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接下来是行为,分为如毒所断之行为与如药所取之行为两种。

 

如毒所断之行为,包括法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三个方面。所谓的法器之过,打个比方来说,在一个有毒的容器里灌入多么好的液体, 都会因为容器有毒而变成有毒。同样的道理,对于不能堪为法器的弟子,再怎么宣说正法, 非但不会成为烦恼的对治,反而会成为烦恼的附加品。

 

法器之三过中,其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如果你没有去听上师所讲的法,那就如同向覆口的器皿上倒汁液不会进入里面一样,尽管身体处在闻法的行列中,可是心没有入于正法之列。倘若充耳不闻上师的言教,就不会懂得上师在讲什么,因此耳根必须专注听受。

 

其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就算是耳朵在听,但如果没有记在心里也起不到作用,不会明白佛教的句义,所以必须要把所讲的法义铭记在心。

 

其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如果在听法的时候杂有烦恼,就会导致贩卖正法。倘若在听法过程中萌生贪嗔痴,就会造下恶业等,可见杂有烦恼好似毒器一样。关于贪嗔痴的对治, 经中说:“认真谛听,铭记在心,我为汝说。”如来只是对阿难说“你的发心不要掺杂烦恼, 聆听词句,牢记意义,为汝阐释”,而并没有说 “掺杂贪嗔,耳不专注,心不铭记,为汝阐释”。 为此,我们的发心切切不要杂有贪嗔烦恼,意乐万万不要离开菩提心,必须认真听受词句, 牢牢记住意义,这样来闻法。

 

六垢,“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首先讲傲慢,观待比自己低的人,认为我自己高出一等。只要有了我慢,就会对不如自己的人加以歧视,对高于自己的人生起嫉妒, 对中等者产生竞争之心。正如俗话所说“我慢铁球上,不沾功德水”。自从自相续有了我慢时起,就看不见自己的过患,看不到别人的功德。 要对治这种我慢就必须常常认清自我的过失, 揭露自我的罪恶,身居低位,身穿破衣,恭敬好、坏、中等的一切有情。

 

无信:对正法与佛陀等不起诚信。要对治它,必须对正法和佛陀等真实不虚这一点坚信不移。

 

不希求:认为得不得法都行,对正法没有希求心,就像是往马面前扔骨头、在狗面前扔青草一样。要对治这种心态,必须萌生正法难逢难遇、善知识难值难见的想法,进而对每一个法的句义都生起希求的渴望。

 

外散:心思涣散,生起贪欲等烦恼,要对治它,务必做到心向内收。

 

内收:如果心过分向内收,就会出现恹恹欲睡和昏昏沉沉的现象。为此,要做到诸根悠然、神志清晰来听法。

 

疲厌:当讲法的时间过长,加之又饿又渴, 日晒雨淋,很有可能会舍弃正法和上师。在没有造舍法罪之前先发愿值遇正法和上师,再退出讲堂。或者,生起喜悦之情,心想:我以前无有意义白白空耗了生身性命,这回为了妙法, 依靠病痛饥渴等可以替代一切有情的病痛等苦难,由其他世界趋往金刚地狱的累累恶业,在我等大师的刹土——这个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只是以头痛脑热就能得以清净,这下可以尽除无量恶业,圆满无量资粮,我实在欢喜。以这般满怀兴高采烈的心情听闻正法。

 

第三、五不持:就是指与如来珍贵的教法、证法相背离而受持。

 

其一、持文不持义:不考虑思维意义,只求文句优美动听,就像小说一样,或者声称“文句还是需要优美”,进而持受空洞的文章。

 

其二、持义不持文:诸如,口口声声说是“宁玛大修行人”的行者们,一边扬言“讲说

 

只是文句罢了,必须要了解心的本来面目”一边用手指指着胸口,希望不观待词句而直截了当掌握意义。

 

要对治以上这两种,必须把句义结合起来受持。

 

其三、未领会而持:把不了义认定为了义, 颠倒受持意趣、秘密以及四依。要对治这种现象,必须做到不依人而依法,即便是再颇有名气的人,如果他讲的法与因果法大乘道不相符合,那么讲法者起不到作用,如果符合大乘法, 那么不管讲法者怎么样都可以。因此,我们必须依止正法。不依法句而要依法义。不了义法和了义法中,我们要依止了义法,了义法分为心识与智慧两种,我们要依止智慧。

 

其四、颠倒而持:就是指错误受持意义, 认为求了密法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喝酒、行淫、 双运、降伏。要对治这种现象,行为必须要结合时间和修行境界。达到获得禅定的暖相而依靠念诵三字咒就足能转变酒的色香味的时候, 行为上拥有能诛能起死回生等暖相。如果没有懂得这一道理,没有了悟隐含的秘密,随意乱行隐蔽的密宗法,胡作非为,那只会成为恶魔、热札一类的众生,而别无出路。

 

其五、上下错谬而持:在没有求得前行之前,就听讲正行,前行中共同外内前行本末倒置而受持。要对治这种现象,必须如阶梯般由下至上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受持圆满佛陀的正法。

 

应取之行为,依靠四想,把自己作为病人想,必须认清自相续患上了因三毒、果三苦疾病的过失。其余三想容易理解。

 

六度,包括闻法者的六种和讲法者的六种。关于闻法者的六度内容,在《大圆满前行》中有直接说明。

 

讲法者的六度,不怀有求得名闻利养的奢望而讲经说法,即是布施;对他众没有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等行为,即是持戒;闻法者屡屡询问,也不嗔不怒,即是安忍;日日夜夜讲经说法,也不厌其烦,即是精进;心专注句义, 即是静虑;三轮清净,令弟子闻思有所长进, 即是智慧。其余内容简单易懂。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能使善根与日俱增结行回向殊胜:《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放在大海里,在大劫期间它也不会荡尽,同样的道理,回向一切智智佛果大海的善法,即便暂时令你荣获如娑罗树般的婆罗门种姓、如娑罗树般的国王种姓、如娑罗树般的施主种族也就是种姓功德财富庄严的果位,但是直到究竟大菩提之间它不会变朽,不会腐烂,不会唐捐,而会使你渐渐证得圆满佛果。

 

这样的回向包括两种,一是具毒回向,《般若摄颂》中云:“如吃杂毒丰美食,佛说缘白法亦尔。”比如,丰美的食品掺杂了一点点毒,在吃的时候感觉味道绝好,可是一旦吞到肚里吸收营养时,毒性就会发作,造成痛苦。同样,即使获得了增上生安乐的善果,可是以耽著三轮的实执无法从轮回中得解脱,因此必须弃舍这种回向。

