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一十七课

 

现在还是讲第八品《静虑度》,继续宣讲向往寂静处的功德。修行人应该前往寂静的地方修学佛法,假如内心得以清净,所有的修行境界都会现前。《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静处。”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与修行相适应的环境,这样才能把内心的境界开发出来。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

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因缘具足时,一定要远离愦闹嘈杂的城市,到寂静辽阔的大自然中。在森林、山洞或山岩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拥挤与竞争,也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翻开《高僧传》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环境,是历代传承上师都依止过的,他们来到寂静的山林后,通过精进实修,终获得了无上成就。

 

当然,所有的人全部都去寂静地方,这恐怕不太现实,但即使条件不具足,自己也应该这样发愿。要知道,辽阔的自然环境,对修行有非常大的帮助,《宝云经》中说,为了摆脱合集怖、贪嗔痴怖等三十一种愦闹的过失,理当住于寂静的阿兰若。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顽童,它没有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倘若没有良好的环境、上师的引导,一直让它放任自流,永远也不可能趋往解脱的光明大道。《中观四百论》里面说,大多数众生死后都会下堕,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没有自觉性,偶尔有一点,力量也极为薄弱。因此,我们一定要依止善知识,前往寂静的地方。

 

当然,大城市里的在家男女,马上舍弃家庭、工作而前往深山,这个因缘可能还不具足,但即便如此,每天也不能离开善知识的教言。世间上有个智者说:“人没有读书,思想便会停顿。”我们学佛也是同样,假如没有天天闻思,相续就会被各种杂乱所染污,善心、慈心、悲心等也会停滞不前,最后沦为一无所有的境地。因此,就算自己身陷红尘,也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心相续。

 

有些居士真的非常不错,昨前天我和丹增活佛闲谈时,丹增活佛说:“现在外面的有些居士,学习了这些论典以后,正知、正念、信心等很不错。我们到城市里面,有时候都混混绰绰的,散乱心非常强。比较而言,他们处于那样的环境中,能自觉地学习佛法,对佛法有信心,还算比较可以。”

 

的确,我也有同感。有时候到了那边以后,觉得很多人有虔诚的信心,但遗憾的是,缺乏佛法的闻思,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以致所作所为与佛法背道而驰。有些人即使学佛多年,自己认为自己是修行人,可是若以佛教的要求来衡量,不要说修行人,也许连佛教徒都算不上。其实你学习《入行论》,应该以行动来感化身边的人,不是口头上夸夸其谈,如果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说大话也非常可怕,对自他恐怕没什么利益。

 

若有缘去往天然广阔的山林,很容易远离我与我所的执著,心无贪执地自由修行。没有自由的人,一切修行都不会成功,佛经中也说:“一切自由极快乐,被他控制极痛苦。”有些人很想学佛,但始终被别人控制着、被生活控制着,永远都没有自由。若像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样,自由自在地修行,这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当然,在深山里独自修行,因无人陪伴而感到孤独寂寞,这是不合理的。一位学者在道歌中唱道:“晴朗天空中的月轮是独立的,参天大树下的山兔是独立的,寂静山林里的修行人你不会孤独……”以前我翻看他的笔记本时,发现了这一句话,就问他:“你是不是很孤独啊?为什么这样写?”他开玩笑道:“诗人应该什么都可以写吧。”

 

世间上的观光景点、人造公园,全部是散乱的地方,而在静谧的山林里,有很多自然环境,若终年累月在那边修行,真是一生中最大的福报。在座这么多的修行人,抛弃一切,来到这样的山里修行,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吧。希望你们好好地珍惜,不要一直想着家里的人、想着城市里的事,这些你们已经感受过了,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还没有这种缘分的人,也应该在心里发愿,发愿以后,很多因缘会逐渐成熟的。

 

一般来讲,修行人在山里修行时,除了衣食以外,不用考虑其他事物,而古代的修行人什么都不管,连衣食也不考虑。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位美隆多吉上师(也叫金刚镜),他在山里闭关九年,九年当中只靠吃拉刻树皮而修持正法,一直到成就为止。无垢光尊者在桑耶修行时,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他只有一个牛毛口袋,这个袋子既作衣服又当坐垫,故而人们称之为“口袋僧”。他仅以二十一颗水银丸维持生活,传记中说他还有少许糌粑粉,但《前行》等其他历史资料里,只提到了一些水银丸。

 

汉传佛教有位大梅禅师,当年他在马祖面前见性开悟后,到浙江四明山隐居。多年以后,他的一个师兄得知其下落,欣然派人迎请。禅师就写了几首诗以示推辞,其中有一首是:“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意思是说,本来他隐居在山里面,一池荷花的叶子足够做衣服蔽体,好几棵松树的松花完全可以充饥,满以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住处,自己可以清闲修道,没想到还是让人找着了,不得不将茅棚又迁到更深的山里去。以此婉言谢绝了师兄的邀请。

 

然而,有些修行人,师兄一打电话说:“我们寺院需要人,你可不可以下来当住持,给寺院里传传法?”自己就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马上收拾行李,准备下山弘扬佛法。当然,如果真是弘法利生的心态,那倒是非常好,但如此斩断了自己在寂静处苦修的因缘,还是非常可惜。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

 

大臣拿了圣旨寻到了山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烧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叫:“圣旨到,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看来烧牛粪不仅仅是藏地的传统),火愈烧愈旺,洞里洞外烟雾缭绕,熏得禅师涕泗纵横。大臣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快擦一擦吧。”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鼻涕呢?”

 

他烧的好像是地瓜,拿起就往嘴里送,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大臣仔细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因为他看到的,明明是一块一块的石头。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在两边。”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说这些难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据实禀报皇上。皇上听后十分感叹地说:“国有如此禅师,实乃众生之福!”

 

这些高僧大德的隐居苦行,确实让人十分佩服。然而,有些人看见这种修行人时,会惋惜地叹道:“他多可怜啊!衣服穿得破破烂烂,屋子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其实不应该这样,他要是搞世间法的话,肯定比你成功,但是他对这方面没有兴趣,所以才前往寂静的地方。

 

前段时间,我们学院的一个修行人,遇到一个领导,那个领导一直教训他:“你们不要重视名声地位。”法师则回答说:“我们对名声的确已经看破了。以前有一个州委书记,地位非常不错,但最近听说他退休了,每天都在成都的一个茶馆喝两元钱的茶,天天这样混日子。可见,任何地位都没有用,我们根本不希求这些。”

 

这番话真的很有意义。世间上的地位名声,很多人都觉得了不起,稍微有一点地位、财富,就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并觉得山里的修行人对世间法一窍不通,做什么也不会成功。其实用正理来分析的话,抛弃一切在山里苦行的人,在人类历史上才是最伟大的。他们知道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完全明白解脱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意思。

 

《学集论》中也引用了《宝云经》、《宝积经》及《月灯经》等有关教证,详细阐述了寂静处的功德。有些人虽没有住在寂静处的缘分,但如果心里非常向往,发愿的功德也很大,《三摩地王经》中说:“发愿前往寂静处的功德,超胜于供养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功德。”佛陀在有关经典中也说:“若人无喜亦无忧,则彼恒常心安乐,比丘若喜住山林,即能享用此快乐。”所以,无喜无忧地安住在山林里,远远胜过世间上的一切快乐。

 

我们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定要学会随喜。现在有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看见寺院或者山里的修行人,就认为这些人很可怜,什么前途都没有。实际上这完全是颠倒的悲悯,这些修行人的境界,是他们根本无法企及的。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到白崖窟闭关,他于一个小小的坐垫上发誓:“我若不得殊胜成就,纵然饿死也不为觅食下山,冻死也不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为找药下山,决定舍弃今生的一切。倘若违背此誓,请护法众立刻断绝我的生命。”后来有一次他想出去散散步,正准备要走时,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誓言,于是唱了一首“自勉歌”来警策自己,马上又安住下来。

 

如是过了几年后,他的粮食全部吃完了,眼看着这样下去只有饿死,无奈之际,正好发现山洞前面长有很多荨麻,他大为欢喜,从此以后就以荨麻度日,继续修行下去。再过了一段时间,外面的衣服破烂得连一片布都不剩了。因为专吃荨麻而没有其他食物,身上只剩下一付骨架,头发和毛孔也都变成了绿色,但他的修行境界却越来越高。

 

有一天,贡塘地方来了七位姑娘,见到尊者枯瘦如柴的身体,其中一个说:“这人真可怜,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得到这样一个人身!”另一个姑娘也附和:“是啊!这个样子,谁见了都会伤心的。”尊者听后,心想:“这些无知的众生才是可怜。”随即给她们唱了一首道歌[1]

 

有些修行人在山里苦行时,很多世间人看不惯,觉得他们有问题,甚至像刚才那样发恶愿:“千万不要变成这样的人!”这是极为愚痴之举。《三摩地王经》中说,修行人因不执著诸物为我所,犹如犀牛般独来独去,好似微风一样畅游虚空。这种生活多么自在、快乐。

 

我自己也经常发愿前往寂静处,但有时候也脱不开,以后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也难说。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非常向往那种生活,尤其是看到山里的修行人,心里就由衷地随喜。

 

癸三、向往静处之受用: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

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什么时候我才能居住在寂静地方,只持有钵盂、三衣、锡杖等几件必需的资具,身着土匪强盗也不要的粪扫衣,乃至不遮掩身体也无所畏惧?

 

住在寂静山里的生活要求并不高,对衣物也没有什么贪执,跟现在人的要求完全不同。我们这里尽管不是山洞,但也毕竟是寂静的道场,很多道友一年只有一两件衣服,有换洗的就足够了,但若在大城市里的话,那要多少件衣服啊?

 

你如果每天只穿一件衣服,单位里的人或亲朋好友就会觉得你有问题,只有今天穿白色的、明天穿黄色的、后天穿绿色的,大家才认为比较正常。你们可能在电视上也看过,有些国家领导出国访问时,他夫人的衣服一天要换一种颜色,去了七天的话,衣服要换七种颜色。这完全是为了迎合别人。以前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衣服很少,最苦恼的就是,星期天大家都换新衣服,我只有两三套,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别人都已经认识了,但也没办法,没有其他的衣服。

 

所以世间人跟我们的要求不相同,住在山洞里的人,没有蔽体的衣服也可以。《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一书里,很多修行人都是晚上出来,白天在山洞里隐居,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从十二岁到九十多岁之间,一直都在那里修行,心中无有挂碍,也没有任何耽著,这种生活极其快乐。

 

我在《旅途脚印》中也讲过:元代的清珙禅师,在岩畔的三间石屋里苦修,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柴门也是虚设的,从不关闭。因为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出入,故而写下了“黄叶任从流水去,白云曾便入山来,寥寥岩畔三间屋,两片柴门竟日开”的诗句。在后人眼前,展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黄色的叶子任随清流而去,洁白的云朵从山顶上飘来,渺无人烟的山岩附近有三间石屋,两片柴门整天都是敞开的……你如果去过桑耶青浦或一些神山,在那里,自然而然会想起这些公案。

 

山里的修行人,身上穿的衣服非常简陋,一般连小偷都不愿意要,但是有时候也有例外。汉地有位良宽禅师,他平时除了弘法以外,就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屋里什么都没有,就像米拉日巴的山洞一样。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禅师看见双手空空的小偷,和悦地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只有一件衣服,你就拿去吧!”小偷抓起衣服就跑。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泰国也有很多修行人,终年是住在森林中。我当年去看了一下,他们除了三衣和钵盂以外,什么资具都没有。有些人用几片芭蕉叶支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茅棚,有些人连茅棚都没有,终日在大树下坐禅。很多比丘以金刚跏趺坐的姿势圆寂,肉身也一直留在树下,让无数人来瞻仰膜拜。

 

汉地也有一个无瑕禅师,九华山肉身宫中,至今仍保存着他的肉身。禅师一生中远离尘俗,圆寂数十年后,才在他苦行的山洞中发现了他。他的肉身当时没有腐坏,人们就造殿供养,朝拜的人现在也络绎不绝。

 

不管是哪一个传承的上师,在历史上都留下了许多超凡脱俗的事例,然而现在的修行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说实话,不要说大城市里的在家男女,即使寺院中的出家人,很多人也不愿意苦行,只喜欢天天看电视、看电影,做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极有兴趣,一听说去寂静的山林中修行,马上就皱眉、摇头。我认识一个非常富裕的老板,他不愿意呆在城市里,就喜欢住在寂静的地方,一呆就是好几年。而个别的修行人,偏要离开山沟往喧闹的城市里跑,这简直就是一种颠倒。

 

有时候看到这些行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真的产生一种厌离心。正如无垢光尊者所言,别人的行为让人失望,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也让人失望,这就是末法时代的一种象征。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世间太浊而不修行,应该忆念前辈大德们的事迹,自己也励力地发心,这是非常需要的。

 

总的来讲,我们一定要发愿到寂静的山里,像米拉日巴等大德那样,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修行。如果经常这样发愿,有些境界也会出现的。

 

癸四、向往心之功德: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

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我什么时候才能赴往尸陀林,观看那里的惨景之后,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依靠对比别人和自己的身体,真正认识到:不管是新的骨头,还是旧的残骸,拥有它们的人生前都相当执著,现在却不得不将之舍弃。同样,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都是最终坏灭的无常法。

 

大家到尸陀林时,不要光是忙着跟秃鹫拍照,嘻嘻哈哈的,觉得这是旅游的地方。我看到有些居士去尸陀林时,一点出离心和厌离心都没有:“哎,这个好漂亮啊!快给我跟秃鹫照一张相,再跟这个尸体也照一张!”开玩笑,这是我夸张的,跟尸体照相的人倒没有,但很多人有兴趣跟秃鹫照相。

 

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尸陀林是修行的场所,从历史上看,嘎绕多吉、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等,都是到了一定时候,去清净的尸陀林里修行,通过观察整个尸陀林的状况,然后反观自心,从中获得解脱成就。藏传佛教的“断法”中,也讲了如何前往尸陀林的一些修法。当然,现在的大城市里面,这种机会比较少,只有到坟墓或者太平间里,才能看到一些尸体。有机会的话,你们还是应该去尸陀林,见了那些碎骨、腐肉、尸体之后,收获真的非常大。

 

堪布根霍讲过:“看见死人的骨头时,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执著,可是现在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这样。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虽然天天爱护保养,一旦死去,也跟尸陀林里的白骨没有任何差别,执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将众生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相对比,心里反反复复地思索。

 

作为修行人,我们到寺院里应该发愿,到尸陀林里应该观厌离心。有一次,我和一个居士去我们喇荣的尸陀林,本想这个人还算不错,去看一下应该有收获。结果我看到遍地的骨骸和烂衣服、石头上的血污之后,那种厌离心非常强烈,觉得自己今天所执著的身体,再过一段时间,也跟那些尸体没有差别,当时内心的触动非常大。可是我旁边的那个居士,到处捡托巴、捡石块,兴奋地大叫:“哇!这个石头好漂亮啊。”当时好几个出家人都在笑他。当然,刚开始初学时,有些问题不懂也情有可原,但你们以后看见尸体时,最好能以此来对照自己、观察自己。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如果会观的话,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全部是我们的善知识;不会观的话,即使上师天天滔滔不绝地讲多少遍,你也不一定有很大收益。

 

我曾先后去过很多尸陀林,如印度非常著名的清凉尸陀林、哈哈尸陀林;泰国的寿迈尸陀林,很多修行人都在那里修白骨观、四大源观等小乘的修法;汉地五台山的善财洞旁边,也有一个清凉尸陀林,当年我们在那里挖出很多骨头,可能都有几百年了,但也能想象出几百年前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如何执著。

 

城市里的道友,不一定有去往尸陀林的机会,但你们也可以到坟墓或烈士园去看一看,反反复复地观察:这些人在生前是怎么样执著身体的?我们对身体的执著跟他们有什么差别?……这样对心相续定有很大帮助。佛陀在《正法念住经》等大乘经典中再三强调,修行人应该修白骨观;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讲:“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如果修成了不净观,对身体的贪执自然会消失。我们以此为基础,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否则,修行、念佛都是表面上的,自己活在世间上也特别累。

 

学习《入行论》这部论典,理论上没什么不懂的,但在实际行动中务必要修。哪怕你在路边看见别人送葬,心里也应该观想:“今天死了一个人,有些人觉得很惊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这条道上,犹如屠夫把所有的众生一个个杀掉一样,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别人死了,我迟早也会死,用不着惊讶,也用不着伤心。”

 

泰国有一个佛使比丘,讲了很多关于前往尸陀林后如何观修、对身体怎样断除贪执的教言。还有阿姜·查尊者,他的一些殊胜教言,我当时感触比较深,回来时也带了很多书,建议有些道友好好看,不知道他们看了没有?可能现在书也没有了。

 

我们学院旁边就有个尸陀林,你们有时间的话,今天下午要不要都到那边去?(也许不太方便!)其实这个很难得,别的地方都没有,但我希望你们去了以后,不要以拍照为主,应该想一想血淋淋的尸体、白森森的骨头、死人的衣服……我在《旅途脚印》中也写过一个牦牛尸体,当天我真的有一种体会,深深感到人身无常,一旦离开了世间,所执著的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给身体打个针,感觉就非常痛苦;别人稍有一点不恭敬,便开始大发雷霆,其实这都是迷乱颠倒的,还没有了解世间的真相!

 

[1] 恶业所损诸众生,不见己过见人过……于诸真实修行人,弃置不顾如废石。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一十六课

 

现在是讲“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也就是说,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倘若自己无能为力,应在不舍弃悲心的基础上,行为尽量远离恶友、恶知识,以保护自己的悲心、智慧、信心等功德。因此一定要依靠高僧大德的教言,结合自己的相续再行持。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一再宣说:如果得不到自己的利益,凡夫愚者就会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而一旦发现自己有利可图,就会欣喜若狂,争先恐后地去做。因此,切莫与这些凡夫交往。

 

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深有感受。世间人的人生哲理就是为今世、为自己,尽管口头上说为众生、为人民、为社会事业,有各种各样好听的说辞,但真正的目标就是要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除此以外,像大乘菩萨那样利益众生绝对不会有,即使有的话,也是怀有种种目的。

 

前段时间,我在建“智悲学校”的时候,先要跟一个部门做些事情,当时他们好多领导特别开心,认为可以大赚一笔。后来更高的领导要求他们免费做,在领导面前,他们也不得不答应,但在做的时候,有这个条件、那个条件,弄得一塌糊涂。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没有得利。得利的话,他们就会有能力、有办法,什么政策都比较宽松,怎么样都可以操作。一旦自己没有发财的机会,那时候就开始守规矩,处处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后来我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再次用上面的领导来压他,这样也不得不起效果。

 

现在的社会中,若想成办事情的话,要么要有钱财,要么要有地位,如果既没有钱财,也没有地位,完全凭自觉的利他心,好多人根本不会去做。尽管也知道这是好事,他不反对,口头上也赞叹这对众生、对教育、对社会有利,做的话非常有必要,但若自己没有得利,他就不会无私地奉献。而大乘佛教并非如此,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绝对不会为个人考虑,倘若杂有私人目的,就已经背离菩提心的宗旨了。因此我深深感到:现在的社会中,非常需要大乘菩提心的理念,如果有了这样的利他心,她所散发出来的气氛会非常祥和。否则,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奋斗,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缩小,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会日益增多。

 

佛陀在大乘经典里多处开示过,切不可与凡夫人亲密交往。这里的凡夫人即凡愚,指那些没有利他心、素质特别差、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果他自己得不到利益,便愁眉苦脸、伤心绝望,始终不会有任何快乐。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应该向利他的方向迈步,这是所有传承上师赐予的殊胜教言。

 

《入诸善逝行境经》云:“如处猛兽中,永无欢喜心,如是依凡愚,亦永不欣乐。”修行人若与愚笨的凡夫共住,犹如呆在老虎等猛兽的巢穴中一样,不可能有安乐之时。同样,现在的世间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拼搏,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得不到真实的快乐。佛陀在《三摩地王经》(即《月灯经》)中云:“虽久交近诸愚夫,后时仍复成疏远,凡愚本性体性既广知,智者于彼不依止。”假如长期与凡愚接触交往,关系迟早会破裂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智者们不应该依止凡愚。尤其我们讲大乘教义时,一切都是以利他为中心,没有利他心、不愿意度化众生的愚夫,还是少接触为好,应尽量地远离他们、舍弃他们。

 

有些人可能会想:“前面说菩萨要全力以赴地摄受野蛮众生,这里又说修行受到影响时,要舍弃这些人,去依止善知识,前后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以前的高僧大德也讲得非常清楚,如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里说:“虽无力利他,彼意乐恒行,何者具彼心,彼实行利他。”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利他的能力,但若具足一颗纯洁的利他心,实际上已经利益众生了。

 

有些闭关的修行人,觉得现在的外境非常可怕,如果自己还没有成熟,就出来接触这些,很可能令道心退失,所以宁愿住在屋子里,不愿出来度化众生。其实这一点也是开许的。自己还没有成熟之前,度化众生确实有一定困难,这会不会与菩萨心相违呢?不相违。因为你不管是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念诵、回向、发心、闭关全部是为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成就,这种以利他的意乐奉行善法,实际上也没有舍弃利他,因此并不相违。

 

我们作为凡夫人,直接利益众生是非常困难的。《菩提道灯论》、《大圆满禅定休息》等大乘经论中也讲得非常清楚,没有神通等超胜功德,而想亲自利益他众,如同羽翼未丰的鸟儿想飞向蓝天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因此很多大乘教典中说,倘若自己的能力尚不具足,可以通过利他的发心来利益众生。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只发心就行了,即使自己有能力、有机会,也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是不应理的。假如会受到环境的污染,那可以暂时保护自己,但如果有了不为外境所扰的修证功德,那度化众生义不容辞。以前章嘉国师与道源法师,为了募化《大藏经》的经费,在台湾呆过一段时间。当时天气特别热,道源法师穿上最薄的衣服,也是满身大汗,不停地摇扇子,而章嘉国师穿着厚厚的皮衣,仍悠然安坐,似乎毫无炎热的感受。道源法师见状就问:“活佛,你穿这么厚,一点也不热吗?”章嘉国师淡淡地回答:“心静自然凉!”(去年在成都放生时,天气也特别热,我穿一件薄薄的衣服都大汗淋漓,有个藏地大德却穿着特别厚的羔儿皮。但跟章嘉国师不同的是,他自己也是热得要命。)

 

所以,外境再乱、再热、再恶劣也不会扰乱自己的心,有了这样的境界时,应该尽量去利益众生。或者你长期受到佛法的熏习,有把握不随劣境而转,那也可以直接去利益众生。除此之外,《修心七要》、《开启修心门扉》中再三地提醒,初学者的境界一点也没有稳固,若马上到外面利益众生,很容易被环境同化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掌握自己的根性,了解度众生的时机。时机成熟以后,自己一定要做;各方面因缘没有成熟的话,就要先保护自己的菩提心。

 

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分三:一、于静处生欢喜;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三、教诲依止静处。

 

壬一(于静处生欢喜)分四:一、向往静处之友伴;二、向往静处之住所;三、向往静处之受用;四、向往心之功德。

 

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作为大乘修行人,首先要依止善知识,究竟闻思之后要圆满修行。颂词中说,森林里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不会发出刺耳嘈杂的声音,全部是我们修行的助缘,与它们相依为伴,内心会非常欢喜宁静,什么时候才能与它们共同居住啊?

