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

 

有些人就提问:菩萨的功德是如是的圆满,他能够如是进行修持,为什么其他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呢?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

 

一般人做不到菩萨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人想到:“我今天布施的话,通过我今天布施的善根,我以后可以获得很大的果报。”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有取而舍施的下劣的分别念,就像商人一样,商人给别人东西并不是无偿地给予,而是想从对方手里收钱回来的。如果自己不注意,自己发心不纯正的话,自己所行的布施就很有可能和商人一样了:“今天我布施给你,过一段时间你必须要给我回报”,或者虽然没有回报,但是从因果之理,因为有些人是相信因果而布施的,通过因果之理,肯定是无勤会得到百倍。

 

这个以前在萨迦班智达的《格言宝藏论》当中就是这样抉择的,颂词当中很明显,自己布施一样东西,无勤当中获得百倍的回报。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比如今天布施一无钱,在一般的情况下,一百倍的回报肯定会获得的。有些人了解这个功德的时候,他就为了得到回报而布施,这样的话,他的发心是很下劣的,很弱小的,所以他无法像菩萨修持的布施那样获得殊胜的意乐,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原因就是在此。

 

这里直接讲的地方就是呵斥下劣布施,但是对照我们相续的时候,平时我们有些时候比较喜欢布施,因为布施是比较容易实行的修法,所以我们平时就会比较愿意给乞丐东西,或者给道友帮助,或者给上师、僧众作供养,这些都是我们喜欢做的,但是做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处在这个颂词所讲到的“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这个状态呢?如果是处在这个状态的话,那么圣天菩萨就讲得很清楚,这种布施是应该呵斥的下劣的布施。

 

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作为一个发了心的菩萨来讲的话,尽量学习菩萨的行为,而不要学习世间上的行为。世间上的一般的行为,我今天帮助了你,就为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你能够帮助我,从这个角度,好像是一种互相交换的发心去布施的。所以一方面发心是下劣的,一方面果报是非常微劣的。虽然说“当感大果报”,但是实际上和菩萨的布施相比,因为菩萨通过布施可以获得佛果,而一般的人认为自己布施之后得“大果报”,单单只能感受到一个轮回的果报而已,根本没办法像菩萨一样获得极为广大、殊胜、究竟的果报。所以“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为了以后能广大的收取果报的缘故而舍施的话,肯定是完全不正确的,自己的发心已经杂了毒了。

 

平时我们如果把这些颂词牢牢地记在心里,一旦遇到布施的对境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我们就想:“如果我现在给他布施,是为了以后得到一个世间的果报,或者能够得到财富等等的话就不对。”因为佛教当中讲到布施得财富,这是它直接的异熟果。布施所得到的财富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没有空性智摄持的话,它单单就成为世间轮回的善果因。前面我们讲第二品的时候已经分析过了,即使是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善果,它的本性也是苦的,没办法真正使你获得真实的安乐,所以轮回当中成熟的善报是不圆满的,是变化的,欺骗性的,是一种变苦或者行苦的本性。所以我们了解这些的时候,就不应该希求以后在财产方面获得大果报。

 

如果我们按照菩提心去摄持,也就是说我现在布施,不考虑自己的种种果报,就是为了这个众生很可怜,他需要我的财产,我给他,我给他布施之后,对他做了帮助了,他获得我的布施的时候,当下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满足心。我正在布施的时候,我相续当中有一个好心,愿我这个财产布施给你的因,愿你以后进入菩提道,愿你以后能够得到我的度化。如果有这样的发心的话,那么你不求自己的果位,实际上是自然而然成办的。菩萨恒时不考虑自己的自利,自己如何获得异熟,如何获得别人的报恩,根本不考虑,但是他通过这样殊胜的发心摄持的布施,一旦成佛的时候,自他二利就全部圆满了。他虽然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的自利,但是一旦他布施的功德圆满之后,他的自利是绝对圆满的。所有一切世间人的自利超不过佛陀的殊胜自利的,所以我们要获得自利的话,应该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应该考虑现在我们通过布施能获得一点世间轮回的善果,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对大乘菩萨绝对应该呵斥之处。

 

对一般世间上的人,他们的根性没有成熟到进入佛门的程度,所以有时候给他们讲:“你现在应该布施,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布施,以后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善果。”只能给他们这样解释,因为他们相续没有成熟的时候,给他们宣讲三轮体空,给他们宣讲要成佛等等,他们接受不了。所以对初学者、还没有入佛门的人,应该给他们广大宣讲布施的种种善报,今生的善报、来世的善报等等。等他们逐渐进入佛门之后,再给他们宣讲实际上这种善报也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应该通过发菩提心的方式摄持,为利益一切众生进行布施,才能够真正究竟二利。这样次第次第进行,否则的话对一般人是没办法调化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有些世间上的人他做布施,或者做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好处,或者获得相等的好处,或者获得更大的好处,这样的发心不正确,当然在一些世间的智者看来就是应该呵斥之处了。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来讲,现在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了,但是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还耽著于自己的果报,一般他相续当中想得到的世间果报有两种:一方面是想得到别人的报恩,“我给你布施了,你应该记住我的恩德,以后合适的时候你应该报答我”,一般的人有这样一种执著。第二种是布施之后,后世异熟果的执著,很多人相续中有这样一种耽执。这两种执著在菩萨相续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一般还没有入道的,或者相续当中杂有烦恼的众生是有的。了解这个之后,平时应该断除这样的耽执,生起纯净的意乐修行善法。

 

壬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

 

有些人就会问:因为在凡夫位的时候,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的烦恼,或者是以一种比较粗猛现行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根本没有听过佛法的人,他相续当中贪嗔痴的烦恼就非常粗猛,很明显,但是进入了佛法,守持戒律,了解了一点佛法的基础的时候,他可以通过佛法的加持压伏粗大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还有微细的烦恼没有现行,他的种子还在,既然一般的凡夫人相续当中,或者是以现行的方式,或者是以隐蔽的方式,都存在烦恼,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凡夫就没办法修持非常清净的善法了呢?

 

一方面如果从总的角度来讲,在凡夫位像菩萨那样纯净的善根是没办法积累的,除了在密乘当中,以前我们讲过密乘当中在凡夫位的时候也可以现见法性,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在显教位当中,肯定是以分别心在修持的,因此这样推理的话,是不是凡夫位的时候就没办法真实行持清净的善法而获得大福德、大果报呢?实际上还是有的,如果你坚持修行的话,在凡夫位的时候,粗大的烦恼不会现行,通过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圆满很多资粮,清净粗猛的罪障。

 

所以凡夫位的时候,可以通过菩提心的力量方便进行摄持之后,获得比较纯净的善根;通过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趣入圣道,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获得非常清净的功德。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如是理解。尤其是后者,以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而成为圣者的资粮,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重要呢?虽然在佛经论典当中再再赞叹地上菩萨的殊胜功德,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地上菩萨的种种清净的功德肯定是从凡夫位当中修来的,不可能不经过凡夫位发菩提心等等积累资粮的修持一下子到圣者位,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话,在凡夫位积累资粮实际上也是成为地上菩萨的因,还是非常重要的。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若昔所作恶”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很粗猛的恶业,虽然现在进入佛门的时候,粗大的部分已经断绝了,比如我们在佛前,或者在上师面前受五戒、十戒、比丘戒的时候,已经承许断绝粗大的恶业,杀生、偷盗等等非常粗猛的恶业已经承许断除,所以一般的修行人相续当中不可能出现很粗大的罪障,但是因为以前,在没遇到佛法之前造了很多严重的罪障,这样的罪障肯定会障道的。但是这里说“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通过入道,尤其是进了菩萨乘,发了殊胜的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可以使“有”,以前所做的恶业存在的“有”,变成“非有”,使它薄弱,使它逐渐消失,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的加持之后“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所以说具足善业的菩萨没有什么不能成办的,也就是说相续当中如果有菩提心的话,从遣除恶业、清净罪障,乃至于圆满善法,从这些角度来讲全部都可以成办。既然能够用菩提心来清净罪障、圆满资粮的话,那么比较清净的善法还是可以积累的,尤其是以这个作为基础,到罪障清净的时候,更为殊胜的三轮体空的种种资粮也可以成办。

 

我们可以从颂词当中很明显地看到,一个方面是从净除恶业,一个方面是从圆满善业,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宣讲的。佛陀也是讲过,一切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方面可以圆满具足,这三个方面可以包括所有佛教的内容。这个地方也是讲到,一方面我们进入佛教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不会再去造伤害众生的恶业,而且通过菩提心可以清净相续当中以前所造的种种恶业,所以“诸恶莫作”方面两个角度都可以解释,一个是断现在的恶,一个是断以前的恶的种子习气。

 

然后从“众善奉行”的角度来讲,菩提心就是最殊胜的善法,其他所有的善法都没有办法和菩提心相比。世间上的好心人,他们做了一些布施、做了一些慈善的事业是不是善法呢?是善法;小乘声闻缘觉的善法是不是善法呢?肯定也是善法;但是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和菩提心的善法来比的话,根本没办法相比的,可以说它们的差别是天渊之别。如果真正要修持善法,具足善业的话,就是发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行持。

 

还有“自净其意”,世间人也有自净其意的方法,比如世间所谓的正人君子,他们平时在独处的时候也好,或者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也好,都是很注意,自己的心应该要正,不应该起恶业等等,像这样调伏自己的心的方法在世间道也是有的。声闻缘觉道有没有呢?肯定有。小乘道了是很着重修止观,通过寂止可以息灭粗大的分别,修胜观人我空性可以从根本上出离轮回。所以声闻缘觉也有“自净其意”,但是究竟的“自净其意”肯定是修的菩提心。相续当中的菩提心一产生之后,他的所缘是非常广大的,愿一切众生离开一切暂时和究竟的过患,获得圆满的佛果,这么清净的心,任何一个世间人和声闻缘觉绝对没办法生起。所以在世俗菩提心位的时候,他的心就很清净了,何况说在地上菩萨的时候,他已经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到佛位的时候圆满了胜义菩提心,这样的时候他的心是更清净。

 

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我们如果圆满修习了它的因的话,最后它的纯洁的白法的善根逐渐逐渐都会圆满,没有什么不能圆满的。科判也是讲到“能修一切行之理由”,通过菩提心就能修持一切行,圆满一切行,所以菩提心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既然了解了无量无边的菩提心的功德,那么肯定必须要想办法发起,一个有心的人,一个想要迅速获得究竟二利的人,必定要发起菩提心。所以不应该耽著于世间的名闻利养,世间八法等等,也不应该耽著于自我解脱的声闻道,应该舍弃这两种歧途而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

 

在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我们知道恒河水,一方面它河面很宽,而且它很深,在恒河水中放一点盐的话,根本不可能使它变成咸味,这是它的比喻。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菩提心的力量是既广且宽的,它的所缘,它的深度各方面都是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

 

从宽广的角度来讲,就是六度所有一切善法;从甚深的角度来讲,空性的角度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像这样的菩提心,有的时候我们讲好像是一种心的状态,但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福慧二俱,福慧二俱就是它的本体,菩提心一方面是福德,一方面是智慧,这两种具足的才是菩提心。为什么这样讲?“发心为利他,求正得菩提”这句话当中就说得很清楚了,福德方面通过大悲心可以圆满,通过生起大悲心可以获非常深广的福德,求菩提、求佛果的话,没有一个殊胜的智慧绝对不可能。不清净烦恼障,不消除三轮的执著就不可能获得菩提果,所以在菩提心当中实际上就是福德和智慧的两种圆满,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肯定是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样的菩提心的体性,一般人绝对没办法了解,又宽又深。

 

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以前所造的很多恶业看起来是非常粗重、非常深重的,但是如果真正相续当中产生菩提心,在产生菩提心那一刹那,无量无边的粗重罪业就在那一刹那已经完全消灭了。就怕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不了这个比较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愿意生起,通过一切方法已经产生之后,那么对于以前所造的罪业是不需要去顾虑的,绝对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不是很粗重的罪业当即就消灭,对于一些比较粗重的罪业也能够压伏,使它不增长,不结果,在这样的时间当中我们就可以集中一切精力,再进行对治,再积累很多善法,所以说菩提心产生之后,可以说真是一个勇士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畏惧。

 

从这个方面讲,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点点小小的罪业绝对不会有畏惧的。所以应该努力在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就可以圆满所有一切所有善法,一切修行都可以如是圆满。

 

壬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

 

我们知道菩萨和佛陀有一个特点,从他们自己本身的功德来讲,已经超越了轮回了,但是他们在出离轮回的时候又没有恒时安住在寂灭的涅槃的状态当中,而是恒时化现无数的身体度化众生。这是菩萨和佛陀的特法。

 

前面我们分析过,世间人是绝对不可能出离轮回的,小乘声闻缘觉的圣者不可能入轮回去度化众生的,这两者是两个边,或者堕入了有的边,或者堕入了无的边。菩萨和佛陀是不会堕入这两个边的,一方面他从轮回当中出离,一方面他又入轮回。他们有这样的特法的原因何在呢?为什么会做到这一点呢?有些人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佛陀和菩萨能够到三有当中度化众生,一点都不畏惧呢?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

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能够恒时在轮回当中做度化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能够受到诸佛菩萨的调化,原因也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他们恒时显现化身在三有当中度化我们,所以现在我们才能有机会听闻佛法,修持正道,发起菩提心,修持菩萨行。

 

“大势心意者”主要是讲菩萨,菩萨行一圆满,佛果自然成办了,所以有的时候单单讲菩萨行。“大势心意”就是讲菩萨,菩萨为什么叫“大势心意”呢?一方面他的发心很勇猛,他不顾一切所有轮回的痛苦、时间久远等等,一切都不考虑。“势”也是勇猛,他的心意很勇猛、行为很勇猛。发心很勇猛前面讲过,他能够为了度化一个众生,在无量劫当中不断地转生,直到把这一个众生度化为止。他对一个众生都是这样,那么对所有众生也是发了这样的愿的,所以说他的心特别勇猛。他的行为也是很勇猛的,比如说布施,必须要布施自己的头,需要布施自己的一切财产、妻子儿女,他根本不顾虑,全部都能实行;行戒的时候也是无数劫当中守持清净的戒律;修忍辱的时候,不管众生对他如何损害,他都没有一点点嗔恨心,而且恒时对做损害的人生起大悲心;精进也是同样的,禅定、智慧这一切行为都是非常勇猛的。

 

他的发心和行为都非常殊胜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具足大势力,他的势力是非常广大的。因此说具足如是“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此间”就是世间,在这个轮回当中,世间当中长住对他没有一点点损害的。“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观察三有轮回和涅槃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并不是像一般的凡夫人,或者初学道心意不稳固,不勇猛的凡夫菩萨,认为轮回是应该舍弃的,涅槃是应该获证的。所以一般的菩萨有这样的分别的缘故,就特别害怕轮回,特别害怕接触众生,一旦众生对他做一些邪行的时候,他就忍受不了,马上就生起厌离心,想要入深山当中,或者马上生净土等等,有这样一种现象,所以他对涅槃是非常希望的。

 

但真正发起殊胜菩提心的菩萨来讲,他对三有、对涅槃没有任何差别,他不会有一个好,一个不好,一个应舍,一个应取的想法。

 

我们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还应该进一步分析他的原因,这个地方虽然 讲到“大势心意者”,但是为什么他能够获得这样的大势力呢?他是通过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而生起来的。为什么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就能够把三有和涅槃看成无有差别的呢?菩萨通过殊胜的智慧进行观察,三有轮回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有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他一观察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轮回没有一个自性,它是通过众生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所积的业而形成的。既然由这样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它肯定有生住灭,有生住灭它就是个有为法,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就是缘起所生的法,全部都是空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他就了解,现在所谓的轮回,正在显现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涅槃。

 

所谓的涅槃离开了轮回也没办法安立。为什么没办法安立呢?要安立涅槃的话,涅槃就是寂灭,寂灭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种种生痛苦的因,所以首先有轮回,有轮回中众生的种种痛苦,种种烦恼,没有这样的痛苦烦恼就是涅槃,所以如果没有轮回这个基的话,涅槃也没办法安立,也就是说轮回和涅槃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菩萨对这两者互相观待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有涅槃存在就说明轮回绝对不实有,所以了解一切无实有的时候,他就对三有当中一切可怕的众生,可怕的事物,恶趣的痛苦等等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实有的,都是梦幻。既然是梦幻,无实有的,有什么可恐惧的呢?绝对没有什么恐惧。比如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中显现种种噩梦,当时很恐怖,但是一醒来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梦而已,没什么好恐怖的。菩萨已经从噩梦中觉醒了,他没有什么实执了。我们现在还在梦中,正在做梦,还认为有实有的取舍,但是菩萨在觉醒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既然是梦幻一样的,我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投生到三有当中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损害的。所以通过种种对如梦如幻方面的了解,他对轮回根本没有惧怕。

 

涅槃也是同样的,涅槃也是像梦幻一样的,比如说在梦中我被怨敌追杀的时候,怨敌走了,我获得自在了,或者我把怨敌消灭了,或者怨敌被其他人赶走了,在梦中的时候,好像觉得有种获得解脱的感觉,但实际上梦中的束缚和梦中的解脱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存在的,一醒来的时候,昨天晚上的束缚,昨天晚上的解脱都是相等的,都不存在。菩萨深深了解这一点,现在我们所谓的轮回,还有以后所获得的涅槃,这两者之间实际上都是观待假立的,从真正的本性来讲,没有实有的差别。

 

通过如此深广殊胜的智慧进行抉择之后,“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确实是从这个方面安立的。不仅仅是这个论当中,《中论》当中也是提到世俗和胜义毫无差别的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经典当中都是如是抉择的。为什么要如是抉择呢?就是佛菩萨有一个殊胜的密意在里面,针对初学者的菩萨来讲,非常恐怖轮回,他不敢发愿重新入轮回度化众生,所以佛菩萨就说一切轮回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虚幻的。从这个方面一讲的时候,这个初学者的菩萨,他的勇气就产生了,就愿意发愿。有了发愿这个因的时候,他所积累的资粮就不会单单成熟在涅槃方面了。他发愿有朝一日成佛之后,我就要回来度众生,通过这个愿心引发,所积累的菩萨行全部都成为不住轮涅二边的殊胜的资粮。

 

因此佛菩萨在经论当中宣讲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就是这样,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到的,教诫初学者,或者教诫说法的法师的时候就是这样教诫的,对于刚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不能反复给他们强调轮回的痛苦,刚开始的时候,讲是要讲,但是要少讲,为什么要少讲呢?就怕一般的初学者,刚苏醒种姓的菩萨,一听到轮回这么痛苦,这么恐怖,他就绝对不想发愿度化众生了。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对于初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多讲一切如梦如幻,多讲菩提心的功德,多讲度化众生的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知道,实际上我应该发菩提心,应该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等等。像这样刚开始发起一个殊胜的因,最后它的果肯定是善妙的。因为有很多这样殊胜的必要,所以应该对轮回如梦如幻的道理作甚深的抉择。有了这样甚深的抉择之后就可以发起很勇猛的心。

 

发起很勇猛的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肯定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说发勇猛的心入轮回度众生,好像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你的发心越勇猛,你成佛的时间就越迅速。我们说三种菩萨就是这样,为什么牧人的发心很快就可以成佛?他的发心最勇猛,反而他最先成佛。他发心是我最后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速度跑在最前面,最快成佛。一般人来讲,我成佛之后再度化众生,实际上他成佛的时间是最慢的,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宣讲这些如梦如幻,发心勇猛的菩提心的时候,实际上在这一刹那当中就圆满了无数的资粮了。通过这样的发心摄持之后,做小小的一个善根都成为迅速成佛的资粮。所以对自己来讲有非常大的必要性。为什么这样讲呢?虽然对菩萨来讲,他肯定是不希求自利的,但是如果不把自利方面说得比较圆满一点的话,一般的刚开始进入佛法的人就觉得我自己方面应该有一点,否则的话有点不甘心似的。但是如果我们讲二利都能够成办的话,就很愿意趣入,有这样的差别。

 

菩萨通过这样如梦如幻的观点作了仔细观察之后,他就具足大的心意,大的勇猛力,所以住在世间当中也是没有任何损害的,完全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说“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这是因位的时候我们要如是抉择,一旦到果位的时候,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乃至于成佛,他就可以现量的,亲自在地狱当中、饿鬼道当中、旁生道当中,在一切所有众生面前显现无数的化身度化众生。这个是真实通过发愿力成熟,他的资粮圆满了,他就可以如是去实行。针对一般人来讲,现在只能发愿,积累资粮。否则的话,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对一般的凡夫初学者来讲,说我下一世发愿到地狱中去度化众生是绝对不行的,法王是遮止的,就是因为没这个能力。地上菩萨他有这个能力,他证悟了空性,证悟了空性之后,给他身上涂檀香水和用斧头砍他的身体,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地狱的火和花园里面的鲜花,对菩萨来讲没有任何差别,他们有这样证悟空性的智慧,有大悲心的缘故,他可以亲自去地狱度化众生。一般的凡夫人的话,肯定有种种的分别,所以我们现在马上发愿要到地狱度化众生的话,法王说这个是不允许的。首先发愿,然后积累资粮,一旦获得如是能力的时候,再自在实行,这样对自他都有好处。否则这样发愿对自他意义都不大。所以这方面的差别一定要了解清楚。

 

比喻当中讲一个母亲有一个独子,她的独子产生严重疾病的时候,她是非常担忧的,对她的独子日夜监护,没有一点困顿之心,没有一点后悔之心,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她相续当中对这个儿子非常非常喜欢,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悲悯之心。有这种悲心做支持,做后盾,她很长时间去照顾她的儿子都没有一点疲厌,没有一点畏惧。这个方面就比喻菩萨相续当中就有这么殊胜的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他能够发这个殊胜的愿望,长住轮回,度化众生。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有真正的大悲心的话,肯定会发这样的愿望的。

 

壬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殊胜身”就是指佛陀的身体,这是从究竟的角度来讲。颂词当中还从菩萨显现成世间尊主来度化众生的角度也可以,但是最主要来讲,因为通过修持菩萨行,最圆满的果位是佛果,佛果是所有身体当中最殊胜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修持菩萨行就能够成就殊胜身。

 

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

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这个颂词针对一些人的提问:为什么登地菩萨,或者胜义菩提心的菩萨可以一切事业自在呢?这个颂词就是回答这个提问。“若谁”“谁”是代词,主要指菩萨,不管是任何一个菩萨,他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也就是获得初地以上果位的时候,他在一切时当中可以自在地积累资粮,他的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次第可以产生。因为他的心自在,而且从心自在中获得了种种功德的缘故,“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有什么道理,什么原因,说这个菩萨不能够成就“一切世间主”的殊胜果位呢?肯定可以成就的。

 

这个地方科判就讲到成就殊胜身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在资粮道、加行道,这两个凡夫位的时候,他已经发了非常勇猛的菩提心,已经积累了无量无边的殊胜的福德和智慧二资粮,所以登地的时候,一方面他入定的时候现见法界的自性,一切法界,众生、佛陀、自己都是无二无别,这样殊胜的法性是现见的,并不是推测。因为入定位的功用的缘故,出定位现量见到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所以在如梦如幻当中他可以积累一切资粮,积累一般的凡夫、声闻没办法圆满的资粮。所以通过这样不断地串习,相续当中的功德越来越殊胜,越来越深厚,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而产生。

 

十种自在在佛经当中,讲记当中也是讲到了,本来应该作广大的抉择,但是时间不允许。还有十种自在和六度怎样对应实际上都应该宣讲的,但今天就是从大概的角度了解。菩萨他因为修持了圆满的因,修持了圆满殊胜的功德的缘故,所以他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功德,不断地圆满功德,所以最后他就成就了一切世间主尊的佛陀的果位,肯定会成就的。一切菩萨行的果位,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如是安立的,十地一过就成了佛地,既然他在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不断地超胜的话,那么在十地一圆满的时候,他绝对会显现殊胜的佛的果位。

 

虽然在法界的自性当中,十地的差别等等都是完全不存在的,胜义当中没有十地的差别。十地的差别主要是观待菩萨出定位的时候有十种不同的修法,比如说出定位的时候他着重修布施,从这个角度安立成第一地布施度、第二地持戒度,他是从出定位不断增盛的角度进行安立的。从入定位来讲,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差别,从安住法性的角度来讲,现见的法性都是相同的。从出定位的时候所修持的不同的十度的功德如是安立这个是一地,这个是二地等等。在名言当中需要这样来安立,毕竟他们出定位的时候功德有增上的,因为他所断的烦恼有殊胜和不殊胜的差别。

 

因此说“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绝对可是如是进行安立的,安立成世间主,安立成佛陀的果位,成就最殊胜身。这里也提到菩萨为度化一些特殊的众生会显现成世间主尊的形象,这个地方“世间主”从第二种解释方法,就不解释成佛陀了,菩萨会显现成君主的形象、帝释天王的形象、梵天的形象,在各个世间当中都是主尊,他有一定的威望,他下命令的时候,下面的人不得不听从。菩萨所显现的国王下命令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时候,其他的臣民也自然而然就趣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为了度化一些比较特殊根性的众生,也会显现世间君主的形象。

 

比喻当中讲到如意宝的比喻和如意树的比喻。我们可以知道,如意宝和如意树都是没有分别念的,没有勤作,只要众生具足祈祷的愿望,具足一定的福德去祈祷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从如意宝当中显现很广大的财富等等,这个地方主要是从无勤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菩萨刚开始,在因地的时候是通过勤作的方式进行修持的,但是在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时候,入定位和出定位的无分别智都是获得自在的,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勤作,没有一切相执,没有一切相状,所以那个时候极为自在,可以极为自在地度化众生,虽然没有勤作的分别,但是可以自在地成办一切事业。

 

尤其是在十地的时候,在很多经论当中讲,十地菩萨可以显示佛的事业,他能够显现佛的身像,九地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的身像的时候,他分不清楚这是真正的佛陀还是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陀,佛陀可以知道,十地菩萨互相之间可以知道,九地以下的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事业,比如说从兜率天下降、入胎、住胎位、出胎位、学习工巧明、出家、苦行、成道等等,这一切十二相,十地菩萨完全可以显示,他是有自在的,九地菩萨以下根本没办法分别。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的功德有自在的缘故,他的事业和佛陀的事业极为相似。这一切完全都是通过心自在而产生 的,既然有这样不断增上的功德,有什么根据不成为“一切世间主”呢?绝对应该成立。都是无勤而成办的。

 

这个方面讲到了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下面讲大科判当中的第三个科判,这一品分了四个在故意判,前面两个大科判(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三个大科判。

 

己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有人提问:有什么原因菩萨行究竟之后可以成就佛果呢?“世间亦现见”,首先从世间方面观察的时候,在世间上我们也可以现量见到“从胜出最胜”,也就是说从最殊胜的因,可以产生最殊胜的果。因殊胜,果就殊胜,因劣果就劣,这个是决定的世间的规律。这是比较直接的一种解释方法。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就是在世间当中也有很多殊胜的人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比如说世间很殊胜的这些当官的,但是最殊胜的是国王、总T。还有欲界来讲有很多殊胜的,但是最殊胜的是什么呢?就是第六天王。这样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在每一个殊胜当中都有他最殊胜的,那么如何进行对比呢?在所有的修行人当中,菩萨是最殊胜的,菩萨最殊胜是十一地的菩萨,也就是佛地,可以从他的因方面安立成菩萨,从果方面安立成佛果。所以“从胜出最胜”。

 

或者说因为菩萨已经圆满了殊胜的因的缘故,他殊胜的果决定会成办的。这个殊胜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发菩提心,圆满广大的菩萨行,修持圆满的六度,通过圆满的六度,他直接成熟的果就是佛果,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所成熟的地方了。所以从他殊胜的因我们可以推知所成熟的果也是最为殊胜的。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所以从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产生的最殊胜的果是决定会存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抉择的时候也应该了解,现在应该好好积累善法,好好修持菩萨行,从殊胜的菩萨行当中,这个果是肯定会具足的。

 

这个地方抉择果也有一定必要的,为什么要成立修持菩萨行最究竟的果是佛果呢?因为在凡夫位来讲,应该对他所现见的果产生定解,了解我们修行了这么长时间有一个殊胜的果,所以我们愿意去奋发,否则的话,如果我们修了半天没有什么得到的话,这个方面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所以在得到佛果方面也需要作广大的抉择,在菩萨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在密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有的时候有些道友就问,密乘当中把这个果抉择得很详细很圆满,到底有什么必要呢?现在我们修也修不到这个层次,到底要不要抉择?实际上在因地的时候抉择这个果还是有很大必要的,就像这个地方一样,一方面从抉择果我们可以对照我们的相续,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层次;还有对所得的佛果产生信心,自己愿意去修行。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比丘,他想要去看望他的上师,在路上的时候,在一个施主家,这个施主就对比丘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就把家里唯一一瓶酥油供养给比丘涂他的脚。第二天国王知道比丘来,就迎请比丘,想供养他,因为比丘一般来讲都知足少欲的,所以他说如果要供养的话,就送给施主一百瓶香油。国王就照办了。通过这个比喻说明,这个施主通过供养殊胜比丘的因,马上获得了一百瓶香油的果,胜因出胜果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他自己非常虔诚地发心,供养了殊胜的对境,这个方面是殊胜的因,从这个殊胜的因,因果不虚的缘故,他就可以得到殊胜的果,所以他第二天马上显现这个果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从这个角度可以对应颂词。

 

还有一个角度可以对应,贫穷的人和国王所供养的对境是比丘,可以说比丘是他们当中的殊胜者,比丘要去看望他的上师,他见上师的时候也需要恭敬地顶礼、供养,所以比丘上面还有更殊胜的,他的上师上面还有更殊胜的,功德是层层渐进的。既然如此,比如从小乘来讲,如果他的上师是一果的话,他需要对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者恭敬的,如果是罗汉的话,他需要对佛陀恭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比喻“从胜出最胜”。所以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一方面从胜因出胜果可以比喻,一方面从“从胜出最胜”也可以对应。从这些理论一一对应的时候,通过修持菩萨行的胜因,决定最后可以成就一切智智的佛果,“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三、悲心微弱之过患:

 

有人提问:如果一个菩萨相续当中的悲心很微弱,有什么样的过患呢?为什么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抉择呢?因为我们知道在整个大乘的菩萨行当中,大悲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的时候说菩提心最重要。有的时候菩提心和大悲心是分开讲的,比如说大悲心作为因,菩提心作为它的果,但是有的时候在菩萨行的论典当中讲大悲心就是讲菩提心,讲菩提心就是讲大悲心,有的时候这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际上是一样的。所以在大乘的修行当中,如果离开了大悲心绝对没办法趣入菩萨行。离开大悲心,你表面上是一个菩萨,受了菩萨戒,或者每天都在念发心的仪轨,但实际上相续当中如果根本没有产生大悲心的话,那么其他的大乘功德没办法产生。因此在大乘当中大悲心的地位非常高的缘故,所以在很多经典论典当中再再地赞叹大悲心的功德。月称菩萨在造论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顶礼其他的诸佛,他顶礼大悲心,为什么顶礼大悲心呢?就是从大悲心是一切诸佛成佛最初的因,如果一切诸佛最初的时候离开了大悲心的话,就没有最后的佛果。所以月称菩萨是从他的因开始顶礼的。既然因都受到如此恭敬,那么果更应该受到恭敬了。

 

既然我们知道佛陀是从大悲心开始,那么现在我们观察相续当中有没有大悲心?如果有大悲心的话,我们可以说已经有了成佛的种子,如果现在我们相续当中还没有大悲心,我们就要知道缺少大悲心绝对不可能成为大乘的资粮。因此讲赞叹大悲心的功德、没有大悲心的过患,主要还是让自己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没有这样的悲心,如果没有的话,就通过各种方便使它产生,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起大悲心的方法在很多论典当中都讲到,比如说在《心性休息》、《前行》当中都讲到了生起悲心的方法,主要是缘痛苦的众生,看到这些非常痛苦的众生的时候,产生一种不可忍受的,想要拔除痛苦的善心,就称之为大悲心。刚开始修的话必须要找一个自己见过的,或者听到的最可怜的众生作为所缘,一看到他的时候,想想他身上的痛苦,油然产生一种悲悯之心,以这个作为因慢慢慢慢开始串习,这样悲心就开始增长、转变,由一般的悲心增长为真正的菩萨的大悲心。

 

为什么要讲一般的悲心和大悲心呢?在世间当中有些人生来就比较慈悲,心比较善良,他们看到其他众生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怜悯心,或者母亲对自己的儿女也会产生一种悲心等等,这样算不算真正的大悲呢?不算大悲心,只是一种悲心而已。大悲心是菩萨的境界。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分别呢?在其他很多经典,比如说《庄严经论》当中也提到,一般众生的悲心和菩萨的悲心相比起来,只能叫平等的悲心,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世间人,二是声闻缘觉,三是菩萨。这样一对比的时候就知道,真正菩萨相续当中的悲心才称之为大悲,其他不能称为大悲。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般的世间人,他生大悲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缘这些非常痛苦的,就是苦苦,可以产生悲心。比如父母对儿女产生悲心的时候,主要是儿女生病的时候,或者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一般世间上的人看到一个很可怜的乞丐,他又没有腿,又没有吃饱,看到他的感受苦苦的时候可以产生悲心,但是离开苦苦之外的就很难以产生悲心了。

 

声闻缘觉产生悲心也基本上是缘苦苦和变苦,但是缘非常快乐的众生,声闻缘觉就产生不了悲心,认为对快乐的人没必要产生悲心。菩萨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的智慧非常深广,他一观察的时候,对苦苦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对变苦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还有对行苦的众生,也就是现在正在处在快乐状态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因为他们现在虽然在表面上感受快乐,但是有五蕴的缘故,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缘五蕴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的。所以他缘三种痛苦的众生都可以产生悲心,他的所缘境非常广大、非常圆满的缘故,就称之为大悲。

 

在《庄严经论》中也讲到菩萨十种生悲心的对境,从一般的众生、外道等等一个一个上来,还有对声闻缘觉生悲心,他们虽然是获得了罗汉果,但是他们可以说入了歧途,没有发大悲心度化众生,所以菩萨对他也生起悲心。还有大菩萨对初学道的菩萨生悲心,初学道的菩萨虽然相续当中想要修菩萨行,但是能力非常微弱,没有办法调伏自己的相续,也没有办法调伏他人的相续,这在大菩萨看起来是一种生悲心的对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菩萨生悲心的对境是非常广大圆满的,菩萨的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其他的就是平等的,一般的悲心而已,不能称之为大悲。这是从所缘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还有一些比较的方法,比如说世间人单单是对自己的亲友、自己的儿女生起悲心,他是有选择的;声闻缘觉虽然是缘一切众生,但是他的悲心在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断掉了;但是菩萨在任何时候,他的大悲心都恒时遍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也是称为大悲的。

