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 022

第22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如果有人想:安立如是二理是追循龙猛菩萨而承认的吗?

 

龙树菩萨当然是自空中观的殊胜论师,那么龙树菩萨承不承许“二理”呢?有人就这样问,那么下面回答:

 

【的确如此,】

 

是承认的。

 

《六十正理论》云:“佛说大种等,正属识中摄,了知彼当离,岂非邪分别?

 

实际上龙树菩萨也承认,当然对《六十正理论》的解释方式也是有不一样的,在上师的讲记当中也是提到了,月称菩萨在《六十正理论》的注释当中是有另外一种讲法。那么静命论师他讲的时候,上师说,这一组问答应该是出自于《中观庄严论自释》,因为他名言当中讲唯识,所以说他就把这一句,尤其是前两句,抉择为名言当中唯识的观点了,后面的抉择为胜义当中的空性,所以讲解的方式上是有不相同的。下面有解释。

 

其中前两句讲述了世尊所说的四大种及大种所造除识以外无有其余外境,这些现相均是心识本身而安立的,为此可摄于识中。 

 

“佛说大种等,正属识中摄”这两句,“前两句讲述了世尊所说的四大种”,“等”字就是讲“大种所造”。“四大种”就是很微小的四个元素,地水火风。就是说地水火风和合起来了,这些平时我们看到的这个柱子、瓶子,或者我们的身体,这个叫“大种所造”,大种所造色。这个方面就是说它的因和它累积的果。

 

这些大种和大种所造的法,就是说一切色法,“除识以外无有其余外境”,一般的凡夫的人,愚痴的人认为,离开心识之外,这些都是单独存在的,有一个色法的外境,但是在这个当中说,“除识以外无有其余外境”,“正属识中摄”,除了心识之外,没有其余外境了。

 

“这些现相均是心识本身而安立的,为此可摄于识中”,这样解释之后就知道龙树菩萨在《六十正理论》当中,他是可以承许的。

 

当然你要按照什么去解释《六十正理论》当中这个话,如果按照自空的这些论师看的时候,如果不承许唯识,他就不一定这样解释了,但是龙树菩萨这个《六十正理论》到底是该怎么样解释?实际上这些菩萨的金刚句,你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也是可以的,都可以。所以说静命论师就直接按照词句的意思,解释在心识当中,“为此可摄于识中”。

 

下面解释后两句:

 

如果又有人想:所有大种无论是外境还是非外境的心识之本性都真实存在。

 

有人想,大种不管是外境的法也好,还是它归属在非外境的心识当中也好,实际上这个本性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大种在外境当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它已经属于识中了。最后在落在心识当中,那么心识的本性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心识的本性是不是存在的?下面分析就是讲“了知彼当离,岂非邪分别”,“岂非邪分别”实际上对于他这个提问,就直接指出是个“邪分别”,真正的理证就第三句当中讲的。

 

彼论中的后两句已明确指出心识的自性背离智慧之义,因为于真正的智慧前不现之故。

 

第三句当中讲到“心识的自性背离智慧”,因为它“于真正的智慧前不现之故”,就是讲“了知彼”,这个“彼”字就是讲心识,这个“当离”,有些译本当中说是“背离智慧”的意思,后面注释当中也是讲到了“背离智慧”。“当离”好像是应该离开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按这个译本当中讲“当离”,应该了知这样一种心识,它是背离智慧的缘故,所以我们在抉择的时候,也应该善巧地离开这种实有的承认。因为真正的智慧面前,根本不现所谓的心识。

 

怎么样去理解呢?如果心识是实有存在的,当圣者获得入根本慧定智慧的时候,也应该照见它,因为它是胜义有,如果它是胜义有,圣者又入了根本慧定,照见法界的实相,应该照见它才对,但是恰恰在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什么都不见,这个心识的自性根本不见的缘故,所以这个方面就叫“真正的智慧前不现”。“不现”的原因,就说明不是胜义有的,你这个所谓的心识不是胜义有,你觉得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就是“邪分别”。所以后面一句说,你们的这种想法,难道不是颠倒的分别吗?你们这个想法就成了颠倒分别。

 

所以说,第一句、第二句破掉了外境,安立了心识;第三句把心识也是破掉了,在胜义谛当中、实相当中,心识不是真实有,在胜义当中一切是无所缘的。所以,你如果认为这些大种在名言中有,心识在胜义当中有,这样的话,这个就是邪分别,根本不符合于实际情况。这方面是按照《中观庄严论自释》的观点,龙树菩萨他也承许,名言当中唯识,胜义当中空性的这样一种理趣。

 

宗派二理之道轨,建立一理之论典,

凡是如理随行者,必获妙理乘王位。

 

这是个暂停偈。“宗派二理”就是讲甚深见和广大行,或者唯识和中观。把这样一种宗派二理的道轨,通过一个理证来建立,就是这《中观庄严论》,“建立一理之论典”,就是在一个论典当中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凡是如理随行者”,只要能够如理地随行《中观庄严论》,“必获妙理乘王位”,肯定可以获得妙理乘的王位,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已经把唯识和中观合在一起,共称为雄狮交颈一样的,这个人肯定可以获得妙理乘的殊胜的王位,就是不可战胜的。

 

随声附和是或非,迎合偏执者心意,

直抒宗旨之此语,击中何人请宽恕。

 

前两句讲到了世间的一般的凡愚,世间一般的凡夫人,他都有一个随声附和的毛病。“随声附和是或非”,别人说是这样的,他就随声附和是这样的,不观察;别人说不是这样的,那么就随声附和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随声附和是或非”的话,他“迎合偏执者心意”,偏执者他没有真正去完全安立、没有完全了知的话,他就会提出一些是或非的观点,如果我们“随声附和是或非”的话,就能够迎合偏执者的心,能够让他们高兴。但是,你迎合了偏执者,让偏执者高兴,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一个,对于整个佛法来讲没有意义;第二个,对于偏执者本身来讲没有意义;第三个,对你自己来讲也没有意义。这样的话,迎合偏执者的心意这是不对的,不符合于实际情况,不是事势理,对修行没有意义的。

 

下面两句,麦彭仁波切的意思是,我没有随声附和这种是或非,“直抒宗旨之此语”,名言谛当中,唯识存在;胜义谛当中,唯识不存在。像这样的话就是“直抒宗旨”,一切万法是怎么样,我就这样去抉择,这个叫做“直抒宗旨之此语”。我没有迎合偏执者的心理,所以“击中何人请宽恕”,如果我这样的语言击中了其他的人,请你们不要发怒,请你们不要不高兴,请宽恕。因为这个是“直抒宗旨”,完全符合于一切万法的真实状态,胜义谛当中就是这样的,名言谛当中也就是这样唯识的,所以我就没有随声附和其他人的宗派和观点,所以“击中何人请宽恕”。

 

从这个里面可以看出来,麦彭仁波切用了大量理证,承认、安立名言谛当中有唯识的观点,有些宗派不是这样安立的。对于静命论师,他到底在胜义谛怎么安立,这个也没有跟随其他人的宗派去安立,所以在这个当中肯定有些人不高兴的,麦彭仁波切说:“击中何人请宽恕”。“此为暂停偈”,这个就是讲到了暂停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此论分二:一、所说支分;二、所说论义。

 

甲一、所说支分:

 

这个论典又分了造论分支和所说的论义。造论分支是通过那烂陀寺的传统,通过造论五支进行安立的。造论五支当中,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和有何必要,其中前面四个内容都已经宣讲完了,今天讲的是第五个问题、第五个科判——有何必要。也就说是造这个论典有什么必要呢?或者说我们学习这样一个论典又能起到一个什么必要呢?如果说做任何一个事情不知道它这种必要性的话,那么这个事情就没有必要去做。当我们知道做这个事情有很大必要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愿意去行持这样的事情。

 

静命论师通过他殊胜的智慧,绝对也是看得到这样一种殊胜必要的。通过前面的很多内容,尤其是在全论内容这个科判当中,通过二理来抉择无谬真如的意义,这方面安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大概能够了知这样一种必要性了。但是,在第五个科判当中,它是正面的、进一步地安立,或者明显地来安立,造这部论典的殊胜必要性。所以在有何必要当中,也是讲到了很多很多殊胜的关要、殊胜的窍诀。

 

五、有何必要:如果有人心想:如何才能对整个大乘之义生起定解?所谓的“轻而易举”又作何解释?如何依此而获得大菩提呢?

 

在第五个问题当中,主要就围绕着下面的三个提问进行解答、进行安立的。首先,“如果有人心想:如何才能对整个大乘之义生起定解?”这是第一问。第二问是“所谓的‘轻而易举’又作何解释?”第二是什么叫做“轻而易举”呢?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依此而获得大菩提呢?”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点唐突的,尤其是第二个问题,所谓“轻而易举”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我们前面在讲略说的时候,已经对这个问题做了略说了,在19页,就是在第五个问题“略说”的时候,实际上是讲得很清楚。“五、有何必要:为令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的教义获得定解进而证得殊胜菩提。”因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前面这个略说当中提到了:“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的教义获得定解进而证得殊胜菩提。”在这个当中,实际上三个问题都已经凸显出来了。只不过第一个是整个大乘的教义是怎么样的?第二个是什么叫做轻而易举?第三个又问怎么样证得殊胜菩提的道,怎么依此而获得大菩提道?所以说这个地方三个问题承接了前面的略说内容下来的。

 

这三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怎么样对大乘的意义生起定解呢?如果是对大乘的教法有信心的人,都很关心怎么样才能够对整个大乘的意义产生定解。轻而易举产生定解,这个“轻而易举”又是怎么样理解的呢?或者说通过轻而易举对大乘教义产生定解之后,依此而获得大菩提果,那么又如何依此而获得大菩提的?这三个问题展开宣讲。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对整个大乘之义生起定解?

 

(一)通常而言,“乘”是以能作为趋向三解脱菩提的乘骑而得名。

 

大乘当中的“乘”,就是“以能作为趋向三解脱菩提的乘骑”,这个方面就是能趋向,能趋向是趋向于哪里呢?它的目的地就是三解脱的菩提。三解脱的菩提:小乘声闻的解脱菩提果,就是罗汉果;缘觉的解脱菩提果;然后是大乘菩萨解脱菩提果,就是佛果。这个“乘”,能够帮助众生趋向于“三解脱菩提”,这个教义就好像乘骑一样,如果我们坐车、坐马这样一种乘骑,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所以说依靠三乘的教法,就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三解脱的菩提果。

 

这种能趋向,是作为因乘;已经到达目的地之后,就叫果乘。在《般若摄颂》当中,也是从因乘和果乘两个方面都是可以安立的,这个方面就是所谓“乘”的意思。

 

下面解释这个“大”的意思。

 

以所缘大等七大胜过小乘的宗派即是中观与唯识宗。

 

为什么叫“大”呢?因为它有“所缘大等七大”的缘故。上师讲记当中提到无垢光尊者于《宝藏论》当中是通过见、修、行、果四个方面全方位超胜小乘,所以说大乘的教义称之为大的;阿底峡尊者是从发没发菩提心来安立大乘小乘的。此处,这个“所缘大等七大”是弥勒菩萨所造的《大乘经庄严论》,在这个当中提到了“所缘大等七大”,这个前面在讲《般若摄颂》的时候已提到过。

 

在下面注释当中,有所缘大、修习大、智慧大、精进大、方便善巧大、果大、事业大。

 

第一,所缘大。按照上师笔记当中讲,是把甚深和广大的这种教义作为所缘境;《经庄严论》的注释,在无著菩萨的注释当中,这个所缘大主要是讲对于无量的修多罗,大乘是把无量的经藏作为所缘,小乘只是以小乘三藏作为所缘,所以说大乘超胜小乘。

 

第二,修习大。有时候叫做行大,修行的行,或修习的习,都可以。行大就是讲,大乘它主要是成办自他二利的行为,它的修行是自他二利的修行;小乘只是为了自利而修行。所以从修习方面来说超胜小乘。

 

第三,智慧大。大乘是一个时间当中可以通达法无我和人无我,一个时间当中可以通达所有的空性,所有的无我,这个必须要具备非常圆满超胜的智慧,否则的话没有办法真正去了知无我空性。小乘只能够对人无我通达、进行修习,所以大乘智慧超胜小乘。

 

第四,精进大。小乘利根者三生就可获得解脱果;再稍微钝根一点的根性,七生等等就可以获得解脱果的。缘觉是一百劫积累资粮获得缘觉果。大乘最利根的人,最少三个无数劫获得菩提果;中根七个无数劫;钝根三十三个无数劫可以获得大菩提果。因为它的利益非常超胜的缘故,所以需的要时间也是非常长,它是度化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说必须要三个无数劫来圆满资粮。

 

这方面就是从它的精进来进行安立的,它所做的事业的确是超胜小乘,因为小乘不需要利益所有的众生,也不需要去修证圆满的佛果,所以它三生就可以了。一般在《俱舍论》也提到过这种,三世就可以成就:第一世,苏醒种姓;第二世,积累资粮;第三世,取果。中间可以间隔很多很多生世。也就是说,第一世苏醒种姓之后,也许他虽然苏醒了种姓,但是没有修行,继续在轮回当中漂流,几生、几十生、乃至于上百生都有可能;然后中间的时候开始积累资粮;然后第三生的时候就成就果位。

 

在我们学习的《贤愚经》,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宣讲修行者得到一果、得到四果的这种经教当中,很多时候都是讲他最后一世,遇到佛之后,一句话他就得到阿罗汉果,一句话就得到了初果,这方面已经是第三生了。他的资粮已经在前面圆满得差不多,所以这样的话,第三生的时候就直接取果了。他没有很大的目标,所以说三生就足够了。三生足够之后,做一些利益有情的事业,然后趋向于无余涅槃。

 

第五,方便善巧大。就是安住于轮回当中,但是不被轮回的过患所染污,这方面它具备方便善巧。小乘不具备这样的方便善巧,一般的众生也不具备这个方便善巧。所以说,众生是流转在轮回当中,小乘是安住在寂灭当中,这两类众生都没有办法住于轮回又不被轮回所染污。众生是住于轮回被轮回染污小乘干脆就抛离轮回了,不住轮回当中只有菩萨,才能够又住在轮回当中又不被轮回所染污,这个方面是完全因为具备方便善巧缘故

 

第六,果大。就是它所成就的果位是大菩提果,小乘成就的果位是小乘的罗汉果。

 

第七,事业大,尽未来际利益有情。小乘它利益有情的事业、时间、范围等等都是有限量的,一旦入于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弘法利生的事业就中断了,而且即便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他的范围也是相当有限的。他将众生最多只能安置在罗汉果位,没办法将众生安置在菩萨果位乃至于成佛果位。所以说他事业相对大乘来讲小的多,大乘称之为大。

 

这个方面略说了《中观庄严论》的观点,略说了“所缘大等七大”,通过这七大全方位超胜小乘的宗派就是大乘。大乘就分了中观和唯识宗,从见解的角度来讲就是中观宗和唯识宗这两个宗派。有的时候说中观宗就是指自空宗,有的时候说唯识宗是讲他空宗的,有这样的讲法。但有的时候,也是把他空宗(如来藏宗)划在了中观宗当中。因为唯识宗,一般来讲是随理唯识宗,都是承许一个自明心识是实有存在的,因此说往往把它划在世俗宗派当中。

 

中观当中也有大中观的说法。大中观分两类,一个是自空中观,一个是他空中观。自空中观,就是平时我们讲像《入中论》、《中观庄严论》当中所讲的意义都是讲自空的,一切法显现的当下自性本空。他空中观,究竟的观点和随教唯识的观点是一致的。或者说他空中观讲的是如来藏光明,如来藏光明也是划在大中观当中的他空中观当中。所以说中观可以分两类,在《定解宝灯论》的注释当中也有承许的。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这些宗派都可以划在中观和唯识宗当中。

 

此二宗派并非各执一方、密意浑然一体即是“整个”之义。

 

所谓“整个”两个字,就是讲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两个宗派并不是偏执一方的,“并非各执一方”,它们的“密意浑然一体”,就是所谓的“整个”。唯识宗和中观宗的教义本来就是圆融的,你这个宗派、你这个论典要解释它们本来圆融的意义,解释好之后才是对“整个”大乘,如果你单单是对中观宗产生定解,单单是对唯识宗产生定解,这个就偏离一方了,大乘教义的密意就被划为两截了,区分为两个部分,就不是“整个”的意思了,不是“浑然一体”了。所以说对于唯识宗和中观宗不偏执一方,抉择它们浑然一体的密意就是整个大乘的含义。

 

下面就是讲如何生起定解呢?前面对于“整个大乘”这几个字做了解释了,下面讲生起定解的方法。

 

对此等含义生起定解的方法:总的来说,以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趋至究竟果法,其中必不可缺之因,即是通过如理观察而获得定解的思所生慧。思慧之因,就是闻受善说典籍。

 

这一段就讲到了生起定解的方式,总的来说是“以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趋至究竟果法”,这方面就是整个大乘的修行者他必定要达到的果位,这个“究竟果法”就是讲成佛的果,那么这个成佛的果位如何得来的呢?是通过“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而得到的。这句话是侧重于修慧,因为“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是通过修行得来的,它的果就是趋至究竟的果法。

 

当然在修行当中也有它的定解了,定解有听闻、思维和修行产生的定解。如果你修行亲身体会了,内心当中对于法义有进一步的体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安立一种产生定解的方式,但这一句如前面所讲的一样,主要是安立成修行的智慧。

 

那么修行智慧的因又是怎样的呢?因为最后的果是“究竟果法”,“究竟果法”的因就是通过“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而得到的;这种“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如何得到的?通过修行而得到;那么修行的因呢?就是下面所讲的“思所生慧”,这方面就是讲它的定解了。

 

“其中必不可缺之因,即是通过如理观察而获得定解的思所生慧。”这个地方的“其中”就是讲修行,如果你要修行,必须有一个所修,必须有一个所缘,那么这种修行必不可少的因,就是“通过如理观察而获得定解的一种思所生慧”,“思所生慧”它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定解。这样一种“思所生慧”有的时候就和“定解”是划等号的,“定解”是等于“思所生慧”。

 

当然有的时候定解的层次有很多,平时我们讲的定解就是遣除了增益损减之后的智慧,所以说它往往是划在了思所生慧当中,因为闻慧一般来讲是比较浅的,思慧,就是听闻之后产生了闻慧,然后缘这个闻慧进一步地思考,遣除了增益、遣除了损减,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定解,这种定解是思所生慧。所以说这个修行的因来自于“思所生慧”。

 

下面讲思慧,“思慧之因,就是闻受善说典籍”,“思慧之因”就必须要听闻善说,如果你不听闻善说,通过自己的智慧是没办法打开思路的。所以说最初的听闻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听闻的时候,必须要听闻“善说典籍”,佛经、论典、祖师大德的窍诀,闻受之后就知道了怎么样去思考,就相当于上师把思考的方式交给我们,我们就通过上师的智慧打开一个思路,慢慢慢慢就去思考,逐渐就可以产生一种定解。

 

所以从次第来讲,究竟是果法的因是修行智慧,修行的智慧是思所生慧,思所慧的因是听闻,就是闻慧。这些都是生起定解的方式,从上往下推,我们就知道最后来讲必须要听闻,听闻之后要思维,思维之后必须要修行,这些方面都是对整个大乘产生定解的殊胜方式。

 

下面就是着重强调思维,着重强调产生定解的重要性。

 

当然,只是听闻经论、了解它的内容还不足以经行地道,而必须对真义如理生起定解方能彻断自相续的颠倒恶念。

 

当然你只是泛泛听闻一下经论,泛泛了解一下的内容不足以经行地道的,听闻之后也许听不懂听懂之后也许对的意义有所了解了,但是单单对意义有所了是不是就可以修道了呢?是不是就可以经行地道了呢?这个还不行,必须对所听闻的如理生起定解。

 

“如理生起定解”也就是说,我虽然了解了,比如说一个人的讲法,我对他讲的内容已经了解了,但是了解之后是不是就完全对他的内容产生一种信受了呢?这个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相续当中对这个所接受的内容,或者说所听懂的内容,也许还有些怀疑,也许还有邪见,所以这个时候单单凭这样一种了解的内容“还不足以经行地道”的,还必须进一步地遣除增益和损减。遣除增益损减就必须要进行思维,所以说通过思维才能够“对真义如理生起定解”。

 

相续当中产生定解之后,才能“彻断自相续的颠倒恶念”。这方面的“颠倒恶念”就是比较粗大的颠倒恶念,能够阻碍我们入道的颠倒恶念,如果我们在入道之前相续当中有这类的颠倒恶念,我们是没办法真实入道的,形象上面可以入道,形象上可以坐在法会的行列当中去念经,形象上你可以去打坐,好像是在修行佛法,但是内心当中如果是“颠倒恶念”没有遣除的话,这个不是在真正地修法,还没有真正地进入修法的行列。

 

是不是真正修法不在于外表,是在于内心当中是不是对法义产生一个想要悟入,想要实践的这样一种心态内心当中如果说没有怀疑真正想要趋入的话,这个时候是真正最初开始修法的一个缘起,的起因。所以说通过定解断除相续当中的颠倒恶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是这样提到过,最初的观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如理观察没办法产生定解,没办法产生定解就没办法断除恶念,没办法断除恶念就没办法获得解脱,没办法断除恶道轮回,就是这样一种次第。所以说如理的观察的确是太重要了。

 

实际上此处也是提醒我们在座的所有修行者,不能够把修法满足于我听了一两堂课,我对它的内容好像还有一点点了解,如果放在这个地方,麦彭仁波切已经给我们做了交代了,这个是“不足以经行地道”的。因为内心当中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颠倒恶念”,这种很多的“颠倒恶念”,甚至于都没有被我们发现,因为我们的智慧太粗了,我们的智慧还没有触及到内心当中潜伏着的这样一种“颠倒恶念”。因为这些“颠倒恶念”有些时候是比较粗的,有些时候是比较细的,所以说你这样一种本体智慧能不能够触及到这样一种中层次或者细层次的“颠倒恶念”,就看你的智慧是不是深细到这个程度了。

 

粗大的恶念,这个比较容易引发,这个时候通过一些教理比较容易断除,但是更深层次的颠倒恶念,你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闻思,你的智慧不深细到一个程度的话,甚至于都没有办法发现这种恶念的存在,这个对我们来讲是相当可怕的事情。为什么有些很多人自以为自己是修行人呢?实际上就没有发现自己相续当中还有很多很多颠倒恶念。当我们的智慧深细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和这些智慧平行的这些恶念才会被发现,发现之后才有一个所谓的断除的问题,你都没有发现怎么去断除呢?

