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一堂课,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

 

麦彭仁波切所著的《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极其重视,他老人家要求当时的弟子和后来的有缘弟子每天都要念一遍,我们很多人发过这个愿,至今每天都在念诵。《仪轨》中讲了许多功德,但只是简明扼要的阐述,若欲详细了知佛陀因地时为众生的发心及与佛陀结上善缘的利益,《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具体介绍。

 

为了让大家明白祈祷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功德,下面从《仪轨》小字部分开始作字面解释,之后我们一起作简单的共修。

 

首先,为什么要修学这个仪轨呢?原因是这样的:

 

《三摩地王经》云:“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

 

佛陀在经中亲口宣说:任何人散步也好、安住也好,在行住坐卧的过程中,若能一直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会恒时住于他面前,赐予加持。

除了自己的心以外,佛陀并不存在其他本体。一个人如果对佛陀生起信心,能清楚地明观佛陀身相,那他的心念就是佛陀,此外没有一个佛陀从遥远的地方飞到你前面,然后又渐渐消失。按照上上乘的解释方法,正在想佛的念头,其实就是佛陀。

 

前不久也给大家讲过,你何时想起莲花生大士,此时你的心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观经》中也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应该认识到,释迦牟尼佛就是你的心,显宗与密宗的说法一致。

 

又云:“身体宛若纯金色,世间怙主极庄严,何者之心专注此,菩萨彼者即入定。”

 

《三摩地王经》中又说,身体宛如纯金般的佛陀身相,不管在哪个修法中都显得非常庄严,这就是世间怙主、三界导师、轮回引导者与皈依处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若能心专注于此,此菩萨即是入定。

 

个别道友不太会坐禅,经常起分别念,入定比较困难。其实也不用担心,只要你在前面放一个佛像(可以是唐卡、画像、塑像等),将心一直住于佛像上,眼睛也一直盯着,闭眼时心里能清清楚楚地明现佛像,这就是最好的一种入定。

 

我经常也是这样,当分别念涌现或者产生烦恼时,就放一个佛像在前面,心里一直观想,眼睛也一直专注。过一会儿,依靠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自心会慢慢平静,暂时起到平息烦恼的作用,而究竟,哪怕一瞬间缘佛陀的功德,对今生来世都无法估量。

 

概而言之,之所以要修此《仪轨》,作者引用了两个教证,从而得出的结论是:第一、行住坐卧要想着佛陀;第二、坐禅时也要想着佛陀。汉地很多寺院打禅七时,中间都摆一尊佛像,参禅者可以时刻看到佛像,心里一直观想,眼睛一直盯着,这种传统非常非常有功德。大家平时在家里时,也应该这样缘佛修行。

 

下面正式讲仪轨的内容:

 

随念我等无比本师释尊之修法,首先念诵皈依偈:

 

乃至菩提之间永皈依,

一切殊胜佛法及僧众,

以我修行念诵之福德,

为利众生愿成就佛果。

 

首先是皈依和发愿。皈依时要想到:乃至菩提果之间,我诚心诚意地皈依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三世诸佛,以及佛陀所宣说的证法与教法,还有具有解脱功德的僧众(这是皈依三宝)。以我修持念诵《仪轨》的功德,愿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尽快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

 

如此皈依和发愿,是修任何一个法的前提。我们每天念《释尊仪轨》,不是为了自己治病、发财等等,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之后发心、修四无量心,意念诸法现而无自性之义中念诵:

 

之后要发四无量心,并安住于现而无自性的境界中念诵。我们平时念诵也应当如此。

 

无生空性以及缘起性,

显现不灭双运幻化相,

自前虚空如海供云中,

观想宝狮座莲日月上,

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阿”,是表示无生空性的呼唤词。

 

万法皆是无生空性,在这样的空性中,无欺不灭地显现缘起规律,清净和不清净之法均可现前,这就叫做现空双运,释迦牟尼佛的本体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观想:在前方的虚空中,充满七宝、八吉祥等各种供品,如海供云中有一狮子严饰的宝座,宝座上依次是莲花、日轮、月轮,最上面端坐着本师释迦牟尼佛。

 

很多唐卡或画像中,都有这样的佛陀形象。《显密宝库》和《妙法宝库》前面,我也附有释迦牟尼佛的画像。这是法王去印度时一位大德所赐,画得确实非常好,我回来之后就发心印在每本书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像,只要看一眼,也能在阿赖耶上种下解脱善根,这个功德非常大。希望你们无论去哪里,都不离开释迦牟尼佛的像。我个人也是这样,出门时要么带一个小唐卡,要么带一个佛像。作为佛教徒,若对本师没有诚挚的信心,那根本不是佛教徒了。

 

身为金色具足相随好,

身著三衣金刚跏趺坐,

右手压地手印妙舒展,

左手等印持执甘露钵,

宛如金山威严极耀眼,

智慧光芒遍布虚空界。

 

紧接着观想:释迦牟尼佛的身色宛如纯金,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身著三衣,金刚跏趺坐,右手以压地印中指尖触地,左手以等印持充满甘露的钵盂。整个身相犹如阳光照射到金山上一样璀璨耀眼,放射出万丈的智慧光芒,遍于清净与不清净的所有器世界。

 

八大菩萨十六罗汉等,

如海圣众眷属皆围绕,

仅念解脱有寂之二边,

赐予殊胜吉祥之大乐,

皈依处之总集大主尊。

 

观想在释迦牟尼佛的周围,有八大菩萨、十六阿罗汉及无数护法神、空行母等眷属围绕,他们都是智慧圣者,仅仅忆念也能解脱堕入寂灭与轮回二边,从而获得大乐智慧。所以,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是一切皈依处的总集。

 

释迦牟尼佛,其实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尤其在末法时代,五浊横流,若没有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愿慈悲摄受浊世众生,我们在座愚蒙可怜的众生,到目前为止也无法见到佛法的光明。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正因为如此,法王如意宝当年传讲《白莲花论》时,常常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说佛陀为了我们众生布施过那么多次头目脑髓,作为一个后学者,如果不报答佛的恩德,甚至没有感恩之情,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在修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佛陀和上师感恩戴德,否则就成了忘恩负义者!

 

如是观想佛陀身,结果马上想到佛真正安住在自前虚空中。

 

前面的观修方法非常简单,其实显宗也需要此种观想,这就是藏传佛教的特点。在其他传承中,这样的仪轨是很难得到的。

 

因诸佛之智慧身何时何地都无有远近故。观想佛于何处佛必定安住于彼处。

 

佛陀的智慧身没有远近之分。我们思念一个人时,他在北京,我在上海,没办法一下子到对方面前。可是佛陀的智慧身无处不在,什么时候观想,什么时候就现前,如同只要地上有水器,月轮便可映现一样。无论你高贵也好、低贱也罢,富裕也好、贫穷也罢,是智者也好、愚者也罢,只要去观想,佛陀就出现在你前面。每个人都要有这种信心。

 

经中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

 

佛经中说:任何人观想佛陀、作意佛陀,佛陀就安住在他面前,恒时赐予有形无形的加持,令其从一切罪业中得以解脱。

 

观想佛陀,所积之资粮也不会耗尽,善根不会虚耗。

 

《佛陀众行经》云:“于导师佛陀虽作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缘佛陀哪怕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善事,例如向空中撒一朵花,或者单手合十作礼,或者念诵一句佛号,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从此生生世世转于善趣,不会堕入恶趣,逐渐获得无上胜妙的菩提果。

 

大家平时祈祷佛陀或者转绕佛塔,也不要看成是一件小事。当然,这种功德不一定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看得出来。世间人让孩子读书,今天上学,明天不可能毕业,但对孩子来讲,读书好还是不读书好呢?肯定是读书好,这样才有成材的希望。同样,听受佛法也是如此,现在坐在这里听课,等一会儿下课后,你不可能顿时变成另一个人,但听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在你相续中慢慢积累,修行就可以一步一步向上。有些人孤陋寡闻,对佛法一窍不通,认为学佛马上要有感觉,否则佛法没有殊胜的加持,这种想法完全不合理。

 

《华严经》中云:“闻见供养彼等佛,无量福德将增上,断诸烦恼轮回苦,此善中间不穷尽。”

 

听到佛号、咒语,或者见到佛像佛塔并对其供养,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依此可遣除烦恼与痛苦,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此善根也不会耗尽。于佛前起信心的功德不可思议,《贤劫经》中说:“虚空边可量,大海深可测,于佛起信心,功德实难诠。”这是一种假设句,就算无边无际的虚空可以衡量,深不可测的大海可以测尽,以佛陀作为对境而起信心、作祈祷,其功德无法用语言来诠表。

 

我经常都这样想,虽然自己修行不好,烦恼深重,很惭愧,也很难过。然而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假如未值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可能一声佛号也听不到,始终处于黑暗当中,但今生依靠善知识的引导和自己的福分,修行虽然不好,可是遇到了佛法,每天可以见到佛像,多多少少念一些佛号,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得一个人身并不是没有意义,所以还是会生起欢喜心。

 

于佛前如何发愿也会如是实现。《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讲得非常清楚,一切诸法本来不存在,是空性的,空性中依因缘生万法,因缘又住于我们的心(意乐)上,心善则一切善,心恶则一切恶,因此,在佛像等殊胜对境前发什么愿,结果也会实现什么果。比如,你发了生生世世度化无量众生的愿,将来就会实现这个愿;假如发愿来世要害众生,这种恶愿也会成真。因此,我们遇到僧众、佛法时,一定要发广大的善愿。对此中所说之理生起稳固定解。

 

以上将观想的对境及功德简单讲了一下。如果想获得大乘功德,需要通过七支供来积资净障,下面开始讲七支供。首先是顶礼支:

 

再念诵: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了五百大愿,以大悲心摄受末法浊世的众生,这在《释尊广传》中也阐述过。这种誓愿宛如白莲花般纯洁无垢,诸佛纷纷赞叹,并宣说听闻释迦佛名号后不退转的功德。《大宝积经》中讲过,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若有众生听到,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退转。记得有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女仆,曾听闻过佛名。她后来被牦牛顶死,以听过佛号的功德,死后投生为一名叫珍珠之美女,并且一生就获得了圣果。

 

所以,大家有机会的话,在临死的众生面前或者菜市场中待宰旁生的耳边,应该多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我们虽然无法令其当下解脱,但只要听到佛名,此众生将来定会获得不退转果位。同时,如果你家里有人不信佛教、反对佛教,在他们面前,不妨故意或无意念一些佛号,也让他们结上善缘。从某种角度讲,能闻到佛号,也算是大菩萨。《央掘摩罗经》云:“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有些众生表面上刚强难化,但他若有机缘听到释迦牟尼佛名号,也可以称为发心菩萨。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明白之后肯定会珍惜,就如同认识到如意宝的价值后,你才不会随随便便抛弃。所以,有智慧的人务必要懂得佛号的功德和加持。

 

第二是供养支:

 

自他三门善根及受用,

观为普贤供云而奉献。

 

自己与他人身口意三门所造的过去、现在、未来之善根,以及一切受用、身体等等,以《华严经》中普贤云供的方式,供养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

 

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功德非常非常大,《妙法莲华经》、《大悲经》等经典中有诸多教证。甚至我们在短暂的时间中供佛,功德也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四事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将这四种生活必需品供养南赡部洲的一切众生,此功德尚不如有人在挤牛奶的时间里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功德大。为什么呢?《金光明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是一切诸佛的总体,倘若供养释迦牟尼佛,实则为供养过去、现在、未来无量佛陀。因此,观想佛陀之后要顶礼,顶礼之后应进行供养。

 

第三是忏悔支:

 

无始以来所积一切罪,

则以猛烈悔心分别忏。

 

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轮回的漫长岁月中,身口意所造的知道、不知道的各种罪业,如今以极其强烈的后悔心,发自内心地在诸佛菩萨面前一一忏悔。

 

第四支是随喜支:

 

于诸圣者以及凡夫众,

三时所积善根作随喜。

 

对于佛陀为主的圣者和凡夫在三时中所造的一切善根,我们都要随喜功德。这样之后,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

 

第五是请转F轮支:

 

祈请十方一切佛菩萨,

恒转甚深广大之法轮。

 

我们诚心诚意地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及上师善知识,永远住在众生界中恒转妙F轮。

 

有些上师因众生的行为不如法,显现上生起厌烦之心,我们应在上师面前请转F轮;十方佛陀因事业圆满,将示现转移所化刹土时,也要在他们面前请转F轮。这样做的功德非常大。

 

第六是请佛不入涅槃支:

 

汝如虚空般之智慧身,

虽住三世无有迁变中,

然于所化前示生灭相,

恒时显现幻化之色身。

 

我们应该这样想: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您如虚空般的智慧身,虽然三世无迁变,没有真实的生住灭,但为了破除众生的常有执著,从而示现降生、涅槃等相。我们在此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千万不要入涅槃。同时,住于十方的善知识要入涅槃时,在他们面前也要这样祈请。

 

第七是回向支:

 

我以三世所积之善根,

愿利遍布虚空界有情,

令释尊您恒时生欢喜,

获得法王如来之果位。

 

我们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回向给尽法界虚空际的所有众生,使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圣者,生起极大欢喜心(因为众生欢喜,诸佛菩萨就会欢喜),时时垂念加持,以此功德和缘起,令三界众生无勤中获得正等觉佛陀的殊胜果位。

 

回向时就应该这样想:我所积的三世善根回向众生,让他们暂时远离恶趣和世间的痛苦而得到人天福报,究竟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现证圆满菩提果位。

 

下面是感恩偈:

 

无有怙主我等浊世众,

蒙以悲心摄受之恩德,

此刹此时一切三宝相,

均是佛陀您之事业也。

 

我等没有依怙的浊世众生,蒙受释迦牟尼佛的大悲摄持,此恩此德昊天罔及。麦彭仁波切在《释尊广传》中说,若没有佛陀的摄持,我们仍将不断漂泊在轮回中,没有解脱的机会。因为浊世众生的烦恼特别炽盛,难以调化,贤劫其他佛都不敢摄受,只有释迦佛心力极强,当年发下五百大愿,至今一直摄受我们,我们一定要有感恩之心。

 

过一段时间,这里个别班要开讲《释迦牟尼佛广传》,我很高兴,希望你们能得到佛陀的加持。我本人虽不敢说有密宗的大成就,但对释迦牟尼佛的信心,可以说非常坚定、不会退转。尤其是上师讲过《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2002年我又把它翻译出来,大概有38万多字,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佛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起了非常强烈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并非人云亦云,我想它生生世世都不会退转。也希望在座的道友通过学习《释尊广传》,真正了解到佛陀的功德,一定要生起非常稳固的信心,始终对佛陀存有感恩之心,若能如此,你的善根永远不会退转。

 

在我们这个刹土中,阿弥陀佛、地藏菩萨等佛菩萨、经典与论典等法宝、大乘小乘等僧众,这一切三宝相均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均是依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而显现。法王和麦彭仁波切也讲过,我们祈祷任何一尊佛,其加持都不如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曾发愿摄持我们,所以对其祈祷的话,加持力尤为快速、强大。平时大家若遇到快乐,也应该想到是佛的加持;一旦遭受痛苦,也要想到是佛的加持,以此遣除自己的业障。在这个刹土中,一切三宝相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若没有他的发愿摄持,我们如今的听经闻法根本谈不上。

 

故于无等唯一胜依怙,

虔诚信仰诚心而祈祷,

莫忘昔日所发大誓愿,

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摄。

 

我们满怀虔诚、一心一意祈祷无与伦比的怙主释迦牟尼佛。祈祷还是起很大作用,有些人认为祈祷和不祈祷都一样,心中有佛就可以。实际上这是不相同的。打个比方说,你跟人接触时,对方若比较和蔼,你就愿意跟他交流;如果他蛮横无理,那不愿意再聊下去。虽然佛陀没有这种贪嗔烦恼,但祈祷也是一种缘起,假如你对佛陀有恭敬心、信心,佛陀的加持会很快融入你相续,所以态度还是很重要。

 

我们祈祷时告诉佛陀:“您往昔在海尘婆罗门时发了广大誓愿,不舍浊世的可怜众生,请您千万不要忘记。乃至菩提果之间,我们都是您的所化众生,请您一定要以大悲心来摄持。”平时这样念的话,善根不容易耗尽,《大悲经》也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仪轨的大致内容讲完了,之后念名号和心咒:

 

以猛烈虔诚的信心观想释尊真正身相,一缘专注其身而尽力念诵:“顶礼、供养、皈依、本师、出有坏、善逝、真实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

以恳切祈请之方式,尽力持诵《小般若经》中所说的陀罗尼咒:“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再尽力念诵“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释迦牟尼佛心咒的功德,在下面会讲。我们平时念佛号、诵咒语时,应该想到佛陀因地时为众生如何发愿,这些经历要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或者思维念一遍佛号的功德如何,念一遍佛号的利益如何;或者把心专注于所观想的释迦牟尼佛身相上,这样一边观想一边念诵。

 

总之,大家一定要修持《释尊仪轨》。我之所以把它归入上课前的念诵中,一方面是自己翻译了《释尊广传》,明白其殊胜性;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法王如意宝面前也发过愿,每天应该不断地念诵。就算其他善根做不了,哪怕一天念一遍这个仪轨,功德也是非常大。很多居士跟我说:“我上班特别特别忙,没有时间念很多经典,您可不可以指点一个功德最殊胜、非常简单的法?”我说:“那你念一遍《心经》、念一遍《释尊仪轨》吧!”“啊!《释尊仪轨》太长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其实这只需要五六分钟,一天若连五六分钟都抽不出来,那我也没办法。你一天到晚忙着赚钱,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连《释尊仪轨》都不修,确实非常可惜!

 

此等之时随念释尊的功德,以信心一缘专注其明显身相而诵一遍:

 

“观想依靠持诵名号、念诵陀罗尼咒之缘,以本师之身中放射种种智慧大光芒,遣除我与一切众生之诸罪障,并如理生起大乘道功德而获得不退转果位。”

 

这一段,念佛号之前念诵也可以,在此处念诵也可以。

 

平时尽力精进念诵。座间时根据情况供曼茶罗,诵各种释尊赞。你有时间的话,在佛像前供曼茶罗,诵各种佛赞,如印度商羯罗主论师所造的《胜出天神赞》、善自在王所撰写的《如意藤树》、妥增珠杰所著的《殊胜赞》、马鸣菩萨所集的《三十四本生传》等等。现在有些人对赞叹佛陀不愿意,而毫无实义、增长贪嗔痴的歌,倒很愿意听、很愿意唱,这完全是业力现前。稍有福报的人,喜欢看一些佛赞,翻阅释尊的传记,了解佛陀因地的故事,这样一来,智慧、悲心会自然现前。若对有功德的实在没兴趣,而没有功德的却乐此不疲,这可以说是犯业障。

 

阅《大悲白莲经》、《广大游舞经》、各种《释尊传》、《如来一百零八种名号》等,尽力随意读诵经典,一切善根以回向无上菩提及发愿印持。总之,行住坐卧一切时分都应当忆念本师。真正的上等修行人,行住坐卧诸威仪中会时时想着释迦牟尼佛。夜间也观想释尊之真实身体发光照耀诸方,如同极为晴朗之白昼时一般。晚上睡觉的时候,观想佛堂里的佛像发光照亮你所居住的地方,如同白天一样光芒万丈,于此境界中入眠。有些人睡觉时总做噩梦,有些人胡思乱想睡不着,如果把佛陀观在心间,或者观想佛像发出光芒照亮你的周围,于此境界中入睡,可遣除噩梦等,具足许多功德。

 

尤其是当我们死亡时,麦彭仁波切在《白莲花论》后面说:“若能入定于此种境界(止观等瑜伽修法)而安然离世,中阴迷乱等显现则不会现前,应能往生如来刹土。不具足上述境界之人,临死或中阴时,只要不忘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仅仅依此也能往生清净佛刹。”原来我在翻译时,就被这句话打动了,因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修很深的法而获得成就有一定的困难,但临死时只要想着释迦牟尼佛,专注于这一个念头,以此善根力,马上即可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前往你所愿的清净刹土。《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册的最后有“日常观修佛陀法要”,接近结束的那一段文字里,有非常殊胜的窍诀,希望你们也看一下。

 

还有一点要了解的是,有些人以前经常接受这个灌顶、听那个修法,但对好多本尊的身相,没办法观想、修持。对此麦彭仁波切说:“释迦牟尼佛是一切寂猛浩瀚本尊的本体,只要修《释尊仪轨》,其他忿怒金刚、护法神、上师瑜伽等修法皆可包含其中。”有些人也许会问:“那我以前发愿过的都不念,只念一个《释尊仪轨》可不可以呢?”如果你实在无法持诵,这样念也不会有缺漏的过失。

 

我就是这样,自己得的灌顶多,得的法也多,一会儿想修金刚橛,一会儿想修度母,一会儿想修大悲观音,还想修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等等,但一天都修也比较困难。我原来看到一个出家人,他的信心倒不错,每天修行时前面摆很多佛像,第一个念《观音菩萨仪轨》,就把观音菩萨放在这里,一直念“嗡玛呢叭美吽”;修完了以后,又把文殊菩萨的像摆在这里,开始念《文殊菩萨仪轨》;然后再修金刚橛,拿出金刚橛插在前面……每天要花很长时间这样做。

 

尽管此举也非常好,修很多本尊的功德很大,但将所有本尊的智慧身融入一体来修行,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修《释迦牟尼佛仪轨》时,可观想其本体是金刚上师,化为释迦牟尼佛的形象,诸佛菩萨全部与释迦牟尼佛融为一体,如此修持的功德最大。掌握修行的窍诀很有必要,不然的话,你每天修得特别多,但本尊与本尊之间就像“这是蒙古族、那是汉族”,他们不能混为一体,以特别强烈的执著完全分开,这不一定修得成。在智慧界中,诸佛菩萨均一味一体,只是依众生的信心而呈现不同形象,因此,以这种方式修持极为切要。

 

平时也随念释尊昔日如何发心的情形,勤随三世诸佛大菩萨事迹,要精勤地追随诸佛菩萨的事迹而利益众生,坚持珍宝菩提心之誓愿而行持菩萨行,尤其尽力勤修止观瑜伽,止观瑜伽的修法在《释尊广传》中有,如此将使所获得的暇满人身有意义。若修《释尊仪轨》,则获得人身非常有意义。

 

经中说仅以听闻我等本师之名号也逐渐于大菩提道中不退转。《小般若经》中说:“诸佛皆从此陀罗尼咒中生,释迦佛亦依此陀罗尼咒之威力而成佛,观世音依此现前菩萨胜果,仅仅听闻此陀罗尼咒,也将无勤获得广大福德并清净一切业障。若修密咒(释迦牟尼佛心咒),则无有魔障而成就。”其余经典中也说,念诵一遍此陀罗尼咒可清净俱胝八万劫中所造的一切罪业等具无量功德利益,此乃释迦如来之殊胜心咒。平时你若实在没时间修《释尊仪轨》,也应该把这个咒语给众生耳边多念一下。对释尊如何生起信心及止观之修法,其他论典中有宣说。这在《释尊广传》中有宣说。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修《释尊仪轨》,不修的话,确实非常可惜。《释尊广传》的最后,麦彭仁波切也劝勉我们说:“不可思议福德源,如来加持力所现,释迦佛修法仪轨,诸具智者当勤修。”《释尊仪轨》是佛不可思议的福德和加持所显现,它是一切殊胜功德的来源,具有智慧和远见的人应精进修行。这是麦彭仁波切的期望,也是给我们的一种教言。因此,包括菩提学会的所有道友,平时能念藏文的,就念藏文;实在不能念藏文的,也可以按汉文念诵。缘佛陀的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耗尽,我们遇到佛法如意宝,可生生世世不堕三恶趣,理应有欢喜之心。若以追随释迦牟尼佛的清净心来念诵,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功德都能获得。(如果你修密宗的甚深修法,对密宗的见修行果不了解,则不一定获得功德。可是这个教言,只要念诵都有功德。)

 

大家今后弘法利生的时候,应当着重弘扬释迦牟尼佛修法。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任何一个纯洁的教派,没有不承认释迦牟尼佛的。你身上佩带上师的像章,虽然从密宗角度来讲,对上师有信心非常好,但不一定别人也认可,而释迦牟尼佛,谁都认可,没有任何争议,故大家理当尽量弘扬。

 

原来一段时间内,我给大家发了释迦牟尼佛的像,像小卡片一样,要求不能离开身体,《释尊仪轨》也要每天念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到?我当时要求了很多,但人就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很多殊胜的教言就淡化了。希望通过这次传讲,祈祷释迦牟尼佛的人越来越多,依靠如此殊胜的仪轨,使众生对佛陀和佛法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在此基础上,你修显宗密宗的任何法都轻而易举,否则对佛陀半信半疑,修再高深莫测的大法,也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

 

我们修这个仪轨时,首先要放下所有琐事,一心专注无与伦比的释迦牟尼佛之庄严身像,通过自己的祈祷与佛的加持因缘聚合,自相续绝对有所改变。以前刚强难化,对佛法不太信,出离心和菩提心也特别微薄,一旦佛的加持、上师的加持融入心,你的心态会与以前截然不同,此时修什么法都比较容易。反之,若没有得到佛陀加持,表面上念很多经典、做很多功德,也不一定非常相应。因此,从内心深处对佛陀生起诚挚的信心,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好!今天讲到这里。接下来,大家一起共修《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

 

释迦佛修法仪轨

 

纳摩格热夏迦牟纳耶!

桑吉秋当措杰窍南拉  乃至菩提之间永皈依

香且瓦德达呢嘉森且  一切殊胜佛法及僧众

达给贡迪基波索南基  以我修行念诵之福德

卓拉潘穴桑吉哲巴效  为利众生愿成就佛果

洁美东巴涅当定炯格  无生空性以及缘起性

囊瓦嘎美荣借杰咪策  显现不灭双运幻化相

让登南跨窍阵江促威  自前虚空如海供云中

仁钦桑彻巴涅达沃当  观想宝狮座莲日月上

敦巴聪美夏迦桑给呢  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色杰多坚灿当辉夏丹  身为金色具足相随好

秋固僧所多吉杰仲犹  身着三衣金刚跏趺坐

夏耶萨伦夏嘉拉姜向  右手压地手印妙舒展

夏运年压德贼隆热南  左手等印持执甘露钵

色杰热达惹节华巴瓦  宛如金山威严极耀眼

耶希奥热札威跨央恰  智慧光芒遍布虚空界

涅沃这嘉内丹借哲所  八大菩萨十六罗汉等

帕措江促括基永果样  如海圣众眷属皆围绕

展巴赞基哲伊塔尼类  仅念解脱有寂之二边

南卓得瓦窍格华作瓦  赐予殊胜吉祥之大乐

嘉根迪波达涅钦波萨  皈依处之总集大主尊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达沿果僧给措隆效吉  自他三门善根及受用

根让窍波阵德么内钵  观为普贤供云而奉献

托美内萨德动玛利巴  无始以来所积一切罪

酿内郊巴札布所所夏  则以猛烈悔心分别忏

帕当所苏洁务给瓦呢  于诸圣者以及凡夫众

迪僧萨拉吉色耶让噢  三时所积善根作随喜

Ra匠嘉切秋杰括路策  祈请十方一切佛菩萨

效借锦门恰巴果德所  恒转甚深广大之法轮

窍呢南跨达威耶希格  汝如虚空般之智慧身

迪僧颇杰美巴犹摩杰  虽住三世无有迁变中

德雪囊噢洁结策敦匠  然于所化前示生灭相

哲波惹格达德囊瓦作  恒时显现幻化之色身

达给迪僧萨波给措基  我以三世所积之善根

跨恰卓瓦根拉潘拉德  愿利遍布虚空界有情

秋杰嘉波达巴尼学匠  令释尊您恒时生欢喜

秋杰嘉沃果旁托巴效  获得法王如来之果位

达加涅咪卓瓦衮美南  无有怙主我等浊世众

特吉拉巴荣沃瓜珍类  蒙以悲心摄受之恩德

样当迪德仁钦南僧杰  此刹此时一切三宝相

囊瓦结涅切杰陈类涅  均是佛陀您之事业也

得穴嘉窍聪美结波热  故于无等唯一胜依怙

耶其达贝酿内所得纳  虔诚信仰诚心而祈祷

温杰丹加钦波玛涅瓦  莫忘昔日所发大誓愿

香且瓦德特吉吉怎作  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摄

喇嘛敦巴 炯丹迪 得银夏巴 扎炯巴 样达巴 作波桑吉 华嘉瓦 夏迦 特巴拉 香擦洛 窍多 嘉森切奥

顶礼、供养、皈依、本师、出有坏、如来、应供、真实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

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纳耶娑哈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纳耶娑哈

灿玖巴当 荣迪波 锦吉 敦波 格类 耶希杰 奥热 纳措波 囊瓦钦布 达当 森坚坛加杰 哲巴坛加 萨样 塔巴钦布 蓝杰 云丹 策银德 吉得 谢 么多波 萨伦巴 三拉

观想依靠持诵名号、念诵陀罗尼咒之缘,从本师之身中,放射种种智慧大光芒,遣除我与一切众生之所有罪障,并如理生起大乘道功德,而后获得不退转果位。

得瓦夏巴切格结札当  善逝如来汝之身

括当格才擦当样康当  眷属寿命与刹土

切杰灿窍让波结札瓦  殊胜妙相等功德

得札括纳达所杰瓦效  唯愿我等成如是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40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讲甚深的妙法——《楞严经》。《楞严经》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三卷了,今天开始第四卷。今天是什么样的内容呢?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富楼那尊者,他是弥多罗尼的儿子,弥多罗尼的意思就是慈行,慈悲的行为。慈行的儿子,他叫富楼那。富楼那,实际上是满愿子或者满愿。为什么叫满愿呢?当时富楼那没有降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很想求子,最后好像在江边祈祷梵天,后来满了他的愿,所以也叫做满愿。

 

或者所谓的“满”,他母亲怀孕的那一天,做了一种梦,好像七宝的这种器皿,里面遍满七宝,然后入于他们的家,显示于他们的家,入于他母亲的怀中,好像这样的。所以他就有一种满,满愿也好,“满”字。我们藏文当中叫冈波(藏音),冈波(藏音)就是“满”,只有一个满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富楼那尊者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也就是最厉害的说法第一。富楼那尊者以前也是讲过吧,不管是到哪里,他讲经说法是非常了知众生的根基,只要他讲的话,每个众生都非常欢喜。他是以什么方法讲呢?主要是以不同的根基讲不同的比喻、理论,或者说是以公案这样来讲的。比如说他遇到农民的话,就讲他比较了解的一些比喻;然后遇到有一个商人的话,那他会讲商人能接受的;如果遇到有一些有智慧的人的话,他又会讲到对他有利的。所以他并不是所有的场合当中,只是自己经常爱说的有一句话反反复复地重述,不是这样的。

 

在所有的佛的弟子当中,其实富楼那尊者是非常的厉害,佛陀也是在不同场合当中经常赞叹。尤其是他去一些外道,没有信仰的群体当中的话,他就先以治病,讲一些医学,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医学的话,每个人都可能有身体的这种疾病,如果治好他的话,大家也是很欢喜的嘛。

 

以前我们藏地的有一些大德到西方去的时候,刚开始他就跟他们讲一些世间的,比如说种花,讲一些赛马,或者说是讲一些射箭呐,或者说是跟他们讲一些如何调心呐,或者说是看月光等等,这样的。通过这种方式逐渐逐渐让他们对真理产生兴趣,然后再讲一些甚深的法。这个是很多智者需要这么做的。

 

所以在这里就是说富楼那尊者,也是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他很了不起的,今天他出现了。前面都是一直是阿难尊者,因为我们上几节课当中讲到,好像阿难尊者现在是有所开悟,当然这个开悟并不是特别高的境界,因为佛陀涅槃之后阿难尊者才获得了阿罗汉果位的。那这样的话,不管阿难尊者他证悟的是什么样的境界,现在富楼那尊者出现。

 

他在大众当中先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而恭敬地白佛陀言。也是可以说是一种,我们可以进入到佛陀时代的一种场合吧,比如说我们也在佛陀眷属当中,我们也在听《楞严经》的话,那那个时候富楼那尊者就起来,向佛陀顶礼,这样地承白,这样说的: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

 

他这里对佛陀讲“大威德世尊”,为什么叫“大威德”呢?一方面佛陀的色身,身体与众不同的,他有相好圆满,有威德力,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智慧的威力和智慧的功德无与伦比。

 

我们都知道是我们现在光学《楞严经》,这是佛陀的浩瀚如海的经续当中,可以说是冰山一角吧,可以说一点一滴的,这个《楞严经》,那恐怕我们也要学很长时间才能懂得。我们虽然每天在学,但是学的还是似懂非懂的,就不说是我们,富楼那尊者,他也是似懂非懂的。那这样的话,佛陀的这种智慧的威德的的确确很难想象的。

 

他这样的大威德的尊者,“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佛陀应该是特别特别的善巧,为众生宣说什么呢?如来的,佛陀的最殊胜的,最究竟的,胜义谛的法门。

 

“在这个过程当中,佛陀经常给别人推荐或者说是推说,我是说法当中第一。”富楼那尊者,他也是毫不隐晦的吧,就很正常地说是:“我在不同场合当中,佛陀说我是说法第一。”当然如果说法第一的话,他对法肯定很精通的。如果法不精通的话,那不可能变成说法第一。所以“佛陀经常在不同场合当中,把我评为是说法第一。”

 

实际上是富楼那尊者,有一个叫做《佛藏经》里面说,他不仅仅是在释迦牟尼佛座前是说法第一,而且是他依止过90亿个佛陀面前,他也是说法很厉害的。90亿的话,我们人类现在是70亿,那90亿的佛祖面前的话,他是非常厉害的。而且他自己也很谦虚的,一直是说种种庄严的法。按照《大智度论》里面讲,富楼那尊者“说法种种庄严,牵引众情”,他可以牵引各种众生的根基,所以“说法中大”。

 

所以富楼那尊者,为什么佛陀在不同场合当中评价为他是说法第一,主要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一样,他是有特别甚深的智慧,还有他了知众生的千变万化的这种根基。这样的话,应机施教。他对这方面非常善巧精通的。

 

但是他说:

 

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他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虽然不同场合当中赞叹我是说法第一,但是今天佛陀讲《楞严经》为主的这些大乘的、甚深的、微妙的、广大的这些法音的时候,我都开始蒙了,就听不懂了。

 

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听不懂《楞严经》,或者是讲到大乘佛法的时候,我们有些人打瞌睡,有些人是打妄想,有些人是心不清净,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他是佛陀的整个眷属当中说法第一,好像他都是对这个法懵懵懂懂的。

 

怎么样呢?他就讲了一个比喻。就像一个聋人,听不到声音的一个聋子,超越一百步以外的地方,有一个蚊子的这种声音,那么听它的声音,“本所不见,何况得闻”?我们知道一百步以外,如果有一个蚊子的话,我们肉眼一般是看不见的,我们可能蚊子,最多是前面的一两米之间看得到的,“蚊蚋”指的应该是蚊子,它一个蚊子的这种声音,如果在那儿嗡嗡嗡叫的话,那我们只能连看都看不见,那听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富楼那尊者,他听佛陀的《楞严经》的时候,好像是有点儿基本上是没啥感觉,基本上是他的内容一无所知,就这样的感觉。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佛陀很慈悲的,虽然他讲得特别的明了、清晰、易懂,想让我们这些众生遣除相续当中的各种疑惑和烦恼,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它究竟的意义。对这些意义就很难懂,所以没有出疑惑地,就我们还是有怀疑。到目前为止,意义没有究竟,疑惑也没有遣除,现在还是很麻烦的。

 

所以佛法的这种甚深,确实是一方面是可能靠自己的智慧,还有靠信心的。一般大乘行人对大乘佛法的深广意义是有一种信心,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也很难。龙猛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说是:“信力为初,信力能入”,信心的力量是最开始的,“信力为初”,“信力能入”,依靠信心的力量,他可以能入于佛法。“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我的这个甚深法,没有信心的话,怎么能了解呢?怎么能通达呢?这个意思。

 

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是我们听不懂里面的有一些甚深意义,确实也是非常理解的,对吧?像富楼那尊者,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佛陀有千千万万的弟子,但里面最得力的,比如说法第一、听闻第一、持戒第一、头陀行第一呀,有很多的第一,第一也是有十个人。其中说法第一的话,他如果不懂法,怎么讲?那完全是乱讲了,但是他都是听到佛陀的甚深法的时候,不能遣除疑惑。

 

然后他下面以阿难尊者为比喻来讲一个,也是听不懂的意思。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他说:“世尊呐,我们知道你的最得力的弟子阿难尊者,像这些人虽然是有所开悟,”当然,刚才讲了,阿难他可能是一个初果,或者说是初步的一个开悟吧,通达,“但是他因为没有把自己的一些习性,串习的漏法没有断除,而我等,”富楼那尊者他那个时候是已经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我们这些已经登上了无漏的这种圣者阿罗汉的果位,而且把所有的这些漏,六漏等等这些世间的有漏全部都已经灭尽了,然后今天听到如来说法的时候,还是对这个法义有怀疑。”

 

藏文当中只是翻译成怀疑,但汉文里面,有些注释当中“疑悔”,“疑”指的是对新的教义产生疑惑的意思,“悔”的话,他以前对经义不懂,所以有一点后悔。有些注释当中把这两个,“疑悔”就分开,新的这种怀疑和旧的这种疑惑,就后悔吧,可能有悔心这样的。

 

意思就是说,阿难是虽然有开悟的,但是他因为习气没有断,所以可能也不懂。而我们的话,习气都已经断了,但是如来今天讲的时候,还是没有遣除怀疑,没有遣除对究竟意义上的一些疑惑、疑问。

 

这里的“习漏未除”,蕅益大师讲的时候,说像阿难他们,所知障是比较轻的,但是烦恼是比较重的,然后富楼那“我等”的话,所知障是重的,烦恼是轻的。所以说对这些如来的法没有断除疑惑,这样讲的。

 

所以这里的所知障和烦恼障,可能不是我们藏传佛教里面,或者说是弥勒五论里面所讲到的所知障和烦恼障的意义来解释吧。其实汉传佛教的有些大德,就经常把所知障好像对知识的一种障碍,比如说这个人是一个学者,越学他的障碍、分别念越多的话,所知障越来越深厚。我们所谓的所知障,是三轮执著的细微的这种习气嘛,这个可能是两种解释的概念吧?也许可能汉传佛教的个别大德,以前也是经常听到的,你们学得越来越多的话,你的所知障越来越深厚。有一些老法师以前也是这样讲过吧。

 

意思就是说所知障,它可能有弥勒五论里面所讲到的两种障碍的一些说法,还有一些前辈大德他们对所谓的障碍,像阿罗汉他的这种障碍。阿罗汉是按理来讲,他是烦恼障已经断除了,所知障没有断。所知障,从我们自宗来讲,第八地以后就开始正式断了。当然这个是各教派都有不同的说法。以前讲《入行论·智慧品》,还有《入中论》的时候也是讲过,各教派的不同的界定,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中观庄严论释》当中也有涉及的。

 

那么这里总的来讲,富楼那尊者在听《楞严经》的时候,确实可能也不是显得谦虚,他就有些地方不懂,有点儿怀疑,所以在佛陀面前直接说这个,先讲了自己的这些方面的一个状况吧。当场的可能很多人都是不懂《楞严经》的一些道理,尤其是他们作为一些小乘行人的话,毕竟是有特别严重的执著。这样一来,听这么甚深的、光明的、无为法的意义,确实一下子就很难接受。

 

然后接下来富楼那尊者又说: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他下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如来藏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有关四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这次讲的核心内容。

 

当然这个确实很重要的。我们以前所谓的如来藏,哦,众生相续当中有一个光明的、无为的、一个自性,这个是如来藏,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德相,这样的时候,好像是每一个众生他自己有一个,自己的一种东西一样的,有一种私有财产一样的,带着一个口袋一样的一种如来藏。但实际上所谓的如来藏,我们语言上是只有这样表达,但实际上是诸法的这种自相。

 

这一点,我们前面讲到蕴界处,每一个里面讲的时候,最后比如说五蕴的本性是如来藏,六处的本性是如来藏,在如来藏的光明境界当中,都是不可言说的。不仅是我们有情世界的这种内在的心,而且器世界的,包括我们讲五蕴的时候,像色法、声音这些都是按理来讲是外境的法,但是外境的有些法也是无情法,这些无情法的本体也是跟如来藏无离无合的。这个道理一讲的时候,我们就可能,有时候有点不知所措了,对吧?我们平时以前认为的众生相续当中的如来藏,跟这里的广义上的如来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富楼那尊者在这个地方也是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是“世间一切”,种种的,藏文当中,“一切”是种种的,但一切也可以说,种种也可以说吧。各种各样的,比如说根、尘、蕴,比如说五根,或者说是尘的话是外境,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光明本然的这种本性,所有的是这些。

 

如果这些的话,那我们都知道如来藏的本体是常有的、不变的、无动摇的这么一个无为法的本性,那为什么说是这些忽然产生的外面的山也好,河也好,大地也好,包括有情世界的种种,像我们山河大地的话,器世界的各种成住坏空的现象,然后有情世界的话,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等,这些为什么是有这样的相?因为如来藏的本体是没有相嘛,这些为什么是有为的相?

