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7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没有课,然后星期一,也许没有,但大家还是晚上照样先念诵吧。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到时候再给大家通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应该不耽误大家的。一般来讲应该是有的,星期一还是讲《如意宝藏论》,后面再看情况。
今天我们讲《楞严经》的观察五蕴,因为这一卷当中讲五蕴,然后下面讲六入、十二处、还有十八界,每一个道理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我们学的《俱舍论》《智者入门》和其他的有一些法当中只是讲一个现相,它并没有像《楞严经》那样讲一切法最后就根本不成立,没有这样的义理分析。所以《楞严经》有些观察的方法跟《中观根本慧论》比较相同的,《中观根本慧论》也是依靠理证来进行抉择轮涅所说的一切万法最后一无所成,要抉择大空性。那么《楞严经》当中也是,讲的这种方式也确实有点儿相同,以理证的方式来抉择万法为空性,包括我们的这种觉性。
我们前面一直是讲这个觉性,它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不是和合与非和合而产生的。这个道理已经讲完了,现在正在讲抉择五蕴。
抉择五蕴的时候,昨天最后一段,我有一段好像当时解释得不是很满意,最后一个吧,说是“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这句话,我昨天可能解释得不是很满意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如果眼睛当时没有见到空花的话,空花就变成了一种遮障,遮障的话,它就遮障了虚空,又遮障了眼睛。那这样的话,你见到空花的时候,其实你的眼睛不应该有遮障,因为你如果眼睛有遮障的话,那肯定不合理的。“云何晴空,号清明眼?”如果你的眼睛有遮障的话,那怎么会说无云的晴空呢?或者是清净的眼根呢?它肯定没有遮障的,如果有遮障的话,怎么会说晴天和净眼?
可能最后这一句,昨天我解释得我自己都有点不满意。当时好像讲的时候有点儿感觉似懂非懂的。有时候到了现场的时候,好像就似懂非懂的,也有这种情况。下来以后,昨天晚上我又思考,觉得我今天这句话,怎么刚才正在讲的时候突然就好像理路有点不顺,但是就直接这样讲下去了,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
今天我们继续讲。昨天是讲色蕴,色受想行识当中色蕴已经讲完了。今天抉择受蕴,受是感受的意思,受是领纳性的。我们《入中论》当中也是讲(师念藏文),它具有领纳的本性。那么在这里就开始用比喻来抉择,抉择的时候每一个五蕴先有一个概括性的,一个总的抉择,然后下面就细微的分析。每一个五蕴抉择的时候,先用比喻来概括一下,然后再进行分析。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他这里说譬如有一个人,他的手、脚这些都“宴安”,就是平平安安的,没有什么疾病,没有什么毛病,不仅是他的手足没有什么毛病,还有他整个的身体,“百骸”也是常调,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他的整个身体,他的心态也好,健健康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这样的这种感受,那么这样的话,相当于他就忽然就变成了好像忘了一切生存。
有时候我们觉得感觉比较舒适,身体也没有什么毛病的话,好像是自己都觉得是处在什么地方都自己都不知道一样的。一旦你头痛了的话,感觉有头了;一旦你脚痛的话,就发现脚痛了;冬天寒冷的时候觉得耳朵特别冷,这样的。所以他当时因为身体都比较就健康吧,比较适应、舒适,这样的话,忽然就把自己的生存都全部忘掉一样。
“性无违顺”,自己的这种身心,他的本性,就没有什么顺的,没有什么违的。如果顺的话就是快乐,就特别开心这样的;违的话,就是不开心、痛苦这样的。他就处于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当中,没有啥乐的受,也没有什么苦的受,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这个时候这个人,他也没有什么原因,无缘无故地他就把两只手(因为他一直闲在那儿)在虚空当中互相摩擦。有时候我们一般两手自己摩擦、接触。
这个时候,因为二手摩擦的过程当中“妄生”,产生一种感受。一般来讲,我们先有触,触有了以后再有受,受有了以后开始有爱等等,它的次第都是这样的。那这样的话,他就无缘无故地在虚空当中摩自己的双手,互相摩擦。摩擦的过程当中,因为摩擦的原因,手里面就产生一种感受。
那这个感受是什么样?感受它这里有“涩”和“滑”,“涩”是一种粗糙的;“滑”,就是比较光滑的、润滑的;然后还有寒冷、热等这样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相。我们一般摩手的时候,夏天可能一会儿就觉得是特别热的感觉,自己都是感受得到的;或者说是你那个手你边摩的时候也有比较热的感觉,还有比较平滑的感觉。有时候我们手背摩的时候好像有点粗糙,有点不光滑的这种感觉。所以那个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感觉。
但是我们这种受实际上就是五蕴,下面略说的时候就说: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每一个都有一个这样的略说。然后下面就把这个道理进行分析。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这样的幻觉的感受,就是触觉,他的触当中产生的受,感受,就刚才热的感受也好,或者说是涩的感受,或者滑的感受。
这些感受,实际上它是现而无自性的幻化,它并不是从空中来的。因为你刚才空中这样摩擦的话,那是不是空中来的?还是从手掌当中来的?
