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辛二、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有生等四种邪见:

 

前面是依前际安立了有生等,现在是依后际而安立的有生等四种邪见。

 

我于未来世, 为作为不作,

如是之见者, 皆同过去世。

 

世间人的执著是很粗大的,有些人认为过去世当中怎么样有我,然后未来世当中有我等等,我们在世间当中受到这种宣传,影响是还是很大的。如果今生当中受的是顺世外道的教育,就会认为过去不存在,根本没有什么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世当中存在,所以应该在现世当中抓紧时间享乐,因为人生就只有一次,生命就只有一次,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就会浪费。受了这些教育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观念,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等等。后面也许入了宗教之后,又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认为我是存在的,而且我具有五种或九种特征,所以应该通过修苦行的方式把束缚我的这些业、烦恼消尽,而让我获得解脱,就认为我是实有存在的。

 

或者入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接触到无我空性,也会认为我无始以来造了很多业,通过无明牵引造业而流转到现在,受了很多很多的苦,现在如果不修持的话,以后还会流转受很多苦。就认为过去世当中我当然是存在的,我在未来世当中也会漂流的,然后我现在也是存在的。如果没有接近中观的殊胜理证,或者没有接近佛法当中无我的观点,即便是修佛法的人,也不一定就真正掌握了真理,掌握到实相的观点。即便是入了佛门,关键还看你是不是真正地趋入到了佛教的教义,如果只是形象上面入了佛门,但是对于佛法当中所讲的核心问题没有搞清楚的话,实际上从见解的角度来讲还是外道。当然有皈依三宝,有守持戒律,慢慢在修佛法,这方面的善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从是不是真正靠近实相来看,有一部分的修行者也许还没有真正靠近实相。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如果有机缘的话,还是应该真正修持无我的空性。

 

当然,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远一点,在《法华经》等很多了义经典当中讲到,只要是见到了佛像,听闻了佛法,最终都能够得度,都是一种得度的因缘。有些时候讲,只要听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就绝对不会再退失,听到了释迦佛的名号就绝对不会再退失,从广义的角度作了这样的安立。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学佛的人,他的我执很重,或者执著很深重,或虽然入了佛法但是行为不端等等,当然我们容易把这些现象和所掌握到的教义作一个对比,认为这个人没有按照佛教的教义去行事,怎么怎么样,就有一点看不起。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初入佛门的时候,都有和烦恼斗争的时候,都有这样那样的实际情况,有些人学佛学得好一点,有些人学得不是很好,有些人甚至于刚刚进入佛门,还不懂得怎么去修行,对待这一部分人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既然已经入了佛门,这种因缘绝对不会虚耗的,完全不会退失,现在虽然没有好好学,但是未来一定会步入正道的。

 

我看到一个大德的教言,对我自己启发很大。我们在学佛的时候,老是觉得没办法突破,业、烦恼,还有很多方面没办法突破,有的时候稍显有点沮丧,但是那个大德说,我们不会永远处在这个道位,总有一天一定会成佛的。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不管是现在刚入门的人,还是正在道中挣扎的这些人,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这个阶段。虽然这个话很简单,但是我想,也许对每个人都有一种启发的作用,我们不可能永远在这个阶段上面。通过不断地努力,佛和菩萨也在不断地加持,不断地提携,我们自己也有一种向上的心,虽然这种心有的时候受到了烦恼的染污,受到懈怠的拖累,但是向上的心基本上还是存在的,我们还是在往前走,虽然走得非常非常缓慢,但是毕竟还是在往前走。而且所幸的是,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还有很多道友在帮助,在十方世界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同行者,每天都在发愿、回向(当然我们可能并没有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回向的力量,回向的加持力),很多圣者佛菩萨每天都在回向所有修行者都能够遣除障碍,步入正道,在作加持。我们有这么多的助缘,相信绝对不可能永远处在烦恼当中,总有一天,因缘成熟之后一定会获得解脱,肯定会获得成佛的果位。

 

一方面我们要坚信这一点,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努力。有了这句话之后,我们也重新得到一些信心,就不会老是有患得患失的感觉、负罪的感觉,还是应该努力向上。不管怎么样,一方面靠上师佛菩萨的外在力量,一方面靠自己内在种性的力量。每个人的内心当中都有佛性,都有趋向于解脱的、向上的一种内在力量,一种潜能。把内因和外缘都集聚起来,再加上我们在现实当中抉择正见,或者拜佛等等做很多修持,很多很多资粮都是慢慢累积的,我们虽然暂时看不出它的效力,但是时间一长就能够看出它的效力。

 