 

二是无毒回向,它又包括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以及相似的三轮清净回向两种。

 

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如《般若摄颂》中云:“无分别智行诸事。”就是以现空无别、慈悲菩提心、回向、发愿等见解摄持。

 

相似的三轮清净回向,我以往已经积累的善法、未来将要积累的善法、现在正在积累的善法、佛菩萨的无漏善法、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法,合而为一,综合起来,为了一切有情远离三有三界轮回的苦因及苦果、获得佛果而回向。

 

回向的方法:心里想,佛菩萨怎么以三轮清净的方式回向,我也那样回向。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两个偈颂可以代替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大乘显密的一切实修法都超不出三殊胜的范畴,想修成圆满佛果,只需要这三殊胜,多了没有必要,少了不能包括。圣龙树菩萨曾说:“圆满福慧资,福慧所出生,二身愿获得。”三殊胜是二种资粮或二谛的归纳。加行发心殊胜与结行回向殊胜是有现福德资粮,正行无缘殊胜是无现智慧资粮。有现福德资粮作为近取因,无现智慧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色身;无现智慧资粮作为近取因,有现福德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法身。净化基二障、圆满道二资、获得果二身,就需要三殊胜,因为多无必要、少不能包。三殊胜是显密共同所观修的法。

 

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这种发心在听闻、观修、行持密宗金刚乘法的时候,也相当关键,一开始务必做到不能破坏师徒之间的缘起。《三相灯论》中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显密二宗的究竟所修——成就圆满佛果,目的完全一致, 然而修行的方便,密宗从见解不愚昧的特点、修行方便多的特点、行为不困难的特点及是利根中利根行人的特点四个方面超胜显宗。

 

虽说显宗密宗都是在所见对境法界上抉择见解,可是见解的本体方面却有如明亮的眼睛看色法与不明亮的眼睛看色法一般。尽管因相乘抉择了远离八边戏论的法性胜义谛大空性,但并没有能够一五一十证悟法界智慧双运的自性,而密宗遣除了这一愚昧部分,抉择了法界智慧双运的自性,因此法性的见解不愚昧。关于有法世俗事物,因相乘虽然抉择了缘起如幻的自性,但仍然存在着没有把不清净如幻抉择为五身五智的愚昧部分。密宗金刚乘将本来即是五身五智游舞、法界智慧无二的意义抉择为二谛无别殊胜大法身,因此有不愚昧的特点。

 

第二在修行方面:密宗则以方便生起次第、智慧圆满次第超胜显宗。

 

第三行为不难:因相乘并没有宣讲不舍五欲妙而成就菩提的道。在这里,(密宗)由简便迅速救护心识、不舍欲妙转为道用、一生一世就能成就双运金刚持果位而超胜显宗。

 

第四行人是利根中的利根的特点:通常而言,密宗以能生起清净法(指解脱)的五根而超胜显宗,尤其成为能证悟密宗金刚乘甚深见解的慧根、不惧广大行为的信根极其锐利,成为特殊行人的对境,由此更胜一筹。在听受、传讲、观修、行持密宗金刚乘法的时候,五种圆满是有则足矣、无则不可的。就像无畏洲尊者亲口说过:“如果把上师看成人,(那只能在狗前取悉地了,)在狗面前不会获得悉地的。”上师看待弟子要观成佛,弟子看待上师,要视为佛。具备还是失毁密宗金刚乘的誓言二者之间(如何来区分呢?)将显现视为本尊,就是具誓言,将地看作地、将水看作水,就是破誓言, 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了。所以,五种圆满的第一条,建立上师是佛,以教证和法尔理来说明, 其中有关的教证,圣天论师说:“自然之佛陀,唯一本性尊,尽赐诸窍诀,金刚师胜彼。”又如云:“上师佛陀上师法……”“上师普贤祈垂念”以及“金刚上师即佛陀……”诸如此类讲解上师是佛陀的教证无量无边。

 

上师是佛依理成立:上师的意——大智慧是法身,智慧的现象是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法身色身无二无别是金刚身。意——大智慧现似身,是现空身金刚, 大身智传出语音,是声空语金刚,意现似起心动念是意金刚,上师是三金刚的自性。意—— 大智慧的现象是色身体,色身的本体是智慧, 这两者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双运金刚持,所有皈依境的本体就是上师。由此成立上师是佛。

 

所有眷属,不管自己证悟了也好,没有证悟也罢,如来藏就像芝麻里遍布油一样周遍于每位众生的相续。《二品续》中云:“众生本是佛,然为客尘遮……”已明确宣说了众生是佛。虽然众生是自性清净的佛陀,本体本净的佛陀, 功德任运的佛陀,但也不代表已经成佛。原因是,仍旧要离开客尘,尽管被将要远离的客尘障碍着,但实际上就是佛,为此把眷属明观成某某部的一切勇士空行。既然本师、眷属都是佛,那么他的刹土显然也就成立是清净的,因此把地点明观为密严刹土等。法是光明大圆满。时间是从普贤如来到现在的根本上师之间,口耳相传连续不断的恒常相续。正因为本来就是五种圆满才这样明观的,现有原本就是基住的佛陀,所以在修行时才如此明观,并不是像人们把小驴说成马、把炭说成金那样。

 

这以上发心的内容已经讲解完毕。

 

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13

 

第十三课思考题

 

34、诸大开宗祖师们的究竟意趣有无差别?作为后学者,应该如何看待诸高僧大德之间的辩论?

