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讲记

  著:华智仁波切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三十四节课

 

昨天讲到,回向时也可以念《铜色吉祥山发愿文》。

 

◎ 于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不仅要入座修持,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也应当时时修持。

 

比如,不论你要去哪里,行走时就将上师(或整个皈依境,或坛城)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这样一来,你走了多远,每一步也都成了转绕的步伐,功德非常大。因此,修行境界好一点的人,不一定非得关起门来闭关、坐禅,即使是发心、做事,甚至是行走于大城市的街道上,也还是可以观修。

 

安坐时,你应该将上师观想在头顶的虚空中(如前所述的明观方法),作为祈祷的对境。这时候,你可以静静地观修,比如观想上师放光赐予加持等;即使在和别人交谈,也可以将自己的言语观成对上师的祈祷文……总之,不论你坐着做什么,上师始终在自己的头顶上安住。

 

享用饮食时,将上师观想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

 

这里观想的要点,就是显而无自性。不是以实执的方式,一定要观想在喉咙里具体某个部位,你只要很恭敬地想一下,在喉间、饮食的献新部分、供养上师,这样就可以了。对密宗生起次第稍有了解的人知道,所有观想都应该去掉实执,不是有个特别坚固的东西,“就在那个位置”、“他就坐在什么上面”……不需要这样考虑很多。

 

其实,当你明观上师的时候,不论观在头顶、喉间还是心间,随着意识的刹那刹那转变,上师莲师也会自在显现。因为莲花生大士无处不在,你观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只是我们不观想而已,不观想的话,上师以及上师的加持,的确离我们很遥远。

 

因此,对任何一个修行人而言,与上师、本尊及诸佛菩萨相应的方法,就是靠观想。如果你能常常观想、时时忆念,那佛菩萨也就住在你的面前,恒时保佑你、守护你,刹那也不曾离开。否则,只是口头上念一念,心里从来不忆念、不观想,那除了种点善根以外,你所希求的加持或悉地,是很难现前的。

 

躺下时,要将上师观想在心间,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所知入瓶”是大圆满的术语,是说将一切万法就像融入宝瓶一般,融入自己心间的明点,最后明点也融入法界。此时就将上师观在心间,作为这一修法的摄要,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眠。

 

不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观。如果觉得把上师观在心间不好观,就观在头顶,观想上师在你头顶的光圈中安坐,这样也可以。

 

◎ 依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总而言之,要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都转为道用。

 

我们现在修的是莲师的上师瑜伽,所以你首先应该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真正的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时时拥有这样的正念。并将一切显现,你的所见、所闻乃至你所得到的一切,都观想成上师的幻化,是上师的赐予……如果平时的见闻觉知全都不离上师之相,那任何外缘都不可能伤害到你。

 

所以,如果你需要盔甲,上师瑜伽就是最好的盔甲,最好的护轮。

 

当然,在具体修持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将一切转为道用,还是要做些切实的努力。所以,随时随地要铭记《前行备忘录》的教言:“归根到底一句话,把一切快乐痛苦,都看成是上师的自性。”

 

● 违缘及痛苦是上师为你尽除恶业

 

当你罹患疾病或者出现了违缘,比如房子塌了、生意不好、别人说坏话、发心不成功……遇到这种种不幸与痛苦时,要想到这是上师以大悲恩赐我尽除恶业的方便,应当满心欢喜,而不应生起断除之心。

 

当然,这也要修行好才做得到。修得差的人,好梦、好事认为是加持,“我昨天梦到上师啦!多好啊”,异常欢喜。但身体一不好,发心过程中碰了鼻子,“为什么上师不加持我?我祈祷时想的就是‘千万不要碰鼻子……’”。

 

其实也不是这样。很多修行窍诀中说,上师总是根据弟子的根基,而给以相应的加持或调伏。比如,对某些人就赐予顺缘,令他各方面都顺利,修行增上;而对某些人就制造违缘,以此为他遣除业障及魔障。修行好的人,就在这些时候能体现出来,就算是得了癌症、住进医院,也能理解是上师的加持:“这肯定是上师的加持,让我后世的重罪在今生轻受了。”从而生起欢喜,满怀感激。

