱没有用,有可能只是增长很多增益,增长很多分别念而己,所以佛陀把讲法的重点核心放在了四谛法上面。
实际上苦集灭道四谛法归纳起来,前面两个苦和集是讲到了轮回有情流转的因果,后面的道和灭讲到了还灭的因果。因此我们就知道,佛陀的法就这么简单,先讲了众生怎么样流转的,然后再讲众生怎么样才能获得解脱。
首先是讲苦。佛陀讲苦苦,讲变苦,讲行苦,就是要让众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实际上都是一种痛苦的自性,没有一个是安乐的自性。首先把所处环境的情况给众生指点出来,因为众生虽然可以知道苦苦,可以感受到身心极其强烈的痛苦,但是对于变苦、行苦,众生通过自力从来都没有认知到,何况说断除它呢?
众生对于轮回有贪著,认为在轮回当中是有快乐的,比如有身心的快乐,以为:只要我把感受苦苦的这些因缘灭掉,累积感受快乐的因缘就会远离痛苦,轮回当中还是有安乐的。所以众生不愿意解脱轮回。佛陀指出不单单是苦苦,实际上快乐也是苦,舍受也是苦,佛陀以他的智慧,通过很多比喻、很多例子、很多理证一一观察分析,让众生了知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这个时候众生就愿意出离了。
首先让众生了知苦从而对于轮回生厌离心,就是佛陀最初讲苦谛的原因所在,让众生了知自己处在怎样一种环境当中。众生因为无明愚痴的缘故,认为轮回当中还有安乐、清凉的地方,但是佛陀指出整个三界都像罗刹洲一样,都像火坑一样,没有丝毫可以耽著的地方。众生无明无法了知,佛陀通过智慧照见,然后通过教义给众生宣讲,所以在佛经当中的很大部分是宣讲痛苦的。
然后单单说苦还不行,佛陀要指出引发引起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痛苦的发生?所以佛陀讲了集谛,痛苦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有因有缘的,不是上帝、造物主造出来的,这种痛苦是有情自己的业和惑引发的。佛陀不单单讲到了痛苦也讲到了痛苦的因缘,产生痛苦的因缘就是集。所谓集就是烦恼和业,相续当中如果有了贪嗔痴等烦恼,有了业就会引发痛苦。佛陀把轮回的因果完全讲出来了,轮回的果就是苦,轮回的因就是烦恼和业,烦恼和业在哪里呢?就在每一个有情相续当中。
如果再讲清楚一点,在讲集时也会把我执、无明烦恼等讲清楚,如果对于万法有无明,通过颠倒认知就会产生烦恼而造业。佛陀对一切有情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贪嗔痴等的状态完全作了描述,如果相续当中有烦恼和业,就不可避免地肯定会感受轮回的痛苦。
佛陀首先把轮回的痛苦讲清楚,众生不愿意受苦。然后佛陀说:你不愿意受苦,那么必须要了知这些痛苦都是烦恼业而引发的,而烦恼和业是每个众生自己相续当中拥有的。像这样就把轮回的因和果讲清楚了。
轮回因果讲清楚之后,众生也许会非常痛苦,处在这样的烦恼当中不断地造业、不断地再生烦恼,是不是没有办法获得解脱呢?佛陀马上讲灭谛,实际上苦和集是可以被消亡的,如果你证悟了灭谛,所有的苦谛、所有的集谛都会被消灭,这个时候就获得永远安乐的一种状态,获得涅槃的果位。
佛陀介绍灭谛的安乐,如果你获得了灭谛就会获得安乐,这个时候众生对灭谛——对不存在苦、不存在集的这样状态,就会生起一种想往之心、希望之心,佛陀就又马上讲道谛。
道谛就是趋向于灭的方法,也就是说后面的道谛和灭谛是让众生还灭的,怎么样获得解脱的因果。当然灭谛是果,修完道之后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就是解脱果。解脱的因是什么?解脱的因就是道谛,所谓的道谛是通过修持殊胜的妙法,修持戒律也好,修持空性也好,修持四谛十六行相也好,通过这样方式逐渐逐渐断除集谛,最后就现证灭谛,灭谛现证之后苦谛就消亡了。四谛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
佛陀指出一切万法都是痛苦的,然后说出了痛苦的因,也进一步讲了一切有情都有希望获得解脱,说出了解脱的方法,这就是佛陀伟大的地方。一方面把痛苦和痛苦的因讲得清清楚楚,再一个把解脱和解脱的因讲得清清楚楚。所谓的解脱道主要是让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和业——集谛,通过修道的方式把它永远灭掉。因一灭,灭谛现前苦谛就灭掉了。佛陀出世讲了这么重要的法。
因明当中讲,从主要的角度来讲,因为佛陀宣讲了四谛法门,所以说佛陀是遍知(其他地方也有可以安立的,但主要就是从这方面安立)。佛陀出世主要是帮助众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众生很愚痴不了知解脱的方式,所以佛陀出世之后,指出这种解脱的方法就是四谛法门。
当然小乘有安立四谛法门的本体,大乘也有安立四谛法门的本体,都是四谛,但是里面内容的侧面有些不一样,有些是比较深层次的,有些稍微浅显一点。但都是指出了轮回和涅槃两重因果,通过了知和学习各得其所,都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相应的解脱。
四谛在名言当中的确是有存在,因为名言当中有众生、有苦、有集、也有解脱、修道。四圣谛是一种方法,它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一种方便法,在胜义本体当中四谛法也是本体空性的。虽然四谛法这么高尚,佛陀出世就是为了四谛法,但是从实相的高度来讲,所谓的四谛法也是无自性的本体。