前面我们讲过修行的比喻,就像种庄稼一样,我们每天盯着它看是看不出来增长的,但是过一个月之后,突然发现长这么高了。还有长头发的比喻,大家都知道,我们剃了头之后,不觉得它每天在长,但是一个月之后又长这么长了,不注意之间它慢慢在长。长指甲、长身体也是这样的。修道还是这样的,我们觉得每天都没有长进,但其实并不是,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我们在正道当中慢慢往上走,只不过走得非常慢,也许像蜗牛爬一样,也许比蜗牛还爬得慢。但不管怎么样,每天都在增长,总有一天它会到达一种高度,到一定高度之后我们再不会这么慢的速度了,修行的速度就会提升。现在是属于最艰难的阶段,如果在最艰难的阶段每天不放弃,有一种向上的意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该闻思的闻思,该修行的修行,该积累的积累资粮,该祈祷的祈祷,一旦各种因缘汇集开始成熟了,得果是没办法阻挡的。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对这个问题要好好了知,尤其对于无我的正见方面要好好地抉择,好好去深入。

 

前面我们讲到,对于入道者来讲要靠近中观的实相,实际上所谓的我在前际也是如梦如幻的,出现过,但是已经成了幻化,未来也许会出现,但是出现的时候也是一种幻化,现在出现的时候也是幻化的。就像无垢光尊者在《虚幻休息》当中讲,过去的东西反正已经没有了,你认为有,只是一个回忆而已,和昨天的梦一模一样。我们会认为昨天晚上的梦是没有的、虚假的,昨天的事情是真的,但是从已经灭掉、只剩下回忆这一点来讲一模一样。昨天晚上的梦,你现在如果能回忆起来的话就只是一个回忆;昨天经历的所有事情,如果你回忆起来也是一个回忆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和梦幻是一模一样的。明天和明天的梦是一样的,今天和今天晚上的梦是一样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假立的。我也是假立的,五蕴也是假立的。

 

这些问题我们经常在强调,是想要把这些问题扎到我们的心中去,经常性作这些思维慢慢就能够打破很多的执著。虽然在学习《中论》时,也许认为我在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的确不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把这些观点和我们的心结合去思考,那么还是在学习书本当中的无我,和自己的相续没有真正地结合起来。我们首先要学习书本当中所讲到的无我观点,然后要把书本当中学到的东西和自相续的我配合起来:我认为的所谓我在过去世有是一种邪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认为未来世有我仍然是个邪见;认为现在世有我,现在的我正在听法、正在做什么,这还是一个邪见。应该把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相续,就像吃饭一样,慢慢嚼了之后咽下去消化了,这个时候就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无我的空性见仍然有这样的过程,我们在听了之后慢慢去思维去咀嚼,然后咽下去消化了,变成一种觉受。就好像吃饱了,把营养吸收了,最后自相续变成证悟无我觉受的相续。无我的思维方式、修行方式就会和以前大不相同。

 

现在我们依靠书本在学,但是这只是第一步,要把书本当中的法义转到我们心当中去,这也是一种转F轮。上师说,转F轮就是把上师或者佛菩萨内心当中的教义转移到弟子相续当中去。我们现在通过法本学习,把法本当中的所诠义转到我们自己相续当中,让我们去体会安住法义,让我们的相续变成法义。法融入心就是这样的。

 

依后际而安立有生等四种邪见。有些人因为有实执的缘故,认为未来世我是存在的。那么,我在未来世到底是怎么样的?出现四种见解。但是以中观宗的眼光来看,未来世也是虚幻的,我也是虚幻的,所谓的我在未来世有无是非四种见都不存在。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作和不作是生和不生的意思,就是我在未来世到底生还是不生?还有在颂词当中隐含的“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有这四种见。实际上这四种见“皆同过去世”,皆同过去世分析的方法,和前面在第一个科判当中广破依靠过去(前际)安立的有生无生等的观察方式、推理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把过去世换成未来世,这样就可以如是了知了。我在未来世到底是生还是不生等,按照上述方法观察,生有过失,不生有过失,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都是无法安立。第二个科判没有广说,因为推理的方式和前面的推理方式是一样的。

 

辛三、破依前际而安立之恒常等四种邪见:

 

依前际安立的恒常等,和依前际安立有生等稍微有不同的地方。四个科判当中,依前际安立有生、依后际安立有生,这是一类,都是有生无生等四边;依前际安立的恒常、依后际安立的恒常是另外一类,是通过常、无常等四边进行安立的。

 

我们从常和无常这四个角度进行观察,依前际而安立的恒常四种邪见。后面的四个颂词,第一个主要是破恒常,第二个是破无常,第三个是破二具,第四个是破双非。四个颂词一个一个进行抉择介绍。