 

而且这些“次第迁流”,就是次第地慢慢慢慢转移,不断地变化,最后又开始终而复始地又产生。所以前面的大地云何说有相呢?为什么产生形形色色的种种现象呢?为什么是产生?然后“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为什么是它们又次第地全部灭亡?这样的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一直不断地展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富楼那尊者对佛陀问的第一个事情。如果一切蕴界处都是如来藏的自性,那如来藏的自性是常有的,为什么“忽”,就突然产生种种?然后这些种种现象一直是不断地终而复始?其实我们下面回答的时候,我没有详细看,但是应该是胜义谛和世俗谛方面的一个道理来理解,这个并不是很难的。

 

下面第二个问题: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佛陀又在不同的经典当中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它们的本性本来是圆融的,它周遍一切法界的、光明的、空性的、常住的等等。

 

我们前面每一个都已经分析了好长时间了。《楞严经》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分析了好长时间。那既然这样的话,它就也是跟法界周遍一切的,也是跟如来藏的光明湛然本性无离无合的。前面每一个都有讲到,这是在如来藏的本性当中,圆融无违,周遍法界等等,讲得很清楚。

 

那如果这样的话——

 

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

 

下面就有一一地问。如果佛陀说是地水火风全部是如来藏的本性,或者说是与法界周遍的话,那我问问世尊,您看看如果是地的本性遍于所有的,周遍法界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那这样的话,它怎么会容于水呢?

 

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体性,地的法性是坚硬的,大家都知道了,它有能承载的这种能力,然后水的法性湿润的,它这两个完全都是不同的性质。如果是地的法性遍于一切的话,水哪有机会融入它?这是第一个小问题。

 

还有继续讲:

 

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

 

他说如果水的自性也是周遍法界的话,那火肯定是不能产生的,因为水和火是互相抵触的,相违的两种元素法,水的自性是周遍的话,那火不可能产生的。如果火不能产生的话,那为什么说水和火两种自性都遍于虚空当中?都遍于虚空当中的时候,虚空当中“不相陵灭”,那这两个相违的话,在虚空当中怎么不能变成互相毁灭?

 

因为虚空是没有什么阻碍的嘛,那水的本性也是周遍于一切的,火的本性也是遍于一切的,那这样的话,在整个虚空界当中,火和水是同时周遍的,同时周遍的话,两个相违的为什么是互相不抵触?比如说火的力量强的话,水永远不存在的;水的力量强的话,火永远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两个不会变成互相损害的因?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可能平时也会想到。如果它的真正的法性没有了解的话,我们地水火风在名言当中,完全是一种不同性质的法,如果不同性质的话,那为什么是不会变成互相抵触?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地的本性,它是属障碍的,也是坚硬的,它的本体都是,不管怎么样,哪里有地的话,接触的时候都会有阻碍的。然后虚空的本性,在哪里的话,没有阻碍的,无碍的。那么为什么是这两个遍于法界?两个完全都是水火不容的,或者说是地和虚空的话,两种性质,一个是有碍的,一个是无碍的。那这两个同一个时间当中周遍于整个法界——他这里周遍整个法界,并不是说这里没有放什么东西,这里有虚空,这里有地的,不是这样子——任何一个法的话,它法界当中没有一个不遍的,全部都周遍。那这样的话,怎么会一个是有碍的,一个是无碍的,这两个是遍于一切法界?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

 

所以富楼那尊者,确实这些道理,“不知是义攸往”,意思就是富楼那尊者他不知道这些密义,他不知道这些的根本所在,不知道这些的真正的意义。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他这里就请求佛陀,大慈大悲的佛陀,您应该宣流大慈大悲心,开遣我还有在场的这些芸芸众生心里的这种迷茫的乌云。让佛陀转法轮,遣除我们每个众生心相续当中的这些迷云。

 

他这样请求之后,富楼那尊者他自己就开始在佛陀面前五体投地的先礼拜、顶礼,然后他“钦渴如来”,就像我们口干的时候希求饮料,希求水一样的,他钦仰地渴求,渴求什么?如来无上慈悲的教诲。他就在这里特别特别虔诚的,在佛陀面前这样的一种真诚的,一种恭敬心来求法。

 

其实我们自相续当中如果有傲慢、嫉妒,或者是以什么样烦恼覆盖的话,可能根本不知道佛陀的这种功德。包括平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相续被烦恼掩盖的时候,说法者的这些功德也是不会知道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富楼那尊者他没有任何的这种傲慢心,而且他知道自己看不懂、听不懂的时候,在佛陀和大众面前直接地说。

 

如果我们一个傲慢的人的话,今天这么大的场合,又那么多人,我不好意思说我自己不懂,我不懂的话,好像装懂,可能点点头,我懂了,这样的。但富楼那尊者他就特别直接的,就在佛陀面前讲。

 

其实自己可能如果不懂的话,我们有些人自己不懂的时候可能怪上师、怪法师,可能他讲得不好,或者说是什么样的。也许可能真的,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也讲得不好,有这种情况。但也有一些人因为自相续有邪见覆盖,这样的话,对方讲得再好,可能你也听不懂,有这种情况。

 

佛陀讲得当然肯定是非常好的,但是富楼那尊者听不懂的话,他就并没有挑三拣四,说是佛陀如何如何在哪个地方没有讲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对法义产生障碍。他所有的障碍并没有推到佛陀的讲经说法上面,全部归于自己的这种不懂,归于自己的这种愚痴。我和众生的这种迷乱的云雾怎么样遣除?请求佛陀为我开示。他这么一个态度吧。

 

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听法的时候,确实有些人自己的相续当中遍满邪知邪见,自己对法义无所收获,什么都没有得到,在这个时候,他就责怪法师,或者责怪法,或者说是因为整个环境对我带来的各种的障碍,否则的话,我应该早已经证悟了、精通了等等。但这个一般来讲,可能是我们世间当中的比较傲慢的人,或者说是愚蠢的人,或者说是有增上慢的人会说出来。

 

通过以上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知道富楼那尊者,确实是这么了不起的,在佛陀亲传弟子当中说法第一的话,他是那么的虔诚。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有一些,不管是听哪一个法师,自己以前在世间当中稍微有一点学问,稍微有一点知识,然后在某个佛教团体当中也是待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种人,也是应该经常反复观察自己的相续。

 

富楼那尊者在佛陀面前,《楞严经》听得比较费劲的时候,他就并没有说是对方讲得不好,对方说得太深了,对方说得太啰嗦了,对方说得太简略了。我们有些人挑法师的毛病的时候,有特别多的这种丰富的词语,自己讲的时候不要说甚深的意义,基本的字面的道理,有时候都是划不过去,有这样的这种现象。所以以后习惯性的话,如果真正是有一些实际的情况,也并不是不能说,也可以说。但是有些人是因为自身的障碍,责怪说法者的过失的话,也许不一定很好的。

 

我想富楼那尊者如果挑佛陀的毛病的话,也许可能挑不到,因为佛陀是遍知,富楼那再好也是个阿罗汉。但是佛陀如群星一般的这些弟子当中,他肯定很会说话的,所以在众人面前,如果他要说一些诽谤的语言,就像以前那个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他们都是不在乎的,在众人面前经常讲佛陀的过失,如果富楼那尊者也是他这样的话,我相信他的口才应该是很好的,否则不可能吸引那么多不同根基的众生。所以他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榜样吧,自己听不懂的时候,就责怪自己。

 

确实也应该是,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前世的业力比较重,尤其是法障,听法的时候一直是进入不了的。我们有些人是,对世间各种各样的,包括什么音乐也好,戏曲也好,建筑也好,什么都就无所不知的,可是一听到佛法,记也记不住,即使记得住的话,也说不出来,说的话也是特别的这种浅显简单的,然后也根本没办法更加深入地去探究究竟和甚深的这种意趣。

 

这就是我们个别人,确实是无始以来对佛法没有结上殊胜的因缘,而导致即生当中也是比较迷茫,对法生不起来信心,有种种的障碍。这一点大家也是应该清楚的。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

 

这个时候佛陀告诉富楼那尊者,以及在场的所有的这些,非常庄严、壮观的这种大会里面的,楞严大法会当中所有的这些,漏法尽了的无学的这些阿罗汉们。可能阿难尊者等,有个别的有一些没有漏尽的,大多数都是漏尽的这种无学阿罗汉,已经到了最究竟的阿罗汉当中,这些群体当中。

 

如来今天普为在这个楞严大法会当中,“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在这里真的要讲最甚深当中最甚深的法,我们所谓的什么?精藏、精华,最甚深的,精髓的法。

 

憨山大师,我记得他解释的时候,这里“胜义中,真胜义”的意思,他好像“真胜义”是分四个方面的:一个是世间胜义,就是我们的蕴界处,因为这个也是世间当中是比较究竟的意义;第二,道理胜义,讲四谛,苦集灭道;第三,证得胜义,讲二空真如,应该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他这里的二空真如,可能主要是阿罗汉的这种证悟吧;第四,最究竟的胜义当中的胜义,叫做是一真法界。我们大乘当中所讲到的最究竟的这种真如法界吧,一乘法界。

 

其实这里的胜义中的真胜义,我们以前学中观的时候,真实胜义谛。我们中观里面经常有一个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那么真实胜义谛实际上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现空无二的,最究竟的意义,叫做是真实胜义谛。所以佛陀今天在这样的以富楼那尊者为主的,所有的这些大罗汉当中,要宣讲一个特别甚深的,因为前面他的问题很深的,如果没有一个很深的道理的话,可能他们也是不会服的。要讲真胜义的意义。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佛陀这样讲的,我今天在这样的楞严大法会当中,有不同根基的众生。有一部分定性声闻,他的种性是已经确定了的,他依靠声闻自宗一定会是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他也暂时不会入大乘,或者说他不是断善根的,这种叫做是定性的声闻。

 

还有一种未定性的声闻,未定性是什么呢?以前是声闻种性,但是后来依靠外内的善知识摄受,最后要趣入大乘的,他这里说“诸一切未得二空”,还没有得到二空的时候,“回向上乘”,他回到了大乘上来。他自己没有证悟空的时候,先进入大乘,回向大乘的这些阿罗汉等等。

 

刚才一个是定性的,种性确定的阿罗汉,还有种性未决定的阿罗汉这些,让他们获得了“一乘寂灭场地”,还有“真阿练若”,还有“正修行处”,这三个境界,佛陀要给他们讲这个。

 

佛陀今天在楞严会当中,最甚深的法,也就是说是定性的,阿罗汉自宗的种性,和不是阿罗汉的,像大乘种性的吧。他有三种嘛,有一种是直接是阿罗汉种性的,声闻种性的;有一种是直接是大乘种性的;还有一种人先入小乘,然后入大乘的,不定性的。入大乘的更不用说了,他这里可能现在好像楞严会当中,好多阿罗汉一样的感觉。那么这些阿罗汉,不管是你定性的不定性的,或者说是大乘种性的话,我给你们讲个什么?要让你们获得了“一乘寂灭”的场地,这个是最究竟涅槃的一种境界。

 

还有“真阿练若”,修行没有这种喧杂的,意思是大静地,大寂地,就是首楞严王的这种境界,禅定方面。“阿练若”,就是远离嘈杂,我们说是阿兰若嘛,寂静处的意思。后面“正修行”,应该远离一切邪修,像《正脉疏》这些里面讲的远离这种邪修,邪知邪道的这种修行,意思是正道的。

 

那么这样的修行我要给你们讲,佛陀可能对定和不定种性的众生都讲。但是我看到蕅益大师,他讲到“诸一切未得二空”,他说是已经得到了人无我的,但是没有得到“二空”,可能法无我,第二个空还没有得到的,还有回向大乘的这些人。所以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得二空,就是人空和法空没有证悟的,好像这样的感觉,但是他的解释方法,已经得到了人空,然后没有证悟第二空的意思吧,这样的解释,也可以吧。

 

在有些经当中,声闻缘觉经常叫焦芽败种,就他们是已经断了佛种的这样的说法嘛。但是在《楞严经》当中就不是这样,所以有些注释当中引用了《涅槃经》的教证,说这里实际上是像《法华经》一样的,摄受四种种性的人,也就是说声闻乘也好,缘觉乘也好,或者是菩萨乘和佛乘的所有的这些众生,佛陀都要去摄受。那么摄受的时候,佛陀面前听了这些法,一定会是有所开悟的。所以真正要开悟的,真正要讲的内容都是下面讲,但我们还是要知道这种开悟,这种了悟是很重要的。

 

我看到那个《新续高僧传》当中,在南宋时期有一个灵隐寺的,一个叫慧远大师,好像这个不是杭州灵隐寺的吧?南宋时期的一个。当时皇帝问他说:“如何免除生死?”生死轮回怎么样免除?当时大师对他回答说:“如果不悟正道,终不可能生死免除。”就如果你们不悟正道,不悟大道的话,都没有办免生死。

 

然后又问:“那怎么样悟呢?”他说:“我们只要去探究心性的话,无有不悟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根基的人,只要你去寻找的话,没有一个不悟的。

 

然后当时皇帝又问:“那悟后怎么办?”他说:“悟后的话,毛发相的这种执着都没有,那个时候是新的一个境界。”

 

我们现在世间人因为执著的原因,又产生痛苦,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堕落,流转等等这些。所以像前辈大德的有一些教言来讲,好像我们如果努力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这个机缘,只不过是自己会不会争取呀。有些你一直是懈怠,一直是散乱,一直是被烦恼转的话,那不说今生,乃至可能很多世当中,开悟的机会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开悟的话,那轮回的根本没办法断除的。

 

那么这种人,不说我们一般的人,连佛陀亲自金光闪闪地来到这些行人面前也没办法。佛陀当时亲身降临的时候,也是很多无缘者,连看都不看,连相续当中种下解脱种子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清楚。所以在这里佛陀特别慈悲的,给所有的这些确定种性和不确定种性的人,开始宣讲。

 

然后佛陀说: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你们一定要非常认真地,聚精会神地听受。即使佛陀所说,如果你没有认真听的话,那就不可能得到法的意义和加持,如果你认真听的话,佛陀说是我要为你宣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当时富楼那尊者等,他们开始“钦佛法音”,他们非常恭敬地接受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的微妙的这种音声。“默然承听”,然后他们就特别寂静的,默然的,非常专注地,努力地接受佛陀所讲到的法。

 

听法的时候如果精进的话,哪怕是横死,也有解脱的机会。以前佛经当中不是讲了嘛,有一个沙门在树下念经的时候,树上好像一只鸟在那边听到的时候,它当时可能也是前世有缘的吧,它就很专注地听着,结果因为它太专注了,猎人在旁边射箭,这个鸟当场在听经的过程当中死了。但是因为听经专注的原因,后来就转生到天界去。所以我们一般听闻佛法的时候,哪怕是旁边有什么样的散乱的音的话,尽量地心不要散于外境,而自己专注地听。

 

如果专注地听,多多少少也能接受。如果你没有专注的话,因为佛法的甚深意义,即便是专注,有利根的智慧,有时候也是很难以通达其中甚深的教义,更何况说是我们一般钝根的人三心二意,马马虎虎地听了,那怎么会是得到最究竟、最甚深的这种意义呢?就很难得到收获的。所以我们要听闻也好,或者是接受佛法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虔诚的这种心,恭敬的心、欢喜的心,真诚的心来接受,那佛的这种加持和佛的这种真理,每个人都可以能得到的。今天我们讲到这里吧。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9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好,下面我们开始讲《楞严经》,现在正在讲第三卷里面,讲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总共有七大。前面六大已经讲完了,现在今天是第七个问题,也就是讲识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下面开始讲识大,那么识大是什么呢?在这里讲就是我们的分别识,那这个分别识的话,实际上也是它没有根本的,没有因的,就没有缘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它依靠六种根和六种尘,十二种因缘具足以后“妄出”。

 

他这里“妄出”的话,就是虚妄而出现,也就是说没有这种实体的产生,这个叫做“妄出”。所以我们如果说大一点的话,所谓的思想也好,所谓的这种分别念,所谓的这些心识的话,实际上是依靠六根和六尘而产生的。

 

这样而产生的话,这也是未经观察的一种现象,如果真的去观察的话,它是根本不成立的,怎么不成立呢?佛陀又跟前面一样的,先讲一个总结的词,然后讲一个案例,然后进行分析,最后讲总结和宣说窍诀,跟其他基本上是一样的。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

 

他这里说是阿难,你现在的话可以用你的眼睛观照,或者是观看我们所有的圣众的会众,这么多的圣众,你用自己的这种目光,用自己的眼睛一个一个地就可以全部遍及,你的眼光全部遍及,全部这样看一下。

 

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当你看的时候,当然这些所有的圣众的话,在你的眼前应该说是历历遍照,全部都可以了然呈现,没有任何障碍的。你注视整个过程当中,全部都能见得到。但见得到的话,实际上它就是我们相当于是现量见到一样,现量见到的话,它没有分别念嘛,没有分别念的进入,就像是镜中的影像一样的,镜中显现任何的影像的话,那镜子它自己不会有分别念,“哦,我看到圣众的哪一个是比较好看的,哪一个比较难看的,哪一个是比较高的,哪一个是比较矮的”,它不会有这样的分别念。所以说就像镜中的影像一样,实际上没有分别念。

 

这是主要讲阿难,从他的眼识来讲的。眼识来讲的话,分别念没有加入之前,眼睛虽然看到圣众所有的全貌,所有的圣众的这种全局,就全部都一览无余,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当时的眼识上没有什么分别念,这是和我们因明的说法比较相同的。

 

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揵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后来就开始加入分别念,加入分别念的时候,你这样看的时候,先刚刚看的过程当中,就像我们无分别念现量照见的,就因明当中,现量品当中讲的嘛,这里面讲的一样。

 

然后再次第地去想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分别念已经加在里面了,这个就是有次第性的,有标指性的,开始讲。那怎么样讲?他就开始辨别,这个就是文殊菩萨,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这就是目犍连尊者,这就是须菩提,这就是舍利子。

 

他一个一个的,这是哪个和尚,这是哪个觉姆,就一个一个的可以辨别出来。那个时候这种,其实我们现在正在观察的识,后面的那个识存不存在,不是前面的那个无分别的见,就主要是要观察后面的。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跟前面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刚才产生的“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舍利子尊者”——这样想的时候,当时那个时候的意识,那个时候的分别识,是从你的见解当中产生的?从外面的境当中?他这里“相”是外境当中的意思,外面的境当中产生的?或者的话,从虚空当中,一无所有的虚空当中?或者的话,没有任何的因,突然无因当中出现的?他四个方面的观察。

 

今天的分析也不算特别难,还是应该能过得去。有时候我也没有先好好看的话,我都下来听你们的课,有些人分析的还算是可以。我想可能刚才是不是讲错了,但好像也没有讲错,这样的。但今天的话,应该这个内容就比较好懂。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

 

佛告诉阿难,如果你的识,刚才我们不是有四个方面的选择嘛,第一个,如果你说你的识生于“见”当中,他这里的“见”,是刚才我们的眼根,眼根识吧,眼见那个见当中。

 

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

 

刚才说从“见”,就是我们说的眼识当中产生,如果眼识当中产生的话,那对境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那这样的话,这样的意识,没有对境的光明,没有对境的黑暗、没有对境的色法,没有对境的空法,这样的四个对境必然没有的话,那你就可以说原本都是“无汝见”,你就没有“见”了。因为刚才这四个对境都没有的话,除了这四个对境以外的一种“见”不可能有的。

 

那这样的话,你如果说是你的识从“见”当中产生的话,那你就没有见的过失了。

 

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如果你说你没有见性的话,你不是刚才前面说是从见当中产生的,那现在见一点都不能成立的话,那你的识从什么当中产生?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完全是不会成立的,这是第一个,第一个观察方法不成立。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

 

如果第二个方法,你所谓的这种分别的识,实际上并不是见当中产生的,应该它是外境的相当中产生的。

 

前面的那个,子璇他们的话说是破根生,破根当中产生的,这个是破境生。我们藏文当中这个“相”翻译成色法,但是色法的话好像跟前面,色和空这样对应的时候,可能有点不是很合理的。所以前辈的有些注释当中的话,前面是破见或者是破根,主要眼根吧。这个是破境。

 

那破境是怎么样呢?刚才如果说是单独的从境当中产生,不是从见当中产生的话——

 

既不见明,

 

那没有见的话,它不可能见明,不可能见到明,因为它没有见,不是见当中产生的嘛。

 

亦不见暗,

 

也不见暗,暗也不会见的,明也不会见的。

 

明暗不瞩,即无色空,

 

如果暗和明都不见的话,那肯定是空和色也不可能见到的,对吧?因为他现在如果说是从境当中产生的话,他这里马上要抓住一个什么?那你从境当中产生的话,那跟见没有任何关系的,跟见没有任何关系的话,明暗通塞,或者说明暗色空,这四个没有的。因为这些都是要见而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

 

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那这些相都没有,明的相也没有,暗的相也没有,色的相也没有,空的相也没有,然后你说是从外境当中产生的话,那外境除了这些见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产生的方法和途径吗?也没有。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要么见到的明,在日下见到的;要么无月亮的时候或者是黑暗见到的;要么是空的法,要么是色的法,除此之外,我们眼睛所见到的对方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的。所以既然这些相统统都没有的话,那你所谓是对境中产生的你的识,哪里来的?

 

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表面上观察,这是一个显宗的分析方法,实际上如果我们有一些利根者的话,我们的心从哪里来的?对吧?我们的心的话,我们可能不以为是我们无分别念的识,我们这个识很抽象的,一般自己都发觉不了。但我们现在每个人,我们的心明明清清的,一会儿生贪心,一会儿生欢喜心,一会儿生嗔恨心,一会儿生比较愚昧的心,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是自己的心。

 

那我们观察一下,你这样的心,是眼耳鼻舌身的这种见,它的根识而产生的?还是外境而产生的?还是空中而产生的?还是从无因当中产生?就这么样的话,那就可能没办法成立的。

 

如果没有办法成立的话,我们每天都认为是我这个明明清清的心,一会儿痛苦得不得了,一会儿烦恼得不得了,一会儿开心得不得了,一会儿就比较昏昧,就各种情况嘛,那这样的话,这个心到底从哪里?

 

如果我们从道理上推,真的是它好像跟石女的儿子和龟毛兔角没有什么差别的话,哇,终于明白,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话,确实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执著为是有,包括我自己的心的分别念的话,本来都是没有的,但是我们还是执著为是有。可能这样来理解更好一点。

 

第三个问题:

 

若生于空,

 

刚才见和境已经讲完了,然后现在如果承认这种心识产生于空的话——

 

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

 

他说如果我的这种分别识,在任何东西都没有的这种空当中产生的话,那外境的相没有关系的,它不是相的;然后也不是我们的见,根识这边也没有关系的。“非相非见”,它也不是相,也不是见,境也不是,识也不是。

 

那这样的话,“非见无辨”,如果真的没有这样的见,也没有这样的相的话,那就没有办法辨别,显然是,他说不能辨别。如果不能辨别的话,那自己也是不能知道这是明的,这是暗的,这是空的,这是色的,那所有的这些名言都没办法嘛。你说是空中产生的话,很难安立的。

 

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如果你说,刚才确实对境的相没有的,对境的相没有的话,那见到它的这种因缘也同时已经灭了,也没有了。相也没有,见也没有的话,那组成它的因缘怎么会成立?如果没有的话,那“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我们下面也可以讲,见到的、听到的、品觉的,然后身体了知的这些,所有的这些名言也好,现量的这些知觉的话,都要通通的无法安立。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刚才我们不是说见和相,处于这里的二者,“二”者指的见和相嘛,见和相在这里没办法成立的话,那实际上是一片虚空嘛。那么这个空的话,它等于实际上是什么?就是龟毛兔角,没有。

 

那么这样的虚空,即便是“有”,“非同物”,但是不像一般的有,它可能比较不寻常的,不通常的这种有。所以从字面上直接看,它这里有的话,即便是有,有是指的是——因为我们前面讲的一直是空嘛,你这样的空,即便是有的话,它就跟其他的物质有点不同的。因为有为法的这些物质的话都是有生灭的,这种虚空是非同的。

 

那这样的话,“纵发汝识”,它这样的虚空,纵然你说是它生起了你的识,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分别呢?虚空当中产生的这个识,我们怎么样分别?这样也可以说的。

 

还有“有非同物”的话,温陵戒环那个注释当中,说是“识体若有,非同物象”,所以他把“有”,我看好像解释成意识的本体,不知道他为什么把它说成意识?其他的有些注释当中把就“有”看作是虚空,因为刚才见和相这二者是没有嘛,这二者没有的话,等于是空,那么空的话实际上就是虚空、虚无。那这样的虚无,其实没有,即便是假设说是有的话,那这种有应该是,虚空的有可能是一种无为法的存在嘛,但是无为法的存在也没有生灭,等于它是和没有差不多的。

 

那这样的话,这样的无为法当中不可能让你生起来,即便是生起的话,谁能辨别?我的识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那虚空本来是一片空无的东西,那怎么从这个空无的东西产生?你自己也无法辨别的,别人也是没办法安立。这个应该这样来解释吧。

 

这个是刚才第三个方面,是不是从虚空当中产生,这个分析。然后第四个方面的话,无因产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如果你说这个无因而产生,无因而产生的话,这个是更可笑了。因为我们任何一个法的话,有了因而产生的嘛。比如说我看柱子的话,因为有了柱子这个对境的时候,依靠它的所缘缘,我产生我的执柱子的眼识;然后我看月亮的时候,因为有月亮的原因我才执著它的,但是如果我的所有的这种分别识全部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从看日轮产生分别月轮的感觉?

 

因为我们本来是对月轮有月轮的感觉,日轮有日轮的感觉,它是互不混淆的,但是如果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因的。那这样的话,那我们白的可以说黑的,黑的可以执著为是白的,什么对境上都是没有任何特殊的因缘。如果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我们世间的整个,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混乱一片,就不可能就有一个规则,一切都是乱套。

 

这种现象的话,那我们世间的学名言的人都是不可能承认的,所以无因而产生的话,就很多的过失。这样的道理大家也应该明白的。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这些事情的话,更加地,特别细微地,特别详细地去观察、去思维、去分析、去探究,这样的时候才知道我们的识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我前面也讲过,其实《楞严经》完全是依靠一种推理的方式来讲我们的心,所以这是一般来讲西方逻辑学者的话,他是特别应该欢喜的。因为佛教的有一些观点,并不是光我认为是这样的,或者是说佛陀说这样的,或者是文殊菩萨说这样的,我们必须要去信他,不是这样的。佛陀对每一个问题的这种分析,完全是现在我们世间的一些逻辑来分析的话,也是可以的。

 

我们并不是因为学了佛以后,你才学一下《楞严经》,即使你任何信仰都是没有的,没有任何信仰的,而且不知有信仰的人也可以跟他问一下,你的心识分别念是哪里来的?是五根识来的,还是虚空当中来的?无因而产生的,还是外境当中产生的话,他不得不回答。

 

我们先问:你承不承认你有一个心识?他肯定是承认有心识。那这个心识的产生怎么来的?这样的话,有时候你们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人的话,理论上可以推,他信不信仰是他的事情,对吧?

 

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

 

他不是要求阿难,你好好观察,观察什么呢?其实你眼根的见,跟你的眼睛有关系,依托你的眼睛有关系的。然后你前面的这种相的话,前面看到的,不是刚才圣众的相嘛,文殊这些,推在你的前面的这些相的话,跟境有关系。那这个关系只要有相状,我们称之为是有,或者安立为是有。如果只要没有相状的话,我们称之为它是虚无的。这就是一般世间的名言规律。

 

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那我们这样的因缘去推理的话,你现在所承认的所谓的识,识的这种缘的话,那你用什么而产生的呢?你看刚才,你的眼睛,和前面的对境,还有相状这些的话,那我们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你怎么承认你的心识是(它们)产生的?