35、佛陀的身智属于胜义谛还是世俗谛?为什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当中,麦彭仁波切已经讲到了抉择中观见解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观察。

 

我们也不要认为:以世俗谛作为观察对境,其观察的量就已经成为胜义量。这种观点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果这种观点合理,那名言中所谓的补特伽罗成佛,已经成为胜义中存在;甚至世俗谛或五道十地等等的安立,对你们自宗来讲,也将成为非常困难的事了。

 

下面进一步解释这一观点。

 

【假设有人认为:补特伽罗有成佛这只是从名言的角度来讲的。】

 

对于上述太过,对方这样辩解说:胜义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此中不可能有某人成佛的概念。作为补特伽罗,首先是凡夫人,然后经过精进修持,最后成佛,这种观点应该是从名言角度而言的。

 

【这样一来,显然就承认分开二谛的宗派了。】

 

如上所述,你们既然承许补特伽罗成佛是从名言角度安立,那肯定是通过观察才如此承许的。那么,这也就不是胜义中的法,而是后得时才能安立的法。如此一来,就像中观应成派或者我们宁玛巴一样,你们也已经承认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的宗派了。

 

对此,无论是格鲁派还是其他宗派,既然承许补特伽罗成佛只能在名言中安立,显而易见,这必须是在二谛分开之后才可以安立的。

 

【希望你们明白,实际上这一宗派也承许名言中有实法体相成立,而且也认可唯识宗的观点。】

 

你们格鲁派自诩为中观应成派,也承许名言中补特伽罗成佛,以此足以说明,你们已经承认二谛分开的观点了。因此,火的自相是热的、水的自相是轻柔的或潮湿的等等自相法,在名言中肯定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必定是经过观察得出的一种结论。而且,在二谛分开的情况下,即使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也可以承许唯识宗的观点。

 

《入中论》当中虽然着重遮破了唯识宗的观点,但不等于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也不承认唯识宗的观点。对于某种根基的众生来讲,万法显现为心的唯识观点是不太合理的,因此,中观应成派依靠教证、理证对其进行遮破。但在名言中,中观应成派既有承认唯识的情况,也有不承认唯识的情况。既然中观应成派最主要的观点是安立在见解上,那么,中观应成派的修行人可不可以承认万法唯心的观点呢?从名言角度来讲可以承认。而且,从中观瑜伽行派的角度来讲,应该承认万法唯心。

 

在此,麦彭仁波切间接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如果你们承许补特伽罗在名言中成立,那么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也承认实法成立。而且,中观应成派在抉择名言的过程中,未经观察随世间共称而承许和详细观察随唯识宗而承许,这两种观点都可以承认。

 

【如果对方说:那只是观待他宗而承许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宗。】

 

对于上述问题,对方再次回答说:承许名言中自相成立和名言随唯识宗的观点,并不是中观应成派的自宗,而是随顺他宗的一种见解。

 

有关这方面,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作了详细抉择。依靠各种理证观察得出来的宗派,可以称为中观自宗。但在抉择后得时,所谓的五道十地、业因果等是否承认呢?即使我们问中观应成派的代表人物月称论师:你自己承不承认五道十地?承不承认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所有万法的法相、分类、释词等等?他也会答复说:我承认,一切万法自相成立——水是凉的、火是热的。如果月称论师也承认一切名言法的自相,则说明月称论师的名言并非随世间人的观点而安立,他自己也有一种承认。

 

这时,有人又提出:中观应成派本来无有任何承认,月称论师既然有承认的话,那跟中观自续派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任何差别了。

 

对此,我们可以回答:对中观应成派来讲,根本无有这方面的危害。因为中观应成派自宗的真正见解,就是抉择胜义谛,即抉择入根本慧定为主的见解。这时,月称论师等中观应成派的代表人物不承认任何一法。但在后得的过程中,二谛分开,这时,世俗中的十二缘起、业因果、前世后世,以及轮回的各种景象,肯定是要承认的。母中观的创始者龙猛菩萨,在《亲友书》和《中观宝鬘论》中详细讲述了世俗中轮回的景象、前世后世的道理,以及佛的各种各样如海般的功德。如果中观派不承认名言中的一切万法,龙猛菩萨为什么这样讲呢?根本没必要讲。

 

对于这一问题,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以颂词的方式解释得比较清楚。

 

【1】《定解宝灯论》:衡量胜义实相时,依本性中皆不成,如是有何可承认?故而究竟之自宗,即是实相之所许,由此辩论等之时,依照本性无所许,后得道果诸安立,互不混杂而承许。

 

【倘若如此,就与自宗后得时承认道果之理以及缘起存在的说法等已明显相违,】

 

中观自宗,包括月称论师、寂天菩萨、圣天论师等等在内,后得时也承认五道十地、佛的不共法、声闻缘觉的不共法,以及诸法在名言中因缘而生的很多道理。对于这方面,他们在自己所写的中观论典中也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名言中一点都不承认的话,已经与自宗的观点明显自相矛盾了。

 

【因而你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承许名言量成的宗派是分开二谛来讲的,】

 

胜义中以实法来空,名言中瓶子以瓶子的本体不空,格鲁派将这种观点称为名言量成。

 

所谓的名言量成,是宗派与宗派之间非常敏感的一个词句。根登群佩大师在他的中观道歌中专门讲到名言量成不是特别合理,这种语气特别多。名言量成的这种观点,主要是格鲁派的个别高僧大德的一种说法。实际上,这是对二谛没有详细分析的一种观点。如果你承许中观自宗有承认,那么一定要承认分开二谛的宗派。

 

大家都非常清楚,中观应成派的自宗根本不会有任何承认。但在有些情况下,有关基道果的道理,即使中观应成派也是承认的。这样一来,必须承认二谛分开,否则根本说不清楚。学习过《定解宝灯论》的人,对二谛如何分开分析的道理都会非常清楚。

 

【未分开而仅仅作分析并不至于变成胜义的观察。】

 

你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仅仅对二谛作分析,不可能成为胜义谛。在名言中,以名言量进行观察:一个人有多少根头发?有多少颗牙齿?人的灵魂如何存在,是八识聚、六识聚还是七识聚?人死了以后,灵魂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阴?最后又是如何投生到来世?对于这些问题,通过名言量进行观察时,根本不必担心有变成胜义量的危害。

 

这一点,中观应成派从名言角度也是可以观察的。不然,中观应成派抉择空性时智慧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一开始抉择名言谛,就承许“外道的神我和人我没有差别”、“释迦牟尼佛具有的相好和外道的丑相没有差别”、“山的高低、海的深浅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一来,中观应成派就如黄口小儿一般,完全随着别人而人云亦云,这样的宗派实在是非常可笑!可是,并不是这样的。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的过程中,当然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比;在抉择名言时,与法称论师的正量也从来没有相违过。

 

大家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按照《般若经》、《中观六论》来抉择,必定会通达胜义实相。在名言中,则需要通过名言量进行观察。千万不要认为:不能观察,一观察就已经变成胜义谛了。那这样的话,谁都不敢观察了,因为只要稍作观察,就已经变成胜义谛的法、堪忍的法,到最后,整个世界也已经变成模糊的世界了,所以说千万不能这样安立。

 

