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1课 笔录

 

我今天参加了我们觉姆这边一年年底的颁奖仪式,以前是年底,现在他们都把这个颁奖仪式放在金刚萨埵的共修后面。我看他们很多年轻人确实也是闻思修行方面,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一方面,现在末法时代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僧团,有这样的一个真正的闻思修行是非常非常的难得;但另一方面,可能我们这边的包括觉姆也好,喇嘛也好,还有我们这边有很多的堪布,堪姆也好,还有主管负责也好,他们还是付出了很多很多,才有我们现在的这样的这种“美食”吧。否则的话,这也并不是容易的,应该是很多拼出来的,很多应该是干出来的。这个事情也是不容易的,但是以后它能不能长期也不是很清楚的。

 

所以说我以前也是说过,我们每一个人要心里有一种出去弘法利生的意愿,而不一定是永远待在这里。如果你一直觉得永远待在这里的话,一旦要离开的时候,可能心里不是什么很好受的。如果你是来这里求学,来这里是得一点儿法,最后我要离开这里,把佛法传给有缘的众生,即使我不能传给有缘的众生,没有这个机会的话,我好好地调伏自己的烦恼,然后临死之前应该好好地修行,应该有这么一个发愿,来到这里,住在这里,这样是比较好的。

 

那么接下来那我们就开始先看一下《楞严经》。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现在讲《楞严经》,前面已经讲了六入,现在讲十二处,十二处当中,前面的眼处和色处讲完了,耳根和声处也已经讲完了,鼻根和味处,这六处前面已经讲完了。那今天我们继续讲舌根和味处,讲这两个。

 

我们都知道十二处是六根处和六尘处,总共有十二处。前面讲了这么多以后,现在继续讲。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

 

佛陀告诉阿难,因为下面要开始讲舌根与外面的味处(味尘),讲这两个。讲这两个的时候,前面要讲一个比喻,也算是一种比喻吧,让阿难作为一个主人公,或者说是主要的人物来讲。

 

你常常二时当中——“二时”是早上和中午,一般出家人过午不食,上午吃一次,中午要吃,而且要吃的话,持着钵,然后在行走当中去化缘,托钵化缘,大家都知道——那么你常常都是作为一个出家人,早晨还有中午的时候到城市里面去化缘,托钵化缘。

 

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在这个期间,你化缘的过程当中,你会遇到“酥酪、醍醐”,其实是酥油、奶酪、醍醐的意思。实际上《涅槃经》当中也有这个比喻。一般首先是有母牛,有了母牛以后,有乳汁(牛奶),有了牛奶以后,这个通过搅拌可以做奶酪。奶酪它是一种酥酪,酥酪有生酪和熟酪,奶酪有两种的。奶酪再继续加工叫什么呢?这个叫醍醐。

 

其实奶酪相当于是我们现在藏地的奶渣,这个比较相同的,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就经常有那个奶渣,因为它是牛奶搅拌以后取出来的有一部分叫做奶酪,有一部分叫做酥油。酥油一般在藏地,再进行融化,里面的很多渣子就留下来了,然后再剩下来的那种比较清净的像甘露一般的这种酥油汤,如果你再让它凝固的话,这个也可以叫做一种醍醐。

 

所以我们一般比如说供斋的时候,有酥油汤,还有人参果,这两个合在一起吃的话,那这个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美味佳肴。一般藏地的话,现在也是这样的,好像一些年轻人对酥油和人参果不是很感兴趣的,不如给他炒个白菜、莴笋然后他就很感兴趣,这样的。但一般比较年老的,年长的这些,如果是青稞、酥油汤和人参果的话,那就非常的开心。而且包括一些举行大的仪式,都是用这样的这种食品,这是最上等的一种食品。

 

所以当时佛陀实际上也是把牛奶、醍醐——牛奶醍醐在《涅槃经》当中讲,它能治很多的病,包括一些风湿病,很多的病。酥油可能不能吃得太多了,吃得太多的话,(会)脂肪肝,对身体也不太好。稍微冬天的时候吃一点酥油、糌粑,这样的话,不过现在酥油越来越贵,可能有些人也不一定吃得起。像奶渣的话,在色达都是四十多块钱一斤,酥油不知道。

 

“在这边应该是三四十多了吧?”

“法会处理的二十八。”

“法会处理的二十八?”

“非常好。”

“非常好?”

“外面卖得五十多。”
“哦,外面卖的五十多,那你买了没有?”

“我买八斤。”
“八斤呐?嗯。八斤半。”

“天天吃。”
“天天吃啊?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
“还可以,呵呵,看一下,我看你很瘦的,不太可以。”
“瘦了能多吃点。”
“嗯,嗯,这样啊?也是,那吃不吃糌粑了?”
“啊?糌粑,嗯,那个什么……”
“嗯,那米饭呢?中午米饭,早上藏餐,中午汉餐,晚上无餐,哦,这样,那还可以。八斤的话,那还是有点儿……那你八斤大概吃多长时间?”
“下一个地藏法会嘛。”
“嗯,然后又买一个八斤,然后再吃到极乐法会。呵呵,你还是很会生活呀,每次法会处理的酥油多买一点,呵呵,好嘛。”

 

那这个是酥油醍醐,那就问你,那这个酥油的话,你说是很美味是吧?很好吃是吧?那我要问你:“现在这个好吃是从空中来的?还是舌中来的?还是食物中?”这样的,它是“名为上味”。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佛陀问阿难:你说这样的特别好吃的酥油甘露,醍醐,你认为是很好吃,那个舌头上的很美的那个美味呀,这个美味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还是从舌头当中——你要观想啊,你要跟我说——舌头当中产生的?还是食物当中产生的?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如果阿难回答,这个美味应该从舌头当中产生的,因为没有它没办法品尝,那这样的话,那知道你的口里面只有一个舌头,当时你的舌头已经变成了酥油醍醐的这种味,因为你的舌头品尝的,当时就变成了这样的。

 

那这样的话,如果你再遇到一个叫做“黑石蜜”,“黑石蜜”,说是有一些甘蔗变成的相当于是一种糖。藏文里面说它是冰糖,翻译成的是冰糖,GALA(师念藏文)。你先吃酥油,对吧?先吃酥油醍醐,然后再吃冰糖,再吃糖果。这样的话,那你是不是前面的舌头品尝的味道变成了糖味儿?

 

如果不转移,不推移的话——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

 

如果不推移,它就不会变移品尝糖的味道上。如果它不变移的话,那么它就永远品尝酥油的味道,它不会知黑石蜜的甜味儿,这样的。

 

若变移者,

 

如果你说,我前面吃的是酥油,然后后来吃黑石蜜的时候,我的味道已经变移了。那变移的话,大家都知道,这个味道是依靠舌根来接受的,舌根不会有多体的,因为一个人只有一个舌头,不可能有像那个毒蛇这些有两舌,对吧?所以造字学里面就叫毒蛇叫两舌,我们爱说一些离间语的人也可以叫两舌。但真正来讲,人也好,牛也好,好多众生只有一个舌根。

 

那一个舌根怎么会品尝很多的味道?

 

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说变移的话,那变移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只有一个舌根,一个舌根怎么会能品尝很多很多的味?先是酥油味,然后后面会得到黑石蜜的味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上面,大家也应该知道,昨天我们每一个前面的破的时候都要懂得这个。比如说我们昨天破声音的时候,其实这个声音传来的话,就不管是鼓声,撞钟的声音,如果它没有自性的话,我们同一个时间当中阿难也可以听,迦叶也可以听,目犍连也可以听,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也可以听得到的。但是如果这个声音真正有自性的话,那这个声音已经入到阿难的耳根当中,其他是根本不能听到的。

 

同样的道理,这里也是这样的。它的味,也就说色声香味当中的外面的美味,如果它有体性的话,那你用一根舌来接受的时候,那就永恒都是这根舌来接受。如果它又变成了——我刚开始第一刹那当中感受甘露醍醐的美味,然后第二刹那的时候,我如果感受黑石蜜的味道的话,那前面的味就没有自性,它已经无常了,然后再后面感受的时候,又另外一个味,那这样的味实际上是没有自性的,随缘而变的。随缘而变的任何法,就像是空气和云雾和阳焰一样的,没有自性的。

 

所以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一定要知道破实有的这种法,这个自始至终都是很重要。不然的话,我看那个有些大德讲的时候,好像一边自己都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为什么是本身我们现量当中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你看也可以看很多的白红绿的各种颜色;听也听各种动听的、难听的这些声音也可以听的;然后鼻子闻的时候也是香气和臭气都可以闻的,那这样的话,为什么是佛陀跟阿难说破的时候,如果一个拥有的话,另一个不能呢?

 

这个原因我前面也提过,我们学过《中观庄严论》的时候,才知道是众生的这种执著是唯一的、恒常的,是整体性的。我们的执著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诸法的本性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它就是假的,跟我们的执著不相应。执著不相应的话,说明它的体性是不能成立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也是很重要的。

 

昨天我们讲考的时候有一个道友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听多一点的?多一点的也可以听啊。当然可能是装着不知道,不然的话,前面其实这个理论已经讲过。我们每一个处讲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样的,懂得这样的话最后我们知道,佛陀也并没有破我们世俗当中的色声香味触,没有破;佛陀也没有破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破;如梦如幻地感受外面的这种六尘,然后产生六识,这个都是没有破,根本没有破,这个在任何当中都没有破。

 

但是他破的什么呢?像声闻乘,很认为有一种实有的存在,那这些实有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来破,那就很容易的。所以我们在灌顶的时候也是有好吃的和难吃的,然后当时吃。其实我们不管是吃酥油也好,吃藏餐也好,汉餐也好,应该吃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想它是很好吃的,但你没有观察,真正的好在哪里?是从舌根上出来的?还是从酥油上出来的?还是在中间空间出来的?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虽然我是喜欢吃酥油,但是也许吃着吃着八斤,最后有新的感受了。

 

“半斤八两……八斤酥油,八斤,一斤多少?”
“今天八关斋戒不能说话。”
“你守八关斋戒是吧?”
“我今天守八关斋戒,说话了。”
“哦!呵呵,那怪酥油嘛。”

 

刚才如果舌根当中产生美味的话,已经破完了。可能很多人也不会想是我的舌根当中出来的,不会这么想吧。

 

如果生于食物——这个很多人都会想的,这个酥油是好吃的,酥油当中产生美味的,那这个实际上也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如果你说是酥油,或者是食物当中出来的话,其实食物它根本没有意识的这种本性,它没有辨别的这种能力,那怎么会知道是美味呢?因为你说美味是食物当中出来的,那美味它自己应该有一种完整的体系,它不依靠其他法,它自己应该能辨别。但是食物它没有识,这个酥油肯定没有识,不然的话你吃了酥油就有杀生的过失,肯定不会有的。如果你吃了酥油又破了八关斋戒,那这样更麻烦了。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如果说食物,不是我来知道的,它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味的话,那就像其他人感受一样的。食物它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味的话,就像另外一个人他吃了八斤酥油一样的,那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吃了八斤酥油也好,五斤酥油也好,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酥油它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味的。如果这样的话,好像别人吃了酥油的味道一样的。这样的话,阿难你跟这种美食之间的关系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两个方面观察的。所以我们也是,不管吃酥油也好,确实真正的这种美味从哪里产生的?其实在密法当中也是一种直指法,当你觉得好吃的时候也好,当你感受到难吃的话,那这个到底是舌头而生的?还是外面的食物而产生的?或者说是空中而产生的?可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世俗当中未经观察的情况下,酥油的因缘和舌根的因缘,然后我想吃的这种意识的介入,这三个因缘具足的时候,才产生一种美味的感觉。但是这个不可靠的,凡是因缘所生的话,都是虚妄的,虚妄的法是没有的。

 

虚妄的法,实际上在虚妄当中是应该可以成立的,这个我们谁也不会破的。就像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当中说:破显现的中观派谁也没有,认知实有的中观者也不会有的。真正中观者的话,他也不会破你见闻觉知的这种显现,但也不会建立你实有的任何一个法,因为在实相当中是根本找不到的。

 

若生于空,

 

第三个方面,如果你说吃酥油的这个美味,不是舌头,也不是食物当中,应该是在空中产生的话。

 

汝啖虚空,当知何味?

 

那你品尝品尝那个虚空,你就吃一吃这个虚空,因为你说是虚空当中出现美味的嘛,那这样的话,你就像空游饿鬼一样的,吃吃虚空,看感觉怎么样?它的味道怎么样?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

 

他这里说,如果你要品尝一下虚空的味道,虚空如果有味道的话,假设说虚空的味道是咸味儿,像我们吃盐巴一样的咸味。那这样的话,这个咸味已经成了你的舌根上的东西了。因为这个肯定是,只要咸的话,我这个舌头来品尝。那这样的话,因为这个咸是从虚空来的,那个咸味你的面部也是可以接触的,因为虚空是我的面部也可以接触的,我的身体也可以接触的。

 

那这样的话,我是在一个虚空当中生存的众生,这样一来,我是完全在咸味儿当中存在的。那这样,世界上的人全部都像是鱼在咸水当中活着一样的。你常常感受咸,那这样的话,永远不能品尝淡味儿。淡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我们平常说是淡,什么(味道)都没有的话,这个叫淡味儿,前面也是讲过。

 

刚才这是一种理论的推理,知道吧?有些时候对方他都不想承认。但是他用一种推理,最后自己都是不得不承认。因为你要说我要品尝,那虚空肯定有味道,不然的话你怎么品尝?如果你说是有味道的话,那么要么是甜味儿,要么是咸味儿,要么是辣、涩等等这些。如果就其中一个,如果你说是咸的话,那虚空接触你其他的话,(就像)你的舌头接触虚空一样,你的身体也应该接触虚空了。

 

那这样的话,你身体都是处于这种咸味儿当中。不仅是你,所有的虚空当中存在的,容纳在虚空当中的这些众生,就像鱼在大海里面一样的,全部都是处在一种咸味儿当中。那这样的话,凡是接触虚空的人都有咸味的。然后我们不用买盐巴,而且如果接触虚空多一点儿的人就特别咸,感觉很不舒服的。但这样的话,永远都不能尝淡味。

 

若不识淡,亦不觉咸,

 

如果淡味没有的话,淡和咸实际上是观待的,如果没有淡味的话,其实咸啊、甜啊、辣啊这些也是不可能有的,因为有和无互相对立的,观待的。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说是淡味我肯定不能接受的话,那观待它的,就像没有黑暗,光明也不可能存在的,光明和黑暗也是观待的,如果淡味没有,那咸味也不可能有的。

 

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那这样的话,淡也没有,咸也没有,那你品尝的所有的味道都没有了,就一无所知了。一无所知的话,你怎么承认你已经感受到?前面阿难可能想,他吃了酥油,很开心的,但实际上最后推来推去的话,八斤酥油什么味道都没有,那你也很痛苦的,你回去以后就把它扔了。

 

对吧?你看现在,要么你要说出来应该有个好的味道,但是如果说不出来的话,就有点麻烦了。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

 

所以我们最后应该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味和舌,还有尝。有时候这是两个方面观察的,在这里是味道、舌根,还有用舌头来品尝味道的这种接受的方式,这三者其实是没有处所的。他的舌根也没有处所,外面的味尘也没有处所,既然是舌和味都是没有处的话,那品尝也是得不到的。

 

我们色尘也是得不到的,眼尘也得不到的话,那见是不可能有的;声尘也是得不到的,耳尘也是得不到的话,那中间听闻也不可能的;那么鼻尘也不存在的,然后外面的气尘也不存在的话,那你嗅也不可能的,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

 

这样一来的话,那尝和味这二者是世俗的,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不是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常有的存在的,那它是什么?它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显现不灭,如梦如幻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妙力,也是一种妙用。那我们品尝到底是什么?其实是如来藏的本体妙用当中,也是显现的一种现象吧,显现许而已。

 

《入大乘论》当中大家也是学得比较清楚吧。不管是从地狱众生一直到乃至佛陀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显现许的有境。但这个显现许的有境,当它清净的时候就变成了这种清净的智慧;当它没有清净的时候,就是六道众生的感受,这个大家也应该清楚的。

 

这是我们讲到的味和舌根。下面我们讲身根和触的道理。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下面身根跟外面的触尘要抉择为空性,以这个方式来指示。首先也是问阿难,现在阿难什么都不说,一直等着,好像睡着了一样的,连一点回应都没有。本来是他六入讲完了以后应该打个招呼啊,或者是十二处讲完了以后,还是不说什么,一直佛陀讲。

 

他这里说你常常早晨的时候,“以手摩头”,前面也讲过出家人是以手摩头。“以手摩头”实际上像汉地的,比如说百丈禅师的清净戒规当中,也是讲出家人一天都是要摩三次头,尤其是在早晨的时候摩三次,那摩三次头是什么呢?自己要摩自己的头观察:自己是佛陀的弟子,以戒为师,还有以四念处来修行,这样的。以前《憨山老人梦游集》当中,也是讲过出家人们就应该经常三次摩头,然后以正知正念来思维修行这样的。所以说,一般来讲,这也是出家人的一种修法吧。

 

早上起来的时候,确实也是,为什么这样呢?你就自己想一想,摩摩头,摩摩头以后:“哦,我现在头发都没有了,我跟世间人已经不同了,世间人是有头发的,我是没有头发的。没有头发的话,是我自己愿意剃头的。不是有些人是强迫的……”像有些关在监狱里面的话,那些狱卒强行把你的头发都剪了,有些剪头发的时候,耳朵上面一块都剪完了这样的。“但这个不是的,我们是自己愿意剃头的。那剃了头以后,又是出家人,又是不愿意舍弃世间八法的话,那特别特别惭愧的。”所以这是也是一种修法吧。这是一种行为,但在这里主要并不是讲戒律,它这里当时有一种感受吧。

 

我们每个人虽然有些在家人,也可以摩一摩,大家摩摩头,感觉是什么样的,对吧?自己摩摩头,不管你有头发,没有头发,先摩一下,它那个触觉是什么样的,对吧?有没有一个触觉?他这里主要讲这个触觉。

 

于意云何?

 

你是怎么想的?你摩摩头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

 

这里摩头的时候,他这里有个知觉,那么这个知觉“谁为能触?”当时我摩头的时候,有一种或者是比较粗糙的,或者是比较滑滑的,这样的一个感觉,到底能知是怎么样的?就这种知觉吧,当时接触的一个知觉,接触的知觉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

 

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那这个知觉,它是在手上,还是在头上?这个确实也是一种直指法吧,你摩摩头的时候,当时手和头接触的过程当中有一种知觉,这个知觉,问你,在你的头上还是在你的手上?

这个问问:“在哪里?都有,是吧?你觉得呢?摩了没有?”
“摩了。”
“在哪里?”
“在头和手的接触。”
“肯定头和手的接触,但是接触感在头上还是在手上?”
“这是自己的感觉。”
“这是自己的感觉,好嘛,她都不敢说。这是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在哪里?是在头上还是在手上?”
“都是虚妄。”
“都是虚妄。有点聪明,下面就要开始破它了,所以就不正面回答。”

都是虚妄,是吧?好嘛。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

 

如果这个感觉在手上,这样的话,“头则无知”,因为你的感觉不可能有两个嘛,只有一个。一个的话,如果这个感觉在手上,那头就没有知觉了。

 

云何成触?

 

那跟头没有什么接触了,没有知觉的原因。没有了。

 

若在于头,

 

如果你说这个感觉在头上的话,那么——

 

手则无用,

 

那这样你摩那个头没有用的。

 

云何名触?

 

因为这个感觉本来在头上,在头上的话,你手不摩,它也是在那里。那你何必摩呢?你的头本身也是有的,他的感觉在头上,那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摩?不摩也是可以的,那怎么会是成为你的手接触的这种知觉呢?不应该这么说。

 

若各各有,

 

如果你说手也有知觉,然后头也有,各各都有,两个都有的话。

 

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知道了吧?你刚才说这两个都有嘛,你现在就成了有两个身体了。因为我们一个意识,一个意识有一个身体。如果真正能感觉到两个的话,那这个感觉是一种分别念,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不可能(同时)产生两个分别念,如果产生两个分别念的话,就有两个身体,两个相续了。同一个时间当中只能有(一个)受的感觉,无分别当中它可以有,眼、耳、鼻、舌、身都同一个时间当中可以有,但是分别念不能产生两个。如果是随着手的一个分别念,随着头的一个分别念的话,那你肯定是有了两种相续了,不然不可能拥有的。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

 

如果你说,我当时的头和手接触的过程当中只有一个接触,只有一个感觉,那这样的话,因为这个感觉只有一个,那手和头就变成一体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是两体的话,应该不可能有一个感觉,两个都没有融为一体的话,不可能是一个(感觉)了,那么应该是两个感觉了。

 

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如果你说是手和头这两个是一体的话,那触则不可能成的。要接触的话,肯定是要两个法,不可能是自己对自己接触。应该是一个甲法和一个乙法,甲法和乙法才有接触。我们说我的手接触头的话,那手是一个物体,头也是一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可以接触在一起,这叫做是接触。如果是一个物体的话,怎么接触自己呢?不可能,指尖自己不能接触自己一样的,不可能的。

 

所以你刚才说是如果触是一个的话,那手和头就变成了一体。如果你说是一体的话,那触是不能成立的。

 

若二体者,

 

如果你说依靠手的,依靠头的,有两个体性的话。

 

触谁为在?

 

你刚才说是身体的两个肢体吧,一个是手,一个是头,两个肢体。如果有两个肢体的话,那你的这种接触的感觉,到底在手上,还是在头上?在哪里呢?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

 

如果是“在能”,比如说我们手是能接触,头是所接触。那这样的话,感觉如果在能接触上面,也就是说我的手上面的话,那它肯定不是所,“非所”,那这样的话,它就跟头没有什么关系了;“在所”,如果触在所触的头上的话,那它不是能触了,“非能”,这样的话,那手上不可能有的。

 

通过这种观察,我们所谓的触觉,确实你未经观察的时候,摩摩头好像有一种触觉,但是你真正用这样的理论来观察的时候,其实接触也确实是一个虚妄的,得不到的。

 

她刚才一直是不好好正面回答,也实际上是也懂到一点,是吧?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那这样的话,因为你能触方面也得不到的,所触方面也得不到这个触的感觉,那这样的话,虚空跟你接触也是不能说。因为没有的话,就相当于是跟虚空一样的,但是你跟虚空接触不能说,明明是你的手摩着你的头的时候,你有这种触觉的。未经观察的时候确实有触觉,但最后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好像摩虚空一模一样的。但摩虚空的话,没有什么所触的,这个不可能的,不应该说虚空是你的所触。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

 

所以你应该知道,触是对境的尘;身体是身根的尘;还有觉,当时那个接触的这种感觉,这三种其实是没有处的。这样一来的话,身与触,这里的触是身体接触任何一个法的对境叫做触。

 

有时候我们在讲六处的时候,色声香味都是比较好懂,触的话,凡是身体接触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说,有情物也可以,无情物也可以,凡是接触的那个对境叫做是触。这种触有感觉的话就叫觉。这里面讲的比较清楚吧。

 

我以前刚开始学《俱舍论》和《智者入门》的时候,这个触有点儿不是很好懂。其他的是色、声、香、味,这几个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根它接受。但是触和觉之间的关系有一点,好像触有时候也是一种感觉,但是这个叫做触觉,就像我们的味觉,或者说视觉,或者说是这是尝觉,就这么一个。觉和触之间稍微有一点点难懂,大家应该清楚。

 

即身与触,二俱虚妄,

 

那么身体和触实际上也是虚妄的,世俗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那它是一种如来藏的妙用以外,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它有一种如梦如幻的现相而已。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0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楞严经》。前面讲了五蕴,然后讲了六入,从今天开始讲十二处。等一会儿我们这里先讲色和见,按理来讲,我本来想让大家看到一个水晶球,但是我家里的水晶球特别重,所以我刚才拿下来,后来有点儿重。那这样的话,等会儿我讲色法的时候,就看前面的佛像,或者是自己在前面准备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你看它,然后到底颜色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个;然后声音的时候,我这边安排了一个箜篌的声音,这个到时候给大家放一下;然后香味儿的话,平时你们在这里不是经常熏一些,不知道香不香,这个等会儿也可以准备一下。如果在家里听着的话,那就点个香,看看你那个香的味道,跟我们的鼻根是怎么个关系。我们前面也讲过吧,一般密法的灌顶的时候,六根、六处,或者说是六识,以这种方式来认识自己的本性,心的本性也好,识的本性也好,就这样的。

 

所以表面上看,《楞严经》好像是像因明的一种逻辑方式来观察,但实际上我们的整个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说是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这些,到底是怎么样的?它是什么样的因缘发生的?我们众生是怎么样去执著的?其实正在执著的时候,它的本体从来都是没有成立过的。可是人们都觉得是眼见为实,眼睛见到的色法肯定是有的,耳朵听到的声音肯定是存在的,鼻子嗅到的这种香气肯定是存在的,我们一直是在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中。

 

我们要打破这个习惯其实也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相续当中还有一个,可以说是无始以来的一种深厚的习气。依靠这种习气,让我们的整个身语意开始迷乱起来了,迷乱以后它是一个坚固的现象。这种坚固的现象并不是理论上说打破就确实打破了,就像一个慢性病的人,他的胆已经出现了问题的话,他眼前所见到的都是金黄色的,那么这个通过很长时间,先知道病的根源,然后继续吃药,最后才慢慢慢慢随着你的病的消失,你的所见越来越清净。这一点大家也是学过《定解宝灯论》等许多论典,应该是明白的。

 

所以今天我们讲时候,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些词句,但实际上如果有缘者的话,也许依靠这样的一种直指也好,依靠这样的一种指点,可能会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眼识、耳识、鼻识是什么样的,也会比较清楚的。

 

那今天继续讲,然后佛告诉阿难:

 

“复次,阿难,

 

复次,就是然后,藏文当中(师念藏文)之后。因为前面六入已经讲完了,之后佛陀又继续告诉阿难。

 

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他问阿难,你说为什么十二处本来都是如来藏的这种“妙真如性”——如来藏的真正的,奇妙的,真如的本性呢?实际上我们在密法当中,十二处怎么样是如来的本性讲得比较清楚,但是在显宗当中只是提了一下。

 

十二处的话,其实它是光明如来藏的一种妙用也好、一种显现,那么这个是怎么显现呢?我们应该先从第二转法轮的意思,抉择为空性,然后它的这种明显不灭,或者说现而不灭的这种现相就是所谓如来藏的一种本色,或者如来藏的自相,如来藏的一种妙力。它有很多的这种名词。如果我们真的要懂得了《楞严经》的话,实际上在这里间接讲了光明如来藏,所以有些智者把《楞严经》放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之中。也有这样的。

 

佛陀问阿难:“你说,这十二处怎么是如来藏的本来真如性呢?”但是阿难不像前面那么活跃,他越到后面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一直等着,让如来宣说,因为自己说的话,好像好多次都有点儿说不清楚吧,可能他也比较聪明的,不说的话,如来也肯定会讲的,他也就没有怎么说,一直就不说什么了。

 

然后佛陀等了一会儿,后来又继续说。按理来讲,问了阿难,如果开头的话,阿难可能会讲的,但是现在也许可能累了还是什么。但是我们后面《楞严经》那么多,可能阿难有时候可能还会活跃起来吧。阿难什么都没有说,那佛就说。

 

下面十二处都是一对一对的,比如说眼和色一起讲,耳和声一起讲,鼻和香一起讲,它是一对一对的。下面是这样讲的。首先眼和色,或者说见和色。

 

那这样的时候,佛陀说——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佛陀问他:“阿难,你好好地看一看,我们祇孤独园,祇林精舍,有好多好多的树林,还有这里面有很多的水泉、水池。”所以,我们现在如果当做阿难的话,我们大家可能都在房子里面,没有树林,也没有水泉,但是你们自己也可以看前面,如果有一些树,或者是有佛像、有柱子,或者有什么东西的话,你就看那个。因为佛陀告诉阿难,你看看——可能是当时在外面还是在哪里,可能不是在经堂里面吧——阿难,你看看外面的祇林精舍,有这么多的树木,还有那个水泉,这么美好的这种环境,那这样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于意云何?”你是怎么想的?我们见到的这些,“此等为是色生眼见?”外面的水池和外面的树林这些产生我们的眼识,或者是眼见?或者是我们的眼根产生这些外面的树林和水泉等色相?问两个问题。意思是我们的见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还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吧。这样问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以想,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是从眼睛当中产生的,还是外境当中产生的?

 

这个问起来好像比较简单的,但是实际上让我回答的话,可能也要考虑一下,如果是眼睛当中产生的话,有什么过失;如果外境当中产生的话,有什么过失?我们要考虑。

 

阿难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就一直等着。在这个时候——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

 

首先是第二个问题吧,刚才问的时候,这个是放在第二。如果你说是眼根当中,我们的眼根当中产生外面的树林等这些色相,如果你说外面见的东西是眼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就不合理的。

 

怎么不合理呢?因为如果是眼根当中产生这些色相的话,如果我们见到空的话,那虚空肯定不是这些色相,“非色”,那这样的话,那个色的这种相,它没有见者,这样自然而然会销亡的。

 

如果这个色相自然而然消亡的话,那么“销则显发,一切都无”,如果色相销亡的话,那色相销亡的缘故,一切现量所见到的这些色法的现相全部一无所有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人眼前全部都是像虚空一样的,所有的林林总总的,或者说是形形色色的这些外境的相,都不复存在的。但是实际上我们都不能这样承认,因为确实是只要一睁开眼睛的话,那我们前面的这些色法就现量而见到的,这就是现量而成的。能见到的一切现相,这是我们现量而成的。所以说你不能这样承认。

 

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色相既无”,如果说是外面的所有的这些色相都没有的话,那色和空实际上是观待的,因为我们的眼见实际上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眼睛见到色相的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眼睛见不到任何的这种状况,像看到虚空一样的。就像我们那天上面分析的时候,要么我们会见到光明,要么见到是黑暗,除此之外都没有第三个对境。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色相的这些境相全部都没有的话,那“谁明空质?”因为色和空是观待而言的,那这样的话,那谁了知空性的这种本质?如果这样的话,《心经》当中不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嘛,如果色没有的话,那空没有;如果空没有的话,反过来“空即是色”,也是无法找到的。那这样一来的话,最后一无所有。

 

空亦如是。

 

那么从空方面的话,“空亦如是”,以空来观察的话,也是完全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刚才我们说眼根产生色相,对吧?那反过来说,如果眼根产生空相,那这样的话,见色的时候非空,然后空性消亡,一旦空性消亡,则一无所有。这样推的话,最后用空,因为色的相反实际上是空,如果色不存在,空不存在;空不存在,色也一样不存在,因为它们两个是观待而安立的。

 

这是第一个方法,确实也是,眼根当中产生色相是不合理的。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眼睛出色相的话,是不对的,应该是从外境的色尘当中产生眼识。

 

这个我们平时在学因明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讲,所缘缘的外境,然后依靠作意,还有眼根,这些因缘具足的时候才产生眼识,这样的。

 

如果对方说是外面的色尘,刚才林园也好,水泉也好,它们有了以后才产生眼见。这样的话,也是一样的道理。

 

观空非色见即销亡;

 

“观空非色”,如果我的眼识是依靠色法而产生的话,当我观虚空的时候,实际上是虚空肯定不是色。那这样的话,那个见,也就是说见色的因已经销亡。

 

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如果这个销亡的话,那么则一无所有。那这样的话,也是跟前面的推理方法一样的,谁明空,谁明色呢?色和空是观待而安立的。那如果真正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眼识的话,那我观空而言不合理的。

 

我们有些人可能这样想的,前面也是有这个问题吧?没事,我先看那个林园,从林园当中产生我的眼识。然后过一会儿或者晚上天黑了,这样的时候,我就看那个虚空,虚空当中也产生我的一种意识。那这样的话,一会儿看林,一会儿看空的话,其实不一定一个存在,非要一个消亡。

 

实际上这个我们前面也分析过。因为人们的这种执著的话,实际上是一个实有的执著,并不是它是一种无常的,它是一种零散的,不是这样的。我们人们的执著是一个整体性的,是唯一的、常有的,这样的。不符合你的这样的执著的相,实际上在这里并不是所破。所以我们一旦能抉择它是一种因缘生的话,那说明实有的产生是没有的。

 

所以“因缘所生法,皆是虚妄性”,是在哪个经典里面这么讲的:“因缘所生法,皆是虚妄性。”还有应该是《楞伽经》里面讲的吧,说:“诸法世俗生,胜义无自性。”所以一切万法实际上是世俗,世俗的话,是虚妄,就是虚妄当中产生的;而真正的胜义当中,真正的实相当中,任何人都是没有产生的,应该要明白这个道理。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

 

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我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我们见到的,就是根处,见在这里一般是根的处;然后色是尘处,那么根处和色处这两者,同是空的。那这样的话就没有处。因为这里十二处吧,十二处的话,其实我们眼根也是个处,也是不存在的,刚才通过见来分析的;然后色尘也是一个处,这个也是不存在的。

 

即色与见,二处虚妄,

 

那么色和见,实际上这两个处是虚妄的,虚假的。

 

所以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它本来都是没有一种固定的这种因缘和非因缘产生的,也没有固定的一种自然和非自然产生的。那是什么样呢?实际上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一样,在胜义当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当中,如梦如幻,没有真实的法。

 

其实是我们不管是见到的法,还是听到的法,它们的真正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应该是《入楞伽经》里面讲的吧:“三界心迷惑,是故种种见。”“三界心迷惑”,三界的心都是迷惑的,“是故种种见,梦及世间法,此二法平等。”意思就是说,所有我们的见,实际上是梦里面的这种显现和世间的所有的这种显现的法,那完全都是平等的。其实我们达到这样的境界的话,那应该是很棒的,对吧?非常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可能是眼睛对我们造成很大的违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见到的都认为是实有的东西,从早上起来睁开眼睛一看,哦,你的钢炉是实有存在的,你的灯是存在的,你的碗是存在的,你的手机是存在的,电脑是存在的,佛经是存在的,所有的东西是实有存在的。那么如果我们有今天的这样的观察方式,佛陀带阿难,跟那个祇园精舍的森林作为一个对境,你看看这个,你的见和外面的精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当时阿难不知道通达没有,即使他通达可能他现在都不想说话了,这样的,然后他就什么也没有说。

 

但是我们也不仅仅是祇园精舍的一个森林吧,我们任何的这种所见所闻,实际上确实是依靠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哦,原来我们无始以来,众生无始以来见是见,我们从小都是“我见到什么什么了”,就这样一直说,父母也是说:“你见到什么”,老师也是说:“你见到什么什么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真正的见如果以这种方式来观察的时候,好像见确实是一无所得。这个道理应该是明白的。

 

所以说为什么是大圆满灌顶的时候,经常有一个是透明的水晶,用这个你看看,你看看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的心也是这样的,外面的色法也是这样的,内外透明的,通彻无碍的,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自己的心的话,也是很容易的。这是十二处当中的前两处已经讲完了。

 

然后接下来下面就开始敲锣吹号,是吧?下面用声音,今天用什么声音?没有啥声音。对,等会儿我有个声音,待会儿再说吧。我准备了一个声音,但是好像这个其实有个声音就可以的,但也许可能我看得到他们是不是有弄出了一种色法,也行吧。下面第二个处。

 

第二个处是什么?就是声音和耳根。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

 

他说阿难,你继续好好地听着,听着我们祇园精舍当中,僧众们需要集中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是击鼓。我们一般击鼓都是念经的时候击鼓,一般闭关的时候,也要击鼓,一般僧众集中的时候,我们就敲锣,是吧?那个圆圆的,“咚——,咚——,咚——”这样的,那个叫做是锣,是吧?一个金字旁那个罗汉的罗,敲锣,敲锣打鼓。

 

可能寺院里面一般都是敲那个木鱼,汉地的话,早上三四点钟的时候就敲木鱼。木鱼有几种说法,有些说木鱼是鱼的眼睛,白天晚上都开着,所以说让我们修行人不要打瞌睡,一定要精进。木鱼的表示是这样的。还有一种表示,这是汉地有些和尚讲的,说是以前有一个人造了恶业,就在河里面变成一个大鱼,然后鱼的身体上面长了一棵树。后来有一个什么缘觉还是一个大德看到以后,对它进行超度,进行超度以后鱼就死了。然后把它身体上的树木砍断,砍断以后特别长,特别大,然后把它变成一个像鱼的形状,让僧众天天敲它,这样回向给那个恶人。从那个开始,就变成了木鱼,也有这种说法。具体怎么样我也没有去查,但是不管怎么样,汉地一般是敲木鱼。

 

然后戒律当中的话,叫木锥,是吧?杆子,一般那个戒律里面经常用的那个杆子,我们诵戒的时候也经常用。还有在这边撞钟,汉地也是有,可能藏地也有点不同吧。但不管是刚才那个敲鼓也好,或者说是敲锣也好,或者说是敲木鱼,或者说是什么撞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是吧?凡是自己干什么的就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就这种说法吧。

 

那么不管是钟的声音,鼓的声音。

 

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它的声音一直接连不断地,一直“呜——”,这样的一种声音传来。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你敲锣,还是打鼓,还是什么样的声音。

 

我们传法的时候一般都是海螺声音。海螺的声音确实很重要。我们这边的道友们,各个法师下面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些群体的海螺已经不见了,不知道,然后有些吹海螺的人睡着了,有些好像吹得不好。原来我们这边有一个牦牛,经常“呜——,呜——,呜——”就这样,吹得不是很好的声音。按理来讲,应该吹比较很好听的声音,因为那个佛经当中不是说嘛,(师念藏文)说是不管是敲鼓也好,或者吹海螺也好,或者说是打锣也好,它的声音听到的话,那就免堕恶趣,更何况说是为了真正去听法。所以说这个功德很大的。

 

我们一般可能吹海螺就是转法轮的时候,因为当时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天人供养这样的右旋海螺的原因,以这样的缘起一般都是吹海螺,这个都是很重要。但我每次强调的话,明天早上可能会大家都吹一下,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又舍不得了,害怕很多众生听到了,听到以后害怕他们都解脱了,所以有些可能舍不得吹海螺。但如果吹的话,那很好的。

 

你不管是吹海螺也好,或者是敲锣打鼓也好,那它的声音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听到的声音,我们怎么样认识自心,这样的。

 

这里说: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佛陀问阿难: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什么话都不说了),这些声音,刚才那个敲锣也好,或者说是敲鼓也好,撞钟也好,是声音直接从那边来到你的耳边,还是你的耳朵直接到声音那里呢?

