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07课

2019年09月23日

 

(暂未定稿)

 

我们今天讲《楞严经》,再下一堂课是10月7日或8日,对吧?中间有两堂其他内容的课,之前交待过,今天就不说了。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我的家乡也建设了图书馆,到时会将藏书的捐赠方式、供养途径和邮寄地址提供给大家。但你们最好不要捐自己不要的书,《论语》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众笑),《大圆满前行》里也讲了,供养自己不需要的多余之物并不殊胜,你都用不上的最好还是不要寄过去吧。给图书馆的捐赠一般都是新书。类型方面,大家可以选择不同语言文字的书籍,内容可以涉及宗教、哲学、文学及科学类等,包括动画、漫画等学生课外读物也都是可以的。

 

其实,图书馆对我自己而言并非特别需要,但也算是一种很好的三宝所依吧,若非四大等灾害摧毁,一些珍贵的资料可能在那里将保存得更久远。西方国家有很多千年历史的图书馆留存至今,意大利、法国的有些图书馆存世已经几百年了,我们这边则较为罕见。虽然不知道未来究竟能存留多久,至少这与个人藏书有巨大差别,包括我自己珍藏的一些重要书籍,现在都保存在那里。因为很难预料生命何时出现无常,所以在这里向大家稍微提一下。

 

现在开始讲《楞严经》。(上师念诵祈祷文)请大家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并如理如法地听受听闻佛法。

 

今天这个公案的缘起,前面已经讲过了:当时摩登伽女对阿难生起了不清净的爱染之心,其母对阿难实施幻术,于是阿难被邪术控制了。佛陀及时让文殊菩萨前去用咒语将阿难从违缘中解救出来,并将他带回佛陀处。

 

佛经中出现这类公案是很正常的,前面也叙述了何等缘起,但以前一些个别学者却似乎对经文中的很多道理不太明白,看到《楞严经》中有摩登伽女这个公案就认为它是伪经,觉得经中出现这种公案,与一般经典的规律不符。

 

他们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比如:安居的时候是不能出去的,但阿难尊者怎么会外出呢?阿难是得了初果的,怎么会被这种贪欲(或咒语)迷惑?诸如此类。也曾有佛教徒对此做了回答,但因对他们特别不满,心态上比较情绪化,语言也不太文明,并未用客观道理加以驳斥。

 

其实一些大德以及专门研究《楞严经》的学者早就对此作出了正面的解释,回答也很简单明了:阿难之前在安居是对的,但当天是解夏日,安居已结束,因此那天是可以出去的。

 

众所周知,安居结束时叫做“解夏”,要解界,遮止的已经放开了。即使在安居期间,也有多种“结界”,“界”的范围都是不尽相同的。

 

再者,即使阿难得了初果,也并非就能不被咒语迷惑,这也是合理的。若他得的是阿罗汉或佛陀的果位,倒是可以不受魔众、咒语诱惑,但仅得一个初果,不意味着从此无有任何欲望之心,这一点学过《俱舍论》的人也应该非常清楚。

 

关于摩登伽女的公案,也没有怀疑的依据,佛经中就有一部单独的《摩登伽女经》,汉文中就有好几个不同译本,包括安世高、吴支谦、法护都曾翻译过,还有一个译者不详的东晋版本。这些都是真正的印度佛经,再由著名的翻译家译成中文,其中所讲的公案与《楞严经》基本相同,不过《摩登伽女经》中有些内容讲得稍广。

 

藏文版中也有比较广讲此公案的经典——《虎耳经》,“虎耳”即老虎的耳朵,此经专门讲述一些道理。梵文中也有对应版本。藏地的《虎耳经》是从梵文直接翻译过来的,我对照了一下藏汉两个版本,很多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汉文较略的经典和藏文较广的经典之间稍有差异,尤其是里面的咒语——汉文版中,摩登伽女的母亲用的咒语比较略,藏文中则比较广。应该是《虎耳经》吧,我还没来得及对照,藏文版本比较广,里面佛陀当时用的咒语也是比较广的。

 

