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楞严经》
第108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今天开始讲《楞严经》的第十卷。
五十阴魔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三十个阴魔,色蕴、受蕴、想蕴的魔已经讲完了。下面还有二十种阴魔,它可以叫魔,但是文字上可能没有这么说,说是堕入外道,第一外道、第二外道,这样来讲的。所以我们今天开始讲行蕴的魔,讲这个道理。
第十卷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
首先讲一下我们前面讲过的想蕴,想蕴灭尽以后的境界是怎么样的呢?
佛告诉阿难,实际上善男子,修了三摩地,修了三摩地以后,想蕴已经灭尽了,所有分别妄想的蕴已经灭尽了。
“是人平常,梦想消灭”,这个人平常白天的各种分别妄想没有了,白天的分别妄想没有以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想,白日的想和晚上的梦,所有的分别念慢慢慢慢消灭、消失了。
“寤寐恒一”,醒觉和睡觉,这种境界,都是同样的、平等的。
我们经常说处于梦光明当中,或者说白日和夜梦,基本上无有什么差别。白天也是像在梦里一样,对它没有什么执着。然后梦中的话,像白日一样,一切器情世界了了分明,有这样的境界。
【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想蕴灭尽以后,“觉明”,觉悟的光明智慧;“虚静”,又虚又静,虚是空性,静是寂灭,没有任何粗大的分别念。
相当于万里无云的晴空一样,无有粗重的前尘影事。
在他的境界当中,没有像我们这些想蕴没有灭尽的人,有粗重的妄想分别念,过去的各种回忆、思念,各种往事的影尘,此起彼伏地显现在自己的心识面前。
他没有这些,像很多证悟者,他们都是这样的:虽然有一些,但像镜中的影像,对他无利无害。
其实这是密法当中经常讲的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完全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一样,应该说是非常辽阔,无边无垠,没有任何的阻碍。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
实际上,整个世间的山河大地、万事万物,全部就像在清净的明镜当中照见、显现一样。
来的呢,也没有任何的“所粘”,粘连;过去的,已经去了的话,无踪无影、来去不留。
就像我们以前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或者中观里面观察来去的时候,无来无去,不生不灭,这样的境界。
虽然它在实相当中,无来无去、无生无灭,但它在显现当中:“虚受照应”,没有任何实有的感受,但是虚无的、没有执着、虚无缥缈的照应应该是有的。
依靠这种方式,“了罔陈习”,断除了过去所有的习气、毛病。
我们经常说的坏脾气、坏毛病,或者说好的、不好的,所有的这些习气、毛病全部都没有了。
“惟一精真”,唯一遗留下来一个什么呢?清净的、精髓的、真正的光明智慧。
所以想蕴灭尽以后,就像大圆满修行人的境界当中,虽然他面前显现一切的现象,就像镜中的影像,这些影像对他来讲,来去不留,没有任何的阻碍。
比如说我已经到达了想蕴灭尽的境界,这个时候,我面前显现的各种各样敌人也好、朋友也好、亲人也好,中间的人也好,什么都能显现。但是我对这些人既没有贪心,也没有嗔恨心,也没有其他的执着,就像镜子里面显现的影像,根本不会有痛苦、快乐。
所以我们佛教当中,确实通过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非常坦然、了然、明了,但是它也并不是虚无、没有的东西,像龟毛兔角一样,不是这样的。在明然当中,一切显现依然存在,这种境界。
这已经总结了上面所讲到的想蕴灭尽的境界,留下了真心、智慧。
因为我们现在讲行蕴,行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
想蕴灭尽之后,生生灭灭的根元,在这个时候,“从此披露”,想蕴灭了以后,细微的行蕴开始已经了然呈现。
呈现什么呢?在这个时候,见到十方的十二类众生,所有的,他们的存在也好,他们的生生灭灭,也是不离开这个,“毕殚其类”,所有的类别都展现出来了。
行蕴的话,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讲,除了八识以外的心所,五十一个心所。还有不相应行的话,包括有些灭尽定,《俱舍论》当中有十四个不相应行。这些行的话,除了粗大的分别念以外,还有众生不断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叫做行蕴。