 

还有从度化众生的意乐的角度来讲,声闻缘觉主要的意乐是为了自己获得涅槃,虽然在平时的行为当中,以前的传记当中也看到声闻缘觉度化众生的行为,但是他真正缘所有一切众生度化成佛的愿心、意乐是没有的,他主要是为了自己成就罗汉果。所以他所做的这一切生悲心的行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成办自己成罗汉的资粮的。菩萨就不同,菩萨本身在发心的时候,就缘一切众生成佛的意乐是非常坚强、坚固的。

 

还有因为声闻缘觉没有度化众生的意乐的缘故,他也不会去修持度化众生的方便,他根本不考虑度化众生的殊胜方便是什么,也不会去修持这个行为。菩萨就不一样,菩萨就想到要度化一切众生必须要成佛,成佛的资粮是什么?发菩提心,修二无我空性。他在有殊胜意乐的基础上,很勇猛地去修持菩萨行。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观察,确确实实菩萨的悲心可以称之为大悲。平时我们说自己有大悲心,到底有没有?通过这样的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或者一般人的境界对比,现在相续当中的悲心是哪一种?是比较稳固的吗?还是暂时的?等等,从所缘的角度来讲,或者从生起意乐,或者修持它的因方面讲,是不是真正为了度化众生生起的大悲心?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如果不具足,必须要闻思广大的菩萨行的论典,如何生起悲心的次第,一个一个抉择之后,从大的方面就了解了,了解之后自己知道从这个角度应该发起悲心。

 

这是讲到大悲心和一般悲心的差别,讲这个的目的还是要对照自己的相续,有的时候不注意的话,认为自己相续当中已经产生大悲心了,已经具有菩提心了,如果不仔细观察的情况下,也许是有一种相似的悲心,但真正像菩萨那样的大悲心也许还没有产生。了解了种种对比之后,就知道自己还没有产生大悲心,所以应该努力,一方面发愿,一方面积累资粮,为相续当中生起大悲心而奋发。

 

还有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文殊大圆满》前行当中,讲修菩提心的时候,他说修悲心要达到什么样的界限呢?一观想到众生的痛苦的时候,忍不住的流下眼泪。像这样的话,可以说是一种量,主要是从内心当中产生难以忍受的悲心的时候,自然而然流出眼泪。如果平时比较喜欢哭的人,还没有修的时候就流下眼泪,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比如《前行》当中所讲的一个格西,他每天用披单蒙在头上,在蚂蚁窝上面痛哭,这实际上就是不忍众生的痛苦,自然而然流出大悲的泪水。有的时候我们在观修悲心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一个界限呢?法王如意宝说这就是一种界限,根本难以忍受众生的痛苦而流下眼泪。

 

所以从以上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知道,生起大悲心一方面很殊胜,一方面也不是很简单的。越殊胜的法,要达到它的量越难;越简单的法,达到它的量就越迅速。就好像一个伟人要做一个大的事情,方方面面,从他的准备、时间、中间要战胜的种种违缘困难肯定比做一件小事情需要更多的因缘,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大悲心是一个大事情,关系到我们是不是很快成佛的关键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观修了一两次,很短时间之后,没有产生大悲心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该长时间的串习才做得到,知道这样一种过程的时候,自然而然自己不会中途退转,就知道成办这样的大事情,绝对要花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受很多苦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鞭策自己精进地修持。

以上大概讲到了大悲心发起的对境,它的体。颂词当中主要是讲悲心微弱的过患: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

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

 

如果一个人相续当中的悲心很微劣的话,有很多过患,“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见到他人被痛苦所逼迫的时候,不想去赞叹悲心的修法。不想赞叹的话,自己就是很淡然,对痛苦的众生产生悲悯心的修法,不欲赞叹,因为这个是一般的法,是加行,认为可以生起也可以不生起,相续当中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的缘故,见到别人受到痛苦逼迫的时候,他不会想去赞叹悲愍心。不想赞叹的话,肯定他也不想去修持,不想从相续当中真正去生起。颂词当中从不想赞叹的角度讲,他肯定不想听闻、不想修持、不想生起,所以他肯定悲心是比较微弱的。

 

既然他人受到痛苦的时候,他不愿悲愍的话,“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怎么可能对没有依怙的人,能够通过悲愍去行布施呢?不可能行布施。就是说悲心微弱不可能行布施。这个金刚句的所指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单单讲到布施是最重要的呢?这里说如果没有悲心不可能行布施,而布施可以说是在所有的菩萨行当中,六度当中的首位,一方面是刚开始入菩萨行的第一个修法,如果第一个修法你都没有修持的话,那么后面的修法你也不会去修持的。所以以布施作例子,不会趣入六度的修行,不会圆满成佛的资粮。悲心微弱的人就会这样。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六度当中,布施度是最容易行持的,在《庄严经论》当中讲六度的次第,前前生后后,前面生后面,或者前面是比较粗大的修法,后面是比较微细的修法,前面是容易行持的修法,后面是难以行持的修法。既然对比较容易行持的布施度,你都没办法行持,后面比较微细,比较难行的持戒、忍辱,如何能够行持?绝对不能行持的。所以悲心微弱的话,肯定不会趣入六度的修行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讲记当中也讲到,为什么有这样的次第呢?因为布施这种修法,不是说很殊胜的人都可以行持的,上至国王下至屠夫妓女都可以布施。屠夫妓女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可怜的乞丐,他就可以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布施,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所以很容易行持,是菩萨行当中很粗大的一种修法。

 

相对于布施度来讲,持戒度就难以行持了,真正要守持戒律的话,就意味着抛弃很多的欲妙。比如说要出家,必须要抛弃王位、抛弃家室、抛弃种种的事业、名声,都要抛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般人就做不到了。国王可以做到布施,但是让他去出家、持戒做不到,所以持戒比起布施来就要微细、难行。

 

再往上的话,持戒的人很多,比如说现在在整个大地上有很多持戒的人,他能够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很恭敬去行持,但是一遇到怨敌给他损害的时候,在这么多人当中能够真正安忍的人就更少,非常非常稀少。因为安忍就很难行持了。持戒只是身体不做这个,不做那个,可以的。但是忍辱是别人举起鞭子来损害你的时候,你相续当中不能生起嗔恨心,行为当中不能打骂。这个方面就很难以行持了。所以安忍就比持戒要难行。

 

然后是精进。虽然有的时候能够修持安忍,但是要长时间精进修持菩萨行,白天晚上都非常精进地修持正法,这个就很困难,虽然一次两次对境现前的时候,他能够修忍辱,但是要他长时间地对菩萨行精进,三个无数劫当中精进,这样的人就更少了。

 

精进观待于禅定来讲也是同样的,你可以在外表身语方面很精进,但是让你坐在一个地方精进地观心,使自己的心不缘外境,安住很长时间,这就很困难,就必须要有窍诀,或者非常非常精进去修行才行。所以一般的人可以对比较粗大的法精进,对外在身语方面的法精进,但是从不动、安制一处修禅定方面就更困难。

 

能够修持禅定的人,相对于般若(智慧度)来讲,他又更粗大一点。因为般若关系到一切诸法的实相,是分别心难以揣测的,所以真正要生起智慧的话更困难。

 

所以一个比一个微细。既然你对最容易修持的,很多很多下劣的人都能够修持的布施,你都不愿意去行持的话,那么上面的菩萨行就更没办法修持了。没办法修持菩萨行,怎么去成佛?没办法。这样一个一个推上去就知道了,如果悲心微劣的话,完全没办法成佛。

 

悲心微劣就不愿意赞悲愍,不愿意赞悲愍就对没有依怙的人不愿意布施,不愿意布施的话,后面的的菩萨行都没办法圆满,没办法真正成办自他二利。虽然作为大乘行者,从总的愿望来讲是想成佛的,而且想很快的成佛,但是如果对这些因没有修持的话,那就只是一种梦想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悲心增盛的话,那么对菩萨行就会很欢喜地去趣入,这样种种菩萨行就很容易圆满。产生一刹那悲心都可以积累无数的资粮,而且一刹那悲心也可以净除很多罪障。我们修持菩萨行不外乎就是积资净障二者而已,既然大悲心可以积资净障的话,我们就应该好好生起。

 

我们《前行》当中学过无著菩萨的公案。无著菩萨十二年修持没有得到成就,最后他看到母狗的时候,相续当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非常猛厉的大悲心,那个时候他相续当中的罪障就完全清净了,罪障一清净,弥勒菩萨就现前,并不是说那个时候弥勒菩萨突然马上从兜率天下来给他加持,实际上弥勒菩萨说:“我恒时在你的身边,给你赐加持,但是因为你的罪障重的缘故,你没有办法见到我。这个时候你通过产生大悲心,把你相续当中的罪障清净了,所以见到我了。就是这么一点而已。”

 

我们也是同样的,我们平时很精进地祈祷本尊,平时都在修持上师瑜伽,但是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加持呢?或者没有像传记当中讲的,以前的修行者一祈祷,马上本尊现前,本尊就问:“你需要什么悉地?”,这个修行者就说:“我要和本尊成为无二无别。”那个时候本尊就化一道光融入修行者的心间,马上这个修行者就成就了。这个在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当中是非常非常多的,看起来很简单似的,修个密法,只要一祈祷本尊,本尊马上就来了。就是因为他们的根性很利,而且相续当中罪障很轻的缘故,所以马上就可以成就。

 

现在我们为什么祈祷很长时间没办法成就呢?相续当中的障碍太严重了。比如说莲花生大师也承诺过,只要念《金刚七句祈祷文》一念马上到你面前来给你加持,这个是他承诺过的,绝对不会欺骗修行者的。并不是说有天眼的人一祈祷他马上就来,没有天眼的人他就不来,反正你看不到,我不来也可以,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你一祈祷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来,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罪障重,见不到。

 

而大悲心就是能够迅速清净罪障的方便,因此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真正相续当中产生一个大悲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从没有产生大悲心的过患和产生大悲心的功德一比较的时候,就愿意产生一种殊胜的悲心,就会祈祷上师加持自己,迅速在相续当中产生一种无有造作的殊胜的大悲心。

 

从苏醒菩萨的种姓的角度来讲,产生大悲心也是一种验相。从苏醒大乘种姓来讲,一方面是对空性方面,非常非常欢喜,而且能够抉择,这也是苏醒大乘种姓的一种标志;另一方面,相续当中什么时候产生一个无有造作的大悲心的时候,就说明大乘种姓开始苏醒了。苏醒之后,以后很多很多大乘教法都可以迅速的修行圆满。

 

如果大乘种姓没有苏醒,虽然我们相续当中有这种种姓,但是它没有苏醒的话,就显不出它的效力。比如我们在土里种一个种子,我们知道这个种子就在土里,但它怎么也不出来。我们现在相续当中就是有大乘的种姓,但就是不能显现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没有通过方便使大悲心产生。大悲心产生的话,就说明自己的大乘种姓苏醒了。就像我们开始看到土里面冒出一点芽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花果的前兆已经有了。所以必须要通过很多方便使相续当中苏醒大乘的种姓,一苏醒之后就是进入大乘道的标志。

 

从比喻讲,没有大悲心的过患是什么呢?就像一点悲心都没有的盗贼,他看到盲人身上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东西,都会马上去抢劫,据为己有。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盲人离开了这些资具很难存活,对他的悲惨处境一点不作考虑,只想自己怎么样获得一点利益。还有一个比喻就是讲到一个人为了贪著一个破烂的靴子而去杀人,他所获得的是非常非常少,但是就把别人杀死。这一方面是没有悲心的过患,一方面这样的行为所得到的利益是非常微小的。

 

讲这两个比喻对我们来讲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呢?现在我们作为大乘修行者,如果相续当中没有发起悲心,没有去做利他的行为,有的时候不发悲心,他有各种理由,比如说如果我一发悲心,相续当中就要受痛苦。那肯定是这样的,你不发悲心的时候,你不会缘这个众生生起痛苦的,但是你缘这个很可怜的众生,悲心真实产生起来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很痛苦的。有的时候他就是怕内心当中产生痛苦,“本身我就很痛苦了,再产生另外一个痛苦,没有必要。”所以他有的时候就不会愿意去产生悲心。

 

或者说,要用悲心去度化众生的话,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众生是无量的,众生的痛苦也无量,“我缘众生的痛苦,我自己生的痛苦也无量,我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呢?”他单单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根本不考虑其他众生的处境。就像那个盗贼一样,他为了自己获得一点东西,就把这个盲人的东西抢了,根本不考虑盲人如何悲惨。

 

像这样的大乘行人,如果没有发起悲心的话,他只考虑自己什么时候能获得解脱,什么时候在今生修行的时候能获得一点安乐,就不考虑其他众生现在是如何悲惨,这方面都不考虑。我们在看这个公案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强盗简直一点同情心、悲悯心都没有,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把盲人的东西抢了,不顾他的死活,我们觉得他非常不应理。但是反过来观自己的时候,没有悲心,不想去度化众生,看到众生正在受苦的时候没有一点触动的话,实际上就和这个强盗一样的。真的对照相续就是一样的。很多众生这么痛苦,你根本不管,不对他生起悲悯心,不去做利益他的行为,为什么不去做呢?就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实际上就和这个强盗一模一样。

 

还有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的也是同样的,我们说他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根本不值得。但实际上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没有产生悲心,那么我们现在得到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得到的东西是非常非常微少的。比如说声闻缘觉来讲,他没有管其他的众生,没有发起很猛烈的悲悯心,他得到的东西实际上在佛菩萨的眼里看来是非常微少的。他所证悟的空性,在《定解宝灯论》和很多佛经当中讲,就像一个小芥子里面,一个小虫子咬了一口,这么小的一个空性。菩萨所证悟的是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的法性,这两者根本没办法相比的。从声闻缘觉所得到的果比较大乘的果的时候就很少,现在如果我们没有发起悲心而修行的话,我们修到最后,最多就得到一个罗汉果,如果你相续当中连出离心都没有产生的话,最后连罗汉果都得不到,只能得一个世间的小果而已,这个更没办法和菩萨的果相比了。

 

我们说这个人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根本没有必要,对比我们现在不发悲心去度化众生,我们得到一个世间的小果,一个声闻缘觉的小果,那也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菩萨眼中看来,这个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根本一点都不希求这样的果。所以从比喻对照自己的相续,悲心微劣的话就有像这样的种种过患。

 

辛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不信菩萨的过患;二、应修信心的理由。

 

壬一、不信菩萨的过患:

 

有些人问:如果对发起菩提心的菩萨不生起信心,有什么样的过患呢?下面抉择有两个过患。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对菩萨不产生信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生起很大的嗔心,嗔心一生起来那肯定没有信心;另外一个角度,虽然没有产生嗔心,但是也没有对菩萨产生一种恭敬心,平平淡淡的。这两种情况都有很大的过患。

 

这个颂词所抉择的主要是从平淡而住的角度来讲有损害,再推知如果生起嗔心的话,过患就更大了。“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主要是讲菩萨,真正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因为不忍众生的痛苦的缘故,不会安住在清净的刹土当中,虽然有时候我们说清净刹土当中有很多很多菩萨,但是菩萨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会化无数的身体到无数的世界当中去度化众生的。所以他见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不会如是地安住,绝对会到痛苦的地方度化众生。为了利他“久住于世间”,他并不是来一两趟就够了,而是长久地住于世间当中,乃至于众生没有度尽之间,他绝对不会自取涅槃的。这就是菩萨的殊胜的利益,相续当中有菩提心,久住于世间的时候又修持菩萨行,度化无量的众生。像这样的菩萨,他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他就成了一种非常殊胜严厉的对境。

 

对于这样严厉的对境,“间住尚有损”,“间住”是什么意思呢?“间”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中间,比如也没有对他产生信心,也没有对他产生嗔心,平平淡淡的,中间而住。或者“间”在古代和“闲”是一样的,等闲而住,也就是说他不认为菩萨是一种很殊胜的对境,就认为平平淡淡的,就是一般的人,等闲而处理。中间而住、等闲而住都可以理解。

 

如果对菩萨平平淡淡而住的话,对这个众生“尚有损”有损害的。一方面,对这个殊胜的菩萨没有产生信心,平淡而住看成一般的人,虽然听到别人说这个菩萨具足悲心,具足种种菩萨行的功德,他听到之后不以为然,仔细观察的时候,他相续当中有一种傲慢,或者有一种轻视的心态,虽然不是很大的嗔心,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他自己的相续还是有很大的损害的,因为他对殊胜的对境有一种轻慢。

 

或者对这样的菩萨,他虽然也没有产生这样的一种烦恼心,但是他没有去接触,没有去恭敬、承事,这样对他的后世还是有损害的。从哪个角度有损害呢?如果你去亲近、供养菩萨的话,你的后世就会很安乐,暂时来讲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来讲,因为接触菩萨的缘故,可能逐渐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是后世当中很大的利益。但是你现在平淡而住,没有和菩萨结缘的话,你后世的这一切利益都损失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肯定是“尚有损”的。所以一方面从他直接对菩萨有一种轻视傲慢的状态是有损害,或者从另一方面,你对菩萨没有去恭敬结缘,损伤你后世的种种殊胜的安乐,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有损伤的。

 

所以说“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如果平淡而住尚有如是的损伤的话,何况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嗔恨心,对菩萨的行为看不惯,生起邪见,或者自己的身体去打击,嘴去诽谤等等。这样的过失就更加无量无边了。在很多论典当中也是讲到,对这样的菩萨生起嗔恨心,较杀三界众生的罪过还要严重。象这样抉择因果方面的经论一看的时候,真的有点害怕。

 

所以对菩萨不应该产生嗔心、傲慢、轻视,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对比较明显的菩萨就有恭敬心,比如对画像上的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每天去顶礼、供养、祈祷,这方面肯定是不会产生轻视、傲慢。或者菩萨示现的明显的大德,我们自己的金刚上师,或者在外表上显现很如法,功德很大的菩萨,也能够产生一种信心,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不明显的菩萨,对这样的菩萨最容易造罪。比较麻烦的是什么呢?很多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些菩萨就混迹在很多很多一般的人当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比较麻烦。所以在讲记当中也是提到,应该观清净心的原因、目的所在。或者菩萨为什么隐迹在人群当中,不显现自己的功德呢?不像画像里面,脑袋上面一圈光,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菩萨马上就顶礼。他不会这样显现,有一个目的,就怕众生造罪。因为菩萨隐藏在其他人当中,一般人就看不到,通过学习教典,不知道菩萨在哪里,所以对任何人都不应该轻视,对任何人都要生起恭敬心。菩萨通过这个角度就能够息灭众生相续当中种种的不恭敬、傲慢、种种不应该出现的烦恼。菩萨就是通过这种善巧方便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不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会认为菩萨不需要这样吧,如果我们不知道,万一哪一天打骂了菩萨,造了很严重的罪业,难道不是菩萨的过失吗?并不是这样的,确实菩萨有很甚深的密意在里面的。如果很明显的话,肯定他马上就取舍了,这个很恭敬,那个就不管了。不管的时候,他肯定会造很多罪业,菩萨就是不显现自己真实的身份。所以佛陀说在一般的人群当中有很多菩萨的化现,这样一讲的时候,真正相信佛陀语言的人,真正能够取舍因果的人,真正非常珍惜自己的福报或者解脱慧命的人,就会好好思维,好好取舍,对任何人不敢生起轻慢之心。这就是很殊胜的窍诀,在讲记当中,上师也是讲到了,在《前行》当中也是讲到了。

 

所以我们对身边的人,恒时产生对菩萨这样的信心也比较困难,但是不能产生这样强烈的信心,最起码应该保护自己,不要使自己损害很多福德,有这样殊胜的必要。“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只有保持一种清净心,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因为很多菩萨相续当中的密意是无量无边的。比如前面我们反复提到有显现屠夫的,有显现妓女的,有显现国王的,各种各样的,他们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如是各种各样的形象。我们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身份呢?如果不是圣者的话,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只能看比较明显的东西,比较细微的东西就看不到了。既然如此,就必须用最保险的方法,对任何人都恭敬,对任何人都不产生不好的看法。

 

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对一般比较如法的人我们可以这样,但是对一些造恶业的人怎么办呢?明明他在杀人,或者他偷盗,或者他行为很不如法,我把他看成菩萨,这个很困难。困难是困难,对于一般有正知正念的人来讲,看到这些恶行的时候,相续当中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不喜欢的状态。但是从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有各种各样的密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必须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的。所以我们见到别人造罪的时候,相续当中就这样想,这个也许是菩萨的化现,他在通过这个方法度化众生,相续当中如是产生一种清净心。但是在行为上面就不一定要去亲近。我们在发心的时候,相续当中比较清净,至少可以保护自己。这是一般的人的做法。有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旁边的很多人不一定很守规矩的,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保持一种清净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这方面刚开始实行的时候确实很困难,但是为了真实行持菩萨行,逐渐串习逐渐串习,是非常有利益的事情。而且把众生观为清净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就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本身就可以消除自己的傲慢,这方面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我慢很严重,或者邪见很严重,我认为修清净心这个方法是非常好的,其他法暂时不修,暂时专一修清净心,我对一切众生观为清净。如果真正修成之后,对自己的受用是无穷的。不要说对自己的上师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就是对一般的人都不会产生不好的想法,这个清净心一产生的时候,那肯定很快就获得加持了。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牧羊人,他把自己的牛羊寄放在一个养大象的人家里,过一段时间他去问:“现在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过得很快乐?”这个养大象的人就说:“一点都不快乐,前段时间有一场很大的暴风雪,我的大象全部死光了。”这个时候牧羊人就想,这么健壮的大象都死光了,那我这些牛羊肯定是没办法保存了,所以他就没再问下去。

另外一个公案也是相似的内容,一个人把他的手杖用皮套子包住之后,交给一个人保管,过了一段时间去问的时候,那个人就说:“前段时间老鼠特别猖獗,你的手杖已经被它吃光了。”这个人一想,木头手杖老鼠都吃了,皮子的肯定早就吃得更快了。因为老鼠在一般情况下是吃好东西、香东西,找不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就吃一般的东西,偷大米吃等等,再找不到就吃一些平时不吃的东西,比如这个手杖,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吃的,但是连手杖都吃完的话,那外面的皮革,观待于手杖来讲肯定是香得多的,所以肯定早就已经吃得没有了。

 

从比喻可以知道什么样的道理呢?如果对菩萨平平淡淡而住也有很大损伤的话,何况是真正对菩萨生起嗔心,过失就更大了。就像前面大象都死了,牛羊哪里保得住呢?所以我们对菩萨恒要恭敬、供养。

 

但是针对现在的情况来讲,是不是听到一个名声很大的,或者显现功德事业很圆满的大德,马上就要跑到他面前去供养,或者做这些事情呢?一方面自己内心当中恭敬,生信心,确确实实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什么损伤的,但是听到大德的名声就到处去跑的话,针对一个初学者的凡夫来讲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跑的地方多,看的事情多,听的事情多的时候,你的分别心产生得也多了。

 

比如说我们现在到处去拜访善知识,一方面是好的,但是针对现在修行的相续来讲,不适合到处跑,原因就是初学者境界不稳固,需要一个比较安定,比较清净的环境来长时间培养自己相续当中的清净的善行。但是现在外面环境很复杂,你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要坐车,坐车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嗔心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贪心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嫉妒心的人。人的方面有很多,环境方面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非理作意,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看得多、听得多了之后也会想得多,想得多之后对你自己相续当中保持一个清净的善心,保持一个稳固的境界是不利的。所以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安住一处好好修学就可以了。对于菩萨,相续当中生起恭敬心,生起清净的信心,意幻供养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真的是一个菩萨的话,你观想供养给他,他肯定可以受用。这方面也是应该了解的。

 

壬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癸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

 

有些人就会问:菩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度化众生的呢?菩萨度化众生的方式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这个地方就选了其中一种,就是示现难行苦行,从这个角度突出菩萨相续当中的殊胜功德。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若一切生中”,讲记当中讲到,进入资粮道的标志,很多经论当中讲,就是相续当中生起无伪的愿菩提心的时候。现在自己是不是大乘资粮道的行者呢?也许早就是了,因为想续当中已经有了无伪的菩提心,也许还不是,这个界限在佛经论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必须要产生一个无有造作的,无伪的愿菩提心,也就是说,为度化一切众生,自己愿成佛的这样一种心。

 

资粮道又分了三位,最下面的小资粮道是修持四念处,中资粮道是修持四正断,大资粮道是修持四神足,通过修持四神足可以获得种种的神通。因为四神足的体性是一种禅定的体性,通过禅定可以引发神通,就好像足一样,从这个角度叫四神足。通过修持四神足的禅定,安住在禅定当中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神通就会引发。所以在其他论典当中讲到,菩萨在大资粮道的时候,获得法(?)等持,通过他的神变可以到诸佛刹土当中,亲自见到佛陀,去听闻殊胜的教法,有这样一种殊胜的功德。

 

所以这个地方讲,从大资粮道开始,他就可以具足种种功德,具足五通,因为在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位的时候,可以说他还是凡夫,漏尽通那个时候还没办法获得。到见到以上,初地菩萨之后,他会具有漏尽通。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讲六通,而是五通呢?五通是常时具足的,在凡夫位的时候,漏尽通没有具足。

 

具足五通之后,主要是在登地以上,他有一种自在的能力,他用他殊胜的,不会退转的神通恒时观察哪些众生需要得度,哪些众生需要帮助,观察好之后,马上就通过化现或者转生的方式到这个地方去度化众生。所以从“常具足五通”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他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这是一个角度可以理解。

 

从另外一个角度,“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说明菩萨的高贵,说明菩萨是非常有功德的,高高在上的,可以说超胜一切一般的凡夫和声闻缘觉,他是非常高贵的。这么高贵的人,但是他为了度化众生“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一方面他的身份特别高贵,一方面他对于下劣的人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这在一般人想象的话,就是很难以做到的。就像世间上的一个国王,他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他还下去扫厕所、扫大街,我们就觉得很难做到,很不可思议。菩萨从他相续当中所具足的种种功德来讲,他是非常尊贵的,但是他为了度化众生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最难行。是非常难以做到 的,非常稀有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难道不应该对菩萨生起信心吗?绝对应该生起信心。他根本顾及自己的种种受用,种种名声,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他就会显现这样下劣的身体。

 

历史上有无量无边的菩萨显现下劣的身体度化众生的。比如说八十四大成就者当中,很多都是首陀罗种姓,非常非常低劣的种姓,但是他们处在这样低劣种姓的时候,度化了无量的众生,弘扬了殊胜的教化,示现了难行苦行。

 

这是从“于劣现劣身”赞叹菩萨的功德,从菩萨自己来讲,他根本没觉得这个是难行苦行,他就觉得这个很自然。《庄严经论》当中讲到菩萨的稀有非稀有功德的时候,菩萨做布施、持戒,或者这个地方所讲到的“于劣现劣身”,在一般的凡夫人看起来是很稀有的事情,确实他相续当中有这样殊胜功德的时候才会这样显现,所以很稀有,但对菩萨来说,根本不稀有,很自然的一个事情。从不稀有的角度就说明了菩萨相续当中非常非常深厚的功德。不管从稀有还是不稀有的角度,都说明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是非常稳固的,他真正的行为是一般人难以实行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从地上菩萨来讲的,虽然可以理解成凡夫位的菩萨,但是地上菩萨是比较自在的。比如在《庄严经论》当中讲到菩萨投生的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业力投生,在胜解行地,凡夫位,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他投生的方式主要是业力投生,什么业力呢?不是恶业,而是善业力。也就是说在凡夫位的时候,他还没有很自在的投生的能力,因为还没有登地,还没有真正见到法性,但是他通过善业力,因为他相续当中发了殊胜的善愿,回向善根,所以通过他相续当中的善根所牵引,什么地方有他所化的众生,他就投生到那个地方去。

 

第二种是愿力投生,这个主要是初地和二地的菩萨,虽然也有从禅定方面投生的,但是从他自己的能力来讲,大部分都是通过发愿力,他相续当中已经见到法性了,也有殊胜的菩萨行的功德,所以他一发愿转生到哪个地方,通过愿力牵引就会到这个地方自在去投生。

 

第三种投生的方式就是等持力、禅定力,也就是菩萨安住在殊胜的禅定中可以投生到度化从生的地方去。这个是三地到七地之间,他的禅定力是比较自在的。

 

第四种自在投生,主要是三清净地,八地、九地、十地,这时无分别智慧已经获得自在了,想到哪个地方去投生马上就可以去,非常自在。

 

这个地方颂词和比喻所讲的主要是自在的方式投生,比如说菩萨发现哪个地方的狗要遭到灭顶之灾,马上就投生,这个是非常非常自在的,一般的凡夫就很难以做到。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可以理解成圣者菩萨“于劣现劣身”是最难行的。

 

比喻当中讲到两个公案,其中一个就是菩萨化现成劣种的小孩公案。有一个国王在游戏民间的时候,和一个贫女生下一个小孩,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国王不愿意暴露他的身份,他自己就以贫女的儿子的身份在世间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下劣的身体。这个小孩为了度化众生,就请求母亲带他到国王那里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便调化了国王(故事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使整个国家安住在佛法的正道当中。所以菩萨自己虽然具足殊胜的功德,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他会显现成贫女之子这样下劣的身体。

 

第二个公案是菩萨显现成狗,显现成旁生的形象度化众生。通过这样的公案或者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故事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对照的意义也不是不好解释的),从这个故事就可以推知菩萨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他都会如是地化现。

 

比如说法王他发愿以后也许在新龙投生为狗的形象度化众生,他有他的目的的,为什么这样呢?以前法王也讲过,他说因为新龙这个地方的人特别喜欢打狗,看到狗就产生一种很大的嗔恨心,有的时候用石头打,有的时候用枪打,有的时候用刀杀等等。一方面新龙地方的人对法王很有信心,所以为了护持他们相续当中的善根,一方面使狗不要受到损害,所以法王说也许我以后投生为新龙的狗。既然这样的话,对法王有信心的人,或者知道法王的话的人,就不敢乱打狗,万一打到法王怎么办呢?法王就是这样一种目的,所以说菩萨是相当相当慈悲的,为了人也为了旁生都能不受痛苦,就会显现这样下劣的身体。对菩萨来讲,他们肯定会这样做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产生信心。

 

癸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菩萨所积累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到什么程度?佛陀都没办法衡量。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现象出现呢?颂词当中讲到了有几种因:第一个是“方便”,菩萨相续当中具足殊胜的菩提心,也有殊胜的智慧,通过菩提心摄持,无量的功德可以辗转增上。我们在学习《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时候,讲得很清楚。所以菩萨以菩提心摄持,他相续当中的功德是非常圆满的。然后又有空性智慧,因为有些时候在行善法的时候如果没有空性智慧去摄持的话,在一些比较了义的论论当中讲,这是杂毒的善根。杂了什么毒呢?杂了烦恼。认为这个善根是实有的,自己是实有的等等,有这样实有的执著的时候就杂了毒,杂了毒的话,他的果就不会很纯净的。所以必须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去摄持。所以菩萨相续当中有大悲心,也有智慧,两者都具足的时候,他所修持的善根一方面是无量无边的广大,一方面是非常清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方便”。

 

第二是“诸时”,就是每一天没有间断地,昼夜六时当中恒时在积累善根,乃至于自己在睡觉的时候都在积累善根。他看起来是在睡觉,实际上是没有睡觉的。比如堪布仁波切说跟法王去美国的时候,在飞机上见到法王已经睡着了,但是手上还不断地在拨动念珠。法王自己也说过,实际上他在睡觉的时候也在不停地念的。堪布仔细观察了,好像都在轻轻地打鼾了,但是还一直在念咒语,一直没有停止。这个是非常稀有的。我们从这样一种现实的事例就知道,菩萨在昼夜六时当中没有停止过积累善根。所以一方面是方便摄持,一方面是时间不间断。

 

第三是“久远”,久远也是时间,但并不是一天,而是几个无数劫,或者无量无边的时间当中都在积累善根。所以“久远”也是无量无边福德的因。

 

第四从“所集福”的角度来讲也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说菩萨的所缘是一切众生,并不是一两个众生,只是自己的亲戚,自己的父母,他所缘的是无量无边的所有法界的一切有情,他发愿的时候就是这样发愿的,“为度化一切有情而成佛,为度化一切有情而做这个事情”,所以他的所缘境是一切众生。针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产生的福德,绝对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我们现在的所缘境只有五个人,那么我们所得的福德就只有缘这五个众生产生的一点福德。所缘境越大越多,善根就越多,菩萨的所缘是一切众生,所以他的福德就越来越大。

 

一方面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一方面我们自己修行的时候发心不要太小了,不要太狭窄了。我们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你的发心越大,福德越大。不是说你发心小福德就得得多,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实际上真正从究竟的菩萨行来讲,发心越广大,福德就越广大。

 

 

这几个因集聚的时候,“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因为他的福德是无量无边,而且时间是没有停止的,以前也没有开始,后面也没有终结,所以它的量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佛陀赞叹菩萨的功德的时候就说,菩萨所积累的善根,佛陀都衡量不了。

 

这个地方也许仔细看的话,就出现一个问题了,一方面讲菩萨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也没办法衡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佛陀是遍智。遍智也没办法衡量?到底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安立的呢?我们认为既然是遍智,肯定就知道,每件事情都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还有些事情不知道,比如说这个地方菩萨的福德佛陀没办法衡量的话,那么佛陀还是不是遍智呢?有的时候仔细看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很长时间以来都觉得佛陀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肯定是完全都知道。菩萨即使积累了这么多善根,佛陀也看得清清楚楚。但实际上,这个地方圣天菩萨讲到,菩萨所积累的善根的量,佛陀也衡量不了,那就确实是衡量不了了。一方面衡量不了,一方面又是遍智,如何去理解?

