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51课

今天继续学习第十五品《观有无品》,下面讲以“理证广说”的第三部分“修习离边中观”。

 

壬三(修习离边中观):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

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

 

如果认为诸法决定有,则堕入了常边;如果认为诸 法决定无,则堕入了断边。是故所有智者不应执著有无二边。

 

唐代与现在的翻译在用语方面不太相同,现在 一 般会把“是故有智者”译为“是故诸智者”,此处的“有”是“所有”之意。

 

此处龙猛菩萨劝诫我们:应该远离有的执著和无的执著,否则就会堕入常断二边;执著有无不是中观最究 竟的见解,也非波罗蜜多的究竟密意。作为智者,应该修习离二边的究竟中观见。

 

很多中观论典经常引用这个教证。像麦彭仁波 切、果仁巴大师的有些著作,以及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解密意疏》里都引用过。

 

◎ 著有即堕入常边

 

“定有则著常”,如果诸法的自性决定存在,说它 是空性就不应理;如果诸法不是空性而是成实法,就无 法从原来的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如果所执对境是不变的常法,能执的有境就堕入了常边。

 

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在整个世间,没有任何法是常 有不变的,如果常恒不变,那么其本质无论通过任何中 观理证观察,都不会受到损害(无法抉择为空性), 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存在,但这样的常法根本得不到。

 

荣素班智达 72 在《入大乘论》中说:诸法本体实有的观点,不要说以胜义量,即使以世俗量也不能成立。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一种世俗量,依 靠这种不清净的五根,以迷乱的分别念来观察,不可能 真正得到诸法的本体。名言中所谓的有无,只是一种假立而已。

 

[72]   荣素班智达(1012-1088)是龙钦巴尊者之前最重要的宁玛派大学者。 他同时精通旧译与新译密法,翻译了很多密乘著作,也做了很多著述。非常可惜的是很多译作与著作都散失了, 一些则保存在甘珠尔里。在留 存下来的佛法著作里,著名的有他对秘密藏续的注疏:珍宝疏,他对 大乘的介绍: 《入大乘法》,以及《建立显现皆神圣(证成现象即佛 论)》。他同时也显现了很多高深修行成就的征象。

 

◎ 著无即堕入断边

 

“定无则著断”,如果认为诸法的本体以前存在, 现在不存在,或者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决定不存 在,比如,认为一个具自性的种子以前存在,当苗芽产 生后就不存在了,或者认为前后世根本不存在,这样已 经堕入了断边。这种执著无的分别念叫做断见,断见的对境叫做断边的境界,这种境界并非中观的对境。

 

◎ 单空见暂时需要,终应远离

 

很多修行人持有自性不成立的单空见,虽然这不是粗大的断见,但却存在着分别的耽执,无法超离于有相的戏论。以中观见来衡量,并非最究竟。

 

当然,在执著成实的病没有痊愈之前,始终需要依 靠无有的遮止之药,因此,暂时单空无遮见的药肯定不 能离开。如果刚开始就舍弃,修行起来恐怕比较困难。 但最终,必须将病痛与药物一并驱除,因为,当实执病 已被完全治愈时,药就没有任何作用了,这时还留着无 用的药做什么呢?应把它一起扔掉。也就是说,当最后 安住于息灭一切痛楚戏论之相,远离四边的境界中时, 能取所取戏论的细微常断残渣,也要扫尽无余。《显句论》中云:“扫除此二见解,即为中观道修习之方。”

 

如果最后得到的是单空境界,那《中论》为什么引 用教证“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来说明呢?释迦却 丹大师曾说过:  “成实不可得的智慧,与执著实有空的 观点二者,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释迦却丹大师是萨 迦派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人们经常说,萨迦派有三位像老虎一样 厉害的论师——果仁巴大师、释迦却丹大师和达仓罗扎瓦大师, 达仓罗扎瓦大师曾给宗喀巴大师发过十八大太过。) 大师这句 话的意思是,观察诸法成实不可得的有境智慧,与执著实有空性完全不同。执著实空并不符合万法实相,因为只是远离了有的边,没有远离所有边,即使在名言中也不合理。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分析过格鲁派某 些大德的观点。在这方面,宁玛巴和萨迦派论师的口气 基本一致,认为瓶子自相法不空,瓶子上面以实有而空 的观点不符合万法的实相。麦彭仁波切劝诫我们,永远不要堕入这种边见当中。

 

常和断有几种分法,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 释》中把常边和断边从粗细方面分成了三种,前面我们介绍过,大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总之,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指远离一切戏论 的大空性,它既不是执著诸法实有,也非破了有边的单空。作为一名智者,不应堕入有无二边,而应把万法抉 择为无我空性。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无我空性才是一切见解之王。

 

◎ 见行结合,才是如来真义

 

虽然胜义中诸法远离了一切戏论,但在名言中,中观宗也会随顺世间宣说有无、存在不存在,但这没有常断的过失,因为这些都是假立的。就像在眼翳者面前显 现的毛发,如果承许其是虚幻不实的体性,那么承认先有后灭也是可以的。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两点: 一、 见解上要树立起中观见——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 中观一切如幻如梦;二、日常行为上不害任何众生。这是佛陀教法中不共的见解和行为。

 

《中观四百论》云:  “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 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意思是,释迦牟尼佛的所 有教法可以归纳为两方面: 一、不害,即行为上不害任 何众生,依此清净行为可以转生善趣;二、观空,通过观空最后获证涅槃。这里的空,是指中观离四边的空性,并非仅离有边的单空。实际上,如果证得了空性,行为上自然不会害任何众生。

 

上师如意宝在美国弘法时也说:在释迦牟尼佛的 教法中,见解唯一是缘起空性,行为唯一是不害众生、 利益众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海外一位大德 也说过同样的教言,他在一次十五大法会上说: “这次 参加法会的人非常多,来自各个国家,其中还有很多难民。你们回去以后,可能很多人会问:  ‘今天主持法会的上师到底说了什么? ’你们就说:  ‘上师今天说了, 见解是无我、行为是无害。’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两句话!”

 

◎ 见行结合的非凡意义

 

“见解无我,行为无害”即是所谓的智悲双运, 我们所要证悟的就是智悲双运。对每个修行人来讲,首 先,应该具有远离二边的中观见,这极其重要!不管修 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如果没有一点空性见,就 不敢说你的修行完全正确。为什么?因为有了空性见, 才能积累智慧资粮 73 ,否则,善根基本都会变成福德资 粮,而仅凭福德资粮能否断除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 能否证得法身和色身呢?通过教证观察,是非常困难 的。因此,具有空性见相当重要!在空性见的基础上, 还必须具足悲心的行为。刚才上师如意宝和那位大德的教言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73]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 准备之意, 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 假粮食以资助其身,故欲证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 身。诸经中亦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长养资益菩提之因  的诸善法。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种资粮之 说,即指福德资粮(布施、持戒等) 、智德资粮(又作智慧资粮,即修 行般若智慧)。

 

大家最好能在心里发下誓愿:今后在见解方面, 一 定要认真学修佛陀传下来的空性教法,证悟远离一切边 戏的境界;在行为方面,即使见解再高,也不伤害任何众生,如理行持佛陀制定的各种规定。

 

如果见行相合,不仅自己的修行会圆满,而且佛法 也会兴盛。大家可以看看麦彭仁波切的《前译教法兴盛 之愿文》,文中说:  “希奇萨霍堪布之行为,无比具德 龙树之见二,钦定双融传承之教规,祈愿莲生大师教法 兴。”意思是,见解应该追随龙猛菩萨,行为应该追随 静命菩萨。这就是前译宁玛巴的特点,愿这样的前译派 教法于十方三世兴盛!   (龙猛菩萨以《中观根本慧论》《六十 正理论》和《七十空性论》等中观论典,开显了释迦牟尼佛最殊 胜的缘起空性法,宣说了离四边的中观见;静命菩萨来到藏地 后,剃度预试七人出家并主要弘扬戒律,奉行非常清净的别解脱行为。)

 

我们作为前译派的传承弟子,最好记住麦彭仁波切 的这个发愿文。不应将神通或其他各种各样的见解行为 作为我们希求的目标,而应将无等龙猛菩萨的见解和稀有静命论师 74  的行为相结合,即在相续中树立起中观无二见,在行为上不害众生并尽量按照别解脱戒去行持。

 

这才是前译宁玛巴弟子们的学处。

 

[74]   静命论师生于印度东方邦嘎拉地方,乃萨霍尔国王之子。于吉祥那烂陀寺,根本一切有部戒律传承阿阇黎益西酿波前出家,法名为菩提萨埵静 命。后于那烂陀寺任堪布。尊者精通五明,催伏诸多外道邪诤,乃印度 中观瑜伽行上自续派大论师,著述了《中观庄严论》等多部论典,于印 度长时广弘圣教。尊者证悟精深,获得本尊殊胜、共同悉地。后应藏王 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遂广传了五戒、十善、十二缘起、十八界等 显宗法门。引度七位藏人现僧伽相,奠定了圣教根本,乃雪域别解脱戒 根本传承上师。以讲闻抉择了诸多经论见解。曾调伏邪恶苯波。吉祥桑 耶寺开光时,藏王现见尊者为文殊童子。尊者获证寿自在果位,四百余 年间,于印藏等地弘扬圣教。化缘尽后,作诸授记,于雪域显示圆寂, 趋入法界。

 

这些教言非常珍贵,如果通达了,就会知道它的非 凡价值;如果未通达,便会把它视为很平常的语言,就 像不知黄金和牛粪的差别而视为等同一样。虽然在胜义 中万法皆空,但在名言中,黄金和牛粪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壬四(认识所离之二边):

 

所谓二边,即常边和断边。

 

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

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如果一个法具有决定的自性,它就不是无而是常有,这样已堕入了常边;如果一个法以前存在现今不存在,这样则称为断灭。

 

这里所说的常边和断边,是宗派通过观察所抉择的 常边和断边。萨迦派有些论师认为,这样的常断边在名言中也不能承认。

 

实际上,这样的常边和断边在名言量中是可以承 许的,只是通过宗派安立时不能成立。月称论师在《显 句论》中说: 一个人先前有眼翳,后来被治愈了,他眼 前的迷乱显现以前存在,现在不存在,这并非堕入断 边。佛经中也说“往昔有贪嗔痴,现在无贪、无嗔、无 痴……”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承认,则已经相违了教证的 含义。另外,前面顶礼句“不常亦不断”中的常断边, 也是按照世间共称说法安立的。所以,颂词所说的常断在名言量中是可以成立的。

 

当然,虽然名言中可以承认有无(常断) 存在,但 也要知道,它经不起任何观察,就像眼翳患者眼前显现的毛发一般。

 

有些论典还对人我的常断问题做过分析:执著我和五蕴一体,五蕴坏灭了我也随之坏灭,这就是人我的断;执著我和五蕴异体,五蕴坏灭了我还存在,这就是人我的常。

 

总之,胜义观察时,万法的本体并非固定性存在或 固定性不存在。如果认为固定性存在,就会堕入常边; 如果认为固定性不存在,或者像有些外道所认为的,诸 法以前存在,后来不存在,不存在的性质实有,则已堕入了断边。所谓的离二边应该这样来理解。

 

◎ 胜义世俗应分开抉择、解释

 

大家学习中观的时候,最好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 把胜义和世俗分开抉择或解释,这一点很重要!我看到 有些法师解释这一颂的时候直接说:  “认为以前存在、 现在不存在就堕入了断见。”如果这样解释, 一些后学 者听了就会感到困惑,觉得以前有种子,当苗芽产生之 后,种子就没有了,这是否属于断见呢?如果也是断见,那佛教自宗也堕入了断边。

 

本来这个问题特别简单、粗浅,但如果基本的分 类、方法没有搞懂,就会经常感到迷惑。如果能基本掌握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主要见解和分类,就会知道中观宗没有任何过失,也会清楚他宗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辛二(以教证总结):

 

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里引用了《三摩地王经》 的教证:  “有无是二边,净不净亦尔,是故有智者,离 边不住中。”(《般若灯论》的译者智识译师对此颂的翻译与《大圆满心性休息》和其他经论中的翻译稍有不同。)

 

教证意思是,有无实际是二边,清净与不净也是 二边,作为智者,不应堕入二边,也不应住在中间。比 如,认为有实、无实、自性或他性存在,即堕入有的 边;认为它们完全不存在,则堕入无的边;另外,也不 能堕入清净和不净二边,比如,认为涅槃是清净的,轮 回是不清净的,这些也都是边见。作为智者,不应住在二边,也不应住在中间。

 

关于住在中间的问题,格鲁派的绕沙格西与麦彭仁 波切有过一场辩论。当时格鲁派的有些论师认为:虽然 不能堕入二边,但可以住在单空的中间。麦彭仁波切驳 斥说:这一说法不合理,如果可以住在单空的中间,那 边也自然而然产生了,但这显然不符合《三摩地王经》的教义。双方在这方面有过一些辩论。

 

第十五品的文字虽然很少,但从见解方面遣除了修 行过程中的一些客尘,抉择出了中观无二见。因此,很 多中观论师在论述时经常引用本品的教证。希望大家能着重看一下本品。

 

《般若波罗蜜经》云:  “佛告极勇猛菩萨言: ‘善 男子,色不断不常,如是受想行识不断不常,若色至识不断不常,此是般若波罗蜜。’”

 

《妙力伏经》云:“色法不具有实无实 … … ”

 

经云:  “有者是常见,无者是断见,是故有及无,智者不应依。”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五观有无品终

 

十六  观缚解品

 

我们现在正在抉择有实法为空性,其中“破彼之 能立”分三: 一、破有实法之作用接触——观和合品;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三、破暂时缚解。

 

前两部分内容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三部分“破暂时缚解”。

 

庚三(破暂时缚解)分三: 一、破轮回之本体;二、破彼能立之因果;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

 

本品主要观察缚解,缚是束缚,解是解脱。为何 观察缚解呢?因为对方提出:诸法的自性是存在的,因 为轮回涅槃的束缚与解脱可得之故。但这种说法并不合 理,因为实相中根本没有所谓的束缚与解脱。《般若 经》云:  “色法无生故,无缚也无解。”为了阐明这个道理,龙猛菩萨宣说了本品。

 

辛一(破轮回之本体——观缚解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壬一(以理证广说)分三: 一、破轮涅自性成立;二、破缚解自性成立;三、断除太过。

 

癸一(破轮涅自性成立)分二:一、破轮回自性成立;二、破涅槳自性成立。

 

子一(破轮回自性成立)分二:一、总破五蕴人我流转;二、别破人我流转。

 

丑一(总破五蕴人我流转):

 

有部宗认为:轮回是存在的,因为往来流转的五蕴 相续以及人我存在的缘故。比如, 一个人虽然到了下辈 子会变成另一个五蕴,但他和他的五蕴在轮回中一直不断流转。

 

但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如颂云:

 

诸行往来者,常不应往来,

无常亦不应,众生亦复然。

 

所谓的诸行(五蕴) 往来不能成立,因为它是常法 则不应往来,是无常法也不应往来;众生(人我) 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观宗驳曰:所谓的轮回并不存在,因为所取五蕴以及能取众生(人我) 二者的轮转不存在的缘故。

 

首先观察五蕴:  “常不应往来”,五蕴如果常有, 则不可能在轮回中往来,因为既然是恒常,就不应发生 任何迁变。比如, 一个人本来死后下一世会变成天人, 再下一世会变成旁生。如果五蕴常有,他原来人的五蕴 就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样怎么在三趣中轮转呢?根本不 可能, 一方面与现量相违,当他变成天人时,原来人的五蕴一点一滴也不存在了;从天人转为旁生时,原来天人的五蕴也丝毫得不到。另一方面,从比量角度讲也 不合理,因为无论以因比量还是果比量 75  等任何比量来 观察,未舍弃原五蕴相续而在六道转生的情况都不能成 立。既然现量比量都不成立,五蕴作为常法而往来就不合理。

 

“无常亦不应”,无常的五蕴能否在生死轮回中流 转呢?也不能。如果五蕴是无常法,其本体就是生而即 灭,即第一刹那的五蕴在第二刹那已灭尽无余,此间不 可能存在往他法的迁变;如果灭尽之后还能流转,就如 月称论师在《显句论》中所讲,会有石女儿也可以流转的过失。

 

既然五蕴无论常有还是无常都无法流转,那五蕴在轮回中往来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

 

“众生亦复然”,众生(人我) 同样不能流转。首 先,常有的众生无法在轮回中流转,因为常法无有任何 功用之故;其次,无常的众生流转也不合理,因为他们如五蕴一样刹那灭尽的缘故。

 

[75]   论证的三相推理圆满具足,这叫真实比量,真实比量可分为因比量和果 比量;虽然使用了推理,但所采用的推理并不能圆满证实所立,这叫相 似比量。

 

《中观宝鬘论》中有专门遮破常断边的甚深教 言 76 。比如,有些外道把五蕴执为常有,有些执为断 灭,而佛陀认为常断二边皆应远离,以此宣说了甚深的缘起法。

 

[76]    《中观宝鬘论》:于称人与蕴,世间数论派,鸱枭裸体派,问说离有 无,是故诸佛说,无死甘露教,甚深离有无, 当知乃特法。其实, 除了 中观宗以外其他宗派并不具有这一不共法,有些内道与多数外道声称补 特伽罗实体存在、蕴成实存在。而没有证悟甚深离戏法义的世间外道、  随学声称所知二十五谛的淡黄仙人的数论派;认定大自在化身为鸱枭的 弟众承许的鸱枭派、吠陀派与胜论派说一切所知归纳在六句义中;裸体 派承许所取能取空性之识恒常、实有。倘若以上所有宗派中存在万法自  性超离有、远离自性不成立之无实、离戏缘起之义的说法,那么就要追 根问底,结果他们丝毫也说不出符合实际的观点。心里始终持着一个 “有”,词句上表面似乎说是超离有无,以及紧持“无”而声称现似存 在,都通通属在这类观点中。因此欲求解脱的人们务必要认识到,远离 承认有为法自相成立、无为法常恒实有等一切所缘。这就是此法甚深的 原因所在。为此,诸佛亲口教诫道:  “能赐予无死甘露果位究竟安乐之 道超离一切有无所缘、深不可测,远离一切戏论之网。当知为不共之特 法。”

 

此外, 《显句论》中还运用了观察五蕴和人我 一 体、异体的方法来破。比如,我以人的身份转生天界 时,人的五蕴与天人的五蕴是不是一体?如果是一体, 我当人时的五蕴就已经是天人的五蕴了,这样就无有所 谓的流转,并且有转成天人后还具有人的五蕴等过失。 如果人的五蕴与天人的五蕴是他体,就不是我在流转 了,因为他体法不可能有能生所生的关系。再者,假如

他体可以流转,那凡夫和阿罗汉之间也可以流转了,因为也是他体之故,但这显然不合理。

 

总之,五蕴和人我,无论像外道所许的两者分 开——离蕴有我,还是如内道所许的人我依五蕴而存 在——即蕴有我,都无法在轮回中流转。因为所依五蕴、能依人我无论常有还是无常,流转都不能成立。

 

 

 

来源:智慧海

《楞严经》

第68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大家学习《楞严经》。

 

现在文殊菩萨一一地告诉我们,前面的二十四种圆通对初学者来讲不是很容易修学,建议南赡部洲未来的末法众生也好,阿难尊者也好,还是修持以耳根为主的法。主要讲这个道理。

 

前面六尘对初学者不太适合的道理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给大家讲五根、六识还有七大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字面上有些比较好解释,有些不是很好解释。

 

今天先讲五根,前面也提过,耳根留给观世音菩萨了,所以这里没有提。

 

首先第一个是眼根: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眼根,见根之性,用眼根见色法,虽然眼根当时所看到的对境洞然、清晰,没有什么障碍。眼睛看什么东西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但是它不一定看的全面,也就是说它的功德不全。它只能明前,不能明后——眼睛只能看到前方的部分,看不到后面的部分。眼睛前面的任何一个东西都能看到,而后面的看不到。

 

那么这样的话,“四维亏一半”。我们有三维、四维,佛经当中也有现在所谓的四维空间,那么如果以色法的四维来算,就亏损了一半。比如说一个四方形,前面的部分能看得到,眼睛两边的部分只能看到一半。后面和眼睛的两边,左边和右边的一半可能看不到,那整个四维当中,一半可以看得到:前面的一个维度和两边一半一半,加起来两维看得到,后面的一维还有两边的部分看不到。有些注释里面没有这么讲,是我自己这样分析的,也许可能不对。不对的话,我们下一堂课可以纠正。

 

这里的意思,眼睛看的不全面,所以说初学者依靠一个不全面的东西来通达本性的话,非常困难。“云何获圆通?”怎么会是得到圆通呢?得不到的。

 

眼根圆通的话,实际上是阿那律尊者。他本来眼睛看不见,但后来因为修行的原因,获得了天眼第一。当时他并不是依靠色法,而是依靠内观法尘,也就是依靠内观根的本性而证悟的,所以眼根对初学者来讲并不能获得圆通菩提。应该是去年讲的,藏文把“圆通”翻译成“菩提”,一直翻成“菩提”,“云何获菩提?”菩提里面有很多菩萨的菩提和佛的菩提,这里也可以这样解释吧。这个圆通的意思是这样。

 

接下来第二个,讲鼻根。当时是我们的周利槃陀,小路,他是依靠鼻根获得证悟的。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刚才讲的周利槃陀,这些一个个圣者的开悟在《楞严经》前面的原文当中有。

 

那么鼻根的话,实际上它取境的时候,也需要因缘。因为吸气也好,出气也好,都是经过鼻根。那么这样的出息和入息,“出入通”,出气的时候不会入,入息的时候不会出,所以它们两个相当于单行道一样,中间不会碰撞。“现前无交气”,鼻根真正起作用的当下,气息之间没有交叉、交往,中间没有气息的碰撞、接触。没有的话,那么它们远离支分的互相作用——“支离匪涉入”,并不涉入,或者互相起作用。如果这样的话,那初学者依靠这样不全面的根,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菩提?很难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鼻根,它的取境也好,或者说鼻根自己的本体,也是依靠呼吸,吸气和呼气,但是这个并不是长期有的,并不是全面的。有些注释当中讲,它的功用大概是三分之一。那么这种不全面的因缘怎么会是能得到圆满的菩提呢?得不到的。

 

刚才的眼根和鼻根,主要是从因缘不齐全方面进行剖析的,所以对初学者也不建议。像周利槃陀,他们是非常有缘的众生,因此这些人那样的证悟我们不一定能得到。

 

文殊菩萨的这些教言,一方面,好像我们前面讲的,像每一个圣者一样,我们也注意的话,可能不小心依靠眼根、鼻根能马上通达,有这样的可能性。这次分析的话,当然有缘者也不排除,但一般来讲,其他的圣者依靠这种因缘来开悟,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一定马上能获得。

 

所以我们有些人:“六祖依靠什么样的方式通达,麦彭仁波切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开悟,那我是不是也试一下呢?”也许因缘具足的时候真的可以,但是大多数来讲,不一定。我们都是根基比较差的浊世众生,浊世的这些众生,各方面来讲,福报都比较浅薄。

 

所以我们现在依靠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开悟,大家也不要特别垂头丧气,很失望:“为什么这个法没有加持?周利槃陀那么笨,他已经获得了证悟。阿那律眼睛都看不见,他都这样了,我为什么不能?”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想。这些诸佛菩萨、圣者们早已给我们讲了,有些是在果期,有些是有缘者,他们可以依靠这种方法证悟,但是我们后来的这些人,证悟不是那么容易。这一点,我想我们浊世的众生有时候也要知道。不然大家都变成了无垢光尊者一样,或者说六祖和五祖一样的。其实也不是。

 

我们所有人当中,开悟的人也是有,历史上是非常多的,但是有时候看,开悟的人也比较少。如果没有开悟也不要伤心,我们不断地努力,终有一天会开悟的。诸佛菩萨的发愿,也并不是一生一世,不像现在快餐时代,没有那么简单。应该是多生累劫,积累资粮、净除罪障以后才获得开悟的。

 

接下来,第三个是舌根。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当时应该是骄梵钵提,牛呞尊者,他经常反刍,他依靠舌根证悟。这里说,虽然他们是这样证悟的,但是我们浊世的众生依靠这个来证悟,也有点难,为什么呢?因为舌根上的味觉,并不是“无端”,无缘无故而产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必须依靠酸甜苦辣的味才能产生觉悟,没有味觉的话,得不到证悟。依靠观待味,酸甜苦辣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即使有的话,我们凡夫人,甜的可能过于甜,辣的过于辣,不一定适合你的证悟。

 

所以味亡了以后,不会有所谓的这种觉悟,没有了,因为它是观待法,观待法并不是常有的。

 

下面这几个,主要是从时间上并不恒常存在讲的。那么这样的话,初学者依靠观待、非常有的因缘,怎么能获得圆通呢?也是不一定得到的。

 

我们也可以尝试,像前辈禅宗大德吃饭的时候,或者说以前上师灌顶的时候,吃什么东西,或者依靠荟供品,也许有有缘者开悟。但是对大多数来讲,确实有点难。

 

第四个,身根。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身根开悟的话,前面也讲了,叫毕陵伽婆蹉。他是一个非常傲慢的人,五百世都是婆罗门种姓的人,包括经常叫佛的弟子“小奴仆”。佛陀的这些弟子就开始告状,给佛陀说:“余习比丘特别傲慢,经常侮辱我们。”后来佛陀在现场批评,批评的时候他来道歉,道歉的时候说:“对不起,小奴仆、小仆人”。他还是有这种习气。包括他过恒河的时候,对恒河女神都是称呼“小婢”什么什么的,她也不高兴。

 

所以有一些可能前世是比较富贵的种姓,自然有一种傲气,这种傲气得罪很多人。其实不一定真的今生当中有财富,或者说相貌端严、权势显赫,不一定这样的,可能与生俱来的一种傲慢心,说什么话经常会得罪很多人。自己即使稍微有一点点跟别人不同的世间有漏的功德,各方面好像有点点——凡夫人稍微有一点,比如说有辆车就要炫耀,有一个比较好一点的手表,或者说有什么样的话,以前是特别特别这样的,现在也会有这种人。所以稍微有一点地位的话,也要炫耀炫耀;自己有一点点财富,有一点点权利,都要在别人面前显露。其实这不是很好的。工作和事情应该做,但是自己的傲慢心,尽量可能少一点好。

 

身根也是同样的,它是什么呢?它需要外面的所触,不管是轻、重,冷、热等等,要去接触这些法。

 

接触的时候,“各非圆觉观”,它并不是独立的——根和外面所触的尘,两者互相观待。既然是观待的法,那不是“圆觉观”,不是圆满的。

 

