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节课

 

现在正在讲第一品中“菩提心的功德”,昨天通过点金剂、如意宝、如意树、护送者四个比喻宣说了菩提心 [ 41 ] 的无上功德,今天继续宣讲这部分内容。

 

[ 41 ] 此处的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在介绍这个问题时,昨天提到了芭蕉树,有关此树,我向一些南方人打听过,也有人说它只生一次果后就灭尽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你们自己可进行观察。

 

要知道,讲经说法与造论有很大的差别。造论时,文字上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形成文字后很难改动,但历代大德对讲经说法和辩论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印度的论师旃扎古昧认为:在讲经和辩论时,词句、比喻上稍有矛盾也是可以的。所以,平时不管哪一位法师、辅导员讲法,在逻辑、比喻、用词上可能会有不太恰当的情况,但上师如意宝说过,我们在讲经或辩论时,是通过各种途径让大家明白其中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要特别重视语法和比喻,可以对某些特殊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专门宣讲一些道理。所以,讲经与造论有很大的差别,我平时在讲经的时候,也不太注意自己的表达,当然,一些教证理证没有可靠的依据,我也不可能在课堂上讲,但在讲解的时候,说话不像写文章那样,应该让大家有种放松感,这样比较好一点。总之,不管是印度还是藏地,高僧大德在讲经说法和造论方面,都有这样的差别。

 

关于芭蕉树生果的问题,我觉得两种说法都可以理解。其实,有关“芭蕉树是否有芯”,每个人也说法不一,即使生于热带,住在芭蕉树旁边的人也不太了解这些,虽然他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别人的话也不一定可靠,自己亲眼所见可能才算有点依据,否则,也会有各种差错的。

 

下面讲一下早上观修的问题。现在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实修,在观想的时候,个别道友可能观不起来,昨前天一位佛友给我打电话,她说心里特别乱,每次观想的时候,分别念特别多,杂念纷飞,心一直没办法安住下来。她哭着说:“看来我修行没有希望了,每天这么多的分别妄念,怎么办呢?”我叫她不要这么想,告诉她这是初学者的正常现象。麦彭仁波切的《大幻化网光明藏论》、《释迦牟尼佛广传》的后面都说过:在观修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五个阶段的不同境界。作为修行人,必须要领会这些道理,否则,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认为自己好像没有进步而特别失望,导致最后不愿意修行。

 

修行时,会有什么样的状况呢?不管是修菩提心还是坐禅、念佛,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从来没有修过禅定,妄念肯定非常多,各种各样的思绪纷纷出现,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在意。因为心就像一匹野马,刚刚逮住它的时候,反抗肯定特别厉害,不会轻易就被驯服。所以,第一阶段就是如峭壁落水之动摇觉受,心犹如从峭壁飞泻而下的瀑布,由于从来没有调伏过,一旦让它安住下来,就想这个、想那个,甚至根本不愿意想的事,也会在这个时候想起来。佛陀在《妙臂请问经》中将此时的心喻为闪电、风、云、大海的波涛,一刹那都不会停息,始终在外面散乱。可见,刚开始时心特别乱、杂念特别多,这是正常现象。

 

第二阶段是如山谷流水之获得觉受。山谷里的水声势浩大、湍急奔腾,但跟峭壁落水相比,流速有明显的缓慢。到了这个阶段,心已能基本上安住下来,但时间不会很长。

 

第三阶段是如平原江河之修行觉受。江河缓慢流动,从远处看好像没有动摇,只有到了岸边,才会发现它仍不舍奔流。同样,此时的心已经比较稳固,但若详细观察,还是有一定的分别念。

 

第四阶段是如大海离波之稳固觉受。从远处看大海,似乎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波涛,与平原江河比起来更为平静,但走近时才会发现还有细微的动摇。

 

第五阶段是如山王般稳固之究竟觉受。须弥山王始终不为狂风所动,同样,此时的心不管专注在哪个地方,都能随心所欲,不为任何分别念所动摇。

 

对凡夫人来讲,每个阶段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训练,有些人几个月后,心才能稍微安住下来;有些人好几年以后,才能达到第二步境界。所以,如果没有观过自己的心,从来没有坐过禅,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发现妄念原来不太多,现在一观反而越来越多了,甚至在半个小时当中,该观的什么都没观,不该观的什么都观完了。这就是我们平时没有观过心的缘故,根本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妄念纷飞。心就如同一个顽童,在没有关心他的时候,不管他怎样调皮,对自己也无所谓,可一旦有人把他交给你,叫你好好看管,你的注意力就开始放在他身上,这时,才发现这个小孩竟然如此调皮,特别的坏!

 

所以,开始的时候,好多人恐怕不知道怎么下手修菩提心,故这次我并没有特意规定观想的内容,而是要求你们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你们观什么,在最初和中间一定要想:我是为了令自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如果心特别乱,根本想不起要观菩提心,你可以在面前放一张佛菩萨的照片,先看着他,当其相貌基本上能显在心中时,就闭着眼睛开始观想,直至眼前的相貌逐渐消失,只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时,再睁开眼睛看一会儿,然后又观……如此反反复复,经过好几个月的练习,久而久之,你的心才能够稍稍专注下来。如果实在观想不了,也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念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他,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一边观想,一边这样念诵,逐渐你的心才会堪能。记住,心里一定要想:我祈祷释迦牟尼佛,就是为了自相续中能够生起菩提心。这个目的务必要明确!

 

到今天为止,我们共修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有些人可能现在就退失信心了,如果这么短的时间就退心了,那未来的学习还很漫长,你们将怎样度过?修行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两天观不起来就放下,这是愚者的做法,绝不是智者的行为。历代的高僧大德为了求法而苦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花了多少年、闭关了多少年,唯有这样,才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觉受。假如这种境界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修一两天就可以成就,那很多人都是求之不得的,但实际上,修行并不是这样。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它的规律,刚开始时,分别念肯定比较多,这不是什么坏事,是正常现象,你们必须要知道这一点。

 

我今天给大家提醒一下,希望你们不要失去信心,否则,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这么多道友都在不断地向前进步,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些境界和成果,但如果你半途而废,即生中这么难得的法都错失了,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所以大家发了愿以后,修行最好不要退,明年或半年以后,我们要总结一下,看看各自的成果如何。当然,如果你这几天特别忙或者生病了,可以利用后面的时间慢慢补上,假如有人完全不修了,我也不会强迫你,毕竟修行是自由的,但我心里还是会比较失望,因为我们都在诸佛菩萨面前一起发过愿了。

 

在这次共修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效果可能比较好,有些人不太好,有些人一点也不好,但不管怎么样,如果能够坚持,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善的。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我们的心是有为法,首先它很坏,但通过修行,可以逐渐改变,首先它一点都不能安住,但慢慢肯定是能安住的。所以,这方面大家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对待。

 

辛五、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末劫时有一种特别炽热的火,能在刹那间摧毁整个器世界,同样,菩提心犹如末劫火一样,能在生起的一刹那,摧毁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所以,菩提心的功德的确相当大。

 

前颂中讲了定业可依靠菩提心来压伏,此处讲的是不定业能依菩提心而彻底摧毁。

 

〖末劫火能将一禅天以下的器世界焚毁无余。〗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这个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末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同样,依靠菩提心,一刹那间必定能从根本上焚毁五无间罪等一切深重罪业。〗哪怕是一刹那生起菩提心 [ 42 ],当下也能摧毁我们相续中的罪业。什么样的罪业呢?直接转生于恶趣的罪业,比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五无间罪。按照显宗的观点,无间罪属于定业,造了这种罪就必须要感受果报,否则是不合理的,汉传佛教有些经论中也说,不能改变的有三种,其中一种就是“定业不能改”。但实际上,所谓的“定业不能改”,是指如果没有好好地忏悔,在没有对治的情况下,定业确实不能改,一旦遇到了对治,定业也是可以改变的。

 

 [ 42 ] 此处是指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力量在这里先不讲。

 

定业和不定业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有些论典中说,所谓的定业是指自己故意去造的业,而无意中所造的称为不定业。也就是说,不管是善业恶业,如果自己故意去造,来世一定会成熟果报。比如故意去杀生、犯戒、造五无间罪、毁坏三宝,这些绝对都是定业,如果没有对治,来世必定会感受果报,但若遇到了菩提心,就不会堕入恶趣。当然,这里的断除罪业,并不是像《中观庄严论》中所讲的那样,当佛智产生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断除,此处只是说,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这一点,上师如意宝在世时也经常强调。有一次学院举行大辩论,上师如意宝讲了一些要点,其中一点就是: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当时所有的喇嘛以各种锐利的理证对此驳斥,后来法王依靠显宗、密宗的很多教证理证力折群雄。

 

所以,我们在临死的时候,如果相续中的菩提心没有毁坏,绝对不会堕入恶趣。《华严经》中也有明显的比喻: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同样,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

 

可见,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它的力量也相当强,印度的《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说: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即使你的罪业再大,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像一点盐融入大海一样,盐味马上就会被大海隐没,同样,自己以前所造的杀生偷盗等罪业,依靠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力量,全部能被摧毁无余。《涅槃经》中也说:“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所以大家不要认为“早上修半个小时可能没什么”,要知道,菩提心的功德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涅槃经》里讲得非常清楚,《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在讲“愿菩提心的功德”时,也可以找到这个内容。

 

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们在有生之年,或无始以来到现在,肯定造过很多很多的恶业,有想得起的也有想不起的,有些人杀生、有些人发脾气造口业、有些人生嗔恨心、贪心……这么多的罪业,若想通过其他方法完全根除,恐怕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通过这次学修,如果能真正生起菩提心,那么相续中的罪业该压制的已经压制了,该摧毁的已经摧毁了。

 

暂且不说其他罪业,光是在吃饭的问题上,有些人就吃了很多众生的肉,甚至还专门点活的来吃。这样的话,你在人间如果活了二十岁,这二十年中要吃了多少生命?假如现在没有以菩提心来好好忏悔,你的来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一个一个赔偿?要知道,生命的赔偿并不是一般的赔偿,如果能用财产代替的话,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家产赔给它们,但因果是不会错乱的,生命必须要用生命才能偿还,这一点确实非常可怕。按理来讲,世界上的每个众生都有生存权,但我们人类非常可怕、非常残忍野蛮,为了自己瞬间的口腹之欲,杀害了多少生命?如果没有好好地修持菩提心,没有好好地忏悔回向,以后有没有解脱的机会?你们每个人回顾一生,都应该会知道的。

 

下面看讲义:〖《华严经》中云:“能焚诸恶行如末劫火。”〗佛经中讲得非常清楚,菩提心就像末劫火一样,能焚烧一切罪业。这些都是佛经的金刚语,我们必须要重视。

 

无著菩萨在每个颂词中基本都引用了佛经的教证,而不是藏传佛教大德的话,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因为这次听受《入菩萨行论》的道友,很多人都不一定是学藏传佛教的,如果引用的教证大多来自藏传佛教,可能很多人会起分别念“这是藏传佛教的,我不学;如果是印度佛教的,我就学,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家乡是印度,我对印度的佛教才有信心”。本来人的性格就千差万别,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是正常的,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来自藏传佛教也好,印度佛教也好,汉传佛教也好,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真正认识菩提心。以前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菩提心,或认为参禅就是菩提心,或认为念佛就是菩提心,或认为做一些好事就是菩提心,实际上这些都不是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呢?恐怕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那么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真正明白菩提心是什么,与菩提心相似的善妙功德是什么样的,这一点必须要搞懂。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想学佛的心非常迫切,我每到一些城市,就知道肯定有许多年轻人、知识分子想了解佛法的真谛,但可惜的是,在一些佛学道理上,他们就连最简单的问题也答不上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佛法教育,不可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就像若没有受过系统的世间教育,想通达世间学问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想,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除了学院的道友以外,外面的人应该非常高兴才对,为什么呢?因为求法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我们依靠科学技术的方便,能让很多人不需要到藏地苦行,感受高山反应、寻找住处吃穿的痛苦,舒舒服服坐在家里,就能轻而易举听闻如此殊胜的佛法,还能同时获得传承,这种机会,对于真正想学习佛法的人来讲,是最难得、最好不过的一件事了。

 

有时我到外面的城市里,看到有些出家人、居士对学佛很有信心,但仅凭我们的一面之缘,今天在某个城市见见面,随随便便谈两句,不可能让他们马上就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这次有这种学习机会,大家应该有一份难得之心,若能这样的话,你的学习才会成功,否则,觉得有没有都无所谓,《入菩萨行论》就像世间上的流行歌曲一样哪里都听得到,若是这样的心态,我觉得对这种人而言,佛法可能就没什么价值了。

 

这次的公开传法,我也是反反复复考虑过,此举对大家究竟有利还是无利?但后来想不管怎样,相当一部分佛友若到藏地或佛学院读书,这样的机会恐怕在他们即生中不一定能实现,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能让大家明白佛教的教义。如果你们真正有收获,这就是我讲经说法的目的,从此以后,你们也不再是形象上的佛教徒了。所以,希望大家能真正明白菩提心的每一个道理,尤其是通达《入菩萨行论》的所有颂词和讲义,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善天尊者说:“一刹那之大安忍不缘所取,所以必定能焚烧(罪业)。”〗“一刹那的安忍不缘所取”,可以解释为胜义菩提心,也可以解释为世俗菩提心,因为在相续中若生起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就没有自私自利的心了,这是一种大安忍,是不缘自私自利这种所取的大安忍,这样的菩提心能焚毁所有的罪业。

 

〖其实,这种讲法与前面所说的道理并不重复,前面是指压制罪业,这里是说从根本上摧毁。〗昨天用护送者的比喻,今天用末劫火的比喻,这两个比喻是不相违的,前者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而这里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有定业和不定业方面的差别,华智仁波切也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来讲,具有菩提心的人是不会堕落的,即使堕落,也会像篮球弹地般很快获得解脱,往生到清净刹土,但有些论师认为:如果生起菩提心后又失毁了,相续中的罪业也会成熟,有可能堕落,但堕落后很快就会解脱。因此,从菩提心失毁的角度,以护送者的比喻来说明菩提心的功德;从菩提心没有失毁的角度,以末劫火的比喻说明菩提心能断除一切罪业,即便是转生恶趣的罪业也能从根本上断除。

 

无著菩萨的解释方法与其他论师的解释有所不同。无著菩萨认为,前面和这里都提到了五无间罪,但前面是说菩提心能压制五无间罪,这里是说菩提心能根除五无间罪。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呢?因为后面的对治力量很强。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对治力特别强的话,五无间罪也可以被根除;如果菩提心的对治力不强,也就是利他的心不强烈,那么菩提心只能压制罪业。

 

〖如果有人问:那么,一颗菩提心具备这二种功德难道不矛盾吗?〗一是压制罪业的功德,一是根除罪业的功德,如果一颗菩提心具备这两种功德,难道不相违吗?

 

〖并不矛盾。如果获得了越来越殊胜的菩提心,那么功德也会越来越超胜,是从循序渐进而获得来讲的。〗根本不相违。因为在菩提心力量不强的时候,对五无间罪等罪业只能起压制的作用,暂时让它不成熟,一旦堕入恶趣,也能在很快的时间中获得解脱。但如果菩提心的力量相当强,即使造了五无间罪,也能从根本上断除。所以,一颗菩提心有两种作用并不矛盾,就像火一样,既能够压制水,也能让水完全干涸。

 

辛六、经中所说其他功德之理:

 

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难以一一道尽,为了补充说明,论中又引用了《华严经》的教证:智者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菩提心的利益无法限量!

 

弥勒菩萨对一切万法的本体完全证悟了空性,成为释迦牟尼佛的补处,在因地时名字就叫弥勒(意为慈氏),获得佛果时也叫做弥勒,即我们所谓的“弥勒佛”。

 

〖此外,拥有高超智慧的弥勒怙主对善财童子说:此菩提心的功德无法估量。〗《华严经》中详细记载了菩提心的功德。在汉传佛教中,《华严经》可分为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等不同的版本。这里是按照藏传佛教的《华严经》,经中讲了一百三十种菩提心的功德。

 

〖《华严经》中记载:“乐源城中商主坚财之子善财童子于文殊前发心后,为了寻觅菩萨学处而逐渐前行。〗文殊菩萨在乐源城时,商主坚财及其儿子善财童子,以及五百童子一起到文殊菩萨面前发了菩提心。发心之后,按照文殊菩萨的授记,善财童子去往南方寻觅善知识,以获得菩萨的所有学处。在寻访的过程中,按照汉传佛教《华严经》的观点,是五十三参;按藏传佛教《华严经》中所讲,是依止了一百一十位善知识;按照印度布布达论师的教言,是依止了一千一百位善知识。

 

〖尔时,至尊弥勒正在南方海滨由毗卢遮那佛严饰具藏楼阁之一方为如海菩萨眷属讲经说法。〗在南方海滨城市由毗卢遮那佛所严饰的宫殿外面,至尊弥勒菩萨正为梵天帝释为主的无数眷属宣讲佛法,看到远方的善财童子来了,弥勒菩萨就进入宫殿为大家讲法。汉传佛教《华严经》的六十三卷至八十卷,也讲述了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公案,你们可以自己翻阅。〖善财童子见此情景急忙顶礼。〗有些经典中说,善财童子在五百由旬之外的地方看见了弥勒菩萨,急忙从远方向菩萨顶礼。弥勒菩萨在宫殿中右手指着善财童子,在众多眷属前先赞叹了他依止善知识及求法的精神,然后宣说了这个偈颂。〖弥勒菩萨向诸眷属赞颂善财童子言:‘且看意乐清净者,坚财之子名善财,寻求殊胜菩提行,来至智者我面前。’〗弥勒菩萨说:“这是坚财的儿子,名为善财童子,他意乐清净,为了希求菩提而来到我面前。”〖随之对善财言:‘善来善来慈悲汝,善来弥勒坛城中,善来寂静调柔尊,苦行之时疲倦否?’〗随后,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你依止了这么多善知识,今日来到我的面前,实际上就是要见我的坛城。”依靠弥勒菩萨的加持,在善财童子面前,如魔术般显现了弥勒菩萨从因地到十地之间所有的发心状况,依此坛城,善财童子真正发起了菩提心。

 

在此之前,善财童子依止了很多善知识,在依止的过程中,有些善知识传授了胜义菩提心的一些学处,有些传授了世俗菩提心的一些学处,完整的学处并没有宣说,每位善知识只给了他一部分教言。当然,汉传佛教《华严经》中也记载,有些善知识的形象显现上不是很如法,这一点凡是读过的人应该都清楚。

 

〖善财童子恭敬请问:‘圣者,我真实趋入无上菩提正道时,不知该如何励力学修菩萨学处,请您明示。’〗善财童子在弥勒菩萨面前说:“我现在真实发了菩提心,趋入了菩萨行。以前文殊菩萨让我四处寻访善知识,我已经依止了五十多位,但现在还不知道到底该怎么修,请菩萨您明示。”〖弥勒菩萨答言:‘善男子,你已为善知识所摄受。何以故?’〗弥勒菩萨回答说:“善男子,你已被这么多的善知识所摄受,堪为法器,故我可以为你宣讲菩提心的功德。”下面,弥勒菩萨以比喻的方式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 [ 43 ]。〖善男子,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开花结果,菩提心犹如种子,是所有佛法的根本。〖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菩提心犹如良田,能令所有众生的善法增上。〖一切有情赖以生存,故如大地,〗菩提心犹如大地,依靠它万物才能得以生存,如果没有利他的心,所有功德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能真正杜绝一切贫困,故如多闻天子;能圆满护持一切菩萨,故如父亲;能真实成办诸事,故如摩尼宝王;能满足一切心愿,故如妙瓶……菩提心具有此等及其余千百万无量无边利益……’”其中有详细叙述。〗

 

[ 43 ] 关于此所宣讲的功德,有些论中说有230种,有些说有130种,一般有这两种说法。

 

藏传佛教中,学习研究《华严经》的高僧大德比较多,而在汉传佛教,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华严宗的大德对《华严经》情有独钟。比如唐朝的清凉国师,从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一辈子都在钻研《华严经》,一生中给人传讲了五十多遍,每年基本上都讲一遍,对我们而言,可能念一遍都比较困难。但他老人家非常精进,每天讲经八个小时,我们有些道友听一个小时就要看表,看看时间是不是已经过了,外面有些居士看VCD或者听MP3,如果过了半个小时,就觉得听法的时间太长了,实际上这个不长,如果你是清凉国师的弟子,就得八个小时坐在那里听《华严经》!清凉国师是七个皇帝的国师,后来活到101岁,从他的一些事迹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皇帝们非常信仰佛教。

 

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要稍微累一点、听经时间长一点就叫苦连天,我们与以前的高僧大德相比,现在的这种学佛态度非常可悲。律宗始祖道宣律师以前在终南山修学的时候,仅仅是《四分律》,就听了二十遍;不丹国师顶果钦哲仁波切,一生中听了七百多函经论的传承。与这些大德相比,我们听了多少法?自认为已经皈依了、学佛了,但你学的佛法有没有二十本?如果连二十本都没有,那可以说是孤陋寡闻。也许你不高兴,但不高兴也没办法,事实就是这样的。

 

以前的高僧大德都把修法放在首位,他们认为世间法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最主要的就是获得菩提心,就是要学习佛法。但现在很多世间人一说到学佛,就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整天都是没完没了,脑袋里全是满满的世间法,真正留给佛法的空间相当少。这样一来,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就被这些没用的世间琐事给占完了,非常可惜!

 

不管是研究《华严经》还是其他论典,我觉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憨山大师说过:不读《华严经》不是佛教徒。不仅如此,《华严经》对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分析得特别细致,以前黄念祖老居士 [ 44 ] 经常宣讲《华严经》中的十种神玄,原因也在于此。所以,若想将世间法与佛法结合起来,必须要懂得华严世界一些不可思议的 奥义,如果能真正通达,我们对现在所谓的奥秘也会有所认识的。爱因斯坦曾说:“人们现在所承认的空间、时间以及物质等,全部是一种错觉。”世界上旧有的科学体系,在被新的理论推翻时,这种新理论的观点往往与佛教的精神不谋而合,没有任何相违之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美国玉佛寺的一个典礼上说:“我是一位信仰佛教的科学家,我认为,佛教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奥义,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两千多年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它还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他还提到了苏东坡的学佛经历,并分析了现代科学跟佛教的真理有哪些地方能够吻合,哪些地方根本比不上等等。

 

[ 44 ] 黄念祖老居士:北京邮电学院的教授,物理学方面的科学家。

 

有些人学过一点世间理论,读过博士、硕士等,相续中就生起傲慢心,根本将佛法不放在眼里。其实,此举只能说明你对世间学问也是一知半解而已,真正的科学家从来都不把佛教视作迷信,不认为学佛是消极的,而那些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仅凭自己对佛教表面接触,就妄下断言“佛教是一种教条主义”、“佛教对生活没什么帮助”、“学佛的人是在世间中走投无路,实在没办法了,才把佛教当作一种精神安慰”……若持有这些看法,则说明此人对佛教并不了解。如果他真正深入佛教,一一观察佛教中的慈悲观、缘起观、轮回观,不要说推翻佛教的所有理论,就连“前后世存在”这一观点,恐怕绞尽脑汁研究一百年,也不可能找出来一点漏洞。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佛教徒不应该只是口头上说得来,最好在心里有个坚定的正见,这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华严经》,方便的时候应该好好学习,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利益。

 

己二(特殊功德)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之差别;三、功德之差别。

 

庚一、分类:

 

菩提心的分类是相当多的,按照《涅槃经》的说法,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华严经》中讲,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现观庄严论》通过地、火、月、水等二十二种比喻,宣讲了菩提心的二十二种分类;《经庄严论》也讲了四种分类——信解行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和断障发心。

 

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是从相续产生的角度来讲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相续中先要生起世俗菩提心,然后才能生起胜义菩提心。什么叫做胜义菩提心呢?一地菩萨以上的这种境界,称之为胜义菩提心。什么叫做世俗菩提心呢?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它可以在我们世俗人的心里产生。

 

今天所讲的菩提心之分类,就是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这种分类是从本体方面来分的。怎样分的呢?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归纳而言,菩提心可分为两种,一是愿求菩提心,一是趣行菩提心。

 

〖我们一定要明确,归纳起来,菩提心有两种,也就是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说:“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无著菩萨此处所引用的教证几乎全是《华严经》,不然的话,有些执宗派偏见的人可能不会承认,正因为引用的是《华严经》,不管你是什么宗派,都没有理由不承认的。

 

《华严经》中说:无论是什么众生,如果发起了“为度化一切众生,我要获得无上圆满正觉果位”的愿菩提心,这样的人在整个世界中非常罕见、寥若晨星,但与之相比,不仅发起了这种愿,还在实际行动中精进行持,具有这种行菩提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据资料统计显示,现在的中国,学佛的人大概有一亿多,在这么多的人当中,真正发了愿菩提心的有多少呢?平时每逢观音圣诞或佛陀转法轮日,在一些大的寺院里面,经常是人山人海、非常拥挤,人们来此烧香拜佛,大多是为了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菩提心的又有多少?可见,《华严经》说得一点也不错:在所有的修行人中,发菩提心的非常少。因此,大家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一定要发起菩提心。所谓“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也就是为利益他众而希求圆满正等觉佛果,这即是菩提心的定义。

 

这种发心,我们每个修行人都不能舍弃。虽然现在有些人也在讲菩提心的利益,但真正触及其内涵的,很多人都没有讲到。我听过很多法师的光盘,看过很多法师写的书,也听过很多居士说的话,有些人口头上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但什么叫做菩提心、菩提心的概念是什么,这一点到底懂了没有?大家应该详详细细观察一下。所谓的菩提心,不是我今天捐了多少钱,我在哪里办了一个希望学校、搞了一些扶贫项目,这些确实是一种利他的行为,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以佛法来饶益众生,令他们最终获得佛果,心里面这样发愿,行动上也这样去做,这才叫真正大乘菩提心的行为。因此,对于慈悲心和菩提心,我们千万不能混淆!

 

 

回目录

 

 

入菩萨行论

寂天菩萨·造论

释如石·翻译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汉语:入菩萨行论

敬礼一切佛菩萨!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第一品终

 

第二品 忏悔罪业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香薰极洁净,浴巾拭其身。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唯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吾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化身微尘数,匍匐我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放逸我未知:死亡如是怖,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彼处苦无依,惶惶何所从?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皈依金刚手,怀嗔阎魔使,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愿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若惧寻常疾,尚需遵医嘱,何况贪等患,百罪恒缠身。

一嗔若能毁,赡部一切人,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第二品终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

吾既将此身,随意施有情,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

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

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

 

愿彼缘我者,悉获众利益。

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

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

我愿成彼仆。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第三品终

 

第四品 不放逸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纵已誓成办,后宜思取舍。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

菩萨戒堕中,此罪最严重,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

虽仅一刹那,障碍此福德,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

故杂堕罪力,菩提心力者,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纵似今无病,足食无损伤,然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

如具行善缘,而我未为善,恶趣众苦愚,彼时复何为?

既未行诸善,复集众恶业,纵历一亿劫,不闻善趣名。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

难得此益身,今既侥幸得,亦复具智慧,若仍堕地狱,

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惑患无所知,何蛊藏心耶?

嗔贪等诸敌,无手也无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惑住我心中,任意伤害我,犹忍不嗔彼,非当应呵责。

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然彼也不能,掷我入无间。

强力烦恼敌,掷我入狱火,须弥若遇之,灰烬亦无余。

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其余世间敌,命不如是久。

若我顺侍敌,敌或利乐我,若随诸烦恼,徒遭伤害苦。

无始相续敌,孳祸唯一因,若久住我心,生死怎无惧?

生死牢狱卒,地狱刽子手,若皆住我心,安乐何能有?

乃至吾未能,亲灭此惑敌,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是故未灭彼,壮士不成眠。

列阵激战场,奋力欲灭除,终必自老死,生诸苦恼敌,

仅此尚不顾,箭矛著身苦,未达目的已,不向后逃逸。

况吾正精进,决志欲灭尽,恒为痛苦因,自然烦恼敌。

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然终不应当,丧志生懈怠。

将士为微利,赴战遭敌伤,战归炫身伤,犹如佩勋章。

吾今为大利,修行勤精进,所生暂时苦,云何能害我?

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

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我今为众乐,云何不稍忍?

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第四品终

 

第五品 正知正念

 

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

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

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实语者佛言:一切诸怖畏,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

有情狱兵器,何人故意造?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身财及果德,舍予众生心,经说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若惧小疮痛,犹慎护疮伤,畏山夹毁者,何不护心伤?

行为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惑贼无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

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精进习定者,刹那勿弛散,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

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无义众闲谈,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著。

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

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稳住。

掉举与讽刺,傲慢或骄矜,或欲评论他,或思伪与诈,

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并离间,如树应安住。

或思名利敬,若欲差仆役,若欲人侍奉,如树应安住。

欲削弃他利,或欲图己利,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

不耐懒与惧,无耻言无义,亲友爱若生,如树应安住。

应观此染污,好行无义心,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

深信极肯定,坚稳恭有礼,知惭畏因果,寂静勤予乐。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秃鹰贪食肉,争夺扯我尸,若汝不经意,云何今爱惜?

