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己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有些人会问,在一个事物上面可不可以有四种不颠倒境同时出现呢?回答是应该有的。

 

 

总于一事上,无常与不净,

苦性及无我,四性皆容有。

 

总的在一个事物上面,在一切有为法的事物上面,无常、不净、苦性、无我这四种体性都是存在的。所以在讲记当中以女人作比喻,因为首先她的体性是有为法,她是通过因缘和合产生的,她有生住灭的体性,所以说在女人的身上,她是无常的。粗无常方面看的时候,现在很美丽、很年轻,但是一旦过几十年,马上变成老太婆了,变成老太婆的时候,前后就有很大的差别,根本就不一样,所以说这个方面是无常的。这是粗大的,容易知道的方面讲的。还有比较细微的,细无常方面讲的,第一品我们抉择过,刹那刹那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体性,所以说她肯定是无常的体性。

 

  • 不净的体性已经抉择到了,前面通过很多理论抉择了不净,或者因为她无常的缘故,她上面也可以有不清净的体性显现。第三,她也是痛苦的本性,因为她无常、不净的缘故,缘她本身就会产生痛苦,或者因为她本身就是无常或者不净的缘故,她就是一种痛苦的体性,比如说现在我们的身体,因为无常或者不清净的缘故,依靠这个身体我们就产生很多痛苦,就是痛苦的本性。第四是无我的,这个地方的无我并不是空性当中所讲的无我,也不是像第四品当中所讲的我慢,它是说无有自在,没办法控制自己,没办法主宰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真正能够控制、主宰自己的话,它肯定想常有,肯定想清净,肯定想安乐,但是这一切都没办法主宰的。无常来的时候,刹那刹那无常,谁也没办法阻止的,不净的体性,没办法阻止,从这个没有自的角度来讲,它是无我的。所以说在一个事物上面,四个本性全部存在的。

 

 

从比喻来讲,一个男人遇到了一个罗刹女,他首先不知道这个罗刹女的真实本性,缘她而产生了贪欲心,产生贪欲心之后就和她成家结婚了,但是因为这个罗刹女本身就是一种不清净的体性,她的性格经常变来变去的,她的行为也变来变去的,所以就使这个男人生起很大的痛苦,最后就发现了这个女人绝对不是真实的女人,不是一个世间的女人,她是一个罗刹女。认识到她真实的体性的时候,他就很恐怖,他自己就逃离了。有这样的一种公案。

 

通过这样的公案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罗刹女上面,她是罗刹女的体性,可以说是不清净的;然后变来变去,是无常的;这个男人和她生活的时候感受很多痛苦;最后发现她没有一个真实的世间女人的体性,是一个罗刹女,这个是一种无我的本性。真实观察到的时候,她这种女人的体性不存在,就像真正观察的时候,真正的一个我,或者一种有自在的东西在我们的本性上面不存在一样。所以他发现了真相之后就逃离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首先这个人对这个女人生贪欲的时候,他就认为在这个女人上面有常乐我净,四种体性都存在。他首先认为她是常有的,或者比较稳定的,然后他认为她是个清净的女人,认为他依靠这个女人可以获得安乐,认为她属于我自己所拥有的等等。首先就是这四种颠倒执,最后发现之后,四种颠倒全部已经打破了,全部产生无常、不净等等,最后他就生起很大的恐惧心逃跑了。

 

现在我们也是同样的,我们对现在的所有一切事物,不管是外在的器世间,还是内在的有情世间,尤其是对自己的身体,或者女人的身体,首先不观察的时候,就觉得是常乐我净的,但是一观察的时候,只要是有为法,每一个事物上面,都有无常、不净、苦性、无我。每个事物上面都有这样四种体性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对这样的体性产生一个很大的畏惧心,然后逃离呢?然后去修解脱道呢?肯定是应该的。

 

最后一个颂词的意思也是让我们认识到,所有一切轮回当中的有为法的体性,都有这样一种无常、不争、苦性、无我的体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贪执它们?所以知道这个之后应该发起一种出离心,然后寻求解脱圣道,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

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其中前面的三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四个科判,也是就第四品。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这一品所讲的内容主要是破我执,这个地方的我执前面分析过,和下面胜义谛当中破我执的道理,或者所破境是不相同的。这个地方的我执主要是从世俗方面,断除我慢的所执的对境,主要是从我慢这个角度来进行破斥的。

 

既然是破斥我慢,我们应该首先了解破斥我慢的必要性,为什么我们要破斥我慢呢?因为在修法的过程当中,我慢也是修行人的大敌,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大敌,而且我慢比较微细,一般人难以发觉。我们在学《大圆满Q行》的时候,刚开始也是提到我慢是很难以发现的。一个是我慢,一个是嫉妒,这二者很微细,很难以发觉。

 

那么是不是因为它很微细,对我们修行的障碍就不会很大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它的能力可以说是很大的。因为有了这个我慢之后,他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具足各种各样的功德,通过这样一种我慢,见不到自己所具有的重大过失。虽然自己处在严重的过失当中,但是相续当中因为有我慢的缘故,还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可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修行、自己的戒律等等,自己的修证都认为是很好的。既然他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好,那么自己本身很明显的过失,自己也会认为这个是功德,发现不了,既然发现不了很严重的过失,当然就不可能对治了。如果像这样很严重的过失没有对治的话,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产生殊胜的功德。这个是从自身的角度,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产生功德。

 

还有,如果自己有我慢的话,也不可能发现别人的功德。别人相续当中虽然具足很殊胜的、很明显的功德,但是因为自己的相续当中具足我慢烦恼的缘故,看不到,因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通过这样的一种念头吹动之下,你观察别人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虽然其他人都在共称他很有功德,但是依我看来,他还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就是自己相续当中的我慢在作怪了。所以说有了我慢之后,他看不到别人的功德,经常观察别人的过失。一点点很小很小的别人的过失,他就会马上看到,马上就认为“他不行,和我相比差得太远了”。这样的话就是别人一点点的过失马上就发现了,自己很大的过失根本发现不了,而且别人很明显的功德自己也不能发现。

 

通过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这个我慢对我们的障碍并不是很小的,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知道很明显。所以必须要断除我慢,如果不断除我慢的话,也不会在善知识面前求取正法的,因为觉得自己学的方面已经可以了。在见解、行为、各方面的修持都已经很不错了,我为什么还要去依止善知识呢?为什么还是依止上师呢?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说通过我慢也会引发骄傲自满的情绪。如果引发骄傲自满,本身自己相续当中不具足很多功德,又不虚心去学习的话,那么肯定自己本来相续当中有一定的功德,根本就不可能增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使自己的修法还是成了一种严重的过失。

 

还有比如说,在其他的佛经当中也是讲到,提婆达多就是因为傲慢的缘故,没有得到佛陀的教化,提婆达多也好,善星比丘也好,他们可以说是很聪明的人,很有智慧的人,虽然有些大乘经典当中讲这些是化身等等,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按照一般的共同乘来讲的话,他们就是依靠相续当中的我慢,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和佛陀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他不对佛陀产生信心,自己最后通过傲慢造下很多罪业,最后堕入地狱或者堕入饿鬼当中。这方面就是,如果有傲慢的人的话,就没办法调化的。

 

以前在《前行》当中讲过,一个修行人如果其他的功德不具足,他的信心、或者智慧、悲心刚开始的时候不具足,这不要紧,只要他没有我慢,只要他很谦虚,这个时候他各种各样的功德都可以逐渐逐渐增上的,像堆积财物一样,慢慢都可以增上。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傲慢,他虽然很聪明,他虽然有俱生的智慧,他虽然也有点相似的功德,但是因为有傲慢的缘故,肯定他就不会有上进的。而且通过这个傲慢的过失,会逐渐导致他引向下趣,根本没办法解脱。以前ZGQB仁波切也不是讲过嘛,他说傲慢的山顶上不会存下功德的水。很陡的山顶上面,水绝对不会存住的,肯定会往下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他如果相续当中非常傲慢的话,他的相续当中会不会存在种种功德呢?根本不可能的。

 

在很多修心的法门当中,都一再强调,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必须处于卑位,恒时处于比较卑劣的位置,只有自己经常处于卑劣的位置的话,才可以看到别人的功德。因为自己很低下,恒处于卑位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修行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比我好,他的智慧、他的悲心、他的人品、他的戒律好像都比我好,我跟他们一比的时候,我就不行,我的戒律好像也不行,我的智慧、我的悲心各方面都不行。”

 

如果真的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这样的卑下心,恒常处于卑位的话,对自己的修法来讲绝对是大有好处的。而且自己处于卑位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到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过失,因为自己首先已经把自己处在这个很低下的位置了,所以经常烦恼一产生的时候,他就容易认识到,容易认识到就很容易改正。而且他因为经常处于卑位的缘故,他很愿意向善知识、善友等等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这方面也可以使他相续当中的功德逐渐逐渐增上。

 

所以我们平时经常处在一种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情绪的话,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任何利益,而且别人看起来是很不顺眼。实际上真正要傲慢的话,必须有个资本,但没有资本,实际上相续当中充满了烦恼,充满了业惑,像这样的话,真正观察起来的时候,绝对不值得傲慢的。但是自己发现不了这一点的时候,在别人面前就显得非常的高傲,别人一看的时候,你所说的话,你的行为等等,观察你的性格,肯定没有什么功德。所以在别人面前,一个傲慢者是不会受欢迎的。

 

如果你是个很谦虚的人就不一样了,完全就不同。他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他的行为都是非常恭敬别人,所以别人看起来,接触的时候也很舒服,如果他真的有什么过失的话,也愿意指出来。因为他很谦虚嘛,就会跟善知识或者善友说“如果我有什么过失,请你指出来,我改正。”他的身体方面,或他的语言方面,他的内心当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念头的时候,别人就很愿意帮助他。所以自己看不到的过失,通过善知识一指点,马上就知道了,然后就改正。这样肯定是逐渐逐渐往下上面走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作为一个修行人,经常处于卑下的位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从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观察,不管从经教当中也好,从现实生活的例子当中也好,如果一个人傲慢的话,绝对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必要。虽然这些道理知道,但是就因为不知道详细对治的方法,或者方方面面的微细的地方不容易觉察到,所以说虽然有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是想,作为一个修行人,从整个出发点来讲,还是愿意向上的,自己的过失还是愿意改正的,但是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个地方不对,哪个地方出问题,所以就自然而然产生傲慢,产生傲慢的时候自己还没办法发现,这个就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此很有必要学习认识我慢的这种教义,断除我慢的种种方便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学习之后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像这样的种种教义、颂词就像镜子一样,一对照这个之后,就发现自己实际上没有什么可傲慢的。所以就可以从方方面面断除。

 

当然在这一品当中主要是针对这些有权势的人,国王等等。在第四品刚开始的时候提到过,它的主要针对,从科判、从颂词来看,主要是针对国王。因为在世间上来讲的话,国王他是比较圆满的。从他的名声、受用、各方面比较圆满,所以国王是最容易产生我慢的,对我、我所很容易产生傲慢。

 

但是下面又讲到了,实际上我们自己都有一些自认为可以傲慢的资本,比如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声音,或者有的时候自己的才学等等,各方面认为还是可以值得傲慢的。上师也讲过,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小圈子里面的一个小国王一样,都认为自己有傲慢的。这个地方为什么主要是讲国王呢?因为国王各方面比较圆满,我们和国王相比肯定是比不上的,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所以这个地方既然把大的国王都已经破斥了,不应该傲慢的话,那么我们还不如国王,怎么可能产生一种傲慢呢?更没有资格了。所以从这方面的话,也有必要学习。虽然我们不是国王,但还是有必要学习。从大的方面破斥之后,那我们肯定是这样。比说我们在学无常的时候,连佛陀都要示现涅槃,都要示现无常,那我们为什么不无常呢?我们抉择佛陀无常的时候,好像和我们没关系,但实际上这样一推的时候,和我们还是很大的关系的。

 

从大的方面一抉择的时候,小的方面就容易抉择了。所以我们在学《前行》的时候,他都是从这些非常显贵的,比如说以前的宫殿、大的寺庙,或者显赫的人物等等,他们都已经显现无常了,我们这些人还不如他们,所以更要显现无常。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同样的,既然作为国王他都没有什么资格可以傲慢的,那我们有什么资格傲慢呢?这个方面也是学习本品的主要的一个意思吧。

 

还有一种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虽然没有成为比较显赫的人,但是很有可能以后成为一种比较显耀的人,比如说出家人也有可能做方丈,或者作为一方的高僧大德,或者佛教协会的会长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以前上师也说过,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想要住山也好,想要干什么也好,但实际上业力到的时候,没办法转的。他不由自主地就要坐到这个位置上去,就要去担负这个弘法利生的重任。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首先已经学好了,把这样的教义早就在我们相续当中已经扎扎实实地定下根来了,那个时候坐上高位的时候,一想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一旦不傲慢的话,那么自己的修行,或者对他人的帮助,像这样的人能力就会非常明显。如果自己没有学到这些,一旦通过自己以前的善业力也好,习气也好,坐上了如是的方丈等待高位的时候,不了解这个教义,就很容易产生我慢,对自己的我慢,对我所的我慢,“这些事都归我管,这些僧人都归我管,很多居士都归我管”等等,像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傲慢。实际上就没有必要,前面分析过,产生傲慢的话就产生很多过失的。这是一方面。

 

还有这些在家的也是同样的,也很有可能以后在世间登上高位。所以现在我们学习也有必要,当然如果没有的话就没什么了,假使说有这样一天的机会的时候,那么肯定今天学习的这些教义就对我们很有帮助了。

 

再退一步说,我们在这世当中没有这样的一种机缘,彻底没有,或者自己一辈子当中过一般平常人的生活,或者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辈子当中彻底没有希望,但还是有必要学习这个。因为像这样学习之后,在自己相续当中可以种下一个非常坚固的种子,有这样的种子的时候,自己在下一世当中,或者在轮回当中不断转生的时候,像这样的种子一发起来的时候,自己自然而然就是一种贤善的性格,自然而然也就会具足一种比较谦虚的、常处卑下的这样一种贤善的人品。所以对以后来讲都是有很大必要的。不管从现在也好,对以后来讲,甚至我们方方面面观察的时候,破除我慢都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不把这些讲清楚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学这一品对自己的修行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有这样一种想法的时候,那肯定自己就不会愿意下功夫去学习了。不下功夫的话,那么自己一旦遇到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的时候,就没办法对治,所以必须把这些方方面面该注意的问题尽量讲到。这样讲到之后,我们学习的时候,才可以对治自己方方面面的,已经出现的,或者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傲慢的烦恼。这个方面我们首先做一个总说。

 

戊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分二:一、略明破我慢所执境之理;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

 

己一、略明破我慢所执境之理:

 

我我所骄傲,世智者谁起,

以一切有情,诸境皆共故。

 

 

“我我所骄傲”,处在比较显赫地位的人,比如说国王,他就对我产生骄傲,对我所产生骄傲。对我产生骄傲是什么呢?“我现在是个国王”,他对他自己的身份产生很大的骄傲;我所是什么呢?我所拥有的这一切,我所拥有的国家,我所拥有的人民,我所拥有的这一切权利。我和我所国王很容易产生,一方面对自己自高自大,很骄傲的;一方面对我所方面产生骄傲。

 

但是在国王相续当中所产生的,这样的我和我所的骄傲,“世智者谁起”?真正在世间上,不要说出世间的,出世间的智者根本就是完全断除,像这样的粗大的烦恼根本不会产生的,断根了已经。不说出世间的智者,就说世间的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观察之后,也不会产生这样我我所的骄傲的。

 

为什么不会产生呢?“以一切有情,诸境皆共故”,在一切有情当中,像国王所拥有的,认为可炫耀的、可骄傲的资本,比如说“这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归我管辖等等,一切有情都是属于我管辖的”,但是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一切有情是不是真正属于这个国王呢?从真正严格的角度观察的时候,也许有一部分属于国王,但是完全属于国王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有情有身、有心,也许你的身体被国王所控制,但是心他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有情他没办法控制。

还有“诸境”,外在的所谓的国土,所谓的山河大地等等,是不是真正国王所拥有的?这个不是,这个实际上是一切有情的共业。比如说这个国家,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的共业的产生的国家的种种山河大地。整个世界呢,是整个世界的人民的共业所产生的种种环境。所以这样详细分析的时候,国王认为这一切都是我的,一切有情都是我的,一切诸境都是我的,实际上也没有一种道理,没有一种根据,因为有情、诸境都是通过自己的业力,或者是共业,或者是不共业产生的。诸境也是一切人民都可以如是享用的,都是同时受用的。所以这样详细地一分析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产生我执了,没办法产生我和我所的骄傲 的。这方面可以说是从国王的角度讲的。

 

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同样的,前面我们讲到了,我们在平时现实生活当中的时候,确实还有一点胜过别人的地方,别人不具足的功德也许我具足,所以对自己就产生一种“我自己很了不起的”骄傲。我所拥有的这一切,我所拥有的智慧、我所拥有的房子、我所拥有的这些资具,这些方面,他就产生骄傲了。实际上这些方面也是不应该产生骄傲的,确实不应该产生骄傲。虽然没办法和这个颂词一个个进行对照,但实际意义上你自己所拥有的这些东西,还没办法跟国王相比的,非常非常微小的,所以有些生起骄傲的时候,都是通过一种无明,一种非理作意而产生的。真正观察的时候,你这么一点点东西,你的这点智慧,还有很多世间的智者远远超过你。你这个房子,我们说我们的木头房子,一万块钱一间,这个好像就认为是非常值得傲慢的,但实际上一比起来,在整个世间上放眼看一下,真正非常好的一个房子,远远超过你。还有天界的天宫,极乐世界的庄严,怎么去相比呢?所以没有真正的产生傲慢的资本。因此不管从国王还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方方面面如果产生骄傲,都是不应理的,“诸境皆共故”。

 

在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戏子,一个演戏的人,他通过某种因缘,有一天扮演国王,在扮演国王的过程当中,肯定他演国王的时候,戏台上是布置得比较满意,比较豪华的,旁边还有很多宫女,下面还有很多大臣,还有很多臣民,他处在中间发号施令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属于我拥有的,马上产生这个傲慢,像这个宫殿的环境,下面的臣民都是属于我拥有,我就是国王。实际上真实一观察的时候,只不过是在演戏而已,绝对没有一个真实。

 

既然没有一个真实的话,怎么可能缘这个虚假的,产生一种真实的骄傲呢?这是绝对不应理的。你产生的可以说是你心相续当中的一种状态,已经产生了,但你产生的这种是虚假的,根本就是靠不住的,颠倒的,而且你演这个国王也是暂时的,有可能你通过这个戏子,在下等或者过几天之后,再扮演一个什么其他乞丐之类的,所以这样的话不可靠的。

 

通过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国王他统治了人民,统治了整个国家,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或者说有的时候是一种虚假的,因为一切有情、一切诸境,都是通过他们各自的业力所现前,根本不属于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虚假的,你缘这一切虚假的产生傲慢,根本不应理的。或者这个国王,只不过是通过你前世的一种善业力,今生当中显现成国王,下世当中还会不会显现成国王就很难说,有些个别的也许可以再继续成国王,但是绝大多数来讲,没办法继续成国王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因为在国王位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傲慢,很容易通过傲慢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罪业。既然在位的时候具足这么多的烦恼和罪业的话,那么下世当中要继续成王,那是很麻烦的事情,很不可能的事情。藏族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有情变成狗的时候,它就离转成人不远了。今生当中变成狗的话,就马上很快就会变成人,那么一个人变成大官的时候,变成国王的时候,就离堕恶趣不远了。

 

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确实从因果的角度分析的时候,很有道理。因此你现在成为国王的话,真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也许你下一世就变成一个旁生,或者变成地狱当中的有情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彻底破斥。这个方面是略说。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广述。

 

己二、(广释破我慢所执境之理)分三: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二、破由种姓而骄傲;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

 

庚一、(破由权势而生骄傲)分五:一、断除五种因所生的骄傲;二、不应由王位而生骄傲;三、应明辨法及非法;四、对国王应生厌离;五、不应贪著王位的威名。

 

辛一、(断除五种因所生的骄傲)分五:一、不应对由仆使假立之王名起骄傲;二、不应以施收财物有权而生骄傲;三、不应以受用诸欲境而生骄傲;四、不应由是世间的保护者而生骄傲;五、不应由保护众生为有福德者而生骄傲。

 

壬一、不应对由仆使假立之王名起骄傲:

 

这个科判所讲的意思就是说,本身这个国王,他实际上所做的工作是像奴仆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把奴仆的名称换成了国王。既然实际上是奴仆,单单名称上是国王的话,那么又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呢?就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了。这就是这个科判所抉择的内容。

 

有些人就会这样想,因为这个国王的话,他可以对这个世间的事业自在地驾驭,可以说整个世间的事业他有权力裁判或者决定等等,所以说应该产生骄傲。但实际上他们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圣天菩萨这样讲:

 

六分雇公仆,汝有何所骄,

随所负责任,要待他授给。

 

“六分雇公仆”这个是以前印度的一种说法,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劫形成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飞行自在,他们也不需要进食等等,后面地上出现了地味,然后出现了地脂,然后逐渐逐渐出现自然香稻,由于众生的贪心,自然香稻变成早上割晚上不现等等,这样的现象出现了。这样的话,人们把这些田分了,分了之后就自己各管各的田地,这个时候出现了偷盗的现象,人们商议应该雇一个人看守稻田,雇一个人防守盗贼,然后作为报酬,给了六分之一的报酬。这样就称之为王,把看守田地的人称之为王,或者称之为刹帝利。

 

实际上我们可以分析,像这样一种所谓的王,他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刚开始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就是帮别人看护田地的,帮别人守护稻谷的,抓贼的,防贼的这样的一种人。那个时候可以说他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一种仆人的、奴仆的或者公仆的这样的实义,只不过名称上面冠以王的名称而已。

 

既然是“六分雇公仆”,那么“汝有何所骄”?像这样的国王就没有什么可以骄慢的。从他最早的起源来讲,就是没有什么可骄慢的。这个是一个角度,因为他是公仆的缘故,没什么可骄慢的。

 

“随所负责任,要待他授给”,还有两种道理不应该生起骄慢的。一个道理是“随所负责任”,也就是说,你自己要当这个国王的话,你必须要随着你自己所负的责任去做,你要担负起你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你有这样的责任之后,你必须如是去实行。否则的话,别人是不会授给你所谓的王的名称的。给了你王的名称之后,你必须要去负责任,必须要去做事情。当时来讲,必须要去守田,必须要去调解纷争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你的责任。你如果说我不负这个责任,对不起,别人可能就不把这个王位给你了,不会给你的。这是一个方面的道理。

 

“要待他授给”也是别外一个原因,也不应该生起傲慢的。因为这样的王位,必须要观待其他的民众给你授予。授予你才能当,不授予你就当不成,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没什么自在的。你不是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臣民推选你,你才能够当;臣民不推选你,你就不能当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也没有什么可生起傲慢的吧。

 

在讲记当中讲到X方的X举制度也是这样的,必须要通过这个国家的人民,一致通过X票X你了,授给你这样的责任了,你才能当这个国王,当这个ZT。否则的话,你自己是没有这样的一种自在的。

 

因此这里通过三个道理,一个是通过公仆的身份,不应该生起骄傲;第二个方面是随所负责任的角度,你不应该生起骄傲;然后要待他授给的角度,也不应该生起骄傲的。从方方面面来观察的时候,你都没有必要生起一种我慢,生起一种骄傲的。如果你生起了,只能说是一种非理作意,完全不应该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比喻当中提到,比如说一个大户人家,一个富人雇佣一个奴仆,让他管理财产,让他管理里里外外的种种事情。外面的一些事情,或者内面的一些事情,这个仆人都要处理,就相当于以前古代的管家,他内内外外很多事情都要管。他有了这样一种主人授给他的权力的时候,他必须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主人交代的事情,他不能有一点点疏忽,有一点点放松都不行。一旦出了问题的时候,肯定他这个职务就保不住了。所以他必须非常认真地、非常辛苦地去做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肯定是没有任何理由产生一种傲慢的,“我现在很有权势,我现在管了这么多人,管了这么多的房子,管了这么多的田地”。

 

他有没有这个资格生起傲慢呢?确确实实是没有的。就因为也有这样的三个原因,第一个他是仆人,不管你管的事情再多,里里外外的事情管得再多,你始终是主人所雇的一个仆人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这个管家没有生起傲慢的资本。第二个你要“随所负责任”,你自己的主人给你交代的种种事情,你必须要尽心尽力去做,你有这个责任,必须要负这个责任,所以也没有资格生起傲慢。第三个“要

待他授给”,主人让你干你就干,主人说要把你解雇了,你就没有权力的。所以从这三个角度观察的时候,这个人完全没有资格生起傲慢心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和国王一对比的时候,就很清楚可以知道的。所以认为自己是国王,实际上是在行使仆人的义务,因此没有任何的必要产生一种傲慢心。这是第一个科判的内容。

 

第二个科判的内容,不能认为有施或者收的大权而生起傲慢。

 

壬二、不应以施收财物有权而生骄傲:

 

有些人会这么想,国王他可以自在地布施财产,也可以自在地征收赋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国王是很有权势的。应该产生骄傲心,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如佣得所得,思主为施者,

主给所应给,自矜为施主。

 

这个就破斥了不应理的观点。比如说一个佣人,他辛苦地劳动,得到了所应得的一份报酬,这个时候他应该怎么想呢?“思主为施者”,他应该如是地思维:“我的主人是布施者”,他应该思维主人是布施者,“主给所应给”,“主人是布施者,主人给了他应该给我的报酬”,他应该这样想就对了。但是如果“自矜为施主”的话,自己认为自己是施主,这个肯定就是颠倒的一种想法,是不应理的一种想法。

 

一个佣人给主人干活,或者一年之后结账,或者一个月结一次,或者一个星期结一次,不管怎么样,他得到佣金的时候,他肯定不能够想“我是施主”,因为他毕竟是从主人那里得到了应得的报酬,这个时候应该思主人是施主,主人给了我应该给的报酬。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国王也是同样的道理。

 

国王为什么不能想自己能够自由地布施,自己能够自由地征收赋税,所以就应该生起傲慢呢?实际上国王是一种奴仆的身份。他既然是一种奴仆的身份,他给大众,他给人民办了事情,做了工作,这个时候人民就给他报酬,比如说上税,上税就是人民给他的一种报酬,国王行使他的权力,然后人民、主人,就给他一定的报酬。既然有这样的一种关系,你怎么可能想自己是施者呢?自己绝对不是真实的施者。自己就是一个佣人,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报酬而已。在这个角度进行安立的。

 

国王如果认为“我可以自在地把我的财产分给这些人民,从这个角度难道不能成立我是施主吗?”如果从这个角度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人民都可以成为施主,人民把六分之一的赋税交给你,既然这样,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人民也是施主。既然人民也是施主,你也是施主,那么你也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地方了,都是平等的关系。既然是平等的关系,你不能认为“我是施主,他们是下面的人,他们是受施者”,就不应该这样想了。这个颂词也可以说是从比较微细的地方,进行抉择国王不应该产生一种傲慢的根据。

 

还有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奴仆给主人干了活之后,主人给他应该得到的报酬,那个时候他没有把主人想成施者,他反而认为我对主人的财产是有权力受与的。我们一观察的时候,像这样的想法肯定就不对,是你自己给主人干了活,干了活之后主人给你报酬。这个时候你反而想,我现在是从主人钱包里自由自在地把他的钱拿出来了,现在我是有权力的。这方面就不对。或者你不能想“我给主人干了很多活,他的里里外外一切活都是我干的,所以我布施给了他很多很多快乐”,从这个讲肯定也是不对的。你自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己获得工资去干的,所以根本不是一种施主的关系。你从主人那里取得工资的时候,也不是自由自在地就可以受与的,从这个角度也是不应该。

 

国王他一方面认为自己给了很多东西给人民,然后可以从人民那个地方自由自在地取赋税,这方面都不是应该产生傲慢的资本,全部都不是的。前面也分析过,如果你这样认为是施主的话,那么人民给了你很多的赋税,人民也应该是施主的。这方面完全就是不应该的,不应该产生这样的傲慢。

 

从这些角度观察的时候,国王和人民之间是以前早就已经说好的,在以前最早出现国王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国王给人民干事,人民给他六分之一的报酬。既然是有这样一种规定的话,那么国王现在收取赋税的时候,实际上是履行合同而已,没有什么可值得傲慢的地方。所以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产生的很多很多傲慢都是一种非理作意而已,都是一种不应该产生的想法。所以从这些角度可以如是地了解。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不应该认为可以自在享受欲乐的缘故,产生骄傲或者产生傲慢。

 

壬三、不应以受用诸欲境而生骄傲:

 

有些人会这样想,他说国王实际上还是应该傲慢的,因为国王所享受的五欲的欲妙,五欲的境,是一般的人所享用不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产生一种傲慢。确实我们可以观察,作为国王,不管从古代来讲,或者现在也好,他们的种种生活条件都要比一般的人好,因为他可以收到六分之一的报酬,一家人给六分之一,实际上就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生活条件。不管是私人给也好,还是从国家整个的收入给也好,国王拿到的条件肯定是比一般人要好,所以他们的这种五欲的享受,肯定就要超过一般的人。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产生一种傲慢心的话,这个也是不应该的。为什么不应该呢?我们应该知道从哪个角度去破斥。

 

余视为苦处,汝起颠倒念,

以他事存活,汝由何生喜。

 

“余视为苦处”,你认为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五欲境而产生傲慢的话,实际上是颠倒的,你所认为的应该产生傲慢的这种五欲境,在其他的智者来讲,世间的智者也好,或者出世间的圣者也好,他们看的时候,像这样的五欲的外境,实际上不是一个生起安乐的地方,它是一种生起痛苦之处。享用五欲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很快乐,但实际上通过享受五欲,自己的六根经常外散,六根经常外散的话,肯定就做很多非法的事情。所以很多修行人就是为了使自己不起非法的念头,恒时护持自己的六根。所以像这样别人视为苦处的地方,你还产生一种傲慢心,这哪里是一种真正值得欢喜的地方呢?根本不是。

 

在很多佛教教典当中,在教导修行为应该注意的地方的时候,也是对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很多教言。比如说我们修过《Q行》,《Q行》当中也是这样讲过的,比如说飞蛾,它贪著于灯,贪著于外面的色的缘故,最后被烧死了,被烧死在灯火当中。飞蛾就是这样的,飞蛾扑火大家都是知道的。它就是追求外面的色,在追求色的时候就被烧死的。这个方面就是很明显的。

 

声音,比如野兽,像野鹿等等,它特别耽著听琵琶的声音,很专注听的时候,它不知道这个是猎人的方便。猎人一方面使用这个弹琵琶的声音,它很专注的时候,它不觉进入危险的时候,猎人就以射箭等方便把它杀死。它就死在什么地方?死在它耽著声音方面。

 

还有比如说鱼,钓鱼的时候,这个鱼被钓上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它是贪著于这个诱饵上面的味道,它贪著这个的时候,就被渔夫钓上来,这个就是死在舌方面的。

 

还有蜜蜂,在《Q行》当中讲,蜜蜂因为贪著花香的缘故,被闷死在花当中,它是死在花香当中的。

 

还有一种是大象,它贪著清凉的触觉,它跑到河里去,想要获得清凉的时候,就陷到淤泥里面没办法出来。以前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黄河象,它就是这样,慢慢慢慢滑下去就这样死了,没办法出来。它死的原因就是贪著触觉。

 

所以这些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教导修行人的时候,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这样的五根或者意根,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如果自己的眼根贪著于外境的色,自己的耳根贪著于外面的声音,乃至于自己贪著于美味,乃至于自己贪著于闻妙香,乃至于自己身体贪著于种种柔软之触、轻滑之触等等,像这样的话,自己的分别心就会恒时外散,就不能够把持自己,肯定要造很多罪业,这样的话就是引生后世痛苦的因。

 

就是因为这样,佛经当中或者戒律当中制定了修行人应该做的很多威仪,实际上都是为了护持自己内心当中不生烦恼,从这些方面进行制定的。因此从这个方面一个一个进行分析的时候,这些都是苦处。真正有智慧的人,把这一切五欲的享受,都视为是一种应该远离的、火坑一样的、罗刹洲一样的、不净室一样的外境。对这样的一种别人远离的外境,你认为生起傲慢,那么绝对就是颠倒。从这个角度我们分析的时候,国王肯定就是产生“颠倒念”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话,“以他事存活”,你现在所获得的这些种种圆满的妙欲,是怎么获得的呢?可以说是“以他事存活”。你给别人,给其他人做很多很多苦行,做很多苦力,做很多事情,身体也操劳、心也操劳,从这个得到了报酬,“以他事存活”的。在这个过程当 ,你是非常辛苦的,得到这些妙欲享受又有什么可以产生欢喜呢?所以也不必要产生欢喜吧。

 

如果有人说,实际上有些国王他没有去为人民做事,他实际上无勤就获得很多享受。这个在讲记当中讲,实际上像这样的国王,他如果没有给人民干很多事情,他不操心人民的死活,不操心国家大事,他单单是通过自己的权力,去强收很多赋税的话,或者抢很多民间的东西的话,也不应该值得欢喜。虽然他在无勤当中没有付出辛劳而得到,但是他是在造罪业。他通过这样的话,以后必定会引生恶趣痛苦的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不应该生起欢喜。

 

所以从第三句颂词都观察的时候,不管是你通过苦力而获得的,或者你是通过抢夺而得到的、压榨人民的血汗而得到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都不应该生起欢喜,完全都是一种苦处。所以说对于妙欲享受的时候,也不应该产生傲慢。

 

比喻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比如说一个盗贼给抓住了,其他的人罚他做苦力,他在做苦力的时候,很卖劲地在做,把很多事情做得比较圆满,其他的人就很欢喜,给他一些好东西,或者给他奖赏,或者给他夸奖等等。在这个时候他有没有真正的理由、根据,产生一种傲慢心呢?没有。因为他自己毕竟一方面是被抓住了,被别人所控制的,没有办法才做这些苦行的。再一方面,他获得这些所谓的比较好的资具,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通过他自己的苦力而获得的,所以说也没有什么产生傲慢之处。

 

国王也是同样的,他处在国王位置的时候,不得不做这些事情,所以说他没有自在的,不做事情别人就不给你种种的工资报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通过自己的身心操劳,获得了这些五欲的享受,也是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傲慢的。而且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讲,你获得这些五欲享受的时候,很有可能引发后世的种种痛苦的因。

 

所以从哪个角度观察的时候,都不应该产生一种傲慢心。我们在观察这些的时候,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从出离心的角度来讲,就认为这个国王实际上就是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可以从自己人心当中断除希求国王位置的颠倒作意。通过学习这些方面我们就知道了,国王实际上很辛苦。又辛苦、又容易造罪,又容易堕落,所以没有什么可希求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了解。

 

但是有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转为了国王,这个就不一样,他们就通过自己的方便力,通过自己的种种智慧,一方面住在轮回当中,不被轮回的垢染所污染,一方面可以度化很多众生。这个当然是特殊的。

 

一般的修行人来讲,尤其是还没有入正道的,一般的初学者来讲的话,对像这样的国王,学习这样的论典的时候就知道了,绝对是应该产生厌离之处,绝对不是应该欣喜之处。所以学习这个还有很殊胜的必要性。我们在相续当中,有时候看到这些世间的高官的时候,看到这些国王的种种享受的时候,虽然现在已经离古代的生活已经很远很远了,但是一看到小说当中,或者电视电影描绘的这个国王,这么自在、这么圆满,有的时候就很容易发愿,是不是以后也转成像国王这样高贵的人呢?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使自己的善根成为虚耗。所以有必要断除这样的颠倒作意,必须要从方方面面知道,国王实际上是不值得羡慕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

 

四种颠倒执著,大家学了这么长时间,基本上都知道了吧,常执、乐执、净执还有后面破了我执,这样四种颠倒执著。这四种执著在世间名言当中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颠倒的,但众生不了解世俗实相的道理,

反而执著是有常的、有乐的、有净的、有我的,如是的四种颠倒执,所以如是次第次第进行破斥,相续当中产生一种殊胜的正见,产生一种殊胜的定解,发起厌离心,然后再发起菩提心,如此使自己的身心堪为法器,进而修持大乘的殊胜妙法。有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必要。

 

在讲第一个科判的时候也分了四个科判:

 

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这样四个科判抉择抉择四品的内容。其中前面两个科判两品已经抉择完了,现在我们正在讲第三品,也就是如何破除平时我们所认为的清净的想法,尤其是针对有情界,自己也好,他人也好,如何抉择为不清净的体性而生起厌离心,这样的一种殊胜的教授。

 

在这一品当中分了五个科判进行抉择: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现在我们正在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分六:一、为贪女人之娇媚而忍轻贱不应理;二、因贪女人者会生嫉妒而执女人为乐不应理;三、不应明知女身不净而起贪爱;四、不应说无有过失而不能呵毁;五、破耽著女身为净;六、破执身为净的其他理由。

 

其中前面五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六个科判——破除身体清净的其他理由、其他根据。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除了前面所讲的五种根据之外,这个地方又讲了其他的根据,又分了三个理由进行破斥。