摩登伽女其实不是妓女,而是淫女的一种。她们的活动场所,相当于伎院。唐朝就有很多歌女、舞女等歌舞类伎女。藏文版《楞严经》中的摩登伽女叫“马当歌女”,是直接从梵文音译过来的。藏文《虎耳经》中还说明,摩登伽女即低贱种姓中容貌出色的女人。

 

汉地从来没有质疑过《摩登伽女经》是假的,《楞严经》却因前面这样一个故事被传是伪经!这些人没有直接看过或学过佛教的专业知识,似懂非懂,再加上没有虔诚的信仰,蜻蜓点水地了解一下,就将很多内容东拼西凑、牵强附会,自己的逻辑分别念无法继续时,就捏造一些所谓伪经、伪论的观点,非常不合理!

 

作为佛教徒,应该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分析辨别,在必要之时将一些邪说、邪见破除;而佛教内部的个别学说则没必要费力驳斥,各种解释都可以。像明代的高僧憨山大师、蕅益大师和传灯大师的注疏之中,在个别处对前朝的注疏科判,像惟则会解的,也有一些驳斥的语气。提到前辈这些人作了很多《楞严经》的科判,但都不符合经义。于是他们重新安立了一些新的科判。但我觉得新旧科判各有道理。

 

佛经并不像论典一样,若用科判来安立,好多都不太方便。因为佛经中的一些次序、章节并非完全具有逻辑性。而造论典的原因也是由于佛经中有些上下不紧凑、连贯的地方,需要依靠论典来理顺。

 

在佛教内部,前辈大德们有很多互相之间的驳斥,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像以前的藏传佛教,萨迦、宁玛、格鲁派之间经常互相辩论。一个小小的问题上有很多争执,其实,一方面是为了展现自宗锋利无比的智慧宝剑,这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世间中的佛经本来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有些人根本不辩是非,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邪论、邪说。此时,有必要将其摧毁、粉碎。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过失。

 

《入中论》中云(上师念藏语):“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如果为了解脱而开显真理,则即使破坏了其他邪知邪说的宗派,也不会有过疚的。

 

以上讲到了关于摩登伽女的一些不同观点。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了解,我们不仅对字面和教言上的道理要明白,还要遣除其他人对佛经的一些误解或谬论,这很有必要!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这时阿难见到了佛陀,回到了佛陀那里。

 

为了节约时间,我就不一字一句地读经文了,读一遍也比较难,有时直接依字面解释,有时就读一遍再解释一遍。

 

原来法王在美国讲密法时,先念一句传承,然后再作解释,法王说:“我先前面念一遍,后面再作解释,两句的内容比较相同。但你们西方人不要有误解,因为我前面念的是传承,后面的是解说,所以这两句是不会有矛盾、有重复的过失的。”

 

若按照念传承的要求,最好是一字不漏地念完。但这次讲《楞严经》,我事先没有得到藏文的全部传承。因没有传承,就只能依内容作解释。我也打听了一些讲《楞严经》的法师,但他们也没有传承,以后如果找到了传承时再念,若实在找不到,只有到第九品和第十品的时候,再给大家念传承了,目前只有这两品有传承。在此之前,基本上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作解释。

 

当时阿难尊者见到佛陀时,因为想到自己差点破戒了,所以非常伤心,他一边向佛陀顶礼,一边悲伤地哭泣。他并没有怨恨摩登伽女和她的母亲,虽然她母亲用各种咒术来迷惑他;也没有抱怨佛陀的那些眷属——“你们全部都去接受供斋去喽,也不管我”。阿难一大早就出去了,可能也是被魔所持吧。

 

《摩登伽女经》描述的情节比较详细。前面讲到,早上摩登伽女在河边提水时,遇见了阿难,然后摩登伽女回家去,跟母亲诉说了她想嫁给阿难的想法以后,她母亲使用咒术来勾招阿难。但阿难针对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怨恨她们。他恨的是什么呢?他恨的是无始以来自己一向多闻,却没有好好修行,以致“未全道力”,修行的能力没有增上,定力不够。

 

因为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前年在讲《法华经》时提到,曾经有一世在空王如来面前,阿难和佛陀一起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阿难喜欢闻思,生生世世都是广闻博学的智者,而佛陀呢,以实修利他为主,因此,佛陀已经成佛了,但阿难都还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他们是一起发心的,阿难虽然多闻,但却没有成就果位。