在这一问题上,格鲁派的高僧大德和宁玛巴麦彭仁波切为主的高僧大德们,依据确凿可靠的理证,以前也是针锋相对地作过非常精彩的辩论。但如今,一方面,很多出家人和高僧大德,将精力放在闻思修行上的比较少;另一方面,像麦彭仁波切、果仁巴、宗喀巴大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在当今时代几乎没有。

 

以前的这些高僧大德,不愧为历史上的一代创始者。他们所开创的观点,一代一代的风云人物一直在探讨、研究。我们现在有幸遇到这部法,大家应该打开自己的思路,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经常思维。

 

有些人也不要认为:整天这样想干什么,这都是增加分别念,还不如入禅定好一点。你们这样想就错了。以般若空性作为对境,通过自己的智慧分析、抉择,这不是增加分别念,而是使自己的分别心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因此,你们不要认为:平时这样探讨、思维,还不如念观音心咒的功德大。或者,每天都是想:有观察怎么样,没有观察又怎么样?这些对解脱有害还是无害?有些比较愚痴的人,以前从来没有系统闻思过,觉得探讨这些问题是无所谓的,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一件事情。这种想法完全不合理。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入定超越语言与分别境界所衡量之义而从究竟实相胜义无二无别的角度来说,】

 

大家对入定和出定、胜义谛和世俗谛一定要分开。如果没有分开,对中观和般若法门的教义,始终都会有一种分析不清的感觉。

 

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入根本慧论》【2】中所讲的远离一切戏论的道理,作为凡夫也可以抉择,这就是胜义谛的抉择;世俗中,以妙观察智得出来的道理,就是世俗谛的抉择。对于这二者一定要分析,否则,哪些情况下空、哪些情况下不空,对这个问题根本分不清楚。

 

【2】《入根本慧论》,也即《入中论》。

 

【不需要分开二谛,】

 

第二转法轮所抉择的真正般若波罗蜜多——释迦牟尼佛如所有智所了别的对境,是从大空性、大离戏的角度来讲,不需要分开胜义谛和世俗谛。

 

【如是显现的一切法本来就不存在有无是非等任何破立的承认,】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显现的一切万事万物已经远离一切破立、超越一切因果,一切有无是非的任何承认都不存在。大家通过学习《入根本慧论》,应该生起这种以理观察的定解。

 

【因而正如(佛菩萨)以默然不语的方式答复一样,】

 

文殊菩萨和勒札布辩论时,对于勒札布从胜义角度提出的问题,文殊菩萨都没有回答。有些弟子在佛陀面前提出的个别问题,佛陀也没有回答。文殊菩萨和佛陀等圣尊没有承许任何法,一切都是不承认的。

 

以前汉地马祖道一禅师有一个弟子【3】,当时一个在家人问他:“有没有地狱?”他说:“有地狱。”“有没有天堂?”“有天堂。”“有没有因果和前世后世?”他说:“什么都有。”这位在家人非常困惑:“不对啊,径山和尚说地狱也没有、天堂也没有、因果也没有、前世后世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你们的观点相违呢?你说全部有,他说全部没有。”道一禅师的弟子说:“这是不相同的。你有没有妻子?”“我有妻子。”“径山和尚有没有妻子?”“没有。”“我们的角度是不同的。径山和尚的境界你达到没有?如果达到的话,你也像径山和尚那样,妻子也应该没有了。”

 

【3】指西堂智藏禅师。

 

汉传佛教当中,一般对胜义和世俗进行区分的比较少。但这个公案当中,径山和尚的说法,应该是从胜义角度来讲,什么都没有;道一禅师的弟子的说法则是针对名言的,从这一角度来讲,什么都有。

 

【于真实义中由于超离一切名言、无说、离戏、平等的缘故,成立无所承认。】

 

真正的离戏当中,就像《等持王经》所讲的一样,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没有。《定解宝灯论》中也说:从中观离戏论的角度来讲,即使中观自续派也承认一切无有。从大圆满来说,守护的誓言也没有、灌顶也没有、普贤如来也没有、地狱也没有、饿鬼也没有……从实相角度来讲,什么都没有。但是没有达到这种离戏境界之前,上述境界也是根本不可能现前的。

 

【然而,就后得时成为语言、分别对境之现相的角度而言,如果自己思索或者也需要对他人讲说基道果等法理,那么必然要分开二量而加以破立,】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的讲义中也说:从世俗谛而言,眼耳鼻舌身等一切万法合理存在。所以,从后得来讲,基道果等一切安立全部是存在的。如果自己思维基道果等法理,或者将自相续中所了知的基道果等法义对他人宣讲,则需要在分开二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因此,在后得的过程中,应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世俗中一切都存在,胜义中什么都没有。从入根本慧定的角度来讲,二谛分开也是不存在的,“存在”和“不存在”的语言也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是不是有一个不存在的单空呢?也不是,应该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

 

【不要觉得如此一来就与应成派大有分歧了。】

 

然而,你们也不要认为:承许二谛分开或者名言中有承认,那跟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根本不相同。这完全是一种错觉,不应该这样认为。

 

【尽管名言的承认方式有所不同,但祖师们的究竟意趣无有二致,】

 

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虽然在名言承认方面有所不同,比如中观应成派既有随世间安立的名言,也有随唯识观点安立的名言;中观自续派在安立名言时,认为名言自相成立、名言成立实有。但是诸位祖师们的究竟观点没有二致,是圆融无违的。

 

【这一点凭借正理完全可以成立。】

 

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的高僧大德们,最究竟的意趣无有任何相违。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中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们,在究竟意趣方面也无有任何抵触。这一点,并不是我们口头上说说而已,麦彭仁波切在下文会用很多教证和理证来成立。

 

【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那么当今雪域中有些智者承认世俗量成立,另有些论师将其视为不可能存在的谬论;】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对这一问题已经通达,藏地雪域很多教派与教派之间各种不同的争论都会自然平息。

 

此处,“有些智者”应该指格鲁派为主的个别高僧大德,他们承认世俗量成立,即瓶子以瓶子的自相成立。而“另有些论师”,也即萨迦派全知果仁巴为主的高僧大德们,他们对格鲁派发出很多太过:如果瓶子以瓶子的本体不空,则与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无有任何差别,名言万法周遍于整个世界等。而且声称:这是一种邪说。萨迦派的果仁巴在《入中论释·遣除邪见论》当中,着重破斥了宗喀巴大师及其传承弟子们的这种观点。

 

【对于前辈智者的观点,有些人居然妄加诽谤说他们没有证悟应成派的真实见解;】

 

