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本论分十六品,前面八品讲世俗谛,后面八品讲胜义谛瑜伽。如何使一个行者从刚开始净持自己的相续,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在这样的基础上修学对治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方便——殊胜的空性正见。这样的次第非常殊胜。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其中前两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三品,也就是第三个科判,主要是通过观察身体是不清净的体性,断除净执颠倒。这一品的主要目的,是由于众生执著自他的身体是清净的体性,虽然整个世间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二者都是不清净的,不管是自己内相续的身体,还是外面的种种器世界,都是众生的业所产生的,是不清净的,但这一品当中着重对治的并不是外在器世界的不清净,而是有情内相续当中的身体是清净的执著,从而产生一切都是不清净的世间正见。

 

我们学了这品之后就会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好,他人的身体也好,都是不清净的体性。既然是不清净的体性,就没必要去追求。只有了解了本体不净,才可以息灭在世间道当中所产生的比较粗大的这种清净执。如果认为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异性的身体有一个清净的体性,就会去不断地追求,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过患,很明显地障碍自己修持解脱道。所以有必要通过修持不净的法门,压制自己粗重的贪心。

 

第三品明破净执方便品,不是从中观的角度破的,主要是从世间道的殊胜正理,通过世间名言的实相进行破斥,压制我们现在的分别念,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讲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无自性的,直接断除众生的贪心呢?因为前四品主要是发起出离心的轨则,众生的相续还没有成为法器之前,也就是说众生刚刚入道的时候,他相续当中的种种智慧、方便还不圆满,还不成熟,直接跟他们讲空性的道理的话,有时候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所以在讲世俗谛生起出离心的方便的时候,不能马上跟他们宣讲空性的道理,等他们慢慢对世间的名言如无常、苦、空、无我等世间的自相了解之后,成为法器之后,再给他宣讲空性的道理,就容易修持,容易趣入,有这样的目的。因此在第三品当中首先讲通过世间道压制清净的执著。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名言谛当中在一个事物的本体上面,无常、苦、不净等四种不颠倒境是可以安立的。为什么要加简别是观待名言呢?因为在胜义当中,无常、不净等种种体性是不可能存在的,绝对不会有的。既没有清净方面的执著,也没有不清净的执著,常有、无常等等种种观待法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这里必须说是在名言谛当中一个事物上有四种不颠倒境。

 

己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分二:一、享受欲妙无满足;二、越享用越生贪之喻。

 

庚一、享受欲妙无满足:

 

有些人会认为,虽然一切都是痛苦的自性,前面学了第二品之后有这样一种认识,有些人认识得比较深刻,有些人认识得比较肤浅,不管怎么样,大概有一个总的印象,认为世间轮回道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安乐可言,他们认为虽然是这样一种自性,但是如果通过享用妙欲,享用外在的美境,就可以获得安乐。有这样一种执著。针对这样一种邪执,圣天菩萨说: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

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

 

虽然经过长久的受用,但是对外境的贪执是没有办法穷尽的,就好像一个恶医治病,他不懂得真正的治病的方法,或者不了解对治病根的正确方式,令病人长时间没办法获得痊愈的殊胜果。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便享受了各种各样的美境、欲妙,但是有没有办法真实地获得一种安乐呢?没有办法,想要通过享用外境的方法来止息贪欲,是不可能的事情。

 

“境无穷尽际”可以分两个角度进行抉择,一个是从外境的角度来讲,一个是从自己的执著角度讲。从外境的角度讲,所受用的外境、欲妙可以说是无有穷尽的,既然这样,自己得到一个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欲妙都想得到,所以自己的贪欲心没办法满足。另外,从自己的贪心方面来讲,你可不可能通过受用外境来平息自己的贪欲心,获得满足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一个的时候,还想得到另一个。从外境和内心来讲,虽然好像看起来是相同,但是从它们各自的侧面来讲,是不同的。二者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后果,有情越来越贪执外境,越来越追求的时候,越来越没办法满足。这个科判所讲的享受欲妙没办法满足的意思就可以凸显出来。

 