 

《入中论》当中也有相似的抉择,大概我们可以分析,相续当中的怀疑还没有彻底消尽,这个方面怎么样去思维呢?昨天我也问了(YXPC)堪布,但是他昨天比较忙,就没有很详细地解答。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解答,他说像这样的福德确实是不能衡量的,佛陀的智慧不能衡量它的边际,打比喻讲,就像众生无边,众生界的边际到底在哪里,佛陀也是衡量不了的,但是佛陀衡量不了能不能成立佛陀非遍智这种过失呢?不能够成立。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遍智的理由,众生无量无边,或者众生的福德无量无边的这样的一种境界,单单佛陀知道,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佛陀是遍智。堪布一解答之后,从这个角度我理解了大概有这样一种意思,但是还有些微细的地方,有空的时候还要去问一问。

 

以前第一次学《四百论》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我就产生一种怀疑了,因为我相续当中本来就认为佛陀肯定是完全知道的,但是这里说佛陀不知道,当时我认为是一种不了义的说法,是为了赞叹菩萨的功德而这样说的,但实际意义上确实不能衡量。我自己来讲,这个问题好像是有点不能接受似的,我一直认为佛陀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世界无量无边的,轮回边界到底在哪里?或者众生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这个是衡量不到的,佛陀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就看不到它的边际。

 

从这个方面比喻的时候,菩萨从“方便”、从“诸时”、从“久远”、从缘一切众生所积累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既然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佛陀衡量不了众生的边际,那么菩萨缘一切众生所积累的福德也是没办法衡量的。《入中论》当中也是讲,佛陀自己所积累的善根,他自己的智慧去衡量的时候,也没有边际,看不到边际。但是从不见边际这个角度讲,一般的众生不知道,只有佛陀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佛陀是遍智。这是一个方面。

 

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后,以后再慢慢讲。因为真的要去挖的话,有很多很多东西就出来了。有的时候我们说轮回是无边的,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佛陀已经见到边际了,看到了虚空的边际,看到了众生的边际,那么众生的数量就决定了,既然众生的数量决定了,那么一个一个度化肯定可以度化完。但实际上佛陀说轮回无际,众生没办法度尽。所以从这个角度,因为它无有边际的缘故,所以到底有多大我们没办法下一个定义。

 

所以一方面讲到菩萨有很殊胜的功德,一方面有一个疑问,下去之后大家可以思维思维,从方方面面去思维、考虑,对开发自己比较微细的智慧是很有帮助的。

 

比喻当中讲,就好像轮回无边一样,轮回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本没有边际,所以佛陀说菩萨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分五:一、欣乐布施之理由;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壬一、欣乐布施之理由:

 

菩萨对布施非常欢喜,原因何在?一方面是讲它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初学者来讲,刚入道的菩萨也是通过这样的原因,应该对殊胜的布施生起殊胜的信心。

 

有人提问:在《本生经》等经典中,显示菩萨对布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对持戒等就没有着重的提倡,原因何在?

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有时候在着重讲某个修法的时候就单单赞叹这个修法,比如我们在学《前行》的时候,在学“暇满难得”的时候就着重赞叹“暇满难得”的修法,我们一看好像除了这个修法之外再没有更殊胜的修法了;讲“寿命无常”的时候,又说这个是最殊胜的修法。每一个实际上都是最殊胜的,只不过当时正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需要着重赞叹,否则众生就不知道修这个法的必要性。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因为着重赞叹这个修法,这个就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要修持。这并不是佛陀的意思。所以在《本生经》当中着重抉择布施,也有它的根据。这个地方所讲的三个根据也是其中的理由,还有因为布施是趣入六度之首,要圆满六度的修法,必须从布施开始修持,所以在很多地方着重赞叹布施。如果我们能够很纯熟地串习布施的修法,那么其他的持戒等等都能很方便地进行修持。因为持戒也需要舍弃一切世间法,而布施也是以舍弃作为它的本体的,如果在布施的时候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舍弃自己的名声,能够舍弃世间法,那当然通过这样的串习很快就会趣入持戒的。

 

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

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

 

这里讲到为什么菩萨恒时喜欢布施呢?就是因为布施的声音,梵文叫“达那”,一说这个声音的时候,因为从梵文的特点来讲,它一个词可以代表很多意思,布施这个声音一发出来的时候,当时就能显示死亡、正法、余有这三种意义,所以菩萨对布施的声音很爱著,而且恒时喜欢趣入这样的修行。

 

下面一一分析这三种特法。第一是死亡,布施这个词也可以显示死亡 的意思,为什么菩萨对死亡的意义非常喜欢呢?因为通过布施这个词的声音显示死亡的意义,能够使菩萨恒时了解自己和所有众生都是处在无常的本性当中,都是要死亡的。既然都是要死亡的,那么就应该在现在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在自由自在的时候,恒时修持正法。从这个地方有一种了知无常,敦促修行的作用。所以听到布施的声音他非常喜欢。

 

第二是“法”,就是正法。针对菩萨来讲,所有的正法包括在六度当中,既然包括在六度当中,为什么单单一个布施的声音就可以显示正法呢?讲记当中提到,因为布施分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在这样三种布施当中可以包括六度的修法。比如说财施,可以包括六度当中的布施度;无畏施可以包括持戒和忍辱。为什么无畏施可以包括这两种呢?因为一个菩萨如果恒时守持清净的菩萨的戒律的话,他就绝对不会去伤害众生,众生的一根毫毛都不会损伤的。既然他不会做伤害众生的事业,不会心里发愿去伤害众生的话,当然众生依靠菩萨就不可能产生畏惧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无畏施。从忍辱的角度来讲为什么又是无畏施呢?因为如果其他的众生对菩萨做伤害的时候,菩萨能够安忍,当然口里就不会去还骂,身体不会去打击众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众生也不会通过菩萨的反击而生起畏怖,所以可以安立成无畏施。

 

还有法施可以安立后两度:禅定和智慧。为什么可以如是安立呢?因为菩萨通过修持禅定获得了种种神变,通过显示神变,其他众生因为对神变耽著的缘故而生起信心,产生信心之后菩萨给他宣讲正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使他趣入正法之因,所以可以安立禅定也是一种法施。智慧度如何安立为法施呢?菩萨通过闻思修的智慧了解了一切法的总相和别相,种种非常微细之处都遣除怀疑的缘故,因为菩萨自己的闻思圆满、智慧广大的缘故,也能够对众生无畏地宣讲一切正法,使一切众生从疑惑的网中脱离,使一切众生能够非常迅速,非常正确地趣入正法的修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的智慧度能够饶益众生。

 

这个地方没有讲精进度的原因是因为精进度可以包括在其他法当中,从布施乃至于智慧之间,缺少了精进是绝对不行的,每个修法都必须 精进去修。为什么说布施必须要以精进摄持呢?如果单单是一两次布施,不能长时布施的话,这样的善根就不能够长时坚持,不能够长时坚持的话,三个无数劫的资粮,成佛的资粮就没办法迅速圆满,所以要圆满成佛的资粮的缘故,必须要精进。成佛的资粮毕竟是超越一切众生、一切声闻缘觉等等的种种福德的。如果圆满成佛的资粮的话,必须要精进地行持持戒、忍辱、修持禅定和殊胜的智慧,缺少了精进的话都不行。

 

就像我们现在学法一样,比如说背书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精进的话,肯定一品一品地就可以顺利地背下来,如果自己很懈怠,今天背一两个颂词,歇个五六天不背了,然后想起来之后再去背五六个颂词,这样的话肯定就不行,过了很长时间再去背的时候,前面所背的已经早就忘记了。所以如果懈怠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相续当中的正见、定解还非常不稳固,如果不精进地长时间去串习经论当中所讲的殊胜的正见的话,那么肯定会被相续当中本来具有的,力量很强的种种懈怠、烦恼、无明,种种的贪嗔痴所染污,很容易退失正见的。所以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精进是不可缺少的。在任何论典中都是讲到,精进是通一切度的,缺少了精进,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办。

 

这个地方都单单是从布施的角度安立六度的,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单单是布施可以摄持其他五度,其他就不能摄持,实际上每一个度都能够摄持其他五度。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到这个问题,因为法性力的缘故,你修持一个度的时候,绝对是具足其他五度的,这个是没办法分离的。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安立一度当中包不包括其他五度,这个道理如果要分析的话,《庄严经论》当中讲得特别清楚,今天就没有时间这样分析了。

 

比如说可以从各个度自己的本体,布施从能够予众生安乐这个角度安立成布施;持戒它有它自己的本体,持戒如何包括布施呢?比如说持戒本身是可以利益众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施以众生安乐也是布施的功德,所以具足布施的本体。在持戒度上如何具足忍辱呢?比如自己在修持持戒的时候,不畏惧一切困难,能够忍受而持戒,这就是忍辱度。在持戒度上如何包括精进呢?如果要持戒的话,必须要精进地行持才行,所以在持戒度上面也具足精进度。如何包括禅定度呢?因为持戒的时候必须一心专注,从一心专注这个角度是具足禅定的,因为禅定的本体就是一心不乱安住于所缘境,所以如果自己能够一心不乱地安住于持戒的话,肯定是具足禅定的。智慧是如何具足的呢?可以说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当中持戒肯定是具足智慧度的。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在持戒的时候,了解什么是自己的戒律,什么是能护,什么是所护,什么状态下是犯戒,什么状态下是不犯戒等等,都需要智慧去抉择,如果能够这样抉择的话,持戒度就圆满了。

 

其他几度都可以如是类推。这个地方单单是从布施的角度进行宣讲,实际上其他的五度当中都是一度当中圆满六度的功德的。在大乘的经论当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抉择。为什么要如是抉择,为什么佛菩萨要这样不厌其烦的进行宣讲呢?如果了解这个道理的话,我们随便在修六度当中的哪一度,同时都可以圆满其他五度。如果不了解,你在布施的时候就只能布施,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但是如果你了解一度当中互相含摄其他五度的道理的话,你在做任何一度的时候,都可以圆满其他五度。也就是说在做一度的时候圆满六度的功德。这个在《前行》当中有简略的提及,但是如何详细含摄的道理讲得不是很详细。很详细的话是在广大行派的论典当中,对这些一个一个非常系统、详细、圆满的进行抉择的。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布施的时候可以如是安住的话,就可以圆满其他五度的功德。

 

从这个角度来讲施声能显示正法。还有“余有”,就是正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或者这样显示的时候,它可以令自己的身语意清净。或者安住在正法的状态当中的时候,令自己的身体、语言、意业都安住在比较清净的状态当中,通过安住三业清净的状态,可以引发“余有”。这里的“余有”绝对不是恶趣等不悦意的果报,三业清净的话,它所引发的果肯定是悦意的,所以可以如意地投生在其他的善趣当中,有佛法的地方,能够度化众生之处等等。或者仁达瓦大师讲解的时候,这个“余有”是指佛果,也就是说自己的身语意清净之后,就可以逐渐获得佛果。就是因为布施的“达那”的声音可以显示死亡、正法和余有的缘故,“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菩萨听到布施的声音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听到天乐一样,非常非常舒服悦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对布施非常欢喜地趣入,根本没有一点点障碍。

 

有的时候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还没有产生这样的境界的话,应该了解菩萨是这样进行修持的,菩萨对布施是如是欢喜的。比如《入中论》当中还讲到,菩萨听到乞者向他要东西的声音的时候,这个快乐远远超过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安乐,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时候灭尽一切心心所,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是非常欢喜安乐的,菩萨单单听到布施的声音的时候,他的快乐远远超胜,何况菩萨亲自用东西布施给众生的时候那种欢喜,更不可比喻的。

 

在广大行派的论典当中讲到,菩萨寻求乞者,听到乞者的声音,还有真正布施的时候,他相续当中的欢喜,远远超胜乞者本身看到菩萨,从菩萨那里得到所愿的安乐。比如一个乞丐遇到一个富翁,这个富翁也是非常喜欢布施的,他得到这个富翁的布施之后的欢喜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菩萨的境界当中,远远超过乞丐得到财富的欢喜,他恒时想要看到乞丐,恒时想要听到这种声音,恒时想要亲自去布施,就是因为对六度的修法,或者布施度的修法非常欢喜的缘故,所以他一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时候,不管是其他人要什么,都可以完全毫不犹豫的进行布施。在很多讲菩萨行的论典当中讲,菩萨的布施度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提出要他的头,要他的手脚,他都毫不犹豫,马上可以布施,没有一点点障碍。这些方面就显示了菩萨殊胜的功德。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提示我们,在布施方面也应该好好努力,对它殊胜的意义知道之后,应该好好如理修持,从浅至深如是修行逐渐可以圆满布施度。

 

比喻当中讲到,死囚犯听到被释放的声音的时候,是非常欢喜的。因为他马上就要被处决,但是有一天突然听到即将被释放的声音,这样的命令一下,死囚犯一听到耳朵里的时候,就特别的欢喜,胜过得到世间上一切所有任何资具的欢喜心。同样,菩萨听到布施时候的欢喜也是远远超胜于获得世间的一切圆满的欢喜,乃至于超胜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欢喜,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显示菩萨特别欢喜布施。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

 

有人提问:菩萨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有些众生没办法调化,很顽逆,刚强难化,对菩萨做一些损害的事业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首先通过比喻来进行抉择,好像是被鬼魔所缠的,精神出问题的病人,医生给他看病的时候,他对医生生起很大的嗔恨心,他的身体经常殴打医生,嘴里说一些脏话等等,这样的话,“医者不生恼”,医生不生恼的原因是他知道这个众生很可怜,他现在是没有自由的状态,所以他虽然对医生做了非法的损害,但是医生能够忍受,还能发起好心给他治病。

 

以上是从比喻进行抉择,实际意义是“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能仁”不单单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能仁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菩萨也称为“能仁”,因为他的相续、他的身心调柔、寂静的缘故。能仁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观察这个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在作怪,“非惑系众生”,并不是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的过失。他直接观察这个是烦恼的过患,而不是众生本身的过失,众生的本性还是善的、纯净的,只不过被种种的烦恼所缠缚之后,他自己没有自在。从被烦恼系缚之后他没有自在的角度,所以他对众生就不生起厌烦之心,一直要度化众生。菩萨有这样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并不是像一般的人那样。一般的世间人如果自己好心好意地对别人作帮助之后,但是对方反过来对自己又打又骂,恩将仇报的话,一般的世间人肯定就会认为这个众生一点人品都没有,非常不好。但是菩萨就不这样认为。(停电了)

 

菩萨受到众生的损恼的时候,他就不像一般的世间人一样,对有情直接产生嗔恨心,他就会善巧地分别众生产生邪行的根源在哪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他相续当中的烦恼所引发的,了解了它的根源之后,能仁就会在对治众生烦恼方面着重努力,通过很多方式来断除众生的烦恼。

 

这就是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虽然受到种种邪行的损害,但是根本不产生嗔恨心,或者根本不产生厌烦心的理由。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经典当中解释的时候说,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受到邪行的时候,他为什么能够安忍呢?有两个根据可以抉择:一,菩萨在受到怨敌或者其他众生的扰乱的时候,他就会把对方作为恩人来观待,因为菩萨要圆满六度的话,缺少对境,缺少违缘是根本没办法圆满的。众生通过如是邪行的方式来损害菩萨的时候,菩萨就缘他修安忍,通过他的对境而圆满种种忍辱的资粮。所以他会对众生很感激,既然他相续当中真实地充满了感激之情,肯定他反方面的嗔恨,或者厌烦心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恩人很感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他产生种种不好的想法,都想怎么样去报答他。所以菩萨知道这样邪恶众生是自己的恩人的时候,不但相续当中不产生烦恼,而且还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怎么进一步去饶益他,怎么使他真正再得到安乐。

 

从另一个角度讲,众生通过种种邪行的事业使菩萨受到种种痛苦,菩萨缘这个痛苦会产生欢喜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痛苦产生的时候可以清净相续当中的罪障,通过痛苦可以知道其他众生相续当中所具足的苦受,进一步对众生发起真正的慈悲心。所以菩萨一旦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他是生起欢喜心的,因此对这个人他也是产生一种感恩戴德之心,既然这样的话,菩萨就没有任何因缘产生嗔恨心了。

 

平时我们认为菩萨现在正在修忍辱,能修所修的方法根本没有。为什么没有?并不是从空性的角度说没有能修所修,就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菩萨都没有能修所修。因为要修忍辱必须要感觉到对方非常难以忍受的压力是痛苦的时候,缘这个痛苦修安忍,但是菩萨对造违缘的众生不会产生怨敌想,他是产生恩人想。对他所受的痛苦,他是产生欢喜想,所以忍受什么呢?没什么忍的。就像现在我们处在很安乐的状态当中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安立我们在修安忍。菩萨也是这样的,相续当中就有这样的功德,就不会产生真正在修安忍的想法。

 

所以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真正产生的时候,是很稀奇的,非常稀有的,这样的行为一般的人是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菩萨行是很伟大的,从哪些方面体现呢?就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全部都可以体现菩萨的伟大行为。

 

比喻讲到,比如说狮子在野兽当中是比较有智慧的动物,称之为兽王,它有一些和其他野兽不共的地方,比如说它受到猎人的侵害的时候,猎人向他射箭等等,做很多损害的行为的时候,它不会跟随箭而去的,它会去找它的来源——谁在射箭,找到之后直接把它的根源消灭掉。比如说它看到猎人在射箭,它根本不管箭跑到哪里去了,它不去追随这个,它就去抓根本,把猎人吃掉,它知道把猎人吃掉就没人射箭了。所以它比较有智慧,不像狗,别人在用东西打狗的时候,它不会去抓这个人,它就去追这个石头,追到之后也没什么利益的。在《宝积经》当中就有这样的比喻,说菩萨和一般的众生就有这样的差别,菩萨就像狮子一样。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主要是针对众生,众生生烦恼的时候,菩萨一看实际上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菩萨平时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也是这样 的,也是产生痛苦的时候就直接找它的根本,从根本上断除。这就是菩萨和凡夫的差别。所以菩萨在遇到损害的时候,就会直接去了解这个是烦恼在作怪,而帮助众生灭除烦恼。

 

壬二、教导弟子的次第:

 

作为一个上师善知识,如何教导弟子,有什么样的次第?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上师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次第,“随彼”就是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生起欢喜心,菩萨就首先观察应该给他传这个法,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令弟子入道。

 

当然“随彼何所喜”,也不能认为是不管弟子相续当中欢喜什么都随顺,这个地方所讲的单单是弟子刚发心的时候对哪种善法生起欢喜心。如果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布施这种善法比较生欢喜心,善知识就应该讲布施的本体、布施的分类、布施的功德、布施的种种果、它的作用等等,一个一个讲的时候,这个喜欢布施的众生就会非常欢喜,就会以很大的精进力趣入布施的修行。比如持戒也是同样的,一个弟子比较喜欢持戒,就给他讲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清净的戒律的话,一切善法没办法产生,就好像没有大地一切花草没办法生根一样,大地就是一切有情界和器世界的根本。通过相续当中守持戒律断除烦恼,如是逐渐获得种种大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对持戒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很大的兴趣,然后一心一意地护戒。

 

菩萨给弟子传法的时候,就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欢喜,首先就对他传这种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如果没有按照这种次第,没有针对弟子相续当中喜欢的法进行传讲,而传讲他不喜欢行持的法的话,就很容易使所传的正法失坏,弟子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如果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的话,他就没办法实际去修持。

 

讲记当中举的例子,比如说有些悭吝的人,他对财产方面就是比较执著的,如果给他讲布施,就意思着自己的财产必须要送出去,自己就没办法拥有了。比如说他有十斤大米,菩萨说布施的功德很大必须把这十斤大米给乞丐,或者供养,他相续当中很悭吝的缘故,他听到这个法的时候就很不高兴,没办法生起欢喜心,就不愿意去实行。不愿意去实行,菩萨给他传的法就白费了,没有成为真正调化他的方便。所以“都非正法器”,弟子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法器。

 

或者一个放逸的人,他的身语意都喜欢处在一各占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如果刚开始的时候给他讲要紧摄六根,紧紧守护自己的正知正念,不要放逸,平时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他就做不到,就彻底放弃了,不愿意学法了。这样就失坏了正法,也失坏了法器。

 

一方面讲,众生本身有这样的过失,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法的善知识没有善于观察根性,这样传也是一种过失。

 

但是在其他的佛经当中讲,如果要对治悭吝,必须要给他宣讲布施的法,这又是怎么理解呢?这个我们应该分别,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其他的正法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的时候,就必须要随顺他的意乐,他相续当中对哪种法有兴趣,就给他传这个,缘这个法他有兴趣,可以慢慢修,修一段时间之后,他相续当中福德增长了,罪过清净了,慢慢慢慢对其他的佛法都能够接受。那个时候再给他讲,实际上你对财物悭吝的过患是很大的,会堕饿鬼等等,讲很多过患,讲很多布施的功德,那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已经成熟的缘故,就可以接受了。所以要有一个次第性的。

 

这个颂词所讲的是最初入道的时候,因为他的心量也不广,智慧也不广,如果给他讲不对症的,和他相续相反的法的话,容易失坏。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其他一些经典论典当中讲的是一些针对众生的毛病,哪种毛病最严重,首先对治这个毛病。比如相续当中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其他的烦恼暂时缓一缓,放一放,在显教的经典中这样讲,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休息》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平时作为修行人来讲,就要观察自己相续当中哪一种烦恼是最严重的。如果对有情的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然后修白骨观、不净观,修种种的女人过患等等;如果相续当中嗔恨心特别严重,就着重首先对治这个,因为最粗重的烦恼对我们修行方面是最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的,所以首先认识到,然后抓住这个重点着重对治,对治好之后,这个不强烈之后,再去看其他哪一种比较突出的。

 

这种对治方法和颂词中讲的不一样,我们应该知道首先应该如何去趣入,然后进一步怎么趣入,这个是必须应该了解的,不了解的话很容易失坏法器。比如平时所讲的,如果不观察对方的根器就直接跟他讲空性,直接讲密法当中种种超胜的见解、行为等等,这样讲了之后,也许在他相续当中当下就种下一个殊胜的习气,但实际上对他现行的烦恼来讲不能产生对治性。有的时候根性不圆满的人听到空性之后就产生两种执,一种是什么都没有,一种对空性产生很大的邪见,觉得这个东西明明是现量见的,为什么会是空的呢,就不能够接受空性,反而诽谤。如果缘空性产生诽谤的话,他的过失是相当严重的,这样的话菩萨也有一定的过失。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没有给他善巧的解释,一切都是空性的话,他也不取舍因果了,也不修持正法了,所以从另外一个边际也会失坏他的相续的。所以讲空性这样的法必须要对方能够接受的时候才给他宣讲,那肯定法越高,对治烦恼的力量是越大的,这个方面是不用怀疑的。所以必须要善加观察。

 

但是作为一个凡夫来讲,没有神通,没有这样殊胜的智慧,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够传法呢?也不是这个意思。一方面来讲,如果真正得到了殊胜的神通功德的时候,登地的时候有一种无漏的神通,可以直接观察他的根性,但是如果还没有达到以这种境界之前,如何观察呢?首先和他谈话,每种法门都给他讲讲,布施是怎么样的,持戒是怎么样的等等,一个一个给他讲,看看他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他如果对某种法特别有兴趣,能够接受,那就针对这个给他讲。所以通过比量推理的方法也可以了解。比如说跟他讲这个法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兴趣,你讲的时候他心不在焉,或者东看西看,就说明他肯定听不进去的;讲到某种法的时候,他好像注意力比较集中,或者有的时候针对这个法开始询问,开始刨根问底,这个时候就说明他比较有兴趣。所以作为圣者来讲当然不用这样,对凡夫来讲用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

 

在这里传法的时候,我们不用去观察什么法器,上师已经都观察好了,这段时间传这个法,那段时间传那个法,上师安排下来我们就这样传。讲了这么多法,还没有真正看到对正法方面生邪见,或者不能接受空性的,一次都没见到过。所以上师已观察好法器之后,他就会抉择,安排下来,这方面也是不会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以前有一个美发菩萨,他对医术非常精通,有一次有一个妇女,她的丈夫在取宝的过程当中死了,她就非常的悲痛,每天守着尸体痛哭,后来疯狂了,菩萨想要救度她,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起到作用。最后他仔细思维她的病根到底在哪里,主要是对丈夫的贪执,所以就命令她背着丈夫的尸体,一直不要离开,半年之后,尸体全部腐烂,有一天这个妇女突然看到尸体成了腐烂的骨架,她马上就清醒过来了。通过菩萨的善巧方便,她就恢复了正常。菩萨也是观察了她那个时候对哪个法最执著,就相应这个法让她去做,最后通过这个法让她醒悟。同样菩萨在调化众生的时候,他也会观察这个众生对哪个法比较有兴趣,再给他传讲,否则容易失坏法器。

 

这方面我们平时也应该注意,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意义我们应该熟悉,因为我们必定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时候是道友来提问题,有的时候一些新来的居士提问题,如果我们单单是自己喜欢的法给他讲,就不一定对他有利益。所以还是应该观察。

 

只要是凡夫位,还是要认真作观察的。有的时候我自己对这个方面就没有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方面必须要做的,符合于解脱道的,就给别人讲,实际上有的时候观察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是要看他们相续当中的意乐,他们对哪种法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趣入,就给他着重讲这方面的,这样就对自他都会产生利益。

 

当然这个方面如果要观察的话,必须要有比较微细的智慧,还要有悲心,这二者具足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否则,自己智慧很粗大的话,有的时候微细之处观察不出来。

 

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就好像一个母亲对她生病的儿女是非常疼爱的,如是一切菩萨对一些烦恼深重的恶劣者是特意悲愍。这个方面就讲到了菩萨的一种特性,对烦恼深重的,经常造作恶业的众生,不但不嫌弃,反而在内心当中经常忆念加持,愿他们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当中好好学佛,相续当中好好生起善法的功德,这个是菩萨心中诚心诚意生起的,没有丝毫造作的。

 

这里的比喻就是,母亲如果有很多儿女的话,她对其他健康的儿女不会特别地去眷恋或者疼爱,对她身边的,特别可怜的,处在病痛当中的儿女,母亲就特别疼爱,经常好吃好穿,好言好语,长时间地守护在他的床前,做很多很多疼爱的事情。菩萨也是同样的,为什么“特意愍恶者”呢?讲记当中讲到,对根性比较利的,他的福德也比较深厚,智慧比较敏锐,相续当中具有悲心的,真正的法器的弟子,因为他比较自觉,上师所讲的这些,他马上就会趣入,上师对这样的弟子不需要很操心,有的时候给他讲一次就管很长时间,他的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会如法的。所以稍微出现一点不如法的时候,稍稍地说一下,马上就会趣入。上师菩萨对这样的弟子是很放心的。

 

对相续当中充满烦恼的,或者行为不是很好的,就很操心,就想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他舍弃烦恼的状态,怎么样使他趣入正法,这个法怎么样能够融入他的相续,他就会想很多方法,有很多计划,想逐渐逐渐调化他。所以在这样的烦恼炽盛的弟子上面花的心血是最多的。

 

虽然上师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针对这两种不同根性,不同状态的众生,他赐予加持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信心非常猛烈的,非常清净的弟子,他恒常以欢喜心来赐予加持。上师诸佛菩萨对非常听话的,或者非常优秀的弟子肯定是很欢喜的,不用怀疑的。既然很欢喜的话,他就会用欢喜心去加持。这样具足清净法性的弟子,通过上师的欢喜心摄持之后,他就很快会解脱的。

 

针对烦恼深重的人,他是以悲愍心来摄持的,主要是从悲愍心的角度,因为他很可怜,不知道取舍,他的行为和佛法相违,所以经常对他产生一种悲愍心,经常想到怎么样使他离开这样一种痛苦。如是针对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加持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对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成佛的菩提心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这里讲到的是菩萨的一种特性,当然这必须要具足大慈大悲心,没有大慈大悲心的话是做不到的。也许你一天两天能做到,鼓起勇气去调化恶者,但时间稍微一长,你说一次两次、五次六次、十几次都没有听从你的教言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很容易就退心,“算了,反正我现在能力也就这样,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力了,现在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就很容易放弃了。但是真正相续当中有无缘大悲心,大悲心非常猛烈的菩萨来讲,他绝对不会放弃的。我们在很多大乘的经论,比如说《庄严经论》、《菩提道灯论》等等当中讲到,菩萨为了一个众生,他会住世无量劫。就是为了调化一个众生,无量劫当中他不会放弃精进,直到把他从轮回中救出来为止。这个时候他还不满足,他还要去救度其他众生。所以菩萨的心是特别勇猛的。

 

现在我们也是同样,实际上我们也是处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现在遇到上师苦口婆心地给我们教导,给我们传很多法,要这样做、那样做,乃至于吃饭的时候不能站着吃等等,这些微细的行为都来给我们指点、教化,生怕我们误入歧途。实际上就是以前发了愿:“我有度化这些众生的责任”,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和上师就结缘了,结缘之后他就有责任了,所以生生世世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度化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处在这种状态当中的时候,也应该好好想想上师的这种悲心,上师的这种精进,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这一世当中我们没有被上师调化,肯定下一世当中上师还会继续调化我们,乃至于我们到清净的解脱地为止。确确实实我们去观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遇到上师对我们这样好,肯定是以前有这样的一种发心、发愿。

 

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了解到上师的种种方便、悲心,好好地听从上师的教导。上师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弟子好好解脱,我们现在如果对上师的种种方便不了解,反而做种种邪行的话,一方面讲,乃至于没有度化你之前,他不会放弃你的,但是从世俗的显现上来讲,有的时候会生起厌离心趣入涅槃。最究竟来讲,他不会放弃你,但是从暂时来讲,他会有这样的一种示现。因此,我们有这样殊胜的机缘的时候,好好听从上师的教导修法,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事情。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首陀罗女人,她有六个儿子,前面五个儿子都是非常听话、非常优秀的,而且能够自食其力,第六个儿子他的相续比较恶劣,行为比较不如法,经常在外面干很多令母亲操心的事情,所以母亲对前面的五个儿子都不是很关心的,她日日夜夜想的就是怎么样使第六个儿子改邪归正,怎么样使他不受到国王的惩罚,用很多善巧方便想要把他救度出来。

 

从比喻我们可以知道,上师有这样一种愿心,我们如果也有这样向上的心,想和上师相应的话,这两种因缘一聚合就很容易解脱了。如果单单是上师一个人在那边努力,我们根本就不管,这样就肯定没办法相应的,自己就很难获得解脱。

 

壬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跟随众生不同的意乐,显现不同的行为,或者作为众生的弟子,或者做他的上师,不管怎么样,通过种种方便,直到令有情通达法性为止。

 

如何做众生的弟子呢?有些众生是非常傲慢的,所以菩萨显现做他的弟子,在他面前听法,很多事情请示他等等。因为菩萨本身就是乘愿而来的,他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很多很多优秀的功德,发心、行为等等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显现成这个众生的弟子的时候,他很多行为一段时间之后绝对会显出他非常优秀的一面,他的上师一看弟子方方面面都超过我了,通过弟子的言专身教,他就会放弃傲慢。放弃傲慢会怎么样呢?就会诚心诚意地趣入正法。一旦趣入正法,菩萨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就不管通过什么方便,不想什么身份不身份的问题,他不会想“我是菩萨,我是高高在上的,我已经获得了殊胜的功德了,怎么可能给一个傲慢心很重的凡夫做弟子呢?”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能够度化众生,只要能够使你入正道,他就会去做这种事情。

 

对一些比较清净的,比较有信心的人,就直接显现为他的上师的形象,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弟子比较有恭敬心,所以上师一说马上就听从了,他也不会有很多分别“上师让我做这样的事情,到底会不会有恶因果?或者以后会不会有痛苦?”(录音中断)“上师让我去杀生,会不会通过这个造很严重的罪业,堕地狱啊”等等,根本不会这样想,就是上师说一句他就做一句。因此,通过种种方便,菩萨显现为上师的时候就是从这个方面度化众生的。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前两句是从弟子和上师两个方面做比喻,做例子来宣讲的,实际上菩萨还有很多很多方便的行为来度化众生的。讲记当中讲到,有的时候甚至显现国王、王妃这样一般的众生形象,令众生逐渐趣入正道,逐渐使他们获得解脱。

 

在佛法当中也有很多上师显现很多稀奇的行为令有情通达的。比如说在禅宗当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时候有把弟子的脚压断,当即使他证悟法性的也有。还有通过吹蜡烛的方式。

 

还有一指禅的故事,他的弟子效法上师,别人问他什么是佛法的时候,他就竖一个大指说:“就是这个。”他的上师知道之后,肯定相续当中就想怎么样调化他,而且弟子肯定善根也成熟了。上师突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就把手指伸出来,伸出来的时候,上师用一把刀马上把他的手指砍断了,他正在痛的时候,上师又问:“什么是佛法?”,他把手指伸出来,看到自己的断指的时候,就证悟了。像这样的方便我们想也想不到,但是菩萨就用这样的方便令众生证悟了,特别的稀奇。

 

还有《西藏生死书》里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弟子特别笨,怎么样宣讲也没办法了解法性。有一天他的上师就让他背一袋很重的青稞一直往山上走,中间不能停,不能休息,他就听从上师的教言,因为他虽然很笨,但是对上师的信心特别特别清净,他就背着青稞一直往山顶上爬,虽然在路上特别累,特别想休息,但是他一直牢记上师的教言,不能够停,不能够放下来休息,所以他一直往山上走。一旦走到山顶上,他把青稞一放下来的时候,那一刹那就现量见到法性。他就很高兴地跑到上师跟前,给上师汇报。上师说:“看来你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看来好像没什么意义似的,但是上师有很多很多殊胜的方便,令有情通达。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推知,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很多分别,按照上师的种种要求去做,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师的一句话,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现量证悟法性。我们通过以前高僧大德的公案一推知就是这样的,事先没有给你通知,你做完这个事情,我就给你加持开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因缘一归聚,你对上师的信心平时就很清净的时候,就说明在对上师生起清净信心的状态当中,你就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习气,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障碍,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圆满而已。你做很长时间对上师依教奉行的事情之后,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每一件事情,每一步你都在清净自己的罪障,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而已。就是这样一种因缘聚合的时候,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听从上师的吩咐去做的时候,就通过一件小小的事情,你就成佛了。

 

这方面非常非常稀奇的,我们有的时候不知道,认为我应该怎么做,实际上自己的分别念是绝对不对的,应该听从上师的教言。

 

我们看很多传记,我是很喜欢看传记的,并不是说我喜欢看里面的精彩故事,一方面是喜欢看,一方面我喜欢看里面这些大德是如何依止上师的教言去做的,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去证悟的。看这些传记的时候,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看完之后就知道实际上有很多窍诀在里面的。所以上师有很多方便令有情通达的。从这些颂词我们都可以知道,他有很多隐含的窍诀在里面,怎么令上师生欢喜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是直接从佛法当中所产生的。

 

还有些世间的方便,比如说对一般的众生暂时没办法以佛法调化的时候,就显现为一般的世间人,不信佛法的人等等。比如世间的很多歌星,李连杰之类的影星,很难讲是不是菩萨的化身。有的时候对一般的人很难以调化,没办法直接给他讲佛法,菩萨就显现成这样一个人,令一般的众生产生一种欢喜,使他的印象很深,天天在观想他们荧幕当中的动作,或者他们在电视镜头里的种种行为,印象很深,就通过这个结上甚深的因缘,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就通过这样的善缘把他们度化了。

 

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有的时候,显现为大路,显现一座桥,很多众生从上面走的时候,就和菩萨结缘,有了缘就可以度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从很多方面令有情通达。

 

