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皈依戒:简单地讲,正法就是不害他众,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都必须断除害他的一切事,从来没有说过正法是害他众。作为一名内道佛教徒,务必断除害有情。别解脱戒也要从这一点做起。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去除损害有情的心态和行为。密宗当中,上师是一切皈依处的本体,所以,凡是与上师身语意相违的自己身语意所行均要断除,要依止上师身语意所摄的身语意所行。如果让上师心情愉悦,就是令如海皈依境欢喜,如果违背了上师的意愿,那从此之后就无药可救,同时也与如海皈依境的心相违背。所以我们一定要断除令上师不欢喜的事,即生当中实修这唯一的皈依务必达到究竟。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要么是痛苦要么是快乐,另外再没有什么出路。痛苦也有苦果与苦因两种。苦果是指受到疾病折磨,着魔中邪,晦气所罩,当遭遇诸如此类不幸时,千万不要认为“我不该遭受这样的痛苦”而要想到,这也是三宝以大悲赐给我灭尽恶业的方便,后世将要感受的业,如今依靠三宝的大悲,使我现在就受报,从而使之穷尽,我真是高兴。苦因是指贪嗔痴的分别念,当萌生这些烦恼时,要想到:这也是三宝的大悲所至,为什么呢?

 

是三宝以大悲在警告我:我的相续中有这样的烦恼随眠存在(,一定要舍弃)。从而把这些看成是值得欢喜、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事,想到是三宝您以大悲关照使我的相续中不能生起这种不善的心行,由此满怀喜悦之情。

 

快乐也有乐因与乐果两种。乐因,就是生起诸如信心、出离心、菩提心之类的善分别念。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如果生起一念善心,那也值得高兴。我们必须生起强有力的善念,使它与日俱增。诚如《入行论》中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依佛威德力, 世人暂蒙修福意。”为了使这样的善念蒸蒸日上,一定要虔诚祈祷上师三宝。

 

乐果:如果自己丰衣足食,十全十美,要知晓这并不是来自于我了不起的魄力,而是三宝的悲心所致,进而对三宝感念恩德,报答恩德,精进供养。最起码,不管自己吃什么、喝什么,应该准备一个供养献新用的献新杯【36】,可后来的人都只是把它看成是供鬼供神的,高低强弱的人谁也不曾想过它本是用来供养三宝的。(我们无论享受什么饮食,首先)在献新杯里加一点献新,口里念诵“无上本师即佛宝, 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供养皈处 三宝尊”,少少供上一点,这就代表不间断定时供养三宝、感恩图报。而且,身体受用都要供养三宝,权势财富要用在正法方面,就像所说的“辛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我们需要累积福德,而积累资粮的对境就是僧众。噶举派的教言中说:“活生生的佛陀、活生生的佛法、活生生的僧众。”供养僧众能够获得供养三宝的福德,供养佛、法虽然能得到供养的福德,却得不到对境接受的福德,而供养僧众既能得到供养的福德,也能得到接受的福德。尤其是,如果供养上师,就是供养第四宝,能获得无量福德。

 

【36】 献新杯:也叫献新碗盏,向佛菩萨、护法神等供茶新、酒新、食新等所用的小杯或高碗。

 

四、皈依的功德利益,包括暂时的功德利益和究竟的功德利益。今生今世,能救离病魔、国王的惩治、饥荒的威胁等等八大灾难和十六难,得到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安乐,这就是暂时的功德利益。皈依的究竟利益:皈依佛陀将获得佛果;皈依法能转三次法轮;皈依僧,能成为本师调柔、眷属调柔,本师寂静、眷属寂静,本师极寂静、眷属极寂静的声闻和菩萨僧众眷属。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入座的正行:一切菩萨的圆满、成熟、修行三种功德中,这里属于修行刹土,清清楚楚地观想:整个大地是珍宝地,绘制成格,在自己对面的远方,奇珍异宝组成的如意树五枝的中央一枝上面,狮子座层层叠放软软的绫罗垫上,本体是根本上师,形象是邬金仁波切莲花生大士,他的顶髻五光圆明点环绕之内安住着所有的传承上师,法座周围,是自己得过灌顶等法的所有上师,它的周围是四续部或六续部的本尊圣众。右边的树枝上,佛陀等周边环绕男性护法,他们的面向外观,从而完成不许外敌魔障入内的事业;所有女性护法面向内看,完成不使内在悉地失散向外的事业。在护法的周围,是财神宝藏主等,把这一切的一切都观成上师大智慧的幻现,并没有高低贤劣,均具足遍知的智慧,以超越人的明目照见,以超越人的耳听闻,以超越人的心垂念,成为我们的引导商主。

 

要皈依的众生,把父亲等观想在自己的右方,如同在地面上集会一样,穿衣佩饰,黑压压一片。其后,自己随着维那师的腔调念诵皈依偈。这里不与顶礼在一起修,自他众人身恭敬合掌,语恭敬念诵皈依偈。心恭敬发自心坎深处思维:从今天起,直到没有获得究竟佛果之间,无论我被抛到上面的佛地也好,被抛到下面的地狱也罢,不管是吉是凶、是病是痛、是乐是苦,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和母亲商量,又不自作主张,就是祈祷上师三宝您明知、您垂念,除您之外不寻找其余指望处和皈依处,修的是您,念的是您,依的是您。这样全心依附念诵皈依颂。特别是以本师、道、助伴的方式皈依,首先要呼唤“本师佛陀出有坏”接着说:“从此年此月此日此时起,直至没有获得究竟菩提果之间,您是我的本师,不依止除您之外的其余本师。”再次呼唤“本师佛陀出有坏,我发誓从今日起,直至没有获得究竟菩提之间, 将您亲口所说教法证法体性的妙法,作为实修解脱菩提的道,不依止除正法之外其余的邪道外道。”又再次呼唤:“本师佛陀出有坏,我发誓以通过讲修途径受持您亲口所说之妙法的引导圣僧作为修道的助伴,不依止除此之外俗世中背信弃义的朋友、胡言乱语的朋友、为非作歹的朋友。”

 

这以后供养上师等内容【35】容易理解。

 

【35】 不知是否是指《前行》里,在座间观想皈依境作供养的内容。

 

入座的后行:接下来到了收座的时候,观想皈依境的所有尊众身体放射红光,照耀自他一切有情,从而清净遮蔽断证功德的一切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众生界中本有的如来藏种姓或界性转依而现前智慧。我与一切众生犹如鸟雀被石簧击中一般“扑楞楞”飞到皈依境中,最后上师也从足、垫、座和头依次收摄,消失于心间,在这种状态中入定,就是实相义的皈依。就这般观察、安住轮番交替而修。其后在又开始起心动念的后得时,如前一样明观福田等等。念诵“以此善……”作回向,并发清净愿。座间吃饭、睡觉、行走、安坐的一切时分里,明观皈依境的福田……

 

当准备再度入座时,首先解手、擤好鼻涕、洗好脸,将外面的院门、里面的房门都关好,总之凡是该办的事都完成,保证不中断入座。随后心里想:如果座间的一切繁杂妄念没有中止下来,那后一座也就难保修得成功。所以要发誓:现在这一座里,我绝对不能放任这颗心随着迷乱烦恼所转,宁死不舍此誓愿。接下来,心不跟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尽可能安住,这相当于是修生起次第和

圆满次第时的驱魔、修护轮,身的要点等在所有引导中都相同。

 

当一座结束时,要观察一下是否履行了前面发的誓愿,如果履行了诺言完全是生起善分别念,那就会满心欢喜。要对治这种心态,就要在心里这般提醒自己:啊,你是因为小小的福德才导致如此的,你真的这么好吗?我还要看你下一座。从而铲除傲慢心。如果没有履行诺言,心随着迷乱所转,而认为现在我什么也修不成,进而悲观失望,这时就要打起精神、提高心力,自我鼓励:啊,你有什么可悲观的呢?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曾迷惑,那现在你为什么没有成佛,如今这一座已经随着迷乱所转,我在下一座里誓死也不放纵你遗失在迷乱的控制中。除非没有闭关一座,也就另当别论,只要闭关一座,所有的加行、正行、后行必须完整无缺。早晨起来时,以自己是本尊的佛慢起来时,观想整个虚空到处是勇士瑜伽母众,他们用长腰鼓和金刚铃的声音、元音辅音的自声唤醒自己。有关入座的前行等内容与前面是一模一样的。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僧众的功德:具备戒、定、慧、总持、辩才等不可思议的如海功德。

 

这以上所有皈依境,归纳起来汇集为上师,如果广义来讲,就是暂时的九种。由于把他们作为皈依境,尤其是本身具全风脉等,所以在皈依时脉清净为化身……

 

大士道的意乐,是以为遣除有寂一切衰败的心愿而皈依的。这样的心态,按照因相乘来讲,既是意乐差别,也是果皈依。因皈依是以具足三种特点(即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为助伴)而皈依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按照中转法轮的意趣,以因皈依作为因,获得佛果, 就承许是果皈依,承认(因皈依和果皈依)是真正能生所生的因果。末转法轮以上承认:“如来藏智”在基位有情的相续中以基住自然智慧存在着,它是恒常、不变、本体空性,如来三身的一切功德以无改任运的方式存在着。由于离基如来藏的智慧被客尘所障蔽,因此需要遣除它的方式或者二资粮的缘,然而并不承认它们是真正能生所生的因果,认为(因皈依)是能现前的外缘。

 

首先因皈依,包括相似的承诺皈依和真正随修道的皈依两种。

 

其一、相似的承诺皈依,以本师、道、助伴的方式念诵十万遍皈依偈。

 

其二、真正随修道的皈依:继因承诺皈依之后,迈入积累二资粮的所有门,就是随修道的皈依。这样的自然本智,是无则不生的因,没有认识它的本来面目之时就是众生,认识之后现前时就是佛陀。从一地开始,片面证悟了这一本智,从此以后次第证悟、修习,最终在十地相续末际,依靠道位的证法和十地相续末际的对治金刚喻定的智慧无余断除剩余的所断而成佛。本体本来清净、离客尘清净的佛陀就是果证法。佛陀心相续中具有的甚深和广大之法就是它,它包括抉择灭和非抉择灭两种。非抉择灭在众生的相续中,以如来藏智慧本体本来清净的方式存在着。抉择灭,是离客尘清净的部分——佛陀法身。这样的本智在众生相续中是如何存在的呢?就像剑存于剑鞘里、宝珠被淤泥所遮蔽一样,被客尘所障蔽着,消除它的方便——因皈依和果皈依分别是因和缘。

 

不共内皈依境三根本三宝到底是怎样的呢?

 

按照显宗的观点承许,殊胜化身是佛宝。在密宗的讲法中,一种承许是佛陀的受用圆满身是佛宝,认为上师是僧众,有信心的本尊和有缘的本尊是佛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师是佛宝,本尊是法宝,其余传承上师是持明内僧众。

 

关于上师是佛的道理,必须以教证、理证来证实。有关的教证,《五次第论》中所说“此即自然佛,唯一大本尊,尽赐诸窍诀,金刚师胜佛”等等。理证,上师的意是大智慧(法身),

 

上师的现象显似身体,传出语音,心现动念(是色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这两者不可分割、无二无别就是双运金刚持。

 

关于本尊是法宝的道理,通常而言,新派旧派共同有四续部,瑜伽续部又包括外瑜伽和内瑜伽。内瑜伽中,宁玛派有甚深内三续部,新派有《胜乐金刚》、《喜金刚》、《密集金刚》,这所有法都包括教法和证法。其中教法,外密宗的教法是现声、闻声、表示,事、行、瑜伽外三续部。证法是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教言。恩赐能成熟和能解脱之教授的上师是佛,上师所恩赐的成熟、解脱之教授是法,实修的行人是持明内僧众。恩赐内三续部之入门的灌顶和能解脱之教言的上师是佛,能成熟和能解脱的教授是法宝,如此实修的行者是持明内僧众,三根本归集在三宝的自性中。

 

类别暂时可以分成九种,但归纳起来,就摄为独一无二的上师。

 

以上稍稍解释完皈依的含义,接下来实际修行,分为入座与座间两个阶段。入座,白天两座、夜晚两座四座或八座都可以。入座也包括入座的前行、入座的正行和入座的后行。入座的前行,身的要点、语的要点、心的要点和祈祷这四项在所有入座时都要运用。身的要点,作毗卢七法,解脱道的七法,身体放松、跏趺端直。语的要点,除垢气,除三次垢气或九次垢气,根据自己的信解而行。在除垢气时,观想自他从无始轮回以来所积的业、堕罪、破誓言、深道的一切障碍违缘通通变成黑气的形象,向外排放。心的要点,就是调整发心,首先去除所有恶劣的发心,改变无记的发心,以菩提心意乐扭转发心。祈祷,上师的形象改不改变都可以,观想:在头顶上十万瓣白色莲花的红黄色花蕊中央,日轮垫上狮子座层层叠放的柔软绫罗垫上,把自己的根本上师观成出家相或密咒师形象。必须以将上师视为真佛情不自禁的虔诚恭敬信心祈求所想之事,在修暇满难得时,祈祷上师加持自相续生起实现暇满人身价值的功德。随后,上师化光融入自己,再入定。 同样,不管是修共不共任何加行的时候,就需要祈祷上师心相续中的所有功德在自相续中生起,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融为一体而入定, 要知道这些内容类推普及所有入座。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持明内僧众:事续、行续、瑜伽续这外三续中,首先入于事续之门,作为密宗,誓言或入门就是能成熟的灌顶。因此,事续,最开始得受共同明觉灌顶,包括不动瓶水、宝生冠冕、无量光金刚杵三种灌顶,结行作沐浴、擦拭、护持。接下来,以事续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是能成熟。实修能解脱的教授,分为有相和无相瑜伽,除此之外并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名词。首先有相瑜伽,按照宁玛派修四无量,以“藏巴拉”咒把万法观成空性,由空性大悲双运中,观修事续六尊瑜伽【33】,并且把自己誓言尊者和智慧本尊,观修成主仆的形式,也就是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他体,祈送本尊,誓言者摄于无缘之中。后得时,享用三白三甜的食品,以沐浴、清洁行为为主。一直到修行所依的画像笑逐颜开、油灯自然燃起、芳香四处散逸等等成就相纷呈,这之前是凡夫。随后,取受悉地的同时,成就欲界色界的持明果位,面见三部本尊,与之同时修行殊胜悉地, 一直到十六世之前修道,最终获得三部金刚持果位。这般实修的行人,取名为密宗持明内僧众。

 

【33】 六尊瑜伽,密乘事续中,修习本尊为瑜伽体,摄为六本尊相:空性本尊、文字本尊、声音本尊、色本尊、手印尊者和相本尊。

 

行续,入门在前面的三种灌顶基础上,再得受不空成就铃灌顶、毗卢遮那佛名称灌顶, 随后以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修能解脱的教授,与瑜伽续一致来修,将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平等兄弟或朋友的形式,在没有面见本尊容颜之前,是凡夫密宗僧众。当成就与欲界色界本尊身体、受用等同缘分的持明之后得见本尊容颜,成就殊胜悉地,自此至七世之间修道,在没有最终证得四部金刚持果位之前, 是圣者男女密宗瑜伽行者。

 

瑜伽续的能成熟或者入门,得受共同觉性五灌顶、金刚王权灌顶以及结行八瑞相、八瑞物的灌顶。以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能解脱的教授,不以沐浴、清洁行为为主,而以内在观修五现前【34】的方式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无二无别,通过修行的所依(佛像)闪闪发光、面露笑颜等验相而取悉地,成就欲界色界持明以后,亲睹本尊容颜,按照显宗所说获得见谛,或者是成就密宗的殊胜悉地,自此至五世之间修道,直到没有获得最终五部金刚持果位之前,称为凡夫圣者密宗瑜伽行者。

 

【34】 五现前,密乘生起次第修证本尊五法:月轮现前、日轮现前、种子现前、手帜现前和全身现前。

 

这以上是外三续的持明内僧众。

 

无上瑜伽续,按照宁玛派而言,此续包括玛哈、阿努、阿底三种。

 

玛哈约嘎(大瑜伽),入门或者能成熟或者誓言仪轨,即续部寂猛本尊灌顶或修部八大法行的灌顶,如果没有得受这些灌顶,以其余的灌顶可以代表道灌顶,却不能代替基灌顶。

 