 

本来我们耳朵是一块儿嘛,阿难的耳朵不知道怎么样,是不是你的耳朵跑到声音那儿去,还是声音跑到你的耳朵里面来的,这个到底是怎么样?

 

然后佛陀又继续问: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

 

他说,如果声音从海螺那儿,或者说是从鼓那里直接传到你的耳边来的话,佛陀说,就像我去乞食的时候,到了“室罗筏城”——“室罗筏城”是舍卫城,我们前面也是提到过吧,舍卫城,有些里面说是丰德城,丰满的丰,功德的德,丰德城——就像我去了室罗筏城,那在祇孤独园的这个森林当中,我是没有的。因为佛陀他是一个整体的嘛,那这个整体,我去化缘去了的话,不可能我还有一个留在后面的。

 

就像是这样的,如果声音从那边过来的话——

 

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葉应不俱闻,

 

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声音从我们敲的那个鼓出来,出来以后就直接跑到阿难的耳根当中,就入于你的耳朵里面,它就从那边“呜——”就来到阿难的左耳或者是右耳当中了。

 

那在这个时候,目犍连和迦叶不应该听到。因为声音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就像佛陀说,我从这里到了舍卫城的话,那祇孤独园不存在佛陀。佛陀已经到那边去了,那声音也是这样的,从那边出来,然后来到阿难的耳里,那迦叶和目犍连,虽然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但是就听不到了;迦叶也是佛陀交付的第一传世人,但是他们都应该得不到。

 

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

 

如果这么厉害的两个阿罗汉都得不到的话,更何况说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当时佛陀的眷属是一千二百五十个沙门,比丘、比丘尼等等。那这样都肯定得不到的,因为声音只有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的话,你不能分开,而且它就直接入到阿难的耳朵里面去了。

 

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那这样的话,刚才声音从那边离开就直接到阿难那里,那么同一个时间当中,这些沙门怎么能听得到?因为他们吃饭的地方要集中僧众,那撞钟的声音怎么会能听到?不能听到。

 

好像后面另外有一种解释,但应该这样的吧,你们再看一下。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观察。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

 

但这个我们一般可能不会说的,如果你的耳朵跑到敲鼓的声音那里去的话——

 

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

 

那么这样的话,就像是我从室罗城回来,回来以后我到达祇园精舍一样。因为佛陀显现上是一个人嘛,一个人的话,那就从室罗筏城回来,回来的话,那边就已经没有了,已经到了祇园精舍了,这样的。那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耳朵到那边去的话,那我的阿难的耳根跑到那边去了,这边阿难没有耳朵了,或者是阿难他自己也是被耳朵牵着,跑到那个鼓声那去了。

 

如果这样的话——

 

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

 

你听到鼓声的时候,那么你的耳根也是往那个击鼓的地方。

 

那么这个时候——

 

钟声齐出,应不俱闻,

 

那如果在这个时候,同一个时间里面发出那个撞钟的声音的话,那你不应该听到的,因为你的耳根跑到那个击鼓的地方去了,正在那里享受的话,因为刚才那个集中僧众,可能又要敲鼓,又要撞钟,这样的话,如果你的耳根跑到敲鼓的那个地方去的话,这边撞钟根本听不到。

 

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更何况说是还有其他的什么大象的声音,牛马的声音,羊的声音,种种声音都听不到了。那这样的话,你的耳根只有一个,这个耳根就入于一个声音当中去了,那其他的包括什么——我们学院现在有时候,比如说里面听到一个传法的声音的话,最近不是他们房子维修嘛,就好多拖拉机,“嚓嚓嚓嚓……”又一个拖拉机上去了,又“嚓嚓嚓嚓……”又一个下来了,又“嚓嚓嚓嚓……”上去了……那这些都不应该听得到,对吧?

 

以前山的外面有狼的声音、狗的声音,还有各种乌鸦的声音、喜鹊的声音,种种声音吧。但现在我们夏天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拖拉机的声音。“嚓嚓嚓嚓……”好像晚上十二点的时候还“嚓嚓嚓嚓……”

 

如果修行比较好的人,依靠这种声音:是我的耳朵跑到拖拉机那里去了?还是拖拉机的声音跑到我的耳朵里了?然后这样一观想马上就证悟了,然后他就马上特别感恩那个拖拉机的司机。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那这样观察的话,我的耳根跟那个声音既然没有往来,我的耳根即没有去声音那里,声音也没有来到这里,那这样实际上“亦复无闻”,实际上这个闻也是实相当中没有的。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

 

这样观察的话,实际上我们的声音,还有听者这两个——耳根就叫根处,根处也不存在;然后声音叫尘处,尘处也不存在,除了这两个以外也没有的。

 

好像记得《大智度论》当中,观察耳根,观察外面的色法,观察耳识,这三个方面观察。好像我前面翻译了一点点,它有一百卷,我今年冬天的时候翻译了一点点,但夏天太忙了。不知道,我翻成藏文弄了一点,好像有一些印象,里面这样讲的。所以如果我们真正去观察的话……

 

你看拖拉机,其实有时候拖拉机的声音我觉得挺好听的。如果我们从小都是,父母就说这个拖拉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的话,我们每次听到的时候可能会陶醉在里面:“哇,我听到最好的声音。”可能会这样的。好像好多人都不太承认,谁都不说。


即听与声,二处虚妄,】

 

我们的听和声音,这二处都是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就像《大庄严经》当中,怎么说的呢?说是“譬如箜篌,弦器及手”,箜篌,以前有这样的一种乐器,好像现在据说是基本上都失传了,在外面好像有的。箜篌,以前是特别出名的,佛经里面经常出现的。那么这个弦和器,还有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它是和合,就刚才的器和弦,还有手,这三个和合而发生的。

 

“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怎么讲?箜篌的这个声音发出来了,实际上这是依靠弦和它的器,还有依靠手的这种动摇,然后发出来的声音。但发出来的声音如果我们去观察的话,这是无来无去的。

 

所以以前禅宗也好,密宗的很多大德,依靠一种比如说音乐的声音,或者说是依靠一些四大的这种声音——我们大圆满当中是专门观那个四大的这种声音,比如说地大的“咔咔、嚓”互相敲,然后在高山的地方生火,然后火正在“噼啪、噼啪”的声音,或者说是有一些流水的声音,或者说是在高山吹风的这种声音,依靠这种声音认识本性。其实这些意思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刚才那个箜篌的声音,看看,大家听听有没有觉悟。我这边有没有一个,有一点儿吗?有吗?

 

(恩师让放箜篌的声音)

 

OK,这是用声音直指本性。《楞严经》就是这样的。

 

接下来佛陀又告诉阿难,刚才前面把耳根和声尘已经讲完了,然后下面是鼻根和香尘。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这里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再好好地嗅一嗅你那个香炉里面的旃檀香,其实这里的“旃檀”,应该不是一般旃檀。我们现在一般的旃檀,虽然有一个特别好的这种香气,但是并不能去到很遥远的地方。以前有一个叫做是蛇心旃檀,还有叫牛头旃檀,这些旃檀特别名贵,特别的特殊。它的这种香味儿传到“四十里”,藏文当中翻译是四十文旬。“四十里”,一般用现在的单位来算的话,可能是二十公里。有些计算单位当中说是一公里有二里。这样的话,可能我们在这里熏旃檀香,可能在那个……

 

我们有没有熏香的?本身是经常有,今天啥都没有了?有吗?

 

不是刚才说了吗?要准备。

 

它那个香现在,在这里还要说一下,我们买的香,一定要取舍。因为我们包括商店当中也好,各个部门当中如果用的那个香,有些听说是光是针对我们这边就开香厂。我们这方面要注意,我们不是为了让别的一些其他的有些人……就这方面一定要监管的法师要看。因为学院是比较大的,不管是供护法的酒也好,然后香也好,还有什么其他的任何的这种产品,并不是为了打广告。当然我们这边的出家人,或者说是这边的居士都是不可能跟那些做生意的人有买卖。

 

(不是给我,跟大家……那么少?平时你们多得不得了,现在……那么一点点谁能闻得到?不要说四十里,四十文旬,四米的地方都可能闻不到。那你自己这样的,我并不是要你让一个人闻,亮个相,不要那么紧张,也没事。那天不是很那个的嘛,现在好像一点都没有。)

 

还要在这里要说一下,这个也是额外的话。不管各个部门,如果是买一些什么三宝所依有关的这些的话,我们希望相关的监管法师一定要清楚,就不要以学院和以喇荣的名义,然后实际上是跟其他的商家合作。这样的话,到时候可能我们自己,包括法师也好,主管的负责人也好,可能会有一些麻烦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这里是闻思修行的地方,并不是给各种文创产品打广告。

 

以前听说是跟我们这边的有些部门造各种文创产品,然后他们就开始赚钱,别人都认为是我们在这边卖,实际上是跟我们这边没有关系。但是刚开始我们这边的有些法师,也可能是对五部大论讲得比较精通,但是商业方面显现上是有点儿笨,所以(被)别人利用都是根本不知道,最后别人一直觉得是我们这边推荐的,我们这边什么什么的。这样的话,肯定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这边以后任何的,包括我们用的什么佛像也好,转经轮也好,还有这个那个的,都要监管的法师应该要经常关注。

 

我们没有必要以各种名义来打广告,以加持品的名义来卖高价。现在是很多人,有些是佛教徒,有些是装着佛教徒,然后以佛教什么什么谁加持的,什么什么僧众做加持的。最后本来只是几块钱的,然后就赚几十块钱、几百块钱这样,这个是对佛教也不利,对学院不利,到最后对个人也不利。所以现在是没有发生这些情况之前,一定要注意。

 

我们学院这边也没有必要,什么这个是装藏的东西呀,这个是佛像啊,这个是佛塔啊,我们不是以卖三宝物而为生的。如果是为了弘扬的话,那么各自买,不用我们在这边卖高价。这个是肯定没有的,但是没有的时候跟大家说了要好一点,不然一旦有了这样的话,我一说可能针对某个人、某个部门,这样就不太好。所以说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要记住。

 

如果家里听,你们自己点个什么香、点个什么旃檀香,柏树香,或者说是一些其他的香,然后就可以看看。

 

下面佛陀说,他这里“一铢”,好像比如说是1/24两,很小很小的,一点点的意思,藏文当中翻译的是旃檀香当中的一点点,如果去烧的话,实际上在四十文旬的地方,都香气弥漫了。

 

好像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记当中也讲到,当时汉武帝的时候,有一点点的,像豌豆那么大的一点点的那种旃檀香,在外面燃烧,当时的整个四十里的地方一直是弥漫香味,后来好像在一个月当中都是没有消失,并且在四十里以内的,所有的这些疾病、瘟疫,全部都消失。所以我们点个香,有时候这样可能对清新空气,还有心情比较舒畅,就有好多作用的。其实这个也是很好的。

 

但是务必要注意消防,因为消防对全世界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为了扑鼻的芬香,最后就得到了更多的麻烦的话也不好。一定要点香这些的话,以安全为主,这个不管在哪个地方,也是很重要的。

 

我是最近对消防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今天都是见了一些消防的领导。我们这边的部门的一些负责人刚开始都是有点不同的心态,然后我见了以后,他们也开心,我也开心。

 

其实消防确实是也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这种生命、财产这些都是,有这样的消防意识是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不管是任何的一个建筑也好,在哪些方面,消防通道、消防的这种设备、仪器这些都是很需要的。不然的话,确实人有时候是很无常的,许多道场也好,许多建筑物也一定要需要预备这些,各个部门也不能轻视。一旦如果发生什么的话,那我们怎么办?这是作为佛教团体也需要的,作为我们一般世间人,也确实需要的。因为生命无常,在什么地方出现很难说的。

 

下面讲的是什么?刚才讲到这样的这种芬香传到40里的地方。

 

那么佛陀告诉阿难——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说是这么好闻的香,实际上是它出生于旃檀木当中,还是生于你的鼻子,还是在虚空当中产生的呢?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

 

如果你说这个香从你的鼻子当中产生。

 

称鼻所生

 

那么我们可以说是你的鼻子当中产生香的,是吧?

 

当从鼻出,

 

这样的话,你的鼻孔里面,或者说你的鼻根当中出现了这些香味。

 

但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

 

因为你的鼻子是肉团团,不是那个旃檀,如果你的鼻子里面一块旃檀都没有的话,那你的鼻子当中怎么会是出现旃檀香呢?这个肯定不可能的。不可能是鼻子里面出来,鼻子里面出来的话,那是不合理的。鼻子里面有鼻涕、鼻毛——叫毛还是叫什么?鼻子里面的毛叫什么?可以叫鼻毛吗?啊,哈哈,可以吗?眼睛是睫毛是吧?鼻子怎么说啊?鼻毛可以说是吧?确定吗?好嘛——鼻子里面肯定没有旃檀,只有鼻毛和鼻涕,是吧。

 

称汝闻香,当于鼻入;

 

再加上你闻到那个香是吧?你所谓闻到香,应该是“当于鼻入”,一般我们闻香的时候,因为那个香气入于鼻子才能闻得到的,但现在你说是鼻子当中出来,那出和入肯定是相反的。

 

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本来一般的这种常识,鼻子当中入了香气,然后就闻到了香。但是你现在从鼻孔当中出来的话,那出和入是相反的。所以这种闻香的说法完全是不合理的。所以第一个从鼻子当中出香味儿是不能成立的。

 

然后第二个,如果你说这样的这种香味儿,从空当中产生的话。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如果你说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虚空大家都知道它是恒常存在的,那这样一推理,你的这种香气也应该经常存在的,中间一点都是不能间断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不能间断的。那为什么还要借助我们的香炉“爇此”,把这个香也好,或者说是旃檀木也好,烧了以后才能出现呢?不应该这样的。因为在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虚空是哪里都有,所以你到哪里去,只要有虚空的地方都有这个香味儿。

 

但是这个,现实当中也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有一个香炉,在香炉里面烧那个香,而且烧香的时候也是半天都燃不起来,“啪,啪,啪”,然后火柴也没用,打火机也不行,然后就最后就生嗔恨心,这样不点香了,有这种情况。何必这样呢?没有必要的。

 

这是第二个方法,不合理的。

 

若生于木,

 

第三个,如果你说是檀香木当中产生的,那这样的话——

 

则此香质因爇成烟,

 

藏文当中跟这个解释方法有点不同。汉文里面下面的推理稍微有点难懂,藏文当中的解释方法,我先说一下。他说如果是从木头当中产生的话,那么为什么是香烧完了以后变成烟呢?因为你说的是檀香里面产生,那为什么是你的“香质因爇成烟”,他这里前面有个为什么,藏文当中这样比较好懂,为什么是你的旃檀香把它烧完了以后,烧坏了以后,变成烟的时候才有香的气味,为什么这样?这是第一个为什么?

 

然后第二个为什么:

 

若鼻得闻,

 

这个不要紧的,我的鼻根得到香味儿,就这样。

 

合蒙烟气,

 

那为什么应该要借助焚烧的这种烟和气,为什么是这样?这是第二个为什么,藏文当中是这样的。

 

然后如果说是它在腾空的话,那也不对的。

 

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它这里有个“云何”,如果旃檀香是从旃檀木当中产生的话,那它的烟在空中,没有去遥远的地方,就只是在短短的空中的时候,那么遥远的四十里的地方都闻得到,为什么呢?

 

藏文当中好像有三个为什么,这样是不是稍微好懂一点?

 

如果我们按照汉文来解释,如果是依靠檀香木而产生的话,则它的那个香质烧完了以后成了烟,如果鼻根闻得到的话,它应该是依靠这种烟气而得到,而且这种烟气在腾空没有遥远的地方,为什么是闻得到?“云何已闻”可能也算是一个它的总结问,这样的话也许可能也好一点吧。

 

不管怎么样,这个香气,以前的有一些古大德,通过香气也有证悟的。《鸡足山志》当中有一个法师叫做是兴彻,他在鸡足山修行的时候,发愿终身立禅,站着禅修,也不坐,也不卧。他这样发誓,他就修了很长时间,后来在印光大师那里学了《楞严经》以后,他得到一定的境界。后来有一次他烧一根香,他说这根香没有烧完之前,我要离开。然后确实,后来这根香还没有烧完的时候,他站着离开的。当时空中也是听到佛声,他随着这种香向西方往生的,也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有时候点香也好,学《楞严经》的话,也有很多有不共的缘起吧。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

 

那一样的,我们的鼻根,还有闻处、尘处,这两者实际上是没有处所。如果真正去观察的时候,我们熏香的时候应该能知道的。

 

他这里的每一个观察的方式都不同。真正的闻香,到底是鼻根当中出现的,还是旃檀当中出现的,还是空中出现的,就这样的观察。

 

即嗅与香,二处虚妄,

 

最后我们的这种嗅,鼻根和香,这两处都是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并不是依靠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它就是缘起性。只要懂得缘起性的话,它没有一个成实的东西。所以十二处当中,我们讲了前面的六处,大家也应该明白了。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9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首先在这里讲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们今天《楞严经》的六入就讲完了,明天是星期天,后天星期一,没有课。后面的这几天大家共修忏悔法,对吧?我希望我们每个人按40万的标准。最低、最差的话,这个萨嘎月的月底之前能完成,不管是你发心再忙,一天12个小时或者24个小时发心,看看能不能念诵金刚萨埵心咒40万。我都已经念了好几万了,很厉害,我自己觉得我是特别厉害。

 

那么这个月当中,我也这么想,每年都有时候是留个尾巴,有时候念不完了,有这种情况,所以今年一定要能念完,不然的话,寿命是无常的,什么时候离开谁都不知道,每个人的寿命都是这样的,特别特别的那种,像水泡一样的。所以我们至少是,比如说是某一年离开的话,这个之前以上的这些罪业都能忏悔的话,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吧。无始以来造的业依靠这个心咒的话肯定能忏净的。

 

所以我们自己最好是做一个各方面的准备。所以大家不要找各种借口吧,因为我身体不好,因为我发心,因为我工作忙啊,或者说是因为我那个什么什么的。我们每个人,如果努力的话,我想这个月应该能完成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同时如果自己各方面观修能力好的话,就好好地观想。

 

这么多的僧众一起共修的话,我觉得是越来越难,以后是越来越难。哪怕是一天,不说什么,一座,这也是个非常好的一种机缘吧。因为如果自己人在福中不知福,然后一旦离开的时候都会有遗憾,所以我希望我们这次,我这边也是没有传什么个别的法,也不需要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这些。传法都是已经,应该是可以的了。从早上起来一直听听听,听到晚上睡觉之前,所以我们现在有个别的还是一直学得比较不错,还可以。

 

所以这几天我们大家都好好的,不要出去的太多了。尤其是这期间出去的话,现在大家都知道是出入特别不方便。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比如说身体特别不好,或者说是——有一些身体不好的话,可能出去看看病也是可以,如果没有课,这样的话比较好一点——除此之外去朝拜,拜见呐,到处去,这可能不是很方便的。尤其像藏地的话,这些小小的县城之间,管得越来越严。

 

一方面也是这样很好的,这也是一种防控疫情,保护生命,这也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一个好的措施。所以今天我也是不得不有感而发,说我们喇荣寺不会开金刚萨埵法会,说大家自己在自己的自地念心咒,也是这样的,这也是有很多原因。确实也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这边很多的违缘也不知道何时而止。所以这次大家应该安心地,尤其是住在自己的屋子,这样的话,如果你特别想有些好吃的东西的话,那就没办法,除此之外基本上是以闭关七天这样的方式,其实这样是很好的。

 

确实这个月是萨嘎月,而且这个月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藏历和农历有点不同,但实际上佛陀的生平当中讲,不管哪一个地方,都可以按这样算。比如说汉地的四月初八是前面,然后我们藏地的四月初八是现在这个月。所以像这个月的话,佛陀成道日、佛陀涅槃日、佛陀降生日,四大节日除了转法轮日以外,全部都在这个月当中。这个月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时间。在这样的特殊的时间当中,如果我们念诵的话,善根翻倍的增长。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特别努力的。不管是在哪里,自己好好地念诵金刚萨埵心咒。我也中间不再给大家提醒,之前提醒,每个人如果有自觉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反正我们先把忏悔修法,大家好好地修一修。我们汉地经常有吧,叫禅七,所以我们这次也是“忏七”,忏悔的忏,七天当中忏悔自己无始以来到现在身语意所造的这些罪业,在金刚萨埵佛父佛母面前诚心地去忏悔的话,一定会是能清净的。

 

所以说我想我们的缘分还是很好的,没有死之前有这么一个忏悔的机会,而且每天都是有这么多的出家人,还有圣者一起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我们不说别的,哪怕是一座的这种念诵的功德,可能有些人好几生几世都不一定能遇到这么殊胜的因缘。所以大家应该有一种欢喜心、难得心和可贵心来对待。

 

这七天,你们不要说明天开始没有上课的话,一直睡七天,然后中间散乱,看什么短视频,有些开始看一个连续片,那这样的话,确实在这么殊胜的圣地做的话,特别不庄严。那不如自己还是换上一个特殊的衣服离开这里好一点,对吧?不然的话,尤其是出家人,不仅是外出家,内心如果出家,真正是希求解脱的话,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价值观,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

 

好吧,我今天大概说这么多。那么今天我们讲《楞严经》。

 

前面跟大家也已经说了六入,其实六入是六根的意思。大家知道每一个分析的后面,比如说“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然后“耳入虚妄”也是一样的,然后“鼻入虚妄”这样,所以“入”一般是鼻根,或者说眼根、耳根,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六根当中,前面三根已经讲完了,眼、耳、鼻,看到的、听到的、然后嗅到或者是闻到的,这些没有实有,这个道理已经讲了。接下来我就先不广说,不然等一会儿后面太那个了。

 

接下来我们抉择“舌入虚妄”。

 

“阿难,

 

阿难达。

 

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他这里也是讲一个比喻。大家都知道舌根,依靠舌根我们品尝美味,品尝味道。

 

当然味的话,按照《智者入门》还是在《俱舍论》当中,有苦、辣、酸、甜、涩,还有咸,是吧?主要根本的有六个味儿,还有一些混合的、合成的,还有悦意的、不悦意的,我们舌头尝到的味道,还是有很多的类别,也有苦的,也有甜的、辣的、酸的,凡是什么样都有吧。

 

那这样的话,他这里也是一个比喻,先用比喻来介绍,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就抉择为空性,这样的。

 

佛陀告诉阿难,譬如有一个人用舌头,“舐吻”,用他自己的舌头舔自己的嘴,这样时间久了,舔着舔着,最后自己的舌头,因为舔的时间很长了以后,嘴唇有一点劳累。这个时候就出现一种特殊的味道。

 

好像那个宣化上人说是自己吻自己,自己亲自己,尤其是没有朋友的人,自己拼命亲自己……但好像那个“舐”是舔的意思,主要是舌头舔自己的嘴唇,好像自己这样舔的时候,我中午试了一下,还可以,就感觉有一点儿,可能我因为身体不好吧,有一点苦味儿。

 

“其人若有病”,如果这个人他身体不好,有病的话,“则有苦味”,可能就像我们中医看病人的时候,有时候也有各种观察方法嘛,就像是这样的。自己的舌头舔自己的嘴唇的时候,时间稍微长了以后,本来是舌头这样舔着的时候,结果嘴唇出现一种反应,一种苦味儿。如果这个人他身体很健康,没有病的人的话,“微有甜触”,微有甜味儿。

 

本来也没有糖,也没有什么苦的东西,苦瓜也没有,为什么变成一个苦和甜?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一种因缘的发生。

 

那么这样的话——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刚才这个甜和苦,如果出现的话,主要是显现你的舌根动摇,这样的原因。“不动之时”,如果你的舌根不动,“淡性常在”,有一种淡淡的,实际上也没有甜,也没有苦,也没有咸什么其他的味道。你舌头什么都不动的话,就像我们现在平常的嘴唇一样的,里面没有什么味道,没有什么感觉。

 

所以上面有甜和苦也好,淡也好,凡是这些通过造作,然后出现一种倒世俗,尤其是前面的甜、苦和淡应该是一种幻觉,并不是真正的实际当中存在的。

 

然后说:

 

兼舌与劳

 

就像我们平时的舌头,它平时品尝到的一些,也是酸甜苦辣的味道,这种虚妄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这个非常相同,菩提自性当中引发出来的也好,或者说与菩提自性的妙用的这种“瞪发劳相”非常相同的。也就是说,本性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与菩提妙用这种虚幻的相也完全是相同的。意思就是说,在本性当中是根本没有成立的。

 

我们如果用舌头来舔不是很方便的话,你可以自己吃一个糖,或者吃特别苦的味道,或者吃臭豆腐,还有南方那边有臭甘蔗,凡是各种看起来都是还不错的,但实际上真的……我们在成都有些地方,有些年轻人特别特别喜欢吃的那些东西,什么这个串串,那个串串,但(如果)真的到旁边去……

 

我经常看到有一个年轻人,特别多的,每天都是一直排队的,他每天都是这样的。然后我有一次去排队,但是要接近到那里的时候,一尝味道特别难闻,好像跟不净粪没有什么差别,然后就没有去买。“哎呀算了,我去买的话可能更那个的。”装着那些年轻大学生排队进去,结果到了跟前的时候实在是很难闻,有点儿接受不了,就离开了。然后我想,花了很长时间,排了那么长的队……

 

所以有些时候确实是,这种味道,我们欲界的众生对美味很执着,对不好的这种味道也很不愿意品尝吧,对吧?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今天跟我们要讲的,其实都是一种空性,除了一种现相以外是没有的。

 

下面也可以这样讲。那么下面去观察: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

 

他前面讲的甜和苦是一个味道,是比较明显的;然后淡就一个味道,那天我们说明和暗一样的,一个是明显的,一个是不明显的。这两种妄尘,苦甜是一个妄尘,淡是一个妄尘,这样的虚妄的尘,其实它“发知居中”,就是在这样的知觉当中,也就是舌根的知觉当中吧。依靠这样的引发舌根的知觉当中,它能吸外面的这种尘的现象,不管是酸还是甜还是淡,这样的“尘象”。那么这叫做是“知味性”。他这里用“知”,有时候是用觉。

 

我们一般是见闻觉知,见、闻,然后嗅,见闻嗅,这个应该是品尝,见闻嗅尝觉知,“知”的话,下面的意识也比较好一点。但是实际上知、闻,主要是它那个味比较重要的。

 

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如果我们去观察的时候,知道这个味,刚才前面不管是甜也好,苦也好,这个味觉实际上是离开了它的甜苦、淡二尘,毕竟在本性当中是不成立的。我们前面也讲了,所以我们一般密法的灌顶当中,也有一些比如说好吃的东西,也有特别难吃的东西;也有好听的悦耳的声音,也有难听的粗糙的声音;还有在鼻根面前,特别香的一些好的香气,还有些臭气。

 

我们有些人的根基不同的,去年那个臭气和香气的话,有些人认为香气是很臭的,臭气是很香的。众生的根真的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吃甜的,有些人喜欢吃苦的,有些人喜欢吃辣的,有些人喜欢吃咸的。

 

其实我们真正吃东西的时候,不管是酸甜苦辣,味道特别重的话,对身体应该是不太好的,很多健康学者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们身体的本性它不能太苦、太咸、太辣。如果你太苦、太辣、太咸的话,那身体在给它进行消化的时候,不管是肝、肾,它们要用很多的力量。这样的话,慢慢慢慢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的。

 

现在各个地方的人,有些是喜欢吃麻辣的,有些是喜欢吃咸的,有些是喜欢吃酸的。我看我们藏地也特别喜欢吃咸的,不管是糌粑汤也好,做什么的话,一定要加好多好多的盐巴。我们都经常,如果没有的话,好像觉得什么味道都没有。但现在逐渐逐渐吃一些淡一点的。其实汉地有些寺院里面的饭菜也是很好的,但口味比较重的那种人的话,可能都不行。所以其实健康跟我们的习惯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今天这里讲,不管是你喜欢什么样的味儿,实际上这个也是本体不成立的。

 

怎么不成立呢?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这个观察方法都是一样的,不是对境而来的,不是我们的根来的,不是空而来的。所以在这里这样观察的时候,确实密法里面有一些直指法,他通过这种方法来认知。《楞严经》里面没有这样的。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直指我们的六根的,前面不是讲直指五蕴吗,这里直指六根空。如果是密法里面,可能五蕴,前面讲的一样是五佛,然后五根也是五菩萨,这样来直指的。

 

这里说我们舌根的对境——苦甜、淡这些不是对境来的,不是根来的,也不是空来的。

 

何以故?

 

下面进行观察。

 

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

 

如果我们说,我们的味觉是苦和甜来的,那这样的话,淡的味道就永远没有了,那世界上怎么会知道有一个淡的这种尝觉,怎么会有呢?不应该有的。

 

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如果从淡出的话,那甜啊,或者是苦啊,也当下就会灭亡了,那怎么会是知道还有个甜啊、苦啊,怎么会有呢?不可能有的。

 

有些人想:虽然这种甜和苦来的时候,淡是没有的;或者有甜的时候没有苦,但是不要紧,苦还是在,甜还是在。我吃苦瓜的时候,苦的味道从外面来的;我吃糖的时候,甜的味道从糖而来的,这个从外境而来的应该是有。

 

但实际上我们再继续观察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执著认为它是实有存在,但如果实有存在的话,那一个当中存在的实体不能迁移到,或者是变成另一个。

 

如果它没有一个实性的话,跟我们执著的相完全都是相违的。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实有的,其实它不是实有的,它是一个虚假的因缘。就像是出现的一种电视里面的人,或者说是幻化的相,或者是彩虹,这些偶尔发现,就马上没有了,但是跟我们的执著相完全是不同的。我们认为苦瓜永远是苦的,糖永远是甜的,那说明这样的这种实相跟我们的执著完全都是不同的。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可以打破我们这种实有的执著相。

 

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是第一种观察方法。(【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见后。)

 

第二种观察方法: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刚才甜的也好,苦的也好,这个味道,如果从虚空当中出来,那这个是虚空自己的味道,这样的话,跟你的口——我们一般说味道是从口里面品尝到的嘛,对吧?我们吃了以后,我先上一下口试试,看好吃还是不好吃,这样的,但如果是它是虚空出来的,虚空到处都在,那跟你的口没有什么关系,不用口来品尝了。

 

是不是前面断了一个?前面说,若从对境生的话,不能成,这个推理方式是一样的。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因为这些味道,依靠舌根就出来了,那这样的话,整个对境的甜,和淡,和苦,这些境尘全部都消失了。

 

斯知味根,本无自性。通过以上的这样的观察,我们知道味根(舌根)也好,或者说是味道和根这两者实际上本性无有自性的。

 

然后接下来刚才讲,如果是空中产生的话,那虚空有自味,虚空有自味的话,那跟你的口没有任何关系的。或者说,如果空它自己有知味道的这种功能,这样的话,那“何关汝入?”跟你的这种根,你的舌根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关系。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

 

“舌入虚妄”,好像藏文翻译的时候都是世俗法,这些虚妄都是世俗法,世俗法都是虚妄的,假的也可以用吧。“是故当知,舌入虚妄”舌根它是虚妄不实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所以这个也很重要的,我看蕅益大师的那个注释当中讲,有一个叫憍梵波提,是吧?以前的牛迹尊者,这个尊者听到这部分舌根方面的道理的时候已经开悟了。当然后面有一段内容,有很多尊者都是依靠这里面的一些内容来开悟的,也是比较多的。

 

所以我们也是看看,《楞严经》光讲了的话,我也会,勉强字面上能解释。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因为对显宗的五部大论,密宗方面稍微有一些了解,可能讲得还可以的;有些时候觉得是讲得不一定很好的,但不管怎么样,字面上我也会讲,你们也会讲,但最关键的在现实生活当中,今天我们讲的舌根,那讲舌根的时候,看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一种会感觉的,我们品尝到的,甜的、苦的,或者是咸的、涩的,各种各样的这些味道的时候,你就想起来,这个是对境而产生的?还是我的舌根产生的?还是空中而产生的?

 

如果对境而产生,确实是它没有是处;如果根而产生也不合理的;如果以虚空而产生的——虚空而产生,我们可能谁都不会这么想,但是可能境和根之间产生,他这里的虚空,基本上境和根中间而产生的,但中间的话,意思就是说,除了根和境以外的一个虚空当中的因缘而产生,这个也不可能。

 

这样的话,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也是可能,有些真正想瓜熟蒂落,要马上要开悟的话,哇,不管怎么样——吃饭的话,我们众生随着业力现前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是想吃。吃饭的话,你看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那天上海和北京有些时候都是,被关了好几个月,然后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一直熬夜吃饭,一直吃着,最后都是吃得不行了,还想吃。这个也理解,我们众生真的是,不依靠饮食也不可能的。

 

但是其实我们如果真正把《楞严经》的这些道理,不是字面上讲的,字面上都会讲的,但是现实当中,我们前面讲的眼根,眼睛看到的东西,不管是美还是丑,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每天都是跟我们一起的,但这个的话,以前可能我们从来都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这种眼耳鼻舌身。

 

可能《心经》念的时候,“无眼耳鼻舌身”等等一直念,但是实际上眼耳鼻舌身一直认为是有的,现在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多众生为什么说是迷乱的,为什么说世俗是假的,原因也是这样的。这样以后,也许可能从明天以后,对自己的饭不会特别的执著,也不会吵架。为了一口饭,天天跟别人吵,好吃、不好吃,你给我什么什么。我们众生有时候的所作所为,以理观察的时候也是特别可怜,对吧?

 

这是我们舌根得来的。下面是身根,身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

 

下面也是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他用自己的一只手,一只手是冷的,在外面或者冬天什么,一只手是热的,在烤火或者什么,那么冷的和热的接触的时候,如果冷的势力比较多的话,热的手就慢慢慢慢变成冷的了。

 

本来冷热的两个之间的这种接触以后,大家都知道马上会转化,或者是平等,会这样的。就像《大智度论》大里面讲,我们把一桶开水倒到冰上面的话,因为冰比较大,那水全部都马上冰了;如果热水比较多一点,倒到一个小冰块上面的话,冰块儿马上就变成水了,甚至可能它马上变成温水,有这个可能的。所以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说,如果手是冷的势力大的话,(热手)变成冷的;热的势力大的话,(冷手)变成热的。“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如是以此合觉之触”,这两个手合在一起的这种触觉,“显于离知”,这样接触的时候的这种感觉,离开以后更加的明显。那这个明显的原因就是“涉势若成”,因为如果你在接触的过程当中,一个势力如果超越另一个势力,这样的时候,你这样的这种明显的冷也好,热也好,这个感觉就比较明显的,那么这个实际上也可以成为一种劳触,也是一种虚幻的触觉。

 

其实触在《俱舍论》当中,有因触,还有果触。因触就是地水火风四大。果触当中,比如说滑,很滑溜的,很滑的;然后涩,粗糙的;还有轻、重、饥、渴,冷,好像热没有,是吧?凡是果触当中很多很多的。

 

他这里只举一个冷和热,其他的什么地水火风这些都是没有说。所以一般触的话,就像色声香味触,触就是一个对境,但这种对境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色法一样的,耳朵听到的,和品尝到的,没有一个直接的实体。如果学过《俱舍论》,大家都应该清楚的。

 

所以在这里说,因为这样的,刚才势力的这种互相的平衡,或者说是这样的接触的原因,那逐渐逐渐它的这种虚幻的,冷也好,热也好,或者说饿也好,或者说是感觉到很重,或者说是感觉到特别饿,这些实际上都是所触,这是一种虚幻的相,可以说是通过外在的各种因缘的操作,然后出现的虚妄的相,这是一种。

 

兼身与劳,

 

然后还有“兼身与劳”,“兼身与劳”是我们身体接触的其他的一些疲劳的相,虚幻的相。

 

那这些相,也就是说,前面算是一个倒世俗,后面是一个正世俗的,这些接触的相,虚幻的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那么这个也是跟菩提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的,显现成幻觉的这种“瞪发劳相”虚妄相,是比较相同的,不是实有的。

 

为什么不是实有呢?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

 

刚才我们身体的这种知觉要抉择,抉择的话,如果离和合,刚才不是手接触的时候一种感觉——合的时候一种感觉,离开的时候一种感觉,其实这里离和合是两种妄尘,有了这两种妄尘,实际上是“发觉”,因为身体它是依靠身根的这种觉,在身根的这种觉当中出现,吸外面的触的境尘,外境的尘,这个叫做“知觉”,“知觉性”。因为身体知道是轻的重的等等等这样的。

 

我们说是见闻觉知的话,见是眼睛,闻是耳朵,嗅是鼻子,可能见闻嗅尝,然后这个是觉。知觉,觉知,他们翻译的时候,藏文当中专门有个特别好的直接的一种词,读起来很顺的。汉文当中,好像前面是见、闻、嗅、尝。觉是身体的这种知觉,全是用知觉的话,好像它没有一个特别,知道是知道,身体的这种知觉吧,身体接触的知觉,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叫什么?没有一个专用词,有的话可能好一点。觉是身体的感觉可能好一点,对吧?身体的感觉。见、闻、嗅、尝、觉知,是不是这样更比较清楚一点。每一个根有它不同的一种根的感觉,根的结果,对吧?