“如恶医治病”,就像一个庸医,他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他想给别人治病的时候,不了解病人真正的病因,那他所授予的治疗方法,或者所开的药,也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话,病人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治疗,自己也在治疗过程当中感受了很多痛苦,但一直是没有效果的,不会产生一个效果,所以说“汝身劳无果”。“汝身劳无果”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也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受用外境,但是自己的身体仅仅是劳累而已,没办法获得一种真实自性的快乐;第二个从这个比喻,自己经受恶医的治疗的时候,经过长时间,自己的病身也没有办法获得安乐,所以说是“劳无果”。

 

我们无始以来都在追求欲妙,但是现在我们有没有办法离开贪欲呢?没办法的。想要通过享用欲妙的方法来治愈自己贪心的病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不对症。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如果你产生了贪心的话,不能通过享用欲妙的方法来治疗,这样只能是火上浇油一样,根本没办法真实的平息自己的贪心的,平息自己的贪欲心只有断除对欲妙的贪执,这个时候自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享用外境,享用欲妙是没办法获得满足的,一旦断除对欲妙的贪执,自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获得什么样的满足呢?知足少欲的快乐,佛经当中就是这样宣讲的。在自己身心都清净的时候,自己对一切都是满足的,一点点饮食自己就满足了,就觉得足够了,一点点资具就满足了。所以要对治贪欲的病的话,必须要通过知足少欲,或者通过断除对欲妙的贪执,从这个角度着手,从这个地方进行修行才是真正对自己的修行有利益的。

 

当然这是从世间道的角度来讲,如果有些瑜伽士,他相续当中已经有了大清净的正见,或者空性的正见等等,他虽然享用这一切但根本不会产生一种自相的贪心的时候,他越享用越对他的证悟产生帮助,不可能对他产生危害。但是如果自己没达到这种境界,自己在享用欲妙的时候还会生起贪心的时候,不能使用大成就者或者佛陀、瑜伽士的行为来平息自己的贪欲、对治自己的烦恼,这方面必须分清楚。如果不分清楚,认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因为密法当中,或者在大乘究竟的经典当中、修法当中提到一切诸法无自性,或者一切都是本来清净的自性,也不观察自己的根性,也不看时间等等,马上去实行,实际上自己的相续很恶劣,但是所做的是成就者的行为,这是非常不应理的,是毁坏自己相续的行为。

 

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自己最清楚,不管外在装得如何善妙,你可以在别人面前装你是成就者,装作修行很好的人,不管怎么样,你内心是最清楚自己的,你有自证识,最清楚自己,自己生贪心、生嗔心很清楚的。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产生的话,就不要通过上乘法的教义来作遮掩,这样只是自欺欺人,没有任何必要。

 

比喻中讲到一只公猴,它披上一个豹皮,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群猴摄服,使它们成为自己的部下。它这样做的时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猴群远离了自己,自己变得孤孤单单。这个比喻的意义如何理解?就是说,自己本身是想要获得一种安乐的,但是使用的方法不是正确的对治方法。选择了享受欲妙的方法想要获得安乐,或者想要止息自己的贪心,自己想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实行的时候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这个猴子一样,虽然最初的时候,它是想统摄群猴,但最后的结果是使其他的猴子远离了自己。方法不对,所以最后所得到的结果也是痛苦,修行人应该了解这个道理,断除对美境、欲妙的贪执。

 

庚二、越享用越生贪之喻:

 

这样的欲妙,越享用越生贪,没办法止息的。这种意义一方面是对治一些人认为通过享用欲妙可以止息贪心的邪执。或者不需要单独提问也可以,因为前面讲到意义了,这里是讲比喻,所针对的邪执和上面没有什么差别。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

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犹如有些依土生活的虫类,一生当中都在土里生活,它们对土的贪爱始终没办法息灭,它们的受用都是土。通过这个比喻可以了解,一切喜爱欲妙的人,“欲望增亦尔”,越享受欲妙,欲望越增加。

 

进一步分析,依土而生活的这些虫,如讲记中提到的蚯蚓等等,有时候我们挖土的时候不注意,一下就把蚯蚓挖出来了,它们一生当中都在土里生活,没办法离开土壤上面生活,在上面时间长了它们就会死亡。它们吃的是土,住所、行走的道路,这一切都是在土里,它们对土的贪爱是非常严重的,在一生当中不停地享受土壤,但它们对土的贪爱会不会因为不断地享用而息灭呢?是不可能息灭的,越享用对土越贪执,而且会担心土一旦被吃尽之后怎么办?所以更加努力不分昼夜地吃土。

