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二、以典章作标准不一定会使世间安乐:

 

这个颂词所破斥的观点就是,国王会这样想,以前古代的国王通过世俗的典章或者论典,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所以对这样的论典应该依靠。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像这样的说法应该善巧地进行分别,不应该说只要先人所留下的,或者世俗的典籍都应该依靠,这方面也要分析清楚。不分析清楚,只要是世俗的典籍就依靠的话,有的时候对世间是没有利益的。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

 

往昔诸善王,护世如爱子,

诸依诤世法,今如鹿旷野。

 

在以前圆满劫的时候,或者在久远之前出世的很多善王,他们保护世间的民众就好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从方方面面考虑,使他们获得种种安乐。但是现在来讲“诸依诤世法”,“诤世”就不像圆满世的时候了,现在就处在五浊的“诤世”,为什么叫“诤世”?因为在世间当中,为了获得种种资具,为了获得种种名闻利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出现了很多诤论。所以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称之为“诤世”,“诤世”制定的法规,如果去依靠、实行的话,只能够毁坏国政,只能够毁坏人伦。“今如鹿旷野”,比喻为旷野。

 

往昔的诸善王有好几个方面的分别。一方面刚刚劫初的时候,或者圆满劫的时候,人们的福德是比较圆满的,人们的心地是比较善良的,那个时候造罪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因此通过他们共同的善业感召的国王也是非常贤善的,他的心地很贤善,行为也是非常如法的。他们怎么护世呢?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臣民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给予他们种种安慰,种种资具,保护他们好好生活;另一方面这些善王也是开示民众取舍因果、修持十善、守五戒的道理。所以民众今生当中也获得了种种安慰,在善王的保护之下过得非常愉快,另一方面通过守持善法的缘故,在后世当中转生到欲界天,或者梵释等等获得种种安乐。因此以前的善王他不需要依靠典章、世俗的论典之类的东西,他们为了自己的臣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王位,还有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在历史上也是出现过的。

 

比如说以前一切施王,他就是通过如是的方法爱护自己的臣民。在佛经当中记载过,一切施王他在世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爱护他自己的臣民,只要是臣民需要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布施的,完全都给予,所以称之为一切施。当时其他国家中的一个婆罗门子为了求学借了别人很多钱,别人讨债的时候他就还不起,债主……(录音接不上)

 

……违背了真正的护世之法,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去作抵抗的准备,他给大臣把道理说清楚之后,就把王位舍弃了,把国王的宝剑、印就放到王宫里,自己就走了。那个国家的国王来之后就当了国王,顺利地统治了这个国家,因为他的大臣、人民都没有抵抗。但是因为一切施王在外面,他还不放心,他就悬重赏,只要能抓到一切施王就重赏。

 

这个时候恰巧婆罗门子就到了这个国家,在偏僻的荒野当中就遇到了一切施王,一切施王就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就说去找一切施王求布施,他就说:“我就是一切施王。”但是婆罗门看到他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境地,就非常伤心失望,就想肯定没有希望了,自己的母亲、姐姐都还在做人质,肯定要当奴仆去还债了。但是一切施王说:“你不需要伤心,现在听说这个国王悬重赏要得到我,你把我的头砍下来就可以,你把这个头拿去肯定可以得到重赏的。”但是婆罗门子说这样做的话,肯定是于心不忍的,罪过是相当大的,他就不干。一切施王说:“既然你不砍头的话,把鼻子割下去也可以。”他也不敢,最后一切施王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把我捆过去,就像活捉一样。”他这样一说,婆罗门子说这还差不多,好像良心方面有一点点安慰似的。

 

他们一起到了这个国家的边境,这个王就请婆罗门子把他捆起来,然后一起到城里,他的民众一看国王被抓住了,特别地伤心,放声痛哭。到了王宫,以前的大臣也看到国王被抓之后也是非常地悲伤,这个新的国王看到说:“你们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他们说:“这个国王 以前为了人民不受到伤害,不流血,自己舍弃了王位。可是现在为了满足这个婆罗门子的希望,他又不惜自己自投罗网,一点后悔心都没有。我们看到这些行为,不得不生起很大的悲痛之心。”新的国王听到之后,相续当中也有所感动,他就问这个婆罗门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婆罗门子就讲了,这个国王要让他砍头,他不敢;割手这些他也不敢;最后只好把他捆过来了。这个因缘说了之后,那个国王就觉得,一切施王就是一个真正的仁王,是真正护持民众的王,所以他自己也良心发现,然后马上称臣,把王位交还给他。