依照续部必须要得受外十利的灌顶、内五力的灌顶、密三甚深的灌顶。起初,上师要成熟弟子的相续,自开始作准备起到受皈依戒、菩萨戒之间的所有事宜就相当于酿酒一开始要煮青稞一样,堪为灌顶的法器,弟子明观成本尊的三处三文字,清楚地观成身语意三本尊, 从中放光周遍虚空,由浩瀚无边的十方刹土尤其是密严刹土等处以身手印、语文字、意标帜的相迎请智慧尊者,融入弟子。如果是上等者, 就会证悟灌顶义智慧。假设是中等者,会生起明乐无分别的觉受,即便是下等者,也将对三门是三金刚这一点产生不被他夺的定解,这就相当于青稞发酵。接着依次进行四灌顶,结尾时,归纳所有誓言,让弟子以“主尊如何嘱, 我亦如是行……”进行承诺。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平酒。如果自此之后没有持执灌顶的命脉——以清净的誓言守护相续,那就如同酒虽然开始经过煮青稞、发酵、压平的程序却以魔障和客人冲犯等变腐了一样。《金刚手现前灌顶续》中云:“秉持灌顶命脉即誓言,如若失毁则如种子被火焚。”尽管一开始得受了真正的灌顶,但如果中间没有守护清净的誓言,那就没有利益可言了。其实,具誓言和破誓言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差距,把地看作地就是破誓言,把地看成佛眼佛母就是具誓言。本来,后代的诸位密宗行者境界里应该显现本尊、密咒、智慧的游舞,如果一切景象都呈现为妖魔鬼怪,那使自他都不舒畅,如此一来,他们没有一点密咒的味道。别解脱戒主要注重外在身体语言的业, 所以容易守护。菩萨戒,单单依赖于善恶心的分别念,较前相比稍有难度。密宗的所有誓言都必须在智慧上看待,就更为困难。可是,当今时代的大多数人认为别解脱戒难以守护,反倒觉得密乘戒随随便便就可以,但实际上这是颠倒妄执。

 

以玛哈约嘎自宗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能解脱的教授,玛哈约嘎主要修行方便生起次第, 智慧圆满次第,只是修风和明点圆满次第中的风圆满次第的一部分。

 

方便生起次第:通过观修平庸不清净的相分别的对治——方便生起次第,使三境清净,首先意的对境前了然呈现自己的本尊;第二触觉的对境自己的手能明显接触到本尊及其装饰、标帜等有触碍的形象;第三根的对境前,别人也说见到修生起次第的上师是大吉祥怙主和大威德等等。在这样的生起次第明显稳固的八种量达到标准、五种觉受尚未究竟之前一直修习,结果,虽然平庸的相分别依靠生起次第能归摄为本尊的本体,可是由于还没有离开执著本尊的耽著分别念,所以必须修行耽著殊妙本尊的对治法——智慧圆满次第。圆满次第包括风和明点的两种圆满次第。其一,风的圆满次第,如果风没有堪能,那么明点就无法切中要点,一开始生起次第趋于究竟得以稳固的行者,除了外在身体空朗朗呈现本尊以外,平庸人的身体并不明显。当然,仅仅是修气并不代表圆满次第,因此起初生起次第得以稳固至关重要。随后,修具四种双运的宝瓶气,使风心入于、安住、融入中脉。所谓的四空,风入于中脉,依次根识融入意识为空,意识融入染污意为大空、染污意融入阿赖耶为极空,阿赖耶融入智慧为一切空,由这四空引发的喻光明在相续中生起以后,以三现作为光明的因,风五光作为缘,从而使不清净的幻身,能如幻般起现成唯以风心所成的真实本尊身。这样的喻智慧,能修成义光明,增进的行为,有需要不需要玛哈远道六月会修仪轨两种。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说,所有上师全部是生起次第、风得以稳固、证得加行道暖智者,要符合坛城圣聚的数目而聚会。具备三层坛城,里面驱敌兵器、除病妙药、维生食品、修行圣物要样样齐全。在众会之中,即便是有一个破根本誓言的人,也使得其余所有人的修行都成枉然无义,不会修成殊胜悉地,只有可能会得到些许共同悉地, 除此之外会修没有实义。正如恩札布德所说: “一位破戒者,能毁诸行人,如一有伤蛙,能坏诸余蛙。”如果众会之中的所有人都是具誓言者,那么六月仪轨需不需要酬补,也要看根基的差别。六月圆满之时的黄昏,红黄蓝交错的光芒散射,由本尊处取受悉地,中夜由怨敌处取悉地,具足三种满足而降伏并取悉地。黎明时分,依止她身手印的道,依靠上降明点,相续中生起真实俱生智慧,即不离乐觉受的智慧,依靠下固明点,最后在相续生起自然俱生智慧远离一切明乐无分别觉受耽著的义智慧。在那时,佛父相续中现量生起乐智慧、佛母相续中现量生起空智慧。其后,能起现有学双运清净的幻身,也就是能起现身意双运真实圆满次第的本尊身。就这样,从资粮道逾越到加行道, 由加行道逾越到见道,见道越到二地……

 

如果大家都具足誓言,那么掌握时间的鸡和犬、犏牛等也能走向持明地。倘若会修者全部获得了暖相,那在六个月期间,顶位忍位圆满取悉地时,继胜法位刹那智慧之后,得到显宗所说的见道或密宗所说的大手印殊胜悉地。按照教部索瓦派的观点,诚如《道次第论》中所说:“得未得能力,见道为二种。”依靠禅定的火能清净庸俗的身体,使它变得澄清,证得无生无死寿自在,即是寿自在持明;没有能够清净身体,尽管心成熟为本尊身,可是由于未能清净身体,就是异熟持明;从二地到九地之间,是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是没有得以成佛的究竟道部分。依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安住大资粮道边际者,身体还没有成熟为本尊身,心已成熟为本尊身,即是异熟持明;之后见道是大手印持明,身体成为澄清以后寿命得以自在,胜法位道圆满,即是寿自在持明;如果没有得到寿自在,那么在即生当中证得见道, 中阴越到二地,后得起现有学双运境界,一直到十地末际以上是大手印持明,达到究竟现前佛地,即是任运持明。安住于以上四种持明地者,就是大瑜伽续的勇士勇母,也就是持明内僧众。

 

阿努约嘎(随类瑜伽)能成熟的灌顶,十种外灌顶、十一种内灌顶、十三种修灌顶,加上两种密灌顶,获得这三十六种根本的最胜灌顶以后,以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修能解脱的教授,生起次第的部分、圆满次第玛哈约嘎中讲的风圆满次第为前提,在这里主要切中要点修行明点的圆满次第,具足自身方便,脉直、风清净、明点堪能以后,依靠她身手印之道,首先凭借明点上降的力量引发出真实的俱生智慧,在下固明点之际生起假立自性的俱生智慧,然而在初学阶段,难以生起远离耽著觉受的智慧。当喻智慧在相续中生起时,后得所谓不清净的幻身,实际上能起现唯风心所成的本尊身。当相续中生起义智慧时,能起现清净的幻身,也就是智慧相中呈现的本尊身。在希求心的资粮道,辨别大种姓的加行道,获得大授记的见道,得大安慰的修道,圆满大妙力的无学道,安住以上五种持明地者,就是阿努约嘎自道的空行和空行母,即持明内僧众。

 

阿底约嘎(最极瑜伽)能成熟的灌顶,得受下面两种灌顶的四种句宝灌顶中特别分出的有戏、无戏等四灌顶,以自宗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修能解脱的教授包括懈怠者无勤解脱的本来清净直断和精进者有勤解脱的任运自成。如果从法的角度而言,必须把法性现量相安立为见道。然而,以修行者作为出发点,法性现量相立为资粮道觉受增上相即加行道;觉性如量相为见道;在法性尽地时,外所取境、内能取心、密觉受增上都逐渐灭尽,是圣者有学道; 圆满灭尽时,即是无学道。安住在以上道位四相中者,就是持明内僧众。

 

目录

 

 

音频:

 

荐!【ZCKB】《中观庄严论》017

 

第十七课思考题

 

48、请以教证说明圣者智慧火最终焚毁二取的道理。

49、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了知外境不存在、万法唯心的道理?

50、若大乘共许名言随唯识宗,那月称、清辨等论师为什么不如此安立名言呢?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前面说:二谛融会贯通的境界,一定要在每个修行人的相续中生起来。否则,与密行派等外道无有多大差别,因为在他们的文字上,或者导师开示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我、超越法界等类似的言词。因此,对佛教本有的殊胜特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由此可见,唯独依照广大宗轨将名言与胜义的无垢观察量二理平等圆融的智慧火才能将二取所知的干薪焚毁无余,从而安住于离边等性之法界中

 

作为一个修行人,二谛融会贯通的境界应该是我们的向往或者说是修行的目标。也就是说,甚深中观派的胜义量和广大唯识派的名言量,唯有依靠这两种无垢观察量平等圆融的智慧火,才能将众生各种各样分别念的能取所取全部焚毁无余。

 

大家在闻思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了知名言中的一切万法都是假立的、非为真实存在。

 

作为修行人,在社会上与各式各样的人交往,或者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复杂的外境时,一定要专注到自己的内心当中,了知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内心所造,这时,外面的世界也会如蓝天一样广大。这是名言中从万法唯心的角度来讲的。

 

现在的快乐、痛苦等各种各样的遭遇,依靠胜义量进行观察时,全部都不存在,是远离一切戏论的。而名言中,一切万法均为假立,是以自己的分别心造作出来的。

 

这两种定解,在凡夫薄地时也可以在自相续中相似生起。之后,对上述两种定解逐渐修持,达到一定程度时,现在能取的心识和所取外境的各种景象的干薪,全部都会被焚毁无余,最终真正现见远离一切戏论的法界本来面目。

 

因此,大家也不要认为: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对我来讲是遥不可及的。麦彭仁波切在很多中观窍诀中都说:对普通凡夫人而言,这样的境界也可以相似修持。

 

正像燧木与燧垫磨擦生火最终它们二者本身也被烧尽一样,以二谛圆融一味的智慧火最后也会焚烧分开耽著二谛的分别,

 

首先,燧木与燧垫通过磨擦生起火焰,到最后,火焰也会将燧木与燧垫二者全部焚烧迨尽。那么,火焰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燧木与燧垫。可是到了最后,火焰也会将燧木、燧垫全部烧毁。

 

同样,依靠观察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两种分别念,可以出现一地菩萨或者佛地的智慧火焰。这时,相当于燧木与燧垫的胜义谛的执著和世俗谛的执著,也会被全部烧尽。

 

因此说,观察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分别念会自然而然灭尽,怎样灭呢?依靠这两种分别念可以出现真正的智慧,依靠这种智慧之火,可以将分开二谛的两种执著全部焚烧,也就是说,对胜义谛与世俗谛的两种执著全部都会灭尽。

 

进而真正安住在不偏堕现空任何一方、远离一切所缘之边的法界中。

 

将二谛的执著全部灭尽以后,最后将真正达到不偏堕于任何一方的境界。也就是说,既不单独堕于空或者涅槃的边,也不会堕入仅仅是显现或者轮回的边,真正安住于“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的殊胜境界中。

 

以前的诸佛菩萨们都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现在世间上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们,也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

 

《般若摄颂》中云:

 

此处《般若摄颂》的个别词是按照藏文原义翻译的,与汉文版本可能稍微有点差别。

 

“一旦有为无为黑白法,以智慧析尘许不得时,于世间界趋至智慧度,犹如虚空丝毫亦不住。”

 

通过真正的修行,最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境界。这时,对于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或者黑法的恶业和白法的善业,以般若空性的智慧进行分析时,连微尘许的法也是得不到。这种修行人,已经到达真正智慧波罗蜜多之彼岸了。如此殊胜的智慧就相当于虚空一样,不需要依靠任何处,正如《宝性论》中说:四大依赖于虚空,而虚空何者也不依靠 【1】。同样,智慧波罗蜜多是依靠闻思修行获得的,智慧波罗蜜多真实现前时,不需要依靠任何法,不依靠也是一种境界。

 

【1】 《宝性论》云:地者依于水而住,水则依于风而住,风复依于虚空住,虚空不依地等住。

 

这方面的有些道理,作为凡夫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如是思维,但还有一些道理,我们现在还不能如实了知。就好像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无论老师如何对他讲解大学课本的内容,作为小学生仍然很难理解。因为他的心还没有成熟,根本无法接受这种知识。虽然接受不了,也应该发愿:我现在虽然不懂,但我长大以后一定要通达这种智慧。这种智慧多么深奥啊!同样,真正一地菩萨和佛陀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在凡夫人的分别念根本无法容纳。但是自己应该有一种发愿:我一定要精进闻思修行,将来终有一天,愿我现证这种境界!

 

又云:“如是奉行明智之菩萨,断除贪执于众无贪行,

 

所谓的“明智”,有些论师解释说:断除烦恼障称为明,断除所知障称为智。

 

像这样奉行明与智的菩萨,已经完全断除了贪执,对众生也是无有任何贪执,如此而行持。

 

如日离曜灿然昭然住,如烈火焚草木及森林,诸法自性清净普清净,

 

此处运用两种比喻来对上述境界进行说明。

 

“如日离曜【2】灿然昭然住”,也就是说,太阳在离开了日食的危害以后,会显得更加耀眼夺目,它所放射出的光芒也是非常灿然。同样,远离了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之云雾、真正到达佛的境界时,他的智慧就如同璀璨的太阳一般昭然而住。这是从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角度进行比喻的。

 

【2】曜:即曜王,指罗睺罗。

 

上面这个比喻是从断证功德中“断”的角度而言的。那么,从“证”的功德来讲——“如烈火焚草木及森林”。在获得了圆满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时,世间上一切不清净的能取所取的草木全部被焚毁无余,这样一来,一切万法的自性“清净普清净”。

 

“清净”是指远离烦恼障,“普清净”是指远离所知障。或者从自性住种性清净和暂时离垢清净的角度来讲:每个众生相续中都具足佛性如来藏,也就是自性住种性清净;而释迦牟尼佛已经远离了一切暂时的客尘垢染,因此称为离垢清净。其中,“清净”是指自性住种性清净,“普清净”是指离垢清净。

 

菩萨如若证悟智慧度,不得作者不缘一切法,此乃般若度之殊胜行。”

 

如果菩萨已经获得或者已经到达此种智慧度时,既无有任何作者也不缘一切法,这就是智慧度的殊胜行为。

 

此境界唯一是远离四边戏论各别自证智慧的行境,而无法言表、不可思议。

 

这种真正远离一切戏论的各别自证境界,唯一是诸佛菩萨之行境。

 

《华严经》中云:“犹如空中之鸟迹,极难言说无法示,如是菩萨之诸地,以意心境不可知。”

 

《华严经》中的比喻讲得非常清楚:我们获得了一地菩萨或者佛地的境界以后,对于这种境界无法用语言来诠表,也无法以其他任何方式来表示,就如同虚空中飞禽远飞之后,它的脚印始终于何处也无法寻觅一样。

 

一地以上诸佛菩萨的这种境界,凡夫人依靠语言和心识根本无法测度。因此说,一地菩萨和二地菩萨之间的差别,以凡夫的心识进行衡量时,就如同盲人摸大象一样,是非常困难的。凡夫人始终认为:一地菩萨和二地菩萨的境界,似乎没有任何差别。以前有很多论师也是这样说的:一地菩萨和二地菩萨乃至佛地之间,从法界真如的角度来讲无有差别。

 

当然,从法界真如的本体上来讲,无有任何可分的。但在《赞法界论》等很多论典中说:从有境智慧或者从远离垢染的角度,一地菩萨、二地菩萨与最后佛地之间所见到的法界,在明、增、圆满三个方面应该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有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增上、越来越圆满的差别,就好像在很远的地方和在很近的地方虽然看到的是同一根柱子,但于远处所见的柱子是模糊不清的,而越来越接近时,柱子上的花纹等也会越来越清晰地见到。

 

虽然是同一根柱子,但由远及近的所见却存在越来越明显等差别。同样,从法界角度来讲,一地菩萨和十地菩萨所见的境界无有任何差别;从有境角度来讲,由于有境越来越接近法界实相,在所见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增上、越来越圆满的差别。

 

因此,有时候通过文字或者比量方式,对于佛和菩萨的入定境界进行衡量或者辩论……有些人用两个手指辩论、有些用三个手指辩论、有些用拳头来辩论……无论如何,作为凡夫人想要寻找佛和菩萨的智慧行境的话,就如同盲人摸大象一般,仅仅依靠语言和心识实在是很难寻找的。

 

意思是说,诸位圣者由获得法界明现境界的不同而逐步跨地,最终现前远离所有二障的法界,

 

虽然说此时现前远离二障的法界,但实际上,此时真正的烦恼障早已断除。有些论师说:烦恼障在七地菩萨的时候断。有些论师说:烦恼障是在八地菩萨的时候断。其实二者无有差别,在第八地菩萨时,所谓的烦恼障早就已经断完了,到佛地时,真正的二障是根本没有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经典中说佛地时断除二障呢?