 

所以,对修行人而言,“坏事”不一定不好,一有不顺就认为是魔在制造违缘,就祈祷上师遣除,这样不好。

 

● 顺缘及快乐是上师的大悲所致

 

当有吃有穿、丰衣足食、幸福安乐,或者善法增上、修行增上、弘法利生事业等各方面都不错,处在顺缘中时,你也要认识到,这些都是上师的大悲所致,万万不可心生我慢、欣喜若狂。

 

但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自满,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致,自己修得不错:“你看,其他人修上师瑜伽没什么感应,但我就有很多验相。”

 

凡夫人就是这样,即使是做梦,做了好梦或梦到上师传授教言等,醒来很欢喜,很得意;但做了不好的梦就难过。像前段时间我就做了个恶梦。我梦到到处是人头,我提着一个人头在走,他的眼睛转个不停,当时我有点害怕……醒了以后担心自己会生病,就立即祈祷上师。但过一会儿一想:“也许是上师的加持吧?应该是加持。”不过,一边想是上师的加持,一边又不太乐意这个梦,观想了半天都转不过来。

 

可能很多道友也是这样,即使想到是上师的加持,但还是情愿做好梦,不愿意做恶梦,不愿意出现违缘。实际不应该这样。如果你能了解到,这些恶梦、这些违缘的确是上师为你制造的,那你应该欢喜。因为这正说明,像你这种人,只有通过为你制造违缘、设置障碍、让你生病,才能把你前世的障碍遣除。而你想要的顺利和快乐,机缘暂时还未成熟。这些道理,学过《修心七要》的人心中应该有数。

 

当然,有些人也确实很快乐,生活也安逸,做什么都顺利。但这个时候你也要知道,你的这些顺利和快乐,全是上师的加持,所以要心怀感恩,千万不要傲慢。

 

● 疲厌、沉掉等时观自心与上师无别

 

如果禅修时出现疲厌、沉掉等现象,要观想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能这样修持,是非常殊胜的。

 

有些人总想见上师,但当你修上师瑜伽,将自心与上师的智慧融汇为一时,稍许安住,其实就是见到了最了义的上师。形象上的上师――在你面前显现的上师的色身、照片或者梦见的上师,只是不了义幻化网,一种清净外相而已;当你安住在这种无别的境界中时,才见到真正的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根本上师。

 

我们每天课前的上师瑜伽后面,也给大家安排了半分钟的安住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有缘的人可以天天见上师的面,这是真正的上师本来面目。这种会面,比你平时见上师的色身更重要。

 

● 多念莲师心咒

 

在护持这一境界的同时,要聚精会神地祈祷上师并念诵莲师心咒:

 

ཨོཾ་ཨྰ༔་ཧཱུྃ༔ བཛྲ་གུ་རུ་པདྨ་སིདྡྷི་ཧཱུྃ༔

嗡啊吽 班则格热班玛斯德吽

 

这一莲花生大士心咒,按照龙钦心滴派的传统,传承弟子们每人要念一千万遍。从智悲光尊者开始,如来芽尊者、华智仁波切等,都是如此。

 

这样念一千万,意义是很大的。这三年以来,在座的基本每年都念一百万,这样也很好。闻思忙的人,一下子念完一千万有困难,但着重修行的人,我希望你们要精进。在修行中,以七句祈祷文为主,多修上师瑜伽,而且要把一千万遍莲师心咒念完。这样修完以后,莲花生大士及传承上师们的加持,一定会融入你的心,一切道障及违缘都会遣除。

 

现在城市里的很多居士也很精进,念完一千万遍的大有人在,念完两百万、一百万的就更多了,据我了解,最少的也念了十万遍。

 

我以前也说过,用人身修佛法的利益是最大的。平时该说的话要说,但如果是废话,说了也没有意义。所以,还是尽量将身口意融入佛法,多念莲师心咒。

 

如果真正能这样去修上师瑜伽,那么不论你见到人也好、魔也好,乃至万事万物都会显现为上师与本尊,所做所行都将成为善法,都将被转为道用,入于密宗的坛城中。

 