我们感觉要么是空中来的,要么是手掌当中来的,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吧?因为他是刚才无记的状态当中也没有什么特意的我要做什么?没有这样的。这样的话,如果它有一个来源——刚才他这里讲的四种受,其实还有其他的受也可以——这些不是从空中来的,也不是手掌当中出来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下面进行分析的时候,先用空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再观察如果手掌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这两个抉择。如果这两个都已经抉择完了,那最后你的受确实也是得不到的。
其实在密法当中的话,就是找心的来龙去脉,心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怎么安住的?最后灭于何处?它这样的一种观察也可以。但是在这里的观察方式有点儿细,不同的。
他说如果你说刚才的这种触觉,刚才的这些不管是涩的触觉也好,滑的触觉也好,这些如果是空当中来的话,“既能触掌”,它接触手掌嘛,接触手掌的话,“何不触身?”因为虚空没有一个不遍的地方,那这样的话,它为什么偏偏找你的手掌?在其他地方,包括你的头也好、包括你的脚也好,包括你身体的其他部位,为什么不去接触?空哪里都有,它偏偏为什么到你的手掌里面去呢?
“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虚空它应该自由自在的,它无所不遍的,既然这样,它为什么是只选择你的手掌,其他地方不来?所以从这个地方观察,所以虚空它自己本来也是没有什么本体的,它肯定并不是找那个手掌而来的。如果找手掌而来的话,那没有道理说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不找,也没有这个道理。
而且我们的身体就处于在虚空当中嘛,一直在虚空当中,因为虚空是无阻碍的这种法相,这样的话,为什么你的那个手掌里面才出来?所以,首先说从虚空当中来的话,好像这个道理确实是不成立的。如果虚空当中来的话,那我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都是处在虚空当中,为什么也不触热,也不触冷,不触涩和滑?
然后第二个方面分析。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如果你说是手掌当中出来的话,那掌中有的时候,他刚才的这四种感受已经出来了。那为什么偏偏要观待合掌呢?因为你没有合掌,没有摩擦的时候,没有出现。怎么会是要观待合掌呢?因为手掌是有的嘛。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
他说如果是从手掌里面出来的话,因为手掌出来的缘故,当你合掌的时候,你的手掌,它自己也应该了知。因为掌中出来的话,那掌应该是它出来感受的本体,它应该有这样的功能,这样的话,那你合掌的时候,手掌它自己应该知道:“哦,现在就发生热性,发生冷性。”应该知道的。并且它既然是掌中出来,那最后离开的时候,也应该接触于手掌当中。昨天我们也讲了,从何而来的话,最后也归入其中这样的。
如果这样的话,刚才说这些冷、热这些都是掌中出入的,掌中出入的话,那它还有很多过失。因为手掌是跟手腕、手臂,还有身体的骨髓、肌肉,这就全部都有联系的,那这样的话,刚才的这些感受,从手臂、手腕、骨头、骨髓这些当中应该来来去去,那么这些应该觉知它的这种——现在是从手腕进来了,然后一直到手臂当中,一直到骨髓里面。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这个感受来来去去,就像我们有些人好像肚子里面有什么昆虫,自己有感觉它在蠕动那样的,你应该要感觉得到它的踪迹:“哦,现在它在手腕当中”,“现在它在手掌当中”等等这样的行踪,也应该有痕迹。就像我们现在疫情当中发现有些病人,就马上他的行动轨迹也能调出来一样的。
所以,如果它真正是从手掌里面出来的话,那它是怎么出来的?出来的时候是从哪里出来的?最后它离开合掌的时候回去,是左手当中去,还是右手当中去?应该知道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受蕴实际上是虚妄的。“若见无受者……云何爱不灭。”(“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也是寂天论师说的吧,如果见到无受者,就是如果见到受没有的话,云何爱不会灭掉?因为爱是依靠受而产生的,而受是依靠接触而产生的。所以说它实际上也是没有实性的。