意汝于此身,何故执且护?汝彼既各别,于汝何所需?

痴意汝云何,不护净树身,何苦勤守护,腐朽臭皮囊?

首当以意观,析出表皮层,次以智慧剑,剔肉离身骨。

复解诸骨骼,审观至于髓,当自如是究,何处见精妙。

如是勤寻觅,若未见精妙,何故犹贪著,爱护此垢身?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饮,肠胃不适吮,身复何所需?

贪身唯一因,为护狐鹫食。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

即酬彼薪资,当令办吾利,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平息怒纹眉,众友正实语。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赞叹生欢喜。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应晓知德者。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恒依强欲乐,或依对治引,以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

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前理既已明,应勤饶益他,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己食唯适量,三衣余尽施,

修行正法身,莫为小故伤,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

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莫示无伴女,慧浅莫言深,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不应舍律行,经咒诳惑人。

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

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

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

单指莫示意,心当怀恭敬,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肩臂莫挥摆,示意以微动,出声及弹指,否则易失仪。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

菩萨诸行仪,经说无有尽,然当尽己力,修持净心行。

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

 

首当先阅览,虚空藏经部,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

佛子恒修行,学集广说故。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论。

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

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

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法应恭谨行,徒说岂有益?

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第五品终

 

第六品 安忍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

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嗔等敌,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

心虽不思嗔,而人自然嗔,如是未思生,嗔恼犹自生。

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

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嗔,所生诸嗔恼,亦无己生想。

 

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主我不故思,将生而生起,

不生故无果。常我欲享果,于境则恒散,彼执亦不息。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

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由谁除何嗔,除嗔不如理,嗔除诸苦灭,故非不应理。

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

若苦由自取,而人皆厌苦,以是诸有情,皆当无苦楚。

或因己不慎,以刺自戳伤,或为得妇心,忧伤复绝食,

纵崖或自缢,吞服毒害食,妄以自虐行,于己作损伤。

自惜身命者,因惑尚自尽,况于他人身,丝毫无伤损。

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悯,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

设若害他人,乃愚自本性,嗔彼则非理,如嗔烧性火。

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则嗔亦非理,如嗔烟蔽空。

棍杖所伤人,不应嗔使者,彼复嗔使故,理应憎其嗔。

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既曾伤有情,理应受此损。

敌器与我身,二皆致苦因,双出器与身,于谁该当嗔?

身似人形疮,轻触苦不堪,盲目我爱执,遭损谁当嗔?

愚夫不欲苦,偏作诸苦因,既由己过害,岂能嗔于人?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既由己业生,于谁该当嗔?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

若我伤害彼,敌反饶益我,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

若以怨报怨,则更不护敌,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

谓他不喜我,然彼于现后,不能毁损我,何故厌讥毁?

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

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

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

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谓利能活命,净罪并修福,然为利养嗔,福尽恶当生。

若为尘俗活,复因彼退堕,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

谓谤令他失,故我嗔谤者,如是何不嗔,诽谤他人者?

谓此唯关他,是故吾堪忍,如是何不忍,烦恼所生谤?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

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嗔。

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云何唯嗔人?故我应忍害。

或由愚行害,或因愚还嗔,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

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

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

如是心所贪,能助嗔火蔓,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

如彼待杀者,断手获解脱,若以修行苦,离狱岂非善?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嗔恚,地狱众苦因?

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然于自他利,今犹未成办。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

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世。

他赞吾德时,我亦欲他乐,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

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有情今获乐,何故反嗔彼?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陷我入狱篓,定受狱卒煎。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

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

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声暂无心故,称誉何足乐?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

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

他乐故我乐,于众应如是,他喜而赞敌,何故我不乐?

故我受赞时,心若生欢喜,此喜亦非当,唯是愚童行。

赞誉令心散,损坏厌离心,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

以是若有人,欲损吾声誉,岂非救护我,免堕诸恶趣。

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

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

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

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助修成佛故,许众生佛等,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我何故,骄慢不侍众?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第六品终

 

第七品 精进

忍已需精进,精进证菩提,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

进即喜于善。下说其违品:同恶散劣事,自轻凌懒惰。

贪图懒乐味,习卧嗜睡眠,不厌轮回苦,频生强懈怠。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渐次杀吾类,汝岂不见乎?然乐睡眠者,如牛见屠夫。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此时汝何能,贪食复耽眠?

死亡速临故,及时应积资,届时方断懒,迟矣有何用?

未肇或始作,或唯半成时,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亲友已绝望,吾见阎魔使,

忆罪怀忧苦,闻声惧堕狱,狂乱秽覆身,届时复何如?

此生所怀惧,犹如待宰鱼,何况昔罪引,难忍地狱苦。

如婴触沸水,灼伤极刺痛,已造狱业者,云何复逍遥?

不勤而冀得,娇弱频造罪,临死犹天人,呜呼定受苦。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

弃舍胜法喜,无边欢乐因,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

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

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

若言我怖畏,须舍手足等。是昧轻与重,愚者徒自畏。

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

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

医皆以小苦,疗治令病除,为灭众苦故,当忍修行苦。

凡常此疗法,良医皆不用,巧施缓药方,疗治众疴疾。

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

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蔬菜,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

身心受苦害,邪见罪为因,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

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

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勤利生助缘,信解坚喜舍,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故断彼违品,以欲坚喜舍,实行控制力,勤取增精进。

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若我未曾有,除过精进分,定受无量苦,吾心岂无惧?

发愿欲促成,自他众功德,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然我终未生,应修功德分,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乐,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

未除怖者惧,未与苦者乐,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从昔至于今,于法未信解,故遭此困乏,谁复舍信解?

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信解本则为,恒思业因果。

痛苦不悦意,种种诸畏惧,所求不顺遂,皆从昔罪生。

由行所思善,无论至何处,福报皆现前,供以善果德。

恶徒虽求乐,然至一切处,罪报皆现前,剧苦猛摧残。

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

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因昔众恶业,阎魔诸狱卒,剥皮令受苦,热火熔钢液,

淋灌无肤体,炙燃剑矛刺,身肉尽碎裂,纷堕烧铁地。

故心应信解,恭敬修善法。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

首当量己力,自忖应为否,不宜暂莫为,为已勿稍退。

退则于来生,串习增罪苦,他业及彼果,卑劣复不成。

于善断惑力,应生自信心。吾应独自为,此是业自信。

世人随惑转,不能办自利,众生不如我,故我当尽力。

他尚勤俗务,我怎悠闲住?亦莫因慢修,无慢最为宜。

乌鸦遇死蛇,勇行如大鹏,信心若怯懦,反遭小过损。

怯懦舍精进,岂能除福贫?自信复力行,障大也无碍。

故心应坚定,奋灭诸罪堕,我若负罪堕,何能超三界?

吾当胜一切,不使惑胜我,吾乃佛狮子,应持此自信。

以慢而堕落,此惑非胜慢,自信不随惑,此信制惑慢。

因慢生傲者,将赴恶趣道,人间欢宴失,为仆食人残,

蠢丑体虚弱,轻蔑处处逢。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数,堪怜宁过此?

为胜我慢敌,坚持自信心,此乃胜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复真实灭,暗延我慢敌,定能成佛果,圆满众生愿。

设处众烦恼,千般须忍耐,如狮处狐群,不遭烦恼害。

人逢大危难,先护其眼目,如是虽临危,护心不随惑。

 

吾宁被烧杀,甚或断头颅,然终不稍让,屈就烦恼贼。

一切时与处,不行无义事。如童逐戏乐,所为众善业,

心应极耽著,乐彼无餍足。世人勤求乐,成否犹未定,

二利能得乐,不行乐何有?如嗜刃上蜜,贪欲无餍足,

感乐寂灭果,求彼何需足?为成所求善,欢喜而趣行,

犹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身心俱疲时,暂舍为久继。事成应尽舍,续行余善故。

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

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拾取,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

循血急流动,箭毒速遍身,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

如人剑逼身,行持满钵油,惧溢虑遭杀,护戒当如是。

 

复如蛇入怀,疾起速抖落,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每逢误犯过,皆当深自责,屡思吾今后,终不犯此过。

故于一切时,精勤修正念,依此求明师,圆成正道业。

为令堪众善,应于行事前,忆教不放逸,振奋欢喜行。

如絮极轻盈,随风任来去,身心若振奋,众善皆易成。

 

第七品终

第八品 静虑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需近凡愚?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四人掮吾体,届时赴林间。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槃?

始则奋抬头,揭已羞垂视,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昔日他眼窥,汝即忙守护,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既见此聚尸,鹫兽竞分食,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不明他不净,犹非稀奇事,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汝执不净心,何故舍晨曦,初启嫩莲花,反着垢秽囊?

若汝不欲触,粪便所涂地,云何反欲抚,泄垢体私处?

 

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汝自不净身,非仅不轻弃,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蔬菜,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应观寒尸林,腐身不净景。

 

皮表迸裂尸,见者生大畏,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涂身微妙香,旃檀非她身,何以因异香,贪著她身躯?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若香属旃檀,身出乃异味,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如伤己利刃,何故勤擦拭?

 

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

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

今生逐尘劳,彼世遭狱难。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

财积寿渐近,衰老欲何为?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

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

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泻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

首当勤观修,自他本平等。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相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虽我所受苦,不伤他人身,此苦亦当除,执我难忍故,

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

 

吾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

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后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

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维,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

 

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

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

相续与蕴聚,假名如军鬘,本无受苦者,谁复感彼苦?

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分别。苦故即当除,何需强区分?

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欲除悉应除,否则自如他。

 

悲心引众苦,何苦强催生?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

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

如亲精卵聚,本非吾自身,串习故执取,精卵聚为我。

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

 

自身换他身,是故亦无难,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

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众人皆认许,手足是身肢,

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于此无我躯,串习成我所,

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觉?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

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报。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

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

 

怙主观世音,为除众怖畏,涌现大悲心,加持自圣号。

闻名昔丧胆,因久习近故,失彼竟寡欢,知难应莫退。

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于此生惧身,谁不似敌嗔?

千般需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损己以利他,一切圆满成。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

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

如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世间盛赞彼,吾之身名裂,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

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

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门,

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

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克抑彼功德,不令世间闻。

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

吾喜观望彼,沦落久遭难,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

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财貌与慧识,种姓宁等我?

 

故令闻众口,齐颂吾胜德,毛竖心欢喜,浑然乐陶陶。

彼富吾夺取,若为吾从仆,唯予资生酬,其余悉霸取。

令彼乏安乐,恒常遇祸害。彼为堕生死,百般折损我。

汝虽欲自利,然经无数劫,遍历大劬劳,执我唯增苦。

 

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除获正觉乐,必不逢今苦。

故汝于父母,一滴精血聚,既可执为我,于他亦当习。

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

 

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

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往昔为自利,所行尽害他,今为他谋利,愿害悉归我。

莫令汝此身,猛现顽强相,令如初嫁媳,羞畏极谨慎。

坚持利他行,切莫伤众生,妄动应制止,逾矩当治罚。

 

纵已如是诲,汝犹不行善,众过终归汝,唯当受治罚。

昔时受汝制,今日吾已觉,无论至何处,悉摧汝骄慢。

今当弃此念,尚享自权益。汝已售他人,莫哀应尽力。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于众,则汝定将我,贩与诸狱卒。

 

如是汝屡屡,弃我令久苦,今忆宿仇怨,摧汝自利心。

若汝欲自喜,不应自爱执,若汝欲自护,则当常护他。

汝愈献殷勤,护此不净身,彼愈趋退堕,衰朽极脆弱。

身弱欲爱增,大地一切物,尚且不餍足,谁复惬彼欲?

逐欲未得足,生恼复失意。

 

若人无所求,彼福无穷尽,乐长身贪故,莫令有机趁,

不执悦意物,厥为真妙财。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

火化终成灰,何故执为我?无论生与死,朽身何所为?

岂异粪等物?怎不除我慢?奉承此身故,无义集诸苦,

于此似树身,何劳贪与嗔?

 

细心极爱护,或弃鹫兽食,身既无贪嗔,何苦爱此身?

何毁引身嗔?何赞令身喜?身既无所知,殷勤何所为?

若人喜我身,则彼为吾友,众皆爱己身,何不爱众生?

故应离贪执,为众舍己身,此身虽多患,善用如工具。

 

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第八品终

 

第九品 智慧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以二同许喻。为果不观察。

 

世人见实法,分别为真实,而非如幻化,故诤瑜伽师。

色等现量境,共称非智量,彼等诚虚妄,如垢谓净等。

为导世间人,佛说无常法,真实非刹那。岂不违世俗?

瑜伽量无过,待世谓见真,否则观不净,将违世间见。

 

供幻佛生德,如供实有佛。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

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云何因久住,有情成实有?

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于有幻心者,则生幻罪福。

咒等无功能,不生如幻心,种种因缘生,种种如幻物,

一缘生一切,毕竟此非有。

 

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

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诸缘若断绝,俗中亦不生。

乱识若亦无,以何缘幻境?若许无幻境,心识何所缘?

所缘异实境,境相即心体。幻境若即心,何者见何者?

世间主亦言,心不自见心,犹如刀剑锋,不能自割自。

 

若谓如灯火,如实明自身。灯火非所明,其无暗蔽故。

如晶青依他,物青不依他,如是亦得见,识依不依他。

非于非青性,而自成青性。若谓识了知,故说灯能明。

自心本自明,由何识知耶?若识皆不见,则明或不明,

如石女女媚,说彼亦无义。

 

若无自证分,心识怎忆念?心境相连故,能知如鼠毒。

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

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

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如彼幻变师,亦贪所变女。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

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见谛则解脱,何需见空性?般若经中说:无慧无菩提。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二皆许此故。汝初亦不许。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复然,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小诤大乘故。外道于阿含,自他于他教,有诤悉应舍。

 

若语入经藏,即许为佛语,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

若因一不摄,一切皆有过,则当以一同,一切成佛语。

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

比丘为教本,彼亦难安立,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断惑若即脱,彼无间应尔,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谓无近取爱,故定无后有,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

因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心识有所缘,彼仍住其中。

若无空性心,灭已复当生,犹如无想定,故当修空性。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

 

实我若稍存,于物则有惧,既无少分我,谁复生畏惧?

齿发甲非我,我非骨及血,非涎非鼻涕,非脓非黄水,

非脂亦非汗,非肺亦非肝,我非余内脏,亦非屎与尿,

肉与皮非我,脉气热非我,百窍亦复然,六识皆非我。

 

声识若是常,一切时应闻,若无所知声,何理谓识声?

无识若能知,则树亦应知,是故定应解:无境则无知。

若谓彼知色。彼时何不闻?若谓声不近,则知识亦无。

闻声自性者,云何成眼识?一人成父子,假名非真实。

忧喜暗三德,非子亦非父。

 

彼无闻声性,不见彼性故。如见伎异状。是识即非常。

谓异样一体。彼一未曾有,异样若非真,自性复为何?

若谓即是识,众生将成一。心无心亦一,同为实有故。

差殊成妄时,何为共同依?无心亦非我,无心则如瓶。

谓合有心故,知成无知灭。若我无变异,心于彼何用?

无知复无用,虚空亦成我。

 

若我非实有,业果系非理,已作我既灭,谁复受业报?

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汝我若共许,诤此有何义?

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

过去未来心,俱无故非我。今心若是我,彼灭则我亡。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身非足小腿,腿腰亦非身,腹背及胸臂,彼等复非身,

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

此中孰为身?若身遍散住,一切诸支分,分复住自分,

身应住何处?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则尽手等数,

应成等数身。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

 

手等外无他,云何有彼身?

无身因愚迷,于手生身觉,如因石状殊,误彼为真人,

众缘聚合时,见石状似人,如是于手等,亦见实有身。

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指亦指节聚,指节犹可分。

分复析为尘,尘析为方分,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

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如是身若无,岂有男女相?

 

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

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

若谓有微苦,岂非已除粗?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

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

 

故应修空性,对治实有执,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无隔皆成一,谁复遇于谁?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无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

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

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

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不能自领纳,亦非他能受。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槃。

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

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

 

若无世俗谛,云何有二谛?世俗若因他,有情岂涅槃?

此由他分别,彼非自世俗。后决定则有,非故无世俗。

分别所分别,二者相依存。是故诸观察,皆依世共称。

以析空性慧,究彼空性时,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

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

 

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若境由识成,依何立识有?

若识由境成,依何立所知?心境相待有,二者皆无实,

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无子也无父,如是无心境。

如芽从种生,因芽知有种,由境所生识,何不知有境?

由彼异芽识,虽知有芽种,然心了境时,凭何知有识?

 

世人亦能见,一切能生因,如莲根茎等,差别前因生。

谁作因差别?由昔诸异因。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自在天是因,何为自在天?若谓许大种,何必唯执名?

无心大种众,非常亦非天,不净众所践,定非自在天。

彼天非虚空,非我前已破,若谓非思议,说彼有何义?

 

云何此彼生?我及自在天,大种岂非常?识从所知生,

苦乐无始业?何为彼所生?若谓因无始。彼果岂有始?

彼既不依他,何故不常作?若皆彼所造,彼需观待何?

若依缘聚生,生因则非彼。缘聚则定生,不聚无生力。

若非自在欲,缘生依他力。若因欲乃作,何名自在天?

 

微尘万法因,于前已破讫。常主众生因,数论师所许。

喜乐忧与暗,三德平衡状,说彼为主体,失衡变众生。

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

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

谓此即因性,岂非已究讫?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

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

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谓愚不见此,然智所立言,世间亦应知。何故不见果?

世见若非量,所见应失真。若量皆非量,量果岂非假?

真实修空性,亦应成错谬。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

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

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

 

如是究诸法,则知非无因,亦非住各别,合集诸因缘,

亦非从他来,非住非趋行。愚痴所执谛,何异幻化物?

幻物及众因,所变诸事物,应详审观彼,何来何所去?

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

 

若法已成有,其因何所需?若法本来无,云何需彼因?

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时怎成有?成有者为何?

无时若无有,何时方成有?于有未生时,是犹未离无。

倘若未离无,则无生有时。有亦不成无,应成二性故。

 

自性不成灭,有法性亦无。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

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

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

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世人求自乐,然由诤喜因,频生烦乱喜。勤求生忧苦,

互诤相杀戮,造罪艰困活。

 

虽数至善趣,频享众欢乐,死已堕恶趣,久历难忍苦。

三有多险地,于此易迷真,迷悟复相违,生时尽迷真。

将历难忍苦,无边如大海。苦海善力微,寿命亦短促,

为活及无病,强忍饥疲苦。睡眠受他害,伴愚行无义,

无义命速逝,观慧极难得。

 

此生有何法,除灭散乱习?此时魔亦勤,诱堕于恶趣,

彼复邪道多,难却正法疑。暇满难再得,佛世难复值,

惑流不易断,呜呼苦相续!轮回虽极苦,痴故不自觉,

众生溺苦流,呜呼堪悲愍!

 

如人数沐浴,或数入火中,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今生遭弑杀,后世堕恶趣。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第九品终

 

第十品 回向

 

造此入行论,所生诸福善,回向愿众生,悉入菩萨行。

周遍诸方所,身心病苦者,愿彼因吾福,得乐如大海!

愿彼尽轮回,终不失安乐,愿彼悉皆得,菩萨相续乐!

愿诸世间界,所有诸地狱,彼中诸有情,悉获极乐喜!

 

愿彼寒者暖,亦愿菩萨云,飘降无边水,清凉炙热苦!

愿彼剑叶林,悉成美乐园,铁刺树枝干,咸成如意枝!

愿狱成乐园,饰以鸥鹅雁,悦音美飞禽,芬芳大莲池!

愿煨成宝聚,烧铁成晶地,怖畏众合山,成佛无量宫!

岩浆石兵器,悉成散花雨,刀兵相砍杀,化为互投花!

陷溺似火燃,无滩河众生,皮肉熔蚀尽,骨露水仙白,

愿彼因吾福,得获妙天身,缓降天池中,天女共悠游!

 

云何此中隼,卒鹫顿生惧?谁有此妙力,除暗生欢喜?

思已望空际,喜见金刚手,愿以此欣喜,远罪随密主!

愿狱有情见,香水拌花雨,自天迅飘降,熄灭炽狱火,

安乐意喜足,心思何因缘?思时望空际,喜见圣观音!

愿狱众有情,欢呼见文殊,友朋速来此,吾上有文殊,

五髻光灿灿,已生菩提心,力能灭诸苦,引乐护众生,

令畏尽消除,谁愿舍彼去?彼居悦意宫,天女齐歌颂,

着冠百天神,齐礼莲足前,花雨淋髻顶,悲泪润慈目!

 

复愿狱有情,以吾善根力,悉见普贤等,无碍菩萨云,

飘降芬芳雨,清凉复安乐,见已彼等众,由衷生欢喜!

愿彼诸旁生,免遭强食畏!复愿饿鬼获,北俱卢人乐!

愿圣观世音,手出甘露乳,饱足饿鬼众,永浴恒清凉!

愿盲见形色,聋者常闻声,如彼摩耶女,孕妇产无碍!

 

愿裸获衣裳,饥者得足食,渴者得净水,妙味诸甘饮!

愿贫得财富,苦者享安乐!愿彼绝望者,振奋意永固!

愿诸病有情,速脱疾病苦!亦愿众生疾,毕竟永不生!

愿畏无所惧,缚者得解脱,弱者力强壮,心思互饶益!

愿诸营商贾,处处皆安乐,所求一切利,无劳悉成办!

愿诸航行者,成办意所愿,安抵河海岸,亲友共欢聚!

 

愿迷荒郊者,幸遇诸行旅,无有盗虎惧,无倦顺利行!

愿诸天守护,无路险难处,老弱无怙者,愚痴癫狂徒!

愿脱无暇难,具信慈爱慧,食用悉富饶,时时忆宿命!

受用愿无尽,犹如虚空藏,无诤亦无害,自在享天年!

愿卑寒微士,容光悉焕发,苦行憔悴者,健朗形庄严!

 

愿世诸妇女,悉成男子汉,寒门晋显贵,慢者转谦逊!

愿诸有情众,因吾诸福德,悉断一切恶,常乐福善行!

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摄受,断尽诸魔业!

愿诸有情众,万寿永无疆,安乐度时日,不闻死殁名!

愿于诸方所,遍长如意林,充满佛佛子,所宣妙法音!

普愿十方地,无砾无荆棘,平坦如舒掌,光滑似琉璃!

 

愿诸菩萨众,安住闻法眷,各以妙功德,庄严此大地!

愿诸有情众,相续恒听闻,鸟树虚空光,所出妙法音!

愿彼常值佛,以及诸佛子,并以无边云,献供众生师!

愿天降时雨,五谷悉丰收,仁王如法行,世事皆兴隆!

愿药具速效,咒语咸灵验,空行罗刹等,悉具慈悲心!

 

愿众无苦痛,无病未造罪,无惧不遭轻,毕竟无不乐!

愿诸伽蓝寺,讲诵以兴盛,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

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

犯者愿生悔,时时净罪业,寿终生善趣,不复失禁戒!

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心续悉清净,令誉遍十方!

 

愿离恶趣苦,以及诸艰困,复以胜天身,迅速成正觉!

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依佛无边福,恒常获安乐!

菩萨愿如意,成办众生利!有情愿悉得,怙主慈护念!

独觉声闻众,愿获涅槃乐!我未登地前,愿蒙文殊恩,

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愿吾菲饮食,维生充体能!

世世愿恒得,圆满寂静处!

 

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

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

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礼善知识,恩长吾功德。

第十品终

寂天阿阇黎所作之《入菩萨行》至此善说圆满!首由印度堪布沙尔瓦其那提婆与主校罗札瓦吉祥积,参迦湿尔罗本而译成。其后,复由印度堪布达磨师利拔驼罗,主校罗札瓦仁钦桑布与释迦意,据摩揭陀传本及其注释,复译审订而成。最后,由印度堪布苏马的格底与主校罗札瓦具慧般若比丘,重新修正、翻译,并善加审订。

释如石法师由藏译汉,并参照梵文本,详加审定,个别词句,堪布索达吉依据藏文本作了修正并加以抉择。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九节课

 

现在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三品中的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昨天已经介绍了菩提心的共同功德,其中讲述了四方面的内容:依靠菩提心能断除罪业、成办自他一切利乐、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以及获得菩提心时自己的名称及意义都会改变。

 

今天以比喻来赞颂菩提心的功德,其中又分六个方面:第一、以点金剂的比喻,说明依靠菩提心的功德,我们恶劣的身体可变成如佛陀般殊胜的身体;第二、以如意宝的比喻来宣说菩提心非常珍贵;第三、以如意树的比喻宣讲依靠菩提心能使自己的善根越来越增上,无穷无尽;第四、如同依靠护送者能脱离危险一样,依靠菩提心能压服一切罪业;第五、以末劫火的比喻来说明菩提心是断除一切罪恶的根本;第六、其他经典中所宣菩提心的道理。

 

庚五(以喻赞德)分六:一、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二、以如意宝之喻说明难得与珍贵;三、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四、以护送者之喻说明救脱罪业之果;五、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六、经中所说其他功德之理。

 

辛一、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印度有种点金剂,只需要少量,就能使巨大的铁块或其他金属全部变成黄金,如同平时的化学反应一样,只需一点药物就能使整个物质发生变化,或者在牛奶中放一滴酸奶,所有的牛奶都会变成酸奶。古代印度和初劫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点金剂,但由于众生的福报越来越浅薄,现在不一定能见到这样的东西。这种点金剂可以将非常普通的金属变成无价之宝或昂贵的黄金,同样,相续中一旦生起了菩提心,我们这个依父母不净种子而产生的身体,马上就能转成无垢的清净佛身。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无论是血肉、骨头、皮肤,还是鼻涕、眼泪,里里外外都是肮脏不堪的东西,不管是漂亮的人还是丑陋的人,身体的本质同样都是不净的(此问题在第八品中有广说)。但尽管如此,依靠菩提心的功德,就像以点金剂能使铁物变成黄金一样,我们这种不净的身体,也能变成非常清净的佛身。

 

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我们的骨、肉没有任何价值,不管从暂时还是究竟的角度来讲,与牦牛或其它旁生的骨、肉没什么差别。然而,一旦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像《金刚经》中讲的那样,这个身体就像佛塔一样成了众生的应供处,与堪为礼敬的佛身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真正生起了无伪的菩提心,则说明已经步入了小资粮道,按照无垢光尊者《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的观点,从小资粮道开始,就算真正入了大乘道。正如昨天所讲,我们现在的智慧还不能超越声闻缘觉,但我们的种性从小资道开始已经胜过了小乘行人及一般的凡夫。如此一来,这个身体与具足相好的佛身没什么差别,或者说,我们的身体变成了非常珍贵、非常难得的一种身体。

 

因此,我们在座的人应该这样想:如果自己的相续中没有真正的利他心,表面上不管别人怎样赞叹,自己认为如何如何了不起,实际上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真正生起了菩提心,不管外表上的行为怎样,即使穿得再破烂、长相再丑陋,也是人、非人、天人等所有众生供养、恭敬、承事的对境。

 

所以,从外表上,我们平时看不出谁是真正的大乘行人。所谓的大乘行人,心相续中必须要有利他的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虽然穿着出家衣服,在外面给别人讲经说法、建造很多寺院或佛塔佛像,但也不一定是大乘行人。真正的大乘行人只有自己才明白,如果心中发过愿,发愿以后一直没有退,这就是大乘的修行人。这种人即使表面上是屠夫、妓女或乞丐,属于世间最低劣、最下贱的种姓,但实际上,有了菩提心的话,依靠他们的行业能够度化无边无量的众生。所以,世间中菩萨何处在,谁都不知道。就像《极乐愿文》中讲的那样:受到成千上万人崇拜敬仰的高僧大德,是不是菩萨呢?很难说。汉传佛教中非常有名的大和尚、藏传佛教中非常有名的大活佛,他们是不是菩萨呢?也不好说。如果他们相续中确确实实有无伪的菩提心,那肯定是我们的应供处,如果他们没有,外面的乞丐却有的话,我们应该向那个乞丐顶礼。当然,这种说法可能违背现在的某些观点,但不管怎样,事实就应该是这样。故而,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们都应该把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地用来修持菩提心,这一点相当重要。

 

现在世间人也有一些利他的行为,人们经常觉得这种事迹震撼人心,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赞颂。但我觉得,世间上的这种好人好事,并没有真正涉及到佛教所说的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的范围相当广,世间人的利他心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只能对一部分人,如亲朋好友、儿女父母等有慈爱之心,这种心就连老虎、豺狼等凶猛的猛兽也有,故不算是真正的菩提心。

 

美国曾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试验,虽然此举与佛教无关,但我觉得这个试验也许对大家会有启发。这位教授有一次要下课的时候,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教授要她再擦掉一个,想了很久,她将孩子的名字擦掉了。这时教授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擦掉他们?”这位女士答道:“父母会在我之前先死,孩子会在我死后单独留下,能陪我共度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我对他的执著比较大。”教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执著的范围非常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你对丈夫如此执著,认为他是属于你的,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你控制,很有可能失去自由,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这样,他反而有可能会提前离开你。”