所以这里讲,除了上面的这些以外,还有众生比较细微的生死轮回的一种因缘。
【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
讲到行蕴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完全通达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的因缘,来龙去脉,这些并没有通达。但是我们共同见到了什么呢?这些众生,生生灭灭的基础,如同野马 [1] 一样。
“野马”,我们经常讲的阳焰的比喻,看起来像水一样,但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种阳焰实际上是“熠熠清扰”,忽生忽灭,忽起忽灭,熠熠光现;“清扰”,轻轻的扰动、浮现、动摇。动摇什么呢?“为浮根尘”,六根和六尘。
“究竟枢穴”,这就是究竟的根本。
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的行蕴到底是什么呢?它并没有叙述每一个众生的生死来源,但是让众生在这里面,依靠它的根和尘,在轮回当中不断流转、动摇的根本,或者它的根源,就是行蕴。
【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这称之为行蕴的障碍、行蕴的区宇、行蕴的覆盖。
我们不说每一个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但是我们众生有一个共同生生灭灭的因缘,其实这就叫做行蕴。
这里的行蕴讲的比较细致,什么叫做行蕴呢?我们众生共同的、在生死轮回当中最根本的因缘。最动摇的,因为我们众生动摇,一会儿变成人,一会儿变成天人,一会儿变成其他的动物,等等,这么一个显而无自性,像阳焰一样的一种因缘,这就叫做行蕴。
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好像行蕴比色蕴、受蕴、想蕴还要难懂一点,它稍微细一点,它又不是识蕴,也不是想蕴,在中间,那到底是什么呢?行蕴在《楞严经》里面讲的方式不一定跟《俱舍论》特别相同,但是它的讲法也完全是大乘经论的意趣,大家可以记住。
那么行蕴怎么灭尽?下面讲到,行蕴灭尽是很好的,要灭尽行蕴: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
那么,清清扰扰也好,或者说熠熠发光的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行蕴,对吧?那么行蕴的本体是“元性”。
“元性”,有些注释当中把它叫做染污识。
实际上我们的行蕴,慢慢慢慢,最终它的根源就是阿赖耶识。
“性入元澄”,如果这个性入于元澄的话,这是第八识海。
“一澄元习”,入了这样的第八识的澄清大海,原有的这些习气,“如波澜灭”,如同波浪一样,灭了;“化为澄水”,澄清的水就显露出来了,“名行阴尽”,这就叫做行蕴灭。
行蕴尽的话,实际上就像水面上动摇的波浪和花纹一样,通过修行,通过禅修,慢慢慢慢,就像波浪入与大海一样,我们动摇的分别念、动摇的心识,慢慢融入不动的大海、本来清净的阿赖耶当中,这个可以叫做行蕴已经灭尽。
【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真正消灭了行蕴的这个人,“超众生浊”,超出了五浊当中的众生浊。
“观其所由”,如果我们观察它的来由,这叫做什么呢?“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我们前面的色蕴是坚固妄想,受蕴是虚明妄想,想蕴是融通妄想,每个蕴都有不同的妄想。
那么行蕴,观察行蕴的话,“幽隐妄想”,幽隐妄想是比较隐蔽的一个妄想,这个作为它的根本。
可能比前面的妄想越来越难,五蕴的话,可能行蕴是更细微了。识蕴是最细微的,色蕴是比较粗大的,我们容易理解。
下面我们讲一下真正的十种阴魔: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
佛告诉阿难,你应该明白,当你得到了正知奢摩他,正知正觉的智慧胜观的时候,诸善男子得到的是什么呢?非常坚实、光明的正心。
当你在胜观当中不断的修行,这种善男子,最后,不动摇的光明觉性、不动摇的光明境界,得到了一种开悟的智慧。
下面都会讲“凝明正心”。“凝明正心”是不动摇的光明。不像凡夫的境界,今天有了,明天就消失了,不是这样。非常稳固、凝固的一种光明智慧、觉性。
“十类天魔,不得其便”,那么这个时候,十种类的天魔,不会对他有机可乘。
“方得精研,穷生类本”,那么,才得以精明、精研、研究十二类众生的生死根本。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才得以真正的精心研究、研习、穷究十二类众生的生生死死、生生灭灭的根本。
那么这个是什么呢?
