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二、破积集非福业:

 

前面单单是从福德业方面断除,是不是不需要断除非福德业呢?绝对不是的,也需要断除非福德业。有些人就会这样问,既然上面已经抉择了福德业不应该积累,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去断除福德业和非福德业的颠倒作意呢?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

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就说到不对的方面,就是应该遣除的方面,“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就讲到应该依止的方面。

 

首先,就好像一个佣人对主人做很多事情,他的相续当中没有很清净的像菩萨一样完全利他的发心,他完全是为了获得养家糊口的工资而已,他的发心就是为了自己而做的,所以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善根。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修解脱道的方法,自己现在修持布施、持戒、忍辱乃至于修智慧,修持这六种修法,这里就不能说修六度,讲到六度必须是到彼岸,很清净的修法才称为度,一般人的布施、持戒就只能安立成布施持戒,不能称之为布施度、持戒度,要安立布施度、持戒度必须要到彼岸才行。你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修持布施、持戒等等种种善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获得种种的人天福德,所以一对比的时候,这样以不清净的烦恼心引发所修持的种种善法,就像这个佣人一样,他为主人做事完全都是为了自己获得种种报酬。就像这个佣人的所做所为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处在修行位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样的道理,没有舍弃不清净的发心,这样所修的种种善根也完全是和这个佣人一模一样,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不能成为解脱的资粮,因为已经被烦恼所杂染了。

 

“若尚不乐善”,对于一个真正想出离轮回的修行人来讲,他对有漏的善法方面都没有耽执,何况说要去依止不善业呢?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科判当中讲的时候是讲如何断除不善业,但是在抉择的时候是从两个方面同时抉择。比如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对世间轮回当中的种种有漏的安乐根本不产生一丝毫的贪执,既然对善业方面都没有贪执,那何况说他对不善业有贪执呢?绝对不会的。这方面就抉择到了如何去依止。

 

一方面来讲,我们平时要通过各种各样善巧的发心来断除不善法,依止殊胜的发心所摄持的善法,但是有漏方面的善、不善同时需要断除。这是共同的讲法。

 

针对菩萨来讲,菩萨的修法更加超胜也就是说他对不漏善方面的意义又进一步有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他自己所修持的善法,不单单是不耽执有漏的轮回法,即使是声闻缘觉的善根,或者为了自己成佛的心所摄持的善法,完全不希求,单单是为了怎么样度化众生,怎么样使众生有利益。所以“不乐善,何能作不善”,从菩萨的境界来讲又深一层。

 

从我们自己来讲,首先断除有漏方面,然后再逐渐逐渐断除为了自己修习解脱,为了自己成佛这方面的不善发心,逐渐逐渐向菩萨的意乐靠拢,成为大乘的修行者。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乞丐有一次乞讨的时候获得一些很下劣的食物,他把这样的食物包在粘满脓血的衣服里,放在他的住处就出去了。这个时候野狗进来把他的食物吃掉了。他回来之后看到食物不见了,就怀疑是旁边这个正在修断食苦行的王子偷吃了他的食物。但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王子是在修断食苦行,他任何饮食不进,所以他不可能去偷食东西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的身份是王子,如果他要进食的话,回王宫肯定马上种种的山珍海味就可以享受,但是他舍弃了种种美好的饮食。这样美好的饮食都不希求的话,何况是你这样粘满了脓血的非常低等的食品呢?根本不可能希求的。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这样的,真正的修行者观察了有漏善法的过患之后,就对有漏的善法没有希求,何况说对贪嗔痴、贪嗔痴所摄持的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样的不善业,绝对不会做。

 

这里一方面是赞叹修行者的功德,一方面是引导我们怎么样去修行。了解了这些颂词之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修行,有漏方面的善法和不善法同等远离,必须要发起出离心修持。

 

己三、(明永断业的必要)分二: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庚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

 

有人问:怎么样才能清净染污的发心趣入殊胜的解脱胜位?

 

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

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

 

就讲到了怎么样趣入胜位的方法,怎么样灭尽染污的、烦恼的方便,在这个颂词当中讲得很清楚。“若谁见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行人,他见到自己以及他人,一切众生完全都是犹如“机关幻人”一样,有时候是机器做的人,有时候是幻化的人,不管怎么样,如果见到众生的体性完全都是这样因缘聚合,毫无自性的法的时候,“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他见到了这样的体性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灭尽了染污,染污一灭尽之后,它的果就很明显了,就“趣入胜位”了。

 

小乘来讲就获得罗汉果,证悟了人无我的缘故。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主要是缘自己的相续观察的时候,断尽粗大的五蕴是“我”的实执,见到一切都是刹那的法,根本没有一个“我”的体性,他从了解自己是空性的,推知其他众生都是一样的无我的体性,他就可以灭尽染污。小乘主要是断尽自己的染污的,所以他灭尽染污之后就趣入胜位了。

 

大乘来讲,也需要修持人无我,但同时也修持法无我。大乘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一切众生,不管自己也好,他人也好,根本都是像幻化一样的东西,完全都是不存在的体性,所以他只要了解幻化这个体性之后,绝对很明显就可以灭尽染污心,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的贪执,或者对外器世间的种种贪执,就知道全部都是幻化的,都是通过自己的业,通过自己无明的烦恼而幻化的,全部都是因缘而产生的,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所以这样一抉择之后就趣入初地菩萨位,然后通过修行再趣入更殊胜的佛位。这就是讲到如何灭尽染污呢?主要是修持空性,了解一切诸法都是如梦如幻的体性,了解这个之后就可以如是抉择,获得殊胜的解脱。

 

以前上师们在讲大乘和小乘见解的区别的时候,也讲到大乘见解的殊胜性也是在这个地方。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在抉择中观见的时候,首先把一切诸法分析成微尘,再观察这个微尘成不成立,这个时候就抉择空性;有的时候分析识,自己的识从粗大的方面抉择到微细,再把微细的识抉择为空性,有这样一种方便。但这际上这样一种方便不是大乘自己真正拥有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针对有实执的小乘者,为了破除他们认为极微或者刹那存在的方法,因为他们承认微尘或者刹那是实有的,所以大乘有些时候用理论观察的时候就说你这个极微是怎么不成立,刹那是怎么不成立。

 

实际上真正大乘殊胜的见解直接抉择的时候,不是从这个方面抉择的,它是直接抉择如梦如幻,既然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东西,哪里在梦幻当中有一个微尘存在?哪里有一个刹那存在?不管是粗大的法也好,微尘也好,同等不存在。就像做梦一样,梦中正在显现众生的时候,不需要从大的方面去分析众生怎么样成为微尘,最后才是空性,就是梦幻的,无而显现的。这样一抉择的时候就直接从本体上抉择它的空性了,大乘抉择空性的时候是从这个方面入手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抉择空性的时候,直接从梦幻,直接从缘起性方面一抉择之后,它的刹那法和微尘法同时破除,不需要走很多弯路。这个是上师们以前在抉择殊胜见解的时候,提到的大乘抉择空性的不共同的方法。

 

通过这方面了解了自他都是梦幻一样的话,那么怎么可能产生一个染污心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趣入胜位”的殊胜方便,灭尽染污心的殊胜方便。

 

比喻当中讲到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工巧师,一个是画家,有一次这个工巧师请画家吃饭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手艺,就用机器做了一个美女,然后开动机关使这个美女端茶送饭。有的佛经当中说这个美女还会笑,还会做很多动作、表情,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模一样的,这个画师一时之间就被蒙蔽了,就对这个美女产生了贪心,晚上他就想拥抱这个美女,一拥抱零件全部散了,美女就变成了一堆零件,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非常愚痴,实际上早就应该有准备的,因为知道这个工巧师对这方面非常擅长,所以他就很后悔,非常不好意思。

 

他为了报仇,也为了羞辱工巧师,他就在墙上画了一个自己上吊的画,因为他也是很高明的画家,所以画得非常逼真。第二天早上,因为工巧师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想看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看看他被羞辱到什么程度了,开门一看的时候,对方已经不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上吊了,那个时候他就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所以马上想要去解开绳子把他放下来,一去的时候就碰在墙壁上,他才知道这个是画师为了报仇所作的画而已。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有的时候现量见到的东西,如果不了解他的实相的话就会产生贪欲,就会产生种种烦恼实执。就像这个画师,他对这样一个根本不是实有自性的机器人就会产生贪欲心,什么原因呢?相续当中的遍计执著,完全是一种很粗大的实执,由贪引起,所以不见实相,而认为它有一个真实可以贪著的对境。工巧师他见到壁上的人,也是一时被蒙蔽之后,他见到这个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当时他相续当中的想法就是一个实有的人上吊了,所以他马上就急急忙忙去解绳子。

 

不解就不知道实相。一旦知道实相之后,前面这个画师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后面这个工巧师知道这个是一个画的人的时候,他也生起了很大的惭愧。所以这个方面就说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有情,见到这些器世界,不观察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实有的,它就是值得我们去贪的,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但实际上通过这个理论一抉择,一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心,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明明都是幻化的东西,我还要去追求他干什么?确实自己的心已经颠倒了。

 

在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解密意疏》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教证,他说:比如说一个人在看幻术师表演幻术的时候,他看到幻术师所幻变的美女,就生了贪心。他觉得不对:“我怎么对她生贪心呢?”然后他就离开这个场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修不净观,从这个方面去压制他的贪欲心。佛陀就问一个弟子:“你看这个人是有智慧的还是没有智慧的人?”弟子就回答:“他是没有智慧的人。”我们说她修不净观怎么还没有智慧呢?他是缘一个幻化的人在修不净观,这个女人根本就不存在,你修什么不净观?佛陀和弟子之间的问答就显示空性的意义。

 

现在我们所贪的这些有情,所贪的这些器世界,根本都是幻化的东西,根本都是空性的,但是现在我们贪得很起劲,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实际上真正看起来的时候,一旦我们的见解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我们证悟圣果的时候,再一回头看自己凡夫位的时候所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可笑、可耻,或者产生后悔心,都会产生的。

 

佛陀的意思产并不是让我们登了圣地再回头来看,那个时候没有必要了,那个时候看不看都是这样的。主要是说明现在我们这个位置,虽然我们看到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实际情况它就是空性的,本来就是幻化的,不值得我们去贪执,如果把这些道理一个个了解之后,这个染污心就产生不起来了,贪心、痴心这方面全部产生不起来,产生不起来之后,颂词当中讲“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绝对就可以获得解脱的胜位了。

 

庚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若谁于生死,诸境皆不喜,

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

 

通过前面的观察,修行者对于生死轮回的种种可意的或者不可意的诸境,都不产生欢喜心的时候,这样的修量达到的时候,“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他肯定相续当中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修证的功德,对整个轮回世间完全没有一点点贪执心,没有一点点爱乐心,就可以灭除我们认为非常难以断除的贪欲、烦恼。这个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不断地修持。不断修持的原因就是首先要听闻、思维。

 

从它的果慢慢知道它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之后,慢慢修持之后,现在我们认为非常麻烦的分别心,压也压不住的,抓也抓不住的分别心,真正自己修行到量的时候,修行上路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认为心是最好调伏的,只要一调伏心之后,不需要去做外在的很多调伏烦恼的苦行。就好像船只还没有入海的时候,就需要功用去推动它,但是一旦入海之后,大风一吹起来的时候,就非常迅速的,一天可以跑很远很远。

 

我们现在认为烦恼心难调伏,主要是没有入道,真正一旦修行上路之后,和正法相应的时候,调伏烦恼就非常方便,分别心也很容易调伏了。所以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勉励修行人应该励力地修行。有这样的隐藏的意思。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善见国王,他拥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享用,但是他自己通过观察,或者通过他自己的种姓苏醒之后,他就观察这一切所有的妙欲完全都是不可爱乐的,都是生厌离心的对境,所以他就生起很大的厌烦心,抛弃王位、王妃等等,到深山当中修持解脱行,通过他自己的不断修持,断尽了烦恼获得了罗汉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对轮回已经没有一点喜欢、贪执的时候,他就绝对会趣入胜乐,绝对会趣入解脱道,灭除染污。所以现在的修行人也应该如此效法进行修行。

 

以上就讲完了如何远离烦恼的所缘境,对总的轮回,对分别的有漏业是如何远离,如何修持的次第已经作了抉择。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其中前面三品,也就是五六七三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八品,第四个科判,如何使弟子成为道器而净治身心。这也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方面讲,我们自己在弟子位的时候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弟子也必须要学习这品所讲的如何使自己成为道器的方便法,如果以后因缘成熟需要弘法利生的时候,如何使听法的弟子成为道器,也需要如是的方便。所以从现在位,从未来位,第八品所讲到的如何净治自己身心的方便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尤其是第八品之后开始讲胜义谛空性的修法,接受空性的教法必须要成为一个殊胜的法器,所以如何能够成为接受空性教法的法器的道理必须要了解。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分二:一、正说;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

 

庚一、正说: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众生漂泊轮回已经非常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无始的时间当中,每一世都是受到烦恼的熏染,因此烦恼是极其坚固的,自己相续当中有这么坚固的烦恼,怎么可能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疑问。实际上像这样的一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就已经熏习到我们相续当中,但是通过方便法对治之后,它是可以消除的。

 

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

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

 

这是从总的方面讲,首先正明,第二个科判就是广讲。首先它可以远离可以对治的根本是什么呢?首先讲世间人都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在世间当中如果自己和一个人相顺的话,对他就会产生爱念,比如对自己的亲友,还有世间的夫妻等等这样的关系,如果觉得对方随顺的话,就产生一种爱念,什么时候自己所贪爱的对境,变得不随顺自己的分别念了,自己对他没有什么可贪恋的了,这样的时候以前对他的爱念就自然而然不会久住了,逐渐从比较强烈变得比较微薄,从比较微薄变成没有,再从没有转成一种嗔恨,都是有这样一种过程的。这是世间上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

 

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通过佛法的教导我们可以知道一切“众过”,就是烦恼所具足的众多过失,对烦恼就绝对不会产生随顺之心,而可以远离种种生贪的对境。远离之后,自己相续当中对这些五欲、世间轮回八法的爱念,逐渐从强烈转为微薄,再从微薄转为消失,消失之后就产生一种厌离心而修持正道。

 

通过世间的比喻和殊胜的法义一对照之后,就可以了解像这样的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在熏习,无始以来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已经串习得非常坚固了,但是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它的违品,没有遇到它的对治而已。通过了解佛法的殊胜义之后,就观察生贪的对境,或者观察烦恼本身的时候,就了解它具足了无量无边的过失。了解之后逐渐就可以舍弃烦恼了。

 

这是总的理论,必须要了解,打消因为烦恼长时间久住而不能铲除的疑虑。遣除了这样的疑虑之后就可以树立起对治烦恼的信心。比如说在《辨中边论》当中也讲过一个殊胜的理论,黑暗在山洞里面或者黑房子里面存在了一千年的时间,虽然时间存在很长很长了,但是毕竟黑暗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不管是哪天,只要一盏明灯进去之后,千年的黑暗马上一刹那就全部可以遣除。烦恼也是同样的,我们观察它的体性的时候,它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非理作意、烦恼障、无明根和合起来产生的,虽然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但是毕竟不是法界的自性,所以只要生起对治之后,只要智慧的明灯一产生之后,无始以来所具足的烦恼过患的黑暗刹那之间就会遣除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实有的。了知它不是实有的之后,就应该依照佛菩萨所开示的妙法,精进地行持,精进地对治。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个婆罗门童子,有一次见到一个美女,对她生起了贪心,想要和这个美女成家,一起生活。正在这样的时候,遇到了世尊,世尊就对婆罗门童子开示,开示的内容主要是讲到了四谛的妙法,就是说:“如果你和烦恼系结,就是被束缚,如果离开了贪欲,就获得了解脱。”就开示了这样一个法。

 

因为这个婆罗门童子也是一个有善根的人,通过佛陀的加持,也通过他自己善根的醒悟,他从佛陀的这句开示当中就了解到,和烦恼系结就是集谛,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无明而又生起烦恼的话,这就是集业,集轮回当中受苦的业,所以和烦恼系结就成了集谛;集谛的果是什么呢?就是苦谛,被束缚,就没有自在,在轮回当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就是苦谛的本性。远离贪欲主要是讲如何获得殊胜涅槃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想获得涅槃必须要从业惑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如果离开烦恼,离开贪欲的话,就获得解脱。什么时候获得解脱呢?就是自己已经离开了轮回的痛苦,完全离开了集的束缚的时候,就获得解脱了。

 

婆罗门童子就从这样的一句话当中悟到了殊胜的法义,当时他就息灭了贪心,跟随佛陀出家,迅速证悟了罗汉果。

 

比喻的意义也是同样的,对我们自己来讲,对修行人来讲,如果了解到烦恼或者五欲的众多过失,知道它的实相之后,就可以很迅速地离开对它的贪欲心,就可以迅速地息灭烦恼。从这个方面一抉择的时候就了解,烦恼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自性的法,所以一对治之后马上就可以息灭。

 

在这个故事当中实际上也说明了很多殊胜的道理。这个婆罗门童子是有善根的人,他宿世已经修习了善法。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迅速获得解脱还是要观待他的根性的。有些人认为根性是不存在实有的,只要有信心、智慧强的话就是好的根性,但实际上信心也好,或者智慧敏锐也好,还是要靠前世的串习的,前世串习得多的话,转生之后才能更加迅速地发起信心,修习正法。

 

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听闻佛法很长时间,总是不能契入佛法的深义,总是内心当中产生不了勇猛精进修习佛法的意乐,对殊胜的法宝、对上师、对佛陀,或者对轮回的种种观念生不起应有的信心的缘故,就是相续当中有障碍,可以说是宿世当中串习得比较少。这个童子他因为相续当中早就已经串习了比较圆满的福德,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因缘,通过佛陀一指教,一加持,马上相续就和正法相应,迅速就获得了解脱果。

 

所以宿世积累善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非常关键的。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想要迅速获得解脱的话,从方方面面积累殊胜的善根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庚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分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四、与现见有许多未断烦恼者并不相违。

 

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

 

有些人就会想:烦恼是要通过所缘境而产生的,而所缘境观待凡夫众生来讲是比较难以远离的,既然难以远离所缘境的话,是不是这个烦恼就根本没办法离开了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圣天菩萨进行了破斥,实际上生烦恼的所缘境是不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远离的。

 

有者于彼贪,有者于彼嗔,

有者于彼愚,故无可贪义。

 

这个地方以生起贪心为例,一个一般的人产生贪心的对境,他的所缘,有些人在这方面产生贪心,但是在这上面根本没有一个自相的生起贪心的因,从这个角度抉择。

 

针对同样一个东西,有些人认为这个东西善妙而生起贪欲心,有些人对这个东西就产生不了贪欲心,而产生一种厌恶心、嗔恨心,有些人看这个东西的时候,又不产生贪心又不产生嗔心,产生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所以同样一个东西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心念的缘故,就说明所贪的对境上面根本不存在一个实有不变的生贪心的因。从这样的理论一抉择的时候,“故无可贪义”,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对所缘境没什么可贪恋的。

 

这样的内容前面已经做过抉择了,以前讲中观的时候对这个方面也是做了抉择的。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真正外境有这样一种生贪的对境的话,不管是任何人看到这个对境的时候都要生起贪心,因为它是一个有自性的法的缘故。但是就是因为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完全都是众生相续当中的邪分别而引生的烦恼的缘故,所以在这个物体的本体上绝对不可能具足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在同样的一物质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心念的缘故,所以就不是实有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其中的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第二个没有生育。把这个女儿作为所缘境,同样是一个女儿,她没有变化的同时,她的母亲看到她的时候就生起贪爱;没有生育的妻子一看到对方所生的女儿就产生一种嗔恨心、厌恶心、不愉快的心情;家中其他的仆人,和她没有什么关系的,也不生贪也不生嗔,处在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当中。

 

我们通过这样的比喻观察的时候,这个女儿的本体根本没有任何变化,处在同样一个刹那,同样一个时位的时候,这个女儿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三个人同时一见的时候,生起三种不同的心态。就说明所缘境上面没有一个产生贪心的必然因缘。

 

辛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所缘境上面不可能真实有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那么众生产生贪心的时候,它的因缘是什么,又如何能够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问题。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

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如果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对这个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悦意或者不悦意的分别的话,就不会产生贪心、嗔心等等烦恼,既然如此的话“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真正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执著在真实义当中有一个实有的分别念是存在的,可以去分别好坏,可以产生贪嗔。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是根本没办法成立的。

 

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是分析了产生贪心、嗔心等主要是通过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非理作意,所以智者在修习正法的时候,他也是主要息灭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分别念,对外境的分别念必须要息灭,息灭之后自然就不会产生贪嗔痴。

 

如何去息灭分别念呢?没有因没有缘的话,是根本不可能息灭分别念的,它的根本的原因就是要通过正确的理论去对产生贪心等的对境进行观察,观察好之后,从所缘境方面对它的贪执息灭之后,自己的内心绝对不会产生贪心了。主要是能取所取的分别,如果所贪执的或者所取的外境根本不值得我们贪的话,那么自己的内心就不可能产生贪欲心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教导修行人息灭相续当中的分别念是非常关键的,从这个方面入手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这个地方讲到的“无有分别”是不是什么都不想呢?实际上不是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想,完全处在一种迷迷茫茫的状态的话,不是这个地方讲的“无有分别”。虽然词是一个词,但是意义有天壤之别。比如说石头、外器世界也是无有分别的,但是我们处在这样的状态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所以这样的无分别状态是必须要远离的。还有一些无有分别,比如说修一些寂止的时候,通过寂止的能力压伏了自己的分别心,使自己的分别妄念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也是无有分别,但也不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想要得到的境界。还有一些我们现量见到的雪猪子,现在它们还在洞里面,按照很多大德的说法,它在冬季的几个月当中完全是处在一种无有分别的禅定的状态,根本不起分别念,这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不是。

 

必须要离开这些歧途,实际上“无有分别”是什么样呢?它必定是要在一种产生定解的状态当中,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善妙的观察,观察好之后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殊胜的智慧,了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既然所缘境也没有自己能够分别的因缘,自己的内心当中也不值得去分别,处在这样一种通过智慧观察的定解当中,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佛教当中所承许的无分别的修法。所以在修行正法的时候必定是止观双运的,止观不双运的话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修法。止观的修法包括所有小乘、大乘、密乘的修法,如何抉择到一个殊胜的定解而安住在止观双运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的外道单单就是修持一个寂止的修法,很长时间不起分别念,他就认为这是一个殊胜的修法,这方面也是应该遣除的。有些学者单单就是在分别念上抉择很多很多的法,无自性、一切诸法无常等等,通过分别念去抉择得很好,但是就没有通过寂止去摄持这样的智慧,这样的话永远就成为一种分别念的境界,永远不可能成为殊胜的自相,所以这两个边作为修行人来讲都需要远离的。一方面必须要抉择殊胜的定解,一方面抉择定解之后还需要通过寂止去摄持,去安住,使它从总相转为自相,从凡夫成为圣者。因为分别念面前的智慧对遣除烦恼障所知障是没有能力的,虽然是一种因,但是没有通过寂止摄持,没有使它变成一种真正的修法的力量的话,它是没办法遣除深厚的烦恼和所知障的习气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抉择好之后,他绝对不会在真实义当中去作种种分别的,真实义当中完全没有这种分别,也就是说,对东西的好坏的分别在真正的法性义当中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分别外境的好,或者自己内心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状态,都是从相续当中的无明习气而产生的,而无明习气所产生的东西并不符合于法界的自相,所以在真实义当中没有如是的能分别、所分别的差别,智者就是了解了这些道理安住在这些道理当中,所以就绝对能够息灭烦恼。

 

当然有的时候在解释这些颂词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定解方面,从自己的心的状态当中去解释,也可以从所缘境的角度去解释。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法义,所了解的法义它自己的状态是怎么样呢?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这一切能所都是没有的。从自己的内心方面去抉择的时候,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观察自己内心种种的习气,或者从习气当中所显现的种种分别,一切实际上都是根本不成立的,就知道现在所产生的分别完全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从这个方面入手就逐渐可以息灭种种分别心。

 

比喻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修行者,他长时间修习禅定,有一次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认为自己头上又多了一个头,就感觉非常忧愁,非常悲伤、痛苦。有一个智者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就决定治疗他的心病,因为他这是分别妄念所产生的。他在其他地方找了一个头,放在他旁边,就说我已经把你的病治好了,你看这个头已经摘下来了,他一看确实旁边有一个头摘下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放下了耽执,息灭了痛苦。这个就说明,本身他所执著的东西完全都是自己的一种妄执,他头上根本没有多一个头,但是他就认为自己头上有一个头,而缘这个产生了种种烦恼、忧愁。

 

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现在众生所引发贪心的对境,根本是没有的,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就像这个修行者他产生悲伤,产生烦恼的原因就是因为头上多了一个头。众生现在相续当中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来源是什么?就认为外境有一个值得我们贪执的。但是通过智者的真实智慧一分析的时候,外境根本不存在,所以它的因根本无实有的缘故,缘这个无实有的外境所产生的烦恼绝对也是无实有的。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对治众生相续当中的种种恐惧,种种认为诸法实有的颠倒执。

 

辛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

 

能立就是它的根据,或者原因,所立就是他所提出的观点。要成立观点必须要说出种种的原因,为什么这个观点能成立?

 

有些人就执著烦恼根本不能断除,他就说出他的种种根据。他们是如何成立这个观点的呢?他们认为在欲界男女之间所产生的贪欲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法,而把男女紧紧地束缚在一起,必须要离开他的所缘境之后,这样的贪心才可以息灭。而这样的所缘境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远离的缘故,所以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知道烦恼是不可以断除的。实际上这个方面也是没有作详细分析的粗大的立宗而已,也是一种粗大的能立。如果真正通过理论详细观察的时候,他这种根据绝对不能成立的。

 

任谁与他人,都无同系缚,

若与他同系,分离则非理。

 

“任谁与他人”不管是任何一个众生,和他人之间产生贪欲心,是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的,“都无同系缚”,绝对没有一个贪欲心作为实有的法在中间联系,把双方系缚在一起,没办法分离,没办法离开烦恼,并不是这样的。“若与他同系”如果存在这样一种实有的系缚的关系,那么“分离则非理”,现量所见到的男女有分开的现象就不应该成立了,但是这是整个世间上比比皆是的。有些刚开始的时候关系非常非常好,互相之间产生很大的贪欲心,但是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个月,过了几年之后就分开了也有的。有的时候虽然在几十年当中关系很好,但是一个人死了之后也是分开的。有很多很多分开的缘故,所以中间有实有的贪欲作为系缚的理论就根本没办法成立。这样观察之后就知道他们的能立是不确定的。

 

在讲记当中就提到两种观察方法。第一个观察方法就是观察贪欲的本性,第二个就观察男女自己的本性。这两个角度观察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

 

首先观察贪欲心,就和前面这个理论所成立的一样,你自己认为对方悦意、善妙,这个时候才对他产生一种贪心的,你认为他不善妙或者厌烦,就不可能对他产生贪心。从贪心的本身来讲,它是跟随分别念而转的。所以根本不成立的。分别念认为他值得贪著的时候才产生贪心的,所以贪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既然没有自性的话,从贪欲作为系缚的绳子一样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成立。

 

从第二个角度来讲,贪心所系缚的对象就是男女双方,观察他们的本性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实有的所系的本体呢?根本没有。也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他们本身是通过五蕴和合的五蕴的聚合体,而五蕴每一个蕴也是很多微细法的聚合体。既然他们本身没有一个实有的关系的话,即使是退一万步说,这个贪欲心是实有的,那么系缚一个无实有的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要用一个绳子把石女儿捆起来,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或者男女双方是实有的,但是贪欲本身不实有的话,也是没办法成立的,更何况说贪欲的本身和男女双方的本身都是同样的无自性,所以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既然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的话,怎么不可以远离呢?肯定是可以远离的。

 

这里破斥的对象主要是生邪见的,或者他的智慧比较粗大,对这样的种种关系没办法理清楚,所以必须要通过佛菩萨的殊胜智慧所开示的妙方进行观察之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种定解认为烦恼是绝对是可以离开的。

 

比喻当中就讲到黑牛和白牛一起拉犁耕地的时候,黑牛和白牛之间是通过绳子和犁联系起来的,我们观察它们之间的系缚的时候,这种系缚只是一种暂时的系缚,通过绳子暂时系缚的,它没有一个永远不可能分离的现象。只要把绳子解开,或者绳子断掉之后,它们两个就可以分开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可以分开的法,并不是实有的系缚。

 

同样的道理,男女之间,或者亲友之间所产生的种种爱恋,也是一种无有实有的系缚的关系。不观察的情况下,好像是互相之间系缚得很深,没办法远离贪欲似的,但是如果仔细一分析,实有的系缚的关系根本就没办法安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观察好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道理,然后就可以下决心把它断除。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分二:一、正义;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癸一、正义:

 

“正义”就是真实的意思,主要是宣讲如何从乐趣到乐趣很困难。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善趣的乐享尽之后必须要堕到恶趣当中受痛苦,但是如果我能够想一个办法,有一个方便法,能够保持现在的我的善趣的身体,保持这样的种姓,还有种种的权势等等,今生当中如是保持的话,就不会感受到痛苦,然后再想方便把这样一种快乐带到后世,那不是后世也不需要恐怖了吗?在后世又通过方便保持到第三世,如是如是地一直延续下去就可以永远不需要畏怖。

 

这样一种想法实际上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个问题是什么呢?他没有了解业果的道理,他自己所谓的方便就是积累有漏业,有漏的善法。即生当中我获得了如是种种的人身、福德、权力等等,是通过以前的善法而得的,现在我在今生当中还是保持这样的心态,好好地积累善法,下一世又可以获得善趣,下一世又如是积累善法,难道不是永远获得安乐了吗?这样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是好的,是对的,暂时来讲是可以的,积累善法可以获得善果,这是深信因果的标志。但是这个方面是很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很难以做到呢?下面就从颂词当中进行抉择:

 

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

 

前面讲到有些人保持自己的种姓,婆罗门种姓也好,刹帝利种姓也好,还要保持自己的权势,自己必须要高高在上,自己要当大官,自己要拥有很多钱财等等,因为拥有了这些才能够在善趣当中享受安乐,否则比如在印度来讲,你如果是一个首陀罗种姓,或者吠舍种姓, 你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所以种姓必须是前提,有种姓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权势,还要有钱财,因为现量见到还有很多婆罗门的奴仆,他们也是受痛苦的,所以不能够单单一个种姓,金钱、权势方面也必须要保持住,在这个状态才能够享受安乐。所以他们的愿望也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处在如是的高位,种姓也很高贵,钱财也非常富足,权力也是非常广大的,这样的话你肯定会产生傲慢的,因为处在这样位置上的有情,没有傲慢心的是非常少的。因为他一切都胜过别人的时候,绝对相续当中很容易产生傲慢心。如果有傲慢的话,则无悲,如果你相续当中有傲慢心,那么绝对就是没有悲心的。没有悲悯心会怎么样呢?没有悲悯心肯定会做伤害众生的事业。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别人冒犯自己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悲心的缘故,就不能容忍,不能容忍的话绝对会做损害众生的事业。既然通过五毒当中的傲慢引发了无有悲心的行为,如是从心的烦恼引发了身口的罪业,通过这样的业所牵引,今生当中死了之后肯定是堕恶趣的。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第一个“明”是善趣,第二个“明”还是善趣,也就是说,从善趣到善趣是极为难得的,非常困难的。如果今生当中有权势,就生起傲慢,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造了罪业就会堕恶趣,现在你是处在善趣的“明”,下一世当中你还要想趣于“明”的话,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说极难得”所以佛在经典当中也是讲到从明至明是极为难得的。非常难得的理由前面已经分析了,要从这样非常舒适的乐趣再到乐趣,然后还要到乐趣,一个一个这样循环下去,这个是一种想法而已,实际上是根本没办法办到的事情。

 

这是从一个高位者来讲,有些人就会想现在我不是一个具足高位者,我现在是一般的普通人。一般的普通人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说一般中等的人,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殊胜的正法的话,很多时候看到上面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生起嫉妒心。嫉妒也是五毒之一,如果相续当中有这样的嫉妒心的话,没有造善业肯定还是会堕入恶趣。对下面来讲的话,下面的人不如你,所以还是有生起傲慢的机会。这样的话中等的人也不行。

 

那么下等人呢?下等人更容易造罪业,为什么这样讲呢?下等人缺衣少食,有的时候被生活所逼迫就很难不造罪业的。为了养家糊口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过程当中造很多罪业,所以后世也是没办法获得乐趣的。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每个众生没有获得善趣的机会了,是说“极难得”,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真正今生当中是人身,生了善趣,下世当中还要变成人身的话,就非常困难,所以不应该留恋这样的乐趣,应该发起一个殊胜勇猛的心来追求殊胜的解脱道。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从恶趣转成人是很困难的,从人转成人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恶趣当中虽然看起来没有很多像人这样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的贪心、嗔心、痴心这些完全都是存在的,而且造善业的机会根本不像人一样这么简单。看这些羊,这些鸟,根本没有看过它们顶过一次礼或者念一次经。既然它们没有造这些善业的话,就说明它们下一世当中要通过善业的积累转成人身,或者得到善趣生天,是非常困难的。人道虽然有这样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发起这样的一种善心、勇猛心的话,还是很难的。所以现在就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很透彻,这样才可能发起一个勇猛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正法。

 

比喻当中抉择到,一个人一生当中把刹帝利种姓清洗了二十一次,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傲慢的,其他人都不如他,通过傲慢所引发所以做出了没有悲心的行为。没有悲心的行为来源就是我慢,相续当中认为我很了不起。所以从这个方面抉择的时候,如果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的话,下一世再想获得乐趣就非常困难。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到真实义,下面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旁述的角度讲。

 

癸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第二个科判所抉择的是不喜欢恶业而喜爱增上生的善法,这是不是正确的呢?不喜欢造罪业而喜欢造善业,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出世间的究竟的角度观察的时候,这也是一种颠倒。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我舍弃种种五欲的享受,守持清净的戒律,断除恶业、修持十善。如果是一个已经入道的居士或者出家人的话,就守持戒律,如果是一般的人,世间上还有很多外道等等,他们了解因果的规律的话,就修持十善法。他们在修持十善法的时候,抛弃种种的五欲,为了后世得到人天的善趣,为了得到增上生的快乐,这是不是对的呢?这里要进行抉择。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颠倒,前面讲过,如果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符合世俗因果的规律的,但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颠倒。因为增上生的善法毕竟不是一种究竟道。

 

有的时候我们提到“增上生、决定胜”,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出现的。增上生主要是说在世间凡夫位的时候修持有漏的善业,由此增上福德而生于比较殊胜的地方。只要是看到“增上生”的时候,它都是指一种暂时的世间的安乐,人天安乐。决定胜绝对是指出世间的圣果,只有出世间的圣果才能叫决定胜,它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决定胜利的法。

 

这个地方讲的“增上生”也是同样的,为了获得人天的利益,有没有必要舍弃今生的五欲而护持清净的戒律,达到后世的安乐呢?是没有必要的。

 

弃舍此境已,要求得境界,

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

 

实际上这个是一种颠倒法,为什么是颠倒法呢?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正理来抉择,实际上是不能了解这个道理的。“弃舍此境已”就是把今生当中的种种五欲的对境舍弃了,你如果要修持戒律,守持五戒也好,或者守持比丘戒等等也好,你在守持戒律的同时就意味着必须要舍弃很多很多五欲的对境。一方面要把五欲抓得很紧,一方面要守持戒律,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两者是矛盾的。要守持五戒的话,必须知足少欲,很多在没受戒之前可以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佛陀已经遮止了。

 

如果不明事理的人,守持这样的善法的目的是为了后世获得人天的安乐,“要求得境界”就是希望获得后世当中的人天安乐。后世的人天安乐是什么?还是五欲的妙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法可以获得,你在世间当中就是享受五欲而已,如果你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舍弃今世的五欲,这完全是颠倒的。所以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怎么能说这是一种正因呢?怎么说这是一种正确的修法呢?完全不是一种正确的修法。

 

在这个颂词当中就提醒修行人必须要把修行的路线和目标明确,如果是为了后世得到世间八法或者人天安乐,就没有必要今生当中舍弃这些东西了,因为现在我们正在拥有这些东西,如果不出家,或者不学佛,在整个世间当中追求五欲的人是非常多的。而且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时候,五欲的对境到处都是,现在你就可以享用,就可以拥有,你何必为了后世的五欲把今生舍弃了呢?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今生当中既然你舍弃了五欲,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必须要彻底从五欲的束缚当中跳出来,获得殊胜解脱的方便,今生当中守戒是为了获得殊胜的解脱。这个目标才明确,否则舍弃今生想要获得后世的五欲境界,完全都是颠倒法,这方面观察得很清楚。虽然这样的道理是明摆着的,但是如果圣天菩萨没有讲这个道理的话,很多众生,很多修行人还是看不透的。所以现在必须要下定一个决心好好摆脱有漏业。

 

在讲这个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就会想,我舍弃现在的五欲是为了后世的五欲比现在增上,他认为现在的五欲不是很圆满,但是现在我通过舍弃五欲,守持清净戒律,下世肯定五欲的享受比今生圆满,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就可以舍弃今生的五欲。这个方面我们需要观察。比如说你下世是想继续转生到人道当中,还是要转生到天道当中去?有这样的一种观察方法。

 

如果你今生当中修持之后还要转生到人趣当中,后世人趣的妙欲和现在人趣的妙欲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长一点而已,有的时候妙欲多一点而已,但是你在享用这些妙欲的时候,对你自己到底有什么很大的必要?比如说在观察人间的时候,观察人的所需,就是把肚子吃饱、不冷,或者有一个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就可以了,你把这个条件再奢侈几倍,实际上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身体或者住房而已,从这个方面来讲是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前面讲过了,如果你通过今生的修持,下一世当中你种种的财富更圆满,地位更高尚,那个时候生慢心,生慢心的时候没有悲心,实际上通过今生当中修持获得后世五欲的因,直接导致你堕落,很迅速地就堕落下去了。就像前面一个颂词所抉择的一样,“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就是这个道理,今生当中你想要获得后世更圆满的这些东西的话,肯定是你的衣食更圆满、钱财更多、地位更高等而已,但是这些方面一旦到高位的时候就说明你很快就要堕落了,没什么必要。因此这样修持今生舍弃五欲而获得后世当中更圆满的人道的五欲的话,就是迅速使你堕落的因。这个方面是没有必要寻求的。

 

如果说今生当中我修持了五戒,舍弃五欲,后世获得和今世相等的,那也没有必要,如果是相等的,现在享受就够了,如果超胜的话还是很危险,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的话,就没有必要。如果比今生还要下劣,那么更加没有必要了,这方面就不分析了。

 

如果他是认为人道当中不圆满,天道更圆满,所以我今生当中修持离开五欲的因,是为了后世转到欲界天或者色界天等等这样的天界当中去享受安乐。一方面天界当中的五欲更圆满,时间很长,寿命很长,痛苦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方面是不是应该追求?也不是应该追求的。为什么呢?因为天界众生来讲,一旦转生到天界之后,通过他们共同的习气、业力障碍,真正能够忆念正法的人非常非常稀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几的天人都是在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度过时日,他们经常都是享受到非常圆满的妙欲,虽然他在天界的时间很长,寿命很长,但是处于那种纯粹安乐无有痛苦的状态的时候,这样的时光是过得非常快的。在这么迅速的时间他的安乐就要享尽,但是正在享受妙欲的同时,很少有天人能够忆念正法,再继续积累他生福德的因。所以一旦生到天界之后,下一世很多都是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必要性呢?舍弃今生当中的五欲只是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自己真正修法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的话,只能说是一个近视者,他没办法看得很远,只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已。

 

有这样心态的人可以说在修行人当中不是很多,但是虽然明显的不是很多,隐藏的方式还是有的。也就是说,现在发心做一个善事的时候,他的目标有点不明确,有的时候又想获得解脱道,有的时候又想是不是顺便来点轮回的安乐呢?老是有这样的想法。夹杂着这样的烦恼的时候,善业就不纯净了。

 

我们观察这些过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如是的过患,迫使我们在每次修持善法的时候,守戒的时候也好,或者修行的时候也好,目标必须要明确,不是为了希求人天的安乐,就是为了获得解脱果,或者就是为了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积累资粮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夹杂烦恼,就圆满了殊胜的出世功德和资粮。这个必须要了解。

 

比喻当中讲到,两只山羊在斗角的时候,首先脑袋对脑袋一起顶,顶一会儿之后,突然就离开,走几步又回头,把前腿踢起来,使劲地撞下去,我们看到过很多次,我经常看山羊打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先走开,再回头顶。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的不明事理的修行者,舍弃了今生当中的五欲,是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就像山羊一样,舍弃对方之后又回来直接顶,这样没什么必要。如果你要获得五欲的话,现在就获得五欲,没有必要舍弃现在的,再希求后世的。所以这里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为什么把它许为是殊胜正确的呢?

