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接下来修自轻他重,在思维自他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屡屡串习,达到纯熟程度以后,就要在付诸实践上行持自轻他重,处在凡夫位也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像仁慈瑜伽上师那样,这来自于世俗菩提心修炼达到纯熟的力量。而真正的自轻他重,(登地以上才能做到,)证悟见道的智慧同时现前四平等性义,也就是证悟到自他胜义离戏平等性、证悟世俗如幻平等性、证悟佛与众生平等性、证悟我与佛陀平等性,在那时,才到了能直接成办他利的开端。如果头颅被砍断带走,也只是视为粪土而别无他想,因此到了那时真正能做到自轻他重。在初学者的阶段,必须通过修炼世俗菩提心来实现自轻他重。

 

斩断我执的方法,包括以方便斩断和以智慧斩断两种,首先要以方便斩断我执,也就是通过修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的途径,最初依靠方便来断掉自私自利的分别念,随后凭借依靠方便的方便生证悟胜义的智慧把我执斩草除根。起初,反反复复修行、抉择世俗菩提心,然后要着重修炼胜义菩提心。对于一己之私的心念,是通过世俗菩提心压制、依靠胜义菩提心根除。作为一个行人,毕生当中的实修法仅此菩提心就已足够。

 

我们要清楚,不管享乐受苦都要转为道用。身为一个人,绝不会永恒快乐或恒常痛苦,都是偶尔快乐偶尔痛苦,苦乐交织。当我们拥有快乐或遭受痛苦的时候,要把它变成菩提道的本体。倘若痛苦没有成为行道的障碍,那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因此,身为菩萨,如果自己幸福安逸,会看成是不欢喜的事。当我们自相续萌生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这些安乐之因时,不可执此不放,要想到:这些会因为我一念之嗔而毁于一旦,所以为了使之永不失毁,提前就要布施给有情。当处于痛苦之中,受到麻风、天花等疾病折磨,着魔中邪,被晦气所逼,诸如此类的不幸此起彼伏,也要像在修皈依时那样,认识到这是三宝的大悲所致,心里想:我生生世世当中所积下的不善因、后世所要感受的一切业果,依靠三宝的大悲,在今生今世就得以成熟,但愿以我一人的这种灾难替代天边无际一切有情感受的所有苦楚。当生起贪心嗔心等苦因时,也要想到这是三宝以大悲警告暗示我还有要舍弃的烦恼,但愿依此承担起一切有情的贪心等所有烦恼,从而使一切众生的贪欲等所有烦恼和业成熟于我的相续。这样一来,不管是苦因还是苦果,都转为道用, 成为菩提道的助伴,进而使无数劫的罪恶得以清净,使资粮得以圆满。

 

再者,当目睹破戒等恶劣的修行人时,要对他修施受法,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守戒必须依靠对治,好比乌鸦不敢吃活蛇一样,如果我们没有丧失正知、正念、不放逸的对治,就不可能导致弥天大罪之因的堕落。又如当碰到死蛇时,就连乌鸦也会如同大鹏鸟一般为所欲为。同样,如果我们离开了对治,那么微故细过也会成为堕落的因,由此可见必须要增强对治力。作为追随雄师般如来圆满佛陀出有坏的菩萨我,好似幼狮,对于一切所对治的堕落,要提高心力,坚忍不拔。如果对于自己严守戒律等进而使别人守戒等心怀耽著、傲慢、实执,那就是魔业了,因此务必予以断除。就这样发自内心自他相换。

 

在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菩提心的基础上, 获得不为八风所动的威力以后再修自轻他重, 心里思维:我从今天起,不管获得解脱也好, 没得解脱也罢,地狱、饿鬼、旁生等六道众生的痛苦理当由我来承受忍耐,我的幸福安宁快乐的事等博施给一切有情……

 

对于上从有顶下至地狱之间的一切有情, 修知母、念恩,萌发想要报恩的念头。在希望他们离苦时念念想到:但愿所有众生远离三苦的苦果及贪嗔痴等烦恼的苦因,以及由它所引发出的十不善业、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四重罪、八邪罪等苦因及苦果;如果他们远离了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随后虔诚祈祷三宝。即便这样也无济于事,但愿速在当下一切众生的苦果及苦因都成熟于我的相续,以心态和行为来取受众生的苦因及苦果。如果有一个必定能成熟的办法,那我甘愿代替一切众生的血肉、骨骼、病痛、死亡等,如果堕落到地狱之处,那么地狱一切众生的痛苦都由我来感受。

 

或者观想:根据众生一一的数目,我的身体也变得多如其数,而作为某某众生的替身, 感受所有痛苦也甘心忍耐。

 

或者观想:我的身体变成庞然大物,遍及三界六道一切处所,上身感受普及善趣的行苦变苦为主的一切痛苦,从而使善趣的所有众生离开痛苦。再观想:下身主要感受三恶趣的苦苦,从而使三恶趣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从地狱等分门别类的一一痛苦开始细致入微加以思维,把这些痛苦承受在自相续中,使沦陷那里的众生远离所有痛苦,享受人天善趣果报直至圆满佛陀之间的一切安乐,一一众生悉得成佛。到最后,一切众生成佛时,想到那些众生是依靠我的善根而得以成佛的,我实在喜出望外。

 

我们还要生起这样的想法:在漫漫岁月里, 就算是为了一个有情需要在尽恒河沙数劫里安住,也甘心情愿忍耐。心里要想:但愿一切众

生的痛苦成熟于我的相续;行为上,我仅仅以意愿和向往但愿一切有情的痛苦成熟于我身心上。作为痛苦之因的所有业和烦恼成熟于我身心上,我的幸福安宁快乐的事通通为众生的利益而回向,奉献给众生。以大慈心施舍:从今天起,我的身体、受用、三时积累的一切善根无不奉献一切众生,其数量尽大地的微尘数、极其可观,是以想布施的意愿奉献、回向。既然布施了这一切,那就不能再出尔反尔,对于这个身体,一切众生把辔头放进口里,把鞍子鞴在背上,诸如此类,不管做什么不乐意的损害,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切都取决于那些众生,如果再说“我的身体……”把它执为我所, 那显然不是菩萨的风范。如果把身体受用以及善根,毫不吝惜、毫无贪恋地施舍给一切众生, 那么直接是利益众生,间接是利益自己。

 

以上这些是不退失愿菩提心的方便法。

 

 

目录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

雍怎益西坚赞 著

索达吉 译

 

诸位大德都曾用“彻见甚深义之圣者龙树菩萨”之美称向尊者表示过由衷的赞叹!

 

圣者龙树菩萨,是于过去无边无量劫中发心,并于众多无量大劫中精勤不断地积累二资,又于不可言说的世间界中利益无量众生,为了此间刹土佛法的兴盛而应世化现的。

 

佛陀也曾亲口授记过有关圣者龙树菩萨降临于此娑婆世界,并广弘佛法的内容。

 

有关佛陀授记龙树菩萨为此间刹土佛法之兴旺而出世,并依照发心在佛陀示现涅槃,佛法趋于衰落的生死存亡之际,及时应化出世,并广弘佛法的经过(,在众多经续中都有所记载)。

 

关于发心的具体情形,在《大云经》中描述道:“于无量无边大劫之前,转身为一号称‘大精进龙’之圣主大国王,并面谒龙灯如来。尔时,于龙灯如来座前以无量供品广作供养,且抛洒一撮无价之宝并厉立宏愿:于未来世释迦如来教法没落之时,吾将出家,三次发大法音,为正法而舍己之身寿。”经中的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圣者当初)发心立誓于此刹振兴佛法的经过。

 

遵照当初的发心,在本师大能仁释迦佛住世期间,一位被誉为“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离车子童子”也诞生于世,释迦佛在如海般众多的眷属当中,极力称叹这位童子的广大功德,并预言道:在我涅槃四百年之后,(他)将转世为圣者龙树且广弘佛法。

 

《楞伽经》中云:“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

 

《文殊根本续》云:“于吾灭度后,四百年之时,比丘龙出世,于教信且利,证得欢喜地,住世六百年。彼圣者修成,孔雀佛母孔雀佛母咒,且通诸经论,无实甚深义。弃身离世后,往生极乐刹。最终决定得,正等觉果位。”

 

《金光明经》中也对“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予以了高度赞叹,并进一步指出,该童子即后来的大圣者龙树菩萨。

 

《入中论注疏》中引用《圣大云经一万二千颂》中的内容说道:“阿难,吾灭度后,满四百年,此‘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转身为比丘,其名曰龙,广弘我教法。后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

 

《大法鼓经》云:“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于大师灭度后,人寿八十岁,教法衰微时,转生为名含大师德号之比丘,广弘圣教,满百岁后往生极乐世界。”

 

《时轮金刚后续》中,也有该大圣者利益正法及众生的丰功伟绩的授记。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众多授记中的代表而已。佛教圣地印度的智者们一致公认:有关授记大圣者龙树的经续多达百种。

 

至于大圣者龙树的出生年月,从佛陀描述如来灭度后,受持佛教者们出世情形的正量语中便可一见分晓。

 

《悲华经》中云:“有问:如来灭度后,何人当受持正法?阿难,迦叶比丘与汝二人,当于四十余年中受持吾之正教。”

 

正如此等授记所言,在佛陀示现涅槃之后,上座大迦叶、阿难尊者与上座优波离优波离三者,将佛陀言说的所有三藏教义进行了结集。第一次结集不但抑制了正法在世间界的衰落,并且令佛法更加兴旺昌盛。

 

其后,大迦叶尊者趋入涅槃,阿难尊者一如既往地护持正法长达四十年之久,并令正法越发兴盛。自此依次直至大善见尊者之间的七代付法藏师七代付法藏师,都为正法的经久不衰、繁荣光大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之后,正值佛陀灭度百年之际,以暴行比丘[又名毗舍离比丘]为首的众多人等,肆无忌惮地鼓吹宣扬“如法(持有)金银”等违背戒律的十非事。使白法方的天尊们不由得哀叹道:“佛法遭遇了重创啊!”并在极度的忧伤中哀号不已。悲号声响彻了整个赡部洲、四大王天以及三十三天等上天界。

 

正当白法方的天尊们深陷忧愁哀伤境地而不能自拔之际,魑魅魍魉中却此起彼伏地回荡着一片片欢声笑语。

 

(于此危急关头,)依照往昔的发心与愿力,阿育王横空出世。以其为施主,聚集上座耶舍等七百阿罗汉,励力灭除邪说,以大悲善逝所宣之律藏为准则而进行了第二次结集。

 

此时,白法方的天尊们才心满意足地发出了欢畅的笑声。

 

随着五浊恶世的来临,众生福报日渐衰退,与佛法戒律相抵触的各种邪说大行其道,尤其是声闻十八部的分裂,导致教内各派固持己见,纷争不合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家都师心自用地认为:“只有自宗才是真理的持有者,其他宗派的见解都是愚痴荒谬之说。”

 

无休止的激烈争斗,蹉跎了宝贵的光阴,也使如理如法闻思戒律、专心致志修持禅定的修行者数量骤然陡减。

 

在声闻乘的众多学说言论中都公然宣称:“大乘佛法并非佛所宣说!”随着异端邪说的广为流传,佛法陷入了低迷的谷地。

 

以大悲世尊的发心与愿力,终于使莫衷一是的人们得到并睹见《哲哲国王梦兆授记经》:“迦叶佛告曰:哲哲王,汝之梦兆乃释迦佛教法历程之先兆。”

 

关于哲哲国王的梦境,在《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中描述道:“于迦叶佛时,施主哲哲王偶感十梦:一者梦见有一象王从窗牖出,身虽得出,然尾为窗碍;二者梦见有一渴人而井随其后;三者梦见以一升珍珠贸易于等量沙尘;四者梦见檀香木与常木等值;五者梦见悦意园中华果茂盛,忽为他人不予而掠;六者梦见大香象为诸小象刁难;七者梦见有一猕猴身有粪秽,将其所染污于他众;八者梦见猴王灌顶加冕大典;九者梦见整块布匹,为十八人各个执夺,各人手中所获均完整不破;十者梦见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争论竞是非。

 

此十梦令大王颇感忧患,生大怖畏。遂问于迦叶佛,佛言:‘如所得梦非汝王有损。乃未来世中人寿百岁时,真实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遗法中,不净比丘弟子虽已出家,但心犹贪着殿堂名利不能解脱,则为如王所梦有一象王从窗牖出,身虽得出,然尾为窗碍者所兆;如王所梦有一渴人而井随其后者,(是彼遗法中有诸比丘,)虽身居庙堂,然未听受他人说法之兆;如王所梦以珍珠贸易沙尘者,是乃彼时声闻诸众为得饮食而与他人说法之兆;如王所梦檀香木与常木等值者,是乃彼时有诸声闻众,以佛经典,视同世间外道典籍之兆;如王所梦悦意园中华果茂盛,忽为盗匪所掠者,是乃彼时不习听闻诸众,以僧伽受用,施予谄媚诸在家众之兆;如王所梦大香象为诸小象刁难者,(是彼遗法中)有诸恶性比丘,压服彼等持戒有德比丘诸众之兆;如王所梦有一猕猴身有粪秽,将其所染污于他众者,是彼遗法中有诸破戒者,毁谤持戒有德比丘之兆;如王所梦见猴王灌顶加冕大典者,是彼遗法中愚痴无德比丘,反为僧中上首之兆;如王所梦整块布匹,为十八人各个执夺,各人手中所获均完整不破者,是乃释迦佛教法分十八部,虽复如是而佛教法亦未破坏之兆;如王所梦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争论竞是非者,是释迦遗法以互相争斗竞辩而趋至隐没之兆。’”