 

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八地的时候烦恼障早已经断完,因此在佛地时也可以如此称呼;另一方面,烦恼的习气和真正的所知障,唯有在十地末尾依靠金刚喻定全部断除,由此才现前佛地,因此,也可以说佛地时断除二障。

 

诚如《广大游舞经》中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远离一切相状,叫做深;远离一切分别念,叫做寂;远离一切有无是非的边,叫做离戏;如来藏自性光明,一切功德全部圆满,即是光明;是远离一切因缘所作的大空性,所以是无为法。

 

佛陀在金刚座现前成佛时,获得具有这五种特性的大光明境界,他所觉悟的是凡夫分别念根本无法想象的一种境界。佛陀说:“我已经获得了灭除世间一切生老死病等痛苦、如甘露妙药一般的殊胜法要,但是这种境界,无论对谁宣说,他也不可能了知,因此我应当默默地安住于森林当中。”

 

很多历史书和中观论典中说:佛陀当时不传法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个法特别深奥,很难找到真正的所化根基,因此,不能随随便便给别人传讲。还有一个原因是,佛陀证悟这种境界以后,如果随随便便给别人传,很难显示出佛法的真正价值,因此也没有传法。

 

现在有些世间人也是如此:“这个珍宝特别特别珍贵,我不愿意卖、 不愿意卖。”他越是这样说,很多人就越想买。有些上师如果随随便便说:“你们过来吧,我给你们讲法。”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不想听。但是上师说:“我现在给谁也不传法了。”然后停两三天课的话,大家都觉得:佛法是很珍贵的,这样肯定不行,我们还是应该去请法。

 

所以,释迦牟尼佛获得这种境界时,一开始说不传法,后来,通过梵天和帝释天的请求,佛陀才开始广转法轮,其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出佛法的珍贵。

 

这以上,对于菩萨和佛所证悟智慧波罗蜜高深莫测的境界的本体描写得非常清楚。

 

归纳而言,要明确了解修行三世诸佛菩萨之来源的智慧波罗蜜多的方法,即在薄地凡夫时先以闻思断除增益,再唯一平等安住于正理引发的殊胜定解中。

 

我们现在凡夫薄地时一定要清楚什么呢?一定清楚,三世诸佛菩萨的来源就是智慧波罗蜜多,有关这方面,《金刚经》当中讲得非常清楚。那么,想要获得这种智慧波罗蜜多,在凡夫地时应该怎么做呢?麦彭仁波切说,首先必须要有序地听闻,然后不断地思考,这一点必不可少。

 

现在很多道场根本没有闻思的传统。尤其有些大城市里面,人口非常多,所谓的佛教徒也很多,但其中真正闻思的人,暂且不说长期闻思,即使一个月中闻思殊胜法要的机会也是没有。有些地方虽然有一点闻思,但是这种开示,可能传讲者自己也不具足传承,只是像世间人上课一样大概讲一讲。佛法是非常深奥的,就这样随随便便讲一讲肯定不行的。

 

因此,在座的道友应该发愿:在有生之年中,自己只要有一点能力,一定要度化无量无边的可怜众生。实际上,每位道友身边都有一些可怜的众生,有些根本不信佛教,有些虽然信佛教,但是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佛法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佛法就是放一点音乐、办一个皈依证。这样的话,我就已经是佛教徒了。上师也是这样告诉弟子,弟子也是非常愚蠢,根本不去探索佛教的真正内涵。

 

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佛教徒,首先需要通过闻思断除自相续中各种各样的怀疑、增益、邪见分别念。之后,就如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四个问题——“观察修或安住修”中所讲的那样,最初要如理如法地观察,中间观察和安住轮番而修持,最后安住于自己所得到的智慧当中。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窍诀。

 

因此,首先一定要通过有序的闻思,断除自相续中的增益怀疑。为什么很多论师对藏地的和尚宗非常反对呢?作为普通的凡夫人,连一般的佛教基本知识都不懂,一开始就“如如不动地安住”,将一切世俗的积累资粮、修行善法全部都断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作为凡夫人,最初一定要通过闻思断除增益,中间在以闻思引发的定解当中自然安住,比如对“轮回痛苦”、“寿命无常”等,通过闻思完全了知这一道理以后,就应该反反复复地观修轮回痛苦、寿命无常。观空性也是如此,首先依靠《中论》等论典中所讲的各种方法,将一切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然后就应该如理如实地再再观修。

 

观空性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有关这方面,在《窍诀宝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因此大家对这一点应该生起定解。

 

如是二谛的安立并不是各自派别的观点,

 

此种安立二谛的方法,并不仅仅是唯识宗或者中观宗任一者的观点,而是大乘宗派所共许的。

 

而是大乘共同的通衢大道,因为除了承认诸法自性空、名言万法唯心造这一点外否认一切他因。

 

现在我们真正要修行,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如中观派那样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一是像唯识宗所承许的,名言中万法都是唯心所造。除此二者以外,作为大乘修行人对于其他任何因都可以不承认。对此观点,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以窍诀性的方式介绍得非常清楚。

 

关于此理,

 

对于万法皆为空性的道理,在很多中观论疏中介绍得比较清楚,所以此处未作详细说明。而有关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在此,麦彭仁波切引用《楞伽经》的两个教证进行宣说,通过第一个教证讲述了外境不存在的道理,通过第二个教证,则讲到了一切万法的作者就是心这一教义。

 

《楞伽经》中云:“无始心熏染,心如影像般,纵现外境相,如实见境无。” 此偈已说明外境不存在唯识之理。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以心的习气来熏染的,就像镜子中显现影像一样,在心的分别念面前虽然可以显现各种各样的景象,然而,真正去观察时,一切外境的本体一丝一毫也不存在。

 

又云:“余说数取趣,相续蕴缘尘,自性自在作,我说唯是心。【3】”这一颂明确地指出了万物无有其余作者,唯一是心所造。

 

【3】 最初的翻译稿中,上师仁波切按照藏文将此译为:人相续及蕴,缘如是诸尘,主物自在天,作者唯心立。之后于校正修改之际,将此更换为与汉文版本能够对应的文字。

 

从外道到佛教之间,对于一切万法的作者,有人我、人我的相续、蕴、四大,以及尘、主物、自在天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诸如此类的种种说法都是不合理的。佛陀说:一切万法的作者,唯一是心。

 

按照后面的观点,具有形形色色显现的这个无始无终的三有轮回并非是无因无缘自然产生的,

 

按照万法唯心造这一观点,应该可以承认,现在无始无终的、形形色色的轮回显现,其来源是什么呢?并非如外道所承认的从无因无缘中自然产生的。

 

而能作为此因者根本不是外道所许的时间、微尘、自在天、我等其他作者,

 

有些外道说,现在万事万物的作者是时间。胜论外道认为一切万法是由常有的微尘所造,现在的物理学家和天体学家的观点也与此观点非常相似。而裸体外道等认为,万物的作者是大自在天。密行派等外道则认为,万法是由神我造作的。

 

而唯一是由自心所出生的,

 

但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唯一合理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由自己的心识产生的。

 

仅仅从这一点来讲,可以说内道佛教大乘宗轨无有分歧。

 

“万法唯心造”这一观点,在整个大乘佛教中无有任何分歧。不仅唯识宗承许万法唯心造的观点,包括中观应成派在内的所有中观宗,对这一观点也是承许的,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

 

月称菩萨也亲言:“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由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

 

有情世界和器世界各种各样不同的差别,全部是由心来安立的。而《百业经》等很多经典中说:一切众生都是跟随业力所显现的。此处所说的“业”,并不是说完全由业作为主因,而是在业的辅助下,依靠心识这一主因才得以产生的。

 

否则,如果认为主要由业产生的话,那与裸体外道无有任何差别了。讲《俱舍论》的时候我们也说过:有些佛教徒,认为现在的一切好、坏现象都是业力现前——头痛是业力现前、快乐也是业力现前。这也不一定,有些的确是业力现前,但有些只是暂时出现的违缘,有关这方面,在《俱舍论》中分为四种类别作了详细讲述。

 

因此,业只是一种辅助的缘,而心才是造作一切万法的主因。如果通过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完全断除了凡夫分别心,所谓的业也就不可能再有。

 

假设谁说世间的这一切显现不是由自心所生的话,那么就必须承认它的因是除心以外的他法,倘若如此,就已认可补特伽罗的心束缚或解脱轮回的一个其他因,这无疑已经坠入外道宗派里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万法如果不是由心所造,而是由其他法所造的话,那么,一切万法的来源究竟是什么?是像外道所许的由主物所造,还是由其他什么法来造的?

 

作为佛教徒,暂且不提大乘,即使小乘有部宗和经部宗,也根本不承认除心以外的其他作者。这一点,大家应该很清楚,《俱舍论》第五品中,第一句颂词就是“有之根本即随眠”,也即三有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随眠烦恼。法王如意宝以前在讲《中观庄严论释》时,也曾专门引用《俱舍论》的这一教证进行说明。因此,所谓的解脱和束缚全部是从心的角度来讲的,并不是以其他法来安立的。大家应该清楚了知,一切万法的作者应该是心,除心以外,如外道所许的上帝、万物制造者等一概不能承认。

 

所以,无有其他作者且外境不存在唯是心之现相这一观点也需要渐进而成,

 

这种观点,我们也不可能一开始接触就承认。尤其没有皈依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承认,即使到了学院,最初两三天也不可能承认;闻思一两年之后,很有可能还是无法接受。《楞伽经》中虽然说了万法唯心,但究竟是怎么样的啊?但是,逐渐学习唯识宗的观点,再学习像《中观庄严论》之类的论典,你的相续中的确会生起:外境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万法确实是唯心所造。尤其对于全知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的教言逐渐熟悉以后,在你的相续中,万法唯心造的观点轻而易举就可以成立。

 

承许名言为唯识的此观点成立是大乘的总轨。

 

此处再三强调:千万不要以为万法唯心的观点仅仅是唯识宗的观点。实际上,这是中观、唯识整个大乘之总轨。

 

这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人心中不免会生起这样的疑问:那么,具德月称论师等为什么没有如此安立名言呢?

 

他们这样想的:一切万法唯心的观点,如果整个大乘都可以承认的话,那月称论师为什么在《入中论》中遮破万法显现为心,还有清辨论师、圣天论师等为什么没有如此承认呢?

 

这一点不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不是瑜伽中观的缘故。对这一问题可以如此回答:

 

在相应上述的真实胜义圣者根本慧定的行境进行抉择时,现有轮涅的一切法在不经任何观察的情况下只是按照世人的所见所闻作为所量就已足够了,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并未承许万法唯心造,因为此论中主要是抉择符合圣者根本慧定之行境。也就是说,通过中观的不共因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在观察胜义谛的过程中,万法唯心造也好,万法不是唯心造也好,诸如此类的名言一概不承认。所有的名言,全部按照世人所承认的而如是承认就可以了。

 

但有些人说:中观应成派自宗无有丝毫承认,全部是观待他人而成立的。这种观点是非常不合理的,《定解宝灯论》中已作了详细破斥,并且说:“如是因或道中观,二谛承认均自宗,并非胜义作自宗,世俗谛则推予他。【4】”

 

【4】 详见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的第七个问题——中观有无承认否。

 

因此,在抉择圣者根本慧定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承认。名言中,在未经任何观察的情况下,世间人如何承认,自己也如是承认。当然,所谓的世俗也有两种,一种是倒世俗,一种是正世俗,我们应该按照正世俗所承认的说法来承认,并不是像外道那样,承认常有自在的我或者柱子是常有的;也并不是说,顺世外道不承认业因果,或者世间上不学佛教的人如何承认,月称论师也如何承认,不是这个意思。月称论师在抉择世俗谛时,按照世间无损害的五根识承许的那样去安立名言,而并非跟随世间的疯狂人而承认。

 

并不必因为这一切本来安住于远离四边戏论的缘故而凭据宗派的观察对现相名言深入细致加以分析。

 

一般来讲,此处应该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细中观,一个是粗中观。月称论师在解释粗大中观的时候,对于万法显现唯心的观点进行了遮破。而在解释细微中观、瑜伽师修心的中观时,万法唯心的观点在建立。对于这种观点,清辨论师在《中观宝灯论》中讲得非常清楚,他说:龙猛菩萨、圣天菩萨和月称菩萨都承认唯识的观点,我自己也如是承认。

 

清辨论师的《中观宝灯论》在印度非常出名,在藏文当中有。我原来想把它翻译成汉文,但是翻译之后有没有人看也不知道……因此,在抉择细中观时,对于万法唯心造的观点,即使月称论师也是应该承认的。

 

对于这些显现,以语言、分别来衡量而说有、无、是心、非心等等,无论是肯定哪一方,在实相中都是不成立的,

 

月称论师在抉择究竟胜义实相的见解时,不论有、无、是、非等任何法,在这一见解中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这时有没有必要承认万法唯心造的观点呢?没有必要承认。

 

以如是胜义观察理的应成量便可推翻反方的颠倒妄执。而(应成派)自宗认为,任何有相的所缘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不管如何承认一概予以拒绝。

 

月称论师讲《入中论》的时候,对于其他人所承认的共生、他生、自生或者万法唯心等所有观点,全部依靠应成量一一推翻,其自宗无有任何承认的原因就在于此。

 

 

 

 

  中观庄严论解说 016

 

第16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要明白:观待这一相似胜义而言,也就有所谓“无生”的承认了。

 

我们要知道,观待这个相似胜义而言,就有所谓“无生”的承认,“无生”就是空的意思,就有无生或者空的承认。

 

当然,如果来到究竟胜义观察量的面前,它也只是对后得生起定解的一种方法而已。

 

如果站在究竟胜义谛的高度,或者“来到究竟胜义观察量的面前”,这种“无生”的承认就是“对后得生起定解的一种方法”。菩萨后得的境界就是安住在这样一种“无生”当中,直接了知无生。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把“无生”作为一个着重的观察来进行了知,进行辨别的话,它就是对菩萨后得境界产生定解的一种方法,不是对菩萨入定境界产生定解的方法。

 

从真正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所谓由生引出的无生也仅仅是凭借智慧遣余的分别影像罢了。

 

从真正胜义谛的角度来观察的时候,这个“无生”是由“生”引出来的,这个所谓的“生”是什么呢?所谓的“生”就是生住灭的生,这个是属于平时的世间,平时我们说一切万法有生、有住、有灭,这个生住灭是有为法。众生执著这个有为法而产生很多实执,现在我要斩断对它的实执,就要了知这个“生”是一样的不存在的。打破了“生”之后,由此而引出“无生”的承认。这个地方讲“所谓由生引出的无生”的意思就是这样,我把“生”打破,就知道它是无生的;把住打破——是无住的;把灭打破——是无灭的。

 

有为法有生住灭,你通过中观观察之后,无生、无住、无灭。这个地方是讲无生的,这种无生的承认,“仅仅是凭借智慧”,凭借刚才我们所讲的胜义理论,“遣余的分别影像”,这是一种“遣余”,“遣余”就是因明的一个名词,就是遣除其它法,而单单认定某法。比如说,我把无生之外的法都遣除了,最后我认定无生。实际上我最后通过遣余的方式认定了无生,这个是一种分别念的影像。它是我们的分别念的一种影像引发出来的,实际上它还是属于分别念的范畴。如果是分别的范畴,它是属于世俗谛而不是真正的胜义谛,真正的胜义谛是必须要超越一切分别的。

 

因此,唯有超离有生、无生等一切边并断绝语言、分别之诸行境的圣者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之义方可堪为至高无上的真实胜义,观待这一真实胜义而言,也就不存在任何承认了。

 

所以我们知道,唯有超离了“有生”,这个就是一般的世间人他认为的一种观念,就是有生的,“无生”就是前面所讲的单空的。不管怎么样,究竟的实相当中“有生”、“无生”都不存在。究竟的实相当中,一切都是无所缘的,所以有生也好,无生也好,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你要真正相合于实相,你必须要打破,你必须要超离有生、无生的一切概念,必须要超离有生无生的一切边,而且“断绝语言、分别”的一切行境的,必须要断除这样一种行境。