 

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寻求如是后世的快乐。这是从乐趣到乐趣非常困难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癸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获得福报,获得种种财富是很快乐的,这些快乐的资具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善业。所以为了获得善趣安乐的福德,应该积累善业。也就是说,他主要就是为了后世,或者今生当中能够获得种种财富,从这个角度想要积累有漏业。但是这个方面也是不正确的。

 

福果为财富,常须防护他,

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

 

“福果为财富”,现在造种种福德的果就是种种财富,但是财富是不是真正能够拥有的呢?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并不是你真正的拥有。因为这样的财富得到的时候,“常须防护他”,要防护其他毁灭它的外缘,盗贼、火、水等等,很多很多外缘必须要防护。“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如果经常要防护外缘的话,怎么能够称之为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呢?根本就不能成立的,如果是你真正有自性的,或者实有的,你能够拥有的话,那么它和你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分离的。但实际上,这样的财富,如果你不好好防护的话,通过其他的外缘就很容易把它盗走,很容易消失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后世获得受用而积累财物也是没有必要的。

 

龙树菩萨也是讲过,众生在寻求财物的时候、保护财物的时候、增长财物的时候,都是无量的痛苦。从这个方面可以知道,财富就是给我们带来种种痛苦的因缘。

 

比如说刚开始你没有财产的时候,你必须要通过勤作,农民必须要去种田,工人必须要上班,商人必须要去做生意,这样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付出很大的辛劳才可以获得财产,所以为了刚开始获得财产带来的很多痛苦。有了财产之后必须还要保护它,不保护它的话肯定就要被种种外缘消散,所以中间保护的时候还要动很多脑筋,有的时候是存在银行里面,有的时候藏在家里面等等,要做很多很多防护措施,在做这些防护措施的时候,不管是你的身体还是你的心都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个是中间护财的时候痛苦。最后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财产绝对是不满足的,他必须要想方设法增加财产,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要感受痛苦。所以有财产的时候,所有积财、护财、增财的痛苦全部都有了,没有财产的时候,这一切痛苦就没有。这绝对是互相观待的,一个人的财产越多,缘财产所生的痛苦就越多,这个是决定的,是不变的规律。

 

这个地方圣天菩萨所教导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受用去积很多有漏业的话,实际上单单是让自己痛苦而已,除了这个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利益和功德,所以应该断绝这方面的希求,一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法。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如果依止了上师的话,必须要经常跟随上师,经常要依教奉行,不能够违越,要经常如是好好去做,这在依止上师法当中讲得很清楚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你现在依止了财富,你想要拥有财产,把财产作为自己的依靠处的时候,你必须时时刻刻要挂念它,时时刻刻要听它的指挥,所以自己就成了财产的奴仆了,没有任何自由。通过积累财产使自己受到了如此大的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观察的时候就是没有必要的,必须要舍弃的。

 

癸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前面所讲的这些有过失,但是我随顺世间的规律去造布施等业是不是可以的呢?他又把世间的规律拿出来了,实际上前面破了很多次世间的规律了,世间的规律根本靠不住的,有些时候是仙人定的,有些时候是国王订的,不管怎么样,没有获得殊胜解脱,没有见到真实世间道的人所订的规律是绝对会变化的,不是一个常有的。真正要追随的规律是佛陀所订的戒律,这个绝对是不会欺骗的,因为它随顺的是世间的因果,通过这样的取舍可以获得出世间的果位,是不会变化的。除了这个之外都是世间人通过自己的分别心、私心所订的规律,完全都是靠不住的。

 

那么这个地方所讲的可以依靠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法,如何去理解呢?比如说现在有些世间的道德规范,或者现在世间某个国家的规律,号召大家捐钱、捐财等等,做很多社会的福利事业,一方面看起来确实是一种好事,为了利益大众,但这个地方破斥它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人就以这个作为借口,他说世间上的很多人号召我们要关心受灾者,号召我们要帮助贫困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布施财产的,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努力的,我们跟随这样的难道错了吗?完全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样的说法如果是一个修行者为了调化对方,或者他本身已经处在菩提心的状态,他为了度化他人去做这些事情完全是可以的,没有一点过失。但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发心呢?自己是为了获得世间果报的发心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就绝对不对的。首先从这个角度去破斥的。

 

然后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颂词当中:

 

世间诸规律,随彼行名法,

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

 

世间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矩,不同的规律,“随彼行名法”,跟随这样的规律而行就称之为“法”,“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但是真正观察的时候,这样的规律,这样的“法”和世间的能力比起来,哪个强呢?实际上是世间的能力更强大。因为世间所谓的规律都是通过世间人的分别心方面去制订的,世间上的人这段时间认为如是而行就很好,他就这样去实行,过一段时间觉得不对了马上就改,改了之后另外一条法律又出来了,有的时候和前面完全矛盾的,这样的种种规律都会出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世间当中,哪里有一个可靠的不变的规律值得我们去依靠的呢?完全没有。

 

有的时候古代的规律和现代的规律就不相同,解放前的规律和文H大G命的规律又完全是相反的,文H大G命一过之后又不一样了,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完全又不同了,所以这些种种规律和世间的力量比起来,世间的力量是很强的,所以要依靠这个规律的话,往往最后就无所是从了,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呀瓦国有一种规律,有些呀瓦国的男人对火焰念诵咒语之后,火焰当中就会发出声音:“你现在可以娶你的女儿做妻子。”这个男人得到开许之后就会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有这样的一种规律,而且大家认为是合理合法的。有一个外国人到了这个国家之后,也想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所以花了很多钱财学到这个咒语,他对火焰念了这个咒加持之后,火焰当中发出声音:“你们国家的规律和呀瓦国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世俗的风气不同,所以你不能娶自己的女儿。”

 

从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世间上所谓的规律都是跟随各个地方不同的人的想法而定的,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做对,我们就把这个作为规律,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事情一变化之后马上就把这个废除了,根本就是没办法实行的。所以贪执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等等有漏业完全都是不对的,不开许的。从这个方面要断除积累有漏业的理由。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分二:一、破对福业生爱,二、破积集非福业。

 

辛一、(破对福业生爱)分三: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这五个科判就是说现在的修行人应该要发起殊胜的清净的心,千万不要为了后世有漏的安乐积累有漏业,从这个方面断除相续当中的邪执,以及相续当中追求现世的种子。

 

癸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

 

可意的境是什么呢?有些人就会想:五欲的境或者可意的外境是每个人都喜欢享受的,而享受可意境的因就是有漏善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积累有漏善业。针对这样的看法,圣天菩萨讲到: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

舍彼成吉祥,修彼复何为。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类似的观点前面也作了抉择,所谓的可意的外境都是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而产生的,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断除了对外境的贪执,这个“境”有的时候就成为中庸,有的时候就成为生厌烦心的对境,有的时候就成了平等的对境,像菩萨相续当中把一切五欲的外境了解为完全是等性的、空性的、平等的,没有一点点贪执或者厌恶。因为菩萨和其他修行者不一样,菩萨相续当中具足很殊胜的智慧,所以对这样的外境他一方面并没有认为这个是值得贪执的,一方面也并没有认为它是值得厌恶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用殊胜智慧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无而显现的法,都像梦境一样,都是虚幻的法。既然这个本体不存在的话,就不存在缘这个本体而产生的所谓的厌恶和贪执了。

 

但是凡夫就不了解这个规律,就贪执;一般的小乘行者也不了解等性的规律,就厌恶;单单是菩萨具足殊胜的智慧,所以能够进行抉择。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要厌恶的角度讲的,所以没有抉择到菩萨这么高的境界。

 

“境由善可爱”这个“境”主要是“可意境”,比如说五种妙欲是非常可意的,对一般凡夫众生来讲是非常喜欢,非常想要贪执的,那么这样可意的外境,这样的五欲境是不是真的可爱呢?这个地方讲“由善可爱”,由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这个外境是善妙的,所以才产生一种可爱的想法。“彼境亦为恶”,但是对于了解它的本性的,或者是已经获得了出世圣果的圣者看起来,这样的五欲境完全是一种厌恶之处。前面讲过了,因为在这样的五欲的本体上具足不净、无常等等虚幻、蒙蔽的体性,而且通过这样的五欲可以导致自己无数次地到恶趣或者到地狱当中受无量的痛苦,所以看到它的本性之后,修行者对它生起厌离。所以在五欲的境上面没有一个可爱的自性存在的,这是一个角度。

 

“舍彼成吉祥”,如果是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一切将变成吉祥。既然如此的话,“修彼复何为”?这样为了得到外境的有漏业而修习到底是为什么?没有必要了。这个地方主要是从遮破它的果来断除想要寻求有漏业的想法。由观察它的果不可爱的缘故,断除修习它的因。

 

颂词当中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境由善可爱”,主要是说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它善妙,才认为它可爱;第二“彼境亦为恶”,从有些修行者对它生起厌恶心这个角度来讲,可以了解到外境没有一个自性的可爱,而且这样的五欲境在修行者看起来是引生恶趣、引生无量痛苦的因的缘故,所以也是厌恶的对境;第三“舍彼成吉祥”,通过舍弃这样的五欲的外境,就获得一切吉祥,这是现量可见的事实。这个可以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析。

 

从正面来讲,比如说很多修行者在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就了解到五欲的造罪方面,比如贪执外色,耳朵听美妙的声音,就会引发各种罪业而堕入恶趣。所以修行者首先看清楚这个体性,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之后,相续中产生了真实的厌离心,修持之后获得了圣果,获得圣果之后一切都变成吉祥了。从反面来讲,凡夫众生贪著五欲而堕落的例子是无边无际的。

 

既然有这样三个理由可以成立,那么“修彼复何为”?这个时候就问贪欲心很大的人,你修这样毫无意义的法有什么必要呢?完全没有必要,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舍弃对五欲的贪执,修持厌离心,追求出世的正法。就是从这样方方面面进行抉择的。

 

比喻当中讲到,在甘巴遮地方有一群比丘准备在这个地方化缘,刚到它的边境的时候,有一个狡猾的人(他的缘起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和甘巴遮地方的幻术师经常比赛幻变,他为了获得胜利的缘故,就想了一个诡计,他就对刚来这个地方的比丘,因为他们不熟悉这个地方的情况,所以就对他们进行欺骗,说本地有一个规矩,如果比丘来化缘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的话他们不高兴,不高兴就不能获得种种饮食等。他首先告诫比丘应该遵守当地的规则,比丘信以为真了,所以他们在整个化缘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当地人看到这一群不说话的比丘,就认为这是幻变师的幻变,来比赛神变的,所以他们也通过各种幻术幻变了一群不会说话的比丘。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狡猾的人就对这些比丘说,现在可以说话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他就说可以说话了,所以那些比丘在化缘的过程当中就开口说话了。在这样一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当地的这些幻术师就认为这个狡猾者确实高明,他不但能够幻变不会说话的比丘,而且还幻化了会说话的比丘,这方面是他们做不到的。所以他们就认输了,息灭了想比赛的心。

 

这是它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它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对照颂词的意思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比丘本身没有变化的,并不是首先不能说话后来才能说话的,只不过被狡诈者在中间使了诡计的缘故,有前面不会说话后面会说话的过程。比丘会说话本来就是他的实相,当地的幻术师仅仅是了解了这么一点点实相,他们就已经息灭了想要比赛的心。

 

这个比喻对照的意思就是在颂词当中所讲到的,一般的凡夫人因为被自己狡诈的心所蒙蔽的缘故,首先贪执于外境,贪执于五欲,认为这个方面是非常可爱的,但是如果后面能够真正了解一点点五欲的过患,稍微对它的无常、可以引发罪业,或者追求没有实义等等稍微了解一点点的话,作为修行人来讲,马上就可以息灭对五欲的强烈的贪执。

 

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认为它是实有的,真正了解了实际情况的时候,稍微接触一点点,马上就对它息灭了强烈的贪执了。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现在如果对五欲很贪执的话,说明我们对五欲的真实相还没有真实地认识,如果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并不是说从词句方面认识,如果从词句方面认识的话,那么从前面讲到这个地方已经讲了很多很多了,从词句上面肯定每个人都可以讲很多很多,但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相似的,或者一点点认识,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真正认识到五欲是不可爱的,是引发自己种种烦恼的因缘,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当即就可以息灭非常强烈的追求五欲的愿望。

 

既然仅仅了解这一点就有如是的功德的话,更何况说相续当中对五欲的过患产生一种坚定的信解,而且缘这样一种信解不断地实修,在自己相续当中真实产生一种现见的功德,更不可思议了。绝对自己日日夜夜就会追求解脱道,而不愿意把自己的乃至于一刹那的发心、行为用在积累有漏业方面,因为自己从根本上已经了解了,积累有漏业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之后,自己在听法的时候也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可能用染污心来摄持做种种善业的。

 

这在实际修持的时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堪布仁波切也讲到《中观四百论》真正是一种实修的窍诀,我们现在如果不好好地看,不好好地思维,不好好地实修的话,就看不出它的殊胜,但是从它的比喻或者意义一个一个对照的时候,真正是如何调伏自己的内心,如何从自己不对有漏业有一点点贪染,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强烈的。必须要了解从内心当中下手的方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增长我执、增长我慢的。

 

比如以前堪布讲课的时候也讲过,当时我听了之后内心当中有很大的震动。堪布说如果自己没有好好地观察到自己的发心,或者是善,或者是恶,或者是具有染污,或者是清净的发心,那么自己所有的闻思修的过程都是在坚固自己的我执。为什么这样讲呢?稍微一思维确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到佛法的时候,内心当中对法义有一点了解,这个时候法义没有真正和自己的相续融入,就成为一种表面上的东西,自己了解一些学问,再去思维,再通过修行得到一点功德的时候,非常容易傲慢。

 

这个过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没有了解到自己真正学佛的发心,发心没有明确,自己在闻思修的过程当中,因为这样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搞清楚的缘故,所以自己听一个法,了解一个法,自己相续当中增长一点智慧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一步,增长两分功德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两分,乃至于自己学了三藏十二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傲慢就不得了了。那个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傲慢,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三藏十二部全部精通了:“你看,现在世界上谁比得上我?”这个时候的我慢就是非常非常坚固的。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将上师讲的这些教言好好思维一下的话,对自己调伏发心是很重要的。真正不注意的话,你闭关也好,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一个善法就是坚固一步自己的我执。真的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我执非常善于隐藏,很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面目,本身它是为了自己获得轮回的安乐,或者获得名闻利养,但是在表面上,自己不注意观察的时候也观察不出来,其他道友也观察不出来,而且认为这个人是很善妙的,他的戒律很清净,而且他性格也很贤善,智慧也比较清净,所以别人也看不出来,你自己也被我执所蒙蔽了,那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做很多很多的善法全部都是徒劳无益的,你修一百年也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它的根本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方面没有入手,如果真正在内心方面好好思维的话,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刚开始听闻善法也好,或者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怎么样把自己的心调正,这个就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调正呢?在《四百论》的前八品当中讲了很多窍诀,从方方面面去调伏自己的发心,不要贪著于轮回,有漏业方面,前面讲了不要贪常有、不要贪快乐、不要贪女身清净等等,一个一个全部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把这些窍诀搞清楚,如果真正的法义融入自心,那个时候自己的心决定是很清净的,不会为了获得世间八法而去造有漏业。

 

癸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

 

不应该为了权势而积业,在第四品中有广说,这个地方又单独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主要是讲破除有漏业方面,而获得国王的位置也是一种有漏业,所以还是有必要再进一步宣说的,没有重复的过失。不像世间人说了一个再说一个再说一个,就有重复的没有必要的过失。但是在这样的经典或者论典当中,前面后面出现了相同的,或者比较相近的意义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因为造论者在印度来讲最起码要通达五明,那声明是肯定通达的。声明通达的话,那么他对造论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重复这些方面绝对早就了解了,而且圣天菩萨也是圣者,所以更不可能有重复的过失。

 

比如在佛经当中,佛陀在宣讲一个经典、一个教义的时候,前面说了后面再说,这个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反复强调。所以如果是从反复强调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还有一些是层次不同,前面和后面虽然讲的意思相近,但是层次不一样,它所界定的方向或者目标不同的缘故,所以也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

 

这个地方,一方面本论当中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是为了舍弃世间八法,舍弃今生的念头必须要在修行人当中稳固地生起的缘故,所以他反复地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宣讲,从这个方面也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个地方和前面有不同的层次,所以也没有重复的过失。

 

有些人就会想:通过前面的观察,贪著五欲而积有漏业是不对的,但是,是不是可以为了得到国王的王位,因为他可以有教敕权,有教敕权是不是可以积有漏业呢?实际上就是变了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当国王还是享受五欲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只不过他就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但是你不管是换多少个相似的理由,换一个就破一个,然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个定解——积累有漏业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

谁求得教敕,是众中愚人。

 

“教敕”就是下命令,从国王的角度来讲,就是经常对下属指手划脚,下很多很多命令,你去做这个,他去做那个等等,所以“教敕”就是专指国王的命令。任何人如果不需要这样的教敕权的话,“彼则不需法”,对他来讲国王的种种教敕,或者这样的世间法,完全是不需要的。

 

“谁求得教敕”,有些人想要追求得到教敕权,“是众中愚人”,完全是一种愚者。它的因(?没有听清)第四品当中已经抉择得很清楚了,也就是说你要当国王必须要通过很多方法,才能登上国王的宝座。比如在历史也可以看得到,在印度的时候也有,比如说乐行贤王的太子为了得到父王的王位就杀死了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和他父亲的生命是一体的缘故,龙树菩萨一圆寂,他的父亲就圆寂了。所以从这个方面造了很大的恶业,不惜杀菩萨,不惜杀死父王,就是为了获得王位。汉地更多了,每一个朝代更替的时候,很多都是用砍杀,或者用打仗来获得的,所以一旦得到王位之后,往往都是当时国家里面的人民死得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你得到这个王位有什么意义呢?完全都是通过造罪而获得的。得到王位之后享受五欲,增长贪嗔痴等等很多烦恼,从它的后果来讲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如果谁想要获得王位的话,完全都是愚者。当然这个方面单单是指那些不明事理的凡夫人,菩萨化现的这些肯定不是愚者,他们是专门发愿投生到国王当中教导众生的。

 

从反方面来讲“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呢?就是一些智者,他们已经完全看清楚了这个当中的道理了,把这些前因后果,方方面面的过患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他觉得这样的教敕权根本不需要的,所以在佛教历史上无数的王太子舍弃王位出家的,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后面很多很多,比如说寂天菩萨、圣天菩萨、阿底峡尊者,还有莲师等等,如果按照他们自己的能力来讲,完全可以说做国王是做定了的,但是他们就是看到了种种轮回的过患,为了教导后学者的我们而示现了抛弃王位的种种妙行。

 

比如寂天菩萨的传记当中写得很清楚,他即将要登上王位的前一天晚上梦到文殊菩萨坐在他的宝座上面,文殊菩萨说:“这是我的宝座,而你是我的弟子,你坐在我的位置上是不合适的。”他一想,这实际上是本尊在告诉他,他不适合当国王。后面他又梦到度母用开水给他灌顶,他就问:“为什么你用开水给我灌顶呢?”度母说:“王位就像开水一样,单单就是毁坏身心的,没有任何必要。”所以寂天菩萨就舍弃了王位,逃出去出家了。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从这些角度都说明了真正的智慧者是不需要寻求王位的,即使是他们善业成熟了,即将要登王位的时候,他们都要舍弃。所以作为我们来讲,为什么还要去积累有漏业而希求后世的王位呢?就没有必要了。针对大部分人来讲,在明显的方面是不希求的,但是有些修行人确实还是喜欢王位,他出家修行,或者修各种善法,皈依佛陀等等就是为了获得王位的,这样想的也有,这样发愿的也有。我自己以前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所有的善根回向中南海,要得到种种快乐。以前有很多这样的笑话。

 

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者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必须还是要在这个地方做详细的抉择,不做详细的抉择,我们搞不清楚的话,还认为我现在发愿当了国王,或者当了总理之后,我有这样的权力的时候,我可以保护佛法啊,我可以使这些修行人都安居乐业啊,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想法是这样,但是一旦到了那个位置的时候,他的想法很多时候就变了,完全就不是这样想的了,也许对佛法做一点点少少的利益,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造罪业的。

 

从这些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有些想法是虚妄的,完全被虚妄的分别心所蒙蔽的。作为一个凡夫修行者来讲,他必须首先做的事情是要让自己的善根比较稳固,比如说获得登地以上的果位,修行完全不被五欲所转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管是投生什么样的种姓,即使到地狱当中去度化众生的话,完全都是有能力的,何况是说在国王的宝座上面享受五欲,根本对他来讲没有一点点损害的。

 

但是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基本上佛陀的教诫当中都是教导凡夫修行者依止寂静处,依止善知识,舍弃对轮回的贪恋,舍弃对世间八法的贪恋,精进地修持解脱道。可以说所有的经论当中对初学者,修行不稳固的人都是这样教导的。因为没有登地之前,最容易被外境所转,虽然加行道、资粮道他们相续当中的善心、功德都是比较清净的,但是佛陀还是说没有登地之前最好是远离有引诱的外境,这样是非常保险的。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不需要为了获得大权势而转生国王。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占卜师,他有一次推算自己的儿子六天之后肯定会死亡,他得到这样的卦相,并且对外宣布了。六天之后,他的儿子没有死,可能他中间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没有推算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显示自己的卦相很准,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在讲记当中讲,这个是很愚痴的一种作为,为了保住自己一点点打卦很准的面子就杀死自己的爱子,是得不偿失的,完全是为了非常微小的利益失去了大的安乐。一方面是没有必要,一方面是非常愚痴的。

 

从这个比喻要了解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为了后世国王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的慧命,完全是不应该的。国王的安乐是非常微小的,和真正自己解脱的慧命完全不能相比,一点点都不能相比。为了获得这样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最大的利益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有漏业,这样的有漏业是必须要舍弃的。从这个方面又进一步让我们在相续当中必须要种下这个种子,现在必须要猛力地修持,通过这样猛力修持的因就会在自己相续当中种下这样殊胜的种子,通过这样的种子自己生生世世对这样的王位看得很淡的,不需要为寻求这样的权势而去积累有漏业。

 

癸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后世的种种圆满兴盛还是可爱的,应该还是要贪执。针对这样的看法或邪见进行以下破斥: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

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

 

这里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抉择的,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从这两个角度破斥我们不要贪恋后世的种种兴盛圆满,后世的种种富饶必须要远离。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对于一般的凡夫人,没有智慧的愚夫来讲,他就见到“未来果”,看到未来后世的种种富饶就比较希求,“汝贪爱法者”就是对后世的法生起了贪执,而且想要积累这样的有漏业,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贪执有漏法的话,“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再观察通过贪欲引发的未来的富饶的边际,也就是说这种富饶的果享尽之后,它的边际是什么?它的边际完全都是不悦意。也就是说像这样通过贪欲所引发的善业穷尽之后,绝大多数都是堕入恶趣的。

 

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作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了,所以这里说既然如此,你应该见到贪欲所引发的善果穷尽之后,带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你看到这个之后为什么不生起畏惧心呢?这方面到底怎么办呢?前面你看到未来的善果的时候,你生起了贪爱,再进一步观察,观察得再远一点,观察到福德未来边际的时候,为什么你又不产生畏惧呢?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就是引导修行人目光不要太短浅了,应该看得远一点。自己的目光看得远一点,就绝对会对轮回当中的种种暂时的名声、钱财、有情等等息灭贪执。

 

圣天菩萨就是从方方面面引导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相续当中彻底看破,他的悲心是非常迫切的,如果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还对这个方面无动于衷的话,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讲的一样,宣讲了这么多轮回的过患,还不了解的话,真正我们的心就是铁球一样,或者心就是石头一样,根本没有心,非常非常难以调化的。就成了这样的人,无垢光尊者都生厌离心,所以针对这样的人就发愿以后度化。

 

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了很多殊胜的正法,如果内心一点点都没有震动,不想要去实行的话,按照中观派的观点来讲,这就是“一阐提”,断了解脱的善根的。虽然中观派不承许究竟有一个“一阐提”的种姓(断种姓的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人),但是暂时来讲,有些种姓者佛陀都没办法调化,佛陀再给他宣讲一百个劫,根本不产生一点点的出离心的,这个人在中观宗的观点看起来就是断绝种姓的,因为他在这段时间当中根本没办法趣入正道,他只是想要寻求增上生的善趣的安乐而已,对真的发起厌离心,出离轮回方面的善根一刹那产生不起来。如果讲了这么多还没有一点震动的话,真的就是断种姓者了,没办法调化了,只有发愿以后再调化。

 

我们自己来讲的话,千万不要成为这样一种现象,辛辛苦苦舍弃家庭,舍弃世间的盛事而修行,而出家就是为了获得解脱的安乐。但是要获得解脱的安乐,刚开始相续当中看破轮回,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以刚开始必须通过很多很多的理论作详细的抉择,必须要详细地抉择。

 

我们不能认为这样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讲,我一个人看都看得懂,而且我会讲得很好,这方面对自己修行来讲没有很大必要。确实学了这个之后就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好好观察,我现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出家为了什么?我现在修法是为了什么?实际上就为了获得解脱。要获得解脱,必须要把这些道理深入到自己心中去,从内心当中往外修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真正修持解脱道。

 

方方面面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的话,后面要修菩提心,要修种种的空性,要修大圆满等等,完全都是修不上去的,所以这个方面非常关键。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他为了发财致富就买了一块地,他认为这个地肯定可以为他带来种种幸福,他就花了很多钱买下来了。讲记当中讲钟声一响起来的时候,他当即就显现种种的违缘,使他感受了很多痛苦。这个缘起不知道,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因缘,这个过患是隐蔽的,他认为这个地是很好的去追求,但是这个地成为后面给他带来种种不悦意的因。

 

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未来的地能够给我们带来种种安乐,就像这个人希望在这个地上面获得种种幸福一样,我们期望今生修持有漏业,然后在后世获得种种富饶,但是比如他钟声响起来马上就获得种种违缘,当我们从贪欲所积累的福德用尽了的时候,丧钟敲响的时候,种种恶趣的果报,种种不悦意的身心的苦全部显现,使自己非常难以忍受,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从比喻和意义来讲的话,如果期望未来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有漏的安乐是完全靠不住的,必须要舍弃。

 

以上就讲到了破除积累福德业,不能够单单是为了获得增上生的果位,为了获得轮回人天的安乐,而积累福德业。这个方面对修行人来讲是完全遮止的,根本就是不开许,佛陀根本没有开许过,一刹那之间也没有开许过修行人可以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而积累资粮。

 

既然这样,《俱舍论》当中讲到了很多福业,如何修持这些方面,实际上他单单是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你做了这个善法,你就得到这个果,做了这个恶,就得到恶果,但是我们没有鼓励你去修持,只不过把因和果之间的关系讲出来了。《俱舍论》当中很明显地看得到,但是根本没有鼓励你一定要这样修,修了之后得到轮回的安乐等等。《俱舍论》当中就是讲因和果的关系,但是这样的因和果的关系作为修行人来讲,相对于凡夫位来讲,不应该希求有漏的福德,并不是说不能做福德的意思。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福德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过错的,但是通过你的发心,你有漏业的发心,就把这个福德染污了,通过净业的发心,你的福德就是很清净的。所以你还是需要修,必须要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否则你出离心也发不起来,菩提心也发不起来,证悟空性也成问题了,成佛也没办法成。所以说还是要积累资粮,但是积累资粮的方法必须有。首先是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然后再生菩提心,再空性慧摄持。所以他有很多很多方便的。

 

同样的一个福德业,通过一个善于修行的人,真正多闻的人,他对佛经、论典听了很多很多,了解了真正应该怎么修持,它的歧途怎么遣除,必须要通过听闻很多大经大论,才了解必须要这样修,必须要舍弃这个违品,了解之后他所得到的善业才是非常纯净的。如果你单单听一个法,你也许在这一个论当中可以获得利益,但是其他经论当中还讲了很多很多殊胜方便摄持,还有必须要舍弃的违品等等,听了很多的时候你才了解得圆满,你的见解才很全面。通过这个全面的见解摄持你的善根,你所获得的果就是很全面的。如果你的见解片面的话,你获得的果肯定是片面的,因为你的见解只摄持了这个方面。就像这个地方讲的一样,通过有漏业去摄持,你只能得到有漏果。你通过无漏的发心,或者出离心、菩提心这方面的见解一摄持之后,它的果马上转变,根本就不一样了。

 

佛经、论典所讲的全部都是如何调伏烦恼,如何使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何成佛的方法,佛陀的境界、菩萨的境界、菩萨的修行、佛陀的修行,经和论当中全部都是讲这些。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佛经,所有殊胜的菩萨造的论典,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完全都是如何调伏众生的相续,如何改变三毒成为三学的功德,如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方便,都是讲这个,这个不依靠你依靠什么?必须要依靠这个。

 

这方面种种的修行方法,所获得的种种功德,都是这样讲的,所以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作意,获得殊胜的定解之后,然后才可以获得殊胜圆满的功德、善根。这是从有漏业不应该造,而应该造殊胜的解脱业,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附带了解的其他内容。也是前面我们反复强调,为什么上师很着重年轻的时候多多地闻思,这个真正是非常有必要性。年轻的时候记忆力也好,智慧也比较殊胜,多抉择一些经论,所获得的见解就越稳固,以稳固的见解再去摄持,这个善根就非常纯洁,非常圆满广大,而且你成佛的时间是非常迅速的。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讲的时候这样讲过,如果你在修法之前用十几二十年的时候好好抉择见解,把见解抉择稳固再去修行的时候,两三年就可以出效果。因为你见解非常稳固,所以你所摄持的善根很清净的,所以很快就可以出效果。如果你首先去修行二三十年,能不能达到以这个效果?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利根者以外,没有得到见解,没有见解去摄持修行,就好像一些外道的仙人,他通过一辈子的时间去修行,但实际上得到的果是什么呢?绝对没办法像内道修行人一刹那之间所积累的福德,根本没办法相比的。这就是有没有殊胜的见解来摄持。听闻了很多很多经教之后,已经获得了很纯洁的见解,再通过这个见解去摄持,绝对不会变化。

 

在修法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外内密的障碍,有的时候是见解方面的障碍,比如引发自己生邪见,引发自己产生很多很多疑惑,这些方面通过听闻就可以断除。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很多很多相似的境界和真实的境界,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对照,如何去遣除,实际上经论当中讲得很清楚的。如果我们提前早就把这些学好之后,一旦魔境现前了,相续当中早就有殊胜的定解了,早就知道对治的方法了,它一现前马上就了解,安住在空性当中,马上不执著它,绝对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

 

这方面完全来自于刚开始的时候下很大的功夫去听闻、去抉择、去遣除怀疑,这个时候在修行位的时候对你帮助是非常大的。遣除障碍的方法,或者你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什么方法去增长?再进一步获得更明显的功德?刚开始早就听闻过之后,用这个方法一个一个对照,去修行使它增上。所以确实刚开始用很大的精力去闻思抉择见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以上福德业方面讲完了。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分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二、思维业果而修怖畏;三、思维业的本体之后应当励力断除;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

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

 

有些人会想:轮回到底有什么可畏怖的?为什么一定要断有漏业呢?因为前面那个颂词讲到教诲修行者要断除有漏业,这个地方再进一步从根据上进行抉择。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不管是什么时候,一个果,自己相续当中的色法也好,心法也好,或者外在随便的一个色法也好,或者随便指一个果,我们要观察它的因的话,“初因不可见”,见不到它最初的因。一个东西最初的因是如何产生的?决定没办法了解。比如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一刹那的善念,这个心法我们要观察它的来源,有的时候是缘一个外在的东西产生的,或者是缘前一个念头产生的,但是前一个念头不可能无因无缘产生,再观察缘一个外境,这个外境又是从哪来的呢?比如说缘一个佛像我生起了善心,那么这个佛像是从哪来的呢?观察佛像的时候,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再一观察的时候,真正要找到它的因的话,是没办法找到的。或者我们要回忆前一刹那的念头,我们说第二刹那的善念是从第一刹那产生的,那么第一刹那的善念又是从哪产生的呢?又是前面一刹那产生的,像这样一个一个推上去的时候,绝对找不到它的边际,所以说“初因不可见”。

 

随随便便举一个果,它的因就是不可见的。一方面是从它以前来讲,它的因无边无际,可以延伸到过去世无穷无尽的时光当中。后面讲“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再从果方面讲,从一个果上面可以推知它的很多因。前面是从它最初的时间方面讲见不到,现在再从产生果的因,有各种各样的因缘,这些因缘又有它各自的因缘,所以“谁能不生畏”呢?

 

到底我们从哪个角度产生畏惧呢?听了这个颂词之后好像对自己没什么触动似的。如果没有好好观察的话,确确实实就是这种感觉,没有感觉到什么畏惧的地方。实际上一观察的时候,初因是不可见的,就说明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已经非常长了,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关键就是在这里。所以从这个方面的推理可以知道,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已经无边无际了,你要找它的因都找不到了,从现在这一刹那微小的善念,要观察这种因的话就找不到它的边际,找不到边际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非常长。

 

如果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只有两三世的话,一下就找到了,就是从前一世当中,或者再前一世当中,就是这个因产生的,但实际上一观察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它的边际,它的“初因不可见”的缘故,就说明它轮回的时间很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产生畏惧心。

 

那么这么长的时间流转轮回,它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业,除了业之外没有。如果没有业的话,早就已经解脱了,就是因为有业才流转到现在。应该从这个角度观察。

 

“一果见多因”又从哪个角度产生畏怖心呢?比如说一个果,它有很多很多因缘,这些因缘可以遍于三界当中,也就是说一个果的因缘可以遍于三界,既然这样的话,这个业网是非常广大的。既然可以从三界的业网当中产生现在的一个果,那么就说明现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具足无量无边的业网,各种各样通于六趣的,通三界的,不悦意的、悦意的种种业因在相续当中都是具足的。既然有这样一种情况,那么下一世当中我转成一个什么样的众生,这个方面确实难以决定。

 

它的因无量无边,相续当中现在所具足的很多很多业因也是通于三界,而且方方面面都是有的,如果不对治它,按照这样的状态发展下去,相续当中的业网决定会越来越坚固,绝对会再越来越广大,这样的话,我们流转轮回的结果就见不到边际了。

 

这样一果的因都见不到边际,随便一个因都见不到边际的话,我们相续当中具有这么多业因,每一个业因还可以分出很多很多业因,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推知,如果不产生对治,后世绝对是痛苦的,后世的轮回绝对是没有边际的,从这个颂词一观察的时候,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的利根者就应该产生怖畏心了。我们见不到我们相续当中的业网到底有多广大,但是通过“初因不可见”、“一果见多因”推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比量了解我们自己相续当中就有这么多业因,而且如果现在再不对治,还要继续再造业因的话,那结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那么现在应该做什么呢?应该生起怖畏,生起怖畏干什么呢?断除业因。圣天菩萨所讲到的密意主要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必须要断除。必须要断除业因的理由,这个科判当中讲得很清楚,为什么必须要断除业因?就是因为一一观察的时候,绝对我们现在再不能犹豫了,再不能拖时间了,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修持对治性。修持什么对治性呢?就不能够随顺它,不能够随顺有漏的因果,必须要以空性来摄持,以菩提心来摄持,通过大慈大悲心摄持,必须要断除求后世人天的善法,或者世间八法的念头,所有一切轮回当中的念头必须要断除。通过出离心来断除,通过菩提心来断除,通过空性见来断除,修持各种各样殊胜的业因。从这些方面来修持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有解脱的机会。否则的话,相续当中有这么广大的业网,想轻易断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方面好好思维的时候,就能生起定解。断除业因的决心必须要生起。

 

比喻当中讲,一个瓷瓶或者陶瓶,观察它的因的时候,看起来有陶师、还有泥土,还有水,还有机轮等等,具足这样几种因,但是再观察的时候,陶师他成为如是的身份,一方面他变成了人,一方面他是陶师的身份等等,这些方面的因一观察的时候,以前肯定是很广大的。然后泥土是哪来的?工具是谁做的?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它的因是没办法衡量的。

 

同样,现在我们转生轮回,随便一个果观察的时候也是同样,它的因是不可见的,所以这是很可怕的一个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多业因在相续当中具足的话,肯定是会生起畏惧。因为哪一种因先成熟,如何去酝酿是不可预料的,只有佛陀可以了解,所以只有跟随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去进行修持,尤其是通过无漏的正道进行摄持,千万不要求世间的轮回果报。这方面完全都是没有意义的。

 

有的时候这些殊胜的理论,再结合修心的法门,为什么很多高僧大德,比如说阿底峡尊者,他们师徒在问答的时候,一问:“寻求世间八法有什么果呢?”阿底峡尊者说:“就是只有这些”,你寻求世间八法就得到世间八法,仲敦巴尊者又问:“那么他的后世有什么?”“后世就是地狱、旁生和饿鬼,没有其他的善趣。”

 

通过这些推理的理论,再一观察这些高僧大德的教言,绝对应该下决心,现在无论如何必定要间断业的相续。不能再让有漏业发展,恶业是绝对不能造的,而且善业,即使是为了获得轮回果报当中的善业也不能造,不能随顺这样的有漏业。

 

辛二、思维业果而修怖畏:

 

前面是从业因方面,从生死轮回的体性方面,再从它的果方面如何生起怖畏心呢?