 

虽然这是一种世间上的试验,但也能提醒某些所谓的大乘修行人。他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菩提心”,但菩提心的范围是什么?只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是亲朋好友就愿意帮助,其他的众生一概不管,这并不是真正的大乘行为。以前霍西的曲恰堪布在讲《现观庄严论》“道智”的时候,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洛若寺的金旺堪布(如今这两位堪布都已圆寂),说他有个亲戚被公安局抓走了,前两天金旺堪布去县上看他好几次,这样自私自利地去,说明还没有通达大乘菩提心,为什么只看自己的亲戚,而其他的人被抓他不去看?当然,金旺堪布的智慧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曲恰堪布经常赞叹他学得特别好,但如果去县上看亲戚,这说明他菩提心学得还是不好。表面上看来,这位上师是在批评金旺堪布,但实际上,也是在告诫我们后学者。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不要说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连世间的利他心都不如。前段时间,深圳有位叫丛飞的歌手,他将自己十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捐给没读书机会的183个孤儿和残疾人,花了大概300多万,自己还欠债17万多。后来他得胃癌时不舍得看病,认为钱用在自己身体上不值得,世界上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死了以后,很多孤儿、老人都去送花圈,大家全部伤心地痛哭。从表面上看,这个事迹确实非常感人,这种利他的行为,可能许多大乘修行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但另一方面,菩提心的范围比这个更广大,我们在修持的时候,一定要观察自己利他的范围到底是什么,这一点相当重要。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修菩提心时,首先要从母亲开始,然后是自己关系最好的人,慢慢将这种范围逐渐扩大。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凡夫人执著的“我所”范围非常狭窄,在修菩提心的时候,必须先从小范围修起,才能逐渐将普天下的众生都视为父母,只有这样,菩提心的范围才能慢慢扩大,修起来就有希望了。

 

现在很多人,包括我们这里的法师和道友在内,从一些小事中,能看出他们的我执和我所执特别强。俗话说:“勇士没有到战场,无法知道他的胆量;智者没有做事情,不会了解他的心地。”同样,我们平时住在屋子里,谁也不知道谁的心胸比较宽广,但是一通过接触,在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就能一目了然。我经常对自己非常失望,性子特别急不说,有时候我执和我所执好像特别强,对众生的执著特别狭窄。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发愿,将真正的菩提心融入自心,这并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而是懂得菩提心的意义后,在实际行动中运用起来。一旦发起了真实的菩提心,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就会变得跟佛身没有差别,所以,作为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我们应当坚定不移、认真稳妥、时时刻刻地修学菩提心。

 

回到论中,〖就像是依靠最上等的冶金原料(普通金属也能变成金子)一样,不清净的这个身体依靠得受菩提心可以转变成无价之宝的佛陀身,〗以前没有菩提心的时候,我只是个一般的凡夫人,现在有了菩提心,就算没有禅定、神通等其他功德也没有关系,只要有一颗菩提心,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因而,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稳固受持具有这种能力的菩提心。〗

 

〖《华严经》中云:“以一两水银类之金能使千两铁变成金为喻,如是发心水银界善根以普皆回向遍知之智所摄持,即能灭尽一切业惑障之铁物,诸法亦成遍知之妙色,然而一切业惑之铁不能灭尽为一切智智而发菩提心之金。”〗“一两水银类之金”就是上文所说的点金剂。犹如点金剂般的菩提心,是以利益众生的遍知智慧所摄持的,依靠它,能灭尽一切业和烦恼的不清净铁物,反过来说,就像铁物不可能灭除点金剂一样,我们相续中的业和烦恼,如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根本不可能摧毁这种菩提心。

 

正如昨天所讲,即便是业力深重的凡夫人,也可以生起世俗菩提心。当然,这个人的心胸必须要宽广,不然的话,他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觉得帮不了任何人,每天都是心烦意乱的,这种人可能很难生起菩提心。生起了菩提心,真正发愿要度化众生,而且也没有“我再也不度化众生了”的想法,那你的相续中就有了菩提心。以前我也再三讲过,菩提心并不是要时时刻刻挂在心上、念在嘴里,走路也好,上厕所也好,“我要具足菩提心,我要具足菩提心”,不管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都这样念着、想着,实际上并不需要这样,任何一个戒体,在没有遇到违品毁坏之前,一直都会在相续中存在。有些人认为自己发菩提心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隔了这么长时间,菩提心在不在也不知道。由于没有学习过佛法,很多人对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相续中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如果大家能多学一点佛法,令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那我们相续中的疑惑无明,还有一些愚痴的行为就会逐渐灭尽的。

 

辛二、以如意宝之喻说明难得与珍贵:

 

颂词中虽没有“如意宝”这几个字,但以“极珍贵”来体现的,印度、藏地各大讲义中都说此颂是以如意宝为喻进行宣说的。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一切佛陀)以无碍的智慧进行观察,彻见菩提心就像如意宝一样珍贵,凡是想超出三界轮回的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坚定行持菩提心。

 

所谓的导师,可以商主为喻进行宣说。在古印度,商主经常带领很多商人到海中取宝,具有慧眼的商主会通过智慧来鉴别真宝、假宝,以挑取真正的如意宝。得到了如意宝以后,它能遣除众生的疾病、灾难、困难、阻碍,赐予名声、财富、地位等一切世间的悉地(利益)。这种如意宝,唯有具智慧的商主才能得到。同样,三界导师佛陀经过漫长的发菩提心、积累资粮获得了彻见万法真相的智慧,依靠这种广大无比、不可思议的智慧进行观察,最终发现想要直接或间接消除众生的各种痛苦,必须依靠如意宝般的妙药,而这个妙药,就是佛陀于不同根基众生前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为主的显密教法,在这所有的教法当中,犹如醍醐般的精华就是菩提心。这种菩提心与如意宝没有差别,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世间所需,而菩提心,则能使有缘众生究竟获得圆满的佛果。

 

因此,菩提心是非常珍贵的,我们来到人间能遇到如此殊胜的菩提心教言,确实是非常荣幸。噶当派的大德最重视的就是菩提心,在所有的上师中,他们对传菩提心的上师最尊重,甚至阿底峡尊者也是如此。因为菩提心非常珍贵,比如,有人送你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你肯定认为此人的恩德最大,同样的道理,在所有的佛法中,利他的菩提心最珍贵、最难得,任何能让你发起菩提心的人或法本都值得最尊重。

 

按照华智仁波切的传统,宁玛巴的寺院每年都要讲一遍《入菩萨行论》和《大幻化网》。华智仁波切在世时,很多寺院都遵照这个规定,现在虽然很多寺院没有这样的传统了,但在我们学院,每一年每个班没有不讲《入菩萨行论》的,这是学院的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要求。前段时间我讲过,在印藏浩如烟海的论典经典中,为什么唯对《入菩萨行论》如此重视,原因就包括以上讲的种种缘起和道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三思。当然,现在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菩提心的珍贵,也不知道《入菩萨行论》的重要性,但修行到了一定的时候,比如说再过二十年,你们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一定会发现当年学习《入菩萨行论》确实是自己世间生活及修行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以上讲了众生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发现菩提心最为珍贵,凡想出离轮回的众生,都应该修持此心。关于轮回的痛苦,《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整个三界没有任何快乐,变苦、行苦、苦苦等每天都在折磨逼迫着我们,暂且不说佛教中形容的痛苦,世间上的战争、灾难、恐怖分子袭击、瘟疫、传染病等痛苦也非常难忍。对一个大乘修行人而言,如果愿意离开这个火坑般的轮回,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持菩提心,否则,离开了菩提心而想以其他的方法解脱轮回,这是相当困难的。

 

极少数的在家人问:听《入菩萨行论》会不会发财?有人说“会发财”,有人说“不会发财”,但我想不能说“不会发财”,如果你好好学习《入菩萨行论》,好好地发菩提心,依靠三宝的加持力,想发财也会实现的,因为菩提心能赐予三士道的一切所需,所以依靠菩提心,能够发财,能够治病,不管是心里的病还是身体的病。当然,身体的病最好还是去医院看,至于心里的病,我觉得《入菩萨行论》是最好的良药,尤其是现在的在家人,经常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生活压力和痛苦,对这些人而言,听《入菩萨行论》应该会有很大的收获。听完了这部论,你们可能感觉不管是亲人怨敌,还是工作生活,实际上跟梦境没什么差别,大大减少了对世间的执著,自然增上了种种快乐,这对治疗心病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中国的心理医生不是特别多,大家若能依靠《入菩萨行论》这一妙药,还是很有必要的。

 

〖能将一切众生带到解脱城享受功德宝珠的唯一商主就是无与伦比的佛陀,佛智周遍所知万法,除此之外其他众生无法衡量。〗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远离了一切过患,以大智慧彻见万法真相,如理如实、无碍通达一切,这是其他任何众生都无法相比的。世间上的人不管怎么出名、怎么了不起,是什么头衔的科学家,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跟佛的智慧比起来,简直相差太远了。

 

〖佛陀以无量的智慧认真全面观察诸法时,彻底照见此菩提心最为难得,功德巨大,弥足珍贵。《华严经》中云:“诸宝之中如意宝堪为宝王,同理三世中遍知智慧照见法界对境,诸人天与诸声闻缘觉之有漏无漏善根皆不及发菩提心如意宝王之价。”〗在所有的珍宝中,如意宝是无上宝王,同样,在声闻、缘觉、人、天人等一切有漏、无漏的善根中,菩提心的功德是最大的。虽然表面上参禅、念佛、转经、顶礼等有各种功德,但实际上,这些功德根本无法与发起一瞬间的菩提心之功德相比。去年很多人说要去拉萨或绕神山,我当时告诉过你们:不管去多少次拉萨、转多少圈神山,都无法与一刹那修菩提心的功德相比。所以,菩提心是佛所宣说的功德相当大的一个修行方法,这一点,希望大家永远记住。〖因此,想要远离痛苦的所有众生,理当坚定不移善加受持菩提心。〗

 

辛三、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

 

现在很多人的修行就是为了获得人天福报,比如修四禅、四无色界,为健康而修药师佛,为往生极乐世界获得快乐而念阿弥陀佛,为了调节身心而坐禅等等。我去南方的时候,有一位居士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要多修禅定啊,这对你的身体很好。禅定能调节四大,你在坐禅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这样的话,身体的四大也在坐禅,如此一来,它们就不劳累了,你的病自然而然就会好了。”给我传授了很多殊胜的教言。这种为健康而修禅定,实际上属于随福德分善根,只能获得一点人天福报。就像每次佛教节日的时候,汉地大大小小寺院里有许多烧香拜佛的人,若有机会偷听他们的发愿,就会发现为来世、为度化众生而发愿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让我事业成功”、“找到一个好对象”……这些都是随福德分,用完以后就没有了。但不管怎么样,三宝的加持力是无欺的,只要因缘具足、自己心很诚的话,也会赐给你所求的。

 

还有一种善根,是声闻、缘觉欲求自己永脱轮回获得寂灭的善根,这叫做随解脱分善根。此善根同样也有穷尽,一旦获得了阿罗汉果,就再也没有了,若想趋入菩萨道获得佛果,必须又要重新积累资粮。

 

这两种善根此处用芭蕉树作比喻。关于芭蕉树,有不同的说法,有些注释说它生过一次果就枯干了。但据我观察,现在的芭蕉树并不是这样,它每年都可以生果,最后可能到一定年限才不能生果。尤其是广东、海南一带,有些芭蕉树的果可以吃,跟香蕉树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品种略有不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时,他老人家经常拿着香蕉说这是芭蕉树的果,也问过很多印度人“芭蕉树的果是不是生一次就没有了”,他们说“可能不是”。尽管这种树的特点跟很多讲义中说的不同,但我想它的意思可能是,该生的果生完以后就会穷尽,不会再产生了,比如说芭蕉树最多能活几百年,几百年之后就不会再生果了。也许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但菩提心的善根并不是这样,它就像如意树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弥勒请问经》中云:“弥勒,譬如,流入大海之所有水经数劫亦不尽,弥勒,如是为发心所摄之善法直至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间不会耗尽;弥勒,又譬如,肥沃土壤可令任何种子茁壮成长,如是以菩提心所摄之善根亦将不断增上。”

 

因此,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的善根应该多多益善,它不是用完后就灭尽了,不然的话,圆满资粮需要不断重新造善业,这会非常困难。无论积累任何善根,哪怕是念一句观音心咒,也都应以菩提心来摄持,若能如此,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很多高僧大德特别重视它,原因也在这里。〖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其他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树一般生果以后自然穷尽,而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

 

〖《宝箧经》中云:“文殊,各种树以四大摄持而增长。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则日益增长。〗不管什么样的树,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的助缘才能不断增长,同样,不管什么样的善根,若能首先以菩提心摄持,中间无缘行持,最后作回向,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这一点相当重要,所有高僧大德反复强调三殊胜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讲经说法也好,做其他任何善事也好,首先应尽量改变自己的念头,要想“我这次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中间行持的时候,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最后将做这件事的功德全部回向众生,如果能这样,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变成菩提的因。

 

以前我也讲过,藏地有一位嘎秋喇嘛,他在五、六十年代时,遭受红卫兵的批斗。每次他上台挨批时,都发愿“我今天为了一切众生而修忍辱波罗蜜多”;中间时红卫兵打他、骂他,他就一直对他们发悲心;批斗结束后,他默默回向:以我今天所修忍辱的功德,愿凡与我结缘的所有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这样了不起的行为,的确令人非常随喜。我们很多人不要说别人打自己,就连平时行持善法时,也想不起要为众生发愿,到了中间的时候,心不能专注,最后也是迷迷糊糊地作回向。但真正的高僧大德,就算遇到了极恶劣的环境,也会如理如法地行持善法,将所作的善根全部回向给众生。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工作,还是出家人修行,在遇到种种不悦意的对境时,一定要想:为了众生,我今天要……比如要跟某个脾气不好的道友说两句话,首先自己在家里发一个菩提心,然后在交谈的过程中,尽量把正知正念守护好,最后将今天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若能这样,那就是最好的了。

 

辛四、以护送者之喻说明罪业之果: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如同有人虽然犯了特别严重的罪,但依靠勇者的保护,可以遣除相续中的畏惧,同样,菩提心能令人在很快的时间中获得解脱,有罪业的人为什么不去依止呢?

 

有些讲义中说,此颂的侧重点是定罪能被压服,下一颂侧重于不定罪能从根本上遣除。

 

论中说:〖即便是造了危害三宝等不堪设想的弥天大罪,然而就像依靠一位护送者的勇士能够摆脱怨敌的严重威胁一样,对于顷刻间就能脱离重罪异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谨慎罪业的人们为什么不依靠呢?理应依靠。〗有些人可能造过特别可怕的弥天大罪,比如诽谤三宝、杀父母、杀阿罗汉,或是破别解脱戒、密乘戒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修持菩提心的话,能够消除罪业,去除怖畏。就像犯了特别严重罪业的犯人,假如具有威望的勇士保护他,他就不会有任何恐惧。比如说我在色达有一个怨敌,我不敢去色达,但如果有个更厉害的人说:“没事,你跟我来,那个人我可以对付,你一点都不用害怕!”这时我就可以跟着他顺利去色达了。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以前造过无量的罪业,但如果修持菩提心,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临死时这些罪业都会逃避,不会对你的解脱有任何障碍。因此,在所有的忏悔法门中,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

 

以前上师如意宝讲《入菩萨行论》时说过:“如果我们以前犯过戒、造过五无间罪、诽谤过三宝,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即便是暂时堕入了,也会如篮球拍地般非常短暂,到了地狱马上就能获得解脱。”对此,他老人家还讲了一些自己的光明梦境,其内容在《入菩萨行广释》中有,希望你们仔细翻阅。以前高僧大德学习任何一部论典,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会参考好几本书,比如说学习《入菩萨行论》,就会参阅甲曹杰和其他论师的各种讲义,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听一下,恐怕无法深入其中内涵,所以大家有必要多看看书,参考其他的讲义。

 

有了菩提心不一定会堕入恶趣,即使堕入也不用怕,很快的时间就会得到解脱。以前未生怨王造过三个五无间罪,后来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他堕地狱的时间相当短暂。还有《格言宝藏论释》中的大天比丘,也曾造过三个五无间罪,他在生前给人讲经说法,令很多弟子证悟了阿罗汉果。他圆寂后,有一次他的一个阿罗汉弟子到施主家应供,在洗手的时候,这个弟子想:不知道上师转生到什么刹土去了?于是以阿罗汉的无漏神通来观察,结果发现大天比丘堕入了寒地狱,但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说:“我的房子怎么这么冷啊……”看到这些,这位弟子觉得特别遗憾。等他洗完手后,又想:不知现在上师在哪儿了?一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已转生于三十三天。可见,有了菩提心的摄持,就算是业力深重,难免堕入地狱,时间也是相当短暂,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解脱。

 

所以,大家若想迅速解脱,就一定要修学菩提心。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中行持善法非常少,阿赖耶识上的白法只有一点点,黑业的空间却相当大,尤其是一些在家人,不管平时吃饭还是做事,造过无数杀生的恶业,如果这辈子没有依靠菩提心来忏悔的话,恐怕其他的方式根本不能忏悔清净,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观察。

 

〖《无尽慧经》中云:“善男子,譬如依勇士可不惧诸怨敌,同理,依真实菩提心勇士之菩萨不畏一切罪行怨敌。”〗《华严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意思是说,依靠勇士的保护,根本不用担心任何怨敌,同样,相续中如果真的生起了菩提心,不管造过什么样的罪业都不用害怕。

 

我们每个人,谁也不敢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造过任何罪业,这些恶业,一定要依靠菩提心来遣除。希望大家励力认真地修学菩提心!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 6 课

 

 

 

理解科判非常重要,讲法的时候,一般都要首先分析科判,然后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之后展开说明、深入剖析。大家以后讲考最好也采用这种方式。

 

上节课我们从缘和作用彼此是否具足方面遮破了他生观点。但对方仍然固执己见,认为,因为依因缘而生的果存在,所以他生应该成立。下面,中观宗就从有果和无果两个方面进行观察。

 

癸三(以观有无而破):

 

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

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

 

在缘当中,果法先前存在或不存在都不合理。如果缘中先前没有果,那缘是谁的缘呢?如果缘中先前已经有了果,何必还用缘生果呢?

 

此颂是对果法进行观察,在缘中,果法不论以前存在还是不存在,依缘产生都不合理。为什么?

 

首先,如果缘中先前没有果法,那何法能成为果法的缘呢?要知道,因果就像长短、东西一样互相观待而成立。既然果不存在,观待它的缘也不可能有。就像一个人若有儿子,则可以说他是儿子的父亲;若从来没有儿子,他观待谁而成为父亲呢?他这个父亲显然不能成立。又如种子和苗芽,如果苗芽(所生)不存在,种子(能生)就不能成为苗芽的因缘,因为能生所生互相观待之故。然而世间人却不这么想,即使苗芽不存在,他们也会把种子视为苗芽的因缘,比如农民就认为:秋天必须备好明年春耕用的种子,这样来年才会有个好收成……虽然这是世人的惯常思维,但实际并不合理。

 

也可以用前面讲的“差别事和差别法”来破:如果将苗芽视为差别事,苗芽的缘(种子)就是差别法。如果差别事——苗芽不成立,差别法——苗芽的缘也不可能成立,就像石女儿不存在,石女儿的庄严相貌就无从谈起一样。

 

反之,如果缘中先前已经有了果,又何须生果之缘呢?无任何必要。缘唯一的作用就是生果,能生果才被安立为缘。既然果法已经有了,那缘对果实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缘已变得毫无价值,因此根本不需要。

 

由此可知,无论果在缘上是否存在,缘都不能成立。既然缘不成立,所谓的依缘他生自然不能成立。以此就破了有部宗他生的观点。

 

◎世间共许非正量抉择需依胜义量

 

可能很多人都不承认这一结论,然也只是口头上不承认而已,若循着中观理证追究到底,任何因缘他生成立的依据都会化为泡影,即使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或科学家,也不可能找到因缘成立的方法。

 

世人因被无明遮蔽,所见全部是颠倒相,所想全部是颠倒分别念,与真相完全背离。虽然很多中观论师为随顺世间,有时不经观察也会承许世人的某些观点,但在抉择中观正理,尤其像龙猛菩萨在《中论》里抉择中观正见的时候,不可能依从世间的说法,必定要依胜义量——离戏空性,作为衡量标准对一切对境进行观察、推测。

 

◎各推理看似相同,实则不同

 

《中论》的很多推理看似相同,但其实每一颂的推证方式都有差别,所诠内容也不尽相同。细致了解科判之后才会明白各推理之间的关联,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科判。

 

为什么龙猛菩萨要这样细致抉择呢?因为要从不同角度打破众生的执著。众生相续中的分别各种各样、不计其数,有些依靠这个颂词能破,有些依靠其他颂词才能破。比如,有些道友觉得昨天的颂词特别契合自己的想法,以前自己也认为果要依靠缘的作用才能产生,学了之后,这一邪见就被破掉了;而有些道友一直认为缘中有果,这种分别依靠今天的颂词才能打破。

 

◎讲法可助解法义、破我执

 

学完《中论》之后,我们也要举行笔考和讲考。之所以要考试,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反复看书、串习法义,更深入地理解中观法理。

 

讲考《中观四百论》[ 45 ] 的时候,有些道友讲得很好,有些则讲得一般,只解释了字面意思,不过和没参加讲考的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别。没参加的道友虽然传承也圆满了,但若让你们解释颂词,能否解释出来自己应该心知肚明。参加讲考虽然有一种压力,但有了这种压力,学的时候就会非常投入,对所学内容也会印象深刻。

 

[ 45 ] 堪布讲《中论》的时候,适逢学院期末考试,其中有讲考《中观四百论》。

 

有些道友很怕讲考,可能因为不敢在僧众面前讲话,一上台就特别紧张。其实这主要是以前没有训练过,如果经常在众人面前练习讲,就会逐渐克服这种畏惧心理。

 

以前,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也经常参加讲考。记得我刚来学院不久,有一次讲考《戒律根本颂》,当时我在家里准备得特别好,心想在大众面前讲肯定没问题,可是上台后还是非常紧张,一直处于懵懵的状态,讲到一多半好像才醒过来,这时讲考时间也基本到了。我自身有过这种体验,所以很能理解大家的感受,其实只要经常锻炼讲,慢慢就会好起来,我看很多道友讲得还是很不错的。

 

◎通达《中论》的两把钥匙

 

《中论》后面还有四百多个颂词,学起来并不轻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方面需要注意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精进努力。

 

课前最好能提前预习,要了解科判并大概明白颂词的字面意思,这样当我展开分析时才能跟上思路。在我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专注地谛听。心专注非常重要,虽然每个人都花了同样的时间听课,但由于心的专注度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课后应该及时复习并反复串习,要练习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并学会展开分析。

 

如果每天都能这样认真学,就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后复习起来也很容易。如果这次囫囵吞枣地过了,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以后很难有机会重学一遍。我们每天讲的内容都不多,课后大家一定要反复思维这些道理。

 

学完《中论》之后,可能有些道友已经完全通达了法义,有些只是大概明白了,有些依旧茫然不知所云。之所以有这么大差别,一方面因为个人前世的因缘不同,另一方面也观待于学习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精进程度。对于特别精进的人来讲,无论讲考、笔考、背考,还是闻思、念咒、禅修,都能做得很好。希望大家一定要精进起来!

 

癸四(破四缘各自法相)分四:一、破因缘;二、破所缘缘;三、破等无间缘;四、破增上缘。

 

虽然六因四缘在本论中被龙猛菩萨一一遮破了,但很有必要了知它们在《俱舍论》中是如何安立的。因为如果连什么是六因四缘都不清楚,又何谈遮破它们呢?

 

子一(破因缘):

 

首先破四缘中的因缘。何为因缘呢?对于任何一法而言,能真正产生它的因,或者对其产生起直接作用的缘,叫做因缘,因缘也可称为因。我们平时说的因和这里的因缘意思基本相同。

 

有部宗认为:因缘应该存在,否则就会像石女儿或龟毛兔角那样不能显现法相,但因缘的法相是存在的,因为释迦牟尼佛亲口说过因的法相——“能生者即是因”,意即,对任何一法的产生起作用的法,就是此法的因。

 

中观宗驳曰:虽然在妄执较重的世人面前,佛陀说过因缘等诸法存在,但这并非佛陀的究竟意趣。如果佛陀开始不随顺他们,直接揭示出万法的实相,将难以引导这类根基的众生。所以,“能生者即是因”这一法相只是随顺世人而安立的一种名言,若详细观察,则不能成立。为什么呢?

 

如颂云:

 

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

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

 

如果不能产生有的果法,也不能产生无的果法,也不能产生亦有亦无的果法,那为何说因缘存在呢?

 

因缘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它的法相“能生者即是因”不成立。为什么不成立呢?因为因缘无法产生任何一种果法,也就是说,对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果,因缘都无法产生。

 

下面就从四边果的角度,对因缘进行观察:

 

一、若果法在因缘上已有,就无需依靠因缘再次产生。就像青稞如果在种子上已经存在,农民就不必辛苦劳作以获得果实了。如果有了果还要再生,就如同生完孩子还要再生一样,会有无穷生、无义生等很多过失。

 

二、若果法在因缘上不存在,那么能生因缘即使再有能力,也不可能让不存在的法产生。如《澄清宝珠论》云:“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时怎成有?成有者为何?”意思是,从实有的“无”中产生“有”,只是未经观察的迷乱显现,真正观察时,纵然具足亿万个因缘,实有的“无”也不可能变成“有”。就像虚空中的鲜花亘古以来从未产生过,无论积聚多少因缘,都无法令其产生一样。以上观察有果和无果的方法与前一颂基本相同。

 

三、若果法在因缘上亦有亦无,同样无有产生,因为相违的二法无法在同一本体上共存,就像实有的柱子和无实的虚空二者不可能融为一体,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样。因为这样的法不能安立为所生,故没有产生。

 

四、若果法在因缘上非有非无,也无有产生。因为既然“亦有亦无”的情况不存在,与之观待的“非有非无”也不可能有。

 

既然缘不能产生任何一种果法,因缘的法相就不能成立,由此因缘也无法安立。

 

◎佛陀的密意必须要懂

 

此处并非否定佛陀的观点。虽然佛陀说过“能生者即是因”,但里面蕴藏着特殊的密意 [ 46 ],如同前面所讲,这只是为了接引根基尚未成熟的众生而暂时安立的一种假象,并未真正揭示万法的实相。

 

[ 46 ]《大圆满心性休息》第八品:令入秘密:诸如为利益有些因畏惧空性而不入大乘的声闻种姓者,佛说色法存在。如此一来,闻法者理解色法等外境实际存在而(放下顾虑)趋入大乘,而讲法者想到的是凡显现的一切法均如梦境般存在。

 

在佛陀所有的教言中,有些揭示了诸法的真相,有些只描述了事物的假象。这么说的目的是要接引不同根基的众生。比如,在没有胆病的人面前如果说海螺是黄色的,他们很难认同,说白色他们才会接受,佛陀转第二转空性法轮的目的即要接引这样的利根众生。反之,若在有胆病的人面前说海螺是白色的,他们肯定反对,一定要说黄色他们才会接受。佛陀转第一转法轮,对钝根众生宣说因缘等诸法存在,也是这个道理。

 

《中论》阐示了佛陀第二转法轮的甚深密意,通过二十七品全方位地遮破了一切万法。不管是清净的法,还是不清净的法,只要人们分别念认为存在的法,最终都被抉择为离戏空性。

 

子二(破所缘缘):

 

什么是所缘缘呢?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产生眼识等心、心所法所依靠的对境即是所缘缘。比如,眼识看到外面的柱子,柱子就是眼识的所缘缘。

 

“所缘缘”三个字当中,第一个“缘”有执取之意,比如《现观庄严论》和《俱舍论》中经常讲的能缘、所缘、缘一切众生当中的“缘”即是执取的意思;“所缘”指所执取的对境;后面的“缘”是指四缘的缘,即产生果法的缘。

 

对方认为:能缘是指心和心所之一切法,所缘指心和心所的对境——色声香味等法。依靠所缘对境色法等,就能产生能缘心识法,因此所缘缘应该存在。

 

中观宗驳曰:这种观点不合理,因为无论能缘存在与否,所缘缘都不能成立,如颂云:

 

如诸佛所说,真实微妙法。

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

 

藏文译本颂词:

 

若有此缘法,则彼无实义,

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

 

如果眼识等能缘法已经存在,所缘缘就无有任何实义;如果没有眼识等能缘法,为何会有所缘缘呢?

