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要尽量劝人听闻

 

文殊童子召集这众多菩萨后,心想:“我还要召集数十万天人。”于是施展神变,化现出大如车轮的八百四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莲花,花瓣由黄金所成、花茎由白银所成、花台由珍宝琉璃所成。他又幻化出身色宛若纯金般具足大丈夫三十二相、威光赫赫、光明清净的菩萨在那些莲花台上跏趺而坐。

 

接着,那些莲花来到四大天王天,一直到色究竟天,对于大千世界十亿从四大天王界到色究竟天之间的欲界、色界所有天众,以妙音召唤、传扬、讲说、真实劝勉,那些菩萨身周游大千世界时这样说:“如来日亲眷,偶尔出世间,犹如昙花般,佛陀极罕见。人尊释迦狮,彼现此世间,能尽诸痛苦,真实说正法。天界欲悦意,长久享受已,终将趋入于,受苦诸恶趣。依止诸欲乐,爱故极增长,转三界含生,安乐实非有。难得佛出世,获得闲暇已,不证无我者,痛苦永不尽,当为见佛尊,前往闻妙法……”(菩萨们)以具有深法义的偈颂,(告诉众天人)佛陀出世甚难,而今佛在宣讲空性深法,劝勉他们断除放逸前去闻法,以此欲界、色界九十九俱胝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一万二千天子离贪,三百二十万天子发起菩提心,真实趋入菩萨乘的一万天子获得无生法忍。

 

无量无数十万天子刹那间来到释迦佛面前顶礼,立于一方,抛撒天花、天香后,在上空数数唱起天歌。当时,此四大部洲世界无处不遍布天子的赫奕威光,甚至包括拄手杖的方寸之间,也密集布满数多天子,他们降下没膝的鲜花,遍满整个世界。

 

选择同行者,也不能马虎,要谨慎观察

 

尔后,善住慧、界贤、无垢、知惭宝四位天子,由真实趋入菩萨乘的九十六俱胝天人所围绕,来到文殊童子的住处,在其住舍外右绕七匝,撒下曼陀罗花雨。那些花雨依靠文殊童子加持,遍覆大千世界的上空,高十由旬,空中充满鲜花璎珞的光芒,遍照整个大千世界。文殊童子从住舍中出来,随心所乐,出现妙宝座,随即安坐其上。善住慧等天子们顶礼其足。

 

文殊童子心想:“谁能与我一同到世尊前问答论议呢?如果宣说不可思议的因与甚深离戏无可言说的法界之基等,谁堪为法器呢?这位善住慧天子,曾承事过先佛,已获得甚深法忍,具有无碍辩才,他应该能与我同去请问、宣讲、解说法义。”想到这里,便对善住慧天子说:“你具有甚深法忍,能否和我一道去世尊前请问、宣讲、解说法义?”

 

天子说:“文殊,如果您不言说、不讲解、不说文字、不闻其声,我也当如是宣说。”

 

文殊童子说:“天子,你不听闻、不执著、不受持、不讲说,我当宣说。何以故?佛道无字、无心、离心,唯以名宣说,名也无动之故。”

 

天子言:“文殊,这些天子想于您前听法,请您宣说法义。”

文殊童子言:“天子,我对于想听闻与受持者不说法,何以故?如果执著我与众生等,则成为欲求听闻……”通过宣说三轮清净之法,使一万天子获得无生法忍。

 

善住慧天子说:“文殊,我们去如来面前吧。”

文殊童子言:“莫行持分别心,我已取受如来。”

天子问:“如来住于何处?”

文殊童子说:“住于我面前……”

他们通过问答的方式,说明“若通达如来等同虚空的等性身则可见如来”的深义。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不是天方夜谭

 

随后,文殊童子幻化出四角四柱纵广正等的楼阁,极其美观,令人见而生喜,(楼阁中有幻化的宝座,)遍满三万二千珍宝,以天界如意树的绸缎铺覆其坐垫,一一垫上都有幻化的菩萨,具足三十二相。文殊童子以威神力,令此楼阁遍行大千世界来到佛陀面前,对佛陀及众比丘转绕三匝,住于上空中显现出眷属坛城,与会大众对其四方围绕。

 

坐在莲花台上的那些菩萨和处于楼阁中的菩萨异口同声以妙音说道:“恒河沙数不可思,数俱胝佛汝供养,寻觅殊胜菩提行,人中尊您最庄严。能仁妙相作严饰,胜身三有极昭然,导师宣说人与命,数取趣法皆无有。引导行持施戒律,安忍精进依禅定,您智不住于三有,智慧究竟汝前礼。法王天人供,世间师前礼,于空性信解,彼人世导师。过去诸如来,安住诸方佛,宣说无相法,恒修性无相。此自性众生,生死不可得,无来亦无去,诸法如虚空。如人显幻术,相于真性无,如来说诸法,如幻亦如梦。谁于恒河沙,世界作布施,有为空法忍,彼忍胜布施……”以此等偈颂赞叹自性光明甚深空性义,发出劝勉策励悟入其义的妙音,令在场的二万二千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五百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三百比丘、三千比丘尼、七千优婆塞、一千优婆夷、二万七千天子对一切法获得离垢法眼,三百菩萨获得无生法忍。于此大千世界,出现六种震动。

 

舍利子请问世尊:“是谁的威力令此世界遍布大光明、大地震动等?”

 

世尊告言:“文殊童子与善住慧天子今日同赴如来前,成办不可思议的佛陀之法,请教能破诸魔坛城的法门。”

 

舍利子白佛:“世尊,文殊童子并不在眷属众会中。”

 

世尊告言:“你稍坐片刻,文殊童子降伏诸魔坛城后,会以大庄严来到如来前。”

 

魔并非外表丑陋,只是心毒

 

此后,文殊童子入定于摧毁诸魔坛城等持,当即,此大千世界成百俱胝魔处变得黯然无光,所有魔身老朽不堪,只能拄着拐杖行走。所有魔女也是年迈衰老,各自的无量殿都陈旧破烂、漆黑一片。魔王波旬见状惊惶失措,绝望不已,毛骨悚然。众魔心想:“是什么因缘让我们魔境变成这般状况?难道我们将从此死去,真的要一无所有了吗?”那些魔刚生起这种念头,即刻,文殊童子化现出十亿天子坐在他们面前,说:“诸位朋友,这是不退转菩萨文殊童子入定于摧毁诸魔坛城三昧的威力所致。对你等毫无损恼,休要害怕。”

 

众魔听到此言,耳闻文殊童子的尊名后,更加恐慌不已,一切魔宫都开始震动。那些魔对幻现的天子说:“诸位朋友,救救我们吧!”

 

化现的天子说:“朋友,不要畏惧,你们到释迦佛面前吧。大悲如来能使一切有怖畏的众生无所畏惧。”说完就不见了。

 

魔王波旬带着数十万十亿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魔眷属,片刻来到释迦如来面前,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我们变成了这副丑陋模样,请救救我们吧,祈求善逝救护我们!我们宁可听闻十万俱胝出有坏佛陀的名号,也不愿听到文殊童子这一名号。为什么?听到文殊童子的名号,我们会恐惧、惊慌、害怕,想到死殁,想到化为乌有。”

 

世尊告言:“波旬,的确如此。如你所说,文殊童子无别成熟、利益众生,十万俱胝佛陀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如此利益众生。因此,唯独传出文殊童子的名号会如此,十万俱胝佛陀的名号传出并不会令你们这般痛苦、毁灭。”

 

众魔请求世尊:“世尊啊,我们身体如此衰朽,实在可怜、令人羞愧,请让我们恢复如初、容色圆满吧。”

 

世尊告言:“在文殊童子来临之前稍坐片刻,他能使你们脱离丑陋。”

 

文殊童子从那一三摩地中起定,从座上站起,由众多菩萨围绕辅佐,伴有数十万天人、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数十万铙钹发出妙音,莲花、青莲花等如雨而下,团团围绕着文殊童子。他以大庄严大游戏来到世尊前,顶礼世尊足,转绕三匝,落座一方。

 

摧魔的禅定功夫,让许多魔都发了菩提心

 

世尊对文殊童子说:“文殊,你入定于摧伏诸魔坛城等持中了吗?”

 

文殊童子回禀:“世尊,是入定了。”

 

世尊问:“文殊,那一等持你是从哪位如来面前听闻的?你成就那一等持有多久了?”

 

文殊童子回禀:“世尊,我听到并修行那一等持、成就那一等持时,世尊您尚未发菩提心。”

 

世尊问:“文殊,你从哪位如来面前听闻那一等持并修行的?”

 

文殊童子回禀:“过去不可思议又不可思议、无数又无数劫之前,我是在曼达罗花香如来前听到并修行那一等持的。”

 

世尊又问:“文殊,你是怎么修行的?”

 

“世尊,菩萨若具足二十种行相,则可获得如是等持,何为二十?灭贪、灭贪心,如是灭嗔、灭痴、灭慢、灭嫉、灭覆、灭恼、灭想、灭见、灭分别、灭取、灭执著、灭相、灭有、灭常、灭断、灭蕴界处,乃至灭三界、灭缘于三界之心。若成就这二十种相,则获得那一等持。

 

此外,要想获得那一等持,还要成就四法部类、六种异名……

 

世尊,继曼达罗花香如来之后,我于映蔽宝珠电日月光如来前成就那一等持。”

 

文殊童子说此语时,在场的二万菩萨成就了那一等持。

世尊告诉舍利子尊者:“舍利子,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如果认为唯有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魔变成了如是丑相,你不要这样看。因为依靠文殊童子的加持,十方恒河沙数佛刹中居住的所有魔都变成了这样。”

 

接着,世尊又对文殊童子说:“文殊,请止息这一加持,让这些魔恢复以前的容色吧。”

 

于是,文殊童子放弃了加持,即刻间,魔众的样貌恢复如初。文殊童子对魔王说:“波旬,若有眼与眼想,耽著眼、眼相、所取、执著、骄慢等,魔就有制造违缘的机会。如是耽著耳等、色等,有取舍等,魔也有制造违缘的机会。何者无有眼等一切执著,此众生则无有魔业妨碍,(魔对于这一境界)无主、无力、无自在、无力执持。”

 

如是说法,令魔眷属中一万魔众发起无上菩提心,八万魔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菩萨身材各种各样

 

此后,大迦叶尊者启禀世尊:“世尊,文殊童子既然已来到这里,我等想见那些菩萨,因为如是圣士难可得见。”

 

世尊告言:“文殊,此等眷属想见十方云集的那些菩萨,你为他们显示吧。”

 

于是,文殊童子对名法菩萨、圣法菩萨、法慧菩萨、魔刃菩萨、妙吉祥菩萨、灭罪菩萨、寂护菩萨、胜护菩萨、法王称菩萨及其余菩萨说:“诸善男子,您们在自己的佛土是什么样的菩萨身,就各自显出这样的身体吧。”

 

文殊童子话音刚落,那些菩萨即从等持中起定,显示出各自的身体。菩萨们的身体,有些等如须弥山,有些约八万由旬,有些是七万(、六万、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乃至一万由旬,有些是五千(、四千、三千、二千)乃至一千由旬,也有些是五百(、四百、三百、二百)乃至一百由旬,还有些是五十由旬乃至一由旬,有些身体如娑婆世界的人身一样有三肘半左右,他们尽显如是菩萨身。当时,这个大千世界,甚至连拄拐杖(那么小)的地方,也无不遍布菩萨的赫奕威光、大威神力。那些菩萨的光芒,照亮十方十万俱胝佛土。

 

文殊童子从座而起,顶礼世尊,与众眷属请问世尊:“世尊,何故名为菩萨?”

 

佛告言:“文殊,为证悟诸法,故名菩萨。菩萨能证悟眼、证悟耳等色等自性皆空,然而不分别‘证悟’……”如是宣说证悟诸法空性离戏的自性。

 

接着,文殊童子与善住慧天子以问答的方式请问世尊,首座眷属也请教、探讨佛说的深义。总之,烦恼、五种欲妙以及属于三界之法的一切法,因本来无生的缘故,文殊宣说以等性享用之义。菩萨智慧甚深善巧方便,通过宣说初学菩萨能生起的甚深无生法理,使三万二千菩萨获得无生法忍,五百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六亿天子于一切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当时,大迦叶尊者启禀佛陀:“文殊童子通过说法利益这么多众生,实在难行。”

 

文殊童子说:“我没什么难行,因为诸法无行,故我没有使任何众生束缚或解脱,众生不存在的缘故。一切有情,才是难行,一切佛陀未得,一切声缘未得也不会得,因为那些都是异生凡夫才得的缘故。一切佛陀未得的,是指我、众生、色等一切法。对此诸佛未行持、一切声缘未造作,那些都是凡夫们造作的,造作常断、结生、骄慢等。”

 

迦叶请问世尊:“文殊童子是怎么获得无生法忍的?”如是从堪忍诸法无有所得等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六万二千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一万二千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

 

此后,善住慧天子问文殊童子:“如何地地跨越?”

 

文殊童子宣说了诸地无迁如幻,以密意之语作了不同程度的开示。

 

世尊赐言文殊童子“善哉”,说:“文殊,善哉善哉!设若宣说,当宣此语。”

 

文殊童子对善住慧天子从无自性之义着手宣说了甚深密意,其中讲说了(三十七)菩提分法与三解脱所缘、修行、不现行的深义。

 

在场的数千比丘心想:“世尊明明说过,现行三解脱与三十七菩提分法,将获得涅槃。文殊童子却对此遮破,怎么能这样宣说?难道不是(与佛语)相违吗?

 

文殊童子知道他们生起的怀疑分别,对舍利子说:“尊者你既然是智慧第一,那么离贪之时,有缘取、现行或修行四谛、三解脱、菩提分法吗?”

 

舍利子说:“文殊,没有,一切法无取无生,是空性而不现前的缘故。”

 

说此教言时,三千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

 

 

 

万法皆空,修道干嘛

 

《圣宝积部·宣说法界无别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宣说一切法皆是法界自性、无染无净、无缚无解的甚深意义时,眷属中有两百比丘说:“如果解脱不存在,那我们出家、精进修道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心灰意冷,从眷属中离去。

 

在他们回去的途中,文殊菩萨幻化出一位比丘,对他们说:“我是对文殊童子讲法没有信解、没有诚信才离开的。”

 

他们说:“我们也是这样。”

 

幻化比丘又说:“你们单单是因为没有信解离开,还是说要舍法、口出恶语而离开的?”

 

他们回答:“我们只是没有信解而离开,没有舍法、没说恶语。”

 

幻化比丘说:“诸位尊者,非诤讼是第一沙门法,切切不可口出恶语,切切不可争论。我们同路而行吧。诸位尊者,你们观察这颗心是蓝色还是黄色等颜色?是真实,还是非真实?是常有,还是无常?是有色,还是非有色?心若非有色,无所宣说,无所显现,无碍无住,非能诠表,那这样的心住在里面,还是外面,或是二者之间?有所得吗?”

比丘们说:“没有。”

“那么,真正有圆成实吗?”

他们说:“并没有。”

幻化比丘问:“不是真实、不是圆成实的它,有解脱吗?”

他们回答:“没有。”

 

幻化比丘又说:“诸位尊者,正因为如此,文殊童子才宣说法界自性无有染净,但被颠倒蒙蔽的凡夫异生,执著我与我所,并安住其中,从而生起有缘执的心。虽然心缘取出家、修道,但这样的心无有自性,离生住灭,无染无净,无有所证,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文殊童子才如此解说。”依此,二百位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

 

随后,他们回到文殊童子面前,脱下各自的上衣,披在文殊童子身上,说:“请文殊童子您救护我们。我们都没有舍弃妙法,从今以后,唯一趋入甚深正法。”

 

精彩的回答

 

随后,须菩提尊者问那些比丘:“诸位尊者,你们获得了什么?现证了什么?为何将各自的法衣披在文殊童子身上?”

 

他们说:“须菩提尊者,我们一无所得,无有现证,为此我们才将各自的法衣披在文殊童子身上。须菩提尊者,因为我们有获得之想,彼时才从座而起,从眷属中离去。我们已远离了获得之想,所以才回到这里。所谓的获得,是一种动摇的慢心,实则无所获得、无所现证。”

 

须菩提问:“是谁调伏了你们?”

 

他们说:“无得、无生、心无散乱入定即调伏。”

须菩提问:“是谁这样说而调伏你们的呢?”

他们说:“问文殊童子吧。”

于是,阿难问文殊童子:“是谁调伏了那些比丘?”

文殊童子说:“胜义中谁也没有调伏,名言中以如幻的幻化而调伏。”

 

“刺痛我心”

 

之后,(应阿难之问,)佛陀为胜宝天子授记,如是音声令魔宫震动,到处遍布这种授记声,于是波旬偕魔军来到世尊面前,说:“授记三千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成阿罗汉,我可以随喜,唯独授记一位菩萨成佛,我不随喜。(为什么呢?若菩萨得授记无上道,)我的魔宫暗蔽不明,而且这位菩萨将以三乘法,拔济无数众生出离三界,以此大大刺痛我心。”

 

文殊童子说:“波旬,你来也好,没来也好,都不能对此制造违缘。因为这样的菩萨趋入殊胜意乐,具足善巧方便,行持般若波罗蜜多而得出离。”

 

佛陀以威德力加持魔王波旬,向文殊童子请教了何为殊胜意乐、善巧方便和般若波罗蜜多。文殊童子一一作了答复。

 

魔王演说深法

 

其后,胜宝天子对文殊童子说:“把这个障碍(大乘行人)受持正法的魔王波旬,连同其魔军、坐骑和处所,都吞入自己的腹内吧。”

 

文殊童子说:“这不是菩萨的做法,我要加持魔王波旬显现妙相庄严的佛身,坐在狮子座上,以佛陀的辩才宣说正法。”

 

魔王听闻此话,想要隐身逃跑,却没有得逞。紧接着,众眷属看到魔王以佛陀身相坐在狮子座上。文殊童子对魔王波旬说:“波旬,你获得了一切如来的菩提,以佛身坐在狮子座上了。”

 

依靠文殊童子的加持,魔王波旬说道:“文殊童子,世尊尚且没有获证菩提,何况是我。为什么呢?菩提是远离获得之贪的法相,因此对于离贪者而言,无所获得,也无所现证。菩提是证得无为法,是无所获得的法相。同样,菩提是三解脱门的自性,是法界、真如、真实际、无我的体性,无有任何现前圆满成佛之事。若能于诸法体性无有分别,这就是佛陀。”

 

魔王宣说这种教义时,五百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

 

“两尊佛”互相问答利益颇大

 

之后,舍利子对文殊童子说:“文殊童子,你加持魔王波旬以佛陀身相宣说如此深法,真是稀有。”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我也能加持树木等无情物如此说法。对于舍利子尊者你,我也能通过加持,变成如此。”

 

舍利子心想:“如果文殊童子加持我也这样做,令声闻现本师佛陀的身相,是不共的戏弄,我要从眷属中消失。”可是,因为文殊童子的威力,他无法隐身。

 

文殊童子知晓他的心念,遂加持舍利子变成佛陀身相,坐在狮子座上。对此,所有眷属有目共睹。

 

随后,文殊童子对舍利子说:“舍利子尊者,你可与魔王波旬共同讲法,就像如来说法一样。”

 

显现佛陀身相的舍利子,对显现佛陀身相的魔王波旬发问:“波旬,诸佛菩提是何等体性?”

 

波旬回答:“舍利子尊者,证悟诸法平等,是诸佛菩提的体性……”

 

他又反过来问:“舍利子,一切如来住于何处?”

 

舍利子回答:“波旬,如来住于生死平等中……”

 

依此,八百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诸天子等对舍利子、魔王生信者中,有三万二千众生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正是为了调伏这些天子,文殊童子才加持魔王波旬和舍利子尊者显现妙相庄严的佛陀身相,完毕后又收回这种加持,使他们恢复成原本的样子。

 

之后,来自不同佛刹的数千菩萨聚集于此,依靠文殊童子宣讲的法界体性无分别这一法门而得以成熟。

 

世尊教诫:“诸菩萨,当受持此法。我灭度后,此法将广兴于赡部洲。”

 

不出家,是最好的修行

 

《圣宝积部·大显神变法门》中记载:

 

往昔过去无量大劫之前的现喜劫时,在如山王如来的教法中,文殊童子是一位名叫法幢的说法比丘。当时,善庄严转轮王统治四洲,并有一千位王子。

 

法幢比丘对他们宣说菩提的本体空性、无有执著之理及一切菩萨的甚深行为,他们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脱下身上的庄严饰物供养法师。法幢比丘说:“较此更为超胜的供养,是发菩提心,于如来教中出家。”

 

转轮王听后,不顾欲妙喜乐和国家的富有,去如山王如来面前请求“我想在如来的教法中出家”,并得到开许。国王又对一千王子说:“你们中谁喜欢治理国政,令一切众生受持正法?”