比喻中讲到良医非常善巧种种的医疗方式,针对很多病人,他首先会观察他的病因,针对病因施以种种方便进行治疗。菩萨也是同样的,他观察众生的根基意乐,随顺他们的根基意乐,什么时候他的善根成熟了,马上给他传一个马上成佛的法。如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传一般的法,传因果法,或者传修心法,或者传菩萨行的法,只要他们相续慢慢调柔,慢慢开始成熟的时候,就给他传一个马上解脱的法。所以菩萨是观察他的因缘,根据他的善根、意乐这样去做的,反正所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是虚耗的,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一件也不会做的,一刹那也不会做,一点也不会做。菩萨的相续当中真的有这样的功德,而不是吹嘘。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好像世间的良医,他不能治愈的症状是很少的,比如以前的华佗、扁鹊等等,他们医术很高,只要经他们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痊愈的,一方面他们的医术非常精湛,一方面还有很多善巧方便,这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方法,只要能把这个众生的病治愈,他就会如是去用,所以他的能力是很大的。

 

同样的道理,“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有善巧方便能力的菩萨,不是他所化的众生也是非常少的。可以说从究竟来讲,没有一个不成为他的所化的,全部都要成为他的所化。因为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空性智慧,有殊胜的悲心,还有如何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这一切全部都具足。尤其是他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进心。所以通过这样的很多因缘观察的时候,绝对每个众生都要受到这个菩萨的教化。

 

但这个地方“非所化甚少”的意思就是有些时候菩萨在今生当中不一定对每个众生都有利益。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受佛陀的所化,上师有很大的功德,很多众生就见不到,像这样也没办法成为所化。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今生当中不能度化,但是只要和菩萨结缘,绝对会被度化的。

 

《庄严经论》当中讲到一禅提,断种性的众生,如果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来讲的话,像这样断种性的众生永远不可能解脱的,唯识宗是这样承许的。《庄严经论》当中抉择的时候,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讲到有这样断种性的众生,但是后面在第四品菩提品的时候也讲到每个众生实际上都有如来藏,那就证明每个众生都有解脱种性。一禅提,或者断种性的众生暂时的时候,他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的,绝对有这样的众生。

 

我们现在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众生根本对佛法产生不了信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就是断种性的人。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他相续当中毕竟有如来藏的缘故,在这个过程完了之后,他和菩萨结缘的这种善根力一旦开始发芽、成熟,这个时候就被菩萨所度化了。所以实际意义来讲,菩萨不能度化的众生一个都没有,因为他悲心增盛,每一个众生都会受到他的教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菩萨的善巧方便,没有不能度化的。

 

在比喻当中讲,一个王子对一个妇女生起贪欲心,但是没办法满他的愿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吃饭,不睡觉等等,身体开始垮下来了,这个时候,有很多良医通过很多方便去治疗他的病的时候,因为不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单单从他的身体上去施以很多药物是没有办法马上见效的,最后龙树菩萨,他因为是个菩萨,共同说法是初地的菩萨,他有殊胜的智慧,有悲心、有能力,他了解了病因之后,逐渐逐渐施以很多善巧方便,把王子的病就治好了。

 

所以一般世间上的很多众生,被身语意、贪嗔痴所困缚的患有重病的众生,一般世间上的导师是没办法治愈的。他也许只能让他们修修禅定,或者使他们修一些世间法,表皮上使众生获得一点安乐而已。就像其他的医生治王子的病的时候,就在他的身体上面治,实际上对他的病根根本没有着重。所以世间上很多外道的导师,实际上是没办法真正对众生有利的。菩萨就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善巧方便,身体方面也施以加持,心相续方面也施以加持,开示如何真正解脱轮回的殊胜方便,这样才可以真正使众生的贪嗔痴的疾病从根本上遣除,使众生从疾病当中痊愈,就像龙树菩萨治愈这个王子的病一样。

 

这个方面都是说到菩萨的殊胜功德。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对一些懈怠的弟子必须要通过各种方便去策励,鼓励他们,使他们修行善法,断除恶业。如果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因为懈怠懒惰,而没有使他所化的众生获得种种善法而堕入恶趣的话,这个就是智者的所呵斥之处。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在菩萨的行境当中,也就是菩萨发起菩提心,修持种种菩萨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有由未策励”,如果有一部分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懒惰,没有加以策励,堕入恶趣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智者所呵斥之处。

 

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菩萨发了菩提心,要担负度化一切众生的责任,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愿心,肩上有这样一种重任。所以在这样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一切众生都是他所护持的对象,当然必须用各种各样的方便加以护持。所化众生如果是贪心、嗔心等等比较猛厉的时候,菩萨需要用各种善巧方便来息灭他的烦恼,如果这些所化众生比较懈怠的话,菩萨也需要通过各种方便,有时候用爱语,温和的语言来进行鼓励,有的时候要用比较严厉的语言来进行呵斥,不管怎么样,要使所化的对境发起精进心,修持善法,断除恶业。菩萨是必须要这样去实行的。

 

如果在菩萨的所化范围当中,有些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堕入了恶趣,这个就是智者所呵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菩萨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他所化的弟子还是堕入了恶趣的话,这个不是智者所呵的。这个地方智者所呵的,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应该好好去实行,没有去实行就应该受到呵斥。

 

佛陀当年在世的时候,用各种方便使他的弟子趣入正法,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众生堕入恶趣、堕入地狱等等,但是这个佛陀方面根本没有过失。过失在于弟子没有听从上师的教言。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没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到,大商主带领其他的商主去取宝的时候,在整个队伍当中如果有些生病的人,或者各方面有困难的人出现了各种违缘的时候,商主如果对他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对落伍的人根本不予管理的话,那么这个方面肯定成了智者的呵斥之处,这是不对的。因为以前的大商主,他有这样的责任、义务保护其他去取宝的商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经常化现成大商主带领其他很多小商主去取宝,所以大商主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负责保护其他的人。这就相当于菩萨一样,菩萨带领众生在趣往菩提道的过程当中,就必须从各方面去关怀其他弟子。如果是通过菩萨自己的懈怠,没有好好管理的话,这个就是智者所呵的。比喻和意义对照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

 

这就是讲到了悲心增盛的果,第一个小科判是从正面进行抉择,如果悲心增盛的话,可以度化所有的众生。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反面,如果他悲心没有增盛,如果他没有策励的话,就是应该呵斥之处。所以从正面我们应该了解悲心增盛的功德,从反面也要了解没有策励的话有如是的过患,了解之后才可以相续当中对发起大悲心生起一种殊胜的意乐。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上一个颂词的比喻: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分二: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辛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在趣入菩萨行之前,必须要强调发菩提心?难道通过其他身语的善行不能够趣入菩提道吗?回答:实际上如果没有以善心摄持,你在外表当中所做的任何行为都不可能和菩提道相应的。也就是说它的根本、核心是必须要在相续当中产生如是一种善心,这样殊胜的善心产生之后,通过善心带动一切行为才可以相合于菩提道。所以三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除心则行等”,除了心摄持的其他行为之外,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种种行住坐卧的行为,不见它会产生福德。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一切业当中,“唯意为主要”。这个地方就强调了心的殊胜。

 

在佛法当中最着重的就是调伏自己的心,并不是着重于调伏种种身语的行为。虽然在小乘当中,他所守持的戒律主要是从身语方面进行安立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佛陀为什么为小乘制定这样的戒律呢?也是护心的方便。你在身体方面断除了种种恶行,眼睛不乱看,身体不做恶行,语言不乱说等等,这方面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好好地护持你的心。佛经中说佛陀在小乘当中着重宣讲身语行为的戒律,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调伏相续而讲的,通过身语的作意方便,进一步调伏自己的内心。

 

大乘就更直接了,大乘说你的心调伏一切都调伏。所以大乘的戒律大多数都是从心上面安立的,调伏自己的心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里说,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话,其他的行为“不见有福等”,“等”字所摄一方面是福德,还有种种功德、智慧等等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在菩萨的相续当中因为已经产生了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他的一切行住坐卧,平时看起来的一种无记的行为,都恒时产生福德的。菩萨如果通过善心摄持善业的话,更能产生福德。因为他相续当中善的意乐是不间断的缘故,所以他才可以很迅速地积累、圆满种种成佛的资粮。因为要成就佛果的话,他的资粮是无量无边的,按照一般的进度来讲的话,不知道要积累多长时间才能成佛,但是以菩提心作为方便,调伏自己的心,相续当中发了菩提心之后,他的一切所做所为全部都成了成佛的资粮。

 

所以菩萨为什么成佛这么迅速?就是因为相续当中菩提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带动之后,全部的善根都成为成佛的资粮了。否则的话,行住坐卧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话,完全就成为一种无记。小乘的善根单单以出离心摄持,所以只能成为罗汉的资粮。世间上的这些人,也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单单只能成就一些世间暂时的善果而已。所以这些方面都是从发心而安立的。

 

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强调每天要发菩提心呢?实际上发菩提心也是迅速成佛的必要。只要是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听闻、思维,乃至于做一切事情都能成为自己解脱的因。慈诚罗珠堪布以前在讲《中论》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每天在听法的时候,最好的人一出门的时候就发菩提心,也就是说从出门到经堂之间,你发了菩提心,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成佛之因,全部都是你积累的资粮。这是从听法方面讲,最上等的人,一出门就产生一个为了度化众生听法的菩提心。实在不行的话,一进入经堂,看到佛像,马上产生菩提心。最下等就是在法师讲经的时候,请大家为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这个时候怎么也应该发起来。

 

或者一个修行人起床的那一刹那,就说“我现在为一切众生,今天的所做所为全部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奋发。“这一刹那的菩提心一发起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在一天当中没有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的违品的话,这样的菩提心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自己醒来的时候就应该发菩提心,最后在睡觉之间做一个回向,把今天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如果有罪业,进行忏悔。这样就成为一种比较清净的善法。

 

这一切都是积累资粮的方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方便的话,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好,走路的时候也好,全部都成了成佛的因。所以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上师经常强调我们要发菩提心呢?必须要发起来的,没有菩提心,你修密法也修不成功。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在一切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比喻当中讲,一个裸行外道,他去神殿当中顶礼他们的神像的时候,因为这个房子实在是太小了,他一鞠身的时候,头还没有着地,屁股就顶到了后面的神像。这个行为一出现的时候,旁边可能是守神殿的人就说:“你这样很不应理的,一方面顶礼肯定是有福德,但是屁股接触到后面的神像,犯下了很大的过失。”这样一说的时候,他当时就没办法取舍,感觉非常矛盾。实际上他就是不了解一切都是心为主的关键。如果这个外道了解一切是心为主,也就是说他当时顶礼的时候,并没有想要屁股去接触后面的神像,所以按照佛法的观点来抉择的话,他当时主要是想要通过恭敬心去顶礼,所以他的心是一种善心。他虽然触到后面的神像,但是没有发心,所以不应该成为一种过失。所以如果不知道心为主的话,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会出现很多麻烦。

 

辛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有些人会问,在佛经论典当中,或者在现实生活当中看到有些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也做一些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恶行,通过这一点来推知,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并不是相续当中恒时清净的,还是会造罪的。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菩萨因为他自己的意乐是非常纯洁殊胜的,所以通过纯善的意乐所引发的善业也好,不善法也好,全部都变成善妙的法,因为他的意已经自在了。这是很关键的,在大乘菩萨行当中这样的抉择方法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我们平时,或者在佛经论典当中见到菩萨做不善业等等,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看的时候,肯定就成了一种恶业,肯定要受种种痛苦的果报,但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确实很清净的,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通过贤善的意乐引发的,他表面上虽然是做了看起来是不善业的事情,但是通过意业转变之后,就可以成为善法。不但不会成为过失,而且会成为成佛之因。在菩萨戒当中对菩萨身语的轻恶有开许的。只要自己的心真正很纯洁,真正为了利益众生的话,身语的轻恶可以开许,这个是明文规定的。佛陀在《瑜伽师地论》等很多大乘的经论当中都是如是提到可以开许。他一切成为善的,就是因为他的意已经完全自在了。

 

我们前面也强调过,这个地方也需要强调,像这样的开许的界限,一般人是很难以把握的,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我就发了一个善心了,我为了他好,就把他杀了。哪有这么简单的?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不是一种很纯洁的心还需要进行观察。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必须是得到自在的菩萨。以前我们在学《心性休息》,学到菩萨戒可以开许的时候,有些师F,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就问:“到底开许是什么界限?既然可以开许的话,是不是发了善心就可以了?”上师当时回答得就很清楚:“开许的界限就是对你对他都没有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开许。”那怎么去抉择呢?我发一个善心把他杀了,对我自己有没有障碍,对他有没有障碍,很难看得到的,凡夫人没办法抉择。也就是说,这不是对一般人开许的,对一般人绝对不会开许。

 

所以不能通过自己的烦恼心而引发,在烦恼心外面相似的包一层糖一样的善心,实际上自己的本性是烦恼,对别人生起了嗔恨心,但是外面好像为了他好,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被这样的烦恼所蒙蔽。总的来讲,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

 

或者说自己贪心很炽盛,想要还俗,想要结婚的时候,就说为了对方,否则就像《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子,那个女人对他生贪心的时候,如果不娶她,她就会自杀,这样的情况,为了她好,就做不净行、邪淫等等。这样的话更不开许的。宗喀巴大师在《菩萨戒论》当中讲得很清楚,其他的六种不善对于出家的菩萨来讲都是可以开许的,单单是不净行对出家的菩萨来讲是不开许的,因为直接违背了佛法的形象。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以一些相似的理由,发起一些相似的清净心,完全是欺骗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必要,只能使自己的相续堕落而已。这方面取舍的界限是很难心把握的。 这个地方讲“意自在”,我们怎么“意自在”呢?实际上我们在发这个心的时候也许本身就是处在一种烦恼心的状态,中间稍微发起一点点好像是善心,实际上根本不能转变它的本体的,没办法转业的。

 

这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要以相似的理由开许自己做不善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别人行持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不应该如是观想。他有可能是一个自在的菩萨,他在表面上做这些杀生、偷盗的行为的时候,也许就是在利益众生,但我观察不到,就不应该非常轻率地去诽谤他。也有这样的必要。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开许,如果是一个菩萨,他在外表行持杀生、偷盗、邪淫,乃至于说绮语,身语的恶都是开许的。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行为,就不一定从他的行为来推断他的内心就是这样的,推断不了。佛陀也讲过,众生的相续只有佛陀知道,其他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的,菩萨可以部分知道。所以作为一个凡夫,看到别人的行为有种种不善的时候,马上就下一个结论:“他破戒了”,或者“他非常麻烦了”,在自己内心当中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僧团的角度来讲,如果大家都知道他确确实实做了违背戒律的行为,那必须要开除,这个是佛陀规定的。我们看不到他的心,只有从行为去衡量。这样的时候就没办法。从自己的角度就观清净心,这方面很重要,对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平时对这些很难抉择的隐蔽的事情要注意,自己方面要注意,对他人方面也不要恶口去诽谤,免得造很多无意义的罪业,因为很多菩萨为了调化众生就通过这样的行为,有些显现为屠夫去杀生等等,实际上通过杀生就把这个众生超度了,直接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了。我们不但不随喜,而且恶口造下罪业的话,肯定是对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必要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大悲商主,他对强盗产生了非常非常猛烈的大悲心,抱着宁肯自己下地狱,也不能让强盗下地狱的这样一种非常纯洁清净的善心,把他杀死。然后积累了很多劫的资粮,讲记当中讲一亿劫的资粮,《前行》当中好像讲八万劫的资粮,不管是多少劫,反正他不但没有成为过失,反而提前成佛。还有《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的故事,也说明通过自己的善妙也可以开许邪淫。对地上菩萨来讲的话,这一切不但不会成为一种过失,反而会成为功德。当然这里讲地上菩萨是最保险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如果自己的心在加行道等等很清净的时候也并不是说不开许,但是如果是自己相续当中烦恼心还是很粗重的状态的话,还是不做为妙,对自己来讲是非常保险的。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分二: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有些人就问,菩萨最初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是在什么位?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和功德呢?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这个地方“菩萨初发心”不是指世俗菩提心,而是讲初发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说菩萨在登初地的时候,在十地当中一地是刚开始进入胜义菩提心的。以前在学《三戒论》的时候,在显教当中讲,胜义菩提心是不能够按照仪轨来发的,仪轨是引不起胜义菩提心的,只有现证法性的时候,自然而然通过修证引发胜义菩提心。所以“菩萨初发心”是在初地。

 

他有什么功德呢?“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也就是说整个大地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他们的福德没办法和初登地的菩萨相比。一个转轮王的福德都是很大的,他可以统治四大部洲,可以使他下面的臣民修十善等等,福德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实际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的功德根本没办法和初地菩萨的福德相比,所以菩萨初发心时候的福德是非常善妙、非常巨大的。

 

还有其他经典论典当中也讲到了很多初地菩萨善妙的功德,这个地方主要从一个方面比较。

 

比喻中讲到,一个死囚犯,当他得知即将被赦免的时候,内心当中的欢喜是不言而喻的,本来再过两三天他就被处以死刑了,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传来一道皇帝的命令,可以赦免他的死罪,使他马上出狱获得自由。这个时候他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就像这样一种欢喜心,当然这是一种相似的比喻。初地菩萨从凡夫位到圣者位的时候,因为他完全已经从轮回当中得到了超离,真正生到了佛陀的家族当中,真正有度化众生的殊胜的能力,这个时候他相续当中的欢喜是没办法比的。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安立成极喜地。前面那种囚犯获得的欢喜和菩萨从轮回凡夫超越到圣地的这种欢喜,确实没办法相比的。

 

这样的欢喜,凡夫位的众生没办法体会,但是如果真正按照佛陀的教言去做,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实行,不会很长时间,我们相续当中肯定就会引发这样一地菩萨的欢喜心。一旦得到这样的欢喜心,永远从轮回当中超离了,那个时候就真正获得了度化众生的能力,真正变成佛陀的意子。从这些角度抉择的时候,都是非常殊胜的。

 

还有一个比喻就是,国王命令下面的人民如理如法地做各种各样的事业,获得很多财产,这样的财产一方面国王可以自在地享用,一方面这个财产也成为其他人民的享乐之因。因为他如理如法积累财产之后,国王肯定可以获得,获得之后又把这些财产分给其他人民,使他们也可以安居乐业。

 

从这个比喻知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初地菩萨在一个无数劫当中,按照显教的共同说法来讲,从资粮道到一地之间需要一个无数劫积累资粮,这些资粮他是如理如法地进行抉择的,发了菩提心,修持菩萨行,积累了很圆满的福德资粮。登初地的时候,一方面这些福德资粮他自己可以享用;一方面他获得的功德也可以使其他众生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国王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国王享用,一方面臣民享用;菩萨他积累资粮,一方面自己享用,一方面也是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抉择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功德是很殊胜的。

 

辛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有人问:菩萨登初地的时候有这样的功德,那么劝导别人发心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这个地方的发心是世俗菩提心。假使说是初地菩萨的话,他肯定一方面能够使众生发世俗菩提心,也能够使他发起胜义菩提心。但是第二个颂词就不一定理解为初地菩萨,就是一般的凡夫菩萨。一方面他自己相续当中产生了世俗菩提心,然后他又通过各种方面令其他众生产生世俗菩提心,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呢?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如果在世间上有一个人建了个宝塔,这个宝塔有多大呢?它整个面积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有多高呢?高到和世间相等,我们在学《俱舍》的时候知道,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之处。高有这么高,广有这么广,在塔身装饰了很多殊胜的珍宝,在塔前恒时供养各种各样的供品,宝塔里面是装了佛的舍利,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我们说能够造这么大的一个佛塔,他的福德肯定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如果一个人调伏其他一个人的相续,使他发起一种世俗菩提心,他的福德胜过这个人建宝塔。就是讲到劝别人发菩提心的福德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福德呢?就是因为要成佛的话,最根本的因就是菩提心,一旦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之后,他离成佛就不会遥远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调伏了一个人,使他发了菩提心,从今之后他成佛的资粮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宝塔的福德也是没办法和使别人发心的福德相比的。所以为什么平时讲,真正令你发菩提心的上师的恩德是非常非常无与伦比的。从这些角度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相续当中一旦产生了菩提心之后,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对令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肯定是非常感恩的。

 

对我们自己来讲,上师一直在强调菩提心,从以前刚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菩提心是什么,现在已经了解它的体相了,已经了解它的发心的方法了,已经了解它的种种福德了,相续当中也开始产生菩提心了,这是谁的恩德引起的,就应该好好报答。

 

一方面我们应该对使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感恩,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使别人发菩提心。一方面这个福德是很大的,一方面令别人发菩提心的话,一发世俗菩提心,他就可以成为佛的种姓,成为佛家族的一员,所以能够使人发心也是很殊胜的。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好好把这些发心的教授,发心的次第、发心的功德等等,这样的教言了然于心,针对一些根性比较好的众生,给他次第次第宣讲菩提心的功德、重要性,如果使他相续当中能够产生菩提心的话,确确实实自己的功德也是无与伦比、无量无边的,也是应该做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乘行者,劝请别人发菩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家长他死了之后,他的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把他安葬了,另外一个朋友帮助抚养他的妻子、儿女。这两者观察的时候,哪一个更有意义呢?可以说是抚养他的妻子儿女更有意义。世间上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同样的道理,两位菩萨,一位在佛陀圆寂之后为佛陀修建宝塔,一位菩萨在佛陀圆寂之后,继承佛的教法,对别人宣讲菩提心的功德,使别人能够产生菩提心,这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殊胜的。因为后者劝请别人发起菩提心之后,使众生住于菩提道,使佛的种姓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福德是很殊胜的。就像前面这个人抚养他的妻子儿女,使他家族的血脉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的福德更为殊胜。

 

平时我们努力一方面从自己相续当中尽量能够产生菩提心的意乐,然后逐渐逐渐产生比较稳固的菩提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精进地劝请别人发菩提心。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一、利他的身语行为:

 

有些人问,发了菩提心之后,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每一个修菩萨行的人都应该了解的。一方面是从提问回答的方式抉择如何修持菩萨行,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也必须要了解。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一个上师如果想要利益众生的话,应该承事弟子,因为弟子不了解利害关系的缘故,才称之为弟子。“承事弟子”是什么意思呢?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等等,上师承事弟子和弟子承事上师,从名词方面是一个,但实际意义上是有差别的。

 

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是通过身语意的方面进行承事的,平时有财产应该供养,自己给上师做很多身语的劳作,内心当中对上师产生恭敬心等等,是弟子对上师以恭敬的方式承事。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主要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抉择的呢?我们从讲记当中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地方所讲的“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根性,随顺弟子的意乐,逐渐逐渐给他宣讲佛法。从这个角度称为“承事”,这个必须要了解。否则的话认为上师应该给弟子做很多劳作等等,是不应理的。虽然有的时候,上师为了调化弟子,或者为了行持菩萨行,也有弟子生病的时候去看病,或者给弟子做一些事情,这并不是这个地方所讲的主要内容。这里所讲的不是那些特殊情况,而是平时,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如何去教导弟子。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去“承事”呢?在讲记当中讲就是通过四摄法的方式调化或者承事弟子。四摄法屡屡出现在大乘的经论当中,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主要方法,除了这四摄之外,绝对找不到第五种利益众生的方法。一切度化众生的方式都在四摄法当中完全包括了。

 

在讲大乘菩萨行的时候,六度和四摄一般都是一起宣讲的。因为菩萨成办自利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修持六度,菩萨的所有善行全部包括在六度的修法当中,除了六度之外,绝对没有第七种修法。虽然在修持六度的时候,菩萨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修持六度,但是从自利和他利这两个角度侧重点来讲的时候,菩萨着重是以六度来成熟自相续的。

 

实际上四摄也没有离开六度的本体。菩萨在通过四摄法利益众生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六度,只不过他是从四摄的反体进行安立的,实际上菩萨的四摄也是用六度去摄持的。《庄严经论》的度摄品讲得非常清楚,专门讲了六度和四摄的殊胜方便。

 

那么如何抉择四摄呢?比如说布施摄,实际上也就是六度当中的布施度,因为要使弟子成为法器的话,必须首先要通过布施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众生首先对上师根本没有产生信心,这个上师为了调化他,为了使他成为能够接受正法的法器,首先给他布施财物,布施财物之后,他就对上师产生好感,逐渐就愿意亲近,这样的话,他相续当中通过布施就可以成熟他的根性,所以布施度主要是从令成法器的角度宣讲的。

 

爱语是什么呢?在其他有些讲大乘修法的论著当中讲到爱语的范围很广,比如说菩萨对一切众生说一些悦耳的语言,赐予安慰等等称之为爱语。这个范围非常广。爱语摄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按照弥勒菩萨的《庄严经论》的抉择方式,爱语的本体就是彼说,彼就是六度。也就是说爱语就是宣讲六度,对众生宣讲六度的修法就是爱语,它的定义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所以平时我们一般对世间上的众生说一些好听的语言,严格的定义来讲,不算是真正的爱语。只有对众生宣讲六度的正确修法才真正称之为爱语。

 

首先菩萨通过布施使他成为法器了,成为法器之后不可能就停滞不前了,为了利益他要进一步宣讲六度的修法。这就是爱语摄。只有宣讲了爱语之后,才能使他在成为法器之后更进一步,真正开始从内心当中对六度的修法产生了解、产生意乐和信心。

 

产生信心之后,菩萨的第三摄利益众生就是利行。利行就是令他修持。众生通过爱语了解了六度修法之后,必须要去行持。不行持,单单了解没有用的。比如说现在我们了解很多正法了,按照所了解的正法来讲,足以成佛了,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行持的缘故,正法单单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或者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去实行的话,根本同办法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为了令众生真实获得利益,必须要使他实行,通过利行的方式令他修行。

 

利行在《庄严经论》当中讲的时候,就是让他直接趣入,直接行持。

 

比如说布施的方法,了解之后就通过很多方便令他去布施,布施不单单说是对下面布施,布施的本体包括上供和下施两种,所以对上面的殊胜对境供养,这个也是属于布施度当中所摄的,对下面乞丐进行布施,也是属于布施度的本体当中所摄的。菩萨使众生了解了布施度之后,就让他去做这些事情,让他去供灯供水、回向善根、做法事,或者令他布施乞丐等等,让他去实行。实行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布施的修法当中有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布施的话,就以为布施很简单,实际上在行持布施的时候,布施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平时我们讲把一个东西给别人,这个算不算布施呢?是布施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发心、加行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圆满,不算真正的菩萨布施的修法。

 

对真实的菩萨的广大修法,必须要学习殊胜的论典才可以了解。《庄严经论》当中对布施、持戒等等从方方面面抉择得特别详细。学了之后我们就知道,平时我们所做的这些布施,实际上都没达到标准的。很多作意、发心都不知道,不知道的话,真正要去行持就很困难。所以一学到菩萨的布施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伟大行为了。这是从布施作为一种根据的。

 

还有持戒也是同样的。比如说在菩萨戒当中,严禁恶行戒,行持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律知道之后就要一个一个去实行,什么是菩萨戒的违品,必须断除,什么是应该修积的,比如说六度就是摄善法戒,全部六度的修法必须要了解,而且了解之后要去修行。还要去饶益众生,或者通过直接的方式讲经说法,或者放生等等,或者按照间接的方式回向善根,这些方面都要去做的,一个一个都要去实行。还要进一步修持忍辱等等,这一切逐渐逐渐都要去实行,实行之后,众生通过实行了六度的修法,他相续当中就能迅速的积累成佛的善根。这个就是菩萨的真实愿望。

 

菩萨给众生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有真实的悲心,想要令这些众生,通过真实的善法获得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就通过方方面面敦促他的弟子实际去行持。为什么有时候上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呢,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实际上就是一种利行。我们了解这些修法之后,只有去实行,实行了你才能获得福德,获得功德,才能断除烦恼,不去实行就没办法。所以有的时候,众生比较懈怠的情况下,上师就会用比较严格的,下命令的方式让我们去做。我们有的时候觉得很痛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一想起来的时候,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很大的。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散乱下去的话,一亿个劫者都没办法积累很殊胜的资粮,但是现在通过上师和道友的敦促之后,很多善根不得不去做,在做这个善根的时候,很多很多福德就已经自然积累了。

 

还有同事摄是什么呢?按照《庄严经论》当中的定义,它的本体就是自行,自己行持。讲四摄法主要是利他,为什么自己还要去行持呢?比如说传法的菩萨给众生传讲了六度之后,他第三摄就让众生去实行,第四摄,就是他自己要去实行。为什么自己要实行呢?就是为了遣除众生的怀疑。“你给我传了这个法,你自己都没有去做,那我去做到底有什么功德呢?”所以有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产生这样的怀疑,菩萨为了遣除这样的怀疑,他就会去做。

 

比如说布施,平时他就对做法施、财施、无畏施非常精进。比如我们的上师也是这样的,财施方面,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费、法本等等,经常通过财产方面去布施的。法施方面,每天不间断地宣讲正法。无畏施方面,比如说昨天又开始发起放生。我们一看的时候就会想上师都在行持这些,肯定是有功德的,否则他不会做。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行持,遣除众生的怀疑,这个方面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是为了令众生能够进一步坚定他的信心去行持。

 

持戒也是同样的,如果他自己戒律都不清净,自己都没有好好守持的话,怎么让别人去行持呢?所以弟子是看上师的行为的。

 

所以作为上师来讲,为了调化众生,为了进一步彻底地使众生趣入佛道,他自己要去行持。这些在《庄严经论》当中一个个分析得特别详细。六度也好,四摄也好,它的本体是一个,只不过一个侧重于自己行持,另一个着重于调化众生的方便。

 

为什么这个地方讲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意乐呢?随顺弟子的意乐并不是说弟子相续当中的任何想法都要去随顺。弟子刚入佛门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善法的意乐是比较弱的,上师就必须要随顺他这种意乐,比如说首先给他布施,那个时候他就好接受了,因为他对甚深的正法方面还没有产生很大的意乐,但是对财产方面他是有执著的,给他钱,给他东西他是很高兴的。在这样的状态下,首先随顺他这种意乐承事他,给他财施。通过财施令弟子对上师生起了信心、欢喜心之后,逐渐给他宣讲正法,宣讲六度的修法,这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当中和刚开始入佛门就不一样了,他刚开始的时候对上师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这个时候通过财产布施之后,对上师有点欢喜心,这个时候再给他宣讲正法他就容易接受。所以这个地方第二步随顺的时候就是这样承事的。

 

第三步,他了解之后,对六度产生了信心,那个时候再叫他去实行,应该去做,上师讲很多修持布施的公案,佛陀以前是如何修持六度而成佛的等等,一讲之后他就愿意去做了。他的根性又进一步,意乐又强一步的时候,再给他讲更深一步的法,次第次第地随顺他的根性去做的。所以讲记当中讲到的随顺弟子的意乐,随顺弟子的根性,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了解。否则的话,比如说一个弟子的贪心很大,就随顺他说贪心很好肯定不行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身语方面,为什么没有讲菩萨的意呢?意乐之差别下面还要单独讲。四摄虽然离不开意的功德,但是如果从侧重讲到摄受众生的时候,这四种摄都是表现在身体和语言,比如说布施是身体,爱语是从语言的功德等等,身语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但肯定是离不开意的。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因为弟子刚刚开始从世间当中发起一个想要出离的心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广大的菩萨行当中应该舍弃的,或者应该做的种种利害,他还没办法分别,“因彼不知利”的缘故,“故名为弟子”。他既然是这样名为弟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上师、一个师长来讲,必须要通过种种善巧方便来进行调化。这就是身语的利他之行。

 

比喻当中讲到,佛陀刚刚成佛的时候,调化了(?)之后,然后就继续调化了三兄弟,迦叶三兄弟,他们最初是事火外道,其中单杰迦叶是最傲慢的,他的弟子也最多,还有呷亚迦叶,其隆迦叶。最先调化的是老大。佛陀在他面前的时候,首先是以普通的形象,一般沙弥的形象,只不过是身语显现得比较调柔,比一般的修行者来讲威仪端肃,衣服也穿得很整洁等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显现一点神变,显现一点功德,然后这个迦叶就认为世尊还是具足一点功德的,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他的相续在不断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他看到世尊就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修行人而已,后面显现一点功德的时候,他就认为这个肯定是一个具足功德的人,再显现比较大的神变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大尊者,不是一般的具足神变的人,他的信心在不断地变化,最后佛陀显示超出世间的,只有佛陀具有的神变的时候,他就彻底被调伏。

那个时候从内心当中对佛陀产生敬信,从内心当中皈依佛陀,不仅他自己,而且带领他的所有弟子,影响他的两个兄弟,全部皈依佛陀。

 

有这样四个阶段,刚开始是一般的,然后是小神变,然后是大一点的神变,最后显现佛陀的神变。这样可以对应四摄,刚开始通过一般的布施的行为,世间上的人都做得到,然后说爱语,然后做利行、同事,通过不同的次第,使弟子相续当中的状态不断改变,最后彻底趣入菩萨行,然后修行成佛。这就是菩萨度化众生的非常殊胜的善巧方便。

 

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我们现在正是在被上师如是地调化的,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的相续在不断地改变的时候,也应该了解这个是上师的恩德所赐的。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必须要了解这样的修法,必须以后要这样去度化其他众生。

 

当然如果真实要以四摄去摄受众生的话,肯定必须要登地菩萨,登地的圣者他自己六度圆满了,然后才可以以如是的四摄使众生安置,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相似的方法,也可以如是进行调化的。对一个对你根本没有信心,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首先给他布施财物,跟他慢慢亲近,然后给他宣讲一般的世间因果轮回存在的道理,取舍的道理,慢慢给他宣讲,然后让他去实行,这个也是一种相似的,凡夫位能够做到的四摄。

 

我们要报答上师的恩德的话,单单是这个而已。《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过,众生得到菩萨调化之后,菩萨需要他报恩的最猛烈的想法就是让他去实行六度,实行六度之后再让其他的众生实行六度,这个就是菩萨的希望,除了这个之外,你对菩萨做一些财产方面的供养,根本没有办法报答菩萨的恩德。

 

比如说现在我们在上师面前听过很多教法了,显教密教都听到了,我们是不是通过一般的给上师做一点事情,供养一点财产就能报答呢?远远不能报答,绝对不能报答,能够报答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做上师欢喜的事情,上师欢喜的事情?就是要好好闻思修行,真正地趣入佛法,佛法融入自己的相续,这个就是上师欢喜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能够报答一点上师的恩德。

 

