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讲记

  著:华智仁波切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四十九节课

 

今天开始讲三善趣的痛苦,首先是人类。

 

戊四(人类之苦)分二:一、三大根本苦;二、八支分苦。

 

己一(三大根本苦)分三:一、变苦;二、苦苦;三、行苦。

 

总体来讲,六道轮回中都有三大根本苦,但人类感受得更为明显,故将其安立在“人类之苦”里。

 

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此应细致地思维。毕竟地狱、饿鬼、旁生之苦,我们无法亲自感受,只能大致了解一下;而人类的这些痛苦,却是在自己身心上时刻发生的,每个人应该都有所体会。当然,你从来没有思维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只要你稍加思索,就会明白佛陀所说的诸法无常、诸受皆苦之理,确实真实不虚。

 

所以,平时思维相当重要,这次大家共同修加行,不能只从文字上划下去。虽说这些内容很简单,只要你粗通佛理、懂些专用名词,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不过真正去思维、去修行,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看一两本书并不难,但把书中内容通过再三串习,让它自然在心里浮现出来,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了。因此,古大德一再强调“学法容易修行难”,原因也在这里。

 

其实,下面所讲的三大根本苦,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难发现。《法华经》云:“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我们这些众生以苦苦、变苦、行苦,在生死轮回中受尽了折磨。那么,依靠什么方法才能遣除这三苦呢?唯有依赖于佛法甘露。世人都想趋吉避凶、离苦得乐,为此有人寻找灵丹妙药,有人追求钱财,有人渴望感情,有人寻求地位……可是真正能让我们快乐的,只有依靠佛教精神。如果佛法融入于心,则定可解除一切痛苦,就好比重病缠身的患者,必须依止妙手回春的良医,病痛才会彻底消除。

 

鉴于此,我很想将佛法教义,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里。对有信心、智慧、善根、因缘的人而言,佛法不可不学,因为它能治疗人类的三大痛苦,诚如《无量寿经》所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我们常说“众生好苦”、“做人好难”,确实,不观察不发现,一观察的话,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痛苦,最终令幸福、舒适、快乐毁于一旦。所以,世间上最快乐的是谁呢?不是有钱的人,也不是有地位的人,而是佛教中看破放下、获得自在的人。这并不是我们自赞自夸,这一点,自古以来的历史都可以证明,众多修行人的体验也可以证明。

 

在当今时代,要想断除人们内心的剧苦,佛法是必不可少的妙药。因此,已发大乘菩提心的你们,不应对旁边的人置之不理,只顾自己独享佛法美味。一旦你有了能力、智慧、悲心,就应分享给有缘众生。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倘若你自己还没成熟,就贸然跑到城市里度化众生,很容易被环境所染污,结果不但度不了别人,反而自己也卷进去了。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既要想到利益众生,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在网上祝贺所有女性佛友修行圆满、无碍自在、善妙吉祥、开心快乐。同时给智悲学校的女老师也发了一些东西。本来,今早还想给学院女众发些特殊的糖,但后来给忘了——可能你们没修黄财神吧!不过也没事,我从内心中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你们每个人获得真实的快乐。

 

关于“三八”妇女节,我以前在《旅途脚印·女人》中也讲过,这个节日在国际上很受重视。虽然我们是出家人,放弃了世间的一切节日,但有些传统,随顺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庚一、变苦:

 

人们现在所拥有的片刻快乐,可谓瞬息万变,转眼就会变成痛苦。比如,身体本来健康无病,但突然就会感冒、流鼻涕,无有自在;或者,享用对身体有利的饮食,正当吃饱喝足、心情愉快之时,没想到胃肠生了寄生虫,突然染上严重的浪踏病50,痛苦不堪。(我在十几岁时,也得过这种病。那时我还没有上学,一次在山上放牛忽然发作,差点就离开了世间,多亏旁边几个牧童发现,才把我救了过来。)这就是变苦,有些经典也称为坏苦,即世间上的快乐并不可靠。

 

[50]浪踏病:肠胃绞痛。由于寒热交攻,胃及大小肠中寄生虫动乱妄行,突发剧痛,如牛角尖压刺胸腹。

 

《金色童子因缘经》中也讲过,妙耳商主财富盖世、举世无双,与多闻天子富饶相等。但他儿子降生之后,具足十八种丑相,家中出现诸多不吉祥,并且房子突然起火,将一切财物焚尽无余。本来这一家无忧无虑,快乐如天人,但一瞬间的变化,就让他们沦为最卑下的乞丐,过着极其凄惨的生活。51