“涯量不冥会”,不管是尘也好,根也好,两者是有界限的,各有边涯,各有分量,各有一定的界限,不是以隐暗的方式来领会,“不冥会”,不可能不知不觉就马上开悟了,不是这样的。

 

所以说作为初学者,依靠这样一个不定、观待的法——时间也不一定,因缘也不一定,这样的法怎么能获得圆通呢?也是得不到的。

 

我们身体接触一下任何东西,以前的利根者确实接触一下什么,马上会有开悟。但是我们,确实这种根尘因缘具足的话,它是有局限性的,不一定所有开悟的因缘都具足,所以初学者依靠这种因缘,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文殊菩萨也不建议依靠身根来开悟。

 

当时这个尊者是依靠身体的痛苦,脚上扎了毒刺,刺伤以后,观痛苦的本性而开悟的。但是这样的人寥寥无几,这种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管用的。

 

第五个是意根,因为六根当中耳根不在这里讲。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意根的话,当时应该是须菩提,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须菩提是很有缘的,包括他在母胎当中就了悟了四大皆空的道理——他领悟的这种道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用得上。

 

“知根杂乱思”,“知根”就是意根。翻译者可能特意用很多不同的名词,避免很多词的重复。这里本来是“意根”,而他用“知根”。知根的话,它杂有很多的分别心,一些意识方面的法。“湛了终无见”,非常干净的、清澈的道理,始终很难以彻见。“想念不可脱”,我们的妄想、念头不断地发生,这样的话不可能从中获得解脱。

 

前面的五根,包括眼根叫色根,意根是无色的根,它是比较深奥、比较隐藏的,而且它涉及到很多甚深的道理。所以一般来讲,没有智慧的人对意识方面了解是比较少。

 

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对外面山河大地的观察、研究,这方面是比较多。但是反观自己内心方面,包括其他宗教、科学家,很少的。意识方面的知识是很有深度的,只有在佛的教法里面对心的剖析非常有深度,其他的话,很难的。

 

所以说它这里面的妄想也好,意念也好,依靠非常复杂的因缘,作为初学者不一定能获得圆通,所以这种方法也是比较难的,不一定得到的。

 

以上五根已经讲完了,接下来开始讲六识。六识当中首先讲眼识。这些识实际上也是比较难的,有些注释当中,像《正脉疏》当中讲,因为这些识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弄不好的话,可能入于非非想天,最多是声闻,有些甚至入于外道。心识层面是很深奥的,后面所讲到的六个识都是这样的。

 

下面第一个识,眼识: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这里首先讲眼识。大家都知道,应该是舍利弗,他见到佛时已经开悟。

 

通过眼识见性也是非常复杂的,它杂有三种法,一个是眼根,一个是外面的色尘,还有这两者的聚合——我们因明当中经常说根、境、作意。这里虽然没有非常明显地说作意,但是讲了根和境和合,这三法具足才可以产生眼识。

 

“诘本称非相”,如果你要希求它真正的本体,其实成为“非相”,不实、虚妄的,不可能得到真实。“自体先无定”,这样一来,眼识它自己的本体,应该是无有定准的。因为要观待根、尘,还有它们的和合,这样的话,这种因缘并不是恒常具足的。依靠这种不定的因缘,如果初学者要想获得圆通,也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初学者依靠这种眼识来获取圆通,没有必要,很难的,这个意思。

 

我们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只是字面上过一下,也可以吧,也没办法用一些教证、公案。字面上的话,可能需要大家认真的学每一个偈颂的解释方法——当然每个大师注释里面的解释方式都不同,没有像藏传佛教论典的注释特别确定。他们很多都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包括通理法师也好,子璇也好、圆瑛法师,他们的注释基本上大同小异,大的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解释方法又有点不同,也许他们中间隔了很多朝代,或者他们生活习俗不同的原因,汉地的很多注释都是大同小异。《楞严经》的注释,他们在文字的用法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大的方面应该没有什么。

 

所以我想,我们学《楞严经》的话,光是听一节课可能不行的,就像《前行》一样,反反复复学了几遍以后,可能这里面的道理,包括每一品是怎么讲的?二十五个圆通法是怎么讲的?这些道理会逐渐深入的了解。其实佛法都是这样的,光是听一次两次,当时好像懂了,但是真正在你心里面,所有的道理都完全通达,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再说这个《楞严经》,它思辨性比较强,也涉及到一些空性、推理,还有一些甚深的见性和开悟,涉及到很多知识。所以我们建议,以后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至少有一部分人学通《楞严经》。像去年前年,我们不是有专科里面有个别的法师专门学中观,有些还比较不错的。他们因为学了好几年,像我们学院的七宝藏班,他们用七年的时间来学嘛,这样以后,基本上出来以后,做人做事方面不太清楚,但是《七宝藏》还是比较精通的。

 

但我觉得,有时候可能做人做事也是很重要,不然的话,你到处都用所学的东西来的话,比如说一个因明班的法师出去,其他什么都不懂,到处都说因明,谁都听不懂。如果他的人格不好,做人做事不太好的话,可能没有出路。可能最关键是做人做事方面好一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必要的话,有一些这方面的专科,比如《楞严经》专科。专科班也好,或者说有个别的研究生,这样可能比较好。

 

下面讲第二个,耳识: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通过耳识证悟的是普贤菩萨,他当时听闻十方声音获得开悟。其实他主要依靠普贤大愿,十方诸佛菩萨如海的声音而获得了开悟。

 

这里的意思是说,“心闻”,耳识的意思,耳识的话,实际上它可以洞彻十方世界,依靠它,无碍的获得了这种开悟,这个是可以的。但是普贤菩萨依靠十方声音获得的开悟,其实是“生于大因力”,因为他的福报非常大,他生生世世发了大愿,因为大愿的力量。很多注释里面讲,中下根基的人很难通这个道理。所以“初心不能入”,所以初学者的心很难依靠耳识开悟,这是很难的。所以作为初学者的话,不一定依靠耳识获得开悟,“云何获圆通?”

 

然后鼻识: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依靠鼻识开悟的应该是孙陀罗难陀,当时让他观鼻尖白相,同时收摄散心,观着观着,最后开悟了。

 

那对孙陀罗难陀讲的窍诀,是一种善巧方便——通过鼻识获得开悟,实际上只是一种权机、善巧方便、权法。我们经常说依靠不同的根基,说善巧方便、不了义的法,经常有这种权法,权机法。这是一个权机法。当时让难陀把心摄住,因为他的心特别散乱,尤其他贪执他的妻子,心很散乱。让他摄心,这个时候不小心,他就开悟了。

 

如果说我们一直关注一个心,像修寂止这样,那么“住成心所住”,如果我们的心住在一个所缘的心当中,其实这也是很难的。就像《金刚经》里面讲的:“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如果心有住的话,它不是住的。只要有相的话,那不是究竟的法。因此初学者依靠有所缘、或者专注的一个法来获得开悟,也是很难的,怎么会能获得圆通?很难的。

 

第四个讲舌识: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舌根说法,实际上是富楼那尊者,他是说法第一,很厉害。我们说的是“满慈子”,藏文是“刚波”。他是说法,说着说着就开悟了。

 

那么用舌根来说法的话,实际上也是比较难的。它是什么呢?“弄音文”,拨弄一些语言、文字而已。“开悟先成者”,这种开悟,其实富楼那尊者他之前有一定的因缘。好多都是,看起来好像是当时开悟的,实际上这种开悟,是他之前多生累劫的一种因缘,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的。“名句”,我们说法的过程是依靠运用舌根,不管是名称也好,文字也好,词句也好,声音也好,这些的话,“非无漏”,实际上是有漏法。我们所有的语言文字,它其实是有漏法。既然是有漏法,依靠一个有漏法,初学者怎么会能获得圆通?很难的。所以依靠有漏的文字,说法而获得开悟不是那么简单。

 

确实说法,一辈子讲法,但是自己的心没有开悟的话,也是很遗憾的。像我们这些人,基本上二、三十年都是不断地给别人、装模作样自己好像有所了悟一样的在讲。但实际上,有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也很难说。古代的话,很多人说是“书生”,不是什么很好的,是书呆子。看书看的特别多,给别人讲道理讲得非常好,但是自己行持的不是那么好。因为这些语言文字,其实它是一种形象、着相,它不是最重要的。其实真正的开悟者,他是依靠内观心的方式获得的。

 

所以我们的舌根再好,再怎么样,依靠舌根而开悟很难的,像富楼那尊者那样讲经说法而开悟的是有的,但是其他的话,确实也是比较难的。

 

但不管怎么样,首先,我们只要自己没有什么名闻利养的心,然后在末法浊世的时候给别人讲经说法、开导,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以后也是派一些法师,现在每年都有一部分毕业,我也希望很多人出去,如果自己稍微有一点这方面的因缘,应该弘扬正法。

 

其实在大城市里面,他们不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只要人做的好,而且对社会也好——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法王说的人格,经常讲《二规教言论》也是很重要的。人如果做的很好,即使你不是特别精通显密教法的人,但是好像有一点利益。如果人做的不好,所谓的人应该是比较有智慧的人,他看整个事件、整个因缘,我们藏族有一种俗语叫做:“说一句话,看整个场面”,是会看整个场面的人。比如说我说个什么话,我会看整个周围的状况,包括你去弘法,那周围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因缘是什么样的?当地的条件是什么样的?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一些经常说法的人,一点都不观察对方是什么样的根基。在学院里面可以,你讲中观应成派也好,中观自续派也好,唯识宗也好,下面的这些人可能有些心里不爽,但是他表面上一直看着、盯着,也可以的。但在其他的世界当中是不同的,一定要会看当场的情况,会看因缘。这并不是让你打卦、算命,不是这样来看,最好是不要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我们有些人一出去就马上开始打卦、算命、说神通,很快自己也下台了,没有因缘了。因为你对基本做人方法都不懂的话,那这些甚深的道理,根本是没办法的。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其实最关键的是跟人能相应,人多的时候也可以,人少的时候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有时候很随顺别人,《胜利道歌》当中也是有,法王说随顺他人很重要。所以我也建议我们学院里面的这些道友,你们现在有些可能自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跟谁都不见。其实不见的话,你自己苦苦的呆在屋子里面是可以的,但是你到了社会上,屋里的花没办法见阳光一样,完全都已经枯萎了,没办法的。

 

我们山里面的有一些修行人,最大的弊病是什么呢?见不得人,或者怎么说呢?随顺别人很差劲。哪怕是一起出门买个东西,马上变成矛盾。那这些的话,说解脱法更不用说了。所以我非常看重人际关系,如果人际关系做得很好,对上面也会做好,对下面的人、中等人也会配合好。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也是很需要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在这个基础上,可能学习佛法,或者说给别人弘法利生,这样的话,确实非常非常有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法,下面的人不一定马上获得圆通根,自己也是不一定讲了几堂课就开悟了。我已经讲了接近40年了,应该来的第一年就开始讲。以前在学校里面也是讲一点点,但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现在的话好像越讲越糊涂,大家都是非常清楚。有时候觉得自己讲多了,让大家都生起厌烦心,可能不讲好一点,闭嘴好一点。经常有这种想法。因为老人的话,自己啰啰嗦嗦说半天的话,别人很讨厌,但是自己不知道,还认为自己讲得很好。其实到一定的时候,这不是很好的,应该要会看因缘。

 

所以有时候说法能开悟,有时候说法也不一定,但是即使你没有开悟,现在很多人不懂佛法的道理,让他懂一下,让他懂了佛法以后,确实对他的生活、今生来世很有帮助,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有了佛法的闻思修行,不要说我们来世的痛苦,即生当中遇到各种,比如说父母死了,家里发生的各种无常,包括自己身体特别糟糕,这个时候基本上知道轮回的本性是什么样的,自己没有像一般世间人一样的痛苦。这就是佛法给你带来的利益。只要众生,哪怕是有一瞬间的快乐,这也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事。

 

下面讲第五个,身识: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身识的话,当时应该是优婆离尊者。优婆离尊者他持戒非常好,持戒第一,他获得了这种开悟。

 

不管是持戒也好,犯戒也好,其实都是依靠约束身体而得到的。如果没有身体,那也是无法控制、约束。大家都知道,身体是很关键的。身语意当中的身体,我们语言说妄语也好,离间语也好,这些全部都是依靠身体的口中发的。所以说身体的话,持戒也好,犯戒也好,都是非常重要。没有身体的话,其他都是没办法的。

 

“元非遍一切”,我们前面也是讲过,身识是依靠因缘法而来的,并不是完全遍于一切。所以作为初学者,依靠身识而获得开悟也是很难的。

 

第六个,意识: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当时应该是目犍连尊者。

 

依靠意识获得神通也是很难的,它需要依靠宿世的因缘。当时目犍连出家的时候也是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有很多前世的因缘,并不是我们穿个袈裟就马上开悟了,不是这样的。所以怎么与意识的法尘有关呢?不是的。

 

“念缘非离物”,我们的意念和攀缘,还是依靠外物的影像——在不离能所缘的情况下,它可以出现。那么所谓的意识也是依靠因缘法才具足的,怎么能让初学者获得圆通?也是很难得到的。

 

刚才五根和六识都已经讲完了,现在讲七大。

 

首先讲地大: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通过地大开悟的应该是持地菩萨。持地菩萨在好多佛面前天天都是修路、修桥。后来佛陀要求他先平自己的心:“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后来获得了开悟。

 

如果以四大里面的地性来观,它是坚硬、非通达的。因为它是无情物,它是一种坚碍的有阻物,它并不是通彻无碍。还有,它是有为法,不是圣者的性,诸佛菩萨的本性是有觉悟的,它没有这种觉悟。地大只是一个外在的有为法,四大之一。作为初学者,依靠这样的有为法,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也不一定得到的。

 

第二个是水大: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依靠水大开悟的话,应该月光童子,他通过观水——他禅定很厉害,修得屋子里面全部是水。一个调皮的弟子往屋子里面扔了一个石头,师父正在修禅定,觉得心很痛。问他的时候他说扔了石头。师父说下次再看到屋子里面都是水的时候去把石头拿出来。徒弟也比较乖,把石头拿走了,然后师父的心就平静了。可能师父只会观水,不会观石头,如果观石头的话,那石头融化就比较好。

 

如果以水的本性来观,其实水,它也是一种分别念,非真实性。如果我们用水来观,你一直观水,一切都像海一样,这样的话,它是一种心念、它是一种妄想,它并不是真实的。“如如非觉观”,它的自性并不是如如不动的觉观,它是一种伺察意,它是一种寻伺。这样的话,初学者怎么能依靠水观,依靠一个非自然、非真实的因缘获得圆通?得不到的。

 

第三个,火大: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当时是火头金刚,这个比丘的贪欲心很强,后来依靠火的本性开悟,贪心自灭,这样的。

 

如果以火的本性来观,也是很难的。因为火的本性特别厌恶有为法,厌恶我们三有的世界,这样的这种厌恶心,其实是“非真离”,它并不是真正的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要有一种解脱的心。我们有些人是这样的,他特别厌离轮回,很想出家,特别讨厌别人,他自己远离,去一个地方禅修,其实他的动机是不善的。所以观火性的话,它厌恶有为法、厌恶三有,它不是真正的出离。

 

“非初心方便”,像火头金刚一样的圣者是可以的,不是初学者的方便法门。初学者依靠火来观的话,不一定开悟,“云何获圆通?”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很难的。

 

第四个,风大: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应该是琉璃光法王子,他是依靠风大而成就的。

 

如果依靠风的本性去观,实际上也是很难的。风一般有动摇和寂静两种,但是动和静“非无对”,它们是观待的,并不是“无对”,并不是无观待。有一些观待的因缘,比如说寒热气流交汇的时候,出现风。现在气象观察的时候,基本上大概知道。但是有时候,比如说今天观察明天,比较清楚。后天以后的话,有时候说的也不是很准。

 

凡是所谓的这种风,它是观待的,它的吹动、不吹动等等,这些都是观待的。那么这样的观待,“对非无上觉”,这样的观待它是一种因缘法,不是无上觉。如果无上觉的话,它就不会观待,它是常有的。“云何获圆通?”初学者依靠风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也是很难得到的。

 

第五个,空大。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主要是虚空藏菩萨,他依靠空大而获得开悟。

 

如果我们以虚空来观的话,虚空它虽然是一个无为法,但是它有昏暗、迟钝的本性,所以它的本体本来不是觉——它不是一种灵明的觉知,它是没有觉知性的。如果它无觉的话,那它跟菩提完全是异体了。

 

虽然有一些人,包括密法、显宗当中也是有,我们以前也讲过,观空性的时候,按照虚空藏菩萨的观法是很好的。但是作为初学者来讲,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人人都观个虚空,看个虚空就能获得。有些人天天观虚空,反而可能烦恼更重,这种确实也是有的。所以说,这个法不一定马上能融入心。

 

所以观虚空的话,虚空它是一种无情法,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无为法,那这样的话,观这样的异体,初学者怎么会依靠它能获得圆通?也很难得到的。

 

第六个,识大: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应该是弥勒菩萨,他观十方唯识而开悟。

 

如果以识的本性来观,因为“万法唯心造”,一切都是识的本性,它“非常住”——因为识,它生生灭灭,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种妄想并不是常住的。如果并不是常住的话,“存心乃虚妄”,我们存有观识这样的分别心,它是虚妄、不常有的。如果不是常有的话,那怎么能获得圆通呢?也是很难的。

 

第七大,根大: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当时是大势至菩萨——《弥勒五经》当中专门讲大势至念佛圆通法门,他主要是念佛,以信根、以念佛根来开悟的。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一切诸行它没有固定的、没有恒常的,它是无常的本性。所以念佛的这种本性,它是生生灭灭的。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主要以净土法门为主。“因果今殊感”,念佛是无常的,而它的果应该是恒常的,这两个完全是不同的。不同的话,那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

 

我们很多人刚刚修完净土法门,这里说不能获得圆通,可能缘起不好,下面再讲一点。

 

意思是说,因和果完全都是不同的,那么这样的话,怎么会是能获得圆通呢?

 

以上是圆通的二十四个法,都一一讲了,对初学者而言,这些都不究竟,当然从法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殊胜。对有些利根者来讲,也是可以证悟的,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不能开悟,不是的,现在也是有很多开悟的人,利根者是非常多的。

 

下面文殊菩萨讲: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文殊菩萨说,我今天陈白世尊释迦牟尼佛:佛陀您出世于我们娑婆世界当中,这样以后,这里有了真正佛教的教体,这个清净、完整的教体在“音闻”当中,声音和听闻当中。

 

现在我们也不是讲闻思很重要。上面的这些因缘对后学者来讲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佛陀出世以后,真正的教体现在清净的住在这个世界,主要存在于音闻之中,所以我们听闻佛法和音频还是很重要的。

 

也特别感谢道友们,我这边的话,虽然可能有些时间比较长,好多道友说:“某个地方工作很好,时间也是很短,待遇也是很不错,也经常见得到某某大师们。我们这边呢,时间那么长,相关的人见都见不到,碰都碰不到,我们都要走了。”走的话,我也没事,也不要紧。确实你走了也好,待着也好,以前都是有功劳、有苦劳的。每个人都是发心特别不容易,不管音频也好,视频也好,文字也好,我也是辛辛苦苦。做这些的话,也许后人有一点点利益,也许没有利益,即使没有利益,损害是没有的,也特别感谢。

 

所以这里也是讲,清净的佛教在声音的听闻当中。

 

“欲取三摩提”,如果你想获得三摩提,实际上就是从听闻当中入手。

 

再讲一个颂词,今天我还是想再讲一下。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非常奇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他想让无量的众生离开痛苦,获得解脱。“良哉观世音”,特别好,或者特别奇哉,伟大的观世音菩萨,令很多众生离苦得乐。那么这样的话,在恒河沙劫当中,入于微尘数的国土当中获得自在,将前面讲的十四种无畏布施给众生。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文殊菩萨对他的法友观音菩萨一直很赞叹。不像我们有些金刚道友,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是这样的。我们以后的话,道友们也应该,不管怎么样,都是金刚道友。金刚道友的话,是像金刚一样的道友,不是像水泡一样,今天关系很好,明天就互相很那个的。我们娑婆众生,有时候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人们觉得特别大,特别痛苦。我经常觉得,如果心眼比较大的话,事就比较小,事小;心眼很小的话,什么事情都大。所以非常重要的一些,对待金刚道友、对待金刚上师、对待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这些方面大家应该重视起来,茶余饭后说这些事情。不重要的、鸡毛蒜皮的事尽量少谈、少做、少争论。这是我们修行人最主要做的事。

 

今天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50课

今天继续学习第十五品《观有无品》,闻思这一品  对确立中观见解相当重要。现在正在讲“以理证广说” 中的第一部分“破四边性”。所谓破四边性,是指破自性、他性、有实和无实四种边。

 

“破四边性”分四: 一 、破自性与他性成立;二、 破有实无实法成立;三、呵斥所破之见;四、结合教证 而说明。其中第一部分已经学完了,第二部分“破有实 无实法成立”当中的“破有实法”也已宣讲完毕,今天开始讲“破无实法”。

 

子二(破无实法):

 

对方辩驳说:无实法是存在的,这样与其相伴的 有实法也理所当然应该存在。很多人也认为,所谓的无实、空性都是存在的,只要遣除了瓶子等法上面的实有,就认识了它们的无实或空性。世间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但这些说法都不合理。无实法并不真实存在,它们只是人们的虚妄想象而已。为什么呢?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

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

 

藏文译本颂词: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

因有异法故,有坏名为无。

 

有实法如果不成立,无实法如何能成立呢?只因存 在变异法的缘故,世人才将有实法的坏灭称为无实法。

 

(颂词中“有”是指有实法;“无”是指无实法。)

 

中观宗驳曰: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 ”如 果五蕴、客尘等有实法不成立,观待有实法的无实法又 如何成立呢?不可能成立。就像瓶子的“有”如果不成 立,瓶子的“无”也不可能成立;石女儿不存在,石女儿的身材、口才等也不会有一样。

 

有实法不成立的原因,前面已经分析过:因为自性不成立,由此观待自性的他性也不能成立,而任何一个 有实法,不管是所见所闻等外境法,还是心和心所法, 都无法在自性他性以外存在。比如,柱子是自性或他性 所摄的法,如果未被自性或他性所摄,在整个有为法 中,它就不会再有其他安立方式。换言之,柱子或者与 他法合在一起而成立,或者自己成立,如果两种情况都不是,有实法柱子就没有了安立方式,故而无法成立。

 

如果有实法不成立,无实法又如何成立呢?不可能 成立。“因有异法故,有坏名为无” (清辩论师的《般若 灯论》中这两句是“此法体异故,世人名无体”), 因为世 人把有实法的变异坏灭称之为无实法,故无实法必须依 赖有实法方能成立。比如,瓶子开始存在,后来被铁锤 彻底摧毁了,如果没有瓶子,遮破瓶子的无实单空 —— 无瓶也无法成立;有了人,才可以说无人,如果人不存 在,无人的概念就成了无稽之谈,找不到任何成立的依据。

 

或者说,无实法只是我们分别念中的“断除所 破”。比如,瓶子作为所破,无瓶即是“断除所破”;又如,柱子以前存在,现在没有了,柱子没有之处是否有一个单独的无实法“无柱”呢?根本没有。因为柱子 从不存在的角度称为“无柱”。所以,除了“断除所破”以外,任何时候,独立的无实法都得不到。

 

有人可能想,虚空也是无实法,它应该可以独立存 在吧?但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假如独立的无实法可以成 立,它就不是无实法,而成了有碍的法(有实法) 。虚空 的法相是无碍,无碍才算是虚空,如果有阻碍,虚空就 不是无实法了;如果不是无实法,必然就是有实法,但这根本不合理。

 

总之,有实法不存在的缘故,无实法也不可能有, 因为世人把有实法毁灭之后的法称为无实法,无实法必须观待有实法。

 

◎ 有和无离戏双运

 

这里需要再三强调,虽然在名言中,柱子等有实法 显现上存在,是有的;无柱等无实法显现上没有,是空 的,但这些都是分别念和语言假立的法,胜义观察时,柱子的“有”和柱子的“无”在实相中一模一样,都没有真实本体,远离了一切戏论。

 

《心经》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 也可以理解为,有实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有实法。如 果对《中论》推理非常精通,对《心经》的这句话就不 会仅停留在教证上,以理证即可通达:为什么说有实法 “色”不存在呢?因为色的自性、他性都不存在;如果 有实法“色”不存在,观待它的无实法“空”也不可能有。由此可见,色和空是离戏双运的。

 

癸三(呵斥所破之见):

 

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

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如果有人执著有实、无实,以及自性、他性这四边,此人将不能见到佛法的真实义。

 

本品把有实、无实、自性、他性四种执著安立为 四种边,或四种见解,这与前面讲过的有、无、有无二 俱、有无二非四边不同。这里的四边是指其中的有无二边,再加上有边分出的自性和他性二边。

 

◎ 执四边,不能见缘起真如性

 

我们的相续对有实、无实、自性、他性的执著比较 严重。一般都认为有实法存在,无实法不存在(有为法是 从有实的角度去执著;石女儿、虚空等无为法是从无实方面去执 著) 。而在有实法中,有些人认为种子、苗芽自身具有 一种独特的自性,这是对自性的执著;有些认为苗芽依 靠他法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聚合而生,这是对他性的执著。

 

如果把修行最后的境界看作有实、无实,或者具自 性他性,则完全不合理。这些见解都是对佛陀所宣说的 真实义——殊胜深奥的缘起真如性,没有彻见的标志。

 

缘起的自性,不存在以上四种法中的任何一种。

 

缘起可从胜义缘起和世俗缘起两方面理解。世俗缘 起是指因缘聚合产生诸法,可以分为内缘起和外缘起; 胜义缘起是指远离以上四边的离戏空性。诸佛早已通达 了缘起真如性,所以能真实无谬、毫无颠倒地阐释自性的含义。

 

◎ 中观无二见即是缘起空性

 

真正的中观无二见其实就是缘起空性。在名言当 中,中观宗也承许诸法依缘起而具有一种名言自性,比 如,火具有热性、业因果毫厘不爽等等。但如果询问这 种自性存在的原因,只能说是一种自然规律,以事势理 成立,即本性如此,法尔如是。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任何世间人都无法解释清楚。

 

而在胜义当中,中观宗则无有任何承许,因为有实 法和无实法成立的依据根本得不到,诸法的自性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

 

◎ 修任何法,都应离四边

 

作为修行人, 一定要通达佛陀的究竟密意——缘 起空性的离边之义。不管修密宗最高境界的大圆满、大 手印,还是修显宗的唯识或中观,都不能执著有相和无 相。有些人把光明执为实有,认为自己已经真正见到了 光明;有些人认为什么都没有,落入了一种单空;有些人觉得不生分别念是一种非常快乐的境界 … …