 

通过这个比喻就可以了解“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喜欢欲妙的人,他的理由就是,我享受欲妙,享受到一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止息贪心,等我一切都满足的时候,贪心自然就会息灭。但实际情况是越享受欲妙,欲望越没办法止息,越来越增加。世间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个殊胜的道理。

 

一个人对一种欲妙的享受厌烦的时候,好像自然对这个东西就没有兴趣了,这能不能成立对方所说的道理呢?没办法成立,他的贪心没有满足,他只不过是对一个东西厌烦了,比如说世间上有些贪欲大的人,对一个异性时间长了,厌烦了,然后去找另外一个异性,或者说对一个东西,车、房子等等,时间长了就厌烦了,没什么兴趣了,这是不是前面分析的,满足了欲望之后就会自然远离贪欲呢?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认为可以,实际上是不行的,他的欲望是没有止息的,只不过他对某一个东西厌烦之后,对另外一个新的东西又产生一个执著。从这个角度分析的时候,实际上世间上的人对欲妙的追求是没有止息的。

 

有些人会想,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对异性的执著比较大,在中年的时候他又会对事业比较执著,这个是不是转变,或者平息了?或者老年的时候,他对异性也不执著了,对事业也不执著了,但有时对名誉比较执著,别人尊重他、表扬他,他比较执著,这些只不过是通过他自己的心理变化、生理变化对不同的东西产生了不同的追求,并不是说他通过欲妙满足了自己的贪欲,息灭了自己的贪欲,不能这样成立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是有贪心的,如小时候对玩具有一种贪心等等,他没有通过修持出世间道来真正断除或者压伏贪心的根本,所以从总的角度来讲,他的爱欲,他的贪心从来没有止息,反而越来越增长的。

 

通过今生当中的串习,就会把这种习气带到后世,人一生下来,或者稍微长大的时候,由于习气的串习,他就会对外在的东西自然而然生起贪心而去追求。像这样一生一世地串习,生生世世地串习,就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众生就永远没办法从爱欲当中获得出离,今生当中是这样,后世当中也是这样。

 

对我们修行人来讲,如果即生当中现在没有了解这个过患,没有对欲妙产生一种厌恶心,即生当中去求,就肯定会毁坏自己的戒律,毁坏自己相续当中的善心,毁坏自己一生的修行。这是今生当中的,然后把这个带到后世去的时候,仍然如此,还是这样的。

 

如果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贪欲心比较猛烈的话,我们可以推知我们上一世对这方面的串习是比较多的,比较重的,所以才带到现世,今生当中我们还是串习重的话,再会带到后世去,这样的话,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解脱呢?没办法获得解脱了。

 

以前我们就不管了,以前怎么样我们没办法后悔了,没办法改变了,能改变的是什么?改变现在和改变未来,这个是现在我们可以做的。现在如何改变呢?通过这样的殊胜教义,反复地思维,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去实行,对爱欲的真实面目认识之后,不断地去串习,自己相续当中对爱欲的执著慢慢减弱、微薄的时候,我们的向道之心就慢慢产生了。向道之心的力量增强的时候,就能暂时和究竟地对治爱欲。今生当中我们行持得比较好,做一个知足少欲的修行人,或者相续当中生起了空性的智慧,这样的话即使不解脱,下一世也会成为一个利根者,很小的时候就会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不会贪执一切轮回诸法,最后很容易很顺利地就可以修持正法而成就。所以,现在我们学习这些教言是非常关键的。

 

这个颂词的意义和比喻我们已经了解了。还有讲记当中的比喻,有一些懈怠者,有些人很喜欢睡懒觉,越睡越想睡,这是名言的自性,没办法改变的法性。如果今天多睡5分钟,明天不可能减少的,不可能睡了很长时间就睡足够了,再不想睡懒觉了,这是很困难的,非常非常困难。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有这种感觉,没有睡够八小时好像不行,第二天就会觉得非常昏沉,一天都没有精神,为了保持这个就有一种串习力,这样的串习力只能够不断地增加,通过它自己的能力只能不断地增加,没办法自然而然减少。

 

