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
有人提问:菩萨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有些众生没办法调化,很顽逆,刚强难化,对菩萨做一些损害的事业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首先通过比喻来进行抉择,好像是被鬼魔所缠的,精神出问题的病人,医生给他看病的时候,他对医生生起很大的嗔恨心,他的身体经常殴打医生,嘴里说一些脏话等等,这样的话,“医者不生恼”,医生不生恼的原因是他知道这个众生很可怜,他现在是没有自由的状态,所以他虽然对医生做了非法的损害,但是医生能够忍受,还能发起好心给他治病。
以上是从比喻进行抉择,实际意义是“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能仁”不单单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能仁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菩萨也称为“能仁”,因为他的相续、他的身心调柔、寂静的缘故。能仁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观察这个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在作怪,“非惑系众生”,并不是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的过失。他直接观察这个是烦恼的过患,而不是众生本身的过失,众生的本性还是善的、纯净的,只不过被种种的烦恼所缠缚之后,他自己没有自在。从被烦恼系缚之后他没有自在的角度,所以他对众生就不生起厌烦之心,一直要度化众生。菩萨有这样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并不是像一般的人那样。一般的世间人如果自己好心好意地对别人作帮助之后,但是对方反过来对自己又打又骂,恩将仇报的话,一般的世间人肯定就会认为这个众生一点人品都没有,非常不好。但是菩萨就不这样认为。(停电了)
菩萨受到众生的损恼的时候,他就不像一般的世间人一样,对有情直接产生嗔恨心,他就会善巧地分别众生产生邪行的根源在哪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他相续当中的烦恼所引发的,了解了它的根源之后,能仁就会在对治众生烦恼方面着重努力,通过很多方式来断除众生的烦恼。
这就是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虽然受到种种邪行的损害,但是根本不产生嗔恨心,或者根本不产生厌烦心的理由。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经典当中解释的时候说,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受到邪行的时候,他为什么能够安忍呢?有两个根据可以抉择:一,菩萨在受到怨敌或者其他众生的扰乱的时候,他就会把对方作为恩人来观待,因为菩萨要圆满六度的话,缺少对境,缺少违缘是根本没办法圆满的。众生通过如是邪行的方式来损害菩萨的时候,菩萨就缘他修安忍,通过他的对境而圆满种种忍辱的资粮。所以他会对众生很感激,既然他相续当中真实地充满了感激之情,肯定他反方面的嗔恨,或者厌烦心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恩人很感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他产生种种不好的想法,都想怎么样去报答他。所以菩萨知道这样邪恶众生是自己的恩人的时候,不但相续当中不产生烦恼,而且还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怎么进一步去饶益他,怎么使他真正再得到安乐。
从另一个角度讲,众生通过种种邪行的事业使菩萨受到种种痛苦,菩萨缘这个痛苦会产生欢喜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痛苦产生的时候可以清净相续当中的罪障,通过痛苦可以知道其他众生相续当中所具足的苦受,进一步对众生发起真正的慈悲心。所以菩萨一旦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他是生起欢喜心的,因此对这个人他也是产生一种感恩戴德之心,既然这样的话,菩萨就没有任何因缘产生嗔恨心了。
平时我们认为菩萨现在正在修忍辱,能修所修的方法根本没有。为什么没有?并不是从空性的角度说没有能修所修,就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菩萨都没有能修所修。因为要修忍辱必须要感觉到对方非常难以忍受的压力是痛苦的时候,缘这个痛苦修安忍,但是菩萨对造违缘的众生不会产生怨敌想,他是产生恩人想。对他所受的痛苦,他是产生欢喜想,所以忍受什么呢?没什么忍的。就像现在我们处在很安乐的状态当中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安立我们在修安忍。菩萨也是这样的,相续当中就有这样的功德,就不会产生真正在修安忍的想法。
所以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真正产生的时候,是很稀奇的,非常稀有的,这样的行为一般的人是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菩萨行是很伟大的,从哪些方面体现呢?就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全部都可以体现菩萨的伟大行为。