◎ 米拉日巴尊者的教言

 

当然,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论修什么法,都应该恒时护持正念来对治烦恼。下面讲一则天女向米拉日巴求法的公案:

 

● 八天女供食求法

 

至尊米拉日巴曾依照本尊授记,来到古通地区,住进一个形状似犀牛般的山洞里,修持光明禅定。

 

一天,洞前飞来一只大灰鸽,耳朵上带有金制环饰。它向尊者不住地点头、鞠躬、抖身,并且转绕多次,非常恭敬。然后就向一块清净无尘的大石坪飞去。尊者想:这一定是个天人。于是也跟着来到石坪上。石坪上堆着一大堆白米,大灰鸽衔着米飞向尊者,作供养状,同时又作出转绕和礼拜的样子。尊者看了非常欢喜,唱起了甚深的道歌。

 

唱完以后,大灰鸽又带来七只灰鸽,它们一起向尊者鞠躬点头、顶礼绕行。尊者问:“你们是谁呀?来到这里做什么?”鸽子们现出原形,原来是一群天女。那个带头的天女说:“我们是天界的仙女,因为对您十分有信心,特地前来求法,请您慈悲为我们开示法要吧!”

 

于是,尊者唱了一首无常及轮回痛苦的道歌121,劝她们利用逆缘修行。她们听了非常欢喜。

 

[121]„„世间之乐如草露,须臾欢欣速坏灭,特于美艳汝天女,形虽高雅不可恃„„应知此生诸逆缘,实为良伴助菩提,我今回忆所受苦,一切逆缘及艰苦,于彼衷心实感恩。汝等亦应仿效我,观诸逆缘成增上。

 

尊者问:“你们刚才为什么要变成鸽子来到这里呢?”

 

天女们说:“我们用天眼发现,您真正断除了世间的一切琐事,独居深山勤修禅定,所以对您生起极大信心,决定前来请示法要。但怕被罪业深重、怀有邪见的人看到,不利于您的修行,因此才变化成鸽身前来朝拜您。现在我们想请您到天上说法,不知您是否愿意?”

 

尊者说:“我将尽此一生留在人间利益众生。天界也是无常的,我要说的法,也无非是下面这些话,现在你们仔细听,如法去修持吧!”

 

于是尊者又唱道:“……天人善道之国土,虽现殊胜不坚实;可爱迷人之天子,相恋虽乐速分离。天人变化诸神通,享用虽丰堕落因……”

 

最后她们说:“像我们这样的无明众生,烦恼常随此心,恒不分离,请您慈悲传我们一个恒持正念对治烦恼的法门吧!”

 

尊者又唱道:“……精勤遮治外境扰,身口闲缓作庄严;恒持正念莫间断,简行少事作庄严……行住坐卧一切时,应观所现幻化空。”

 

天女们听了此歌,心生欢喜,雀跃恭敬,再度变成灰鸽返回天界了。

 

尊者给天女们讲的这些修法,主要是护持正念。如果结合这里修持及祈祷上师的道理,将上师瑜伽修圆满了,行住坐卧自然会处于一种清净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也就自然远离了世俗的业习。

 

● 行住坐卧转为道用之式

 

在米拉日巴尊者的其他道歌中,宣讲过几种转为道用之式,尊者说:

 

“我行显现转道用,六聚自解之走式。”

 

我在行走时,能将一切显现转为道用。我的走式,是六识聚――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全部自解脱的走式。

 

“若坐无伪本来住,精华实义之坐式。”

 

我在安坐时,无有任何改造,于本来之境界中安住。我的坐式,是密法中最究竟、最精要的坐式。

 

当一个修行人采用这种坐式时,他一安坐,便将上师观在头顶,将一切分别念融入智慧大乐中,这就是精华实义之坐式。有些修行有素的人,你一看坐式,也能推出他有不共的境界。

 

“若食享用空性食,断除二取之食式。”

 

我在享用饮食时,唯独以空性为食,虽然在吃,但却毫无贪著,是断除能所二取的饮食之式。

 