 

辛六、(破执身为净的其他理由)分三:一、破见身骄慢故执身为净;二、破现见涤身不净则执身为净;三、破见有苦行仙人亲近女身故女身非所应离。

 

壬一、破见身骄慢故执身为净:

 

第一个科判破斥由见有些人对身体生起骄傲的缘故,如是的话,身体应该是清净的,这个科判也是专门针对某些人相续当中清净的执著,有些人就想身体应该是清净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现见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生起骄傲的缘故,就说明这个身体的本性是清净的,如果它是不清净的,那么肯定他不会生起骄傲的,比如说有些人他的身形不好看,或者他的身体有某种缺陷等等,像这样的话就不能够生起骄傲,但是现见很多人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生起骄傲的缘故,就说明这部分人的身体应该是清净的,应该贪执的。有这样的一种邪执。

 

针对这样的邪执如是进行破斥:

 

有唯住秽室,无秽则不住,

于彼不净虫,愚故生骄傲。

 

这个颂词所破斥的就是有些人,“有”主要是讲众生、有情,像这样的有情众生在住胎从头再来的时候,单单唯一是住在不清净的胎室当中,如果是清净的、无秽的,就没办法安住生存,因此说像这样一种“不净虫”,这个主要是指人身,只有愚痴的人才会缘这个身体生起骄傲心。主要是如是进行破斥的。

 

那么如何有些人生起骄傲呢?比如说现在有些人的身体比较健壮,肌肉比较发达,身材比较匀称等等,这样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然后缘这个身体生起骄傲。实际上真正观察的时候,像这样的一种骄傲的心,主要是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很清净的,它的根源还是缘自己的身体是一种清净,所以针对像这样的一种邪执,圣天菩萨的意思就是讲,我们现在生起骄傲的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完全一种由愚痴而引发的非理作意,完全都是不应该产生骄傲。

 

他具体的理由这里讲到,“有唯住秽室”,就是说这个有情,我们观察它的来源,刚开始的时候通过父母不净的精血作为种子,之后有情的识入于不净的精血当中成为一体的时候,就在胎中不断地发育,经过七位不断地发育。在不断地发育过程当中,它的环境是什么呢?它的环境就是这里所讲的“秽室”,“秽室”当然就是不清净的地方,主要指胎室,母亲的胎当中,在这个当中,讲记当中讲,他是处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上下都有如是不清净物所压迫。这个胎室本身也充满了很多不净的液体。

 

胎儿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逐渐发育成长,如果是“无秽”的话,如果这个胎室当中没有这些不清净的东西,那么不能够安住,这个胎儿就没办法存活。所以说他自己周围环境可以说是一种很不清净的体性。胎儿自己本身的体性,前面观察了,这个逐渐发育成长、不断圆满的身体,它的种子就是父母的不净精血,所以它的本体就是不净的。然后在胎位的时候,他还要接受母亲的营养等等,这样的种种营养输入到胎儿体内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清净的体性,所以说他身体内面还是不清净的,逐渐逐渐发育完全的时候,他的六根逐渐圆满,他的眼根、或者身体里面的内脏,逐渐逐渐发育圆满了,这个时候他里面的体性还是不清净的,彻头彻尾不清净。所以观察的时候“无秽则不住”,实际上完全是处在一种非常肮脏、非常污秽的环境当中,里外都是不净的,最后从不清净的产道产出来。产出来之后观察这个胎儿,满身都浮满了不净物,尤其是污血,还有很多很多液体等等。所以生下来之后马上要清洗,马上要用帕子擦干净,然后用温水洗掉,把他身上的这些汪清净的胎血等等洗掉。

 

我们这样观察的时候,他完全都是一种不清净的,因此圣天菩萨给我们讲“于彼不净虫”,这样的人身就像不净的虫一样,只不过是大一点而已,所以“于彼不净虫,愚故生骄傲”,怎么可能缘这样的一种不清净的体性,而生起一种骄傲呢?绝对是不应理的。所以通过这方面观察的时候,认为自己的身体应该产生骄傲,有些人产生骄傲,所以认为是清净的话,我们这个地方从两个角度已经破斥了。一个是认为他是清净的体性,思维观察之后不清净;一个是生骄傲,这个地方讲有什么资格生骄傲?对于像这样一个不清净的东西产生一种骄傲,完全都是颠倒执,绝对是一种妄执,就像厕所里的蛆虫一样。

 

厕所里的蛆虫,它自己的种子就是在不净的粪便当中,比如说在夏天的时候,看到很多苍蝇,它的幼虫就是蛆虫。苍蝇首先在大便上面下卵,然后这个卵逐渐变成蛆虫,所以首先这个蛆虫是在不净的环境当中长大,而且它吃的也是不净的粪便,所以里外都是不清净的东西。它如果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骄傲,很白很胖的话,这个方面完全是一种颠倒的。别人一看的话,这么不清净的东西,有什么资格生起骄傲的心态呢?完全都是不应理的。

 

所以从这两种,一个人、一个蛆虫一对比的时候,实际上现在我们缘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骄傲心,认为自己身体很清净,这完全就是一种不应理的颠倒的执著。因此这个颂词也是从方方面面已经抉择到了身体不清净的体性,如果产生骄傲,那么就是不应理。

 

这个颂词直接破斥的就是针对于这些人的观点。那些人就认为因为生骄傲的缘故是清净的,一方面直接破斥这个,第二个间接破斥的是平时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各方面朝气比较旺盛,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青春美满,这个时候最容易缘自己的身体、自己的面容、自己的肤色,还有自己的体力等等,缘这些产生骄傲的情况时有发生的。如果不了解这个体性,自己一方面处在不净的体性当中,一方面还产生骄傲,就像不净虫一模一样。所以缘这个颂词我们也可以对治对这个身体有些时候产生的骄傲和傲慢的心态。

 

通过比喻来讲的时候,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自己的行为不端正,有一次他和一个富人的妻子行邪淫的时候被别人抓住了,抓住之后作为惩罚,把他扔到粪坑里面,应该是很深的粪坑了,要不然他肯定就爬出来了,他没办法通过自己的能力爬出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得已只有住在这个粪坑当中,而且他没什么吃的,也只有喝尿水,吃大便等等,依靠这样的不净物生存。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突然下暴雨,发很大的水把这个粪池冲塌了,他就得以生存,跑出来了,跑出来之后,他家人给他清洗,换衣服,给他洗身体,肚子里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通过很多方便排出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身上的味道才稍微轻一点,好像和一般的人差不多了。从那个时候他就到街上去闲逛,不小心碰到一个穿着脏衣服的乞丐,这个乞丐碰到他了,他就认为这个乞丐很脏,把他的身体染污了,他就怒骂这个乞丐:“这么脏的东西,把我清净的身体和衣服都染污了。”

 

通过这个公案观察的时候,他这样生起傲慢,他认为自己是很清净的,因为他是婆罗门,在婆罗门的教典当中认为婆罗门的种姓是最高贵的,身体是最清净的,所以绝不能容许其他的贱种,像乞丐、首陀罗等等的接触,否则会染污他们的。在他们的论典当中这样宣传,他就认为自己是高贵的种姓,很清净,不能够容忍别人污染他等等。像这样就是一种邪执。但实际上真正观察他的这个过程,他在不净坑当中住了很长时间,他的整个身体泡在不净粪当中,然后吃的也是这个,所以他里外都是不清净的。他本身自己不清净,而认为别人把他染污的话,这就完全是一种颠倒执。绝对是一种不对的执著。这个是主要针对他产生了傲慢,颂词当中也是讲生起骄傲、生起傲慢不应理。这个婆罗门他生起傲慢有什么资格?完全没有这种资格。他自己里里外外全部都是不清净的东西,他还要缘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傲慢,我们观察的时候就是不应理的。

 

从这个比喻对照颂词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自己的身体,从它的种子,从它的出生处等等,或者观察现在这个本体,都是一种不清净,缘这样很不清净的本体还要产生一种骄傲,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清净的,就和这个婆罗门男子愚痴的行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像这样一观察之后,我们就知道实际上自己正处在不清净位的时候,不应该产生骄傲。就破除了这些人的邪执。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第二个科判所讲的内容就是有些人认为身体可以洗涤,所以应该是清净的。

 

壬二、破现见涤身不净则执身为净:

 

有些人的邪执是怎么样认为的呢?他说因为身体上面的一些不清净的污垢、汗水等等,是通过外缘而产生的,实际上的本体是清净的,为什么它本体是清净的?因为现量见到身体不清净的时候,通过水、肥皂等等可以清洗干净。如果这个身体的本性是不干净的,那么无论如何清洗都不能够清净,就是因为通过清洗可以干净的缘故,所以就说明这个身体是清净的。有这样的一种认为。

 

好像我们不观察的时候认为这是对的。如果我们的身体本来不净的话,就像黑炭一样,怎么洗也洗不白,如果真正我们的身体是不清净的话,怎么可能通过其他方便把它洗干净呢?我们不观察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合理的,但实际上真正观察的时候,完全不合理,都是不合理的邪执。

 

随用何方便,身内不能净,

汝应勤净内,非如是净外。

 

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便,只能把你这个身体的外部暂时清净,但是你不管用什么样的方便,不可能把你的体内变成清净的,因此这个身体外面的不清净,它的来源是身体内面的不清净,如果真的要使自己的身心,或者内外都清净的话,必须首先精勤地把自己身体的内面清洗干净,“非如是净外”,并不是说像你这样隔几天就清洗一次身体,把这个身体洗得很干净,像这样的行为是不应理的。

 

这个地方所讲的道理,和我们平时的生活对照的时候,平时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或者要洗好几次手,就是因为自己的脸或者手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长污垢,变得很肮脏,所以必须要通过精勤地擦拭,才能使它变得清净。但是我们不管用什么样的方便,实际上这个身体的外部老是处在一种不清净的状态。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主要是身内不净的缘故。身体外面的不净和身体内面不断分泌出来不清净的物体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不管用什么样的方便,你身体内面是不能清净的。比如说我们有的时候,通过喝水去清洗,想把自己的内脏或者身体里面清洗干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它本身是一种恒时充满不净的本性,所以我们通过一点点的方便,不管什么方便,都不能够使自己的身体内部清净的。以前也不行,现在还是不行的。现在的这种科技、医疗手段这么发达,能不能把自己的身体里面真正整得很干净的呢?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针对这样一种道理,因此说应该精勤地净治自己的身内,而不应该单单是在身体外面下功夫,这个方面是没有用的。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真的要把自己身体内的污垢清净,那是不可能的。讲记当中讲到自己的内脏方面,它的组织很严密,各种各样的内脏,各种各样制造分泌物的很多器官,不断地在产生清净的东西,怎么样去清净呢?恒时都是没办法清净的。所以说实际上就是没有办法的意思。“汝应勤净内,非如是净外”看起来好像是要劝这些人应该把自己的身内清净,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无论用什么样的方便,都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体内面变得清净。通过这样一观察的时候,实际上就破斥了那些人的观点,那些人就认为通过精勤地洗涤,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清净。这种观点如果通过前后的次第观察的时候,根本不能成立,完全就成了一种邪执。所以像这样的观点一定是要清楚的。

 

在这个比喻当中所讲到的意思,比如说一个管理厕所的人,他每天都是在管理厕所,他就觉得这个厕所非常臭、非常脏,所以他就想通过方法把厕所搞得没有臭味,而且很清洁,但是他通过很多方法,把厕所外面的墙壁、地板等等冲洗很多次,实际上这个臭气还是不断地冒出来的。这个时候别人就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你想要这样把厕所弄干净是不应理的,因为这个臭气的来源是在厕所的里面,你辛辛苦苦

地在外面做很多事情,每天这样清扫,时时刻刻这样清扫,实际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只能治它的表皮,不能治它的本。你必须要把这个厕所里面的这些大便弄清净了,弄得干干净净,这个时候才不会冒臭气。但是那个时候管理厕所的人就想,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厕所就是装不净粪的,如果把厕所里面弄得很干净,一点粪便都没有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厕所了。所以他自己也想到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外在的一些手段,把外面弄得很清净,实际上也不能遮止从身体内部不断发出来的种种臭气,不断分泌出来的种种不清净的液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就从这个方面可以成立身体实际上是根本不清净的体性。因此这方面就说明了一个很深的道理,自己内外实际上都是不清净的,不管用什么样的洗涤方式,都不能够使它的本体变得清净,只能有的时候通过洗脸洗手暂时清净而已,实际上从根本上清净是没办法的。

 

这个颂词直接讲到了这个意思,就是要我们认识身体不清净的体性。也可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比较隐藏间接表达的意思来讲,如果按照颂词理解,我们要用很多世间的方法来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清净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要使它变得清净,必须要通过修持佛法,通过修持佛法之后,因为佛法有殊胜的对治力,怎么样把这个不清净的肉身转变的窍诀是有的。显教当中不是很明显,但是可以通过显教当中这些菩萨所修持的净土加持等等,都可以知道实际上最后不清净的肉身绝对是可以转变的。当然密乘当中有直接修身虹身的很多殊胜的方便,所以如果真的要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很清净的话,应该通过佛法对治。

 

那么有些人会讲,实际上不需要通过佛法对治也可以,比如说有些色界天的天人他也是很清净的,他的色根很清净,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暂时的方便而已,它不究竟。虽然有这样一种暂时的方便,修成色界天人之后,他的身体放光明等等,很清净,但是这方面不能依靠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究竟道,我们得到这个只是暂时的,最后还要失去,失去之后又要恢复到现在不清净的身体的体性。所以为什么我们讲单单是用佛法,佛法的对治力才是真正最究竟的,通过佛法的对治可以使自己永远地远离不清净的身体。当然很多佛菩萨他转世到轮回当中,显现和其他众生一模一样不清净的肉身,都是为了调伏同类的众生而已,仅仅是这个,他自己的本性完全是非常清净的。

 

所以说“汝应勤净内,非如是净外”,也就是说我们从这个意思 间接应该了解,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方面去清净,比如说内心当中的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是产生一切其他的烦恼、产生所有一切恶业,一切有漏轮回等等的根本因。所以我们真的要使这个身体变得清净的话,必须要在自己内心当中下工夫,把自己的修法对准自己内心当中的烦恼去进行修持、种种的习气进行修持,这样的话才真正能够达到治本的效果。如果自己根本上的种种烦恼习气全部清净之后,那么肯定就会变成清净的,因为在佛法当中讲到,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种种不清净的器世间,还有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完全都是自己相续当中不净的习气显现,有不净的习气就会显现不清净的肉身、不清净的器世间,所以只要存在这个习气的时候,肯定没办法避免的。要避免的话,必须从自己内心的习气方面去入手,也就是自己平时修行的时候,也应该知道我这个善根,修行的时候就要对治我相续当中的习气,应该把相续当中的习气去掉。只要相续当中的习气去掉之后,没有不净的习气,客尘没有之后,光明的体性、空性的体性如是显现出来之后,肯定就不会显现不清净的器世间、不清净的肉身。所以精勤地净治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关键的。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在讲《定解宝灯论》的时候也讲过,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在自己外表上下很多功夫,真正想到要用佛法的力量去对治自己相续当中很微细的这种习气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当时他老人家教导我们,我们在修这种甚深法的时候,应该把这个修法的力量对准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习气,对准烦恼。它有一个目标,把这个根本的怨敌消灭掉之后,其他的外面的这些不需要单独去对治的。这个真正是佛法当中的精髓。

 

佛法的精髓就是对治自己内心当中的种种习气,种种的烦恼。这样讲了很甚深的窍诀。我们在平时修行的时候,比如说念百字明,或者修金刚萨埵的时候,不要单单想到是把我以前造的罪业清净,当然你这样去发心,这样去观想肯定能清除罪业的,但是你的观想少了一层,就没有想到罪业的体性,它的习气,这个角度没有去对治。如果这个角度没有去如实观想,它的力量就达不到这么深的层次。所以说我们只要发心深,我们了解到我现在的力量应该对治什么东西,目标准确了,我们才能去对治根本的东西。所以在忏罪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忏悔很粗大的,以前身语意所造的种种佛制罪、自性罪,但是更关键的是要对治,把这个念咒的力量、观想的力量、空性的力量对准最原始的习气,把它消灭掉,这样的话不但清净了粗大的罪业,而且清净了很微细的习气,一箭双雕。这样的话,对我们来讲就是非常合适的,或者非常应理的一种修法。它的直接意思和间接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破斥有些苦行的仙人也亲近女身,所以说不应该远离女身的这样一种邪执。

 

壬三、破见有苦行仙人亲近女身故女身非所应离:

 

这样的一种邪执来自于什么呢?有些愚者他就会说,女身实际上是清净的,他首先从女身是清净的,因为有些修苦行的仙人他们也亲近女身的缘故,他们也依靠女人获得安乐的缘故,所以说明女身是清净的,否则这些仙人他都具足智慧的,他们都是有出离心的,有殊胜智慧的,他们所观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既然他们都依靠女人的话,那么就说明女人很清净,否则的话这些具智慧具神通的仙人也不会如此亲近的。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一种邪见。

 

这个地方针对这样的邪见,圣天菩萨讲:

 

若具污秽身,如癞非众同,

有秽如癞者,则为众所弃。

 

这个颂词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些仙人亲近女身,就是说明他们自己的心本身就不清净,他们相续当中还有颠倒的执著,认为女身是清净的,所以说他们才会去依靠,就好像具足污秽身体者,他只愿接近污秽的身体一样,就好像癞病的人,患麻风病的人,他不可能和其他的众人同处的,“非众同”就是不可能和其他的众人同处,他肯定和具足癞病的人一起生活的。“有秽如癞者”,所以说相续当中有如是污秽见解的仙人也好癞者一样,“则为众所弃”,实际上被有清净正见的出世间的圣众,或者说具有正见的已经修行离贪的世间众,肯定是被他们所舍弃的。

 

这说明什么意思?这些苦行仙人的行为实际上没有达到真正修行者的标准,名称上具足修行者的名称,苦行仙人的名称,实际上相续当中充满了很多污秽的邪见,污秽的观点、污秽的意乐,所以就说明他们的行为是不值得依靠的,主要就说明这个意思。

 

以前在印度有很多苦行的仙人,可以说大多数来讲都是厌离了世间的,虽然他们对所厌离的世间的范围没有像佛法一样认取得非常圆满,很标准,比如有些仙人他认为出离轮回是什么呢?达到色界就应该出离轮回了,或者达到无色界应该是出离轮回了,实际上按照佛法的标准来看,他们还没有出离轮回,暂时得到了禅天,或者暂时得到了无色界的果位,绝对不是出离轮回。虽然相续当中有出离心,但实际上不可能出离轮回,因为他们对所出离的范围没有一个真实的认识,所以说真实的出离心是根本没有的。

 

大多数的仙人有这样一种正见,也修持清净的行为,修持梵净行等等,所以大多数仙人通过如此修持远离了欲界的很多烦恼,而且获得种种神通。还有一部分仙人,就前面所讲的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发心入道,但是因为他的方法不得当的缘故,没办法对治相续当中种种俱生的习气,所以又返回头来,又找女人,又去依靠女人。他们认为通过女人可以获得殊胜的安乐。所以对苦行仙人来讲,应该分成这两类来对待,大部分的仙人他绝对是离贪的,还有一部分这样的仙人,就是这个地方提出不好看法的邪见的,他们所认为的这部分仙人确确实实没有离贪,他们没有修持真正清净的行为,所以他们的行为不应该做为一种榜样,不应该被标榜的。这个方面就是讲到虽然这些苦行仙人依靠了女人,但是也不应该值得去追随。

 

 这个地方所讲到的这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国王,他在统治一个国家,有一次负责星宿的婆罗门观察天象之后,他就预测几天之后会下一场雨,这个雨本身带有某种毒性的,如果一切众生饮用之后全部会变得疯狂,他就给国王这样做了预言。过了几天之后果然下了雨,下了雨之后,其他的臣民不了解这个真相,就饮用了这个雨水,结果全部变得疯狂,只有这个国王牢牢记住婆罗门的预言,他首先的时候就没有喝水,当然他的行为和其他变得疯狂的臣民的行为就完全不同,那么其他的人就指责这个国王已经疯狂了,指责他的精神不正常,因为他自己的行为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所以这些人就指责国王已经疯狂了。国王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但是经常受到这样的指责,最后他自己就忍不住,他也饮了雨水,最后真的变得疯狂了。有这样的一种公案、比喻或者故事。

 

那么像这样一种故事说明什么样的道理呢,其他的臣民,饮用这个雨水变得疯狂的臣民,就是世间上执著女身清净的这样一类人,国王可以比喻成修苦行的仙人,国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饮水,他牢记这个预言家的预言没有饮水,他比较正常,就好像仙人刚开始入道的时候,他还能够真正发起一点点的出离心,他想要远离贪欲等等,但是后面国王经不起其他人的这种指责,在种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面,他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变得真正的疯狂了。所以说像这样的仙人,刚开始的时候他能够修持一种离贪的行为,但是后面因为他的方法不得当的缘故,没有办法转移或者压制相续当中俱生的贪欲烦恼,最后也就是跟随世间上的人一样,贪著女身为清净,追求女身。

 

通过这样说明的道理,在讲记当中说得很清楚,真正的真理不一定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所以不应该认为很多人都在反对,我们就放弃自己的真理,应该坚持自己所行的正道,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尤其是对现在的这个环境来讲,在整个世间上执持邪见的人无量无边的,真正修学佛法的,对佛法方面具足正见的人很少很少。

 

首先来观察整个世间的环境,行持邪见的、行持外道的、不信因果的等等,像这样的占了绝大多数,能够真正相信佛陀所说语言的很少,但是在这一部分人当中,虽然同是佛门中人,但是有些人见解不究竟、不稳固,他们在佛法当中也守持一些邪见,所以在这个时候真正守持最清净正见的人就更少了。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怎么办呢?只能够按照正确的传承,按照上师的窍诀,对佛经论典当中的意义仔细进行思维,了解到佛陀所讲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世间真正的体相是什么,出世间真正的体相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证理证详细地抉择,产生一种殊胜定解的时候,才不可能被他们所害的。否则的话自己很容易被他们转变。虽然自己信了佛,但是很容易被外缘转变了,以前的F轮功等等这样的都说明很多人虽然学佛,但是正见不稳固的缘故, 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转。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把正确的佛法,它的知识、它的正见,牢牢地刻在我们心中。走到哪个地方,别人怎么说,根本不会去跟他们所转的。一切诸法的本性就是这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给我讲,都没办法转变。像这样的话就是非常应理的。就像以前宗喀巴大师所讲的一样,现在我所抉择的空性正见,即使现在1000个佛降临在我面前,说一切诸法不是空性的,我绝对不会改变我的空性见解。那个时候他的空性见,首先从闻思的角度对空性见产生了一种不退的定解。我们应该达到这样的定解。不管什么样的人,显现什么样的一种方便来跟我们说我们自己的正见不清净,实际上也不能够被他们所转。

 

这方面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我们学到这些知识已经足够了,我现在的定解肯定不会被转的,这方面实际上有的时候,确确实实还是值得思考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有些魔,它会显现成善知识的形象,有的时候显现本尊的形象,有的时候显现善知识的形象,来到你们面前说,你现在所抉择的见解是不对的,应该是抉择怎么怎么一种见解等等,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没有通过理证去抉择的话,很容易上当受骗,马上转变自己的见解。这方面是非常有可能的。

 

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的《贤愚经》,当时学的时候有一个给我很深的一种体会和震撼的一个公案, 一个什么样的公案呢?有一个国王,他很长时间当中修行布施,他对其他的人民都是做广大的布施,引起了魔的嫉妒,所以这个魔就在国王走的路边化现出地狱的形象,然后他在里面很痛苦地挣扎。那个国王就问你是为什么这样,受这么大的苦?他就说我以前行持善法,行持十善,行持布施,通过这样的业,我现在转到地狱当中来了。他就显现这样一种形状。

 

当然这个国王他是很有智慧,没有被他所骗,但是我看到这个公案之后,我就想,有的时候我们眼睛所现量见到的这些东西,不一定就是真正正确的,如果当时换成我们了,我们平时在修持善法,我们见到这个人,这个人这么痛苦在火里挣扎,然后问他是什么原因的时候,他说是以前修善法,或者给我们说修佛法,最后我得到这样的一种下场,那个时候我们肯定:“哎呀,这个我们现在是亲眼看到了这个事情,亲眼看到的事情肯定是真的。”所以马上可能那个时候就会对佛法退信心。这个就说明平时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些时候不一定就是真正正确的事情,有的时候确确实实魔有这样一种魔境。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正见不清净,就很容易被转的。确确实实很容易被转。

 

所以说,现在如果有一些魔众、外道在我们面前显现很多各种各样的神通神变,这个时候一看,如果相续当中的定解不稳固,就很容易被转变的。所以学习这些论典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产生这样一种想法,确确实实有的时候对佛法理论方面的闻思,真正要着重,否则的话,看到这些公案的时候,很容易自己就被转了。确确实实是很危险的一种事情。我们以后在这个世间上,会出现类似的,不一定就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事情,但是很多类似的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容易出现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只有靠佛法的智慧,没办法靠其他的,平时自己闻思的这种坚固的基础才能帮助自己,其他的都没办法帮助自己的。

那个时候你一念之间也许自己就成为一种外道、舍弃佛法的,像这样一种可怜的人,非常有可能的。所以这方面应该注意的,应该坚持自己的真理。

 

还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苦行仙人他们依靠女人,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种道理,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因为世间上的很多人是比较愚笨的,很容易跟随别人的行为而转变的很多,因为像这样的苦行仙人,他们作为一种出世间的,在印度来讲,一种修持正法的标志、榜样,所以他们所做的种种行为,很容易被别人学习。比如这个地方提出这个邪见的人,他就认为因为很多苦行仙人都在追求 女人的缘故,所以说女人是清净的,他就把他作为一种榜样,来提出这样的观点。

 

这个方面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现在我们在座的人,我们可以说都是学佛的人,有些是出家的比丘,有些是沙弥,有些是居士等等。我们的种种行为实际上也是被其他的下面的学佛人,或者世间上的人作为一种榜样的。有的时候作为一种榜样,有的时候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符合于佛经,没有符合于真正的正道,别人一看他们,比如说整个F学院,他们所行持的事业肯定是对的,为什么呢?这么大的僧团,他们平时都在闻思修行佛法,他们所抉择的见解是对的,他们所做的行为是对的,我们应该如是去学习,去跟随。

 

这个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方面的一种因果,而且关系到很多其他人的信心,还关系到佛法的存亡。这方面不是一个小的事情。所以为什么佛陀要讲,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必须首先把自己清净,自己的种种戒律要清净,自己的见解要纯正,自己在别人面前说话要注意等等,这方面不是没有根据的。就从这样的一个公案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的行为不对了,我们的行为不如法了,很多人,比如说在城市里面,很多居士跟着我们在学佛,他们都以我们的言行作为标准的,我们如果做得不对,我们说错了,或者我们平时的行为不对,别人就会去学习。这样学习的时候,对自他都没有利益的,对佛法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所以这方面我们通过这样的公案、故事,或者这样一种邪见的情况,这种现实,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这个是特别关键的,非常重要的。

 

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来讲,时时刻刻都按照佛经当中大菩萨所讲的这种境界、这种行为去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尽量,平时尽量保持正知正念,通过正知正念来约束自己的种种行为,不能够随顺烦恼。随顺烦恼的时候就不一定是害自己,就害很多人了。如果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对自己有好感的人,相信自己的人,就会如是去实行,跟随自己去实行,结果肯定是把他们带到恶趣当中,把他们带到火坑当中去了。这方面就不对。如果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呢?他们看笑话了,你看,佛法当中的人就是这样的,佛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像这样,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把他们引入火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诽谤也把他们引入火坑。所以通过自己做因缘,实际上有的时候是很多很多事情必须要注意的。这一点不仅仅是出家人,居士也是同样的,因为毕竟自己是学佛的身份,毕竟是佛的弟子,自己公开的身份是佛弟子,所以说自己的很多行为关系到很多很多方方面面。这方面是必须要注意的。通过这个方面,直接间接的意思我们必须要了解。

这个地方讲了其余的道理之后,就回过头来讲第一个大科判当中分了五个,五个大科判当中这个地方讲第三个大科判。这个以上就讲到了广说身体不净的道理。下面再进行抉择,通过花香等严饰之后不能够执为清净的道理。

 

己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身体虽然 是不清净的,通过上面的观察已经产生了定解了,但是可以通过鲜花、檀香等等,抹在自己身上,装饰在自己的身上之后,就使它变得清净,他有这样一种想法。已经没办法的情况下——掩饰,通过外面的鲜花、檀香等等掩盖自己身体不清净的这种缺陷,他想通过这样的理论,还是想执著追求清净的身体。针对这样一种邪见破斥的时候: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

 

就好像世间上的一个残缺人,他的肢体不全,这个地方以鼻子做比喻,通过某种因缘,他的鼻子没有了。比如上师以前讲的时候说,在藏地有这个规矩的,一家人当中如果妻子不听话,那个丈夫就有权利把她的鼻子割下来。上师说他以前都看过这样的人,被她丈夫割掉鼻子的人。所以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有些人为了掩盖鼻子没有的缺陷,她就做个假鼻子,如果对自己的假鼻子生欢喜的话,是非常不应理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也是同样的道理“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本身自己的身体就是不清净,是有种种缺陷的,她自己也承认的,或者我们自己现在也承认,现在身体内外都不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通过花、香等可以对治这个不清净,可以把它压制住。比如说身上放很多鲜花的时候,闻到这个鲜花的香味,一看到这个鲜花也是很美丽的,就认为这个人也很美丽。有的时候在身上涂一些香水,以前是抹檀香粉,现在肯定是洒一些国产的或者国外的香水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他一闻的时候很香,或者看起来很清净,就产生这样的错觉,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你不管再怎么装饰,再怎么掩盖,你的本性就是不清净的。比如一个老太婆,她老了之后很多很多皱纹,她通过很多很多方便,头发上插很多花,或者涂很多胭脂、擦口红,你再怎么去装饰,再怎么掩盖,你已经是成了这样一种体性了,别人也许不注意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你仔细一分析,或你自己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是很清楚的,像这样不清净的体性很明显的。因此说这方面也是不应理的。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像这样的一种行为完全是愚痴人的行为。本身不清净的东西要通过很多方法去掩盖,而且掩盖之后再对它生起执著,这方面完全是一种不应理的行为。所以从假肢生欢喜的角度来讲也好,或者从身体本来不清净,通过花等去掩盖也好等等,这一切的行为可以说都是一种非常不应理的行为。

 

从比喻来讲的话,就是一个猫,讲记当中讲这个比喻的时候说,猫对没有盐味或者没有油的饭,它是不想吃的,它非常喜欢酥油拌的饭,如果主人为了节省酥油,然后想个方法,把酥油抹在它的鼻子上,再给它吃没有酥油的饭,它这个猫就很傻,因为它鼻子上的气味不断在散发,它去闻饭的时候就闻到饭好像是有酥油,所以它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主人说这个猫很傻,实际上的意思来讲,不仅仅是猫很傻,实际上很多众生,把这个不清净的身体,通过花等严饰之后执为清净,比这个猫更傻。还是同样的一种体性,没办法改变。猫它本身对没有盐、没有酥油的饭是没有兴趣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之后被蒙骗了,它自己就津津有味地去享用。同样的道理,像这样的世间上的人,本身对身体不清净已经认识到了,产生厌恶了,但是为了掩盖就装饰一些花、涂一些香等等,然后再对它生起贪著,再去追求,和这个猫的行为完全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而且自己是作为一个,可以说是高等动物吧,或者自己的思维是比较敏锐的,像这样的一种人来讲,相比起来,比这个猫还要傻。

 

确确实实你明明知道这个身体很不清净,而且还要通过很多方法去装饰,去严饰,那就更不应理了。一定要了解到身体不净,你通过什么方法去装饰是没有用的。

 

通过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平时我们在行为当中,如果通过很多方法去严饰自己的身体,这肯定是不应理的,佛陀以前也已经明确地规定,已经制止了。现在来讲的话,在FO学院,上师也是遮止,不应该装饰自己的身体,不应该在自己身上抹一些香水等等。有些人可能不会这样明显地去做,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用一些小的方便,还是要把自己打扮得怎么样漂亮一点,这方面的想法肯定还是有的。通过这样的想法所表现出的行为,自己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够发现,但是别人看起来的时候就很明显,像这样有什么必要?没有必要,确实没有必要的。

 

比如这个方面有很多很多的,一方面讲的话,就是在自己的衣服上面洒香水,这方面也是一种;再一方面,平时把自己装扮得比较庄严,穿着很干净的衣服,当然穿干净的衣服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就是很贪著非常新的衣服,很干净、很华丽的衣服,它的这种料子,或者它的做工很考究的、它的颜色很鲜艳的等等,这样的衣服如果恒时去很贪著、很执著的话也是不对的。

 

确实我自己的身体是如是不净,再想通过其他的华丽的衣饰显得自己更庄严的话,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因为在FO学院当中讲的时候,不要穿太脏的衣服、太破的衣服,这些是不允许的,就是说中等的衣服就可以了。比较干净的,然后也不是很破的,不要显得太出众就可以。但是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有一种想要表现自己的不清净的发心,然后在这种发心的基础上,去做一些装饰,使自己显得庄严,这方面就完全是自己骗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必要。

 

在圣者眼中看起来,本来自己很不清净,要通过很多方便使自己变得清净的话,就好像比如说把一个猴子洗得很干净,然后给它穿上西装革履,打上领带,穿皮鞋等等,看起来的时候,好像它的衣服方面是很好看的,但实际上我们观察的时候,猴子本身就很丑陋的,再怎么穿得很好看也没有用。我们看猴子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在圣者的眼中看起来的时候,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这样不清净的发心,然后在外表当中这样去装饰的话,实际上就是一模一样的。圣者眼中看起来的时候,本身这么丑陋,这么不清净,还要通过这样那样化妆,去装饰自己,没有任何必要。这是一个方面,违背了佛陀的所制,违背了上师的教言。

 

还有另外一个不好的方面是什么呢?你这样一种不清净的发心,想要把自己装扮得很漂亮,实际上是想要表现自己,想要表现自己是什么样的发心呢?有的时候就是想在异性面前去表现,这个方面就很危险,确确实实我们观察的时候就很危险了,如果自己平时的时候把自己装扮得很庄严,有的时候经常想出风头,或者很多时候想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容貌,表现出自己的体魄,尤其是在异性面前,如是这样去想要表现,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很危险了。其实说明众多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对异性的贪欲心是很严重的,这样下去不对治的话,就非常危险,离破戒肯定不远。所以这方面我们一观察的时候,没有任何必要,没什么意义。

 

所以有的时候为什么讲应该远离呢?像这样的对境应该远离呢?如果你远离的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去对治了。有的时候我们处在这样的对境面前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有正知正念的时候,想对治“不对,佛陀讲的,这些方面是不对的,贪执异性是不对的。不能表现自己,是不对的。”要像这样去对治,也就是说在面对对境的时候,我们还要花心思去对治,但如果远离之后就不需要花这个心思去对治了,一旦远离之后自己也不会想很多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呢,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必要的烦恼就不会产生。

 

 这个地方很多内容是讲得比较清楚的,针对我们现在来讲也是需要这样,因为我们现在毕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们没有真正远离这个对境的。所以有时候,不注意的时候,前面我们讲过,有些人相续当中就是想要到这个地方去,哪个地方有女性,就想到这个地方去,去了之后想怎么样呢?就表现自己,有能力,或者长得好看等等,这个方面就很危险。实际上相续当中贪欲心是很严重的。所以针对这样的话,一方面通过很多窍诀去对治,一方面可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离得比较远一点,互相看不到,就很多很多麻烦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说不要把自己的身体通过很多方法去装饰,这方面是不对的。但是不能走其他另外一个极端,就把自己弄得特别像乞丐一样。这个以前上师也遮止过,衣服太脏了不行。尤其是以前我们刚来时间不长的时候,那个时候每个人的衣服好像下雨绝对是下不进去的,全部是油,上面非常非常厚的,可以当雨衣用的那种。这方面也没有必要,太脏了或者太破了,这些也没有必要。如果脏的话就洗一洗,只不过自己不要显得太华丽、太高贵,这个没有必要。但是也不要显得太出格了,非常破的衣服,然后又穿着很脏的衣服,没有必要的。中等、中道,上师怎么要求,我们怎么去做就对了。

 

尤其是自己的相续当中发心要比较清净。这个方面是最重要的,认识到它的害处,认识到现在我们修法,出家或者修行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方面大的问题抓住了,很多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所以说一方面在内心当中入手,一方面在外境当中自己也要注意。不要说自己“我现在修法的境界比较高,所以在异性面前,在女人面前的时候,我可以有正知正念去对治。”一方面是这样的,但是一方面有的时候还是要替对方想一想,虽然你很清净,但是也许别人有贪欲,缘你生起贪欲心怎么办呢?这个也是要注意一点的,不能说我管自己就行了,不管别人的。

 