 

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以前的国王就是这样的,自己的王位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可以舍弃,就是为了臣民。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佛陀说:“一切施王就是我在因地修布施时候的前生,另一个国王就是舍利弗尊者的前世,婆罗门子是提婆达多的前世。提婆达多尊者在我修六度的过程当中,生生世世做我的善知识,生生世世做我的善师,没有他我没有办法圆满六度。”这样高度赞叹提婆达多。所以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就如是做了维护民众的事业。当然还有讲记当中提到的莲花王,为了救度他的臣民,舍身成了一个如河达鱼,人们通过食用它的肉解除了瘟疫(前行当中学过的)。还有宝髻国王也是同样的,为了他的民众,他自己也不愿意去打仗,就是害怕伤害众生。

所以以前的国王就是如是地爱护自己的臣民。

 

现在怎么样呢?“诸依诤世法”,现在好像显现上看起来出台了种种世俗的法规,但是依靠这样的法规治世的结果是什么?“今如鹿旷野”。在诤世当中,众生的烦恼非常粗重,虽然出台一些法规,对于在表面上制止一些非常非常严厉的非法,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还是有一点威慑的作用,但是因为人民的心没有调伏,或者国王本身自己的发心、行为就不如法,所以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还是有很多民众铤而走险,冒着杀头、关监狱的危险作案的非常非常多。

 

这个颂词看起来,可能在古印度,圣天菩萨那个时候还是很多的,现在的话更多。现在我们看到刑法当中所规定的这些,动不动就是关几年,终身监禁,或者枪毙,很多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就是因为人心没有调伏的缘故,虽然出台很多规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去犯罪。所以依靠“诤世法”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颂词当中讲“今如鹿旷野”,以前在圆满世的时候,城池是非常非常广阔的,人民是非常富饶的,数量也是很多,财产也非常多,种种圆满都是没办法比拟的。现在通过“诤世法”治世的结果,以前的大城市变成野鹿出没的旷野了,根本找不到以前的废墟了。

 

上师仁波切以前去印度回来的时候也是讲过,以前在印度的六大城市,有些连地方都找不到了。现在就是这样的,以前非常兴盛的地方,现在地方都不知道在哪里,就像这样,成了“鹿旷野”一样。这是从地方来讲的。讲记当中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在诤世典章或者法规的治国之下,善良的人士变得非常稀少,就像野鹿出没的旷野不见一个人一样。现在世间上的人好像几十亿,但是真正善良的人士,或者真正如理如法行持世间道德的人士非常非常稀少。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依靠这样的典章治世的话,不一定对世间有利益。这样前后对照之后,意思就非常明显。

 

比喻当中是这样讲到的,有一群盗贼发现了一块甘蔗地,他们没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维护,去善巧地管理,没有等到甘蔗成熟之后去榨糖汁,而是迫不及待地马上就把这些还没有成熟的甘蔗砍下来去榨糖汁,但是忙活一阵之后一无所得。甘蔗也被损坏了,他们自己也一无所得。

 

同样的道理,国王通过这样的劣规,通过世间种种不如法的论典治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整个世间被毁坏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国王相续被毁坏了,一无所得。所以这样治世的效果就是这样。就像这群盗贼一样,他们把甘蔗林也毁坏了,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国王把世间也毁坏了,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所以这样一比较的时候,依靠世间的论典作理由,而进行伤害众生的事业,这方面是完全不应理的事情。

 

这是第二个小的科判。以上讲完之后,“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这个科判就已经圆满了。下面讲第四个科判。

 

壬四、损害仇人是非法:

 

有些人说,在国家统治国家的时期,如果遇到一些和国王作对的怨敌,使国王心焦,或者受到种种损害的话,对这样的怨敌,一旦得到机会的时候,应该好好惩治。这样的目的也是护持国家的安定。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

盗贼便害他,最初亦非有。

 