 

(此偈颂与下一偈颂的顺序与原译顺序颠倒,为照顾藏文科判,故略作调整。)

 

前两句“若有此缘法,则彼无实义”当中,“缘法”是指有境 [ 47 ],即能缘的心和心所法;“彼”指所缘缘,即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大家一定要分清能缘和所缘,比如,依靠柱子生起眼识,眼识是能缘,柱子是所缘。

 

[ 47 ] 有境:有,即具足;境,即对境。具足对境者,也就是能涉入自之对境且与之相应的事物,如眼识。

 

◎从有境方面破所缘缘

 

如果能缘眼识(有境)已经存在,所缘柱子就没有任何实义。因为,本来依靠柱子才能产生眼识,但现在眼识已经有了,这样所缘缘柱子对眼识来说就没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无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本不需要。

 

反之,如果眼识等能缘不存在,那么对于一个不存在的法而言,柱子等对境不可能对它起到任何作用。既然起不到作用,柱子等就不能成为所缘缘。

 

另外,因为能缘、所缘观待成立之故,能缘法如果不存在,与之观待的所缘缘也不可能成立。比如,眼识见柱子的时候,能见眼识和所见柱子需要相互观待,若没有所见柱子,就不会有能见眼识;若没有能见眼识,也不会有所见柱子。

 

在推理的过程中,抓住要点非常关键!如果掌握了根本性问题,通过简短几句就能阐述得非常清楚;如果抓不住要点,说得再多也解释不清里面的真正内涵。

 

这一颂主要是从能缘心识存在、不存在两个角度观察所缘缘是否成立。

 

◎从对境方面破所缘缘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从所缘对境的本体存在和不存在两个角度,观察所缘缘是否成立:

 

首先中观宗问对方:你们的能缘是缘取存在的对境,还是不存在的对境?

 

如果对方认为缘取存在的对境,那么能缘和所缘就应该同时存在,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如果深入观察,依靠第一刹那的所缘柱子,能缘眼识在第二刹那才会生起;而当第二刹那能缘眼识生起时,第一刹那的所缘柱子早已灭尽。因此,能缘和所缘不可能同存,如果因果同存,就违背了因果规律。既然能缘存在时,所缘已经灭尽,那么对方缘取存在对境的观点就不能成立。

 

如果认为缘取不存在的对境,也不合理。比如,当我们想看外境柱子时,如果柱子像石女儿一样不存在,那它对眼识的产生能起什么作用呢?起不到任何作用。

 

既然无论外境存在与否,能缘心识都无法缘取,能缘就不可能成立。如果能缘不成立,与之观待的所缘也无法安立,以此就遮破了所谓的所缘缘。

 

回目录

 

 

中观四百论颂

圣天菩萨  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圣者曼殊师利!

顶礼圣天菩萨!

 

浊世人劣琐事多,闻思修者寥晨星, 圣者善说无人阅,况我微言览者谁?

然为自心入正法,依诸经论师教言, 略演甚深中观道,若有信者请谛听!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1.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 有谁暴于彼。
  2.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现见是为死, 非是为存活。
  3.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汝思等不等, 显同怖呼唤。
  4.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岂唯害一人, 由嫉使生苦。
  5.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后罚无可治, 汝极应畏死。
  6.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复现见死者, 汝何不畏死。
  7.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则终有一日, 死来伤害汝。
  8.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谁说自卖身, 称汝为智者。
  9.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汝定如智者, 对我已离染。
  10.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 故自知极少。
  11.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噫同类众生, 见汝行为善。
  12.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自责而说他, 岂非所应呵。
  13.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彼不问自去, 非是不应理。
  14.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此欲他去者, 已用老衰表。
  15.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世间向下行, 故难生天趣。
  16.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 唯同于贸易。
  17.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观由离苦, 表贪不坚固。
  18.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汝自为诡诈, 此亦不应理。
  19.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于已苦众生, 布苦复何为。
  20.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集聚与分离, 岂非俱时有。
  21. 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何故汝见合, 不见长时离。
  22.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故于彼怨害, 汝都不应贪。
  23. 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智者定应作, 谁待于治罚。
  24.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若作已后弃, 作彼有何德。
  25. 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彼已舍贪故, 于死更何畏。

第一品终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1.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 能作大福德。
  2.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身是众苦器, 汝何重此身。
  3.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如是极大苦, 宁犹思维小。
  4. 世人皆求乐,乐者实难得,故于此众生, 众苦如随逐。
  5.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汝何重稀者, 多者何不畏。
  6. 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重身与重怨, 二者实相同。
  7. 身虽久享受,不能成乐体,谓他胜本性, 此定不应理。
  8.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 日日坏世间。
  9. 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是故除苦外, 更无大力者。
  10. 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故乐于此身, 现见属客性。
  11. 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不见于人类, 有尔许乐因。
  12.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不见苦增长, 有如是回转。
  13. 安乐俱因缘,现见可回转,众苦俱因缘, 终无回转者。
  14. 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正死说为乐, 毕竟不应理。
  15. 诸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逼迫说为乐, 毕竟不应理。
  16. 无能诸大种,和合说名生,相违说为乐, 毕竟不应理。
  17. 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正坏说为乐, 毕竟不应理。
  18. 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说作业为乐, 毕竟不应理。
  19.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有恶趣云乐, 毕竟不应理。
  20. 诸人于乘等, 安乐非恒常,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
  21. 如有于金器,呕吐生欢喜,如是于治苦, 有妄思为乐。
  22. 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故思能仁说, 生灭皆是苦。
  23. 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然能障蔽苦, 其乐都非有。
  24.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如来决定说, 痴为最下者。
  25.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 一切皆是苦。

 

第二品终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1.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如恶医治病, 汝身劳无果。
  2.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如是爱欲人, 欲望增亦尔。
  3.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色亦为他用, 美女汝何为?
  4. 谁于谁悦意,以为彼生喜,犬等亦所共, 恶慧汝何贪。
  5. 汝得端正女,原为众人共,获彼汝觉奇,此奇实非有。
  6. 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嗔,不决定住故, 前后何者实。
  7. 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无因生贪者, 其灭岂从因。
  8.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妇女如恶症, 常应防外缘。
  9.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如何解脱者, 于彼不忧恼。
  10.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若意常外驰, 彼乐为何等。
  11.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属我非他有, 此摄持何为。
  12. 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未曾见有说, 乐是所弃舍。
  13. 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非愚孰妄执, 唯妇为乐因。
  14. 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离欲者则见, 贪苦如癞者。
  15. 无怙饥所迫,饥时所动作,贪者遇女时, 动作亦如是。
  16. 有由骄傲故,于厕亦生著,有者贪其妇, 于他起嫉心。
  17. 于不净起痴,起嗔较应理,于彼起贪爱, 毕竟不应理。
  18. 除人不净器,尚为所应呵,不净所从出, 何不思呵毁。
  19. 若一切净物,后触成不净,智人谁能说, 彼中有净性。
  20. 有唯住秽室,无秽则不住,于彼不净虫, 愚故生骄傲。
  21. 随用何方便,身内不能净,汝应勤净内, 非如是净外。
  22. 若具污秽身,如癞非众同,有秽如癞者, 则为众所弃。
  23.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花等治不净, 贪著亦如是。
  24. 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决定为贪因, 是事都非有。
  25. 总于一事上,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 四性皆容有。

 

第三品终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1. 我我所骄傲,世智者谁起,以一切有情, 诸境皆共故。
  2. 六分雇公仆,汝有何所骄,随所负责任, 要待他授给。
  3. 如佣得所得,思主为施者,主给所应给, 自矜为施主。
  4. 余视为苦处,汝起颠倒念,以他事存活, 汝由何生喜。
  5. 王是护世者,亦为世所护,由一而生骄, 余何不离骄。
  6. 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若汝获不善, 汝难得善趣。
  7. 若由他使作,世说彼为愚,如汝随他转, 更无有余者。
  8. 要由我保护,取世间工资,若自作罪恶, 无悲谁同彼。
  9. 若作罪众生,非是所悲愍,则愚夫异生, 皆非所庇护。
  10. 自生欢喜因,随处皆非无,由教等为因,不能灭非福。
  11. 若谓正防护,国王便为法,烦恼诸匠人, 何缘不成法。
  12. 世间依国王,国王尤可诃,喻善诃有爱, 普为世间母。
  13. 非愚不得王,愚人无悲愍,国王虽护者, 无悲不住法。
  14. 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为,以彼诸仙中, 有劣中胜故。
  15. 往昔诸善王,护世如爱子,诸依诤世法, 今如鹿旷野。
  16.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盗贼便害他, 最初亦非有。
  17. 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阵中舍自身, 岂认为供养。
  18. 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怙者自无助, 谁能生欢喜。
  19. 国王命终后,名称无少德,无德与屠狗, 何无大名称。
  20. 若时大权势,由自福德招,是则不可说, 此终无权势。
  21. 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故一切有情, 无种姓差别。
  22. 过去时久远,女性意动摇,是故刹帝利, 非由种姓生。
  23.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首陀由作业, 何非婆罗门。
  24. 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智者谁为他, 自摧毁后世。
  25. 自在所起慢,当观他有势,若等若增胜, 善士心不起。

第四品终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1.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 亦为利有情。
  2.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如是遍智声, 死主亦生畏。
  3.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以是何因说, 遍智非遍智。
  4.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是故诸业中, 唯意为主要。
  5.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 以意自在故。
  6.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 转轮王福德。
  7.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调伏使发心, 说福胜于彼。
  8.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因彼不知利, 故名为弟子。
  9.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能仁观烦恼, 非惑系众生。
  10.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倘若已失坏, 都非正法器。
  11.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 特意愍恶者。
  12.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以种种方便, 令有情通达。
  13.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获巧力菩萨, 非所化甚少。
  14.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堕落于恶趣, 是智者所呵。
  15.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如何于无怙, 能哀愍行施。
  16.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间住尚有损, 况真心起嗔。
  17.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于劣现劣身, 此乃最难行。
  18.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如来说彼量, 尚非遍智境。
  19. 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是故于菩萨, 施声恒优美。
  20.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为取而舍施, 如商贾应呵。
  21.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彼具善业者, 无有不能办。
  22.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故彼视三有, 涅槃无差别。
  23. 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 一切世间主。
  24.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故不思议力, 应知亦定有。
  25.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如是劣根者, 怖最希有法。

第五品终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1.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若乐非苦行, 苦何为苦行。
  2.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痴业能增长, 如风于大种。
  3.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无知故愚痴, 由彼不达彼。
  4.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如是现见嗔, 与贪不俱起。
  5.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敬嗔如事主, 爱敬治彼故。
  6.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嗔恚,末后生贪欲, 每日三时起。
  7. 贪非亲似亲,汝于彼无畏,人于无益亲, 岂非特应离。
  8. 贪有从因生,亦有从缘起,从缘所起贪, 易纠治非余。
  9. 嗔恚极坚固,定恶作大罪,知如是差别, 当尽烦恼际。
  10. 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
  11. 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故此一切力, 唯应说彼语。
  12. 常好歌舞等,舍受者洁净,现见有贪人, 有如是等相。
  13. 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一切离善妙, 常依师长住。
  14. 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有能亦无悲, 说此最下等。
  15. 说不悦意声,能净昔作恶,愚蒙不善士, 不乐自清净。
  16. 所闻不悦意,自性无损恼,故从分别生, 妄执由他起。
  17. 如对毁骂者,则说应治罚;如是对赞者, 何不说供养。
  18. 汝不说可呵,若余亦知者,不应嗔说者, 况嗔不实说。
  19. 从诸恶劣人,非仅出恶语,恶人发恶语, 实属于少分。
  20.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
  21.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若于忍作障, 有谁愚同彼。
  22. 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嗔唯凌羸弱, 汝何敬重彼。
  23. 若于嗔处忍,能生诸修德,于德处云畏, 汝唯是愚夫。
  24. 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故思自作恶, 受侮尤善哉。
  25. 若谁能真知,内识住等相,有此智慧者, 烦恼终不住。

第六品终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1. 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愚夫沉此中, 云何不生畏。
  2. 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虽住此世间, 现见如赛跑。
  3. 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随他转无畏, 岂成有慧者。
  4. 未来无有际,常时为异生,如汝过去世, 理应勿复尔。
  5. 闻者所闻教,说者皆难得,以是说生死, 非有非无边。
  6. 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 多堕于恶趣。
  7.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圣者观三有, 等同备宰处。
  8.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颠狂,则住三有者, 智谁说非狂。
  9.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以是具慧者, 发心尽诸业。
  10.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一果见多因, 谁能不生畏。
  11. 既非一切果,决定能成办,所办一定灭, 为彼何自害。
  12. 业由功所造,作已无功灭,虽如是而汝, 于业不离染。
  13. 过去则无乐,未来亦非有,现在亦行性, 汝劳竟何为。
  14. 智者畏善趣,亦等同地狱,彼等于三有, 难得不生畏。
  15. 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
  16. 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从明至明者, 故说极难得。
  17. 弃舍此境已,要求得境界,如是颠倒法, 何因许为正。
  18. 福果为财富,常须防护他,若常防他者, 如何为我所。
  19. 世间诸规律,随彼行名法,是故较于法, 世间力尤强。
  20.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舍彼成吉祥, 修彼复何为。
  21. 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谁求得教敕, 是众中愚人。
  22.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见贪未来边, 岂不畏何为?
  23.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若尚不乐善, 何能作不善。
  24. 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彼等极明显, 能趣入胜位。
  25. 若谁于生死,诸境皆不喜,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

第七品终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1. 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如是知众过, 爱念不久存。
  2. 有者于彼贪,有者于彼嗔,有者于彼愚, 故无可贪义。
  3.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智者谁执著, 真义谓分别。
  4. 任谁与他人,都无同系缚,若与他同系, 分离则非理。
  5. 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 亦能坏三有。
  6. 能仁说何法,增长至解脱,若谁不重彼, 显然非智者。
  7. 非不空观空,谓我得涅槃,如来说邪见, 不能得涅槃。
  8. 何经说世间,彼即说流转;何经说胜义, 彼即说还灭。
  9. 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若实有所作, 此法非能灭。
  10. 若汝贪自品,不喜他品者,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灭。
  11. 无作得涅槃,有作招后有,涅槃无碍念, 易得余非易。
  12. 谁不厌三有,彼岂敬寂灭,如于自家室, 难出此三有。
  13. 有为苦所逼,现见求自死,时彼愚痴故, 不能趣胜道。
  14. 为下根说施,为中根说戒,为上说寂灭, 常应修上者。
  15. 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 知此为智者。
  16.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以一法空性, 即一切空性。
  17. 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为求解脱者, 呵彼况余事。
  18. 求福者随时,非皆说空性,良药不对症, 岂非反成毒。
  19. 如对蔑栗车,余言不能摄,世间未通达, 不能摄世间。
  1. 有无及二俱,亦说二俱非,由病增上故, 宁非皆成药。
  2. 真见得胜位,略见生善趣,智者常发心, 思维内体性。
  3. 今生知真性,设未得涅槃,后生无功用, 定得如是业。
  4. 如想所作事,成者极稀少,此非无涅槃, 诸行解脱难。
  5. 闻说身无德,贪爱不久住,此道岂不能, 永尽一切惑。
  6. 如见种有终,然彼非有始,如是因不具, 故生亦不起。

 

宿善既熟已得诸暇满,智者即应深惜此福缘, 

依循圣士所说胜妙道,勤涤身心堪盛真性露。

 

第八品终

 

第九品 破常品

 

  1. 一切为果生,所以无常性,故除佛无有, 如实号如来。
  2. 无有时方物,有性非缘生,故无时方物, 有性而常住。
  3. 非无因有性,有因即非常,故无因欲成, 真见说非有。
  4. 见所作无常,谓非作常住,既见无常有, 应言常性无。
  5. 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智者依世间, 亦不见此义。
  6. 非唯一有分,遍诸一切分,故知一一分, 各别有有分。
  7. 若法体实有,卷舒用可得,此定从他生, 故成所生果。
  8. 若离所生果,无有能生因,是故能生因, 皆成所生果。
  9. 诸法必变异,方作余生因,如是变异因, 岂得名常住。
  10. 若本无今有,自然常为因,既许有自然, 因则为妄立。
  11. 云何依常性,而起于无常,因果相不同, 世所未曾见。
  12. 若一分是因,余分非因者,即应成种种, 种种故非常。
  13. 在因微圆相, 于果则非有,是故诸极微, 非遍体和合。
  14. 于一极微处,既不许有余,是故亦不应, 许因果等量。
  15. 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 如何是极微。
  16. 要取前舍后,方得说为行,此二若是无, 行者应非有。
  17. 若法无初分,无中分后分,是法无所现, 由何者能见。
  18. 若果能坏因,是则因非常,或是处有因, 彼处即无果。
  19. 不见有诸法,常而是有对,故极微是常, 诸佛未曾说。
  20. 离缚所缚因,若有余解脱,彼都无所生, 故不名解脱。
  21. 究竟涅槃时,无蕴亦无我,不见涅槃者, 依何有涅槃。
  22. 离爱解脱时,有思有何德,若无思有我, 便同无所有。
  23. 若解脱有我,则容有思种,无我则于有,思维亦非有。
  24. 诸脱离苦人,定非由他有,是故应称说, 我一切永尽。
  25. 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 于胜义都无。

 

第九品终

 

第十品 破我品

 

  1. 内我实非男,非女非非二,但由无智故, 谓我为丈夫。
  2. 若诸大种中,无男女非二,云何诸大种, 有男等相生。
  3. 汝我余非我,故我无定相,岂不于无常, 妄分别为我。
  4. 我即同于身,生生有变易,故离身有我, 常住理不然。
  5. 若法无触对,则无有动摇,是故身作业, 非命者能造。
  6. 我常非所害,岂烦修护因,谁恐食金刚, 执仗防众蠹。
  7. 若有宿生念,便谓我为常,既见昔时痕, 身亦应常住。
  1. 若我与思合,转成思念者,思亦应非思, 故我非常住。
  2. 我与乐等合,种种如乐等,故应如乐等, 理不应是常。
  3. 若谓我思常,缘助成邪执,如言火常住, 则不缘薪等。
  4. 物不如作用,至灭而有动,故有我无思, 其理不成就。
  5. 余方起思界,别处见于思,如铁链熔销, 我体一变坏。
  6. 思如意量小,我似虚空大,唯应观自相, 则不见于思。
  7. 我德若周遍,何为他不受,彼于彼自体, 言障不应理。
  8. 若德是作者,毕竟无有思,则彼与狂乱, 应全无差别。
  9. 若德能善解,造舍等诸物,而不知受用, 非理宁过此。
  10. 有动作无常,虚通无动作,无用同无性, 何不欣无我。
  11. 或观我周遍,或见量同身,或执如极微, 智者达非有。
  12. 常法非可恼,无恼宁解脱,是故计我常, 证解脱非理。
  13. 我若实有性,不应思无我,定知真实者, 趣解脱应虚。
  14. 若解脱时有,前亦应非无,无杂时所见, 说彼为真性。
  15. 若无常即断,今何有草等,此理若真实, 应皆无愚痴。
  16. 设有所执我,现见色等行,唯从他缘生, 从他缘住灭。
  17. 如缘成芽等,缘成种等生,故无常诸法, 皆无常所起。
  18. 以法从缘生,故体而无断;以法从缘灭, 故体亦非常。

 

第十品终

 

第十一品 破时品

 

  1. 瓶等在未来,即非有过现,未来过现有, 便是未来无。
  2. 未来若已谢,而有未来体,此则恒未来, 云何成过去。
  3. 法若在未来,现有未来相,应即为现在, 如何名未来。
  4. 未来过去有,现有复何无,若一切时有, 何缘彼无常。
  5. 过去若过去,如何成过去;过去不过去, 如何成过去。
  6. 未来若有生,如何非现在;未来若无生, 如何非常住。
  7. 若未来无生,坏故非常者,过去既无坏, 如何谓为常。
  8. 过去与现在,皆不成无常,除斯二趣外, 第三亦非有。
  9. 若后生诸行,先已有定性,说有定性人, 应非是邪执。
  10. 若法因缘生,即非先有体,先有而生者, 生已复应生。
  11. 若见未来有,何不见无法,既现有未来, 应不说为远。
  12. 未来法若有,修戒等唐捐;若少有所为, 果则非先有。
  13. 诸行既无常,果则非恒有;若有初有后,世共许非常。
  14. 应非勤解脱,解脱无未来,是则无贪有, 应亦起贪惑。
  15. 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具,柱等则唐捐, 果先无亦尔。
  16. 诸法有转变,意亦不能缘,虽尔无智人, 妄计有现在。
  17. 无常何有住,住无有何体,初若有住者, 后应无变衰。
  18. 譬如无一识,能了于二义;如是无一义, 二识所能知。
  19. 时若有余住,住则不成时;无住住无故, 后灭亦非有。
  20. 法与无常异,法则非无常;法与无常一, 法应非有住。
  21. 无常初即劣,住力若强大,此二复何缘, 后见成颠倒。
  22. 若遍诸法体,无常力非劣,应都无有住, 或一切皆常。
  23. 无常若恒有,住相应常无;或彼法先常,后乃非常住。
  24. 若法无常俱,而定有住者,无常相应妄, 或住相应虚。
  25. 已见法不现,非后能生心,故唯虚妄念, 缘虚妄境生。

 

第十一品终

 

第十二品 破见品

 

  1. 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不变说者德, 亦非于闻者。
  2. 说有及有因,净与净方便,世间自不了, 过岂在牟尼。
  3. 舍诸有涅槃,邪见所共许,真空破一切, 如何彼不欣。
  4. 不知舍方便,无由能舍弃,是故牟尼说, 余定无涅槃。
  5. 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可依无相空, 而生决定信。
  6. 观现尚有妄,余义更不知,诸依彼法行, 被诳终无已。
  7. 智者自涅槃,是能作难作,愚夫逢善导, 而无随趣心。
  8. 不知无怖畏, 遍知亦复然,定由少分知, 而生于怖畏。
  9. 生死顺流法,愚夫常习行,未曾修逆流, 是故生怖畏。
  10. 诸有愚痴人,障他真实见,无由生善趣, 如何证涅槃。
  11. 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 正见得涅槃。
  12. 愚宁起我执,非说无我理,一者向恶趣, 胜者趣涅槃。
  13. 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能坏众恶见, 涅槃不二门。
  14. 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岂见大力者, 怯弱不生畏。
  15. 诸佛虽无心,说摧他论法,而他论自坏, 如野火焚薪。
  16. 诸有悟正法,定不乐邪宗,故我见此法, 如同能灭门。
  17. 若知佛所说,真空无我理,有亦无所欣, 无亦无所怖。
  18. 见诸外道众,为多无义因,乐正法有情,谁不深悲愍。
  19. 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 故佛法深细。
  20. 婆罗门所宗,多令行诳诈;离系外道法, 多分顺愚痴。
  21. 恭敬婆罗门,为诵诸明故;愍念离系者, 为自苦其身。
  22. 如苦业所感,不成为正法,如是生非法, 是世异熟故。
  23. 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 观空证涅槃。
  24.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于能灭彼因, 如何能生欣。
  25. 有智求胜德,亦爱他真理,日轮于地上, 有目皆共睹。

 

第十二品终

 

第十三品 破根境品

 

  1. 若见瓶色时,非能见一切,见真者谁说, 瓶为可现见。
  2. 诸有胜慧人,随前所说义,于香味及触, 一切类应遮。
  3. 若由见色故,便言见一切,由不见余故, 色应名不见。
  4. 即唯于瓶色,亦非现见性,以彼有彼分, 此分中分故。
  5. 极微分有无,应审谛思察,引不成为证, 义终不可成。
  6. 一切成分色,复成为有分,故言说文字, 此中亦非有。
  7. 离显色有形,云何取形色,即显取显色, 何故不由身。
  8. 如离于色外,不见于色因,若如是二体, 何故眼不取。
  9. 见地名为坚,是身根所取,以是唯触中, 乃可说名地。
  10. 由所见生故,此瓶无少德,故如所见生, 其有性非有。
  11. 眼等皆大造,何眼见非余,故业果难思, 牟尼真实说。
  12. 智缘未有故,智非在见先,居后智唐捐, 同时见无用。
  13. 眼若行至境,色远见应迟,何不亦分明,照极远近色。
  14. 若见色眼行,其行则无德,或名所欲见, 言定则成妄。
  15. 若不往而观,应见一切色,眼既无行动, 无碍亦无障。
  16. 一切法本性,先应自能见,何故此眼根, 不见于眼性。
  17. 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色中二俱无, 彼何能见色。
  18. 若声说而行,何不成说者;若不说而行, 何缘生彼解。
  19. 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声非单独至, 如何能单取。
  20.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无声后成声, 此定不应理。
  21. 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设如是命者, 应常无有心。
  22.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妄立诸法义, 是想蕴应知。
  23. 眼色等为缘,如幻生诸识,若执为实有,幻喻不应成。
  24. 世间诸所有,无不皆稀有,根境理同然, 智者何惊异。
  25.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水月彗星响, 阳焰及浮云。

 

第十三品终

 

第十四品 破边执品

 

  1. 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 然彼皆非有。
  2. 非一色即瓶,非异瓶具色,非依瓶有色, 非有瓶依色。
  3. 若见二相异,谓离瓶有同,非尔是则同, 何不异于瓶。
  4. 若一不名瓶,瓶应不名一,此具非相等, 由此亦非一。
  5. 如色遍于实,色实得大名;敌论若非他, 应申自宗义。
  6. 非由于能相,能成其所相,此中异数等, 实性亦非有。
  7. 离别相无瓶,故瓶体非一,一一非瓶故, 瓶体亦非多。
  8. 非无有触体,与有触体合,故色等诸法, 不可合为瓶。
  9. 色是瓶一分,故色体非瓶,有分既为无, 一分如何有。
  10. 一切色等性,色等相无差,唯一类是瓶, 余非有何理。
  11. 若色异味等,不异于瓶等,无彼等自无, 如何不异色。
  12. 瓶等既无因,体应不成果,故若异色等, 瓶等定为无。
  13. 若瓶由因生,因复从他成,自体尚不成, 如何能生他。
  14. 色等和合时,终不成香等,故和合一体, 应如瓶等无。
  15. 如离于色等,瓶体实为无,色体也应然, 离风等非有。
  16. 暖即是火性,非暖如何烧,故薪体为无, 离此火非有。
  17. 余暖杂成故,如何不成火,若余不成暖, 不可说彼有。
  18. 若火微无薪,应离薪有火,火微有薪者,则无一极微。
  19. 审观诸法时,无一体实有,无体既非有, 多体亦应无。
  20. 若法更无余,汝谓为一体,诸法皆三性, 故一体为无。
  21. 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 智者达非真。
  22. 于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积集假法中, 邪执言实有。
  23. 若有从缘生,彼即无自在,此皆无自在, 是故我非有。
  24. 诸法若无果,皆无有和合,为果而和合, 圣见彼无合。
  25. 识为诸有种,境是识所行,见境无我时, 诸有种皆灭。

 

第十四品终

 

第十五品 破有为相品

 

  1. 最后无而生,既无何能生;有则本来生, 故有岂能生。
  2. 果若能违因,先无不应理,果立因无用, 先有亦不成。
  3. 此时非有生,彼时亦无生,此彼时无生, 何时当有生。
  4. 如生于自性,生义既为无,于他性亦然, 生义何成有。
  5. 初中后三位,生前定不成,二二既为无, 一一如何有。
  6. 非离于他性,唯从自性生,故从自他俱, 其生定非有。
  7. 前后及同时,二俱不可说,是故生与瓶, 同时生非有。
  8. 若前生故者,前生不成旧,若谓后生者, 后生亦不成。
  9. 如现在诸法,不从现世起,非从未来生, 亦非从过去。
  10. 生既无所来,灭亦无所往,如是则三有, 如何非如幻。
  11.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前后亦为无, 如何当有生。
  12. 若生等诸相,复有一切相,故灭应如生, 住亦应如灭。
  13. 所相异能相,何为体非常,或者彼四法, 皆无有自体。
  14. 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 无不生无法。
  15. 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 无不成无法。
  16. 生时谓半生,故生时不生,或则应一切, 皆成为生时。
  17. 作为生时体,则不成生时,不作生时体, 亦不成生时。
  18. 若二时中间,无无中间者,则无有生时, 彼有中间故。
  19. 由于生时灭,乃有生时生,是故应可见, 有余生时体。
  20. 若至已生位,理必无生时,已生有生时, 云何从彼起。
  21. 未至已生位,若立为生时,何不谓无瓶, 未生无别故。
  22. 生时体未圆,异于未生位,是亦异已生, 故应未生生。
  23. 若说言生时,先无后乃有,此亦未生生,未生何能生。
  24. 体圆说名有,未作说为无,若尚无生时, 说何为生时。
  25. 若时离其因,无别所成果,尔时生与灭, 理皆不可成。

 

第十五品终

 

第十六品 教诫弟子品

 

  1. 由少因缘故,疑空为不空,依前诸品中, 理教应重遣。
  2. 能所说若有,空性则为无,诸法假缘成, 故三事非有。
  3. 若唯说空过,不空义即成,不空过已明, 空义应先立。
  4. 诸欲坏他宗,必应成己义,何乐谈他失, 而无立己宗。
  5. 若观察即无,彼不成为宗,则一性等三, 亦皆非宗义。
  6. 许瓶为现见,空因非有能,余宗所说因, 此无余容有。
  7. 既无有不空,空复从何起,如无所治品, 能治云何成。
  8. 若许有宗者,无宗即成宗,无宗若非有,有宗应不成。
  9. 若诸法皆空,如何火名暖,暖火亦非有, 如前已俱遣。
  10. 若谓法实有,遮彼说为空,若四边皆真, 不见舍弃过。
  11. 乃至极微体,都无如何生,佛亦未许无, 故彼不应理。
  12. 若真离有无,何缘言俗有,汝本宗亦尔, 致难复何为。
  13. 诸法无体性,不应有差别,诸物上共见, 彼即无差别。
  14. 无故于他宗,不能答难者,他因破自宗, 何故不自立。
  15. 说破因易得,是世俗虚言,汝何缘不能, 遮破真空义。
  16. 有名诠法有,谓法实非无,无名表法无, 法实应非有。
  17. 由名解法有,遂谓法非无,因名知法无, 应信法非有。
  18. 若由世间说,皆世间有者,诸法有自性,何成世间有。
  19. 谤诸法为无,可堕于无见,唯蠲诸妄执, 如何说堕无。
  20. 由无有性故,无性亦非有,有性既非有, 无性依何立。
  21. 有因证法空,法空应不立,宗因无异故, 因体实为无。
  22. 谓空喻别有,例诸法非空,唯有喻应成, 内我同乌黑。
  23. 若法本性有,见空有何德,虚妄分别缚, 证空见能除。
  1. 说一有一无,非真也非俗,是故不能说, 此有彼非有。
  2. 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于中欲兴难, 毕竟不能申。

 

第十六品终

 

龙树圣天狮吼语,如理宣说佛意趣, 明理智者谁不敬,邪师群兽则生惧。 

我虽慧劣未能悟,然依圣教理证语, 义赅言简释此论,具缘信众当生喜。 

芸芸五浊世间众,沉溺物欲黄粱梦, 虽入佛门无闻思,盲修瞎炼徒无益。 

终日忙碌庸琐事,希求神通寻名利, 谁肯专研精勤修,此论甚深空性义? 