上师出世是什么原因,上师出世的本意是什么?就是令这些有缘的弟子怎么能够断除烦恼,怎么能够趣入真正的菩萨行的修持,这个是他转世示现善知识的最基本的、唯一的原因。所以现在我们要报答他的恩德的话,必须自己要了解正法,持续修持,令别人了解,这才能够真正的报答。当然最究竟的报答就是自己通过上师所传的法修行成佛,成佛之后做无量无边度化众生的事业,这个是最究竟的报恩,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的话,必须要了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报恩的事情,这个肯定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不能不知道。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四个科判,每个科判对应一品,也就是第五品到第八品的内容,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如何修持菩萨行的种种方法。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在这一品当中主要讲到菩萨所做的种种殊胜的行为,首先从他的果开始讲,然后想得到果的话,因是如何得到的等等,一个一个抉择之后,相续当中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再进一步修持菩萨行,如是就可以逐渐从世俗位的菩萨过渡到胜义位的菩萨。我们如果真的要变成殊胜的菩萨的话,不修持他的因是不行的,如何修持他的因呢?在修持他的因之前,必须要了解什么是他的因。在闻思修的三个阶段当中,第一步就是听闻,听闻了这样的方法之后,进一步思维,遣除怀疑,生起定解。在有了这样的定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开始实修,如是通过闻思修的次第,逐渐净治自己的相续,逐渐产生菩萨的种种广大殊胜的功德。

 

最后一个科判,劣慧的声闻对大乘的教法为什么不能生起信心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小乘来讲,一方面针对大乘行者来讲,如果对这样一种菩提心殊胜的功德还没有办法真正产生信心的话,就要知道它的原因,知道之后断除障碍,然后就可以顺利产生菩提心。

 

己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分三: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二、佛果殊胜;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三个科判都是从不同角度成立佛陀是一切修行当中最圆满的果位,所有修行人都必须要达到的终极的果位。

 

庚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

 

有些人就问,前面通过断除四种颠倒执,要发起菩提心的话,那么菩提心的功德是什么呢?大菩提的本性是什么?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首先要抉择佛果的本体很殊胜呢?我们做每个事情,要愿意趣入,很有兴致去做的话,必须要了解做这个事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明了了利益才会去做。比如世间上的人也是为了追求种种的欲乐,他也知道得到了这些资具之后就可以好好享受,可以遣除贫困,可以使身心安乐等等,所以他就很有兴趣去趣入。

 

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的行者来讲,世间的种种五欲,世间八法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其次,声闻的终极果位,无学果(罗汉果)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果位呢?虽然罗汉已经超越了轮回,永远不再入轮回了,但是从他的发心,他所修的道,以及他所得的果和得果之后所做的事业,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并不是大乘种姓者应该趣入的。所以这个应该可以认为是一个歧途。

 

既然去除了前两种,那么应该知道,单单佛果才是大乘菩萨应该达到的目的地。那么佛果究竟有什么功德?首先必须要抉择,抉择之后我们才知道获得佛果之后就可以究竟圆满自他二利,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都可以通过佛果来圆满,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得到佛果的方便而度化众生。知道之后就很愿意趣入。

 

既然要得到佛果,我们知道必须要通过一到十地之间的不断修行,而一到十地之间的菩萨行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必须要修持两种菩提心,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因就是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最初在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生起的话,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它产生。所以从佛果推下来就知道发起愿菩提心是有很大必要的。从佛果的殊胜就带动我们的相续产生对佛果的希求,发起菩提心。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这里从作业方面抉择得到佛果的利益。作业就是“诸佛所动作”,佛陀的一切身语意的行动,完全都是有因缘的,什么因缘呢?全部都是为了众生而做的。“都非无因缘”,对众生没有利的种种因缘不可能发起佛陀身语意的三种事业。“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佛陀乃至在出息入息之间,他也是在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就抉择到了佛果的殊胜,既然佛陀在出入息之间都要利益众生的话,那么佛陀的种种明显的度化众生的事业,他的行动等等完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这里为什么单单从佛的事业进行抉择呢?我们了解了佛的事业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佛陀既然有这么殊胜的事业,他相续当中为什么能发起这样的事业呢?就因为他功德已经圆满了。他功德已经圆满了,出入息才能利益众生。如果功德没有圆满,相续当中的智慧没有究竟,或者悲心、能力没有究竟,就不可能在出入息当中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在每一刹那之间,每一个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这种事业来自于他相续当中的圆满的功德。一般的众生没办法做到这个的原因,比如说现在的凡夫众生,有正知正念的时候想到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但是在很多时候,绝大多数的时候,或者就是随顺于一般的无记的发心或行为,或者随顺于恶业的发心和行为,所以就不可能像佛陀一样。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声闻、缘觉的事业是什么呢?他自己的修行圆满之后就趣入了无余涅槃,灰身灭智的境界。他趣入涅槃之后,对众生来讲就没做到什么事业。由此推知,他相续当中的种种功德,对他自己来讲虽然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但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种种菩提心所引发的大菩提功德,所以他只是已经趣入了寂灭这一边,根本没办法利益众生的。

 

再说众生的事业,他所做的全部都是追求世间八法,通过他所做的事业来推知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肯定只是充满了世间八法的贪嗔痴的念头,不可能有真正利益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堕入了轮回的一边。

 

所以,一般的众生堕入了轮回的一边,声闻闻缘觉堕入了涅槃一边,只有佛陀轮回和涅槃两边都不住。就是因为一方面佛陀已经圆满了殊胜的智慧的缘故,轮回不能染污;一方面佛陀圆满了大悲心的缘故,他也不会住于涅槃,涅槃这边对佛陀来讲也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现观庄严论》等很多论典当中都讲过,佛陀是智悲双运的缘故,轮回和涅槃二边皆不住,这就是大菩提心的本性。

 

从这些方面一一推知我们就知道,佛陀能够做到这些事业,全部都是因为相续当中的功德圆满。由这样一种事业体现出来的功德,我们应该追求。像这样的佛果,每一个大乘种姓的人应该值得追求。

 

进一步分析,“诸佛所动作”讲记当中主要是讲身语意的种种动作。虽然佛陀在他自己的本性当中是恒时不变动的,佛陀恒时没有身体趣向哪个地方,语言说妙法,意为了众生很可怜而发起悲心,这样有勤作的行为对佛陀来讲完全没有了。但是在众生有分别心,或者还没有究竟断证的凡圣面前,佛陀是有动作的,他的身体经常发光,经常给别人摩顶等等,遣除众生的种种障碍,遣除众生的种种病苦,身体方面经常显示如是的功德。

 

语言方面经常宣说种种妙法,小乘的教法、大乘显教、密乘的种种教法,只要是针对不同的根性,佛陀都是如是宣讲,所以所宣讲的正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义妙文巧,佛陀所宣讲的种种正法具足如是殊胜的功德。而这样的一切善法全部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听到这些所传的正法之后,跟随自己的根性,小乘根性的听到佛陀的教法之后趣入小乘的解脱道,大乘的种姓听到大乘佛法之后,发起菩提心,修持二无我空性,最后获得佛果。像这样的话,佛陀的语言完全都是利益众生的。

 

佛陀的意也时时刻刻都在关照着每一个众生,我们学过其他很多论典当中,比如说《极乐愿文大疏》中就提到了,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六时当中都在注视着每一个众生,在三界轮回当中,每一个众生的行为,他们的发心,谁在受痛苦,谁在受安乐,谁从道中退堕了,谁在发起菩提心、在积累善根等等,可以说佛陀时时刻刻都在观照着。以前我们学过《百业经》当中也是讲,即使大海离开波浪,但是佛陀对众生的观照根本不会远离的。

 

所以佛陀身语意的种种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的,没有利益众生的因缘,佛陀绝对不会发起。这个方面是从佛的身语意三个自性进行抉择的。那么佛陀的身语意利益众生的时间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时做有时不做呢?这里说“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一方面,讲记当中提到佛陀在出息的时候放出光明,显现成浓云,然后降下甘露雨,息灭地狱的烈火。从这个角度解释。从时间方面解释也是可以的,因为佛陀显现上有出入息的,每一个出息入息之间就代表了每一个刹那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恒时的时间当中,佛陀的身语意都是在利益众生,从来不会间断,可以说不管是圣者也好,凡夫也好,佛陀也好,身语意不包括的绝对没有。所以从方方面面讲,佛陀的事业是非常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幻师,他请一个叫朱多吉的具德比丘到他家里去做夏,在三个月当中,这个比丘就在他家里修法。这个幻化师的房子下面安了很多幻轮,这些幻轮如果没有一个有福德者加持的话就不会运转,这样的话很多事业就没办法成办。但是他所邀请的这个比丘,他的戒律、禅定、智慧都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这个比丘到了这个宫殿之后,通过他的福德力加持,幻师房子下面的种种幻轮自然转动,幻师种种事业就自然圆满了,所以他就非常感谢这个比丘。在三个月圆满之后,他就供养比丘很多很多殊胜的财物。比丘就很谦虚,他说:“我实际上没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供养我种种的财物呢?”这个幻师就说:“虽然你在勤作方面没有做很多念经、念咒等等加持,但是因为你在地方自然而然成办很多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恩德是很大的。”

 

 

比喻对照意义是什么呢?这个比喻当中所讲的核心就是说这个比丘他没有通过勤作也任运成就了幻师的事业。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佛陀虽然在法身当中毫不动摇,但是通过他往昔的发愿力,或者他往昔修善法的功德力,在不动摇当中自然而然成办了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说明佛陀的功德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佛陀没有动任何的分别念,佛陀已经没有一切分别念了,不是像入禅定者一样的不动分别念,佛陀的一切分别念完全已经消融于法界了,不像凡夫这样想“我现在要去利益众生,这些众生很可怜”“我要为众生传法”等等,这样的分别念佛陀是绝对没有的。在《宝性论》或者《入行论》智慧品当中都讲过,以前也有很多辩论,学过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没有分别,但是可以任运的度化众生。这方面就说明了佛陀的事业殊胜。

 

庚二、佛果殊胜:

 

这个问题没有单独提问,原因是第一个颂词和第二个颂词都是关于成立佛陀的功德殊胜方面的。第三个颂词是辩论,是遣除反方面的疑问和怀疑。这两个颂词主要是从正面成立佛陀有什么样的殊胜功德,第一个从事业方面讲,第二个从果方面讲。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首先用死主作比喻,在整个世间当中,每一个众生都是非常畏惧死主的,如果哪天听说死主已经降临到某个地方了,肯定大家都是非常恐惧的,因为死主一旦降临就意味着有人会死亡。谁死亡呢?不知道。假使大家听说死主要降临到某个村庄,或者某个地方,那肯定是很畏怖的,或者每个众生对死亡都是最害怕的,所以世间有这样一种传统,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生命,那么其他的财产、身外之物,乃至于自己的手脚都可以舍弃。所以在整个世间来讲,对生命是极为执著的。所以说“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这是从死主的角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就好像世间的人对死主极为恐怖一样,死主对遍智的声音也是极为恐怖的。不要说真正看到佛陀,听到佛陀的法语,就是听到宣讲佛陀的名号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死主也产生极大的畏惧,马上逃跑,不敢接近佛陀。就是因为以前,从显现上来讲,佛陀成佛之前降伏四魔的时候,其中死主魔就已经降伏了。所以从比喻的角度来讲,因为这个死主魔以前被佛陀降伏,所以一见到佛陀,听到佛陀的声音的时候,马上产生很大的畏惧心。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曾经降伏四魔当中的死主魔的时候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还有从世间轮回的众生来讲,众生通过业缘不断地在生死当中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一旦哪天听到佛陀,听到遍智的名号的时候,可以说就远离了死主的畏怖了。为什么这样讲呢?一方面讲如果一旦听到了佛陀的名号,有些下等者或者懈怠者虽然现世当中没办法获得解脱,乃至于几个大劫当中他还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陀的名号,这样一种福德善根已经深深地种在他的相续当中了。这样的善根一旦成熟,每个众生可以说都有一种解脱的种姓,一方面有这样的种姓,一方面在相续当中执著殊胜的佛号作为缘,两者一会合之后,肯定会逐渐地苏醒的。这样的殊胜的善法一苏醒之后,他就会自然地趣入解脱道,然后修习佛法获得解脱,从今以后远离死主的畏怖。这是从整个轮回的角度观察。

 

还有一部分众生听到佛陀的名号之后,当下产生欢喜,当下产生殊胜的信心,趣入佛法修行,在一生当中或者短短的时间当中就已经能够战胜死主,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死主是极为生畏的。死主根本不敢靠近的,一旦听到遍智佛陀的声音的时候,死主就远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再加上前面所讲的佛陀胜伏死主魔,这三种根据可以知道佛陀的佛果是极为殊胜的。

 

比喻说,一个国王的太子诞生的时候,他下令大赦天下,在牢狱当中的很多囚犯一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很欢喜,当下就产生很大的欢喜心。这个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一切在生死牢狱当中被束缚的众生,听到遍智的声音的时候,或者他已经知道了,马上产生欢喜,或者他相续当中还不知道佛果的殊胜,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号的因缘,他也可以逐渐逐渐远离轮回,远离死主的畏怖。究竟来讲他肯定是会生起欢喜的。这样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就说明了佛果是非常殊胜的,名号也可以使众生离开怖畏,何况真正去亲近诸佛、供养诸佛、随佛修学,这样的善根更不可思议。

 

所以从很多这样的比喻、教证我们可以抉择,现在我们遇到佛法,我们不仅仅是听到佛号了,每天都在精进的修持,每天都在对佛陀宣讲的经典、论典不断地闻思,这样的话当然具有很大的福德,我们可从这个方面推知,以前肯定是已经种下了殊胜的善根的,否则不可能无因无缘就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我们是仅仅在相续当中种下一个习气吗?以后再解脱吗?还是现在依靠这样的因缘,当下就精进地修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脱呢?虽然我们在相续当中种下善根是总有一天会解脱的,但是在这个时间当中也许还会流转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应该选择这条道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应该选择遇到佛陀殊胜教法的时候应该精进地修持,用自己所有一切的时间、一切的精力对佛陀的教法进行抉择,进行实修,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智者。否则的话,已经到了宝山之后什么都没有取,空手而回,这个是在佛陀经典、祖师的论典当中呵斥的。现在我们既然遇到了如是殊胜的机缘,千万不要到了宝山再空手而回,这就是不理智的行为。

 

庚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个方面针对的一种邪见就是,有些人会说,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宗派的外道,因为那个时候佛陀的事业、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名声到处传扬,所以很多外道心生嫉妒,他们集聚在一起商量之后,给佛提出十四个问题。按照他们自己的打算来讲,佛陀不管怎么回答都是不圆满的,只要佛陀一回答,他马上下面的问题就来了,他们好像从各个方面都把去路堵死了,好像要让佛陀名声扫地,想从这方面胜伏佛陀的智慧。

 

但是他们提问题之后,佛陀根本没有作回答,根本不作授记,所以从这个角度,当时就摧伏了很多外道的傲慢心。这些外道就说这个佛陀确确实实智慧是非常圆满的。我们以前商量好的这些事情,不管从哪个方面回答,这些答案都用不上了。从很多记载看的时候,很多外道当时一见到佛陀不作回答的行为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了信心,马上就改邪归正了。

 

佛陀的智慧确确实实是周遍的,按照我们来讲肯定不管怎么样要作回答的,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回答好像就不对,好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或者觉得不回答就不能调伏他们等等,这就是因为相续当中的智慧、方便没有圆满的缘故。佛陀这一切都圆满了,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因为完全已经了解了一切众生的根性,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的想法,一切的结果等等,全部刹那现量当中了知的缘故,所以佛陀对这十四个问题不作记别。这就是佛学当中很著名的十四种无记。

 

有些人说佛陀因为当时没有回答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说明佛陀不知道答案而没有回答,所以成立佛陀不是遍智。他们想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个颂词回答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佛陀没有作回答,所以才能成立佛陀是遍智的。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种种分寸,佛陀掌握得很清楚。既然佛陀有这样一种善巧的智慧,“以是何因说”,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根据,你成立遍智佛陀不是遍智?根本没有理由。

 

十四无记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了,第一组问题:世间有边,或者没有边?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是第一个问题当中的四个;第二,世间是常有的,还是无常的?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第三,佛陀涅槃之后是有,还是没有?二俱?双非?第四组问题:我和蕴是一体还是异体?这样十四个问题。

 

这十四个问题,按照佛陀的智慧来讲,完全可以作最圆满的抉择,但是就是因为外道提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发心,或者他们当时相续当中的状态是什么呢?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处在一种常执或断执,或者邪 见的状态当中,所以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给他们抉择,当时都没办法调伏他们,没办法真正让他们产生正见,所以佛陀就没有作抉择。

 

在这十四种无记当中的世间是什么呢?《入中论》的讲记当中讲到,世间实际上就是五蕴,也就是说五蕴到底是有边还是没有边?如果有边,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灭尽?如果佛陀说是有边,他马上就要说:“既然是有边,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实际上在佛教当中讲这个是无有开始。什么时候灭尽呢?他们又开始提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存在种种邪见的缘故,所以他们提问五蕴到底有边无边的时候,佛陀就不作回答了。

 

然后说世间是常有还是无常?如果回答是常有的话,他马上就产生常执,如果说无常的话,就产生断执。这样佛陀就观察到对他们没有必要,回答之后他们肯定还会继续产生种种邪见。

 

佛陀涅槃之后有没有?他们是站在认为佛陀是一个凡夫,在这样一种邪见的状态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佛陀说有,或者没有,都不能调伏他们。

 

五蕴和我是一体还是异体?如果说是一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蕴我,五蕴即是我;如果说蕴和我是异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我是离开五蕴之外存在的,不在五蕴的相续当中。

 

佛陀观察之后,实际上他们就是相续当中充满了邪见而提问的,所以跟他们回答之后,他们没办法抉择的。如果真的按照佛陀的智慧抉择,完全可以圆满的抉择。第一个问题,五蕴到底有边没有边?五蕴在佛法当中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如梦如幻的体性,所以没有一个实质,没有一个实有。外道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五蕴实有的角度,如果佛陀按照佛法回答一切五蕴如梦如幻的话,他们接受不了这个观点。

 

第二个,五蕴是常的还是无常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常也好,无常也好,实际上佛陀的境界当中真正进行观察的时候,这样的五蕴完全都是空性的,无自性的。对一个无自性的法,说常有的还是无常的,没有必要。但是跟他们讲这样的正理的时候,也没办法接受的。

 

  • 佛陀到底圆寂之后有没有呢?实际上佛陀自己本身的境界来讲,早就超越了生死的边界了。佛陀本来在法身当中没有动摇过,既然没有动摇过,佛陀现在显现在世间是不是有个生呢?或者后面是不是有个死呢?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转生呢?这一切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存在的。佛陀在法身当中根本没有动摇过,生死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出现过。或者如果从化身的角度,佛陀的化身圆寂之后有没有呢?这样的问题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当中都是作过抉择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的话,乃至于众生未尽,佛陀的事业是绝对不会尽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提问,就这样回答。如果从法身的角度提问的话,根本就没有动摇,没有生死的差别。但是外道是认为佛陀是凡夫众生提的这个问题,佛陀不予记别,跟他们说的话,根本没办法了解这样甚深的观点。这样甚深的观点,只有真正的大乘种姓者才能够抉择到。法身当中不动摇,化身不间断地利益众生,这是很甚深的问题。

 

  • 五蕴和我到底是一体还是异体?我们认为五蕴和我是两种法,如果是两种法,肯定有一体或者他体的问题,但实际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这个我本身就不存在,这个我就是在五蕴上面假立的。既然这个我是假立的,怎么可以说这个我和五蕴是一体、异体呢?就好像说石女儿和五蕴是一体、异体一样。所以这方面根本就没必要抉择。外道就不知道我是假立的,认为我是存在的,而且五蕴也是存在的,两种都是实有的法,所以他就观察我和五蕴到底是一体、异体,按照佛陀的观点来讲,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问。他们不了解无我的观点,给他们抉择无我的观点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完全是最为殊胜的遍智。了解外道的根性,给他们宣讲这些没有任何必要,所以没有作记别。但实际上佛陀在经典当中对这些全部都有非常圆满的答案。通过如是的方法,一方面胜伏了外道的邪争论,另外一方面也调伏了外道的相续,一部分外道当时就入门了。

 

这是佛陀在“不应说”方面是这样的。有些地方讲,既然是“不应说”,佛陀为什么还骂提婆达多是“饮唾小儿”呢?佛陀这样骂的话,是不是佛陀有恶口的嫌疑呢?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佛陀虽然这样口头上呵斥提婆达多当中的恶行,实际上佛陀是观察到了,如果当时不予呵斥,很多其他没有智慧的弟子就会被提婆达多的恶行所影响,舍弃解脱道,堕入恶趣。为了挽救很多这样没有智慧的众生,所以佛陀在大众当中呵斥提婆达多。通过各种方便、正理呵斥之后,其他很多弟子就知道提婆达多的行为是不对的,就没有跟随他,没有堕入邪见的坑当中。

 

从这些方面知道佛陀对应作不应作的法,非常非常的善巧,就是因为智慧圆满才可以这样做,智慧不圆满绝对做不到的。前面我们讲过,如果让我们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总是想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圆满的给外道回答了,这个时候好像就觉得心里比较舒服,但实际上智慧没有圆满的时候,一方面心也许是善的,但就是不能观察到时节因缘,所以有的时候做的事情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所想的效果。

 

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推知,佛陀有这样的智慧,那么我们的上师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上师在智慧当中观察的时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该说不该说,这方面都是非常清楚。平时我们讲上师的密意犹如虚空一般的广大,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想法想要去揣测上师的密意,是揣测不了的,分别念不可能知道甚深佛陀智慧的境界的。

 

跟我们说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认为上师应该这样做,上师应该那样做,或者上师应该显现得很清净,或者上师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方面完全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上师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对上师没有一种完全信赖的心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邪分别,只要是不符合自己的分别念的时候,就觉得上师是不是这个方面不如法?如果我来做的话,应该做得很圆满,我来说的话,应该从哪个角度说。这方面完全都是没有必要,没有资格的。

 

确实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把这些问题知道,知道之后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就会遣除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这样的麻烦,很有可能自己一生当中都没办法证道,完全障碍自己一生成佛。

 

我们应该知道上师抉择的很多事情,如果有的时候真的有必要问我们的时候,那个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说就可以了。平时我们不应该指使上师应该这样那样。上师相续当中的密意就像佛陀一样,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说的时候,十四无记完全当是就回答,但是佛陀他的密意很深广,所以从这方面就直接间接利益了很多众生。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不到上师的很多行为,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我们的业识所显现的,平时上师的走路、说话、吃饭、睡觉,我们面前显现的。实际上我们的根识观察不到的,上师的很多很多密行,很多很多殊胜的调伏众生的方便根本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话,那么还是经常观清净心,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

 

如果我们以前学过《虚幻休息》的话,有这样一段教言讲得很清楚,看到上师生贪的时候,就认为他是贪金刚;生嗔的时候就是嗔金刚;生愚痴的时候就是愚痴金刚。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上师来讲,完全贪嗔痴早就已经寂灭在法界当中了,一刹那都不会有贪嗔痴,但是在我们面前显现有这样的行为,显现有贪有嗔有痴的时候,完全是大菩提的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一种调化众生的方便,也就是说,针对一部分的人,比如说贪心比较重的人,上师就给他显现贪的形象,为了调化他,这样暂时随顺他的行为的时候,逐渐逐渐使他引入菩提道。或者有的时候显现嗔恨的形象,比如说有的时候对弟子的邪行,直接通过呵斥、打骂的方法,马上可以遣除的话,他就会这样显现。我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之后,看到上师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都认为真正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很善妙。

 

如果不了解这些行为,有的时候虽然是压制,密法当中说上师是佛,但是一点理由都没有,自己相续当中没有一点正见,仅仅是说上师是佛,这样压制自己相续当中不清净的烦恼是很难的。如果把这些方面的道理知道之后,就知道上师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是要调伏各种各样的众生,也许当时对你不适合,但是在呵斥的时候,或者显现产生贪欲心的时候,对其他一部分众生恰恰就能够调伏到他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就是有这样的密意的,有这样的密意的话,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显现,就是因为他是佛陀,就是因为他有圣者的智慧,才做得到这一点。

 

如果是一个凡夫,他没有这样的方便,他就必须按照佛陀所规定的戒律老老实实去实行,佛陀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杀生就不杀生,不偷盗就不偷盗。他没有殊胜的智慧,只有这样做。但是上师他有善巧方便,做这些事情对他根本没有一点点伤害,因为他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早就已经清净了,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也可以调伏很多众生。这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殊胜的上师和佛陀的密意完全是相同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三、破由作保护众生的事即当为王种:

 

他们说,通过以上观察必须承认血统不一定是清净的。如果不观察的时候肯定还会掩盖,或者认为自己是清净的血统。但是他又想换一个方式,虽然血统不一定清净,但是从现在的事业来讲,刹帝利种姓做了保护世间的事业,从事业的角度安立成王的种姓,所以应该值得傲慢的。这种邪见的核心主要是说做了保护众生的事业而安立成王种。

针对这样一种看法再进行破斥: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

首陀由作业,何非婆罗门。

 

既然你要从作业方面安立的话,那么一个首陀罗种姓的人,他如果做了维护众生的事业,他也应该成为刹帝利的;他如果做了婆罗门方面的事业,他的名称也可以安立成婆罗门。这个道理很明显。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的血统已经破斥了,是不清净的,这方面不能生起傲慢了;从总的种姓来讲,最初的时候没有这个种姓,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现在如果要从作业来安立,更没有资格产生傲慢了。

 

所谓的刹帝利,你如果认为他做了保护世间的事业就可以成为刹帝利的话,那么首陀罗种姓的人,他放弃他自己奴仆的身份,去做一些保护世间的事业,在做这个事业的时候,他的种姓难道不应该成了刹帝利了吗?如果从作业方面安立的话,就必须承认这样的过失。首陀罗种姓如果去为别人诵经,或者念四吠陀经典,他在做婆罗门的事业的时候,他马上就可以变成婆罗门,因为你按照作业定种姓的缘故,首陀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有些刹帝利或者婆罗门种姓的人会说,首陀罗种姓没有资格去接触保护众生的事业,没有资格去念诵四吠陀的经典,因为他们以前是这样规定的,像首陀罗这样下贱的种姓没有资格去做种种高贵的事业。如果这样想的话,这只不过是一种非理的想法,通过你们手中的权力来压制他们,实际上从道理方面来讲,为什么他们不能做呢?没有理由。只要他做了这个事业就能够安立成刹帝利或者婆罗门的话,那么反过来,刹帝利去做首陀罗的事情的时候,难道他就马上可以变成首陀罗种性的人?因此从这个方面观察,以作业方面更加不能安立。

 

比喻方面讲,在婆罗门的教典当中规定,婆罗门不允许挤牛奶,如果他挤三天牛奶,马上就变成首陀罗种姓。从他们自己的规定看的时候,既然婆罗门种姓的人挤三种牛奶就变成首陀罗种姓的话,哪里有一个真实有自性的种姓的存在呢?根本就没有。如果首陀罗不挤牛奶而做婆罗门的事业,难道不就成了婆罗门了吗?从反面推的时候,所谓的由作业而安立实有的种姓,也是根本不应理的。

 

庚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分二: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权势而生骄慢;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辛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权势而生骄慢:

 

有些国王就会想,作为国王来讲,他有权力布施很多财物,他有权力把财物分给大家,所以应该产生一种傲慢心。

 

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

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

 

国王在世间来讲有一些权力,可以把王宫里面、仓库里面很多的东西,不管是衣服、食品,还是钱财等分给人民。这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国王把这些东西放在王宫门口,然后宣布不管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其他的乞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领取。以前的国王也做过这样的事业。这里分析,国王有权力分配这些东西,但是没有权力分配罪恶。这是针对恶王,针对那些相续当中有烦恼,不断造恶业的国王来讲,“不能分罪恶”。如果针对善王,这个地方就没有必要破斥。因为如果他真正是一个善王的话,他的相续也会很调柔、很慈悲的,他真正的行为也会保护他的人民的,像这样的话,肯定是赞叹,不需要破斥。

 

除了这些少数的善王之外的绝大多数的国王,他们相续当中是被傲慢、被这些烦恼周遍、充满;他们的行为也是为了笼络人民,或者有好的名声,或者王位稳固而已;从得到财物的渠道来讲,他们自己也没有进行任何的生产,是通过剥削压榨人民的劳动果实而获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造了很多罪恶。他在把这些财物分下去的时候,他有这个权力,因为这是属于他的财物,但是在得到这个财物的过程当中所造的罪恶可不可分给别人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够分的话,每个人都不想得到罪恶的,每个人都不想受痛苦的,自己得到罪恶之后赶快扔出去,赶快分给其他人,但是这样的话是没有权力的。每个人所造的罪业绝对牢牢地跟随他,乃至于没有受报之前一直跟随他的。

 

既然没有权力分罪恶的话,那么国王想想,在死的时候,罪业一显现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地恐怖,非常地痛苦,生生世世当中没有办法从恶趣当中脱离,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真的有智慧的人,不会为他们摧毁自己的后世。真正的智者了解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国王有权力分配财物而生起傲慢。把财物分给他人的时候,好像是对别人产生了利益,但是为了有把财物分给别人的权力,自己造罪业而摧毁自己的后世,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做的。

 

有些地方说,有些智者也会为了他人摧毁自己的后世,比如说有些菩萨,像前行当中讲的大悲商主为了救短矛黑人,他就想把这个人杀死之后,我堕地狱就堕地狱,根本不在乎,所以他鼓起很大的勇气把短矛黑人杀死了。实际上他这个时候相续当中是大悲心遍满的,有了这样的大悲心做基础,他不顾自己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后世,为他人的利益去做,和这个地方通过烦恼引起的种种摧毁后世的行为,是绝对不相同的。所以世间道和菩萨道应该分开对待。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他杀了一头水牛,然后用它来供天神,供完天神之后把牛肉分给很多人享用。通过比喻观察的时候,这个人有权力把水牛的肉分给别人,但是他有没有办法在分牛肉的过程当中,把杀牛的罪业也分成很多份,然后搭在牛肉上分给别人呢?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肉可以分,罪业只能留在自己相续当中。

 

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一方面有分财物的权力,但是在分财物的过程当中,不可能把你在得到财物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罪恶分给别人。就好像这个人可以把肉分给别人,但是他在获得肉的过程当中杀生的罪业不可能同时分下去的。因此不应该认为国王有分配财物的权力而生起傲慢。

 

在龙树菩萨的《亲友书》当中也是讲到,世间上的人,或者修行人,为了自己的父母造罪,为了比丘造罪,为了婆罗门造罪,为了自己的上师善知识造罪,这样的罪业是没办法让别人替你分担的,只有自己承担过失。自己在造罪的过程当中,发心、行为圆满的时候,过失是自己获得的。你为别人造罪,不可能别人来替你受果报。所以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智慧分别,虽然是为了父母,或者为了子女,杀生或者造罪业,但是你造罪业的时候,罪业肯定是归你自己的,不可能别人替你分担。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就呵斥这样的愚痴行为,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对境很殊胜,但是也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做,才可以对自己和他人有些利益。

 

自他二利方面都是很善巧的方便在菩萨行当中是讲得很清楚的。一方面必须要有悲心,另一方面还应该有取舍的智慧。否则世间上也有发了好心做错事的,虽然自己发心比较好,但是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到底是好或者不好就很难抉择,有的时候虽然说发心善一切都善,但是毕竟做了伤害自他二利的事情的时候,也不好判断。

 

在《格言宝藏论》当中也讲过,比如说喜鹊,它最后把它母亲的毛拔下来,吃它母亲的肉的时候,它认为是在报答母亲的恩德。它的发心认为是报答母亲的恩德,但是它做的事情是把母亲身上的毛拔掉,把它的肉吃干净。这个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萨迦班智达讲,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一方面要有好心,这个是肯定的,做一切事情都要有贤善的意乐,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是必须要有智慧,否则非常不好抉择。所以必须要把佛经怎么讲的,论典怎么讲的,世间的规则怎么实行的,全部了解之后,全面观察、处理,这样在凡夫位的时候才尽可能地可以造一些福德,否则的话,你相续当中发的是好心,但是做的是错事的时候,不好观察。

 

辛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有些人就会想,因为国王的权力和财物都是很自在的,所以应该产生骄慢。针对这样的一种看法,圣天菩萨讲:

 

自在所起慢,当观他有势,

若等若增胜,善士心不起。

 

国王在权力、资财、受用等等各方面都获得自在,通过这样产生傲慢的话,这个时候应该观察“他有势”,观察其他有权有势的人,或者观察其他的国王。一观察的时候就知道“若等若增胜”,不管是和这样的人相等也好,或者别人超胜你也好,一观察之后“善士心不起”,就不会起傲慢心。你现在产生的种种傲慢也是不应理的,你现在所拥有的,也许在你自己的小范围当中,在你的小圈子里面,在你自己的王国当中,也许你是第一,但是和其他的国王比起来的话就不一定是第一了。所以真正能够超胜一切王国的国王是找不到的。既然如此的话,怎么可能产生一种傲慢呢?