如果国王得到方便去伤害他的怨敌而没有罪过的话,那么同样的道理,盗贼平时也是到处观察,一旦得到方便之后就害他人,这样也应该是无罪的。“最初亦非有”,就是说这个盗贼最初作案的时候,也不应该有罪,既然不应该有罪就不应该被国王关押,受到种种惩治乃至于处决等等,像这样的事情都不可能有,因为这两者是相同的。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国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他自己感觉非常棘手的麻烦的事情,麻烦的制造者,有些世间的大臣,当地的地主等等,这方面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他没有造严重的罪的时候,国王就拿他没办法,如果要治他的罪的话就好像出师无名,所以国王暂时拿他没办法。这是比较明显但是没有得到罪证的。

 

还有一种是有罪证,但是抓不到的,比如像盗贼,他们有的时候去骚扰王宫,有的时候在国家里制造很多很多麻烦的事情,使国王心烦意乱等等,虽然有罪名,马上想抓,但是抓不到。这些盗贼跑得很快,很会隐蔽。这两种使国王非常麻烦。

 

一旦国王对下面的这些土豪劣绅抓到了把柄之后,他就认为这个时候可以治他们的罪了,他就马上可以报仇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一些盗贼抓到之后,国王马上就会砍头示众,或者用种种刑罚等等。就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这样做的话,国王是没有罪过的,因为这是保护国家,保护国王的权力。

 

如果是通过这样一种理由就可以随便地惩罚仇敌的话,那么反过来讲,盗贼也不应该有罪过,盗贼也不应该被国王关押、处决,因为这两者的发心是完全相同的。国王也是贪恋自己的地位,贪恋自己的名声,

贪恋自己的种种享受,像这样贪自而嗔恨他人,对对自己作害的怨敌非常嗔恨,相续当中充满种种贪嗔痴的烦恼。盗贼也是同样的,盗贼想要得到很多很多东西,经常偷盗、抢劫等等,只要对他作违缘的,比如说国王,盗贼要偷东西,国王就说不能偷,然后派很多警察到处去捕捉他们,这个就是对他作障碍,盗贼肯定对他很嗔恨的,所以相续当中也是贪嗔痴遍满的。

 

国王没得到机会的时候,也没办法对怨敌作害;盗贼也是同样,他没有得到机会的时候也不能够偷东西,也不能做满他愿的事情,所以加行方面也是相同的。最后,国王把盗贼抓 到之后,如果处罚他没有罪过的话,如是的盗贼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比如他作案的时候也许把别人杀死了,这样的话也应该是没有罪过的。

 

从他们的发心、加行、结果来看完全是相同的,为什么国王单单说自己无有罪过,而把盗贼安立成十恶不赦的罪名,然后游街的游街,关押的关押,砍头的砍头?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对的。国王也是无罪的,你说别人有罪。实际上两者一分析的时候,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国王权力大。盗贼没有什么权力,是一个小的臣民而已,单单是这方面的差别。所以说国王不应该以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身份,就认为治罚他人是没有罪过的。

 

在讲记当中打比喻讲,以前一个国王他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弟弟(有说是儿子)交给一个大臣,请他辅佐他治理国家,但是这个大臣没有按照国王的遗嘱去做,他把新王杀死,自己篡位。他认为自己当了国王之后就没人敢处治他。因为他成了国王之后,他是至高无上的了,所以他认为他完全没有罪过。实际上他这个行为一做之后,马上就恶名远扬,马上获得一种恶报。然后在今生做国王的过程当中,也遭遇了种种违缘,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然后从后世来讲,他自己的发心是害心,他做的行为是杀人,通过这样的发心和恶行,下世当中不用怀疑肯定是堕入恶趣的。

 

对照意义来讲的话,国王也就应该认为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别人拿自己没有办法,认为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应该不受惩罚的。虽然 在世的时候,也许臣民对你作不了什么损害,但实际上通过业果不虚的道理来观察的时候,最终吃亏的还是国王自己而已。

 

所以这个地方主要教诫是什么?国王也应该了解,虽然是身为国王,但是因果是不管你是不是国王的,你是国王也好,你是一般的人也好,只要你做了恶业,只要违反了因果的规律,就会受到恶报,因果是最公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国王不应该依靠自己的权力而造种种罪业,应该好好地认识到因果的规律之后,真正以善心去护持国政。这个方面是非常应理的,不应该损害怨敌。损害怨敌也是有罪业的,因为你是通过不好的发心,做出了不好的行为。

 