《观四谛品》不是让我们详细抉择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怎么回事,这些讲世俗谛时会讲得清清楚楚,这里在讲胜义谛,主要是观察四谛本空,这是本品的主要所诠。
丁二十四(观四谛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在佛经当中讲,文殊师利菩萨因为现见诸法无生而了知了痛苦(经云“文殊见诸行无生故,而了知痛苦”等),知道万法无生而知苦、而断集、而证灭、而修道。在佛经当中宣讲了一切诸法无生的缘故而了知一切万法本体的状态,实际上也是说明了四谛是无自性的。
戊二、品关联:
实有者就会这样想:你们中观宗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但是认为一切万法空性就会失坏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的四谛、三宝、因果,还有一切世俗法的安立,所以应该安立一切万法不是空性的,而是实有的。
前面我们已经观察了很多次,认为有四谛、有三宝、有因果等等都是在名言角度,说这些存在并不是说实有存在,中观宗也不否认从名言的角度有显现法的存在,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它是不是有实有本体。对方认为“有”,中观宗认为“没有”,这就是辩论的地方或者需要抉择观察的地方。
我们学习中观,通过二谛不断地学习,要知道名言当中该学习四谛都要学习,该对三宝生信心都要生信心,该对因果取舍都要去取舍,世俗谛当中该做的法都要做。但是真正修正行时,要知道一切无所缘,安住在空性当中,这是真实的实相般若的修法。
此品分二:一、宣说对方问难;二、回答问难。
己一(宣说对方问难)分四:一、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二、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三、应有业因果不存在之过;四、应有世间名言法不存在之过。
(在上师《中论讲记》当中分了很多小的科判,但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差别。)
对方认为,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就会存在四大类的过失:1、所知的四谛不存在;2、三宝不存在;3、业因果不存在;4、世间名言不存在。这四个都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在抉择时如果没有真正通达,这四个太过落下来,是谁也受不了的。所知四谛主要是讲轮回和涅槃的因果关系;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业因果:佛陀在讲法时以因果作为核心,或者说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世间名言是必须要面对的。对方通过这四个问题给中观发太过:如果是空性,这四个过失不会避免。
下面一一介绍他们的问题。
庚一、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
下面两个颂词按照上师的科判,第一颂是正讲所知四谛不存在;第二颂讲能证的智慧是不存在的,一个是所知,一个是能证智。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对方说:按照中观宗的说法,一切皆空、不存在、一切都是无生也无灭的空落的状态,那么也就不会有四圣谛之法了。
四圣谛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谛的意思就是真谛或者谛实。为什么叫谛?轮回当中的因和果、解脱的因和果的确是如是存在的,佛陀照见了。这些法在名言当中有真实的规律,轮回的一切万法都是痛苦的,然后产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是烦恼和业,这是不变的,就是谛实;然后一切万法可以获得解脱,通过修道可以断掉集,这方面也是真实不虚的法,所以叫谛实法。
为什么叫圣谛?当然我们很容易理解道和灭方面是圣谛,但是对于苦和集可能会想:苦是讲三界的痛苦,有情界和器世界是痛苦的自性,集是烦恼和业,这怎么叫圣呢?有情具有的法也叫圣谛的原因,实际上是讲它的本体,苦和集是圣者才能够完全通达的,或者说是大圣佛陀照见的缘故。这四种真实法苦和集、灭和道是佛陀的圣智照见的缘故,所以叫作圣谛。“四”,当然我们知道是数字。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对方认为如果认为一切万法皆空,就会失坏四圣谛,四圣谛就不会存在了。中观宗也是佛教宗派,当然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讲,肯定不会承许没有四圣谛。
下面讲:如果是空性,能证智也不会出现,也会失坏。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给五比丘是这样讲的:“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于是就有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教言。
在上师的《中论讲记》当中,这个科判是能证智慧,前面颂词的科判是从所知的角度来讲,就是苦、集、灭、道这四种法作为所知。这个颂词讲能证智,能证智慧体现在哪个地方?