减少睡眠需要通过其他外缘的加持,比如说在经典当中,论典当中,见到睡懒觉的种种过患,自己醒悟了,这个时候下得了狠的决心断除,这个是有可能的。否则通过它自己的能力这样串习下去是不可能对治的。尤其是在一些经典、论典、窍诀当中讲到白天睡觉这个问题。有些人有睡午觉的习惯,或者白天忍不住,很疲倦的时候就想睡觉,在窍诀当中讲白天睡觉是损伤智慧的很大的因,经常这样习惯的话,智慧就越来越钝,不会越来越锐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小事情,而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所以白天要尽量控制自己不睡觉,因为自己的智慧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思维论典的时候觉得很吃力,或者背诵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原因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智慧力不够。本身我们就智慧不够了,还要做一些其他让智慧力不够的障碍,会更加损伤自己的智慧,慧根会越来越钝,思维教言的时候,背诵的时候,都会越来越损伤。这方面应该注意。

 

还有,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智慧比较锐利,背书比较堪能,一方面要祈祷文殊菩萨加持,因为从名言的显现来讲,从他的发愿力,从他本身的力量来讲的话,他对增长智慧方面是发了不共的愿,而且有不共的能力的,所以我们要增长智慧力的话,平时多祈祷文殊菩萨。

 

还有一个增长智慧的方面是戒律要清净。如果戒律清净的话,智慧会慢慢增长。如果平时经常犯戒,相续当中的恶行增长,恶行肯定不会帮助自己增长智慧,而是会障碍自己增长智慧。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要增长智慧的话要清除罪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罪障清净了,智慧自然就会增长。

 

所以平时我们要增长智慧就要发心,精进地修行,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如果想要睡觉就通过一些方法去对治,比如用冷水洗头、洗脸,或者在外面走动走动,有时候睡眠来的时候就是那么几分钟、十几分钟,尤其是白天,这个时候如果通过有效的方法压制过去,这个状态一过就没什么了。主要是看自己的意志力,自己的意志力能够控制的话,有些事情是可以解决的。

 

还有睡懒觉的问题,如果自己真正了解睡懒觉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任何意义,下一个决心慢慢减少肯定是可以的,八个小时可以减到七个小时,慢慢往下减。晚上睡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就足够的时候,自己就空了很多时间,有很多时间背诵思维。所以少睡觉一方面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一方面可以精进地修持;多睡觉一方面浪费时间,一方面损伤自己的慧根。

 

总之,如果一个睡懒觉的人习惯之后,就只能逐渐地增加,没办法突然满足,马上不睡觉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喻当中还讲到一些人平时比较散乱、懈怠,如果这样懈怠散乱惯了,不可能马上返回到精进的状态,一方面从他自己的能力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平时无所事事、懒散习惯了,觉得这样很舒服,也不需要去思维法义,也不需要去背诵,吃很多苦,他就认为很舒服。这样当然每个人都觉得很舒服的,但是这种舒服只是短时间的舒服,后面因为自己没有积累很多善根的缘故,一旦临终的时候,到后世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舒服了,那个时候会感觉非常痛苦。

 

这个比喻就说明欲望没办法止息,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也可以了解,如果我们习惯了懈怠懒散的话,只能这样发展下去,没办法使自己精进的。要对治的话必须痛下决心,认识到它的过患之后,慢慢进行改正。

 

这是第一个科判的内容,是从总的断除五欲方面讲的。如果放在第二品更合适,有可能更合适,因为这里说的是断除对快乐的执著,但作为第三品的连接文也是可以的。第三品讲到破净执方面,而我们看意义的时候,这里好像是在破除乐执,所以这里作为一种过渡的隐藏意义是有的,因为乐执比如对自己身体贪执的乐执,对妇女接触的乐执都可以包括,所以从总的意义如是连续也是可以的。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一、(破贪爱女人之身)分六: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

 

为什么要着重破除对女人的贪执呢?因为欲界当中众生来讲,两种贪执最为严重,一是对财产的执著;一是对异性的执著。对男性修行人来讲,就是对女人的贪执要破除。对女人的执著,小时候不是很明显,渐渐长大之后,这样的贪执心就会越来越显现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因缘呢?无始以来的串习,已经习惯了。我们在轮回当中早就习惯了对异性的贪执,所以今生当中一旦自己的身体发育比较圆满的时候,内因外缘一具足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产生贪心。