比喻讲到,比如说狮子在野兽当中是比较有智慧的动物,称之为兽王,它有一些和其他野兽不共的地方,比如说它受到猎人的侵害的时候,猎人向他射箭等等,做很多损害的行为的时候,它不会跟随箭而去的,它会去找它的来源——谁在射箭,找到之后直接把它的根源消灭掉。比如说它看到猎人在射箭,它根本不管箭跑到哪里去了,它不去追随这个,它就去抓根本,把猎人吃掉,它知道把猎人吃掉就没人射箭了。所以它比较有智慧,不像狗,别人在用东西打狗的时候,它不会去抓这个人,它就去追这个石头,追到之后也没什么利益的。在《宝积经》当中就有这样的比喻,说菩萨和一般的众生就有这样的差别,菩萨就像狮子一样。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主要是针对众生,众生生烦恼的时候,菩萨一看实际上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菩萨平时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也是这样 的,也是产生痛苦的时候就直接找它的根本,从根本上断除。这就是菩萨和凡夫的差别。所以菩萨在遇到损害的时候,就会直接去了解这个是烦恼在作怪,而帮助众生灭除烦恼。
壬二、教导弟子的次第:
作为一个上师善知识,如何教导弟子,有什么样的次第?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上师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次第,“随彼”就是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生起欢喜心,菩萨就首先观察应该给他传这个法,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令弟子入道。
当然“随彼何所喜”,也不能认为是不管弟子相续当中欢喜什么都随顺,这个地方所讲的单单是弟子刚发心的时候对哪种善法生起欢喜心。如果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布施这种善法比较生欢喜心,善知识就应该讲布施的本体、布施的分类、布施的功德、布施的种种果、它的作用等等,一个一个讲的时候,这个喜欢布施的众生就会非常欢喜,就会以很大的精进力趣入布施的修行。比如持戒也是同样的,一个弟子比较喜欢持戒,就给他讲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清净的戒律的话,一切善法没办法产生,就好像没有大地一切花草没办法生根一样,大地就是一切有情界和器世界的根本。通过相续当中守持戒律断除烦恼,如是逐渐获得种种大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对持戒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很大的兴趣,然后一心一意地护戒。
菩萨给弟子传法的时候,就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欢喜,首先就对他传这种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如果没有按照这种次第,没有针对弟子相续当中喜欢的法进行传讲,而传讲他不喜欢行持的法的话,就很容易使所传的正法失坏,弟子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如果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的话,他就没办法实际去修持。
讲记当中举的例子,比如说有些悭吝的人,他对财产方面就是比较执著的,如果给他讲布施,就意思着自己的财产必须要送出去,自己就没办法拥有了。比如说他有十斤大米,菩萨说布施的功德很大必须把这十斤大米给乞丐,或者供养,他相续当中很悭吝的缘故,他听到这个法的时候就很不高兴,没办法生起欢喜心,就不愿意去实行。不愿意去实行,菩萨给他传的法就白费了,没有成为真正调化他的方便。所以“都非正法器”,弟子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法器。
或者一个放逸的人,他的身语意都喜欢处在一各占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如果刚开始的时候给他讲要紧摄六根,紧紧守护自己的正知正念,不要放逸,平时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他就做不到,就彻底放弃了,不愿意学法了。这样就失坏了正法,也失坏了法器。
一方面讲,众生本身有这样的过失,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法的善知识没有善于观察根性,这样传也是一种过失。
但是在其他的佛经当中讲,如果要对治悭吝,必须要给他宣讲布施的法,这又是怎么理解呢?这个我们应该分别,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其他的正法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的时候,就必须要随顺他的意乐,他相续当中对哪种法有兴趣,就给他传这个,缘这个法他有兴趣,可以慢慢修,修一段时间之后,他相续当中福德增长了,罪过清净了,慢慢慢慢对其他的佛法都能够接受。那个时候再给他讲,实际上你对财物悭吝的过患是很大的,会堕饿鬼等等,讲很多过患,讲很多布施的功德,那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已经成熟的缘故,就可以接受了。所以要有一个次第性的。