 

得见此经之后,声闻十八部前嫌尽弃,进入了同心合力、携手并肩的阶段。他们终于明白:各教派之间,只是各自上座的方言有所不同,服饰打扮有细微差异而已。除此之外,在遵从佛陀训导、精勤修持三学、成就解脱果位方面,是完全一致的。闻思修行之风又开始恢复,佛法也因此进入了一段兴盛时期,这就是世人所称的第三次结集。

 

其后,佛教又逐渐趋向于衰落,特别是大乘佛教,更是呈徒有虚名、日薄西山之势。在佛陀涅槃四百年之际,大圣主龙树菩萨终于诞生于世。

 

龙树菩萨的降生地,为印度南方的碑达巴。当时,一位当地的大婆罗门[龙树菩萨之父]正苦于膝下无子。一天,他在梦中得到授记:如果向一百位婆罗门做法宴斋食,就会得到一个儿子。这位心急如焚的婆罗门赶紧照办,不久,一个男童[龙树菩萨]终于在期待的目光中出生了。

 

(令人扫兴的是,)相士却预言道:虽然婴儿的面相很贤善,但他的寿命却只有七天。(听到这一消息,原本欣喜若狂的父母一下子被打入了冰窟。不知所措之际,他们连忙)向相士讨教,希望能找到一个化解之方。(相士回答说:)“如果能向一百位婆罗门做法宴斋食,就能将他的寿命延至七个月;如果能向一百名比丘做法宴斋食,他的寿命就能增至七年。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听完相士的回答,)黔驴技穷的父母也只好遵循此策。

 

随着七年期限的逼近,做父母的实在不能忍受眼睁睁地看见亲生儿子的尸体出现在自己跟前,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已,只好将(年幼的龙树)和仆人逐出家门。

 

(主仆二人从此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漂泊历程,)他们先朝拜了羯沙流波坭羯沙流波坭,随后又流落到那烂陀寺的罗罗门前。(历经沧桑的龙树心事重重,百感交集地)以婉转悠扬、令人心碎的腔调唱起了吠陀经。(哀怨的诵经声打动了)一位大婆罗门,他将菩萨童子请进了家中,并关切地询问事情原委。

 

(龙树菩萨)只得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出(。大婆罗门听完后,当即回答说:)如果能够出家,就能免遭此难。(山穷水尽的龙树)连忙答应了将来出家的安排。

 

(大婆罗门罗罗)在坛城中授予(龙树菩萨)无量寿佛摧伏死主灌顶,并嘱咐他务必精进持诵密咒,特别是在第七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更是要通宵达旦彻夜念诵。依此良策,终于使他摆脱了死主的围困。

 

八岁那年,他削发出家,不久便对一切世间学科,以及大小乘的所有经典通达无碍。

 

之后,他拜见了早已心灰意冷的父母。(意外的重逢,使二老喜出望外、信心倍增。)

 

他又向大婆罗门请求,希望能将其余的吉祥密集等众多密法予以传授。(一直对他暗中欣赏的)大婆罗门于是欣然将续部、耳传窍诀及教诫倾囊相赐。

 

随后,他又在亲教师前得受近圆戒,法号具德比丘。尊者以这种勇于进取的方式,在那烂陀寺圆满地听受了三藏四续的所有传承。最主要的是,由于历世以来一直受到至尊文殊菩萨的摄受,尊者此生也在文殊菩萨化现成天子形象的智宝菩萨前恭聆了所有显密胜法,并将本师释迦牟尼佛于此世间宣说的一切显密秘密奥义彻底了达于心。

 

此时,一场严重的饥荒正在四处蔓延,很多地方都呈现出一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凉景象。那烂陀寺僧众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厄。(于此危急关头,)长老罗罗贤任命龙树菩萨担当那烂陀寺安居执事的重任,令其负责僧众们的饮食起居。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龙树菩萨慷慨应命。他在寺庙中以点金剂将大量红铜变为黄金,(并以此黄金)从无有饥荒的地区换回了稻谷、青稞等所有生活资具,使该寺僧众在十二年的饥馑中没有受到丝毫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毁戒律的行为日益猖獗,并开始遍布各地,佛教内部的律藏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嫉恶如仇的龙树菩萨)不忍心(看到衰落场面的出现),于是毫不容情地将失坏戒律的数千僧人摈除,又为具缘诸众广为阐演三藏妙法,尤其是将律藏胜法作为彰扬重点。

 

有如当年世尊在鹿野苑初转F轮敷演四谛妙法一般,当时的智者们将龙树菩萨三次出大妙法音中的第一次——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整治戒律衰败之行,共称为“戒律大法音”。

 

此时,魔王波旬出世,并化现成名为“行乐比丘”的僧人。他撰写了大量污蔑诋毁大乘佛法的论典,使大乘佛教的见解与行为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龙树菩萨力挽狂澜,将各种讨伐邪说、遏恶扬善的理证广为传播,使荒谬邪见遭到了致命的迎头痛击,终致奄奄一息,甚而一蹶不振。

 

尊者乘胜追击,又向各道各阶层的具缘者广宣三藏妙法。一次,有两位少年也加入了闻法者的行列。(令人惊奇的是,)在他们周围,弥漫着一股浓郁而沁人心脾的芬芳,及至尊者身前,香味忽然消失。(尊者)问其原委,两位童子回答道:“我们是安止龙王的儿子,来到人间就需用果协喀檀香果协喀檀香护身。”(龙树菩萨)又问道:“能给我一些这种檀香吗?”(龙子回答道:)“待我们请示父王之后(,才能答复您)。”

 

随后,(二位龙子赶紧返回龙宫)向龙王禀报。(龙王回答说:)“如果龙树阿阇黎能光临龙宫,我们将予以供奉。”

 

(得知龙王的条件之后,具有远见卓识的)龙树菩萨瞻瞩到令龙界无量所化诸众能培植善根,以及迎请《般若十万颂》等经典的诸多必要,于是应邀前往龙宫。

 

以安止龙王等大力龙王为首的无数行善龙众,在向尊者供养了数不胜数的供品之后,便抓住时机祈求传法。

 

(诸龙之请求正中尊者下怀,)龙树菩萨因势利导,向龙王及其眷属细致入微地解说了善妙佛法。(深感受益匪浅的)众位龙王(舍不得尊者就此离去,)便极力挽留尊者能常驻龙宫。

 

(尊者)婉言相拒道:“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筹集修建千万佛塔的檀香檀香,以及迎请各类经函,实在没有空闲久住龙宫。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们,将来我一定会重返龙宫的。”

 

众龙王(见劝说无效,遗憾之余,)只好将大量檀香、《般若十万颂》以及众多《陀罗尼经》恭送于尊者,令其携至人间。为了确保龙树阿阇黎能再次光临龙宫,诸龙王(心生一计,强烈)提出:“我们必须扣留经函后面的一小部分以作为质押。”

 

因为从龙宫迎请的《般若十万颂》的《常啼菩萨品》及《胜法品》缺漏,所以(后人)便将《般若八千颂》的最后两品,替换到《般若十万颂》中。因此,广略《般若经》最后两品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回到人间)之后,龙树菩萨便利用从龙宫收集的珍贵檀香,建造了千万佛塔等(各种所依)。因为这一切都得益于龙王的大力协助,所以,尊者从此便被世人尊称为“龙树菩萨”。

 

随后,尊者又前往里喀惹里喀惹,并利用点金术之所得广作布施。一对婆罗门老夫妇因得到大量(尊者)恩赐的黄金,而生起了无与伦比的信心,老婆罗门自愿担当起侍从的职责,并在尊者前闻听了佛法,死后转生为后来赫赫有名的大阿阇黎——龙菩提。

 

在龙树菩萨的带领下,星星点点的佛塔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次,正当他准备将一块酷似铃铛的岩石变为黄金,一位度母化现的老妇人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只有修持佛法,才是事关重大的要举。你应当到吉祥山去修行。”(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在当地恭造了《度母修法仪轨》。

 

之后,龙树阿阇黎在印度中土六大城市的所有主要方位,又兴建了不胜枚举的佛殿、佛塔。并为演说佛法的各大上师修建了众多供养处。

 

他还为感召而至的赡部洲大多数希求趋入佛法,并寻求法义者广赐深妙法义,特别是佛陀亲口所宣的那段教言——“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吾已得,为谁宣说亦不可证悟,故当无言安住寂林中。”

 

因为世人极难彻底领会《般若经》之珍宝法义——实相空性,真实无谬的通达者绝无仅有。大多数人在听到此理后都惊恐不已,继而弃置不理。有的人虽然生起了信解,却将无有自性之义执著为单空,从而堕入了断边。

 

但是,如果不能晓悟空性之义,就无法行进于解脱与证达一切智智之道。(龙树菩萨)意识到这点后,为大悲心所驱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令世人)通晓诸法实相均为缘起,在胜义中丝毫自性也不可成立,在名言中黑白业果无爽不欺,但二者之间却并不相违的中观贤妙道之大法音。

 

以“不生亦不灭……能说是因缘”等偈颂为内容,尊者撰写了《中观根本智慧论颂》及其支分——其他理集诸论[中观六论]。如实地将往昔世尊在灵鹫山赐演的《般若经》珍宝法义,在赡部洲大力彰显,昭然示众,再一次发出了大乘妙法之音。智者们一致公认这次壮举,为大圣者龙树菩萨于赡部洲所发三次大法音中的“第二次出大法音”。

 

考虑到更多所化诸众的利益,尊者决定起身前往北俱卢洲。途中偶遇一名孩童,尊者因孩童的“则达嘎”手纹,而授记此孩童将成为国王,随后又继续上路赶往北俱卢洲。

 

到达目的地后,尊者将衣服挂在衣杆上,然后开始沐浴。当他人准备将衣服取走时,尊者一反常态地高声疾呼:“那是我的!”不明就里的当地人便因此而将尊者称为“我所者”。

 

当北俱卢洲调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尊者重返故土之时,曾被尊者授记将掌管王位的孩童已经成为了一名国王[乐行王]。尊者于是在乐行国王的供养殿中居住了三年,并尽心竭力地广弘精妙佛法。

 

遵循至尊度母的指点,尊者去往南方的吉祥山。在当地,他主修精髓妙法,并为以大弟子圣天、佛护等众多受持佛法大德为主的无边无量之人与非人众生,精勤不倦地惠赐了深广妙法。一如佛陀再次亲临人间一般,使正法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为了令佛法永不衰落、恒常住世,尊者在金刚座建造了石网栏石网栏与多达几百座的佛塔,还对吉祥米积塔 吉祥米积塔进行了装饰,又为诸位僧众修建了为数可观的经堂。并嘱托马哈嘎拉等护法承担起(守护正法的)事业,督促赞扎嘎、增禄天母等诸位财神,务必恭敬承侍供养护持正法的诸位大德及其眷属。尊者以各种方式促进了正法的进一步繁荣兴旺。

 

尊者后半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南方吉祥山如同世尊重返人间一般广转显密之轮上面。特别是他所撰著的《赞法界论》等论著,被人们共称为“第三次出大法音”。犹如佛陀当年三转F轮一样,将无以数计的所化之众引入了大乘之道,使佛陀演说的了义经典之义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不为他人所摧。

 

为了后世所调诸众的利益,尊者在一生中撰写了数目惊人的阐释三藏四续密意之论典,包括以理证之道宣说趋入佛法圆满精华大乘道之圆满菩提道次第的《中观宝鬘论》、以教证而建立此道的《经集论》、结合道次第精要与佛陀教言的《稻秆经释》,包括《赞至尊了义文殊》等在内的《赞颂集》《密集略修》《经部修法集锦》《菩提心释》《圆满次第之五次第论》《中观根本慧论颂》《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亲友书》《百智论》《令众生愉悦之十一颂》《八粗堕》《普贤行愿品合并本释》《梦境如意宝语》《布施语》《出世语》《八加行》《智树论》《规范论》《养生篇》等阐释经续密意的论典,另外还有《显密道次第》《四续本尊修法》等异彩纷呈、不拘一格的论著。

 

龙树菩萨此等壮举,使佛法越发兴盛,也使魔王波旬及其眷属火冒三丈、嫉妒万分,甚至到了不堪忍受的境地。他想不出其他高招,只好钻入乐行王后的胎腹中(伺机作恶)。不久王后临产,生下一名为“具力”的太子。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具力太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了。一天,)他的母后将一件世间珍稀难得的无缝衣赠予(爱子,太子告诉母后:)“我现在先把它收藏起来,等到有朝一日我继位登基、治理江山之时再穿它。”母后无奈地告诉儿子:“你的父王与龙树阿阇黎已经成就了等寿金丹术,在阿阇黎没有圆寂之前,你父王是不会死去的。你这辈子恐怕没有希望继位执政了。”

 

(母后的一席话,使)具力太子生起了极大的忧伤,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失望,禁不住悲从中来、号啕大哭。母后连忙安慰道:“你用不着哭泣,(我倒有一个主意。)因为阿阇黎是一位安住于广大菩萨行境界的菩萨,如果你向他索要头颅,他必定会慨然施予的。(如果他圆寂,)你的父王也会因此而命终。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登上王位了。”