 

“圣者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的这个意义,就是圣者极为清净的、离开有生无生的、离开语言分别的、离开一切行境的,圣者的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的实相,才是“至高无上的真实胜义”。这个方面安立的问题是什么呢?应该知道真正的圣者的境界,的的确确是超越了一切凡夫的分别念,粗粗细细的所有分别念都要超越,这个就是真实的胜义谛。

 

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抉择这个问题呢?圣者的智慧,对我们来讲有什么样的必要?我们为什么要了知它?我们首先要了知,圣者安住的智慧是超离一切分别念的,所以我们在抉择见的时候,要跟随圣者的智慧去抉择见,也是要把我们自己分别念面前所有的法,能够执著的法全部破掉,全部破掉之后就是和圣者的见解随顺的。如果在这个见解上再进一步慢慢慢慢去修习,把我们相续当中的分别念,逐渐从粗到细,慢慢慢慢通过修行的方法泯灭掉,最后就可以和圣者的智慧非常地接近。

 

这个和圣者的智慧非常接近的位置是在世第一法位,就是加行道的最后一位,这个时候他的习气很强了,修空性的力量非常强的时候,一刹那之间进入了初地,就真正入到圣者的无有分别的智慧。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行的是究竟的胜义谛,究竟的胜义谛是谁安住的?圣者的入定根本智安住的,所以现在我们抉择中观见的时候,就要抉择这个,首先把所有的执著打破。

 

你的有边也好,你的无边也好,你的显现的这一边也好,乃至于你的空性见,最后你的应成派的见解,这个你还没有放下吗?你这个不放下,还不是真正的见。所以为什么在禅宗当中,在很多当中讲“放下、放下。”“我放下啦!”,“你拿着了。”就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是粗大的东西放了,但是细的东西没有放,这个不是实相。我们觉得我们把所有的法都观察完了,把一切色法、心法都观察完了,最后我得到了中观见了,我现在是应成派的弟子,我的应成派的见很清净,如果你抱着这个不放的话,这个不是应成派,应成派怎么可能还抱着这个见不放呢?这个不是应成派的观点,这个只是你的应成派,不是真正的应成派。真正的应成派是所有的执著都要打破的。

 

我们在抉择见的时候,不要成为我的应成派,不要成为自己的应成派,自己的应成派是相合于分别念的。我们现在抉择的只不过是从后得的角度来讲,我们只能这样认定,应成派就是这样离戏的,至于这个是不是真正的应成派呢?我们在见解方面观察,这个所谓的应成派的观点,我这个应成派的观点,究竟来讲也不存在,究竟来讲也是需要打破的。如果你不打破的话,你的心还有所缘,有所执,这个和应成派一切不执,一切不缘的观点完全是格格不入,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们要首先认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慢慢去修,慢慢去从执著一层一层给打破,最后就可以相应真正应成派的观点了。一旦入了根本慧定了,也就说你是应成派的论师了,你是应成派的修行者,这个时候才可以这样讲。

 

观待这一真实胜义而言,也就不存在任何承认了。

 

如果观待这个真实胜义谛而言的话,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任何承认,有什么承认呢?所有的承认都是分别念的承认,都是分别念的产物。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分别了,你还承认什么?还有什么可以承认的?所以说这个时候只剩下一个非常清净的智慧而已,这种智慧不是分别念的本体状态。所以说没有任何承认,这个方面就是真正的一种胜义。所以现在我们说随顺中观应成派,什么承认都没有,只要有执著、有承认就堕入到边戏当中,原因也就是这样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现在宣讲的是造论分支,通过造论五本来进行宣说。造论五本当中,前面宣讲了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现在宣讲的是全论内容,就是全论的内容是什么样归摄的,后面又讲到了有何必要。

 

在宣讲全论内容的时候,就是通过二理来抉择二谛的无谬真如性,就是说世俗谛它在显现的时候,它的本相如何安立呢?胜义谛它的自性怎么样了知呢?实际上对我们来讲都成了一种所知,对于这样一种所知性,最后我们全部要了知它的真实义,要现证它的本性。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世俗不可能有一种真实性的,但是这个世俗谛,它在显现的当下,它自己的体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很多众生如果不学习这样殊胜的佛法的话,对于它的这个真实相没办法真实地了知。对于世俗谛的真实相没办法了知话,实际上也没办法真正安住世俗当中去做如理的取舍。所以世俗谛如何如何地显现,如是如是地了知,这个方面也就是了知世俗的真实。

 

在讲胜义谛的时候,在麦彭仁波切的论典当中也分了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相似胜义谛,在打破实有之后承许一个空,有一个空的承认,有一个空的所缘,就叫做单空,也叫相似胜义。如果再突破这种相似胜义,把这样一种空执也打破掉之后,实际上就是接近于真实胜义谛了,抉择见解方面就抉择到了离四边的这种真实胜义谛。

 

下面还有一些宣说:

 

由于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接近并一致,因此也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中,即称为随同胜义。

 

“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是“接近”的,从胜义的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有“一致”性。因为相似胜义谛它必定也是对于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一切有实法都做观察,然后通过胜义理论把这样一种实执打破之后抉择一个空的,也就是说色自性空,乃至于一切智智自性空。从自空的范围来说,或者从它无本性的角度来讲,它是和真实胜义接近的。空这部分和真实胜义谛比较接近,而且从无自性的角度来讲,也是有一致性,所以“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中”。它可以算在胜义范围,原因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个地方语气当中说“可以算在”胜义范围当中呢,前面我们提到过,真实义来讲这种单空,它是属于真世俗假胜义,因为它是分别心对境的缘故,肯定是算在世俗的范围当中,但是它和真实胜义谛接近、有一致性,所以说它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当中。或者说它可以作为趣向于真实胜义谛阶梯的缘故,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当中,“即称为随同胜义”。

 

以上对于真实胜义和相似胜义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作了一番宣说。

 

下面是麦彭仁波切的一个殊胜的教言:

 

我们务必要清楚,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而有亲身体会的补特伽罗,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无论是取应成派还是自续派等任何名称,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都已达到了圣者所照见的境界,这一要点完全一致。

 

我们务必要清楚,因为前面对于相似胜义,对于真实胜义,对于自续派、应成派等等一些观点已经做了一些观察了,我们后学的弟子如果不善巧地了知祖师大德的意趣的话,容易有所偏颇,容易在显现上面的宗派的观点上,去对这些大德做一番高低贤劣的评论,这样有时候会伤害到我们的修行,会伤害到我们的相续,因此“我们务必要清楚,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这一法理”这里并不是完全指前面的“随同胜义”,不是讲相似胜义。“这一法理”的意思就是讲这种中观的道理,或者就是说真正离四边的入根本慧定的这样一种境界和道理。

 

通过修持这个中观的法理“而有亲身体会”,这个地方的“亲身体会”就是讲入定的境界,真的已经现证了一种境界的补特伽罗,就是说他们已经通过亲身的体会了知了一切万法的真实相。

 

“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无论是取应成派还是自续派等任何名称”,真实义当中,以前的中观论师已经都是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真实性的,但是在“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上面,有些时候是观待于众生的根性,无患六根所许义是通过从世间来安立的,取应成派的这样一种名字;有的时候是取自续派的名字。在观待后得的时候,从世俗的角度可以这样讲。或者说从承许空性的方式,应成派是怎么承许空性的?离开一切戏论,不分二谛的这样一种承许方式;自续派在后得的时候怎么样承许空性呢?就是分开二谛、加胜义鉴别等等。

 

实际上他们祖师相续当中已经都是相同证悟了胜义谛的,但是在后得的承许方式上面,有些时候是取应成派的名字,有些时候是取自续派的名字,“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就是这些祖师相续当中,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证悟的高低上面没有一点点差别,“都已达到了圣者所照见的境界,这一要点完全一致”,从都已经照见了圣者的境界的角度来讲,是一致的。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应成派的祖师证悟高,自续派的祖师证悟低,没有这样一种讲法。实际上应成派和自续派都只能在后得安立,所以此处说“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也可以取应成派的名称,也可以取自续派的名称。或者说这个大德,他着重宣讲应成派的观点,这个大德他着重宣讲自续派的观点,从他们论典的方式来区分应成派和自续派都,是可以的。实际上他们相续当中证悟的空性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后得的时候,他们宣讲不同的方式,有应成派和自续派祖师的这种不同的名称。

 

和前面我们分析的一样,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一切祖师都是相同的,在这个时候泯灭了所谓应成派和自续派的所有的区别,这些方面都是不存在的。在后得的时候,在后得位才能够有应成派和自续派的所谓的区分。麦彭仁波切这个地方的教言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够说自续派他就低、应成派他就高,把这个观点带到祖师上面,就说应成派的祖师证悟的是离戏的智慧,自续派的祖师证悟的只是后得的智慧,不能这样区分的。这个地方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

 

正因为这一点极为关键所以在下文讲必要时还有略述。

 

造论五本当中,第五个问题是讲必要,所以这个问题在讲必要——第五个问题的时候还是由略述的。

 

圣者这样的入定智慧之因,唯有无误通达二谛,除此之外别无丝毫他法。

 

因为前面这一段当中讲到了这些圣者,这些祖师安住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当中,那么下面就讲了圣者这样的一种入定智慧,它的因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很向往这样一种入根本慧定的智慧,这样一种境界,但是我们也必需要了知能够无误地证悟这样一种根本慧定的因是什么?下面讲“唯有无误通达二谛,除此之外别无丝毫他法”。

 

所以我们现在也只有无误地去通达世俗谛,无误地去通达胜义谛,而且真正要无误地去通达二谛的话,必须要在二谛圆融的基础上才能够说有一个无误的通达。如果你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了,单单就分开二谛的侧面来讲,你对二谛的这样一种认知就已经有偏颇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所谓的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者之间,从本性来讲没有真正的一种差别,没有这种差别。所以此处讲的“无误通达二谛”,你要真正地通达世俗谛,你也必须要无误地通达胜义谛;你要无误地通达胜义谛,你也必须要无误地通达世俗谛。

 

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对世俗谛通达得很善巧,对于胜义谛不通达的?从词句的讲法来说,从大概的讲法来说,也许有这一类,这个某某人,世俗谛很通达,胜义谛不通达,或者胜义谛很通达,世俗谛不通达,不严格的角度来讲,也许可以这样安立。但真正来讲的话,你把这样一种世俗谛分开,这个世俗谛不是真正的世俗谛了,你把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这个胜义谛也不是真正的胜义谛了。

 

所以真正我们说要无误通达二谛,只有一个要点,就是必须要对二谛融会贯通。对二谛融会贯通才能够说是真正地了达二谛。因为在世俗谛当中有胜义谛,在胜义谛当中有世俗谛。但我们来讲的话,二者都是有则平等有,无则平等无的这样一种关系。所以说这样一种入根本慧定之因,就是无误通达圆融的二谛。

 

圆融二谛通达之后,如果这样长期修持下去,就能够产生一种入根本慧定之前的总相。总相智慧再再修持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自相的入根本慧定的境界。此处说“除此之外别无丝毫他法”,应该励励地去圆融二谛。

 

也许我们相续当中有一些二谛的智慧,对二谛有一番定解,但是这个二谛的问题实际上是非常深,是很深很深的。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世俗谛是这样,胜义谛是这样,好像就是显现方面是世俗;空性方面是胜义。这方面不是说不对,但是在这句话当中,对我们能境的了知方面,还有一个更深的,更全面的,这样一种更准确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显现是世俗,胜义是空性,就单单这一句话,我们如果学十年的话,可能十年对这句话的认知都不一样。就是因为所谓的二谛,它的意义非常的深奥,很深奥,实际上真正来讲它是作为一种圣者入根本慧定之因。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现在我们泛泛地去了知,也许还是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在分开讲。这儿一个世俗,这儿一个胜义,把它们合起来是一种圆融的观点。这个方面的一种智慧还是很粗大的一种智慧,还没有真正产生一个很细微的智慧。所以在对于“无误通达二谛”方面,还应该再再去思维,再再去思考,再再去修行,再再去祈祷,像这样对于二谛的了知问题,逐渐逐渐真正地去照见。

 

譬如说,燧木与燧垫没有兼而具足,以其中任何一者也不可能生火。

 

这个就从一个古代的生活方式讲,这个燧木和燧垫二者要互相摩擦之后才能生火,如果只有燧木没有燧垫,只有燧垫没有燧木,实际上二者“没有兼而具足”的话,以其中的任何一者都不可能单独生火的。这个就是一个很简单明了的比喻。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将二谛融会贯通,那么根本不会对离四边戏之义生起定解,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对世俗谛和胜义谛,没有对二谛的观点融会贯通的话,我们实际上也是根本不会对于离四边戏论的意义产生一个定解的。所以说前面麦彭仁波切给我们教言,不管是对胜义谛方面的单空的教义,还有对世俗谛方面的,认为这个世俗谛很下劣,像这样一种问题都实际上是“对离四边戏之义生起定解”的一种障碍。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麦彭仁波切的理证,把这样一种障碍,通过观察的方式彻底予以扫除,最后非常准确地通达世俗谛和胜义谛,了知二谛融会贯通的道理,才能够真正地对于离四边的意义产生定解。

 

不管口头上再怎么说超离言思,也只是像外道修不可言说的我一样,不可能以各别自证智慧得到正法的奥妙内涵。

 

如果我们对于二谛没有融会贯通,根本不会产生离四边的定解,如果对于法界离四边的这个意义没有产生定解的话,那么“不管口头上再怎么说超离言思,也只是像外道修不可言说的我一样”,因为外道也有一个“不可言说的我”,这个“我”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是这个“我”,你说它有?你说它没有?你说它常?你说它无常?他们说这些都是不可言说的。

 

我们在学《入中论》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不可言说的我,他也承许一个不可言说的我,他说常、无常这些都没有,这个方面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我,但这个我的本体是存在的。

 

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对离四边的意义没有产生定解,“口头上再怎么说超离言思”,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有一个东西存在,还是觉得有一个空性存在,或者有一个我存在,那么这样的话就是和外道一样的。外道在口头上也是使劲在讲“超离言思”,“超离言思”,内心当中牢牢地执著一个我。如果现在中观宗的修行者,也是在口头上说超离言思,超离言思,在内心当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执著的话,实际上也就和“不可言说的我”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知,在自空当中必须要打破一切的戏论,将二谛圆融起来,才能够圆满通达所谓的空性。

 

“不可能以各别自证智慧得到正法的奥妙内涵”,实际上就是说内道当中这个不可言说的境界,它是可以通过各别自证,完全可以体会的。如果你们没有产生这个定解,就不可能通过各别自证的智慧得到正法的微妙内涵的。

 

因此,只有通过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而生起定解,方可进一步修证其义、获得体悟。

 

真正要去产生体悟的正确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正确的过程就是“只有通过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首先是听闻非常重要,然后是思维非常重要,通过这样听闻和思维,就会得到一种定解,这种定解就比喻成一种殊胜的慧眼,而且这样一种慧眼是不离开正理的闻思慧眼,通过这个方面产生定解。然后在闻思的定解基础上,进一步地“修证其义”,最后就可以“获得体悟”。闻思修的这样一种次第实际上是非常严谨的。

 

相反,尚未生起定解只是双目圆睁、喋喋不休地讲说离边、离言的人士恐怕仅仅是耽著字面夸夸其谈而已。

 

如果内心当中没有产生这样一种离边的定解,只是在外相上面“双目圆睁”,“双目圆睁”实际上是一种外相吧,似乎是在修这个离戏的本性,有些人把姿势做得非常到位,盘腿而坐,双手压在膝盖上,眼睛睁得很大,从外表看起来的时候,学习过一些法的人就好像觉得他在修大圆满吧?他在修离边吧?你看他的样子做得非常好。你的外表可以做到这样一种“双目圆睁”,像模像样的样子,在嘴巴上也可以“喋喋不休地讲说离边、离言”,你外表做得再好,你口头上说得再多的“离边、离言”,实际上内心当中仍然是空空一片,所以最后就成了“耽著字面夸夸其谈”,或者只是在外表上面显现一个修法的样子而已,内心当中对于这样一种离边的空性义,那是没有丝毫的定解可言的。

 

嘴巴上说“离边、离言”,如果真正进一步地问为什么一切万法是离边的?为什么一切万法是离言的?从道理上是根本不知道的。所以他只能够捡几个名名词,在这个禅宗当中捡些语录背诵之后,就成了顺口溜一样,经常这样宣讲。中观当中的一些文字,“离边、离言”,大圆满当中一些法语,经常把这些挂在嘴边,但内心当中对这样一种法语,它的所诠义,没有产生丝毫的定解的话,实际上没有丝毫的意义。

 

如果依此便可以根除三有,那么口口声声说诸多一味平等的密行外道徒等依靠此道为什么不得解脱呢?

