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上师功德并非名气而是教言

 

一个上师是好是坏,不在于上师的名气大小,而在于他是否有窍诀的殊胜性。打个比方说,乞丐乞讨口袋里的金子是金子,国王宝库里的金子也是金子。同样,眷属众多、大名鼎鼎的上师口里说出的教言是教言,一个普通人口里说出的纯净教言,也是教言。

 

个别人在学习经论方面有一点功底时,不仅对其他上师越来越不恭敬,对自己的上师也越来越不尊重,觉得“我现在很了不起了”,这种人也是有的。不过,像那若巴的话,虽然他是那烂陀寺守护北门的大班智达,但诸空行母授记道:“你精通词句,却不精通意义,还是需要依止上师。”因此,他依止了外表是捕鱼乞丐、内在是大成就者的帝洛巴,最后,他的境界与上师无二无别,获得了成就。所以,当你认为“我又善良又有智慧”的时候,这恰恰是你不善良、没有智慧的表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当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以三种欢喜去依止,他们并不是因为一无所知才需要依止,而是为了获得加持才依止的。

 

邬金莲花生大士虽被称为“第二大佛陀”,但在《莲师传》中也提到他依止了八位上师。布玛莫札也依止过那么多上师。即便是已经获得了成就,尚且需要依止上师,那你只是有一点点智慧,又有什么理由不需要依止上师呢?

 

当然,对于你所依止的上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当今时代的人们,不恭敬具有圣贤功德的人,反而去尊重那些见神见鬼的造罪骗子。然而,你已经依止上师以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违背上师言教,假设在必要的情况下有轻微的违反,也必须不隔夜进行忏悔。比如,如果上师的怒气已经平息,你最迟需要在一天内忏悔;如果上师还在生气,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上师消气。当上师心平气和时,你要请求宽恕,忏悔一切罪业,以三种欢喜进行依止,由此会增上觉受、证悟的功德。那时候无论你了知什么,都是从修所生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闻慧,依靠随随便便的纸上谈兵而生起感知认识,并不是一种根本上的领会。

 

过去,大成就者多哲丹毕尼玛,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喇荣伏藏大师一世敦珠法王面前,他们师徒二人研讨了三四天,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有掺杂其他闲聊,一直在进行辩论。有一天,大成就者仁波切说:“伏藏大师,您说得对,我讲的并无实质。”伏藏大师说:“我是证悟了法性虚空密意的开悟者,所以像你这样的人无法相比。”正如他所说,真正具有持明传承的人,大多是拥有开悟境界的人。

 

荣索班智达(荣索秋桑),很小的时候只会说梵语,他的父母心想:“这到底是好事,还是着魔了?”就带他去拜见阿底峡,请求指点。无等阿底峡尊者把荣索班智达抱在怀里,和他研讨正法,但一点也赢不了他。阿底峡尊者说:“像我这样的人,无法胜过他,他是大成就者黑行与美哲嘉纳尊者的双重化身。”

 

持明无畏洲,虽然没有广泛听闻过佛法,但他坚持不懈地虔诚祈祷“第二大佛陀”龙钦绕降,结果从密意的境界中流露出闻慧,获得了即使摄受成百上千眷属弟子也无所畏惧的境界。

 

至于上师麦彭仁波切,他在华智仁波切面前只听了七天《入行论》,除此之外,从来没有得到过更多的其他引导法,但是他在童年7岁时就造出了《定解宝灯论》。

 

(听打稿,仅供参考)

 

第10节 上师功德并非名气而是教言

 

上师的功德不是名气大不大,主要是看上师有没有好的教言。

 

一个上师是好是坏,不在于上师的名气大小,而在于他是否有窍诀的殊胜性。

 

“利齿”可能不行的,窍诀的殊胜性,窍诀的尖锐性,可能“利齿”稍微改一下可以。

 