“若饮痛饮念知泉,坚持不懈之饮式。”

 

我在喝水时,喝下的是正知正念的甘泉,采用的是坚持不懈、连续不断之饮式。

 

尊者的行住坐卧都能转为道用来修行,所以,他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的生活中有实执、有贪著,还要造恶业,很难与道相应。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多修上师瑜伽,当上师瑜伽修得比较圆满时,一切不离上师之相,不论在山上在城里,在车里在街上,在哪里都能将一切视作上师的加持与显现,这样修下去,修行自然会增上,生活也很快乐。在这种修行人面前,除了上师的加持及赐予的悉地以外,不会有任何魔障。

 

但有些人在依止上师时,因为不懂这样去修持,像上面说的,好的时候认为是上师加持,稍不如意时就担心:“是不是上师不高兴?是不是上师舍弃了我?”甚至会疑虑:“是不是上师故意诅咒我?”

 

我认识的一个居士就是这样,她依止了很多上师,但同时也有很多顾虑,经常怕上师不高兴。后来我开导她说:“上师又不是一个小女孩,你不用担心。”她把这句话记住了。几年以后她对我说,在她听我传过的所有法中,这一句话对她是最管用的。她本来有很多担心,但一想到这句话,心里就宽敞多了。

 

其实真正的上师,怎么会有嫉妒、心胸又窄、动不动就不高兴呢?不会这样。以前我刚开始依止法王时,也常常心存忐忑:“太亲近上师的话,上师会不会烦?还是不去吧。但不去的话,上师会不会想为什么我一直不去他那儿?”

 

不过,想来想去心也定了,既然上师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只要我尽心尽力地行持,上师也不会那么“小气”。当时我也安慰自己说:“上师又不是小姑娘。”当然,“小姑娘”也不一定都很计较,只不过人们经常这么说而已。

 

因此,修行时尽量去掉这些不必要的顾虑,只要你将一切视作上师的显现,一心一意修上师瑜伽,修行肯定会很成功。

 

◎ 灌顶的基本道理

 

不仅如此,踏上密宗金刚乘道以后,对于所破誓言进行酬补令其清净,并且有资格修持生圆次第、大圆满等一切道,令修行不出现障碍、不步入歧途,以及令功德资粮与日俱增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要依赖具德上师的能成熟之灌顶。

 

如颂云:“密宗未依灌顶无成就,犹如舟子手中无船桨。”修密宗的人不依赖灌顶,则不会获得成就,就像驾驶船只的人手里没有船桨,则无法航行一样。

 

又说:“未受灌顶无成就,沙子无法榨出油。”如果未得受灌顶则不会有成就,就像从沙子里榨不出油一样。

 

可见,在密宗金刚乘当中,上师的灌顶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悉地的来源都依靠灌顶。不过,即使经过了灌顶的一切形式,但是否就得到了灌顶呢?这一点需要考察。

 

● 灌顶的二因四缘

 

真实得受灌顶,要具足二因四缘,二因即相应因、俱生因。

 

一、相应因:受灌顶者自身诸根具足,风脉明点心等堪能,有听闻、接受等能力,也即自身的因缘必须具足。

 

二、俱生因:灌顶时所需的一切条件,像宝瓶、佛像、甘露等要具足,而且是经过具德上师开光及加持过的。

 

一般来讲,如果不观察合格与否,这两者都容易具足。但要具足四缘,相对比较困难,所谓四缘,即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一、因缘:可以接受灌顶的法器,即具有信心及智慧的弟子。

 

一般来讲,外利灌顶122(即利益灌顶)要求弟子具有信心,而在内力灌顶(即能力灌顶)的五种灌顶中,听闻灌顶与修习灌顶,要有自利解脱的心;传讲灌顶与奉行事业灌顶,要有利他的心;金刚王权灌顶,要有自利利他的心。

 

[122]《大幻化网》中讲到五种灌顶:外利灌顶、内力灌顶、深密灌顶(即秘密、智慧、句义三灌顶)。

 