 

佛陀在《别解脱经》中说:“多闻于林中,居至老安乐。”我们先应依止善知识广闻博学,等自己老了以后,再去寂静的山林中修行。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再三地告诫我们:年轻时就去闭关的话,不一定会成功,最好先用长时间来闻思佛理,对佛法的道理精通之后,相续中有了稳固的定解,再到清净的森林中去修行。

 

森林里不像社会上一样,那里非常清净,没有狡诈的言词和虚伪的吹捧,没有以贪嗔痴嫉妒等心态发出声音,也没有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郁郁葱葱的藤树、柏树、松树之间,喜鹊、麻雀、乌鸦等飞禽浅吟高歌,山兔、鹿子、獐子等走兽嬉戏竞奔,这些可爱的动物,都是修行人的友伴。(我们这里有些人特别喜欢养宠物,其实可以到森林里去,在那里养多少都不会有影响。你养小兔也可以,小猪也可以,什么动物都可以,那时候它们就成了你修行的助缘。)

 

我去泰国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叫阿迦曼,《阿迦曼尊者传》中有一段文字说:“傍晚时,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叫声总是随处可闻,对一个头陀行的比丘而言,这种叫声总是令人感到宁静与悲悯……黄昏时我走回山洞,欣赏着各种动物成群地自由漫游在那片沃野上,气氛非常祥和。”在泰国,相当多的修行人住在山里,在他们的传记中,随处可见与鸟兽为伴的描写。生活在繁华城市里的人来到我们学院后,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他们一到寂静的地方,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甚至不信佛教的人,感受也是非常好,说这种清净感在城市里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寂静的地方虽然令人向往,但自己有没有缘分去也不好说。对我个人来讲,很早以前上师如意宝讲无垢光尊者赞叹森林的一个教言时,当时就特别想去寂静的森林,可是没有成功;后来学了华智仁波切的《莲苑歌舞》,里面描述了寂静地方的很多功德,听了以后也想去,但也以失败告终。凡夫人的心总是随外境改变,听到一个法就想去修,(现在有些人也是这样,听到一个上师的功德后,就马上想去依止。)但始终没有这个缘分。当时我正在写《密宗虹身成就略说》,就在结文中用偈颂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熙熙攘攘都市中,迷迷糊糊世间众,忙忙碌碌逐名利,泛泛悠悠耗此生。我心常念静山洞,鸟语花香水澄净,山果充饥草蔽体,谛观自心证觉性。”

 

当时的心态,我自认为已经描述出来了,但现在可能陷得越来越深,不但是寂静地方不去,连寺院里面也不呆,反而到城市里面去,以度众生来耗尽自己的下半生,很有这个可能性。但如果对众生有利,身体劳累也好,没有什么境界也罢,怎么样都可以。但若对众生没有任何利益,自己的修行也没有保障,那么空耗这个人身,真是非常非常遗憾。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哪怕能在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种下不退转的菩提善根,任何状况都应该愿意接受,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也会有同感的。

 

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在高僧大德们的传记中有很多住山修行的经历。宋朝有位佛窟禅师,长年住在天台山。他用树叶和草结成茅棚,每天以清水滋润咽喉,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果腹。一天有个樵夫遇到他,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禅师回答:“大概四十多年了。”“你一个人在此修行,难道没有朋友吗?”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古大德在山里一呆就是四十年,以野果为食过生活,而现在的修行人有没有这样的呢?可能不多。据说终南山和有些清净的地方,还是有一部分修行人。拉萨那一带,像桑耶青浦等圣地,也有一些修行人。但有些修行人跟以前的修行人完全不同,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录音机,整天在山洞里面放音乐。有个大德说,汉地的茅棚里面,也有些和尚看电视。藏地的山洞里放录音机,汉地的茅棚里看电视,这些修行人真的完全变样了。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以后若有机会到清净的山林中专修,千万不要把这些带去。在山洞里享受世间快乐,那还不如到城市里去,那里直接就能看到各种杂乱的事情,不需要看一些影像。

 

你们真想出家好好修行的话,就要像个出家人,像个真正的修行人,把外面乱七八糟的牵挂尽量断掉,不要经常跟他们联系。不然,心一边在这里,一边在那里,做任何事情都三心二意,那肯定不会成功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好好地思维这些道理。

 

住在寂静的山林中,跟飞禽走兽一起生活,那种清净安乐的生活,除了去亲身感受外,谁也描述不出来。其实,我们的身体没什么可靠的,世间上该享受的已经享受了,有因缘的话,应该到寂静的山林里修行。我原来去五台山时,有些森林和山洞里真的有些老修行人,但五台山毕竟是个旅游胜地,要实修不一定非常适合。拉萨那边有些著名圣地也开放了,每天有无数的人给山洞里的修行人献哈达、供养食物,表面上他在装模作样地闭关禅修,但在那种环境中实修,恐怕是非常困难的。真要实修的话,最好不要去旅游胜地,还是找个比较寂静的地方,除了老虎声以外什么都没有,很多女众都怕得要命是吧?

 

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才能住在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心对什么都不牵挂,不贪执任何事物,完全断舍世间的一切尘事啊?

 

寂静地方有一些非常殊胜的住处:

 

树下:树对修行人来讲,有着不可思议的缘起。因为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降生时,是在树下降生;成道时,是在菩提树下成道;涅槃时,也是在树下涅槃。因此,印度持头陀行的修行人,以前很多都是在树下修行。

 

大家可能也有这种感受吧,有时候到森林里面去,看到一棵大树,心里就非常舒服,很想一直呆在那里。当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习气,我小时候不知道佛陀成道的故事时,经常到森林里面放牦牛,每次看到一棵特别大的树时,就想:“我在这棵树下过一生该多好啊!”这种念头的产生,也没有什么理由。

 

不知道我们以后成道或涅槃时,会不会也是在树下?也许不一定是树下,很多人显示涅槃时,是在医院里。其实最好不要在医院里涅槃。

 

岩洞:藏传佛教的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等很多大德,都是住在山洞里,而且住的时间特别长。不像现在的有些人:“我在山洞里已经呆七天了!”七天不算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能呆七年或几十年,修行才会有所上进。

 

以前广钦老和尚在43时,为进一步潜修,背着少量粮食和简单的衣物,前往泉州的清源山。他在半山腰发现一个山洞,将其作为修行之所,在里面安顿下来。没想到这是个老虎洞,黄昏时老虎回来,闻到有生人的气味,便在洞口猛吼几声。法师对它说:“你是旁生,对这里的山水比我熟悉,我是外来的修行人,不好找住处,请你把山洞让给我吧?”(可能他一边害怕一边告诉它。)老虎似乎听得懂人语,摇着尾巴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法师在那里长期地安住修行。后来,老虎不时带它的母虎、小老虎来,温驯得犹如家畜,它们经常呆在洞口,法师对之传讲佛法。62岁时,法师又在山顶大石头旁边搭了一件茅棚,那里有时候会有大蟒蛇,有时候有猿猴献野果,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

 

看了广钦老和尚的经历之后,我们后学者真的特别羡慕,在这样嘈杂繁乱的世间中,真不如到山洞里面去修行。昨前天西方国家的有些居士也是强烈提出:“我想出家,要到山洞里面去!”山洞确实是个好地方,我也想过很多次,但现在我的身体有很多风湿病,山洞里又特别潮湿——这里有些道友地板铺了一两层,还认为下面是地,肯定很潮湿。下面是地不一定潮湿,山洞里面绝不是这样,上面在滴水,下面在冒水,在那里面坐着,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你们若真有这样的因缘,我也是非常随喜的。

 

无人寺:指没有任何人的寺院。现在汉地有一些小茅棚、小精舍,这种寺院也很不错。在无人寺里面,方丈是自己,住持是自己,知客也是自己,什么旅游都没有,整个寺院当中,自己既是大上师,又是弟子。这样住着的话,那真的很好!

 

以前我们去朝山时,在一个寺院中,也只有一个老和尚,可是那个老和尚没有专修,每天一大早就把寺院的门大大地开着,但旅游的人很少很少。其实这没有多大意义,如果你真的要弘扬佛法,就把寺院办得非常圆满、金碧辉煌,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收入。否则,收入也没有,修行也没有,整天就是开着大门,不修行一直等着,那多累啊!

 

如果是修行场所,门就应该一直关着,现在有些地方就是这样,真的让人非常羡慕。对我自己而言,很想到山洞里去修行,可是身体不行,万一生病了也有一定的困难。原来我们学院里有个老管家,已经管了很多年,后来他觉得一定要实修,就到拉萨找了个山洞,外面用荆棘树围着,自己在里面闭关。一个多月以后,他身体开始不好,心想万一死了怎么办,于是决定下来看病。看完病以后,就没有再上去。

 

在我们藏地,确实有些非常好的山洞,但那里没有医疗条件,很多人的顾虑可能比较多。当然,噶当派的修行人,是病了也不管,死了也不管,就应该死在山洞里。米拉日巴尊者也说:“我死的时候没人哭,也没有人伤心,死在山洞里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决心,那是上等修行人。倘若你要顾虑很多:“我生病时,哪里去找医生啊?有没有救护车啊?”这恐怕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能不能住山洞,关键要看心相续坚强与否。

 

总的来讲,大家应该发愿到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将所学过的知识一一修行,在短暂的人生中,对来世应该有点把握。否则学过的知识从来也不修,也不依止寂静处,一直在大城市里游来晃去,临死时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来世变成什么样也很难说。光是听一听、说一说,在自相续中真正种下善根还是比较难,所以大家一定要串习,串习若没有环境的话,在大城市里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在家居士到山洞里修行,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不现实的。可是不修肯定不行,那该怎么办呢?你们看能不能跟家人商量,造一个小山洞?现在的科技比较高,形状上应该没问题,但不知道有没有嘈杂声。有些条件不错的人,为了房子的装修,花了很多财力、精力、时间,这对今生来世根本没有利益。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在屋顶上造个小山洞,前面也是放些花,里面养一些小动物,算是山洞里的小老虎,平时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在规定的时间中,跟家人一般不接触。其实自己完全有这种条件。

 

现在很多人花钱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往修行上转,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寂静的环境。毕竟你离开家到山洞里去,这种机会非常小,包括在出家人中,很多人也不一定有这个缘分。所以自己应该创造条件,若没有这样,一直在散乱愦闹中度日,临死时学过的一点也没有享用,那是非常可惜的!

 

在家人学习佛法时应该实地修持,要修持的话,没有寂静环境是不行的,自己应该跟家人沟通一下,或者短期内到附近的森林中、寺庙里去禅修,这样之后,心肯定会有一定的收获。否则,我讲者天天在理论上说,一点都不观察自己是不合理的;你们听者听了以后没有消化,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在实际当中做一点,去享受一些寂静的氛围,这对心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自古以来,大成就者都提倡在静处修行,这种环境有特殊的缘起。千万不要认为“山上的修行人非常愚笨,没有前途的人才会到山上去,真正的修行人是在大城市里”,也没有必要这样宣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不得不承认的规律!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38课

 

现在正在讲“宣说其他特法”的第二部分“抉择人我空性”。它分为“破人我之自性”和“破人我之能立”。其中“破人我之自性”以第九品《观本住品》已经宣讲完毕,今天讲第二个问题“破人我之能立”,即遮破人我存在的理由。

 

已二(破人我之能立)分三:一、破人我之比喻——观燃可燃品;二、破人我之所依——观本际品;

 

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

 

首先讲第一部分,破人我之比喻——观燃可燃品。

 

十观燃可燃品

 

庚一(破人我之比喻——观燃可燃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火薪自性成立;二、以此理类推他法;三、呵斥所破之见。

 

壬一(破火薪自性成立)分三:一、破火薪之本体;二、破彼之能立;三、彼二之摄义。

 

本品主要通过遮破人我的比喻——燃和可燃,来抉择万法无我。燃是指火,可燃是指木柴(薪),两者的关系就如前面讲的能见和所见一样。实际上,本品不仅抉择了人无我,同时也抉择了法无我。

 

◎以教证宣说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在本品开头引用了一个佛经教证:“燧木及燧砧108,手作三者聚,此等缘生火,生后速失灭。智者寻其来,以及所去处。然于诸方隅,不得若来去。蕴界以及处,内空外亦空,无住我所空,诸法如虚空”。

 

[108] 燧木及燧砧均为取火工具。

 

意思是,当燧木、燧砧、手摩擦的动作这几个因缘具足时,火便可以产生(现在人们一般用火柴点火,火柴里面具足了燃料);当燃料用尽时,火就会熄灭。智者如果去寻找火的来源,十方四隅也遍寻不到。不仅火的来源找不到,其去处也了不可得。同样,蕴界处所摄的一切万法,内也空,外亦空,即我和我所所摄的一切法全部如同虚空一般,这就是最后需要达到的境界。

 

◎理证观察之必要

 

麦彭仁波切引用此教证来引出下文非常有必要。因为,虽然佛经里常用火喻来宣讲蕴界处皆为空性的道理,但并未说明空的原因,本品则是运用理证对此进行了详细观察。

 

所谓理证,即以相合诸法名言或胜义实相的智慧观察万法的正理。为什么要以理证观察呢?因为,如果只以教证说明,可能人们开心时会相信佛陀的话,觉得佛法的确有道理!而一旦不开心的时候,可能就会毁谤佛法,认为佛经说的不对,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觉得不对,那有什么理由反驳呢?龙猛菩萨就是针对世人容易出现的疑惑,运用理证进行论证,以此就能破除人们的各种邪见。

 

以理证观察还有一个原因:小乘论师在解释佛经的过程中,由于对大乘经典的甚深教义尚未通达,因而产生了一些误解。龙猛菩萨在辩驳的过程中,通过胜义理观察就可以对他们做圆满的回答。

总之,龙猛菩萨在宣讲《中论》二十七品的每一品时,使用的胜义理证既符合佛经教义,又符合逻辑推理,故能彻底推翻各种误解和邪见。所以,我们学习《中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癸一(破火薪之本体)分二:一、破火薪一体成立;二、破火薪异体成立。

 

子一(破火薪一体成立):

 

在前面《观本住品》里,龙猛菩萨运用了理证和教证宣说了人我不存在之理。

 

这时以犊子部为主的有些小乘论师,以及数论派为主的外道仍顽固地认为:领受者人我与所领受法是存在的,因为它们彼此互相观待,而现量可见互相观待的法具有体性,比如,火和木柴互相观待,火本身具有暖热、燃烧的自性;木柴作为所燃物,自身是四大和合的物体,也具有自性。既然人我与法我如同火薪一样,是互相观待的关系,其自性也应该成立。

 

中观宗反问:如果火薪之间互相观待,那两者是以一体的方式存在,还是以他体的方式存在呢?

 

如果对方认为火薪是以不可分割、一味一体的方式存在,则不合理。下面两句颂词就是破斥这一观点。

 

若燃是可燃,作作者则一。

 

如果认为能燃火就是所燃木柴,两者不可分割,那么作业和作者则成了无二无别的一体。

 

火是能燃(作者),木柴是所燃(作业),通过火和木柴的因缘聚合,燃烧的行为便会出现,此行为即是作。如果认为火即是木柴,木柴即是火,两者不可分割,那么整个世间,不但火薪成了无二无别,而且所有的作者和作业,比如,制瓶工人和瓶子、修路工人和所修道路、能修工具和所修管道等等都将变成无二无别、不可分割了。但这显然是荒谬之谈。

 

对方肯定不敢这样承认,因为这与现量相违,人们亲眼见到火和木柴、制瓶工人和瓶子等所有的作者和作业是完全分开的。连愚笨的牧童也不会承认它们是一体。所以,认为火薪的本体一味一体不合理。

 

一般来讲,小乘不会承认火薪一体,这主要是数论外道的观点。他们不分胜义谛和世俗谛,认为:火薪等一切世俗法在自性或主物中本就存在,且与自性或主物一味一体,所谓的“生”,只是由刚开始的不明显,变成后来的明显而已,是神我的一种显现。但这样承许会有很大过失,因为对方所谓的一体是实有的,既然实有,就会有作作者成为无二无别的过失。

 

有人可能会问,中观宗承许名言中火薪等虚幻的显现在实相中与法界无二无别,有没有作作者一体的过失呢?我们没有这种过失,因为我们所说的法界并不是一个实有存在的东西,火薪也没有实有的本体,两者都非对方所说的实有之法,从空性角度讲,可以说两者无二无别。如果它们都具实有的本体,说它们无二无别就逃不出作作者一体的过失。

 

下面破火薪他体的观点,是从两方面来破。

 

子二(破火薪异体成立)分二:一、以太过而破;二、以未接触而破。

 

丑一(以太过而破)分二:一、发太过;二、破离过之答复。

 

寅一(发太过)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卯一(略说):

 

若燃异可燃,离可燃有燃。

 

如果认为能燃火与所燃木柴是不同的他体,就会有离开所燃木柴仍有能燃火,或者离开能燃火仍有所燃木柴的过失。

 

此处是略说,意思是,不应承许燃(火)与可燃(木柴)是毫无关系的异体,就像瓶子和氆氇那样是完全分开的。因为两者互为因缘,依靠木柴可以产生火;有了火,木柴才有燃烧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能燃火,木柴就会因无法燃烧而不能成为所燃;如果没有所燃木柴,火就会因没有所燃物而不能成为能燃。火和木柴之间是一种互相观待的能燃所燃关系。

 

如果对方承许火和木柴是异体,两者之间就没有了任何关系,如此一来,火不存在时,也应有木柴;木柴不存在时,也应有火,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可能有人会想:没有火也可以有木柴吧,你看我的牛粪棚里就有那么多木柴,而且,没有木柴也会有火,像工厂里虽然没有木柴,但却有火。

 

对此我们用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就可以遮破:你牛粪棚里的东西只能叫木头而不能叫木柴,因为所谓木柴,必须具有正在燃烧的特点,如果与能燃火无任何关系,就不能叫所燃木柴。另外,工厂里火燃烧时,必然会有所燃物,如果与木柴等所燃物没有任何关系,就不能叫能燃火。

 

当然,按照人们的习惯,把木头叫做木柴也可以,但真正观察时,火与木柴如果没有能燃所燃的关系,就不能成为燃和可燃。

 

事实上,诸法之间若是他体,就不可能有观待关系;只有互相不观待,才能真正成立他体。懂得了这一点,就能很容易明白燃和可燃若他体成立,就不应有因缘关系的道理。

 

以上是略说,下面进行广说。

 

卯二(广说)分二:一、应恒常燃烧等过失;二、不依靠因产生之过失。

 

辰一(应恒常燃烧等过失):

 

有些论师认为,下面两颂讲了火薪异体的四种过失,但我分析好像有七八种。当然,有些过失可以归为一类,这样便可归为四类。

 

如是常应燃,不因可燃生。

则无燃火功,亦名无作火。

 

如果承许火薪是互不观待的他体,则有四种过失:火恒常燃烧、能燃火不因可燃木柴而产生、无需燃火的功用、火成为无作之火。

 

本颂的四句分别指出了火与木柴他体的四种过失:

 

第一、“如是常应燃”,即火恒常燃烧的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火有时燃,有时不燃,这主要观待它的因是否具足——因具足就会燃,因不具则不燃。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火薪是互不观待的他体,那么彼此之间就没有了任何关系,这样火就可以独立存在而无需观待任何生因了,如此承许,就会有火恒时燃烧的过失。

 

第二、“不因可燃生”,有不因可燃木柴就能产生能燃火的过失,即有了能燃火无因生的过失。一般来讲,只有木柴等因缘具足后,火焰才会出现。如果火薪之间像瓶子和氆氇一样完全不观待、互不依靠,薪柴就不是火的因,火也不应从薪柴当中产生了。这样一来,离开薪柴也可以产生火焰了。但这与现量相违,因为我们现量见到火焰在木柴、火燧、牛粪等因缘集聚后才会

出现。若没有木柴等因缘,火就不可能产生。

 

第三、“则无燃火功”,无需燃火功用的过失。若像前面分析的,火能恒时燃烧并且不依木柴就能产生,那么火就无需燃火功用了。然而,燃火本身必定需要一些功用,比如,需要捡些木柴或牛粪,如果捡不到牛粪就不得不到坛城那里买109,有时到了中午还买不到;有了牛粪之后,还需要擦燃火柴点燃它们。如果火无需观待因缘,上述功用就没有任何必要了。

 

[109] 学院以前买牛粪及丫丫柴都是在坛城那里买。

 

第四、“亦名无作火”,有成为无作火的过失。火薪之间是能作所作的关系,火是作者(能作),木柴是所作,火正燃的动作是作。如果火薪是完全分开的他体,那么两者能作所作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这样一来,火就不是作者,木柴也不是所作,作也无法成立。

 

总之,这一颂主要讲了四种过失:火恒时燃烧、火无因而产生、火无功用而产生、火无作而产生(或无能作、所作而产生)。最后一个是把“无能作、作业或作而产生”归在一起讲。

 

辰二(不依靠因产生之过失):

 

燃不待可燃,则不从缘生。

火若常燃者,人功则应空。

 

如果火不观待木柴,则有火不从因缘中产生的过失,这样火就应该可以恒常燃烧;如果火能常燃不灭,那人们为了燃火所作的功用则成无义。

 

“燃不待可燃,则不从缘生”,如果能燃火不观待可燃木柴,两者就如氆氇和瓶子一样他体而成立,就会有火不从木柴等因缘当中产生的过失。

 

第二句“则不从缘生”与前一颂“不因可燃生”所说的过失基本相同,但可能一个是从缘的角度讲,一个是从因的角度讲。藏文译本里对此分得也不是很细。

 

实际上,火不依因缘而生完全不合理。火的产生需要具足很多因缘条件,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说:“一个人在途中烧茶,也需要具备烧茶的茶器、水、火等许多因缘。其中单单生火也是一样,必须具足火燧、火石、火绒等许多因缘,如果其中仅仅火绒不具备,其他一切都具足也无济于事,只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

 

“火若常燃者,人功则应空。”火如果不依因缘而生,它就应该能恒常燃烧;火如果能常燃不灭,人们为了集聚燃火因缘而作的所有功用都成了空无义。比如,人们就没有任何必要为了烧火而经常买牛粪,或者到很远的地方来来回回背丫丫柴了。

 

前一颂讲过一个“无燃火功”的过失,此处是讲“人功则应空”。藏文颂词将这两处都解释为勤作,字义上没有什么差别。宗喀巴大师和全知果仁巴都未作详细分析。但从汉文字面上理解,前面的“燃火功”可以从生火过程中所作的功用方面讲。比如,用皮火筒生火等(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经常提到皮火筒,它是藏族烧火的工具,以牛皮等卷成筒状,用于吹火助燃。);“人功”可

以从人们准备燃火因缘所作的功用方面讲,比如觉姆买牛粪等。可能这种区别是比较小的问题,所以在诸大讲义中未作宣说。

 

宗喀巴大师的《理证海》在讲这个比喻的时候,在每一颂的后面都强调了火薪自性不成立这一点。因为对方一直认为火薪的自性成立。

 

总之,为什么火薪自性不成立呢?因为它们互相观待,都是依因缘而生的缘故。《中论》后面还会讲述,依因缘而生的法皆为空性,因为既然一个法依靠因缘才能产生,它就没有独立实有的本体。正如前面佛陀所宣讲的教言:因缘而生的法全部是空性。对于此理大家一定要精通!