 

密法当中对于这些执著都有分析,并且劝诫我们 一 定要远离明、空、无念的执著。人在无念状态中虽然觉 得很快乐、舒服,但这种什么分别念都没有的状态,与 昏迷、痴呆一样都属于五种无分别的歧途 63 ,这不是真 正的修行境界,必须远离。当远离所有执著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离戏境界。

 

当然,作为凡夫人,想马上离开所有戏论是非常困  难的,所以暂时来讲,先抉择单空也是合理的,前辈无 数高僧大德在其论著中都着重宣讲过这一观点。但在抉 择究竟见解时,则必须明白,  《般若经》《现观庄严论》 以及三转法轮的所有教义,已经超离了包括单空在内的所有分别念,宣说的是一种离戏的境界。

 

我们作为后学者, 一定要跟随佛陀的足迹,最后应 像《定解宝灯论》所讲的那样 64 ,应具有离一切戏论的中观见。这样的中观见与大圆满的见解非常相符。

 

[63]    《辩中边论》讲了无分别的五种歧途:不作意、超寻伺、寂静、自性、 执息念。

 

[64]    《定解宝灯论》云:“非有非无大圆满,远离一切四边戏。”

 

◎ 遮破如来藏实有

 

现在有些学唯识的人推崇如来藏本体实有,但这并 非佛陀的究竟意趣。学习《定解宝灯论》的时候,我们 讲过觉囊派他空的观点,对“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如何超 离分别念”的道理讲过很多次。如果大家平时只学些简单法理,在这方面没有深入也不太合理。

 

应知道,光明如来藏远离了一切戏论,其本体并非 我们分别念中的有(观待于无的有) 。分别念只能缘有和 无,这样的有,是依靠因缘和合在我们的五根前存在; 这样的无,也是在五根前看不见,或者分别念中无法容 纳有,以分别念遣除有实假立的无。但如来藏的本体不 能依靠有、无这样的分别念来理解,这种理解根本不是佛教的教义。

 

大家一定要把分别念的境界和智慧的境界区分开。 无分别智慧境界当中的“存在”和分别念境界当中的 “存在”有着天壤之别。麦彭仁波切经常说:认为如来 藏是分别念“有无是非”中的有实法或无实法是不合理 的,认为它是像中观自续派那样暂时抉择的无实单空,也不合理。

 

◎ 深解缘起,做利根随法者

 

学了《中论》之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佛的缘起空 性这一不共观点生起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随自己分别 念的一种暂时信心,而是对法生起定解而生的信心,这 样的修行者叫利根随法者。麦彭仁波切劝诫我们: “诸位有智之士实在应当心无旁骛地追随佛陀的足迹。”

 

《中观根本慧论》《六十正理论》等很多中观论典 都从缘起空性方面赞叹佛陀。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 里也盛赞佛陀的缘起之理。为何赞叹呢?因为自古至 今,各个领域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智者,他们的学说多如  繁星,但在所有理论当中,释迦牟尼佛宣说的缘起空性 才是最殊胜的,因为它经得起任何智者的观察,完全符合真理,越深入观察,其正确性就会越发凸显。

 

◎ 有了定解,纵遇命难亦不会退转

 

如果通达了缘起空性,以后不管身处何种恶劣环 境,信心都不会改变。昨天讲考时有位道友讲了一个很 感人的故事:文革时期, 一位大德被关进监狱, 一直被囚禁了二十多年。虽然他在狱中备受折磨,但信心却非常坚定。在最艰难的时刻,他立下了一个誓言:哪怕铁 轮把自己的头颅击碎,也不会舍弃三宝!后来政策逐渐 好转,他也从监狱“闭关出来了”,之后孤身去了国外 弘法。虽然显现上遇到了很多违缘,包括身体不好等 等,但根本阻挡不了他修法、弘法的精进心。现今他已经快九十岁了,却还在努力地弘扬佛法。

 

我想这位大德的相续中肯定具有甚深的智慧和根深 蒂固的善妙习气,所以不管遭遇任何违缘,他的见解都不会退转。

 

通过这次学习《中论》,我希望大家的相续中也能 生起这样的根本智。哪怕在一个人的相续中生起,我也 觉得传讲这部法非常有意义!因为有了定解之后,大家 以后不管遇到任何违缘,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舍弃释迦牟尼佛,不会舍弃佛教的见修行果。

 

要想获得定解,平时应该不断串习,尤其现在身处 寂静地,更要不断训练自己的心。当修炼到一定时候, 不管遇到任何违缘、身处何地,即使整天混在不学佛的 人群当中,见解都不会随他人而转。就像军人每天训练,关键时刻才能抵御得住外敌。

 

◎ 定解智,是人生最殊胜的获得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病魔、外道攻 击等各种各样的违缘。当遇到违缘的时候,如果自己的 见解不被摧毁,这是所有获得当中最珍贵的获得!正如 《格言宝藏论》云:  “正士即使遇命难,亦不舍弃善本性,真金无论再烧砍,彼色总是不会变。”

 

世人有各种各样的希求,有些认为获得名声最重 要,有些觉得拥有财富最幸福,有些认为得到感情最美 好。但实际上,在所有的获得当中,智慧才是最殊胜的如意宝,而这当中对佛陀不退的信心更是极其难得!

 

癸四(结合教证而说明):

 

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

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

 

佛陀能灭尽有无二边,并于《化迦旃延经》中宣说 了离有离无的教言。 (藏文译本中“迦旃延”被称为“嘎达亚那”)

 

“能灭有无”是讲佛陀的遍知功德,即佛的特性。

 

能把整个世间有实、无实的执著全部灭尽、通达一切万法真理的佛陀,于《化迦旃延经》中宣说了离有离无的教言。

 

该颂出自声闻乘的《阿含经》。《化迦旃延经》是 小乘共称的《毗奈耶经》中的一部。声闻十八部都承认 这部《化迦旃延经》,它记载了佛陀对迦旃延(嘎达亚那) 尊者的教言。

 

经中云:  “迦旃延,何以故?众多世间之人,对有 无甚为耽执,故无力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患、悲 叹、痛苦、不悦及烦乱争斗。纵然以死亦不可脱离于焦 躁苦痛。”经中讲述了耽执有无给世人带来的痛苦,教授人们应当离开有无的执著。

 

◎ 介绍嘎达亚那尊者

 

嘎达亚那 65 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座下获得神通的一位很了不起的阿罗汉。《化迦旃延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曾对嘎达亚那尊者宣说了“应断除有边、无边的全部执著”等教言,之后尊者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65]   迦旃延(嘎达亚那)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乃狝猴食聚落大迦旃延婆罗 门之第二子,名那罗陀。初入国都优禅耶尼城附近之频陀山中,从外舅  阿私陀仙人学习吠陀之教。后阿私陀仙见释尊出生时之相好庄严,预言 将来必能成佛,遂于命终遗言令其礼释尊为师。彼出家归佛后,从其本 姓称大迦旃延,勤行不懈,证得阿罗汉果。佛陀灭度后,仍从事教化,  屡与外道论战,于佛陀弟子中,称‘论议第一’。

 

《大圆满前行》里讲过一则关于嘎达亚那尊者的公 案:有一天,嘎达亚那尊者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 抱着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用石头击打在啃 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本是他 父亲的转世;母狗正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 仇人,则转生为他的儿子来偿还宿债。如此洞晓之后,  尊者说了这样一个偈颂:  “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 离四边,才是佛的究竟教义

 

学习《入中论》的时候,大家都特别重视这一颂, 因为它主要讲了声闻缘觉通达空性的情况。此教证说 明,声闻缘觉已经证悟了部分法无我。月称菩萨在《入 中论自释》中引用它作为宣讲声闻缘觉需要证悟法无我的七个教证 66 之一,引用的原因也在于此。有些论师对此教义有不同的解释 67, 我们学习《入中论·善解密意疏》的时候已经宣讲过。

 

[66]   七个教证是: 一、龙树菩萨于《宝鬘论》中说:  “何时有蕴执,尔时有 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在这一教证中,对于“蕴执”,喇 拉曲智仁波切将之解释为“五蕴粗大的总和”,其中并未讲到法无我 一 定要圆满证悟,而是说声缘需要证悟粗大五蕴的聚合,否则仍会起惑造业,从而流转生死轮回。

二、《宝鬘论》又云:“犹如眼错乱, 能执旋火轮,如是依诸根, 能取 彼对境。诸根及诸境,许是大种性,大种各无境,此等实无境。识受 想及行, 一切皆如是,各体无境故,胜义中境无。大种二相中,无境聚 无境,聚合无境故,色法实无境。大种若各异,无薪应有火,和合成无 相,其余定如是。”以此说明色法等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这一点对自宗 也无有任何违害。

三、龙树菩萨《中论》说:“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尽无生义同, 是故当忍许。”大乘宣说了无生空性,同样,若欲获得阿罗汉果位也 一 定要证悟空性,但其中并未说需要证悟所有的空性。对此教证,诸大德 的解释方法稍有不同。

四、《声闻经》中说:“诸色如聚沫,诸受类浮泡,诸想同阳焰,诸行 喻芭蕉,诸识犹幻事,日亲之所说。”此中以聚沫、浮泡、阳焰、芭 蕉、幻事之喻观察诸行并非实有,虽然讲到应证悟法无我,但并未强调 必须圆满。

五、佛陀对迦旃延那说:“世尊由证知,有事无事法,迦旃延那经,双 破于有无。”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谓的“双破于有无”并非 讲到遮除一切有边、无边,而是指以“有”和“无”的执著将会不断流 转生死轮回,它们是生老死病之因,并不是从破法我这一角度宣说的。  六、《般若摄颂》云:  “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必依般若 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

七、《般若二万五千颂》云:  “欲求声闻地,须修般若波罗蜜多,独觉 与大乘菩萨亦复如是。”对于这两个教证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但 于自宗也无有任何违害。

上述七个教证均说需要证悟法无我,但并非他宗所许——必须圆满证 悟,故对自宗所许无有丝毫违害。  ——《定解宝灯论讲解》

 

[67]   如宗喀巴大师在《入中论·善解密意疏》以此教证说明声缘圆证二无 我,嘎单派又引用龙树菩萨《中论》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即《中论》中 归纳《杂阿含经》的经文说:  “世尊由证知,有事无事法,迦旃延那 经,双破于有无。”嘎单派把有事、无事解释成了有边、无边,从而得 出声缘阿罗汉通达一切法无我空性。

 

通过经中佛陀的教言,我们就能知道,不要说获得中观空性见,就连声闻乘最后获得阿罗汉果位,佛陀也要求他们必须远离有实无实,否则,声闻、缘觉就不能 圆满证悟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单空非究竟见”的观 点,佛陀不仅在大乘教义中有宣说,甚至在小乘经典中也将其彻底扫荡无余。

 

可见,中观离四边的见解才是佛陀的究竟教义。有 些人认为唯识宗的观点最殊胜。虽然暂时来讲,唯识宗 的见解的确很好,但不能把唯识视为最究竟的观点。唯 识宗分为随理唯识 68 和随教唯识 69 ,无论哪种唯识宗,最后只要承认有一个实有之法,就是不合理的 70。

 

当然,也不能一概否认唯识宗的见解。对于这 一 点,学了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 教言》 71 就会很清楚:如果没把唯识宗和中观宗的观点 配合起来,将无法通达世俗谛和胜义谛,了知这一点非常重要!

 

[68]   随理唯识在抉择了遍计法是空性的同时,承认了依他起是实有。

 

[69]   随教唯识在抉择了佛陀第二转世俗谛中的不清净现法为空性的同时,承 认如来藏大光明是实有。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70]   无著菩萨自宗究竟了义的观点根本不承许依他起是自相实有的唯识,唯 一承许现空双运或者明空双运,也就是第二转无相法轮所讲的大空性和 第三转法轮所说如来藏的大光明无二一味的大双运。这种了义的观点,  在其《宝性论注释》当中有明显的论述。但是,为了摄受某些所化众 生,也暂时安立了实有依他起自性的唯识。

 

[71]    《中观庄严论释》: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 生。

 

以上理证广说当中第一部分“破四边性”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二部分“别破自性他性”。

 

壬二(别破自性他性)分二: 一、正破;二、除难。

 

癸一(正破):

 

有些人认为,诸法可以转变、迁移,比如以前存 在,后来不存在,这说明诸法的自性是存在的。但这种说法不合理,如颂云:

 

若法实有性,后则不应无。

性若有异相,是事终不然。

 

如果诸法具实有自性,那么以后不应变成无。自性如果有变异之相,则是不合理的。

 

任何一法如果具有实有的自性,它就不可能从有变成无。如果有这样的变异之相,则不合理。为什么呢?

 

因为,诸法实有的自性一旦存在,即其自身的体性 已经成立,它就不会观待于任何因缘;如果不观待于因缘,就不会随因缘而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不会最后舍弃自性而变成无有。如果一法现在是这样,后来 变成那样,比如柱子以前存在,现在没有了;人现在活 着,以后死亡了,则说明其本体非实有,只是一种假相 而已。如果诸法真的实有存在,它就不会刹那刹那舍弃原本体而变成另一种法。

 

就像一个人如果具有好人的自性,他就应该自始 至终都做好事,但凡夫人很难做到,虽然有时做好事, 但有时又会做坏事,既然他有这样的变化,所谓好人的 自性就不可能真正成立。又如,瓶子的自性如果真实 存在,它原来什么样,现在亦复如是。如果开始以有 实法的方式存在,后来被铁锤摧毁而变成了无实法(无 瓶) ,那么瓶子的自性,不要说在胜义当中不能成立,即使在名言当中也不能成立。

 

前面讲过,在名言当中,中观宗也承许地水火风等 一切诸法具有一种不能改变的自性,即各自具有一种法 相,比如,火的本性永远是热性,不可能一会儿热, 一 会儿不热……但胜义观察时,诸法的这种名言自性不可能实有存在,也只是假立成立而已。

 

虽然诸法在胜义中皆无自性,但名言中这种依缘起而显现的自性也应被承许。大家平时最好经常内观:

 

如果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前译宁玛巴修行人,就始终不会 放弃自宗的传承教法;如果今天学自宗,明天学他宗, 那么在名言当中,他的自性就不属于宁玛巴前译派,因 为不断变化之故。我们经常讲:  “这个人很稳重,很老 实,他永远都是这样,就像黄金一样……”做人应该具有这样一种自性。

 

癸二(除难):

 

对方不同意诸法无实有自性的观点,对此提出了质疑,中观宗以反问的方式破斥了对方观点。如颂云:

 

若法实有性,云何而可异?

若法实无性,云何而可异?

 

藏文译本颂词:

 

若法实无性,云何而可异?

若法实有性,云何而可异?

 

对方:如果诸法真实无有自性,怎么可以有变异 呢?中观宗:如果诸法真实具有自性,怎么可以有变异呢?

 

按照月称论师、青目论师和果仁巴大师的观点,颂词前两句是讲对方的观点,后两句是说中观宗的观点。

 

对方辩驳说:  “若法实无性,云何而可异? ”如果 诸法没有实有自性,如同石女儿一样,人们就无法见到其 转变的过程,就像不能看见石女儿跳舞一样。然而,人们 已经现量见到了外境、身心等一切诸法往他法的转变,比 如,瓶子昨天存在,今天被打碎了;河流以前潺潺地流 淌,现在已经干涸了; 一个人原来很年轻,现在已经变老了等等。由此可见,诸法的自性应该是存在的。

 

中观宗把对方这一观点作为所立,以能立等同所立 不成之应成因来破斥对方观点:  “若法实有性,云何而 可异? ”如果诸法具有实有自性,为何会变异呢?不可能有变异。为什么呢?

 

因为,万法的自性非实有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就像镜中的影像不真实存在,才可以瞬息万变;如果实 有存在,就不可能有变化或迁移的过程。比如,年轻人 的本体如果实有,就永远不会变老;如果多年后他变成了老年人,就说明年轻人的本体决定非实有。

 

佛护论师等有些大德认为,颂词四句都在阐述中观宗自性无法变异的观点:诸法的自性如果存在(有实) ,则不能改变,因为实有存在之故;如果不存在 (无实) ,也不能改变,因为既然不存在,那改变什 么?迁往他法转移什么呢?就像石女儿不存在,他现在 变聪明的说法也不可能有。而世间除了有实法和无实法 以外,不可能再有其他法。既然如此,为何说自性可以改变呢?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二十九节课

 

壬二(于静处生起欢喜)分二:一、略说连接文;二、广说。

 

前面已经讲了寂静地方的功德,此处又宣说寂静地方的优点,这有没有重复的过失呢?并没有。因为前面是总说,这里是分说;前面让初学者对寂静地方产生向往之心,这里是到了寂静地方以后,断除内外一切贪执,精进修行,且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离开寂静地方。或者还可解释为,前面是“身体”远离闹市而前往静处,这里是“心”依靠静处修持菩提心的真义。因此,寂天菩萨的教言前后并不重复,这方面大家应该清楚。

 

癸一、略说连接文: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

 

综上所述,凡夫对美色、财物、名声等,很容易生起贪心,以此引生嗔心、嫉妒、傲慢等其他烦恼,所以我们必须对色声香味等五欲,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

 

前面已用大篇幅详细叙述了贪欲的过失,并告诫修行人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心,这样之后,大家应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体会,确实觉得世间妙欲没有实在的意义。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对感情、名色相当执著,认为追求这些是来到人间的头等大事,其实这都是虚妄分别念假立的,如果观察它的真相,对人的贪爱也好,对财物的执著也罢,根本没有可取之处。倘若你生起了这样的正念,这就是所谓的修行。

 

对喧闹的城市、诱人的欲妙心生厌离后,便会欣乐于前往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义为寂静处。自古以来成千上万的高僧大德,均是依靠寂静处而获得成就的,博朵瓦格西在教言中说过:“抛弃故乡、远离亲友、断除愦闹、如理修法之人,离解脱不远了。”观察这其中的含义,就会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说我们修持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故乡亲友等各种散乱。

 

有些在家人可能想:“现在我离不开故乡亲友,也摆脱不了城市的散乱,按照这种说法,我是不是没有解脱的缘分呢?”也不是这样。像住山瑜伽士那样的修行机会,在家人恐怕是谈不上,但如果能把握自己的时间,对身心重新作一番调整,命运也会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很多居士通过修行之后,从来不看电视,也不到处去应酬,除了亲人重要的请客以外,根本不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以前的恶友全部断交。而且平时也不逛商店,该做的事情做完后,就到佛堂去看书、听光盘、修行,把佛堂当作阿兰若,这就是城市里依止寂静的一种方法,这样也是可以的,佛陀并没有说非要到山里去。

 

当然,有机会前往山林里面,功德还是非常大。《月灯经》中说:“有人以希求心向静处仅迈七步,也比恒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大。”对于这个教言,华智仁波切曾再再宣说过。《学集论·阿兰若品》也引用《三摩地王经》的教证说:“住于寂静兰若者,心常厌离有为法,若人林居修解脱,此等功德自然生。”住在寂静处的修行人,对有为法生起极为强烈的厌离心,若能安住在森林中修行,那么增上善法、灭除烦恼、心得清净等功德,自然而然会产生。《窍诀宝藏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和《前行引导文》里面,也讲了很多依止静处可增长功德的教言。

 

我们真的需要在静处修行,没有这样的修行,恐怕在短暂的人生中不一定有解脱的缘分。如果你能身心寂静,即使患了不治之症,或者出现极大的违缘,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机会。以前有一位喀格西,不幸罹患了麻风病,想尽一切办法也无力回天。他认为自己一定会死,于是放下一切,远离人群、归隐山林,到节莫圣地专心专意地念观音心咒。后来他有一次做梦时,梦见一个白衣人加持自己,当他一觉醒来,麻风病就不治而愈了。

 

以前汉地有个人也得了麻风病,他去寂静的山里坐以待毙,看着身体一块一块糜烂,内心特别痛苦。有一天,森林里来只老虎,他特别害怕,忽然想起《金刚经》的四句偈,便闭起眼睛一直念。老虎走到他跟前,用舌头舔他的伤口,他更加害怕,颤抖不已。过了一会儿,老虎走了,他睁眼一看,伤口完全痊愈了。当然,这跟个人的信心和因缘有关,有些人患了绝症,也不一定这样就能好。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修行人都有一种传统:自己的病若实在治不好,就到寂静地方去圆寂。我觉得这非常好。有些人得了麻风病或癌症后,觉得特别特别可怕,深圳有个癌症患者曾问我该怎么办,当时我从自己的感受讲了一些,但说是这样说,到时候我真的得绝症时,能不能把握自己也不好说。

 

不过有些人还是可以,我们学院里有个道友,前段时间被诊断为癌症,但她自己很坦然。她学佛的时间并不长,来学院的时间也不长,可是她的心态比较正常,一心一意地祈祷三宝,这就是坚强修行人的做法。否则,刚开始说得天花乱坠,真正落到自己身上时,就面如死灰、哭天号地,这不是修行人的行为。如果在寂静地方死亡,身心都会非常寂静,依靠这样的寂静,自相续中的功德也会增上。

 

现在的唯物主义者,承认人只有一世,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听到死的消息就恐惧万分。但你学过一些佛法的话,就会明白死亡只不过是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没有什么可怕的。就好比我原来在新疆做生意,后来生意不太好,准备搬到广州去,重新过另一种生活,但我临走的时候,不可能将房子等全部搬走,只有舍弃它们,随身带一个旅行包离开。同样,我们死的时候,房子、衣服、身体也无法带走,只有阿赖耶识上的善恶种子,才跟我们如影随形,前往后世去找新的“工作”。因此,从前后世的连续来看,死亡没什么可怕的。世间上那些名人巨匠,大限来临时,心情恐慌不安、极其害怕,在这种状态中撒手人寰,而我们修行人面对死亡的态度,跟一般的世间人完全不同。

 

大城市里人口密集,山林中与此有天壤之别,古人有云:“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在寂静的地方,比比地的宽广、天的高远,能悟出大鹏的行程尚属窄小;看看云的幽深、松的苍老,才知仙鹤之梦确实悠闲。山中的悠闲自在洒脱,是人间任何一种快乐也无法比拟的。不仅世间人对大自然有诸般赞美,佛教中也俯仰即是,如无垢光尊者的《布谷鸟的妙音》、《林中仙人的实语》等中,有许多赞颂山林寂静功德的描述。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到一些寂静地方去。当然,有些居士完全摆脱家庭单位,到静处去的机会不一定有,但每个城市附近都有一些幽静的环境,如植物园、寺院、高山、河边,有空的时候,应该到那里去放下一切,看看天的高广、海的辽阔,心自然会宽广起来,烦恼痛苦也会逐渐消失,对佛教的真理容易生起信心。因而,到寂静处去修持正法,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癸二(广说)分二:一、圆满之特点;二、安乐之特点。

 

子一、圆满之特点:

 

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

倾泻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寂静的地方,远离一切烦恼争论,大自然的美和大自然的快乐,谁都有权去享用。俗话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并非属于某人专有,谁有修行的机会,谁就是它的主人。

 

众生的业力不相同,有些人对自己的家庭、城市,始终有种不同的执著,怎么样也不愿意舍离,而有些人特别喜欢寂静的环境,到了那里以后,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自己好像已经融入了大自然。我看到有些旅游的年轻人,站在高山上,在蓝天白云下,开心得不得了,放声大喊,尽情释放内心的激动。在大城市里,天天在熙熙攘攘中转来转去,突然出来以后,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也是寂静处所赐予的一种宁静。

 

寂静林间没有务农经商,也没有嘈杂喧嚷及各种争斗。从释迦牟尼佛开始,藏地历代的大成就者几乎都是依止静处而获得成就。汉传佛教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的很多大德,也是依靠静处而证悟了心性。因此,自然环境对修行人来讲,还是有很大的意义。有些人说:“寂静地方和家里一模一样,没有必要到那里去,在城市里修行就行了。”这种说法对初学者而言,恐怕不太合理。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讲过,初学者很容易被环境染污自己的心,假如首先没有依止寂静处,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的境界。

 

在这里,作者还描写了寂静地方的景色:修行人住在山洞、茅棚里,到了晚上,碧蓝的虚空中,皎洁的明月洒下银色光华,给世间增添了一种美,修行人的心里也极为清凉。古印度的诗人,常把烦恼的酷热喻为毒火,月光的清凉喻为甘露妙药。在月光里、蓝天下、绿油油的草原上,任何烦恼都会荡然无存。有些人的心与大自然相适应,终年都在山里修行,城市的生活条件再好,也不愿意前往城市中,原因是什么?因为寂静环境对心有莫大的助缘。无著菩萨也说过,依止寂静处的人,烦恼逐渐减轻,善根自然增上[1]。尤其是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圣地,功德更是不可思议。对此,我本人确有深深的体会,一到大城市里跟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每天就迷迷糊糊地度过了,从早上到晚上,除了吃饭以外,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但在寂静地方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月光的清凉,相当于一种栴檀香露,在这种清爽怡人的气氛下,心会格外的惬意,格外的快乐。大家有时间应该去大自然感受一下,尤其是喇荣山沟的夏天,我觉得相当美。昨天我到山顶去看了一下,也许是个人的分别念吧,别人见仁见智,不一定有这种感觉,但是在我的眼里,这样寂静的环境,即使是五星级宾馆、皇宫、总统府也比不上,什么环境都无法带来这种快乐,这确实是我的一种心声。

 

修行人坐在石板上或者岩洞里,月光柔柔地倾泻下来,那种宁静的感觉,天上的尊胜宫或人间的皇宫也难比。古人对这种意境有绝妙的描述,如《菜根谭》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到了寂静地方以后,对荣辱的执著烟消云散,眼看着花开花落、云聚云散,感悟着诸法无常的亘古规律,又是何等的自在与逍遥?