 

所以一般的说法就是你的智慧越深细,你能够产生的疑惑也就越微细,潜伏得也就越深,所以到最后当你的闻思究竟的时候呢,相续当中的这样的怀疑是不会存在的,相续当中是没有怀疑的。我们相续当中很多很多怀疑,就是说明我们的智慧没有深入到这个层次。有的时候我们在学法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问题,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和他闻思的境界,闻思的智慧平行的。你到达了这个程度,你才能够产生这类问题,没有到达这个程度,是产生不了这些问题的。

 

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这样一种颠倒恶念,必须要经由长时间深入细致去闻思才能够达到的,否则的话有时候我们就是听了一之后,就觉得应该听的已经听完了,没什么可听的了,怎么么样,对这样一种听法,对这样一种学佛法产生一种疲厌心,实际上这个疲厌心也是一种魔,也是一种魔障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如果真正稳定学下去就会发现尤其是这次比如《中观庄严论释》,我们有些都学过很多次了,但是这次再来看的时候,对于的意义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相续当中一些怀疑还是存在的,学完之后还有遣除一些疑惑的方式。所以实际上闻思到究竟,这个不是很容易的,不是很容易,真正的闻思到究竟之后,就标明自己的相续当中的怀疑不存在了。

 

严格的角度来讲,在这个层次上才有资格去修行,才有资格真正去实修这个不是我在这儿编,实际我们有部分道友学过无垢光尊者的《窍决宝藏论》,《窍决宝藏论》的开篇有几个颂词就讲到了,什么时候,什么样一种人才能单独去实修呢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对于法义没有怀疑了,不需要问上师了,这个是其中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就知道了,真正的修习过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是太困难了。就是说我们相续当中有一个能够独立修行的智慧,相续当中的怀疑,都已经被遣除干净了,全部完全产生定解了,这个时候是可以去实修的。

 

当然还一个就是上师要悦意开许,上师悦意开许实际上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上师不悦意开许的话,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得不到加持,完全都是浪费时间。所以第一就是上师要悦意开许,第二个就是你对于这样一种问题,要产生一些殊胜的定解,当然还有一些,六个法当中其他的法,要圆满资具,这些都是其他的问题。但主要的问题就是你相续当中对这个闻思已经达到究竟了,不需要再有什么怀疑了,不需要再有什么提问,可以单独操作,单独去修行,这个方面可以。实际意义上,真正静下来思考的时候,这个标准实在是有点高,就说明真正要修行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因此,在听闻的时候也必须要花很多时间去思维,去考虑尽量在相续当中引发一种定解。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枯燥的,也比较痛苦的。但是如果不经由这样一种道路,相续当中这个疑惑永远没办法遣除,相续当中智慧永远没办法引发。在轮回当中漂流了这么长时间,受了这么多没有意义的苦,那么为什么不把这样一种苦用在学习佛法上面,对于我们现在来讲尤其应该对于法义方面多多去串习,多多去趋入。

 

故而,应当随入三察清净圣言与依量成立的理证之道,自己生起殊胜的解信,以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广大慧眼亲睹过去未来诸佛出有坏所由经的通衢大道,义无反顾而踏入。

 

这一段教诲我们,在产生定解学法的时候,教证和理证,两个渠道都必须要具备。第一个就是讲到了“应当随入三察清净圣言”,“三察清净圣言”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名词,主要就是说佛语成立清净的方式。佛陀说了,我说的话你们也要观察,是不是合理的。佛语很清,佛语是清净的圣言量,原因就来自于它是通过三观察而得以清净的。下面就讲到了,就不违背现量,通过现量来得以清净通过比量来得以清净通过量或者通自言,自不相违得以清净的。

 

比如说对于现前的法,第一个,通过现量不违背,不管是凡夫面前的现量,还是圣者面前的现量,都是不违背的,佛语应该具备这个条件。也就是说,通过现量观察的时候,肯定不违背凡夫和圣者面前的现量。有些是凡夫面前的现量,佛陀在讲法的时候,他的教义当中,凡夫面前的现量他是不违背的,可能是相合这个来讲的,还有一些比较微细的净见量当中的圣者面前的现量,佛陀的教义也不违背,这是第一个不违背现量。

 

第二个就是不违背比量。对比较隐蔽的事情,肯定是可以通过比量证成的,或就是说你通过比量来对佛语观察的时候,绝对不违背比量,肯定是通过比量可以善巧成立的。

 

第三个就是说不违背教量。意思就是说,佛语的前后不矛盾,对于最隐蔽的这个事情前后不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叫做不违背教量。否则有的时候,以前我们在最初的时候,看到不违背教量,好像有一点点不好说服人,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是在观察佛语,你要用什么样的教证来成立你呢?后面学的时候就知道了,所谓的不违教量就是说佛语的前后没有丝毫的相违之处,没有丝毫的抵触之处,像这样的话就叫做不违背教量,也叫做自语不相违。下面的注释当中叫自语不相违,不与前后自语相违,这个叫和教量不相违背。

 

如果说通过这种三观察而得以清净的圣言就叫做无垢的圣言。如果通过三观察之后有过失,这个叫做有垢的语言,就不能够被安立成“三察清净”的圣言。

 

法王如意宝以前在解释“三察清净圣言”的时候,比如从反方面作解释的时候,也是打比喻讲,比如说是违背现量的情况怎么样呢?法王说眼前这个红红的东西不是火,这个方面就是讲的违背的现量,明明它这个红红的东西在燃烧,它有热量,说这个东西不是火这个就违背了现量,这个方面就是有过失的。第二个违背比量的例子,法王说,比如说这个种子种下去之后,不会生芽,这个方面就违背了这个比量了。第三个违背教量,意思就是说前后矛盾,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就这样说的。法王举例子说,“我的母亲是石女”,实际上就是说“我是石女儿”。那么这个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这个是前后矛盾的,石女是没有生育的,又说我的母亲石女,像这样的话就有前后语言的抵触。例子上面就是这样讲的,前后矛盾。

 

如果远离了这三种过患,就称之为“三察清净圣言”,这个方面就是说完整的教量是可以信受的。我们平时信受的教言量必须是“随入三察清净圣言”,这个方面就是教证。

 

第二个就是理证,后面讲“依量成立的理证之道”。一方面我们要依靠这个教证,通过教来证成;第二个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理来证成,“依量成立”。通过现量也好,通过比量也好,通过证量成立之后的理证之道,尤其有的时候通过这样一种推理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一切万法的空性实际上来讲它是很隐蔽的,但是我们通过推理,通过破自生、他生等等,像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到一个空性的定解。这种空性的定解是“依量成立的理证之道”。相续当中如果有了这样一种依理成立的理证之道之后,还不是圆满的。为什么不是圆满的呢?就是说你这样一种推理的方式,你是不是真正完全相合于你的分别心呢?还是说是和佛语相顺?这个时候就要引用教证。

 

所以说在麦彭仁波切的论典当中,宗喀巴大师的论典当中,还有很多大德的论典当中,把他的理证一步一步的推完之后,后面是要使用一个教证的。就是说我这种推理是符合于佛教的,是符合于佛的经典的,或者说符合于大家公认的祖师的论典的密意,这个不是臆造。当然在造论的时候,让大家信服这样一种推理的方式,在我们自己推理完之后,通过推理得到一个结论,那么我这个结论,我怎么知道它不是我的分别念的境界?这个时候就看你有没有经教来作为教证,有没有佛经论典作为教证?如果我这个推理在这个经典当中完全相同,就相当于这个经典可以作印证,你这个推理就完全符合佛陀的智慧了。这个方面就是说在推理完成的基础上使用教证。

 

或者有些时候,有些利根者相续当中的智慧、信心很清净,所以说只是随入圣言量就可以了,只是通过教证就可以了。他有很多推理不懂,但是他通过这样一种佛陀、圣者或者上师的教言修行之后,完全也可以有成就的机会的,这个方面是比较特殊的一些根性。但一般来讲的话,我们都需要教证和理证相辅相成,让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一个殊胜的定解。

 

“自己生起殊胜的解信,以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广大慧眼亲睹过去未来诸佛出有坏所由经的通衢大道,义无反顾而踏入”,通过教证和理证,自己相续当中必须要产生一种很“殊胜的解信”,这种“殊胜的解信”是“不随他转”的智慧、“不被他夺的广大慧眼”,有了这样一种“广大慧眼”之后,就可以“亲睹过去未来诸佛出有坏所由经的通衢大道”,这段相当于我们获得了一种定解,获得一种正见。

 

你在入道之前你的正见先行的,见解是先行,你要走路你必须要把这个路看清楚。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条路就是过去诸佛,现在都是一起走的一种“通衢大道”,一个共道,我现在找到这条路了。比如说空性的智慧,一切诸佛都是因为证悟了空性大悲无二的本体而证悟的,现在我知道了这样的本体了,所以现在首先看到这条路,清楚了这条路,遣除了怀疑了。后面这句“义无反顾而踏入”,相当于有了见之后必须要去实修,必须要去实行。

 

其中,并非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而是凭着自己理证智慧的力量而坚信不移,无需依赖他人或仰仗他力,独立自主,即是所谓的“不随他转”;

 

因为在前面这一段当中有“不随他转”和“不被他夺”两个特点。两个特点当中首先解释第一个,什么叫“不随他转”?“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个叫做随他而转,自己是没有一个正见的,自己是没有一个定解的,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非,自己也说非。这样的话就叫“人云亦云、盲目随从”。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曾经有这么一段时间,处于“人云亦云、盲目随从”的这样一种状态当中,这个方面也是存在的。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相续当中的智慧还不是非常非常稳固,所以他有一个“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自己没有一个独立的观察的智慧。

 

不能够“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而是凭着自己理证智慧的力量而坚信不移,无需依赖他人或仰仗他力”,自己相续当中已经有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智慧了,从自己相续当中不依赖他力而独立自主的智慧来讲,就叫做“不随他转”。

 

那么下面再解释“不被他夺”。

 

由于获得了解信,一切邪魔外道也无法使之背其道而行称为“不被他夺”。

 

因为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了一种解信的缘故,所以一切邪魔外道没有法使之背其道而行称为“不被他夺”。有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智慧能够被他人所夺,别人显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说你的修道不对,马上就转变了自己修法的方向。或者有的时候是被邪魔、外道、非人或者有些是被世间人所夺的,像这样就称之为被他而夺的这种智慧,它是不稳定的。

 

当世间上出现很多外道宗,出现很多邪说的时候,自己应该有一种正见。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认定的这样一种修法是不会变的。在佛法历史当中也有很多这种教难在遇到教难的时候,很多人是改变了自己的宗旨了,也有很多人不改变自己的宗旨。像文革的时候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外表上面虽然没办法穿修行的衣服内心当中的这种智慧的确是不被他夺的,不管是在劳动的时候,在坐监狱的时候都在修自己的法因为他的法整个已经融入相续当中了

 

如果这个法融入相续当中之后,那么你面前有没有法本都无所谓了,因为这个法在自己内心当中走路的时候可以用,坐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在监狱当中可以用,在城市当中可以用,山洞当中也可以用。所以像这样,我们就知道一个人内心当中如果真正有了这样一种殊胜的智慧之后,把自己所要修行的法已经提炼成精华存在自己相续当中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调出来用。这个方面就是非常非常稳固的一种定解,必须要获得这样一种

 

具有如此慧眼的修行人,于正法得到更超胜的定解,摈弃假法非法,获得辨别法与非法的智力,如同明目者现见色法一般。

 

如果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慧眼,一方面是“不随他转”,一方面是“不被他夺”的这双慧眼的修行人,“于正法得到更超胜的定解”,他通过智力完全可以“摈弃假法”,因为他得了慧眼嘛,相当于火眼金睛一样,所以这个假的东西,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假法,然后这个是“非法”是个相似法,不是真正的正法。所以内心当中就有一种分辨的智力,“假法”和“非法”在他面前是完全没有市场的,他一眼就看穿你这个是没有价值的,根本就不愿意花时间在这个上面。

 

这样就“获得辨别法与非法的智力,如同明目者现见色法一般”,一个明目者对于眼前的色法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马上就可以分辨出来,因为他相续当中有殊胜的定解的智慧。

 

关于此理,正如怙主弥勒菩萨所说:“以理观察妙法者,恒时不被魔所障,证得殊胜摈除他,不被他夺成熟相。”

 

这个颂词是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的一个颂词,应该是在第九品成熟品当中。成熟品当中也有自成熟和他成熟,这个方面应该是自成熟当中的一种意义。自成熟分了九类,这个是第八种,当时是在讲坚成熟,坚是坚固的意思。什么是坚固成熟呢?弥勒菩萨就是从这个颂词来讲。

 

颂词当中它分了三段。第一句就是讲坚成熟的一种因,“以理观察妙法者”,就是说你怎么样获得这个坚固的定解以理观察妙法这个就是它的因。这些大菩萨的论典,的的确确文字也少一下子点到要害之处。你必须要以理观察妙法必须要观察你单单听了一下,不观察是不行的第二以理观察,你必须要如理如实观察第三你观察的是妙法。你去观察世间妙欲,你观察其他的这些世间论典,是得不到这样一种坚固的。所以说以理观察妙法,产生一种思慧,这个方面就是它的因了。

 

现在我们要看,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这种坚固的定解的话,肯定是因不具备。因不具备我们就看,我们是不是“以理观察妙法”这个条件不具备呢?肯定是这个条件不具备。“妙法”当然我们大家都在学,但是我们平时是不是没有“观察”?没有“如理观察”,没有真正下功夫去观察这个“妙法”?

 

如果说我们下功夫去以理观察妙法,因一具备了后面这个它的本体肯定会具备,肯定会获得一种很坚固的定解。你的外表也许还是和一般人一模一样的,大家走在一起、坐在一起好像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你的内心中有这样的定解,这是闪光之处,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反正有了这样的定解,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趣入修行。这样坚固的定解太重要了,尤其是现在的环境。

 

现在的这个环境,外面的违缘、外面的这样邪说太多了,尤其是这个互联网非常发的时候只要上了网络,就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你进入一个佛教网站,觉得这个里面是清净的,一看之后,也有很多很多争论,也有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在这当中如果没有一个坚固的定解,样保证自己的修行呢?有的时候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好像有多相似的道理,在这当中如果自己没有一个辨别的智慧的话,很容易就被吸引,吸引之后这一辈子就算浪费了,本来有机会获得解脱的,但遇到这样的一个外缘之后,损失了这样的机会,非常非常可惜,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以理观察妙法的因。

 

第二句就讲到了它坚固的本体,它的本体是什么样的?“恒时不被魔所障”,这种本体是前面因的果,到底怎么样坚固呢?你相续当中的定解恒时不被魔所障的,不被魔所应夺,不被魔所障蔽。因为内心当中有个非常非常清净、很稳固的这样一种正见,有一个很稳固的定解的缘故,所以恒时都不会被魔所障。这方面就是讲它的本体。

 

后面就是讲你得到了这样的本体,得到这个坚固之后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就是“证得殊胜摈除他”,相续中能够“证得殊胜”,获得更为殊胜的智慧,“摈除他”就是前面所讲的假法、很多很多非法,就可以完全地摈除,从自己相续当中摈除,或者说帮助别人把这样一种假法、非法等从他的相续中摈除,这样的话就可以自利和利他。这方面就是“不被他夺”。“不被他夺”在唐译当中叫坚固。“不被他夺成熟相”,“成熟相”就是通过前面三个问题,从因、本体和果来安立这个成熟相,这是第八个成熟。

 

因此要明确,所有正道务必要先了知、现见,再实地修行。

 

这个方面就讲得很清楚,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正道,首先要通过听闻来了知,“现见”实际上就是产生一种定解,有一种现见的慧眼有的时候“现见”指的是修证的意思,但这里的意思是获得一个定解、获得一个见。然后再实地修行,有了这个正见之后趣入实地修行当中,去体会。

 

反之,自己尚未获得定解的同时盲修瞎炼获证果位的正道是绝不可能有的。

 

这个方面讲得很肯定。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了知、没有现见、再没有实地修行的话,还没有获得定解的同时,相续当中一点定解都没有,但是想修的意乐很强,去修的时候,很多时候就落入了盲修瞎练当中。那么你通过盲修瞎练去证悟果位的正道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就说一个人没有眼睛,在充满荆棘、悬崖、湍急的河流、猛兽的路上,你说我没有眼睛,我可以到达目的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我们要修行的话,这个正见非常重要,在修行之前,闻思比修行还要重要得多,还要重要得多。

 

当然很多大德就说你单单学完之后,不修行,你这个方面是一种理论的东西,好像有的时候对这样一种闻思在做批判,但是这个批判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你闻思之后不用,这个时候是批判的前提,而不是说你听法有什么错误、你闻思有什么错误。

 

实际上,法王仁波切再再讲过,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修行之前闻思要比修行重要多,就是因为闻思时候就可以获得一个正见,获得慧眼,有了慧眼之后才可以真实修行,否则的话就成盲修瞎练了。有修法的热情,但修法的成就不是你有没有热情的问题,而是看你的修法对不对,你有没有掌握到真正修行的方式。如果没有掌握到修行的方式,光凭一腔热情,这个是在世间上面都没有办法成就事业的。比如我创业的热情很高,但我就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成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修佛法尤其是这样的,它触及到的不是表层的缘起,前面我们讲社会上的人触及到的必定是一种表层的缘起。有的时候认为你的运气好了,你就发财了。也许有这个机会,但是这个佛法没有这些的运气,没有这些表层的东西,它是很深细、很深细的,最后要触及到你相续当中的我执、要触及到你相续当中实执的问题,这个方面如果没有一个定解而去修行就是盲修瞎练,像这样有热情,最后就没有办法修成正道。所以说“尚未获得定解的同时盲修瞎炼获证果位的正道是绝不可能有的”。

 

因此不管怎么样,我们不管再怎么着急,有的时候我们想,很多道友说现在已经40岁啦、现在已经37岁啦,或者说很着急呀,为什么呢?这个道的消息一点也没得到啊,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一方面我们应该着急,听了死亡无常的教义之后很着急,因为还有没有一点点正道的消息但是没有得到消息也不要着急,越急就越乱。你没有得到正道的消息,原因是什么?相续当中没有获得定解。没有得到定解干什么?你再急也必须要把前面的事情做好,所以说首先要闻思,闻思到有定解之后,再去体验。

 

别人有的说如果我闻思的过程中死了怎么办?那我们就说,你去盲修瞎练,你死了怎么办?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但是大家就觉得好像我去打个坐,坐在这好像就觉得有把握了但是你坐在这听课,你在闻思,好像在这死了之后就肯定落,这是什么逻辑呢?实际上这样的话,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对佛法没有了解。闻思它本身,佛陀讲你听闻的功德多大你思维的功德是多大你如理作意的功德多大所以说像这样即便是死了,死了之后我在善法当中死去的,怎么样呢?实际上在善法当中死去的是不会落的。他如果盲修瞎练的话,有些时候是一种观念的问题,觉得坐在那才是修行,不坐在那就不是修行,这样的话也是必须要转变的一个问题。因此说盲修瞎练是没有办法获得真正解脱的。

 

再怎么急,如果有精力的时候,也必须要多闻思,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这个闻思的黄金时间。如果错过了这个闻思黄金时间之后,记忆力或者方方面面、风脉明点开始衰败了这样的话,很多很多心力不好提起来,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尤其二、三十岁的人,思维也比较成熟了,也可以深入其定解、深入它的法义去多修、多观察。尽量在宝山得到东西,在下山之前得到一些好的东西,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此理是二量论证的核心,因而只要把握住这一要领,依此不假勤作自然而然便会对佛陀深广经教的整个大乘生起解信,智慧将从方方面面得以增长,好似星星之火燎焚森林一般。

 

“此理”在上师笔记当中解释为定解,因为获得定解“是二量论证的核心”,所以说我们要抓住这个要领,只要抓住这个要领,“依此不假勤作自然而然便会对佛陀深广经教的整个大乘生起解信”,那么我们的“智慧将从方方面面得以增长”。所以说这样一种殊胜的定解,一方面我们看是定解,但是在获得定解的过程当中,它是从很多方面去观察的,所以说一旦有了定解之后,智慧是“从方方面面得以增长”的。

 

我们在没有得到定解之前,思维非常单一。思维很单一的时候,转来转去有的时候转不出来了。如果说智慧增长之后,它可以从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对于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也可以从“方方面面”进行观察,这个时候智慧就增长了。大乘的道是个广大的道,所以你趋入大乘的智慧也必须是广大的智慧,所以说“方方面面”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了这样的智慧就非常好,就“好似星星之火燎焚森林一般”,火星虽然小,但它一旦长起来之后,最后就可以把整个森林烧毁。现在我们相续当中这种定解也是这样的,如果它增长之后,最后可以把整个二取的森林全部烧毁干净。

 