 

因为有了身根,外面又有了触。触,就刚才讲的重也好,轻也好,热也好,还有饥饿等等这些。

 

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知道这样的这种“觉体”,刚才我们身体接触的,两个手接触的也好,或者说是在密法当中经常有比较柔软的,还有粗糙的。以前上师灌顶的时候也是经常有粗糙的,像那个牛马帐篷切成的特别粗糙的,身体一摩擦的时候特别难受的;还有特别光滑的,绸缎、哈达,特别舒服的,身上一摸的时候,就像天人的衣服一样的,特别好的也有。

 

如果是离开了这两者——离和合,还有“违顺二尘”。“违顺”,“违”是苦的,“顺”是乐的。这里面“违顺”可以是一尘,然后“离合”是一尘也可以。还有些(解释),离开的时候是“违”,合的时候是“顺”,快乐。

 

藏文当中把“违顺”翻译成利害,害和利,这样的。那不管怎么样,下面好像也是分开说四尘。其实它这样的觉知的本体,已经远离了“离合违顺二尘”,毕竟它是没有本体的。

 

怎么没有本体呢?下面就开始进行分析。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这个观察方法也是一样的,不是从外境的离和合,或者说是违和顺而存在的,然后也不会于根而出,还有不会从空当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身体的知觉,也是一样的。除了眼耳鼻以外,我们身体的知觉,平时我们觉得很舒服、很不舒服。我们身体当中摩擦的衣服也好,或者说身体接触的也好,很多,冷也好,热也好这些,我们有一种感觉快乐、不快乐,这样的。其实这些也是我们的一种幻觉,为什么是幻觉呢?因为这样的触觉,不是从外境而来的,也不是从根来的,也不是从中间或者虚空当中来的,除了这些以外,它们的来源也是没有的。那这样的话,既然它没有来,你感觉是有,那完全是你的一种虚假的错觉。

 

如果利根者的话,确实我们平时也特别追求身体的这种感受,《俱舍论》当中说身受和意受,身体也有感受的,意识也有感受的,身体上的感受,虽然需要意识的这种配合,但是身体它还是有一种身根的感受,但这些身根的感受,我们可以这样观察,我每天都是想我的身体要接触一些好的,产生快乐的,然后远离一些不好的,远离一些痛苦,我们都经常这样追求吧,不要说我们人类,包括有一些小麻雀,小乌鸦,它们快乐的时候都是经常打扮,肯定都是对身体有一些,然后痛苦的时候,它们在那个雨水里面,冰雹里面一直带有一种恐惧感来躲藏自己的身体,其实这些也是我们世俗众生的一种幻觉,真正去观察的时候,身体的所有的这些知觉也是无从而来。

 

佛陀一直想让我们知道这样的。阿难尊者不厌其烦地替我们这些可怜的众生问这个,问那个,一会儿从五入方面问,一会儿从六入方面问,一会儿五蕴方面问。其实我想阿难他肯定是幻化声闻,没有这些实执,但是我们众生确实是有的,但有些可能是依靠身根的这种直指方法来证悟的;有些可能以前面的那种比如说见闻这些,所以众生的根基是千差万别的,佛陀为什么讲这么多的法呢?根基不同。因此我们也是看自己适合哪一个,应该看看。

 

那下面观察方法也是一样的,佛说这三个地方来是不可能来的。

 

何以故?

 

也是一样的。

 

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

 

这样的身体的知觉,和合而来的话,那离永远都已经灭了,那这样的话,怎么会知道有一种离呢?刚才两个手先接触,然后离开的时候,有些时候可能感觉就更(明显)。比如说我们离开衣服的时候,身体就更寒冷。本来是穿得比较多一点,然后你把厚衣服离开的时候,身体更加冷。所以离开实际上它这里也是一种感受的来源。

 

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佛陀在这个地方省略了,违和顺,也是一样的。跟他相违的,或者是随顺的,有害的,或者是有利的,这些外面的这种对身体有利有害的这些相,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是真正从违当中来,那顺永远不应该有了;如果从顺当中来知觉的话,那违不应该有了。

 

这是第一个,从对境而来的话,身体的知觉不合理。

 

若从根出,

 

如果说是从我们的身根而出的话——

 

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你看这里说的是“四相”,前面说的是“二尘”,如果你说从自己的身根而来,那跟外面的离也好,合也好,违也好,顺也好,这些都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这样一来应该知道,阿难你为主的这些身体,原本都是无有自性的。这个是根和境方面观察的。

 

然后下面说:

 

必于空出,

 

前面说是“如于空出”,但这里说“必于空出”,也可以吧。意思是,如果必定是从虚空当中出来的话——

 

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虚空当中能觉知身体的这些感受的话,那跟你的身根有什么关系呢?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因为身根本来都是接受外面的冷触、热触,或者说是轻触、重触,这些触。但是如果是虚空当中来的话,那虚空到处都是有的,这样的话,那你的身体跟外面的这种,包括衣服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关系了。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该知道,我们的身入是虚妄的,身根是虚妄的,不是因缘和非因缘产生的,不是自然和非自然产生的。

 

那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意根。意根稍微可能比前面的五根要难一点,里面有几个词有点(难懂)。所以你们要更加专注,不要打瞌睡,好好地看,看你的智慧怎么样?

 

有时候我也看不懂,对吧?人现在越来越老,然后智慧越来越糊里糊涂,遇到《楞严经》这样的古文的时候,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上过几堂古文课,但是没有好好听,其实听了也不一定用吧?现在遇到这些的时候……

 

我看你们应该没问题的,读过的书是那么多,很多人都是,我是按理来讲的话,初中都我算一下是没有怎么读,所以说现在遇到这些的时候,有时候很想,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很好的。以前我们藏地有一个年轻人,他说他每次到城市里面的时候,特别恨自己的父母,我说为什么?他说:“如果我小的时候让我去上学的话,不会那么迷茫,我连开车的时候路牌都不知道,特别伤心。”我都并不是父母当时遮挡的,但是当时的教育就是这么个状况。

 

下面说意根。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

 

佛陀告诉阿难,譬如说有一个人——因为我们要讲意根嘛,意识嘛,意根也不存在。怎么不存在呢?譬如有一个人他就白天上班、发心、背诵,很累很累的,然后回到家里以后马上睡着了,睡着睡着,睡好了以后就醒过来了。

 

“寤”就是醒。累了就睡,睡完了就醒了。醒了以后他就“览尘”,他可能一方面回忆自己的这种事情也可以,或者是他看那个外尘,色声香味,或者他就取外境,这样他就产生分别念,回忆。就这样,累了就睡了,睡了就醒了,醒了就开始上班。上班以后他就有各种各样的这种千思万想,各种分别念。

 

分别念有了以后,然后“失忆为忘”,最后回忆完了以后又忘了。反正睡了以后醒了,醒了以后就想了,想了以后又忘了。这个人也是,可能跟我们也差不多吧。很多人都,就包括我们背书的话,不想背,累了就睡了,睡了就醒过来了,又开始记,记了以后,过一会儿又忘了,然后又伤心了,伤心以后,过一会儿吃得好一点又开心了。反正人生就这样子,对吧?自己对自己很失望的,尤其是旁边的道友背得很好的时候,很嫉妒的。别人念三遍的话,就记得清清楚楚的,然后我念100遍,还是模模糊糊的,为什么是这样?自己对自己就产生失望。

 

刚才这个知道吧?每一个都有一个过程,睡的过程,醒的过程,还有回忆的过程,还有遗忘的过程,四个过程。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

 

什么叫做“意知根”呢?就刚才这四个过程:睡、醒、忆、忘。实际上这四个过程都是颠倒的。怎么颠倒呢?它们每一个都有生、住、异、灭。这些生、住、异、灭都是在我们的意根当中可以串习,可以接连不断地去意识当中结,结了以后又回归于意识。

 

“不相踰越”,它不会超越的,它是前前产生后后,一种相续不断的,这个就叫做意根。

 

为什么呢?刚才我说这些颠倒,比如说刚才睡,它有生、住、异、灭四个,刚开始要想睡;然后正在睡,安住;最后睡完了以后,可能你的那种睡眠慢慢慢慢就开始要接近醒过来了,这个叫做是变异,一种变化;然后睡眠就已经没有了。

 

醒也是这样的,醒刚开始产生,醒过来了;醒过来了以后,安住在醒的这种状态当中;然后醒了以后,等一会儿可能又想睡,那就慢慢慢慢变异;最后又睡下去,那个醒觉已经灭了。

 

同样的,回忆也是有生、住、异、灭;还有忘也是有生、住、异、灭。每一个都有四个过程。就像劫有成住坏空,成、住,然后坏就是正在趋向灭亡的过程,这里叫做“异”,一般叫坏,最后空。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其实在意识当中,都可以,很多很多的习气出现,出现以后回归意识。回归以后,它在意识当中也是不断的,连续的。

 

它不是像眼根一样,当下看了一下就没有了。不是这样的。意识当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遗留下来,睡完了以后可以醒,醒完了以后可以回忆,回忆完了以后又遗忘,遗忘完了以后又开始想睡。我们每天在意识当中,它可以不断地迁流,不断地这样的。这个叫做是意根。

 

他这里“意知根”,我们那个“六种识聚已灭尽,无间之识既是意。”(师念藏文),《俱舍论》当中有,前面的六个识聚灭完了以后,在这个当下叫做是意根。但这里的说法可能有点不同,意思就是说色声香味触这五个知觉其实已经要灭,灭的时候它那个意根就出现。如果没有灭的话,在意识当中没办法现前。我们睡也好,什么的话,跟外面的五根识,我们前面的五种根,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叫色根,对吧?因为都是有色的,有部宗认为每个都是有色法的,意根是无色的,它是没有色的,它是完全是属于我们心相续当中的。

 

那这样的话,刚才我们说睡、醒、忆、忘这四个过程都有生、住、异、灭。其实我们生老死病也是一种过程,生住异灭是什么过程当中都有,但意识当中的整个这样的过程,在意识当中不断地迁流。

 

这样的显现也是“虚妄劳相”。

 

兼意与劳,

 

这个跟我们真正的意识当中所出现的这些劳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这个完全相同。真心菩提当中现出的虚妄,或者说是与菩提相同的这种本性菩提的这种虚妄,也是相同的意思吧。

 

下面,这个是不成立的。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下面抉择的时候,刚才讲的生也好,灭也好,刚才意识的整个过程,生住异灭当中,前面和后面的两种尘,这两种尘“集知居中”,刚才外面的五根全部是“发”什么什么,这里是“集”,跟前面不同的,因为五根是往外。《因明》里面讲有五个玻璃窗,意识困在里面,其他是在外面,五个门当中看着。所以说这个召集在里面的这种意根,居住在意的这种根当中。

 

它吸收或者是吸取,吸取什么呢?“内尘”,因为其他的话,就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是外面的法;那这个是内尘,也就是说内法,意识的对境是内法。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它并不是外面有色的这些相,内法大家也应该清楚的。

 

那么这样的这种内尘,实际上“见闻逆流,流不及地”,这样的意识的状态是什么样呢?其实见和闻这些都是五个根,往外流,这个是顺流,因为外面它当下就可以出生,也可以显现的;而这里的见闻,在意识状态不是往外流,是往内流,这个叫做逆流。但是这样的“逆流”实际上是“流不及地”,意思是它虽然也是见闻觉知,但往内,在意识当中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地触及的。为什么?因为意根实际上是意识的一种相续,在它上面能保留的是什么呢?只是色声香味触,取这些境的一种影像而已。除了影像以外,我们在意识当中是不可能看到色法的。

 

其实怎么讲,就像是我们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有色的根,在外面得到的东西,全部把它们收回来。收回来交给,比如说我们派五个小孩儿到外面捡五个蘑菇,回来以后交给里面的厨师,厨师把它做成一个菜。

 

这样的话,实际上意识它从来没有到外面去过,而外面的这些也没有进入到意识,只不过是在意识的这种阿赖耶上面也好,意识上面它就留下一个影像。这个时候,意识它就知道:“哦,我只见到过外面的色法,听到过外面的声音。”然后它去开始操作、烹饪、运作,是这么一个状况。

 

所以说他这里见闻的这种顺式的缘起有点不同的,它是外面,色声香味触在外面,而见闻反过来逆流的话,其实在意根当中。这样的意根,我们在这里叫做“觉知性”。“觉知”,也就是说,心知法。

 

这个应该大家可能明白了吧?好多法师的解释方法都不同,但是有个别的法师讲的可能应该是这样的。这样比较好一点吧,我们要是懂得意根的话,比较清楚的。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实际上是这样的,刚才缘内法的这个意识的这种觉知,实际上是它离开了睡和醒、生和灭的这种尘,这样一来,毕竟都是无体的。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

 

如果是从醒觉而来,那寐或者是睡眠,永远就随之而灭了,那这样的话,将来怎么会是知道有寐呢?怎么会是知道有一种睡眠呢?

 

可能佛陀也有点累了,没有从寐反过来,就像我讲的课一样越来越略了。后面就没有分析,不然的话成、住……刚才是观察寤,也可以观察寐,然后这个反过来也可以观察,他没有这样的。

 

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

 

如果认为意识的知觉是从生当中来的话,那灭同时就没有了。这样的话,那谁知道灭怎么会存在呢?谁都不会知道的。因为刚才知觉是因为生而来的嘛。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若从灭来,那生就灭无,那么谁知道生如何产生的?这是从对境当中观察的这几个。

 

若从根出

 

刚才那个意识的这种知觉,缘法的知觉,如果你说从意根而来的,这方面有点难懂,如果你认为这是意根来的,不是外面的,因为眼耳鼻舌身跟它没有关系,这些五根没有关系,如果你认为这是从根而来的,这里的根是指意根,如果从意根来的话——

 

寤寐二相随身开合,

 

那寤和寐,刚才讲了,一个是睡觉的,一个是醒觉的。那睡觉和醒觉的这两个相,应该变成随着身体的开合而产生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睡觉跟心有关系的,睡着了、睡不着,全部都是心在造作吧,如果心没有的话,那睡和不睡的概念都是没有的,人一直躺在那里。然后醒觉也是这样的,醒觉也是跟我们的心有关系的,如果心没有的话,那醒觉和不醒觉怎么来呢?身体来没办法。

 

但是这里说的,如果我们这样的缘内法的知觉不依靠外境,只是从意根而来的,如果是意根而来的话,那我们的睡觉和醒觉这两者,应该变成只是身体的开合了。因为没有心嘛,没有心的话,那就是身体的开合了。比如说睡的时候,身体就五根都全部闭合,然后醒过来了以后,四肢就开展起来了嘛,那这样的话,睡和醒应该从身体开合来。但这个不是的。如果没有心的话,你身体怎么开,怎么合的话,不叫醒和觉嘛,这样的。

 

离斯二体,

 

离开了身体的开和合的话。

 

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这个觉知如同于空华,毕竟无有(自性)。这个地方我有点那个,因为这是从根当中观察,“离斯二体”,如果说我们把前面作为一个是从境而产生的,一个是根而产生的,然后这里打一个句号,句号以后,“离斯二体…….”,一个是从根,一个是从境而来的,如果这两个的体性没有的话,那这种知觉变成了空花一样,毕竟是没有的。

 

我们前面有些是境和根两个抉择完了以后它有一个小的总结,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解释得更好一点。但是汉地的很多大德把“若从根出……”跟后面连在一起。这样的话,解释也是可以,但是解释的是好像有一点点难。我们的知觉是从根而产生的话,那醒觉和睡眠就随着身体的开合,
如果离开了这两个的话,然后这种知觉如同空华,好像稍微有一点牵强。这个到时候你们再看一下。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意识的知觉,从空中而产生的,那空中就知道了,跟你的这种“意入”,意根有什么关系呢?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8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讲《楞严经》,第三卷开始。一般来说,品是往上,卷是往下。卷的话,第一卷,就是卷的内容在下面,一般来讲的话,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第一品的话,一品终,前面的话,一般来讲不太说,但是我们书上有时候也会有的。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五蕴,然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些都要抉择为空性。我们上次已经讲了五蕴,五蕴空性的道理已经讲了。从今天开始先讲六入,然后十二处,还有十八界等等这些。

 

这些道理我们在这里讲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通过学习《楞严经》以后,应该自己对自己心的认识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原来你想的认识自性,或者开悟、觉悟,这些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也不是那么的难。应该从两方面有一种新的觉悟。这样的话,因为自己有了这种新的觉悟的话,可能获得生死自在也好,跟其他的有些完全都是不相同的。

 

比如说像那个以前的那个佛印禅师,有一些历史当中说,以前他整个家族对传统文化非常精通的。他在大概三岁的时候,像《论语》等很多背的特别好,大概五岁的时候,他能背诵3000个偈颂。后来他就开始学四书五经,对整个传统文化应该说是特别精通的。后来在一个寺院里面他有机会听《楞严经》,当听到《楞严经》之后,也许可能前世的这种因缘苏醒,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经。这样以后,他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开始舍弃俗家,趣入出家之道,然后开始修行。后来通过《楞严经》也是利益了非常多的众生。

 

当他离开的时候,就一笑而逝。我们前面有一个出家人也是说过,我也要像佛印禅师那样,死的时候一笑而逝。他一边笑着一边坐化,是站着还是坐着不太清楚,但确实是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是这样的。我也希望我们很多人听到这个《楞严经》以后,像佛印禅师一样,死的时候不是哭着而逝,笑着而逝是最好的。但是不知道,法就是法,人就是人,我们这个法能不能融入到心也确实不好说。

 

确实,原则上看的话,我们遇到这么殊胜,有加持的这些法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当然关键是看你们能不能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修行。我们这里有些道友都说:“这个堪布讲得很好,那个堪布讲得很好,他有修行的味道。”但是你真正去那里听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又说讲得不好,那个很好。其实我们这里有个别的分别念特别重的,天天都是吹毛求疵的,有一些人。这些人的话,我也并不是反对他们,他们言论可以自由的,但是相续的话应该是很糟糕的。

 

有些人经常在自己听受的堪布也好,堪姆面前,可能(就认为)讲得不一定是很好的,如果没有去听的话,然后又到那里去的时候,又开始一大堆诽谤。这样的话,我想不要说《楞严经》,就是大圆满、《法界宝藏论》的话,我觉得这种人肯定没有什么机会。因为一般来讲的话,这种人连听课的时候身体都是东倒西歪,可能连短短的时间当中都是坐不住的。

 

我们有些人听课的时候也是一看都也是可以看得出来,念经的时候一看都是看得出来,坐禅的时候,就包括我们现在要求修行坐禅的时候,有些人都是一直动,真的是前世是猴子转来的还是谁?一直是动的,有些修行比较好的话就很专注的。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有些人一直在晃来晃去的话,希望法师用个什么东西稍微给他打一下都是可以的,不能打得太严重。或者说是点名:“哎,什么什么,你天天为什么……?”这样大众当中点名几次的话,稍微会好。

 

不然的话,有些人太那个,因为他自己的分别念、邪见很重,然后身体连讲一节课的话都是一直晃来晃去。如果这样的话,比如说我坐在前面,我一直晃来晃去的话,我周围所有的人都看不惯,又不好说,不敢说。这样对大家是影响的。

 

我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一起入定的时间都是不长,但是如果入定的时候也好,或者是讲课的时候太那个,每天都这样的话,偶尔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怎么样的,但有些人的话就是已经习惯性地动来动去的,这种人不要说是什么禅定,连基本的种子都不一定能够种得下来。(对)这种人有时候确实是,不能全都是温和的,温和的话恐怕也是不行的。因为有些人当中,专门有一种像世间人一样的,故意私下搞一些小宣传的。

 

我希望我们学院当中不要有任何的宣传。包括我个人的话,如果对我有信心,你就自己好好听课就可以,不要用这个虚名来宣传。同样的道理,其他任何的法师也好,堪布堪姆也好,法师们也不要发一些小擦擦来到处去宣传,这样也不太好。这种习惯就是不应该有的。以后在这方面希望大家要注意。来到这里以后,大家都是应该是平等的。

 

当然个人的,有些堪布堪姆的修为确实是有差别的,有些是特别善巧方便,让很多的弟子生欢喜心;有些的话不管是说话,做什么事情的话,自己也特别敏感,很多事情令大家烦恼。这并不是一两个人,如果是一两个的话,那可能是弟子的问题。如果很多人经常这样的话,可能是确实这个法师自身也有一些问题。

 

我也经常关注经常去询问。我也发现有些人的话,自己可能心很清净的,让大家过得很快乐的;有些的话自己可能是有点儿烦恼,虽然你的学识上已经有了这种身份吧,但是修行上或者说是你的智慧有时候也有这种,就像我们古人说的,五指头都有高低,这个肯定是有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听了法以后,哪怕是说一个偈颂的话,也应该即使不能视师如佛的话,但也应该以观清净心来对待。所以私下一直讲一些是是非非的话,我是很不愿意听的。因为有些人整天都是讲一些是非,除了是非以外,他的口里面根本出不来任何比较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语言。一般来讲,人自己内在的这种精神财富,外面的身体和语言当中会出现的,大家应该学会经常观察自己的相续。

 

那我们在这里今天开始讲,讲到《楞严经》的六入。六入从第三卷开始。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里阿难尊者问:怎么能了知“六入”?“六入”,其实是我们现在讲的六根,眼耳鼻舌身识。这“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的真正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是如来藏的真正的真心依靠六入怎么了知呢?或者说是我们的六入实际上就是如来藏的真如本性,这是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样提出了一个问题。

 

佛陀下面就对六入的每一个先举一个比喻,然后对这个比喻进行分析。先分析,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所以今天和明天的课都是这样的,不是很难的。只要把他的方法懂了以后,基本上是一种推理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不懂的话,确实这个《楞严经》有时候也是稍微难一点。但学过中观的人、学过因明的人,学过《俱舍论》的,这样的人来讲的话,我觉得《楞严经》应该不难。

 

如果什么都没有学过,有些人以前对五部大论什么都不懂,想讲《楞严经》,或者学《楞严经》确实恐怕有一点点困难。因为它这里有一个思辨性,这个思辨性如果你推不来的话,好多问题可能反而让你产生怀疑或者是产生不解,有这个可能性的。

 

下面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他就讲了一个比喻,譬如说有一个人他目不转睛地看一个地方,那么这个时候“瞪发劳”相,他因为看很长时间最后眼睛就疲劳了,出现一种疲劳的这种相,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吧。我们有时候看前面的什么柱子、瓶子,就一直这样看,一直这样看,最后的话因为眼睛累了,好像前面有时候像毛发一样的,有时候前面就出现一种乱相。

 

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倒世俗吧,因为你眼睛累了以后的话,前面可能是人像、马像或者说是像毛发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个是因为你的眼根出现一些问题。眼根出现问题的时候,前面的这种对境也会出现一些现相。这种现相实际上是不真实的,这是一种迷乱相,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迷乱相,这是倒世俗。

 

“兼目与劳”,就是同时你的眼睛没有问题,真正地看到了一些东西。看到一些东西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劳相。刚才我眼睛一直看看看,最后出现迷乱的现象;后来有一个人,他看到这个瓶子一下子就发现这是红色的瓶子,实际上这两个都不是正确的相。

 

刚才一个是六根有害的这种乱相和六根无害的这个乱相,尤其是我们这里讲的是眼根。这个相“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菩提”,“菩提”是菩提真如性,刚才前面讲的如来藏真如,就如来藏。如来藏真如它自己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在我们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有一种幻觉的相。其实菩提是正确的,它的本性(是正确的),但是菩提根据众生的业力不同的话,菩提当中它就能显现一些迷乱的相。

 

藏文当中,这里“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都是说这个菩提法性的话,它会带来这种迷乱的相。本来菩提都是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迷乱相,但是菩提的这种本性当中,它的妙用当中显现一种迷乱相。因为这里面说是“瞪发劳相”,“瞪发劳相”的话,一般“瞪”前面有目旁,是跟眼根有关系的,但是后面的包括耳根也好,鼻根也好,舌根也好都用“瞪发劳相”,意思就是说菩提本来都是清净的,是无有自性的,但在众生面前显现各种各样的迷乱的、幻化的相,幻觉的相。比如说眼睛面前看的色法,耳朵面前听到的声音,这些都是“瞪发劳相”。

 

这个“瞪发劳相”的话,好像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都基本上是这样承认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解释的话,那下面耳根为什么也是“瞪发劳相”?鼻根面前为什么也是这样的?这个套路大家都应该清楚吧,刚才我眼睛一直捏着或者是眼睛一直目不转睛看一个东西的话,最后出现的这个倒世俗的迷乱相,和后来真实我看到的这个瓶子的正世俗的迷乱相,实际上是跟这个“菩提瞪发劳相”没有什么差别。

 

菩提本性当中是清净的。但是它的妙用也好,或者说它的游舞也好,它的现相也好,它的这种迷乱现相都是各种各样有相的东西,有妄想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跟这个“菩提瞪发劳相”是相同的。这个你要明白。这个不明白的话,你一开始就已经迷乱了,然后就越来越迷乱了。

 

下面就开始分析。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刚才不是讲,见到的东西实际上是菩提显现当中的一种迷乱相,是这样讲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对境是明和暗,两种妄尘。

 

因为其实在这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眼睛的对境——色法。按照《智者入门》当中的话,色法有显色和形色。显色的话有根本的白红蓝这些,还有支分的,就是明、暗、光、烟等等这些。

 

这里明和暗应该说是色法当中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明和暗里面应该可以包括很多色法。眼睛对境的这些色法,都应该可以包括的。但是实际上如果你要看对境的话,要么会出现暗相,就是暗尘,或者说是明尘两种。

 

“发见居中,吸此尘象”这个也要大家明白,“发见居中”的意思是什么呢?温陵戒环说:“因尘发见,因根吸尘。”意思是什么呢?这里“发见居中”就是依靠外境引发你的眼识,“吸此尘象”就是依靠你的眼根吸外面的这种尘。意思就是说,这个境和根是互相都起作用,眼根和外面的色法。“发”是引发见的居中,吸取尘的这种形象。意思就是说,前面那个就是从根的角度来讲的,后面的那个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的。所以意思就是说,这个下面也是每个当中都是有的。我们要见什么东西的话,一个是依靠外面尘来引发你的见;还有一个就是依靠你的根吸引外面的尘,这两个的这种因缘关系吧。

 

我们学因明的时候,根和境的话,境是所缘缘;眼根就是增上缘;作意是等无间缘。有这么一个因缘吧。就是眼根,还有一个作意,但是这里面没有讲作意,因为前面讲识讲得比较多。所以在这里根和境之间的关系的话,就是互相起作用,互相这种因缘法。那么这样的话,最后你看到的这个对境这叫做见性。

 

《正脉疏》等很多里面说,这里的见性并不是明心见性里面见胜义谛的道理。见性,在名言当中,你自己的眼根看到外境,这个叫做见性。比如说这个红色的瓶子的话,这个瓶子是红色的本性,你的眼根见到这个红色的瓶子,这叫做是见性。并不是见到了自己的心性,这样的。这个明白以后,这个方法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说依靠这样的根和境的因缘,然后见到了这个对境。

 

见对境的话,其实这个对境的这种尘相的话,是依靠根来见到的。其实我们比如说现在的科学的说法的话,依靠眼球,还有视网膜,就各种因缘具足以后,经过大脑,然后再去看到对方,有这样的。但是这个比较复杂的。其实佛教里面所讲到的我觉得很简单的,就是根和境之间的一个关系,这个因缘有了的话,那就能见到对境,这叫做是见性。这个是我们名言当中大家都知道,我看到什么东西?我看到一座座山,那真的是在名言当中有这样的现象,这个是大家都不可否认的。

 

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虽然我们说是这样的这种见,但是这种见的话,实际上是离开它的明和暗二尘。我正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只不过是迷乱现象当中看到而已,实际上你的这样的见,对境没有了——因为对境这里基本上包括在明和暗当中——那这样的话,其实你所谓的见到,你从来没有见到过,“毕竟无体”。

 

你这样的这种见,它这里每一个地方就是先抛一个你的见性或者闻性,这样的,然后下面其实这个是不能成立的。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下面为什么说这个见是不成立呢?佛告诉阿难,每一次都是喊他的名字,说是你要详细地观察,实际上这样的见不是从明和暗来的——不是从对境来的;也不是从你的根——有境出的;又不是空性当中来的。所以下面的我们每一个根的这种剖析的话,用三个方面来破的——不是从境而来的,也不是从根而来的,也不是从两者中间的空而来的。

 

我们有时候观察心的时候,心不在外,心不在内,也不在中间。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这个见的话——其实这个道理还是很深的,我觉得很多人是应该很受益的,我们平时从无始以来觉得:“我已经见到了什么什么”,“希望我见到什么”,包括你喜欢的人也好,你喜欢的这种环境也好,或者说是包括我们明心见性也好,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阿难也是这样的,他很想有个见的东西。但是佛陀给他讲,你可以在名言当中说是有一种见,但是这种见的话,确实是见不在外,也不在内,也不在中间。就像学《入行论》的时候也是观察我们真正的识,外面也不在,里面也不在,中间也不在。我们不说是密法和大圆满,就依靠这个显宗自己的观点的话,所谓的我们每天说:“我见你”,“我想见到你”,或者是“我要见见”什么什么的,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观察的时候,它这个见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以后你们如果有些人说:“上师,我想见你”的话,那就说明你这个《楞严经》学得一点都不好。因为见的话,从明暗当中来的呢?从根来的?还是从中间来的?如果这三者当中你说不出来的话,那你见什么?见者是谁呀?见境是谁呀?那这样的话,你完全是一个胡说八道。所以如果有人说要见我的话,我说:“你就看《楞严经》去。”如果成立见的话,那我同意,除此之外的话,不存在。

 

那是不是这样呢?这不是我胡言乱语的,是释迦牟尼佛亲自给我们讲的。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这个地方的话,除了这个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那为什么这种见是不存在的?见应该存在吧,所有的这个地球上的人们都觉得是见见见,怎么就不存在呢?其实真的是,见在名言当中来讲,如果你稍微懂到一点这个道理的话,在佛陀时代也是有很多人内见,就是真正证悟的,但这种证悟也不是有实性的。除此之外我们真正的见当然是不成立的。

 

好像前几年吧,我们这边有一个堪布的父亲,他跟我比较亲的。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是我们家里的一个客人,爸爸妈妈也是,他们晚上一直聊天的。然后听说这几年他,因为可能是失明了,就见不到。去年他给我捎一个口信说:“现在我见不到任何东西怎么办?连上卫生间都是靠绳索。”然后我跟他说:“你已经见了这么多年了,什么都见过了,现在有什么可见的,好好地念观音心咒。”前两天那个堪布给我说,这句话对他还是有利的,他一点都不渴望见。

 

确实我自己也在这样想,比如说我现在见不到任何东西,或者我得不到任何东西的话,在人世间当中该见的,该尝也有了,所以不学《楞严经》的话,可能所有的见也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大家也是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吧,胜义当中观察的时候,确实见不存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抉择。

 

一般密法当中的话,尤其是《四心滴》的密法灌顶当中,见闻觉知,还有色声香味触都有一个表示吧,我们摸的、看的、闻的,什么都有,有香味儿,有臭味,什么都有。去年我们在那个经堂里面灌顶的时候,有些就:“好难闻!哎哟,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有一个觉姆,因为有一些比较臭的东西也要那个嘛:“啊,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她因为就是很不好,很不好那个嘛,但是又担心不能这么说,就:“嗡班扎儿萨埵吽,好臭哦,嗡班扎儿萨埵吽……”

 

所以我们密法当中是有这些来讲的,所以我们也看看,我这次讲《楞严经》还是带有一点密法的滋润。那天说是什么有一点点,我就试试。如果把密法里面的有些信息稍微给它滋润一下,装饰一下的话,那更有这种感觉。本来是长得比较好看的,然后再稍微加一点那个化妆的话,更好看。如果人不太好看的话,不知道化妆怎么样?也行吧。《楞严经》就本来都是比较可以的,然后再给他讲密法对观信心的有些道理的话,很好。

 

他说是为什么不是从境来,不是从根来,不是从空性来呢?

 

【何以故?】

 

下面开始进行分析。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如果你说这个见性,见到的东西是从明当中来的,外境就像白天日光下一样,明当中来的,那这是确定吗?如果你说确定的话,那暗当下就已经随灭了。当下就随着这个明的这种存在它已经灭了。那这样的话,整个我们历史上的话,“应非见暗”,见暗的情况是不应该有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吧?我们比如说白天见明的话,那就是晚上又见暗的。事实不是这样的。

 

那如果对方说,我说的这个见并不是单独一个明来的,又是明来的又是暗来的。那这样的话,对方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你要有一个实有的这种东西才能确定下来。我们一个假立的,虚假的缘起生的话,声闻乘也不承认的。我们这里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因果的话,那就很复杂了,他不能承认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如果你说是从暗来的话,那你的对境的这个明,当下也是灭亡。这样一来的话“应无见明”,见的明永远都不应该有了。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也有明的这种对境。

 

所以通过这两个方式,从对境当中来见见,不合理的。这个大家应该明白。

 

表面上看到好像有点似懂非懂,但实际上里面有很深的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个见的东西的话,那只有对境来的,那对境的话,无非是暗和明,要么比较暗的东西,要么比较明的以外也可以说是没有。那这样的话,到底是哪个来呢?你就不能确定的,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第一个如果你就没办法回答的话——

 

【若从根生,】

 

如果这样的见性是从根(我们这里主要是眼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就——

 

必无明暗,

 

那这样的话,永远不能依靠对境的明和暗。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单独一个根怎么会能见性呢?没办法的。我见到柱子,如果暗和明的条件下的柱子都没有的话,那光有我一个眼根的话,见什么?什么都见不到的。这是第二个不承认,这个是有境根方面的观察。

 

这样一来——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通过上面这样的对境,通过上面的有境,能取和所取两个方面来观察的话,那这样的“见精”,这个“见精”并不是明心见性的见精,也是我们现在一般名言的那个能见。这样的见本来都是无生的。

 

前面境和根已经观察完了。如果境和根当中没有产生,那是不是从空当中产生?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

 

如果你说这个见是从中间的空当中来产生的话,那不行的,你前面看到的这个“尘象”,实际上这个见因为从空当中来的,那这样的话,这个“尘象”,见到的这个形象,刚开始从空当中来的,然后从哪里来最后就要回归于哪里去,这样的话,最后当它回归的时候,它还是能看到这个眼根,就是“见根”,就是见到我们的这个根。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虚空当中来一个见,见完了以后,它起这个作用以后,要回去的时候,给我眼睛再看一下;或者是它刚出来的时候先看一下眼睛,然后再见对境的话,那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见不是从空当中产生的。

 

还有,空当中产生的话,另外有一个过失。

 

【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空当中来看见,那这样的话,空它自己都是可以看到这个色法。这样一来的话,你这个眼根(就是你这个眼入),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关系呢?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虚空它自己都能看得到。能看得到的话,你这个眼根的话就是没有(用了)。比如说我们砍木材的时候,用其他东西能砍柴的话,你手上的这个斧头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用的了。你写字的时候不用笔,用另外一个写的话,那你手上的这个笔也没有什么用的。本来我们的眼根是看东西的,但是人家虚空自己都能看得到的话,那你这个眼根一点作用都是没有的。所以这样的说法实在是不合理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是故,阿难尊者,你应该知道,你的眼入实际上是虚妄的,它并不是本来存在的一种因缘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本来不存在的因缘当中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非自然当中产生的。这样一来的话,当然名言假立的有一种依靠眼根而看见的东西是有的,但是这个并不是实有的,它一点儿实有的东西都没有的,所以说确实是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是我眼睛看见什么东西,但你这样一观察的话,你眼睛看见的时候,对境来看见的,还是眼根来看见,或者是空中看见?刚才前面,对境的话,明暗都不能(看见);然后根的话也不能,那中间这个空中更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在迷乱现象当中“我看到”什么什么“想看到”什么什么,但实际上真的也是特别的迷茫。

 

众生都是这样的,所说的这些语言,为什么是语言当断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你真的去观察的时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信仰的原因,我们要听释迦牟尼佛的话,或者是我们听善知识的话,不是这样的。用他这样一种细微的,具有逻辑性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任何一个科学家或者说是哲学家说:“你说有没有看的东西?”你说:“当然有,我看得到你。”“那你看得到的话,你分析一下你用眼睛看的,还是对境看的,还是是中间看的?”你这样一分析的时候,对方也许是哑口无言的。如果他举出了更多的理论的话都是很好的,但是可能很难吧。

 

我们刚才眼入已经讲完了,下面是耳入,讲耳根。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譬如有些人用两只手的手指插在耳朵里面,或者说我们耳后面的那个片片儿,把它盖上,然后这样压一下也可以。这样的时候,直接“呜呜”的声音,或者是你两个指头插在耳朵的这个孔里面,这样放一会儿,使劲这样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呜呜”这样的声音,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耳根劳故”,耳根有点疲劳,或者说它点损伤吧。就是这样。

 

大家做一下看。可以吧?有没有?佛陀没有骗人吧?