意思就是说,好上师、不好上师的话,主要是看上师的窍诀怎么样,窍诀殊不殊胜,可能这个有关系。

 

打个比方说,乞丐乞讨口袋里的金子是金子,国王宝库里的金子也是金子。

 

这个是身份不同,但是实际上乞丐的金子也是金子,国王的金子也是金子。

 

同样,眷属众多、大名鼎鼎的上师口里说出的教言是教言,一个普通人口里说出的纯净教言,也是教言。

 

所以,不在于名声,不在于他的相貌端严,不在于他的财富多不多,不在于他的地位高贵。所以我们一般听法的人呢,不管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现在这里金刚降魔洲的有些人,比如说我们汉族的有些堪布堪姆的话呢,就觉得是讲得再好也是无所谓的,如果是其他民族的有些堪布堪姆的话呢,哪怕是有一些假的上师的话呢:“哇,很有信心!啊,这个是他口里面说出来的正法,他打的卦都是真的打得很准!”就这样的。所以有时候也有这样的吧,只要是自己本民族的话,就有种歧视。

 

当然我们也不能封得太高,好像只要是堪布堪姆的话呢,什么权利都有。所以我这次的话呢,把六十岁的人坐在周围,所有的堪布堪姆都撵出去了,然后他们都不高兴,现在一个都不来,课堂上也不来,不来就不来!呵呵呵……也不能太特殊,不然的话,我们法王讲三个平等嘛,所以说今天来的一个新的僧人和已经在这里待了多少多少年的一个老的法师的话呢,座位上是平起平坐的,所以没有什么“你是了不起的,你要旁边坐个法座”,不用这样的。

 

我们也不能,因为有时候的话,好像一说堪布堪姆,下面的管家的态度都:“啊,你堪姆啊”,“啊,你堪布来了!”“啊,对不起对不起!”然后跟普通的人面前,很坏的,很凶的,就这样的,然后来了一个这个:“哇,你来了!”,好像我们叫“上面是狗,往下是狼”,有这样的说法。

 

比如说我们世间的领导当中也有这样的嘛,一个大领导来的时候呢,哇,就特别恭恭敬敬,然后下面的那些普通人面前的话呢,特别凶,这样的话也不对的。当然他们有自己拥有的那个权利呢,也可以受。但是就像我们世间人一样的,世间人的话,领导说了什么,即便是非法,大家都要尊重,其实这样就很不好的。

 

我们那天商量的时候,确实是吵架吵得很厉害,我昨前天遇到一个老师,他说:“我有一次,你们的大会议室旁边偷听,哇,你们这种开会的话呢,互相都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互相都辩论很厉害的,我都害怕了。”所以我们在大会议里,有时候是也算是一个民主,就像欧洲的有些会议室的话呢,特别吵。

 

其实这样也好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比如说我们这个听法啊,受灌顶啊,这个时候应该该恭敬的该恭敬,但是平时在论事情啊,这个时候你不能说是,你是大法师,你就什么坏事都可以做,谁都不敢说;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没有犯错误,你也要背这个锅,那这个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以后工作人员的话呢,当然,如果是你发现不了的话没办法,但一般来讲的话,在某些场合上还是应该平等地对待。

 

就像我一样的,你看现在,现在这些老年人都是,越来越有点儿傲慢心了,(众笑),他们只要好像六十岁以上的话呢,就已经获得了第一地菩萨以上那样的,走路的姿势都是不同的。(众笑)

 

个别人在学习经论方面有一点功底时,不仅对其他上师越来越不恭敬,对自己的上师也越来越不尊重,觉得“我现在很了不起了”,

 

确实,我们有些人有这样的,好像以前在某个上师面前得过法,某个堪布堪姆面前得过法的话呢,一点都是想不起来他的恩德。

 