 

以上是广说,共讲了火和木柴异体的六种过失。如果分开不同的反体,这两颂共讲了八种过患。

 

◎反复学,法义才能了然于心

 

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中论》,可能有时会感觉晕头转向,就像晕机一样。其实,很多法刚开始听都会觉得不好懂,但听了几遍之后就会明白的。有位堪布对我讲,他在第一年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一年当中基本上都是处于晕的状态,几乎什么都听不懂,为此感到很伤心。第二年他还学《现观庄严论》,这次不错,思路、分析等各方面基本跟上了。第三年他仍在那个班学《现观庄严论》,这次不但听懂了,而且每次听时都法喜充满,觉得弥勒菩萨宣讲的甚深教义太殊胜了!他到第三年才算生起了定解。这是他的亲身体会。现在他已成为我们学院的一名堪布了。

 

在学法过程中,道友们一定要有耐心。中观的学修与世间教育完全不同。学习世间知识时,只要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主要问题归纳一下基本就明白了,但《中论》的很多理证,一方面非常复杂,另一方面涉及的内容极为甚深,如果以前没有过这方面的串习,理解起来就会有点困难。

 

刚讲《中论》的时候,我很担心你们不明白。虽然当下分析时,很多人感觉好像懂了,但可能并未真正明白,所以才会学完之后又忘了,像第一、二品里的观察方法,现在大家可能很多都想不起来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背颂词,另一方面需要反复看书,在自相续中经常串习法义非常重要!

 

以前从未学过《中论》的道友,现在听起来可能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每天讲的燃和燃者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以前听过的道友,现在学起来就不是很费力。所以大家应该具有一种精神:第一年学不懂,就要再次学,反复学之后就会明白的。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37课

 

前面小乘宗认为,在见闻触等领受法之前,存在一个实有的人我。中观宗从互相观待、同时、非同时等各方面观察之后,所谓的人我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就会有无因生等很多过失。

 

这时,对方换了另一种方式反驳道:虽然人我在见闻等领受法前存在,但并非无因,因为在十二缘起当中,名色产生了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后面的诸缘皆由前面的因产生。其中“名色”是由四大所生,而四大肯定是存在的,所以,四大应该是人我领受者及见闻等法产生的因。也就是说,因为地水火风四大成立,故人我成立;人我成立,故见闻触等所受法也应该存在。

 

但对方这种观点也不合理,下面宣讲这个问题。

 

癸三(破领受者存在之理):

 

眼耳等诸根,苦乐等诸法,

所从生诸大,彼大亦无神。

 

中观宗驳曰:虽然你们认为眼耳等五根以及苦乐等诸法(“苦乐”在藏文中是从受方面讲的),都是从四大所生,但实际上,地水火风四大当中也没有人我94。

 

颂词中的“无神”是无我之意。前面分析过,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一定会有多神(人我)的过失。很多外道有“神我”的名称,在佛教其他经典中没有看到这种说法,但鸠摩罗什大师用“神”指代人我,也没有大的矛盾。

 

对方认为,眼耳等诸根、受(苦乐)等,以及外境色声香味等法都是由四大产生,也就是说,四大作为因,产生了名色聚集的疱95等。既然在见闻等法之前,作为色法的四大已经存在,而四大与人我又互相观待,那么四大就可以作为人我成立之因。所以,人我没有无因生的过失。

 

[94] 四大是地水火风;人我就是凡夫认为坚硬如地一样的的牙齿、骨头等、如水一样的尿液、汗液、唾液、泪液等;如火一样的人体温度等,如风一样的放屁等。

 

[95] 疱:梵音译作遏部坛。密乘入胎经所说胎儿住胎第一位。

 

对方把四大与众生流转轮回的过程连在了一起,是从十二缘起里的名色96方面来抉择。分析这个道理可能需要转换一个角度,宗喀巴大师和全知果仁巴的《中论》注疏中也都从四大名色当中的住胎等方面进行观察:住胎五位——中阴意识进入父母交媾白红明点融合之中,最初的七天形成如水银般荡荡悠悠的凝酪,第二个七日形成如柳絮、鼻涕状的膜疱,第三个七日成为如拇指形的血肉,第四个七日成为如蛋形的坚肉,第五个七日形成如莲花瓣状的支节等方面进行观察。

 

[96] 《大圆满心性休息》:名色:名是指所形成的色蕴,综合一起而称为名与色。彼论云:“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神识进入母胎从而形成名、色。其中色是指从凝酪到身体圆满之间。以上是根据大乘观点宣说。小乘观点认为名色:凝酪等根门尚未显露前的五蕴。

 

◎四大与人我同时、非同时皆不成立

 

虽然对方想以四大来安立人我,但实际并不合理,因为四大和人我之间,无论先有四大,还是先有人我,或者两者同时,都不能成立。

 

首先,如果四大先成立,人我后成立,则不合理,因为四大是所取,人我是能取,两者互相观待而成立。如果四大成立时人我尚不存在,就会有没有能取之法——人我,而所取之法——四大单独存在的过失,即四大堕入无因生的过失。

 

如果对方坚持认为四大可以先成立,我们就对四大做进一步分析:如果认为人我前面有四大之法,那四大的前面是否还有所观待的一个因呢?必定要有,因为能领受与所领受需观待才能成立,否则就不能成立。如果这样不断往前推,最后因已变成无穷无尽,成了增上分别而已,没有任何实义。由此可见,四大不可能真正存在。

 

反之,如果人我先成立,四大后成立,也不合理,会有没有所取对境——四大,而能取——人我单独成立的过失,即人我堕入无因生的过失。要知道,人我必须有四大或五蕴的所取对境,否则人我就有了如同假相唯识宗所承许的孤零零的水晶球般心识无基而存在的过失97。

 

[97] 《中观庄严论释》云:“设若相无有,岂明受彼等。与其事异体,如是识非有。”即便按照你们假相唯识宗所说的那样相不存在,然而你们承许存在的孤立无助、独一无二、如水晶球般的识又怎么可能明确地感受千差万别的行相呢?如果相不存在,那识缘什么来生起具有对境特性的法,这样合理吗?请你们深思。

 

四大和领受者同时成立也不合理,如此会有众多人我的过失,并且也会失毁两者观待的因果关系。

 

既然人我和四大同时、非同时成立都不合理,对方承许四大为人我之因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以此就遮破了对方的观点。

 

辛二(以此理破受):

 

科判意思是,以前面破人我的推理方法来破法我,“受”是指法我。

 

若眼耳等根,苦乐等诸法,

无有本住者,眼等亦应无。

 

藏文译本颂词:

 

若眼耳等根,苦乐等诸法,

无有本住者,见等亦应无。

 

如果眼耳等诸根,以及苦乐等诸法都无有本住人我,那么见等所受法(色声香味等对境)也无法成立。

 

前面通过同时、非同时(前后),以及对方发太过、人我的因不存在等方法观察,人我不存在之理已经昭然若揭。

 

既然没有人我,则人我的对境——法我(色声香味等外境,以及我所的一切所取方面的法等)也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因为所取依靠能取而产生,两者互相观待之故。既然能取人我不存在,那么所取的一切诸法自然没有立足之地。比如,有了我以后,我的房子、我的眼根等才能产生;有了我的眼根,所取受的外境——柱子、瓶子、山河大地等森罗万象的各种景象才能在眼前呈现。

 

虽然《中论》里还有其他一些抉择人无我的推理,但最根本的就是第九品里的推理。本品是通过中观细微的理证智慧进行推断,任何智者都无法举出人我存在的理由。最后可知,人我只是分别念假立的概念而已。这些推理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

 

◎出轮回,必须断我执

 

很多人都把四大或五蕴当成是我,实际上,这与把石女儿当成是我毫无二致。众生由于无始以来具有无明习气,再加上未遇到大乘善知识的开导,不明此理而始终执迷不悟,一直深陷茫茫无边的轮回大海,没头没尾地流转着、痛苦着。这一点,大家通过自身的感受就能深刻体悟到。

 

要想出离轮回,一定要断除人我执98,每个人都应再三观察,所谓的我到底在哪里?比如,观察我在色声等所受法之前存在,还是之后存在?如果认为在之前存在,则无论在所有的,还是在分别的所受法之前存在都不合理,同样,我在色声等所受法之后存在也不合理。并且,有部宗所认为的“人我是由四大组成”,以及唯物论所认为的“我是由大脑、细胞、肉身的分支集聚而成”等观点,也完全不符合我执所执著的唯一、恒常、独立、主宰等人我之法相99。这样不断观察,就会了知任何设施处都没有我,由此就会逐渐断除对我和我所的执著。

 

[98] 《定解宝灯论》:自他依靠此实执,周而复始入有海,遣除此等之对治,即是无我执著相。是故分析而了达,不应停留观察上,无始实执久串习,务必再三修无我。照见本义诸大德,极其郑重而宣说,必须通过修无我,方可根除我执见。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

 

[99] 《成量品》:“非我非加持。”这样多体和刹那性的蕴不是我,因为以无常、随他转及众多部分存在的缘故,常有、唯一、自在的我或者独立自主的实法微尘许也不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眼等也并非受它加持或者被它驾驭,由此我所也就不存在。

 

◎闻思中观,即为断人法二执

 

我们闻思中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断除自相续中强烈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如果没有断除人我执,就会像《入中论》开头偈颂所讲的那样:“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众生最初将五蕴之聚合妄执为我而产生我执,后缘我而产生我所及我所执,将一切诸法执为实有,由此形成了轮回,如同水车般不断旋转,无任何自在可言。所以,每个修行人首先应该破除人我。

 

这一点大家必须搞清楚。如果整天听《中论》,但却只观察身体以外的事物,好像论中所讲的道理与自身没有任何关系,这样自相续的烦恼将很难去除。

 

◎长期闻思才能对治坚固习气

 

当然,短时间内不可能马上就能断除烦恼,就像现在破我执时,很多人都感觉有所领悟,但过后我执好像还和以前差不多。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念而已,听闻中观对断我执肯定有帮助,只是我们的执著已非常严重,感觉不到变化而已。就像有人把花绳误认为毒蛇,虽然已经知道了此处没有毒蛇,但因为串习已久,所以仍会感到恐惧。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里解释颂词“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100”时也说:幻师虽然了知幻女无实,但由于习气坚固,所以仍然会生贪心。

 

对于我执和我所执引生的烦恼,需要长期修行才能彻底断除,所以听闻《中论》之后想马上根除肯定有点困难。但闻思必定会有好处,这一点从学院道友身上就能看出来,那些长期安住,对闻思兴趣浓厚的道友,与刚来学院,从未闻思过的道友,在我执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别。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接人待物等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虽然有的人认为闻思中观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但实际上,如果在理论上通达了,我执方面肯定会有所减轻,因为依靠定解完全可以断除五道十地过程中所应断的人我执、法我执、烦恼障和所知障101。

 

[100] 幻师对幻女生贪,因为他对所知万法并未证悟空性,虽然能变出千姿百态的法,但由于相续中的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没有断除,对空性法门从来没有闻思过、修学过,因此不可能通达空性教义,也不可能断除这些障碍。所以,幻化师跟中观师不同,由于空性习气太薄弱,他对空性法门一窍不通,甚至对自己所变出来的美女也会生贪心。明明知道幻女不是真正的女人,不能与她结婚生子,过永久的生活,但还是偶尔生起贪心,就是因为他空性的习气非常薄弱。——《入行论讲解》

 

[101] 《定解宝灯论》:根除与彼相违背,四边愚痴之黑暗,即是此一对治故,何时修当生定解……于此愈来愈修习,定解愈来愈明显,灭尽颠倒之增益,智慧增如上弦月……若具正见之明目,前所未有证相增,现见空性功德力,于业因果缘起法,无欺惑性生诚信,一切烦恼渐微薄。

 

总之,在闻思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必须清楚闻思中观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知道闻思中观的重要性。否则,虽然自己的烦恼已经有所减轻,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还觉得闻思没有多大意义。

 

◎其他断人我执的方法

 

抉择人无我的方法很多,除了本品所讲的以外,还有月称论师《入中论》里的七相推理102;本论《观燃燃者品》《观我法品》中的二相推理、五相推理等;寂天菩萨《入行论·智慧品》中观察指甲、头发、牙齿、血肉等都不是我的方法103;《中观宝鬘论》104依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抉择人无我。全知麦彭仁波切所作的一个修法引导105也讲述了如何以实修断除人我执,此窍诀也非常

殊胜。

 

[102] 《入中论》:故我执依非实法,不离五蕴不即蕴,非诸蕴依非有蕴,此依诸蕴得成立,如车不许异支分,亦非不异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非唯积聚复非形。

 

[103] 《入行论·智慧品》:齿发甲非我,我非骨及血,非涎非鼻涕,非脓非黄水,非脂亦非汗,非肺亦非肝,我非余内脏,亦非屎与尿,肉与皮非我,脉气热非我,百窍亦复然,六识皆非我。

 

[104] 《中观宝鬘论》:士夫非地水,非火风虚空,非识非一切,此外士为何?士六界聚故,非为真实有,如是一一界,聚故真性非。蕴非我无彼,蕴我非互依,非如火薪融,是故何有我?

 

[105] 此处的修法引导指观住轮番净心法要,“异体无常蕴聚中,何者乃为所云我。”

 

不论依何种方式抉择,只要能将人我执消于法界,我所执也就不复存在。就像有些道友对自身的执著很轻,这样我所的各种烦恼、痛苦等自然也会很弱。

 

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就是破无明,所谓无明也是萨迦耶见——我执106,如果以智慧宝剑从根本上割断了萨迦耶见,那么由它所引起的外界形形色色的行相也就荡然无存。所以,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断除我执。

 

辛三(彼二摄义):

 

刚才破人我的同时,间接破了法我,此颂是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总结。

 

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中论》与藏文译本有些地方稍有差别,大家学的时候可以对照一下,这样更易于理解。鸠摩罗什大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译师,而藏地译师在翻译方面也非常超胜。

 

[106] 《入中论》: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藏文《中论》最先由译师焦若·鲁坚赞(龙幢)翻译,他是国王赤松德赞时期(八世纪时)三大译师之一,非常了不起。后来,译师巴擦尼玛扎(日称)依靠《中论》克什米尔版本和很多梵文版本,再三校对后进行了第二次翻译。这两位译师在翻译藏文大藏经和论著方面水平非常高。藏地后译期的觉登热雅译师,曾专门去印度各大寺院把梵文经论和藏文译本进行对照,结果教义全部能对得上,他对此赞叹不已。

 

日称译师在翻译《中论》时还参照了《显句论》,因为他深知,龙猛菩萨的究竟密意只有月称菩萨和清辩论师才能真正通达。可见,藏文版《中论》是非常可靠的。

 

下面我们看摄义的内容:

 

眼等无本住,今后亦复无。

以三世无故,无有无分别。

 

藏文译本颂词:

 

见等无本住,今后亦复无。

以三世无故,无有无分别。

 

在见等一切所受法之前无有本住,与其同时,以及之后也都无有本住。以三世皆无本住的缘故,也就不存在本住是有是无的分别。

 

前面对见闻触等所受法和人我同时和非同时产生做过详细观察:

 

首先,同时产生不合理,比如,一个人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感受、一边接触,同时享受四个对境,这样见者是不是闻者呢?肯定不是,否则正在见就成了正在闻,眼根的对境也成了耳根的对境;如果见者不是闻者,也不合理,会有同一时间出现多我的过失。

 

当然,如果承许我是假立的,这样安立也可以。麦彭仁波切解释《释量论》时说:在名言中,说我一边看东西,一边听声音,一边吃东西,这样有几个无分别识在自相续中同时生起是可以的,但这只是一种假立,如果认为有实有的我存在,就会有六个我同时存在的过失。

 

其次,非同时产生也不合理,如果见法等所受法在人我之前产生,会有见法等不依人我而产生,即无因生的过失;如果人我在见法等所受法之前产生,会有能见不依所见而产生的过失。

 

总之,通过三时观察,在见闻触等所受法之前、之后以及同时,都没有人我。由此可知,人们经常为之奔波、奋斗的所谓我,就如同空中的鲜花一般虚幻不实。既然三世当中我都无法安立,那么对我是有是无的分别也就不应该有。

 

◎人无我,并非单空见

 

按照《显句论》的观点,此时声闻乘认为,中观宗抉择人我不存在的主张,已经住在空的见解上,即主张单空见解了(立无实的结论)。

 

中观宗驳曰:你们并未通达我们所抉择的人无我之真理。我们并非抉择单空,而是认为人我不存在的单空执著也不存在,也就是说,有的执著和无的执著都需要抛弃。因为,不仅人我的实有耽执在自性中找不到,人我的无实耽执,其自性也了不可得,它们都只是一种虚妄假想而已。因此,有我和无我两种分别念都不合理。

 

本品在抉择人无我方面非常殊胜,如果有些道友无法背诵整部《中论》,我希望能把这个偈颂背下来。我们因为具有我执,无始以来沉迷在六道当中,学完本品之后就能彻底认清真相,这时定会深感稀有,为什么我们会把本不存在的法执为是自己呢?

 

◎智悲双运,是证悟无我之自然规律

 

如果对无我之理真正有所领悟,一方面,会对释迦牟尼佛、龙猛菩萨,以及所有抉择万法实相的大师们生起极大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对未通达真理的众生生起强烈悲心,觉得这么多众生将本不存在的我执为存在,将本不干净的东西执为干净,是多么可怜啊!对颠倒众生油然而生悲心,是证悟无我的一个自然规律。

 

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的最后107说:“如果无误地见到了万法的实相,则由于远离作意自利之垢,因此为一切不知实相的愚昧众生而希求获得现前实相之佛果的意乐永远也不可能退转。”

 

信心、智慧和悲心是修行的基础。闻思中观会让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大师们更加生信;有了信心,自相续的无我智慧才会愈加坚定;具有了胜义空性智慧之后,世俗悲心也会自然生起;达到了智悲双运(现空双运),我们的修行才能趋于圆满。

 

[107] 《中观庄严论释》:乘二理妙车,紧握理辔索,彼等名符实,大乘之行者。……此真纯甘露,除悲清净者,如来善逝外,非成他受用。是故于耽著,倒说宗派者,随佛诸智士,悲悯油然生。具智财者见,他宗无实义,如是于佛陀,更起恭敬心。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对可怜众生生起悲心,他相续中一定有证悟空性的一分;反之,如果他证悟了空性,对众生生悲心的一分肯定具足。关于这一点,大家以后学习《中观庄严论释》最后一个科判时,一定会深有体会。

 

◎闻思修相结合,才有力量断我执

 

虽然依靠龙猛菩萨的智慧,我们已经抉择了人无我,但除了个别利根者以外,一般人很难做到像很多高僧大德那样,完全放下自己,什么都不执著。但我相信大家都很理智,听闻之后应该会不断观察、思维,这样对断除我执必定会有帮助。思维之后还要实修,每天最少也要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修持人无我和法无我,经常串习空性非常重要!

 

我们何时离开世间很难说,人生如此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无论是外在的四大变化,还是内在的四大不调,各种违缘会接踵而来。面对各种无常,大家一定要把所学的中观理运用起来,不断串习,并经常观察自己的相续:我执是否减弱了?对众生的悲心是否增强了?

 

对佛陀的信心是否增上了?只有这样,才能令自相续真正得益!