 

“如果单单依此”就是说在这个外表上做一些这样的行为,嘴上说一些离边离言的词句,如果依此就“可以根除三有”的话,那么“密行外道”他也是口口声声地说很多所谓的一味、平等、离边,他也说很多这样的词句,如果按照这样的话,他们也可以解脱的,但是实际上我们说密行外道是没有解脱道的。因为没有真正对于这种一味平等的真实义产生定解,所以说得再多,喊再多口号,实际上根本就没办法获得解脱道。相同的道理,现在这些只不过是表面上入了佛门,表面上显现了一个佛门的样子而已,如果只是嘴巴上能够说一些离边离言的名字,而内心当中对于离边离言的这种真实义没有产生一个定解的话,还是和密行外道一样,实际上是没有解脱道可言的。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二、法宝也包括本体、分类和功德三个方面。

 

一、法宝的本体:成为断或能断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的方便,就是正法的本体。所谓的断或能断,“断”是指声闻缘觉菩萨断除烦恼的灭谛,“能断”是指道谛。

 

二、法宝的分类:分为教法和证法两种。关于教法,因相乘认为:它分为八万四千法蕴, 归纳起来是二十部,再进一步概括,摄集在三藏当中,教法只是存留在僧众心相续中,外在的所有法本,是教法的所依。密宗里,有诠法、诠相、诠称三种。诠法,是指佛典;诠相,是指僧众心相续中显现的教法;诠称,是指所有语言文句。实际上,所谓如来的教法证法宝, 举个例子来说,“戒杀”的这个词,在心里决定下来,这是教法;实地修行它的意义,是证法。 证法,就是胜道三学。小乘声闻缘觉的教法, 能诠是三藏,它的所诠是三学,大乘的律藏是能诠,其所诠——二十根本堕等是戒学;经藏是能诠,经藏的所诠——慈心、禅定等是定学; 广中略般若等对法是能诠,其所诠大中观是慧学。密宗的所有灌顶、戒律、仪轨是律藏,它的教义——誓言的一切次第是戒学;四续部或六续部的法是经藏,其教义——共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是定学;大圆满的所有续部是论藏, 其教义——本来清净直断和任运自成顿超是究竟的慧学。总而言之,所有能诠词句的部分就是教法,一切所诠意义的部分就是证法。

 

三、法宝的功德:如云:“正法功德不可思。”能遣除有寂的一切衰败,出生有寂的一切圆满, 就是正法的功德。

 

其三、僧众,包括本体、分类和功德。

 

一、僧众的本体:具足智慧和解脱两种功德就是僧众的本体。其中,现见、智慧、证悟是同义异名,声闻缘觉的四果,依次以自性现见自性,不同程度解脱所断。菩萨见道,以法性现见、证悟真谛,不同程度解脱所断。从见道起到十地相续末际之间,不同程度解脱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就是僧众。

 

二、僧众的分类:分为小乘僧众和大乘僧众,或者共同僧众和不共僧众。

 

(小乘僧众是声闻缘觉,大乘僧众也有菩萨僧众和持明僧众。每种僧众都有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之别。)

 

共同僧众是声闻缘觉菩萨,不共僧众是指持明内僧众。

 

共同僧众又包括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两种。小乘声闻凡夫僧众,受以出离心为本体的八种别解脱戒以后守持清净戒律,修行禅定, 增长智慧,一直到没有见谛之前安住加行道、资粮道者。小乘声闻圣者僧众,是在差别基——四谛上,以差别法无常等十六行相的方式见谛,即是预流圣者;还没有完全断除欲界九品烦恼,仍旧需要在欲界中受生一次,即是一来圣者;欲界烦恼无余断除,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即是不来圣者;无余摧毁三界烦恼敌,即是阿罗汉。阿罗汉分为有余阿罗汉和无余阿罗汉两种。

 

缘觉,在一开始学道时,有如声闻一样, 在一百大劫中积累资粮以后,在最后有者时, 发四种愿:第一愿,投生在佛陀没有现世的空刹;第二愿,在没有上师的情况下自证菩提; 第三愿,不以语言音声说法;第四愿,以身体神变令所化众生增长福德。结果他们转生在没有佛陀、声闻的刹土,具足少许的相好庄严, 不喜在家而渴求寂静,依靠俱生所得智慧知晓把尸陀林的粪扫衣裁剪、缝制成三法衣,穿戴在身,进而观尸林的骨锁,这个骨架是由什么形成的?是生所形成的,生又来源于什么?是从有中产生……通过顺式逆式缘起的方式了解推到是由无明中产生,无明中产生行,行中生识……一直到老死之间,是顺次十二缘起。再认真观察,老死由什么中灭,由生泯灭而灭…… 灭次第的逆次十二缘起,无明泯灭而使行泯灭, 以灭的顺次,直到老死灭之间。结果现见了顺次和逆次缘起的法性,从而与预流圣者等声闻相同依靠基础的四禅,不需要道友助伴的利根者,像独角犀一样离群索居,需要道友助伴的钝根者,如鹦鹉一样众多群居。缘觉也包括有余阿罗汉和无余阿罗汉两种。

 

菩萨僧众也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凡夫僧众:希望一切有情证得佛果,发殊胜菩提心,进而受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二派任何一种的菩萨戒,以自宗的清净戒律守护相续, 修学六度所摄的圆满、成熟、修行法门——住于资粮道、加行道胜解行地的凡夫。从现量见到见道法性谛以上是圣僧。从一地开始现见法无我,断除见断的所有遍计部分,亲睹百尊佛陀,成熟一百有情,前往一百刹土,光照一百刹土,以神变能震动一百刹土,获得禅定百门,显示一百自身,每一身体也都幻现百数眷属, 获得十二种百数功德。之后从二地开始,对以往见道暂时现见的入定境界继续加以护持并串习,从而次第断除了修断所有俱生部分,获得十二种十万功德……直到不可言说等同微尘数的功德之间,能成熟如海有情,修行如海刹土, 令如海佛陀生起欢喜,而不厌烦,以此圆满如海二资粮。总之,令有情愉悦,不起厌烦,令诸佛欢喜而不厌烦,趋入如海二资粮之门,获得不可估量禅定门,以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就是菩萨圣者僧众。

 

 

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16

 

第十六课思考题

 

46、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具有真实体会的中观证悟者?

47、证悟中观者与密行派等外道徒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中观自续派所承认的相似胜义,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麦彭仁波切通过窍诀性的方式,已经宣说了对中观二谛进行分析的方法。

 

我们要明白:观待这一相似胜义而言,也就有所谓“无生”的承认了

 

观待相似胜义而言,一切万法并非是远离一切承认的,因为中观自续派有一种无生的承认。也就是说,在暂时的相似胜义中,承认一切万法是无生的、一切万法是不存在的,承认一种仅仅遮破有边的法。

 

当然,如果来到究竟胜义观察量的面前,它也只是对后得生起定解的一种方法而已。

 

从胜义观察量的角度而言,所谓的无生或相似胜义仅仅是远离一切戏论入定之后得中产生的定解而已。比如中观应成派以入定智慧将一切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在后得过程中,一切万法可以抉择为无有自性的单空显现,此种相似胜义的定解,在真正入根本慧定的后得过程中也可以出现。

 

从真正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所谓由生引出的无生也仅仅是凭借智慧遣余的分别影像罢了。

 

从入根本慧定这一角度而言,由万法产生所引发的无生,或者万法存在所引发的不存在,也唯是分别念遣余而出现的影像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柱子不存在”、“柱子无生”,通过语言可以说出来,在心里面也可以思维。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说: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的相似胜义,只不过是一种分别念。因为“瓶子里没有水”或者“柱子没有产生”等,不需要获得圣者果位,即使普通的凡夫人,通过观察之后,依靠分别念也可以了知这一道理。

 

从因明角度来讲,瓶子无有产生、瓶子的单空出现在脑海中,仅仅是一个总相的概念,只是分别念的一种影像而已,并不是圣者的真正境界。

 

因此,唯有超离有生、无生等一切边并断绝语言、分别之诸行境的圣者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之义方可堪为至高无上的真实胜义,

 

真正获得真实胜义的境界时,有产生、无产生等一切边全部不存在。这样的境界,语言无法表达,分别念无法思维,唯有依靠佛陀的如所有智才能完全照见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体,这才堪称为真正的胜义谛。

 

因此,真正的胜义谛,既不能通过语言来宣说,也无法用分别念来思维。比如智慧波罗蜜多的空性,依靠语言虽然有一些表示方法,但是通过语言根本无法表示出万法的真正实相。就像虚空中的月亮,只能通过手指大概指一指方向而已,同样,我们在口头上可以说:“远离一切言表、思所,远离一切生住灭。”但是万法的真正实相,依靠语言和分别念根本无法表达,这就是真正的胜义谛。

 

此处已经讲了真实胜义谛和相似胜义谛之间的差别,了知这一点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学习显宗、密宗的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超凡入圣的境界。但你的这种境界,就像《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仅仅是一种分别念和语言的境界,却自认为已经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果位。

 

无论修大圆满还是修禅宗,你的境界如果已经达到此处所说圣者真正胜义谛的境界,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而且,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继续护持这种境界,自相续中的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必定会全部断除。

 

但有时候,尤其佛教教育非常少的地方,经常会出现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人,自己本来不是大成就者却自认为是大成就者,本来不是智者却自认为是智者。在别人进行印证的过程中,自己的境界根本靠不上,还认为自己的境界非常不错。真正来讲,显宗中观当中已经抉择了一切万法的真正实相,我们如果想获得超凡入圣的境界,应该在这方面有一些证悟。对这一点没有证悟的话,不过是自认为很了不起罢了,除此之外,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来讲,在真正闻思修行的人当中,误入歧途的人比较少。但是,从来没有经过系统教育、没有真正闻思修行的人,自心稍微有点安住的时候,就认为:我已经获得了圣者果位,我现在非常了不起。这种想法非常不合理。

 

我们应该首先了知真实的胜义谛,之后不管闻思还是抉择见解,全部都是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知道哪条路才是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之后,只要毅力没有减少,一直精进努力地修持下去,这一世不证悟就下一世,只要打下很好的基础就可以。但如果方向完全错了,却自认为已经到达目的地的话,那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才是真正修行的道。

 

有人也许会想:中观所讲的真实胜义谛、相似胜义谛,对我来讲有什么用呢?

 

一般来讲,对修行和中观的甚深含义没有理解时,任何法都用不上。不要说中观的道理,即使《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对修行不好的人来讲也是根本用不上;但对修行比较好的人来讲,每一个道理都是对治烦恼的最殊胜窍诀,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如理修行,肯定会现前相应的境界,这一点不必有丝毫怀疑。

 

观待这一真实胜义而言,也就不存在任何承认了。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的“中观有无承认否”这一问题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殊胜道理。因此,如果将《定解宝灯论》与《中观庄严论释》结合起来学习,里面的很多窍诀确实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样也非常便于自己的理解。

 

那么,从中观自续派暂时承认的胜义角度来讲,可以说中观有承认;但从圣者的入根本慧定角度来讲,中观无有任何承认,就像龙猛菩萨在《回诤论》中所讲:“我无承认故,我即为无过。”当然,这也是从抉择见解的角度来讲的,因为龙猛菩萨肯定会承认自己降生的地方,或者他在《中观宝鬘论》中所讲的因果法等肯定是承认的。但在抉择见解的时候,依靠抉择空性的因——不共四大因和共同五大因,一切万法一丝一毫也无有承认。

 

由于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接近并一致,因此也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中,即称为随同胜义。

 

为什么将相似胜义也称为胜义呢?暂时来讲,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二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最后,所谓的相似胜义也要归入到真正的胜义当中。

 

比如,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了单空,但是,《中观庄严论》在后面也讲到:最后,所有的边都需要破掉,一定要获得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

 

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暂时来讲比较接近,究竟来讲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将其算在胜义的范围中,也可以将这种境界称为随同胜义、相似胜义。

 

我们务必要清楚,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而有亲身体会的补特伽罗,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无论是取应成派还是自续派等任何名称,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

 

这一点非常关键。一切万法,究竟来讲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暂时也可以抉择为相似的胜义。这种相似胜义,也是圣者入根本慧定后得时的一种境界。

 

对于这一法理,大家通过精进修持以后,最好有一种切身体会。当然,已经证悟大圆满或者证悟中观教义的人,他肯定对这一点会有实修实证的亲身体会,这时,他不一定要从理论上去理解。或者,虽然没有真修实证,但在理解方面获得领悟也是可以的。

 

比如我们学习《中观根本慧论》的过程中,我认为:大多数金刚道友,应该从理论上真正领悟了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皆为空性的道理。这是最究竟的角度而言的。然后,暂时为了引导个别众生,也可以抉择一种相似胜义,就如前文所讲的,对于如幻如梦的境界有一种亲身体会。

 

如此一来,在形象上,你取中观应成派的名称也可以,取中观自续派的名称也可以,从究竟证悟方面,二者无有微尘许的差别。中观应成派的月称论师,一开始就以中观因抉择万法皆为空性;而中观自续派的清辨论师,首先抉择暂时的单空,然后抉择究竟的胜义。那么,他们在证悟的高低上有没有差别呢?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是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有些大德示现为应成派的论师,有些大德示现为自续派的论师。

 

在藏地,很多高僧大德显现上也是暂时先抉择单空,也有些暂时抉择他空,也有些论师直接站在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进行抉择。实际上,这些高僧大德已经完全通达了中观应成派的究竟胜义谛,这样一来,暂时在显现上无论如何示现都是可以的,谁也不会说:月称论师已经完全通达中观的教义,而清辨论师根本没有通达。不会有这种说法。

 

所以,从修行人的角度来讲,在后得时,语言上怎么说都可以,说你有修证也可以、没有修证也可以。最关键的是,要在自相续中真正对中观的法理有所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别人说你“修行好”、“修行不好”,或者说你是唯识宗、中观宗、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无论怎样称呼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你已经真正对中观法理具有根深蒂固的定解,无论多少智者来到你面前,都不会轻易摧毁的。

 

都已达到了圣者所照见的境界,这一要点完全一致。

 

不论是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只要从亲身体会中真正通达了中观的究竟要义,这个人就已经获得了圣者所见的境界。这样一来,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或者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北传佛教,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宗派,都没有任何差别。但没有证得这一点的话,无论取上多么冠冕堂皇的名称,实际都无有任何利益。

 

正因为这一点极为关键,所以在下文讲必要时还有略述。

 

“造论四法”是指必要、必要之必要、所说内容以及关联。在下文专门讲必要时,麦彭仁波切还会继续阐述对中观见解获得亲身体悟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暂时不作广说。

 

圣者这样的入定智慧之因,唯有无误通达二谛,除此之外别无丝毫他法。

 

圣者入定时能够照见一切万法的本体,很多人都认为:能照见一切万法本体的境界的确非常不错。那么,获得这种入定智慧的因是什么呢?应该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境界呢?