 

有些人就会想,在轮回当中不管是怎么样的果,如果你励力去追求的话,他肯定会现前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既非一切果,决定能成办,

所办一定灭,为彼何自害。

 

“一切果”,你认为只要励力去成办,只要精进去做,这个果就可以现前,这是不决定的。“一切果,决定能成办”这是不决定的,这方面不需要多观察,只需要看看世间的行为,很多商人、很多农夫、很多工人,他们做很多事业,每个商人都想赚大钱,数着大票子,但真正成功的商人非常少。农民也是这样的,农民春天种下庄稼就是想秋天丰收,但有的时候遇到蝗虫,有的时候遇到旱灾,或者有的时候刚要丰收的时候遇到大冰雹,这方面完全没办法。工人也是同样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或者卖不出去。

 

所以一切果你认为精进去做就能够成办完全是不对的,你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前面说的商人这些全部都是起早摸黑的,全部都是很精进地做自己的事情,他的意愿肯定是想做的,而且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成功的时候是百分之一,非常非常少。这是从业果不一定能够成功方面讲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再观察成功的这部分,已经侥幸成功的这部分,“所办一定灭,为彼何自害”,你即使是成功了,这个果已经现前了,实际上这个果不会安住很长时间的,还是会灭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有为法的体性,无常的体性,在这个果上面本身就有痛苦的体性,第二品结束的时候也是这样观察的,一个物体上就有无常、不净、痛苦的体性在上面。轮回当中的有漏果就是如此,这些果成功之后肯定灭,灭了之后就产生痛苦,这个是绝对的。

 

“所办一定灭”,为什么要对已经成功的果生起怖畏呢?因为在成办这个果的时候,你成功地获得了这个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身体、你的心、你的口是非常劳作的,付出了很多很多辛苦,也不敢保证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如理如法地跟随世间的规律去做,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你通过贪嗔痴的烦恼所引发做出了很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你为了得到这个果,实际上就把自己害了,没有任何必要。前面没有成办的这种果,也是你通过身语意的付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后面这种,你即使得到了,但是你得到之后这个果马上灭,灭了之后业果是跟随你的。从这方面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了解圣天菩萨所讲的对业果生起怖畏心的意思。

 

这个地方讲的业果就是轮回当中的有漏业果全部都是不可靠的,不管是成办还是不成办。有的时候你侥幸成功了,有的时候你很倒霉没有成功,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业果都是不可靠的,只要你没有出离轮回,只要你处在有漏的业果范围当中,完全都是不可靠的。

 

既然了解这样一种体性,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修持对治之道。每一个众生都想获得圆满的果,但是这个圆满的果在轮回当中找不到的,必须要在出世间去找,也就是通过佛陀所开示的解脱正道,如是圆满了修持它的因之后,从现前见道开始,他获得的果是很圆满究竟的,而且对自他都是有利,没有一点点害处的。既然有这样一种非常明显,非常悬殊的差别,作为修行者的我们来讲,这个道路就很明显,不应该追求轮回当中的有漏果,而应该通过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精进寻求获得出世间的圣果。

 

比喻当中讲到陶师所做的陶器,比如他做一百个模型放进窑里烧的时候,是不是出来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百个好好的呢?不一定的,很大一部分在烧制的过程当中破碎了,或者变形了,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以前做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身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做了很多模型,但是一烧出来之后,很多已经变形了,腰部太软的话它就往前趴着或者往后倒着,很多这样的情况。而且出来之后还要晒,不能淋雨,如果一下雨马上全部要碎的,所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拼命祈祷地藏王菩萨,那个时候景德镇十几二十天都是大晴天,根本没有下雨,当地人说那一年肯定要倒霉,因为那个时候是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但是因为这个佛像做出来之后对整个众生或者对佛教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以非常清净的心通过这方面去祈祷的,通过地藏菩萨加持之后,很长时间没下雨,那个时候才保证了佛像顺利的完工。他们说烧出来的佛像有的时候确实变形的也很多,碎的也很多。所以说明陶师方面也是同样的,你所做的果不一定全部能成办的,成功的这部分陶器不管怎么样绝对会破碎的,绝对会变成无常的。

 

从这个比喻就了解,人们所造的一切业,成办也是没有必要的,不成办也是徒劳无益的。即使是成办了,这一切果也是自然会消失的,尤其是现在世间上的众生所追求的这些色声香味触的种种欲妙,不得到的话苦恼自己的身心,即使得到的话,在得到的过程当中造这么多罪业,而且所得到的这些欲妙很快就会自然消失,或者变旧,或者破碎等等,实际上你是一无所得,最后留的是你自己的业,通过这个业感受后世不悦意的果。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去思维的时候,肯定对业果方面生起怖畏。

 

辛三、思维业的本体之后应当励力断除:

 

业由功所造,作已无功灭,

虽如是而汝,于业不离染。

“业由功所造”,轮回当中种种的有漏业,种种的事业,一方面要成办的话必须要有功用,必须付出很大的劳动去把它造作出来,但是“作已无功灭”,即使成功之后,你不需要功用它自然而然就会灭掉。这是世间法的规律。要制成一个商品要费很多工序,但是这个商品造出来之后,不需要任何人去破坏它,最后它逐渐逐渐绝对会灭的,再坚固的东西也是这样,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长一点而已,有的时候时间短一点而已,这就是业的本体。这个科判观察业的本体而励力断除,就是从这个地方观察业的本体。要成办一个业必须要很大的勤作,但是灭的时候不需要功用,自然就灭了。

 

“虽如是而汝,于业不离染”,已经现量见到种种轮回的有漏的事业都是如是的体性的话,为什么对这样的有漏业不离开染污心呢?为什么还不生起一种厌烦心?所以,了解到业的本体就是这样一种体性,我们不需要为这样难以造作而且容易损坏的东西去付出自己的很多很多精力,付出自己的青春等等,应该好好用这方面去修持无漏的正法,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必要性的。

 

世间上的人不明道理就认为人生在世的时候必须要追求事业、家庭美满等等,但实际上在有智慧的人观察起来,你再圆满,追求到之后都是逐渐逐渐会衰老,逐渐逐渐都会破败的。比如世间上的人为了得到美丽的妻子,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你通过很大的功用得到了,但是你的妻子一方面她会死的,一方面她肯定会衰老的,都是这样的体性。或者你的美满的家庭,暂时来讲你通过很多努力组成了美满的家庭,但是美满家庭当中的人一个一个都要死去,一个一个都要衰老,“作已无功灭”,无功而灭的,不需要做什么功用、加行,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体性,这个就是业的体性。

 

了解了这个体性之后,有什么必要去追求呢?道理就摆在这了,实不实行就看个人相续当中的善缘,个人的精进,个人的信心,佛陀把这些道理说得很清楚,圣天菩萨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必须要远离,不想获得解脱的话谁也没办法的,佛陀也没办法调化的。

 

比喻当中讲到要在山尖上要彻一堵石墙的话是很困难的,山尖本来就是不平坦,比较倾斜的,在这么高又这么倾斜的地方要去修石墙的话,必须要有很多很多功用,搬石头、挑水、和泥等等都需要功用,而且要把这么陡峭不平坦的地方彻成石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是通过这样的功用彻好之后,谁也不去管它,这样的石墙自然就会坍塌的,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像万里长城,以前修的时候几十万人修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谁也不管它,慢慢慢慢一部分就开始倒塌了,如果不维修的话,现在肯定大部分都坏了。后面国家出很多钱去维修保护,没有这样做的话,它自然而然早就坍塌了,没办法留存。这个就是业的自性,有漏业的体性完全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可贪执的。既然如是,作为修行人来讲,看破、看清楚之后就应该好好断除。

 

辛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有些人就会想:这样世间的有漏业虽然没有功用自己就会坍塌,但是这样的业是可以引生安乐的,所以是不是不应该远离呢?他从这个方面想要追求。

 

过去则无乐,未来亦非有,

现在亦行性,汝劳竟何为。

 

这个时候圣天菩萨再从三时进行抉择,你认为业因可以引生安乐,那么安乐在三时当中哪一时可以成立呢?没办法成立。如果三时当中都没办法成立的话,那么你的快乐在哪里?快乐或者在过去,或者在未来,或者在现在,但是一观察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没有快乐的自性,既然如此,你的业因所引发的快乐在哪里呢?没有的。

 

“过去则无乐”,首先讲过去。我们认为过去有乐啊,比如说昨天我吃了一顿好饭,当时就吃得很舒服,难道这个不是快乐吗?但是这个地方讲,现在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完全都没有了,只是一种回忆、忆念而已,在你的相续当中是有这个忆念,但是当时那种自相有没有呢?绝不存在的,一点都不存在,就像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样。昨天晚上正在做梦的时候,也许正在感受这个快乐,但是一醒来之后就没有了,单单就在脑海当中有一个印象,昨天晚上吃好东西,实际上吃好东西的自相找不到,完全都没有了。所以说“过去则无乐”,过去的东西完全都不存在了。

 

“未来亦非有”,你说未来有快乐,今天我把吃的东西准备好,我明天做,明天做完之后难道不是可以享受安乐吗?也就是说,现在积累快乐的因,将来一定会感受快乐的果。但是这里说“未来亦非有”,为什么呢?未来还没有显现,明天的东西是抓不到的,就像石女儿一样,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这个里面哪里有一个什么快乐存在呢?没有。就像明天的梦一样,也是没有的。

 

有些人认为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那现在肯定有吧?比如说昨天我正在享受这个东西的时候,观待昨天位的时候有现在,所以正在享受的时候应该有快乐,或者现在我正在吃东西,嘴里正在嚼大白兔,肯定是有快乐的自性的,但是“现在亦行性”,这个地方观察的时候,现在好像是存在的,但是现在的体性也是诸行的体性。诸行的体性是什么?一切行的体性完全都是无常的。

 

那么这个无常是什么样的无常呢?一段一段的无常吗?比如说这五分钟当中是实有的,第二个五分钟到来的时候,前面的就成了虚妄?并不是这样的。并不是一段一段实有,一段一段虚妄的。现在全部都是变化无常的体性,它是刹那刹那的,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前面我们分析过,每一个刹那也是没有体性的,又是通过更小的刹那组成的,所以没有一个真正的“现在”存在。

 

你认为现在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可以享受,通过中观的正理去分析的时候,现在只是一个假立而已,我们说一分钟是现在,一分钟又分成六十秒,一秒当中又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变化,它如果不变化的话不可能组成一秒钟。如果有一个实有的法,不变化,它不是无常的,不是空性的话,绝对这个一秒钟成立不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没有快乐,感受不了快乐,你的业因成为虚耗了,你的业因所引生的快乐在现在成立不了。所以认为有一个快乐存在完全是一种虚妄的实执,这种虚妄的实执完全是靠不住的,应该打破的。

 

在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当中也讲到通过三时的梦进行抉择。在这个颂词当中是通过理论抉择,无垢光尊者是通过窍诀进行抉择,昨天我们所感受的所有的一切事情,听课也好,做很多事情也好,现在观察起来的时候就和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昨天晚上的梦我现在回忆的时候,单单是一个印象而已;昨天白天的事情,我现在回忆的时候,也只是在脑袋里面有一个印象,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完全都是相同的。白天的显现和梦中的显现,就是当时认为是实有,实际上在今天回忆起来的时候,昨天晚上的梦境,今天在脑袋里面就是一个印象而已,或者昨天白天所做的事情,吃饭、睡觉,现在回忆起来也只是脑袋里面一个印象而已。这两个分析起来没有任何差别。

 

无垢光尊者就是这样抉择的,我们一思维他老人家的理论非常非常殊胜,这样一忆念绝对不会产生实执。昨天晚上是这样,那么今天是怎么样?比如说今天晚上做梦,确实在梦中显现各种各样的法,但实际上是空性的,那么白天,比如现在我们在讲法的时候,我们观察,都是各种各样的因缘或者习气产生的,通过这样的因缘习气而产生的法也是无有自性的。明天我们再观察今天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明天19号,我们观察今天18号的事情的时候,一观察,昨天的这些事情全部都只是脑袋里面的印象了,就好像今天观察昨天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既然这样的话,明天的观察方法也是同样的,这样观察起来,哪里有一个实有的法呢?没有一个实有的法。

 

真正有的时候把这些理论、窍诀好好地思维的时候,修空性,或者修远离世间八法,确实对自己相续当中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以后有机会听《虚幻休息》的时候,把这些方面的窍诀好好掌握,对自己的修行帮助不是一般的。

 

我自己来讲,三大休息当中《虚幻休息》信心最大。一般来讲《心性休息》是显密的道次第,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因为从《虚幻休息》当中得到的实际收益比较大,思维如梦如幻的道理,尤其是如梦的时候,因为幻、水月,自己的相续有的时候没办法太适应,但是梦的话每天都在做,一观察的时候,做梦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本体是什么,或者再观察现在我们在轮回当中白天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本体是什么,一个一个对照,全部都对得上,这样一抉择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疑惑彻底打破。所以白天的时候真的可以这样忆念,这样如梦如幻方面的窍诀性的讲解对自己相续当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

 

“汝劳竟何为”,既然三时都是无实有的,没有一个快乐,那么你为了获得快乐而做种种的业因,这样劳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任何必要。你刚才说应该追求有漏业,为什么呢?因为有漏业可以引生快乐,但是快乐在哪里?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也没有,快乐的果在哪里?没有。但是你的业空耗了,你为了造这个业付出了很多很多辛苦,造了很多罪业,完全就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必须要断除有漏业,断除它的理由从四个角度一抉择的时候,真正就可以生起定解。没有必要再积累有漏业了,应该好好修持出世间的正法。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在河滩上修房子,修好之后马上就被大水冲塌了,或者河滩本身就是不稳固的,所以修一个倒一个,修一个倒一个,一直没有成功的时候。同样的道理,通过这个比喻抉择的时候,我们轮回的众生所做的种种事情,做一个就不成功一个,通过上面的方法观察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都没办法得到它的自性,全部都虚耗了。如果你成功了一个,说出来,但是通过理论一观察你最能够成立的就是现在,但是现在也不能成立。所以你的果就完全没有,就像那个修房子的人,果在哪里呢?修完就倒了,根本就是白辛苦而已。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分二:一、破对福业生爱,二、破积集非福业。

 

因为这两个都是属于有漏业,如果想要获得殊胜的解脱的话,必须要超离有漏业,要获得无漏的解脱,所以不管是福德业也好,非福德业也好,都是需要远离的。

 

辛一、(破对福业生爱)分三: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

 

壬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分二:一、圣者视增上生等同地狱故应怖畏;二、异生若能如是了知则身心顿时坏灭。

 

癸一、圣者视增上生等同地狱故应怖畏:

 

在抉择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些人就有这样的想法:三恶趣都是痛苦的自性,那么为了获得善趣而积业的话,这样的有漏业是不是应该依靠的?因为在善趣当中毕竟有很多安乐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圣天菩萨回答到:

 

智者畏善趣,亦等同地狱,

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

 

这个地方的“智者”主要是讲圣者,并不是一般世间上的智者。有的时候智者分世间和出世间,这个地方的“智者”主要是讲出世间的圣者。因为只有出世间的圣者通过他们的智慧才能现量见到一切善趣的痛苦,一般世间上的智者虽然可以通过观察进行抉择,但是这只是分别心的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很多殊胜的意义没办法了知。所以必须 要跟随出世间的圣者的智慧进行抉择。

 

像这样出世间的圣者通过他们殊胜的智慧见到善趣的种种痛苦而畏惧善趣,“亦等同地狱”,第二句就讲到它的量,到底是把善趣看成什么样呢?实际上善趣和地狱,这两者是无有差别的。虽然从显现上面讲,善趣有善趣的安乐,地狱完全都是痛苦的自性,但是从它们各自的本性来讲,完全都是相同的,通过善趣可以引发很多后面的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讲,善趣和恶趣,和地狱没有什么差别。这样殊胜的智者通过他的智慧也是现量见到善趣当中有很多隐伏的过患,有很多罪恶的缘故,因此说善趣是等同于地狱的。

 

“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而且像这样的圣者对整个三有轮回,要想使他们不生起怖畏心是办不到的。这主要是讲到小乘的圣者,因为他们在刚开始苏醒种姓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在中间发心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而发起出离心,中间修道的时候所造的一切善根资粮都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而进行的。最后如愿以偿获得了解脱的寂灭的安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对于轮回和涅槃两者,完全是分开对待的。也就是说,轮回必定是一种痛苦之处,必定是要厌恶和舍弃之处,所以他们总的趋势就是如是行持的。他们把整个三界轮回完全是看作一个火坑,完全是看作一个生起畏怖之处。既然他们已经获得了圣果,更是以殊胜的智慧现量见到所有的善趣恶趣相同,完全都是一种痛苦的自性。

 

这个地方按照小乘圣者的观点来讲,见到善趣也完全是痛苦的自性。大乘菩萨完全不是这样的。大乘菩萨虽然从他的智慧了解所有的三界全部都是痛苦,但是他们是不是生起畏惧心呢?从他们对于轮回三有角度来讲,不生起畏惧心的,而且把整个轮回看作花园一样,他们在投生的时候有如逛花园,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投生三有。为什么有这样的境界呢?一方面是他们有殊胜的大菩提心,因为要度化众生的话,必须要在三界当中度化众生,所以他们有这样一种愿心。在中间修道的时候,他们了解了一切轮回的自性和涅槃的自性完全都是同等的,轮回的自性也是不成立的,涅槃的自性也是不成立的。实际上离开了轮回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涅槃,轮回本身的体性就是涅槃的缘故。有这样殊胜的智慧和非常强烈的大悲心的缘故,所以大乘菩萨对三界轮回不是以一种产生畏惧的方式来处理的。

 

这个地方因为要引导对善趣有很大贪执的众生,所以从世俗名言的角度来进行宣讲,通过小乘圣者的态度使我们了解到一切善趣恶趣等同,完全是应该生起怖畏之处的。所以为了转生善趣而积累有漏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既然没有必要的话,那么在很多经典和论典当中,比如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也是抉择到这个问题,增上生既然也是值得怖畏之处,那么需不需要积累投生增上生的业呢?有这样的一种疑问。如果是为了度化众生,或者是为了后世能获得修行正法的人身,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获得善趣的身体,不应该获得恶趣的身体。但是这个地方所讲的内容,如果是通过贪执心,专门想到三有轮回当中享受有漏的安乐,从这个角度是完全遮止的,而为了修持正法,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获得一个殊胜善妙的身体而发愿、回向,这方面是应该做的。这两者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为什么这样抉择呢?因为假使我们这辈子修持没有得到成就的话,那么又没有发愿,又没有积累善根,下一世要转生善趣,那么到底下一世转生哪一趣呢?没有办法。所以为了下一世能够继续修持正法的缘故,必须要修持增上生的善业,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二者之间是没有什么矛盾之处的。

 

比喻中说到以前的吉巴国王,这个国王把他抓到的犯人首先是在一个监狱当中通过各种酷刑进行折磨,折磨到一定时候他们就把这些犯人放出来,放出来的时候这些犯人不会感觉到有丝毫轻松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国王有个规矩,一旦把这些人从牢里面放出来之后,马上就要被杀死。一放出来之后,好像是离开了监狱当中的种种苦难,但是实际上更可怕的苦难就在后面,马上就要被杀头的。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没有办法生起欢乐的。

 

通过这个比喻对照颂词怎么理解呢?现在我们处在善趣的安乐当中,我们暂时从三恶趣的牢狱当中被释放出来了,但是正处在善趣的安乐当中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松,没有任何理由值得欢喜,因为这样善趣的安乐是非常短暂的,一旦这样的安乐享尽之后,紧接着马上就要受更难忍的痛苦。所以从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对暂时的善趣生起欢喜,或者为了投生善趣而积累有漏业。

 

癸二、异生若能如是了知则身心顿时坏灭:

 

有些人就会问,既然整个善趣有这么严重的痛苦,为什么那么多人不了解而继续想要投入人天善趣呢?有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就是从异生凡夫愚痴的角度,不了解它的自性的缘故,所以处在非常难忍的痛苦当中的时候,他们还继续造有漏业。

 

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

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

 

凡夫众生如果能够像圣者众生一样了解一切生死轮回当中的种种不可忍受的痛苦的话,那么“则于彼刹那”,正在他了知这个本性的同时,他的身体和心就没办法堪忍这种严厉的打击,决定会同时坏灭的。

 

我们有的时候认为凡夫实际上是可以知道一切生死的痛苦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就通过种种经教了解到了三界轮回的痛苦,既然我们现在了解到了,为什么我们身心没有同时毁灭呢?这个方面是有差别的,现在我们是通过比量的方式,佛陀在经典,菩萨在论典当中所宣讲的三有轮回的痛苦。如果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维,或者在自己内心当中没有好好去观察的话,就觉得这样种种的痛苦只是在自己分别心面前 的一个总相,就认为它是痛苦的,但是究竟痛苦到什么程度呢?他没办法感受,没办法感受的缘故,相续当中的厌离心就很难以强烈地生起来。

 

现在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对于整个三界轮回的痛苦没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的话,说明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没有如理地达到它的量,如果真的是通过修持轮回的痛苦,了解轮回的痛苦的时候,绝对自己一刹那也不想待在轮回当中,绝对时时刻刻想要解脱的。这里说“若凡夫亦知”,主要是说如果凡夫像圣者一样,现量清楚地了知所有善趣和恶趣种种的痛苦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肯定是没办法承受的,他的身体,他的心绝对没办法承受,同时都要毁灭的。打比喻讲,就像瓦罐没有办法承受很重的压力一样,了解到痛苦是如是的强烈,这个时候众生绝对是没办法忍受的。

 

在佛经当中也是讲到,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因为他们的父母亲戚都被暴君杀死了,他们侥幸活了下来,找到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就让他们出家,出家之后他们就比较懈怠,不精进修法,最后佛陀把他们交给目犍连尊者,请他调教。目犍连尊者就通过神通把他们带到地狱,现量见到了地狱当中种种难忍的痛苦。他们经过现量了知,一回到人间之后,如果没吃饭的话就绝对吃不下去,如果吃了饭之后一想起地狱的痛苦,马上就要吐出来,因此相续当中对整个生起了很大的厌离心,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精进地修持,最后获得了罗汉果。

 

难陀比丘也是同样的,我们在学《前行》的时候也讲过,刚开始的时候他出家是迫不得已的,出家之后他也不想守持种种学处,老是想往回跑。佛陀了解到之后,就把他首先带到天界,让他看到了天界的安乐,以这个方便他对天界的安乐引生了兴趣,想要发心护持戒律,后面佛陀又用方便把他带到地狱当中,见到了地狱当中的痛苦,而且了解到有一口空锅就是为他准备的,他自己天人的福德一旦享尽之后,就会直接从天宫堕入到大油锅当中,受到无量的痛苦,了解到这个之后,他就从根本上知道了,不管是天趣也好,人间的安乐也好,完全都是不可靠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地狱当中受痛苦,所以那个时候他就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真真实实地护持戒律,对每一个细微的戒律都非常认真地护持,这就是对业果彻底生信心的一种标志。

 

他们都是因为现量见到轮回或者地狱的痛苦的缘故,精进地发心修道的。现在对我们来讲,缺少如是的因缘,就必须反复地观修轮回的痛苦,如果不反复观修轮回痛苦的话,因为自己处在善趣当中,善趣表面上还是有很多安乐的,所以众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很容易被麻痹,很容易被欺骗,所以就没办法认真地去观修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必须要从内心当中反反复复去修持轮回的痛苦,才能够生起强烈的厌离心。

 

以前龙树菩萨《亲友书》当中也是这样讲过,观想地狱的痛苦都已经非常难以忍受了,何况说以后要亲自感受这样的异熟果,更加难以忍受。这个方面主要是必须要从内心当中生起定解的角度进行观察的。

 

比喻当中讲到,有个人遭到魔的损害,身心都感受到非常大的痛苦,他想,现在魔还没有现前,还是隐藏着给我作伤害的时候,我的痛苦已经没办法忍受了,如果一旦这个魔真正现身在我面前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活了,痛苦就更加难以忍受。他有这样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什么样的道理呢?现在我们通过观想,通过教理了解到三界轮回已经是如是地没办法忍受了,何况说真正以后通过异熟显现的时候呢?要堕到地狱当中,或者即使生到善趣当中,如果变成非常可怜的众生,那个时候就更难以忍受。既然了解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在现在位的时候,我们还有自由自在修持正法的时候,应该抓紧这样的时机好好地修持,断尽有漏业而修持殊胜的出世间的正道。从这个方面去抉择。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四、(断除为远离生死无需努力之争执)分二:一、正说;二、遮止不于现世努力而希求后世之诤。

 

癸一、正说:

 

有些人就会这样问:生死轮回到底有没有边际?如果有边际的话,自然有边际的缘故,我不需要修法了,因为它本身就有边际,我流转到边际的时候马上就可以出轮回了。如果轮回没有边际,我修也没有用,所以也不需要修法。

 

针对这样的问题,佛陀说不能从笼统的方面观察有没有边际,要观待因缘,不具足因缘就没有边际,具足因缘就有边际。就是从这方面回答。这样的教言对我们来讲非常殊胜,我看了这样的教言之后就觉得佛陀所宣讲的这些教法真的很殊胜,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从自己方面就应该好好去努力了,不需要佛陀每天给你呵斥,每天给你赞叹,上师也不需要每天给你说,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就愿意去精进,你自己去创造解脱的因缘,你不创造解脱的因缘就永远不可能出边际,你有了这个因缘就会出轮回。这样的话就讲到了我们应该精进的道理。

 

闻者所闻教,说者皆难得,

以是说生死,非有非无边。

 

这里讲到不能一概而论的原因是什么呢?“闻者”听闻佛法的人,所闻的教法,还有宣讲教法的人,这三个因缘因为是很难得的缘故,所以说众生是没有边际的,轮回是没有边际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没有边际。如果你具足了“闻者”,具足了“所闻教”,具足了“说者”,你去实行,这样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以说轮回有边际了。

 

从这样的教言我们可以说,解脱不解脱完全是自己,你想解脱的话,就可以解脱,你不想解脱的话,就永远会轮回。到底想不想解脱呢?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解脱,轮回太苦了。但实际上真正观察他的心的时候,不想解脱。为什么不想解脱呢?因为对它的因根本没有积极地修持,没有去积累。既然没有去积累的话,想要解脱完全成了妄想了。真的想解脱的人,绝对非常积极地去净罪,非常积极地想去圆满他的资粮,这就是真正想解脱者的相状。显现在外面的相状就是从这方面观察,出离心很猛厉,断除烦恼、积累资粮、对上师生信心这些方面非常有兴趣去实行,从这方面观察,肯定他很想解脱的。

 

另一方面,从外在看起来对因果也不好好取舍,对修持正法也是不精进,对应该做的很多事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推托,比如说背诵,或者思维,或者修持、念咒这些种种都是帮助我们解脱的因,但是找很多理由,没空、病了,推托这样的修法。从这些方面一观察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对解脱的愿望肯定不强烈的。

 

并不是我们从这个方面去观察别人,而是观察自己,就从这些方面观察自己到底想不想解脱。如果自己的心很难以把握的话,就看看自己的行为,如果每天都睡懒觉,或者每天对财物很耽执,有的时候经常生起烦恼等等也不愿意去对治,肯定他就对解脱的意乐不强。如果不强的话,因不具足不可能产生它的果的。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想要解脱的人肯定对这样的因缘都会积极地去创造的。

 

那么这里讲到的“闻者所闻教,说者”,我们观察自己是不是具足呢?有些人就认为我已经具足了嘛,比如佛学院当中有讲法的人,所讲的也是佛法,我也是一个听法者,这不是已经具足了吗?具足之后就可以获得解脱了。

 

有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这方面有一个真实的因和相似的因。如果不好好观察的话,又容易入一个歧途,又成了一个懈怠的因。那么怎么观察相似和真实呢?比如说从相似的角度来讲,自己如果没有具足听闻者的法器,也就是说自己没有成熟这个法器,虽然坐在这个地方在听,但实际上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产生一种想解脱的心,相续当中耽著很多轮回的事情,或者想通过听闻获得轮回的果报,获得世间八法,这全部都是相续当中乱七八糟的分别念,通过这样的分别念,你接触教法也成了堕落的因,这个在《前行》当中说得很清楚的。没有如理作意的话,教法成为堕落的因。所以你现在所听闻的是正法,你相续当中没有对这个正法生起信心,或者没有产生应该产生的种种如理作意,这样的话,你这个听闻者不是一个真实的听闻者。虽然所闻的教有可能是殊胜的正法,说法的人也有可能是具有法相的人,但是如果你听闻者自己的相续杂有烦恼的话,就和《前行》当中讲的一样,容器当中如果有毒的话,再往容器当中倒再多的牛奶,倒再多的甘露,全部都变成毒液了,没办法成为甘露。

 

所以单单从闻者这个角度来讲就很难以具足。如果自己不好好抉择的时候,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法器,但是如果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教言观察的时候,很难具足,十六种暇满详细抉择的时候很难具足。既然没有真实具足,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去说好话了。我们不能说,本来我们观察到自己不是法器,我说:“你是很好的人,你有信心,你有出离心”,这个没用,实际上按照因果的规律衡量的时候,是什么就是什么,说再多好话是没有用的。自己也是同样的,自己认为自己是法器,但是按照这些论典好好衡量一下,通过这些镜子好好照一下自己的相续,一个一个具不具足?不具足的话就不是法器,这个没什么说的,因果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全部是平等的。

 

当然也不应该了解自己不是个法器之后就自暴自弃,也没有这个必要。既然现在是得到了人身,听闻了教法,知道了这样的过失之后,还有改正的机会,现在还没有死,现在殊胜的上师还在,现在教法也是存在的,所以只要从自己的角度发一个决心去对治,没有不能对治的烦恼,全部都可以对治的。所以说像这样的机会就是自己努力去做才能够圆满,自己不做的话就根本不行。

 

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我给你传了解脱法,解不解脱是你自己的事情。佛陀从他的能力来讲,没有办法使你解脱的,佛陀就负责给你传法,怎么解脱的方法佛陀一个一个给你指点得很清楚,你修了就解脱,你不修就不解脱。所以,这是从闻者方面讲,难以具足。

 

从这个地方讲,所闻的教法肯定是圆满的,全部都是佛陀、菩萨、传承上师殊胜的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殊胜教法,每一个教法都是能够对治烦恼的,所以在佛学院当中,所闻的教法确实非常圆满。这个时候很圆满,以后就不一定了,因为上师老是这样讲,他的计划就是两三年当中,没有打算七八年或者十几年,当然如果有七八年、十几年我们都是非常高兴的,但是假使说没有这么长时间,只有两三年时间,那么在这样的时期过了之后,再要去找一个非常纯正的教法,不是说没有,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因缘来讲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现在,在这个时期,所闻的教法是圆满的。

 

“说者”,从说者的角度来讲,他有他自己的功德,需要具足的种种法相,当然最上等是佛陀,佛陀一切障碍消除了,而且他成就了种种四无碍解等等很多很多殊胜的功德,所以佛陀是最圆满的,再下来就是登地菩萨,登地菩萨下来就是加行道、资粮道的菩萨,他们相续当中有殊胜的菩提心,再下面就是种种具足善心的,能够正确了解殊胜教法的意义,并且能够正确的表达,而且他自己相续当中没有杂有世间八法的念头的善知识,这是再不能少的了。这样的“说者”对我们自己来讲,当然上师肯定是成就者,他因为相续当中有殊胜的证悟的智慧,他老人家宣讲的正法,我们是不需要观察的。当然这说的是我们自己的上师索达吉堪布,从这个方面观察的话肯定是圆满的。

 

所以我们努力把自己的相续调伏之后,在这段时间当中,“说者”、“所闻教”、“闻者”全部具足的话,我们的轮回就有边际了。可以说答案马上就出来了,因为因具足之后,按照这样去修持的话,就看到轮回的边际了。

 

如果不具足,“闻者”也不具足、所闻的教法虽然在传讲,但是不是传讲佛菩萨的论典,而是传讲世间的邪论,增长贪嗔痴、增长无明的,这样的论典再听闻,无数劫当中听闻,只能够增长轮回的因,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解脱的。所以“所闻教”如果不具足也不对的。“说者”前面讲了,如果他杂有烦恼,或者他相续当中充满了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不可能对众生产生引导作用。

 

因此“闻者”、“所闻教”、“说者”我们这个地方好像是比较容易具足的,但是我们有的时候观无常的时候,一旦这个地方不存在,或者我们通过自己的业力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再要具足这样的因缘确实很困难。离开之后会怎么样呢?离开之后不要认为我们以前听过了,接触了,就缘这个基础去修就可以了,一方面是这样的,如果你在这两三年当中精进地努力,把佛法的基础打得很牢的话,以后再去看这些论典,肯定是增加见解。但是现在见解不稳固的话,一离开这样殊胜的道场之后,很多邪师,很多恶友,有很多不好的环境引诱你。你相续当中本身见解就不稳固,再通过外面的外缘一冲击的时候,马上就会没有了,消失了。消失了见解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你相续当中的正见消失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种种烦恼、种种非理作意,种种不好的业决定会产生,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

 

现在在殊胜道场当中的时候,我们很少产生很猛厉的不好的想法,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听闻佛法,所以我们相续当中每天都有殊胜的教法在对治。有殊胜教法对治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烦恼就很难产生,但以后我们离开了这个环境,相续当中的见解也没有,再通过其他的邪知识引导的时候,一旦正见消失了,绝对相续当中马上邪见、烦恼、种种非理作意、贪著轮回的过患接二连三地像下雨一样,绝对会出现的。一旦出现这种过患我们就不用分析后世是什么,有没有轮回的边际?肯定没有边际了。

 

所以生死到底有没有边际,还是要看自己,自己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时机,好好进行修持,好好进行抉择?如果有的话当然非常好,应该如是抉择。但是有的时候众生相续当中的业不一样,有的时候虽然道理上了解确实现在就应该好好地听闻,好好把见解打得牢牢的,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通过前世的业因缘,自己很努力,但是背诵也好,思维也好,好像都上不了路似的,有这样的一种现象。

 

我们不是说不好,一方面众生的相续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有些前世当中熏习过了,所以即生当中成为一种利根,各方面智慧、信心、出离心都比较具足。但假使没有具足怎么办呢?如果自己智慧方面不行的话,那么就应该在信心上面多下功夫。确实是这样的。

 

在很多论典当中讲到,你如果是一个愚笨者,但是你对上师的信心非常清净,非常稳固,经常在这方面串习的话,就通过这个就可以解脱。所以如果自己在闻思教理方面实在不行的话,就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取舍因果方面,守持清净的戒律方面,这些方面不需要像思维论典、背诵论典这样花很多功夫还记不住。守戒肯定会守的,取舍因果大的方面自己肯定是知道的,在此基础上精进地念咒,精进地忏罪,这方面自己做得到。如果这样信心不退的话,那么或者通过自己的信心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在中阴的时候祈祷上师,上师加持解脱。有很多很多方法。

 

如果自己具足智慧的话,一方面对教典方面应该好好地去下功夫,从教典当中所讲的意义,对我们修法到底有什么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挖得深深的,你把颂词的意义挖得越深,你相续当中的定解就越清净越稳固。你在表面上浮来浮去的话,你的见解绝对是浮来浮去的,没办法产生很深的定解。所以把法义记得很清楚很牢固的话,你的定解也很清净,很稳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上师不退信心,不生邪见,这方面绝对是解脱的因缘,绝对是产生解脱的根本。

 

所以针对不同的根性,佛陀开示了不同的法门,自己看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因缘,在这方面努力去做,这就非常好。但是又怕给自己找理由,自己背了一天两天书背不动了就说:“唉,我肯定这方面不行的,算了,干脆从另外一方面去入手。”这方面有的时候就不敢这样决定的,有的时候自己的根性是努力了之后自己就能够做得到,不努力就做不到的,有这样的可以改变的因缘,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一方面其他方面应该努力,一方面在闻思教理方面还应该多下功夫。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比喻中说优昙花很难以出现于世间,到底能不能出现于世间呢?这个是难以决定的,因缘聚合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什么样的因缘具足呢?在很多佛经当中讲佛陀出世的时候优昙花就会出现,佛陀一圆寂了优昙花就会隐没的。所以说到底有没有机会出现呢?不能决定。有因缘它就会出现,没有因缘它就不会出现。

 

解脱生死也是同样的,好好去圆满资粮,精进就可以解脱,没有这样的因缘就不以解脱。所以完全就是靠自己。尤其是在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论典给其他地方的人看的时候,就不一定这样讲的,他们不一定具足真正说法的上师,或者圣教不一定具足,听闻的法器也是不一定具足的。但是我们在座的,因为正法和上师这方面是具足的,这方面不需要观察的缘故,所以单单是对“闻者”,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好好地调伏自己的相续,好好地对上师产生清净不退的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这个条件一具足,那自己其他方面的条件早就已经圆满了,不需要再去创造了。所以这个方面一具足的时候,很快就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癸二、遮止不于现世努力而希求后世之诤:

 

断除现世不精进而期待于后世的观点。有些人就会想: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期还没有满,一般共同来讲是五千年,现在是两千五百多年,既然还有很长时间,所以现在不需要努力去修苦行。因为佛法住世的缘故,还有很多持教的善知识,持教的大德,还有很多菩萨会不断地化身,不断地降临在世间传法,既然有这么殊胜的因缘,现在我就不需要着急了,我就等下一世再修持,肯定会遇到佛法,肯定会遇到善知识来调化我的。

 

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决定的。有这样一种可能,但是不是决定呢?不敢决定。如果我们等到未来下一世再做,那么下一世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现在能不能抉择呢?根本抉择不了,我们下一世到哪去了,根本抉择不了。但是现在这一世我们可以抉择,现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抉择的。我们上师已经有了,教法已经有了,自己发起心好好修持就够了,不需要再等到后世。圣天菩萨的意思就是抓紧现在的机缘好好修持,千万不要等到后世。后世的话,说不清楚。

 

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

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总的众生的趣向来讲,就是堕于恶趣的,因为现在的时代太浑浊了,极容易引发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分别念,通过这样的烦恼分别念,绝对就成了一种障道,有这样的障道的话,善法不可能产生,因此这里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障道之后他相续中肯定贪嗔痴或者杀生、偷盗、邪淫等等各种各样的恶业就会具足,具足之后“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世间上的这些人,有这样的外在环境,相续当中烦恼比较粗猛的缘故,如果没有对治,很明显我们的后世就是恶趣。 这个地方指点得很清楚。我们要真正把握自己的修行方法的话,就现在开始按照佛法所开示的去正确地修行,单单只有这个角度。我们前面讲过了,如果把希望寄托于后世的话,那就说不清楚的。真正在自己临终的时候是善业现前还是恶业现前,这个是很难讲的。

 

以前讲业因果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也是这样的,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念先面前,要看他串习哪一个最多。如果我们现在对轮回的事情串习得很多,贪嗔痴串习得很多,那就不用怀疑了,临终的时候就是这个现前得快。如果我们在今生闻思修的智慧,对上师经常祈祷,这些方面经常在串习,临终的时候,因为这些串习得多的缘故,善业就会现前,善业现前自己解脱就很有把握了。为什么在很多往生法当中讲,乃至一念就能往生,但是最后一念能不能保持就成问题。确确实实是这样,佛陀就是这样承许的,乃至一念,临终的时候你能够有这一念就往生了,但是很多人就是最后一念的时候就没办法保持,所以很多就没有解脱,堕入恶趣。

 

现在我们还在存活,还没有死的时候,自由自在的时候,多多地串习佛法,多多地串习纯净的善法,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才更有把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好好串习,千万不要等到后世,千万不要拖到后世去。

 

这个地方讲不要拖到后世去修行,有些人就会想,我在今生当中是绝对要修行的,但是现在不行,再过两三年,以后,这个方面实际上和拖到后世是一样的。现在不修行的话,老是有这两三年,老是有以后,像这样的恶习成熟之后,绝对没有修法的机会。没有修法,一下就到后世了。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现在就要下决心,好好对治烦恼,好好抉择正法,生起定解,现在有把握的时候,把这种好的串习保持到临终。如果在临终那一念比较清醒地保持的话,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陀亲口承诺的。往生之后,所有的事情全部成办,不管你是凡夫也好,圣者也好,到了极乐世界之后绝对不退转,绝对会成就、成佛。所以只要今生当中我们好好修持,实际上就看到轮回的边际了。所以应该从自力方面好好去了解。

 

这些大的论典就是从深的地方督促我们去修行,好好自己去思维,把这些道理思维通了,思维清楚了,自己很自觉的就会好好去守戒,好好去取舍因果,好好去精进修法,这就是它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

 