这种人也是有的。不过,像那若巴的话,虽然他是那烂陀寺守护北门的大班智达,但诸空行母授记道:“你精通词句,却不精通意义,还是需要依止上师。”因此,他依止了外表是捕鱼乞丐、内在是大成就者的帝洛巴,最后,他的境界与上师无二无别,获得了成就。

 

意思就是说是,自己很了不起啊,这样越来越傲慢的话也不行的,但法王又想起了,有些是可能看起来确实是一般的,但还是很厉害的,就像当时那若巴依止的帝洛巴一样,最后还是有很多比较特殊的,超越我们平时的规则。一般来讲的话,我们都需要规则,但在某种意义上面,不管是上师也好,或者说有些弟子的信心的话呢,也有特殊的情况。

 

所以,当你认为“我又善良又有智慧”的时候,这恰恰是你不善良、没有智慧的表现。

 

呵呵,确实“我很善良,我很好啊”,其实自己根本看不出来自己的这种过失,自己是很恶劣的人的话,自己觉得自己是很善良的人;自己是很愚笨的人的话,自己觉得是“我的智慧……”他经常给别人谆谆教诲,教别人:“你今天这样这样……”其实他自己的话呢,就根本基本的一些修行的境界都没有。

 

人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也是,我自己有时候是观察自相续的时候,确实很惭愧的,但是在课堂上呢,好像也不得不讲,不讲的话呢,我好像一直很谦虚地说……前两天我们这边开个会,每一个堪布都说:“我是身体不好,又愚笨……”其实亚洲人最爱说自己,真正在会议上没有讲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讲自己的过失啊、自己的痛苦啊、自己的疾病啊,呵呵,最后不知道什么,好像是在这里哭诉的会议一样的。

 

其实真正来讲的话呢,你说是“我没有智慧”,他也许心里……就像我们那天讲卑慢,自己说是“我没有智慧”,但心里面可能觉得:“我的智慧很不错的。”也有这样的。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当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以三种欢喜去依止,

 

其实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很了不起的,但是有关佛经的公案当中,他们当时对佛陀也特别恭敬的。

 

他们并不是因为一无所知才需要依止,而是为了获得加持才依止的。

 

或者说显现上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等等,这样的。

 

所以我们看,有时候普贤菩萨的传、文殊菩萨的传的话,在世尊面前是很恭敬的。包括我们现在学《楞严经》的时候呢,阿难尊者也是在佛陀面前如是恭敬,其实阿难尊者应该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他有这样的这种恭敬心。

 

所以我们稍微学一点的时候,自己有一点点,哪怕是考得比较不错的时候呢,出门的时候走路的姿态都有点不同。

 

“哇,你是120分呐!”

“嗯嗯嗯!是是是!”

 

然后没有及格的人就心里有点压力啊,头都抬不起来,这样。

 

其实这个也是显现而已的。有时候成绩好的人也是留不住啊,或者说自己因为一产生傲慢。一产生傲慢的话,以前我们长期的这种经验来看的话,有一部分人是确实成绩好,人很稳重的;有一部分是考的时候就全是满分的,但是后来呢,做人呐、包括依止善知识啊、修学方面呢,还是不怎么样。

 

所以我都是这么多年来,然后呢,有时候是“汝意不可信”。有时候是觉得:“哇,这个肯定是希望对佛法、对我们将来……”甚至有些的话呢,好像是就干了很多坏事:“这个人很调皮,应该今天开除还是明天开除?”但结果呢,这个人后来就越来越好了,有这样的。

 

所以说,我们一两次的考试呢,也是看不出什么。但是呢,也能看得出,也是一个,他的勤奋和努力也离不开的。

 

【邬金莲花生大士虽被称为“第二大佛陀”,但在《莲师传》中也提到他依止了八位上师。布玛莫札也依止过那么多上师。】

 