 

所以,阿难尊者恨的是自己:无始以来,经历了许多世,一直都是广闻博学、极具智慧的尊者,致力于对佛法的广闻博学和深入研究,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才感觉自己由于缺少实修,当遇到种种违缘的时候,根本没有把烦恼转为道用的能力,差点被魔咒迷惑,堕入破戒的深渊,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阿难非常伤心,在佛陀面前对于以前没有很好地修行而深深地忏悔。

 

其实,广闻博学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将闻思耽著于字面上、词句上,却没有与自相续结合而实修,那么,一旦遇到违缘、障碍、生老病死,以及怨敌现前的关键时刻,自己则根本无法对治,只能束手就擒。

 

《大般涅槃经》里以一个比喻说到禅定和智慧都很重要:“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比如一根桩子插在地里,先要摇晃它使其松动,如果没有松动就拔不出来。同样,菩萨先以禅定令烦恼动摇,尔后再以智慧把烦恼连根拔除。再如面对烦恼怨敌,先要以禅定把烦恼怨敌捆缚,再用智慧将其斩尽杀绝。所以智慧和禅定都要具足,若一味追求智慧,而没有禅定的功夫,在关键时候,智慧也未必有用武之地。

 

所以此时,阿难尊者对自己过去虽然多闻,但却没有实修而深感懊悔。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于是,阿难对佛陀殷勤地祈请道:“我历来善于多闻,却疏于实修,所以,现在很想请您传授一个既简单方便,又殊胜绝妙,还带有窍诀性的甚深之法。否则,像我今天这样,违缘现前却无法以正法加以对治,险些酿成大祸。”

 

阿难请求佛陀将十方如来所使用的,并依此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最深妙、最基本、最便捷的方法传授给我们,包括奢摩他,即寂止、禅定;三摩,即胜观;禅那,即前二者的结合——止观双运的静虑。

 

天台宗有很多大师对此三观有详尽的宣讲,但此处我觉得不必过多阐释,其核心就是止观双运,既要有寂止的禅定,又要有胜观的智慧,同时两者结合又不偏堕。阿难所祈请的就是这样一种非常殊胜,又简便易行(藏文版也有简便易行之意),且实用性极强的方便方法。

 

正是由于阿难之前的遭遇,所以此时想到要向佛陀求法。有些法师下山时也会经常面临要给众多居士答疑解惑,于是回来就会有针对性地求法。有的回来说:“哇,您能不能给我们传个基础的法,我在学院也呆了很久,但是却连有些简单的法义都不懂。”有的又说:“您能不能给我传个深奥点的“中观”,否则别人一问唯识和中观,我都一头雾水,所以我很想认真学一下。”可见,有时看似遇到了违缘,若能转为道用,也会变成顺缘。因为正是依靠这种因缘,才促成了像此经这样不可思议的法门。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阿难在向佛陀求法的时候,由于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因此佛陀定会达成所愿,传讲这个最深妙的法。此时,如云般数不胜数的菩萨(此处的“恒沙”不是说恒河沙数,而是表示非常多)、十方声闻乘的阿罗汉、缘觉乘的辟支佛等等,可能还包括很多没有得果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眷属,“等”字包括了很多的人天众生,他们都济济一堂,集聚在佛陀身边,带着强烈的希求心,等待听闻佛陀传讲这个殊妙之法。

 

阿难祈请的“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是非常“妙”的法,也就是最好的意思,即最好的寂止、最好的胜观、最好的双运,最简单的、最殊胜的法。

 

其实《楞严经》中确实有很多关于禅定的、止观的,能让人开悟的善妙之法。所以当时祈请之后,下面无数的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人天众生等,都特别愿意听受此经。大家都集聚在佛陀跟前,退坐默然。因为佛陀准备开始传法了,刚开始大家可能都站着,并没有遵循听法的秩序,但是当佛陀开始讲法的时候,大家都遵循闻法威仪,在听法的行列中默然而坐,接受如来的圣旨。关于闻法的心态,有些注释中也讲到:“如饥思饮食,如病思良药。”意即对甘露妙法的渴求之心像特别饥渴的人思念饮食、病人想要得到良药一般。大家都以欢喜心、恭敬心来谛听圣旨。