 

(听完母后的“高见”,具力太子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他迫不及待地赶到龙树菩萨身前,提出了索要头颅的要求。

 

大圣者龙树菩萨思索到:“大悲世尊在因地时,也曾行持过布施头颅等菩萨难行。我也应当如此追循佛陀的足迹,继承佛陀的事业。为了慑服魔王波旬,为了利益后代众生,为了诸大佛子能生起勇气,我应当行此布施。”想到这里,尊者爽快地答应了索要头颅的要求。

 

(王子喜不自禁,立刻挥起)宝剑向尊者的头颅砍去,然而头颅却并没有被砍掉。尊者和蔼地向目瞪口呆的王子解释道:“往昔我在刈割茅草时,曾割断过一只小虫的脖颈,因为这个罪过,所以用吉祥草便可以砍断我的头颅。”王子遵言而行,果然如愿割断了尊者的头颅。

 

此时,只见殷红的鲜血化为了白色的乳汁,龙树菩萨的头颅吟出了振聋发聩的一段自白:“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

 

王子担心头颅会重新复原,便将其扔到了一由旬以外的地方。因为龙树菩萨已成就了金丹术,所以其法体与头颅都化为了顽石。(令人惊讶的是,法体与头颅)不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风化,而且因岁月的递增,二者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缩短。等到将来重新复合之时,(复合后的新法体)就会像龙树菩萨住于尘世一般,对众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利益。

 

因为大尊者龙树菩萨长久以来获得了登地菩萨的自在成就,所以才能在布施头颅时,做到临危不惧、欢天喜地。这一切,也是在向世人宣告尊者的得地之相。

 

《入中论》云:“且如佛子闻求施,思维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正如在得地之后,布施头颅不但不会有痛苦,而且会生起超胜于比丘一禅等持的欢喜与大乐的说法一样,龙树菩萨已经获得登地果位的成就,是在佛经中已经明示,世人也是有口皆碑的。

 

其共同部分的示现,是在吉祥山修持长达两百年,地道功德辗转增上,最终获得了共称的七地果位。

 

在得到一地果位之后,即能获得于一百个世间界中化身为一百位祖师,并同时于一百位佛陀前化为一百尊身体聆听佛法等十二种一百功德。

 

因为此等功德在获得二地果位之后,更会往上递增。所以可想而知,尊者所拥有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关于尊者的不共同示现,在《明炬论》中描述道:“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在获证真如法义后,于世间界畅演各别自证金刚持之大等持。既拥有超离于人天之安乐,超离于外道、声闻以及缘觉的禅定与等持之安乐,也获得了远离生灭的具有一切殊胜的如来之身。其身见而无厌,并具有十力以及十无畏等佛之功德严饰,前往极乐刹土,以拥有八种功德自在而住于世。”以上内容说明,龙树菩萨此生依靠密集之道,已经现证了双运金刚持的果位。

 

大圣者龙树菩萨还培养了举不胜举、出类拔萃,对佛陀所宣说的了义不了义之八万四千法门,在以无垢理证善加辨析之后,能够受持与弘扬准确判别佛陀密意旨要的持法意子。其中公认的有四名意子与三名近意子,一共为七名主要弟子。

 

龙树菩萨的四位意子分别为:亲觐文殊菩萨的释迦莫扎、谒见度母的那嘎博得、获证八地果位的圣天论师、目睹过观音菩萨金颜的玛当嘎巴。三位近意子分别为:佛护论师、清辩论师与马鸣论师。

 

诸大弟子中不可抗衡、无与伦比的,当数圣天论师。圣天论师(在一生中)撰写了大量无有稍许错谬之垢、如理抉择龙树菩萨密意的显密论典。他依照龙树菩萨的意趣,撰著了阐述引导世人趋入甚深广大道次第之圆满无垢理证之道的《中观四百论》、宣说以密集金刚为主的两种无上道次第之究竟密要的《摄行灯论》以及指不胜屈的其他论典。

 

佛教圣地印度的智者们,都心悦诚服地将被誉为“龙树阿阇黎父子”的龙树菩萨与圣天论师,共称为一切智智的量士夫。往昔的中观论师们,都将这两位阿阇黎的论著,恭称为“母中观”,以作为(一切中观见解的)究竟源泉。

 

关于释迦莫扎阿阇黎,有这样一种传说:《圆满次第之五次第论》中的前两部分,是龙树菩萨恩准该尊者写成的。虽然尊者的其他论著已经流失,但这位阿阇黎为众多有缘者广弘龙树菩萨善妙主张(的事迹,必将传颂千古、流芳百世)。

 

所谓“那嘎博得”,也就是指龙菩提阿阇黎。他依靠龙树菩萨的窍诀,成就了金刚虹身。尊者居于吉祥山等修行处,摄受了无以数计的空行勇士、空行母及有缘人。据尊者的传记记载:在噶当派前期,这位阿阇黎(化为幻化身),亲自为噶当派的众多大善知识,传授了大量窍诀与教诫。

 

大成就者秋多吉[法金刚]曾三番五次与(该尊者)会晤,共同商议有关金刚乘的教言。在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洛桑却吉坚赞为扎什伦布寺和合塔竣工开光之时,龙菩提阿阇黎与大成就者秋多吉双双降临,并肩居于塔顶为佛塔开光,还向班禅洛桑却吉坚赞赐传了窍诀与教诫。该阿阇黎还撰写了《密集坛城仪轨》,包含《直指三身道用》在内超凡绝伦的《安立次第》,以及浩如烟海的其他著作。

 

玛当嘎巴是将龙树菩萨的耳传窍诀圆满授予大成就者帝洛巴的接力者。此外,尊者还为五湖四海的有缘者鞠躬尽瘁地阐显了甚深妙法。

 

佛护阿阇黎出生于(印度)南方丹巴拉境内的昂巴则瓦[意即天鹅嬉戏]。趋入佛门后,尊者毅然出家并受持近圆戒。通过废寝忘食地修学三藏四续,终于使他圆满地通达了自他宗派如海般浩瀚宽广的见解。

 

在依止龙树菩萨足下后,他又如饥似渴地聆听了深广无垠的各种显密要诀。经过黾勉精勤地修习,真实修成了至尊文殊菩萨本尊。以道次第的行持,最终抵达了至高无上的巅峰之位。

 

为了使佛教能够蓬勃发展,他将龙树菩萨的甚深密意——究竟深奥的缘起之理,以千变万化、不拘形式的生动道理进行揭示,为世人写出了惊世骇俗的《中观根本慧论释》,也即为众人所称道的《佛护中论释》。在所有解释《中论》的论典中,此论如同宝幢之顶般显得极为不同凡响。包括月称菩萨与至尊宗喀巴大师,都异口同声地对其赞不绝口。此外,该阿阇黎还撰写了种类繁多的阐释显密奥义的论典。

 

清辩论师则是为了昭示甚深中观之道,而特意化现为龙树菩萨之首要弟子形象的。至于这位大圣者是须菩提须菩提化身的说法,已经是举世公认、无可非议的事实。该阿阇黎为了彰显龙树菩萨之善妙主张,撰写了阐释《中论》含义的《般若灯论》,另外还撰著了五花八门的其他论著。

 

《般若灯论》的诞生,首创了中观自续派的见解。(提出这种被认为是不究竟见解的原因,)完全是因为龙树菩萨诠释佛陀密意的中观究竟之见极难证达,为了逐步引导所调诸众,给(彼等)提供一种领悟的手段而采用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

 

龙树菩萨住于人间长达六百年之久,在世期间为佛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一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层出不穷地栽培出了遍布四海的弟子。其中晚年的所有主要持法弟子中,堪称顶饰的当数月称阿阇黎。

 

据往昔的佛教历史记载:在龙树菩萨前往极乐刹土之际,曾感慨万分地说道:“关门弟子乃月称,终结之法说无生。”至于这位尊者[月称菩萨]如何在佛教领域大显身手的情形,下文将详细地为诸位和盘托出。

 

龙树菩萨住世六百年间,忠心耿耿地护持正法。据说,一旦将来其法身与头颅重新拼合以后,尊者还将为赡部洲众生的利益进一步做出贡献。最终于极净光世界圆证佛果,号智源光如来。

 

因此,希求修持菩提道次第的诸众,应当至诚祈祷圣者龙树菩萨,严格奉守尊者的教诲:从依止具相善知识直至获得双运佛果之间,为获取于显密圆满道之定解,以教证理证,而以巨大之精进勇猛不断地修持!

 

以上文字节选自雍怎益西坚赞撰写的《菩提道次第传承上师传》。

 

甲申年四月初十译于喇荣

 

上一页                                                                                                                                              下一页

 

 

 

 

 

 

自他交换归根到底就包括在“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当中。既然它是菩提心,那必然具备两个条件。所以,以大悲心取受(亏损失败),是以悲心缘有情的第一个条件,以大慈心施舍(利益胜利)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

 

交换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执著相交换,一切众生是我,三善趣是身体的上身,三恶趣是身体的下身,必须把众生执著为我。或者,一切众生是我的母亲,我作为孩子,“一切众生是我的母亲”是把众生执为我所。

 

二是爱重交换,要放下以往爱重自己的心态,现在要珍视一切众生,把他们看成是至关重要、至珍至爱,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

 

三是苦乐交换,以往,一切利益胜利通通围绕着自己,所有亏损失败都围绕着他众,一切温暖自己去取受,所有寒冷给予别人。现在,也就是从今天起,要将一切利益胜利通通奉献给他众,所有亏损失败全部自己取受,一切温暖奉献给别人,所有寒冷自己面对。总而言之,凡是幸福安宁快乐的事都给予其他众生,其他众生的所有痛苦由我来承受。结合呼吸等观修法依然如前。

 

(四是自他交换42,)本来无有自己,我们却执为自己,原本无我反而执为我,这种执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的心是前世在天界等漂泊不定的神识,如果想到身体的因,那就是因和缘,因是前世之因,也就是善不善的因,缘是父母的精血,风心进入父母精血之间使身体得以形成,这颗心也是其他的心,这个身体也是将其他的身体执为我,将以前、现在、以后执为我的这种我执从无始以来一直串习,为此世间八法同品方面的利、称、誉、乐始终围绕着自己,以至于利益胜利都是归属于自己,亏损失败给予他众,而世间八法违品方面的衰、讥、毁、苦围绕着别人,其实就是以这种过失造成我们漂泊至今。所以,现在绝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要把牟取私利的过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懂得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把他人当作自己,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进而做到“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依靠这所有众生的恩德,生生世世能获得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究竟证得圆满佛果。我自私自利的心久经熏习,以它的过患导致从无始以来迄今为止一直漂泊,现今仍然要没完没了地漂泊下去。为此务必要深思爱重他和珍惜自己的功过。

 

【42】   自他交换:本来上面说是四个交换,但藏文中没有提到第四个。根据意思,以下这段内容似乎是讲自他互换位置,本人如此理解,合理与否, 请诸位观察。

 

下面通过念诵来修炼:“乐时安乐回向众,但愿利乐满虚空,苦时承担他痛苦,但愿苦海悉干涸。”“但愿等同虚空诸有情,离苦苦因成熟我相续,但愿我之利益善资粮,为母有情悉得而成佛。

 

在吃饭、睡觉、走路、安住等一切行为举止中,依靠这种念诵来修炼。

 

再者,“三境三毒三善根”,如果拥有乐因及乐果、遇到苦因及苦果,尤其是出现破誓言等情况时,要断除这些不幸的念头,而依靠菩萨的善巧方便把一切转为道用。也就是说,在拥有快乐之因和快乐之果的时候,要道用为菩提心的本体,以大慈心施舍乐因及乐果。在遇到苦因及苦果时,非但不成为菩提道的违缘, 反而以大悲心取受,我们要千方百计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把快乐痛苦转成道的本体。也就是说, 把乐因及乐果奉献给一切有情,施舍世间八法的四种同品,取受苦因及苦果,坦然接受世间八法的四种违品。

 

抑制妄想43:当自己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 包括遭受一点头痛之类不足挂齿的痛苦在内,都要想到:但愿一切有情三有三界轮回的所有痛苦都承受在这上面,从而依靠我的这次头痛代替一切有情所感受的苦楚;但愿以我的疾病替代众生的疾病;但愿以我的疼痛替代众生的疼痛;但愿以我的死亡替代众生的死亡。在感受苦果和萌生贪嗔痴分别念的苦因时,如果能够以菩提心摄持,那真正是落到了实处。自相续的贪欲等分别念起初萌生、引发以后,就要想到:但愿我的贪欲等这种分别念替代一切有情相续中的贪嗔痴等不善分别念驱使下的不善业等一切痛苦之因,一切有情的贪欲妄念成熟于我的相续,一切有情的嗔恨、愚痴分别念由我的这个分别念所替代,成熟于我的相续。但愿一切有情离开苦果及贪嗔痴等苦因,所有苦因及苦果都成熟于我的相续,以此替代一切有情的苦因及苦果;但愿以我的疾病承担起众生的疾病;但愿以我的疼痛承受起众生的疼痛,但愿以我的死亡替代众生的死亡;但愿以我的苦楚代受众生的痛苦。这样观想取受到自相续中。

 