 

“头中作声”,就发出了刚才我们讲的这个“呜呜”的声音。但实际上“呜呜”的声音完全是一个倒世俗,因为耳朵里面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为什么把这个耳朵里面塞了以后,里面有一种声音?这是很奇怪的,这是一种,应该说是一种假因缘。本来我们刚才经堂里面哪有“呜呜”的声音?但是个人因为这样的原因,依靠这种因缘就出现这种“呜呜”的声音,但“呜呜”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假世俗。

 

“兼耳与劳”,还有我们真正的,耳朵在外面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劳相。这两个——就是刚才倒世俗和正世俗听到的两个声音的话,“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个在菩提本性当中本来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生面前显现为有的这种虚幻的、迷乱的显现的劳相,一模一样的。不管是你假的听到的这种声音也好,真的听到的声音也好,实际上在本性当中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菩提的妙用也好,菩提的游舞也好,或者是菩提的一种虚幻相。应该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

 

下面去分析的时候,我们这个耳根的对境——声音的话,要么有动的声音,要么有静的声音。我们这个声尘的话,实际上是,像以前《智者入门》里,有执受声和无执受声;有记别声和无记别声。

 

有执受声,是一般众生的这种,比如说弹指这些,有心识的;无执受声的话,地水火风的声音;有执受无执受声,比如我们敲鼓,就是众生和非有情两个相结合起来的。有记别和无记别,是能表示意义和不能表示意义的。声音有好多好多的这样的声音。

 

但在这里的话,所有的声音,要么是动摇的,就是我们听到的外面比较明显的这种声音;要么是一种静止的,静止我们一般都听不到,但实际上,就像我们把黑暗作为对境一样的,它也是耳根对境的一种声音,它里面有不明显的一种潜在的声音。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可能比较潜在的不是很明显的那种声音。有两种尘。

 

这两种声音,也是和刚才一样的,“发闻居中”,依靠这个对境,你的耳根也是可以出现;然后依靠你的耳根,吸声音的这种“尘象”。有了这两个因缘——也就是对境和耳根这两个因缘,一个是声音,不管是动还是静,你的耳根的对境因缘具足的时候,我们“听闻性”,能听到的这种,不管是什么声音,总结起来的话,要么是动听的声音,要么是难听的声音,或者说是中等的声音,声音都是这样的,最后我们叫做“闻性”,也就是“听闻性”,听到这个声音。

 

那这个观察的时候——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那一观察的话,这样的这种听闻,动和静二尘实际上是毕竟不可能成立的。

 

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密法里面是通过表示来直接讲的。在显宗当中的话,《楞严经》是真的很深的,我们这个讲完了都,不知道能不能讲完,如果讲完的话,之前可能有些人真的有大概的开悟,有的哦!如果开悟的话,跟我说一下啊,我都没有开过,然后你们就开悟的话,我就在这儿给你们发个奖,买一点儿糖啊。 但有些人是没有开:“哎,我开悟了。”就是为了糖而已。(众笑)

 

刚才闻到的这些动、静二尘的话实际上是毕竟没有的,怎么没有呢?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

 

下面就开始分析。

 

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也是一样的。刚才这个动、静的这样的,我们认为是传出来的声音的话,对境也没有来,根当中也是没有出,除了根和对境以外的,空性当中也没有出,怎么会是有听到声音呢?

 

哇,就是眼睛也看不到,然后声音也听不到,现在我们学了《楞严经》以后啥都不是了。现在就听不到了,怎么听不到呢?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如果我们说这个声音是从那个静止的对境来的话,那动摇的这个声音,当下就已经灭了。跟刚才的这个推理一样的,因为既然是实有的话,那你的这个声音是从一种安静的对境当中来的话,那动摇的这些声音就全部都再也不应有了,“应非闻动”,从此之后,也不能听闻动摇的任何一个声音,不应该有的。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反过来说,“若从动来”,那么静也是随着而灭了,那这样一来的话,“应无觉静”,从此之后,你就不应该有任何听到的寂静的这种声音,不应该有的啦。这是从对境方面讲声音不可能。

 

其实我们不用动和静。一般来讲,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些当中也这样有吧。我听到的这个声音是从对境而来的,还是从耳根来的,还是在中间来的?如果你说从对境而来的话,那对境是柱子、瓶子,比如说我们听到的这个鼓声的话,那么这个鼓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这样观察的时候,声音也是观察不到的;然后如果说是我的根来的话,那我耳朵的哪里?像《俱舍论》里面讲的一样的,耳根实有的话,那哪里来的呢?也是找不到了;然后如果中间的话,除了耳根和鼓,中间也没什么东西。其实这个观察方式是这样的,密法当中经常有的。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

 

如果你说是我的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外面的声音,动和静都是不应该有的。但事实也并不是,外面还是确实有一种因缘生。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如是你听到的这种声音的本体,实际上本来确实是不存在。

 

好像他的这个方式的话,前面的根和境完了以后做一个小总结,然后再讲空当中产生的。每一个都是这样的,方式完全都是一样的。

 

【若于空出,】

 

根和境当中都没有的,但中间的空当中出现的话。

 

【有闻成性,即非虚空;】

 

如果你说是在中间的虚空当中出来的话,那你听到的这个声音——就是这个空间已经有了这个闻的话,已经变成了这个声音的本性了,不是空的了。比如说我们发出的这个声音,不是对境,也不是我的这个根,但是中间出来的话,那中间的就不是空了,已经变成了声音了。那这样的话,“即非虚空”,中间就不是虚空了,有这个过失了,因为它变成声音嘛,声音肯定不是虚空。

 

还有这样的一个过失——

 

【又空自闻,】

 

如果真的是这个虚空当中来的话,那虚空它有这个闻的本性,那它自己也能听得到。虚空自己能听得到的话——

 

【何观汝入?】

 

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跟你的这个耳根一点关系都是没有的,人家虚空自己都是随随便便听到所有的声音,那你的耳根就没有任何(用处)。这样一来的话,没有耳根的聋子的话,他也能听到,因为他面前也是,虚空是应该存在的。这样一来的话,那整个世上就没有一个聋子了。

 

前面的眼根这样一观察的话,整个世上没有瞎子了,因为不需要眼根也可以看得到色法,不需要耳根也可以听得到声音。这是我加的,但实际上也可以这样解释。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阿难你要知道,其实你认为是耳根听到这个声音的话,这完全是一种虚妄的,它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这样的话,确实也是,这种声音也是不可能的。

 

确实《楞严经》的这种推理,我们一般这样学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很好懂。但是世间人有时候是依靠自己的这种智慧,他们有些也是看了。我那天看了一个短视频,说是他通过一夜读《楞严经》,他可能自己以前不一定有信仰,但有些有智慧的人,他自己好像也应该可以的。这个时间很短,给大家看一个短视频,看看人家学《楞严经》跟你有没有相同的。

 

(视频文字:2007年4月下旬,那个日期是4月25号,那天我读《楞严经》,晚上我读《楞严经》的时候,那一天晚上,后来我缓过神儿来的时候,凌晨4点,天快亮了。读了一晚上,我读完之后,为什么,为什么那个书那么吸引我呢?我跟同志们讲,因为我是学哲学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没有逻辑,有时候不大能接受。但是我原来对佛教的看法,我跟你们说了,我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但是那个书一下子把我带进去了,为什么?它有全世界最严格的逻辑和学术的依据,一环紧扣一环把我带进去,带完之后,给同志们报告,那一晚上接受的学术训练,比我读西方哲学那几年的博士训练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那个早晨,合上书的时候,给同志们讲,康德,浮云尔;黑格尔,大概都没有跟我对话的资格,不乱说。如果你有西方学校的,我专门给你做黑格尔的报告。

 

哎呀,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个感觉给我强烈的冲击。冲击是什么?看孔子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你登上东山,鲁国就小了?为什么呢?八九百里一看,鲁国小了;可是你登上泰山,孔子讲登泰山而小天下。我给诸位说,学术的研究就像登山,如果说康德是一座两千米的山,如果同志们有登山的经历,两千米的山大家知道,那就得气喘吁吁,有道理吧?可是我告诉你,孔子是五千米的高山,老子是七千米的高山,佛陀是地球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

 

所以我读了《楞严经》以后,当我登过八千八百多米的那个世界上最高峰的山之后,我再回过来再想两千米的山,一下子就知道了。我跟同志们讲,这个感觉对我的冲击非常大。)

 

好像声音不是很清楚,是吧?清楚了吧?听清楚了吗?还可以,是吧? 只听到是什么那个七千米,然后两千米,还有五千米,然后,什么?珠穆朗玛峰是吧?8800米。他一天晚上就是看着,然后看完了以后一直睡不着,一天晚上就读了。人家还是智慧还是不错,我们学了那么长时间,有一些不要说的内容,字面上都是看不懂这样,对吧?人家一晚上就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最高的,孔子、老子、康德、黑格尔这些的话并不是什么,对吧? 这是他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把这个讲一下就可以,也不难。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

 

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些人长时间当中吸气。我们有时候检查身体的时候,“吸气、呼气”就这样。我是每年都是好多次,有时候晚上做梦的时候:“吸气、呼气、放松。”(众笑)我们这里,从鼻子里面吸气,(上师示范)就这样,就不要排出去,一直吸气的时候,感觉鼻子里面,本来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好像有很冷的一种触觉。

 

试一下,比较强烈地这样吸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因为时间久了以后,他那个鼻根劳累,最后鼻子当中就有一种比较寒冷的一种触觉。这个是我们每个人试的时候都会感觉得到。实际上这个是倒世俗,大家知道本来鼻子里面平时没有什么冷的东西,但是你这样通过吸气以后的话,这个时候好像在鼻孔当中有一块儿寒冷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倒世俗,是颠倒的迷乱相。

 

下面的话就是正世俗的一个比喻,前面的这几个当中都是没有的,后面不知道有没有。

 

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

 

通过这样的这种接触分别的原因, 通、塞、虚、实,乃至有香气和臭气。意思是这个应该是正世俗,平时我们依靠这样的这种触觉的原因,因为这个鼻子里面是通的,通的原因,好像就有一种空的,虚空的感觉。因为鼻子有时候感冒,这样的话,鼻子有点塞,塞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感觉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通过你的鼻根能感觉得到,这是什么花,特别香的这种气味儿;或者这是厕所里的味道,特别臭的这种味道。

 

那这些的话,实际上是——

 

兼鼻与劳,

 

可能跟前面有点不同。如果这些全部倒世俗的话好像不太合理的,因为接触以后的话,确实臭气,香气,这些是我们现实当中真正的正世俗的觉。那么这样的话,前面的那个寒冷的这种触觉,和其他的我们鼻子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闻到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嗅到的气味儿,是吧?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这些实际上完全是“菩提瞪发劳相”。也就是说,这个本来菩提真心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的妙用当中的这种虚幻的相是一模一样的。

 

意思就是说,这些也不真实的。不管是你鼻子通过这样的吸气以后的非常迷乱的颠倒相也好,或者说是平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闻到的这些,或者是嗅到的这些气息的话,实际上这些全不是真实的。它是菩提真心的一种游舞,或者说是它的一种迷乱的相而已。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

 

他这里“闻”的话,实际上在这里是吸气,不是前面那个闻声音那样的。因为塞和通“二种妄尘”,因为你鼻子当中如果要接受这个对境的话,要么是通,要么是塞。他这里通和塞,实际上是鼻根对境的尘。

 

一般《智者入门》这些当中的话,好闻的、不好闻的,和中等的。好像这个色、声、香,香的话记得没有分很多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和中等的。其实这些都是尘,那么这些妄尘的话,依靠对境就产生你的这种根,然后依靠你的根吸收对面的尘,这样的话,最后这种“嗅闻性”,不管是好嗅的,不好嗅的,或者是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这个气息在你的这个鼻根是能感受的。这个在名言当中确实这样的,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实际上这样的这种闻,这里的“闻”跟前面的耳根的闻不同的,它这里应该是嗅的意思。这样的这个闻的本体,其实通、塞二尘本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下面也是一样的分析。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一样的。不是从对境来,也不是从根来,也不是从空中来的。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

 

那么塞的这种闻当下就没有了。如果我们这个对境是通而来的话,那从此之后塞永远也没有。

 

那这样的话——

 

云何知塞?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鼻孔今天塞了,它里面不通了。其实它当时也是闻到塞的一种实体的东西的这个味道,就像眼睛看到黑暗的说法一样的。那不应该有这样的。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

 

如果是有这个塞存在的话,那么通则不可能有的。

 

如果这样的话——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如果真的这个通不存在,刚才说有塞的话,通就没有嘛。通没有的话,我们平时经常说是闻到,“今天这个香好香啊,这个花好香啊”好像接触一个味道一样的,“今天好臭啊,这是什么东西呀?”我们有时候不管到哪里去的话,就有香气和臭气的,对吧?如果是你这个塞是对境的话,那这个香气和臭气是从何而来的呢?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这种气息的接触,不可能有的。这个是对境方面的观察。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

 

那就跟前面一样的,如果你说从鼻根而产生的话,那外面的通和塞也好,香和臭也好,这些则不应该有的,因为你的这种知觉全部都是依靠根就可以了,那就不需要了。

 

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这个地方也有一个小总结。那这样的这种闻,这样的这种嗅气,本来也是无有自性的。

 

这是刚才境和根方面观察。也是一样的。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

 

如果你说这样的这个闻是从空中出,不是鼻根出的,也不是对境出的,空中出的话,你应该自己就能闻(这里闻气,我们有时候也可以说是闻气),那你闻气味的话,你自己虚空当中如果能闻气的话,它也可以闻鼻子的这种气味儿。鼻根到底是好闻还是不好闻,它也可以闻闻鼻根。

 

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还有,空自己有闻的能力的话,那“何观汝入”?你这个鼻根有什么用呢?因为刚才虚空它自己都是可以闻的。这个观察一样的。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也是一样的。我们这个鼻根实际上所显现的一切闻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嗅到的东西都是假的,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经常说万法如虚空,包括我们今天的见到的、听到的、还有嗅到的,这些都没有的话,明天还有后面这三个也没有的话,我们就不会天天都是想好吃的东西,想好听的音乐,想好看的东西等等。如果真的是利根者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知道:“哦,原来佛陀说无眼耳鼻舌身的话,原因是这样的。”原来只说“无眼耳鼻舌身”,怎么眼睛、耳朵、鼻子会没有啊?我有啊,你看我大大的鼻子,眼睛也是不大不小的,舌头也是长长的,什么什么。但实际上佛陀并不是说连这一点都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这里就是讲到这么一个道理。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7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没有课,然后星期一,也许没有,但大家还是晚上照样先念诵吧。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到时候再给大家通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应该不耽误大家的。一般来讲应该是有的,星期一还是讲《如意宝藏论》,后面再看情况。

 

今天我们讲《楞严经》的观察五蕴,因为这一卷当中讲五蕴,然后下面讲六入、十二处、还有十八界,每一个道理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我们学的《俱舍论》《智者入门》和其他的有一些法当中只是讲一个现相,它并没有像《楞严经》那样讲一切法最后就根本不成立,没有这样的义理分析。所以《楞严经》有些观察的方法跟《中观根本慧论》比较相同的,《中观根本慧论》也是依靠理证来进行抉择轮涅所说的一切万法最后一无所成,要抉择大空性。那么《楞严经》当中也是,讲的这种方式也确实有点儿相同,以理证的方式来抉择万法为空性,包括我们的这种觉性。

 

我们前面一直是讲这个觉性,它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不是和合与非和合而产生的。这个道理已经讲完了,现在正在讲抉择五蕴。

 

抉择五蕴的时候,昨天最后一段,我有一段好像当时解释得不是很满意,最后一个吧,说是“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这句话,我昨天可能解释得不是很满意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如果眼睛当时没有见到空花的话,空花就变成了一种遮障,遮障的话,它就遮障了虚空,又遮障了眼睛。那这样的话,你见到空花的时候,其实你的眼睛不应该有遮障,因为你如果眼睛有遮障的话,那肯定不合理的。“云何晴空,号清明眼?”如果你的眼睛有遮障的话,那怎么会说无云的晴空呢?或者是清净的眼根呢?它肯定没有遮障的,如果有遮障的话,怎么会说晴天和净眼?

 

可能最后这一句,昨天我解释得我自己都有点不满意。当时好像讲的时候有点儿感觉似懂非懂的。有时候到了现场的时候,好像就似懂非懂的,也有这种情况。下来以后,昨天晚上我又思考,觉得我今天这句话,怎么刚才正在讲的时候突然就好像理路有点不顺,但是就直接这样讲下去了,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

 

今天我们继续讲。昨天是讲色蕴,色受想行识当中色蕴已经讲完了。今天抉择受蕴,受是感受的意思,受是领纳性的。我们《入中论》当中也是讲(师念藏文),它具有领纳的本性。那么在这里就开始用比喻来抉择,抉择的时候每一个五蕴先有一个概括性的,一个总的抉择,然后下面就细微的分析。每一个五蕴抉择的时候,先用比喻来概括一下,然后再进行分析。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他这里说譬如有一个人,他的手、脚这些都“宴安”,就是平平安安的,没有什么疾病,没有什么毛病,不仅是他的手足没有什么毛病,还有他整个的身体,“百骸”也是常调,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他的整个身体,他的心态也好,健健康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这样的这种感受,那么这样的话,相当于他就忽然就变成了好像忘了一切生存。

 

有时候我们觉得感觉比较舒适,身体也没有什么毛病的话,好像是自己都觉得是处在什么地方都自己都不知道一样的。一旦你头痛了的话,感觉有头了;一旦你脚痛的话,就发现脚痛了;冬天寒冷的时候觉得耳朵特别冷,这样的。所以他当时因为身体都比较就健康吧,比较适应、舒适,这样的话,忽然就把自己的生存都全部忘掉一样。

 

“性无违顺”,自己的这种身心,他的本性,就没有什么顺的,没有什么违的。如果顺的话就是快乐,就特别开心这样的;违的话,就是不开心、痛苦这样的。他就处于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当中,没有啥乐的受,也没有什么苦的受,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这个时候这个人,他也没有什么原因,无缘无故地他就把两只手(因为他一直闲在那儿)在虚空当中互相摩擦。有时候我们一般两手自己摩擦、接触。

 

这个时候,因为二手摩擦的过程当中“妄生”,产生一种感受。一般来讲,我们先有触,触有了以后再有受,受有了以后开始有爱等等,它的次第都是这样的。那这样的话,他就无缘无故地在虚空当中摩自己的双手,互相摩擦。摩擦的过程当中,因为摩擦的原因,手里面就产生一种感受。

 

那这个感受是什么样?感受它这里有“涩”和“滑”,“涩”是一种粗糙的;“滑”,就是比较光滑的、润滑的;然后还有寒冷、热等这样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相。我们一般摩手的时候,夏天可能一会儿就觉得是特别热的感觉,自己都是感受得到的;或者说是你那个手你边摩的时候也有比较热的感觉,还有比较平滑的感觉。有时候我们手背摩的时候好像有点粗糙,有点不光滑的这种感觉。所以那个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感觉。

 

但是我们这种受实际上就是五蕴,下面略说的时候就说: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每一个都有一个这样的略说。然后下面就把这个道理进行分析。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这样的幻觉的感受,就是触觉,他的触当中产生的受,感受,就刚才热的感受也好,或者说是涩的感受,或者滑的感受。

 

这些感受,实际上它是现而无自性的幻化,它并不是从空中来的。因为你刚才空中这样摩擦的话,那是不是空中来的?还是从手掌当中来的?

我们感觉要么是空中来的,要么是手掌当中来的,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吧?因为他是刚才无记的状态当中也没有什么特意的我要做什么?没有这样的。这样的话,如果它有一个来源——刚才他这里讲的四种受,其实还有其他的受也可以——这些不是从空中来的,也不是手掌当中出来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下面进行分析的时候,先用空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再观察如果手掌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这两个抉择。如果这两个都已经抉择完了,那最后你的受确实也是得不到的。

 

其实在密法当中的话,就是找心的来龙去脉,心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怎么安住的?最后灭于何处?它这样的一种观察也可以。但是在这里的观察方式有点儿细,不同的。

 

他说如果你说刚才的这种触觉,刚才的这些不管是涩的触觉也好,滑的触觉也好,这些如果是空当中来的话,“既能触掌”,它接触手掌嘛,接触手掌的话,“何不触身?”因为虚空没有一个不遍的地方,那这样的话,它为什么偏偏找你的手掌?在其他地方,包括你的头也好、包括你的脚也好,包括你身体的其他部位,为什么不去接触?空哪里都有,它偏偏为什么到你的手掌里面去呢?

 

“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虚空它应该自由自在的,它无所不遍的,既然这样,它为什么是只选择你的手掌,其他地方不来?所以从这个地方观察,所以虚空它自己本来也是没有什么本体的,它肯定并不是找那个手掌而来的。如果找手掌而来的话,那没有道理说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不找,也没有这个道理。

 

而且我们的身体就处于在虚空当中嘛,一直在虚空当中,因为虚空是无阻碍的这种法相,这样的话,为什么你的那个手掌里面才出来?所以,首先说从虚空当中来的话,好像这个道理确实是不成立的。如果虚空当中来的话,那我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都是处在虚空当中,为什么也不触热,也不触冷,不触涩和滑?

 

然后第二个方面分析。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如果你说是手掌当中出来的话,那掌中有的时候,他刚才的这四种感受已经出来了。那为什么偏偏要观待合掌呢?因为你没有合掌,没有摩擦的时候,没有出现。怎么会是要观待合掌呢?因为手掌是有的嘛。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

 

他说如果是从手掌里面出来的话,因为手掌出来的缘故,当你合掌的时候,你的手掌,它自己也应该了知。因为掌中出来的话,那掌应该是它出来感受的本体,它应该有这样的功能,这样的话,那你合掌的时候,手掌它自己应该知道:“哦,现在就发生热性,发生冷性。”应该知道的。并且它既然是掌中出来,那最后离开的时候,也应该接触于手掌当中。昨天我们也讲了,从何而来的话,最后也归入其中这样的。

 

如果这样的话,刚才说这些冷、热这些都是掌中出入的,掌中出入的话,那它还有很多过失。因为手掌是跟手腕、手臂,还有身体的骨髓、肌肉,这就全部都有联系的,那这样的话,刚才的这些感受,从手臂、手腕、骨头、骨髓这些当中应该来来去去,那么这些应该觉知它的这种——现在是从手腕进来了,然后一直到手臂当中,一直到骨髓里面。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这个感受来来去去,就像我们有些人好像肚子里面有什么昆虫,自己有感觉它在蠕动那样的,你应该要感觉得到它的踪迹:“哦,现在它在手腕当中”,“现在它在手掌当中”等等这样的行踪,也应该有痕迹。就像我们现在疫情当中发现有些病人,就马上他的行动轨迹也能调出来一样的。

 

所以,如果它真正是从手掌里面出来的话,那它是怎么出来的?出来的时候是从哪里出来的?最后它离开合掌的时候回去,是左手当中去,还是右手当中去?应该知道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受蕴实际上是虚妄的。“若见无受者……云何爱不灭。”(“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也是寂天论师说的吧,如果见到无受者,就是如果见到受没有的话,云何爱不会灭掉?因为爱是依靠受而产生的,而受是依靠接触而产生的。所以说它实际上也是没有实性的。

 

应该是在《入行论》当中说是:“若触非真有,则爱(受)从何生?”(“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如果触没有的话,那么爱(受)怎么会产生的?为什么众生一直追逐尘劳?为什么还要苦苦地伤害他人等等,后面不是已经讲了嘛。

 

所以我们对感受确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的时候,原来我手摩擦的过程当中,当时的这种冷也好、热也好、乐也好、苦也好,这种感受最后观察其实也并不是来自于手掌,如果来自于手掌的话,有这个过失,如果来自于虚空的话,也有这个过失。那这样的话,它没有一个实体的来源,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他没有生出,不可能有他的本体存在的。

 

所以通过这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也应该知道我们众生每天都是急急忙忙,来来去去都是追逐什么?追逐我们的快乐,然后避开我们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受它自己的本体的话,一直是被它束缚着的。《俱舍论》当中也是讲到,出家人以想束缚的,作为在家人,以受来束缚的。

 

其实是现在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很多人只要生长在这个世界上的话,很多人都是被受困着。这样的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学习《楞严经》,认识各方面的一些教义,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也可以获得解脱。

 

我看到以前有一个叫做是郑夷甫,是个在家人。他也是从小对佛有特别虔诚的信仰,后来听说佛印禅师他是笑着而示现圆寂的,他自己也觉得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然后到处去求学、参访。后来在一个禅师那里听《楞严经》,听《楞严经》以后,他也学了,读了一段时间。这样以后,应该开悟了。开悟以后,当他离开的时候说:“生死之理,我知之矣。”意思是说是生死的道理我就非常明白,说完以后他就沐浴更衣,然后身体立化,他就站着而示现圆寂的。

 

汉地的一些不但是高僧大德,出家人当中有些确实是通过学《楞严经》而示现圆寂的时候出现种种相,已经有开悟的,而且我们在家人也有很多的真实的公案。通过《楞严经》,到最后真的是已经获得生死自在。“生死之理,我知之矣。”是吧?生死的道理就完全明白,非常自由。也就是生和死对他来讲的话,何时想离开都是特别运用自如。

 

所以说我想我们受的话,其实我们众生是很可怜的,为了快乐的这种感受,一直就奔波;为了灭除痛苦的话,也是一直奔波。如果我们不知心的奥秘的话,那么求乐避苦也是枉然,这个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学到这样的法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学这样的道理。

 

我看到德巴堪布的《入中论》的注释的后面说,比如说学因明,学戒律,还有学中观、学《现观庄严论》,还有——我看五部大论《现观》、《因明》、《俱舍》、《戒律》就非常重要的,但其中如果你不懂中观的要点的话,都是枉然。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或者说是对般若实相不了解的话,那其他知识都学也不一定特别重要。而且中观实际上就像是山王当中的须弥山一样的,虚空当中的日月一样的,中观的思想,在所有的佛教当中,也是最深的一个精髓,这个大家应该明白。

 

所以在这里,其实《楞严经》也是归根结底按照显宗的观点来以理分析,抉择万法为空性,这么一个道理。那么我们把受蕴已经抉择完了。

 

接下来过后我们讲想蕴,抉择想蕴。其实想蕴的意思,《入中论》里面说:“想谓取舍像”(“想谓能取像”),一般都是我们取像吧,用意识去执著这是白色的、这是红色的,刚才这种乐的感受的话,“这就是我的乐受”,“这就是我的苦受”,它把某个法有形像性地去执著。想蕴的相是这样的。

 

那下面也是一样的,想蕴分析的时候,首先有个略说,下面有一个广说分析。略说的时候,佛陀说: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

 

这也是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谈说”,别人说起来了,说起来了什么呢?“酢梅”,就是比较酸酸的,我们好多人都应该知道的,酢梅是一个比较酸又甜的这么一个,也是一个水果吧。以后你们自己也吃一吃,学了《楞严经》以后,看看是不是酢梅卖得也是很好。

这个酢梅,别人这样说的时候,那个听者马上就有一种感觉。人一般好多都是有生理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吧,比如说到特别酸的东西的话,讲着讲着最后都是感觉有点酸;然后口渴的时候,一讲到好吃的东西的话,就马上也想吃这样的,口中水都开始流出来了,想吃吧。

 

同样的道理,还有别人讲了以后自己思维“踏悬崖”,万丈悬崖,特别陡的那种悬崖的话,那你的脚心也带有一种“酸涩”,有一种酸酸、害怕、恐惧的感觉。

 

确实也是会有的。我以前大概是可能二十几岁的时候去过阿坝州,应该是马尔康县的一个寺院吧。他们经常要出去周围,出去的时候要骑着马。骑着马的时候,有时候下面是河,上面是悬崖当中有一个细细的一条路,这个路上面骑着马走的时候,那些当地的老百姓,包括当时的马,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马的蹄子在那个石板上接触的时候,就蹄叉、蹄叉,骑着那个马的时候特别特别害怕,好像真的人和马全部都是要掉在下面。因为下面根本看不到什么地方,只看得到河,在那个河的上面悬崖上一个细细的路,到了目的地一想起来的时候,还是特别害怕。

 

就像现在有些索道,索道下面是玻璃,有很多人也特别害怕。所以意思就是,实际上刚才听到酢梅的这种声音,也是流出口水;或者说是听到万丈悬崖的时候,脚心都是有点酸,这种害怕的感觉,这也是有的。

 

大家也知道汉地有一个叫做是望梅止渴。以前在三国的时候,曹操他当时是带着1万人的军队出兵的时候,路上一直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后来他们喝的吃的全部都没有了,很多人都马上已经就不行了,就没办法前行。这时候他就开始说,你们就快走吧,我们前方有一个梅子林,草莓,或者是酢梅的林子,很快就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当时可能没有到梅林,但是大家一想起了以后,好多军兵口里面开始自然流出口水,然后他们就自然就解渴。最后到达目的地,也有这样的说法吧。

 

实际上确实是我们的这种想也是这样的。想蕴刚才讲到两个案例。一个是听到酢梅的这种声音的时候发出的口水,其实它也是无来无去的;然后还有刚才感觉一种酸涩的这种想。这个是想(蕴),刚才是受(蕴),反体是不同的。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怎么是这样呢?下面就开始分析。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那么下面我们进行分析的时候,你刚才感觉流口水,那这个来源是怎么来的?是从梅当中产生的,还是从口里面产生的?只有两个途径,除此之外也没有。听到的声音,声音也没有这个作用。

 

这样的话,其实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不是从梅产生的,也不是从口当中入的。怎么这样呢?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如果你说刚才的流口水,实际上并不是其他因缘产生的,就只有梅当中产生,梅它有能产生口水的这样的能力,这样的话,梅它自己结合自己,应该自己谈起来。因为它当中产生的话,它自己说就可以,为什么是听别人,观待别人说呢?这没有必要的。因为既然是梅产生,那它就自己说:“现在我开始要出现了,你们谁想吃?”梅它自己说就可以,为什么是其他人在这里说?这个原因没有的,凭什么别人来说?因为这个是梅产生的,那别人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啊?这也不合理。

 

【若从口入,】

 

如果不是梅产生的,刚才不是口里面流口水的,那这样的话,口当中产生,那么——

 

自合口闻,何须待耳?

 

他自己的口中产生的话,那他的嘴唇也好,舌头也好,应该口自己要听到声音,为什么是非要让耳朵来传达?这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因为耳朵它是耳根,跟口完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口当中产生的话,应该口它自己听得到的,就不应该用耳来传导。

 

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如果你说这个并不是口听到的,应该是耳朵里面听到的,耳朵里面听到的话,那为什么这个水不从耳朵里面出来,为什么偏偏从口里面出来?

 

所以其实这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能直接反驳是有点儿困难的,但实际上缘起就是这样的。在名言当中,未经观察的时候,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是可以出来的,但是这种因缘实际上也是空的,没有一个实质的。阿难一直认为有一个实有的东西,有一个实有的东西的话,你当时的这样的这种想,我们一直说,刚才流口水就是他心里面执著一种像,那这个像从哪里来的?

 

那同样的道理——

 

想踏悬崖,与说相类。

 

那刚才这个万丈悬崖,你们觉得发酸的这种感觉很害怕,脚底发酸的这种感觉,也是通过上面的口中流口水的这样的这种观察可以推理。

 

像长水子璇他们的注释当中也是一样的观察:我们的这种发酸,是从悬崖当中产生的,还是从脚底产生的?如果从悬崖当中产生,那为什么悬崖它自己听不到它的这种恐惧的状况?为什么是非要有一个人来说?因为它是悬崖产生的,跟悬崖它自己有关系的。如果不是悬崖产生的,而是脚产生的,那为什么不是脚底能发现,听到悬崖的恐怖呢?为什么是心会想它或者说是别人说了以后自己去思维,然后就开始有发酸的感觉呢?这个也是不合理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通过以上的这种观察,实际上想蕴也是虚妄的,确实是不成立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

 

就像《入楞伽经》当中说:“心生种种生,心灭种种灭。众生妄分别,无物而见物。”众生的虚妄的分别,没有什么事物而见事物,“众生妄分别,无物而见物”,其中说的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世间上的所有的执著的人,不管是人也好、相也好、流口水也好、想吃汤也好、想吃巧克力也好、想听音乐也好,或者说是看世间的美色也好,或者说是接触非常柔和的东西也好,凡是去执著的这些,所有的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依靠两种法而产生的,但实际上如果从它的本体去观察,或者说从它的来源去观察的时候,这个法是不成立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想蕴,确实它的本体是了不可得的。

 

这是我们讲到了色、受、想,五蕴当中的第三个蕴已经讲完了。

 

接下来我们讲行蕴。大家应该知道,月称论师说:“行即能造作”,行蕴主要是能造作。“能造作”恐怕也不是特别特别懂吧?《俱舍论》当中说是除了四蕴以外的所有的有为法就叫做是行蕴了。

 

记得《智者入门》当中行蕴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相应行的行蕴,与心相应的行蕴,像51个心所这些都是属于在行蕴当中;还有不相应行,《俱舍论》当中有14个:得、不得,命等这些,《大乘阿毗达摩》当中再加上10个,总共有24种。上下《俱舍》所有的不相应行,总共有24种。

 

其实这些不相应行全是一个过程,比如说得,它得的过程认为这是一种法。因为它是有情法也不能说,无情法也不能说,或者说是其他的法里面不包括,但是它确实是一个有为法。这样的话,一般行,除了五蕴以外的这些法也可以讲。有时候这个行是指所有的万法——诸行无常,诸行痛苦,这个时候也有所有的法的意思。行其实它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阶段叫行蕴。这里不知道讲的怎么样,也是一个略说和广说分析吧。

 

首先略说。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

 

他说,比如说是有一个湍急瀑布,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山特别陡的地方,水的这种瀑流,它的波浪是相续不断的。那它的这种不断,其实前际和后际是不相踰越的,它并不是前浪跑到后浪,后浪又追到前浪去,它不是这样的。水自己是自然有规律的,整个上下前后不会错乱,它应该是特别有规矩的,不会踰越的。

 

这个我们都知道,你比如说去一个地方,路边的暴流,或者说是这种悬泻,大家都知道它们的这种流水它还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我们人有时候超车一样的,开心的时候就不断地超车,不开心的时候,一直跟上一个拖拉机慢慢慢慢开的,不是这样的。它是有规矩的,有一个规矩。整个暴流它的过程叫做行。

 

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其实行蕴也是这样的。它的整个过程的这种规律也是这样的。其实它看起来是有一种存在的,但是它有它自己的一种规律。

 

那下面就分析,刚才前面好像看起来是有一种规矩,行蕴也是这样的,跟前面的一个略说有点点不同吧。不过他这里也没有完全分析,相当于是一个叙述的,因为他略说的时候,他只是把这个问题给大家展示一下,下面开始进行分析,这样的。

 

显现上行蕴也是这样的,显现上是我们前面的想蕴也是这样的,受蕴也是这样的,色蕴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也是不成立的。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这个有点不同,前面的那些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破完了。这个有四个方面。他说这样的这种暴流,这样的流水的本性,其实瀑布它是从四个方面分析不能成立的。怎么不能成立?它并不是从空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因为水而产生的,也不是非水而产生的,还不是离开水和空而产生的,这四个方面去观察,其实暴流是不成立的。

 

怎么不成立呢?下面就开始继续分析。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如果你说刚才那个暴流在虚空当中,因为我们有时候看到暴流还是跟空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能是不是空当中产生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他是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么“则诸十方无尽虚空”,十方哪里都是,虚空不遍及的地方十方都是没有的,东南西北到哪里去都是没有的。那么这样的话,如果它是虚空产生的话,那十方的所有的虚空都变成了这个流。因为它里面产生的话,那它当中肯定有暴流,那这样的话,十方虚空都变成了十方的暴流。

 

如果这样的话,整个世间自然而然全部都已经被吞没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水路空都是可能没办法成立的。因为你说是暴流是虚空当中产生,那虚空到处都有的,所有的虚空都变成暴流的话,那我们这个世界哪有?哪有地球,哪有山河大地?全部都被它隐没了。最后人类就已经变成了世界末日了,全部都是被一个水吞没了,那这样肯定是不敢承认的,暴流的来源是虚空肯定不能说。

 

其实这里的有些推理方法也是挺有意思的吧。大家在辩论也好,或者说是互相辅导的时候自己也应该这样学。我觉得学《楞严经》的话,应该很多人,让他聪明起来了。还有我们经常读这些古文的话,可能汉语的水平也会稍微好一点吧。

 

我本来读汉文,我很费劲的,但是这几年《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这些读的话,稍微比以前好一点。当然好是好不了多少,接近二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拼音的一个放牛娃娃,变成好是不可能的,但是确实我们就不断地去学习这些的话,如果你《楞严经》这个古文的道理比较明白的话,其他的经典可能更好读一点儿,因为它的文笔比较有特色。

 

他前面的推理,如果说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十方世界都已经隐没了。有时候我们辩论的时候也是,不一定是非要讲这个,你就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辩论,某个法是不是产生?如果产生的话,它是自体产生还是虚空当中产生?如果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什么什么……也可以这样辩论。这是第一个方面的。

 

第二个方面:

 

若因水有,

 

因为暴流的话,它前面有水的因,因为这个而产生的话。

 

则此暴流,性应非水,

 

他的观察也是跟前面有点不同的。所以佛陀的这种辩论方式,他就在稍微有一点不同的时候,他就马上切换到另一个上面。他刚才前面说,如果是虚空当中产生,虚空就涵盖所有了。在这里,如果从水当中产生的话,那就跟前面推理方式不同了。他说那这个暴流它的本性不应该是水。

 

为什么不应该是水呢?因为它从水当中产生,水当中产生的话,那水是因,暴流是果,因和果不是一体的。就像《指掌疏》里面说,水相当于是像父亲一样的,暴流相当于是儿子一样的,父亲生儿子,不可能是父亲生父亲,没有这样的。如果它的因是水的话,那暴流的本性不应该是水了。这个大家可能要稍微看一下,不然有点跟前面的理路有点不同的。

 

那如果这样话——

 

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如果你说它暴流的因是水,但是暴流它自己不是水的话,那这种说法是肯定不合理的。他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意思是什么呢?“有”是能有,指的是水,“所有”指的暴流。也就是说,水和暴流应该是一味一体的方式来存在,这是我们现量见到的。这句话如果解释出来的话也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说暴流的本体是水产生的话,不应该。如果是水产生的话,那就像儿子和父亲不是一体一样的,暴流应该变成非水了。但现实当中,水和暴流是我们现量见到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有所有相”一个是能有,一个是所有。前面的“有”是能有,指的是水,“所有”指的是暴流。能有的相和所有的相,其实如今现量存在,它们两个是不可分割的。应该这样,好像藏文当中解释方法稍微有点不同,但是大多数的注释解释的是这样的方式。这个大家应该记住了。

这是第二种观察方法,暴流是水当中产生的话,不合理的道理。

如果不是水当中产生的话,那暴流就是水,这样合不合理呢?这样也不合理的。

 

【若即水性,】

 

如果暴流的本体是水的本性,刚才漂动的瀑流的本性是水的本性的话,这样也是不对的。怎么不对呢?