前译宁玛巴的高僧大德,本来是承许远离一切戏论的观点。但是,格鲁派后代的有些高僧大德说:宁玛巴承认无戏的缘故,他们根本不可能通达中观应成派的究竟观点。也有这样的说法。

 

针对格鲁派有些大德的观点,觉囊派的个别大德也认为:他们根本没有通达中观应成派的究竟观点,他们的观点与唯识宗或者自续派没有任何差别。

 

在藏传佛教中,很多高僧大德经常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证、理证互相辩论。

 

【还有些人对诸大祖师的宗旨茫然不知……一系列弊病自会迎刃而解。】

 

对入定、后得这几个大的问题没有分析好的缘故,很多人认为:龙猛菩萨、无著菩萨、静命论师等,这几位大乘开宗祖师们的观点完全相违。也有人认为:承认月称论师和龙猛菩萨的观点,就一定要远离无著菩萨的观点,因为他是唯识宗,承认实有。又有人说:唯识宗无著菩萨与龙猛菩萨的观点截然不同,龙猛菩萨的观点完全是毁谤因果的一种宗派,一定要舍弃。

 

这些人,对诸大祖师们的宗旨茫然不知。但是,如果我们通达了二谛分开的窍诀,这些问题全部可以迎刃而解,所有的争论也会自然而然消失,诸多传承弟子始终迷惑不解的问题轻而易举便会解开。

 

由于智力的不同,有些道友对中观特别精彩、特别有趣的辩论毫无感觉;有些道友对这些最关键的问题,对高僧大德们有关这方面精彩的辩论、文字上的游戏,特别感兴趣。作为盲人或聋者,戏台上表演的节目不管多么精彩、唱的歌多么好听,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同样,个别道友的智力实在跟不上的话,对中观精彩的辩论或者释迦牟尼佛深奥的教义,可能也是兴味索然。麦彭仁波切在下文也讲到:如果自相续中对般若空性的因缘稍微具足、即生智慧比较敏锐的人,对于中观法门肯定像蜜蜂见到鲜花一样,非常有信心的。

 

【在抉择如是二谛的道理时,有人不禁萌生这样的想法:】

 

对前面所讲的几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反反复复地看。如果通达二谛分开这一窍诀,藏地各宗各派之间的辩论也会自然而然平息。

 

藏传佛教中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不像现在有些老太太说:“我的上师是文殊菩萨、我的上师是观世音菩萨。”不是这样的。麦彭仁波切、全知果仁巴、宗喀巴大师,真正是文殊菩萨现为人相的高僧大德。

 

麦彭仁波切指出:藏传佛教的很多高僧大德,如果精通了这一要诀,很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通达。比如,宗喀巴大师在很多论典中说:名言中世俗量成立。对于格鲁派的“名言量成”,如果说这是后得分析时按照因明观点所作的一种抉择,萨迦派也就没必要对其发出很多太过。而宁玛巴大圆满或大中观的远离一切戏论的见解,是以圣者入根本慧定为主来讲的,并不是从后得角度进行抉择的。但是后译派的个别论师却说:大圆满的修法跟和尚宗没有任何差别,跟无有解脱的盲修瞎炼者无有差别。诸如此类的种种诽谤也是根本没有必要。

 

有关这方面的关键性问题,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的确给我们讲了很多非常殊胜的窍诀。这对学习宁玛巴自宗的修行人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对修行不重视、对见解不观察的人,后得是否承认的问题不是特别重要,这种人所希求的就是比较好吃的东西,除此之外,对其他问题不会特别重视。

 

总的来讲,大家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自己应该详详细细地思维这些问题。虽然麦彭仁波切此处的文字不多,但其中的很多问题非常关键。我在这里尽可能简略地宣说,如果按照宗喀巴大师和萨迦派的辩论书来广讲,可能大家会更加模糊,这样也没有必要。大家对总的要诀一定要掌握,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所谓的世俗说成是障碍、覆盖真实义的话,就说明不清净的一切法本是如此,而远离愚痴的真实之法——佛陀身智等不是世俗,所以这些是不空的。】

 

《入中论》中也说:世俗谛的法相,是指障碍真实义,具有染污或者虚伪的、欺惑的法等等【4】。这样一来,我们说不清净的柱子、瓶子等已经覆盖了真相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远离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佛陀的身、智等,通过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佛陀的功德也属于世俗谛的话,这可能不合理吧。因为世俗谛是具有障碍、覆盖的意思,而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障碍,这二者不相违吗?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

 

【4】《入中论》: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

 

很多人经常这样讲: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世俗谛?如果是世俗谛,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假的?这样已经有过失了。他们非常简单地认为:其他不清净的法说为世俗谛倒是可以,而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障碍,他的相好、智慧等不应该说为世俗谛,否则,佛陀的身、智等就已经成为具有障碍的法了。这样的话,会有很大的过失。

 

麦彭仁波切对此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只要对二谛稍作分析就可以,根本不必有这种担心。

 

【实际上这种想法相当于论中所说的“于佛等微贪”一样,因此必须要断除实执,而对经中所说的“若有超胜涅槃之一法存在也当视为如梦如幻”生起定解。】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也说:想要获得佛果是非常好的一个念头,但它也是细微的贪欲,应该属于所知障当中。同样的道理,如果认为佛陀不是世俗法,是非常清净的法,这实际也是一种障碍。因此,希望你们一定要断除这方面的贪执。

 

《般若经》中说:“若有超胜涅槃之一法存在,也当视为如梦如幻。”《虚幻休息》也引用过这个教证。世界上不可能有超越涅槃的一个法存在,但这里用假设句来说:如果存在一个超越涅槃的法,它也是如梦如幻的,不可能不空,一定是空着的。

 

很多佛经、论典中经常会运用一些假设句,比如《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大悲商主的公案里说:如果没有杀短矛黑人,具有不退转果位的五百个商主也会因生嗔恨心堕入地狱。那么,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是不退转果位,怎么会生嗔恨心呢?其实,这也是一种假设句。法王如意宝以前也讲过,《弥勒请问经》中说:弥勒菩萨,你不要对大乘法生起疑惑,如果生起疑惑,你也会堕落。实际上,弥勒菩萨是十地菩萨,根本不可能堕落,但在很多大乘经典里经常运用这样的假设句。这里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超越涅槃的法,但假设有这样一种法存在,它也是如梦如幻的。大家对此应该生起定解。

 

下面讲自宗对于二谛的安立方法。

 