这个颂词所讲的是最初入道的时候,因为他的心量也不广,智慧也不广,如果给他讲不对症的,和他相续相反的法的话,容易失坏。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其他一些经典论典当中讲的是一些针对众生的毛病,哪种毛病最严重,首先对治这个毛病。比如相续当中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其他的烦恼暂时缓一缓,放一放,在显教的经典中这样讲,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休息》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平时作为修行人来讲,就要观察自己相续当中哪一种烦恼是最严重的。如果对有情的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然后修白骨观、不净观,修种种的女人过患等等;如果相续当中嗔恨心特别严重,就着重首先对治这个,因为最粗重的烦恼对我们修行方面是最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的,所以首先认识到,然后抓住这个重点着重对治,对治好之后,这个不强烈之后,再去看其他哪一种比较突出的。
这种对治方法和颂词中讲的不一样,我们应该知道首先应该如何去趣入,然后进一步怎么趣入,这个是必须应该了解的,不了解的话很容易失坏法器。比如平时所讲的,如果不观察对方的根器就直接跟他讲空性,直接讲密法当中种种超胜的见解、行为等等,这样讲了之后,也许在他相续当中当下就种下一个殊胜的习气,但实际上对他现行的烦恼来讲不能产生对治性。有的时候根性不圆满的人听到空性之后就产生两种执,一种是什么都没有,一种对空性产生很大的邪见,觉得这个东西明明是现量见的,为什么会是空的呢,就不能够接受空性,反而诽谤。如果缘空性产生诽谤的话,他的过失是相当严重的,这样的话菩萨也有一定的过失。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没有给他善巧的解释,一切都是空性的话,他也不取舍因果了,也不修持正法了,所以从另外一个边际也会失坏他的相续的。所以讲空性这样的法必须要对方能够接受的时候才给他宣讲,那肯定法越高,对治烦恼的力量是越大的,这个方面是不用怀疑的。所以必须要善加观察。
但是作为一个凡夫来讲,没有神通,没有这样殊胜的智慧,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够传法呢?也不是这个意思。一方面来讲,如果真正得到了殊胜的神通功德的时候,登地的时候有一种无漏的神通,可以直接观察他的根性,但是如果还没有达到以这种境界之前,如何观察呢?首先和他谈话,每种法门都给他讲讲,布施是怎么样的,持戒是怎么样的等等,一个一个给他讲,看看他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他如果对某种法特别有兴趣,能够接受,那就针对这个给他讲。所以通过比量推理的方法也可以了解。比如说跟他讲这个法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兴趣,你讲的时候他心不在焉,或者东看西看,就说明他肯定听不进去的;讲到某种法的时候,他好像注意力比较集中,或者有的时候针对这个法开始询问,开始刨根问底,这个时候就说明他比较有兴趣。所以作为圣者来讲当然不用这样,对凡夫来讲用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
在这里传法的时候,我们不用去观察什么法器,上师已经都观察好了,这段时间传这个法,那段时间传那个法,上师安排下来我们就这样传。讲了这么多法,还没有真正看到对正法方面生邪见,或者不能接受空性的,一次都没见到过。所以上师已观察好法器之后,他就会抉择,安排下来,这方面也是不会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以前有一个美发菩萨,他对医术非常精通,有一次有一个妇女,她的丈夫在取宝的过程当中死了,她就非常的悲痛,每天守着尸体痛哭,后来疯狂了,菩萨想要救度她,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起到作用。最后他仔细思维她的病根到底在哪里,主要是对丈夫的贪执,所以就命令她背着丈夫的尸体,一直不要离开,半年之后,尸体全部腐烂,有一天这个妇女突然看到尸体成了腐烂的骨架,她马上就清醒过来了。通过菩萨的善巧方便,她就恢复了正常。菩萨也是观察了她那个时候对哪个法最执著,就相应这个法让她去做,最后通过这个法让她醒悟。同样菩萨在调化众生的时候,他也会观察这个众生对哪个法比较有兴趣,再给他传讲,否则容易失坏法器。
这方面我们平时也应该注意,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意义我们应该熟悉,因为我们必定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时候是道友来提问题,有的时候一些新来的居士提问题,如果我们单单是自己喜欢的法给他讲,就不一定对他有利益。所以还是应该观察。
只要是凡夫位,还是要认真作观察的。有的时候我自己对这个方面就没有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方面必须要做的,符合于解脱道的,就给别人讲,实际上有的时候观察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是要看他们相续当中的意乐,他们对哪种法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趣入,就给他着重讲这方面的,这样就对自他都会产生利益。
当然这个方面如果要观察的话,必须要有比较微细的智慧,还要有悲心,这二者具足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否则,自己智慧很粗大的话,有的时候微细之处观察不出来。
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就好像一个母亲对她生病的儿女是非常疼爱的,如是一切菩萨对一些烦恼深重的恶劣者是特意悲愍。这个方面就讲到了菩萨的一种特性,对烦恼深重的,经常造作恶业的众生,不但不嫌弃,反而在内心当中经常忆念加持,愿他们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当中好好学佛,相续当中好好生起善法的功德,这个是菩萨心中诚心诚意生起的,没有丝毫造作的。