 

他们都说:“父王,请开许我们也出家。”

 

他们中有一位叫大悲童子的王子,对那些兄长说了如下偈颂:“出家积众德,虽是如来说,然具悲心故,利生我执政。有生我梵行,受八关斋戒,不事花涂香,如是不饮酒……不贪执自利,成熟诸有情。”

 

如来对他赐言“善哉”,随后说:“殊胜士夫,善哉善哉,若真实受持八种学处戒律之法,在家菩萨也具有等同出家的功德。你的大悲也能无余修行出家的功德。”

 

国王将国政交付给这位王子,之后,携同九百九十九位王子出家。他们生起了五通、总持、正念和闻法的智慧。大悲童子太子每月十五于四大部洲宣讲正法,使九亿二千万有情发起无上菩提心。他们对如来教法生起信心而出家,于无上菩提中不复退转。

 

当时,善庄严转轮王就是现今文殊摄受的商主天子,千位王子是贤劫千佛,大悲童子太子是本师释迦佛。

 

文殊与佛有何差别

 

其后,舍利子说:“文殊童子,你与这位商主天子长久修持梵净行,承侍众多如来并增长善根。”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所谓梵净行,是八圣道的异名,道是有为法,而我即无为,所以我并非久修梵行;梵净行是行为的本性,而我无所行,因此并非久修梵行……”

 

又说:“(所谓承侍众多如来,)如来无所照见、无所显示等,超离一切蕴处,是真如、真实际、法界、等性、离戏等的体性,为此,我无法恭敬承侍。

 

(所谓增长善根,)善根不是一切染污品之根、一切执著之根,不是声闻、缘觉所证之根。菩萨的善根,是不舍弃遍知之心,成熟一切有情,受持一切正法,修行波罗蜜多、总持、辩才、无碍解、十力等之根。”如是宣说了这三者的真义根本定解。

 

所有眷属都说“善哉”,以种种鲜花撒向世尊与文殊童子,说道:“当知文殊童子无论住于任何佛刹,那里即出世了两位如来。”并说:“任何众生,若对文殊童子所宣说的法不惊不怖,则善根不浅,他们能阻止一切魔业,获此大乘光明。”

 

无误讲法是大神变,无误信受也是大神变

 

世尊听到这些眷属所说,显得非常喜悦,随后告言商主天子:“天子,何人听闻文殊童子所说而信受,这也是大神变,他们不畏惧除此之外的一切神变。何以故?天子,对于有恒常之想的一切众生宣说无常;对于有安乐之想的一切众生宣说痛苦;对于有我想的众生宣说无我;对于有清净想的众生宣说不净;对于有实想的众生宣说无实;对于有见想的众生宣说空性;对于有相想的众生宣说无相;对于有三界想的众生宣说无愿;对于有我执、我所执之想的众生,宣说远离一切见,这是世间的大畏,若不畏惧这些,就是真正调柔。因此,所有真正调柔者无所畏惧,不被畏惧之法和我执、我所执摄持,由此无有所依,无有动摇,无取无舍等,无倒真实成就,无碍现前正见、正定等,直至现前佛陀的一切法。对无作、无生之一切法,以法的次第如此宣说,这也是大神变。”

 

舍利子对文殊童子说:“我们不论向文殊童子你请教什么,你言谈之间都能显示佛陀的一切法。”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诸法无主人,无尽、永恒不住等,才能随心所欲而修行、讲说等。这些法不能从何处取来,也不能带往何处,它们不是积集性。不管解说也好,没有解说也好,都不舍法的真如。一切众生与一切佛陀的说法形成文字,所有文字并不是从身出生,也不是从心出生,而是由因缘所生,所有文字无所积集。同样,心与心所的一切法也无所积集,烦恼的所缘与断烦恼的智慧也无所积集,依靠一无所住的智慧,断除不住的一切烦恼,这就是大神变。”

 

随后,商主天子与文殊童子研讨佛法,利益了芸芸众生。

 

念念不离的就是利益群生

 

《圣宝积部·圣善住慧天子请问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独自一人安静住在自己的处所,真实安住内观,入定于无染无心离心等持中。刚从中起定,十方无量佛刹出现六种震动。他不禁思量:“如来难以出世,若于佛前听法,能灭尽一切有情的痛苦。我要去往如来面前成办一切众生的善根,令诸位菩萨对不可思议的佛陀之法无有怀疑,圆满菩提。本来这个(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三毒严重、愚痴不敬、具不善法、远离佛法僧,若能闻法,其慧眼将得以清净。”

 

接着又想:“我还要召集数十万之多的十方菩萨于如来前闻法,以身证现前此甚深法忍。”想到这里,他入定于普明无垢庄严等持中。当即,十方尽恒河沙数刹土遍布柔妙无垢大光明,世界之间的重重黑暗和山峦铁围、密林等都被那光芒照亮。

 

十方那些世界中住世的诸佛前,各自的侍者请问:“这前所未见的悦意光芒是什么因缘而来?此光芒使我们身心安适,一切众生的贪嗔痴不复萌生,到底是谁的威神力和加持?”

 

那些佛陀默然不语。

 

默言意味着什么

 

依靠佛陀的威力,十方世界天、龙、夜叉、阿修罗、人、飞禽走兽等止息一切声音。同样,水、风、大海、乐器、歌曲也都发不出音声,悄无声息,万籁寂静。那些佛陀的侍者,三次请问:“是谁的威力放此光明?请佛为利乐众多天、人而解说。”

 

此时,十方所有佛陀的声音汇为一音同声宣说,如同一位如来一样,其余如来都这般宣说,他们的语事业集为一妙音而教诫。诸佛所出的这一音声,周遍一切刹土,人、天的所有乐器不奏自鸣,乐音中传出无常、苦、空、无我、真如、波罗蜜多等数十万法音,无量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众生听到之后,成就三乘菩提,或于大梵天王、转轮王的王位中不复退转。

 

随后,那些佛陀对他们的侍者说:“诸善男子,这样问对你们有何用?此光是以不可思议的善根和布施等资粮而形成,并非一切声闻、缘觉的威力所致。假设如来赞叹此光芒,天等一切世间众生将会迷惑。这光是由慈心等功德熏染所成,能令一切众生满足,如果赞叹此光芒,历经一劫或多劫也说之不尽。汝等谛听,当为宣说。”

 

打破砂锅问到底

 

侍者又祈求两三次。佛告言:“诸善男子,在娑婆世界,有如来、应供、正等觉号释迦牟尼,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出有坏,现今住于五浊恶世。彼处众生烦恼粗重、根基暗钝、无惭无愧,无恭敬心、感受烦恼的业力,于此众生之中,无上真实正等正觉圆满佛陀正在说法。善男子,在释迦佛的刹土中,有菩萨名为文殊童子,具大威力、大智慧、大精进,为一切菩萨真实说法、真实摄受、真实赞叹总持、真实令其欢喜,相当于所有菩萨之父母,他精通辨别一切法之基,获得无贪的智慧波罗蜜多,具足无碍辩才,获得陀罗尼,具有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为了成就一切有情的善根、圆满菩萨不可思议之法,他今在释迦如来面前请法,为召集十方菩萨云集听闻,才放此光芒。大光明的因缘就是这样。”

 

那些侍从请问:“文殊童子住于什么等持而放出这样的光芒?”

 

佛告言:“文殊童子安住于普明无垢庄严等持而放射此光。”

 

他们又问:“为什么诸位佛陀出有坏不放射此明了、清净、令身心欢喜、胜喜的光芒?”

 

佛告言:“诸善男子,因为召集菩萨、讲说劝请菩萨的法门,只是偶尔现世,并非常常出现。”

 

随后,十方无量刹土的每一刹土中,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菩萨向那些佛陀顶礼,并问:“此耀眼夺目的光芒从何而来?是谁的光?”

 

如来如前一样做了解答。那些菩萨为了面见释迦牟尼如来、文殊童子和其余菩萨,请求前往娑婆世界。

 

那些如来了知时机成熟,便说:“去吧。”

 

超出自己的境界的事,肯定不知不见

 

于是,菩萨们在如大力士屈伸手臂的刹那间,从各自刹土消失不见,而来到娑婆世界。有些菩萨伴着花雨飘撒来到释迦如来面前,有些降下末香、涂香、花鬘等妙雨,有些弹奏着数十万铙钹,有些则同声赞叹如来功德,此妙音遍及整个大千世界。他们以诸如此类种种庄严,令饿鬼界的所有众生心得寂静,此世界任何众生皆无有贪嗔痴慢等烦恼的逼迫,一切众生具足慈心及殊胜喜心。

 

随后,这些不可思议的菩萨众在释迦如来足下稽首礼拜,转绕三匝后,飞于上空突然隐身不见。他们入定于灭身等持中,以各自愿力生出五颜六色的数十万瓣莲花,并于花台上跏趺而坐。

 

大迦叶尊者见此稀有奇妙的神变,又见天降香花、涂香、末香等妙雨,听到数十万铙钹的乐音,见到大光明,见到四大洲世界铺满没过膝盖的鲜花,见到与会的龙、人等大多数眷属,以及比丘、男居士、女居士等一切眷属,身体都变成金色,于是从座而起,将法衣搭于一肩,右膝跪地,向佛合掌,以偈颂赞叹佛陀,请问:“以什么因缘出现如此大光明,以及稀有神奇的广大瑞相?”

 

佛告言:“迦叶,这样问对你有何用?这不是一切声闻、缘觉的境界,假设如来宣说,包括天人在内的世间众生将迷惑不解。”

 

迦叶请求:“世尊,为了利乐芸芸众生,请为我等解说。”

 

世尊告言:“迦叶,文殊菩萨今入于普明无垢庄严等持而放射光芒,以此真实劝请十方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十万俱胝那由他菩萨来到娑婆世界。那些菩萨在我足下顶礼,转绕三匝后,飞于上空七棵娑罗树的高处,坐于莲花上。依靠众菩萨的威力,出现了花雨等相。”

 

迦叶白佛:“世尊,这里一位菩萨也见不到啊。”

 

世尊告言:“迦叶,声闻、缘觉无法看到他们,为什么?声闻、缘觉不住菩萨所住之大慈大悲,不求利他和波罗蜜多行为,也不行殊胜意乐。迦叶,那些菩萨入定于灭身等持,声闻、缘觉不能见到,唯有诸如来才能现见。那些善男子均是住地菩萨,新入乘的菩萨尚且不能见到,更何况声闻、缘觉了。”

 

随后,迦叶请教怎样获得这种等持。

 

世尊告言:“若具足十法,将获得这一等持。诸声闻、缘觉不能入彼等持,因为连其名字尚且不知,更何况是入定了?”

 

大迦叶又启禀:“世尊,我想见到那些菩萨,为什么?因为他们难可得见。”

 

世尊告言:“迦叶,在文殊童子来之前,你稍坐片刻。当那些菩萨从此等持中起定,才能见得到。迦叶,你已获得等持之处,现在观一下那些菩萨以何威仪而安住。”

 

大迦叶尊者听从世尊所言,依靠佛陀的威德力,并发起自力,入定于一万等持,之后又起定,都没有见到他们,对于他们的来去、住、极住、所行、所说,一无所知、一无所见,从而对那些菩萨的境界倍感稀奇,并对超胜那些菩萨的遍知佛陀之境界更生欢喜。

 

接着,舍利子心想:“我被如来誉为智慧第一,要观察一下那些菩萨以怎样的威仪安住。”于是,入于三万等持,可是也没能了知他们的妙相。

 

随之,须菩提为了观见那些菩萨,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发挥自己的力量入于四万等持,之后出定,但也未能看见他们的威仪,于是启禀世尊:“世尊,我被如来赞为安住无染第一,我已获得寂静等持,假设将四洲世界变成一个大鼓,有如是两个大鼓,有人拿着大如须弥山的鼓槌,在住于寂静等持的我面前,数劫中不间断击鼓,以我获得的寂静等持,纵然经过一劫,那两个大鼓的声音也不会传入我耳中,更不会惊动我的等持。我具有这样的安住和智慧。而今入于四万等持,并从中起定,我也不知道那些菩萨在哪里。假设要寻觅他们这种智慧,为了一一有情历经恒河沙数劫在大地狱中被焚烧也心甘情愿,而不应放弃这样的智慧。世尊,假设我做不到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那么纵然尽未来际感受生死流转,我也不舍弃这样的大乘。”

 

世尊赐言须菩提尊者“善哉”,又说:“须菩提,你以如此殊胜意乐说这番话,善哉善哉!须菩提,假设你此受阴没有涅槃,以此善根,你必获得恒河沙数的转轮王位,之后终将于无上圆满菩提成佛。须菩提,大千世界的众生多吗?”

 

须菩提答:“世尊,非常多。”

 

佛陀告言:“须菩提,假设这所有众生都拥有像比丘须菩提、舍利子、大迦叶一样的智慧,于数十万俱胝那由他劫中观察那些菩萨,也不能现见。何以故?声闻、缘觉不行持菩萨所行之法,所以这不是声闻、缘觉的境界。”

 

依此,八万四千人、天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

 

 

 

 

菩萨云游并非游山玩水

 

《华严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住在无住楼阁时,与无量同行大菩萨,以及常侍身后的金刚神,属于身类的天神、属于足行类的天神、地上的天神等,诸夜叉王、乾达婆王等,帝释天王、梵天王,大兴佛事赞叹、供养佛陀。文殊童子佩戴菩萨圆满装饰,从自己的住处出来,数百次转绕佛陀,以大量供品做供养后,前往南方云游去了。

 

随后,舍利子依靠佛陀的加持,看见文殊童子以菩萨圆满的神变、庄严经过紫达园往南方而去,心想跟他一起出游。于是舍利子由大约六十位比丘前后围绕,从住处出来到世尊的住所,顶礼世尊,请求开许。得到开许后,他便与文殊童子一道外出。

 

和舍利子同行的比丘,有海慧比丘、大善授比丘、福光比丘等,全是出家不久的新比丘。他们均于过去世承侍诸佛,有着甚深胜解,对如来功德与正法体性以广大的见解、胜解心行持,具备利他心,这全是依靠文殊童子讲法而调伏的。

 

具寿舍利子要上路时,看着比丘们,对海慧比丘说:“你可观察文殊童子的身体,由善妙的相好庄严,普皆清净,人天莫能思议;(你可观察文殊童子的圆光,)光芒纯净,令无量有情生起欢喜,光网庄严能消除无量有情的痛苦;(你可观察文殊童子的)眷属圆满,均是往昔善根之所摄受;(你可观察文殊童子的所行之路,)畅通无阻,胜伏诸道之庄严,能观见诸方;(你可观察文殊童子的福德圆满,)所行之处,左右皆有大宝藏,这由往昔承侍诸佛的善根及等流果所感,(随便前往何处,都会有宝树,)从一切树隙间出现许多庄严具;(你可观察文殊童子,)普受一切世间天尊顶礼,他们降下供养云;(你可观察文殊童子,)十方一切如来传播妙法时,放出各种光明,于其顶上呈现……”

 

诸如此类,具寿舍利子在路上为众比丘讲了文殊童子的无量功德庄严,令其明了。听到文殊童子如是功德后,这些比丘心意清净、澄明、离过,一切障碍不复存在,对佛陀与正法心生信解而向往,成就菩萨无碍善根,诸根普皆清净,信心、悲心力增长,深入诸波罗蜜多,显现十方如海佛陀,对一切种智的境界深生信乐。他们对舍利子说:“亲教师,我等祈求去亲近这位大士。”

 

随后,舍利子带这些比丘一同前往文殊童子处,说:“文殊菩萨,这些比丘想见你。”

 

此时,文殊童子被无量菩萨、种种眷属所围绕,威严犹如象王。这些比丘顶礼文殊童子双足,恭敬合掌说:“惟愿大士您、亲教师(舍利子)、释迦牟尼如来证知,我们今日得见您、顶礼您,愿以此善根,以及我等过去所积善根,获得如您一样的身体、妙音、妙相、神变。”

 

要有不厌烦的耐心,尤其是修行

 

文殊童子对他们说:“诸比丘,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十种不厌之发心,趋入大乘,不要说菩萨地,就是如来地也能胜伏。哪十种呢?观见、供养如来等不厌之发心;积累善根不厌之发心;寻觅正法不厌之发心;修行菩萨波罗蜜多不厌之发心;成就等持不厌之发心;一切时分趋入(三世流转一切诸法)不厌之发心;清净如海刹土不厌之发心;成熟一切有情不厌之发心;于一切刹土一切劫中修持菩萨行不厌之发心;为成熟一个有情,行持一切刹土微尘数的波罗蜜多,以此成就如来一力,如是渐增,为成熟一切有情而成就如来一切力,于此不厌之发心。具足这十种发心,则能长养一切善根,脱离轮回一切生死,超离声闻、缘觉一切地,成就如来一切种性,清净菩萨一切行为,趋入如来一切功德,降伏众魔及怨敌,入菩萨地,近如来地。”

 

这些比丘听闻此话,得证亲见一切佛陀的无碍眼境等持,依此威神力,见到十方无边无际刹土中的如来,了知并得见转生于彼刹土的所有众生,乃至他们的极细微痛苦。得闻那些如来以如海梵音讲经,种种词句、文字表示,皆能彻知。能观察彼世界中一切众生的心思、根基和意乐,能忆念他们过去未来各十生事,也能趋入那些如来十种F轮修行的含义,趋入十种神变修行,趋入十种说法修行,趋入十种随教修行,趋入十种无碍解修行。诸位比丘刚获得这一等持,就圆满了一万菩提心支和一万等持,一万波罗蜜多分支也得以清净,并以大光明智慧光的威力,获得菩萨十种神通。

 

文殊童子将获得细微神通幼苗、菩提心稳固的他们,安置于普贤行为中,令其趋入并修行如海大愿。依靠这种力量,他们心得以清净,身体也得以清净,获得广大神通而不退转,跟随文殊童子而不动摇。为了承侍文殊童子、成就佛陀的一切法,于十方世界修行一切如来的身事业云。

 

一百五十三参的善财

 

文殊童子劝这些比丘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后渐次南行,来到乐源城。在城的东边,有个名为娑罗树锦幢庄严的森林,里面有一座佛塔,常为天龙夜叉等所供养。在那里,文殊童子宣说了名叫“法界经藏光明”的千万俱胝那由他经藏。听到此法后,海里数百千俱胝那由他龙族,对如来功德深生爱乐,断绝了龙相续而转生为天人和人,其中一万诸龙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文殊童子宣说这一法门,令无量无边的众生于三乘中各得成熟。

 

后来,乐源城的人们听说文殊童子住在娑罗树锦幢庄严林,于是(纷纷出城,前往拜见。)大慧商主优婆塞由善施居士等五百居士围绕,大慧优婆夷由贤光优婆夷等五百优婆夷围绕,商主之子善财由商主之子善禁行等五百商主之子围绕,施主大慧之女妙善由善贤女等五百童女围绕,他们来到文殊童子面前,在其足下顶礼,右绕三匝,站于一旁。文殊童子摄受了这些眷属,以慈心满足他们,以悲心讲经说法,根据其修行、智慧和意乐,以大无碍解讲法。

 

之后,文殊童子欢喜地看着商主之子——善财,注视着这个承侍过诸佛并生起广大善根等具有殊胜功德的童子,与其欢悦言谈以后,从佛陀的一切法及诸法所摄所得等入手,宣说正法,令善财及诸大众发起无上菩提心,忆念起过去所种善根。之后文殊童子离开了。

 

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商主之子善财听到如来的功德及殊胜后,精进信受圆满菩提,跟随在文殊童子身后,以偈颂赞叹,请教菩萨所行之道。

 

文殊童子说道:“善男子,你发无上菩提心,想要随行善知识、圆满菩萨道而思维菩萨行,善哉善哉。善男子,依止、请教善知识是成就遍知的根本,因此要恭敬承侍善知识,毫不厌倦。”

 

善财请问:“当如何修学菩萨行、如何策励?”

 

文殊童子随之赞叹“善哉”,教诫了寻觅善知识和教法,然后授记说:“南方那一地带,是人间最妙之境。在妙颈山上,住着一位云吉祥比丘,你到他面前请问如何修学菩萨行,他会为你宣说普贤行门。”

 

其后,商主之子善财依文殊童子所说,不畏艰辛地前往云吉祥比丘等诸位菩萨前寻求菩萨行,期间亲眼目睹了大菩萨们的稀奇神变。之后又依照前前授记,连续不断到善知识面前,这些菩萨也以不可思议、各不相同的事迹利益他、加持他,其他菩萨即使在俱胝那由他劫中与这些菩萨相伴,也不知晓这种行境。依此,善财获得了广大功德,最后根据吉祥生童子与吉祥慧童女授记,来到弥勒菩萨面前。

 

依止宿世有缘的上师格外重要

 

弥勒菩萨赞叹了菩提心,在楼阁上宣讲佛菩萨如海的传记、加持,令善财获得了陀罗尼、等持等广大殊胜功德。

 

随后,弥勒菩萨亲言:“善男子,你仍需要去往文殊童子前,请教菩萨如何修学等问题,这位善知识将为你分别显示。为什么呢?修行文殊童子的行为,这种殊胜愿力,百千俱胝那由他菩萨也不具有。修行他的大愿及修行他的一切殊胜功德,不可限量。文殊童子相当于百千俱胝那由他佛陀之母,为百千俱胝那由他菩萨宣说教授,以最胜精进成熟、调化一切有情界,以名号克胜十方世界,在如来的所有眷属中成为语大士,受到一切如来赞叹、称扬,行持真正如实现见一切法的甚深智慧,深入一切解脱境界,究竟普贤菩萨诸行。善男子,这位善知识,会令你生于如来种姓,一切善根与日俱增,修行菩萨的众多资粮,依止真正的善知识,真实激发一切功德,趋入一切大愿,深入一切大愿修行,听闻一切菩萨深密意,真正宣说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随行前世,善男子,你现在当住于文殊童子足前,得受一切功德教授,切莫厌倦懈怠。为什么呢?善财,你先前见过多少善知识、听受过多少殊胜行为、趋入多少解脱之理、通达多少殊胜愿力,且观这一切,均是文殊童子的威神力和加持。文殊童子已获得一切之最的波罗蜜多。”

 

于是,商主之子善财顶礼弥勒菩萨足,周匝转绕成百上千次,再再瞻仰而离开了弥勒菩萨。

 

再续前缘

 

云游了一百一十座城市以后,在一个名叫悦意生的地方,善财心想于此能遇到文殊童子,而禁不住欢喜。文殊童子从一百一十由旬以外,伸展妙臂为商主之子善财摸顶,说道:“善男子,善哉善哉!若不具信根、心生疲厌、心志怯懦、退失精进、于少功德而生知足、耽著一种善根、不具善巧方便,则不能亲近诸善知识,佛陀不予垂念,也不能彻知这种法性,无法通晓、诚信或获得这种行境之处……”文殊童子为善财真实宣说正法,欢喜赞叹,令他获得无数法门和无边智慧大光明。依靠菩萨的无边总持、等持、辩才、神通作加持,他安住于普贤行坛城中。

 

文殊童子如是显示无边微妙法义,并劝善财修习,之后在他面前忽然不现。

 

随后,商主之子善财看到普贤菩萨住于毗卢遮那佛前,普贤菩萨的身体无比清净,随其一分,也有不可思议、尽法界的如海功德,依其加持,获得了彼等所趋入的等性行境。当时,普贤菩萨以妙音诵出《普贤行愿品》中的“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这样的神变,真的不是以凡夫分别心所能触及

 

《圣宝积部·说佛不可思议境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宣说佛陀的境界无所得、平等性,以此利益了无量众生。

 

随后,吉祥贤天子说:“文殊童子,你平时常在赡部洲说法,请你也前往兜率天,为兜率天的天人们讲法。那里的天子曾承侍过去诸佛,种诸善根,境地胜妙,但因(生于天中而)放逸无度,失去在世尊和你面前闻法的机会。(你若能前往兜率天传法,)他们必能因听闻正法而增上善根。”

 