 

下面再说怎么不是(它们)产生的呢?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

 

他这里说,你的这种识其实是动摇性的。大家知道,我们分别念入定的时候,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它是动摇性的。然后这个见,它是不动摇的,藏文当中翻译成不动摇的,就像前面不是讲的嘛,像镜子一样的,只不过在根识面前显现而已,按照因明的话,它是刹那性的嘛,它没有动的时间,它只是显现而已,没有什么动不动的,就这样的。

 

其实它是不动的,那么这样的话,你的见是不动的,你的识是动的,那它们的这个和合难道可以吗?“非和非合”,一个动的东西,一个不动的,那它们两个可不可以和合?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你其他的根识,“闻听觉知”,鼻子闻的和耳朵听的,还有你的舌头品觉的,身体知道的这几个的话——这几个,还有四个现量嘛,刚才我们讲的是见,还有四个现量的话也是一样的,也是“非和非合”,可以这么说。

 

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刚才是非因缘而产生的,不应该从无因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性。这些不应该是无因缘的,自然当中产生的。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

 

我们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这种心,本来它是无有任何的来源,或者是住处。不管从空当中、境当中、识当中,都没有来处的,没有所从。“当知了别”,我们应该知道它是这样的一种了别性的,在名言当中。

 

不仅仅是识,还有“见闻觉知”。我觉得这个“见闻觉知”很有意思的,可能藏文当中都是直接说这样的,因为他通过识来观察见,就是眼见,闻的话,是不是鼻子闻到的气味和耳朵听到的声音。我们平时说是见闻觉知吧,见闻觉知的话,反正我听到的、我看到的、我品尝到的,或者是我知道的。我们世间的名言,就像我们那个《入菩萨行论》的颂词,智慧品当中抉择的话,我们这里是破的是实执,见闻觉知也一直从来没有破过吧(“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在这里面讲“见闻觉知”的话,就世间的,我们凡是听到的、看到的这些。

 

但是我看汉文字的话挺有意思的,就一个是见到的;闻里面,有耳朵听到的和鼻子闻到的两个,听闻和闻觉;还有觉的话,舌头的尝觉、身体了知的触觉。这样的话,“见闻觉知”里面,其实我们五根识——这个我以前没有看到过谁这么讲的。

 

藏文当中的话,见到的、听到的,觉和知,中间的那个闻没有,他没有翻译。可能藏文当中应该要加的话,非要加一个新的词,这样的话可能也不符合翻译的风格。

 

但是汉文当中很有意思的,我们一说见闻觉知的话,五根识所知道的,汉文当中的“见闻觉知”,以后可能大家也可以,虽然我没有看到其他人这样说过,但是闻的两面的意思的话,那我们的五根识,眼耳鼻舌身所知道的所有的这些知,它的本性的话,“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它的本性并不是真正的因缘而产生的。《正脉疏》当中也说,这些所有的不是依靠一种实有的因缘当中产生的。

 

所以我们“见闻觉知”的话,也应该知道这次七大的识当中,它直接讲的是分别识,但是它带着什么?它带着我们的五根识,然后所有的我们的这种识的话,实际上是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

 

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

 

他这里说是同时可以加上我们这里的见大和识大,就前面刚刚分析的。所以说见大的话,可能是无分别的这些,然后识大的话,有分别的这些识。这样的话,这两大上面,我们加上“彼虚空”,虚空大,然后再加上“地、水、火、风”,这样总共有七个大。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那么这些七大为主的所有的诸法,真正的它的本性的话,其实光明和空性的无二无别的。也就是说,是如来藏的妙用,或者是如来藏的本性。这些法本来都是无生无灭的。

 

所以我们前面一个非常简单的名言来比喻,然后中间分析,分析完了以后,让我们进入到最甚深的,湛然光明的如来藏的本性当中。

 

真的,可能很多人有很大的这种帮助吧。我们学大圆满特别殊胜的,但是一般学一个经典,对自己的心的分析那么透彻,细致入微的话,我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确实我们也看过很多的经典吧,也讲过一些经,但是确实是《楞严经》,为什么是汉地那么出名,还是有原因的。

 

不过有点可惜,藏族的话,基本上是《楞严经》,就包括很了不起的这些堪布们的话,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相信他们以后这一辈子也不一定去重视,因为他们很傲慢的,我们有大圆满,就觉得是有了大圆满,或者是我们有《时轮金刚》,我们有什么什么的,然后“这个什么楞严,是佛陀跟什么什么摩登伽女讲的,是不是?”反正他们都不一定去分析,所以我们觉得也确实有点儿可惜。

 

这么好的经典的话,不管是你是什么身份的,是什么民族的,讲什么语言的人,都有机会学习这样的经典的话,会更加地、进一步地对如来的思想和对如来的这种至高无上的智慧,生起非常坚固的信心。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

 

你看佛陀还是经常批评阿难,说是你的这个心太“粗浮”,太粗大、肤浅,你粗心大意,讲了那么多,还不悟见闻的这种本性,不能了知它的真正的相。

 

如来藏的本性的话,本来我们的见闻觉知的本体跟如来藏是无二无别的,这个道理,你因为心太粗心大意——声闻乘的话,确实有时候他们的分析跟大乘的空性思想相比较起来的话,我们也知道还是——虽然表面上看到好像他们,比如说我们讲《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时候,确实是他们还是比较细致的,但是真正的像空性思想相比较起来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在这里阿难又挨了一个批评,说是“汝心粗浮”。

 

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刚刚给他批评以后,他可能心态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佛陀再让他观察的话,他可能——不知道他心态怎么样?有时候我们生气的时候,我都今天有点不高兴,先我就直接说的话,有一点可能不行,然后我就先讲了几件事情,然后再讲到我那个所表达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因为前面讲的事情的原因,我就心态缓和多了,然后我就想,我这样的选择是对的,不然的话,我第一次就提有点不高兴的事情的话,可能不太好。所以说阿难,佛陀这样刚刚批评他的话……

 

佛陀问难,你看一看你现在的六处的识,见闻觉知的这种识的话,那到底它们内部的这种关系是相同的?相异的?是空的?有的?非同非异?还是非空非有?

 

他这里也是提了八个问题,是吧?我看了一下蕅益大师,这边他就讲的还是有一些,所以可能也可以这样解释吧,他意思是,你这些识是不是相同?如果是相同的话,那么我们,比如说眼见、耳闻这些是相同的话,那我眼睛见到的时候,为什么是眼睛也是听不到呢?就我如果是真的这些这见和识相同的话,那我见的时候为什么听不到?这个意思。“为同”,佛陀只是问,但是实际上他带有什么?他带有让他回答,他怎么回答的话,这些是没有实有的。

 

“为异”,如果你说是相异的话,这两个完全是不同的,不同的话,当你听法的时候,耳朵听法,然后就心里面产生怀疑,完了以后马上要问法义,这个是为什么?如果完全是不同的话,那东山和西山一样的,一个在听法的时候,其他的心识马上产生这种感觉,这个为什么?这是第二个方面的。

 

“为空”,如果你说这些识的本性全是空的话,那为什么每一个识都是这么明明了了的?跟其他的空法完全不同的,为什么这样的?

 

“为有”,如果你说是有,识有,这样的话,那我们去找,我们前面不是四个方面找识嘛,但识也找不到,眼耳鼻舌身也找不到,那种本体也是,不管是从六处也好,六入也好,五蕴也好,从哪方面的话一直找不到,如果有的话那为什么找不到?“为空为有”。

 

“为非同异”,“非同”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里面是不相同,那如果不相同的话,为什么互相了知?刚才我们前面一样的,如果完全是不相同的话,那比如说我一边听法,一边吃糖,或者说是听音乐的声音,或者是看花园的时候,为什么明明自己也互相都沟通的,能知道的,为什么这样?

 

然后“非异”的话?“异”是他体的,不是他体,是一体吧?如果一体的话,那为什么他们之间有互相排斥,互相反作用的?有这样的,听的尝不到,尝的听不到,为什么有这样的?

 

然后“非空”,如果不空的话,非空是不空嘛,如果不空真的有的话,那为什么是了不可得?现在这些识的本体一直是找不到的。

 

然后“非有”,如果真的没有的话,那为什么是这些识,我们享用不尽,用之不尽,如果真的没有的话,那为什么是我们看得到的,听得到的,品尝得到的,有知觉的这些,我用之不尽,我用多少就不会用尽的,我一直想看的话,外境没有灭尽之前,我的眼识一直是不会间断的,为什么?

 

好像这些就这样做了一些解释吧,详细你们自己也看一下,蕅益大师的有些推的话,我觉得还可以。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阿难,你们的话,现在本来也是不知道如来藏当中,其实识的本性是光明、明知的;明觉的这种本体,它是真正的识,真正的,我们真实的如来藏的这种识。那这些的话,“妙觉湛然”,也是光明了然的,也是不灭自相的这样的。其实这样的这种心性也好,这样的法界,周遍于整个法界。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含吐”,就是包含着所有的十方虚空界当中,怎么会是有指定的,或者说是片断的一种方所呢?不可能有的。

 

所以我们的识的话,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哦,你的意识,我的意识,可能是有这样的这种界限性的吧,片段性的,但实际上的话,它就遍于整个法界世界。

 

这样的话怎么会是有这样的这种偏堕呢?只不过我们的业力显现不同的,像诸佛菩萨的话,所有的万法都是像手中的芒果一样看得清清楚楚的,然后我们凡夫人的话,就我们的心识一点都不了知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有些是认识心的,还算是比较,修心各方面很放松的;有些是心一点开悟都没有的话,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是特别执着、痛苦、烦恼这样的。所以看起来都是两个人,但是业力也不同的,觉悟也不同的,对心的认识都不同的。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个跟前面的解释方法应该一样的。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这个时候,包括阿难,还有在座的大众,获得了佛的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微妙的开示,应该这个是“微妙开示”,我们有些时候开示的话,一般的开示,或者说没有什么加持的开示,对吧?但佛陀的话,确实是用这么高超的智慧来进行微妙的开示。

 

那当下的话,“身心荡然”,阿难现在在这里是有所了悟的。他们有些注释当中说,这个时候已经获得了一个清净的法身。当然可能和《大乘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法身也许不同吧。他这里身心都荡然,没有任何挂碍。

 

我们现在身体也有挂碍,心也有挂碍,是吧?但当时的阿难和他们,你看阿难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有一点,以后会不会,下面阿难不会受到很多的批评,如果还这样的话,他“身心荡然”还是有点儿的话,也不好说对吧?我估计他还会挨批评的。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

 

所有的这些,包括阿难和这些,因为主要的,这里的主人可能是阿难,他们各自都是有对自己的心“遍十方”,以前我们对自己的心的认识很狭窄的、狭隘的,但这个时候他们对各自的心的认识遍于十方。

 

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他们见到十方的这种空性,就像是看到自己手掌当中的一片叶子一样的。有些说是这个和贝叶经有关系的,但是也不一定吧。不管怎么样,他们各自都好像整个空性就有所认识,就了如指掌,就像是手掌当中的叶物一样。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那个时候他们就通达了什么呢?世间所有的万物实际上就是菩提心的一种妙用,也就是菩提心。

 

我们以前遇到一些,包括有些科学家,有些非常著名的教授、校长这些,他们对一切万法是用心造的,这方面有一些认识的,但是他们总是问的问题的话,好像是我们唯识宗讲的“一切万法唯心”的这么一个道理,所以真正的如来藏的这种本性的道理的话,可能有些是确实不是很明白的。

 

我跟有些香港,包括当时西方个别的一些很出名的那些科学家,跟他们去交流的过程当中,你们自己也可以看。当时我感觉到,他们有些是可能,确实是对大乘佛法有一些,但是可能因为我们的一些资料和这些的话,唯识宗的观点说得比较多一点,他们最多是掌握这样的一种明性,但其实这个还是有点差别的。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心精”,真正的我们的这种明心见性的,普遍圆满的这颗心的话,它可以说是包含整个十方。这是讲一个他们的境界。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他这里讲了两个比喻。他们反观自身的时候,因为他们大的这种空性和大的世界的万物已经通达空性,通达空性的时候,他们反观自己的这种身体,父母所生的身体的话,哇,这个很渺小,就像是十方虚空当中被风吹来一个很小很小的微尘。

 

昨天我们不是刚讲《如意宝藏论》里面的微尘、极微、铁尘、牛毛尘、羊毛尘,还有什么闻距、由旬等等。我看下面的有些人,好像辅导的时候理解还是比较不错的,有些是理解也是怪怪的,我也没有讲,书里面也没有这么说,但是他自己……也行吧。人还是什么样的(都有),看起来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有时候想法和这些,人是完全不同的,也有这样的。

 

他这里说,反观自己的身体的话,我们的身体就像是在整个虚空当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微尘,它的存亡一样的,“若存若亡”。这是第一个比喻。

 

还有一个比喻,就像是特别澄清、巨大的大海里面,流一浮水泡,很小的聚沫。它的那个起灭,“起灭无从”也是很渺小的吧,对吧?

 

所以我们看到自己的一生,如果真正通达一切万法唯心,或者这种心是光明如来藏的本性的话,那我们自身的这种身体也好,自身所谓的这种资具,这些都是特别渺小的。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虽然是这样的,但是真正的心的本体的话,那“了然自知”,它本来的这种妙心常住不灭的。

 

所以虽然我们自己的身体的话也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真正的如来藏光明心的话,其实它是本来都已经获得的,无离无合的,也并不是今天才来的,我认识的时候才来的,之前的话一直是没有的,不是这样的,一直是常住不灭的。

 

所以当时阿难为主的所有的这些人的话——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所以他们就特别开心,合掌,他们的这种了悟的话,从来都是没有过的。

 

阿难也是,有些注释当中说,其实阿难在四十多年的声闻乘当中,也没有这样感觉过的。有时候我们听听听,佛陀面前,阿难也是听了这么多年的,但是到最后的时候,这部法对他来讲是特别相应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可能有些人听了各种各样的法,但是最后自己相应的一部法的话,对自己就马上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他们当时在如来面前说这样的一个偈颂。这个偈颂的话,一般我们叩钟偈,是吧?早上的时候,我在有些寺院当中,有些敲钟的和尚,一边打瞌睡,一边自己在念,这样的。我们看等会儿维那师他会不会念,会念的话,稍微念一下前面的,它专门有一个音调。

 

但这个内容还是很重要的,阿难和他们很了不起的,他们发这个愿,这个我们还是要解释一下。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他这里第一个,“妙湛”是法身的意思,“总持”是报身,“不动”是化身。其实显现化身的时候也不动身,法报化三身的尊主就是佛陀。那么佛陀所说的最深的,就是首楞严王法门,它在我们世间当中是非常难得的、非常希有的,因为佛陀所说的所有的佛法的精髓,实际上就是破妄心,破妄心唯一的窍诀的话,在《首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这个《楞严经》在世间当中都是非常稀罕的。

 

而且它的功德的话,销我们亿劫当中,多少多少劫,亿劫当中的颠倒梦想的话,都一一的消除,而且不用历经三个僧祇劫,就当下,即生当中。他真的也是可以说是讲即生成佛吧,也可以说,不用经历三个阿僧祇劫。

 

好像那个《宗镜录》里面,以前我们讲即生成佛的时候,也引用了很多《宗镜录》,其他汉传佛教的一些教证,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就这样短短的时间当中,如果相应这个法的话,那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可以成就。这是第一个颂词。

 

第二个颂词: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愿得到今天这样的佛果以后的话,成了如意宝一样的这种佛王,这个佛王的话,那我发了愿以后,得到这种佛陀的果位的时候,可以度化无量无边的如恒河沙的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很多发愿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我们发这样的心,也就是说,刚才这样的这种得佛果和下化众生的这么一个甚深的心的话,这个心可以称为叫菩提心嘛,我愿度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那这个菩提心我要供养尘数刹土的这些佛。在佛面前我们供养花和供养香的话,不一定欢喜的,供养钱也不一定欢喜的,佛陀也是不缺钱,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供养发心,发菩提心,这个才算是真正地报答佛的恩德。

 

要不然你念两句,然后我再讲。会念吗?我看情况,我听听。

 

(维那斯唱诵前两个偈颂)

 

是不是两句就敲一个钟?对。挺好的。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在这里发愿的时候,请世尊作证,佛作证——我们发心的时候也是,诸佛菩萨、金刚持上师,这些作证明——我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先入,只要一个众生没有成佛的话,那我就不会取涅槃,一个都不剩下。

 

我们不是原来有“全部通通都成佛,阿弥陀佛!”就开始拿个大盘子……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大雄”指的是佛陀,他是大力大慈的,那么我希望遣除细微的障碍。

 

“微细”的话,有些注释当中说它是所知障,藏文当中把它翻译成“惑”,疑惑、怀疑。但不管怎么样,佛陀的话,他就已经断除了所有的细微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然后让我也是早证这样的佛陀的果位,而且在十方世界当中,“坐道场”。

 

“坐道场”的意思就是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还有“坐道场”的意思,藏文当中把它翻译成什么呢?用法来给大家设宴这样的,用法来让大家充满欢喜,法布施,这个意思。

 

意思就是说,佛陀是已经断证圆满的,我就依靠佛的加持,我自己的发愿,获得了如来的果位,并且在十方世界当中,我用佛法来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是虚空,空无的意思,即便是世间的虚空全部都销亡,但是我“烁迦罗”,“烁迦罗”是坚固、顽固,坚固的心吧,我这个坚固的心不会动摇的。因为在诸佛面前发了这个愿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在今天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吧,大家在后面的部分,一方面我们也经常早课的时候都会念,你们大家也是好好地背诵,同时的话那自己也是发这个愿。

 

前辈的大德们,他们所念诵的这些经文的话,真的很深奥的,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他们那些大德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有些窍诀,如果我们真正去深思其中的意义的话,对我们来说是,暂时究竟有非常大的利益。

 

大家的话,今天也是以这个作为一个——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刚才没有全部念,但是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心。阿难尊者的话,当时是与40年前的觉悟都不同的,有新的开悟,我相信我们很多人也听了这样的殊胜妙法的话,心肯定会是有转变的。如果一点转变都没有的话,那可能自己的心跟石头这些都没有什么差别了。

 

确实听了法以后有所转变。如果第一次听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的话,自己私下稍微空的时候,早上起来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的话,这些再自己好好地深思一下。我们今天也是,大家等会儿辅导的时候,也是好好地大家谈谈吧。这样的话,也是非常好。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8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讲,《楞严经》当中,前面讲到地水火风空——五大,那么我们接下来今天是讲见大,还有后面讲识大。

 

这里的见大,实际上是和前面我们讲的见精、见性,这个见比较相同的。比如说像《正脉疏》,有些里面说见大即是根大。但实际上这里的见大的话,我们眼耳鼻舌身,应该所有的五根识,它会取外境,取外境的过程当中,它能见到的对境,都是在如来藏当中,它是没有动摇的,也是广大无边的,这样的道理可以称之为是见大吧。因为后面的识大,主要是从识层面来讲的。当然它的分析方法,主要对境的什么光明呐、黑暗呐、虚空,可能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吧。

 

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谓的见,并不是光眼睛见到的,其实在因明当中,有五根识,五根识它是一种无分别的现量。其实它这里的这种见,实际上也有这样的意思。它这里从狭义上讲,见就是眼见为实,眼睛见的。但从广义上见的话,那么所有的五根得到的这种境,都叫做是见。因为一地菩萨得见道的时候,实际上他就不仅仅是眼睛见到的,(而是)已经证悟了,他证悟的境当中,实际上是色身香味触的本性都可以讲的。所以在这里的见,应该是跟平时我们的眼见有一些差别的。

 

佛告诉阿难: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他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因为他每一个大前面有个简单的这种总结的语言吧。所谓的“见觉”,我们的这种能见到对境的觉知,实际上它是无知的,没有本体的一种分别智。为什么呢?因为色和空而有的,因为对境的色和空不同,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才可以出现的。所以它就没有一个自己的始终是恒常不变的本体,或者说一直是固定的、常有的,不会这样的。

 

那这个是怎么知道呢?下面就开始讲。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是这样的: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

 

他这里说是,如今你在祇陀林精舍,在这里白天看到光芒,晚上看到昏暗,在这样的设施当中生活,实际上,晚上也好,白天也好,白的是白月的光芒;暗实际上是黑月变暗,黑月因为夜色,没有月光,没有日光,这个时候变成暗。

 

所以他首先讲,阿难尊者你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实际上你所看见的白天的这种光明和晚上的黑暗是不同的。

 

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那么明和暗,这些是通过什么样来区分呢?当然是通过我们的见来分析的。

 

当然在这里,好像眼见为主一样的,明的话,因为看到外面的色法,这个时候,我们分析为今天是白天,或者说是月光下看到的东西,这样的;如果是暗的话,因为你见不到什么东西,黑暗漆黑一片,那这样的话,因为没有见到,所以今天是漆黑的。所以你的这种明和暗的原因,见也是这样分析的。

 

那下面开始进行剖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

 

“明暗相”,“太虚空”,那么这样的见解跟明和暗相联系?还是跟虚空(相联系)?“太虚空”,跟虚空,因为我们见的对境就是明和暗,还有虚空吧。

 

这三者——

 

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他这里有四个方面来观察,跟前面的这种推理方式稍微有一点点不同。

 

佛陀告诉阿难,说是你现在所谓见的对境,要么是光明,要么是黑暗,要么是虚空,除了这三者以外基本上是没有的。在这里分析的时候好像主要是以眼见为例,眼睛的对境,原来我们讲的是色法嘛,他这里的色法,前面一直推理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明、暗、空这三个。

 

那么这样的话,你的见精,你的那个见,跟这三个对境,“一体”还是“非一体”?“一体”是一个问题,然后“非一体”,“非一体”是他体,这是第二个问题。

 

然后,“同非同?”你的见解是跟它相同?非相同?这个大家都知道,同和非同,实际上是跟它相同、不相同的。它有一种特点,相似和不相似。前面是它的体性上讲,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融为一体,还是柱子和瓶子一样的,是他体的,这样讲的。

 

或者“异非异?”他这里,异体非异体,跟前面的同体非同体稍微有一点相同,我们一般的一体异体也有这样的意思。但是他观察的时候,下面也是跟“同”可能有点关系的。因为下面观察的时候,“同”和“异”一起来分析的,然后“非同”和“非异”一起来分析的,跟相同有一点点联系的,这么一个层面来分。

 

一体和他体,同和非同,这应该是四个了,然后异和非异,应该六个吧,从六个方面来观察这样。

 

首先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

 

如果你承认,刚才的那个见精,跟光明,还有黑暗,还有虚空这三者原本都是一体的话。

 

这个一般,我们自己也想一想,比如说我眼睛看见的话,那我眼睛的对境的光明,或者是黑暗,或者是光明和黑暗都不算的,中间的这个空间,这三者会不会融为一体?一般来讲,我们可能不大承认的。因为我的见是有境嘛,然后对境的话就是这三者,不管是跟光明一体也好,跟黑暗一体也好,跟虚空一体的话,好像是说不过去的。就一般来讲,我们可能不大这么承认的。

 

但是如果对方说,你认为我们的见精,跟这三者对境,如果融为一体的话,那有什么样的过失呢?

 

则明与暗二体相亡,

 

因为如果是虚空和见,还有明和暗,全部都是总共有四个吧,这四个法如果融为一体的话,那有什么样的过失呢?那明和暗这两种体性肯定不复存在了,这两个体性的相。

 

他这里到原因没有讲。但我觉得是因为它跟虚空和见精一体的嘛,明和暗如果跟虚空一体的话,那虚空是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应该明和暗也是不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跟虚空也是一体的,虚空是不存在的。

 

我没有来得及看其他讲义啊,是不是这样分析的。反正《楞严经》的讲解是很多的,我觉得古代的讲解还是讲得比较深一点的。但是你们也可以看看,你自己也分析一下为什么有这个过失?

 

这是一个过失。

 

暗时无明,明时非暗。

 

因为它们融为一体的话,出现暗的时候,不应该有光明。因为我的见精跟暗融为一体的话,那个时候不应该有光明。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个见和暗是一体的,如果暗和见是融为一体的话,那见光明的机会永远也是没有的,因为光明和暗、见全部都是融为一体的缘故。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见精出现明的时候,光明的时候,那暗不应该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的见跟暗是一体的,如果见和暗一体的话,那我见到的是暗,那明永远不能有的。不能有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的见跟暗是一体的,而光明也不能有的,因为有他体的东西在这个当中不能有的,而且你自己也是已经承认明、暗、虚空、见这四法融为一体的缘故。

 

若与暗一,明则见亡;

 

如果我们承认见精,跟暗为一体,跟前面的观察方式也有一点相同吧,如果我们的见精与对境的暗是融为一体的话,那还有什么样的过失呢?那所谓的光明,“明则见亡”,那么见明的这种有境就完全都是消亡的,不可能有的。

 

必一于明,暗时当灭,

 

那必须是什么?因为不是刚才见跟暗一体的嘛,那这样的话,明在暗的时候,它一定会是要灭亡的。

 

那所谓的灭是什么样呢?

 

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如果你承认是那个时候已经灭了的话,那灭了怎么会是还有见明和见暗呢?就肯定不能有的。如果明已经灭了的话,见暗也不可能有的;如果暗已经灭了的话,那见明的这种情况也不能有的,这个是绝对不能有的。这个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对境的话,暗和明是完全相违的他体,如果这两个者一体的话,那只出现一个的时候,另外的这个不可能有的。

 

当然在这里虚空没有怎么分析,其实虚空分析的话,虚空都是好说吧,它本来都是不存在的东西,你说存在也是名言而已,不存在的话,也本身就是虚空的。所以这里虚空没有拿来分析。

 

若明暗殊,见无生灭,

 

如果明和暗是他体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明和暗从对境方面讲的嘛,那这样的话,如果它们两个是分开的,是他体的,那这样的话,应该见到“无生无灭”。

 

好像忘了这个是怎么解释的,这个藏文和汉文好像有一点点不同,但藏文的比较好懂一点,因为这里是承认一体嘛,哦,对,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明和暗是分开的,那这样的话,那见无有生灭,因为暗和明分开的话,见不可能有生灭。

 

一云何成?

 

这样的话,那我们不是前面说暗和明,和见和虚空是一体吗,这个一怎么成立呢?不可能有的了,因为前面第一个原则是他认为见和明是一体的吧?如果是见和明分开的话,因为见是无生灭的,见无生灭的话,那怎么你说的一体是成立呢?不可能成立的。

 

这是一个方面的观察,刚才一体、他体当中的,应该这是一体的观察,第一个。刚才不是有六个方面的观察吗?第一个,见、明、暗、虚空,这四者一体的话,那肯定不合理的。一般来讲的话,可能我们都不会承认你那个见精跟所有的光明、黑暗全部都是融为一体的。这个是可能不大这么承认的吧。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

 

这下面是第二个问题了。如果我们承认,我所见到的见精与明和暗“非一体”的,见是一个体,明是一个体,还有暗是一个体,可能虚空没有说,虚空也一个体吧。那这样的话,就像是三个人一样的,或者说是柱子、瓶子、氆氇这三个法不同的他体一样。

 

如果这样的话——

 

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他说,那你的这种观点,你离开了明,你离开了暗,离开了虚空,然后你再分析一下,你的见原本是到底什么样的形相?

 

因为我们一般来讲,所谓的见,可能除了唯识宗,有个别的一些宗派,他只承认是内明的一种明心吧,不涉及外境的,有一种明心,恒常不变的明心,这样的。但除了这个以外,一般来讲我们的任何一个见,它跟对境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世俗见。世俗的这些见,比如说我们的眼见,那你要么见虚空,当然见虚空的话,《楞严经》里面经常说是见虚空的名言,但是其他的经里面,包括《般若摄颂》这些里面,见虚空一般来讲是不大承认的,大家也知道的。

 

在这里如果你说虚空、光明和黑暗这三者分开,如果这三者没有,离开了这三个对境的话,那你所谓的见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外道都是有时候是不涉及任何的对境的,就像是水晶球一样的,自明自知的,有一种心识,包括我们唯识宗的话,有时候也稍微有一点,但是这个是特殊的一种观点。一般来讲,没有光明、黑暗和虚空的话,单独有一个见的形相怎么样呢?恐怕是没有的。

 

确实我们的见的这种形相,还是对外境有一定的关系嘛。讲《现观庄严论》和讲《俱舍论》的时候,就经常说我们的所缘境。所缘境的形相什么样的话,那我们的识也是与它相同的一种形相,可以生起来与它相同的形相。比如说我们所缘境是白色的,那么我的识也是有这种白色的一种形相,分别的这种形相;如果我的对境是光明的话,我的识也有带有光明形相的,等等这样的,可以分析的。所以一般来讲,你离开了这些对境以后,你还哪里有一个见的形相呢?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你已经见到了没有见到光明,没有见到黑暗,没有见到虚空的这样的这种见,那完全是龟毛兔角一模一样的。确实是,对方也是这样认为的,离开了这三个对境的他体的这种见,和龟毛兔角一样的。

 

唯识宗,有一个叫做是假相唯识宗,真相唯识宗,还有无相唯识宗。去年我们讲《入大乘论》的时候,里面也有无相唯识是吧?

 

他这里还是说,如果什么对境都没有的一个见的话,那就龟毛兔角一样的。当然这个是一种破法,其实我们瑜伽士真正认识自己的这种觉性的时候,没有任何外境的话,他也有一种自明自知的,远离一切戏论的一种光明的这种觉性吧。这种觉性可能跟这个也不同的,那个是不可思议的一种,超离一切思维分别的,这样的。

 

明、暗、虚空三事俱异,

 

如果是明、暗、虚空这三个事物都是他体的,都是分开的话。

 

从何立见?

 

那你怎么会是建立一个见呢?

 

确实,一般从我们名言量的角度来讲,可能讲到一个见精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对境的,就光有一个见精的话,这个是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是怎么建立呢?没办法建立。

 

这是刚才第二个“非一体”破的。然后第三个和四个,这几个下面一起破的。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因为明和暗相背的,大家都知道是它们是互相排斥的,相违的。那这样的话,怎么会是我们的见精跟它们相同呢?从对境来讲,明和暗两个都是不能同的,它是相违的东西。相违不是相同,这个学因明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如果它们两个相违的话,那怎么会是相同?

 

当然这个相同的话,明和暗不能同的。如果明和暗不能同的话,那我们执着明和执着暗的这种见精也不能相同的,这个相同没有的。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刚才是同和非同,然后异和非异,这里同和异两个一起破的。那离开了刚才这三者,也就是说虚空也好,明也好,暗也好,离开了这三者本来都是没有的话,那怎么会是有异呢?

 

有异的话,那这个是虚空,这个是明,这个是暗,这三者就瓶子、柱子、氆氇一样,这样的。但如果没有光明,没有黑暗,没有那个的话,那怎么会是有他体呢?

 

“云何或异”呢?怎么会有?因为没有的话,实际上是我们前面这三者都是没办法建立,这三者没办法建立的话,就相当于是已经离开了这三个,离开了这三个的话,这些本来都是没有的,本来没有的话,那你怎么会是见精就建立它们呢?这三者刚才是一体的方式也不存在的,然后他体的方式,一体异体这样的方式都是没办法成立见精的话,那怎么会是有异体的这种见呢?不可能有的。

 

然后下面“非同”和“非异”这两个,刚才不是有六个途径来破的吧。首先讲“非同”,刚才是“同”和“非同”一起的,但现在没有这样的,就“非同”和“非异”这样一起破的。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

 

“非同”是这么破的。本来如果是有一个“分空”的,如果是有一个“分见”的话,倒是可以说这不同,可以说的。但是“分空”和“分见”本来都是没有边界的。比如说空的话,这边的空,那边的空,如果空有一个本体的话,我们划线一样的,这边的空,那边的空,也可以。如果这个见也是,这边的见,那边的见,它有本体的话,我们把它划个界限也可以。

 

但是不管是空也好,见也好,这两个本来都是没有边界,没有“边畔”,那怎么说是“非同”呢?“非同”的话,应该有一个相同的,然后观待相同,这个是跟它不同的,这样可以说的。但是你不管是从空的方面讲,见的方面讲其实都找不到边界,如果找不到边畔的话,那你怎么找到它们两个是不相同呢?

 

如果有两个人相同的话,这两个很像;如果是第三个人的话,这个人跟这个人不像,但是这两个人都不成立的话,那第三个不同的怎么成立呢?因为像和不像的话,至少是要有两个东西嘛,但如果不管是见方面、空方面,两个都找不到的话,那怎么是相同或不相同呢?因为同和不同,一定要有两个物体以上才可以相不相嘛。一个人,比如说堪布像堪布他自己的话,那没有这样的说法吧?一个事物像一个,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如果它没有本体的话,那一个都不成立,两个怎么成立?如果两个不成立的话,哪有不同的这种概念?

 

这个是“非同”,然后下面讲“非异”。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他说,“见暗”和“见明”是有改变的,对吧?一会儿见明,一会儿见暗,它是有改变的,见暗和见明的性没有改变的。见暗和见明有变化的,它是有变化的,然后它们两个的见性,没有迁变。那这样的话,怎么会说是“非异”呢?

 

藏文当中,好像是怎么不同的?这个“非异”的“非”字,藏文当中不知道他们译错了还是究竟的意趣是这样的。但是好像有一个字有点儿,没有一个字吧?但可能汉文当中说的是对的,因为前面是“异”和“非异”嘛,“同”和“非同”嘛,这样的话,其他都全部破完了。在这里“非异”,“异”应该是有他体嘛,有差别;然后“非异”没有差别,没有差异,这个意思嘛。

 

如果是见和明是无常的,然后性是没有改变,那怎么有差异呢?其实是见性当中是没有改变的。他意思是可能有见明和见暗,那它的性是没有改变的,性没有改变的话,那怎么有差异呢?没有差异的意思。

 

我们所谓的见,通过这样的这种方式来遮破。

 

然后佛陀告诉阿难: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

 

好像藏文当中的意思是,你好好地观察,认真地观察,细致地观察。因为这个非常重要,佛陀告诉阿难,你一定不要粗心大意,不要马马虎虎,你一定要用非常细致入微的这种智慧,深入地去观察,细致地去研究、判断,这样的话,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应该是这个可能比较重要,所以跟阿难就,重要的事就反反复复地说。也许可能他梵语当中是一个,因为我们佛经当中,经常“谛听、谛听”“善思维、善思维”“善哉善哉”,同样的词,也许当时可能他们翻译的时候,为了显得不重复,梵语上也许是可能一个词的意思,因为再三强调的语言,但他们为了词的这种完美,或者说是不重复吧,也许可能他就不同的词出现的。

 

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那下面是怎么分析呢?你要知道光明从太阳当中出现的,然后黑暗随黑月,没有月亮,没有光明的,就像《入行论》里面讲的一样,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通属虚空的,通达、通塞,我们前面一直讲通和塞嘛,通实际上是属于虚空,没有什么阻碍而产生的。

 

“壅归大地”,“壅”,我们前面一直是用塞嘛,阻碍嘛。这个归于大地,地大的阻碍。

 

本身这四个应该是这样的,明、暗、通、塞,这样的。

 

“如是见精,因何所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的见精从什么地方出的?这样观察的。其实真正来讲,我们的见精依靠外境产生,但外境也是没有实体的,怎么产生呢?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通过上面的推理,其实你的这种“见觉空顽”,好像那个“见觉”,最后是没有什么本体的,是空性的。“空顽”是不是灭的意思,藏文当中好像断灭,也有这个意思。

 

“见觉”是空的,就“见觉”的本体是空的。见和觉,或者是见觉和虚空,是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前面有时候是把两个不可能结合的东西就合在一起,这个叫“非和非合”嘛。他这里也是,你的见觉,还有空、明暗这些也是现在不成立的嘛,那这样的话,不可能因缘而产生的,“非和非合”,不是和合而产生的。

 

然后,不应该你的见精无中生有,无因当中产生的。所以前面是破因缘产生的,后面破自然生的。所以我们的见精并非是因缘产生的,并非是自然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它的本体都只能承认是不可思议的。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

 

如果确实是见闻觉知的话,它的本性圆满于法界周遍当中,而且从来都是不动摇的。

 

所以我们所谓的如来藏讲的时候,有时候如来藏不仅是我们众生的相续当中,昨前天我们不是分析嘛,地水火风全部都是跟如来藏结合一起来讲的,对吧?然后我们的见精都更不用说了,那我们众生的见闻觉知,也是在本来圆满的这种法界当中,从来没有动摇。

 

本体上是没有动摇,显现上是可能会动摇的。你一会儿见到光明,一会儿见不到,一会儿见到黑暗,一会儿见不到,这样的。

 

当知无边不动虚空,

 

阿难你应该知道,无边的,不动的是虚空,对吧?

 

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

 

这是不动的虚空,和动摇的地水火风,总共有五大嘛,然后现在我们的见闻觉知也是不动摇的。那这样的话,不动摇的见闻觉知,其实见大嘛,见大和虚空大,这个是不动摇的。

 

见的本性不动摇的,虚空也不动摇的,还有显现上是动摇的,但实际上不动摇的,也有地水火风,这六大——

 

性真圆融,

 

它的本性的话,真实圆融,圆融什么呢?

 

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在如来藏当中,本来无生无灭的。

 

我觉得《楞严经》讲的还是很深的。确实我们地水火风也好,空大也好,还有我们前面的虚空也好、今天讲的见大,在我们的如来藏当中始终是不动摇的,也是无生无灭的,本性上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如意宝藏论》当中也会讲的,《心性休息》里面也讲的,无垢光尊者讲如来藏的时候,本来义阿赖耶,讲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嘛。那这样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我们众生的一个相续,实际上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它的本体都是如来藏,因为阿赖耶成熟以后,才变成器情世界的。这个就可能讲得更深了。这个是如来藏。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

 

现在佛陀又,其实下面都是马上阿难就要开悟了,所以现在可能要开悟的时候,违缘就比较大一点。你看,说阿难,你本身沉沦,还不能开悟,你自己的这种见闻觉知都是如来藏的本性。

 

汝当观此见闻觉知

 

其实这是佛陀当时对阿难的一个直指法,对我们也是应该这样想,用佛陀的语言来给我们直指的话,我们不是阿难,但是我们也可以当阿难来听闻。

 

我们的见闻觉知本来是如来藏的本性,这个我们确实不是特别知道吧?我们觉得如来藏是另外有一种甚深的东西,但实际上现在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如来藏的本体,它的妙用。

 

然后,你应该观察见闻觉知,我们也是观察见闻觉知,前面我们观地水火风,现在是观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包括六根面前的这些所有的对境。

 

那么这些见闻觉知——

 

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你要这样观察,我现在的,比如说我产生的分别念,我听到的这些声音是生还是灭的?是相同的?还是相异的?还是不是生灭的?还是不是相同?不是相异的?你自己可以观察。

 

温陵戒环和蕅益大师,他们都觉得是我们现在的见闻觉知的所有的,包括生灭也好,包括同异也好,这些全是戏论,其实离开了这些所有的戏论的话,可以在如来藏的本性当中了悟,可以了悟如来藏的本性,这个意思。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嘛,我现在正在想的,我现在正在听的,我现在正在嗅的、闻的,还有接触的这些东西,到底是生还是灭的?还是不生不灭?还是跟其他的相同?还是不相同?他体?还是一体?我们自己观察,不是大圆满当中也是一直让我们观察自己的心在哪里,心到底是什么样。那天都是就已经就喊了很多词,这么多的词,我们一点都是不内观的话,那其实我们可能真的是无可救药。因为这么好的法,这么好的上师已经就做了直指,那也没办法。

 

你看现在佛陀亲自来问我们,你自己的见闻觉知到底是怎么样?我们也说是心的生灭,心到底是什么样?其实归根结底也是这样的吧,我们的见闻觉知是到底是什么样?真的有生灭吗?还是没有生灭吗?到底是它有颜色形状吗?到底是什么样?