 

有些人认为:“佛教整天叫人躲到山沟里去,完全是一种消极避世。”其实这种思想并非佛教独有,战国时期的庄子,也对寂静山林情有独钟。大家都知道,庄子学识渊博,但一辈子都是过清贫的生活,衣服上打着补丁,鞋子上也有几个破洞,有时还要靠借债度日,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为物欲所累,一生中安贫乐道。有一次,他去探望幼时的好友、当时已高居相位的惠施,惠施以为庄子来找他要官做,担心智慧德行高过自己的庄子,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显得很不自然,说话言不由衷。庄子察觉之后当即表明,他视官位如腐鼠,根本不屑一顾。当楚国的国君知道庄子的才德双全后,出重金聘请他辅政,庄子以讽刺的口吻说:“这无异于将我作为供品摆在祭坛上,到头来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而已。”一口回绝了邀请,依然过虚己游世乐逍遥的生活。

 

现在的人却恰恰相反,通过贿赂拼命巴结讨好上司:“可不可以让我当个副局长,你想一想办法,如果我当了副局长,到时候我把你女儿安排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然后开始各种各样的狡诈行为。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做官。做官为了什么呢?要赚钱,自己获得快乐,而从不考虑周围的人。如果你做官后想帮助别人,那倒也可以,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所以有些人认为佛教才喜欢寂静,其实也不是这样,其他宗教和古文化都特别提倡这一点。因为寂静的生活有很多利益,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我们喇荣山沟有很多道友,原本在城市里的条件非常不错,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呆,舍弃一切的一切,来到这里过清贫的生活。个中滋味,应该只有自己才体会得到。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在森林里,悄无声息的微风徐徐吹拂,鸟语花香的生活,对修行人来讲极其快乐。具有福报的修行人,才可以呆在这里。没有福报的话,在城市里不一定走得开,即使走得开,在那里也呆不住,呆个一两天,把行李一放,自己就跑了。

 

世间上的福报,分为洪福和清福两种。所谓的洪福,指在红尘里当大官、赚大钱,比如当局长、书记、大老板,钱包里的钱很多,银行里的存款也多,还有好多轿车别墅,在世间人眼里,觉得他的福报很大,特别羡慕。还有一种清福,就是在山里面终年累月地修行,虽然吃得一般般,穿得也很单薄,但他的心情很快乐。所以洪福与清福相比起来,我们修行人应该选择后者。

 

我有时候看到山洞里的修行人,真的特别特别羡慕,但我们学院的修行人,在外面的人看来也很羡慕,住在简陋的木屋里,每天过着简单的生活,心里没有压力和痛苦,非常开心。

 

在桑耶青浦的一个山洞里,听说有个年轻的姑娘在修行,她大概二三十岁,长得特别好。许多人问她:“你是什么民族?”她说:“我是藏族。”“你在这里呆多少年了?”“三四年了。”她虽然很年轻,但通过简单的交谈,很多人发现她的智慧非常不错,可是为什么在那里过特别简单的生活呢?有些人就是想不开。其实这些人真的有点笨,总认为住在山里的人,就是无有前途、走投无路的人,被业力的风吹到山沟里去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能在寂静的地方修持。

 

我以前在泰国看过一本书,是阿迦曼尊者的传记,其中有一段的描写与本颂很相似:“黄昏的时候,微风徐徐吹来,尊者坐在宽阔的石板上,静静思维缘起空性和利他的道理。到了半夜,月轮挂在天空,给安静的森林平添了几许凉爽和舒适,那种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他的著作或传记中,经常有对森林的不同叙述,阐述心与自然相结合的道理,看了以后特别特别羡慕。

 

我一方面来看,跟我的同学比起来,我的生活比较清净,从出家到现在,我从来也没有后悔过,更没有羡慕过在家人的生活,在学院里这样呆下去,觉得自己很有福报。可是跟山林里的修行人相比,我就自叹不如了。有时候去朝拜圣地时,看到那里的修行人,我觉得自己散乱太多了,要是能一个人住在那里多好啊,但晚年有没有这个福报也很难说。确实修行需要福报,没有福报的话,不一定有这种缘分,即使有缘分,也不一定呆得下去。

 

修行人在月光下、森林中,有种特别快乐的境界,这种境界可能世间人不一定能了解。李白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是比较悲观,看见床头的月光,就一直思念故乡。而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利他”,没有必要特别想家乡,应该好好地思维利益众生。

 

在寂静处的修行人,修菩提心非常重要。有些人整天住在山洞里,可能是没有遇到善知识吧,我以前去五台山、九华山,还有藏地的部分地方,见过很多修行人,也问了他们,但他们的修行好像与菩提心没有相联,这样不太好。住在寂静地方的话,应该像无著菩萨、乔美仁波切、麦彭仁波切、华智仁波切那样,精进修持利他的菩提心。大家以后有机会住山洞的话,应以修菩提心为主,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然而,我们大多数的人,很难有住山的机会,如果没有的话,稍微有空闲时,把自己的佛堂当作山洞,修利他的菩提心也很有必要。否则,一直等辞职、等离婚、等……临死之前有没有机会也不好说。所以大家应该把握当下,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作一番调整,以前应酬特别多、散乱特别厉害,那么现在需要调整过来,为修行创造一种寂静的氛围。

 

现在有些城市里的修行人,比山洞里的修行人还好。因为在山洞里没有别人的影响,有些人天天睡懒觉。而城市里的某些修行人,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每天都是特别精进。当然,如果在山洞里非常精进,功德也确实不可思议,依靠寂静处的加持力,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全部都会成为善妙,《月灯经》云:“山中空闲殊胜处,一切威仪皆为善。”但如果没有运用起来,恐怕在寂静地方的散乱也比较多。

 

现在藏地的很多山洞不是很好,周围都有信号发射塔,在山洞里也可以打电话、发短信。1997年我随法王去鸡足山时,华首门那里就有信号,当时北方的城市还没有这些。而现在,桑耶青浦、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的山洞都有信号,有些人整天用手机发信息,这可能不太像个闭关的人。大家以后如果真的要闭关,还是应该像闭关的样子!

 

子二、安乐之特点: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空无一人的山洞里、大树下、岩洞中,是往昔大德们获得成就的地方,我们随时都可任意安住。在那里,远离守护财产的痛苦,没有“你的房子”、“我的房子”的执著。(但现在藏地的有些山洞,洞口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声称任何人都不准入住,但他也不住在那里,听说已经六个月了,那个修行人还没有回来。其实山洞是天然的修行地,并不属于某一个人,你走后就不是你的了,其他修行人都可以住。)这样安住的话,能舍弃世间的各种妙欲,远离一切顾虑,无忧无虑、悠然自在地修行。

 

山里的修行人犹如日月运行一样,非常洒脱自在。莲池大师曾说:“食草胜空腹,茅堂过露宿,人生皆知足,烦恼一时除。”在寂静的山里,用野菜水果充腹,随便搭个茅棚就可以挡风遮雨,人生只要知足少欲,贪嗔痴烦恼会一时摈除。以前在云栖山,莲池大师住了很多年,调化了山中的很多猛虎。当时有一只老虎,时刻依随在他身边,莲池大师到山下化缘时,老虎也紧随在后,城中的人一看,吓得纷纷逃窜。大师告诉老虎:“你赶快回去吧,如果你一直跟着,影响我们的化缘,我们回去吃啥呢?”老虎也非常听话,规规矩矩地回山等着。

 

可是,现在有些修行人与之完全不同。那天有个大老板说:“某某修行人说要在寂静的地方建寺院,我就供养他二十多万,没想到,他用这笔钱在某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我特别苦恼……”他一边说一边皱眉头,好像那种难受实在没办法表达出来。有些修行人的行为,给在家人的影响相当不好。其实在家人也应该先观察,不要看见一个上师,就凭第一感觉马上供养,供养完了以后,又开始后悔,要也要不回来,那时候不仅大家都不太舒服,可能来世更加麻烦。现在的修行人,跟以前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在家人供养或者依止善知识时,还是应该谨慎为妙,否则抱怨也无济于事,打官司也有一定的麻烦。在家人的钱可以说来之不易,应该用在刀口上,不然对佛法也有极大的危害。

 

不仅修行人应远离守护的痛苦,世间人若能做到这一点,对自己也非常有利益。唐朝大将军郭子仪,因护国有功而被封王进爵,当他的王府建好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人进进出出,郭子仪不允许府里的人对此加以干涉。不仅外面如此,内宅也是毫无禁忌。有一次,郭子仪的妻子和女儿在梳妆打扮,郭子仪站在旁边,像个仆人一样,一会儿递手巾,一会儿去端水……刚好被他帐下的一个将官看见了。他回去之后,把这一幕告诉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当成茶余饭后的一种笑料。(现在有些领导也是这样,当众讲话时衣装笔挺,气度不凡。但回家后马上到厨房里去,围着一个围裙,帮老婆做菜。)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觉得很丢面子,就一起去找父亲,求他下令关起大门。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求虚名,完全是为了保住我们全家的性命……[2]”正因为他深知官场险恶,为了保全一家人的安乐,才牺牲了局部的利益。

 

所以门不一定非要关着,敞开的话,别人也容易接受,自己也没有太大的约束。我原来为了学院的有些事情,见过一个比较大的官员,他外面有三层警卫,每个人持枪,一直站着。我当时就想:“外面的侵略可能没有,但这样好像监狱一样,他会不会有约束啊?”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有安全感,但不管怎么样,心的宽阔非常重要。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远离一切贪欲执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行持,与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快乐即使王侯也难以享受,因此,知足少欲在世间中非常需要。

 

《佛遗教经》云:“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有忧畏。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知足少欲的人,心很坦然,远离担忧、痛苦、畏惧;知足少欲的人,即使睡在地上,没有盖的也没有垫的,他的心仍非常快乐。

 

只要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言:“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佛陀告诉我们,在世间一切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只要有了知足少欲,纵然自己身无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以此推知,假如怎么样都不满足,即使拥有一亿美金,也是欲壑难填,非常非常痛苦。

 

不仅佛教赞叹这一点,世间上有些名人也将之奉为信条。比如说苏东坡,他的有些行为很值得赞叹。他最初在杭州当太守,跟佛印禅师比较合得来,他们经常在那儿看西湖,一起坐在船里参禅悟道,研究研究东坡肉,日子过得挺好。(佛印禅师还是吃一点肉。现在汉传佛教有些和尚说:“藏传佛教吃肉,坏得很!”其实不能这样妄下定论,佛印禅师跟苏东坡交往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享用鱼肉、东坡肉。)

 

接着他被贬官了,贬到南方去了,当时的南方偏僻荒凉,不像现在这样经济发达。(那时候的天涯海角,被认为是最可怜的地方,已经到天边了。原来法王也说:“我们念遣魔仪轨时,给魔王布施的食子,扔到天涯海角就可以了。而现在南方的有些城市,虽然环境很美,却是把魔王食子扔到那里的一个地方。”)那些苦地方没有东坡肉吃了,人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天天有荔枝吃,他就不走了,挺高兴。(不过有人说吃这么多荔枝会上火,可能苏东坡的消化能力不错吧。)

 

后来他不当官了,没有人送礼了,但觉得“良天佳月寄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天上有明月就当中秋节,菊花开了即是重阳节,天天都是良辰佳节,没有家人团聚也很开心。他是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而且不以其苦,所以林语堂先生管他叫“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我们修行人里面,如果有一些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多好啊!他在木屋里也可以,山洞也可以,生病也可以,没有吃的也可以,始终都处于开心的状态中,那真是个好修行人。可是很多人恐怕不是这样,平时什么都看不惯,在城市里也痛苦得不得了,背书也不行,看书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我那天不是讲了嘛,这种人一直盯着纸上的小黑点,永远也发现不了大片的白纸。

 

其实,这种乐观主义来源于知足少欲,所以法王如意宝常说:“凡是我的传承弟子,应该过知足少欲的生活,这样心里会很快乐,有没有财产都可以。人生是无常的,什么事情都要经历,如果你最大的快乐可以享受,最大的痛苦能够面对,这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在城市里的话,尽量帮助那些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的可怜众生;住在山里面的话,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好好修行;住在人不多不少的地方,要与大家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无论到什么样的环境中,自己都应该过得很开心,其乐融融!

 

[1] 《佛子行》云:“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2] 郭子仪功高振主,如果禁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无中生有,造谣说他想造反,他全家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二十八节课

 

寅三、以比喻说明过患: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此处用比喻来说明,贪欲的危害相当多,利益相当少,就像正在拉车的牲畜,吃几口路旁的草一样得不偿失。

 

现在的人们“今朝有酒今朝醉”,为了暂时的快乐,拼命追逐世间八法。其实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应该鼠目寸光,像现世美那样只承认今世,认为死后一了百了,不惜一切追求暂时的欲乐。

 

贪欲的祸害非常大,不管贪著什么东西,女色也好、财物也罢,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打个比方说,牛马拉着沉重的车向前行进时,看见路旁绿油油的青草,禁不住停下来享用,结果立即招来车夫的鞭打,甚至车轮以惯性冲过来,将它撞伤、压死。为了数口青草,而遭致狠狠的抽打,乃至受伤送命,这是何等的不值得。同样,人们拼命地追求所贪对境,下场比这些旁生更可怜。他们为了瞬间的欲妙之乐,毁坏长远的解脱命根,将今生来世的一切安乐葬送无余。所以,《八大人觉经》中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很多人非常愚痴,为了眼前的一点薄利,宁愿舍弃来世的幸福,《因缘品》云:“愚者为财毁,不寻求来世。”尤其是临死时如果贪恋某物,死后会转生为特别可怕的众生。从前舍卫城有个穷人,他对自己的牛特别贪执。死了以后,他转生为牛背伤口中的一只小虫,蚀食伤口中的脓血,每天都要经历七次生死。律藏中也记载着一个人,因贪恋自己的金瓶,死后转生为毒蛇,寸步不移地守护着金瓶[1]

 

还有一个小孩夭折之后,请一位具证上师为他作佛事,但小孩的神识一直往酥油桶里跑。上师对眷属说:“看看桶里有什么?”原来有一个别人给小孩的烧饼。于是上师把烧饼用来作烟供烧施,回向以后才超度了他。因此,正如萨哈巴尊者所说:“相续中有芝麻许的执著,也会带来无边的痛苦。”

 

贪欲确实非常可怕,大家理论上说得来,道理上也明白,但自己生起烈火般的贪心时,可能也是无法控制。对修行人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只要懂得这个道理,时时以正知正念摄持,逐渐调伏自己的习气,终有一天也会加入诸佛菩萨等离贪者的行列中,真正能利益众生,自己不被烦恼左右。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一点,把痛苦当作快乐的源泉,快乐也认为是实有存在的。前段时间我路过色达,看见有个宾馆里正在举行婚礼,我熟悉的很多年轻人在那儿高兴得不得了,蹦蹦跳跳。我当时就想:“他们只看到了今天的快乐,却没有想到以后的痛苦。现在人的生活压力、感情痛苦非常重,大家都认为今天是快乐的开端,但到底是快乐的开端,还是痛苦的开端呢?”你们经历过这段历程的人,应该非常清楚,从此以后,你是获得了人生的快乐,还是增加了担忧和痛苦呢?

 

当然,人活在世上,有些传统也不得不随顺,但是世间人的愚痴和盲目,还是值得好好探究。否则漫无目的地一直往前奔,到时候会达到什么样的境地,恐怕自己也无法觉知。

 

寅四、空耗暇满: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依靠钱财、不净行而带来的快乐微乎其微,轻而易举即可成办,不要说具有高超智慧的人,连低等旁生也不难办到。可是,无知的人们竟然为了这些而奔波受苦,糟蹋了如意宝般难得的暇满人身。

 

财利女色等带来的利乐,实际上非常少,世间上所有的有漏快乐,远远比不上瑜伽士在短暂的时间中,坐禅所获无漏安乐的千分之一。很多人把积累财产、追求异性作为人生目标,其实这并非明智之举。《开启修心门扉》中讲了很多动物的本领,如乌鸦向猫头鹰追讨命债的方式[2],相比之下,旁生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积累财产方面,不说别的,我的院子里有好多地鼠,到了夏天它们到处采集草根、人参果,然后搬到地洞里藏起来,其数量之多,可能一两年都吃不完。在打扮方面,昨前天我看见对面山上有一群鹅,它们在河里洗澡时,不停地用喙来梳理羽毛,跟人比起来,它们只不过不会照镜子而已。至于作不净行,麻雀、喜鹊、饿狗、老猪等等,根本不需要培训,天生就会。

 

所以,人活在世间上,如果只是追求这些,就跟旁生不分轩轾了。萨迦班智达说过:“整天谈论财与食,此即双足之畜生。”“唯寻自己之吃喝,岂非牲畜亦能行?”我以前放牦牛时,牦牛饿了,一定要去找草吃,口干了,看见远方有清清的河流,就不顾一切往前冲,任谁也挡不住。所以吃喝玩乐,连愚笨的旁生都会,难道我们也唯一追求这些吗?很多人有了钱以后,整天在吃喝玩乐中消磨时光,这跟动物又有什么差别,动物在快乐的时候,也有属于自己的游戏。

 

作为一个人,不管具不具足菩提心,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众生。暂时来说,社会上有许多爱心人士,竭力帮助可怜的众生,自私自利的心很小,所作所为令人赞叹。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那应该为了天下无边的众生而考虑自己的来世,考虑众生三世的一切利益。有了这样的善心善愿,人身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否则,整天都是围着小利小惠转,一生就白白虚度了。

 

《贤愚经》有一个公案说,某地的婆罗门在三四个月中举办盛大的宴会,凡是参加宴会者,会提前收到一封请帖,请帖上有糖脂盖的印信。一个婆罗门也受邀参加宴会,在去的路上,他特别贪吃,忍不住将糖脂印信给舔食了。结果到了宴会会场的外面,守门人见请帖上没有印信,而不让他进去。为了一点点糖脂,婆罗门失去了一场盛宴。世间上很多人也是如此,贪执眼前小小的欲乐“糖脂”,而愚昧地毁掉暇满人身,失去了解脱安乐“盛宴”,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漂泊。所以有智之士应该好好考虑,自己应该怎样度过一生,才对自他都有利益?

 

寅五、痛苦无义: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

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一切贪欲之乐最终必将坏灭,并具有使人堕落等过患,为了那瞬间的享乐,要在千百万劫中于地狱里受折磨。

 

不管你拥有什么样的快乐,即使是转轮王的快乐,最后也会毁灭的。龙猛菩萨云:“世间一切乐,唯苦被变坏。”《阿含经》也说:“积聚终散裂,崇高必堕落,会和终散离,有生无不死。”一切快乐都将变成痛苦,而贪执它的结果,却是让我们堕入三恶趣中受苦,付出长久而艰辛的代价。

 

人们认为的快乐,真正剖析它的本体时,没有任何可靠性,而为它所造的恶业,却会使我们在轮回中遭受无量痛苦。不管是异性之间的乐受、财富名声所带来的快乐,只是分别念一瞬间的颠倒执著,按照《中观宝鬘论》和《中观四百论》的观点,所谓的享受快乐,不过是痛苦稍微减轻了而已,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快乐。

 

然而为了一瞬间的错觉,很多人不惜造下极大的恶业,在生死轮回中不能解脱,甚至千百万劫中在恶趣里面无力自拔。三国时期的曹操,可谓奸恶一世,但他刚死不久,王位被篡,妻妾被夺。而且在1400年后,于清朝乾隆年间,苏州某屠夫宰了一头猪,取出猪的肝脏,上有“曹操”二字。(在此之前,他很有可能在地狱、饿鬼中受苦。)当时有个年轻人见后,惊惧因果无常,马上出家修行,法名为“佛安”。

 

为什么猪的肝脏上有“曹操”的名字呢?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大疏》中,也曾举过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不共的缘起[3],这就是前世不可思议的因缘,反映在今生的身体上面。如果用科学来解释,肯定没有办法,但这毕竟是人们亲眼所见,猪的肚子本来没有剖开,剖开以后才发现上面有字,这种奥秘任何科学家也无法解释。但在佛教中确有这样的因果规律,即使造了一瞬间的恶业,果报也会无穷无尽。因此,大家不要为了暂时的欲乐而毁坏来世,否则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贪心是非常大的怨敌,它对我们的危害非同小可,大家一定要认清它的面目,一旦生起贪心,当下就要制止。这样通过慢慢的串习,自相续肯定会有改变。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出家人能毫不费力地对治贪欲,而世间人却不能轻松面对,就是因为前者通达了道理,而后者却对此一无所知。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世间的妙欲一点意义都没有,若把为它付出辛劳的千万分之一,用在修持正法上,足以成就无上佛道,即便没有成佛,最低限度也不会堕入三恶趣。然可惜的是,人们日日夜夜、兢兢业业地寻求世间快乐,用于学佛的时间微不足道。

 

我去上海的时候,在一次演讲上也讲过,菩·提·学·会的有些道友,每个星期天共学一次、共修一次,就觉得自己太精进了,到处给别人炫耀。可是你们算过没有,倘若一年有360天,所有的星期天加起来,最多也只有52天,剩下的308天都在搞世间法,所以你们学佛并没有用很多时间。可是,还有些人连一个星期天都抽不出来,所有时间都用在家庭上、工作上、琐事上了。即使能抽出一天的话,听两堂课只有两个小时,很多人听课时无精打采、奄奄一息,下完课后精神就出来了,说东道西,既开心又有活力。现在很多人就是这样,把时间花在世间琐事上,一年一年都无所谓,而稍微学一点佛法,就觉得花了很长时间。有些人一周听两三节课,花了两个小时就觉得好多啊,而把时间用在睡觉上、无聊的事情上,从来没有抱怨过多。且不说无始以来,就算今生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佛上,至少也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但我们有没有做到呢?

 

好多人认为自己学了《入行论》后,懂得很多很多的知识,其实你们学的时间太少了,而且经常以“我不空”、“我太忙”为借口,自己给自己开绿灯。要知道,在佛法上花的时间越长,下的工夫越多,自己越会受益无穷、用之不尽。许多人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上面,原因主要就是自己业障深重。不说三大阿僧祇劫,即使抽出短暂的时间,修行也会有一定的成效。可是无始以来,我们把时间全部用在贪嗔痴和散乱方面了,世间法的串习极其深厚,而对佛法的兴趣极其微薄。今生能遇到如此殊胜的佛法,望大家对闻思修行不要特意拒绝。当今世间上引诱我们、欺骗我们、散乱我们的花样相当多,但这些对我们来讲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以佛教的如意宝,解决生生世世的饥贫,满足自他一切所愿。

 

这里也说了,世间人为了无义琐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用在佛法上,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有些人智慧和文笔非常好,人格也不错,但绞尽脑汁研究一些世间法。他下的工夫和所做的事情,表面上众人交口称赞,觉得他很有成就,但以因果来衡量的话,不仅对人类有损害,对自己也有很大的损害。

 

譬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他笔下的一百零八好汉,个个栩栩如生,他无论描述何种场景,都会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法王如意宝也看过藏文版的《水浒传》,有时候还给我们讲里面的故事。其中人物刻画得非常生动,每个人的长相、特点、性格,让人感到呼之欲出,大家都特别喜欢看。但由于作者在书中写了许多助长杀生、邪淫和偷盗的情节,极尽诲盗诲淫,后人效仿则无恶不作,结果他的儿子、孙子、曾孙三代,生下来全都是哑巴。

 

还有《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善于描写男女偷情私会的情形,导致许多人看了《西厢记》,就起了邪思淫念。结果书还没有完成,王实甫自己就无法克制烦恼,嚼舌而死。

 

唐代诗人元稹[4],见表妹崔莺莺美若天仙,就想娶她为妻,却遭到拒绝。元稹因为愤怒而写了《会真记》,虚构崔莺莺和人偷情,毁谤她的名节,致使崔莺莺蒙垢千秋,而且导致后世的读者学习偷情私会。最后元稹死的时候痛苦万分,死了之后,尸体还惨遭雷火焚烧的报应。相反,如果写一本好书的话,会给自他带来千秋万代的利益。不说别的,《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这两本书,救了多少世间中的迷茫众生?

 

跟过去相比,现在人的造业更可怕。过去人通过看书来想象情节,慢慢生起贪嗔烦恼。而现在呢,光盘上、网络上处处都有真人表演,原原本本地展现在你面前。尤其小孩看了以后,人生马上就改完了。因为小孩没有取舍的能力,也没有辨别的智慧,看到一种行为就开始模仿,从此之后人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大以后很容易变坏。

 

所以现在的社会跟古代完全不相同。古代人本来就比较纯洁,又懂得做人的道德准则,虽然佛教传播得不是很广,但对儒教和道教比较重视,行为言谈掌握一种分寸。而现代人视古文化为糟粕,基本上已经全部淘汰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觉得这些跟不上时代,而疯狂追求那些迷惑性特别强的理念和文化,并在全世界不断地宣传、不断地弘扬,吸引无数的愚痴者趋之若鹜,这样之后,是人类自己毁坏了自己。

 

如今的修行人,不要说得到佛陀的果位,连声闻阿罗汉的无我境界也可能望尘莫及。若把所有的时间用来享受欲乐,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那肯定觉得修行很苦,百分之一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来,自己始终漂泊在轮回苦海中,解脱遥遥无期,非常非常可怜!

 

寅六、痛苦无法比拟(贪欲所招致的痛苦,远远超过其他的痛苦):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

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如果细细思维贪心的果报,它所带来的地狱、饿鬼、旁生之痛苦,时间极其漫长,程度也极其惨烈。如《亲友书》所言,一日之中不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的痛苦,与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相比,连它的一分也不及。因此,贪欲所带来的伤害,是任何灾难、祸害都无法相比的。

 

世间上的毒药、战争、猛火、险地、天灾等,人们认为这是最大的灾难。但如果用智慧来观察,这些违缘最大的危害限度,只不过在短短的一生中,让我们受痛苦而已,充其量是毁坏了今生。而贪心在自相续中蔓延的话,不仅是今生中非常痛苦,如同发疯了一样,(尤其是在公务员中,有些年轻人在感情上出了问题,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旁边人也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一个人心里的烦恼,很难以外面的物质享受或别人的劝告而遣除。)并且还会让我们来世堕入恶趣受苦。

 

佛陀在《父子相会经》中,将贪欲喻为毒叶、宝剑、兵戈、猛火等,讲了很多比喻。《方广庄严经》中也有诸如此类的阐述。古代的大修行人经常说:“世间诸苦患,皆由贪心生。”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也讲了贪欲的六种过患[5]:今生中身心不得自在;来世漂泊于轮回苦海,甚至堕落恶趣;人与人之间经常争论;自然增上诸多不善业;减灭一切善法功德;经常受到圣者们的呵斥。

 

其实《窍诀宝藏论》讲了很多实修教言,希望大家平时多背一些教证,多记一些公案,脑子里多装一点佛教知识。当然,全部都如理如实地行持,对凡夫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但至少应该记在心里面。比如电脑专业的人懂很多电脑常识,遇到某些问题时,即使自己不会操作,道理上也比较明白。懂道理与不懂道理还是有很大差别,作为一个佛教徒,既然已经皈依了佛门,满脑子除了乱七八糟、肮脏不堪的东西以外,一个教证也背不了,一个公案也记不住,整天都是讲打仗、爱情,讲的时候表情也非常不错,而一听到佛教的教理就打瞌睡,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

 

像我们上师如意宝,一张口就全部是教证,字字句句都是智慧的流露。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兴趣是很淡薄的,即使有一点兴趣,也只是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心入于法。前代的那些大德们,如金旺堪布、德巴堪布、曲恰堪布,随时都可以拿一个教证来引用,随时都能想起一个佛教的公案,那些教证和公案,对对治烦恼非常有力,而无有意义的世间话题和名词,他们记都不愿意记。真正的修行人就要变成这样。但是在末法时代,很多人学过的论典都忘了,学过的知识也不在乎,心里没有重视的话,智慧不可能平白无故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总之,在整个世间中,贪欲的危害性是最大的,我们要像对待猛兽、毒药、刀刃、怨敌、烈火那样厌恶欲乐,《亲友书》云:“犹如猛兽毒刀刃,怨敌烈火厌欲乐。”对传染病和战争,大家觉得特别可怕,“两伊战争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或者“禽流感来了”、“非典出现了”,尤其是核武器,人们均谈之变色,其实这些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依靠贪欲烦恼,生生世世堕在三恶趣中不能解脱。

 

然可怜的是,愚昧无知的人对此根本不知,还把贪心最大的人当作明星,把嗔心最大的人视为英雄。不过现在时代已经变了,七八十年代人们崇拜嗔心最大的人,现在却羡慕贪心强烈的人。某个国家有一个人裸体表演,大家都觉得她非常非常了不起,因为她只穿“虚空”的衣服,这种表演特别精彩,有些人甚至昏厥过去,不知道什么原因,医生正在诊断当中,开玩笑!如果人们能用佛教的智慧来剖析,这些迷乱的现象会慢慢得以控制,逐渐调整过来。

 

学习了本论以后,如果你的信心有所增上,这也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因此,大家一边要励力地祈祷上师和诸佛菩萨,一边要用这些殊胜教言来经常对照自己,只有这样,修行才会成功!