 

通过这样观察国王,实际上也可以推知到其他修行人方面。有的时候我们在闻思修的时候,听闻的智慧、思维的智慧比别人超胜,或者自己的福德、种种能力比别人超胜,就很容易产生傲慢心。因为他相续当中通过无明愚痴引发,不了解这些资财,或者相续当中所产生的种种功德是一种有为法,还会不断地变化的。他不了解这种无常的体性而生起傲慢,是一种常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的眼光比较短浅,单单看到周围这些人,“周围这些人都不如我,所以我很了不起”,但是你把眼光放远一点,其他地方看一看,很多很多超胜你的智者,很多很多超胜你的具有功德的人。这样把眼光放开一点,有的时候傲慢心就不会产生了,产生不起来了。

 

所以有的时候产生傲慢的时候应该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观察和自己相等的人,观察比自己增胜的人,这样就不可能产生傲慢。或者有时候确实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天下无敌,找不到一个对手,但是也要看看,自己这一个角度超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是不是还是超胜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别人就超过你了,既然别人有超过你的地方,那么你缘这个角度就不应该产生傲慢心了。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掌财婆罗门的妻子长得比较好看,她经常缘自己的美色产生一种傲慢心,有一次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我长得如是的美丽,你应该给我买最好的衣服和最好的装饰品。”这个掌财婆罗门就想到要买最好的衣服和最好的装饰品肯定要花很多钱,舍不得花这笔钱,他就想了个方法,他说:“可以,买的话都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的,但是要买什么样式的?买什么布料的?什么颜色的?要看好之后再买,最好看看王宫里面的王妃她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去选一个,可以买,可以做。”她的妻子去了王宫当中一观察的时候,看到这些王妃长得这么美丽,自己当时就觉得不好意思,远远比不上别人,所以马上就息灭了自己傲慢的念头。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就可以知道,平时我们产生傲慢的时候,都是没有好好观察,没有仔细分析,就好像这个掌财婆罗门的妻子一样,她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觉得自己了不起,眼界没有放开的时候,不知道王妃长得这么好看,缘这个就产生傲慢,但是通过丈夫的教导,一去看的时候,马上就息灭了傲慢。同样,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产生一种傲慢,也是没有好好观察。通过圣天菩萨的教言,只要稍微一观察四周,就知道实际上很多很多人都超过自己。这样观察之后,只要是一个有心的人,肯定当即就会息灭傲慢。这也是圣天菩萨给我们开示的一个很殊胜的方便,有的时候自己得意忘形的时候,把这个颂词好好想一想,看一看,观察观察。这个时候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比较正直的善士,他的心中绝对不会生起傲慢的。

 

以上就讲完了第四品。我们再对前面的内容简单做一个回顾。这四品的科判是破斥常乐我净四颠倒之后,修习中士意乐,然后发起菩提心的轨则。通过破斥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执,真正通过佛法的引导,就可以产生一种厌离心。

 

修习中士意乐,主要是对轮回的种种圆满没有一点点、刹那的羡慕心,对自己的身体、对他人的身体、对权势、对世间当中所谓的有漏的快乐、对平时所执著的自己和他人的常有的相续等等这一切全部观察完之后,就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痛苦的、不净的、无我的,了解之后就认为整个世间没有自己所贪恋的东西了。贪恋什么呢?贪恋自己吗?或者贪恋他人?贪恋世间?贪恋财物?贪恋王位?等等等等一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可贪恋的,全部都是不清净和无常的体性。所以从这个角度观察好之后,自己就愿意生起一种出离心,就愿意修持出世间道,只有获得出世间道之后才是稳固的。

 

实际上我们观察在四品当中并没有讲到怎么样发愿菩提心的轨则,但是科判当中是讲到了要发愿菩提心,这个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现在我们在学这个论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可以说是大乘行人的身份,我们相续当中毕竟还是有大乘的种姓,所以不像小乘的行者,如果是小乘的行者,学了这四品之后,他就发起一个非常猛烈的求解脱的心,他就不会再往上发菩提心,但是对于相续当中有大乘种姓的修行者来讲,了解了一切世间都是生厌离的对境之后,他自己就产生一种厌离心,因为有大乘种姓的缘故,他会观察,不仅仅是自己应该厌离,其他的一切众生都需要从这样不清净的环境当中远离。

 

比如说同样是一个火坑,自己了解这个火坑的痛苦,出来之后,如果真正有慈悲心,或者有大乘种姓的话,他就会观察,这些所有在火坑里面的人和我一样,都是需要出离的,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引发一种菩提心,愿度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从轮回当中脱离,这样的愿心就会产生。而且要彻底从轮回当中获得究竟的解脱的话,单单是佛果,从最究竟的解脱来讲,单单是佛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会自然引发相续当中的愿菩提心。

 

前面从金刚句这个角度来讲,完全都是提到怎么样去产生厌离心的方便,在讲完之后,如果我们没有进一步分析的话,也可能就停留在这个角度了。但是明明科判当中讲到了修习中士意乐之后发起愿菩提心,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之后,相信每个道友的相续当中都产生了一种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这一切都是无常,整个轮回都是一种生厌离的对境,产生这样的定解的话当然是非常好的,对自己看破世间、修习佛法这方面的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不应该停留,应该再缘其他的众生,其他很多很多的众生还不了解这个道理,现在还有很多众生正在轮回当中苦苦地追求,苦苦地挣扎,而且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如此痛苦的状态当中,根本没办法发现,所以缘这些众生自然而然就可以产生一种菩提心,愿度化他们,愿一切众生都可以从无始的轮回当中获得出离。科判的意思如果摄义的话就应该如是地了解。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五、不应贪著王位的威名:

 

国王认为应该通过严厉的手段树立自己的名声,国王在统治世间的时候,如果没有树立自己的名声的话,他死的时候这个威名不会留下去的,所以在世的时候就应该通过很多强烈的手段做一些事情,使自己死后留下一个威名。他就是耽著于威名方面。但是耽著于威名方面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名称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称号。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

 

国王命终后,名称无少德,

无德与屠狗,何无大名称。

 

国王死了之后,你留在身后的名称,没有任何的功德,没有任何的利益,如果没有任何的功德和利益,也就是“无德”,你这样的名称就像屠狗者的名称一样。杀狗的屠夫在狗面前的威望是非常高的,狗一看到他就瑟瑟发抖,非常非常害怕,但是有智慧的人谁会羡慕你这个屠狗者的名声呢?完全不会羡慕的。这么低贱的种姓,在旁生面前有这样的威风,根本不值得羡慕。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在世间树立这样一种名声,得到一个恶王或者很凶狠的名称的话,在别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起来,没有必要,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名称能给你带来什么呢?你死的时候,这个名称对你没有任何作用的。或者你活着的时候,这个名称也不能给你提供饮食,不能提供寿命、福德,就像《入行论》当中讲的,名称实际上是虚假的,根本没有一个实际的意义。所以国王为了追求名称而造作很多很多罪业完全是没有必要,得不到任何东西。所以为了名称而造罪也是不应该的。

 

一方面是国王,一方面修行者来讲也是同样的,平时对名称方面应该放下。但是说放下,一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围绕名称,怎么样得到一个好名声,怎么使自己的名声传得远一点,这方面一般的众生都是比较喜欢追求的。虽然难断,但是从道理上讲,是很有必要断除这样的执著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逐渐逐渐去淡化对名称的执著,这样才能远离世间八法,否则如果为了追求自己的名声去做很多事业的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善法的。

 

我们有的时候不注意这点的话,就和国王一样了。我们现在做很多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行佛法,做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些方面真正一观察的时候,就是为了自己的名称能够好一点。我们出家人修这么多苦行,背诵也是这么痛苦,还有思维也花很多时间,费很多脑袋,修行的时候也是很多苦行,单单是为了一个名声,这个就非常可惜了。因此为什么说要对名声方面,对世间八法要淡泊下来,如果我们耽著这方面的话,我们的善根全部要成熟到这方面去了,如果不耽执,我们就成熟到成就、度化众生,真正对佛法有利益的方面。这方面看起来好像不是一个大的事情,但真正一分析,这样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关系到自己修行的善根是成熟在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暂时方面还是究竟方面等等,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必要。

 

前面讲过,真正马上要从根本上远离这个,作为一个欲界的众生来讲,或者作为一个罪业深重的凡夫来讲是有困难的,但有困难也慢慢要去做,慢慢要去淡泊,从它的各种过患,断除对这方面耽著的种种教言,尤其是我们学过《开启修心门扉》当中的这些教言,深入到自己内心当中的时候就好了,自然而然就对这些方面的耽著会少,否则仅仅是从词句上知道之后,不去把法义深入内心的话,肯定会对名声很耽著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很大的意义了。

 

从比喻来讲,有一个贫女,她看到一个富家的小姐死了之后,她的父亲给她举行了很隆重的葬礼,有很多珍贵的金银珠宝进行陪葬,她就很羡慕这样的葬礼,就想“我死了之后也应该获得这样的待遇”,所以她就自杀了,但是自杀之后能不能获得呢?不可能获得,你是一个贫女,你家里是没钱的,不可能给你举行隆重的葬礼,给你很多陪葬品。这个贫女很愚痴,一方面损伤了自己的寿命,一方面死了之后什么也没得到。

 

国王也是这样的,国王在世的时候,通过很多恶方便,损伤了自己好的名声,损伤了自己的福德,死之后这一切全部白费了,什么都没有得到。修行人应该把这些对照自己的相续看一看,千万不要成为贫女或者国王这样的人,应该从大方面,度化众生的角度这方面去着手,对自他才有真正的利益。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昨天晚上考了背诵,总的来讲还是可以,虽然大家昨天可能听到了,一开始的时候比较乱,有的时候背一背就想不起来了,大家突然全部都想不起来了,很整齐地就停止了,这样的情况昨天也有出现。这可能一方面是刚开始背,时间不是很长,不是很熟悉,还有没有一起训练。如果一起训练的话,肯定就会背得很熟悉。昨天我们大概也分了一下组,平时大家就可以一起练一练。《四百论》第一品还可以,除了几个平时比较忙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背完,便是他们已经承许补考,明天晚上补考。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每个人可以说单独背都可以背下来,但就是没有一起练,然后一上场的时候就紧张,好多人都是在家里背得很熟,一上来就忘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第二品请大家还是抓紧时间背吧,不管怎么样,从今天开始算十天,肯定要考第二品。如果每天抓紧时间的话,不会非常紧张的。

 

这是《四百论》方面,还有《入行论》的背诵方面还没有统计,过两天召集一下,问一问背得怎么样?这个方面不是很困难,因为它的词句方面比较浅显一点。如果报名背《俱舍论》的道友,请大家一定要精进,因为《俱舍论》不像背其他的,背起来是很困难的,我自己背的时候也是觉得非常困难,如果不下功夫,现在不抓紧的话,以后肯定更麻烦的。所以《俱舍论》首先应该抓紧,越早提前背完,后面复习训练的时间越长,就会越熟悉。还有一部分道友是背《入中论》的,上次我准备问堪布到底是不是第四品,后来忘了,可能还是需要问一问。

 

现在抓紧一点,后面就比较好一点。昨天分了组,每个组有一个负责人,负责人和下面的人都要互相配合。我想负责人肯定不会生起傲慢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方便,通过这种方便带动,一个组如果没有一个人去带动的话,很多其他的道友自发地一起背诵可能比较困难。选的这些负责人主要是平时看一下大家的时间、地方,和大家商量之后,大概每天四十分钟左右,太长的话可能不一定有时间,四十分钟左右的话,每一品可以念很多次,如果平时已经在家里背得差不多的,通过这四十分钟一念就熟悉了。如果平时在家里不念,没有背诵,要依靠这个四十分钟来背诵的话,是比较困难的。

 

下面的人也不要有什么想法,安排这样的组主要是为了大家方便,为了大家真正能够在一起好好地学法,没有其他的意思。

 

如果大家都认为平时没有集中的必要,这个也可以,但是要在考试的前三天大家在一起练一练。如果觉得有必要,大家每天抽一点时间这样背的话也好,因为自己在家里也许就散乱了,如果大家在一起就可以对经论作一个殊胜的串习。

 

大家不要认为背经论前面背了后面就忘了,还不如不背好一点?有些人会这样想。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我背了很多论了,以前背的现在基本上都印象有点模糊了,很多让我重新背肯定背不上了,但是我想在背的时候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很专注,在这个过程当中种下了平时在散心位的时候,像念咒这些功德肯定是比不上背书的时候很专注的时候种下的善根。虽然以前背的忘了,但是他有一个总的相续在,就是这个智慧的相续。就好像我们吃饭一样,中午吃了,第二天就会饿,不吃了,这个肯定是不对的。虽然今天中午吃了,明天还要重新吃,但总是有一个相续在的,保持自己的色身不间断。背诵也是同样的,虽然以前背了也许现在会忘,但是总是在不断地学习的话,他的智慧肯定是在不断地增上的,这是绝对的。因此对背诵方面应该好好地重视。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

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戊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分二:一、略明破我慢所执境之理;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

 

己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分三: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二、破由种姓而骄傲;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

 

庚二、(破由种姓而骄傲)分三:一、破由恃王子而生骄慢;二、破由王种姓而起骄慢;三、破由作保护众生的事即当为王种。

 

辛一、破由恃王子而生骄慢:

 

有些人就会这样想,王子因为是国王的太子,他是刹帝利种姓,即将会接替王位的,所以应该产生骄傲。针对这样的一种傲慢,圣天菩萨讲到:

 

若时大权势,由自福德招,

是则不可说,此终无权势。

 

王子的这种权势实际上是通过自己以前所做的福德而招引的,既然是通过福德招引的,就不能说除了王子之外的其他人就始终不会得到这样大的权势。这个地方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呢?主要是讲种种权势都是从福德招引过来的,如果自己造了殊胜的福德,就可以获得殊胜的果报,通过这个方面进行破斥。

 

进一步分析,“若时大权势,由自福德招”,王子认为他现在虽然没有继承王位,但是他有即将继承王位的机会,所以他通过这个产生一种傲慢。当然我们知道真正要成为国王的王子在整个世间来讲是不多的,针对这部分人的邪见如是讲到,像这样的种种大权势实际上是“由自福德招”,只要自己积累了殊胜的福德,就可以获得如是的权势。

 

比如讲记当中讲到,佛陀讲过,如果诚心诚意地对佛塔这样殊胜的对境顶礼的话,那么从你现在顶礼的面积,一直到金刚大地之间有多少个微尘,就有做多少次转轮王的数目。所以只要你积累了福德,就可以获得如是大的权势。因此得到大权势主要是从福德方面安立的。既然如此的话,“是则不可说,此终无权势”,就不可能说除了刹帝利种姓的王子之外,其他的人都不可以获得权势。如果其他的人做了这样一种福德,而且他又回向自己下一世当中做国王,像这样的果报肯定就会现前,所以就不可能决定单单是刹帝利种姓的人才可以如是获得这种权力。实际上这些权力全部都是从自己的福德而招引的。这方面就破斥了他相续当中所产生的种种傲慢。

 

比喻当中讲到,就好像学习工巧明一样,并不是谁的特权,谁能学习,谁不能学习,这样安立是不对的。只要其他人能够精进,也能够精通工巧明的。从这个方面讲,主要就是一种精进力,真的想要学习,有很大的兴趣,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的话,就可以精通工巧明。比喻结合意义也是同样的,只要大家有福德,就可以获得权势,所以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这方面就讲到了积累福德的方便,但是作为一个修出世间法的殊胜修行人的话,对于福德招引大权势一般来讲是不会有希求心的。

 

虽然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需要显现各种身相来度化众生,所以有的时候需要以国王的身份来度化众生的时候,他就会这样发愿,就会这样转生。但是针对一般人来讲,这样做是危险性比较大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发了心要统治全世界,要以FO法来治理国家,保护FO法、弘扬FO法,这样发了愿,那么下一世或者什么时候成熟这样的愿望的时候,登上国王,但是因为自己一方面是初学者,相续当中的福德、智慧的善法还不稳固,还不深厚,所以一旦当了国王之后,一旦在享受这些五欲的时候,很容易迷失,迷失之后就比较容易堕落了。

 

因此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讲记当中也提到过,对初学者来讲,福德方面不是特别重要的,自己发愿获得福德方面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智慧方面比较重要,因为通过殊胜的智慧可以明了法与非法的差别,可以了知空性的道理,了知空性的道理之后,通过空性的智慧可以对治凡夫相续当中的种种污染心,这个方面对初学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一个初学者,他的世间福报显现得非常广大的话,这样的福德很有可能就会障碍他的修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做发愿、回向的时候,发愿可以发很多,但是主要是一旦获得自在果位的时候,那个时候怎么显现都可以,显现国王也好,显现屠夫也好,显现什么样的众生也好,对你来讲都是没有障碍的,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修行没有稳固的时候,还是最好发愿首先获得殊胜的能力,或者首先往生极乐世界,获得一种把握之后再度化众生,这方面就是很好的。

 

平时我们经常在强调往生极乐世界,有些道友就认为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要过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回来度化众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就没有悲心呢?因为在这个很长的时间当中,很多众生正在受苦,而自己就没管这些众生,往生了极乐世界。这是不是没管这些众生,有没有悲心薄弱的过失呢?从一方面讲,也有这样的道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自己发愿是为了度化众生,因为现在自己毕竟没有能力,如果自己往生极乐世界之后,通过修行获得了殊胜的果位,获得了殊胜的能力之后再来度化众生的话,自己也有把握,在度化众生的时候,能力方面也不同。有这样的差别。

 

还有一些道友就发愿不往生极乐世界,生生世世发愿住在世间当中,守持FO法,弘扬FO法,度化众生。当然这个方面也是很好的,跟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发愿。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不同的希望,不管怎么样,只要是发愿度化众生就是好的。但真正按照现在浊世的世间来讲,真正发愿下一世当中继续变成人的身份,再学习FO法,再修持殊胜的教义,再度化众生的话,从保险或者不保险的角度,肯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再下来度化众生比较保险,因为我们可以看现在相续当中的烦恼,或者现在周围的环境,真正要弘扬FO法,不是圣者的话很困难。而且在很多殊胜的论典当中,比如《菩提道灯论》或者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休息》当中所讲的,都是需要获得一种神通,有了神通的时候可以说真正能够调化众生,没有神通的话,很难以利他的。这个说得真的是非常应理的。比如说自己在调化众生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不知道他的根性,你现在虽然按照经典的意义跟他讲解,但是从真实的很巨大的利益来讲的话,没办法进行调化,因为不知道他相续当中的想法、根性就很难以施以对症的殊胜的教法。当然不是说没有利益,肯定是有利益。你现在发了殊胜的悲心,然后按照经典论典所讲的去进行开示取舍的方法,肯定是有利益的,这方面不需要怀疑,但是获得了殊胜的功德之后,度化众生肯定是不相同的。

 

辛二、(破由王种姓而起骄慢)分二:一、非由无始以来就有各个种姓决定;二、既有四种种姓则不一定本体是王种姓。

 

壬一、非由无始以来就有各个种姓决定:

 

有些人就会想,国王种姓或者刹帝利种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种姓,只有刹帝利种姓才能做国王,其他种姓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既然现在是刹帝利种姓的话,为什么不生起傲慢呢?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圣天菩萨就讲到:

 

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

故一切有情,无种姓差别。

 

世间所谓的种姓,实际上也是一种假名而已,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种姓,并不是从无始以来就有这个种姓的差别。如果真是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种姓的差别的话,也许还可以有一点傲慢的资本,但实际上无始以来种姓是不存在的,是在人类不断地进化过程当中,针对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安立了不同的种姓的。这个地方圣天菩萨就从他的种姓的来源开始观察,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它没有一个自性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什么什么种姓,也是不应理的。

 

“诸生活方便”,一切人民尤其是这个地方讲印度人民都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安立了世间当中所做的种姓,所以一切有情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种姓的差别,所以说现在的这些种姓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性存在的。我们学过的《俱舍论》的第三品对这个方面也是讲过,刚开始住劫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从光音天等天界逐渐到了南赡部洲,到了欲界,刚开始到欲界的时候,他们的神通是自在的,他们也不需要很多麻烦的事情,也不需要吃饭,后面逐渐逐渐开始享用地上的食物的时候,身体变得粗重,出现了两性的差别,然后众生的罪业逐渐加重的时候,自然香稻这些就隐没了,最后就开始分田地,分田地之后出现了盗贼,那个时候大家就开始推选一个人守田,就把他的名称安立成刹帝利,他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别人看守田地、调解纷争的,这是他的生活方式。

 

出现了国王之后,因为众生的相续越来越粗暴,罪业越来越深重的缘故,就出现一些人,对世间的法生起一种厌离,就出家修行,这样就出现了婆罗门。现在的婆罗门并不是全部都是出家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有些婆罗门出家之后不能安心地修道,出家之后在森林比较寂寞,他忍受不了这个寂寞就回家,然后结婚生子,在家里做一些为别人祈祷、为别人念诵等等的事业,所以就形成了婆罗门的种姓。他们一方面是修行,一方面是为别人做一些祈祷等等的事业,所以他的生活方式就是这个。

 

然后逐渐又出现了吠舍的种姓,比如在世间经商的人,做一些小手工的等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生。还有一些是首陀罗的种姓,他没有什么职业,靠替别人做奴仆,做非常下劣的耕地等等。“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就是通过最初的时候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就在世间当中安立了这四种种姓,“故一切有情,无种姓差别”,所以从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看起来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种姓的差别,最后通过各自的生活方式才安立了种姓的差别。

 

种姓的差别在中国汉地不是特别严重,古印度的种姓差别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规定首陀罗种姓不能礼拜神像,不能做祈祷等等,而且首陀罗种姓在路上也不能看婆罗门,看了之后要挖他的眼睛。像这样有很多很多严格的规定。佛陀出世之后就觉得像这样肯定是非常不对的,所以他就主张不管是什么种姓的人,只要出家之后都是同一个种姓,都是释姓。这样是有很大的必要的。

 

既然是讲印度的差别,对我们自己来讲有没有必要了解呢?一方面可以了解,破除种姓的执著;一方面在中国的现实生活当中还是有些差别,虽然种姓这个词好像不是很明显,但是还是有很多差别的。比如说生活得比较优越的人,他就对下面的乞丐、农民、一般的没钱的人就比较歧视,他就认为自己是很高贵的。或者有些人说自己是市长的儿子,县委书记的儿子,或者厂长的儿子,他就认为自己的种姓比其他人高贵一点。实际上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也没有生起傲慢的资本。或者有些时候,以前我们在出家的时候,很明显的感觉到,城市里面的人很看不起农村的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潜在的种姓的习气表面呢?确确实实是的。既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在自己处在比较优越地位的时候,或者认为自己的种姓比较高贵的时候,还是有必要通过如是的方便断除自己相续当中种种的非理作意,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平等产生慈悲心。

 

如果没有把相续当中这种或者明显,或者潜在的种姓的执著消灭的话,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怎么对待一切众生平等地发起慈心、悲心等等?怎么可能呢?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这些角度分析的时候,还是有这个必要的。当然这个地方的种姓和佛法当中所讲的种姓是不相同的,佛法当中讲的大乘种姓、小乘种姓、不定种姓和这个地方名称是一样,但实际意义根本不相同。

 

比喻中讲到,就好像一个罐子,如果用来装水就称为水罐,装酒就是酒灌,装尿的话就是尿罐。同样一个东西,没有改变它的自性,但是就可以通过装不同的东西安立它不同的名称。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四种种姓的本性就是人,从都是人的角度来讲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的出生、本身的构造,从人的本体来讲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是通过这些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安立了不同的种姓,实际上人的方面没什么差别。比如说在工厂里干活的叫工人,在田里劳动的叫农民,就是从他不同的职业安立他的名称的,实际上工人也好,农民也好,商人也好,人的体性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这些国王种姓的人认为自己的种姓高贵而生起傲慢,就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就成为一种邪执了。

 

壬二、既有四种种姓则不一定本体是王种姓:

 

像这样国王种姓的人,或者比较高贵的人就会这样想,刹帝利种姓从远古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传过来已经很长时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刹帝利种姓的血统肯定是远远超胜于其他种姓的血统的,肯定有这样的差别。现在生到这样差别的种姓的家族当中,应该生起一种傲慢心,欢喜心。这个地方讲的时候,他没敢承认无始以来,因为第一个颂词已经把无始以来种姓不存在这个问题破斥了,所以他就说久远以来,很长很长时间以来,他这个种姓、血统一直辗转传下来,所以是很高贵的。但这个地方再分析的时候,远古时期传过来的话,时间很久远,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有可能早就发生变化了,国王种姓早就不是非常纯正的血统了。

 

过去时久远,女性意动摇,

是故刹帝利,非由种姓生。

 

这里讲了两个根据,第一个是过去时代已经久远;第二个是因为女性的意志容易动摇的缘故,所以现在的刹帝利种姓不一定就是从以前的刹帝利种姓的血统中产生的。从这个角度破斥他对血统方面的执著。

 

这个颂词主要是针对血统,他认为血统久远以来就保持得很纯洁的。这个方面是不一定的。第一个是“过去时久远”,过去的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无数的变化,出现了无数的战乱等等,很多刹帝利种姓的人为了逃避战乱肯定会流落到四面八方去,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和其他的种姓的人通婚,就改变血统了,血统早就已经不纯正了。

 

第二个“女性意动摇”,作为女性来讲,她的意志力是很容易动摇的。前面讲第三品的时候这样讲过“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女性首先也许嫁给了一个国王,或者嫁给一个王子,或者嫁给一个刹帝利种姓的人,或者她本身是刹帝利,但是后面她通过种种外缘,见到了其他钟意的男子的时候,虽然他不是刹帝利的种姓,但是她就和这个男子发生越轨的行为,作非法行,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而且事实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讲记当中讲古印度的王妃、公主等等做出越轨的事情是屡屡发生的。既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通过这样的王妃或者公主所生下来的所谓刹帝利种姓的人就不一定血统很纯正的。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话,所以现在刹帝利种姓的人是不是以前的种姓产生的呢?就非常不确定。既然中间有这样的因缘,怎么可能认为自己的种姓是刹帝利,非常非常高贵而产生一种傲慢心呢?从这个方面一观察就完全破斥掉了,完全没办法安立了。

 

这个地方圣天菩萨观察得非常仔细,像这样观察的时候,他的理论是相当尖锐的。确实没什么可值得傲慢的,你认为你的血统非常高贵而产生傲慢的话,也是一观察根本站不住脚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名叫拉干德的商人,他最初的时候把一个金瓶寄放到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家里面。过了几年之后他去看的时候,金瓶变成了银瓶,这个主人以前是婆罗门种姓,后面变成了刹帝利种姓。他也没说什么。再过了几年再去看的时候,银瓶变成了铜瓶,这个主人变成了首陀罗种姓。种姓也在变,以前是婆罗门,过几年之后变成了刹帝利,再过几年之后刹帝利种姓也不是了,变成了首陀罗。再过几年去看的时候,铜瓶变成了铁瓶,主人的种姓变成了吠舍种姓。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当中,他这个种姓已经完全变了,瓶子也从金瓶变成了铁瓶。在这样短的时间当中都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个地方对应颂词的意思,既然在短短几十年当中,种姓都会变得这么快的话,那么“过去时久远”,远古以来刹帝利种姓这样传下来,这个当中肯定会有很多变化的,通过时间的缘故他会变化。从“女性意动摇”的角度更容易变化。就好像这户人家,种姓也变了,瓶子也变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观察,种姓从血统角度来讲,根本就是不清净的。

 

 

 

癸二、以典章作标准不一定会使世间安乐:

 

这个颂词所破斥的观点就是,国王会这样想,以前古代的国王通过世俗的典章或者论典,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所以对这样的论典应该依靠。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像这样的说法应该善巧地进行分别,不应该说只要先人所留下的,或者世俗的典籍都应该依靠,这方面也要分析清楚。不分析清楚,只要是世俗的典籍就依靠的话,有的时候对世间是没有利益的。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

 

往昔诸善王,护世如爱子,

诸依诤世法,今如鹿旷野。

 

在以前圆满劫的时候,或者在久远之前出世的很多善王,他们保护世间的民众就好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从方方面面考虑,使他们获得种种安乐。但是现在来讲“诸依诤世法”,“诤世”就不像圆满世的时候了,现在就处在五浊的“诤世”,为什么叫“诤世”?因为在世间当中,为了获得种种资具,为了获得种种名闻利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出现了很多诤论。所以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称之为“诤世”,“诤世”制定的法规,如果去依靠、实行的话,只能够毁坏国政,只能够毁坏人伦。“今如鹿旷野”,比喻为旷野。

 

往昔的诸善王有好几个方面的分别。一方面刚刚劫初的时候,或者圆满劫的时候,人们的福德是比较圆满的,人们的心地是比较善良的,那个时候造罪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因此通过他们共同的善业感召的国王也是非常贤善的,他的心地很贤善,行为也是非常如法的。他们怎么护世呢?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臣民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给予他们种种安慰,种种资具,保护他们好好生活;另一方面这些善王也是开示民众取舍因果、修持十善、守五戒的道理。所以民众今生当中也获得了种种安慰,在善王的保护之下过得非常愉快,另一方面通过守持善法的缘故,在后世当中转生到欲界天,或者梵释等等获得种种安乐。因此以前的善王他不需要依靠典章、世俗的论典之类的东西,他们为了自己的臣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王位,还有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在历史上也是出现过的。

 

比如说以前一切施王,他就是通过如是的方法爱护自己的臣民。在佛经当中记载过,一切施王他在世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爱护他自己的臣民,只要是臣民需要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布施的,完全都给予,所以称之为一切施。当时其他国家中的一个婆罗门子为了求学借了别人很多钱,别人讨债的时候他就还不起,债主……(录音接不上)

 

……违背了真正的护世之法,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去作抵抗的准备,他给大臣把道理说清楚之后,就把王位舍弃了,把国王的宝剑、印就放到王宫里,自己就走了。那个国家的国王来之后就当了国王,顺利地统治了这个国家,因为他的大臣、人民都没有抵抗。但是因为一切施王在外面,他还不放心,他就悬重赏,只要能抓到一切施王就重赏。

 

这个时候恰巧婆罗门子就到了这个国家,在偏僻的荒野当中就遇到了一切施王,一切施王就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就说去找一切施王求布施,他就说:“我就是一切施王。”但是婆罗门看到他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境地,就非常伤心失望,就想肯定没有希望了,自己的母亲、姐姐都还在做人质,肯定要当奴仆去还债了。但是一切施王说:“你不需要伤心,现在听说这个国王悬重赏要得到我,你把我的头砍下来就可以,你把这个头拿去肯定可以得到重赏的。”但是婆罗门子说这样做的话,肯定是于心不忍的,罪过是相当大的,他就不干。一切施王说:“既然你不砍头的话,把鼻子割下去也可以。”他也不敢,最后一切施王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把我捆过去,就像活捉一样。”他这样一说,婆罗门子说这还差不多,好像良心方面有一点点安慰似的。

 

他们一起到了这个国家的边境,这个王就请婆罗门子把他捆起来,然后一起到城里,他的民众一看国王被抓住了,特别地伤心,放声痛哭。到了王宫,以前的大臣也看到国王被抓之后也是非常地悲伤,这个新的国王看到说:“你们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他们说:“这个国王 以前为了人民不受到伤害,不流血,自己舍弃了王位。可是现在为了满足这个婆罗门子的希望,他又不惜自己自投罗网,一点后悔心都没有。我们看到这些行为,不得不生起很大的悲痛之心。”新的国王听到之后,相续当中也有所感动,他就问这个婆罗门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婆罗门子就讲了,这个国王要让他砍头,他不敢;割手这些他也不敢;最后只好把他捆过来了。这个因缘说了之后,那个国王就觉得,一切施王就是一个真正的仁王,是真正护持民众的王,所以他自己也良心发现,然后马上称臣,把王位交还给他。

 

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以前的国王就是这样的,自己的王位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可以舍弃,就是为了臣民。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佛陀说:“一切施王就是我在因地修布施时候的前生,另一个国王就是舍利弗尊者的前世,婆罗门子是提婆达多的前世。提婆达多尊者在我修六度的过程当中,生生世世做我的善知识,生生世世做我的善师,没有他我没有办法圆满六度。”这样高度赞叹提婆达多。所以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就如是做了维护民众的事业。当然还有讲记当中提到的莲花王,为了救度他的臣民,舍身成了一个如河达鱼,人们通过食用它的肉解除了瘟疫(前行当中学过的)。还有宝髻国王也是同样的,为了他的民众,他自己也不愿意去打仗,就是害怕伤害众生。

所以以前的国王就是如是地爱护自己的臣民。

 

现在怎么样呢?“诸依诤世法”,现在好像显现上看起来出台了种种世俗的法规,但是依靠这样的法规治世的结果是什么?“今如鹿旷野”。在诤世当中,众生的烦恼非常粗重,虽然出台一些法规,对于在表面上制止一些非常非常严厉的非法,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还是有一点威慑的作用,但是因为人民的心没有调伏,或者国王本身自己的发心、行为就不如法,所以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还是有很多民众铤而走险,冒着杀头、关监狱的危险作案的非常非常多。

 

这个颂词看起来,可能在古印度,圣天菩萨那个时候还是很多的,现在的话更多。现在我们看到刑法当中所规定的这些,动不动就是关几年,终身监禁,或者枪毙,很多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就是因为人心没有调伏的缘故,虽然出台很多规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去犯罪。所以依靠“诤世法”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颂词当中讲“今如鹿旷野”,以前在圆满世的时候,城池是非常非常广阔的,人民是非常富饶的,数量也是很多,财产也非常多,种种圆满都是没办法比拟的。现在通过“诤世法”治世的结果,以前的大城市变成野鹿出没的旷野了,根本找不到以前的废墟了。

 

上师仁波切以前去印度回来的时候也是讲过,以前在印度的六大城市,有些连地方都找不到了。现在就是这样的,以前非常兴盛的地方,现在地方都不知道在哪里,就像这样,成了“鹿旷野”一样。这是从地方来讲的。讲记当中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在诤世典章或者法规的治国之下,善良的人士变得非常稀少,就像野鹿出没的旷野不见一个人一样。现在世间上的人好像几十亿,但是真正善良的人士,或者真正如理如法行持世间道德的人士非常非常稀少。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依靠这样的典章治世的话,不一定对世间有利益。这样前后对照之后,意思就非常明显。

 

比喻当中是这样讲到的,有一群盗贼发现了一块甘蔗地,他们没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维护,去善巧地管理,没有等到甘蔗成熟之后去榨糖汁,而是迫不及待地马上就把这些还没有成熟的甘蔗砍下来去榨糖汁,但是忙活一阵之后一无所得。甘蔗也被损坏了,他们自己也一无所得。

 

同样的道理,国王通过这样的劣规,通过世间种种不如法的论典治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整个世间被毁坏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国王相续被毁坏了,一无所得。所以这样治世的效果就是这样。就像这群盗贼一样,他们把甘蔗林也毁坏了,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国王把世间也毁坏了,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所以这样一比较的时候,依靠世间的论典作理由,而进行伤害众生的事业,这方面是完全不应理的事情。

 

这是第二个小的科判。以上讲完之后,“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这个科判就已经圆满了。下面讲第四个科判。

 

壬四、损害仇人是非法:

 

有些人说,在国家统治国家的时期,如果遇到一些和国王作对的怨敌,使国王心焦,或者受到种种损害的话,对这样的怨敌,一旦得到机会的时候,应该好好惩治。这样的目的也是护持国家的安定。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

盗贼便害他,最初亦非有。

 

如果国王得到方便去伤害他的怨敌而没有罪过的话,那么同样的道理,盗贼平时也是到处观察,一旦得到方便之后就害他人,这样也应该是无罪的。“最初亦非有”,就是说这个盗贼最初作案的时候,也不应该有罪,既然不应该有罪就不应该被国王关押,受到种种惩治乃至于处决等等,像这样的事情都不可能有,因为这两者是相同的。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国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他自己感觉非常棘手的麻烦的事情,麻烦的制造者,有些世间的大臣,当地的地主等等,这方面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他没有造严重的罪的时候,国王就拿他没办法,如果要治他的罪的话就好像出师无名,所以国王暂时拿他没办法。这是比较明显但是没有得到罪证的。

 

还有一种是有罪证,但是抓不到的,比如像盗贼,他们有的时候去骚扰王宫,有的时候在国家里制造很多很多麻烦的事情,使国王心烦意乱等等,虽然有罪名,马上想抓,但是抓不到。这些盗贼跑得很快,很会隐蔽。这两种使国王非常麻烦。

 

一旦国王对下面的这些土豪劣绅抓到了把柄之后,他就认为这个时候可以治他们的罪了,他就马上可以报仇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一些盗贼抓到之后,国王马上就会砍头示众,或者用种种刑罚等等。就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这样做的话,国王是没有罪过的,因为这是保护国家,保护国王的权力。

 