 

这里说,应对胜义谛和世俗谛无误地通达,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譬如说,燧木与燧垫没有兼而具足,以其中任何一者也不可能生火。

 

《澄清宝珠论》和《定解宝灯论》中都引用过这个比喻。世间上,通过燧木、燧垫二者互相磨擦以后可以生火,如果其中一者不具足,所谓的火也就根本不可能生起来。同样,我们的相续中要获得圣者的根本慧,就要对二谛无误地了知,缺少其中任何一者,都不可能获得真正圣者的境界。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将二谛融会贯通,那么根本不会对离四边戏之义生起定解,不管口头上再怎么说超离言思,也只是像外道修不可言说的我一样,

 

此处说,如果未将胜义谛和世俗谛融会贯通,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远离四边的境界。《定解宝灯论》中说:“若未生起妙定解,岂能灭尽劣增益?若未灭尽劣增益,岂能灭除恶业风?若未灭除恶业风,岂能断除恶轮回?”所以,一定要对胜义谛和世俗谛融会贯通的道理生起定解。

 

有关如何生起定解的问题,前面已经作了论述,下文还会详细介绍。如果没有生起定解,即使口头上说:“我现在修大圆满,我已经获得了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禅宗、《华严经》、大圆满中比较甚深的词句,经常在口头上给别人讲,自己心里也是特别舒服,然后说:“没有因果、没有所作所为,什么都没有。”口头上一直这样说。但是到了中午的时候,如果不吃饭的话,你的肚子肯定会抗议,你的境界在这时候一点也用不上。这样一来,不管口头上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实际上,与外道所修不可言说的我无有任何差别。

 

不可能以各别自证智慧得到正法的奥妙内涵。

 

本来,依靠各别自证可以了知一切万法的奥妙内涵,可以获得一切万法的甚深真相。但如果没有生起定解,所谓的各别自证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各别自证如果没有得到,真正通达万法真相的境界就更说不上了。

 

因此,只有通过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而生起定解,方可进一步修证其义、获得体悟。

 

这是最好的途径、最好的办法。我们需要依靠什么来获得体悟呢?唯有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并生起定解。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都强调:闻慧和思慧这两个慧眼必须具足,如果不具足这二者,所谓的修行也已经成了盲修瞎炼。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不具足定解的修行,完全成为转生旁生或者转生无色界的因。因此,一定要获得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及定解,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

 

因此,大家在平时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次第性的修行,首先修加行,之后再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者大圆满、大中观的修法。实际上,不管哪一种修法,都是摧毁自相续烦恼的因。然而,这种修法必须与闻思的智慧相结合,这一点相当重要。否则,从来没有闻思过的人,暂时出现了一些境界,但是无法对这些境界作出正确的取舍,而且过于执著这种境界的话,最后很可能导致非常可怕的一些行为。

 

相反,尚未生起定解只是双目圆睁、喋喋不休地讲说离边、离言的人士恐怕仅仅是耽著字面夸夸其谈而已。

 

相反,没有定解的一些人,经常说“我修得如何如何”,然后把远离世俗之类的言词挂在口头上,这只是耽著词句而已,没有多大的意义。

 

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既不闻思也从来没有修持过,只是作了皈依,然后就认为:“我如何如何,我正在修什么什么,我的上师如何如何。”实际上,他的相续与凡夫人没有任何差别,这种人是非常可笑的。

 

如果依此便可以根除三有,那么口口声声说诸多一味平等的密行外道徒等依靠此道为什么不得解脱呢?

 

这些人在自相续中,对于空性和悲心从未生起任何定解,每天夸夸其谈就认为就可以依此断除轮回、断除三有的根本。那么,密行外道徒等也经常在口头上高谈阔论:“法界平等无二、解脱、贪嗔痴无自性……”诸如此类的说法,为什么不成为解脱之因呢?应该成为解脱之因。但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具足真正毁坏轮回根本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根本不可能摧毁三有的根本,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

 

所以,大家应该反反复复地观察。有些人语言上讲得真的很漂亮,但在自相续中有没有生起万法空性的见解?如果真正生起了空性见解,这种力量是非常强的。就好像一锅牛奶中加入一点酸奶时,所有的奶都会变成酸奶一样。轮回的种子虽然非常顽固,但只要具足了一点一滴的空性智慧,依靠这种强大的力量,从此以后,轮回的种子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是,这种空性智慧的种子,需要依靠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传承,才能在自相续中如理如实地播下去。否则,现在很多人认为:我能够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把这一点作为修行中最主要的目标,总是在想:我已经修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看不到?怎么还听不到?这样想没有任何意义。

 

 

 

 

  中观庄严论解说 015

 

第15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此论分二:一、所说支分;二、所说论义。

 

甲一、所说支分:

 

造论的分支当中,主要是通过那烂陀寺的传统,通过造论五本进行宣说的。造论五本当中,前面宣说了由谁而著、为谁而著、属何范畴,现在宣讲的是全论内容,后面还要讲有何目的(有何必要)。

 

在全论内容当中,主要是通过二理来抉择二谛无谬的真如,如果能够这样抉择无谬真如的话,就能帮助我们相续当中对于法界、对于所修的道产生一个非常殊胜清晰的正见,有了正见之后就可以修持这种殊胜的法义,所以对于每一个修行人来讲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前面宣讲了二谛,世俗理的胜义理两种道理不能够混杂,应该别别抉择观察,这样一种方式。下面这一段主要是说怎么样把所有的教义融合在一起进行修持。

 

讲到这里,有人不免心想:作为大乘的修行人又该如何了达、修行这样的二谛自性呢?

 

讲完二谛和二理附带内容之后,有些人就会这样想,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又该怎么样去了达这样的二谛自性,怎么样修行这样的二谛自性呢?下面就开始宣说怎么样去了达、修行二谛的自性。

 

应该通过踏上二量之宗的无垢轨道来获得,

 

全知麦彭仁波切教导的时候说:“应该通过踏上二量之宗”,就是世俗量和胜义量之宗的“无垢的轨道”来进行获得,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通达最为殊胜的二谛本体。

 

虽然大乘博大精深,但概括而言,则如《楞伽经》中所说:“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识聚,二种无我义,涵盖诸大乘。”

 

虽然说大乘的教义是博大精深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大乘的教义概括归纳而讲的时候,就像《楞伽经》当中所讲的一样,五法、三自性、八识聚、二种无我义,这种教法可以涵盖、可以摄尽所有大乘教法。

 

在这当中就把所有大乘教法这样做了归摄:“五法”,下面讲是名、相、分别、正智、真如这样五法;还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三自性”;“八识聚”是从眼识乃至阿赖耶识之间的八识;然后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些可以涵盖一切大乘。

 

意思是说,整个大乘的教义可以汇集在名、相、分别、正智与真如五法,遍计所执法、依他起与圆成实三自性,八识聚以及人无我和法无我(二无我)中,

 

整个大乘就可以这样作一个归摄。

 

关于其中三自性等后面的这些法也可圆满归属于五法之内的道理,应当按照此经所说来理解。

 

关于三自性、八识聚、二无我义可以包括在五法当中的内容,可以按照经典当中所说来进行理解。实际上就是说,五法和三自性互相之间可以归摄的,此处是把“三自性等”归摄在“五法”当中进行安立。

 

五法当中实际上也包括了唯识和包括了中观。有些修行者把五法、三自性、八识等等全部包括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唯识的教义当中这些是比较明显地说的,但是讲五法,尤其是讲三自性、八识聚,这个是不是纯粹就是唯识呢?这个不一定纯粹是唯识。

 

这个地方讲了,所有大乘,也就是说不管是中观也好、还是唯识也好,都可以讲三自性,都可以使用三自性,龙树菩萨也造了一个《宣说三自性论》,以前益西堪布讲在小乘当中也有三自性的这种讲法。所以说不一定是唯识,在小乘当中也有,唯识当中也有、中观当中也有。实际上三自性它是整个大乘的法义,只不过唯识宗它用三自性来解释它的教义,实际上中观宗也可以用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种无我来解释中观宗的教义,这些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五法当中也包括唯识和中观,三自性当中也可以这样包括唯识和中观。

 

下面就对于名、相、分别、正智和真如(有些地方真如叫如如)一步一步地进行宣讲。

 

所谓的“相”是显现为形、色等法之法相。

 

“名、相”当中首先讲“相”,再讲“名”,因为“相”是“名”的基。“相”是显现为形、色等法之法相,就是显现成长方形、或者圆形等的“形”,“色”就是红色、黄色等等这些颜色,“显现为形、色等法”的一个“法相”,“法相”就是某个法具备的一种不共的特征。“显现为形色的等法”的法相,这个就是所谓的“相”。从某个角度来讲,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物质、这些物品都可以说是一种法相。

 

而对于那一法相,借助瓶子等名称来排除他法而耽著某某法并假立即是所谓的名。

 

“名”就说是平时我们讲的名称、名字,也就是说把具有法相的东西取名叫什么名称,比如说这种物品它是大腹盛水,把具有这样一种特征的东西取名叫“瓶子”,把一种能够撑梁的东西取名叫柱子等等,有不同的取名方式。对于这样的一种法相,借助瓶子或者柱子等等的名称,这个名称可以“排除他法”,“排除他法”是什么意思呢?我把具有这个法相的物体取名叫瓶子的时候,就用这个瓶子的名称直接排除了其他的法。它既然叫瓶子,就不能叫柱子,就不能叫人,就不能叫其他。当然在最初取名的时候,你可以随便给它取一个名字,但是一旦把这个名字固定下来之后,这个名字本身就可以“排除他法”。

 

排除他法之后“而耽着某某法”,就是说我把这种大腹盛水的东西取名叫瓶子之后,这个就排除了其他的柱子,或者牛等等的名字,后面我串习习惯之后,我就用瓶子耽著我面前这个大腹盛水的东西,我就可以直接耽著它。后面一说瓶子,我马上就走到柜子面前把瓶子拿过来了。这样就是“排除他法而耽著某某法”。

 

“并假立”,实际上就是把这个东西假立成这个名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就把具有这样一种特征的、具有这样一种法相的物质或者物品,取一个张三名字的时候,就排除了李四、排除了王五,这些排除了,然后耽著某某法名是这个人,然后并假立这个人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就代表这个人,这样“并假立即是所谓的名”,这就是所谓的名词。这个因明当中讲得比较多一点。

 

通过如此命名以后便可表明此法的所有相(特征)。

 

如果这样命名之后,这个名字就可以表明这个法的所有相,后面名和义相混了,相混之后,这个名就可以表明这个法的所有相,所以说在我们心中一旦出现“瓶子”这样一种名称的时候,“瓶子”所表达的相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张三”的时候,他的相也显现出来了;其他一个人说一个“瓶子”的名称,我们脑海里马上就浮现这样一种相来。

 

这种名和义有一个相混的过程。最初的时候我们不熟悉,比如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对一个新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别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就叫做什么什么名字,最初的时候自己记不清楚,所以说名和义还没有混合在一起,后面当你在这个东西上再再用这个名字时候,最后名和义就相互混得非常非常熟练了,这个时候一看到这个东西马上就浮现出它的名字来,然后浮现名字马上想到是它。

 

这个就是一般的名言产生的过程,可以表明此法的所有相。这个就是名和相。下面就把名、相和三自性当中的遍计所执性相对照。

 

名与相这两者是遍所执法,因为它们显现在语言、分别之有境的能取所取前,若加以观察,则毫无真实性可言。

 

名和相这两者就属于遍计所执,当然分别的方式稍有不同,不同的论典当中有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在《辨中边论》当中也有五法和三自性对照的,《辨中边论》当中的遍计所执性就只有名,它的相、分别这些方面都划在依他起当中去了,所以有稍微不同的地方。

 

这个地方讲“名和相这两者”是划在遍计所执性,就是属于“遍计所执法”,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显现在语言、分别之有境的能取所取前”,名和相是属于语言或者分别的能取所取的范围当中,语言和分别这些都是假立的,通过语言、通过分别来安立的东西,没有真实性可言。

 

如果对于这种名和相做分析观察,就可以知道“毫无真实性可言”。名称,首先是内心当中有分别,然后语言当中把它表达出来的,所以说这样一种名称是毫无真实性可言的。相,实际上这个法相本身也是通过分别来假立的,它自己来讲也没有一个真实性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符合无而现的一种能取所取的自性,就是属于没有真实性。没有真实性的缘故,它就是属于一种假立的法,就是遍计所执性的法,划在遍计所执性当中了。

 

执著所取境的一切心和心所的法称为分别,如果详细分析,则有八识聚。

 

上面讲到了名相,现在要讲分别,什么是分别呢?能够“执著所取境的一切心和心所的法称为分别”,心和心所能够执著所取境,这样一种法称之为“分别”。“一切心和心所”,“一切心”就是指心王,从眼识乃至于阿赖耶识这种心王;“心所”就是讲心所有法,实际上“心所”是一种略称,它的全称是心所有法,就是说它是属于心王的,就像大臣属于国王一样,所以说“心所”就是心所有的法。为什么叫心王呢?实际上因为“心所”它是相当于一种眷属的身份,心王生起的时候心所肯定会生起的,所以有些地方说心王和心所是一体的法。

 

心王和心所有的时候不好去区别,但是在《辨中边论》当中弥勒菩萨有一个定义,就是讲“唯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唯了境名心”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心王它是取总相的,这个总相不是我们的分别念,第六意识的那个总相,就是讲总的相,打个比喻讲取柱子,心王的作用就可以取柱子的整体,这个叫做取总相,“亦别名心所”心所法它是取别相的,比如说柱子上面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谁来取呢?这个裂缝是心所来取。所以心王是取总体,心所是取别相,取它的差别。

 

这个是《辨中边论》当中,弥勒菩萨他对心王和心所有这样一种安立的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安立。通过这个总的窍诀来了知心王和心所之间有一个这样的差别,但如果真的要去详细分别的时候,心王有八种,心所有五十一种,大乘唯识宗论典当中,小乘的《俱舍论》当中,对心所法介绍得非常非常详细的。

 

一切心和心所的法都是能够执著,都是能取的方面,能够执著所取境的所有心王和心所的法,就称之为分别。在《辨中边论》当中,一切心、心所称之为虚妄分别,此处也是把这些法称为分别。

 

“如果详细分析,则有八识聚”如果把心王详细分析,就有八识聚,心所就不讲,因为它从属于心王的缘故。

 

八识聚就是依他起,这是由于它在名言中作为形形色色现相的现基。

 

所谓的“八识聚”,也就是对照三自性当中的“依他起”自性,因为依他起自性是作为一切遍计法的现基,八识聚在名言当中可以“作为形形色色现相的现基”,所以说八识聚直接对照依他起。

 

如是内外所摄的这些法二我自性丝毫也不成立的法界即是真如。

 

下面是讲“真如”。“内外所摄的这些法”,外面所摄的法就包括这些遍计所执性、名、相诸如此类的;内所摄的法就是八识聚连带它的心所。就是说一切的遍计和它的依他起自性,或者说一切的名、相、分别,就是此处所指的内外所摄的法。

 

“二我自性丝毫也不成立”,在这样一种内外法当中,一部分众生就把五蕴执著为我,把五蕴执著为实实在在的自性,这个叫人我;把其他的法执著为法我,把这些法执著为实有,这样就出现了“二我自性”。实际上就是说,这些内外的法一观察的时候,“二我自性”都没有成立,全都是自性空的。外面的名和相,一观察的时候也是自性空,一观察八识聚的时候也是自性空。所以说,内外所摄的一切万法,自性是丝毫不成立,这种空,这种法界就叫做“真如”。

 

随同真如、远离虚妄分别的有境——各别自证就叫做正智。

 

“真如”和“正智”的关系,一个是所境,一个是能境。前面讲了,内外所摄的法丝毫不成立本体,丝毫不成立法界,从这个侧面就叫做真如,“随同真如”,也就是说“真如”是如何如何的相,“正智”也如是如是地去了知,这叫做“随同真如”。“远离虚妄分别的有境”,因为它随同真如,所以说肯定是远离虚妄分别的。虚妄分别是没办法了知真如的,所以既然它随同真如就远离了虚妄分别,这种有境的智慧,这个地方看很清楚,这种“有境”,“随同真如”的这种“有境——各别自证就叫做正智”,所以说“正智”是了知“真如”的一种智慧。

 

讲的时候可以分开讲,实际情况在证悟的时候,“正智”证悟“真如”的时候,二者是一味一体的,没有两个法,但是在分开讲五法的时候,从所境的角度来讲,叫做“真如”;从能境的角度来讲,就叫做“正智”。

 

最后的境(真如)与有境(正智)这两者称为圆成实,这并不是说它们的本体真实成立,而是从无误本相这一角度才立此名的。

 

五法当中,真如、正智对照三自性当中的圆成实自性,“最后的境(真如)与有境(正智)这两者称为圆成实”,实际上这个圆成实,有些地方讲,它就是真如的一个异名。为什么把真如取名叫圆成实呢?因为这个真如具有圆、成、实这三个特征:“圆”就是圆满的意思;“成”就是成就的意思;“实”就是真实的意思。一切的真如都具备圆满、成就、真实这三种相,所以称之为圆成实。

 