 

[1] 有说毒蛇在金瓶外面,也有说在金瓶里面。

 

[2]  猫头鹰杀害了乌鸦的幼崽,并将它们吞食。乌鸦于是衔着猫头鹰的雏仔,到以前自己孩子被杀害吞食的地方,以同样的行为报仇雪耻。

 

[3] 譬喻,一间茅草房顶上有一只灰白色的鸽子,茅草房中如果放上一碗酸奶,鸽子的足印即会在酸奶中显现。虽然鸽子并没有到房中踩酸奶,然而因缘聚合时,这种事件仍会显现。同样,因缘具足后,猪肝上出现“曹操”的名字也是如此。

 

[4] 他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至今仍脍炙人口。

 

[5] 《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贪欲过患之六法:具贪今生身心受痛苦,来世永漂轮回堕恶趣,与众争论自然增不善,减灭善法故受圣者呵。”

 

 

 

回目录

 

 

来源:智慧海

《楞严经》

第67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现在我们正在讲第六卷,二十五个弟子当时是如何开悟的,主要讲这个道理。

 

前面的二十五个弟子,当时他们是依靠不同的法得到证悟,这些不同的法是什么呢?六尘、六根、六识再加上七大——十八界加七大,总共是二十五个法。讲的时候有点不同,先讲了六尘,然后五根,根当中缺了耳根,再讲六识、七大,六根当中的耳根是最后讲的,是观音菩萨讲的。所以实际上他们是依靠十八界和七大来证悟的。

 

前面好像讲的有点复杂,我记得大概是这样的,当时有二十五个弟子开悟。其实二十五是跟证悟有关的一个数字。我记得1986年的时候,法王当时带着二十五位弟子前往我们康区的很多寺院。当时记得法王说:“印度的有些班智达到藏地的时候也是带着二十五个弟子,我这次出去弘法也是带二十五位弟子。”也有这样说过。我们知道莲花生大士他最得力的有二十五位弟子。当时的成就者也是这样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的时候,不管是有无学地,还是菩萨、阿罗汉,总共有二十五位弟子,这二十五位弟子依靠不同的因缘都获得了证悟。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讲了。

 

昨天讲到“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坐在非常庄严的狮子座上,他从五体,就是双脚和双手,还有头顶,我们经常说五体投地的磕头,来源也是这样的。

 

佛陀的五体在同一个时间当中,放出无量的珍宝光芒,这个光放射到非常遥远的地方,灌了十方微尘数如来的顶,还有对如来的法王子、诸大菩萨们,也给他们灌了这样的顶。

 

这是佛陀放光的瑞相,有些注释当中讲了十种瑞相,这是第一个瑞相,光灌佛顶。

 

【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在这个时候,十方微尘数的如来也是通过五体同时放射出无量的珍宝光芒,从微尘数的十方世界来,对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还有当时聚会当中所有的这些大菩萨和大阿罗汉,也给他们灌顶。

 

佛陀放光对十方如来灌顶,十方如来也放光对释迦牟尼佛和释迦牟尼佛的眷属,包括前面讲到的二十五位弟子为主的这些,开始灌顶。

 

我们经常讲到“佛佛道同”,所有的佛在法界当中是互相圆通、互相圆融,并不是互相排斥。比如说我们开极乐法会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会不会不动佛不开心啊,或者本师释迦牟尼佛不高兴,或者说药师如来不舒服,会不会有这样?没有的。诸佛在法界当中是同体的。

 

当然这些佛显现上是互相灌顶,实际上他们都已经断证圆满——所有的这些灌顶都已经圆满获得,只是显现上出现这样的瑞相。

这是第二个瑞相,诸佛互相放光。

 

第三个瑞相,无情法音,是什么样呢?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不仅仅佛陀之间互相发光,而且当时整个世间,包括山河大地也好,林木花草也好,还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沼泽等等,这些都会演说佛法。

 

无情法当中,就像极乐世界的妙树、法鼓中传出“诸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等等这样的法音,这是无情法传法的瑞相。

 

【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这是第四个瑞相,宝光交互。

 

当时诸佛互相放射光芒,交织在一起。这些光并不是我们世间一般的五颜六色的光,全部如珍宝丝一样耀眼夺目,五彩缤纷。

 

现在世间当中,比如说跳舞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光一直聚焦在舞台上,眼花缭乱。可能非常耀眼,也可能不会这样。

 

但是实际上,诸佛都是互相通过光来沟通,因为他们都已经通达了圆通,所有的声音是佛的声音,所有的色法是佛的身相,已经显现圆满庄严的相。这是第四个。

 

第五个,众会获益,众会获得利益的瑞相。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当时,不管是诸佛世界当中的这些众会,还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这些大众,得到的加持、感受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所有在场的一切一切,大家普遍都获得了什么呢?金刚三昧定。

 

金刚三昧定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楞严大定——任何法也是没办法摧毁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当场都是获得了这样的利益。

 

其实有时候是佛的加持,有时候是上师的加持,有时候是法的加持,自己获得利益是比较多。什么叫做加持?其实所谓的加持,是自己的相续当中得到不共的利益,这可以叫做得加持。

 

有些说“什么是得加持?给我加持加持”,加持还是有差别的,两个法师讲课,一个法师虽然讲了非常普通的语言,但是对你的相续非常有帮助。同样看两本书,一本书当中的语言对你的相续非常有感觉,一本书当中的语言没有这样。或者你去了两个经堂,一个经堂给你带来了不共的利益。

 

所以我刚才也是讲,我们一般开法会,这个时候大家都不要懒惰,跟僧众一起发个愿。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如说去印度也好,去藏地也好,其他地方的话,有些是坐很长时间的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到那里开一天两天的法会,这个中间应该说是千辛万苦,最后能获得这么一个简单的灌顶,简单的加持,或者是见一个上师的面。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特别的珍惜,好像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管是开法会也好,灌顶也好,传法也好,任何事,如果自己没有虔诚的信心,没有特别的欢喜心和意乐,那它不管再怎么样殊胜,可能也只是一种形式。

 

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有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灌了一天两天的顶就走了,但他们的收获很大。我们常年都是在法王面前,好像觉得也没有什么。“法王是很了不起的,但是灌顶是经常灌的,传法是经常传的。”

 

所以说,我们大家应该相信所谓的加持,这种加持也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我觉得加持的来源,最根本的就是有恭敬心。《前行》当中也是这样讲,我经常引用“上等、中等、下等……,没有一点恭敬和欢喜心,就得不到加持和悉地。”印光大师也说:“如果有一分恭敬心,就得一分利益或者是加持。”

 

所以说,我想我们在座的人不要像拉萨的老妇女一样,拉萨的老妇女从来都是没有见过觉沃佛像。常住在学院当中,跟僧众一起发个愿,念个《普贤行愿品》,有些从来没有做过。有些确实发心各方面比较忙,有些完全是睡懒觉,在学院里面基本上可能第一座都是没有念过,这种人的话,我觉得还是非常散乱,不应该这样。

 

所以大家获得金刚三昧定也好,获得殊胜圣地的加持,殊胜节日的加持,殊胜佛陀和诸佛菩萨的加持,有了加持以后,我们会有动力,有了动力以后就实际修持。如果没有动力,确实你待个多少多少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这是第五个瑞相。

 

第六个瑞相,天雨宝华: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

 

在这个时候,天上降下千百万的珍宝莲花花雨,当中有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错综复杂,间杂各种颜色。

 

就像我们世间的彩虹一样,五颜六色或者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当时降下的花雨也是这样的。

 

第七个瑞相,空成宝色:

 

【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整个十方虚空变成七宝的颜色。

 

刚才是降下花雨,现在十方世界的虚空全部都现出各种各样七宝的颜色。

 

第八个瑞相,山河不现: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

 

这个时候,整个我们娑婆世界不清净的这些山河大地,所有的草木林园,全部在同一个时间当中隐没。

 

不清净的、所有这些脏乱差的形象,全部都不显现。这也是一种瑞相。

 

第九个瑞相,国土合一:

 

【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

 

唯一见到十方微尘数的国土和刹土全部都变成了一个非常清净的世界——非常美妙、清净、庄严的世界。

 

这是第九个瑞相。

 

第十个瑞相,梵呗敷奏:

 

【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在这个时候,出现各种各样悦音动听的赞颂、欢歌,各种各样赞美的悦音,伴随着各种乐器,自然而然发出美妙声音,遍满整个世界,一直不断地荡漾着。

 

全部算起来出现了这些瑞相。幽溪传灯法师的注释当中分了十种瑞相,这样来分也是可以的。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于是佛陀告诉文殊菩萨,让他来评价一下上面二十五位弟子的境界。

 

为什么佛陀在所有弟子当中让文殊师利菩萨来抉择?有些注释当中讲,因为文殊菩萨他是所有圣者当中智慧的代表,所以佛陀叫他来抉择。还有,因为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同等开悟,因为这个原因,那也是让他来抉择。

 

还有蕅益大师他们说,为什么是文殊菩萨呢?就像《华严经》当中讲,文殊菩萨对初学者的教言,他是特别的善巧。在这二十五个弟子所通达的法当中选择,哪一个对初学者、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或者像阿难那样的众生,哪一个法是最有利的?这一点,文殊菩萨比较擅长。文殊菩萨摄受一些初学者,他有非常善巧的方便方法。

 

正因为这样,所有的弟子当中,佛陀当时选了文殊菩萨来抉择,选的原因也是这样。

 

字面上消的话,佛陀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你看,如今这里面有二十五位,有些已经是获得了无学地的圣者,有些是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诸大菩萨摩诃萨,还有一些是声闻乘当中无学的阿罗汉。他们各自都说自己的道是最殊胜、最好、第一。都说是世界第一,都认为是最好的方便。都说自己通过这样的修行已经获得了圆通菩提,圆满通达了真实相,这样的。

 

从法的角度来讲,他们的修行实际上没有好和坏,没有前和后,没有什么合理和不合理,应该可以这么讲。

 

本来这二十五个弟子所开悟的法门,应该样样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世间当中的很多法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最主要的是根基不同。

 

确实根基不同,我们前面不是讲,当时观世音菩萨,包括他的头、眼睛、手这些,从一个幻化成八万四千。有些注释当中说为什么是八万四千?实际上众生的烦恼,最后归纳起来有八万四千种。我们以前也是讲,经藏、论藏和律藏分别对治二万一千烦恼。最后一个二万一千对治等分的烦恼。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大概二万一千个是贪心种姓,有些是嗔心种姓,有些是痴心种姓,有些是烦恼都比较等同、贪嗔痴每个都有一点。所以说众生的烦恼大致分类有八万四千种,所以我们佛陀也说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原因也是这样的。

 

昨天观音菩萨显现幻化的时候,显现了八万四千种。实际上如果众生有更多不同的烦恼,那不仅仅是八万四千,应该是十万五千,等等,也可以这样显现。

 

在这里,实际上从法的本体来讲,或者所修的境界来讲,应该法法都是通达的,没有什么胜劣,没有什么好坏,没有什么高低,都是圆融无违,都是相通的。

 

但是佛陀说: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

 

我今天很想让阿难尊者,让他开悟。

 

因为他前面一直是帮助问问题,一会又没办法通达、一会儿又没办法通达。我们去年一年一直都为阿难操心嘛,但后来好像他有所开悟,但可能不是最高的境界。

 

佛陀说这二十五种修行的法当中,哪一个比较适合他的根基?

 

这是一个目的,佛陀为什么让文殊菩萨回答?他的智慧很不错,你想想我这个老弟子,这个阿难,这二十五弟子的法门当中,你觉得哪一个对他比较适合?

 

【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佛陀说,我在这个娑婆世界灭度以后、涅槃以后,在这个世界里还有很多入于菩萨乘,求无上道,那对这些众生来讲,比较方便、容易成就的法是哪一个?

 

后面这个问题应该是帮我们问的。为了末法时代的我们,佛陀灭度2500多年以后现在我们这些众生,也是要想求大乘菩萨道,获得无上道。

 

你看他们二十五个,各个都已经成就了,我们还没有成就,天天求,但是连一个吉祥的梦都没有,我们比较担心。佛陀替我们问,这些法门当中哪个好一点?

 

那个时候: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师利法王子,他承蒙佛陀慈悲的旨意,很快的时间当中从自己的法座上站起来,向佛陀足下顶礼以后,依靠佛陀的威神力,他说出了下面的偈颂。

 

这里说是佛的加持力、威神力,并没有说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传法也好,任何的时候,经常感念自己的上师,这是很重要的。即使你确实是依靠自力而通达的,如果你感恩自己的传承上师,缘起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有些人好像从来都是不愿意提及自己以前有法恩的这些上师。如果他们名声比较大一点的,威望比较大一点,自己可能会提起来,这是我的上师。如果名气也没有,可能不是大家都公认的,那跟谁都不会提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从法恩的角度来讲,对自己有法恩的这些都应该提起。

 

这里也是这么说的,文殊师利菩萨他是依靠佛的加持和佛的慈悲,下面的这些偈颂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这里又回到上面,刚开始讲了,本来清净是什么样的?本来清净当中众生是怎样迷惑的?正在迷惑的时候,其实在他的本体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就像我们密宗当中的本基和基现,还有迷乱的显现,最后入于清净的果,这么一个过程。

 

之后他就讲,前面24个弟子的法都不是很好,对我们的初学者来讲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后观音菩萨所通达的耳根圆通,对我们后来的初学者很重要。

 

其实这也是对的,因为现在我们依靠耳根而得到很多的开悟。我们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这些,确实要让我们开悟的话,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后来的这些开悟者,全部都是依靠上师们的口耳相传,才获得证悟。

 

所以当时文殊菩萨也是说前面的24个修法对初学者来讲有点难。当然对当时的圣者来讲,都是非常圆融的法门,将来也是,不是对初学者,对利根者、顿悟者来讲是很容易的。

 

顿悟者和渐悟者的修法确实也是很重要。藏传佛教当中,包括我们修菩提心,修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对渐悟者而言,我们经常是知母念恩、知恩报恩等等,以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方法来修。对顿悟者的话,依靠自身的痛苦马上修持。这个修法我记得在寂天菩萨《学集论》的最后面部分有。

 

这个菩提心的修法,一个是渐悟者的修法,一个是顿悟者的修法。顿悟者的修法,当然是利根者,他是怎么修呢?比如说我今天遇到痛苦,非常痛苦,通过这个痛苦,马上想到其他众生受这样的苦的时候,他马上有这种感应。我们世间当中也是经常有,因为父亲死了以后,感觉父亲死的时候很痛苦;或者说是遇到遭杀,别人杀你的时候,那种时候是特别害怕,那个时候感悟到“其实遇到生命危险是特别可怕的。”从自身遇到一个严重痛苦的时候,就马上想到:“实际上所有的众生都是跟我一样。我这么痛苦,其他众生也是一样的痛苦。”马上推及到其他众生,这样修菩提心的话,自他交换很容易修的起来,这个很重要的。

 

否则的话,渐悟者的修法,有些道友经常这么说:“知母念恩这些,我的父母跟我关系不好,始终是想不起来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所以这一部分我修不起来。”如果这种方法实在是修不起来,“所有的众生同样都有生命,所有的痛苦都是不愿意承受,就像我一样,如果不愿意痛苦,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种修法跟谁都可以修,即使你与父母关系不好,也完全可以修持。这样的修法实际上是顿悟者的一个修法,菩提性的修法有顿悟的。

 

我们的智慧也是一样的,像中观应成派的有些修法实际上就是顿悟者的修法。中观自续派,或者说唯识宗的有些修法,需要逐渐逐渐的观察,它是一个渐悟者的修法。不管是从智慧还是从大悲,从哪方面来讲,有些是渐渐悟到的,有些是顿时而悟到的。禅宗当中,六祖跟神秀为什么当时有不同的观点?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法的话,确实应机施教很重要。但是要应机的话,不知道众生的根基,也许对方是一个利根者,但是你给他讲一个钝根者的法,不一定得到利益;也许对方是钝根者,你给他讲一个特别殊胜的法,他也接受不了。

 

所以佛陀为什么在很多经当中对不同根基的众生讲不同的法门,原因也是这样的。

 

下面讲到的这些偈颂,好像梦参老和尚他说这些偈颂非常好,他好像学了以后“已经迷了”,意思可能被它们迷住了,特别精彩,已经开智慧,非常有意义。

 

这些偈颂,我觉得文笔太好了,《楞严经》内容很殊胜,但是文字可能不是那么好懂。前面不是讲嘛,有个博士他一天就把《楞严经》全部学完了,但是我们现在四五年了,还没有学完。所以不一定一看就马上通达,有点困难。

 

其实像鸠摩罗什翻译的那样,每一行每一个字比较容易懂的一种翻译,可能《楞严经》是更好的。但是它的加持力确实很大。刚开始可能是高层人士非常重视的原因,后来代代相传,《楞严经》在我们的传承当中都非常重视。

 

我也再次希望,可能有些已经圆满听授,有些前面部分没有圆满听授,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最好把《楞严经》全部圆满学完,不仅仅学一次、两次、三次,自己还要给别人讲,这样以后,在整个大地,各个地方都要开花结果,应该需要这样的弘扬。

 

我们前面讲到的这些法要,前一段时间我也想“一切都是无常的”,如果出现无常的话,那我们个别的法要一直在个别人的手里也不太好,所以我们常住的人,今年也是,如果方便的话,第一批做一些硬盘给大家提供。这个价值也比较高,我想我们好多道友有些连生活费都有点困难,不一定能出得起这么多钱。后来我说1/3他们个人出,1/3,听说我们降魔胜利洲的教务处出,还有1/3我来出。我的骨鲁姆已经交给他们了,当然这是我们首批的。

 

以后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再慢慢来。我们前面传过的这些法,实际上音频、视频也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文字,因为文字,多少多少年一般来讲不会变的,这个可能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殊菩萨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可能前面稍微难懂一点,但意思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我们的觉性相当于大海一样,它的本性本来都是清净、圆满、光明的。这种圆满和光明的觉悟,它本来以精明妙圆的方式存在。但后来,因为元明产生了一些妄念,一念无明,这个一念无明生起来的时候,首先有能所,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有一个叫做俱生无明,有了俱生无明以后,就有了遍计无明。有了能照的分别念,最后所照的分别念,遍计无明也出现了。这样以后,原来澄清、光明、如如不动的本性,已经慢慢消失了。

 

消失并不是荡然无存,如来藏的本体以另一种方式,就像阿赖耶,或者说其他外观形式——众生这样迷乱,示现种种外面的形象。

刚开始就像我们讲的本基。下面讲的,就像密宗里面的基相,这样的道理。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这样迷乱、妄相存在的原因,就有了虚空,有了虚空逐渐建立了世界。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种迷乱显现有了以后,就开始有了四轮,有动摇、有风轮,然后器世界、有情世界这些都慢慢呈现。《如意宝藏论》的前面部分讲得很清楚。

 

它这里也是,有了这种妄念无明,出现了虚空,有了虚空,外面的器世界成立了。器世界成立以后,依靠这些妄想和迷乱的显现,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国土、刹土。然后就显现了觉知,依靠这些心识、觉知产生众生——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是依靠心而造的。也就是说,我们明空无二的本基当中显现最初的无明,依靠最初的无明出现能取所取,然后示现种种的器情世界,讲这个道理。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刚才那个虚空当中,产生觉,也可以说我们大的这种觉,这个觉当中产生种种外面的显相,相当于是大海里面出现了水泡、泡沫。沤是水泡。这些水泡相当于是有漏的微尘国,有漏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所有这些种种的显相,依靠空而产生。

 

其实有了这种觉空也好,或者说是分别念,本体是觉空,在迷乱当中妙用显现,这个就像大海里面出现浪花一样。这些全部都是依靠空性,因为一切法,依靠空才有显现,如果不空,整个法不可能有的。

 

一旦刚才所谓的水泡灭完了,空本来是没有的,空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空也没有,整个它的现基没有了的话,更何况说是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整个三有世界怎么会有?根本都是没有的,这个意思。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这个在汉传佛教当中是很出名的偈颂,禅宗经常引用。

 

实际上我们的心,不管外面任何的显现,器情世界的各种包罗万象或者形形色色,如果回归到本性当中,没有二法——无二法门、不二法门,我们密宗的有些名言来讲,法界唯一明点、一味一体。

 

实际上在本性当中,一切法无有二法,但是要通达这样的境界,这个方便的法门,就像我们前面讲八万四千法门一样,是非常多的。

其实这些最后还是归根于真正的法界当中,殊途同归,我们世间当中“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前的罗马帝国,应该在欧洲那一边,非洲和大洋洲、亚洲不可能的。当时他们比较兴盛的时候,他们国家的路都已经通达。

 

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法门,最后在本性当中都是相同的。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这句话很重要,藏文和汉文都大家应该能背下来。

 

所有圣者的本性,无不通达,包括我们刚才讲的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也好,或者说所有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密义畅通无碍,不会有什么矛盾、偏执,根本不会有的。这个时候,不管是顺行也好,逆行也好,所有的行为除了方便以外是没有的。

 

意思是说,真正的圣者本性当中都是通的,所有的逆缘也是顺缘,所有的障碍都是菩提,没有一个不是法。我们经常说“烦恼即菩提”、“心净国土净”,这些清净的法,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悟的,全部都是可以圆通,完全可以这样。

 

但是对初学者来讲,并不全部都是相通的。

 

“初心入三昧”,如果初学者入于三摩地,所有的路并不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法门并不都是一样的,应该有迟缓,也有非常迅速,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家也知道,所谓的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都是相通的。但是对初学者,入于哪一个法门,也不能全部都混为一谈,一定要各自有自己的宗派和自己的修法,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全部都是相通的,禅宗和密宗是一样的,观音法门和文殊法门也是一样的,什么都一样的。不能这么说。

 

确实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我们前面也知道,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境界,不管是色尘也好,声尘也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对我们来讲,可能有一个对我有利,一个不一定有利。我修这个法门对我来讲很快,但是修另外一个法门却不一定很快。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根基应该是很不错的,自己要得最高的法、最深的法,可能会得到解脱。但实际上也并不是,看你自己的根基。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比较保险的,实际上是从基本的基础,包括修五十万加行,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上来的话,应该是有保证,不会有特别大的危险。如果没有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最高法门的所化众生,自己好高骛远,那可能会失败。

 

这句话还是有很多意义,我希望你们把这句话好好的背一下。“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这是从圣者的角度来讲的,顺缘、逆缘、烦恼、菩提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初心入三昧,”初学者入门的话,法门也有差别,密法和显宗的法也有差别,净土宗和华严宗也有差别,应该有很多的差别。你如果选择好了,对你有利;选择不好的话,不但是对你无利,而且可能受到伤害。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窍诀。

 

前面讲了一个概括的道理,接下来讲了什么呢?讲到了六尘。六尘对初学者来讲不是圆通法门,前面24个法,文殊菩萨他不建议,最后观音菩萨的法门,他建议我们初学者修。这主要是针对初学者来讲。他们圣者有些是依靠色尘证悟的,优波尼沙陀,他依靠色尘来证悟的;还有憍陈那,依靠声尘证悟的,第五卷里面有。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首先是讲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的色。

 

文殊菩萨的意思,色尘的话,我们初学者肯定修不了,依靠它不可能证悟的。那些尊者是依靠色尘来证悟的,但是我们不一定能证悟,为什么呢?

 

他说,色尘,六尘里面的色尘,实际上是我们的妄想凝结成的一种外境的尘。所以即使精心去了解它,还是不能彻知。

 

因为色是很粗大的,它的细微部分,我们怎么样从我们的分别念、我们初学者的智慧去研究、去剖析,确实有点难。

 

你看我们学中观的时候,我们说瓶子不存在,他眼睛也看不到,心里面进行分析的话,也是不那么简单,不那么彻底。

 

如果是不那么彻底的话,“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作为一个初学者,如果他不能完全明白色尘最深奥的意义,那怎么依靠色尘来获得证悟?