所以,对接受灌顶的人而言,一定要具足信心和智慧,要有正见,同时也要了解密宗的重要性和殊胜性。否则,即便坐在灌顶的群体中,如果毫无信心,这样因缘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灌顶。

 

二、增上缘:是指具相的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是最殊胜的誓言,在灌顶中,作为金刚上师,本法的所有念修一定要圆满。比如,如果灌的是金刚橛的顶,那金刚橛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一定要修过,并达到如量标准,咒语要念诵圆满,而且最好亲见本尊,或者至少要在梦中见过。

 

总之,作为灌顶上师,对密宗的见修行等各个方面,必须要有定解,而且要有一定的修行能力,这样才有灌顶的资格。

 

很多人常常祈请:“上师您给我灌个顶吧,我一直等着您为我们灌顶。”但灌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每个上师都可以灌顶。不要说灌顶,就是讲密法,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是不允许的。所以,对有智慧的上师而言,有些祈请是不会随意答应的。

 

三、所缘缘:具有殊胜能力的灌顶物、咒语、等持等,是所缘缘。这是弟子和上师都要具足的。

 

作为上师,灌顶时的观想一定要到位。比如作金刚萨埵的灌顶,根据仪轨,一层一层的观想以及咒语的念诵,乃至在运用宝瓶、甘露、水晶等灌顶物时,一个一个的观想次第都要圆满。而作为弟子,也要跟着上师的语言,逐一观想。

 

要做到这一条,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你也不知道上师是否有资格,他念完以后就说:“我给你灌了一个上师心滴的顶。”你也想当然地认为得到了。但是,他念的是“大自在祈祷文”,还是真的灌了顶?不好说。即使真的灌了,是否得到了?也不好说。

 

不说汉地人在语言上有隔阂,很难跟着观想,就是藏族的有些弟子,灌顶时也根本不观想。上师在上面念,他在下面玩,虽然念的是藏语,他也听得懂,但基本上是不观想的。

 

以前随法王去印度时,我发现那边个别上师在灌顶时是讲的。每一个道理都讲,讲完就让弟子们观,一层一层地讲、观,其实这样很圆满。否则,有些也只是结个善缘而已。

 

四、等无间缘:灌顶仪轨等这些次第,以前前为因,而生后后故,前前的为等无间缘。

 

以宝瓶灌顶为例,到最终弟子得受灌顶之前,上师的行为要圆满,否则,离开前前的因,就不会有后后的果。首先是上师自己要修,修的时候,自己要入本尊坛城,观想在幻化的本尊前接受灌顶;自己得受灌顶以后,在为弟子灌顶时,沐浴、忏悔、进入坛城等做完以后,再观想本尊,为弟子作宝瓶灌顶:首先祈祷,中间真实灌顶,最后念咒语、将灌顶加持品融入弟子的身体等。这些结束以后,再进行后面的灌顶。

 

后面的秘密、智慧、句义灌顶也是一样,都要以前前作因、后后作果,这样前前的就叫等无间缘。离开了这个缘,比如缺少关键的条件,或者次第错乱,那就像议程不完美会导致会议无果一样,也会令弟子得不到灌顶。

 

以上简单讲解了灌顶的二因四缘。依此衡量,求灌顶的人虽然多,但是否都得到了灌顶,可能还要作些观察。

 

灌顶,就是令你的相续成熟,有了将来显现智慧的能力。但灌顶以后,是否就是成就呢?还不是。真正要获得解脱,还要有窍诀,还要修行。

 

比如,我得到了金刚萨埵灌顶,此时是被允许进入这个坛城,我的相续也因此堪能修习;而下一步,就是要听受窍诀,修行金刚萨埵法门。这就是所谓“能成熟的灌顶、能解脱的窍诀。”因此,没有灌顶则不能进入,但得了灌顶却不修,也无法解脱。

 

可惜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你得灌顶了吗?”

 

“我得灌顶了。”

 

“那你修了吗?”