“见苦”的“见”字就是知苦,知苦是从内心当中来了知的。当然一般的众生能够了知一点点痛苦的自性,比如说身体很痛,心很烦恼。能够知道身心有痛苦,但是不等于已经完全通达了苦谛,而只是了知了苦受当中的一部分。苦的方面了知了,还有快乐自性的苦不了知,舍受方面的苦也不了知,还有身体是苦,受想行识之苦,五蕴都是苦,三界都是苦,这方面不了知,所以说众生无法真正知苦。佛陀、圣者完全知苦,了知一切三界皆苦,这方面才真正了知了知苦的含义。
从内心当中了知苦谛叫知苦,它是能证智,这很明显。断集就是从内心当中断掉烦恼和业,这方面也是能证智,也是很明显的。然后证灭,内心当中证悟灭谛涅槃,这很明显也是能证智。修道的“修”字也是从能证智去表现的。
对方认为“以无四谛故”“如是事皆无”。四谛就是所知,如果没有所知的四谛,能证的智慧——能够了知四谛的智慧也就没有了。麦彭仁波切把这个颂词放在“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这个科判也是可以的,内部一分,所知和能知分两方面都可以了知了。对方认为如果是这样,佛陀所宣讲的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教言全都没有了。
下面进一步讲,如果没有所知的四谛,也没有能证四谛的智慧,就不会有三宝。
庚二(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分三:一、无有僧宝之过;二、无有胜法之过;三、无有佛陀之过。
四谛和三宝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四谛是一种法门,有了法就会出现僧,有了僧就会有佛陀的出现。从这方面观察,四谛和三宝有关联,所以讲完无四谛之后,马上紧接着讲没有三宝的过失。
辛一、无有僧宝之过:
颂词有六句,按照上师的意思,前面四句讲没有八果的过失,后面两句讲没有僧宝的过失;麦彭仁波切合在一起讲没有僧宝的过失。
以是事无故, 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以是事”就是讲如果没有能证智,没有能证的智慧就不会有四果。“四果”是讲小乘的果,预流果是初果,然后有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
预流果,预流就是预圣者流,正式得到圣者的果位叫预,预就是得到的意思,或者说住于这个果位当中。以前是凡夫的缘故没有预圣者流,已经得到了初果就是预圣者流,就和圣者处在同样的行列当中,这叫预流。
第二果是一来果。相续当中的欲界烦恼有九品,前面初果只是断掉见断的烦恼,修道的烦恼还没有断掉,从修道之后开始断除三界的烦恼。三界的烦恼都分九品,修道在二果即一来果时,欲界的九品烦恼断掉了六品,通过剩余的三品烦恼他还会来欲界受生一次,所以叫一来。
见道的果位相续当中修道的烦恼没有断,所以他最多还会在欲界的人天往返七次,因为恶趣种子已经断了,不会再转生恶趣,但是相续当中欲界的修断烦恼没有断的缘故,所以还会在人天七返,或者是转为人或者转为天,七次往返之后,最后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位,这是初果。
然后第三果是无来果,无来就是讲不来欲界受生,他欲界的九品烦恼都断掉了。小乘当中有这样的安立:是圣者而没有出轮回。小乘的圣者真正出轮回的是阿罗汉,整个三界的烦恼全断掉了,不会再转生轮回了,一果二果三果是圣者果位,但是还要转生轮回。
比如前面讲,得一果时还会在人天七返受生,因为他相续当中的修断的烦恼没有断掉,还会通过业的牵引受生;一来果欲界九品烦恼当中断了六品,剩余的三品引导他在欲界还要受生一次;无来果不来欲界受生了,他欲界的烦恼断完了,但是色界和无色界的九品烦恼还没有断,还刚开始断,所以虽然不投生欲界,但是他会在色界和无色界当中投生,继续修道乃至于证悟阿罗汉果。
最后是阿罗汉果,乃至于无色界九品最细的烦恼都断掉了,之后不会再在三界受生。
以上讲了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则亦无。”向就是讲四向,有预流向、一来向、不来向、阿罗汉向。所谓的“向”是在果之前,比如说得到预流果之前有个预流向,十五刹那当中是预流向见道,预流向其实还没有得果但是趋向于果(向就是趋向的意思,马上要得到果叫向)。预流果之前有个预留向,一来果之前有个一来向,无来果之前有个无来向,阿罗汉果之前有个阿罗汉向,四果四向加起来叫作八果。如果没有四圣谛就不会有圣者的八果,八果也不会存在了。