 

让我们自己的心来反观自己的心的时候,也许有些利根者在这个时候,原来我们的所谓的明明清清的这些分别念,刹那也是不安住的这个分别念,原来它的本体就是这样的,光明空性无二无别的以外,什么都没有。但是这个也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可能会有些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就比较知道的。

 

然后佛陀就说是: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然后佛陀告诉阿难,你曾经根本不知道,这些都是如来藏当中,其实“性见”就是“觉明”,“性见”应该是本性,我们的见性嘛,这个就是见闻觉知。这些见闻觉知,其实“明见”,也是明心见性。

 

我们明心见性的话,其实当下的所有的这些见闻觉知不需要改变。当时我们讲《大鹏展翅》和《法界宝藏论》的时候,我都是虽然自己没有证悟,但是依靠无垢光尊者和这些大德们的加持,好像我们很多人真的是知道心的这种来龙去脉一样的。

 

实际上这里也是这样的。问阿难,你是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些见闻觉知实际上就是如来藏的一种妙用,它本性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清净本然”的,但是它确实是周遍整个法界,正因为是这样,我们众生每个都是具有如来藏德相,每个人都是可以开悟,有这个资源,有这个机会。

 

如果我们这样的这种光明本然清净的法没有的话,可能有些人是他可以证悟的,他自己的专利,有些人他永远也不可能证悟,但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是每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乃至蚂蚁和蚯蚓以上的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一旦因缘成熟的时候,可以了悟的,原因就是这样。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不过这个也是随着众生的心吧,随着众生的心,他所了知的量确实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说像佛陀,实际上是能见到十方清净的刹土,完全都是通彻无碍的;然后像菩萨的话,就像《入中论》和《十地经》里面讲的一样,他见到百千万的世界,也有这样的;然后像声闻缘觉的话,比如说阿那律尊者,他能见到整个南赡部洲,就像是手里的芒果一样的,他只见到整个赡部洲的所有的这些;还有阿难尊者,他是因为初禅嘛,他初禅部分的一些境界;而我们凡夫众生的话,那鼠目寸光只见到一点点,可能我们是用分别念来见一点,或者是用推理来见一点,其实我们的所见,就特别的狭隘,这个应该是清楚的。

 

所以随着众生的心不同,这个原因,他所知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

 

其实我们“一见根”,一个见根,不管是你眼根见的也好,鼻根见的,耳根见的,它这样的这种觉知,其实是这种见周遍于整个法界。

 

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

 

如果具体来分析的话,比如说我们听到的声音,耳朵的这种听觉也好,鼻子的嗅觉,舌头的这种尝触觉,身体的觉触,意识的觉知,应该可能这样对应可以吧,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每一个得来的这种觉知,其实“妙德莹然”的,它的这种光明和这种功德,莹然无碍的,没有任何的阻碍。

 

它周边于法界的,我们觉得“哇,这个厕所里面好臭啊。”其实它的这种光明也是在如来藏当中,它还是跟清净的佛的刹土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不过是我们众生面前,这个显得这么的臭啊,这么的难闻呐,或者是难听,或者说是难受啊。

 

包括我们那天不是接触的有妙香,有苦的、甜的,对吧?有时候那个灌顶加持物的时候,他们有些人故意这样给你摩擦一下。有一个好像小和尚吧,他就不好好的给我们摸,本来是一个光滑的和粗糙的吧,他把粗糙的特意来摸一下,这也是他的一种直指方法吧。

 

圆满十虚,宁有方所?

 

圆满十方虚空当中,怎么会是有固定的这种,或者说是隔开的这样的一种方所呢?其实是没有的。所有的世界当中,我们见闻觉知的这种资源确实是有的。

 

【循业发现!】

 

就循着自己的业,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我们在座的人也是有一点因缘吧,尤其是我是这样想的,得到了这样的这种灌顶,然后慢慢慢慢的话,很多的,即生当中即使不能那个的话,我们没有破誓言,自己都是好好地忏悔,一直等死的话,也是有意义的。真的这样的,人生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自己还是好好地忏悔,好好地修行的话,那即生当中真的遇到了这么甚深的法,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因为世间人无知,他迷惑于这些法,包括我们见闻觉知的话,依靠因缘而产生的,依靠自然而产生的。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这个是心识,分别念的揣度。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就跟前面一样的,只要你有一种言说,只要一开口的话,要漱口七日。所以只要一说话的话,那就可能不是真实的了,无有真正的实相的意义。

 

这以上讲了见大,实际上是见闻觉知统统包括在见当中。我们的见跟法性如来藏还是有这样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这种关系,只不过众生看根据自己的这种根性,能知道多少。

 

其实我们读书的人也是这样的吧,有些是有小学水平,有些是有中学水平,有些是有大学水平,但是有些虽然水平是有这样的,但是里面的这种他的智慧呀,悲心呐,很多方面,有些标准是比较高的,有些是比较低的,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这就是跟我们的心和所知量有一定的关系。

 

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7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讲《楞严经》当中的分析七大。前面地水火风空五大,然后这个上面加上识大和见大,应该有七种大,现在正在分析这个。这个当中,昨天我们前面地大已经讲完了,火大已经讲完了,水大也已经讲完了。那今天这个课程当中要分析风大和空大,这两个大,具体怎么样分析呢?我们继续看原文。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他这里的每一个大,对它的体性都一个确认或者说是肯定。那风的本性是什么样呢?实际上是跟前面一样的,它也没有这种真正的体性,而且风,它的动摇和寂静实际上是无常的。

 

这个我们都知道,不管在哪里,好像没有风的话,一下子就又开始吹起风来了,正在吹狂风的时候又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就这样。所以风它的本体来讲,没有一个真正实有的、能堪忍的、经得起观察的这样的体性。而且风的本性也是这样的,动静都是无常的。

 

下面佛陀具体跟阿难以案例来说明风大到底是怎么样认识。确实我们学了《楞严经》以后,可能很多因明的推理方法应该会明白的。再加上佛陀对每一个比如说十二处也好、六入也好、或者说是五蕴也好,对每一个蕴的这种观察方式都不同的,他的分析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以前我们也看过《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很多里面,包括《般若经》里面全是一套,前面分析一下,然后色声香味亦复如是等等,这样来推的。但这里《楞严经》是不同的,《楞严经》是对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点我想我们很多人也明白。而且《楞严经》全部都是以理分析的,并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它一定要以我们的智慧来加以观察,这一点跟其他经典有点不同的。

 

下面佛陀就用阿难他自己的身上的一些,包括他的僧衣的这种比喻来说明。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这里说,阿难你经常整理自己的衣服,然后入于僧众当中。

 

这个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讲作为出家人,比如说你要参加法会,去念经,去听课,在这个时候,提前应该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这种衣饰,因为自己如果不如法的话,那别人就产生邪见、诽谤,有很多过失的。

 

世间人也是这样的,世间人也是在工作的时候,不管是穿唐装也好,西装也好,要整理一下他的衣服,这个是应该有的。所以我们现在僧众的穿衣,大多数都应该是非常好的,这几年还是有进步的。包括我们居士,也是要像一个在家人一样,不伦不类也不太好。前一段时间我也讲了嘛,有一些就好像是说出家人也不算是出家人,头上有头发,然后不是出家人的话,好像身上全部披的出家的衣服,这个是不合理的。希望大家还是以后(多注意)。

 

你看这里阿难也是,佛陀说你要入僧团的时候,先会整理衣服。那么这个时候,整理衣服的过程当中,你的“僧伽梨”,“僧伽梨”是袈裟的一个统称吧。

 

其实有三衣嘛,三衣当中比如说祖衣、五衣、七衣这样的。一般来讲,以前佛陀的衣服,全称都可以叫做是袈裟。刚开始佛陀还没有制定戒的时候,这三衣也是没有的。但是后来好像印度在冬天的时候,看到好多比丘在外面的施主那里得到不同的布品的时候,有些放在头上,有些放在脖子上,有些在腰上系着。后来佛陀觉得这样不整齐。然后刚开始开许一件衣服,后来好像冬天印度可能比较冷吧,然后三衣,这样的。

 

现在我们可能是包括我们外面的像五衣,祖衣这些都是如法的,但是一般披单的话,在戒律里面是没有的。藏地的一些持律的大师,他们后来安立的。包括汉地的有些出家人的有些衣服,真正是律藏当中没有找到的,也有这样的。但不管怎么样,后来的持戒者,他所制定的也是如法的,合理的。

 

这里讲阿难你要入僧众的时候,你的衣服整理的过程当中,当时你的袈裟的角,比如说我们披上披单的时候,那个衣角会动及别人,它可能吹到别人,那么这个时候,因为你的衣服的这种动摇,你的袈裟,你的祖衣披在身上的过程当中,微风会拂到别人的面。

 

比如说旁边有一个出家人,你这边开始整理衣服的时候,那你不小心,衣服一披上的时候,它的衣角带来的这种微风,吹到别人的脸上面。

 

那么这个时候又分析: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也是跟前面一样的三个方面。这时候出现的微风,到底是哪里来的?是出于袈裟的一角呢,还是在出于虚空当中?还是出在别人的脸上,别人的脸上而来的?

 

佛就现在一个一个地,把这三个问题分析,好像好多都是三个方面来分析,只不过分析的这种角度确实是迥然不同的。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

 

如果你说这个风来自于袈裟角的话。

 

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

 

如果是袈裟角里来风的话,那袈裟都不是有风了吗,袈裟有风的话,那袈裟就已经变成了风了,这样的话,你都已经披上了风了,不是袈裟了。因为风的来源是袈裟角,那这样的话,你都是已经披上了风。

 

如果你披上了风的话,那其他的衣服肯定会吹走的,“飞摇”你因为身上有风,那其他的衣服你怎么样想披到身上的话,都被风吹走了,就没办法。那这样一来,这些衣服一定会是离于你的身体了。

 

阿难如果你说风来自于袈裟的话,那你就穿上风了,穿上风的话,那你衣服就不能穿了。那这样的话,可能身体都没有衣服了,没有衣服的话,已经裸体了,因为身上披上风,披上风的话,衣服被刮走了。这样以后,有这个过失。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佛陀说:

 

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

 

我现在正在大会当中,穿着衣服,垂着法衣给大家正在说法,但说法的过程当中,阿难你为主的,你们可以看看我的衣服,实际上我的衣服并不是风,风在哪里呢?没有在哪里,我披的是袈裟,并没有披着风,这是你们亲眼可以看到的。如果我真的是披着风的话,我佛陀也是身上都没有衣服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身上还是有衣服的。

 

【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除了这个以外,我的衣服里面藏着一个风,然后有必要的时候它们出来吹到别人的脸上,那也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说你没有任何道理,说是我的衣角也好,袈裟也好,是它带来的风。因为它不是风,它怎么会是带来风?那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样去观察的时候,我的衣服当中不可能有藏风的地方,没有。既然是没有的话,那你说是刚才吹到别人的面上的风来自于袈裟的说法,就没有依据的了。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分析。

 

然后第二个方面:

 

【若生虚空,】

 

刚才不是三个方面观察的嘛。如果你说是吹到别人面上的风,实际上是生于虚空的话,那么——

 

【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那这样的话,因为那个风生于虚空,当你的衣服不动的时候,因为衣服不动的时候,旁边的人其实还是处于空中的,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吹到别人的面上呢?

 

因为刚才是你的衣服动了以后才——这个我们也知道,别人好像稍微衣服这样披一下的话,脸上经常有这种微风的感觉,这种接触的感觉。那这样的话,如果它来自于虚空当中的话,当你的衣服不动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出现风,为什么不会吹到他的脸上呢?这个也是不合理的。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

 

而且空实际上是无为法,它是常住的。如果它是常住的话,因为空当中产生的嘛,空当中产生的话,它可以说是能生,依靠它可以产生的,那这样的话,风应该长期产生,因为空是长期住的。空是长期住的话,那风长期都是应该有。

 

比如说我们经堂里面,中间的虚空还是一直在,我们在的时候,不在的时候都有,那这样的话,我们经堂里面,天天都吹风,天天都吹风,不管是有衣服,没有衣服,这个没有关系,开窗户,不开窗户没关系,因为这里有虚空的原因,常常都是应该有,只要有能生,所生是可以有的。有些注释里面用能生所生来解释。

 

若无风时,虚空当灭;

 

如果没有风的时候,那虚空也已经灭了。因为刚才说是虚空当中产生风嘛,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它们两个有观待的关系,那没有风的时候,虚空已经灭了。因为他们两个之间是能生所生的关系,所生的风没有的话,能生的虚空——因为它们是观待而安立,如果儿子没有的话,那父亲的这种安立,观待也不可能有的。所以虚空应该要灭尽。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我们一般常识当中灭风可以的,风平浪静,好像风都已经停下来了,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说法。但是你说虚空已经灭了的话,这个是怎么一个状态?你说如果它们两个之间真的是有这样的关系的话,你可以说是风灭了,这个可以说,我们大家都能发觉得到的,但是虚空怎么灭?就很难解释的。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

 

再说如果有生和灭的话,那肯定不是虚空了。虚空是无生灭的,无为法,没有生、没有灭,才是虚空的。所以如果虚空有生灭,那就不会是虚空。

 

【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如果是真正是空,虚空是空的这样的话,那风怎么出来?虚空是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无碍的法才叫做虚空嘛,那这样的话,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当中是怎么会产生风的呢?

 

所以刚才第二个观察从虚空当中产生风,这种说法也是没办法有依据的了。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

 

然后第三个,如果风是来自于刚才那个被拂的人的面,那也不合理的。为什么呢?

 

【从彼面生,当应拂汝;】

 

阿难你要去分析一下,如果风来自于他的面孔当中的话,那风也应该吹到了你。因为他面上自己对自己吹也不可能的吧,他的面上出现风的话,那你周围的人,包括阿难你,也应吹到你的脸上。

 

如来确实有时候观察的话,什么方面分析的时候,什么方面都会变成一个道理。我们都可能看起来这个很简单的,但实际上这种分析特别的细微。

 

这样的话,如果风是来自于面部的话,有这个过失。

 

【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而且你自己正在整理衣服,如果是它来自于别人的面的话,那怎么会是吹到别人的脸上呢?刚才不是说风是来自于面上嘛,如果来自于面上的话,一方面是应该把风吹到你的面上,你的脸上有风;还有你正在整理衣服的时候,风吹到别人的脸上,为什么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自己正在整理衣服嘛,这个风来自于别人的脸上的话,要么就吹到你的脸上,但为什么又来自于他自己的脸上,又反而吹到他自己的脸上?这个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你整理衣服的原因,而且风是来自于他的脸上,如果他的脸上来的话,那为什么是把风倒吹到他的身上?那风向就有问题了,这个是肯定不合理的。

 

这三个方面是这样观察的。确实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未经观察的时候,扑面而来就有一些风也好,比如说开窗户的时候,或者说是别人确实是整理衣服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吹到你身上的。但这个时候我们都从来没有这样观察过,一观察的时候,确实风到底是怎么样来的?

 

所以他这里说: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说你现在接下来应该详细地去观察一下,实际上这是三个方面的东西,因为你正在整理你的衣服,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风吹到别人的面上,别人的面属于是他的;而且虚空它是寂然的,它的本体一直是无生无灭这样的,不曾流动的,因为虚空的本体它从来都是没有什么流动过的。那这样的话,我们从三个方面,你的衣服是一个,别人的面是一个,还有虚空,这三个方面其实是很难融合在一起。

 

那这样的话,风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怎么会是吹到别人的面上?这个上面我们可以观察,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也是这样的。如果真正用佛陀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很多法都是这样的。

 

然后下面又再说: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心无从自有。

 

风和虚空这两个,其实它们的本性是他体的。因为风是动摇的,虚空是静止的,它们两个的这种本性完全是中间有隔阂的,不可能是一体的。那这样的话,怎么会它们是和合而生呢?我们前面不是说是因缘和合而产生嘛,但是风的本体和虚空的本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性,那怎么会是它们两个和合而产生呢?所以我们所谓的因缘和合也是很难的。

 

我们不是说种子和苗芽这些,其实地水火风空,这五大的因缘聚合的时候才可以产生。说是这样说的,但你真正要观察的时候,我们不说前面的火大和水大,这里面的两个元素,空大和风大,一个是动摇的,一个是不动摇的;一个是有生灭的,一个是没有生灭的,这两个怎么会和合然后产生一个因缘呢?怎么会是这样?这个也是很难的。

 

所以一般诸法非因缘生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前面不是佛陀一直说诸法是非因缘生,非自然生吗?为什么不是因缘生?其实前面说的是未经观察的时候,如梦如幻的这样的一种因缘产生而已,如果真正去观察的时候,这个也没办法产生的。

 

“不应风性无从自有”,那风的它本性是不是没有什么因缘,自然而产生呢?也不是。自然而产生的话,有恒常有和恒常无的过失。那肯定也是没办法的。所以非自然产生。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它这里有些,比如说《指掌疏》这些里面,每一个后面说是什么,“汝有不知”,“汝宛不知”,这些有不同的词,尤其是到了这里“汝宛不知”的时候,说是:“阿难你有点笨,你还不知道!”好像佛陀的这种语气对他有点越来越严厉,因为阿难他每一个好像越来越有点儿显现上糊涂了。(师咳嗽了一下)不能说阿难了。

 

他这里说是,“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如来藏当中的这种风的真正的本性实际上是空性的,然后性空实际上在这里可以产生风。那它们两个可以说是“清净本然”,本体空性,自性光明。这个周遍于整个法界。

 

虽然它周遍于整个法界,但是我们,比如说十法界的众生懂不懂呢?也不一定的。我们六道上面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些加起,十法界的众生,它随着自己的这种心的力量,它所接受的都是完全不同的。缘觉面前的风和菩萨面前的风,凡夫人面前的风,六道众生面前的风都各自不相同的,完全都是不相同的。

 

所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应该随着众生的心,这个风确实是不相同的。

 

包括我们在座的人当中,吹风的时候,我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的。修行比较好一点的时候,吹了一个凉风:“特别舒服,三宝加持,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而来的!”然后心情不好的时候,修行不好的人:“你看今天也是刮大风,这是地狱的风,或者是饿鬼的风,应该是阿修罗的风,现在真的很痛苦,这个地方完全是一个恶趣的世界一样的,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同样是吹一股风,但是我们可能每个人带来的这种快乐和带来的痛苦完全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说根据众生的心他应所知的量也是完全不同的。

 

佛陀说:

 

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

 

这是很小的一个例子。比如说阿难,你一个人因为你微微地动了你的法衣的原因,然后就出现了微风。

 

遍法界拂,满国土生,

 

出现微风的话,实际上这个风已经遍于法界,满国土的世界,其实这样的风实际上在哪里都有。

 

阿难如果你这样的话,阿难的微风也可以吹到身边的人,然后我们也同样的拿个法衣这样的话,旁边的人同样地能吹到风。正因为这样的如来藏当中的这些四大的本性,遍于所有的法界的原因,阿难他在任何一个地方拉动他的衣服的时候,风都是这样的吹。

 

不仅是阿难,我们现在每个地方也是这样的吧。我们在非洲也好,在亚洲也好,我们到哪里去都有风,这个说明如来藏当中的这四大的本性已经遍于所有的世界。

 

周遍世间,宁有方所?

 

它是已经周遍整个世间的,怎么会是这里是遍及,那里是没有遍及,有这样的吗?不可能的。所有的世界都有周遍的。

 

只不过——

 

循业发现!

 

循着你自己的这种业,都发现的,各种不同的。在有些注释当中说“诸力中,风力最大”,所有的力量当中,风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因为风其实是在我们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当中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风的话,比如说我没办法说话、然后没办法思维、没办法动摇。从我的身体来讲,整天都是需要风的,我的眼耳鼻舌身都是依靠风来动摇。如果没有动摇的话,我都已经静止了,就没办法。

 

然后世界也是一样的,所有的,包括春夏秋冬也好,地狱、饿鬼、旁生也好,清净的极乐世界和香巴拉国土等等,所有的清净、不清净的世界当中,风是不能离开的。确实这个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怎么讲?就是众生的业不同而显现的。

 

我们面前也是,比如说夏天可能我们这边风比较少一点,冬天的时候风比较大一点,是吧?但是这个是一般情况,好像今天的浙江还是在哪个地方有个龙卷风,好像数千人受灾。确实风有时候给我们带来快乐,包括有一些凉风,如果我们夏天的时候吹一些凉风的话,就觉得是特别特别舒服的,感觉上它带来的这种快乐,众生的业力不同。

 

有时候众生的共业现前的时候,好像2018年的时候我去香港,当时说是17级的一个台风——山竹,整个香港都是弄得面目全非,弄得到处,包括机场,在那里所有的那些窗户全部都被封,十几层、二十几层的好多高楼的窗户全部都是被风吹坏了,已经这种现象。当时我们坐车的时候都是车里面一直是这样,尤其是在那个高架桥上面,我想车可能会被风吹到地下去了,很动摇的。那个司机说:“不用怕,不用怕,没事,没事,不用怕。”他边开车,边说不用怕,没有事,但是看起来他自己也是……

 

所以说有时候风确实是带来灾难,也带来各种快乐。包括我们如果在世间当中没有风的话,我们身体也是会腐烂的,大家都知道,这种风的力量还是相当大的。实际上这种风无处不在,只不过是认识和不认识而已。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世间人无知,迷惑为或者是因缘而产生的,或者是自然性产生的。

 

实际上——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这些全部都是我们的分别念,妄想揣度的,不是真实的。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只要是有言说、有分别、有戏论,实际上这不是真相。真正的如来藏的这种风的本性,就刚才讲的,它的真性是空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还有刚才不是讲的嘛,“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也很重要的。还有后面有一个叫“循业发现”。其实我们不能把《楞严经》的全部的文字背下来的话,里面的个别词对我们还是收获很大的。

 

我们这几天都是讲的特别一般的,天天都是在风里面吹着的人,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能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风到底是怎么样?它的本性是怎么样?它在显现的因缘当中是什么样?它是怎么空的?

 

我以前放牛的时候,天天都是在风里面,有时候有一些树堆的时候,当时是最好的一个避风处。然后拿着小转经轮,那个时候身体也比较小,在那个树里面一直进到里面去了,就像小山羊一样的。然后风稍微停一点的时候,又从山洞里面出来。

 

有一次一个检查组,有个工作组来查的时候,他们觉得是几百个牦牛没有人放,想准备给我们罚分数。后来他们正要离开的时候,我从树丛里面出来了。有一个叫曼乐(音)的领导,他说:“这个到底是人还是一个小兔子?”呵呵,我可能很小的,我就从那个树丛里面出来了,然后就去放牛嘛,几百头牦牛。

 

所以有时候风还是很有意义的。

 

下面是讲的是空。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

 

佛陀说是空也同样的,我们可以分析,其实空的本性它是没有形体的,肯定空是更没有的,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只不过空因为有色显现它才可以发现的。比如说色它是一个四方形的色法的话,里面的空可能是四方形的。如果这个色法,比如说我们的经堂是四方形,那里面的虚空我们可以安立为四方形的;如果我们房子是一个圆形的,那里面的虚空可以是圆形的。根据它那个色法的显现而安立的,对吧?

 

那下面也是讲一个比喻,怎么样的比喻呢?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

 

他这里意思说,“室罗城”,是舍卫国的,舍卫国离河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刹帝利国王种姓的。还有婆罗门,我们前面也讲过吧,是梵志种姓。其实婆罗门在印度来讲,他们的种姓是最高贵的一个种姓,他们认为他们自己是从梵天口里面出现的,所以他们是梵天的后代。我们经常不是说梵志嘛,为什么叫梵志呢?婆罗门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最高贵的,这么一个种姓。

 

还有“毗舍”,“毗舍”是指的(那天我们《如意宝藏论》里面已经遇到了吧),就是商业为主的这些;“首陀”,好像《指掌疏》里面说的是农业为主的吧,可能商人、农民;还有“颇罗堕”,就是他们当中的人有一定的这种技艺、技术,也是工巧为主的那些尊贵的人,应该是比较利根的那种人。

 

然后“旃陀罗”,是他们当中最低贱的种姓,最低贱的,主要是以杀生为利,他们以恶业自严,认为恶业是自己的庄严,很恶的,恶当中也主要是杀人、杀其他的动物这些。而且他们,当时有些书里面不是讲嘛,那个“旃陀罗”,到目前为止印度人还是对他比较歧视的,而且他们自己也是不管到哪里去,要么手里拿个铃铛,“叮当、叮当、叮当”,让别人要离开他,因为很忌讳遇到他们,或者敲一些竹竿,竹子,“嚓、嚓、嚓”这样,这样的时候,哦,旃陀罗的种姓来了,低贱种来了,他们就一般都是不愿意碰到他们的,就这样的一个种姓。

 

可能是当时舍卫国的外面,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各种民族,各种种姓的人他们在那里打井水,然后准备在那里安家立业,他们准备在那里生活。可能离河比较遥远,这样的原因,他们开始打凿水井,求水。这是一个过程吧。

 

那这样求水的时候——

 

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

 

他们各种种姓都在那边挖土,准备做井。现在做井很容易的,有个机器,好几十米的地方直接挖出来,就很容易,以前可能也不是这样的。他们就开始出土,如果出了一尺的土,那么这个时候,它里面出现了一个一尺高虚空,里面是空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如果这样算,一米等于三尺,十尺等于一丈,然后他这里说如果出一尺土,那就出现一尺的虚空;如果出一丈土,挖到一丈深,那就会出现了一丈的虚空。

 

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虚空的深浅随着它的出土的量来计算。如果出的土多,它那个虚空就显得比较大一点;如果它出的那个土比较少,那虚空的量比较少。

 

现在我们色达的草地上面有好多地鼠,它们每个都是拼命地挖,挖出来一个地洞,自己在里面,比如说像旱獭,好多都是。还有一些小的鸟类,它们也有挖洞的。以前我们学院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一部分自己在那个……因为那个时候外面的很多条件都有点困难嘛,自己挖一点地洞。然后里面弄一些……也有这样居住的。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就刚才那个虚空,我问你,是挖出来的土里面产生的呢?还是凿出来的呢?他这里“凿”,挖掘、正在打凿。不管是什么出土也好,什么东西来正在挖,现在不是有挖掘机嘛,以前可能没有这些,是人工挖。人工挖的话,那刚才的虚空是从土里面产生的,还是在挖掘当中产生?挖掘应该是一种动作吧,整个行为。还有从无因而产生的?

 

佛陀让阿难分析,现在阿难什么都不说,反正佛陀怎么讲的话,都一直待在那里,不过他也可以吧,有时候稍微批评一下。

 

然后佛陀说: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

 

如果你说这个是无因而产生的,就不需要什么,打凿也好,或者说是土这些都是不需要,它是无因而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

 

未凿土前,何不无碍,

 

你没有打凿挖掘之前,“何不无碍”,虚空怎么不存在呢?你在没有打凿之前,虚空为什么没有呢?刚才我们不是说,挖出来的洞里面才看到的虚空,不是在地上的虚空。他说,如果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你没有挖的时候,刚才一尺高的那个虚空也好,或者说一丈高的虚空也好,为什么没有?

 

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我们只见到大地这一块,挖地的这一块,从来没有谁见到这里面有一尺高的虚空,或者是一丈高的虚空,谁都没有见过。“迥无通达”,谁都没有通达,谁都没有看到。所以第一个无因而产生的说法不合理的。

 

如果第二个方面,因为刚才挖土的过程当中才发现里面有一尺高的虚空。所以因为土而产生的话——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

 

如果你说是从那个挖土的过程当中发现那个虚空的话,那挖出来的土已经出来了,出来的时候你应该见到虚空就开始进去了。就像我们下课的时候,这个班下去了,然后那个班就进来了一样,应该进去了。

 

当时《正脉疏》里面说,虚空一定要有个相,有个相才可以入。不然光是一个虚空的话,它就不知道是怎么入嘛。所以土出来的时候,如果虚空有相的话,那有相的虚空应该就进去了,它就居住在那个洞里面。

 

若土先出,无空入者,

 

如果我们把一尺多高的那个土挖出来了,然后没有发现有相的虚空进入的话。

 

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那你怎么说虚空从挖土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呢?这个是不合理的。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

 

他说如果你没有发现虚空进去了,又回来了,这样的虚空出入的话,那实际上你的虚空和土两个无二无别了,“元无异因”,你刚才不是说这个是土当中出生的吗,那你除了土以外没有看见虚空的出入的话,那实际上虚空就是土,土就是虚空,这两个都是已经变成了无二无别了,“元无异因”了。

 

无异则同,

 

如果是元无异因,“无异”,如果没有异的话,没有他体的话,那虚空就同了土了。

 

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那土出来的时候,虚空为什么不出来?怎么会是土出来了以后,里面还是空空的,待在那里呢?

 

所以佛陀的这种观察还是挺有意思的。第二个观察方法也不能说。

 

我们平时大家辩论的时候也可以这样。但是我看有些男众、女众,好像没有按照真正的义理来观察,就只是凭自己的想象,有些是有道理,有些是没有道理。

 

这个是第二个观察。

 

刚才不是有三个方面的吗,如果是那个打凿过程当中出来,打凿就是挖掘,正在挖。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

 

如果我们在挖掘的过程当中出来的话,那么挖掘的时候把空挖出来了。比如说我们用锄头来挖土的时候,把虚空挖出来了,虚空挖出来的时候,“应非出土”,那出来的不是土,你挖出来的是虚空嘛,土不应该挖出来。

 

不应凿出,凿自出土,

 

如果你说是虚空不是因为打凿而出的话,那么凿自己挖出来的土,那这样的话——

 

云何见空?

 

如果不是挖出来的,那挖出来的是土,为什么还是在那个一尺高的洞里面看见空间?其实虚空是没有什么可以看见的,但实际上我们还是看得到空空的地方的,这个叫做见到虚空。如果你说它不是挖出来的,那怎么会在那个洞里面还是空空的,能看得到虚空呢?

 

所以这种推理方法还是很有意义的,有时候。可能分析的时候稍微累一点,没有学过因明的有些人讲的话,就有点儿费力,但大家应该还是打开一些思路。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

 

你再更加明显地、认真地、细致地去观察。

 

去观察的时候——

 

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那么下面我们再这样分析的时候,我们知道打凿的话,其实是从人的手里面拿着工具进行挖掘,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那个土,随着它的方位有变化,有运转,然后所出来的这些土就移动到那里。

 

原来我们一般挖一个洞的话,这里边的东西挖到那一边。现在我们去摩尼宝那边的路,不是正在修嘛,里面放一个管子,把原来的土挖出来了放在那里,那中间是一个空的了。这样,一般我们手里拿着工具,把原来的地方的那个土就挖出来,堆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是我们挖掘的一种方法。

 

“如是虚空,因何所出?”我们正在挖土,虚空怎么挖出来?这个没办法的。跟虚空应该是没啥关系的。

 

那这样一来——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

 

所以凿它是有实质的,实体的,然后空它是没有实质的,虚妄的。那么一个是虚妄的,一个是实有的,这两个的作用不可能是相辅相成。

 

我们刚才也讲了,我们打凿的这种挖掘的行为也好,或者是那种实体跟虚空两个,一个是实有的东西,一个是像是石女的儿子一样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那这两个因缘和合可能吗?没办法的。所以“非和非合”。

 

我们有时候说是地水火风空,《宝鬘论》里面说是地水火风空,什么什么因缘而产生,或者是我们有这样的一种因缘讲嘛,讲因缘的时候,你未经观察的时候可以,但实际上就刚才说的风跟那个空没办法相合一样的,现在虚空跟土也好,虚空跟打凿这两个因缘和合也是没办法。

 

所以为什么是在声闻面前说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这个是虚妄的,如梦如幻的可以的,但是真正去观察的话,声闻面前怎么会是因缘和合?你看风大和那个水大、地大、火大,这四大因缘和合,然后就出现苗芽的话,那怎么和合?这三种东西的本质都是不同的,有些是热性的,有些是湿性的,而且比如说火和水完全都是相违的实体,还有虚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是把它和合呢?所以所谓的因缘和合而产生不存在,原因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佛陀前面说是非因缘、非自然,说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所以不是因缘和合。

 

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而且虚空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无因当中产生也是不可能的,无因当中任何法都没办法产生的。

 

【若此虚空,】

 

那虚空到底是什么?

 

【性圆周遍,】

 

它的本性圆满周遍的。

 

【本不动摇,】

 

看起来虚空好像是时而有,时而没有,但实际上它从来都是没有动摇过。

 

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

 

为什么我们说虚空叫空大呢?有些注释当中,为什么虚空叫空大的原因,它是周遍的、不动摇的,对吧?它的本体周遍一切的,不动摇的,这个原因,所以叫做是空大。

 

那其他的地水火风这四个有没有呢?这四个有没有这样的这种不动和周遍的原因呢?其实这个也有的。为什么叫四大?其实火大也好,地大、水大它们的本体也是周遍一切法界的,是没有动摇的,一切周遍的,所以称之为五大。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其实空大也好,火大、水大这些,在圆融义,在如来藏的本性当中,它本来都是无生无灭的。

 

我们这个《楞严经》,把三转法轮和二转法轮和一转法轮,好像这三个融合在一起。一转法轮的因缘所生也会提及的;然后二转法轮的一切都是空性,也会提及的;然后三转法轮的一切都是如来藏的妙用、光明,也会提及的。所以说这三个就融在一起,让我们可能一次性地了解佛陀的究竟的意趣。

 

然后佛说:

 

阿难,汝心昏迷,

 

你看现在佛陀对阿难有时候就越来越……

 

不悟四大元如来藏,

 

你就因为太愚痴了,所以你就根本不知道四大的这种本体,本来是与如来藏无离无合的。

 

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你应该看看虚空,是出和入呢?还是非出和非入呢?如果是出是入,它就落入了(《指掌疏》这些里面都讲了嘛)因缘法当中。虚空是真的有出有入的话,那就落于因缘法当中了。如果虚空是非出非入,不能出入的话,那就堕入到自然法当中。

 

所以所谓的虚空,其实是出入也好、非出入也好,这些——

 

汝全不知

 

它的这种真正的本性,你是现在全部都不知道,全然不知。

 

下面跟你讲:

 

如来藏中,性觉真空,

 

他这里跟前面的风大等这些的提法有点不同,你看“性觉真空”,然后——

 

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确实虚空的话,可能我们每个众生也根据自己的业力不同,可能对虚空的判断,虚空的认知,虚空给你带来的这种利害也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虚空,我们世界上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有些是依靠这个空间造了很多的(恶)业,有些依靠这个空间造了很多的善业,有些带来快乐,有些带来痛苦,这个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比如说我们房子里面晚上窗户、门全部关上,有些人说是稍微出一点风好,这样的话,外面的氧气进来了特别好;有些人说千万不要开窗户,不然外面晚上的风有毒,然后入到你的身体,你一定会感冒,你一定会是什么什么;有些人说最好是把那个关上好,关上以后里面的氧气已经开始积累起来了,这样对你的身体很好的;有些说千万不要关,反正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所以我们想作为一个虚空,包括我们屋子里面的虚空,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确实也是不相同的,随着众生的业不同。

 

所以说他这里讲: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

 

比如,刚才不是说是舍卫城的旁边挖了一个井嘛,但一个井出现的话,其实空中也出现了一个井。一个人做出来的这种空,就像我们一个人做了一个小房子,其实这个小房子是他的业力现前的一个小空间,对吧?你住在一个宾馆里面或者是招待所里面的话,这也是你自己的业力现前的一个小空间。这个空间打造了你的现在的世界。

 

十方虚空亦复如是,

 

其实十方当中,所有的虚空也是一样的。我有时候到了一些蚂蚁窝,蚁穴,到了蚁穴的时候,我就经常想,这个蚁穴里面,蚂蚁通过努力它就创造出它的小窝。但是另外也有一个空间,我们人做的那个房间也是一样,为什么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面说,前辈什么什么的,那些现在已经无常了,那我们像蚁穴般的这些有什么可靠的呢?一样的。

 

我们现在有时候看起来都是,我们觉得什么法界宫真的很庄严,这么想的。但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蚁穴而已,蚂蚁做出来的一个小小的空间而已。这是一种,我们的善业也好,这个应该算是善业吧,我们在这里大家共同学习了很多的大乘的甚深的法,但是这个是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这一个空间,十方的虚空也是完全这样的。

 

圆满十方,宁有方所?