 

“没修。上师没说,我也没修。”

 

就像这样,顶倒是灌了很多,这个上师也灌,那个上师也灌,但是不修的话,也解脱不了。当然,种子是有了,善法的滋润也算有了,但对一个修行人而言,从此之后的修行,对你所得灌顶这个法门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略讲了一下灌顶的基本道理。

 

● 汉传佛教中也有灌顶

 

其实,灌顶在汉传佛教的教义中也有。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123中就说到了五种灌顶:光明灌顶、甘露灌顶、种子灌顶、智印灌顶、句义灌顶。

 

[123]《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云:“所谓灌顶者有其五种。一光明灌顶。谓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二者甘露灌顶。谓以部主真言加持香水。三者种子灌顶。谓部主真言想布字门遍身分。四者智印灌顶。谓部主所执契印加持。五者句义灌顶。谓部尊真言及思中义运用加持。”

 

以前有个别显宗上师说:“灌顶无用,灌顶是什么什么……”

 

其实这是不了解灌顶。如果去了解的话,即使不通过藏传佛教,从汉传佛教的经典中了解也是一样的。这些我在《密宗断惑论》里都讲过。

 

不过,即使是不了解,但因此造业就毫无必要了。比如有些上师说:“灌顶,就跟给弟子灌水没有差别。”这样说,显现上是造了业。当然,如果是菩萨的化现另当别论,否则的话,还是应该多作了解,避免这种不如法的语言。

 

● 基道果三种灌顶

 

如果从基、道、果上分,灌顶有三种:

 

一、在具有法相的金刚阿阇黎让我们进入坛城以后赐予灌顶,这叫做基灌顶。也就是我们平时在上师面前得受的灌顶。

 

二、依靠上师瑜伽,不观待他缘而自己得受四灌顶,这叫做道灌顶。就像前面讲的,莲师的身口意及心间发出四种光,融入自己的四处。

 

三、究竟果位(即十地末际)时,获得大光明或者深明无二灌顶,现前圆满正等觉,这叫做果灌顶。

 

如《华严经》云:“得法王位,无量自在,譬如世间,灌顶受职。”就如世间太子经由灌顶而得转轮王位一样,菩萨于十地末尾时,诸佛欢喜赞叹,并由心口放无量光芒加持菩萨,令其进入佛地,现前正等觉法王之位,无量自在。

 

在这三种灌顶中,就我们当前的修行来讲,果灌顶不太现实,而基灌顶的条件也不多,但道灌顶却可以常常修习。比如,在早上起床或晚上入睡前,就可以观修莲师放光,融入自己的身口意,以此得受道灌顶。这种道灌顶非常非常重要!只要经常修持,心相续就会变得调柔、堪能,所以一定要长期修。

 

◎ 上师瑜伽不可缺少

 

总之,上师瑜伽也具有清净刹土、圆满发愿、成熟自相续三种不可思议的甚深要诀。一般来说,在实修正行时,所有的前行法都不能弃之一旁,尤其是观修生圆次第、大圆满等时,依靠上师瑜伽法而得受道灌顶,是每一座开始必不可少的殊胜要诀。

 

按理来讲,上师瑜伽是前行法,修了上师瑜伽,才能修生圆次第、无上大圆满。但如果是一个信心十足、誓言清净又精进的修行人,那么仅仅依靠圆满修行这以上的正道(上师瑜伽等加行法),也可以不观待正行法门而往生到妙拂吉祥山。

 

在以前的传记中,有些大德的确只听过《前行》,但后来也往生莲师刹土了。甚至在《密宗成就略传》中还记载,有些就依靠加行,没修过正行,也获得虹身成就了,这种公案很多。

 

而到了那一清净刹土以后,在那里,通过四种持明之道,将会比日月运行还迅速地获得普贤王如来果位。

 

以上把“上师瑜伽实修法”讲完了,这是一个非常甚深的法要。不过,对每一个人而言,你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就看各自的重视程度了。

 

◎ 一定要重视《前行》

 

不仅是这一引导,其实整部《前行》,都是一定要重视的。

 

今天,学院一位堪布从外面一老修行人那里,借了一本藏文《前行》。他着急复印,就找到我,我让复印室给他印了。印完后我翻了一下,一百多页,个别教证旁边有一点注解,他就是为了这个才印的。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他说,那个老修行人把它当生命一样,要求两三天必须还给他。