愿我生生世世中,恒随大乘善知识, 闻思熏修入此道,速得佛果成二利。 

以此善根愿诸众,趋入深妙中观道, 断尽二障圆二资,如海功德一时具。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八节课

 

现在宣讲的是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通过学习本品,可以知道怎样才能趋入本论。此内容分三个方面阐述,即趋入者补特伽罗、趋入者之意乐、趋入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趋入者补特伽罗,昨天讲了需要依靠身依与心依两种方式而趋入。今天开始讲趋入者之意乐,也就是趋入者应该如何发心。此内容可从两个方面来宣讲,即“发心之功德”和“受持之方法”,这一品主要讲发心的功德,下一品主要讲受持的方法,也就是说,菩提心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们应当怎样在相续中受持。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一(发心之功德)分三:一、真实功德;二、具功德之合理性;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戊一(真实功德)分二:一、共同功德;二、特殊功德。

 

己一(共同功德)分五:一、断除罪业;二、成办利乐;三、满足愿望;四、名义转移;五、以喻赞德。

 

庚一、断除罪业:

 

菩提心是断除罪业最好的一种方法,为什么呢?颂词中是这样讲的: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凡夫人造善业的力量非常微弱,但造恶业的力量极为强大,这样的恶业除了依靠菩提心以外,在这个世界上或在我们所修学的范围内,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遣除呢?

 

昨天也讲了,凡夫人造善业的时间,就像黑夜中刹那出现的闪电一样十分短暂。世间上的凡夫人大多数不信仰佛教,即便是信仰佛教,也只是当作一种消遣,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生意、工作、家庭等才是生活的重点,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多,一个大城市中有几万个人,在这些人当中,真正学佛的有多少?在学佛的人当中,能如理如实修行的有多少?如理修行的人当中,每天二十四小时真正用到修行方面,心清静、不散乱,行为也相当如法的修行人又有多少?通过这样的观察,就可以了知凡夫造善业的时间确实是相当少。

 

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听闻的人不一定有很多,即使是听的话,真正做到如理如法的又有几个?虽然我讲者很低劣,但是所讲的内容基本上没有离开以前印藏高僧大德和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按理来讲,凡夫人的记忆非常有限,你们在听受的过程中,应该作一些笔记,如果只将佛法留在磁带或光盘上,对自己的相续不一定有很大利益。所以,大家每天应把所讲的内容尽量记在脑袋里,如果实在记不住,也应该记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才算是比较如法的闻法行为。

 

可是我最近了解,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把每天的课随随便便听一遍,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至于到底讲了些什么,很多人几乎都不知道,这样的闻法非常稀奇,真正的闻思并不是这样!我们学院的道友在我讲完之后,法师还要辅导一遍,法师辅导完以后,辅导员又要辅导,并且第二天还要考试,依靠这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能真正理解菩提心的道理,如果听法时心不在焉,能不能把大乘佛法的道理融入自心?我想恐怕很困难。当然,我也理解现在很多人确实特别忙,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对闻法不够重视,对闻法的基本方式不了解。只有将闻法当作比较重要的事情来看待,你们的相续中才会有所收获,否则,光得一个传承有没有多大意义也很难说。

 

然而,凡夫人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时间很短,力量也很薄弱,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比如说听课的时候打瞌睡、起分别妄念,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家里的人阻挠,其他的一些烦恼现前等等,在听一堂课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会出现许许多多违缘来中断你的善行。与此同时,罪恶的力量非常强大,有些注释里将它比喻为乌云密布的黑暗,力量相当强,持续的时间也很漫长。

 

现在的凡夫人造恶业时,怎么样混时间都无所谓,但是让他听一节课的话,就会想:要一个小时啊?好累啊!如果是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多长时间都可以,时间一下子就过了;在一些没有意义的无稽之谈上,花多少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到舞厅里通宵达旦;到茶馆等散乱的场合中打麻将、赌博,做各种各样的非法事;看电视、看电影,上网看一些不如法的内容……对此都是乐此不疲。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这些行为都不会有任何利益。本来我们的心已经散乱得不得了了,再把外面眼花缭乱的世界引过来,外境的诱惑力如是的强大,自己心的力量又如是的薄弱,这样一来,修行就会彻底瓦解,彻底失去根本了。愿不愿意当佛教徒是你的自由,从世间的法规来说,信仰也可以,不信仰也可以,这方面没有任何强迫。但如果你真的要信仰佛教,想认认真真地修学佛法,最好断除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当然,作为欲界的众生,吃饭穿衣、解决最基本的生存因素,这一点我们并不排斥。

 

上面颂词的意思是,我们善心的力量极其微弱,而造罪业的力量极为强大,由于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强大有力,以致各种轮回的痛苦难以抵挡,深陷其中的时间又非常漫长,这种强大的弥天大罪,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摧毁压服呢?相当的困难。那应该依靠什么样的善行才能摧毁呢?除了慈悲与空性智慧圆满的如来正等觉的菩提心以外,其他任何一个善法都不能超过它。

 

有些人可能想:其他的善法也可以吧,比如修无上大圆满、大手印,或者参禅、念佛,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殊胜法门,为什么不能胜过这些罪业呢?当然,佛经中也说这些善法能摧毁罪业,但是你参禅念咒,如果没有菩提心,做这些善事有没有功德呢?有是有功德,但不能超胜一切罪恶。前段时间学习华智仁波切的教言时也说了:“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便是修无上大圆满,也会成为小乘的法,或者变成一种说不清的法了(类似于外道)。”既然无上大圆满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都不能算是大乘佛法,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大家应该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心一意地修持菩提心,应想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唯一就是修持菩提心。”当然,修其他密法或念咒语,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菩提心,否则,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很难遣除。

 

有些人会想:我念金刚萨埵心咒,或是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应该也可以遣除罪业吧。当然,这些法确实很殊胜,但有一个前提,你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念金刚萨埵心咒或者观修空性的呢?如果不具足菩提心,观空性也会成为轮回的因,念金刚萨埵心咒也不能遣除自他所造的一切罪业。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理解这个颂词所讲的意义。不管是过去、现在或者未来,我们每个人所造的罪业是相当多的,今生已经造下了很多,未来还会继续造的,如果想要彻底断除,就一定要修菩提心,否则,其他的善根不能摧毁这种恶业的相续。

 

无著菩萨在讲义中说:〖所依人身与意乐既难得又短暂,〗前面也说了,凡夫的这个人身很难得到,修善法的意乐就像黑夜的闪电般短暂、稀有。〖因此善法的对治也就显得非常的可怜,换句话说,这种对治善行时时刻刻都是力量微薄弱小而存在。〗作为凡夫人,我们每天修行的时间很短,在这个短暂的时间中,效果到底怎么样,自己心知肚明。有时候打瞌睡,有时候散乱,听说有些人早上六点钟已经起不来了,现在都起不来的话,那真正的菩提心还怎么修啊?六点钟已经不早了!可见,别说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中修持,有些人就连半个小时也用不上,有时候就算用上了,也是经常打妄想或者中断了,所以,我们凡夫人是多么可怜!

 

〖相反,〗如果造恶业,〖一切不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却非常容易。〗比如,对别人生嗔恨心时,生嗔的对境、自己的意乐、当时的心态,一切造业支分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全部具足。但是行持善法呢,具足所有的功德支分是相当困难的。〖致使罪恶的力量格外强大、势不可挡,难以想象,而且接连不断产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一天中恶的分别念多得不得了,而真正的善念——菩提心、信心、大悲心实在少之又少。甚至晚上做梦也是这样,梦到自己的根本上师或在上师面前听闻佛法,可能一个月或一年只有一次,而乱七八糟的梦,每天晚上多得不可计数,如果偶尔梦到一次行持善法,自己简直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我们凡夫人一直都在贪嗔痴的睡眠中昏迷不醒,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反而认为是正常现象,不管白天做事还是晚上做梦,全都处于一种迷乱中。

 

〖由此可见,现在我们就必须要具备能摧毁罪业的善法。对于弥天大罪,除了圆满智悲自性的菩提心以外,有什么其他善法能遣除得了?根本无法遣除。〗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不管是磕头、念咒还是顶礼,我们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比不上发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念咒有多少万、多少亿,修了多少遍加行,参禅的境界有多高,这些功德实际上都不大,也许只能成为人天福报之因。”行善法有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差别如此之大,因此,在这个世间上,菩提心的功德最大,而且忏悔罪业的力量也最强。〖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起菩提心。〗

 

〖《华严经》中云:“猫眼见即能震慑诸鼠,令其无法堪忍。同理,遍知之心(指菩提心)宝明目亦能制伏一切业惑之鼠,令其无法堪忍。”〗老鼠看到了猫的眼睛,就会特别害怕,所以猫眼能震慑降伏一切老鼠,令它们无法堪忍,马上逃跑或是动弹不得。同理,无上菩提心一旦出现,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阿赖耶识上的种种恶业,马上就可以遣除无余,犹如老鼠在猫眼前不敢停留片刻一样,在菩提心的面前,所有的罪业根本不会存留。

 

因此,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是相当大的,不管忏悔还是做善法,一定要以菩提心为前提。无始以来,我们依靠自私自利的心造下了各种罪业,现在这些罪业的违品是什么?就是利他的心。

 

以前我们凡夫人几乎没有利他的心,但现在遇到了大乘善知识、大乘佛法,若能在相续中生起利益他众的心,今后就不会造很大恶业了。为什么呢?因为造恶业完全是为了“自己”,你们想一想,过去自己所造的恶业中,有哪一个是为了众生而造的?几乎没有,全部是为自己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如果生起了真正的菩提心,这种造恶业的相续就会被中断,《经庄严论》中说:“智者如果生起了菩提心,就能遮止无量罪业的恶行。”所以,菩提心是有智慧的人才能生起来的,没有智慧的人就连听都听不进去,更不用说生起来了,但如果他生起了珍贵菩提心,无量的罪业就再也不会有了。《本生传》中说:“若能生起菩提心,对一切众生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所有的非法行就会被遮止,更何况是造不善业了。”

 

所以,我们应该观察自己能不能生起菩提心,如果能的话,那相续中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就会逐渐消失,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罪业也会逐渐断尽,大的罪业能压伏,小的罪业能完全根除,这就是菩提心的功德和力量。

 

庚二、成办利乐: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多生累劫中深深地思维、观察,发现唯有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益,依靠它,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大家都知道,佛陀对众生是最慈悲的,不管是在因地还是果地,佛陀心里想的就是利益众生。去年我们学习《释尊广传》时,从中也能了知这一点,每个公案中,不管是布施身体,还是做其他事情,佛陀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一切众生获得利益,这是他最究竟的目标、最究竟的愿望。在多生累劫 [ 39 ] 中,佛陀为了利益众生,一直反复思维:帮助众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最后他发现,菩提心对众生有相当大的利益,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善法也比不上菩提心的利益大。

 

[ 39 ] 多生累劫:也就是三个阿僧祇劫,或者叫三个无数大劫。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八十个中劫算一个大劫。

 

从名言的角度来讲,思维者是谁呢?圆满照见万法实相、宣说真实语的佛陀,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这个人很不错、很可靠、很可信,所以他说的是对的”,不是这样的,世间人再怎么好、再怎么了不起,也会有说妄语的时候,但佛陀并不会如此,正如《释量论》中所讲: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时间是多久呢?多生累劫,而不是一天、两天,一辈子、两辈子。有些科学家用几年或几十年绞尽脑汁发明了一个产品,就认为非常了不起,但是佛不是几年、几十年,也不是几百年、几千年,而是多生累劫一直都在思维。最后发现了什么呢?众生由于无明,深陷轮回非常可怜,唯有菩提心才能将他们从轮回的苦苦、行苦、变苦等痛苦中彻底救度出来,获得永远快乐的佛果。

 

以前的高僧大德说过:“如果你想对佛陀报恩,首先就要知道佛陀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怎样对待的呢?依靠菩提心来利益众生。以前上师仁波切在光明梦境中见到麦彭仁波切时说:“我对您报恩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愿利益众生。”《中观庄严论》中也说,诸佛菩萨除了利益众生以外,再没有其他工作了。他们以什么方法来利益众生呢?就是菩提心。所以,佛在多生累劫中深深思维、再三观察后,依靠智慧发现了唯有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益,无量众生依此菩提心能顺利获证佛果。

 

从古至今,从释迦牟尼的佛教法开始到现在,二千五百多年来,不管是学显宗、密宗,还是汉传、藏传、南传佛教的修行者,依靠菩提心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的有多少个呢?可以说根本数不清。那么,没有依靠菩提心而得成就的有没有呢?绝对没有。有些人可能问:“往生不是不用菩提心吗?”不可能,真正往生的人,相续中没有菩提心的是没有的。《净土教言》中也讲了,有福报的人在往生的前一刹那,所有的菩提资粮(包括菩提心)就已经圆满了。

 

有了菩提心,获得佛果会非常顺利,不像外道那样,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行,比如说拔头发、跳入火炕、在恒河里沐浴、用五火焚身等等。可能有人问:“佛经里不是有很多依靠苦行获证佛果的公案吗?释迦牟尼佛经历了六年苦行,很多高僧大德在修学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苦行,这难道不是苦行吗?”当然是苦行,但佛教的苦行与外道的苦行有很大差别。外道的苦行,确实会在身心上造成相当难忍的痛苦,而佛教的苦行,比如一地以上的菩萨将自己的头目手足布施给他人,是因为菩萨的利他心特别强,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所以就算把身上的肉割下来,也像割把草一样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

 

学法的苦行也是这样,有些人认为出家人很苦,在哪里哪里苦行,其实,对于那些对佛法有信心、利益众生的心特别强的人而言,出家的苦行比起在家人生活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虽然住在山上,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表面上看来过得很苦,但实际上,他们内心的快乐无与伦比,跟住豪华洋房、过奢侈生活的世间人相比,真不知道是谁痛苦?!

 

菩提心是真正、唯一的妙药。现在有些医学家、营养学家认为“我发明了某某产品,对身体、对心理非常有利”,实际上也许有很大的副作用。就算真正有利,能不能保证一辈子都身体健康呢?而且这些药很快就过期了,菩提心会不会过期呢?肯定不会。有些营养药可能对某些人起作用,他吃了以后效果很好,于是就帮着宣传,在电视上打广告,说这个产品如何如何的好。其他的人就信以为真,买来吃了后,本来是该减肥的,反而变得更胖了。但菩提心不会这样,只要是因缘成熟了,对于大乘种性的人来说,菩提心一定会对自己有真正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菩提心是佛法的精华,是佛陀智慧的结晶。

 

〖诸位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深深思维、再再观察利益众生的方便,结果发现这颗菩提心是对众生最为有利,因为依靠这一菩提心,无量众生能轻而易举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或者殊胜安乐。〗

 

庚三、满足愿望: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如果想灭除三界轮回的百千万种痛苦,遣除有情众生的种种不安乐,自己享受百般快乐,那千万千万不要舍弃菩提心。

 

在甲曹杰、布顿大师、根桑秋札的讲义中,都将这一颂与三士道相对应。第一句是讲中士道,也就是说,声闻缘觉希望自己灭除三界轮回的各种痛苦,获得圆满断尽人无我的寂灭果位(阿罗汉果或缘觉果);第二句是讲大士道,大乘种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遣除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第三句是讲小士道,即寻求今生来世的人天快乐,是一种自我享受福报自私自利的发心。

 

不管小士道、中士道还是大士道,每个众生都有希求,大士道是为了众生得到解脱,中士道是为了自己的寂灭安乐,小士道只是想自己获得快乐,无论哪一种人,都不能舍弃菩提心,否则的话,你的愿望是实现不了的。我们既然发了菩提心,平时不管接触什么人,自己以前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都应该在行为上表现出大乘行人的善良,这个很重要。

 

三士道的人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佛陀在经中说:“诸比丘,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菩提心。”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讲过:“大家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舍弃三宝、不诽谤三宝;修行一定要坚定不移,不能遇到违缘困难就马上动摇;即使遭遇生命危险也不舍弃菩提心。”一再地强调这三个教言。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求自己的安乐、求别人的安乐,还是求究竟的解脱,都不能舍弃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不要说佛果、阿罗汉果,就连现世中的快乐也很难真正获得。为什么呢?如果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强,即生中你跟任何人都合不来,还会造各种各样的恶业。因此,即便是世间的为人处事,也需要菩提心、需要利他的心,有了这个心,什么事情都好办。

 

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从自身做起,应该有个比较明显的修证外相。什么样的修证外相呢?应将自己当作一盏灯,灯有两种作用,一是不断地产生后面的相续,第一刹那产生第二刹那、第二刹那产生第三刹那……自身不断地产生光明,照亮自己;二是能遣除周围的黑暗。所以,我们每个人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应该像一盏灯,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身边的人,不管是家庭、单位、国家,甚至全世界,你的力量有多大,就应该把菩提心的光散发得有多广,依靠菩提心的光和热,真正去利益有缘众生。

 

有些道友这样想:我现在好好地修持,不接触任何人,等得到一地菩萨的果位以后,才开始发菩提心,“上班”做利益众生的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凡夫,但也可以对周围的人起到帮助的作用。从自身的角度而言,如果你是个大乘佛教徒,应该对家庭、对单位尽职尽责,与寺院或佛教团体的关系一定要和睦。否则,自认为是佛教徒,结果对谁都不理,跟谁都格格不入,那你的相续中是否有菩提心也不好说。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首先应该对他人起到一种好的影响、好的作用,这样一来,你才有说服力,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

 

因此,我非常希望所有的佛教徒能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努力,不然的话,每个人只是自私自利地想自己成就、自己修行,甚至与家人的关系都搞得特别紧张,单位同事、亲朋好友与你相处也特别麻烦,那佛法怎么样弘扬?出家人虽然没有真正的家庭,但实际上,寺院就是你的家,同行道友就是你的家人,与道友接触的时候,自己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这样,你的菩提心光才可以散发出来,否则,谁都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想弘扬佛教恐怕相当困难。

 

要知道,佛教并不是口头上说得好听,而一定要让别人通过你的言行感受到一种关爱、一种慈悲。作为一个居士,如果你发了菩提心,就不能整天和家人吵吵打打,经常争执不息。有些佛教徒的家庭特别可怜,有时连一般人的家庭都不如,这样是不合理的,既然有因缘成为一家人,就应该珍惜彼此的缘分。以前上师如意宝去美国的时候,发现那里有一种基督教的家庭教育,在一个月当中,一家人专门会请牧师来到家中,对大大小小的人以宗教的教义进行教化,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以后,他们的家庭特别和睦。这就是宗教在家庭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很多法师没有弘扬如何将佛教融入生活、融入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佛教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佛教可以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任何文化相结合,而且一旦结合,一定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佛教就像万能药一样,配在牛奶里可以,配在水里可以,配在甘露里也可以。虽然佛教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但来到藏地后,根据藏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到汉地时,又与汉地的习惯和风土人情相适应,从而使人们获得利益,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我认为菩提心确实不能与社会相脱离。

 

一说到菩提心,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所谓的菩提心就是一种关爱、一种爱心。如果这种爱心在家庭、工作、寺院、团体、整个世界,再说大一点,乃至无量的世界中都遍布它的光芒,就能令所有的众生获得温暖。

 

所以,我们作为弘扬佛法的人,应该在不同的众生面前,将佛教的特色体现出来。如果没有这样,只是嘴里说“我要发菩提心”,但跟人接触时却没有用上,那是不行的。如果真的有了菩提心,哪怕去商店买东西、坐公交车,不管在什么场合中,对身边的人或非人,包括草地上的可怜众生,都可以散发爱的光芒。当然,能否真正运用,就看个人的修行如何了。所谓的修行好,并不是闭着眼睛坐很长时间,而是将佛法的道理付诸实践,真正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所以,我们应将佛法的道理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平时的所作所为尽量以佛法的精神来摄持,如此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佛法的伟大。

 

总之,世间人想获得快乐、升官发财,修行人想获得成就,不管你想怎么样,都离不开利他的菩提心。〖想要摧毁自己在三有中的千万痛苦、想要遣除其他一切有情的所有不幸、想要使自他群生普享百千快乐的人恒时也不要舍弃菩提心,因为依靠它必定能实现这些目标。〗

 

庚四、名义转移:

 

假如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我们的名称以及在轮回中的意义就已经全部提升了。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束缚在生死轮回监狱里的痛苦有情,如果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么在生起的当下,他的名称就已经由原来的“凡夫”变成了“菩萨”。当然,这并不是只改个名称而已,不像世间上的名誉会长、名誉主席,光有名称而不起什么作用,在实际意义上,他也具备了名副其实的功德,成为人、天人、梵天、帝释、龙王等无量众生的应供处,无量众生在他面前供养、顶礼、恭敬承事,他完全承受得起。

 

很多人会想:这个菩提心是指什么菩提心啊?此处讲的是世俗菩提心,只要对大乘有信心,即使是凡夫人,也能够生得起来。它不像胜义菩提心那样,只是在圣者相续中才有,只有证得一地菩萨以上才能获得,《入中论》中说:只有一地菩萨以上,才得名为胜义菩提心的佛子。这里所说的只是世俗菩提心。还有些论师认为,此处是讲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一种),是从行为上说的。

 

不管怎么样,这种菩提心我们都可以生得起来的,如果生起了这种菩提心,那就可以叫做菩萨了。可能有些人想:我既是凡夫又是菩萨,这会不会相违呢?不相违。因为所谓的“凡夫”,是指我们相续中具足了业和烦恼,而所谓的“菩萨”,是指已经具足利他的心和行为,故二者并不相违。

 

这样的菩萨可不可以接受别人的供养、顶礼和恭敬承事呢?完全可以,而且就算接受也不会有过失。假如是凡夫人受别人供养、恭敬顶礼,那他肯定受不起,会有四种罪或别解脱戒里的一些罪业。可是,如果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就不会有这样的过失了。

 

为什么将生死轮回比喻成监狱呢?大家都知道,监狱里的犯人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可容自己活动,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自由,不要说普通人,就连萨达姆关在监狱里,两边也只是三米左右。同样,轮回也相当于是个监狱,上去最多只能到有顶,下去就是无间地狱,好像蜜蜂被关在瓶子里一样,根本不能超越这个范围。

 

众生被业和烦恼的镣铐紧紧束缚在轮回的监狱中,即便是这样可怜的凡夫俗子,如果生起菩提心“从现在开始,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要舍弃自己,利益众生”,那在这个当下(这里的“刹那”就是指当下),凡夫的名字和意义就已经改变了。尽管如此,这并不是说从此以后你自私自利的心一刹那也不能生起。作为凡夫人,虽然发了利益众生的心,但发了心之后,自私自利的心肯定还是会有,还是会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你的目标已经定下来了,比如心里想去拉萨,虽然在去的过程中,也要吃饭住宿,难免会有自私自利的心,但你的目标不会变,就是“我要去拉萨”,同样,现在你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众生”,从此以后,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全部改变,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了。所以,在你生起菩提心的那一刻,你的名称就已经变成菩萨了,平时有些道友经常说“你是老菩萨,你是老菩萨”,如果有了菩提心,这个时候,叫老菩萨也好,年轻菩萨也好,中年菩萨也好,怎么样称呼都可以。而且,此时所有的人、天人、龙王、非人等全部都可在你面前供养。

 

此处的菩提心,以前印度的布布达论师等认为是胜义菩提心,后来许多论师遮破了他的观点:如果是胜义菩提心,那么《华严经》等很多经典不应该用金刚钻石 [ 40 ] 的比喻来宣说,因为世俗菩提心有退失的可能,也有恢复的机会,但胜义菩提心不可能退失。关于是世俗菩提心的理由,《学集论》中也有大量的教证和理证,同时,还说明了凡夫的相续也可以生起世俗菩提心。

 

[ 40 ] 金刚钻石可以被毁坏,故不可能是胜义菩提心。

 

在座的人肯定有菩萨,但以一般凡夫的眼光来看,谁是菩萨我们也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就算自己是凡夫,也要在相续中努力生起菩提心。

 

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从头到尾都是围绕“菩提心”,这比较适合那些精进的、对大乘有一定信心的、自己的佛性也苏醒过来的人。有些人的佛性根本没有苏醒,一直紧抓住世间法不放,不要说是《入菩萨行论》,就算是再好的论典,不管听了多少遍,因为对轮回、对世间特别执著,也不可能发起菩提心的,这种人我们暂时没办法救。但是,如果自己对大乘佛法有信心,而且种性已经成熟了,那么就像在春意盎然的时候灌溉播种,过段时间就可以发芽一样,菩提心很快就可以生起。当然,没有给他讲经说法,他的种性可能还无法苏醒,但只要有了“灌溉”的因缘,他的种性马上就能成熟,所以,在这种人面前传授《入菩萨行论》,他的相续中应该能生起世俗菩提心,一旦生起了世俗菩提心,那做什么善事都好办了,因为目标已经搞清楚,从此以后做什么事情就会非常容易。

 

现在的汉传佛教,有没有真正系统学修菩提心的呢?你们自己也看得出来,很多宗派中几乎都没有。所以,这次我们按照寂天菩萨的论著有系统、有次第地学习,相信很多人的相续中是会生起菩提心的,对我们来讲,这是真正的如意宝。

 

为什么说有了菩提心,即使是凡夫也值得众生顶礼呢?《入中论自释》中讲:印度那些将月亮作为天尊的外道,不会顶礼十五的月亮,而是顶礼初一的月亮。同样,佛陀说对佛菩萨不一定要顶礼,但最开始生起菩提心的人非常了不起,佛说应该在这个人面前顶礼。所以,相续中如果生起了菩提心,那就是新的菩萨了,这时别人对我们顶礼,不用说“不要顶礼,不要顶礼”,可以这样说:“你好好顶礼啊,我现在是菩萨了,我今天刚刚生起的菩提心很新鲜,你顶礼的功德很大……(众笑)”

 

佛陀在《迦叶请问经》和《宝积经》中也是这样说的:转轮王的儿子生下来后,虽然还不能做国王的事业,但附近小国的大臣民众都应像对国王一样向他顶礼。为什么呢?因为他生于王族,未来必定会真正继承王位(登上王位相当于得一地菩萨)。同样的道理,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虽然这个人现在还不能直接利益众生,不能像一地菩萨那样将身体化为一百个,一刹那间利益一百个众生,但他已经降生于如来家族中,将来必定会有这种能力,所以对他顶礼是非常合理的。

 

这种菩提心不管在什么众生的相续中产生,都值得我们顶礼。佛陀在《毗奈耶经》中说:应该顶礼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对相续中刚刚生起菩提心的菩萨,即使是旁生,也值得我们顶礼。比如有他心通的人,如果看见一头牦牛的相续中有菩提心,或者这头牦牛是菩萨的化身,马上就会向它顶礼,因为它是真正的菩萨。噶当派的教言中也说:如果相续中有了菩提心,这个众生无论住在哪个地区,此地就会成为吉祥的供养处,无论住在哪个国家,此国家也会成为庄严的国土。

 

有时候我想:像法王如意宝那样举世公认、没有任何争议的大德,不管从哪个方面观察,他老人家一定是生起了菩提心的菩萨。虽然上师经常谦虚地说自己是凡夫,但这样的菩萨哪怕住世一天,对见闻、接触、忆念过他老人家的众生都有非常大的利益。菩萨跟凡夫是完全不相同的,如果凡夫人给你摸顶,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但如果是菩萨,就完全不相同了,凡是有缘与菩萨见闻接触的众生,都能从中得到无尽的利益。

 

既然发了菩提心,我们就应想尽办法帮助身边的众生。如果相续中不要说胜义菩提心,就连世俗菩提心也没有的话,口头上是帮不了任何人的。漂亮话谁都会讲,但只会讲是没用的,只有内心中生起了菩提心,并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也生起菩提心,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他人怎样毁谤你、骂你,你也毫无怨言、不生退悔,这样才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去深深思维,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到菩提心的重要性!