应该是在《入行论》当中说是:“若触非真有,则爱(受)从何生?”(“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如果触没有的话,那么爱(受)怎么会产生的?为什么众生一直追逐尘劳?为什么还要苦苦地伤害他人等等,后面不是已经讲了嘛。
所以我们对感受确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的时候,原来我手摩擦的过程当中,当时的这种冷也好、热也好、乐也好、苦也好,这种感受最后观察其实也并不是来自于手掌,如果来自于手掌的话,有这个过失,如果来自于虚空的话,也有这个过失。那这样的话,它没有一个实体的来源,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他没有生出,不可能有他的本体存在的。
所以通过这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也应该知道我们众生每天都是急急忙忙,来来去去都是追逐什么?追逐我们的快乐,然后避开我们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受它自己的本体的话,一直是被它束缚着的。《俱舍论》当中也是讲到,出家人以想束缚的,作为在家人,以受来束缚的。
其实是现在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很多人只要生长在这个世界上的话,很多人都是被受困着。这样的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学习《楞严经》,认识各方面的一些教义,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也可以获得解脱。
我看到以前有一个叫做是郑夷甫,是个在家人。他也是从小对佛有特别虔诚的信仰,后来听说佛印禅师他是笑着而示现圆寂的,他自己也觉得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然后到处去求学、参访。后来在一个禅师那里听《楞严经》,听《楞严经》以后,他也学了,读了一段时间。这样以后,应该开悟了。开悟以后,当他离开的时候说:“生死之理,我知之矣。”意思是说是生死的道理我就非常明白,说完以后他就沐浴更衣,然后身体立化,他就站着而示现圆寂的。
汉地的一些不但是高僧大德,出家人当中有些确实是通过学《楞严经》而示现圆寂的时候出现种种相,已经有开悟的,而且我们在家人也有很多的真实的公案。通过《楞严经》,到最后真的是已经获得生死自在。“生死之理,我知之矣。”是吧?生死的道理就完全明白,非常自由。也就是生和死对他来讲的话,何时想离开都是特别运用自如。
所以说我想我们受的话,其实我们众生是很可怜的,为了快乐的这种感受,一直就奔波;为了灭除痛苦的话,也是一直奔波。如果我们不知心的奥秘的话,那么求乐避苦也是枉然,这个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学到这样的法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学这样的道理。
我看到德巴堪布的《入中论》的注释的后面说,比如说学因明,学戒律,还有学中观、学《现观庄严论》,还有——我看五部大论《现观》、《因明》、《俱舍》、《戒律》就非常重要的,但其中如果你不懂中观的要点的话,都是枉然。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或者说是对般若实相不了解的话,那其他知识都学也不一定特别重要。而且中观实际上就像是山王当中的须弥山一样的,虚空当中的日月一样的,中观的思想,在所有的佛教当中,也是最深的一个精髓,这个大家应该明白。
所以在这里,其实《楞严经》也是归根结底按照显宗的观点来以理分析,抉择万法为空性,这么一个道理。那么我们把受蕴已经抉择完了。
接下来过后我们讲想蕴,抉择想蕴。其实想蕴的意思,《入中论》里面说:“想谓取舍像”(“想谓能取像”),一般都是我们取像吧,用意识去执著这是白色的、这是红色的,刚才这种乐的感受的话,“这就是我的乐受”,“这就是我的苦受”,它把某个法有形像性地去执著。想蕴的相是这样的。
那下面也是一样的,想蕴分析的时候,首先有个略说,下面有一个广说分析。略说的时候,佛陀说: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
这也是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谈说”,别人说起来了,说起来了什么呢?“酢梅”,就是比较酸酸的,我们好多人都应该知道的,酢梅是一个比较酸又甜的这么一个,也是一个水果吧。以后你们自己也吃一吃,学了《楞严经》以后,看看是不是酢梅卖得也是很好。
这个酢梅,别人这样说的时候,那个听者马上就有一种感觉。人一般好多都是有生理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吧,比如说到特别酸的东西的话,讲着讲着最后都是感觉有点酸;然后口渴的时候,一讲到好吃的东西的话,就马上也想吃这样的,口中水都开始流出来了,想吃吧。