 

对美色,或者妇女产生贪欲去追求肯定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很多障碍,这在佛经当中,在各大论典当中都是非常强调的修行,因为对欲界众生来讲,爱的烦恼心比较明显。在色界、无色界虽然也有它的种子,但毕竟通过修持对治法压制之后不明显了。众生之所以生在欲界就是因为有这样比较明显的业牵引过来的。

 

对于一般世间人来讲,如果对女色比较贪执的话,他的很多事业不一定会成功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所谓的英雄,所谓的名人,所谓的帝王将相等等,通过贪执美色堕落的,或者失毁名声事业的不计其数。在修行人当中,这类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首先自己发心修道,出家学佛,在中间过程当中,因为自己的道心不坚固,或者对女色的自性没有一个非常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产生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种子没有压伏,对境又经常现前,非理作意也经常产生,这样几种因缘一聚合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贪心。刚开始产生贪心的时候不注意,不发现,没有对治,如果它一旦稳固了,一旦发展了,到很严重的时候,再想去对治,能力已经不够了。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还俗的还俗,破戒的破戒等等。

 

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产生的。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很猛烈的,但是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因为相续当中这种习气很严重,力量非常强盛,刚开始生起来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一点点,对某个女人(异性)好像有点好感,觉得她长得很好看,或者很可爱,没有去对治,没有马上想到佛经当中所讲的,作为一个出家人,修行人不应该如是去贪执,像这样贪执会有很多很多过患,或者自己所运用的种种正法运用不上,第一关就自己没有打住。然后贪心在自己相续当中慢慢慢慢就开始滋长,也许有的时候是很快的,有的时候是很慢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己如果没有好好对治的话,一旦它发展成一种势力的时候再想去对治就非常困难,这样就会使自己堕落,没办法使自己的修行继续下去。即使没有还俗,没有破戒,但是处在这样一种贪心炽盛的状态中想要好好修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有没有办法在贪心猛烈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呢?这是违背的法,你贪心很严重想生起出离心根本就是违背的,出离心生起的时候肯定对这些方面没有贪心。所以说,即使没有犯戒,没有还俗,自己修行的能力是非常弱的。这个时候自己会处在一种热恼的状态,通过这样一种强有力的贪心,虽然身口没有现行,但是通过很严重的意业已造下了受痛苦的因。这是非常严重的。

 

就是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见到贪执女人、美色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佛陀在经典当中,诸菩萨在论典当中,详细宣讲了贪执女人的过患。虽然从女人自己方面来讲,她们自己的相续也是有一些过患的,但主要过患的来源是在自己的相续,如果自己对这样的道理能够真正了解,真正能够去修行,使自己相续当中对女人方面的执著减弱,对不净方面的习气串习得比较深厚的时候,就会战胜一大障碍,这一大障碍战胜了之后,自己的修行方面的很大一块绊脚石就被搬走了,就可以比较顺利地修法。虽然还有其他财产、名声方面的执著,但是这个障碍有些时候超过任何一种障碍,这方面的障碍比较粗猛。

 

虽然有时候我们说饮食方面的执著很难断除等等,但这方面比较微细,这些比较微细的执著直接对自己作很大的障碍,能力不是很足,而对女人方面的执著,它的能力是马上就可以现行的,能力相当巨大,有的时候很短的时间当中就可以使自己一生当中,乃至于生生世世当中解脱的因缘断除。因此非常有必要抉择女人实际上不值得贪执的正理,而且抉择之后必须要深深思维,思维之后必须要去串习修行,这样才能起到一种效果。

 

还要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比较严重,对年轻人来讲,这方面是很有兴趣的,所以有的时候在讲不净的修法的时候,反而还会增长贪心,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在这些颂词当中所讲的破除对女人贪执的方便法,如果自己的贪心很猛厉,没办法转为道用,很有可能通过这些词句又增长自己的邪分别,又增上自己的非理作意,也是有的。比如说有时候我们是为了修不净观去尸陀林看尸体,但是有时候因为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比较严重,到尸陀林看尸体不但没有平息贪心,反而又产生贪心了,这样的情况也有。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一方面这些方法是没有错误的,但自己平时还是要恒时观察自己的内心,不要把这些破除颠倒执著的正法成为自己增长贪欲的因,千万不要这样做。