这个也是有可能的。我自己很清净的,但是别人看到我的时候,就产生一种贪欲心,然后她的贪欲心不断地在滋长,这个时候她相续中被 烦恼所充满了,也许就缘这个就还俗了,破戒了。这方面还是一种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自己有时候不要单单考虑到自己的问题,还要替对方想一想。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种种行为,还是要注意,千万不要通过自己的因缘,令别人产生这个烦恼,这个也是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所以有的时候不要和她们接触,不要和她们说话,平时的时候离得稍微远一点。这个时候自己也清净,她也清净,这个就很好了,这个方面就符合了佛陀的真正教义了。

 

这个方面如果我们有的时候不注意的话,还是要考虑一下。因为这个尤其是对女身来讲,出家的身份按照戒律来讲不会有很多,不像男身一样他可以七次,她有一次,只能出家一次,如果她以你的因缘破戒了,如果真正你自己和她破戒的话,那么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极乐愿文大疏》是近五无间罪,非常严重的。这方面不是一般的罪过,近五无间罪。如果她在破戒之前,没破戒,她舍戒了,舍戒了以后就得不到戒律了,她只能有一次的机会。所以这方面有的时候我们替她们考虑,还是一定要注意,确实这个方面是很严重的,或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有的时候如果想得多一点,这些方面自己应该注意的。尤其是以前看到《极乐愿文大疏》,看到这些业因果的时候,它这个有一种不共的加持力,真的一看到的时候就很害怕,一看到妄语的时候,一看到绮语的时候,两舌的时候,就发愿不要去说这些话。一看到这样的近五无间罪的时候,千万不要和女众,尤其是尼众接触,所以很害怕,如果自己不注意犯近五无间罪,这个罪过是相当重的。而且对她们自己来讲,她们也是很可怜的,好不容易发心入道,现在依靠自己而毁坏了解脱的因缘,这方面一考虑的时候,确实有的时候相续当中自然发起这样的愿,一定要远离,千万不要通过自己去让她们犯戒,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从方方面面我们都要考虑到,那这个时候就容易离开烦恼了。这个是第三个大的科判。

 

下面讲第四个科判就是说,本来于应该离贪的对境,不应该执为清净,这样的一种意义。

 

己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

 

有些人有这种邪执,他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反正男人追求女人的时候可以获得安乐,这个就是一个根本的因。我们看这个理由就相当于耍赖了。他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了。他说:“不管怎么样吧,反正追求女人就可以得到安乐,以这个作为因缘就可以贪恋。”这也是不对的,最后这一招也是不灵的。

 

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

决定为贪因,是事都非有。

 

你认为获得安乐就可以追求,可以生起贪欲了,这个也是不对的。“若处生离贪”,这个“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境的意思,这个地方单指女人。如果通过女人这个对境,这个“处”可以产生离贪的念头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女人本身不是清净的。绝对是生起贪心的因在整个世界上绝对找不到。没有一个法可以说是决定生起贪心的因,所以你认为不管怎么样,反正追求就得到安乐,反正她是清净的,这个理由就不成立了。

 

为什么这个地方讲“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因为有些男人缘这个女人生起了贪欲心,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一种事实,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有些修持圣道的人,或者修XI不净观的人,他缘这个女人,一看到女人的时候,他没有产生贪心,或者有时候生起很大的厌烦心,很大的厌恶心,他现量见到她的不清净,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说缘这个女人有生贪的事情发生,或者有些人缘这个女人有离贪的念头生起,就说明这个女人本身是不清净的。如果她是清净的,任何人看到她都不应该离贪,但是就是因为她不清净的缘故,有些人看到她就离贪了。

 

那么有些人就会想,既然有些人离贪,有些人不离贪,那么是不是说明这个女人一半清净,一半不清净?不对,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应该按照离贪作为一种标准,离贪是究竟的。因为这个女人通过前面方方面面分析的时候,她根本没有一个清净的体性,所以说,如果见到这个女人离开了贪心,就说明她本身是不清净的。这个是名言的实相,谁也没办法改变的一种体性。

 

而其他有些人缘女人生起贪心,这是一种颠倒,不能作为一种正量。所以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生贪心,一部分人不生贪心,就认为这个女人一半清净,一半不清净。这个方面是不对的,前面那种生贪心是颠倒的,后面不生贪心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应该依靠真实,而不应该依靠虚假的。就好像有眼翳的人一样,有眼翳的人,有眼病的人,他看到海螺是黄色的,然后一个眼睛正常的人看到海螺是白色的,我们不能说这个海螺上有两种自性,有黄色的自性,有白色的自性,不可能说一个海螺上面有两种自性,那么我们应该以哪个做标准呢?我们应该以看到白色的作为标准。为什么这样讲?他的眼根清净,他的眼根没有病,他看到是正确的,眼睛有病的,他看到这个海螺是黄的,不应该作为正量。

 

所以说从这个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缘女人生贪心这个是因为你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所蒙蔽,你见不到实相,你生起了贪心,而见到这个女人生起离贪的,不净观的等等,这样的话应该是实相。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女人本身就是不清净的,所以说一修到量之后,达到实相之后,就像眼根清净的人看外面的事物一样,他很准确。所以离贪的人他看到女人的身体不净,是很准确的。应该依靠这个准确的,不应该依靠不准确的。所以从这方面我们应该了解这种道理。

 

而且生不生贪心不是按照外境来决定,是按照自己的相续,自己的心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生贪心或者不生贪心,所以说决定一个事物是生贪心的因,在整个轮回当中是找不到的,“是事都非有”。

 

通过比喻来抉择的时候,有一个商主,他以前生了一个女儿,很早的时候就把这个女儿送给其他人了,在过了很多年之后,他的女儿可能长大了吧,他有一次在花园当中偶然看到这个年轻美丽的女人,他生起很大的贪欲心,他就想去追求,但是这个时候,其他一个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就告诉他:“这个人是你的女儿,你不知道。”他一问的时候,果然就是自己的女儿,所以他马上就熄灭了贪心。

 

我们观察的时候,这个对境根本没变,这个美貌的女人根本没变的,还是那个女人,但是这个商主前后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前面的时候他生起了很大的贪心,后面他就熄灭了贪心。这个对境是没关系的,对境没有变的,所以说生不生贪心在于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他认为该生贪心的时候,有生贪心的理由的时候,他就生贪心;他最后知道是自己的女儿,不应该生贪心,根据没有了,他自然的生贪心的念头就熄灭下来了。也就是这样的,世间上的众生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他就会产生贪心,但是通过智者的指点,你不应该生贪心,生贪心的对境实际上是不清净的,这个时候一观察,我们通过圣者一指点,马上就对这个事物不生贪心了。

 

这个也是很明显的例子,确实很明显,我们在世俗当中,在生活当中的时候,有的时候以前生起贪心,但是后面通过别人的指点、劝告,就可以熄灭这种贪欲。同样一个东西,它本身没有变,但是我们就有生贪心和不生贪心的差别,所以说生贪心不生贪心,主要是在自己心里,而不是在真正的外境上。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必须要按照圣教当中所讲的正理去抉择,熄灭自己的贪心,努力地发起出离心,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个方面就讲到了第四个科判。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庚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分六:一、为贪女人之娇媚而忍轻贱不应理;二、因贪女人者会生嫉妒而执女人为乐不应理;三、不应明知女身不净而起贪爱;四、不应说无有过失而不能呵毁;五、破耽著女身为净;六、破执身为净的其他理由。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破斥贪著清净之身。有的时候总的科判和分的科判字句上不一样,实际意义上是一样的。在分的科判讲的时候就是说,不能够明知不净而贪恋,明明知道女人的身体是不净的,但自己还要去贪恋,这就不对。我们从这两个科判或者颂词一对照的时候,都是在破斥对女人的贪恋,但是侧重点有些不一样,前面是总破,后面第二个科判,明明通过很多道理已经知道女身不清净,还要去贪执的话,就不对的,明知故犯,这样就不对。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众生,已经学习了这样的论典,大概已经知道,或者已经比较详细地了解了女人身体确确实实是不清净的,不能够贪恋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明明知道了还要去贪恋,这就不应理。在颂词当中当然没有很明显地提到修行人知道之后去贪恋,但实际意义上有这样一种意思。我们学的时候,把这些和自己的相续一个一个对照的话,对自己调伏烦恼有很大的必要,否则,不这样联系的话,就会认为这个肯定是在说别人,肯定不是在说我,像这样的话,学一遍论典之后,对自己的相续没有什么振动,没有振动的话,自己在出现违缘的时候就不会真实去对治了。

 

第二个科判有这样一种微细的差别。又分了六个小科判进行抉择,首先我们讲第一个科判。

 

 

辛一、为贪女人之娇媚而忍轻贱不应理:

有些人认为贪恋女人的娇媚,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到女人的轻贱是应该的,应理的。破除这样一种邪见,认为女人娇媚,应该贪恋,所以说在贪恋过程当中应该值得被轻贱。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实际上这种想法代表了很多贪欲重的人的想法。这个地方他们代表的想法是什么呢?他就认为虽然前面讲到了如是的过患,但实际上有的时候看到娇媚的女人之后,看到她们的身姿,看到她们的种种行为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认为是非常可爱的,得到她之后肯定可以享受安乐,既然是为了得到这么娇媚、这么可爱的女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即使是受到这个女人的轻贱,也应该值得忍受,应该去贪恋。

 

像这样一种邪见,前面我们也分析过,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真正要仔细分析的时候,她这个娇媚到底是从哪个地方产生的?实际上她所谓的娇媚,比如说她的语言,或者她的姿态等等等等,就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女人是很娇媚的,所以说她很娇媚的话就可以去贪著。实际上我们真正分析的时候,除了她的头、四肢、身体之外,没有一个其他什么娇媚的地方,如果按照中观的理论分析,肯定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一个真正实有的自性。实际上在名言当中,在名言的理论当中观察的时候,所谓的这个娇媚也是真实不存在的,因为女人的本性是一种痛苦的自性、引发痛苦的因,而且她自己的本性是不清净的,她自己是从业惑所产生的等等。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所谓的娇媚只不过是在贪欲心很重的人面前的一种假象,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执著,所以看到这样的姿态的时候,他就认为是娇媚的,他就认为应该去贪执的。所以不管怎么分析的时候,从胜义谛也好,世俗谛也好,一分析的时候,所谓的娇媚只是一种假象,根本不存在一个真实的自相可言。既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相可言的话,那么为了贪图她的娇媚而甘心忍受轻贱就理不应理了。这个是前面所讲的他们的观点。

 

破斥的时候讲:

 

无怙饥所迫,饥时所动作,

贪者遇女时,动作亦如是。

 

犹如世间上的这些被饥饿所逼迫的人,他们为了得到一点微少的食品,不得不对这个施主做出各种各样的谄诳奉承的行为,实际上在其他人看起来的时候,他的这种行为是很不应理的。“贪者遇女时,动作亦如是。”,相续当中很贪著女人娇媚的这一类男人,在遇到娇媚的女人的时候,他们在女人面前所表现的种种谄媚的动作,实际上也是同样的,他如果觉得乞丐的这种行为是非常不顺眼的话,那么在遇到女人的时候,他自己的行为也是在真正的智者看起来,也是非常不应理的,也是应该断除的。

 

“无怙饥所迫”这个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在世间上有些没有依怙的人,比如我们所看到一些很可怜的乞丐,街上流浪的乞丐。很早的时候,在我出家之间,也经常遇到很多乞丐,经常说是遭了水灾,或者说是房子被烧掉了等等等等,说很多很多像这样的理由,不管怎么样的话,拖儿带女的,看起来是很可怜的,像这样的话就是没有依怙的,他们的房子也没有了,他们自己也没有可以依靠生存的亲人等等,所以说他们自己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去乞讨。像这样没有依怙的人被饥饿所逼迫的时候,他们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为了得到一点点饮食,他们在施主面前的动作,有的时候说好话,有的时候磕头,反正他们的动作是非常的谦卑,非常的谄媚,所以在别人看起来就觉得是很可怜的,所以有的时候忍不住就要给他们一点东西。这就是世间上被饥渴所逼迫的人就是这样。

 

同样的道理,贪欲心很重的人遇到女人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也是很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个女人,想要追求到这个娇媚的女人,所以他们相续当中,和前面这种无怙者饥饿的时候想要得到饮食的这种心理,只是对境不一样,实际上这种贪心的本质可以说是没什么差别的。既然很迫切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在追求女人的时候,为了获得女人的欢心,必须要做出很多很多别人看起来非常遭受轻贱的行为。所以他的动作也是如是的,这个在世间上可以说也是屡见不鲜的。为了得到女人的欢心,他们做很多很多勤苦的事情。有的时候女人打他的时候、骂他的时候,或者说吐口水的时候,像这样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动气,如果是换一个人的话,马上就开始打架,但是遇到女人的时候,好像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实际上他就是非常非常地谄媚,别人看起来的话,也是非常没有骨气的一种做法。这个就是如是地可以了解。

 

从比喻方面讲,好像监狱当中被关押的囚犯一样,因为长时间没有获得饮食,所以他感觉到非常口渴,他想要解除这个口渴的痛苦,就饮了不清净的牛粪水。这个牛粪水,观察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很甘美的饮料呢?实际上根本不是,它的自性就是不清净的,一般的人来讲,根本不想去享用的,但是对被饥渴,尤其是被口渴所逼迫的众生,为了解除自己口渴的痛苦,也顾不得很多了,所以他就连牛粪水也饮用了。

 

从这个比喻可以了解,贪欲心很严重的愚者,他们想要得到娇媚的女人,做出了别人不做的事情,比如说种种很下贱的,很轻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同样的,真正女人方面是不是有一种真实生起安乐的因呢?前面已经观察过了,绝对不是的。像这样贪欲心很重的男人,为了缓解,或者为了满足相续当中的种种欲望,哪怕连这个不是安乐因的女人,为了得到这个,他自己都甘心忍受种种的痛苦。像这个牛粪水,本来就是一般人绝对不会去享用的,但是饥渴很严重的人,他就去享用了;同样的道理,女人本来在真正的世间的智者或者出世间的智者看起来,绝对不是应该获得安乐的因,但是愚痴心很严重的,贪俗很严重的人,他们就去追求,他们就想去得到些享用。

 

所以从这方面的意义一对照的时候,真的是有很大的过患的,我们如果平时没有依靠这样的很甚深的论典进行观察的时候,相续当中肯定还是模模糊糊的,还是认为可以去追求,没有很多过患,但实际上通过这样的金刚句,一个一个很仔细地,从很微细的地方抉择之后,实际上我们相续当中就产生了很甚深很微细的智慧。这个方面全部是通过如是的圣者所造的论典而获得的。真的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平时我们观察的智慧是很粗大的、很粗猛的,对于一些很微细的邪见,不一定能够对治得到,但是因为这个论典当中所讲的理论很微细,所以我们一旦学习精通之后,我们相续当中所获得的智慧,也是很甚深很微细的。如果从很微细的地方已经对治之后,那么比较粗大的时候,就更容易了解了。实际上它这个作用力是非常非常强大的。这是第一个科判的内容。

 

 

辛二、因贪女人者会生嫉妒而执女人为乐不应理: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的内容,破斥有些人因为追求女人者有些时候生起嫉妒心的缘故,他就认为这人是快乐的因。但是这个方面是不应理的,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也就是说,有些人相续当中有这种邪见,他说实际上女人方面还是有快乐的,为什么有快乐呢?因为现量见到很多男人在追求女人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这个女人会产生嫉妒心。为什么要缘这个女人产生嫉妒心呢?他说就是因为女人本身就具有快乐的自性,追求她就可以得到快乐。所以男人在追求女人的时候,如果说其他的男人在抢他的女人,他担心自己快乐的根源受到了威胁,所以说他就产生嫉妒心。这个方面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追求女人就有快乐,如果没有快乐,那么何必产生嫉妒心呢?就没有必要产生嫉妒心了嘛。比如说外面的一块大粪的话,你得到他得到,没有人会生起嫉妒心的,因为这个大粪本身不是快乐的因。所以自己见到的或者拥有的,或者认为自己拥有的这些东西,如果它上面本来不具足安乐的话,那么其他再多人去拿走的话,不会产生嫉妒心的,就是因为女人有这个安乐,所以缘这个安乐受到威胁的时候,男人会产生嫉妒心。从这个角度就反推女人上面肯定是具足安乐的。他想从这个角度成立应该追求女人,应该去贪恋女人。又是一种邪执。

 

针对这样一种邪执进行破斥的时候:

 

有由骄傲故,于厕亦生著,

有者贪其妇,于他起嫉心。

 

实际上像这样的一种嫉妒心,并不是真正缘快乐的因缘而产生的。嫉妒心产生的时候,它是来自于内心当中的一种无明、一种傲慢、骄傲,从这个方面产生了一种嫉妒心,实际上这个本性方面是不值得产生嫉妒心的。

 

从颂词当中来观察的时候,“有由骄傲故”主要就是讲有些世间上的富翁,他的房子,或者家里的陈设,是很豪华的,他自己的厕所也是比较讲究的,所以他自己有时候在观察自己的家具或者房子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厕所如此的精致,就产生一种傲慢,就是这个地方讲的“有由骄傲故”,他就认为我的厕所确实是别具一格的,其他的很多众生都不具足,所以对这个厕所就生起一种贪著,然后就禁止别人去享用,他就认为这个是自己的,生起一种骄傲。如果别人享用之后,他马上产生一种嫉妒心,这是我拥有的,你怎么有资格享用这个呢?像这样对厕所生著。

 

在真实的生活当中确实有这样一种愚痴的人,通过骄傲、通过无明,如是的话,厕所是可以贪著的。但是真正分析的时候,这个厕所的自性,是不是真的有资格让你生起一种骄傲呢?确实不是的。厕所外表看起来也许是很好看的、很华丽的,但是厕所它自己的本性来讲,是一种不清净的体性,很多不净粪堆积在里面称之为厕所,所以在这样一种体性当中,哪里有一个真实的快乐的因呢?绝对没有快乐的因。但是像这样的富翁,就是由于骄傲,由于傲慢,由于无明的缘故,对厕所生起了贪著了,这是颂词当中的比喻。

 

“有者贪其妇,于他起嫉心”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者”就是有些贪欲心很严重的男人,贪恋他自己的女人,或者贪恋女人方面,对他生起嫉妒心,他就认为这个女人是自己所拥有的,别人都没有权力拥有,单单是我自己拥有,有一个我所,一方面有一种傲慢,一方面有一种无明,有这些成分在里面,所以说一旦其他的男人想要获得这个女人的时候,或者跟她说话,或者有些稍微越轨的行为的时候,他马上就产生一种嫉妒心。像这样的嫉妒心真正观察的时候,他是从哪个地方获得的呢?从哪个地方生起来的呢?他的嫉妒心产生的因,实际上就是不了解女人不清净的体性,然后就通过傲慢认为这个女人是我的,我拥有的,其他人不能够去享用,不能够占有。所以真正观察他产生嫉妒心的来源,实际上是从非理作意这个角度产生的。因此我们说“有者贪其妇,于他起嫉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妇女绝对不是产生快乐的因缘,也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因为妇女本身有一种安乐,追求妇女本身是一种安乐的缘故,所以怕失去这个安乐产生嫉妒心的,这个方面绝对不应理的。因为前面已经分析了他产生嫉妒心的根源,实际上是来自于无明还有傲慢等等,实际上根本不是从妇女方面真实获得的,因此从一个角度来讲的话,生起嫉妒心不能够成立妇女是安乐之因。

 

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宣讲的时候,妇女如果说真正是一种安乐的因的话,妇女上面真的存在一种安乐的话,那么就不可能缘妇女产生嫉妒心了,因为嫉妒心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一旦生起嫉妒心的时候,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很难受的,很难容忍的,很焦虑,或者有种稍微带一种愤怒的,像这样的一种不能容忍的痛苦。既然这样的话,缘妇女产生了这样的痛苦,我们就说,这个妇女她本身不是一种快乐,如果她真正自性上有一个快乐的话,我们任何时候缘她只能产生快乐,但这个时候因为其他的人和她说话等等,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痛苦心,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妇女本身不是一种快乐,如果是快乐就不可能缘她,从这个有自性的快乐上面,再产生一种痛苦的嫉妒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从他自己产生嫉妒的因方面,或者从妇女本身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产生的嫉妒都可以说绝对不是产生真正安乐的因。这个方面就可以知道这个意义的内容。

 

下面就从比喻讲,以前有一个很傲慢的国王,国王的话,他的资具肯定是超过一般的平民百姓,超过一般的大臣的,所以他就认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圆满,都是超胜其他民众的,所以他就产生一种傲慢。产生傲慢的时候,他自己就想了,如果别人都和我一样的话,就突不出我的这种高贵了,所以为了突出我的高贵,那么就必须我享用的东西别人都不能享用,所以他就规定别人不能饮水。他就认为如果别人饮水的话,就和他平起平坐了,就显不出自己的高贵了。所以从这个国王的心理状态,或者他的行为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一种通过无明、通过傲慢所引发的嫉妒心,根本就是一种不应理的,颠倒的行为和想法。

 

从这个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贪欲心很重的人,他认为妇女是自己所拥有的,就产生一种傲慢,产生一种嫉妒心,也是一种完全不应理的行为。妇女绝对不是产生快乐的因。这方面就讲到了第二个科判的内容。

 

辛三、不应明知女身不净而起贪爱: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的内容,不能够明明知道不净而贪执女人,也就是说不能够了知了女人不清净之后,还要去贪著,这是完全不应理的。在有些人的想法当中,他还是同样地认为追求女人得到之后会享受很大的快乐,所以还是应该去追求的。虽然 是不清净的体性,但是还是应该去追求,因为可以获得快乐的缘故。他是这样去思维的。针对像这样的一种邪见,这里讲到:

 

于不净起痴,起嗔较应理,

于彼起贪爱,毕竟不应理。

 

如果是对不清净的身体产生愚痴心,或者产生一种嗔恨心,这两者的话都是比较应理的,但是如果对这个不清净的身体生起贪爱的话,就是“毕竟不应理”,完全都是不应理的。这是它总的意思。

 

再进一步分析的时候,“于不净起痴”,就是说对于女人不清净的身体,如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了解她不清净的体性,通过一种愚痴的心去耽著,去追求,以愚痴心引起的这样的种种行为,还稍微说得过去一点点,也不是说真正的应理,就稍微能够说得过去,从道理上面讲的话,稍微有点说得过去,因为要了解女人不清净的自性的话,一方面来讲,通过一般的凡夫人他自己的能力,从他自己的智慧很难以抉择得到。虽然知道女人不清净的体性,不单单是佛教有,世间的一些智者,世间的一些外道的修行人,他们通过稍微仔细的观察也可以了解。有些外道他也可以了解女人是不清净的,所以对女人生起厌烦心而修道也是有的,所以说内道也好,外道也好,稍微进行观察人的时候,才可以知道女人不清净的自性。一般的人没有这样观察的能力。虽然女人不清净的自性显而易见,但是很多人很难以了解。所以针对不清净的女人生起一种愚痴心,稍微还说得过去一点点。

 

“起嗔较应理”,还有如果对不清净的女人的身体生起一种嗔恨心的话,这个嗔恨心包括的面是比较广的,还有一些厌烦心、厌恶心等等,有很多这样的心包括在嗔心当中。所以说有些智者通过观察女人的本体,了解了她不清净的自性之后,生起一种厌恶心,这个方面也是很应理的,因为本身她的身体在名言的、世间的角度来讲,就是一种不清净的,所以很多智者对女人的身体生起一种厌恶,生起一种嗔恨心,这个方面来讲就是较应理,非常应理的一种行为。

 

前面讲到“痴”和“嗔”这两种都可以列成比较应理的作意。“于彼起贪爱,毕竟不应理”,如果对女人生起一种贪爱,对这个不清净的女人的身体生起贪爱的话,“毕竟不应理”,本身就了解也是不清净的,还要针对这个不清净的身体产生一种贪爱心,我们从道理上观察,绝对是不应理的,我们随顺正理的时候,就是不应理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要了解,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生起贪爱的时候,没有随顺正理,随顺的是自己的邪分别。就像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于彼起贪爱,毕竟不应理”,所以必须通过殊胜的正理进行对治,对治像这样的种种不应理的想法。

 

在这个颂词当中把贪嗔痴三个方面,对女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见解讲得很清楚了。肯定我们已经了解了,在我们修行者的角度来讲,观察完之后就了解她的不清净了,所以从痴心的角度就很难产生。起嗔呢,如果相续当中的贪爱还没有真正地断尽,修行还没有真正的稳固的时候,起嗔心是比较困难的。真的要是生起嗔心,或者对不净的女人生起一种厌恶心的话,就证明自己已经逐渐在入道了,自己的相续已经和法在相应了,但是就是因为相续当中还有一种很非理的作意,还有对不清净的女人的身体产生贪爱的缘故,有这样一种贪爱在相续当中的时候,对女身的厌恶心肯定是没有的,这两种是相违的法。我们如果对女人还在生贪心的时候,那么对她的厌恶心就产生不起来。如果我们通过观察,慢慢熄灭对她的贪爱,然后逐渐逐渐生起厌烦,厌烦一产生起来肯定不会再对女人产生贪心的。我们应该如是地了解这样一种修行的过程。在后面第五品的时候,还要讲到这些殊胜的道理,这个地方只是略讲,从道理上观察不应该产生贪心的理由。

 

从比喻方面抉择的时候,比如说一个人在夜晚行路的时候,他因为没有灯光,就看不清楚脚下的东西,所以不小心就踩到了不净粪上面,他刚开始不知道自己已经踩到了,还继续行走。过一段时间的时候,他闻到从自己脚上发出的臭气了,他就对这个不净粪产生了嗔恨心,他觉得非常厌恶,踩到这个之后就非常厌恶,产生一种嗔恨心。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对这个不净粪生起了贪爱,就觉得这个是很好的,应该踩到,或者这是很可爱的,他自己也是比较贪爱的。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心态,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踩到不净粪”的时候,他就说:”我自己不小心,没看清楚,踩到了。“后面又问他:“为什么产生嗔恨心呢?”他说:“这个不净粪,世间人都了解是不清净的体性,我踩到它之后发出这么臭的臭气,那肯定是不会喜欢它,肯定是生起厌恶心的。”那么就问他:“你为什么最后又对它生起了贪心呢?”这个时候他就觉得没办法回答了。

 

确实找不到理由,为什么对这个不净粪产生贪心的理由,找不到。前面他对这个不净粪产生痴心,这个是有理由的,他看不清楚;对这个不净粪产生嗔心的理由也有,因为它本身是不清净的,是很臭的东西;但是对他产生贪心的理由是无论如何寻找不到。所以他被问到的时候就没办法回答了。

 

同样的道理,从这个比喻里面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颂词的意义。对女人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贪爱,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还稍微说得过去一点,有一点点理由,因为他不了解,通过无明蒙蔽了;对女人生起嗔心肯定是很应理的,因为女人本身是种种不净,或者种种痛苦的来源;最后明明知道女人不清净,又对她产生了贪心,这个理由就找不到了,确确实实找不到了。所以这个地方讲“于彼生贪爱,毕竟不应理”。圣天菩萨观察得非常非常地系统,非常非常地详细,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的。所以我们现在相续当中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再找一个理由,还是应该贪恋女人的理由在哪里呢?没有。既然没有理由的话,我们就不应该跟随自己的邪分别了。因为我们知道都是邪分别所引起的,所以一旦了解之后,再不应该跟随这个邪分别,应该猛厉地断除这种不应理的贪爱心。

 

因此这个地方就是说,明明知道了不清净的体性,不应该生起贪爱的道理。

 

辛四、不应说无有过失而不能呵毁:

 

下面再进一步进行抉择,这样破斥的时候,有些人说,耽著女人的身体并不是一种不应理的行为,所以不应该受到呵责。他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辩驳。或者有这样一种邪见,针对这样的邪见进行破斥。你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这个地方首先他有一种邪见,前面讲到女人不清净,虽然前面抉择了不清净的体性,但实际从世间的论典,尤其是从婆罗门的教典当中所宣讲的教义来看,他说在所有的种姓当中,婆罗门的种姓是最为清净的,但是女人又超过所有的人,是最为清净的,极为清净。既然是极为清净的话,那么就应该去追求,他就以婆罗门的教典当中所说的这些话作为教证,作为依据,他就认为实际上女人是清净的,因为婆罗门的教典当中已经提到了女人的体性最为清净,为什么不应该去追求这样清净体性的女人呢?他就认为应该如是地去追求。

 

他的这种所谓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

除人不净器,尚为所应呵,

不净所从出,何不思呵毁。

“除人不净器”,就是讲到除了这些疯狂的人之外,什么人会对不清净的器皿认为是清净的呢?绝对不会认为是清净,如果认为是清净的话,那么肯定是被呵斥的,或者这个不净器的本身,都是遭到呵毁,遭到厌恶的对象,这是从外器、不净器的角度安立的。从女人的角度来讲的话,“不净所从出,何不思呵毁”,女人是从不清净的来源所产生的,“何不思呵毁”呢?为什么不呵毁贪著女人呢?为什么不呵毁女人不清净的体性呢?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的。实际上也是反驳了婆罗门教典当中所讲的,女人是最为清净体性的观点,虽然在婆罗门的教典当中是这样讲到的,但实际上从真实意观察的时候,女人绝对是不清净的体性。所以婆罗门的教典不可能作为一种依据。

 

“除人”,讲记当中讲了好几种讲法,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取疯狂人,除了疯狂人之外,因为他自己已经癫狂了,所以不能够分辨清净和不清净的体性。我们看到很多疯狂人,他在发疯的时候食不净粪,或者住在粪坑当中等等,有很多很多这样分不清楚净秽差别的。所以说除了疯狂人之外,不会认为不净器是应该贪著的。不净器本身可以说都是别人所厌恶的,他肯定不会去亲近地依靠不净器,这个方面是从比喻所讲的。

 

“不净所从出,何不思呵毁”,从不净器可以推知,不净器当中所盛的这些不净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女人的身体当中出来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女人的身体肯定是不清净的,绝对是不清净的。现在我们对不净器和它里面所盛的不净物都是呵毁或者厌离的话,那么从它的来源来讲,更应该生起厌离了,更不应该生起贪欲心了。所以婆罗门教典当中所讲的女人最清净的说法,绝对是靠不住的。

 

这个地方所讲的“不净所从出”,可以从好几个方面解释,第一个是“不净所”,“不净所”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女人的身体是一种不清净的处所,我们观察女人本身的体性,她们的内脏,或者她们里面所盛的不净物等等,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确确实实都是不清净的处所,充满了不清净的体性,这是一个角度进行观察的。

 

第二个方面“从出”,或者“所从出”,女人的来源是哪里呢?女人的来源就是不净的体性所组成的。以前我们在学《入行论》的时候,对这一段也是觉得比较系统的。女人首先是从不清净的父精母血所产生的,她自己有识加进去,她的种子来讲,父亲的精液,母亲的血,它们的本性都是不清净的。她自己住在不清净的母胎当中不断地孕育,从不清净的产门当中产出来的,所以说她的来源绝对不清净。

 

然后从第三层意思来观察,女人所排出的这些不净物,一盛到不净器当中的时候,人们马上掩鼻而逃,所以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可言。“不净所从出”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彻彻底底地,从它的本性,从它的因,从它的果,从三个角度来抉择,女人的体性绝对是不清净的。

 

既然从这么多的例子,从这么多的理证可以抉择女人的身体不清净,那么婆罗门教典当中所讲的女人是最极清净的观点,我们一看,一分析的时候,就靠不住了。既然靠不住的话“何不思呵毁”呢?肯定要呵毁这样不清净的女人的身体的体性。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意义。

 

比喻讲到一个富人家的仆女,长得比较好看,外面的一些男人对她很贪爱,有的时候和她亲近,受用她,但是有一天看到这个仆妇端着马桶(不净器)去倒不净粪的时候,他们就觉得非常肮脏,然后就掩着鼻子逃跑了,不愿意接近这个女人。实际上这些男人是非常愚痴的,为什么很愚痴呢?他们认为这个女人很清净,受用了,然后一看到这个女人端着不净器的时候,他就非常讨厌。这就是两种矛盾的行为,既然这个女人很清净的话,从她的身体里面排出来的不净粪,也应该是很清净的。但实际上他们单单是喜欢这个女人,对她不净的部分就不喜欢。

 

我们真正再进一步分析的时候,女人的身体和外面的不净器之间,我们认为清净的这部分,单单是一层皮而已,就是外面罩着这一层皮,这一层皮阻挡作为分界线,然后她自己就端着这个马桶。女人她自己的内脏,里面的体性是不净的,这样观察的时候,中间只有一层薄薄的皮。很多贪欲心重的人就认为,女人清净的唯一的一点点就是这个皮肤,她的皮肤把她不清净的体性给罩住了,使别人看不到她不清净的体性,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就是在这一层皮上面。你把这个皮揭开的时候,里面是血液、肌肉、脂肪等等等等,很多不清净的东西。

 

现在我们从这个方面的理论进一步思维的时候,平时如果我们生起贪心的时候,也可以从这方面仔细去思维,仔细去观察,实际上我们认为清净的女人,长得很好看的女人,或者很娇媚的女人,或者细皮嫩肉的女人等等,像这样真正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可言,单单是这一层皮肤,所以说她自己本身是不清净的。

 

就像其他论典当中所讲的一样,一个盛满不净物的呕瓶,它的外面画满了色彩,然后抹上了香水,实际上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贪著的。同样的道理,女人也是一样,她的本体不清净,只不过是外面通过皮肤进行粉饰而已。如果能够看破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对真正充满不净体性的女人,生起贪欲心、贪著心的。

 

从这个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方面也是抉择得非常非常详细的。

 

下面讲第五个科判,不应该耽著女人是清净的,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

 

辛五、破耽著女身为净:

 

有些人就会认为,虽然前面分析到了女人是具足不清净的体性,但是她还是应该有一部分是清净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有一部分,皮肤是清净的一样,为什么这样讲呢?如果完全都是不清净的话,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求?就是因为她有一部分洁净的体性的缘故,所以说才有一部分人去追求,他就是这样一种想法。

 

实际上我们前面讲到皮肤,认为是清净的,但是我们再进一步分析这个皮肤真正是不是清净的呢?实际上皮肤也不是真正清净的体性,如果是真正清净的体性的话,为什么在皮肤上面会出现很多污垢?或者出现很多汗,出现很多很多不净物呢?为什么每天不洗脸,过一段时间不洗澡之后,马上就会变得很臭?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如果真正是清净的,为什么要去洗涤它?为什么要去用很多清水,很多肥皂去清洗它?它是清净的体性,不需要清洗,它本来清净的缘故。就是因为它本身不净的缘故,它才会显现这么多不净物出来。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的话,所谓的清洁也是一种麻木我们眼根或者眼识的虚假的外表,根本没有一个清净的体性可言。

 

关于皮肤不清净的道理,在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当中抉择得比较细致,一个一个角度进行抉择。每个论典它的侧重点不同。我们认为的皮肤清净实际上也是不应理的。前段时间不是一本书,在皮肤上面他们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的时候,每一个毛孔就像一个漩涡一样,就像一个窟窿一样,一个洞穴一样,非常非常可怕的。现在我们没有仔细观察的时候,一看到这个皮肤又白又嫩,而且很细致很光滑,但实际上通过显微镜一看,充满了种种大的窟窿,它的表面也不是非常平坦的,也是来回起伏等等。

 

所以通过这样的观察,绝对它不是一个我们现在眼根所认为的,很好看的,很清洁的东西,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眼根被欺骗了,所以才认为是清净的,才去追求的。实际上如果真正通过智慧来观察的话,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在里面。所以皮肤方面我们应该抉择,否则的话,认为既然有一部分是洁净的,我还是应该追求。但实际上每一个地方都不是洁净的体性。从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做细致的分析。

 

在颂词当中如是破斥:

 

若一切净物,后触成不净,

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

 

如果说一切清净的物体接触到身体之后全部变成不净的体性的话,那么有智慧的人谁会讲这个身体当中有清净的体性?是绝对没有的。

 

“一切净物”可以从外和内两个角度进行抉择。首先从外面,外表的清净物是什么呢?也就是身体外表所享用的这部分清净物,比如说在讲记当中提到的这些檀香、清净的衣服等等,本身是很清净的,我们一看到这些衣服,洗得很干净,鲜花也是很干净,但是“后触成不净”,触什么呢?和身体一接触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很干净的衣服穿到自己身上,过几天之后脱下来一看,又黑又有很多汗渍在上面,又发出一种臭味。这么清净的东西接触身体的时候都变成了不清净的,那么你说这个身体是什么东西?肯定是不清净的。如果它是清净的,为什么这些衣服穿上去之后会变得这么肮脏,这么臭秽呢?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知道,身体是不清净的体性。

 

还有鲜花戴在头上的时候,过一段时间,不需要过几天,马上就变得枯萎,或者沾满了汗等等,这方面也是同样的。所以从外表这些清净的物体一接触身体可以了解。然后有一部分清净的东西,进到了身体的里面,比如说现在我们所吃的清净的米饭,所喝的清净的水,比较甘美的饮料等等,自己通过口喝下去了,吃下去了,只要从自己的内脏里面,或者自己的身体里面过一圈,一出来之后马上变成不净粪。如果自己身体的里面是清净的话,那么这些饮料、食品进去这后出来还应该是清净的。因为自己内部是清净的缘故,不会染污它们。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的内脏非常不清净,所以这些通过自己的身体一进去之后,出来 马上变成不净,这个是很明显的道理,说明自己的内部也是不清净的。