 

这种变苦,在生活中也常能发现。前几天我就遇到一个穷人,她说几年前家里房子起火,丈夫也被关进了监狱。多年来,她只有带着孩子四处流浪,孩子现在没办法读书,问我能不能让他入智悲学校,后来我就答应了。

 

现在许多人都是如此,本来家庭状况不错,自己也年轻、富有、聪明,但一瞬间什么都改变了。所以,大家学佛以后应该明白,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谁的身上都可能出现变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中也说:“世间诸乐,必归坏尽,缘合缠忧,俱名坏苦。”世间的一切快乐,最终必归于坏尽。看看一些名人、富人,他们昔日风光无限、一手遮天,最后却以非常悲惨的方式离开了人间。所以,变苦是每个人皆无法摆脱的规律。

 

[51]《金色童子因缘经》云:“是时城中,有一商主,名曰妙耳。止其城内,居家巨富,财宝广多,数量增盈,与毘沙门天王富饶相等,于满度摩帝城中家族最上无与等者。其妻于后生一童子,肤体麤黑,容貌丑恶,具十八种可厌恶相,身口秽污,恶气充盈。家人眷属,随风闻者,返面而去。又复童子当初生时,舍中火起,财宝资生,焚爇竭尽,无复遗余。舍中所有一切财物资生乐具,火既炽盛而竭焚爇,所焚无余,火乃自息……昔居富威,身著妙衣种种严饰,妙香花鬘庄严其体,口中常复含咀妙香,时咽津液,又如天女,而常游戏欢喜园中,饮食衣服诸妙珍宝庄严等具而悉丰足,奴婢眷属亲里知识内外昌盛,随应所与悉得丰赡。何故今时如是破坏?所睹仪容,诚堪伤痛,头发蓬乱,尘垢污身,众苦所侵,举体枯悴,片衣破弊,腻秽增多,蚤虱萦缠,恶气充塞,国城之内最下卑苦,佣力他家营食存养,此破坏相实可悲伤。苦哉福分速归破坏,苦哉富贵所成不久,苦哉业报种种差别。”

 

在座的很多人,如今虽然身体完好无损,家里比较快乐幸福,修行等方面也不错,但我们毕竟转生于有漏的轮回中,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灭尽的。正如有首道歌中所唱:“美色,宛如夏天的鲜花;财富,好似秋天的白云。”因此,表面上绚丽多彩的事物,实际上禁不起风吹雨打,很快就会毁坏无余。当然,学过大乘佛法的人,对于任何挫折、变化都能理解,也能坦然接受。而没有学过佛的人,面对这一切时,总会觉得老天对他不公、社会对他不公,以致怨天尤人。

 

其实,世间上处处都是变苦,一个人正当快快乐乐时,也许忽然就被怨敌赶走了家畜、大火烧毁了房屋、病魔缠身、听到别人恶语中伤等,顷刻之间乐极生悲,痛苦纷至沓来,想都想不到。例如,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下午2点27分还一切正常,但到了2点28分,突然间风云变色、天翻地覆,短短几分钟之内,无数人就家破人亡,美丽的家园化为废墟,哀嚎遍野,惨不忍睹。

 

可见,人类的生命极其脆弱,身体和感受都不可靠,即便是暂时拥有的安乐、幸福、名誉,也没有一丝一毫恒常、稳固,终究都离不开痛苦。有些道歌中形容:“安乐如毛发般细微、脆弱,什么时候断掉,谁也无法确定。”《正法念处经》亦云:“于生死中,多诸过患,无坚无常,变易破坏。”因此,轮回中的痛苦、不顺多之又多,安乐、幸福、愉悦却少之又少,就算偶尔有一点,也是不坚固的,刹那间就会变成痛苦。

 

去年,全球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东西方许多富人纷纷陷入了绝境。比如,德国第五大富豪默克勒,以92亿多美元的身家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94位,但由于这场金融风暴,导致他的商业帝国一落千丈、经营惨淡。默克勒不堪投资失败、资产大幅缩水,最终扑向一辆疾驶而来的火车卧轨自杀,震惊了整个德国。还有,一度拥有5亿欧元身家的爱尔兰地产大亨罗卡,也因无法接受投资失败,致使爱尔兰第三大银行倒闭,而于豪宅内开枪自杀身亡。这样的现象不可胜数,去年一段时间里,好多有钱有势的上层名流,在短短几个月中倾家荡产,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