比喻当中讲到,两个人担着麻线走路,走一段时间之后,看到路上有棉花,其中一个人就认为棉花比麻线值钱,他就把麻线丢了,挑着棉花走。再走一段时间,他又看到黄金,就认为黄金更值钱,所以他又把棉花扔了,担着黄金走。另外一个人就认为我既然已经把麻线挑起来了,就不应该中间放弃,应该把它挑到底,他就一直没有换,看到棉花也没有换,看到黄金也没有换,一直把麻线挑到家里去了。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挑着黄金的人变得很富裕,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另外一个挑麻线的人还是一辈子当中受了很多痛苦。《百业经》当中讲过这样的比喻。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一类众生牢牢地把持邪见不放,老是认为佛陀会在世的,善知识会救度我的,我肯定会自然解脱的。这样的观点在修行人当中很多。既然这样的话,最后他没有好好从自己方面去创造因缘的缘故,自己没有好好地修法,所以就没有获得解脱。

 

另外一个人就比喻成有些修行人刚开始的时候相续当中有这样的邪见,但是通过善知识的开导,就慢慢开始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然后再发菩提心,再修持空性,逐渐逐渐他就开始获得解脱。现在按照我们自己来讲,我们如果没解脱的话,肯定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习气的,但是这种习气能不能保持到最后就看自己如何去调伏。既然圣天菩萨有这样的开示,有这样的方法,我们应该抛弃以后修法、下世修法的不好的邪见,从现在开始逐渐逐渐修持,肯定最后自己会获得安乐果,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刚开始发菩提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我们在学《前行》或者在学加行法的时候都了解到三殊胜。三殊胜首先必须要“发心殊胜”,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个善事之前,尤其是像这样听闻大乘佛法的时候,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更是有必要的。所以首先缘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佛果,自己也积累种种资粮,“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像这样的愿心必须要具足。

 

在中间的时候,是“正行无缘殊胜”,如果按照很高的标准来讲,无缘必须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这样的话一般人不好做到,但是以前上师讲所谓的“正行无缘”,如果在听法的时候,自己没有胡思乱想,一心专注在法义,这个也是属于正行无缘,因为自己没有缘其他的邪分别念,没有缘其他的种种邪思,在听法的时候一心专注地听闻,这个也是“无缘”。

 

做到“正行无缘”之后,最后还有“后行回向殊胜”,通过这样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悉皆成佛道,这个是最殊胜的回向。而且我们最后念的是“文殊师利勇猛智……”等两个颂词,可以说包括了《普贤行愿品》的精髓。在《学集论》当中把这两个颂词称为无上回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就遣除了凡夫通过有毒的三轮执著的方式进行的杂毒的回向。因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的本体是佛陀的本体,显现菩萨的形象,所以他们相续当中完全都有无分别的智慧。现在我们回向的时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的话,实际上就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分别心也可以达到三轮体空回向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回向的时候很有必要如是进行忆念。

 

本来时时都应该提醒“三殊胜”的修法,但是我们开课这么长时间以来就是在上课之前提醒大家发菩提心,然后正行的时候需要好好一缘专注,回向的时候应该如何作意,这方面不是提得很多。不是提得很多的话,有的时候就会忘记,如果是平时已经习惯了的人,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会忆念的。但是如果没有串习得很精熟的人,有必要时时多提醒。以“三殊胜”摄持,发菩提心的时候远离一切寻求世间八法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等等,把这一切不正的发心调正或者转化成为殊胜的善心,不是为自己求解脱,而是为一切众生悉皆获得佛果,我正在做这样一种努力,在做这样一种积累资粮的方便,应该如是地作意。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下面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中观四百论》分了三个科判: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第七品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轮回总的过患,还有一些善趣的分别的过患,还有宣讲必须要断尽有漏的业的道理。这样宣讲之后我们才可以生起比较清净的意乐心而修习菩萨行。有这样的必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庚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分二:一、于乐趣亦应厌离;二、由爱而住生死犹如癫狂者。

 

乐趣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应该获得的,应该希求的,但是在本论当中,通过佛菩萨所照见的无垢正理宣讲的时候,就了解这样的乐趣实际上也是痛苦的自性。而且如果耽著乐趣的话,也会障碍自己解脱的。所以应该观察乐趣的过患,远离积累生如是有漏界的业。

 

首先观察它的不足之处,也就是说,虽然得到了乐趣,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科判当中分了两个方面:

 

辛一、于乐趣亦应厌离:

 

有些人就会想:三恶趣具足各种各样非常猛烈的痛苦,所以应该远离,这个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善趣当中不具足如是的痛苦,而且有很多安乐,所以是不是不应该远离呢?有这样一种想法。针对这样的想法,圣天菩萨回答道: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

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

 

“地上恶异熟”,也就是在大地上,这个地方主要是讲善趣。因为恶趣不需要抉择,前面已经了解了,或者在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一个人想要转生恶趣的,除了地上菩萨之外。既然如此,这个地方所讲的思维乐趣的过患,这里“地上”就应该单指善趣。

 

善趣当中有人道、非天、天人道,在这样的三善趣当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安乐,人道当中也有各种美满幸福的生活;非天的福德方面可以和天人媲美的,他还有神通神变,可以行走于虚空;天人各种各样的欲妙都是很圆满的,有时候自己的身体也出光明,既然有这样种种的可意之处,为什么要生厌离呢?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这只是从一个角度讲具足如是的种种安乐,但是因为众生在三界当中的善业必定是杂了烦恼的,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虽然是通过修持善法而生于三善趣,但是因为相续当中有烦恼的种子存在的缘故,自己所修的善法必定杂了某种烦恼,有某种染污性在里面的。比如说,在讲记当中讲到,人道的善法主要和贪欲结合,如是他成了异熟就在人趣当中成熟;在非天(阿修罗道)他们主要是杂有嫉妒的烦恼,他们一方面造了殊胜的善法,但是通过相合于在相续当中现起的嫉妒烦恼,二者和合之后就生在非天界;自己造了殊胜的善法又相续当中有傲慢心(很高的我慢心),这样相合起来的时候就转生到天界。

 

从它的因一分析的时候就讲“地上恶异熟”,全部都是恶业的异熟果报。当然如果单单是贪心,或者贪心方面的力量胜过了善业,或者嫉妒心已经胜过了善业,或者傲慢胜过了善业的话,他们就不可能转生到三善趣当中,肯定会堕入恶趣。所以这个地方所讲到的主要是和善业混杂的时候,就生在如是三种善趣当中。从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既然它杂有种种的恶业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恶异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

 

“唯见为损恼”,一方面他相续当中有恶业的因,虽然他暂时生到了三善趣当中,也还是有种种的不悦意、不圆满之处的。在人道当中有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死的痛苦,还有各种各样的爱别离苦,很多很多痛苦,这些方面全部都是通过恶业方面成熟的。混杂在一起的时候,生到善趣是一方面的安乐,但是在善趣当中种种的痛苦,或者非天当中还要感受到互相争地盘的痛苦,和天人打仗的痛苦等等如是的痛苦肯定要感受的。天人也是同样的,前面我们在讲乐趣的时候也是如是抉择了,他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也会受到损伤,也有被杀死的痛苦,在天界当中互相产生排斥心也是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善业杂了烦恼心的缘故,“唯见为损恼”,也是具有损恼性的,并不是很圆满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思维,不管在善趣的哪个地方,实际上都没有一个非常圆满之处。

 

这是从一个角度进行抉择的。如果我们再回想起第二品的内容就更清楚。第二品当中讲到所有三界的自性是痛苦的,没有一个安乐,安乐是暂时缓解痛苦的现象而已,从这个方面一结合分析,没有一个真实的需要我们留恋之处。因此“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具有殊胜法眼的圣者,通过他殊胜的智慧观察整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时候,了解同等全部都是待宰处,一样的,所有的众生都是痛苦,所有的众生都要面临死亡。

 

如果再把这个颂词分成两段进行抉择,第一句第二句主要是观察善趣无有安乐,第三句第四句就是总结不论恶趣善趣,反正整个三有当中没有一个殊胜之处,全部都是备宰处,所以一方面远离了对乐趣的希求,一方面对总的轮回再一次生起厌离心,有这样的殊胜的意义在里面。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大臣,他得到国王的宠爱,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国王还有一些敬畏心,但是后面他的行为越来越放肆,对国王也没什么惧怕了,然后随心所欲地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得罪了国王,国王把他杀死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现在的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是处在善趣当中享受世间的安乐,就像那个大臣一样,而且现在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好像正在受到死主的宠爱,就像那个大臣没有死亡之前,国王对他是很宠爱的,但是三界当中或者乐趣当中的众生,并不因为生于乐趣而可以永远免死的,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你暂时得到了死主的宠爱,暂时没有把你的性命结束,这是暂时性的,不可靠的,总有一天肯定是会死亡的。在天界当中,即使是八万大劫的寿命,最终还是要死亡,没有一个能够逃脱死主的控制。《四百论》的第一个颂词就讲到了这个内容。所以这里讲到“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一方面是有无常的道理,一方面是所有都是痛苦的道理综合在里面,既然有这样的一种无常或者痛苦的自性,那么为什么还对善趣有贪恋心呢?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科判的意思就很明显,对乐趣也应该生厌离。

 

辛二、由爱而住生死犹如癫狂者: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癫狂,

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

 

有些人就认为,既然圣者现量见到三有都是痛苦的,为什么世间上的人还不生起厌离,还贪恋三有呢?

 

凡夫人由于他的愚痴,没办法见到圣者所见到的诸法实相,被无明愚痴所蒙蔽,所以贪恋轮回当中的种种法是常有的、清净的、有我的、安乐的,有这样四种颠倒执,所以他没办法认识轮回的体性而发起厌离。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癫狂”,首先从世间共称的例子开始说起,之后再引入颂词的殊胜意义。在世间上,如果一个人的意识不正常,世间上的人说他是癫狂者,因为他相续当中的想法已经完全颠倒了,从颠倒的业力所引发,他眼睛所见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于他鼻子所嗅到的等等,这一切全部都成了颠倒。世间上正常的人应该依止的,他都远离;世间上的人远离的,他就依止。我们可以见到世间上的一些癫狂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都是跟一般正常人不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相续当中有癫狂的业力,通过这样癫狂的业力引发意识迷乱之后,他把一切全部见为颠倒。这就是世间上很明显的一个比喻。

 

“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虽然在世俗的现象当中有意识正常和不正常的差别,意识正常者我们说是无病的,意识不正常者是癫狂的。这是世间当中的正量,但是世间的正量再观待于圣者的正量看起来的时候,世间上所谓的执著,全部成了颠倒了。就和前面的比喻是一样的。

 

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现象呢?就是因为世间上的人不了解诸法的实相,不了解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执著外面的一切法都是实有的、常有的、清净的等等,这样的话他就见不到轮回的过患,肯定就不会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应该以圣者的智慧作为正量,通过这样一观察的时候,整个住在三有当中的众生,这是从总的方面讲,有些特殊的比如说有些虽然他的身份还是凡夫众生,还在三有当中,但是他已经认识到了轮回的体性,正在修持脱离三有的正法的菩萨或者声闻缘觉的行者,他们即将会脱离轮回,他们是具足智慧者,这些是特殊的,不包括在内。这个地方“则住三有者”是总的方面讲,只要是没有认识清楚轮回的体性的所有的三有众生,智者看起来全部都是癫狂的,“智谁说非狂”,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不说他们是癫狂呢?肯定是癫狂的自性。

 

我们要依靠圣者所见到的四圣谛的道理进行观察,进行修持。四圣谛大家都很清楚,苦集灭道,都是圣者所见的。痛苦的自性为什么叫做圣谛呢?集是烦恼谛,为什么叫圣谛呢?痛苦、业烦恼它本身来讲不是圣谛,但是因为这是圣者所见到的真实的体相,从这个角度来讲,安立成圣谛。我们说道谛和灭谛安立成圣谛还好理解,苦谛和集谛安立成圣谛有的时候就不好理解了,就是因为轮回诸法都是痛苦的自性,痛苦的根本是集的自性,凡夫众生没办法发现,单单是圣者的智慧照见了,照见之后宣讲轮回的自性就是痛苦,它的因就是集,从这个方面安立它是圣谛。我们必须要按照圣者所抉择到的,通过圣得的智慧所安立的苦圣谛、集圣谛等进行修持、抉择,才可以逐渐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从科判对照,通过爱的方式对轮回非常贪恋,不愿意出离轮回,也就是说,世间上的人对轮回的种种盛事都是很贪恋的。有些不信仰因果的人,如顺世外道之类的无神论者等等,他们单单信仰今世,在信仰今世的时候,通过喜爱今世的烦恼对轮回不生起厌离;有些人相信后世,比如有些数论外道,还有一些信仰前后世的外道,就会把安乐寄托到后世去,这也是通过爱的方式对生死轮回没办法生起厌离心。所以这里抉择的是通过爱而贪恋轮回,贪恋生死是不应该的。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国王,他本来比较喜欢自己的太子,有一天突然不正常,对他的太子无缘无故就生起嗔心,发脾气,其他的医生虽然了解他可能有点不对头,但是因为害怕国王把怒气牵移到他们头上的缘故,就不敢去说,也不敢去治,因为这样的缘故国王就彻底疯狂了。彻底疯狂之后,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想法全部都和正常人不一样。我们看到有些疯狂者,大便都敢吃的,完全都是颠倒的。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三界轮回中的众生也是通过无明愚痴所引发,生起了颠倒见,完全不见实相,就像国王对他本身很喜欢的太子生起嗔恨心,怒骂等等,做出和平时反常的行为。凡夫众生的思维、他的所见所闻完全也是一种反常的行为,和什么反常呢?和圣者所见的真实义反常,圣者所见的真实义是无常、不净等等,众生不见这个,反而对常有这些方面生起一种执著。就像国王对太子本身应该好好爱护,但是他对本身应该爱护的地方反而没有爱护,反而生起嗔心去打骂,这就完全不应理。从这个方面抉择的时候,世间三有的众生基本上都是通过无明愚痴蒙蔽之后做出了颠倒的行为,所以绝对不应该依止。这是观察到总的情况。

 

观察到总的情况之后,还是要反观自己,自己是不是对这样的法还是认为常有的、清净的,如果认为常有,如果认为清净就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就会引发种种的烦恼业,就永远没办法获得解脱了。所以通过这样的颂词使我们了解到如果现在有这样的邪执的话,必须要通过圣者所见的殊胜智慧进行调正,调正之后断除它的根本,就是断除它的业。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它对治我们烦恼的实际意义,运用方面应该如是了解。

 

以上讲完了第一个科判的内容。第二个科判的内容主要是宣讲必须要远离生死轮回的因——有漏业。什么是产生生死轮回的因呢?前面所讲的恶趣、乐趣都是有漏的轮回所包括的,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有漏业,通过有漏的恶业会转生到恶趣当中,通过有漏的善业会转生到乐趣当中。现在就要抉择必须要远离有漏业才可以获得殊胜解脱的道理。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要进行修持。

 

一般来讲,在讲世俗的因果的时候,抉择到必须要依靠世间的正见,相信有因果,要做善法,这是从世间的正见方面抉择的。但是世间的正见毕竟是一种入道的基础而已,在生起了世间正见,有取舍因果的能力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不能够耽执,不能够停留,必须要再修持无漏的因果。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第四品当中抉择得很清楚,必须要远离有漏的因果而修持无漏因果的方法,从这方面作了殊胜的抉择。在这里的内容当中也是这样进行抉择的。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三个科判都是有必要的,第一个是总说,第二个是使我们相续当中了解到必须要远离有漏业,为什么?从种种的根据,种种的理由来抉择,抉择好之后我们就知道确确实实应该远离有漏业,应该积累无漏业。了解了这个以后,如果造论者,或者圣者不给我们宣讲如何远离,那么虽然有了兴趣,但是没有实际的方法去远离也不行。所以第三个科判马上讲到如何远离的方法。从这样的次第抉择之后,我们就有了远离的意乐,也了解了远离的方法,可以进行实修。

 

庚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

以是具慧者,发心尽诸业。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轮回当中的恶趣和善趣都是痛苦的自性,但是我们正在受痛苦的时候,从自己的能力方面讲是没办法远离的,既然如此,在佛经论典不如诸佛菩萨有没有开示如何远离的道理呢?实际上已经开示了。就是这个颂词当中所开示的道理。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首先是通过世间的比喻进行宣讲的,现见在世间当中“行等苦”,就是在行住坐卧种种威仪当中所产生的痛苦,比如说自己走很长时间的路,十几二十公里的路,自己会感觉非常痛苦,但是“违时则消失”,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走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一坐下来的时候,马上通过走路所引发的痛苦就会消失。

 

这是以走路为例,其他可以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在世间当中可以见到,你做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比如说走路,你一直走下去,累了也不对治,也不做相违的行为的话,痛苦只能越来越增加,没办法消失的。这个时候用什么方法呢?就是停下来,做和产生痛苦相违的方便,马上就可以使这个痛苦消失。这是世间上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时候睡觉睡得时间长了之后,自己腰会痛,或者实在是怎么样也睡不着了,这个时候只有起床,起床之后慢慢就会从这样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或者自己几天几夜不睡觉的话,睡下去几个小时之后马上就会恢复的。从这些方面都是现见痛苦它的违品可以断除。

 

同样的道理,我们说现在我们的痛苦通过自己的能力、意愿是没办法遣除的,这实际上是没有经过殊胜观察的结果。有的时候异熟果成熟之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感受的方法进行消除,比如说以前造了杀生的业,现在自己生病,这个通过什么办法都无法消除的,通过看医生不行,通过上师三宝加持也不行的,只有通过生病的方式把业消尽。除了这些特定的之外,其它的痛苦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消除,尤其是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产生一切痛苦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恶业,我们现在要消尽痛苦的话,就要认识到它的根本就是业,从业方面入手,断尽它的业,不造业,或者通过方法把业消尽,这个时候痛苦就不可能再引发了。所以佛法所开示的道理就是从它的根本去入手。

 

这个地方是不是单单讲到恶业呢?并不是这样的。有漏业是包括善恶业在里面的。也就是说虽然通过善业转生到了善趣,但是因为相续当中的烦恼没尽的缘故,他还会在善趣当中感受很多痛苦,而且还会引生各种各样以后的痛苦。所以这些颂词当中所讲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是有漏业,所有有漏业都需要断除,断除之后修持无漏业,才可以获得无漏的种种果位而享受安乐。从总的方面就是这样抉择的。

 

前面已经分析了“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以是具慧者,发心尽诸业”,所以说具足智慧的人,佛法当中的修行人可以说是具足智慧的,具足什么智慧呢?具足观察因果的智慧,虽然因果的本性很微细,除了佛陀之外没办法观察,但是跟随佛陀所宣讲的取舍因果的教言、断尽业的教言去实行者,确确实实就是具有智慧的人。虽然世间上的人有很多比较聪明的,但是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讲,世间上的人对做很多事比较聪明,这个不叫智慧,叫邪慧。你能造原子弹,或者你能造飞机,对你的解脱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你的这些智慧单单是成熟在不好的方面了,完全都是一种邪慧。只有如理地观察解脱道,如理地观察一切诸法的本性,这个方面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并不是我们是佛教徒就这样抉择,别人不是就开始诽谤诋毁,并不是这样的。跟随解脱道,跟随佛陀所彻见的因果之道进行观察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像这样的具慧者,“发心尽诸业”,见到了一切痛苦是通过业而产生,所以他们开始发心消尽一切产生痛苦的业。这个从小乘圣者来讲,就是发起出离心,因为对他自己来讲,他没有很大的意乐,没有很大的兴趣要度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成佛,他自己都没有发愿成佛的心,他自己都仅仅是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就已经足够了,所以他是在发起厌离心的基础上修持尽业的方便,通过守持清净的戒律,不再造新的业,通过忏悔,通过修持无我空性等等,消尽相续当中所留存的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方面发心来尽业的。他们通过这样的发心,这样实行之后,他们最后就获得了果,获得什么果呢?遣除了有漏业,不再转生善趣,也不转生恶趣,获得了无余涅槃的果。这是小乘“发心尽诸业”的情况。

 

大乘当然不相同,大乘的种姓就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大乘的行者发心成佛也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成佛的时候才有圆满的功德、能力去度化众生,是为了能够尽多地、尽快地、究竟地度化众生的缘故他才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度众生,菩萨也不会成佛。我们以前听到过一个教言,文殊菩萨从发愿开始,一刹那为自己成佛的心愿都没有产生过,完全都是怎么样令众生获得解脱。他从刚开始发菩提心,一直到最后,到现在,一刹那为自己成佛的念头都没有产生过。这就是菩萨真正伟大的心,伟大的行为。

 

如果我们现在想着为了自己而成佛度化众生,就不对的,应该跟随菩萨是如何发心而发心。发心越广大,越清净实际上他积累资粮的速度就越快,所积累的资粮就越丰富。所以大乘的发心绝对是发菩提心,然后“尽诸业”。

 

为什么发菩提心去尽自己的业呢?为什么不发心去尽其他的业呢?虽然有这样的利他的行为,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讲,你自己的业没有断尽,想断其他的业是很困难的。比如说你自己不会游泳,掉到水里之后还说要去救别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虽然菩萨发心的时候没有想要发心尽自己的业,但是实际上发心的时候他自己的业同时就清净了。清净之后他可以脱离轮回,获得菩萨果,成佛度化众生。

 

这是断尽有漏因果的方法,次第必须要这样。我们现在也是同样的,我们现在如果发了解脱心,或者发了菩提心,就不再修持有漏因果,修持有漏因果是什么呢?虽然我们现在还在轮回当中,还是属于有漏者,我们积累业的时候,如果是作为修行人来讲,恶业方面是绝对无论如何不能造的,就是在积累善业的时候,同样一个善业,通过发心的不同,就会成为有漏或者无漏,如果你发的心单单是为了后世获得安乐,或者今世遣除一个病,绝对是有漏的因果,这个方面不用怀疑,但是如果我们发心发愿一方面以三轮体空摄持,然后再通过发愿成佛,把这个业回向到成佛,这个就成了无漏的业。虽然现在它的本体还是有漏的,但是它的方向,总的趣向来讲,是趣向佛果的,是趣向解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无漏业的近取因。

 

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了解,现在我们肯定是要造很多业的,如果不抉择清楚的话,在颂词当中已经破斥了有漏业了,有漏的善法不能积累,现在我们都不做了,但是现在我们不做有漏法我们做什么?没有做的,圣者的境界我们达不到,圣者无漏的善根,完全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去修很多法,绝对没办法现前的。凡夫的有漏方面也不做,圣者方面又做不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做什么呢?没什么做了,没什么做的话,无因无缘不可能获得解脱的,还是只有跟随自己的烦恼而流转轮回。所以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我们要做很多善法,各种各样的善法,发菩提心、大悲心,或者平时所做的为僧众服务也好,自己平时要做很多资粮,顶礼、转绕等等都要做,但做的时候发心必须要对,要认为我现在是在梦中做这个事情,实在观不了三轮体空,就是观自己正在梦中做这个事情,这就是全知无垢光尊者《虚幻休息》当中讲的殊胜的窍诀。

 

凡夫没办法安住在真正的实相当中去做这些善法,只能说现在我就在梦中。有这样一种见解的时候,实际上在梦中能做所做都是不可得的,梦中虽然有显现,但是空性的。现在我们在听法的时候,现在我在做很多事,就是在做梦,梦中实际上就是空性的,虽然有显现,但是它是无有自性的,这样一观想的时候,实际上相似的三轮体空可以具足,如是就可以相合于菩提道了。然后再通过菩提心,为了众生成佛而进行摄持的话,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同时可以圆满。如是进行观想,如是进行摄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积累各种各样的业就很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在旷野当中行路的时候,要走很长时间的路的话,旷野或者沙漠非常非常广大,越走越感到疲倦,而且自己身上的粮食、水就会越来越少。这个比喻从哪个方面进行对照呢?对照颂词的意思的时候,讲记当中讲到,我们在修法还没有正式入道的时候,肯定越深入对治烦恼的修法,就会感觉越痛苦,或者有的时候积累资粮的时候,会感受很多苦行,在这个现前痛苦的时候,不应该气馁,应该好好一鼓作气地进行修持,因为这个就是出离轮回旷野的方便,不能够随顺它。比如说在旷野当中走路的时候,你一方面非常干渴,一方面非常疲倦,这个时候如果你随顺干渴、疲倦的感觉,随顺你相续当中想要屈服的意识的话,就永远走不出旷野,绝对走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战胜它,从它的反方面去,越困、越累的时候就越要从意志上面去战胜,必须要走出去,必须要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间断地往下走,一直走下去。比如说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在沙漠当中缺水,而且烈日照射,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有生起退怯心,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他就走出沙漠,最后成功了。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三有轮回就像旷野一样,实际上是非常广大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如果随顺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疲厌的感觉,“不想修了”、“这个苦行修起来很麻烦”、“闻思很枯燥”等等,如果随顺这样的业惑烦恼的话,就永远不可能达到解脱。所以必须按照颂词当中讲的,“违时则消失”,必须要从它的违品方面,相反的方面去对治,从这个角度虽然出现很多痛苦,但是我必须要战胜你,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时候,总有一天修行决定会成功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昨天背了第二品,大家背得非常好,确实练了之后根本就不一样的,四个组都背得非常圆满。当时听的时候自己的心中就很高兴,非常欢喜,平时自己精进地背诵,然后在诸佛菩萨面前做殊胜的供养,大家也知道所有的供养当中法供养是最为殊胜的,因此应该了解生起欢喜心。

 

以前我自己在上师面前考背诵的时候,也是很紧张,但是昨天道友在考的时候,确实有点体会,相续当中产生一种非常高兴的清净的随喜心。昨天第二品以上背得很圆满,每个组都训练得很整齐,这样的状态希望继续保持下去。平时大家一起精进地背诵,精进地训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背完了第一品、第二品也不要放下,每天在背之前也把前面的串习串习,不要忘记,这样就非常好。再过十天第三次考,考第三品,大家不要懈怠,每天抓紧的话到时就很轻松很欢喜。在我们这边圆满之后,到时在上师面前供养的时候肯定功德善根是无量无边的。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前面从贪嗔痴各自的本体方面宣讲了如何断除烦恼的方式,在了解断除障碍的方法的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还要断除它的所缘境,了解了所缘境不值得我们贪著,就能够帮助我们断除烦恼,所以这两品的内容是有关联的。

 

在这一品当中主要是生起厌离心,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对轮回产生了一个非常猛烈的厌离心的话,对轮回的总的果报或者分别的对境就不会产生贪执,没有贪执的话,缘贪执而产生的嗔恨心就不会有。所以这个方面也是一种断除烦恼的助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于修行者来讲,对整个轮回生起一种厌离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厌离心自己才愿意修法,没有厌离心自己也不愿意修持种种的苦行。因此在这个地方讲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帮助断除烦恼,一方面可以使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尤其是在发起菩提心之后还应该修持厌离心的主要根据,前面我们讲第六品的时候已经讲到了。

 

虽然这个方面如果单单按照小乘的观点来解释,或者按照厌离心方面来解释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总的科判是在发起菩提心之后如何修持菩萨行的方便,也就是说我们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当中,针对一些相续当中菩提心还不稳固的,烦恼还比较粗盛的,这样的话会障碍自己的菩萨行,因此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增长菩提心,以便能够更加圆满地修持菩萨行,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生起厌离心。

 

也就是说,这个是在发了菩提心的基础上,为了使菩提心进一步增长,进一步圆满,所以要修持厌离心,和刚刚开始修持厌离心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自己首先了解轮回的过患,然后发起一个想解脱的心,这个时候是单纯从厌离心讲,还没有生起菩提心。

 

这个地方讲的时候,大乘行者当中有了菩提心的苗芽了,有了这样初级的状态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调伏烦恼、生起厌离心的方便进一步地增加自己的菩提心。有这样一种不同的层次。因此在这一品当中主要是观察整个轮回不应该贪著、乐趣不应该贪著、断除种种业的道理。这些都是使人远离贪著欲财,这个“人”就是修行者,使修行者远离所贪著的轮回的总的圆满和分别的圆满,断除这些之后能够生起厌离心。也就是从断除烦恼的所缘境这个角度进行抉择的。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庚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分二:一、必须修习怖畏轮回之理由;二、如何生起厌离心。

 

要对轮回生起怖畏心,这是一个总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往下抉择。

 

辛一、必须修习怖畏轮回之理由:

 

轮回到底有什么过患?为什么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呢?这个也是有些人相续当中的疑惑。为了遣除这样的疑惑,圣天菩萨回答道:

 

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

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这里讲到了必须要生起厌离心的理由。从几个方面进行抉择的:首先要认识它的过患,认识过患之后必须要厌离。“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现在轮回众生所沉溺的环境是一个“大苦海”,而这样的大苦海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在这样纯苦自性的,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异生凡夫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必须要从这个当中获得解脱,这个是非常有必要抉择的。

 

前面也抉择过,这个地方再进一步抉择的时候,再进一步认识轮回的体性。因为现在的很多众生,好像是现在的生活环境等等比以前有一些发展,现在的很多众生享受到现代的科技,更不愿意生起出离心,更不愿意发起向道之心,所以对现在的众生来讲,更有必要抉择,更有必要在相续当中产生轮回是痛苦的自性,是应该出离的正知正念。

 

如果详细从颂词当中观察的话,首先第一个“于此大苦海”,也就是说整个轮回、世间完全都是充满痛苦的自性。进一步分别的话有苦苦、变苦、行苦三大苦,这三大苦遍满每个众生的相续,只要是有五蕴,最基本的行苦是肯定具足的,在行苦的基础上,或者具足变苦,或者再具足苦苦,因此在整个轮回当中全部都是痛苦的自性。轮回的自性就是纯粹的痛苦的自性,没办法远离的,从有顶直至地狱,恶趣、善趣都是痛苦的自性,充满了痛苦,只不过有些众生麻木了之后,没办法认识到。因此在这个颂文当中圣天菩萨提醒我们轮回的自性完全是苦海,没有一点安乐的。这个方面是抉择轮回的自性是“大苦海”。

 

那么像这样的苦海,它的范围有多大呢?这里说像这样的大苦海“毕竟无边际”,它是无量无边的,并不是像世间上的小湖泊一样有边有际,轮回是无边无际的自性。为什么没有边际呢?因为众生的业无边际,所以通过众生的业所牵引的轮回的痛苦也没办法达到边际。

 

因此前面两句话,第一句抉择轮回的自性是苦海,是痛苦的自性;第二句是抉择轮回是没有边际的。如果轮回有边际,痛苦有边际,我们现在也没有必要对它产生很大的畏怖心,因为它有边际的缘故,我们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出离,但是就是因为它没有边际,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自性,然后生起怖畏。因此第三句讲到“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没有智慧的愚者沉在轮回当中,怎么能不生起畏怖呢?肯定会生起畏怖的。

 

这个地方又讲到愚夫,就是因为他愚痴的缘故,首先不了解轮回的自性是痛苦,然后不了解它是无边无际的,不了解这样两种自性的时候,他一方面还不断地在轮回苦海当中沉浮,一方面还在不断地造漂泊轮回的业,因此称之为愚夫。这里讲愚夫就简别了很多圣者发愿,或者通过他们的自在力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愚夫沉在这样非常痛苦的轮回当中,怎么能够不生起畏怖呢?这就是必须要生起畏怖的理由。

 

我们有的时候如果不观察的话,就认为现在的人世间不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真的仔细观察三界的自性的话,就会知道整个轮回完全都是应该出离的自性。这个对现世的修行者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恒时地了解这个意义的话,就不会对轮回产生贪执,而发起勇猛向道之心。自己就不会再拖延修法的时间,也不会想自己再过几年,或者再过几十年,或者下一世再修法,因为了解了痛苦的自性,因为了解了它是无边际的,通过他自己的能力是根本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出离的,有这样一种前提的鞭策之下,就会抓紧现在的时间努力修法。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仙人他具足五通,有一天他想观察器世间的边际,然后运用他的神足朝一个方向快速地奔跑,讲记当中讲到他一步就可以超越一个世界。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他的神足力也是比较殊胜的,但是他抱着这样一种希望去观察器世间的边际的时候,没有看到边际就死去了。他不吃不喝地一直运用神足去奔驰,寿命用尽了还没有看到器世间的边,或者他劳累而死也有可能,不管怎么样,讲记当中讲他到中途就已经死了,但是我们不能理解为他真的已经跑到器世间的一半了,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他没有看到器世间的边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这个就说明器世间是没有边际的。

 

通过比喻可以说明,众生沉在轮回苦海当中,轮回苦海也是完全没有边际的,因此为什么不生起怖畏呢?绝对应该生起很大的怖畏心。这是必须要生起怖畏的理由。

 

既然了解了轮回如此的可怕,那么如何生起厌离心呢?具起生起厌离心的方法,前面一个颂词是总说,下面分别再详细抉择到底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怎么样生起厌离心。

 

有的时候在论典当中,厌离心和出离心是相同的,厌离心就是出离心,出离心就是厌离心。有的时候厌离心和出离心是不相同的,厌离心就是对轮回有一种厌烦的感觉,就好像处在世间的时候有一种厌烦,比如有的时候对家庭的厌烦,对社会的厌烦。出离心就是要思维我怎么样能够从这样的痛苦的环境中出离?方法是什么?如果分开讲的话,微细的差别就在这里。

 

比如说我们现在了解到轮回的痛苦之后,就觉得这个轮回确实没有意思了,这个时候生起一种厌离心,最后再进一步思维,我现在怎么样出离呢?必须要修持佛法,必须首先要离贪等等,这样的一种心态就叫出离心。所以有的时候这两者不相同,有的时候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一起讲也好,分开讲也好,都是可以的。这里出离心和厌离心这两者是合在一起讲的,没有从微细的地方进行区别。

 

辛二、(如何生起厌离心)分四:一、不应耽著韶华;二、随业烦恼而转故应当怖畏;三、教示努力断除生死轮回之因;四、断除为远离生死无需努力之争执。

 

壬一、不应耽著韶华: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虽然轮回是一种痛苦的体性,但是现在自己正处在青春美满的时候,不应该对轮回生起怖畏。这个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为了破除这样不好的想法,这个地方有必要进行抉择,不应该贪著韶华。

 

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

虽住此世间,现见如赛跑。

 

现在每一个众生如果是处在韶华时期,青春美满的时候,必定会流逝的,会过去的,这样的韶华时代一过去之后,“复又现于前”,什么“复又现于前”?衰老、死亡次第次第地就会显现在众生面前,“虽住此世间”现在虽然安住在韶华时期,但是这样的时间是会不断地更替的,“现见如赛跑”,谁在赛跑呢?参赛者有青春韶华,还有衰老,还有死亡,它们在一起赛跑。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呢?肯定是死亡。刚开始它们一起起跑的时候,也许韶华青春是跑在前面,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在中间的时候它就逐渐落后了,衰老就会领先,再跑一段时间之后,衰老也不行了,最后肯定是死亡第一个到达终点。

 

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言,我们可以知道,现在虽然处在韶华的时期,但是绝对会衰落的,这个是完全不可靠的,因此不应该贪著韶华。愚人就是因为在韶华时代会贪著妙欲,他认为在年轻的时候不应该修法,应该好好享受世间的五欲,享受世间的圆满,等享受得差不多了,自己逐渐衰老的时候再学佛,再出家,这样两边都抓到了。一方面抓到了轮回的享受,一方面最后又抓到了出世间的安乐。想法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很难以真实实现的。就是针对这样一种不好的观点,所以圣天菩萨在这个地方才给我们教导,不要贪著于韶华。

 

一方面来讲,韶华有它的圆满之处,比如在世间上来讲,处在青春的状态的时候,是充满了活力,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在世间上做很多事情都是得心应手,充满了安乐的。从世间的状态来讲是这样的,从出世间来讲也是这样的。正处在年轻时代的时候,相续当中的厌离心、信心容易发起来,种种听闻的智慧、思维的智慧、修学的智慧,处在年轻的状态的时候都很容易产生。年轻时代确实是修法的精华时期,如果我们现在正处在年轻的时候不好好修持,一旦拖到年老的时候,自己的气血也衰败了,风心也衰败了,也很容易产生种种的烦恼,这个时候想要修行,实际上自己的身体、智慧已经不堪能了。

 

所以从种种方面讲的时候,年轻时代确实有它的闪光点,但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应该舍弃的,什么是应该取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修行的路线。虽然世间的圆满是非常诱人的,但是从前面所抉择的道理可以了解这些都是无常的体性,这些都是欺惑性的,如果再依靠世间的五欲的话,只能使自己增长烦恼,增加堕落的时间。所以从世间方面讲不应该贪著,而应该利用年轻的时代好好修持正法,这就是非常殊胜的。

 

这里所抉择的主要是不要贪著于世间的圆满,不应该贪著于韶华,应该运用这个方面好好修行,千万不要想到以后再进行修持,这是不对的。

 

比喻当中讲到就好像榨芝麻的机轮一样,它没有自在的,不停地在旋转,不断旋转的时候机轮的很多部位在不停地轮换,说明它的无常性。同样的道理,一个人首先有青春韶华,然后有壮年、老年、还有死亡,死亡之后第二世又开始了,又开始出现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如是如是不断地轮转,在这样不断的轮转当中消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解脱机会,所以说不应该贪著。

 

这样的韶华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我们已经享受了很多次了,但是从结局来看,现在自己还是一个具缚凡夫,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还是非常深重的,所以不应该贪著这方面了,应该现在抓紧时间,下定决心,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修行正法。这是非常殊胜的教言。

 

还有俄巴活佛有一种解释方法,“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单单是从韶华这个角度解释,这一世的韶华逝落了,第二世的韶华又现前了,第二世的韶华逝落之后,第三世的又现前了,“虽住此世间”,我们虽然住在整个轮回当中不断显现韶华的时期,但是“现见如赛跑”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恒常性的。所以他教导从这个方面应该引起一种深思,从这个角度应该发起一种修行的决心。这个方面对我们来讲确实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是对现在的人来讲,如果我们没有抓紧现在的时间,年轻的时候好好地修法的话,等到以后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或者再拖到后世的时候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后面几个颂词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抉择。这些颂词主要是提到不要再拖延时间,应该抓紧现在的时间好好修持。

 

壬二、随业烦恼而转故应当怖畏:

 

有些人就这样想,反正存在后世的,既然存在后世的话我就没什么可怖畏的。这种想法从相信前后世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正见,但是他从有后世的方面推迟修法的机缘,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应该呵斥的。

 

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

随他转无畏,岂成有慧者。

 

虽然后世一个接一个地会现前,但是有没有把握在三有当中自在的驾驭呢?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把握的。“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在整个三界轮回当中,你不可能随自己的意愿,想要到哪个地方去就到哪个地方去,这个方面是你自己没有能力的。那么谁在操纵这样的趋势呢?“随他转”,“他”就是业和烦恼,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转到哪一道,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决定的,完全都是跟随自己相续当中所存在的烦恼的深度,或者所造善业和恶业的状态,通过这个方面来决定的,所以是“随他转”的。既然自己是没有自在随他转,在三有当中怎么可能没有畏惧呢?如果这样都没有畏惧的话,“岂成有慧者”?肯定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应该从这方面详细进行观察。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有后世,相信有轮回,但是在相信有轮回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实际上这个地方讲到的“随他转”就是它的核心,科判当中所讲的随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就是它的核心。所以我们现在既然已经了解是跟随业和烦恼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应该了解取舍善恶业的体性,应该了解好好修持正法的殊胜因缘。

 

“三有”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包括所有的五道或者六道。在三界当中不能随愿而往,一切众生不可能随着自己的心愿,如果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愿的话,我现在这一世死了,下一世一定要转到有佛法的地方,听闻佛法,进行修行,有这样的希望也可以,但实际上这样的希望有时候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必须要跟随自己相续当中的业,尤其是造了什么样的业就决定自己下一世转到什么地方去,这样抉择的时候,怎么可能对三有没有畏怖呢?说因为有后世的缘故,我现在不需要畏怖,现在不需要修法,如果这样抉择的话,就根本没有任何实义了,所以这个地方说“岂成有慧者”?