同样的道理,还有别人讲了以后自己思维“踏悬崖”,万丈悬崖,特别陡的那种悬崖的话,那你的脚心也带有一种“酸涩”,有一种酸酸、害怕、恐惧的感觉。
确实也是会有的。我以前大概是可能二十几岁的时候去过阿坝州,应该是马尔康县的一个寺院吧。他们经常要出去周围,出去的时候要骑着马。骑着马的时候,有时候下面是河,上面是悬崖当中有一个细细的一条路,这个路上面骑着马走的时候,那些当地的老百姓,包括当时的马,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马的蹄子在那个石板上接触的时候,就蹄叉、蹄叉,骑着那个马的时候特别特别害怕,好像真的人和马全部都是要掉在下面。因为下面根本看不到什么地方,只看得到河,在那个河的上面悬崖上一个细细的路,到了目的地一想起来的时候,还是特别害怕。
就像现在有些索道,索道下面是玻璃,有很多人也特别害怕。所以意思就是,实际上刚才听到酢梅的这种声音,也是流出口水;或者说是听到万丈悬崖的时候,脚心都是有点酸,这种害怕的感觉,这也是有的。
大家也知道汉地有一个叫做是望梅止渴。以前在三国的时候,曹操他当时是带着1万人的军队出兵的时候,路上一直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后来他们喝的吃的全部都没有了,很多人都马上已经就不行了,就没办法前行。这时候他就开始说,你们就快走吧,我们前方有一个梅子林,草莓,或者是酢梅的林子,很快就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当时可能没有到梅林,但是大家一想起了以后,好多军兵口里面开始自然流出口水,然后他们就自然就解渴。最后到达目的地,也有这样的说法吧。
实际上确实是我们的这种想也是这样的。想蕴刚才讲到两个案例。一个是听到酢梅的这种声音的时候发出的口水,其实它也是无来无去的;然后还有刚才感觉一种酸涩的这种想。这个是想(蕴),刚才是受(蕴),反体是不同的。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怎么是这样呢?下面就开始分析。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那么下面我们进行分析的时候,你刚才感觉流口水,那这个来源是怎么来的?是从梅当中产生的,还是从口里面产生的?只有两个途径,除此之外也没有。听到的声音,声音也没有这个作用。
这样的话,其实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不是从梅产生的,也不是从口当中入的。怎么这样呢?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如果你说刚才的流口水,实际上并不是其他因缘产生的,就只有梅当中产生,梅它有能产生口水的这样的能力,这样的话,梅它自己结合自己,应该自己谈起来。因为它当中产生的话,它自己说就可以,为什么是听别人,观待别人说呢?这没有必要的。因为既然是梅产生,那它就自己说:“现在我开始要出现了,你们谁想吃?”梅它自己说就可以,为什么是其他人在这里说?这个原因没有的,凭什么别人来说?因为这个是梅产生的,那别人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啊?这也不合理。
【若从口入,】
如果不是梅产生的,刚才不是口里面流口水的,那这样的话,口当中产生,那么——
【自合口闻,何须待耳?】
他自己的口中产生的话,那他的嘴唇也好,舌头也好,应该口自己要听到声音,为什么是非要让耳朵来传达?这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因为耳朵它是耳根,跟口完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口当中产生的话,应该口它自己听得到的,就不应该用耳来传导。
【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如果你说这个并不是口听到的,应该是耳朵里面听到的,耳朵里面听到的话,那为什么这个水不从耳朵里面出来,为什么偏偏从口里面出来?
所以其实这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能直接反驳是有点儿困难的,但实际上缘起就是这样的。在名言当中,未经观察的时候,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是可以出来的,但是这种因缘实际上也是空的,没有一个实质的。阿难一直认为有一个实有的东西,有一个实有的东西的话,你当时的这样的这种想,我们一直说,刚才流口水就是他心里面执著一种像,那这个像从哪里来的?