 

当然,没有学过佛、不了解轮回状况的人,一遇到变故,就会觉得天昏地暗、万念俱灰,而稍有修行境界的人,则绝不会如此。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每天要好好思维这些道理,通过以上的比喻、案例,真正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倘若你能从心坎深处认识到“世间一切不离痛苦,没有一个安乐永恒不变”,从而息灭对世间万法的贪著,乃至对整个轮回都生起恐怖心、厌离心,那你的修行肯定会成功。否则,不了解三界轮回的真相,只是表面上用些高深莫测的术语维护自己、安慰自己、赞叹自己,恐怕没有多大意义。

 

所谓修行,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心。只有对轮回生起出离心,刹那也不愿意呆在这里,就像胆病患者厌恶油腻食物、犯人厌恶黑暗的监狱一样,修行才会圆满成功。《四百论》中云:“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轮回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苦海,愚昧无知的凡夫沉于此中,以苦为乐、把不净粪当美食,始终看不清万法的真相,对此应当心生畏惧。

 

放眼当今社会,说实话,许多人的行为没有丝毫意义,人生如此短暂,为了财富、名声而付出一切,到头来又能得到什么?只要一想,不少人应该有所领悟。然遗憾的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想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你给他指出一条光明、快乐的金光大道,他反而认为你精神有问题,质疑你动机何在,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无计可施。

 

但不管怎么样,愿意接受佛教的人,希望你们好好思维轮回的痛苦,并通过不断串习,发自内心对此有所认识。若能如此,佛法的许多境界,包括密法的超胜境界,自然会在你心里显现出来。否则,不经过次第修行就想开悟,除了个别利根者以外,一般人又谈何容易?

 

庚二、苦苦:

 

所谓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说,麻风病还没有痊愈又生毒痈52,毒痈还没好转又生脓疮;父亲不幸逝世,紧接着母亲也撒手离去,被怨敌抢劫一空又加上心爱之人命归黄泉。

 

[52]毒痈:头疽,疮初起顶如粟米,后来根盘扩大,状如蜂巢。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东北有户人家一天内连遭奇祸:孩子放学的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死;父亲为了救他,拦车时被一辆轿车撞断腿;妻子难以承受这严重的打击,精神失常;老母亲听说后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人们都说这家特别不顺,但其实也是前世或今生的业力现前,才导致了这些痛苦。

 

《贤愚经》中的微妙比丘尼,在家时痛苦屡屡发生在她身上,各种经历更是不可思议:一次,她因有孕在身,要和丈夫、儿子回娘家生产。途中在一大树下过夜,半夜时她突然临盆,流出很多污秽之物,结果引来毒蛇,咬死了她的丈夫。第二天一早,她爬去拉丈夫的手,才发现他已死去多时,当即伤心得昏厥过去。大儿子见此情景,大声哭叫,她又慢慢苏醒过来。无奈之下,她只好把丈夫的尸体丢在那里,肩上担着大儿子,怀里抱着小儿子,涕泣着上路。

 

半路遇到一条大河,又深又广。她就把大儿子搁在岸边,先抱小儿子渡河,回来再接大儿子。等她去接大儿子时,大儿子见她过来了,兴冲冲地淌进水里,不料竟被急流冲走了。她想去救大儿子,却力所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随水而逝。她悲痛欲绝地返回对岸,寻找小儿子的踪影,岂料小儿子已被狼吃掉了,唯有血迹斑斑、残骸满地,她又一次昏厥过去,很久才醒过来。她继续向前赶路,正好遇到一婆罗门,是她父亲的朋友。她问起父母的情况,婆罗门说:“你父母的房子近日起火,一家人全被烧死了!”……

 

对我们而言,虽没有像她一样,有这么严重的痛苦,但平时还是能感受到很多。比如,今天感冒了,别人又说自己坏话,同时还丢了最珍贵的东西,路上也非常不顺……有些人遇到这些以后,就觉得很倒霉,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因为世间本就如此,我们如果心里有数,面对起来也比较容易。

 

关于苦苦,隋朝慧远大师在《维摩义记》中形象地解释为:“从苦生苦,故名苦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这就像我们常说的“祸不单行”,一个人在众多业力的激发下,种种痛苦层出不穷,从苦中又产生苦,或者苦上又加苦,此即为苦苦。

 

总之,人间的这些痛苦,我们不但要从文字上了解,观修时也要有所体会,了知轮回中无论生于什么地方,都会一个痛苦接着一个痛苦,这个痛苦还没消失,那个痛苦又出现了,连一刹那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机会也没有。此时,我们应当祈祷上师三宝,发愿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就像《修心七要》中所言:“当我遭受痛苦时,愿众生的所有痛苦都加于我身上,以此善根,但愿消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将痛苦转为道用的最好方法!