布玛莫扎刚开始是他跟嘉纳思扎一起,好像受到了本尊的授记,说在汉地有西日桑哈的大成就者,然后他们一起去,然后嘉纳思扎在那边依止西日桑哈,布玛莫扎回来了。回来以后,他得到了耳传的加持以后,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原来是两个同学,后来好像完全不同。人家依止善知识有很多的传承,然后布玛莫扎后来再依止,后来来藏地,这个《上师心滴》前面的传记里面也有。

 

【即便是已经获得了成就,尚且需要依止上师,那你只是有一点点智慧,又有什么理由不需要依止上师呢?】

 

最好是,我们有些堪布堪姆的话呢,虽然得到了这个文凭,但是还要依止善知识,还要听法,有时间的话,也很重要的。如果自己带课,这样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不参加讲考这样也是可以的,如果不带课的话,也还继续听闻呐、串讲,这样很好。

 

【当然,对于你所依止的上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当今时代的人们,不恭敬具有圣贤功德的人,反而去尊重那些见神见鬼的造罪骗子。】

 

很多人是喜欢这样的。

 

【然而,你已经依止上师以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违背上师言教,假设在必要的情况下有轻微的违反,也必须不隔夜进行忏悔。

 

昨天我好像说是“上师显得不高兴”,那个地方我可能加了一个否定词,那个不对的。“当时是以一个玩笑开始的,后来我们碰头时,上师看起来很开心。”那个是不用改的。

 

他这里说是,如果依止完了以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违背上师的教言,假使有必要的情况下有轻微的违反的话,也必须不隔夜进行忏悔。

 

就有必要,或者实在是没办法的情况下,有时候上师不高兴啊,这样的话,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有些人是,“哎,上师不高兴就不高兴”,不管是过了多少天都无所谓,这个是可能破坏了很多的缘起,自相续当中的罪业越来越加深。

 

【比如,如果上师的怒气已经平息,你最迟需要在一天内忏悔;如果上师还在生气,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上师消气。】

 

在旁边跳跳舞啊,唱唱歌啊,“你不要这样了,你看看我给你唱唱歌啊,我以前唱歌很好听的,不要生气了,有什么可生气的,气就是像云雾一样的,在空中它荡然无存……”

 

【当上师心平气和时,你要请求宽恕,忏悔一切罪业,以三种欢喜进行依止,由此会增上觉受、证悟的功德。】

 

所以,如果令上师欢喜的话,那就是自己的这种证悟和觉受的功德就增长的,如果上师一直不欢喜,或者说是破坏了一些缘起的话呢,你自己再怎么修,再怎么念,再怎么样的话就没办法增长。所以这个很关键,他这里有一个,如果上师以三种欢喜来欢喜的话呢,那就是觉受、证悟这些都增长的。

 

【那时候无论你了知什么,都是从修所生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闻慧,】

 

那个时候你不广闻多学的话可以,只要上师一加持,这样以后呢,你所知道的这些知识,全部都是在修行境界当中流露出来的。

 

【依靠随随便便的纸上谈兵而生起感知认识,并不是一种根本上的领会。】

 

我们光是自己辛辛苦苦地闻思,对上师完全不理不睬的,然后自己在啃骨头一样地学一点,但是这种知识呢,就像纸上谈兵一样的,没有什么领会性的,没有什么加持性的,没有很好的缘起。所以在这里呢,应该是祈祷上师以后自己流露出来的这些智慧与众不同的。

 

下面,可能这个地方不知道,我看有些文章的话,是不是中间有其他的连接文掉了?有些地方并不是很连贯的。但是因为这个整理的话,藏文上整理的,所以我也就是原来的藏文怎么样,就是直接把它翻译出来。有一些地方不是很连贯的,但是也可以能讲下去吧。

 

【过去,大成就者多哲丹毕尼玛,】

 

就是智钦丹毕尼玛。

 

【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喇荣伏藏大师一世敦珠法王面前,他们师徒二人研讨了三四天,】

 

说是觉受和什么方面的一些道理展开辩论。

 