 

我听了很感慨,心想:藏族很多修行人的确重视《大圆满前行》,像以前意科喇嘛的弟子、托嘎如意宝的弟子,都是如此。现在这个《前行》的法本,只是多了一点注解而已,他们却看得如此珍贵。可我们不同,以金刚降魔洲为主的众多汉族弟子,只是对《上师心滴》等高法感兴趣,一说到《前行》,很少有人重视。

 

后来我又想:假如这次讲《前行》我用的是藏语,毕竟花时间找了教证,公案也从佛经里找了出处,这么广泛的讲解,从华智仁波切著书之后,在藏传历史上恐怕很少。也包括以前十册的《入行论广解》,印度和藏地广讲《入菩萨行论》的很多,但那个讲记恐怕也算最广的一个了。如果这些都用藏文讲,由藏文编辑整理出来,那我在藏地肯定就“出名”了。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为你们汉地讲,你们虽然人多,但大家只重视灌顶、高法甚至气功,对《前行》、《入行论》,都不太重视。我没有看到一个人随身带着《前行》,也很少有人关注《前行》里的教证及公案。

 

所以,我很佩服刚才说的那个老修行人,他把书借给那个堪布时,一再叮嘱:“两三天一定要还回来!千万别弄脏了,别弄丢了,丢了的话,那跟我自己死了没什么差别!”可是我们有些道友,一听说有人借《前行》,很开心:“你要借?不用借,你就拿走吧,没事没事,反正我也觉得它太重。你拿去,不用还了。”

 

会不会这样?也许是我的邪见,也许真是如此。

 

但不管怎么样,《前行广释》会出八册,出了以后有没有人看,我不知道。如果是藏文的,当我们这群人离开人间以后,它可能会被收集起来,做成珍贵的专集。但汉地这样那样的书太多了,再加上历史原因,重视前行法的人不多。不说外面的人,就是课堂上听《前行》的人,表情也是一般般。从表情上,还是能看出有没有信心的。

 

我今天之所以要讲这些,也说不上失望,只是心里确实有一种不同的滋味。这种感觉,也许对,也许也不一定对。

 

◎ 法本及光盘制作上的建议

 

还有一点我要说的是,在有些光盘、法本的制作上,很多道友非常努力,对此我非常感谢!

 

不过,在文字校对及视频制作上,相关道友之间应该作些沟通,有些执著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执著的同时,为了统一风格,让其他有智慧的人参与校对,也是很重要的。

 

那天我在校对一篇自己讲的藏文稿子,校完以后没有十足把握,于是让另外两三位堪布再校。这样再校、再调整,最后不论是准确度还是连贯性,才比较满意了。

 

因此,我知道你们很负责,但负责的人往往会执著:“这是我做的,谁也不能碰,也不准看。如果你看了,我就怎么怎么……”

 

也不需要这样。应该像中观和因明的辩论一样,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智者们聚在一起,发挥不同的智慧分析一下,这样很好。当然,各人的创作风格不同是正常的,但从不同角度作些调整,面对面地辩论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但有些道友不敢面对这些,有的是怕人看、怕人说;有的是不愿说,怕得罪人,“万一他不发心了怎么办?”“万一他生气了怎么办?”……

 

其实也没关系。我们共同制作的这些光盘和法本,在我们这一代人离开以后,如果有诸佛菩萨的护持,应该还会在一段时间内流传于世间。因此,为了现在以及未来道友们的学习,一方面我们要尽心负责,一方面也要有些交流,甚至辩论。

 

总之,对于大家的努力,我是很感谢的。这次讲解《大圆满前行》,是我讲得最广的一次,是第一次,应该也是最后一次。像这样几年讲一遍《前行》,以后可能不会有了。但无论如何,在我一生的历程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大事!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一、如来密意传;二、持明表示传;三、补特伽罗耳传。

 

内三续之传承:传讲《大圆满前行》时,为了使听法者心生欢喜等,一般而言,上师都会详略适当讲述以内三续瑜伽为主佛法起源历史的传统。

 