文殊童子示现神变,幻化出极其庄严的兜率天宫,遍布舒心悦意的经堂和宫殿等,并加持吉祥贤天子与(此会中)一切眷属以为自己已趋入兜率天。吉祥贤天子见到自己种种严饰的住所,又见到所有侍从,颇感稀奇,对文殊童子说:“这么快就到了兜率天,看到这里的宫殿、经堂等,乃至我的住所、侍从,真是神奇。”

 

具寿须菩提对吉祥贤天子说:“天子,你在此处丝毫未动,并没有前往兜率天。然而,所有眷属都认为已入兜率天境,这是因为文殊童子的神变和加持。”

 

吉祥贤天子启白佛陀:“世尊,文殊童子的神变示导及等持的加持力真是不可思议,我们这些眷属在此方纹丝未动,就觉得已到兜率天,太稀有了。”

 

佛陀告言:“天子,文殊童子的所有神变示导,你只知少分,而唯有我能全部了知。天子,文殊童子以神通之力,能将恒河沙数佛刹的所有功德庄严,于一个刹土中真实展现;又能将恒河沙数刹土集在一处,状如缯束,安放在上空中;又能将这些刹土的所有大海注入一毛孔内,而对其中众生无损,他们仍以为安住在各自的大海中;又能将这些刹土的所有须弥山王纳为一座山,此山再放入芥子内,而居于山上的天人无有损害,仍以为居住在自己的处所;又能将这些刹土的所有五道众生置于掌中,以世上一切安乐资具使他们享受快乐;又能将恒河沙数刹土燃烧的所有火集在一处,大小犹如一个灯炷,所有火事与之前无别;又能令恒河沙数刹土的所有日月,被他一毛孔的光芒遮蔽。天子,文殊童子的神变示导,我在一劫或多劫中也说之不尽,他具足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示导与加持。”

 

再恶也有发善愿的时候

 

魔王波旬坐在众眷属中,把自己变成比丘形象,对佛陀说:“世尊,让我见识一下文殊童子的神变示导吧。你只是宣称他有这些功德,(我不相信,)要让我现量见到。”

 

佛陀明知他是波旬,但为增长无量众生的善根,而告诉文殊童子:“文殊,我劝请你在这些眷属前展示自己的神变示导,以令无量有情增长善根。”

 

文殊童子接受世尊教诫,入定于以心驾驭万法幻变三摩地中。刚一入定,所有眷属就目睹了如上所说的神变之事,如佛所言不增不减,大众倍感稀奇。

 

佛说:“善哉,善哉。佛陀出世是为一切众生安住大义,因佛出世才使得这样的大德也出现于世,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是世间光明。”

 

波旬亲见文殊童子大显神变,惊奇不已,双手合掌顶礼文殊童子,如是说道:“文殊童子的神变示导真是不可思议,真是稀有。若有众生闻此神变,心生信解、颇觉神奇,世尊,即使魔王波旬多如恒河沙数,对如此信解的众生也不会制造违缘。世尊,我魔王波旬常于如来处不断寻隙,心喜损害一切有情,若见有人精进行持善法,必定对其制造违缘,但从今以后我发誓:只要是此法门行持之处,一百由旬之内,我会视若无睹(、无有所作),若有人受持、讲说此经,我对其生本师想,予以恭敬。然而,我的眷属乐于对佛法制造违缘,使精进者散乱,为阻止他们,我说此密咒而供养……”

 

佛陀赞言“善哉”,之后说:“魔王当知,你在这里宣说密咒,令恒河沙数世界出现六种震动,你的所有辩才,都是文殊童子的加持。”

 

此后,文殊童子要去兜率天,吉祥贤天子随同菩萨、声闻等眷属一同前往。此时,从四大天王天直至色究竟天之间的众天人都聚集在那里,文殊童子通过讲经说法,利益了无量有情。

 

随后,应吉祥贤天子之问,文殊童子入于无垢光三摩地,使上方十二恒河沙佛刹直至普贤如来的功德光刹土,一切刹土都遍布光芒。(普贤如来的)眷属请问原因,普贤如来讲述了其中缘由,使得那个刹土的菩萨都祈求得见娑婆世界的释迦佛和文殊童子。于是,普贤如来脚掌放光,光芒遍照(下方十二恒河沙佛土一直到)娑婆世界,使娑婆世界和功德光刹土的所有菩萨相互见到了彼此的刹土。

 

其后,普贤如来问诸位菩萨:“善男子,在娑婆世界将获得大法语,你们谁乐于前往?”持智灯大菩萨(从座上站起,发愿前往娑婆世界。于是他)由十俱胝菩萨围绕,在壮士屈伸手臂的刹那间,来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宫,他对)文殊童子恭敬顶礼,之后说道:“普贤如来派我到这里。”众眷属对文殊童子(以三昧力放光,令上方诸菩萨来此闻法)的神变感到稀有。随后,文殊童子为与会大众讲法。(圆满之后)于一念顷,从兜率天消失,偕持智灯菩萨及其眷属一同来到世尊面前。他们对佛陀恭敬顶礼,之后坐于各自座上。

 

世尊教诫诸位眷属:“大众当知,此圣士文殊菩萨、持智灯菩萨,为成熟无量众生,示现如此神变和加持。这两位大菩萨已成就种种方便、无碍解、智慧、辩才,已于无数劫行持佛陀的事业,为利众生而安住世间。若有众生见此二位菩萨,则得六根自在,永不入于众魔境界。”

 

 

 

 

只是清清嗓子就让人无法堪忍

 

《佛说圣宝箧经》中记载:

 

舍利子说:“我想在文殊菩萨前听法却不愿意讲,为什么?我见过这位文殊菩萨以前在许多佛陀前说法,令大声闻都哑口无言。越过东方数百千佛土,有一世界叫澄清,光明顶如来现今住世,他的大声闻弟子慧灯被赞为智慧第一。我与文殊菩萨一起到了那个刹土,数百千菩萨和天子都跟随在文殊菩萨的身后。后来文殊菩萨住于光明天清嗓子,声音传遍所有大千世界,连一切魔境也出现菩萨的庄严声音。慧灯大声闻无法忍受那声音的威力,闷绝倒地,惊恐不已,万分惊奇地请问光明顶如来:‘这声音是谁发出的?’

 

如来说:‘是文殊童子的威力。’

 

文殊菩萨前来向如来顶礼,说法后,与慧灯大声闻讨论法义。云集当场的天子们以各种鲜花撒向文殊菩萨,说:‘得见文殊童子,就是现见如来;文殊所住之处,即为佛塔;已了知、将了知文殊所讲正法的众生,将受持一切福德。’

 

尔后,文殊菩萨对慧灯大声闻说:‘既然你被誉为智慧第一,那么请问,此智慧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慧灯无言以对。

 

依光明顶如来开许,文殊菩萨为其眷属宣讲远离一切的法门,结果八百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

 

所以,任何声闻、缘觉都无法超越文殊菩萨的辩才,对此无能为力,我等实在不能与文殊相提并论。”

 

这么大的差距原因何在

 

具寿须菩提问:“舍利子,你见文殊菩萨往来游诸佛土时,是如何大显神变的?”

 

舍利子讲述:“我和文殊菩萨一起共游佛土时,有佛土(若起火,自然)遍布充满莲花的水,(文殊菩萨踩在火上,)火变得触而柔软,犹如蛇心栴檀涂身,或似嘎匝乐德妙衣一般,虚空中充满了于梵天无量宫中入定的菩萨。此佛土显现从形成到毁坏,恶趣充满的远离恶趣,菩萨以觉支而生之慈普救众生,什么是觉支而生之慈呢?一切众生为贪欲等烦恼所逼,菩萨入定为之说法,断除彼等烦恼。

 

当时我心想,文殊菩萨和我的神变等同。文殊菩萨知晓我这一心念,见此大千世界熊熊烈火,文殊菩萨坐在世界中央说:‘是依靠舍利子你还是我的神变力越过呢?’我说:‘依靠我的神变力越过。’于是,我依靠神变力示现最快的幻变,熄灭了周围一寻左右的火,与文殊菩萨一起在七天中越过此大千世界。

 

然后到了另一个大千世界,其刹土也在燃火,火势比之前更广。坐在烈火中,文殊菩萨问:‘舍利子,这次依靠谁的神变力越过?’

 

我说:‘依靠你的威神力越过。’于是文殊菩萨在一念之顷,就使那个世界遍布莲花,立即越过了。

 

文殊菩萨问:‘以我们俩的神力,谁的速度更胜一筹呢?’

 

我说:‘就像盲鸟跟鸟王比飞翔速度一样,你的神力速度远胜于我。所有声闻没有断绝习气结生,不能与菩萨相提并论。可是之前,我竟认为自己的神变跟你一样。’

 

原来前世也是不同

 

文殊菩萨讲述:‘往昔,在大海边,住着(两位仙人,分别是)获得五通的仙人欲法、依靠明咒威力飞行虚空的仙人普施。普施认为他们二人神变等同。一次,普施飞度大海到了罗刹洲,听到罗刹女悦耳的声音,见到她们的容色,堕落在地,失去了明咒力。欲法怀着悲心,抱他回到自处。当时,我就是欲法,你就是普施。那时我们本不等同,你也认为一样。’”

 

他在直指心性啊

 

舍利子又讲:“我和文殊菩萨一同去南方佛刹游历时,越过了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土,来到庄严世界宝柱如来的刹土。

 

文殊菩萨说:‘舍利子尊者,你怎么看我们越过的刹土?’

 

我说:‘有些遍布火,有些充满水,有些成为虚空,有些富饶圆满,有些正在形成,有些已经毁坏,有些遍满恶趣,有些远离恶趣。’

 

他问:‘当如何看待这些刹土呢?’

 

我说:‘遍布火就同样看成是遍布火,充满水……文殊菩萨,你怎么看的?’

 

文殊菩萨说:‘那一切刹土皆为虚空之土,遍布火或充满水等都非真实,以暂时外缘所致而有生有灭。虚空不是因缘所生,而是自然安住,同样,暂时的烦恼染污了心,但心的自性永远不会被染污。比如,过去坏劫中,恒河沙数的刹土都被烧毁,可虚空却不被所焚,一一众生纵然造了恒河沙数的不善业,心的自性也永远不会受到染污。若有人能入自性清净法界,则无有少许起现,于诸遮障也不作起现想。此无起现之法门,安住于此的菩萨们入于完全清净之自性,永不被罪过遮障。’

 

如是文殊菩萨的神变,我只讲了亲眼所见的一部分而已。”

 

出现了“饥荒”

 

具寿阿难对舍利子说:“我所见的文殊菩萨,也是如此。

世尊住在祇陀园时,舍卫城出现非时浓云,七天七夜降下瓢泼大雨。当时,获得禅定的比丘们以入定度日,没有获得禅定的人在七天中断了饮食,身体憔悴,想见世尊却无力行走。

 

当时,我替那些比丘请问世尊怎么办。世尊说:‘把这种情形告诉文殊菩萨。’于是我到文殊菩萨面前,他正在为梵天、帝释等世间尊主讲经说法,我给他讲了事情原委。

 

文殊菩萨说:‘阿难,你去铺设座具,到午饭时敲击犍槌。’我照着他所说的去做。

 

文殊菩萨入定于灭身等持,以另一个幻化身为帝释等继续传法,与此同时,自己从住所出来,去舍卫城化缘,但我没有看见。

 

背地使坏,终不得逞

 

魔王波旬加持整个城市的人,谁也见不到文殊菩萨,谁也不供养斋饭。文殊菩萨知道后,以谛实语说:‘我一个毛孔的功德,由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所生,纵然恒河沙数世界中遍满魔王,其功德也比不上我一个毛孔。假如我所言真实不虚,愿魔的加持当即消失,并且魔王波旬以自己的形相,去大街小巷和三岔路口等处大声宣扬:请供养文殊斋饭,(供养此人福德最大,)在十万年中用一切舒适资具恭敬承侍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远远比不上供养文殊童子一指尖的功德大。’

 

文殊菩萨话音刚落,(一切显现如愿而成,)种种斋食互不混杂而盈满钵盂,食物富富有余,足够宴请五百比丘和一万二千菩萨。

 

这样示现后,文殊菩萨离开舍卫城,在城外把钵放在地上,说:‘波旬,你举着这个钵盂走在前面。’

 

魔王从地上拿那个钵,可它纹丝不动。

 

文殊菩萨说:‘魔王,如果你有大威力,就用神变力举起它吧。’

 

于是魔王施展了所有神变,却无法令钵离地一发梢许。魔王惊奇不已,说:‘只要我愿意,连持轴山都能拿在手里,随意抛接,但为什么竟无法从地上举起一个小小的钵?’

 

文殊菩萨说:‘你以自己的所有神力,跟大菩萨加注在这个钵里的大神力相比,肯定相差悬殊,所以才无法举起。’

 

随后,文殊菩萨从地上拿起钵盂说:‘波旬,你带着这个走在前面。’魔王像弟子一样举钵前行。

 

(魔王的眷属)一万二千他化自在天的天子顶礼文殊菩萨,并问:‘魔王波旬怎么像仆人一样走在前面?’

 

魔王依靠文殊菩萨的威力回答:‘魔力是愚痴力,菩萨力是智慧力……’

 

依此,在场的五百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二百菩萨获得无生法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之后,文殊菩萨和魔王波旬一起将那个钵放在围廊,便离开了。对此,我没有见到也没有听到。

 

到了午斋的时候,仍不见文殊菩萨从住舍出入,我不禁暗想:‘文殊菩萨没有欺骗比丘僧众吧?’遂以此启禀世尊。

 

世尊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附近的圆形围廊里有什么吗?’

 

我回禀:‘那是一个盛满饮食的钵。’

世尊吩咐:‘击犍槌召集僧众。’

我问:‘一钵饭能管什么用呢?’

世尊告言:‘依靠文殊菩萨加持,假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享用这一钵食物,也不会用尽,他的布施波罗蜜多、福德无穷无尽。’

 

当我击犍槌时,文殊菩萨也在天子、菩萨的陪同下,从住舍出来并到了圆形围廊。那个钵里的斋食互不混杂,令数量众多的比丘、菩萨饱足,却还没有用完。

 

他们为啥不吃饭呢

 

于是,魔王波旬为了给文殊菩萨制造违缘,化现出僧裙不齐、体态粗鄙、钵盂破裂、诸根不全、相貌丑陋、跛蹇秃偻等各种不悦意的四万比丘,持钵来取用饮食,但那些饮食仍没有用完。魔王又加持他们(饭量极大,)每人都吃了摩竭国十藏升的米饭,还没有饱,盛饭的人都感到厌烦了,可就是不能满足他们。

 

后来,文殊菩萨加持魔化现的那些比丘钵中常满,手里也拿着段食,结果放入口中的段食咽不下去而卡住喉咙,他们翻着白眼倒在地上。

 

文殊菩萨问魔王:‘波旬,你的这些比丘为什么不吃饭呢?’

 

魔王说:‘文殊,我的这些比丘要死了,你肯定给了杂有毒的食物。’文殊菩萨说:‘能散布毒的他们才会给人以毒,无毒之人岂能施予毒?有贪嗔痴罪业是毒,而菩萨相续随顺法品律仪,无此众毒……佛陀的教法是甘露教,是安乐教,是无戏教……’依此,与魔王一起来的五百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及大愿。

 

此时,世尊告言:‘未来后五百岁,正法毁灭之际,大多数比丘都会像这些人一样,衣装不整,无有正知,威仪恶劣,体态丑陋,罹患众病,出家不是为了正法,而是为了利养恭敬,并忙碌各种琐事。到那时,将出现魔王欢喜、魔业兴起之相。因此,精进正法者要制伏恶魔,受持妙法。’三万二千菩萨依此获得无生法忍。”

 

开除没有成功

 

大迦叶尊者说:“我也亲见过文殊菩萨的一些神变:

 

世尊成佛后不久,我也出家没过多久,文殊菩萨为了顶礼、承侍、拜见世尊,从宝柱如来的佛刹来到这个世界。世尊在祇陀园给孤独精舍结夏安居,文殊菩萨也发誓安居夏三月。可是,我们从来没见过他在佛陀面前和僧众中作长净羯磨。

 

三个月过去了,在长净和解制之际,他才出现。我问:‘文殊菩萨,你在夏天这三个月住于何处?’

 

文殊菩萨说:‘我在舍卫城波斯匿王的王妃那里。’

 

我心想:“这样犯了堕罪的人,不可以和清净僧众一起作解制。”于是从围廊出来,为开除文殊菩萨而击打犍槌。

 

当时,世尊对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击打犍槌,心里是对你不起信吧。你要表明自己清净与自己的行境,以取悦诸大声闻。’

 

于是,文殊师利入定于真实显示一切佛刹的三摩地,只见在十方恒河沙数的佛土中,各各出现一位头陀功德如大迦叶般的比丘,为开除文殊菩萨而击起犍槌。

 

世尊问我:‘迦叶,为什么击犍槌?’我陈述了事情原委。

世尊整个身体放大光明,对我说:“迦叶,你看一下十方世界。”于是我放眼望去,如前一样见到(每个刹土都有一位大迦叶比丘,在击犍槌开除文殊菩萨)。

 

世尊问:‘你是开除坐在我面前的这位文殊,还是坐在十方佛前的文殊呢?’

 

当时我羞愧难当,想扔掉犍槌,可却丢不掉,它不断传出击打声。发生在祇陀园的这一情景,在十方佛刹中也原原本本不增不减如是显现。

 

我顶礼佛足说:‘我只有片面的智慧,不知菩萨的无量行境才击犍槌的,恳请文殊菩萨原谅。’

 

世尊告言:‘迦叶,佛刹中显现的所有文殊菩萨,都是为了成熟在家有情,而于俗家安住夏三月。尽管他在舍卫城王妃那里夏安居,可却令波斯匿王王妃以外的五百女子、五百男子、五百童子、五百童女、五百妓女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又令众多有情得声闻道及趋入善趣。’

 

我请问世尊:‘文殊菩萨是通过怎样讲法而成熟他们的?’

世尊告言:‘你问文殊菩萨,他自会答复。’

于是我问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尊者,这些有情并不能依靠讲经说法而成熟。有些众生通过嬉戏而成熟,同样,也有些依靠娶妻、制伏、布施、济贫、示现大庄严、种种神变、梵行等各种形相以及恐吓、粗语、温柔、饶益等得以成熟。有情的行为千差万别,故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成熟。现今成熟的所有众生,以后通过讲经说法就能得以调化。’

 

我问:‘文殊菩萨,你依靠这种行为成熟了多少有情?’

 

他说:‘尽一切法界。法界、虚空界与众生界无二……’并宣讲了菩萨的三十二盔甲行,使一万二千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以上是迦叶所述。

 

深藏不露,巧妙化外道

 

随后,具寿满慈子富楼那说:“我也亲自领受过文殊菩萨的一些神变:

 

昔日,世尊在广严城积聚精舍中,与大比丘僧众聚会一处。当时有裸形派真实者,由六万裸体者所围绕,被奉为上师接受供养,住在广严城。我入定观那些外道的善根,发现有许多外道可得度化,于是便到那里为他们讲经说法。可是他们大为不敬,捂着耳朵不听,并且出言不逊,冷嘲热讽。我在三个月里连一个众生也没能成熟,败兴而归。

 

此时,文殊菩萨在那里幻化出五百外道徒,自立为师,然后偕同五百眷属,来到裸形派本师真实者面前,顶礼真实者的双足后,坐在一旁这样说道:‘我等久闻圣者大名,故来此地,愿以你为本师,听受你的教授,无论如何也不见沙门乔达摩和他的声闻弟子们,不听与我们教派不符的法。请吩咐我等。’

 

真实者说:‘好!好!具有信心的你,很快就能宣说我的法。’随即对众眷属说:‘你们要和这五百位婆罗门子愉悦和睦相处,分析法义。这些人所说的,你们要认真铭记。’

 

于是,文殊菩萨及那些幻化的人,与外道徒住在一起,不间断宣说苦行和威仪等,时而赞说三宝,时而赞说裸形派真实者的真正功德。他赢得了那些外道的信任。

 

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文殊菩萨传法时这样说:‘诸位尊者,按照我们论典、咒语、吠陀及典籍中所提及的,都有赞叹沙门乔达摩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乔达摩出生在无瑕的转轮王种姓中,为帝释、梵天顶戴等,婆罗门予以授记,从出家到成佛,宣说具足三善、四梵行的正法……’他这般加以称赞,令五百外道获得清净法眼,另有成百上千的外道发起无上菩提心。

 

之后,五百位幻化的人五体投地顶礼说:‘顶礼佛陀!’外道所有眷属也都随学他们这样顶礼。当时,天王给他们曼陀罗花说:‘你们以此去供养世尊。’

 

此后,文殊菩萨由众多眷属围绕,来到竹园围廊中的世尊面前,躬身顶礼,外道徒们也供养曼陀罗花,转绕世尊三匝,坐在一旁。接着,文殊菩萨的五百幻人启禀:‘世尊,如来是法身,我等不求见佛;世尊,法即无可言说,我等不求听闻世尊之法……’以此宣说了诸法无自性而无所求的法门,令二百比丘心无所取而解脱一切漏法。

 

迷途能够知返就好

 

有二百位获得四禅的增上慢比丘说:‘这种讲法与一切世间相违。’说完从座位上站起,离席而去。

 

我对文殊菩萨说:‘这二百比丘如此不敬而离开了。’

 

文殊菩萨说道:‘富楼那尊者,此说法是与一切世间相违。世间中耽著蕴等,依靠断除它而寻觅涅槃,却不知轮回自性不可得即是涅槃,因此当然相违。谁若了知轮回与涅槃等性无二,那就必然不相违。’以此宣讲了诸如此类的法门。

 

之后,文殊菩萨在那些比丘所行途中,幻化出大火遍地,这些比丘飞到空中,看见铁网已覆盖虚空,向下一看,又发现全部是洪水,他们迷失了方向,毛骨悚然。遥见通往祇陀园的道路,遍布莲花、青莲花等,众人皆为去世尊前听法,纷纷由此前往,于是他们只好返回,来到祇陀园的竹园围廊,在世尊面前顶礼,转绕三匝,站于一旁。

 

我富楼那问他们:‘你们去了何处,从何处而来?’

 

他们说:‘我们已获得阿罗汉漏尽的四禅,神足达到究竟,但听到文殊童子宣讲与此不符之法,于是从座上离开,结果发现这个刹土大火遍布,不能越过。’

 

我请问世尊:‘阿罗汉漏尽之地是什么?’