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知道麦彭仁波切他老人家样苦口婆心提醒我们要产生定解。产生定解的方式也给我们讲了,必须要通过教证和理证的道自己来产生一个殊胜的解信所以说《中观庄严论》也好,上师相续当中有这殊胜的智慧,在教我们、在告诉我们,后面实际我们还是有一个自我体会的过程,怎样把上师的智慧、把书本上的智慧变成我自己的智慧,这方面必须要长时间听闻和长时间的思维,尤其是听闻之后的思考,非常重要。

 

为什么听闻之后的思考很重要呢?因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够把这样的法义和自己的心去领会,才能够真正地遣除增益损减,变成自己的智慧。因为在听闻的时候不管怎么说,不管这个人讲得再好,我们在听闻的时候都有一种被动接受,它是一种被动接受。你听到的东西是他理解的,他理解之后把他理解的东西告诉你,当然这个是很好的,有的时候走个捷径,书本上的东西,解释的东西,他把它看完、消化,消化之后直接把结果告诉你,这个很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的确是一种被动接受,他讲什么我就听受什么。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只是停留在被动接受层面,也许他的东西,他讲的东西适合他自己,但是他讲的东西适不适合你自己?你不观察是根本不知道的,也不知道。所以说你还是没办法产生定解,对这个东西还是有疑惑,仍然有疑惑。所以在这个当中,听完之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下去自己去思维,去讨论,去思维。把这样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遣除怀疑之后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之后,这个时候就踏实了,这个时候就真正踏实了,因为这个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别人夺不走了,抢不去了。这个方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重要!所以说,思考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安 忍

 

安忍的本体是心不烦乱,嗔恨是一种心所,它是在心上安立的,忿怒是在身语中表露出来。世间俗人的口里常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资。”《入行论》中所说的“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到底能被什么焚毁呢?能被嗔心焚毁。焚毁的是什么呢?是随福德分的善根。而具足三殊胜的善根不能被摧毁。

 

世间的所有善根,甚至对柴烬起嗔心就会摧毁掉。

 

小乘随解脱的善根,声闻缘觉相互之间,如果一者对另一者嗔恨,将焚毁善根。假设声闻缘觉对普普通通的凡夫心生嗔恨,不会毁灭善根,会使善根衰损。

 

如果菩萨对声闻缘觉生嗔,单单是衰减善根,而不可能毁灭,就好比草坯不能砍断铁。如果菩萨对菩萨生起嗔恨,那就像以铁断铁一样,将摧毁一切善根。倘若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对得地的菩萨起嗔心,所有的善根将焚毁无遗。

 

再有,资粮道一开始要发心,因为“罪恶莫过嗔……”。那么,嗔心能摧毁什么呢?摧毁千劫之中所积累资粮的布施持戒的善根。《入中论》中说(“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焚烧百劫期间累积的布施持戒的一切善根。嗔恨心能将菩提心驱逐出境并斩草除根,就如同一个容器里水火不容一样,有了嗔心,就不会有菩提心,如果菩提心存在,嗔心就荡然无存。嗔恨自身的果报终趋地狱,安忍自身的结果终得佛果。因此,我们认识到安忍的功德和嗔恨的过患以后一定要修安忍。

 

(《入行论》中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安忍是一切难行当中位居第一的,修安忍,首先必须要消灭嗔恨,当遇到不称心、不悦意的事时【46】,就要千方百计修安忍。

 

【46】 首先必须消灭嗔恨,当遇到不称心、不悦意的事时:藏文原义用拟人的手法说,要活活把嗔恨饿死,当它得到不称心不悦意的食品时。为了便于理解,翻译时进行义译。

 

在座间的阶段,观修安受苦忍、安受害忍、谛察法忍等所有类别。修行安忍的界限,就是遇到不称心、不悦意之事的时候。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持 戒

 

持戒:务必做到不分入座和座间而不离开戒律。

 

在修行时,首先将入座的前行法完成。戒律被承许是断罪的心相续及种子,如果在心上具有断罪的心,那就是戒律。假设心上面没有断罪的心,即便断了十不善,也不是戒律。所以,如果心里具备了断心,那就有戒体,倘若心里没有断罪之心,就不具备戒体。因此,我们必须要具足断心(即第一个誓愿铁钩),并用誓言(也就是指不舍断心誓愿)的第二个铁钩钩住。

 

入座的正行:从十不善开始到大圆满的誓言之间,每一项都要具备“不造罪业”的断心,并用“宁死不舍此誓愿”的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首先对一切有情,知母、念恩、生起想要报恩的念头,这一切修法在此与下文都要应用。

 

1、不杀生:心里想:为了使一切有情获证圆满佛果,我从今天起直至没有证得圆满佛果之间,宁死不杀众生!宁死不唆使别人杀众生! 宁死不随喜杀生!必须具备这一分断心,并且用“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此誓愿”的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下文所有内容依此类推。我们不仅要守不杀生的戒,而且还要行持其同品——救护生命。

 

2、不偷盗:心里发誓:即使我饥饿而死, 也绝不偷盗!发誓绝不唆使别人偷盗!发誓不随喜别人偷盗!

 

3、不邪淫:发誓绝不行持非梵行!进而奉持其同品梵净行。

 

4、不妄语:断除妄语以后说真实语,具体而言,当和某人交谈时,心想“我绝不能说妄语”,要详细观察自相续而说真实语。或者,认清自己妄说以后,发誓从今以后,即使我舌头被砍断也绝不说妄言!

 

5、不两舌:断除离间语而调解纠纷,心里发誓:宁死也不在关系和睦的两者之间挑拨离间!如果想说离间语或者酬劳别人说,那就用巴掌搧自己的嘴巴,用拳头捶自己的胸口,以这种方式予以断除。

 

6、不说粗语:断除粗语而说爱语。

 

7、不说绮语:断除绮语而精进念咒。附带讲一下,在去做经忏等法事的时候,如果杜绝无关的废话,以清净的仪轨进行四部清净忏悔、 四精的清净酬补,就能圆满施主的资粮,也能清净自己享用信财的障碍。所谓的四部清净忏悔,身部的忏悔,顶礼膜拜;语部的忏悔,念诵百字明;意部的忏悔,处于了悟的境界中忏悔;三门平等部的忏悔,在见解的证悟境界中忏悔。所谓的四精,身体的四精是指脉、白明点、红明点和风,用良药、血、食子和酥油灯相对应而作供养。此时此刻,要努力守护根门、 默然禁语、使心的分别忆念不散他处。

 

8、不贪:心里发誓:纵然我鲜红的心脏被掏出来,也绝不对别人的资具、三宝的财物起贪婪之心!在此基础上还要修施舍心。

 

9、不嗔或不害:发誓宁死也不对众生有加害的歹意、粗暴的行为,绝不怀有恶毒心态! 进而还要修悲心。

 

10、不持邪见:发誓宁死也不对因果正法起邪见!而具备诚信因果的信心。

 

前面皈依时我们就受了居士戒,作为居士, 所要守护的四根本戒加上酒,共五戒,发下“不犯五戒”的五种誓愿,并用“宁死不舍此誓愿” 的五种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

 

沙弥、比丘、菩萨、密宗瑜伽行者,在饮酒的问题上,如果真正已获得了依靠念诵三字咒语就足能转变酒的色、味、效力等禅定暖相境界,到了就算是毒物也能够转变其色、香、味食用绝不会受害的时候,喝酒也不会有害。否则,作为沙弥、比丘等人,谁贪爱酒的气香味美而饮用,也就断绝了本师和你之间的师徒关系,佛陀亲口说过:“饮酒者非我弟子,我非彼之本师。”

 

对于沙弥的四根本戒,加上酒,一一要发誓“纵遇命难也不再犯”;支分的细微恶作有三十种,要发下“不犯恶作”的三十种誓愿。对于比丘四根本戒,一一发誓不犯,十三僧残发 十三种誓愿,三十舍堕发三十种誓愿,九十堕罪发九十种誓愿,四向彼悔发四种誓愿,对于 一百一十二种恶作,要有一百一十二种断心。

 

作为菩萨,按甚深见派的观点,有二十条根本罪,要具足二十种断心,支分的恶作有八十条,要具备八十种断心。广大行派中有四根本罪,对此要有四种断心,对四十六恶作要具备四十六种断心。这两派的关键性要点就是愿行菩提心,因此我宁可断掉头颅,也绝不舍弃众生,有两个誓言铁钩【45】。如果没有能够守护行菩提心六度,那我宁可去死,有两个誓言铁钩。如果没有断除六度的六种违品,我宁愿去死,有两个誓言铁钩。

 

【45】   两个誓言铁钩:发誓“不舍愿菩提心的断心”和“宁死不舍此誓愿”

 

金刚乘的誓言,玛哈约嘎里有五种根本誓言,要具备五种断心;对于十种支分誓言,要具备十种断心。阿努约嘎身语意三种根本誓言,要发三种誓愿;对于二十五支分誓言,要具备二十五种断心。大圆满中,对于有守护的次第誓言——上师身语意分出的二十七种根本誓言,要具备二十七种断心;对于二十五支分誓言,要具备二十五种断心。对于无守护的四种顿悟誓言,要具备四种断心。对以上所守护的誓言、能守护的行者和守护的功德引生出三者均是现而无自性的定解以后,在座间阶段严禁恶行……

 

首先,菩萨乘自宗,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别解脱戒包含在菩萨戒中,而密乘戒不包括在别解脱戒与菩萨戒中。得受三戒的人,必须要严禁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的一切恶行。归纳而言。断除害他的一切事,即是别解脱戒;成办利他的一切事,为菩萨戒;了知三门是三金刚的自性,就是密乘戒。身体殴打、口出恶语、意怀害心等,总之身口意的微细损害事也予以断除,就是严禁恶行戒;尽管摄集善法戒的本体是修学六波罗蜜多,但作为初学者,身语意精进奉行包括微小之事在内的一切善法,就是摄集善法戒。当见到佛像、佛塔等三宝所依的时候,立即脱帽等,包括身体一次作礼等、口中一次忏悔等、心里瞬间的善念等以上的善法,都勤勤恳恳去行持,这全部属于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当现见见道法性真谛之际,以四摄摄受一切所化众生,把他们安置于成熟解脱的正道中。

 

如果把以上三戒在一个虱子上来安立,一开始抓住一个虱子,心里便想:为了等同虚空际的一切有情获证佛果,不杀这个虱子,这是严禁恶行戒;在没有弄死它的基础上还救护它的生命,就是饶益有情戒;将这一善根为利他而回向,即是摄集善法戒。

 

简而言之,三戒就包含在尽己所能断除十不善、成办一切利益的事以及了达三门是三金刚之内。

 

在所有后得阶段,即便身语意的一分一毫不善业,也予以舍弃,对于善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切的一切均以三殊胜摄持,引生出现而无自性的定解。

 

 

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22

 

第二十二课思考题

 

58、《六十正理论》中“佛说大种等”教证说明了什么含义?有什么不同解释?

59、通过什么途径对大乘深广教义生起定解?

60、什么叫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定解?

61、获得不被他夺定解的成熟相是什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前面已经讲了,如果精通了《中观庄严论》,可以同时通达因明和中观的一切精要,任何遮破我们观点的人都将无能为力,在整个世界上可以战胜一切宗派。

 

如果有人想:安立如是二理是追循龙猛菩萨而承认的吗?

 

前面已经讲到,胜义谛需要根据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来解释;名言谛,根据法称论师或者唯识宗的观点进行解释。那么,名言中一切都是心的自现,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的观点,佛陀亲自在佛经中授记的中观派创始者——龙猛菩萨是否承认呢?

 

对此疑问,麦彭仁波切引用《六十正理论》的教证作了说明。

 

的确如此,《六十正理论》云:“佛说大种等,正属识中摄,了知彼当离,岂非邪分别?

 

有关万法唯心的道理,在《中观六论》中的《六十正理论》里面,龙猛菩萨说:佛陀宣说的地水火风等大种,以及大种所造的一切万法,全部属于意识所摄。如果谁认为一切万法远离了识的本性,这个人难道不是趣入邪分别道了吗?

 

对于这个颂词,麦彭仁波切按照静命论师的《中观庄严论自释》作了解释。由于正在建立万法唯心造这一观点,因此,静命论师对《六十正理论》的观点作解释时说到:地水火风为主的一切万法根本不存在,唯有自己的心存在;最究竟来讲,自己的心也根本不存在,如果认为自己的心存在,难道不是一种邪分别吗?

 

其中前两句讲述了世尊所说的四大种及大种所造[1]除识以外无有其余外境, 

 

【1】有关四大种及大种所造的详细内容,请翻阅索达吉仁波切的《俱舍论讲记·第一分别界品》。

 

现在外面所见到的地水火风、色声香味等一切法,都是心的自现,就像梦中看见的柱子一样,除此以外,根本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外境。

 

这些现相均是心识本身而安立的,为此可摄于识中。

 

这些相状全部是心的一种游舞、心的一种幻化、心的一种妙力,除此以外,根本不可能存在真实的外境。

 

此处对《六十正理论》这一教证的解释方法,完全与静命论师《自释》中的解释相同。在月称论师所作的《六十正理论广释》中,解释方法与这里不尽相同,因为月称论师在讲粗中观时,不承认万法唯心造的观点。他最多承认什么呢?《入中论》中说:“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也就是说,一切万法的因唯一是心,再没有其他作者。月称论师在对《六十正理论》中龙猛菩萨的观点进行解释时说:万法唯心造的含义,是指一切万法的来源与心有密切关系,或者说来源于心。因此,他对万法正在显现时就是心这一观点并不承认。这也是由于宗派不同,导致在解释这一颂词时出现了一点差别。

 

如果又有人想:所有大种无论是外境还是非外境的心识之本性都真实存在。

 

有些人也许会想:外境以大种自己的本体存在,如经部宗所承许的那样;或者,外境的一切显现本身并不存在,全部是心的本体,如唯识宗所许的那样。这两种观点,暂时来讲应该是可以的。

 

暂时我们也可以承认:一切万法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全部是内心的一种游舞。但从最究竟的观点来讲,所谓内心的游舞也不符合真正的智慧,因为在佛陀的智慧前,外面的一切万法不存在,而如唯识宗所承许的依他起心识的本体存在这一观点也同样不能成立。

 

彼论中的后两句已明确指出心识的自性背离智慧之义,因为于真正的智慧前不现之故。

 

如果认为心的本体永远也破不了而真实存在,则与真正的智慧相背离。因为在真正的智慧面前,四大的形状不存在,而非四大的形状——自明自知心识的体相也不可能存在。

 

你们的这种想法难道不是颠倒的分别吗?

 

因此,万法唯心造也好,或者万法不是唯心造——无情法的本体在外面真实存在,这两种想法暂时来讲虽然未尝不可,但最究竟观点来讲,这难道不是一种邪分别念吗?

 

这以上引用《六十正理论》的教证讲了万法的显现就是心这一道理。大家清楚,整部《中观庄严论》中,主要建立名言中一切显现都是心的一种游舞,在此处必须建立这样一种观点,因此,为了建立这种观点,专门引用了龙猛菩萨的教证进行说明。

 

下面麦彭仁波切作了一个暂停偈。

 

宗派二理之道轨,建立一理之论典,

 

无著菩萨广大行派和龙猛菩萨甚深见派的整个大乘的真正道轨,依靠静命论师的智慧,将二者合二为一,名言以无著菩萨或法称论师的观点为主,胜义以龙猛菩萨的观点为主,对此进行抉择的就是这部《中观庄严论》。

 

凡是如理随行者,必获妙理乘王位。

 

所有的后学者,如果按照本论的教义,如理如实地探讨、研究或者学习,然后认认真真地思维并修持,那么,此人必定会获得真正通达整个大乘教轨之理证智慧的王位。

 

因此,在座的诸位道友,只要下一定的功夫,凭自己的智慧精进修持,必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因为麦彭仁波切的语言简明易懂,我在翻译过程中,也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翻译,除了一些非常符合原文的成语以外,基本上没有用非常善妙的语言作修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使麦彭仁波切原原本本的意趣真正融入每位道友的心相续中。

 

对于整个大乘的深广二义,在短暂的人生中想要去闻思的话,恐怕根本来不及。但是,现在通过静命论师的智慧,整个大乘法门已经完全融入《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当中,我们如果如理如实地随行、如理如实地研究探讨,那么,在短暂的时间中,一定会获得即生中非常难得的一种境界。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处再次对本论的殊胜性作了赞叹,大家也应该对这部《中观庄严论》生起一定的信心。但有些人的信心和决心,就像空中的云雾一样,上课的时候发愿:一定要好好地背、好好地看。下完课以后,就开始随着外境散乱,自己的实际行动往往与发愿不能相应,仅有的一点信心也渐渐失去了,这一点的确是非常遗憾。因此,希望大家应该观察自相续,随着自己的发愿切实地身体力行,这样才会获得一定的利益。

 

随声附和是或非,迎合偏执者心意,

直抒宗旨之此语,击中何人请宽恕。

                              此为暂停偈

 

现在世间上有各种各样是与非的观点,如果别人说“是”,我们也随声附和“是是是……”;如果别人说“不是”,我们也随声附和“不是、不是……”。如此一来,与那些对宗派教义不能精通、偏执一方的偏执者的心意会非常相合。

 

比如说声闻缘觉没有证悟空性,“对对对,没有证悟空性”,然后说阿赖耶在名言中不存在,“对对对,不存在”。就这样随声附和,跟随这些偏执己见的人如此宣说,这些人的内心会非常高兴。大家不论是辩论还是与别人交谈,有些人根本不懂教义,但是迎合他的心意去说,这些人总是非常高兴。

 

麦彭仁波切说:现在随声附和的人多之又多,我没有必要像他们那样,而应该将宗派的真正要义窍诀全部说出来。那么,在介绍本论总义的过程中,教证、理证的棍棒也许会打到个别偏执自宗者的要害,希望你不要生气!请你一定要宽恕。

 

五、有何必要:

 

前面已经对本论从头到尾的内容作了介绍。那么,学习这部论典有什么必要呢?

 

如果有人心想:如何才能对整个大乘之义生起定解?

 

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能对整个大乘的经典教义生起坚定不移的定解?

 

所谓的“轻而易举”又作何解释?

 

前文在讲到有何必要时说:“为令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的教义获得定解进而证得殊胜菩提。”那么,其中所谓的“轻而易举”又将如何解释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如何依此而获得大菩提呢?

 

第三个问题,如何依靠上述道理获得真正的菩提?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麦彭仁波切将于下文一一作出解释。首先,对整个大乘的教义如何生起定解?这个问题相当重要。我们当中的有些道友,已经对大乘法生起非常好的定解,这些人只要把自己的境界稳固就可以了。但有些人,对大乘法根本一无所知,真正的定解就更无从谈起了。他们只是在表面上知道,学佛是一件好事,仅仅停留在积累功德、拜拜佛这一层面上。因此,此处所讲的问题相当关键,大家应该专心致志地学习。

 

(一)通常而言,“乘”是以能作为趋向三解脱菩提的乘骑而得名。

 

以前在印度经常把“乘”用马车来比喻,梵语称为“雅那”,也是一种乘骑的名称。那么,为什么以乘骑而得名呢?因为此二者之间有共同点才如此得名的。

 

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我依靠马车或者牦牛等,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同样,依靠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者密乘,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比如,依靠声闻乘的法要,最后可以到达声闻果位;依靠密乘,最后也可以获得密宗的究竟果位。《摄集经》中说,乘可以分为因乘和果乘。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三戒论》中也阐述了宁玛巴的大圆满是不是乘的问题,在这里不作广说。

 

“乘”可以分因乘和果乘。佛果叫做所到之乘,也即果乘;依靠某一乘而获得佛果,这就叫做因乘。大家首先应该清楚乘的含义,其中,小乘也就是指依靠声闻缘觉乘获得自己远离痛苦寂灭的果位;而大乘则是为了利益无边的众生,最后获得圆满的佛果。大乘实际就是指唯识宗和中观宗。

 

以所缘大等七大胜过小乘的宗派即是中观与唯识宗。

 

大乘具有七种特点,也即所缘大、修行大、智慧大、精进大、善巧方便大、正行修行大【2】、事业大,具有七大超越。

 

【2】正行修行大,也即果德大。

 

阿底峡尊者在其教言中说:大乘、小乘是以发菩提心来区分的,具有菩提心的叫做大乘,不具足菩提心的叫做小乘。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以见修行果四个方面来分,也即大乘具有见修行果四个方面的超越。

 

此处,根据《经庄严论》的观点【3】,大乘以七种大来超胜小乘。

 

【3】 《经庄严论》(唐译)云: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

 

所缘大,大乘行人的所缘是甚深空性和广大地道两个方面的教义;而小乘,既不具足深方面的教义,也无有广方面的教义。

 

修行大,大乘行人修持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有情、利益自己,也即自他二利;而小乘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大乘从修行方面也已经超越了小乘。

 

智慧大,大乘已经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圆满空性;而小乘只证悟了部分无我。

 

精进大,虽然大乘依靠不同的善巧方便,也可以在短暂时间中获得佛果,但是他依靠强大的精进力,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断修持、发愿,也无有丝毫怯懦之心;而小乘只是在三生或者短暂的人生中获得阿罗汉果位,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在三个阿僧祇劫中修持的精进。

 

善巧方便大,大乘依靠空性和大悲不分离的善巧方便度化众生;小乘根本不具足善巧方便。

 

正行修行大,也即果德大。大乘依靠不断地精进修持以后,获得如来正等觉佛陀的果位,圆满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等自相方面的功德;小乘根本不具足如此众多的功德。

 

事业大,大乘最后获得佛果,具有二十七种事业,而且,其事业可以任运自成;小乘根本不具足如此广大的事业。

 

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也讲到了大乘的七种大。作为修行人,对于大乘所具有的七种大应该有一种理解,而且,对于小乘和大乘进行选择时,应该想:大乘非常殊胜,我应该修持大乘。

 

此二宗派并非各执一方、密意浑然一体即是“整个”之义。

 