 

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那么如果它是动摇的、漂动的,这个是水本性的话,那么当你水澄清的时候,当你水安静的时候,它就没有这样的流淌,它就变成一个静止的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不是水的本体了。为什么?因为你刚才说暴流是水的本性嘛,水的本性是暴流的话,那水澄清的时候应该不是暴流了,为什么?因为你刚才承认的是水的本性是暴流,暴流的本性是水。

 

这完全是我们因明当中的咬文嚼字一样的,有时候是稍微一个词就可以跟他这样辩论的。如果你说暴流的这种动摇的本性是水的话,那当水静止的时候就不是水了?有这个过失。这是第三个方面的遮破。

第四个方面:

 

若离空水,

 

如果你说离开了空,也离开了水——因为前面水的本性不能说,空的本性也不能说,那这样的话,我就最后一个选择,它就已经离开了虚空,也离开了水,暴流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话也不行的。

 

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那不行的。虚空不遍及的地方是没有的,离开空而有一个暴流的话,不依靠空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应该没有的,所有的这些法都是在空间存在的嘛,所以“空非有”,这个也是没有的。

 

“水外无流”,除了水以外有一个暴流你要安立的话,这个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那怎么办呢?你看刚才说空中产生也不行,水中产生也不行,离开了水也不行,离开了空也不行,那是怎么样呢?这就是因果的不可思议。显现当中只要因缘具足,它没有一个道理,它是法尔理,自然而然依靠这些,比如说种子跟果之间,接触也不对,不接触也不对,但是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它现而无自性地会显现的。然后你真正去观察的时候,经不起任何的观察。这样一来在整个所知范围当中是没有一个成实的东西,原因是这样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这些行蕴,实际上跟刚才我们讲到的瀑布的水是一样的,我们要知道它是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

 

其实这些比喻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我们记性比较好一点的这些人,把瀑布就经常想,这是一个行蕴的这种表示;酢梅是想蕴的表示;我们手摩擦的这种是受蕴的表示;昨天我们讲色法的时候,大家也是知道的,眼睛看虚空的空花,这个就是色蕴的表示。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这些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经常也是生活在这些当中,生活在这些自然界当中,我们也会看得到一些各种酸味的水果、酸奶,这些也是看得到的;我们捏着眼睛的时候,空花也是能看得到的,或者是一直瞪着虚空当中,空花也是能看得到的;手摩擦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感觉,我们很多按摩的人一直摩摩摩,最后他自己的手也是特别热,然后别人的身体上面,使劲地这样搓的时候也会发热的。

 

但是这种热如果没有修行的人可能也无所谓,只是一般的,如果有修行的人,他就会捡来观修。就像我们世间人过路的时候,路边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他不会当做是用的。如果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他凡是见到的每一个草木,这个是治这个治病,这个是治那个病,他会一心一意地用来采药。修行也是如是的。这是我们把受、想、行讲完了。

 

下面讲最后一个识蕴,五蕴当中的最后一个蕴。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

 

这里讲一个比喻。识蕴也是相当于虚空一样的,用这个比喻。怎么是这样呢?我们人的意识,大家都知道每个众生都有眼耳鼻舌身识。识,其实跟虚空很多地方是完全可以比喻的。

 

比如说有一个人他取了一个叫做是“频伽瓶”,在《阿弥陀经》当中不是有一个鸟叫迦陵频伽嘛,一身双头的,那个共命鸟,是吧?可能形状是跟它有点相同,一个身体有双头的,这个是一个瓶子,因为它有双头,可能也有不同的识的进入,可能是这样。

 

如果是有一个这样的频伽瓶的话,那频伽瓶的上面的是有两个口的。这两个口把它塞住了。塞住了以后,里面都是装的什么?全部都是虚空。瓶子相当于是身体的表示,里面的空是意识的意思吧,这样的。它这个瓶子里面装了虚空,然后把瓶子的盖子已经塞住了,已经盖好了。

 

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里面装了虚空以后,就路过千里,很远的地方远行,然后把这个虚空送给,奉献给,或者是赠送给另外一个其他的国家。

 

这样的话,我们觉得有这种感觉,在一个瓶子里面滿滿地装上虚空,然后路上很远的地方,送到别的国家去,这个不知道想说什么?可能有这种感觉,而且是装虚空的话——其实装虚空,我们好多人因为现在课本的教材的一些原因吧,我们经常化学实验,要么是瓶子里面有氧气,或者说是二氧化碳,把这个当做虚空,其实它不是虚空,它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其实里面它有一种物质。所谓的虚空,除了氧气也好,二氧化碳也好,所有的这些尘都没有,完全的这种空称之为是虚空的。那这样的话,你瓶子里面装虚空和不装虚空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其实识蕴也是这样。

 

【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下面怎么分析呢?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比如说我们从拉萨装一瓶虚空,然后来到喇荣。那么它实际上并不是从拉萨装虚空来的,也不是从喇荣把虚空加入瓶子里面的。刚开始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不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也并不是从这个地方入于瓶子的,不是从那个地方带来的,也不是从这个地方把虚空又再次装入进去的。不是这样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如果是从拉萨,我们抓了一瓶虚空拿来,然后储存在瓶子当中,就储存在我们的瓶子里面的虚空当中,那这样一来的话,“于本瓶地”,原来那个瓶子本地的虚空应该少了一部分,少了什么呢?原来在拉萨有一个亿的虚空,那么我们拿了一瓶以后,现在没有一个亿了,应该是99999999,所以他们那边虚空应该减少了一瓶。

 

但实际上有没有这个概念?不可能的。拉萨的虚空,我虽然用一个大瓶子把虚空拿来了——现在不是他们把喜马拉雅山把空气装在瓶子里面,然后日本,还有澳大利亚那里的氧,或者是有一些气体也装在瓶子里面,说这是进口的,这是高原的,如何如何,对身体如何好,对营养如何好。有些是什么矿泉水,多少多少万年前的一个水滴,然后这个卖多少钱。有钱的那些老板,其实我担心,因为我们也没有什么验证,好多说验证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好说。所以说现在确实是,拉萨的虚空或者喜马拉雅的虚空当中装了一瓶,然后下来卖:“这里面有虚空,你们买的话一瓶3万块钱。”“啊,要要要,我就打开,对对对,这里的虚空好新鲜啊!”可能会这样。

 

但实际上没有这回事吧,上面的虚空减少一个也不可能的,上面的虚空当中装了一瓶,这个概念也是很奇怪的。对吧?所以虚空从远方来装在这里,道理是不成立的。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这个长水大师解释的可以,其他地方的有些有点看不懂。刚才说拿一瓶虚空的话,那原来那边就要减少,所以这个是不合理的。“若此方入”如果你说不是从远方来的,是我们这里的虚空装入进去的,那这样的话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开孔倒瓶”,因为从那边拿来的那个虚空,到了这里的时候,我们打开瓶口,这个时候,原来的那个虚空要倒出来,要倒的话,如果虚空有实体的话,那应该能看见倒出来,它倒出来了以后,我才有机会把这里的虚空再装进去。

 

好像有些注释当中是这样的。因为他这里说“若此方入”,如果我们这里的,此方的虚空要入到那边的话,那彼方的那个虚空到了这里以后,就像我们坐班车一样的,那边的班车来了,来了以后,车上的人都全部下车,我们知道这些全部下车以后,再我们这里的人开始上班车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应该有发现的,但是没有发现那边的虚空倒出来了,然后我们这边的虚空入进去。所以这样一来,确实也是所谓的这种识蕴,也是不能成立的。

 

其实识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的这一世,我认为是我有这样的这种意识。但是这一世如果转到下一世去,那整个之间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地方的虚空要转到另外一个地方一样的,意识的这种本体,如果是有实相的一个东西转来转去的话也是不合理的。其实如果在这里这样讲的话,我们的如来藏、阿赖耶,好多的道理,慢慢慢慢可以深入。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识蕴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而生的。

这以上我们就讲了五蕴。

 

其实这个五蕴,也确实我们要值得观察。佛陀在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五蕴是真实存在的;然后二转法轮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大家知道是这样的;然后第三转和密乘的时候,五蕴的本性就像五如来,这么一个道理,这个很重要的。

 

我们一般在声闻乘,也就是在《增一阿含经》的时候也会讲(师念藏文):“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化。”《增一阿含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其他还有一个叫做是《五蕴譬喻经》,安世高翻译的有一个短的经典。它这个经里面,比如说是“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它有五个字来翻译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学中观的时候,其实真正通达五蕴的话,那到时候就真正(能了悟)五蕴皆空的道理。

 

密乘当中,就像《大幻化网》续当中也是讲(师念藏文):“金刚蕴分支,共称五如来”,金刚蕴的分支,金刚蕴的本体,其实是共称的五部如来。所以我们到了密乘的时候,并不是这样抉择的,所有的五蕴实际上是五如来。这是学过密藏续的人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要学这样的这种经典,应该一层一层地了达它的本义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第二卷已经讲完了,一般来讲《楞严经》的第一卷和二卷是经常比较难过关的。这个过了以后,后面会比较顺利的。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6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楞严经》,前面阿难尊者就问一些问题,佛陀继续对他回答。现在正在讲的内容,前面说:阿难你对非因缘生和非自然生的问题比较明白,但是你现在不知道所谓的觉元明心,它是和合生还是不和合生。

 

昨天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阿难如果认为菩提心,也就是我们的觉性,以和合生的话是不合理的——如果和合而生,以光明和合,就做了一个分析,分析以后,如果跟明和合也好,或者暗和合也好,或者说是空和合也好,塞和合都不能产生觉性,这个道理已经讲了。

 

今天继续讲,在这个经典里面讲的时候,这个“和合”,前面是和平的“和”,后面是结合的“合”,合作的“合”。前面从“和合”方面分开遮破的,然后“非和合”方面也是分开遮破的。所以,汉文如果是“和合”两个加起来,是一种意思,然后分开的话,“和合”也有不同的意思吧。这样一来,前后是通过四个层次来破,前面“和”怎么样,后面的“合”怎么样,后面也是把“和”和“合”分开这样破的。

 

这个“和”和“合”的意思,前面和平的“和”,包括通理法师,还有蕅益大师,包括(?)他们很多的大德解释的时候就说,前面的“和合”实际上就像水和土合在一起就变成泥巴,前面的“和”也就是说全部混在一起,这个就叫和合。其实看起来好像后面是混在一起比较好一点。

 

但是我们一般字面上了解的时候,和平的“和”有“这个和这个”,也有关联和联系的意思吧。后面的合作的“合”,有结合起来,或者合在一起,组成一起,有这样的意思。但是这个有很多注疏中有涵盖相合,全部涵盖,就像一个盒子全部都盖住了,或者说它已经周遍了,就是全部都已经覆盖了,可能有这个意思。按照汉地的解释方法是这样的。

 

章嘉国师他们翻译的《大藏经》当中,藏文的话,它前面的“和”是以接触来翻译的。后面的“合”是观待,以观待的意思来翻译的。

 

下面我们分析的过程当中,其实很多的推理方式其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理路,推理的有些方式也稍微有所不同的。那么这样的话,我们昨天前面这个明心、菩提心是前面的“和”而产生的是不合理的,这个道理已经讲了。

 

接下来——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下面第二步分析,分析方式也是一样的。你说的那个“妙净见精”也好,菩提心也好,或者说是所谓的见性、觉性,这个东西实际上你前面认为好像是和合而生的,如果是和合而生的话,是与明和合而生,还是与暗和合而生?或者是与通和合而生?或者是与塞和合而生?通过这四个对境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基本上了知到底这个明觉是跟哪一个和合而生的。

 

若明合者,

 

因为我们有四个方式选择,如果你选择第一个,我的这个妙明觉性以明和合而生的话——

 

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如果你说你的觉性跟明和合而生的话,当你见到暗的时候,因为你的觉性是跟明和合而生的原因,当你见到暗的时候,明相肯定会泯灭的,因为暗和明是互违的,不可能有光明的地方,黑暗还存在,不可能有的;黑暗的地方,光明还存在,不可能有的。那这样的话,当你见到暗的时候,明相肯定会泯灭的,会灭的。

 

这样的话,“此见即不与诸暗合”,这个时候,因为它的明相已经没有了,明相没有的话,这个见就不应该与暗和合。既然不是与暗和合的话,那么“云何见暗?”那你不能说是见暗,如果没有跟暗和合的话,怎么是见暗呢?不应该说是见暗。

 

如果与明和合的话,永远都是见光明的,不应该有黑暗的,那这样见性的人晚上不会有黑暗的,也不需要电筒啊、路灯啊,什么都不要了。因为与明和合的缘故,要么见暗的时候,明要离开,这个下面也有。怎么会有见暗呢?不应该有。

 

若见暗时,

 

如果你说虽然跟明和合而生,但是也有见暗的时候,那如果见暗的话,就——

 

不与暗合,与明合者,

 

如果你说我虽然见到暗,但是跟见(暗?)没有和合,还是跟明在一起呀,没有跟明离婚,一直跟明在一起,一直跟它在一起的话——

 

应非见明;

 

那个时候不应该见明呀。为什么呢?因为你见暗的时候,应该是跟暗和合的,如果你见暗的时候还见明的话,那这个是不合理的。

 

因为刚才见明的时候,见暗,明还没有消失一样,那你见暗的时候,也不应该见明,这个暗没有消失的缘故。可以这样说。

 

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如果你承认确实在见暗的时候你没有见到明的话,那你不能说是跟明和合,更不能说了解了明,没有见到暗,更不应该这样说。因为你就根本没有见到明,没有见到明的话,跟明和合也没有什么说的。然后了知明也不能说,因为明和暗是同体相违的东西,同体相违的东西的话,那你没有真正见到暗的话,明也说不清楚了,你如果是见到明的时候,暗存不存在?如果暗存在的话,那明不会存在的,所以你没有见到明,怎么是跟明和合呢?怎么了知到除了暗以外的一个明?这两者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这样的推理进行分析的话——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这样的推理方法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跟暗和合也好,跟通和合也好,跟群塞和合的话,也以这样的观察方式,完全可以遮破。

 

所以,阿难,如果你认为你的明心跟明合的话,四种方式也是不合理的;跟明和的话,昨天前面讲的四种方式也是不合理的。

 

这个是从正面来遮破,因为前面阿难不认识明觉是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话,那么以上的分析就可以推翻阿难所认为的觉性是与明和合而产生的道理。已经遮破完了。

 

接下来是非和合而产生。也是通过两个方面,前面的和而观察,后面的合而观察,有两个方面来观察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

这里每次讲觉性的时候都不同的词:我现在思考,这个妙觉性,这个妙明真心。

 

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他说我的这个妙觉性应该是外境的色声香味触五尘,还有“心念虑”,“心念虑”藏文里翻译的时候是心、意、识,我们是用这三个来解释的,有些注释当中,包括《指掌疏》当中说是六位识心,也就是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方面也可以讲。

 

反正阿难认为他的觉元,他的见性,依靠外面的六境,然后依靠内在的六识,以这个非和合而产生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他自己又认为应该是非和合而产生,因为前面和合而产生已经没办法建立了,这样的话他认为,难道这些非和合而产生吗?不是和合而产生的吧,他这样认为的。

 

接下来佛陀又开始遮破。遮破的话,前面是用前面的和字破的,后面是用另外的一个合字遮破。这个破的方式也是一样的。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如今说这个觉元、菩提妙觉是非和合而产生的,我现在开始问你问题,你现在所讲到的“妙见精”如果是非和合而产生的话,那么是非与明而和合?非与暗而和合?非与通而和合?还是非与塞而和合呢?也就是说,非和合而产生的话,就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话,不是与明而和合?还是不是暗而和合?还是不是通而和合?或者不是塞而和合?这四个方面进行提问。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

 

阿难,如果你认为我的精妙觉性实际上不是明而和合产生的,不是明而和合的,但是它还是有的,跟明没有关系,非明和合。

 

非明和合的话,那么你的见和明,也就是能见的见性和所见的明,外面的光明,太阳也好,灯也好,这个明“必有边畔”,这个之间应该是有边际线的,应该有“边畔”,“边畔”意思就是说,明在这里,见在那里。

 

因为你说我的见性与明不和,与明不和的话,你先要知道这个明,不然怎么知道跟它不和呢?既然知道跟明不和的话,首先见和明的界限一定要说出来。比如我们说这不是我的地盘,那你知道你和他的地盘的界限,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的话,那不知道到底你的地盘是多大,他的地盘是多大。所以中间必定是有“边畔”,一定是有界限。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佛陀让他再继续详细地观察,观察的时候,你说不是跟明和合,不是明和合的话,你用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哪一个地方是明的地盘,或者是明的地方,哪一个地方是见的,也就是所见的明的地方,哪一个是见的范畴?

 

“在见在明”,在明的时候,在见的时候,什么是你们中间的界限?“自何为畔?”你们之间哪些是见的部分,哪些是明的部分,必须要分清楚。如果分不清楚,全部混为一谈的话,你说是跟明不和,但是明到底在哪个地方?如果你这个都不知道的话,那你怎么知道跟见不和呢?怎么知道呢?所以必须要找出什么地方才算是你们之间的界限,如果界限找不到的话,那你和不和的道理没有办法的。你把明都还没有弄清楚的话,怎么知道跟它不和呢?也许完全和在一起,但是你就根本没有发现,有可能性的。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难,如果在明的范畴当中必定没有见的话,你说是因为明跟我不和,在明的范畴里面没有见的话,那明和见互相都是他体的,根本没有相接触,那这样的话,“自不知其明相所在”,那见怎么知道明所在的地方呢?你说明不和,如果是在明当中,见都是从来没有产生过的话,那你怎么知道明不在这里呢?因为明跟你完全是同体(他体?)的,东方的瓶子和西方的瓶子一样的,那你怎么知道它的所处呢?这样一来,“畔云何成?”那你们之间的边畔怎么成立呢?你怎么安立呢?很难安立的。

 

这个大家知道,与明不和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遮破。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通过这样的的方式,还有剩下的与暗不和也好,与通不和也好,与群塞不和,也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观察的话,也可以完全推翻。

 

这是第一个不和的内容是这样遮破的。

 

下面是第二个不合。汉文当中是这样的,我刚才也讲了。藏文里面前面的“和”是接触来分析,后面的合作的“合”是观待。藏文当中这样理解也可以吧,观不观待、接触接触,凡是这些大德们翻译也应该有他的一些密意吧。

 

下面是第四种观察方式,破非合。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

 

如果阿难你认为妙见精是非和合产生,这个“合”是后面的“合”。

 

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如果你说这个见精是以非和合产生的话,那是非明合而产生呢?还是非暗合产生呢?还是非通合而产生,或者说是非塞合而产生呢?就这样观察。

 

若非明合,

 

如果你承认这个不是明合而产生的。

 

这个合我是分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汉文水平比较低的原因吧,好像观察的方式是稍微有一点点不同,其他的两个字的字义不是很清楚的,这些大德们讲的这种方式,好像后面的这个混合的合,一般是土水为泥这个好像是后面的这个“合”恰当一点的感觉,但是这个应该是有他们的道理。

 

所以,如果你认为你的这个明觉见性不是明和合的话,那我问你——

 

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如果这样的话,那你的见和明不是不合吧?那这样的话,你的见性跟对境的明的话,就是“性相乖角”,性相两个完全不同的性质,两个不同的本性,就像“乖角”,“乖角”就是乖僻,两个互相排斥,就像牛角一样的,如果是一个的话,另一个绝对不是的,那样叫“乖角”吧。

 

如果与明不合的话,那你的见性跟明完全就像我们藏族的有些比喻当中:食子扔在西方的话,鬼从东方来。因为本来是用食子布施给它,它就满足的,但是如果我们弄错了的话,就南辕北辙,完全都是没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意思。

 

这样的话,你的明和性完全都是他体,就相当于是我们的耳根和眼睛对境的明了的色一样,因为我们的耳根只能接收声音,不可能接收外面的色法、颜色,这个相当于你的根完全不同的,就像是耳根和和明色一样的,“了不相触”,这两个永远都不可能互相起作用,或者是有认识对境的机会,不可能有这样的。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如果这样的话,你的这个见根本不知明到底在哪里,因为刚才是两个不同的性质,东山和西山一样的。那这样的话,你的见根本不能了知明相的所在。

 

这样的话“云何甄明合非合理?”你怎么能辨别你的见性是合、不合?这样的道理肯定是没办法区分开来的。“云何甄明”,怎么能辨明?怎么能辨别清楚明跟它合,或者明跟它不合的道理呢?怎么能明白呢?没办法明白的。这个就是最后的观察方法。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上的观察方法,其他还有非暗合也好,非通合也好,非群塞合,如果这样认为的话,也是一样的,利用以上的观察方式也能完全明白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们的阿难尊者,前面是他对因缘产生的觉性有怀疑,对自然产生有怀疑,后来是对和合而产生也有怀疑,不和合而产生也有怀疑,但这样一来,我们的菩提明觉并不是因缘产生,也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和合而产生的,也并不是非和合而产生。

 

应该通过以上的观察方式最后也是知道,真正实有的这种因缘当中不可能产生明觉,这一点大家也应该知道,我前面提过,为什么《楞严经》当中一直把这个明觉通过各种方式遮破。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的高僧大德开悟的时候,这种明心见性从来没有吗?也并不是这样的。明心见性是有的,但是你以理观察的时候,实有的这种见性也好,或者经得起观察的这种见性永不存在的。如果存在的话,跟外道的有些说法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我们不管是内在的法、外在的法,轮涅所摄的一切法其实胜义当中是了不可得的,世俗当中是如梦如幻的。

 

这个道理明白的话,以上的这些分析就全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否则的话,可能学着学着《楞严经》,最后觉得:可能我了悟心性的话永不成立的,可能是没有的。那这样的话,跟顺世外道的观点没有什么差别了。

 

这个方面大家也要明白。因为闻思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有些人有一点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没有到究竟的话,最后可能诽谤,或者自己产生邪见还是有帮助的,真正了达法义和究竟的甚深的道理的话,一点意义都没有(了达),这样的话就特别可惜,没有意义的。

 

那下面的话,因为以上这样观察以后,最后还是得出:世俗当中的法是如梦如幻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这个菩提妙觉也是存在的,这个道理。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这一段还是很重要的。最后佛陀跟阿难说:你现在仍然有些地方没有明白。什么没有明白呢——因为前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出阿难的有一些境界——你没有明白一切浮尘,所有的这些万法其实犹如“幻化”,这个幻和化,前面是幻术,幻术和幻化一样吧。这两个字藏文当中也有分开的,藏文当中这里的“浮尘”是世俗法,这样也可以吧,一切世俗法犹如幻化,犹如幻术。

 

它“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在任何时候,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会出生的,然后“随处”也是因缘不具足的时候会泯灭的。这样的幻化的妄相可以称之为相,但这种相的自性实际上是真为妙觉本体。

 

这一段我们学过《维摩诘经》,学过《宝性论》的话,应该是明白的。一方面,都是如梦如幻的,但另一方面,如来藏的本体确实也是常然不动的方式存在。因为刚才一切都是随生随灭这样的。但这种幻相,因为这个原因的话,我们世俗当中可以称为如梦如幻,但它的本体其实也是如如不动的。这个道理,我们学过密乘的有些道理的时候就比较明白。

 

正因为这样,达摩大师的《血脉论》中说:“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他说“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这些有为法就像梦和幻一样的,“若不急寻师”,如果没有赶快依止善知识的话,“空过一生”,“然既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虽然我们的佛性每个人都有具足,但如果没有依靠善士的引导,始终是不能明白的。

 

其实这个确实很重要的,我们有些是因为有幸即生当中遇到了大乘,有幸遇到了大乘善知识,我们了知一切有为法也是无常的,自己也是本来具足如来藏,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明白的话,确实是我们何时才能解脱啊!这个是非常难的。

 

所以说,这个道理,我希望我们有些道友应该把很多禅宗大德开悟的这些文字也应该经常写上。这里“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这个以前也有个禅师,也是依靠这个也有了悟的。

 

应该是在《新续高僧传》里面有个叫如嵩禅师,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好像一个和尚给了她一种袈裟,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梦。后来他很小就出家,出家之后,应该小的时候大概依止过莲池大师,明代的莲池大师。后来自己开始读《圆觉经》,读《圆觉经》的时候,有一段文字他就不明白,认为如来的这种法好像依靠寻思来了知就很难的,然后他自己闭关千日,也就是三年多吧,三年多的时间当中去闭关。

 

闭关以后,实际上他还没有这么了解。后来就又继续依止了紫柏禅师,中间他又听到一个叫雪浪禅师,在那里学过《楞严经》。依止紫柏禅师的时候,他就把刚才的这一段话,“一切浮尘………妙觉明体”这段话跟紫柏禅师询问。在询问的过程当中,法师严厉地呵斥,刚开始严厉呵斥的时候,他还继续问,后来又再次呵斥,传记里面不是很明显,但在那个时候,他应该已经开悟了。

 

后来他就开始顶礼紫柏禅师,他说一切宗门并不是用分别心了解的。后来他自己也有一些故事,那个《净土圣贤录》当中也讲了他最后晚年的时候,就开始写一个偈颂,然后投笔而逝,当下就示现圆寂往生极乐世界,也有这样的。

 

所以,他可能早年的时候,学《楞严经》,依止禅宗方面的法,然后晚年的时候,依靠净土宗而往生极乐世界。他这个传记当中,也是依靠这一段了悟的。所以我想我们学《楞严经》的时候,有时候遇到这些深的法,虽然我们的根机跟这些大德不同,我们也许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但不管怎么样,前辈的大德都是这样的,前辈们了悟的这些法,我们也经常去读它。

 

就像上师如意宝他认为《直指心性》,不可能依靠它不证悟的,一定会证悟,他不断地念,念到一万遍的时候(麦彭仁波切祈祷文念了一百万遍),就了悟了心性。就像当时上师也觉得依靠它肯定会证悟的,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信心的话,也许可能确实这些文字不是一般的文字。我们世间人看一个报纸,看一个小说的时候,觉得里面有重要的地方,就在下面划一下,或者是勾一下,有这样的情况。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

五蕴、“六入”,我们经常讲的六根,“十二处”,六根和六境,叫十二处,“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六识。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所有的这些有为法,包括前面讲到的五蕴一直到十八界之间,所有的这些法,当它的因缘和合的时候,这些法会产生的。“虚妄”,长水大师解释的是假名、假立,也就是说它的因缘和合假立的时候,有产生的;因缘和合的假立已经泯灭的时候,会死去的,这个意思。所以一切万法也是这样的。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我们就是不知道来、去、生、灭这些法,本来是在如来藏当中常住不动的,它光明、清净是无离无和的方式存在的,永远都是如如不动的,周遍圆满一切的真如性当中。在真如当中是这样的,我们不知道是这样的。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而我们如果认为真如常性当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那这样的话,就“了无所得”,绝对得不到。真正的如来藏或者真实性当中,我们如果寻找实有的一个来去、实有的一个开悟、实有的一个迷惑、实有的生死涅槃等等这些的话,那就像在虚空当中寻找一些东西一样的,根本得不到的。

 

正因为这样,《入愣伽经》中也说是:“习气迷转心,从是三有现。”“习气迷转心”,因为习气迷茫的话,转成这颗心,“从是三有现”,从而显现三有的。“本来无有生,亦复无有灭。”本来都是没有生,也没有灭的,这样的道理。在真实性当中,了不可得。

 

我们经常说胜义当中一切是远离四边八戏,学过中观的人都很清楚的。但是虽然你可能有时候了悟到这个境界,但是我们世俗的善根也不能破坏。我也看到,也是在《新续高僧传》里面,有一个叫日照法师,他也是有因缘,从小就出家,后来有一个叫通智大师,在他那里听了《楞严经》,依止了十年,后来有醒悟,应该是依靠《楞严经》而开悟的。但开悟以后,他没有因为开悟就放下了,他就开始刺血,写了《八十华严》,还有七卷《法华经》。我觉得真的,前辈的这些大德还是很了不起的。

 

他写了这些血经以后,继续礼拜舍利塔,可能是阿育王的舍利塔,然后燃指供佛,燃了两个指头。后来好像住持一个寺院,经过八年时间当中修建寺院,修建寺院的时候,他的山门、河堤,还有念佛堂、还有禅堂,还有七十个宿舍等等,用了八年,全部落成竣工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把所有这些,八年时间所有的建筑全都毁坏了——去年我们寺院的建筑,也是在冬天的时候吹风毁了一部分,但是我们当时幸好没有全部……虽然没有八年的时间,但是日照禅师八年的功夫全部被毁坏了。

 

这段时间,法师显现上有点悲伤,后来他又开始继续修了三年,三年以后就完成了。但是不管他遇到什么事情,他每天念《楞严经》十卷,从未间断。

 

我觉得汉地以前很多的大德和有些居士和修行人,每天念经还是很厉害的。有些每天都念《法华经》,有些念《维摩诘经》,有些念《楞严经》。《楞严经》念诵的人现在也是寺院有一些,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可惜的是近代没有人传《楞严经》。这次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传完,传完了以后我也希望每个人应该发愿在各个地方弘扬《楞严经》。以后有机会再次在各个地方把《楞严经》这个法开始兴盛起来。

 

应该在各个地方,每个人包括印书也好,现在还是比较简单,不像以前依靠刻板印书,当然我们学院现在书比较多,不要印了就发给我们,不然我们处理的话也困难,现在疫情的原因,人也不多,我们处理法本也是很困难的。你们自己在汉地结缘,然后去讲这个。因为《楞严经》最甚深的地方是前面的这两卷。这两卷这两天应该讲完,一般来讲,它的最深的地方,有些魔王不高兴,制造违缘的话,前面是比较厉害的。过了两卷以后,基本上是顺畅的。

 

刚才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日照禅师他一生当中,他说是依靠《楞严经》已经有醒悟,已经开悟了,但是后来还要这样。所以我们上师如意宝以前也是这样的,不要因为自己有觉悟,就不积累资粮,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很重要的。我们有时候确实,学论的时候知道一切万法是无生无灭的,不来不去的,这个道理好像是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不能以此而满足,应该还要继续去学习。

 

就像刚才讲的日照禅师,他写了那么多血经,还要燃指供佛,还要修建寺院,然后自己的这种念诵从来也是不间断的,遇到什么都是不间断的,每天都是念十卷《楞严经》的话,那看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像我这样汉文读诵能力比较差的,可能念一遍《楞严经》,从早到晚其他什么都不干,只念一遍《楞严经》的话,可能一天都很难吧。但是确实有了功夫,有了信心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下面就开始讲五蕴,去分析五蕴的本体。这样的话,怎么会说五蕴是妙真如性呢?《大幻化网》当中不是讲五蕴就是五佛嘛,五蕴就是五佛的道理实际上在这里也是讲了。因为五蕴它实际上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这个称之为佛。下面就讲这个道理。

 

五蕴五佛的话,首先是应该色蕴抉择为空,然后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我记得应该把五蕴讲完了,第二卷就应该结束了。今天我们把色蕴抉择一下就可以了。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这里想用一个比喻来讲五蕴当中的色蕴。色蕴实际上没有一个实相,主要讲这个道理。怎么讲的呢?

 

譬如有一个人,他的眼睛是清亮的、清净的、没有任何眼翳的,是清净的眼目,这个清净的眼目观晴空万里的虚空,观晴空万里的虚空的时候,唯一的晴空万里的虚空以外,没有其他的。他的所见,他用自己清净的眼睛观清净的虚空的话,没有其他的。就像我们藏地秋天的天空,也是非常清净的,没有什么雾,没有什么云,没有什么其他的遮障。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

 

这个人“无故不动”,有些注释里面写是无缘无故,但是藏文当中,“无故”就是很自然的,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一直不动的,眼睛专注虚空当中,没有做什么其他的事情,很自然的,很平和的,没有什么其他的外缘吧,这样不动摇的,一直专注晴空。

 

“瞪以发劳”,这样看的时间久了以后,眼睛就开始疲劳,“则于虚空”,因为这个原因,在虚空当中“别见狂华”,然后另外他就见到了虚空当中的一些狂乱的花,虚空的花,或者我们经常说毛发,还有见到一切“狂乱非相”,有似是而非的各种各样的什么马、象。

 

当然我们《大圆满》当中也是有依靠坐式来观虚空的时候,虚空当中会现金刚链这些,但这些并不是因为劳累而现的,也并不是因狂乱而显相的,它是如来藏自己本来的这种相,然后依靠眼睛的这种脉外面虚空当中显现。这个道理很多都是在《七宝藏》,还有《大圆胜会》当中也有一部分,还有在其他的托嘎的修法当中有,这个是跟这里是完全不同的。

 

刚才这个人,他只是万里无云的虚空中一直看看看,看了很长时间以后,觉得眼睛就开始疲劳了,疲劳以后虚空当中就显现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迷乱的相。那么这个相,实际上应该知道它没有一个实相,我们经常说是一切万法就像虚空当中的毛发一样,学中观的时候,这也是自宗一个很重视的教言。学《中观庄严论释》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唯识宗的观点有些时候还是非常重要,尤其是抉择名言的时候,唯识宗的观点还是很重要的。

 

这里就是讲外面这些狂乱的相实际上是“狂乱非相”,各种各样迷乱的相,实际上这是不成立的。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里佛陀跟阿难说:那你要知道五蕴当中的色蕴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本来按照《俱舍论》和《智者入门》当中讲的话,我们的色蕴它有十一种色,因色,即地水火风四大色;果色有十个:五根、五境(色声香味触这个里面的也是属于色),还有无表色,总共有十一个色。

 

其实色蕴当中的十一个色,也是如是。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佛陀下面就开始进行分析,就是说,刚才这个狂乱的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实际上我们用智慧观察的时候,刚才虚空当中的这个毛发、空花,实际上并不是从虚空而来的,也不是从眼目当中出来的。

 

这个很重要,下面一个一个都要破,大家要稍微观察一下,不然的话,有时候这种推理方式不是特别好懂。

 

佛陀跟阿难说,这个空花不是从空中来的,也不是从眼睛当中来的,这个我们知道,也不是眼睛,也不是虚空,中间这么一个迷乱相。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他说,阿难,如果这个虚空当中的毛发、空花,空中来的话,既然它来的地方是从虚空来的,它最后趣入也应该是虚空当中。因为来的地方已经有了,虚空是一个地方。这样的话,什么地方来,最终也会归于什么地方,这样的话,就趣入于空。

 

我们表面上看,空中来、空中去的话,也可以吧,就像云也是空中来的、空中去的。但是如果没有实有的东西,这样说可以的,如果是一个实有的东西的话,那肯定不行的,用这个方面来观察也可以的。

 

若有出入,

 

如果它真正有出有入,有这样的话,已经有实体了。

 

即非虚空。

 

它有出的地方,也有入的地方,如果没有出的地方,也没有入的地方,那就没有什么实体,那这个不叫从虚空来的,也没有什么的,实际上完全不存在,石女儿子来的、兔角来的,就这个一样的。如果它真的有出入的实体的话,那有实体了,有实体的话,它不是虚空。因为虚空的法相是没有阻碍的,如果有阻碍的话,那不是虚空的法相了。

 

空若非空,

 

如果这个虚空它不具足虚空的法相,它有实体的话。

 

自不容其华相起灭,

 

那这样的话,刚才空中的狂花——因为虚空根本没办法容纳这个空花在中间来和去,或者说生和灭,因为虚空它已经有了实体——那实体当中不可能有空花出来,然后又进入到它。

 

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就像阿难的身体本来都是有实体的东西,如果你有实体的话,阿难的身体当中又出现一个阿难,然后空中飘飘,又融入阿难的话,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所以,你刚才说的空花是空中来的道理是不合理的。这样已经破完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楞严经》,学过因明的人可能讲得好一点,如果没有学过因明,没有学过中观的话,就光是这个《楞严经》讲的话,不一定讲得特别好,除了字面上解释以外,有些推理的方式可能很难懂。所以,以后要讲《楞严经》的话,因明不说是非常精通,但至少是能过得关,及格以后才可能讲得出来。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如果你说不是从虚空来的,从眼睛里面出的这个毛发,那这样的话,既然你从眼睛当中出来的话,最后也是回归于眼睛。我们世间人也经常说是落叶归根,什么法都是从哪里来,最后也回归到那个地方。既然它是从眼睛里出来的,那最后它还是可以回归到眼睛当中的。

 

即此华性从目出故,

 

那这样的话,花的本性实际上是从眼睛里面出来的。

 

当合有见。

 

既然由眼睛里面出来的,它也应该有能见事物的这种功力,它有同类的因。这是一种推理,直接通过这种推理让他不得不承认,并不是对方完全承认的。

 

既然从眼睛里面出来的话,眼睛应该有它同类的种性的东西出来,眼睛是能见到事物的,既然这样,“当合有见”,那这个空花也应该有像眼睛一样能见到其他事物的功能。

 

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

 

如果它有见法的这种能力,那它去了虚空当中,变成了空花,在空中呆了一会儿,然后它回来的时候,回头看的时候,也应该看得到眼睛,因为它有看到的功能,那肯定它不但在虚空当中看到很多东西,就像我们的望远镜看宇宙银河系一样,可以看到,而且它回来的时候也看得到我的这个眼睛怎么样,它应该能看得到的。

 

若无见者,

 

如果这个空花虽然是从眼睛里面出来的,但是它是不能见东西的。

 