下面讲如果没有八果,则没有僧宝。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八贤圣就是指八果的圣贤。如果没有八果的圣贤,就不会有僧宝了,因为所有的僧宝都安立在贤圣当中。
当然此处的僧宝主要是从圣僧的角度来讲,凡夫僧四个以上也可以叫作僧众,也可以这样安立,但是此处主要是讲圣僧,比如说得到见道之上、一地菩萨以上叫作圣僧。真实的僧宝在《宝性论》当中作了讲解。上师引用《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教证说,实际上四个比丘、比丘尼以上叫作大僧,像沙弥、沙弥尼,还有居士这些叫作小僧、小僧众,无垢光尊者是这样安立的。
有些居士认为应该皈依佛宝、法宝,不皈依僧宝,有二宝居士的说法。实际上这是没完全了知,他看到部分的僧人不如法,就不皈依僧宝了,在他们的印像中只是显出家相的这些人才属于僧宝,而不了知僧宝真正的意义。实际上很多地方安立僧宝,尤其是大乘安立僧宝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还有很多圣僧都是属于僧宝的范围,尤其在《宝性论》当中讲,一地以上的菩萨叫作僧宝。实际上僧宝有凡夫僧,也有圣僧,都叫作僧宝。
此处对方说,如果没有八贤圣,僧宝也不存在了,所以你们中观宗破了僧宝。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分了二十七品,如今宣讲的是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本品主要是对于苦集灭道四谛,也就是解脱的因果和轮回的因果进行观察分析,了知四谛无有自性、四谛本空的道理。
在基道果当中,四谛法门属于道法所摄。基就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万法的本体空性;果就是讲佛陀的色身法身,还有一切的种种智慧都是无自性的;那么道就是四谛、六度四摄,还有三十七道品等,这些属于道法所摄。
不管是基也好,道也好,还是果也好,实际上一切万法平等都是无自性的,而不能说一切不好的法或者显现不清净的法、下劣的法才是空性的,而能够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四谛、六度、空性这些法应该不是空性的,或者佛陀至高无上的功德法应该不是空性的。从法界的本体自性来讲,所谓下劣的法也好,高尚的法也好,都是平等的离戏空性。对于下劣的法产生执著是束缚,对于高尚的法产生执著还是束缚,如果要真正现证大乘当中所讲的四谛法性,仍然要打破对四谛的执著。基于这些原因,所以要分析四谛本空。
分析四谛本空也是以宗派的观点作为参照进行观察,有些宗派的修行者认为四谛应该是实有的,中观宗就以四谛实有的观点作为观察的对境,如果认为四谛实有的话有什么过失,通过发过失来了知承许四谛实有是不合理的,然后进一步推知应该承许四谛是空性的、显而无自性的。
如今宣讲的是对方的问难,有四个科判,前面讲了“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现在讲的是“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又分了三个小科判:无有僧宝之过,无有胜法之过和无有佛陀之过,也就是说应该有无有佛法僧三宝的过失。
上一课已经对于僧宝不存在的过失作了观察:如果一切万法皆空,四谛皆空,就不可能有四向和四果,不存在八贤圣,因而不会存在僧宝。今天讲第二个科判。
辛二、无有胜法之过: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存在法宝。法宝是救度一切众生最殊胜的一种方便,如果有了法宝就可以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法宝,没办法直接救度众生。佛陀出现在世间也是为了给众生宣讲取舍之道,宣讲趋向于解脱的殊胜法要,因此法宝是非常重要的。对方认为:如果按照中观宗的承许,一切万法皆不存在,一切万法无生无灭的缘故,不会存在四谛,无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有法宝。