所谓的大乘,就是指唯识宗和中观宗。密宗也可以包括在中观当中。那么,对“整个”大乘生起信心,并不是说只对唯识宗生起定解,也并不是只对中观宗生起定解,而是将唯识宗和中观宗——广大和甚深的所有教义融汇一体,对其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也就是对“整个”大乘生起定解。

 

在这里,有关整个大乘这一问题,麦彭仁波切作了特别详细的解释。

 

对此等含义生起定解的方法:

 

大家对于“整个大乘”的内涵真正了解以后,又应该对具有如此内涵的大乘究竟如何生起信心和定解呢?下面讲对整个大乘生起定解的方法。

 

总的来说,以经久修习、亲身体验的智慧趋至究竟果法,

 

对大乘法生起信心的最终结果即是如此。也就是说,首先通过各种各样的闻思修行了知大乘法的殊胜性,然后,经过长时间地精进修行,在自相续中不断串习,最后并非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真正现前了最究竟果位。对大乘法生起定解的最终目标就是如此。

 

那么,具体的途径是什么呢?这也不能离开闻思。

 

其中必不可缺之因,即是通过如理观察而获得定解的思所生慧。

 

获得上述究竟果位必不可少的因是什么呢?应该通过修行获得亲身体会而生起定解,也叫做修所生慧。那么,生起修所生慧不可缺少的因是什么呢?通过如理如实地观察、再三地思维、辩论以后,逐渐在自相续中生起的思所生慧,即是生起修所生慧之因。

 

思慧之因,就是闻受善说典籍。

 

想要获得思所生慧,必不可少的因就是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识面前听受真实的善说论典。也就是闻、思不相脱离。

 

《四百论》中说:“闻者所闻教,说者皆难得。”现在世间上,一方面听闻的人极其稀少,而且,听闻的法非常难得,然后,宣说佛法的人也是极其难得。因此,此论又云:“以是说生死,非有非无边。”以这样的原因,很多众生在轮回中一直不断地流转。

 

的确如此,现在真正听闻法要的人非常少。不管是哪一个城市或者哪一个寺院,有些人是盲修瞎炼,有些人随着自己的分别念而转,真正对于诸佛菩萨的经论进行思维和听闻的人,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因此,希望大家首先应该清楚趋入大乘法的真正途径,如果不想解脱或者不想真正获得利益的话,也就没必要白费唇舌。但是真正想获得法利,对此处所讲的途径一定要铭记于心。

 

当然,只是听闻经论、了解它的内容还不足以经行地道,而必须对真义如理生起定解方能彻断自相续的颠倒恶念。

 

仅仅听一两部经论,或者大概了解一下其中所讲的内容,想要经行五道十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如理如法地听闻,然后再详详细细地思维,并且身体力行、亲身体验,这样一来,可以彻底断除自相续中根深蒂固的各种常乐我净的颠倒分别念。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故而,应当随入三察清净圣言与依量成立的理证之道,自己生起殊胜的解信,以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广大慧眼亲睹过去未来诸佛出有坏所由经的通衢大道,义无反顾而踏入。

 

对于上述一段文字,大家应该再三领会。作为修行人,必须通过如理如法地闻思修行,才能斩断自相续中的各种恶分别念。因此,我们一定要趣入以三观察【4】得以清净的真实的佛陀教义。

 

【4】 三观察,即现量、比量、教量。

 

比如,有些人说的语言,从现量角度有现量的妨害;从比量角度,有比量的妨害。但是,佛陀的教义并非如此,既不会有现量的妨害,也不会有比量的妨害,而且,任何教证也无法遮破他的观点。因此,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三观察得以清净的唯有佛陀的教言,我们应该趋入此清净的理证之道,并且生起殊胜的定解。

 

这段话的内容非常深,希望你们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好好领会。此处说,通过三观察清净的佛经教义和以量成立的理证智慧,我们应该对此生起解信。比如《释迦牟尼佛广传》,它虽然类似于一种故事形态的长篇小说,但是这种论典,依靠三观察已经完全得以清净了,因为它在现量、比量、教量方面无有任何妨害;而且,对于这一论典,自己在闻思修行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理证也已经得以清净,最后在自相续中可以生起真实定解。

大家对中观也好、《释迦牟尼佛广传》也好,自己已经生起了殊胜的定解,获得了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广大慧眼,以此能亲自见到未来过去出有坏所由经的通衢大道——这就是获得佛果的真正大道。对此,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趣入。

 

那么,他们通过何种方式来趣入呢?依靠不随他转和不被他夺这两种途径趣入此大道。

 

其中,并非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而是凭着自己理证智慧的力量而坚信不移,无需依赖他人或仰仗他力,独立自主,即是所谓的“不随他转”;

 

讲其他论典时,我说《中观庄严论释》当中讲到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定解,一个是不随他转,一个是不被他夺。此处,首先解释了什么叫不随他转。

 

所谓的不随他转,即并非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而是凭着自己理证智慧的力量,对佛法的教义、对中观的教义深信不疑。而且,不需要观待任何他力,自己已经对中观真正获得了定解,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比如对因果这一道理,首先自己闻思,最后完全相信一切万法都是有其因必有其果,或者人的确有前世后世。这时,不需要依靠其他论典也不需要任何人,自己完全具有一种独立自主的定解。

 

在座的很多道友,学习《中观庄严论》以后,尤其对佛教的真理、中观的见解、名言中万法唯心或者前世后世存在以及《大圆满前行》所讲的三宝加持等各种各样的内容,能不能获得一种不随他转的定解?如果真正获得了不随他转的定解,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都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

 

由于获得了解信,一切邪魔外道也无法使之背其道而行称为“不被他夺”。

 

无论对正法、对因果或者对三宝的加持等,对佛教方面的一切教义,自己真正获得了不可退转的信心,一切邪魔外道也不可能改变你的想法。比如学习宁玛巴的大圆满,自己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坚信不移、不被他转的定解,这时,任何邪魔外道都不会使你背道而行。

 

这里的“邪魔外道”,不一定是我们经常说的魔鬼。《现观庄严论》中讲到了四十六种魔业,凡是对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碍的,都称之为魔业、魔的幻变。这些邪魔根本不可能间断自己的见解和修行,最后获得这种境界时,就已经生起了不被他夺的定解。

 

文革期间的有些人,别人说:“三宝无有功德、佛法都是假的。”他就人云亦云:“对对对,三宝没有功德。”在他的相续中,如果具有不被他转的定解,别人无论怎么说都不会随他而转;如果有不被他夺的定解,魔力也好、外道也好,或者外面的势力无论多么强大,自己的定解也不会随随便便被别人转变。

 

有些道友本来是学密法的,到了其他道场的时候,别人说:“密法不好……”因为他不具足定解,于是也跟着说:“对对对,密法的确不好。”最后把密法完全舍弃。这种人,既没有不随他转的定解,也没有不被他夺的定解。

 

所以,不论学任何一个宗派,于自相续中生起这两种定解是相当重要的。否则,我们天天闻思、天天念经,也是随风飘荡,没有很大的意义。尤其学习密宗的个别道友,对于自宗的见解根本不在乎,认为宁玛巴也可以、格鲁派也可以、禅宗也可以……什么都可以。这种人,见解也不稳固、性格也不稳固,只要有好吃的东西就跟着去吃,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这种人非常可怜!

 

宁玛巴当中,以法王如意宝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并不是这样,他们自相续中的见解,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舍弃。比如我学宁玛巴 、学大中观,这种见解有真实的可靠性,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任何人拿着兵器刺着我的心,我也绝对不会舍弃,必须生起这样的定解。

 

否则,今天遇到一位格鲁派的上师,就说:“你是不是要传最殊胜的密集金刚,那我要去修一修。”然后,遇到一位外道的导师修丹田,就说:“这个不用吃饭、不用穿衣服,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法。”这种人,自相续中根本没有定解,因此,很容易被诱惑。

 

我非常希望,在座的道友们,在闻思过程中应该详详细细地观察,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定解。在一生中,对于佛法,真正通过自己的智慧研究,就好像糖的味道是甜的,自己已经真正品尝到它的味道以后,不需要听任何人介绍糖的味道。所谓的佛法,通过自己的苦行,真正融入自己心间的时候,别人无论如何制造违缘,自己也绝对不会舍弃的。

 

如果不具足定解,暂时一两年在喇荣山沟里闻思,下去以后,到马尔康就开始换上一套西装,到了成都就已经开始飘飘悠悠的,随着自己的各种恶劣习气而转。因为很多人无始以来的习气特别强烈,暂时一两个月或者三四年的闻思修行,不一定会斩断相续中的很多烦恼云雾,因此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生起不随他转和不被他夺的定解。

 

具有如此慧眼的修行人,于正法得到更超胜的定解,摈弃假法非法,

 

现在世间上的各种书籍、各种观点多如牛毛,但是,具有此二慧眼的修行人,就像《定解宝灯论》所讲的一样,已经对正法获得了更加超胜的定解,因此,对一切邪知邪见、邪分别念全部都可以摒除。

 

获得辨别法与非法的智力,

 

辨别法与非法的智力,很多人刚来时可能根本不具足,但是在学院呆过几十年的人,应该获得了不被他转的定解,这也是上师三宝和传承上师们的加持才能获得的。

 

如同明目者现见色法一般。

 

对于整个佛法的优越性,自己已经完全获得了一种领悟,就好像明目者见到自己面前的瓶子、柱子一样,无论别人如何说佛法不好,对你也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损害。

 

关于此理,正如怙主弥勒菩萨所说:“以理观察妙法者,恒时不被魔所障,证得殊胜摈除他,不被他夺成熟相。”

 

不被他夺定解已经成熟的相是什么呢?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第九品中作了如此讲解。

 

这部《经庄严论》的确是非常殊胜。法王如意宝也曾经说:“如果能传一遍《经庄严论》,我一辈子中的愿望已经圆满了。”当时,法王如意宝传讲《经庄严论》的时候,担心会出现违缘,也让我们念了很多经。

 

《经庄严论》这部论典为什么如此殊胜呢?无著菩萨、麦彭仁波切他们所写的《经庄严论》讲义中都说:这部论典完全具足整个大乘所有深广法门之功德。谁如果传讲《经庄严论》,这个人已经具足了传授整个大乘法的功德;谁如果听闻《经庄严论》,也有听闻整个大乘法的功德。

 

现在众生的寿命非常短暂,所以,传讲和听闻具足非常大功德的法要,对我们来讲很重要。这也是我们今年传讲《金刚经》和《经庄严论》的原因,因为整个大乘般若可以包括在《金刚经》和《摄集经》中。传讲《金刚经》的功德也是相当大的,我传讲《金刚经》的那段时间,也许你们也记得,别人问“念什么经”,我说“念《金刚经》”;“对死人念什么经”,“念《金刚经》”;“对活人念什么经”,“《金刚经》”;“我供养什么”,“你供养《金刚经》就可以”……一直都是这样讲的。

 

今年半年的教学计划当中,如果没有出现违缘,非常希望《金刚经》和《经庄严论》能够讲闻圆满。这样一来,你们获得真正的人身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是,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听闻此种大乘法的机会很难遇到,大家应该祈祷护法神和上师三宝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加持。不然,在末法时代,各种各样的违缘特别猖狂,很多善法非常难以成办,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要圆满如此殊胜的大乘法要是非常困难的。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以理观察妙法者。”这是讲不被他夺的因。也就是说,如理如实观察一切深广法门的教义,即是不被他夺之因。“恒时不被魔所障”,就是不被他夺定解的本体。生起这种定解以后,外面的各种邪魔外道和违缘都不会对这个人有损害。生起不被他夺定解的作用是什么呢?“证得殊胜摈除他”。

 

通过在善知识面前如理如实地听闻,并善加观察,即是所谓的因;任何邪魔外道或者各种各样的人和非人,都不会夺走自己的定解,即获得了不被他夺定解的本体;最后,在自相续中真正出现了殊胜的境界,就像日光出现时,一切黑暗都会自然而然摈除一样,所有智慧的违品也会马上摒除。具足了上面所讲的三种条件,说明不被他夺的定解已经成熟了。

 

唐译《经庄严论》中说:“深观妙法理,诸魔不可夺,能与异部过,说坚成熟相。”这里面的翻译方式稍有不同,但要义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要明确,所有正道务必要先了知、现见,再实地修行。反之,自己尚未获得定解的同时盲修瞎炼获证果位的正道是绝不可能有的。由于此理是二量论证的核心,

 

正如《定解宝灯论》中所说,见解还没抉择就一味盲修瞎炼的话,想要证得佛果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而只要把握住这一要领,依此不假勤作自然而然便会对佛陀深广经教的整个大乘生起解信,

 

学院中的很多堪布、活佛,不论到哪里去,在佛教的教义上,这些人可以说战胜一切。即使学院不是特别出名的堪布,到了其他佛学院、寺院的时候,与他们的智慧相比较,也的确具有很多不共的特点。

 

我想:这一方面是法王如意宝的加持,另一方面,依靠《定解宝灯论》、《中观庄严论》这些非常好的窍诀书,在自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定解和智慧。这样一来,不论你在哪个环境、哪个人群当中,都可以散射出智慧的火光。

 

智慧将从方方面面得以增长,好似星星之火燎焚森林一般。

 

所谓不被他夺的定解,表面看来似乎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焚烧森林一样,我们相续中哪怕对因果、对佛法生起如星星之火一般的定解,对整个万法的邪见密林也会被全部焚烧无余。所以,在自相续中生起如此殊胜的定解极为重要。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21

 

第二十一课思考题

 

56、为什么说月称论师的中观意趣与大圆满的见解相同?

57、为什么说精通《中观庄严论》,就会对人们共称的雄狮交颈般的中观和因明一举两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继续讲《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部分。这里面有些问题比较难懂,希望你们听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听,下课之后,通过各种方法好好地学。

 

现在我们这里有辅导,这一点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辅导,自己不懂也没有问的地方、没有探讨的机会,这样的话,很多经论并不是有个传承就可以通达了。因此,大家对哪些地方不懂、哪些地方懂应该分清楚。我想:对于刚来学院的、比较好学的人来讲,参加辅导真是非常好的。一般来说,作为年轻人应该长时间地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再听几次辅导,仅仅听一次不一定听得懂。有些人认为:我反反复复地听录音机就可以了。这也不一定。因为我的表达方式,你们很多人不一定马上懂,但通过几次辅导以后,应该可以听得懂。

 

前面有一处内容,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对方承许: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对此,麦彭仁波切问:你们所谓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究竟是本体不存在还是反体不存在?

 

对方如果说是本体不存在,我们可以再次问:既然本体不存在,那到底是相续的异体不存在还是作用等方面的异体不存在?

 

对方对此回答说:与六识聚相续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也就是说,六识聚是一个相续,阿赖耶是一个相续,这种方式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

 

对于这种回答,麦彭仁波切说:“不仅仅是中观,承认与六识相续异体之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无有。”因为不管是阿赖耶识还是六根识,在识的本体中都是一体的,不能说成分开的相续。否则,就如麦彭仁波切说的:“所有识如果在识之本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的过失了。”

 

所以,麦彭仁波切首先问:你们所谓的异体,是反体异体还是本体异体?如果说本体异体,而且在本体上也属于相续上的异体,那么,不要说中观,即使唯识宗也不会承认这种观点。

 

这时,对方辩解说:相续倒不是他体,应该是作用方面的异体。这也不合理。作用方面的他体,对方也不能承认。

 

于是他们又解释说:其实并不是本体的异体不存在,而是指名言中反体的异体不存在。对此可以回答说:如果名言中的反体不存在,也就根本没必要说六识以外的阿赖耶不存在,因为依靠这句话根本没有否定其他法,如此宣说纯属多此一举。

 

这样一来,对方所说的“六识聚以外的异体”,既不是本体异体,也不是反体异体。那我们问他:你们所谓的异体到底是指什么?这时,他们自己也是犹豫不定,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异体方式。

 

麦彭仁波切说:“在此只不过是打开一个思路而已,请诸位公正不阿地进行分析吧。”在这里,只是试探一下你们的智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知道你们推理得怎么样。这里面的确有很多比较深奥的教理,最初的时候,我担心很多人根本听不懂。有些人虽然比较聪明,但对因明、中观听得比较少,对于很多推理的方式都不懂,这样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希望你们实在不懂的时候,应该在一起互相探讨。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你自己怎么也转不过来,但是别人只说一两句,你就觉得:哦,原来如此,也不是很难懂。

 

法王如意宝讲这部法的时候,大概也是五六月份。当时,我也是跟几位金刚道友经常在这些问题上互相探讨、一直思索。那时候我刚来学院,对中观很有兴趣。但我们有些道友刚来的时候,好像对中观根本没什么兴趣,对吃牛肉很有兴趣的,这些问题对他来讲根本无所谓,他认为只要有三顿饭就可以了。不应该用这种态度来闻思。

 

现在在学院里面打工的这些人,真的是非常辛苦,从早到晚,一直在不停地干活。我想:很多道友如果能像这些打工的人一样精进的话,《中观庄严论》的这个“工程”也不会特别困难。但如果抱着一种“讲不完也无所谓”的心态的话,肯定学也学不好。希望不要有这种心态,对我个人来讲,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真是一节课都舍不得缺;你们自己也应该把听法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抓,不然里面的有些内容还是很难的,如果仅仅听一遍就能完全明白的话,这个人肯定是天才!但是,真正听一遍就将其中的内容全部领会,恐怕还是有点儿困难。

 

【总而言之,开显所有大乘显密观点之根本的要诀就是此论。】

 

麦彭仁波切说:要想真正通达显宗、密宗根本的窍诀,就一定要学习这部论典。依靠这部论典,显宗密宗的很多宝库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启。

 

所谓的窍诀,也就是用很少的语言,真正开显佛法的本来密意。本论虽然不到一百个颂词,但真正通达其中的意义的话,显宗、密宗非常甚深的道理都会揭开。

 

【诚然,作为大乘行人都要按照佛陀所说整个大乘可包含在五法三自性等之中而如此承认,可是关于如何实修之道唯有这位阿阇黎所开创的宗轨。】

 

正如前文所说,佛陀在《楞伽经》所讲的,整个大乘可以包括在五法、三自性、八识聚以及二无我这几个要诀当中。这一点,凡是大乘修行人都是公认的。

 

佛经中虽然明确宣说了这个教证,但是,作为修行人,具体如何操作、如何行持?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对这一问题,唯有阿阇黎静命论师以《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作了宣说。

 

因此,佛经中虽然以比较略的方式,讲到了以五法涵盖大乘的教义,但对于这个问题,究竟怎么解释、如何修持呢?对此,恐怕很多人不一定特别重视。但在这里,依靠静命论师的这部《中观庄严论》,再通过麦彭仁波切窍诀方式的讲解,所谓的大乘到底包括在哪些要诀中,作为修行人应该如何去修持,对这些问题可以清楚了知。

 

【所以说,此论委实至关重要。】

 

大家应该想一想,麦彭仁波切说至关重要,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感觉——的确,这部论典很重要。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说明里面的内容还没有融入到自己的脑海当中。

 

【名言中承认实法存在并运用自续因而着重阐明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建立宗派,】

 

所谓的中观自续派是如何创立的呢?这里说,名言中,承认柱子是实有的、火是实有的,名言中的法全部存在;胜义中,依靠自续因,将一切万法抉择为单空的相似胜义。由此,建立了中观自续派。

 

中观自续派在抉择万法时,主要依靠自续因进行抉择。有关自续因和应成因的差别,下文还会讲,此处不作说明。

【从这一角度而言,阿阇黎可列于自续派的论师中。】

 

由于静命论师在《中观庄严论》和其他论典中,主要依靠自续因来抉择一切万法,因此,将他列于中观自续派当中,可以称之为印度东方三大自续派论师之一。

 

【但万万不可认为其见解远远比不上应成见,因为就创立二理融会贯通的大乘总道轨而言,与二谛双运不住一切之法界要领始终一致,无有任何差异。】

 

然而,也不能认为:静命论师是中观自续派,我们学的是中观应成派,可能静命论师的见解不如我吧。有些人也不一定会这样想,但是,很有可能认为:月称论师和静命论师有很大差别,因为月称论师是中观应成派,静命论师只是中观自续派。千万不要这样认为。

 

为什么呢?因为静命论师已经创立了名言唯识理和胜义中观理融会贯通的大乘的总轨,如果他没有通达中观应成派,对于所谓的中观理也就根本没有能力解释。所以,万万不要认为他的见解比不上中观应成派的见解。

 

藏传佛教中有一些格鲁派的大德,他们虽然暂时宣讲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但不能说他们不懂中观应成派的教义,只是为了不同众生的根基才如此宣说而已。

 

比如释迦牟尼佛转三大法轮时,第一转法轮当中,为小乘根基的众生宣说了相应的一些教义。但我们不能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根基即是如此,释迦牟尼佛没有通达中观最甚深的意义,因为他所讲的法就是四谛法。不能这样认为。

 

有些上师经常传授小乘法,但也不要认为:这位上师是小乘根基,不然,他怎么不传大圆满?他所证悟的境界只是小乘的境界。不能这样讲。实际上,戒律班的上师和大幻化网班的上师,在见解上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上面“分配”时作了如是安排,如此而已。

 

【所以,具德月称论师的意趣——所有显现直接清净本地而令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的甚深见解,等同于大圆满论著中抉择本来清净的道理,】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显句论》为主的中观论典中所抉择的意趣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名言中各种各样的瓶子、柱子等显现,通过应成派的不共因直接抉择为本来清净,现在名言的各种各样的假相全部融入法界当中。

 

月称论师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中观见解,与荣索班智达、全知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在各自论典中所抉择的本来清净的甚深见解,其实无有任何差别。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远离戏论大中观,自性光明大圆满,义同名称不相同,此外无有更胜见。”意思是说,具德月称论师所抉择的大空性的道理,与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所抉择的本来清净,应该是等同的。