 

〖在轮回的牢狱中被业与烦恼紧紧束缚的苦难众生,如果能生起菩提心,那么瞬间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名称上可以堪称一切如来之子,从意义上来说,成为人天世间的应礼处。〗

 

 

回目录

 

 

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 5 课

 

 

 

上节课我们遮破了有部宗因缘他生的观点。虽然《中观根本慧论》主要破外道的见解,但有时也会破佛教有实宗,包括有部、经部和唯识宗的一些观点。

 

◎学习《中论》之必要

 

对于一切万法,世人或者执常,或者执断,外道徒和有些内道行人亦是如此。他们有些执著柱子、瓶子、心识等诸法实有存在,有些连最基本的前后世、业因果都不承认。若想破除人们相续中所有粗大细微的偏见、执著,就要依靠中观严密的推理和甚深的教理。

 

对于很多现代人,尤其年轻人来讲,学习中观非常有必要。现代人由于思维比较开放,各种理念很容易侵入相续,引发各种遍计执著。如今信息时代,这种现象愈发严重。人们的内心不仅容易受到外界染污,还会被无始以来的俱生我执紧紧缠缚。若想破除所有这些遍计和俱生的执著,从中获得解脱,就要依靠中观正见。

 

◎用中观破自己

 

在学习《中论》的过程中,大家不能认为此论只是在破外道或有实宗,所破对象不包括自己。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应该用中观来破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严重的俱生执著和遍计执著,由此引生的我见、常断见等各种邪见遍满了自己的相续。

 

比如,我们通常也觉得他生存在,并认为释迦牟尼佛也承认这一观点,因为很多佛经都讲了万法因缘生的道理。如果没有学习第二转空性法理,我们根本不会知晓佛法的究竟深义,也不会知道佛陀说诸法有生是为了接引根基未成熟的众生。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而要用上所学的中观理,破掉自己所有的执著,这样才能真正通达万法的实相。

 

《中论》里运用了大量的推理,大家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方法。首先要明白颂词的字面意思,这样在我广讲时,就能很容易了达其中内涵,否则将很难跟上思路;接下来,应把法义与自相续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所学有所体悟。有些道友学得很不错,虽然讲考时颂词与别人一样,但由于彻底通达了法义,所以无论略说还是广讲都非常自如。

 

子二(破依他作生):

 

前面中观宗遮破了有部宗他生的见解,建立了因缘不能生诸法的观点。

 

对方辩解说:虽然因缘不能直接生诸法,但因缘上具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作用力,是这种作用力产生了诸法。比如,花朵或苗芽,并不是由种子或其他因缘产生,而是由众缘聚合后产生的作用力所生;眼识并非由眼根、色法、作意三者产生,而是由这三者聚合后产生的作用所生。

 

但这种观点也不合理,为什么?

 

果为从缘生,为从非缘生,

是缘为有果,是缘为无果。

 

藏文译本颂词:

 

作非具有缘,无缘作不成,

无作则非缘,若具作可生。

 

作用并不具有缘,如果不具有缘,作用就不能成立;如果不具有作用,缘就是非缘;如果具有作用,缘当然可以生果,但这样的缘并不存在。

 

意思是说,如果对方认为是因缘产生的作用生了果法,我们就从作用是否具有缘,以及缘是否具有作用四个方面进行破斥。

 

首先,作用具缘或不具缘都不能成立:

 

一、作用具缘不成立

 

如果对方回答作用具缘,我们就驳斥说:如果作用自己还未成立,与石女的儿子、虚空没有任何差别,它怎么会具有缘呢?就像石女儿本身都不存在,他所具有的特法——青春韶华怎么可能存在呢?

 

为什么说作用不存在呢?因为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果法方面观察,作用都不能成立。

 

首先,假如果法已经产生了,比如眼识、稻谷、鲜花或心识等果法已经产生,它们还需不需要作用呢?根本不需要,因为作用是果法成立之因,既然果法已经具足,当然不需要以作用为缘。如果还需要,就会有无穷生——已生之法还要再生等很多过失。

 

假如果法尚未产生,作用也不能成立。人们一般认为,未来果法的产生需要依靠现在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因为,假如果法未来才产生,现在它就与石女儿或虚空没有任何差别,由此产生它的作用也不可能有。就像明天的鲜花尚不存在,今天不可能单独存在一个所谓的作用。为什么?因为能生和所生观待而成立,如果所生(果)不存在,能生(作用)也不可能有。如经云:“因无生 [ 42 ] 之作者,则无生 [ 43 ] 之作用”。

 

[ 42 ] 此无生是指“无所生”。

[ 43 ] 此无生是指“无能生”。

 

果法正在产生时,作用是否存在呢?同样不存在,因为除了已产生和未产生的法之外,并不存在正产生之法。人们通常认为,正在产生、正在说、正在什么什么的状态肯定存在,但实际上,所谓的正在或现在,只是分别念的一种假立。为什么?

 

因为,假如过去和未来的中间由一个现在连接,那么这个现在必定有靠近过去和靠近未来的不同部分,这就说明这个现在是可分的,是由过去和未来的不同时间组成,并非真正不可分的现在。即使我们无穷无尽地把现在分割下去,它仍会有靠近过去和靠近未来的不同部分,因此永远安立不了一个真正不可分割的现在 [ 44 ]。由此可见,所谓的现在根本不成立。

 

[ 44 ]【例 1】若认为7点前是过去,8点后是未来,7点-8点之间是现在,那么这个“现在”就会有靠近过去的部分——7:10分,也会有靠近未来的部分——7:50分,因此这个现在并非真正的“现在”,而是由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组成,若将其分割,将7:10分之前安立为过去,7:50分之后安立为未来,7:10-7:50之间安立为现在,则这个现在也非现在,因为仍会有靠近过去的部分——7:20分,也会有靠近未来的部分7:40分,也非真正的现在。最后无论怎样细分,也安立不了一个真正的现在。

 

【例 2】过去6点与未来8点的中间7点叫现在,但这个现在是可分的,比如在6点-7点中间,6:30就是现在,而6:30-7:00中间还可以分,6:45分就是现在,如此不断分下去,始终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现在。

 

虽然世人认为,内外的一切法会有一种“正在……”的状态,比如,花朵正在开放等,但若依靠《中论》或《中观四百论》里所讲的方法详细观察就会知道,花朵要么已开完,要么尚未开,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正在开的中间状态。

 

以上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对作用观察之后就可推出,所谓的作用不能成立。

 

既然作用不成立,作用具缘也不能成立。如云:“无有差别事,则无有差别法。”差别事是指总法,即本体的法;差别法是指别法,即局部的法。比如,某人很有智慧,其中“某人”是差别事;“很有智慧”是差别法。如果没有“人”的差别事,人的智慧高低、个子高矮、长相美丑等差别法也不可能有。同样的道理,若没有“作用”这个差别事,也不会有“作用具缘”这样的差别法。

 

《中论》里的推理非常重要!以前很多高僧大德在学习一两遍《中论》之后,就能很容易破掉自相续中的实执。《赞戒论》的作者邬金丹增诺吾说过:如果听闻过三次或者真正学习三遍《中观根本慧论》,一定会对大圆满的见解有所认识。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说过这样的教言,很多老道友应该记得很清楚。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部论典,依靠它能强有力地断除我们相续中的各种实执。

 

二、作用不具缘不成立

 

对方辩驳说:既然作用具缘不合理,我们就承许作用不具缘,即作用的产生不依靠因缘,只有单独一个作用,它能独立自主地产生万法。

 

中观宗驳曰:这种观点更不合理,不具缘的作用根本不存在,假如存在,那煤炭也能生苗芽了,因为没有缘也能生果就等于非缘也能生果;另外,如果作用不依任何因缘而生,已经有了无因生的过失。所以,不具因缘的作用不可能存在,就像没有毛线,就不可能有氆氇一样。

 

通过以上观察,无论作用具缘还是不具缘,都不合理。

 

《中论》的有些推理较难,希望大家闻思时一定要认真。如果前世学过中观,有过这方面的串习,听完之后很快就能通达;如果前世这方面习气较弱,以前也没有闻思过,听一遍不一定能懂。如果不明白,在堪布堪姆们辅导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如果还不明白,就要在有智慧的道友面前再三请教。这样反复听闻、看书、复习、求教,最后应该就会通达。我讲的时候,你们听不懂也不要难过,因为除了一些利根者,一般人听一遍都很难真正懂。

 

对方辩解道:说作用具缘或不具缘确实都不合理,但我们承许的是,因缘上具有一种作用力,是这种作用力产生了诸法,比如,种子、地水火风等因缘聚合之后会具有一种作用力,依此而产生了花朵。

 

但对方这种观点也不成立,因为无论缘上是否具有作用都不合理。

 

三、缘不具作用不合理

 

只有具备了生果的作用,才能成为缘;若远离了生果作用,则不能成为缘,因此缘不具作用不合理。

 

四、缘具作用也不合理

 

具作用的缘如果在世间存在,则可以生果,但这样的缘并不存在。为什么?

 

前面从两方面阐述过原因:(一) 从作用是否存在方面分析过,因为作用对三时果法的产生没有任何用处,故作用不能成立,既然作用不存在,具作用的缘也不可能存在。(二) 昨天学的颂词“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是从果法的自性在缘中不存在方面破,由此推出缘不成立。其实,从缘不成立也可推知作用不存在,就像石女儿不存在,石女儿的相貌就是子虚乌有一样。总之,缘和作用都不存在,与虚空没有任何差别,因此,缘具作用的说法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作用具缘或不具缘不合理;缘具作用或不具作用同样不合理,即四种情况都不成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吗?根本没有。由此可知,对方依作用而产生的说法,没有任何成立的依据。

 

◎在生活中串习、运用法理

 

大家最好能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中经常串习、观察所学的法义,这样就会逐渐通达中观法理。以前听人说过,曲恰堪布可以一边睡觉,一边思维法义,可能这样不会受到打扰吧。我们也可以在晚上睡前思维这些推理:缘具足作用,不能产生;不具足作用,也不能产生,然后,不能产生,不能产生……最后就慢慢睡着了(众笑)。

 

中观推理非常尖锐,任何人深入分析之后,都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些唯物论者或傲慢心强的人对此不承认,大家也可以和他们好好辩论一下。

 

首先我们问:“你们认为依靠因缘产生的法是否存在?”他们肯定会说存在。

 

问:“如果存在,那种子(因缘)和苗芽(果),是他法还是自法呢?”

 

他们必定认为是他法。

 

问:“如果是他法,那苗芽是什么力量产生的呢?”

 

他们肯定认为是由种子等因缘的作用产生。

 

问:“那种子是否具足作用,或者作用是否具足因缘(种子)呢?”

 

当我们从四个方面给他详细分析之后,这些傲气十足的人可能就会放下傲慢的姿态,说道:“你们的智慧也很不错啊,能否再给我讲一些《中论》的道理呢?”(众笑)

 

◎闻深妙法,得不可思功德

 

虽然《中论》的有些内容较难,但对于智慧较高的人来讲,可能会很感兴趣。以前他们的智慧一直没派上用场,现在用于研究中观、因明等甚深法理,是非常值得的。当深入研究之后,必定会对释迦牟尼佛及其深广智慧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但对于以前这方面串习较少的人来讲,理解起来可能就会有点困难。如果实在无法理解某些道理,也不要灰心,只要依靠信心谛听,无论能否听懂,传承圆满之后都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听课时心一定要尽量专注,不要散乱,中观法义本就深奥,心再散乱,恐怕更理解不了。

 

我们有机会听受中观、因明、《俱舍论》这样的法,应该感到非常幸运,因为虽然佛典中有这些甚深理,但我们却很难值遇这样殊胜的论典,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有人宣讲。若无人传讲,仅凭自己的智慧,想通达其中的甚深内涵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这里有很多年轻人,你们如果能把自己的智慧用在研究中观和因明方面,今生乃至生生世世在佛法的境界中都不会退转。

 

癸二(破缘能立法相):

 

对方反驳道:没必要观察作用是否具缘、缘是否具作用,总之万法皆依因缘而生,只要知道某些法生了果,这些法即是因缘就可以了。上至班智达,下至牧童,所有世间人都承认眼根是眼识的因缘、种子是苗芽的因缘、父亲是儿子的因缘。如果像你们这样分析,我们的心脏病都要发作了。

 

但龙猛菩萨不可能依从他们的观点,不管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精神病发作了,一定要详细观察!(众笑)

 

因是法生果,是法名为缘,

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缘?

 

中观宗驳曰:如果因为某些法生了果,故而名为缘,那么当果法尚未生起时,这些法为何不叫非缘呢?

 

比如,对方认为依靠眼根等法产生了眼识,故眼根等是眼识的因缘。但如果眼识尚未产生,如同虚空和石女儿一样,那眼根等为何不称为非缘呢?应该称为非缘。

 

为什么呢?因为眼根等生了眼识(果)之后,才能被安立为因缘;如果尚未产生眼识(果),也即对眼识的产生未起到任何作用,就不能说它们是眼识的因缘,而只能说是非缘。

 

譬如,农民在袋子里储存了很多种子,以备明年春耕使用。虽然他们完全认定这些种子是庄稼的因缘,但实际上,种子现在并未起到生果作用,现今果还像石女儿一样不存在。因此,不能说这些种子是庄稼的因缘,而只能说是非缘。

 

可能有人认为:虽然眼根现在没有产生眼识,但它上面有一种能产生眼识的能力和作用,由此,眼根应该被安立为眼识的缘。但这种观点也不合理,前面已从三时观察过,所谓的作用不能成立。既然作用不存在,以此来安立眼根为因缘就完全不合理。

 

这样详细观察后便会知道,眼识尚未产生时,眼根与非缘没有任何差别。

 

谁都知道沙子中榨不出芝麻油,因为沙子是芝麻油的非缘,同样,眼识未生起时,眼根也是眼识的非缘。在没有生果这一点上,眼根和沙子完全相同,都属于非缘。这和世人的观点完全背离。一般人都认为,眼根和沙子有天壤之别,但在胜义观察时,从不生果的角度讲,两者没有丝毫差别。

 

◎非缘变为缘的过患

 

对方又辩驳道:在未生果之前,因缘的确是非缘,这一点我们也承认,但如果后来依靠这些因缘产生了果,那它们就应该被称为因缘了吧?

 

这种说法也不合理,如果以前是非缘,后来能变成缘,那沙子开始不是芝麻油的缘,后来也可以变成它的缘了,但这根本不合理。如果非缘都能变成缘,将会有所依之缘无穷无尽的过失。

 

◎承许万法为空,幻变方能成立

 

《显句论》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遮破:如果万法像对方所承许的那样为实有,那么一个法在非缘时的状态和行相也应为实有,如此一来,此法非缘的本体就不可能变成后来缘的本体。如果承认有这样的变化,那么此法非缘的本体就成了非实有,万法也成了非实有。

 

也就是说,如果像中观宗一样承许万法的本体为空,那么在名言中依靠因缘的聚散,各种幻变才可以成立。若像对方一样承许万法实有,那么原来不是缘后来慢慢变成缘的转变就不能成立。如果认为可以这样变化,就等于承认了中观宗万法非实有的观点。

 

◎认清假相,领悟真义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破因缘生果的方法,即观察果从因缘的哪部分中产生。以种子生苗芽为例,如果认为苗芽从种子当中产生,那么种子上面哪部分有能力生苗芽?哪部分没有能力生苗芽呢?无论怎样观察,最后也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为什么得不到答案呢?因为一切都是假相,从假相中不可能得到真相,世俗也有“假的”之意。为什么是假的呢?因为,虽然名言中因果等诸法好似真实不虚地存在,不会发生任何错乱,然而胜义观察时,万法的本体丝毫不成立,全部被遮破无余。这也是佛陀说万法皆如梦如幻的原因。明白此理至关重要!

 

麦彭仁波切说:在名言当中,在因缘聚合之时,因生果好似真实存在,但这只是一种假象。虽然是假立,但在假的世俗中也不可否认。他在《中观庄严论释》中对此道理做过详述。如果我们讲得成这部论,对你们相续的改变肯定会有很大帮助。原来我在讲《开启修心门扉》和《札嘎山法》之前,也做过广告宣传,大家听后都感觉受益匪浅。

 

总之,关于中观宗在因果方面是如何立自宗和破他宗的,大家一定要清楚。在名言当中,中观宗也随顺众生承认业因果、前后世以及佛所说的各种道理存在,但在胜义中则无有任何承认,一定要把众生所有的实执全部破除。

 

◎开启快乐之旅

 

今天讲的道理非常深,大家课后一定要反复看。记得法王如意宝刚讲《中论》时说过:如果对有的推理不太懂,一定要反复认真研究,《中论》的很多推理比较相似,如果明白了一种,就会自然通达后面的很多推理;如果刚开始就坐上飞机,以后将很难从飞机上下来。

 

大家最好不要刚开始就坐飞机,否则整个学习过程就成了一个痛苦的旅程。学《俱舍论》时有些道友就一直坐飞机,心里感到很苦恼:“唉,每天讲的内容都听不懂,但也没办法了,就当听传承吧。”有时连听传承的心情也没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而有些道友却并非如此,一直坚持坐火车,每天都会把所学的内容彻底弄明白,虽然开始的时候比较费时费力,但后来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自在,最后整部论都会学得非常扎实。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七节课

 

现在趣入对真实论体的讲述,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前三品的内容(1—3)是令未生起菩提心者生起菩提心;中间三品(4—6)是已生起菩提心后,使它不退,加以稳固;最后三品(7—9)是令生起的菩提心不失坏,且得以增上;最后一品(10)将造论的一切善根回向众生。从这四个方面来宣说。

 

按照这种观点,第一品属于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本品首先介绍了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令人生起向往之心,进而引发相续中菩提心的生起。我们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有了利他的菩提心,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是个好人,在大小乘的所有佛教团体中,这种修行人也是至高无上的。因此,菩提心的利益不可思议,今天我们正式宣讲这部能够引生菩提心的论典。

 

本论的论体分为十品,首先讲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科判的意思是,我们若想自己的学习、修行、闻思全部趋入大乘菩提当中,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趋入的身份、趋入的心态、趋入的方法。

 

丙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分二: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菩提心的功德依靠什么样的身份来获得呢?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我们的“身体”能否成为菩提心的所依,二是我们的“心”能否成为菩提心的所依。这两个条件非常关键,否则,菩提心如果没有所依,它就无法存在,如同大地不存在,高楼大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样,菩提心也必须要有一种所依。

 

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义》中,具体分析了发心的能依所依,并运用了各大教派的不同观点。如果我们明年学得成《现观庄严论》,在讲第一品“遍知十法”时,第一个就是发心,其中专门讲了菩提心的能依所依,尤其是所依方面的心依,同时还提到了龙猛菩萨、无著菩萨以及印度、藏地各大论师对此问题的辩论与分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讲理论,《入菩萨行论》主要是一个汇集论,也是一个修行论,理论上的分析除了《智慧品》(第九品)以外,这里不作广说。

 

那么,菩提心依靠什么样的身份获得呢?依靠人身来获得。如果获得了人身,菩提心就很容易产生;假如没有人身,虽然经典里说天人、龙王等身也可以是菩提心的所依,但这些身体并不殊胜,只不过从“可以生起”的角度来讲的,他们的菩提心不能三时都圆满。

 

有些刚入佛门的人,由于对大乘佛法的闻思不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哪些是颂词、哪些是讲义。前两天好多人想背诵,但背诵时把无著菩萨的顶礼句也背了,这些不是寂天菩萨的颂词,我这次并不要求将《善说海》全部背诵,只要背寂天论师《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就够了。现在颂词和讲义分不清楚的现象非常多,当然这也情有可原,以前我刚来学院的时候,可能比你们还差劲,你们还知道前面几个相等的字叫颂词,当时我连这个也不是特别了解。

 

大家若能把寂天论师的颂词全部背下来,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背诵前四品的颂词也可以,去年我寺院里的三十多个小喇嘛,就是把前四品全部背诵了。你们有些人虽然时间特别紧,工作特别忙,但学习不下一点功夫,恐怕是学不到什么知识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的高僧大德对五部大论是如何背诵的,我们学院的人每年要背多少论典,现在有些道友同时在背《量理宝藏论》、《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大圆满心性休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你们背《入菩萨行论》实在有困难的话,除了老年人以外,最起码也要背诵前四品。

 

丁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暇满人身极为难得,既然已获得了能成办人生最究竟利益的人身,今生若不成办有利的事情,也不好好修行佛法,后世怎么可能再得到这么好的人身呢?这是字面上的解释,下面广说:

 

“暇满人生极难得”主要讲认识暇满,“既得能办人生利”宣说了难得的道理。知道了什么叫暇满、什么叫难得之后,我们怎样做才能把人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好好利用,这是非常可惜的,后两句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应当好好思维,思维什么呢?菩提心在这个世间中,是任何如意宝也比不上的,而这种菩提心,就是依靠人身而产生的,没有人身的话,珍贵无比的菩提心就无法依存,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人身,故应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暇满人身中的“”指闲暇,即是远离了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首先是转生为非人的四种: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如果转生为非人中的这四处,根本没有修法的空闲,听法的道友们,你们不妨想一想:自己转生到这些地方没有?如果转生到这些地方,会不会有今天修法的机会?由于远离了这些无暇,所以就叫具足闲暇。

 

其次是转为人中的四种: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当作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所以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

 

远离了以上八种无暇,就具足了暇满中的“暇”。暇也可理解为空闲、闲暇。

 

这次传讲《入菩萨行论》,我会稍微结合世间的有些现象讲一下,作为你们来讲,则希望能把“暇满”、“入菩萨行论”等最基本的佛教术语、佛法常识搞清楚,不然的话,你以后跟学佛的人沟通会非常困难,毕竟世间语言无法代替佛教的很多道理。现在有些法师为了迎合世人,将佛教逐渐淡化成世间法,这样一来,佛法的有些道理就没办法表达了,不管现代科学、心理学、化学、物理学的名词有多权威,若想取代佛教术语的话,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当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来随机弘法是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太淡化了,佛教的一些基本术语还是要搞清楚。有些居士虽然皈依了很多年,但让他提一个问题,或者跟他交流佛法特别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懂得世间术语,佛教的道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记,提出的问题让人看来特别幼稚。所以这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真正学一点知识,既然是个佛教徒,花些功夫把基本道理搞清楚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引用龙猛菩萨《亲友书》的教证,进一步宣说闲暇。〖如云:“地狱饿鬼与旁生,边鄙以及长寿天,邪见佛陀不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断除了这其中所说的八种无暇,因而称为闲暇。〗这就是刚才给大家解释的内容。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也讲过,我们就算在路上烧个茶也要具足各种因缘,修行就更是如此了,如果没有远离这八种无暇,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对此,大家一定要在自己身上详详细细地观察。

 

我们早上修菩提心,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光闭着眼睛什么都不想是不行的,修菩提心必须要思维很多道理,你们应将每天所讲的这些内容好好体会,观察自己到底有没有远离八种无暇,人中的四种、非人的四种一个一个慢慢地想,这就是所谓的修行。若能长此以往,久而久之你的修行境界就会逐渐提升的。

 

下面讲“”。“满”是具足十种圆满——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首先是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总共有五种。

 

1)转生人中:修菩提心的所依最好是人身,如果连人身都得不到,修法的机会确实是没有的,世间上的动物哪怕再高级、再聪明,让它念一句观音心咒,也是念不来的;2)转生到佛教兴盛的中土:一定要转生到具足三藏十二部、四众弟子的佛教中土,否则,生于偏僻的边地,就连佛教最基本的取舍也不可能了知;3)诸根具足:诸根就是指眼根、鼻根、耳根等等,如果耳根不具足,则没有方法听闻佛法,眼根不具足,看不到电视屏幕和法本上的文字,鼻根不具足……听法有没有障碍呢?嘿嘿!你们可以分析一下;4)业际无颠倒:很多讲义解释为没有造五无间罪,如果造了五无间罪,死后马上会堕入无间地狱,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还有一种解释是,以前是真正的修行人,后来生邪见还俗了,或者不好好学佛了,这叫做业际颠倒,与此相反则为业际无倒。5)对佛法有信心:佛法不可思议、甚深难测,如果你对佛教没有信心,是不可能品尝到其中妙味的。这五种自圆满,是依靠自身因缘而具足的。

 

五种他圆满是什么呢?1)佛陀出世:佛陀没有出世的话,众生虽然来到世间,也没办法了知佛法的道理;2)佛已说法:佛出世了还不行,如果没有讲法,众生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益。有些高僧大德天天在山洞闭关,不接见任何人,或者像《前行》里讲的,阿底峡尊者的上师来到藏地,因为译师圆寂了,在藏地的弘法事业并不广大,所以,善知识如果没有宣说佛法,对众生不会有很大的利益;3)佛法住世:如果佛法的住世期已过,比如释迦牟尼佛五千年的教期湮没,或者根本不存在善知识讲经说法的现象,法本、录像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尽管佛陀曾经说过法,对众生也没有利益;4)自入圣教: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的住世期也没有过,但自己没有进入佛门的话,纵然佛法广大如大海,也是品尝不到一滴的;5)师已摄受(也有种说法是具足施主等顺缘):入了佛门之后,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悲愍摄受,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取舍。这五种他圆满,是依靠他方的条件来具足的。

 

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总共要具足十八种条件,才能叫做“暇满”人身。

 

实际上,“暇”和“满”是根本不矛盾的,比如,“暇”中的没有转生边地,就是“满”中的生于中土;没有生为喑哑,就是诸根具足;没有产生邪见,就是对佛法有信心……印度的布布达论师也说:远离八无暇,是从否定的角度宣说的;具足十圆满,则是从肯定的角度建立的。例如,没有转生于边地,是否定;转生到中土,是肯定,所以二者并不冲突。

 

下面以教证解释“满”:〖如云:“为人根具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佛出世间与说法,法住入教有施主。”〗此颂包括了十种圆满,即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首先是自圆满:1)〖身为具足男根或女根的人,〗一定要具足人的法相,假如生为黄门,则不堪为一切道、功德、戒律的所依,故必须是诸根具足的人身;2)〖转生于地界的中土,〗中土分为地界中土 [ 36 ] 和佛法中土 [ 37 ],此处主要指地界中土;3)〖眼等诸根完整无缺〗;4)〖断除五无间罪因而使业际无有颠倒〗,这里的业际无倒,无著菩萨解释为断除五无间罪;5)〖对如来的律法有信心因而称为信佛法〗此处的信佛法,是对如来的律藏有信心,因为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有些人认为学密宗、学大乘,别解脱戒或律藏并不重要,这样认为的话,十圆满中的一个就不具足了。

 

[ 36 ] 地界中土:以金刚座为主印度圣地的所有城市。

[ 37 ] 佛法中土:指佛教正法所在地。

 

以上是五种自圆满,下面讲五种他圆满:1)〖佛陀显示于世〗;2)〖宣说佛法〗;3)〖因为有了见谛的补特伽罗而使佛法得以住世〗,若没有具有见谛的补特伽罗,佛法无法住世;4)〖根据圣者的证悟而开示教言令有缘者趋入〗,有了上师们的教言,才能令有缘者趋入佛法;5)〖有提供资具的施主〗,不具足施主的话,修行人或出家人就没办法生活,修行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一条跟《前行》、《心性休息》的说法有点不同,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你们不要一看到不同就认为是矛盾的,佛经中有很多地方不同,正因为不同,世间万法才能说得清清楚楚。如果像唯物论一样,固定一件事情就永远改变不了,那解释什么都会非常困难。比如,同样的东西,人见为水,饿鬼见为脓,如果只有水是正确的,饿鬼就不能见到脓了,如果饿鬼能够见到脓,人所见的水就不正确了,到底哪一个正确呢?遇到此类问题,若认为不同就是矛盾,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佛陀为不同的众生宣说了种种法门,每个法门不一定都相同,如果相同的话,《时轮金刚》、《俱舍论》和其他经典中所讲的地球,形状、颜色、大小完全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实际上,不相同是因为众生的业感千差万别,就像评价一个人,完全断定他是好人或坏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认为他是好人,别人就不能认为他是坏人,这肯定是不对的。

 

〖这是指为利他众的慈悲这五种是他圆满。由于具足以上十种特点,所以称为圆满具足十八种功德的这一身体实在是极为难得。〗这一点希望大家详细观察。在其他教言书中,从因、比喻、数目等方面也宣说了人身极为难得。

 

因方面:人身依靠清净戒律而获得,尤其是暇满人身,必须以前世的清净戒律为因,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多为缘,再加上往昔所发的殊胜善愿,具足这些因缘才能获得。比喻方面: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说人身难得时,有时候用盲龟值木轭的比喻,有时候用昙花难以现世的比喻,有时候用撒豌豆于墙壁偶尔会停留的比喻,有时候用沉香木气味的比喻。数目方面:恶趣众生多如晚上的星星,善趣众生少如白天的星星,或者恶趣众生多如大地土,善趣众生少如爪上尘。

 

佛陀以无二智慧所宣说的这些道理,如果仔细思维,就会发现我们修持佛法的这个人身确实非常难得。这并不是口头上会说就行了,一定要好好地思维、好好地观想,真正去体会它的难得。有些人认为得人身很容易,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尤其是这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上的人口急剧膨胀,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正如经论中所说,愚痴的人或普通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真正修行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一个城市中有一百万人,里面有多少人皈依佛教?如果有一百人皈依佛教,真正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发出离心的修行人又有多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具足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相当不易。

 

这次听闻《入菩萨行论》的道友们,希望大家不要将暇满难得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地从内心思维,不但思维,还要有一种非常深刻的体会,真正认识到获得这种人身,就像盲人遇到大象的尾巴 [ 38 ] 一样难得,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万般珍惜!