 

既然自己的外面是不清净的,内面也是不清净的,那么“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有智慧的人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谁也不会说自己的身体是一种清净的体性。自己身体当中有一部分是清净的。那你认为的一部分清净到底是哪里?前面这些愚者,这些贪欲心很重的人,认为女人的身体有一部分是洁净的,那么请指出来 ,你认为的这一部分洁净的是哪里?是身体的皮肤外面这一部分,或者自己身体内面这部分?实际上这个颂词当中已经从外面、从里面全部已经分析了,分析之后,没有一个清净的体性。所以这样就彻底破斥了他的观点。

 

打个比喻讲,就好像恒河的水本身是很清净的,八功德水,现在是不是很清净?搞不清楚,反正有这样一种说法,恒河水具足八功德。它还没有流入大海的时候是具足八功德的,但是一旦汇入大海之后,马上就全部变成了咸味,它的八种功德全部找不到了,没有了。从它的意义如何对照呢?也就是说外在的这一切清净的东西,不管是衣服、饮料、清净的大米饭,在还没有接触自己的身体之前,它们是具足清净体性的,但是一接触到自己的身体,不管从外面接触、从里面接触,一旦接触之后马上变成不清净,有的时候还不是说过一两个小时排出来之后,即使一进到胃里面再吐出来,马上变成不清净的东西了。这个是非常明显的,或者还不说到胃里面,嘴里咀嚼一下再吐出来,马上变成不清净,谁都不想吃。这个就是很明显的道理。所以你认为有清净的,找出来。绝对没有。就好像恒河水,还没有进大海的时候,它是很清净,但是一融入大海,马上变成不清净。所以这样就可以说明,这个大海的本性,从一个角度来讲,它是充满咸味的,是不清净的。

 

大海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样清净的东西,一接触到身体马上变成不清净,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绝对没有一个清净的体性可言。所以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认为的有一部分洁净的体性,完全不成立。全部破斥了。当然这个地方破斥的女身不清净,反过来看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同样的,完全都是知道。而且我们每天都在受用自己的身体,每天往外排的不净的东西这个是很清楚的,自己的衣服,大便小便等等,这些时候都可以很细致地知道自己和身体确实不净的。所以一方面破斥了对女人方面的贪执,一方面也可以破斥对自己身体的贪执。这两个角度都可以如是理解的。这个理论方面是这么细致地进行抉择的,在知道之后还应该好好地去思维,反复地思维,使法义尽可能深地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才可能真正对沼自己的烦恼。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辛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分五: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五、明贪欲之过失。

 

壬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

 

这是针对什么样的邪见呢?有些人会想,作为欲界众生来讲,贪恋女人,和女人相合是最殊胜的快乐,从这个理由出发,应该贪恋女人。针对这样的邪执,下面破斥的时候这样讲: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和女人相合的安乐绝对不是最殊胜的快乐,因为真正贪恋女人的人一方面是很愚痴的,而且贪欲心很大,在生起贪心追求女人的过程中,他的意识经常外驰,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哪里有什么真实的安乐可言呢?绝对没有真实的快乐可言。

 

“不贪者无乐”,对女人不生起贪欲心的相续比较清净的人,他不会因为女人而生起快乐的;“非愚亦无贪”,不是愚痴的人也不会对女人生起贪欲。像这样内心当中没有贪欲的比较有清醒头脑的,比较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认为追求女人是享受胜妙的因。

 

反之,具有贪欲心的人才觉得和女人相合有一种真正的快乐可言,这样的想法完全都是愚痴的本性当中显现出来的,说这样的话的人不可以作为一种正量。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自己在追求女人的过程中,心意经常在外面驰散,担心得不到女人的喜欢,怕女人被其他男人夺走,经常处在这样的期盼、焦虑、痛苦、伤心、失望等等状态当中,“彼乐为何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你认为追求女人应该获得最殊胜的快乐,你所认为的最殊胜的快乐难道就是焦虑?内心当中生起种种热恼?或者在愚痴的状态当中?实际上这些全部都不是胜乐,全部都是痛苦,愚人所做的引发痛苦的行为而已,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在比喻当中如是讲道,一个放牛的青年对国王的公主生起很大的贪恋心,想和公主接触,他想了一个办法,买通了公主的侍女,转达了他的请求,这个公主也比较愚笨,也同意了,但是因为她身边有很多侍卫经常保护,所以她不方便,她让侍女带话给青年说她同意了,只不过要等机会。这个青年就非常欢喜,打扫房间,准备了很多鲜花(准备鲜花干什么呢?鲜花很快就会枯萎的)、花蔓放在家里,还有很多妙香等等,等待公主的到来。过了一年的时间之后,公主找到一个机会,由侍女带领到男青年的家里,这个时候恰巧这个男青年所放的牛丢失了,主人派他去寻找,恰好就错过了这个机会,这个公主等了一会儿看他没来就很扫兴地回去了。男青年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个消息就非常痛苦,他辛辛苦苦地在期盼、焦虑的状态当中等了一年的时间,最后还是一场空,最后还没有得到公主,感到非常悲伤痛心。

 

通过这个比喻公案说明,这个男青年刚开始的时候想得到公主,得不到的时候就产生一种痛苦;后来获知公主要来的时候产生一点欢喜,但是在短暂的欢喜之后马上就陷入了一年的相思的痛苦当中,他的心中恒时是不快乐的,恒时在希望和焦虑当中等待的,最后结果就是他的心愿没有得到满足,自己又是痛苦。

 

我们从这个故事的最初、中间、结尾,整个系统观察的时候,这个男青年他所受的痛苦是非常非常大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在痛苦当中度过的,其中只有一点点所谓的安乐,但是都是心里得到一点安慰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对照意义来讲也是同样的,像这样具有很大贪欲心的人,刚开始见到异性的时候想要追求,这个时候也是处在痛苦当中;在整个追求的过程当中,他的身语意都是处在痛苦焦虑的状态当中,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痛苦,这样的意义和比喻了解之后,实际上认为追求女人是一种安乐的话是绝对不应理的。从颂词、讲义和比喻都可以知道这是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痛苦。

 

下面一颂是说得到女人之后有没有快乐呢?还是没有的。

 

壬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

 

有些贪欲心很重的人会想,追求的过程当中虽然有很多很多痛苦,但是一旦得到女人之后,就可以和她成家,把她执为我所有,然后恒时受用,难道这样不是一种生起快乐的因吗?他认为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从果来讲,一旦得到了之后就应该是安乐的。他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圣天菩萨就从这个角度再进行破斥。肯定是成立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不净和痛苦都是名言的体性,怎么样也没办法超越的,就好像法界的自性是空性一样,再怎么说也没办法成立实有,因为它本性如此。所以他说一个理由就破一个理由,他的理由根本就是不合理的。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

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虽然你经常爱重自己的妻子或女人,但是不可能经常和她交合,既然这样的话,你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属于我所有的有什么必要呢?没有任何必要。这个颂词所讲的意义就是,你得到女人之后真正和她交合的时间非常短暂的,在其他的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你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的缘故(讲记当中讲,欲界众生只有这样的能力),不可能经常和这个女人交合。既然是这样一种本性,你认为这个女人是我的,属于我所,经常可以受用,这就是一种妄执。像这样的摄持到底有什么必要呢?绝对没有任何的必要。

 

在世间的体性来看,是同样的道理,世间人把女人认为是我的,属于我,非常害怕其他的男人看或者有所沾染,经常非常害怕爱著。实际上你这样长期摄持这个女人没有很大的必要,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贪恋她,因为通过这样的女人所产生的痛苦远远胜过你从她那里得到的微少的安乐。两者相比较之后,绝对是不成比例的。为了一点点的乐受而受这么大的痛苦的话,没什么必要。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婆罗门,他自己得了胃病,吃不下食物,但是他是一个很富裕的人,他的房子里面经常堆满了很多美食,他自己吃不了,也舍不得把这些东西给别人,成天看着这些食品哀声叹气,觉得非常痛苦。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一般世间上的众生,自己真正享用女人的时间很少,虽然他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享用,但是他又舍不得给别人,让别人享用,因为他认为这个是我所拥有的。在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他都是处在悲伤或痛苦的状态,就像这个婆罗门,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看着这个食品哀声叹气一样,怕别人抢夺,怕妻子变心,很多时间都是在防护,在痛苦当中度过,真实受用的时间非常非常少。

 

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为了这样微少的乐因去贪著女人,追求女人。所以前面这个人认为得到女人之后就可以长时受用的观点完全是不成立的。这样的道理应该仔细思维在自己相续当中进行修行。

 

壬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

 

有些人认为虽然自己不能长时间受用女人,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犹如世间人所说的一样,贪爱的本身就是快乐,所以贪恋追求女人是应该做的事情。他跟随世间的邪分别提出这样的理由。下面针对这个观点进行破斥。

 

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

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

 

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那么要妇女干什么呢?不需要再追求女人了,因为贪心本身就是快乐。没听见世间人说乐是所舍弃的,世间人都是说乐是应该牢牢抓住的,应该追求的,但是从你们的种种行为,前后两种说法就成了自相矛盾,所以你这种观点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若贪即是乐”可以从自己的内心去安立。第一层意思,贪心是从心识的角度安立的,每个众生都有贪心,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一旦生贪心的时候就会产生快乐,就不需要去追求外境的女人,因为贪心就是快乐,快乐就是贪心,而这个贪心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既然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那你追求外境的妇女有什么作用呢?所以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妇女应该没有用处,每个人生贪心就应该满足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世间上的做法是生起贪心还要苦苦去追求外境的种种女人。

 

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贪心就是快乐,妇女应该没有用。因为你生起贪心和妇女相合的时候,通过妇女平息了你的贪欲心,贪欲心一平息你的快乐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妇女就应该成了毁坏你快乐的因了,这个时候你肯定是不愿意的吧。所以“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没见到世间人有说快乐是应该舍弃的,但是你现在通过妇女这样的外缘,已经把你的快乐舍弃了,所以前面所说的和后面的实际情况就成了自相矛盾,根本就是不应理的行为。

 

这里有两层推理方法,一方面如果贪心就是快乐,贪心就是自己内心的觉受,不应该依靠外缘;另一方面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那么你不应该依靠妇女,因为妇女是息灭你贪心的方便。你依靠和妇女交合之后,贪心息灭了,息灭之后快乐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妇女也应该没有用。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绝对不应该依靠妇女的,妇女不是真正生起快乐的因。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发了高烧,这个过程当中他很饥饿,他想到隔壁人家去找一些吃的,他在比较昏沉的状态去的时候,看到一缸水和一缸面粉,他认为把面粉和水调和起来吃就可以解除饥渴,吃完之后他的饥饿平息了,高烧也减退了,他想到灰土是退烧的,现在我吃了这个东西之后高烧退了,这个肯定是灰土。他仔细再一看确实是灰土,这时他就生起很大的厌烦心,病好之后看到饮食也不想受用了。

 

比喻对照意义,又饥饿又发高烧就代表世间一般贪欲心很重的人,发高烧就是对女人生起贪恋的时候相续当中的冲动、热恼,饥饿的状态就是说他非常想要得到这个女人,就好像饥饿的人很想得到饮食一样。像这样贪欲心很重的人,一方面他的贪欲心被热恼所控制,一方面他非常想要得到这个女人。这个饥饿的人通过食用土灰平息了他自己的高烧,最后看到饮食再不想受用,就说明世间上的人通过女人平息了他相续当中的热恼,也平息了他的贪欲。按照对方的说法,贪心就是快乐,现在通过女人息灭了相续中的贪欲的时候,快乐就没有了,就好像看到饮食都不想吃一样。

 

由此可知,世间上的人贪执女人,认为贪欲就是快乐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道贪心绝对不是快乐,从它的本性来讲不是快乐,从它所引发的果来讲也不是快乐,从它的过程来讲也不是快乐。既然贪心的本性也不是快乐,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也会引发很多痛苦,最后也会产生很多今生后世的痛苦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应该随顺贪心。

 

有时候我们在相续当中生起贪心的时候,应该马上发现,也上认识它,这绝对不是快乐的因缘。有些人认为在自己家里想入非非是一种快乐,实际上哪里是什么快乐呢?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既然不是快乐,而且是引发未来痛苦的因的话,一旦生起的时候要马上认识到,这是比较重要的。

 

虽然把贪心息灭也很重要,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贪心一旦生起的时候有个正知正念去认识它,这就是对治的第一步,这在整个对治烦恼的过程当中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因为有个正知正念在里面,一旦生起贪心,正知正念一了解发现,才产生后面的对治力,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认识到它就比较关键。有些人对治力不是很强的话,生起的时候也没有认识,中间发展的过程也没有认识,最后很严重的时候才认识,那个时候对治就比较困难。如果刚开始一生起的时候马上认识到它,就比较容易对治,因为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力量比较弱。

 

我们应该好好对照自己以前的行为,如果以前对这样的对境生起过贪心的话,就想以前生起贪心的过程是比较长的,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认识到,中间的时候也没有认识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造了很多罪了,虽然自己的身语没有现行,但是心中一发起这样强烈的贪心的时候,意业已经造了很多罪过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产生的时候马上学会认识到它,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然后再进行对治。

 

壬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

 

有些人想,和女人相合是非常安乐的,一定要去追求,他认为女人就是产生快乐的因,其他都没有。针对这样的邪执,圣天菩萨说和女人相合产生乐触的因不单单是女人,还有其他的因,你不能单单把妇女执著为唯一的因。

 

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

非愚孰妄执,唯妇为乐因。

 

和妇人相合所产生的快乐,实际上是从其他的因缘所产生的,如果不是一个愚痴的人,谁会错误地执著单单妇女是产生快乐的因?绝对不会这样认识的。

 

按照佛教的理论仔细观察分析的时候,和女人相合的时候所产生的快乐,是以贪欲心为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非理作意,认为依靠妇女已经产生乐受了,“余缘”是指贪欲烦恼和非理作意,这两者是产生快乐的因。从讲记当中其他公案和比喻推理也可以知道,有很多圣者已经断贪的、没有贪欲的,虽然他和妇女相合,但是根本没有产生乐受。

 

如果妇女真正是产生快乐的因的话,不管什么样的人一接触的时候,都会产生快乐的,但实际上很多断绝了贪欲的圣者修行人和妇女接触的时候不可能产生乐触,所以我们可以推知,一般的男人和妇女接触产生了乐触,认为妇女是乐因,首先是因为相续当中有贪欲的烦恼,这个贪欲的烦恼现行了,然后你想要得到乐受,再加上一种非理作意,认为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了种种快乐。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妇女作为乐受的因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从圣者的境界和贪欲心很重的人的境界对比观察,妇女作为生起乐受的助缘来讲非常微小,最直接的就是贪欲心和非理作意。这样的一对比,这个观点就很明显地显露出来。如果不是愚痴的人,谁会妄执“唯妇是乐因”呢?绝对不会的。

 

比喻中说,一个人想要洗澡使身体获得清爽,他就命令仆人准备火、盆子、毛巾、水、涂身油等等,这些都是使身体清爽的因,通过火把水烧热,自己到水里去把身体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把水擦干,再涂上身油,就会觉得身体很清爽。但是他认为以前都是涂了身油之后身体很清爽,所以他就认为单单涂身油是产生身体清爽的因,最后他就只是涂了身油。这完全是一种妄执,实际上前面的水火等等很多都是产生身体清爽的因。

 

从比喻对照意义,实际上和妇女相合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产生乐受的因缘,但是愚痴的人单单认为作为对境的妇女就是产生快乐的因。

 

我们学习了这些颂词之后,应该在相续当中好好思维,思维之后就知道妇女肯定不是产生快乐的因,肯定是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和非理作意在作怪。既然如此,我们现在要获得解脱的话,就要对治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种种方便把贪欲心压制住,在粗大的方面认识它,让它不要现行,现在很多时候都是贪欲心现行,很粗重地显现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现在我们通过种种方便首先把它压住,不要让它现行,然后再通过各种方便慢慢把它消除。这样就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一、(破贪爱女人之身)分六: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

 

辛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分五: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五、明贪欲之过失。

 

壬五、明贪欲之过失:

 

前面所抉择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一般的人认为妇女是应该贪执的,而且女人是生起乐受的唯一的因,像这样的种种邪执通过圣天菩萨上面的种种金刚句已经做了破斥。有些人他又会想,实际上女人方面还是应该有快乐的,如果没有快乐的话,很多男人去数数地追求就不会有很多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追求能够获得安乐的缘故,所以他们才会去追求,所以通过他们很愿意追求这个角度,应该安立女人这际上还是可以去贪执的。有这样的一种邪分别。

 

针对这样的邪分别,圣天菩萨讲:

 

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

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

 

“贪蔽如搔癞”,像这样被贪心所蒙蔽的男人追求欲乐,实际上就像患癞病的人搔癞一样,他根本见不到贪欲的过失,所以才会如是数数地去追求,在已经离开贪欲的圣者看来的话,被贪欲所逼迫受痛苦的人,就好像癞者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真实值得贪著的。这就是这个颂词主要所讲的意思。

 

进一步分析,有些人患了癞病,在讲义当中也提到了,癞病就是一种麻风病。实际上癞病有两种,一种是麻风病,一种是癞病,就是头上生一些黄疮等等,然后逐渐逐渐头发脱落,头上的这些癞,就是平时所讲的癞子,有这样的一种病。在讲义当中所解释主要是从麻风病的角度进行诠释的。麻风病的主要来源,按照佛教来讲和龙有关,如果自己平时在水井边打水的时候,洗衣服的时候,把水泉污染了,或者得罪了龙王的话,它就会找你,找到你之后,给你施加很多很多障碍违缘,一旦你被龙抓住之后,就很难以摆脱它的控制。因为龙的能力是很大的,一方面它是属于旁生当中的,但是一方面它通过以前自己的一些福德力,它有很大的神通力,而且它有些时候也产生很大的恶心等等,所以这样的话平时我们应该注意,千万不要把水泉弄脏,因为龙王特别喜欢干净的。所以说平时如果不注意把水泉弄脏之后,一旦得到像这样的麻风病、癞病的时候,特别麻烦。

 

还有一些地方讲的心脏病、风湿等等,很多病都是和龙王有关系。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水泉,还有一方面以前上师也讲过,在火烧得很旺的时候,千万不要往里面加水,想把火灭除。这方面有一种因缘,这样一做的时候,龙就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它肯定不高兴,就会给这个修行者造很多委多障碍违缘。就没有必要。虽然在有些修法当中讲到,通过大鹏金翅鸟可以对治,但实际上一旦自己患上这些病的时候,非常痛苦,尤其是麻风病,一旦得了这个病之后,往往要远离人群,因为这样的病是有传染性的,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接触。而且自己如果在人群当中的话,会传染很多其他的人,因此不得不离群独居,像这样就感受很多不便,而且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痛苦的话,修行正法肯定也不是特别地会精进去修持。所以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像这样得了麻风病人的人,因为他身上的这些癞虫穿破皮肤的时候,就感觉到非常的痒痛,他为了制止这样的痒痛,忍不住要用手去抓挠,抓挠的时候他感觉很舒服。实际上这个抓是不是真正生起安乐的因呢?绝对不是生起安乐的,正在抓挠的时候好像是一种快乐产生,但实际上一抓的时候,他的伤口又进一步地感染、恶化,伤口进一步恶化之后,又会带来更大面积的痛痒。所以一方面他会去感受如是的恶的果报,或者一种负面的影响,而且这样下去之后,自己的病一方面也不会好,一方面会更加恶化,所以说没有任何的安乐可言。

 

这个搔癞者正在搔癞的时候,他就觉得是很舒服、很痛快的,实际上有智者看起来的话,完全是一种颠倒,这是从比喻方面讲的。颂词当中的比喻,颂词当中所对应的意义“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就是被贪心所蒙蔽的愚夫,他认为在数数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种种的快乐,但实际上他已经被无明和贪欲所蒙蔽了,根本见不到追求女人、追求欲妙所产生的种种过失。

 

那么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过失呢?就像前面说搔癞这个人的种种过失一样,有现在的,还有未来的,更加刺痛的等等副作用。同样的道理,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女人本身是一种痛苦的来源,首先他就是不了解这个,他认为应该可以去追求,获得一种殊胜的快乐,但是追求的时候,当时好像是一种快乐,好像得到一种满足,但是通过像这样的一种贪欲,它所引发的种种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通过追求女人满足之后,他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又增长了,就像那个搔癞者,他一抓的时候,他的伤口又扩大了,所以像这样的人,他去追求女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贪心又进一步猛烈了,进一步猛烈之后,他又想追求。这样的话,他的这种贪心就没办法控制。这方面是当时的一种不好的后果。也就是贪心在自己相续当中又进一步地加深了,通过进一步加深的贪心的痛苦,肯定会引发后面的接二连三的痛苦,在今生当中,或者在后世当中,像这样的痛苦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也就是说,像这样的搔癞者,他的伤口进一步恶化之后,对他后面的生活肯定是更加带来不便的。所以从这两方面对比的时候,追求女人从他当时产生的结果,以及从这个作为因所产生的后面的结果,从这方面观察起来的话,全部都不是什么真正安乐的因,这是科判讲的贪欲的过患。

 

“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已经离开了对女人贪欲的离欲者,或者在世间当中也有一些离欲者,通过修持禅定,离开如是的贪欲,这方面主要是压制而言的。真正的离贪者来讲的话,比如说菩萨,登地的菩萨,一地到七地之间,虽然他们相续当中还有烦恼障的种子没有真正的灭尽,但是也可以承许他们是离贪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殊胜的方便,一方面证悟了一切诸法的空性的智慧,再一方面有很多把烦恼转为道用的殊胜方便,所以虽然相续当中有如是的烦恼障种子,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产生非理作意的缘故,他们不会产生对女人、对世间欲妙方面的贪欲心,所以说登地的菩萨可以称之为离欲者。

 

当然还有阿罗汉,他真的已经断尽了烦恼障的种子,所以他彻底已经离欲了。当然还有佛陀。像这样的离欲者通过他们的智慧眼一见到这样被贪欲所蒙蔽的凡夫,为了得到暂时的欲妙去追求女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贪苦如癞者”,就像这个癞者是一模一样的,通过暂时的方便想要获得快乐,完全是一种颠倒。或者直接看到这些贪欲心很强烈的人的相续当中认为贪恋女人就是一种快乐,看到他们这个想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悲悯心,所以像这样的话是绝对不应理的。

 

从两个角度来讲,从贪心本身的角度来讲,或者从离欲者他们的眼光,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的时候,都是不应理的。所以现在我们思维的时候,我们对治自己相续当中对女人方面的贪执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两方面的理论来进行对治。一方面我们应该思维贪心本身的过患而慢慢慢慢离贪;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想到真正的离欲者他们所见的是最为清净的,因为他们没有无明的眼翳所障蔽,所以他们的清净眼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真理,我们现在不能够随顺颠倒理,而应该随顺真理而行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帮助我们离开贪欲。

 

比喻在讲记当中讲到,就好像那些贪杯者,或者像赌鬼、酒鬼等等,比如说酒鬼在享用酒的时候,认为喝酒就是很快乐的,有些人受到一些世间不好的观点影响,认为男子汉就应该喝酒,不会喝酒就不是男子汉等等,受到这样的一种蛊惑,他们有了酒瘾之后,不喝就不行,每一顿都必须要喝一点酒。但是喝酒的同时,一方面麻醉了他们自己的神经,觉得是很快乐很舒服的,但是通过这个酒产生的副作用,一方面当即可以使他们的神志不清醒,可能在座的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不一定自己有这样一种经历,但肯定是看过的,有些喝酒喝得比较多的时候,舌头也好像伸不直了,说话说不清楚,走路的时候偏偏倒倒的,当时一喝酒之后,马上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这个。或者有的时候一喝酒的时候,他的火性非常大,非常容易发脾气,这也是它的一种马上的过患,马上就可以见得到。通过这样喝酒成瘾之后,每次都想喝,每次都想喝,又不断地串习,每次都要感受如是的痛苦,被别人骂为酒鬼等等。这样的话名声也不好听,而且他自己喝醉酒之后说些胡话,走路不稳,很容易摔跤等等等等,有很多很多种种过患 ,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从佛法的道理来讲,喝酒损伤自己的智慧,这是肯定的。还有导致疯狂的因就是饮酒,所以如果今生当中自己喜欢饮酒,在后世当中很容易导致自己变成疯狂者,也是非常可怜的。

 

这些酒鬼认为通过喝酒可以获得安乐,但实际上从整个角度来看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安乐可言,所以不应该耽执。还有一些赌鬼,也是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它的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样的比喻、意义结合的时候,贪恋女人,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安乐,当时就使自己的贪欲心猛烈,然后增长,然后引发以后各种各样的痛苦等等,绝对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这是从它的过患而讲的。这个科判讲完之后,第一个大科判从不应该贪变女人这个侧面已经讲完了。

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辛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

 

有些人会认为,像这样长得很好看的美丽女子在整个世间都是很稀少的,自己一旦得到的时候就觉得很稀奇,所以有理由生起贪心。这也是一种颠倒执。

 

汝得端正女,原为众人共,

获彼汝觉奇,此奇实非有。

 

现在你通过千方百计所获得的端正的女人,实际上以前是为众人所拥有的,并不是一个什么奇珍异宝,你却认为是稀奇的,这是一种颠倒,这种稀奇的事情是没有的。

 

“原为众人共”是如何理解的呢?也可以分两个角度进行抉择。一个角度是你还没有得到这个女人之前,她的妙相,如她的声音、香味、身材等等,在你得到之前,很多人眼睛看到了她的美色,耳朵听到了她的声音,鼻子也闻过了她的香味,所以这个女人在你得到之前已经是被众人共同享用的,你得到有什么好稀奇的?没什么好稀奇的。就好像是公共场所的一个雕像一样,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有一天你突然把这个雕像据为己有了,这个很稀奇吗?不稀奇。本身就是大家共用的东西,你认为是奇珍异宝,这个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奇珍异宝是大家都没有的,你拥有了。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这个女人在属于你之前,也许早就有了其他的男人,也许还有很多男人,也是被众人所共的,这样的女人有什么稀奇的呢?没什么稀奇。所以得到端正的女人你认为很稀奇而生贪执的话,也是不对的。

 

这个比喻是讲,一个国王得到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人,他马上就认为很稀有,对她产生很大的贪心,但实际上这个女人以前是个妓女,在国王得到她之前早就被很多男人所共用过的。得到这样的妓女的时候,国王觉得很稀奇,认为是一个珍宝,其实不是什么珍宝,是一个下贱的种姓而已,没什么可值得生贪心的。

 

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这方面的理论很细的,从我们平时很难以认识到的种种邪执、邪见,这里就直接讲出来,这就是本论的不共的特色,在比较细微的地方进行抉择,其他论典当中是从比较粗大的方面进行抉择。很多人内心深处当中也许有模模糊糊的概念,也许有些人还没发现,但是现在学了,一旦有了这种感觉的时候,就会想起以前学过这个论典,这样的理论早就抉择了,不应该生贪心,就有成竹在胸,一旦运用的时候就非常顺利。

 

辛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分二:一、不应贪爱有德女;二、生贪与否不一定在于有德。

 

壬一、不应贪爱有德女:

 

有些人认为世间有些女人虽然不一定长得很好看,但是她们具有一些德相,比如说才华很高,多才多艺,或者性格端直,或者很贤惠等等,这些方面难道不是应该产生贪心的根据吗?确确实实有时候我们自己相续当中也有这样的分别,这个人智慧很高,这个人慈悲心很大,或者具有各种各样的功德,虽然外表方面不觉得很好看,但是就会对她生起贪心。但圣天菩萨说,从这个角度也是不应该生贪的。

 

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嗔,

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

 

这里所针对的主要是凡夫女人,一个凡夫女人全部都是功德是不可能的事情,相续当中具足功德肯定也具足某种过患,既然又有功德又有过患的话,在她的相续当中功德和过患什么时候产生都是不决定的,那你应该对她生贪还是生嗔呢?“前后何者实”?你生贪心是实有的还是生嗔心是实有的呢?她相续当中的功德是实有的还是过患是实有的呢?所以你对所谓的具德的女人只不过是没有进行一番细致地观察,大概大概地认为具有德相,深入细致地观察的时候,很多很多缺陷就出来了。

 

世间也有很多这种说法,谈恋爱的时候互相之间的过患是看不到的,互相都很注意地隐藏自己的过患,一旦结婚之后,很多很多过失就出来了,很多世间的书籍当中都是这样描写的,他们都看得到这一点,佛陀、圣天菩萨更看得到。

 

“具德则觉爱”,你对于具有功德这一面就生起贪爱,那么同样的道理“相违则生嗔”,对她相续当中和功德相违的种种过患、烦恼、恶习也应该生嗔心吧?是的,每个都觉得我喜欢的是她功德的这一面,她的过失我肯定是不喜欢的,一个男人如果发现他的女人有什么恶习,肯定就对她产生嗔恨心。

 

“不决定住故”,在凡夫女人的相续当中功德和过患是不决定的,不决定一定能安住,如果能决定安住,那么你对她生贪心也可以,或者她决定安住过患就对她生嗔心,但是这样的功德和过患“不决定住故”,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前,所以说“前后何者实”?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假的,凡夫女人有她的功德也有她的过患。所以对具有德相的女人生贪心也是不应该的。

 

学这个金刚句的时候觉得真的是讲得非常有道理,认为具有德相而生贪心的就是没有好好观察,一观察之后就是不应该生贪心。比喻中讲到有一个人看到别人家外表看起来很精致的厕所觉得很悦意,生起了一种贪爱,想去参观,一进去闻到臭味的时候就觉得还是不行,实际上还是很臭的,马上产生一种厌恶之心,捂着鼻子跑出来。前面不了解真实相的时候生起了贪心,最后一了知真实相就生起嗔恨,前面和后面都是不应该的。它的自相就是这样的。具有德相的女人有她的功德,也有她的过患,你单单生贪不生嗔也是不对的。

 

壬二、生贪与否不一定在于有德:

 

一个人生贪心不生贪心不一定是看对境有没有功德,有些人的邪分别认为,对于有过患的人我们肯定不贪的,但是对于功德比较突出的女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贪心,也是应该的。但是这样执著也是不对的。

 

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无因生贪者,其灭岂从因。

 

愚夫生起贪欲的对境不一定是要具足什么样的功德,或者什么德相,有些人没有什么因自然就生起贪心了,这样的人“其灭岂从因”,息灭贪心的时候难道是因为对境不具功德吗?他们生起贪心不一定是对方有功德,息灭贪心也不一定是因为对方没有功德。比如前面的国王对妓女生贪心,有些女人对屠夫生贪心,在他们身上怎么样观察也找不到一个所谓的德相,但是他们就生起了贪心。那么贪心灭了是不是单单因为她们没有德相呢?并不是这样。

 

比如说一个人娶了一个他认为有德相的女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女人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或者时间一长他就生起厌烦了,虽然这个女人多才多艺的品德仍然具足, 但是时间一长,或者他有新的女人的时候,他就没有兴趣了,对以前那个女人的德相息灭了贪心,难道这个女人身上的功德或者德相消失了吗?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说愚夫生起贪心不一定要看德相的。

 

这里着重点是破除德相,我们要抓住重点就要看科判,我们讲解或者思维的时候围绕科判去看,重点意思就在里面,不会有歧途。

 

比喻中讲到一个石女,没有女根的,我们讲《中观》的时候也经常提到“石女儿”,石女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她的儿子也不可能有的,她也没有能力做不净行。村中的男人就把她驱逐了,什么原因不知道,她就很痛苦的哭泣,其他的女人问她,你哭得这么伤心是不是因为和我们分离?她说:“不是,你们都有能力享受欲乐,我自己就没有能力,从来没有享受过交合的安乐。”实际上石女生痛苦的因主要是观待自己没有交合的能力,她见到其他的女人有这个能力,就产生一种羡慕,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就产生了一种悲伤的情绪,并不观待其他的对象,观待的仅仅是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从这个方面生起悲伤。从这个比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凡夫人生起贪心并不是看对方是不是具有功德,她主要的最根本的因缘是想要感受交合的所谓乐触,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达不到这个目的她就不一定生起贪心,就像石女一样,她没有这个能力,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享受欲乐的缘故而生起悲伤的,并不观待离开其他女人或者男人而悲伤,对境她不观待,她观待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世间愚人对对方生贪心,虽然有很多表面上的很多很多理由,长得很好看等等,但最主要的根据,最关键的无始以来的串习还是想要前面所讲的乐欲。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没有在具德方面生起贪心的因。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一、(破贪爱女人之身)分六: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

 

辛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

 

针对前面所讲的道理,有些人会认为有些女人特别对自己的男人深深地爱恋,对于这样痴情的女人应该生起爱恋心,有这样一种邪见,他们认为有些女人在自己的丈夫死了之后非常悲痛,有的时候甚至会自杀,像这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女人应该生起贪恋心,这样的邪见也是不应道理的,不应如是贪恋。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

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这个颂词所讲的就是女人的心是不可靠的,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对你是非常贪执,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遇到其他的外缘之后,心就极容易转变,因此对这样的女人生起贪恋心也是不应该的。“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这样的女人,还没有了知和其他男人交合的乐受之前,在这个前提下,她可能对自己的丈夫是非常爱恋的,一旦遇到其他的外遇,有了这种外缘之后,她的心马上就会转变的,没有什么可靠的,所以说“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这样的妇女就如恶症一样,经常都要防止外缘的侵入,防止她有所转变。

 

因此世间上所认为的对自己的丈夫非常痴情的女人的心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可靠的,她刚和自己的丈夫结婚的时候,或者还对其他的男人没有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心还没有转机,在这个阶段当中她非常喜欢她的丈夫,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遇到其他的外缘的时候,自己的心就非常容易转变。

 

在圣天菩萨那个时代,颂词当中也是提到这种情况,如今这样的事情更多,这样的人更多,心更加恶劣,更容易被外缘所转变。如果单单因为女人对自己很爱恋就对她们生起贪恋的话,就可以从颂词中发现,她们的所谓的这种痴情爱恋都是暂时的,时间稍微一长绝对会转变的,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环境很恶劣的时候尤其会转变。

 

因此说这样的妇女就犹如恶症一样,这里所讲的恶症,讲记中提到一种精神病,精神不正常的人发病的时候,有时候稍微正常一点,但是有什么外缘侵入的时候,她的恶症就非常容易复发,尤其是在下午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客人来拜访的话,她的病就更容易复发。在藏地,这方面特别注意,尤其是家里有严重的病人,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一般下午的时候是不允许人去串门的,因为按照藏地的说法,白天如果是中午以前,鬼魔还不容易出来活动,但是一旦到下午要接近黄昏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病魔、魔鬼就到处活动,他们有的时候不敢直接进到生病人的家里来,但是如果有客人串门的时候,他们就会跟着客人到这个人的家里,然后对病人做很多损害。所以藏地一般不允许下午去探望病人,有这种忌讳。

 

通过这种恶症就知道,要经常防外缘,否则一旦疏于防护,有外缘侵入就很容易旧病复发而发疯的。妇女也是同样的,丈夫疏于防范的话,如果自己的妻子和其他的男人一旦有了接触,有了其他的关系的时候,肯定女人的心就会变的。

 

从颂词和科判的主要意思来看,主要是针对已经结婚的男人或者女人,对没有结婚经验的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一样的。科判讲不应该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颂词当中直接提到的是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但是针对其他人来讲,或者针对修行人来讲,还没有解脱的时候,在欲界当中,或者在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业缘,自己相续当中的业缘显现的时候,有可能在外境当中就会出现这么一个女人对自己比较贪恋,当自己发现这一点的时候,自己的心就会很容易变化,如果不知道也许就能泰然自若地对待。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颂词当中所讲的意义也是可以用来对治的。像这样的妇女就像恶症一样,她现在对自己生起很深的贪恋,或者很喜欢自己等等,实际上是一种暂时的思想而已,我们不应该被这种暂时的虚假的现象的蒙蔽,所以要想得深远一点。像这样的妇女贪恋自己,自己不应该去贪恋她,应该用非常坚决的手段远离,或者斩断自己内心当中的种种贪恋,因为这样的妇女相续当中的分别念绝对是不可靠的,飘来飘去的,没有一点点可靠可言,也许半个月一个月之后肯定就会通过其他的外缘而转变的。

 

尤其是修行人不应该被这样暂时的违缘所转,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内心没有转为道用的话,很容易退堕自己的道心,失坏自己清净的梵行,这样以后自己后悔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在我们现在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障碍之前,就应该把这个颂词的意思牢牢记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假使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就应该使用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智慧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如果丈夫娶了这样的妻子,每天都疲于守护,稍微不注意也许自己的妻子就会和别的男人有所沾染,所以在任何时候他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遇到什么其他的违缘,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生活实际上是很痛苦的,没什么安乐可言。认为深爱自己的女人应该贪恋实际上是邪分别,这样的正义我们进一步分析的时候,很明显可以显现出来。假使我们自己现在没注意,一旦退堕了道心,和这样的妇女成家之后,成天都是过在这样痛苦的生活当中,没有任何的快乐可言,现在很多世间人或有些修行人在修行过程当中遇到这样的违缘的时候,没有转为道用而随顺了烦恼,随顺了烦恼之后,实际上他们过的生活并不快乐,绝对是充满了痛苦的。