 

其实,听受的时候很需要这样的闻法威仪,我们这里的课堂纪律和闻法轨理都很不错,可能大家通过学习《大圆满前行》,对于“三过”、“六垢”、“五不持”这些闻法威仪都有所了解。实际上,闻法的时候具备一定的行为规范很重要。《优婆塞戒经》中云:“如是之人,能从他听,从他听时,具十六事:一者时听,二者乐听,三者至心听,四者恭敬听,五者不求过听,六者不为论议听,七者不为胜听,八者听时不轻说者,九者听时不轻于法,十者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调众说,十六听时为断闻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此处对个别内容加以解释:第一,时听,不要迟到、早退,要应时;第二,乐听,要以欢喜的心态听法,不能抱着“今天不得不听,其实不想听,但是不听也不行”的心态;第三,至心听,就是认真地、聚精会神地听;第四,恭敬听,无论对法、对金刚道友还是法师等都要特别恭敬,但有些人缺少恭敬的态度,这样不太好。佛经中也讲了,如果实在生不起恭敬心就别听了,直接走并没有过失,佛陀也说:“善哉善哉!”;第五,不求过听,不要边听法边找一些过失,对讲法者和法一直吹毛求疵,这样是不对的;第六,不为论议听,不要为了辩论和驳斥别人的观点而听;第七,不为胜听,不为了自己战胜别人而听;第八,听时不轻说者,在他人面前听课学习,并不是为了学好了之后要推翻他的观点。第九,听时不轻于法,不能轻毁法,不能够为了诽谤这个法,而去听闻学习;第十,听时终不自轻,也不要轻毁自己,觉得:“像我这样愚痴的、笨笨的、懈怠的人肯定是听不懂的。”刚听的时候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样也不合理。要避免以诸如此类的十六种心态(法相)来听受,也是很重要的。当时佛陀在场时,大家都默然地、恭敬地、欢喜地接受如来的教授。

 

可能我们的教材,是按照宣化上师或者圆瑛法师的版本来印的,所以将“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这段经文放在了这里,但这段话应该在后边。

 

圆瑛法师认为:“以前宋朝和元朝的有些大德认为这个地方的次第稍微有一点不通。”但佛经本来就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段不该移过来。主要是圆瑛法师把这部分内容从后面移到前面来,觉得这样比较通畅。他自己也说过:“这段应该在这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放在后面。”但也没讲调换位置的原因,也没有梵文版本的依据,只是个人觉得是这样的,因此一定要把这段移过来。他也直言:“如果有些人因此对我看不惯或者赞叹,我也无所谓。”宣化上人说:“我也同意圆瑛法师的观点。”他自己也把这段移过来了。但除了他们两位,其他众多高僧大德的不同讲义,几乎都没有放在这里的。藏文版的《大藏经》当中也没有把这段放在这个地方。所以,这段应该在后面比较合适。

 

但有时候按照有些依据,略作改动也是有必要的。在当时传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本想依据藏文译本稍作调整,但引起了众多不满。其实按照汉文的次第宣讲,差别也并不是很大,因此也就放弃了调整。但是像圆瑛法师和宣化上人,他们将《楞严经》这段移上来的依据不是很充分,但不知为何,也没什么人找他们麻烦。(众笑)

 

其实真正研究《楞严经》的人一看就会明白,无论梵文原本还是各个译本,这段都不在这里。我们有时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调整,并没有必要。之前在宣讲《妙法莲华经》时,想依藏文版本略作调整,以便大家理解,后来我在课堂上也解释了,现在包括英文版《妙法莲华经》在内的许多可靠版本,和藏文版都是一致的,并非是凭个人喜好所作的调整。当时鸠摩罗什在翻译时也会参考不同版本,所以缘不同依据的不同版本,也是可以的。

 

但圆瑛大师调整所参考的出处暂时不明,只是说前朝的个别法师觉得这里不是很顺,而进行了调整。追溯起来,此处的调动是从圆瑛法师开始的,后学者也没太大异议。而我们学习《楞严经》,则依藏文版的结构,将这段放在后面。

