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大罪也能清净
此后,阿阇世王率众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我造了杀父的无间罪,请赐我从中解脱、遣除懊悔和怀疑的方便法。”
世尊心想:“这个阿阇世王,享受贪爱,对深法有信心,除文殊师利外,谁也不能彻底消除他的怀疑。”
正当佛陀这般意念,依靠佛陀的威德力,舍利子对阿阇世王说:“明天你对文殊菩萨供斋吧,他能消除你的疑惑等,并将利益许多众生。”
阿阇世王便如是迎请。世尊也告诉文殊菩萨:“你可去阿阇世王处应供,在那里将利益彼等芸芸众生。”
之后,文殊菩萨在晚上初座时,刹那间越过东方八十百千佛土,到了恒传声世界宣称吉祥如来面前顶礼,启禀道:“请命这个刹土的诸大菩萨去娑婆世界,赴阿阇世王之宴。”
如来对眷属中的诸位菩萨说:“你们与文殊菩萨一道去娑婆世界吧。”于是,当场的八万二千菩萨与文殊菩萨一同来到娑婆世界。文殊菩萨为他们宣讲陀罗尼法门,结果其中五百菩萨获得陀罗尼。中座时,又为那五百菩萨详细传讲菩萨藏的法门。末座时,对那些菩萨广讲入不退转轮金刚句的意义,有些菩萨由此得到光明花三摩地。
随后,阿阇世王派来使者,应请文殊菩萨中午赴宴。
大迦叶尊者与五百比丘一起来到文殊菩萨前。文殊菩萨问迦叶:“这么早你去哪里?”
迦叶尊者说:“我要去化缘。”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及众眷属随我一道去应供吧。”
迦叶尊者说:“我为求法,不为求食,即便没有吃到饭,也会跟随你。为什么?因为在别人面前,听不到你那样的传法。”
文殊菩萨入定于幻化一切神变的等持中,顿时娑婆世界地平如掌,整个大千世界遍布光明,中断所有恶趣和烦恼相续,一切众生安住慈心,大地出现六种震动,发出铙钹妙音,花雨纷飞,诸天人勤行供养之事,诸龙族使一切道路平整,并以无量供品庄严,实在是稀有罕见。
其后,文殊菩萨由八万二千菩萨及五百左右大声闻围绕,来到阿阇世王的王宫。先前文殊菩萨对国王说大约有五百眷属(前去应供),所以他只准备了五百人的饮食,见此心想不妙。
毗沙门等对国王说:“大王不必忧愁,文殊菩萨智慧、神变的加持极大,只要他愿意,仅以一抟食物也能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吃饱,更何况这么几位眷属了?他的布施方便无穷无尽。”
听到此话,阿阇世王心花怒放。
随后,文殊菩萨对眷属中的普照菩萨等说:“请入座。”他们依靠神变而各自在陈设的坐垫上就座。阿阇世王与眷属忙于预备供养之事,梵天、帝释等诸多天人和龙族也恭敬承侍文殊菩萨及其眷属。
阿阇世王想:“这些菩萨没带钵盂,怎么用斋?”正当这时,所有钵盂从菩萨们自己的刹土纷纷飞来,在无热恼海以八功德水洗净后住于莲花上,八千龙女擎持钵盂献给那些菩萨。
之后,国王开始供斋,饭食一直取之不尽,他感到惊奇不已,遂请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说:“这像你那懊悔一样没有造作。”
众菩萨眷属用餐后,将钵盂一抛,那些钵盂竟然停住于虚空中。
国王问文殊菩萨:“这些钵盂依何而住?”
文殊对他说:“你的恶行依何而住,它就依何而住。它虽然无所住,但在不坠落的同时,不著不住一切法,也不堕于何者。”
随即,国王坐在文殊菩萨面前请求:“我要遣除懊悔。”
文殊菩萨说:“你那个懊悔,纵是恒河沙数佛陀也无法遣除。”
阿阇世王以为自己无依无怙而栽倒在地。
大迦叶尊者连忙说:“大王不必惊惶,文殊菩萨这样讲是有善巧密意的,你要问他密意何在。”
国王再度站起,请教所说的意义。
文殊菩萨讲道:“佛陀出有坏(了知诸法)无生如虚空,无法被染污,所遣(懊悔)也无有自性,所以,我说连佛陀也无法遣除。”依此,阿阇世王生起随同空性的法忍而遣除了懊悔。
不显现并不一定不存在
阿阇世王献上价值连城的布匹准备供养文殊菩萨,此时文殊菩萨杳无踪影,空中传出“如上比喻,当观懊悔与诸法,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阿阇世王(见不到文殊菩萨,)见文殊菩萨的坐处有智吉祥幢等菩萨及阿罗汉大迦叶,(于是向他们供养,)可是他们各自宣讲无所受之法,身体全然不见。之后(他去一一供养五百比丘,)五百比丘也隐身不见。(诸菩萨与比丘僧都不见了,)国王只好把布送给王后,结果她也不见了,与此同时,所有女子和侍者均消失于视野中。国王现前如是等持之后,除了自己的身体以外,一无所见,只听到“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最终国王把布披在自己身上,他的身体也顿然不现,传出“远离一切色想。大王,诸色一无所见,如是当观罪业,如何见罪业?如是当观诸法……”的音声。至此,阿阇世王安住于远离一切想行分别念之等持。他刚从中起定,之前所见的自身等一切,即刻恢复如初。
随即他请教文殊菩萨:“先前没有看见这里的眷属,他们去了何处?”