 

【就此而论,其实就是持明传承之自宗。】

 

自性光明大圆满和离戏大中观二者无二无别,这就是麦彭仁波切和智悲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等宁玛巴所有高僧大德们传下来的自宗。

 

【我本人虽然自愧不如,却对此向往不已。】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谦虚地说:虽然我自己没有如此高深的境界,但内心却十分向往。这一点,从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大中观和大圆满,从离戏的角度来讲无有任何差别。

 

【这部论典堪为大乘总的通衢大道,将二大宗轨理趣汇成一流,】

 

对于《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通过麦彭仁波切如此赞叹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了知它的殊胜性,大家不论是背诵还是闻思,都有很大的兴趣。

 

麦彭仁波切说:这部《中观庄严论》实际是所有大乘的通衢大道,它的特点是将所有大乘不同观点的河流全部汇成一流。

 

【尤其是胜义量遵循具德龙猛菩萨的观点、名言量随从具德法称论师而承许,将这两条支流融入一味一体的理证大海究竟汇集为远离四边戏论之大中观的这部论已完整无缺地容纳了大乘佛经教义以及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

 

这部论典对我们的闻思修行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抉择胜义方面,世界上再没有比龙猛菩萨更胜一筹的了,以《中观六论》为主的论典中,龙猛菩萨将释迦牟尼佛胜义空性方面的教义解释得非常清楚。在抉择名言方面,以法称论师、陈那论师为代表的所有唯识宗和因明的论师,在以《释量论》为主的论典中,将一切万法在名言中存在的合理性作出了圆满解释,最后,将所有名言法全部汇入于万法唯心造这一理念当中。

 

龙猛菩萨的甚深中观和法称论师、陈那论师、无著菩萨所抉择的广大唯识这两大支流,全部融入于静命论师的理证大海——这部《中观庄严论》当中。所以,这一深广智慧的海洋,已经究竟汇集了远离四边戏论的所有中观观点,完整无缺地包含了整个大乘经典的全部教义。

 

所以,我有时候也这样想:人身非常短暂,如果想把所有释迦牟尼佛的大乘经典全部闻思的话,相当困难。但是依靠这部论典,在短暂的时间中,就可以将整个大乘的教义基本通达。而且,闻思这一部论典的功德,与闻思整个大乘经典的功德没有任何差别。

 

麦彭仁波切也说:对初学者来说,这部论典即使用一千两黄金来买也买不到。但是,一千两黄金和《中观庄严论》二者当中选的话,很多人可能会想:我不要中观,《中观庄严论》一点都不看也可以,你把那个钱拿过来,这是钱哦……

 

此处说,这部论已经完整无缺地容纳了所有大乘的佛经教义以及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六庄严”,是指龙猛菩萨、无著菩萨、陈那论师、法称论师,还有功德光和释迦光【1】。

 

【1】对于六庄严的说法也有不同,有些论典中将龙树菩萨、圣天论师、无著菩萨、世亲论师、陈那论师、法称论师称为六庄严。

 

这部《中观庄严论》当中,龙猛菩萨和圣天论师有关中观方面的道理肯定包括于其中,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所宣讲的教义也可以包括在里面。功德光和释迦光宣说的道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包括,比如从静命论师的戒律清净也可以间接说明上述两位大德所讲的内容。因此,以六大庄严为主的诸大祖师们诠解的甚深要点,已经全部包括在这部《中观庄严论》当中。

 

【对于大地之上无与伦比的这一伟大善说,】

 

这部《中观庄严论》,的确是整个大地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善说。因此,我也经常想:如果真正通达这部论典,尤其一些年轻人,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样的话,真是获得中最难得的一种获得。

 

【偏执一方的人们为何不恭敬顶戴?】

 

现在的很多人,有些人偏执唯识宗,有些人偏执中观宗,有些人对自己的禅宗、净土宗很耽著。这些偏执一方的修行人,他们在智慧方面如是的欠缺,那为什么不对这部论典恭敬顶戴?凭什么道理不好好闻思这部论典?你每天把法本放在旁边,根本不看,自己一直在不断地散乱,还认为自己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我有时候听到个别人的“传记”以后,真是不得不叹息。这些人把真正的如意宝完全弃之不顾,然后到处寻找一些假宝,真的很可惜!

 

【望诸位千方百计研修悟入。】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合掌祈求:希望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研修悟入。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这部论典的时候也说:尤其对聪明一点的人来讲,一定要好好地研究。现在学院中的很多堪布,通过法王如意宝的加持和劝导,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界,他的定解和智慧不容易被外面的违缘改变或者摧毁。在现在这样的末法时代,这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境界。

 

【诸佛出有坏密意的源流、殊胜宗轨交相汇集成的汪洋就是此论。】

 

所有大乘教言汇集成的汪洋大海——这部《中观庄严论》,已经融汇了一切诸佛菩萨和诸大论师们的所有窍诀。对于如此难得的教言,如果不去闻思的话,真的非常可惜。

 

【姑且不谈安住一座相应法界入定的觉受,甚至闻思时也没有掌握破立之理微妙的要点,却一味高攀谈论应成派,实在难有收益,】

 

有些人,对于真正大圆满或应成派的与法界相应的一座境界也没有。甚至在闻思过程中,对因明和中观的很多推理论式根本不懂,连最基本的破立要诀都不能掌握,却一味地高谈阔论:“我是中观应成派的修行人,我是大圆满的修行人。”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利益。

 

【因而理当由经此论的妙道对中观要义通达无碍、了如指掌。】

 

通过这部论典,应该对中观和大圆满有所领会,这一点相当重要。

 

【如果能自始至终精益求精地学修这样的论著,那么藏地共称宛若雄狮交颈般的中观与因明必然名副其实地一举两得。】

 

我们如果自始至终非常认真地学习这部论典,并且精进修持,最后,自己必定会对因明和中观全部通达。

 

这里将因明和中观比喻为雄狮交颈。狮子是野兽之王,如果在一个路口,有两只狮子脖颈交叉而立,所有的野兽都不敢轻易靠近,都会特别害怕。同样,谁如果既精通因明又精通中观,就如雄狮交颈般,任何人也不敢与他抗衡,任何人也不敢与他辩论。因为这个人既通达了世俗中有关因明方面的推理,又对胜义中的中观境界了如指掌,因此可以说,这个人在世界中已经成了真正的大狮王。

 

所以说,如果这部论典学习得很好,既可以通达因明又可以通达中观,这时,你不论到藏地、到汉地,很多人都会特别害怕——这个人辩论很厉害的、中观的境界也很高,因为他已经学过《中观庄严论》。

 

的确,麦彭仁波切在下面将《量理宝藏论》中的很多问题结合在一起作了宣说。因此,如果精通了《中观庄严论》,因明当中很多大的问题也会轻而易举通达,然后,中观方面也不会很困难的。

 

【二谛理相辅相成的无比善说、能赐予语自在胜果的宝论在印度圣地也仅此而已,】

 

已经将胜义谛和世俗谛相辅相成而宣讲的此善说宝论,依靠它,可以让我们获得一切语自在的究竟果位。如此殊胜的论典,在印度无数班智达所造的论典中也是极为罕见。

 

麦彭仁波切在此处宣讲了这部论典的很多殊胜性,大家对这部论典应该生起很大的信心。

 

【原因是将各执己见的宗派合而为一理证的胜妙精髓绝无仅有,不可多得。】

 

这部论典为何如此殊胜呢?世间上各种各样的大乘宗和小乘宗,都有各执己见的一种特点。但是,这部论典完全将所有大乘——因明和中观所讲的名言和胜义的道理全部合而为一进行抉择,这样的论典,即使在印度也是极其稀少。我们以前也讲过,印度人造论不像藏地和汉地一样,要求非常严格。但在如此众多的论典中,像这样的论典仍然非常罕见。

 

【关于本论如何宣说二理之义,以讲论的摄义而予以阐明,即是此全论内容。】

 

 

 

中观庄严论解说 021

第21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总而言之,开显所有大乘显密观点之根本的要诀就是此论。】

 

“开显所有大乘显密观点”,前面也讲过了,显宗的观点最后也是要落在这样一种心性的光明空性双运角度,密宗也是这样的。所以说《中观庄严论》它是从整个总的角度,开显了一切大乘显密观点的根本。所以对于《中观庄严论》当中讲万法在名言当中唯识,必须要产生一种定解;在胜义当中空性要产生一种定解,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间接地引出它的光明的承许,所以说《中观庄严论》实际上是一切大乘显密观点的总的要诀。但是如果进一步更细致、更广大地开显这个光明藏,《中观庄严论》当中倒是没有的,但是总的要诀在《中观庄严论》当中已经完全包括了。

 

【诚然,作为大乘行人都要按照佛陀所说整个大乘可包含在五法三自性等之中而如此承认,可是关于如何实修之道唯有这位阿阇黎所开创的宗轨。所以说,此论委实至关重要。】

 

作为大乘行人都要按照佛陀的教言而行持,佛陀他已经把整个大乘包含在五法三自性当中了。前面也是引用了《楞伽经》的教义:“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识聚,二种无我义,涵盖诸大乘。”所以说,一切大乘已经包括在了五法三自性的这些教言当中,必须要这样承认。

 

但是怎么样通过五法三自性来实修大乘之道呢?就是这位大阿闍黎在《中观庄严论》当中开创的宗轨。首先通过窍诀的方式了知名言当中唯识,然后把心识打破之后抉择为心性、光明或者是空性的这个部分,所以真正的实修之道是在《中观庄严论》当中已经有的,所以此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名言中承认实法存在并运用自续因而着重阐明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建立宗派,从这一角度而言,阿阇黎可列于自续派的论师中。】

 

一般来说,大家公认静命论师是属于自续派的论师,是东方三大自续师之一。为什么可以把他安在自续派的论师行列当中呢?因为静命论师“名言中承认实法存在”,这个所谓的“名言中承认实法存在”就是自续派的一种特色,自续派在名言当中是承许实法存在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所谓“实法”,它的这个概念、它的定义并不是我们脑海中所浮现的堪忍的法,胜义当中不空的法。在《中观庄严论》当中,或在因明当中所讲到的实法,就是讲能够起作用的法。下面在讲必要这一块的时候,还要进一步安立,所以后面对这个实法还要做一些鉴别,它主要是针对无实法而安立的。无实法没办法起作用,所以在名言谛当中不安立这些,在名言谛当中只承许这些能够起作用的实法,这些是存在的,当然是存在的,因为它们能够其作用的缘故,这是第一个特点。

 

“并运用自续因而着重阐明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建立宗派”,胜义当中他使用的是自续因,自续因当然是观待于应成因来进行安立的。因明当中的自续因、应成因,有比较严格的定义的。自续因是三相齐全的因,或者说这个地方的“自续”是指自相续,自己也承认三相推理,称之为“自续”。应成因就是指自己不承认这样的三相推理,但是以别人所安立的三相,指出应该成为如何如何的过失,所以叫做应成因。自己不承许三相,但是指出别人的三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

 

自续派的论师,他是通过自续因而“着重阐明有承认”,“有承认”就是说在胜义谛中有一个无自性的承许,有一个空性的承认,像这样的“相似胜义”,从这个方面广大地“建立宗派”。从这一角度而言,符合自续派的法相,所以阿闍黎可以列于自续派的论师当中,因为他在讲论的时候必定是通过这样一种承许来建立宗派的:第一,名言中承许实法;第二,通过自续因来着重阐明有承认的相似胜义来建立宗派,所以划在自续派的论师当中。

 

【但万万不可认为其见解远远比不上应成见,因为就创立二理融会贯通的大乘总道轨而言,与二谛双运不住一切之法界要领始终一致,无有任何差异。】

 

但是我们不要认为把他划在自续派论师当中,他的见解只是自续见而已,“远远比不上应成见”,不要这样认为的。为什么不能这样认为呢?因为静命论师相续中的确完完全全是证悟了应成派的见解,完全已经现证了,但为了利益有情的缘故,在造论的时候相合于自续派的根性,着重讲解单空而已。所以不能认为他的见解是远远比不上应成见的。

 

下面讲的是根据,因为他创立了“二理融会贯通的大乘总道轨”,名言谛当中安立唯识,胜义中安立空性。安立空性的时候也有次第性,首先着重安立相似单空,最后安立离戏空。他创立了这样一个以二理融会贯通的大乘总的道轨,“与二谛双运不住一切之法界要领始终一致,无有任何差异”的缘故,所以说不要认为他比不上应成见。他相续当中完全证悟这种应成见的缘故,证悟一切法界的缘故,才能够在论典中相合于大乘总的道轨,写了《中观庄严论》,名言当中唯识的观点,胜义当中单空或者离戏空的观点,始终和法界要领是一致的,所以也说明他相续中证悟之后才能写出来,如果相续当中没有证悟就写不出来,因此说他证悟当中完全和月称菩萨等等是无二无别的。

 

【所以,具德月称论师的意趣——所有显现直接清净本地而令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的甚深见解,等同于大圆满论著中抉择本来清净的道理,就此而论,其实就是持明传承之自宗。】

 

 

抉择究竟胜义谛的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的意趣,实际上是和大圆满的本来清净是相同的。下面讲“具德月称论师的意趣”把“所有的显现直接清净本地”。什么叫“所有显现”呢?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没有一个剩下的。不管是你眼识面前的法,还是你意识面前的法,月称菩萨讲六识不讲八识,或者如果要讲八识的话,从眼识乃至于阿赖耶识面前的一切法,所有的显现,不管是什么法,“直接清净本地”。一切显现的法本来自空,所以胜义当中完全一切都是无所缘的,直接就清净在本地当中。

 

“而令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一切名言谛当中的假相,我们眼识面前的法、我们语言面前的法、我们的分别心意识面前的法,这一切万法都是名言假相,显现方面安立成假相。

 

前面我们说真实和非真实的时候,所谓的真实就是讲一切万法的空性,所谓的非真实就是讲它的显现,所以说一切“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的甚深见解”,一切万法在显现的当下完全都是离戏的这样一种“甚深见解”,实际上“等同于大圆满论著中抉择本来清净的道理”,大圆满的修法当中有个“本来清净”,那么“本来清净”这一块和应成派的见解,从所境的角度来讲完全是一样的。

 

“就此而论,其实就是持明传承之自宗”,就是宁玛派自宗的教义,提醒我们对于应成派的观点、对于离戏的空性一定要注意抉择,相续当中对于应成派的观点一定要产生殊胜的信心。如果没有通达应成派的见解,直接去抉择本来清净是有困难的,所以通过理论抉择的时候,称为中观应成见;通过窍诀直指的时候,就叫做“本来清净”,实际上就所诠的意义来讲一模一样的,都是要让你抉择离戏的观点。

 

一切万法是本来清净的,为什么是本来清净的,本来清净的根据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应成派的观点来抉择,因为应成派不分二谛,一切万法显现本来都是离戏空,这种离戏空实际上就是本来清净的道理了。如果我们通达了应成见,就比较容易通达本来清净,如果不通达应成见就难以通达本来清净,很难以准确掌握本来清净的窍诀所在处。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人对大圆满实际上是觉得很高的,很喜欢的,但对于中观就觉得这个是分别念,是不重要的。但是麦彭仁波切在这一段当中已经提醒我们了,应成的见解和“本来清净”的见解实际上是等同的,如果我们了知了应成见,就可以真正通达本来清净。

 

【我本人虽然自愧不如,却对此向往不已。】

 

麦彭仁波切非常谦虚地说,我虽然对这个问题自愧不如,没有证悟,但是很向往这种道,很向往应成派的观点和本来清净的观点。这样的话,也是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提醒,或者说是一种鞭策。我们自己也要对应成派的观点着手去修学,然后真正通达本来清净。否则像仁波切去年冬天讲的大圆满的颂词,大圆满的发愿文,其中很多也是应成派观点,也讲了很多本来清净的观点,如果对于中观的见解,对应成派的见解有所了知,在看的时候就会在这个基础上有所通达的;如果对于应成派的见解不了知的话,那么什么是本来清净?这个只是一个名词的概念,它的意义、它的所诠义就没办法去体会了。所以不管怎样,可以把应成派的见解作为一种前行,作为一种不共的前行去安立。

 

法王仁波切在《直断要诀》直指心性的注释前面,也是引用了这样一种观心的方式,应成派的中观的方法作为他的不共前行,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相似相同之处的缘故。所以说前面的中观见如果不抉择好的话,后面的大圆满也很难以认知的。

 

按照传承祖师的这样一种特点来讲的时候,以前都流传这样一种公案:以前华智仁波切的弟子邬金丹增诺吾,他要给弟子讲大圆满之前,首先是三年当中,给弟子讲《中论》和讲《入中论》。三年当中把《中论》和《入中论》讲完之后,相续当中对于这个大中观的正见,对于自空的正见,他有一种了知了,再给他讲大圆满一下就可以通达,一下就可以证悟了。

 

像这样我们就知道,学习《中观》的的确确是通向于大圆满的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梯阶,如果这个方面没有通达,没有产生一个殊胜的正见的话,真正要直接去修大圆满,非常非常困难。

 

这个方面麦彭仁波切也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语句,让我们对于这样一种中观应成派的见解,和本来清净的见解产生一种希求心。什么特殊的词句呢?“我本人虽然自愧不如,却对此向往不已。”麦彭仁波切他老人家这个语气就是这样,我们看到这个语气之后,实际上也应该产生一种共鸣。我们对于这个应成派的见解,对于这个本来清净的见解,也应该产生一种向往。如果有这个向往心,就自然而然就能够主动趣入,学习应成派的这种论典,自己会付出这样一种精进心,去通达它。

 

这部论典堪为大乘总的通衢大道,将二大宗轨理趣汇成一流,尤其是胜义量遵循具德龙猛菩萨的观点、名言量随从具德法称论师而承许,将这两条支流融入一味一体的理证大海究竟汇集为远离四边戏论之大中观的这部论已完整无缺地容纳了大乘佛经教义以及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

 

《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堪为大乘总的通衢大道”,已经前前后后赞叹很多次的,《中观庄严论》能够把“二大宗轨”,也就是说甚深见和广大行的“理趣汇成一流,尤其是胜义量遵循龙树菩萨的观点、名言量是随从具德法称论师而承许,将这两条支流融入一味一体的理证大海”当中,前面麦彭仁波切暂停偈当中,也是对这个《中观庄严论》能够变成一个一味的理证大海也是做了赞叹的。在显现上面,龙树菩萨这个传承也是非常兴盛的,法称论师的这个传承也是很兴盛的,但是就能够把龙树菩萨的观点和法称论师的观点融合在一个论典当中,一味一体的方式来进行安立的就是《中观庄严论》这一部论典而已。

 

“究竟汇集为远离四边戏论之大中观”,也就是说在《中观庄严论》当中,首先讲了单空,也是讲了唯识的道理,后面也是讲到了远离四边戏论的大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无二无别的这样一种大中观,在这个论典当中完全具备的。

 

“这部论已完整无缺地容纳了大乘佛经教义”,就像《楞伽经》《三摩地王经》《般若经》等等这样的大乘佛经教义。还有“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六庄严”就是在佛陀去世之后,在印度出现了六位论师,把佛陀的经教,它的隐藏的意义、精华的意义做开显、做弘扬,所以后面大家称这六位论师叫做南赡部洲的庄严,所以称之为“六庄严”。

 

“六庄严”的讲法,有的时候分别的方式是不一样,但是共称的方法,中观的两位论师就是龙树菩萨和圣天菩萨。当然中观的大祖师,深要在《中观庄严论》肯定是有的,因为他着重讲胜义谛的时候就是讲中观的空性,这一部分是肯定存在的。

 

还有两大庄严就是讲对法的两位论师,就是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主要是讲俱舍、对法的两大祖师。上俱舍是大乘的俱舍,像《集论》是无著菩萨写的,下俱舍,也就是小乘的俱舍,是世亲菩萨写的。所以说对对法的弘扬方面,是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两个论师的观点。在这个当中也是牵扯到一些对法方面的,阿毗达摩方面的问题。

 

还有因明方面的两个论师,一个是陈那论师,一个是法称论师。因明方面的观点当然在《中观庄严论》当中也是有的。所以说,中观的龙树菩萨和圣天论师,还有在对法方面的一些唯识的观点,还有在因明当中的法称论师等等承许的观点,在这里面都有,都是存在的。所以说《中观庄严论》已经包括了“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

 

【对于大地之上无与伦比的这一伟大善说,偏执一方的人们为何不恭敬顶戴?】

 

这个论典在大地上面已经出现了,而且在大地上面一个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善说”,“偏执一方的人们”应该恭敬,为什么不恭敬顶戴呢?谁是“偏执一方的人们”?在显现上面,有些人是偏执于唯识而排挤中观的,有些是认为自己是中观的修行者而排挤唯识的,这个叫作“偏执一方的人们”。有些是着重于世俗谛,有些是着重于胜义谛,着重世俗谛的人,他就在实执当中出不来;偏执于胜义谛的人,他对于一切的世俗的资粮,发菩萨心的修行方面,好像觉得不屑一顾的,所以说通过“偏执一方”,没办法真正地了知佛教的不偏的要义。

 

这个论典就能够纠偏,这个论典就能够把人们的偏执纠正过来,所以说只要是想要趣入真正佛法,亲近佛法的人,想要在佛法当中得到利益的人,应该恭敬这部论典。每个学法者从最初入道的发心来看的时候,都是想要获得解脱的,那么要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对佛经的观点,或者这些论典的观点无误地去趣入,但是后面慢慢学习的时候不注意,有的时候是内心当中的这样一种业障,有的时候是外面的这些力量所引导之后,自己的心就变了,慢慢慢慢就偏到一方去了。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通过《中观庄严论》的这种观点,把我们这样的偏执纠正过来,恭恭敬敬地顶戴这部论典。

 