这是针对国王的教言。针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意义或者比喻都可以知道,现在我们来讲可以说是作为修行人的身份,我们可以说是皈依了佛陀,因果的规律是佛陀发现的,他发现之后在佛经当中宣讲了种种因果的道理,制定了很多学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是佛教中人,我们和佛陀是很接近的,所以因果会不会对我们网开一面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就是佛陀在成佛的时候,也是示现他以前的造的罪业,头痛或者脚被扎刺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示现因果不虚。即使是佛陀,他的业果也会成熟。所以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是进入了修行道,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平时修XI一些善法就轻视因果。我们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因果,就是因为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所以才更应该重视因果。

 

尤其是有些权力的人,针对一些有权力的人,或者他很有智慧,比如说堪布或者法师,或者方丈,或者管家,像这样处在高位的人更容易造罪。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自己有一种权力的缘故,别人看到你的权力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是不敢说,也许是不好意思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做了恶业别人也不会方便指责你,或者因为你很有智慧,对别人很有恩德等等,别人虽然知道你不对,但是不敢说或者不方便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更容易造业。

 

当然这里不单单是针对这些比较有明显地位的人,有些是在自己各自的圈子里面有一些小权力,自己如果使用这样的权力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做一些违背因果的事情的话,一旦因果成熟的时候,还是只有自己去承受的,别人没办法帮助你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应该好好认识到,平时好好取舍。

 

尤其是自己以后有机会当了高位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应该经常依靠佛经、论典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经常对照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哪些地方是不对的,发心对不对,行为对不对等等。这些方面经常自己要求自己就非常好。如果旁边有善知识在的话,那就更好了,就要索达吉上师这样的善知识,你稍微有不对的地方,马上给你指出来,不给你留情面的。我认为我们遇到这样的上师是非常幸运的,我们不对的行为马上可以指出来,这个非常好。或者有比较公正的善友在身边,他可以按照因果、法和非法去衡量,这个也是可以提醒自己的。这方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壬五、临阵死亡非乐趣因:

 

这个科判所针对的邪见是什么呢?国王说如果为国王去杀场上杀敌的话,如果战胜了回来,国王肯定会大大的封赏他,即使在战场当中牺牲的,死亡的,国王承诺说肯定会生善趣,绝对不会堕恶趣。有这样的一种想法。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出自一种什么样的发心呢?一方面他想利用士兵维护他的国政,维护他的种种享受,使他国王的地位能够牢牢地稳固,首先是这样一种动机。如果他不说得好听一点,别人不会去为他卖命,所以他就说士兵应该努力去冲锋,如果活着回来了,那么肯定会赏赐很多很多东西,假使死了,也会往生善趣。就好像现在有些国家讲的圣战一样,只要是打仗死了就能生天国。这样一发命令好像就心安理得了。士兵一听到这么好的事情,活着也有好处,死了也有好处,肯定就会很卖命地为国王干活。所以他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说如果为国王冲锋陷阵,死了之后会生善趣。他认为这种观点很圆满,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的。

 

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

阵中舍自身,岂认为供养。

 

就好像对于酒等事舍财,为了喝酒,你把钱给卖酒的人,这个并不是一种供养,而且通过这样的舍财,不可能得到供养的功德。供养是通过这样的舍财之后,你能够得到种种的福德,这是真正供养的意义。但是你为了喝酒把钱塞给别人,这不成供养。既然不成供养,就不可能成就供养所获得的福德。这是从比喻方面讲。

 

同样的道理,“阵中舍自身,岂认为供养”?战士在战争当中死了,你认为自己的身体供养国王了,通过国王当下就获得了福德,获得什么福德呢?获得转生善趣的福德。这个根本就是成立不了的,这不是一种供养。从这个方面一观察,国王的诡计马上就被识破了。

 

进一步分析,“若于酒等事”,酒鬼为了喝酒把钱去买酒,他舍了财,但是不是一种供养。还有讲记当中讲的色,为了得到女人,把钱塞给别人,这是不是供养?也不是供养。为什么不成为供养?我们可以说,从他的发心来说,不是一种供养,它是贪欲心所发起的,首先它是贪心。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为了得到酒。喝了酒会怎么样?会迷乱自己的神志,根本不是一种好事情,所以它的自性也不好的。喝完之后神志昏迷做很多非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善业。所以从他的发心、行为、后果一观察,你把财舍出去绝对不是供养,不能够获得供养的福德。而且还会损伤自己,第一损伤自己的财产;第二,喝酒损伤自己的智慧;第三,喝酒损伤自己的身体;第四,喝酒损害自己的福德;最后,最严重的是损失了自己善趣的幸运,堕入恶趣当中。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绝对不可能成立供养的功德。