文殊菩萨说:“去了你懊悔所去的地方……”依此,国王获得了随同法忍。三万二千女子因目睹文殊菩萨的神变而发起无上菩提心,其中五百人获得清净法眼。
成千上万的百姓为了供养文殊菩萨,纷纷从王舍城各处集到王宫门前。文殊菩萨以脚的大拇趾压地,整个宫墙和大地变成琉璃,(王宫内外一切众生)得以亲见文殊菩萨及其眷属的尊颜,都发起菩提心。
文殊菩萨为大众开示了获得清净法眼的法门,之后便离开阿阇世王的王宫。
再现神变令重罪之人得果
返回的途中,文殊菩萨遇到一人,他因杀了母亲正在树下忧伤,口里说着:“我造了堕地狱的罪业。”
他是文殊菩萨的所化对境,菩萨为了度化他,便化现出一个人,那人与父母同行,关于走哪条路,他们观点不一,发生冲突,结果那人杀了父母。接着,幻化之人来到杀母之人面前,杀母之人心想:“我与此人同病相怜,所以他去何处,我也去何处。”
幻化之人一边失声痛哭一边说:“我要到释迦佛面前,他是无怙者的依怙。”说完就走,杀母之人也随他而去。
幻化之人来到佛前,呈禀佛说:“我杀了父母,祈求救护,我该如何而行?”
佛陀告言:“你能如此坦诚,(不覆藏所作之罪,)善哉。”遂令其观杀生之心了不可得,由此幻化之人获得证悟并出家,之后飞于上方虚空而趋入涅槃。
见到此景,杀母之人不禁暗想:“此人杀了父母双亲,竟然也能证得涅槃,而我只是杀了母亲,为什么不能证得涅槃?”
于是他在佛前顶礼,呈禀说:“我杀了母亲。”
佛陀如前一样教诲。随后,那人全身毛孔中出现众生地狱之火,烈焰焚身,痛不可言。无依无怙的他马上祈祷,大呼:“皈依佛!”佛以金色妙手放在那人头顶,即刻他的一切苦受就此中断,获得安乐。由此,他对佛陀心生恭敬,祈求出家。佛陀予以开许,为他宣说四谛法门,他当下获得见谛,通过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他呈禀:“世尊,我要趋入涅槃。”随即腾空而起(入于涅槃),身上出火焚烧了身体,成百上千的天人前来顶礼。
阿阇世王得佛授记
舍利子见佛陀这般调化此人,倍感稀有,说:“如此调伏造无间罪者,真是奇妙。能了知一切有情种种根基的,只有佛陀出有坏、文殊菩萨及其余披上与之相同盔甲的诸大菩萨,除此之外,这不是任何人的境界,也不是声闻、缘觉的境界。”
佛陀告言:“的确如此。舍利子,这位文殊菩萨曾于无垢劫妙臂如来的教法中,就让阿阇世王发过圆满菩提心。早在无垢劫,有三俱胝佛陀出世,他们全部是文殊师利祈请转妙F轮、长久住世的。
这个阿阇世王,如今余业仅剩芥子许,后转生为三十三天的天子;再降生于赡部洲;死后如布达热嘎般堕入众生地狱,身体没有苦受而解脱;继而越过上方四千佛土,往生到庄严世界宝蕴如来前,刚生于那里,便再度面见文殊菩萨,也得以听闻甚深法而获得无生法忍;到弥勒成佛之时,他成为不动菩萨,又亲见文殊菩萨,并给大众讲述过去(杀父忏罪)的这些经历;此后,在八万阿僧祇劫中成熟有情,修行刹土,他所成熟的众生将无有业障和烦恼障,智慧明利,无悔无疑。这位阿阇世王,将于八万劫后的见喜劫成佛,世界名无秽,佛号极清净境如来。在他的刹土,众生至死也无有懊悔,死后不会堕入恶趣。”
之后,从他方刹土随文殊菩萨来此世界的菩萨们呈禀:“世尊,如来明鉴,文殊菩萨所安住的地方,犹如佛陀住世一样,世尊无需垂念。为什么?因为文殊(与佛无异),他所成熟的一切有情,不会有恶趣、无暇、魔业和烦恼的恐惧。”