 

[ 38 ] 盲人好不容易得到一头大象,便会紧紧抓住它的尾巴不放,生怕丢了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按照布敦大师的观点,这一句是讲认识暇满,用世间的语言,就是提高觉悟。没有这种觉悟的话,我们的宝贵人身很容易就被世间上乱七八糟的琐事耗尽了。

 

〖《华严经·佛暖处传》中云:“遣除八种无暇亦难得,清净圆满闲暇亦难得。〗《华严经》说:遣除八种无暇非常难得,具足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也相当难得。此教证在《学集论》中引用过,后面还有几种难得:佛陀出世、具足诸根、听闻佛法、依止善知识。《学集论》是寂天菩萨为《入菩萨行论》造的一个广释,大家方便的话,还是应该参考一下,《入菩萨行论》的很多教义在《学集论》中说得非常清楚。

 

〖这般暇满的士夫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获得这样的暇满人身,暂时可以成办善趣的人天安乐(增上生),究竟能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或者佛和菩萨的果位(决定胜)。所以,想获得小士道的人天福报,需要依靠人身;想获得永远解脱轮回的声缘阿罗汉果位,需要依靠人身;想要度化无边的众生,还是需要依靠人身。从价值的角度来讲,人身确实胜过了一切如意宝。说“如意宝”恐怕很多人听不懂,那就说你们最喜欢的奔驰、宝马吧,总之,世间上的任何一个东西都比不上人身珍贵。

 

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里说:人身非常难得,得了以后意义重大,超胜如意宝。不管是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全部都是依靠人身而获得的,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以前上师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说,不要说在座的出家人,哪怕是一个刚皈依佛门的在家人,想依靠人身获得佛果也是可以的,怎么可以呢?比如说好好闻思修行,受持皈依以上的戒律,一心念阿弥陀佛,那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这只有依靠人身才能成办,如果没有人身,我们转生为其他的众生,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呢?绝对不会有。所以,这个方面大家应该好好考虑,得人身最好不要空耗。

 

〖在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的此时此刻我们务必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奉行善法。假设在这个时候没有修持有利于自他的善法,那么后世怎么能再度得到这样清净圆满的暇满人身?〗我们获得人身后,如果整天以吃喝玩乐度日,下一世还会得到这样的人身吗?〖绝对不会得到。〗如果没有好好修行、好好发愿、好好打基础,来世想得到这样的人身,非常非常困难。大家也清楚,我们人间就像《中观四百论》中讲的那样,大多数人造恶业以后,都是堕入三恶趣,如果转生到那里,什么时候才有解脱的机会呢?这方面大家应该值得考虑。

 

虽然有些经典中说,除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也能获得菩提心,但在这里最圆满的是什么?就是人身。哪怕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所以,我们现在得到了这么好的人身,就一定要再三地想:人生几十年一晃就过了,如果全部用在世间八法上,那是非常可惜的,我今生获得了这个人身,最好不要空过!

 

〖因此,作者教诫我们,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身。如经中说:“莫令如此闲暇无意义。”〗佛经中说,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人身如意宝浪费了。龙猛菩萨也有个比喻:我们得到一个金宝盆,如果用来盛不净粪的话,那是非常可惜的。同样,依靠人身来造恶业,更是非常可惜!

 

〖《致弟子书》中也说:“何者得已越至生海岸,播下殊胜菩提善种子,功德亦胜如意之宝珠,如是人身谁令空无果?”〗意思是说,依靠人身,我们可以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播下超胜如意宝的菩提心种子,这样的人身既已得到,谁还愿意放逸呢?佛经里也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作者再三地告诫我们,今生既然遇到了善知识,获得了修法的机会、殊胜的窍诀,千万不能空耗,否则以后就再也得不到这种机会了。《护国请问经》中说:获得人身千万不能放逸,一定要朝具有价值、具有意义的方向努力。《中观藏论》中也讲:“依靠正法光明,了知十八暇满,真正修持佛法,人身方具意义。”

 

世间上的人并不这么认为,有些人说人生的三大事情是房子、轿车,和其他的一些事物。但我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什么呢?在于你对佛陀有敬仰心。否则,光是口头上说“我要皈依”、“我是佛教徒”、“我要学习《入菩萨行论》”,这样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将佛教的精神真正融入内心,令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有所改变,这才是佛法的教义。如果自己以前是个恶人,在各方面造了很多恶业,通过学习这些经论,虽然一下子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自己的心态尽量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人身的价值。

 

以上讲的是菩提心的所依,首先是身体必须具足暇满,这种人身相当难得,如果随随便便空耗,以后就再也得不到了。

 

丁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此处用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比喻,宣说菩提心的所依之心非常难得:在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夜晚,乌云密布、漆黑一片,就像二十九号的晚上一样,别人把自己的鼻子割掉了都看不见,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刹那的闪电,也会显得特别明亮,能够照亮一切。同样,世人学佛的念头或想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的念头,在整个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非常短暂的一件事,如同黑暗中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所以在善心生起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不能放过。

 

有些人可能想:“这有点夸张啊,我一直都在发菩提心、行持善法,不像闪电那么快就没了,我行持善法的时间是很长的。”当然,境界比较高的人确实是这样,每天都在利益众生、发菩提心、行持善法,几乎没有什么恶念,但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凡夫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相续中大多都是竞争心、嫉妒心、贪心、嗔心,杂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我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说别人过失,有时候赞叹自己……很多烦恼掺杂在里面,清净的菩提心善念非常少。在座有些人已经三四十岁了,在你们的人生当中,行持善法的念头有多少?最近大家早上一起共修,此时也能看得出来自己的心态。有时候我对自己特别失望,表面上是在修菩提心,往往生起不该生的念头“怎么跟别人吵架啊,怎么批评这个人啊”,有时候自己对自己都失去信心了。在座的道友肯定比我好,你们每天参加辅导、听课,虽然经常有一些恶念,但产生善念的机会应该比较多。

 

很多人学习佛法的时间特别短暂,今天有个菩提学会的会员给我打电话,她说自己的修行很不错,但从《入菩萨行论》开讲到现在,从来没有看过书,每天只是在车里听听MP3,把功课交代了就完事。她刚开始学习就这样,以后讲到《智慧品》、《回向品》会是什么样呢?虽然她每天学佛连半个小时都抽不出来,但今天十点钟她丈夫的妹妹结婚,在餐厅一呆就是五个小时,回来后又跟自己的上师吃饭,不知道又花了多长时间。

 

可见,城市里的世间人,学佛经常是一种形象,也许他们不高兴,但事实的确如此。中午参加宴会五个小时,晚上跟上师吃饭至少也要三四个小时,一天八个小时可以在外面陪别人吃饭,但《入菩萨行论》却连半个小时的看书时间也没有。这种人表面上说“我要学习《入菩萨行论》”、“我要报名”,但能不能学到什么也不好说。反之,如果用八个小时学《入菩萨行论》,半个小时陪一陪客人,那还算可以,毕竟作为凡夫人,不拿出一点时间来应酬,有时候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世间人的善心特别脆弱,今天非常想学习,但明天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烦恼现前了,要么各种违缘出现了,行持善法的机会就像乌云中的阳光一样,马上就被遮住不见了。所以,真正想要修行的人,必须要有一种自信自强,愿意将生活稍微改变一下,尤其在时间方面,尽量给佛法安排一些时间。我本人最重视的就是时间,如果一个人的时间没有安排好,修行是不可能成功的。

 

讲义中讲到:〖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候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末法众生的相续就像没有智慧阳光的黑夜,各种恶业、烦恼的乌云层层密布,想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对佛法生信心的善念犹如闪电般只是一瞬间。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机遇,错过后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的道友们,我诚心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当然,你们不可能听一天就收获很大,马上什么都改变了,学习佛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但若能持之以恒,对你的行为肯定会有所帮助。因为这部论典所讲的就是调整我们身心的方法,你们听后若能再三思维,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力,自相续一定会有所改变的,尤其是增上菩提心方面,我相信绝对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学习,不要浪费时间!

 

大城市里的很多人真是非常可怜,每天就是吃喝玩乐,上班所占用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我私下里算过,每天睡觉八个小时,上班八个小时,还有八个小时可以自己安排,除去吃饭、做家务等用四个小时外,其余的四个小时完全可用来学佛法,如果这样的话,即使你二十个小时吃喝玩乐,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反过来说,二十个小时用在佛法上,四个小时满足自己,这恐怕是不现实的,两个小时睡觉、两个小时吃饭,这肯定不够用。但如果能十二个小时学习佛法、十二个小时留给自己,那就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了。

 

很多人经常说“我不空、我不空”,你有什么不空的?搞世间法好几个小时都可以,一说学习佛法就“不空”,愚痴的人全部用“不空”来应付自己、欺骗自己,实际上只是心没有力量而已。刚才说了,我们学佛的善念并不是经常有,有些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过去几十年全部都浪费了,一点善事也没做,如果现在还不抓住机遇好好修行,以后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

 

有些人偶尔生起想出家的念头、想受居士戒的念头,这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一是佛陀的威德力、加持力所产生,另一个是你自己的因缘成熟所致,如果因缘没有成熟,就像《现观庄严论》中讲的,佛陀再怎么加持也没有办法。所以,由于自己前世的发愿力和佛陀的加持力,今生我们才有了修持善法的念头,这个念头大家一定要抓住,不要认为今天对佛有信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善法的念头是什么?一个是信心,一个是悲心,这两个必须具足。《十地经》中讲:没有信心的话,就像烧坏的种子一样,无法产生善法的苗芽。而信心的对境,《宝箧经》中说,是佛陀、菩萨、佛菩萨的行为、菩提果这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具足真正的信心,否则不可能出生任何善法功德。另一个是要对众生有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就不可能修持菩提心。《月藏经》中说:犹如转轮王前面必须要有金轮宝一样,菩提心前面必须要有大悲心。如果大悲心不具足的话,修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大乘修行人,一是要看自己对三宝、对上师有没有信心,对众生有没有大悲心,如果有了这两个因,相续中就会生起善法的念头,这种念头要让它延续下去,不要一下子就消失了。〖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地生起,因而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通过闻思、通过修行、通过各种方法来增上善念。

 

〖如云:“具备闲暇圆满之双翼,亦具现见善恶功过目,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如果我们具足了暇满人身的双翅,拥有了照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双目,但一味地贪著于名声、地位、财物,那就会困在罪业的牢笼当中,无法解脱。比如有一只雄鹰,它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敏锐犀利的双目,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于空中,但如果它被束缚在网罟中,能不能飞行呢?根本不能。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具足了人身,又了知了一些佛法,但如果整天贪执于名利财物,就很容易被恶业束缚住。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方向,既然遇到了如此殊胜的大乘佛法,不管学习一年也好、半年也好,一定要想尽办法让自相续真正生起利他之心。这方面一定要精进努力!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六节课

 

《入菩萨行论》分论名与论义两个科判来宣讲,论名前面已经讲完了,论义分三个方面来讲。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昨天讲完了礼赞句,今天开始讲立誓句。

 

什么叫做立誓句呢?就是作者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在这之前所立的一种誓言。一般来讲,不管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都有作立誓句的传统,原因一个是具有智慧的人中间不会退转,另一个是如果下了极大的决心,就不会出现其他的违缘,有两方面必要。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寂天论师在前面已顶礼了佛陀、佛法、佛子菩萨以及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顶礼以后再做什么呢?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宣说什么?让无量众生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菩萨律仪”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大乘佛子的学习对境就是这三种学处,它包括了大乘的全部戒律。怎样宣说的呢?依靠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们的经论而宣说。

 

讲义中是这样的:〖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入菩萨行论》主要讲了什么?趋入大乘菩萨律仪的方法。很多人想学大乘佛法,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若翻阅《大藏经》里的大量经典,现在末法时代的人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智慧也不够,恐怕非常困难。那其他高僧大德有没有这样一个殊胜的论典呢?可以说非常稀少。所以,寂天菩萨为了我们后学者,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教义,然后造了《入菩萨行论》。

 

利根者一看到论名,就知道此论的内容是什么;中根者看到立誓句,也会明白整本书的内容;钝根者只有学完了整部论典,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我们如果是中根者,现在看到立誓句就会知道:这部论典讲了什么内容?一个人趋入大乘的时候,要怎么样学、怎么样做、最后获得什么样的果,基道果的所有问题全部清清楚楚。

 

〖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包括了大乘的所有学处。“严禁恶行戒”指菩萨在任何时候身口意都不造恶业;“摄集善法戒”指身口意如何转为功德、善法;“饶益有情戒”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真正利益众生。总而言之,不造恶业、唯造善业,造善业的方式是什么,以饶益有情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整部论典讲的就是这一点。

 

当然,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如果一个人不造任何恶业,唯一行持善法,并且帮助众生,那他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具足这三条戒律,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修行人”,实际上根本不具足大乘的法相,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记住!

 

〖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本论从第一品到第十品,引用了大量的比喻、教证进行宣说。〖那么,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呢?“依教”。〗也就是说,并不是寂天菩萨的个人臆造,也不是他选出一些词句编造的,而是依靠教典来造的。〖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

 

这样一来,有些人会想:寂天菩萨那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号称印度“二大稀有”之一 [ 32 ],为什么还要依靠经典呢?这就教诫我们后学者:造任何一个论典、给别人讲经说法,或者自己著书辩论,千万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如果离开的话,仅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造成文字,实际上对众生的利益不大。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就算寂天菩萨和月称论师 [ 33 ],他们也是分别依靠佛陀的圣教、龙猛菩萨的论典来进行宣说的。

 

[ 32 ] 印度有六大庄严、二大殊胜、二大稀有。“二大稀有”指马鸣论师和寂天论师,在印度佛教十分兴盛的时候,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的智慧。

[ 33 ] 造《入中论》时曾谦虚地说,自己是依靠经教、正理、龙猛菩萨的论典而造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很多法本,这些有没有引用真正的佛语作教证呢?很少!所以,大家以后自己学习论典,或者造任何书籍,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佛教的依据,因为我们毕竟是佛教徒,佛教徒写书不应该用儒教说什么、基督教说什么、非宗教又说什么,这样没有太大的必要。当然,有时候引用一些世间典故、谚语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你最究竟的观点,比如说中观的究竟思想,若以其他宗教的观点或世间古籍来作教证,恐怕是不合理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的内容在这里讲述,那就没有必要了吧。〗有些人想:既然《入菩萨行论》是依靠经典和论典而造的,那我们直接学释迦牟尼佛的经典、龙猛菩萨等的论典就可以了,又何必多此一举造论呢?没有任何必要吧。

 

回答是什么?〖实际上,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造论典非常有必要,因为佛经是针对不同众生宣讲的,里面有很多道理不一定合在一起,这一章的法要和那一章的法要,分别针对了不同根基的众生,所以佛经的内容不一定有次第。

 

正因为没有次第,论典分四种,第一种就叫做“次第论”,即将佛经中次第不明显的法要依道次第而进行宣说,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二种叫“解隐论”,依靠这些论典而解开佛经隐含的密意,包括所有的注解。第三种叫“实修论”,指引导实际修持的论典。最后一种叫“汇集论”,将所有的法要汇集一起,如寂天论师的《学集论》就是将一百多个教证合在一起的。

 

论典一般来讲有四种,那么,《入菩萨行论》属于什么样的论呢?它既是汇集论,也是次第论 [ 34 ],还是“解隐论”(比如《解深密经释》、《中观六论》就是解释佛陀《般若经》的论典)和“实修论”(如《亲友书》)。所以撰著本论有没有必要呢?很有必要。为什么呢?因为佛在经里讲得那么广,我们末法众生的寿命有限、智慧有限,在这么短的人生中,根本没有精力将浩如烟海的佛经一一翻阅。古代人没有很多杂乱的事情,将所有佛经全部翻阅的也是少之又少,何况说我们现代人了,琐事特别多、思想也杂乱,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闻思所有大乘经典的机会。为了让后学者只学一个论典就全部通达大乘的教义,寂天菩萨将大乘经论的所有精华汇集于一处,而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 34 ] 次第论:将佛经里次第不明显、比较杂乱的法要,如《杂阿含经》、《毗奈耶经》等,以次第的方式来解释。

 

〖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有些人认为如果经论中有,造《入菩萨行论》就没有任何必要了。这种过失实际是不存在的,造这部论不仅没有过失,而且有相当的必要!我们藏传佛教中,各个寺院为什么必须要学《入菩萨行论》?就是因为它是总结整个大乘的一部教言书,学习了它并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基本上就能完全明白了。

 

〖这般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所有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这样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为什么要造立誓句?因为任何具有卓越智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誓言。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容易答应一件事情,也不会承诺很多很多,但只要他承诺了,永远也是不会改变的。原来我们学《二规教言论》时,在坚定誓言方面有非常殊胜的教言,龙猛菩萨造的《智树论》中也说:智者一般不承诺很多,一旦承诺以后,就像石头上刻文字一样,临死也不会轻易舍弃。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违缘,所立下的誓言绝不会放弃。

 

我们以后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不能够轻易答应,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别人今天说这个我答应,明天说那个我也答应,这样一来,自己做任何事情就会没什么头绪。相反,你详详细细观察以后,一旦答应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做什么事情,坚定誓言是相当重要的,尤其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假如出现违缘,包括我的身体、寿命在内,那谁也没办法;但如果没什么违缘,大家最好不要轻易舍弃誓言,无论你住在学院还是外面,遇到这个法不容易,遇到以后,一定要给自己立下一个特别坚定的誓言。

 

昨前天,我听北京的个别居士说:“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虽然我们很忙,也有一些困难和违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发誓:无论传讲多少年,这个法一定会善始善终、圆满听完!”可见,他们对法确实有一种希求渴望之心。今天我还通过不同途径,听到有些道友说自己听这部论绝不会虎头蛇尾,一定会听圆满的。大家能有这样的誓言,我觉得非常好。人的心态,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有三种:一种特别容易改变,就像水上的花纹;一种比较稳固,就像土粉里画文字;还有一种特别稳固,就像石头上刻文字。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誓言一定要坚定,就像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再怎么样这个誓言也不能放弃,如果你的誓言没有放弃,它就会起主导作用,以后你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修行。否则,最初没有观察好,只是人云亦云,听别人说《入菩萨行论》很好,自己就去听一听,但听的过程中没什么感觉,很快就退心了,这种情况是不好的。要知道,学习佛法并不是像打针一样,马上就有一种感觉,我们读世间学校想得大学文凭,听一两堂课也不能马上就圆满自己的智慧,更不用说甚深的佛法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

 

《般若八千颂释》中说:“具有智慧的人,对于利益众生的事,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舍弃。”所以,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应该以利益众生的心态来学习。当然,这次听受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你在外面报名,还是在座的有些人,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也应该反观自己想一想。是自己得一点智慧、懂一些佛法?还是为了即生健康、发财,来世转生为转轮王、天界,或者不堕恶趣?如果以这样的目的来听受,这种发心不是很好。还有些人,什么想法都没有,别人说这个《入菩萨行论》很殊胜,自己就去听,这种心态也不太好。如果我们这次听法,目的是懂得大乘佛法以后,尽量地帮助有缘众生、饶益众生,若有这种心态,那就是听受《入行论》人员当中最好的了。这一点,希望你们不管处于什么环境,自己也要观察一下:我这次听这个法,是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动机?

 

今天是我们立下誓言的日子,在第一品还没有开讲之前,大家应该想一想,如果不管怎么样,也要尽心尽力把这部论典学完的话,你就继续听下去;如果觉得有点困难,每天也没有开天眼,听法又不能发财、升官,光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有什么好听的,那你不听也可以。下节课就开讲第一品了,在此之前你如果不能发下这种誓言,暂时放下也可以。但总的来讲,我希望大家对善法方面的誓言永远不要舍弃,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关键的问题。而对于造恶业方面的一些誓言,虽然以前承诺过,但现在可以慢慢放下来。比如说,以前你承诺要做的坏事,现在看来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也不利,若认为“这是发了誓言的,应该做完吧”,没有必要这样!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对善法方面的誓言不能轻易放弃,对造恶业方面的誓言应尽量舍弃,这个差别一定要分清楚!

 

前面也讲了,造立誓句的目的是为了造论善始善终,但那波瓦等有些论师认为:寂天菩萨是大成就者,造论不用担忧出现违缘,希望造论善始善终是多余,不应该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大智者,大智者造论肯定善始善终,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在后人面前显现立誓后不能随便改变而已,实际上,从他自身的角度而言,根本不需要立誓言来策励自己。有些印度论师是这样评价的,这一点,你们可作为参考。

 

丁三、示现谦虚: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入菩萨行论》宣讲的道理,是前所未有的、还是以前就存在的呢?寂天菩萨很谦虚地说:从意义上讲,这些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从词句上讲,我对诗学、声律学也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敢说造论的动机是为了利益他众。这是非常谦虚的语言!像他那样的大成就者、真正的菩萨,没有利他的动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为了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才说自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发心。

 

“既然没有利益众生的心,文词不好、内容也没什么,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为了修持自己的心,熟练菩提心,才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有些论师认为“此论未宣昔所无”,与寂天菩萨的稀有传记有一定的关系(第三种稀有传记):当时寂铠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那烂陀寺,那里有五百位班智达,他们的顶饰是胜天论师,寂铠在胜天论师面前听受了很多佛法而且出家,法名为寂天(有些传记中说是在文殊菩萨面前,听受了许多显密教言)。他默默修持,依靠很多经论的内容造了《学集论》和《经集论》,但在外人面前,他每天除了饮食、睡觉、步行以外,什么事情都不做,故被称为“三想者”——想吃、想走、想睡觉。很多大管家认为这种人享用僧众财产是不合理的,不闻思修行,天天吃得饱饱的,住在自己的屋子里,于是想要开除他。但苦于寂天没有破戒,找不到开除的理由,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人背诵经典,寂天肯定不会,到时候以这个理由开除。

 

要求轮流诵经的时候,寂天首先不肯参加,管家们就请胜天上师出面,后来胜天一说,寂天也就答应了。当时有人想:寂天各方面行为还是有点稀有,也许他非常了不起,我们不能羞辱他!但有些人认为:在僧众面前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否则,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不听话,以后的僧团怎么管理。于是他们商量,在寺院外面的大厅里陈设了一个妙高法座,故意没设上法座的阶梯,希望他当众出丑。

 

在诵经的那天(大概是神变月),所有的人全部集中在这个法座下面,寂天菩萨显现神通,不知不觉就坐在了法座上,他问大家:“你们想听以前人们共称的经典,还是前所未有的经典?”下面很多人想捉弄他,就要求背诵前所未有的经典(所以他在诵经时说“此论未宣昔所无”,也是一种谦虚的表现。)他从《入菩萨行论》的开头“善逝法身佛子伴”一直诵下去,诵的时候,虚空和法座周围呈现各种瑞相,虚空中出现了文殊菩萨,皆为众人亲眼所见。当诵到《智慧品》“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寂天菩萨逐渐腾空,空中不断传来朗朗的诵经声,《回向品》全部诵完以后,人也不见了。看到这种景象,有些人特别后悔(所以,什么都不做的人,纵然不听课、不参加任何事情,我们也不能轻视,因为其中可能有内在证悟境界很高的人),有些人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一直祈祷,有些以稀有的眼光来看待此事。

 

《入菩萨行论》诵完后,当时很多大班智达、大智者们具有不忘陀罗尼,他们把寂天论师诵的《入菩萨行论》记在心里,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记了一千多个颂词,印度东部的班智达记了七百多个颂词,印度中部的班智达记了一千个颂词(历史中有些数目不相同),为此他们之间出现了一些争执。后来听说寂天论师在印度南方的吉祥功德塔附近 [ 35 ],他们就派一些班智达和管家去请寂天菩萨回那烂陀寺当管家,开玩笑!没说当管家,只是祈求他回到那烂陀寺,但被寂天菩萨婉言谢绝。他们问《入菩萨行论》到底以哪一个为准,寂天论师说以印度中部班智达所记的一千个颂词为准。他们又问:“如果你不回那烂陀寺,《入菩萨行论》里面有很多内容不好懂怎么办?”“不懂的话,在我住房墙壁的缝隙里有《学集论》和《经集论》,想知道广一点,就参考《学集论》,想知道略一点,就参考《入菩萨行论》的总义——《经集论》。”

 

[ 35 ] 以前法王去尼泊尔时,看到有些史书上说:寂天菩萨当时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香根佛塔,即尼泊尔三大佛塔之一。但有些人说不是那里,印度南部另外有个吉祥塔,具体地点不太清楚,不知道是不是释迦牟尼佛传《时轮金刚》的吉祥塔。

 

所以,现在我们学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就是印度中部的班智达以陀罗尼记下来的。当然,这种陀罗尼不像有些人的录音机,按一下不行,又按一下就坏了,不但学不到大乘菩提心,反而生起嗔恨心,恨录音机(众笑)。印度班智达的记忆是相当好的,当年释迦牟尼佛的三藏结集也是这样依靠陀罗尼而造成文字的。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如果遵照这部论典的次第修习善法,我相信自己对佛法三宝的信心会暂时得以增长,与我具有同等善缘的人,以后如果见到此论,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任何内容在此论中一概没有宣说,〗本论只是将佛经中已有的内容汇集在一处而已,〖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并不精通。〗这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我们知道,《入菩萨行论》有很多精彩的比喻,很多道理也讲得非常清楚,不善巧词藻学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讲,也是告诉我们:真正的佛学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语来修饰。

 

虽然历史上很多大德特别精通诗歌韵律,在此方面也有不少典籍,如印度马鸣论师的《三十四本师传》,善自在国王的《如意藤树》,藏传佛教华智仁波切的《莲苑歌舞》,汉传佛教憨山大师、莲池大师留下来的优美词句。但我们学习佛法,尤其是有关教言方面,应该像《时轮金刚》中所说的,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宣说比较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写诗的时候,经常会念给老年人听,看他们能不能听得懂,以这个为标准而写的诗脍炙人口。所以,造论不一定非要文笔特别好,虽然文采是很重要,但对于真正的教言来说,不一定非常需要。这一点,应该要掌握分寸。

 

〖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此论的。〗寂天菩萨谦虚地说:本论内容上没什么前所未有的,词句上也没什么华丽词藻,所以不敢说是为利益众生而造的。〖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的。〗是为了自己修行、自己串习才造的。布顿大师曾说:“在印度梵语中,串习和修行是一个意思,所谓的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续中串习。”印度的法友论师也说:“我们的相续跟佛法不断相应、不断串习,才叫做修行。”所以,早上修菩提心也好,平时修信心、观释迦牟尼佛也好,相续中不要有其他的杂念,心里面一直想“我要利益众生”,或者“一切众生皆当过我的父母,别人怎么害我,都要修忍辱”,这种接连不断的心态就叫做修行。

 

可见,寂天菩萨造这部论是不是一种修行呢?是修行!昨天我也讲了,修行有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我们每天听课、辅导就是一种观察修。有些人讲:“我现在不想听课,只想一心一意地专注修行。”这种说法简直孤陋寡闻,连修行的基本含义你都没有搞懂。要知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坐毗卢七法,从安住修的角度,这样修也可以,但从观察修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每天都跟所说的法相应,这就是一种修行!