 

世尊告言:‘富楼那,行持贪嗔痴之火,绝不可能超离火蕴;以见解之网遮障,绝不可能斩断铁网;迈入有河,绝不可能越过水蕴。火蕴等无所来、无所去,是文殊菩萨加持显现的。同样,贪等也无来无去,只是以颠倒分别念于本来无我增益为我而已。瑜伽行者即便修成一缘寂止获得禅定,也不可骄傲、耽执。凭借禅定堪能之心,对于诸法的因缘,依靠妙观察而了知十二缘起的生灭,才能证悟诸法自性无生的胜义。’依此,这些比丘解脱了一切漏法。

 

不能小瞧异教徒

 

后来,裸形派真实者偕同五百眷属来到世尊面前,说道:‘我屡屡听说沙门乔达摩勾引别人的眷属,如今算真正领教了。文殊分裂我的眷属,增加乔达摩的弟子,做完这些之后,他再也不来我跟前了。’

 

这时,有遍行者叫嘉伟罗珠,坐在众眷属中,(是真实者的好友,他)对真实者说:‘不要对世尊及其声闻和文殊菩萨不起信心,否则,你将长久无意义受苦。外道的奇特修行等,就像搅拌水而求酥油,是颠倒的;世尊的法,如搅拌乳汁而求酥油,是无倒的。好比舍弃泥造的瓦器而选择珍宝器一样,舍弃外道而成为如来教的法器,则无有欺惑,如同迷途知返。离系师,把你的眷属带走吧。’

 

此时,一万二千裸形派教徒随真实者离去,留下的弟子都获得神通,依靠世尊说‘善来’而出家。

 

世尊对嘉伟罗珠说:“与真实者一起离开的一万二千裸形者,因听闻此甚深法,将来会成为弥勒如来的首批眷属。真实者,成为弥勒如来弟子中智慧第一,如同现今我的舍利子一样。他现在虽然对我有信解,但由于增上慢而不舍自己的见解。”

 

随后,文殊菩萨与世尊对嘉伟罗珠宣说了莫生我慢、要精进不放逸等道理。嘉伟罗珠发起菩提心,证得无生法忍,并获授记将来成佛,佛号智蕴。”

 

如富楼那所述这样,众人在世尊面前,也纷纷讲述了文殊菩萨如何显示绝顶神变和说法神变。

 

 

 

 

弥天大罪也能清净

 

此后,阿阇世王率众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我造了杀父的无间罪,请赐我从中解脱、遣除懊悔和怀疑的方便法。”

 

世尊心想:“这个阿阇世王,享受贪爱,对深法有信心,除文殊师利外,谁也不能彻底消除他的怀疑。”

 

正当佛陀这般意念,依靠佛陀的威德力,舍利子对阿阇世王说:“明天你对文殊菩萨供斋吧,他能消除你的疑惑等,并将利益许多众生。”

 

阿阇世王便如是迎请。世尊也告诉文殊菩萨:“你可去阿阇世王处应供,在那里将利益彼等芸芸众生。”

 

之后,文殊菩萨在晚上初座时,刹那间越过东方八十百千佛土,到了恒传声世界宣称吉祥如来面前顶礼,启禀道:“请命这个刹土的诸大菩萨去娑婆世界,赴阿阇世王之宴。”

 

如来对眷属中的诸位菩萨说:“你们与文殊菩萨一道去娑婆世界吧。”于是,当场的八万二千菩萨与文殊菩萨一同来到娑婆世界。文殊菩萨为他们宣讲陀罗尼法门,结果其中五百菩萨获得陀罗尼。中座时,又为那五百菩萨详细传讲菩萨藏的法门。末座时,对那些菩萨广讲入不退转轮金刚句的意义,有些菩萨由此得到光明花三摩地。

 

随后,阿阇世王派来使者,应请文殊菩萨中午赴宴。

 

大迦叶尊者与五百比丘一起来到文殊菩萨前。文殊菩萨问迦叶:“这么早你去哪里?”

 

迦叶尊者说:“我要去化缘。”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及众眷属随我一道去应供吧。”

 

迦叶尊者说:“我为求法,不为求食,即便没有吃到饭,也会跟随你。为什么?因为在别人面前,听不到你那样的传法。”

 

文殊菩萨入定于幻化一切神变的等持中,顿时娑婆世界地平如掌,整个大千世界遍布光明,中断所有恶趣和烦恼相续,一切众生安住慈心,大地出现六种震动,发出铙钹妙音,花雨纷飞,诸天人勤行供养之事,诸龙族使一切道路平整,并以无量供品庄严,实在是稀有罕见。

 

其后,文殊菩萨由八万二千菩萨及五百左右大声闻围绕,来到阿阇世王的王宫。先前文殊菩萨对国王说大约有五百眷属(前去应供),所以他只准备了五百人的饮食,见此心想不妙。

 

毗沙门等对国王说:“大王不必忧愁,文殊菩萨智慧、神变的加持极大,只要他愿意,仅以一抟食物也能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吃饱,更何况这么几位眷属了?他的布施方便无穷无尽。”

 

听到此话,阿阇世王心花怒放。

 

随后,文殊菩萨对眷属中的普照菩萨等说:“请入座。”他们依靠神变而各自在陈设的坐垫上就座。阿阇世王与眷属忙于预备供养之事,梵天、帝释等诸多天人和龙族也恭敬承侍文殊菩萨及其眷属。

 

阿阇世王想:“这些菩萨没带钵盂,怎么用斋?”正当这时,所有钵盂从菩萨们自己的刹土纷纷飞来,在无热恼海以八功德水洗净后住于莲花上,八千龙女擎持钵盂献给那些菩萨。

 

之后,国王开始供斋,饭食一直取之不尽,他感到惊奇不已,遂请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说:“这像你那懊悔一样没有造作。”

 

众菩萨眷属用餐后,将钵盂一抛,那些钵盂竟然停住于虚空中。

 

国王问文殊菩萨:“这些钵盂依何而住?”

文殊对他说:“你的恶行依何而住,它就依何而住。它虽然无所住,但在不坠落的同时,不著不住一切法,也不堕于何者。”

随即,国王坐在文殊菩萨面前请求:“我要遣除懊悔。”

文殊菩萨说:“你那个懊悔,纵是恒河沙数佛陀也无法遣除。”

阿阇世王以为自己无依无怙而栽倒在地。

大迦叶尊者连忙说:“大王不必惊惶,文殊菩萨这样讲是有善巧密意的,你要问他密意何在。”

国王再度站起,请教所说的意义。

文殊菩萨讲道:“佛陀出有坏(了知诸法)无生如虚空,无法被染污,所遣(懊悔)也无有自性,所以,我说连佛陀也无法遣除。”依此,阿阇世王生起随同空性的法忍而遣除了懊悔。

 

不显现并不一定不存在

 

阿阇世王献上价值连城的布匹准备供养文殊菩萨,此时文殊菩萨杳无踪影,空中传出“如上比喻,当观懊悔与诸法,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阿阇世王(见不到文殊菩萨,)见文殊菩萨的坐处有智吉祥幢等菩萨及阿罗汉大迦叶,(于是向他们供养,)可是他们各自宣讲无所受之法,身体全然不见。之后(他去一一供养五百比丘,)五百比丘也隐身不见。(诸菩萨与比丘僧都不见了,)国王只好把布送给王后,结果她也不见了,与此同时,所有女子和侍者均消失于视野中。国王现前如是等持之后,除了自己的身体以外,一无所见,只听到“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最终国王把布披在自己身上,他的身体也顿然不现,传出“远离一切色想。大王,诸色一无所见,如是当观罪业,如何见罪业?如是当观诸法……”的音声。至此,阿阇世王安住于远离一切想行分别念之等持。他刚从中起定,之前所见的自身等一切,即刻恢复如初。

 

随即他请教文殊菩萨:“先前没有看见这里的眷属,他们去了何处?”

 

文殊菩萨说:“去了你懊悔所去的地方……”依此,国王获得了随同法忍。三万二千女子因目睹文殊菩萨的神变而发起无上菩提心,其中五百人获得清净法眼。

 

成千上万的百姓为了供养文殊菩萨,纷纷从王舍城各处集到王宫门前。文殊菩萨以脚的大拇趾压地,整个宫墙和大地变成琉璃,(王宫内外一切众生)得以亲见文殊菩萨及其眷属的尊颜,都发起菩提心。

 

文殊菩萨为大众开示了获得清净法眼的法门,之后便离开阿阇世王的王宫。

 

再现神变令重罪之人得果

 

返回的途中,文殊菩萨遇到一人,他因杀了母亲正在树下忧伤,口里说着:“我造了堕地狱的罪业。”

 

他是文殊菩萨的所化对境,菩萨为了度化他,便化现出一个人,那人与父母同行,关于走哪条路,他们观点不一,发生冲突,结果那人杀了父母。接着,幻化之人来到杀母之人面前,杀母之人心想:“我与此人同病相怜,所以他去何处,我也去何处。”

 

幻化之人一边失声痛哭一边说:“我要到释迦佛面前,他是无怙者的依怙。”说完就走,杀母之人也随他而去。

 

幻化之人来到佛前,呈禀佛说:“我杀了父母,祈求救护,我该如何而行?”

 

佛陀告言:“你能如此坦诚,(不覆藏所作之罪,)善哉。”遂令其观杀生之心了不可得,由此幻化之人获得证悟并出家,之后飞于上方虚空而趋入涅槃。

 

见到此景,杀母之人不禁暗想:“此人杀了父母双亲,竟然也能证得涅槃,而我只是杀了母亲,为什么不能证得涅槃?”

 

于是他在佛前顶礼,呈禀说:“我杀了母亲。”

 

佛陀如前一样教诲。随后,那人全身毛孔中出现众生地狱之火,烈焰焚身,痛不可言。无依无怙的他马上祈祷,大呼:“皈依佛!”佛以金色妙手放在那人头顶,即刻他的一切苦受就此中断,获得安乐。由此,他对佛陀心生恭敬,祈求出家。佛陀予以开许,为他宣说四谛法门,他当下获得见谛,通过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他呈禀:“世尊,我要趋入涅槃。”随即腾空而起(入于涅槃),身上出火焚烧了身体,成百上千的天人前来顶礼。

 

阿阇世王得佛授记

 

舍利子见佛陀这般调化此人,倍感稀有,说:“如此调伏造无间罪者,真是奇妙。能了知一切有情种种根基的,只有佛陀出有坏、文殊菩萨及其余披上与之相同盔甲的诸大菩萨,除此之外,这不是任何人的境界,也不是声闻、缘觉的境界。”

 

佛陀告言:“的确如此。舍利子,这位文殊菩萨曾于无垢劫妙臂如来的教法中,就让阿阇世王发过圆满菩提心。早在无垢劫,有三俱胝佛陀出世,他们全部是文殊师利祈请转妙F轮、长久住世的。

 

这个阿阇世王,如今余业仅剩芥子许,后转生为三十三天的天子;再降生于赡部洲;死后如布达热嘎般堕入众生地狱,身体没有苦受而解脱;继而越过上方四千佛土,往生到庄严世界宝蕴如来前,刚生于那里,便再度面见文殊菩萨,也得以听闻甚深法而获得无生法忍;到弥勒成佛之时,他成为不动菩萨,又亲见文殊菩萨,并给大众讲述过去(杀父忏罪)的这些经历;此后,在八万阿僧祇劫中成熟有情,修行刹土,他所成熟的众生将无有业障和烦恼障,智慧明利,无悔无疑。这位阿阇世王,将于八万劫后的见喜劫成佛,世界名无秽,佛号极清净境如来。在他的刹土,众生至死也无有懊悔,死后不会堕入恶趣。”

 

之后,从他方刹土随文殊菩萨来此世界的菩萨们呈禀:“世尊,如来明鉴,文殊菩萨所安住的地方,犹如佛陀住世一样,世尊无需垂念。为什么?因为文殊(与佛无异),他所成熟的一切有情,不会有恶趣、无暇、魔业和烦恼的恐惧。”

 

世尊告言:“善男子,正如你们所说,的确如此。”

 

来自十方的诸位菩萨,以遍满世界的鲜花抛向如来和文殊菩萨,祈愿道:“愿大能仁的正法明灯长燃不绝。世尊,我们用血肉尚且不能报答文殊师利之恩,更不用说其余供养了……”说完转绕世尊三次,再次供养文殊菩萨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佛土,并以此法门令无量有情对圆满菩提生起定解。

 

《般若七百颂》中说,有人问佛:“世尊,文殊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何以故?他的辩才不可思议。”佛陀赞言:“的确如是。”

 

《宝箧经》中记载,舍利子对文殊菩萨说:“善男子,譬如,微小金刚也能摧毁诸大山岩。善男子,如是你一毛孔中所有智慧,(也能摧毁众生如山王般邪见,)极微尘数如我一样的人也不具有……”

 

对大阿罗汉直言不讳,一点不留情面

 

《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中记载:

 

无热恼龙王迎请世尊在龙宫传法时,无热恼大海出现大如车轮的珍宝莲花,异常芬芳,有百千花瓣,珍宝璎珞掩映,其中有一朵珍宝莲花格外绚丽,令人见而生喜,最为耀眼夺目。

 

阿难见后问世尊:“这是谁要来的预兆?”世尊告诉他稍等片刻,待会就知道。

 

没过多久,从下方过六十恒河沙数刹土的宝顶佛刹土——宝严世界,六万菩萨围绕着文殊童子,为了听闻《无热恼龙王清净道法门品》前来,升于那些珍宝莲花上跏趺坐(,文殊童子坐在最大的莲花上)。

 

所有眷属甚感稀奇,顶礼那些菩萨。

 

文殊童子腾空而起,梵天、帝释等从上方为其持撑珍宝伞并作礼。此时,文殊童子与那些菩萨一同飞到七棵娑罗树高的空中,为供养世尊撒下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花雨,花中传出宝顶佛向释迦佛请安的音声。之后,他们又降下来向世尊顶礼,落座于各自的莲花上。

 

迦叶尊者请问世尊:“宝顶如来的刹土位于何处?”

 

文殊童子说:“如果你依靠圆满的神变力飞往那个世界,纵然穷尽寿命而入于涅槃,也抵达不了。”

 

随后,迦叶尊者与文殊童子就心解脱的问题进行探讨。

 

迦叶尊者说:“文殊,请施展你的辩才吧。”

 

文殊童子说:“你没有与我对答的能力。”

 

这时,慧积菩萨对文殊童子说:“为何把迦叶尊者想得、说得如此逊色?”

 

文殊童子答:“因为他是声闻,并非无所畏惧。”

 

迦叶问:“对于三解脱,(明明超越分别念,)为何说成相似想?”

 

文殊童子说:“这是如来的善巧方便,对于无量三解脱门,以相似想而饶益众生。”

 

其后,无热恼龙王与文殊童子同声说:“色等诸法观如来,肉眼等虽然不见如来,不等平等无为性,以无分别入寂灭义而观如来。”在场的诸大菩萨都交口称赞。

 

供佛不该有满足

 

《宣说文殊经》中记载:

 

世尊住在祇陀园期间,由声闻、菩萨眷众所围绕,文殊童子手撑十由旬左右的宝伞覆于世尊头顶。

 

界贤天子说:“文殊,你供养世尊仍是心不厌足吗?”

文殊童子回答:“天子,如同大海不厌众流一般,作为渴求如深不可测之大海般遍知智慧的大菩萨,渴望供养如来永远不该有满足。”

 

天子问:“文殊,应当缘于什么而供养如来?”

文殊童子讲道:“天子,以四种所缘供养如来:缘于菩萨心;缘于为度一切众生究竟解脱;缘于不断三宝传承;缘于清净诸佛土。应依靠这四种所缘供养如来。”众眷属均欣然随喜。

 

智慧第一者尚且不知,一般人无法想象也很正常

 

《大乘四法经》中也阐述了相似的道理。经中记载:

 

文殊童子宣说修行四法的法门时,吉祥贤天子满怀愉悦之情随喜,为了供养文殊菩萨,他及眷属抛撒曼陀罗等天花。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即刻间,所散之花上升虚空,微妙香洁、大如车轮,令人见而生喜,莲花中央出现了诸菩萨,具足三十二妙相。

 

此时,世尊面带微笑,尊容放出五彩缤纷之光普照世界,光又再度隐没于佛身。

 

吉祥贤菩萨询问其中原因。世尊告言:“虚空中狮子座莲花上安坐的诸菩萨,来自十方,今聚一堂,他们均蒙文殊童子度化而得以成熟,今日仍来此闻法。他们皆为一生补处,将于十方刹土各自成佛。”

 

舍利子呈禀佛陀:“世尊,我能于一刹那数尽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星辰,可是无法用百年时间数清这些菩萨的数目。”

 

世尊告言:“舍利子,假使极微尘遍满赡部洲,其数尚可了知,而此菩萨之数却无法彻底知晓。”

 

舍利子问:“哪里有那么多的刹土能容纳这些菩萨成佛?”

佛陀宣讲了无佛住世的刹土有无量无边,如来皆能一一照见的情形及比喻。众眷属都说:“我等皆得善利,能值遇如此之师,具有照见一切的大智慧。”

 

随后,吉祥贤天子对文殊童子说:“尊者,您所做的事业,令无量有情成熟菩提,实在善妙。无论您住于何处、于何处行持此法门,当视为佛陀在彼处出世、转妙F轮。”

 

世尊赞叹:“的确如此。”

 

独具的讲法风格,众人皆爱

 

《佛说世俗胜义谛经》中记载:

 

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由声闻、菩萨及诸天人围绕而说法。寂静调柔自在天子请问佛陀:“世尊,文殊童子令人见而生喜,我与众多眷属极其渴望听这位大士说法。”

 

佛陀告言:“他在由此刹土向东方越过一万八千佛土的具宝世界宝顶如来前。”

 

天子呈禀:“世尊,愿祈请文殊童子来此。为什么呢?在诸位声闻、缘觉及有缘的菩萨面前,听不到像文殊童子那样的传法,除如来以外,谁也不能这般讲法。如来或文殊童子讲法时,一切魔宫隐蔽不现,一切恶魔无机可乘,一切外道被完全折服,一切攀缘者变成无攀缘者,妙法得以长久住世,如来也随喜受持。”

 

佛陀深知天子祈求,由面部的眉间白毫放出光芒,照亮这个世界,遍及具宝世界,召请文殊童子。

 

文殊童子与一万菩萨一起,在壮士屈伸手臂的顷刻间,便到了佛陀面前,但又忽然隐身不现,从空中撒降花雨,遍覆这个大千世界,高没过膝。众眷属甚感稀有,询问佛这是什么原因。

 

佛说:“是文殊童子等那些菩萨的威力所致。”

 

眷属们希望见到文殊童子和那些菩萨。文殊童子及眷属遂从天而降,向世尊顶礼,各自落座。世尊开许天子可随意提问。对于天子的提问,文殊童子宣说了胜义无生、不可言说的自性,不可胜数的大菩萨获得了无生法忍,无量众生获得了利益。

 

与文殊童子一同前来的那些菩萨,说准备返回自己的刹土。文殊童子加持这个世界变成宝顶如来的具宝世界,一切大众所见无增无减。所有菩萨以为已回到自己的刹土,当他们入定于等持中才发现,仍在这个娑婆世界纹丝未动,于是赞叹文殊童子的加持并发愿。

 

之后,文殊童子坐在垫上,同时入定于等持中,头顶发出遣除一切有情所缘与无知的光芒,照耀十方浩瀚佛国,令他们以不听的方式听到释迦佛“讲法依二谛”,为了供养十方无边刹土的一切佛菩萨,撒降具足天花和涂香等一切之最的无上大乐圆满妙雨供云,周遍一切。他们从等持中起定,以不缘的方式转绕释迦佛千万匝,之后由此娑婆世界返回。

 

对于赞叹,以何应对

 

《诸法无生经》中记载:

 

世尊与文殊童子宣说“诸法无生故一切平等性”的意义,金刚句、种子句、橛句时,数以万计的天子从空中向如来和文殊菩萨抛撒青莲花等天物,顶礼膜拜,并说道:“世尊,这是无贪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不住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实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恼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真如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误的真如,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法界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真实际的吉祥,那是文殊;世尊,这是微妙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殊胜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超绝的殊妙,那是文殊;世尊,这是无上的殊妙,那是文殊。”

 

文殊童子对他们说:“诸位天子,请不要分别,我真实不见任何法‘微妙’‘殊胜’‘超绝’。诸位天子,我是贪欲的殊妙,为此我叫文殊;我是嗔恨、愚痴的殊妙,为此我叫文殊;我不超越贪欲等,凡夫俗子才要超离、超越,而诸菩萨对任何法无所迁移或去往或超离,一切法如幻,无所超离……”

 

依此,数以万计的天子获得了无生法忍。

 

 

 

 

我们的世界观太狭小了

 

世尊又说:“文殊,请讲一下你刹土功德庄严的大愿。”

 

文殊菩萨应允,为大众讲述自己的愿力。他右膝着地,双手合掌,顶礼佛陀,此时六恒河沙数世界悉皆震动。

 

文殊菩萨陈述道:“自十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计数劫时起,我便发愿:有朝一日,我以无碍佛眼目睹十方无边无际世界,所有佛陀出有坏皆由我劝令趋入菩提,发菩提心,行持波罗蜜多并随之教授,在没有亲见这一切之前,我不证无上菩提佛果。若于十方不再见到有任何佛陀不是我令其成佛,尔时我才现证无上菩提,圆满佛果。”

 

在场的菩萨心想:“这位文殊菩萨要见到尽其所有的佛陀如来啊。”

 

世尊知晓他们的心念而告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化为灰烬,要想计算其微尘的数量,不可以百、千、十万等单位衡量。同样,尽其所有的佛陀也像这样无量无数,但文殊菩萨却能以无碍佛眼观见之,于十方一一世界悉皆得见。”

 

尔后文殊菩萨呈禀世尊:“愿我这一刹土,有众多恒河沙数佛土合在一起那样面积广大,(城墙)由成千上万的珍宝点缀,高至有顶。在那里,约有十个大千世界之量的菩提树,其光芒遍照一切刹土。我安坐于树下,从成佛到涅槃之间永不起座,然而以幻化身于十方每一方的无数刹土中为众生宣说正法。

 