 

如果我们通过这样的词句没办法对治自己的贪欲心的时候,那么有时候就应该使用一些上乘的修法,比如唯识的见解、中观的见解,有时候使用大量的窍诀,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通过直接讲身体不清净,一个一个观想的时候,好像又产生一种新的贪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一种唯识的观点,实际上这样种种所显现的外境,都是自己的分别识而显现的,我们所见到的这个人,实际上在外境当中是没有的。在唯识的教义当中说,女人在真正的外境当中不存在,仅仅是自己的习气而显现的。既然是自己习气的显现的话,我们对她生贪就没什么必要了。比如说,我们在自己心中观想一个女人的总相,然后又对她产生很猛烈的贪心,想要去追求,想要去获得,这对智者来说是很不应理的事情。你自己相续当中分别的东西还要去贪执?这是虚假的,只是一个总相而已,没有自相可言。既然外在的山河大地、女人都是自己的习气显现,从自己的心中所显现出来的,你对她生贪心就是贪自己内心当中幻化的东西,没什么必要的。

 

有时候通过唯识的观点去对治,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用中观的理论,了解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空性的,通过这样的道理也可以对治。有时候想一切都是智慧的境界等等,不管怎么样,通过自己的习气,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正法,一个不行再换第二个,第二个不行换第三个,直到把自己的贪欲心压伏对治为止。

 

这方面的方法很多,有时候想贪爱女人对今生后世的种种过患;有时候想佛陀现在正在看着我,诸大菩萨上师他们的智慧眼正在看着我,虽然有些人对境没现前,但是自己相续当中生贪心的时候,就认为这个很不应理,非常惭愧的,诸佛菩萨六时在关照我们,上师也在关照自己,所以自己在生贪心的时候肯定是无误知道的,对这样一种弟子、学佛的人,外表显现得很庄严,剃了头发,穿了袈裟,内心当中这么肮脏,这样的话,自己想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很惭愧很汗颜。有时候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对治。

 

一个贪心产生了,我们对治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千万不要生贪心的时候马上观想几分钟不净观、白骨观,没有起作用,马上以随顺贪心,这个是不对的。不管怎么样要使用一切方法,自己相续当中应该有这样一种定解,不管怎么样,这个东西产生之后对自己的今生来世绝对没有利益,对众生没有利益,没办法报答上师的恩德,没办法报答父母的恩德,也没办法对得起自己,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长时间思维,慢慢慢慢就可以平息、对治。只要这方面成为一种势力,成为一种能力的时候,就能达到如是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各种方法,为什么有些佛典当中非常强调多闻呢?很多时候就有这样的作用在里面,很多方法都了解了,从微细的,从粗大的都可以对治,都可以使用。如果单单掌握一个方法,一旦这个方法对你产生不了作用的时候,就很危险。或者你一点都没有掌握佛教当中所讲的对治方法的话,你知道生贪心是不对的,但是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对治,这个时候就很麻烦。当强烈的贪心产生的时候,单单在相续当中想不能生贪,不能生贪,根本没有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在不同的论典当中所讲的对治贪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就是针对很多人的根性不一样,所以讲了很多方法。我们把很多方法掌握了之后,有利于对治自己各种各样的烦恼。

 

这是大概的总义。在这方面我们以前肯定是串习过很长时间的,一个真正想要解脱的修行人来讲,对这方面肯定是很重视的,因此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肯定也是不少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强调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强调一次加深一次印象,很有必要性。

 

辛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分二: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贪爱之因。

 

壬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

 

有些世间贪欲心很重的人就会这样想,对相貌一般的,或者甚至比较丑陋的女人,看到她们的相貌不美自己就不容易生贪心,但是对一些长得比较好看的女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贪心,所以他认为贪爱具有美色的女人是应该的。他不想贪丑女,但是想贪美女,所以这个科判就是着重破斥贪爱女人美色之理。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

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

 