在这里,也简明扼要地进行陈述:被一致共称的前译(宁玛派)内续生起次第玛哈约嘎、圆满次第阿努约嘎、大圆满阿底约嘎的法脉流传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

 

戊一、如来密意传:

 

从初佛本师普贤如来无量大悲神变之中,显现诸佛的刹土、讲法圣境以及四身本师。本师在和自己无别的五身124任运持明、浩瀚如海不可思议的佛众眷属(也包括文殊、观音、普贤等诸大菩萨)前,虽然没有通过词句、表示的方式宣说诸法,但在无勤任运大悲自证智慧自相光明性中,却以无言的方式而宣讲,使诸位眷属(十方佛等)现前了无倒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二无别。

 

[124]五身:旧派密乘经典所说二十五果法之一类:法身、报身、化身、不变金刚身和现证菩提身。

 

对于不具有这般彻悟真如缘分的眷属,佛陀则以其他阶梯道乘的方式加以宣讲,其情形为:

 

总的来说,在不可思议的世界中随机度化、示现无数化身而饶益众生。如《大乘密严经》云:“以诸众生类,所乐各不同,佛以种种身,随宜而应化。”意思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各不相同,所以佛陀便显现各种身相――不仅有人或旁生等有情相,也有桥梁、大路、路灯等无情相,以此相应而作度化。

 

分别而言,则是以六能仁化身的形象,来调伏六道所化有情。所谓六能仁:天界是帝释能仁,身相为白色;阿修罗道是正信能仁,身相为绿色;人间是释迦牟尼佛,身相为黄色;旁生道是狮子奋迅能仁,身相是蓝色;饿鬼界是焰口尊者,身相是红色;地狱道是中阴法王,身相是黑色。这六能仁在《闻解脱经》里有广说,其实都是佛陀的化身。

 

尤其在这个南赡部洲,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天境中依次转了三次F轮,宣说了因乘的经、律、论,以及密乘外续的事、行、瑜伽部。如颂云:“调伏贪惑对治法,佛说律藏二万一,调伏嗔心对治法,佛说经藏二万一,调伏痴心对治法,佛说论藏二万一,同调三毒对治法,佛说密藏二万一。”

 

从这个教证来看,不承认密宗是没有道理的。就像我以前在一个问答中讲过:若是不承认密宗,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则不齐全;而若是承认八万四千法门,那密宗也应该承认。

 

这个道理,其实在汉地的经典里也有,如《大方等大集经》(第29卷)云:“欲行者二万一千行,恚行者二万一千行,痴行者二万一千行,等分行者二万一千行。观如是众生八万四千心之所行如实而知,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教证。

 

它的意思是,贪心行者有二万一千心行(即心的造作),嗔心行者有二万一千心行,痴心行者有二万一千心行,贪嗔痴等分行者有二万一千心行,佛陀观察所有这些众生的八万四千心之所行,如实了知以后,便根据其根基相应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

 

这里没有分开说经、律、论及密藏的各个“二万一千法门”,但意思应该是一致的。这部《大方等大集经》,广本共60卷,除了宣说六度、空性以外,还宣说了密教、陀罗尼等教义。是在昙无谶所译30卷本的基础上,又加了《日藏经》、《月藏经》等零散经典以后,合集而成。

 

总之,所谓如来密意传,实际上是佛陀内部之间的一种交流或说智慧传递。对于无法如是传递的六道众生,则显现为六能仁,宣说相应法门进行度化。

 

特别对我们人类来说,贪心重的,佛陀为其宣讲了戒律;嗔心重的,宣讲慈悲心等大乘经藏;痴心重的,则宣讲对法(阿毗达磨)加以对治。可见,贪嗔痴不等、偏在一个上面的人,你不一定非要学密法,单学戒律,或者单学经、论就可以,而贪嗔痴都重,或说三者基本平等的,这种人最好学密法。

 

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学禅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学密法,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众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基,修行相应的法门。

 

以上我们以很简单的方式,对如来密意传作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