在我刹土,无有声闻、缘觉的名字,也无有女人、胎生,到处充满身披袈裟、跏趺化生、无嗔恨烦恼隐覆之过失、梵行清净的菩萨。

 

愿我的刹土,像极乐世界那样具喜乐之食,而我刹中菩萨一生起进食之想,就有盛满数百种美味的器具出现在他们右手,以此首先供养十方佛陀及声闻,随后以五通的神变刹那间对投生于贫困饥饿的饿鬼道等一切有情发放布施,令他们满足,并为其说法,之后再自己受用。(刹土中)相应于沙门法的种种宝衣,也如此享用。那些菩萨尽其所有的受用,都如是出现并享用。

 

在我刹土,连八无暇、不善、痛苦、过患、不悦意色等名字也不存在。

 

在我刹土,充满十方世界见所未见、绝无仅有的数十万俱胝那由他奇珍异宝,纵然提及这些珍宝的名字,也需用百千俱胝年。凡往生我刹土者,连寒暑、病、老、死的名称也听不到。任何菩萨想要成佛,即可前往其他刹土,到兜率天处寿尽降生,再得成佛。

 

在我刹土,有菩萨想见此刹为纯金等所成,随其意愿如是显现。

 

在我刹土,除菩萨与菩提树的光芒以外,不现日、月、星辰、闪电等光,唯以莲花开合来区分昼夜,此外没有昼夜的名字,那些光芒遍及十万俱胝那由他佛土。在上方虚空中,恒常不断传出十万俱胝那由他铙钹妙音,虽不现相而闻其声,其音声皆为波罗蜜多、三宝、菩萨法藏之声以及随菩萨各自信解的法音。

 

在我刹土,何者想见佛陀,即刻亲睹如来安坐在菩提树下,(若对佛法有疑,只要一见佛陀,)无需解说便通达法义,疑网尽断。

 

如此十方无量无数十万俱胝那由他世界的诸佛刹土之功德庄严、愿力、妙相等,我尽其所有一览无余。除了声闻的庄严刹土及五浊世界中成佛的刹土以外,一切刹土均归摄、容纳于此刹土中。若要赞叹此佛刹的功德庄严,在尽恒河沙数劫中,纵然别无他事而只用来讲述,或者用比这更长的时间,也说之不尽,只有如来智慧对此能自在无碍照见。”

 

佛陀告言:“文殊,的确如此,如来洞悉一切。”

 

其后,文殊菩萨说:“幻术可以幻化,但幻术并不存在,同样,万法显现生灭而无有生灭,这就是平等性……”

 

智妙菩萨等所有威严显赫的菩萨,也展示各自的辩才而利益了芸芸众生。

 

他的利生事业无与伦比

 

随后,世尊彻知眷属菩萨们的心念而教授道:“文殊的刹土名叫圆满语无尘积,它出现在南方,这个娑婆世界也属于其中。文殊童子成佛时,佛号普见,因为他能见到十方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的一切佛陀出有坏,而且任何众生若得见普见如来,都必定证得无上菩提,何者听到其名号,除非是不可逆转、无有信解者,否则皆能于无上菩提成佛,故而由此得名。”

 

在场的数十万俱胝那由他菩萨异口同声地说:“‘普见’名副其实,任何众生听到他的佛号,尚且能得到殊胜之利,更何况往生其刹土?何者听到如是授记所说与文殊童子的名字,彼即现见佛陀。”

 

世尊告言:“善男子,如你们所言,的确如此。何人持诵千万俱胝那由他佛陀名号,也不及持诵文殊童子名号的福德大,更何况持诵普见如来名号了。为什么?文殊童子于每一劫所做的利众之事,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也不曾行持。”

 

由此,在场的天人等数十万众生共诵:“顶礼文殊童子!顶礼普见如来!”之后,八十万俱胝那由他众生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无量有情成熟善根,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

 

极乐世界只是沧海一粟

 

在场的有些菩萨这样想:“文殊刹土的功德庄严,与极乐世界是否相同?”

 

世尊知晓他们的心念而告言:“如同有人用发尖的百分之一许从大海中取一滴水,这相当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大海中剩余的水相当于普见如来的刹土庄严。”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白佛:“有与此刹土等同的其他刹土吗?”

 

佛告狮子妙力雷音菩萨:“在东方善住愿超胜世界中,普光功德恒众海王如来现今住世,寿命无量,他的刹土与普见如来刹土相同、不增不减。安住于文殊此行为、披上不可思议铠甲的光面、智妙、寂根、慧愿这四位菩萨,他们的刹土庄严也是如此。”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问文殊菩萨:“你将于何时成佛?”

 

文殊菩萨回答:“何时虚空界成为有色,彼时我才成佛。同样,何时幻师所幻之人证得菩提,彼时我才成佛。文殊本身就是菩提,菩提也就是文殊,空性就是证觉者。”

 

尔后世尊告言:“善男子,无量光如来的菩萨及声闻众,其数虽然不可思议,但(跟普见如来刹土的眷属相比,)极乐世界的会众就如同从磨羯国芝麻洞内取出的一粒芝麻,而剩余的芝麻相当于普见如来刹土的会众,有如此悬殊的差别。

普见如来寿量有多长呢?如此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一尘一劫,)也不能诠表其数的百千分之一。由此可知,普见如来寿命无量无边。”

 

接着佛又告言:“将来文殊童子成佛时间之量:譬如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有人从中取一粒越过尽微尘数的大千世界后放下,如此以这种方式在东方放完了所有微尘。同样,第二个人在南方如此放置微尘……乃至如是放于十方。以这种方式包含的十方世界,以十万百千俱胝等计量也不可胜数。如此把放微尘和没有放微尘的世界再全部碎为微尘,精通历算者也无法以百千俱胝等了知或算出它的数目,这个数目会令一切众生迷乱。只有如来才悉知这些微尘以百数计算有这么多、以千数等计算有这么多,甚至超过它的数目,也无所不知。”

 

任何结果的背后都有它的因缘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求这样的大智慧,假设菩萨乃至未来际在众生大地狱中被焚烧,也该忍受,不可舍弃如此智慧。”

 

佛告言:“的确如此,的确如此。除了信解下劣、精进不足、十分懈怠的众生以外,谁会对这样的智慧不生渴求之心?若将十方撒尘与没有撒尘的那些刹土皆碎为微尘,文殊童子将在比上述微尘数目更多的劫中,依旧行持菩萨行。他的宏愿与真实行不可思议,为此,他证得菩提后的寿量与菩萨眷众也不可思议。”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白佛:“文殊菩萨在这么多劫中也不起厌烦之心真是稀有,所修大行真是稀奇。”

 

文殊菩萨说:“就像虚空不会分别‘经过了这么多劫’一样,菩萨对任何法也无有行持之想,为此不会厌烦、不生不死等。”

 

想积大福,随学文殊

 

世尊告言:“善男子,如来以无碍佛眼照见十方所有佛土,若有菩萨以七宝充满这些世界,于每一尊如来前进行供养,同时安住于所有戒律,对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尽未来际进行布施。若有菩萨于此(佛刹功德庄严)法门进行受持等,发心随学文殊童子,为此迈出七步,前者福德不及此百分之一。”

 

之后,文殊菩萨入定于普现如幻等持,即刻间,令众会菩萨见到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一切佛陀。他们发现,每一尊佛面前都有文殊菩萨在展示自己佛土的功德庄严,不禁心想:“这位文殊菩萨顷刻间便显现于众多世界中,愿力、等持、智慧实在绝妙稀有。”由此生起稀奇之想。

 

何出此言、渊源何在,让人百思不解

 

《未生怨王除忏经》中记载:

 

世尊于灵鹫山被眷属围绕安住之时,文殊菩萨在须弥山的阶梯上与二十五位大德在一起,兜率天的四位天子等众眷属来到其前想要听法,文殊菩萨化作如来,依靠讲经等成熟芸芸众生。之后世尊让文殊菩萨前来作表示,文殊菩萨及眷属来到佛前,探讨种种正法之义。

 

在场有二百位天子昔日行持菩萨行,此时退失了菩提心,他们想:“我们不能修成无上菩提,不如趋入声闻、缘觉的涅槃吧。”

 

为使他们于无上菩提不退,佛陀在眷属之外幻化出一位施主,手持盛满百味美食的钵盂,供养佛陀享用。文殊菩萨白佛言:“你如果没有将部分美食赐予我享用,就是不报恩。”

 

舍利子心想:“文殊菩萨昔日如何利益过佛陀,现在竟然以不报恩来质问。”

 

佛陀洞悉他的心念而告言:“舍利子,如来已知,马上会为你除疑。”说完将钵抛到地下。那个钵立即没过地面,朝下方佛刹中安住的佛前而去,经过恒河沙数刹土之后,到了光明世界——光明王如来的刹土,那个钵停在虚空中。光明王如来的眷属询问钵的由来,光明王如来说:“这是上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为调化菩萨所抛。”

 

寻找钵盂,众大声闻无能为力

 

随后,世尊对舍利子说:“你去寻找那个钵盂。”舍利子入于一万等持,凭借自己的智慧力和佛陀的威神力去了一万个佛土,也没有发现,于是又返回佛陀面前。

 

同样,目犍连、须菩提及五百位左右大声闻依靠神变和天眼去找,也没有发现那个钵。

 

须菩提对弥勒菩萨说:“请您去找那个钵盂。”弥勒菩萨说:“我虽是如来授记的一生即得无上菩提的最后有者,可是也不知那一等持的名字,而文殊能够出入那一等持。等我获证菩提时,如文殊一样的菩萨也有不知我走路抬脚、落脚的时候,(如今我不如他,)因此不如祈求文殊,他能取回钵盂。”

 

须菩提祈请文殊菩萨去取那个钵,世尊也开许如是而行。

 

生在娑婆,更占优势

 

于是,文殊菩萨入定于普行等持,于坐垫上如如不动。众眷属清楚地看见他伸展右手,穿越下方的所有佛土,用那只手作礼一切佛陀,并伴随着问安的声音。其手上一一毛孔放射出百千俱胝光芒,一一光端有(百千俱胝)莲花,一一莲花的花台中安坐着佛身,同声赞叹释迦牟尼如来。其所经过的佛刹出现六种震动,遍大光明,这些刹土皆由伞、幢、幡所庄严。此后,文殊菩萨的那只右手,越过七十二恒河沙数的佛土,到了光明王佛的光明刹土问安,显示光芒神变,承侍光明王佛。

 

光吉祥菩萨问:“这是谁的手具如此神变、令人见而生喜?”光明王佛讲述了它来自上方娑婆世界的始末。结果,那个刹土的所有菩萨都祈求见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和文殊菩萨。

 

于是,光明王佛的白毫处放光,所触及的有情,以根基不同而分别获得转轮王的安乐、诸瑜伽行者的果位、菩萨的日灯等持,那个刹土的一切有情均得见此娑婆世界。

 

目睹此世界后,光吉祥菩萨一边流泪一边说:“如同无价之宝掉入淤泥中一般,释迦牟尼佛和那些大菩萨竟安住于(如此污秽的)娑婆世界。”

 

光明王佛告言:“不要说这种话。在我这个刹土中十劫坐禅修禅,也比不上在娑婆世界一上午修慈心的福德多。在那里护持正法的大菩萨,将清净一切业障、烦恼。”

 

光明王佛放出的光芒,被娑婆世界一切有情见到后,(询问世尊此光从何而来,)世尊讲述了它的由来。之后,为使这个刹土的一切有情见到光明刹土,世尊示现神变放出光芒,其光所接触的菩萨均获得山王灯等持,居此世界者皆目睹了下方的光明佛土。

 

文殊菩萨用右手从光明刹土取回钵盂,由(下方)数百千俱胝那由他菩萨所围绕,回到上方的(娑婆)世界,那只手的光芒也在光明刹土中隐没。文殊菩萨在释迦佛面前,把钵盂置于空中,顶礼佛足,请佛接受钵盂。之后,随文殊菩萨右手一同前来的那些菩萨也顶礼世尊,问候请安后,安坐于各自垫上。

 

世尊揭开谜底

 

世尊告诉舍利子往世的经过:“过去久远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以前,有世界名为不毁,无敌幢如来出世,从三乘入手讲经说法。在那里,一位名叫智幢的说法比丘,身著法衣,去广博王宫化缘,之后带着百味珍馐出现。当时有商主之子名为无垢军,在父母怀中看见那位比丘,便从母亲怀里跑到比丘跟前索要食物,那位比丘也给了他许多,他搅拌食物后跟在比丘后面,来到无敌幢如来面前。

 

那位比丘将斋饭送给那童子,让他供给佛享用。童子以食物盛满如来的钵盂但仍有剩余,之后以此供养了八万声闻与一万二千菩萨,在七天之中圆满供养佛陀及眷属,然而食物还没有用尽。童子异常欢喜,口说偈颂。当时,那位比丘教导童子皈依三宝,为他传戒,并让他发露罪业、随喜、祈祷、发无上菩提心。童子的父母为了寻找孩子也来到无敌幢如来面前,他们和许多众生都发起无上菩提心,并且出家。

 

当时的智幢说法比丘就是文殊菩萨,商主之子无垢军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我。文殊菩萨就是这样给我斋饭,让我发菩提心的,是他令我最初发起了菩提心。以此世为例,如来我的殊胜十力、四无畏等一切法,都来自于文殊菩萨教令发心。如我一样,在十方号称释迦牟尼的无量佛陀,以及德夏佛、尊胜佛、具髻佛、燃灯佛,都是由文殊菩萨安置于菩提而现今转F轮的,这些如来的名号在一劫或多劫中也说之不尽,更何况其行持菩萨道、住于兜率天乃至安坐菩提树之间极其众多的情形了。为此,文殊菩萨是一切菩萨的怙主,是生源、是悲源、是行源。”

 

所有菩萨异口同声真实赞叹文殊。

 

其中有二百位天子心想:“诸法随行于因,依赖于缘,以希求为本,以发愿引领,既然释迦佛也是由他人劝令行持而有所成,那在如来住世之际,我等不该发低劣心。”于是以殊胜增上意乐发起无上菩提心。

 

文殊菩萨通过示现妙手得钵的神变,使这个刹土乃至下方不可胜数的众生皆发菩提心。十方无量诸佛,为行供养文殊菩萨之事,及承侍正法,将珍宝伞授予菩萨众覆盖整个世界,伞中传出“依释迦佛所说,我等也由文殊安置于菩提”的音声。

 

 

 

文殊菩萨传

 

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编译

 

顶礼、供养、皈依文殊童子菩萨摩诃萨!

 

这位依怙智慧主尊,是三世诸佛唯一无分别智慧身,他以菩萨相尽虚空遍法界安住,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功德圆满无余的佛陀,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如来的长子,在有些众生前现为功德尚未圆满的学道者,在有些众生前以普通人的形象,通过各种作为,行持一切佛陀及佛子尽所有的事业,入于尽所有的众生界。因此,他的传记不可思议。

 

《首楞严三昧经》中说,他先前就已成佛;《利指鬘经》中说他是现在佛,如今正在住世;《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中说他在未来无数劫后示现成佛,佛号怙主普见。尽管他如此展示佛菩萨的种种事业相,但实际上永远无尽无增,依靠如虚空般的智慧身,行持等同众生际的各种事业。如《文殊密续》云:“三世前我生,诸佛前我生,三世后我生,三世今我生。”又云:“我是三世身,诸法隐没时,我之教法现,寂静所化前,我现文静身,忿怒所化前,我现威猛身。”为此,(作者我)将摘录于堪为正量的佛经中有关文殊童子的一些神奇幻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

 

是他,让无数佛成佛的

 

《大乘圣宝源经》中记载:

 

普胜菩萨请问:“世尊,文殊童子是安住于法界中不贪著而讲经说法,这位文殊童子入于法界直到何时?”

 

世尊告普胜菩萨:“无量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涅槃,都是文殊童子令他们证得无上菩提的,所有那些佛陀于一切刹土真实成佛后趋入涅槃。过去久远不可思议、无可比拟、不可言说、无量无数劫以前,智慧吉祥佛出现于世,在此久远久远以前,智源如来出世。(以下每一位佛前都加‘在此久远久远以前’。)依次是无上智如来、智见如来、智行境如来、智宝藏如来、狮吼如来、狮子威慑如来、狮子慧如来、力摧破如来、持力如来、吉祥积藏如来、摧破如来、胜喜王如来、力威慑如来、最寂行如来、寂光顶王如来、无边慧如来、无边调伏如来、莲花顶如来、无垢面如来、月光如来、无垢光如来、善摧诸虑如来、光明如来、普胜如来、甘露持如来、甘露称如来、无垢目如来、不退转如来、无垢眼如来、妙香王如来、妙香吉祥如来、香王如来、智慧香如来、青莲目如来、无边光目如来、伏敌如来、尊胜山王庄严如来、梵顶如来、梵护如来,出现于世。在此久远久远以前的一劫中,有六万佛陀出现于世,第一位是光明如来,最后一位是称光如来。在此久远久远以前,有四俱胝佛陀出世,第一位是燃灯如来,最末一位是目明如来。在此久远久远以前的一劫,有九俱胝佛出世,最初的一位佛叫乐目如来,最后是善分别如来。”

 

成不成大器,一见便知

 

在此久远久远以前,胜喜如来出世。这位佛陀的刹土中有称施、勇智、梵眼、旃檀、极妙、持狮子、普严、无边辩才、慧敏、决定、伴安十一位行持梵行的大菩萨,他们寂静调柔,相处融洽,十分安乐,拥有数十万功德。

 

当时,如娑罗大树般的婆罗门种姓中,有一位具足聪明才智的人,名叫日施。一次,他和约五百位大婆罗门朋友一道从具宝城外出,来到众喜苑,在那里看见了十一位菩萨。他们生起清净信心,极其欢喜。

 

称施大德观察日施婆罗门的举止威仪,觉得这位正士堪为无上菩提的法器,于是告诉十位大德说:“诸位尊者,这位日施以佛子相而行,堪当无上佛陀诸法之器。如果怀着慈悲心为他宣讲教言,他将利益众多有情并且给他们带来光明,请善加垂念。”

 

随后,日施婆罗门来到十一位大德前,怀着本师想对其顶礼膜拜,站立一旁,神情极为恭敬、异常欢喜。

 

接着,善男子称施对日施说:“佛陀难以出世,佛陀的甚深法难以证悟,超越世间一切。佛法如同虚空不曾被绘画过、将来也不能描画一般,一切法是无生无灭、无可言说的自性。”

 

日施婆罗门格外喜悦,究竟了悟佛陀的深法。

 

在这以后,日施随着十一位大德来到胜喜如来面前礼拜,居于一旁,听闻如来宣说诸法无相一相之法。日施婆罗门依靠所得善根力,腾越到七棵娑罗树高的地方,亲眼目睹了十方无量世界中无量菩萨真实修行善巧方便迥然不同的一切情形,同时看见不可估量的菩萨从兜率天降下、入胎,直到成佛、涅槃之间,都正住于这一虚空中。之后,日施婆罗门以最大的欢喜心,用适宜的偈颂赞叹佛陀。依靠所做的这一善根,在不可说(一大数目名)劫中,任何时候也未转成癫疯者、愚痴者,无论投生何处,都成为引导他众的大士,任何时候也没有转成恶趣众生、随他转者及受他控制者,甚至一弹指间也无不利益一切有情。

 

当时的善男子称施就是这位贤护善男子,智藏是现在的宝源菩萨,日施婆罗门则是文殊童子。作为菩萨,要想不随他转、不被他牵、不受他控制,完全趋入法界,应该依止诸位善知识。当观察,当恭敬承侍,为听闻深法,应当多方询问。

 

百千万次当缘觉,就是为了利他

 

《大乘首楞严三昧经》中记载:

 

在眷属中,菩萨乘的二百名众生心生怯懦,暗自思量:“遍知的境界实在难以获得,我们还是借助缘觉乘趋入涅槃吧。”

 

为了调化他们,文殊菩萨呈禀世尊:“过去时出现一个普明劫,我在那一劫中,三十六百千俱胝那由他次以缘觉乘趋入涅槃。”那些眷属感到疑惑。

 

舍利子请问世尊:“趋入涅槃而无有结生到底是怎样的?”

 

佛陀告诉他:“请教文殊菩萨将得到答复。”

 

于是舍利子请问文殊菩萨:“该如何看待以上所说之意?”

 

文殊菩萨言:“遍知如来是我的证人,我若所言与事实相悖,那就是欺骗如来。在普明劫,圆满佛陀克胜出世,后入于涅槃,正法住世十万年。当正法隐没之际,众生只有依靠缘觉的威仪方能调化,假设有成百上千的佛陀讲经说法,他们也均不信受,全部只信服缘觉。在当时,堪为众生供养处的个别缘觉没有出现,于是,我为了利益那些有情,自称是缘觉,住在城区、皇宫区域等地,那里的人也都认为我是缘觉。我身著缘觉装束,示现缘觉威仪,由此受到他们的恭敬、承侍、供斋。后来我便为堪为法器的他们传讲正法,好似雁王般飞到空中,他们信心倍增并发愿获得这样的道。我就是以这种法门成熟了芸芸众生的善根。

 

当他们对供斋感到厌烦时,我便告诉他们:‘我入灭的时间到了。’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前来,我入于灭绝想与受的灭尽定中,以愿力趋入涅槃。他们将我的遗体火化,建造佛塔,做供养事,认为我已入灭。就这样,在那个中劫,我于王宫等地,曾三十六百千俱胝那由他次以缘觉乘趋入涅槃,凭借这种方式将三十六俱胝有情教化于缘觉乘中。尽管这般以缘觉乘趋入涅槃,但实际上并不是终极涅槃。”

 

是首楞严三昧的神奇

 

当文殊菩萨讲述此经历时,大地出现六种震动,到处遍布大光明,诸天人为了供养纷纷撒降花雨,并传出“稀有”“奇妙”的音声。众天人得以亲见如来及文殊菩萨,也得以听闻首楞严三昧,自称“得大善利”。他们请问世尊:“文殊菩萨成就如此不可思议之事业,实在稀奇,他是安住于什么三昧而示现这般不可思议之事的?”

