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03课

 

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所宣讲的般若空性,具有隐含义和直接义。《现观庄严论》以地道功德的方式,详细宣讲了般若空性的隐含义;龙猛菩萨则通过《中观六论》细致阐释了其直接义。因此,要想真正通达世尊第二转法轮的直接义,必须通达《中观六论》,而《中观六论》的教义可全部涵括在《中观根本慧论》当中。《中观根本慧论》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一样,《中观六论》中的其他论典则像此人的手脚等肢体一般。

 

我们现在正在宣讲《中论》的第二十五品《观涅槃品》,还剩两品就学圆满了。在整个学法过程中,大多数道友都没有断传承,也听了所有的辅导课,这种学习态度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善始善终,圆满学完这部殊胜的论典。

 

前面对方提出,涅槃的自性既非有实法,也非无实法,而是有实无实二者皆非。上一颂遮破了非有非无的涅槃本体,下面遮破这种涅槃的能立,即遮破现证这种涅槃的补特伽罗或有境智慧。

 

丑二(破非二者能立):

 

若非有非无,名之为涅槃。

此非有非无,以何而分别?

 

如果非有实非无实的法称之为涅槃,那么此非有非无的涅槃依靠什么而分别呢?

 

对方仍然固执地认为,涅槃不是有实法,也不是无实法,而是有实无实二者皆非的一种成实法。

 

中观宗问道:你们这样“非有非无”的涅槃本体,究竟是由什么身份的补特伽罗来明了、认定,或者现证它的存在呢?换言之,能够证悟这样非有非无涅槃的成就者,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证悟者存在、不存在都不合理

 

如果回答成就者存在,即承许证悟非有非无的涅槃时,仍然存在证悟者,那就说明获得无余涅槃之际,人我还没有打破,仍然存在,这样一来我执也不可能破,如此就会有近取相续未断的过失,但对方是不敢承认这一点的,因此这种说法不合理。如果说证悟者不存在,那么在轮回中谁来证悟这样非有非无的涅槃呢?

 

◎以分别心或智慧了知都不合理

 

如果对方认为:证悟者虽然住于轮回,但仍然能了知非有非无的涅槃。

 

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我们可以诘问:这种所谓涅槃,究竟是以心识而了知的,还是以智慧而了知的呢?

 

如果是用分别心来了知则不合理,因为凡夫的心识是具备法相的法,也执著各种相,而涅槃是没有法相的法,以具备法相的心识,绝不可能了知不具法相的涅槃,有境和境不统一之故,所以不可能了知。假如以分别心真能了知涅槃,那也只能说明这种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因为凡夫人的心还有界限,没有超越戏论,所以不可能了知无戏论的涅槃境界。

 

如果回答说,是以智慧来了知也不合理,因为智慧的对境是无生空性,而非有非无的“涅槃”却是两种成实法的和合,智慧怎么能缘这样自性成立的法呢?绝不可能,因为智慧是超离一切戏论本性的。

 

既然这样非有非无的涅槃,以有限的凡夫分别心无法了知,与圣者的智慧又完全不符、背道而驰,它就不可能有任何立足之地。

 

以上是根据月称论师的《显句论》和麦彭仁波切《中论释》里的推理方式而做的抉择。

 

癸二(破所依之佛陀四边)分二:一、破佛陀之四边;二、以此所成立之义。

 

子一(破佛陀之四边)分二:一、破佛陀已灭度之四边;二、破佛陀住世之四边。

 

对方辩驳说:涅槃肯定存在,因为涅槃是依靠证悟者佛陀而现前的,比如,在娑婆世界中,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就是通过修行而现前涅槃。佛陀是涅槃者,其相续中现前的是涅槃,佛陀和涅槃之间是所依和能依的关系。既然所依佛陀存在,那么能依涅槃也应该存在。

 

但这种观点不合理,前面已经遮破了能依涅槃的四边,实际上,所依佛陀也同样远离了四边,下面就宣讲这个道理。首先破佛灭度以后的四边。

 

丑一(破佛陀已灭度之四边):

 

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

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如来灭度以后,不能说有实与无实,也不能说有无二俱和非有非无。

 

如来示现涅槃之后,到底存不存在呢?实际上,佛陀灭度以后,既不能说存在,也不能说不存在,有无二者兼具以及非有非无也都不能成立,而是远离了四边戏论。

 

◎为何说佛陀灭度后远离了四边

 

前面分析过,涅槃不是有实法,不是无实法,也不是有实无实二俱或二非的成实法,已经远离了四边。既然能依涅槃不成立,所依涅槃者佛陀又如何成立呢?当然不能成立,同样远离了四边。就像饭如果不存在,吃者我的称呼和意义也不能成立一样。

 

也可以用涅槃离四边的方法推证,道理完全相同。首先,涅槃者佛陀不可能是有实法,其次也不可能是无实法。既然有实无实都不成,那么两者皆具或二者皆非也不可能成立。

 

如果涅槃者佛陀远离了四边,那么佛陀灭度后自然也远离了四边。就像如果石女的儿子存在,说他死亡之后如何也可以;如果他自身都了不可得,他死亡之后的情况也就无从谈起。

 