 

前面有些尊者确实是依靠色尘证悟的,但是我们后面的初学者,文殊菩萨不建议靠这个来修行,建议阿难也不要去修持,而且阿难比较贪色,前面摩登伽女也是扰乱他,差点不是出现违缘。

 

释迦牟尼佛的声闻眷属当中,有些贪心还是比较重的,藏文当中叫恰尔嘎,后来得阿罗汉。他比较贪财,死的时候的有三千两黄金。未生怨王准备没收,因为未生怨王也比较贪财,他准备没收这个比丘的财富。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比丘生前,你有没有对他有恩德?未生怨王说没有。那没有的话,你没有权力没收他死后的财物。所以在当年的戒律当中,恰嘎那样的比丘也是特别贪财,最后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钱。而阿难尊者是比较爱色的,所以说他更不能依靠色尘来获得证悟。

 

确实色法,依靠眼睛也看不到它的真相,我们用智慧来观察也是。学中观的时候,有时候对这些微尘的观察好像是懂一样,有时候又似懂非懂。我们观察瓶子的时候,真的瓶子已经没有了那样,但实际上接触瓶子的时候,瓶子还是真实存在。所以他不建议初学者依靠这个来证悟,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声尘: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憍陈如是依靠它获得证悟的。

 

但是声音也比较复杂,它杂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语言也好,声相也好,其实声音里面包含很多很多,有不同的名字、文字,还有句子,有很多的句味、意义。所以一个声音的意义不能包含一切,初学者怎么能依靠一个声音马上得到开悟?这也是比较麻烦的。

 

语言真的是很复杂,同样一句话,我本来是好心好意给别人讲一句话,结果不同的人他就理解成不同的意思——有些说他是故意批评我,有些说他故意赞叹我。实际上语言有很多复杂的成分在里面,虽然有些人他认为他已经讲清楚了,但是下面的听者各有各的解读,也是很难的。

 

所以依靠声音让我们开悟的话,也不容易。比如说依靠一种声音,比如“啪的”,可能有些根机好的人依靠“啪”字的声音而开悟。但是有些听到“啪的”,他就吓一跳,产生嗔恨心,也许堕落也不知道。或者说我们听到雷声,或者外面的各种,现在很多小孩也在外面叫,这些声音,也许有些禅宗的高僧,他可能依靠这个声音马上开悟。

 

但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这种声音不单不会让我们马上开悟,反而:“唉呦,我在传法的时候,怎么这些小孩叫得这样尖锐,怎么回事?”这样一想的时候,可能对开悟没有意义了。

 

所以文殊菩萨建议,对初学者来讲,通过声音获得圆通的话,也不一定。这是文殊菩萨第二个方面的选择,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也是一样的。

 

其实香尘是在和合当中才能了知——鼻根和外面的香,这两个因缘和合的时候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香味。如果离开了一个,那根本不可能得到。

 

比如说鼻根没有的话,香尘也不可能有的;如果香尘没有的话,那也不可能有。所以需要一种因缘。

 

“不恒其所觉”,它并不是恒常不变的,这种因缘聚合也是很难。

 

当时好像是香严童子,他是依靠观香得到证悟的。但是像我们,如果依靠鼻根得到的话,也是很难。如果你上卫生间,里面比较臭的味道,或者说你到卖花,比较香的地方去,不管怎么样,它的因缘很难聚合。作为初学者,依靠它马上开悟的话也是很难,并不简单。所以也不建议初学者依靠它来获得圆通。

 

第四个,味尘: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也是一样的。

 

我们舌头的对境,味道,它并不是本来就有的。是舌根还有外面的食物集聚在一起,“要以味时有”,要依靠舌根和外面的味尘,这两个因缘具足。

 

我现在的食物里面不能有辣椒,也不能有盐,好像什么都没有,所以味觉啥都没有。没有的话,可能要马上开悟了,太清淡了,在清淡当中开悟的话,我现在有点快了。但是刚才吃的面里面,咸的比较多。有时候,没有当中有,这也是开悟的一个象征。本来是什么都没有,每天什么味道都没有,然后一会儿太辣了,一会儿太咸了,好像是有一点点,马上要开悟的感觉。

 

这个也不容易,因为舌根和外面的食物,“其觉不恒一”,这种知觉并不是恒常有的,它不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怎么会是依靠舌根获得圆通呢?

 

当时是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他们是依靠味道而开悟的。因为他们采药的时候,经常尝一尝药材是怎么样,这样而开悟的。

 

但是我们的话,我们很多人都是每天吃火锅,吃这个吃那个,天天吃火锅,但也许这些人马上会开悟。星期天的时候也是吃火锅,开完法会也要吃火锅,考完试也要吃火锅,火锅好像是所有开悟当中最根本的。他们说有些人经常在火锅店里面看得到,那些做火锅的师傅们,变成了他们的常客,而且他们的位置,比如说包间的那一个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些人可能还没有开悟,一直吃火锅、吃火锅,有一天再也不吃了,就吃一个清淡,那么什么都已经OK了。可能也有这样的。

 

但是初学者的话,文殊菩萨也不建议天天都是吃吃喝喝,这个而开悟的话有点难。如果吃吃喝喝而开悟的话,现在城市里面的很多人早已经开悟了,他们是特别贪吃的,大家也是应该知道。

 

第五个,触尘: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触尘的话,实际上也是依靠身根,还有外在的法,这两个接触,接触以后才能出现知觉,有了触觉。如果没有所触,没有身根也好,或者外面所触的法没有的话,那所谓的触也是不可能有的。

 

所以这种因缘是“合离性”的,它有时候是和合的,有时候是离开的,它的性质是“非定”的,不是完全确定的。如果不是完全确定的话,依靠这种因缘而获得证悟也是比较难。

 

比如说我们穿衣服的时候,或者接触一些比较寒冷的东西,或者接触一些比较炽热的东西,要马上开悟的话,也是很难的。可能这个寒冷的东西太冷了,不能开悟;也许是太热了,不能开悟;也许接触的东西太重了、太轻了、太粗糙了……,这样的话,要完全适合你的身体才能开悟的话,也是比较难的。

 

前面叫一个跋陀婆罗,他是依靠接触水而开悟的。所以我们可能也是依靠它,比如说我们喝开水,喝冷水,或者说下大雪的时候,外面稍微冷一冷。或者说在汉地比较热的城市里面,比较炽热,这种接触,身体的触觉而开悟。但是对初学者来讲,这种因缘和合也是比较难,也是不一定能得到。这是第五个。

 

第六个,法尘: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它称为内在的尘。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法,其实色声香味触,六根对境的这些法的影像慢慢隐没以后,在我们心里面出现一种影子,它成了我们意识的对境,这叫做法尘,它是一种内在的尘。

 

这种内在的尘,实际上它要凭外在的尘,它们两个应该有能所因缘。如果外在根尘没有的话,那内在的法尘难以安立。“凭尘必有所”,如果有外尘的话,内尘可以有的。

 

但是这两个,能尘和所尘也好,内法是所尘,外法是能尘,这两个能所的法,如果经常有的话,很有可能开悟。你心里面,凡是外面五尘法的影子时时出现、外在五尘灭尽经常出现的话,很有可能让你开悟。

 

但是这样的能所关系,“非遍涉”,它并不是普遍的涉及,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话,作为初学者怎么能依靠里面的法尘获得圆通?很难的。

 

当时应该是摩诃迦叶尊者,他依靠法尘而开悟。因为领悟它是变坏性的,变坏性是空性,空性是最后泯灭。他是通过观内法生住灭的方式开悟的。

 

但是我们的话,我们先不一定知道外在的灭跟自己内在的法有关系,即使你知道这一点,当下开悟对初学者来讲,也不容易。

 

所以文殊菩萨在这里说,六尘的法,本来它是很殊胜的——对于个别的圣者来讲是很殊胜的,但是对初学者,对阿难的话,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好,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来源:智慧海

《楞严经》

第66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这里下大雨、打雷,平时很罕见的。我记得以前我们刚开始讲《楞严经》的时候,当时也出现一些,当然这里头可能不是什么。昨天是听到外面音乐的声音,今天是雷声。哇!(外面打雷声)呵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乘《楞严经》,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像我昨天讲的一样,大家不要觉得累、痛苦,或者说是生厌烦心,或者说无所谓,这些心态全部都要放下来。应该有一种难得之心,因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确实当今我们这个时代当中,像这样的佛法确实很难得到。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些学习的机会,但是世间的这些学习,基本上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即生当中获得快乐或者成功的一种知识。而真正我们眼睛看得见、看不见的许多人生问题和万法实相问题,还有乃至生生世世这些深奥的道理,几乎很多教育都不会涉及。

 

所以我们在讲佛法的时候,除了我们六根能发现的以外,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很多甚深道理在这里能学得到。所以说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一种渴求心,并不是每天好像完成任务一样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希求心和上进心的话,不一定得到真正的佛法。

 

我自己认为,当今这个世界当中有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但是在藏传佛教当中,可以这么说,毫无夸张的说,有很多系统的知识——佛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最深层的知识,还有特别具体的一些实修方法,包括大乘菩提心的修法,出离心的修法等等,实际的修行非常完整,而且这些法传承从来都是没有断过,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应该可以说。这些法如今在我们藏地仍然以比较完整的方式存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人生当中获得这些教言。

 

有些人听到以后,好像确实已经深入经藏,有些人只是表面上,过就过了,他没有进一步去深入。所以我们每一节课,不管是哪一个上师,哪一个堪布堪姆讲的,我们应该有一种难得的心态,以恭敬的心和欢喜心来接受。

 

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心调整得很好,那么身体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累,也不会有痛苦的感觉。如果我们的心调整的不好,哪怕是一点点的事情——有些懒惰的人甚至可能自己吃饭和上卫生间也觉得特别累,很有压力。所以我想我们不仅为了生存而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来世和为众生而生活。

 

这方面有时候要有一种外在强制性的方法。前一段时间我下来以后一方面是检查身体,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事情,当时一段时间没有讲课,每天的时间忙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到头来好像很多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最后我自己也是为了让自己不浪费时间,人生稍微有一点意义,我就自愿报名,说我今年要继续讲《楞严经》。可能身边的人都说:“啊,你现在老了要退休,因为身体不好……”,以各种理由都建议不讲。但是我想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心态的话,可能比较好一点。所以我自己也是自愿说要讲课,如果我没有讲的话,可能谁也不会这么说。

 

同样的道理,我希望我们每一个道友,一方面是自己自觉有一些学习安排。还有一方面,我们共同学习,依靠外在的一种控制,比如说我们听课、研讨,很多事情,自己好像不去的话,依靠外在僧众,有一种被迫的感觉,这样的话,对学习也是很有帮助。

 

那么下面我们就继续讲课。

 

昨天前面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当中的十四种无畏,前面我们讲了八难无畏。第七个无畏是枷锁难无畏,第八个是贼难无畏,科判上可以这样分。

 

接下来应该是第九个。下面是三毒无畏:首先是贪心无畏,然后是嗔心无畏,最后是痴心无畏。

 

每一个无畏,前面部分讲观世音菩萨他自己通过内观的方式获得了这样的境界。后面部分的话,通过他的加持力和威德力,让众生远离了这些痛苦,主要讲这个道理。

 

那么今天我们从第九个开始讲,贪毒无畏,贪心的毒无畏: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这里也是一样的。观世音菩萨通过耳根闻声音,闻声音的时候,通过修习以后最后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远离了所有外在的声尘。因为六根圆通,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互用,互相不会有障碍。

 

那么这样的原因,外面任何的色,包括美色也好,或者其他色的话,他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对他不会有任何的危害。讲到他的这种境界。

 

那么,依靠这种威力:

 

【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那么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者说我们忆念他,这样的话,能令一切有缘的众生,也就是“多淫众生”,其实我们欲界当中的很多众生贪欲心是非常严重的,那贪欲心严重的这些众生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远离了所有的贪欲。

 

《法华经.普门品》当中,这里讲的十四种无畏基本上都有所提及,里面也讲:“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如果有一些众生贪欲很严重,常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能获得离贪。

 

大家都知道,世间当中所谓的三毒对我们带来的危害确实是非常严重,因为它叫做“毒”,确实“毒”没有什么利益,因此对我们的相续也是没有什么意义。

 

有些人可能认为贪欲是很快乐的,它不是叫做爱吗?爱有很多,什么美好的爱情等等,所谓的爱应该是非常好的。当然这是我们世间当中部分人的说法。世间当中也有部分人认为贪心是功德,认为贪心是一种享受,依靠它能获得快乐。但实际上就像我们《成实论》当中讲的:“一切贪欲究竟皆苦。”所有的贪欲究竟是苦的。为什么是究竟皆苦?因为它是离散的缘故,最后一定会是离开的。一定要离开的话,你刚开始觉得非常快乐,那最后肯定是痛苦的。

 

所以如果有人想让自相续离开贪欲,不那么严重的话,经常祈祷观世音菩萨,那么依靠他无形的加持力,自相续当中贪欲的火很快的时间当中会熄灭。

 

因为观世音菩萨他是依靠耳根获得了离贪,所以依靠他,有这样的一种互动也好,依靠这样的一种缘起力,可以让我们相续当中的贪欲在很快的时间当中断除。

 

接下来,第十者的话,嗔毒无畏,嗔恨心的毒无畏。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

 

因为观世音菩萨通过纯音的声音,音声的闻,他完全通达了声音本来都是无有自性的。没有自性的话,它没有外在真正声音的尘。声音的尘没有的原因,根和境,也就是说五根和五境完全是圆融、双亡,全部都是在法界当中融入一体。

 

那么这样的原因,它没有“对”和“所对”,观待,能观待和所观待,或者是能对应和所对应。一般来讲,声音是外境,耳根是有境,如果根境双融的话,那所有的境和有境全部都无有任何的观待。

 

因为他得到了这样的境界:

 

【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依靠观世音菩萨因地这样的成就,依靠他的加持力,能令一切相续当中有非常严重嗔恨心的众生离开瞋恚。

 

现在的众生真的是嗔恨心非常严重。最近我也比较关注以色列跟加沙地带的一些战争,确实看到一幕幕的废墟,看到特别惨不忍睹的这些场面的时候,觉得这些众生相续当中的嗔恨心为什么那么严重?无辜的平民非要卷入到战火当中,无缘无故就开始一网打尽,杀害他们。

 

有时候我们个人心相续当中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也是很可怕的。当你产生嗔恨心的时候,本来我们具有如来藏、明心见性,可是那时所有的境界都一扫而光,什么都用不上。一气之下可能做非常不明智的事情。所以说众生确实也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如果这些忿恨众生祈祷观世音菩萨,相续当中的这些嗔恨大毒,也都会一一离开。

 

因为嗔恨心让我们堕入到地狱当中去,《大般涅槃经》当中也是说:“汝诸比丘,于余焦木,莫生恶心。何以故?一切众生因恶心故堕于地狱。”诸位比丘,你们对烧坏的这些木头不要产生恶心。这里的恶心指的是嗔恨心。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众生依靠这种恶心,确实堕入地狱。

 

所以我想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时候人们称为文明时代、和平时代,但看起来好像现在文明时代和和平时代完全都过了。全世界很多的战争,都是依靠一些个别的领导,有一些领导他依靠心相续当中的嗔恨心,瞎指挥,最后让无数的平民也好,百姓也好,军兵,最后在不同的场合一命呜呼,非常可怜。

 

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其实不管是杀害者也好,被杀害者也好,这些统统都是堕入地狱。战场上死亡的话,死者会堕入地狱,因为他当时在极度嗔恨心的状态下死亡的。杀害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不仅是这些人类,甚至我们现在科技的伤害也非常严重,炮弹也好,炸弹也好,如果放一个炮弹,或者说是潜艇这些,它周围无量的众生全部都是必死无疑。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确实现在是一个嗔恨的时代,是一个贪心的时代,也是一个愚痴的时代。文明的时代也好,幸福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看起来是这样的,看起来世界各个角落战火蔓延,特别的可怕。

 

所以我们在这样的特殊时代,大家作为一些修行人,其他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要说是我们没有办法,连那个所谓的联合国,他们也只是开个会,呼吁一下,除此之外他们什么能力都没有。其实联合国应该是一个非常虚无的架构,对世界上的任何战争,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因为他们手里没有什么金钱,也没有什么军事,世界各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此之外可能也没办法。

 

所以大的方面来讲,很多国家的人们心里产生嗔恨心,最后大家都可能共同堕入地狱。我们小的领域来讲,因为每个人可能也多多少少经常有嗔恨心,今天心态比较好一点,明天无缘无故产生嗔恨心,过两天更严重,或者过两天稍微好一点,所以我们凡夫众生的心也特别的不确定。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祈祷观世音菩萨,从大的方面来讲,对整个世界带来一种和平也好,带来平安,让很多众生依靠自己的福报力生存着;那么从小的方面来讲,每一个人也是需要熄灭这些贪嗔的火,它们对我们不会带来今生和来世的利益。所以大家应该祈祷观世音菩萨。

 

如果产生嗔恨心的话,那称念和恭敬观世音菩萨,也能离开瞋恚,《普门品》当中也有这样的道理。

 

第十一者,痴毒无畏: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

 

观世音菩萨他先消除了所有的妄尘,然后旋复明心,最后法界和身心无二无别,内外透明,就像琉璃——琉璃,可能主要是从内外光明方面讲的,有时候所谓的心性光明,经常用水晶球、日光这样来比喻。所以就像琉璃一样,内外都是透明的,朗彻,彻彻朗朗,没有任何的阻碍——他已经得到了这样的境界。

 

观世音菩萨依靠内观的方式,最后明心见性,犹如水晶一般,犹如琉璃一般的心,完全显露无遗,没有任何的障碍、烦恼,这样的。

 

那么这样的缘起力:

 

【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阿颠迦就是一阐提。

 

一切混沌、愚痴,有障碍的一阐提,或者断了善根、业力非常严重的这些众生,令他们远离愚痴的黑暗。

 

确实,如果很多人比较愚痴的话,常念恭敬观音菩萨也“便得离痴”。《普门品》当中是有的,到时候你们看一下,我看这里面基本上有比较相同的。

 

有些法师也说,这里只讲了果,依靠观世音菩萨远离了这些贪嗔痴,但是怎么样离开并没有说。《法华经.普门品》当中说,依靠观世音菩萨,称念他或者祈祷他的话,那么离开这些贪嗔痴,所以《法华经》当中已经讲到了方法,远离这些障碍的方法。

 

这里只讲得到了十四种无畏,没有畏惧。但是我们怎么样获得无畏呢?我们通过祈祷观世音菩萨能获得这样的无畏。

 

我们很多人自己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智慧,开不了智慧、愚痴、记性不好、忘性大,经常抱怨自己,自己为什么那么笨?经常这样的。那么我们可以经常祈祷和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经常求他的智慧,因为观世音菩萨他是通过内观的方式,愚痴已经消于法界。

 

有些经典和续部当中把贪、嗔、痴分别解释为三身、三种智慧。观世音菩萨呢,他把贪嗔痴通过内观的方式全部消融,获得了无畏的果位,那我们去祈祷他的话,我们可以享用,因为他在发心的过程当中,他要愿一切众生获得他拥有的一切功德。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希求的话,我们不可能得到。我们如果希求的话,可以得到。比如说一个人他愿意布施大量的物品,但是我们没有求,我们没有与他进行联系的话,他不一定给的。他有资源,我们有希求的话才能得到。所以很多诸佛菩萨的加持和智慧,如果我们去求的话,就可以远离一切愚痴。

 

哇,今天的雷那么多,这里是比藏地还要那个……。

 

其实我们众生确实不管是做事也好,修行也好,很多方面有愚痴的一面,因此我们也应该祈祷观世音菩萨,多多打开智慧。我们经常认为文殊菩萨有这个作用,观世音菩萨在慈悲方面还可以的,但开智慧方面有没有用呢?实际上是有用的。他因为通过内观的方式,这些三毒、五毒全部消融,并且获得了相应这方面的智慧。因此我们通过祈祷和通过观想,在自相续当中也会得到。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是能看得出来,前辈的这些高僧大德,有些确实好像自然而然打开智慧,这种智慧也有各方面的一些来源。我们最近看《西游回忆录》,法王任何一个时候都直接讲下来,不需要任何的备课、准备,查资料,或者说是翻阅各种书籍,不用上网查,但是自己拥有的这些智慧呈现给大家,分享给大家的时候,大家都获得了不共的利益。这个不用我说,我们现在不是正在看《西游》吗?所以大家也应该清楚。

 

接下来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是求男无畏和求女无畏,首先是满愿,众生如果没有生孩子的话,他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也能获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

 

这里说观世音菩萨,他将整个四大也好,外境也好,各种各样的这些形象,通过反观的方式来,最后回归自性,闻性直接了悟。最后在不动的道场当中,不动的明心见性的境界当中,“涉入世间”,但是不会毁坏世间。

 

观世音菩萨他完全是入于我们世间当中,他的境界不坏的情况下,可以入于世间。世间所有的这些名言也好,传统也好,规矩都不会毁坏,也不会染污他,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他可以入于世间,但也不坏世间。

 

不像我们有些人,我们有一些人自己在寂静的地方稍微修一点法,一到世间当中就毁坏世间——他们的观念,他们的行为全部都是一一否认,一一破坏。其实应该具有善巧方便,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有些法师,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他对不同根基的人会讲不同根基的法;遇到不同烦恼的人,他自己也不会随之而转,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尽量调节他们的相续。这一点也是一个善巧方便,这非常重要。

 

【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观音菩萨他能在十方世界当中微尘数的诸佛如来面前做各种七宝为主的供养,而且在十方世界的如来身边,就像文殊菩萨一样,当法王之子。观世音菩萨经常去诸佛菩萨面前做供养,从观音菩萨传当中也能看得出来。

 

因为这个原因,能令没有孩子的这些众生,如果他们想获得男孩,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他们会诞生具有福德智慧之男。

 

现在很多人,什么传宗接代、没有儿子继承,好像他的家族以此中断,包括我们有一些出家的,他们家里最担心他的祖先传下来的,不管是李家也好,张家也好、王家也好,延续不下去了。

 

好像我们藏地的话,它本来不会有什么姓的,他有一个姓,但是这个姓不会是李什么什么,不会这么样的,所以几乎没有这样的说法。当然如果有个儿子能继承家业的话,那也是很好的。即使没有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能尤其中国人比较重视这一点,比如说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交给我,姓我的姓,一定要把姓延续下去,这样好像才有意义。

 

也有一些人的观点不同,叫丁克家族,是吧?一直是不愿意这样的,这种人也有。但不管怎么样,世间当中确实有些人有这样的要求。如果确实有这种需求,那么祈祷观世音菩萨,祈祷药师佛,也会满愿的。

 

但是有些人为什么要生孩子?一个是他可能要传宗接代;一个是自己老了,老了以后有人照顾;还有一个,在别人面前觉得我家是有人继承的。但一般来讲,可能传统是传统的一种做法,但是真正人老了,他来尽孝心照顾你的话,现在几乎是非常的罕见。很多人,不管是有钱、没有钱的人,把老人最后都是扔到养老院当中去。自己明明有子女,但是父母自己也是不希望,“没办法,他们自己活着就可以,我老了以后只有去养老院。”其实这是很悲哀的一种做法。如果你实在是没有子女,那无可奈何,没办法。如果明明有子女,这些子女不去照顾自己的父母,那也是非常遗憾。

 

到目前为止,像藏地的话,它保留着以前的传统,不管是有工作没有工作的人,都把自己家里的父母带在身边。比如说有三四个子女,如果父母一直待在一个家里的话,那其他人都不开心,要跟他们交涉,为什么你非要住在他家,不住在我家?反而这就成了一种争议。为什么父母一直不来我家里?但城市里面的有些人可能不会这样的,不来的话,那最好都是你来照顾,到时候如果死的话,有财产分的话我来分。可能有这种情况。

 

不管怎么样,我们世间当中如果有一些人确实有这个希求,那也是依靠祈祷观世音菩萨,这样的话会满愿,会如愿以偿。

 

第十三个,求女无畏,求女子无畏: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

 

因为观世音菩萨,他因地的时候是依靠六根圆通,我们前面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圆融,因为闻性圆融的缘故,他“明照无二”,他能见到这种光明心,无二无别、一味一体,没有两样。这样的境界能含十方世界,而且建立佛的大圆镜智。

 

有些论典讲“空如来藏”,在这样的智慧境界当中,他可以空藏,或者说如来的一切功德,他可以包含,可以容纳,可以接纳,这样的意思。

 

藏文里面翻译是因为空性的缘故,获得、现前如来藏,也有这样的。

 

但不管怎么样,观世音菩萨他的智慧当中能建立大圆镜智,能建立空性和如来藏所有的这些功德。

 

【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 】

 

观世音菩萨他能承顺,或者说是修行十方如来的秘密法门。

 

观世音菩萨,密法也好,显法也好,所有的法全部是通达无碍,他所得到的这些法一点都不缺失。因为他获得了这样的圆通功德,十方如来的这些法门也是精通无余,全部都能获得。

 

那么这个原因:

 

【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是这样的,所以祈祷这样的观世音菩萨,能令世间当中没有子女,特别痛苦的这些众生,如果想获得女子——

 

可能在这个社会当中想得男子的人比较多一点,不管在哪里,想得女子的不算多,得男子很好,这种做法藏地也有。反正藏地一男一女是比较希求的。如果全部是女子的话,大家都觉得有点不成功,或者是怎么样的。如果全是男子的话,也可能不行。

 

如果家里面有一个男子,没有女子的话,可以祈祷观世音菩萨,生一个非常端庄、温顺、漂亮,让人欢喜的,具相的,不要有丑相的,不要脾气不好的,不要心很脆弱的,很计较的女子。应该是心比较宽容,有一定的智慧,有一定的能力,这样的女子。

 

祈祷的时候,应该先跟观音菩萨要这样的诉求,不然的话,可能有些父母跟观世音菩萨当时没有沟通好的原因还是什么的,后来生下来的女子有些是长相不行,有些是性格不行,有些是跟别人的沟通比较差,也有这么一部分。

 

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是有,我们女众出家人和男众出家人,有些时候一看男众出家人,哇,有各种各样好的人,也有各种各样不好的人;女众出家人当中也有好的人和不好的人。这些好的和不好,不用说他的外相上,甚至他的性格上,确实我们所谓的性格也好,智慧也好,能力也好,很多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世间上的产品,有些是质量好一点,有些是质量差一点,人也是这样的。

 

所以世间当中的这些人们如果要求子女,首先应该要祈祷观世音菩萨。这可能跟众生他自己的福报、自己前世的业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前世没有造善业,今生当中出现一个非常庄严端正的男子或者女子也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他前世造的业比较好,可能会出生这样好的孩子。

 

但不管怎么样,如果世间众生祈祷观世音菩萨,也会给你带来比较可爱的男子或者是女子。

 

第十四个,最后一个是持名无畏,持观音菩萨的名号能获得无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有一百亿个日月显现的世界,这些世界当中有法王子大菩萨,有六十二个恒河沙数。那么这些菩萨在众生面前,修法方面做非常好的一个模范作用,做榜样。他们会去不同的众生面前教化他们,随顺众生,依靠方便和智慧,在各个众生和各个世界当中都有不同方式的显现,会有这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他是什么样的呢?他是这样说的: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因为当时观世音菩萨他已经得到了这种圆通根,他已经通达闻性无二的境界。观世音菩萨他的身心非常稀有,能容纳,或者是周遍整个法界。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祈祷观世音菩萨,能马上获得他的加持?就像我们世间任何地方,只要有信号,手机打开,你一发信息,对方马上能收到。

 