 

庚二(以教证总结):

 

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中引用了一些《般若经》的教证:

 

《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无见者使见者,受想行识无见者使见者,若色至识无见者使见者,此是般若波罗蜜。复次色无知者见者,受想行识无知者见者,若色至识无知者见者,此是般若波罗蜜。’”

 

《入楞伽经》云:“正智慧观察,自性不可得,是故不可说,及说无体相。”

 

经云:“诸行以我与我所空。”“若无众生,则寿命不可得。诸法如泡、如芭蕉、如幻、如虚空之电、如水月亦如阳焰。”经常思维这些教证,对根除自相续的烦恼会有很大作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奋发努力!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九观本住品终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一十五课

 

子二(贪境无实质)分二:一、利养等无常;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丑一、利养等无常: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坚信:上面所讲的名闻利养,从本性来看理应舍离,千万不要被它束缚了。

 

我们是希求解脱者,不是希求名闻利养者。名闻利养无有实质,且能引生极大的过患,佛经中说:“弥勒,诸菩萨当了知,利养恭敬能引生贪欲,摧毁正念。”第五品中讲过,如果正念被毁,闻思修行、慈善功德都会被毁,所以名声、利养、财富一点利益都没有。

 

对此,我确实有深深的体会:自己的名声再怎么大,临死时一点用处也没有;所得的受用财产、众人恭敬再怎么多,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只有为众生做点事情,人身还算是有价值,否则这个臭皮囊何时完结也不知道,到时候虚度一生,就像水泡一样破灭,名利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名闻利养断定为迷乱。”这句话,大家要永远记住!世人对功名利禄极为向往追求,日日夜夜为此而操劳,假如它有一丝价值,这样做也是值得的,但其本质完全是迷乱、错误的幻觉,犹如水泡和彩虹一样,是离散坏灭的无常法,一点恒常性都没有。

 

现在对名利乐此不疲的人,包括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呢?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候不禁生起深深的悲哀:在这些人当中,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名、自己的利、自己的财富而忙碌,真正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微乎其微。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修行人醒悟不过来也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被外境紧紧制约着,迷失本来面目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永远这样下去,这并不是理智的选择。大家应该依靠善知识的大乘教言,反复思维自己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希求名闻利养,还是自身的解脱,抑或是众生的利益?总有一天,现在的一切都会过去,执著当前的财富名利又有何益?

 

以前有个画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问下面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刻:众生执著于一点,往往会忽略很多很多,全然不觉还有大片的空间。比如你执著名声时,除了名声以外,本来还有许多事物可带来快乐,但你只愿意执著这一点,心里一直惦记着,得不到就特别苦恼。或者今天别人骂了你,你一下午都不想吃饭,也不想做事情,一直耿耿于怀闹情绪。其实除了这事以外,还有很多事情可想,但你只看到了黑点,却没有发现大片的白纸。

 

现在世间上的人,有些特别执著名,有些特别执著财,有些特别执著地位,都钻进了黑点这个死胡同。前段时间我们附近有些部门的人调迁,有的人没有得到满意的位置,就特别伤心,好几个月都吃不下饭,觉得单位领导对自己不公平。实际上,不说禅宗或大圆满的教言,如果能明白刚才这个道理,他也不至于如此难过。

 

所以,大家也可以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然后放在床头桌前,特别不开心时就看一看,提醒自己就是这个黑点,旁边的白色空间那么大,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为什么偏让自己这么辛苦地执著?名利这些身外之物,迟早都会过去的,为什么自己还不醒悟?

 

古代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只要记住一句话,这一生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忘怀得失。他当时特别欢喜,但醒过来后就忘了。(我们有时候也是这样,比如说梦见了上师,上师讲了一些教言,自己非常高兴,刚醒来时还记得一点,但过一会儿就没有了。可能那个国王也是这样。)他非常伤心,于是倾其宫中所有钱财,打造了一个大钻戒,并召集智慧大臣们说:“你们谁能把这话找回来,我就把这个钻戒给谁。”过了两天,一位老臣跟他说:“国王,把你的钻戒先给我。”国王问:“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老臣不说话,拿过钻戒来,在戒环上刻了一句话,又把钻戒还给国王,扬长而去。国王一看,恍然记起梦里正是这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个老臣很了不起啊!)

 

从此之后,他牢牢记住这句箴言,在一生当中,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特别执著。因为他知道,光荣辉煌、耻辱失败、财富名利,眼前所出现的一切,终究都会过去的。所以,有了特别好的名声和众人恭敬时,他不会生傲慢心,因为这个会过去的;沦落到穷困潦倒时,他也不会痛苦绝望,这个也会过去的,人生只是一场梦而已。

 

这些教言还是很有启发性,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也可以借鉴。现在有些人说得很高,什么“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我是大乘根基”,但是行为上、心理上,不要说大乘佛教,连善良高尚的美德都不具足。所以,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学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先完善自己的人格,然后再谈大乘的六度万行也不迟。

 

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舍弃名闻利养,光是口头上不行,心里还要有深刻的感受,决定以后不再追求名利。要知道,为了名声而奔波、为了财富而奔波,的确不是一个修行人。不管你是居士还是出家人,什么样的身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看破世间八法,如果能的话,才算基本上进入了修行的行列。

 

为什么要舍弃名利呢?原因是这样的: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纵然我拥有丰厚的财产,名声遍布整个世界,名闻利养样样齐全,但这些只是暂时的显现,并不能任我随心所欲地支配,因此没有必要去贪著。

 

有些众生财富极为圆满,如佛陀时代的给孤独施主、波斯匿王,天界中的多闻天子,还有四种转轮王,当代的比尔·盖茨、李嘉诚,虽然他们的财富令世人羡慕,可是死时一针一线也无法带到后世。还有些人有广大的名声,如举世闻名的明星、歌星、球星,整个地球上的人都在呼唤他们的名字,无论他们去任何一处,人们都会用热烈的掌声来迎接,用优美的词句来赞颂,尽管如此,他们临死时名声也无法一同携行,甚至最珍爱的身体也要在火化场处理,所以名声对他个人、对世间有什么实在意义呢?

 

真正有功德的人,别人赞叹也好,不赞叹也好,他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如果没什么修行境界,也没有强烈的利他心,只是因为偶尔的机会,名声突然远扬四方,依靠广告宣传等种种途径,让全世界都知道你,这又有什么用呢?世间上也曾有过很多著名的人,但他们死了以后,只是过了几代的时间,人们就把他们淡忘了。

 

我以前也讲过,麦当劳的中国总裁,年纪轻轻就拥有相当规模的财富,但在死亡降临时,他无法带走一分一厘。生前千般竞争、万般算计,死时却什么都用不上,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了人间,自己只有随业力往赴中阴长道。如此结局,细细想来名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若能从名利的束缚中获得自在,对修行一定是有利益的。否则的话,阿底峡尊者说:“贪欲不得善趣乐,并将断送解脱命。”无论贪著什么法,名也好、利也好、人也好、财也好,不仅得不到善趣的人天安乐,连解脱的命根也会彻底断送。

 

当然,从根本上断除贪欲,对凡夫人来说也不太现实,但是通过大乘教言的殊胜方便法,在自相续中慢慢串习,一定会有帮助的。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亲身体会,而且在座的很多道友,经过长期的闻思后,心态与以往完全不相同。尤其是在学院呆了很长时间的人,到了城市里面,别人一谈到名利财富,不要说自己去希求,就连听的兴趣都没有。其实今生如此短暂,为什么要追求这些呢?来世那么漫长,但是谁都不关心,只是贪求短短几年的快乐,真是特别可怜!

 

在座的有些老菩萨,现在是比丘、比丘尼了,但以前年轻在家时,也可能疯狂追求过自己所贪执的对境。那天有个老出家人跟我讲:“我现在才真正地学佛了,年轻的时候太累了,追求的东西太多了,结果全是虚幻不实,一点意义都没有,直到现在才明白,晚也、晚也!惜哉、惜哉!”所以,如果修行的教言融入自心,方能真正地看破放下。

 

丑二、喜赞忧毁不合理(赞叹和诋毁也没有实义):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假如有人诋毁我,那么再多的赞美有什么可高兴的?因为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会毁谤我,对我的行为不满。如果有人赞叹我,那么个别人的诋毁有什么可忧愁的?

 

凡夫大多喜欢别人赞叹,所以有些人求人办事时,先要将对方赞叹一番:“啊!您非常了不起,处理事情十分公平,智慧相当相当不错。”讲完了以后,再说:“我今天有一件事想求您……”表面上是赞叹他很公平,实际上希望他在处理时偏向自己。可能有这种情况吧,这是我开玩笑!

 

作为凡夫人,受到赞叹时心里乐滋滋的,受人诋毁时,心里好像装了一块石头,始终化解不了,很长时间连饭都吃不下,这就是凡夫人的一种通病。但真正去观察的话,即使你受到无数人的赞叹或个别人的赞叹,也不要沾沾自喜,觉得普天下的人都在赞叹你。因为背后肯定还有一部分的人诋毁你,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呢?如果高兴就会生起傲慢心,所作所为失去平衡的状态,对今生来世也不利。

 

同样,受到别人的诋毁诽谤、不公平的评价时,也用不着非常伤心,好像天要垮下来了一样,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伤害你。尽管有个别人讥谤你,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赞叹你、帮助你、关心你,没必要听了一句诋毁之语,就连生存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有些人听到片面之词后,心里极其颓丧忧伤,对日常的工作生活也失去了信心,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萨迦班智达说:“不因赞叹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愁,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我们不要因他人的赞叹而欢喜得不得了,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骂而痛苦得不得了,对自己所具有的功德心知肚明,这就是智者的法相。所以,智者的法相并不是很多,关键是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为外境所牵转。

 

其实,别人的赞叹,并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挖苦,也不会让你变坏,到底有什么可执著的呢?原来有本书里说:“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用为此而生喜。”这些道理真的很深。以前上师如意宝说:“在我的一生中,有时会听到别人赞叹,有时会听到别人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默念这个偈颂,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些人听到别人赞叹他:“你很了不起,你是不是诸佛菩萨的化身啊?”就开始飘飘然,认为自己真是诸佛菩萨的化身,脸型还跟文殊菩萨有点像。有些人背后说他的坏话,说他戒律不清净、行为不如法,他马上暴跳如雷,非要去找那个人算账。其实这都没有必要,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对待荣辱,就算有人骂你,背后还有许多人会赞叹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功德,想赞叹的也大有人在。(师笑)所以,大家应该经常观察,尤其是别人说你坏话时,尽量不要发脾气,应当先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再说。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很多事情认不清楚,假如贸然行事,结果会弄得一塌糊涂。

 

当我们受到赞叹和诋毁时,应观之为空谷声。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里说:“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别人对你的赞叹诋毁,跟空谷声没有任何差别,他们说你功德无上、举世无双,就像空谷发出的回音一样,一会儿就没有了;他们说你无恶不作、坏到极点,也像空谷声一样,一会儿就消失了。所以,赞叹和诋毁是一模一样的。

 

即使我们受无数人的赞叹,过一段时间,也肯定有人开始诋毁。比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在任总统期间,拥有无数人的赞叹、鲜花和掌声,当他上台时,全国上下载歌载舞,最后他判死刑时,全国上下仍是载歌载舞。为什么?就是因为赞叹无有实义,如果有实义,他永远得到的都应该是赞叹。

 

当然,倘若自己良心上受到谴责,被别人恶言诽谤,那谁也没办法救护。但若自己问心无愧,那么别人怎样说也无所谓。纵然在佛陀时代,有些戒律清净的人,也被人毁谤戒律不清净,而戒律不清净的人,反而处处受人赞叹。因此,各种颠倒的现象,在世人的迷乱心识前都会出现的。

 

我在这里讲课时,这些道理基本上说得来,但自己有没有做到呢?完全如实做到的话,的的确确有一定困难。但受过大乘教育和没有受过大乘教育还是有差别,从来不知道这些道理的人,当受到赞叹和恭敬供养时,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认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但是若明白这些道理,心一下子会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便知道:这一切都无有实质,世间上有多少名人,临死时名声又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每个人都受过赞叹,也受过毁谤,但不要特别去执著。有个人跟我哭诉:“别人说我是精神病。”其实按寂天菩萨的观点,凡夫人都是有无明烦恼的精神病,说你是精神病也没有什么。那天有个精神病骂我:“你是精神病!”我说:“是是是,我是被无明烦恼缠缚的精神病。我不但是精神病,还是被欲妙美酒所陶醉的疯狂者。”当自己心态摆正时,别人说什么都能转为道用,但如果心态没有摆正,别人稍微说一点点,你马上就会找他算账。但这不是大乘修行人的行为,这方面希望大家应该注意。

 

做事情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别人怎么评价都无所谓。兴筑巴拿马运河的高查尔思大佐,就是一个置毁誉于不顾的成功者:当年他计划修巴拿马运河时,人们对此壮举褒贬不一、议论纷纷:有人夸奖他勇敢坚毅;有人嘲笑他异想天开。对此,他一概置之不理,只管埋头苦干。别人问他对这些评论作何感想,他说:“目前还是做我的工作要紧,至于那些批评,日后运河自会答复!”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努力,运河终于完工了,它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一万多公里!人们欢呼着,在竣工典礼上,高查尔思大佐不等人们的第二声欢呼,已经悄然离去。因为他要的并不是掌声和赞美,而是踏踏实实为人们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我们今后做事情时,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帮助、赞叹,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诋毁、阻止、障碍,但通过智慧进行观察后,只要觉得对众生有利,就应该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顾后,要想完全维护别人的心态,这一点恐怕非常困难。

 

癸三、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无能为力,也没有必要伤心。

 

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有情的心千差万别,甚至佛陀也无法一一取悦,更何况像我(寂天菩萨)这样恶劣的人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放下讨好世人的念头。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者与智者共住,愚者与愚者同行,可以有这样的大致分类,但由于每个众生的业力不同,爱好、根基、想法也不相同,哪怕是一盘菜,十个人也有十种评价,所以让大家全部满意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个世界上,圆满一切功德、断尽一切过患的,唯一就是遍知佛陀,然而断证圆满的佛陀,也难以使每个众生都心满意足。从佛教历史来看,佛陀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善星比丘、给孤独施主的仆女、达玛多匝、外道六大本师等成千上万个人与佛陀作对。世界上最完美的莫过于佛陀,但是在佛陀面前,也有很多人抵抗、反对、毁谤,有人说佛陀的戒律不清净,有人说佛陀的见解不究竟,有些外道看见佛陀的庄严金身具足九种丑相……佛陀在经中也亲口说过:“世间于我有信心者,其数量如同指尖上所沾之微尘,而未有信心者,如同大地微尘。”因此,想要所有的人都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个企业老板非常苦恼,他一心一意想利益所有的员工,希望每个人都能满意,但始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不管他怎么绞尽脑汁,付出一切的钱力、物力,仍有一部分人与他作对,忘恩负义。所以他特别想不开,心里很受刺激。有一次他跟我诉苦,我就引用这个教证告诉他:“佛陀都无法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我们凡夫人恐怕更不行了。你的心愿虽然好,但可能还要再次考虑。”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经常也有一些人反对。凭我自己的信心来讲,在现代的世界中,像他老人家那样一切都为众生着想,了知诸法最深密的实相,始终以慈悲心来开示、做事情,一点自私自利的心也发现不出来,为什么还有人觉得不完美呢?

 

寂天菩萨、法王如意宝及我们的传承上师,都是超凡入圣的大成就者,既然对他们都会有人不满,那我们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有些人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下面稍有几个人不听话,就开始闹情绪罢课,这是不应理的。佛陀时代都有那么多的野蛮众生,末法时代的众生里没有,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众生真的很难以一一取悦,《伊索寓言》中有个故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有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用一头驴驮着货物去赶集。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骑在驴上,老头儿跟着驴子走,路人见了,指指点点说:“这孩子不懂事,让老年人走路,自己享受。”孩子忙下来,让老头儿骑上,旁人又说:“这老头儿怎么忍心?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老头儿听了,又把孩子抱上来,两人一同骑,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他们残酷,会把小毛驴累死。两人只好下来走路,可是还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真是大傻瓜!”最后他们实在没办法,只好扛着驴子走回家。(扛着的话,更要有人说他们了。)

 

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要让众人全部满意,这个要求太高了,绝对是做不到的。权衡之下,大多数人认可就可以了。现在世界上都是民主选举,在一个县城里的常委里,要么是七个人,要么是十一个人,不能是双数,否则投票时一半对一半,那就没有办法了。如果是单数的话,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可以过关。因此,每个众生的业感不同,完全迎合所有人的心,就连佛陀也做不到,大多数人同意就行了。

 

有些菩·提·学·会的负责人,以前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少,好心好意地帮人刻光盘、做事情,结果招来一顿诽谤,所以心灰意冷,不想干了。其实,一个小组有十个人的话,如果七八个人对你赞叹,一两个人不听话,没有必要为此而放弃。但若七八个人都对你不好,那可能有问题,你就放弃吧。所以,做事情应该两方面考虑。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凡愚很难以取悦,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怎么做也不可能让他满意。他们对知足少欲、修行如法的清贫行人非常蔑视,认为这些人缺吃少穿,过得那么寒酸,简直太愚痴了;对财产丰厚的富裕行者也不满意,说刺耳的话加以诋毁:“你看这个人通过各种狡诈的方式,收取许许多多有漏的财产,他这样贪执财物,是不是死时也要带到后世去啊?”凡愚的本性就是如此难以相处,和他们在一起,怎么会获得快乐呢?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过无垢光尊者的《厌离道歌》,当时我也翻译了,现收集于《智悲精滴》。那里面痛陈了恶性众生的斑斑劣迹,这些人对修行好的人看不惯,对修行不好的人也看不惯,反正做什么事情都看不惯。

 

我前段时间让很多人提意见,看看我讲课讲得怎么样,有些人说:“你叽叽叽叽讲得那么快,谁能听得懂?讲慢一点。”然后我就讲慢一点。有人又抗议:“你慢吞吞的,谁都不想听,我们都打瞌睡了,讲快一点好不好?”那不快不慢的适度在哪里呢?这个确实没法把握。如果我讲得稍微广一点,有人就说:“你啰啰嗦嗦讲半天,我们还有事情呢,讲得少一点,不要太啰嗦了!”然后我就简略一点,又有人抱怨:“你讲得这么略,肯定谁都不懂,我们除了听法以外,没有别的事情,你应该讲广一点,多引用教证理证。”后来实在没办法,怎么做都不满意,只有凭自己的能力和良心来划线了。

 

藏地也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家人娶了一个新媳妇,媳妇刚进门时,婆婆对她挺不错,她贤惠能干,但唯一有个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后来婆婆非常不满,说她像哑巴一样,什么话都不说,就因为这个原因,非要把她休掉。她丈夫也没办法,只有听母亲的话,把她送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翻一座岩石山,山上有一只鸪鸪鸟,(冬天特别冷时,它呆在山上;夏天特别热时,它就下来。所以,夏天穿厚衣服的人,经常被喻为鸪鸪鸟。)他们路过的时候,一直在“叽咕叽咕”不停地叫。她丈夫听得心烦,就想拿箭射死它,此时那个媳妇就唱了一首歌,歌的大概内容是:“世间上的人极难取悦,像我这个媳妇,因不说话而要赶走;这个鸪鸪鸟,因说话过多而要被杀,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的确如此,有时候说太多了不行,说太少了也不行,有些人可能建议“适中”一点,但适中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同,判断的结果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来,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困难,与凡夫愚者相处时,令其全部满意后再做事情,这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我经常这样想:“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自己做主、凭良心做事。做是肯定要做,不能因为有人诽谤就放下来,别人说什么不要管,只要自己发心清净,就应该坚持到底。”

 

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穷人虽是往昔业力所致,但也不能随便蔑视,否则果报相当可怕。往昔佛陀在世时,有一个难陀女,她非常贫穷,身无分文。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一点钱,换得一盏灯的酥油,用油灯来供养佛陀,即使目犍连以神通也灭不掉。(此公案在《贤愚经》等经典中有,我就不广说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她发了殊胜大愿。等难陀女回去后,很多眷属悄悄地问佛陀:“难陀女的发心这么广大,但为什么如此贫穷呢?”佛陀答道:“在迦叶佛的时候,她是个富有的女居士,恭请如来及其眷属到家中供养。但在她之前,如来已答应一个贫穷女人的恭请,没有答应她。于是她很不高兴,尤其对方是个穷人,更引发她的轻蔑和嫉妒。为了消除心中不满,她不惜以恶语讽刺、诽谤别人,招致五百生中受贫穷的苦报。”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轻视别人,也不要故意去挖苦别人。但是别人若对你这样挖苦,有时候也没办法,只要自己处于烦恼当中,就不会有真实的安乐。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说:“心中有了烦恼的话,如同家中有位泼辣的妻子,始终得不到安乐。”我以前不知道泼辣妻子是什么样的,但去年有个红原的客人,我没有问他,他自己就讲起来了:“你们出家人真的很快乐,成了家以后实在痛苦,尤其是有泼辣的妻子在身边,就像是坐在汹涌澎湃的河边一样,心里很冰冷的!”现在想来,原来他是在解释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也算是一个善知识吧。(众笑)

 

我们做事情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这是很困难的,但是从内心中断除烦恼,令心得以清净,这一点应该可以做到。现在社会上也经常提倡:“心安则众生安,心净则佛土净,心平则天下平。”还有个口号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社会,从我做起。”这与大乘理念也有相似之处。真正的利他之心,恐怕他们不一定懂,但即便以这种利他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出祥和之光,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安乐。

 

总而言之,我们做事情不一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也不一定受到他们的赞叹,但只要以清净心来对待,别人不满也没有关系。毕竟佛陀都不能满足所有众生,我们这样的区区小人,又怎么可能做到呢?只要自己发心清净,对得起一切众生,就要以此心态来做有利益的事情!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36课

 

我们正在讲第九品《观本住品》。第三品到第八品主要抉择法无我,希望大家能分析一下为什么这几品抉择的是法无我。第九品《观本住品》主要抉择了人无我,遮破了萨迦耶见。前面讲过人我和法我之间的差别,对此大家一定要清楚。

 

◎《观本住品》也可抉择法无我

 

虽然本品主要抉择人无我,实际上也抉择了法无我。为什么呢?因为通过本品观察,最后可以推出受者和所受法都不能成立。受者是指人我,所受法是指法我(这是引申出来的意义)。所受法从能取角度讲就是眼等诸根,从所取角度讲就是色等诸尘,这些都包括在五蕴当中,五蕴即是一切有为法。也就是说,五蕴的设施处从自相续角度讲属于人我,从广义角度讲属于法我。

 

◎通达人无我,即能通达万法真实义

 

对于本品所要阐释的内涵,大家也要深深体会。对于利根者来讲,在抉择人无我的过程中,只要稍微给他指点一下,就能通达人无我的境界,进而通达万法的真实义。

 

为什么说通达了人无我,就能通达万法的真实义呢?因为,当众生有了人我执之后,就会产生轮回之因——无明89,有了无明就会造业(行),然后就会受生轮回,同时法我执也会自然而然出现。何时断除了人我执,也就断除了轮回的因——无明,由此也不会再造业、轮回;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就能逐渐断除法我执;断除了人法二执之后,就获得了究竟的涅槃。对于这些问题,《中论》后面还会详细宣说,了知这一点非常关键!