 

色也是同样的,你把钱给别人也是自己的财产方面没有了;然后经常依靠女人的话,你的意志消沉了;你的身体也垮下去了;通过女人还会发生各种争风吃醋的过患;相续当中通过做很多邪淫,当下就造下了很多转生地狱的因;下世彻底失去了善趣命。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若于酒等事舍财绝对不可能成为供养的。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观察的时候,国王的发心也不对。首先他是为了保护自己,嗔恨他的怨敌。比如说同样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国境,或者对自己有所损害的时候,他自己相续当中就生起一种嗔恨心,就想他们消灭,这是由于嗔心所引起的战争。还有的时候想贪恋别的国家的东西发动侵略,这是贪心所发动的战争。所以国王的等起就是贪嗔痴。发动别人去做,教唆别人去杀生,杀生的罪业肯定是获得的。

 

从战士来讲,我们有时候说,战士奉国王的命令去实行的,应该没有罪业吧?实际上还是有罪业的。不管是奉命也好,自己的业力所牵引也好,这是他的等起,最初的因。真正你去杀生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这些战士就想到,为国王卖命,活着回去就可以得到赏赐,这就是他的贪欲心。或者死了之后,通过杀生能够往生天趣,这就是他的痴心,愚痴,根本不知道杀生之后不可能得到福德的。正在杀的时候,看到怨敌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嗔恨心,非要杀死他不可,所以嗔恨心也圆满了。

 

因此这样的话,即使得到胜利回来了,也是虽然得到了赏赐,但从大的角度来讲,自己失去了很多很多。你的福德,你的善趣命都失毁了。如果死去了之后,那么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你完全相续当中是贪嗔痴的发心,做的事情是杀害众生的事业,还想通过这个去获得生天的福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前面一对照观察,你自己的身体当下就失去了,就像买酒的时候,你的财产当下失去一样,你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当时死的时候还很痛苦,或者死了之后还会堕恶趣等等,这样一观察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事情是舍身,你认为是供养就完全是一种颠倒。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是奉命去杀生,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当时的发心是贪嗔心所引发的话,尤其做了之后肯定会造下堕恶趣的因的。以前我看到一个大德的开示讲到,有些人在讲戒律,讲杀戒的时候,别人下面提问题,说罪犯应不应该处决?士兵应不应该去杀敌?那个法师就讲不下去,就不讲了。他就认为这个观点是很明确的,应该去杀敌。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行刑的人处决犯人的时候,他是奉命而行的,士兵去杀敌的时候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应该去,而且没有罪过。

 

这种观点如果按照本论当中的标准来衡量,有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如果这个人在行刑的时候,真正是一种无记的心,或者没有发起恶心的话,也许过失小,但是肯定是有过失的。还有行刑的时候,如果他知道我现在要去杀这个人,首先这个对境他记进去了,要杀这个人;然后发心要把他杀掉,用枪打死他;然后加行,扣动板机;最后他舍弃命根。这样观察的话,四支已经圆满了。如果他相续当中有一种想要杀死他的意乐的话,肯定罪业是完全圆满,如果他的发心方面不是很猛烈的话,只能说是罪过小一点而已。实际上真正这样分析的时候,还是有很大过失的。

 

士兵去杀敌的时候,要保护国家,针对侵略者,肯定是很忿恨的吧,我们以前看越战自卫反击的时候,电影里面演的这些战士非常的忿恨,很愤怒的,对敌人是非常有嗔恨心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去杀人,那肯定应该是圆满罪业的。

 

有的时候确实不好分别,但有的时候按照他们自己相续当中的发心和状态,确确实实有的事情做的时候肯定是罪业。

 

这样分析的时候,国王认为为他舍身,死了之后应该是生善趣的因,这个是很难成立的。所以我们不能看一些英雄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些方面没有从因果的角度来讲,没有从他发心的角度来讲的话,也许好像是对的,但是如果真正从他们当时内心的贪嗔痴的角度来看的话,有的时候很难讲的。

 