 

所以怎么会是十方有一个固定的,或者说是一个确定的一个方所呢?这个是可以的,那个是不可以的,没有这样的。只要你的业力现前都可以的。

 

循业发现!

 

所以我们的空间,确实任何一个地方,我觉得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以后不管是离开学院也好,没有离开学院的话,我们的前面空间到处都有,看你带来的快乐还是痛苦,跟你的业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人说:“我离开学院以后怎么办?到哪里去?我没有什么去处。”其实可以四方为家,应该可以说是到哪里去的话,空间是有的,因为只要我有业的话,都有的。所以说“循业发现”,我们的虚空应该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世间人无知,他迷惑于什么呢?或者是因缘而产生的,或者是自然而产生的。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别心的揣度,实际上都不真实的。只要有言说,只要有分别的话,这并不是究竟的实相。

 

所以,我们可能这次分析四大,还是我们对宇宙世界也好,对整个如来藏,结合如来藏当中所显现的众生的各种业感,应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一种认知吧,虽然这个不算是一种密法的窍诀,但是他这里的分析方法让我们在世间当中,对佛陀的这种甚深言教进一步地产生信心和定解。好吧?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6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今天继续讲《楞严经》,前面大家应该记得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八界以后,当时阿难问:佛陀不是在前面很多经典里面讲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怎么现在说不是因缘,不是自然,那这是什么意思呢?然后佛陀就告诉阿难尊者:其实我前面说的因缘生是对声闻、缘觉,对小乘者而讲的,现在我用世间第一谛的观点来讲的话,那这样的因缘生也好,自然生也好,这些都不存在的。

 

那如果不存在的话,这个因缘产生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个解释是很容易的。我们四大和合的因缘生,它有它的一个原理,但是我说的这个非因缘生、非自然生也有原理。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诸法因缘生,可以说的,在世间的名言当中确实也是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但是如果一旦真实观察的时候,那因缘和合的这个道理其实也是没有的,不管是从地大也好、火大也好、水大也好、风大、空大、识大等等,这样来解释的时候,都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下面进行分析。

 

大家应该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当中把地大因缘而产生的这个道理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就讲火大。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下面我们分析火大,地水火风里面的火大。我们也可以分析火大的本性,火大实际上也是“无我”的。“无我”,藏文和其他里面也说是无体。其实火性也没有一个自我的,也没有一个本体,没有一个体性的。它完全是依赖诸因缘而产生的。其实诸因缘而产生的话,就像我们以前其他的有些经典里面所讲的,只要是因缘而产生的话,这些法都不可能真正有实性的。“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诸法是因缘而产生的话,它决定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性,不可能有的。

 

这个火性是什么样呢?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所以它不可能有它的体性。怎么没有呢?下面就让他观察,你就观察一下城中还没有做饭的那一家,想准备做饭,在厨房里面用那个炊爨开始烹调,做饭,这个之前你必须要生火,如果没有火的话,什么都没办法。

 

有一次我想自己煮个面,然后煤气怎么也不能打开,没办法的,怎么办?在电炉上做吧,结果面也找不到,原来有些人害怕老鼠弄脏了,就锁在不知道什么箱子里面了,所以什么都没有吃到。火也没有,面也没有,回来只有吃糌粑。

 

所以我们有些人也是这样的,要想做饭的话,首先“手执阳燧”,“阳燧”它这里应该指的是火镜,以前依靠对着阳光的话,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都是,把瓶子的瓶底切出来,然后对着阳光,下面放比较干燥的牛粪的话,一下子就可以冒出火来。它是火镜,依靠阳光,这两个因缘具足的时候,阳光照射到这里,然后火就可以出现,相当于是这样的。手里持着阳燧,或者是铜镜,然后在太阳面前依靠艾草可以求火。这样的这种因缘,其实这个因缘,如果观察的话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名和合者,

 

同样的,“名和合者”也是这样的。就是刚才依靠火镜,依靠阳光,依靠艾草的话,未经观察的时候,好像火可以显现的,但是你真正去观察的时候,这种和合也得不到。怎么得不到呢?

 

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

 

下面也是当场的一个比喻,说阿难啊,我们所谓的和合,就像我和你们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现在聚集在一起,现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我们叫僧众,僧众和合在一起的。但是这也是未经观察的一种说法,如果真的去观察的时候,“诘其根本”,我们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和僧众,如果你真的去寻求它的根本,去观察的话,其实一千二百五十个各各都有自己的身体,都是分开的,没有什么和合的。而且每一个比丘他所生的地方、他多少岁、有些是年老的,有些是年轻的等等,还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种姓、自己的种族,还有自己的名字。

 

那这样的话,我们所谓的和合僧众,大家聚集在一起,但是你各自去分析的时候,确实是各自都分开的,如果各自都分开的话,各自都分开的上面没有一个因的话,和合的时候也是不可能有的。中观里面有很多的观察方法。

 

下面讲一个比喻,我们僧众当中的话——

 

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葉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光是从种姓方面讲,肯定是他的长相方面也是不同的,比如说舍利弗,“舍利”我们藏文当中也是“夏利瓦(音)”,“夏利(音)”是一种鸟,那个鸟是鹙鹭,鹙鹭说是眼睛特别好,所以舍利子的母亲眼睛就像那个鸟的眼睛一样的,特别好,圆圆的。后来人们都是以相似的理由来取名为舍利。他是舍利的儿子,所以叫舍利子。

 

在印度的传统当中,很多都是因为他的母亲,现在西方很多都是像希拉里·克林顿,也有丈夫和妻子一起取名字的。但是藏地和有些地方,以父亲为种姓,这样取名的也有。

 

还有“优卢频螺”尊者,他翻译出来好像是木瓜林尊者,他也有一些相似的名称。他是“迦葉波”的种姓,“迦葉波”也叫龟瓜族(龟是乌龟的龟,有些说是“龟(qiú)”,龟(qiú)兹(zī)国(ɡuó)的“龟(qiú)”),这个实际上是印度的,包括印度教、吠陀派,他们当中说世界创始者有七大仙人,他是七大仙人之一,所以他后来的这种种姓叫做“迦葉波种”,他是迦葉波的种族,像婆罗门一样的。

 

乃至阿难尊者,阿难是“根嘎呜”(音),大家都欢喜,我们翻译出来叫做庆喜,庆祝欢喜,为什么呢?当他降生的时候,他父亲刚刚听到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二十九岁的时候出家,在尼连禅河旁边苦行六年,三十五岁的时候在菩提迦耶成道了。当他成道的消息传到他们家族的时候,刚好阿难就已经降生了。降生以后,长大以后,应该是佛陀五十五岁的时候他开始成侍者,一直到佛陀圆寂,八十岁(或者八十一岁)。阿难承侍了佛陀二十五年。

 

当时佛陀圆寂的时候,阿难也应该四十来岁吧,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当佛陀的侍者,他是佛陀最小的一个堂弟,他是瞿昙种姓。“瞿昙”,在《中论》当中讲“瞿昙大圣主”(龙猛菩萨最后有一个顶礼句),“瞿昙”藏文当中叫“果达玛”(音),有些藏文当中是“果丹”(音),两个字,有些是“果达玛”(音)。好像外道经常称呼佛陀“果达玛”(音),特别不恭敬的。

 

其实“瞿昙”好像是甘蔗族种姓,为什么说甘蔗呢?以前《菩萨本生经》有些经典里面说,他的家族的整个来源好像是一个仙人,他老了以后最后都是走不动了,他的弟子把他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挂在树上,去找食物去了,找食物的时候有一个猎人看到了,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鸟还是什么的,然后就开始射箭,结果流下了血,血流淌的地方长了两棵甘蔗树,结果这个甘蔗树被日光晒、晒、晒,晒了以后出现两个童子和童女,后来童子叫甘蔗王,释迦族的种姓就开始了。他刚开始叫“果达玛”,后来好像那个童女成了他的第一王妃。

 

所以有时候整个历史来讲的话,我们讲《如意宝藏论》的时候也有,人类最初的种姓也带有神话的色彩,还有一些比较奇奇怪怪的。所以说我们世尊的种姓,如果解释起来,有些觉得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外道就经常叫“果达玛”,直呼名字,这样的也有。

 

刚开始叫甘蔗族、瞿昙族这样的,但后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叫“释迦族”,因为刚开始鹿野苑五比丘的时候,五比丘也是看到释迦牟尼佛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很不恭敬的,“啊,瞿昙你来了?”大家对他特别不恭敬,但是后来才发现佛陀已经成就了,这样的。

 

在这里说阿难尊者实际上是瞿昙种姓,也叫甘蔗族的种姓。这个是刚才说和合的话,实际上真正去观察的时候,所谓的和合是不成立的。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刚才说火是依靠这样的因缘和合而生,那这样的话,手里持着燧镜也好(前面说的是阳燧,有时候是他为了不重复,藏文当中都是一样的),这个火的这种镜子对着太阳求火的时候,如果火产生的话,那这个火是从火镜当中出来的呢?还是从艾草当中出来呢?还是从太阳当中出来?

 

我都是记得小的时候,我自己基本上能记得到的时候,我们火柴都是很少很少的,每个人腰带上有个小袋子,如果富裕的话,上面有一些银子的花儿,如果不富裕的话,只是那个火铁,还有火石,还有火燧(就是艾草吧),这个装在里面。

 

本来我想今天ppt给你们看一下,现在藏地很多人,包括结婚的时候的装饰,其实是这些上面多加一些银子而已。原来男士一般在腰上带两个口袋,一个是装打火那些用具,还有一个是装针、线这些的。一般女士的身上(到时候可以给你们看一下),现在不是女士就经常用银子、金子做出来的长长的钩钩,那个就是挤牛奶的时候,把奶桶挂在自己的腰带上,那个必须要这样两个钩,把奶桶这样挂上以后就不会掉下去,不然的话,双手都要挤牛奶,知道吧?

 

挤牛奶是这样(上师做示范),有些挤得很快的。

 

这个后来它就延伸,银子做的,金子做的,现在很多装饰品就是这样的。所以他那个火器,可以说是打火器吧,我们以前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火铁跟艾草小小的放这里,上面有火石,火石是白色的,跟它进行摩擦,摩擦的时候火星就散发,火星落到艾草上面的时候,就开始出现烟烟,这个烟烟马上就变成火,然后再更多的其他比较干燥的东西放在那里,吹的话马上火就生起来了,跟非洲的做法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吧。

 

以前应该也是这样的,通过艾草和火镜,火镜可能是火铁还有火石,可能是依靠阳光来取火的。取火的时候,以前可能有些是依靠阳光来取火的,取水的时候依靠月光来取水,以前的传统当中是有这样的。

 

那么这样的话,佛陀问:这个火是镜当中来的?艾当中来的?还是日当中来的?

 

阿难,若日来者,

 

如果是从太阳当中来的话。

 

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如果太阳当中来的话,这个太阳的阳光照射以后,你手里的艾都是可以燃烧,那这样的话,阳光普照到整个大地的时候,来处的树木、林园、花草这些都是会经过的,那这样的话,它们都应该也值得焚烧。

 

这也是一种推理,如果火真的是从阳光当中来的话,那其他的干燥物阳光也是同样可以接触到的,那这样接触的话,它既然对艾可以燃烧的话,那其他的包括树木、外面的草物这些为什么不烧?这个也是确实,如果它能烧,而且阳光也是射到其他的物体上面,那为什么不焚烧?

 

这是一个观察。

 

若镜中出,

 

如果第二个方面,你说这个不是从太阳当中来的,是从手中的火镜当中来的,那这样的话——

 

自能于镜出燃于艾,镜何不镕?

 

如果从镜当中来的话,镜子是燃烧性的,它对艾草都能燃烧的话,它自己的本体为什么不会燃烧呢?

 

如果你想艾草是可烧的东西,其实如果它真的是火的本性的话,这个火镜一直是在它的本体当中住着,那这样的话,短短的时间当中跟它摩擦的时候,把艾草都烧了,那它自己为什么不烧?

 

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如果你手里持着火镜的时候,那你感觉肯定没有什么热的本性,如果这样的话,它自己的本体怎么会燃烧呢?这个也没有嘛,因为我们手里面拿火镜的时候,它肯定不是燃烧性的。不是燃烧性的话,可能它自己的本体是没办法融化的,如果它没办法融化的话,它为什么跟其他的艾草会焚烧?这个道理是对他的一种反问。这是第二个观察方法。

 

第三个方面的观察:

 

若生于艾,

 

如果火生于艾。

 

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如果你说是从艾草上面产生的话,那你何必借助太阳和火镜的这种光明,两个要相结合?不需要它们嘛,因为你的这个艾可以产生火,那只是拿一个艾就可以了,在哪里都可以产生火。所以现在的艾草垫这些也不敢用了,如果这样的话,它不需要其他的因缘,艾草当中自己产生嘛。这样的话,实际上也是不合理的。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阿难尊者你再详细地观察一下,火镜是手里拿着的,太阳是挂在高高的天空当中,艾草本身是地里面长出来的,一个是在人的手里,一个是在天上,一个是在地上,这样不同范围的三个不同的事物,火怎么从远远的地方一直游游荡荡地来到这里,跟它们结上缘,然后产生火呢?这个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说,如果真正是因缘而生的话,那因缘而生的这种观察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以理观察的话,其实所有的世俗法当中的,包括种子和苗芽之间的差别也好,原来是依靠火镜而产生的话,现在我们用打火机,或者用火柴当中产生的火的话,其实是很奇妙的一种因缘。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因为太阳和火镜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我们现在地上的镜子跟天上的太阳之间多少多少公里的话,那非常遥远的,那这样的话,它们两个因缘和合的话根本没有办法的,所以“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怎么会无缘无故而来呢?因为是它们两个之间接触、它们两个之间会合、它们两个之间的因缘怎么来的?所以这个确实也是很难以理来说服。

 

那到底是什么样呢?下面就说真正的火的本性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这个分析前面讲地大的时候也说了。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他说,其实你们凡夫人根本不知道这个道理,其实所谓的火的话,是在如来藏的本性当中它有火的本性,这个火的本性实际上是空性的。这样的这种空性在因缘具足的时候,真火是可以显现的。

 

显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清净”和“本然”,“本然”藏文当中是自性光明,可能“清净”指的是自性空性方面讲的,光明是“本然”。

 

意思就是说,这种火的本性,本体空性和自性光明的这样的因缘,周遍于整个法界,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火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它可以燃烧起来,但是火的本性又找不到,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们的法界——如来藏,如果要说得深一点的话,跟如来藏和法界,或者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这个道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你这个没有搞懂的话,你再怎么样千说万言,也始终是没办法说得特别清楚的,肯定很难清楚的。

 

所以,刚才讲我们众生不知道,其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者说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这个道理,和我们说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显现或者光明的道理是一样的,现空无二、或者说明空无别等等,这些道理是一样的。

 

这样的道理——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这样的火的本性周遍于整个法界的原因,随着众生的心,应该产生各种不同的所知的量。因为我们众生的话,可能地狱众生,他看到火燃烧他的身体;天界众生的话,它是甘露的本性;或者清净众生的话,看到火是佛母的本性,这样的。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这个火,因为每个众生的因缘不同,汉地有个大德作的《性善恶论》,当中地水火风的道理都讲了,比如说缘火修善法,这样的话,后来出现各种正业,正业就是依靠火对你自身带来各种各样的光明、快乐等等;还有它的依业也是整个环境出现光芒、七宝、像极乐世界的这种依靠火大而成熟的各种清净的现象。如果缘火修恶业的话,那它的正业实际上是出现地狱的火、饿鬼的火、燃烧自己身体的火等等;依业在环境上也出现各种各样,外在全部都是火焰。

 

包括我们现在在座的人也是,地水火风的感受是不同的。对有些人来讲,火还是挺好的,对你的身体的滋养也好,包括吃饭的话,吃的饭什么都是热一点;包括光明,灯给你带来的暖和、开心、快乐、光芒。但是有些人业力不同的话,火可能带来,比如高血压,或者是依靠火大让你发热、高烧;还有灯火的话,有些人是一开灯眼睛就根本不行了。

 

同样的一个火大,但是它给你带来的快乐和痛苦跟你的业有关系。这里说“随众生心”,火的本体,其实如来藏当中是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但是随众生的业,在他面前显现的,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因缘确实是不同的。所以火大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很重要。当然这个和我们造的善也和恶业是有关系的。

 

我在想我们学院这几年的电,都还算是可以的了。以前我们火大方面还是很费力的。捡牛粪、採树丫丫、我看你们现在,当然火大要用的话要钱,开电炉、吃饭,有些人条件太好了,什么微波炉、电炉、电磁炉、煤气各种各样的,一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条件。

 

我们刚来学院的时候,确实我们当时的煤油灯,我们最幸福的是煤油瓶里的煤油还有一点点,煤油慢慢慢慢降下来的话,火大的光明就没有了,我们还是很痛苦的,又要步行到县上去买,然后背下来。现在我们这里光是到商店去买的话都是很痛苦的。

 

人其实有时候好像什么都可以随着他的因缘而来的。稍微一天晚上没有灯的话,就“啊,为什么没有灯?为什么?什么原因?你们这些发心人员,这些电工为什么不好好弄好?”

 

其实有些时候真的要爱惜,尤其是我,希望我们有些道友,不管是公共的灯也好,这些一定要珍惜。像以前去新加坡,比如说你在厨房里面干个什么事,回来到卧室,他们马上要喊:“哎,厨房里没有关灯,没有关灯。”我们这边好像一晚上好几个空房子全都开着灯,其实这是很浪费的,应该是你去厨房的时候,把厨房里面的灯打开,然后你离开厨房的时候应该把它关掉,包括你的牛粪棚、卫生间什么的。

 

我们这里有些人好像没有这种节约的概念,人家新加坡,不知道现在什么样,以前是四小龙之一,但是他们还是很重视节约,西方很多国家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包括经堂也好,还有很多自己所用的电器,你不用的时候必须把它关掉。不然我们僧众每年都是,确实是包括电费这些,去年我们电费都是最后用了好几百万,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谈了好长时间的。

 

所以不管是电也好,还是很多方面,应该是来之不易的。像我们甘孜州的高压电,国电,其实在修的过程中,我听当时的领导反映,每年都是死特别多的人,因为它是在山上做比较高危的有一些工程,路边也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驴啊、鹿啊、它们在运水泥、钢筋,也是很痛苦的。

 

我们现在上课的时候都是不用自己的灯,或者我们晚上看书、背书的时候,不用像以前的高僧大德一样,点一点儿香,点一点酥油灯来看书,一开灯就很理所当然的,其实这些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现在学院的光明,我们的发心人员真正是用了六七年的时间,前一段时间我们还稍微有一点收尾的工程,我们发心人员大家也商量了,看看怎么样,我们这个中心区有个别的工程没有做完,这个可能还要继续。

 

现在我们基本上除了特殊的有些情况以外,基本上所有的电压都是特别稳的,而且我们的线,以前我们用的电,稍微开个高一点的电炉,用个什么电器的话,保险丝马上就坏了。现在我们用的应该是比较好的,包括线、闸刀、还有里里外外的高压电和低压电的电杆这些,现在总体上是可以的。当时设计的时候我们也担心,是不是不美观,是不是不安全等等,但是现在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

 

所以这个火大,胜义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世俗当中随着众生的心,我们还是每个人都有运用的。

 

佛告诉阿难: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

 

他说我们世间人应该知道,比如说,一个人拿着火镜,然后对着太阳,在那里火就可以产生。“遍法界执”,其实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好像憨山大师他解释的时候,“遍法界执”,这个“执”解释成求,因为遍满法界其实都有火的本性,只要我们去接收的时候,其实满世间当中都可以产生火的。满世间,整个遍法界都有地水火风的本性。这样的话,满世间这个火的因缘,哪里都可以有的。

 

起遍世间,宁有方所?

 

那么这个遍世间当中哪有一个固定的方所,这里有火,或者这里没有火?其实是没有的。在任何一个地方,因缘具足的时候,它可以产生的。就像我们人的如来藏当中有很多的智慧,所以再笨的人,让他学英语、让他学日语、让他学藏语、让他学汉语,让他学什么样的技术、技能,这样的话,他多多少少都会学一点儿,因为他的如来藏当中有这样的这种资源。这个原因。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法界当中,地水火风的本性的性是有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火大可以产生的。就像我们众生,现在每一个人只要因缘具足,他有善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善的火就可以出现的,就像我们喇荣,现在好的因缘具足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灯;如果我们有恶的因缘具足的话,可能会发生火灾,或者变成饿鬼焚烧内脏的火,或者地狱焚烧内外的火,有可能的。

 

所以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你看这个地方也讲了,“起遍世间,宁有方所”,主要是什么呢?

 

循业发现!

 

随着众生的业它就现前,随着众生的善业现前,火大就变成让你得到快乐、光明的;随着你的恶业,这个火大的因缘就变得让你痛苦、不快乐,焚烧你的,这样的。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所以,“世间无知”,惑是因为因缘,或者是自然而产生,其实这些都是心识的“分别计度”,这些是我们分别念的妄想所导致的。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只要你有言说,只要你开口说话的话,其实用语言来表达是很难的,真正火的本性是远离四边八戏,不可能用语言和分别念来描述,或者表示的。真正它的本性是这样的。所以佛陀给阿难说,真正的火是这样的,你也没办法说的,我也没办法说的,但是暂时众生妄想分别念面前,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因为因缘而产生,或者自然而产生也是可以说的,不是自然也可以说,不是因缘也可以说,怎么说都可以。但实际上火大的本性就是这样的。

 

这个是对火大的一个分析。下面我们跟水大也分析一下,这个也不太难,基本上逻辑推理都是一样的。

 

佛告诉阿难: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因为水的本性实际上也是没有固定的,它的流息无有恒常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水,它肯定不可能是恒常的,不可能是常有的。

 

下面就讲一个比喻,几个仙人: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

 

“迦毗罗”说是头发是黄色的,黄发外道。外道里面有一种头发黄色的外道仙人。

 

斫迦罗仙

 

还有“斫迦罗仙”,他叫圆轮,可能形状上面讲的,可能是圆圆的轮子,他认为整个宇宙世界就是一个圆圆的东西,圆满的,所以从他的观点上面这样分析的。

 

及钵头摩

 

还有一个“钵头摩”仙人,他叫莲花池,他是因为在莲花池旁边生活、修行,所以叫莲池,也叫做“钵头摩”仙人。

 

诃萨多

 

还有一个叫“诃萨多”,叫事水仙人,意思是他在河边生活修行的。

 

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

 

他们这些幻师求水的时候是怎么样呢?“求太阴精”,“太阴精”应该是依靠月亮,应该是月亮的精华,月光,还有用幻化的药,这两个结合起来开始求水的。

 

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这些大师“于白月昼”,“白月昼”应该是十五还是上弦月那个时候,手里拿着“方诸”,“方诸”,诸器,也是水镜吧,刚才靠着太阳的不是火镜嘛,这个“方诸”,也是指的是取水的一种器皿。好像南怀瑾写的是方诸的珠子,珠子下面也有,应该是一个水晶吧,这个当中从月中求水。

 

当然我们刚才依靠太阳光来求火,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接受,但是这个可能,当时因为很多是依靠幻师,依靠幻师也有这样求水的现象吧。现在依靠月光来求水不是很普遍的,虽然月亮是水性,太阳是火性,这个是我们的历算,很多包括《易经》当中都是这样说的,但是清凉是有的,有没有真正流水,也许可能因缘具足的时候应该是有的。他也没有说是所有的人,可能幻师依靠各种幻化,依靠水珠子,然后在月光下把月亮的精华——水,可以产生。

 

不过现在的科学家,和很多分析家,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可以创造,这也并不是不可能的现象。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就说这个不可能,不能这么说;我们自己没有看到就说这个不可能,不能这么说;我们虽然没有看到过水镜对着月光取水的这种现象,但是应该是有的。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此水复从珠中产生的,就刚才那个水镜当中产生呢?还是空中产生呢?还是从月亮当中产生的?

 

阿难,若从月来,

 

然后佛告诉阿难,如果你说是从月亮当中产生的话——

 

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

 

如果是月亮当中产生的话,那么遥远的地方的月光,让你的珠子里面出水,“珠”应该指的是刚才的水镜,这里面都能出水的话,那月光经过森林、草木这些,这个时候为什么,刚才珠子当中都是可以流水的话,那经过草木园林这个时候,应该也“吐流”,应该是可以流水的。

 

流则何待方诸所出?

 

如果是流水的话,“则何待方诸所出?”如果是月亮当中,或者是刚才所有的这些林木、园林当中出现水的话,那你为什么,何必观察方诸所出呢?

 

不流,

 

如果你说不流的话。

 

明水非从月降。

 

那你就应该明白了,这个水不是从月亮当中降的。最后推出来是这样的。

 

这是第一个,如果从月亮当中出现,不合理的。

 

若从珠出,

 

如果从珠子当中出现。

 

则此珠中常应流水,

 

如果从珠子当中出来的话,因为它是水的本性了嘛,这样的话,有了这个珠子之后经常都是该流水了。

 

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为什么一直等待十五那天晚上月圆的时候水才可以出现?没有必要的。这是第二个方面的观察。

 

第三个方面,空的观察,是不是这个水从空当中出现的?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

 

如果你说从空当中产生的话,那空性是无有边际的,水也应该是无边际。如果水无边际的话——

 

从人洎天皆同滔溺,

 

如果和空无边一样,水也无边的话,从人间到乃至天界之间,所有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全部都被河水已经淹没了,因为空无边际的,没有一个不遍及的,那空遍及的地方,水也遍及,那我们这个人世间全部都被水已经淹没了,出现大水灾一样的。

 

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那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分水、陆、空三个方面呢?有水的地方叫水的区域,没有水的地方叫陆地,还有空间,那为什么有这样的辨别呢?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阿难,你要好好观察一下,月亮在天空当中运行,珠子在你的手里面,还有承着珠子的水盘(有些人开始托盘做准备嘛),那这样的话,水是怎么会流注于这个地方呢?意思就是说,月亮在天空当中,水珠在有些人的手里面,还有水要流下来的话,下面可能专门要有托盘子的人。

 

这个地方,好像圆瑛大师说,“本人”指的是幻化师;但也有一些人的注释当中说,本来具足的这些人拿着这个盘在准备着、预备着,也有这样的解释。

 

意思就是说,你好好地观察一下,月亮在天空当中,珠子在人的手里面,然后再有些人拿着盘子:“啊,快来水啊!快来水啊!”然后就一直准备的话,其实如果这样分开的不同的因缘的话,水从什么地方流到这里呢?这个是根本没办法的,以理观察的时候,没办法的。

 

这个原来是用水、火这些来说的,其实现在我们确实是,用声音也好,视频也好,好多包括电视、电影这些,这个因缘是非常奇妙的,只要具足的时候能显现的,但是真正以理观察的时候,也没有办法。

 

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讲密法的时候,他不是后来眼睛看不到嘛,就手里拿着录音机,他讲法的声音录在磁带上,然后给他。法王如意宝当时,到国外讲很多年的一个小录音机后来我就得到了,得到以后我现在放在多芒寺法王如意宝的纪念馆里面。

 

那个时候,磁带也是很小,法王经常一边拿着录音机,然后说:“你看这里面放个什么?”当时青海有一个歌手叫得贝(音)(后来他死了),他说得贝(音)人住在青海,然后这里发出他的声音。有时候法王灌顶的时候,或者讲一些窍决的时候,把得贝(音)的藏歌放一下:“你们听一下,看他歌手在那边,声音在这边,这个小箱子怎么会是把声音汇集起来的?这个因缘是怎么来的?这叫做奇妙的因缘,有因则生,无因则灭这个道理就是这样的。”法王当时还是经常用小录音机来讲。

 

这里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所谓的水——现在我们学院里面的水是很大的问题,前两天我去了解了一下,原来我们这边管的一个管道,他们喇嘛那边管的一个管道,好几年前分的。结果他们的管理不好,全部都堵塞了,我们这边还算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还是不行的,你看三期公寓,一二期公寓,有时候水大怎么因缘具足都流不出来,很多道友都有点灰心。

 

不知道怎么样,我看我们这边有个别懂水工程的,有一些,虽然你们很辛苦,但是可能还要再想一下,这么多的僧众。我是比较担心,未来的话我们这个水大,一直是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在如来藏中是有的,但是我们业力现前的话,有些地方的如来藏的水一直流不出来,有些地方像龙泉水附近,这些如来藏当中的水还是可以现前,但有些地方,好像现在上午有,下午没有。

 

我们这几个公寓本来还是可以的,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具足的,但是水大经常添麻烦。本来我们一期二期也是前一段时间开了好多次会,准备在旁边做一个不锈钢的大的蓄水器,但是这个也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所以人类生存有时候确实是,有些人的如来藏的水随时都可以流出来,有时候人的如来藏的水不但流不出来,还有时候是不干净的,种种情况。

 

我的意思,看看我们这边的道友们,虽然有个别道友还是人力财力一直在弄嘛,但是有时候弄的效果一直是,好像越来越这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们现在学院里面真的人如果多了,以后可能很多修行方面、生活方面、管理方面——现在我们还算是可以吧,至少是我们有个别的人一直是努力地,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做,一旦这些无常了以后,不知道怎么样,但这个应该是也有因缘的吧。《大圆满前行》里面有很多相似的语言。

 

这个水大从何而来的?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

 

月和水珠两个之间的距离那么遥远,“非和非合“。

 

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这个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前面用的用在水方面。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下面月光童子他的公案会讲的,《楞严经》后面还是有很多这方面讲的。

 

一处执珠,一处水出,

 

一处拿着水珠,一处这个地方可以出现水,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遍法界执,满法界生,

 

只要遍法界当中有这个界性,只要我们去求的话,那满法界在哪里都是可以有办法。只要是你的如来藏当中水性因缘成熟的时候,干地也可以,在沙漠里面也可以出水。如果你的如来藏的水干了,没有这个因的话,你去哪里都有可能是干涸的。

 

这个确实是有差别的,包括我们在一个世界当中,比如说一幢楼里面,一个人的因缘好的话,他的水是一直不断的,有一家因缘不好的话,不管是他的水管,还是……其实我们修水管这些自己也学一下,不要天天都是:“你们给我修水,你给我修电。”就好像别人是无条件地给你服务一样的,你自己也是……

 

我们以前学院所有的保险丝这些烧了的话,我都当时是很多保险丝凑在一起,一个烧了以后,又拿出来一个,又把它接上,自己就是电工,哪有给你服务的人?自己以后还是自己好好地弄,不然他们几个发心人员确实,有些专业人员也是很辛苦的,他们也是需要睡觉的,需要修行的,需要闻思的,也并不是专门到这里给你打工的,对吧?

 

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不管在哪里,有业的因缘的话,会显现的。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个意思比较明白吧,可以套。

 

好,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5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楞严经》,《楞严经》的话,我看了一下,我的那个版本是藏文版本,大概有176页。现在我们讲到多少呢?讲到40多页,42页吧,那这样的话,不到1/4,可能1/5多了,1/4好像不到。

 

我们最开始是什么时候讲的呢?19年的9月2号。我记得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讲的,现在马上要三年了,但我们还1/4都没有讲完。主要是中间也遇到了种种事情吧,也耽误了一些。那以后的话,看什么时候讲完也不知道。

 

我本来想是稍微走得快一点,把《楞严经》讲得快一点,争取今年讲完。但是看起来好像,这个《楞严经》里面的内容看起来简单,眼耳鼻舌身、地水火风等等,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所接触的,可是我们要去分析的时候,不是那么的好懂,所以说看看我们再怎么样分析,对吧?我看情况吧,这样的。

 

那么我们现在,前面已经讲到了五蕴,然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些都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七大,七大应该是地水火风空,然后在这个上面加见,见解的见,还有识大,所以下面主要是讲七大,这个道理。

 

那今天开始怎么讲?

 

“阿难白佛言”,阿难陀,现在就开始他就想起来了,十八界讲完了以后。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现在阿难,那天我们一直说他不说话,今天就开始出来说话了。那他说什么呢?世尊,如来在不同场合当中,常常说是依靠“和合因缘”,地水火风空等等这些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通过和合因缘,还有一切器情世界的种种变化,都是什么呢?“皆因四大和合发明”,四大和合而显现,四大和合而发明的。

 

佛陀确实在很多经典当中说,我们世间当中所有的因缘和合的,一切世间万事万物的这些变化、现象和法,这些全部都是地水火风的这种因缘而产生的。

 

这一点大家也应该知道的。不管是我们外面的山河大地,房屋住舍也好,内在的眼耳鼻舌,或者是自己的身体,其实这些都是不离开四大的和合。如果四大没有的话,我们生存的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都了不可得的。所以佛陀经常说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万法的,这个大家也是应该清楚的。

 

那既然这样的话——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他说,那本来是佛陀在很多场合当中说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但是为什么如来这一段时间一直说是因缘和自然——我们前面不是说,每一个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都说是非因缘,非自然,一直这样讲嘛。那这样的话,如来你最近是为什么说是因缘和自然二俱都摈除,二俱都排除和摈弃?

 

你每一个眼耳鼻舌身也好,或者说色生香味触也好,这些法的话,都说不是因缘产生的,不是自然产生的,那这样“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我如今那确实不知道这个意义的密意。为什么你平时讲一切都是因缘而产生的,那现在也不是因缘,不是自然,那这样的话,难道不是矛盾吗?

 

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然后阿难尊者就说:我唯一地祈祷,垂念哀愍我们这些众生,请开示给我们这些众生。开示什么呢?开示中观道,般若空性的中观道,还有最了义的,佛陀思想当中最究竟的、最了义的、无有任何戏论的法门,你能不能传授给我们?