 

  [89] 如《宝鬘论》云: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

 

上节课讲了“破领受者于一切领受法前成立”的第一部分“破立我之因”,今天学习第二部分“破不观待我之因”。

 

子二(破不观待我之因)分二:一、不观待因极其过分;二、若如是承许则有妨害。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在人我所享受的法前面,人我不可能存在。比如,在财产成立之前,富人不可能先成立,否则,富人就会有不观待财产而生,即无因生的过失。

 

下面分析,如果受者在所受法之前存在,将会有两大太过:一、所受法在受者之前也应该可以成立;二、受者、所受法无法安立。

 

很多道友在讲考时,只是口头上说观待的法如何如何,实际并没有深入分析。所谓观待,谁都能说得来,但观待有很多甚深含义,并不仅指这边那边、父亲儿子这样浅显的道理。对于此处所讲的观待是怎样安立的,大家一定要深入思维。

 

丑一(不观待因极其过分):

 

若离眼耳等,而有本住者。

亦应离本住,而有眼耳等。

 

藏文译本颂词:

 

若离见法等,而有本住者。

亦应离本住,而有所受法。

 

如果离开了所受见法、闻法、受法、触法等,本住者(受者)可以成立,那么在离开本住(受者)时,所受法也应该可以成立。

 

刚才对方认为,本住(人我)在见闻觉知等所受法成立之前可以存在。此处我们用同等理给对方发太过——既然你们承许在所受法成立之前,人我可以存在,那么在人我成立之前,所受法也应该可以存在了。

 

比如,一个人见柱子,如果见者可以先成立,那么见柱子的见法也应该可以先存在。但这根本不合理,因为见者和见法互相观待,如同此岸和彼岸一样,一者不存在,另一者就无法安立。

 

又如,如果承许富人的财产存在之前,已经有了富人,那么富人成立之前,也应该有富人的财产了。但这显然不合理,因为富人和富人的财产是观待而产生的,离开了富人的财产,就不会有富人;离开富人,就不会有富人的财产。

 

同样,如果在木工活尚不存在时,木匠已经成立,那么在木匠尚不存在时,木工活也应该存在了。但能否这样承许呢?当然不能,因为有了木匠,才会有木工活;没有木匠,木工活就不可能存在。

 

世人一般认为,木匠应该先存在,然后他才会作木工活,但这并不合理,因为,木匠是在作了木工活之后才能安立,如果没有木工活,木匠就不能成立。木工活和木匠观待而有,承许一者先成立,另一者后成立根本不合理。

 

丑二(若如是承许则有妨害):

 

以法知有人,以人知有法。

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

 

依靠所受法才能了知人我存在,依靠人我才能了知所受法存在。离开所受法哪里会有人我?离开人我哪里又会有所受法?

 

颂词中的“人”指人我本住,“法”指所受法。人我和所受法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即依靠所受法才能了知人我存在,比如,依靠所见色法才能了知见者存在;依靠所听声音才能了知听者存在;有了所吃食物,一个人才能叫吃者。反之,依靠人我才能了知所受法存在,比如,依靠见者才能安立所见之法;依靠听者才能安立所听之法,等等。

 

◎因为观待,故无自性

 

如果像对方所承许,所受法成立之前存在受者,那受者要靠什么来安立呢?刚才前面讲过,如果所受法前受者存在,就会有受者之前所受法也存在的过失,因为依人而知法,依法而知人。如果两者一直这样互相观待,它们的自体就永远无法成立。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中说:正因为对方承许人我实有存在,中观宗才能以此观待理遮破其观点。

 

“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既然受者、所受法互相观待才能成立,那离开所受法哪里会有人我?离开人我,哪里又会有所受法?换言之,如果承许人我具有自性,就与此观待理相违。

 

佛护论师在《佛护论》中说:此颂前两句明确指出了人法之间的观待性,后两句则以反问的方式破斥——如果对方承许所受法成立之前存在补特伽罗受者(人我),那么受者成立之前也必定存在所受法,否则,受者依靠什么而安立?所受法又依靠什么而安立?由此可见,所谓各具自性、前后存在的人法无法合理安立。

 

◎观察设施处五蕴而断我执

 

另外,通过观察五蕴也可以直接遮破人我。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人我是设施法,人我其实是依靠五蕴的设施处假立安立的。为何这么说呢?

 

比如,黄昏时分,人们将见到的绳索误认为是毒蛇,绳索可喻为我们的设施处——五蕴;错将五蕴认为是人我,缘人我90而产生人我执91,就如同把绳子误认为是毒蛇,缘毒蛇而产生蛇执一样。什么时候我们对毒蛇的恐惧感能消失呢?即了知这只是绳子而并非毒蛇。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胜义理观察,了知所谓的五蕴只是一种假合而非我的时候,我们对五蕴就不会再耽著,之后通过修行就可以断除我执92。

 

[90] 所破补特伽罗由自性成立或谛实,称为人我,它是我执所耽著的境。

 

[91] 人我执是指执著自相续五蕴为我的识。

 

[92] 《入中论》: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癸二(破领受者于分别领受法前成立)分二:一、说对方之宗;二、破除彼宗。

 

上一科判是分析,在一切所受法之前,受者不可能存在。此处是分析,在分别所受法之前,受者也无法安立。

 

子一(说对方之宗):

 

此处的对方主要指小乘犊子部。他们认为:如果承许在所有领受法之前存在人我,确实会有你们所说的过失,但我们承许的是,在分别所受法之前,受者人我应该存在。对方换了一个角度,想用另一种方式建立自己的观点。

 

一切眼等根,实无有本住,

眼耳等诸根,异相而分别。

 

藏文译本颂词:

 

一切见等前,实无有本住,

见等中他法,异时而分别。

 

在一切见法等之前确实无有本住,但在见等个别所受法前却存在人我,因为见等法可以异时分别成立。

 

对方说道:你们中观宗刚才说的有道理,一切见等领受法之前,确实不可能有本住,否则就会有不观待、无因生等很多过失,你们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对此我们也承认。但我们承许的是,在见闻嗅触等所受法当中,虽然某些所受法尚未产生,但在其他所受法起作用的不同时候,能分别表明受者人我存在,这样人我就可以在部分尚未产生的所受法之前存在,而没有无因生的过失。

 

比如,当眼根见色法时,受者人我就会产生,此时虽然闻、嗅、尝、触等其他所受法尚未成立,但在它们前面人我已经存在,因此不会有人我无因生的过失。并且,由于见闻嗅尝触等所受法可以异时分别成立,所以可以一直表明人我存在,这样就避免了人我无因生的过失。所以,虽然在一切所受法之前,人我受者不能成立,但在分别所受法之前,人我受者可以成立。

 

子二(破除彼宗)分二:一、以前理而破;二、以观察而破。

 

丑一(以前理而破):

 

首先以前面的理论而破,这与前面的破法基本相同。

 

若眼等诸根,无有本住者。

眼等一一根,云何能知尘?

 

藏文译本颂词:

 

一切见等前,若无有本住。

一一见等前,云何能知尘?

 

中观宗驳曰:既然你们已经承认了在一切见闻触受等所受法之前,没有所谓的本住受者,那么在一一见等所受法之前,又如何会有本住受者来了知外尘呢?

 

刚才犊子部认为:如果在一切所受法成立之前存在受者,的确会有中观宗所说的过失,但在见等分别所受法成立之前则可以有受者。比如,我听声音的时候,作为听者的人我得以成立,虽然此时所见、所触等其他所受法尚未产生,但在它们之前却已经有了人我。所以,在部分所受法之前,补特伽罗人我可以存在。

 

中观宗驳曰:这种观点不合理,既然你们已承认了在一切所受法之前没有人我,在部分所受法之前又怎么会有人我呢?无有任何道理,就像如果一个地方的所有人都不在,就不能说其中一个人在;如果一百个人都是盲人,就不能说其中一人能看见;在所有的树木存在之前不会有森林,那么在个别的松树、檀香等树木存在之前,也不会有森林;所有的沙子当中都没有油,每一粒

沙子当中也不会有油。

 

对方这样承许已经违背了总相和别相93的逻辑,也违背了对方自宗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过失,没有丝毫实义!

 

以上是以前理而破,下面以观察而破。

 

丑二(以观察而破)分二:一、非同时有多我不合理;二、同时有多我具过失。

 

寅一(非同时有多我不合理):

 

对方反驳说:所受法是非同时产生的,比如,我现在正在见对境时,我就成了此境的见者,人我就会产生,这时闻法等其他所受法对我来说都是未来的所受法。所以,在未来分别的所受法产生之前,人我可以存在。

 

[93] 总相别相:一切有为法,有总别相。总括全体状态的,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状态的称为别相。如无常、无我,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而地之坚相、水之湿相则为别相。如房舍为总相,砖、瓦、木、石各为别相。

 

中观宗驳斥说: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受者全部用人我来代替,那不同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我。比如,现在是吃糌粑的我,一会儿是睡觉的我、上厕所的我,再一会儿是看书的我、背书的我、看《中论》的我、看《入中论》的我等等。如此一来,就会有众多人我的过失,人我已经布满整个天下了。而在一个具实有自性的补特伽罗身上,有这么多个我存在根本不合理。

 

见者即闻者,闻者即受者,

如是等诸根,则应有本住。

 

如果见者即是闻者,闻者即是受者,那么就可以说在个别所受法前存在本住。

 

对方辩驳说:我们没有多个我的过失,见者人我就是闻者,闻者也是受者,比如,我在第一刹那是见柱子者,在第二刹那是听法者,在第三刹那是领受各种苦乐业报的受者。我们承许只有一个实有的我,这个我不可分割。因此,在闻等分别领受法前可以存在人我本住,而没有人我无因生的过失。

 

中观宗驳曰: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你们承许见者、听者等受者随着所受法而次第产生,那么有多少个类别的所受法,就应该有多少个受者本住。如果认为这些受者都是人我,那他们是一体还是异体呢?

 

如果认为所有受者都是一体,则不合理。因为见者以见色而成为见者、听者以听声而成为听者,每个所受法的法相完全不同,如果他们是一体,就会有离开见法仍是见者,离开听法仍是听者的过失,如此一来,世间一切都会变得混淆不清。比如,如果看书的我、听声音的我、睡觉的我和背书的我是一体,那么我在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看书、听声音和背书了,但这根本不可能。

 

其次,认为所有受者是他体也不合理。如果是他体,那刚才背书的我就不是现在睡觉的我,我已经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法,但这显然不合理。

 

对方反驳道:你们中观宗难道不是这样承认的吗?

 

中观宗答曰:我们并不承认有一个实有的我,只承认我假立存在,比如,刚才我看书,现在我睡觉,在相续中可以假立有不同的受者。这种我虽然看似存在,但经不起任何观察,没有丝毫实有的本体。而你们犊子部却并非如此,你们认为我实有存在,既然实有,那在非同时的过程中有多个受者就肯定不合理。

 

对方又狡辩说:既然不同时间有不同受者不合理,那同一时间有多个异体的受者应该是可以的。比如,一个人正在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有些道友很喜欢一边看书,一边放收音机,一边又燃香,喜欢同时享受各种对境),这时他既是见者,也是听者。

 

中观宗驳斥说:在未经观察时,在虚妄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承许这样安立,但如果认为在同一个时间当中真正有多个实有的受者,则有很大过失。

 

下面就分析这个问题。

 

寅二(同时有多我具过失):

 

若见闻各异,受者亦各异。

见时亦应闻,如是则神多。

 

中观宗驳曰:如果见者、闻者、受者等可以同时存在,且各自为异体,见色的同时也可以听声音,这样则有众多人我的过失(颂词中的“神”指本住人我)。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承许见者、闻者、受者等可以同时存在,并且在本体上各自相异,彼此不相观待,如同马与牛一样,则不合理。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如果在同一时间当中既是实质性的见者,又是实质性的闻者和实质性的受者等,就会有无数个人我的过失,甚至在一种所受法方面也会有众多人我的过失。

 

比如,我吃了一口米饭,口里有三十粒米,如果每一粒米都是所吃,每一粒米也都有一个吃者,就会有三十个吃者。这三十个吃者是不是一体呢?不可能是一体。如果三十个吃者是一体,则三十个所吃也应该是一体,这样我嚼左边一粒米的时候,右边的一粒米也会被咀嚼,但这显然不合理。反之,如果认为三十个吃者是异体,就会有三十个堪布在吃,但三十个堪布吃一口饭

的观点,相信谁都不会承认。

 

以前我读过一位大德写的一本叫《抉择未来》的书,书中说:所谓的我肯定是虚妄的,如果不是虚妄,则应该具有实质性,但所谓的实质性不可能成立。比如,我是一个西藏人、我要吃东西、我要睡觉、我要做事……如果在一个身体上真的可以成立这么多个实质性的我,那在座诸位肯定不会承认,因为你们只见到了一个由身体和心相续结合的我,除此之外哪里还有其他的我?事实上,我的身体和心相续也是假立的,所谓的我并不存在。虽然书中主要通过分析十二缘起来抉择人无我,但实际上与此处的推理完全相同。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35课

 

希望大家课后能反复思维法义,最好能翻阅一些相关讲义,这样不仅可以开启智慧,也能加深印象。如果只在颂词上大概过一遍,《中论》真正的密意恐怕很难在你的相续中成熟。

 

无论学习任何法,下一番苦功才会真正有所得,就如《格言宝藏论》中所言:“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意思是,智者在学修阶段都会备尝艰难困苦,如果贪求安乐享受,就不会功成名就,那些贪图微小逸乐的人,不可能得到究竟的大乐。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对作作者不存在的道理生起了定解。具有定解非常重要!否则境界很容易退失。如果能将中观法理真正融入相续,以后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作作者只是观待而有的假法

 

通过以上观察,作者和作业以任何方式存在都不合理,以此抉择出两者皆无自性。

 

但对方并未心服口服,仍然强词夺理道:你们如果对因果、作者与作业的安立一概否认,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毁谤因果等名言的修行人。

 

中观宗驳曰:我们虽然遮破了作作者等,但并未毁坏世间名言,我们承许因果、作作者在名言中可以观待而假立成立。

 

壬二(宣说作与作者互相观待):

 

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

成业义如是,更无有余事。

 

观待作业才有作者,观待作者才有作业。在名言中,作者及作业之义应该如是成立,除了这种观待而有的假相以外,不存在其余的真实本体。

 

通过前面观察,中观宗得出了作者和作业没有真实自性的结论,但在具有迷乱习气的众生面前,作者和作业的显现却是无欺存在的。因此,在名言中可以承许它们假立成立。

 

应如何安立呢?“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观待作业而有作者,观待作者而有作业。这样安立不但没有毁谤名言的事实,而且可以让业果与能作所作等合情合理地建立。

 

比如修路,依靠修路之事,修路者得以成立,即有了作业,与之观待的作者才会出现;反之,因为有了修路工人,观待他的所作之事可以成立。两者是互相观待的因果。

 

虽然名言中可以这样安立,但也要知道,观待而成立的法不可能具有自性。比如父亲和儿子,虽然世人都认为两者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入行论·智慧品》云:“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无子也无父,如是无心境。”意思是,没有儿子就无法安立父亲,父亲必须观待儿子才能成立,由此可知,父亲没有真实自性,只是一种假名;既然父亲不存在,与之观待的儿子也不能成立,心识和外境也如父子一般观待而成立,故也是假立之法。

 

事实上,包括作作者在内的世间所有因果,都是观待而成立的,既然观待才有,就必然是假法,不可能具有真实自性。

 

总而言之,中观宗在安立名言时,也会随顺世人承许显现存在。就像空中所现的彩虹,虽然本体了不可得,但它确实有红黄蓝等颜色的显现。所以,承许万法显现存在非常有必要。另外,对于很多中观应成派不能直接调化的众生,中观派以建立名言的方式可以进行度化,比如,后代的经部行中观80和瑜伽行中观81分别以经部宗与唯识宗的观点来建立名言,以接引渐次根机者。

 

虽然中观宗可以这样承许,但这只是安立名言的一种方法,除此以外,诸法不存在任何成实的理由。

 

[80] 经部行中观:不承认自证分、且主张外境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观自续派。创始人是清辩论师,传入汉地的代表作有《般若灯论》和《掌珍论》。

 

[81] 瑜伽行中观派:主张有自证分而不承认外境的中观自续派,就是瑜伽行自续派的定义。公元7、8世纪后,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开始接近,互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佛教思想,后称中观瑜伽行派或瑜伽行中观派。此派创始人是公元8世纪东印度僧人寂护论师。他站在中观学派立场上,采纳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说,认为只有承认“唯识无境”的观点,才能真正理解中观的“无自性”,由此倡导融合大乘空有二宗。寂护论师的弟子莲花戒、师子贤论师等人继续传播这一思想。

 

壬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如破作作者,受受者亦尔。

及一切诸法,亦应如是破。

 

就如遮破作业与作者一样,受与受者也可用同样的方法遮破,一切诸法也应如是遮破。

 

通过前面观察,我们推出了作作者不成立。也可以把这些推理用在受和受者方面。所谓受者,即在轮回中感受业果的众生;所谓受,即苦、乐、舍。比如,我们是感受业果者,所感受的是自己的善恶业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等;又如,我们是享受者,所享受的对境是色声香味等法。类推之后便可了知,受受者为主的一切法都不存在。

 

世间千千万万互相观待的法,比如,见和见者、听和听者、法相和事相,所生与能生、所去与能去、所见与能见、量与所量、支和有支等等,都可以按照作作者的观察方法来破,主要从两方面观察——观察同品和违品。观察之后就会知道,所有观待的法都没有实有本体,而世间一切万法都是观待而成立的,因此,万法皆无自性可言。

 

大家可能产生疑问,既然一切法已经包括了受受者,为什么颂词中要单独提到它们呢?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中分析说:一方面,对方认为受是我执的根本,所谓的我是享受者,很多外道也持有这种观点,为了打破这种俱生我执,所以提到受受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承接下文,因为这与下一品的内容紧密相连。

 

◎思所生慧才能引生真实定解

 

大家在闻思中观时一定要重视观察,观察是通达中观必不可少的途径,以此引生的思所生慧,可以断除我们相续中的各种增益82分别,之后远离垢染的定解才能真正显现。

 

麦彭仁波切说:依靠教证而生的信心与依靠理证而生的信心有很大差别。就如《定解宝灯论》开头所说:“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意思是,无论趋入显宗或密宗的任何一乘,对于基、道、果所摄的一切法,自己通过闻思修,以智慧抉择而生的真实定解,与由听闻他人所说而生的信心,此二者就如同道与道的影像一般,一者为真实定解,一者仅是相似定解。

 

[82] 增益: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法,人们却认为存在。苦谛有苦、空、无我、无常四个相,集谛有因、集、生、缘四个相,灭谛有灭、寂、妙、离四个相,道谛有道、如、行、出四个相,总称十六行相。这些相只是名言中存在,胜义中都不成立,比如前面讲苦,苦也不存在、非苦也不存在;讲无常,常不存在、无常也不存在;讲无我,我不存在、无我也不存在……每一个智就都离开了两边,十六种智共离开了三十二种增益。

 

很多人觉得释迦牟尼佛非常了不起,单凭一种信仰而皈依了佛教,但这种信仰不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和灾难的考验。若是依靠智慧反复观察最终产生了定解,那么无论遇到任何违缘,信心都永远不会退转。

 

文革时期,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极度盛行,很多佛教徒,包括有些法师也开始毁谤佛法。他们由佛教徒变成诽谤者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的相续中只有浅层的信仰,没有经过再三观察所引生的真正定解。如果相续中具有真实智慧,无论遭受社会、环境的任何灾难、违缘,信心都不会被摧毁。

 

作为佛教徒,我们一方面要深知人生无常、寿命短暂,进而精进修道;另一方面也要明白修行之路艰难曲折,期间会遇到社会、家庭的各种变故,恶友、外境的种种诱惑。面对重重违缘,如果仅有信心而没有智慧,将很难平稳度过。如果通过再三观察,内心真正对佛陀无垢智慧生起了不退转的信心,那么无论遇到任何违缘,信心都不会动摇。当然,仅有智慧没有信心也不行,但最根本的是要有智慧。

 

要想生起真正智慧,闻思修中观非常重要!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辨别外道与佛教如来藏的时候说:大圆满是极深奥的法门,难以证悟,如果没有依靠闻思中观彻底断除对实相的增益,或者不了知甚深窍诀要点盲修瞎炼,大多数人都会有与此雷同的危险:对本来清净未获得定解,心中仍留恋着一个“既不是有也不是无83”的基,这样终究一事无成,实际上,这样的修行已与外道修行无异。尊者的意思是,大家一定要通过闻思中观生起空性智慧,否则难以辨别内道与外道的差别,因为外道也有很多类似大圆满的法语教言,如果混淆不清,就会误入歧途。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也说:“在我之后,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证悟无上大圆满。”

 

[83] 《定解宝灯论》云:“有说非有非无心,即是光明之法身。彼亦自诩已证悟,声称虽然未多闻,了知其一解一切,如是说法真可笑!非有非无大圆满,远离一切四边戏。若详观察汝观点,既不敢说存在有,亦不能说不存在,实则有无此二边,抑或非有非无边,无论如何不超此。彼心非有非无者,心中常存此念头,彼与不可思议我,仅名不同义无别。”

 

可能有人会想:“不用闻思吧,中观、因明的观察只是增加分别念而已,我们无须这样分别,只要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自己的本具智慧中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能安住,当然非常了不起,我也很随喜,但末法时代,众生的邪分别念非常炽盛,并且无始以来串习至今,若没有殊胜的福德智慧,想要安住恐怕很困难。再者,依靠闻思中观、因明而获得的断除增益分别的智慧,并非一般的分别念,一般的分别念是轮回之因,而这种智慧则是解脱的根本。若每天通过闻思中观对空性智慧进行串习、忆念,怎能不助你断除轮回呢?因此,千万不要把这种分别妙慧当成平庸的分别念,分别妙慧和分别妄念在第六意识、心所84上有一定的差别。

 

我始终认为,以理观察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通过再三观察,自相续真正具有了不可思议的般若智慧,就会对三宝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样以后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

 

[84] 心所: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为种种复杂之精神作用。《大乘阿毗达磨》讲了五十一种心所,即遍行五、别境五、善心所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

 

比如文革期间,很多人都在批判“佛法是一切万法真理”的说法,但有位上师却坚定地说:“你们因不懂佛法,这么说也情有可原,但我绝不会这么说,因为我已经完全懂得了深奥的佛法!”还有一位喇嘛遭受批斗的时候说:“佛法非常甚深,你们因不懂而毁谤,真的很可怜,但我绝不会诽谤三宝,因为我已深信不疑!”