那同样的道理——
【想踏悬崖,与说相类。】
那刚才这个万丈悬崖,你们觉得发酸的这种感觉很害怕,脚底发酸的这种感觉,也是通过上面的口中流口水的这样的这种观察可以推理。
像长水子璇他们的注释当中也是一样的观察:我们的这种发酸,是从悬崖当中产生的,还是从脚底产生的?如果从悬崖当中产生,那为什么悬崖它自己听不到它的这种恐惧的状况?为什么是非要有一个人来说?因为它是悬崖产生的,跟悬崖它自己有关系的。如果不是悬崖产生的,而是脚产生的,那为什么不是脚底能发现,听到悬崖的恐怖呢?为什么是心会想它或者说是别人说了以后自己去思维,然后就开始有发酸的感觉呢?这个也是不合理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通过以上的这种观察,实际上想蕴也是虚妄的,确实是不成立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
就像《入楞伽经》当中说:“心生种种生,心灭种种灭。众生妄分别,无物而见物。”众生的虚妄的分别,没有什么事物而见事物,“众生妄分别,无物而见物”,其中说的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世间上的所有的执著的人,不管是人也好、相也好、流口水也好、想吃汤也好、想吃巧克力也好、想听音乐也好,或者说是看世间的美色也好,或者说是接触非常柔和的东西也好,凡是去执著的这些,所有的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依靠两种法而产生的,但实际上如果从它的本体去观察,或者说从它的来源去观察的时候,这个法是不成立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想蕴,确实它的本体是了不可得的。
这是我们讲到了色、受、想,五蕴当中的第三个蕴已经讲完了。
接下来我们讲行蕴。大家应该知道,月称论师说:“行即能造作”,行蕴主要是能造作。“能造作”恐怕也不是特别特别懂吧?《俱舍论》当中说是除了四蕴以外的所有的有为法就叫做是行蕴了。
记得《智者入门》当中行蕴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相应行的行蕴,与心相应的行蕴,像51个心所这些都是属于在行蕴当中;还有不相应行,《俱舍论》当中有14个:得、不得,命等这些,《大乘阿毗达摩》当中再加上10个,总共有24种。上下《俱舍》所有的不相应行,总共有24种。
其实这些不相应行全是一个过程,比如说得,它得的过程认为这是一种法。因为它是有情法也不能说,无情法也不能说,或者说是其他的法里面不包括,但是它确实是一个有为法。这样的话,一般行,除了五蕴以外的这些法也可以讲。有时候这个行是指所有的万法——诸行无常,诸行痛苦,这个时候也有所有的法的意思。行其实它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阶段叫行蕴。这里不知道讲的怎么样,也是一个略说和广说分析吧。
首先略说。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
他说,比如说是有一个湍急瀑布,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山特别陡的地方,水的这种瀑流,它的波浪是相续不断的。那它的这种不断,其实前际和后际是不相踰越的,它并不是前浪跑到后浪,后浪又追到前浪去,它不是这样的。水自己是自然有规律的,整个上下前后不会错乱,它应该是特别有规矩的,不会踰越的。
这个我们都知道,你比如说去一个地方,路边的暴流,或者说是这种悬泻,大家都知道它们的这种流水它还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我们人有时候超车一样的,开心的时候就不断地超车,不开心的时候,一直跟上一个拖拉机慢慢慢慢开的,不是这样的。它是有规矩的,有一个规矩。整个暴流它的过程叫做行。
【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其实行蕴也是这样的。它的整个过程的这种规律也是这样的。其实它看起来是有一种存在的,但是它有它自己的一种规律。
那下面就分析,刚才前面好像看起来是有一种规矩,行蕴也是这样的,跟前面的一个略说有点点不同吧。不过他这里也没有完全分析,相当于是一个叙述的,因为他略说的时候,他只是把这个问题给大家展示一下,下面开始进行分析,这样的。
显现上行蕴也是这样的,显现上是我们前面的想蕴也是这样的,受蕴也是这样的,色蕴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也是不成立的。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这个有点不同,前面的那些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破完了。这个有四个方面。他说这样的这种暴流,这样的流水的本性,其实瀑布它是从四个方面分析不能成立的。怎么不能成立?它并不是从空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因为水而产生的,也不是非水而产生的,还不是离开水和空而产生的,这四个方面去观察,其实暴流是不成立的。