 

比喻当中讲到河里漂浮的浮木,它是没有什么自在的,它想要到哪个地方去,它是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的,只能跟随河流漂着。河流就比喻成我们的业和烦恼,我们就是漂流在河里的浮木,我们下一世漂到什么地方,是转到恶趣?是转生善趣?是转生天人?不是根据自己相续的分别念而转的,而是跟随自己的业,跟随自己的烦恼转的。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要决定后世的去处,必须要认识到它的方向,然后修行对治性。

 

虽然通过善业可以转生到善趣,但是作为修行者来讲,并不是以转生善趣作为他的目标的,应该是以解脱作为他的目标,既然是以解脱作为目标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应该好好地发起厌离心,发起菩提心,修持种种的善法,才能在下一世当中值遇佛法,修持佛法,有这样一种机缘。否则,现在没有好好对治,下一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利根者,也不可能有真正值遇佛法的机缘。因此从这个角度应该生起怖畏。

 

壬三、教示努力断除生死轮回之因:

 

在今生,现在具有方便自在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修持远离轮回的因,抓紧现在殊胜的人身,千万不要拖到以后。

 

有些人讲不管怎么样,以后肯定是有解脱的机缘的,既然这样,现在我就好好地享受。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修行人当中,不管是在家人或者是出家人,这样的观点或者明显或者隐藏的方式肯定是具足的。为什么现在没办法精进修持呢?就是因为相续当中隐隐约约或者模模糊糊有这样一种观念在里面,想着现在我已经和佛法结缘了,不管怎么样,通过这样结缘的善根肯定以后会成熟,会解脱的,现在何必这么辛苦去修苦行呢?何必现在去断除很多家庭的美满、世间的欲乐而去好好修行呢?没有必要。

 

有这样一种看法的缘故,专门针对这样的看法进行破斥。破斥完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颂词反观自己的内心,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就通过这样的法义来进行对治,对治好之后,现在就应该好好修法,千万不要等到以后再修法。

 

未来无有际,常时为异生,

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

 

“未来无有际,常时为异生”如果现在没有好好修持,断除业惑烦恼的话,通过现在的业惑烦恼所牵引的未来的轮回是没有边际的。“常时为异生”如果自己在轮回当中没有边际的漂荡的话,肯定他的身份是“异生”,也就是凡夫,常时都是以凡夫的身份在轮回当中流转。这样以凡夫的身份流转的时候有什么过患呢?凡夫在轮回当中流转是烦恼自在的,他不可能是出世间法自在的,通过烦恼所左右的话,又引发新的业,通过这样的业又会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从这样产生过患。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没有断除业的边际的话,以后肯定还是无有边际的在轮回当中漂荡。

 

打个比喻讲,“如汝过去世”,不需要通过其他的比喻,就像我们自己的过去世。我们流转到现在就是因为前世没有修持远离轮回的因,没有好好去修持对治性。因为现在我们是轮回的众生就可以推知前世我们没有好好修行,前世没有修持因又推到再前世还是没有好好修行,就是因为这样一拖再拖,认为自然而然可以解脱的缘故,所以我们流转到现在,已经没办法看到它的边际了。

 

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转的,到底有多长时间了,都不是用劫可以计算的了。所以可以说很长很长无有边际,流转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难道还没有生起厌离心吗?这个轮回的痛苦是不是还没有受够呢?是不是后世还想转到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受很多痛苦呢?真正从内心当中思维的时候,应该足够了,应该对这个生起厌离了。

 

想想轮回当中所受的痛苦,地狱当中的痛苦,饿鬼当中的痛苦,旁生当中的痛苦等等,很多很多痛苦我们通过《前行》等等殊胜的论典一思维的时候,每一种痛苦都是难以忍受的。以前我们已经忍受了很多次了,只不过现在没办法回忆而已,如果真正能够回忆我们在地狱、饿鬼当中受的痛苦,能够回忆一次的话,相续当中的出离心、厌离心绝对是没办法阻挡就可以产生的。

 

我们现在没办法回忆怎么办呢?只有依靠佛经论典当中所阐述的轮回当中的痛苦去忆念,从这个角度生起怖畏心。这个地方颂词所讲的意思,就像以前我们修持不好流转到现在,现在不修持肯定以后还是会这样流转无数世的。“理应勿复尔”,按道理来讲,有智慧的人不要再重复以前的把戏了,轮回的戏在现在这个时候应该终止,不应该再演下去。

 

这个颂词主要是教导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修法的意思,不要再等到后世。因为越等到后世,串习力就越强,越难以断除。从比喻当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男人,经常和其他人的妻女做不净行,他的朋友劝告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马上停止这样的行为。”他说:“我也知道这个是不对的,我以后肯定会断,现在肯定断不了。”他的朋友就说:“你现在如果不断的话,以后更难断。你的恶习越来越加深就更难断了。”他就不听,果然一生当中都没有断除。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如果把对治恶业的正法往后拖的话,越往后拖,恶业的力量越大,越难以断除。就像比喻当中所讲的这个男子一样,他虽然认识到这个,但是没有下决心去断除,所以他以后就越来越难断除。他这一世喜欢做邪淫,可以推知他上一世肯定是有这个因的,今生他又在不断地串习前世的习气,后世肯定又转世成这样同类习气的人,这样观察下去的话,就永远没有断除的机会。只要不产生对治性永远没有断除的机会。

 

我们现在也是通过三世来观察的话,以前我们没有修持佛法,现在成了可怜的众生,现在没有修习佛法,以后再会成为可怜的众生,通过这样一世一世的因传递下去,就永远不可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导,认识到这个道理,不应该太拖了。很多对治的事情,我们虽然想到以后要修,以后要对治,但是往往成了一种借口,不应该成为一种借口,应该从现在就好好修行。慢慢从自己最猛厉的烦恼开始断除,修它的对治,有了对治性之后,它的力量就会间断,间断之后就容易产生殊胜的智慧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今生当中斩断它的边际。

 

我们在讨论教法的时候,我自己有的时候也喜欢观察,到底我们凡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转的?到底我们已经流转多少世了?有没有一个开始?有的时候喜欢观察这个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认为是需要观察的,有的时候认为不需要观察,为什么呢?因为针对有些人的根性来讲,他一定要搞清楚到底众生是怎么流转的,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他就认为既然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这样一个心,我们就应该从那个地方开始断除,断除之后,最初的时候没有了,后面就没有它的自性了。有些众生喜欢从这个角度观察,如果从这个方面能够产生定解,对修法有帮助的话也可以。

 

当然有的时候再抉择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观察的,我们怎么成为凡夫的,没有必要观察,现在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再这样下去是不对的,应该从这个时候间断。间断的方法我们是有的,比如说修空性、修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只要现前一种道,比如说现前小乘的罗汉果,现前缘觉的罗汉果,现前菩萨果,或者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哪种方法, 一现前果的时候,当即就斩断轮回。你不必要观察我是从哪来的,比如说一个人中了毒箭的时候,他不去医治,而是说这个毒箭是谁射的,箭是谁做的,毒从哪来的,箭杆上的竹子是哪产的,这样一个一个观察没有必要,马上好好把箭拔出来,马上去治病是最好的。

 

所以现在我们对观察自己到底从什么地方开始产生的,有的时候觉得没有很大的必要。实际上佛菩萨在显教的经论当中根本就没提到,他只是说无有边际,没有开始。这样宣讲的时候就阻止我们去观察那个,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很大必要。佛菩萨就是宣讲怎么样把你这个烦恼的根本就在今生当中,就在现在断除。断除之后你有智慧的时候再去观察,慢慢去观察,你有了殊胜的无漏的智慧就通过你的宿命通去观察,以前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轮回的,那个时候观察就可以的。现在好好地观察你的烦恼,好好观察空性的体相,这才是最应该做的,而且是最殊胜的方便。

 

比如说一个种子,要观察它的前面是观察不到的,肯定是它的因,但是要使这个种子再不发芽,马上把它投入火里烧毁,这个时候它肯定再不会发芽了,它在这个时候就终止了。所以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了这么长时间,要好好观察一下现在的五蕴,现在的空性的道理,观察好之后,就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获得殊胜的解脱。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癸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分三:一、对骂者应当修忍;二、对压伏卑弱者的嗔恚不应敬重;三、思维修忍功德应生欢喜。

 

子一、对骂者应当修忍:

 

有些人会想,有些时候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遭到别人的辱骂,或者受到别人的伤害,有些时候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调伏?这个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没有遇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安安静静地听闻、背书,思维修法,但是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麻烦出来了,有一个人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或者当着很多人的面谩骂自己,或者和自己争吵,这样的事情一发生之后,自己的心就不寂静了,安住不下来,没办法进行正常的修行活动。如何调伏呢?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

若于忍作障,有谁愚同彼。

 

这里虽然没有直接针对他提出的问题作回答,但是实际上在颂词当中所讲的意义已经作了非常圆满的答复了。别人辱骂的语言,或者给自己所找的种种麻烦,它的自性是不具备损害的能力的,虽然我们听到的时候使自己的修行波动了,这并不是从实实在在的外在的语言或者行为引发的,而完全是在自己的心中,完全是自己如何观待的问题。如果自己修习了忍辱,处在安忍的状态,这样的语言和行为不仅仅不能对自己作伤害,而且还能转为道用,积累很大的福德。如果不能够安忍,自己生起嗔心,这样的语言行为就会障碍自己,一方面障碍自己当时的修法,一方面障碍自己以后的修法。所以从这个角度强调对以辱骂自己为主的种种怨敌的行为应该认识到它的本性,应该修安忍。这个颂词主要所抉择的内容就是这样的。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如果说通过安忍,无有劬劳,不需要任何勤作就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依靠。“若于忍作障”,反过来讲,如果你对修习安忍作障,这个障碍是什么呢?生起嗔恨心打击别人,如果这样对修习安忍的怨敌作障碍的话,就是一个愚痴者,“有谁愚同彼”,完全没有像这样的愚者,因为怨敌实际上是把大福德送到你的门前,送到你的相续当中,但是你根本不要这个大福德,拒绝接受,然后通过打骂怨敌的方式毁坏了福德,完全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前面也讲过,布施、持戒都是比较容易修持的,安忍是比较困难的,在《入行论》当中讲最难行的苦行就是安忍,到底是如何去理解呢?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认为前后是不是有矛盾?实际上是没有矛盾的,从修行简便或者难行的角度来讲,确实布施和持戒观待于安忍来讲,前面两者是易行的,安忍是难行的,但是从能得大福德这个角度来讲,布施和持戒没办法超过安忍。比如说通过安忍所得到的功德,必须要很长时间的布施,很长时间的持戒,通过种种苦行方便之后,也许才能达到安忍的功德。而安忍不是这样的,安忍就是安住在很短的时间当中,比如说怨敌对自己谩骂的时候,或者对自己打击的时候,自己能够处在安忍的状态,不生嗔心,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当中,前面布施、持戒所不能圆满的资粮,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就圆满了。所以从“能得大福德”的角度来讲,它是“无劬劳”的。

 

虽然从修持安忍度的本身来讲,它是很困难的,很难行持,但是从“能得大福德”来讲它确实是“无劬劳”,观待布施持戒来讲,它在很快的时间当中就能获得如是的大福德。尤其是安忍是直接对治嗔恨心的,嗔恨心的过患可以毁坏布施和持戒的善根,但是不能毁坏安忍的善根。在《入中论》等大乘经典中讲,为什么安忍的功德非常殊胜呢?就是因为安忍的功德直接对治嗔恨,嗔恨能够毁坏布施和持戒,不能毁坏安忍的善根。如果你们能够修持安忍,能够经常处在安忍的状态的话,不但不失毁以前布施和持戒的善根功德,而且还可以不断增上,还可以获得安忍的善根。

 

所以通过安忍,无有劬劳能够获得大福德,这样的大福德实际上是通过怨敌而获得的,如果你根本没有怨敌,一生当中平平安安的,你在一生当中一次都没有修习过安忍,那么通过安忍而获得的福德善根你根本少许没有产生过。为什么很多修行者发愿应该在值遇怨敌的时候要好好安忍,有经典当中讲很多净土当中的菩萨很羡慕五浊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众生有安忍的对境,有很多恶人。在净土当中每一个人相续都很调柔,根本不可能对别人产生一刹那的损害心,所以他们就没有办法从忍怨敌这个苦行方面修行安忍,而在像南赡部洲这样的业力之地,有很多很多相续当中具足恶念的人,有很多修习安忍的顺缘。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运用这个窍诀,能够把它转为道用,就能帮助自己积累无数的善根,无数劫的善根通过安忍可以提前圆满。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修法。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就是“大福德”,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很多真正的大福德可以获得。

 

“若于忍作障”,怨敌现前了,对境现前了,你没有如法地安忍,反而打击怨敌,对谩骂者以嗔心的方式进行回骂等,这样你就实际上把自己的“大福德”已经毁坏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完全是一个愚痴的人。比如说一个非常贫穷的人,他身外无有一点财产,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富翁,把很多衣服、资具恭恭敬敬地送给他,想给他受用,但是这个贫穷的愚夫生起了嗔恨心,不接受,然后把这个富翁打一顿,或者把这些东西毁坏,别人说这就是个愚者,有智慧的人肯定会批评他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怨敌就会把很多大福德拱手相让,使你相续当中获得大福德,那么面对这个大福德的时候,自己没有认识到,然后通过嗔恨心的方法,把它消灭了,这个时候确确实实是愚者。尤其是在佛菩萨看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应该呵斥的对象。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应该了解,好好修持忍辱。

 

在比喻当中讲到有一对夫妻,丈夫生了很严重的病,很长时间都没有痊愈,而且非常痛苦,他的妻子想使他获得安乐,就把他杀死了。这样的行为完全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在讲记当中也分析了,这样的生病虽然看起来是很严重的,很痛苦的,但是不决定他一定会死,也许好好治疗之后他还有活着的希望。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一个角度,通过生病的因缘,可以清净他相续当中的很多罪业,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愚痴的妻子不了解这些道理,就从非常浅显的目光出发把丈夫杀死,当然是一种愚者的行为。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通过修持安忍,怨敌不一定就完全成为你真正的障碍,你能够转为道用就可以获得大福德。就像这个丈夫一样,他虽然病得很重,但是不一定马上就死,所以怨敌也不一定真正成为自己修法的障碍。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生病可以清净他相续当中的罪业,同样通过修持安忍也可以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罪业;生病痊愈之后还可以享受安乐的生活,同样的道理通过安忍所积累的善根,他下世当中也可以积累很多很多福德。

 

比如说世间上的人都非常希望自己长得好看、端严,而拼命在自己身体上装饰很多衣服,或者在面容上作很多修饰,实际上如果自己真的很丑的话,再怎么修饰也没有用,而真正它的根本因通过修持安忍,绝对下一世当中就会变成非常端严的众生。众生所要获得的安乐果通过修安忍就可以如是获得,所以应该修安忍,应该对骂者、打者、对自己作障碍者努力地安忍。

 

子二、对压伏卑弱者的嗔恚不应敬重:

 

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

嗔唯凌羸弱,汝何敬重彼。

 

“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嗔恨心有一种特性,它只会欺负羸弱者,当面对比较有强大势力的人,比如说国王、地方豪强等等这样的对境现前的时候,国王或者大臣等等对自己作种种伤害谩骂的时候,很难产生嗔恨心。

 

这和前面讲的是不是矛盾呢?前面讲了有能力生嗔和无能力生嗔两种情况,无能力生嗔主要是自己没有能力,别人欺负自己的时候自己有可能产生嗔心。这里讲“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自己这个时候处在无有能力的状态。“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这里主要是对大多数众生的心态来讲,大多数众生面对强力者的时候,相续当中生起嗔心的机会不是很多,产生畏惧、产生恐怖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平时在路上遇到强盗的时候,很多时候自己都是产生畏惧的,真正那个时候产生嗔心的人非常少。或者在一个公司当中,下属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果顶头上司欺负你的时候,也是恐惧、陪笑脸等等,很多是这样的,真正生起嗔心对着干的不是很多。前面那个颂词所讲到的意思是假使无能而生嗔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颂词是针对很多众生相续当中的真实状态,嗔恨心有这样一种特色。

 

对于嗔恨心的这种特色,“汝何敬重彼”?你没有必要去敬重这样一种欺软怕恶的懦夫。为什么这个地方讲“敬重”呢?有的时候我们从自己的相续当中讲,虽然认识到嗔心是不好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把它当作佛一样的对境去敬重它,但这个地方“敬重”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牢牢把它抓住不放,把嗔心看得很重,自己的身体一旦受到损害,马上就很容易产生嗔心,实际上是很爱重这个嗔心的,虽然自己也许从表面上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嗔心很爱重,但是从自己心态、行为的表现,实际上还是很重视嗔心的,很喜欢保护它,很喜欢让它生起。从这个方面讲还是一种重视的状态。

 

既然嗔心有这样一种特法,我们不应该去敬重它,那么如何去对治呢?讲记当中讲到,嗔心有一个弱点,对强力者不敢产生的。我们应该按照《入行论》第六品当中所讲的窍诀,为什么不应该产生嗔心呢?因为我们所欺负的对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弱小的,但是因为它有靠山的缘故,我们不敢去欺负它。比如说国王手下的大臣,虽然从他的身体方面讲很弱,一个人都可以把他打死,但是不敢打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的靠山是国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不敢生起嗔心。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对这些弱小者,我们应该把他看成是很强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一个小孩子、残废者,或者是一个各方面都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有非常非常强硬的靠山。两大靠山我们是不敢惹的,第一个靠山是佛陀,《入行论》当中讲到,佛陀恒时对一切众生爱护像儿子一样,如果你对他的爱子作了伤害、打击,佛陀绝对不高兴。不仅仅是佛陀,菩萨、还有很多金刚上师,一切住持教法的善知识、智者,对你生起嗔心去伤害别人绝对是不欢喜的,他们不欢喜的话,你就不能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第二个靠山就是地狱刽子手,为什么地狱当中的狱卒是弱者的靠山呢?我们现在针对弱者生起嗔心,打击了他,通过这个恶业我们堕入地狱,堕地狱的时候这些狱卒就拼命地折磨自己,就好像这些弱者的亲友,我打了这个弱者,这个弱者又喊他的亲友来打我。今世的时候我去欺负了这些弱者,看起来他是没办法还手的,但是通过这个方面造恶业下了地狱之后,那些狱卒就是他的亲友,拼命地折磨自己。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是佛陀不欢喜,一个是地狱的罪业使自己受苦的缘故,根本就不能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弱者作为一个真实的弱者来看待,否则就是自己的愚痴了。因此对治的方法就是经常思维这个,经常思维佛陀,经常思维地狱的果报,经常思维业因果的话肯定是不会产生很粗重的嗔恨心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国王率领眷属去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作战,在边境的时候,国王就召集他的眷属询问他们用什么方法去打击别人。一个勇士就说直攻王宫,消灭敌人。还有一个人说在边境上消灭敌人,和边防军作战,也是比较勇敢的。还有一个人说打仗不敢去,一旦攻入了敌人的城堡,把王宫占领之后,他就去收拾妇女,用鞭子打她们,国王一听就很不高兴,这是一种懦夫的行为,国王就把他开除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嗔恨心就和这个懦夫是一样的,对强大的敌人不敢惹,对弱者就经常去欺负,就像第三个所谓的“勇士”一样,他和边境上的边防军也不敢打,和王宫的高手也不敢打,单单是打妇女,欺软怕硬的特法很明显。嗔恨心有这样一种特色,所以我们认识到之后需要通过很多方法把它从相续当中赶出去,不要让它住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就像国王把这个“勇士”开除一样。

 

子三、思维修忍功德应生欢喜:

 

有些人会这样想,当然修安忍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讲是非常有功德的,而且有必要,通过前面的分析都了解了,但是在自己修安忍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别人的欺负,认为自己没有气魄,认为自己是女人等等,这样讥毁的语言自己没办法忍受,所以不由自主产生嗔恨心了。确实有这种情况,针对现在的修行者来讲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前面讲过了,自己的面子挂不住,或者遭到别人的讽刺挖苦的时候,就没办法坚持自己的殊胜行。针对这样的弱点,圣天菩萨是如何教导的呢?

 

若于嗔处忍,能生诸修德,

于德处云畏,汝唯是愚夫。

 

如果对生嗔心的对境安忍的话,能够产生“修德”,就是修习安忍的功德,在讲记当中讲到慈法八德,对别人不产生嗔恨心,生起慈心可以产生八种功德。“于德处云畏”对通过安忍产生的功德产生畏惧心,不敢修持安忍的话,“汝唯是愚夫”,不是智者,因为不了解因果的规律,对因果的规律没有真实生起诚信。

 

如何没对因果生起诚信呢?就是不了解修持安忍的功德和生起嗔心的过失,而单单随顺于世间上一些人的恶习。世间上的一些恶习认为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就必须要去还击,否则的话自己就没有脾气,就不是一个男子汉,有这样一种观点。被这样的观点所诱惑的人,往往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不顾一切去报仇。但是这个地方圣天菩萨说,我们要了解因果,跟随世俗是不可能获得出世间的果位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成为凡夫,就是因为以前在无数次当中完全都是跟随了世俗的习惯,没有跟随佛陀出世的圣道去修行。跟随了世俗的习惯去做了之后,所引发的结果单单都是痛苦, 所以没有必要去跟随,如果去跟随的话,完全都是愚夫。

 

“于德处云畏”,他本身是想要修持安忍的,但是怕别人对自己修持安忍这种行为看不起,讥讽、嘲笑,所以不敢对有功德的安忍修习,而生起畏惧心,这方面是不对的。

 

安忍能够生功德方面,前面已经做了抉择,这个颂词所讲的内容是让我们明了因果不虚的道理,我们在取舍因果的时候,不要看别人是怎么想的,不要看别人的面子,应该好好跟随佛陀的教义去实行。这是非常关键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当中也是这样做过教诲,他说即使是整个大地遍满了恶人,自己也不要舍弃自己的高尚行为。这方面的金刚语确实加持力是无量的。现在对我们来讲,整个大地已经遍满了这样的恶劣者,不信因果的人,造作各种恶业的人,我们处在这样一种环境的时候,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言去做,不管别人如何行持非法行,但是我自己来讲,必须要坚持上师给我教导的殊胜的善法,修持安忍也好,修持清净的戒律也好,必须要坚持修持种种的善法。不能跟随世间人,跟随他们只有堕落的,没办法解脱。

 

这个颂词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要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通过抉择观察好的善法我一定要去实行,这个地方就以安忍作为例子来宣讲。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男子生在比较高贵的家族当中,他恒时好心好意对待别人,做很多善事,但是他对因果方面的道理不是很通达,所以引发了他后面的不安忍。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碰到一群无赖想和他打架,但是因为他平时相续当中有这样的观念,不能做打架这样不好的行为,所以他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理睬他们,但是他走出去几步之后,后面的人就嘲笑他,说这个人一点脾气都没有,根本不是一个男子汉,和女人一样等等。听到这些谩骂的时候他就不行了,脸上挂不住了,内心也没办法忍受了,他就拔出刀剑来和别人打架。

 

这个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现在我们也是生在一个高贵的种姓当中,我们是佛陀家族的种姓,我们的父亲是佛陀,我们的兄弟是登地菩萨,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是我们家族当中的兄长,佛陀当然是圆满了一切功德的,我们的菩萨哥哥们也是在不断地行持善法,不断地坚持高尚的行为,我们生在这样非常高贵的家族中,通过上师善知识的教导,了解了应该以慈悲心对待别人。

 

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对因果的道理没有好好取舍,没有好好抉择,有的时候没有分清楚什么是好的因好的果,哪些是不好的因不好的果,在受到世间上的人的讥毁、辱骂或者看不起等等的时候,自己就随顺了世间的因果,随顺了嗔心,选择了通过嗔心去对付别人,就走了歧路,这个时候就没有按照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修习安忍。往往在遇到别人挑衅的时候,没办法安忍而做出了伤害众生的行为,就和这个男子一样,他本身种姓比较高贵,平时也是修持很多善法,但后面经不起别人的谩骂而失坏了他的善行。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现在没有对因果方面生起坚定的决心去好好取舍,而跟随了世俗当中的恶劣因果的话,绝对会失坏、玷污自己种姓的意义的。因为像地上菩萨、佛陀,还有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他们的行为都是非常清净的。我们是他们家族的成员,如果做出了失坏家族事业的行为的话,绝对是不应理的。从这个角度应该好好思维取舍。

 

癸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有些人会想: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自己具足压伏别人谩骂欺负的能力,一旦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嗔恨心,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应该如何对治呢?

 

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

故思自作恶,受侮尤善哉。

 

圣天菩萨从这个地方对这些人作了教诲,也是对我们自己作了殊胜的教诲,因为自己的相续当中毕竟还是有这样的习气存在的。这样的习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首先学习好之后就有了对治的方法,一旦有这样的习气出来的时候,就通过这样殊胜的道理对治。

 

“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外在的侮辱和轻毁实际上是无量无边的,尤其是从内心的状态来讲,自己相续当中受到侮毁的习气非常多,显现在外边也是无量无际的,因此你把一个灭尽之后还有第二个,第二个灭尽之后还有第三个,而且你在灭尽这一个的时候,这个坏习气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相续当中,它又会不断地生长。从这样的角度来讲,它绝对是一个恶性循环,没办法灭尽的。

 

我们如果从外在去抉择,一个怨敌不是单单的一个人,他有他的亲属、好朋友,很多很多,你和一个人结了怨,你把他一个人杀死了,实际上就得罪了他所有的亲朋好友。比如说他有十人亲人,你杀了他一个,就同时和十个人结下了仇。你再把这十个人杀了,他们每个人还有他们的亲友,这样一个一个灭的话,绝对是灭不尽的。所以从外在的角度是没办法灭尽的。

 

而从内在的习气来讲,通过嗔恨心把别人杀死了,或者造罪业,以后受到侮辱的习气又种到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去了,阿赖耶识又会重新显现。所以这样的话,绝对是一种没有边际的法,根本没办法灭尽。

 

所以从外在也好,从内在也好,从方方面面讲的时候,圣天菩萨讲“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呢?从历史上到现在,找不到任何一个人把怨敌完全消灭的。而且即使说你在今生当中能把所有的怨敌灭毁,但是你在他世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绝对不可能有了。因为因果是绝对不虚的,你今世当中造了这么多恶业,在后世当中绝对没有这样大的威力了,肯定会到恶趣当中受很多的痛苦,而且一旦转生为人,通过今生当中的傲慢、生嗔心的过失,下世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卑劣者,所以在后世当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信仰因果,信仰前后世的,谁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圣天菩萨一下就指出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怨敌灭尽,而生于他世。

 

“故思自作恶,受侮尤善哉”,所以应该思维,与其自作灭尽别人的恶业,还不如在受到别人侮毁的时候修忍辱,受辱,这个就是“尤善哉”。圣天菩萨从两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是不修的过失,一方面是修持的功德。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知道确确实实没有一点理由我们可以产生嗔恨心,完全没有。这是圣天菩萨从很深的角度给我们作的教诲,这样的颂词一旦了解,一旦能够从内心当中真正生起这样的见解的时候,就会大大地减少自己生起嗔心的机会。

 

比喻当中讲到了水车的比喻,只要是水在不断地冲击的时候,水车就会不断地旋转,没有停止的时候,没有结尾的时候。水车是一个圆形的东西,开头和结尾没办法区分。通过水车没有结尾,或者不断旋转的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说明颂词当中所讲到的,没办法灭尽怨敌而生于他世。也就是说现在自己看起来是消灭了一个怨敌,但实际上怨敌会不断地显现,根本没有一个结束的时候,只要你没有灭尽通过嗔心去伤害别人的业,这样的怨敌是源源不断会产生的。就像水流没有停止冲击水车,水车不会停止一样,只要自己的业有的时候,肯定会显现不断的怨敌,没办法灭尽的。能够灭尽的方法是什么呢?能够灭尽的方法不能跟随世俗道,必须要跟随佛陀所开示的方法,就是修安忍,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

 

好好修安忍就能够灭尽怨敌,在很多大乘的论典当中就是这样讲的。大乘菩萨找不到一个怨敌,虽然他在修慈悲心之前,也许在世间有很多怨敌,但是他在进入佛门,内心当中一发起菩提心之后,他把每一个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亲友,就在那一刹那,他所有的怨敌全部消失了,一个都找不到了。这个就是佛法的殊胜之处。他不在外在灭尽,他就在内心当中灭尽。内心当中的恶行一灭尽,持戒度就圆满,《入行论》当中就是这样进行的抉择。像这样的很多甚深的教义,真的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的话,确确实实是受用无穷的。

 

以上讲到了灭除现行的比较粗大的贪嗔痴的道理,通过很多殊胜的理论作了抉择。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庚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如果真正要灭尽烦恼的种子必须要修持空性。前面讲了很多对治贪嗔痴的方法,那么有没有一个彻底究竟的对治方法呢?圣天菩萨讲,肯定是有的。

 

若谁能真知,内识住等相,

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

 

这是从最究竟的角度讲如何彻底灭尽烦恼。“若谁能真知”不管是任何一个人,如果真正能知道自己内识当中的“住等相”,也就是生住灭等等,“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如果产生了这样殊胜的智慧,烦恼在自己相续当中是绝对不能长住的。也许它可以产生,但是它不会像凡夫位的时候一样不断地滋长,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了解了“内识住等相”。也就是说,自己的识是一种有为法,它有生、有住、有灭。既然有生住灭的体相,它就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完全都是无常,一切无常的法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存在。

 

既然这样的话,通过这样类似于生住灭的现象,我们了解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呢?嗔恨心,或者贪心,或者痴心正在产生的时候,处在产生状态的时候,它因为本身有产生的因缘,有住的过程、灭的过程的缘故,贪嗔痴正在产生的同时绝对没有自相,也就是说它不是心的本性,只是心的一种外相而已,只是外面所显现的一种影像而已,根本没有真实的体相。心的真实的体相是什么呢?也就是灭尽了贪嗔痴、生住灭的本性,在中观当中讲就是心的空性,在三转F轮当中讲就是心的光明,密宗当中讲就是自然本智。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认为贪嗔痴等现相灭尽之后还有一个识存在,还有一个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的识存在,实际上是没有的。识的本性,它自己也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体性,没有一个实有的体性。通过这样观察的时候,只要从内心当中了解了空性的真如体性,就可以从根本上断除贪嗔痴的生起,或者可以迅速地趣于寂灭。

 

当然如果真正修行到位的时候,或者是登地之后,这样粗大的贪嗔痴是不可能产生的,虽然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种子存在,因为在八地的时候才会灭尽烦恼障的种子,一地到七地之间种子习气还在,但我们不能说初地菩萨没有证悟空性,也就是说在初地菩萨入定位的时候完全都是现见法性的自相,他出定位的时候,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圆满资粮的缘故,他没办法长时间安住在禅定当中,他必须出定积累资粮。

 

出定积累资粮的时候,以前相续当中的烦恼还会显现成外在的二取的形象,种种的心识、分别还有的,但是像这样的分别绝对不会有贪嗔痴等烦恼,就是因为他灭尽了非理作意。他虽然有外境可以现前,比如说在菩萨面前,一个女人可以现前,他相续当中烦恼的种子也还在,但是非理作意没有了,他不会想这个女人是很好看的,这个女人是应该贪的,这样的非理作意通过他现见法界的自相之后不会再产生,所以菩萨相续当中虽然有烦恼的种子,也有外境现前,但是不可能产生贪嗔烦恼,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一般的凡夫人,他有烦恼障的种子,而且有外境,而且有非理作意,这三者一聚合的时候决定会产生烦恼,因此我们要断除非理作意也需要通过安住识无相的贪嗔痴,一切法无自相的体性,安住在这个的时候,非理作意不会产生,因为贪心、嗔心本身就无自在的,本身就是空性的,只不过是识的一种变化而已,这个时候我们就逐渐逐渐在相似地断除非理作意了。通过这样的空性见解抉择的时候,虽然不会像初地菩萨那样彻底灭尽,但是比较粗大的非理作意通过这样的空性智慧就能压伏。这个时候对我们的修行就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这是从断除烦恼种子方面,从了解贪心、嗔心、痴心三毒的根本,了解它的自相来断除它的种子。现在在凡夫位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必须要思维,必须要相似地修,然后在地上菩萨现见空性的时候,出定位虽然有心识,但是由于有空性智慧摄持,根本不会产生粗大的执著。这样不断不断修持到八地的时候,相续当中烦恼障的种子彻底灭尽,非常非常清净。到佛地的时候,所有的障碍完全清净,那个时候连烦恼障的种子习气都不会再存在,就是最极为清净的果位。

 

比喻中讲到,要断除一棵毒树的话必须从根本上断除。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贪嗔痴无自相,从空性的角度直接去对治,效果是绝对非常非常殊胜的。这里只是略说而已,广说是在第九品以后,在讲胜义谛的时候就讲到在胜义谛的位置上如何不存在种种心识,种种的我,种种的色法,它的根据是什么?讲得很详细。一个一个给我们抉择,就像前面我们所学的不应生贪、不应生嗔、不应生痴等等,或者一切都是无常的理论一样,非常详细地一个一个打破我们相续当中的实执。

 

现在我们学到这里,通过圣天菩萨的理论抉择的时候,确实就是不应该生嗔心,就是应该断除贪心,一切诸法就是痛苦的,完全都能够通过金刚句产生定解。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了后面胜义谛的理论之后,通过圣天菩萨所开示的一个一个修持空性的道理的时候,我们绝对产生定解,这个“我”就是没有的,一切实执法就是不存在的,一切诸法就是空性的,这样的定解决定会产生,这样的定解产生之后,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的前相决定会具足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修行的话,烦恼决定不会再长期安住。这方面是非常殊胜的。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第六品就讲完了。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子二、不悦意语自性非损恼故不应起嗔: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修持安忍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时候不由自主就会产生一种嗔恨。

 

所闻不悦意,自性无损恼,

故从分别生,妄执由他起。

 

我们现在所听闻的不悦耳的种种声音,实际上它的自性来讲没有损恼的,那么现在我们通过不悦耳的声音产生的种种痛苦,它的来源是什么呢?是从分别念而产生的,自己认为这个语言对自己不好,能够伤害自己,自己相续当中有这样的分别的时候“妄执由他起”,妄执是由他人的嘴里所说出来的不悦耳的语言使自己产生一种痛苦。这个地方主要的核心在于认为语言是有自性的损恼性的法,实际上通过各种方面观察分析的时候,语言不具足这样的特性,它的自性不是一种损恼性。

 

我们可以分析它产生的来源,通过自己所认为的假定的怨敌,他的口形的不同变化的气流,形成了各种各样语言。这样的语言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它没有一个特性,并不是从对方具有伤害性的心里,本身就存在这样一种伤害性的东西,然后从口里像射箭一样射到自己耳朵里,然后使自己受到很大的损伤,并不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这样不悦耳的语言根本没有,最后通过对方心相续的作意,通过他不同的嘴型形成气流的振动的时候,好像就形成了种种的语言。所以这种语言本身的来源就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无自性的,既然是无自性的东西,不存在一个自性的损恼性在里面。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现在我们所听到的语言,按照《俱舍论》来讲是一种色法的体性,是无有分别的,它并没有一个分别心“我要伤害某某人”,它是一种无自性的法,无分别的法,没有想要伤害众生的想法,所以进入到我们耳朵里的时候,照理来说也应该不对自己造成损害的。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我们听到一个语言的时候,认为这个语言对我们造成伤害了,但是我们要观察,这个语言是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了吗?还是对我的心造成伤害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没有造成伤害,我们直接接受语言的是耳根。我们听到的语言,有的时候对方声音大一点,好像觉得耳朵有点振的感觉,但实际上对耳根是没有伤害的。如果声音不是非常粗猛的话,这样的语言进入到自己耳朵的时候,对自己的耳根来讲也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的作用。那么这个声音对自己的心能不能造成伤害呢?也不可能造成伤害,有的时候总是想他的语言刺伤了我的心,这是没有经过观察的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怎么伤害你的心呢?心是一种没有形状的、没有实质的,像虚空一样的东西,语言的声音是一种色法的体性,就像声音对虚空没有损害一样,语言怎么可能对自己像虚空一般的,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实质的心能产生危害的作用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从方方面面观察语言都没有伤害性,那么为什么就对我们会产生伤害的作用呢?可以说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实际上这个地方讲是由分别而产生的,自己的恶分别念通过因缘和合,自己的耳根收到这样不悦意的语言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语言对自己做了伤害了,实际上根本没做任何伤害,这方面就是一种妄执。本来伤害是从自己的相续当中产生的,你如果不对它作分别的话,它对你就不会作损害,但是如果你自己内心当中认为这个语言对自己有伤害了,这个时候你自己马上就感觉到伤害的作用。所以说“故从分别生”,本身这个伤害是从自己的相续当中,从自己的分别念而产生的,“妄执”就是不了解它的体性,不了解它的实相,就虚妄地执著这个是通过他人所发的语言进行的伤害。

 

因此从颂词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分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语言的自性不是损恼性。前面分析过很多道理,讲记当中还有一个道理,如果它真的是一个损恼性,自性就是有损恼的作用的话,那么说这个不悦耳语言的怨敌,他一说这个语言的时候,马上他自己就要受到损恼。既然它是一种有实相的损恼,那么不管对任何人都有损恼作用的,所以这个怨敌说这个不悦耳语言的时候,马上它嘴里就必须要产生痛苦的感觉,或者他自己耳朵听到之后,他自己的心马上也应该产生一种非常不悦意的感觉,就是因为它是实性法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的时候应该是有损恼的,但是实际上说这个话的人不会受到不悦耳语言的损恼,因为他相续当中没分别的缘故。

 

语言的本性不是一个真的东西,就好像我们嘴里说一个“火”,实际上嘴巴里所发出的火的声音,不具足真正的火的自相,如果这个火有自相的话,嘴巴里一说火的时候,马上自己的嘴巴就会被烧着,就会感觉到非常刺痛。实际上是没有的,在所说的语言上面没有一个损恼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推知的时候,所说的不悦耳语言本身也应该是没有一个损恼性的。

 

针对我们平时来讲,对这样的颂词比较熟悉的话,就可以运用,我们有的时候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听到别人赞叹的时候自然而然生起一种很高兴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从分别念而产生的。赞叹的语言也好,损恼的语言也好都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安乐和痛苦的自性。

 

这个方面就教导我们要破除妄执,认识到语言的自性犹如谷响一样的话,我们就对种种赞叹的语言、损害的语言不会产生贪嗔的感觉。我们听到谷响的时候,一观察它的自性,它的音虽然是一个人所发出来的,但是山谷回音的本身确实是没有一个自性,没有一个分别念在里面操纵的。因此观察内、外、中都没有一个自性产生,不管这个谷响所说的是骂你的语言,或者是赞叹你的语言,实际上真的有智慧的人来讲的话,谷响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没有一个自性,所以他对这个不会产生一个喜忧的感觉。同样的道理,通过别人口里所发出来的赞叹也好,呵斥也好,实际上也是如同谷响一样的,根本没有丝毫自性的。了解这样的道理的人平时在修行过程当中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赞叹则飘飘欲仙,也不会因别人的呵斥而非常伤心。

 

这个颂词所讲到的意思就是必须要认识它的实性,认识它的本质,不要被它虚假的外相所蒙蔽。比喻也是针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比喻中讲到一个牧羊人取了两个妻子,每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从故事的内容看来,她们肯定是不和的,有一天其中一个妻子听到地窑里面发出吃东西的声音,她就认为肯定是另一个妻子的女儿在偷吃东西,她就开始骂:“牛婆子,你在吃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像牛一样的女人在里面吃什么东西呢?她生起了很大的嗔心,然后进行谩骂。后面她发现这个不是别人的女儿,是她自己的女儿在偷吃东西,这个时候她马上就没有嗔恨心了,就改口了,说是老鼠在偷东西吃。