 

所以阿难虽然是学声闻宗的,但是他对大乘佛法的什么中观道啊、了义啊、无戏论呐,这些词还是用得很好的。所以现在好像阿难也会提问大乘的佛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这样说的:

 

“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然后佛陀告诉阿难,你先前实际上是应该厌离了声闻道和缘觉道的小乘法门——以前是他是学小乘的,大家都知道,他是小乘声闻的——但是你最近应该不知道什么原因,对小乘法门好像是并没有那么地感兴趣,然后你就出离,或者是厌离声闻缘觉的小乘道,而是对大乘的法门当中发心,欲求无上菩提,你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这样的话,“故我今时”,所以我现在为你开示第一义法门,你现在都真的成了一个大乘的法器,我可以给你讲第一义。

 

这里的“第一义”有时候是胜义谛的法,但是这里主要是讲了义的、大乘的佛法的道理,我直接讲给你,这样的。所以佛陀开许,对阿难准备讲甚深的这种法门。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但是从你的问问题也好,还要有一些闻法的态度来看,你如今还为什么将世间的这些戏论,还有世间的这种妄想因缘,自己缠绕自己,作茧自缚?为什么呢?因为你都已经放弃了自私自利的心,已经发了——那个时候应该阿难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他讲《楞严经》的时候,阿难是已经发了大乘菩提心——但虽然你是发了大乘菩提心,你还有世间的各种各样的戏论,各种各样的妄想,还有因缘法。

 

因为对他来讲因缘法是很执着的,前面都是一直是在因缘的那个牛角当中,就出不来了,一直是这样的嘛,那这样的话,为什么你现在还是,因为从问问题的时候,虽然他入了大乘,但是一直是想因缘法到底是怎么样,实有的法怎么样,就一直想着,用这些见解来一直缠缚着你自己。

 

那这个原因,佛陀也说: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他说,其实你有这么一个情况,虽然你是多闻第一,应该是广闻博学的,非常了不起,这一点是没有什么说的,可是你这样的多闻也许可能不一定是特别好的。就像打个比喻来讲,有一个人他就说药很厉害的,他就讲各种各样东南西北的这些药物啊、配方啊、治病的这种药效啊等等等,他讲的是头头是道,特别滔滔不绝,可是真正药已经现前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不能分别,他只会讲。只会讲,真正把药,各种各样的药,一大堆放在你面前,你来认识一下子,他只是讲,实际上从来也是没有辨别过。这种人我们世间当中叫空谈家,就讲得时候特别好,但实际上要做的时候,不是实干家。

 

应该是,我们古人有一种说法叫,讲的时候……我忘了,有一个俗语,但我现在藏文都说不出来,一半想出来,一半没想出来,没想出来的好像不是很完整的。

 

他这样的。所以这个应该是,广闻多学,其实我们很多人也可能确实是,也有这样的毛病吧,尤其是一辈子都是,像堪布堪姆、辅导员很多都是讲的时候,哇,特别特别好听,但是实际上让自己对治自己的烦恼,或者是修行,怎么样修行的话,自己也是从来也没有打过坐,也没有对治烦恼,只是口头上滔滔不绝地讲。

 

这样的话,也没有什么的,就经常说的纸上谈兵嘛。以前赵国的一个人,从小都是讲得特别好嘛,然后秦国跟他打仗的时候,他们秦国故意想把这个人挑拨离间,说如果让他带领军队的话,我们很害怕,结果赵国的人认为他应该很厉害的,他讲得也厉害,打仗也可能厉害,然后他来带领军队的时候,结果全部好像当时四十多万兵都死了嘛,最后被其他的国家已经吞了。所以我们世间当中说的是纸上谈兵,我们佛教里面讲的是鹦鹉学舌,或者说是空谈家。

 

那么这样的话,其实阿难也有这方面的毛病吧,让他讲的时候讲得很好的,但是讲到一些了义的、空性的、甚深的地方,有时候也不行的。比如说我们有些辅导的时候,道友们当中也有这样的,有些人智慧很不错的,讲到一些深一点的地方,开始醒过来了;有些人讲得比较简单一点,尤其是生活当中的,吃的、喝的,那他很会讲的,吃什么,菜的种类是什么样的,我在什么时候吃了好吃的东西,逛商店买了什么东西,那些讲的话就特别特别活泼,然后稍微讲一点空性,讲一点《楞严经》里面有点难一点的,好像不说话了,这个时候就不说话。所以阿难也有这方面的一个毛病也好,或者是他有不足的地方吧。

 

那么这样的话,这种人如来说为真可怜的对境,真悲愍的,如来觉得是即使广闻博学,但实际上一点都不修持,还有对甚深的法义一无所知,这种人如来肯定认为是比较可怜的人。我们修学的人当中,一边广闻多学,但是还一边不放弃精进修行,包括念咒,自己在实际行动当中,所讲的这些一一地去思维的话,这就真正的闻思兼修,这个非常重要。

 

在这个地方,佛陀也批评了阿难,佛陀还是经常批评阿难,但是阿难他不计仇,“我广闻博学,你给我用的这个比喻,我怎么是可怜的?那我以后就不理你了,我要走了。”他也并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说。

 

但佛陀后来还是说: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这里佛陀说,你现在认认真真地好好地听着,虽然你是一个很可怜的,也是光是一个广闻博学的,但是实际修行和实际的理解能力不行。

 

我们有些是可能,光是听闻还可以的,但是理解能力……其实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些人理解很深的。我们讲考的时候也是看得出来,有些人是虽然语言不多,但是基本上前后都归纳得还是非常好的;有些人一直讲讲讲这样,但是实际上里面的有些内容,甚至讲错了,甚至理解错了,这样的现象也是有的。

 

那这样的话,佛陀也说,你就比较可怜,但是你现在还是好好地听,我把这些大乘的、了义的、无戏论的法门分别开来给你宣说。这是一个是为了你,还有一个为了让未来的、当来的这些修大乘的人,让他们通达一切万法的实相。我要给,一个是当场的阿难,为他而说的,让他尽快开悟;还有佛陀对我们,2500年以后的我们,其实在这里,“当来修大乘者”当中,应该可以包括的。所以也是为未来的众生而宣说。

 

当时阿难“默然”,阿难就不说话了,“默然”。然后“承佛圣旨”,他就恭恭敬敬,藏文当中说是恭敬地听受。但实际上他就承接如来的教言,如来的这种“圣旨”,也就说依教奉行吧。他就反正说多了每次都是要挨批评。

 

我们这里有些人也说了,反正经常说多了挨批评,不如不说好一点,不如不做好一点,不如不发心好一点。我们有些也是经常比较明白嘛,哎呦,每次都是发心呐,辛辛苦苦地这样,结果被那个堪布批评,不如我还是什么都不做,你看什么不做的人都是很安逸的。就也许也有这样的,但是……

 

佛陀确实是当时对阿难稍微有一点批评,这个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但阿难他还是很认真地接受佛的这种教言,他就很认真地听。其实闻法的时候,这样认真地听受是很重要的。《大智度论》当中也是说:“听者端视如渴饮, 一心入于语义中, 踊跃闻法心悲喜, 如是之人应为说。”就是说听法时候应该很端正地看着上师的面容,然后在接受法的时候,就如饥似渴地,有些喝甘露一样的,一心一意地,心转入到上师所讲到的法义当中,而且自己应该有一种欢喜心闻法。讲法的时候有些是有可能悲伤的,有一些是有欢喜的,然后心应该悲喜交加地听受。这样的人是法器,我们也应该可以为他宣说。

 

这个跟我们《前行》里面的有一个偈颂稍微有一点点不同,但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也是很好了。我们听法的时候,一个是“端视”,并不是非要躲在后面,有些人是特意的,就一直非要躲在这个地方;还有一些人他就没有这种珍爱之心,反正是模模糊糊地听而已,边吃东西边做什么其他的事情,这样也不合理的。应该一心一意地,心入于里面法义当中,有时候确实随着上师的这种法音,我们可能会产生欢喜,产生痛苦,各种各样的这种心态,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教育这样的,必须要你的这种心有动摇,一定要有一种,怎么讲,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变化的心态,这个比较重要的。

 

下面就那难一直这样听着。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这里说,就像阿难你前面所说的那样,一切因缘法依靠四大和合而产生的嘛,你就前面说的四大和合发现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种种变化,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没有实相的,阿难你可能还是不知道的。

 

《入楞伽经》当中也是有,说是:“愚夫所分别,坚湿暖动法。假名无有实,亦无相所相。 ”意思就是说,我们世间的愚夫,分别为地、水火、风,这几个分别执著为是坚实的、潮湿的、温暖的、或者动摇的这样,其实这些都是假名的,没有实有的,也没有能相和所相,或者是法相和名相,没有这些。

所以这里佛陀先,这一段应该是整个四大的一个综合的开始,四大到底是什么样?四大因缘和合是什么样?下面开始破地大。所以这个地方是整个四大的一个综合吧,他说这个四大会显现种种的法。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他下面用四大的和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简单的什么分析呢?四大不和合也不行,和合也不行,其实真正本体来讲的话,四大和合——也就是这里讲的是地水火风的四大——和合还是不和合,其实真正以理观察的时候,和合、不和合这两个都是没办法成立。但是没有经过观察的话,可能和合也是成立的,但是不和合也不能成立的,应该这个意思。

 

他说“若彼大性”,“若彼”地水火风的四大的性,“体非和合”,如果它的四大里面不和合,“非和合”的话,“则不能与诸大”,如果他们不和合的话,那地水火风的这些不可能“杂和”,它们不可能和在一起的。因为它们是不和嘛,它们是不和的话,那地水火风不能杂和的。

 

为什么不能杂和呢?就像是“虚空不和诸色”,虚空是无阻碍的法,色是有阻碍的法,那这两个完全是不可能和合的嘛,不可能和合。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四大不和合的话,那么这里面的法,或者说是我们四大的任何一个法,如果互相不和合的话,那四大也是不和合的。这个不和合就像是虚空跟色法不能和合一样的。这个是不能和合的意思。

 

第二个方面观察: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

 

如果你说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话,那和合就相当于是变化无常一样的。那这样的话,开始和最终会相辅相成,然后生和灭,也是相续不断的。

 

这个也是吧,我们任何一个因缘法的话,它是未经观察的时候,我们要说它是要和合,它如果是和合的话,那它肯定是有开始和有最终的,也有生和灭的这种相续。

 

既然有生和灭的相续,那么——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那这样的话,名言当中的这些法,肯定每一个法都是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那这样的话,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是这样。这样的话,就像是我们手里拿着的旋火轮,它没有间断的,没有休息的。它正在转的过程当中,里面的有一些火烬,它就在那里休息,不想走了,这种情况肯定是没有的。

 

所以佛告诉阿难: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四大和合的这种因缘,就像是我们的水,到了冬天的因缘的时候变成冰了;然后冰又到了春天,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变成水,融合了。所以因缘法四大和合的原因,比如说春天过后夏天,夏天过后秋天,秋天过后冬天,我们的生命因为四大和合,有这样的一种因缘法,因缘法的话,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有的。

 

但实际上这些也是不成立的,就像是《大宝积经》当中说:“诸法以众缘, 和合而共起,”因为诸法,依靠因缘的这种法,就“和合而共起”, “众缘和合故, 自性无所有。”这个还是很重要的,一切诸法是因缘,因缘有的话,我们显现的。所有的这些法,其实它的呈现应该是跟因缘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只要是因缘的话,那自性是没有的,这个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是我们这里讲四大呢?其实我们讲《俱舍论》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法都有四大的这种元素吧,如果是没有四大的元素的话,《俱舍论》里面讲到的四大,并不是火一直是燃烧,不是这样的。火其实它有一种坚硬的,摄收的,或者说是分散的,或者说是动摇的,每个法当中都有这样的一种力量,这样的一种功用,这个就是四大和合。一般来讲,火的自性是热性,水的自性是湿性这些,但是像我们的茶杯,或者是电脑,这里面有没有很明显的热性或者是很明显的湿性?有没有呢?明显都是没有的,但是实际上它有界性的。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火的界性、水的界性、地的界性,还有空的界性,这些界性应该是有的。

 

所以《俱舍论》当中讲,我们一般的世间的每一个微尘,都由八尘组成的,是吧?八种尘。

 

这以上它并没有破,只是讲——因为我们下面要讲七大嘛——七大当中的四大,做了一个简单的一个综合性的描述。四大其实是这样的,在世间当中是生生灭灭的,或者是死死生生的,所有的这些现象也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生生灭灭的,看起来它那个相续不明显的在变化,但实际上也是生生灭灭的,一直不断地变化。然后我们住的地方,和我们的任何的大的这种器世界也是生生灭灭的,或者说是死死生生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跟因缘法有不可缺少的联系,这样的。

 

下面详细地分析,四大当中首先讲地大,地、水、火、风,就刚才讲的这些每一个都要分析。其实我们这样的分析,每一个人来讲是应该是很熟悉的,并没有讲飞机是怎么造的,大炮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潜艇,或者说是其他的核武器,这些并没有怎么讲,这些可能是科学家或者是军事家他们的这种行为,但是地水火风,我们每天在生活当中都是离不开的。这样的法,我们平时认为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别人问你:“你知不知道地水火风的?”“知道知道,地水火风,地就是地,火就是火,风就是风。”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可能地还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呢?

 

佛陀告诉阿难: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

 

这里讲到,佛陀告诉阿难,首先地水火风当中,你对地大去观察。那地大的话,顾名思义大家都知道,粗大的叫做是“大地”,我们上有天空下有大地,这个知道;然后细微的叫做“微尘”,大地里面一个土尘,很小的,这个叫做微尘;然后微尘再怎么样把它细分,就像我们世间上的什么分子、原子、原子核,什么夸克等等,这样分一样的,最后叫做是“邻虚尘”。

 

“邻虚”,我们藏文当中讲极微,最细的,要接近空性,再不可分割的,有时候我们可以叫无分微尘,或者说“极微”,你再没办法分了,没办法再分了,就最小最小的。我们学因明的时候,学《中观四百论》的时候,微尘应该大家还是都比较厉害的,我想学微尘应该是可以的。

 

佛陀说是你大地慢慢慢慢抉择,比如说是大地里面的任何一个东西,比如说是一个什么碗,切切切切成几块,然后再粉碎,最后就变成一个微尘,然后这个微尘再把它切,再把它切,把它推磨,或者这样,然后最后你再没办法分细的,很小很小的,他这里叫做是“邻虚尘”。我们经常讲的是极微,或者是无分微尘,最小的这样的。

 

那么这个“析彼极微”,如果邻虚尘再把它分析成最微的,最后“色边际相”,最后已经色法都已经到了边缘了,再没办法分的了。那么这个“七分所成”,我们世间当中,它是七个最小的微尘所成的。

 

我们知道七个极微尘是一微尘,按照《俱舍论》也好,《智者入门》当中都有(上师念藏文),以前《智者入门》的颂词当中也有,意思就是说有最极微的七个尘,叫做是一个微尘;七个微尘,最后变成了一个铁尘,然后七个铁尘是一个水尘,还有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阳光尘(日尘),还有虮尘(虮是身上的那个虱子还没有变成虱子的那个白色的东西叫虮子,是吧?),然后就虱子,然后就麦子,就这样七个七个的,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的指节这样的。这些是它最小单位越来越递进的一个过程,这样的。

 

所以我们说最细微的最后变成微尘,刚才七个极微变成一个微尘,七个微尘变成一个铁尘,七个铁尘变成一个水尘,这样来一个一个往上,七倍的增。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再这样分的话,其实最细微的就是刚才讲的邻虚尘。

 

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如果我们把邻虚尘再去观察,这个邻虚尘,就像《中观庄严论》里面分析的那样,用六个方向来有微尘的这种观察方式也可以,或者是《中观四百论》当中也有微尘的这种观察方式等等。这样观察的时候,最后最细微的尘了不可得,变成虚空。

 

所有的色法其实你是可以这样观察,最后完全抉择为空性,《大乘密严经》当中也说:“分析于诸色, 乃至观极微,自性无所有, 譬如于兔角”,就是说我们如果分析任何一个色法,最后把它分析成一块一块的,切呀、推啊,或者是磨,最后变成刚才说的极微,然后极微再去观察的话,最后这个法了不可得,就像变成是,从空性上面来讲,跟龟毛兔角没有任何差别的。

 

其实抉择空性的时候,很需要这样的,我们大圆满修行的过程当中也很需要。其实这样的道理,不仅是我们佛教徒,甚至现在的量子力学的,比如说像以前爱因斯坦的老师普朗克,他是在1918年的时获得了诺贝尔的物理奖,他也是说过,通过观察,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最终了不可得。在观察的过程当中,自他都很震惊的,如果你没有惊讶的话,说明量子力学的道理是没有精通,也有这样说过。

 

所以说甚至世间人,他们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抉择的时候,外在的所有的法,没有一个不空的,没有一个不空的。以科学的方式来观察,其实万法真正的根本,了不可得。这个道理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说从地大的角度来讲,他这样分析。其实上师如意宝的有些大圆满的修行当中也要去观察,外境观察的时候,从大的微尘一直到小的微尘之间,一直观察,最后一点都得不到。包括以前上师讲《文殊大圆满》的时候也是提过吧,可能大家都记得。

 

这是讲到抉择空性。那么这个是怎么抉择呢?下面佛陀就又告诉阿难: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佛陀告诉阿难,其实你通过这样的大的法慢慢慢慢抉择成邻虚,然后邻虚最后变成虚空。那这样以后,其实虚空当中生出一切万物的法。

 

(上师念藏文)《入中论》当中说,一切诸法虽然是空性,但空性当中一切都是可以显现。你不用担心因为是空,空里面什么都生不出来。汉地经常说是无中生有,其实无中生有是个很好的道理,我们一切万法都是无中生有,因为它的本性都是空性,空性当中什么都可以产生。如果不空的话,那什么法都是不能产生,不能安住,不能毁灭,只有空性才有机会,一切万事万物的生长、安住和最后的这种变化,都有机会的。所以(佛陀)当时跟阿难说,你应该明白万法空性,不用担心。因为他毕竟是小乘行人,可能诸法抉择为空性的话,有点担心。

 

有实宗一般来讲,他们最后要变成空性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无分微尘,如果没有无分微尘的话,那建立大的事物的时候就没有根,就无中生有,那就不合理的。所以他最小的单位,时间无分刹那,物质无分微尘必须要承认。一般是从唯识宗以下都不得不这样承认。但这个实际上用大乘来观察的话,多余的,根本不用担心。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

 

阿难不是刚才前面也问了,佛陀也其实,他问得比较厉害,一直记着,所以,有时候阿难因为他是多闻第一,还是厉害的,他问的问题佛陀一直没有忘,说明还是问他问得比较尖锐。

 

阿难,你不是说一切都是因缘生的缘故,出现世间当中器世界与有情世界的各种各样变化的相吗?那这样的话,你观察一下这个和合到底存不存在?

 

因为阿难一直认为佛陀在小乘当中经常说和合因缘,我们也经常知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个和合很重要,这样的。但是这个,佛陀下面说,你不要一直认为是有一个和合的东西,到底你说这个和合,指的是什么?

 

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

 

那这样的话,我问你,我们现在这样观察的时候,最后有一个最小的单位,有一个邻虚尘是吧,要接近空的那个极微尘,那这个尘如果要建立法的话,那几个虚空跟它和合而有呢?我问你,你说是最小的极微的尘,那它要和合的话,应该要跟其他法和合,它要在空性里面建立的话,它是有多少个虚空一起和合而有的?

 

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但是实际上你不能承认,你的这种邻虚跟另外一个邻虚和合。“邻虚”是微尘,邻虚尘,它合成另外一个邻虚尘,就像是世间的一个男的和女的一起成家一样,你这个邻虚微尘,和另外一个无分微尘两个到一起和合。

 

其实这个和合不成立的,其他的古代的一些注释当中说,你既然是无分微尘,那另外一个无分微尘不可能和合,如果和合的话,那就不是无分,那应该有分了。两个有和合的话,那这边和合,那边没有和合,或者两个和合也可以观察是到底融合一体,还是中间还有隔阂的?

 

这样的和合,去观察的时候,其实你这个所谓的和合,你的邻虚尘是跟虚空和合的吗?还是跟另外的一个邻虚尘和合的?如果跟邻虚尘和合的话,也是不应理的,因为你毕竟是无分微尘,怎么还要跟邻虚尘和合呢?因为邻虚尘马上都要变成虚空了,那这两个怎么会是,就像两个乞丐结婚一样的,哪有这样的现象?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邻虚尘,其实这个邻虚尘最后都是慢慢变成虚空一样,了不可得。

 

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那这样的话,有几个色相跟刚才邻虚尘慢慢变成虚空?这个虚空跟色相怎么和合的?色相是有相的,不管是大的、小的,有色相的,然后虚空是那么广大,那这两个怎么和合啊?

 

比如说,我们虚空当中,我就找到的一个很小很小的色相,很小的色相跟虚空怎么和合啊?这个道理的话,阿难也是没办法说出来的。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

 

如果你认为,刚才色法跟任何一个法和合,色和地大也好,任何的对它和合,如果和合的话,那说明不是空性的。但是这样的法肯定没有的。我们一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嘛,所以如果一个和合的实有的话,那它不可能空的。

 

“若空合时”,如果刚才的这个色法或者是邻虚尘,跟空和合,要空合时,那就肯定不是色的。我们前面讲的,如果你见到阳光的话,黑暗不会有的;如果见到黑暗的话,那阳光永远不会见到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说的邻虚尘跟色和合,那跟色和合的缘故,空永远也是不可能在那个上面有的;如果你说邻虚尘跟空和合的话,那空跟邻虚尘合在一起,这样的话,那色法永远也不可能有的。

 

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那么这个色我们再可以去观察嘛,这样的话,那空到底是跟谁和合呢?不可能有和合的。

 

所以这个分析的应该,阿难一直认为是有一个和合的东西,他一直不放,用因缘和合,因缘和合。但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都是因缘,我们经常说,因为随缘,因为因缘和合,但因缘和合,只是阿难的一种说法,佛陀是不承认的。这个和合到底是跟空和合,还是色和合?因缘和合,因和缘两个和合,还是一个和合?因和缘和合的话,是接触和合,还是不接触和合?观待和合,不观待和合?同时和合,非同时和合?有相和合,无相和合?

 

其实我们这里很多的这种,以前的中观的这些推理来观察的时候,确实在名言当中,假相当中,我们可以建立因缘和合而产生,这些都可以说的,但是真正的和合的实相,在中观的智慧面前根本是得不到的,根本是得不到的。

 

所以我们很多人也经常说,这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话,那未经观察的情况下,你如梦如幻地可以这样说一下,因为这是假的,在假的当中你可以这样说的。在真的当中,这个因缘和合是根本得不到的。

 

所以我们学《楞严经》也好,学般若空性的时候,大家在内心当中应该觉得是我们现在正在做梦一样的。其实平时我们执著的实有的东西,我们不说是,因为佛陀说的,我们有信心。不是这样的。你用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原来确实是我们平时说的和合,如果以正理来观察的时候,和合还是得不到的。

 

因缘和合,我们经常说的因缘和合,因为因缘和合对每一个法要抉择,那每一个法抉择的话,每一个法当中,我们的大种,也就是说地大,就光这个地大对谁和合?对空和合呢?对火和合呢?对风和合?下面我们四大观察的时候,确实我们虽然天天都是在四大的世界当中,依靠四大的身体,然后做的事情天天都是有四大的关系,但是这些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就有时候我们可能这样观察观察都是,为什么我们做这么一个厉害的梦?一直明明知道是在做梦,这些都是不能成立的,可是我们这样的迷梦当中一直苏醒不过来,这个为什么呢?大家这样去观察的话,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这种领悟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佛陀告诉阿难,其实你就对大乘佛法闻思得比较少,这样的原因,你就原本不知道,如来藏当中就无奇不有。性色其实是空的,就像是幻化一样的。所有的这些色,本体真正是空的,不是假空的,不是你临时的空,不是一个相似的空。而真正的性空实际上是如梦如幻的,显现不会灭的。所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来藏当中,“清净本然”,我们藏文当中把它翻译成是自性光明。其实这里也可以说吧,在如来藏当中的这些万事万物,都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对任何一个法没有一个不周遍的,本性空性,自性光明,大悲无所不周遍的。有些密法当中,大悲周遍也有,大悲无所不周遍的,这样的名词。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其实每一个众生,根据自己的这种智慧的深浅不同,有些是以此而开悟,有些是以此而迷惑。所以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的话,他其实所量的这些染净的法也是不同的。有些面前显现的是有染的,有些面前是清净的,“应所知量”,他的法不同。那么这也是实际上“循业发现”的,众生他自己无始以来造的善业和恶业不同,而现前苦和乐的这种显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因为世间实际上很多都是,比如说一些凡夫人,他没有知道,他就迷惑。迷惑的原因,他就认为因缘产生是有的。然后一些外道,他也是因为无知,因为迷惑,这个原因认为有常有自在的我,有自然性的。世间很多无知的这些人,因为他的迷惑的程度不同,有些认为是因缘而产生的,有些认为是自然性产生的。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那么不管是怎么样,你上面讲的,你阿难也是这样的。阿难虽然你没有像外道那么差劲,但是你还是一直认为是那个,可能外道来问的话,他就会自然产生什么什么的,阿难就一直是因缘产生是有的。

 

我们佛教徒也是很多人都可能觉得是:“哇,因缘产生的应该有。”还有一些顺世外道的人,一切都是没有什么产生的,或者说是无因而产生的,也有吧?这样的。

 

那不管怎么样,世间的这些无知和疑惑的人,都是有些是因缘而产生的,有些是自性而产生的。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众生没有认识到本性的这种自性,分别念揣度的,分别念去衡量、去假立、去计度这样的。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只要有言说的话,实际上是都没有真正的实在的意义。因为用语言来说的话,它并不是真实的,“说似一物即不中”,禅宗也经常讲嘛。就只要你一说的话,实际上它并不是真实的意义。像《华手经》当中也是说:世间人与我争,我不与世间争,世间所承认的,我也说承认。实际上语言它是一种苍白,它所表达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自性。

 

《华严经》当中也是有一句,说是:“世间言语法,众生妄分别,知世皆无生,乃是见世间。”就是说世间的这种语言法,其实是众生妄分别而安立,然后知道这个世间都是无生的话,这个是真正的见世间。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能见到世间真相的?很少很少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一般的世间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话,那其实是它是一种世俗法,并不是真正的远离四边八戏的真相。所以只要你一开口的话,会错的。禅宗经常也是有这样的吧。

 

那这样的话,真正的实相是什么?就真正的实相实是,万法的这种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不可思议的,如哑巴尝糖味儿一样的,自明自知的,无可言说的。这样的境界其实是万法真正的真相,也是自己心的本来面目。这一点的话,显宗也有很多的教言,密宗也有很多的教言。尤其是禅宗,我们的大圆满,这些有直截了当的给你直指。这样以后你就当下也有觉悟的,也有一些开悟的。所以,当你真正开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真相确实是非常稀有的。所以不得不说:“阿啦啦,阿啦啦,阿啦啦。”

 

讲到这里吧,今天。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4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不管是讲《楞严经》还是讲其他经,一个是大家要讲经的时候认真地听着,在这个期间如果打瞌睡,或者说是整个身体动来动去,或者说心不在焉,或者说是人在听法的行列当中,心已经飞出窗外等,这样都不行;还有我们上课下课大家要寂静,上课下课,我们很多人都是比较,一直是不能守护自己的这种声音,一直滔滔不绝地在讲。

 

还有时间概念,大家一定要有时间概念,不管是我的课还是其他的课,包括自己上班也好,做什么事情,人一定要有一个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很重要。因为我们有了时间概念,有了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话,就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比如说我们每天晚上讲的话,基本上两个小时吧。我们现在的念诵基本上是有40分钟左右,前面半个小时,后面念《普贤行愿品》10分钟。我在想,如果我们没有上课的那一天,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用40分钟来念诵,你们自己也想一想,可能最多是念个《普贤行愿品》,最多是20分钟、半个小时,当然你有其他的功课就不说了,就包括我们每天念的,这个会不会诵?我们课诵当中的最重要的一个,这么多的僧众一起完成,所以每天的课非常有意义。

 

我们不说是讲经说法或者是听经闻法的功德,最主要是前后的念诵,我们又用上转经轮。我自己都是想,平时我在家里如果看书、念诵,是用一下转经轮,但是用的确实不多。这里至少也是在别人面前,边念诵40分钟,边用转经轮40分钟。如果我们没有课的那一天,我如果问你们用了没有40分钟的转经轮的话,不知道谁用了?所以有时候我们集体的这样的一种修行,确实是力量很强大,功德也非常大。

 

这一点大家应该重视,而且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要专注。不然的话,一个人不专注的话,旁边的很多人就起烦恼。有些人是一直自己的身心就没办法掌握嘛,这样的话,做事也是挑来挑去,心也是飞来飞去,整个状态也是特别差劲,这样一来周围的很多人都受到影响。

 

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对自己有一种训练,你要么不要去经堂,任何法师讲课的时候你别去听了,要听的话就一定要(专注),野马都是可以驯服的,现在有些动物通过训练以后都可以温顺的,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调柔?一定要把以前的很多习气断掉,不能断掉就压制,然后好好地听受。这是前面这么说一下。

 

我们现在讲《楞严经》。确实我在想,我们的法师们以后讲《楞严经》的时候,可能跟其他经有些不同的,其他有些经可能,比如说《金刚经》、《心经》,或者说是包括《维摩诘经》和《妙法莲华经》,好像也不是特别难懂,基本上只要有一些讲经说法的水平的话都可以过关,但《楞严经》没有一定的水平的话,恐怕是讲都讲不下去,就没办法过关,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大家也应该发愿,我现在都是基本上没有听到谁在讲《楞严经》,大家都知道,整个大陆也好、或者是外面,以前的话,前面也讲过,像梦参老和尚,宣化上人,包括南怀瑾也讲过,也有部分的吧,包括太虚大师,他们都讲过。但是这些应该离现在大概几十年、上百年的时候,现在为什么没有人讲《楞严经》呢?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责任。

 

《楞严经》,每个人都要心里想,我以后一定要弘扬。不管是你是什么年龄也好,什么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做这样的一种打算,或者说是心里有这样的发愿。即使你是一个居士身份,也许这个世界当中,以后就没有人弘法了,让你来弘法,那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出来,给大家教《楞严经》。

 

这个是非常好的,因为《楞严经》里面的智慧,是我们世间人也可以完全能接受的。我们给别人讲空性的话,也许可能不知道,《中观四百论》说,如果对佛的智慧产生怀疑的话,给他讲空性来让他生定解,这样的嘛。所以说要讲空性的话,像《楞严经》那样的以理分析的话,就非常有意义。

 

尤其是我觉得这个对西方人,西方人一般都特别喜欢逻辑的这种思辨,他们都很喜欢,如果对西方有弘扬的机会,我想我们应该要弘扬。包括我们现在也是有不同语种来学习,有些语种当中有《楞严经》,有些当中是没有。但不管怎么样,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应该把它弘扬,或者说是翻译,在这方面应该做一些事情,很有必要。

 

其实我们现在应该很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像以前蕅益大师,他专门做了一个《阅藏知津》,现在看大藏经有一点方便,但是现在可能我们如果做得更广一点的话,也是更好的。

 

所以我们现在每个人都不要想,我明天吃什么披萨,还是明天吃什么火锅,吃什么蛋糕,吃什么什么,是不是现在某个地方又推另外一个,我这个吃一下,后天我这个尝一下。但这个倒是,你偶尔吃一下也可以,我们都是欲界众生,但是不要天天都想我要吃什么。不然的话,你看今天我们这个舌根,你吃的酸甜苦辣,全部都已经抉择为空性,你还要去贪的话,那特别愚痴的啦!所以说,我想我们看看怎么样。我不广说,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多一点。

 

昨天我们前面讲的十八界当中的鼻根和耳根,也就是说耳识和鼻识已经讲完了,前面还有身识。这样的话,眼、耳、鼻、舌、身、意,今天后三识要讲完,也就是舌识、和身识,还有意识。这个我们可以抉择。

 

我看到我们有些道友应该理解能力也不错,表达能力也不错,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真的去讲《楞严经》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应该先要学好,如果自己都没有学好,给别人讲的话,那恐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了。

 

那这样的话,今天我们讲舌识,舌头的识不存在。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前面的道理应该都是相同的。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应该是明白的,舌根和味尘这两个因缘最后可以产生舌识,这样的舌识是依靠舌根而产生,最后成为舌的界,还是依靠外面的味尘而产生,然后成为味尘的界呢?到底是什么样?

 

十八界当中,前面的观察方法都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我感觉好像佛陀每一个识都有不同的一种思维逻辑来进行推测,并不是全是套的。如果套的话,因为都是根和境当中产生的识,所以如果是一个理论来套的话,我们可能对每个法比较清楚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

 

所以佛陀我们也知道,他是真的很厉害的,随意的任何一个道理,他就很轻松的,再另一种角度来抉择为空性。这样的话,我们都不知不觉,最后这个识怎么抉择为空性的?但确实是他的这种抉择没有任何漏洞,无懈可击,可以说是特别的精准,这么一个理路来推测,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我们大家都知道,舌识就是每天吃的,比如说我们昨天的味觉,也知道是这个味道,那个味道,不管是前面的香气也好,或者臭气也好,一种气味吧,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的这种舌识,也是尝觉,品尝的这样的一种觉知吧。这个大家也是应该知道,从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也知道我的尝觉怎么样,然后吃中午饭的时候,还有吃晚饭的时候,再加上中间有些人经常吃那个,吃那个。还有一些人喜欢吃瓜子,吃瓜子藏地叫做是“断善根”,为什么叫“断善根”呢?因为边吃边念好多都耽误了,他们有些给它提一个新名字叫“断善根”,“吃不吃‘断善根’?”好像我们这边出家人不太(爱吃),但是以前也有很多觉姆,她们喜欢吃。但这些的话,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为了舌头的一种感受吧。

 

其实舌头是很小的,大家都知道,对我们身体来讲。但舌头上的这种感觉,大家都很重视。以前有一本书,也有电视连续片,《舌尖上的中国》,后来一看的话,真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讲每个地方各种各样吃的、喝的,他们拍了很长时间。里面看到,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菜都是很不容易的,包括什么莲藕啊,任何的这种吃的,农民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一时的这种贪欲,人是特别的没有慈悲的一种,因为遭杀的好多众生,在这里也是间接的发现出来。虽然它里面显得,比如说肉的话,是比较好吃的一面,或者说杀生的话,不是特别明显这样的,但实际上应该知道人们还是很可怜的,就是为了舌头上的这种尝觉,特别造了很多的业。

 

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可能为了一刻的这种美食也造过很多的罪业。大家也应该想想,其实如果用《楞严经》的智慧来观察的时候,所谓的我们的好吃和所谓的不好吃,这些都是在本体当中也是了不可得,如梦如幻的。

 

那下面怎么分析?

 

阿难,若因舌生,

 

如果是这种舌觉(舌识),“因舌生”,由舌根而来生的话。

 

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

 

如果我们舌头上的舌觉,是依靠舌根而产生,它是舌头来产生的,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外面的世界当中的,像甜的甘蔗、酸的乌梅、还有苦的黄连、咸的石盐,还有比较辣的,什么细辛、姜、桂——姜也是辣吗?也是吧,属于是这样的——那么这些通通都不应该有味道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这种,舌头肯定是品尝它的味道,但品尝味道的这个只有舌根上存在,那酸甜苦辣的所有的外面的这种味道不应该有的。

 

这个大家也应该知道。因为它的舌觉从舌根而来的,那跟外境没有什么关系的。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

 

如果你说这个味觉是舌根来的,是吧?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自己品尝自己的舌头,因为舌根来的话,你应该要知道,舌根能品尝得到,那这样品尝的时候,它到底是甜的还是苦的?如果说舌性是苦的话,那谁来尝舌头的这种苦的本性呢?

 

这个应该大家都明白吧?如果用舌来品尝的话,那你舌头到底是苦还是辣,或者是酸还是甜?这样的。这个当然对方不能承认。但我们六个味当中,其中一个假如说是苦的话,那这样的苦,因为你舌头是苦的本性,那你的舌头谁来品尝?如果没有品尝的话,你的舌头的本体是苦怎么知道呢?就不能知道的。

 

舌不自尝,孰为知觉?