怎么不成立呢?下面就开始继续分析。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如果你说刚才那个暴流在虚空当中,因为我们有时候看到暴流还是跟空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能是不是空当中产生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他是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么“则诸十方无尽虚空”,十方哪里都是,虚空不遍及的地方十方都是没有的,东南西北到哪里去都是没有的。那么这样的话,如果它是虚空产生的话,那十方的所有的虚空都变成了这个流。因为它里面产生的话,那它当中肯定有暴流,那这样的话,十方虚空都变成了十方的暴流。
如果这样的话,整个世间自然而然全部都已经被吞没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水路空都是可能没办法成立的。因为你说是暴流是虚空当中产生,那虚空到处都有的,所有的虚空都变成暴流的话,那我们这个世界哪有?哪有地球,哪有山河大地?全部都被它隐没了。最后人类就已经变成了世界末日了,全部都是被一个水吞没了,那这样肯定是不敢承认的,暴流的来源是虚空肯定不能说。
其实这里的有些推理方法也是挺有意思的吧。大家在辩论也好,或者说是互相辅导的时候自己也应该这样学。我觉得学《楞严经》的话,应该很多人,让他聪明起来了。还有我们经常读这些古文的话,可能汉语的水平也会稍微好一点吧。
我本来读汉文,我很费劲的,但是这几年《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这些读的话,稍微比以前好一点。当然好是好不了多少,接近二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拼音的一个放牛娃娃,变成好是不可能的,但是确实我们就不断地去学习这些的话,如果你《楞严经》这个古文的道理比较明白的话,其他的经典可能更好读一点儿,因为它的文笔比较有特色。
他前面的推理,如果说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十方世界都已经隐没了。有时候我们辩论的时候也是,不一定是非要讲这个,你就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辩论,某个法是不是产生?如果产生的话,它是自体产生还是虚空当中产生?如果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什么什么……也可以这样辩论。这是第一个方面的。
第二个方面:
【若因水有,】
因为暴流的话,它前面有水的因,因为这个而产生的话。
【则此暴流,性应非水,】
他的观察也是跟前面有点不同的。所以佛陀的这种辩论方式,他就在稍微有一点不同的时候,他就马上切换到另一个上面。他刚才前面说,如果是虚空当中产生,虚空就涵盖所有了。在这里,如果从水当中产生的话,那就跟前面推理方式不同了。他说那这个暴流它的本性不应该是水。
为什么不应该是水呢?因为它从水当中产生,水当中产生的话,那水是因,暴流是果,因和果不是一体的。就像《指掌疏》里面说,水相当于是像父亲一样的,暴流相当于是儿子一样的,父亲生儿子,不可能是父亲生父亲,没有这样的。如果它的因是水的话,那暴流的本性不应该是水了。这个大家可能要稍微看一下,不然有点跟前面的理路有点不同的。
那如果这样话——
【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如果你说它暴流的因是水,但是暴流它自己不是水的话,那这种说法是肯定不合理的。他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意思是什么呢?“有”是能有,指的是水,“所有”指的暴流。也就是说,水和暴流应该是一味一体的方式来存在,这是我们现量见到的。这句话如果解释出来的话也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说暴流的本体是水产生的话,不应该。如果是水产生的话,那就像儿子和父亲不是一体一样的,暴流应该变成非水了。但现实当中,水和暴流是我们现量见到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有所有相”一个是能有,一个是所有。前面的“有”是能有,指的是水,“所有”指的是暴流。能有的相和所有的相,其实如今现量存在,它们两个是不可分割的。应该这样,好像藏文当中解释方法稍微有点不同,但是大多数的注释解释的是这样的方式。这个大家应该记住了。
这是第二种观察方法,暴流是水当中产生的话,不合理的道理。
如果不是水当中产生的话,那暴流就是水,这样合不合理呢?这样也不合理的。
【若即水性,】
如果暴流的本体是水的本性,刚才漂动的瀑流的本性是水的本性的话,这样也是不对的。怎么不对呢?