 

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思维,首先不应该生起贪心,有时候生起贪心的时候,也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假使我和这个女人成家了,以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呢?多想想以后的种种痛苦,很多人面对这样的违缘不能转为道用,单单是看到了和这个女人一起生活的快乐这一部分,没有仔细去思维它的后果,后世的果报就不用说了,今生当中假使自己还俗或者随顺烦恼,以后的生活绝对是充满了痛苦的。

 

通过颂词当中所讲的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去思维,一个一个对照自己的分别去对治的话,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通过颂词就可以让自己生起非常强烈的厌离心,认为这样的女人绝对不可靠,我去过这样的生活绝对是痛苦而已,自找麻烦而已,绝对没有一点点的快乐可言等等,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守持清净的戒律,帮助自己修持正法。这些方面都应如是地思维。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对婆罗门的夫妇,刚开始的时候感情是非常好的,妻子也是对丈夫很忠心,有一段时间有些外面的男人经常去调戏这个妻子,她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讨厌,从她自己的内心当中确确实实觉得这些男人很讨厌,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马上就跑到自己的丈夫面前诉说自己的痛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渐渐和这些男人有了关系,她自己的想法也变了,行为也变了,她享受了和其他男人做不净行的乐受之后,再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经常喜欢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厮混,经常通花言巧语骗过自己的丈夫去会这些男人。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丈夫发现之后,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厌离心,因为她以前所说的话和所做的行为和现在根本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有些女人深爱自己,也应该知道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因缘而已,如果遇到其他的男人肯定会转变,而且转变会非常快的。对这样的女人有什么贪恋的?对这样的生活有什么羡慕的呢?把这个颂词看透,真正理解之后,就觉得现在所谓的这种世俗的夫妻生活绝对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而生起一种厌离心。

 

辛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

 

有些世俗的典籍当中讲,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应该依靠女人享受种种欲妙,这样是有很多利益的,而且是非常应该的,作为一个人来讲,应该如是去享受,针对这样一种世间论点,有些人把这作为一种依据说既然这是世间人共同如是承认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去追求、贪恋女人呢?应该的。但是圣天菩萨破斥说,世间典籍所讲的这些都是随顺于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而讲的,他们自己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种种邪见,所以就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如是去实行,就鼓励别人这样去做,这样的世间典籍是通过无明烦恼不见世俗真相而引发的,根本不应该作为一种可靠的依据而奉行。

 

以前在印度很多仙人所造的论典当中也有这样鼓励年轻的时候应该依靠女人而享乐的,在如今时代更多,我们在世间所看到的言情小说、报刊杂志,把爱情描画得特别特别美丽,好像人们都应该去追求似的,都是鼓励年轻的时候如何去追求女人等等,只要稍微一接触外境,像这样的世间典籍所宣染的内容到处都可以看得到。在如今这样复杂的环境当中更应该注意,应该了解我们现在的分别心还没有脱离欲界的范围,或者说还没有获得真实的解脱,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绝对不要依靠世间的书籍,因为我们现在相续当中修法的定解还不稳固,很容易受到这样的书籍染污,刚开始的时候认为应该看看,没什么,然后就越陷越深,最后就不可自拔。

 

以前也听说过学院有些道友,现在已经不在了吧,他们说《红楼梦》可以看,为什么呢?他们说《红楼梦》里面讲了大圆满的道理,讲得很殊胜,我确实根本搞不清楚在《红楼梦》里面怎么有大圆满的道理,他们是不是说讲了一切无常,从无常推到一切诸法无自性,又从无自性推到一切诸法都是空性,这样抉择到大圆满的境界的?他们的智慧确实有点太高了。不管怎么样,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佛学院了。在《红楼梦》当中有大圆满的道理,一般人肯定没有这样的根性,如果是成就者看的话,看什么都是大圆满,也许他自己就成了大圆满。如果是说《红楼梦》里讲的世俗当中的种种圆满最后全部都已经支离破碎了,从无常的角度抉择大圆满,那个是有点不正确的。还有说是《天龙八部》里面也有大圆满,都是说这些道理,所以他们看的时候对自己修行很有帮助。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这只是随顺自己的烦恼而已,找一个借口想要看这些书籍,所以就说这里面讲了佛法,这里面有殊胜的对治烦恼的方便,看了之后让人生厌离心等等,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随顺自己的烦恼的,像这样相似的理由绝对是我们不应该依靠的。一看到这些之后,不用怀疑,马上生起种种烦恼,生起贪心、嗔恨心、愚痴,这些都会产生,所以不应该依靠世俗的种种典籍。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而已,还有很多世间的乱七八糟的书籍,在修学者的初学阶段,尤其是应该远离的。

 

针对这样世间论典当中所讲的道理,圣天菩萨破斥: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

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自己在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老了之后都没有什么兴趣,不生欢喜的,既然世间的老人对这些都没什么欢喜的话,已经解脱的人对宣说年轻的时候应该依靠女人等等的邪说为什么不生忧恼呢?这里从两个角度进行抉择,一方面单单从世间道来讲也是不应理的,另一方面从出世间道来讲也是不应理,都是应该被呵斥的对象。

 

“壮年”不仅是指三四十岁的壮年,也指青年或者少年,所指范围是比较广的。在壮年的时候,因为他自己的思想、智慧还没有完全成熟,或者他在社会当中所经历的事情还很少,所以一般来讲在青年的时候就会对异性进行追逐,贪恋女人,在贪恋女人的过程中,他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烦恼,嘴里所说的种种语言,在追求女人的时候说很多很多甜言密语等等,自己的身体所做的种种行为,当时正在追求女人的过程中他觉得是没有什么的,但随着年龄的推移,到老年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自己年轻的时候的这些作为完全都是颠倒的,被贪欲心所蒙蔽的前提下所做的种种行为,所以老年的时候不但不对年轻时的行为生起欢喜,而且生起后悔心,很多老年人都说“我在年轻的时候不懂事,犯了很多很多错误……”既然老人有这样一种经验说出来,我们就应该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过程。也许有些年轻人是特殊的,但是整体而言,对大多数人来讲,在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都是不成熟的,都是犯了很多错误的,所以老年的时候就很生后悔心。这主要是从世间有经验的老人的角度抉择年轻的时候不应如是去追求女人,这个是针对相续中有邪见认为应该依靠世俗典籍当中所讲的,年轻时候应该依靠女人的教言去做,到老年的时候再一看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全部生起后悔,全部都没有兴趣,所以从世间老人的经验来看,世间典籍当中所说的这一切是错误的,鼓动这些年轻人去追求女人是错误的,不应该依靠的,这是从世间老人的经验而进行破斥的。

 

既然世间老人都有这种看法,“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再从更高的,解脱者的角度来看,世间典籍当中所鼓励的这些事情,或者年轻人为了追求女人所做的种种行为,解脱者一看的时候,他们看得更清楚,他们的出发点更高,一看这些年轻人相续当中首先就充满了种种贪欲,被无明所蒙蔽,不了解自己的体性,不了解他人的体性都是不清净的,执著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都是清净的,再执著清净当中可以产生安乐,做出种种不如法的行为,解脱者站在他们的高度一看,对这样的人生起一种忧恼心,对他们呵斥。罗汉、圣者等等在种种论典当中都进行了如是的呵斥,当然菩萨不但对他们生起忧恼心,而且生起悲心,认为像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可怜,不了解世俗不净的体相,反而拼命地去追求。

 

现在我们应该从这个颂词当中学到什么道理呢?现在在座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如果按照没有解脱或者处在欲界当中这种状态来看的话,相续当中对女人的贪欲心肯定是有的,这个不需要去遮掩。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烦恼,有的时候自己就会产生种种邪分别,种种对女人的贪欲心,这时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在老年的时候会对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产生一种忧恼、后悔,解脱者也对这样的行为作了种种呵斥,现在我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如果我脑袋不清醒,不看透这一点,一旦随着我的年龄逐渐衰老,到我老的时候再回头看我年轻时候的这些行为绝对会生起后悔心,尤其是作为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尤其是作为佛陀的追随者,守持清净戒律的人,如果年轻的时候贪心生起来没有对治,随顺了烦恼,做出了种种违背戒律的行为,这个时候越年老越后悔,越年老越害怕,这样没有必要。

 

现在我们处在这种状态当中的时候是当局者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老年人和解脱者他们的境界,把自己观想已经到了老年,然后再看自己以前的行为,全部都是不应理的。自己现在产生贪心的时候要发现它的过患,一般年轻的时候气脉明点是比较旺盛的,这个时候对女人等等的追求方面烦恼会比较粗重,但是我们应该想,过了一段时间逐渐逐渐到老年的时候,自己这方面的烦恼会通过一般的缘起力,越到老年的时候对女人方面的执著会逐渐逐渐淡薄,这是对一般人来讲。当然有些老年人人老心红的说法也是有的,到老年的时候还是很耽著,这个一般来讲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来讲到了老年对这方面都没有什么希求。

 

如果作为一个不信因果的老年人来讲,他就只不过是有点后悔而已,觉得以前做得不对,那个时候相续当中的痛苦不一定会很大,虽然后世的因果肯定是有的,但是对他的心态来讲肯定不会产生很大的忧恼心。但是针对一个修行人来讲的话,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通过无知、通过烦恼炽盛犯下了很严重的过患,一到老年的时候,一到临死的时候绝对产生很大的忧悔心。在《前行》当中讲很多在前半生造了很严重罪过的人,临死的时候双手抓胸,在非常非常后悔当中死去。这样死去之后会怎么样?堕入恶趣。

 

这样从今生后世一观察的时候,绝对不应该依靠世俗论典的煽动做出违背佛法的行为。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详细分析的时候,这里所讲的道理是特别透彻的,一旦通过这样的道理一一思维之后,就觉得真正不应该随顺自己的烦恼去做种种的事情。比如昨天所讲的一样,一旦遇到这样的对境,或者自己的贪心一旦刚开始现前,应该马上认识到,用一个非常猛烈的决心断除它,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去断除它,对治成功一次,自己就胜利一次,一次烦恼来的时候,自己就坚持、忍耐、不随顺它,跟它作战,然后第二次、第三次,这样坚持下去,今生当中如果好好地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可以说就永远离开轮回了。

 

前面我们反复强调过,在我们后面所剩下的时间当中很关键的,如果自己善于运用,在自己死的时候,一刹那间,一断气不需要很长时间,极乐世界我们说很远很远,但实际上仅仅一个刹那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从凡夫一直到圣者。想到这样的安乐果位的时候,我们对现在所产生的种种烦恼一定不要容忍它,通过各种方面去对治它,一旦在这几年当中坚持过去,获得胜利之后,就非常容易获得殊胜的解脱,否则的话没办法获得解脱。

 

法王如意宝以前发过很殊胜的愿望,凡是跟他结缘的人都往生极乐世界,在这方面发的愿是非常非常清净的,而且现在经常反复地这样发愿。我们对法王来讲,肯定是有很殊胜的因缘,法王也讲过,只要不造严重的罪业,是比较容易往生的。一方面他老人家有这样的愿力,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有这样的信心,其他的障碍违缘也遣除的话,就很容易获得解脱,很容易往生。

 

我们应该真正对自己负责,对这些烦恼应该认识到,在现在闻思的阶段,使对治烦恼的种种方法扎到自己的心里去,一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用得上。为什么说要经常看书、背诵词、思维?就是要在自己心相续当中扎下对治的根。如果自己平时闻思的时候也不注意,这些方法听过之后就觉得了解了,真的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不知道怎么办,随顺烦恼,这个时候就很危险。一旦错了一次,后面很容易接二连三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像这样大的问题千万不要出来。

 

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基本上进入密乘了,即使是犯了根本戒也可以忏悔。是有这样的方法,不管是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犯了根本戒也可以忏悔,这在大乘和密乘当中都是宣讲过的。是可以忏悔,但是有没有这么容易一下就清净?这个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很困难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在佛经当中、论典当中或者金刚萨埵修法当中确实说过,只要你好好怎么怎么样,就可以清净乃至于犯根本罪的过失,但实际上你在犯根本戒的时候,当时你的作意,你的烦恼是很粗重的,也就是说,你相续当中的障碍是非常非常深厚的,如果你犯了这个罪之后,在自己相续当中的过失会更严重,它??的力量会更加的粗重,在这个状态当中你能不能发起一个很猛烈的想忏悔的心?你各种各样的作意能不能达到很圆满的标准?确实非常难讲,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有些人犯了这种戒律的时候不敢发露,认为在众人面前要讲自己犯了什么戒律很困难,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你真正要通过四对治力来忏悔是很困难的。四对治力第一个就是厌患对治力,要发露忏悔。有些人犯了戒之后,一方面内心当中有一些惭愧心,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敢讲,认为自己悄悄私下里念一点咒是不是能够忏悔。这是一种侥幸心理,如果你的对治力不具足的话,很难忏悔的。

 

一旦造了这种罪业,你想很容易地从这样的罪业中清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当时的烦恼业障串习了很长时间,它的力量是非常稳固的,要发起非常猛烈的忏悔心,通过各种各样的对治力来忏悔,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要想着反正可以忏悔,我现在就可以麻痹大意,稍微做一点这个也没什么,实际上这是绝对不对的。我们千万不要想:反正可以忏悔,这样的事不要紧。这样就很困难。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他们在这方面也讲了很多殊胜的道理,真正犯了根本罪之后再要从罪业当中清净是非常困难的。这不是一般的罪,根本罪在小乘当中也是非常严重的罪业,真正要忏悔清净不是非常简单的。而且有些人一旦有一次烦恼没有对治造下了很严重的罪业的时候,很容易魔趁机而入住到他的心间,接二连三地会造很多很多的罪业,真的猛然回头,然后去对治的机会是很少的。

 

还不如我们现在好好学习这样的论典、对治法,这样殊胜的教义好好学,学了之后在自己相续当中扎下根,知道它的厉害关系之后,平时比较精进地去对治,这样就比较好,千万不要等到已经出现事情的时候再去补救,那个时候不是没有办法,但就非常困难。

 

对这些种种道理应该好好思维,思维之后尽量能够在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用得上,这个是非常好的。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妇女,她听到外面有一场戏会,敲锣打鼓准备开始演节目了,她就很想去看,慌慌张张跑出去,但是她的小牛也跟出来了,她怕小牛丢失,想把小牛拴住再放心地去看戏,但是因为她心很着急的缘故,没有观察就把小牛拴在她公公的腰上了。她公公就很奇怪,你把小牛拴我腰上干什么?她回过神来一观察就很后悔,刚才我怎么被看戏的念头冲昏了头脑,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呢?这是一分钟之内发生的事情,她就对她没有仔细观察,脑袋发晕所作出的事情产生了后悔心了。

 

从这个比喻推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跟随自己的烦恼欲望所做出的种种恶行,一旦老年的时候一回想就知道全部都是不对的,就会生起后悔心,生起忧恼心,那个时候对治力是很弱的,尤其是对于修行人来讲,千万不要等到老年的时候再来后悔,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在一些窍诀修法论典中说,修行应该趁年轻的时候,老年的时候自己的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种种想法都是趋于衰败的时候,那个时候要发起猛厉的心精进修行的话,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发起向道之心,努力对治烦恼,修持正法,通过这样的串习,越老自己的修法越坚固,越老越坚固,那个时候,死亡越来临他越高兴,越欢喜,不需要担忧死亡。

 

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本论分十六品,前面八品讲世俗谛,后面八品讲胜义谛瑜伽。如何使一个行者从刚开始净持自己的相续,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在这样的基础上修学对治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方便——殊胜的空性正见。这样的次第非常殊胜。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其中前两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三品,也就是第三个科判,主要是通过观察身体是不清净的体性,断除净执颠倒。这一品的主要目的,是由于众生执著自他的身体是清净的体性,虽然整个世间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二者都是不清净的,不管是自己内相续的身体,还是外面的种种器世界,都是众生的业所产生的,是不清净的,但这一品当中着重对治的并不是外在器世界的不清净,而是有情内相续当中的身体是清净的执著,从而产生一切都是不清净的世间正见。

 

我们学了这品之后就会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好,他人的身体也好,都是不清净的体性。既然是不清净的体性,就没必要去追求。只有了解了本体不净,才可以息灭在世间道当中所产生的比较粗大的这种清净执。如果认为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异性的身体有一个清净的体性,就会去不断地追求,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过患,很明显地障碍自己修持解脱道。所以有必要通过修持不净的法门,压制自己粗重的贪心。

 

第三品明破净执方便品,不是从中观的角度破的,主要是从世间道的殊胜正理,通过世间名言的实相进行破斥,压制我们现在的分别念,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讲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无自性的,直接断除众生的贪心呢?因为前四品主要是发起出离心的轨则,众生的相续还没有成为法器之前,也就是说众生刚刚入道的时候,他相续当中的种种智慧、方便还不圆满,还不成熟,直接跟他们讲空性的道理的话,有时候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所以在讲世俗谛生起出离心的方便的时候,不能马上跟他们宣讲空性的道理,等他们慢慢对世间的名言如无常、苦、空、无我等世间的自相了解之后,成为法器之后,再给他宣讲空性的道理,就容易修持,容易趣入,有这样的目的。因此在第三品当中首先讲通过世间道压制清净的执著。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名言谛当中在一个事物的本体上面,无常、苦、不净等四种不颠倒境是可以安立的。为什么要加简别是观待名言呢?因为在胜义当中,无常、不净等种种体性是不可能存在的,绝对不会有的。既没有清净方面的执著,也没有不清净的执著,常有、无常等等种种观待法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这里必须说是在名言谛当中一个事物上有四种不颠倒境。

 

己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分二:一、享受欲妙无满足;二、越享用越生贪之喻。

 

庚一、享受欲妙无满足:

 

有些人会认为,虽然一切都是痛苦的自性,前面学了第二品之后有这样一种认识,有些人认识得比较深刻,有些人认识得比较肤浅,不管怎么样,大概有一个总的印象,认为世间轮回道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安乐可言,他们认为虽然是这样一种自性,但是如果通过享用妙欲,享用外在的美境,就可以获得安乐。有这样一种执著。针对这样一种邪执,圣天菩萨说: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

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

 

虽然经过长久的受用,但是对外境的贪执是没有办法穷尽的,就好像一个恶医治病,他不懂得真正的治病的方法,或者不了解对治病根的正确方式,令病人长时间没办法获得痊愈的殊胜果。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便享受了各种各样的美境、欲妙,但是有没有办法真实地获得一种安乐呢?没有办法,想要通过享用外境的方法来止息贪欲,是不可能的事情。

 

“境无穷尽际”可以分两个角度进行抉择,一个是从外境的角度来讲,一个是从自己的执著角度讲。从外境的角度讲,所受用的外境、欲妙可以说是无有穷尽的,既然这样,自己得到一个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欲妙都想得到,所以自己的贪欲心没办法满足。另外,从自己的贪心方面来讲,你可不可能通过受用外境来平息自己的贪欲心,获得满足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一个的时候,还想得到另一个。从外境和内心来讲,虽然好像看起来是相同,但是从它们各自的侧面来讲,是不同的。二者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后果,有情越来越贪执外境,越来越追求的时候,越来越没办法满足。这个科判所讲的享受欲妙没办法满足的意思就可以凸显出来。

 

“如恶医治病”,就像一个庸医,他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他想给别人治病的时候,不了解病人真正的病因,那他所授予的治疗方法,或者所开的药,也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话,病人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治疗,自己也在治疗过程当中感受了很多痛苦,但一直是没有效果的,不会产生一个效果,所以说“汝身劳无果”。“汝身劳无果”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也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受用外境,但是自己的身体仅仅是劳累而已,没办法获得一种真实自性的快乐;第二个从这个比喻,自己经受恶医的治疗的时候,经过长时间,自己的病身也没有办法获得安乐,所以说是“劳无果”。

 

我们无始以来都在追求欲妙,但是现在我们有没有办法离开贪欲呢?没办法的。想要通过享用欲妙的方法来治愈自己贪心的病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不对症。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如果你产生了贪心的话,不能通过享用欲妙的方法来治疗,这样只能是火上浇油一样,根本没办法真实的平息自己的贪心的,平息自己的贪欲心只有断除对欲妙的贪执,这个时候自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享用外境,享用欲妙是没办法获得满足的,一旦断除对欲妙的贪执,自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获得什么样的满足呢?知足少欲的快乐,佛经当中就是这样宣讲的。在自己身心都清净的时候,自己对一切都是满足的,一点点饮食自己就满足了,就觉得足够了,一点点资具就满足了。所以要对治贪欲的病的话,必须要通过知足少欲,或者通过断除对欲妙的贪执,从这个角度着手,从这个地方进行修行才是真正对自己的修行有利益的。

 

当然这是从世间道的角度来讲,如果有些瑜伽士,他相续当中已经有了大清净的正见,或者空性的正见等等,他虽然享用这一切但根本不会产生一种自相的贪心的时候,他越享用越对他的证悟产生帮助,不可能对他产生危害。但是如果自己没达到这种境界,自己在享用欲妙的时候还会生起贪心的时候,不能使用大成就者或者佛陀、瑜伽士的行为来平息自己的贪欲、对治自己的烦恼,这方面必须分清楚。如果不分清楚,认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因为密法当中,或者在大乘究竟的经典当中、修法当中提到一切诸法无自性,或者一切都是本来清净的自性,也不观察自己的根性,也不看时间等等,马上去实行,实际上自己的相续很恶劣,但是所做的是成就者的行为,这是非常不应理的,是毁坏自己相续的行为。

 

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自己最清楚,不管外在装得如何善妙,你可以在别人面前装你是成就者,装作修行很好的人,不管怎么样,你内心是最清楚自己的,你有自证识,最清楚自己,自己生贪心、生嗔心很清楚的。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产生的话,就不要通过上乘法的教义来作遮掩,这样只是自欺欺人,没有任何必要。

 

比喻中讲到一只公猴,它披上一个豹皮,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群猴摄服,使它们成为自己的部下。它这样做的时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猴群远离了自己,自己变得孤孤单单。这个比喻的意义如何理解?就是说,自己本身是想要获得一种安乐的,但是使用的方法不是正确的对治方法。选择了享受欲妙的方法想要获得安乐,或者想要止息自己的贪心,自己想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实行的时候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这个猴子一样,虽然最初的时候,它是想统摄群猴,但最后的结果是使其他的猴子远离了自己。方法不对,所以最后所得到的结果也是痛苦,修行人应该了解这个道理,断除对美境、欲妙的贪执。

 

庚二、越享用越生贪之喻:

 

这样的欲妙,越享用越生贪,没办法止息的。这种意义一方面是对治一些人认为通过享用欲妙可以止息贪心的邪执。或者不需要单独提问也可以,因为前面讲到意义了,这里是讲比喻,所针对的邪执和上面没有什么差别。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

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犹如有些依土生活的虫类,一生当中都在土里生活,它们对土的贪爱始终没办法息灭,它们的受用都是土。通过这个比喻可以了解,一切喜爱欲妙的人,“欲望增亦尔”,越享受欲妙,欲望越增加。

 

进一步分析,依土而生活的这些虫,如讲记中提到的蚯蚓等等,有时候我们挖土的时候不注意,一下就把蚯蚓挖出来了,它们一生当中都在土里生活,没办法离开土壤上面生活,在上面时间长了它们就会死亡。它们吃的是土,住所、行走的道路,这一切都是在土里,它们对土的贪爱是非常严重的,在一生当中不停地享受土壤,但它们对土的贪爱会不会因为不断地享用而息灭呢?是不可能息灭的,越享用对土越贪执,而且会担心土一旦被吃尽之后怎么办?所以更加努力不分昼夜地吃土。

 

通过这个比喻就可以了解“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喜欢欲妙的人,他的理由就是,我享受欲妙,享受到一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止息贪心,等我一切都满足的时候,贪心自然就会息灭。但实际情况是越享受欲妙,欲望越没办法止息,越来越增加。世间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个殊胜的道理。

 

一个人对一种欲妙的享受厌烦的时候,好像自然对这个东西就没有兴趣了,这能不能成立对方所说的道理呢?没办法成立,他的贪心没有满足,他只不过是对一个东西厌烦了,比如说世间上有些贪欲大的人,对一个异性时间长了,厌烦了,然后去找另外一个异性,或者说对一个东西,车、房子等等,时间长了就厌烦了,没什么兴趣了,这是不是前面分析的,满足了欲望之后就会自然远离贪欲呢?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认为可以,实际上是不行的,他的欲望是没有止息的,只不过他对某一个东西厌烦之后,对另外一个新的东西又产生一个执著。从这个角度分析的时候,实际上世间上的人对欲妙的追求是没有止息的。

 

有些人会想,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对异性的执著比较大,在中年的时候他又会对事业比较执著,这个是不是转变,或者平息了?或者老年的时候,他对异性也不执著了,对事业也不执著了,但有时对名誉比较执著,别人尊重他、表扬他,他比较执著,这些只不过是通过他自己的心理变化、生理变化对不同的东西产生了不同的追求,并不是说他通过欲妙满足了自己的贪欲,息灭了自己的贪欲,不能这样成立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是有贪心的,如小时候对玩具有一种贪心等等,他没有通过修持出世间道来真正断除或者压伏贪心的根本,所以从总的角度来讲,他的爱欲,他的贪心从来没有止息,反而越来越增长的。

 

通过今生当中的串习,就会把这种习气带到后世,人一生下来,或者稍微长大的时候,由于习气的串习,他就会对外在的东西自然而然生起贪心而去追求。像这样一生一世地串习,生生世世地串习,就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众生就永远没办法从爱欲当中获得出离,今生当中是这样,后世当中也是这样。

 

对我们修行人来讲,如果即生当中现在没有了解这个过患,没有对欲妙产生一种厌恶心,即生当中去求,就肯定会毁坏自己的戒律,毁坏自己相续当中的善心,毁坏自己一生的修行。这是今生当中的,然后把这个带到后世去的时候,仍然如此,还是这样的。

 

如果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贪欲心比较猛烈的话,我们可以推知我们上一世对这方面的串习是比较多的,比较重的,所以才带到现世,今生当中我们还是串习重的话,再会带到后世去,这样的话,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解脱呢?没办法获得解脱了。

 

以前我们就不管了,以前怎么样我们没办法后悔了,没办法改变了,能改变的是什么?改变现在和改变未来,这个是现在我们可以做的。现在如何改变呢?通过这样的殊胜教义,反复地思维,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去实行,对爱欲的真实面目认识之后,不断地去串习,自己相续当中对爱欲的执著慢慢减弱、微薄的时候,我们的向道之心就慢慢产生了。向道之心的力量增强的时候,就能暂时和究竟地对治爱欲。今生当中我们行持得比较好,做一个知足少欲的修行人,或者相续当中生起了空性的智慧,这样的话即使不解脱,下一世也会成为一个利根者,很小的时候就会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不会贪执一切轮回诸法,最后很容易很顺利地就可以修持正法而成就。所以,现在我们学习这些教言是非常关键的。

 

这个颂词的意义和比喻我们已经了解了。还有讲记当中的比喻,有一些懈怠者,有些人很喜欢睡懒觉,越睡越想睡,这是名言的自性,没办法改变的法性。如果今天多睡5分钟,明天不可能减少的,不可能睡了很长时间就睡足够了,再不想睡懒觉了,这是很困难的,非常非常困难。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有这种感觉,没有睡够八小时好像不行,第二天就会觉得非常昏沉,一天都没有精神,为了保持这个就有一种串习力,这样的串习力只能够不断地增加,通过它自己的能力只能不断地增加,没办法自然而然减少。

 

减少睡眠需要通过其他外缘的加持,比如说在经典当中,论典当中,见到睡懒觉的种种过患,自己醒悟了,这个时候下得了狠的决心断除,这个是有可能的。否则通过它自己的能力这样串习下去是不可能对治的。尤其是在一些经典、论典、窍诀当中讲到白天睡觉这个问题。有些人有睡午觉的习惯,或者白天忍不住,很疲倦的时候就想睡觉,在窍诀当中讲白天睡觉是损伤智慧的很大的因,经常这样习惯的话,智慧就越来越钝,不会越来越锐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小事情,而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所以白天要尽量控制自己不睡觉,因为自己的智慧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思维论典的时候觉得很吃力,或者背诵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原因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智慧力不够。本身我们就智慧不够了,还要做一些其他让智慧力不够的障碍,会更加损伤自己的智慧,慧根会越来越钝,思维教言的时候,背诵的时候,都会越来越损伤。这方面应该注意。

 

还有,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智慧比较锐利,背书比较堪能,一方面要祈祷文殊菩萨加持,因为从名言的显现来讲,从他的发愿力,从他本身的力量来讲的话,他对增长智慧方面是发了不共的愿,而且有不共的能力的,所以我们要增长智慧力的话,平时多祈祷文殊菩萨。

 

还有一个增长智慧的方面是戒律要清净。如果戒律清净的话,智慧会慢慢增长。如果平时经常犯戒,相续当中的恶行增长,恶行肯定不会帮助自己增长智慧,而是会障碍自己增长智慧。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要增长智慧的话要清除罪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罪障清净了,智慧自然就会增长。

 

所以平时我们要增长智慧就要发心,精进地修行,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如果想要睡觉就通过一些方法去对治,比如用冷水洗头、洗脸,或者在外面走动走动,有时候睡眠来的时候就是那么几分钟、十几分钟,尤其是白天,这个时候如果通过有效的方法压制过去,这个状态一过就没什么了。主要是看自己的意志力,自己的意志力能够控制的话,有些事情是可以解决的。

 

还有睡懒觉的问题,如果自己真正了解睡懒觉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任何意义,下一个决心慢慢减少肯定是可以的,八个小时可以减到七个小时,慢慢往下减。晚上睡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就足够的时候,自己就空了很多时间,有很多时间背诵思维。所以少睡觉一方面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一方面可以精进地修持;多睡觉一方面浪费时间,一方面损伤自己的慧根。

 

总之,如果一个睡懒觉的人习惯之后,就只能逐渐地增加,没办法突然满足,马上不睡觉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喻当中还讲到一些人平时比较散乱、懈怠,如果这样懈怠散乱惯了,不可能马上返回到精进的状态,一方面从他自己的能力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平时无所事事、懒散习惯了,觉得这样很舒服,也不需要去思维法义,也不需要去背诵,吃很多苦,他就认为很舒服。这样当然每个人都觉得很舒服的,但是这种舒服只是短时间的舒服,后面因为自己没有积累很多善根的缘故,一旦临终的时候,到后世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舒服了,那个时候会感觉非常痛苦。

 

这个比喻就说明欲望没办法止息,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也可以了解,如果我们习惯了懈怠懒散的话,只能这样发展下去,没办法使自己精进的。要对治的话必须痛下决心,认识到它的过患之后,慢慢进行改正。

 

这是第一个科判的内容,是从总的断除五欲方面讲的。如果放在第二品更合适,有可能更合适,因为这里说的是断除对快乐的执著,但作为第三品的连接文也是可以的。第三品讲到破净执方面,而我们看意义的时候,这里好像是在破除乐执,所以这里作为一种过渡的隐藏意义是有的,因为乐执比如对自己身体贪执的乐执,对妇女接触的乐执都可以包括,所以从总的意义如是连续也是可以的。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一、(破贪爱女人之身)分六: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

 

为什么要着重破除对女人的贪执呢?因为欲界当中众生来讲,两种贪执最为严重,一是对财产的执著;一是对异性的执著。对男性修行人来讲,就是对女人的贪执要破除。对女人的执著,小时候不是很明显,渐渐长大之后,这样的贪执心就会越来越显现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因缘呢?无始以来的串习,已经习惯了。我们在轮回当中早就习惯了对异性的贪执,所以今生当中一旦自己的身体发育比较圆满的时候,内因外缘一具足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产生贪心。

 

对美色,或者妇女产生贪欲去追求肯定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很多障碍,这在佛经当中,在各大论典当中都是非常强调的修行,因为对欲界众生来讲,爱的烦恼心比较明显。在色界、无色界虽然也有它的种子,但毕竟通过修持对治法压制之后不明显了。众生之所以生在欲界就是因为有这样比较明显的业牵引过来的。

 

对于一般世间人来讲,如果对女色比较贪执的话,他的很多事业不一定会成功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所谓的英雄,所谓的名人,所谓的帝王将相等等,通过贪执美色堕落的,或者失毁名声事业的不计其数。在修行人当中,这类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首先自己发心修道,出家学佛,在中间过程当中,因为自己的道心不坚固,或者对女色的自性没有一个非常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产生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种子没有压伏,对境又经常现前,非理作意也经常产生,这样几种因缘一聚合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贪心。刚开始产生贪心的时候不注意,不发现,没有对治,如果它一旦稳固了,一旦发展了,到很严重的时候,再想去对治,能力已经不够了。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还俗的还俗,破戒的破戒等等。

 

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产生的。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很猛烈的,但是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因为相续当中这种习气很严重,力量非常强盛,刚开始生起来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一点点,对某个女人(异性)好像有点好感,觉得她长得很好看,或者很可爱,没有去对治,没有马上想到佛经当中所讲的,作为一个出家人,修行人不应该如是去贪执,像这样贪执会有很多很多过患,或者自己所运用的种种正法运用不上,第一关就自己没有打住。然后贪心在自己相续当中慢慢慢慢就开始滋长,也许有的时候是很快的,有的时候是很慢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己如果没有好好对治的话,一旦它发展成一种势力的时候再想去对治就非常困难,这样就会使自己堕落,没办法使自己的修行继续下去。即使没有还俗,没有破戒,但是处在这样一种贪心炽盛的状态中想要好好修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有没有办法在贪心猛烈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呢?这是违背的法,你贪心很严重想生起出离心根本就是违背的,出离心生起的时候肯定对这些方面没有贪心。所以说,即使没有犯戒,没有还俗,自己修行的能力是非常弱的。这个时候自己会处在一种热恼的状态,通过这样一种强有力的贪心,虽然身口没有现行,但是通过很严重的意业已造下了受痛苦的因。这是非常严重的。

 

就是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见到贪执女人、美色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佛陀在经典当中,诸菩萨在论典当中,详细宣讲了贪执女人的过患。虽然从女人自己方面来讲,她们自己的相续也是有一些过患的,但主要过患的来源是在自己的相续,如果自己对这样的道理能够真正了解,真正能够去修行,使自己相续当中对女人方面的执著减弱,对不净方面的习气串习得比较深厚的时候,就会战胜一大障碍,这一大障碍战胜了之后,自己的修行方面的很大一块绊脚石就被搬走了,就可以比较顺利地修法。虽然还有其他财产、名声方面的执著,但是这个障碍有些时候超过任何一种障碍,这方面的障碍比较粗猛。

 

虽然有时候我们说饮食方面的执著很难断除等等,但这方面比较微细,这些比较微细的执著直接对自己作很大的障碍,能力不是很足,而对女人方面的执著,它的能力是马上就可以现行的,能力相当巨大,有的时候很短的时间当中就可以使自己一生当中,乃至于生生世世当中解脱的因缘断除。因此非常有必要抉择女人实际上不值得贪执的正理,而且抉择之后必须要深深思维,思维之后必须要去串习修行,这样才能起到一种效果。

 

还要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比较严重,对年轻人来讲,这方面是很有兴趣的,所以有的时候在讲不净的修法的时候,反而还会增长贪心,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在这些颂词当中所讲的破除对女人贪执的方便法,如果自己的贪心很猛厉,没办法转为道用,很有可能通过这些词句又增长自己的邪分别,又增上自己的非理作意,也是有的。比如说有时候我们是为了修不净观去尸陀林看尸体,但是有时候因为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比较严重,到尸陀林看尸体不但没有平息贪心,反而又产生贪心了,这样的情况也有。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一方面这些方法是没有错误的,但自己平时还是要恒时观察自己的内心,不要把这些破除颠倒执著的正法成为自己增长贪欲的因,千万不要这样做。

 

如果我们通过这样的词句没办法对治自己的贪欲心的时候,那么有时候就应该使用一些上乘的修法,比如唯识的见解、中观的见解,有时候使用大量的窍诀,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通过直接讲身体不清净,一个一个观想的时候,好像又产生一种新的贪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一种唯识的观点,实际上这样种种所显现的外境,都是自己的分别识而显现的,我们所见到的这个人,实际上在外境当中是没有的。在唯识的教义当中说,女人在真正的外境当中不存在,仅仅是自己的习气而显现的。既然是自己习气的显现的话,我们对她生贪就没什么必要了。比如说,我们在自己心中观想一个女人的总相,然后又对她产生很猛烈的贪心,想要去追求,想要去获得,这对智者来说是很不应理的事情。你自己相续当中分别的东西还要去贪执?这是虚假的,只是一个总相而已,没有自相可言。既然外在的山河大地、女人都是自己的习气显现,从自己的心中所显现出来的,你对她生贪心就是贪自己内心当中幻化的东西,没什么必要的。

 

有时候通过唯识的观点去对治,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用中观的理论,了解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空性的,通过这样的道理也可以对治。有时候想一切都是智慧的境界等等,不管怎么样,通过自己的习气,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正法,一个不行再换第二个,第二个不行换第三个,直到把自己的贪欲心压伏对治为止。

 

这方面的方法很多,有时候想贪爱女人对今生后世的种种过患;有时候想佛陀现在正在看着我,诸大菩萨上师他们的智慧眼正在看着我,虽然有些人对境没现前,但是自己相续当中生贪心的时候,就认为这个很不应理,非常惭愧的,诸佛菩萨六时在关照我们,上师也在关照自己,所以自己在生贪心的时候肯定是无误知道的,对这样一种弟子、学佛的人,外表显现得很庄严,剃了头发,穿了袈裟,内心当中这么肮脏,这样的话,自己想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很惭愧很汗颜。有时候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对治。

 

一个贪心产生了,我们对治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千万不要生贪心的时候马上观想几分钟不净观、白骨观,没有起作用,马上以随顺贪心,这个是不对的。不管怎么样要使用一切方法,自己相续当中应该有这样一种定解,不管怎么样,这个东西产生之后对自己的今生来世绝对没有利益,对众生没有利益,没办法报答上师的恩德,没办法报答父母的恩德,也没办法对得起自己,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长时间思维,慢慢慢慢就可以平息、对治。只要这方面成为一种势力,成为一种能力的时候,就能达到如是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各种方法,为什么有些佛典当中非常强调多闻呢?很多时候就有这样的作用在里面,很多方法都了解了,从微细的,从粗大的都可以对治,都可以使用。如果单单掌握一个方法,一旦这个方法对你产生不了作用的时候,就很危险。或者你一点都没有掌握佛教当中所讲的对治方法的话,你知道生贪心是不对的,但是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对治,这个时候就很麻烦。当强烈的贪心产生的时候,单单在相续当中想不能生贪,不能生贪,根本没有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在不同的论典当中所讲的对治贪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就是针对很多人的根性不一样,所以讲了很多方法。我们把很多方法掌握了之后,有利于对治自己各种各样的烦恼。

 

这是大概的总义。在这方面我们以前肯定是串习过很长时间的,一个真正想要解脱的修行人来讲,对这方面肯定是很重视的,因此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肯定也是不少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强调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强调一次加深一次印象,很有必要性。

 

辛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分二: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贪爱之因。

 

壬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

 

有些世间贪欲心很重的人就会这样想,对相貌一般的,或者甚至比较丑陋的女人,看到她们的相貌不美自己就不容易生贪心,但是对一些长得比较好看的女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贪心,所以他认为贪爱具有美色的女人是应该的。他不想贪丑女,但是想贪美女,所以这个科判就是着重破斥贪爱女人美色之理。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

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

 

这里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丑女和美女没有什么差别,既然你讨厌丑女的话,也应该讨厌美女;如果你喜欢美女也应该喜欢丑女。前两句所讲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你贪爱女人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想和女人交合,享受这样的乐触,但是不管是丑女也好,美女也好,和她们交合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差别的,通过丑女美女都是产生如是的触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切妇女都是一样的,你没有必要贪美女而舍丑女。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不管是丑女也好,美女也好,她们内在的体性都是不清净的,我们以前学过《入菩萨行论》对这种不清净从因、体性、果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抉择,所以就知道女人的身体确实是不净的,从她内在的构造,血液、肌肉、骨髓、骨头、内脏乃至于粪便等等,实际上都是在女人的身上具足的,不管是丑女美女,只不过是外在有点差别而已,实际上真正从内部的构造来讲,完全都是不清净的体性,而且现量见到九孔是常流不净的,经常有不清净的东西从身体里面流出来,不管丑女美女全部都是没有差别的。

 

一方面讲稠密无差异,一方面讲内在的体性不清净无差异,所以单单贪美女不贪丑女是不应理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些人会想,虽然前面是这样分析的,美女和丑女稠密和内在体性无差异,但是我贪爱的是她们的美色,她们的美色看起来很悦意,很舒服。这里说“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色只是眼根的对境而已,不管是显色还是形色,如果真正要贪的话,你用眼根看就够了,没有任何必要去产生很大的贪执,或者为了得到女人去追求。这个“色亦为他用”,这个色也是其他人享用的因,每个人都可以看,你对这样的美女贪著有什么用呢?