 

庚三、行苦:

 

我们这些自以为安乐的人,表面上好像没有亲身受苦,但实际上,也绝没有摆脱痛苦的本性。比如,吃饭穿衣、住房受用、装饰设宴等,都可能成为造罪业的因,所作所为完全是罪恶的伪装,这一切的后果无疑就是痛苦。

 

行苦的解释方法,《俱舍论》、《宝鬘论》等诸多论典中各有不同,但一般按大乘的观点,行苦是指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是变动迁流的事物,即是一种痛苦。《入中论》讲义中也说,见“众生犹如动水月”,从而对其产生悲心。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像水中月影般动摇不定、毫无实质,不由自主地随因缘变化,不可能有真实的快乐,所以要对其生起悲心。这方面的道理,在《中观四百论注释》、《中观根本慧论》等中也有阐述。

 

通常而言,行苦是很难体会到的。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用过一个比喻说53:就像生了疮没有去碰它一样,当时虽然没有感觉,但只要这个东西在,痛苦就会随时到来。因此,行苦虽然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但它始终以一种隐藏的方式存在着。

 

还有些经典中,用生、老、死对应三大痛苦:所谓的生,以行苦示现;所谓的老,以坏苦示现;所谓的死,以苦苦示现。54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应该经常观察这些道理,以切实了解佛陀所讲的“轮回皆苦”。常听人说:“谁说轮回痛苦啊?我现在就过得很快乐,你看,我有钱、有地位,一点痛苦都没有……”但这种快乐,充其量只不过一两天,你敢保证永远能如此吗?你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吗?答案必是否定的。其实,只要真正统计生活中的苦与乐,除了个别有境界的修行人以外,大多数人快乐的比例应该说很小。

 

[53]《菩提道次第广论》云:“又如热痈,俱未触会二触之时,有漏舍受,为诸粗重之所随逐,故名行苦。”

 

[54]《缘生初胜分法本经》(隋达摩笈多译)中,比丘白佛:“大德,生以何苦示现?”佛言比丘:“行苦示现。”比丘白佛:“大德,老以何苦示现?”佛言比丘:“坏苦示现。”比丘白佛:“大德,死以何苦示现?”佛言比丘:“苦苦示现。”

 

下面,以茶叶与糌粑为例,进一步说明行苦的道理:

 

茶叶是汉地生长的一种植物,藏地以前不产茶,现在除了极少的地方外55也不产。其实在茶叶的播种、剪叶等一系列过程中,杀死的众生不计其数。以前我去过云南、杭州等地,看他们在种植茶叶时,茶叶上有密密麻麻的虫,被农药一喷,就全部死了。

 

关于现在的茶,那天一个韩国人跟我讲:“好茶是不可能上市的,你们买的这些全部是垃圾,以后不要再喝了。您想喝茶的话,我来提供。”不过,有些情况也的确如此,据说好茶都被种茶人自己留着,而不好的茶,才会拿出来卖,明明是一年的普洱,包装上却写着“千年普洱”,差距特别大!

 

在藏地,茶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时,为了给他洗尘,藏族信徒向他敬献了茶。尊者先是“献新”供养诸佛菩萨,然后开始喝茶。喝过以后,尊者非常欢喜,说:“藏地有这么好喝的茶,真是你们的福气!即使在我们印度,也没有这种茶。这茶喝了不仅解渴,还有明智、壮身、解困、乐行善事等诸多好处,如果印度有这种茶,我会不惜用金子买来。”所以,我们也应学习阿底峡尊者,有时间就好好喝茶(众笑)。不过在这里,华智仁波切要阐述的是,茶叶背后还隐藏着种种痛苦:

 

在过去,康定以下到雅安之间,道路只能徒步行走,茶叶要想运进来,必须完全靠人力。为了一次性多运点,每个人需要携带重达六十二卡56的份量。而且在二郎山的森林中,常有强盗、猛兽出没,茶商每次路过之时,能安然通过的几乎很少。(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法尊法师、贡嘎上师的历史中也看得出来。)在运茶的过程中,人们将大茶顶在头上,久而久之,前额的皮肤被磨得一干二净,甚至到了白骨清晰可见的程度,但仍在不停地运送。(二十年前我去尼泊尔时,在尼泊尔的边界,见那里的人都用头顶着很多东西,就想起了华智仁波切的这段文字。)而从康定以上,虽然道路比较畅通,不需要依靠人力,但也要用犏牛、牦牛、骡子等驮运上来。由于路途漫长、风雨兼程,所有牲口都是腹背疮伤57、毛脱皮烂等。