【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那么如果它是动摇的、漂动的,这个是水本性的话,那么当你水澄清的时候,当你水安静的时候,它就没有这样的流淌,它就变成一个静止的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不是水的本体了。为什么?因为你刚才说暴流是水的本性嘛,水的本性是暴流的话,那水澄清的时候应该不是暴流了,为什么?因为你刚才承认的是水的本性是暴流,暴流的本性是水。
这完全是我们因明当中的咬文嚼字一样的,有时候是稍微一个词就可以跟他这样辩论的。如果你说暴流的这种动摇的本性是水的话,那当水静止的时候就不是水了?有这个过失。这是第三个方面的遮破。
第四个方面:
【若离空水,】
如果你说离开了空,也离开了水——因为前面水的本性不能说,空的本性也不能说,那这样的话,我就最后一个选择,它就已经离开了虚空,也离开了水,暴流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话也不行的。
【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那不行的。虚空不遍及的地方是没有的,离开空而有一个暴流的话,不依靠空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应该没有的,所有的这些法都是在空间存在的嘛,所以“空非有”,这个也是没有的。
“水外无流”,除了水以外有一个暴流你要安立的话,这个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那怎么办呢?你看刚才说空中产生也不行,水中产生也不行,离开了水也不行,离开了空也不行,那是怎么样呢?这就是因果的不可思议。显现当中只要因缘具足,它没有一个道理,它是法尔理,自然而然依靠这些,比如说种子跟果之间,接触也不对,不接触也不对,但是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它现而无自性地会显现的。然后你真正去观察的时候,经不起任何的观察。这样一来在整个所知范围当中是没有一个成实的东西,原因是这样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这些行蕴,实际上跟刚才我们讲到的瀑布的水是一样的,我们要知道它是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
其实这些比喻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我们记性比较好一点的这些人,把瀑布就经常想,这是一个行蕴的这种表示;酢梅是想蕴的表示;我们手摩擦的这种是受蕴的表示;昨天我们讲色法的时候,大家也是知道的,眼睛看虚空的空花,这个就是色蕴的表示。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这些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经常也是生活在这些当中,生活在这些自然界当中,我们也会看得到一些各种酸味的水果、酸奶,这些也是看得到的;我们捏着眼睛的时候,空花也是能看得到的,或者是一直瞪着虚空当中,空花也是能看得到的;手摩擦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感觉,我们很多按摩的人一直摩摩摩,最后他自己的手也是特别热,然后别人的身体上面,使劲地这样搓的时候也会发热的。
但是这种热如果没有修行的人可能也无所谓,只是一般的,如果有修行的人,他就会捡来观修。就像我们世间人过路的时候,路边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他不会当做是用的。如果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他凡是见到的每一个草木,这个是治这个治病,这个是治那个病,他会一心一意地用来采药。修行也是如是的。这是我们把受、想、行讲完了。
下面讲最后一个识蕴,五蕴当中的最后一个蕴。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
这里讲一个比喻。识蕴也是相当于虚空一样的,用这个比喻。怎么是这样呢?我们人的意识,大家都知道每个众生都有眼耳鼻舌身识。识,其实跟虚空很多地方是完全可以比喻的。
比如说有一个人他取了一个叫做是“频伽瓶”,在《阿弥陀经》当中不是有一个鸟叫迦陵频伽嘛,一身双头的,那个共命鸟,是吧?可能形状是跟它有点相同,一个身体有双头的,这个是一个瓶子,因为它有双头,可能也有不同的识的进入,可能是这样。
如果是有一个这样的频伽瓶的话,那频伽瓶的上面的是有两个口的。这两个口把它塞住了。塞住了以后,里面都是装的什么?全部都是虚空。瓶子相当于是身体的表示,里面的空是意识的意思吧,这样的。它这个瓶子里面装了虚空,然后把瓶子的盖子已经塞住了,已经盖好了。
【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里面装了虚空以后,就路过千里,很远的地方远行,然后把这个虚空送给,奉献给,或者是赠送给另外一个其他的国家。
这样的话,我们觉得有这种感觉,在一个瓶子里面滿滿地装上虚空,然后路上很远的地方,送到别的国家去,这个不知道想说什么?可能有这种感觉,而且是装虚空的话——其实装虚空,我们好多人因为现在课本的教材的一些原因吧,我们经常化学实验,要么是瓶子里面有氧气,或者说是二氧化碳,把这个当做虚空,其实它不是虚空,它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其实里面它有一种物质。所谓的虚空,除了氧气也好,二氧化碳也好,所有的这些尘都没有,完全的这种空称之为是虚空的。那这样的话,你瓶子里面装虚空和不装虚空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其实识蕴也是这样。