【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有掺杂其他闲聊,一直在进行辩论。】

 

我原来觉得是,敦珠法王从传记里面看,他天天安住在光明境界当中,一般不太善于这种辩论一样的感觉。但是跟智钦丹毕尼玛,智钦丹毕尼玛是麦彭仁波切的一个弟子,他是八岁的时候都是讲《入菩萨行论》的,有一个嘛,就像我们有一个《大幻化网》的注释,有一个总说。

 

【有一天,大成就者仁波切说:“伏藏大师,您说得对,我讲的并无实质。”】

 

他对(敦珠法王)认可了,不知道什么,因为两三天辩论,辩不赢还是什么。一个是理论上为主的,一个是修行为主的。第一世敦珠法王,他主要是一个伏藏大师,他肯定是开悟者。

 

伏藏大师也是直言不讳地说:

 

【伏藏大师说:“我是证悟了法性虚空密意的开悟者,所以像你这样的人无法相比。”】

 

呵呵,就直接给他说。那就刚开始就给他说这句话,就不要两三天不睡。

 

【正如他所说,真正具有持明传承的人,大多是拥有开悟境界的人。】

 

这个还是很厉害的。

 

所以说,刚才法王为什么用这个呢?有些是依止善知识过后,就自己从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不需要依靠辩论呐这些言词。

 

【荣索班智达(荣索秋桑),很小的时候只会说梵语,他的父母心想:“这到底是好事,还是着魔了?”就带他去拜见阿底峡,】

 

这是我们去年讲《入大乘论》的时候也是讲过。

 

【请求指点。无等阿底峡尊者把荣索班智达抱在怀里,和他研讨正法,但一点也赢不了他。阿底峡尊者说:“像我这样的人,无法胜过他,他是大成就者黑行与美哲嘉纳尊者的双重化身。”

 

(美哲嘉纳尊者)阿底峡尊者自己的上师嘛,《前行》里面讲的,他又放牧啊,后来写一些诗歌啊,后来在藏地圆寂了嘛。印度东西两地都是特别著名的班智达,但是他没有罗扎瓦,没有译师的话呢,他到藏地,藏语也不懂,然后在藏地圆寂的。那个人最后就变成了荣索班智达。

 

他意思是有些也是没有经过闻思,但是还是会有这样的。

 

【持明无畏洲,】

 

就是智悲光尊者。

 

【虽然没有广泛听闻过佛法,但他坚持不懈地虔诚祈祷“第二大佛陀”龙钦绕降,】

 

就是无垢光尊者。

 

【结果从密意的境界中流露出闻慧,获得了即使摄受成百上千眷属弟子也无所畏惧的境界。】

 

无畏洲嘛,肯定是无有畏惧的。

 

【至于上师麦彭仁波切,他在华智仁波切面前只听了七天《入行论》,除此之外,从来没有得到过更多的其他引导法,但是他在童年7岁时就造出了《定解宝灯论》。】

 

所以这里法王就讲了很多我们宁玛巴的大成就者,其实他没有经过一个正规的闻思修行,但是就突然流露出来的话呢,就像麦彭仁波切一样的,7岁的时候造论的也有;像无畏洲尊者一样的,通过祈祷而开悟的也有;还有像荣索班智达那样,从小都是直接流露智慧的也有;还有第一世敦珠法王一样,是大开悟的,也有这样的。各种各样的这种,所以这些是我们应该要知道。

 

我不是原来遇到过一个善知识嘛,他说是每一个上师都有自己的这种不共的弘法利生的缘起和方式方法,都要应该观清净心。说的也是对的,可能每个上师的这种行为啊,每个上师的开悟啊,每个上师摄受弟子的方便法的话,不一定是相同的。但是这些都是比较特例吧,也并不是说我们很,一步一步地,每一个班不留级就直接上去的,不是这样的,一直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因缘来开悟的。这是这样讲的。

 

好,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