为什么叫圆满呢?真如称之为圆满,它是针对于其他别别的法,其他轮回当中的法称为圆满。因为所有其他的别相的法,比如说柱子、瓶子这些法,它仅限于自体,不能够周遍于其他法。比如说柱子,就只能安住在自己的自性当中,柱子不可能是瓶子,它只能局限于自己的范围当中,而真如它可以周遍一切。就是说,你瓶子就是瓶子,你处在自己位置上,你柱子就是柱子,你处在自己位置上,它有局限性的,而真如性它就可以周遍所有法,所以叫做圆满,周遍的缘故称之为圆满,所以它就是真如的一种本体。

 

成就是成就,为什么称为成就呢,因为其他的这些柱子、瓶子这些法,它有一种共相,什么共相呢?就是无常、无我、空的这种自相,所有的瓶子、柱子都有这种无常变化的自相的缘故,它的本体不成就。因为它无常的缘故,所有一切的有法,都是在不停不停地变化的,所以它不守自己的自性,它的本体不成就的。而真如离开了迁灭,离开了生住灭的缘故,它的本体是成就的,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成就。主要是针对于其他的法,比如说五蕴等其他的法都是不停地变化,它没有自己的自性,都是一种无常的自性,所以不叫成就。真如它已远离了这样的生灭,所以称之为成就。

 

实就是真实,其他的一切有法都是虚妄的,而真如的本体是真实的,它是恒常不变的,所以叫真实。所以用圆满、成就、真实来指出真如的相,因此说这个圆成实就是讲真如。

 

“这并不是说它们的本体真实成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前面在讲圆成实的时候,已经说这样一种真如的自性,它是圆满、成就、真实的。麦彭仁波切这个地方讲“并不是说它们的本体真实成立”,“它们的本体不是真实成立”的意思,我们不要用我们的分别心来说圆成实的本体、真如的本体是堪忍的,不是空性的。前面我们在讲真如的自性是圆满、成就、真实的时候,永远都没有离开过它的本体空的这一部分,就是说一方面它是本体空,一方面它是具有圆满、成就、真实的这样一种特征的。

 

这种特征和其他有法的特征完全不一样。此处说的是,你不要落入到这种实执当中去,你如果通过分别心去认为它的本体真实成立,这就是落入实执了。这是两个概念,不会抵触的。

 

“而是从无误本相这一角度”,就是说这样一种圆成实,它的“无误本相”就是圆满、成就、真实,真如就是这样的。虽然它有圆满、成就、真实的相,但是它的本体仍然是自性空,绝对不是说通过你的分别心可以妄执它是一种不空的东西,它的本体是成就的东西,不是这样的。而是说在离开分别之后,它的本性就是这样圆满成就真实的。这个角度“才立此名的”。

 

前面就把五法、三自性、 八识聚、二无我都已经做了归摄。

 

由此可知:在五法当中已经囊括了唯识与中观的所有宗义,这一点依理完全可证实。

 

由此可知,在五法当中已经完全包括了唯识的和中观的所有宗义,所以说如果通达了五法,就能够通达唯识和中观,就能够通达所有前面所讲到的,怎么样去了知修证这样一种二谛的要义呢?就把所有大乘归摄到五法当中。五法包括唯识、中观,如果能够通过无垢的正理,通过二量了知唯识和中观,就可以如是地名言谛当中修唯识,胜义当中修中观,完全可以修持下去的。麦彭仁波切说,通过正理完全证实。下面就通过推理的方式,把唯识和中观放在五法当中去观察。

 

为此,我们要领会整个大乘也仅此而已。名与相所包含的外界各种各样的显现在外境中根本不成立实有,之所以这样显现完全是由于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种种习气成熟所导致的,

 

下面分析,“名与相所包含的外界各种各样的显现在外境中根本不成立实有”,显现的时候是外境,显现是一种境的方式,但是真正观察的时候,在外境当中成不成立一种实有的自性呢?根本不成立实有自性,所以称之为遍计所执性。

 

“之所以这样显现完全是由于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种种习气成熟所导致的”,既然不成立外境,为什么又显现它的相呢?这个是因为在阿赖耶识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习气,这种习气成熟之后,就导致显现各种各样的外相。所以说这样一种外相正在显现的时候,实际上除了心识自现之外,在外面是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外境成立的,这些显现全是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种种习气而导致的。

 

因为我们相续当中有种种的阿赖耶识的习气缘故,这个习气在不断地成熟,它就在外面会不断地显现这个相,实际上就是说这个外面的相和阿赖耶识种子之间,有一种互相作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阿赖耶识上面的种子习气成熟的时候,会外面显现这样一种房屋、人,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把这样执为实有了,你一直抓的时候,新的种子又熏进去了,这个熏进去的种子又成熟,又显现在外面,你不了知它的本性,一执著它,又熏种子进去了,像这样的话就成为一种循环。

 

如果你不把这种问题看破,你不把外面的外境看作是一种心识的自现,你不改变思维方式,不随顺佛法的方法思维的话,这个就叫做轮回,你永远在这个圈子当中出不去了。所有的众生都是这样的,他就执著外面有一个东西,一直执著的时候,这种执著就把它的种子熏到阿赖耶识当中去,一熏到阿赖耶识当中去,这个种子又成熟,又显现在外面的境,你又执著它,这样不断地熏,不断地熏。阿赖耶识当中有种子,它在不断地成熟,不断成熟的时候,你又执著,又形成新的种子,就一直就这样流转下去。

 

唯识宗的意思,或者求大乘的时候,你要知道外境这些都是没有的,要知道首先通过唯识的教义来讲,外面所显现的一切都是唯心所现,这样一想,这样一修行,你的思维的方式就从这开始转变了,它就不是外面存在的东西,它是心识自现的,如果你真正能够安住在心识自现当中,你对外面的法就不会太执著,逐渐逐渐就会斩断对外面所取法的一种执著。这个是唯识宗它要通过修唯识达到的一个目标。

 

然后回过头来,你修空性,你知道一切万法无自性,一切外境都是无自性的,空性的,通过这个空性的教义,通过空性的这种力量,来息灭你阿赖耶识上面已经现存的种子。这个阿赖耶识上面现存的种子,是通过空性来息灭的,你如果通过这样来修持之后,当你阿赖耶识上面的这种种子习气灭尽的时候,外面的相就不现了。这个就是它的原理。

 

菩萨他通过这样修行的时候,首先他是用这个境来修行,后面他证悟空性之后,逐渐通过证悟空性的力量不断地加深,不断地加深,后面这种清净的习气在阿赖耶识上面越来愈多了,到八地的时候,它外面的所有相现为清净。都是有这样一种说法,然后你再这样修下去的话,连清净的习气都消尽之后,一切都显现大光明,这个就是三转法轮了义的观点。

 

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我们还是不断在执著外境,不断在执著外境,实际上我们是不发现而已,如果有一个什么仪器,或者说你自己得到什么样的神通,你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当你每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之间,这个心往外散,往外执取,这样一种速度,这样一种数量,多得惊人的。那么在这一天当中有多少这样实执的习气熏到你的阿赖耶识当中去了?如果有个仪器可以观察得到的话,这个都是天文数字,没办法计算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业障深重,这个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业障深重?为什么实执会这么深重?不了知外境是唯识所现,不了知外境是这样一种如梦如幻的道理,每天都在实执当中熏新的种子,这样熏的种子,不断轮回的因就在这儿。而且还不单单是熏这样一种实执的种子而已,有的时候看到外境生贪心,生一念贪心,这一念贪心的种子就熏进去了,又生一念贪心,又熏一个进去,生一个嗔心,又熏一个进去,这些就是恶趣的因。

 

为什么会堕恶趣呢?平时当你执著的时候,没人去管你,这些都是通过法性力,它都在相续当中不断地熏这样一种种子,不断熏这样的种子。所以为什么从修行的时候就开始让我们要守护六根,从小乘的教育来讲,守护六根,你要好好地守持戒律,你的眼睛没有必要不要东张西望,你耳朵不要东听西听的,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小乘当中,他只不过没有把这个道理跟你完全讲清楚而已,他就说你不要这样做,否则会生烦恼。如果按唯识宗的观点来讲,这个就很可怕了,我们一分析的时候就很可怕了,为什么很可怕呢?你生一念贪心,又熏一个种子,再生,又熏一个种子,像这样,你相续当中最后就全部变成这样的烦恼种子,如果你相续当中全部是烦恼的种子,那肯定这辈子生命终结的时候,下一世的就是堕恶趣了,全都是恶业种子。

 

所以说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这样观察的时候,如果把自己的根门好好守护好,每天都是沉浸在佛法当中,比如说我们听课、看书,我看一个小时的法本,在这一个小时当中所熏进去的全都是般若种子;我打一个小时坐,打坐的时候,熏进去的种子都是佛法的种子。你用在佛法方面的时间越多,用在世间法上面的时间就越少,用在佛法上面的时间越多,熏进去的佛法的种子就多,熏进去的佛法的种子多,那么你熏进去的世间法的种子就少,这个就是成正比的。

 

我们一天24小时,你看你用在佛法当中有多少时间,用在世俗当中的有多少时间,用在非理作意多少时间,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自如果真的这样观修纯熟了,自己会非常地自觉。为什么?你就想我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自己后面就要为这个念头负责,或者叫受报,或者成为一种道障。如果生一念善心,别人看到也好,不看到也好,反正我生一念善心,这一念善心就是我的,后面它成熟的时候就是我的,是我自己去感受是安乐,或者我自己这样去感受修道的顺缘。

 

你修道的力量越纯,你相续当中这个的力量,在阿赖耶识上面的这种种子力量就越纯,它的力量就越强。你越弱,种子跟随就越弱。所以为什么很多大德非常精进呢?这种很精进、很专一地熏进去的种子,它的力量是非常强的,它显现力量的时候也是非常非常强大。

 

所以,阿赖耶种子和外面的境之间就有一种联系,不了知的时候,就在念念之中,不断地在熏习这样一种种子,知道之后就可以去转变作意,慢慢把以前的惯性思维改变成佛法方面的思维,了知它如梦如幻,了知一切万法空性的,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实际上把出离心的教义,把唯识宗、把菩提心的教义、把空性的教义对照起来的时候,如果投入修行这样的教义,在相续当中全都是累积佛法的种子,如果这辈子你死了之后,这些佛法的种子一旦成熟了,那肯定是到净土到或者说获得殊胜的解脱的。所以这地方讲全部由于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种种习气成熟所导致的。

 

将这一切了知为如梦显现,即是名言的唯识之理,

 

“将这一切都了知为如梦显现”,就是说这一切的名、一切的相,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自现而已,就是如梦的显现,所以说一切外面的名和相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假立的,犹如做梦当中的名和相。在梦境当中也看到这种相,也有名字,也有名和相,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梦中的名和相是假的名和相,它不是真的名和相。现在我们就把这一切了知为梦境当中的名和相,全部都是阿赖耶识当中心识的自现而已。

 

实际上从这个道理讲的时候,现在我们白天所谓真实的显现和梦境当中的显现,从原理的角度来讲一模一样。做梦的时候,也是阿赖耶识当中的种子在梦境当中显现成的这种山河大地,所以它都是假的,我们都知道的,都是从阿赖耶识当中自现的缘故是假的。从这个教义来看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白天的一切的名、相也是阿赖耶识当中的种子自现出来的,和梦境当中这个显现的过程,它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以前上师讲过,白天的时候这个种子力量要强一些,要坚固一点,梦境当中这种种子力量要弱一些,所以说在梦境当中就断断续续的,好像感觉很乱,有的时候做梦在这个地方,有的时候做梦在那个地方,但是你白天就不是这个样的,白天你就比较固定的,你的房子在这就是在这,经堂在这个位置你就走过来就不会走错,就不会像在梦中的时候,你走过来怎么会变成其他的地方呀,觉得有点不对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和梦境的习气比较,它比较稳固而已,就是这么一点点差别。其实一切都是从阿赖耶识当中习气显现,自现出来的,这个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比较容易了知梦中的是自现是假的,但是我们就不容易了知白天的这一切是阿赖耶识显现的,所以说它也是假的。这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习气有点重。习气有点重的时候就多串习唯识观,多串习如梦观,就经常把梦境和现在白天的这种显现去做对比,反复去做对比,多次做对比,最后就活在梦幻当中了。这个不是说世间上所讲的那种行尸走肉,如梦如幻,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你开始逐渐和正道相应了,的的确确你开始活在名言的真实当中了。因为以前你不了知这个是梦幻的境界,你活在虚妄当中,你把没有的东西认为是实有,这是一种颠倒,后面你知道这一切都是自现的,都是我心中的自现。

 

如果你真正去串习,达到了你认知梦的那种状态的时候,你会知道它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现在我们道理上应该了知,然后就串习如梦如幻,这样的话,最后就会逐渐逐渐把外面执著的实执打破,就逐渐靠近实相当中。

 

实际上在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当中主要是讲这个,主要就是让我们了知白天的一切显现和梦中的一切显现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让我们了知,让我们去串习。这也是一个很殊胜的要决。

 

“即是名言的唯识之理”,唯识的道理力量很强的,如果你通达了这个问题之后,它的力量非常强的,而且从窍决的角度来讲,这样修持一切唯识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趣入到实相当中。

 

也就是所讲的第一理,五法中前三法可归属于其中。

 

这个是二理(名言理和胜义理)当中的第一理,名言理,通过唯识来讲,“五法当中前三法”名、相、分别可以归属在唯识当中,就把前三理放到唯识当中,后面这两个放到中观当中。

 

如是名言中心本身尽管显现各种现相,实际上心的自性也同样不存在实有。

 

在名言当中,心本身尽管显现各种各样的现相,但实际上心的自性,观察的时候同样也是不实有的,心的本性它也是空性的,也不实有。

 

因此,了达从色法直至一切种智之间的万法均是无实无生,这就是胜义中观理或者说是第二理,五法中后二法归属在其内。

 

因此,如果能够了达从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之间的一切万法都是无实有的,都没有一个是自性生的,这就是胜义中观理或者说是第二理,五法当中的后二法,就是真如和正智包括在此当中。

 

我们可以从这个词句上很清楚地看到,“因此,了达”,这个“了达”就是一种能境,就是正智,“从色法直至一切种智之间的万法均是无实无生”就是所境。你了达了什么呢?了达了这样一种“无实无生”,了达了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这就是所境,所境就是真如。所以在这一句当中实际上已经把真如和正智两个法全部已经讲完了,所以说五法当中的后二法是归属在中观的道理当中的,归属在胜义当中,非常明晰的。

 

这二理其实并不抵触《解深密经》中云:“行界胜义相,远离一异相,分别一异者,已入非理途。”

 

世俗和胜义谛二者实际上是并不是互相抵触的,不是像两个法同时存在一样,互相抵触。如果说各有各的自性,就会抵触,像柱子和瓶子就会抵触,你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可能处在一个位置上,如果瓶子处在瓶子的位置上,那么柱子就没办法占在这个位置上了,这样的话就会有一种抵触。什么叫互相抵触呢?就是存在两个法,两个法都有自性,这个叫互相有个抵触,没办法圆融。

 

《解深密经》当中讲“行界胜义相”,“行界”上师注释当中讲是世俗,用“行界”来代表世俗,“行”可以说是行蕴,行蕴就是一种造作,世俗谛当中很多法是造作的。相应行、不相应行包括在此当中。“界”就是十八界。或者说“行界”就是行蕴的自性,它的种子,这个都可以理解的。总而言之,这个“行界”就是讲世俗。“行界胜义相”就是世俗和胜义的相,“远离一异相”,世俗和胜义远离一和异的相,既不能说一,也不能说异。

 

“分别一异者,已入非理途”,如果你把世俗谛和胜义谛通过你的分别念,认为是一体的,入于非理途了;如果说是他体的,入了非理途了,真正的世俗和胜义,既不是一也不是异,远离一异的这样一种自性。

 

正如经中所说既不承认一体也不承认异体,

 

和经典当中讲的一样,名言谛和胜义谛之间,不能承认是一体的,也不能承认是他体的,否则都有过失。《解深密经》当中讲,如果你承许它是一体的话,有四种过失。哪四种过失呢?第一个过失,胜义谛是不可分的,胜义谛当中全都是一味的,如果是一体的话,那么应该成为世俗谛也不可分。但世俗谛是不是不可分呢?世俗谛是有很多分类的,我们住在这房子里,这么多人,就可以分这么多人的本体,还有很多物体等等都可分,所以如果是一体的话,就成了胜义谛不可分的缘故,世俗谛也不可分。就是有这样的过失。

 