【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下面讲第一种阴魔。
也就是说,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的现象显露出来了。
我们如果去探究、观察的时候,才知道众生生灭的根本。
“观彼幽清”,如果观它的幽清,观它的本体的话,实际上是“圆扰动元”,它是一种“圆扰”,“圆扰”是普遍的,不偏的、全面的动摇。
在这样圆满、普遍的动摇当中,“起计度者”,如果产生分别妄想的话,那么这个人堕入了二种无因论当中。
主要讲,刚才我们修行蕴的时候,认识到本来清净的话,魔是不会干扰的。但是如果我们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他没有了悟真性光明,反而很有可能堕入外道断见当中。
下面讲了两种无因论,第一种: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
第一个是本无因论,第二个是末无因论。
什么是本无因论呢?
这个人,他把生机的根本全部都破完了。得到了什么呢?“乘于眼根”,依靠眼根的八百功德,见到八万劫当中的所有众生,依靠业力迁流、流转,循环不息。
“死此生彼”,这里死,那里生。
其实他这里得到的眼通,只是一个小小的神通,这个眼通也并不是很究竟的。表面上看,好像他是已经得到了八百种功德的人,但是他看到的不究竟。
【祗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
刚才得到了小的眼通,他们只看见这些众生八万劫以内轮回,八万劫以外见不到。
只能见到八万劫以内,八万劫以外一点也没有见到。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十方众生,八万劫以来,“无因自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因缘,自己有的。
其实他的这种见,八万劫以内也可能没有见的很清楚,不然的话,八万劫里面的很多众生,并不是无因而产生的,各自都有自己的善业、恶业,各种各样的。
但是因为外道有各种各样的邪见,所以说八万劫以内能见到,八万劫以外见不到。说是这样说,但我觉得,八万劫以内的众生的生生灭灭,他应该见的也不是很清楚。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因为这个原因,他自己分别妄念,失去了正遍知,堕落到了外道当中,最后迷惑了菩提性。
这是第一个,本无因论。
第二个: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
刚才是本无因论,产生方面,认为无有因。这个是末,最后死的话,也是无因的。
【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
这种人,见到生本无因,认为人是从人当中产生的,之前轮回当中的各种流转,他也不知道。
他了悟到,飞禽是从飞禽当中产生的,乌鸦从来都是黑的;天鹅从来都是白的;人,还有天人,本身是立着、竖着而走的;畜生这些的话,是横着而走的。白色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洗涤而成的,黑色的,并不是染成的。所以从八万劫以来,没有一个改变的,相当于顺世外道一样,都是自然而产生的。
觉得我们世界当中的万物,都是自己生自己,没有什么因缘。因为前面也没有因缘,后面也没有因缘。如果他真正有天眼的话,八万劫当中他也能看出来,并不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生。但他们认为这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修改。
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
我们这一生也是一样的,我本来也是不见菩提的,怎么会还有成佛,成菩提?没有的。
这是完全无神论。
【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所以我们现在一切万事万物的现象,也是无因的。
八万劫之前是无因的,八万劫之后也是无因的。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所以,以这样的分别妄念,实际上失去了正遍知,入了外道当中,迷惑菩提行。所以这个叫做什么呢?第一个外道的观点,他树立了什么呢?无因论。
这是无因论的外道,这是第一个。
行蕴当中,有第一外道,第二外道,一直到第四外道。刚才无因论外道当中,又分两种,本无因和末无因。
下面是破一些常派。
这些都比较简单,好像也没办法发挥。我看了不同的注解,但基本上,字面上都这样消文,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很多理证教证。所以我们字面上这样下来的话,也可以。
这是行蕴十种阴魔当中的第一个阴魔,无因论的魔。下面是第二种,第二种是圆常论的魔。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
那么,进入到这样的三摩定当中的诸位善男子,他们通达了坚定光明的正心,他不会被魔所扰。
【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如果穷究这些众生生生世世的根本,观察行蕴的幽也好,清也好,它动摇的源头,如果在这样的“圆常”,普遍、圆满、恒常当中,产生分别念的话,那这种人堕入到四种遍常论。
遍常是全面的,因为后面好像有偶尔的常执,但这里是完全的常执,堕入常边这样的论。
他有四种外道的观点,心境执着为常有,四大执着为常有等,有四种观点。
首先是第一个,心和境执着为常有。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这种人,他观察、分析,发现心和外境,实际上这两处没有因。
他本来是常派,但是他也承认,我们的心、外境,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因。