 

佛告天子:“文殊菩萨是安住于首楞严三昧,故能做如是稀有之事。菩萨住于这一等持,尽管(为度众生而)示现为随信行者,乃至示现为阿罗汉,示现为缘觉趋入涅槃,也是无住而显示种种投生。”

 

见真谛者才真正无难事

 

大迦叶尊者呈禀佛陀:“如世尊所言,据我所知,这位文殊菩萨曾行持先佛的事业,转菩提藏佛教F轮,入大灭度。”

 

佛陀说:“的确如此。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由此佛土向南越过三千佛刹,有世界名为‘平等’,那里无有山峦土石等,地平如掌,出有坏龙种胜如来于此出世,寿量达四万岁。他以菩萨乘成熟了七十俱胝有情,以声闻乘成熟了八十俱胝有情,以缘觉乘成熟了九十六百千俱胝有情,之后此如来的声闻僧众不可计数。如是利益天界、人间的众生之后,龙种胜如来入灭,舍利极为可观,佛塔多达三十六俱胝。彼时众生供养佛塔,其佛法住世十万年。龙种胜如来曾授记:‘我入灭后,智光菩萨将成佛,佛号智光。’当时的龙种胜如来就是这位文殊菩萨。他依靠首楞严三昧的威力,示现从入胎直到成佛、涅槃之间,却不舍菩萨的法性,也并非完全入灭。”

 

大迦叶尊者对文殊菩萨说:“你示现这般不可思议的境界,实属难行。”

 

文殊菩萨言:“诸法以因缘伪造,本来无我,无有主故随意所成。若现见了真谛,就没有任何难行之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利指鬘经》中记载:

 

在这个刹土的西方,有世界名叫诸宝庄严,如来应供正等觉世间见喜超胜大精进佛现今住世,他就是指鬘。彼佛刹土的一切众生,全无老病等不适,寿命无量,威光无量。

 

由此向北,有世界名叫恒极喜净信,如来应供正等觉胜解极喜藏宝积王佛现今住世,讲经说法,他就是这位文殊童子。彼佛刹土,无有声闻、缘觉,没有老病等痛苦,一切众生具足所有安乐,寿命无量,威光无量。

 

何人听闻指鬘、文殊童子二位的名号,或者恒常顶礼,在彼众生家中将现见具喜世界,阻塞四恶趣门。听到此二圣尊的名号,纵然成为外道,犯他胜罪、造无间罪而受到或讥讽、或谴责、或凌辱、或非议,或为了利养而恭敬、赞颂,都将阻塞四恶趣之门。任何善男子或善女人,如若以这两位圣尊的名号作为庇护,将消除一切荒凉及畏惧,受到保护,天、龙、夜叉、罗刹等不能侵害。

 

这样功德庄严的刹土,令人向往

 

《大悲白莲经》中记载:

 

国王辐围的第三王子王众,在宝藏如来前发愿:“我受持清净佛土,不愿速得成佛。在此期间奉持菩萨行,得以目睹十方无边无际世界的一切佛陀,我令所化众生初发菩提心,行持波罗蜜多后成佛,数量等同无边刹土微尘数,这一切我一一得以现见,愿我能如此行持佛陀的事业。

 

往生到我刹土的一切有情,(心净)如同梵众天的诸天人。受持尽大千世界恒河沙数佛土合为一佛土的功德庄严。

 

我刹土中,城墙高至有顶边际,此墙由众多奇珍异宝点缀,整个大地均为琉璃所成,无有尘土等垢污,必定远离八无暇、痛苦、破戒、堕罪,连女人、声闻、缘觉、烦恼众生的名字也不复存在,无有段食之贪而以法喜为食。

 

遍满化生、持梵净行、意乐清净的菩萨及个别最后有者菩萨,他们刚一出生,便须发自落,身著法衣、袈裟,具大光明。其珍宝钵盂中,充满各种美味。当时他们思维:‘我们不应吃此段食,理当供养其他世界的佛陀及其眷属,布施一切有情。’刚这样作意,即刻获得‘不可思议行’等持,于是畅通无阻地前往十方无量刹土,满怀欢喜供养一切佛陀、声闻及所有众生,并畅谈正法。时至中午,返回自己的佛土。衣服、珍宝也如此上供下施。愿我刹土的诸位菩萨,其一切所需与诸佛、声闻及其余众生共享后,再自己享用。

 

愿我刹土,宝珠光普照,积聚数十万严饰,具有于诸十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殊胜,即便只提及种种珍宝的名字,俱胝年也说之不尽。在我刹土,金、银、水晶、琉璃等据众生各自意愿而随心显现,相互之间不现,想如何受用、享用,便会如是呈现。

 

在我刹土,虽无日月,但那些菩萨有大光明,随其所求自然放光,乃至能照千万俱胝那由他佛刹。在我刹土,唯以莲花绽放区分昼夜,而无有昼夜之名。

 

在我刹土,菩萨若想成佛,即以欢喜迁移到其余刹土成佛,除此之外,无有从我刹土生到其他刹土而受寒暑、疾病、不乐、老、死之事。在我刹土,无有死亡,(若离世时,)处于上方虚空中,如同如来于无上菩提中般涅槃,并从空中传出数千万铙钹的妙音,其皆为波罗蜜多、三宝、菩萨法藏的声音以及自己信受的法音,而听不到欲望之声。

 

愿我刹土,无有须弥山、铁围山、尘山、大海及其他树木,到处遍满超胜天界的种种妙树,及曼陀罗、大曼陀罗等天花,无有臭秽,弥漫各种广大妙香……十方无数无量佛刹净土的所有功德庄严、严饰、相状、稀有、愿力,愿我刹土悉皆具足,声闻、缘觉、五浊之世的刹土布局除外。

 

如若我行持菩萨道而于此刹土成就,愿那些我令其初发菩提心并受持六波罗蜜多的所有菩萨,均往生到我之刹土,释迦牟尼佛的这一刹土也属于我刹土之中。若入我刹者,一切痛苦全部消除。

 

我于这一刹土成佛时,菩提树名为七宝锦,树粗为一万个四洲之量,此树的芳香及光芒遍布周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在这棵菩提树下,有一个以奇珍异宝严饰的金刚座,名为真向寂静庄严善择智香,面积为五个四洲世界大小,高为四千万由旬。我于其上结跏趺坐顷刻成佛,直到涅槃之间不解跏趺、不起跏趺而安住,并在不可胜数的佛土中,幻化出无量诸佛及菩萨。一一化佛,一上午时间也可使无数有情受持无上菩提,趋至不退转;那些幻化的菩萨,也行持菩萨所为,在十方无数刹土中显示为我的身体,何者见之,决定证得无上菩提,乃至涅槃之间不离佛陀,诸根齐全。任何菩萨想要见我,一萌生此念,不管行于何处、居于何地,立即就能见我坐于菩提树下。得见之际,便对正法远离一切怀疑,未曾宣说的意义也能完全通达。

 

在我刹土,有情的数目和寿命不可估量,除了佛陀的遍知智慧,谁也无力计算。从我成佛至涅槃之间,我刹土的众生不留长发、不穿白衣,须发自落、身披袈裟、持沙门相、住沙门法。”

 

宝藏如来告王众王子:“大士,善哉。你极其聪睿,具足功德、智慧,为利益众生发此善妙大愿,实在是具殊胜智慧的行为,受持如是微妙殊胜的佛土功德,故称你为‘文殊’。文殊,你在未来经过二恒河沙数阿僧祇劫,于第三恒河沙数阿僧祇劫时,在南方离尘正积世界——娑婆世界也归属其中,成就如来应供正等觉佛果,佛号普见。你行菩萨道时所发的一切大愿,皆得以实现。你于数多俱胝佛陀前种植善根,故成为一切有情的妙药,你将奉行所想,能破烦恼,增长善根。”

 

做善事,为什么回向最值得

 

《大宝积经》第十五品“文殊刹土功德庄严”中记载:

 

过去久远,过七恒河沙数阿僧祇劫以前,由此向东方有世界名为“妙生”,雷响妙音王于此成佛后讲经说法。当时,这位文殊是虚空王转轮王,连同太子、王妃、亲眷,在八万四千年中,以神馐等一切资具对如来及声闻、菩萨僧众做丰盛供养。之后国王独处深思:我这分善根,是为梵天、帝释、转轮王、声闻、缘觉哪一种作回向呢?正当这时,空中传来众天人之声:“大王切切不要发下劣之心,你要将所做的广大善根为无上菩提而回向。”

 

国王满怀欢喜,心想:愿我于菩提中决定不退转。此时,八十百千俱胝那由他含生转绕国王。于是他来到雷响妙音王如来前,双手合掌,以“我心如何生……”的偈颂启禀如来,如来也以“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人发何愿,当得如是果……”的偈颂教诫他为圆满菩提而发心。

 

国王发起无上菩提心后,呈报能获得无上菩提的一切方便法,说:“我从现在起,直至菩提之间,十方佛陀作证,不生烦恼心,断除一切不善业,具足梵行清净戒律,随学佛陀。我不愿速得成佛,乃至未来际,纵然为利一个有情也奉行(菩萨行),修行不可限量、不可思议的佛刹,愿于诸十方,皆听闻、传布我名号。”

追随国王的二十俱胝众生也都发愿成佛。

 

这位文殊童子自发菩提心时起,已过七十万恒河沙数阿僧祇劫。此后又过六十四恒河沙数劫,获得无生法忍。从那以来,他具足如来的十力,圆满菩萨的十地,完全到达佛地。尽管他圆满了佛陀的一切法,可是连“我现不现前圆满正等觉菩提”的一念之心也不曾生起。

 

世尊告言:“先前与虚空王一同发心的二十俱胝众生,均已成佛,利益无量有情之后,除一位佛外都趋入了涅槃。这些佛均是依靠这位文殊童子而行持六波罗蜜多的,他们供养承侍一切佛陀,并受持其正法。此外的那位如来在此下方,经过四万四千恒河沙数刹土,有世界名叫地妙音,(有如来名为地天,)地天如来于此被无量菩萨僧众所围绕,寿命无量,现今住世。”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问文殊菩萨:“你既已圆满菩萨地,获得了佛陀的一切法,为何不成佛?”

 

文殊菩萨答言:“既然圆满了佛陀之法,也就再无菩提可言,因为原本已经证得。以真如本体与万法其性平等的缘故,无生无灭中无有所证菩提。”以此意义予以了答复。

 

下一页

 

 

基础地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死亡是真理的时刻”或“死亡是面对面接触自己的时刻”。我们见过那些有濒死经验的人,有时候会提到他们看见自己的生命史重演时,会遭遇类似下面的问题:“你这辈子做了些什么?你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所有这些都突显一个事实:在死亡时,无法逃避我们的真面目。不管是否喜欢,我们的真性都会显露出来。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了解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的“存有”( being )有两个层面显露出来:一个是绝对性( absolute nature );另一个是我们的相对性( relative nature )——也就是我们在此刻如何,并且在这一世是怎么样的人,又做了些什么。

 

诚如我在前面所说明的,在死亡时,身心的一切成分都会离散。当身体死亡时,感官和微细的元素都会分解,接着是凡夫心死亡,嗔、痴等一切烦恼也都跟着死去。最后,不留下任何障蔽真性的东西,生时遮盖觉悟心的一切都分解了。当时所显露出来的,是绝对性的本初地,它有如纯净无云的天空。

 

这称为“地光明”或“明光”的显露,意识本身溶入广袤的真理。《中阴闻教得度》说:

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开放、空旷的,赤裸如天空。

光明的空性,没有中心,没有圆周:纯净、赤裸的本觉露出曙光。

莲花生大士如此描述“地光明”:

这个自发的“明光”,无始以来就不曾被生过,
它是本觉之子,而本觉也没有父母——多妙啊!
这个自发的智慧,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多妙啊!
它没有经历生的过程,本身也没有死的成分——多妙啊!
虽然它是那么明显可见,却没有人见过它——多妙啊!
虽然它在六道里轮回,却不曾受到伤害——多妙啊!
虽然它见过佛土,却不曾变得更好——多妙啊!
虽然它存在于任何人身上的任何地方,却不曾被发现——多妙啊!
而你却继续想从别处证得别种果报——多妙啊!
即使它原本就是你的,你却往别处去寻找——多妙啊!

 

为什么这种状态称为“光明”或“明光”呢?历代上师各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上师说,它表现出心性的光芒明性,本无黑暗,本无障碍:“驱除了无知的黑暗,具有清楚认知的能力。”另一位上师把“光明”或“明光”描述成“最少散乱的状态”,因为一切成分、知觉和外境全都分解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既不可以把它当成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光线,也不可以误认为它就是下一个法性中阴所显露的光;死亡时所生起的光明,是本觉智慧的自然光芒,“不管是在轮回或在涅之中都一直呈现的真如本性。”

 

在死亡那一刻所显露的“地光明”或“明光”,是解脱的大好机会。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它才能提供这个机会。有些现代的死亡学作家和研究者都低估了这个时刻的深奥性,因为他们阅读和诠释了《中阴闻教得度》这本书,却没有得到口传和训练来理解它的神圣意义,以致把它看得太简单,结论也下得太快。有些人认为“地光明”的显露就是开悟。我们可能都乐得把死亡当作天堂或开悟;但除了一厢情愿的希望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唯有确实接受了心性或本觉的开示,而且唯有透过禅修建立并稳定心性,将它结合到日常生活中,死亡的那 一刻才能提供解脱的真正机会。

 

虽然“地光明”是自然呈现给每一个人,但多数人全然不知它是那么深厚、广阔和微妙。因为大多数人活着时并没有去熟悉认证心性的方法,所以在死亡时都无法认知地光明。因此,在发生的那一刻,就容易以过去的恐惧、习惯和习性本能地做反应。虽然在“地光明”出现之前,烦恼或许已经消失了,但多生累劫的习气仍然存在,隐藏在凡夫心的背景中。在我们去世时,虽然一切都跟着结束了,却还是无法顺从和接纳“地光明”,反而是退入恐惧和无明之中,本能地加重我们的执著。

 

这就是使我们无法真正利用这个关键时刻做为解脱契机的障碍。莲花生大士说:“一切众生已经生、死和再生无数次。虽然他们一再经验到那个不可言说的‘明光’,但由于受到无明的障蔽,他们就无止尽地在无限的轮回中流浪。”

 

凡夫心的基础地

无明会引生恶业,恶业会形成种种习气,而一切习气都储藏在凡夫心的基础地中。我经常思索,应该用什么例子来描述凡夫心的基础地。你可以把它比喻为透明的玻璃泡沫、几乎看不见的一层薄片,却把我们整个心包围起来;但我认为玻璃门可能是最好的譬喻。想象你正坐在玻璃门前,门外就是花园,你透过玻璃门往外凝视天空。在你和天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存在,因为你看不到玻璃的表面。如果你站起来,想要走出去,你会以为它并不存在而碰到鼻子。但如果你摸它的话,立刻会发现指痕印在某种阻隔你和外面虚空的东西上。 

 

同样情况,凡夫心的基础地,阻止我们进入天空般的心性,即使我们仍然能够瞥见它。我在前面提过,上师提醒我们,禅修者有把经验到凡夫心的基础地,误以为是经验到心性的危险。当他们安止在高度宁静的状态中时,可能只是安止在凡夫心的基础地中。如同在玻璃圆顶内仰望天空,与站在屋外空旷处仰望天空的差别。我们必须完全突破凡夫心的基础地,让“本觉”的新鲜空气进入。

 

因此,我们一切精神修行的目标,还有为死亡那一刻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净化这个微细的障碍,逐渐削弱它、打破它。当你完全打破它时,你和全知之间就没有什么阻隔了。

 

上师引导弟子见到心性,可以把“凡夫心的基础地”整个突破,因为唯有透过这种“概念心”的分解,觉悟心才能清晰地显露出来。因此,每当我们安住在心性之中时,凡夫心的基础地就变得微弱一些。但我们将发现,我们能够安住在心性之中的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修行的稳定度。很不幸,“积习难改”,凡夫心的基础地又会回来;我们的心就像酒鬼,只能改掉习惯一会儿,受到诱惑或遇上挫折时,就又旧性复发。

 

如同玻璃门会留下我们手上和指头上的脏东西,凡夫心的基础地也会聚集和贮藏我们一切的业和习气。也如同我们必须持续擦拭玻璃,我们也必须持续净化凡夫心的基础地。好象玻璃会慢慢磨损,当它越来越薄时,就会出现小孔,而开始分解。

 

透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渐稳定心性,因此它就不再只是我们绝对的本性而已,而会成为日常的事实。如此,我们的习气越分解,禅定和日常生活间的差异就越小。渐渐地,你就像一个可以穿过玻璃门走到花园的人,不受任何隔碍。凡夫心的基础地减弱的征象,就是可以越来越轻松地安住在心性之中。

 

当地光明显露的时候,关键点是我们安住在心性之中的能力有多大,我们结合绝对性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有多大,以及我们净化平凡的情况成为本初清净的状态的能力有多大。

 

母与子的会合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充分准备,在死亡的那一刻认证到地光明的显露。这就是透过最高层次的禅修(一如我在第十章所说明的),是大圆满修习的最后成果。它称为“两种光明的联合”,也称为“母光明和子光明的结合”。

 

“母光明”是对“地光明”的称呼。这是一切万物的基本和内在性质,是我们整个经验的基础,在死亡的那一刻,显现出它完全的辉煌灿烂。

 

“子光明”又称“道光明”,是我们的心性。如果经由上师的介绍,如果被我们认证,我们就可以逐渐透过禅定来稳定它,同时越来越完整地溶入日常生活的行动中。当心性完整地溶入时,认证也就完整,觉悟也就发生了。

 

虽然“地光明”是我们固有的性质,也是一切万物的性质,但我们并不认识它,它好象是隐藏起来一般。我喜欢把“子光明”想成上师给我们的钥匙,在机会来到时,帮助我们打开认证“地光明”的门。

 

想象你必须接一位搭机前来的女士。如果你不知道她长什么模样,即使她从你身旁走过,你也认不出。如果你有她的一张近照,你的心中便有她的模样,那么当她走近你的时候,你就可以立刻认出。

 

一旦将心性介绍给你,而你也认识了它,你就握有再度认出它的钥匙。不过,正如同你必须把照片带在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看它,以便确定可以认出你要在机场相见的人,你也必须透过持续的修习,不断地加深和稳定你对于心性的认证。如此,认证就深深镶嵌在你的心中,变成你的一部分,以致不再需要照片;当你遇见那个人的时候,认证是自发而立即的。因此,在持续训练心性的认证之后,当死亡的那一刻“地光明”显露时,你就可以本能地认出它,并与它结合。从前的上师说,这就如同小孩急切地奔向母亲,如同老友会面,或如同百川流入大海。

 

不过,这是相当困难的。唯一能够确保这种认证的方法,就是当我们还活着时,不断修持结合这两种光明的法门,使其趋于完美。这便需要终生的训练和努力。诚如我的上师敦珠仁波切所说的,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做结合两种光明的修持,就不能说在去世时可以自然地认证。

 

我们如何结合这两种光明呢?这是一个很高深的法门,并不适合在此详细说明。但我们可以这么说:当上师介绍我们认识心性时,就好象是我们的盲目恢复了视力,因为我们一直看不到一切万物所具有的“地光明”。上师的介绍,唤起我们内在的慧眼,我们可以藉着它清晰地看到一切生起事物的真性、一切念头和情绪的光明(明光)性质。当我们修习稳定圆满时,认证心性的呈现就如同辉煌的太阳。念头和情绪仍然会生起,它们像是黑暗的波浪,但每当波浪碰到光线时,立刻就消散了。

 

当我们持续加强发展这种认证的能力时,它就变成我们日常景象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能够把对绝对本性的体悟带进日常生活时,我们就有越多的机会可以在死亡的那一刻认证地光明。

 

是否拥有这把钥匙,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念头和情绪的生起:是否能够以“见”直接穿透它们,并认出它们本具的光明性质,或是我们以本能的习惯性反应模糊了它。

 

如果凡夫心的基础地完全净化,这就好象我们已经拆掉了业的仓库,因而清除了未来再生的业力。不过,如果无法完全净化我们的心,过去的习气和业力就还会残留在这个业的仓库里。每当有适合的因缘成熟时,它们就会显现出来,促使我们再度投生。

地光明的显现时间

地光明显现了;对修行人而言,只要他能够专心地安住在心性的状态中,地光明就会持续显现。不过,对多数人而言,它只能显现一弹指的时间,对某些人,上师们说:“可以显现一顿饭的时间。”大部分人完全不认得地光明,而陷入无意识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长达三天半之久。之后,意识就离开了肉体。 

 

因此,在西藏就形成在人死后三天内不碰触或干扰肉体的风俗。对于可能已经和地光结合在一起,并安住在心性之中的修行人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我记得,在西藏每个人都很小心地在尸体四周维持宁静安详的气氛,以避免造成任何细微的 干扰,对于伟大的上师或修行人,特别如此。

 

即使是普通人的遗体,通常在三天内也是不移动的,因为你无法知道死者是否已经认证地光明,或者它的意识是否已经离开肉体。西藏人相信,如果碰到肉体的某一部分(譬如打针),就会把意识引到那一点。死者的意识可能就会从最近的开口下坠到恶道,而不是从顶门离开肉体。

 

有些上师特别坚持三天内不可以移动尸体。住在印度和尼泊尔一位禅师模样的西藏上师夏卓仁波切( Chadral Rinpoche ),当有人抱怨尸体放在酷热天气下可能会有异味时,他说:“你应该不会想去吃它或卖它吧!”