 

其实按照藏文版本也没什么不通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前面先宣讲了当时阿难尊者向佛陀请法,然后所有的菩萨、阿罗汉和缘觉围绕在佛陀身边,接着佛陀继续给阿难开示,这两个对话之间不放这段话也完全没问题,因为后面佛陀会说:“谛听……”将此段落放在那个位置,可以展开另外一层意思。

 

所以,佛经里常会有这种前面总说后面详说的情况,尤其《楞严经》这样直指心性的法,先以不同的方式来总说,后面再详细展开。因此我觉得遵循原版中大师们的解释方式是可以的。

 

于是,在阿难请法之后,所有的眷属都聚集过来,做好准备认真谛听佛陀的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同气”,意为骨肉相连的亲戚,因为阿难是白饭王的儿子,是佛陀的堂弟。因此,从情分上来说是亲戚。有些大德对“天伦”作了大量的解释,其实包括藏文版在内的诸多版本,解释简单明了,实际上就是亲戚、堂兄弟。

 

所以此处佛陀告诉阿难:“你和我是堂兄弟,有亲戚之情、血脉之亲,同时你也是我的侍者,我们今天来聊聊,这次你遭遇了违缘,我也不怪你,但我要问你一些问题。你不可能无缘无故出家的,所以当时你于我的教法中发心出家,你究竟是见到什么特别殊胜的相,给你带来与众不同的巨大感触,使你当即舍弃了包括亲人、财富、地位、名声等世人难舍难分的世间的一切“深重恩爱”,毅然决然地在我教法下出家的?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就像现在面对子女出家时,世间父母总在追问“你为什么出家”,“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等类似的问题。佛陀当时也对阿难出家的缘由提出了这些问题。

 

其实,众所周知,佛陀证悟的时候阿难才出世,那天我们也讲过,阿难年幼时便跟随佛陀出家。虽历史记载不明确,但他可能也属于最早出家的这群僧众。

 

有历史记载:佛陀成道后,一次,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们聚会时,净饭王说:“若悉达多王子没有出家,则会成为国王,你们和他将是君臣关系,但他已经出家并获得了佛果。如今他身边很多伟大成就者大多是婆罗门的弟子。按理佛陀是释迦族的,是迦毗罗卫国的,但你们当中却没有他的弟子,作为亲族,也应有一群人追随世尊,在其座下出家。”净饭王如此发动后,释迦族五百王子和长者之子便出家了。

 

后来佛陀的亲眷中,有信心的或没信心的都同在出家之列,包括提婆达多在内,可能也在那个时候出家了(上师笑,众笑),他或许也是迫不得已而出家的,这点我并不清楚啊。据史料记载,净饭王鼓励宗族,向大家呼吁:“很多其他种姓的人都已跟随佛陀出家,我们刹帝利种姓为什么一个都没有?”于是,释迦族人纷纷开始出家。阿难出家原因,在一些历史故事里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此时,佛陀故意问阿难:“你当时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而决定出家的呢?”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阿难陈白佛陀道:“我出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见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胜妙殊绝’,特别好看。”因为阿难比较贪色,所以被佛陀的胜妙身相吸引。有些人向往出家是因为耽著色法外相,认为出家人形象殊胜美好;有些人认为出家可以逃避劳作;有些人认为出家可以使生活变得很单纯;还有些人是真正认为出家修行可以使自己从生死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我刚出家时,也没有所谓的出离心,就是觉得出家的感觉很清净。那时在家乡,看见喇嘛开法会时穿的黄色衣服,就觉得很好看,心想,出家人穿着那种黄色衣服还挺好看的。后来我准备出家时,就在甘孜车站里面买了黄布做衣服。即将在德巴堪布面前剃度时,我问了一句:“可以穿这种衣服吗?”有位日嘎喇嘛说:“最好不要穿,否则看起来像活佛一样。”(上师笑,众笑)他接着说:“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穿崭新的衣服,否则别人一眼就看出你是刚出家的,不是很好。”于是他说借给我一件衣服。但是他的衣服袖子很脏(众笑),我刚从学校里出来,对这样的生活一时不能适应,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又不敢说,就硬着头皮穿上了。他衣服的袖边已经磨破了,但他说出家人穿成这样看起来像老修行人一样,是很好的。(众笑,上师笑)