◎名言中佛陀灭度不可否认

 

当然,在名言中不能否认佛陀的灭度。众所周知,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通过修行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成佛后三转法轮,八十一岁时,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旁的两棵大娑罗树之间示现涅槃12。涅槃的情景在《西藏古代佛教史》等很多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锡金一些大施主还在佛陀涅槃处造了一尊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北京卧佛寺中也有一尊卧佛)。

 

[12] 拘尸那罗是释迦牟尼涅槃处,为印度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古印度末罗国都城,今联合邦之迦夏城郊。佛陀圆寂的双林(双沙罗树)处有涅盘卧像及佛塔等。7世纪之后拘尸那迦逐渐湮没。18世纪中期才重新被发掘。4世纪法显来此时,已人烟稀少,大部寺院颓圯。7世纪玄奘到此,更是荒无人烟。1853年,英国学者发掘了这一遗址。现存主要文物有约在5世纪雕刻的释迦牟尼涅盘像(1833年发现),侧身卧于石榻之上;像与榻系一块整石刻成,并刻有阿难等弟子像和铭文。拘尸那罗涅槃寺佛陀涅槃像,全长6.1公尺,发髻涂满金箔,神情肃穆,表现的是释尊生前盛年时期的模样。另有大涅盘塔、安伽罗塔等。现又新修了一些佛教寺院,其中包括一座名为“双林寺”的中国寺院。

 

1990年法王去印度的时候,也朝拜了佛陀涅槃的圣地。到达那里时大概是下午六七点钟,太阳已接近西山,当时上师心情很低沉,悲伤地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众生带来了如是的快乐,然而最终也示现了涅槃……”法王如意宝一边难过地流着眼泪,一边诚挚地祈祷发愿。

 

释迦牟尼佛在涅槃之前宣讲了《涅槃经》,讲经之处现在依然可见。佛在有些经中说13:我涅槃之后,你们朝拜四大圣地与亲见我没有什么差别。四大圣地是佛陀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转法轮的地方和涅槃的地方。根登群佩的《印度游记》中引用了这个教证。当时上师如意宝也说:“我们一定要朝完这四大圣地14,功德确实非常大。”

 

[13] 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云:“比于西方,亲见如来,一代五十余年居止之处,有其八所。一本生处,二成道处,三转轮处,四鹫峰山处,五广严城处,六从天下处,七祗树园处,八双林涅处。四是定处,余皆不定。”

 

[14] 《大般涅槃经》云:“如来告阿难言: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我灭后,能故发心,往我四处,所获功德不可称计,所生之处,常在人、天、受乐果报,无有穷尽。”

 

◎灭度四边归属于十四无记法

 

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距今已2500多年,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佛陀圆寂以后到底存不存在呢?佛陀住世时,外道徒也问过佛陀这个问题。十四种无记法15中就包含了此问。

 

佛陀当时没有回答,因为这些外道徒根基尚未成熟,说佛陀涅槃后存在,他们会生邪见;说不存在,也会生邪见。就像有些道友的家人不信佛,怎样给他们解释,他们也生邪见、极力反对。外道也是如此,无论说什么,他们也不接受。此外,从胜义角度讲,佛陀示现涅槃之后,并非实有也非断灭,而是远离了一切戏论,这一深奥意义是无法言说的,对方也理解不了。鉴于这种情况,佛陀没有回答,不回答对这些众生暂时是有利的。

 

[15] 十四无记法:又名十四不可记、十四难。即:1.世界恒常存在(世有常);2.世界不会恒常存在(世无常);3.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世亦有常亦无常);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世非有常非无常);5.世界有边际(世有边);6.世界无边际(世无边);7.世界有边际而又无边际(世有边无边);8.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世非有边非无边);9.生命即是物质身体(命即身);10.生命与物质身体并非同一(命异身);11.佛死后还存在(如来死后有);12.佛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无);13.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如来死后亦有亦无);14.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所述,佛陀对外道以颠倒之见问难的十四个问题,皆不置可否,不予明确的答复。《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十四难”,该卷曾解释佛陀不回答的理由,是因“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中略)故佛不答”。

 

丑二(破佛陀住世之四边):

 

对方提出:虽然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不能说有、无、二俱或二非,但佛陀住世期间肯定是存在的,因为众所周知,当年佛陀在蓝毗尼园出生,在菩提伽耶成道,之后在鹿野苑、灵鹫山、广严城等地广转了显宗法轮,在米积塔等处转了密乘法轮,摄受了无数弟子。这样如智慧明灯一般照亮整个世界、遣除世人迷茫的佛陀,怎么会不存在呢?

 

如来现在时,不言有与无,

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如来住世时不能说有实与无实,也不能说有无二俱与非有非无。

 

虽然在名言当中,在有缘的众生面前,佛陀确实在印度等地示现出生、成道、转法轮等,相关史书也有明确记载,有智慧的人都不会否认,否则就是对佛教历史的破坏、践踏,但以究竟理证观察时,如来住世时也远离了四边。为什么呢?