 

我们作为三宝弟子,应该深刻反思:世人学了唯物论之后,遍计思想便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相续中,而有些佛教徒在学佛多年以后,还会被环境轻易改变。这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就在于对佛法没有生起真实定解。所以,观察、思维在学佛过程中极其重要!

 

辛二(以教证总结):

 

总而言之,作者和作业以任何方式存在都不合理,由此推出两者不具实有的本体,既然没有作作者,万法就不可能存在。

 

此理在《般若波罗蜜经》中也有宣说,如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非作者使作者,如是受想行识亦非作者使作者。若色至识非作者使作者,此是般若波罗蜜。’”此教证说明了,作者了不可得,无作者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由此亦可推出,作业乃至一切万法都没有任何自性。《现观庄严论》和《般若波罗蜜经》的究竟教义皆是如此。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85云:“舍利弗言:‘婆伽婆,无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作者不可得故。’”

 

《涅槃经》云:“耆婆语阿阇世王云:‘大王,若闻佛说无作无受,王之重罪,即得清净。’”

 

《入菩萨行论》云:“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

 

[8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大品般若经》,二十七卷(一作二十四卷、或三十卷、或四十卷),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五至六年(公元403-404)译出。收在《大正藏》第八册、二二三卷。此经据《大智度论》卷一百说是二万二千颂,但印度南方另有二万颂的本子(《现观庄严论》所据本)流行,而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则是二万五千颂(见《法苑珠林》卷一百)。这些都是因时因地流传而有增减,但都是以《两万五千颂般若经》为经名。

 

◎常反观自心,才会逐渐调伏自心

 

学完本品之后,希望每个人都能生起一种感觉,觉得作作者确实只是人们面前的一种幻像。暂时来讲,本体为单空,此为相似胜义;究竟来讲,执著空性的分别念也要消于法界,此为真实胜义。

 

《观作作者品》中讲了很多观察方法,大家平时应该经常运用这些来观察自己,逐渐断除自己的实执。以前曲恰堪布讲中观时说:中观胜义谛远离了一切戏论,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那等会儿下课后,当自己的鞋被别人穿走时,观察一下自己是否生起了嗔恨心。如果生了很大的嗔恨心,就说明你对人我空性还没有真正懂。

 

当然,通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今天听一堂课,观察一下就能马上断除实执,没有这么简单。以恒心和耐心长期闻思修行,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运用,不断观察自己,才会逐渐有所进步。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八观作作者品终

 

《中论》第三品至第八品主要破法我;第九品至十二品主要破人我。破人我分为“破人我之自性”和“破人我之能立”。其中“破人我之自性”只用第九品来宣讲,第十品至第十二品都是宣说“破人我之能立”,即对方认为人我存在的理由。

 

九观本住品

 

戊二(抉择人我空性)分二:一、破人我之自性——观本住品;二、破人我之能立。

 

己一(破人我之自性——观本住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受者;二、以此理破受;三、彼二摄义。

 

辛一(破受者)分二:一、说对方之宗;二、破彼宗。

 

本品主要破人我之自性。鸠摩罗什大师将“人我”翻译成“本住”,意即,在众生相续当中本来安住、存在的法。

 

◎关于本住的不同观点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二百年左右,佛教声闻宗分成了四大部,之后又逐渐分成十八部86。多数声闻乘都承许人无我,不承许法无我,但正量部等部分声闻宗却认为,人我应该存在,否则众生流转轮回、获得解脱都不能成立。

 

本品的对方,即指承许人我存在的声闻十八部中的正量部和犊子部等。他们承许的方式略有不同,有些认为,人我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存在;有些认为,人我和五蕴以能依所依的方式存在。《多给巴瓦》87中云:“正量部、犊子部、贤道部、郁多罗部[无上部]、法藏部五大派别的论师们宣称:补特伽罗是实有的。”

 

[86] 小乘十八部:佛涅槃后百年依大天分出上座、大众二部;第二百年由大众部分出五部,即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又于第二百年末分出三部,即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众部则为九部。又上座部于三百年之初,分为萨婆多部、雪山部(萨婆多部[译云说一切有部]后世称为毗昙宗),后同于三百年,由萨婆多部分出犊子部,又由犊子部分出四部,即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次由萨婆多部更出化地部;次由化地部出法藏部;于三百年之末,由萨婆多部更出饮光部;于第四百年由萨婆多部复出经量部。萨婆多部共出九部加入雪山部为十部。复加前大众部之八部为十八部。其他有义净所见之十八部。以上十八部为末部之分派,加之以根本上座大众之二部为二十部。

 

[87] 《多给巴瓦》是清辩论师著的一部中观论著。

 

内道之间对于无我的问题有很多辩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对各派的承许方式,以及所运用的教证、理证等做了广述,大家可以参阅。

 

关于本住(人我),外道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外道认为,我是大自在天的本体,还有的外道认为,我是梵天的本体……

 

世人也都强烈执著有一个实有的我。可是,当被问到“我”是怎样存在时?他们或者答不出来,或者认为“我”就是身心。而对于身心五蕴中到底哪里有一个“我”的问题,却不愿再去观察。即使哲学家、科学家们对于“我是什么”也极少观察。

 

其实,如果真正观察,想要通达无我之理并非难事。人们被假相迷惑而不自知,真的非常可怜!《般若经》云:“诸行以我与我所空”“若无众生,则寿命不可得。诸法如泡、如芭蕉、如幻、如虚空之电、如水月亦如阳焰”,以此宣说了无有本住之理。这与《金刚经》中所讲的四相88不可得的道理基本一样。

 

[88] 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了阐述人我不存在之理,龙猛菩萨宣说了本品。

 

壬一(说对方之宗)分二:一、承许人我存在;

 

二、人我存在之理由。

 

癸一(承许人我存在):

 

眼耳等诸根,苦乐等诸法,

谁有如是事,是则名本住。

 

眼耳等五根以及苦乐等诸法,谁具有这些,就可以称为本住。

 

对方认为:谁能摄集眼耳鼻舌身五根、五境在内的色蕴,以及触、受、作意等心所(苦乐),乃至除此之外的其他诸蕴,谁就是本住。因为人我具有,所以人我就是本住。现在既然眼等五根以及苦乐等诸法真实存在,那么具足这些法的人我也应该存在。

 

除了学过中观、般若等法的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都认为有一个我存在。虽然上至国家总统,下至街边乞丐,对我的执著方法千差万别,但认为我存在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癸二(人我存在之理由):

 

若无有本住,谁有眼等法?

以是故当知,先已有本住。

 

如果没有本住人我,那么谁具有眼等五根以及苦乐等诸法呢?因此,应当了知本住先已存在。

 

对方认为:如果没有本来安住、存在的人我,那么眼耳鼻舌身等是谁的法呢?谁又能见色闻声、感受苦乐呢?就像尸体虽有眼睛却看不见,因为没有人我的缘故。正因为人我存在,眼耳鼻舌身五根才可以享用外境,意识才可以感受快乐痛苦等,才能拥有家具等各种物品;如果人我不存在,这一切都不能成立。譬如,天授存在,他才可以积累财产;如果天授像石女的儿子一样不存在,他积累财产的说法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一般也会这么想,觉得如果我不存在,我吃饭这件事肯定不成立,也不会有我的财产等,所以,在我所等法存在之前,我肯定存在。但这种观点并不合理。

 

下面详细分析。

 

壬二(破彼宗)分三:一、破领受者于一切领受法前成立;二、破领受者于分别领受法前成立;三、破领受者存在之理。

 

癸一(破领受者于一切领受法前成立)分二:一、破立我之因;二、破不观待我之因。

 

在破人我的过程中,经常会讲到领受者(能受)和领受法(所受)。领受者指人我;领受法指眼等五根、色等五境、苦乐等感受以及我所有之物等等。比如,我作为受者,见色法、听声音、闻香味等都是我的一种享受,我的房子、念珠等都是我所有之物,这些都是所受。

 

所受的范围比较广,鸠摩罗什大师用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苦乐等感受来表示;藏文译本中经常从见法、闻法、觉法、知法等角度阐释。虽然说法各异,但意思都相同。只要领会了意义,不同的译文或解释不但不会障碍理解,反而会从不同侧面扩展你的思维。

 

总之,承许人我的宗派都认为人我是受的主体,一切所受法都由它享用。

 

子一(破立我之因):

 

“破立我之因”,意即讲述安立我的因不存在之理。

 

若离眼等根,及苦乐等法,

先有本住者,以何而可知?

 

如果离开了眼等诸根以及苦乐等法,那么以何而了知先有本住人我呢?

 

中观宗驳曰:如果认为在眼耳鼻舌等内六处,以及苦乐等心所法,或者我的房子、我的住处等我所法成立之前,有一个实有的人我本住,那么他是怎样成立的呢?

 

实际不可能成立,因为见法、闻法等是领受者成立之因,现在作为因的见法、闻法等尚不存在,作为果的人我领受者怎么可能先成立呢?

 

对方辩驳说:能享受六境的领受者——人我,具有独立的自性,可以不依靠他法而存在。

 

中观宗驳曰:如果承许人我这一共同的领受者可以独立存在,那么眼睛等局部的领受者,在不具备因——外境的情况下,也可以成立了,但这根本不合理。如果这样承许,那何为领受者,何为所领受呢?整个世间都会变得混乱无章。会有非领受者也有所领受,非所领受也存在领受者等很多过失,比如没有财产的人也可以叫富人了。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一十四节课

 

在每次听经之前,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前面我要求每天早上修菩提心,有些道友不管是住在城市里,还是寂静的神山中,修持从来没有断过,现在的效果也很好。但是有个别人,想起来就修一修,想不起来就算了,甚至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修,你们是不是这样?自己应该非常清楚,这是一个提醒。

 

还有一个要求是,在经堂里听课、在家里看光盘,依靠无欺的缘起力,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你们听受时一定要发大乘菩提心,听受的行为要如理如法,不能看课本以外的书,如果想看其他的书,那就没有必要听这个课了。

 

同时,所有的事情应统统放下。有些城市里的学员,一边接电话一边听课,或一边跟别人说话一边听课,这些行为不太如法。当然,他们以前没受过佛法教育,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慢慢串习一些闻法规律后,很多方面应该会有所好转。所以大家应该注意,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听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把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后在一个小时中万缘放下(一节课基本是40—60分钟),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听受佛法。这也是古大德代代相传的闻法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互相说话,不要影响别人,也不要来来去去,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校里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大家也比较清楚,而我们佛教更为严格,这方面的要求,《入行论讲记》第一册中已有介绍,在此只是提醒一下。

 

另外,每次听到“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时,若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则要忆念自己的菩提心;如果实在无法生起,也要产生造作的菩提心,心想:“我今天听法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菩提正果。”每天都是这样训练,心毕竟是有为法,动物通过训练都能获得满意效果,我们作为一个人,天天这样想的话,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私自利的心肯定逐渐减少,利他的菩提心越来越增上。

 

其实,我自己也很惭愧,口头上是这样说,但好几次都想不起来,只不过变成形式而已,根本没有观察自己的心态。听课的道友当中,正知正念比较弱的人,可能也常有这种情况。所以,大家要多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听了一个礼拜的课,每次发菩提心时想过没有?实际上这只是几秒钟的事情,还用不着一分钟,倘若几秒钟都不愿意串习训练,那想获得很大的果位会不会有点困难?自己也应该扪心自问。

 

这里是顺便给大家提一下听课的要求。

 

丑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

 

现在国际上提倡国际交流,学校间也有各种交流,那修行人在与别人交流时,应当怎么样把握分寸?这个问题应该注意。若不了解这一点,修行经常会出现一些违缘。

 

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

善系君子谊。

 

昨天说我们要远离恶友,到寂静的地方去,当个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机缘成熟的话,这应该是修行人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因缘不具足,在城市里、家庭中也有修行的缘分。

 

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遇上自己认识的人,应当如何对待呢?要和颜悦色、以欣喜的姿态令他们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彼此之间不能过于亲密,如果非要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一分一秒也不愿分开,这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刚开始认识时,感情非常冲动,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短时间内一定会破灭的。即使你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人了,这种心态也不一定长久。因此,务必要把握自己的心态,不要过于执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藏地有一种说法是:“夏天特别热的时候,马上会下冰雹;两个人关系特别好的时候,很快会出现纷争。”

 

那天有个道友说:“某某人特别特别好,我觉得这个人是世间第一的。”当时我就说:“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不要太早下定论,今天是阳光明媚,但过段时间会不会阴天也不好说。就算你心里这样想,口上也暂时不要说,藏在心的仓库里,钥匙由自己带着。”意思是告诉他,不要到处宣扬自己和某人关系如何好,毕竟最后会怎么样也很难说。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再加上心若没有一定的修证和正知正念摄持,今天的心态,明天不一定还会存在。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好是“淡淡相交得久长”。

 

道友与道友之间,即使心里非常要好,行为上也要不亲不疏,这样的结果应该会很好。现在的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亲密,过于亲密势必导致最后的分离。因此在西方国家中,纵然是朝夕相处的一家人,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吃、住、睡非要在一起。因为每个人前世的业力不同,今生的性格爱好也不同,没有深交时,觉得对方一切都随顺自己,言行举止随自己而转,实际上是不一定的。在逐渐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来源,就是各自有不同的方向。

 

很多世间男女也是这样,最初关系非常好,后来为了工作、家庭,甚至做饭的问题上,也是意见不一致,经常吵吵闹闹,在争论过程中,一句看似非常平常的话,结果深深刺伤了对方,对方一辈子记在心里,最后彼此的关系就像水泡一样,在阳光照射下毁于一旦。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佛教的这些殊胜教言,大家应该好好思维,真正地利用起来。

 

庄子、孔子等古代圣贤,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在他们那个年代,虽然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各方面条件不一定具足,不像现在的社会一样,今天你请客、明天我请客,或者几个人的关系整天搅在一起,但人们的心态非常调和,自己是属于自己的,心处于平平淡淡的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极少。

 

而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今天对这个人非常好就请客敬酒,不能喝酒就敬百事可乐:“祝愿你一切顺利、吉祥如意。”没有过两天,互相怒目相视,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包括上师与居士之间、居士与居士之间也是这样。当然,你自己有钱的话,我也不阻碍你的这种活动,有些居士特别特别喜欢请客,今天请这个客、明天请那个客,过一段时间,跟这个闹矛盾、跟那个闹矛盾,今天赞叹这个人,明天当着他的面就开始诋毁,这种现象不断在发生、不断在上演。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根本不懂这样的教言,如果懂了这样的教言,哪怕是你跟同行道友呆多少年,我觉得也不会有什么矛盾。

 

有时候忆念上师如意宝的恩德,不说他老人家赐予的出世间教言,甚至为人处事的很多教言,我也是一辈子当中难以忘怀。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说:“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不管住在城市、寺院、寂静深山,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中,都不要结交特别亲密的朋友,与任何人交往不要太亲热,也不要太疏远,更不要有嗔恨心,应当稳重自持,自己主宰自己,这就是无垢光尊者的忠告。

 

当年我刚来学院时,上师如意宝常讲无垢光尊者的《三十忠告论》,那时候人虽然比较少,但我不像现在这样懈怠,对佛法和上师的信心非常非常强烈,每一次得到这些教言后,内心的触动特别大。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几年了,这些教言仍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和帮助(上师哽咽……),本来还要讲一点,但是算了,讲下一个颂词。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这个偈颂是针对出家人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外出化缘乞食时,应像蜜蜂采蜜而不恋花一样,取得所需的食物之后,对施主应视为素昧平生,与他们淡然相处。

 

当然,从世间人情来讲,这可能有点说不过去,有些人说:“我对这些出家人做了供养,但他们从来也不理我,连一个电话都不打。”很多人可能有意见。但按照佛教原则来衡量,这种行为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在家人供养出家人并不是世间交易,如果是世间交易,那我今天给你食物,明天你就要回报我,互相可以有一种约定。但以佛法来观察的话,此举对自他毫无利益。为了避免诸多过患,出家人应像蜜蜂采蜜那样与施主们打交道。

 

大家应该清楚,在夏天,蜜蜂随意在花园中飞舞,见蜜就采。对蜜蜂来讲,不会执著“这朵花很好看,蜜汁丰富,花粉较多,所以我天天都到这里来”;作为花朵,也只是给蜜蜂提供养分,根本不会贪著它,认为:“蜜蜂你老人家要常常到我这里来,千万千万不能去紫色花朵、蓝色花朵那里。我就是你的花朵,你就是我的蜜蜂!”蜜蜂与花朵之间没有这样的约定。同样,出家人跟居士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然而现在是末法时代,正如堪布根霍所说,施主把上师执为己有、上师把施主执为己有,令人不满的现象非常多。无论到汉地还是藏地,居士和上师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上师把弟子执著为自己的。前段时间,日本有位居士说,他对根本上师很有信心,对另一位上师也很有信心,他想请那位上师传一个法,后来被根本上师发现了,就痛斥他一顿说:“你是我的弟子,为什么要请别的上师?”若按《毗奈耶经》的观点,这种说法恐怕是解释不通的。

 

现在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几个国家,仍保持着托钵乞食的传统,让人深深感受到僧人的清净生活,除此以外,化缘的现象在大多数城市中是没有的。以前在佛陀时代,比丘每日要外出化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施主,都会接受他的供养,以解决当天的饮食问题。在接受供养以后,彼此之间没有贪执,不会认为“你一辈子就是我的施主,我就是你的上师”,然后留下电话,一直不断地联系。

 

因此,出家人与居士的一些关系,双方应该重新发心、重新认识。有些上师不太懂某些民族的传统,出去时带着一位外交部部长——翻译官,这个翻译官往往是不懂佛理,随便给居士们信口开河:“从此之后,你对任何一个上师也不能供养。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师,根本上师说什么就要听什么,所以你的财产就是上师的财产。”而且这个上师也是每年冬天都来,已经成了那里的常客,久而久之,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很容易出现一些违缘。藏地也有一首民歌唱道:“原来的上师哟,现在的丈夫哟……”

 

这样的结局,不但是现在的社会中存在,包括佛陀时代也有。大家可能记得吧,《百业经》中有位叫角宿大象的比丘(他在角宿日降生,以此而得名),他虽然先有家室,但因为对三宝有信心,自己又有出离心,于是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后来精通三藏,摄受了五百弟子,常带他们入城化缘。他原来的妻子一直想他还俗,回来跟自己一起生活。(我忘了她当时同不同意他出家。现在社会上也有这样,有些妻子本来是同意的,后来又好像后悔了。也有些妻子非常支持,成全对方圆满一生的修行。)

 

于是她每天到僧众应供的地方去观察,看丈夫有没有得果,假如得果了,她就没有希望了。后来经过多方观察,得知丈夫并未得果,她暗自高兴,告诉角宿大象:比丘你老人家非常非常殊胜——叫他比丘还是什么,不知道她当时怎么称呼的。现在有些人出家后,家人称之为“老师父”。以前我们那边有个人出家,有一次在僧团里面,他的孩子叫他“爸爸”,他非常不好意思,下来之后就教训他:“从此之后,在僧众或者人群里面,不能叫我爸爸,一定要叫我师父。”孩子说:“知道了,爸爸师父、爸爸师父。”然后他再次地教训他:“凡是爸爸两个字不能出来。”有一次我碰到那个孩子,他满口都说师父什么什么,我问他师父是谁啊,后来说来说去,我慢慢才知道原来是他的爸爸,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当然,有家庭的人出家,不能认为这不合理,如果真的生起了出离心,那么妻子也可以出家,孩子也可以出家,父亲也可以出家。

 

刚才的话说回来,角宿大象的妻子说:“我现在的财富非常圆满,一个人也用不完,祈求您和您的眷属天天来我家应供,让我也培些福报、积累资粮。我们以前关系那么好,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机会呢?”比丘想来想去,还是照顾他原来的“老菩萨”。后来他们每天都来应供,他妻子想方设法令其随行眷属逐渐减少,最后一天,只有角宿大象一个人去。

 

当天,她私下秘密地找一些人,嘱咐道:“等一会儿给我传法时,你们就来欺负我。”之后她在丈夫面前委屈地说:“自从你离开以后,当地的人如何如何欺负我、害我、打我……”开始时角宿大象半信半疑,但后来在传授佛法时,果然来了一群人,冲进屋扯住他妻子的头发,狠狠地摔打。他顿生嗔恨之心,操起附近一把刀,猛扑过去欲杀人。这时妻子抱着他哀求:“您已受了戒,舍戒再杀不迟。”他觉得言之有理,便舍弃比丘戒。妻子马上告之事情真相,角宿大象只得顺从妻子,重新与她一起生活。

 

《佛子行》中有一段文字是:“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大概在二十年前,拉西堪布给我们讲这一段时说:“施主们可能觉得这个出家人很没有良心,但我们出家人应该这样做,不管施主高兴不高兴,以后不要跟他们交往很多啊!”他们这些老修行人一辈子以身作则,真的已经做到了这样,最后的修行也是非常圆满。而我们现在这一代人,有没有真正做到呢?自他确确实实都是没有的。但是依靠一个施主互相执著,产生烦恼争执,对我本人来讲也是没有的。

 

在学佛时,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关系应该有一定分寸,如果没有掌握这个分寸,不了解这个尺度,互相舍弃、制造违缘、争斗诋毁的情况会时有发生。尤其是末法时代,很多施主把上师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方便得受佛法的加持,另一方面,现在的生活状况跟佛陀时代比起来,有些地方我们也做不到,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想尽办法令自己的修行如法。

 

施主与出家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这样要求,过去七佛中的一切胜佛(又名一切救护佛),在半月诵戒的偈颂中也说:“犹如蜜蜂吸花汁,不坏花色而飞离,行者于城乞食毕,无贪无嗔而返回。”这些如来的教言,平时在生活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去做。

 

当然,原原本本能做到,对末法众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就我自己而言,有些居士对三宝信心非常大,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从世间人情来讲,好像置之不理说不过去。但如果一味地去执著,这也不合理,毕竟我们出家人与居士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佛法,除了佛法以外,私人感情不会长久的。前段时间我在课堂上也讲过,信心和感情一定要分清楚。以信心为前提进行交往,对自他的今生来世都有利益。但以贪心或其他目的来接触,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米拉日巴尊者说过:“山上的修行人和城里的施主,这两者都有成佛的因缘,主要的因缘在于回向。”所以施主们供养出家人时,不要再记账了,不然你记的账太多,到时候会算账的——“我在某某时候供养你什么什么,你现在为什么不理我啊?”在电话里开始用刺耳的声音来呵斥,这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出家人,用其他方式来报答施主的恩德,也不符合佛教的原则,应该对他宣说佛法或以诚挚的心来作回向。我可能也说过吧,原来有个藏族活佛到美国去传法,他对下面的信众讲:“你们需要的就是法,我所有的法全部传给你们;我需要的就是美金,你们要给我多多供养。”这种做法很不好,贪执钱财而跟施主沟通非常不如法。

 

现在很多人做事情各怀目的,有些居士迎请一个上师,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借此来成办其他事情。而有些上师到居士那里去,动机就是想获得一些钱财。但以这种目的与居士结缘的话,有些问题可能最后会暴露无遗,那个时候怨天尤人也没有多大意义。

 

因此,作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理当明白与人怎么样沟通、怎么样交往,交往完了以后,也不要太执著。上师是所有众生的上师,就像刚才比喻中所说,花朵不能对蜜蜂有严格的要求:“你不能去别的花朵那里,你就是我的蜜蜂!”同样,施主也不应该说:“上师你必须要住在我家,我家有大的双人床,你一直要睡在那里,千万不能去别人家。否则我不同意,你去了的话,我再也不认你这个上师了。”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样真的不好!