世尊告言:“善男子,正如你们所说,的确如此。”
来自十方的诸位菩萨,以遍满世界的鲜花抛向如来和文殊菩萨,祈愿道:“愿大能仁的正法明灯长燃不绝。世尊,我们用血肉尚且不能报答文殊师利之恩,更不用说其余供养了……”说完转绕世尊三次,再次供养文殊菩萨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佛土,并以此法门令无量有情对圆满菩提生起定解。
《般若七百颂》中说,有人问佛:“世尊,文殊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何以故?他的辩才不可思议。”佛陀赞言:“的确如是。”
《宝箧经》中记载,舍利子对文殊菩萨说:“善男子,譬如,微小金刚也能摧毁诸大山岩。善男子,如是你一毛孔中所有智慧,(也能摧毁众生如山王般邪见,)极微尘数如我一样的人也不具有……”
对大阿罗汉直言不讳,一点不留情面
《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中记载:
无热恼龙王迎请世尊在龙宫传法时,无热恼大海出现大如车轮的珍宝莲花,异常芬芳,有百千花瓣,珍宝璎珞掩映,其中有一朵珍宝莲花格外绚丽,令人见而生喜,最为耀眼夺目。
阿难见后问世尊:“这是谁要来的预兆?”世尊告诉他稍等片刻,待会就知道。
没过多久,从下方过六十恒河沙数刹土的宝顶佛刹土——宝严世界,六万菩萨围绕着文殊童子,为了听闻《无热恼龙王清净道法门品》前来,升于那些珍宝莲花上跏趺坐(,文殊童子坐在最大的莲花上)。
所有眷属甚感稀奇,顶礼那些菩萨。
文殊童子腾空而起,梵天、帝释等从上方为其持撑珍宝伞并作礼。此时,文殊童子与那些菩萨一同飞到七棵娑罗树高的空中,为供养世尊撒下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花雨,花中传出宝顶佛向释迦佛请安的音声。之后,他们又降下来向世尊顶礼,落座于各自的莲花上。
迦叶尊者请问世尊:“宝顶如来的刹土位于何处?”
文殊童子说:“如果你依靠圆满的神变力飞往那个世界,纵然穷尽寿命而入于涅槃,也抵达不了。”
随后,迦叶尊者与文殊童子就心解脱的问题进行探讨。
迦叶尊者说:“文殊,请施展你的辩才吧。”
文殊童子说:“你没有与我对答的能力。”
这时,慧积菩萨对文殊童子说:“为何把迦叶尊者想得、说得如此逊色?”
文殊童子答:“因为他是声闻,并非无所畏惧。”
迦叶问:“对于三解脱,(明明超越分别念,)为何说成相似想?”
文殊童子说:“这是如来的善巧方便,对于无量三解脱门,以相似想而饶益众生。”
其后,无热恼龙王与文殊童子同声说:“色等诸法观如来,肉眼等虽然不见如来,不等平等无为性,以无分别入寂灭义而观如来。”在场的诸大菩萨都交口称赞。
供佛不该有满足
《宣说文殊经》中记载:
世尊住在祇陀园期间,由声闻、菩萨眷众所围绕,文殊童子手撑十由旬左右的宝伞覆于世尊头顶。
界贤天子说:“文殊,你供养世尊仍是心不厌足吗?”
文殊童子回答:“天子,如同大海不厌众流一般,作为渴求如深不可测之大海般遍知智慧的大菩萨,渴望供养如来永远不该有满足。”
天子问:“文殊,应当缘于什么而供养如来?”