【所有经论中安立二谛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从观察实相胜义量的角度,将空性立为胜义、显现立谓世俗;】

 

经典方面,有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论典方面,有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圣天菩萨的《四百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等。在这些经论当中,对二谛的安立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安立方法,是将空性安立为胜义谛、分别念前显现的法安立为世俗谛。这种安立方法非常重要。

 

学习《定解宝灯论》时讲过:一切万法的本体,从名言角度来讲应该有两种,一个是空性的部分,一个是光明的部分。

 

其中,对空性部分用哪一种量来抉择呢?应该用胜义量进行抉择。胜义量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或者《中观六论》所讲的,中观应成派的不共四大因和共同五大因。以金刚屑因为主的各种因进行抉择时,没有必要分析显现和分别念部分,一切万法连芝麻许也不存在。因为二转法轮所宣讲的空性方面的正理,对其进行抉择的量,就叫做胜义量;空性就是依靠胜义量抉择的结果。

 

然而,一切万法的本性不仅仅是空性的部分,还应该有光明的部分。比如如来藏的本体是空性的,自性是光明的。那么,自性光明的部分依靠哪一种量来抉择呢?从佛经来讲,释迦牟尼佛第三转法轮的《如来藏经》;从论典来讲,《宝性论》和《赞法界论》等等,依靠这些经典和论典进行抉择。依靠这些经论抉择了什么呢?我们心的本性应该是光明的。对于这种光明,依靠净见量可以进行抉择,这时,境和有境完全达到统一叫做胜义量,境和有境未达到统一就叫做世俗量。这是对二谛进行安立的第二种方法,下文即将讲到。

 

因此,中观应成派的不共四大因和共同五大因,都是抉择第二转法轮般若空性的量,依靠它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而在抉择光明时,《宝性论》中提到:胜义谛是依靠信心而了知的。无著菩萨在其讲义中对此说法解释说:所谓的胜义谛依靠信心而了知,胜义谛应该指如来藏,而如来藏的本体是现空双运的,这一点通过净见量可以了知。

 

第三转法轮和密宗当中都讲到:量有两种,一个是观现世量,一个是净见量。凡夫的现量、比量,眼耳鼻舌身的这些见闻觉知,就叫做观现世量。依靠这种量根本不可能抉择释迦牟尼佛第三转法轮的光明部分,眼睛见不到光明、耳朵也听不到光明……观现世量根本没办法抉择。但是,佛陀的智慧是最究竟的净见量,依靠它可以了知一切万法的光明部分。

 

如来藏的空性部分,以第二转法轮的经论完全可以抉择,这一点毫无疑问;而其光明部分,在龙猛菩萨的论典中根本没有抉择,但依靠佛陀的净见量可以了知。也就是说,依靠佛陀的如所有智,了知空性的部分;依靠佛陀的尽所有智,了知光明的部分。因此,要真正通达如来藏的本性,既需要龙猛菩萨《中观六论》为主的中观应成派的经论来抉择,也需要《宝性论》为主的第三转法轮的经论来抉择,唯有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通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

 

所以说,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释迦牟尼佛的第三转法轮是最了义的。其原因就在于此。《四百论》当中也说:释迦牟尼佛的第一转法轮破实执,第二转法轮破人我,第三转法轮是最究竟的。实际上释迦牟尼佛真正的境界,在第三转法轮中才作了圆满宣说。

 

 【5】《四百论》云:“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有关此颂的解释,藏传佛教中的各论师有一些歧异,如萨迦派的班钦香秋瓦论师解释此颂时,说先遮遣非福是指初转四谛法门,中间一句是指二转般若法轮,后遮一切见是指第三转法轮;按月称菩萨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解释,都是将此颂第一句解释为世俗因果正见等法,第二句指人无我法门,第三句为法无我法门。

 

此处说,从胜义实相的角度来讲,空性是胜义谛,显现是世俗谛。《入中论释·善解密意疏》中引用《等持王经》的教证说:所有空性方面的法,全部是胜义谛;所有显现方面的法,全部是世俗谛。通过这种方式作了安立。

 

下面讲第二种安立方法。

 

【其二是从分析现相名言量的角度,将实相与现相完全一致、真实不虚的对境与有境安立为胜义,其反方面立为世俗。后一种安立方法的胜义,本体也是空性的。】

 

凡夫众生所见到的是现相,佛陀见到的是实相。佛陀所见到的实相和现相是完全一致的,此时的境和有境就叫胜义谛;凡夫众生所见到的实相和现相不相同,此时的境和有境叫做世俗谛。比如,一个人看见海螺是白色的,由于海螺的实相就是白色的,见白色的有境与所见白色的境完全一致,因此叫做胜义谛;有眼翳者见到的海螺是黄色的,其现相和实相并不相同,因此叫做世俗谛。这主要是从名言角度安立的。

 

有人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相好,到底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呢?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你是从胜义为主的空性角度来讲,还是从名言为主的现相角度来讲?如果是从胜义空性角度而言,释迦牟尼佛的身相等应该属于世俗谛。

 

对方又提出问题:如果佛陀的身相是世俗谛,那已经是虚假的了,这有很大的过失。

 

没有任何过失。从名言现相实相统一的角度来讲,它是胜义谛,根本不会成为世俗谛,虚假的过失也是没有的。

 

对方又提出:既然是胜义谛,会不会有根本破不了的过失呢?

 

不会出现这种过失。以中观理进行观察时,佛陀的身相、智慧也是空性的,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种堪忍法。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大士道的发心:以上四种发心(即不善的两种加上小士道、中士道的发心)终究都是谋求私欲的心态和行为。因此,从即日起,我们就要把谋求自利的心态和行为看成怨敌,视为过患,心生厌恶,不求自己的利益而想到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不住二边的圆满佛果, 这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要想在相续中生起这种发心,必须观修知母、念恩等。否则, 上师也是煞有介事地说说“为了利益遍布虚空的一切有情……”,弟子也是装模作样地想想,双方都眯着眼睛说“好可怜啊”,这般空洞地说大话,没有任何实质。当今时代,有些伪装成上师、弟子的人,暂且不提相续中有其他功德, 就连一丝一毫的善意都没有,这样一来势必有着相当大的危险性。所以,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母亲开始观修知母、念恩、想要报恩、希望把她安置于遍知佛位。

 

现在来讲广大意乐菩提心的本体:具备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就是发菩提心的本体。弥勒菩萨亲言:“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其中,第一个条件或第一层含义,是以悲心缘有情,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第二个条件或第二层含义,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必须想到获证圆满佛果。不正确的悲心和不正确的慈心:尽管想到“为了利益众生”,但如果没有生起想把众生安置到佛地的心念,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悲心;尽管想到要获证佛果,但如果没有想到为了利益众生,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慈心。要想到一切有情都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

 

如果有人问:这样的心态,在修行时怎么修呢?