 

这里有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它是来源于什么呢?前面一种生起嗔恨心是来自于不了解真实相,她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妄执是别人的女儿,她马上就生起嗔恨心,因为本来平时就不和,所以就缘这个虚妄相产生嗔恨心。后面了解到是自己的女儿,就了解了真实,也就是说了解了实相之后,马上就没有嗔心了。

 

通过比喻对照颂词,自己在没有了解真实义的时候认为这个不悦耳的语言是对方所产生的,有真实损害的自性,被这样的现象所迷惑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嗔心,认为就是对方说了语言来伤害我。最后通过观察它的本性,这个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它的本性是没有一种损恼作用的,产生损恼单单是分别心产生的,认识到实相的时候,自己的嗔恨心就会息灭,不会再产生。

 

对照这个故事的时候,需要从妄相和实相这两个角度,进行对照分析。平时没认识到这个情况的时候生起嗔心,主要是被现象所欺骗,而一些修行者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能够安住在这样无自性的本性当中,不生起嗔恨心,实际上就是了解不悦耳的语言没有损恼的缘故,没有必要产生嗔心。我们自己不应该学习前面一种被麻痹、被欺骗的状态,而应该修持圣者所欢喜的忍辱的方便,不应该通过不悦耳的语言产生嗔恨心。

 

子三、典章说应治罚毁骂者是颠倒:

 

紧跟着前面颂词所抉择的内容,有些人就会想,前面分析的时候说不悦耳的语言是没有损恼性的,但是按照世俗典章中的说法来讲应该有损恼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世俗典章中写到对于谩骂自己的人应该惩罚,如果不悦耳的语言真的没有损恼性,为什么世俗的典章里面还会这样规定呢?他从这个角度认为不悦耳的语言还是有损恼性的。

 

这个地方破斥的时候就说,世间的典章是不正确的,不应该依靠,不应该作为正量的。由此也可以推知制定这个典章的人也没有了解到不悦耳的语言是没有损恼的自性的,他认为不悦耳的语言对自己能产生实有的伤害,所以他在这样一种烦恼心的驱使下在典章中写下了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语言。因此从种种方面观察之后,我们就认为世俗的典章中所讲的应该对谩骂自己的人惩罚完全是不应理的。

 

如对毁骂者,则说应治罚;

如是对赞者,何不说供养。

 

这个就是世间典章的矛盾之处,尤其是以前婆罗门的典章当中讲到,对毁骂自己的人应该治罚,应该割他的舌头,好好地惩治他,对赞叹自己的人就没有提到应该对他供养。如果你对谩骂者治罚的话,反过来讲,对赞叹你的人应该供养,这个是一般的规律,但是在世间的典章当中根本就没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世间的典章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的,不应该把它们作为一种正量,而应该按照世间的真实规律,或者佛陀所开示的正道,对治自己种种的嗔心烦恼。

 

因为婆罗门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最优秀的种姓,他们是梵天所产生的,从这个角度他们认为自己很尊贵,所以一遇到其他种姓的人对自己看不顺眼或者谩骂的时候,他们就规定婆罗门种姓的人有特权,可以马上治罚他,或者割掉他的舌头等等。这是在他们的典章里面很明显地规定的,但是对赞叹自己的人就没有说供养。这是不合理的,这个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比喻当中讲到,单顿地方的人有一种习惯,在路上如果遇到别人毁骂自己的时候,就应该马上抽出兵器来把他杀死。这样的习惯单顿地方的人都是普遍认同的,因此死于刀剑下的人是很多的。但是他们就没有对赞叹自己的人供养等等回报的习惯。我们说这样的习惯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大象杀死了其他的弱者的话,是不需要偿命的,而世间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保护大象,不能杀死大象,否则他要受到种种的惩罚,乃至于判死刑。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大象作为强者可以杀死弱者不偿命,同样作为强者的能人杀死了大象就要偿命,这是完全不应理的。通过这样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知道世间上的所称赞的应该对毁骂者治罚完全是不公平的,不应该依靠的。

 

印度也是这样的,在世间一般不明道理的人当中,死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受辱。别人在侮辱自己的时候,情愿跟他拼命,情愿被他杀死,但是不能忍受被他侮辱。被这样的一种歪理所牵引而受到痛苦的众生非常多,都是没有了解到真实意义。

 

了解了真实意义的人,比如说在座的修行者,对我们自己来讲就不应该再跟随以前的习气。因为有些人在学佛之前,在社会上面沾染了很多不好的习气,受到了各种各样不好的影响,在现在的相续当中还没有彻底清净,所以有的时候遭到别人语言谩骂,或者受到打击的时候,这样的习气一翻出来,就认为绝对不应该被别人侮辱,所以一定要报仇。有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惯。这样不好的习惯来源就是世间上不好的说法,我们不应该再依靠它了。但是有的时候明明知道不应该依靠它,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这个习气还会翻出来。这就是因为对这样殊胜的论典的内容还没有好好去深入的缘故。深入之后就可以对治到以前的不好的习惯,制止自己生起嗔恨心。

 

子四、对能遣除自己心境过患之语不应起嗔:

 

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别人在大众当中直接揭露自己的过失的话,这个是很难以忍受的,所以应该产生嗔心。但是这个地方讲,揭露你的过失,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实际上都不应该产生嗔心。这个也是很实在的能够对治我们烦恼的殊胜的教授。

 

汝不说可呵,若余亦知者,

不应嗔说者,况嗔不实说。

 

“汝不说可呵”,你相续当中的比较明显的过失,即使不说出来,它本身也是被呵斥的对象,“若余亦知者”,如果其他的人了解了,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不应嗔说者”,不应该对说你过失的人生起嗔恨心,“况嗔不实说”,何况是你没有的过失,别人通过种种方法在大众当中揭露你不实的过失,这更不应该产生嗔心了。

 

这个颂词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自己确确实实存在某种过失而被别人揭发了,这个时候应不应该生嗔心?另外一个角度,自己没有这种过失,别人给自己栽赃陷害,说自己有某种过失,能不能生嗔心?我们在遇到别人揭发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完全就是这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了,或者自己实际存在这种过失,或者自己根本没有这种过失。有的时候不管自己有过失也好,没有过失也好,一遇到别人揭发的时候马上生嗔心,实际上通过这样的颂词观察的时候,绝对是不对的。完全是不应该生嗔心的。

 

首先分析第一种,讲记当中讲到,如果自己确实戒律不清净,或者自己确实有某种比较明显的过患,比如说嗔心很大,相貎丑陋等等,本身自己有这样的缺陷,你不说的话别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到的,别人说出来只不过是把事实讲出来而已。既然你有这样的过失,为什么对说过失的人生嗔心呢?完全没有必要。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过患,自己本身戒律很清净的,别人说你的戒律不清净,或者有某种过失,本来你的嗔心很小,别人说你脾气很大等等,其实一观察的时候,他说的这些完全不是事实,我不需要去跟他回辩。我自己戒律清不清净,我自己知道,佛陀也知道,上师也知道,其他道友都知道,他这样说的话,对自己来讲没什么必要回辩,有智慧的人就会这样了解。

 

有智慧的人对前面那种,自己有过失的话,别人一说,自己一观察:“说得很对,我应该改正。”他就会把不悦耳的语言马上转为道用。还是有没有智慧的差别。有智慧没智慧,并不是说我了不了解这个意思,了解就是有智慧,不了解就是没智慧,实际上这个地方有没有智慧就是你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能不能通过你所学的正法去对智,如果遇到对境的时候,马上能够回忆这个教法,能够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就是一个智者。如果虽然从方方面面了解了教理,但是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忍受不住,还要生嗔心,这就不是智者。

 

这样的内容应该好好思维,好好使它在内心当中扎根,这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很关键呢?有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脾气,觉得通过这个人的揭发,自己的面子挂不住了,自己非常丢人。有这样的一种非理作意。实际上真正通过佛法的智慧观察的时候,你丢人也好,不丢人也好,对你自己的智慧来讲,如果能够安忍就有帮助,如果不安忍绝对会有损害的,因此必须要从它的真实意,或者从长远的角度来观察,而不应该现在为了在众人面前保住面子,所以一定要大发雷霆,好像大发雷霆才能显出自己英雄似的。实际上这些方面都是随顺自己烦恼的愚痴的做法,没有跟随佛陀开示的正道去行持。

 

道理方面很清楚,但是要能够做到的话,还是要花一番功夫,还是要精进,要受一番苦行才能够做得到,否则的话根本做不到的。如果做不到,经典当中所讲的和自己内心当中根本没办法融入的话,对自己调伏烦恼还是没有作用的。

 

比喻中讲到,国王可以说是比较有智慧的人,有一天来了两个争吵的人,原因就是一个人对一个残废者直接揭露他残废的缺点,他说:“喂,残废者,你过来。”残废者就认为侮辱他了,非常不高兴,就到国王面前请他裁判。国王一问情况之后就对这个残废者说:“情况就是这样的,别人说你也好,不说你也好,你本身就是这样有缺陷的人,你再生气也没有作用,所以你应该息怒。”通过这个方面善巧地解决了纠纷。残废者一想这个道理确实是这样的:“我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有缺陷的人,我再去生气就没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息灭了嗔恨。

 

过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争吵的人,争吵的原因又是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是残废者,国王一询问的时候,对方根本不是残废者,是一个很健全的人,所以国王用智慧一观察,就调解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是残废者,但实际上你不是残废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没有必要生起嗔心,也没有必要发脾气。”那个人一想,确实也是这样,自己也是一时之气而已,实际上别人再怎么说,对我来讲没有任何损害的,因此他从这个角度就息灭了嗔恨。

 

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实际上自己就是国王,自己怎么去裁判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真的通过这样的论典了知了这样殊胜的道理之后,就可以作出很公正的裁判。如果自己有过失,别人骂自己的时候,自己内心当中用正知正念一观察就知道,本身有这样的过失,别人说得对,不应该生嗔心。如果别人无根诽谤,自己明明就是很清净,别人说自己是不清净的人,这个时候通过自己相续当中的智慧一观察的时候,别人说这些语言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伤害,所以也不会生起嗔心,因此自己相续当中的正知正念就是国王,如何去裁判就要看自己相续当中的智慧了。所以必须自己要养成好的习惯去做正确的判别,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必要的。

 

子五、对恶劣者说恶语不应起嗔:

 

有些人有这样的疑惑:被恶人恶口相骂的时候,应该如何调伏自心?针对这样的疑点颂词当中讲到,恶人嘴里所发出的恶语你听到的时候应该很庆幸的,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具体的理由这个地方就讲到了:

 

从诸恶劣人,非仅出恶语,

恶人发恶语,实属于少分。

 

恶劣人相续当中的烦恼是很粗重的,嗔心、贪心、傲慢、嫉妒都是很粗重的,针对这样一种相续当中充满了五毒烦恼的恶人,他有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给你治一个某某罪过,然后打你或者杀你,做出很多很多罪大恶极的事情来。因此这些恶劣的人单单是发出恶语来伤害你的时候,实际上这些恶语只是他相续当中无量罪恶所显现出来的少分而已。既然如此,你单单听到恶人的恶语就不应该产生嗔心了,应该觉得很庆幸:“他没有杀我。”因为这个人相续当中具足了很多很多恶劣的想法,所以他可以做出很多乃至于伤害众生性命的事情,这个时候单单发出恶语实际上是极其少分而已。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十分庆幸。

 

尤其是现在五浊恶世,恶人遍满大地,到处都是不讲道理,不守道德规范的恶人,我们平时在世间当中修法的时候,或者弘法的时候,绝对会遇到种种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就通过这样的方法去处理。他骂我只是少分的痛苦而已,实际上应该修持安忍,不应该生嗔心。从意义来讲就是这样的。

 

比喻当中就讲到了富楼那尊者的故事,一次安居结束之后,他想要到一个学那国家去弘法,佛陀为了显示他的功德,就明知故问,明明知道他肯定是能够胜任的,但是为了显示他殊胜的功德的缘故,他在大众当中就劝富楼那尊者说:“你还是换一个地方吧,听说学那这个地方的人相续当中充满了种种烦恼,很恶劣的,肯定会对人作种种伤害的。”这个时候富楼那尊者就说:“我对这样的种种伤害早就有准备了。如果是学那地方的人骂我的话,我可以生起欢喜心,他还没有打我;如果是打我的话,我应该生起欢喜心,因为毕竟没有以兵器来伤害我;假使他们以兵器来伤害我的时候,我应该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毕竟没有把我杀死。即使退一万步说,他们用兵器把我杀死了,我应该感谢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帮助我进入了无余涅槃。”

 

小乘的观点就是这样的,在获得了罗汉果之后,他还要不断精进地修持,不断地护持相续当中殊胜的智慧,否则的话还容易产生烦恼退失的。所以他们在获得罗汉果之后还要不断地修持禅定,修持止观,不断地处在不放逸的状态当中。他们一旦死去之后,马上就进入无余涅槃,非常安乐的。富楼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他把我杀死了,他就帮助我完成了最圆满的道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应该感谢他们,所以我绝对应该去调化他们。

 

这样的问答肯定佛陀是有殊胜的密意的,显示了富楼那尊者相续当中非常殊胜的功德。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同样的道理,恶人的相续当中充满了烦恼,他对我们说恶语我们应该庆幸,他毕竟没有打我,如果打我的话我还是应该高兴,他还没有杀死我,应该如是地作意。假使说这个恶人把我杀死了,我虽然不像小乘的行人那样马上进入无余涅槃,也许现在自己还是处在凡夫位,我应该不应该对他产生嗔恨心?欢喜心不一定产生,但是嗔恨心就没有必要产生了,因为通这样的恶人打我之后,我可以修安忍,我可以圆满大乘安忍的资粮。而且我们可以观察,他相续当中杀死我的烦恼,并不是他恶人本身,而是他相续当中的烦恼驱使他做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对这样的恶人没有必要产生嗔心。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颂词当中是单单骂自己怎么办,但是如果是他打我又怎么办呢?也还是应该按照殊胜的大乘窍诀去对治。如果把我杀死了呢?那肯定是我以前做过这样伤害他的罪业,所以今生当中他才会把我杀死。如果他在和我动手的过程当中,我生起嗔心去反抗他,这个时候如果把他杀死了,自己就犯了戒律,或者自己就造下了下世痛苦的因缘。或者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打过他,被他杀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产生嗔恨心,因为自己通过反驳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且相续当中产生嗔恨心去和敌人搏斗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善法。

 

所以从种种角度分析,我们在遇到恶人的时候,应该这样作意。当然说是这样说,如果相续当中没有很坚固的智慧的话,比较困难。一旦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财产等等受到伤害的时候,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马上生嗔心,然后去搏击,会有这样一种不好的念头。所以应该通过殊胜论典当中所指的方面好好去串习。

 

还有一个公案就是讲到卫当地方有一棵大树,是一棵毒树,以前很多人在这棵毒树下面休息、过夜,最后都被毒树所发出的毒毒死了,后面有一个人在这棵大树下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身体非常痛,痛得他大哭。他去看医生,医生了解情况以后说:“你实际上是很有福报的人,你很幸运,因为以前在大树下面过夜的人全部都死了,就是你一个人没死,所以你还是应该值得庆幸的。”通过这个比喻可以说明我们在遇到恶人的时候,单单听一些恶语是值得庆幸的,不应该从这个角度产生嗔心。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二、(广明断嗔之理)分五:一、思维嗔恚过患;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癸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

 

有些人认为对无故诽谤者可以治罚,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应理的。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

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

 

有些人会想,遇到一些人无缘无故的毁骂的时候,对他生起嗔恨心而治罚,这是非常应理的,因为我没有招惹他,而他无缘无故对我恶骂。针对这样的说法,圣天菩萨说这也是不应道理的,因为“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你通过治罚的方法损害了其他人,对自己来讲没有少少的利益,“汝重无德嗔”你非常重视这样无有功德的嗔心,“唯属于妄执”都是一种妄执而已。圣天菩萨开示于这样无明烦恼非常深重的众生,应该明了这样的嗔心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为什么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是一种妄执呢?首先从他们相续当中产生邪分别的因进行观察,他认为是一种无缘无故的伤害,但实际上完全没有无缘无故的伤害的道理,一切诸法都必须通过因缘而发生的,没有因缘而发生的果法任何地方都没办法寻找。

 

你好像在现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别人作什么伤害,而自己遭到了别人的谩骂,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肯定是不应理的。因为因缘可以分成比较明显的和比较隐蔽的,比较明显的比如说我这辈子当中前段时间伤害了他,后来别人再伤害我。这个比较明显的有些时候自己会忘记,明明自己损害了别人,但是自己不记得了,当别人再损害自己的时候就认为是无缘无故的,有这样一种邪分别。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完全不对的。

 

我们在世间处世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别人在诽谤自己或者说自己的过失,自己认为我明明没有招惹他,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的说我坏话呢?实际上自己以前,或者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的主语当中说了对他不恭敬的坏话,自己当时没有觉得,但是这个话通过别人传出去之后,别人就认为你对他进行了诽谤,以这个作为因,别人也对你作了很多诽谤,说很多坏话。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我们有的时候遭到别人说坏话的时候,应该想到也许是以前我说过别人,但是我现在忘掉了。这样的情况是有的,所以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自己伤害过别人,即生当中忘记了。

 

还有从比较隐蔽的角度来讲,比如说前世,我们就观察不到了。前世做过伤害他人的因缘,今生当中业力成熟,别人再反过来伤害自己,有这样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既然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存在,就不可能是别人对自己作了伤害,以这个作为理由就对别人作惩罚、打击等等。这方面是不应理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自己的善业成熟了。为什么善业成熟了受到这样一种恶报呢?有的时候分析说善业只能成熟善果,只能成熟在悦意方面,而不可能成熟在不好的方面,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善业成熟的时候,诸佛菩萨通过如是劣缘的方式净除自己的罪障也是有的,这们的方便是很多的。因为自己很精进的修持,这样的善业力即将成熟或者已经成熟的时候,通过逆增上缘的方式清净自己的罪障,增上自己的修行。这样的可能性也是有。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自己更不应该去伤害别人。

 

我们在座的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呢?应该还是有的,我们以前已经通过闻思修行,或者通过祈祷上师、念很多心咒、修法等等已经积累了很多善根了,但是这些善根什么时候成熟,自己不了解,有可能很快时间当中就会成熟,在成熟善根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是从上师善知识等等比较常用的方式,通过加持的方式使自己获得证悟;还有些时候通过逆增上缘的方式,使相续当中最后的习气马上断尽,这样现前证悟也是有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可能在外境当中显现如是的对境而使自己修持安忍,使自己清除罪障。这种可能性的因缘现前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转为道用,实际上是很可惜的。

 

有些人会认为,既然这样的善根即将要成熟了,为什么还有不可能转为道用的呢?实际上是有的。有时候看到很多高僧大德修行的传记当中也提到过,即将要证悟的时候,即将要见道的时候,很多障碍会现前,最后的烦恼会做最后的反击。也就是说,平时通过很长时间的修行,通过空性、大圆满等各种各样的修法把粗大的烦恼已经压伏了,这个时候自己再精进一步的话,马上就可以现前证悟,现前殊胜的圣果,在最后关头的时候,很多相续当中俱生的烦恼根本就会翻起来,这个时候自己的相续当中就有可能显现种种比较粗猛的贪心,或者比较粗猛的嗔恨,比如乔美仁波切的传记中讲到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转为道用的话,这一关过去之后马上就可以很迅速的成就。是不是在这样的关口很不好说,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的缘故,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地修安忍。

 

在《极乐愿文大疏》里也讲过,即将要见道的时候会现前很多病魔、障碍,显现很多外在的违缘,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清净自己相续当中最后习气的殊胜方便,在这样一种过程过去之后,自己也很快可以登地。所以如果自己平常非常精进地修持,而不断地显现外在的很多障碍,或者是自己内心当中也显现很多烦恼,而且有的时候还显现很多生病,接连不断地生很多病,这个时候有可能就是自己即将要见道,即将要登地时候的殊胜的兆相。

 

既然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的缘故,为什么我们遇到这样的外境的时候,不好好地修安忍呢?从这些方方面面分析的时候,如果能够修安忍,只能够帮助自己清净罪障,圆满福德,除了这个任何副作用都没有。从世间的果报来讲,或者前面我们分析的即将要见道的时候,即将要获得殊胜功德的时候有可能显现的种种障碍也好,战胜之后或者获得世间的利益,或者获得出世间的圣道的利益,从方方面面观察的时候有百利无一害,应该如是去进行修持。

 

从唯识的角度来讲,这样种种的障碍、怨敌,完全都是自己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气现前之后,才在自己面前显现的,如果自己内心当中根本没有这样一种受到别人伤害,或者受到恶语的习气的话,无论如何不会在自己面前显现一个对自己谩骂的怨敌。打个比喻讲,在我们相续当中,现在就没有地狱的习气,所以我们如何去寻找,根本就找不到一丝地狱的痛苦,因为现在我们没有这样一种习气存在,虽然它也许有隐蔽的,但是现在在人道众生位来讲,它没有现前。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如果我们相续当中完全没有怨敌伤害自己的习气的话,无论如何在自己的面前显现不出这样的怨敌伤害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要单单往外寻找,认为怨敌在伤害我,根本不观察自己的内心相续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一旦有外敌的时候,自己要知道这个肯定是我内心当中的障碍,肯定是我内心当中的习气所显现的,有这样殊胜的窍诀,马上反观于内,就不会使它生起障碍。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通过很多方法就可以知道,他们所认为的无缘无故的伤害根本是不成立的。如果不了解前面所讲的种种道理而自己认为应该惩罚怨敌的话,通过自己生嗔心的方式把敌人惩罚了,伤害了,最后通过恶心引发了不好的恶劣的行为,损害了其他人的话,对自己来讲有没有一点点利益呢?完全没有一点利益的。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是没办法受到补偿的。比如说自己遭到别人谩骂了,别人的语言从名言显现来讲,已经通过自己的耳朵,自己已经了解了,已经受到痛苦了,这个时候你再去惩罚别人,你这个痛苦是没办法消除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你也是没有功德的。

 

你相续当中发恶心,然后做出种种不好的行为,对你的今生和后世也没有少少的功德,根本不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修安忍可以获得所有的功德,没有一点点过失。反过来讲,你如果没有修安忍,损害了他人的话,就完全都是过失,没有一点功德。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做详细的分析,分析了之后自己应该下决心,平时逐渐逐渐开始磨炼自己。从什么角度磨炼自己呢?就是在怨敌现前的时候,努力地安住在这样殊胜的法义当中,平时我们所抉择的殊胜的见解,就安住在这个见解当中,自己的嗔恨心慢慢慢慢就会消失了,以前所引的恶劣的习气慢慢就会减弱,这个就是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是一定要在见不到人的山洞里去闭目观心,实际上通过安忍的窍诀调伏自己的嗔恨心,成功一次,自己的修行就进步一次,除了这样的修行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的修行了。在山洞里面观心也是通过现见自己的本性之后,了解了无有能生所生,这样也是可以息灭嗔心,通过和人接触的方式息灭烦恼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这样实行的话就是在实修,就是在增长无数的功德。

 

“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你很重视没有功德的嗔心,你认为自己受了伤害的时候必须要以嗔恨心伤害别人的话,“唯属于妄执”,这就是之所以成为凡夫,不能成为圣者的根本所在。所以现在我们要从凡夫过度到圣者的话,必须要认识到这种过失,必须要逐渐逐渐断除,这样才是非常殊胜的。

 

比喻当中如是讲到,一个人(录音中断),绝对都是伤害自己的,就像宝剑在自己身上试的时候,锋不锋利都是使自己受苦。同样,有道理没有道理产生嗔心,反正嗔心是自相的烦恼,肯定是一种自相的过失,只要在相续当中产生之后,绝对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这也是很殊胜的窍诀。

 

在这个颂词当中,表面上看起来前面好像也是讲过,但是这个颂词当中的提问、回答方式等等,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是会遇到的,有的时候认为我做了伤害别人事情很明显,别人再伤害我的话,有些时候能够安忍,但有的时候觉得无缘无故别人伤害我的话,就不能安忍,但不管怎么样,无缘无故这个方面不成立,然后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有道理生嗔心也是不对的,没有任何可以生嗔心的道理,佛陀在佛典当中从来没有讲过。因此平时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恒时修持安忍,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癸二、认识能断愚痴的对治:

 

既然要断除愚痴,必须要通过方便,否则的话,我们相续当中虽然有想断愚痴的希望,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是断不掉的。

 

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

 

如果通过修持十二缘起,或者通过修持一切诸法都是缘起产生的道理,见到这个道理之后愚痴就不会再产生了。“故此一切力”,“此”是指本论当中,在本论当中所讲到的一切力量都应该是对治愚痴方面而宣讲的。

 

我们知道在《四百论》当中主要宣讲的密意、宗旨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为什么前面要讲八品的内容呢?就是为了相续当中能够通达,能够现证这样的缘起道理,能够真正接受这样的缘起道理,所以才宣讲前面八品加行的内容。就好像一个高楼必须要有基础一样,本论最究竟的密意是宣讲空性,前八品所宣讲是能产生空性的加行法,是很有必要的。

 

“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进行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在闻思的阶段,通过殊胜的经教,缘此如理地作意之后,就了解了一切诸法如何产生的道理。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就是空性的道理,根本无有实质的道理,在闻思位的时候就可以见到。虽然是单单通过听闻和思维见到的,但是就是在这个位见到缘起理的时候,他的粗大的愚痴就不会再产生了,像我们没学法之前这么深厚的愚痴心绝对没办法产生。我们现在知道空性的道理之后,虽然还没办法直接断除愚痴,但是像以前那种极为深厚,极为粗猛的愚痴心,在学法前后绝对不相同。在闻思位的时候“愚痴则不生”是从比较粗猛的方面讲。

 

“若见缘起理”还可以从资粮道方面安立,但是我们不从这个地方安立,我们从见道安立。菩萨通过资粮道、加行道一个无数劫当中积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不断修持缘起的道理,在见道的时候,现量见到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入定位的时候,一切诸法完全大空性的道理,人无我的空性,法无我的空性完全是现量见到的。那个时候愚痴绝对不会再产生的,这是从比较究竟的角度讲,“愚痴则不生”。

 

还有从佛位的时候,愚痴是彻底灭尽的。愚痴通烦恼障、所知障两种,也就是说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是愚痴的体性,而佛陀彻底断尽愚痴的体性的缘故,他见到了最微细的,圆满彻证了一切诸法缘起的道理。

 

现在我们如果处在闻思的位置的话,必须了解缘经论可以产生很殊胜的定解,产生定解一方面可以压制粗大的愚痴,一方面可以缘这个定解作为因引发见道现见缘起的智慧,通过见道缘起的智慧,二地到十地不断串习之后,就可以引发佛陀位的最殊胜的空性智慧。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因此现在位的时候必须反复去串习缘起的道理,“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就是因为这样的缘起的道理很重要的缘故,所以在本论当中所有一切的方向全部都是为了通达缘起而宣讲的。还有《般若经》、《中论》、《入中论》等等都是宣讲缘起的道理,这是从中观的角度来讲。

 

从唯识的体系来讲,也是宣讲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人我执、法我执全部都是遍计执,世俗当中和胜义当中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识的体性,存在的是种种因缘的道理,所以他就宣讲了依他起,依他起就是因缘而起,既然一切都是依因缘而起的话,就没有一个自性存在的,必须要观待因缘才能够产生。所以佛经当中,或者本论当中一切的力量都是为了宣说断除愚痴的方便——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宣讲的。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这是圣天菩萨的意思,观待我们自己来讲也是同样的,因为前面我们也了解到了愚痴是产生其他两种烦恼的根本,所以要断除贪嗔两种烦恼必须要断除愚痴,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力量应该按照本论当中的语言,它的金刚句,它的法语去进行听闻、进行思维、进行修习。我们现在所有的力量实际上都是为了通达缘起,佛陀宣讲布施乃至于禅定前五度的必要性,就是为了通达智慧度,智慧度的本体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现在我们所做的对上师起信心也好,对众生起大悲心也好,我们平时所做的闻思修的一切勤作加行也好,一切供灯供水的加行也好,这一切的福德最终都是为了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完全都是这个。所以说“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我们在对照自己的相续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一切修法都应该为了通达缘起性空,从这样的道理努力去奋发。因为这个方面才是真正殊胜的根本,离开了这个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的殊胜修法,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也就是佛陀为什么在佛经当中宣讲,他对阿难讲过,如果其他的法部、其他的经义都消失,我不觉得可惜,但是如果宣讲空性、宣讲缘起的法义隐没的话,我就觉得很可惜。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因为一切众生要断除烦恼成佛的话,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去摄持,否则的话,根本没办法,没有能力的。所以要了解我们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使相续当中产生空性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首先了解它的重要性,在学空性的时候才有一种动力,因为空性不像世俗谛的道理,世俗谛的道理很容易了解,比较容易接受,但是非有非无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思维不进去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如果相续当中有定见的话,不管再困难也会思维下去。所以以前很多大德在讲空性之前就反复要讲为什么要修持空性,通过讲种种功德,种种必要性等等,才有一种动力。

 

用比喻来讲,就像十五的月亮,又非常光明,又有一种清凉的作用,一旦十五的月亮产生的时候,一方面就遣除了黑暗,月光所照之处没有黑暗,而且月光照到人身上的时候感觉一种清凉。同样,缘起性空的道理一旦通达之后,相续当中对一切诸法的愚痴黑暗刹那就可以遣除,没办法再产生,而且缘起的道理一通达之后,相续当中种种贪心的炽热、嗔心的炽热、种种烦恼的炽热当时就会息灭,不可能再产生的。所以应该对空性的道理生起信心,精进地去行持。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一、(断贪之理)分二:一、具贪行者之相;二、摄受具贪行者的方便。

 

从这前后两颂的实义,或者从科判、讲义的内容看的时候,好像都是在宣讲一个上师如何摄受弟子,首先是如何观察到你的弟子是一个具贪心的人,也就是观察的方法;第二个就是如何断除的方法。这是从比较明显的意义了解。

 

从间接所显示的意义,就是用这个颂词对照我们的相续,我们是不是这样一种具贪心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远离。对我们来讲也有这样的作用,否则如果单单是从上师调化弟子的话,那么有些在座的师父也好,居士也好也许现在没有显现这样的功德,没有显现这样的因缘的时候,就觉得我也许这辈子也没办法做上师的,我就没有机会去调伏别人了,这样的颂词对我就没有必要。这样就不愿意去深入思维。

 

但是现在我们作为弟子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贪心很重的时候,也必须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从哪个方面是一个具有贪心的人,或者如何断除贪心的方便。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还是必须要了解的。有的时候自己的贪心不好发现,但是通过外在的形相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自己的贪欲心还是很重的。

 

癸一、具贪行者之相:

 

有些人就会问:具贪心的行者有如何的相状?这里说的相状就是外表所表现的种种形相。有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具足的,但是不好发现,但是通过外在表面出的形相去推理的时候,一推就知道你的相续当中肯定是有贪心的。就好像一看到烟的时候,就可以推知下面肯定有火。通过这样的推理就知道你相续当中比较微细的,藏得比较深的贪心的形相。

 

常好歌舞等,舍受者洁净,

现见有贪人,有如是等相。

 

一方面,具贪心的人常好歌舞,对唱歌、跳舞、嬉笑等等都非常有兴趣,非常高兴。平时没事的话就想唱歌,走路的时候就想跳几步,动一动,这样的话,可以推知他相续当中肯定贪心是比较重的。但是不用去推知别人,推知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时没事的时候马上想唱几句,或者想跳几下,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可以推知你肯定相续当中的贪心是比较猛烈的。

 

还有什么样的外相呢?“舍受者”,“舍”,具有贪心的人比较喜欢布施,比较喜欢给东西给别人。贪心的人怎么会喜欢把东西给别人呢?应该了解,喜欢布施、喜欢施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相续当中希求获得别人的尊敬,或者好的看法,好的名声等等,因为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就很喜欢布施。

 

如果不观察的时候,好像觉得自己很大方,好像自己一点也不执著,好像一点贪心也没有。通过这样的金刚句作为镜子反照自己的时候,真正观察一下,当时我把东西给别人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心呢?实际上是:以后碰到这些人的时候,他们会对我尊敬,或者因为我比较大方的缘故,这个人肯定会在其他道友当中宣讲我的功德等等,有这样的比较隐藏的发心在里面。这样的发心是很难发现的。

 

所以圣天菩萨说,舍者是一种具足贪心的形相,当然不是所有喜欢布施的人都是贪心,必须要对照自己的相续来看,这个时候才容易发现自己是有贪心者还是没有贪心者。从自己的发心方面仔细去观察,仔细去思维的时候,有的时候确确实实觉得自己贪心真是很重的。这是从喜欢布施的角度。

 

还有是喜欢“受”,一方面喜欢布施,一方面喜欢接受别人的东西。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时候,自己很喜欢接受,去受用。从喜欢接受受用这个角度来讲,他也是一个贪心很严重的人。还有“洁净”,他的外表很喜欢清洁,平时经常喜欢洗脸、洗脚,本来这个是应该做的,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太肮脏太邋遢了会使信众退心。(音频好像有点接不上)

 

还有些贪心重的人喜欢直爽地说话,或者说话比较和蔼,这样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叹、赏识,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和蔼可亲的等等,有这样的一种隐藏的发心在里面。“等相”在讲记当中抉择得比较清楚。

 

作为一个上师观察他所要调化的弟子的时候,到底他是一个贪心者还是一个嗔心者,我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调化他呢?可以通过这样的外相去推知。

 

或者对照自己的相续,尤其是这个“舍”,我第一次学的时候觉得怎么一个喜欢布施的人还是一个贪心者呢?通过上师一解释的时候,就觉得确实真的是这样的。你相续当中想要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的时候,就喜欢很大方去布施。有的时候不注意还认为自己不是贪心者,但是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可以知道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还是以一种比较深层、隐蔽的方式存在着,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打比喻讲,一个人比较富裕的话,就可以推知财神肯定在他身边恒常加持他的,如果他变得贫穷,就可以知道财神已经远离他了。从比喻可以了解,如果你相续当中没有贪心,“常好歌舞”、“舍受者”、“洁净”这些方面都不会有的,通过外在就可以推知你的内心。如果你的相续当中有贪心,从外在的种种形相一推就可以知道了,就像财神在的时候肯定会发财,财神远离的时候肯定会贫穷一样。

 

癸二、摄受具贪行者的方便:

 

一个上师如果发现了弟子是贪心者,又如何去调伏呢?