【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下面怎么分析呢?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比如说我们从拉萨装一瓶虚空,然后来到喇荣。那么它实际上并不是从拉萨装虚空来的,也不是从喇荣把虚空加入瓶子里面的。刚开始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不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也并不是从这个地方入于瓶子的,不是从那个地方带来的,也不是从这个地方把虚空又再次装入进去的。不是这样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如果是从拉萨,我们抓了一瓶虚空拿来,然后储存在瓶子当中,就储存在我们的瓶子里面的虚空当中,那这样一来的话,“于本瓶地”,原来那个瓶子本地的虚空应该少了一部分,少了什么呢?原来在拉萨有一个亿的虚空,那么我们拿了一瓶以后,现在没有一个亿了,应该是99999999,所以他们那边虚空应该减少了一瓶。
但实际上有没有这个概念?不可能的。拉萨的虚空,我虽然用一个大瓶子把虚空拿来了——现在不是他们把喜马拉雅山把空气装在瓶子里面,然后日本,还有澳大利亚那里的氧,或者是有一些气体也装在瓶子里面,说这是进口的,这是高原的,如何如何,对身体如何好,对营养如何好。有些是什么矿泉水,多少多少万年前的一个水滴,然后这个卖多少钱。有钱的那些老板,其实我担心,因为我们也没有什么验证,好多说验证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好说。所以说现在确实是,拉萨的虚空或者喜马拉雅的虚空当中装了一瓶,然后下来卖:“这里面有虚空,你们买的话一瓶3万块钱。”“啊,要要要,我就打开,对对对,这里的虚空好新鲜啊!”可能会这样。
但实际上没有这回事吧,上面的虚空减少一个也不可能的,上面的虚空当中装了一瓶,这个概念也是很奇怪的。对吧?所以虚空从远方来装在这里,道理是不成立的。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这个长水大师解释的可以,其他地方的有些有点看不懂。刚才说拿一瓶虚空的话,那原来那边就要减少,所以这个是不合理的。“若此方入”如果你说不是从远方来的,是我们这里的虚空装入进去的,那这样的话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开孔倒瓶”,因为从那边拿来的那个虚空,到了这里的时候,我们打开瓶口,这个时候,原来的那个虚空要倒出来,要倒的话,如果虚空有实体的话,那应该能看见倒出来,它倒出来了以后,我才有机会把这里的虚空再装进去。
好像有些注释当中是这样的。因为他这里说“若此方入”,如果我们这里的,此方的虚空要入到那边的话,那彼方的那个虚空到了这里以后,就像我们坐班车一样的,那边的班车来了,来了以后,车上的人都全部下车,我们知道这些全部下车以后,再我们这里的人开始上班车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应该有发现的,但是没有发现那边的虚空倒出来了,然后我们这边的虚空入进去。所以这样一来,确实也是所谓的这种识蕴,也是不能成立的。
其实识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的这一世,我认为是我有这样的这种意识。但是这一世如果转到下一世去,那整个之间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地方的虚空要转到另外一个地方一样的,意识的这种本体,如果是有实相的一个东西转来转去的话也是不合理的。其实如果在这里这样讲的话,我们的如来藏、阿赖耶,好多的道理,慢慢慢慢可以深入。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识蕴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而生的。
这以上我们就讲了五蕴。
其实这个五蕴,也确实我们要值得观察。佛陀在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五蕴是真实存在的;然后二转法轮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大家知道是这样的;然后第三转和密乘的时候,五蕴的本性就像五如来,这么一个道理,这个很重要的。
我们一般在声闻乘,也就是在《增一阿含经》的时候也会讲(师念藏文):“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化。”《增一阿含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其他还有一个叫做是《五蕴譬喻经》,安世高翻译的有一个短的经典。它这个经里面,比如说是“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它有五个字来翻译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学中观的时候,其实真正通达五蕴的话,那到时候就真正(能了悟)五蕴皆空的道理。
密乘当中,就像《大幻化网》续当中也是讲(师念藏文):“金刚蕴分支,共称五如来”,金刚蕴的分支,金刚蕴的本体,其实是共称的五部如来。所以我们到了密乘的时候,并不是这样抉择的,所有的五蕴实际上是五如来。这是学过密藏续的人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要学这样的这种经典,应该一层一层地了达它的本义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第二卷已经讲完了,一般来讲《楞严经》的第一卷和二卷是经常比较难过关的。这个过了以后,后面会比较顺利的。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