 

如果舌它自己,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眼睛不能看自己一样的,舌头如果不能了知,或者说是品尝自己的话,那谁来知道是舌当中产生的,
或者说是舌的本性是苦性或者是甜性,这个是谁来知道的呢?不能知道的。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如果反过来说,舌头的本性非苦,我刚才问你是不是舌头有味?如果你说舌头没有苦性的话,那“味自不生”,那么味实际上并不是舌头生的,如果舌的本性不是苦性的,不是甜性的,不是辣性的,不是酸性的,那这样的话,实际上你只不过说说而已,味并没有舌头自己来产生。如果没有舌头自己来产生的话,那么舌头产生的识——舌识,怎么安立呢?也就是十八界当中的舌识的界怎么安立呢?没办法安立的。

 

这个稍微简单一点吧,意思就是说我们品尝的味道是不是依靠舌根而产生?可能我们很多人认为并不完全是依靠舌根而产生,但是我们大家都觉得跟舌根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然的话,舌头来品尝的,如果舌头当中一点都没有产生的话,那跟舌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尝不到味道。可能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吧。所以不管怎么样,舌头当中是不可能产生味,这个是这样抉择的。

 

我们这样一抉择以后,等会儿吃的时候什么都品尝不到,有点麻烦。很多人晚上都不吃,明天都可能忘了,没事。对吧?

 

这个是依靠舌根来产生酸甜苦辣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因味生,】

 

刚才说不是根来产生的,是对境的尘,味尘来产生舌识。这个舌头的识,用外境来产生的话。

 

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这里说,因为舌识从外境的酸甜苦辣的味当中产生,如果味当中产生的话,那么识它的本体——刚才我们说的是舌识,这个识肯定是变成了味,不然的话,你里面没办法产生的,异体的法当中也不可能产生的。那这样的话,识已经变成了味了,我们品尝外境的舌识变成了味。

 

变成了味的话,“同于舌根,应不自尝”,如果变成了味的话,那就像我们这个舌根不能品尝自己一样,那么这个味不可能自己品尝自己。如果是这样的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如果不能品尝味道的话,那你的舌识怎么可以了知,哦,这个是味道,这个不是味道。

 

比如说“这是糖,甜的很”,“这个是巧克力,比较好吃”,“这个是酸辣粉”,“这个是麻辣豆腐”,“这个是没什么味道的,咸的也没有。”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吃藏粑,它可能酸甜苦辣什么都没有,比较淡的味道吧,就可以。那如果是你的识已经变成味道的话,味道它自己不能品尝自己嘛,那这样一来,那世界上的这些味道谁来品尝?谁都不知道,味和非味,没办法分清楚。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

 

还有如果我们的舌识依靠味而产生的话,还有很多的过失,还有什么样的过失呢?“又一切味非一物产生,”本来一切的味道,所有的酸甜苦辣咸涩等等,这些所有的味道,并不是一个物当中产生的。比如说甘蔗也好,或者说是石盐也好,不是在一个物体当中产生的。

 

【味既多生,】

 

那么这些不同的味,很多很多的味,肯定是很多的外境当中产生的。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味也是真实存在的话,那执着它的识——舌识也应该变成多体了。

 

【识应多体;】

 

这是识变成多体的过失。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

 

他这里说是,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们的识是一体的,没有多体的。你的舌识是一个嘛,舌识是一个的话,那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一体的识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的,因为我们这个科判都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

 

如果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因为味尘也是一个,它产生的识也是一个,那这样的话,你的外境上面的咸、淡、然后甘、辛,这些和合的产生;还有它们自己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的俱生的产生,比如说甘蔗它俱生是甜的,它这样的产生;还有诸变异的相,可能各种变异吧,比如说甜的和酸的在一起,或者是辣的和咸的(麻辣是不是苦的和辣的在一起?)这样的话,有一些是比较变异的这种相——一个是和合的相,还有是俱生的相,还有变异的相——全部都是“同为一味”了,应该无有分别。

 

如果你的舌识是一体的,而且这样的这种舌识是在外境的味尘当中产生的,那一个识应该是一个外境当中产生,那这样的话,有各种各样的,这样的酸甜苦辣的和合;还有酸甜苦辣自己俱生;还有酸甜苦辣通过和合以后由原来的这种味道变成那样的味道——其实每个众生的这种习惯业力都不相同的,有些人是从小都喜欢吃辣的,有些是从小都喜欢吃甜的,连牙齿都已经没有了,还想吃甜的,对吧?其实对小小的舌头上的这种尝觉特别重视,很多人是这样的——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觉得真的是外面的境当中产生的话,那一个境当中产生了一个识,一个识的话,那反过来,各种各样的对境就变成一个了,没办法分了。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

 

如果这些没办法分的话,那就不能安立为是它的识,不能安立为是舌识。如果你分都分不清楚,比如说酸甜苦辣,什么都是你分不清楚的话,你哪里来的舌识?舌识是肯定能分清楚的。那你不能分的了,那你不名为识。

 

【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那这样的话,你怎么给它命名为是舌根品尝味道的舌识呢?这样的界,你怎么安立?没办法。因为你没有尝到外面的味,如果外面的味都没有品尝到的话,那你怎么会有一种舌觉呢?不应该有的了。

 

这是第二个方面,刚才舌识用根来产生,还是用味,或者是境来产生?境产生已经破完了。

 

第三个他就用虚空来产生,上面的略说里面没有,但是在这里加了一个空当中产生的。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当然除了根和境以外,你说这样的这种味觉,这样的舌识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不可能的。除了外境和根以外,中间的空当中不可能产生的。

 

好像圆瑛法师,是吧?他里面讲的是,因为虚空是物质的,物质当中怎么产生那个舌识?虚空是一个无为法,无为法当中怎么会突然的产生一个识觉呢?不可能产生的。这是第三个方面。

 

后面破和合。

 

舌味和合,

 

刚才舌根和味尘和合的话。

 

即于是中元无自性,

 

这个破法跟前面也是一样的。破法是什么样呢?因为味尘和舌根,其实和合也不可能产生识,如果产生识的话,那这个识要靠近味尘的一部分,还有靠近舌根的一部分,一个以身体所摄的,一个非身体所摄的,那这样的识变成两个的话,那就不可能的。所以它没有中间一个这样的自性。

 

云何界生?

 

这样一来,你的舌识的界怎么会产生?就没办法产生。

 

憨山大师说,我们前面的以根而产生,主要破自生的;以味而产生,破他生的;以虚空而产生,破无因生;根和味共同产生,和合而产生,破共生。我们《中论》当中讲的破四生吧。(上师念藏文)“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我们《中论》当中主要讲四生吧,诸法不自生,也不他生,不共生和无因生,这样的话“是故知无生”。这个道理,在这里也是有些法师可以通过四生来抉择诸法是无有自性的。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

 

所以跟前面一样的,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以舌根和味尘为因缘而产生的舌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

 

则舌与味及舌界三,

 

这里舌根、味尘、舌界,他这里写的是“舌界”,前面有时候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舌界”就是舌识界的意思。

 

昨天我有一个道理没有想到。《量理宝藏论》里面说的是,为什么根也是产生的,境也可以产生的,最后我们命名的时候只有根,比如说眼识、耳识、鼻识,他没有说色识、声识、香识,这个原因是有些法是依靠不共的因缘。比如说我们敲鼓的时候,本来鼓声是依靠鼓发出的声音,还有鼓槌,还有手,很多因缘,但是这里可以称之为鼓声,并没有说是手声或者说是鼓槌声,原因也是这样的。

 

所以他这里这样的舌界,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是我们讲到的十八界当中应该有十二界了吧,后面还有六个界。

 

现在我们再讲一下身识,就是身识界、身根界,还有触尘界,三个界一起抉择。

 

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跟前面一样的,阿难,你应该是明白的,是身体和外面的触尘这些作为因缘产生了你的身识,那么——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那也是一样的。你这样的身识依靠身根而产生,最后成为身界,还是依靠触尘而产生,然后成为触界?到底是什么?

 

然后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这个观察得不多。他这里说,如果你说身识——身体的识觉是依靠身根而产生,那依靠身根而产生有什么样的过失呢?那就必定是无有离和合“二觉观缘”,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身体所接触的触法当中,冷、热、离、合,我们前面讲了很多的触法嘛,那这个触,如果是依靠身体而产生的话,它就必定已经不需要离和合带来的这种触觉,离的这种觉,还有合的觉的这样的“觉观”不需要的。

 

那如果不需要的话,“身何所识?”那身体怎么变成了所识呢?因为依靠身根产生的身识,肯定是身体成为一个所识,也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它的所触不用了,光是依靠身体,单单依靠身体而产生的话,那身识的这种觉知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可能产生的。这样一来,那身识的界不能成立的。

 

这里只有一段儿,依靠身根而产生,讲得比较简单。

 

第二个破法,如果依靠触,外面的身体对境的触尘来产生的话——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他这里就是说,如果你说不是依靠身体来产生身识的,是依靠外面的触法——离、合、冷、热,这些触法而产生,那因为身的这种知觉依靠触法而产生的话,那你自己不应该有身体了。因为这种身知的感觉,本来是依靠身体来的,但是如果是外境的冷、暖,或者说是离和合产生的话,那肯定是跟你的身体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实际上“谁有非身知合离者?”但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是身体而了知离和合等对境的?这样的不可能有的。所以你完全抛开身体,身识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对吧?

 

这以上刚才身识当中一个是依靠身而产生也破了,依靠触而产生也破了。下面是破和合生,身体和外境——触,这两者和合而产生也不合理。

 

昨天好像我们讲的时候,我讲得不是很满意的。但后来听了一下,你们在下面辅导的时候,有些人还是懂了。所以有时候《楞严经》好像先看的时候就完全明白,有时候讲着讲着就忘了。自己都没有讲好的话,下面的人讲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其实你们应该先看一下注释,这样的话应该比我讲得好一点,我的古文也差,汉文水平也差。藏文当中,藏文翻译的还是可以的,但是有时候藏文有点点不同,他那个理路分析有点不同,但也可以吧。

 

下面稍微难一点,要不要休息一下?不然等一会儿……就像赛马的时候先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就跑了,知道吗?

 

一般爬山的时候休息的时间不能长,不然就更累,所以一般稍微休息一下好一点,老人有这种说法,爬山的时候,不休息也不行,但是休息的话,时间短好一点。

 

接下来我们破和合,刚才破身体产生的,破外面的触产生的,然后这两个和合也不可能成立的。怎么不成立呢?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佛陀告诉阿难,实际上任何一个物,外面的这种物,你不接触,“物不触知”,其实物它自己来讲的话,它不管是冷也好,或者说合也好,离也好,任何的身体对境的这些触法,它是没有知觉的,“物不触知”。

 

那这样的话,谁有知觉呢?身体当中产生以后,“身知有触”,身体是有触觉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碰到任何东西,比如说你身体碰到桌子,碰到什么的话,那桌子这些不一定有触觉的,但是你的身体还是有知觉的,对吧?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这个有几种解释方法,但是有一种解释方法是这样的,那么如果是我们承认身识——身体的知觉,依靠外面的触法而产生的话,“知身即触”那你那个身体的身识,或者说身体的知觉,应该变成触。其实你这个不能成为触,不然触是外境,它可以说是一种无情法。

 

好像有好几个注释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包括子璇,还是谁呀,里面是这样讲的——如果身识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那你的知身应该变成触,然后知触也变成身体。因为刚才那个触当中产生身识,这种识也应该变成了身体。其实这个是不能这样承认的,如果身体变成触,触变成身体的话,都乱了,已经杂乱了。实际上境和有境分开是不合理的。

 

这是从如果是外境当中产生身识的话,有这个过失。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如果我们从单方面来讲,实际上是触不能是身体的,因为触是触尘,外面的外境,身体是内在有色的根。所以实际上真正来讲,它们自己的反体来讲,触不是身体,身体不是触,这个推理是一样的。因为身是身根,触实际上是触尘,不是身根。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所以身和触这两者不可能有共同的,或者是和合的这样的一种处所,不可能。因为我们十二处里面也讲了,它没有处所,如果它没有处所的话,身体和触两个产生的识更不可能有的了。

 

所以说——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如果这样的话,肯定不合理的,因为触和身体最后就已经变成了身体的自性了,如果你这样成立的话。

 

刚才前面说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但有些注释里面说这个是破和合而生,但这里看好像不一定是和合而破吧,这里还在讲外境可能是不是好一点。

 

那不管怎么样,触和身体——有些主语都是没有的,这里要自己去理解。那么这样的话,如果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那么触跟身体和合一起,这样的话,变成了身体的自性。然后如果离开了身体的话,那触就变成了虚空的自性。因为刚才说是外境当中产生的,它跟身体是一位一体的,如果离开身体的话,那它就变成了虚空相。

 

这样一来——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

 

内和外,现在内的身尘和外的触尘都不能成立,这样的话,怎么会中间有一个所谓的身识呢?不可能安立的。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

 

如果中的身识不能复立的话,那内和外也是变成空性。

 

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那这样的话,阿难你的身识,你的身体的识觉从什么地方建立?就是身识界怎么会是建立的?没办法建立的。这是破共生的。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

 

也是跟前面一样的。所以身和触为缘产生的身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

 

则身与触及身界三,

 

那么这样一来,身体,还有触,还有身识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再讲一下意识。

 

你看身体的知觉也没有了,舌头的知觉也没有了,全是如来藏的这种光明妙用显现,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了,不知道懂了没有?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

 

下面开始讲意根产生的意识。身根产生的身识,或者是触尘生的身识,这三者也不存在了,也是一种妙力而已。那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观察十八界当中的最后的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跟前面一样的。阿难你应该明白的,所谓的意和法,意根和法尘作为因缘,产生了你的意识。那么这样的意识是依靠意根而产生,成为意界,还是依靠法尘而产生,成为法的界?这样问的。

 

然后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

 

下面第一个,这也是分几个方面来破的。先是根和尘存亡之理吧,以这个来破的,根和法两个之间对比来破的。

 

大家都知道,一般我们讲因明和《俱舍论》的时候,五根识比较容易知道的,它是依靠身体,有色根,依靠身体的;意识它没有色法,《俱舍论》当中也是讲,因为意根它没有什么形状、颜色,它是一种心识,属于一种心识。我们一般辩论的时候,或者说是写一些文章的时候,意识是很细微的,它是很有深度的。所以说,一般跟五根识比较起来,意识是比较难懂的。当然意识如果我们再去进行挖掘的话,它就变成阿赖耶,再像是法界,这样的。所以说意根比较而言稍微难懂,但这里好像也可以,不算那么难懂。

 

那他这里说,你的意识,六识当中的意识,如果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那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的意当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那你的意当中,一定会是产生一种思维,而且以这个思维来发明或者证明你存在意根。因为前面说是你的这种意识是依靠根而产生,那这样的意根当中肯定会产生一种思维,然后依靠这个思维证明你存在意根,这是根方面讲的。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下面从尘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你这样的意根的对境——法尘,你的意识的面前没有法尘,那么意没办法(产生)。因为刚才说是意根产生的嘛,那这样的话,你的意没办法(产生)。因为它前面所缘的法必须要有,如果前面所缘的法没有的话,你的意根没办法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离缘无形”,离开了法尘,没有所缘的话,就没有任何的形相。没有任何的形相的话,这种意识起什么作用呢?没有任何的作用。所以首先如果是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有这样的一种过失吧,这样讲的。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下面又继续分析说,阿难,你的这种意识——其实这个“识”,有些注释把它解释成第八识;然后“与诸思量”,是第七识;“了别性”是第六识。意思就是说,你的这种第八识,还有第七识,或者说了别的第六意识,这三者是同还是异?这样问的。

 

有些注释当中讲,好像是温陵戒环,这里面说是“思量了别,意根也。”“思量”和“了别”,它这里不是有个“思量”嘛,还有“了别”的话,这个是意根,但是跟《俱舍论》的说法有一点点不同。《俱舍论》的说法,一般意根是前六识灭完了以后的那个状态,我们称为是意根。其实汉传当中有时候也是说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五个尘已经隐沒的影子叫做是意根,也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这样的话,好像意根不一定完全有这样的分别性。但是他这里说你的意识跟你的意根,如果比较好懂一点,你的意识和意根到底是同体还是异体?这样来问的。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如果你说你的意识和你的意根是同体的,“同意”,那这样的话,意和识变成了一体,那怎么会是产生呢?因为一体当中,不可能自己产生自己嘛。所以“云何所生?”那你的意识从意根当中产生是不合理的。


【异意不同,】

 

如果你说是意识跟那个意根是不同的。

 

应无所识;

 

不同的话,一个是识的本性,一个不是识的本性,那这样的话,你的意识没有所识了,或者说你的意根没有所识了。那这样肯定不行的。

 

【若无所识,云何意生?】

 

如果你没有识的话,那怎么会是意根当中产生?如果意根当中产生的话,肯定有识觉的,没有识觉,怎么会产生?

 

若有所识,云何识意?

 

如果说是有所识的话,那你怎么会说是识意是他体的呢?前面不是说是他体嘛,为什么是他体呢?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所以唯一的同也好,或者是异也好,意识和意根这两个其实是同和异都不能安立。意思就是说,同也好,异也好,这二性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前面刚刚已经破了,意根和意识同体也是不能成立的,如果同体,同体也就是一体,那自己不可能产生自己的;如果你说是意根和意识是他体的话,那其中一个不是所识了。那这样的话,它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性质,怎么会是互相产生呢?

 

那么这样一来,“界云何立?”意根的界,还有外面的法尘的界,还有他们所产生的意识的界,怎么安立?这三者都是没办法安立。

 

这是前面,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是不合理的。

 

若因法生,

 

下面依靠法尘而产生也是不合理的。

 

我觉得这里的法,破法好像有点不同的。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俱舍论》当中的法尘,我记得《智者入门》当中的法有五蕴当中的受、行和想,还有不相应行,还有无表色,还有无为法,这些都是意根的对境的法。比如说受里面的痛,或者是快乐、痛苦,就这些也是意根的的对境;还有一些不相应行的生、灭,这些也是意根的对境(法);还有行也是意根的对境;还有无为法、无表色,这些都是意根的对境——法尘。

 

这里说是依靠法而产生的,意根对境的这些法当中产生的话……这里好像跟《俱舍论》和《智者入门》的说法有点不同。其实我们藏地的因明有因明前代和因明后代,因明后代的说法比较好懂,像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的好懂。但这个之前的,像以前赤松德赞也造的有一个因明,但是这个名词说法确实有点不好懂的。所以这个《楞严经》应该也是译得比较早,可能它里面的有一些法相的安立方式,跟大小乘《阿毗达摩》的有些说法也许不一定是相同的。

 

世间诸法不离五尘,

 

世间的所有的法实际上是不离色声香味触的。

 

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他这里说,世间的所有法其实不离五尘的,那阿难你应该好好地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色法、观察声法、观察香法,观察味法和观察触法,眼、耳、鼻、舌、身的对境,也就是色声香味触这几个法。

 

这几个法其实它们的相状是很分明的,色尘肯定不是声尘,声尘肯定不是味尘,味尘肯定不是香尘,香尘肯定不是触尘,它们之间的这种分界线非常的分明。

 

那么这些“以对五根”,它是五根的对境,也就是说眼根对的色法,耳根对的声音,这样的。这些“非意所摄”,它不是意根的对境。所以你看意识面前,想哪个色法,好听的声音,这些在这里面不是意根的对境,这些是五根的对境,再用分别念去造作的。

 

那这里意根的对境是什么呢?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

 

如果你偏偏要认为意识一定要依靠法来产生的话。

 

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那你现在应该好好地去观察,“法法何状”,他说这个法的法尘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什么样的一个形状?

 

藏文当中说,这个“法法”是种种的法,种种法的状况怎么样,“法法”是以种种法来翻译的。

 

意思就是说,这些都不是意根的对境,刚才有固定的对境了,不是意根的对境。那意根的对境是什么呢?他这里说你用智慧来观察,到底你的意根的对境的法是指的什么呀?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如果你离开了色和空、声音对境的动和静,还有鼻根对境的通和塞、身体对境的合和离,生和灭是什么的对境?可能是应该意根对境吧。

 

(生和灭应该是不相应行,是不是?不相应行里面有没有生和灭?生灭应该有吧?过程、状态,是吧?有情法和无情法的特殊的状态,叫做是非相应行,不相应行,是吧?可能是生灭。)

 

离开了刚才那个色声香味触的对境,还有法的对境,色身香味触法的对境以外,所谓的法尘终不可得的意思,“终无所得”。

 

那么为什么这么讲呢?下面可能是把生和灭在这里(作为)意识对境的法尘。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

 

所谓的生,实际上是在显现当中,色也好,空也好,这些显现法叫做是色。

 

灭则色空诸法等灭。

 

色和空法就只是那个过程吧,它的变化的过程叫做是生和灭。除了这个以外,它那个法空的这种生和灭,没有一个单独的本性。如果是真正意根对境的有一个法存在的话,都是可以的,但是那么多当中,你把生和灭拿来看一下,那这样的话,其实生的话,色法和空法显现的叫做生,除了显现以外没有什么的。

 

我们《中观根本慧论》里面破的时候,忘了那个教证,藏文还可以的,但是汉文不行。

 

那这样的话,真正的生和灭就是我们的意识对境,这个法是生,这个法是灭,但是生灭单独在法的变化以外有没有呢?是没有的。

 

所因既无,

 

刚才生和灭就没有的话。

 

【因生有识,作何形相?】

 

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生和灭,那么“因生有识”怎么会产生呢?你刚才说是“因生有识”嘛,以生而有识的话,实际上是所谓的生,除了法尘以外没有,法尘我们在前面的万法当中也已经破完了,也没有什么形相的。

 

【相状不有,】

 

既然相状没有的话,那么依靠意根和依靠外面的法尘所产生的意识的界怎么会产生呢?没有的。

 

【界云何生?】

 

“是故当知”,已经过关了,可以了。一个是开车的司机技术不好的,路很不好,里面走走走,最后“是故当知”的时候已经轻松了。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依靠意根和法尘为缘产生的意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不管是从法方面、意方面、还是识它自己的本体来观察,也是没有的。因为它这样的一种因缘生,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应该是《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的吧?“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吧?所以只要因缘产生的话,最后不可能有产生的真正的意识界。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

 

则意与法及意界三,

 

意根也好,法尘也好,还有意识的界,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3课 笔录

 

今天讲《楞严经》。《楞严经》好像怎么讲呢,就是这个《楞严经》有时候不是很好懂的,今天我可能不一定讲得好。看着看着有点看不懂的,不想备课,我有时候也有这样。早上起来,看着看着,但好像那个,有点绕。这样的时候,没有备课,备得也不是很好的。但是呢,看看怎么样。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现在讲《楞严经》,正在讲五蕴、六入、十二处,然后讲十八界,这些知识,讲十八界怎样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十八界当中,我们前面讲了眼根、色尘、然后还有眼识,这三个界前面已经讲完了。

 

前面我们也讲了,看起来好像是里面都是讲的眼耳鼻舌身,我们在六入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十二处的时候也讲了,十八界的时候每一个根也会讲的,但是佛陀在这里用他的智慧来抉择,抉择的时候每一个点都有不同的要点,所以不但是不重复,而且很有甚深的意义。所以说我们在抉择或者是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得不对佛陀的这种无比的智慧感到稀有。

 

大家应该知道,看起来跟我们每个人应该说是从小到现在,应该说是俱生而有的这么一个法,我们的耳根和眼根,或者是眼耳鼻舌身,每个人都有,所以应该是从小到现在跟它从来也是没有离开过,可是我们对它的本性和对它的妙力——或者是从本体上讲是空性的道理,然后从自性上讲,它的这种光明的妙力——确实也是一无所知。这样一来,我们学习《楞严经》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抉择十八界的时候,本来是讲六根、六尘、和识,但如果我们破了六识的话,那根和尘自然而然会倒塌的。所以我们十八界抉择的时候,主要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对这六个识进行着重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每个人也要想到自己的这种识。

 

六识的本体无分别,按照因明和《俱舍论》的说法,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本体是无分别的,这是现量的,我们叫做是五根识,包括意识的话,六种现量。然后我们怎么知道声音是好听的,色法是好看的,这些后来用分别念进行分析,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看到有一些大德抉择的时候,古代的大德们基本上没有这样抉择,但是近代的有一些大德不管是在讲的时候,或者说找注释的时候,经常说是我们的眼识有分别念。其实眼识的本体是无分别,没有的,但后来以分别来念进行分析,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这样来抉择。这个学过因明的人都应该清楚。

 

所以我想要讲《楞严经》的话,可能至少是对《俱舍论》和因明、中观,包括《宝性论》,这些学过的人来讲,应该算是比较好懂。如果没有学过这些的话,这个《楞严经》可能跟其他的有些经典都不相同。

 

其他的有些经典,比如说像《阿含经》或者是《般若经》就比较简单,眼是什么什么什么的,然后其他的五根也是亦复如是,它好多都是这样类推的,尤其是《大般若经》里面好多都是类推的。但在这里不同的,耳识抉择的这种推理和眼识抉择的推理,看起来是应该相同的,从境方面产生还是根方面产生、两者产生,每一个都是用三个方式来破的,但实际上好像有些地方是不相同的。

 

我先不抉择,不然等会儿可能讲不完。好吧?我先把那个字面上过一下,如果有本事有时间的话,那最后再发挥吧,好吧?那个时候可能你们也有点累了,我也累了,到后面就虎头蛇尾了。

我们下面讲,佛陀对阿难说: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佛陀告诉阿难,你是应该明白的,耳根和声尘作为因缘然后产生了耳识,那么这样的耳识是依靠耳根所生,以耳识为界呢?还是依靠声尘产生,然后以声识为界呢?意思就是说,我们有个耳识嘛,耳识也是依靠耳根而产生的,也是依靠外面的声尘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问你,实际上这个识是什么样的识?是根而产生的,还是境而产生的?

一般来讲,我们因明当中也有分析,比如说,它虽然是依靠外界而产生的,但是它不会说是声识,也不会说是色识,眼识、鼻识、耳识以根取名是有原因的,这个因明当中也分析过的。

那他这里问,大家都应该知道,耳朵里面听到的声音,是依靠耳朵而产生的?还是外面的声音而产生的?因为我们听到“这个是好的声音,这个是不好的声音”,这样的对声音的执着叫做是耳识,是吧?耳识的本体是刚才讲无分别的,但是后来加入分别的时候,这个声音,比如说我们听到了音乐的声音了,听到了喇叭里面的声音,听到了讲话的声音,那这些到底是外面的声尘而产生的呢?还是里面的耳根而产生的呢?这个问题。

 

下面进行分析。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

 

如果你说声音是耳根——我们的耳朵当中产生的,如果耳朵当中产生的话,那外面的动和静的两个尘——我们前面也讲了,分析过动的尘和静的尘,一般耳朵的对境,有一种是动摇的声音,有一种是静止的声音,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的——但是这两个声音应该不会现前的,因为你的这种声识是耳根产生的,那这样的话,外境的动和静的尘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但这样说来也是不行的,因为根它自己不能成为知觉,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耳根它是没有知觉的,根不能知觉的话,那必定无有所知,没有知觉。所以你刚才听到的声音,最终出来,因为根是没有知觉的,根是没有知觉的话,那必定它不会有知觉的了。这个是一部分的观察。

 

还有——

 

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如果你说刚才的听到的声音,“知”,知觉都是不能成立的话,那耳识怎么有形貌呢?因为是耳朵产生的话,那上面肯定是没有知觉的,光耳根的因它不可能有知觉的,那如果这样的话,耳识怎么有形貌呢?“形貌”,比如说我们的耳识,本来它肯定能取蓝色的对境、红色的对境、四方形、三角形等形象,但这些形象就没有办法得到。这样一来的话,那耳根生是不能成立的。

 

再这样分析,还是用耳根来分析。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

 

如果你还要说,我还是取耳闻声的,不是什么其他的,我耳朵听到的,如果他偏偏要说是依靠耳根而听到的,那这样的话,因为动和静的外面的声尘没有,耳根上面哪里有?没有。无有动和静的声尘的缘故,你的闻无所成的。刚才所谓的你的听闻,因为跟外面的声音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你的真正的听闻是无所成的,不能成立的。

 

那既然不能成立的话——

 

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

 

那为什么你的耳朵,耳朵是肉块儿,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些人的耳朵很大的,有些人耳朵很小的,好像每个人的耳朵都是……

那天我们在成都有一次开会,然后他们后面拍照片。有些人说虽然看不到我的脸,但是从我的耳朵上看出来我是谁。因为那个照片里面我是侧面的,他们说是从耳朵上应该看得出来你是谁,应该是你吧。所以有时候从耳朵的形状,也能认出来。一般来讲的话,耳朵比较大说是福报比较大,就像佛陀一样的,有这种说法。

 

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偏要用耳根来听闻的话,现在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动、静的这样的缘故,其实这个闻是不成立的,更何况说你的耳朵的形和杂着身体的色,然后触尘名为识?

 

意思就是说,你说是耳朵听到的,耳朵是一个耳根,就这样的一块儿肉团儿,是吧?就像树叶一样的,或者是有各种比喻的,像花卷一样的(花卷可以说吗?也可以吧)。这个其实是身体的一部分,它杂身色,那么身体它接触的是触尘,我们的耳朵,本来是它的对境是声尘,但是我的耳朵是身体的部分,跟身体的触尘杂在一起,那就变成了触尘,声音(身体?)对境的触尘,那怎么能成为耳识的界呢?

 

因为十八界当中,我们现在要抉择的是耳识,是吧?耳识的话,如果是你的耳朵来听得到的话,那耳朵是身体的部分,那这样的话,耳朵实际上是身体的色相,它所接触的对境的尘实际上是触尘,如果是触尘的话,那你所产生的识,那应该是身识,并不是耳识。“名为识”,怎么会变成你的耳识呢?那就应该是变成身识了,不应该成为耳识。

 

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如果它成为身识的话,那你的耳识怎么建立的?因为你说耳识是从耳根当中产生,但我们一观察的时候,其实耳朵是身体的部分,身体的部分它的对境是触尘,那依靠触尘和依靠身体两个结合起来,结果产生的是身识,并不是耳识。那这样一来的话,如果你真的从耳朵听的话,那你的耳识是怎么建立的,怎么成立的?

佛陀真的是很会,光耳朵上面都是分析就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很佩服的,对吧?每个人的耳朵从小都是有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对吧?我是没有想过,你们可能会想过,经常想我听到的声音是从耳朵里面来的吗?

 

但这样的话,你看这个耳识的话,也不成立。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观察,刚才从耳根产生,还是声音产生?

 

现在第二个方面: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

下面的这个稍微难懂一点,大家要注意,耳朵打开。

 

如果你说刚才那个耳识,耳朵听闻的识觉,应该从外面听到的声音当中出来,那这样的话,“识因声有”,这个耳识应该因为有声音才有的,那跟你自己的耳根和你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则不关闻”。

 

本来我们是依靠耳朵来听到声音,对吧?但是如果这个听闻,是外面的声音而来的话,那声音(自己)就有听闻了,所以跟你个人的身体和个人的耳根没有什么关系,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如果说你没有听闻,则声相就已经没有了。因为你刚才说是外面的声音而产生的嘛,如果声音而产生的话,那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你没有听闻的话,那声相到底在哪里?没有是处了。比如说,你这种声音听到没有,如果是没有听到的话,那声音到底在哪里怎么知道呢?根本没办法分的。

 

聋子为什么听不到声音?他没有听到声音,是吧?如果耳识是外面声音而来,那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跟你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你肯定听不到。你没有听到的话,那声相在哪里根本不知道。

 

我们听法,经堂里面有人讲,然后有这个声音,有这个声音以后,我就听到,听到以后,这个声相是到底说了什么什么,它的形相马上我们就收道的。但是如果耳识是声音当中出来的话,那跟你的耳根没有什么关系,跟你的耳根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你就听不到,听不到的话,那声相那到底在哪里?没有什么所处了。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了。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

 

如果说这个耳识是外面的声音当中产生的,耳识不是从耳根当中产生的,因为耳根已经破完了。如果你说是声音当中产生的话,那应该你承认“许声因闻而有声相”,因为你有听闻才有声相,对吧?如果你说是声音当中产生的话,那所谓的声音要安立的话,你先有了听闻,然后才有了声相,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闻应闻识,不闻非界,】

 

如果你说是声音当中产生的话,那肯定有了听闻才有声音的安立,是吧?那如果这样的话,你那个时候应该听闻到什么?你的“闻识”,耳识你应该听得到,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这种听闻是声音当中产生的,那这个听闻肯定有耳识,如果没有耳识的话,不可能听到。如果有耳识的话,你是声音当中有这个条件的,那这样的话,我听声音应该是听耳识了,不是听声音了。

 

因为闻必须要有识的介入,如果识的介入没有的话,没办法听闻。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说是声音当中产生的话,那我不但要闻声音,而且还要闻到了声识;如果你说我没有听闻的话,如果没有闻到声识或者是没有闻到声音,那它就不能安立为界。因为没有闻的情况的话,那在这里你不管是耳根也好,或者说是声尘也好,或者说是识界也好(耳识的识界),这三者与你的听闻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没有听闻的话,那我们十八界当中现在这里的界无法安立的。

闻则同声,识已被闻,

 

如果你说是已经听闻了,因为你要去听闻,你不是刚才说是声音当中产生吗?那声音当中产生的话,那你的声识就像是变成声音一样的,识已经被闻了。本来是我们的识是能闻,是吧?但是如果你说是能听到的话,那声音应该是有耳识了,而且这个耳识是被闻的对境。

 

那这样一来——

 

谁知闻识?

 

谁知道是能闻的耳识呢?如果你的识变成所闻的对境,就像是声音一样的对境,那怎么有能闻?

 

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如果你说这个闻没有知觉的话,那你这样的能闻已经变成了没有知觉的草木一样的。

 

所以这以上的话,这个地方稍微有点绕,但是你只要把推理的这种推法知道的话,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变成这样的过失——我们听闻声音的时候应该听闻耳识的过失呢?因为对方已经承认了这种耳识是声音当中出来的,如果耳识声音当中出来的话,那有没有听闻?你说是有听闻,有听闻的话,当时我的耳识和耳根都没有介入的时候,声音当中有听闻。声音当中有听闻的话,那听闻是肯定有识,不然没有识没办法听;如果有识的话,那我要听闻的时候,不是听声音,应该听这个识了,这个识变成我的对境了,就像是有天耳通的人,他把自己的耳识也听得到,然后别人的这种执着声音的这种耳识也能了知。就像是这样的。所以对方不得不承认,最后你就要承认,如果耳识是从外面的声音当中出来的话,有这样的过失。

 

明白了吧?我是已经讲了,不明白也没办法,对吧?反正我基本上是懂了。但这个稍微有点费劲,推理就是这样的。你们再稍微动一动脑筋,应该是没有问题。如果不懂的话,再互相问一下或者是怎么样?有些好像我觉得是我们这里的反应比较快,有些讲一次、讲两次听得懂,有些是讲三次听得懂,有些是讲五次听得懂。下面辅导的时候再看一下。

 

我们前面是破耳根当中产生的,然后破声音当中产生的,下面第三个应该是破和合当中产生的。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

 

前面分别从耳根当中产生也破了,声音当中产生也破了,那这样的话,不应该说耳识在声尘和耳根,这里“闻”指的是耳根当中,“杂成中”,这两个混杂在一起,中间成为一个耳识,这个是不能的,因为如果耳识对着声尘的有一部分,对着耳根的有一部分,那这样到底耳识指的是什么?