因为观世音菩萨,他获得了整个前面所讲到精明圆融,或者说明心见性的这种本体已经完全通达,世间的真相也完全通达,这样的原因,他的身心没有一个不包含的,没有一个不容纳的,可以说周遍整个世界。

 

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众生持他的名号,那么就等同他持刚才六十二恒河沙数的这些菩萨、佛子们的名号,观世音菩萨与他们是无二无别的。

 

我们经常说诸佛在法界当中是一味一体的,所以众生如果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么刚才六十二个恒河沙数的法王子,这些诸佛菩萨们,如果一个人持他们的名号,和一个人持观音菩萨的名号,这二人的福德完全都是一样的。这样也可以说。

 

或者说我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我持这六十二恒河沙数菩萨的名号,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现在末法时代,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没有时间称念六十二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名号,我们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但是我们唯一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代表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

 

所以所谓的浓缩版,所谓的一个很精要的东西,现在世间当中也是有,所谓的芯片也好,一些非常精华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很小的,可以随身携带。

 

那么观世音菩萨,他是诸佛菩萨,是未来、过去、现在所有佛菩萨名号的总集。我们前面讲观音菩萨心咒功德的时候也提过,所以这个真的很重要。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观世音菩萨说:“世尊,我的名号与这么多佛菩萨的名号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因为我长久以来一直修行,最后获得圆通菩提——我获得了六根圆通的菩提,这样的缘故。”

 

所以大家没有什么其他事的时候,要么多念“嗡嘛呢呗咪吽”,要么多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大家也经常这样去念诵。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这以上是我讲到的十四种无畏,让众生福德周备、圆满。”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我们世间当中的这些众生,如果遇到一些困难、痛苦,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救怙世间。

 

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真的大家都是需要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要祈祷观世音菩萨,这非常重要。

 

我有时候想,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现在这个时代很不妙,大家要经常祈祷。”现在虽然法王圆寂20年了,但是法王在世时跟现在差的很多很多,包括众生的福德、人们的信仰,弘法的机会……。现在想起来,“哇,以前的这些时代很光明,应该是很好的!”有这种感觉。也许再过二十年,再过四十年,再过二百年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是越来越黑暗,或者是越来越光明?这个比较悬的。

 

不管怎么样,我非常相信诸佛菩萨不共的能力,包括个人也好,我们对整个世界也好,大家也经常习惯性的,起来的时候也好,睡觉也好,平时散步、坐车,或者说是提水,在任何时候,习惯性的念一些诸佛菩萨的名号和诸佛菩萨的咒语,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说直接安住就可以了,念这些咒法和这些名号是一种戏论。可能会有人这么说。确实在世俗当中,这些缘起是不可缺少的,当你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这些,但是这个对我们来讲还是比较难的。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观音菩萨说,世尊,我还要汇报一个事情,我因为六根圆通的原因,已经修证无上道。

 

观世音菩萨,他先已经通达,然后开始修证。我们有时候是大圆满的见解稍微自己有所了解的时候,觉得不用修。其实也不是。先通达,然后修行。禅宗也是这样讲的,修行很重要。

 

这样的缘故,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四种不思议、无作的善妙功德”,那这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讲四个不可思议的功德。有些大师分为身不可思议的功德、语不可思议的功德、意不可思议的功德,感应不可思议的功德。有些分为身形相同,身形不同,这样来分的。

 

那么首先是第一者,是这样讲的: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观世音菩萨说,我最初的时候,获得妙妙闻心。

 

“妙妙闻心”,藏文当中翻译的是非常稀有的闻性,心的本来面目,这样也可以。或者说,我最初的时候,获得了闻性的明心见性。

 

“心精遗闻”,心性最妙的、最精髓的,得到这样的时候,远离了外在的闻性,都已经抛弃了。

 

“见闻觉知都不能分开,不能隔开。”因为我们凡夫人见闻觉知都是分开的,眼睛见得到,耳朵听得到,心能觉知,但是互相通用没办法的。而观音菩萨他因为得到了最精妙的智慧,所以他内在的道,全部都是通用的、圆融的。

 

“成一圆融清净宝觉”,非常清净、圆满的如来藏觉悟已经通达了。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所以观世音菩萨能示现各种各样、无量无边的形象。

 

妙容,不同的形象。

 

还有能说各种秘密神咒。

 

观音法门是那么那么的多。一打开藏传佛教的伏藏法门,这里有四臂观音,这里有二臂观音,这里有千手观音,这里有六臂观音,什么样的观音都有,非常多。心咒也是,多少字的,长的、中的,短的,什么样的都有。因为观世音菩萨他完全都是通达一切诸法的法界,这样的原因,在众生面前,只要对众生有利,就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说出各种各样的法门,咒语、仪轨等等。

 

所以我们大家也不要觉得法门为什么是那么多,你看唐密里面,观世音的修法也是非常多。藏密当中也是非常非常多,尤其在我们的伏藏法当中,观音的修法是各种各样形相,一会是忿怒相,一会儿寂静相,一会儿是半忿怒相,双运相、单身相,什么样的相都有,各个伏藏大师取出来的是非常丰富。那么我们就不能想那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那个是合理的,那个是不合理的。大家对这些道理应该明白。

 

因为《楞严经》的话,它不仅仅是一个经,它还有我们世间的一些原理,比如说我们的闪光灯,我们只知道它开关,但不知道它最后的原理,为什么它在那个时候闪光?为什么那个时候不闪光?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为什么是那样显现的?为什么他的形象有这么多?为什么他的咒语和法门是那么多?这些原理,其实在《楞严经》当中应该有所提及。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那么多的形象?下面讲,因为他能圆融世界,通达一切世界,只要对众生有利,他就马上显现。就像我们有一些,特别善巧文创的人,下面的客户喜欢什么样,他就马上创造出一个这样的东西。喜欢白色口袋,他马上做出一个白色的口袋;喜欢黑色口袋,他马上做出黑色的口袋,按照客户的需求,他马上变一个形象。观世音菩萨也是这样的。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

 

观世音菩萨有很多的,一面的、三面的。

 

我们这里是一个头像的。我们经常看的可能是四臂观音,或者说不空羂索观音是三面,还有四面的,还有千手观音,可能有几种,但实际上不同的仪轨当中有非常多。

 

有些有七个头、九个,十一个,还有乃至一百个,一百零八个,千首的、万首的,还有八万四千个烁迦啰首。

 

烁迦啰首是非常坚固,金刚不坏的那种首,每一个首都形容非常坚固,凡是有八万四千首。

 

你看我们千手千眼的话,觉得特别多,其实有八万四千。可能我们仪轨当中没有看到,一个观音菩萨有八万四千个头,可能没有,但实际上他可以显现的。

 

手臂的话,也是一样的: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母陀罗臂是手印。

 

他的手臂也是从二臂到六臂、八臂……。

 

好像都是双的,一臂手,可能单的不是很好看吧。我们看到的手要么是六臂的,要么是八臂的,要么是千臂的。

 

所以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要知道。尤其是藏传的密宗当中,不仅仅是观世音菩萨,有手臂特别多的。汉传也有,包括文殊菩萨大威德。所以佛菩萨有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手、那么多头、那么多相?这是为了度化众生。

 

好像六祖也是在说过,他说,我可以说一个般若,一直到八万四千个般若,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尘劳有八万四千个,内在微尘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的话,那各种各样的般若都有。

 

现在世间当中人也有不同,比如说我们做一个玩具,有些是黑色的玩具,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很多面的,有些是一面的,一百个小孩,在这里摆一百个东西的话,那你喜欢哪一个?可能每个孩子所选择的都不同。

 

所以诸佛菩萨他们用智慧来观察,哪些众生喜欢哪些臂、哪些头——对他们有用,所以他就这样化现。不仅是观音菩萨他可以化现那么多,还有其他的诸佛菩萨也是可以化现这么多,原因是这样。

 

一般我们去南传佛教,像泰国、缅甸,他们只有一个佛陀,其他很多诸佛菩萨的像基本上看不到。但是在藏传还有其他的一些传承当中,确实诸佛菩萨的形象是非常多,包括我们的五百阿罗汉也是各种各样。

 

有些人可能想五百阿罗汉为什么不是统一的?就像我们学校里面的学生穿着同样的校服,不好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要度化众生,或者在众生面前显现各种各样的。所以我们每次看到五百罗汉的时候,为什么每一个形象都不同?十六阿罗汉为什么每一个人手里拿着的都不同?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意义。

 

他的眼睛也是一样的: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

 

这个单的、双的都有。

 

【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观音菩萨的形象:有时候是慈悲温顺、寂静的相,有时候威猛忿怒,像马头明王,特别忿怒,各种威猛的相;有时候像禅定,等印的相,有时候是智慧的,拿着经函,执宝剑等各种各样的相。

 

所以这次我们学了以后,以后我们看到各种各样诸佛菩萨身相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楞严经》实际上对观音菩萨为主的诸佛菩萨形象的不同,有它的一个密义所在,这一点一定要理解。

 

不然的话,我们有些佛教徒也是会问:为什么文殊菩萨有那么多的法器、兵器?护法神为什么手里拿着这么多的东西,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佛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像十轮金刚,大威德金刚,包括我们的密集金刚,他们的手印、形象这些,为什么是那么多?其实这些是不多的,按照藏传佛教有些大修的仪轨,确实光是它的手印、标志,要讲多少多少,那些仪轨讲的确实可能有八万四千个不同形象。所以如果佛教徒知道了这些道理,自己心里会明白,给别人讲的时候也并不是硬要用一个道理来应付,应该会明白这些。

 

所以诸佛菩萨是这样的。

 

这是身相。虽然是一个观音菩萨,但是他的身相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这个大家应该要明白。

 

第二个不可思议,语不可思议也可以,或者说是无畏不可思议也可以: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

 

观音菩萨说,我是以通过闻性,思维,最后完全脱离了六尘六境,外在的现象。所以就像声音,能度过围墙,围墙不能妨碍它。

 

像我们的眼识,中间有个墙壁就看不到外面,但是声音它可以通过,垣墙也不能阻碍它。那么观世音菩萨他也是一样的,他就像声音一样,垣墙不会对他有阻碍。

 

当然有些隔音特别好的话也有所阻碍。但是这里讲,像没有围墙阻碍一样。他获得了什么呢?

 

【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

 

因为他完全通融,就像我们说的信号,里里外外都有的话,那他能一一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他一会现旁生的相,一会现人类的相,一会是非洲人的相,一会儿是亚洲人的相,可以显现各种形象。

 

也可以诵各种咒,一会“嗡嘛呢呗美吽”,一会大悲咒,一会是“嗡玛呢巴美吽舍 德玛嘎耶 哈雅革瓦瓦ra呵 格热格雷达嘎呢 玛哈得瓦 俄玛得瓦……”,等等不同的咒语。

 

这里的“咒”不仅仅指咒语,可能仪轨啊,还有不同的文字。

 

“其形其咒”,这些形象,这些咒语能给无量的众生,给予无畏的力量,让这些众生无有畏惧。

 

确实我们自己遇到一点点畏惧的时候,“嗡嘛呢呗咪吽”或者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好像自然而然我们自己就获得了这种无畏。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自己非常害怕的时候,祈祷阿弥陀佛,祈祷上师,祈祷什么,马上自己心里的恐怖就消除了。

 

这是他以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方式,等等来消除众生心里的畏惧。

 

【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所以观世音菩萨说,我的名气比较大,应该十方世界的国土当中,都说我是给予无畏者。

 

确实观世音菩萨对无量的众生给予了无畏,他是真正的和平导师,确实给世间无量众生带来无畏的希望,带来力量和带来辩才,这样的。

 

第三个,应该是断贪的不可思议,破贪不可思议。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观世音菩萨他说,因为我依靠耳根圆通这样的修行,最后本妙圆通——本来的、原有的本性已经完全通达。

 

“清净本根”,闻性的根本已经完全得以清净。那么这个原因,在周游整个世界的过程当中,这些众生因为看到观世音菩萨,或者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原因,他们可以卸下自己身上所有的珍宝,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慈悲保佑。他们会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地方,包括南方那一带,虽然他们没有信仰,但是他们经常愿意拿出一些钱,拿出一些珍宝,来供养观音菩萨、观音娘娘、送子观音等等,祈祷加持。很吝啬的这些众生,他也愿意把自己身上的钱拿来供养。

 

所以观世音菩萨他这里说,因为通达了明心的本体,这样的原因,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众生,就像我们看到度母的时候,很多世间的那些富人把自己身上的金银财宝全部拿来供养度母,这样的故事也比较多。那么对观音菩萨也是这样的。

 

其实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有了观音菩萨的像,如果有了诸佛菩萨的像,他们可能把身上的钱,身上的宝珠拿来供养,这样的话,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功德。

 

为什么要这样供养?因为观音菩萨他有威德力,如果他没有威德力,一般来讲人们不会这样的。比如说我有一点点威德力,别人可能会供养我。如果我没有一点威德力,那我这样的乞丐也是多的,所以说不一定供养。

 

那么我们为什么是供养观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有这个威德力,所以观音菩萨的像在哪个地方,供养的话就有功德。因此人们都经常发心、祈祷、请求观音菩萨慈悲加持、摄受。这也是他的威德力,他如果没有这样的证悟,也不会这样的。

 

所以我想以后我们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可能造一些观音菩萨的像,包括有一些佛教不太兴盛的地方,像非洲等其他地方,也放一些观音菩萨和莲花生大士的像,也许可能对当地众生的运,我们所谓的财运、佛运,这个运可以慢慢恢复。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运,可能做很多事情就比较容易。有些偏僻地方,它没有文化的底蕴,也没有修行的运,也没有这方面的好运。这个运,实际上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现在世界上的有些国家,它有文化底蕴,或者说有宗教的蕴含在里面。这样的话,即便出现了很多灾难,稍微雨过天晴的时候,恢复的很容易。有些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好运,那么一败涂地。

 

我们人也是这样的,人稍微有一点福报的话,中间可能遇到了一些灾难,比如说有些人中间生意亏了,倾家荡产了。但过一段时间,他又开始起来了。我看到那个俞敏洪,他说以前是几百个亿,前几年因为有一些政策的转型,最后都特别特别的可怜。现在的话,好像股票也是已经增长到一百亿左右,在家乡准备做一些投资。人也是有这样的,他们的运有一点点差别。

 

所以观世音菩萨他有这样的一种加持也好,福德也好,我们去祈祷他,比如说我们依靠一个特别有运气、特别有能力的人,我们跟他交朋友,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运,或者说是帮助。如果我接触的人是特别坏的一个恶人,特别坏的一个人,那接触他可能给我带来不好的运气。同样的道理,我们要依止的时候一定要依止这些好的佛菩萨,祈祷他们很重要。

 

第四个,这个主要是利益众生,也是圆满所求。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

 

观音菩萨说,我当时已经获得了佛的真心,“证于究竟”,证悟得到究竟,以这个原因,能以各种各样的珍宝供养十方如来,而且平等地对法界所有六道众生,也是同样的布施,或者说是上供下施,或者说是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平等的爱护六道这些众生。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因为观世音菩萨证得了究竟的果位,这个原因,所以他有上供下施的能力。因此如果我们祈祷观世音菩萨加持我证悟心的本性的话,他也可以给我创造条件。

 

如果想得到妻子、孩子,或者是得到三昧地、长寿,乃至大涅槃的话,凡是所有——如果大涅槃都可以给的话,那其他更不用说了。

 

我们学《入大乘论》的时候,一般其他的,包括有些帝释天他就没办法给大涅槃,大的成就他是没办法给的。但观世音菩萨他自己已经获得了这样的证悟,那我们甚至想得最高的佛果,他也可以给我们赐予。

 

下面这一段应该是以上的总结: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佛陀当时问,所有的这些圆通当中,选择哪一个?

 

我们前面的二十五个菩萨,有些说是色尘很重要,有些说香尘,有些说味尘,有些说耳根,有些说鼻根,各种各样。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二十五个法当中,每个弟子都证悟了。

 

当时观世音菩萨从耳根门入手,他觉得这是圆照三昧,缘自己的心获得自在,因入于实相——入流实相,不是逆流轮回。因为内观的原因,他真正获得了三摩地,获得了成就菩提。”

 

所以从他的观点来讲,那么,耳根是第一,所有的证悟,依靠耳根是最好的。

 

所以观世音菩萨他一直觉得声音还是很重要,观世音嘛。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 】

 

观世音菩萨对佛陀说,当时观音如来也赞叹我已经善得圆通法门。

 

当时应该在观音如来这个佛面前。

 

【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在整个大会当中,授记我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因为我观听十方的声音,最后通达了圆满和光明。因为这个原因,在十方世界中都非常出名。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大名鼎鼎。所以观音菩萨说我为什么这么出名,实际上是以前的如来授记我依靠这种法门通达的,当时他给我的名号也是这样取的。因为我当时这样证悟的原因,现在我的名声——确实观音菩萨在所有八大菩萨里面,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是最出名的,至少汉地观音菩萨是很出名的,藏地也是这样的,印度也是这样的。可能西方的有一些国家,或者说一些非洲国家,非洲有五十四个国家,这里面很多都不一定知道观音菩萨的名号。

 

但以后的话,第一个要知道观音菩萨的名号,也要有一些观音菩萨的像,包括大的像,小的像,甚至很小很小的像,一个国家有一个小像,观音菩萨和莲花生大士像。以后他们各方面可能会向好的方面转变。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也应该想办法,我们也经常祈祷观世音菩萨。

 

那么这以上的话,应该讲到了观世音菩萨相关的证悟境界。

 

好,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西游》。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49课

今天开始学习第十五品《观有无品》。

 

十五  观有无品

 

本品主要观察有无,  “有无”是指有实法和无实 法。有实法即柱、瓶等起功用的法;无实法是指无柱、 无瓶、虚空、石女儿等法。有无是一切见的根本,破了 有实法和无实法, 一切见就失去了基础。实际上, 《中 论》的每一品都贯穿着对有无的遮破,本品只是专门遮破而已。

 

◎ 观有无之原因

 

有部宗等很多宗派认为,万法是存在的,因为具有有实或无实的本体之故。关于这方面各宗派出现了很多辩论。

 

这种观点并不合理,佛在了义经典中已经宣说过万 法不具有实无实的道理,如《妙力伏经》云:  “色法不 具有实无实”,以此类推,声香味等一切诸法也都不具 有实无实。为了进一步破斥对方有实无实的执著,龙猛菩萨宣说了本品。

 

庚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四: 一 、破四边性;二、 别破自性他性;三、修习离边中观;四、认识所离之二边。

 

壬一(破四边性)分四: 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 二、破有实无实法成立;三、呵斥所破之见;四、结合教证而说明。

 

癸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分二: 一、破自性成立;二、破他性成立。

 

子一(破自性成立)分三: 一、自性由因缘而生则无义;二、自性由因缘而生则相违;三、宣说名言中的自宗。

 

对方提出:诸法的自性是存在的,因为观待因缘 之故,正如佛所说“诸法自因缘而生”。如果万法无自性,就无需观待任何因缘,如同虚空的鲜花一样。

 

龙猛菩萨驳曰:在名言中,我们也承认诸法依因缘 而生,即承许“因果不虚,毫厘不爽。报应昭彰,如影 随形”等道理,但在实相中,所谓因缘并不存在,这种 产生犹如幻觉一般了无自性。因为,只有在无自性的前 提下,才能依靠因缘产生;如果自性存在,那在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依因缘而生。

 

丑一(自性由因缘而生则无义):

 

有部宗辩驳说: 一切诸法在产生之前就已存在, 其自性在各自的因缘中本自具足,只不过因缘聚合时本 有的法重新现前而已。比如,未来法在未来位上已经存 在,当因缘具足时,未来法就迁移到现在位而成为现在法。  (有部宗所谓的得绳即是这个道理。)

 

下面这一颂主要破有部宗这一观点。

 

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

 

如果说诸法的自性在众缘中本自具足,只是依靠众缘而现前,这是不合理的。

 

驳曰: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认为未来果的本体在 因上已经完全具足,就没必要再依各种因缘重新产生,因为果的本来面目已经具足之故。

 

缘起分为外缘起 57 和内缘起 58,《智者入门》和《俱 舍论》中都详细宣说过。内缘起,是指十二缘起,比 如,诸法的行依靠无明而产生,等等;外缘起,是指苗芽依种子而产生等缘起现象。

 

如果诸行与苗芽的自性现在已经原原本本具足了, 那有没有必要再聚合因缘令其产生呢?当然没必要,完 全是徒劳无益。由此可见,有部宗在承许万法自性有的同时又承认诸法依缘而生,这显然自相矛盾。

 

[57]   外缘起以七种与因相联及六种与缘相联的方式,通过种子生芽的比喻表 示来理解。七种与因相联:种子、芽、叶、枝、茎心、花、果,由前者 次第产生后者,作为近取因。六种与缘相联:地、水、火、风、虚空、  时间六种,按顺序,地能使其稳固、水能收摄、火能成熟、风能增上、 虚空提供空间、时间次第变化。这些俱有缘作为产生芽到果之间六者的 助伴。 ——《智者入门论》

 

[58]   内缘起是与因相联十二支,是哪十二支呢?如经中云:  “所谓缘起,即 此有而此生,此生故生此,以无明之缘生诸行,以行之缘生识,如是 类推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至老死之间。且生忧、哀、 苦、愁、烦乱,将生起唯一大苦蕴。其中,无明灭使行灭……直至生灭 而使老死、忧等唯一大苦蕴灭。  ——《智者入门论》

 

丑二(自性由因缘而生则相违):

 

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

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

 

如果自性是从众缘中产生,就不应叫自性,而应名 为所作法;如果自性是因缘所作的法,那为何叫自性?哪里会有这样的道理呢?

 

此处主要破经部宗和唯识宗的观点。他们认为:虽 然在诸法产生之前,不存在自性,但最终从因缘中产生 了自性。 (这与有部宗的观点完全不同。有部宗认为,未来法在现在位置上已经存在。)

 

中观宗驳曰:如果某法的自性原来不存在,现在依 靠各种因缘聚合而产生,则违背了该法原来空的本性, 就像水的本性是湿润,这与温热的本性完全不符一样。 再者,如果自性是从众因缘当中产生,就不应该叫自 性,而应叫所作法,因为它已成了因缘改造之法。如果 自性是因缘所作之法,说明自性没有实有的本体,就像 把玻璃放在花布上时,玻璃会被映成花布的颜色,这时 玻璃的自性是不是花色呢?肯定不是,如果是,那玻璃不论放在何处都应显现花色,而不会有任何改变,但实际并非如此。可见,你们这样安立自性并不合理。

 

◎ 什么是自性

 

对方反问道:那么,所谓的“自性”究竟是怎样的呢?

 

答曰:所谓“自性”,是指该法本身不可改造的实 相。任何经由改造以及自因缘而生的法,因为不具备其 原始的本性,所以不应该成为其自性。就像水晶球被染 上或映上各种颜色时,这些颜色并非水晶球的自性,因为可以改变之故。

 

诸法的自性可以分为名言自性和胜义自性两种 59。

 

在名言当中,中观宗也会随顺世间说法,承认诸法 具有一种自性 60——从生到灭之间一直不变的性质。比 如,火具有热性、水具有湿性、风具有动摇性、地具有 坚硬性、虚空具有无阻碍性等等,它们的名言自性始终如此,不会因谁而变化。譬如,火的自性始终是热性,不可能时而热、时而不热;风的自性始终是动摇,不可能一会儿动,  一会儿不动。

 

[59]   这里的自性是事物的本性,也就是名言法尔、胜义法尔。名言法尔就是 名言的因果规律等;胜义法尔就是诸法的本体是空性等。这里的自性并非中观宗所破:我 = 实有自性。

 

[60]   此处自性是指名言法尔。

 

有人可能想:水、土等有时也会动摇,它们是否也 具有动摇的自性呢?并不具有,虽然水、土等法在因缘 聚合时偶然也会动摇,但这种动摇性并非像风一样始终 具有。也就是说,地水火风等一切诸法除了具有自己本有的法相以外,不可能始终具有其他法相。

 

就像有的道友认为自己很坏,烦恼特别重。其实烦 恼重不一定就很坏,因为有时烦恼也很轻,这时不就变 成好人了吗?既然有变化,坏就不是自己的本性。如果是真正的恶人,就会一直很坏,永远不会变好。但在名 言当中,真正的恶人和真正的好人很难找到。所以,恶 并不是我们的本性,暂时的恶并非不可逆转,而是可以改变的。

 

诸法的胜义自性为空性,即在胜义当中,诸法有也 得不到,无也得不到,自性得不到,他性也得不到,远 离了一切戏论。如《大般若经》中云: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常无变易。”意思是,无论佛陀出 世与否,诸法空的本性从没有变易、迁变过。如果诸法空的本性依靠其他因缘变成了另一法,则说明空性不是诸法的本性。

 

如果对方只说诸法在名言中具有一种自性,中观宗 也不会否认,可以承许在如幻如梦的显现中,每一法都 有其不共的自性。但如果认为在胜义当中,即在本来实相上,诸法的自性也存在,则根本不合理。

 

◎ 不见乃为最殊胜之见

 

一个人若真正通达了万法空的本性,就可以称为 “开悟者”或“现见胜义实相者”,这时他已照见了万 法的实相。所谓照见或彻见,是指照见一切戏论无有自 性的觉性智慧,就像有眼睛的人现量见到虚空中什么都 不存在一般,这与盲人不见色法完全不同,盲人见不 到,是因为遮止了色法,而这种照见不会堕于现或空的 任何一边。如《定解宝灯论》云:  “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

 

藏地很多修行者通过修持大圆满法,都认识到心的 本体了不可得;汉地很多高僧大德,比如印光法师等,也都悟到诸法之自性不可得。

 

开悟的方法有很多,通过中观观察获得的开悟,叫做观察而开悟;通过密法有些窍诀进行安住、明观,最 后见道,叫做安住而开悟。无论通过哪种方法开悟,最 后真正照见万法的本来实相时,所见都没有任何实有之 法。如佛经云:  “彻见虚空……”“不见乃为最殊胜之见”。

 

也就是说,所谓的开悟也只是一种名言表法。在名 言中,开悟者通过后得妙慧观察万法时,他们悟到了什 么,见到了什么呢?其实他们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实有之法,因为安住在一种现空双运的实相境界中。

 

有些人自称已经开悟了,说自己开悟的时候,释迦 牟尼佛、文殊菩萨等已经真正来到了自己的面前。如果他们把佛菩萨执为有形有相,那一定不是真正的开悟。

 

总之,经部宗和唯识宗的观点不能成立,因为诸法 的自性 61 如果可以随因缘而改变,就成了所作法;如果是所做法,自性就不可能得到。

 