 

因此,严格说来,解剖或火化尸体,最好时在人死后三天才做。不过,在现代社会中,要在人死后三天内都不动他,可能不切实际或办不到,但至少在碰触或移动尸体之前,应该为死者修颇瓦法。

一位上师之死

证悟的修行人,在死亡的那一刻,还是继续去认证心性,并且在地光明显现时觉醒溶入。他甚至可能会在那种状态中维持好几天。有些修行人和上师是在端坐入定中去世的;有些人则是在“睡狮的姿势”中去世的。除了完美的姿势外,还有其他征象可以表示他们还安住在地光明的状态中:脸上还有血色和光彩,鼻子并不塌陷,皮肤仍然柔软有弹性,尸体不僵硬,眼睛还发出温柔慈悲的光芒,心脏也有余温。千万小心不可碰触上师的遗体,同时要保持安静,直到他出定为止。

 
第十六世大宝法王是一位伟大的上师,也是西藏佛教四大宗派之一的传承持有者,一九八一年在美国的医院中圆寂。他总是笑容满面,慈悲为怀,给予周围的人们非常大的启发。外科主任罗诺弗·桑契斯医师( Dr. Ranulfo Sanchez )说:

 

我个人觉得大宝法王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当他看你的时候,就好象在寻找你的内心世界,好象可以看穿你一般。他看着我的方式,以及似乎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令我很吃惊。法王感动了医院里与他有接触的每一个人。许多次当我们觉得他已经命在旦夕时,他都对我们微笑着说我们错了,然后他就又有起色……

 

法王痛得再难过,也不吃药打针。我们这些医生都以为他一定是痛不欲生,就问他:“您今天是不是很痛?”他会说:“不。”在他临终前,我们知道他可以意识得到我们的焦虑,于是就笑话不断。我们常常问他:“你感觉痛吗?”他也常常很仁慈地笑说:“不。”

 

他的一切生命征象都很低。我们替他打了一针……好让他在临终前做些交代。我离开房间几分钟,留他和几位上师谈话,他告诉他们说,那天他还不想死。当我五分钟后回来时,他已经坐起来了,眼睛张得大大的,清楚地说:“喂!你好嘛?”他的一切生命征象又恢复过来了,半个小时之内,他就坐在床上,谈笑风生。在医学上,这是从未听过的事;护士都吓呆了,有一位护士卷起袖子,让我看她的手臂,上面都是鸡皮疙瘩。

 

医护人员发现,在大宝法王圆寂后,他的遗体并不像常人一般的僵硬和腐败,似乎与圆寂时没有两样。不久,他们又发觉大宝法王的心脏周围地区仍是温热的。桑契斯医师说:

 

在大宝法王圆寂后的三十六个小时,他们把我带进房间。我把手放到他的心脏部位,觉得比附近来得温热。这是医学上无法解释的。

 

有些上师是在禅定中坐化。卡卢仁波切于一九八九年圆寂于他在喜玛拉雅山的道场,当时有一些上师、一位医生和护士在场。他最亲近的弟子这么写着:

 

仁波切本人试着坐起来,却有困难。杰珍喇嘛( Lama Gyatsen )觉得时间可能已经到了,如果不坐起来,可能会对仁波切产生障碍,于是扶住仁波切的背让他坐起来。仁波切把手伸向我,我也帮忙他坐起。仁波切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他想完全坐正。医生和护士不太高兴他这样坐,所以仁波切就稍稍放松他的姿势。不过他还是保持了禅定的姿势。……仁波切把手做成坐禅的姿势,张开双眼往外凝视,嘴唇温和地移动。一种深度的安详和幸福感笼罩着大家,也深入我们的内心。在场的人都觉得,那种不可描述而弥漫大家的轻安,正是仁波切心中的禅悦,……仁波切是视线慢慢垂下来,呼吸停止了。

 

我最敬爱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圆寂于一九五九年夏天,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事。在他生命的末期,他尽可能不离开道场。各种传承的上师蜂拥而至,向他求法,一切传承的持有者也仰仗他开示,因为他是他们传承的源头。他所驻锡的道场宗萨寺( Dzongsar ),成为西藏精神活动最活跃的中心之一,所有的大喇嘛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他的话在当地就是法律;他是一位如此伟大的上师,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弟子,因此他曾经以威胁不再保佑交战的双方,而停止了内战的发生。

 

一九五五年,我的上师有若干征象显示他必须离开西藏。首先,他前往西藏的中部和南部圣地朝圣;接着,为了达成他的上师生前的大愿,前往印度的圣地朝圣,我也随行。我们都希望,在离开的期间,藏东地区的情况能够改善。后来我才知道,我的上师有意离开家乡的决定,被许多其他喇嘛和平民视为西藏浩劫已无法避免的象征,因此让他们得以及早准备逃难。

 

我的上师长久以来就接到访问锡金的邀请。锡金是喜玛拉雅山中的小国,也是莲花生大士的圣地。蒋扬钦哲的前世是锡金最崇高的圣人,锡金国王请求他前往传法和加持。大家一听到他抵达锡金,许多上师就从西藏前来学法,也带来珍贵的法本和经典,否则这些法宝早已不存。蒋扬钦哲是上师们的上师,他所住的皇宫寺( Palace Temple ),再度成为伟大的精神中心。越来越多的上师来到他身旁。

 

传说,传法太多的大上师往往活得不久,似乎是因为他们承担了一切佛法的障碍。预言说,如果我的上师把教法搁在一旁,隐名到遥远的边陲地带游化,他可以多活许多年。事实上,他也试着这么做:当我们最后一次离开康省时,他就把一切财物留下,悄悄地离开,无意再传法,纯粹是为了朝圣。不过,一旦人们发现他的身分时,就请求他开示和灌顶。他的慈悲无远弗届,虽然明知他是在冒生命的危险,还是牺牲自己不断地传法。

 

蒋扬钦哲是在锡金生病的。所有长老喇嘛和各传承的法王,纷纷前来看他,日夜为他举行延寿法会。大家都祈请他继续住世,因为像他这么伟大的上师有力量决定何时离开肉体。他只是躺在床上,接受我们的一切供养,大笑,然后以善体人意的微笑说:“好罢!为了表示吉利,我就说我要活下去。”

 

我的上师即将圆寂的第一个暗示,来自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他告诉大宝法王说,他已经完成了这一世的任务,决定要离开世间。当大宝法王把这件事告诉蒋扬钦哲最亲近的侍者时,这位侍者痛哭流涕,接着我们也知道这回事。

 

蒋扬钦哲是在西藏历五月六日的凌晨三点圆寂。而在十天前,当我们正在彻夜为他修延寿法时,发生一场大地震。依据佛教经典,这是一位觉悟者即将圆寂的征象。

 

在他死后三天内,消息完全封锁,不让任何人知道他已经圆寂了。我只是接获他的病情转坏的通知,我再也不能象从前一般睡在他的房间,必须搬到另一个房间睡。他最亲近的侍者也是法会的主持人卓登喇嘛( Lama Chokden ),跟随我上师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他的话不多,表情严肃,修苦行,两眼炯炯有神,双颊深陷,庄严高贵而幽默。卓登以诚实、正直、谦虚和记忆力强而闻名。

 

他似乎记得我上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也知道最繁复的仪轨及其意义。他是一位典型的修行人和具格的老师。那时,我们看到卓登继续把我上师的食物端进房间,但他脸上的表情变得阴郁。我们不断问他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情况如何,他总是说:“老样子。”在某些传统里,当上师圆寂之后,在他入定期间,必须严守秘密。诚如前面我所说的,三天后我们才听说他已经过世了。

 

印度政府打了一通电报给北京。消息又从北京传到我的上师在西藏的根本道场宗萨寺,那儿的许多僧侣早已在流泪了,他们知道他即将圆寂。就在我们离开之前,蒋扬钦哲曾经做了一个神秘的承诺,他要在过世之前回来一次。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那年的新年,大约是在他圆寂之前的六个月,在一场法会的舞蹈表演上,许多年长的喇嘛都看到他出现在天空中,一如往日的模样。他在道场里创办了一所佛学院,以培养近代若干最杰出的学者而闻名。在大殿里,供奉着当来下生佛弥勒的巨像。在他示现的新年后不久,有一天清晨,寺院的香灯打开大殿的门:他就坐在弥勒 的怀抱里。

 

我的上师采取“睡狮的姿势”圆寂。所有征象都显示他仍然在禅定之中,三天内没有人碰过他的遗体。他出定那一刻的景象,令我终生不忘:他的鼻子突然塌下来,脸上失去血色,然后他的头微微倾向一边。在这之前,他的遗体维持某种姿势,表现出力量和生命的征象。

 

当天晚上,我们把他的遗体洗干净,穿上衣服,从他的卧房移到皇宫寺的大殿上。人群已经涌到,在大殿四周向他礼拜。

 

然后,非常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一道明亮、乳白的光,看起来就像发光的薄雾,开始出现,逐渐弥漫各处。皇宫寺的外头有四盏大电灯;当时已经七点钟,天早就黑了,平日都会把电灯打开。但在这个神秘的光雾下,这些灯光就显得暗多了。当时印度驻锡金的政治官阿巴潘首先发现,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接着,许多人也开始喊叫:这道神奇、不可思议的光,有几百人看到。有一位上师告诉我们,依据密续,这种光的显现代表有人成佛了。

 

蒋扬钦哲的遗体,本来计划要放在皇宫寺里一个星期,但很快我们就收到来自各地弟子的电报。当时是一九五九年;包括顶果钦哲仁波切在内的许多弟子刚刚抵达。他们要求把遗体留下来,好让他们有机会见最后一面。因此,我们就多放了二个星期。每天都有四场法会,由各种传承的喇嘛领导着几百位僧侣参加,常常由各传承的持有者主持,同时有好几千盏酥油灯点燃着。

 

遗体并没有发出异味或开始腐败,所以我们又多放了一个星期。印度的夏天非常酷热,但即使是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地过去,尸体并没有腐败的迹象。最后我们把蒋扬钦哲的遗体放了六个月;在遗体的面前,我们不断举行传法和共修法会:蒋扬钦哲圆寂前未及完成的开示,由他最年长的弟子完成,同时为许多人剃度出家。

 

最后,我们把他的遗体移到他生前选择要火化的地方。大西定( Tashiding )是锡金境内最神圣的地区之一,位于一个山丘的顶上。所有弟子都来到大西定,亲手建造舍利塔( stupa ),虽然在印度最粗重的工作往往都是雇工来做。每一个人不分老少,上自顶果钦哲仁波切这么伟大的上师,下至最普通的人,都用双手搬石头上山,把舍利塔盖好。这件事最可以证明他对弟子所激发出来的恭敬心。

 

蒋扬钦哲的圆寂,其损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在离开西藏之后,我们全家人失掉了一切土地和财产,当时我的年纪还小,不致于对它们有任何执著。但失去蒋扬钦哲,即使是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深感哀伤。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他的阳光下过的。我睡在他床尾的小床上,许多年都是在他唱诵和掐念珠的早课声中醒来。他的话语,他的教法,他所散发出来的安详光芒,他的微笑,全都是我不可磨灭的回忆。

 

他是我生命的灵感,当我遇上困难或传法时,我总是祈请他和莲花生大士示现。他的圆寂,对世界和西藏都是不可估计的损失。我总是想到他,就像我也会想到顶果钦哲仁波切,如果佛教被毁灭了,只要他还在,佛教绝对是存在的,因为他就是佛教的完整化身。随着蒋扬钦哲的过世,整个时代,有时候似乎是一整个面向的精神力量和知识,也跟着他过去。

 

蒋扬钦哲是西藏佛教所有传承的权威,也对一切传统普遍尊重,因而广受爱戴。他圆寂时才六十七岁,我常常想,如果他能活长一点,在藏人流亡的地区和西方带动西藏佛教的成长,该会是多么迥然不同的景象啊!因为他是上师的上师,所有传统的传承持有者都从他获得灌顶和教法,因而尊他为根本上师,他能够自然地把他们集合在恭敬、和谐、合作的精神之下。

 

不过,伟大的上师从来不曾死过。当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蒋扬钦哲就在这儿启发着我:他是本书背后的力量,我的教法也都是来自他的教导;他是我背后的一切精神源泉和基础;持续给予我内心指导的人就是他。他的加持和带给我的信心一直陪伴着我,指引我克服一切困难,让我得以尽我所能地代表他所象征的崇高传统。对我来说,他尊贵的脸,比起当今任何在世者的脸还要鲜活;在他的眼中,我总是可以看到那种超越智慧和超越慈悲的光,这是天地之间任何力量所无法息灭的。

 

愿本书读者能够因而像我一样对他稍有认识;愿大家能够像我一样因他的奉献生命和庄严去世而受到启发;愿大家能够从他全然奉献给众生福利的典范中,获得此时追求真理所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莲花生大士说:

 

人类面临两种死亡的原因:过早的死亡和自然寿命耗尽的死亡。过早的死亡,可以透过修持延寿的法门加以改变。但如果死亡的原因是自然寿命耗尽时,你就像枯竭的油灯一般,没有方法可以改变,你必须准备走。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两种死亡的原因:自然寿命的耗尽,以及造成我们生命过早结束的障碍或意外事件。

 

自然寿命的耗尽

由于我们的业,大家都有一定寿命;当它耗尽时,很难延长。不过,已经修成高级相应法的人 ,可以克服这个限制,延长他的生命。西藏有一个传统,上师的老师有时会告诉他的学生他的生命有多长。不过,他们知道透过自己修行的力量、与学生及其修行的清净因缘、工作的功德等因素,可以活得久一点。我的上师告诉顶果钦哲仁波切他可以活到八十岁,但过了八十岁就得靠自己的修行;结果他活到八十二岁。敦珠仁波切的老师告诉他可以活到七十三岁,但他一直活到八十二岁。

 

过早的死亡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一种障碍导致过早的死亡,就比较容易改变——当然,前提必须是预先知道。在中阴教法和西藏医学典籍里,就提到预警死亡即将来临的征象,有时候是预告几年或几月之内的死亡,有的则是预告几周或几天之内的死亡。它们包括身体的征象、某些特殊的梦,以及观察身影的特殊研究。遗憾的是,只有具备专门知识的少数人,才能解释这些征象。他们的目的是预先警告这个人他的生命正面临危险,同时提醒他在这些症候发生之前,需要修延长寿命的法门。 

 

我们所做的任何修行功夫,因为都是在累积“功德”,所以都有助于延长寿命,带来健康。一位好的修行人,透过修行的启发和力量,可以在生理、情绪和精神上感觉完整,这就是治疗的最大泉源,也是抗拒疾病的最大保护。

 

此外,也有特殊的“延寿法门”,可以透过禅定和观想的力量,吸收地水火风四大和宇宙的气。当我们的能量虚弱和不平衡时,这些法门就可以加强与调和我们的气,产生延长寿命的效果。加强生命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拯救即将被杀的动物,把它们买下来放生。放生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很普遍,人们经常到鱼市场买鱼,然后放生。这是基于自然业果的法则,剥夺其他众生的生命或伤害他们,自然会减短你的寿命;反之,给予生命自然会延长生命。

 

临终的“痛苦”中阴

在我们罹患不治之症以后,一直到“内呼吸”停止或某种死亡的状况来临的这段期间,是所谓的临终中阴。它被称为“痛苦”,是因为如果我们对于死亡的过程毫无准备的话,它会是非常痛苦的经验。 

 

即使是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整个死亡过程也可能是痛苦的,因为丧失身体和这一生是非常艰难的经验。但如果已经听闻教法,了解死亡的意义,就可以知道在死亡的那一刻,当地光明出现时,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不过,关键点仍在我们是否能够认证它,这就是为什么活着时,应该透过修行来稳定我们对于心性的认证。

 

不过,许多人并没有福报接触中阴教法,对于死亡的真实情况也一无所知。当突然知道整个生命、整个实相就要消失时,那是很可怕的:因为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或自己将往何处去。我们从前的经验,都不曾为死亡做准备。任何照顾过临终者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焦虑甚至会加剧肉体痛苦的经验。如果不曾好好照顾自己的生命,或曾经对人有伤害和不良的行为,我们就会感到愧疚、罪恶和恐惧。因此,对于中阴教法只要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即使不曾修习和证悟,也都足以带给我们某些安慰、启发和希望。

 

优秀的修行人,很清楚地知道死亡会发生什么事,对他们来说,不但可以减少死亡的痛苦和恐惧,而且这还是他们所期盼的时刻;他们以等待甚至是喜悦的心情来面对死亡。我记得敦珠仁波切经常提到一位证悟的瑜伽行者的死亡故事。他已经病了好几天,医生来量他的脉搏。医生查知他即将过世,但不知道是否该告诉他;医生站在床边,脸色严肃凝重。但这位瑜伽行者以几乎是孩子似的热诚,坚持要医生告诉他最坏的情况。最后,医生不再坚持,试着以安慰的话来告诉他。他严肃地说:“请小心,时间已经到了。”让医生感到惊讶的是,瑜伽行者竟然喜出望外,兴奋得像小孩看着即将要打开的耶诞节礼物。“那是真的吗?”他问。“多甜蜜的话,多令人高兴的消息啊!”他凝视天空,在深度的禅定中过世。

 

在西藏,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在世时尚未能名扬四海,那么死得与众不同,便是为自己创造名声的方法。我听说有一个人决定要死得既神奇又轰轰烈烈。他知道上师常常会暗示去世的时间,并把弟子全部召集到床边。所以,这个人就把他的所有朋友统统找到床边,准备参加大法会。他采取禅坐的姿势等待死亡,但什么事也没发生。几个小时之后,他的客人开始感到不耐烦,彼此说:“吃点东西吧!”他们用盘子装满事物,看着即将成为尸体的人说:“他就要死了,不必吃。”时间过去了一阵子,仍然没有死的迹象,这位“要死”的人肚子也饿了,担心很快就没有东西可吃,于是跳下床,加入餐会。他的伟大死亡场面,变成丢脸的闹剧。

 

优秀的修行人,在他们去世时,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但普通人最好有他们的上师在床边,否则也要有一位同修道友在场,提醒他们修行的法要,启发他们认证“见”。

 

不管我们是什么人,熟悉死亡的过程,必然对我们很有帮助。如果能够了解死亡的各个阶段,就可以知道这些奇异而陌生的经验全都是自然的过程。当这个过程开始时,就象征死亡的来临,提醒我们保持念念分明。对修行人而言,死亡的每一个阶段都像是路标,提醒我们正在发生的过程,同时要修相应的法门。

死亡的过程

死亡的过程,在不同的西藏教法中,都有非常仔细的说明。它主要包含两个分解的阶段:外分解和内分解。外分解是五根和五大的分解,内分解是粗细意念和情绪的分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和心的组成成分,这些都会在死亡时消散。 

 

人体的存在,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所决定的。透过五大,我们的身体才得以形成和维持,当它们分解时,我们就死了。我们都熟悉这些外五大,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由它们决定的,但有趣的是:外五大如何与我们体内的五大互动。外五大的潜能和性质也存在于我们的心内。心可以容纳各种经验,是地大的性质;它的连续性及可塑性,是水大的性质;它的清晰和感受力,是火大的性质;它的连续活动,是风大的性质;它的无边无际,是空大的性质。

 

说明我们的身体是如何组成的一本古老的西藏医典说:

 

感官意识由心所产生。肉、骨、嗅觉器官(鼻根)和香尘由地大所组成。血、味觉器官(舌根)、味尘和身体中的液体由水大所组成。体温、清晰的色泽、视觉器官(眼根)和色尘由火大所组成。呼吸、触觉器官(身根)和触尘由风大所组成。身体中的腔穴,听觉器官(耳根)和声尘由空大所组成。

 

“简而言之,”卡卢仁波切写道:“身体是由蕴藏五大的心所发展出来的。身体充满着这些五大,藉着这个身心复合体,我们得以认知外在世界,而外在世界又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所构成。”

 

西藏佛教的密宗传统,对于身体的解释,迥然有别于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这是一个身心系统,包含脉、气、明点的动力网络,在梵文称为 nadi、prana 以及bindu,在藏文称为tsa、lung和tikle。我们在中国医学和针灸的脉和气中,可以发现有类似的说法。

 

西藏上师把人体比喻作城市,脉是道路,气是马,心是骑士。体内共有七万二千条微细的脉,但主要的脉只有三条:中脉和左右脉;中脉和脊椎骨平行,左右脉在中脉的两侧。左右脉盘绕中脉,在若干点上形成一系列的“结”。沿着中脉分布有若干“脉轮”,从脉轮也分出很

多脉,有如雨伞的伞骨。

 

气就在这些脉中流动。气可分五根气和五支气。每一条根气支持五大中的一大,负责人体的一种功能。五支气则使得五官运作。流经中脉的气,称为“智慧气”;流经其他脉的气,据说都不清净,会启动负面、对立的思考模式。

 

“明点”藏在脉中,有白明点和红明点(俗称白菩提和红菩提)两种。白明点的主要中心是在头上的顶轮,红明点则在脐轮。

 

在高级的瑜伽行里,瑜伽行者会把这个系统观想得非常清楚。行者透过禅定的力量,把气导入中脉而后分解,就可以直接证悟心性的“明光”。这是把意识驾驭在气之上的缘故才能做到。因此,当修行者把心专注在身体上的某一点时,就可以把气导到那里。瑜伽行者以这种方式模仿死时的情形:左右脉的结一旦被解开时,气流入中脉,就可以瞬间经验到觉悟的境界。

 

顶果钦哲仁波切提到一位上师的故事,他在康省一座寺庙里闭关,跟他的哥哥很亲近。这位上师已经精通了脉、气、明点的瑜伽行。有一天他告诉侍者:“现在我就要死了,请你看看日历哪一天是吉日。”侍者吓了一跳,却不敢违背上师的意思。他查了一下日历,告诉上师下个星期一是吉星高照的日子。上师就说:“星期一离今天还有三天。嗯,我想我办得到。”几分钟后,他的侍者回到房间,发现他以瑜伽禅定的姿势,坐得挺直,好象已经过世。上师不再有呼吸,只有微弱的脉搏。侍者决定不做任何事,只是等待。到了中午,侍者突然听到很深的呼气声,上师又回到平常的情况,高兴地跟侍者讲话,还津津有味地吃完午餐。上师在整个上午的静坐中,一直屏气不呼。为什么他这么做呢?因为我们的寿命是以一定的呼吸次数来计算的,上师知道他的呼吸次数已经快完了,所以就屏住气,要把最后的呼吸留到吉日良辰。午餐过后,上师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屏住气一直到晚上才呼。第二、三天他还是这么做。当星期一来到时,他就问:“今天是吉日吗?”“是的。”侍者回答。“好,我今天就走了。”没有任何明显的疾病或困难,上师就在禅定中去世。

 

一旦我们有了身体之后,也就有构成整个身心存在的五蕴(five skandhas )。它们是构成经验的要素,是我执的支持者,也是轮回痛苦的基础。所谓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代表人类心理的连续结构、心理的进化模式、世界的进化模式。五蕴也与各种阻碍有关——精神的阻碍、物质的阻碍、情绪的阻碍。”佛教心理学对它们有非常深入的探讨。

 

当我们去世时,这些要素全部会分解。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彼此相关的过程,身和心的相关部分会同时解体。当气消失时,身体功能和感觉也消失。当脉轮崩溃时,它们所支持的气也不存在,五大就逐一由粗而细地分解。结果,分解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临终者产生身心两方面的影响,并由外在、身体的征象和内心的经验反映出来。

 

朋友有时候会问我:像我们这种人能够从临终者身上看出这些征象吗?一些照顾临终病人的学生告诉我,下面所描述的某些身体征象,可以观察得到。不过,外分解的阶段可能发生得很快,而一般说来,在现代世界里,照顾临终者的人们并不会去注意这些征象。忙碌的护士,常常是依赖他们的直觉和许多其他因素,如医生或病人家属的行为、临终者的心态等等,来预测某一个人可能就要去世了。他们也观察得到(但不是用有系统的方式)某些身体的征象,如肤色的改变,有时候可以发现病人的气味或呼吸显著改变。不过,现代药物很容易掩蔽掉西藏教法所指出的征象, 而对于这个最重要的主题,西方的研究却非常少。难道这不表示死亡的过程很少被了解或尊重吗?