不能见东西的话——

 

出既翳空,

 

那这样的话,它就出了虚空当中,变成“翳空”,“翳”是遮障的意思。因为它不能见东西,不能见东西的话,它到了虚空当中,就是遮盖虚空的这么一个法了。

 

旋当翳眼。

 

这样的话,它又遮盖了虚空的部分,回来的时候,又盖住了眼睛。

 

其实佛陀的智慧还是很犀利的。我前两天也讲了,我们不说佛陀有超胜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我们一般世间人写论文的话,这样特别细致的一种分析应该让人很值得赞叹的。

 

有些文章写得很好的话,对这个作者大家就很崇拜,我见一见,“我看过你的书”,“我见过你的一本什么书里面讲得特别好”,所以我们通过《楞严经》也是对佛陀有一个理性的信心,应该能生起。

 

如果这样的话,刚才眼睛里面出来的这个毛发,如果它不能见东西的话,它是一个法,应该是遮障虚空。不仅是遮障虚空,它回来的时候,或者回头看的时候,也会遮障眼睛。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

 

这样的话,如果它见花的时候,我们的这个眼目不应有眼翳,因为有眼翳的话就没办法见到,因为它刚才眼睛都已经遮障了,遮障了的话,那眼睛见花的时候,就见不到这个花了。但目应该是无翳的,这样你的这个眼目应该是没有障碍的,如果没有障碍的话——

 

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那怎么成为是清净的虚空?而且也怎么成为是清净的眼目呢?因为清净的眼目没有障碍的时候,它可以见到外面的法,那它为什么叫清净的眼目?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说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色蕴实际上是虚妄的,是妄想而显现的,它并不是因为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它完全是一种虚幻的现相。

 

《华严经》当中也是有一个教证,说是:“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如果能除眼翳的话,那么舍离于色的想,色的执着。“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就是说不见诸法的话呢,实际上这就是真正能见到如来。《华严经》这里讲的这个道理,这里也是非常相同。

 

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观察方式也应该知道,色蕴实际上也是就像虚空当中的毛发,或者说是空花一样的,本性毫无成立。只不过我们众生有了眼翳以后,见到我们现在面前的各种各样的色法,一旦我们的眼翳消除以后,那就见不到这些实有的东西,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当中说的原因也是一样的。不是以色来见如来的,而是以远离一切戏论,也就是说,这就是真正的法身。这样的法身才是如来的本来面目。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5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大乘《楞严经》,现在正在讲第二卷,前面已经讲了十种真心和十种见性,现在正在讲众生的别业和共业,讲这个当中的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的道理,讲得比较深入。

 

那么这样的《楞严经》,大家也应该清楚,确实前辈的很多大德都是依靠这部《楞严经》而获得开悟的,我们部分的有些案例在课堂上也给大家讲了,实际上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应该特别多。所以我们在讲的过程当中,大家接受的时候应该很认真地听受。

 

如果你觉得对法或者对讲者没有信心的话,就不听都可以的。佛经当中,哪怕是佛陀讲经的时候,如果生不起信心的话,当场可以离开。也有这样的教证。所以说,我们不管是什么人,我们这里也没有给大家收什么费用,大家都是自愿的。

 

要是听的话,大家不管是在现场的,还是在家里面听,应该很认真地听受,因为你一边炒菜、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然后如果去听的话,那这个是对法不恭敬。确实有些人好像听收音机一样的,一边顺便自己做一些琐事,自己再顺便听一听。这种态度的话,对法特别不恭敬,造的应该是舍法罪,这是舍法罪。所以我想大家听的过程当中,应该最好是前面的念诵文和后面的回向文全部都能圆满,因为我们大家这么多的僧众,一起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的话,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个人不管是有再多的事情,也是尽量地把前后的念诵和一堂课能圆满。

 

我最近也在努力吧,我想我们这边的里里外外的很多的发心人员虽然比较辛苦,但是给大家创造这样的条件也很不容易。以前我们经常比如说是上百堂课的论典完成的时候,也觉得不以为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但现在里里外外的整个世界,有外面的战争也好,里面的疫情也好,还有每个人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比较多,哪怕是讲完一堂课,觉得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觉得有一种成功感,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希望每个道友,你要么不听,当然这个也没有什么,听的人也很多,不听的人也很多;要是听的话,提前都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一节课接近两个小时,这个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就像我们一天当中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来看待的话,可能你得到的收获也不同一般。所以我们在这里,大家也非常配合。

 

所有的道友们,我相信大家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烦恼、痛苦,各种各样的一些事情。但总的来讲,这样的求法和这样的听法确实实在实在不容易。我们每个人能接受这样的法,在末法时代的时候确实很重要。而且《楞严经》,我们每个人也要发愿,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要有生之年当中,乃至生生世世要弘扬这部法。

 

以前很多的前辈大德们说,佛法最后要毁灭的时候,先要灭《楞严经》。如果《楞严经》在这个世界的话,佛教是灭不了的。其他的经典虽然在世,但是如果《楞严经》已经灭的话,那很快整个佛法都会灭的。我想很多前辈大德说这句话肯定是有各种真实的理由,这样一来,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应该要发愿,得了这样的法后,哪怕是前两品也要给弘扬出去,有这么一个信念。

 

我们前面的包括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这些经算是比较大的了,现在真正有传承的,真正在讲的恐怕也不算很多的。在这个时候,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些法师,哪怕是极少数的人,这些经应该要圆满传讲。我们各个道场当中也好,或者说是一些中心也好,哪怕是部分的有些人也应该讲。

 

不过我们很多地方的人比较奇怪,他们经常是求什么打卦、拜师,这些比较重视的,但历来都是对求法没有像藏地一样的,我要得这个法,没有得过这个法,得这个法自己有一种获得感,有一种光荣的心,如果没有得,自己有一种失败感,或者说是自己觉得特别遗憾,很可惜。应该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这样的心情的话,可能法师们出去的时候也有弘法利生的机会。不管怎么样,大家得这些法,将来我想是肯定有很好的机缘,所以大家在讲的过程当也好,听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地去接受。

 

当然我也是自己先看一下,然后再给大家讲考。所以我讲的很多地方可能是不一定对,但大的方面,我想因为我对着藏文,还有前辈的其他的一些注疏进行对照,可能也有一些地方讲错了的,或者是不明白的也有,但大多数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所以我想大家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应该有一种难得的心来接受,那听的过程当中稍微累一点,稍微苦一点,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这种难受,应该不会有的。

 

我们今天也继续讲《楞严经》当中的共业和别业的道理,前面分别讲了共业和别业的一些案例。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我今天也是为你,依靠这二事,也就是前面我们共业和别业的这两种事,进和退和合,说明清楚。

 

意思是什么呢?这里进和退,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有一些不同的讲述方法,但这些一一说的话,可能跟整个经的内容有所遮障。我看梦参老和尚讲的时候,说的也是对的。其实原文有很多前辈的大德,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这种领悟的方式,讲解的过程当中、解释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同的,但我们完全是用这个道理、那个道理,这样来分析的话,有时候也没有必要。我们后学者应该自己认真地研习经文的意义,然后再自己去讲。

 

当然如果有智慧的人,可能自己看经文的意义,直接可以讲,但一般没有这样的智慧的话,倒是也有一定的困难。月称论师说龙猛菩萨对佛经的教义,甚深恐怖的这种佛经的教义,以《中观根本慧论》来宣说的,月称论师以他的智慧,依靠龙猛菩萨的《中论》进一步再次宣说,有这个意思。所以说我想,像月称论师直接进入佛经,显现上有一些困难的。所以我们可能有些人直接看经文,不依靠后来的大德的这些注释,也许有一些困难的。如果我们自己明白经义当然是最好的。

 

这里的意思可能各位大德讲的方式都不同的,但是大的意思上也是大同小异吧。他这里“进”指的是法义方面,“退”是比喻方面。也就是说共业和别业,前面的比喻,就像一个看灯的圆影的这种意义;还有讲共业的时候,一个国家的众人看到外面的各种各样的灾祸的相,这个是从比喻方面讲的。意义实际上是无始以来的所有的众生就带着这种眼病一样的,看起来是这两种共业和别业,但实际上不管是别业还是共业都是前世的这种无明眼翳所造成的。所以意义和比喻又进入到意义上面,然后又退到比喻来说明,又比喻进入到意义上面,这两个互相交替的方式来进行说明。

 

下面的所讲的一大段全部讲共业和别业所见的见境不同,因为这个圆影,我们前面讲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的道理,讲得比较清楚,所以这里佛陀很慈悲地说:共业和别业的情况,下面我以意义和比喻相结合,然后再给你讲明白。这个意思。

 

接下来佛陀又继续说阿难,我有时候说阿(ē)难,有时候说阿(ā)难。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似前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他这里说,佛告诉阿难尊者,我们众生因为众生的“别业妄见”,先在这里讲“别业妄见”,然后讲“共业妄见”,众生的个别的别业妄见,我们前面的经文当中所说的那样,他照见的灯光的过程当中,所显的都是圆影,五彩缤纷的圆圈的影,有眼翳的众生的别业妄见,他看灯光的时候显现的圆影。

 

这个圆影“虽似前境”,虽然从他面前现的话,好像是外面真正有一个圆圈这样的外境,但“终彼见者,目眚所成”,实际上始终都是那个见者,有眼翳的人,有赤眚的人,他的眼睛因为有问题的原因,所以而造成的。

 

他的这个圆圈,实际上是众生各自,也就是说有别业的众生面前无欺存在这样的一种五颜六色的圆影,但是实际上其他的众生看不到的,因此说他的“目眚”,也就是说他的眼翳所成的。

 

眚即见劳,非色所造;

 

这个眼翳,实际上是他的“见劳”,也就是说见相颠倒,他的见的毛病,他的眼翳,也就是说眼翳的这种景象——圆圈儿,实际上是他的见解(?)有问题的。

 

好像长水大师也说:“妄心变起,似有不真。”,妄心一起动的时候,好像是有,但是实际上不真的,所以他的“见劳”,见的毛病,颠倒的相“非色所造”,他这样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并不是色,也就是说这个灯光它没有五颜六色的,不是色来所造的,而是能见者,我们的妄想所造的。

 

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然而“见眚者”,就是刚才有眼翳的人,他的见性,虽然他当时看到的是圆圈儿,但实际上他内在的真正的见性始终都是没有错误的,他始终“无见咎”,因为它只是偶然的这种现象而已,实际上眼翳者他的见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没有什么过失的。

 

这个我们这里也是应该要明白的,其实众生正在显现颠倒现象的时候,他的见性无增无减的。没有因为他见到颠倒的相的原因,他的见性也是有减少的;因为他没有见到颠倒的原因,他的见性有增长,没有这样的,无增无减。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佛陀跟阿难说:就像你如今以自己的眼目观看整个世界,所有的山河、大地、国土以及四类众生,六道众生这些,所有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的这些景色,其实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见病所造成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实有的。

 

刚才前面是以比喻来讲的,现在这个已经到了意义上。阿难,你也应该知道的,实际上刚才有眼翳的人,他看到的圆圈一模一样的,我们如今人们看到的非常坚固的这种山也好;或者说是我们面前能解渴的河流也好;或者说是全世界有这么多的国家,形形色色的;还有这么多的众生,芸芸众生,这些其实是众生无始以来的这种“见病”,我们有妄想、无明的眼翳所造成的这种“见病”所导致的。所以这一切现象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没有真实的。

 

有个别的大德,在这里引用了《华严经》里面说的:”众生虚妄故,是佛是世界;若解真实法,无佛无世界。”因为众生虚妄的缘故,我们见到的清净刹土的佛、不清净的世间的众生,如果真正见到真实相的话,那所谓的佛和所谓的世界也是没有。他这里的所谓的没有并不是一切都是变成了断空,不是这个意思,可以说一切都有相的东西,或者有戏论的东西,在真实了义当中不可得,也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为什么这样呢?见和眚,就是见和眼翳在这里做了一个分析。怎么分析?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

 

我们一般来讲,“见”,能见的见境,“见缘”是所见的外面的这种山河大地等等这些现象,表面上看好像似乎显现见和见境是分开的。当我们看到外面的这种景象的时候,见和见缘,实际上表面上看,能取所取应该是分开的,你现前的有境和外境也是有的,就像我们面前看到的电脑也好,茶杯也好,任何东西,它明明的在那边,我们好像觉得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境和心是分开的。但实际上”元我觉明”,实际上是我们本身的这种觉性光明,除了这个以外也是没有的,显现上是有这样的。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

 

这里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但是我只能用一个吧。意思就是说,“见所缘”,能见的这种所缘,“所缘”就是外面现的所取的这种现相,实际上是“眚”,也是眼翳导致的外面的相。有时候禅宗大德说是相分和见分,相分是对境,《现观庄严论》里面有时候说的行相,就是外面对境的行相,叫做是相分。

 

“觉见”,指的是能见的见分,也就是有境,也是指的是“眚”,也是毛病的。也就是能取的部分和所取的部分,这两个实际上都是有障碍的法,并不是真实的。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真正的我们本来具有的这种觉性光明的真心,这颗真心“觉缘非眚”,它的这种觉缘并不是眚,因为这是无倒的,无有颠倒的,也是清净的心。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这里说是,那这样一来”觉所觉眚”,也就是说我们见解所觉的法,实际上是眚,也说刚才对境的这些法;然而真正的觉,它并不是处在眼翳当中,并不是在迷乱当中,真正的觉不是在迷乱当中,这个可以叫做真正的见。

 

我们说真正的见,实际上并不是有相的东西,它是真正的这种见。

它叫真正的见的话,怎么会还要见闻觉知呢?因为见闻觉知毕竟是一种相上面的东西,它并不是真正的觉性,真正的见性还算不上的。我们经常也是说“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入行论》当中也是这样的,《圆觉经》里面也是说:“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真正清净的这种觉性,它根本不会取幻化的还有清净的相,甚至佛陀的这些清净的相,它也不会去执著的,不会有执著的。

 

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我已经见到了,我现在好像有了神通的话,确实这是一种执著。禅宗大德特别驳斥,凡是有执著的话,都要放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有相执都是不可碰的,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自己有时候认为我真正已经了悟到什么,这样说的话,实际上这种说法确实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我们讲禅宗的最后的明心见性的时候,凡是自己觉得我肯定是已经开悟了,有这么一个特别强大的执著,这样的时候,真正的开悟者,或者是见者和所见之间,像《楞严经》里面所分析的那样去分析,也是得不到的。

 

当然你在名言的显现当中,你自己这样的一种了悟,你自明自知的一种了悟是可以。但有些人特别执著,自己认为自己有一些境界,将自己的境界到处都说。

 

现在包括有些法师也好,一般其他普通人,他经常把自己的有一些境界也好,自己的有些想法用到自己的这种工作上、发心上,不懂装懂,经常给别人什么授记。其实真正给别人授记,真正给别人未来的这种事情要说明,或者说要涉及到业力的这些方面,我想我们很多人最好不要估计,因为自己如果以分别念来想,他可能是什么原因,这是一种估计。如果这样的一种伺察意是正确的话,那贫穷人的家下面有宝藏,这个也应该变成真实的了。学过因明的人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所以我们平时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是自己即便有一些境界的话,前辈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不会显露的,不会在别人面前说:“我今天见到了本尊了,我明天梦里面显现什么什么东西”然后在别人面前:“你可能因为前世的业力杀过什么样的众生,今天你就变成样子。”“再过几天你家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你在上半生的过程中,是不是你遇到过什么人呐?”

 

有些人并不是真正有现量见到的智慧,大多数都是用一种估计,或者说是用一种推测,甚至是乱猜,这样引导别人是非常不合理的。有时候是可能会有一些碰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碰巧,这并不是现量见到。如果你没有现量见到,装着现量见到而说的话,那这个我们出家人叫做是说大妄语。你对人的前世后世、业力,这些没有先知的智慧,你在别人面前就经常装着:你前世是什么的话,如果这个人是已经授了沙弥戒以上的话,那肯定是破了根本戒,和僧众共住的机会都是没有的。所以说这方面应该要知道。

 

他这里其实有能取所取的这样的这种见,它也是在一种毛病当中,或者是迷乱当中。还有“见闻觉知”,有一个实相的、真实的见闻觉知的话,肯定是不合理的。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 】

 

他这个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佛陀当时告诉阿难尊者:你如今看到佛陀我这个相好庄严的身像也好,见到阿难尊者你自己的身体也好,还有世间的“十类众生”。

 

“十类众生”,好像有一个注释里面有,我们以前《金刚经》当中,有胎卵湿化四生,还有有色和无色、有想和无想、非想非非想天这九个。我看到有一个注释当中,其他都是一样的,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这些众生,还有有色的众生、无色的众生、有想的众生、无想的众生,然后非想的众生和非非想的众生,共有十类吧。具体以前在《金刚经》的时候也给大家说过,为什么是有想无想,这些都讲过,在这里不说。

 

他这里说是你看到我也好,自己也好,还有世间的这十类众生也好。其实见到的这些全部都是你的见解(?)的一个迷乱,“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并不是真正的见性者,不是真心。因为中观的世俗谛的话,实际上世俗谛都是假的,从中观的角度来讲,也是不管是佛陀的色身也好,还有十类世界也好,所有的这些应该用世俗的一种眼光来看的,世俗的眼光毕竟是属于二取的这种有境,二取的有境最终也是迷乱的这种相,肯定不合理的。

 

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所以,真正的见性,真正的你的这种绝妙见性,实际上它的性质是“非眚者”,不是有迷乱的,不是有眼病者的这种见。真正的见就像没有眼病的人看到的一样。

 

如果没有眼病的人看的话,凡是有相的这些肯定是没有的,得不到的,所以你可以称之为说不见。当然这里的不见也是堕入一个边,其实大不见,见也没有,不见也没有,见不见二者也没有,非二者也没有,这就是真正的见了。

 

(上师念诵藏文)《定解宝灯论》里面讲,没有见这是殊胜的见解,所见的意义不偏堕于一方,这是真正的见。所以真正的这种见,确实也是这样的一种见。

 

这是前面别业、共业的有两种嘛,别业的道理跟意义结合来这样讲的。接下来讲共业,共业所见的。

 

其实共业和别业所见,也有一些大德依靠这个而开悟的。我看到有一个叫做瑞白禅师。他的事迹在明朝时候的《嘉兴大藏经》当中也有,瑞白禅师他自己的语录中也有。禅师以前小的时候也特别的苦行,禅师他自己的语录当中说,有些人说是一切都是看破、放下,但是这个作为根机好的人来讲应该是可以的,像以前百丈禅师有一些禅宗的话偈说“鼻头痛”这个词已经开悟了,一切放下都可以,但一般的修行人必须要工夫,如果没有工夫,也不可能得到这种境界。

 

他自己以前从小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善知识,在他面前得过两句,不知道是什么两句,可能念佛方面的。他一直念诵,最后嘴里都是已经溃疡,念得特别的精进。后来在一个禅师那里也是听到《楞严经》,《楞严经》讲到了别业和共业这个地方,他突然有所开悟。但是这种开悟是仅限于一种单空方面的,还不是最高的这种境界。

 

后来他云游四方的时候,有一个叫做云门禅寺,明代的时候好像也是很出名的,叫湛然圆澄大师,在他面前开始得一些法。当时他就问:所谓的四大假和的,身体也是无我的,念佛者也是不存在的,你也是如何不存在的。最后他有一天依靠这样的指点,已经开悟,开悟以后到处去利益众生。后来他的见解,就像《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讲的一样,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等等这样的境界。

 

但是他没有放弃,到晚年的时候,他还要下山,下山的时候,他身上只有一个衲、一个瓢,还有一个杖,还有一个蒲团吧,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然后去利益众生,应该是一种苦行僧吧。以这样的身份,七年当中他没有脱衣服,十三年当中没有睡觉,一直还在努力,一直这样修行,到最后示现圆寂。

 

我想我们很多人,自己稍微有一点开悟的时候,就觉得现在开始积累资粮也不需要的,净除罪障也不需要的,什么修行也不用的,听闻法也不用的,这样的话,确实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吧。瑞白禅师的这种公案,你们自己也是自己也搜一搜,好好地看一下,也对照一下自己。   

 

我们有两个方面值得深思。一方面,别人年纪很小的时候,他是在别的法师面前听到共业不共业的时候有所开悟——虽然他那个时候的证悟,好像是一个单空吧,因为他当时刚开始证悟了这样的单空的时候,甚至觉得业因果这些都是不存在,处于一种不取舍因果的状态当中,后来他也是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以后才继续参访的——所以对方依靠这样的窍诀来开悟,这也是我们看这些共业不共业的话,有没有什么领悟值得思考。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假设说是稍微心有一些领悟,有一些觉受,或者说是真正有一些觉悟,如果有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放弃积累资粮?这个是千万不能放弃的。真正的前辈的这些大德,他觉悟的境界越来越高的时候,取舍因果方面越来越谨慎,而且行持善法方面也越来越精进。我们有些人如果觉得是自己已经开悟了,但是比以前懒惰了,比以前懈怠,比以前散乱了,比以前有点儿所作所为都是不太如法的话,说明是你的开悟应该是着魔的,并不是真正的开悟。在这方面一定要观察,要值得观察。

 

这个是刚才讲到的不共业,不共的别业方面,前面已经讲了。下面讲同分妄见。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

 

同分妄见跟一个别业妄见的人进行比较。

 

这个人是什么呢?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

 

这个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眼睛有病的人,看到灯光有圆圈儿,这个跟刚才有两个小国,其中有一个国家的国人,他共同看到的外面的景象。这两个可以比较,怎么比较?

 

彼见圆影,眚妄所生。

 

其中别业妄见的这个人,他因为眼睛有眼翳的原因,他看到的灯光上的圆影,实际上是他的眼病妄见所导致的,所生的。

 

此众同分所现不祥,

    

刚才那个国家的同分妄见,他所看到的外面的两个月亮、两个太阳,还有日晕、月晕这些,也是看到的一些不吉祥吧。

 

这几年以来全世界的好多地方,好像天空当中也好,包括江河变成血红的,还有各种各样的一些不吉祥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些不吉祥就像《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一样的,其实如果我们众生念一些经,或者说是修一些法的话,不管是个人的,或者说是整个共同所见到的这些不吉祥的兆都可以改变的。

 

当时了凡先生本来是别人给他授记一生当中是特别准的,说是54岁的时候要死的。后来他遇到云谷禅师之后,就可以改变命运,让他行持善法,然后活到了80多岁。《了凡四训》是比较清楚的,已经改变了。

 

所以人的这种寿命,本来是有一些不吉祥的,但是也可以改变的。整个世界的众生共业所显现的各种各样的一些不吉祥的事情,如果整个大家行持善法,这样的话也可以改变的。

 

这种因缘不可思议的,确实好的因缘也变为坏的也有,不好的因缘又变成好的也有。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在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任何的一些不吉利的因缘如果出现的话,尽量地不应以此就开始一蹶不振,就马上通过其他的一种方法来改变这种不吉祥的(征)兆,很重要的。

 

他这里说是刚才人所看到的圆影,还有这个国家的众生所看到的不吉祥,这两个实际上:

 

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刚才那个同分业力所见到的,和自己别分业力所见到的,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瘴恶所起”,这种“瘴”是一种恶气,也是一种罪恶所起的。

 

刚才共同的众生看到的不吉祥也是一种恶所起的;一个人看到的灯光的圆圈也是他的一种眼病,他以前害过什么其他人的眼睛,以这样的这种恶。可能他造的恶有大小,有层次的,但实际上这两个都是,它的不吉利的根源,实际上是先有了无明和我执,然后有了烦恼,然后造的业。

 

“俱是无始妄见所生”,这两个都是什么呢?根本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这种无明相应的妄见所产生的。

 

大家也应该知道,不管是我们发生的众生共业的这种痛苦和虚妄的相也好,众生别业看到的这些的话,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前面的一些恶业,恶分别念所造成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当中,有时候确实是众生的共业。

 

我前两天也给大家举过例子,像现在乌克兰的这种局面,确实看到很可怜的,很多众生是这样的,但是其中每个众生所感受的也不同的,所以共业当中有别业,别业当中也有共业。因为共业导致的话,其他众生同样能看到的。

 

以前我们学院拆房子的时候,总方面来讲,当时也是一个共业所显现的,但其中有些人得到的痛苦,得到的困难更多的,这个也是共业当中的别业出现的,所以这些应该是无始以来的妄见所生。因为我们众生的业,根源时间很长的,有些是可能短短的时间当中自己的前世这样造的,有些是在你的阿赖耶当中存留了很长时间,在你的潜意识当中保留了很长时间以后,因缘具足之后才慢慢现前的,有各种各样的。

 

那么下面也讲一个例子。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比如说是阎浮提的三千洲当中,有包括现有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以及各种众生吧。即便是这样的,但是整个三千洲当中的娑婆世界,还有十方这些有漏的国土和众生。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

 

所有的这些众生,实际上从觉性和明心角度来讲,都没有丧失过,没有失去。他的真心,确实不管是什么样,整个世间当中所有的众生的心的如来藏光明,一直没有失去过。哪怕是昆虫以上,都是这样的。

 

见闻觉知虚妄病缘,

 

但是“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因为后来的这种因缘不同,众生因为产生无明之后有见闻觉知,然后虚妄的病缘和它结合。

 

这个相当于我们密法当中讲,众生本来都是清净的,因为在本基当中显现基现的时候,普贤如来他已经了悟自性了,而众生他虽然自己本有这样的心也没有了悟,一样的。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因为这个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和合而产生,各种因缘妄想具足的时候和合而死。所以众生确实在这样的世界当中,不断地生死,在六道轮回里面不断地生死。

 

有一个《新续高僧传》,这个当中说有一个法师,叫做释本智,本来的智慧,他12岁的时候开始出家,后来专门学《华严经》,学得也是很好的。到了19岁的时候应该是受近圆戒吧,然后到各地朝一些名山,学各种宗派和各种学派,但是他对自己的心还没有完全地了悟。后来他就参禅,大概是12年在禅修方面下功夫,之后自己的心有所认识。

 

他继续弘法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国王发现他之后,对他很有信心,迎请禅师。本智禅师到了那个国家的时候,好像那个国家到处都是特别幸福美满,富饶无比。这个时候禅师问:“你的国家这么美好,是什么因缘而来的?”国王说:“我是供奉三宝的,这是三宝的加持而出现的。”然后禅师就说:“如果你是供奉三宝的话,为什么僧人来的时候不理呢?”可能对法师有点,因为毕竟是国王,他对(法师)有点不是很恭敬的。后来国王从高座上下来,马上向僧人本智禅师进行顶礼。

 

之后好像应该是皇太后吧,他的母亲,她请求法师讲《楞严经》。他就讲到了不到两卷的时候,有一天说是:“生死去来。皆目眚所见耳。”意思说生死也好,来去也好,这些全部都是“目眚所见”,就是有眼翳的人的所见而已,其实本性当中生与死这些应该没有的意思吧。说完了以后,他说我要去华藏世界,然后坐着而化,坐着而示现圆寂了。

 

我们前面讲到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的无明烦恼引起,在世间当中会出现这样的生死轮回的流转。如果真正是本性上面来讲的话,其实这也是一个有眼翳者的眚。

 

“眚”是生下面有个目,它那个意思是眼翳。(生目,生盲的话,下面应该不应该写目哦。)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如果我们能远离一切诸和合缘和诸不和合缘,那么就能灭除一切生死的因。

 

这里的“和合”和“不和合”,下面会讲的。有一些大德,包括蕅益大师他们,生和死有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分段生死,就像我们六道众生一样的,比如说现在变成人,然后这个过程告一段落以后,就变成牦牛,变成饿鬼,这样分段分段的生死,这种叫做分段生死。然后不和合生,不是那么明显的一种因缘,它是一种细微的和合,一种不和合,也可以说不是世俗的这样的因缘,这个叫变异生死。变异生死,像圣者、阿罗汉,他们投生流转的时候,他的心相续稍微改变一下而已,没有像我们众生那样五蕴一分段一分段,不是这样的。

 

所以他这里说,如果我们远离了和合和不和合,下面的讲的和合与不和合,有时候跟无明和业和合与不和合,也有这样讲的。但这里如果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和合、不和合这样讲的话,如果远离了这个生死的话,那世间当中的所有的生死的因,全部都已经可以远离了。

 

这样的话——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真正的圆满菩提,它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

 

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我们的清净本觉、清净真心、清净本性,实际上本来都是湛然常住、无离无合,或者说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应该是不来不去这么一个境界。所以真正了达了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它没有增减。

 

那么接下来刚才和合和不和合的问题,佛陀还要继续给阿难印证。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佛陀把前面的道理告一段落以后,又再次地给阿难说:你先虽然已经了悟了,我们的本觉妙明它的本性不是因缘而产生的,这个前面已经讲了,也不是自然性的——因为前面的两个道理如果是像外道所承认的那种自然的话,也不合理的;像《楞伽经》里面所讲到的这样的因缘而产生的话,也变成无常了,也不合理的——这两个道理你都已经了悟了,已经基本上都明白了,但是你现在还没有明白我们这样的觉元本明,我们的明心,实际上是非和合和不和合。

 

你就不明白和合生还是不和合生的道理,或者是刚才讲的和合生是分段生,不和合生是变异产生也可以;或者说是业和无明和合的因缘而产生,还是业和无明不和合的因缘产生;有些通过修行而产生、非修行而产生,反正大德们对和合和不和合也有很多的解释方法。

 

所以这里佛陀对阿难说:你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明白。什么没有明白?和合生和不和合生的道理,你好像现在还是,像我们世间人说的卡在那里。你现在可能对于前面的非因缘和非自然比较明白了,但是下面我们要讲和合和不和合,真心和合也不行的,不和合也不行的,讲这个道理。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佛陀说:我现在以现量外境的角度来问你,”前”是现前的意思,“尘”是指外境,六尘。我今天先给你抛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你现量见到一个外境的角度,我问你一个问题。问什么样的问题?

 

“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如今你因为世间人们大家都知道是通过妄想和合因缘,妄想和合以后,一切都是因缘性的,觉得我们的见闻觉知也好,或者山河大地也好,一般世间人,大家都觉得有因缘才可以产生的,无因缘不能产生的,以这样的一个观念来承认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

 

“而自疑惑”,这样一来,阿难你自己也是有点儿疑惑,有什么样的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你觉得是我们的真心也好,或者说菩提心,最究竟的证悟的菩提心,这个也应该是因缘而产生的吧?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怀疑,那我下面帮你分析,怎么分析呢?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佛陀说:那我现在帮你分析,分析什么?你如今的“妙净见精”,也就是说光明的觉性,也就是说你的这种见性,你说你的这种见性和菩提心是以和合而产生的话,那我问你,你到底是和光明和合而产生?还是以黑暗和合而产生?还是以空性通达而和合?还是以外面的闭塞而和合的?

 

我们有可能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自己有一种了悟性,但是这种了悟性依靠一种因缘而产生的。什么样的因缘?可能上师给我指点的因缘,或者说是我自己观想的因缘,反正各种因缘而产生的吧,我们很多人也是觉得自己的了悟可能是因缘而产生的。如果因缘而产生的话,那因缘肯定要和合吧,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话,那你的见性,你见到的真心,跟什么和合?它这个上面观察。

 

我们前面讲到,《楞严经》实际上完全都是用空性的角度以理破除你的实有的见解,它并不是不承认你的这种见性是存在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面,以理观察的时候,任何一个法,哪怕是佛善逝也好,相好也好,所有的一切法,最后在空性面前,都站不住脚的,都是一个微尘许的法也不能成立的。在《楞严经》当中,我们的心是通过各种比喻和各种方式来抉择,最后抉择到所谓的见性的本体也是了不可得。

 

应该是作为佛教,一定要证到这样的道理。否则的话,好像我们有时候胃痛的时候,在胃里面有一块特别硬痛的东西,一直消化不了,一直这样。我们的见性好像心里面一直是有一块东西,这个东西说也说不清楚,自己一直认为是有,只是一种变成实有的东西。变成实有的东西,你没有对治的这种妙药的话,逐渐逐渐都是变成了恶性肿瘤,精神上的恶性肿瘤,最后顽固不化,导致各种各样的祸患,祸患无穷的。

 

这里为什么阿难的很多疑问,我想我们很多人确实在修行过程当中会有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法师引导,光是自己看,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这种修行和觉受的话,也许不一定发现其中所讲到的这些甚深的意义。

 

佛陀就是说,你说这个是和合而产生,这四个只是代表性的,实际上还有很多和合,比如说光明当中分很多的,黑暗当中也是分很多的,还有空和塞当中也是分很多的,但是大体上它可以包括在这四个外境,要么有阻碍的,要么没有阻碍的,要么明的,要么不明的,这个外境基本上都包括的。如果你要和合的话,那你的见性这四种外境要和合。怎么和合?下面分析怎么和合。

 

这个道理稍微分析一下吧,我看这边不多。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

    

如果这里阿难尊者说,我的见性是有一个和合而产生的,而且见的过程当中也有和合的,我首先说是我的见跟明和合,如果跟明和合的话,你再细细地去观察,观察怎么跟明和合。

 

当你的见性跟明现前的时候,那“何处杂见?”,“何处杂见”可能也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但是这里,如果你的明和合的话,那在什么地方见?“杂”是指的明,和其他的暗也可以,或者说是明也是有各种明吧,比如说手机,或者说什么水瓶、电脑,或者说佛像等等这些,明的不仅仅是一个东西,这样的话,在什么地方“杂见”?你的见跟明和合嘛,那明当中有很多法,那么这个法在何处见到?你的见性跟外面的明,因为明是对境方面的嘛,见是有境方面的,你的有境的见和外面的明在什么地方杂聚?在什么地方碰合?在什么地方具足?这是一个分析。

 

见相可辨,

 

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个见的相可以辨别出来。我见到的明的相是那个,见的相是这个,你可以辨别出来。

 

杂何形像?

 

你见的形像可以辨别出来的话,那对境的杂像,就是见所摄的对境的杂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像?你说我的明和合的话,那么见性是你的见分方面可以辨别出来,然后明是外面的对境方面,它是什么样的形像,这个也可以表示出来。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发现明和合也有一定的困难的。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

 

“若非见者”,如果你对明没有见到的话,“云何见明?”那么你那个见性怎么会见到明和合呢?怎么会见到明?