 

[55]如炉霍县种植少量的茶叶,叫做俄色茶。

 

[56]卡:藏地茶叶的计量单位。

 

[57]腹背疮伤:指牦牛驮货时,背部被鞍子或货物磨伤,腹部肚带紧勒,行走时将腹部磨伤。

 

说到茶的来之不易,许多藏族老年人都深有感触,甚至有些人还经历过昔日运茶的艰辛。那时候得到一块砖茶,确实不容易,背后有许多的付出和痛苦。相比之下,现在交通发达,运输工具也很先进,是否就不会造那么多业了呢?也不是。如今制作茶叶及交易的过程中,人们造的罪业并没有减少,只不过中间有些过程省了而已。

 

不仅运输时人畜要感受无法想象的役使之苦,而且在经销茶叶时,买卖双方都要通过弥天大谎、不顾廉耻、发誓赌咒、背信弃义等欺骗手段或大吵大闹来销售,这一点势必在所难免。(现在很多居士经商,觉得不打妄语没办法做生意,不做生意,就没办法生活,他们为此非常苦恼。这个问题,是佛教因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我们也找不到两全其美的方法,只能回答:“尽量真实一点,别的办法可能也没有了。”)

 

在藏地,人们以前喝的都是大茶,而现在逐渐有了普洱、龙井、茉莉花茶等。这些茶叶的背后,也照样隐藏着许多恶业。因此,我们平时喝一口茶,觉得好香、好舒服,但它却离不开痛苦的本性。当然,详细分析这些客观问题,并不是要求大家以后不吃不喝,而是让你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切快乐的背后,还有无数的痛苦或痛苦之因。

 

其实有漏法不离迁流变化,这就是行苦,如《心经幽赞》云:“诸有漏法,性堕迁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所以,你觉得喝茶快乐,但它也是变化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痛苦;你觉得吃饭很享受,但它仍离不开行苦,如诗中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点,你没有去过加工厂、市场,可能感觉不到,反而认为生活清净无比、充满阳光,但你真正去了之后,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平时修行比较差,原因也是从不思维这些道理。比如住在一所房子里,从来不想房子的来源是什么?用着信众的血汗钱,从来不想有没有对不起众生?一天换一件漂亮衣服,什么白的、红的、黑的、绿的、花的、上白下黑……虽然特别快乐,却从不想它的背后是什么?甚至只吃一顿简单的饭,也从不想这些柴米从哪里来?其实,思维这些就是修行,若能经常这样串习,即是很好的修行人。所以,我们平时要对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涉及的人和物多作观察,否则,像精神病人那样只顾自己,对眼前、未来、过去的一切从不分析,那对修行不会有任何帮助。

 

刚才讲了茶叶在运送、销售时,处处离不开行苦的本性。那么,除此之外是不是再没有其他痛苦了?并不是。在茶叶经销的过程中,按照藏地以前的规矩,基本上要用绵羊毛、羊羔皮来兑换,而这些绵羊毛、羊羔皮,背后也潜藏着许多罪业。

 

就拿绵羊毛来讲,夏季时,每只羊身上的虱子、吸血虫等,与它的羊毛数量不相上下。当人们用剪刀剪羊毛时,这些含生大多断头断腰、内脏脱出而亡,剩下来的也与羊毛绞在一起,憋得喘不过气,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羊羔皮也不例外。小羊羔出生之后,身体正在发育成长,刚有了苦乐感受、能感受到生存的快乐时,主人为了羊羔皮,就立即把它宰杀了。虽是愚昧无知的畜生,但它也同样渴望生存、畏惧死亡,害怕遭受气息分解的痛苦。而且,小羊羔的母亲见孩子被杀,就像死了独子的慈母一样肝肠寸断,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目睹的事实。因此,只要稍微思索一下诸如此类的商品买卖,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仅仅是喝一口茶,也已成了恶趣之因。

 

所以,喝一口茶也不容易啊!现在人在买茶时,用的虽然不是羊羔皮、绵羊毛,而是钱,但这些钱的来源又是如何?大家也应该从各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