 

同样,阿难也被如来庄严的三十二相所吸引。《中观宝鬘论》云:“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转轮王虽然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的清净、庄严、光明,根本无法与如来的相好庄严相提并论。所以此处将佛陀身相形容为“胜妙殊绝”。“形体映彻”则指如来的形体非常清净、无有垢染,如琉璃般清净透彻。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

 

阿难说:“我经常这样思维,如此殊胜美妙的身相,绝不可能是由世间欲望和贪爱所生。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欲望的气息又粗又浊。充斥于男女‘臭皮囊’中的不清净的父精母血、各种腥臊、脓血交遘和合,这样的因缘中不可能产生殊胜清净、微妙光明,像紫金一样的光芒。”

 

紫金是阎浮提最好的纯金,但它的光芒和迦叶(因身体光芒能掩盖过日月光芒,又名“饮光”)尊者身体的光芒相比,当下则黯然失色。但迦叶尊者的光芒和佛陀的光芒相比较,迦叶尊者即显暗淡无光。

 

【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阿难说:“由于佛陀身体的光芒像南赡部洲最绚烂的紫金光一样耀眼夺目,所以我当时非常地仰慕和欢喜。”由此可见,阿难出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出离心,想得到解脱。他当时根本没这么想,只是单纯地觉得如来特别好看,他也想变成这样。

 

每个人出家的原因都各有不同。有些是因当初认为“出家人好寂静、好简单、好舒服”;有些则认为“出家人剃光头好,没有头发很方便,否则天天洗头很麻烦”。实际上,如果以这样的心态,缺乏周全的考虑就随便出家并不好。我也对很多佛教徒讲过,出家是极少数人的选择,大多数世间人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最好不要急于出家,否则一旦遇到麻烦和痛苦就会还俗。

 

阿难因为特别仰慕佛陀示现的出家人形象,所以在佛前剃度,落发出家。“我出家的原因,说来话就长了,但我长话短说,我出家原因就是这样!”阿难尊者向佛陀回答道,“总而言之,我觉得您很好看,所以我决定出家了!”(上师笑,众笑)应该是这样,对吧?他还是很简单的。(上师笑)

 

确如阿难所说,佛陀的相好,不是一般不清净种子,或者说不清净脓血能够产生的。虽然以凡夫的眼光看来,佛陀是由母亲摩耶夫人和父亲净饭王的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但正如佛陀的传记,包括《佛本行集经》等经典中所讲,佛陀的入胎与世间凡夫并不相同。佛陀入胎那晚,摩耶夫人受了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逸在内的八关斋戒。在他母亲受持八关斋戒的过程中,佛陀以天子,或者说以六牙白象的形象,从母亲的右胁直接入胎,并进行加持,而并非世间普通的受精入胎方式。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传奇身世,据说他就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据记载,四祖道信禅师于破头山传法时,有法号为栽松的老和尚前来求法。四祖看他根机非常好,但同时又觉得他年纪太大了,就暂时不想传法给他,说:“我现在不想给你传法,因为你太老了,即便传法与你,你也无法广弘佛法!不如且等一等,你去换个身体回来,我再传你!”栽松老和尚立刻答应了——他应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否则也不会生死自在。

 

老和尚下山时,看到有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于是问道:“可否借宿一晚?”女人同意了。老和尚到了她家借宿,却在当晚示现圆寂,并投胎到女子身体里。

 

女子的父母知道后非常震惊,认为女儿有辱家门,于是将她逐出。女子无缘无故怀了孩子,自己也非常伤心,因此孩子出生之后,就被她扔到了河里。可是第二天,这孩子不但没有被淹死,反而逆流而上,被女子看见。作为母亲,她终究不忍心遗弃自己的孩子,于是又把他捞回来,从此母子俩以乞讨为生,就这样过了几年。

 

直到四祖在黄梅道场传法时遇到母子俩,认出了曾经的老和尚,于是对母亲说:“让孩子出家吧!”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且被后人称作“无有父亲的孩子”。

 