[61]   这里的自性其实是法性,诸法的本性,也就是就像《稻秆经》中讲的“如来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一句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解 释方法。小乘佛教把“法性”解释为因果之间的自然规律;唯识宗把 “法性”解释为阿赖耶识;自空中观或第二转法轮,把“法性”解释为 空性、单空;第三转法轮的所有论典,则把“法性”解释为如来藏;密 法里面,又把“法性”解释为佛的坛城。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 佛的坛城。还有一种自性就是中观的所破,人法二我。

 

丑三(宣说名言中的自宗):

 

此颂讲了自宗承许的名言自性成立的三个条件: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在名言中,以三个条件可以成立诸法的独特自性:

 

无作、不待、不异法。

 

虽然胜义中万法皆空,但中观宗并不否认名言中每 一法都有与他法不相混杂的一种独特自性。前面《观火 薪品》中就讲过,虽然胜义中火的热性不成立,但名言中可以成立。

 

◎ 以三法安立名言自性

 

中观宗认为,这种独特的名言自性,以三个条件可 以成立:无作、不观待、不异法。 (有些讲义是从“不依 他法产生”“不观待他法”两个方面阐述,果仁巴大师讲了自性的三个特点。)

 

一、“无作”,即不由因缘造作而成。比如,名言中火的热性是本自具足的,并非由因缘造作而成,也不会被任何法改造。

 

二、“不观待”,即不需观待他法而成立。比如, 火的热性不像左需要观待右、长需要观待短那样观待他法才能成立,它无需观待水、土等任何他法即可成立。

 

三、“不异法”,即不会变异成他法,说“不变” 或“不异法”都可以。比如,火的热性从形成到灭亡之   间始终不会改变,不会今天热、明天不热,也不会出现一会儿借用他法的自性、  一会儿舍弃自己自性的情况。

 

虽然诸法在胜义中自性为空,远离了一切戏论,但 在名言中自性却可以被承许。月称论师、寂天菩萨等中 观应成派论师,在其论著中也都承许了这种名言自性。 麦彭仁波切说过:毁谤或损减名言的中观派是没有的。 即使中观派的境界再高,也要随顺世间,承认火具有热 性、水具有湿性等一切名言现象。如果我们问月称论 师:应成派行人是否需要吃饭?是否有饿的感觉呢?月称论师肯定不会否认这些名言的。

 

对于诸法这种名言自性,科学家们也有所触及,他 们在做实验或观测的过程中发现,每种事物都有自己 一种本有的独特性质。

 

◎ 以三法阐述胜义自性

 

以上是依照果仁巴大师的分析方法,以三法安立了 诸法的名言自性。在《中论释》中,麦彭仁波切并未从 名言的角度解释,而是以这三种特法——无有改造、不 观待任何法、不会变成异体法(即非一体异体法) 阐述了 胜义中万法的自性。这种胜义自性即是万法的实相 ——离一切戏论的法性。

 

何时真正通达了离一切戏论的法界,就叫做通达 了自性。禅宗里经常讲明心见性,见性也有见到事物自 性之意。当见到了不可改造、不观待、不变异的境界, 就是真正的见性。若见性境界可以改造、有观待、有变异,则说明见性并不究竟。

 

佛经云:  “如来出世亦可,未出世亦可,诸法之法 性唯一安住。”意思是,诸法的法性本就如是安住,并 非如来出世时安住,不出世时不安住。也不是我们中观 班观察时一切都不存在,什么都没了;未观察时一切都 存在,什么都有了。如果这样承许,那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以上“破自性成立”已经讲完了。它主要从三个方面抉择: 一、自性由因缘而生则无义,这是破有部宗的 观点;二、自性由因缘而生则相违,这主要破经部宗的观点;三、宣说名言中的自宗。下面讲他性不成立。

 

子二(破他性成立):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如果诸法无有自性,又怎么会有他性呢?因为从他性的角度而言,自性也叫他性。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 ”诸法如果没有自 性,就不可能有他性,因为自他互相观待之故。比如, 柱子的本体若不存在,观待柱子的瓶子之他性就无有成立的机会。

 

任何法都是观待而成立的,尤其自他、此岸彼岸、 上下、常断这样的法,更是世人眼中公认的观待法。前 面通过两种观察——由因缘而生的自性或者无义,或者 相违,已经抉择出自性不成立。这样一来,他性也不可 能成立,因为他性的来源是自性,没有自性,观待自性的他性就无法建立。

 

就像因明中的现量和比量,比量是观待现量而成立 的。《释量论》云:比量的根本、依靠处是现量,如果 现量不成立,比量也不可能成立。《中观庄严论释》里 也讲过这一道理,比如,多的依靠处是 一, 一不存在,多也不可能存在,因为一和多互相观待之故。

 

反过来讲,自性也要依赖于他性,因为自性若不依 靠各种他性的因缘,就无法成立。比如,人们通常认为 种子的本体可以独自成立,而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种子 是由无数微尘组成,而微尘也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 比如东边的微尘、西边的微尘等等,并且每个微尘上面 还具有显色、形色 62, 以及声香味触等很多外境特法。 可见,任何一法都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存在,自性必须依 靠他性才能成立。但如果依靠他性,自性又怎能真正成立呢?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自性于他性的角度 而言,也叫做他性。因为自性和他性可以在一个本体上安立,就像一个地方观待彼处叫此,观待此处叫彼;同一个位置观待下面叫上,观待上面叫下一样。

 

[62]   成为眼根之对境的色法,若归纳则有显色、形色两种,人们普遍说的颜 色,就叫做显色;经常所谓的形状,因为属于色境当中,所以后面加 “色”而称其为“形色”。

 

总之,成立他性不能离开自性,成立自性也不能离 开他性,因为自他是观待而成立的。此颂即以自他观待的方式抉择了他性不成立。

 

癸二(破有实无实法成立)分二:一、破有实法;二、破无实法。

 

子一(破有实法):

 

对方论师辩驳说:虽然自性、他性不成立,但在自 性他性以外,存在一个起作用的有实法总相,以有实法的总相就可以成立有实法的本体。

 

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

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

 

离开了自性他性,如何得到有实法的总相呢?如果 存在自性他性, 一切有实法也可以成立,但这只是一种空想罢了。

 

中观宗驳曰:诸法或者以自性建立,或者以他性建 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建立方法。而胜义观察时,自性、他性都不能成立。

 

“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 ”离开了自性或他 性,诸法就没有了安立的基础,这样有实法总相又怎么 会存在呢?若承许存在,石女儿、虚空中的鲜花也都可 以成立了,因为承许在无自性他性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之故,但这显然不合理。

 

总之,  “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假如世间存 在自性他性,承许有实法总相存在也可以,但离开了自 性他性,有实法的本体根本得不到。既然如此,有实法的总相如何能得到呢?这只是对方的一种空想罢了。

 

◎ 万法本空,只是了知不了知而已

 

当然,在名言当中,可以假立有实法依自性或他性 而成立,但此处对方并非指名言假立的有实法,而是认 为具实有本体的有实法真正存在,这样肯定不合理,因为胜义观察时,万法的本体皆了不可得。

 

佛经云:  “不见乃为最殊胜之见。”意思是,观察 万法时,见不到万法的任何自性,这种不见实际是最殊 胜的见。以前法王如意宝曾说过: 一个人丢失牦牛后到处寻找。如果牦牛就在那里,而他没有看见,这不是正量;如果牦牛确实不在那里,他也没有看见,这时他的眼识则是正量。

 

同样的道理,在胜义当中,如果万法的本体存在, 而我们没有找到,这是非量;如果万法的本体远离了 一 切戏论,我们观察时也没有得到,这就是正量,因为符合万法的实相。

 

万法本就远离了一切戏论,并非因我们观察而空 掉,因未观察而实有。任何人只要真正观察,都可以得 出万法离一切戏论的结论。用因明的术语讲,就是以事 势理成立,即事物的本来规律即是如此,现在只是通过观察了知而已。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万法实有,是因为相续被无明烦 恼染污,根识受到蒙蔽,再加上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 听过这样甚深的教法。现在我们已经值遇了善知识和殊 胜论典,知道了万法离一切戏论的本来面目,如果依靠 闻思修逐渐具有了这种有境智慧,最终就会获得照见万法实相的正量。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二十七节课

 

《入行论》正在讲贪欲的过患,现在讲的是第二个问题“与他罪相联”,即贪执异性的身体还连着很多罪业。

 

丑二(与他罪相联)分六:一、获得身苦;二、阻碍解脱机会;三、以比喻说明过患;四、空耗暇满;五、痛苦无义;六、痛苦无法比拟。

 

寅一、获得身苦(贪著别人的身体,会给自己的身体、事业等方面带来很多痛苦):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

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有些人为了妻子、生计等出卖自己的身体,本想谋求一些利益,但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可以说是空手而归,一无所得,只有随业风不由自主地漂泊在轮回中,今生来世都极为痛苦。

 

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以及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将自身卖给他人,以换取一点可怜的财利。成为他人的奴仆后,自己些许自由都没有,完全要听从主人的吩咐,什么事情都愿意做。本来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广大无垠大地上,谁成谁人之奴仆?”每个众生都有自主权,可是遇到贪欲的对境时,很多人没有控制能力。如《君规教言论》云:“若为贪欲铁钩缚,虽是君主无自在。”倘若被贪欲的铁钩束缚着,纵然是有智慧、有才华的大君主,也一点自由都没有。

 

《吃亏是福》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公案:上海某学校的一个女孩子,长得天姿国色,追求者非常多,但她谁也看不上,一心要嫁给有钱的老外。在一次舞会上,她认识了一个叫吉田的日本人,(不是寂天菩萨,不过寂天菩萨也是个老外。)他自称在日本开了一家肉类加工厂。他们认识后,吉田出手大方,送给姑娘的项链、耳环、戒指等首饰一应俱全。定婚那天,气势更是不凡,在五星级宾馆订了10桌酒席,每桌的标准不下5000元。(那个年代,5000元还是比较多的。)大家都羡慕她找了一个有钱的丈夫。

 

(现在人的眼光就是这样,交友恋爱时不看人格,也不看内心,唯一以金钱作为择偶标准。很多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种观念,希望孩子长大后找一个有钱人。所谓的钱,就是他们追求的偶像、希求的目标,至于获得解脱,他们提也不会提,假如即生中只有一种成就,那一定是人民币。)

 

不久,姑娘随丈夫前往日本。当飞机快要在东京机场降落时,她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心里一阵阵激动,觉得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可是他们在东京停留片刻后,即转火车、乘汽车,去的地方越来越偏僻,窗外的景色也越来越荒凉。(在我们的心目中,整个日本非常有钱,那天我问一个佛教徒:“你们日本有特别穷的吗?”他们说:“有有有。”)姑娘一次次问吉田家在哪里,吉田默默不言。

 

终于,汽车载着他们在一座农舍前停了下来,这是一所木质结构的简单房子。姑娘气愤地问:“你的肉类加工厂呢?”吉田指着一排排猪圈说:“那不就是吗?”姑娘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身在异国,想走也走不了。就这样,她从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养猪女。姑娘每天以泪洗面,有一次打算卖了金首饰偷偷回国,但找人一看,所有的首饰都是镀金的,根本不值钱,最后她彻底绝望了。

 

现在的社会中,这种现象相当多,很多人为了钱财、女人或者地位,落入不能自拔的网当中,一辈子都毁坏了,来世就更不用说了。对此圣者们早就洞察到了,可是世间上的迷乱众生,一直贪执眼前的利益,结果吃了大亏,误了终身。

 

现在的环境非常不好,就像一个医院中,很多精神病住在一起一样,大家都没有自主,迷迷糊糊地随顺环境,别人怎么样追求,自己也如是拼命地追求,但大多数目标完全不符合实际,自己也无力扭转过来。

 

因此,大家应该有一种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否则所追求的目标,就像乾闼婆城一样虚无缥缈,再怎么努力也徒劳无益,到头来只能是毁坏自己。通过闻思修行这样的论典,我们应该从迷茫中清醒过来,人生很短暂,若能清醒过来的话,还有机会重新做人,行持善法,对将来会有一定的利益。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

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有些人的身体出卖给别人当奴仆后,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服服帖帖地任由役使,如同主人手中的工具一样。

 

不仅奴仆的生活有这种痛苦,现在有些公务员也不例外。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地位很不错的领导,但他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要担心下面的人,又要担心上面的人,还要担心自己的地位。他说妻子生孩子时,他在医院里一天也没有呆,因为担心工作,马上就回去了。仆人都有一两天陪妻子的时间,而这些领导或者大公司的老总,连稍微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始终随着外境和他人转,就好像是机器一样,这边转起来的话,那边也不得不转起来。但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察到,反而认为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这种可怜的人,在社会上比比皆是。

 

在古代,没有自由的仆人或丫鬟,要生孩子时,不能呆在主人家中,只有到荒郊野外、树下或山洞里,将孩子生下来。以前的藏地这种情况非常多,那些富人家中的丫鬟仆人,一到临产时,必须离开主人家,而她自己又没有家,女人生孩子既痛苦又肮脏,谁的家里也不愿意接受,最后只有到树下生子。

 

佛陀时代的微妙比丘尼,在家时也是怀孕满月后,和丈夫回娘家,途中临产,宿于树下。她一生的经历非常凄惨,《贤愚经》中也有她的公案。也许印度有这种传统吧,不仅是乞丐仆人,甚至皇室贵族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当时就是在蓝毗尼花园树下降生的。

 

蓝毗尼花园,位于尼泊尔境内,现在那里仍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摩耶夫人生释迦牟尼佛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刻在上面,令人见后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旁边有一座阿育王立的石碑,碑文是用梵文写的,根登群佩大师说,文字的意思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最初降生于此。至今已经2500多年了,这个石碑仍然保存完好。我们以前去印度时,首先拜了其他很多圣地,回来路经尼泊尔,在一个下午,朝拜了这座蓝毗尼花园。

 

言归正传,世间上许多人因为贪欲,落得非常凄凉的下场。我熟悉的一个人,以前是出家人,人品和智慧相当不错,后来他喜欢一个女的,就还俗成家了,两人漂泊到拉萨、青海等地,生活条件非常非常差。他妻子生孩子时,只租了一个月租30块的房子,里面极其破烂,布满蜘蛛网,是一个补鞋人的隔壁。他们没有钱去医院,旁边有些老太太说,生孩子要吃有营养的东西,他就给妻子吃了一碗面,里面加了两个鸡蛋,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想起当初的出家生活,他感到非常痛苦和后悔。我听到这种状况后,也觉得他特别可怜,原本出家过得自在快乐,但变成在家人之后,真的跟仆人没有任何差别,完全成了生活的奴隶。

 

然而,即便是在家人,生活也不见得尽如人意,毕竟兴旺与衰败是无常的。以前汉地的慈禧太后,每天吃饭时有100多道菜肴、点心。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她不惜动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后来英法等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只得抛弃一切,化装成农妇,从北京城逃走。从北京到西安,她像讨饭的乞丐似的,一路上狼狈不堪。你们看过电影的人,应该知道当时的情况。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对世间欲妙不要过于希求,如果因缘具足,该得到的自然会得到。那时候也不必太过欢喜,有些人稍微有点钱财、地位、名声,就高兴得无法抑制,一旦掉落下来,又痛苦得无法面对,甚至想到了自杀。实际上,世间上的沧桑荣华,犹如秋天的白云时而显现、时而不现,没有丝毫稳固性,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自己会坦然面对一切得失。

 

昨天晚上,我一个同学来电话说:“我的父亲马上要死了,给——我——加持——”听她的声音,好像也马上要死了。放下电话以后,我想:“作为出家人,遇到家人去世肯定也会痛苦,但跟那些表面上学佛,却对无常一无所知的人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我当时觉得她也快死了,我得好好超度这两个。(众笑)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

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被贪欲所欺惑的愚夫,口口声声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要去战争,这样才能养家糊口。”于是一边担忧送命,一边赴往战场。还有些人为了谋利,情愿去做他人的奴仆。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到战场上从军的人,发心保卫国家的非常少,为自己获得地位的比较多。我们附近的有些国家,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要服兵役,到军队里去当兵,就像义务教育一样。在他们当中,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国家的人屈指可数。即使是为了国家而消灭敌人,这种行为也没有功德可言,不像为了佛法和众生而牺牲自己。

 

仅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这些人虽然贪生怕死,但仍然披甲从戎,赴入战场与敌人拼命。(“如果我死在战场上,你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上,啊!朋友再见……”南斯拉夫的《桥》,以前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表面上说来很漂亮,“当兵如何光荣”、“军人是人民心里的支柱”,实际上就是把生命作抵押,而在那里为自己奋斗。

 

《法华经》云:“汝等莫贪欲,贪如木鳖果。”世间上的所贪对境,其实跟木鳖果没有什么差别[1],唯有愚者才会对它有兴趣。圣天论师也说:“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以习气而选择异性为生贪境,甚至猪、狗等旁生也会,所以除了极其低劣的人以外,智者谁会贪执这些呢?

 

当然,有些人为业力所迫,有了家庭以后,生活压力特别大,既要供孩子,又要照顾老人,有时候不得不在外面当仆人。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因为实行计划生育,孩子还是比较少,这无疑给夫妻双方带来沉重的负担——要养孩子,还要照顾两边的父母。有时候看来以前倒好一点,一家有好多孩子的话,大儿子养父亲,小女儿养母亲,从个人来讲,生活压力不太大。但就整个国家而言,现在稍微好一点吧。过去在汉地、藏地,每家的孩子特别多,当时在我的同学中,有些人家里有十个孩子,有些有五六个孩子。

 

那天有个道友去一个居士家,发现他们有四个孩子,认为特别可怕。其实这也不算多,康熙年间,江南有一个姓郑的小吏,虽然收入不菲,却破衣烂衫,显得穷困潦倒。一日,长官见他衣冠不整,说他有意装穷,有辱脸面,将他训斥了一顿。他委屈地辩解道:“小人实在因家境贫寒,并非有意装穷。”上司问其故,他说出一番惊人的话来:“小人有子女36人,每月的俸禄连穿衣吃饭都非常勉强。”

 

长官大惊,转又训斥道:“你一个小吏,为什么娶那么多小妾?”“回大人话,小人只娶妻一人,并无小妾,小人子女都是妻子所生。”“胡说,一个人哪能生36个孩子?”“小人18岁娶妻,每年均生双胞胎,如今小人36岁,故有子女36人。”长官有点不相信,到他家一看,不得了!家里像一个大杂院,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一屋子孩子。此事在当地极为轰动,后来禀告皇上,称太平盛世方有如此奇观。

 

所以,见到四个孩子就啧啧称奇,这可能是少见多怪。青海也有一个女人,生了20个孩子,许多记者从很远的地方专程到那里去采访。其实这也没什么可采访的,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一个众生生很多众生是正常现象。我讲什么呀?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好,下一个颂词。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贪欲,或被杀身亡;或被穿在利戈的尖端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中观四百论》也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世间上的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贪欲的支配下,不惜采用偷盗、抢劫等非法手段。现在很多刑事案件,真正找来源的话,不在于外境的事物上,而在于人的贪心上。我们平时看报纸、看电视,新闻中报道的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无一不是因追逐财利女色所致。今天这个领导贪污了多少万,判了死刑;明天那个老总因为某种原因而跳楼自杀;后天某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悲剧的来源去观察,全部是贪心在作梗。

 

现在很多贪污分子,本来贪心的种子没有断,面前又摆着特别喜欢的人民币、美金,这个时候,就像在贪吃的小孩面前放很多糖一样,周围没有人的话,小孩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就悄悄地吃吃吃,最后被父母发现了,开始狠狠地打。若能早点知道贪欲的来源及过患,这些人应该会有一种控制能力。

 

因此,判死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从教育上抓,从小就要了解贪欲的过患、知足少欲的功德,如果从这方面下手,那么社会稳定、治安管理会非常容易。否则,众生的欲望不断在增长,有多少个公安武警也无法根除各种非法行,毕竟根没有断的话,果会不断地生出来。

 

《赞戒论》中说:“以贪漂泊大地如饿狗,多数不成反而冻饿死。”愚者为了取悦女人,想方设法求得财物,以强烈的贪心漂泊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犹如饿狗般虚度人生,多数人不仅不能成办一切所愿,反而最终冻死、饿死、判死刑、关监狱。为什么现在很多国家的监狱不够用,每年都要新修一个?因为腐败分子、贪官污吏越来越多,多的原因就是教育上没有爱的传播,没有人性道德的弘扬。

 

刚才有个道友说:“您以前赞叹鲁迅等是不合理的,他们的文章,对人类的伦理道德无有任何促进,反而有退化的作用。”我说:“我的赞叹,并不是对他们的一切全盘接受、盲目崇拜,只是说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对佛教的研究,在某个层面上还算不错,但这不代表他们与释迦牟尼佛或者大成就者等同。”

 

其实别人说的也对,因为比较著名的人说出来的话,相当有权威性,可以带动很多人。比如有些领导把自己的欲望说出来后,大家都觉得这种道理值得借鉴,自己也就拼命地追求,根本不知取舍方向。甚至有些人为贪欲所蒙蔽,不仅毁坏了自己的今生(本颂讲的只是今生果报),来世的痛苦也在等着他。

 

曾经有一个船夫,经常在江上接送来往客人。某日他遇到一个巨商,因为觊觎他的财产,便趁狂风大浪之时,将他推入江中,此事谁都不知道。后来这个船夫成了大富翁,开始娶妻生子,可是儿子从小就视他如仇人,关系一直不好。有一次他去问乩仙,乩仙判说他于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所做的事情理当扪心自问。他大惊失色,才知道儿子原来就是那巨商的转世。后来他以各种因缘离开家乡,死的时候极为凄惨。有些智者在分析时说:“他夺人钱财不能自用,今生中不得好死,死后阴司的帐还没有算呢。”

 

所以,大家有一点控制能力的话,希望不要特别贪。我遇到很多很多居士,他们给老板、领导做事时,上级强迫自己干坏事,明明知道那是非法,如果陷进去,对今生来世都不利,但在他的手下也身不由己,不干的话就会被开除。这种现象非常多。但不管怎么样,懂得这些道理后,生活还是要过得简单一点,不要随顺五浊恶世的潮流,行为越来越不如法。

 

寅二、阻碍解脱机会: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积累财产、守护财产、耗尽财产的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2]。《亲友书释》中说:“被称为寂静调柔、财物丰足的诸位智者,因积累、守护、毁尽这些财产,也历经同样多的辛酸。”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财产的执著相当可怕,包括很多大学生,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几乎没有想过以后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为人类造福。而是快要接近毕业时,成天考虑“我能不能找到有钱的工作”、“会不会找一个好看的对象”、“我怎么样发财”、“哪个人有钱”……一直都是需求这些。老师也根本不考虑怎样培养人才,而是终日以打麻将、赌博打发时光。

 

前不久我接触了一些老师,确实看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某些状况。很多老师整天混日子,随随便便得过且过,只要把工资拿到手以后,对孩子、对人类一点也不负责任。这样一来,现在孩子成长的氛围是:父母从小就灌输要发财,老师鼓励的是赚钱,领导也是赚钱赚钱……我们人活在世上,除了赚钱难道没有其他目标吗?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有良知、有智慧的人,希求的绝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帮助所有众生。

 

要知道,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华智仁波切也说:“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只羊的痛苦;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前两天,一个著名的相声演员死了,他的几千万家产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他没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人间,所以没来得及写遗嘱。其实一个人不管有没有名声,积财、护财时肯定痛苦,不是担心被别人偷了抢了,就是一直舍不得用,但死了以后什么都带不走,一生中几乎没有享用的机会。

 

现在提倡两个文明一起抓,但物质文明是有一点进展,精神文明却毫无起色,二者完全处于失衡状态。这样的话,社会到底有没有发展呢?换一个角度来看,物质生活虽然大幅度改善,但人们的欲望却越来越强,如果缺乏知足少欲和断除贪欲的佛教理念,恐怕会越来越不择手段地追求所欲。

 

如今有些状况已经病入膏肓,我们在小范围中传授佛法,不一定能扭转过来,但大家至少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不然的话,自己也可能落入这种可怕的陷阱中。米拉日巴尊者说过:“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初吝者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

 

因此,解决人们的欲望和贪婪别无他法,一定要靠佛教的教育。希望很多居士在教育孩子时,从小不要让他重视钱财,在他脑海中种下不好的种子。当然,让他出家,有这样的因缘倒很好,其实出家人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唐代有位智则法师,他身上只披一件破僧衲,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钵盂、一把勺子,其他再也没有东西了。他出门时根本不用关门,他常说:“出门时门要锁,箱子要盖紧,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扰乱道业,整日忙碌而散乱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种修行人真的非常洒脱。

 

出家人在吃住穿方面根本不愁,从这方面讲,我觉得出家还是非常自在。那天我们同学二十年后聚会,大概有三十九个人,其中只有两个人出家。我们出家时,老师和同学都担心我们吃不好、穿不暖,有些人好心劝我们,有些人也给一点钱,说留着以后补身体用。但不知不觉过了二十年,大家再次相会时,他们有些在家人过得虽然比较可以,但都没有我们两个自在。我们在二十中没有受过任何刺激、痛苦,过得平平淡淡,从脸色各方面看,我自己感觉有一定的差别,很多人也是这样说,我们老师当时由衷地赞叹:“出家真的很伟大!”

 

佛陀在律藏中说:“出家人如住净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亦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然而现在有些人声称:“出家、在家一模一样,在家也可以好好学佛,我对出家非常反对,因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不需要出家。”倘若正如你所说,出家、在家都一样,那么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贤劫千佛,为什么全部以出家身份而成就?有些在家人不要认为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样,甚至好像自己更胜一筹。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过,只要披上袈裟,就有超越在家人的功德,对他们理应值得恭敬。

 

当然,在末法时代,也有个别出家人不护戒规、贪得无厌,整天奔着大城市和大施主去。诚如《正法念住经》所言:“贪执财物之比丘,内心恒时外散乱,彼等日夜皆无修行之机会。”贪执财物的这些比丘,白天晚上都在想着财物,修行不可能有丝毫进展,就像米拉日巴的一个故事中所阐述的一样。但是,真正的出家人相当伟大,他的生活也非常快乐,在家人考虑得比较多,而出了家以后没有这些痛苦,故大家应该随喜出家的功德。

 

那么作为出家人,既然已经出了家,一生中就要发愿善始善终,假如你业力深重,有些行为不如法,则应该好好地忏悔,发誓以后变成很好的出家人来度过一生。寂天菩萨这部论典所讲的这些道理,真的是非常珍贵,大家要尽量融入自相续,这样,修行肯定有很大的进步!

 

[1] 木鳖果表面鲜艳欲滴,实则剧毒无比。

 

[2] 这里阐述的是财产,其实对人的贪执也是如此。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