【43】 抑制妄想:也就是说,在遭受痛苦时,要转为道用,不能颠倒执为不幸。

 

再者,凡是与菩萨结缘者无不获益,结善缘者即生成佛,即便是结恶缘者,也必然不再流转轮回。在前面施受法的基础上,要慷慨布施自己所执著的(身体、受用和善根)三种事物,使它们成为一切众生得乐的资本、离苦的条件。

 

首先是布施身体:心里这样思维:我以往的所有身体都是毫无价值枉然空耗过去了,从今天起到证得究竟圆满佛果之间,大到巍巍梵天帝释,小至区区蝼蚁在内,但愿我所受生的上上下下的任何身体,不管是以信心、清净心结善缘还是以贪嗔痴结恶缘的一切众生,无论是眼见色相、耳闻声音、身体接触、心里忆念,甚至仅仅领受到腐烂尸体的气味,也愿他们当中有病的病愈,着魔的除魔,身痛的消痛,内心痛苦的解除痛苦,意愿有违缘的消除违缘,总之愿消除三有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也但愿能灭除作为痛苦之因的贪嗔痴等烦恼及烦恼引发的一切不善业,简单一句话,但愿能使一切有情离开苦因及苦果!再者,但愿凡是眼见、耳闻、忆念、接触我身体的众生相续中产生增上生人天之乐直至圆满佛陀之间的大乐——乐果,以及萌生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 乐因。

 

接着是施舍受用,心里思维:以往的一切受用都是毫无意义白白浪费掉,从现在起,从今日起,凡是我所拥有的下至乞丐手拿的木棒直至最终虚空藏的受用之间大大小小的一切受用,不管是以信心、清净心结善缘还是以贪嗔痴结恶缘,凡是结善缘、恶缘的众生以六根见闻觉知等,但愿都能灭除他们的苦因及苦果, 有病者病愈,着魔者除魔,消除身体的疼痛,去除内心的痛苦、解脱意愿的违缘,消除贪嗔痴分别念的苦因,获得增上生直至佛陀之间安乐的乐果,相续中萌生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的乐因。但愿一切受用成为见解脱、闻解脱、触解脱。愿依靠三宝谛实力加持使这些发愿能得以实现。

 

再有,三时积累的一切善根也是同样,从小至微乎其微的随福德分善直到究竟一切种智浩如烟海的无漏善之间的善根,不管是以信心、清净心结善缘,还是以贪嗔痴结恶缘的众生, 凡是他们以六根结上缘,都如前一样发具有实义的大愿,虔诚祈祷三宝。

 

这以上自他交换的内容已经讲解完毕。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胜义菩提心,引生出三轮现而无自性的空性定解。

 

简而言之,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如果快乐,同样做花喜鹊,如果痛苦,同样当黑乌鸦。” 意思就是说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修自他平等是道位时从心态和行为两方做到平等和果位时证悟自他一切法为等性的方便。因此,自他一切的一切从法性空性的侧面是平等,从空性显现的侧面是平等,从世俗显现的侧面是平等,从现空双运的角度是平等,这是修行显宗的等性义。如果自他平等的菩提心已经修行很成功,那就该修自他交换菩提心。【41】华智仁波切这样讲道:打个比方来说,成群的牧童如果只有一个毡子,那在自他平等的时候,就相当于自他一起来盖这个毡子的阶段。到了自他相换时,就要把那个毡子给其余所有人盖,自己跑到外面呆在雨里。所以,在修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时,如果有什么过失灾难,主要由自己来承担。现在必须要驱逐我执这个厉魔,就把自他交换的意乐,取名为驱魔仪轨。修行自他交换时,最初,先要知母、念恩、生起想报恩的心念,一直观修达到标准为止。这位母亲,起初在我无衣可穿时,她得到一件衣裳也给我,我口中无食,哪怕有一点点儿美食也是给了我。所有财产受用毫不吝惜地给予了我,就算是让我登上转轮王位,她也不会觉得给予得太多。一切幸福安宁、快乐的事物通通围绕着我。苦难罪业恶语等一切苦楚,母亲她自己默默承受;所有亏损失败母亲自己承担,一切利益胜利奉献给孩子。

 

【41】本来,藏文此处,有一句“在涉及到自他交换之际”,但根据上下文似乎不合适,因为华智仁波切所说的内容涉及自他平等和自他交换。

 

现在,该轮到作为孩子的我了,母亲的痛苦,务必要由我来遣除,以大悲心来代受,想一想母亲有没有快乐、有没有痛苦,她无有快乐只有痛苦,她被现世的生老病死的痛苦追逐着,中阴的痛苦连接着,转生后世的痛苦在等候着,她正被三苦之果所折磨着,还有贪嗔痴和它所产生的十不善的痛苦。但愿她远离这样的苦因和苦果。如果她远离了苦因和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她远离苦因及苦果;要远离苦因及苦果必须虔诚祈祷三宝,通过念诵“奇哉三宝大悲尊……上师如来众生怙……勇士您具大悲力”来祈祷心想事成。当然,只是遥远地呼唤起不到有利的作用,但愿深恩母亲的苦因及苦果,速在当下、就在此地、就在此坐垫上成熟于我身;如果能成熟于我身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她的苦因及苦果成熟于我身;为了做到这一点,虔诚祈祷无欺皈依处的三宝,愿您以大悲威德力关照。但愿我现在微乎其微的快乐直至暂时佛子菩萨的安乐和究竟圆满佛果之间的一切安乐,速在当下、就在此地、就在此坐垫上,成熟于大恩母亲的相续中,如果能得以成熟,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之成熟,为了做到这一点而虔诚祈祷三宝。

 

为了便于更容易修成,应该这样结合呼吸来观想:老母的苦因及苦果,以黑气的形象向这边呼过来,与之同时和我自己的气一并从鼻孔吸进体内,如此一来,我就具有了苦因及苦果,老母离开了苦因及苦果,如同太阳脱离了罗睺罗的危难一般,母亲的痛苦要由我来承受。心里要想:母亲的痛苦我要承受,在行为上,母亲的痛苦我来遣除。反反复复加以思维。

 

之后以大慈心施舍:但愿母亲具足增上生决定胜之间的安乐;如果她具足这些安乐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这些安乐;为了使她具足安乐,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具足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这些乐因;如果她具足这些乐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她具足安乐之因;为了使她具足乐因,虔诚祈祷三宝。仅仅是这一点也不能饶益她,还要观想:我身体的快乐、内心的快乐等增上生决定胜之间的乐果和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的乐因一并奉献给慈母,回向给慈母。在观修“我来奉献、母亲获得”的时候需要结合呼吸来观修:我的福寿荣华、身体受用、幸福安宁一切快乐的事物以白气的形象就如同香、烟冒出一样,从鼻孔中出来,气向外排散运行的同时,母亲一并向内吸气,由此我离开了乐因及乐果,母亲如同身上穿衣一般获得、拥有了乐因及乐果。心里要想:为老母谋取乐因及乐果,行为上必须从细微的快乐起为老母成办。

 

之后对自己的父亲、同胞兄弟等等,逐步修行慈心,希望他们具足暂时增上生等直到究竟决定胜之间的安乐;如果他们能具足这些安乐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具足这些安乐;为了使他们具足这些安乐,虔诚祈祷三宝。但愿他们具足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这些快乐之因;如果他们具足这些乐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具足这些乐因;为了使他们具足这些乐因,虔诚祈祷三宝。再观想自己的身体受用及善根施舍给他们。在结座时修三种关联:但愿遍布虚空际的一切有情身体的病痛、心里的痛苦、意愿的违缘、堕落的罪业、一切障碍速在当下成熟于我的相续;如果能够成熟于我的相续,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的所有这些罪业、痛苦成熟于我的相续;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虔诚祈祷三宝。随后观想:众生的一切堕罪以黑气的形象从自己的鼻孔而入,渗透融入到内心中爱重执著我的这个厉魔当中,就好似氆氇放在染料中一样,它具足了苦因及苦果。对一切有情爱重、珍惜,把他们看作至关重要、至珍至爱、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最终,为了容易修成,结合呼吸等观修法都与前面是相同的。

 

接着修喜心,心里想:我们母子二人中母亲的快乐,作为孩子绝不会心生嫉妒,因此心中满怀喜悦,行为上只会为她去谋取快乐,而绝不会以嫉妒心驱使给她造成痛苦,所以必须要成办快乐。把牟取一己私利的心态和行为,看成是不足爱重、无足轻重、不值珍惜、不足为喜、无关紧要的,务必要驱逐牟取自利心行的这个厉魔。但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如果他们具足安乐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具足安乐;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心里观想:我的福寿荣华、身体受用、幸福安宁所有快乐的事都回向给一切众生,布施给一切众生,施舍给一切众生,但愿他们获得;如果他们能够获得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获得。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在观想时也结合呼吸来修,以上修法必须从心态和行为两方面来修行。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如云:“若有成佛彼足矣,若无成佛无计施,成佛无误之种子,胜菩提心愿生起。”意思是说,如果具备了菩提心, 那么成就佛陀的条件一切齐全,如果没有菩提心,那就无计可施了。其中的“种子”是指佛性,佛性有自性住佛性和随增长佛性两种,自性住佛性是指一切有情相续中所拥有的如来藏智慧,随增长佛性(即修行生佛性)是指世俗菩提心。在修行佛果的过程中,自性住佛性是因, 随增长佛性是缘,因此佛性犹如种子。相续中生起这样的一颗心,正如前文所说,就拥有名义转变的功德、以妙树果实比喻的所有善根都趋入大乘的功德、胜过有被菩提心摄持的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树之果实只是享受一次乐果就会穷尽的功德,有这三种功德。哪怕仅仅是供一盏灯,但如果缘佛果来供养,那么善根将因为佛陀的功德数(不可思议)、众生的数目(无量无边)而与日俱增。积累了无间罪定业的人, 相续中如果生起了珍宝菩提心,只需要在线团弹起般短暂的时间里堕入恶趣。杀人夺马、放火烧宅之类的所有不定罪业,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一瞬间就如同劫末火焚烧草堆般一扫而光。所以,它能将业和烦恼的障碍从根本上铲除,逐渐去除所知障。有关此类的详细功德利益,在《华严经》中有阐述;不详不略的功德,在《入行论》第一品有说明;简略的功德,诚如弥勒菩萨所说:“阻塞恶趣道,显示善趣道,引至无老死,顶礼菩提心。”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忆念菩提心的功德,就不会退失菩提心,也不会出现犯根本堕罪等情况。为此,在发心开端和结尾令自他欢喜时都要忆念。

 

“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分别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和行菩提心的学处。已生不退失的方便是愿菩提心,能失毁菩提心的因是谋取自私自利的意乐和它的助伴嗔恨心,这两者能使菩提心退而不增。如何退失呢?如果失坏了愿菩提心的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就已经犯了根本堕罪,即使支分的其他堕罪没有失毁,也无济于事,就像树根已断树枝自然倾倒一样。如果失坏了根本,则难以恢复,假设失坏了支分,则容易恢复。怎么才算失毁两个条件呢?也就是舍弃有情和舍弃遍知。

 

舍弃有情:对于加害自己或者杀害父亲的凶手,或者虽然不是凶手,却是自己不喜欢的某人说“你对我如此这般……”,当时终归是由自私自利心念所引起的。当生起嗔恨心之际, 就会互相舍弃。可见,自私自利的心态和嗔恨心这两者能失毁以悲心缘有情这一条件,比如从许多捆在一起的棍棒中取出一个,那其余所有的棍棒自然东离西散。同样,舍弃了一个有情,即便没有舍弃其他有情也于事无补,已经犯了根本堕罪。

 

舍弃遍知佛果:就拿一个布施为例,所布施的事物头颅、肢体,布施的对境一切众生, 时间是在轮回未空期间,数目是每一位众生没有不得到尽微尘数头颅肢体的。依此类推,持戒等也需要如此成就。我等大师曾经在菩提树下就布施过超过大地微尘数的头颅肢体,在其余地方就不言而喻了,佛陀是这样修学六度万行的,我们也要效仿而学修。在积累资粮的过程中,资粮道、加行道者,也会因为害怕魔障而叹息道:唉!我实在修不了如此大的成就, 还不如修行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果位呢!没有领受见道的所证万法如幻境界而舍弃遍知佛果, 归根到底也是从资粮道加行道起首先就谋求私利的心行所导致,显宗的别解脱戒和菩萨戒, 也会依靠这一己私欲的念头而失掉。与密宗的上师和道友发生矛盾而破誓言,归根到底也是由谋求自我欲望的心行所致。所以,我务必要念念想到前面所说的谋求私利的过患和珍宝菩提心的功德。

 

简而言之,就是寂天菩萨所说的“何须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能仁圆满佛陀出有坏全心全意追求的是利益他众,结果证得了圆满佛果,而所有凡夫俗子从无始以来一直成办自我利益,结果仍旧停留在成办一己私利上面,到头来还是没完没了地流转。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快乐是由利他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所得,诚如月称菩萨所说:“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今生后世大大小小的痛苦, 也就是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通通归结于成办私利的心行。为此,把这个自私自利取名为厉魔。 就算是母牛的奶没喝到嘴,人们也会习惯性地认为那是妖魔在作怪,那么自私自利的这种心念使暂时佛子菩萨地的功德和究竟遍智果位的一切功德到不了我们自相续中,它才是真正的大魔头。要驱逐这个厉魔,就该把菩提心立名为驱魔的仪轨。那要怎么驱逐它呢?就是修炼自他平等、自他交换和自轻他重的菩提心,从而能达到不退失菩提心并把成办私利的魔王驱逐出境的目的。