藏传佛教的嘎绕多吉也是这样来到世间的,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另外还有很多高僧大德和真正的大成就者,会乘愿再来,并依靠某些特殊因缘降生,而不是完全依照世间的规则出世。

 

当然,现在所谓的生理学、医学等世间科学,并不一定会承认,但也无法否认这些事实,毕竟这个世间存在着很多现代科学或医学无法证明的、奇特而稀有的降生方式以及生存和死亡方式。所以研究哲学的人,一方面要承认事物的基本规律,因为这是大多数事物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思议的特殊因缘,而这种因缘在各个宗教,尤其是佛教中数不胜数。

 

有些人每当听到与现在的世间常理不符合的事情,就一口咬定:“这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因为基本的原则是……”虽然普遍原则可以解释或证明大多数事物的现象,但也有个别事例是无法用普遍原则来衡量的。因此,依靠客观事实作研究的人,不仅需要分清“总的”和“别的”,也要知道“别的”当中也有普通与特殊,更要知道很多因缘规律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一定会出现偏差。

 

以下内容很重要。

 

【佛言:善哉!阿难。】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得很好。”

 

前面阿难说“因为你长得很好看,我才出家的”,所以佛陀显现上也是说:“善哉!是是是!”(上师笑)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你们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死死,又死死生生,相续不断地在轮回里面一直流转。一切原因皆是由不知常住心而起(常住心是此经中很重要的法相名词,如同密法所讲的“本来觉性”)。

 

众生皆有常住心,其体性清净光明,而众生却不明其意,用分别妄念一直将它束缚。妄想分别非真实,因此众生在生死轮回里不断地流转。

 

从“一切众生”到“故有轮转”的教言来看,历代大德认为,这是对心性的直指。大家应该牢记!此段与藏文同出一辙,众生无始以来,不识本性为空与光明无二无别,反而被妄念分别所束缚。因此,认识本性的当下就可以开悟。

 

历史上有位破山海明禅师,因父母双双离世,他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当他读到志公禅师的《劝世歌》教言,便出家修行。出家之后,偶然机遇听到大和尚传讲《楞严经》,当听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时,他突然生起很大的“疑情”(藏传佛教称为“验相”),于是安住在一种不可思议的极大加持力中——禅宗讲的“怀疑”、“疑情”或“参话头”,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感应。

 

从那时起,法师开始四处参访,他本是四川人,却到南方拜师求学,最后在黄梅县的四祖寺道场禅修。他的求学过程艰苦异常,吃穿用度皆无,只能靠野菜果腹。即便如此,他也一直精进修持,还效仿高峰原妙大师的道风,七日内始终在悬崖上禅坐。

 

在一次经行中,法师不小心掉落悬崖,腿因此受伤且疼痛异常,当他感受疼痛时,当下大彻大悟。所以我们有时生病也是好事,如同破山海明禅师,在特别痛的时候——“哎呦呦……哎呦呦……”(上师模仿),就能大彻大悟。当然,这也和前面《楞严经》里的经句密切相关。

 

破山海明禅师开悟后,不断弘法利生,且事业圆满广大。当时在四川一带,出现杀人如麻的恶君张献忠,被他杀害的百姓无数,惨不忍睹。法师见此情此景,悲心深切,发誓宁舍己命,也要找到张献忠,劝其放下屠刀。

 

在当时的成都,有个地方仅剩下七家存留,其余人口全部被杀,因而被人称作“七家巷”。禅师到达此处后,找到张献忠并乞求他不要再杀人。然而张献忠的手下刁难说:“如果和尚吃肉,我们就不杀人。”于是禅师毫不犹豫地吃光了数盘生肉,而张献忠等也从此不再杀人。

 

据史料讲,禅师拯救的人数有亿万,数字是否确切不太清楚,但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人,因禅师之行为而免于死难。所以破山海明禅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菩萨,不仅禅悟境界高,并且救人无数,而这位大德也是依靠《楞严经》的这段话而开悟的,大家也应予以重视。实际上,就像《宝性论》和密法中所讲到的那样——每个众生都具有“本体空性、自性光明”的如来藏,只不过被妄念所束缚,如果能够认识到它,当下便可开悟。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当时佛陀告诉阿难:“你如果想要发无上的菩提心(如果你想要求无上的菩提之道),明心见性,就应该以直心来回答我的问题。”