实际上“恭敬顶戴”的意思,当然一方面从表面上来看,就没有理由不理解成放在佛台上去顶礼、去恭敬,但实际上所谓的“恭敬顶戴”,就是好好地去学习这部论典,好好地去掌握这个论典当中所说讲的意义,这方面就是真正地,从内心当中一种恭敬顶戴。学习完这个论典之后,我们就可以不偏于世俗,不偏于胜义谛,不偏于唯识和中观,真正就可以掌握大乘的殊胜教义了,就能够踏上修习佛法的通衢大道。

 

【望诸位千方百计研修悟入。】

 

这个方面也是告诫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研修悟入这个论典的所诠义。

 

【诸佛出有坏密意的源流、殊胜宗轨交相汇集成的汪洋就是此论。】

 

也是进一步地赞叹这个论典,一切“诸佛出有坏密意的源流”就是这个论典,还有“殊胜宗轨交相汇集成的汪洋”就是这个论典,所这个论典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姑且不谈安住一座相应法界入定的觉受,甚至闻思时也没有掌握破立之理微妙的要点,却一味高攀谈论应成派,实在难有收益,因而理当由经此论的妙道对中观要义通达无碍、了如指掌。】

 

“姑且不谈安住一座相应法界入定的觉受”,如果你真正能够有了一个相应法界入定的觉受,有一座的话,肯定对于这样一种一切万法的实相是现量觉知的,“甚至闻思时也没有掌握破立之理微妙的要点”,闻思的时候有一些要点必须要掌握的,如果这些“破立之理微妙的要点”没有掌握的话,实际上对于真正的空性,对于应成派的观点是没有办法去真实去通达的。

 

离开了修行的觉受,也离开了闻思的时候的要点,但是“却一味高攀”,自己是应成派的弟子,自己是学应成派的,都在谈应成派的名称,就觉得自己就已经掌握了应成派,“实在难有收益”,一方面没有入定的觉受,一方面也没有真正地掌握破立的要点,单单一味高攀应成派是难有收益。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怎么来纠正这样的问题呢?下面就是说“应当经由此论的妙道对中观要义通达无碍、了如指掌”,就是说一下子高攀应成派,什么唯识,什么单空我都不管,这样的话,在这个基础上是难有收益的,但是此论它是循序渐进的,此论对于世俗谛当中的的唯识的观点讲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通达了名言谛当中唯识的观点,对于二取当中的所取的执著就可以打破,唯识能够善巧地破掉认为色心分开的、别别他体的观点,像这样一大块的执著就可以破掉了。

 

再进一步,你能够学习本论当中的单空的观点的话,就对唯识的这样一种执著也能够打破了。后面有一个应成派的略说,在单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学习应成派,虽然是略说,但他已经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面了,再引导的时候,空执打破了。这个时候你就掌握了真正的应成派的妙义了。

 

什么样是应成派的妙义?什么是真正一切不执的空性的妙义?那个时候才可以真正地去体会,否则的话“一味高攀”应成派,把其他的唯识,把其他的单空全部一概排斥,实际上这个地方讲“难有收益”。但如果你老老实实地“由经此论的妙道”,对唯识、对单空、对于离戏空,一步一步地去通达的时候,真正就可以“对中观要义通达无碍、了如指掌了”。

 

这里一方面是宣讲了本论的一个特色,一方面麦彭仁波切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不要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地去掌握这样一种佛教的教义。

 

【如果能自始至终精益求精地学修这样的论著,那么藏地共称宛若雄狮交颈般的中观与因明必然名副其实地一举两得。】

 

如果从开始到最后都能够好好地学修这样的论著的话,那么在藏地有这样一种共称的说法,就是说中观和因明,实际上就好像是这个“雄狮交颈”一样,雄狮交头一样,因为雄狮它是在野兽当中称为兽王,很多野兽害怕雄狮。但如果是一头雄狮的话,它自己的视觉范围有限,前面的能够看得到,后面的看不到了,这样还是有漏洞的,如果是两头雄狮交颈的话,那么四面八方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所以其它野兽一看,那了不得了,两头雄狮交颈的话,就是说没有一点破绽可言,它们就完全没有办法有偷袭的机会,全部臣服。

 

所以中观的理论和因明的理论,实际上就犹如单个雄狮一样,中观它在胜义谛当中,那就无法可及,它在抉择胜义谛空性的时候,没有什么理论可以和它相比的,因明是在抉择名言的理论的时候,没有和它相比的。单个是这样的,但是从一个角度来讲的话,其它的方面不一定就抉择得很完善的,中观当然也略说了名言谛,但是它对因明当中所讲的这些名言谛的观点,不是着重去强调的,因明当中也是有的时候会提到一些无我的空性,但是对于真正的离戏空,也不是非常非常着重去宣讲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中观和因明能够和合起来,就好像雄狮交颈一样了,没有一点破绽可言。

 

一个人如果又通达了胜义的中观,又通达了世俗的因明,这个人是真正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不管是要从名言谛当中跟他讲,还是从胜义谛跟他讲,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讲,已经完全已经圆满无碍。不管自己修行也好,还是对别人宣讲也好,都可以无所畏惧地去趣入。这样一种结论,来自于对于《中观庄严论》自始至终好好去学习,去体会,学完之后对于中观和因明都能够“一举两得”。

 

【二谛理相辅相成的无比善说、能赐予语自在胜果的宝论在印度圣地也仅此而已,原因是将各执己见的宗派合而为一理证的胜妙精髓绝无仅有,不可多得。】

 

“二谛理”,也就是世俗的和胜义的道理,“相辅相成的无比善说、能赐予语自在胜果的宝论”,在印度圣地也是只有这一部论典而已了。在印度圣地有很多很多殊胜大论典,但是把二谛理相辅相成的,能够最终赐予语自在胜果的这样的宝论,“在印度圣地也仅此而已”。

 

“语自在胜果”有的时候是指文殊师利菩萨的这样一种本体,有时候就是讲殊胜的佛果,或者是讲得地的这种胜果,因为在得地以上可以获得语自在的这样一种功效,或者文殊师利菩萨称之语自在,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安立。

 

在印度也是单单是这部论典而已,原因就是将“各执己见的宗派合而为一理证”,就是指唯识、中观、因明等等合而为一的理证的“胜妙精髓绝无仅有,不可多得”。

 

【关于本论如何宣说二理之义,以讲论的摄义而予以阐明,即是此全论内容。】

 

“关于本论如何宣说二理之义”呢?“以讲论的摄义”,因为在第四个问题当中就讲到了全论内容,全论内容就是通过二理来抉择二谛的无谬真如,那么本论如何宣说二理之义呢?通过“讲论的摄义”,把全论的内容、摄义讲了之后就明白了本论是怎么样宣说二理之义的,“以讲论的摄义而予以阐明,即是此全论内容”。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六度分为本体和分类两个方面,这里所修的都是修本体,所有分类是在座间思维。

 

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入座的前行与其余引导相同。在虔诚祈祷时,要观想上师心相续中修行布施等六度的功德在自相续中生起,思维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融为一体,心尽可能入定安住。

 

布 施

 

入座的正行,修施舍心,所布施的事物,是身体、受用、三时所积累拥有的一切善根。首先,对一切众生,修知母、念恩,生起想要报恩的念头。再思维:我从今天起到没有获得究竟佛果之前,把这个一寻四肘之躯、受用及一切善根合而为一、综合起来施舍给老母有情,成为成办他们暂时究竟乐因及乐果的顺缘、遣除一切痛苦的顺缘。这是布施,是回向。布施给谁呢?布施给一切众生。布施什么呢?布施身体、受用及善根。为了什么目的而布施呢?为了获得暂时增上生和究竟佛果。以怎样的方式布施呢?以不求今生回报和来世果报的方式布施。不管是对我的身体进行殴打等心怀恶意、行为粗暴,以贪嗔痴结恶缘,还是对它信心十足等,以信心清净心结善缘,但愿凡是结缘者全部受益。入座里要在心态(即意乐)上反反复复修施舍心。

 

座间阶段身体力行,开始的时候,行为上从小到大,逐渐逐渐来修学。

 

上供下施这两者都属于布施度。先以财物之类的东西为例,当看到乞丐前来,作为菩萨,内心感到无比欢喜,当听到乞丐的呼唤声“行行好吧、给点东西吧”,要喜不自禁地拿出自己一样要布施的东西给他。当时,如果有吝啬的苗头出现,就要想到吝啬的过患,忆念“吝啬转生饿鬼处,投生为人亦贫穷”【44】,这样对治了吝啬之后慷慨解囊。如果自己所布施的食品等有优有劣,施舍其中劣质的物品,那很明显违背了布施戒。所以,不管物品大小,都要以一颗纯净的心施舍优质的东西。把自己财物中的某件东西放在完好无损的容器里,心想:虽然现在我只有这件物品,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布施的,但以后再将身体受用及善根奉献给这个乞丐为主的一切有情。在心态上调整母子之想的动机,先面带微笑,再双手奉送。如果对方再次乞讨,要心平气和,假设条件允许,就根据经济状况施舍;倘若经济条件不允许,就实言相告、以诚相待。之后,应该像母牛后面跟着牛犊一样,把布施的因果回向给接受者为主的一切有情并发愿。

 

【44】 吝啬转生饿鬼处,投生为人亦贫穷:这是《般若摄颂》中的颂词。

 

供养时,仅仅把佛像作为所缘境,明明了了观想如海的皈依境,哪怕只是供一盏灯,都要具足加行、正行、后行作供养。

 

正行,引生出所布施的对境、布施的事物、布施的目的三轮现而无自性空性的定解。

 

作这些上供下施,都要是在不求自我今生回报和来世报应的情况下进行,怀着慈心、悲心,以悦耳温和的话语来布施。布施成为吝啬的对治,不求回报的财施是在资粮道的阶段;大布施在加行道;极大布施是在见道的阶段。作为初学者,对于身体,要在心里观想布施,行为上加以保护。受用方面,凡是对治吝啬心的受用尽可能布施,还要施舍善根及果报。法布施的界限:以法布施直接饶益众生是从一地菩萨开始,在这之前,无力做到以法布施直接利益有情,就去往高高的山顶等处,调整清净的发心,诵经、烧熏烟焦烟、修施身法,以这些作为随法布施,观想使不可估量的鬼神相续得以解脱,这就代表初学者的法布施。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不退失行菩提心的因就是修学六度万行,我们自从发起了愿行菩提心以后,就必须修学愿行菩提心的学处,愿菩提心的学处已经宣讲完毕。行菩提心的学处,尽管有浩瀚如海的佛子行,但这一切归纳而言,就包括在六度当中。

 

六度再进一步概括,布施等前五度是有缘福德资粮或者方便行为分,后面的智慧是无缘智慧资粮或者见解分。

 

“度”(即波罗蜜多)的含义,成为能到达涅槃彼岸的方便,为此称为“度”。它包括到达声闻缘觉地的寂灭涅槃彼岸和抵达圆满佛地的涅槃彼岸。具体来说,如果六度以出离心摄持、以证悟无我的智慧摄持而没有以空性见摄持,那就是相似的六度,是获得声闻缘觉寂灭果位的因。佛果不住二边,因此获证佛果的方便是以见解制止三有之边,以大悲制止寂灭之边,能到达不住有寂二边的彼岸,为此称为六度。换句话说,如果方便智慧不相脱离,以方便大悲和智慧空性摄持,就是以方便制止寂灭边,以智慧制止三有边。修学六度的行者,凡是入于胜解行道者所行持的六度就叫假立的六度,原因是:在当时还不能够做到直接布施头颅肢体等,只能在心里观想布施,行为上加以护持,空性方面,仅仅是以总相的方式证悟空性,而没有直接现见。所以,在当时只能是诚心诚意观想布施头颅等、行为上予以护持,否则如果直接布施,就会成为堕落的因。对于布施等和智慧只不过是以胜解行持,为此是假立的六度。真正的六度:现见见道法性真谛、以智慧现量见到、得见真如、现前真实际,这些都是同一个意思,只是不同名称。从证悟见道的所证时起,到十地相续末际之间,入定是离戏的境界,后得需要圆满十度。作为一地菩萨,在布施等方面,能够直接施舍头颅肢体,呈现出现空无别的境界,以入定无现境界与后得八幻喻的形式足能圆满一切度。到那时,布施等并不是单空,尽管本体是空性,但从行相的角度,能起到呈现布施持戒等相的空性作用,这些都是空性的游舞、是现空无别,依此能圆满从暂时的十地之果直至究竟的佛果,所以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一切度均是名副其实的真正度,是二资双运,入定无现,后得如幻的游舞,因此是真正的波罗蜜多。六度,必须依靠远道、近道和捷径来修学才能使圆满、成熟、修行功德达到究竟。通过六度能圆满如海二资粮,借助六度能把一切有情安置在三菩提道中进而成熟如海有情,要依靠六度修行如海刹土。修行刹土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根据自己的愿望,以此六度的善根,“愿我未来在自己想修成的清净不清净这样的刹土中出世”,这需要以善根作为因、以发愿作为缘来修行。清净的刹土,就像文殊刹土、极乐世界一样,不清净刹土,诸如我等大师的娑婆世界。

 

对于这样的六度,作为初学菩萨,需要在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中,不离开布施等范围而行持,在心态上屡屡修炼,在行为上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尤其是,有吝啬心的一类人,先把东西从右手移到左手并观想布施, 一步步串习,渐渐地,直接施舍叶子、蔬菜等, 逐步修行到最后布施头颅肢体。从初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心态和行为中,主要是以行为学修六度。身为初学者,要着重行持见解,其原因是,我执和我所执能把我们束缚在三有之处,对治它的道就是三学,道中居于首位的是道谛,凭借证悟无我的智慧来观察人我与五蕴是一体还是他体,从而认识到人我无基,再观察设施处五蕴是微尘和刹那的自性,由此决定蕴无自性。而分析法无我和人无我,主要进行观察修。见道依靠现量的见解证悟真如,从修道开始串习它的相续。在初学阶段,树立见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录

 

 

中观庄严论解说 020

第20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还有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与六识聚异体存在,又是什么意思?

 

再者,对于所说的与六识异体(阿赖耶不存在)的主张,请问你们究竟指的是本体还是反体?】

 

此处“本体”还是“反体”,主要是针对前面所讲的“异体”,因为“对于所说的与六识异体(阿赖耶不存在)”,那么所谓的“异体”是异“本体”,还是异“反体”?这个是比较关键的地方。“是本体还是反体”的意思就是说,你的是异本体,还是异反体?异本体的概念和异反体的概念不相同。

 

所谓的异本体的概念,就是说两个本体都不一样的,比如说瓶子和柱子,瓶子有瓶子的本体,柱子有柱子的本体,所以这两个法就叫做异本体,它本体是不相同的;异反体就是一个法上面两个不同的侧面,比如说柱子它具备无常,柱子具备所作,或者柱子的圆形和柱子的红色,就是一个本体上面的不同的侧面而已。所以你说“和六识异体”,这个“异体”到底是指异“本体”还是异“反体”?再进一步进行分析。

 

【如若指的是本体,那么到底是说相续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还是作用等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你如果承许的是异本体,又分两个问题,所谓的异本体到底是说“相续异体的阿赖耶”,就是两个不同的相续,不存在呢?还是说两个不同“作用”的阿赖耶不存在?这个问还是从异本体的角度提的,如果是两个本体的话,那么就问:这两个本体是不是说两个不同的相续?你不承认两个不同的相续,还是说不承认两个不同的作用?我们用白话来讲就是这样的。到底承认两个不同的相续,还是承认两个不同的作用不存在?

 

【如果对方说与六识相续异体的识不存在,

 

对方就回答说是指“相续异体”,我们所说的不承认与六识异体存在阿赖耶的意思是说,是不承认和六识相续他体的异体。就是说六识是一个相续,阿赖耶识是一个相续,我们不承认两个相续,这样一种阿赖耶识不存在。

 

那么不仅仅是中观,承认与六识相续异体之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无有。

 

不要说中观宗,承许与六识相续他体的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是不存在的。不要说你们不承认这个问题啊,就是唯识宗也不承认这个问题。

 

此处的意思就是说,对方说:我们不承认和六识相续异体的阿赖耶,就六识是一个相续,阿赖耶是一个相续,这种和第六意识的相续不相同的,另外一种相续的阿赖耶识,我们是不承认的。

 

麦彭仁波切回答说:不单单是中观宗不承认,即便是唯识宗,哪个唯识宗也不承认和第六意识的相续完全不同的阿赖耶,所以你这提的这个问题没什么必要的。

 

下面就对这个问题作分析。

 

【所有识如果在识之本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的过失了。】

 

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一种过失,所有的识,如果在识的本体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么至少有两个相续以上。因为从前面所讲的意义来看,一个是第六意识的相续,还有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相续,如果你一个人相续当中有两套相续,那么“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了。“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那么一个心相续可能是在恶趣,一个心相续可能是在善趣,可能有这样一种问题,我们说一个人,这个方面就无法安立了,因为一个人是就一个相续而讲的,一个人只有一个心相续,两个人有两个心相续,每个人他的心相续都是不相同的,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至少有两个相续。

 

再进一步讲,所有的识,比如此处所讲的“所有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或者再加上阿赖耶识、第七识,实际上所有的识,在本体当中不可能是不同相续的。所有的识,内在都是一相续,比如说我们有耳识,有眼识,我们好像看的时候,一个是眼识,一个是耳识,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它的内部,所有的相续是一个相续,就是我们里面的心是一个相续。那么为什么分了这么多识呢?是从它取境的方式,从它的根来进行区别的。

 

比如说,我们身体上面有一个眼根,这个眼根的作用就是取色法的,通过眼根取了色法之后,这种心识就叫做眼识。这个眼识只能够照见色法,是从它的根来做这样一种确定的。耳识,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上面有一个耳根,这个耳根能够取声音,它的不共的作用就是听声音,所以说通过耳根所引发的识叫耳识,它里面的心识也是一样的,也是一个相续,只不过它取境的时候有五个不同的窗口。我们在一个空房子里面,有五个不同的窗口,你从不同的窗口望出去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景色,但是里面的东西就是一个,里面就是一个本体。

 

所以说我们的眼识、耳识,乃至于身识、意识等等,它的心相续都是一个心相续,只不过通过不同的根来区别不同的识而已,假立的不同的识而已,它的功用从这个方面有所不同的,实际意义上都是一样的,里面都是一个本体的,一个相续的。

 

如果所有的识,在识的本体当中存在不同相续的话,至少有两个相续的过失。这是第一个小问,就是指阿赖耶它的异本体是和相续不同,前面分析完了,是不存在的。还有作用不同。

 

【倘若与六识作用等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那取阿赖耶的名称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毫无用途嘛。】

 

前面是相续,相续当然不能成立了,下面又改为作用,和六识作用本体不相同的阿赖耶不存在,那么你取这个阿赖耶有什么用呢?你取个阿赖耶的名称没有用的。你说这样一种细微的意识实际上就是指阿赖耶,和六识异体的阿赖耶是不存在的,如果是指作用不相同的话,也就是说除了六识的作用之外,没有阿赖耶的作用,那么你把这个取为阿赖耶的名称是没有用的。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你把马起牦牛的名字,单单是一个名字而已,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阿赖耶的作用。

 

这个方面就把他前面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看了,他说:不承认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下面我们就问了:你这个异体是本体,还是反体?本体当中有相续和作用,相续前面已经破完了。作用,就是说和六识作用异体的阿赖耶是不承认的,那么就是说除了六识的作用之外,没有一个阿赖耶的作用,那么你把这个六识的细微部分取名为阿赖耶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阿赖耶的作用,所以说“因为毫无用途嘛”。这个方面就把这个问题通过观察破斥了。

 

下面这一段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反体,前面是异本体方面,已经做了观察,下面是异反体方面做观察。

 

仅仅在名言中从反体的角度来考虑,只是说无有阿赖耶就可以,而所谓的“与六识异体”其实并没有否定他法,因而再谈论它显然就成了多此一举的事,

 

反体和本体不一样,在一般的名言谛当中,本体是具有自体的,比如说两个不同的本体,柱子和瓶子都具备两个不同的本体,具有自体的。反体是假立的,一本体异反体就是假立的,就是说在一个法上面安立的反体,都是假立的侧面安立的。

 

如果说仅仅在名言谛当中从反体的角度来讲,和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那么这个时候你“只是说无有阿赖耶就可以”了,就是因为它单单从反体的角度都不存在的话,那你直接说没有阿赖耶就可以了。本来就没有阿赖耶,因为仅仅从反体的角度,都没有阿赖耶的缘故,所以你在说话的时候不需要加很多很多的鉴别,你只是说名言当中没有阿赖耶。因为阿赖耶是一个反体嘛,不同的反体是假立的,如果从假立的角度都没有的话,那么就直接说没有阿赖耶了,不要说他其他的本体,连反体都没有,连假立都不存在,你直接说没有阿赖耶就可以了。

 

“所谓的‘与六识异体’其实并没有否定他法”,实际上就是在这个词句当中,“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这句话如果分析的时候,它应该否定他法的,否定什么法呢?和六识他体的阿赖耶是没有的,否定了和六识他体的阿赖耶,肯定要承认与六识一体的阿赖耶。对方实际上也就是想承认和六识一体的阿赖耶,但是你是从反体的角度否定的,那么从反体的角度都已经没有阿赖耶了,那么你“与六识异体”实际上没有否定其他法嘛,那你加一个名词“与六识异体”就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了。

 

就是说“与六识异体”,他加了个鉴别之后,肯定要否认和六识不相同的阿赖耶不存在,但是现在你这阿赖耶的本体都没有了,阿赖耶整个的本体都没有了,你说和六识一体也好,和六识异体也好,那有什么意义呢?也没有意义了,所以说“谈论它显然就成了多此一举的事”。

 

这个地方重点就来自于,如果你从反体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阿赖耶的存在,如果你说从反体上面来讲,和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实际上就是把阿赖耶整个本体否定了,阿赖耶都不存在了,你还去分析说和六识一体、和六识他体,那就成了多此一举的事情了。

 

原因是:假设单单从反体方面也没有安立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那么到底是给谁取名为阿赖耶呢?