这里的比喻就是,母亲如果有很多儿女的话,她对其他健康的儿女不会特别地去眷恋或者疼爱,对她身边的,特别可怜的,处在病痛当中的儿女,母亲就特别疼爱,经常好吃好穿,好言好语,长时间地守护在他的床前,做很多很多疼爱的事情。菩萨也是同样的,为什么“特意愍恶者”呢?讲记当中讲到,对根性比较利的,他的福德也比较深厚,智慧比较敏锐,相续当中具有悲心的,真正的法器的弟子,因为他比较自觉,上师所讲的这些,他马上就会趣入,上师对这样的弟子不需要很操心,有的时候给他讲一次就管很长时间,他的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会如法的。所以稍微出现一点不如法的时候,稍稍地说一下,马上就会趣入。上师菩萨对这样的弟子是很放心的。
对相续当中充满烦恼的,或者行为不是很好的,就很操心,就想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他舍弃烦恼的状态,怎么样使他趣入正法,这个法怎么样能够融入他的相续,他就会想很多方法,有很多计划,想逐渐逐渐调化他。所以在这样的烦恼炽盛的弟子上面花的心血是最多的。
虽然上师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针对这两种不同根性,不同状态的众生,他赐予加持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信心非常猛烈的,非常清净的弟子,他恒常以欢喜心来赐予加持。上师诸佛菩萨对非常听话的,或者非常优秀的弟子肯定是很欢喜的,不用怀疑的。既然很欢喜的话,他就会用欢喜心去加持。这样具足清净法性的弟子,通过上师的欢喜心摄持之后,他就很快会解脱的。
针对烦恼深重的人,他是以悲愍心来摄持的,主要是从悲愍心的角度,因为他很可怜,不知道取舍,他的行为和佛法相违,所以经常对他产生一种悲愍心,经常想到怎么样使他离开这样一种痛苦。如是针对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加持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对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成佛的菩提心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这里讲到的是菩萨的一种特性,当然这必须要具足大慈大悲心,没有大慈大悲心的话是做不到的。也许你一天两天能做到,鼓起勇气去调化恶者,但时间稍微一长,你说一次两次、五次六次、十几次都没有听从你的教言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很容易就退心,“算了,反正我现在能力也就这样,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力了,现在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就很容易放弃了。但是真正相续当中有无缘大悲心,大悲心非常猛烈的菩萨来讲,他绝对不会放弃的。我们在很多大乘的经论,比如说《庄严经论》、《菩提道灯论》等等当中讲到,菩萨为了一个众生,他会住世无量劫。就是为了调化一个众生,无量劫当中他不会放弃精进,直到把他从轮回中救出来为止。这个时候他还不满足,他还要去救度其他众生。所以菩萨的心是特别勇猛的。
现在我们也是同样,实际上我们也是处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现在遇到上师苦口婆心地给我们教导,给我们传很多法,要这样做、那样做,乃至于吃饭的时候不能站着吃等等,这些微细的行为都来给我们指点、教化,生怕我们误入歧途。实际上就是以前发了愿:“我有度化这些众生的责任”,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和上师就结缘了,结缘之后他就有责任了,所以生生世世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度化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处在这种状态当中的时候,也应该好好想想上师的这种悲心,上师的这种精进,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这一世当中我们没有被上师调化,肯定下一世当中上师还会继续调化我们,乃至于我们到清净的解脱地为止。确确实实我们去观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遇到上师对我们这样好,肯定是以前有这样的一种发心、发愿。
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了解到上师的种种方便、悲心,好好地听从上师的教导。上师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弟子好好解脱,我们现在如果对上师的种种方便不了解,反而做种种邪行的话,一方面讲,乃至于没有度化你之前,他不会放弃你的,但是从世俗的显现上来讲,有的时候会生起厌离心趣入涅槃。最究竟来讲,他不会放弃你,但是从暂时来讲,他会有这样的一种示现。因此,我们有这样殊胜的机缘的时候,好好听从上师的教导修法,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事情。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首陀罗女人,她有六个儿子,前面五个儿子都是非常听话、非常优秀的,而且能够自食其力,第六个儿子他的相续比较恶劣,行为比较不如法,经常在外面干很多令母亲操心的事情,所以母亲对前面的五个儿子都不是很关心的,她日日夜夜想的就是怎么样使第六个儿子改邪归正,怎么样使他不受到国王的惩罚,用很多善巧方便想要把他救度出来。