 

若天即是人, 则堕于常边。

天则为无生, 常法不生故。

 

这是破依靠前际安立恒常。“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前生是一个天人,后生是一个人,如果说天就是人,因为他就是恒常的,恒常的体性以前是什么样体性,现在也应该就是这样的体性,不能够变化,如果有变化就变成无常的自性了。如果要安立恒常,天就是人的话,天人的相续就是人的相续,天人的我就是现在人的我,这样就堕于常边,因为二者没有变化。虽然从显现上面讲,天是天的相续,人是人的相续,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认为天就是人,二者没有丝毫的变化,则堕于常边了。

 

“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的天就是一种无生的自性,因为常法就是不生的缘故。无生就是不会产生的意思。所有的常法周遍都是不生的,只要是生的法一定是无常的。为什么常法不生,生的法一定是无常?因为所谓的生有一种变化,妇女生产孩子也好,或者说道果生起也好,实际上都有一个从无到有、酝酿变化的过程,所有酝酿变化的过程,实际上都是无常的法。如果是一个恒常的法,它就不会有变化了,没有变化就没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或者说不断地增长、衰减等等。因此如果安立常法的话就只有安立它无生的自性,它就没办法产生。如果安立天就是人,没有丝毫的变化,天和人的我实际上是一个我(或者说一个五蕴),这个时候就变成了恒常。

 

有些人认为恒常是对的,就是要执著恒常,恒常应该不是什么过失。但是如果你安立恒常则堕于常边,就会出现不生的过失,因为所有的常法没办法变化,都是不起功用的法。如果你把前世的天和今世的人执著为一体,虽然符合了你的分别念,但是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天是恒常的缘故,天则为不生,因为所有的常法都是周遍不生的。从这方面就破了恒常。

 

第二个颂词破无常:

 

若天异于人, 是即为无常。

若天异人者, 是则无相续。

 

如果认为天就是人,有恒常的过失,对方转而承认天异于人,天和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若天异于人,是即为无常”,如果天异于人的话,是则为无常,就安立了四边当中的第二边无常。“若天异人者,是则无相续”,和前面所讲的一样,虽然认为无常也许能够相合于你的分别念,但是安立无常的观点也不相合于实相。为什么不相合于实相?因为有过失,如果天和人的本体是完全不相同的,天异于人就是无常,天是天,人是人,二者是两个相续就没有一个所谓的轮回相续了。人不是天人转过来的,就应该没有相续,还有前面所讲的不观待或者他体的过失都是存在的。

 

我们在学习颂词时,也许会产生一种疑惑。什么疑惑?中观宗安立名言的时候,不也是说前世的天人变成了今世的人吗?天人的相续、人的相续都在刹那生灭,舍弃了天人的相续之后,得到了人的相续,它就是一种变化的法,无常的法。中观宗也说这就是无常,为什么中观宗自己安立无常没有过失,而对方安立无常就有过失?到底是什么原因必须要讲清楚。原因实际上是很容易解释的,中观宗一贯的立场,这一切都是幻化的、假立的、非实有的,中观宗没有在任何一个法上面安立所谓实有的观点。虽然天异于人,但是没有安立实有的观点,而是假立的观点,所以这样安立就很合适,没有任何过失。

 

为什么对方安立无常,天异于人就会变成过失?这里面最重要一点就是安立实有的观点。我们分析,第一、对方承许天异于人,天是天,人是人(中观宗说这两者不同是假立的,没有真实的他体);第二、对方承许实有。我们把对方承许的两个条件加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什么问题?所谓的天异于人是一种实有的他体,不是假立的他体,前面的法和后面的法就成了别别无关的,既然是实有的他体就不能说天和人是一个相续。如果是实有的他体怎么会有相续呢?所谓的相续是有延续的,它是一相续的本体的延续,有因果等的相续,但是如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他体就没办法安立相续。就像张三和李四一样,张三和李四是他体的法,我们不能说张三和李四是一相续,没办法安立一相续。

 

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实有的问题,实有和非实有我们讲了很多,一直在讲,只要讲中观宗就是幻化的缘故,如果讲对方就是实有的缘故,的确就是这样的。问题的核心、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幻化的事物不是特别严格认真,它是一种缘起显现,如果你要得到变化无常,你就不能认真去观察,一观察就得不到了。中观宗观察时一切全部成了空性,名言当中一切都是幻化的,只能够这样安立。万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的,没有自性的缘故,互相之间可以调换,可以变化,这是非常合理的。