 

临终的姿势

传统上,大家所推荐的临终姿势,一般都是右侧卧的“睡狮”姿势,这也是佛陀入涅槃的姿势。左手放在左大腿上,右手放在颚下,闭住右鼻孔。两腿伸展,稍稍弯曲。身体右侧的某些气脉会引起无明的“业气”。采取睡狮姿势时,就是躺在这些气脉上,再加上闭住右鼻孔,就可以堵住这些气脉,当死亡到来,明光出现时,有助于临终者认证它。这种姿势也可以帮助意识从顶轮的梵穴离开身体,因为其他孔道都被堵住了,意识只有这么一个出口。 

 

外分解:五根和五大

外分解就是五根和五大的分解。当死亡来临时,会有什么样外分解的经验呢? 

 

首先也许会觉察到五根如何停止运作。如果床边的亲友在讲话,到了某个时候,只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却分辨不出在讲什么,这表示耳识已经停止运作。如果看着面前的一件东西,只能看到它的轮廓,却看不出细节,这就表示眼识已经坏了。鼻、舌、身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当眼、耳、鼻、舌、身的感觉不再被完全经验到时,就表示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分解过程。

 

接下来的四个阶段就是四大的分解:

 

地大

我们的身体开始失掉它的一切力量,一点力气也没有。坐不起来,挺不直,也无法握住任何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撑住头部,觉得好象在掉落,沉到地底下,或被重力压碎。有些传统的典籍说,这就好象一座高山压向我们,而我们被压扁了的感觉。我们觉得沉重,任何姿势都不舒服。也许会要求别人把我们拉高,把枕头垫高,或者把被单拿掉。我们的脸色变得苍白,两颊下陷,牙齿出现斑点。眼睛变得比较难睁开或闭上。当色蕴在分解时,我们变得软弱无力。我们的心被激动,变得错乱,但随即又陷入昏迷状态。

 

这些都是地大溶入水大的征象。这表示与地大有关的气越来越无法提供意识的基础,而水大的能力越来越明显。所以,心中出现的“秘密征象”是见到闪闪发光的幻象。

水大

我们开始无法控制身上的液体。流鼻水、流口水,眼泪可能会流下来,大小便也许会失禁。舌头无法转动,眼睛开始觉得干涩,嘴唇下垂,苍白而无血色;嘴巴和喉咙变得黏黏的,像被塞住的感觉;鼻腔塌陷,变得非常口渴。我们颤抖抽筋。死亡的气味开始笼罩。当受蕴在分解时,身体的觉受减弱,交替出现苦和乐,热和冷的感觉。我们的心变得模糊、挫败、暴躁和紧张。有些人说,我们觉得好象要掉入大海灭顶或被大河冲走一般。

 

这些都是水大溶入火大的征象,换成火大在支持意识。所以,心中出现的“秘密征象”是见到雾气,带着稀薄的烟雾漩涡。

 

火大

我们的嘴巴和鼻子完全干涩。身上的温度开始降低,通常是脚和手开始冷起,最后是心。也许有蒸气般的热会从顶轮产生。当我们的呼吸经过嘴巴和鼻子时,它是冷的。我们再也不能喝或消化任何东西。当想蕴在分解时,我们的心一下子清明,一下子混乱。记不得家人或朋友的名字,甚至认不出他们是谁。因为声音和视线都已经模糊了,越来越难认知身外的一切。

 

卡卢仁波切写道:“对临终的人来说,内心的经验如火焚身,好象陷入熊熊烈火之中,或全世界都在焚烧一般。”

 

这是火大正在溶入风大的征象,火大支撑意识的功能越来越减退,风大则越来越负起支撑意识的作用。所以,心中出现的“秘密征象”是见到闪闪发光的红火花跳跃在露天的大火上,有如萤火虫一般。

 

风大

呼吸越来越困难,空气似乎在喉咙里逸散;我们开始喘气,发出粗重的声音;吸气变得短而费力,呼气变得比较长。我们的眼睛上翻,整个人完全动不了。当行蕴在分解时,心变得昏乱,对外在世界毫无所知,每一件东西都变得模糊。我们与物质环境接触的最后感觉正在流失。

 

我们开始产生幻觉,看到种种幻影:如果我们生平做很多坏事,也许会看到恐怖的形象。我们生平的一些梦和恐怖时刻重新上演,甚至惊吓得想要哭叫。如果我们是过着友善和慈悲的生活,也许会看到快乐的天堂景象,“遇到”可爱的朋友或觉者。对那些善人来说,死时只有安详,没有恐惧。

 

卡卢仁波切写道:“临终者的内在经验是强风横扫临终者的整个世界,这是无法想象的旋风,正在毁灭整个宇宙。”

 

这些是风大溶入意识的征象。气全都集合在心轮的“生命气”中。所以,心中出现的“秘密征象”是见到一支燃烧的火炬或灯,发出红色的光芒。

 

我们的吸气继续变得越来越短促,我们的呼气则变得越来越长。这时候,血集中起来,进入心轮的“生命脉”。三滴血聚集起来,一滴接着一滴,产生三个长的、最终的呼气。然后,突然间我们的呼吸停止了。

 

只有微温还留在我们的心上。一切主要的生命征象都停止了,这时候就是现代医学检验所谓的“死亡”。但西藏上师提到内在过程仍然继续着。在呼吸停止和“内呼吸”结束之间,一般说为时约“吃一顿饭的功夫”,二十分钟左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整个过程也许很快就过去了。 

 

内分解

 在内分解的过程中,粗细意念和情绪都在逐一分解,临终者会遇到四个越来越微细的意识层面。 

 

这时候,死亡的过程正好是倒转受孕的过程。当我们父母亲的精虫和卵子结合时,我们的意识在业力推动下,就进入受精卵。在胚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父亲的白菩提(白色而喜悦的核子),就留在我们中脉顶端的顶轮中;我们母亲的红菩提(红色而温热的核子),就留在我们脐轮下方四个指头宽度的地方。以下的分解阶段的演化,就是从白菩提和红菩提二者所产生的。

 

我们从父亲遗传而来的白菩提,在支撑它的气消失之后,就沿着中脉下降到心轮。外在征象是经验到“一片白茫茫”,像“被月光所遍照的清净天空”一般。内在征象是我们的觉察力变得非常清晰,由三十三种嗔所产生的一切意念全都停止运作。这个阶段称为“显现”( appearance )。

 

接着,我们从母亲遗传而来的红菩提,在支撑它的气消失之后,就沿着中脉上升。外在征象是经验到“一片赤红”,像在清净的天空中太阳照耀一般。内在征象是快乐的强烈经验,因为由四十种贪所产生的一切意念全都停止运作。这个阶段称为“增长”( increase )。

 

当红菩提和白菩提在心轮会合时,意识就被围住在它们中间。住在尼泊尔的一位杰出上师土库乌金仁波切说:“这时候的经验就像是天与地会合。”外在征象是经验到“一团漆黑”,就好象是笼罩在一片漆黑中的天空。内在征象是经验到没有丝毫意念的心境。由痴所产生的七种意念全都停止运作。这个阶段称为“完全证得”( full attainment )。

 

然后,当我们稍为恢复意识的时候,地光明就会出现,就像清净的天空,没有云、雾、烟。它有时候称为“死亡明光的心”( the mind of clear light of death )。Gulu喇嘛说:“这个意识是最内层的细微心。我们称它为佛性,这是一切意识的真正来源。这种心的连续体( continuum of mind ),甚至会延续到成佛。”

 

“三毒”的死亡

当我们去世的时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呢?它就好象回到我们的本来状态;一切都消散了,因为身和心已经被解开。贪、嗔、痴三毒都死了,这表示一切烦恼(轮回的根源)都不再发生作用,因此出现一个间隙。 

 

这个过程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呢?带到心性的本初基础地,一切都是纯净、自然、素朴的。现在,障蔽心性的一切都被驱除,我们的真性显露出来了。

 

诚如我在第五章〈把心带回家〉所说明的,当我们修习禅定,经验到快乐、清明和无思无虑时,换句话说,在贪、嗔、痴已经暂时分解时,也会发生类似的心性显露。

 

当贪、嗔、痴正逐渐死亡时,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清净。有些上师说,对大圆满法的行者而言,显现、增长和完全证得的阶段,就是本觉逐渐显现的征象。当障蔽心性的一切逐渐死亡时,本觉的清明就慢慢开始出现并增加。整个过程变成是光明状态的发展,与行者对于本觉之清明的认证有关。

 

在密续中,对于分解过程中的修行,各有不同的方法。在脉、气、明点的瑜伽修行中,密续行者会在修行中预先准备死亡的过程,模拟分解过程的意识改变,最终达到明光的经验。行者也在睡觉时修行,对这些意识的改变保持分明。因为必须记住的重点是:这种逐渐加深意识状态的顺序,不只是在我们去世时才出现。当我们入睡时,或当我们从比较粗的意识层次进到比较细的意识层次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形。有些上师甚至指出,它也发生在每天清醒时的心理过程之中。

 

详细的分解过程,似乎很复杂,但如果我们确实熟悉这个过程,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修行者来说,在每一个分解阶段中,都各有一套特殊的修法。譬如,你可以把死亡的过程转为一个上师相应法。在每一个外分解的阶段中,你可以对上师产生恭敬心,并向他祈求,观想他出现在不同的脉轮中。当地大分解和幻象的征象出现时,你可以观想上师在你的心轮中;当水大分解和烟雾的征象出现时,你可以观想上师在你的脐轮中;当火大分解和萤火虫的征象出现时,你可以观想上师在你的眉间轮中;当风大分解和火炬的征象出现时,你可以全力专注将你的意识转换到上师的智慧心中。

 

对于死亡的阶段,有很多描述,在小细节和次序上各有不同。我在这里所说明的,是属于一般的模式,但由于每个人的身心构造不同,过程容或不同。我记得当我上师的侍者桑腾去世时,次序最显著。但受到临终者各人疾病的影响,还有脉、气、明点的状况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情形出现。上师们说一切众生,包括最微小的昆虫在内,都经过这个过程。如果是突然死亡或意外事件,这个过程仍然会发生,但发生得非常快。

 

我发现了解死亡过程中“外分解”和“内分解”所发生的事,最容易的就是把它看作是逐渐微细的意识层次的发展和出现。身和心的构成元素持续分解时,每一个微细的意识层次就相应出现,直到最后显露出最微细的意识:地光明或明光。    
  

  

  

 

 

【ZCKB】《中论》对应讲记 70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二十、观因果品

 

己二、(破彼之能立)分二:一、破承许时间为能生果之俱生缘;二、破承许时间为果之生灭因。

 

本品抉择因果的空性。以本品的理论或者《十二门论》中观察有果无果的理论来观察, 任何实有的因果都不可能得到。中观宗并不否认名言中如幻如梦的因果,但名言中如幻如梦的因果只能在众生的分别念面前存在,当能取所取彻底灭尽的时候因果就不存在了。

 

有些人经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是为了劝诫人们信受因果,暂时这样讲也可以。但真正观察时,既然在胜义中万法都空, 那为什么单单因果不空呢?难道因果成了堪忍之法?佛经中处处说万法皆空,所以因果也应该是空性。说因果是空性并不会诽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俗名言。比如,梦中有人用刀砍我的手,刀子是因,我当时的疼痛是果,这种因果完全可以建立。梦毕竟不是实有的,虽不实有但又可以显现因果,这就说明本体空性不会妨害世俗显现。

 

中观宗不同于持断见者,他们不分胜义和世俗,一味否认前世后世等业因果;而中观宗却承认世俗中如幻如梦的因果,只是承许在胜义中因果与阳焰无别,毫无自性。

 

庚一、(破承许时间为能生果之俱生缘—— 观因果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四:一、观察因果二者而破;二、观察果之本体而破;三、观察因之本体而破;四、彼等摄义。

 

壬一、(观察因果二者而破)分四:一、观察因有无果而破;二、观察能力而破;三、观察时间而破;四、观察作用而破。

 

癸一、(观察因有无果而破)分四:一、因缘和合有果不合理;二、因缘和合无果不合理; 三、因缘和合中有果不可得;四、因缘和合中无果则因与非因相同。

 

子一、(因缘和合有果不合理):

 

若众缘和合,而有果生者。

和合中已有,何须和合生?

 

如果在众缘和合中已有果法,而后方有果法产生,既然和合中已有果法,又何须因缘和合而生呢?

 

因缘和合生果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有人认为因缘和合之所以能生果,是因为在因缘和合中果已经存在。比如,正是因为种子、阳光、

水分、农民的勤作等因缘和合中先有苗芽,苗芽才能产生。这主要是数论外道的观点,他们认为果法在因位中先以不明显的方式存在,之后才产生果法。

 

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显句论》说:盘子里本来具足了酸奶,就不必再具足了。同样, 如果因缘和合中本来就有果,那就不必生果; 如果有了果还要生,那就有无穷生、无义生等过失。

 

另外,如果果法在因位中已经有了,那它与因是无二无别还是他体?如果是他体,以可见不可得因就能遮破,因为在因法中根本见不到他体的果法。如果是一体,那么除了因法以外就不应该再另有果法,但实际上因法与果法毕竟是不同的。并且,如果因即是果,那吃食物就成了吃不净粪,穿衣服也成了穿棉花种子, 如《智慧品》云:“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子二、(因缘和合无果不合理):

 

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

云何从众缘,和合而果生?

 

如果在众缘和合中没有果,那如何从众缘和合中生果呢?

 

胜论外道及某些内道宗派认为:在种子、地、水等因缘和合中并没有苗芽,和合以后才产生果法。

 

这种观点也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在众缘和合中无果,那和合以后也不可能生果。

 

《显句论》说:既然沙中本来没有油,那具足多少这样的因缘也不会生油。《澄清宝珠论》云: “纵然以亿万因缘聚合,本来无有之法,不能使彼转变成为有者,如聚何种因缘,亦不能使兔角变有者。无者不观待任何法也。”比如,一百个人每个人都没有钱,那他们聚合后也不会有钱。所以,种子上没有芽,水里面也没有芽, 阳光里也没有芽……既然在分开的各个因缘中都没有芽,那它们的和合中也不会有芽。

 

子三、(因缘和合中有果不可得):

 

若众缘和合,是中有果者。

和合中应有,而实不可得。

 

如果众缘和合中有果,那么和合中应该有果可得,而实际却不可得。

对方认为众缘和合中有果。破曰:如果和合中有果,那果法就应该可得,但果法不可得之故,所以因缘中没有果法。比如,如果在种子、地、水、阳光、农民的勤作等因缘中存在苗芽,就应该可以得到,但实际上却得不到苗芽,所以因缘中不存在苗芽。

 

如果对方进一步狡辩:芽等果法并不是没有,只是有不可得的原因作障碍才不现。

 

但这些不可得的因素根本不存在。《显句论》中明确宣说了八种不可得的原因:一、远而不可得。如鸟飞得很高,因为太远而不可得。以前在美国时,上师如意宝一家三人乘坐一架私人飞机飞入高空,我们在地面上都看不到了。 二、近而不可得。如敷在眼上的眼药以及组成眼根的色法,因为太近而不可得。三、细而不可得。如微尘因为特别细而不可得。四、错乱而不可得。根识被眼翳染污以后,不能见到外境的真相而显现毛发;或者在捏着眼睛时不见真月而见到二月。五、坏根而不可得。眼根坏了以后全然不见外面的色法。六、阻隔而不可得。被墙壁隔开以后,眼根不能见到墙外的东西。七、不现身不可得。鬼神等不以色法的形象出现,凡夫人就看不到。八、心专注不可得。 当一心一意专注在某个事物上时,其他事物虽然显现,但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存在这八种原因中的一种,致使不能得到芽等果法, 那我们也不否认因缘中有果。但哪一个原因存在呢?远而不可得吗?种子就放在眼前;近而不可得吗?不远不近……这八种不可得的原因都远离了,但却得不到果法,这就说明因缘中根本没有果法。

 

总之,以可见不可得的理论可以轻易遮破因缘和合中有果的说法。

 

子四、(因缘和合中无果则因与非因相同):

 

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

是则众因缘,与非因缘同。

 

如果众缘和合中无果,那么众因缘则与非因缘相同。

 

如果在因缘的聚合中不存在果,那么因缘就成为非因。为什么呢?因为因和非因是观待有无果法安立的,比如油菜籽里有油,所以它是油的因;沙子中没有油,所以它是油的非因。 因此,既然因缘也像非因一样不存在果法,那因缘就成为非因了。

 

当然,有部、经部、唯识三宗都不承认“因缘和合中无果则因与非因相同”,他们认为因与非因之间有很大差别,一些中观论典将这些差别归纳为三点并一一破斥:

 

首先,他们认为因能生果是一种自然规律。比如,当水、土、阳光等因缘具足时青稞的种子就可以产生苗芽,而具足再多因缘沙子中也不会产生一滴油,所以因不等同于非因。但这种说法不合理,自然规律毕竟只是分别念假立, 在胜义中并不成立。

 

其次,他们认为因能生果是现量所见。比如,农民春种秋收完全是现量所见。这也不合理,因为根识现量只是世俗,在胜义中现量所见完全不成立。

 

最后,他们认为因有生果的能力,而非因不具有生果的能力。但因和能力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那么独立的种子就应当能生果,因为种子本身就具有生果的能力;如果是他体,那么生果就不用种子了,因为能力才是果的生因。因此,对方的观点不合理。

 

对方所谓的自然规律、现量所见、生果的能力等能立都与所立一样不能成立。

 

这样遮破之后,或许有人会问:那是不是中观宗不承认因缘和合生果?不是。中观宗在这里是从胜义的角度破斥因缘生果的,并不遮破世俗中的因缘生果,因为世俗中的生只是如幻假立的无自性生,并不是真正的生。这种生以名言量可以成立,如果破斥了这种生,那世俗中造善业、恶业后因缘聚合时感受快乐、痛苦等因果规律也就被一概否定了。

 

《中论释》


——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

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二十、观因果品[65]

 

[65] 本品藏文原意为观和合品,因本意相差不大,故尊重鸠摩罗什原译, 未作改动。

 

丁二十(观因果品)分二:一、经部关联; 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如经云“世间众所得,皆因和合现,是故无诸法,则无有和合”等,宣说了无有和合的道理。

 

戊二、品关联:

 

如果对方提出:时间是存在的,因为它是产生诸法的俱有缘[66]。如同苗芽,是由种子、五大以及时间等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经中也云: “因缘和合时,果报即成熟。”

 

[66] 俱有缘:与近取因共同生果,主要生起非质流部分者,例如生苗芽时具备的水、肥、暖、湿;成为陶罐因素的人工;成为心识增上缘的感觉器官等。

 

为了证明和合不成立而宣说本品。

 

此品分三:一、遮破以因缘和合而生果; 二、遮破以因而生果;三、摄以破成立之义。

 

己一(遮破以因缘和合而生果)分三:一、破于和合后生;二、破与和合同时生;三、破于和合前生。

 

庚一、破于和合后生:

 

若众缘和合, 而有果生者。

和合中已有, 何须和合生?

 

从因缘的和合中,不应该产生果法。其原因如下:

 

我们可以追问,该果法是已经存在于因缘的和合当中而生,还是没有存在于因缘的和合当中而生呢?

 

如果从因缘的和合中,产生了果法,并且在该和合中,果法早已经存在,那么果法又何需从和合中而生呢?因为果法在因时已经成立,在后来的和合中,又能产生什么新的东西呢?就像盘子中已经存在(的东西),就不会由盘子产生一样。

 

若众缘和合, 是中无果者。

云何从众缘, 和合而果生?

 

如果果法是从因缘的和合中产生的,并且在该和合中,果法并不存在,那么果法又怎能从因缘的和合中而生呢?因为在和合中果法并不存在,就像沙中不存在芝麻油一样。

 

若众缘和合, 是中有果者。

和合中应有, 而实不可得。

 

如 果 在 众 多 因 缘 的 和 合 中 , 果 法以自性而存在,则在该和合中,就应该能以量而得到所谓“该果法”。然而,在和合中却不能以正量得到(果法),因可现量不可得的缘故。

 

如果对方辩白道:(在众因缘的和合中,) 果法是存在的,只是不能看见而已。因为使其明显的缘不具备,所以才不能看见。(虽然不能看见,但它却是存在的。)

 

你们怎么能证明它的存在呢?以比量、比喻量[67]还是教证呢?

 

[67] 比喻量:根据已知类似或例证的正确理由,以推测对自己为荫蔽之事物也是这样的例证。如:认为苗芽是谛实无,有如镜中之影像;野黄牛有如黄牛等等。

 

我们可以用不存在的法不可生的比量来证明。

 

但你们的这个理由,用已经存在的法也不可生的道理,就足以将其驳得片甲不存。

 

既然从两方面来进行观察,都可用比量来证明其与理相违,也即在和合中有果不合理, 同时无果也不合理,那么又该如何定夺呢?

 

我们并不是要建立在和合中果不存在的观点,只是遮遣了他宗所建立的“在和合中,果法以自性而存在”的立宗。既然在和合中,果法的存在以自性不可成立,那么其他安立“在和合中,果法的不存在以自性成立”的谬论也同样要破除。因为必须将有无二边消除之后, 才能建立中观之道。

 

若众缘和合, 是中无果者。

是则众因缘, 与非因缘同。

 

倘若在因缘的和合中,不存在果法。则诸等因缘也就与其他的非因缘一般无二了,因为谁都不存在果法的缘故。如果这样,则煤炭与种子,在作为苗芽的因方面也就别无二致了。

 

如果对方提出:因为因与非因的差别,是以其所产生的各自分别的果法来确定的。因此,(在因缘的和合中,)果法是存在的。

 

因为你们的能立等同于所立的缘故,所以你们仍然不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现量可见已经足够,又需要什么其他理由呢?

 

即使现量可见也不足为道。如果在因缘中存在果,你们的说法就是合理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你们的说法不成立。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