从比喻我们可以知道,上师有这样一种愿心,我们如果也有这样向上的心,想和上师相应的话,这两种因缘一聚合就很容易解脱了。如果单单是上师一个人在那边努力,我们根本就不管,这样就肯定没办法相应的,自己就很难获得解脱。
壬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跟随众生不同的意乐,显现不同的行为,或者作为众生的弟子,或者做他的上师,不管怎么样,通过种种方便,直到令有情通达法性为止。
如何做众生的弟子呢?有些众生是非常傲慢的,所以菩萨显现做他的弟子,在他面前听法,很多事情请示他等等。因为菩萨本身就是乘愿而来的,他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很多很多优秀的功德,发心、行为等等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显现成这个众生的弟子的时候,他很多行为一段时间之后绝对会显出他非常优秀的一面,他的上师一看弟子方方面面都超过我了,通过弟子的言专身教,他就会放弃傲慢。放弃傲慢会怎么样呢?就会诚心诚意地趣入正法。一旦趣入正法,菩萨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就不管通过什么方便,不想什么身份不身份的问题,他不会想“我是菩萨,我是高高在上的,我已经获得了殊胜的功德了,怎么可能给一个傲慢心很重的凡夫做弟子呢?”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能够度化众生,只要能够使你入正道,他就会去做这种事情。
对一些比较清净的,比较有信心的人,就直接显现为他的上师的形象,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弟子比较有恭敬心,所以上师一说马上就听从了,他也不会有很多分别“上师让我做这样的事情,到底会不会有恶因果?或者以后会不会有痛苦?”(录音中断)“上师让我去杀生,会不会通过这个造很严重的罪业,堕地狱啊”等等,根本不会这样想,就是上师说一句他就做一句。因此,通过种种方便,菩萨显现为上师的时候就是从这个方面度化众生的。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前两句是从弟子和上师两个方面做比喻,做例子来宣讲的,实际上菩萨还有很多很多方便的行为来度化众生的。讲记当中讲到,有的时候甚至显现国王、王妃这样一般的众生形象,令众生逐渐趣入正道,逐渐使他们获得解脱。
在佛法当中也有很多上师显现很多稀奇的行为令有情通达的。比如说在禅宗当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时候有把弟子的脚压断,当即使他证悟法性的也有。还有通过吹蜡烛的方式。
还有一指禅的故事,他的弟子效法上师,别人问他什么是佛法的时候,他就竖一个大指说:“就是这个。”他的上师知道之后,肯定相续当中就想怎么样调化他,而且弟子肯定善根也成熟了。上师突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就把手指伸出来,伸出来的时候,上师用一把刀马上把他的手指砍断了,他正在痛的时候,上师又问:“什么是佛法?”,他把手指伸出来,看到自己的断指的时候,就证悟了。像这样的方便我们想也想不到,但是菩萨就用这样的方便令众生证悟了,特别的稀奇。
还有《西藏生死书》里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弟子特别笨,怎么样宣讲也没办法了解法性。有一天他的上师就让他背一袋很重的青稞一直往山上走,中间不能停,不能休息,他就听从上师的教言,因为他虽然很笨,但是对上师的信心特别特别清净,他就背着青稞一直往山顶上爬,虽然在路上特别累,特别想休息,但是他一直牢记上师的教言,不能够停,不能够放下来休息,所以他一直往山上走。一旦走到山顶上,他把青稞一放下来的时候,那一刹那就现量见到法性。他就很高兴地跑到上师跟前,给上师汇报。上师说:“看来你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看来好像没什么意义似的,但是上师有很多很多殊胜的方便,令有情通达。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推知,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很多分别,按照上师的种种要求去做,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师的一句话,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现量证悟法性。我们通过以前高僧大德的公案一推知就是这样的,事先没有给你通知,你做完这个事情,我就给你加持开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因缘一归聚,你对上师的信心平时就很清净的时候,就说明在对上师生起清净信心的状态当中,你就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习气,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障碍,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圆满而已。你做很长时间对上师依教奉行的事情之后,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每一件事情,每一步你都在清净自己的罪障,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而已。就是这样一种因缘聚合的时候,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听从上师的吩咐去做的时候,就通过一件小小的事情,你就成佛了。