文殊童子讲道:“天子,以四种所缘供养如来:缘于菩萨心;缘于为度一切众生究竟解脱;缘于不断三宝传承;缘于清净诸佛土。应依靠这四种所缘供养如来。”众眷属均欣然随喜。
智慧第一者尚且不知,一般人无法想象也很正常
《大乘四法经》中也阐述了相似的道理。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宣说修行四法的法门时,吉祥贤天子满怀愉悦之情随喜,为了供养文殊菩萨,他及眷属抛撒曼陀罗等天花。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即刻间,所散之花上升虚空,微妙香洁、大如车轮,令人见而生喜,莲花中央出现了诸菩萨,具足三十二妙相。
此时,世尊面带微笑,尊容放出五彩缤纷之光普照世界,光又再度隐没于佛身。
吉祥贤菩萨询问其中原因。世尊告言:“虚空中狮子座莲花上安坐的诸菩萨,来自十方,今聚一堂,他们均蒙文殊童子度化而得以成熟,今日仍来此闻法。他们皆为一生补处,将于十方刹土各自成佛。”
舍利子呈禀佛陀:“世尊,我能于一刹那数尽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星辰,可是无法用百年时间数清这些菩萨的数目。”
世尊告言:“舍利子,假使极微尘遍满赡部洲,其数尚可了知,而此菩萨之数却无法彻底知晓。”
舍利子问:“哪里有那么多的刹土能容纳这些菩萨成佛?”
佛陀宣讲了无佛住世的刹土有无量无边,如来皆能一一照见的情形及比喻。众眷属都说:“我等皆得善利,能值遇如此之师,具有照见一切的大智慧。”
随后,吉祥贤天子对文殊童子说:“尊者,您所做的事业,令无量有情成熟菩提,实在善妙。无论您住于何处、于何处行持此法门,当视为佛陀在彼处出世、转妙F轮。”
世尊赞叹:“的确如此。”
独具的讲法风格,众人皆爱
《佛说世俗胜义谛经》中记载:
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由声闻、菩萨及诸天人围绕而说法。寂静调柔自在天子请问佛陀:“世尊,文殊童子令人见而生喜,我与众多眷属极其渴望听这位大士说法。”
佛陀告言:“他在由此刹土向东方越过一万八千佛土的具宝世界宝顶如来前。”
天子呈禀:“世尊,愿祈请文殊童子来此。为什么呢?在诸位声闻、缘觉及有缘的菩萨面前,听不到像文殊童子那样的传法,除如来以外,谁也不能这般讲法。如来或文殊童子讲法时,一切魔宫隐蔽不现,一切恶魔无机可乘,一切外道被完全折服,一切攀缘者变成无攀缘者,妙法得以长久住世,如来也随喜受持。”
佛陀深知天子祈求,由面部的眉间白毫放出光芒,照亮这个世界,遍及具宝世界,召请文殊童子。
文殊童子与一万菩萨一起,在壮士屈伸手臂的顷刻间,便到了佛陀面前,但又忽然隐身不现,从空中撒降花雨,遍覆这个大千世界,高没过膝。众眷属甚感稀有,询问佛这是什么原因。
佛说:“是文殊童子等那些菩萨的威力所致。”
眷属们希望见到文殊童子和那些菩萨。文殊童子及眷属遂从天而降,向世尊顶礼,各自落座。世尊开许天子可随意提问。对于天子的提问,文殊童子宣说了胜义无生、不可言说的自性,不可胜数的大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无量众生获得了利益。
与文殊童子一同前来的那些菩萨,说准备返回自己的刹土。文殊童子加持这个世界变成宝顶如来的具宝世界,一切大众所见无增无减。所有菩萨以为已回到自己的刹土,当他们入定于等持中才发现,仍在这个娑婆世界纹丝未动,于是赞叹文殊童子的加持并发愿。
之后,文殊童子坐在垫上,同时入定于等持中,头顶发出遣除一切有情所缘与无知的光芒,照耀十方浩瀚佛国,令他们以不听的方式听到释迦佛“讲法依二谛”,为了供养十方无边刹土的一切佛菩萨,撒降具足天花和涂香等一切之最的无上大乐圆满妙雨供云,周遍一切。他们从等持中起定,以不缘的方式转绕释迦佛千万匝,之后由此娑婆世界返回。
对于赞叹,以何应对
《诸法无生经》中记载:
世尊与文殊童子宣说“诸法无生故一切平等性”的意义,金刚句、种子句、橛句时,数以万计的天子从空中向如来和文殊菩萨抛撒青莲花等天物,顶礼膜拜,并说道:“世尊,这是无贪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不住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实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恼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真如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误的真如,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法界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真实际的吉祥,那是文殊;世尊,这是微妙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殊胜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超绝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上的殊妙,那是文殊。”
文殊童子对他们说:“诸位天子,请不要分别,我真实不见任何法‘微妙’‘殊胜’‘超绝’。诸位天子,我是贪欲的殊妙,为此我叫文殊;我是嗔恨、愚痴的殊妙,为此我叫文殊;我不超越贪欲等,凡夫俗子才要超离、超越,而诸菩萨对任何法无所迁移或去往或超离,一切法如幻,无所超离……”
依此,数以万计的天子获得了无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