 

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若即见者”,如果没有见到,你说是见的话,“云何见见?”那么自己见自己是吧?如果没有真实见到外面的明,那么你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的心,这个也不算见呐。这个不叫跟明和合,自己跟自己见的话,那么自己与自己怎么和合?没办法。“云何见见?”这是一种观察方法。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

    

如果对方说,他的那个见已经“圆满”,“圆满”在有些注释里面说是周遍,比如说我的见性,它周遍于所有的法的话,那“何处和明?”,你的见已经圆满周遍一切的话,在什么地方跟明和合的?因为周遍的话,那分不清楚到底是在哪里?你刚才不是说跟明和合吗?见已经周遍一切的话,那怎么和合呢?这个概念也是说不出来的。

 

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如果你反过来说,不是见周遍一切的,而是外面的明已经周遍一切、圆满一切的话,那“不合见和”,实际上它根本没有跟见和合过。因为明也许可能周遍一切的,但是实际上没有跟见见过面,只是明周遍一切一样的。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

    

如果说你那个见和明是异体的,对境的明是一个本体,有境的见解也是另外一个本体,那么这两个杂在一起,实际上是失去了见性,也失去了外面的明的名字。

 

你说是见和明两个都是本体不同的,如果它们两个杂聚在一起的话,你不能说是跟明和合,因为各自的本体都是分开的嘛。一个老虎和一个牦牛放在一起,你不能说是互相已经见性明了和合,不能这么说。有真正的本体的两个,它的性也是一个本体的,明也是一个本体,这样的话,失去了见性跟明和合,这样的说法也没有。

 

杂失明性,

 

如果你说明和性又杂在一起,刚才这个反过来,这样的话又失去了明的本性和见的本性。这两个稍微反过来而已,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逻辑是一样的。

 

和明非义。

 

这样一来的话,“和明非义”,你说见性跟明和合在一起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符合道理的。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样的道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实际上是见性也并不是跟其他的四个对境以和合而产生的。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4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楞严经》。学习《楞严经》,大家都应该有一些心灵上的收获,因为《楞严经》是佛陀62岁的时候,为众生宣讲的非常殊胜的开悟的法门,依靠这部经典,前辈许多大德已经获得了证悟。我想现在我们众生因为五浊的原因,会不会跟前辈的根基一样这么好呢?也不好说。但不管怎么样,这么殊胜的法门,我想每个人只要有信心,应该会有收获的。

 

依靠《楞严经》而证悟的大德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以前《景德传灯录》当中有一个杭州的瑰省禅师,他是千光王寺院里面的,他也是从小出家的,长大之后开始学禅学、学经典和论典,后来在天台宗他是非常有觉悟的这么一个禅师。

 

后来他专门研究和学习《楞严经》,当时他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楞严经》的文理非常的深邃,有点儿难懂,他不断地研习这部经典。后来有一次,他晚上一直钻研这个经论,最后好像在自己看书的那个座椅睡着了。睡着以后在他的梦里出现日轮从天空当中降下来,降下来的时候,瑰省禅师把这个日轮开始吞下去了,第二天他已经开悟了。当时是永明延寿禅师他在世的时候,到他那里去进行印证。后来住世了很多年之后,最后接近圆寂的时候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出现了种种往生净土的相,安住示现圆寂的。

 

我想前辈的这些大德依靠《楞严经》而开悟的确实是数不胜数,我们应该说遇到这部经典的话,是有缘分的人,应该是有福报的人,我们依靠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经常阅读《楞严经》,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心里会有新的一些认识。

 

如果我们没有经常读,没有经常研习的话,我担心我们讲的时候大家几乎是明白了,再过了几年以后,也许可能又非常陌生的,让你讲的话,也许那个时候不一定讲得出来。所以这次学的时候,我们尽量地把相关的一些注疏也要去参阅,自己也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在这个经典上下功夫,我想每一个词句能记得很清楚的。

 

我们自己在年轻的时候闻思的这些论典,当时如果下的功夫比较多的话,自己也有信心。在那个时候非常努力的有些经论,到目前为止,过了几十年以后的话,还是比较熟悉的,有些内容和意义历历再现。如果当时没有特别地精进的,看其他的书,把这个经论并没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的经论不要说到现在过了那么多年,就是第二年的时候,基本上里面的一些内容和词句就模糊不清了。所以我想每个人要抓住机遇,大家应该放下很多的琐事,遇到这样的如珍宝似的经论,应该自己要非常精进地修学,这是应该有必要的。

 

那么我们今天继续讲。前面十种见性,很多禅师的科判和分析方法是这样的。当然有个别的一些禅师,他也并没有这么解释。不管怎么样,我们前面就是破除妄心,认识真心方面讲了十个问题。今天开始也是讲破妄心和出真心的道理。我们继续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又开始对佛说:佛陀您对我们这些——像声闻缘觉种性的,小乘根基的,他的同辈,或者跟我们现在的凡夫人在内,我们还是有那么多实执和那么多耽执。佛陀虽然对我们特别慈悲,已经做了开示,宣说了因缘和自然法。昨前天已经讲了因缘的道理,跟前面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应该在其他经论当中也是讲过吧,《正脉疏》中说诸和合相是因缘聚合的相,不和合相实际上是自然相,其实这个前面也讲过,但是这可能是不同角度和不同反体来宣说的。

 

虽然佛陀给我们苦口婆心地讲了这么多,也就是因缘法和自然法等等法门,讲得特别的清楚,但是阿难说:我应该算业力深重吧,“心犹未开”,我还是搞不明白,因为昨天我们刚好讲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诸如此类的道理讲的时候,阿难尊者又比较迷惑了。

 

   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本来就是特别不明白,很多道理都是不明白的,而今天又听到了“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今天佛陀跟我们再次讲了“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的道理,那就“重增迷闷”。本来都是已经够迷惑的了,佛陀在这个上面讲的更深的道理,我们更加重了迷茫,就糊涂了,不知所措。因为阿难当时确实从他的闻慧和智慧方面非常的殊胜,但是实际的修行比较差。这样一来,他一直搞不明白,所以不断地去问。

 

其实我在想,阿难最好当时是显得没有开悟的,而且跟佛陀也特别近的人,好像以前的有一些佛传当中讲,佛陀55岁的时候,阿难当他的侍者,而且阿难是佛陀的堂弟,但他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愿意当佛陀的侍者,避嫌吧,他不太愿意的。但是后来很多长老觉得阿难特别的适合,所以很多德高望重的长老和大德们一直请求佛陀,让他摄受阿难为他的侍者。因为他的智慧和记忆可以说完全是超人的记性,这些身边的大德们也是想保留佛陀未来的许许多多的经典吧,他们就一直请求佛陀,让他摄受阿难作为侍者。佛陀从55岁到应该81岁或者80岁,接近25年的时间当中,就是阿难当侍者,应该佛陀晚年的时候都是阿难尊者是他的侍者。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的经典当时阿难也是记住了,所以这也是有一定的缘起。

 

在此之前应该是像那个什么善星比丘啊,其他的也应该有一部分当侍者。但这个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在有些经典当中的说法都是不一的。因为阿难他显现的比较笨也好,或者说是不明白,这样的原因,他不断地在问。我在想如果阿难一次性地已经开悟的话,可能后来他也不问了。他如果没有问,佛陀也不一定会说的。

 

其实不仅是佛陀,历史上的很多高僧大德,因为他的身边有特别得力的一些弟子,他的这些讲经说法也好,造论注疏也好,这些后人可以看得到的,可以保留下来的。如果这个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他身边的这些人整天除了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以外,没有任何为上师的事业着想的话,其实上师就是特别了不起的智者,伏藏大师啊,或者说是开悟者,但是他对后人留下来的文字和精神财富很少的。

 

所以我在想阿难也许是早已经开悟了,但是他在佛陀面前一直装着反反复复地说,有时候好像似懂非懂的,他又敢在佛陀面前,特别愿意请求,而且请求的话也不得罪,显现上佛陀也不会马上呵斥他,再也不给他讲,不会这样。因为有些经典里面说,阿难是他所有的弟子当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际关系很好,情商很高,他跟什么样的上中下的人都沟通得特别好,人际关系处理得特别好,可能阿难他有一种特别的超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些时候显现比较笨,这样佛陀的智慧宝藏就可以挖掘出来,有时候他也是愿意不断地在佛陀面前请求。

 

在这个时候他说,我现在更加迷茫了,不知道怎么样。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

 

阿难他再次地祈求,祈愿大慈大悲的佛陀,您能不能给我们做大的法布施,也就是给我们施予大智慧的双目,开示我等众生真正的本来觉性,本来的这种光明的稀有的清净的觉性,您能不能直接给我们开悟。

 

    【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阿难尊者这样说完以后,就开始特别悲伤地满面泪流,一边哭着一边顶礼,然后他说:佛陀能不能给我们讲这样甚深的开示,这样的话我是愿意接受。“承受圣旨”,“圣旨”一般以前皇帝的圣旨,在这里应该是大慈大悲伟大的佛陀的法旨,您的这种教言,我愿意接受。

 

当时阿难因为他显现上是非常痛苦的,就像小孩遇到母亲的时候,如果她没有给奶吃的时候,他就特别伤心的,边哭边祈求,最后慈悲的母亲不得不赐予他。佛陀也是把自己最深广的法门的法乳汁,也一一赐给阿难为主的这些众生。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他这样祈求以后,当时佛陀看到阿难这样的请求也特别的恳切,他就怜悯阿难尊者,还有在场的这些大众,四众弟子,佛陀“将欲敷演”,就是开始宣说,宣说什么呢?“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实际上我们下文当中提到很多的。这个大陀罗尼咒,实际上是他这里的实相真理。这个陀罗尼有总持的意思,也有咒语的意思。这里这个陀罗尼不仅仅是一个咒语,其实陀罗尼有多字陀罗尼、一字陀罗尼、无字陀罗尼,就像经典里面的无字般若、一字般若,一个“阿”字的这种般若字。

 

就像这里讲的一样,这里的大陀罗尼,实际上就像实相般若,下面讲无字陀罗尼,也就是般若空性。

 

还有“诸三摩提”,主要是楞严三摩王为主的三摩地。其实有些注释当中,比如说眼根三摩地,一直到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尘三摩地,一直到色身香味触法这样的。还有就是识三摩地,比如说眼识一直到意识之间的六界,六界的三摩地,也有这样的。还有一种就是25种法,即将要讲到25种法。

 

“妙修行路”的话,就是后面讲的55种妙修菩提的道理等等。这些实际上佛陀是准备在下文当中所讲到的空性也好,禅定也好,或者说修行六度万行这些道理,佛陀就是想要讲这些道理。

 

所以阿难尊者的哭泣其实也很起作用的,也可以说打动了佛陀的密意。佛陀赐予《楞严经》里面所讲到的这些甚深的道理,其实和阿难尊者的祈求非常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学习《楞严经》的过程中,大家也知道是佛陀的大慈大悲,一直一而再、再而三地讲,不厌其烦的,一直是这样的,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还有阿难尊者对我们后人来讲,恩德是非常大的。如果当年阿难尊者没有这样请求,在我们世间的显现中,佛陀也许不一定讲这么多的法,所以说其实我们要有一种感恩的心,一个是佛陀给我们六道众生留下了这么殊胜的法;还有阿难尊者确实当年示现各种各样的,有时候会痛苦,有时候比较迷茫啊,有时候哭泣啊,显现种种相吧,以此打动佛陀的密意,在他的智慧海洋当中流露佛法的甘霖,这也是对我们后人来讲,特别难能可贵的事。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佛当时告诉阿难,阿难虽然你的记性非常的好,你的记忆力特别的棒,超强的,但是只是帮助你多闻而已,你这样的记性只能是广闻博学,可能包括我们辩论的时候,或者大家研讨的过程中,记性好的人他一字不落的全部能记下来。

 

我在我们道友们讲考的时候也能看得出来,有些人确实记性非常好的,他最关键的这些哪怕是中间说一个开玩笑的话,他也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提这样的词。比如说这样一个故事,或者中间有一些比喻的话,他完全知道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词。但有些可能就是大概,可能百分之多少多少而已,也不是那么清楚。但是阿难确实记忆力非常好的。

 

以前《本事经》当中说过吧,有一次阿难去城市里面化缘的时候,当时有一些梵志婆罗门在一棵大树下面乘凉,这时候他们听说是佛陀弟子当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故意试探他,问阿难尊者,你如果智慧很不错的话,你看看我们这棵树上面有多少个叶子?有多少个枝叶?这样让他说。他当时只是看一眼,然后马上就说东边的树枝有多少,西边的树枝有多少,南边有多少,北边有多少,他把所有的树枝,分开的数目,然后总共加起来的是多少,他说完了以后,就离开到城中去了。

 

这些婆罗们他们绞尽脑汁地开始算算算,算了以后确实是一个都没有差。这样以后他们觉得很稀有,但是认为他是不是搞什么其他的方法。然后他们把有一部分树枝好像摘下来还是什么,藏在别的地方,然后他回来的时候又问阿难尊者,你如果真的厉害的话,你说现在的这个数有多少?然后阿难尊者把现有的树枝全部一眼马上数清楚,然后阿难做了以后,他们又开始算,算的时候都没有错,大家都对阿难生起无比的信心,然后马上跟着他出家,后来好多都是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大家应该知道阿难尊者确实记性特别好。

 

当然这个所谓的记性好,有些人可能会不会想这是一种传说,你看我都记不到,为什么阿难这么记得到?那也不一定。我们现在的人当中,应该19世纪吧,在那时候有一个叫做特斯拉,传记里面说他父亲给他看到什么书,因为这个因缘他后来过目不忘,所有的这些原理都清清楚楚,因为这个原因,后来什么交流电啊,还有什么现在的电动车……(现在电动车是城市里面比较流行的,有些说是可能将来因为油太贵了,可能电动车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有些人也说现在不能买,因为买其他的,加油的话,将来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可能难的。电动车的有些技术还没有成熟……)

 

刚才说这个特斯拉,他当时应该是爱因斯坦还是什么,在他们的交流当中的话,他有特别独特的一种发明和记忆力。当然可能19世纪对人类历史来讲,确实有一群特别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研究者,心灵方面的研究者可能在藏传佛教当中有一部分特别了不起的伟人,包括汉传佛教当中也有一部分。所以像他们也并不是不可能存在的,确实现在也是有些记性特别好的。

 

这样的话,佛陀当时说阿难尊者,你的这种记性也好,或者你的广闻博学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是对“奢摩他”和“微密观照”,“奢摩他”主要是寂止,“微密观照”是胜观,有两种解释方法。意思就是说,你虽然广闻博学,但是你对寂止和胜观的修行不足够,所以心的本体没有了悟,有这样的解释方法;还有一种是,你记性超好,广闻博学,但是通过细微甚深的这种神秘的观照方式来对奢摩他的修行还不够。“微密观照”是通过一种途径,通过这种方式来观照禅定的话不足够,意思就是说,你闻思很好的,但是你修行不怎么样。

 

佛陀当时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你的闻思还不错,你对思考也精进,听闻得也多,记得也很好,但你修行不是特别好,修行不好的话,对法义掌握的也并不是很好的。就像《增一阿含经》里面说:“多诵无益事,此法非为妙,”就是诵得再多也没有多大的意思,这个法并不是很妙,“犹算牛头数,非此沙门要。”就像有一个人,他会算牦牛多少多少,但实际上对他个人来讲,这个也并不是他的财产,沙门也是一样的,你光是多闻没有什么用的,一定要去实修啊!禅宗经常说“说食数宝”,就是光是你会说、会算的话,可能对自相续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

 

所以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确实现在学五部大论、讲考各方面还是非常好的,但最关键可能我们学到的知识,看能不能用得上。要用得上,没有修行的话,好像智慧无法融入自己的心,这个是非常关键。所以我一直也是强调,我们几十年以前都是一直要求大家修行,就像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的修行方式,这个修行引导文是非常好。

 

那天我们跟喇嘛这边教务科的一个堪布交流,他说这是非常棒的,因为上师如意宝当时给我们传了这个传承,不然的话现在好像国内外有这个传承的很少。我说我们也是很多年以来就是修这个法,这个三处三善引导文,他的次第和修法是很方便的,每一个引导文都有前行正行后行的修法,而且每一天怎么修,或者是三天怎么修,或者是七天怎么修,这个讲得很清楚的。所以这样的修行方法,我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面会有变化的。或者我们讲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实修方法,也就是以《前行备忘录》的方式来修,应该会有收获的。

 

否则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们再怎么样,末法时代肯定没办法比阿难尊者的智慧。阿难他最后佛陀也是呵斥他:你只是一个广闻博学者。其实广闻博学,对自己的相续真正能滋润是很难很难的。我们藏传佛教经常讲“精通干涸的词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这种干涸的词句,很难以滋润和调伏成熟我们自己的相续,他说的这些语言可能没有什么感染力,没有什么说服力,只是听起来就像是唱歌一样悦耳动听,但是真正已经成熟到心中或者融入自己的心,还是距离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是希望大家凡是所听到的,哪怕是人身难得也好,因果取舍也好,或者说是寿命无常也好,如果你在这个上面去寻找自己的心性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否则的话,尤其是我们以前可能有些人读过什么大学啊、研究生啊、博士生啊,这样的话,自己相续当中一直有一种傲慢,我们经常所谓的寻思者。

 

寻思者他可能注重文字的美啊,或者说词句的优美啊,除此之外真正对内心的这种调伏,就是内心的调伏或者心与法相融的道理上面可能下的功夫是比较少的,这样以后短暂的人生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到最后恐怕自己也是除了自相续当中种下的种子以外,不要说是真正的解脱,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都很难说了。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也应该好好地想一想。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然后佛陀说:你现在很好地认真地去听说,我现在开始对你分别详详细细地,用比喻也好,用道理也好,用各种推理也好,这样来给你分别地开示。不仅是阿难你,还有很多将来的“有漏者”,就是有贪嗔痴,我们所谓的有漏,就是有漏习。比如说喝酒有喝酒的漏,抽烟有抽烟的漏,贪心有贪心的漏,嗔恨有嗔恨的漏,这样的有漏的凡夫人也好,或者还没有得究竟果位的所谓的圣者也好,凡是这些有漏者,我只要跟他们好好讲,将来都会统统得到菩提的果位。

 

我们在座的听众,大多数可能也是有漏者,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都有很多的毛病,因为前世的业力不同,有些可能是比如贪欲的漏法比较严重的,有些人可能睡眠的烦恼比较重的,有些嫉妒心很重的,有些凡是不良的都可能比较严重的。但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佛陀所说的那样的话,要么这些烦恼得到根除,或者压制烦恼,或者减轻烦恼等等,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的,最终一定会得到菩提的果位。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下面佛陀就开始讲,讲什么呢?阿难你应该记住,所有的这些三界当中的众生,在这个轮回的世间里面,全是有两种颠倒,然后开始起作用,分别显现妄见的。有了这两种颠倒的分别妄想的话,就开始“当处发生”,随着自己不同的无明,在六道里面不断地转生。这个可能有各种解释方法,意思就是说当下开始转生。

 

然后“当业轮转”,就是随着自己的业力,不断地漂泊和流转。这个业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万善同归集》当中说:“二力最大”二种力量最大的,“二力最大,以业力故入生死,以定力故出生死。”我觉得这个说得很好的。两种力量是最大的,一个是业力,因为业力让我们入于生死轮回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定力,就是禅定的力量,定力也是非常大的,人因为有了定力,他可以出生死轮回。

 

阿难尊者没有定力,我们也是有业力,业力的力量是真的很强大的。可能本来自己心里想什么,因为业力的显现都没办法,就屈服吧。所以说因为有两种分别的原因(两种分别下面会讲的),因为这个原因在轮回当中不断地流转。

 

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现在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是众生的妄见,就是众生的别业,众生个别的,自己的业力现前的妄见有一个;还有众生的共业,共同的业力现前的一个妄见,有两种妄见。

 

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会感受这两个妄见当中的,有些是两个都有,有些是只感受一个,所以这些众生就是有别业和共业。

 

别业一般来讲叫做什么呢?就是自己的五蕴的相续当中,依靠特殊的这种业,自己感受的,这种也叫做别业。也是我们汉地经常讲的报业吧,就是自己的业报现前,就是报业。

 

什么是共业或者同分业呢?就是这里所有的众生他们所共同造的业现前的。就像我们的这个器世界,或者说是我们共同所造的这个业,汉地经常叫做是依业,依靠什么样的业而现前的,叫做依业。

 

比如说我们喇荣所有的这些出家人和在家人,共同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个叫做共业;别业,就是这里面每个人,有些觉得这是非常快乐,是一个净土一样的,有些人觉得这里很痛苦啊,处处都是痛苦,处处都是遇到麻烦,所以说这是一种别业,也就是说个人的业感受的。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讲《入大乘论》的时候也讲过一些,大家应该清楚。

 

下面讲这两个业的果报。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下面先讲别业,然后讲共业,就是别业和共业这两个妄见。首先讲什么众生的“别业妄见”,这个是什么呢?

 

佛陀告诉阿难,比如说我们世间人当中,有些人的眼睛中有“赤眚”,“赤眚”是红色的一种眼翳,就是眼睛发红了,发红以后里面出现一些障碍,然后眼睛出了问题,“夜见灯光别有圆影”,晚上的时候在灯光,我们照的酥油灯,或者蜡烛这些,灯的上面,另外看到一个五颜六色重叠的圆光。能显现圆光,其实这是眼睛出了问题。

 

这个比喻就是我们个别的众生,因为他的业力现前,其实这个别业不仅仅是一个众生,部分众生的别业也有,比如说我们有好多人一起生病的话,也可以说是这个是众生的共业,也可以说这是(相对)更大(范围)的众生来讲,他们的一个别业。比如说现在乌克兰战争过程当中,有50万难民,其实这是在整个世界当中,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别业。从他们50万的内部来讲,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共业吧。

 

原来离现在应该有好多年吧,可能不到100年,在那个时候听说河南出现一个灾荒。当时因为闹饥荒,同时天上有很多的蝗虫降下来。有些人看到有一个老爷爷在大口袋里面不断地给他们倒蝗虫。不管怎么样,在整个河南相当一部分的地方全部都像下大雪一样,两三尺厚的蝗虫,整个田野全部都是蝗虫已经遍满了。

 

当时农民因为所有的田里那些粮食全部被蝗虫吃完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当时的老百姓开始吃蝗虫,吃蝗虫的时候,那些蝗虫拿到自己的桌子上的时候全部都变成了不净粪。这是很多人当时比较公认的事实,很多后来的历史资料当中也有的。

 

这些如果我们用现在的理论来推,这是众生的一种别业吧,不然你看不可能要降下那么多的蝗虫,而且要吃蝗虫的时候都变成了不净粪,这是这些众生面前的特别的业力。我们在人世间中,有些人觉得就是好吃的东西,有些人特别不好吃;现在也有特别奇怪的一些众生,他天天都吃玻璃,他基本上能维持生活;有些人吃草、吃石头,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别业现前的众生,这些都是别业显现的。

 

当然这里佛陀是用另外一种比喻,我们带有一种眼病的人的这样的业进行分析。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他这里进行分析,刚才有眼翳的人看到灯上面有圆光,这个圆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样的?那要分析它的话,这个夜灯明的周围所显现的圆光,到底是灯的颜色,还是见的颜色?问阿难尊者。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

 

这里进行分析,首先破是灯是色,这个道理。下面就是破双逆,也不是灯也不是色,这样的道理。先破双既吧,就是双色。个别的显现从道理上破掉的话,我们众生的别业就可以破得到的,意思是这样的。

 

那就问阿难,你看到夜灯的周围有五颜六色的圆光,那这个圆光就是灯的色法,还是见的色法?“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如果你说这个是灯的颜色,旁边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嘛,那这样的话,“非眚人”,“眚人”就是有眼翳的人,“非眚人”就不是有眼翳的人,为什么他同一个位置看就看不见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圆影就是唯独有眼翳的人他能看得到。所以你说这个是灯色的话,好像分析的时候说不通的。

 

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如果你说这个不是灯色,是见色,见的这个色法,如果是见的色法也是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如果是见色的话,见已经变成了颜色,见已经变成了色法的话,那刚才他旁边的有眼翳的人见到这个圆形,这个到底怎么说呢?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真正的色的话,其实这个色不管是有眼翳的人,没有眼翳的人,只要是色,都可以看得到的。

 

事实上也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色,你刚才讲的圆影,只有有眼翳的人才能看得到。这个到底怎么能说得过去呢?这个肯定是说不过去啊,如果真的是色的话,那就有眼翳的人、没有眼翳的人都应该看得到的。

 

所以在这里相当于是佛陀对阿难有一种因明的这种辩论方法,就是跟他辩的吧。你说是见到色的话,那这个色是灯色,还是见色?灯色的话,就其他人也应该看得到的。如果是见色的话,那为什么只有有眼翳的人看得到呢?其他人为什么看不到?所以这样一辩论的时候,对方确实也没办法说下去,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是双是,是灯也好,是见也好,都破了。因为刚才这个圆影也不是灯,也不是见,把这个道理已经破了。下面就是非灯非见,要破这两个,反方面的道理。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

 

下面第二个分析方法,如果你说这个圆影,除了灯以外,另外有一种存在,就是不管灯,灯以外还有一个这样的圆影存在的话,那你可以说是旁观者,旁边的这些人,比如说这个屏帐也好,几筵也好,或者是柱子也好,瓶子也好,或者屋子也好,任何的这些当中也应该出圆影。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灯以外还有圆影嘛,除了灯以外还有圆影的话,那就是不观待灯,不观待灯的时候,另外的那些旁边的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圆影呢?应该有啊,因为你说除了灯以外有嘛,这样灯以外就都破了。

 

下面是另一种分析方法。

    

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如果你说刚才那个圆影,除了有眼翳者的见以外,另外有的话,那应该就不是眼睛的对境了,不是我们这个眼晴的所看。那这样为什么说有眼翳的人看到圆影呢?因为这个圆影现在是不观待眼睛了,除了见以外另外存在的,它就不观待我们的眼根。这样的话,眼根有病和眼根没有病的,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什么关系,你不应该说是有眼翳的人才看得到这个圆影。

 

这个是双逆,就破了双逆,也就是非见和非灯,这两个道理已经破了。

 

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讲这个道理。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

 

他下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以你应该知道这个色虽然在这个灯上,实实在在的这个色,灯是有色的。但是有见病者,就是眼睛有病的人,他看到这个圆影,因为有眼病的原因,看到都是有圆影的。这样一来,不管是灯的圆影也好,有眼翳者的见也好,这两个都是具足眼翳吧,具足这个病,这个道理比较明白。虽然这个灯它是正常的,但是因为有眼翳病出现圆影,这样的话,它的能取和所取都带有染污的。

 

“见眚非病”,稍微难懂一点,有些大德的解释方式也不同。比如说长水大师,他觉得这个见就是见到,就是见到这个病,实际上是非病的。比如说已经见到了眼翳的话,那就不是病了,因为眼翳的本相上已经见到了,这个意思。或者像交光大师、蕅益大师,他们这里的见就是见性,如果你真正见性的话,它不是病。前面的意思就是,你知道了这个眼翳的话,实际上它并不是病的。

 

好像这个具体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稍微跟前面的意义有点绕,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一下。因为前面讲影和见都是俱眚的,眚是眼翳的意思嘛,“见眚”就是如果你见到了这个眚的本质的话,实际上是非病的,或者是见性者就是没有病的,这样的道理可能比较好一点。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上面的道理如果总结起来,那始终我们不应该说,刚才的这个圆影是灯和是见这两个都不能说,这个是前面分析的,这是一个总结。所以我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我们始终不能说,这个圆影是灯也不能说,见也不能说,就是灯和见都不能说。

 

然后同时“于是中有非灯非见”,这个圆影也不能说不是灯、不是见。我们学中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按照无垢光尊者的一些观点,万事万物的这些显相就像毛发一样的,也不是心,也不是外境,有这么一个道理,大家应该记得清楚。尤其像假相唯识宗的有些观点也会这样的,一切显相就像毛发一样的,它并不是心,也并不是非心,凡是有一种这样的迷乱现象,但这个根本不能说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众生不共的业的面前所显现的这些,相当于圆影一样的东西,你说是见不能说,是灯也不能说。对境的灯也不能说是灯,也不能说是自己的见,也不能说是非见和非灯,这四边都不能说,那这个圆影是哪里呢?其实圆影本体上就像空中的鲜花一样,根本没有成立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感受的比较特别的业力,谁都没有的自己的烦恼,或者说谁都感受不到的自己的痛苦,如果以理观察的话,实际上它并不是外境,也并不是自己的心,就像是中间现而无自性的二月一样的,你说是月亮不行,不是月亮也不行的,下面会讲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很深的,所以蕅益大师也说:“全体虚妄,毫无实法。”就是说全部都是虚妄的,没有一点实法。没有一点实法的话,你说见也不能说,非见也不能说,是灯也不能说,非灯也不能说,实际上都不能说的。不仅仅不能说,实际上我们的所有的这些显现都超离了一切。

 

其实这个应该是佛经当中的一个最深的中观的剖析方法,这样的剖析,现在我们世间人还是很喜欢的,因为他并没有讲宗教的难以接受的一种原理,就是跟我们面对面的一起来分析。我说的这种圆光,你说不是灯也不行,是灯也不行的,是见也不行的,非见也不行。这样一说的话,我们如果是跟佛陀面前说的话,大家想一想,能不能通过另外一个理由来辩,可以辩得赢?还是很难的。

 

下面就把这个道理用月亮的比喻来讲。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就像我们在虚空当中看到的二月,其实它也并不是月亮的本体,因为第二月是不可能有的,也不是影子,因为它不是本体的话,另外有一种影的实相成立也可以,但是实际上这个也不能说。

 

“何以故?”为什么呢?因为“第二之观,捏所成故。”第二月它并不是月亮的影子,是我们自己的眼睛,通过手指捏着以后出现的。

 

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所有的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应言说,“此捏根元,是形非形”,因为我们通过手指来捏自己眼睛以后,“哇,这个月亮是形状的,月亮不是形状的。”你不能这么说,你只是一种因缘,自己捏了一下眼睛而已,除此之外,月亮的形状也找不到的;月亮的“非形”,不是月亮的形状,也是得不到的,不能说的。

 

“离见非见”,同时不能从见解方面讲,刚才是所取方面讲的。你看二月的时候,月亮的对境,形和非形也找不到的。然后有境的这种见,二月的这种见,你不能说是这个离开见就能看到二月,或者说你不能说是非见,非见也不能说,离见也不能说。因为我的这个见没有关系的话,好像是有关系;有关系的话,离开见也没有找到,没有离开也找不到。

 

所以你在二月上面可以观察出,其实我们现在众生不共业的万事万物的现相,依靠自己的五蕴而显现的所有的这些法,就像是二月的显现一模一样的。其实二月显现有一种因缘,但是这种因缘并不是跟月亮有关系,我们一直认为是真正有月亮,显现第二月,第二月在我面前无欺显现,二月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形状是什么样,大小是什么样,我一直纠结或者琢磨它的这种形状、颜色或者说动摇等等,这样实际上有意思吗?应该是没有任何意思的,因为二月在它的本体上从来没有形成过,也从来没有不形成过的。

 

既然它没有这样的话,那能见到它的这个有境的见也从来没有形成过,也从来没有不形成过。这样说的话,实际上我就是白日做梦,或者说痴心妄想,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根,但是我们说出来,说这个二月是如何如何,然后想出来二月是如何如何,然后见到了二月是如何如何,其实这些都是痴心妄想的,所以这个道理应该是明白的。

    

此亦如是,

 

下面就把意义全部结合起来说。

 

目眚所成,

 

这个也是如是的,“目眚所成”,也是刚才那个有眼翳的人,他的这个眼翳而造成的。

 

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最后这个结论出来,就像刚才二月的比喻上面完全已经明白了。今天你如果这个圆光,你说是灯,那也是胡说八道的;如果你说是见,也是胡说八道的。这两个如果不能成立的话,更何况说你分别为非灯和非见,非灯和非见更是很遥远了。

 

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比喻来讲,实际上众生不共业所现前的个人的痛苦也好,快乐也好,或者说你面前的真实的这些东西,别人感受不到的,你自己所感受到的一些对境,就完全是旁边一个有眼翳的人的所现一样的。

 

其实他的这个比喻,眼翳就是我们众生不共的业,眼睛就像是我们的心性。没有见到真实的东西,反而见到另外一个事情,但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有一种业,就像是刚才有眼翳的人的病一样。一旦治好了他的病,那也是不存在的。或者他正在感受不共的这个业力的时候,如果我们去观察的话,在他面前的这些现象,通过刚才这样的灯上面的这种圆光来观察,完全都可以分析的。不过我们众生可能没有时间,或者说讲也是,阿难都讲不清楚的话,众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刚才讲的是别业。

 

第二个问题: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刚才讲的,这个叫做依业。什么叫做众生的共业妄见,共业法显现的这种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下面佛陀又开始讲一个比喻。比如说这个南赡部洲,除了那些盐水的大海以外,中间有陆地的这些,大概有三千个大洲。

 

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这个也可以算是一个比喻吧。如果这样的三千个洲当中真正有一个大洲,这个大洲包括东西的量,大国有二千三百。可能以前印度的话,当时好小的很多国家都是算国家,就像我们现在的甘孜州,有无数个国家,比如说一个县都是这个国那个国,现在一个山谷下面都是有一个什么什么国家,什么什么国家,尤其像这个嘉荣(?)啊,像金川啊这些,还有在一个县城里面有多少国,这个国王的王宫,那个国王的王宫,可能印度也是这样吧。

 

当时那个海州当中,有二千三百,其他的小洲在大海当中,也有很多的,二百个国家、三百个国家这样的。还有一些有一个国家、两个国家,乃至三十个国家、四十个国家、五十个国家。

 

像我们世界上现在公认的都有197个国家吧,已经加入联合国的有193个,好像前年是这样讲的,现在不知道怎么样?像非洲有54个国家,像亚洲应该39个还是多少?当时也是,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的话,佛陀说——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

 

在这个当中,一个小洲里面有两个国家。

 

现在也是像大西洋那边,就是大洋洲那边,好像有16个国家,其中有一些国家当时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时候,有些国家是只有几万人的,包括中东这边的有些国家现在也是很小的,国土也是很小的,人也很少的。

 

那么这两个国家不知道怎么样,也可能是小国家吧,只有两个国家。

 

唯一国人同感恶缘,

 

其中一个国家的人,共同地感到他们国家的一种恶缘,这个叫做是共业。

 

则彼小洲当土众生,

 

那么这个洲的所有的当地的众生。

 

睹诸一切不祥境界。

 

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吉祥的相兆。

 

那看到的是什么呢?

 

或见二日,或见两月,

 

其实去年还是今年,去年吧?好像我们这里的有些城市里面也是见到两个月亮、两个太阳,好多人都是用手机拍下来。

 

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吧,当时孔子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果出现两种日的话也不太好。还有就是两种月亮,如果天空当中同时出现,当然刚才我们眼睛捏着的二月不算,这个经常有的,随时都有。但是除了这个以外,如果天空当中大家都能看出来的真正的两个月亮的话,这也是不吉利的事情。

 

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

 

还有就是“乃至晕适佩玦”,《指掌疏》里面说这个是跟日月有关系的这种灾相,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我们说太阳的周围很好看,但有些也不是很好的。还有一些比较恶劣的气息,恶劣的空气,这个恶劣的空气有各种颜色的,有些是黑色的,有些是青色的,有些是红色的。比如说红色出现的话,就是发生火灾;黑色出现的话就是发生降雨啊、海啸啊;或者说青色出现的话,就是风。所以它这里“晕适珮玦”主要是跟太阳和月亮周围出现的有一些关系。

 

藏文当中说这种光像铁钩一样出现的,可能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光,或者是晕,这些也是不太吉祥的。

 

“慧孛飞流”,主要是星星上面的。这几个字,有些注释里面每一个字分开解释的,你们也可以自己看,包括蕅益大师,还有《指掌书》,这些也有分开讲的。这个主要是星星上面,流星,或者现在民间说的什么扫帚星,还有各种慧星,有些星星很不吉利的,它那个流星经常这样的话,人们都觉得可能出现灾难,出现不吉祥的。

 

以前我们家乡,当时发生地震的时候,刚开始经常他们觉得流星、慧星掉落,好多老人说可能明年不太吉祥,第二年确实是,当年七七年的时候出现地震。有些时候看自然相还是很准的。

 

还有“负耳虹霓”,主要是这个阴阳(?)方面的灾相。这里“虹霓”就是彩虹,彩虹当中也有一些不吉祥的。我们藏地有一种说法,今天出现彩虹很好。但其实这个虹霓有些是向上的,有些是向下的,它那个像耳环一样的向下的,有些也有不同的彩虹吧。

 

其实这些彩虹的话,有些也是很不吉利的。从历史上看,整个自然界的,包括一些天象和云象、星星日月的这种卦象,这些相,出现一些灾难,出现一些大变革的话,在这个天空当中经常会这样出现的。

 

所以“种种恶相”,凡是有各种各样的恶相,其实看到这些恶相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国家的话,应该要主动地让整个国家行持善法,放生,或者说做一些大善事很重要,否则的话,刚开始出现这样的时候,通过缘起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到时候真的灾难临头的时候,你去急急忙忙的话,可能来不及了。

 

但此国见,

 

这个只是这个国家见到的。

 

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刚才不是有两个国家,其中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他根本没有见到。本来两个都是邻居,按理来讲应该能见得到的。但是这个国家的业力不同的,他们这个国家没有出现什么饥荒啊、战争啊、灾难啊,没有这些,他们都根本不见。

 

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疫情,也是各种授记者,各种预言家,说法都不同的。有些预言家说是过了5月份的时候,那个星星就已经没事了,所以应该会好转,但看看6月份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好转,如果能好转的话,说明这些预言家说得比较准,如果还没有好转,是不是那个流星又回来了还是什么的,这个要分析。

 

但是确实众生的共业,这个国家的共业,然后另外一个国家他们既没有看见,也没有听到有这样的不吉利的相,所以说这个国家也没有发生什么灾难,他们过得非常快乐。今天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3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接下来开始讲《楞严经》。现在我们十种见性当中应该是第九个,昨天我们说是见性非因缘或者是自然,但是这个题目比较长,也有一些注释当中说第九个就是见性超情。

 

前面阿难尊者已经讲了我们的觉缘遍于十方,它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样的话,跟外道的所谓的自然,或者说是神我,或者说是真我,有没有什么差别?主要是这个问题。还有阿难说佛陀在《入楞伽经》中说,与外道不同的主要观点就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而这里说是觉缘遍于十方,这个问题会不会有所矛盾?阿难尊者问了这两个问题。

 

因为我们前面所谓的见性,不在外物,也没有其他的区分,这时候文殊菩萨出现了,对佛陀问了一些问题。最后佛陀对阿难和文殊菩萨为主的这些眷属讲了特别殊胜的开示,今天我们继续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因为前面阿难这样问,佛陀就很慈悲地告诉阿难:我今天在这里也是这样给你开示种种方便。我们都知道阿难尊者不断地提问题,佛陀不断地依靠各种比喻啊,例子啊,还有道理啊,还有种种故事,真实地告诉他。

 

“真实告汝”我现在这里真实地,把真相告诉你。“汝犹未悟,惑为自然”,我已经反反复复告诉了你,但是你还是不能领悟我的密意,还是疑惑,认为见性是个自然的东西。因为前面阿难一直是认为,要么是自然的东西,要么是因缘产生的,除了这个以外,第二种或者第三种物体不应该有的,他一直这样认为的。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你认为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恒常不变的自然,见性是一个自然的话,那这种见性应该要甄察或者说明白,或者说明辨,一定要分析清楚。有自然的这种本体应该有自体了,如果真正见性是一个自然的东西,那这个自然的本体应该是有自然体了。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

 

但实际上你自己好好用自己的智慧来观察自己的见性,或者我们昨天讲的外面的色空法,这时候在你的“妙明见中”,也就是美妙的、稀有的、光明的的见性当中,“以何为自?”以什么来作为这个自然。如果你真正认为要有个自然的话,那这个自然必须要给它指出来,你用自己的见性去观察到底什么是自然?