 

原因就是说,“假设单单从反体”的侧面,从反体的角度,因为反体方面都是假立的,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单单从反体方面也没有安立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的话,“那么到底是给谁取名为阿赖耶”了?根本没有一个阿赖耶的本体了,如果真正有个阿赖耶的话,那么反体上面肯定可以安立一个和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但是从反体方面也根本否定了这个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的话,反体上面都不存在,那么肯定阿赖耶就不存在了。反体上面和六识异体的阿赖耶都没有的缘故,所以说就没有办法取名为阿赖耶。

 

因为甚至在名言中与六识聚异体的假立阿赖耶也是无有的,

 

因为前面我们讲,反体主要是从假立的角度讲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本体,甚至在名言谛当中,和六识聚异体的假立阿赖耶也没有的缘故,所以说也就没有取名字的所依了。

 

在此只不过是打开一个思路而已,请诸位公正不阿地进行分析吧。

 

麦彭仁波切说,前面这个分析的方式,从本体、从反体、从密宗的角度等等分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打开一个思路而已,如果是公正不阿的、具备理证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公正的进行观察,到底对方的观点是不是真正合理的?通过前面的分析观察,实际上不管是从本体也好,从反体也好,如果你不承认阿赖耶识,是把第六识安立成阿赖耶,实际上这个问题是还可以观察的,不是了义的一种说法。

 

【我们自宗认为:这位亲教师也是承认八识聚的,对于这一点,只要没有遭遇棍棒等迎头痛击的灾难,根本不必担心会出现理证的妨害。】

 

“我们自宗”麦彭仁波切为主的宁玛派的观点就是说:“这位亲教师”,静命论师,“也是承认八识聚的”,肯定承认八识聚,对于亲教师承认八识聚的观点,“只要没有遇到棍棒等迎头痛击”,理证方面的妨害是根本不需要担心的。因为有些时候,辩论到后面也许就辩论不过了,他就用棍棒来打,麦彭仁波切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情况我们就还可以观察,因为已经遇到了棍棒迎头痛击的灾难了,但是如果没有遇到这个棍棒的灾难的话,那么理证上面,那不管怎么样,不会担心出现理证的妨害。

 

这个方面也是麦彭仁波切词句上的说法而已,因为在传记当中,麦彭仁波切一方面智慧、神通非常超群;一方面他身体方面的力量也非常大的。在传记当中也是调伏盗贼,盗贼在路上抢他的时候,他就说:我的名字叫做麦彭,麦彭就是不败的意思,谁都不败!要辩论的话也是不败的,要打架的话,也是不败的!就冲过去使用神通把这些盗贼全部调伏了。

 

还有传记当中说他力量非常大,以前他见他的上师的时候,他的上师有很多门卫,康巴的这些门卫,高高大大的这些门卫,这些喇嘛,他要去见上师的时候,不让进,麦彭仁波切左手按几个,右手按几个,按到边边上,然后他就冲进去了。那次就显现上是大彻大悟嘛,冲进去之后,他上师正坐在床上面,用大氅把脑袋蒙住。他进去之后,又觉得好像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就坐在上师面前,他正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上师突然从衣服里面伸出一只手抓住他,抓住他之后,就喊了一声:“阿喂!”像这样,一下子他就大彻大悟,显现大彻大悟的。

 

所以就可以知道,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讲,从他的智慧,从他的身体方面讲都是不败的,遇到棍棒的迎头痛击也不一定害怕。从词句上来讲的话,这句话的意思要说明什么呢?就是说如果你要在理证上面讲的话,没有一点妨害,根本不用担心出现什么理证的妨害,非常有自信的一种说法。前面这个“没有遇到棍棒等迎头痛击”只是个修饰而已,他主要说明的就是“根本不必担心会出现理证的妨害”,非常非常有自信的方式安立了静命论师肯定是、绝对是承许阿赖耶识的。

 

所以说宁玛派的观点很明确,名言谛当中可以承许阿赖耶识。这个原因后面还要讲到,因为你在名言当中说它没有,必定要有名言的妨害;如果在名言量面前没有妨害,那就肯定可以成立的。尤其是阿赖耶识这个问题,在名言当中安立是绝对没有丝毫妨害的,就这个意思。

 

【正因为必然承许八识聚转依的五智等,此论才成了大乘总轨的最妙庄严。】

 

就是因为必须承许“八识聚转依为五智”,所以这个论典“才成了大乘总轨的最妙庄严”,如果你不承许八识聚的话,也没办法承许“八识聚转依的五智”了。如果你前面说阿赖耶不存在,那么和它相对等的染污意识第七识——末那识也不存在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八识聚转五智就不圆满,就不可能成为“大乘总轨的最妙庄严”。

 

因为承许了这个第八识,就是前面说的,染污意识没有抵触可以立足,这样安立的时候,八识转五智这个观点才可以承许,所以说“此论才成了大乘总轨的最妙庄严”。

 

【名言中,不偏堕于染污意识及各自之识的明觉识本体、受持无始以来习气的一个识〖阿赖耶〗存在非但毫不相违,而且必须存在,这一点以理成立。】

 

这一段当中实际上是给我们说明阿赖耶识它的状态,到底是如何存在的?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觉得阿赖耶识,是非常非常深妙,很奥妙的一个东西。本来实际上阿赖耶识它也是比较奥妙的,所以佛陀在《解深密经》当中也是这样讲过,“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说阿赖耶识它是很深细的,我们觉得很深细,抓不住,到底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呢?抓不住。

 

虽然有很多安立的方式,但是在这个地方,就是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还有此处的观点,告诉我们所谓的阿赖耶识到底是怎么样存在的。“名言中,不偏堕于染污意识及各自之识的明觉识本体”,就是这个,“不偏堕于染污意识”,不单单是不偏堕在染污意识当中,也不偏堕在各自识当中的这个“明觉识本体”,就是说这样一种阿赖耶识,它是一种明觉的自性,明清的本体。这种明清的本体,它不偏堕在单独的各个识当中,也就是说,在每一个识当中都具备这个明清的本体。染污意识当中也有这样一种明清的本体,眼识当中有明清的本体,耳识当中有明清的本体,这个明清的本体这部分就是阿赖耶识。

 

比如说我们现在打比喻,就这个眼识,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书,我们很清楚地能够看到外面的景色。实际上,在这个眼识当中有一个取境这部分,取境这部分倒不是阿赖耶识的本体。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很明清的部分,很明清,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得到的,这个明清的部分就是阿赖耶识。还有听声音,取境这部分,这个不是阿赖耶识,这是耳识,然后这个明清这部分,你听得很清楚,这个明清这部分就是阿赖耶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这样的。

 

每个识都有一个明清这部分,每个识的明清部分,这个本体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的自性,它是在一切识当中的,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本体的缘故,就是因为阿赖耶识它是在每个识当中都存在,明清这部分。我们学习过《入中论》的道友就回忆一下,在《入中论》当中,它在破阿赖耶识的时候,它在破所谓自证的时候,它是怎么破的?它是拿意识在破的。那我们就想,你把意识破完了,你阿赖耶识没破到嘛?就是因为这个阿赖耶识,它和意识这些本体,和识的本体,没办法单独区别开来,所以说当把这个意识的自证部分破完之后,阿赖耶识的本体,自证的本体也好,阿赖耶的本体也好,实际就上已经破完了。

 

所以说单独来讲的话,你破识的时候,破眼识、破耳识、破身识乃至于破意识,破完之后,因为阿赖耶它在识当中没有偏袒而存在的,它都具备这个明清的状态,所以说当你的眼识破完之后,当然你眼识的取境这部分也破完了,眼识的明清这部分也破完了,所以说在破完的时候,相当于眼识、阿赖耶识就同时就破完了。

 

无垢光尊者的《大车疏》当中也是这样安立的,在此处就是说不偏堕于染污意识,不偏堕各个识的明觉识,就是明清的这个识的本体,这个方面是可以存在的。这个方面是一个角度,就是它存在在哪个地方呢?实际上每天我们都在受用,每天都有一个明清部分,只不过你不讲的时候,很多时候不了知而已,讲了之后我们就知道实际上这种明清这部分,就是讲阿赖耶识。这个是从明清部分。

 

还有就是它的功效,能够“受持无始以来习气的一个识”,它是能够受持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习气,它没办法存在在眼识等上面,眼识等上面不能持种(一种观点来讲眼识上面不能持种的)。真正能够持种的就是阿赖耶,阿赖耶识它是比较稳固的,而眼识一方面是不稳固的,它有变化,而阿赖耶识相对于这些识来讲,它具有一种稳固的状态。有些地方打比喻就像下雪的时候,冬天下雪的时候,你在这个雪上面倒一点墨水,显现上面好像是这个墨水倒在了雪地上面了,但实际上雪会化的。雪一化,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墨水还是倒在地上。所以真正这个雪无法持种,这个雪相当于是第六识,阿赖耶识相当于这个地。

 

所以最初的时候似乎是眼识在持种,但真正来讲的话,是阿赖耶识在持种的。只有阿赖耶识才能持种,因为其他的识,它的变化很厉害的,无常变化很快。阿赖耶识来讲,虽然它的本体是刹那生灭的,但是它的这种相续很稳固,唯识宗的观点,从无始以来乃至于成佛,这个阿赖耶识的本体都不灭。

 

只有这样一个坚住的,我们是说相续坚住,并不是说它像恒常的法一样不变,就它的相续有这个坚住的本体,才能够真正地持种。如果你这个持种的东西不稳固,后面因果就会错乱。为什么因果会错乱呢?你这个种子熏进去之后,它应该后面要生果的,但是因为你的所依不稳固,毁坏掉了,它种子就跟随毁坏了,那么就有些业报就不需要受了。但是这个阿赖耶识,它是坚固的,坚固的缘故,你熏进去的东西,反正熏进去的东西,没有遇到其他违缘之前,它一定会长住,一定会坚住,所以不管再过多长时间,它都会显现它的这样一种报,都会显现报。

 

所以从这方面讲的时候,阿赖耶识它才是真正持种的,受持习气的一个识。这种识“存在非但毫不相违,而且必须存在”,没有这样一种持种的阿赖耶识存在的话,很多问题就无法安立,所以这一点也是“以理成立”的。

 

【但我们要清楚,由于作为遍计所执之根本的依他起本体不成立实有,因此月称论师等破遮的原因也在于此。】

 

一方面我们安立的这个依他起,必须要有,必须要存在,如果不存在的话,有很多名言的问题就失坏了,有很多过失,我们讲了很多。麦彭仁波切怕我们又执为实有了,就提醒我们,我们要清楚啊:“由于作为遍计所执之根本”,遍计所执法的根本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或者阿赖耶识的这个本体是“不成立实有”的,不成立实有。所以如果你把依他起的这个自性,或者把阿赖耶识的自性,执为实有了,就不符合于依他起的本相。依他起的本相,阿赖耶识的本相本来不实有,但如果你执为实有了,就和依他起的本性不符合。

 

不符合的缘故,月称菩萨在《入中论》当中就破依他起,破自证、破阿赖耶识的原因也在这里。因为在抉择胜义当中法嘛,胜义当中实际上依他起它本来是本空的,现在你认为它是实有的,乃至于在胜义当中是存在的,这方面不符合依他起的本来状态,所以说必须要通过破斥让大家知道它的本体是空性,显现上面名言谛当中有作用,但是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原因也在这个地方。

 

所以说,一方面我们在名言谛当中是可以承认阿赖耶的,但是月称菩萨为什么要破呢?月称菩萨破是在胜义破,不是在名言破。还有寂天菩萨在《智慧品》当中破阿赖耶识,也是在胜义破,不是在名言破。名言当中破不了的,它没有理证妨害,只是在胜义当中才有理证妨害。从这个方面,就两个本体都讲到了,一方面在胜义当中是本空,一方面在名言谛当中,它是可以安立它的自性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此论分二:一、所说支分;二、所说论义。

 

甲一、所说支分:

 

造论分支又通过造论五本进行安立,造论五本当中有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和有何必要。前面对于这三个问题做了安立,现在讲的是第四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全论内容,全论内容实际上是通过二理对于二谛无谬真如而作详细的观察,引导后学的相续当中产生殊胜的定解。有了对二谛的殊胜定解之后,就可以在修行的时候如是如是地去安住如是这样一种法界真如相。在这个当中,前面讲过胜义谛的道理和胜义谛的自性,也讲到了所谓名言谛,通过唯识宗的观点进行安立了。前面对于有些宗派,有些人认为第八识——阿赖耶识,除了细微的意识之外,不安立其他的阿赖耶识,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做了分析。实际上,宁玛派自宗在名言谛当中是可以承许阿赖耶识的,而且这样的阿赖耶识是不偏堕于意识和不偏堕于其他的诸识的一种明清的部分,能够受持习气的一个心识,这个是在名言当中必须要成立的。

 

今天继续讲这样一种道理:

 

【凡是否定自证与阿赖耶的这所有理证均是指向唯识宗承许自证成实的,何时何地都不是针对名言中承认阿赖耶与自证的观点,】

 

在《入中论》,还有在《智慧品》当中,有些地方说《中论》的一品当中,也是对于自证的问题作了分析、作了破斥。我们应该知道,凡是否定自证,凡是否定阿赖耶识的所有的理证,都是“指向唯识宗承许自证成实的”,也就是说,如果名言谛当中承许自证,不但没有过失,而且有很多必要性,不承许自证反而有过失。但是如果说在胜义谛当中承许自证实有,承许阿赖耶识实有,这样的话就有很大问题。因为在抉择法界实相的时候,如果还有一个实有的法被成立的话,那么心识就能缘它而成为法执,就没办法真正的了知法界自性,没办法证悟一切万法空性了。所以说在胜义谛当中如果承许的话,肯定是要破斥的。“何时何地都不是针对名言中承认阿赖耶与自证的观点”进行破斥的。

 

诚如以破除蕴界处、道果所有成实法的理证并不会妨害中观承认在名言中蕴界的安立与道果一样。】

 

这一段就是打比喻讲,自宗和他宗(自方和他方)都承认的一个比喻。比如说大家都承认中观宗要“破除蕴界处”,对于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进行破斥;对于道果的安立这些“所有成实法”都要通过理证进行破斥,但是虽然破掉了蕴界处,破掉了一切道果的承许,也不妨害中观宗在名言谛当中承许蕴界的安立,还有在名言谛当中承许修道,名言当中要发菩提心,或者得到一地二地的果,乃至于成佛的果,像这样在名言谛当中是承认的。

 

就像这个一样,实际上破除自证、破除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同样的道理,在胜义谛当中虽然无自性,但是在名言谛当中它是可以安立的,就像一切的蕴界处和道果,在胜义谛当中破除之后,一切无所缘,一切都是空性,但是在名言谛当中绝对不会破除蕴界处的安立,尤其是道果的安立也不会破除。

 

【当然也要明白:像外道徒所谓的恒常实有的神我等在名言中也绝对是虚无的。】

 

此处说胜义当中破除的,名言谛当中不一定破。这个方面前面我们已经观察了,很多法都是胜义当中破,名言当中不一定破的。“当然也要明白:像外道徒所谓的恒常实有的神我等”,这个是一个例外。也就是说,这样一种神我在胜义谛当中不承认,根本是不存在的,“在名言中也绝对是虚无的”。

 

前面我们承许胜义当中蕴界处这些都是不存在,但是在名言谛当中可以承认。外道就不是这样,外道的所谓的神我胜义当中不存在,在名言谛当中也是绝对不存在的。

 

为什么内道外道有这样的差别呢?或者有些人会想是不是因为你自己是内道徒,所以说你的蕴界处、你的道果、发菩提心、因果的问题,在名言当中可以安立,对方是个外道的缘故,所以你就说他的观点在二谛当中都不存在?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主要的问题是来自于外道承许的恒常、实有的神我,不管是任何一个法,神我也好、还是其他的自性也好、还是其他安立一个其余的名目,如果你承许恒常、实有,就可以肯定这个法在二谛当中根本不存在。

 

那么这个所谓恒常、实有的法在胜义谛当中能不能得到呢?胜义谛当中是根本得不到的。既然在胜义谛当中得不到,名言谛当中有没有恒常不变的实有法呢?名言谛当中也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有法。

 

所以,这个地方不是说这个是外道、或者外道的神我,有一个宗派的问题在里面,这个里面是:一个恒常不变的法,实际上在二谛当中根本不存在。随顺于这样一种事情本身,而不是随顺于宗派。这并不是随顺于内外道的名称的安立,而是说符合实际情况的就可以安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概不予安立。

 

在整个内道当中,没有一个真实承许的恒常的法,所有恒常的法都是没有的。一切万法胜义当中是空性的,但是有些法在名言谛当中是可以承许,可以安立,很多内道的法都是这样的。外道的神我等等,因为承许一个恒常不变的法的缘故,这个法在二谛当中是不存在的。

 

下面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总之,如果在名言量面前成立有,那么在名言中谁也无法遮除;倘若以名言量有妨害的话,谁也不可能建立它于名言中存在。】

 

如果在名言量面前,这个法成立有,比如说阿赖耶识,如果在名言量面前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在名言中谁也无法遮除它。蕴界处也是这样的,阿赖耶识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真的要使用名言的理论,对于阿赖耶识、对于自证进行一番分析的时候,有没有办法遮除它呢?肯定没办法遮除阿赖耶识和自证的,蕴界处的存在也是这样的,在胜义当中不存在,但是在你的眼识、在你的意识等等面前,如是如是清清楚楚显现出来的。这个方面就是通过名言量,通过现量、比量等等都是可以安立的。所以说如果在名言量面前可以成立的话,在名言当中谁也没办法遮除它。

 

“倘若以名言量有妨害的话,谁也不可能建立它于名言中存在”,如果你安立的这样一种增益,一观察的时候“以名言量有妨害”,名言量对你的观点是有妨害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谁都没有办法建立它在名言当中存在。你说在名言当中存在是不可能承认的,因为它对名言量有害的缘故。

 

【同样,依靠胜义量成立无有,要建立它于胜义中存在这一点谁也无能为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通过胜义量观察一切万法的自性,一切万法的自性根本在胜义量面前无法得到的话,那么不管是谁要建立它在胜义当中存在,这一点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现在要在胜义当中建立一个实有的法也不行,不但是我们,就是佛亲自出世,他要在胜义当中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实际上也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这样的法不符合实相。

 

实际上这一段是讲什么意思呢?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比如说唯识宗的自证,如果中观宗通过胜义量观察它根本没有的话,那么他要在胜义当中建立自证存在、实有存在、依他起存在,这个也是根本不能的事情。在《入中论》当中,在《智慧品》当中,就说如果承许一个实实在在自证的话,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所以在胜义当中根本是无法存在的。

 

【这是一切万法的必然规律。】

 

一切万法都是这样的,如果是在胜义当中存在的话,那么就在胜义当中有,但是一切万法胜义当中根本无法存在。名言谛当中如果符合名言的理论,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安立它在名言谛存在。这个方面就是万法的必然规律。意思就是说中观宗或者佛教,必然是随顺一切万法的规律来进行安立宗义的,胜义当中不存在,这个是万法的规律;名言当中存在,这个是万法的规律。

 

谁能够随顺于这样一种万法的规律安立宗派,这种宗派那就绝对是不败的宗派。如果你违背了这种万法的必然规律去安立,比如说万法当中是空性的,你要去安立一个实有的法,违背了这个法在胜义当中规律,那么肯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这个法在名言当中存在,这个就是它的规律,如果你违背了它,你说它不存在,这个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

 

应成派、中观宗或者佛教,他肯定是随顺万法的实相进行安立的,万法的实相,就分为名言和胜义两种。所以说佛法当中的观点必定是正确的,就是符合万法的必然规律进行安立的,这个方面就叫做事势理。通过相合于一切万法的必然规律,而安立的宗义的这样一种推理方式就是事势理。

 

就是因为一切万法是胜义当中空性的,所以应成派或者中观宗说一切万法是空性的,绝对是没有谁能破掉的。在名言谛当中也是这样的,名言谛当中的蕴界处的安立、因果不虚的安立、前后世的安立,实际上这也是一切万法必然存在的客观规律,随顺它去安立的这样一种正见,也必然是没有谁可以破除得掉的。所以说我们要安立宗派,是随顺一切万法的必然规律进行安立。如果真正要说这样一种道理,在四种道理当中叫法尔理。一切诸法法尔如是的,跟随这样一种方式去安立的宗派是最正确的。我们现在学习的时候也是随顺一切万法的规律来进行抉择,来进行修学而已。

 

【进行此番分析,对于整个大乘无论是显宗或密宗都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显宗,就连密宗也是先抉择一切显现为自现,进而自现也抉择为心性大乐。】

 

“进行此番分析,对于整个大乘”,不管是显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显宗当中抉择一切万法的自现非常重要,即便是密宗也是首先抉择一切万法是心识的自现,然后把这种自现抉择为心性大乐,这个方面也是密宗的观点。

 

这个地方所讲到的“进行此番分析”,意思就是说在名言谛中承许万法唯识;胜义谛当中,首先把它抉择为空性,再进一步把它抉择为如来藏。像这样一种“此番分析”的方法,对于这个显宗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显宗当中是有唯识和中观,中观有粗中观和细中观,月称论师或是清辨论师在讲粗中观的时候,就是承许外境存在,在这个时候是不安立外境唯识的,但是在承许修行的细中观的时候,月称菩萨也好,清辨论师也好,都承许万法唯识,然后再把这种心识抉择为空性。

 