在《宝性论》等很多殊胜的经论当中提到,道谛和灭谛是属于法宝所摄,或者说法宝可以包括灭谛和道谛,灭谛是究竟的法宝,道谛是趋向于灭谛的一种殊胜方便,因此把道谛和灭谛安立成法宝。
还有这些教法,比如说《中论》等经典的文字有的时候也说是法宝。实际上从一个角度来讲这些属于教法,是一种文字,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法宝,但是因为这样的文字能够指点出所诠,教法能够表示证法的缘故,所以说文字教法也可以称之为法宝。
前面讲过,法宝属于四谛,有四谛就可以有法宝,但是中观宗承许四谛不存在,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可能有法宝,对方从这个角度分析,认为中观宗失坏了法宝,有这样的过失。
辛三、无有佛陀之过:
若无法僧宝,岂能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前面已经讲了僧宝是不存在的,失坏了;然后法宝也不存在,也失坏了。没有僧宝,没有法宝,又怎么能有佛宝?从一个角度来讲,首先有了佛宝之后才通过佛陀说法而有证悟法性的僧众,次第是:首先有佛宝,再有法宝和僧宝。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佛陀也不可能是无因无缘而产生的,从另外一套因果来观察时,首先要有法宝和僧宝,才能有佛宝。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所谓的佛宝是僧人通过修持现前法宝,然后到达了究竟的果位称之为佛宝。所以有了僧宝,有了法宝,才可以出现后面的佛宝;如果没有法宝,没有僧宝,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佛宝。
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佛陀在修行之前是一个出家的僧人,他在一座当中修持而现证佛果。他首先要获得见道,有了见道的本体可以安立成僧宝的自性,获得见道之后,一座当中取证了佛陀果位,所以他是通过僧宝的自性现前了佛宝的自性。
或者说他在修行的时候,心相续当中的所依就是殊胜的法宝自性,当他现前见道时,他内心当中具有对一切万法的了知,对于四谛、十二因缘等的了知,这就是法宝,他是通过圣僧的自性去思维殊胜的法,才证悟了佛陀的果位。
因此有了法宝和僧宝才可能有佛宝。从大乘的角度,所有的佛都是通过十地菩萨的次第修证才成佛的,首先要登初地,然后逐渐到达十地,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身份都是僧宝的自性,所以有了僧宝才可以有佛宝。
不管从大乘的角度,还是从小乘的角度(当然此处主要是从小乘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法宝,没有僧宝,就不可能有最后的佛宝的出现。因此,如果认为一切万法皆空,无有四谛,最后就有破坏佛宝的过失。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对方最后下个结论:如是像中观宗一样宣讲一切万法皆空、无生无灭的宣说者或者宗派,最后就会毁坏三宝。对方就给中观宗发了这种过失。
和前面所讲的一样,对方对于中观宗所讲的空义没有完全通达,所以才产生了误解,发了这样的过失——如果你们中观宗还承许空性,就会背上一个破坏三宝的罪名。对于一个趋入佛道或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来讲,三宝是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殊胜所依,是依止处而不是破坏处,如果承许某种观点导致破坏了三宝,就只能说明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对方是这种想法。所以以破三宝的过失放在中观宗的头上,认为不应该承许万法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