 

其一、修自他平等:正是由于从无始以来没有做到自他平等,才导致对我和我方贪恋, 对仇敌和敌方憎恨,现在必须要对我和我方放下贪爱,对他和他方放下憎恨。这两者的根本实际上就是牟取一己私利的心态和行为。所以, 认识到它的过失以后,就绝不能再一如既往, 而务必要做到自他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如何做到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呢?心里思维:天边无际的有情是我的母亲,我作为孩子,我们之间是独母独子的关系,我们母子二人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如果想到这一点,就不会有成办自利的心念,自私自利的心态自然销声匿迹。一切有情都是我的家人,我们母子平等渴求快乐,同样不想受苦,要怀着大慈心一起成办我和一切有情的安乐,心里务必具备“有福同享、

同难同当”的愿望,行为上必须一起成办快乐。一切有情虽然都希求快乐,可是却对修行快乐之因的善业和正道一无所知,也没有如理宣说的善知识,即便是有善知识,他们也不依教奉行。我如今有幸得见善知识,遇到大乘法,与了解取舍道理的上师善知识善友朝夕相处,也算得上是个修行人了,如果能做到,那我一定要去成办一切有情的快乐。

 

首先发愿:但愿一切有情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陀之间的快乐——乐果和信心、出离心、珍宝菩提心等乐因。随之希求: 如果他们能够具足乐因及乐果,那该多好。接着发誓:我一定要使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然后虔诚祈祷三宝。首先缘于增上生等快乐之果而具备三种关联并虔诚祈祷,随后缘于信心等快乐之因而具足三种关联并虔诚祈祷。从今日起,就必须依靠意乐和行为来平等饶益我和一切有情。心里想着“我和众生一起成就佛果”,实际行动上,也一同修行佛果,也要一起遣除痛苦。虚空遍及之处充满有情,有情遍及之处充满业感痛苦,被业感痛苦逼迫的一切有情从无始时以来无一不曾做过父亲、母亲等,从更亲密的关系而言,未曾当过母亲的众生一个也没有。当母亲的次数不仅仅是一次,而是不可思议次。假设把这个大地的土抟成枣核大小的丸子,当整个大地的土已经用完,可是作为一一众生母亲的边际还没有到头。作为母亲,全部是以深情养育我。接着需要感念母亲的恩德: 一是生身之恩,二是赐命之恩,三是给财之恩, 四是教世间知识之恩。从而生起想要报答恩德的念头:这些有情虽然所求的就是快乐,可是对快乐之因的善法和正道全然不知,也没有指引宣说的善知识,即便是有,他们也不如理奉行善知识的言教,以至于快乐之果的增上生人天安乐直至圆满佛陀之间的一切安乐,他们一无所有。尽管所有众生都不想受苦,可是却遭受着三界轮回三苦的苦果直接危害、集谛业和烦恼间接危害,缘于这一切众生而平等观作母亲,这是舍无量心;缘于不具备快乐的众生希望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这是慈心;缘于具足苦因及苦果的众生希望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 这是悲心;我和一切有情是母子关系,作为孩子的我必须要关注母亲的疾苦,如果不需要子女关注,作为母亲的有情各得其乐,那么我绝不会闷闷不乐而大发嫉妒,必然感到欢喜,而不会无动于衷,会满怀喜悦之情,这是喜无量心。

 

以上四无量心入定后得时,知母、念恩必须一一修行。随后,再想到,这些有情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我的头痛那是天人的痛苦;喉咙痛,那是非天的痛苦;心脏痛,那是人的痛苦;腹部等下身疼痛,那是三恶趣众生的痛苦。为此痛苦是一定要去除的,正如脚痛需要用手来消除一样,有情所求的是快乐,而不想受苦,所想所行背道而驰的有情真好似徘徊在空空荒野中举目无亲的盲人一般,我如今遇到了大乘上师和大乘佛法,由此明晓利害关系,但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如果他们远离了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为了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 虔诚祈祷三宝。心里要想到一起遣除自他的痛苦,行为上必然一起去解除痛苦。如果众生的头痛,作为菩萨必然会痛心疾首。行为上,比如,当在雪里行走时,我自己有一双鞋,如果另一人没有鞋,那就要把一双鞋分给他一只, 自己一只,(他的一只脚和我的一只脚)两只脚同时在感受痛苦,另两只脚在一起享受安乐。所以,有情的快乐我必须要成办,有情的痛苦, 我必须要遣除,不需要我关注,他们各享其乐, 就如同我的幼子在享受增上生的快乐,中子在享受声闻缘觉的安乐,长子在享受佛陀的安乐, 无需我兢兢业业,无需我下功夫,对于众生享受的快乐之果要满怀欢喜之情。对于众生得到的信心等快乐之因要满怀欢喜。心里想:如果他们的这种幸福安宁永不失去、永不衰落与日俱增,那该多好。从心态方面这般修欢喜心。从行为上,也需要这样一起去成办快乐。如果广修,那就完整无缺地修四无量心。或者,如果略修,就修慈心与悲心二者,或者只是修希望离苦的唯一悲心。

 

这以上是世俗菩提心。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从本体的角度来分,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如云:“世俗胜义别,二种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在分别念上发起并收摄于分别念中。胜义菩提心,是分别念的运行隐没于法界的智慧。

 

世俗菩提心又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首先为得果位而立誓,是愿菩提心;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的六度之心愿,在因上立誓,是行菩提心。我必须要以这两种誓言的铁钩钩住。

 

世俗菩提心需要依靠仪轨生起,胜义菩提心,虽然密宗里说依靠仪轨生起,但那是指胜解道用,而并不是指真正的胜义菩提心。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借助三殊胜而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关于三殊胜,《经庄严论》中说:“令佛生欢喜,积累福慧资,不分别法智,生故许殊胜。”【38】殊胜包括摄持殊胜、随修殊胜和证悟殊胜三种。其中摄持殊胜包括内外两种,外摄持殊胜是从加行道开始至见道之间,常常令上师和圆满佛陀满怀喜悦之情,而不令其心生厌烦。内摄持殊胜,是以大悲、智慧摄持。随修殊胜,即积累资粮,也就是积累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证悟殊胜,生起不分别其边的智慧,是指现见见道的智慧。可见,胜义菩提心必须凭借真正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也就是依靠摄持殊胜、随修殊胜和证悟殊胜来产生。

 

【38】 唐译:亲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于法无分别,最上真智生。

 

世俗菩提心必须依靠仪轨生起。仪轨有中观和唯识或者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两种,不管按照哪一种仪轨,都包括加行前行法、正行立誓和结行自他欢喜三个步骤。

 

第一、加行前行法:先积资净障,按照寂天菩萨的意趣,要施舍自己拥有执取的身体、受用、善根这三种事物。中观宗承许世俗菩提心由积累资粮中产生;唯识宗认为它是由澄清的心中所生。也就是说,通过七支供积累资粮, 随后修四无量心,接着再施舍三种拥有执取的事物,对这三种事物断掉执著,就是断派的实修法,也是这里讲的修心法。

 

正行立誓:在没有祈祷三垂念之前,要从虚空遍及之处充满众生……知母、念恩、想要报恩,具备以悲心缘有情和以智慧缘菩提这两点而观修。再进一步归纳,就是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珍贵的圆满佛果,我发殊胜愿菩提心,尽己所能修学行菩提心,随之祈祷三垂念,即“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接着是具有三种特点的皈依,念诵“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以三皈依作为基础。

以上这两者是加行法。

 

第二、正行立誓包括三个步骤,念诵:“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其中第一颂的前两句是说佛菩萨往昔如何发殊胜愿菩提心,后两句讲发殊胜行菩提心,所以指明了我们所效仿的对境。接下来的一个颂词是说我也随学佛菩萨发殊胜愿菩提心并尽己所能次第修学作为其因的六度。一边观想一边念诵以上两颂三遍,结尾时观想诸佛菩萨说“此乃方便”,自己回答“善哉”。这时心里想到已经得到戒体。

 

得戒体的界限,“得界【39】三次念诵际”说明是在念诵三遍刚刚结束时生起戒体。

 

【39】 得界:是指得戒全的界限。

 

结行使自他生欢喜,“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吾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 如是我何幸!”就在今天的此时此刻,我所拥有 的人身有了价值,获得了人身,并不是罪得, 是善得。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的相续中生起了佛种姓的珍宝菩提心。成为佛陀之子身的继承人、受持语宝藏者、持受密意者,也成了能救度剩余所化众生的佛子菩萨。现在我无论如何,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能以自私自利的恶心歹意玷污没有自私自利过失唯是功德庄严的这一尊贵种姓,必须要着手于合乎殊胜种姓的事业——菩萨行。一旦相续中生起了这种珍宝菩提心,那就好似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在垃圾堆里得到了如意宝而万分庆幸一样, 想到我的相续中生起了珍宝菩提心,真是喜不自禁。

 

令他生欢喜:“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飧成佛乐,普愿皆欢喜。”我在今天的日子里, 也就是“此年此月此日此时”,于佛菩萨面前,以暂时的人天果报和究竟圆满佛果的安乐来宴请一切有情作为上宾,但愿天、非天、人、非人等六道众生您们皆大欢喜。随后观想:山神、树神、林神等等直至色究竟天之间辗转相告说: “在某某地点、某某人说是要把我等都安置在暂时人天果位和究竟圆满佛果,但愿普皆欢喜”。所有众生都已听闻。既然如此,倘若以后仍旧出现犯堕罪等情况,那势必成了惭愧之处, 被人所耻的对象。自从发起殊胜菩提心到没有出现根本堕罪之间,名称上也转变成“即刻得名诸佛子”,意义上转变为(“世间人天应礼敬”),不仅仅成为包括天等在内的众生之主,而且也是本师佛陀应礼、应供的对境。金刚手菩萨扛在肩上作为本尊、护白法的梵天等净居天神吉祥怙主七十尊【40】等等予以保护,居于何处消除贫困诸如此类的所有功德会一举而得。这样的菩提心虽然容易发起,却难以生起。因此, 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四无量心或慈心和悲心或者唯一的悲心开始修。如果自食其言,背弃承诺,那并不是像破了别解脱戒骗一骗五六位亲教师、轨范师,一旦退失了菩提心,那么相续中同时犯下四黑法,也就是欺骗了应供,欺骗了所有佛菩萨,以谄诳的行为欺骗一切有情,总而言之就像骗狗一样欺惑所有圣者和凡夫,犯下非常严重的弥天大罪。

 

【40】 吉祥怙主七十尊:藏文中说是七十尊,但在《大圆满前行》中说是吉祥怙主七十五尊。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发殊胜菩提心。

 

发殊胜菩提心包括本体、分类、发心方法三个部分。

 

其一、菩提心的本体:具备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就是发菩提心的本体,正如补处弥勒菩萨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第一个条件或第一层含义就是心想: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以悲心缘众生。后一个条件或后一层含义就是心想: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而获得珍贵的圆满佛果,这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具全这两个条件,必须具备既不杂有只想到众生离苦而没有想到获得佛果的一般悲心,也不杂有没有缘众生痛苦而只是想到要获证佛果的慈心这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

 

其二、菩提心的分类:依靠心力的差异有三类,这三类在以悲心缘众生的条件上没有差别,而是在后一个条件(以智慧缘佛果)上安立的,一是希求我先成佛,这是大希求或者如国王之发心;二是希求我与众生同时成佛,我不先成佛不把众生遗留在后一起成就佛果,即是如舟子或妙智慧之发心;三是我从无始以来一直在作意自利、牟取自利停滞不前,导致漂泊至今,如果仍旧牟取自利,那必然无有尽头地漂泊下去。所以现在不管我何去何从,先要将一切有情安置在圆满佛位,我不管获不获得佛果都可以,以珍宝菩提心降伏作意自私自利的这个妖魔鬼怪而希望其余众生获得佛果,这是无喻之发心或如牧童之发心。所有的比喻都简明易懂。如此一来,下根者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中根者历经七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上根者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

 

按照地的界限来分,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称为信解行发心,因为尽管相续中生起了真真切切的世俗菩提心,可是对于胜义菩提心,只是以总相的方式理解或领受,而并没有现量证悟,为此叫做胜解行发心。从一地到七地之间,称为增上清净意乐之发心,入定时灭尽染污意而在后得时偶尔萌生细微的我执,然而不会成为道的违缘,所以叫做增上清净意乐之发心。三清净地的阶段称为异熟之发心,先前资粮道、 加行道时所发的一切愿现在得以实现,就像秋季庄稼成熟一样,是成办广大他利的时间,为此称为异熟之发心。佛地称为断障之发心,因为烦恼障所知障连同习气通通断尽,虽然以前发世俗菩提心“乃至菩提果”的承诺之时已过,可是由于胜义发心以得而不失的方式上具存在,另外还因为是令无量有情发心的开端,由此才叫发心的。

 