 

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那么我们在这个见解(?)当中去观察的时候,实际上你认为有一个自然的话,那以这个明为自然吗?这个叫四缘吧,要么是以光明为自然,要么以黑暗为自然,或者以空为自然,或者以塞为自然,除了这几个途径以外的话基本上是没有的。这里自然也可以说,或者自我也可以说,或者说这种主我。这个“自”其实有好几种意思吧,或者这个“自”也有见性的意思,要么你认为是明为你的见性,要么暗为见性,要么空或者是塞为见性。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佛陀继续帮阿难分析:如果你说是明为自然的话,那这个自然是不可改变的,它是恒常不变的。既然明为自然的话,这样一来永远都是不应该见暗了;如果这个自然有变化的话,那它并不是周遍和恒常的。如果你说是明为自然的话,那就永远都不能见暗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空为自体,空为自然的体,那永远都不能见塞;反过来说的话,如果是塞为自体,那空就是永远都不能见的。如是这样去推测的时候,刚才四个法当中还有一个是暗。如果暗就是为自体,那么在明的时候,见性已经断灭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这个见是自然的,你刚才所谓的见性是自然的,又是暗的,如果是暗的话,那不可能有改变。假设你把暗的部分已经舍弃了,变成了明的,因为前面你已经承认暗是见性,那这样的话,见性已经断灭了,那怎么会说是见明呢?见明也是绝对不合理的。佛陀首先破阿难的“自然”。

 

我昨天最后跟大家讲过,所谓的自然也好,所谓的这种主我也好,或者说真我也好,或者说这个造作者的话,小乘和外道一直认为有一种实有的东西,这个实有的东西永远都是不能改变的。《中观庄严论释》中麦彭仁波切用了大量的文字解释,在所知范围当中,如果有一个成实的事物,所有的形形色色的所知都不可见了。所以我们以理推测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过失。

 

同样的道理,如果像阿难尊者所承认的那样,我们的心性是一种自然的东西,我们可以以理来分析,这个自然的东西是以明来安立的?还是以暗来安立的?还是以空和塞这样的安立?最终都是得不到的。所以这个所谓的自然绝对不是成实的东西,这一点非常关键。

 

 接下来阿难问佛陀,阿难是怎么问的呢?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

 

   刚才佛陀说自然是不能成立的时候,阿难又开始回答:佛陀啊,实际上这种“妙见”——有时候说“妙见”,有时候说“精见”,我前面也讲过,这里可能是为了文字的美吧,在不同的场合当中用不同的字,这里的“妙见”也是前面的精见或者见性吧——实际上它的本性不是自然,因为佛陀刚才一分析的时候,确实自然不能这么说的,我现在发现,是因缘而产生的。因为佛陀在《入楞伽经》里面对大慧菩萨也是这样说的,是一种因缘生。,然后阿难他就又跑到这个因缘上,说这个见性应该就是因缘产生的。

 

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阿难说:我认为是因缘产生,但是我的心还是有点搞不明白,我想再次咨询如来啊,到底这个意义是怎么理解,它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既然是因缘和合的话,那肯定是无常的,它是生灭法,那前面也已经说了这个觉缘,它是周遍十方的,还有湛然常住的,那这样的话,这个也是有点儿不明白。

 

所以阿难一直是跟我们可能一样的吧?其实我们也有时候好像确实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也是比较迷茫的。尤其我们讲到一些密法,比如说《大鹏展翅》,或者说《法界宝藏论》的有些直指法的时候,这里比较直接了当,我们就觉得好像有点儿希望,有一点感觉,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一讲到《楞严经》的时候,可能以前很多认为自己稍微有一点明白心性的人,这样一观察的时候,实际上好多都可能没有这个信心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当然阿难尊者都是雾里云里的话,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大家也没有必要担心吧,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这里依靠种种理进行分析,心的本体或者说见性的这个道理,有一部分众生,他通过《楞严经》的这种分析方式完全了悟的;有一部分的众生依靠像密宗或者禅宗的更简单的一些直指法了悟的。所以在这里,应该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当中,《楞严经》是非常的出名的,但是这个主要是依靠这样的分析方法来让很多的人最后前往解脱之道,原因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大家也不要特别的担心。

 

但确实这样一分析下来,我们可能也不知道哪些是对的,不知道哪一方面是不对的。好像不懂,又说是懂了;懂的话又很快就忘了,或者说抓不到一个特别明显的重点。这个可能是学《楞严经》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吧。但我相信大家要有信心,信心很重要的,对这部法一定要有一种恭敬心和欢喜心,依靠欢喜心和恭敬心,其实这个信心也能得到的。

 

比如说我们世间也是这样的,一个世间的老师给你讲课的时候,如果你对这个老师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地欢喜,老师的语言你特别发自内心地接受,好像他说的一字一句,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铭刻在心。如果你觉得这个老师胡说八道,你一边看他的过失,一边勉强在课堂行列中听,实际上你是得不到利益的。

 

佛教也是如此的,你对这部经典和法有特别虔诚的信心的话,依靠信心力,你自相续中得到的收获也是非同一般。所以大家有时候也应该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对这个法本想:我这次读一遍看一遍,不一定能看得懂,但是我有生之年当中再三地去阅读的话,应该总有一天会通达的。

 

接下来阿难又中间跟佛陀问了这个问题以后: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

 

你说的是因缘而产生嘛,刚才你说见性是因缘而产生的话,佛陀说:我再问你,阿难。

 

他们互相这样对问。

 

汝今因见,见性现前。

 

如果你现在是依靠因来见到,因为他说因缘而产生,下面佛陀用因方面,还有缘方面来分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的。

 

首先从因方面来分析的。我问阿难你,你说是见性是以因来现前的,那这样的话——

 

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他下面就是问这个问题,你说是依靠因和缘而产生的,我首先问你因,你的见性是依靠明的因而有见的?还是依靠暗的因而有见的?还是依靠空的因而有见的?或者依靠塞的因而有见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见性,这四种因产生的话都说不上吧,不能这样说的。所以佛陀问阿难,下面继续再给他剖析。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阿难,“若因明有”,如果我们的见性依靠明的种子而有的话,那就“应不见暗”,因为这个见性是因明而有的,有了明的时候它有的,如果明这个因消失的话,暗就不可能有见性,那就永远不能见暗了;如果是因暗而有见的话,那就永远不能见明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以空而见的话,那就永远不能见塞;如果是以塞而见的话,那就永远不能见空。

 

他这里的“塞”,藏文当中翻译的时候都是空和无情法,以空而见还是以无情而见的?他这里用章嘉国师翻译成藏文的时候,都是以无情来翻译的。

 

这样的话,这个因不能这么说吧?我们也知道,如果我的觉性见性是以明而见的话,那永远是明,如果一旦没有明或者是暗,见永远都不能有,这个是肯定不行的。

 

这以上是佛陀以因方面来分析的,然后再次以缘方面来分析。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楞严经正脉疏》中这个因解释为种子,这个缘解释为助缘,这个可能比较好一点,所以我刚才解释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其他的一些大德这个因和缘没有分开,也有其他的解释方法。但是因为前面阿难的问题就是他认为见性是因缘而产生,佛陀下面给他剖析的时候,这个因是作为一个种子,见性的种子如果是明的话,那暗就没办法了;如果它的种子是暗的,那明就没办法了。同样的,空和塞也是这样类推的。

 

下面就是他用助缘来讲,它的这个助缘是明而有见,还是这个助缘是暗而有见呢?还是助缘是空而有见呢?还是助缘是塞而有见呢?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继续分析,阿难!如果是缘空而有见,因为它的这个缘是空的,这个塞就永远都不能见,因为它没有空的助缘,就是这样的;如果是缘塞而有见的,那就永远都是不能见空,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助缘只有塞,如果助缘是塞的话,那么空就不可能见的,它没有助缘的缘故。

 

乃至这样缘明、缘暗,同样的道理也是以空和塞的这种类推方式吧。如果你缘明而有见的话,那永远都不能有暗了,因为它的助缘是明的缘故;或者说因为缘暗而有见的话,那永远都不能有明的缘,因为它的助缘是暗的缘故。以这样来推测。

 

这以上分析是对阿难说不是因缘而产生见性的。所以我们一般来讲,如果依靠一种表示方法来让弟子认识心性的时候,它只是,就像有些窍诀书里面讲的那样,能显所显,并不是依靠能生所生的方式来产生吧。本来是自己已经具足这种本性,只不过你依靠一种表示来现前而已。就像虚空本来是无为法的方式存在,依靠风把外面的云除遣除的话,那你不能说是依靠因缘而产生虚空的。我们见到虚空的时候,风是借助一种外缘,但是这种外缘不能说是能生所生吧,大概可能是这样的。

 

有时候这个见性用文字这样推导的时候确实也不是特别好懂的,那这样的话,他这里就是说见性不能用因缘而产生的。那这个见性到底是什么样呢?因为刚才前面说是自然也不能产生的,如果是自然的话,那以明为自然还是暗为自然?这样分析的时候也很难了;因缘而产生的话,那么依靠因而产生还是缘而产生?那这个见性也不是这样。到底见性是什么样的东西呢?下面他做出一个结论,以下应该是见性超情的最后的一个结论。

 

他这个结论是怎么讲的呢?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

 

阿难你应该知道啊,我们现在的“精觉妙明”,你看他这里又是“精觉妙明”,每一个当中有不同的名字,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见性妙明,或者是妙明见性,或者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最后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它不是依靠因而产生的,也不是依靠缘而产生的,刚刚已经遮破了;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前面讲的什么神我也好,佛教内道的自然也好,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不自然的一个东西来产生的。

 

无非不非,无是非是,

 

也就是远离四戏论吧,也没有非和不非,也没有是和不是。实际上有无是非,或者说有边、无边、有无二边、离二俱边,远离四边吧,是也不是,非也不是,非是也不是,非非也不是,这样的一个境界。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最后“离一切相,即是一切法”,真正我们要通达见性的时候,实际上是远离一切相的,这就是一切法的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当中,凡是所有的这些全部都要离开,这是真正的实相。禅宗经常讲“说似一物即不中”,如果真正有一个东西的话,实际上他并没有通达真心。《大乘起信论》当中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大概也是这样讲的,真正的法的话,什么语言、思维,所有的这些戏论都已经离开了。

 

所以阿难现在也应该比较明白了,所谓的这种见性,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好像外道所承认的那样真的有一个事物,遍于一切的东西,不是这样的;也并不是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一种因缘当中产生的。如果真是这样的,它就不是真正的见性,它是一个世俗的因缘法而已。所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然后佛陀又开始呵斥阿难:“汝今”,你今天为什么还是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呢,一直打转转,一直“措心”,就是用心、执著,或者是你这样一直是在自己分别的圈子当中,在流转,一直拔不出来,你为什么是这样呢?

 

“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你为什么在世间当中各种各样的执著啊、名相啊、戏论啊这些当中一直“得分别”?你为什么一直是这样的,我和你讲了那么多教言……

 

有时候的话确实,阿难可能是一种示现吧,但是我们凡夫人可能的确也是这样的。有些人可能依止善知识已经十几年二十年了,但是一直好像还是在自我的分别念当中,自我的世间名言的分别念当中。世间人是各种各样颠倒的相,我们都知道常、乐、我、净就是世间的颠倒,但是我们的心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到最后学了多少年以后,还是这样的,我执也没有减少,分别念也没有减少,然后颠倒的这种戏论也增多了,如果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里间接的佛陀也是比较呵斥的语气说,为什么你现在还是对这些根本不存在的像水月或者石女儿一样的法,偏偏还要去执著,为什么这样呢?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给你讲一个比喻,就像我们的手掌准备“撮摩”虚空,一定要跟虚空触摸,实际上虚空本来也是没有自体的,我们用手指来摸的话,就像我们说的虚空打疙瘩、打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麦彭仁波切在其他的一些《中观》当中也是这样讲的。这个完全是只有自己徒劳无益,没有什么意义。

 

虚空怎么会能随着你的想法,让他能抓得住?或者说是虚空能打结也好,虚空“撮摩”也好,或者说住在虚空当中也好,昨天我们前面想的空中的鲜花,这些怎么能成立呢?根本不成立。如果你不能成立的话,实际上你想见性要么它是一个自然常有的东西,要么它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这样的说法和想法,确实是非常荒谬的,不合理的。所以佛陀在这里跟阿难说到这样的道理。

 

接下来是见性的第十个问题。虽然这个有不同的,见性觉非啊,有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就是见性离见,见性远离一切见这个道理。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这里因为阿难在前面的问题中,佛陀最后也给他一个非常好的回答。实际上阿难的特点是,佛陀怎么样呵斥的话,他就根本不会有这种情绪,或者说对他有这邪见吧,他就不会因此而倒下去。如果我们一般世间的弟子,可能在这么多的场合当中,每次佛陀以这种呵斥的囗吻进行教诲的话,恐怕有些就不敢再问,不想再问,或者说即使有问题的话,没有勇气再次追问。但是阿难确实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佛陀一生当中他一直跟随的原因,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吧。他的这种毅力也应该值得学习的。

 

阿难问佛陀:世尊啊,“必妙觉性”,你看现在这里用“妙觉性”,这个妙觉性“非因非缘”,您刚才已经讲了我们的见性、精见,或者说是真心,它不是因、不是缘而产生的,那这样的话,世尊您为什么经常跟比丘们宣说见性具有四种因缘啊?哪四种因缘呢?所谓的因空的缘、明的缘,还有心的缘和眼的缘。

 

如果没有这样的缘的话,您在包括《毗奈耶经》这些当中,为什么跟比丘们宣说这四种缘?因为空的缘而见到是有的,因为明的缘而见到是显现的,因为心的缘而见到是了知,因为眼的缘而亲眼所看到的等等,这样的因缘,您为什么这么说啊?这也是阿难对佛陀的一个问题吧。

 

实际上我们从某种意义看,对佛陀间接就是说,您如果不承认是因缘而产生的话,那么您自己的经典有自相矛盾的,您在小乘的经典当中说见性是依靠四缘而产生的,您刚才前面说因缘是没有的,那这个怎么能说得清啊?这个意思。

 

他这里的四缘,《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说唯识宗的话,承认是九种缘,小乘承认四种缘。所以这里提的是四种缘,要产生见性的话,有这四种缘。

 

那九种缘是什么呢?第一个缘叫空缘,跟前面我们讲的一样的。因为没有空的话,就见不到的,中间如果已经塞着的,已经阻挡的话,就见不到的;按照唯识宗的九个缘的话,第二个缘是明缘,这个明就是应该有一种光明,如果是漆黑一片的话,也见不到的,所以要明缘;第三个就是根缘,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眼根、耳根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增上缘的话,也是见不到的;第四个叫境缘,但是好像境缘并不是说的外境,好像说的是取境的这种识,实际上境缘就像经部宗讲的外境可能好一点,但是唯识宗可能不承认这样的自相外境;第五个就是作意缘,我要看什么东西,提前要想看的这种发心;第六个叫根本缘,根本缘应该是第八识,阿赖耶上面需要有这样的种子;第七个是染净缘,就是染污和清净,相当于是染污意识,就是第七识;第八个就是分别缘,分别缘应该是我们的意识分别吧;第九个是不是叫种子缘还是什么的,它这个就是我们意识的作为种子。其实在后面很多唯识宗他们自己的观点,我们在这个八识上面开始分的。

 

刚才讲的四缘,实际上就是前面的几个吧,前面的包括空缘、明缘、根缘、作意缘,这几个可以这样分的。有必要的时候,我们对唯识宗的这九缘,依靠九缘而产生,其实这样分析也是很好的。但是和我们学因明的,比如说《量理宝藏论》里面的取境的这种所缘缘、增上缘、或者近取因这样的取境方式,稍微有所差别的。当然唯识宗有唯识宗安立名言的方式。

 

这里大家都知道,刚才阿难尊者问,如果不是因缘而产生的,那您在这些小乘的经典当中,为什么说依靠四缘而产生的?实际上有些注释当中也是讲,他这里的所谓的见,阿难尊者主要是用眼睛见为主来发问的,或者是他一直这样想的,而如来他更重根性,意思就是以心为主,见性就是以心为主。

 

我们一般的眼见为实的话,可能唯物论啊,有实宗啊,他们比较重要的;以心来见的话,就是证悟为主的,这个是一般从大乘唯识宗以上的观点是比较适合的。所以说他这里有时候问的问题,包括刚才的明缘、空缘、心缘、眼缘,这些都是和眼见有一定的关系。心见的话,其实明和空这些,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关系。这个我们下面也会说的。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这个很关键,我虽然在不同的经典当中,说是一些因缘,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间的所有的万事万物,我说是有一些因缘相,“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等等这样的这种因缘法实际上“非第一义”,这个并不是胜义的意思,它是什么呢?它是为了引导世间人和为了引导声闻乘的有些人他们不堕落。

 

因为他们有一些人认为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无因而产生的,其实也并不是无因而产生的,为了破这种观点;有些认为是依靠常因而产生的,其实也并不是常因而产生的;有些认为是依靠邪因而产生的,比如说造恶业的话得快乐,造善业得痛苦,这个非因而产生、邪因而产生的,为了遮止这些的话,我在不同经典当中都已经说了因缘生。因缘生它是有密意的,有一些世俗根性的众生面前这样讲的。

 

好像蕅益大师的注释当中说,世俗谛的话,随情而说,随着有情而说的;胜义谛的话,随智而说,随着智慧而说的。

 

实际上我说的这些因缘法不一定是很究竟的。比如说《入楞伽经》当中说:“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性,愚夫随有无,分别诸因缘。“一切诸法它是不生的,这个是真实的第一义谛,也就是这个是胜义谛;“愚夫”,就是愚笨的凡夫,他就会堕入要么是有,要么是没有,所以在这种人面前,分别宣说了因缘法门。

 

所以他这里讲到,佛陀说这些因缘的话,我说是说过,但是说的话,实际上是为了引导一些众生而讲的。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然后佛陀继续说:阿难,我今天再次问你,你说世间人所说的我能见,比如说我见到柱子,我见到瓶子,什么叫做见?什么叫做没有见?现在佛陀开始让阿难考试吧,这个见和不见随着世间而说的话,可以这样说,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观察的话,世间的见和不见都经不起观察的意思。我虽然说过因缘法,但是这个因缘法,最终我们以理分析的时候,就不能经得起观察的,为什么呢?不信的话,我问你这个问题。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

 

阿难回答说:世人因为有灯光、有日光、有月光,就是日月灯的这种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这个我们经常也说,白天有太阳的光、晚上有月亮的光,或者说有灯的光的时候,那就是光照耀一切的时候,我们山河大地也好,舍宅也好,瓶子柱子也好,什么现象都是可以见,这个可以叫做见。

 

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如果阳光也没有,月光也没有,灯光也没有的话,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这个时候世间人肯定说是不能见到。这个很简单的,我们也可能会这样说的,黑暗的时候,我们什么都见不到,这个叫不见;有了月光,有了物质,有了这些东西,什么因缘都具足的时候,能看得到,这个叫做见到。这个时候,佛陀开始破他的观点了。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阿难刚才说的只有三种光的前提下见得到,其他见不到的,那下面就开始破阿难的观点。

 

如果这样的话,你没有光明的时候叫不见的话,那你应该不能见黑暗。

我们前面也分析过,我们世间人讲的话,漆黑一片的时侯是见不到东西,但是在这个时候,黑暗要承认为见到。你刚才说如果黑暗的时候不见嘛,那这样是不是光明(?)也是不见?“若必见暗”,如果你能见到暗的话,实际上只是没有光明而已,怎么会是“无见”呢?没有光明叫做是无见,实际上你怎么承认是无见呢?你见到黑暗也是见到啊!你如果只是光明当中见到,黑暗当中见到的你不算见的话,下面会分析,光明也不算见到,因为没有见黑暗的缘故。

 

我们有时候可以这么想,我们不说佛陀的断证功德,他是世间的一个一般人的话,他的智慧应该是很尖锐的。我们看不到当场阿难到底是什么样,佛陀是什么样的,但是他们两个之间的辩论,我们后人也是可以分析的,在分析的过程当中,确实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这么精彩的一个辩论,我们不说佛陀的特别的断证功德,仅仅从他智慧的辩论,应该说是非常高超的,可以推断佛陀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智慧。

 

不然的话,关于心的分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参与这样的分析。分析的时候,如果阿难这样一说的话,我们可能会:“哦,对对对,阿难,你说的对,黑暗的时候,我们见不到的,这个可以叫做不见。但是光明可以见到,世间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也可能这样认为的。”但佛陀说这是世间上的说法而已,如果以理推测的话,你不能这么承认的,为什么不能承认呢?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

 

阿难,如果你说在黑暗的时候,因为不见光明的缘故,你说是不见的话,那“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这个也可以名不见。

 

这个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者说以一种反论证的方式给他讲的。因为在黑暗的时候不见光明的缘故,你说是不见的话,你在光明的时候,当时也是不见黑暗,不见黑暗的话,你也说是不见了。

 

这种辩论方式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们世间的观点根本想不出这样的道理,但是佛陀马上把阿难的这种我们平常心的概念打破了。

    

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这样的话,光明也是见不到的,因为光明的时候黑暗没有见到;黑暗的时候也可以称为没有见到,因为光明没有见到;或者反过来说,就是两个都见到了,可以这么说吧。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

    

如果比如说光明的时候,黑暗已经消失了,已经被光明夺走了它的位置,在光明的时候把黑暗已经隐没了;或者你在黑暗的时候把光明已经隐没了,比如说我们晚上的时候黑暗已经战胜了,光明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白天的时候有光明,那个时候黑暗就没有了,它们都互相躲避,如果这样的话,实际上并不是你的见性暂时没有。

 

其实你光明的时候黑暗见不到,但是你的见性还是存在的;黑暗的时候虽然见不到光明,但是你的见性还是存在的。你不能认为,现在我光明的时候,因为黑暗见不到,我的见性也没有了;因为黑暗的时候我见不到光明,我的见性也没有了。不是这样的,黑暗和光明没有什么关系,你的见性一直在,不是随着黑暗和光明的生灭而你的见性有生有灭,根本不是这样的。

 

在这个当中,我们可能自己稍微有一点认识的话,(并不是)因为你生贪心的时候它就跑了,因为你生嗔恨的时候它就跑了,并不是随着我们世俗的这个心,你的见性也在随存随灭,不是这样的。见性实际上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真正的法界和自己的智慧融入一体的时候,它并不是世俗的这种生灭的因缘而变化,应该这个意思。

 

   “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并不是因为光明和黑暗两个互相交替的原因,你的见性也是随着这个暂时没有,或者是暂时回来,不是这样的。

 

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这样一来,你应该知道这两个都是可以见,光明也见得到的,黑暗也见得到的。在这个时候你的见性永远都没有消失,你为什么不这么说呢?应该可以这么说。

 

接下来,下面真正讲离见,就像我们密法里面的一个直指心性一样的,禅宗最重要的一个见性的道理。

 

下面怎么讲的呢?下面是真正的直指法,这部分就是禅宗当中很深的一个法门。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

    

最后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阿难你应该知道,你见光明的时候,你见的不是明,你因为见到光明嘛,你的见性是光明,那么这时候你的见并不是你的明;你见到黑暗的时候,你见的并不是这个黑暗;你见到空性的时候,你的见性并不是那个时候的空;你见到阻塞的时候,你见性并不是它的塞。意思就是说我们随着明暗空塞,实际上世俗的心也会变化的,我们的眼识也会变化的,但是你的见性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见到的。因为这个原因你见到明、见到塞、见到暗,不是这样的。

 

这个跟前面的问题比较相同的,所以这四种意义应该成立的,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一般来讲,心性并不是随着外面的见明见暗,或者说是见空见塞而变化,意思就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的眼识,比如说我见光明的时候,我见到光明;我见到黑暗的时候,见到黑暗;见空性、见塞这样会随着变化的,但是我的见性不是随之而变的,这是一方面的道理。

 

然后再说,下面是真正的他的最深的法。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这句话就像《金刚经》里面的那种直指法一样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光这样说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啥意思?

 

意思是这样的,前面的“见”是见性的意思,当你见性当中起见分的时候——我看好多注释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觉得可能蕅益大师的解释方式比较好懂一点。“见见之时”,就是你见性的时候,中间出现一个见分,就是我们世俗的这个眼见为主的见分。“见非是见”,这样的见性并不是见分。你真正见性的时候,实际上那个时候的见,你眼睛见到的这个并不是真正的见,因为它是一个相上的见。

 

真正的见性“离见”,真正的这个见“犹离见”,真正的见性实际上它就远离开了刚才的明见也好,空见也好,暗见也好,这些都已经没有了。“见不能及”,所以我们世俗的见分根本不能触及真正的见性。

 

其实这个见和那个见,意义上是不同的,但名字上应该完全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道理的还是很深的。

 

我看到很多包括明朝的、宋朝的,还有清朝的,很多大德读《楞严经》读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句话的时候,很多都已经以此而开悟。

 

应该是《明高僧传》吧,里面有一个叫做虎丘绍隆禅师吧,他大概九岁的时候多就出家,后来受戒,然后学戒律为主的好多论典,然后周游四方,后来遇到了一个当时非常出名的圆悟禅师。圆悟禅师问虎丘刚才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句话,他念一遍以后,把自己的手做一个拳头,让虎丘看,虎丘也叫绍隆禅师,问他:“你见到了没有?”当时他说:“我已经见到了。”这个时候圆悟禅师呵斥他:“你头上安头!”呵斥的他的时候,他已经契入,已经证悟了。

 

就因为刚才那个偈颂的原因,他已经开悟了。开悟以后,他后来说“竹密不妨流水过”,因为禅宗的很多大德,他开悟的时候经常有时候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些的特别奇妙的词吧,他已经开悟了。当然有些可能也有假的开悟,假的造一些论。我们以前在《旅途脚印》中,也引用过一些禅宗的假开悟,还有其他大德进行呵斥的一些公案。

 

这是明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虎丘禅师,他依靠这个偈颂已经开悟的。

 

还有大概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正源略集》,也是前辈很多禅师的一些成就的公案。这里当时有一个叫无幻居士,他读到《楞严经》也是刚才这里“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里的时候,他自己已经有所开悟了,后来他就前往一个叫做南谷禅师那里去问,问了以后这个南谷禅师进行印证,并且又问他:“你见了什么没有?”然后刚才这个无幻施居士,他说:“瓮中走却鳖,半夜放乌鸡。”它是一种表示方法吧,这个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典型的一个偈颂。

 

当然,比如说半夜放乌鸡,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但是这个可能是禅宗一种表示方法吧。我们如果在黑夜当中放乌鸡,本来也是漆黑一片,再加上这个乌黑的乌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开悟的表现吧。

 

还有《续高僧传》当中有一个叫普济禅师,他也是当时读《楞严经》到这个偈颂的时候,他已经开悟了。后来他就开始建寺院,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公案。

 

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以自己诚挚的信心,经常把这个,也是一个偈颂吧,就像我们原来有时候遇到特别重要的一些偈颂的时候,经常写在手里面,或者贴在自己经常能见到的地方。第一次不开悟的话,到了第二次,因为这些我觉得是很有甚深的意义吧,刚开始我们可能字面上都是很难通达的,但慢慢慢慢,其中有一些甚深的直指人心的窍诀,这些窍诀我们也可以完全能明白。

 

有些禅师说:“真见自体,离之见相。”(?)就是真正见到自己的本体的时候,确实是离开了这种见的相,那这个时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也会明白的。所以佛陀再次告诉阿难,你一定要知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个道理。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如果是真正见的话,就像这样的,真正的见解它远离一切的分别。远离一切的分别的话,你在这里面还怎么会说是什么因缘、自然,或者是诸法集合啊?哪有这个道理啊?没有道理。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下面佛陀又再次呵斥阿难为主的这些声闻众。他说:你们这些声闻众,实际上见识非常狭劣,智慧也特别的浅薄。

 

其实我觉得他们都是已经证悟人无我或初果的人,他们都不一定,但我们凡夫人确实,尤其是现在人,整天都是想着一些物质啊、金钱啊,或者说是什么感情,世间当中的地位啊等等,每天都是以这个来度日子,在内心当中根本没有一个特别甚深的佛法和空性这些方面的道理。所以要是呵斥的话,应该呵斥我们现在的业力非常深重的烦恼众生,应该是呵斥的。

 

所以佛陀当时呵斥你们这些声闻众,心胸很狭窄的,智慧非常浅薄的,不能通达真正的清净的实相。

 

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这里下面都是讲闻思修行的意思。我今天对你们已经教诲,这个是听闻,闻所生慧。因为我今天跟你们已经讲了这么甚深的前面的一些教诲,前面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等等,“当善思维”,你们以阿难为主,应该再三地善加思维,这个叫做思所智慧。“无得疲怠妙菩提路”,你们在菩提路当中,不能懈怠,不能疲倦,不能懒惰,一定要精进的。因为这个生死大事,确实我们不能放松的,一定要精进的,这个是修所智慧。在实际行动当中,在菩提路中,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因缘、违缘停止下来,然后放弃,这些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有一种精进心,然后祈祷上师三宝,自己在菩提路上一定要坚强地行持。所以他这里说一定要很好地闻思修行,得到这种正果以后,就可以利益无量的众生。

 

这是第四个问题应该已经讲完了,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

第76节·最深言教

 

在我写的许多意伏藏法中,具有近传加持的甚深法,是白文殊和大威德这两个灌顶;弘扬事业最广大的,是《文殊静修仪轨》和《文殊静修支分引导文·手中赐佛》;缘起始终没有被破坏的,是《项袋金刚橛》。如果你们好好实修这些法,必定无疑会获得共同悉地和殊胜悉地。

(听打稿,仅供参考)

 

在我写的许多意伏藏法中,具有近传加持的甚深法,是白文殊和大威德这两个灌顶;

 

这个应该给大家灌过顶的吧,白文殊是灌过,大威德灌过吗?传承念过是吧?

 

弘扬事业最广大的,是《文殊静修仪轨》和《文殊静修支分引导文·手中赐佛》;

 

就是《文殊大圆满》和《文殊静修仪轨》这两个。

 

缘起始终没有被破坏的,是《项袋金刚橛》。

 

现在也是在念诵当中,有时候我们经常也念的。

 

如果你们好好实修这些法,必定无疑会获得共同悉地和殊胜悉地。

 

法王的法门当中,白文殊主要是念“阿”字的;大威德的话我们每年都念了,今年也念了;《文殊大圆满》是翻译过,但《文殊静修仪轨》好像以前一直没有翻译,以后要翻译吧,以前其他地方翻译的也有;《项袋金刚橛》也是我们每年都修。这几个法有些是可能加持最大的,有些是事业最广大的,有些是没有破坏过缘起,大家实修的话特别殊胜,这个意思。

 

再接下来,下面这个照片是当时在《梦尘回忆录》里面出来过的,这边是堪布南珠,当时本来我想第一个照片如果照得好的话就应该可以的,但是他经常出现在镜头当中,所以我避开他,然后最后打开一个闪光灯的时候挨了批评。

 

法王去印度的时候给我两次批评,这个批评以后,好长时间又不敢拍照。然后到了鹿野苑的时候,又把我批评了:“你到处去,不好好地发愿,天天都是照相干什么。”后来我也哭了,我说:“如果上师不高兴,拍几张照片有什么用呢?”后来确实是,到了鹿野苑,一直到后面尼泊尔蓝毗尼(?)花园离开的时候都很想集体合照,但是不敢说,所以中间什么照片都没有,只是法王看不见的时候拍一下外面的地方。我们当时是没有照片的。

 

第77节·猴月初十聚会

 

以我自己的一生为例。第十六胜生周的木猴年,我12岁,第一次进入上面的洛若寺佛学院。当时的猴月初十,我参加了盛大的供养节日。

 

后来,我24岁的火猴年,在托嘎如意宝住持的石渠江玛深山,与十方的几百名僧人一起,在猴年猴月初十吉日曾经共修。当时托嘎如意宝做施主,让我做金刚上师,我不敢违背言教。

 

我36岁的土猴年,那是局势非常动荡的时期,但我还是秘密来到喇荣这个地方,给少数眷属弟子灌顶,做会供,发愿弘法利生。那个地方就是现今罪聚自解脱洲(法轮区)的所在地。

 

再后来,我48岁的铁猴年,是喇荣佛学院成立的开始。猴月初十那天,我带着少数眷属弟子来到这个圣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准备了会供品,做了一次广大的会供。

 

从那以后,在这个圣地,我相应大家各自的根基,根据我所了知的程度,一直不断地弘扬显密及明处的完整法门。时至今日,弟子人数日益增多,光是常住学员就有数千僧人。其中,不仅有具足戒律、夜以继日精进闻思修行的人,而且在显密及明处方面的学识胜过我的,也大有人在。就像世人说的“父如凡牛,子如牛王”一样,他们一直常住在这个学院里。

 

今年猴月初十,我来做你们各位僧人的施主,进行前所未有的广大供养,会供法会的形式也会首屈一指。今年初十这个供养节日,是我自己人生中第五次猴年猴月初十的聚会。我们师徒不离不弃,通过讲修来受持、护持、弘扬佛法,从现在算起,希望十二年后的大怀业猴月初十,我们师徒还有共同相聚的善缘。大家要好好发心发愿,这一点相当重要。

 

据印度圣地的一位持教大德说,我需要住世到95岁,那我们或许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猴月初十聚会的机缘。丹增嘉措活佛的这个《喇荣简介》也是金刚语,可能在十三年里,还会有初十同聚的机会。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请你们僧众深切地发心发愿。

 

师徒不离共相伴,身寿不变永固坚,见面闻语不间断,快乐弘法愿吉祥!

第77节·猴月初十聚会

 

以我自己的一生为例。第十六胜生周的木猴年,

 

这里猴月的话,莲花生大师的算法有点不同,我们现在所谓的猴月应该是藏历的十二月份,一月份是鸡月,猴月应该是藏历的十二月份,但是按照莲花生大师的算法,猴月是藏历六月份,转法轮这个月叫猴月。所以法王原来有好几次都是,主要是夏天,六月份。六月初四是转法轮的日子嘛,初十是莲花生大师的猴月。他那个每个月开头的算法有点不同的,按照莲师的算法,应该我们藏历的七月份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

 

我12岁,第一次进入上面的洛若寺佛学院。当时的猴月初十,我参加了盛大的供养节日。

 

应该这个是1944年,我算了一下。

 

后来,我24岁的火猴年,在托嘎如意宝住持的石渠江玛深山,与十方的几百名僧人一起,在猴年猴月初十吉日曾经共修。当时托嘎如意宝做施主,

 

可能整个法会都是全部他供养的。

 

让我做金刚上师,我不敢违背言教。

 

这个是法王如意宝应该是在1956年的时候。

 

我36岁的土猴年,

 

应该是1968年。但藏地的算法跟汉地有点不同的。比如汉地说一周岁,我们只要上了这个年就可以说多少岁,有这种算法。比如说我今年按照公历的话,我60岁,但藏历的话,会说我61岁,因为已经上了这个年,就这样算。

 

那是局势非常动荡的时期,但我还是秘密来到喇荣这个地方,给少数眷属弟子灌顶,做会供,发愿弘法利生。那个地方就是现今罪聚自解脱洲(FA轮区)的所在地。

 

我们这个FA轮区是很厉害的,法王应该是1968年第二个猴年猴月的时候,是在那里过的。听说法王在那个地方居住了很长时间,刚开始在FA轮区。我们现在的FA轮区知道吧?就是经常“阿修罗”也喜欢去的地方。

 

 

再后来,我48岁的铁猴年,是喇荣佛学院成立的开始。猴月初十那天,我带着少数眷属弟子来到这个圣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准备了会供品,做了一次广大的会供。

 

当时德巴堪布他们都参加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这边有32个人,我们这个佛学院正式成立就是1980年的时候,法王当时48岁,1980年的夏天,六月初十。1980年六月初十,藏历的这个时候,法王说是真正佛学院的开始。

 

从那以后,在这个圣地,我相应大家各自的根基,根据我所了知的程度,一直不断地弘扬显密及明处的完整法门。

 

“明处”是指医学明、诗学啊,还有其他的五明,小五明和大五明等不同的法门。

 

时至今日,弟子人数日益增多,光是常住学员就有数千僧人。

 

这个可能是法王1992年说的,1996年《胜利道歌》的时候说是五千嘛,当时可能三四千年应该有吧。

 

其中,不仅有具足戒律、夜以继日精进闻思修行的人,而且在显密及明处方面的学识胜过我的,

 

法王很谦虚地说,我的弟子里面有一部分人,不管是显宗、密宗还是世间的知识都胜过我。

 

也大有人在。

 

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就像世人说的“父如凡牛,子如牛王”一样,

 

父亲像普通的牛一样的,儿子像牛王一样的,意思就是说儿子超过了父亲。反过来说,弟子已经超过了上师,法王经常有这样的一个比喻。

 

他们一直常住在这个学院里。

 

这样的很多有智慧的堪布都是居住在这里。这是法王一个谦虚的语言。

 

今年猴月初十,

 

这个应该是1992年,法王60岁的那年。我也记得,法王当时六月初十的时候,后来讲了《句义宝藏论》《般若摄颂》,这些都是当年讲的。

 

我来做你们各位僧人的施主,

 

法王自己出钱做会供,买会供品。

 

进行前所未有的广大供养,

 

可能跟现在比起来的话,那个时候也条件比较差的。我们汉僧经堂要修的那一年,当时我特意到成都去给新加坡的法师打电话,当时需要两三万块钱,但实在是拿不出来。所以法王说前所未有的广大会供,不知道,当时我们的整个条件都是跟现在差别非常大的。

 

会供法会的形式也会首屈一指。今年初十这个供养节日,是我自己人生中第五次猴年猴月初十的聚会。我们师徒不离不弃,通过讲修来受持、护持、弘扬佛法,从现在算起,希望十二年后的大怀业猴月初十,我们师徒还有共同相聚的善缘。

 

其实这个后来是没有成功的,应该是2004年,法王如果当年年初没有圆寂的话,我们准备夏天的时候做大的会供,第六次猴月初十的大的会供,但是法王年初的时候示现圆寂的。

 

大家要好好发心发愿,这一点相当重要。

 

据印度圣地的一位持教大德说,我需要住世到95岁,那我们或许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猴月初十聚会的机缘。丹增嘉措活佛的这个《喇荣简介》也是金刚语,

 

丹增活佛应该写了一个好像歌词还是什么的,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可能在十三年里,还会有初十同聚的机会。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法王也说了,很困难。

 

因此,请你们僧众深切地发心发愿。

 

因为后来应该是2004年,再后来2016年,6月份学院成立四十周年。2004年的时候,如果法王在世的话,也是做一个大会供,后来又过了12年,就是2016年的6月份,然后我们还要再过12年的话,就是2028年的6月份,不知道以后是怎么样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法王最后念了一个这样的吉祥颂,其实这个很多念诵仪轨当中也是有。

 

师徒不离共相伴,身寿不变永固坚,见面闻语不间断,快乐弘法愿吉祥!】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