下面讲它的比喻,就说一个牧人,他的妻子比较愚笨,平时和公公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发生吵嘴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丈夫知道之后就给她下命令,以后不允许这样做,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以后难得的东西应该供养他,难以做到的事情应该为他做,就这样安排下来。丈夫的意思是要她好好孝敬,但是这个愚笨的妻子没有完全领会。她丈夫出门的时候,她白天就做了很多侍奉的事情,晚上的时候,她就认为最难做的事情就是献上自己的身体,所以她就把衣服脱了,想要把身体献给公公。她的公公就认为这肯定是不对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一旦传出去,他完全就是世间的恶人,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同意,把她呵斥了,公公就出去了。她丈夫回来之后,问他父亲为什么不在,她把事情说了之后,他就很愤怒,就把他妻子赶走了。

 

这个比喻也是说明这种供养不是真正的供养。她想要用身体供养的方式获得丈夫的欢喜,想要得到一种福德,实际上完全是一种颠倒的事情。她想以身体供养公公,是一种完全颠倒的事情,在世间来讲都是非法的。通过这个比喻对照,国王教唆他的士兵去杀人,然后认为这是生善趣的因,也完全是违背世间因果规律的颠倒的事情,也是不应该取的。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

 

以上讲完之后,“辛三、应明辨法及非法”这个科判已经结束了。下面从“庚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分下来,还有两个科判。

 

辛四、对国王应生厌离:

 

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

怙者自无助,谁能生欢喜。

 

有些人讲,国王是保护世间者,所以缘这个应该产生欢喜心。针对这样的邪见就说“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国王一方面是在护世间,但是对你自己本身的状态来讲,你是无有依怙的。你好像是做了人民的依怙者,但是从你自己本身的资格来讲,你是没有资格作为世间的依怙者的。“怙者自无助”,你本身还没有获得能够帮助你的福德和智慧,“谁能生欢喜”?这样空守着一个护世间,或者世间怙主的名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完全是一种空欢喜,完全是一种颠倒的欢喜。

 

这个颂词讲到,你要作为世间的怙主,你必须要有一种资格。什么资格呢?首先相续当中要有一个爱护人民的真切的慈悲心,然后行动上面必须要针对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一些善规,通过种种方便使人民守持善法,这些方面可以说你作为一个怙主还有一点资格。但是现在你相续当中是完全想着自己的种种名声、享受和权力等等,在行为上面也是不断地敲诈人民的财产,这样的话,你哪里有资格做一个依怙呢?你这样的依怙在世的时候造这么多罪业,实际上你临终的时候没有任何善法能够帮助你的,前面我们讲无常的时候也讲到,一个人死的时候,什么都没办法帮助你,只有善业能帮助你,但是你在临终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像这样可怜的国王怎么可能生起欢喜心呢?完全不可能生起欢喜心的。“怙者自无助,谁能生欢喜。”核心的意思就是从这个角度宣讲的。

 

比喻讲到,一个缺乏三学功德的上座僧人,他受到新学比丘的礼拜供养的时候,他觉得非常欢喜,沾沾自喜。实际上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观察的时候,他完全没有资格生起欢喜的。你相续当中没有三学的功德,真正清净的戒律没有,真正禅定的功德没有,殊胜的胜观的功德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全部缺乏,有没有资格受别人的顶礼、供养呢?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可能的,你没有这个资格。真正要受到别人恭敬的话,要具足戒定慧三学,这个时候就可以作为别人的应供处,或者恭敬之处。

 

所以应该了解,作为一个僧人来讲也是同样的。在平时的时候守护一个清净的戒律还是不足够的,单单守护一个清净的戒律,但是在闻思修方面很懒惰的话,佛陀说这样的人也没有资格享用信众的财产,何况说你的戒律不清净呢?所以更没有资格了。作为这样的一种身份,应该好好观察,有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恭敬?有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供养?如果没有发现这一点,反而沾沾自喜,绝对是损坏自己福德的因。这方面肯定是非常不应理的事情。

 

从这个一观察的时候,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相续当中没有慈悲心,行为的时候也没有做保护众生的事业,而以世间怙主的身份自居的话,单单是损坏自己福德的因。通过这样的恶行,绝对下世要堕入恶趣的,没办法生善趣。所以像这样的话,你作为一个国王沾沾自喜,生欢喜心,也是一种完全不应理的颠倒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