 

这样一观察的时候——

 

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如果内在的耳根和外在的声尘上面都找不到的话,那耳识怎么会成立呢?就像我们中观当中经常也是观察,外境当中也没有我,心当中也是没有我,中间也没有我,那我到底在哪里呀?所谓的耳识,现在声音当中没有找到,耳根当中也是没有找到,耳根和声音以外也没有其他的产生的因缘,那这样一来,根和境中和也无法成立耳识。这是破和合而生,刚才是破“因耳所生”、“因声所生”。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

 

所以说我们应该知道,开头所说的一样,耳根和声尘的因缘产生所谓的耳识的界。

 

三处都无,

 

从识它自己的本体来讲也确实是没有的,从耳根的本体来讲也找不到,然后声尘的本体来寻找也是了不可得,这样一来的话,三处都是没有的。

 

则耳与声,及声界三,

 

“声界”应该指的是识界吧,声识的界。一般我们因明当中,就耳根和外面的声尘,还有耳识这样的。但有时候这里好像“声界”,其实也是识界的意思,耳根和声两个结合起来产生的识界这三个。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个道理也是跟前面一样的,本体当中都是因缘生和非因缘生都没有的,但是实际上显现不灭的这种如来藏的这种妙力,可以说是不用否认,应该是存在的。

 

这是我们听到的声音,我们现在也是大家都在听声音,有些时候我们道友们也比较辛苦,从早上一直听到晚上,最后回来的时候耳朵里面都是嗡嗡嗡嗡……但是今天《楞严经》里面说,到底我们听到的是什么东西?什么都没有。耳根里面也没有产生过声音,声音当中也是没有产生过声音,所以我们的耳识就没有了。

 

等会儿你们回去想一想,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听过任何声音。因为这个声音现在是了不可得,如果声音了不可得,耳根了不可得的话,那所得来的耳识,认为是这样那样的这种识觉也是没有的。

 

确实胜义当中这些都是了不可得的。我们要懂得空性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其实这些道理,如果没有任何信仰的世间的什么哲学家,理论学家,给他们分析也应该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有些人觉得佛教里面什么什么不好的话,那我问你,你听不听得到声音?那听到声音的是不是耳识?如果是耳识,你这个识是从外面的声音当中产生,还是你的耳朵里面产生的?然后这样的话,对方可能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他胡说八道。不然你真正以理来分析的话,我觉得是没办法超越世尊的智慧。

接下来下面还有一个这样的道理。

刚才的耳识已经讲完了,下面讲鼻识。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佛陀又说,阿难,你是应该明白的,现在你看阿难什么都不说,一直听着,他好寂静哦,有点不习惯。前面都是一会儿就说,一会儿就说,现在一直是不说,好长时间都是,他就闭关好长时间了,一直不说。但他在是肯定在,不然的话佛陀不可能一会儿说阿难,一会儿说阿难。

 

“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鼻根和还有香尘作为因缘,然后产生鼻识,是吧?

 

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这个推理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嗅到的鼻识,是依靠鼻根所生,成为鼻识界,还是依靠香尘所生,成为香识界呢?我们因明当中一般香识界可能不会这么说的,一般是鼻识吧,眼、耳、鼻、舌、身这样的。

 

好像因明里面有一个,为什么是它同样是境和根产生的,为什么用根来取?

 

“好像《量理宝藏论》还是什么里面,是吧?《俱舍论》,是吧?为什么?啊?忘记了?为什么?”

(“不共因。”)

“不共因肯定是。那境也是不共因。”

 

(“增上因。”)

“增上因是,但是根也是因,境也是,好像《俱舍论》里面有这个。哎呦,二十多年忘了,再学一个《俱舍论》,下一世吧。”

 

《俱舍论》有时候很有用的。应该背诵《俱舍论》对吧?这样好一点。

下面如果《俱舍论》特别精通的话,45岁的人当中可以听,对吧?随时都可以能回答的人,有的话。

这样的,你的鼻识是依靠香而产生还是鼻根而产生的?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

 

如果对方说,我的鼻识——我们大家应该知道,刚才点香好闻,你上到厕所里面的很臭,这种识——是鼻根而产生,还是外面的尘当中(产生)。

 

香尘,汉文的这个香尘有点儿麻烦,它有时候是很香的,有时候是香尘的香,香尘的香它里面有臭香,香香两个都有。它好像有点儿很容易搞错,以前刚开始的时候我都有点分不清楚这样的。

 

所以如果你说是你的鼻根当中产生的话,那阿难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以何为鼻?”到底你的鼻根是什么呀?你说香气或者臭气是鼻根当中产生,那你要给我说你的鼻根是什么?

 

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他就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下面分析的比较多一点,大家要记住。那你的鼻根到底是什么呢?是取这种肉形的,就我们说的是鼻翼是吧,鼻子的两边的那个就像翅膀一样的,就那个鼻翼,或者说是它叫做是双爪是吧,意思说一个我们鼻子形象的肉团儿。

 

意思是你不是说是鼻根当中产生的吗,那个香气是鼻根当中产生,那你所谓的鼻根是那个双翼的肉团儿来产生的,还是取嗅的这种嗅觉,嗅觉动摇的这种功用,它的性能来取得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他说鼻识是鼻根当中产生,那是鼻根的肉里面产生,还是鼻子的知觉来产生的?其实鼻子的知觉应该是鼻识,但是他这里分析的时候分两个方面。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

这是第一个小问题。他说,如果你说是双爪也好,或者说是鼻翼也好,我们现有的鼻子,有些是大鼻子,有些是小鼻子,有些是鼻子很小很小的,笑的时候呵呵呵那样,有些是大鼻子,特别大的那种。但不管怎么样,你的鼻形当中产生的话,那鼻形实际上是我的身体,它是肉质,乃是身体,而身体的这种知觉其实是触觉。

 

那这样的话,“名为身”,并不是鼻,而且它的名是触尘,它不是香尘。这个大家都知道,用这种方式来破的。

 

所以佛陀有时候是跑到这边来破,跑到那边来破,我们有时候很难抓得到根本。肯定我们也说是鼻根嘛,因为《俱舍论》当中说鼻根也是有形状的。有浮尘根和胜义根两种,舌根是像个半月一样的;眼根像胡麻花;鼻根像铜针。对,它有不同的形状嘛。真的忘了,《俱舍论》,现在有点……我刚开始想翻译那个《俱舍论大疏》,结果好像人生不够。

 

所以你如果说是鼻子的话,鼻子其实是身体,肉,那就变成身根,不是鼻根了,如果身根当中产生的,那是身识,不是鼻识。这样的话,那就不合理的。

 

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如果你在这里鼻根都根本找不到,得不到名称的话,那怎么会得到依靠鼻根而产生的识呢?根本找不到的。

 

这是第一个“取肉形双爪之相”。

 

这个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如果你说鼻根以双爪之相来产生的话,就变成身根了,所以不能安立鼻识。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观察。

然后下面第二个说,是我的鼻根当中产生的,但是依靠鼻子的这种嗅觉来产生鼻识的。这个也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

 

那你的心里怎么想,到底什么东西是知觉?如果我用嗅觉来了知的话,那你心中鼻子当中的嗅觉是什么样呢?下面这个(嗅觉)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

 

以肉为知,

 

第一个,认为刚才那个嗅觉是“以肉为知”,鼻子里面不是有肉嘛,它依靠鼻子里面的肉的这种知觉的话。

 

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那跟前面分析的一模一样的,如果是跟鼻子里面的肉有关系的话,那肉是身体,身体的知觉它肯定原本是触尘,并不是鼻根或者说是鼻识。这个没办法的。所以第一个,你说是与肉有关系的话,那不成立的。

 

以空为知,

然后第二个方面,虽然是嗅觉,但是鼻子里面不是有一些空的吗,它那个气体入于鼻孔里面,然后我就感觉得到的,所以以空来知觉。那也不合理的。

第二个问题,“以空为知”,虽然用鼻子来闻的,但是鼻子里面的空的这种知觉来闻的话,那也不合理的。

 

空则自知,

 

那这样的话,空它自己知道了。

 

肉应非觉,

 

那这样的话,你的鼻子里面的肉不应该有感觉了。因为这是空知道的嘛,空它自己知道的话,那你的肉不应该有知觉了,“非觉”。

 

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如果你说是以空来了知的话,那么应该是身体没有什么知觉了。身体没有什么知觉的话,那么虚空应该变成你阿难。这样的话,你原来的身体没有知觉了,现在虚空就变成你了。

 

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因为他说是鼻子里面的空来觉知,如果鼻子里面的空来觉知的话,那你身体都不应该有知觉。身体不应该知觉的话,阿难你能不能闻那个气体,你说闻气体的话,那你刚才已经讲了,你说是用空来闻的,那你就变成了虚空了。你就变成了虚空的话,你原来的身体就没有知觉了。那这样的话,今日你阿难就无所住了,你自己都已经变成了虚空了,虚空应无所住嘛。

 

所以最后说来说去,你阿难就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的话,就变成虚空,虚无缥缈的。但你不能承认,你阿难依靠鼻根明明已经感受了香气,所以你这样的这种矛盾是到底怎么解释?

这是第二个方面来观察。

 

刚才不是说如果用鼻子来嗅知那不行的,以肉身来了知,还是以空来了知呢?或者说以香来了知?下面说,鼻孔里面我们不是经常有那种香觉吗?依靠鼻子,它有一种香觉,香的那种知觉。这个来知道的话,也不合理的。

 

以香为知,

 

如果你说的是以香味来了知的话。

 

知自属香,

 

你应该知道,其实香是属于对境的香尘。

 

何预于汝?

 

那你跟有什么关系啊?因为香就是对境的香尘,跟你阿难的身体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香毕竟是属于香尘当中的,跟你没有什么关系。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

如果香能了知的话,那阿难你应该能产生臭气和香气,是吧?那这样一来,这个臭气和香气,流露出来的这种气不应该从伊兰和檀香木当中产生。

 

本来我们大家都知道臭气应该是伊兰——伊兰说是在末利山上产生的一种特别臭的一种木头,而且它看起来有红色的花,比较好的,但是你吃了以后马上会死亡的,这么一个毒药。那个毒药特别臭,四十个由旬当中都是臭气滿天。旃檀的话,是玛拉雅或者说是牛头檀香,那个有特别好的味道,有好的香气,这样的。

 

那如果我们嗅觉了知的识是香气的话,那就不依靠旃檀,不依靠伊兰,不依靠这些,因为你有了以后这些都自然而然产生的。

 

二物不来,汝自嗅鼻,

 

这两个,旃檀和兰木,一个是好闻的,一个是不好闻的,但这两个没有来的话,你应该自己嗅鼻。

 

为香为臭?

 

但是你真的是有香的,有臭的?真的有吗?

 

实际上是如果真的它有自相的话,那就可以一个是有的,一个是不应该有的。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如果真的有自相的话,那臭气在鼻根当中,因为它是已经存在的,那这样的话,永远都是不能有香气的;如果有香气的话,那你的鼻根当中永远都是不能有臭气。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

 

如果有自相的,一个是香气,一个是臭气,两个都是一个人在闻的话,那你一个人应该有两个鼻根。两个鼻根的话,应该有两个鼻识,两个鼻识的话,一个人就变成两个补特伽罗。

 

对我问道有二阿难,

 

如果你变成了两个补特伽罗的话,那对我问问题的阿难,你也应该有两个了。因为你有两个鼻识,那你问我的问者——阿难也应该有两个。那这样实际上也不承认的。

 

谁为汝体?】

 

到底你真正的阿难是什么样呢?

 

阿难今天,佛陀一会儿把他变成虚空了,一会儿把他变成两个阿难,现在阿难什么都不敢说,呵呵,把他推来推去,今天阿难真的,一会儿变成虚空,哪里都不存在,一会儿变成两个人,今天阿难可能是睡都睡不着了。

 

这个推法大家应该知道吧?因为对方承认以香来知道的,以香来知道的话,香毕竟是一个对境,如果香上面有臭和香的两个自性的话,那我们有香气或者是有臭气的时候,鼻子有两个鼻识。

 

跟前面推的一样的,无自性的话,一会儿闻到到一个香气,一会儿闻到一个臭气,这个不算的。真正有自相的这样的对境上产生的话,有这个过失。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如果我们的鼻识是一个识,那这样的话,香和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又复成为臭,“二性不有”,如果这样的话,这两个性当中哪里有鼻识产生呢?因为鼻识的话,是鼻界,它应该是一种界,那这个界没办法的。

 

刚才你说是香当中产生,这里的香跟刚才那个知觉有关系的,所以下面的香和最前面的科判里面的香有差别的。你们要分的时候,我刚才讲的它那个嗅知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以肉而产生的,一个是以空而产生的,一个是以香而产生的,三个方面。

现在下面大的科判,刚才说到底我们的鼻识是依靠鼻根而产生,还是依靠香气而产生?现在是香尘。所以它的大科判是在这里,第二个。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

 

如果说是我们的鼻识因香而产生,那“识因香有”,那么一般来讲,鼻识依靠香而有的,对吧?因为也不用根,光是鼻识依靠外面的香,比如说香炉,或者说是不净粪这些。其实在这里面它那个香尘,我们字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香香的东西,但是在这里对境的香当中,臭香和香香两个都有。

所以汉文当中有时候,好像藏文当中不是这样的。刚开始我觉得有点,香的话,我想是永远的香,但香气有臭的香气……香,是一个什么词?妙香、恶香,对吧?这个是这样的。

 

如果你说这种鼻识依靠香尘而产生的话,那这里讲了一个比喻,识应该以香而有的。

 

如眼有见,不能观眼,

 

如果这样的话,就像是眼有见,但不能观自己的眼睛,对吧?我们知道眼是能境,它可以看到对方,但是眼睛它自己不能看自己的。那同样的道理,刚才你说鼻识依靠香而产生的,那因香而产生的话——

 

因香有故,

 

因为你的鼻识依靠香而有的缘故。

 

应不知香——】

 

刚才眼睛它看到对方,但是不能知道自己。依靠眼睛可以有眼识,同样的道理,依靠香而产生的话,香识就不能知道香,跟眼一模一样的。香识不应该知道香。如果不知香的鼻识那就很可笑的了,不可能有的。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刚才那个香知,因为香而产生的嘛,它如果真正是有知觉的话,不可能从香当中产生;如果你说不知的话,那鼻识的法相不具足。

 

你说香而产生的鼻识,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你说如果有知觉的话,那不可能是香当中产生的,因为香是对境;如果你说是它没有知觉的话,那你不能安立为鼻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这样的话,那个香实际上不应该有知觉。因为香毕竟是香尘,对境。就像我们的声音,它没有知觉,没有意识;前面的色尘也没有知觉,同样的道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如果香界有识的话,香识的界也不能成立的。

 

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如果你说这个鼻识不知香的话,那鼻识的界怎么从香当中成立呢?因为一般鼻识的话,依靠了知香然后建立起鼻识,如果你说这个识根本不知道香气,恶香还是妙香的话,那鼻识就没有办法建立为界,十八界当中都没办法建立界。

 

这以上破了依靠鼻根而产生也不成立的,依靠鼻根的对境——香尘而产生也不合理。下面破和合生,也说是境和根两者产生也不合理的。

 

那是怎么样破的呢?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

 

刚才根也不成立,然后境,也就是说香尘也不成立的话,那中间有一个鼻识更不可能的,“无中间”。它“不成内外”,外面的香尘也不可能成立的,里面的根尘,也就是说鼻根也不成立的。

 

 

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那这样一来,我们平时用鼻根闻香气的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在名言当中,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就如梦如幻地得到而已。实际上真正像上面一样去观察的时候,毕竟是虚妄的,它是世俗的。

 

最后的总结——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

 

所以通过以上的观察,鼻根和香尘为因缘而产生的所谓的鼻识界,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从根的层面讲,从尘的层面讲,从识的层面讲——三处去观察,最后都了不可得,就像石女的儿和空中的鲜花一模一样的。

那么这样一来——

 

则鼻与香及香界三,

 

鼻根,还有香尘,还有香界,这里的“香界”应该是指的是鼻识,或者是鼻识界。

 

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讲到这里吧。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2课 笔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又开始《楞严经》了。

 

《楞严经》应该是二转和三转的一个佛经,主要是着重二转法轮的一个法。一般一转法轮的内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存在的,像《俱舍论》《阿毗达磨》当中根本不会说它是空的,或者说它不存在,不会这么讲的。那么到这里的时候,先讲了它的本质,然后讲这样的现相在实相当中是不成立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十处,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包括它的对境,一对一对的都讲完了。今天讲十二处当中最后两处,意处,或者说法处,这个道理。这个跟前面的十处比较起来稍微有一点点难,也不算特别难。因为前面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眼耳鼻舌身我们叫有色根,在《俱舍论》里面讲有色法的根,它的对境也是固定性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是固定的。而且它是有色的,按照有部宗的观点,色声香味触都是有实体的,所以它是真正的尘。

 

法处的话,它的有境是意识。我们前面也讲过,它是意根,它的对境叫法尘。法尘没有一个真实的,像色声香味触一样的实质的体性,但是它依靠意根也是出现一种影像,这种影像也是实有的,包括善、恶这些都是意识的对境。所以这个叫做法尘。

 

今天我们就讲十二处当中的最后两处。佛告诉阿难: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佛告诉阿难,你常常在你的意根当中,或者你的意识当中所产生,所缘,你的意识的所缘有三种:一个是善的所缘,一个是恶的所缘,还有无记的所缘。

 

依靠意识而产生的这三种所缘,实际上这称之为法尘,或者说是“法则”,藏文当中翻译的是法的实相,法相也可以说,法尘也可以说,凡是意识的对境就是法。什么法呢?在这里讲,善法、恶法、无记法。

 

这个法还是存在的,这个法并不是佛法的意思,就是我们意识对境的法尘。那这样的话,就像我们眼根的对境是色法一样的,其实善法也是存在的,恶法也是存在的,还有无记法也是存在的,所以在这里叫做三种法则,或者说三种法尘。这个大家都知道。

 

我刚才想找个《智者入门》,但是后来没有时间了,《智者入门》里面的法尘……《俱舍论》当中的法尘指的是什么?意根面前的法是什么?记得吗?也是善、恶、无记法吗?

 

以后堪布,堪姆们稍微远一点有一点也可以,那天我没有说堪布堪姆不能来,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放在前面的话,有点不好意思,坐在后面,或者是坐在……现在除了维纳师以外,一个堪布堪姆都没有了,他们可能觉得:“哇,我们应该在前面,如果不在前面的话,宁可不上经堂。”再也见不到了,这个也理解,一般习惯了坐在法座上,何况说是那个的。

 

但有时候,或者说讲《楞严经》的时候,我讲《俱舍论》现在已经接近二十年了,本来我对《俱舍论》也不是特别的,原来只是自己学,听过一两次,所以说不是很精通的,不像中观,中观和大圆满稍微熟悉得多一点,应该这样的。所以你看这个《俱舍论》里面的法指的是?谁都没有说,老菩萨们肯定不知道的,所以他们有些人想:“活该,你把这些老菩萨全都带到前面,你看现在《俱舍论》的问题谁都不懂。”

 

你们学《俱舍论》太不成功了。我二十年前肯定行的。《俱舍论》正在学的今天一个都没有是不是?

 

行吧,再看看。

 

下面就是讲法是这三性的法。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下面就开始问了,既然法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法尘到底是你的心产生的,还是除了心以外,再另外有一个方所?刚才讲的善、恶、无记这三个法到底是心产生的,还是心以外的其他地方有一个法产生呢?这样问的。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

 

如果你说法尘,就是刚才善恶(无记)法,如果是自己的心产生的话,那么“法则非尘”,因为它是心产生的缘故,你所谓的这样的法界也好,法尘的话,那就不是外境的尘。因为心产生的话,心肯定不是外境,那这样的话,你所谓的法界,或者法尘的话,不是尘了,不是对境了。

 

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那么不是心的所缘,因为如果这个法是心产生的话,那肯定是心的本性,那这样的话,它不是心的所缘。本来,比如说声音是耳根的所缘,法是心,意根的所缘,意识的所缘,但是如果是心所产生的话,那它不是对境了,不是对境的缘故,“非心所缘”,不是意识或者意根,心的所缘,“云何成处”?这样一来的话,怎么会就成意识对境的法处(或者法尘)呢?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这个是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能有很多人想,意识对境的法肯定是有的,因为色声香味触法嘛,这个法是对境,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法如果真的是心产生的话,就有这个过失了,不能承认的。

 

第二个方面的疑问: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

 

如果你认为除心以外的另外一个地方有这个法尘,这样的话——

 

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那就出现问题了,你这个法的自性,是心以外的,不是现在我们所承认的那样,法尘是另外一个地方存在的,如果另外一个地方存在的话,那你这个法的自性肯定已经形成了,那我试探,问问你,你这样的法的自性到底是有知觉的呢,还是没有知觉的?“为知、非知”?因为我们承认另外有一个法尘存在嘛,那这样的话,你这个法尘是有知觉的呢,还是没有知觉的?这样问的。

 

如果第一个: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

 

如果你说刚才另外存在的这个法尘,还是有知觉的,如果是有知觉的话,那有知觉的就是心呐,就是意根,就是意识,那这样的话,跟你的意识不同的,有一个“非尘”的法存在的,不是外境的尘,而且它是有知觉的,跟你的知觉不同的,因为它毕竟是对境。这样的除了你的意识以外的,另外有一个非法尘的东西存在。那这样的话,“同他心量”,那这个相当于是某个人的心的相续一样的,你这个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心的相续一模一样的了。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如果这样的话,“即汝即心”,你的这个心是你的意识,那这样的话,刚才的对境也是另外一个心,那么怎么会是你的心变成另外一个你的心呢?因为你刚才也说,你的对境是另外一种存在,而且它是有知觉的,有意识的,如果有意识的话,那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心的相续。另外一个心的相续的话,那你的心就是你的心,不可能变成他的,那这样的话,怎么会是变成你的心还有跟你不同的另外一个心呢?

 

本来是我们很简单的,我的心是有境,然后对方不管是有为法也好,善法也好,或者恶法也好,无记法也好,那这个是法尘,但我刚开始说这个法尘是另外存在的,而且它有知觉的,那有知觉的话,你的心是一颗心,你的心的对境的法尘又变成了另一颗心,那这样一来的话,跟你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你和法尘的关系结果变成了两颗心。那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合理的,在这个世上谁都不会承认的。比如说我缘善法,我的心的分别念观想佛像,佛像另外有一颗心的话,那一个人都是变成了两颗心。那这样肯定不合理的。

 

这是刚才第一个问题当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已经破完了。

 

第一个问题当中的第二个小问题:

 

若非知者,

 

刚才说离心存在的法尘它没有知觉的。不是刚才说“为知、非知”,如果你承认是“非知”,刚才这个法尘不是有知觉的。

 

那这样的话——

 

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如果你说这个法尘它是没有知觉的,那这个尘肯定不是色,因为色是眼根的对境;也不是声音(耳根的对境);香和味(鼻根和舌根的对境)也不是;还有离合和冷暖(身体的对境的触)也不是;还有不是虚空相。五知觉应该是这些,色声香味触,还有包括虚空。我们所有的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还有虚空,除了这些以外,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法了。

 

所以你如果说有一个非知觉的法存在的话,那除了色声香味触和虚空以外没有。这样的话,你的法尘到底在哪里?“当于何在?”色声香味触以外的意识的对境到底在哪里?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

 

我们这样抉择下来的话,从色到虚空之间——因为从色声香味触,最后虚空——从色到空之间,你所谓的法尘哪里都是没有办法表示的、指定的。这是四方形的,这是圆形的,或者这是好看的,或者这是好听的,或者这是什么什么的,凡是从色到空之间都无法表示。

 

那这样的话,在整个人世间当中,不应该有除了色法和空以外另外一个的法尘——第三品物体存在,这个就没办法。我们人世间当中其实色声香味触法空,这个应该是很概括性的概念,但是我们现在要抉择法尘的时候,从色尘到空之间其实也是得不到的。如果得不到的话,在这个人世间当中除了色到空之间以外,另外有一个法尘你能不能指定出来?很难指定下来的。

 

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抉择的时候,确实是,就像我们前面眼见也是没办法得到的,耳闻也是没办法得到的,鼻嗅也是没办法得到的,舌尝也没办法,然后身觉也没办法得到的。同时我们现在这个法,也是意感或者说是意知吧,意识知觉的法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这样一来,抉择空性其实也是,一方面确实也比较简单吧。我看到贝若扎那,他做了一个按照密宗的观点的《心经》的注释,很简略。在这里面也是抉择,我们不是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这样抉择的时候,其实空性就很容易了解的,名言当中,显现当中,眼耳鼻舌身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都是了不可得。那这样一来,他这里说在整个人世间当中,除了从色到空以外哪里有这个法?这个当内没有,以外也是没有的。

 

所以说——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刚才不是说除了心以外,另外有一种有缘,但是这个不是心的所缘,“心非所缘”,如果不是心的所缘的话,你这个法处从哪里建立起来呢?用谁来立法处呢?其实不依靠心也没有办法建立的,除了心以外的话,这个法尘也没办法建立的。

 

下面就开始总结。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心对境的这个法尘,还有我们的这个心,或者说意根的话,这两者是没有处的。法尘的本体也是不成立的,意根的本体前面也抉择过,也不成立的。

 

这样一来的话——

 

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意和法,意根和法尘这两者在世俗当中是有的,但是胜义当中也是没有的。就像《金刚经》里面讲的是:“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如果心有住的话,实际上也是非住,有住就是无住,有和无是一样的,我们世俗当中的有,实际上是没有的,有的意思也是没有的意思,没有的意思也是有的意思。很矛盾吧?但实际上是不矛盾的,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里面也是说,现空无二无别看起来好像相违,但是实际上是不相违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因此说这个法处和意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并不是因缘,也并不是非因缘,不是自然和非自然,也就是说它是真正如来藏的妙力,或者说是妙真如显现。

 

这样的话,真正的它的本体,观察的时候了不可得,未经观察的时候,了了分明。如果从密法的有一些直指法当中,可能我们当下会想,你现在心里无论是产生——就像上师的有些灌顶仪轨当中也是有,不管是你心里产生恶的念头也好,或者是善的念头的话,一切的一切就像虚空当中密集的白云和黑云一样的,然后当下的话,善恶消于自己的本性当中,如同云消于虚空当中一样的。

 

通过这种方式来比喻的时候,我们也是认识到,在我们的意识面前,一方面,色声香味触的这些影像也可以显现的,这个声音是好听的,好吃的、不好吃的……

 

八斤酥油够不够吃一个多月?我今天在家里算了一下,可能这个人吃得有点多了。因为八斤的话就是八十两,离法会现在最多是一个半月,一个半月就是四十五天,如果一天早上吃藏餐,中午吃汉餐的话,那一顿里面都是大概有接近二两酥油,那这样的话有点儿多了。

 

以前看到一个知识,一个人最多一天半两油,油不能太多了,本身我们的身体的负荷只能半两,然后你吃了二两油的话,是不是有点……今天他没有来是吧?(众笑)是不是吃酥油吃多了?好吧,不来就不说了,来的话还要问这个问题。一个半月要吃八斤酥油,不知道怎么分的……算了,不讲酥油了,已经讲了两天了,再也不讲了。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下面就开始讲十八界,为什么说十八界都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这个“界”大家都知道,是六根、六尘、六识都说成界,就是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

 

界的话,《俱舍论》当中,界有种子的意思,印度的翻译当中也有种子的意思。汉地的有些大德讲,它也有界限的意思,领域、界限。它是一个类别的,它有一定的界限,比如说欲界,有欲望的这些众生一个界当中;然后色界,有光明色的一个;无色界没有色的一个界,界也有这个意思。

 

还有《宝性论》前面一直讲界,这个界,比如说石头有石头的界,金子有金子的界,银子有银子的界,它有一种界性。它这个界的内容好像比较多的,它也有界限的意思,也有种子的意思,也有界性——它自己固定的一种本质,就像我们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一种界性吧。学《宝性论》的时候这个界是很重要的,这个应该清楚的。

 

那这样的话,这个界到底是什么样呢?实际上有十八界。但十八界当中,这里主要以六识为主。因为六识如果能破的话,那根和境很容易(破)。比如说我们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墙,两边的墙靠着中间的墙,如果中间的墙倒了的话,两边的墙没有什么依靠处。所以这里表面上看讲的是十八界,但实际上是六识,从眼识到意识之间着重破斥。破斥的话,那么尘和根随之而破掉。所以这个方式大家应该明白。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佛陀告诉阿难,你看阿难一直不说话,也许他不太懂,但我看好像后面他比较活跃,他中间让佛陀讲吧,一直吃瓜子不说话。

 

佛陀说:阿难,你应该是明白的,你的眼和色为缘,生起眼识。因为眼是根,色是境,依靠这两个因缘能产生眼识,这个阿难肯定是承认的,是对的。

 

那佛陀就问他:

 

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他就问:那你这个眼识是不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然后就变成眼界?依靠眼根而产生的话,它就肯定变成眼界。我们一般比如说混血儿的话,父亲是西方人而产生的话,那可能西方人的血统已经有了;依靠母亲是东方人的话,东方人的的血统也有这样的因缘。那这样的话,你的眼识是不是因为眼而产生,就变成了眼界?因为色而产生,也变成了色界,有是色的这种界性,是不是这样呢?

 

阿难还是不说话,然后佛陀说,阿难,你还是说一点儿吧,不要这样的,你是不是这几天有点儿不开心还是什么呢?不说的话,我就开始继续破啊: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

 

如果阿难你不说话,我就开始分析,分析什么呢?如果你认为这个眼识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话,那么“既无色空”,因为它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眼识是一种意识状态,它仅仅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话,那就没有色了,没有空了。因为色是外境,空也是外境,这样的话,色和空都没有,就“无可分别”。

 

如果色和空都没有的话,外境的色和空等等,白、红、蓝,或者说这个是山,各种各样眼睛看到的这些东西,这是绿色的,这是电视,这是花朵,这是瓶子等等这些现相,那这样的话,都没办法辨别了,因为它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眼根它自己上面不可能有这些东西,所以它不可能辨别。因为不观待色法,不观待空法,全都是依靠眼根而产生,那就对整个世界模糊一片,没办法分辨。

 

纵有汝识,欲将何用?

 

虽然你有识,但是因为你的识依靠根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你不管想什么的话,这个识对你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依靠根,眼识已经产生了,眼识已经产生的话,那你现在有眼识也好,你有意识也好,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用处,多余的了。

 

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如果它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话,那你的这种见,不应该有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而且也不应该有四方形、三角形、上上下下等等各种各样的这种表示,不应该有的,因为全部都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眼根上有没有什么青红白蓝啊?不可能有的。

 

眼根上什么也没有,那这样的话,“从何立界?”你的眼识的界怎么建立起来呢?全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话,确实是整个世界的五花八门也好,或者说是形形色色的这些现相,对你而言全部都是化为乌有,什么都没有了。应该有这个过失。

 

所以(佛陀)跟阿难说,你这个眼识依靠眼根而产生是不行的。

 

再接下来,这个眼识是不是第二个问题,是依靠色法而产生眼界呢?也是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

 

如果你说眼识依靠外面的柱子、瓶子等色法而产生,那这样的话,“空无色时”,虚空它没有色嘛,这个时候,你的识应该会灭掉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这种眼识全部都是依靠色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和前面的推理是一样的,你见到前面的虚空的机会永远都是没有的,从此之后,你再也见不到前面的空空荡荡的空间了,你的眼前全部都是色法以外不应该有任何东西。

 

云何识知是虚空性?

 

那这样的话,你怎么会说:“我已经知道了虚空性?前面没有什么东西,是虚空性。”这样的说法不应该有的。但实际上你还是有吧。我们说“今天这个空间是怎么怎么的”,你看见中间没有什么东西的话,我们还是称之为见虚空吧,就像没有光明的时候见黑暗的说法一样的。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这个稍微有点难懂。如果你说,刚才前面不是说因为眼识是依靠色而产生的吗,依靠色而产生的话,就有不见虚空的过失,前面是这样的;如果你说先见了色,以后见了虚空的话,就已经随着色而变了。

 

“若色变时”,可能有两种解释方法,一个是,比如我前面看到红色的、蓝色的,后面白色的、黑色的,那这样随着色的变化的时候,“汝亦识其色相迁变”,虽然前面的色不断的变化,你执着它的色相也会变化的,但实际上你的识不能迁变的,为什么不能迁变呢?因为前面说你的眼识是从色而产生的,不是自己的眼根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你的识不能迁变,你的识不能迁变的话,那么眼界从什么地方产生呢?眼识的界从什么地方成立呢?不能成立的。这个地方通过辩论给他发了这么一个太过。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

 

如果说你的识,随着外面的色变化也变化的话,那你的眼识的界,自相都是不应该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刚才说是通过色而产生的,那随着识而变色,或者是随着色而变识的话,那你的眼界不应该有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你的眼界自相是不能成立的,如果变化的话,那自相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的识不应该随着境而变化的,它是独立的一个色法而产生的,并没有说要介入你的意识,如果介入你的意识的话,按照你的观点,眼识早就已经没有了。

 

不变则恒,

 

如果你说,虽然外面的色有变化,但是我的眼识一直是没有变化。

 

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因为它没有变化,那这个眼识虽然是从色当中产生,但是永远都不应该知道虚空了。因为没有变化,没有变化的话,我前面的这个眼识是从色法当中产生的,永远都是色法当中,比如说从瓶子的色法当中产生眼识的话,那我永远看到这个瓶子,不应该看到虚空,不应该看到其他的法。这个还是有这样的过失。

 

上面的这两种:一个是从眼而产生的话,不合理的;从色而产生的话,也是不合理的。下面是另外一种观点,说我的这个眼识是依靠色和眼根这两个法当中产生。这个我们很多人也这样认为的,因为眼识是由所缘缘的外境,和增上缘的根,这两个因缘具足的时候可以产生的。但这个说法如果详细观察的话,也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如果同一个时间当中这两种,也就是说,眼根和色法共生的,这是我们很多人可能也是这样认为的,没有眼根的话也不行的,没有色法的话也不行的,有了这两个因缘的话可以共生。那这样的话,还是有过失的。

 

怎么有过失呢?“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这个观察是这样的,眼根和色法,这两个法产生眼识的话,那这两个法是合而产生的,还是不合而产生的?如果说是合而产生的话,那么“合则中离”。

 

怎么是“合则中离”呢?我的眼识依靠眼根和对境两个生起来的,那我的眼识是不是跟它们两个合?如果合的话,跟这边的一个合,跟这边的一个合,两边都有合。如果有两边的合的话,那这边是尘的部分,色法的部分;这边是眼根的部分,根的部分,那我的眼识跟这两个合在一起,就已经变成两法,跟根有关的一部分,还有跟尘有关的一部分。那么,根的一部分和尘的一部分,两个之间是有隔阂的,有隔离的。比如说长水子璇,还有蕅益大师他们都说,根是有知觉的部分,尘是没有知觉的。所以一个是有知觉,一个是没有知觉,完全是不符合的,这样说的。

 

但实际上,按照小乘的观点,其实根也是无情法,它没有知觉的,尘也是没有知觉的,识跟它们合不合的话,中间应该有隔阂的。这样讲可能好一点,但是好几个讲义都认为意识如果跟这两个合的话,一个是有知觉的部分,一个是没有知觉的部分,那可能是我们人的相续所摄可以,根还是可以逐渐产生知觉。其实根它自己的本体来讲,《俱舍论》当中说它是有色法,但是它是无情法,应该是这样的。

 

那这样的话,如果合的话,中间是分离的;如果是离的话,这两个有和合的机会,如果和合的话,那体性就杂乱,体性为什么杂乱呢?因为一个是尘的界,一个是根的界,那么最后这个眼识到底是外境的界性,还是根的界性呢?或者说是这两个混合一体呢?还是中间有隔开的呢?所以这样的眼识,因为尘是外在的法,如果根是内在的话,那内外混合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这样的话,可能眼识也并不是这样。眼识是一种识,它既没有根的微尘,也没有外境的尘的微尘,所以始终是不能成立的。这个解释方法大家也应该这样来理解吧。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

 

这里讲三处。是故我们应该知道,眼和色为缘,产生眼识,其实这三处都是没有的。从眼根的角度来讲,因为刚才破的时候主要是以眼识为主,直接破眼识,间接破眼根和外面的色尘。所以说眼和色为缘所产生眼识的界,其实三处都是不能成立的,跟石女的儿子和龟毛兔角完全是一样的。

 

【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色界三”,识界还是“色界”?

 

也是跟前面一样“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没有说是世俗性,三者虚妄也没有说。

 

刚才藏文不知道怎么说的。按理来讲的话,眼和色,还有识(眼识),这三者本非因缘生,本非自然性,而是光明如来藏的妙力真性。应该这样讲。

 

色还是识?下面都是“声界”、“香界”,对,可能是这样的,它没有说识,但实际上可能是识的意思吧,因为十八界的话,这里面要讲三个界嘛,可能这个意思。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