这里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丑女和美女没有什么差别,既然你讨厌丑女的话,也应该讨厌美女;如果你喜欢美女也应该喜欢丑女。前两句所讲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你贪爱女人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想和女人交合,享受这样的乐触,但是不管是丑女也好,美女也好,和她们交合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差别的,通过丑女美女都是产生如是的触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切妇女都是一样的,你没有必要贪美女而舍丑女。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不管是丑女也好,美女也好,她们内在的体性都是不清净的,我们以前学过《入菩萨行论》对这种不清净从因、体性、果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抉择,所以就知道女人的身体确实是不净的,从她内在的构造,血液、肌肉、骨髓、骨头、内脏乃至于粪便等等,实际上都是在女人的身上具足的,不管是丑女美女,只不过是外在有点差别而已,实际上真正从内部的构造来讲,完全都是不清净的体性,而且现量见到九孔是常流不净的,经常有不清净的东西从身体里面流出来,不管丑女美女全部都是没有差别的。

 

一方面讲稠密无差异,一方面讲内在的体性不清净无差异,所以单单贪美女不贪丑女是不应理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些人会想,虽然前面是这样分析的,美女和丑女稠密和内在体性无差异,但是我贪爱的是她们的美色,她们的美色看起来很悦意,很舒服。这里说“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色只是眼根的对境而已,不管是显色还是形色,如果真正要贪的话,你用眼根看就够了,没有任何必要去产生很大的贪执,或者为了得到女人去追求。这个“色亦为他用”,这个色也是其他人享用的因,每个人都可以看,你对这样的美女贪著有什么用呢?

 

而且我们进一步观察他所谓的美色是什么呢?只不过有时候她的皮肤比较细嫩,或者她的五官比较端正,就是这样而已。如果在远处看的时候也看不出来。所以这也是一种没有自性的法,亦为他用的法。“美女汝何为?”可以通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前面所讲的,既然一切妇女稠密无差异,内在体性无差异,所以对这样的美女就没有必要贪执;或者你如果是单单贪执她的色的话,色也是和他人所共用的,或者色既然是眼根的对境,美女对你有什么用呢?你为什么要贪著这样的美女呢?这就是一种分别,单单是一种邪分别而已,没有真正使我们生贪的对境。

 

这里有一个比喻,说一个男子的妻子很丑陋,这个男子非常讨厌妻子,经常不想和她接触,而且有时候直接讲“你很丑,我不喜欢你。”妻子就说:“外表的丑和美没关系的,男人贪著女人主要是为了交合的乐触,既然这个都能提供的话,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呢?”这个男人还是想不通。有一天,妻子想了一个方法,把同样一种菜装在了不同盘子里面,有些盘子很高档,有些盘子比较粗糙,丈夫吃饭的时候一看,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装在不同的盘子里?有什么必要?妻子说,菜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外在不同而已,你享用的时候不是享用盘子,而是享用里面的菜。实际上男人贪女人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是为了交合的乐触,外在的美丑没什么很大关系。这样一说,她的丈夫就想通了。

 

通过这个比喻对照意义,美女和丑女只是外相而已,单单喜欢美女不喜欢丑女是不应理的。讲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头再看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这个比喻也好,意义也好,最后不注意的话,好像是讲美女和丑女都应该贪著,或者应该贪丑女。并不是这样的,没有这样的意思。为什么?因为这个前提是有些人不喜欢丑女,单单贪美女,所以破的时候没有从丑女不需要贪的角度,因为一般人的分别心对丑女不太容易产生贪心,而对美色容易产生贪心,所以这个地方在着重点是在破美色不应贪,而不应理解成应该贪丑女。

 

这里不讲清楚的话,或者我们思维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就认为好像应该贪执一样,实际上没有这个意思。他首先已经不贪丑女了,再把美女也不贪的话,就丑女美女都不贪了。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结论。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知道得很清楚才行。

 

壬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贪爱之因:

 

谁于谁悦意,以为彼生喜,

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

 

有些人对前面的道理了解之后还会想,虽然有这样一种道理摆在面前,但有时候得到美女的时候还是很快乐的。还是有这样的邪执。针对这样的邪执就说了这个颂词。

 

实际上自己对美女生贪心的因,不是真正在外境上有一个引发我们贪心的因存在美女的身上,生贪心的因实际上是在于自己内在的分别,自己内心当中觉得这个人好就会生贪心,觉得这个人不好就会生嗔心,所以观待外境是没办法成立的。