 

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

一切离善妙,常依师长住。

 

上师调伏弟子的时候应该这样去调伏,或者作为弟子来讲,现在还没有当上师,还没有办法去调伏别人,调伏自己的时候也是必须要使用这个方法。

 

“佛教有贪者”,佛陀在经典当中教导调伏有贪欲而且想解脱的人的时候,如果他不想解脱的话,你让他“衣食及住处,一切离善妙”的话,根本办不到的,必须对佛法有恭敬心,对上师也有信心的,这样上师才可以调伏他,否则,上师让他“离善妙”,他肯定不愿意的。必须是对上师有一定信心的人,就可以按照这样一种步骤、方法进行调伏。如何调伏呢?“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也就是说他的衣服、食品还有住处,“一切离善妙”不应该让他享受种种好的衣服、好的食品、好的住处,通过比较粗劣的外缘可以使他离开贪心,这是外缘方面的善巧。

 

单单依靠外缘还是不行的,马上还加一句“常依师长住”,还应该恒时依止上师而住,长时间依止上师而住的话,才能够把相续当中的贪心逐渐息灭。按照戒律当中讲,一个初学者,一个沙弥,必须有一个依止师,恒时和他的依止师一起生活,从早上到晚上各种各样的安排,各种各样的教导,应该做什么,应该舍离什么等等,都会随时发现,随时教导,随时纠正过失,经过五年之后,他相续当中的烦恼逐渐调顺了,他自己才可以自己独立修行。

 

对我们来讲,我们都是依止上师而学法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平时就要经常观察,上师对我们在做什么教言?需要我们怎么做?自己平时对这方面的教言比较留心的话,就知道上师对哪方面有一定的遮止,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比如上师有的时候说纪律方面应该注意,威仪方面应该注意等等,虽然没有点某某人应该怎么怎么做,但实际上通过上师的教言对照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过失,如果有的话,就想上师就在说我了,马上应该改正,如果没有这样的过失,那么应该了解上师是在提醒我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没有依止师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依止上师。

 

依止上师必须长时间依止,只依止一年两年,或者依止一段时间要远离,这样的话相续当中是很难获得殊胜的功德的。所以在佛经、论典,尤其是在修法的窍诀当中,都提到过要长时间的依止。依止的时间越长,你相续当中的烦恼才越容易得到调伏。因为你长时间依止上师的缘故,上师长时间观察你,知道你对上师的信心是比较稳固的,你是堪为法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师有些对一般人不愿意说的话,才愿意给你讲,这个时候才有的时候会有单独的教授,或者对你不共的摄持,这个时候会发生。一旦摄持之后,通过上师的加持,你就很容易调伏了。

 

否则,你今天依止,明天不依止,或者经常不在上师身边依止的话,从显现上来讲,上师就知道你是一个不稳重的人,既然不稳重的话,他就不愿意和你说很多殊胜的教授。既然你不是法器,殊胜的教授说给你你也接受不了,容纳不了。

 

所以要得到殊胜的加持的话,常时依止上师而住真的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窍诀。一方面依止上师时间长的话,上师的种种好的言行自己可以看到,可以去学,长时间熏习,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自己的很多恶习就已经改变了,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听闻上师所传的教法,上师从各个方面讲了很多教法,自己可以从各个方面对照自己的相续,所以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对治自己的烦恼;从得意传加持来讲,上师也是比较喜欢这种比较稳重的弟子,有这样一种特法在里面。所以相续当中要得到殊胜的加持的话,这一切都是很关键的,要牢牢记住。

 

比喻中讲到被婆罗门种姓的非人所控制,通过这样的违缘得病的时候,由于婆罗门种姓的非人是比较喜欢清洁的,在被这样的非人附体的时候,需要通过什么方法去对治呢?直接能对治他的就是他非常害怕的东西,就是不清净的东西,像酒或者不净物,一洒到这个人身上的时候,非人婆罗门非常害怕,马上就跑掉了。那么我们在有贪心的时候如何对治呢?就必须要通过贪心的直接违品,你贪这些资具就不让你得到这些好东西,就让你去享受这些不好的东西、依靠师长而住等等,这些方面是最尖锐的对治,最直接的对治,依靠这样的对治逐渐逐渐串习之后,贪欲心就会逐渐地薄弱。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二、(广明断嗔之理)分五:一、思维嗔恚过患;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癸一、思维嗔恚过患:

 

前面也讲到过嗔恨心有极坚固、定恶、作大罪的过患,这里又讲嗔恨心的过患,侧面有不同。这个地方是从你有能力产生嗔恨心也好,无能力产生嗔恨心也好,都对自己没有利益,使自己受到很多不悦意的果报,而且有的时候还会令别人受到种种不悦意的痛苦。

 

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

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

 

产生嗔恨心有两种心理状态,第一种“无能”是下对上,自己没有能力,对上面欺诈自己的人生起嗔恨心;第二种“有能”是指上对下,自己有能力,对下面软弱的、弱小的对境产生嗔恨心。分析起来,不管是无能生嗔还是有能生嗔都是不对的。

 

首先分析第一种,“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自己的身体、权力在各方面都是没有能力,比较弱小的人,自己在受到各方面都强过自己的强人的欺诈的时候,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嗔恨心,但是不敢表示出来,只是在内心当中对欺诈自己的人生起很大的忿恨之心。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这种人,因为在世间上有强弱之分,就有这样的欺负的行为,弱者没有能力,不敢表示出来的时候,他就在内心当中产生嗔恨心。有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样被强者欺负的弱者是值得同情的,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这个弱者内心当中如果生起一种嗔恨心的话,就不是值得同情的,因为这种嗔恨是一种自相的烦恼。所以这里说“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

 

在对照我们相续的时候,也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遇到别人的欺负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来自于人,有的时候是来自于某个势力,自己内心当中应该按照佛陀的教诲,不要生起嗔恨心,因为生起嗔恨心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任何利益,“唯使自己丑”,只是使自己丑陋而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利益。如果内心当中生起嗔恨心能够达到悦意的果,或者能够成办所做的事情的话,这也可以,但是内心当中生起嗔恨心对任何事情的成办,或者对自己以后悦意的果没有任何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应该断除。

 

“唯使自己丑”,一方面自己生嗔心的时候,脸色马上就会变化,变得比较丑陋,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嗔恨心造下的恶业,从因果无欺的缘起规律来讲,嗔恨心大的人下一世就变得很丑陋的。所以对今世也没有利益,对后世也没有利益。这还是比较轻的果报,如果嗔恨心比较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在恶趣当中感受种种痛苦,所以分析的时候,没有能力而嗔恚是没有必要的。

 

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因为我们在世间也没有权力,也没有很多势力,所以遇到别人欺负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嗔恨心。对在座的人来讲,前两年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了解这样的教义的话,肯定不会产生嗔恨心的,但是有些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就认为我应该对他发脾气,我应该对对方生起嗔恨心,实际上按照佛陀的教义来衡量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的。了解这样的道理,在以后处世的时候肯定对自己的相续有很大的帮助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录音中断)语言也是对他作种种谩骂,这样对不对呢?也是不对的,有能力也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在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作出种种行为是一种没有悲心的表现,“说此最下等”,谁“说此最下等”?佛陀说这样的人是最下等的,为什么是最下等呢?因为前面那种人无能力而生嗔恨心,他虽然有过患,但是他没有能力去伤害别人,只是自己生嗔恨而已,但是有能力的人生嗔恨心的话,不仅仅是损害了自己的相续,而且还能够损害别人,使别人受到种种的痛苦,所以两者比较起来的话,第二者“最下等”,绝对是应该呵斥的对象。

 

不管怎么样我们肯定都是包括在这两种情况当中的,或者自己是强者,或者自己是弱者,没有中间状态,所以不管自己有无能力而生嗔,还是有能力而生嗔,在颂词当中都已经遮止了,全部都是不对的。如果其他很多断除嗔恨心的修法不了解的话,就把这两个理论记在心中,自己无有能力生嗔心没有用,唯使自己丑陋而已;自己有能力生嗔心,佛陀说这个是最下等的,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都没有必要产生嗔恨心。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如果失坏了婆罗门的教规的话,不仅仅他自己要受到惩罚,而且他的家里人都要受到株连,都因为他要受到种种痛苦。这个比喻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呢?也就是说产生嗔恨心的时候,自己的相续已经受到了损毁,造下了恶业,而且通过嗔恨心再去伤害他人,别人也是受到了伤害,因此对自他都没有利益的,这样的法必须要从根本上断绝。从过患方面了解之后,我们就愿意认识到它,愿意去断除。

 

癸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分五:一、对能尽自己恶果的缘不应起嗔;二、不悦意语自性非损恼故不应起嗔;三、典章说应治罚毁骂者是颠倒;四、对能遣除自己心境过患之语不应起嗔;五、对恶劣者说恶语不应起嗔。

 

子一、对能尽自己恶果的缘不应起嗔:

 

有些人问:如果遇到别人说粗语的时候,或者用各种语言谩骂自己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对治呢?这里就讲到了对治的方法。如何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如理的作意,遣除非理作意,舍弃嗔恨心。

 

说不悦意声,能净昔作恶,

愚蒙不善士,不乐自清净。

 

这个从两个角度进行抉择,第一个角度从正面宣讲,听到不悦意的声音如果自己能够安忍的话,能够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罪业;第二个角度,如果你不善于安忍,不了解这样的道理,一听到别人的粗恶语的时候,反而过去做种种诲骂等等,实际上就是损害自己而已,没有任何必要,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抉择。

 

首先抉择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听到别人对自己所说的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应该了解这个是能够清净自己罪恶的方便,“能净昔作恶”,从颂词表面上来讲是可以清净自己以前所造的罪恶,为什么现在我们无缘无故的听到了别人的粗语或者谩骂呢?就是因为以前种了这样的因,自己造了如是相同的恶业,现在罪业成熟的时候,别人就会用粗语来谩骂你,使你的相续当中感受不悦意,所以自己通达因果的规律之后了解,以前我曾经做了这样的恶业,所以通过别人谩骂的方式来清净我的罪业,所以对我来讲是很有恩德的。如果不是他通过这种粗语来骂自己,让自己受痛苦的话,也许自己以前骂别人的恶业还会成熟非常可怕的果报。现在通过如是谩骂的语言就可以清净,所以应该感谢他。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悦意的声音不一定出自怨敌,有些时候出自自己的师长,出自高僧大德的口里,他们对自己说粗语呵斥的时候,应该知道上师或师长是通过如是的方便遣除自己的障碍、违缘。如果自己真正有信心的话,那么对上师的种种语言能够产生信心,以这个作为一种殊胜的加持,使它清净相续当中的障碍违缘。或者自己有的时候不明显的过失慢慢慢慢要开始显现的时候,上师要通过各种呵斥的语言使你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时候通过轻声相劝,正面劝解不一定起作用,印象不是很深,但是通过不悦意的语言直接呵斥的时候,印象就很深。

 

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吧,真正有的时候上师从正面讲,比如说传法的时候给我们说要这样做,要那样做,有的时候好像不注意,但是有的时候专门针对你说一些呵斥的语言的时候,这个时候印象就特别深,就比较容易直接观照自己的相续而断除种种不好的行为和发心。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方面可以清净以前的过失,一方面可以制止现在的恶行,还可以清净以后的违缘。尤其是善知识对自己呵斥的时候,应该从这方面进行了解。否则的话,现在末法时代这些弟子的根性,不像以前的弟子这么优秀,以前的弟子根性比较好,上师怎么呵斥都不会生起邪见的,但是现在如果上师没有给自己说一些好听的语言,或者有些时候说一些呵斥的语言的时候,内心当中很自然的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反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邪见,实际上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必要的。如果不了解情况,没有串习这样的道理的话,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过患,如果把这些道理早就已经串习得比较精熟了,在自己内心当中扎根扎得比较稳的时候,听到上师种种的呵斥语言就不会产生种种不好的想法。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一般的人对我们所说的不悦语也好,或者是高僧大德和自己的上师对自己说的不悦语也好,都是能够清净自己的过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安忍,不应该产生嗔恨心,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是非常殊胜的。而且通过这个方面还可以修持安忍,有很多很多功德。

 

反过来讲,如果听到不悦意的声音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不想安忍,通过各种方便去报复的时候,就称之为“愚蒙”,就是被愚痴所蒙蔽的不善者,他们“不乐自清净”,从他们的行为来看,他就不想自己的行为变得很清净,因为这样的不悦耳的语言可以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罪障,种种恶习,但是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就更加产生嗔恨心,或者做出很多不如法的行为,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肯定是不想自己的相续获得清净。这样做好不好呢?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很英雄很勇敢似的,但实际上仔细分析的时候就自己害了自己,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必要的。

 

尤其是针对修行者来讲,我们的相续当中本来存在着很多很多无始以来所积的深厚的罪障,这样的罪障如果一旦成熟之后会使自己产生非常难以忍受的异熟果报,但是现在通过如是粗暴的语言清净了之后,就可以把以后要堕入到地狱当中的业提前成熟。这个方面在《金刚经》等很多经典当中都讲到了,尤其是修学甚深教法的人,修持密法也好,或者修持空性的教法也好,通过如是直接的对治之后,把相续当中的异熟果报、很深厚的业提前在今生当中成熟,而且把很重的痛苦转成很轻的方式成熟的。如果自己很精进地修学,无缘无故碰到打骂的时候,应该知道这肯定是自己相续当中的罪业提前成熟的标志,自己应该产生一个很大的欢喜心,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违缘。闻思甚深的经论的话,对这样的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

 

下面讲到一个比喻,一个养象的人,有一次他的大象生病了,他就对大象生起一种悲悯心,他想用各种药物给它治疗,但是正在喂药的时候,这个大象怀疑主人是不是要害死它,给它喂毒药,所以它就对主人产生了一种嗔恨心,把主人杀死了。这个比喻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这个大象比较愚痴,不知道主人是为了它好,为它治病,为它遣除相续当中的痛苦而进行种种的方便,反而把它的恩人杀死了,所以这是非常不应理的。

 

反过来推理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像这样的种种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是能够对治自己相续当中的病根的,对产生种种痛苦、种种病患的罪障进行的殊胜的对治法,就好像这个主人想要通过药给大象治病一样。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了解到这个道理,就认为像这样的不悦耳语言是伤害自己的,听闻这样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会使自己受到痛苦,对方的居心也是不善的,即使对上师善知识,也认为是故意呵斥自己,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对别人的好心好意反而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而通过各种各样不好的作意、各种行为去报复,这样就产生各种各样不好的结果。

 

大象愚痴的做法和如今不知道修持忍辱的,不知道不悦耳的声音是清净自己罪障的良药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人相续当中实际上和大象是一模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了解应该从根本上接受不悦耳的语言,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应该接受,这样对我们的修法来讲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嗔恚,

末后生贪欲,每日三时起。

 

在每个人的一天当中,早上、中间和晚上,不同的烦恼会现行。“初时”就是早上,一天刚开始的时候,愚痴心比较旺盛,“中间”或者是中午,或者是白天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嗔恨心,“末后”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贪欲心就比较旺盛,容易现行。在一个人的一天当中大概有这样的一种生起烦恼的次第。这是从总的次第来讲的,特殊情况当然也是有,比如说白天看到生贪欲的对境的时候马上生贪心,这个是有,但是从总的情况来讲,有这样一种固定的形式。

 

为什么要宣讲生起烦恼的次第呢?了解这样的次第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大概了解到什么时候愚痴重,什么时候嗔恨心重,什么时候贪欲心重,自己心里就有一个准备。早上的话,愚痴心很重,相续当中有个准备之后,就会使用对治愚痴心的方法去对治它,这样就容易见效。中间白天的时候,自己就尽量保持慈心的状态,就容易对治嗔恨心。到晚上的时候,自己知道贪欲心容易产生,就在这方面进行防范。

 

这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没有这样的防范过程,贪欲心产生起来的时候自己没有发现,不断滋长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发现,最后发展到很强烈的时候再去对治已经对治不住了,因为相续当中没有防范的心理准备。有心理准备根本就不同,自己首先知道大概这个时候贪欲心或者嗔恨心容易产生,相续当中就有一个准备,一旦产生一点苗头的时候,马上就发现了,马上就对治它。所以宣讲生起烦恼的次第对行者调伏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烦恼是特别有必要的,让我们可以着重地进行对治。

 

比如说早上愚痴心增盛,这个是很明显的,早上闹铃把我们闹醒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想起来,还想继续再睡一会儿,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愚痴心非常粗重的时候,如果自己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不能让它再发展下去,因为每天早上都是愚痴心容易产生,所以就用一个很猛厉的方法去对治它,如是的话就可以见效。或者有的时候,上师讲在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去修一些增长智慧的法是非常好的,祈祷文殊菩萨,念文殊菩萨的心咒,那个时候就最容易对治愚痴了,因为智慧本身和愚痴就是直接矛盾的,所以那个时候一方面容易对治愚痴,一方面容易增长智慧。

 

中间在白天的时候容易接受很多人,做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容易产生嗔恨心。白天的时候因为自己要去做很多事情,神经绷得比较紧,贪欲心方面就不容易现行,

到晚上的时候,自己一天的事业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该做的事都做完了,该沐浴的沐浴完了,该吃饭的也吃了,这个时候自己的身心就处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无始以来的习气,就在晚上容易产生贪欲心,对治力各方面就比较薄弱。因此每天三时当中产生贪嗔痴的次第,作为修行人来讲是必须要了解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国王,刚开始的时候对一个婆罗门大臣说:“如果你申请的话,我就可以给你一百瓶香油。”首先这样许愿。这个大臣也没有好好观察,就产生一种欢喜,但是这种欢喜是因为没有通过观察而产生的,所以是一种愚痴的状态。中间他真的提出申请的时候,国王就从方方面面去考问他,给他提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产生一种嗔恨心,他想:“国王明明答应给我一百瓶香油,但是现在又设这么多难题来考我,好像没有必要吧。”最后国王还是给了他一百瓶香油,这个时候他就生起一种贪心。这就是从三时对应三种烦恼的产生。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一天当中三种烦恼是容易现行的,了解之后着重对治,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二、(别说断三毒之理)分三:一、断贪之理;二、断嗔之理;三、断痴之理。

 

壬一、(断贪之理)分二:一、贪虽似亲实无益故应断;二、了知生贪的因缘差别后则应断除。

 

癸一、贪虽似亲实无益故应断:

 

有些人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疑惑,他们说依靠贪心可以获得很多资具,你没有贪欲,不向外奔驰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获得种种资具的,所以贪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种种安乐的享受,就好像亲人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依靠,不应该远离吧?这样的想法在没有生起对治道的凡夫相续中来讲,是必然会生起的,只不过有时候自己不敢生起。

 

这个时候圣天菩萨通过问答给我们宣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平时通过贪心获得很多资具,比如钱财,自己相续当中首先生起一个想要得到财产的念头,然后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自己的身和口去造作,最后通过种种行为就获得了钱财。所以观察它的来源就是相续当中有贪心的缘故,最后就获得了钱财。有了钱财之后又怎么样呢?一般世间上的人,或者愚痴的凡夫就认为有了钱财之后就可以享受,享受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安乐。从财产是这样安立的,对有情的贪欲也是同样的。

 

很多已经习惯了贪心这种烦恼的众生就很不愿意舍弃,因为一旦舍弃贪心之后,自己很多想要得到的资具就必须要远离,必须要断除。所以相续当中就有这样的念头,或者以明显或者以隐藏的方式存在。如果明显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了解断除,但是如果是隐藏的方式,现在不通过殊胜的理论去挖掘、去发现、去断除的话,那么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这样隐藏在心底的敌人就会伤害我们,到时我们就会因措手不及而造下很多罪业。

 

所以就假这个颂词的方便来使我们认识到它的害处,看起来好像是非常可爱、可亲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大的敌人,因此从这个角度必须要断除。

 

贪非亲似亲,汝于彼无畏,

人于无益亲,岂非特应离。

 

贪心本来不是每个众生的亲友,但是从它显现的因和它的作业来讲的话,好像是亲友一样,原因前面已经分析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认为它是亲人,而对贪心没有什么畏惧,不想断除的话,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和认识。从世间的比喻来讲“人于无益亲,岂非特应离”?一般的世间人对于没有意义的亲人,非但没有意义,而且经常经自己造很多违缘的亲人,他们根本是不愿意亲近的,而且特别地想要远离他。

 

为什么“贪非亲似亲”?看起来好像和我们很亲近,一方面来讲,就住在我们的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就和我们在一起了,无始以来就通过贪心使我们获得了很多很多欲妙,从这个角度来讲好像是亲人。但是为什么又“非亲”呢?因为通过贪欲心暂时满足了种种欲望之后,它会引来很多不悦意的果报,引来很多非常粗重的烦恼,这些烦恼和不悦间的果报是不是我们愿意亲近的呢?绝对不愿意。每个人都不想相续当中生起很粗重的烦恼,尤其是修行人来讲。对不悦意的果报,修行人或者一般世间上的人都是想要远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贪心绝对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了解到它真实的本性之后,应当对它生起恐怖心,应当通过种种方法去远离它。这才是一个修行人的正确认识。

 

世间的比喻确实是这样的,贪心住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它是一种亲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真实的本质就是一种怨敌,我们必须要通过高僧大德和传承上师的加持,彻底从根本上认识到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是不对的。尤其是通过佛法的学习之后,都知道贪嗔痴是必须要远离的,但是有的时候也许还没有特别仔细地去观察它的本质。

 

就是因为没有彻底观察的缘故,所以平时在见到资具,见到有情的时候,贪心就会产生。一产生贪心的时候,自己就不愿意断除它,认为自己追求这个有情还是很有意义的,追求这个财产,得到之后还是可以得到快乐的,它有这样的一种伪装的缘故,他就对贪心采取一种保护的政策,不想断除它,任它发展,因为在它产生的过程中,他会获得一种似是而非的,相似的安乐的缘故。这就是平时没有彻底认识它的本质的缘故。

 

通过“非亲似亲”的理论详细的观察贪心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彻底认识到贪心绝对不是一个应该依靠的,这个方面就帮助我们断除贪心,产生一种决心。这样的金刚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国王,在去森林中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外道的仙人正在和一个母鹿做不净行,他看到这个行为的时候就觉得很不如法,就用弓箭射中了仙人,仙人被射中的时候很痛苦,在临死之前他就发恶愿诅咒国王以后和王妃做不净行的时候马上死去。

 

在《百业经》等很多经典当中可以看到,这些外道仙人他们的诅咒有些还是很灵验的。国王他非常了解这种特法,所以他非常恐怖,生起很大的畏惧心,想要保存自己生命的缘故,就远离了王宫,远离了王妃,去森林当中修行。

 

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一天王妃来看他,通过各种因缘,一方面王妃也穿得很美丽,一方面刚好夕阳照在她身上显得她更加好看,所以这个时候国王对王妃突然就产生了很猛烈的贪欲心,没办法控制,就忘记了仙人的诅咒,和王妃做不净行。平时他还能想起来,但是一旦对境现前他就忘记了,正在做不净行的时候,仙人的诅咒就应验了,所以当时国王就死去了。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意义呢?对照颂词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呢?国王相续当中当时正在产生的贪心,实际上不是他应该依靠的,而是应该远离的,他没有发现这一点,没有认识到贪心的本质而作不净行,最后受到了贪心所引发的恶果。

 

从这些方面一观察,贪欲心实际上不是应该亲近的,是应该远离的,但是国王愚痴的缘故没有远离,最后死于非命。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看起来好像很亲切,好像是我们的亲人,好像应该依靠似的,但实际上你一去依靠,一去亲近之后,它马上就可以带来烦恼,马上就使你的相续不寂静,而且通过贪心引发的业,以后还会引来各种各样轮回当中的苦果。所以从这个角度和比喻一对照的时候,就知道贪心确实应该远离,它不是我们的亲人,就像国王相续当中和王妃做不净行这种贪心绝对不是应该依靠,而应该远离一样。

 

癸二、了知生贪的因缘差别后则应断除:

 

有些人就有这样一种提问:贪心是难以断除还是不难断除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回答的时候,不能完全断定是非常容易断除或者非常不容易断除,因为生贪心的来源有因和缘两种。

 

贪有从因生,亦有从缘起,

从缘所起贪,易纠治非余。

 

贪心有从因而产生的,也有从缘而产生的,“缘”就是所缘外境,从所缘的外境生起的贪心“易纠治”,容易纠正、容易对治,“非余”就是从因而产生的不是这样,它是不好断除的。

 

“贪有从因生”是如何进行抉择的呢?有些众生在前世的时候对贪心方面反复串习,所以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是尤其深重的。比如讲记当中讲到鸽子等鸟类,它们相续当中在淫欲心是特别重的,因为前世的时候它就反复串习了淫欲心的缘故,所以转生到鸽子的时候淫欲心也是非常深重。鸽子是这样的,对修行者或者世间一般人来讲也有这样的,确实有从因而产生的。

 

比如说前世、再前世,他们对资具、有情再再地生起贪心,再再去追求的话,通过无数次地生起贪心,无数次去追求的时候,他每一世生贪心,每一世追求外境的时候,就有贪心的习气植入到他的相续当中去,生一次贪心就植入一次习气,在一生几十年当中他生起了无数次的贪心,所以无数次的串习就熏习到相续当中去了,因此他在前世死去,一转生到今世,如果没堕地狱或者恶趣,再转生为人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就已经非常深厚了。所以从前世带来的因来讲,就是从因生,这是一类。

 

“亦有从缘起”,还有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不是如是深厚,不像前一类众生那样反复地串习,反复地植入习气,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比较微薄,但是因为贪心的习气还是存在的缘故,所以他看到所缘境的时候,看到一个很美好的东西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如果能够得到该多好,自己产生这样的念头。所以看到好东西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贪心,看到中等的或者不好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不会产生贪心,主要是从所缘境的可爱方面产生贪心的。

 

后面这种从所缘境而产生的贪心,因为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易纠治”,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远离了所缘境,他的贪欲心逐渐就会微薄,逐渐就会消失,所以是比较容易对治的。有一类众生就是这样的,有一类修行人,一旦他远离了城市或者容易生贪的对境,到了寂静的地方的时候,他的贪欲心就很微弱,不容易现起,非常容易对治。

 

“非余”就是从因而产生的贪心,就不这么容易对治了,因为从因而产生的话,他不是观待外境作为决定生贪的理由的,也许有的时候一个并不是非常悦意的外境都可以使他生起贪心,因为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很深厚,所以稍微见到一个外境,或者没有外境,他自己在家里待着的时候,这个时候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就不断地涌现,根本有的时候没办法对治的。

 

为什么这个颂词要分析两种原因产生的贪心呢?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就了解是从因产生的,还是从缘产生的,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修行人都可以按照这个颂词进行对照,自己见到所缘境的时候是不是就容易产生贪心,离开所缘境之后是不是贪心就容易息灭?如果是的话,就是从缘而产生的,说明相续当中贪欲心的习气不是很深厚,就不需要很大的精进力去对治,只要稍稍地修习正法,或者有的时候仅仅通过闻思了解了不应该生贪之后,马上就可以息灭。通过闻思串习之后,即使以后看到所缘境也不会生起很猛烈的贪心。所以从缘而生起的贪心容易对治。

 

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从因而产生的贪心,它非常坚固,力量非常强大,所以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就应该了解,而且认识到之后,对治的时候要花很多功夫,很多精力,很多精进才能够把这个贪心压伏、断除。必须要通过颂词观照自己的内心,知道之后就可以如是进行断除了。

 

一方面必须首先通过殊胜的理论了解到生贪的过患和离贪的功德,然后不能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上,断贪的法已经知道了就不管了,再去追求其他的法,把这个放这儿不行,因为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很粗猛的,所以了解这个修法之后,必须在贪心还没有微薄之前一再地对治,再再地对治,每天从早到晚其他的修法可以放下,但是对治贪心的修法不能放,反复要串习,这样才能产生作用。否则只是修持一两次,或者几十次,上百次对自己的相续没有什么帮助的作用的。从这个角度应该了解。

 

还有从现在我们众生位来讲,因为现在我们的贪心是从以前的因产生的,那么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作意等等也可以引发后世的种种果,所以在我们现在位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千万不要反复地使贪心的习气再不断地熏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了,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才能够斩断它的相续,否则现在我们的贪心因为前世的串习就已经很猛烈了,通过这种很猛烈的惯性、习气又会很容易产生更多的贪欲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让它再增长了,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间断它的相续。

 

实际上在现在这个位的时候也是非常关键的。前面也讲过,你生一次贪心,绝对就有一个习气种子熏入到你的相续当中去。我们每天不观察的时候,生很多念的贪心,就有无数的习气又重新注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这样的恶势力就会越来越加强,以后对治起来就越来越困难,使我们的根器越来越钝,就没办法真正去对治它了。所以我们一方面不应该增长贪心,一方面要生起对治性。

 

这个方面就讲到从因产生的贪心非常难以断除的原因,它的密意,从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产生一个很大的决心,一定不能够再继续下去。

 

比喻当中所抉择的内容,比如说鸟类或者鸽子等等,这些鸟雀必须要依靠两个翅膀才能够飞翔到天空当中,如果缺少一个翅膀就没办法飞翔。这个比喻就对应缘起,从缘产生的贪心必须要有所缘境,有了的缘境就可以产生贪心,没有所缘境就不能产生贪心,就像鸽子有两个翅膀才能飞,缺少一个翅膀就不能飞了。

 

下面继续比喻,一个翅膀断了之后就难以飞起来,但是它的命根还在,还不会死亡的。这个就是说明第二种从因而产生的贪心,虽然缺少了所缘境,但是还有可能反复地,再再地生起猛烈的贪欲心,就像鸟雀,一个翅膀虽然断了,但是它相续当中的命根还存在一样。

 

在很多教言当中也是再再地提到,对于修行人来讲,平时在人群当中说话应该注意,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观自己的心应该注意。《自我教言》当中说得很清楚。因为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非法的念头,这样的念头很难以认识,很难以断除。所以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尽可能地通过看书、念咒的方式度过,否则什么都不做,在一种懒散的状态当中,以前的习气缺乏对治性的缘故,就很容易冒出来,很容易滋长。

 

你在看书的话,借助于佛经论典当中的金刚句,你在详细仔细思维金刚句的时候,你的注意力是很专注的,专注到金刚句的时候,你相续当中的贪等烦恼就得到了对治,就不会产生了。所以为什么上师平时一再地要求我们要好好精进地看书,这真的是对治烦恼的很殊胜的窍诀,尤其是思维非常甚深的道理的时候,你的心越专注到经论当中,你的烦恼产生的机会就会越少。所以我们平时千万不要使自己习惯于懒散,习惯于放松的生活,放松的生活一方面看起来是很舒服的,思维法义是很痛苦的,但是你看书的时候,当时就产生善根,你放逸的时候,当时就产生无明愚痴,绝对是不相同的。

 

在一般的凡夫位,相续当中对治性不强、不坚固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串习。有的时候我在看书看累了的时候,出来走一下,放松一下的时候,我会看到很多其他的LAMA,或者在家人好像很舒服地在房顶上晒太阳,在房顶上喝茶,我就觉得他们还是很舒服的,什么都不用去思维,但是我又一想,如果像我这样,现在相续当中这么多烦恼,还要这样去放逸的话,那么更加没有办法对治了,所以现在我所做的这些思维法义是很有必要的。产生这样的念头的时候,马上自己就产生一种相似的对治,然后再回到家里去好好看书,有这样一种动力。有的时候想一想以后的果,也是对自己的精进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从相续当中贪心很猛烈的方面来讲,应该反复串习它的对治,各种方面去对治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壬二、断嗔之理:

 

有些人就会问:嗔恨心在佛经当中屡次提到,不管是大乘的佛经、小乘的佛经,还有很多论典当中都提到嗔恨心这个词,那么嗔恨心到底有什么样的相,或者有什么样的过患呢?这个方面应该了解,了解之后才愿意去断除。

 

嗔恚极坚固,定恶作大罪,

知如是差别,当尽烦恼际。

 

嗔恚是极其坚固的,也就是说一旦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它的力量非常粗猛,一般来讲通过微小的对治力不容易压伏,它的体性是“定恶”,决定是恶的,不管是在什么位产生都是一种恶业。所以在菩萨戒当中对三种意业绝对不开许,这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不管是贪心也好,嗔心也好,它一产生的时候,自相就是恶的,不善的。而且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作大罪”。嗔恨心能够做到其他的烦恼不能做到的罪业,所以它的功用也是非常大的。

 

应该了知如是的差别,“当尽烦恼际”,了解了嗔恨心难以对治,或者它的体性是极恶,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大罪业等等,这样就应该下定决心,发下誓言,断除烦恼的根本,使嗔恨心的烦恼穷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讲“嗔恚极坚固”呢?有的时候我们说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很坚固的,但实际上嗔恨心也是很坚固的,尤其是正在发动,正在现行的时候,一般的人根本压不住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发脾气,生起很大嗔心的时候,要去劝他的话很困难,必须要有一个特别有威望的人,或者他特别害怕的人去说他,他也许才会收敛,一般的人去劝他的话,越劝脾气越大。所以嗔恨心很坚固的,和一般的烦恼不一样,它一旦产生的时候非常粗猛的,什么都不管,那个时候给他说嗔恨心要下地狱他也不管了,想不到这些业果了,只想怎么样把对方干掉。这个方面大家也许都能体会到,不要说看到别人,有的时候自己忍无可忍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

 

就是因为它非常粗猛,所以它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前面已经分析了“定恶”,不管什么时候生起,绝对是恶。不管你的外表显现什么形象,当嗔恨心产生的时候就没办法改变它的性质。

 

至于在有些密宗当中讲到做诛法的时候,必须要在慈悲心的基础上生起很大的嗔心,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我们看过敦珠仁波切的讲义当中,在修诛法的时候,他说应该安住在慈悲心的本体上生起很猛烈的嗔恨心。这个确实实行不了,因为嗔恨心和慈悲心两种是完全相违背的,一方面修诛法必须要以慈悲心作等起,但是如果一直安住在慈悲心的状态当中的话,诛法的效力又显不出来,所以就必须要在慈悲心的本体上生起大嗔恨心,必须要诛掉佛教的怨敌。

 

这肯定是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一方面生起慈悲心,一方面生起大嗔恨心,但是像这样的嗔恨心绝对不是一种自相的嗔恨,我想也许是指相续当中的一种想要诛掉佛教当中的怨敌、鬼魔等等的很猛烈的决心吧,所以如果在修诛法的时候心很慈悲的话,就没办法达到它的效果。

 

以前我们在龙多活佛面前听一个法的时候,他也是说过,以前法王的前世白玛程列尊者,他在住世的时候,五世DLLM委托他修诛法,诛掉一些非常猛烈的鬼魔,但是他通过一些降伏法,把一些魔勾招到(?)正准备用诛法全部诛掉的时候,这些魔哀求他,好像很痛苦,当时尊者心就软了一下,马上一个魔的眷属就跑掉了。那个时候就是他的的稍微有点慈悲,想着这个很可怜,一产生这样的念头的时候魔马上就跑掉了。这个魔最后就变成生生世世和法王的化身作对的一个魔。有的时候活佛也说,比如前世列绕朗巴尊者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尊者好像处在一种休克的状态,就是这个魔在作障碍,好像是96年还是哪一年,修诛法的时候把这个魔诛掉了。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所以有的时候有特殊的情况,这个绝对还是一种很甚深的境界,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思维的,按照分别念来思维的话,思维不了。这个本性是一种善法,但是外相显现一种嗔恨,修诛法的时候有这样一种作用。但是这里说的“定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恶,是指嗔恨心的自相,就是自相的嗔恨心,自相的烦恼绝对是恶的。

 

“作大罪”可以从什么方面了解呢?一方面很多经论当中都是讲到,嗔恨心能造很多过失,是能够毁坏善法之首。有的经典当中讲,它一产生的时候,毁一百个大劫的善根。产生很猛烈的嗔恨心的时候,一百个大劫的善根都会毁掉。有些地方讲,一百个大劫的善根是布施和持戒的善根,还有一千个大劫的善根是布施和供养。

 

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安立成“大罪”,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一天当中要好好积累善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天当中我们保持这种状态修善法很不容易,一辈子当中一个人修的善法更不容易,一百个大劫或者一千个大劫当中不断地布施,不断地供养,或者不断地守持清净的戒律,那肯定是非常难得。但就是一刹那的嗔恨心马上摧毁无余,因此它的罪过是相当大的。而且从菩萨行当中来讲,直接和菩提心相违背的就是嗔恨心。

 

从嗔恨心发起来的时候,各种各样平时做不到的罪业都能够产生,都能够做得到。比如有的时候在非常愤怒的时候杀父亲、杀母亲等这样很多大罪都造下了,还有处在愤怒状态的时候诽谤正法等等也会造下。因为处在嗔恨状态的时候,他的理智已经没办法控制了,平时他自己的学的这些道理都用不上了,因为他的烦恼状态太粗猛 的缘故,所以从这些方面一产生的时候,绝对 会“作大罪”。罪越大,果报就越不悦意。所以通过嗔恨心,当时毁善根,相续当中植入了非常猛烈的烦恼习气,然后通过这样的嗔恨心所造的罪业会引发各种各样后世不悦意的果报,因此绝对是应该远离的。

 

“知如是差别,当尽烦恼际”,因此了解它的本性稳固,或者它“定恶”,或者它“作大罪”的体性之后,应该下定决心断尽嗔恨心的烦恼的根本,必须要断尽。这个方面就是鞭策我们,我们真的想要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通过修持慈悲心,修持幻化观,或者了知一切众生如母等入手,入手之后才能逐渐逐渐使自己相续当中嗔恨心的习气淡薄。

 

一方面来讲,按照世俗的缘起,以前法王讲经的时候也是讲过,作为年轻人来讲,他相续当中的风脉明点正在增盛的时候,贪欲心很容易生起,而且很难以遮止;老年人相续当中的气脉明点衰败,而且因为老年人各方面都不如意的缘故,他的气脉明点一衰败了之后,他的心就不能堪能了,就不像年轻的时候能够自主,能够很决断地做很多事情,能够忍受。

 

年轻的时候一般来讲容易修安忍,老年的时候因为气血衰败了,就很难以控制住。再加上他自己本身眼根、耳根等等不断地衰败,而且外在的享受也是没办法感受,而且遇到子女对他的不孝顺等等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发嗔恨心。这是按照一般人的次第,按照风脉明点的增盛行和衰败的次第,年轻人和老年人有这样一种特法。

 

讲这些有什么必要性呢?肯定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年轻人正处在风脉明点增盛的时候,这个时候贪欲心很容易产生,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好好修持对治贪欲方面的窍诀。转入老年的时候,提前开始修慈悲观,修持对治嗔恨的方法,否则一旦老年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嗔心的。应该了解这样的差别,针对不同的时位进行不同的对治。

 

比喻当中讲到,在燃灯佛出世的时期,有两个婆罗门童子,一个是贤慧,一个是爱法,他们两个都皈依了燃灯佛。贤慧就对燃灯佛产生很大的信心,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道路很泥泞,贤慧就把头发解下来铺在地上,让佛陀从自己的头发上面踩过去,佛陀显现很欢喜,然后对贤慧授记成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在看《白莲花论》等等,那个时候佛陀得到了成佛的授记,贤慧童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

 

他的兄弟爱法对佛陀产生一种嗔恨心,就认为贤慧是很了不起的,佛陀从他很尊贵的头发上面踩过去,很不应理。所以他就产生了嗔恨心,而且造了非常严重的恶业,通过这种恶业他就转生到旁生道九十一个大劫。九十一个劫完了之后,他就转生成一条大鲸鱼,当是是释迦牟尼佛正在住世的时期,有些商人去海中取宝的时候,正好碰到鲸鱼,鲸鱼吃掉这些商人,那个时候这些商人一起念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它就回忆起来了,回忆起自己通过以前对佛陀生嗔心的过失,九十个劫当中不断地受痛苦,现在还没有办法离开这样的果报。回忆起这个之后,它就生起很大的决心,绝食而死。如是因为以前皈依燃灯佛的善根,还有不杀生的善根,转生为人,在佛陀面前出家修行成罗汉果。

 

通过这样的公案我们了解,嗔恨心一产生的时候,它是一种恶业,通过恶业造了很大的罪过,对于一切智智的佛陀都不管了,生起嗔恨心诽谤。实际上佛陀是离开了一切过患,圆满一切功德的,无与伦比的大尊者,对谁生嗔恨心都不应该对佛陀生嗔恨心,但是这样相续当中非常难以改变的嗔恨心一产生的时候,他对佛陀都会诽谤,都会产生嗔恨,造下大罪业。大罪业的果报就是自己在九十一个大劫当中不间断地受痛苦。最后它了解了如是的差别,了解了嗔恨心的大过患之后,它就立下誓愿,发誓自己不再杀生,对以前的罪过产生后悔心,想要从根本上断尽,所以它绝食而死。那么这样有什么功德呢?它转生为人,值遇佛法,修行成就。

 

通过这样的公案,它生起嗔心的过患,中间受痛苦的过程,断尽嗔恨心之后的功德,一个一个可以很明显地显现出来。现在我们可以同样的如是了解,现在我们生起嗔恨心之后,肯定它本身就是一种恶业,而且能够生起大罪过,通过这个大罪过肯定会受痛苦的果报,这是决定的。现在我们知道之后,就从根本上发誓言断绝它,断绝之后就可以穷尽烦恼的边际,就会获得安乐的解脱果。

 

壬三、(断痴之理)分二:一、认识愚痴为烦恼的根本;二、认识能断愚痴的对治。

 

癸一、认识愚痴为烦恼的根本:

 

有些人就问,既然贪心和嗔心的体相、过患等等已经讲了,那么痴心的体相是什么呢?