所谓的他体是假立的他体,在假立的他体上面可以安立一个相续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承许二者是实有的他体的话,就没有办法转变了,没有办法在实有的他体上面再去安立所谓的一相续。从前后刹那来看,比如种子生芽时也是刹那生灭的,但是没有实有的前后刹那的他体,它是假立的他体,假立的他体上面可以安立一相续,仍然是一相续的法。如果是实有的他体,二者之间怎么可以安立一相续?所以,中观宗讲无常没有过失,而对方讲无常一定有过失,原因我们一定要从实有和幻化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下面破二俱:

 

若半天半人, 则堕于二边。

常及于无常, 是事则不然。

 

对方看到安立单独的常也有过失,安立无常也有过失,所以就把常和无常汇集在一起,认为这样能够避免过失。怎么样避免过失?对方讲,从前世的天灭掉之后,生现世的人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无常的法,他的身体五蕴是无常的法,但是人的相续是不变的,或者说实有的人是不变的,变的是五蕴。如前面讲的比喻,一个人早上穿一件衣服,下午穿一件衣服,变的是衣服,而人是没有变的。对方认为从这方面观察就没有过失了,前面单独安立常、无常都有过失,像这样安立就没有过失了。

 

分析:前面我们说了,如果是常的话,天就是人了,天的身份就是人的身份,常法不生的缘故,就有过失;如果是天异于人,二者之间无相续的过失。对方认为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首先相续可以安立,就是人我不变,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他的身体,所以就安立了如是的观点,把常和无常聚集在一起。

 

半天半人是什么意思?人我是一个,是整个的人我相续,比如说前世的一半是属于天人,天人的身份死了之后转变成现世的人,就前世和今生来讲,这一个相续是半天半人的相续,一半是前世的相续,天人的相续灭掉之后,产生今世的另一半人的相续,这就叫做半天半人。人是一个相续,这是不变的,恒常的,变的是天的五蕴和人的五蕴,所以说具有二俱,亦常亦无常观点。

 

中观宗说,“若半天半人,则堕于二边”,实际上已经堕入了两边了。“常及于无常,是事则不然”,堕于哪两边?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对方的观点是从人我的角度来讲是恒常的,在恒常的相续当中有一个变化的法,就是所谓的半天半人。变化的法是什么?五蕴,天的五蕴和人的五蕴。把前世和今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相续,在完整相续当中变化的是五蕴,前一半是属于天人的五蕴,后一半是属于人的五蕴,是从这方面安立的。

 

中观宗抓住对方安立的方式破曰,如果这样安立也会出现常和无常两边的过失。首先是有无常的过失,前一半的天人死了之后,抛弃掉了他的五蕴,而生了这一世人的五蕴,如果是这样很明显就有无常的过失。因为前面的天已经没有了,后面是另外一个人的五蕴相续,所以他就有了无常,无相续的过失。其次前世天的人我和这世人的人我是一体、恒常的缘故,也有常的过失,所以仍然没有避免掉常和无常两个过失。不但没有避免掉,前面单独安立常和无常只得到一个过失,如果安立常边就得到常边的过失,得不到无常的过失;安立无常只能得到无常的过失,得不到常的过失。现在把二者合起来了,不但没有得到功德,而且得到了两种过失,常的过失也得到了,无常的过失也得到了。所以这样安立没有真实的依据。

 

还有,常和无常两个相违的法是不可能出现在一个事物上面的,一个事物怎么可能又是常又是无常?这是另外一种破法。所以是事则不然,这样安立也是不对的。

 

第四个颂词主要讲非二俱(双非的观点),破掉非二俱。

 

若常及无常, 是二俱成者。

如是则应成, 非常非无常。

 

对方认为亦常亦无常有过失,转而承许非常非无常。有没有一个非常非无常?“若常及无常,是二俱成者”,首先如果常和无常这两个法都能够成立,“如是则应成,非常非无常”,就可以在常和无常都成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安立非常和非无常的观点。为什么这样?因为前面讲过,所谓的无实——非常非无常是观待于常和无常的。非常观待于常法,首先有常法再有非常,你要安立非常,通过自己的本体是无法安立的,一定要观待一种常的法,把常的法打破之后,它的反面就是非常。所以,有了常才会有非常,没有常就没有非常,非常观待于常。非无常是要观待无常,如果有了无常才会有非无常,如果没有无常,怎么会有非无常?所以这地方讲“若常及无常,是二俱成者”,首先这两个法存在,如是则应成,非常非无常。

 

常和无常到底存在不存在?前面在别破时,常也不存在,无常也不存在,然后亦常亦无常也不存在,所以第四边(非常非无常)的的确确是无法安立的,没办法安立一个真实的观点。依靠后际的四边如是安立是不正确的。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