 

“谁于谁悦意,以为彼生喜”,谁对于谁心相续当中比较悦意,比较认可的时候,就通过她生起一种欢喜心,这是不是你能够生贪心的理由呢?绝对不是的。因为这个是“犬等亦所共”,像狗、猪、牛、马等等它们也是内心当中喜欢它的对象的时候也这样去追求,这样去贪的,所以外在美不美丽根本是无关紧要的。我们看猪、狗美不美丽?不美丽,但是犬它就喜欢,它对于自己喜欢的异性就喜欢。所以真正在外面来讲,没有一个生贪心的因。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虽然我们看起来不漂亮,但是狗认为漂亮。但如果真正在外境当中有一个漂亮的自性,我们看这个狗、这个猪也应该觉得漂亮,但是没有。我们觉得很丑的东西,狗就觉得漂亮了,就去贪执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真正生贪心的对境不在于美色方面。

 

通过这样一推理,“恶慧汝何贪”?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经常对美色生贪心的恶分别念,你为什么还要去贪执呢?没有必要贪执了,千万不要去贪执这样的法。

 

进一步分析,“谁于谁悦意”,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虽然对方并不是长得很漂亮,在美色方面并不是很出色的,但有时一接触的时候自己就生起一种贪心,看到她或者接触她就觉得很悦意,有时候看一眼,说几句话,坐一会儿,就觉得很舒服,实际上这是内心当中的邪分别。分别念认为这个很好,对自己很合适,“以为彼生喜”,通过这样的对境产生一种欢喜心。说明在外境当中不存在一个让自己生贪心的真实对境。像这样具有恶劣分别念的众生千万不要去贪执美色。

 

主要的着重点还是在科判上面,美色不一定是生贪心的因,既然这样,我们见到美色的时候就不应该生贪心了。道理就摆在这个地方了,但是有的时候我们道理知道了,但是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前面我们反复讲过,这就是因为自己的串习力太弱了。所以必须要不断地串习,使自己产生一个坚定的定解。

 

如果自己短时间当中还没有办法产生这种对治力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样的定解、对治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产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没有产生对治力的时候就是远离,不要东跑西跑,不要住在环境很复杂的地方。环境很复杂,自己不得不看,不得不听,不得不思维,就会助长自己的贪心。如果我们依止一个寂静处,外缘很稀少,如果见不到,自然这方面的邪分别就不容易产生。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是说不要看,看的时候不要说话,说话的时候少说等等,都是很殊胜的方便。

 

对我们现在来说,在对治力还不稳固的时候,千万不要很草率地离开上师,离开道场,离开道友,自己一个人到城市里面去游荡,这是绝对没有意义的。自己的对治力这么弱,相续当中的邪分别这么严重,还胆敢一个人跑到这么恶劣的环境当中去,肯定是没有心的人。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具足的时候,就应该在上师身边,道友身边,在清净的道场当中反复地串习这个能力,等自己的铠甲真正披上了,自己的对治力很强的时候,去城市,去哪个地方对自己都没有损害的。像这样的很多方便我们都应该知道,尽量少接触这样的对境。

 

有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的,好像内心当中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到有女人的地方去,但是想这样的时候我们要控制自己,你想是想,但是我不能让你去,自己有这样一种意志力。经常这样对治,确实还是有作用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对自己还是有必要有帮助的。这方面我们一定还是要注意。

 

比喻当中讲有两个罗刹,都娶了罗刹女为妻子,有一个他们在争论到底谁的妻子更漂亮,最后争不下来,都认为自己的妻子漂亮,没有一个定论,他们就请了一位比丘当裁判,比丘说的话肯定是正确的,看看到底谁的妻子更漂亮。比丘也很有智慧的,也是通达佛法的,他说:“对于甲罗刹来讲,你的妻子最漂亮;对于乙罗刹来讲,你的妻子最漂亮。”通过他一抉择,两个罗刹都舒服了,就不再争论了。

 

这个比喻有很深的意义,说明什么问题?生贪的对境不一定要美色,只要自己悦意,只要能够引发自己的贪心就可以。所以有些人认为得到美色很舒服等等是不应理的。美色不是真正有自性的法,是可以断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