这方面非常非常稀奇的,我们有的时候不知道,认为我应该怎么做,实际上自己的分别念是绝对不对的,应该听从上师的教言。
我们看很多传记,我是很喜欢看传记的,并不是说我喜欢看里面的精彩故事,一方面是喜欢看,一方面我喜欢看里面这些大德是如何依止上师的教言去做的,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去证悟的。看这些传记的时候,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看完之后就知道实际上有很多窍诀在里面的。所以上师有很多方便令有情通达的。从这些颂词我们都可以知道,他有很多隐含的窍诀在里面,怎么令上师生欢喜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是直接从佛法当中所产生的。
还有些世间的方便,比如说对一般的众生暂时没办法以佛法调化的时候,就显现为一般的世间人,不信佛法的人等等。比如世间的很多歌星,李连杰之类的影星,很难讲是不是菩萨的化身。有的时候对一般的人很难以调化,没办法直接给他讲佛法,菩萨就显现成这样一个人,令一般的众生产生一种欢喜,使他的印象很深,天天在观想他们荧幕当中的动作,或者他们在电视镜头里的种种行为,印象很深,就通过这个结上甚深的因缘,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就通过这样的善缘把他们度化了。
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有的时候,显现为大路,显现一座桥,很多众生从上面走的时候,就和菩萨结缘,有了缘就可以度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从很多方面令有情通达。
比喻中讲到良医非常善巧种种的医疗方式,针对很多病人,他首先会观察他的病因,针对病因施以种种方便进行治疗。菩萨也是同样的,他观察众生的根基意乐,随顺他们的根基意乐,什么时候他的善根成熟了,马上给他传一个马上成佛的法。如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传一般的法,传因果法,或者传修心法,或者传菩萨行的法,只要他们相续慢慢调柔,慢慢开始成熟的时候,就给他传一个马上解脱的法。所以菩萨是观察他的因缘,根据他的善根、意乐这样去做的,反正所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是虚耗的,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一件也不会做的,一刹那也不会做,一点也不会做。菩萨的相续当中真的有这样的功德,而不是吹嘘。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好像世间的良医,他不能治愈的症状是很少的,比如以前的华佗、扁鹊等等,他们医术很高,只要经他们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痊愈的,一方面他们的医术非常精湛,一方面还有很多善巧方便,这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方法,只要能把这个众生的病治愈,他就会如是去用,所以他的能力是很大的。
同样的道理,“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有善巧方便能力的菩萨,不是他所化的众生也是非常少的。可以说从究竟来讲,没有一个不成为他的所化的,全部都要成为他的所化。因为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空性智慧,有殊胜的悲心,还有如何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这一切全部都具足。尤其是他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进心。所以通过这样的很多因缘观察的时候,绝对每个众生都要受到这个菩萨的教化。
但这个地方“非所化甚少”的意思就是有些时候菩萨在今生当中不一定对每个众生都有利益。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受佛陀的所化,上师有很大的功德,很多众生就见不到,像这样也没办法成为所化。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今生当中不能度化,但是只要和菩萨结缘,绝对会被度化的。
《庄严经论》当中讲到一禅提,断种性的众生,如果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来讲的话,像这样断种性的众生永远不可能解脱的,唯识宗是这样承许的。《庄严经论》当中抉择的时候,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讲到有这样断种性的众生,但是后面在第四品菩提品的时候也讲到每个众生实际上都有如来藏,那就证明每个众生都有解脱种性。一禅提,或者断种性的众生暂时的时候,他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的,绝对有这样的众生。
我们现在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众生根本对佛法产生不了信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就是断种性的人。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他相续当中毕竟有如来藏的缘故,在这个过程完了之后,他和菩萨结缘的这种善根力一旦开始发芽、成熟,这个时候就被菩萨所度化了。所以实际意义来讲,菩萨不能度化的众生一个都没有,因为他悲心增盛,每一个众生都会受到他的教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菩萨的善巧方便,没有不能度化的。