 

而且我们进一步观察他所谓的美色是什么呢?只不过有时候她的皮肤比较细嫩,或者她的五官比较端正,就是这样而已。如果在远处看的时候也看不出来。所以这也是一种没有自性的法,亦为他用的法。“美女汝何为?”可以通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前面所讲的,既然一切妇女稠密无差异,内在体性无差异,所以对这样的美女就没有必要贪执;或者你如果是单单贪执她的色的话,色也是和他人所共用的,或者色既然是眼根的对境,美女对你有什么用呢?你为什么要贪著这样的美女呢?这就是一种分别,单单是一种邪分别而已,没有真正使我们生贪的对境。

 

这里有一个比喻,说一个男子的妻子很丑陋,这个男子非常讨厌妻子,经常不想和她接触,而且有时候直接讲“你很丑,我不喜欢你。”妻子就说:“外表的丑和美没关系的,男人贪著女人主要是为了交合的乐触,既然这个都能提供的话,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呢?”这个男人还是想不通。有一天,妻子想了一个方法,把同样一种菜装在了不同盘子里面,有些盘子很高档,有些盘子比较粗糙,丈夫吃饭的时候一看,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装在不同的盘子里?有什么必要?妻子说,菜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外在不同而已,你享用的时候不是享用盘子,而是享用里面的菜。实际上男人贪女人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是为了交合的乐触,外在的美丑没什么很大关系。这样一说,她的丈夫就想通了。

 

通过这个比喻对照意义,美女和丑女只是外相而已,单单喜欢美女不喜欢丑女是不应理的。讲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头再看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这个比喻也好,意义也好,最后不注意的话,好像是讲美女和丑女都应该贪著,或者应该贪丑女。并不是这样的,没有这样的意思。为什么?因为这个前提是有些人不喜欢丑女,单单贪美女,所以破的时候没有从丑女不需要贪的角度,因为一般人的分别心对丑女不太容易产生贪心,而对美色容易产生贪心,所以这个地方在着重点是在破美色不应贪,而不应理解成应该贪丑女。

 

这里不讲清楚的话,或者我们思维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就认为好像应该贪执一样,实际上没有这个意思。他首先已经不贪丑女了,再把美女也不贪的话,就丑女美女都不贪了。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结论。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知道得很清楚才行。

 

壬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贪爱之因:

 

谁于谁悦意,以为彼生喜,

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

 

有些人对前面的道理了解之后还会想,虽然有这样一种道理摆在面前,但有时候得到美女的时候还是很快乐的。还是有这样的邪执。针对这样的邪执就说了这个颂词。

 

实际上自己对美女生贪心的因,不是真正在外境上有一个引发我们贪心的因存在美女的身上,生贪心的因实际上是在于自己内在的分别,自己内心当中觉得这个人好就会生贪心,觉得这个人不好就会生嗔心,所以观待外境是没办法成立的。

 

“谁于谁悦意,以为彼生喜”,谁对于谁心相续当中比较悦意,比较认可的时候,就通过她生起一种欢喜心,这是不是你能够生贪心的理由呢?绝对不是的。因为这个是“犬等亦所共”,像狗、猪、牛、马等等它们也是内心当中喜欢它的对象的时候也这样去追求,这样去贪的,所以外在美不美丽根本是无关紧要的。我们看猪、狗美不美丽?不美丽,但是犬它就喜欢,它对于自己喜欢的异性就喜欢。所以真正在外面来讲,没有一个生贪心的因。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虽然我们看起来不漂亮,但是狗认为漂亮。但如果真正在外境当中有一个漂亮的自性,我们看这个狗、这个猪也应该觉得漂亮,但是没有。我们觉得很丑的东西,狗就觉得漂亮了,就去贪执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真正生贪心的对境不在于美色方面。

 

通过这样一推理,“恶慧汝何贪”?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经常对美色生贪心的恶分别念,你为什么还要去贪执呢?没有必要贪执了,千万不要去贪执这样的法。

 

进一步分析,“谁于谁悦意”,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虽然对方并不是长得很漂亮,在美色方面并不是很出色的,但有时一接触的时候自己就生起一种贪心,看到她或者接触她就觉得很悦意,有时候看一眼,说几句话,坐一会儿,就觉得很舒服,实际上这是内心当中的邪分别。分别念认为这个很好,对自己很合适,“以为彼生喜”,通过这样的对境产生一种欢喜心。说明在外境当中不存在一个让自己生贪心的真实对境。像这样具有恶劣分别念的众生千万不要去贪执美色。

 

主要的着重点还是在科判上面,美色不一定是生贪心的因,既然这样,我们见到美色的时候就不应该生贪心了。道理就摆在这个地方了,但是有的时候我们道理知道了,但是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前面我们反复讲过,这就是因为自己的串习力太弱了。所以必须要不断地串习,使自己产生一个坚定的定解。

 

如果自己短时间当中还没有办法产生这种对治力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样的定解、对治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产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没有产生对治力的时候就是远离,不要东跑西跑,不要住在环境很复杂的地方。环境很复杂,自己不得不看,不得不听,不得不思维,就会助长自己的贪心。如果我们依止一个寂静处,外缘很稀少,如果见不到,自然这方面的邪分别就不容易产生。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是说不要看,看的时候不要说话,说话的时候少说等等,都是很殊胜的方便。

 

对我们现在来说,在对治力还不稳固的时候,千万不要很草率地离开上师,离开道场,离开道友,自己一个人到城市里面去游荡,这是绝对没有意义的。自己的对治力这么弱,相续当中的邪分别这么严重,还胆敢一个人跑到这么恶劣的环境当中去,肯定是没有心的人。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具足的时候,就应该在上师身边,道友身边,在清净的道场当中反复地串习这个能力,等自己的铠甲真正披上了,自己的对治力很强的时候,去城市,去哪个地方对自己都没有损害的。像这样的很多方便我们都应该知道,尽量少接触这样的对境。

 

有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的,好像内心当中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到有女人的地方去,但是想这样的时候我们要控制自己,你想是想,但是我不能让你去,自己有这样一种意志力。经常这样对治,确实还是有作用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对自己还是有必要有帮助的。这方面我们一定还是要注意。

 

比喻当中讲有两个罗刹,都娶了罗刹女为妻子,有一个他们在争论到底谁的妻子更漂亮,最后争不下来,都认为自己的妻子漂亮,没有一个定论,他们就请了一位比丘当裁判,比丘说的话肯定是正确的,看看到底谁的妻子更漂亮。比丘也很有智慧的,也是通达佛法的,他说:“对于甲罗刹来讲,你的妻子最漂亮;对于乙罗刹来讲,你的妻子最漂亮。”通过他一抉择,两个罗刹都舒服了,就不再争论了。

 

这个比喻有很深的意义,说明什么问题?生贪的对境不一定要美色,只要自己悦意,只要能够引发自己的贪心就可以。所以有些人认为得到美色很舒服等等是不应理的。美色不是真正有自性的法,是可以断除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辛五、(示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分二:一、小苦除大苦不应执为乐;二、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

 

壬一、小苦除大苦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会这样想,快乐还是应该有的,比如说一个挑着重担走路的挑夫,他右肩挑的时间长了觉得非常疼痛,就把担子换到左肩,这时就产生一种快乐的觉受,左边痛的时候又换到右边,这样又可以得到安乐了。如果没有快乐可言,两边都是痛苦的话,他换来换去就没有必要了,换过去是痛苦,换过来还是痛苦。既然他想换来换去,肯定是感到安乐才换的。这样执著的思维恰恰颠倒了,就是因为痛苦的缘故他才换到其他地方去,只是为了对治痛苦而已,没有一个真实的快乐可言。

 

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

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

 

“初起”就是说前面所讲的这个挑夫,他把担子放到左边的时候,这时产生了一种快乐,这个叫“初起”,最初的快乐产生的时候,“灭已生”,灭除了已经产生了很长时间的痛苦。实际上他们所安立的这种虚假的快乐是一种痛苦,为什么呢?“苦起亦何乐”,因为把担子换到左边的时候是一种“苦起”,一种新的痛苦又开始启动了。发生了新的痛苦,怎么可以说是一种快乐呢?绝对不是一种快乐。

 

从这个比喻我们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换到左肩的时候不是快乐的产生,而是新的痛苦生起呢?因为担子换到左边,时间稍微一长,左边就感觉到越来越痛苦。就像前面那个颂词所分析的一样,如果真是一种安乐,这种安乐就会继续保持下去,但实际情况是担子在左肩的时间越长,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越来越大。它的起源就是从换到左肩的时候开始的。虽然你认为换过去换过来是一种安乐的产生,但从世俗的实相来讲,就是一种新的痛苦的产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安乐可言。

 

重新生起的小苦是一种暂时缓解大苦的方便而已,在这个当中没有一种真实的快乐。了解了这样的道理,“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应该思维佛陀在佛经当中所宣讲的,生也是痛苦,灭也是痛苦,不管是生是灭都是痛苦的自性,没有一个真实的安乐可言。

 

进一步对照苦乐分析“生灭”,首先讲安乐,安乐产生的时候还是苦,因为前面通过很多实例和理论抉择了,比如说把担子换到左肩的时候,所谓的安乐产生了,但终究还是变成苦,从这个角度来讲,快乐生也是苦;快乐灭那肯定是苦了,绝对回到苦的状态,绝对不可能再变成新的安乐。所以快乐的生和快乐的灭都是一种痛苦。

 

再看痛苦的生灭,痛苦的生起,肯定自性是痛苦的,那么痛苦灭呢?第二个痛苦又产生了。不管以前的苦是什么样的状态,不管灭了之后产生新苦的刚开始的时候是安乐或是痛苦,必定会变成痛苦的。所以痛苦的生和痛苦的灭都是痛苦的自性。安乐的生、安乐的灭是痛苦,痛苦的生、痛苦的灭也是痛苦。除了这些方面之外,没有其他的自性了,所以应该思维能仁所讲的,一切生也是痛苦的,一切灭也是痛苦的道理,把我们所有的邪执都可以遮除。

 

所以我们可以生起定解:在三界轮回当中,苦是遍满的,乐是暂时的;苦是自性,乐是客性;苦自带发生,乐必须依靠他缘才能发生。通过这些金刚句和比喻一一抉择的时候,真正可以认为整个三界轮回当中都是痛苦。

 

这里抉择三界全是痛苦的方法和《前行》等等不一样,《前行》等是让我们思维人道等产生痛苦的例子,比如说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苦等等,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实例去思维。这里是从理证道理,从很微细地抉择。如果把《四百论》所讲的道理善巧地结合《前行》中所讲的道理,绝对会产生更加稳固的定解。这是《四百论》抉择一切都是痛苦的特色,使我们真正从内心当中一一思维,它的推理方法和其他地方确实不一样,我们必须知道推理方法,才知道圣天菩萨的甚深密意,他真正的殊胜点在哪里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所以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要在字面上滑来滑去,应该把意义搞清楚,这样会在相续中产生比较稳固的定解。

 

这个颂词没有单独的比喻,就是挑担子的比喻。提问者就是用挑重担换来换去的例子想成立安乐有自性的根据。破的时候也是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没有快乐的自性,以小苦除大苦不是真正的安乐。这个比喻很恰当,很好理解,所以没有必要再说其他的比喻了。

 

壬二、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

 

有些人认为痛苦就像前面抉择的一样,确实是存在的,但也可以通过比较强烈的安乐遮蔽它,遮蔽之后难道不就是快乐了吗?圣天菩萨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在三界轮回当中,或者在凡夫身份(还是异生)的时候,不可能有真实对治痛苦的安乐。能真实对治痛苦的安乐必定是出世间的无漏法,但这在凡夫的身上不可能具足的。之所以称之为凡夫就是他不具足圣者无漏的功德,现在既然还处在凡夫的身份,那么就不可能具有圣者的无漏的安乐。既然没有圣者的无漏的安乐,那真实能荫蔽痛苦的对治就不会有。所以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在整个三界轮回当中找不到一个究竟能对治痛苦的快乐。

 

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

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针对前面的邪执,圣天菩萨说,“异生不见苦”,“异生”是凡夫的别名,异生见不到痛苦的真实自性,见不到在凡夫位的时候痛苦的自性是不能被荫覆的特性,“云被乐所覆”他说痛苦能够被快乐所遮覆,下面下结论——“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但是真正能障蔽三界轮回痛苦的安乐必定是在圣者位(获得圣者位的时候有这样的殊胜方便),现在既然没有达到圣者位的话,在凡夫位当中能够障蔽痛苦的快乐是绝对没有的。

 

只要没有离开凡夫的身份,绝对会被痛苦所笼罩,没办法离开痛苦所掌握的范围。它所引发的深意就是,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离开痛苦,必须修持圣道。这品快要讲完了,从每一颂当中都可以见到引导我们生起厌离心,修持圣道的甚深密意,后面就讲得比较明显。凡夫没有可以障蔽痛苦的快乐,圣者位才有。

 

在座的每个人都是想要脱离三界轮回的痛苦的,就是为了想脱离三界轮回的痛苦才发心学佛、出家、依止上师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耽著世间轮回的快乐是不可能引发出世间的快乐的,只有舍弃了暂时的有漏的或者虚假的安乐,发起真正的向道之心,才有可能引发真正的出世的快乐,这必须要让我们自己去进行取舍。

 

比喻当中讲,一个人在旷野当中被狂象所追逐,他拼命地逃跑,掉进了一个枯井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抓住了一个枯藤,侥幸没有掉下去,他定下神来观察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很痛苦的,因为狂象还在枯井上面,而自己所抓的藤蔓正在被老鼠啃噬,越啃越细,而在枯井的下面他还看到一条毒蛇,张着嘴,也许在等他,枯井的井壁上还有一条大蟒伺机想伤害自己。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忽然流下了一些蜂蜜,他尝到蜂蜜的时候觉得非常甜蜜,产生了非常安乐的感觉。这个比喻就说明,这个人正在享受蜂蜜的时候,认为这个快乐已经荫蔽了所有的痛苦,但我们说这是绝对不应理的。虽然他正在感受一点点蜂蜜的快乐,但是上面的狂象,井底的毒蛇,井壁的大蟒,尤其是自己所抓的藤蔓马上要被咬断了,在这样非常危险的状况下,你还认为有一个快乐可言,而且这个快乐是有自性的,你还生起很大的贪欲心,绝对是不应理的。

 

通过这个比喻对照,旷野就比喻三界轮回,狂象就好像生死,不断在逼迫自己,自己为了逃避生死不停地奔跑,掉进了枯井,通过自己以前善的习气得到了人身,就好比抓住了藤蔓,但是得到人身并不是就保险了,老鼠就如日夜不断在消食自己的生命,自己异熟所获得的寿命通过日夜更替不断消尽(在其他地方比喻说是有一只黑老鼠和一只白老鼠,黑老鼠代表夜晚,白老鼠代表白天,不停地啃就好像我们现在一天一天在白天夜晚当中,自己的生命逐渐逐渐耗尽),耗尽之后自己没有其他的把持之处了,因为他抓住的仅仅是一个藤蔓而已,所以藤蔓一断肯定是往下堕,下面就是三恶趣的毒蛇。

 

如果自己的人生一旦耗尽之后,结果就是这样,因为自己在世的时候贪执了很多快乐,为了获得快乐造了很多罪业,所以没有其他的什么把持,仅仅剩余了这一点点时间,自己还没有修道,还在不停地造罪,死了之后没有把握的话,绝对会堕入三恶趣当中,受到很多的痛苦,而且这个同时还有如大蟒的种种烦恼想要伺机袭击自己。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人道当中偶尔产生了一点点快乐,我们认为这个快乐是有自性的,然后紧紧抓住不放,就像这个人品到蜂蜜的时候认为是快乐一模一样,一点都没想到如何去处理这样危险的处境,耽著这一点点的快乐。我们也是同样,我们正处在这么危险的状况当中,整个三界当中生死在不断地逼迫,日夜在不断地消减,等着自己的很有可能是恶趣的痛苦,自己的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贪嗔痴的烦恼,只要自己疏于防范,烦恼就会伤害自己,入于自己的相续,让自己造更严重的罪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这个人很可怜,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外缘,有一个勇士来了,能够把他救出去,那是很幸运的。

 

实际上我们也处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现在非常想要获得解脱,但是如果认识到这样危险的处境,认识到我们所获得的一点点快乐完全是一种短暂的法,或者是靠不住的法,对现在所感受的一切快乐就不应该执著了。比如说为了获得口腹之欲的种种美食,追求种种钱财,名闻利养等等,在很多修心法当中所讲的这些世间八法,如果追求这些就和这个人一模一样。

 

我们好好想想这个比喻,我们说这个人很可怜,确实一点办法都没有,还要这样耽执,实际上我们就是这样的,如果法没有融入相续,就和这个人一模一样,我们不要认为他很可怜,我们自己就是佛菩萨生悲心的对象。我们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在耽著世间八法,非常不应理,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出离的方便。就像这个人,如果有一个人救他,他肯定是非常快乐的,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发心修道,或者发心出家了,尤其非常关键的是什么呢?尤其非常关键的是我们已经遇到了能够真正引导我们出三界轮回的殊胜的SS,而且给我们开示了非常殊胜的出离轮回的方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这样的机缘。

 

不幸当中的万幸,遇到了SS善知识来引导我们出轮回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对SS的种种方便不理解,认为SS是不是给自己找很多苦头吃,或者和自己过不去,或者让自己受很多苦,这就是一种妄执。就好像如果有一个人想要把这个枯井里的人救出去,他就认为上面的人是不是有其他的目的,是不是会害自己,明明别人是发一个好心来救自己的,但是自己如果生起很多邪执的话,那就更不应理了。

 

因此对我们自己现在来讲,遇到这样殊胜SS,给我们开示了很多修行正道的时候,不要生起厌烦心,因为真正能够荫蔽轮回痛苦的,单单是出世间的佛法,而要获得出世间的安乐的话,无因无缘是不可能的,最主要是依止SS,依止SS之后就要学习SS所开示的教法,对SS所讲的教义必须去依教奉行,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尤其对我们来讲,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我自己这样认为的,其他方面,智慧不行,悲心没有发起来等等,如果对自己的SS有一种比较清净的信心,这个人确实是非常有把握的,非常具有福报的人,他对SS所讲的一切教言都认为就是在开示我出离轮回的方法,不管是在示现什么样的行为,有的时候也许是在呵斥自己,有的时候好像是让自己做一些其他无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时候自己相续当中的清净心如果没有引发,就会认为自己做的是没有意义的事情,SS没有引导自己解脱等等。但如果有清净信心的人,他就会把SS一切身体的行动,或者口中所说的语言全部视为善妙,都认为这是在调伏自己。

 

这样的信心不太容易产生,就是因为不太容易产生,所以我们现在真正修道就很困难,得不到SS的加持,通过自己的能力想要挣扎出轮回,这个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我们不管怎么样,把自己的一切身语意交给SS。有的人肯定已经发愿了,而且相似地做过了,但是这个也要注意,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容易,但是时间长了,SS有的时候示现不如法的行为的时候,或者示现忿怒的形象的时候,或者对自己没有很好地赐予安慰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邪分别念,就导致一种很严重的后果,违背SS的教言,或者有时候身体、语言更做出一些非常不如法的行为,这实际上是自己害了自己,没有任何必要。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密C弟子来讲,应该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交给SS,自己没有什么思维的余地,SS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不要按照自己的分别念去做,如果按照自己的分别念去做,很容易误入歧途。我认为我应该这样修行,我认为我应该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自己观察的时候觉得很正确,但实际上往往很多时候是错误的,SS给自己开示的是最正确的。

 

有时候就算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看起来是不如法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我们在依止SS的过程中,或者在依止SS之前都应该观察了,SS就是真正的佛陀的化现,佛陀的化现不可能不具足智悲力的,他有智慧的话就可以观察弟子的根性,你到底现在可以做什么事情,通过他的智慧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的智慧难道超不过我们的分别念吗?不可能我们所抉择的问题能超出SS智慧的范围,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相信SS真的具足佛的智慧的话,他所抉择的道理不会错的。

 

然后他具足的悲心也不是像我们看到一个旁生痛得在地上打滚的时候生起的一种怜悯心,这是一种比较粗大的不稳固的悲心,实际上SS的悲心是无缘的悲心,通过三个无数劫串习而得到的一种非常稳固的没有造作的最殊胜的悲心。他不可能不管D子的苦乐,或者看到他的痛苦不予救拔,绝对不可能。他产生这么强烈的悲心的时候,肯定想以什么样的方法能马上让他的D子获得解脱,他就会使用这样的方法去做,一点都不会耽误的。又有悲心,愿意D子离开痛苦,又有智慧观察如何离开痛苦的方法,又有能力遣除你的障碍,像这样智悲力具足的SS,他所开示的正道我们应该认为绝对是正确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知道修行当中的一个歧途就是SS的种种教言,种种行为产生一种邪分别,这是非常大的一种过失。

 

我们也见过,也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些人没有听SS的教言去做,认为我现在应该去做什么,最后我们看结果,确确实实绝大部分是比较悲惨的。真正修行上的功德见不到,过失就见到,也许是一种示现,我们没办法观察圣者的示现。假使是示现的话,也是给我们做一个反面教材,让我们不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肯定是不悦意的。

 

我们如果按照SS的教言去做,暂时来讲没有产生很多巨大的功德,短时间当中飞到天空或者看到佛像这些,但是在自己逐渐消灭障碍获得证悟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多方便的,像以前的那洛巴尊者,米拉日巴尊者他们这样大根器的人都需要这么长时间依止SS去苦行,我们的根基跟他们怎么比呢?如果不能比的话,那么短短的十几年当中没有产生功德马上就对SS退失信心,认为这个SS是不是不适合我,不是我生生世世的SS,我是不是应该去其他地方再去找一个更具缘的SS呢?实际上好好观察一下其他的大德给我们的示现,对自己的SS依止这么长的时间才获得解脱,现在我们正处在中间的过程当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SS保持一个比较清净的信心。

 

以前SS也讲过,真正的信心产生起来的时候,有很多方法观察,其中一个就是不管怎么样,相信我自己的SS就是佛,相信我的SS就能赐给我解脱,这是第一个;第二,SS赐给我的方法绝对是能成佛的方法,无论如何我再不转变了,我的SS也不坏,我的法也不坏,我就一直依止下去,一直修下去,我就不信不成佛,绝对会成佛。有这样坚定的信念的时候,不管在任何地方,听说一个SS很殊胜,具足什么什么功德,他传了法之后,有几百个弟子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当中马上全部都已经证悟成佛了,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不羡慕,他们成佛是他们自己的善缘,我去了不一定有这样的善缘,但是我相信我的SS,我相信我的法就能够成就。有这样一种比较坚固的信心的话,这样下去成就是很有希望的。

 

否则的话,你在这个地方待几年没成就,到其他地方去还是一样,为什么这样讲?你不成就不是SS 的法有什么问题,是你自己相续当中有什么问题,你相续当中种种的障碍烦恼不遣除,带着这个烦恼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同样的障碍还是障碍,换几百个地方还是同样的,这样没有什么必要。所以应该对自己的SS和法产生一种信心。

 

有些人认为所谓真正的SS和弟子的关系就应该像六祖和五祖那样,在一个房子里面传心法,用袈裟包得很严实的,这样才能成就,在大众当中传的法就不算是真正的窍诀,有这样的邪见。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以前的很多大德就是在SS普遍传法的时候开悟的,这样的例子非常多。SS没有保留什么东西,单独给你讲还是这些觉性、空性,没有什么其他的,如果我们认为米拉日巴尊者和马尔巴尊者那样的关系就容易成就,去哪里找这样的因缘,你有没有这样的根性?我们要多分析这些道理,在依止SS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正见,要出离轮回必须要有这样的助缘,有了这样的助缘,好好修行就可以成就。

 

这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许很多道友学过依止SS的法,而且平时是如理如法地依止的,但也许有些人这方面有些模糊,模糊的话就要作一番分析,使自己认清应走的道路,这是有意义的事情。

 

己二、佛说身苦之理:

 

有些人认为这些种种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宣讲,就好像太阳出来,我们出去晒太阳,马上会感到温暖一样,我们相续当中所具足的痛苦是不需要讲的,因为本身就处在痛苦的状态当中。实际上是很有必要讲的,因为你虽然在感受这个痛苦,但实际上你发现不了痛苦,你认为这是安乐,所以佛陀很有必要讲一切都是痛苦的道理。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

如来决定说,痴为最下者。

 

应该告诉种种凡夫众生,你的一切身体都是痛苦的体性,如果你对具足痛苦体性的身体没有离开染污心的话,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身体具足快乐,而且对身体非常贪执,有这样的一种染污心的话,那么如来在经典当中说,你这种不知道身体痛苦的本性,反而对它产生贪染的愚痴,在所有的愚痴当中是最下劣的愚痴,所以佛陀绝对有必要在经典当中宣讲一切都是痛苦的道理。

 

以前我们没学《四百论》的时候,还不了解,也许了解一点点,但是没有这么细致,学了第二品的时候,我们就从方方面面抉择了自己的身体完全是痛苦的自性,整个轮回真的是一个痛苦的自性,可以说已经产生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定解了。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推知,佛陀是绝对有必要宣讲的,以前我们不知道,虽然我们恒时处在痛苦当中,但是我们不了解。如果不了解痛苦的话,就会经常对身体产生贪染,认为身体很善妙,或者具足安乐的体性,所以应该保养,应该让它感受快乐。这绝对是一种不应理的想法,应该放弃。如果你还不放弃,牢牢地把持这样的贪染执著不放的话,是最为愚痴的。

 

比喻中讲,一个比较愚笨的儿子去找工作,干了几天就不干了,回来之后母亲对他放弃工作很不满,为了教育他就说,以后你不管抓到什么东西,不要放。她的意思应该是再找到工作不要放弃了,但说的时候没说清楚,他儿子也是智商很低,没办法了解母亲的密意,就认为母亲说的是只要抓住东西就不放。有一天他碰到一头驴,驴子的尾巴摆来摆去,他就认为可以抓,牢牢地抓住不放,驴子非常害怕,就用后脚踢这个人,这个人被踢得很痛苦的时候,还是牢记他母亲的话,不放。其他人说应该放弃,他还是不听,无意义地白白感受很多痛苦。下面一个比喻意义上也没有什么差别。

 

这个人很愚痴,身体在感受痛苦的时候,还是牢牢抱住死观念不放,只能使自己感受痛苦。同样的道理,我们观察我们现在的身体就是痛苦的自性,现在我们也是紧紧地执著这个身体一定要受安乐,从而感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在今生之前的无量世就是因为执著这个身体,感受了无间地狱的痛苦,寒地狱的痛苦,饿鬼道、旁生道,各种各样的痛苦我们都已经受尽了,但就是因为没有放松对身体的执著,认为有快乐的缘故,现在我们还是在轮回当中流转,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还认为身体是实有的,是应该牢牢守护的。现在虽然有很多人或者佛菩萨劝告我们不要再执著身体了,应该放松,虽然听了很多这样的教言,但自己相续当中的实执很严重的缘故,就好像那个傻儿子牢牢记住母亲的话,我们现在如果不赶快出离的话,也是和这个傻儿子一样,虽然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虽然听到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诫,应该放松,不要执著,但是无明的习气还是很严重,自己还是牢牢抱住不放。这绝对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还是没有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听佛菩萨的教导,好好观察身体的自性之后,放弃对身体的执著,逐渐逐渐地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从轮回的痛苦当中得到解脱。

 

己三、修习行苦之理:

 

有些人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本性,这个了解了。但既然是无常的,痛苦可以转为安乐,安乐可以转为痛苦,这就是无常的定义吧。既然安乐可以转为痛苦,反过来,痛苦也可以转为安乐,既然有这样的转变,那为什么没有快乐呢?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这里突然提到了无常,这也可以说是第一品和第二品共同的结尾,第一品讲了无常的道理,第二品讲了痛苦的道理,把无常和痛苦两者结合起来更容易体会痛苦是三界轮回的自性。

 

一切无常的法是变化不定,刹那刹那生灭的,就是因为无常的缘故,在无常变化当中就有种种损坏,如果没有无常就不会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就绝对不是安乐了。

 

有些人会想快乐难道不是刹那生灭的吗?是的。既然是刹那生灭的、无常的,就是有损害的,有损害就应该变为非乐,但实际上在一个快乐的相续中,比如说我们快乐半个小时,在半个小时当中每个刹那都是有损的,无常的,难道你能认为每个刹那都马上变为痛苦了吗?既然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这个相续过程中快乐还是应该有的。但实际上这是没有了解它的真实意思。一方面从究竟来讲,它会转变;一方面,从损坏的角度讲,乐已经没有自性了,它已经在变坏了。

 

既然“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这是讲到了真正行苦的道理,凡是无常的法全部都是痛苦,通过前面两句可以成立后面两句的宗义。

 

这里需要加以拣别的一点是,是不是在整个轮回当中全部无常都是痛苦呢?比如在凡夫位的时候,资粮道、加持道的凡夫圣者(他是凡夫的身份,但是针对一般没入道的人来讲,他可以相似的安立成圣者),他们相续当中比如入定的时候,或者在加行道中享受的法乐是不是一种真实的痛苦自性呢?他们相续当中的这些法都是无常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圣者位,但是从一个角度来讲,他们相续当中所具足的法乐,不可能安立成痛苦。

 

那和这个颂词是不是矛盾呢?没有矛盾,这个颂词所讲的是没有正法摄持的一般的凡夫人的境界。他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修习佛法的真实的因,完全是在世俗平庸的分别念当中转来转去,所以他们所感受的无常都是苦的。如果自己已经发心入道,到资粮道、加持道的果位的时候,虽然也是无常,但是不能安立成痛苦的自性。

 

实际上从圣者位也是可以这样安立的,圣者位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是在不断地增上变化的,初地和十地的功德绝对是不一样的,也是无常的,但这个是不是痛苦?不能安立成痛苦。在小乘当中也是这样安立的,它的道谛也是无常,但是不能安立成痛苦的自性。

 

所以这个颂词所讲的是没有入道的,还正在修学佛法的,这样的人相续当中所具足的一切无常的境界都是痛苦,而在已经开始修学真实的佛法的修行者在无常的境界当中是可以获得安乐的。

 

最后一个比喻讲到,在苦海当中挣扎的人,不管怎么挣扎,最后肯定变为咸味(肯定时间也是很长的,如果一掉下去马上捞起来肯定不会变成咸味)。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我们在轮回当中,没有遇到殊胜的佛法之前,在这样的自性当中,不管自己怎么样去挣扎,不管自己怎么样通过努力想要息灭痛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没有办法摆脱痛苦的自性。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修持圣法,才有可能真正超离痛苦的范围,获得殊胜的解脱。

 

这一品一方面着重介绍了一切都是痛苦的自性,同时它有一个主轴就是从头到尾都是劝我们出离,劝我们修习正法,这个不能离开,否则就失去了这一品的灵魂。所以我们在学习思维这一品的时候都应该知道这一切劝导我们认识痛苦自性的金刚句的核心就是让我们生起厌离心,修持殊胜的正法。这是最为关键的。

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壬三、相违之四大聚合体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会认为前面虽然讲了饥渴等等逼迫的痛苦,但是如果把身体调理得适合的话,就不应该有痛苦,而会有安乐产生的。但是圣天菩萨说:

 

无能诸大种,和合说名生,

相违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四大种和合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可以如是地产生,但是这四大种的本性,互相之间都是抵触的,矛盾的,把这些相违的体性说为安乐的话,也是不应道理的。

 

“无能”的意思就是,四大种当中单独的每一个大种没有能力成为身体,要组成身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诸大种,和合说名生”,四大种和合在一起才能说明身体的产生,缺少一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四大种本身的自性是相违的,地水火风都有各自的体相,肯定互相之间会有抵触,有矛盾,你把内部互相矛盾积聚在一起的法说为安乐,你认为像这样的身体可以调顺,可以如是获得安乐的话,肯定是不应理的。

 

平时我们说四大不调就会生病,就是这样的道理。四大调顺的时候,身体比较安康、健壮,但是稍微其中有一个和其他和不来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有时候是火方面的疾病,有时候是水方面的疾病,有时候是风方面的疾病,四大不调的时候很多很多疾病决定会产生,这是它们的本性。它们暂时能和睦相处,或者能调顺,只是一种短暂的状态而已,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法,要长期保持调顺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我们自己也能体验到,身体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病,真正一生当中不生病的阶段非常少,也就是说真正四大调和的阶段是非常少的,不是头痛就是肚子痛,大大小小的病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引发,这就说明在我们内部四大之间确实是矛盾的。通过病的时间多,安康的时间少这一点也可以推知四大是相违的。把这样相违体性的四大聚集在一起认为是安乐的话,绝对是不应理的。

 

比如说把四条毒蛇放在一个口袋里面,四条毒蛇能不能很安静地和睦相处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每条毒蛇本身的嗔恨心都是比较大的,四条毒蛇在一起的时候不可能不发生矛盾,只要其中一条毒蛇不安静,开始闹事的时候,肯定整个袋子里的毒蛇都会动起来。它们安静的时间肯定是非常少的。我们现在四大也是这样的,只要其中一大不老实,其他的肯定都会不安宁,整个身体都会不安宁。所以我们知道它们绝对没办法长时间和合的,暂时的和合状态是一种假象,我们不能够执著因为有短暂的假象而认为身体是乐的自性,这是不对的。