 

首先要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再逐步扩展到遍布虚空际的有情。起初思维:虚空周遍之处,遍布着有情,有情周遍之处,充满着业感痛苦,充满业感痛苦的一切有情从无始时以来无一不曾当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亲友, 进一步说,没有一个有情未做过母亲。在做母亲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以最大的恩情抚育我。就拿现在的这位母亲来说,曾经无数次当过自己的母亲,我从无始以来迄今为止漂泊在轮回中,只是在巴掌大的地上,也曾多次生生死死过。除了地狱众生和多数天人以外,没有母亲就无法出生。而且,也不一定总是一个有情当母亲,一切有情都不止一次当过我的母亲,当母亲的次数实在不可思议,做过母亲的边际没有尽头……

 

以上是知母的内容。

 

念恩:特别要观想现今的母亲,自从我漂泊中阴的寻香神识进入到大恩母亲的胎中时起,住胎九个月零十天,母亲全然不顾罪恶、痛苦、恶语,她身体的营养和食品的精华经过脐道滋养我的身体(生身之恩)。

 

接着是出生时候的我,说活着,连头都抬不起来,说死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是深情的母亲,要死的没让死,要烂的没让烂,要干的没让干。母亲满怀着生子的最大喜悦,双手搂在怀里,以慈爱的心抚育我,以含笑的目光凝视我,以温存的爱称呼唤我(赐命之恩)。

 

母亲用最初的食物——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以最初的衣裳——自己的体温暖热我,最好的食品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用手抚摸看我是饿了还是饱了,用嘴给我喂饭, 轻轻擦去我的鼻涕,用手擦拭我的脏物(施财之恩)。

 

我不会吃饭,母亲教我怎么吃,不会说话教我怎么说,不会走路教我怎么走,口中无食给我食物,手上无财给我财物,身上无衣给我衣裳,以最大的爱心抚养我成长,对我恩重如山(教世间知识之恩)。

 

以上忆念母亲生身、赐命、给财、教世间知识的恩德,是从世间法的侧面来感念恩德。 从佛法方面而言,具足十八暇满的这个珍宝人身也是依靠深恩母亲产生。如果没有母亲, 首先无从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无从修学菩萨行,如果不具备菩提心、菩萨行,最终现前圆满佛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起初发殊胜菩提心,中间修持浩如烟海的菩萨行,最后现前圆满佛果也是来自母亲的大恩大德。而且,还要忆念,如今修行正法的顺缘——住所、床榻、资具等也并不是不观待母亲就能获得的。

 

这以上是念恩。

 

接着想要报恩:以往,深情的母亲将一切利益胜利都奉献给我,所有亏损失败母亲自己承受,一切快乐幸福的事通通给予了我,所有罪恶、痛楚、恶语,母亲自己来忍耐,她就是这样利益我的。现在轮到孩子我了,我必须要关注老母的疾苦,想想老母亲有没有享受安乐, 有没有感受痛苦。结果就会发现:虽然她希求暂时晒太阳暖乎乎的快乐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可是却不知晓奉行快乐之因的善业和正道,也没有机会听受如理讲经说法的善知识的言教;尽管她不想遭受下至微微火星落在身上直至三有轮回的一切痛苦,然而却糊里糊涂地造痛苦之因的业和烦恼,以至于所想、所行背道而驰,正如(《入行论》中)所说的“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她拥有的快乐真是寥若晨星,而受到苦谛直接的危害、集谛间接的危害。由此与希求心相关联:心想,如果母亲能离开苦因——集谛的业和烦恼、苦果——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那该有多好!与发愿相联:但愿母亲能远离苦因及苦果。与发誓相关联:我一定要使她远离一切苦因及苦果。为了使老母远离苦因及苦果,祈祷无欺的皈依处三宝予以垂念,念诵“上师如来……”到“奇哉三宝大悲尊……勇士您具大悲力……”来虔诚祈祷。这以上讲的是第一个条件以悲心缘有情。

 

现在就该想:使老母有情离开苦因及苦果以后把他们安顿在哪里呢?这就要加以选择, 是善趣吗?其实老母以前曾经多次得到过梵天、帝释天等果报,可是仍然没有摆脱痛苦, 而那些都不常存,依旧是三有轮回的边,所以不能把他们安置在那里。声闻缘觉的寂灭果位, 虽然像患过天花的人一样解脱了轮回的一切痛苦,不复退转轮回,可是佛子菩萨地和出有坏佛果的功德他们一无所有,如果将老母安置到他们的果位,那就是寂灭涅槃的边,为此也不能把老母有情安置到声闻缘觉果位,而必须把老母有情安置于不住二边圆满佛陀的果位。

 

在这后一个条件上,出现了上、中、下三种心力。心想“不管我何去何从,首先就要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这是上等心力;心想“我不先成佛、不把众生放在后,自己和他众一起成佛”,这是中等心力;心想“就像儿子被水冲走的断臂母亲一样,我现在不具备能力,真正具足能力者就是本师佛陀出有坏,所以我先要成就佛果,以证法解脱自相续,以悲心普度一切有情,开示解脱之道”,这是下等心力。众生的利益广博等同虚空际,相续久长直至轮回未空之间,十方三世的如来佛子持明者所有前辈是怎样修行的,我也照样去修行。

 

这以上是讲后一个条件以智慧缘正等菩提,这种智慧是成办他利的智慧。

 

一开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生起菩提心,接着是父亲,随后是同胞兄弟,然后是亲朋好友, 父系的亲属,母系的亲属,接下来是当地的所有人……逐渐观修,到收座时,观修遍及到虚空际的一切有情。如果没有这样次第观修,就会导致停留在理解的侧面上,因此次第观修相当重要。具足以上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的菩提心的发心,或者善根以方便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正如伟大的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说: “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后行回向殊胜所摄持, 趋至解脱道之三关键。”

 

首先,善根以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依靠“为使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得圆满佛果”如铁钩般的这一意乐钩住草堆般的善根。

 