资粮道加行道,虽然有清净的世俗发心,但胜义发心,作为资粮道者只是了解,加行道者只是领受。本来,见解有现量的见解和比量的见解,在资粮道、加行道阶段属于比量的见解,为此是胜解行发心。加行道胜法位是无间智慧,相续中生起它的后一刹那就步入见道,如果按照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从资粮道到见道之间需要一劫,见道就是现见法性真谛的第一“极喜”地,自利方面现量证悟智慧,他利方面等持神变运用自如,依靠劫转变成刹那、刹那变成劫的自在神变能成办广大他利,为此称为极喜。在不清净七地时,直接断除烦恼障,间接减少所知障,所以在七地以前并没有断除染污意,由此叫做不清净七地,在后得时会出现个别细微的自利分别念,但它自然而然清净或者消失,行为上并没有成办自利,为此是增上清净意乐发心。所谓的三清净地,由于刹土、行境清净,在三清净地,烦恼障无一遗留,从第七地已经断完,在三清净地阶段,断除所有粗细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续末际,无余断除残余的习气障,这是异熟发心。其中第一刹那依靠对治法——金刚喻定的智慧无余断除剩余的习气障,接着在第二刹那转依成一切种智,即是断障之发心。此处说它是刹那并不是以自本体来讲的,是从对对境起作用方式的角度而言的。关于二障,自宗的观点,《宝性论》中说:“吝等分别念,许为烦恼障,三轮分别念,许是所知障。”贪心等烦恼是烦恼障,对三轮耽著实有,承许是所知障。新派认为,烦恼障和所知障是同体存在的,实执是烦恼障,如此一来, 烦恼障变得越来越细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变成越来越细微就是习气障,比如,麝香(表示烦恼障),装麝香容器上的气味(表示所知障),容器上的气味变得越来越微弱(表示习气障)。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修悲无量心:按照华智仁波切和阿底峡尊者的观点,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如果依照持明无畏洲的意趣,那就观想羊只等待宰的众生,或生病的患者或是痛苦者,把他当成自己或者自己的母亲来观修。不管按照哪种方式修都可以。就初学者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而言,把母亲的身体了然观在自己的前面。首先知母,她不只是一次而是许许多多次当过自己的母亲,对我有生身、赐命之恩……而且,给予我财产:深情的母亲含辛茹苦,历经万难,不分昼夜(白天当哨兵,晚上当巡逻)抚养呵护……教世间知识:我不会说话母亲教我说, 不会走路教我走,不会吃饭教我吃,不会穿衣教我穿。从我孩提时代、少年时代、青春美满……凡是她会的懂的都通通教给我。

 

从佛法方面来说,难得的暇满人身也是母亲所生……生起想要报恩的渴望,对我恩重如山的母亲有什么所求、她想要什么呢?她所求的想要的无非是快乐,可是她却不知道修行快乐的因——信心、出离心、菩提心,也没有宣说的善知识,即便是有一位法师,可她也不会依照其言教修行,而把快乐之因的一切善法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一般摧毁无余。正如《入行论》中所说:“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尽管她不想受苦,但是却糊里糊涂地造痛苦之因的不善法。如云:“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不愿意感受三有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甚至微微火星落在身体上或者扎小小刺儿之类微不足道的痛苦也不想遭受,可是却屡屡造作痛苦的因不善业,身体所行是不善业,口里所说是不善业,心里所想是不善业,如此一来,心中所想与实际所行背道而驰,直接受着苦谛损害, 间接受着集谛危害,今生的痛苦作为护送者, 后世的痛苦作为接应者,中阴的痛苦作为连接纽带。母亲她不仅仅是具足这样的苦因及苦果,而且单单为了我,也是和人厮打、和狗拼打, 甚至仅仅因为弄死我头上虱子的果报就要漂泊在地狱那漫无边际的痛苦中。对痛苦之因的不善过患一无所知,对善法的功德利益也全然不晓,夜以继日连续不断遭受痛苦的大恩母亲真是悲惨!实在可怜!这是悲心的所缘或者对境。但愿母亲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如果母亲能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为了使她离开苦果,虔诚祈祷无欺的皈依处三宝,愿您以大悲关照。但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如果母亲能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就这样,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随后,从父亲、姊妹……父族亲属……逐步观修,最后普及到虚空所遍的一切有情,这所有众生都充斥着三苦,也就是遍及三恶趣的苦苦、遍及人天善趣的变苦、遍及色界无色界的行苦,尤其是人类被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及生老病死等等今生的痛苦所追赶着,被后世的痛苦等候着,由中阴的痛苦衔接着。但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如果一切有情都远离了这样的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为此而祈祷三宝。

 

修无缘的悲心,就是引生出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

 

修喜无量心:首先也是对自己的母亲,从知母、念恩、想要报恩开始修,再修希望她具足安乐的慈心和希望她远离痛苦的悲心。接着,再观想自己的母亲,有吃有穿、有住宅有卧具,有财产有受用,有权有势,有地位有名声,拥有点点滴滴的幸福快乐,这是所缘或者对境。

行相或心态:把这看作是值得欢喜、大有必要、不可缺少的,修欢喜心。但愿母亲所拥有的微乎其微的乐果及善业的乐因,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而蒸蒸日上,永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如果母亲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不离开这一切;为此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不离开如此所拥有的一切乐因及乐果,蒸蒸日上,直至暂时增上生人天果报、究竟决定胜解脱及遍知佛果之间与日俱增;如果能够与日俱增,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其与日俱增;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就这样,观察、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无缘的喜心:就是引生出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

 

在座间阶段,随时随地对凡是幸福安宁的有情不生嫉妒,而满怀欣喜。对于具备闻思修行的道友等众人,也但愿他们不离开这样的所有安乐功德,但愿他们永不离开这些功德而蒸蒸日上,如果他们不离开这些功德那该多好。这般修喜心,有使自相续闻思修行不衰不退的必要。一切有情是母亲,我作为孩子,本来,母亲的一切安乐该由子女来实现,对于不需要我去成办而有情各得其乐,只能是满怀喜悦之情,而根本不会有嫉妒之心。

 

目录

 

 

 

中观庄严论解说 019

第19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为此,月称论师也并没有说学道、佛果所有观点只承认平凡世间眼前所见的名言,而平凡世间没有共称(即其他瑜伽世间共称)的一切通通否认。】

 

这后面的这一大段主要是宣讲所谓“世间”的概念。前面说中观应成派、月称菩萨他在安立世俗的时候,世间怎么承认我就怎么承认,对于这个“世间”有些人容易误解,就认为这个所谓的“世间”就是一般世间放牛的牧童,或者世间的老人,这个是“世间”,世俗谛就根据他们承认去承许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月称菩萨的“世间”,他的承认要比这个广大得多,要宽广得多。所以此处讲月称菩萨“并没有说”,在《入中论》中要安立学道的境界、佛果的一切功德,这“所有观点只承认平凡世间”。

 

这个地方有一个“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平凡世间”也是“世间”的一部分,“瑜伽世间”也是“世间”的一部分。月称菩萨并不是说我只承认“平凡世间眼前所见的名言”,“而平凡世间没有共称的”,也就是说“其他瑜伽世间共称”的,“瑜伽世间”就是修道的人,入道的人。“瑜伽世间”是在《智慧品》当中是有提及的。什么叫做“瑜伽”呢?上师讲,如果有止观境界的,这个就叫瑜伽士。他们这样一种“世间”,他们的名言就叫“瑜伽世间”。

 

在宣讲名言谛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平凡世间眼前所见的名言”,比方说,大家都看得到的山河大地,这些柱子经堂,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叫做“平凡世间”。还有一种“世间”,这种“平凡世间”是不承认的,不共称的,比如说五道十地的安立、入定出定的境界,这些方面“平凡世间”哪里抉择过?根本就没有抉择过这样的问题。所以这方面就叫做就是“平凡世间没有共称”的这一部分,“其他瑜伽世间共称”的这一部分。并不是说我只承认这个,而其他的“通通否认”,没有这样的。

 

【实际上,如果将应成派依照世间共称来承认这一点说成是与学宗派、未学宗派二者中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一模一样,那简直是离题千里,可笑至极。】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应成派所谓“依照世间共称”来安立名言这一点说成是“学宗派”和“未学宗派”当中的“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一模一样”,就是说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和没有学宗派的平凡世间安立的观点一模一样,“那简直是离题千里,可笑至极”了。因为在应成派当中明明除了这些之外,还安立了很多基道果的承认,很多修道、发菩提心的承认,凡夫三地或者菩萨十地、无学道的一地,根本就不是“平凡世间”所能够衡量的。所以如果从这个方面安立承认那简直就太可笑了。

 

【这里所说的世间必须定为入道与未入道二者

 

所以这个地方的“世间”定义就很广,必须把它定为“入道”的世间和“未入道”的世间。“未入道”的世间就是一般世间上的平凡人,“入道”的世间就是这些菩萨在出定的时候,所见到的这一切世间,都叫做“入道”的世间。

 

【就像寂天菩萨所说的“瑜伽之世间平凡之世间”。】

 

在《智慧品》当中讲“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按藏文来翻译就是“瑜伽之世间,平凡之世间”。实际上是分了两种,一个是瑜伽士的世间,一个是平凡者的世间,必须要分二种。

 

【因此,对于入道世间与未入道世间,依靠清净与不清净缘起而各自共称成立的千差万别之现相必然是存在的,

 

所以说,“入道世间”依靠清净的缘起,它也有千差万别的显现;“未入道世间”通过不清净的缘起,它也有千差万别的显现。比如说“未入道”的世间,因为相续当中的实执和相续当中的业等等还没有真正的清净,所以说他相续当中基本上都充满了“不清净”的缘起。如果有了不清净的缘起,在不清净的缘起推动之下也就必然有千差万别的不清净的显现了。

 

真正安立的时候就是六道的轮回,六道的轮回都是不清净的缘起所显现出来的。从地狱的不清净的显现开始,乃至于到天宫的不清净的显现,实际上这方面都是存在的,千差万别的显现都存在,这个方面就是未入道的世间,他面前的存在。

 

还有一种就是“入道”的世间,因为他发了出离心,发了菩提心,修了清净的空性,修了六度万行,所以“入道”的世间,他所修的法都是“清净”的缘起。如果你相续当中充满了清净的缘起,在你的面前必然显现千差万别的清净之相。一般的人根本就没有这样一种殊胜的利他心,还有很多的证悟,还有很多广大的刹土,这些在一般的世间面前都不存在。所以说通过不相同的缘起,肯定会成立,成立清净和不清净的千差万别的现相,这些都是存在的。

 

而将自前的这些显现直接抉择为本来离戏,则不需要以宗派的观察详细分析缘起显现的这一名言,只是按照未经观察共同所许而承认即可。

 

我们自前所显现的清净的缘起的法,或者不清净的缘起的法,这叫做“自前的这些显现直接抉择为本来离戏”。实际上这个是和前面的观点遥相呼应的,就是说月称菩萨他把这种共称的缘起显现作为空基,作为辩论的主题而抉择离戏。

 

实际上就是说他的世间就分了这两类,一类就是平凡世间面前的不清净的显现,把这些不清净的显现作为空基也可作为抉择为本来离戏;还有一种是菩萨面前清净的智慧,或者佛的智慧等等,像这样一种显现。这样的显现在我们认知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它们有错误的认知,那就需要破斥掉。

 

我们缘这样一种菩萨智、缘佛智,因为佛面前的法、菩萨面前的法本来是空性的,但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并没有办法了知这样一种空性的法,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缘起显现,我们就认为它是实有的,这样的话就需要进行观察,进行破斥。所以月称菩萨他观察的时候,就把这样一种清净的世间和不清净的世间,入道的世间和未入道的世间的缘起显现都作为观察的对境,在这个时候就直接抉择为本来离戏,本来就是离戏的。

 

“不需要以宗派的观察详细分析缘起显现的这一名言”,在这个基础上就不需要再以宗派的观点来观察,这样一种入道世间面前的显现,未入道世间面前的显现,这个缘起显现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是心的显现还是不是心的显现?像这样就不用观察了。

 

“只是按照未经观察共同所许而承认即可”,没有观察,共同承认的,就是世间无患六根面前大家共认的,就把这个作为观察的对境,观察的所缘,还有佛菩萨面前共同显现的,把这个作为名言谛的成立就可以了。和前面的论义可以相辅相成。

 

【可见,经过以上这番辨别何等重要,否则瑜伽师在安立自宗的道果之理时,仅仅观待其他平凡世间的分别心前而立宗那未免过于滑稽了。

 

可见,通过上述这一番辨别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自续派和应成派的观点作个辨别,还有月称菩萨所谓世间有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把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作个辨别,这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辨别的话,“瑜伽师在安立自宗的道果之理时,仅仅观待平凡其他世间的分别心前而立宗那未免过于滑稽了”,比如说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到了,月称菩萨他要造《入中论》,因为名言谛这部分他必须要观待世间,如果你没有辨别的话,如果单单是按照平凡世间,那么月称菩萨要造《入中论》,要安立凡夫三法的时候,要安立菩萨十地的时候,必须要去问世间老人,问在田里种田的老人:“这个十地怎么安立,你给我说一下,我要写《入中论》十地安立的方法,怎么安立的?”对方没有学过广大的十地,根本没办法安立,上师就说是不是讲把这样一种田分成十块,或者十块地,像这样的话就是十地,还是怎么样呢?如果你把这样一种平凡世间的分别心来立宗那就太滑稽了。

 