如果是通过这样一种理由就可以随便地惩罚仇敌的话,那么反过来讲,盗贼也不应该有罪过,盗贼也不应该被国王关押、处决,因为这两者的发心是完全相同的。国王也是贪恋自己的地位,贪恋自己的名声,

贪恋自己的种种享受,像这样贪自而嗔恨他人,对对自己作害的怨敌非常嗔恨,相续当中充满种种贪嗔痴的烦恼。盗贼也是同样的,盗贼想要得到很多很多东西,经常偷盗、抢劫等等,只要对他作违缘的,比如说国王,盗贼要偷东西,国王就说不能偷,然后派很多警察到处去捕捉他们,这个就是对他作障碍,盗贼肯定对他很嗔恨的,所以相续当中也是贪嗔痴遍满的。

 

国王没得到机会的时候,也没办法对怨敌作害;盗贼也是同样,他没有得到机会的时候也不能够偷东西,也不能做满他愿的事情,所以加行方面也是相同的。最后,国王把盗贼抓 到之后,如果处罚他没有罪过的话,如是的盗贼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比如他作案的时候也许把别人杀死了,这样的话也应该是没有罪过的。

 

从他们的发心、加行、结果来看完全是相同的,为什么国王单单说自己无有罪过,而把盗贼安立成十恶不赦的罪名,然后游街的游街,关押的关押,砍头的砍头?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对的。国王也是无罪的,你说别人有罪。实际上两者一分析的时候,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国王权力大。盗贼没有什么权力,是一个小的臣民而已,单单是这方面的差别。所以说国王不应该以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身份,就认为治罚他人是没有罪过的。

 

在讲记当中打比喻讲,以前一个国王他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弟弟(有说是儿子)交给一个大臣,请他辅佐他治理国家,但是这个大臣没有按照国王的遗嘱去做,他把新王杀死,自己篡位。他认为自己当了国王之后就没人敢处治他。因为他成了国王之后,他是至高无上的了,所以他认为他完全没有罪过。实际上他这个行为一做之后,马上就恶名远扬,马上获得一种恶报。然后在今生做国王的过程当中,也遭遇了种种违缘,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然后从后世来讲,他自己的发心是害心,他做的行为是杀人,通过这样的发心和恶行,下世当中不用怀疑肯定是堕入恶趣的。

 

对照意义来讲的话,国王也就应该认为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别人拿自己没有办法,认为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应该不受惩罚的。虽然 在世的时候,也许臣民对你作不了什么损害,但实际上通过业果不虚的道理来观察的时候,最终吃亏的还是国王自己而已。

 

所以这个地方主要教诫是什么?国王也应该了解,虽然是身为国王,但是因果是不管你是不是国王的,你是国王也好,你是一般的人也好,只要你做了恶业,只要违反了因果的规律,就会受到恶报,因果是最公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国王不应该依靠自己的权力而造种种罪业,应该好好地认识到因果的规律之后,真正以善心去护持国政。这个方面是非常应理的,不应该损害怨敌。损害怨敌也是有罪业的,因为你是通过不好的发心,做出了不好的行为。

 

这是针对国王的教言。针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意义或者比喻都可以知道,现在我们来讲可以说是作为修行人的身份,我们可以说是皈依了佛陀,因果的规律是佛陀发现的,他发现之后在佛经当中宣讲了种种因果的道理,制定了很多学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是佛教中人,我们和佛陀是很接近的,所以因果会不会对我们网开一面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就是佛陀在成佛的时候,也是示现他以前的造的罪业,头痛或者脚被扎刺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示现因果不虚。即使是佛陀,他的业果也会成熟。所以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是进入了修行道,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平时修XI一些善法就轻视因果。我们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因果,就是因为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所以才更应该重视因果。

 

尤其是有些权力的人,针对一些有权力的人,或者他很有智慧,比如说堪布或者法师,或者方丈,或者管家,像这样处在高位的人更容易造罪。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自己有一种权力的缘故,别人看到你的权力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是不敢说,也许是不好意思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做了恶业别人也不会方便指责你,或者因为你很有智慧,对别人很有恩德等等,别人虽然知道你不对,但是不敢说或者不方便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更容易造业。

 

当然这里不单单是针对这些比较有明显地位的人,有些是在自己各自的圈子里面有一些小权力,自己如果使用这样的权力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做一些违背因果的事情的话,一旦因果成熟的时候,还是只有自己去承受的,别人没办法帮助你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应该好好认识到,平时好好取舍。

 

尤其是自己以后有机会当了高位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应该经常依靠佛经、论典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经常对照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哪些地方是不对的,发心对不对,行为对不对等等。这些方面经常自己要求自己就非常好。如果旁边有善知识在的话,那就更好了,就要索达吉上师这样的善知识,你稍微有不对的地方,马上给你指出来,不给你留情面的。我认为我们遇到这样的上师是非常幸运的,我们不对的行为马上可以指出来,这个非常好。或者有比较公正的善友在身边,他可以按照因果、法和非法去衡量,这个也是可以提醒自己的。这方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壬五、临阵死亡非乐趣因:

 

这个科判所针对的邪见是什么呢?国王说如果为国王去杀场上杀敌的话,如果战胜了回来,国王肯定会大大的封赏他,即使在战场当中牺牲的,死亡的,国王承诺说肯定会生善趣,绝对不会堕恶趣。有这样的一种想法。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出自一种什么样的发心呢?一方面他想利用士兵维护他的国政,维护他的种种享受,使他国王的地位能够牢牢地稳固,首先是这样一种动机。如果他不说得好听一点,别人不会去为他卖命,所以他就说士兵应该努力去冲锋,如果活着回来了,那么肯定会赏赐很多很多东西,假使死了,也会往生善趣。就好像现在有些国家讲的圣战一样,只要是打仗死了就能生天国。这样一发命令好像就心安理得了。士兵一听到这么好的事情,活着也有好处,死了也有好处,肯定就会很卖命地为国王干活。所以他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说如果为国王冲锋陷阵,死了之后会生善趣。他认为这种观点很圆满,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的。

 

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

阵中舍自身,岂认为供养。

 

就好像对于酒等事舍财,为了喝酒,你把钱给卖酒的人,这个并不是一种供养,而且通过这样的舍财,不可能得到供养的功德。供养是通过这样的舍财之后,你能够得到种种的福德,这是真正供养的意义。但是你为了喝酒把钱塞给别人,这不成供养。既然不成供养,就不可能成就供养所获得的福德。这是从比喻方面讲。

 

同样的道理,“阵中舍自身,岂认为供养”?战士在战争当中死了,你认为自己的身体供养国王了,通过国王当下就获得了福德,获得什么福德呢?获得转生善趣的福德。这个根本就是成立不了的,这不是一种供养。从这个方面一观察,国王的诡计马上就被识破了。

 

进一步分析,“若于酒等事”,酒鬼为了喝酒把钱去买酒,他舍了财,但是不是一种供养。还有讲记当中讲的色,为了得到女人,把钱塞给别人,这是不是供养?也不是供养。为什么不成为供养?我们可以说,从他的发心来说,不是一种供养,它是贪欲心所发起的,首先它是贪心。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为了得到酒。喝了酒会怎么样?会迷乱自己的神志,根本不是一种好事情,所以它的自性也不好的。喝完之后神志昏迷做很多非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善业。所以从他的发心、行为、后果一观察,你把财舍出去绝对不是供养,不能够获得供养的福德。而且还会损伤自己,第一损伤自己的财产;第二,喝酒损伤自己的智慧;第三,喝酒损伤自己的身体;第四,喝酒损害自己的福德;最后,最严重的是损失了自己善趣的幸运,堕入恶趣当中。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绝对不可能成立供养的功德。

 

色也是同样的,你把钱给别人也是自己的财产方面没有了;然后经常依靠女人的话,你的意志消沉了;你的身体也垮下去了;通过女人还会发生各种争风吃醋的过患;相续当中通过做很多邪淫,当下就造下了很多转生地狱的因;下世彻底失去了善趣命。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若于酒等事舍财绝对不可能成为供养的。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观察的时候,国王的发心也不对。首先他是为了保护自己,嗔恨他的怨敌。比如说同样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国境,或者对自己有所损害的时候,他自己相续当中就生起一种嗔恨心,就想他们消灭,这是由于嗔心所引起的战争。还有的时候想贪恋别的国家的东西发动侵略,这是贪心所发动的战争。所以国王的等起就是贪嗔痴。发动别人去做,教唆别人去杀生,杀生的罪业肯定是获得的。

 

从战士来讲,我们有时候说,战士奉国王的命令去实行的,应该没有罪业吧?实际上还是有罪业的。不管是奉命也好,自己的业力所牵引也好,这是他的等起,最初的因。真正你去杀生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这些战士就想到,为国王卖命,活着回去就可以得到赏赐,这就是他的贪欲心。或者死了之后,通过杀生能够往生天趣,这就是他的痴心,愚痴,根本不知道杀生之后不可能得到福德的。正在杀的时候,看到怨敌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嗔恨心,非要杀死他不可,所以嗔恨心也圆满了。

 

因此这样的话,即使得到胜利回来了,也是虽然得到了赏赐,但从大的角度来讲,自己失去了很多很多。你的福德,你的善趣命都失毁了。如果死去了之后,那么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你完全相续当中是贪嗔痴的发心,做的事情是杀害众生的事业,还想通过这个去获得生天的福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前面一对照观察,你自己的身体当下就失去了,就像买酒的时候,你的财产当下失去一样,你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当时死的时候还很痛苦,或者死了之后还会堕恶趣等等,这样一观察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事情是舍身,你认为是供养就完全是一种颠倒。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是奉命去杀生,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当时的发心是贪嗔心所引发的话,尤其做了之后肯定会造下堕恶趣的因的。以前我看到一个大德的开示讲到,有些人在讲戒律,讲杀戒的时候,别人下面提问题,说罪犯应不应该处决?士兵应不应该去杀敌?那个法师就讲不下去,就不讲了。他就认为这个观点是很明确的,应该去杀敌。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行刑的人处决犯人的时候,他是奉命而行的,士兵去杀敌的时候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应该去,而且没有罪过。

 

这种观点如果按照本论当中的标准来衡量,有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如果这个人在行刑的时候,真正是一种无记的心,或者没有发起恶心的话,也许过失小,但是肯定是有过失的。还有行刑的时候,如果他知道我现在要去杀这个人,首先这个对境他记进去了,要杀这个人;然后发心要把他杀掉,用枪打死他;然后加行,扣动板机;最后他舍弃命根。这样观察的话,四支已经圆满了。如果他相续当中有一种想要杀死他的意乐的话,肯定罪业是完全圆满,如果他的发心方面不是很猛烈的话,只能说是罪过小一点而已。实际上真正这样分析的时候,还是有很大过失的。

 

士兵去杀敌的时候,要保护国家,针对侵略者,肯定是很忿恨的吧,我们以前看越战自卫反击的时候,电影里面演的这些战士非常的忿恨,很愤怒的,对敌人是非常有嗔恨心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去杀人,那肯定应该是圆满罪业的。

 

有的时候确实不好分别,但有的时候按照他们自己相续当中的发心和状态,确确实实有的事情做的时候肯定是罪业。

 

这样分析的时候,国王认为为他舍身,死了之后应该是生善趣的因,这个是很难成立的。所以我们不能看一些英雄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些方面没有从因果的角度来讲,没有从他发心的角度来讲的话,也许好像是对的,但是如果真正从他们当时内心的贪嗔痴的角度来看的话,有的时候很难讲的。

 

下面讲它的比喻,就说一个牧人,他的妻子比较愚笨,平时和公公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发生吵嘴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丈夫知道之后就给她下命令,以后不允许这样做,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以后难得的东西应该供养他,难以做到的事情应该为他做,就这样安排下来。丈夫的意思是要她好好孝敬,但是这个愚笨的妻子没有完全领会。她丈夫出门的时候,她白天就做了很多侍奉的事情,晚上的时候,她就认为最难做的事情就是献上自己的身体,所以她就把衣服脱了,想要把身体献给公公。她的公公就认为这肯定是不对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一旦传出去,他完全就是世间的恶人,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同意,把她呵斥了,公公就出去了。她丈夫回来之后,问他父亲为什么不在,她把事情说了之后,他就很愤怒,就把他妻子赶走了。

 

这个比喻也是说明这种供养不是真正的供养。她想要用身体供养的方式获得丈夫的欢喜,想要得到一种福德,实际上完全是一种颠倒的事情。她想以身体供养公公,是一种完全颠倒的事情,在世间来讲都是非法的。通过这个比喻对照,国王教唆他的士兵去杀人,然后认为这是生善趣的因,也完全是违背世间因果规律的颠倒的事情,也是不应该取的。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

 

以上讲完之后,“辛三、应明辨法及非法”这个科判已经结束了。下面从“庚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分下来,还有两个科判。

 

辛四、对国王应生厌离:

 

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

怙者自无助,谁能生欢喜。

 

有些人讲,国王是保护世间者,所以缘这个应该产生欢喜心。针对这样的邪见就说“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国王一方面是在护世间,但是对你自己本身的状态来讲,你是无有依怙的。你好像是做了人民的依怙者,但是从你自己本身的资格来讲,你是没有资格作为世间的依怙者的。“怙者自无助”,你本身还没有获得能够帮助你的福德和智慧,“谁能生欢喜”?这样空守着一个护世间,或者世间怙主的名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完全是一种空欢喜,完全是一种颠倒的欢喜。

 

这个颂词讲到,你要作为世间的怙主,你必须要有一种资格。什么资格呢?首先相续当中要有一个爱护人民的真切的慈悲心,然后行动上面必须要针对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一些善规,通过种种方便使人民守持善法,这些方面可以说你作为一个怙主还有一点资格。但是现在你相续当中是完全想着自己的种种名声、享受和权力等等,在行为上面也是不断地敲诈人民的财产,这样的话,你哪里有资格做一个依怙呢?你这样的依怙在世的时候造这么多罪业,实际上你临终的时候没有任何善法能够帮助你的,前面我们讲无常的时候也讲到,一个人死的时候,什么都没办法帮助你,只有善业能帮助你,但是你在临终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像这样可怜的国王怎么可能生起欢喜心呢?完全不可能生起欢喜心的。“怙者自无助,谁能生欢喜。”核心的意思就是从这个角度宣讲的。

 

比喻讲到,一个缺乏三学功德的上座僧人,他受到新学比丘的礼拜供养的时候,他觉得非常欢喜,沾沾自喜。实际上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观察的时候,他完全没有资格生起欢喜的。你相续当中没有三学的功德,真正清净的戒律没有,真正禅定的功德没有,殊胜的胜观的功德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全部缺乏,有没有资格受别人的顶礼、供养呢?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可能的,你没有这个资格。真正要受到别人恭敬的话,要具足戒定慧三学,这个时候就可以作为别人的应供处,或者恭敬之处。

 

所以应该了解,作为一个僧人来讲也是同样的。在平时的时候守护一个清净的戒律还是不足够的,单单守护一个清净的戒律,但是在闻思修方面很懒惰的话,佛陀说这样的人也没有资格享用信众的财产,何况说你的戒律不清净呢?所以更没有资格了。作为这样的一种身份,应该好好观察,有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恭敬?有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供养?如果没有发现这一点,反而沾沾自喜,绝对是损坏自己福德的因。这方面肯定是非常不应理的事情。

 

从这个一观察的时候,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相续当中没有慈悲心,行为的时候也没有做保护众生的事业,而以世间怙主的身份自居的话,单单是损坏自己福德的因。通过这样的恶行,绝对下世要堕入恶趣的,没办法生善趣。所以像这样的话,你作为一个国王沾沾自喜,生欢喜心,也是一种完全不应理的颠倒作意。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癸三、破国王治罚暴恶者是非罪行:

 

这个科判所针对的邪见是什么呢?国王还是秉持前面那种看法,他说对于这些犯严重罪业的,或者严重违反王法的众生应该惩罚,惩罚的时候国王应该是没有罪过的,为什么没有罪过?因为在世间的教言当中,或者在王规的教言当中,说了应该惩罚众生,国王是按照世间的教言去做的,因此没有过失。有这样的一种看法。这个地方讲到:

 

自生欢喜因,随处皆非无,

由教等为因,不能灭非福。

 

“自生欢喜因”就是说世间上的很多人在行持非法的时候,都会找到一些令自己生起欢喜的,相似的理由,“自生欢喜因,随处皆非无”,在整个世间上都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国王,屠夫他也是有令自己欢喜地去做自己行业的一种理由。像这样的理由他是肯定可以找得到的,妓女也是找得到的。很多很多世间上的人,他们都能够找到使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起欢喜心的理由,所以说“随处皆非无”。

 

“由教等为因,不能灭非福”,国王认为依靠世间的教言,或者王规当中所宣讲的一种教言去做,以这个作为因,他认为能够灭除“非福”实际上也是一种颠倒。实际上是不能够灭除非福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像这样的教,我们应该分清楚,有些教是正确的教言,有些教是Xie教,如果你跟随了Xie教的话,那么肯定你的行为不可能如法的,如果你跟随了正教去行持,就可以如法。这个时候国王认为,通过严酷的刑罚去惩治这些犯人应该是无有罪过的,应该是产生福德的,那么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他们所跟随的这些教言是Xie教,绝对不是正确的教言。

 

为什么不是正确的教言呢?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个国王来讲,应该以慈悲心去护持自己的臣民,但是这个时候,国王没有以慈悲心护持臣民,相续当中产生一种伤害众生的意乐,然后在行为上面使用很多酷刑,砍手砍脚、断头等等,这样并不是真正的随顺因果,随顺治国方便的行为。

 

在其他的一些教言当中,比如说在佛法当中,对国王的一些教言,比如说龙树菩萨对乐行王所宣讲的《教王宝鬘论》,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中观宝鬘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还有其他的萨迦班智达的《格言宝藏论》、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护地庄严论》等等,很多很多宣讲国王应该怎么去守持的教言当中,没有说过应该用残酷的方法对对待人民。都讲到应该以慈悲心,在这个基础上护理国家。

 

那么在遇到一些违法乱纪的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按照当初所制定的规则去做。当初所制定的规则,也不是说一定要对这样的众生,一旦他们犯了很严重的过失的时候,马上就施以酷刑,马上就出局了,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龙树菩萨的《中观宝鬘论》当中也就讲到,对于像这样的犯了很严重过失的众生,应该施以捆绑,应该施以鞭打,应该施以关押,实在不行的话就驱逐出境。最严重的就是驱逐出境,实在没办法教导的就驱逐出境。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把他们杀死等等。像这样的杀鸡敬猴的一种方法没有鼓励的。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当中也是这样类似的方法进行了教导,教导国王应该使用比较温和的手段,不应该跟随一些恶劣的王规去实行。所以对这样的恶劣众生进行关押、进行捆绑、进行鞭打,这方面并不是很严重的惩罚,并没有实行很严厉的酷刑。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达到治服其他人的效果。而且如果国王恒时相续当中具有这样的慈悲心,经常以仁慈的方法对待众生的话,造罪业的人会越来越少的。如果国王施以酷刑的话,肯定人民就不可能服你的,越是这样高压政策的话,人民肯定越会做很多很多非法的事情,像这样的话,绝对没办法达到以预期的效果的。因此正确的王规当中是这样进行教导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按照当初所制定的王规去做,这个时候也不会使其他的恶行恶规变本加厉。没有说是一定要马上就施以酷刑的。所以说国王这个地方依靠一些世间的教典为理由,认为应该处罚犯人的话,绝对不能灭除非福,肯定是恒时产生过患的因缘。

 

平时我们自己来讲的话,也是有很多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我们在世间上的时候,有的时候遇到殊胜的善知识、善友的时候,他们给我们教导的话,我们就可以很迅速地入道。如果没有遇到这样殊胜的善知识,遇到其他人的教言的时候,还是应该善巧地分别,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个方面应该有殊胜的智慧进行辨别的。

 

那么如何进行辨别呢?到底哪些是应该做,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哪些是法和非法呢?以前我们也学过《Q行》,或者是《山法宝鬘论》等等,仲敦巴尊者也讲过,什么是法和非法的界限呢?他区别的时候第一个是什么?第一个是和佛经相顺的,这个是正法;和佛经、论典相违背的,这个是非法,这个就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通过佛经、论典来作为标准,作为准则。我们自己平时的行为是正确?不正确?那我们就多看佛经、论典,佛经当中怎么教导的,论典当中怎么教导的,我们对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自己所做的是非法还是正法。

 

第二,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和世间法违背的,这个是正法;如果相顺于世间法的,这个是非法。这个当然是从出世间的角度进行抉择,从修行者的角度进行抉择。修行者必须要厌离世间的种种妙欲,你如果跟随着世间的种种行为,世间上的人他为了追求妙欲不择一切手段,造很多罪业,当然这个方面是趣向轮回、趣向恶趣的因,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世间上的人所行持的话,修行人必须要看破,必须要舍弃,这个时候才真正相合于解脱道的。

 

  • 产生烦恼的就是非法,断除烦恼的就是正法。比如平时我们在行为当中,什么样的行为是能够使自己产生各种烦恼的话,肯定就是不对的,必须要舍弃的,平时不管我们找什么样,很多很多的理由的话,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自己要做一个非法的事情的时候,自己肯定总会找到一个什么理由出来的,凡夫的话,这个理由可以找千千万万条。但是在找这个理由的时候,我们应该观察,我们这个发心到底是什么?烦恼的发心,还是真正的一种善心去发心的?你的行为也许别人看不出来,但是你自己的发心,你是很清楚的。有的时候要做一件非法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在相续当中找一个很勉强的理由出来,确确实实会这样的,但是这个时候,你观察自己的内心,到底现在我的发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善法还是恶法?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如果随顺烦恼了,这个也不对。就应该认识到不对的地方,然后通过某个方法去舍弃它,改变自己的发心。所以跟随烦恼肯定就是非法的。

 

  • 或者还有一种就是说,它的果是善妙的话,它就是正法;如果果是不善妙的,那就是非法。这个方面也是有很多讲法的。

 

所以在很多其他的教言当中,都是这样讲到了衡量法和非法的界限。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方面要讲到这些呢?因为这个地方讲到了“自生欢喜因,随处皆非无”,既然说是“随处皆非无”,那么肯定就不单单局限于世间上的那些很明显造作罪业的这些人,肯定还会指到其他的修行人。比如说我们自己,我们也许一开始入佛门的时候很清净,但是有的时候不一定就是这么清净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想去做非法的时候,总是要找到一个令自己生起欢喜的,想去做这个事情的理由,肯定是会去寻找的。想要寻找的时候,肯定就会出现很多很多非法的事情。比如说有的时候,明明是自己想要享受种种妙欲,自己就会想为弘扬佛法,或者为了上师化缘等等。有的时候就会找这些理由。在找到很多钱财的时候呢,有的时候自己把这个钱财自己受用等等,或者有的时候,自己贪欲心生起来的时候,也会以度化众生的方便,趣入非法,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生欢喜因”哪个地方都有的,但是我们应该分别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这些方面必须要认清楚。清楚之后我们才会使自己不入于邪道,而入于正道当中。

 

比喻当中讲了一个人,他有一天和其他人一起进餐的时候,他自己已经吃过了,但是相续当中还想吃,他就问其他旁边一个人:“我现在还能不能吃饭呢?”其他人说:“还可以吃。”他说:“还可不可以喝汤?”“也可以喝。”他听了别人的话之后,他就又开始加餐了,加餐之后他的胃就受不了,就撑坏了,他很痛苦然后就去看医生。医生就问他:“你为什么搞成这样的?”他说:“我吃完之后又吃了很多。”“为什么这样呢?”他就说:“其他人说可以吃,我就这样吃了。”医生就问其他人:“为什么你要鼓励他这样吃呢?”那个人说:“他欢喜吃,他想吃,所以我就顺着他的意思说可以吃。”

 

像这样一讲的时候,实际上肯定两个人都是不对的。这个暴吃暴饮的人也是不对的,明明自己知道再吃下去会受痛苦,但是他就没有观察的情况下,听了别人的教唆,他自己就进餐了。另外一个人也是不对的,他也没有观察到这个后果的严重性,他就随顺别人怎么欢喜,他就怎么说,好像他很关心,好像他很慈悲似的,但实际上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害了别人。这个方面就是从它的比喻来抉择的。

 

那么对照它的意义怎么抉择呢?一般的国王,就像这个吃饭吃撑的众生一样的,他就是听了世间的教言,世间的王规当中所讲的不正确的教导,他就认为可以通过严厉的手段治罚罪人,应该是有福德的,应该是有功德的,他就听了这个话,他就实行。实行之后,实际上最后得到什么呢?就好像那个人他听了别人的话,他最后得到了痛苦,自己也没办法灭除这个痛苦一样,所以国王听了别人不正确的教言之后,做了毁灭自己福德的事情。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能够灭除非福,不能够增长福德,反而使自己获得了种种痛苦和罪业之因。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其他制定教言的这些仙人也好,世间的人民也好,制定国王的教言的时候,他也实际上是这样的,他就是为了国王欢喜,国王怎么欢喜他就怎么制定,他并不是说这个是违背世间法的,这个是违背因果的,他没有这样制定,他就国王欢喜这样做,他就这样制定,他就说如果是国王治罚暴恶的众生,是没有罪过的,而且治罚之后,因为保护了人民的缘故,是有福德的。国王就想听这些,国王就喜欢去做这些,所以他自己就这样说的。就像旁边那个众生一样,见他喜欢喝,喜欢吃,他就说可以可以。就像这样直接把别人害了。

 

这两种都是不应理的。一观察之后,国王也是不对,这个教言也是不对,两种都是不对的。所以平时在取舍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教言,什么是邪的教言。

 

前面我们讲到了这些区别,法与非法的界限。有些时候还是有一种方法,比如上师今天讲的这些,自己趣入佛法的时候,首先把自宗的这些教法精通。比如说我们说是佛教徒,首先就在整个大的圈子,必须首先钻研佛法方面,佛法之外的,我们是初学者就不要管其他的很多很多杂事,首先精通佛法。在佛法当中有很多教派的,我们现在属于哪个教派,就把自己自宗方面的教派首先精通,精通之后,有一个殊胜的定解的时候,有了其他的时间,再去钻研其他宗派的观点。这个就是应该的。

 

这个方面也是一个很殊胜的教言,确确实实是这样,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这样的取舍能力的话,比如说对我们自己来讲,上师写的书,上师翻译的书肯定是很正确的,确确实实没有什么怀疑的,并不是说我们是上师的弟子,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抓得很紧,实际上有的时候并不是排斥其他的,因为有这个必要,因为刚入道的时候,这个心不定,定解不稳固。如果看到这个也好,看到那个也好,到处去抓的话,最后就没有一个重点,好像都是普遍地学习佛法,但实际上自己最后修的东西就没有一个核心。以前上师们的教言就是在佛法方面,对所有的佛法,各教派的佛法都应该平等地恭敬,但是学习的时候,专门学一个,你自己的自宗是什么样的教法,你就学这个。这方面就不会导致谤法的过失,而自己修的佛法有一个核心,这样的话两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功德。所以这方面的教言确实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平时如果很难以分清楚的时候,就把上师所传下来的法着重首先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典生起定解之后,再去学其他的教法也是可以的。

 

第二个科判的内容就是破斥国王损害他人是正法的这种邪见。国王他就认为有的时候通过护国方面损害他人,是一种正确的法。所以下面的三个小科判就是着重破斥这方面的邪见的。

 

壬二、(破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是法)分三:一、破由保护世间是法;二、世人依顺之国王为非法之喻;三、非愚不得王位故国王不会住于法。

 

癸一、破由保护世间是法:

 

有些人这样讲到,他说国王通过种种护国的方便,保护人民、保护世间,这个应该是正法,不应该是非法的。

 

若谓正防护,国王便为法,

烦恼诸匠人,何缘不成法。

 

如果说真正通过各种方便护持了国家,保护了世间,国王便成为正法,没有过失的话,那么其他具有烦恼的这些匠人,为什么不成为真正的正法呢?也应该成为真正的正法。这个方面就是从相同的道理方面进行破斥的,就是平时所讲的同等理。因为国王他认为他通过种种的方便,种种的手段,真正地护持了国家,所以国王应该成为一种正法,应该是正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同样的道理,一些世间上的人,具足烦恼的这些匠人,比如说讲记当中提到了铁匠,他一方面自己相续当中具足烦恼,一方面他做了什么事情呢?他也做了防护国家的事情。他打了很多兵器、武器,通过这些武器保护国家、保护人民、保护他自己,像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成为法呢?实际上不应该成为法。

 

肯定不是成为法的,通过世间的规矩来讲的话,他们制造杀人的武器也不是法;从因果的规律来讲的话,他们制造了很多杀人的兵器,绝对也不是造的善业,是造的恶业。在其他有些论典当中讲,这些铁匠所造的这些兵器,什么时候还存在人间,什么时候他的罪业就会不断地增长。比如说一个铁匠,他打了一把刀,乃至于这个刀没有消失之前,他的罪业一定要增长,不断地增长的。因果规律当中就是这样讲到的。所以没有人承认铁匠是真正的正法者,或者他们不是非法,这方面没人承认的。

 

同样的道理,国王是不是具足烦恼呢?国王肯定是具足烦恼的,而且真正通过大慈大悲心来护持国家的很少,前面已经抉择了。既然没有真正的大悲心,国王相续当中充满了傲慢、自私等等烦恼,首先他有这个烦恼,然后他做的事业是什么呢?他做的事业就是所谓的防护国家,这样的话,匠人相续当中也具足烦恼,他们做的事业也是通过打造兵器的方式保护国家,所以说这两者是相同的。既然国王能够成为法的话,那么这个匠人也应该成为法,或者国王因为保护国家而骄傲的话,那么这些匠人也应该骄傲。所以从哪个角度对比的时候都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经常国王呵斥匠人,说他们是低贱的种姓,而国王是高贵的种姓等等,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差别呢?实际上根本就不应理的。因为这两者完全相同的缘故,没有这样的理由骄傲,然后呵斥其他的众生。

 

比喻也是讲到了,以前克什米尔这个国家,他们有一次为了防备敌人的入侵,在城池外面挖了很深的壕沟,但是壕沟挖好之后,不但没有达到防护敌人的效果,反而自己国家的很多人民掉到壕沟里面去了。所以说这样的壕沟没有达到真正防护敌人的作用。这样的比喻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呢?也就是国王他虽然在表面上采取了这些防护国家和人民的措施,但是在做了这样的措施的时候,不但没有使自己获得福德,不但没有使自己和人民获得真正的善法,而且使自己和其他人民掉入了恶趣的深渊当中。所以说像这样的种种防护没有达到他真正的目的。这就是比喻和意义所对照显现的一个意思吧。

 

通过这样的比喻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国王所谓的防护国家,实际上只是一种幌子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实在的意义的,因此针对这样的一种实质,应该看得很清楚,不应该对这些生起羡慕心,或者认为这些应该骄傲等等。不管是国王学这些论典也好,或者是其他人学这些论典也好,对这样的一个道理应该认识得很清楚。

 

第二个科判的内容是通过比喻说明依顺国王实际上是应该呵斥的。依附国王的人民需要通过这个比喻来了解这个道理。

 

癸二、世人依顺之国王为非法之喻:

 

有些人是怎么样想的呢?他想有些有福报的国王通过福德智慧善巧地保护了国家,使人民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而且通过这样的努力之后,其他的人民也对这个国王非常的爱戴,所以对于这样贤明的君主不应该呵斥。

 

世间依国王,国王尤可诃,

喻善诃有爱,普为世间母。

 

世间上的人民依靠国王过上了好的生活,这是一方面,但是国王应不应该受到呵斥呢?这个地方讲“国王尤可诃”,为什么这样讲呢?国王保护了世间,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下面的人民都对国王很爱戴,为什么反而国王还变成“可诃”的呢?就是因为国王,他做这个方便的时候,和前面所讲的这些理由一样吧,国王相续当中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名誉,为了增长自己的财产,为了增长自己的权力等等,是这样的发心。所以在这样的发心下面他护持国家,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使人民更加爱戴他。这样的国王难道不值得呵斥吗?肯定是值得呵斥的。

 

所以通过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是针对绝大多数国王来讲的吧,其他的一些少数贤明的君主,真的有慈悲心的,或者一些菩萨化身的这种国王,他们是真正能够护持国家的,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很多国王实际上都是应该值得呵斥的。

 

从比喻来讲是什么样的呢?“喻善诃有爱,普为世间母”,这个国王应该呵斥的比喻,“善”可以说是善士、善知识。什么样的善士呢?针对整个世间已经看破的,已经真正了解佛法真谛的,像这样的一种圣者,他们这样的善知识,他们见到了十二缘起当中的爱支,“有爱”就是三有当中这个“爱”,是众生能够不断流转的主要因缘。

 

这个爱我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大概也了解了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支当中有一个爱支,爱支就针对这些可爱的、悦意的东西产生一种爱欲;对于不可爱的外境,产生一种不可爱欲。通过这个爱,就产生取,有了取之后,就会有有,然后生老死。因此世间上一切众生的流转都是通过这个爱而引起的,所以这个爱就是“普为世间母”,整个一切世间的母亲一样。如果没有爱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众生的流转,就好像世间上的人没有母亲,就不会有他这个婴儿的产生,乃至于他生长一样。就是因为有了爱,才有这个世间的流转。

 

那么这个爱的作用是什么呢?众生相续当中有了爱之后,他就会通过这个爱追求外境,所以像这样的话,就是应该呵斥的。这个时候就把国王比喻成爱,这个爱受到智者的呵斥,国王也是同样的,因为国王通过一些善巧方便,使人民爱戴他,爱戴他之后对他产生种种赞叹、依靠等等。通过如是的一种方便,使他的人民产生如是一种爱戴,就像世间上的人生通过爱而产生世间的流转一样,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这个国王绝对是应该受到呵斥的,就像善士呵斥爱一样。所以一方面讲,国王对人民有一种保护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王使他的人民误入歧途,是应该呵斥的。

 

比喻也是针对这样一种意思做的比喻。比如说在偏僻的地方有些人民,买不到东西,买不到商品,是很痛苦的。有一个商人,他带着很多商品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去,给他们卖货。他自己说:“你们买不到东西,所以我生起了悲心,专门给你们服务的。”这个偏僻地方的人因为平时得不到商品,所以对他非常非常感激。但是这个商人一方面做了这些方便的事情,一方面他的价格很高,在高价售货的过程当中,也榨取了很多很多当地人民的钱财。这样的一种商人,当然有他一方面的功德,他使别人买东西比较方便,但是另外方面也有过患,因为他抬高物价,榨取了很多人民的钱财。

 

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一方面通过他自己的智慧也好,福德也好,使人民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另外一个角度呢,他使用这种狡诈的手段,也获得了人民的爱戴,或者从人民当中也榨取了很多钱财。所以一方面也是可以赞叹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比喻,国王还是应该呵斥,不是真正完全受到赞叹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国王一方面有他好的地方,一方面有他不好的地方。