 

任何一个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如同太阳一样,应该普照所有众生;任何一个有财产的施主,可以对十方僧众平等供养,哪里有应供处,自己都可以发心,都可以与上师结缘,这是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佛教中如此,政策里也是这样。

 

现在很多人的沟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关键是自己不懂这些道理,不具足善巧方便,如果具足善巧方便,不会出现这种后果。所以,大家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应当淡然处之,不要过于密切了,这一点大家务必要记于心间!

 

癸二(断除贪执外资具)分二:一、由贪生苦;二、贪境无实质。

 

子一、由贪生苦: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拥有丰厚的利养、受人恭敬爱戴、众人都喜欢自己,若因之而生起骄傲,以此烦恼所致,死后必定产生极大的恐怖,堕入恶趣等有无量痛苦。

 

修行人应该知足少欲,以简单的资具来度过一生是最好不过的。这不仅是针对出家人,在家人也需要具足。假如没有知足少欲,贪嗔之心经常猛厉生起,这样的下场非常不好。

 

有些人因前世的福报,今生当中财源滚滚,受成千上万人的赞叹恭敬,很多人与他一见面就生欢喜心,不管到哪里去,周围都是掌声、鲜花和赞叹。倘若他是个凡夫,恐怕很容易生起骄傲心:“你看我有这么多财富,福报真是很不错啊,别人苦苦寻求也得不到,而我的钱财哗啦哗啦就来了。”“我这个人肯定有功德,现在人的分别念那么重,那么多人对我恭敬,是不是我已经得果了?”

 

自己过平凡的生活时,一般来讲,骄慢心比较少,一旦有了地位钱财,这种心就生起来了。今年学院评了三十多位堪布,我隔壁的喇嘛就是其中一位,我看到他就开玩笑说:“你得法师证了,恭喜发财!”他有点不高兴:“什么恭喜发财,你看我这么穷!”我说:“从今天起,你的发财已经开始了。但是你要安住啊,不要生傲慢啦。”我一半是开玩笑,一半也是真的。如果成了堪布活佛,地位、名声等有漏财产自然而然会积聚的。原来也有个法师说:“我现在成了法师,以后肯定有很好的高级车。”但十年前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好像还没有买到,有时候这也跟人的福报有关。

 

有些人拥有财产和名声后,了知这些无有实义,因此不是特别执著。而有些人恐怕不是这样,有了这些就开始生傲慢,这是非常不好的。其实一辈子当个平凡的修行人,这应该是我们最希求、也是最羡慕的,即使没有这种因缘,有一些财富名声时,也应该尽量把握自己。

 

以前卡绕巴尊者在讲法时,旁边有一只鹞鹰抓麻雀,尊者就用神通观察它的来世,发现它来世会成为势力雄厚、财富圆满的大德。但这个大德死了以后,变成特别可怕的恶蝎,由于业力所感,它被闭在岩石中,无数含生蚀食着它,长年感受巨大的痛苦。

 

所以,具有财富之时,对自己有利无利也不好说。有些人认为有了财产,生活就有着落了,很多居士也经常抱怨,现在生意不顺利,别人都有洋房轿车,自己看起来非常可怜。其实有了这些以后,修行不一定会上进的。大多数财富丰足的人,修行不会成功,这也是真事,并不是我诽谤很多人。当然,不敢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就像蒋阳钦哲旺波一样,尽管财富非常圆满,但了知这不过是如幻如梦,像云彩般无有实质,自己不起一点执著,只是用它来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样的高僧大德肯定有。但一般的修行人有了财产以后,可能什么事情都不成功。

 

以前格鲁派有一位格西,他的修行非常好,可与文殊菩萨如人与人对话般进行交谈。后来他的施主比较多,一段时间内见不到文殊菩萨了。于是他向一位有神通的大德请问原因。那位上师问:“你以前就有这么多财产吗?”他回答:“以前没有,最近我遇到一个大老板,开玩笑!古代可能没有这种说法。最近我遇到一些施主,财源比较不错。”上师说:“你做一次灭财佛事吧!(就是把所有财富不要了。这样的佛事,可能现在人都不喜欢,大家很喜欢发财佛事。)”他如是照办后,以三宝的加持力,财富逐渐化为乌有,他又成了知足少欲的平凡修行人。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修行境界恢复如初。

 

我经常这样想:在座这么多的出家人,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以我的分别念来推测,今后你们在各大寺院里当方丈、当住持,肯定有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但我唯一希望你们有财富、地位、名声时,尽量要把握自己。如果那个时候趾高气扬,觉得在世间上自己说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越来越贪得无厌的话,恐怕你的修行和事业不一定成功。因此,当你们成为受到众人赞叹的高僧大德时,不要太贪了,财产犹如水泡,没有实在的意义,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不仅是我们出家人,居士也要明白财富无实的道理。有些人因前世做了一点小功德,即生中的财富可能突然暴涨,如前段时间国内房价特别高,人们像发疯了一样,开始大搞房地产,后来又是股市猛升,大家纷纷买股票……实际上你遇到一些机会的话,发财虽然很容易,但灭财更容易。尤其像我们藏地,一家人若有一两百头牦牛,大家就认为他非常富裕,如同龙王一样。(当然,这只是偏僻山沟里的说法,不然龙王的财富岂止一两百头牦牛就可以了,两百头牦牛最多几十万。)可是冬天出现雪灾、饥荒时,牦牛马上就全部死掉了。现在有些大老板也是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亿等等,后来因生意破产、公司倒闭,一下子就家破人亡了。

 

财富的增减相当容易,所以我们有了财富时,应尽量用它去帮助可怜众生、做上供下施,除此之外,也没有必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堕入恶趣的。《弥勒狮吼经》中云:“以利养恭敬、亲友、施主、智者或贤者这四缘生起骄慢,则为速堕地狱之因。”因此,有了名声财富时不要贪了,太贪不会有好结果,自己应该把握自己,不然来世变成什么也很难说,这方面的公案是比较多的。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

 

明白上述道理之后,作者以拟人的手法说:愚痴的心啊,你不要太迷惑了,无论贪著什么事物,来世定将感得千倍于此的可怕果报。你以前贪一个小时的话,以后会在一千个小时中于三恶道中受苦。所以,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贪执。

 

然而,现在人知道这一点的非常非常少,很多人数数不择手段地获取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贪欲之心永无止境。但是不管贪什么样的东西,从出世间法、世间法来看,都会带来很大的害处。

 

从出世间法而言,哪怕你只贪一点食物,来世的果报也非常可怕。藏地某寺院有个老修行人,他买了一腿牛肉,一直舍不得吃,想到冬天再慢慢吃。(其实老人都有这种习惯。以前我小的时候,看到有些老爷爷在夏天时积累一点酥油,一直舍不得吃,最后全部烂了,或者被虫吃掉了。)结果他的寿命没有等他,他提前离开了人世,牛腿仍挂在柴房里(即牛粪棚)。他死了以后,其余财产食物全部被寺院处理,用来上供下施。可是他的神识因耽著牛腿,结果变成了一个鬼,力气也比较大,每到晚上就拿着牛腿,在寺院的上上下下跑来跑去。人们看不见鬼,只见有一腿肉跑来跑去,被群狗追着。(通常说狗有“鬼眼”,狗无缘无故狂叫的话,说明魔鬼来了。)寺院里的人特别害怕。当时华智仁波切在世,离现在一百年左右,他让人把肉拿来烧焦烟作佛事,从此之后,那个鬼已经超度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寺院的名字也有,但我在这里不提,害怕到时候他们受一些影响。我们在媒体上一般要注意,人名、地名尽量不要提。前不久拍“慈悲之旅”时,我没有提是哪一个县,这也很好。后来很多出家人在猜:“听说你们家乡杀生很厉害,是不是你们那里?”“你们寺院附近杀生也比较多,可能是那里吧。”大家都互相开玩笑。还好我当时没有提,不然可能不太好。

 

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对人也好、财物也好,最好不要有贪执。否则,临死时若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堕落。这是从出世间角度来讲的。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因为贪执自己的目标,达不到时就很羡慕他人,过去叫榜样,今天叫偶像,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要成为别人。庄子的《秋水篇》里面说:一只脚的夔非常羡慕多脚的蚿能够行走;蚿羡慕没有脚的蛇跑得很快;蛇羡慕没有形体的风行得更快;风羡慕人的目光特别快;目光又极为羡慕心的快速,心一转念就到了,佛经中也说:“心是一切事物的前行,一切当中心是最快的。”

 

还有这样一个寓言:有只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别希求最伟大的东西。有一次它抬头一看,天空广阔无垠,就觉得天是最伟大的,于是它对天说:“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天告诉它:“我也有怕的,我最害怕乌云,因为乌云遮天蔽日,它遮住我的面容时,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老鼠觉得乌云更了不起,就去找乌云说:“你能遮天蔽日,应该是最伟大的,我很想得到你的果位。”乌云说:“我也有怕的,我最怕狂风,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风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还是如前一样地问,风说:“我也有怕的,我最怕墙,地上有堵墙的话,我根本绕不过去,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说:“你连风都挡得了,你是不是最伟大的?”墙说了一句令它非常惊诧的话,墙说:“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下面钻洞,总有一天我会因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这个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自己找来找去,整个世界都找遍了,原来最伟大的就是自己。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我们贪这个、贪那个,世间上可贪的对境非常多,但回归原地的时候,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除心以外,没有任何可贪的对境。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贪执都会消于法界。

所以,智者千万不要迷失当下,不要失去自己的良知,不要错过自己的机会,不要浪费自己的时光,而一定要认识自己的心。现在人疯狂般、没有任何目的地贪得无厌,这就是不认识心的一种迷失。倘若不认识这颗心,就会摧毁我们的价值和力量,干扰我们的修行和成就。因此,每个修行人要尽量地知足少欲,不要贪著任何人事物,以佛法的殊胜教言,来克制贪心等一切烦恼!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耽著凡夫非为所依”分略说、广说、摄义三个部分,昨天已讲完了略说,现在开始讲广说,也就是与凡夫愚者交往时,对他们没有利益,对我们也没有利益,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寅二(广说)分二:一、我于彼无利;二、彼于我无利。

 

卯一、我于彼无利: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一瞬间成为最亲密的朋友,顷刻间又会反目成仇,甚至对行持善法等欢喜之处也生嗔恨心,如此凡夫愚者实在难以取悦。

 

世间凡愚没有什么智慧,行事也没有可靠的标准,经常随自己的心情反复无常。如果和他们交往,在很短时间内,也不需什么理由,成为密友非常容易。比如在同一个场合中听法,法师在上面讲,下面的人没兴趣听时,就开始窃窃私语,假如两人相谈甚欢,感觉不错,就相约下课后去一起吃饭。通过这么简单的交流,马上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

 

还有些人本来素不相识,但在火车上或路上打个招呼、微笑一下,就很快认识了,然后好得不得了,在一段时间内难分难舍,就像藏族的俗话说:“这两人关系特别好,似乎肠子都连在一起。”意思是说,他们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吃饭、睡觉、做事,连上厕所也一块去,好像肠子连在了一起。凡夫的确有这种习气毛病,但这并不是智者的做法。

 

那么,他们会不会永远好下去呢?也不一定。凡夫的性格反复无常,没有什么定准,可能因为说话不注意,行为上发生一些争执,马上就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很多人的关系破裂非常简单,要么是说了你家的过失,要么是说了你的过失,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大家的关系就不像以前了。甚至在路上见面也不愿理,本来你沿着这条路走,一看到关系不太好的人站在那边,马上就返身回去了。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宝髻国王时,也曾感慨地叹到:“因增上贪欲的缘故,最亲密的朋友瞬间就变为仇敌。”现在有些世间男女,最初发下山盟海誓,要生生世世都不分离。(本来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不承认有前世后世,但发誓时却已经承认了。)然而没过几天,两人就开始闹翻了,口不择言地刺伤对方,彼此都极为痛苦。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英雄叛国记》中写道:“啊,变化无常的世事/刚才还是誓同生死的朋友,两个人的腔子里好像只有一个心/睡眠饮食、工作和游戏都是彼此相共,亲爱得分不开来/一转瞬之间,为了些微的争执,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藏族人也有句俗话说:“亲友无常夏日之彩虹,仇敌无常秋季之鲜花。”夏日的彩虹转瞬即逝,秋季的鲜花寿命短促,亲友和仇敌也是如此变化无常,今天还是如胶似漆,过一段时间就势同水火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亲怨无有任何实质。

 

而且,凡愚也不辨利害善恶,有些事情如上供下施、行持善法、闻思修行,对自他今生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本来应该欢喜奉行,可他们不但不高兴,反而生起嗔恨心。所以,接触他们、取悦他们有很大的困难。当然作为大乘修行人,也不能舍弃众生,将他们置之不顾、抛之脑后,但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的行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可以展开,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行持,务必要掌握这个分寸,否则,自己的道心很容易退失。

 

其实,凡夫之间的交往,理应值得观察。不说我们佛教,世间格言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道理。我经常认为,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印度的婆罗门仙人之道,在暂时的做人、行善方面,确实有可取之处,但在抉择来世和大乘精神方面,他们的教言没有任何意义。

 

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做人不能太狠了,也不能太亲了,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教言,我觉得有很甚深的意义,无论是金刚道友也好,居士之间也好,都不要太亲密了,如果吃饭走路都在一起,别人看了也不是特别顺眼,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关系也不会太长久。所以对任何人有嗔恨心或者特别密切,都不是非常如法。

 

其实,我们人有一个坏毛病,关系好的时候,觉得别人好得不得了;关系不好的时候,认为他坏得不得了。《论语》中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你喜欢他、爱他,就但愿他永远活着,不要离开你;讨厌他、恨他,又希望他马上死掉,既要他死又想他活,这都是烦恼所导致的。你本来是一个人,对境也是一个人,但他对你好的时候,希望他永远都不要死,长久活在这个世间;一瞬间关系闹翻了后,觉得他讨厌死了,巴不得他赶快死掉,这种反复易变的情绪,完全是来源于烦恼。古人所谓的烦恼,与大乘教义里的烦恼不一定相同,但他们也认为这是一种迷惑的现象,这种心态不太如法。

 

对此,在家人可能有深深的感受: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时,经常祈祷对方“长久住世”,而关系不好时,用刀刺他的心脏也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见,世人的关系没有固定性,取悦他们非常困难。当然,凡愚的本性即是如此,也没有必要怪他们,就像火的本性是热的一样,凡愚本来就有很多毛病(昨天已讲过),有这样的行为也情有可原。

 

因此,大家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平和有度,不要过分亲密,也不要有严重矛盾。尤其是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在我们的眼中,所有众生都是父母,不应该有舍弃之感。但也要值得注意,倘若自己行为不如法,连世间人都不如,那修学大乘佛法更不要提了!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凡愚还有这方面的毛病:忠言相劝时,他不但会生嗔恨,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没有听从他的话,他便怒气冲冲,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有些人不辨是非黑白,即使自己的所想所作非常颠倒,也认为这些如理如法。若有人好心好意地进献忠言,劝他说:“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诽谤因果、不承认前后世是极为低劣的邪见,你应当行持善法、供养三宝、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时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大发雷霆,并进一步劝别人也放弃善法。

 

尤其是当今时代,没有智慧的人常劝我们不要出家、不要做善事、不要听《入菩论》等等,采用各种手段来制止我们的善行。有些道友出家以后,觉得亲人朋友对自己有恩德,为了报答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劝其行持善法,然而他们不但不听,反会把你痛斥一顿。曾经有一个道友,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对父母亲人比较执著,于是借钱回汉地想劝他们,结果不但不起作用,自己还被关在家里。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再也不敢回去了。

 

既然与凡愚交往有非常大的困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论这一品的宗旨是,如果现在因缘没有成熟,尽量不要接近他们,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你原本是想度化他们,结果不但度不了他们,反而他们把你度了。怎么度的呢?让你成家、让你造业,逐渐你自己也无能为力,只有随顺他们,最后道心彻底退失。

 

有些居士也是这样,刚学佛的信心很强,但因为家人朋友一直反对,在随顺他们的路途中,自己也是倒下去了,永远站不起来了。这就是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周围的“恶势力”非常强,人毕竟受环境的影响,也受别人语言的影响,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个特点。

 

我们如果对他们没有言听计从,依然我行我素地做善事,他们就非常不高兴,觉得对他的语言漠不关心,便开始生嗔恨心,很可能毁谤三宝、摧毁佛像、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以此恶业所感召,来世必定堕入恶趣。以前有两兄弟,父母早亡,留下许多遗产。哥哥少欲知足,常常供养三宝、布施穷人;弟弟却悭贪吝啬,不信佛法,并对哥哥上供下施的行为特别反感。有一次,哥哥劝他说:“守护财产,只不过是你想多享受而已,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利益,真正想对自己好的话,应该这样上供下施。”弟弟听后,心里不服气,含怒地离开了哥哥。

 

后来,哥哥专心求道而出家,日夜精进修禅,成就了阿罗汉果位。弟弟听到这个消息,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恶愿、生大嗔恨心,结果死后转生为牛。有一天,牛驮着沉重的货物爬山,累得气喘吁吁,但仍被主人使劲地鞭打。恰巧哥哥路过,知道牛是弟弟的转世,便以神通加持它忆起自己的前世。牛悲痛哀泣,后悔过去不听哥哥劝诫,以致今日堕落旁生。哥哥向主人把牛买下来放生,并为它进行皈依,牛死后转生到了善趣。

 

虽然他们是一家人,但一个好、一个坏,表演着不同的角色,最后好人有成就的机会,坏人却会堕落受苦。我们也是同样,小时候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背着小包包去上学,相续中的见解看似一致,但长大以后,有些人有缘分出家成道,(虽然我们出家人有时候也不精进,但跟在家人比起来,相续中还是种下了很多殊胜的善根。)有些人不但没有出家的机会,反而对别人修行造违缘,以此恶业而堕入恶趣。

 

因此,我们应当观察自己的行为,思维自己的处境,看自己到底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周围的人应该如何面对?当然,讲《静虑品》的时候,大家不要误会作者的意图,认为不用度众生了,对任何人必须统统远离、不能接触。道友是增上信心和智慧的因缘,这些是可以接触的,但自己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跟他人接触时,道心好像越来越少,那应该暂时远离人群。

 

对初学者而言,世间凡愚是修行的大障,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凡夫人很难以亲近,对其宣说如法的教言,他们不但不相信,而且示现嗔恨的面容,这就是愚者的法相。”因此,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依教精进修行,千万不要随顺凡愚而堕入恶趣。

 

以上讲了与凡愚接触的过程中,我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益,下一个颂词是说他们对我也没有利益。

 

卯二、彼于我无利: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对财富、智慧、才华等超胜自己者,产生嫉妒心;对势力、智慧等与己相当者,生起竞争攀比心;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就骄傲自满,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么会有利益呢?