在比喻当中讲,一个王子对一个妇女生起贪欲心,但是没办法满他的愿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吃饭,不睡觉等等,身体开始垮下来了,这个时候,有很多良医通过很多方便去治疗他的病的时候,因为不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单单从他的身体上去施以很多药物是没有办法马上见效的,最后龙树菩萨,他因为是个菩萨,共同说法是初地的菩萨,他有殊胜的智慧,有悲心、有能力,他了解了病因之后,逐渐逐渐施以很多善巧方便,把王子的病就治好了。
所以一般世间上的很多众生,被身语意、贪嗔痴所困缚的患有重病的众生,一般世间上的导师是没办法治愈的。他也许只能让他们修修禅定,或者使他们修一些世间法,表皮上使众生获得一点安乐而已。就像其他的医生治王子的病的时候,就在他的身体上面治,实际上对他的病根根本没有着重。所以世间上很多外道的导师,实际上是没办法真正对众生有利的。菩萨就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善巧方便,身体方面也施以加持,心相续方面也施以加持,开示如何真正解脱轮回的殊胜方便,这样才可以真正使众生的贪嗔痴的疾病从根本上遣除,使众生从疾病当中痊愈,就像龙树菩萨治愈这个王子的病一样。
这个方面都是说到菩萨的殊胜功德。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对一些懈怠的弟子必须要通过各种方便去策励,鼓励他们,使他们修行善法,断除恶业。如果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因为懈怠懒惰,而没有使他所化的众生获得种种善法而堕入恶趣的话,这个就是智者的所呵斥之处。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在菩萨的行境当中,也就是菩萨发起菩提心,修持种种菩萨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有由未策励”,如果有一部分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懒惰,没有加以策励,堕入恶趣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智者所呵斥之处。
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菩萨发了菩提心,要担负度化一切众生的责任,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愿心,肩上有这样一种重任。所以在这样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一切众生都是他所护持的对象,当然必须用各种各样的方便加以护持。所化众生如果是贪心、嗔心等等比较猛厉的时候,菩萨需要用各种善巧方便来息灭他的烦恼,如果这些所化众生比较懈怠的话,菩萨也需要通过各种方便,有时候用爱语,温和的语言来进行鼓励,有的时候要用比较严厉的语言来进行呵斥,不管怎么样,要使所化的对境发起精进心,修持善法,断除恶业。菩萨是必须要这样去实行的。
如果在菩萨的所化范围当中,有些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堕入了恶趣,这个就是智者所呵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菩萨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他所化的弟子还是堕入了恶趣的话,这个不是智者所呵的。这个地方智者所呵的,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应该好好去实行,没有去实行就应该受到呵斥。
佛陀当年在世的时候,用各种方便使他的弟子趣入正法,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众生堕入恶趣、堕入地狱等等,但是这个佛陀方面根本没有过失。过失在于弟子没有听从上师的教言。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没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到,大商主带领其他的商主去取宝的时候,在整个队伍当中如果有些生病的人,或者各方面有困难的人出现了各种违缘的时候,商主如果对他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对落伍的人根本不予管理的话,那么这个方面肯定成了智者的呵斥之处,这是不对的。因为以前的大商主,他有这样的责任、义务保护其他去取宝的商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经常化现成大商主带领其他很多小商主去取宝,所以大商主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负责保护其他的人。这就相当于菩萨一样,菩萨带领众生在趣往菩提道的过程当中,就必须从各方面去关怀其他弟子。如果是通过菩萨自己的懈怠,没有好好管理的话,这个就是智者所呵的。比喻和意义对照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
这就是讲到了悲心增盛的果,第一个小科判是从正面进行抉择,如果悲心增盛的话,可以度化所有的众生。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反面,如果他悲心没有增盛,如果他没有策励的话,就是应该呵斥之处。所以从正面我们应该了解悲心增盛的功德,从反面也要了解没有策励的话有如是的过患,了解之后才可以相续当中对发起大悲心生起一种殊胜的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