 

不管在哪个场合,我们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黑洞或屋子里闭关,但一直胡思乱想,这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比方说,一个人对佛法有很大的信心,虽然他很忙,但仍然边走路边听佛法,这就是一种修行;另一个人将门窗全部紧闭,在家里金刚跏趺坐,但心中一直打妄想“这个人欠我多少钱”、“以前有一个仇人,我有机会要找他算账,跟他打架……”,边打坐边这样想,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所以,修行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自己应该知道修了没有。

 

这部《入菩萨行论》,寂天论师在造的时候实际也是一种修行,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白。

 

〖倘若如此,那自己了知就可以了,造论有什么必要呢?为了修习菩提心善法,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不同而在论典中陈述,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增上〗有人想:那你自己修就可以了,根本不用造论典。不,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依靠《入菩萨行论》的次第修行,暂时会增长我(寂天菩萨)的信心,究竟来讲,本论肯定对众生有利。〖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的“暂”字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若依照《入菩萨行论》来修持,自己的心会相应善法,暂时我的信心越来越增长,究竟的目的是什么?肯定对众生有利。所以,寂天论师一方面非常谦虚,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说出了他以后怎样利益众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信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万一与我具有同缘分即相同种性百般寻求菩萨行、心术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

“假使有人与我一样……”,上师如意宝以前说,真正和寂天菩萨一样,那是什么境界呢?正如《智慧品》中所说“以虚空的正见来摄持所有众生”,因此与他一模一样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这是一种谦虚的语气,意思是说,假使有人与我同等、对菩提心很有信心、心术非常正直,他看到本论之后,可能对众生会有一定的利益。不像现在有些人,“你们看了这部论典,百分之百有好处,没有任何副作用。我讲的是最好的,写的也是最好的……”,全部用这种方式打广告。而寂天菩萨不是这样,他只是说“也许”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

 

〖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作者之所以如此谦虚,就是为了摧毁世人的我慢,虽然他的智慧、境界等各方面非常了不起,但在众生面前并没有如是显露。因为我们学习佛法有两大障碍,其中一个就是我慢。我慢的山坡上留不住功德的水,相续中如果蔓延我慢,从此以后,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对自己的学问也会有满足之感。

 

有些人觉得《入菩萨行论》没有什么不懂的,跟别人不愿意研讨,也不愿意参加辅导,这样学完了以后,自认为很了不起,是博士生、研究生,但真正不会有太大的利益。昨天我看了你们的报名,相当一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凭,但我不是特别惊讶,为什么呢?世间上虽然你在某个学业、某个课程、某个专业方面很出色,具有一定的研究,但大乘佛教方面,你可能只是个初学者,如果自以为是,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那么学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利益。

 

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也不能太脆弱了,学佛有两种障碍,一是我慢,另一种就是过于脆弱,自己看不起自己,也叫做自轻凌懒惰,“我不能学,学了以后可能不懂吧”,这种心态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如果你很傲慢,那看看你《入菩萨行论》背得怎么样?假如《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全部背完,也背得挺不错,再把五部大论的颂词全部背完、《入菩萨行论》的讲义全部背完,若能这样,那傲慢也值得,你确实很了不起。不然的话,光是文字上会读,凡是认得字的人都会,我不认为你已经学懂了。

 

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在我面前听《入菩萨行论》已经几遍了,在其他法师面前也听过几遍了,合起来可能有六、七次,尽管如此,他们还愿意在别的道友面前学习,不耻下问。所以,你们不要不懂装懂,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实际上连最基本的知识也说不出来,若以世间学问为傲慢的资本,这是学佛的一大障碍。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是个小学生,他自认为没有能力,所以一直认认真真地背颂词、学习里面的内容,而有人是个博士生,他认为自己肯定懂《入菩萨行论》,所以得过且过,看完就算,这样过了一百天后,到底谁的境界高?我认为没有傲慢心的小学生水平高一点,相不相信你们自己看吧。

 

过于傲慢不合理,过于谦虚也不合理。有些人实在太谦虚了,明明自己的水平不错,但如果让他们辅导,“我不能辅导,我不行”,好像没有一点勇气,这种谦虚实际上也是修道的障碍。

 

不仅是佛教,世间中太谦虚的话,别人也是不认可的。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的谦虚,他们始终不习惯。以前上师去西方国家时,经常要求我们尽量跟他们的心态相应,但他们的有些心态确实跟我们的不同,比如说,他帮我做一件事情,我说“非常感谢,你特别辛苦啦”,一般的回答应该是“不客气、不客气”、“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但他们不是,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我们平时请客也好,说话也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果过于谦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弘扬佛法,甚至对待世间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不卑不亢——不能太自卑,也不能太傲慢。

 

太过谦虚的反作用,用一个世间的例子来说明:两百多年前的军事家李鸿章,有一次在国外的宾馆招待一些外交官员,席间他客气地说:“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对大家招待不周,简单准备了粗茶淡饭,望大家谅解。”因为他当时比较出名,这句话后来就登了报,第二天宾馆老板来找李鸿章打官司,他说:“你们中国人自己骂自己是可以的,但为什么说我做的是粗茶淡饭?(众笑)”

 

无独有偶,前几年北京有一个金教授,跟几个明星和一些重要人物到俄罗斯。其中有个明星长得比较好看,打扮得也非常得体,国外有个人说:“小姐,你长得非常漂亮,衣饰也很有品味。”这个明星谦虚道:“多谢你的夸奖,我不漂亮,也不会打扮。”那个人听后特别不高兴,他对金教授说:“这个明星很奇怪,难道我没有鉴别能力、没有欣赏品位吗?”

 

所以,到了西方国家,别人夸奖你穿得好看,你一定要说“好看好看,这衣服是很不错的”,如果回答“我是瞎穿的,穿得非常不好”,对方马上就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我评价你是有一定的智慧,有这个能力,并不是随便判断的,如果你否定了的话,难道我连欣赏衣服的能力都没有吗?所以,各个地方的习惯传统都不相同。

 

寂天论师说“我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可能是印度人的一种传统吧,按照藏地传统,一个上师说自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心、讲得非常不好,大家就会觉得他特别谦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上师如意宝以前常在课堂上谦虚地说:“我不是列绕朗巴的转世,我没有弘法利生的能力……”如果在西方国家,你说没有能力利益众生、没有能力讲课,他们马上对你说:“没有资格的话就下来,不要上去讲了。”所以每个地方的传统是不相同的,我们今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既要观察环境,也要观察人们的心态,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感想,我们的话不仅要能触动自己,对他们也要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讲经说法、弘法利生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过于谦虚,也不能过于傲慢。平时大家辅导、参加讲考,不能太脆弱了,但也不能太傲慢,如果觉得自己三藏十二部全部精通,但真正问的时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也不太好。〖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

 

丙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如何宣说。

 

丁一、各自之本体:

 

〖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为代表完整无缺的大乘之种性、〗“种性”是指基道果里面的基,〖道、果,当然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造论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学处。造论的必要是什么?依靠学习这部论典,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互相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必要”是目的之意,“必要之必要”是指最究竟的目的。最究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完全通达了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

 

丁二、宣说之必要:

 

〖诸位智者通过了知论典具有必要等从而才会深入修学。〗知道“必要”以后,有智慧的人才会深入学习。就像这次的有些人,因为以前看过了《入菩萨行论》的有些内容,所以才会纷纷报名参加,这就是有智慧人的一种选择。

 

丁三、如何宣说:

 

〖那波瓦尊者的《入行论释难》中说:“这部论的必要等实际上通过论名就已经指明了。”〗造论的必要等,可以通过《入菩萨行论》这一论名来了知。〖阿阇黎善天说:“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为利益自他是必要,论典与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即是关联。〗

 

 

 

回目录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五节课

 

继续宣讲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显大乘道的《入行论释·善说海》。本论分两个方面:论名和论义。昨天已经讲了论名(包括真实论名、译礼),今天正式宣讲论义。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我希望这次参加学习的人,不仅要通达颂词的意义,而且也要看无著菩萨的科判及讲义内容。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以前看过这本书,颂词也学过,科判也背过。”不要这么想!学习论典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最初的态度没有摆好,你的学习也不一定成功。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论典,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首先要背诵它的颂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学习五部大论,你一定要背诵每部论的颂词,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要知道这部论的科判是怎么立的,整部论大大小小的科判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第三个条件,不看讲义也能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第四个条件,对每一品所宣讲的内容或者颂词的大概意思进行研讨分析,不仅要在字面上通达,还要总结它的要义,对每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破析研究。如果你没有这样,光从字面上简单滑过去,这不叫学习论典,只不过在听传承而已。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们讲过《入菩萨行论》,当时用的科判是华智仁波切的“明镜义”,这个科判分得相当好,后来《入菩萨行论广释》也是用了这个科判。这次我们不用那个,而是用无著菩萨的解释方法来进行宣说,希望各位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该记哪些内容。尤其是我们在座的道友,以前大多数人都背过《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希望你们这次一边听讲,一边随堂把颂词背下来,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颂词没有背好,内容恐怕解释得不是特别清楚。

 

要知道,《入菩萨行论》并不像五部大论 [ 23 ] 那样,内容比较深,背起来比较费劲,我寺院中的小僧人(大概十几岁)就像念观音心咒那样背得特别熟。在座有些人年龄可能比较大,如果是六七十岁了,不背也可以,其他的人不管十几岁也好,五十岁也好,背诵应该没问题。真的,你们不要怯懦:“哦,我已经四五十岁了,肯定不行了……”不应该这样!去年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多六十岁的老菩萨也到考场上背了很多论典,当时他们背得特别精彩,只不过看不到牙齿而已(众笑)。

 

[ 23 ] 五部大论:戒律、俱舍、中观、因明、《现观庄严论》。

 

下面先讲礼赞句,寂天菩萨在造论之前,首先顶礼三宝和其他应供处,颂词是这样的: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从字面上解释,这里的“善逝”指佛陀,“法身”是佛法,“佛子”是僧众。学过大乘经典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僧宝指一地以上的菩萨,《智者入门》和《随念三宝经》也是这样讲的。这句话中的“法身”,表面上看是法报化三身里面的法身,但此处有另一种解释:以印度的梵语来说,“法”是佛法,“身”叫做嘎雅,布顿大师在《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解释为聚合,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法。什么法呢?教法和证法。这就是法宝。

 

“伴”是一切、所有的意思。在造论之前,寂天菩萨顶礼了一切善逝佛陀、证法和教法、文殊弥勒等大乘菩萨,以及声闻阿罗汉、缘觉、世间上所有的佛塔、善知识等等,在这些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我毕恭毕敬地顶礼。谁顶礼呢?我寂天菩萨,这里是以作者的名义来顶礼的。顶礼的方式是什么样呢?上等者以见解的方式顶礼 [ 24 ],中等者以修行串习的方式顶礼 [ 25 ],下等者以三门恭敬、五体投地的方式顶礼。

 

[ 24 ] 证悟见解,通达真如实相。

[ 25 ] 将自身观想为无量身,在无量佛面前顶礼。

 

下面看一下无著菩萨对这个颂词的解释(无著菩萨开始解释得比较广,好几天都是讲义看不到颂词,但过一段时间,颂词下面就只是简单的字面解释了。以前萨迦派有些论师也是这样,刚开头的时候讲得特别广,后来逐渐越来越略了)。〖关于“善逝”〗首先是佛宝。我们以前在讲《入菩萨行论》时,介绍过《释量论》中的解释方法,你们可自己翻阅《广释》作参考。一般来讲,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认为佛陀有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种名号当中,其中一个就叫做善逝。〖普明论师认为〗普明论师是印度八大论师中的一个,他解释《入菩萨行论》的注疏非常出名,这里他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善”是好的意思,“逝”是去的意思,“善逝”是很好地去了。有些人认为“去了”就是死了、圆寂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从轮回中以很好的方式已经到达彼岸。所以,“善”是很好的、善妙的、非常成功的,“逝”是去,去到哪里呢?去到涅槃的地方,从我们此岸到彼岸(前段时间讲《心经》也给大家介绍过),所以“善逝”是善去、善妙而去。当然,“去”不一定非要走路而去,因为“善”有很多种用法:〖比如说身相善妙〗身相很好,可以用“善”来代替;〖善净瘟疫〗病全部遣除了,禽流感一点也没有了,也可以叫“善”妙净除;〖善满妙瓶〗妙瓶里全部装满了甘露、乳汁,也有“善”满的说法。“善”虽然是一种形容词,但在很多场合中都可以用,所以如来也可以叫“善”妙而去。

 

如来为什么叫做“善”妙而去呢?〖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一地到七地之间所有的俱生烦恼障和遍计烦恼障全部断除了,所以叫“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八地到十地 [ 26 ] 之间的所知障——对真如不了知的一种无明完全断除了,所以叫做“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依靠最后的金刚喻定,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得到佛陀的果位,称为“究竟”而逝去。〖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以上普明论师从断功德方面,讲了一地到十地直至佛地之间断除障碍的情况。《现观庄严论》中也说:大乘佛子的目标有“三大”,一个是断大,一个是证大,还有一个心大。“断大”指所断圆满,该断的障碍已经全断完了;“证大” [ 27 ]指所证圆满,该证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完全证悟了;“心大”指大悲心圆满。所以,菩萨度化众生的目的,就是要现前这三种大。此处主要从“断”的角度解释了善逝的涵义。

 

[ 26 ] 八地到十地,也叫做“清净三地”。

[ 27 ] 证大也可以叫智大。

 

〖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善天尊者从“证悟”的角度来讲,因为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叫做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我们若详详细细地解释,如来的名号包含了甚深的意义。总之,为什么叫善逝呢?因为所有的功德已经圆满了,所有的障碍全部消除了,从这个角度叫做善逝。

 

华智仁波切还解释道:依靠安乐的菩提道,获得了安乐的大菩提佛果,这就叫做善逝。菩提道是很安乐的,虽然很多人不学佛,但如果真正学了佛,会对每个人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利益,不管你平时的思想健康也好,生活行住坐卧也好,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充实、很有意义。尽管表面上提起来,我们修道需要苦行,需要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积累资粮,有一些很可怕的字眼,但实际上,这个苦行并不像世间上的痛苦,因为心理的作用相当大,为求得正法而受一些苦,在真正修行人的眼里,反而是一种快乐,所以依靠安乐道获得安乐果,这是华智仁波切的解释方式。以前有个帝贤论师,他说:断一切痛苦、证一切功德,故称之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以上讲的是佛宝。〗

 

总之,寂天菩萨也好、我们也好,一定要皈依或者顶礼佛陀,我们毕竟是佛教徒,自己心中的佛陀一定要时时刻刻去忆念。如果你是上根者,或是具有正知正念的人,白天做事情也好、晚上睡觉也好,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就应该是佛陀,这是一个佛教徒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如果我们两三天或者好几天当中从来不想佛陀的恩德,那我们不算真正的佛教徒。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每天都念“释迦牟尼佛仪轨”,一方面是大多数人以前在上师面前发过愿,没有念的话会失毁誓言,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每天不管怎么样,就算心里不能跟上,词句上还是要念一些佛,所以大家集体上课前一定要念“释迦牟尼佛仪轨”。同时,我也希望以前没有学过《释迦牟尼佛广传》的人,今年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一定要看《释迦牟尼佛广传》(前两天我也提醒过,但这些重要的事情,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希望你们不要当耳边风。这对你们个人非常有意义,不是看了以后我的地位有什么不同),了解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利益众生,这与现在某些佛教徒的想象完全不同,大家应该有个深深的体会,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非常希望:凡是佛教徒,不管你是什么宗派的、什么团体的,尽量念一些“释迦牟尼佛仪轨”。当然,各教派都有一些不同的仪轨,但我自己认为,以前我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翻译了五百多页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译完之后内心体会非常深,对释迦牟尼佛产生了一种于以往不同的信心,所以,后来要求大家将麦彭仁波切造的“释迦牟尼佛仪轨”最好每天念一遍,这样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不管你的心能专注也好、不能专注也好,念一遍的功德是相当大的。

 

这里寂天论师显现上也是在佛陀面前恭敬地顶礼。当然,有智慧的人,不仅会在真正的佛陀面前顶礼,诚如《亲友书》中所说,就连木头雕刻的佛像,他也是非常恭敬地去顶礼,这是有智慧人的一种选择和行为,以上是顶礼佛尊。

 

下面讲顶礼佛法。佛法是怎么解释的呢?〖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宝性论》是这样讲的:法身有两种分类,一种为“法界极清净本体”,也就是佛陀各别自证智慧的对境——一切万法的法性,叫做本来清净的法身(证法);另一种为“以及依彼之等流”,即依靠证悟法性为同类因(等流)而宣说的显宗密宗三藏十二部经,这称为教法法身(教法)。因此,所谓的“法身”分两个方面,一是证法法身,一是教法法身。

 

什么叫“证法法身”呢?就是我们自相续中所证得的佛陀的境界,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大家每天早上六点钟修行,如果这时候你的相续中生起一个菩提心,一个悲心,一个对三宝的恭敬心,这就叫证法法身。产生它最根本的等流因是什么呢?就是善知识所宣讲的佛法,或者佛陀及后来高僧大德们所留下来的典籍,这些都属于教法法身。所以,这里的“法身”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法、报、化三身里的法身,似乎我们顶礼了善逝如来后又去顶礼他的法身,而法宝在颂词中没有体现。不要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的法宝,按照大乘《宝性论》的观点来讲,是灭谛和道谛(证法),也就是说,断除了所有烦恼,现前了我们本来清净的本体,叫做“灭谛”;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断呢?依靠五道十地的三十七道品,或者依靠方便方法来断,这个叫“道谛”,所以法宝也叫灭谛和道谛。以前我们讲《俱舍论》有关三宝的问题时,也分析过小乘有小乘的三宝、大乘有大乘的三宝,他们各自的对境有所不同。

 

〖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证法法身,实际上是与如来各别自证所证的法界无二无别的体性,也叫做本性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教法法身,是指胜义谛和世俗谛所摄的一切论典和经典,比如宣说胜义谛方面的般若空性,宣说世俗谛方面的因果缘起,如《百业经》、《贤愚经》等等,这些都包括在教法法身当中。所以,我们顶礼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众生相续中的证悟境界(这是证法法身),谁的相续中有菩提心、有出离心、有空性的境界,那么我们一定要顶礼,因为他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阿罗汉。还有,世间中能宣说这些证法的文字、语言、经典等等(这是教法法身),我们也应该值得顶礼。

 

因此,世间上的佛宝指的是什么呢?以前是断证圆满的释迦牟尼佛。那现在代表佛宝的是什么呢?就是每个寺院里面供的这些佛像。作为佛教徒,不管到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凡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诸佛菩萨的像,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去顶礼,这是佛教徒的一个基本行为。

 

至于法宝,刚才也说了,包括宣说二谛的语言文字。有些人看见《金刚经》就认为“这是应该恭敬顶礼的”,但是看见了南传佛教的经典,“唉,算了,这不是我学的东西,我不顶礼”,见到藏传佛教的佛典也不去恭敬,这种分别心非常不好。不管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只要是佛陀传下来的清净法门,我们不应该分别宗派。很多人的思想范围非常狭窄,这样势必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危害。既然寂天菩萨那样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也在众生面前示现对所有的教法证法都恭敬顶礼,我们相续中有什么样的境界自己也应该清楚,又有什么理由不顶礼法宝呢?

 

这些教言学完了以后,大家应该有个这样的决心:不管以后看到什么样的佛像,我一定要顶礼!若能如此,不管我们朝什么寺院,都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我曾听一个居士说:“我是汉传佛教的,我在我的寺院里经常恭敬顶礼,但去布达拉宫的时候,只是为了参观而已,包括在觉沃佛像面前,我也没有顶礼过。”他好像觉得自己非常伟大,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由于自己的分别念比较重,再加上比较愚痴,在拉萨的觉沃佛像和那么多具加持的佛像面前一点都不顶礼,自己好像胸有成竹,认为学过一点汉传佛教是很有把握的,这也不一定!

 

我们有些修行人认为自己很有把握,但实际上也不一定真有把握,有时候这种傲慢心特别可怕。前两天有个人给我打电话,她说自己已经学佛十多年了,现在不用学什么显宗的论典了 [ 28 ]。当时我觉得也是挺不错的,很佩服她。第二天又来一个电话,看是她的电话首先不想接,但后来一直在响,不接也不行,于是就接了。一接电话,没有人的说话声,一直是哭声,我问:“你怎么了?你要说话呀。”后来她慢慢地说出来了,她说:“我今天非常非常的痛苦,虽然我很痛苦,但是我一点都不恨我的丈夫。”我问她到底是什么事。她哭了很长时间,然后说:“我今天对他讲,我现在已经学佛十多年了,你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可以跟我说,我的境界还是很不错的,你一点都不用担心!”他说:“我本来不想说的,一直都瞒着你,但你既然这样说了,希望不要不高兴,这也是你自己承诺的。我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听了这话以后,她说:“我一点都不生气,我非常理解,但我们原来特别痛苦、特别穷的时候如何如何,现在我该怎么办?我想出家……”虽然她说一点不生气,但从她的语言来看气得不得了,她说很想出家,我说:“你还是冷静下来,暂时不要出家,所谓的出家不是这样的。只不过你昨天说你的境界非常高,现在不用学习了,但从刚才的话来看,可能还是需要学吧。”确实,许多诸如此类的佛教徒有时候认为自己不用学了,好像什么都懂,但你只学一个宗派的一些法门,这个法门学得究不究竟也不好说,如果学得不是很好,那就一定要学,不仅要学,而且还要修,否则,仅仅依靠佛法的一些道理,想摧毁自相续中的烦恼是非常困难的。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讲过:我给你们宣说了解脱的法门,但说完后你自己一定要修持,没有修的话,就像病人拿了很多药但没有吃,不能对病起作用一样,这些法也无法对治我们相续中的烦恼。

 

[ 28 ] 指《入菩萨行论》。

 

在座的大多数人对佛法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自己没有修的话,佛法是佛法、自己的相续是自己的相续,就像《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说,人和佛法之间的距离可以过一匹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相续就会与正法背道而驰,根本不能相应。因此,不管你听到什么样的佛法,都应该经常对自己的相续作一些串习,这就是所谓的修行。依噶当派的教言来抉择,修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人群和嘈杂的声音,以毗卢七法的坐式安住下来观心;“观察修”是指将我们每天所听的内容反反复复地思考,尽量将思考的相续延长,这个过程也叫做修行。有些人认为修行就不能闻思,但实际上,闻思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表面上顶礼佛陀、每天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都觉得特别容易,但是心里没有定解的话,光是口头上说说,一旦烦恼真正现前,恐怕还是不行的。很多佛教徒都喜欢说大话,但当真正遇到刚才那样的事情时,才开始后悔不已。佛经中说:“若未修此法,不得见法性,唯以见闻水,岂能除干渴?”意思是我们如果没有修持法,就根本不能见到法性,如同只是看见、听到水而没有喝下去,无法遣除相续中的干渴。比如说,我只是坐在那儿,旁边有潺潺不息的河流,我说我看到水了、听到了水的声音,但水是水、我的相续是我的相续,同样的道理,佛法口头上说得来,别人也听得清清楚楚,实际上我自己从来没有思维过,虽然天天都是菩提心、菩提心……但对“一切众生当过我的父母”或者“我要度化众生”从来没有想过的话,这些口头上的菩提心,在我死亡的时候或者对来世有没有作用呢?种下善根肯定是毫无疑问,但在相续中串习的功德是没有的。

 

我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非常希望大家能将法真正地融入自心。当然,我自己什么功德都没有,教别人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笑话,但是我确实想:很多人最好不要耽搁在一些文字上,而应该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修习结合起来,这样对我们的相续会有一定的利益。〖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如来来说是具足的,因而称“具”〗在藏文当中,颂词里原来有“具足”这个词,是“善逝具足法身佛子伴”,但汉文中没有翻译出来。

 

下面讲僧众。大乘僧众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大多数人这样认为:佛是佛像;法是法宝,也就是《金刚经》等等;僧众就是庙里面的大和尚、小和尚,还有几个调皮的沙弥(众笑)。这样想也没有错,我们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这种理解方式比较片面,刚才也讲了,真正的佛陀就是善逝,在每个众生相续中,最了义的佛陀就是如来藏;佛法是教法和证法;僧众就是大乘菩萨。有关三宝的概念及其功德,《智者入门》当中也有介绍,《心性休息》、《随念三宝经》、《宝性论》里面也讲得特别清楚,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所谓佛子是什么呢?就是大乘菩萨,依弥勒菩萨《宝性论》中的教证,其来源有四种根本因,下面用比喻和对比的方式加以宣说:犹如转轮王子的产生及生长需要父亲的种子、产生他的母亲、胎藏、养育他的乳母,同理,大乘佛子的产生及生长也需要四种因:一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这相当于种子,如果对大乘佛法一点信心也没有,就好比种子已经被烧毁了,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二是产生佛陀和佛法的母亲——证悟般若空性,就像转轮王子依靠母亲而产生一样,菩萨也必须依靠证悟空性而产生;三是禅乐,即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乱的大乐,这相当于产生转轮王子的胎处 [ 29 ];四是对众生的大悲心,即获得了菩萨的果位以后,仍要不间断地利益众生,如同转轮王子虽已降生,仍需要乳母喂养一样,《入中论》也说过,大悲心在最初的时候特别重要,中间的时候特别重要,最后特别重要,初、中、后三个阶段都赞叹了它的功德,原因也在于此。有了这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

 

[ 29 ] 转轮王子是胎生的。

 

〖由于生在如来种姓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入菩萨行论》亦云:“生于如来家族中。”意思是说,获得一地菩萨以后,相续中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此时方称为真正的佛子,在名称和意义上完全具备了佛子的法相。当然,我们在资粮道发菩提心时,也可以叫做“佛子”或“菩萨”,但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这只是一种相似的名称,只有登地的菩萨才是真正的佛子。〖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所以这里寂天论师顶礼的对境,应该是自相续中部分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像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龙猛菩萨那样获得了一地以上果位的这些圣者们。

 

可见,我们平时顶礼的对境不仅是佛宝、法宝,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等大乘佛子,也要恭敬顶礼。不仅如此,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也有很多证悟菩提心的菩萨,文殊菩萨的传记及大乘经典都讲过:文殊菩萨显示各种各样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只不过我们不能发现而已。所以,我们的周围有无数的菩萨,在他们面前也值得顶礼。

 

〖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作者三门恭敬作礼。〗“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其他讲义是这样讲的:声闻、缘觉、传戒的阿阇黎、亲教师以及大小乘的一些佛塔佛像,包括我们自己上师的舍利塔、遗体、上师生前转法轮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显示弘法利生事业的道场,我们都应该顶礼。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说过:“我们不仅要顶礼以三宝为主的对境,这里还有很多没有包括的对境,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尤其是要顶礼令自己获得菩提心或无上境界的上师,如果上师不在的话,应该对他的住房及以前住过、加持过的地方进行顶礼。”(我在去往成都的路上,路过米亚罗、汶川等上师如意宝以前住过的宾馆时,心里经常很想顶礼。虽然没有亲自顶礼过,因为路边都是来往的人群,从车上下来顶礼,大家可能觉得你精神有问题,但内心确实很想顶礼!那天我们去昆明的时候,路过上师如意宝在鸡足山住过的宾馆,经过那个门口时,心里也是特别想顶礼。虽然上师现在不在了,但上师加持过的宾馆,跟其他一些建筑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心目中完全是这样的)。

 

上师还说:“以前藏传佛教中有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竹钦仁波切,他的上师是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他不仅要顶礼上师、上师的住房,还要顶礼上师的狗、上师的牦牛……”从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好像有点问题,对人顶礼,对狗对牦牛也顶礼,但实际上,如果自相续中有了证悟或是一定境界,他会报答上师的这种恩德,倘若上师示现了无常 [ 30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会顶礼上师的住处、住房,甚至上师的家畜等等。

 

[ 30 ] 指圆寂。

 

最近学院有一个堪布带着侍者在法王以前那个房子的对面建了一间房子,天天都顶礼。我那天问他的侍者:“你们天天在干什么?”他说:“堪布要求我们两个每天都到这里,向上师的房子顶礼。”因此,对自己有过法恩、令自己获得利益的上师,我们看见他的住处、弘法利生的地方,也会有一种非常大的恭敬心,并能够油然而生。海外有个上师曾说:“我天天晚上向父母顶礼。”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他是一个出家人,但因为父母有养育之恩,是自己的恩田,所以对上师顶礼,对父母也应该顶礼。为了摧毁自相续中的傲慢,我们应该经常在这些对境面前顶礼!

 

我这次的要求不高,希望你们每天早上起来在佛像或法本面前恭敬顶礼,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磕三个头,此举最多只花一两分钟而已,但是在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顶礼,其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佛在经中说:我涅槃以后,供养顶礼四大圣地 [ 31 ],与顶礼我没有任何差别。所以有机会我们要对四大圣地进行顶礼,包括我们上师以前弘法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涅槃的地方,大家也值得顶礼。

 

[ 31 ] 四大圣地:佛陀转法轮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涅槃的地方。

 

再过二十年,学院是什么状况谁也说不出来,但不管怎么样,就算什么都没有了,光有一个墙壁,或者变成了荒无人烟的一片空地,我们也应该顶礼。因为这里是养育我智慧身体的地方,是我智慧身体的来源,我的肉身依靠现在的父母获得,但我的智慧身体依靠上师们的加持和恩德才有,假如没有上师们广弘佛法,恐怕很多人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执迷不悟。如今我们虽不是大彻大悟的大成就者,但是对佛教已经有了一定的正见、一定的信心,在这么多的人当中、这么多的众生里面,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佛经中也讲过:“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以信心出家更难。”我们得人身不容易,纵然得到了人身,遇到佛法尤其是对佛法有正信而真正出家,这样的缘分更加来之不易,所以大家以后不管遇到自己的哪一位上师,皈依上师也好,获得法益的上师也好,始终都要有一种恭敬心,这个相当重要!

 

〖关于这样作礼赞的必要,正如《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我们对佛陀作一点小小的供养,比如说供一盏灯、供一根香,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好像没有什么,但实际上它的功德是相当大的,暂时可以获得人天安乐,最后能获得无上的圣果。〖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