 

癸三、非愚不得王位故国王不会住于法:

 

有些国王就想,国王通过悲悯心做了很多饶益众生的事业,所以应该赞叹。针对这样的一种邪见,就讲到:

 

非愚不得王,愚人无悲愍,

国王虽护者,无悲不住法。

 

实际上国王认为他以悲悯心护持人民,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非愚不得王,愚人无悲愍”,如果是一个智者的话,“非愚”就是智者,他是不会去希求王位的,为什么不会希求王位呢?就前面我们所分析的一样,真正获得一个国王的位置的时候,很容易通过王位造很多罪业,而且当国王的时候有很多很多需要操劳之处,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需要无尽地操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狡诈、很多贪嗔痴这样的烦恼无尽地增长,而且通过这样的烦恼的增长,后世得不到善趣,不能得真正的福德等等。真正的智者他对这个问题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智者不会去当国王。历史上有很多真正的智者放弃王位出家的。

 

或者从真正的修行人的角度,他也不会发愿自己的福德最后当一个国王,当一个帝释,当一个梵天,像这样的世间乃至于天上的国王,都不会去希求的。从这个方面推起,真正得王位的是比较愚痴的,他对真正的王位的实质本性没办法看透,他就认为当国王之后有很多权势、很多很多欲妙等等,他就认为这样一点,没看到过患,看到他的显耀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话,肯定是一个愚者才去追求王位。

 

这样的愚者就“无悲愍”,真正是一种愚痴的人的话,相续当中可不可能有真实对人民的悲悯心呢?那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他在追求国王的时候,他就贪恋国王的这个位置,贪恋国王位置的缘故,所以一旦得到王位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对众生的悲悯心就不会有了。比如说他有贪心,他首先是通过贪心得到王位的,然后得到王位之后,他想要拥有更多的钱财,拥有更多的权力,他想要拥有更多的权力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对手下产生一种悲心,认为人民很痛苦,应该减少赋税等等,不会如是去悲悯众生的。他因为贪心很强烈的缘故,就不管人们的死活,不管怎么样首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在这个情况下,他肯定会拼命地搜刮。所以像这样的愚人一般来讲是没有悲悯心的。

 

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国王虽护者,无悲不住法”,国王虽然表面上在护持人民、护持国家,但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悲心的缘故,他不会住于正法当中,所以说“无悲不住法”,肯定不会住于正法当中的。所以这个意思就是国王通过悲悯心去护持王政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一些真正化身的国王相续当中有真正的慈悲心之外,其他的一些众生根本就是很难以做到的,没办法真正去护持人民、护持国家。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中观四百论》是抉择世俗谛和胜义谛修法的殊胜的论典,其中前八品讲到了如何生起出离心,如何发起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种种方便。通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大概我们就知道了如何调伏自心,如何修持佛法的方法。了解之后再进一步修持胜义谛的殊胜的空性。

 

修持空性的必要性前面已经讲过了,为了对治相续当中粗大的烦恼,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空性的修法可以压制烦恼。如果通过不断地修行到了圣地的时候,一旦登地之后,相续当中的遍计二障、俱生二障都可以对治。

 

可以说障碍我们解脱,障碍我们成佛的,就是这个烦恼障和所知障,现在我们通过空性的方法把它对治完、清净完之后,就可以现前解脱果,现前佛果。本来相续当中本具的种种如来藏的功德,次第次第也会显现出来。他所宣讲的方式和窍诀对修行人来讲完全就是一个宝藏一样的,应该好好地珍重,好好地依止,进行修持,这个方面是尤其重要的。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

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戊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分二:一、略明破我慢所执境之理;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

 

己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分三: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二、破由种姓而骄傲;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

 

庚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分五:一、断除五种因所生的骄傲;二、不应由王位而生骄傲;三、应明辨法及非法;四、对国王应生厌离;五、不应贪著王位的威名。

 

辛三、(应明辨法及非法)分五:一、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即是非法;二、破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是法;三、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四、损害仇人是非法;五、临阵死亡非乐趣因。

 

壬三、(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分二:一、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的理由;二、以典章作标准不一定会使世间安乐。

 

癸一、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的理由:

 

国王会这样想,依照诸仙人的开导,依靠诸仙人的话语,国王在护持国家、保护民众的时候,即使是做了一些损害众生的事业,实际上也是无有罪过的。针对像这样的一种邪执,国王他认为有了仙人的语言作为依靠就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不正确呢?下面就针对这个观点进行破斥:

 

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为,

以彼诸仙中,有劣中胜故。

 

以前的仙人所说的话语不应该完全去实行,“智者不全为”,因为在这个仙人当中也有劣、中、胜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有智慧的人肯定是不会依止的。

 

前面我们大概也介绍过,在古印度有很多修苦行的仙人,在这些仙人当中是不是完全清一色都是非常出色的?或者都是具足悲心,或者都是智慧超群的呢?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既然他有种种分别,所以对他们所说的一些话,他们所知道的一切行为准则,有智慧的人需要观察。观察之后就分别,哪些是符合于世间正道的,哪些是不符合于世间正道的,哪些反而对众生有很大危害的,像这样的话,智者进行分析。分析之后,他对仙人所说的话不会全部去实行的,当然对他们说得有道理的,或者对众生有利的这一部分教言,智者还是会去实行,所以在颂词当中讲“智者不全为”,一部分去实行,一部分如果有害的话就放弃,根本就不去实行的。

 

有这样的结果的主要根据是什么呢?“以彼诸仙中,有劣中胜故”。在这些出家修道的仙人当中,有下劣的,有中等的,还有殊胜的,有这样的三等的缘故,所以“智者不全为”。

 

像这样的劣等仙人的话,他们所说的一些教言,或者他们本身所做的一些行为,都是对自己和他人完全没有利益的,这就是劣等仙人。还有一些中等的仙人,由于他自己修行,对别人也没有什么利益,或者也没有什么损害,或者他们这些教言,也是说的一般的世间法,也是一种无利无害的教言。还有一种就是殊胜的,这个地方所说的殊胜是观待来讲,观待世间来讲的话是殊胜的。因为以前修苦行的很多仙人,绝大多数都是外道,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佛教的修行者,除了一些佛陀的化身,还有菩萨的化身,像这样示现的苦行仙人以外,可以说都没有跳出三界轮回的范围,所以观待来讲他们是比较殊胜的原因就是说,他们对众生有一些相似的悲心,有一些好心。为了利益众生,他们也通过这样一种好心,宣讲了一些对众生有利益的方便,所以观待来讲的话,是比较殊胜的。

 

既然有这样的劣中胜的话,那么一个有智慧的人肯定就会选择,会观察,劣等仙人他所说的这些都是伤害众生的种种颠倒的教言,所以绝对要舍弃的;中等者他也不会依靠的,因为依靠他也没什么利益,没什么作用,费很多时间、费很多精力,最后没有什么功德;对于胜者,比较殊胜的修行者,对他本身也好,或者对他所说的教言也好,都可以去依止。所以说,有这样一种分别的缘故,“智者不全为”。

 

在这个颂词当中,从比喻方面讲的时候,比较殊胜的仙人,比如说对因果或者对轮回这些方面有信心的,相信轮回、相信因果的,他们自己所做的一些事业都是取舍因果,然后守持戒律,修持善法,他们教导别人也是如是去取舍的,所以很多众生依靠他们的教言取舍之后,升天的升天,得善趣的得善趣,这样的话就是观待轮回当中,名言来讲比较殊胜的。中等就是所做的一些无记的,也没有什么名气的,对众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仙人。还有一种劣等仙人就是有些外道教唆说杀狗无有罪过,今生当中也无有罪过,后世当中也不会有不好的果报;还有一些外道认为杀人有功德,所以不顾因果杀了很多人,像这样的也是一种劣性的外道;还有一些外道宣扬和母亲、女儿做不净行也是没有过失的,宣讲一切无有因果这样的劣论。像这样的种种外道的言教,他们的行为,就说明完全都是不应该依止。

 

讲记当中没有单独的比喻,就通过“劣中胜”,本身的颂词当中提到的这些外道作为比喻了。通过这个也可以知道,有这样的不同的差别的缘故,作为一个国王来讲,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就应该善巧分别,并不是说仙人说的完全去做。

 

所以这个地方所针对,破的是什么呢?有些国王,他为了掩盖自己的罪业,掩盖自己的罪行,就说损害众生无有过失是仙人说的,但是这个地方一分析的时候,你的这种所谓的仙人的言教,如果要判别的话,肯定是判别在劣的仙人当中,他所说的是劣的言教,所以完全应该舍弃。从这个角度破除了国王的种种邪见。

 

如果是真正他自己所说的,依靠的是殊胜仙人所讲的话,那么肯定不会去破斥的,因为殊胜的仙人所讲的这些就是要爱护民众,要用慈悲心护国,要知足少欲,修持善法等等,这样的话,如果国王去依靠的话,他是一个智者。他这样做了之后,肯定就会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就破斥他的一种邪见了。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四、不应由是世间的保护者而生骄傲:

 

有些人会想,国王是护持这个世间的人,因为世间的很多臣民都是通过国王的保护而能够生存、安居乐业的,既然国王是保护世间者,那么就应该生起骄傲。从他行持的一种特殊的权力、特殊的势力,从这个角度来讲,难道不应该值得骄傲吗?这个也是不应该值得骄傲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

 

王是护世者,亦为世所护,

由一而生骄,余何不离骄。

 

一方面,国王是保护世间者,这个是不用怀疑的。因为从古代的国王,或者说现在的总统等等,他们所做的事业来讲,他们通过很多很多方便能够保护国境,能够保护他的臣民安居乐业,这方面是不能够否认的。这是一个角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呢“亦为世所护”,国王一方面保护了世间,一方面也被世间上的人所保护。想想看,如果没有人民,你是什么样的国王?光杆国王?光杆国王的话,那肯定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王是护世者”,如果从这个角度,“由一而生骄”由这样的一个理由而生骄傲的话,“余何不离骄”?又从你被所有的世间人民所保护的这个角度,“余”就是从这些角度来讲,你为什么又不离开骄慢呢?

 

你单单是产生骄傲,不离开骄慢,这个是不对的。不应该产生这样的一种想法。在世间上就是这样的吧,一方面国王还是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了世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话,也是世间的人民保护了他,比如说这些军队,国王把这些军队布置在边境线上面,军队是什么呢?军队不是国王,这些军队全是人民。而且在国王手下很多大臣,他们也是臣民。所以一方面是国王给了他们衣食,给了他们安全;一方面也是这些军队、臣民,很多很多像这样的保护了国王。

 

离开了这样的人民,国王也没办法独自生存的,也没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没有军队的话,肯定他的安全就难以保护;没有大臣,就没有人给他提很多好的建议;而且我们可以说从基本的来讲,如果没有人民给你种这些粮食、种菜,你吃什么呢?都没有了。所以一方面讲,你生起骄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呢,你是绝对离不开臣民的。像这样就绝对没办法产生这种傲慢心,没有任何一个资格产生傲慢心的。所以认为国王是保护世间的人,认为应该傲慢的话,这个地方圣天菩萨破斥的时候很尖锐。一方面你是护世者,一方面你也被世间所护,所以说没有必要产生一种傲慢。

 

离开人民就不可称为国王,比如说前段时间的萨达姆,他有国家、有人民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国王,他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王,发号施令等等,好像还是很傲慢的,但一旦他的国家没有了,离开了他的人民之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没办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了,离开了人民,他自己也保不住,最后不是被活捉了嘛。从很多很多现在的事迹也好,或者以前的事迹也好,都是如是可以安立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如此产生很多傲慢,没有必要产生骄傲的。

 

比喻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一家人,夫妻两个,应该还有小孩吧,丈夫他天天在外面打工挣钱,做工作挣很多钱,然后他就认为他是很劳累的,他保护了这个家庭,他保护了妻子,保护了孩子,所以他就认为很傲慢,他就对妻子说:“我的功劳很大,你应该恭敬我。”等等,他的妻子说:“一方面,你在外面做的事情是没办法否认的,实际上也是贡献很大的,但是作为妻子来讲,在家里的很多事情也是离不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肯定也是有功劳的。一个家庭能够如是地生存的话,外面和内面的,或者丈夫和妻子,或者你和我,都是有功劳在里面,如果不信的话就试试,第二天换一换。“

 

第二天换的时候,他这个丈夫在家里做很多家务活等等,他觉得非常劳累,要看小孩、要做饭、扫地等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的时候,他也觉得非常非常地劳累。这个时候他就知道了,实际上一个家庭如是生存的话,外面和内面的因缘都是不能缺少的。妻子也是有很大功劳的。所以一方面讲他是护持这个家的人,一方面妻子也是护持他,离开妻子的话,他在外面做工回来的时候,肯定饭也吃不了,很多很多事情都没办法。他知道这个之后,马上就离开了骄傲。

 

还有另外一个比喻就是狮子和森林那个比喻,用来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狮子在森林当中生活的时候,因为其他很多伐木者非常畏惧狮子的缘故,不敢来砍这个森林,森林因此得到了保护,得到生存。这个时候狮子如果觉得很傲慢,就对森林说:“我是你们的保护者,或者大王。”像这样很傲慢的话,实际上这方面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个树木,它们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也是保护了狮子。树木它就回答:“实际上一方面是你保护了我们,但一方面我们也保护了你。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森林的话,就不会有很多其他的动物,其他的动物不在里面生存,你就没有地方找吃的,如果没有森林的话,那么一下雨的时候,出大太阳的时候,没有森林为你遮风挡雨,你也没办法生存的。“

 

这方面一说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一方面自己是护世,一方面就是被世人所护的。这方面是很明显的例子。所以说,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的时候,不应该产生傲慢。尤其像这样的理论,肯定我们应该好好知道,好好学习。以后如果一旦自己变成一个类似于国王的显赫者,或者高僧大德,或者世间高位的时候,应该了解这个道理。我通过各种方便帮助了别人,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这样的话,是不能离开一者而另一者单独生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没必要生起傲慢的。

 

壬五、不应由保护众生为有福德者而生骄傲:

 

第五个科判的内容就是说,不应该认为保护了世间,成为有福德者,而如是地生起骄傲。那么有些人会怎么想呢?他就说国王行使保护国家的权利,实行了种种方便的缘故,保护了人民,由从保护人民这个角度,会获得很大的福德,会成为有福德者。既然成为有福德者的话,那么为什么不骄傲呢?就应该产生骄傲。这个地方讲,你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

若汝获不善,汝难得善趣。

 

实际上你没有真实成为有福德者的机会,假使说有的话,都是很少很少的,极为罕见的。“种中喜自业”,可以说这个地方有好几种解释吧,三种解释的方法。第一个,月称菩萨是这样解释的,除了国王种姓之外的,其他的比如说首陀罗族、吠舍族等等这样的种姓,他们在各自的种姓当中都是喜欢做自己的事业的人,都是非常热衷于做自己的事业,但是真正热衷于做自己的事业的存活者很难得,像这样的下贱种姓当中真正能够存活的,很难得的。

 

一方面讲很难得,另一方面国王你通过压榨他们,从他们那里收取很多赋税,造了很多不善业,获得了种种恶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汝难得善趣”。既然从不善业当中很难以出离,很难以得到善趣的话,怎么可能成立你自己是有福德的人呢?你既然有福德怎么可能转生到恶趣当中去呢?有福德的人肯定至少也是转生到善趣的。但是你在这样的国家当中,行使你的种种非法的权力,压榨人民的时候,实际上获得了恶业,没办法产生善趣的功德。所以说你哪里获得这种福德?就破斥了认为他保护了人民之后可以获得善趣或者获得福德,像这样的一种邪见。从这个下来观察之后,就可以破斥到了。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种中喜自业”就是在刹帝利(国王)种姓当中,真正喜欢做自己国王种姓的事业,老老实实地保护人民,老老实实地通过正确的手段来维生,通过这种方法存活者是很难的,通过这样的正命来存活的很难。因为很多国王一旦登上国王的位置的时候,他就很喜欢做很多非法的事情,他就很难以行持以前祖先所留下来的种种优秀的传统,既然这样的话,真正通过正命存活的国王是很难得的。既然难以通过正命存活,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获得了很多不善业。既然获得了很多不善业,难以得善趣的话,那么又怎么能够成立你这个有福德者呢?也没有办法如是地成立的。

 

或者再从另外的角度解释“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你是做一个国王,你自己认为你是保护这些人民的人,保护人民的人就应该使他们过得安居乐业,但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情况是“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在很多你的臣民当中,这些首陀罗也好,吠舍种姓也好,像这样的很多比较低贱的种姓,他们虽然精勤地在做自己的事业,但是还有很多难以存活的人。既然发现了很多难以存活的人,那么你是怎么保护你的人民的?你说你是通过保护人民而获得种种福德,但是也很多人民不有存活下来,过着很多非常难以忍受的生活。你既然没有保护人民,就不可能成立保护人民获得的福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不能够认为你保护了人民获得了福德了。从人民当中难以存活这个果来推知你的时候,你没有好好地行持善政,没有好好地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你自己通过各种享受获得不善业,所以说也是难以得到善趣的。这个方面也是可以如是解释。

 

比喻当中讲一个麻风病人,本来作为一个麻风病人,按照医疗的角度来讲,他应该服用一些下火、消毒的药品,但是他对这些方面没有兴趣,反而就喝一些牛奶、吃些鱼肉等等,像这样容易使病情恶化的种种食品,这样对他来讲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不可能得到好处,他的身体不可能得到安乐的。从这个比喻可以知道,作为一个国王来讲,本身应该好好地行使一些善政,降伏一些欲望,降伏种种贪欲,但是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国王通过恶政,使自己的烦恼增长,使自己的罪业增长,像这样的话,就没办法获得福德了。就像这个病人,他不通过正确的方法,没有办法使他的病消灭,没办法获得安乐一样,所以国王通过不正确的手段来获得种种的享受,也不有办法获得真正的善趣的福德。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如是了解的。

 

第一个大科判的五个方面,断除五种因所生的傲慢已经讲完了。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不应该由王位而生傲慢。

 

 

辛二、不应由王位而生骄傲:

 

自己获得王位而生傲慢也是不应该的。有些人就会想到,国王的地位是很多人所羡慕的(录音中断7秒)……

 

若由他使作,世说彼为愚,

如汝随他转,更无有余者。

 

……“如汝随他转”,国王来讲的话他是随别人而转的,随谁而转呢?他自己的发号施令,种种所下达的命令,都是通过他的谋士,或者他的大臣,通过研究之后才制定的,为什么要通过如是研究之后才制定呢?因为这些研究所发布的命令必须要对人民有利,人民接受了才会拥护你,和人民的利益相抵触的时候,人民绝不会不接受你,肯定会做很多推翻国王的事情。所以说你自己发号施令等等的行为,“由他使作”的,或者说随他而转的,自己是没有权力的。

 

或者作为一个国王来讲,必须平时保持自己的威风,保持自己的威仪,所以他也不可能自己心里想做什么事情,马上在外表当中去做。作为国王来讲的话,他在登上王位之前,还要学习很多很多王规、很多很多礼仪,很多很多规矩都要学习。学习这些规矩是什么原因?什么目的呢?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声誉,就是为了使人民爱戴他。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他自己是没有权力的,他自己必须随顺别人的想法,别人的习惯去做的,所以就是“如汝随他转,更无有余者”,除了这个之外,你哪里有什么自由呢?没有什么值得傲慢之处。所以认为得到了王位而应该生起傲慢,这个方面也是完全不应理的。

 

在比喻当中讲到,比如说马戏团当中的猴子、狗,它们所做的种种事情,必须被主人指使,主人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让它翻跟着它就得翻跟头,转火圈就转火圈等等,像这样的话,它就没有任何的自在,否则的话,你如果不听话的话,那么主人就会不给你吃的,有时候用鞭子抽打等等,马上就会感受很多很多……这个狗、猴子如果想要随自己的分别念,随自己的意愿来转的话,肯定没办法获得安乐的。

 

同样的道理,国王如果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话,肯定会被人民推翻,他这个王位肯定是做不长的,就是为了他这个王位长久,必须要随顺下面人的想法,随顺下面人的行为,这个时候他才可以真正地把这个王位保留住。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的时候,得到王位也不有什么值得骄傲之处,所以应该息灭种种傲慢。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

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戊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分二:一、略明破我慢所执境之理;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

 

己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分三: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二、破由种姓而骄傲;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

 

庚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分五:一、断除五种因所生的骄傲;二、不应由王位而生骄傲;三、应明辨法及非法;四、对国王应生厌离;五、不应贪著王位的威名。

 

辛三、(应明辨法及非法)分五:一、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即是非法;二、破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是法;三、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四、损害仇人是非法;五、临阵死亡非乐趣因。

 

壬一、(国王做损害他人的事即是非法)分三:一、依仗王是护世者而收取资财等是非法;二、国王治罚罪人不应是法三、破国王治罚暴恶者是非罪行。

 

癸一、依仗王是护世者而收取资财等是非法:

有些人,就是国王或者一些有权势的人,他就会想,因为国王是保护世间的人,所以在保护世间的过程当中,有权力收取很多赋税,因此应该生起骄傲心。有这样的一种邪执。针对这样的邪执,圣天菩萨讲到:

 

要由我保护,取世间工资,

若自作罪恶,无悲谁同彼。

 

也就是说,像这样的邪执是完全不应理的,如果说“要由我保护,取世间工资”,国王有这样一种骄傲、有一种傲慢,就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通过我的保护之后,能够安居乐业,通过这样一种理由,所以国王取世间人民的劳动果实,或者收取赋税等等,“取世间工资”,像这样是完全不对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为什么这样不对呢?第一个“若自作罪恶”,国王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保护人民,保护人民之后收取很多赋税,但是在保护人民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发心,一方面是自私自利,一方面杂了很多傲慢,杂了很多罪恶的成分在里面。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这样不清净的发心做了很多其他的事业,而且在做事业的时候,他外面所打的这个幌子说是保护世间,实际上他榨取了很多人民的劳动果实。而且在取世间赋税的时候,没有真正如理如法,或者按照国法所制定的合理地去收取,而是拼命地榨取世间很多人民的血汗。

 

因此从这样一分析的时候,一方面他自己的发心非常不清净,第二他没有按照真正合理的渠道收取赋税,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是做了很多罪恶的。既然是做了很多罪恶的话,那么有什么可以值得傲慢的呢?完全没有值得傲慢的资本。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是“无悲”,国王是无有悲心的,在“自作罪恶”,或者在“取世间工资”的同时,国王可以说是缺乏悲心,不像一般的人那样,对人民,或者对其他人还有一点悲悯之心,国王拼命在榨取人民收入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一点点悲心,所以说“无悲谁同彼”?

 

一方面是“自作罪恶”的人没有和国王相比的;一方面讲的话,没有悲心的人没法和国王相比的。一方面如果真正国王有一种慈悲心,真正有一种利世心的话,他通过国王的权力也能够造福人类,也可以造福他的臣民的,但是如果从另外角度来讲的话,如果造罪业的话,因为他这个国王毕竟有一种特殊的权力,他如果没有好好地运用这个特殊权力的话,通过这个权力造罪的话,那么其他的臣民都是没办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的国王,没有生起傲慢的资本。

然后,从没有悲心的角度来讲,也是其他人都没办法胜过他的。所以从这样几个因素来分析的时候,国王认为应该骄傲完全不正确。

 

我们在看这个颂文的时候,它有几层意都可以说明国王不应该生起傲慢的。这个地方也讲到了一种比喻。比喻是如何抉择的呢?比如说一个屠夫,他砸骨头的不小心,碎骨弄到他的眼睛里面去了,他非常的疼痛,然后就找医生去治病,恰好碰到一个非常狡猾的、非常心术不正的医生。这个医生为了更多地榨取屠夫的钱财,他故意把治疗的时间拖得很长,本来很容易就把这个骨头取出来,很快就可以使他康复的,但是他就对这个屠夫说:“你这个眼病是非常严重的,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需要长时间的敷药才能够完全痊愈。”他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这个屠夫每天来看病,每天给他上一些无关痛痒的止痛药,没有从根本上把他的骨头取出来,使他马上痊愈。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每天榨取这个屠夫的钱财。后面有一天他恰巧出去的时候,他儿子把这个屠夫眼睛里的碎渣取出来了。

 

这个是一种比喻,一个故事。通过这样一种比喻故事说明什么一种道理呢?国王也是同样的道理,他自己也是非常狡猾的,他的心术也是可以说不正的,没有悲悯心的,他一方面在表面上好像是在护持臣民,保护臣民,使臣民爱护他,不得不依靠他,从他真正的目的来讲,他是想要通过这些保护臣民的手段,榨取更多人民的资产。因此像这样的一种和这个恶医相同的国王,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赞叹的,也没有什么真正值得羡慕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也就说明了作为一个国王的话,很多时间都是一种造罪业的方便,作为修行人来讲,不应该羡慕如是这样一种地位。比如说有些人如果不懂道理的话,通过修法的种种善法,就发愿以后当国王,以后当其他的这种世间的高官等等,这样的话确确实实就是一种很不理智的做法。所以通过学习这样的论典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大多数的国王都是处在造罪业,都是处在没有悲悯心的状态,都是处在非常值得怜悯的状态中的,所以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们。这是第一个,不应该依靠国王是护世者而榨取人民的血汗。

 

 

癸二、国王治罚罪人不应是法:

 

不应该认为国王治罚一些罪人就该是合法的,也就是说治罚罪人的行为是非法。有些人也会这样想,或者国王他也会这样思维,他说国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纪律,或者不守王法的人,为了使国家安定,不得不对这些人进行治罚,所以说使用各种各样的酷刑对他们治罚的时候,不应该说国王是没有悲心的,因为是应该做的。因为是为了维护大多数其他人的利益的缘故。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一种观点。针对这样的观点,圣天菩萨讲到:

 

若作罪众生,非是所悲愍,

则愚夫异生,皆非所庇护。

 

他的意思就是说,像这样在国家当中违法乱纪的众生,不是应该值得悲悯的对象,而且应该使用非常严厉的酷刑来惩罚他,或者实在是不行的话,应该杀头,应该把他们处决。这样才能够达到威慑其他罪人恶人的目的。这样一做之后,国境才能够安定。如果说对这样的众生不是所悲悯的对象的话,那么其他的“愚夫异生”,“皆非所庇护”了。

 

通过这样的推理之后,其他没有造很严重罪业的人,或者不是非常恶劣的众生、异生的话,就不应该成为所庇护的对象。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相对于作罪众生来讲,这些人他是处在一种比较守法的阶段,他们的话就是不需要去庇护的,因为国王不管他们的话,通过他们自己的发心,通过他们自己的性格行为,也不会去做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说这样的人你不管他,你不去庇护他的话,他也是会好好地遵纪守法的。既然作罪众生不需要庇护的话,那么其他的愚夫异生也不应该作为庇护的对象。

 

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实际的情况是国王对其他的众生经常给予照顾,经常给予善言的安慰等等,经常给一些赏赐,但是对一些作罪的众生,经常以酷刑来惩罚。像这样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通过这样的颂词来推理分析的时候,国王不应该守护一方而惩罚另一方。

 

比喻当中是这样讲到的,在这个城市当中有一群很厉害的盗贼,他们隐藏得非常隐蔽,平时他们和一般的市民混在一起,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的姓名都是别人看不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在私下里,他们做了很多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说明什么样的道理呢?这个和颂词的意义对照起来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国王他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好像是惩罚罪人,维护其他众生利益的行为,表面上是非常应理的,非常合法的,但实际上国王这样的一种做法,是完全缺乏悲心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做表面行为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损失了相续当中的大慈大悲,已经获得了很严重的罪过了。就好像这样的一群盗贼,表面上他们好像是遵纪守法,实际上暗地里做了很多很多损害众生的事业一样。国王就像这样一种盗贼,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的。从这个比喻国王这种做法不对,损失了大慈大悲心。

这个地方两个比喻,一个正面,一个是反面,这样进行说明的。还有一种比喻就从反方面比喻,从反方面的比喻是如何进行理解的呢?比如说这个身体也好,财产也好,一般来看的时候都是一种产生痛苦的根源,佛经当中是这样抉择的,从实际情况分析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如果对身体执著,如果对财产执著,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痛苦。但是国王对于像这样一种产生痛苦的身体和财产,他没有觉得这个是一种累赘,没觉得是拖累,反而他还使用了各种善巧方便保护身体和保护财产的增长。从这个比喻可以说明,虽然在这个国王的国家里面有一些不太遵纪守法的众生,但是作为国王来讲,应该悲悯他们,应该通过各种善巧方便使他们改邪归正,这样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才是一个真正相续当中有慈悲,想要护持这个国家的国王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从正面来讲的话,如果这样做的话,损坏国王的大慈大悲心;从反面来讲,做一个国王有权利有义务教育他的人民,使他们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这个方面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抉择的。那么从修行的角度来讲,确实也是这样的,在佛法当中,虽然针对一些造很严重罪业的人,比如说破了根本戒的众生,佛陀说不应该共住,应该摒除等等,作为一种惩罚。因为不这样做的话,那么肯定是要染污整个僧团的,而且使佛法的声誉也受到损害,所以在对罪业众生的时候,在行为上面有这样一种比较严厉的做法,但是在做这个行为的同时,佛陀也教导弟子,应该生起慈悲心,应该对这样的作罪众生产生一种悲悯心,应该在相续当中愿他们早日清净罪障,愿他们早日走上正道,在心里是这样发愿的,然后在平时的行为当中,还是要给他们念咒、做回向等等,还要做很多很多这样的行为。

 

实际上也是这样的,针对一个入道修行人来讲的话,通过相续当中的非理任意,通过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烦恼,犯下了种种罪业的时候,作为修行人来讲是不是应该马上对他们生起很大一个厌烦心,然后马上远离他们呢?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有的时候没按照真正佛法的精华去实行,因为我们自己很多人是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了,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应该好好地按照佛法的教诲去行事,我们自己处在这样的状态的时候,看到其他的众生没有遵照佛陀的教主去行事,犯了很严重的罪业,做了很多非法的行为的时候,马上相续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心,马上就产生一种厌恶心,既然他已经犯了戒了,既然他做出了这么严重的一种罪行,很多时候相续当中并没有产生应该产生的慈悲心、大悲心,反而产生一种嗔恨心,反而产生一种厌恶心。

 

这个方面肯定是不符合佛陀真正的精神的。因为佛陀他出世,尤其是释迦牟尼佛,他在末法时代,在五浊恶工降生的话,实际上也是为了救度我们这样的罪业非常深重的众生。他以前发的愿也是这样的,所以佛陀出世的时候,就是为了这样罪业深重的众生进行调化。那么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也应该如是去实行的,应该按照佛陀的精神去做。

 

所以平时我们遇到这样的众生的时候,对佛法做了伤害,对道友做了伤害,对上师做了诽谤、做伤害这些的时候,当然我们在行为上面的话,过度地去亲近他们,或者去赞叹他们、去随喜肯定是不应该的,但是在相续当中产生一种排斥,或者厌恶,或者嗔恨,这方面也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也就是说在行为的时候,应该按照佛陀的教言,对像这样犯了根本戒的众生应该远离,这方面应该如是去实行。或者对诽谤上师的这样的一切其他众生,不应该和他说说笑笑,不应该和他非常的亲近。这方面是肯定应该做的,因为在很多事师法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但是在相续当中应该给他们发悲心,应该给他们做回向,在应该帮助他们的地方尽量地帮助。这个方面是对很严重的众生是这样讲的。

 

那么还有一部分众生不是有这么严重的罪过的,没有犯根本罪,或者也没有诽谤上师,很严重的罪没犯,有一些小的毛病,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习气,像这样怎么办呢?应该按照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首先发一个慈悲心,认为他得到个人身,或者能够遇到佛法出家,能够遇到上师,能够学到这样的教法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按照他这样的习气发殿下去的话,有可能很快就堕落了,所以说还没有发展到很严重地步的时候,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给他讲道理,或者给他开示佛法,纠正他的错误,像这样的话,很多众生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每个众生、每个修行人都是非常清净的话,那我们一遇到佛法,一修行的时候,马上就会获得解脱,但实际上我们自己来讲的话,也是同样的,刚开始没遇到佛法的时候,相续当中充满了贪嗔痴,然后自己的行为经常做杀生、偷盗,或者经常说一些绮语,说一些妄语等等,充满了罪业,但是遇到了佛法,遇到了上师,通过上师佛法的慈悲加持,我们自己的相续在不断地改变,如果按照我们自己平时的这种想法,如果针对 一个罪业很重的众生,就不管他,然后生起嗔恨心,我们也没办法获得救度的。就是因为有其他的慈悲的上师给我们做教导,给我们做救拔的缘故,现在我们相续在不断地改变,现在我们的行为在慢慢慢慢向正法靠近。

 

按照自己作为一种例子,也可以推知其他的众生,虽然现在通过这样的一种无明习气,通过以前的这种串习,做了些非法的事情,但是还是应该对他们发起一种悲心,尽量去挽救,尽量去救度,使他们能够从恶业的习气当中摆脱出来,然后真正地修持善法。这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我们说在世间上,作为一个佛陀的弟子来讲,当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度化众生,就是把真正的佛法给其他人去传播,但是如现在暂时还做不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达不到像这样的要求的时候,那么应该尽我们自己的能力,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做什么样的事情。针对一些比较可怜的众生,自己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置之不理,应该通过自己的发心,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帮助他们,这个方面就是佛法当中所讲的道理。

 

但是这个有的时候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真正要忍受这些其他众生的邪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在菩萨行当中也是讲到了,真正的菩萨他修持菩萨行的过程当中,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对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不能够调化,或者就是说已经摄受了这些弟子、这些眷属的时候,对于这些眷属的邪 行很难以忍受。这个是佛法当中如是讲到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道理上面是这样抉择的,但是一旦真正遇到这样的人生的时候,要我们真的发起一个大慈大悲心,然后诚心诚意地去救度他们,这个很困难。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像这样的众生,就是因为相续当中的烦恼太粗重了,所以才做出了很多违背佛法的行为。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自己要去改变他,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的。所以一般的悲心不强的众生,修习不稳固的众生,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很容易就生起厌烦心了,就不想管了,也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的。但是针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教义,应该想到大慈大悲的佛法的精神,这个时候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个是非常应理的事情。

 

前面我们针对几种情况做了一番分析吧。像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如是去做,不应该像这样的国王一样,抛弃其他的众生,对其他众生做很多很多严厉的惩罚,相续当中没有一点点慈悲心,而且还在表面上说自己是保护人民者,说自己是为了其他人民的利益而惩罚罪人。完全是一种颠倒的行为。完全是应该舍弃的。从国王应该如此,作为一个修行佛法的修行者来讲的话,更应该如此了,更应该好好地认识到不对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这个是非常有必要宣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