 

讲义当中有一个比喻,有一个人娶了四个妻子,四个妻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一个是嫉妒心非常强,有一个是嗔恨心非常猛烈,还有一个精神不正常,还有一个非常柔弱。四个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家里面,绝对不可能不闹事的。嗔恨心比较强的话,肯定一点点小事马上就会发作,一旦发作,别人肯定也不会服气,马上就开始闹起来了;嫉妒心比较强的话,看这个也不行,看那个也不行,也会慢慢开始发作;尤其是精神不正常的人,她在什么地方绝对不会老实的,所以恒时会闹很多事情。说明我们相续当中的四大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不可能安住一处一点事情都不出。通过比喻和意义抉择的时候,这样四大相违的体性在自己身体当中,你认为是安乐的话,肯定是不应理的,这样就破除了快乐有自性的邪执。

 

壬四、正受伤害时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说虽然四大不调的时候会生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对治,有对治了还是可以产生安乐,所以快乐还是有的,如果没有的话,那么通过对治也不可能产生。针对这样一种邪见,圣天菩萨说:

 

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

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或者我们自己的身体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可以通过戴棉帽、穿棉衣或者烤火等等对治,身体就会产生暖和的感觉,这个时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应该是一种快乐。

 

但是这里说寒冷等的对治不可能常时有,只能暂时的对治一些寒冷。比如我们冬天的时候穿得再多,或者在炉子旁边烤火烤得再长时间,一旦离开了火炉还是会觉得寒冷,或者虽然在房子里面很暖和,一出去还是会感到寒冷;或者虽然裹得很严实,但一旦强风吹来还是会感到很冷等等。所以这些对治方法实际上不能常时具足,而寒冷等的痛苦是常时具足的。虽然能够防范,但是不能常时防范。

 

这里是以寒冷为例,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疾病、饥饿等等都是痛苦,一个一个对治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痛苦恒时存在,但是我们的对治方法无法非常严密,也无法长时具足。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各样的痛苦还是会恒时产生。所以说“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正在被痛苦损害的时候,你认为有一种安乐,而且认为安乐是有自性的法,这是绝对不应理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盗贼在偷东西的时候被发现了,主人拿着绳子、棍子追他,想把他捆起来,这个时候他非常害怕,拼命地逃跑,一边跑一边想逃跑的方法,这个时候虽然暂时没被抓住,他相续当中会不会生起“我现在没被抓住,所以很安乐”的执著呢?生不起来的。如果他生起这样的执著肯定不应理,因为他毕竟没有摆脱主人的追捕。那个时候他心里想的就是怎么样摆脱这样的痛苦,肯定是生不起安乐的。

 

同样的道理,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虽然通过一些对治,暂时没有生起各种痛苦,比如现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或者没有寒冷逼迫的时候,认为是一种安乐,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虽然暂时离开了痛苦,但实际上痛苦还在后面不断地追击我们,只要我们疏于防范,马上就会把我们抓住,让我们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我们仍然没有摆脱痛苦的控制范围。这个时候如果产生快乐的想法,就像这个盗贼一样,那个时候他绝对不会产生快乐的想法,因为他了解他还没有摆脱追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没有摆脱痛苦的追击,只是暂时没有痛苦的时候,不应该认为现在应该快乐,应该放松,快乐是自性常有的法。这一切都是不应理的。

 

壬五、正作业疲劳时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又认为,有些富翁一生当中都不需要劳作而享受安乐,所以从这一点看来安乐还是有的,只不过有些人懂得方便就找到了,有些人不懂得方便,就没有找到,只是你懂不懂方法而已,快乐的自性还是有的。

 

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

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此处圣天菩萨说,不需要通过劳作而享受的例子,整个大地上都没有。既然都需要劳作,那“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有些人认为这种情况还是有的,比如有些非常富裕的人,他整天不需要做什么事情,饭来了就吃,衣服来了就穿,平时也不需要劳作,有时散散步,有时躺着睡觉,难道不是我们现量见到他不需要劳作而享受吗?这只是一种没有经过细致观察的错误认识而已。

 

他为了获得饮食和享受的劳作确实是没有的,但是他有没有劳作呢?还是有,饭来了他还是要用手抓筷子去吃,牙齿还要动,还要消化,吃完之后还要排泄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勤作吗?都是作业,只不过粗大的作业没有而已,细微的作业每一个众生没办法避免。一旦他不作业的时候,就没有快乐了,他死了,他的思维也就停止了,不需要吃了,也不需要排泄了,也就没有乐受了。

 

最享受的人都需要劳作,其他人就更需要劳作了,一般的富翁必须要通过精勤的工作才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享受。所以这一切都没有离开作业,所以把正在作业的疲劳认为是安乐的话,绝对是不应理的。所以我们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如果大概地用自己的智慧没有观察就认为肯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会产生很多的邪执,使自己不能从邪执当中挣扎出来,自己还会认为轮回当中还是有安乐的。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认为轮回当中有安乐,肯定出离心就没有产生,心不由自主就想去追求,想去抓住这种安乐,就会造各种各样的业,无法出离轮回。所以一点点的贪执就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佛经当中是这样宣讲的。所以我们只有彻底地按照圣天菩萨的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理论,一个一个去观察,确实我们认为有安乐的理由一点都没有。

 

我们从论文一直分析下来的时候,人们认为有安乐的理由一一都被打破了,尤其是“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这个颂词所讲到的意思确确实实还是很殊胜的,打破了我们最后一点认为有些人无劳而享受,绝对的安乐是有的,这样的邪执被打破之后,我们就会认为确确实实整个轮回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安乐可言,不应该去贪执它,有助于自己发于一种很强烈的出离心。很强烈的出离心发起之后,自己就会精进地修道,很精进地取舍业果,很精进地修持各种正法,这样对我们修行的鞭策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现在我们不能够精进地修持就是因为出离心没有生起来,出离心没有生起来的话,我们真正观察自己还不是一个小乘的行者,虽然我们平时说我们是密乘的瑜伽士,或者是大乘的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真正仔细观察的时候,如果对轮回的贪恋心还没有真正断除,真正的出离心没有产生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还不算一个真正的小乘行者,因为进入小乘的标志是必须要产生一个比较猛烈的出离心。这样的出离心产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的身份可以划到小乘的行者当中去。

 

如果我们相续当中的出离心没有产生的话,菩提心可不可能产生呢?真正的菩提不可能产生的,相似的菩提心可以产生。菩提心没办法产生的话,那么我们大乘菩萨的身份,密宗瑜伽士的身份如何去安立呢?没办法安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加行的这些法首先融入我们的相续,融入我们的相续之后,真正看破了所有轮回完全都是一种虚妄自性的时候,就很容易发起出离心。出离心发起之后,当然自己有大乘的种姓,毕竟是接触了大乘佛法的人,发了出离心之后,通过这种大乘种姓的能力,就会想到其他众生也是如是可怜,如是痛苦的,所以菩提心就很容易引发出来,那个时候说是菩萨就比较应理了。

 

从现在我们总的根性来讲,因为我们现在生在大乘佛法的调化地区,看破世间、发起出离心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针对小乘行者来讲,应该更容易发起,毕竟是大乘种姓的人,根性是很利的,可以接受菩提心的教授,可以接受法无我空性这样小乘人根本不敢接受的窍诀修法,也可以修持一切平等一切清净的密乘修法,根性应该说是非常利的。像这样利的根性,既然可以了解、可以接受、可以修持、可以证悟这样的法,那么一个最基础的出离心的法,按照道理来讲应该很容易发起来的。

 

但实际上现在我们认为很困难,真正的出离心在相续当中真正观察的时候没有,有时候对这个有情还贪著,对这个东西还想抓在手上,好东西都想要,好东西都想吃,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真正的出离心还没有,宗喀巴大师所说的条件在相续当中没有产生,日日夜夜当中修持正法,一点不羡慕轮回,这个出离心的标准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对前行法没有好好修行,基础没打好,没有好好观察。

 

有时候我们认为,加行法很容易了解,确实容易了解,只要好好思维一下没什么不懂的,但就是轻视了,没有好好去修,法义和自己的相续没有好好融入到一起,人是人,法是法,自己的相续当中还是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充满的,正法在书本上面,或者在S师的相续当中,在S上师的口里,没有和自己的相续融合,肯定相续当中的烦恼、种种分别念不可阻挡地会产生,这样对轮回发起出离心就会很困难,一旦很困难,出离心不产生,菩提心也很难产生的。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使法融入相续,什么叫法融入相续?什么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正法的境界,什么时候暇满难得、死亡无常的教法在我们相续当中充满了,从内心当中已经产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产生暇满难得的功德了,法已经融入相续了,我们相续当中没有其他的分别念,没有其他的非理作意了,已经被正法充满的时候,一想就是想无常,一想就是想暇满难得,一想就是想正法,这个时候我们说法融入我们的相续了,相续和法成为一体了。否则的话,我们相续当中是烦恼,法在外面,这个时候对我们修行没有什么很大的帮助。

 

佛法是调伏自己心的殊胜修法,怎么使佛法融入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管是产生了也好,还是没有产生也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使自己的相续当中充满正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想法才能符合于正道,我们的身体和口的行为才能符合于正道,这是每个修行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去做的话,修行很困难,机会就会比较渺茫。

 

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了解目标,了解了目标之后慢慢去靠近,使正法和自己的相续慢慢靠近,靠近的方法是什么呢?一方面要了解意义,深深地思维,反复地思维,思维它的必要性,以及没有产生的过患,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时间地思维,把这个看得很重,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情,这个时候法和相续就有逐渐逐渐接近,再通过一些助缘,比如祈祷上师,还有发愿,比如平时在听法之前,做一些福德资粮的时候,如供灯供水、顶礼、修法的时候,在修法之前发一个愿,愿我修这个法的功德能够速速使相续和法相应,每天这样猛厉地发愿,每天这样回向,自己平时的行为也是专注在这些地方,过不了很长时间,肯定法会融入自己的相续。

 

就怕知道这个道理不去做,这就是最麻烦的事情,一方面是烦恼的力量阻挡,一方面是天魔的力量,天魔就是想怎么使法和这个补特伽罗的相续分离,不要这个法融入他的相续,所以他就会做很多伤害,幻化很多的欲妙引诱你,使你获得很多供养,使你获得很多赞叹,使你认为轮回当中还是很安乐的,有一个可以追求的快乐等等,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的时候,肯定法和相续越来越远,没办法融入到一起。

 

在经典当中,论典当中,平时S师在讲课的时候都讲到了怎么去修行。不管怎么样,首先认识到这一点,目标首先确定,然后尽自己的能力慢慢去做,慢慢可以获得解脱的。这是讲到必要性,如果不强调的话,就认为这些很简单,对自己来讲没什么可修的,这样就很容易入歧途,所以稍微强调一下。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现在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分三:一、于粗身修苦之理;二、佛说身苦之理;三、修习行苦之理。

 

己一、(于粗身修苦之理)分三:一、略说保护具苦之身;二、广说修苦之理;三、破除乐有自性。

 

庚三、(破除乐有自性)分五:一、苦虽有自相而乐无自相;二、明执苦为乐之颠倒;三、乘骑等本无真安乐;四、明世人执暂息旧苦为乐之颠倒;五、示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

 

辛二、(明执苦为乐之颠倒)分六:一、正死时不应执为乐;二、正受损恼时不应执为乐;三、相违之四大聚合体不应执为乐;四、正受伤害时不应执为乐;五、正作业疲劳时不应执为乐;六、为少利而种苦因不应执为乐。

 

壬六、为少利而种苦因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为了获得一些安乐而进行劳作,他们认为快乐是应该有的,如果没有快乐的话,世间上的人通过劳作就不应该获得安乐,但是现量见到世间人通过劳作可以获得安乐的缘故,所以说安乐应该是存在的。圣天菩萨驳斥: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

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自己对于今生后世应该经常防备,不要造罪恶,今生当中不要造罪恶,来世也不应该造罪恶,因为罪恶是今生来世受苦的因缘,对于这种伴随着恶趣的作业你认为是一种快乐,是不应道理的。

 

世间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执著,为了获得安乐应该去劳作,安乐是通过劳作而获得的,所以也是存在的。众生在通过劳作追求安乐的过程中,实际上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前面已经抉择了,而且正在劳作的时候,自己的身语意恒常趣入罪恶。因为世间人有一种愚痴的本性,为了获得安乐就造罪业,想要离开痛苦也是造罪业,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的缘故,所以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趣入痛苦的方便。这是由愚痴所引发的颠倒执,不了解真实引生安乐的因是什么。

 

在一般的世间论典来讲,引生安乐的因是善业,但是我们这里在抉择真正轮回中都是痛苦的自性,因为有了通过不净业所引发的有漏的身体,必定会在身体上引发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现实当中种种有漏的善业并不是真正究竟获得安乐的因。因此单单相信世间正见,修持有漏的善法绝对不可能使自己获得究竟的安乐,获得究竟的安乐的因唯有修持殊胜的出世间的正法。但众生对这一切本性根本没办法了解,根本没有修持,如是经常遭受痛苦。这是一方面,由愚痴而引发的。

 

还有另一方面,为什么众生拼命造作也没办法获得安乐,而使用各种各样非法的手段想要获得安乐呢?就是因为在整个世间当中,在轮回当中像这样的痛苦是遍满的,安乐是非常稀少的,所以众生通过一般的手段不能获得安乐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杀生、偷盗等等邪行想要获得安乐,但是这样不仅不能够让自己获得安乐,反而使自己更加感受痛苦。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就是圣天菩萨给我们教诫,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作为一个真正想要获得安乐的人,今生后世都应该防止各种各样的罪恶,尤其是在今生当中是上升下堕的关键,今生当中必须要防止各种罪恶。如果我们现在首先有个目标,认为安乐是有的,然后去造作想要获得安乐,在这个过程当中绝对是很难以避免造罪恶的。所以这里首先作一番教诫,目的是使我们了解我们要获得安乐而所作的种种身语的行为实际上是很容易趣入恶业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自己的观念彻底扭转过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充满了痛苦,不管通过什么世间手段想要去对治痛苦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我们认识到一切都是痛苦的时候,就彻底放弃对世间安乐的追求,放弃了之后,我们就不会为这种虚假的安乐去奋发了,既然没有劳作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种种罪恶自然就远离了,这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你为了获得安乐的身语意的种种造作,实际上是伴随着恶趣的痛苦的,现在是造它的因,后面肯定会感受它的果,所以这样的种种造作没办法离开恶趣,你怎么可能把伴随着恶趣的造作称之为快乐呢?不可能的。每个众生都不想感受恶趣的痛苦,但是众生不了解这一点,所以经常造伴随恶趣的罪业。这样的话,“毕竟不应理”。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非常阴险的怨敌,自己不了解这个怨敌的真实本性,可能他因为很阴险的缘故,表面上装得很贤善,他的面貌、语言等等好像都是非常慈悲的,自己不了解这个怨敌的真实本相,把他看成好朋友,对他非常好。在智者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是不应理的。

 

从比喻中知道,这个人自己比较愚痴,从比喻所对照的意义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为了追求安乐的种种劳作,看起来是比较安乐的、悦意的,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恶趣的痛苦,必定会牵引来恶趣的痛苦,就像阴险的怨敌,表面上装得很慈悲,对自己说话行为都非常柔和,自己就没办法发现。

 

现在我们身体的劳作实际上也是被恶趣的痛苦所蒙蔽了,我们认为现在的种种劳作是很好的,通过劳作可以获得安乐,是很有意义,值得追求的,但是通过这些劳作必定会引来恶趣的痛苦,所以在智者看来,这个智者是谁呢?就是佛陀、已经证悟的大菩萨等等,在他们眼里看来,众生为了获得安乐的种种劳作全部都是被虚假的安乐所蒙蔽了,不了解真实的痛苦的自性。所以我们为了获得如是一点安乐去劳作的话,是不应理的,应该断除这样一种贪执。

 

下面是破除乐有自性的第三个大的科判,破除乘骑等是安乐的因。

 

辛三、乘骑等本无真安乐:

 

诸人于乘等,安乐非恒常,

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

 

有些人会这样想,比如说一个人长途跋涉,很累的时候,如果马上坐上了汽车,或者骑上了马,这个时候自己长途跋涉的辛苦马上就没有了,换之而来是一种非常舒适的安乐。从这样的实例我们难道不是发现快乐已经出现在我们身上了吗?所以这个安乐肯定是有的。他用这样的理由想要成立有真实安乐的自性。

 

针对这样的邪见,圣天菩萨说,诸人对于乘等所产生的安乐不是恒常的,是暂时的。为什么这样的安乐是非恒常,或者是引生痛苦的因,或者说它不是真实的安乐而是虚假的安乐?实际上我们从骑马或者从外在的资具,外面的事物所引发的安乐绝对不恒常的,时间稍微一长绝对会引发痛苦,而且痛苦会越来越增长。

 

“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就是因为见到痛苦越来越增长的缘故,我们可以推知你刚刚开始享受所谓的安乐因的时候,它就已经在发起痛苦了。如果刚开始没有发起,后面的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增长的,它增长的因就来自于你所谓的安乐的资具,从你享用的时候开始,它就开始发起了,然后逐渐逐渐增长。

 

在现实生活中比如说我们走了一天路,很疲惫,回到家里一下子躺在床上,觉得很舒服很安逸,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安乐。实际上圣天菩萨说这样的安乐是虚假的,不是恒常的。骑马也是这样的,当一个人骑上马的时候,他觉得很舒服,不需要走路了,感到很悦意,但我们说,你在骑上马的时候,通过乘骑开始发起了另外一种痛苦。比如说有些人骑马长时间之后会感到屁股很痛,很颠簸等等,这样的痛苦就来自于马匹这样的乘骑。如果没有骑上马,屁股痛的痛苦肯定不会有的,骑上马之后,这个痛苦就来了。

 

有些人想,如果不骑马,坐汽车呢?也是同样的道理,刚开始也许觉得安逸,但有些人一上车就会晕车,呕吐,会觉得很不舒适,这样不舒适的来源是哪里呢?就是坐上汽车的时候就有了,不坐汽车的时候就不会有。还有轮船,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感觉很好,但时间长了也会晕船。坐飞机时间长了也感觉很疲惫,没有一个真实安乐的因,如果有真实的安乐的话,就永远会感受安乐的,但是现量见到如果旅行时间太长了,自己感觉就非常疲惫。

 

以前法王如意宝带领僧众去朝五台山,很多Z族喇嘛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从成都坐到太原很长时间,那些喇嘛一下火车的时候,两个大腿都肿了。实际上大腿肿的因就是通过坐火车而产生的,所以这些乘骑到底有没有一种恒常的安乐呢?绝对不会有的,如果真正有,那么像这样的腿肿、屁股痛的副作用都不会产生,因为快乐是恒常的缘故,通过外在的资具会产生有自性的安乐的缘故,有自性的安乐就绝对不会转变,如果转变了就不会有自性了。所以现量见到外在的乘骑绝对不是引生自性恒常安乐的因。

 

“诸人于乘等,安乐非恒常”,我们可以从圣天菩萨的金刚句了解,或者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了解,除了前面火车汽车等车乘的比喻外,还有饮食、衣服等比喻都可以如是了解。像这样无边无际的痛苦的增长就是从最初发起,如果刚开始没有这个因的发起的话,痛苦怎么会增长呢?不可能的。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人刚开始感觉非常饥饿,他认为烟叶水喝了可以制止饥渴,刚开始也许产生了一点点安乐,但是他喝下去的时间越长的时候,烟叶水在身体里面会发生很多不适的反应,严重的时候引发呕吐等等。所以我们观察,在烟叶水上面有没有一个安乐的自性呢?肯定是没有的,因为后面他的痛苦越来越严重,乃至于发生呕吐的时候,它的因就来自于烟叶水,如果烟叶水是引发安乐的因,是能解除饥渴的因的话,那后面他为什么呕吐,为什么更加痛苦了?所以通过这个比喻知道,烟叶水绝对不是引发恒常安乐的因。同样,世间的乘骑,种种资具也绝对不是引发真实安乐的因。这样意义和比喻对照,结合自己的体验,肯定会产生很殊胜的定解。

 

辛四、明世人执暂息旧苦为乐之颠倒:

 

如有于金器,呕吐生欢喜,

如是于治苦,有妄思为乐。

 

这个颂词是针对有些人认为痛苦虽然是存在的,但是可以对治,对治好之后难道不是有安乐吗?如果真实没有安乐的话,通过对治也没办法产生安乐,但是我们在很痛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方法对治之后,痛苦一灭,安乐就产生了。既然有安乐的产生,难道这个安乐不是有自性的法吗?他就认为应该有自性,认为对治痛苦是一种安乐。但这是一种颠倒执,不是真实的正理。

 

“如有于金器,呕吐生欢喜”,比如说,有些富裕的人比较奢侈,用黄金打造呕吐的器皿,自己生病呕吐的时候,虽然翻肠倒胃,很痛苦,但见到自己呕吐的金器他却生起一种欢喜、傲慢心,觉得自己很富裕,连呕吐器都是黄金做的。我们说,这种欢喜是不正确的欢喜,正在呕吐,正在痛苦的时候,哪里有生欢喜的因呢?痛苦是自己身体引发的,金器等生欢喜的因是外在的,所以是不应理的行为。这是颂词当中的比喻。

 

“如是于治苦,有妄思为乐。”同样的道理,一般愚痴的凡夫人妄执在对治痛苦的过程当中,或者对治痛苦以后,会产生一种安乐,实际上这样产生的安乐是一种妄思,是由于不了解安乐和痛苦的真实自性所导致的严重的邪见。本来现在身心当中所感受的痛苦是很严重的,现在为了对治痛苦,你只不过是想了很多方法把痛苦压制、缓解、消除,我们现在做的很多方便都是这样的,但是对治痛苦本身是一种很艰苦的事情,你认为这是很快乐的事情是不对的。

 

比如有些人生病的时候(当然治苦有很多方式,我们以病苦为例进行宣讲),比如牙痛的时候,很难忍的,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请一个牙医把牙齿拔掉,拔牙齿的动机就是为了消除牙痛的痛苦,把牙齿拔掉之后,你觉得很安乐,但实际上你这个安乐是从哪里产生的?没有一个真实产生安乐的因,这个安乐建立在牙齿被拔掉的情况下,这是更不应理的,这也许是引发以后更加痛苦的因。所以正在对治痛苦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一个真实的快乐从治苦的过程当中发生。

 

比喻中说,一个人在行路的时候感觉非常炽热,非常痛苦,他为了消除炽热的痛苦就到了一个树荫下面乘凉,他从太阳下到树荫下的时候,炽热的痛苦可以说暂时得到了缓解,这个时候他就觉得很快乐,实际上我们平时没有仔细观察的时候都会认为这是很安乐的,平时我们在外面劳动,一旦进到房子里面,太阳晒不到了,我们就觉得非常舒服快乐,但实际上这样的快乐是我们没有观察所引起的妄执,就像这里所讲的治苦的安乐一样,实际意义上真实有自性的快乐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种荫凉的快乐实际上只不过是对治了炽热的痛苦而已,只不过是炎热的痛苦得到了缓解而已,哪里有一个真实的快乐产生呢?绝对是没有的。很有可能你在树荫下待长了时间又感觉非常冷,比如夏天我们在外面晒太阳很热就跑到家里去,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又感觉比较冷,又出去晒。这说明快乐绝对是没有自性的,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就是把痛苦稍稍息灭的状态而已,把息灭痛苦的状态误认为安乐,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安乐,只不过是痛苦的程度减轻了。

 

所以我们应该对世俗的本性的道理认识得很清楚,否则我们在世俗当中产生的很多体验就会误导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的快乐可言,实际上通过这样的金刚句抉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出世间才有获得真正安乐的机会,世间当中绝对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全部都是虚假的,全部都是把痛苦压制的时候,痛苦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虚假的妄执的安乐而已。

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辛六、思维乐受如身中客:

 

安乐的感受在自己的身体当中是客性,而不是主性。

 

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

故乐于此身,现见属客性。

 

“如如”就是如是如是的意思,如是如是地自己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如是如是地逐渐变得衰老,寿命逐渐逐渐往死亡前进的时候,“如是苦渐增”如是如是苦就是渐渐增长。所以这样观察可知,快乐在自己的身体中是属于客性的,就好像旅店的客人一样,住一下马上要走的,他不是旅店的老板。快乐在自己的身体当中没有自性,身体的主人是谁?是痛苦。偶尔在身体当中产生的安乐就像客人一样,住一两天马上就要走的。

  

“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我们可以观察,从小的时候到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成年,到老年,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在不断地衰老,不断地向死亡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痛苦越来越增加了。刚生下来在婴儿阶段的时候,痛苦不是很多的,逐渐长大之后,他就懂得了对外境的追求,看到好东西就想吃,看到玩具就想玩,有这样的执著的时候,他的痛苦也慢慢增加了;再长大,读中学、高中的时候,就会回忆起儿童时代的无忧无虑是非常快乐的,会认为读书非常痛苦,要背诵单词、要做习题、要受到老师的管教,没有自由;一旦毕业了,进入社会,那个时候更复杂,要接触很多不想接触的人,说很多不想说的话,做很多不想做的事情,他就认为这个时候痛苦更多,还不如自己上学的时候,虽然也有痛苦,但是不用处理这么多琐事,还是比较快乐的;然后就慢慢开始结婚、生子,麻烦又更多了,想到自己在做单身汉的时候,虽然是痛苦,但不管怎么样,管一个人就够了,现在妻子、孩子、小孩上学等等很多很多事情都要去处理,更加痛苦。

 

时间逐渐逐渐前进,越来越衰老的时候,现见种种痛苦越来越增长,既然有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就可以知道,快乐在身体当中绝对是客性的,如果不是客性的,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快乐应该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固,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痛苦是越来越多的。

 

真正的自性逐渐逐渐暴露出来,最后大部分都是痛苦,快乐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尤其是到了老年,有些有疾病,自己的体力也下降了,子女也不孝顺,自己享用外境的能力也下降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觉得确确实实非常痛苦。这个时候痛苦的原形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比喻当中讲,一个人在沙漠当中行走,他越来越深入沙漠的时候,因为感受到太阳的炽烤,缺水,越走越疲乏,粮食和饮水越来越少的时候,痛苦也越来越增加,不可能越走越舒服,越来越安乐。像这样在沙漠当中行走是非常危险和痛苦的事情。通过这个比喻对应,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年龄越来越大越衰老的时候,痛苦越来越明显,担子越来越重,分别越来越多,要做的事情更多的时候,痛苦也会如是地增加,自己身体的气脉明点、体力都会下降,像这样的话痛苦非常多。这样观察,在自己的身体当中完全都是痛苦的自性,不是安乐的自性。我们现在应该了解它的本性,发起厌离心,好好修持正道,这样才能真正离开痛苦,获得解脱。

 

如果要真正离开痛苦,我们在世间当中想办法是不行的,要远离痛苦只有修持离苦的圣道,证悟一切诸法痛苦的自性是空性的、光明的,这个时候才能说真正从痛苦中获得了出离。完全获得了出世间的大安乐的时候,所有的痛苦没办法伤害自己的。

 

圣天菩萨之所以在这一品当中讲痛苦,就是要让我们追求真正没有痛苦的地方。

 

辛七、思维身之本性是苦而生厌离:

 

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

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

 

在整个三界轮回当中,痛苦的因缘是非常非常多的,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外两种。内的因缘,比如说生病,生病会产生痛苦,而生病的种类是很多的,从头到脚,从肌肤到内脏,乃至到骨头,到骨髓等等都有可能生病,只要有身体,有身体的支分就会在这个支分上面显现生病的因缘。一旦生病之后,就没有快乐可言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病,哪怕是手上扎一个小小的刺,这么一个小的痛苦,但是在这个刺没有取出来之前,自己就没有办法感受安乐,一直会被这个痛苦所逼迫。外事如殴打、洪水、火灾等等,也是使自己受苦的因缘。所以从内到外,我们都是处在一种痛苦因缘的包围当中,想要不受苦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有这么多受痛苦的因缘,那么有没有受安乐的因呢?“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不见于人类当中有少许的快乐的因缘。也就是说痛苦的因缘有这么多,快乐的因缘有没有这么多呢?没有这么多,非常非常微少的,而且这些微少的因缘马上又会转变成痛苦。虽然有一点点少少的因缘变成安乐,但这样的安乐马上会转变成痛苦的,因为它是无常的缘故,本品最后一个颂词讲“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既然安乐是处在无常的状态的话,即使是我们遇到了一点点安乐的因缘,它也会转变,一转变之后马上就会变成痛苦的自性。所以根本见不到人有什么快乐的因缘可言,即使有一点点也马上会转变,所以我们对三界轮回的自性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比喻中讲到国王的公主,她长得很美丽,国王对外宣布公开选择一个女婿,很多年轻人听到之后都想得到公主,因为得到公主不仅意味着得到一个很漂亮的妻子,而且可以成为附马,也可以进入皇宫当中,一生享受安乐,所以很多人就想要去追求,但公主只有一个,只能嫁一个丈夫,所以虽然很多年轻人满怀希望去追求,但除了一个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失败之后就马上感受痛苦。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人生当中受苦的因缘是很多的,在这个比喻当中很多年轻人受到了痛苦,去的人大部分都会感受痛苦,这一切全部都成为他们受苦的因缘。只有一个人能得到公主,也就是说,在人生当中真正快乐的因缘是非常少的,没有自性可言。

 

有些人认为得到公主的这个人是不是获得安乐了呢?实际上前面也讲了,安乐产生的时候,痛苦也就跟随着到了,尾随在你的身后,没办法离开的。所以享受安乐的同时,也没办法避免很多的痛苦,或者乃至于公主渐渐衰老的时候,自己的老苦逐渐逐渐来临的时候,或者在国王身边稍不注意很容易就会受到国王的惩罚等等,这一切痛苦的因缘,在被选上附马的同时就已经成立了,所以仅仅对这个人来讲,也是暂时的安乐而已,长久来讲,还是没有完全离开痛苦的自性的。现在我们虽然得到了一点点安乐,但一旦追求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变苦,还是无常的,所以还是没有离开痛苦的本性。比喻和意义对照说明,整个三界轮回真正的自性就是痛苦,没有安乐可言。应该如是认识。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分三:一、于粗身修苦之理;二、佛说身苦之理;三、修习行苦之理。

 

己一、(于粗身修苦之理)分三:一、略说保护具苦之身;二、广说修苦之理;三、破除乐有自性。

 

针对有些人的邪执,认为乐是在相续当中存在的有自性的法,通过下面的颂词可以抉择,破除乐有自性的邪执,我们学习之后就知道快乐绝对是客性,是暂时的,实际上在身体当中、相续当中、三界之中唯一都是以苦为自性的。

 

庚三、(破除乐有自性)分五:一、苦虽有自相而乐无自相;二、明执苦为乐之颠倒;三、乘骑等本无真安乐;四、明世人执暂息旧苦为乐之颠倒;五、示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

 

辛一、(苦虽有自相而乐无自相)分二:一、乐虽有增长却无自相;二、虽有真实苦因但无真实乐因。

 

有些人会执著,虽然在自己的相续当中,或者人生当中有很多违缘,使我们产生很多病苦,但是我们也见到在现实生活当中快乐也会有所增长的缘故,所以应该承许乐是有自性的。如果在生活当中没有见到快乐增长的话,可以说没有乐,但是通过快乐有增长的现实就可以推知快乐是存在的,是有自性的。有这样的一种执著。

 

针对这样的执著,下面进行破斥:

 

壬一、乐虽有增长却无自相: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

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

 

快乐虽然暂时来讲是有增长的,但是现量见到正在增长的同时,它马上就会回转为痛苦;反过来讲,并不见痛苦在增长的时候,可以回转为安乐的。通过这个颂词可以明白,在轮回中快乐虽然有暂时增长的,但是没自相。

 

进一步分析,现在在善趣当中、人道当中,我们身边,或者我们自己,有的时候生起一种快乐,然后在几天当中,或者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快乐都是在不断增长的,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圣天菩萨在这里指出,快乐正在增长的时候,现量见到它是可以回转的。这个回转是什么?也就是回转到以前没有生起快乐的状态,回转到痛苦的自性当中去了,有很多这样的显而易见的事实。

 

现在世间上的人通过某个因缘产生了一种乐受,享受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快乐就会消失的。没有一个人一种快乐从刚开始生起一直保持到永远,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虽然一个比较有福德的人,他在前世造了一些善业,一生当中总的看起来好像都是在快乐中度过的,但是真正一一分析的时候,这个人在一生当中所感受的快乐的因缘有不同的分类,有时是眼根所生的,有时是耳根所生的,有时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产生的,所以快乐的自性有很多种,绝对不可能一种引生快乐的因保持很长时间。现见绝对会回转到以前痛苦的状态。

 

反过来讲,痛苦在不断增长的时候,有没有回转到安乐的自性当中去呢?不见。我们可以从现实当中很多例子推知,一个痛苦正在感受的时候,有可能一种痛苦结束了之后,可以暂时息灭,但是息灭之后会不会变成安乐呢?不可能的。痛苦不断增长的时候马上变成快乐的实例或者道理是绝对找不到的。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上面一个颂词所讲到的“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内外都具备很多很多受苦的因缘,这就是一种自性。前面我们详细分析过痛苦是每个人身体中的自性,有身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因为是自性的缘故,痛苦会不断地增长,因为痛苦的因很多,就不可能会转到安乐去。而安乐是通过外缘而产生的,正在增长的时候如果外缘中断了,它就会回转,回转到哪个地方去呢?肯定是回转到它的自性,也就是痛苦的自性。

 

因此这里讲到乐增长可以回转,苦增长不得回转。这个科判的意义就是快乐虽有增长,但是没有自性的。月称菩萨也是说如果快乐有自性,它就不可能有回转的机会,会一直保持下去。而我们看痛苦确实是有自性的,不管快乐怎么样发展,最后都是回到痛苦的自性当中去。所以在轮回的实相当中,世俗谛当中,痛苦是自性而安乐不是自性。

 

比喻当中讲到佛经中讲的阿那律王的公案,阿那律王以前是一个金轮王,通过他自己的福德,首先逐渐统治了四大部洲,然后又通过他的福德逐渐到了三十三天,到三十三天的时候,因为他自己福报因缘的缘故,帝释让半座给他,所以他很长时间和帝释天平起平坐,他的福德是非常大的,但是最后他自己对帝释天生起一种害心,想要夺取帝释天的宝座,一个人独自统率三十三天和四大部洲,生起这样的恶念的时候,他就从天界堕落到人间,在后悔、痛苦当中死去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他首先有一种快乐的增长,从逐渐逐渐统治四大部洲到四天王天,然后到三十三天,快乐是在不断地增长的,但是虽然有增长,有没有自性呢?没有自性的,因为正在增长的时候就回转了,回转到以前的状态,他自己堕到地上,在痛苦的状态当中死去。从这个比喻和意义对照,我们就可以知道,世间上所有的快乐的自性也是同样的,虽然有增长,但绝对是要回转的。

 

我们从其他事例推知也是同样的,比如有些人现在修持善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持禅定,然后转天到禅天或者无色界,他的安乐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到达了无色界的第四天的话,业一尽的话还会堕落的,堕落到哪里去呢?堕落到痛苦的自性当中去。《前行》和其他佛经当中都说,无色界的天人虽然在入定的时候享受安乐,但一旦业尽之后,就会堕入到恶趣当中,有时候直接堕到无间地狱,成为无间地狱的柴火一样被焚烧身体。

 

所以,轮回当中最上面的有顶的天人也是没办法离开痛苦的自性,最后还是要回转到恶趣当中去,回转到痛苦当中去。通过这些方面一一分析的时候,我们现在人世间的种种安乐为什么没有回转呢?绝对是有回转的。我们现在所引发的善因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肯定要回转为痛苦。从这方面一一观察 ,我们就知道,三界轮回当中确实没有真实的自性,如果有真实的自性的话就不会回转。

 

壬二、虽有真实苦因但无真实乐因:

 

有些人会想,前面的分析确实也有些道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成立快乐还是有自性的。比如说痛苦产生的时候有它的种种因缘,安乐产生的时候也有它的因缘,从有因有果的角度讲,难道不是可以成立安乐也是身体的自性,痛苦也是身体的自性吗?实际上这个观点也是不成立的。

 

安乐俱因缘,现见可回转,

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

 

这个颂词和上个颂词有微细的差别,前面讲的是痛苦或安乐本身的状态是不是有回转,是从它们本身的状态进行抉择的,这个颂词主要是从它们的因缘的角度进行抉择的,如果它们的因缘会回转,果就会回转。

 

“安乐俱因缘”,就是产生安乐的因缘,比如在名言当中有衣服、饮食、还有种种人们认为美好的东西,我们看到、接触到、享用都会产生安乐,这些都是名言当中所安立的产生安乐的因缘,“现见可回转”,这些因缘可以说是现见可回转的,回转成没有,或者回转成产生痛苦的因缘。这是在世间当中现量见到的。