所以你必须要善巧分别,所谓的世间有平凡的世间,平凡世间面前我们可以使用的就使用;超越平凡世间的这些瑜伽世间这样的世间我们要安立,比如说一地到十地,完全是瑜伽世间他安立的,这个方面是瑜伽士境界面前所显现的,佛的智慧面前所显现的,一地到十地安立的方法,或者五道十地安立的方法,发心求道安立的方法,把这些安立成名言谛,非常合适。否则的话,“仅仅观待其他世间的分别心前而立宗”就太过滑稽了。就这个意思。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此论分二:一、所说支分;二、所说论义。

 

甲一、所说支分:

 

这部论典也分了造论分支和所说的论议。造论分支是通过造论五本进行安立的,也就是由谁而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本论是静命论师所造的一部殊胜论典;他是为了对于大乘教义想要产生殊胜信心的这种当机者造的;这部论典总的是包括在大乘当中,分别像《楞伽经》,《三摩地王经》等等这样的经藏所摄的;全论内容也就是通过二理来抉择二谛无垢的真如性,对于二谛必须要通过世俗理和胜义理来进行观察抉择。

 

前面内容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也对于所谓的世间作了一番观察。世间也分了两种,一个是平凡的世间,一个是瑜伽世间。自空中观它在胜义谛当中的一切都不承认,一切都无所缘;在名言谛当中根据世间的承认而承认,所以世间的范围有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的缘故,中观应成派他的世俗谛,这些一般的无患六根前的所取义,还有这些瑜伽士、这些菩萨他们在出定位所安立的一切名言,都可以作为中观宗的世俗,这样一种不昧的缘起,下面接着讲:

 

【我们应当明确:这只不过是抉择胜义的一种方式,总的来说,诸位祖师入定后得的意趣是一致的。】

 

前面把这个世间分为两种了,也“是抉择胜义的一种方式”,或者说自续派和应成派,“也是抉择胜义的一种方式”,总的来说,诸位祖师入定的意趣和后得的意趣完全是一致的。

 

此处有一个“意趣”,以前学意趣和秘密的时候,“意趣”就是内心当中真实的想法。“意趣”和秘密有着不同的侧面,秘密就是为了引导一些众生,在词句上的一些讲法,秘密的,可以解释的。“意趣”就是讲这句话的时候,他心中到底怎么想的?我们说佛的意趣如何如何。

 

此处讲祖师大德入定的意趣和后得的意趣都是一致的,从他们自己境界来讲,不管是从入定的角度,证悟的法界和后得的一些如梦如幻的境界,从意趣的角度完全一样。

 

不同的就是在引导众生的时候,怎么样来安立抉择的方法?应成派的祖师就通过这样一种直接抉择万法实相,或者说把一切的缘起显现作为名言谛;自续派的祖师就着重宣讲抉择分开二谛的胜义谛,名言谛当中通过唯识,通过经部等的观点进行安立的。所以说这个方面是表面上安立的不同,这些表面上的不同是跟随所化有情的根性,不得已而安立的,实际上他们一切的意趣完全都是相同的,完全都是一致的。

 

【对于如此甚深之法理,即便是那些俱生智慧与修行智慧圆满、逍遥自在的成就者们也难以大彻大悟,那么像我这样智慧浅薄的寻思者纵然历经百年冥思苦想也实难穷究其堂奥,又怎么可能凭借自力来讲解呢?

 

全知麦彭仁波切非常谦虚,他说对于这么甚深的法理,对于一切万法,自续派、应成派等等入定、后得的很多很多的这种甚深的法理,即便是那些大成就者,具有大智慧的人也很难以真正地去寻找到它的堂奥。也就说这些大德有“俱生智慧圆满“和“修行智慧圆满”,“俱生智慧圆满”,就是因为前世熏习这种的法理,熏习得非常多的缘故,所以说这辈子生下来之后就有一种“俱生智慧”,具有这种智慧就表现为对于经论理解非常和别人不一样,生下来就具备大智慧。还有一种“修行智慧”,就是说在生下来之后通过闻思修行,这样的智慧得以圆满。

 

这些“智慧圆满、逍遥自在的成就者也难以大彻大悟”,“难以大彻大悟”,实际上,从他的意趣来讲,真正的“成就者”的话,肯定是通达的。比如说如果是初地以上的成就者的话,他当然对于这种入定和后得的意趣完全可以通达的,但是在显现上面就不一定了知,在讲解的时候,或者造论的时候,在论典当中不一定有这么圆满的一种讲解的方式。这是一种理解的方法。

 

还有一种“成就者”,虽然有一个成就者的名称,但他不一定是初地以上的证悟者,有些时候是世间成就,或者说比一般的凡夫众生,他的智慧,他的这种证悟要圆满一些,从这个方面称之为“成就者”,那么是不是真实意义上已经有了初地以上智慧的成就者呢?如果真正是这种的成就者的话,他是肯定能够知道这种入定后得意趣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理解。

 

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难以大彻大悟,难以真正地搞得清楚,那么麦彭仁波切说,“像我这样智慧浅薄的寻思者”,一方面也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是说过,俱生智慧也不行,修行智慧也不行的,他就非常谦虚地说,“像我这样智慧浅薄的寻思者纵然历经百年冥思苦想也实难穷究其堂奥,又怎么可能凭借自力来讲解”这么殊胜的观点呢?此处是说凭自力没办法讲解的,但实际上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不可能没办法凭借自力来讲解的。

 

这个方面就显现成就者的一种谦虚的美德,也就是告诫后学的弟子,稍微了解那么一点点的法义千万不要非常自大自满。实际上很多成就者,虽然证悟了实相之后,也是非常谦虚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对于词句上面的东西,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通达,或就说在打坐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点的感受,有一点觉受,就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证悟了,自己说话、走路的方式也完全不相同了,这样的话是完全不对的。我们知道像麦彭仁波切这样殊胜大德,他也说像我这样的寻思者凭借百年冥思苦想难以真正地了知,没办法凭自力讲解,我们要体会传承上师的这样一种苦心和意趣。

 

【然而,依靠具德前辈荣索班智达与全知法王龙钦巴的善说等持明传承的教典而使智慧稍得展现,只不过是依此威力而作论述的。】

 

既然凭自力没办法通达,那么是怎么样造这部论典呢?意思就是说凭他力的加持造了这样的论典。那么凭谁的加持力呢?就是宁玛派的前译派当中有两个非常著名的班智达,一个是全知荣索班智达,一个是全知法王龙钦巴尊者。

 

荣索班智达,他的出生年代是和阿底峡尊者基本上同时,阿底峡尊者进藏的时候,当时他只有几岁,但是智慧非常超群,很小的时候他智者的美名就很多地方都知道了。阿底峡尊者听到之后就专门去找他(还是他的父母把他带来拜见阿底峡尊者的?),当时阿底峡尊者把他抱在怀里面,和他辩论,后面显现上阿底峡尊者输了,输了之后他就说,这个小孩是我印度的两个上师的化身,两个印度上师的转世,他的智慧是非常非常敏锐的,所以是很难和他辩论,很难真正辩得赢他的。后面长大之后,荣索班智达的智慧更加不得了,他写了很多殊胜的论典,像《大幻化网》的注释、《入大乘论》《黑蛇总纲论》,对于本来清净,对于这样一种光明的自性,完全予以阐释。所以荣索班智达在宁玛派的传承当中应该说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班智达。

 

还有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也是中兴宁玛派的一个祖师大德,尤其是对于大圆满心地方面,通过造《七宝藏》《四心滴》《三休息》,通过这个方面把宁玛派的法流系统化地整理,后面的很多学者通过他老人家的威力、加持力、法本的善说力,传承也是源源不断的。

 

在荣索班智达这些论典当中,《入大乘论》等等,还有《幻化网》的注释,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尤其是《如意宝藏论》当中对中观的正理有很殊胜的善说。麦彭仁波切说:“依靠具德前辈荣索班智达与全知法王龙钦巴的善说等持明传承”,这个“持明传承”就是宁玛派的一个异名,有的时候就说宁玛派是“持明传承”,就是说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都是证悟者,都是持明者传承下来的,所以说也叫做“持明传承”。“持明传承的教典而使智慧稍得展现”,就是很谦虚,稍稍地得到一点智慧,只不过是依靠这样一种威力而作论述的。

 

 

【对于此等法理,入定于清净离尘之境界的人以及探索深广之处已至究竟者必定深信不疑。】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根本慧定的境界,名言谛当中如梦如幻,后得是如梦如幻的,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一切无所缘,远离一切戏论,这个就是此处所讲到的“此等法理”的意思。对于这个法理,两种人可以“深信不疑”:第一种是“入定于清净离尘之境界的人”,他经常安住在这样清净离尘的境界,真正已经完全证悟了这样一种殊胜离戏的光明境界,或者离戏的法界的人,他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是完全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所以对这个法理是深信不疑。

 

第二种人虽然没有证悟,但是“探索深广之处已至究竟者”,没有证悟,没有通过入定的方式去体验,但是在闻思的时候,学习的时候,对于深广之处的探索已经达到究竟了,就是说应成派他所抉择的这样一种离戏的观点到底怎么怎么样的,对于深广之处已经探至究竟的人对于这个法理也是深信不疑的。

 

下面就是一个暂停偈:

 

称广述者虽颇多,明品深义寥无几,

若具最深智胜舌,当尝奥义此妙味。

此为暂停偈

 

暂停偈,有些大德在写论典中间休息的时候,有的时候写个颂词作为暂时停止的地方。

 

“称广述者虽颇多”,在佛教的传承当中,很多人在描绘佛经论典的密意,就是说能够广述佛经密意的人虽然是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明品深义寥无几”,能够明了地品尝深义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虽然能够说很多,但是里面的甚深含义真正能够品尝的人还是不多的。

 

“若具最深智胜舌,当尝奥义此妙味”,如果后面的这些弟子,或者不管是谁,具备最为甚深智慧的这个殊胜舌头,就有了品尝奥义这个妙味的机会了。如果有了这个甚深的智慧的舌头,应该品尝这个奥义妙味,就是说在入定位是怎么安立的,在出定位怎么安立的等等。这些奥义的妙味,如果你具备了这样最为甚深的智慧殊胜的舌头的话,就应该去品尝。也是劝导后学应该对于一切诸法的这种奥义,在这个方面应该下功夫,而不是说在词句上面去了达很多很多的问题,主要是这个词句所表达的意义,必须还是要有一个甚深的智慧去品尝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有这样一种阶段,最初的时候对于这样一种文字都没办法去趣入的,过段时间之后对文字方面虽然可以趣入,但是它的意义方面就很难以抓住它的重点,这个也是一种智慧循序渐进成熟的过程。

 

这个方面就必须要经常地去祈祷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可以说是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所以如果经常念文殊师利菩萨的心咒,经常念他的祈祷文的话,我们相续当中智慧就越来越生起,我们相续当中智慧越来越生起,对于佛经论典当中所诠的意义,对它意义的发掘,也能够逐渐逐渐地深入。以前只是在词句上面大概划来划去的,以后就对于它的甚深的意义真正能够品尝了,能够通达佛菩萨造论典的这样一种殊胜的意趣。

 

一天两天可能也许看不出来,但是长时间去做祈祷,去做观修的话,通过几年、十几年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智慧的的确确会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过程。这个方面是必须要祈祷文殊菩萨进行加持的。

 

下面就是讲另外一个问题,对于阿赖耶识,名言当中到底可不可以承许的问题,也是一组辩论。

 

【关于唯识宗所许的观点,后来的法师们说,这位大阿阇黎并不承认与六识异体存在的阿赖耶,本来意识所分出的最细微部分就是阿赖耶,这在个别大中观与密宗相关内容中也曾多次出现过。

 

对于唯识宗所承许的阿赖耶识的观点,因为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的核心,所以唯识宗所承许的这个观点,后来的有些法师们是这样说的,“这位大阿闍黎”就是说静命菩萨,他“并不承认与六识异体存在的阿赖耶”,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真正来讲,静命论师他只承许第六识,和第六意识他体的阿赖耶识从来不承认的。

 

“本来意识所分出的最细微部分就是阿赖耶”,“意识”,平时我们讲的无分别意识,或者分别意识,这个方面是粗大的意识,那么这个意识的最细微部分呢?“最细微部分就是阿赖耶”,实际上就是说阿赖耶和第六意识它是一个本体的,和六识他体存在的阿赖耶,静命菩萨不承认。

 

这样一种观点在个别大中观的论典当中也出现过,就是把第六意识最细微部分安立成阿赖耶的,还有在密宗相关的内容当中,也是把这样一种意识的细微部分安立成阿赖耶的。后面这一句就相当于举教证,就是我这个观点实际上个别大中观的论典当中、密宗的续部当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静命论师也应该是不承认第八识的,只承许第六识的微细部分,这个就是第八识,阿赖耶,但是和六识异体存在的阿赖耶不承认的。

 

下面就对这个问题作个分析:

 

【一般说来,这部论中的确没有承认阿赖耶的明显字眼,因而凭着自己的想法暂且如是安立也未尝不可。】

 