 

凡夫人在不同场合中,遇到不同的对境时,可以表演不同的面相:看见领导时,显得非常调驯;看见下属时,装得很有威力;看见与自己相等的人,又表现出另一种姿态。其实我们平时说话也好,打电话也罢,对所有的众生应该用一种态度。我看见有些道友在走路时,遇到下面的人,就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走式;看见上面的人时,立刻换成卑躬屈膝;碰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行为就跟他比较相同了。打电话时也是如此,若是领导来电话,他就点头哈腰;下面的工人来电话,他便官腔十足。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对众生一视同仁,如此卑上亢下,实在不太应理。

 

凡夫人还有一种毛病是:受到他人赞叹时,根本不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功德,就全盘接受、洋洋自得;如果听到逆耳的忠言,别人好心指出他的过失,他也不分利害善恶,立即生起大嗔恚。交往这种凡夫,对自他有什么利益呢?

 

尤其是傲慢,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傲亦为衰。”纵然你非常高贵,才华也不错,但如果没有智慧,那是相当可怜的;倘若有了智慧,但相续中充满傲慢,也必将遭受各种衰损。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傲慢,傲慢的确会害了我们,有了傲慢之后,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也不会认清自己的过失,给修行会带来很多违缘。

 

我们与世间凡愚相处,只会有害而无益,对信心、大悲心的增上没有任何帮助。《涅槃经》中说:印度最可怕的就是狂象,但是遇到狂象,最多不过毁坏一生一世,而亲近恶友,将摧毁我们生生世世的安乐。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观察自己接触的是什么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当然,在大城市里面,尽是不信佛教、反对佛教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想燃起信心的明灯非常不容易。然而,也有许多在家居士很了不起,虽然没有出家或者到寂静地方的因缘,周围的环境也相当糟糕,但自己的道心始终像高山上的松树一样屹立不倒。这一点我非常随喜,如果我住在那种环境中,恐怕一两年就倒下去了。

 

总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些大乘教言,自己要学会观察。尤其是我们的大乘菩提心,万不可被任何违缘所毁,不然的话,那是一生中最遗憾的、最可惜的事情了!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凡愚者不但无法饶益我们,而且若与他们亲近交往,势必产生自赞毁他的过失,并喜好闲谈世间的无义之事。

 

世间上的凡夫人,大多没有殊胜的定解,除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外,对重大的来世之事、众生之事漠不关心。要知道,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诗人鲁迅也说:“在无穷的远方,有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系。”若用大乘理念来解释,远方无数的“众生”,与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当然,鲁迅说的是“人们”,我每次看到有些智者、学者将眼光仅放在人群上,始终有一种狭隘的感觉。发悲心的对境应该是“众生”,应该将所有的“人们”改为“众生”:为人民服务,改成为众生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改为我们是众生的公仆。假如只重视人而不重视众生,我总是有点看不惯,可能不仅是我,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教徒都会颇有同感,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坏,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

 

与没有发菩提心、也不承认前后世的凡夫愚者交往,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不会得到任何功德,只会毁坏自己的道心。跟他们交往的时候,经常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吹嘘自己如何成功、如何赚钱、如何变成富翁,所谈论的话题全部是自赞毁他,直接或间接赞叹自己的功德、威力、文采、智慧,不断诋毁轻视别人,这是凡夫共同具足的特点。

 

世间上多数人对解脱、业因果、来世、空性等话题,没有任何兴趣,而一谈起战争、爱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暂时的利益,马上就兴致勃勃。有时候也看得出来,在大餐厅里许多人一起享用美餐时,如果留意他们的话题,就会发现人人都在讲赚钱、朋友、家人,除此以外,自己和他人百年以后的来世,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以前和以后的历史发展,很多人也是非常茫然,这就是世间的一种愚痴。

 

有些道友到了社会上以后,深深感到他们做的事情很无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否则很容易染上他们的毛病。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邪行易染故需不交往。”凡夫人的邪行很容易染污我们,因而尽量不要去交往,应像古大德所讲的那样:“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自赞毁他、贪嗔的话题没有实在意义,不管是居士、出家人,凑在一起喝茶做事时,应该看看自己的话题是什么。凡夫人有个共同的毛病,关于闻思、悲心、智慧的话题,一提起来就默默不言,没有共同的语言,而谈起世间钱财、尤其是讲别人过失时,每个人都饶有兴趣,马上瞪大眼睛,积极发言:“真是这样吗?不过我也听说那人很坏……”

 

想要获得快乐的话,应该远离这些凡夫人。佛陀在经典中说:“恒时不见凡愚,乃为真实安乐。”这个教言非常殊胜,只有恒时不见那些凡愚,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当然,所谓“不见”,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并不是说不度化他们,而是因缘不成熟时,不要经常跟这些人接触。有些道友回去以后,看到现在人的一些状况时,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觉得自己有出家修道的因缘非常殊胜,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

 

寅三、摄义: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

 

综上所述,若与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没有帮助,我对他们也无法饶益,故而只有远离他们,默默发愿将来度化他们,现在最好不要跟他们同流合污。否则,不久的将来,自己的道心必将退失无疑。

 

基确巴格西说过:“依靠故乡,只会增长贪嗔之心,当以最快的速度动身离去,前往寂静之处;依靠亲友,只会让自己萌生忧恼,修行人一定要学会薄情寡爱。”这是非常甚深的教言,我们如果永远沉溺在轮回苦海中,自己就没有自由了,一切的修行也是付之东流。

 

所以,修行人首先要观察: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自己,什么样的环境不适合自己。当然,在家人到寺院里去,终生与出家人共同生活,或者终生闭关,这样的机会不一定有,但即便在大城市里,也应该远离凡愚,这一点必须要做到。此处的凡愚,也即《宝云经》中所讲的九种邪知识:破戒者、邪见者、失威仪者、邪命者、乐愦闹者、懈怠者、乐生死者、违背菩萨行者、乐居家眷中者。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障碍,闻思修行、持戒清净也必定受损。因此,阿底峡尊者说:“纵然你得登地果位,也会受恶友的影响。”

 

我经常提醒有些人,不要接触不好好学佛的人,喜欢背书、喜欢学习佛法的人,若跟不爱闻思的人在一起,肯定会受影响的。包括外面的居士也是这样,精进闻思的人,接触某个人一两天之后,行为马上就变了。有些人不爱闻思,今天看见一个上师就依止,过两天开始诽谤,然后又换一个新的上师……整天这样跑来跑去,很多人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前一段时间,我给菩·提·学·会的有些负责人也说过:“你们应想尽办法喜欢闻思,自己都不爱闻思的话,劝别人、组织别人是很困难的。能力不大不要紧,因为大家是共同学习,都有这个兴趣。我们也不缺几个人,如果他们有能力,通过其他方法学也可以。但是负责人一定要爱闻思,对佛法有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那恶友会经常引导你做不如法的事情。”

 

虽然我们度众生的誓言和发心永远不能退,但是作为一个初学者,应该懂得取舍身边的人和环境,如果对自己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有帮助,那依靠他们也可以,而若对你的智慧、信心、悲心有损害,就没必要再呆下去,一定要当即远离。以前上师如意宝在求学过程中,当时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得一些饮食到施主家里去念经,但后来觉得周围的环境不太合理,尤其是恶友的影响有点严重,就立即动身离开了那里。当然,他老人家只是在众生面前显现而已,以此来提醒我们凡夫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环境。

 

现在很多人对佛教不太了解,经常走极端,要么不度众生了,一个人坐在那里,对众生一点都不关心;要么过于勇敢了,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一味地冲锋陷阵,最后自己也变成敌人的人了。出家人也有这种情况,听说有些小寺院的住持太极端了,把大门一直关着,即使来人烧香拜佛,他也马上赶出去:“不要来我这个庙,我这个庙是闭关的,出去、出去!”而有些出家人又太过分了,明明知道处境很危险,却还非要度众生,最后自己也“牺牲”了。

 

因此,大家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文字上的理解不要堕入极端,行为上也要掌握分寸,这才是智者的选择。我说的有些话,是串习过一段时间高僧大德的教言后说出来的,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也许都会有一些价值,有价值的话就要用上。毕竟这样的讲经说法,什么时候结束也很难说,有机缘时给大家一些好心好意的忠言,你们若能接受,对自己应该会有利的。

 

当然,对今生来世有利的语言不愿接受,没有利益的话却很容易入耳,这就是我们凡夫人的一种特点。但凡夫人的过失要全部说的话,也是说之不尽的。总的来讲,大家应当遵循佛陀的教言,内心中不能舍弃众生,但自己的菩提心受到影响时,行为上还是要值得注意,主要以自己行持善法为主!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34课

 

今天继续学习第八品《观作作者品》。在我的感觉中,《观作作者品》不是很好懂,但也不是特别难懂,只要大家认真看几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今天讲破违品作作者。所谓违品作作者,是指作者和作业的种类不同,分为六种:一、作者决定,作业不定;二、作者决定,作业定不定;三、作者不决定,作业决定;四、作者不决定,作业定不定;五、作者定不定,作业决定;六、作者定不定,作业不定。

 

龙猛菩萨此处使用的推理非常巧妙,在破完了同类作作者之后,又遮破了不同类(违品)作作者,如此一来,就遮破了作者和作业存在的所有方式,推出了作作者不存在的结论。

 

癸二(破违品作作者)分二:一、破一作者作不同之一作业;二、破一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

 

子一(破一作者作不同之一作业):

 

首先破一个作者作不同的一个作业。

 

有不能作无,无不能作有。

若有作作者,其过如先说。

 

一个决定的作者,不能作一个不定的作业;一个不定的作者,不能作一个决定的作业。如果认为有这样的作业和作者,其过失在前面破同品作作者时已经宣说过,类推即可。

 

颂词第一句中的“有”指决定作者,“无”指不定作业;第二句中的“无”指不定作者,“有”指决定作业。如果没有讲义,可能谁都不懂有、无所代表的意思。青目论师75造过一部《中观论释》,鸠摩罗什大师将其译成了汉文,里面对这一颂解释得较清楚,像这样古代大德的论著非常珍贵。

 

[75] 青目论师:(生卒年不详)印度婆罗门种姓,公元四世纪时印度僧人。此人古来没有传记记载,所以事迹不详,只有所著的《中观论释》一书,此注释在中亚一带极为流行,后由鸠摩罗什大师传入中国。鸠摩罗什大师将青目的注释与《中论》颂同时译为汉文,对中国三论宗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如三论宗所主张的“于二谛和教二谛”的思想就是依据青目的《中论注释》而建立。由于青目所注释的《中观论释》与龙树的《无畏论》大致相同,此中观法门不仅大兴于印度,同时也传播到周围各国,自然也传到了西域之龟兹沙车国。

 

在《般若灯论》里,智识译师(波罗颇蜜多罗)将此颂前两句译为:“有者不作无,无者不作有”,意即,存在的作者不能作不存在的作业;不存在的作者不能作存在的作业。这种译法可能好懂一点。若详细分析,“有不能作无,无不能作有”的每一句都可以从作者和作业两个方面,即总共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

 

◎分析“有不能作无”

 

作者方面,如果是决定的作者,则不能作不决定的作业,因为其自身已经具足了行为和作业之故,比如,陶师要观待所作的陶瓶(作业)才能成为作者,如果他没有作过陶瓶,就不能称为陶师;有杀猪等杀生行为的人才能叫屠夫,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恶行,就不能叫屠夫。也就是说,决定的作者必定有行为和作业,因为如果他不观待作业而成立,就成了无因生。既然决定的作者已经有了作业,就不能再有作业,否则就会有两个作业、两个作者的过失,或者有第二个作业无因生等很多过失。

 

从作业角度讲,如果此作业是非作业(本体尚未成立的作业),就不可能有决定的作者,因为与非作业观待的作者不能成立之故,比如,如果杀猪这件事从未发生过,就不能说有杀猪的屠夫。假如有这样的作者,他就会有无因生,即不观待作业而产生等很多过失,这样一来,花农在虚空种鲜花的说法也能成立了。

 

◎分析“无不能作有”

 

作者方面,如果是不决定的作者,则不能作决定的作业。前面分析过,非作者不能作非作业,因为作者和作业都不成立,如果能作,互相都成了无因生。同样,非作者也不能作决定业,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杀猪的行为,即他作为杀猪者的本体尚未成立,如同石女儿一样,他就不可能作杀猪的业。如果能作,那么石女儿也可以有作业了。

 

从作业角度讲,如果是决定的作业,则不能有不决定的作者。因为,如果作业已经成立,它必然已经有了与之观待的作者,这样就不能再由其他作者来作,否则就会有两个作者的过失,或者有第二个作者无因生等很多过失。

 

◎非作者变为作者不合理

 

可能有人认为,一个人虽然以前是非作者,但有了行为之后,就变成了作者。比如,一个人开始不是屠夫,当他有了杀猪行为之后,就变成了屠夫。当然,在未经观察的名言中,就虚幻的假象而言,这样安立也无可厚非,但若从对方所承许的实有角度讲,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对方观点,非作者的本体是实有的无,这样无论积聚多少因缘,也不可能令其发生转变而成为作者。如果能舍弃非作者的本体而成为作者,就说明非作者本身非实有;如果不舍弃非作者的本体而成为作者,转变则不能成立,因为相违的二法无法在一本体上并存。可见,非作者变成作者的说法不合理。

 

通过以上观察,最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作者角度讲,无论是定作者还是不定作者,都无法作任何作业;从作业角度讲,无论是定作业还是不定作业,都无有任何作者来作。

 

◎行为互违而破

 

这一颂是对作者和作业在决定方面相违进行分析。另外,从行为互违的角度讲,定作者作不定业、不定作者作定作业也不合理。比如,我依靠讲法的行为而成为法师,我作为法师,如果没有讲法的行为,则是不合理的;反之,我如果还不是法师,那给别人讲经说法也不合理,因为作者和作业在行为方面相违,无法相应之故。

 

◎不与疑惑并存

 

这一颂稍微有点难懂,希望大家能反反复复思维,最好课后互相讨论一下。我们往昔在中观方面串习得很少,对于甚深的中观理,除了少数特别聪明的道友以外,大多数人想要马上接受确实有点困难,但只要不断思维、串习,慢慢就会理解的。大家千万不能因为不懂就放弃了,每天应把所学的每一个推理都研究明白。如果今天这个科判或颂词稀里糊涂过去了,明天那个颂词不懂也不去想了,最后很多法义都没有抓住,这样非常可惜!如果在课堂上没听懂,就要在法师们辅导的时候再三思维。

 

子二(破一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分三:一、破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二、破非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三、破二具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

 

这个科判主要是分析,一个作者不能作与其不同的两种作业,首先讲一个决定的作者作不同的两种作业不合理。

 

丑一(破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

 

作者不作定,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业,其过先已说。

 

藏文译本颂词:

 

决定之作者,不作不定业,

及定不定业,其过先已说。

 

如果是决定的作者,则不能作不定业,以及定不定二俱的作业,其过失先前已经宣说过。

 

如果一个决定的作者有作业,那么该作业不离三种,即决定、不定,或者定不定二俱的作业。其中决定作者作同类的一个作业(决定作业),以及作不同类的一个作业(不决定作业),都不能成立,前面已经分析过。此处主要分析,一个决定的作者不能作不同的二业——非决定作业和定不定二俱的作业,破法前面也已宣说过。都是怎样说的呢?

 

本品首先破的是决定作者作决定业:作者如果决定,就无需观待作业,若此作业还能成立,则成了无因生;作业如果决定,则无需观待作者,若此作者还能成立,也成了无因生。因为有无因生、互相不观待、或者有两个作者、两个作业等过失,所以决定作者不能作决定业。

 

决定的作者也不能作不定业。首先,从作业角度讲,既然业尚未成立,无有任何本体,就不可能与作者有任何关系,比如,说一名法师作了一个未讲法的事情根本不合理。其次,从作者角度讲,决定作者自身已经有了作业,这样就不能再有作业,否则,就会有两个作者、两个作业的过失,或者此作业有了无因生、不观待等很多过失。

 

决定的作者也不能作定不定二俱的作业,因为定与不定二种相违的体相无法在同一作业上并存。比如,要么是佛法,要么是非佛法,不可能有佛法非佛法同时并存的一法;黑暗和光明也无法在同一处具足。同样,要么是作业,要么是非作业,既是作业又是非作业的一个第三品作业根本不存在。既然无有这种作业,作者就不可能作。

 

如果一个决定的作者不能作任何一种业,那么一个决定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的说法自然也不成立。大家最好能经常运用所学观察一下生活,比如,看见工人修路时,就应想,所谓的修路不能成立。首先,工人作为作者不成立,因为通过三时观察,作的动作并不存在,既然如此,就无有与之观待的工人作者(也可以通过离一多因等方法进行观察)。假如工人能够成立,他作的是决定、不决定,还是定不定二俱的作业呢?观察之后三种情况都不合理。由此可知,虽然名言中有工人修路的显现,但它实际并不成立。

 

我现在正主管学院的修路工作,所以常用修路来举例。如果大家看到工人修路时,也能经常以中观理这样分析,想通达无作者作业的道理应该不会很困难。

 

丑二(破非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

 

若作者不定,不作决定业,

及定不定业,其过先已说。

 

(该颂词原译中缺漏76。)

 

[76] 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中没有这一颂,但藏文译本中有。

 

如果是不决定的作者,则不能作决定的作业,以及定不定二俱的作业,其过失先前已经宣说过。

 

比如,不决定的修路者,不可能作决定修路之事业,以及修路不修路二俱之事业。为什么?

 

首先,非修路者不能作修路之事业。从作者角度讲,如果一个人不具修路的行为,修路者的本体就不能成立,既然作者不成立,自然不会有修路之事。如果修路之事成立,就会有无因生的过失。从作业角度讲,如果所修道路是决定的作业,则它已经有了作者,如此就不能再成为任何作者的所作业,否则会有两个作业、两个作者的过失,或者有此作者成为无因生的过失。因此,非修路者不能作决定修路的事业。

 

其次,非修路者也不能作修路非修路二俱的事业。刚才分析过,非修路者的本体不存在,不能作任何作业。再者,即便非修路者可以有作业,也无法作修路不修路二俱的事业,因为修路不修路两种相违的体相无法在同一本体上并存。

 

通过以上分析便可推出,一个不决定的作者不可能作任何一种作业,既然如此,他作不同之二作业的说法也不可能成立。

 

◎梦中识梦

 

最后,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虽然名言中有工人修路等显现,但真正观察时,作者和作业无论怎样安立都不合理,就如在梦中修路、在空中种花一般虚幻不实。

 

虽然这些显现并不真实存在,但是众生尚未从无明大梦中醒来之前,会一直做这样的梦。为什么?这是由于众生共同的业感77成熟所致,现阶段我们暂时还破不了,其实也没有必要破,因为中观宗的所破并非显现,而是众生相续中的实执。

 

[77] 共业,谓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而个人之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之五根等正报之业者,则称为不共业。

 

迷乱的心难以自觉其迷乱,只有借助中观推理才能趋入真实义。中观推理非常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一个人无论是否承认佛教,只要具有一定智慧,就会自然被吸引。比如修路者修路的说法,未经观察时虽然可以说,但推证之后并不成立,对方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驳。

 

中观见被称为狮子吼的原因正是如此。狮子乃兽中之王,最具权威,它发出的狮吼声能震慑群兽,谁都不敢与之抗衡。同样,中观狮吼声能破除一切戏论,任何人都无力辩驳。

 

◎做随法行者

 

大家不应仅以崇拜之心而对佛陀、龙猛菩萨生信,这样的修行人叫随信行者78,他们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智者应该是《定解宝灯论》和《中观庄严论释》里所说的随法行者79,他们因真正通达了法理,故对释迦牟尼佛,以及开显佛陀密意的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等圣者生起了不退转的信心。这时他们内心深处已经完全明白,任何世间人的智慧,都无法与佛菩萨的智慧相比。大家一定要通达如来密意,做一名真正的智者!

 

[78] 随信行者:是钝根者,先前行道时信仰他人的词句进而跟随方证真谛。

 

[79] 随法行者:是利根者,不仅仅是诚信于此,而且随从佛经等法义而现证真谛。

 

智者一般都对有价值的书籍非常重视。藏传佛教有一位土登尼玛活佛,他虽然身居国外,但却一直对藏传佛教的法本特别关注。前不久,他去藏地智钦寺的时候,听说我们这里有一部《量理宝藏论》新著疏,就专门派人来请。我们有的人可能不是这样,觉得法本对自己来说无所谓,还不如吃一个大大的苹果,水果的味道多好啊!尤其是尼泊尔的石榴、芒果、枇杷……(众笑)

 

本品主要讲了作作者不成立的道理,或许有人会想:这与我们成佛没有多大关系吧?并非无关,这些推理可以彻底打破我们相续中根深蒂固的实执,否则,凡夫人无始以来的习气很难消除。正因为中观推理无懈可击,在其面前我们才会心悦诚服,才会对空性见真正生起定解。

 

丑三(破二具作者作不同之二作业):

 

作者定不定,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于业,其过先已说。

 

如果作者是定不定二俱的作者,则对于决定和不决定的两种作业都不能造作,其过失前文已经宣说过。

 

此处的作者,是指既决定又不决定的二俱作者,自身具有相违的体相。这样一个作者,不能作决定的业,也不能作不决定的业。

 

此颂与昨天最后一颂看似相同,但意义并不一样,大家需要分辨清楚。

 

昨天的颂词“作者定不定,不能作二业,有无相违故,一处则无二”,意思是,定不定二俱的作者,不能作定不定二俱的作业。是从作者与作业同品方面破。比如,如果我既是修路者又不是修路者,则我不能作既修路又不修路的事业。为什么?因为在同一物体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相违法的缘故。

 

本颂是说,定不定二俱的作者(这与昨天的作者一样),不能作决定的作业,也不能作不决定的作业。是从两种作业方面进行观察。作者与作业都是异品。

 

为什么定不定二俱的作者,不能作决定或不决定的两种作业呢?因为,从作者角度讲,定不定二俱的作者本体不成立,所以不能作任何作业;从作业角度讲,决定的作业已经有了作者,所以不能再有作者,不决定的作业本身不成立,所以无有作者。

 

今天只讲这几个颂词。下次我提问时可能会比较严格,希望大家一定把它们搞明白。如果课上没听懂,就要好好参加辅导;辅导后还不懂,就要反复研讨。如果把推理理顺了,其实没有什么不懂的;如果没理顺,理解起来就会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