 

为何要以直心作答呢?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十方如来都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于同一道中获得成就的,他们都是依靠直心而超越生死轮回。依此无有任何谄曲的直心,便能不遭迂曲地成就地道之果位。”

 

在藏文版《大藏经》中,将“直心”译为“中观”,中观可分为“心中观”和“语中观”。此处意为:“十方诸佛都是依靠中观而超离生死的。”藏文的译本比较好理解,但汉文中也可以这样解释吧。

 

有些大德说“直心”即《大乘起信论》中宣说的三种心:“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即直心、深心、大悲心,这三种心至关重要。《维摩诘经》中也说:“直心是道场。”其实,所谓直心,也可以说是认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中观”也是如此,远离四边八戏,不论语言还是心识方面,“远离一切边”就是真正的中观。

 

此处的“心言直故”,也可以分为“心直”和“言直”。“言直”为了义顿说,指完全通达了义的奥义。如《楞严经圆通疏》(卷1)所云:“三谛真常,名心直;了义顿说,名言直,由此心言乃能趣道。”“三谛”,即天台宗所讲的空谛、假谛、中谛。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佛陀继续说:“阿难,我且问你,你说自己发心出家,是因为看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那么,你是用什么东西去看的呢?你又说见后十分欢喜,又是什么东西产生的欢喜呢?”佛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然,刚开始佛陀的问题还比较简单,可能世间人都会像阿难这般作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回答道:“世尊呐,能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能生起的欢喜心,是用我的眼睛和我的心。用我阿难的眼睛看到如来的身像,我的心就产生了欢喜,于是我也发愿能像如来一样,拥有庄严的身相,因此舍俗出家。这么简单,还用问吗。”(众笑)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是你的眼睛见到后,心便产生了欢喜。但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心和眼睛到底在哪儿,就无法降伏相续中的烦恼和痛苦。”“尘劳”,藏文版本中译为“烦恼和痛苦”。阿难今天不太好过啊,先是摩登伽女“折磨”他,现在佛陀又对他连连发难。(上师笑,众笑)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佛陀讲了一个比喻:“譬如一位国王,遭到了敌军的侵犯,他若想发兵讨伐,应当首先知道敌军的所在之处。如果敌军在东方,他前往西方,岂不南辕北辙吗?”我们藏地的《格萨尔王传》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比喻。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同样的道理,使你流转轮回的罪魁祸首,就是你的心和眼。现在我问你,你的心和眼到底在哪里?”

 

阿难说:“这个很简单啊,我可以马上回答您!”(众笑)

 

阿难是怎么回答的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啊!世间所有的十种众生,心识都在身体当中。”

 

此处“十种异生”,即《金刚经》中说的十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其实,原本有十二种异生,但除去了“非有色”和“非无色”(也有说法为“无色”和“无想”)这两种,因为这里主要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

 

这是有实宗的观点,他们承许心相续(实有),认为有了(父精母血结合的)身体后,便有中阴身的心识入于这个身体,随后逐渐形成新的五蕴。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

 

“佛陀,您犹如青莲花一般庄严的双眼,不是也长在您老人家的脸上吗。我阿难的眼睛,也在我的脸上啊!”阿难回答得很直白。(上师笑,众笑)

 

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浮根四尘”,其他大德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方式。例如,南怀瑾先生说,“浮根四尘”是指浮于面部的四根(即除身根外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所取之四尘,但这个解释似有不妥。藏文版中译为:清净四根所取的四种境,称之为“四尘”。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四尘”是指除了声尘外的色、香、味、触四尘(因声尘不定,无有相续,故排除)。按照有实宗的观点,“浮根四尘”都属于一种色法,六根都有其相应的“浮根四尘”。对此,随后还会进行细致地宣讲。

 

【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同理,我们的意识也居住在身体当中。”

 

其实,阿难的回答还是比较实在,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有身体才有心识,所以心识就在身体中。下面的内容里,佛陀和阿难还有许多精彩的问答,进一步地分析心与目的关系。

 

今天就讲到这里。

 

来自:静怡苑•心灵乐园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