 

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

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

 

就好像一个人身体当中的身根是一切根的基础一样,其他的根要通过身根才能够安住的,如果没有身根的话,眼根、耳根、鼻舌就没办法安住,所以身根就是其他四根的依止处。同样的道理,“痴遍一切住”,愚痴也是遍于一切烦恼当中而住,其他一切烦恼都必须 要通过愚痴才能产生、安住、增长,如果缺少愚痴,其他的烦恼就不会有生根之处了。就像身根没有的话,眼耳等没办法安住一样。

 

“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前面讲到一切痴心的本性 遍一切住,或者成为其他一切烦恼的因,后面两句就是讲到断除它的道理。我们要断除其他的烦恼,必须要断除它愚痴的本性,愚痴的本性断除之后,其他的烦恼跟随就会断除。这里也是讲到断除愚痴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愚痴心是其他心的根本,所以必须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这里的愚痴主要是讲十二缘起支当中的无明支,为什么它是根本呢?因为通过无明决定会产生其他的十一种缘起,也就是说通过众生流转的次第可以观察,有了无明之后它就会造业,有了业之后,它就会植入到识当中,由识去入胎、在胎位当中不断地形成六处,出胎以后不断地感受外境,生起爱,生起取等等,这些过程最初的时候就是由于无明、愚痴。这个愚痴的体性就是不了解一切诸法的体性,不了解一切诸法法性的真实义,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恼。一切众生流转完全都是在烦恼上面。我们要从根本上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话,断尽烦恼,断除愚痴的本性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烦恼,由痴断随断”,大乘的教法当中都是这样讲到如何断除烦恼的根本,尤其是在密乘当中,着重断除的是愚痴心,按照一般的讲法,小乘着重断贪,大乘着重断嗔,密乘着重断痴。小乘因为是自己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的缘故,不断贪就没办法,因为贪是不断润生的,不断使自己熏习成产生轮回的根本因。所以他自己要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的话,必须要把贪心从根本上断除,不贪恋轮回他才有修道的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着重是对贪心方面进行遮止。我们看佛陀为小乘的比丘所制定的戒律,绝大多数都是从断贪心方面制定的,有这样一个特色。

 

为什么我们说大乘着重断嗔恨呢?因为要度化众生,如果你要利益众生,必须要发起大悲菩提心,它的违品就是嗔恨,所以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讲,生一百次贪心不如生一次嗔心的过失大,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安立,并不是说贪心没有过失,主要是大乘修法必须要从慈悲,大悲心方面去安立,而嗔恨心就是它直接的违品,所以大乘显教当中主要是提到断嗔恨心。

 

为什么讲密乘当中着重断愚痴呢?因为密乘当中直接抉择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如何把果转为道用的殊胜方法,有愚痴的话绝对不会现见本性,而密乘是直接现见法性的殊胜教义,所以它对愚痴方面是着重断除。学习密乘的教法之后就知道这样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

 

比喻中讲到一棵有毒的树,它的树干、树枝、树叶、毒花、毒果,它的一切枝分,对众生来讲接触到哪个部分都是有害的,我们如果想要把毒树铲除掉,单单把它的花果枝叶砍掉,因为它的根还在的缘故,它还会不断地生长,如果要从究竟上使这棵毒树不再害众生的话,就要从根本上把它拔除,把它的根从深深的土里面挖出来,从根本上断除,它没有了根之后,其他的树干、树叶、毒花、毒果这一切就没办法再产生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要断尽一切的烦恼,前面我们也讲过,生起贪心的原因就是不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对它生起贪心,不了解它不是我们所贪的对象,主要是有愚痴的成份在里面。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了一个很明清的智慧,了解这个根本不我们生贪心的理由、对境,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正知正念的智慧的时候,愚痴心就不存在,贪心就没有立足的根本,它逐渐逐渐就会萎缩,最后就被断绝了。嗔心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通过一切方法断除痴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提问:既然大乘菩萨行这么殊胜,为什么还有一些凡夫人或者小乘者他们对大乘法非常恐怖呢?按照前面所抉择的理由来讲,绝对应该信仰大乘,绝对应该趣入大乘的修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小乘种姓的人对大乘佛法还产生恐怖心,有的时候还诽谤呢?下面讲原因: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这个颂词一方面直接提到了小乘为什么恐怖大乘,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自己相应我们现在的修法来讲,应该知道对甚深法生恐怖是一个大的歧途,如果不把这个违缘遣除,自己相续当中有疑惑,不可能顺利地趣入菩萨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有必要抉择。就像《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明明是在讲最殊胜的空性,为什么第二品马上紧接着要抉择声闻缘觉证悟的是什么,看起来好像没有很大的必要,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宣讲了殊胜最圆满空性的歧途,就是入小乘或者证悟人无我空性,这个是修大乘空性的歧途。

 

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抉择为什么小乘要恐怖大乘法,了解了它的原因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对大乘法不应该恐怖,对大乘的恐怖唯一都是对大乘的自性没有了解而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妄执,是不需要产生的法。现在我们就应该发起菩提心,发起勇猛心,调正自己相续当中自私自利的,求自利解脱的小乘心,必须要从如是甚深的理论了解之后,从相续深处去调伏。这个时候才可以使自己从歧途当中解脱出来。否则的话很容易就进入歧途,然后求小乘的果位。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因为大乘教法从见解的角度来讲是非常甚深的,完全抉择到一切诸法无自性,一切都是缘起产生的殊胜的见解,愚夫是绝对生起恐惧的,一般的没有智慧的人是产生很大的恐怖心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认为明明在我们面前,这一切法都是显现的,都是实实在在有它的作用,为什么大乘教法当中讲一切都是空性的呢?既然都是空性的,他们肯定就接受不了,所以愚夫就生起恐怖,不单单是恐怖,而且极力地诽谤。为什么要诽谤呢?因为他想把这个理论遣除了,生活就比较舒服快乐了,反之,如果这个空性的理论一直存在下去的话,对他们就有很大的威胁。他们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通过愚夫的智慧要遣除佛陀相续当中现证的甚深的空性的教法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月称菩萨也是讲过,你越用更多的理论想要灭除空性,越能显出空性的殊胜。你不用还好,你用一百个理论,一百个理论全部成为成立空性的因,根本没办法把空性的理论灭除。但是就是因为愚夫智慧不深广的缘故,他对殊胜甚深的空性教法产生很大的恐怖心。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稀有法”主要是讲非常稀有的菩萨行,广大的菩萨行是很稀有的,布施自己的头目脑髓等等,修持最殊胜的菩萨行,通过这样的稀有法可以成就非常稀有的佛陀的功德,而且在大乘当中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佛陀的功德。这样宣讲的时候,很多劣根者就接受不了了,“我现在就是佛,我现在就具足佛的功德”很多众生接受不了。

 

不仅仅是这里讲的,从以前印度的很多例子都可以了解,佛陀在宣讲大乘法的时候,很多比丘当时接受不了,纷纷退席的也有,口吐鲜血的也有,生起邪见堕地狱的也有。劣根者对殊胜的大乘教法没办法接受,所以产生种种恐怖。实际上我们观察的时候,这种种恐怖单单就是他们自己的根性没有办法了解甚深法而产生的,并不是这个甚深法真的是我们所恐怖的地方,绝对不是的。

 

比如密法也是这样,密法为什么要保密呢?并不是密法本身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没办法接受,所以对这样的人要保密。同样的道理,殊胜的大乘教法本身来讲绝对不是生起恐怖的因,或者恐怖的对境,就是因为凡夫的相续当中没办法了解,从这个角度产生恐怖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一一分析的时候,如果现在我们对大乘教法,非常甚深的教法没办法产生定解,有的时候没办法接受的时候,首先不要诽谤,放在那个地方,这样就不会造罪。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讲过,你如果现在不能了解,不能修持这些很甚深的教法,你暂时放下来,也不修持,也不诽谤,这样相续当中就不会造罪业。

 

对我们现在来讲,单单是放下还不够,现在我们不能证悟,但是我发愿以后我一定要修持,一定要证悟。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呢?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现在是大乘行者,我们对空性,对种种的菩萨行都能够接受,但是还有很多大乘和密乘当中的殊胜的见解、行为,双运也好、降伏也好,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就接受不了,产生邪见。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个是不好的东西,应该舍弃,首先不要这样,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宣讲的,无数大乘行者亲自现证的东西,不可能是虚假的。现在我接受不了,仅仅是说明我自己的根性还不圆满的缘故,我不诽谤,我先放下来,我发愿以后一定要通达,一定要修持。这样一方面发了一个殊胜的愿,种下了很深的习气,一方面不会造下诽谤正法的过失。所以有很大的必要。

 

这里是讲到有些小乘行人不信解大乘法的原因,当然这里说的小乘行人并不是指所有的小乘行人。以前我们分析过,罗汉绝对不会诽谤的,对再甚深的空性教法他绝对不会诽谤,因为他相续当中已经现见空性了,所以他虽然对法无我的空性没办法现证,一听到法无我空性,他马上理解成人无我空性了。佛陀当进对很多罗汉讲法的时候,即使在宣讲《般若经》,宣讲很殊胜的空性的教法,那些已经证果的罗汉听到的时候,他就认为佛陀在宣讲人无我的修法,他把佛陀的词句一个一个对应到人无我方面去,所以他绝对一刹那不会产生邪见,不会产生恐怖的,就怕一些傲慢的声闻,相续当中没有甚深的智慧,没有现证法性的,他们见到大乘法的时候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就生起恐怖。大乘法讲不仅仅是人我是空性,法我也是空性的,这个小乘就接受不了。他们认为法我应该是有的,是应该现证的,获得解脱的。他们从这个角度进行证悟,他们现量见到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就是存在,不能空,但是菩萨就说这个是空性的,这样一讲的时候,对于没有入道的这些圣人来讲,他们就接受不了,马上就开始生恐怖、诽谤等等。

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就要发殊胜的愿,不要入歧途。

 

比喻中讲到一个叫身圣的外道,他有一次在出游的时候,偶尔见到兽行外道和野兽在做不净行,他看到的时候就产生一种邪念,他认为像这样的苦行外道,平时行持很多苦行,他们都没办法远离贪欲,而且还和野兽做不净行,他想到佛教当中的比丘、沙门这样的出家人,他们没有像外道这样修持苦行,他们的享受观待外道来讲是比较豪华的,一切都不缺少的,他们肯定更没有办法调伏烦恼了。他就下令沙门从今以后不能进王宫,怕他们和王妃有染。真正观察的时候,他的想法对不对呢?绝对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出家的沙门或者佛教修行者,他们和外道不一样,他们是跟随佛陀正确的教育去行持的,不会去做这些非法的行为,虽然他们在行为上显现吃穿都是不缺的,但实际上调伏相续的烦恼方面,他们远远超胜于外道。国王不了解,所以就下了这样一种非常荒唐的命令。

 

这个比喻对照,小乘的愚夫,他们只是跟随自己相续当中的见解,推测别人也应该是这样的,或者他自己接受不了的法就认为是不应理。他自己接受不了法无我空性,广大的菩萨行,他就认为菩萨的空性是不对的,或者修持菩萨行而成佛是非常恐怖的,他通过自己方面的劣根所引生的劣慧,诽谤、恐怖大乘法也是完全不应该的。

 

以上就抉择了第五品——明菩萨行品。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方便呢?我们可以从论文当中看到,这一品当中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断除贪嗔痴。断除贪嗔痴和修菩萨行有什么关联呢?关联是非常明显的,前面是总明了菩萨行,对应该如何发起菩提心,如何修持菩萨行的殊胜作了抉择,在作抉择的时候,对初学者来讲,刚开始发起菩提心的时候,相续当中肯定还有很多现行的烦恼,这样现行的烦恼一旦产生,就会很严重的障碍菩提心和菩萨行。为了更加迅速地,无有障碍地修持菩萨行,必须要断除烦恼。有这样一种关联,第五品是正明菩萨行,第六、第七是帮助菩萨行的修行的助缘方面的。没有助缘,一边修菩提心,一边产生很多烦恼的话是不应理的。为了好好修持菩提心,所以要断除它的违品贪嗔痴的种种烦恼。在这一品就专门抉择这个问题。

 

本品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从世间道进行修持的,真正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通过修持空性的智慧,现证空性的智慧的时候,遍计的烦恼、俱生的烦恼,种种烦恼都可以彻底消尽。但是还没有到达圣地,在凡夫位的时候,只有通过这样的世间道的方式,了解烦恼的过患,然后通过世间道的对治方法使它不产生,使它压伏。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

 

有些人想,产生三有的根本是业惑烦恼,如果相续当中存在这样的业惑的话,必定会引发三有轮回。但是现见佛道的修行者,他们在享受广大舒适的住房,接受百味饮食的供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一方面住处是很安乐的,一方面饮食也是非常丰盛的,相续当中很容易引发贪心,通过贪心就会造业,有了业和烦恼就没办法脱离轮回。他们就认为佛道当中这样的修行方法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去修行呢?他们说应该按照苦行外道的方式,通过断食,通过忍受寒热等等来断除贪欲心,他们认为通过苦行的方式断除贪欲心才能够不造业。没有贪欲心,也不造业的话,才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实际上佛陀在佛法当中对弟子所宣讲的修行方法是趣入中道的,佛陀既不赞成世间上的人拼命地追求资具,拼命地追求享受,佛陀是遮止的,我们通过断杀生、断偷盗、断邪淫、断妄语等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断除过分享受的方面。佛陀也断除了过度的苦行,因为佛陀自己就亲历过这样的过程,刚开始佛陀在王宫的时候,他种种的享受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最后佛陀出家的时候,跟随一些外道的观点修持了六年苦行,佛陀发现修了六年苦行,如果相续当中没有趣入中道的话,那么这样修苦行实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陀最后放弃苦行,趣入中道,最后才悟道的。因此说这样的话的人也许是没有了解到佛法的真谛,或者是针对于有些修行人过度地贪执,他有这样的一种疑问。

 

一方面我们认为这样的疑问是没有了解佛法的要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通过这样的疑问看看自己在进行世间种种享受的时候,有没有增加贪欲心,有没有成为障道的因缘,如果有的话,那么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行为没有符合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义是必须要离开享乐和苦行两边。现在我们如果依靠世间的资具过分的享受的话,肯定就已经偏离了佛陀所制的正道了。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地破斥别人,而不观察自己的相续。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衣服、食品和住房,仅仅能够保持自己修行稳定就足够了,不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去过分地享受,如果这样的话,肯定会引发很多不如法的烦恼。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如果按照外道的观点来分析,佛道的修行者依靠住房、饮食会增长贪欲,所以应该通过修苦行的方法来制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道修行人观察外道的修法,“由苦增长嗔”,如果通过享受快乐可以增长贪心的话,由痛苦是绝对可以增长嗔心的,自己的身体过分地受苦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种种不如意就会引发嗔心的增长,所以为了对治嗔心的增长,必须通过享受,通过衣服、饮食来制止嗔心的增长。外道也承认,不管是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是一种烦恼,都是应该断除的。但是他们单单一味地指责佛道的修行者通过享受快乐而增长贪心,他们就没有发现自己通过苦行增长嗔心,所以这个地方讲“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如果享受快乐不是苦行的话,一味地使自己的身体受痛苦,哪里成为一种苦行呢?也不成为真正的苦行。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破斥了他们的观点。

 

前面我们分析过,实际上佛陀所宣讲的这些,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下手的,如果一个修行者对一切三界轮回的资财没有任何贪欲的话,那么佛陀也开许他坐黄金的宝座,享受百味的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开许的。但是对于相续当中的功德没有自在,相续当中的烦恼还很旺盛的人,佛陀也会宣讲十二头陀行,或者受持清净的戒律,通过这样的方法制止过分的贪欲。

 

所以外在的行为都是一种助缘,是帮助调伏自心的,主要的修法还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是应该对增长贪心、增长嗔心的种种因缘,通过智慧去观察,相续当中引发定解之后,跟随定解去修行,这个是最为关键的。所以佛陀所宣讲的教法,主要是从内心当中如何去制止贪心、嗔心、痴心的增长,根本就没有外道所讲的这种过失。

 

比喻当中讲到,比如说通过压榨甘蔗就能够获得非常甘美的糖汁,我们的蔗糖、白糖都是通过压榨甘蔗而取得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甘蔗的外皮是很粗糙的,看起来没什么精华的,但是实际上通过合适的方法压榨之后,皮所包裹的里面的精华就会显露出来。比喻所说明的意义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现在通过业力所显现的不清净的五蕴,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实际上这样不清净的五蕴的本体是清净的智慧,这个在大乘的教法当中都是非常普遍的宣说的,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使相续当中的种种智慧显露出来。这才是佛陀的真正教义,并不是说一味地通过外在的苦行就能结束业惑烦恼,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身体不是为主的,意是为主的,前面也讲过,一切业当中意业为主。

 

如果这些外道没有了解到五蕴的根本,或者真正脱离轮回的方便,什么是产生轮回的因,这一切都不了解,没有从根本上下手,单单在外表上行持一些苦行,这个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从这个颂词我们可以知道,佛道的修行者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培养殊胜的正见,而这样殊胜的正见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去作意。不缘经论去作意,从你自己的自力来讲,绝对产生不了正见的。所以我们要从经和论去作意之后,引发殊胜的正见,再通过这个殊胜的正见内观自心,内观自心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殊胜的智慧,如是去修行的话,才能逐渐断尽业惑烦恼。

 

这是破除了一些外道或者不了解佛法的人的邪见或者观点,破除了这样一种观点之后,那么真正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什么呢?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这里出现了“现行”和“种子”,也是在佛经论典当中经常出现的,以前我们分析过,所谓的“现行”就是比较粗大的,比如现在我们产生一个很猛烈的贪心,这个就是说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的种子现行了,现于外表,很容易被发现;或者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是粗大的意思。

 

“种子”就是虽然这样的烦恼有的时候不产生,但是不产生并不表示它没有,它确实是通一种隐藏的形式存在的,或者通过种子的形式,或者通过习气的形式。所以如何断除相续当中比较隐藏的烦恼,这个也是需要断除的,而且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现在我们外在一切的山河大地,现在我们现行的烦恼,都是从相续当中的习气而产生的,如果通过殊胜的微细的智慧断除了相续当中的种子的话,它就再不可能现行,不可能再有它的行为,不可能再有粗大的烦恼现起。

 

所以这两个角度都是需要的,一个方面从粗大的方式压制它,第二个从比较微细的地方铲除它的根本。这两者对修行人来讲非常关键,除了这两者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一切修行人都是做断除烦恼的事业。莲花生大士在达那够夏海诞生的时候,有大臣问他在这个地方做什么?莲师说我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杀烦恼,每天都在杀烦恼,其他没什么事情可做。寂天菩萨也说过“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把烦恼调伏了才是真正的勇士,也就是说世间上真正的勇士是调伏烦恼者,其他的在世间上杀几个人,完全是杀尸体一样的,不算什么。所以在修行当中,断除烦恼才是一个修行的状态。

 

至于断除烦恼的方式,下面还要讲不同的方法。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分五:一、应知三毒的作业;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三、明贪嗔不同之喻;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都是我们平时实修的时候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这些内容的话,我们在真正断烦恼的时候,就好像没有一个目标一样,没有目标的话我们射箭就不知道往哪射。如果我们对烦恼的体性、必要都一个个了解得很清楚,我们才有殊胜的动力去断除它。或者有一个目标,怎么去断除它,针对谁去断除,这样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壬一、应知三毒的作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要断烦恼,那么烦恼的功用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性是什么?这个首先要了解。否则我们不了解一个东西对我们的损害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实对它产生一种嗔恨心,就不会去断除它。对烦恼应该产生嗔恨,这个在《入行论》当中讲得很清楚,作了很详细的抉择。对烦恼产生嗔恨虽然还是一种所知障,但是不可能成为自己积累罪业的因,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三毒烦恼对我们作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产生很多痛苦,相续当中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无始以来三毒自在才有这样的结果。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它,认识之后通过各种方法断除它,断除它之后就可以获得解脱。有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必要。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

痴业能增长,如风于大种。

 

颂词当中讲到贪嗔痴三种烦恼各有它的体相。第一“贪业能摄集”,贪业主要是能摄集,摄集什么呢?摄集有情,摄集财物,也就是说一个众生相续当中具足贪心烦恼的时候,他总是有一种希求,想要得到种种财物,看到一些比较悦意的众生的时候,比如男性对女性有一种贪心,想要得到,看到之后就想要拥有。所以贪心就能摄集有情和财物。

 

第二“嗔业起斗争”,嗔业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引起斗争,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自己不想遇到的痛苦,偏偏要遇到,这个时候为了断除它的根本必须要做很多事业,在做这些事业的时候,很多斗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比如说我不想得到某种痛苦,别人就把这个痛苦强加在我身上,一定要让我接受,这个时候他要给我,我要排斥,两方面观点不一样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斗争的。

 

第三“痴业能增长”,痴心的业能增长贪心和嗔心这两种。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贪心和嗔心呢?实际上就是愚痴而引起的,为什么愚痴能够引起贪心和嗔心呢?因为我们不了解所贪的东西为什么不值得贪,比如说一个有情也好,一个财物也好,真正通过前面几品观察的时候,都是无常的,痛苦的本性,都是幻化的体性,都是无实有的,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贪执它,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把它据为己有呢?就是认为这个所贪的有情是实有的、清净的、快乐的体性,被四种颠倒执蒙蔽了,不了解它们不净等的体性。所以通过痴心绝对可以增长贪心的。嗔心也是同样的,自己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自己想要得到东西受阻碍的时候,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自己会产生一种嗔恨心,但实际上真正观察的时候,你想要得到这个东西,在追求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障碍,这个时候会生起嗔心,但是如果通过前面观察贪心的理由一观察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可以生起嗔心的对象。这是一般共同乘来讲,如果按照大乘来讲,自己所嗔恨的众生实际上应该是发菩提心、大悲心的对象,实际上是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的,只不过转了几世之后,互相之间不认识了而已。对这样的一个对境不可能产生嗔心。或者这样的众生是自己必须依靠成佛的根本,所以为什么要对他生起嗔心呢?应该生起欢喜心。大乘的很多教义中讲,看到有情的时候应该视为如意宝一样生起恭敬。所以你生起嗔心的话,绝对就是愚痴而生起的。所以从愚痴能增长贪心和嗔心。

 

打比喻讲“如风于大种”,主要是说痴心就好像风一样,风对其他的三大种都有一种增长的作用。通过痴心能够增长贪心和嗔心,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痴心、无明作为根本,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对贪心和嗔心的对境,通过殊胜的智慧作观察能够断除它的非理作意的话,实际上产生贪心和嗔心的机会就相当少了。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必须要通过佛法的理论了解一切外境如梦如幻、无实有的道理,了解之后对如梦如幻的东西不会再产生贪心、嗔心等等,这确实是一种殊胜的方便。也就是说自己内心当中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会通过这种正确的认识纠正自己平时的各种不好的心态和不好的行为。下面对破除痴心方面还要着重讲解的。

 

这里既然讲到了“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痴业能增长”就说明贪嗔痴三业对众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既然如是大,那么如何去对治呢?讲记当中也是简单提及了分别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对治贪业也有小乘大乘的区别,小乘对治贪心的时候又分了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的修法比如说白骨观、不净观等等,通过这些修法把外境暂时压制,肯定只是暂时的。比如说看到一个有情,对他生起贪心的时候,就长时间的串习不净观,缘这个有情反复了解他身体内外不清净的体性,修习好之后产生一个很殊胜的定解,这样的修法很纯熟的时候,一见到这个众生的时候不需要再观想了,马上就了解这个是不净的体性,因为他已经反复串习了很长时间,这个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不像有些修行者,虽然了解不净观的修法,但是只是修一两次,修过一两个月,这样的习气还是很弱的,虽然自己在座上修的时候了解不净,但是这个习气一起座之后马上就变得更微弱了,所以看到有情的时候就很难产生,虽然自己的内心当中有一个总相,了解这个众生是不净的,但实际上力量太弱的缘故,没办法压制贪心的烦恼。所以必须要像小乘的行者一样,反复地串习这样的修法,最后串习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再作意,一看到这个生贪的对境,马上从内心当中了解他是不净的。如果从内心当中生起不净的话,完全不可能产生贪欲心的。

 

串习白骨观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首先他是在自己的家里开始修,修纯熟的时候,睁眼闭眼全部都是白骨,没有一个自己想要贪的对象了,那个时候修法就比较圆满了,缘有情的贪欲心绝对不会产生了。现在我们接触的小乘的不净观、白骨观这样的教法是非常纯正的,但就是没有和自心相应的缘故,它的力量显不出来,单单是这个而已。这个是小乘暂时的压制方法。

 

小乘究竟的断除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证悟人无我空性。他证悟人无我空性的时候,了解自己、他人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无我的体性,既然是无我,那么“我想到得到这个众生”的想法就没有一个基础了。我现在想要贪这个众生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我”,我想要把他拥有,然后成为我所的东西,这样就产生烦恼了,但是现在我没有了,就不会缘这个我而产生我所的东西了。所以小乘道的究竟修法,证悟无我的时候肯定就没有缘我的我所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是究竟断除。而且从断除烦恼障的角度来讲,和八地菩萨、和佛陀可以说是平等的。佛陀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八地菩萨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罗汉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相同的。一旦断除绝对不会产生贪嗔痴等的烦恼。这是小乘方面如是断除。

 

大乘方面断除的时候更有一个善巧方便,一方面他了解小乘的修法,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他必须要广泛地了解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教法,所以大乘在断贪的时候,一方面对人无我空性、不净观等等这些修法是完全了解的,但是他修的时候,因为大乘菩萨是利根的缘故,如果他的种姓苏醒了,他是不需要依靠小乘的修法去作意的,他就通过大乘的修法去作意,他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或者唯识宗的,他就了解这些无外乎都是我心的自现而已,习气而已,除了心识之外没有一个外境,所以他从这个角度马上就可以息贪的。还有从大乘正行的修法来讲,大乘显教正行的修法也是提到贪心的本性就是法界,除了贪心之外没有单独的法界存在。

 

这个在《庄严经论》当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在修心品当中讲正行的时候,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大悲。在讲智慧的时候就是讲除了贪心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法界存在,所以你要证悟法界,必须在贪心上入手,生起贪心的时候,马上了解贪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本性就是法界的体性。法界的体性当中没有一个能贪所贪,没有贪心的自相,了解这个,串习这个,反复地进行修持,它的力量是相当巨大的。远远超胜于不净观的修法,远远超胜于白骨观的修法,因为他是从根本上入手的,并不是说一种表面上压制的。所以我们平时如果要很迅速地收效的话,大乘的空性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定解。

 

平时我们宣讲的产生信心也是同样的,我们说要对教法、对上师产生信心,这是缘外境有一个生信心的对境,然后缘这个生信心的对境产生一种清净心,但实际上大乘最殊胜的信心并不是缘外境产生,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如何具足佛的功德,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远远超胜所有一切信心。现在我们修习这些大乘的教法,它的目的,它的根本就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佛陀,一切烦恼本身不存在,一切都是光明智慧,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定解。从这个角度如果有一天产生定解的时候,任何违缘,任何邪魔外道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你的智慧非常深广的时候,天魔是作不了障碍的。《虚幻休息》当中讲到,魔对很精进但是智慧很小的人可以作障碍,但是对相续当中具有殊胜智慧的行者,他作不了障碍,一刹那也作不了障碍。原因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一旦魔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是显现青面獠牙的形象也好,还是显现一个外表很悦意的美女也好,还是显现成种种世间八法的欲妙也好,不管显现什么,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他通过智慧一观察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是虚假的,一刹那执著也不会产生。所以这个魔就根本没有一丝毫的机会给他作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要在内心当中生起殊胜佛法的必要性。我们一样一样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很有必要。大乘的修法就是很殊胜。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乘直接观贪心的本性的时候就可以解脱的。但是我们一观的时候是不是马上解脱呢?这个不一定,还是需要一个串习,还是需要相续当中生起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这个时间是比较漫长的。针对一般的根性,中根和下根者来讲,要在相续当中引发一个非常清净的定解,这个需要苦行,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是利根者,他马上可以悟入的。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已经反复串习过了,今世当中就好像把以前的东西拣回来再使用一样,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不是一个利根者,中根下根者,现在我们要产生一个定解很困难的话,我现在必须还要加倍地精进,通过任何方式加倍精进,一方面通过听闻教义、再思维教义,思维完之后还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去不断地串习。也就是说我们抉择这个见解之后要使用,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达一心实修的阶段,因为我们现在毕竟着重在闻思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必须把它的理论,它的定解深深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一方面是通过背诵、思维的方法,一方面得到定解之后还要安住,把这个定解往内观,使自己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定解。这个定解如果产生之后确实是很殊胜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其他的这种贪心、嗔心的烦恼是一种客尘,是后面染上的,可以消除的,但是这种清净的定解的智慧现在虽然也是通过种种因缘产生,但是它是符合于法性的,它和本性是特别接近的,不像烦恼,烦恼和法性两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烦恼不是法性。但是我们所产生的相合于法性的定解,虽然现在是以总相的方式存在,但是它和真正的法性特别相似。所以它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而烦恼不是这样,所以一旦产生这样的定解的时候,绝对烦恼是没办法产生的。暂时位大乘在凡夫位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方面去压制的,方法根本和小乘的方法不一样。在究竟位的时候,他就通过修持人无我、法无我现证空性,所以他的究竟位也是根本不相同。

 

嗔心也是有这样的差别,小乘对治嗔心的时候修持慈心观,可以压制嗔心。究竟方面还是证悟人无我,证悟人无我的时候能嗔所嗔都是空性的。大乘就是在现在位的时候,通过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方法,一旦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切众生都是我自己度化的对象,一切众生我都需要给他们最究竟的安乐,怎么可能对他们产生嗔恨心呢?绝对不可能产生的。现在我们有的时候产生嗔心的原因,相续当中的菩提心还不究竟、不圆满,所以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的定解就没办法发生作用。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的本体和嗔心的本体是违背的,所以大乘暂时位的时候就通过这个方面去修持。究竟位的时候,在证悟的时候,全部都是一个本体,完全都是融入法性当中,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断除嗔心的方便。或者大乘在修行的时候,产生嗔心的时候就是缘这个嗔心本身去了解嗔心的本体就是智慧。所以我们讲佛果并不是在很远的地方,我们要去寻找,好像以前的商主去大海里面寻如意宝一样,非常非常艰苦,实际上真正的佛法的精华要义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就是在产生分别念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最殊胜的佛性。认识到了就是法性,不认识到就是烦恼的体性,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很多方法,在这方面要进行努力,就非常迅速的。从这个角度可以止息嗔心。如果这样止息之后,斗争方面的功用就不会现起了。

 

痴业,从小乘来讲主要是从十二缘起方面入手的,观十二缘起,顺观、逆观两种方法。顺观十二缘起主要是流转的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有了无明就肯定会产生后面十一种缘起,一个一个不会间断的,顺观的时候就了解了众生是如何流转的。如何息灭呢?如果无明息灭了,行就会息灭。所以他就从根本上断除无明,在无明上面入手,一旦产生正见之后,后面的行、识一个一个地全部会灭尽的。小乘是从这个角度断除愚痴的。

 

大乘也用这样的观点,但是大乘断除愚痴的时候主要是了解诸法的本性,贪心的本性,或者贪心自己的状态的本性,或者贪心所产生的对境全部都是空性的体性,或者按照第三转F轮来讲,全部都是光明的体性,都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当中哪里有贪心、痴心的本性,绝对是没有的。就在凡夫位的时候了解这个体性,然后把它转为道用。所以它发起的时候根就是很殊胜的,它的道——对治力也是很殊胜的,所以大乘对治痴心的时候有一种更究竟的角度,完全符合于法界自相的角度,进行修持的。小乘所证的十二缘起只是法界的一个小的部分而已,大乘所修持的断除痴心的范围是符合于真实的法性的,是缘圆满的法界的自性而进行断除的,他的所缘广大,他所断除的烦恼才会越广大,他所获得的智慧也会越广大。佛就是断除了一切障碍,证悟了一切法的所知,如是成为一切智智的。因此从它的发心、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大乘的修法确实是非常殊胜的。我们知道这些之后,应该从究竟的心的方面去入手,从大乘了义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这个角度去入手,他的速度就非常快。

 

这是讲到小乘、大乘对治贪嗔痴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当然密乘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方法,在大乘显教的基础上直接修持一切诸法的本性,这个当然它有不共的作用。

 

比喻当中讲到海里的鲨鱼,它在水里的时候力量很大,它咬住人的时候不会轻易放下的,这个时候要通过其他的方法使他松口很困难,但是有个窍诀就是用火攻,用火投到它身上,一烧它的皮肤,它马上就会非常疼痛,然后就放弃自己所咬的东西逃跑了。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要对治鲨鱼,必须要了解它最怕什么,它直接的违品是什么,了解之后就很快可以见效的,通过其他的方法是无法见效的。通过这个比喻来讲,断除贪心、断除嗔心、断除痴心,可以说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时候效果是显不出来的,必须用它直接的违品,它直接的违品一了解,一断除之后就很容易见效。小乘为什么生贪呢?就是因为它清净、可爱,马上用它直接的违品,它是不清净的、不可爱的,相续当中生起一种定解的时候,从小乘的角度来讲,马上就可以压制。大乘也是这样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生贪心的时候,观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那有什么贪心可以生呢?这就是更直接的方法断除的。从比喻和意义对照可以如是了解。

 

壬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

 

有些人会想,既然有对治烦恼的方便,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彻底去断除它们呢?实际上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如果要彻底使烦恼寂灭的话,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它。而不能够耽著于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只是使贪心等烦恼不现行,使它的能力减弱而已,但是你的对治力一弱的时候,它马上就会死灰复燃。所以要断除烦恼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斩草除根。如果把它的根本断除之后,它再不可能对修行者造成任何危害。所以从根本上拔除烦恼是很有必要的。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不会故贪苦”也就是说自己在追求自己所悦意的对境的时候,如果和殊胜的对境没有会遇,没办法得到,就会产生贪心所引发的痛苦。“无助故嗔苦”,自己要灭除某种自己不想要的对境,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没有帮助的力量,没办法远离,没办法断除的话,这个时候就生起嗔心,产生一种嗔心的痛苦。“无知故愚痴”,主要是对法理,对殊胜的等性、对无二的道理不了解,不知道的缘故,所以产生很多愚痴。“由彼不达彼”,第一个“彼”是愚痴,由于无明愚痴“不达彼”,就不能够了解贪心和嗔心这两者的自性,以及断除它们的方法。“由彼不达彼”也是说愚痴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颂词和必须要断除三毒的意义好像联系不上,实际上肯定是联系得上的。因为要从根本上断除的话,首先要了解它们各自为什么是“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了解了之后要断除贪苦、嗔苦、痴苦必须要从根本上入手。因为如果他的烦恼心还存在的话,还有可能再次和外境结合之后,再次产生愚痴,所以了解之后为了断除这样的种种痛苦,必须要彻底断除贪嗔痴本身。贪嗔痴本身断除之后才不会产生“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种种痛苦。所以从这个角度了解的话,是从比较微细的地方作了抉择。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断除三毒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穷人,有一次偶尔见到了国王的王妃,生起很大的贪心,经常思念王妃,想要和王妃一起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感受贪欲的痛苦,又因为他自己孤立无助的缘故,他见到其他人都看不顺眼,因为他相续当中很苦闷的缘故,自己相续当中的想法没办法圆满的缘故,他看到其他的事物,其他的人都好像是引他生嗔心的因,在这个过程当中“无助故”又产生了嗔苦。实际上他的贪苦和嗔苦是一种愚痴,因为国王的王妃不可能无因无缘地就和你这个穷人生活在一起的,他根本没考虑到这个不可能性,就在这种愚痴的状态当中引发了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痛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彻底断除的话,必须要从殊胜的智慧去了解一切的本性,如果存在贪嗔痴的话,绝对会引发他不悦意的痛苦,从这个角度了解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断除它,一定要从根本上把这些烦恼断除,而不能够满足于单单一点对治而已。单单一点点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的话,还是会引发自己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对现在来讲。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下一个决心必须要断除呢?因为在即生当中,我们如果单单满足于一个对治,贪心产生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修法去把它压制住,贪心产生的时候又把它压制住,根本没想怎么从根本上断除的话,今生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许不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违缘,但是如果自己今生修行没有成就,换一个身体之后,下一世再转世的时候,通过胎障,一出世之后很多自己的修法全部忘记了,而俱生的烦恼又会重新现起,因为贪嗔痴本身没有从根本上铲除的缘故,所以还是会重新产生,又会死灰复燃,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从比较微细的角度,比较猛烈的角度,现在我们就要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铲除它。从这些角度来讲就是必须要断除三毒的理由。

 

壬三、明贪嗔不同之喻:

 

有些人就会这样想,痴心和贪心或者嗔心二者都可以同时产生,那么贪心和嗔心能不能同时产生呢?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

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

 

通过愚痴心引发贪心,二者在一个人的相续中产生是可以的,或者愚痴心不了解嗔恨心的对境,从无明愚痴的角度引发嗔心也是可以的,但是正在产生贪心的时候,嗔心不可能同时引起。我们观察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在讲记中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分别对治贪心和嗔心,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对治。因为贪心和嗔心不可能同时俱起,所以贪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嗔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这样的话目标就很明确了,目标明确就比较容易见效,把它们二者一个一个分析得很清楚的时候,对治起来也减少很多麻烦。

 

这里通过比喻的方式进行宣讲。“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痰病和胆病在佛法的医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它们两者不可能一起产生,痰病是水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胆病是火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水和火二者是没办法相容的,因此只要生痰病的时候,同时绝不可能生胆病,生胆病的同时绝对不会生痰病的。就像世间当中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一样,“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所以也可以现见正在生嗔心的时候,正处在非常愤怒的状态的时候,贪欲心是绝对不会有的。贪欲心是见到外境悦意,想要获得的一种心态,嗔心是根本不想要得到,见到对方或者见到任何东西,完全是一种排斥,完全是一种抵制,所以这两种心态完全本性都不相同的,“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就是从这个角度了解贪心和嗔心是不相同的,但是可以和痴心在一起,就是因为不了解嗔心或者生贪的本性的缘故,才产生的嗔和贪,如果相续当中离开了无明愚痴,也不可能引发贪和嗔了。

 

通过这样解释,我们明确地了解了各各的所治之后,在以能治法对治的时候,就很明确了。相续当中生嗔了,就用对治嗔心的方法,马上就可以见效。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人想方设法,想要把水和火放在一个瓶子里面,他试验了很多次都不成功,实际上他就不了解水和火二者完全是相违的体性,放在一起是不可能成办的事情。通过水和火的比喻也可以知道,贪和嗔也是不可能同时产生的。

 

壬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

 

一个上师要摄受弟子的时候,弟子或者是贪心比较增盛的,或者是嗔心比较增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善巧方便进行摄持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

 

上师在摄受不同根性的弟子的时候,无始以来每个众生的串习力是不相同的,如果他以前贪心的方面串习得很多的话,今生当中他的贪心也会比较猛厉一点。一个人如果平时总是贪心比较占上风的话,他的嗔心肯定不是很强烈的,就像平时我们所说的,有些人脾气很好,性格很好,但是他如果脾气好的话,可能他的贪心就要重一点。有些人的脾气很大的话,他也许贪欲心方面就会弱一点,这是从一个人一生当中哪个比较严重,总的来讲的,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不可能有贪嗔痴同时出现。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前世的串习,在现在位的时候,有些人贪心确实比较重,有些人嗔心确实比较重,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贪心比较重的话,看到一个平时别人看起来不容易引发贪心的对境的时候,他就马上可以产生一个贪欲心。有些嗔心很重的人,别人看起来一个很小的事情,根本不足以发脾气的,但是这个人马上就发很大的脾气。这样一观察的时候,相续当中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针对 这样的情况,上师如何调伏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对贪心重的众生应该像对待奴仆一样,奴仆在主人手下干活的时候,肯定一方面是没有自在的,衣服是穿得很差的,食品是吃得很粗糙的,他睡的地方也不是非常柔软,并不是很豪华的,奴仆就是这样一种生活。上师要调伏具有贪心的弟子的时候,他就用这样的方法,就不让你去发展这方面的,所以对于贪心重的众生,就让他受苦,做很多别人不做 苦力活,或者让他穿一些破衣服,或者让他吃很差的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逐渐调伏他相续当中的贪欲心,使他的贪欲心逐渐逐渐淡泊下来。这个时候就堪为入道。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对于嗔心重的众生主要是通过敬重的方式,“如事主”,就像奴仆承事主人一样,奴仆承事主人的时候都是百依百顺的。上师在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的时候,刚开始就不会经常去打骂,让他受苦,因为他本身嗔心就很重了,再让他吃苦,嗔心会更重,所以要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给他说一些好话,给他一些好东西,使他非常猛烈的嗔心逐渐逐渐淡化、软化,最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从全方位进行调化。

 

这是从上师调化弟子方面讲,我们对照自己来讲的话,实际上方法也是这样的。虽然有时候上师没让我们这样做,但是一旦我们观察到相续当中某种烦恼比较粗猛的时候,现行得比较厉害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去做,自己的贪心重就不能够接触很多欲妙,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说房子住得很好的话,本来自己贪心就重,住进很高档的房子的话,肯定会引发非常强烈的贪心的。或者自己本来很贪财,再去积累很多财产,结缘很多施主的话,肯定就进一步引发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了。自己本来就对女色方面非常喜欢的话,绝对不能去接触,这个方面是肯定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推理的时候,大概都知道自己平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嗔心重的话,就对容易发脾气的对境要远离,或者平时自己在住房子的时候,房子做得比较好一点,吃的东西比较高档一点,这是暂时的一种方便,因为他根性就是这样的,嗔心很重,如果再住一个很差的房子,更容易有了大发脾气的对境了,所以嗔心重的人就可以在享受方面好一点,这样可以淡化他的嗔心。也可以从这个颂词当中大概了解平时的对治方法。有这样殊胜的教言来进行抉择,对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有不同的对治方法。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洗衣服的人,他有一头毛驴,他有时候出去外面办事,为了使毛驴听话,就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它,它的毛驴就非常温顺,不敢闹事。回来之后主人又用很好的饲料去喂养它,用很柔软的刷子去刷它的毛,做很多事情去平息它相续当中不满的情绪。这个洗衣服的人就通过这样善巧的方式调化驯伏他的毛驴的。同样的道理,上师或者自己来讲的话,调伏自己的相续的时候,也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有的时候使用“不爱”去对治它,有的时候通过“爱敬”去对治它。不管怎么样需要善巧方便,只有有善巧方便之后,才可以真实地对治种种烦恼。这也是修法过程当中必须要了解的殊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