 

因为如来住世之时,无有能取所取的自性,所以不能说是有实;因为无有所破的缘故,也不能说是无实;又因为有实无实二者互相抵触,所以不能说是有无二者兼具;既然有、无、有无兼具都不成立,非有非无也不可能成立。

 

《中论》第二十二品《观如来品》中讲:“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邪见深重的人认为如来是存在的,但真正实相中,如来的有和无都不能成立。

 

此外,既然涅槃和涅槃者都远离了四边,那么住世者佛陀也不可能以四边中的任何一边而存在。因为涅槃是所证,如来证悟者是能证,所以,胜义观察时,住世的佛陀同样远离了四边。

 

子二(以此所成立之义)分二:一、成立轮涅无二;二、成立无记见不合理。

 

丑一(成立轮涅无二)分二:一、宣说轮涅无二;二、宣说轮涅无二之理。

 

寅一(宣说轮涅无二):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涅槃与世间没有少许分别,世间与涅槃也没有少许分别。

 

◎以离四边理观察

 

虽然在名言中,涅槃者、涅槃、佛陀住世或示现涅槃等显现都无欺存在,但从究竟实相角度讲,这些都远离了四边戏论。因此,在正理智慧面前“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即涅槃与世间无二无别。反过来讲,“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显现万事万物的世间与寂灭万法的涅槃,也没有少许差别。

 

很多修行人一直希求佛果涅槃,可能不敢说涅槃与世间无二无别,其实真正通达般若空性之后,就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以缘起理观察

 

《显句论》中引用了佛经教证“诸比丘,生老死之轮回,无始无终。”这是以名言缘起理来观察,生和老死就是所谓的轮回,虽然未经观察时,众生都是依靠各种因缘不断地生死流转,但真正观察时,轮回并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无有边际,因此本体根本不成立,远离了一切戏论,与涅槃没有少许差别。

 

有些道友曾问:“心最初的开端是什么啊?”《大乘宝性论》中讲过这个道理,论云:“当知犹如地,一切蕴处界,当知如水界,有情业烦恼。非理作意者,观如风之界,自性如虚空,不依亦不住。”意思是,如同地轮依于水轮而形成一样,近取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于业与烦恼而形成;如同水轮依于风轮而形成一样,业与烦恼是依于非理作意而形成;如同风轮依于虚空界,而虚空界不依于也不住于任何法一样,非理作意依于自性光明自性清净之心的法界而住,然而心的自性光明胜义真如是无为法,不依于任何法,也不住于任何法。

 

很多大乘经论也说过,非理作意等虚妄分别心是忽然显现的客尘法,就像天空中忽然出现的乌云一样。这些教言的意义非常甚深,大家应该认真思维。

 

按照因明的观点,心无始以来就存在,《量理宝藏论》云:“心不观待他因故,依因前际无始成。”意思是,刚刚生起的心(有法),是以近取因的前心作为前提(立宗),因为除自己前面同类的因以外,不观待他之故(因),如同现在的识(比喻)。也就是说,以同类因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能证实心的前际无始。

 

《量理宝藏论》曾破斥过对方以火喻来说明前后世存在的观点。人们一般都认为火的开端是点燃火柴之时,其实这不正确,摩擦、木材等只是火暂时聚合的因缘,火前面的主因或者说直接因应该也是火(或火分子),火不可能从其他物质当中产生,其源头是无尽的,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

 

《释量论》中也讲:“心性为光明,诸垢客尘性,故前无能力。”心的本体是光明的,垢染并不是体性成立,只是客尘性,光明不可能从非光明当中产生。就像水分子是水的主因,只不过我们粗大的分别念见不到这样细微的来源而已,实际上,无始以来任何一个物质的源头都是无尽的。

 

虽然人们都认为自己出生的时候,心识也随之出现了,但实际上,我们心识的前际是无始的,或者说无有边际,故而远离了一切戏论。所以说,世间的边也即涅槃的边,涅槃的边就是世间的边,这也是最殊胜、最究竟的抉择方式。

 

◎观无常而体悟

 

世间与涅槃无别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观无常来相似地体悟。虽然在名言中,活着和死亡有很大差别,但这种不同很快就会被无常打破。学院有一位老喇嘛,昨天中午跟大家一起吃饭,下午一点半的念经他也参加了,念经以后他还超度了一些亡者,超度以后他就回家在床上显示圆寂了。一方面,以这种方式圆寂还是很快乐的,没有什么痛苦,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无常的迅速,下午他还在给别人念超度,但不一会儿自己就成了被超度的对象。华智仁波切也说过:超度别人的人过一会就可能会成为被超度者。

 

大家在轮回中流转了这么久,值遇佛法后一定要珍惜修行的时间,时刻不要忘记无常。无常经常不期而至,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自己活着的时候,有无等都不成立,远离了四边戏论,死亡之后亦是如此,生死实际无有任何差别。

 

◎以教证说明

 

第二十二品《观如来品》的最后一颂也说“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意思是,如来的本性,实际就是世间的本性;如来无有本性,世间也无有本性,所以,如来与世间完全平等。《定解宝灯论》亦云:“轮回以及涅槃法,其实无有贤与劣,证悟等性无贤劣,即是善妙之定解。”密宗当中这方面的教证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