 

比如说饮食,在不观察的情况下,人们都认为饮食可以产生安乐,尤其是在肚子饥饿的时候,一进饮食就可以增加安乐,但是像这样产生安乐的因缘,我们现量见到它是可以回转的。比如饮食如果变质了,或者我们进的饮食太多的时候都有可能产生痛苦。同样一个东西,刚开始是产生安乐的因,最后它回转成了产生痛苦的因,像这样的例子在整个世间当中是非常多的。

 

“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而产生种种痛苦的因缘,有没有回转成安乐的呢?“终无回转者”,终有两个解释方法,一个是最终,或者最究竟来讲是没有的。有些特殊情况,首先是痛苦的因缘后面转成安乐,但不管怎么特殊,最究竟产生痛苦的因缘是没办法回转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身体,是产生种种痛苦的因缘,中间的时候,也许身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产生安乐的助缘,但是身体最终来讲,绝对是产生痛苦的,绝对不会回转为安乐,因为它的自性是苦的缘故。虽然中间有暂时转变为安乐的机会,但最究竟来讲,是没办法回转的。第二种解释方法是产生痛苦的因缘始终没办法回转,这个我们通过比喻可以了解。

 

比喻中说以前的暴君设立了一种人间地狱,叫喜乐园。喜乐园把犯人关进去的时候,最初让他们自由选择一种姿势,喜欢坐的可以选择坐,喜欢躺的可以选择躺,但一旦选择好之后就不能改变了,一直要保持这样的姿势。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犯人觉得非常安乐舒适,因为相合他们的意愿,但时间稍微一长,坐的人坐久了会感到很痛苦,睡的人睡久了也不能翻身,也不能坐起来活动,慢慢慢慢就感受到痛苦了。一直这样下去痛苦就越来越增加了,最后很有可能会死去。所以从他的身体和心都是产生痛苦的。这个比喻的意思就是产生快乐的因缘是可以回转为痛苦的,比如犯人选择躺的时候,刚开始是产生快乐的因缘,但时间稍微一长,这种产生快乐的因缘就回转到痛苦的因缘了,而产生痛苦的因缘绝对没办法回转。

 

这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第二种“终无回转者”的意义,犯人躺着已经从安乐转为痛苦的因缘,这样痛苦的因缘会不会回转呢?绝对不会,一直躺下去越躺越痛苦。这就说明安乐的因缘可以变成痛苦,痛苦的因缘绝对不会回转为安乐。

 

前面讲的进食的比喻也是一样的,刚开始是一种安乐,但稍微吃多一点,肚子一胀,吃不下的时候,饮食就开始产生痛苦了。这个时候如果把饮食断掉就不会再继续产生痛苦,但是如果你认为饮食上面有真正产生安乐的因缘的话,就不会这样。这个时候饮食已经变成痛苦的因缘了,它会不会转变呢?绝对不会,你继续再吃,肯定会更痛苦的,绝对不会再转变成安乐的。

 

这个颂词抉择得很殊胜,从产生快乐和产生痛苦的因缘来讲,产生痛苦的因是实有的,产生安乐的因缘可以说是没有的,因为它会转变,一旦转变之后就不再是产生安乐的因了,而产生痛苦的因是恒时具足的。从这个角度一一观察分析的时候,很多因缘一旦变成痛苦的因缘,它的自性就没办法转变,它可以间断,但是它的自性不可能回转。如前面所讲的犯人,如果中断他的姿势,躺着的人站起来走走,或者变换一个姿势,这个时候因缘可以中断,但是不可能变成安乐的因缘。

 

下面还要破斥有些人认为,这样中断难道不是变成安乐了吗?不是,实际上这是另外一个痛苦的起点。后面还要讲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一品学完之后,就会觉得无论如何完全都是痛苦的自性,或者说所有一切因都是产生痛苦的,绝对没有一个产生安乐的。我们知道了产生痛苦和产生安乐的因之后,就知道我们现在所贪执的一切东西,认为这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产生安乐,绝对是一种邪执。既然是一种邪执,应该怎么办呢?就应该断除这种邪执,断除对一切物品的贪恋。只有断除受苦的因缘,才使我们真正能够获得修法的机缘,通过修持正法我们才可以真正离开三界轮回,真正离开痛苦。

 

这是第一个科判的内容。第二个科判说到有些众生执苦为乐,这是一种颠倒,分六个小科判进行抉择。

 

辛二、(明执苦为乐之颠倒)分六:一、正死时不应执为乐;二、正受损恼时不应执为乐;三、相违之四大聚合体不应执为乐;四、正受伤害时不应执为乐;五、正作业疲劳时不应执为乐;六、为少利而种苦因不应执为乐。

 

壬一、正死时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会这样想,我们见到某某人在一生当中过得很安乐的,所以应该成立快乐是存在的,实有的。针对这样的执著,圣天菩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都是处在正死时,正在死的时候你认为安乐就是一种邪执。

 

我们知道我们从生下来到死之间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无论怎么去观察抉择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体性,也就是颂词当中提到的“正死时”。我们现在的生命是刹那生灭的缘故,把这个安立成正死时。

 

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

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汝正死时去”,我们现在刹那刹那的时间都是刹那生灭的体性,都是正死时。前面也分析过,所谓的生命,所谓的存活,实际上是以心的刹那生灭进行安立的,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存在。首先抉择过去,“汝正死时去”,过去的时光已经逝去了,没有了,过去是一种“正死时”;现在正在逝去,现在正处在“正死时”,前面也分析过,所谓的现在,也是一种虚假的安立而已。我们认为的现在到底是今天?或者是一个小时?一分钟?一刹那?现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着乃至没有死之前都是现在,真正分析的时候,现在到底是哪个时间?我们如果抉择到最细,抉择到现在这个刹那,现在这个刹那也不是实有的,它也是通过很多很多小的刹那组成的,所以这样分析,绝对没有一个真实的现在的时间成立。只是过去和未来而已,所以现在我们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存活,现在也是“正死时”。

 

“当去”,未来的时间绝对是必定会过去的,所以未来也是正死时。既然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正死时”,把“正死时”说为快乐,“毕竟不应理”。你认为在正死时有一种快乐可以获得,肯定是一种颠倒作意。

 

圣天菩萨把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生命,以三个方面进行抉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在这个当中绝对都是死的本性,在死的本性当中哪里有一个快乐的自性可言呢?任何人不会执著死亡是一种快乐的,尤其对世间人来说绝对不会这样执著。既然世间人都承认正死不是快乐,而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正死,你说某某人在一生当中获得很大的安乐,这绝对是不成立的事情。所以说“毕竟不应理”。

 

以比喻来说明,有一个仆人,他的禀性比较恶劣,经常偷施主的东西,最终被施主发现了,呵斥他:“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偷我的东西呢?你这个人真是非常恶劣!”仆人说:“我虽然是非常恶劣,但你也是愚痴者,为什么呢?我这么下劣的人,你还对我这么好,委以重任,让我偷东西,实际上是你自己偷走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损害了自己而已。”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者自己一生的时间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都是“正死时”,就像仆人不断地在偷富翁的东西一样,都在损害自己的生命。最后富翁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们临死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以前我对时间和寿命这么执著,为什么还你还让我死呢?这是不对的,因为你自己不了知这个情况,你自己认为这一切是值得信赖的正是偷你寿命的贼人,这难道不是你自己愚痴所引发的吗?所以是你自己害自己的。

 

比喻和意义对照,现在我们认为自己是快乐的,或者一生当中必将充满快乐,或者对未来的快乐满很多幻想等等,这实际上就和恶劣的仆人一样,认为他肯定会对我做利益的,但是我们一旦信任他,不去生起出离心,真正到死的时候回过头一看,哪里有什么安乐呢?绝对没有安乐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执著安乐的常执,毁坏了自己的一生,没有修持正法,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通过这些比喻对照自心,就应该能够发现这样那样的道理,发现这样的道理之后就不应该贪执现在的种种安乐,应该知道这一切都是痛苦的自性,集中自己的精力修持正法。

 

壬二、正受损恼时不应执为乐:

 

有些人会想,在一生当中意乐得到满足的时候,难道不是快乐吗?

 

诸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

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在整个三界,尤其是在欲界当中,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痛苦的逼迫,把逼迫说为安乐也是不应理的。为什么这里讲到以逼迫作为安乐呢?因为有些人认为逼迫虽然是有,但是可以缓解,缓解了就应该有快乐。世间饥渴等种种逼迫只能缓解,而且缓解的程度也是非常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饥渴等的逼迫还是没有远离有情,所以“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一天或者几天当中不喝水、不进食,就会感到非常痛苦,饥渴会逼迫众生的相续。欲界的众生为了解除这样的痛苦,就去饮水、进食,以缓解饥渴的逼迫,这样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暂时缓解。比如喝水只能保持几个小时的时间,几个小时一过马上又想喝水了。所以进食饮水只不过是把自己饥渴的痛苦变得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了,实际上还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呢?因为过了几个小时你还需要去喝水,进食。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你当时虽然把它缓和了,但是它只不过变得比较隐蔽而已,如果真的已经去除的话,你就不需要第二次进食了。所以“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比喻中说一个新媳妇,刚嫁到丈夫家里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一般来讲是比较害怕的,尤其是古代,她们都非常畏惧,生怕自己的说话、行为出一点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公婆或者丈夫的种种呵斥或者嘲笑,所以她一切都非常谨慎,压力是很重的。为了缓解这样的压力,不被他们嘲笑打骂,她就会精勤地做很多事情,她做的事情比较多,比较圆满的话,一方面她认为压力减轻了,另一方面她执著自己是一家之主,产生了这样的意乐的满足。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这她这样的想法是不应理的,为什么呢?因为她毕竟没有远离这种压力的逼迫,她每天必须要精进地去做事情,原因还是怕这种压力,怕别人打骂或嘲笑。所以这也是一种妄执。

 

通过比喻看颂词的时候,很多意义就非常明了。我们自己有饥渴的逼迫,虽然可以通过饮食等来缓解,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远离这些种种逼迫。这个时候认为自己很快乐的话,也是不应理的。或者自己还没有远离逼迫的时候,认为自己是身体的主人,这也是不应理的。实际上自己很多事情没办法做主的,就像新媳妇一样,她哪有真正的权力去做主呢?真正的大权还是在丈夫或公婆手里。同理,我们认为我们是身体的主人,但是不是身体的主人,一下就可以看得到。如果真的是身体的主人,那想它安乐它就安乐,不进食它也不会痛苦等等,但实际上自己没有办法操纵这一切。真正痛苦来临的时候,自己的意志力也没办法阻挡,只有通过外缘才能缓解。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自己根本不是自己的主人。所以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当中是充满了种种痛苦的,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

上:

下: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此《中观四百论广释》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分三:一、略示由念死门策发勤修解脱道不放逸行;二、广明修无常之理;三、明修无常的利益。

己二、(广明修无常之理)分三:一、修念生际必死;二、自己未解脱死怖不应专忧虑他死;三、教诲应当远离贪著尘事而勤修解脱道。

  

庚三、(教诲应当远离贪著尘事而勤修解脱道)分二:一、定须出离勿待死主治罚;二、教诲早舍尘事依静处。

 

辛二、教诲早舍尘事依静处:

 

学习了前面的内容,有些人对修行产生了一些意乐,对世间轮回产生了一些厌离心,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确实应该修行,但是他们认为应该把现在的事情全部处理好之后,把家庭、世间的一切事情全部圆满之后,才可以专心致治的修行解脱道。有这样一种想法。

 

下面进行破斥: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

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

 

你想把整个世间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往寂静处修行,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费了很大力气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之后,还是要抛弃然后去修行,最后要抛弃还不如最初就抛弃,因为做这些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很多人有这样的邪执,认为如果要出家的话,应该以一种非常清爽的身份出家,应该把所有世间上的事情圆满了之后再去出家就比较好。现在很多人认为学佛、出家是等老了之后,退休了没事干了才去念佛、修行,年纪轻轻就出家或者修行,他们认为是一种不对的想法。他们认为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应该把家庭关系处好,把事业圆满,还有很多很多轮回的事情都应该全部做完之后,没什么可做的了,再去出家修行,这完全是一种非理作意,不应理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现量可见的很多事实,或者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诫分析的话,一切世间上的琐事根本就没有一个圆满的时候。《前行》当中,或者无垢光尊者的论典当中都提到过,世间上的琐事就好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哪里有一个满足的时候呢?小孩子做游戏从早上做到晚上没有一点疲倦,没有一点厌烦,做完一个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在轮回当中,很多无意义的琐事也是这样没有穷尽的。

 

为什么一切琐事没有一个尽头呢?因为这些琐事是来自于自己的分别念,自己的分别念认为这个应该做,那个也应该做,这个应该这样做,那个应该那样做。自己的分别念无穷的缘故,从分别念所造的琐事也就没有穷尽。你想要把琐事完全圆满再出家修行,就永远没有这样机会。所以不应该等到琐事完全圆满的时候再出家修行,因为根本没有那样的时候。

 

既然没有琐事圆满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无垢光尊者也说过,不管是任何琐事,做是做不完的,但是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圆满了。我们在座的很多修行人或出家人,如果真的要待在世俗世间处理很多事情的话,肯定现在还没有处理完,但是一旦相续当中下决心了,一定要抛弃家庭、父母、子女,下了这样的决心之后,把这些琐事全部放下那一刹那开始,所有的琐事都已经圆满了。这是从心相续当中安立的,而不是在外表上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完。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像这样的邪慧分别者,想要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之后,再前往寂静的林间修行,这一方面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前面的第一层意思是讲如果你持执这样的分别念不舍弃的话,永远不会有修行的机会。

 

第二层意思,假使退一万步讲,你所有的琐事已经圆满,有那么一天的话,“若作已后弃”你把这些做圆满之后,然后把这些放弃了,然后出家了。我们可以观察,你辛辛苦苦做了很多琐事,做了很多带来,但是有什么结果呢?没有果。所以做这些事情没有什么必要。“作彼有何德”到底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没有丝毫利益。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站在如是的高度分析的时候,做完又放弃,还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就看破,不去做它,由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使自己能够一心一意地修法。这才是智者应该做的行为。对这个问题圣天菩萨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破斥的。

 

比喻就是说,有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在路上看到很多形状不同的石块,他就停下来,把石块拿来磨,又磨成不同的形状。真正有智慧的人分析观察的时候,他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呢?是不是磨了去卖钱?或者做什么工程呢?实际上不是的,磨完之后把它扔掉又走了。所以他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耽误了自己走路,一方面这个事情也没有一个结果,所以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对应很多修行人,有时候不了解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在轮回当中做很多无有意义的事情,做很多贪执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很大的必要性。

 

还有一个比喻,一个人看到很多芒果掉到不净粪当中,他急忙把芒果捞起来用水去冲洗,别人问他冲洗这些芒果干什么?他说冲洗干净之后再扔掉,反正很脏了吃不了了。有智慧的人就会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反正都是不能吃,脏的时候不能吃,洗干净了也不能吃,还不如不洗,节省很多时间,也不会显示出自己的愚笨。这也是对应很多人贪恋于现在暂时的安乐,暂时的常有,认为应该把这些琐事处理圆满再去修行,实际上做完之后又把它抛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当下就下定决心,舍弃红尘当中的种种琐事,前往寂静林间修行。这是总的教诫。

 

还有一些单独的教诫,针对一些出家人,或者已经把粗大的琐事抛开的这些修行人,也是同样的。因为有时候我们认为这些颂词只是对尘世当中还放不下琐事的这些人讲的,我已经是出家人,所以我肯定没有这样的过失。前面分析过了,虽然我们形象上是出家人,但是如果还在顾恋亲友,还在耽著于自己的施主,或者经常名利放不下的话,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做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功德?没有什么功德。就算你联络了再多的施主,对父母联络了再多,你死的时候这有没有一个结果呢?没有,全部都要放弃,前往后世。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现在做很多的琐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就像《开户修心门扉》当中所讲的一样,很多修行人出家之后又耽著一些名闻利养,就好像脱离铁的镣铐又被麻绳捆住一样,从束缚自己修行方面没有什么差别。既然已经决定抛弃一切琐事出家修行,应该从这方面作出考虑,把所有这些虚假的现象看破,修学知足少欲、看破今生、修习无常等等,才可以使自己的心一心一意地专注在修行当中,对自他都有很大的意义。

 

己三、明修无常的利益:

 

这个科判所讲的修习无常的功德,不像《开启修心门扉》讲的很多很多广大的功德,并不是从那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抉择的。这里主要是讲如果修习了无常,会舍弃对我和我所的贪执,舍弃对我和我所的贪执之后,对死亡就没有很大的畏怖了。

 

可以从两个角度讲,一方面修持了无常之后,心相续当中对无常的到来已经有所准备,不管什么时候无常突然到来,自己也没有什么感到恐怖的,因为已经作好准备了。这是一个方面的现实意义。还有另外一个现实意义,因为修习了无常,前面讲过修习无常的目的并不是说知道我马上要死,这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通过修习无常鞭策我们修善法,如果真正在相续当中早早地生起了无常的念头的话,那么肯定身语意的行为都会跟随佛法而行持,会行持很多很多忏悔罪障,积累资粮的方便,什么时候死亡来临,根本没有什么畏惧的。

 

修习无常最下等者,死亡的时候也不会后悔;上等者非常欢喜;中等者无有畏惧,来了就来了。我们要做哪一等人,自己好好思维一下。如果死亡的时候生起很大后悔心的话,那么连修行人的名称都没办法获得,因为毕竟是遇到了殊胜的S师善知识,还有很多殊胜的正法,但是一点都没有修持,最后就会生起很大的后悔心,这样就不可能称之为修行人,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暇满人身。

 

这里主要是从这个角度称赞修无常的功德。所对治的邪见就是有些人认为,虽然应该出家修行,但是对于我和我所放舍不下,自己害怕,畏畏缩缩,不敢当机立断地修行。针对这样的邪分别,圣天菩萨说:

 

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

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实际上不需要有这样的分别,因为通过修持无常,必定会现前它殊胜的功德,并不是说什么结果都不会有。“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不管是哪个修行人,出家身份也好,在家身份也好,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如果相续当中真的生起了“我绝对要死的”定解——肯定必须要生起定解才行,并不是说通过理论大概了解,这样的力量不强,比如说我们通过学习这一品,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不应该贪著自己的身体、亲友,像这样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能不能在死亡的时候对自己有帮助呢?这种模糊的概念对自己是没什么帮助的。功德是有,在自己相续当中毕竟种下一个善妙的习气,但是这个习气成熟毕竟是在以后了,即生当中没有什么很现实的利益。——所以我们强调必须要产生定解,定解产生之后才能真正产生很强大的力量,自己真正会想不管活多长时间,死亡是绝对会到来的,而且死亡是不确定的,死亡的时候只有正法才能救护我,真正产生这样的定解的时候,才有下面的这种功德,“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舍弃了什么贪执呢?舍弃了对我和我所的贪执。对我和我所什么样的贪执呢?常有的执著。认为我是常有的,我所比如我的亲属、子女、自己所拥有的财产等等,像这样的执著都可以舍弃。既然我和我所这么坚固的执著都可以舍弃了,那么对于死亡的来临有什么可怕的呢?没什么可怕的。

 

众生无始以来串习得最多的就是我执,这个串习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是最坚固的。它是俱生的,不需要其他的教导,自己自然而然产生。把这么严重的粗大的我执——当然这里不是像破我品从胜义谛当中去破的——而是认为我是常有的这种执著,把这个破除之后,对我和我所常有的执著没有了。既然一切都没有常有的,就知道死亡是肯定会来的,相续当中早就做好一种准备了,自己就没什么畏惧。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死亡很恐怖呢?就是因为死亡没有来临之前,他就对我、我的生命有一种严重的、深厚的实执,认为我不会死,我要等很多年之后才死,我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相续当中有这么严重的常执,他也没做死亡的准备,有一天突然生了一个重病,医生告诉他还有三天的寿命了,或者马上要死了,这个时候马上就很恐怖,因为从来没有对治过,心里从来没有做过准备,这样的痛苦一旦来临的时候,根本就没办法对治,所以生起很大的畏怖。

 

修行人因为早就做好准备了,一方面从心理上做好准备,一方面从对治死主的资粮方面也做好准备了,这个时候就对死没什么畏怖的。这就是修习无常的功德。作为修行人来讲,必须到达到这个界限,对死无所谓。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这样讲的,刚开始的时候他非常畏怖死,因为他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知道死了之后没什么选择,肯定是堕入地狱的,他因为害怕堕地狱的缘故,就很害怕死亡,因为害怕死亡的缘故,他就非常精进地修持,所以一生当中他就成就了佛果。他最后说,现在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我根本不害怕,因为我已经有死亡的把握了。以前的大德给我们做了殊胜的示现,他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楷模,我们作为后辈也应该如是地去修习,获得如是的功德。

 

比喻中说,一个人有一个金手镯,它可以分辨食品有没有毒性。每次吃食物之前,拿这个金手镯一试,变色的话马上就把食物抛弃,自己就不会受到有毒食品的损害。

 

这个金手镯就代表无常的修法,如果修行人相续当中拥有了无常的“金手镯”,拥有了这样的功德,用无常去试一切万法,不管什么法都可以通过无常去试探。对自己的身体用无常的修法去试验,是无常的,抛弃了;对亲友、父母的执著,用无常的修法一试,也是没有什么真实义的,抛弃了。用无常的金手镯一一试的时候,都知道没有一个常有的,常有的实执全部抛弃了,不会耽著常有,就不会受到常有执著的烦恼,也不会受到常有过患的伤害。就好像把有毒的食物抛弃之后不会受到伤害一样。同样的道理,修行人必须要相续当中生起无常,才能修持殊胜的正法。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破认为世俗的本性是快乐的,这一品当中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学完这一品之后要在相续当中生起这样一种定解,整个世俗,整个轮回的本性唯有痛苦,全部是痛苦。生起了这样一种定解之后,我们就知道现在我们贪执这一切没什么必要。知道三界轮回一切都是痛苦的本性的时候,就不愿意再呆在轮回当中了,就愿意寻求一个快乐的解脱,对轮回生起一种厌离心。在《前行》当中也是在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之后马上讲轮回的痛苦,也是这个道理。

 

思维明白世俗的本性,不要说胜义的本性,在世俗当中,世俗的实相是什么?就是痛苦,三界轮回没有安乐,全部都是痛苦。现在我们认为:“不是有安乐吗?我的相续当中有的时候生起欢喜心,有时候得到奖励心中很安乐,有时候吃到好东西感觉很舒服,这难道不是安乐吗?”通过这一品当中的正理来破斥的时候,这不是安乐,仅仅是比较粗重的痛苦息灭的时候,好像认为是一种快乐,实际上安乐的体性在三界轮回当中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就是痛苦的自性。

 

我们必须要明了这个核心,在这一品当中打破了很多世间人认为安乐存在,应该追求的执著。以前我遇到一个道友,他说:“我以前认为在轮回当中有一个安乐可以存在,痛苦也是有的,但安乐也是有的,这两种法是并存的。”但是自从他看了仁波切写的《中观四百论》第二品讲义之后,他真正生起一种定解,三界轮回的本性绝对没有一个安乐可言。通过这个法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在第二品当中所讲的这些理论、颂词很殊胜,确确实实击中了认为轮回有安乐的人的要害,会让他们认为到轮回的本性是痛苦的。

 

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分三:一、于粗身修苦之理;二、佛说身苦之理;三、修习行苦之理。

己一、(于粗身修苦之理)分三:一、略说保护具苦之身;二、广说修苦之理;三、破除乐有自性。

 

庚一、(略说保护具苦之身)分二:一、明身虽为苦器亦应保护之理;二、断除过分贪身。

 

辛一、明身虽为苦器亦应保护之理: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

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虽然见到现在欲界有情的身体就犹如怨敌一样,所有的痛苦都是从身体而产生的,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想要得到好的,不想要不好的,通过身体产生了很多非理作意,通过非理作意造下很多罪业,在下一世通过这种业力感受种种不清净的身体,在身体上面感受被人打击,或者病苦、死苦等等,这一切都是从身体方面来的。如果自己没有这个身体,就没有为了保护身体而造业的必要。比如作为身体一部分的眼睛,眼睛就喜欢看好的景色,好的有情,有眼根的时候,为了满足眼根的需要造了很多业;听耳朵想听好声音,鼻子想闻好的味道,舌头想吃好东西,身体喜欢接触柔软舒服的东西。就是因为身体的这些根散于外境的时候会产生很多非理作意,生起贪心、嗔恨心、愚痴心,通过身体的需要造下很多罪业,最后还是自己感受很多痛苦。所以从这些方面看,身体就像怨敌一样。

 

虽然身体像怨敌一样,但是这里说还是应该保护身体,保护身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我们能在身体的所依上面守持一些清净的戒律,在守持清净戒律的基础上长久的存活,如果自己比较长寿的话,一方面守持戒律,一方面修持很多殊胜的善行,通过身体也能做很多广大殊胜的福德。

 

这里是针对有些人明了自己的身体犹如怨敌一样,就生起一种厌离心,想干脆马上把这个身体舍弃算了,自杀了身体就获得解脱了,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的身体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明白佛理,能够善于使用,通过这个身体也能够创造很多殊胜的福德。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佛陀、大菩萨、还有很多祖师等,他们很善巧的使用身体,造了很多殊胜的善业,所以他们或者在三个无数劫当中,或者在一生一世当中获得了殊胜的解脱,获得了殊胜的利益,使自己永远获得了涅槃的果位。所以虽然身体有很多缺陷,但是如果好好使用也能做很多大福德。

 

比喻中说,一个商主有一个儿子,最初的时候这个儿子不大听话,和很多盗贼为友,一起做了很多非法的行为。他的父亲不忍心看到儿子这样堕落下去,所以使用各种方便把儿子和盗贼全部抓了起来,把他们关在一起进行惩罚。他的儿子逐渐逐渐悔改,对他以后继承家业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个商主也是比较有智慧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儿子最初做的一些非法行为就马上把他抛弃,而是认为通过善巧的调教他的儿子还是会有用的。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一方面通过现量,一方面通过经教,了解到自己的身体造了很多罪业,是痛苦的根本,但是通过佛陀的教言也知道,如果能够保护身体,守持戒律,修持善法久存活的话,通过这个身体也能做大福德。就看我们如何去转变观念,如何使用这个身体而已。所以我们现在见到身体的缺陷之后,不应该马上抛弃,应该好好地调教,慢慢使身体在善法方面多努力。

 

以前,还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S师之前,观察我们今生当中的行为,身语意造了很多罪业,从这个可以推知前世肯定也没有修很多殊胜的善法,通过身体造了很多的罪业,所以现在也是得到有漏的身体。现在我们了解到这个道理之后,也应该通过善巧运用这个身体日日夜夜当中好好修行善法,使自己迅速积累大福德。

 

下面破除另外一种极端,不应过分贪爱身体。

 

辛二、断除过分贪身:

 

有些人会想,既然前面教诫应该保护身体,是不是我们应该过度地享受呢?比如穿很多华美的衣服,吃很多好的东西,尽情地享受等等,这样应该是可以的吧。针对这样一种邪见,圣天菩萨又说: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你太过于爱重这个身体也是没有必要的。两边都要遮止,前面第一种因为身体有很多过患就马上抛弃也是不对的,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不认为应该保护身体就过于享受,这二者都是不对的。

 

我们学了这两个颂词就知道要保护身体,但是不要过分地享受。

 

如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当中,最后回向的时候说“愿吾菲饮食,维生充体能!”仅仅是一点点的饮食,能使自己存活下去就可以了,衣服能阻挡寒冷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有这种知足少欲的态度。佛陀所开示的知足少欲的方法,让我们守持的这些清净的戒律,全部都是中道,并不是像外道那样。外道对身体非常非常怨恨,修很多苦行,而世间人又对身体非常保护,保护得过了分。佛陀开示的修行人或出家人的戒律完全都是守中道的,一方面要保护身体,比如化缘、日中一食,通过这样的方便可以维持我们的色身,使它不毁坏;一方面也遮止了很多,比如三衣就足够了,日中一食就足够了,说了很多知足少欲的法门,遮止了两边,一方面不要太过于奢侈,一方面不要太过于修苦行。

 

这里圣天菩萨说,为什么不能过分地享受呢?实际上身体是一切众苦的根本,是受苦的地方,所以不应该太爱护身体。“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每个人的痛苦是从身体而产生的,而安乐是从其他的外缘而产生的。说明痛苦是每个人本身拥有的,而安乐必须要通过很多勤作才能获得。痛苦不需要勤作,因为它本身就在我们身体上面。首先明白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我们不穿衣服,不吃饭,会产生什么结果?肯定不穿衣服的话冬天非常寒冷,不吃饭的话肯定非常饥饿。仅从身体本身观察,不加任何外缘,不穿衣服的时候很冷,不吃饭就会很饥饿,不喝水就会口渴,这就说明痛苦是本身具足的。那我们说,穿上衣服就暖和了,吃了饭就饱足了,这就是必须要依靠衣服、饮食的外缘我们才可以产生安乐,如果不依靠饮食和衣服的话,人的身体绝对会非常痛苦的。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人的痛苦是本身具足的,而要获得安乐必须从他缘获得。因此结论是“身是众苦器”,身是各种痛苦的来源,“汝何重此身”?对于这样的苦器,你为什么要非常爱重呢?为什么要用很多饮食让这个苦器更加健壮呢?没有必要。应该把这个问题看清楚。

 

这里也有一个比喻,一个男子驾车去其他地方,路途中经过一个比较危险,经常出现罗刹、魔鬼的地方,遇到一个罗刹女变成的美女,这个男人不知道她的本性,对她生起贪心,和她共乘一辆车前进,走了一段时间,这个罗刹女觉得时间差不多要到了,她就化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罗刹女,在车的前面挡住去路,做出很多恐怖的样子想要吃他。这个男子也是有点勇气,拿出宝剑把前面这个罗刹女杀死,但是这个罗刹女断成两截之后又变成两个罗刹女,再杀又变成四个、八个、十六个,不断增加,他就没办法了,这个时候他平时所修持的天尊显现身形跟他讲,这样杀下去不是办法,应该回头把车上这个幻化罗刹女的根本杀死,这样所有幻化的罗刹女都会消灭,他听了之后就醒悟过来,原来车上这个是罪魁祸首,他回过身用宝剑把车上的罗刹女杀死,果然所有幻化的罗刹女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比喻对照意义,我们的身体就像车上的罗刹女一样,我们如果不认识它的本性,还对它生起贪执,就肯定会产生以后的很多很多痛苦(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通过这个身体如何产生很多痛苦),就好像这个罗刹女幻化出很多其他罗刹女一样。

 

(录音中断)

 

庚二、(广说修苦之理)分七:一、思维此身多分为苦受;二、思维不需勤作而苦易生;三、思维身不超越苦之本性;四、思维胜劣皆为苦所损恼;五、思维痛苦具大力;六、思维乐受如身中客;七、思维身之本性是苦而生厌离。

 

通过这七个方面进行广述,最后了解一切都是痛苦的本性。第一个应该思维痛苦大多数是一种苦受,首先必须要了解这种本性,虽然有时候产生一些微小的安乐,但是整个来讲,苦受是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第一个科判的意义。

 

辛一、(思维此身多分为苦受)分二:一、明身体所生乐不能大于苦;二、虽厌苦欣乐而唯有苦随逐。

 

壬一、明身体所生乐不能大于苦:

 

有些人想,虽然前面讲了身体是痛苦的来源或者说苦器,但是难道不是现量见到有些人依靠衣食,依靠其他资具获得了安乐吗?如果能够精进努力的话,获得很多资具的时候就可以使自己的痛苦减少到最小程度。他认为安乐可以胜过痛苦,但是这里说这是一种妄执。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

如是极大苦,宁犹思维小。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所产生的安乐,身体当中所产生的安乐绝对是不能大于痛苦的,既然这样就可以了解痛苦的本性是巨大的,对这么严重的痛苦,你怎么还能思维他是很小的痛苦,可以压制或是可以改变的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进一步分析,世间上的人在身体上所生的安乐,不经观察的时候认为这方面的安乐是非常巨大的,比如我们现量见的国王,或有钱的富翁等等,我们认为他们的房子、他们的食品、眷属、权力非常圆满如意,有些人认为这个安乐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在享受安乐的时候肯定没有痛苦。但是即使一个人的安乐到了极点,绝对不可能超越痛苦的本性,比如说一个富翁,各方面都非常圆满的时候,他很安乐,但是如果他的儿子突然死去了,这么多的安乐能不能对他有帮助呢?不能。他照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照样可以穿很多好衣服等等,但是不能压伏失去儿子的悲痛。我们现量见到世间很多人所谓的安乐,绝对不能大于痛苦,这样的道理在下面的颂词当中还要广讲。

 

所以这样巨大的痛苦不能认为是很小的,不能认为通过很多的资具可以把痛苦压制。讲记当中的比喻就是一个国王在王宫当中五欲的享受都是非常圆满的,坐在柔软的床垫上面,眼睛所看到的是美女在跳舞,耳朵听到她们在唱歌,鼻子闻到所焚的檀香,舌头在品尝水果,各种各样的肉类,他的色声香味触全部都是圆满的,五根都在享受圆满的对境一样,但是突然飞来一只毒蜂,在他的脖子上扎了一下,马上就感觉到非常痛,这个针非常锋利而且有毒,马上就感到很痛苦,刚开始国王的眼耳鼻舌身都在享受,他的意识可能也是处在一种悦意当中,好像他的身体全部遍满了快乐似的,但是像这样一个小小的一根毒针一扎的时候,马上他就痛苦难忍,马上没有心思享乐了,这个时候这么大的安乐不能抵挡这样小小的痛苦。所以通过这个比喻和意义分析的时候,身体所产生的安乐不能大于痛苦。

 

这只是一个比喻,其他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不如自己去观察。生活当中是不是痛苦的自性是实有的,安乐的自性是虚假的呢?可以如是地获得定解。

 

壬二、虽厌苦欣乐而唯有苦随逐:

 

虽然世间人很厌离痛苦,欣求安乐,但是唯有痛苦随身追逐自己。这是科判的意思。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痛苦通过其他的方法可以去掉,安乐可以去追逐。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世人皆求乐,乐者实难得,

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整个世间上的众生全部都是追求安乐的,没有一个众生追求痛苦,从无色界的众生到无间地狱的众生,如果一个一个让他们选择的时候,肯定是选择安乐,没有一个是想要选择痛苦的。

 

我们可以看现在世间上的人,我们自己的想法,或者我们身边人的想法,他们的所做所为全部都是为了把痛苦舍弃,获得快乐。很多工人去工厂上班,农民去田里劳作,商人起早摸黑的去做生意,这些都是想舍弃贫穷痛苦,想获得安乐。

 

根登群佩大师也说,乃至于蚂蚁这么小的众生也是,它们成天跑来跑去为了什么?经常看到它们脑袋上面顶着很大的一颗米匆匆地跑来跑去,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吃饱一点,家里的仓库堆得满一点,不受到饥饿的痛苦。蚯蚓在土里也是为了过得舒服一点,全部都是这样的本性,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众生实在不了解获得安乐的方法,所以真正获得安乐的,非常非常稀少。只有真正了解修善法才能获得善果的这部分众生之外,很多众生的所愿和所行都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说“乐者实难得”,为什么难得呢?一方面修持它的因很困难,另一方面快乐在轮回当中是虚假的,痛苦是一切诸法的本性,所以快乐是很难获得的。“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因为这样的原因,各种各样的痛苦犹如影子一样,片刻不离地跟随众生,众生用尽办法也无法摆脱痛苦的追随,想要获得的安乐没办法获得。就像一个人去追太阳,越追太阳越远,根本没办法追到。但是在追太阳的时候,他的影子却片刻不离地跟着他。安乐就像太阳,越追越远而不能获得,痛苦就像自己的身影一样跟随着自己,没办法离开。

 

众生如果有这样的邪分别,认为快乐可以追逐到的话,肯定是没办法。在轮回痛苦的自性当中,你想要获得一个真实的快乐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佛陀才教导修行人认清轮回有漏皆苦的本性,犹如罗刹洲、犹如不净室一样,犹如火坑一样,他通过很多方法教导我们认清安乐的虚伪的体性,知道这一切所谓的安乐全部都是痛苦的自性。知道之后才对三界轮回各种各样的欲妙不产生刹那的希求心,而希求解脱道。这就是佛陀真正的目的。

 

比喻中说,一个人在旷野当中被狂象追逐的时候,他拼命地奔跑,想摆脱狂象的追赶,突然他发现一口枯井就跳了下去,他就认为安全了,但实际上因为这个狂象也是很高大的,鼻子也很长,你跑到井里他也能把你卷上来打死。虽然你暂时跑到枯井里,但是绝对没有离开狂象的掌握。众生也是同样,在轮回当中获得一点点少许的安乐的时候,你不要认为已经离开了痛苦掌握的范围,实际上没有办法的,因为还有很多,虽然离开了苦苦,但是变苦没有离开,行苦没有离开,你怎么可能说你已经离开了痛苦呢?不管怎么样勤作,只要没有出世间,实际上都是在痛苦的掌握之下。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本性之后,应该好好修持离苦的方便,修持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