第二个过失,世俗谛是不需要寻找,垂手可得的,应该成为胜义谛也是不需要寻找,垂手可得,因为它是一体的缘故。因为世俗谛和胜义谛一体,那么世俗谛不需要寻找的,你眼睛一睁开,世俗谛的法就显现了;你耳朵一张开,很多世俗谛的声音就听到了,所以说世俗谛它是不需要寻找的,垂手可得的,如果是胜义谛和它是一体的话,胜义谛也应该不需要寻找,垂手可得,眼睛一睁开你就看到胜义谛了,看到胜义谛不就解脱了嘛?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胜义谛它需要寻找,需要去观察修行之后去现证的,所以如果二者是一体的,就有这个过失的。

 

第三个过失,世俗谛当中的法,凡夫人缘世俗谛,他会产生烦恼,比如说凡夫人看到世俗谛当中好的瓶子的时候,就可以产生贪心,看到一堆大便的时候,就产生厌恶心,凡夫人缘世俗谛产生烦恼,因为胜义谛和它一体的缘故,缘胜义谛也应该生烦恼。但是如果你缘胜义谛,就不可能生烦恼。就有这样一种过患,这是第三种过患。

 

第四种过患,世俗谛是身语意的对境,如果说二者是一体的话,胜义谛也应该变成身语意的对境。世俗谛是身体可以去接触,语言可以描绘,心可以去想,所以世俗谛是身语意的对境,但是胜义谛是超越身语意的,如果说胜义谛可以用身语意去了达的话,所有的众生早就已经证悟了。所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胜义谛也应该变成身语意的对境了。二者如果承认一体,就有这四大过患。

 

那么不承认一体,承认他体不就对了吗?下面讲也不能承认他体,如果承认他体,也有四种过失。

 

第一个过失,如果你承认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别别他体的,那么这个胜义谛就变成不是世俗谛的法性了,因为在佛经当中讲,胜义谛是世俗谛的法性,如果二者是别别他体的,胜义谛怎么成为它的法性呢?就好像柱子和瓶子,二者是别别他体的,柱子就不能成为瓶子的法性,如果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的话,胜义谛就不能成为世俗谛的法性,有这样一种过失。

 

第二种过失,如果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分开的话,证悟的胜义谛的时候不能得涅槃。证悟胜义谛也不能得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分开的,你证悟了胜义谛之后,按理说应该得涅槃的,但是没办法得涅槃,因为还剩下一个世俗谛,世俗谛还在这儿放着呢,它是分开的,二者是别别他体的,所以你证悟了其中一个胜义谛之后,你得不到涅槃,因为还有世俗谛这一块,你都还没有碰到它,还没证悟它的本体。所以说如果分开的话,有这个过失,不得涅槃的过失。

 

第三个过失,如果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的话,证悟了胜义谛也不灭烦恼。这个和第二个有相通的地方,只不过第二个是说分开的话,证悟了胜义谛你不得涅槃,是从不得涅槃的角度讲的;第三个是说如果你分开,你证悟了胜义谛不能够灭烦恼,世俗谛当中的这一块,烦恼、有漏这一部分,因为它和胜义谛是分开的,所以你证悟了胜义谛,你烦恼还没断,你断不了烦恼。有这样一种过患。

 

第四个过患,如果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分开的,胜义谛就不能变成世俗谛的空性,如果不能变成世俗谛的空性的话,胜义谛就不是胜义谛了,就是失坏胜义谛的过失,第四个过失就是失坏胜义谛。为什么会失坏胜义谛?这个和第一个有相通的地方。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胜义谛不成世俗谛的法性,第四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讲如果胜义谛不成为世俗谛的空性,不成为它的法性的话,胜义谛就失坏了胜义谛的相,胜义谛失坏了胜义谛的相,那就不叫胜义谛了,世俗谛也不叫世俗谛,所以有这样一种过失。它之所以能成为胜义谛,就是因为能够成为世俗谛的空性,才叫胜义谛,如果二者是分开的,那么胜义谛不能成为世俗谛的空性,所以它就不能叫胜义谛。

 

所以如果这样分开的话,承许一体也有四种过失,承许他体也有四种过失。

 

或者按照《辨法法性论》当中也有这样一种分析二者一体他体的方式,就是说从总的角度讲,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者不是一体的,为什么不是一体呢?因为各有各的相的缘故,它就直接跟你说各有各的相,世俗谛有世俗谛的相,胜义谛有胜义谛的相。在《辨法法性论》当中讲,有法有有法的相,法性有法性的相,二者各有各的不同的相,所以说二者不是一体的,你不能说二者是一体的。

 

那么也不是他体的,为什么不是他体的?离开了世俗谛没有胜义谛,离开了胜义谛也没有世俗谛,所以说二者不是别别他体,离开了有法没有法性,离开了法性也没有有法,所以像这样的话,你不能说 是他体的。最后就是非一非异的,也不是一,也不是异。

 

非一非异,这个不是说离开了一异之后,单独地又找到了一个除了一体、异体之外的本体,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不是一,也不是异,就帮助我们泯灭掉了这种世俗谛和胜义谛当中,我们所认为的一体和异体的关系。也不是一体,也不是他体,就泯灭了这样一种执著了。

 

把这个执著泯灭之后,世俗和胜义从一个角度来讲,它可以说是双运的,是一种双运的自性,必须要了知它是圆融的自性。实际意义上不是分别念面前的一种一,也不是他体的。一切万法要不然是一,要不然是异体,那么现在我们说既不是一也不是异,那么这个是什么呢?这是一种法性的关系,二者之间就是应该这样了知。我们的分别念如果要通达的话,这就是一种圆融的道理,双运的道理,离开一异之后安立的双运道。

 

名言与胜义二谛圆融双运之理才堪称为真正的大乘,

 

必须要按照经中所说的一样,了知安立这样一种名言和胜义二谛双运的道理才堪称为真正的大乘,这就是大乘。

 

只有真正秉持这一观点的补特伽罗方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乘行人。

 

大乘是这样的,你必须要了知名言和胜义是圆融双运的道理,这个方面是大乘的教义。你安住在这样一种教义当中,“秉持这一观点的补特伽罗”才叫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如果你没有秉持这样一种观点,你不叫做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可以叫做相似的大乘修行人,或者说你对大乘有兴趣。你是不是一个大乘的修行者呢?看你具不具备这种相,如果菩提心也没有,名言和胜义谛双运的观点也没有,那不叫做大乘修行人,最多叫做对大乘有兴趣的人,因为你是对它有兴趣还没有进去嘛,这样的话就不叫做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

 

而在成为最初听闻的语言、思维分别之对境的“名言中产生、于胜义中不生”,只能算是二谛双运中的相似胜义,

 

下面这段讲到了单空,单空这样的观点不叫做真实胜义谛。前面为什么要突然来一个“而在成为最初听闻的语言……”这段话这样一种描述呢?因为前面把真正的大乘已经做了观察了,真正的大乘应该是现空双运的,这个叫做真正的大乘。秉持这个观点,是大乘真正的教义。

 

前面麦彭仁波切就把真正的大乘讲了,讲完之后下面再进一步说,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个观点,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你只是停留在单空当中,这个不是真正的大乘的宗义,这个叫相似胜义谛,应该是这样连接的。

 

“而在成为最初听闻的语言、思维分别之对境”,这个对境是什么呢?“名言中产生、于胜义中不生”,名言当中有,胜义当中是没有的,胜义当中是空的,如果你了知了这种胜义当中空的观点,只能算是二谛双运当中的相似胜义谛,它不是真实胜义。

 

原因是它只不过是作为世俗存在的对立面而引生出来的;

 

这种胜义谛是通过安立世俗,“作为世俗存在的对立面”,前面这个句子当中讲,“名言中产生、于胜义中不生”,这个“胜义中不生”,就是相对于世俗中产生而“引生出来的”,所以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胜义。

 

真实的胜义谛是没有二谛的观念的,二谛的观念都要泯灭,二谛都是圆融的。所以现在你有一个名言当中产生,胜义当中不生,有这样一种分别执著的话,还不算是真正的胜义谛,而是相似的胜义谛。

 

或者说,由于它属于胜义的范畴,因而称为相似;

 

那为什么叫相似胜义谛呢?因为它不是胜义谛,但是“它属于胜义的范畴”的缘故,所以把它的名字加一个“相似”这个名词在上面。

 

换句话说,它是所谓二谛中的世俗谛所观待的对象;

 

它是有观待的,有观待的缘故,它不是真实义。前面我们讲世俗谛的时候,世俗谛当中的三个含义,第一个是障蔽,第二个就是互相观待,如果互相观待,它实际上是世俗,互相观待就是世俗。“它是所谓二谛中的世俗谛所观待的对象”,“世俗谛所观待的对象”,这种胜义是假胜义,是相似胜义,真实来讲它是包括在世俗当中的。

 

也可以说它是随同究竟胜义的相似门;

 

“究竟胜义”就是离开一切戏论执著的,但是这种单空,它是“随同”,就不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和它相似,相顺,“随同究竟胜义的相似门”而已。

 

抑或说,通过修习它足能摧毁无始以来久经熏染、根深蒂固之习气所致的实执,由此也可称为胜义。

 

或者说,通过修习单空,可以摧毁无始以来相续当中久经熏染的、根深蒂固的习气所导致的实执,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把它称之为胜义。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相续当中有很深的实执,对于瓶子、柱子等等的实执,通过修单空就可以把这个实执摧毁掉。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摧毁了实执,那不就相当于解脱了吗?摧毁了实执不等于解脱。实执这种分别念,它只不过是很粗大的一种执著而已,是直接能够引发我们的烦恼的强有力的执著,但是摧毁了实执之后,这个是不是究竟的法界呢?摧毁了这种实执之后还不是究竟的法界,因为内心当中还可能有空的执著,还有世俗和胜义谛相观待的这种执著,这种微细的执著不打破,也没有办法证悟真正的胜义谛。

 

我把这个实执打破之后,我实执没有了,但我相续当中肯定有一个空执,这种空执也是法执的一部分,也是法执。如果像这样,这个微细的法执不打破,没办法真正地趣入到胜义当中,所以说,真正的究竟胜义谛,不管是实执也好,还是空执也好,反正粗粗细细的所有执著都要打破。

 

单空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打破实执,把这个粗大的实执给你打破了,打破之后,这个时候有一种空的概念;进一步把这个空执一打破之后,就趣入到了胜义谛当中。所以说这个单空,它因为可以打破实执的缘故,有这个功效,所以也把它称之为胜义。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从一个角度来讲,它是一种属于世俗的修法,它属于世俗谛,真正的世俗。但是它可以打破实执的缘故,也可以把它称为胜义,就是相似胜义谛。就这个意思。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如果对三宝加以分析,每一宝都有本体、分类和功德三个方面。

 

其一、佛宝:

 

一、佛宝的本体,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那么,佛陀的断证是如何达到究竟的呢? 声闻缘觉证悟了人无我,灭除粗大的法我执而断除了所断业和烦恼障,而并没有断除所知障和习气障。作为菩萨,一地见道证悟法性谛, 顿然断除遍计的障碍,在五百大劫中入定以后, 在其后得断除吝啬烦恼,究竟布施度。随后从二地开始,依次跨地,断除所断,证悟所证, 他们的证悟与小乘相比,更有所提高和进展, 因此直接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是从一地开始间接减少,到获得七地时,无余断除剩余的烦恼障,从三清净地开始断除一切粗细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续末际,以金刚喻定的智慧将细微的习气障尽摧无遗,从而无余现前剩余的智慧,自此再没有所断,所证方面再无所提高、无所进展的,因此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

 

二、佛宝的分类,分为所依身体、能依智慧、所为事业三种。

 

(一)所依的身体,也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有关佛陀本性身,新派旧派所持的观点,新派认为是远离五蕴的空性,它的这种空性的空分是一种断空,因此他们承许佛陀没有遍知智慧。旧派认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智慧藏。

 

法身,是自性空明的智慧。梵语为嘎雅, 引申出来,就称为聚者。也就是聚集二十一种无漏法的体性。本性身和法身这两者都是意——一切种智的智慧,因此是从佛陀自身侧面来安立的。报身和化身是从所化他众的角度来安立的,所化有清净不清净两种,在清净者的面前,依靠佛陀的自性大悲、愿力以及所化十地菩萨们的福德力,而显现具五决定的报身。所谓的五决定,处所决定是密严刹土;本师决定,即是五部佛,每一部也都有小部的五部眷属, 虚空遍及之处,法身周遍,法身遍及之处,为了调化清净所化有情,报身周遍;法决定,是远离言说的大乘法;眷属决定,是十地菩萨; 时间决定,即恒常相续。也就是说,不是本体常有,而是相续恒常。不清净的所化众生面前, 依靠受用圆满身的发愿力和所化众生善法增上福德力,显现佛陀殊胜化身。

 

化身包括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种种化身四类。其中佛陀的殊胜化身,只有住于大资粮道和加行道四顺抉择分者才能得以拜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佛陀现于世间之际,青蛙、乌鸦等也得以朝见。不管怎样,圆满示现十二相的佛陀,就是殊胜化身。

 

投生化身,是指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依照《涅槃经》中所说的“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师善知识大德们。

 

工巧化身,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化现为嘎玛布秀等工巧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土匠、石匠、铜匠等等,泛指从事铸像、画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种种化身,船舶、航船、桥梁、台阶,甚至在炎热逼迫之时的凉风,严寒逼迫时的暖流, 凡是成为给众生带来利乐之因的事物都属于佛陀的种种化身。

 

(二)能依智慧:就像我们的心一样无所不现,佛陀的智慧也包括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五种。

 

法界性智,现前万法实相胜义谛。大圆镜智,就像清澈的镜面上能映现一切影像一样, 在法界性智面前,轮涅法显现澄清的部分不灭, 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例如,镜子里不管映现什么影像,都没有好坏之分,同等只是影像而已。同样,以平等一味一体的方式照见轮涅二者,就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尽管从法性的角度而言,一切法都是等性的,可是从有法的侧面,毫不混杂了了洞悉轮涅的万法,就是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比如,医生的责任就是通过把脉认清疾病,依靠药物治疗疾病。同样,佛陀考虑到如何调化所化众生,而如如不动、不加勤作任运自成调化所化有情,这就是成所作智。这些智慧可以归纳为两种,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属于如所有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属于尽所有智。所有的智慧都可以概括归集在一切种智当中。

 

(三)所为事业:佛陀将所有恶趣众生安置于善趣,将所有善趣众生安置于三种姓圣道中,将三种姓圣道的众生,逐渐安置于佛地。声闻缘觉菩萨们只能把众生安置在他们各自的果位,而不能把他们安置到佛地。佛陀,根据所化众生各自的意乐,指示正道,把他们安置在究竟佛地的事业,超胜声闻缘觉菩萨的方面有三法,即恒常、周遍、任运的事业。恒常: 佛陀没有先前利益众生现在不利益的情况,因此是恒常。周遍:佛陀没有只在东方行持事业、 在南方不行持事业的情况,而是遍及于十方三世。任运:佛陀的事业是不加勤作任运自成的。

 

三、佛宝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有法身的功德和色身的功德两种。其中法身的功德,就是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二十一种无漏法的自性。佛陀色身的功德,身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语言具足六十梵音,意具足智悲力的功德。智慧的功德,就是现量照见轮涅诸法的法性,这是如所有智;互不混淆现量照见世俗有法的万事万物,如同湿的庵摩罗果放在手掌中一样,这是尽所有智。慈悲的功德,昼夜六时关注众生,看谁兴盛、谁衰落等等,犹如独子之母一样,无有远近亲疏照见一切有情。威力的功德,如经中说:“大海与波浪,纵会有越时,所化佛子前,佛不会越时。”声闻、缘觉、菩萨们,尽管在调化众生的时机成熟时,也可能有因懈怠、忘记等没有及时调伏众生放弃的情况,可是,佛陀即便是在最后涅槃,仍然使人类中的遍行极喜、非人中的乾达婆极喜现见真谛。往昔,五百名商人去大海取珍宝,结果出乎意外的狂风把船只卷到鲸鱼口里,当时其余所有人都祈祷山神、林神、树神等等,商主菩萨对大家说:“我们要皈依佛陀。”于是众人大声念诵“皈依佛陀”。就这样,那条鲸鱼听到佛陀的名号,惊恐不已,沉入大海,闭上大口, 饥饿而亡,由于它听到佛号的缘故,转生到三十三天,得见圣谛。仅仅听到佛陀的名号也能救脱轮回恶趣的恐惧,佛陀具有如此救度众生的事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