他认为这是最究竟的法,然后长期修行。最后知道,二万劫当中,所有十方众生,所有的生灭都是循环不息,不会散失,所以认为它是常有的。
这个是认为心和境,在这个世界当中是常有的,他的修行也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有时候没有遇到这些常派,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从小也会这样认为:心是常有的,境也是常有的,因为它是无因的,无因的话,是常有的。生灭也好,循环也好,都没有什么散失的。就像有些讲义里面,水变成冰,冰变成水,一直都是循环不息。夏天变成冬天,冬天又变成夏天,周而复始,循环轮流。这样的话,他认为这是常有的。这是外道当中常派的第一种。
第二种,四大执着为常有。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观察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四大的本性也是常住的。
因为他也没有特别细的智慧,我们看柱子、瓶子也好,人身也好,好像都有四大的成分和元素,所以他认为四大是常有的。
有了这样的邪见以后,“修习能知”,开始修行后知道, 四万劫当中,认为所有众生的生生灭灭都是恒常的,“不曾散失”,也不散失,所以一直认为四大为常。
刚才认为境和心是常有的,现在认为四大是常有的,而且他们也是这样修。他们修了以后,认为在二万劫、四万劫当中都是恒常的。
其实他们的这种境界可能是自己的分别念而已,并不知道四万劫当中,众生的四大是常有的,一直是不断的。应该是宗派遍计的说法。遍计的说法是,如果认为常有的话,那就一直是没办法改变。
其实四大也并不是常有的,我们的瓶子虽然是四大组成的,但是最后瓶子化为乌有的话,至少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四大的瓶子的存在,诸如此类的很多观察,在这里面也是没有的。
我们讲《如意宝藏论》的时候,讲外道时,外道它只是建立自己的宗派而已,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好的理论,也没有一个特别可靠的教证,只是自己的宗派建立为这样的。一直这样,现在世间上很多宗教都是这样,认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除此之外没有依靠什么理证来进行分析。
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认为八识是常有的。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这种人他开始观察六根识,还有“末那”,末那识和“执受”,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
六识加上末那识和第八识的话,总共有八识。
这些八识在心和识当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从本元去观察,它的本性是恒常的。
他们观察的时候,不管是哪一个识,最后在本体当中,应该是常有的、光明的——稍微有一点接近我们的密法,有一些显宗比较高的境界。
他认为八识的本体是常有,自己也开始修行。然后在八万劫当中,看到一切众生循环,不失去这八种识,本来就是常有的。
“穷不失性,计以为常”,一直不会失坏它的本性,把这个执着为是常有的。
这是第三种外道,认为八识常有的。
第四种,想尽计常。想蕴灭尽以后,他还认为有一种常有的存在。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这种人认为,我们想蕴的尽头、想蕴的本元,去观察的时候,“生理更无”,想蕴产生的根源没有。“生理”,生的道理,得不到。
不管是流转也好,止息也好、运行也好,它的转变也好,等等,各种作用去观察。
观察自己分别念的想蕴,它的产生、安住,包括中间的停止、流转、运行,全部都是得不到一个真正的实相。
“生灭想心,今已永灭”,所有生生灭灭的分别念,妄想的心,如今这样观察的时候,全部永远灭了,没有了。
“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在这个道理当中,或者从真理当中,自然而然成了一个不生不灭。
其实这里面的有一些道理,好像跟我们的中观稍微有一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跟密法里面说的,也有点相同,也有点不同。
因为想蕴已经灭了,想蕴灭了的话,好像这个灭,也无生无灭的,在这个道理当中,自然就成了不生不灭。
如果成了不生不灭的话,“因心所度”,在这个过程当中,依靠心来进行揣度的时候,“计以为常”,认为它是常有的。
他可能也是这样修行,修行以后,他会到达一定的境界。当然这些外道,有些可以修成无色界、有些能修成灭尽定、有些能修成世间的禅定,这些肯定是有的。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因为这个原因,他常常都是这样认为,常有的遍计,或者说是妄想,最后忘失了正遍知的智慧,堕落到外道当中,那么迷惑了菩提性,根本不能了悟。
【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第二种外道,他们建立什么呢?圆满的常论。
不是单个的,或者说半圆满的。它是普遍的、圆满的常论。它有四种常,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楞严经》今天讲到这里。
[1] 圆瑛大师《楞严讲义》:“野马非尘埃,即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其状如水,其光如焰。庄生呼为野马,佛经多称阳焰,渴鹿逐阳焰,远望如水,至近则无。”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