如果需要再进一步抉择的话,那么这个心性的本身,空性的本身它不是一个单单的空,它肯定和一个法要双运的,那么这样一种究竟清净的空性和谁双运呢?不可能是和不清净的法双运的,因为这种不清净的法在胜义谛当中,连名称都不存在的缘故,所以说这种究竟清净的空性只能够和无为法的光明双运。所以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引发这种如来藏光明的观点,那么这种如来藏的光明它是存在在哪里呢?不是存在在外境上面,不是存在在石头上面,而是存在在自己的心性上面,所以最后就知道,这种心性本身它就是一种空性和光明双运的自性,这也是心性的法性。

 

那么这种心的有法,就是名言谛当中这个心识,平时我们从眼识到阿赖耶识之间,它的名言谛当中的有法是这样一种八识聚;它的法性,就是这样一种空性和光明无二的状态。这个方面就是有法和法性之间的本体的关系,在显宗当中也是这样抉择的。如果真正要通达显宗当中的究竟关要,也必须要真正从唯识当中去下手,才可以通达心性的法性是如来藏。

 

密宗实际上也是一样的,从所境的角度来讲,显宗和密宗所抉择的对境没有什么差别。从能境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它有一个窍诀的安立。密宗窍诀的安立,也是首先抉择一切显现是自现。在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很多的这种窍诀当中,首先把一切万法直指为心识,再把心识直指为空性和光明无二这样的本体状态。所以“密宗也是先抉择一切显现为自现,进而自现也抉择为心性大乐”,修的时候直接在心性上去修,去转依,这样也是一种窍诀的方式。所以说不管是显宗也好,密宗也好,了知一切万法唯识所现的这个观点,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讲了这么多,麦彭仁波切也是让我们转变观念,一方面,名言谛当中的究竟实相,也就是唯识的观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已经入了宗派之后,多多少少对宗派会有一些偏执,如果我们觉得我们是唯识宗的学者,我们就会对唯识宗有一些喜爱,对其他宗派多多少少也会排斥的。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中观派的学习者的话,那么当然就会对中观派以外的这些唯识等等有一些排斥的。但是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论典当中,通过很多的大量的理证,通过很多大量的教言来观察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知道了唯识它是一个很殊胜的方便,我们现在不是要排斥唯识,而是要正确地认知唯识。

 

在认知唯识的时候,怎么样才是唯识它自己本来的状态?唯识,不一定是唯识宗。唯识宗的话,它就是一个宗派了。但是唯识的教义不单单是唯识宗当中有,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到了唯识,弥勒菩萨讲到了唯识,还有中观的一些论师也是讲到了唯识,所以“万法唯识”,它是作为大乘修行的一种方式。所以说我们对于唯识它本身的状态,它真实的自相要了知,就是在名言谛当中一切万法的确是唯识的,但是在胜义谛当中它也是空性和大乐双运的自性。

 

此处有一个“心性大乐”,这个“大乐”,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过,“大乐”的“乐”字不是说现在我们苦乐的乐,为什么不是苦乐的乐呢?因为和痛苦相观待的这样一种乐,不管是身体的乐也好,还是心的乐也好,实际上这是一种心所法,是一种有漏的东西。我们在讲五蕴的时候,有一个受蕴,实际上受蕴当中也有苦受、乐受、舍受。所以如果你说最后心性是这样一种大乐,很舒服或者说很快乐,实际上已经落到受蕴当中了。如果受蕴当中,其他的一些众生都具备这个受蕴呐,学习佛法并不是真正最后就达到了这样一种快乐,如果这个就是学习佛法的一种果的话,那么实际上也不需要修行佛法么,通过其他的很多方式也可以得到所谓的这样一种快乐。

 

这个方面的乐,不是快乐的乐,不是苦乐的乐,像这样一种所谓的“大乐”的“乐”,它是一种智慧,超离了苦乐之外的,最为殊胜的智慧的本体,就叫做“心性大乐”,把它名称取名叫做“心性大乐”而已,实际上这个方面不是很快乐的乐,完全是一种无分别,无为法的智慧。所以说把这个自现也是抉择为这样一种无分别的、离戏的智慧,这方面也是密宗当中的一种观点。

 

回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20

 

第二十课思考题

 

54、以什么样的理证来遮破六识聚以外他体的阿赖耶?

55、请写出阿赖耶在名言中存在的重要性。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静命论师是否承许阿赖耶的问题。对此,藏地雪域后派的个别论师认为:阿阇黎静命论师根本不承认与六识聚异体的阿赖耶。而且,他们认为:所谓的阿赖耶就是指第六意识非常细微的部分,除此以外,没必要承认单独的阿赖耶。有关这方面,麦彭仁波切正在以教理进行驳斥。

 

再者,对于所说的与六识异体(阿赖耶不存在)的主张,请问你们究竟指的是本体还是反体?】

 

后译派有些论师认为:阿阇黎静命论师的《中观庄严论》或者中观瑜伽派中,不承认六识聚以外的阿赖耶。那么,请问:你们这种六识聚以外异体的阿赖耶不成立的主张,其中的异体,是异本体还是异反体?请从两个方面对我们作出回答。

 

【如若指的是本体,那么到底是说相续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还是作用等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这种推理方法非常好,希望大家一定要掌握。

 

不论因明还是中观,所谓的“异体”均可分为两种,一个是本体异体,如柱子和瓶子或者东山的瓶子和西山的瓶子,这是真正实质性的异体;还有一种是反体异体,比如瓶子上有无常、所作等很多不同的反体。

 

此处,麦彭仁波切站在自宗观点反问:你们所谓的异体是指本体异体还是反体异体?如果你说是本体异体,那是指相续异体还是作用等异体呢?

 

【如果对方说,与六识相续异体的识不存在,那么不仅仅是中观,承认与六识相续异体之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无有。】

 

对方承许说: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应该指本体异体。也就是说,眼识、鼻识、耳识等六识聚全部是意识的本性,除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是不承认的。

 

麦彭仁波切对此回答说:你们的这种说法并不稀有,不要说中观,即使唯识宗也不会承认阿赖耶与六识聚异体,对这一点,你们如此说明纯粹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这样说呢?

 

【所有识如果在识之本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的过失了。】

 

在所有的眼识、耳识、鼻识等六根识的本体中,如果另外存在一个阿赖耶,那阿赖耶识是一种相续、六识聚是一种相续。这样一来,一个人应该具备两种相续,那么,其中一个相续堕入地狱时,另一个相续转生到天界,会出现这种过失。

 

因明《释量论》中,一直在遮破一个众生具有两种相续的观点。所谓的一个众生既具有阿赖耶的相续,又具有六识聚的相续,即使在名言中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麦彭仁波切在此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所谓的异体是指本体异体还是反体异体?如果说是本体异体,那是相续异体还是作用等异体?如果说是自相续的本体异体,那么,六识聚全部是明清的本体,除此以外的一个阿赖耶,不要说中观宗,即使唯识宗也不会承认,只要是佛教徒,就根本不会说:除意识以外,还有一个单独的阿赖耶。如果承认,已经出现一个人具有两种相续的过失了。

 

【倘若与六识作用等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那么第二个方案,如果说:相续上的确不是他体,但在一个本体上具有其他的作用,也就是说,阿赖耶具有阿赖耶的作用,六识聚具有六识聚的作用。

 

如果认为作用等异体也不存在,那作用也无有他体、相续也无有他体的话,你们所谓的阿赖耶到底是指什么?无有丝毫意义。

 

【那取阿赖耶的名称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毫无用途嘛。】

 

既然承许相续也没有他体、作用也没有他体,如此阿赖耶究竟指的是什么?与石女的儿子无有任何差别。所以,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

 

这是从本体方面进行的观察。我们有时候自己静下心来思维,看看麦彭仁波切到底是如何遮破对方观点的,对方既然说不承认阿赖耶,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所谓的阿赖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法……从这方面作了遮破。

 

【仅仅在名言中从反体的角度来考虑,只是说无有阿赖耶就可以, 】

 

假设对方又说:名言中,与六识聚反体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这种说法也是多此一举。你们说:除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既然反体都不存在,你只要说名言中阿赖耶不存在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说异体不存在。

 

【而所谓的“与六识异体”其实并没有否定他法,因而再谈论它显然就成了多此一举的事,原因是:假设单单从反体方面也没有安立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那么到底是给谁取名为阿赖耶呢?因为甚至在名言中与六识聚异体的假立阿赖耶也是无有的。】

 

按理来讲,“与六识异体”中的每个词都应该具有排除他法的作用。但是,按照你们的观点:名言中与六识聚反体异体的阿赖耶也不存在。这样的话,“与六识异体”这几个字也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了,那你们所谓的“阿赖耶”到底是指什么?

 

麦彭仁波切的这种观察方法的确特别尖锐。这种推理方法,一开始没有懂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推的。但是真正了知这种推理方法之后,无论对方如何辩解也根本找不到合理之处,最后也不得不哑口无言。

 

【在此只不过是打开一个思路而已,请诸位公正不阿地进行分析吧。】

 

麦彭仁波切在此处只是稍微观察一下,为诸位后学者打开一个思路,希望你们还是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进行分析。

 

对于不公正的人来讲,无论如何都无有任何用处。有些论典中说:不公正的人,即使亲眼见到也不会承认。比如数论外道,明明了知苦乐的感受完全是内心的觉受,但他们就是不承认,顽固地说无情法中有苦乐等。世间不公正的这些人,你怎样对他说都毫无用处,比如小偷手上明明拿着偷来的东西,但还是矢口否认一样。这种人,与他辩论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希望大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继续观察。

 

【我们自宗认为:这位亲教师也是承认八识聚的,对于这一点,只要没有遭遇棍棒等迎头痛击的灾难,根本不必担心会出现理证的妨害。】

 

麦彭仁波切斩钉截铁地说:阿阇黎静命论师的《中观庄严论》中应该承认阿赖耶存在、八识聚存在。这一点肯定要承认,除非有人使用棍棒、石头等进行加害,真正从理证上辩论时根本不会有任何妨害。

 

在这里,麦彭仁波切显得似乎有点害怕棍棒,但在法王如意宝所写的《麦彭仁波切略传》中说:有一次,麦彭仁波切在路上遇到强盗,已经着魔的强盗们向麦彭仁波切射箭,但一支箭都没有射中。后来,麦彭仁波切说:“在棍棒和石头面前,我不会失败;在教证和理证面前,我不会失败。我永远不败,战胜一切世间。” 【1】

 

 【1】“麦彭”,即不败之义。

 

在这个传记里面,麦彭仁波切既不害怕棍棒也不害怕教证、理证。不过于此处,麦彭仁波切说:如果没有以棍棒来加害,仅仅依靠教证、理证,我一点都不会害怕。

 

【正因为必然承许八识聚转依的五智等,此论才成了大乘总轨的最妙庄严。】

 

《大乘庄严经论》等很多大乘论典中,都承许八识聚最后转依为五种智慧【2】,比如阿赖耶识转依为大圆镜智,染污意识转依为平等性智,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五根识转依为成所作智,法界性智则是一切之现基【3】。这种观点,大乘的中观、唯识都是必须承认的。如果承认阿赖耶识,整个大乘有关五智转依的道理也就很容易成立,因此,《中观庄严论》不仅成为瑜伽行中观的庄严,也是整个大乘的庄严。

 

【2】《经庄严论》云: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

【3】观待远离所离之垢、显现正面的功德而称为转依,五毒转依为五智,阿赖耶转依为法界性智,阿赖耶识转依为大圆镜智。《趋入三身经》中云:“阿赖耶识隐没于法界即是大圆镜智。”彼经又云:“意识隐没于法界中即是平等性智,染污意识隐没于法界中即是妙观察智,五根识隐没于法界中即是成所作智。”《经庄严论》中说:第七末那识也即染污意识转依为平等性智,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只是经论的说法不同而已,不存在任何矛盾。

 

【名言中,不偏堕于染污意识及各自之识的明觉识本体、受持无始以来习气的一个识〖阿赖耶〗存在非但毫不相违,而且必须存在,这一点以理成立。】

 

麦彭仁波切说:在名言中,阿赖耶识根本不堕于六识当中的任何一个识,只不过将每一识的明清部分或无念部分,安立为阿赖耶识或者阿赖耶。

 

无论染污意识还是其他识,都具有明清的这一分,而且,它具有受持各种习气的功用,这一点,在名言中必须存在。如此承认无有任何妨害。因此,在解释大乘观点时,如果连阿赖耶识也不承认,对习气成熟的各种现相等进行解释就相当困难。

 

【但我们要清楚,由于作为遍计所执之根本的依他起本体不成立实有,】

 

但有一点必须要清楚,遍计所执法的来源——阿赖耶,也就是依他起,它的本体根本不能成立为实有。

 

【因此月称论师等破遮的原因也在于此。】

 

那月称论师为什么在《入中论》中遮破唯识宗的阿赖耶呢?

 

大家清楚,唯识宗分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两种。其中,随教唯识并不承认依他起心识实有,但随理唯识认为,依他起的本体应该承认为实有。针对这一点,月称论师在以《入中论》为主的很多论典中作了广泛遮破,而对名言中明清的、受持各种各样习气的阿赖耶根本没有破。

 

在这个问题上,格鲁派的有些论师,暂时承许阿赖耶识在名言中也不存在。诸位高僧大德对此观点进行观察时,的确出现了上面所说的诸多过失。但这是不是真正宗派的过失呢?不是宗派的过失。以宗喀巴大师为主的很多高僧大德,为了利益众生,才暂时宣说了这一观点。

 

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各种各样的方便法门,比如,释迦牟尼佛在有些众生面前说 “我”为实有,在有些众生面前说“我”根本不存在。实际上,并不是释迦牟尼佛承认所谓的“我”存在,而是为了利益个别众生,才在不了义经典中承认实有的我。

 

同样,名言中不存在阿赖耶的观点,对有些众生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利益。针对这一类众生,格鲁派的有些论师暂时宣讲了名言中不存在阿赖耶的观点。对于这种观点,他们自己其实也并不承认。我们也再三说过:宗喀巴大师最究竟的观点,在给仁达瓦的书信、《三主要道论》等论典中讲得非常清楚,此处不必多说。

 

因此,月称论师等为什么遮破阿赖耶呢?就是针对唯识宗承认实有阿赖耶这一点进行遮破的,对此大家应该明白。

 

【凡是否定自证与阿赖耶的这所有理证均是指向唯识宗承许自证成实的,何时何地都不是针对名言中承认阿赖耶与自证的观点,】

 

中观应成派的很多论师,有关破阿赖耶、破自证的教证理证是相当多的。但是,这些教证、理证,并不是破名言中无自性的阿赖耶和自证,它所针对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针对阿赖耶和自证“实有”这一点进行遮破。

 

在当时,各宗各派的大德们有关阿赖耶和自证方面的分歧特别大。现在的很多道友一般没有参加过辩论,但在真正的辩论场所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麦彭仁波切也是在很多论典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一方面,麦彭仁波切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他老人家无比的辩才或智慧。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自己到底如何承认?在这方面应该思维,这一点对我们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

 

为什么不遮破名言中的阿赖耶呢?

 

诚如以破除蕴界处、道果所有成实法的理证并不会妨害中观承认在名言中蕴界的安立与道果一样。】

 

在《入中论》等中观论典当中,从了义角度来讲,对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以及五道还有声闻、缘觉、菩萨的果位,凡是有关成实的法理,一概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证、理证进行遮破。

 

那么,这是不是对名言中的五道十地进行遮破呢?并非如此。在名言中承认蕴界处、阿赖耶、自证等,不会有任何妨害,这一点即使中观宗也可以承认。因此,要么是胜义中存在,要么在名言中承认成实,针对这些观点,中观宗采用各种各样的理证进行了破斥。

 

希望各位道友,在讲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听,听完以后,要好好地复习。不然,连字面意思都不清楚的话,想在意义上精通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也要明白:像外道徒所谓的恒常实有的神我等在名言中也绝对是虚无的。】

 

阿赖耶跟外道所承许的神我等完全不同。在名言中应该承认阿赖耶,而且必须承认。如果不承认,名言中受持各种各样习气的法就不存在,或者对耳识、鼻识等任何一个识进行观察,对方说与六识聚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异体”究竟指的是什么?对这方面逐一观察时,阿赖耶是必须承认的。

 

对方反过来问:你们既然承认阿赖耶,那是本体存在还是反体存在?对此可以回答说:是一本体异反体。耳识、鼻识等,从识的角度来讲,应该是一个本体;但从作用方面来讲,眼识肯定不是鼻识,如果是鼻识的话,眼识看见色法时也应该闻到味道,会有这个过失。所谓的阿赖耶,从本体角度来讲,每个众生只有一个相续,八识聚全部是识这一个本体;但从作用方面来讲,眼识、耳识等不能作为阿赖耶识来存在。

 

在以《瑜伽师地论》为主的大乘论典中,专门讲了阿赖耶的法相、功用、分类等。关于如何承认的问题,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说,名言中可以承认阿赖耶存在。既然名言中承认,那是不是像外道所承认的实有自在的我一样呢?并不是这样的。

 

在这方面,后译派的确与前译宁玛巴自宗存在很大分歧。但在显现上,不得不承认:麦彭仁波切所说的道理非常合理。如果你不承认,一定要举出真实的理由,否则,只是说“我不承认、我不承认”的话,肯定不行的。

 

所谓的阿赖耶,并不是像外道实有自在的我或者常有的柱子等,即使在名言中也以名言量有妨害,无论依靠现量、比量都不可能成立。因此,阿赖耶在名言中必须存在。

 

【总之,如果在名言量面前成立有,那么在名言中谁也无法遮除;】

 

比如柱子是无常的、火是烧热的,或者受的本性是痛苦的等等,这些在名言中以名言量可以成立。如果说“火不具有烧热性、柱子不是无常的本性”,这种观点,如果以胜义量来破则另当别论,但真正以名言量来破是根本没有办法的。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也说:“若世于汝无妨害,当待世间而破此,汝可先于世间诤,后有力者我当依。”

 

【倘若以名言量有妨害的话,谁也不可能建立它于名言中存在。】

 

以名言量有妨害的,比如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的我,或者名言中也不存在的龟毛、兔角、虚空中的鲜花等等,诸如此类的法在名言中谁也无法让它建立起来。

 

但阿赖耶并非如此,它在名言中无有任何妨害。如果阿赖耶也像石女儿那样于名言中有妨害,宁玛巴也没必要对阿赖耶特别“热情”,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它建立起来。但是,阿赖耶以名言量无有任何妨害,它的本体的的确确存在,这样的话,你们又凭什么说阿赖耶在名言中不存在?在胜义中,对蕴界处等一切法一概遮破,但在名言中,你们为什么对阿赖耶如是地欺负?

 

所以,麦彭仁波切说:在名言中也不承认阿赖耶是不合理的。在这一问题上,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出现了一些争论。

 

【同样,依靠胜义量成立无有,要建立它于胜义中存在这一点谁也无能为力。这是一切万法的必然规律。】

 

在运用离一多因或者破有无生因等胜义量进行遮破时,胜义中的确不存在——柱子的本体是空的,这时,任何人想尽一切办法建立柱子的本体不空这一观点,也是无能为力。

 

比如,名言中火的本体是热的、无常的,这一点以名言量可以成立,任何人也不能否认;胜义中,万法的本体必定是空的,谁也不能说它不空。这就是万法的规律。

 

所以,胜义中一切万法皆为空性,前世后世、业因果等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人也无法建立它在胜义中存在;世俗中,前世后世存在、业因果存在,这些道理以名言量可以成立,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驳斥。

 

此处表面上只是对阿赖耶进行分析,但这种推理方法,大家一定要明白。现在的很多人,对于胜义和世俗根本不分,对于现相和实相也不分,空性和显现也不分,然后,显宗和密宗不分、大乘和小乘不分,全部一概承认,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大家应该清楚:有时从所用的量来分,有时从境和有境方面分,有时从现相和实相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教义,无论缘起空性还是前世后世等,都具有非常甚深的含义。因此,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收获。如果任何收获都没有,每天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担心不去上课就无法在班里面呆下去,以这一目的去听课的话,没有多大的意义。这里所讲的内容,对大多数道友来讲,完全是一种新的知识,因此应该以恭敬的态度接受。

 

【进行此番分析,对于整个大乘无论是显宗或密宗都是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点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其中的含义没有明白的话,也不一定重要。讲考的时候,我问个别道友:“前面说离题千里,可笑至极。怎么可笑?你觉得有没有离题千里?”他说:“没有想,也不是特别可笑。”对整个内容的推理方式不懂的话,不一定觉得可笑。这里一说很重要,有人也许会想:“哪里重要啊?是不是对他个人来讲很重要啊?!对我来讲,发生活费的当天是很吉祥的日子,这个比较重要。”这样的话,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内涵中去。因此,了知它的真正本义非常重要。

 

【不仅仅是显宗,就连密宗也是先抉择一切显现为自现,】

 

不要说显宗,即使密宗,首先将一切显现抉择为自现,自现的来源则是所谓的阿赖耶或者如来藏。

 

【进而自现也抉择为心性大乐。】

 

此处的“大乐”,主要是从如来藏本体光明这一角度来讲的,并非凡夫人所说的乐受。《大幻化网》中说,所谓的大乐,是指远离了一切变化的痛苦。因为一切法都是刹那刹那变化的,这是一种痛苦。《宝性论》和《中观六论》中也讲到,所谓的无常是痛苦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无常的本体即是常有大自在的智慧。

 

因此,如来藏真正的本体,也是从阿赖耶讲起的。如果不承认阿赖耶,无论是黄教所承认的密集金刚还是觉囊派所承许的时轮金刚,都会非常难以解释。如果承认阿赖耶,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很多现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所以,无论密宗还是显宗,无论唯识宗还是中观宗,都必须承认阿赖耶,否则,有关心性大乐光明以及如来藏等很多论典也就很难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