这是个总说,一般来说,在《中观庄严论》的颂词当中,的确没有承认阿赖耶的明显字眼,颂词就是他的自释,很明确地直接说承认阿赖耶识,这样一种明显的字眼是找不到的,所以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凭着自己的想法暂且这样安立也未尝不可。因为有些大德他为了弘扬自己的宗派,要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宗派他就认为在名言谛当中也不承认阿赖耶识。静命论师也是属于唯识和中观的和合的大论师,所以说静命论师的论典有的时候可以作为一种依据,作为一种教证。所以说凭着自己的想法,把静命论师的观点安立在自己的宗派当中,也是可以的。把静命论师拉入自己的阵营,这个也是可以的。“未尝不可”,为什么?因为静命论师论典当中明显承认阿赖耶的词句、字眼是没有的。

 

但下面就分析他的意义,或者见解当中当然必须要承认阿赖耶识的。

 

【但实际上凡是承许万法唯心者如果坚决否认受持习气的阿赖耶,则是绝不合理的。】

 

如果说一方面“承许万法唯心”,一方面又“坚决否认受持习气的阿赖耶”,这方面是绝对不合理的。阿赖耶识是肯定存在的,而且静命论师他在名言谛当中承许万法唯心,如果你承许万法唯心,那肯定必须要承认受持习气的阿赖耶,一方面承许万法唯心,一方面坚决否认阿赖耶这个方面是绝对不合理的。

 

作为唯识宗的法师,倘若依据《楞伽经》和《解深密经》等教义而承认,那必然要认同阿赖耶,因为阿赖耶相当于是唯识宗的核心。

 

唯识宗的法师,主要是依据《楞伽经》,还有《解深密经》的教义来进行承认的,《楞伽经》和《解深密经》对于阿赖耶是有非常清楚广大的阐述的,所以说肯定是必须要承许认同阿赖耶的,就是因为阿赖耶就是整个唯识宗的核心,如果你否定了阿赖耶,不承认阿赖耶,就相当于整个从核心上面推翻了唯识宗的观点了,所以说你怎么可能成为唯识宗的法师呢?静命论师他在名言谛当中是以唯识宗的法师的身份来进行安立名言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观察的时候,也绝对不可能不承认阿赖耶识。

 

【如果它成立,染污意识才能无有抵触而立足。为此必须承许八识聚。】

 

必须要承许阿赖耶识的原因,如果阿赖耶识成立了,“染污意识才能无有抵触而立足”。这个“染污意识”和第八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为什么第八识成立之后,“染污意识”才能够无有抵触而立足呢?就是因为在唯识宗的意义当中,“染污意识”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它是一种俱生我执,它所执著的对境,就是把第八识错认为是我,所以说如果有了第八识,染污意识才有立足之处。当然真正来讲,并不是第八识就是我,一般的众生不了知,而把这样一种第八识错认为是我。第七识它是我执,执着我的一种染污意识,所以说如果有了第八识,染污意识才能够无有抵触而立足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承许八识聚。

 

【凭据本论(《自释》)中所说“二理所摄之乘简述即是如此……”以及引用的“五法三自性……”教证,我本人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作者不承认唯识总轨的阿赖耶。

 

凭据本论《自释》当中所说的“二理所摄之乘简述即是如此”,这一段话,“二理”就是讲世俗名言唯识理、胜义空性的胜义理,这个地方把“二理所摄之乘”作了安立,就是说世俗谛当中是通过唯识宗来安立的,肯定要承许第八识。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的核心,所以一方面安立“二理所摄之乘”,一方面又抛弃阿赖耶,是绝对不合理,和前面所说的一样。

 

“以及引用的‘五法三自性’教证”,也是说明作者肯定是承许总轨阿赖耶的,“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识聚”,八识聚当中就是阿赖耶识。从这些方面都可以安立作者的确是承许阿赖耶识的,因为这个是唯识宗的总轨缘故。

 

下面就通过他提出的问题,具体地予以分析,因为他们前面说,“这位大阿阇黎并不承认与六识异体存在的阿赖耶”,有这句话,而且还使用了密宗等等出现这个问题进行安立的(“这在个别大中观与密宗相关内容中也曾多次出现过”),下面就对这个问题作分析。

 

【请问你们所说的密宗等中将细微意识称为阿赖耶是什么意思?】

 

这是第一问,第二问是:

 

【与六识聚异体存在又是什么意思呢?】

 

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观察。第一个就是说,有些密宗或是大中观的论典当中,把“细微意识”,或者把意识的细微部分“称为阿赖耶”,那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必须要进行分析的。还有和六识聚他体存在又是什么意思?首先是对第一个问题作解答,这一段当中后面部分就是对于第一部分做解答,说是“将细微意识称为阿赖耶”做个分析。

 

【无论对意识如何加以分析,如果它具备能够以所依与能依的方式受持习气之识——阿赖耶的法相,那么不管怎样,这个细微意识实际意义上都超不出阿赖耶的范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我们就对这样一种所谓细微的意识进行分析,如果这个意识上面具足了“阿赖耶的法相”,那么这个“阿赖耶的法相”是什么样的呢?“能够以所依与能依的方式受持习气之识”,这个就是“阿赖耶的法相”。阿赖耶识,它是作为一种“所依”,一切的习气作为“能依”,安住在阿赖耶识上面,所以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就是说很多这样的习气都安住它上面。

 

阿赖耶识作为一个所依,它上面安住了很多很多种种的习气。有些习气是非常稳固的,非常多的,力量很强,比如说凡夫众生来讲,轮回的习气就非常多。如果今生当中经常造罪业的人,相续当中三恶趣的习气就非常非常多了,这个时候如果再不注意的话,就很有可能死了之后这个大面积的习气就会成熟,成熟之后就会堕恶趣了。

 

有些时候在阿赖耶识上面也有一些清净的习气,比如说乃至于听一堂课,这个习气也会熏进去的,还有念一句心咒,也熏进去的等等,那么这个方面对于一般的凡夫来讲,相对就少一点了,相对少的时候,就说这个人修行不好,或者这个人种性还没有完全苏醒等等,因为他相续当中这样清净的习气的确是太少了,的确太少的缘故,所以显现上面,它这个习气不发生作用,或者发生作用很少的缘故,会在表面上显得懒懒散散的,显得很拖沓啊,或者显现不上进啊,像这样的话就是相续当中阿赖耶识上面习气太少的缘故。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作为所依的,它上面很多习气作为能依,这个识就叫做阿赖耶识,“能够以所依与能依的方式受持习气之识”,这个就是“阿赖耶的法相”。

 

如果前面所谓的这个细微的第六意识,它具备这个法相,那么不管怎么样,这个“细微意识”,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了。为什么呢?已经具备它的法相了,那就是这个法的本体,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我们叫做阿赖耶识,你叫做细微意识,实际上只是名称上面不同,意义上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意识,这个所谓的细微意识,它已经具备了阿赖耶的法相,所以说你把它取为意识也可以,实际意义上它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细微意识这个部分,如果具备阿赖耶法相,就是阿赖耶识。

 

【(反过来说,)假设说它不具有阿赖耶的法相,则如同为马取名牦牛一样徒有虚名,根本无有任何必要。】

 

反方面来讲的话,如果这样的细微意识上面,根本不具有阿赖耶的法相,那么你把它取名叫阿赖耶,有什么用呢?因为对方的观点就是说“本来意识所分出的最细微部分就是阿赖耶”,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观察,如果这个细微部分具备阿赖耶的法相,就是阿赖耶识;如果这个细微部分不具备阿赖耶,你把这个细微部分取名阿赖耶,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就好像给马取牦牛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没任何的必要。

 

所以说麦彭仁波切他的智慧很敏锐,很深广,就通过这个方式来帮助我们,引导我们做一个观察,实际上这样一种阿赖耶到底怎么样?你把细微意识立成阿赖耶,有什么样的必要性?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性。这个方面是对他宗的观点做一个分析,这是第一个问题。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接下来心里思维:对我具有深恩厚德的母亲,既然在这以前是将利益胜利奉献我,亏损失败自取受,以深情养育了我。我这回有幸遇到大乘佛法,承蒙上师善知识摄受,明晓道的利害,以往是妈妈关注我的苦乐,现在该轮到作为孩子的我要关注母亲的疾苦。心里有渴求报恩的想法,这就说明产生了想要报恩的念头。

 

随后,从自己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等逐步观修,在临收座时,对一切有情无有亲怨贪嗔,平等观成中等的对境,这就是修舍无量心。

 

在这般观察修的过程中,心感疲惫,不想继续的时候,不跟随过去的妄想,也不迎接未来的希求,又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不加改造悠然安住,这就是舍等持。

 

当再度想起心动念时,又进行观察,就这样通过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寂止。结座与前面一模一样。随之进入座间,以有贪嗔的有情作为所缘境,知母、念恩等观修法与前相同,心想:但愿此人远离相续中的贪嗔;如果他能离开贪嗔之心,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他远离贪嗔之心。为了使他远离贪嗔而虔诚祈祷三宝。

 

在此之后,修无缘的舍心,自他的身体可分成微尘,心刹那间生灭,不会停留到第二刹那,在胜义中自性不成立,名言中在一切皆非的空性中缘起不灭,对空性和缘起不灭平等引生定解,在不加改造的状态中安住,这是生起胜观的方便法。

 

另外,在所有座间阶段,再针对有贪心、嗔心、有争论的有情,第一与发愿相联:但愿这些有情随时随地都能远离贪嗔之心。第二与希求心相联:如果他们能远离贪嗔之心那该多好!第三与立誓相联: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贪嗔之心。具足以上这三种相联。第四祈祷:为实现以上愿望虔诚祈祷三宝。反反复复观修。 尽管在入座期间舍无量修得不错,使心相续稍微有所改变,可是如果在座间没有思维, 那么又会落入以前残存的恶习痕迹中。打个比方来说,当铁放在火里烧的时候是红彤彤的, 一旦从火里取出放在地上,它又会变得黑乎乎的。因此,在座间观修入座所修的内容这一点相当关键。如此这般修行之后,在座间,对怨敌放下嗔心,对亲人抛下爱恋,要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等如父母。

 

修慈无量心,当借助舍心息灭了贪嗔之后, 就必须对平等是父母的有情修慈心。在入座的开端要局部性观修,结尾时,对一切有情观修。开始,在前面直接观想自己亲生母亲的音容笑貌。心里思维:现在的这位母亲,不止一次做过我的母亲,而且当过无数次我的母亲,做母亲的边际没有尽头……这是知母。

 

接着念恩:我并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 也不是像地上长花一样自然冒出来的,而是母亲九月零十天怀胎,给予了我的生身性命。凡母亲享用饮食的营养成分,就如同油灯里放灯芯一样,经过母亲的脐部,滋养着我的身命。这是感念生身的恩德。在后来分娩的时候,母亲除了颌骨的关节以外的所有关节部位全部分离,七天之间,饱尝着“想到做爱都会胆战心惊”的痛苦。当时的我感受着“从铁砧眼里牵引出”般的痛苦。出生时候的我,说活着,连头都抬不起来,说死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回头看时,不知从六道什么地方来,往前瞧时,不知来到了什么地方,在当时,如果不是深情的母亲做我的母亲,也许我就死了。母亲首先剥去我身上的胎盘,用乳汁的温流给我沐浴,剪断脐带, 要死的没让死,要烂的没让烂,要干的没让干……感念赐命的恩德。其后,母亲以最初的食物——甘甜的乳汁喂养我……感念施财的恩德。母亲把我当成心肝宝贝,满怀慈爱心随伴着我,以利益心养育我……凡是她会的、她懂的都通通教给我,这是感念教世间知识的恩德。

 

接下来从佛法的方面忆念恩德,母亲是饶益我的恩田,她把住所、床榻等一切日用资具给予我。修慈心的福田也是这位大恩的母亲, 母亲对我是这般利济的,而我以前从来没有给予母亲这样的利益,甚至母亲在世间法方面教诲吩咐时,我非但不听从,反而恩将仇报骂她: “老太婆,老糊涂,你怎么还不死!”这完全是没有忆念恩德导致的。

 

现在想到母亲的恩德以后就要报答恩德,心里思维:母亲到底有什么所求、想要什么呢?其实她所求的、想要的无非就是快乐,衣裳、食品、住宅、卧具等等今生今世的快乐一直到善趣天、人的一切安乐,甚至晒一天热乎乎的太阳,喝一碗香喷喷的茶,诸如此类的快乐她都想求得,而不愿意受苦。可是,她却不具有信心、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安乐的因以及增上生人天之乐直至佛果的大乐,而接连不断造作苦因,以不具乐因及乐果的深恩母亲作为所缘境,心里想:但愿这位母亲现世及生生世世, 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如果母亲能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因而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如果母亲能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果而虔诚祈祷三宝,念诵“奇哉三宝大悲尊……上师如来众生怙……勇士您具悲心力……”。当心里稍有安乐之感的时候,不遮止分别念也不跟随它,心悠然安住。

 

相信因果的诚挚信心是善趣的因,出离心是解脱的因,菩提心是圆满佛陀的因。

 

以上从知母一直到希望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之间,是观察修;不遮止分别念也不跟随它,心悠然安住,是慈等持。

 

在所有座间阶段,需要奉行一切仁慈的身业和语业,心业就是怀有“必须成办一切老母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安乐”的心念。具体来说,我们对于父亲叔伯等长辈,包括家畜在内,要慈爱有加,断除殴打等行为。语言上杜绝口出粗语和刺耳的话,心里想到凡是众生所求的暂时究竟的一切安乐,只要能办一定要成办。

 

无缘的慈心,就是引生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