其次,善根不被外缘毁坏正行无缘殊胜: 善根到底会被什么外缘毁灭呢?它会被四种外缘所毁灭。一、如果你没有为他利获得圆满佛果而回向,那么仅仅享受一次安乐的果报,它就会穷尽。二、假设你生起了嗔恨之心,那就像(《入行论》中所说的)“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一千个大劫当中积累布施持戒所生的一切善根,能毁于相续中嗔心生起的那一刻。三、倘若你心生后悔,善根也会穷尽。比如,以前自己作过上供下施,后来懊悔不已,心里盘算:以前的那个东西,当时只供养一半或三分之一就好了。萌生后悔之心,就会耗尽善根。四、如果炫耀善根,也会使它灭尽,比方说,不管念没念完观音心咒一亿遍,都在念珠里穿上一个珠贝,口口声声说“我还没有念完一亿遍观音心咒”,说完把念珠向众人卖弄。只是办了一件微乎其微的善事,也是在走路的人前坐着讲,在骑马的人前站着讲,这样一来,善根就会灭尽。要想使善根不被这四种毁坏的因所穷尽,就必须证悟基大中观、道大手印、果大圆满的见解。如果生起与之相似的见解,引发出三轮现而无自性、如梦如幻、如乾达婆城、如水月般现而无自性的定解,也可代表初学者的正行无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初学者,一开始达到正行无缘有一定难度,就好比把鼻子往口里放一样,所以诚如寂天菩萨所说:“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在观修暇满难得等引导时,要么是观察修, 要么是安住修,要么是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这一点至关重要。

 

目录

 

 

 

 

  中观庄严论解说 012

 

第12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总之,否定眼前共同显现之此法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承认自性成实法的中观也同样不存在。

 

这两句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很关键呢?任何中观派都不否定眼前共同显现的此法,“否定眼前共同显现之此法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中观自续派对于眼前共同显现的这个此法,就说自他共许的,这个是不否认的。中观自续派不否认容易了知,那么中观应成派否不否认呢?中观应成派在建立世俗谛的时候,在道位的时候,这个也不否认的。

 

这个方面不否认,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否认显现的。如果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离戏空,在抉择根本慧定的境界的时候,不能说在根本慧定当中还有这些共同显现法,这个是不能安立的。所以,中观应成派他说不否认眼前共同显现的此法,主要是就道位而言的,或者说从后得位,菩萨出定之后,眼前的共同显现是明明清清的显现的,就是说针对一般的众生,他面前的这样一种共同显现是明明清清显现的,所以在道位修行的时候,不是破这个显现,而是破他的实执。

 

“显现不缚执着缚”,帝洛巴尊者对他的心子那若巴尊者是这样讲的。“显现不缚执著缚,断除执著那若巴”,他说实际上面前的显现它是不束缚你的,束缚你的是什么呢?束缚你的是对它的一种实执,对这个显现法的实执,它在束缚你,所以你断除对它的实执就够了,这个方面就是真正的修法,那若巴尊者,应该是这样子的。

 

在道位修行的时候这样,如果在抉择见的时候呢?在抉择正见的时候如果你还有一个保留的,你的见就不清净。就是说你在抉择见的时候必须要把所有的法通通破掉,这个时候才能够抉择一切万法本空的观点。但是在修行的时候,乃至于众生内心当中显现这个法的因缘,比如说他相续当中的习气还没有泯灭的时候,无论如何他这个显现都是没办法隐没的。所以这个时候就不管他的显现了,这个时候主要是破他的实执就够了,但是在抉择正见的时候必须要打破。“否定眼前共同显现之此法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的意思是这样的。

 

“承认自性成实法的中观也同样不存在”,一方面否定眼前共同显现中观派是没有的;第二个是承认自性成实法的中观也不存在。中观自续派也不承许有一个自性成实的法,中观应成派也不承认有个自性成实的法。把二者和合起来就是一个中观宗的圆满的观点,就是在世俗谛当中有显现法;胜义谛当中根本没有一个自性成实的法,所以同样都是不存在。

 

然而根据证悟二谛圆融双运的智力不同,致使抉择胜义的方式也有所差异。

 

虽然总的来讲,任何中观派都是这样的,没有任何破显现的中观宗,也没有承许自性成实的中观宗,但是“根据证悟二谛圆融双运的智力不同,致使抉择胜义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自续派着重抉择单空,他就承许自性成实破掉之后,安立一个无实,他认为这个无实,这个空性是必须要承认的。中观应成派抉择胜义谛的时候,显现和空性同等不存在,都是没有的,破了有边之后不成立无边。所以这个方面是抉择胜义的方式有差异。

 

除此之外,单单以名言的观点根本无法区分宗派的高低。

 

这个是和前面的那句遥相呼应的,前面讲的就是这个观点。真正的应成派应该是名言谛当中不能够做观察。麦彭仁波切前面的意思虽然没有在词句上讲,但是他隐藏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宗派的高低,不是应成派,不是通过名言谛的观点来区分的,通过名言谛的观点根本无法区分宗派的高低。

 

单单通过名言的观点怎么区分呢?真正观察的时候,唯识宗、部、有部、世间共许,通过这方面来区别宗派怎么区别啊?根本没办法区别。所以主要是看你抉择胜义的方式。如果你能够直接抉择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这个就是最高的宗派;你能够抉择单空,这个是次一等的宗派;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破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这个再次一等。这样来区别宗派的高低是可以的,否则单单通过名言谛的观点来区别的话,上师在注释当中讲,可能是中观应成派是最低的。为什么他是世间共许,世间老人共称的宗派他可能就根本没办法和有部经部比,所以说最后看起来,唯识宗最高,中观应成派最低,有部和经部是中等的,就会变成这样一种观点了。这样就没办法以名言观点来区分另外一个高低,只能通过胜义谛的观点来区分宗派的高低了。所以说世俗的观察与否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例如,“瓶子自性、是空性”一句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加上胜鉴别,但作精通宗派与名言的智者,从当时语合的意中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从观察胜的角度而言的,又能明白“瓶子以量成立及自相成立”也是指的名言,不至于生起相互错乱的愚痴之念。

 

这一大段也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意思就是说,使用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中的窍诀,分清楚语言的场合,就能够断定它的意义是怎么样的。同样一句话,你看它出现的场合,出现在什么地方,你就可以断定这句话它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关键的,我们没有学习这个窍诀之前,老是也分不清楚到底是怎么讲的,学了《中观庄严论》的注释之后,才明白麦彭仁波切这个窍诀非常实用,他这个窍诀非常殊胜,就是分清语言场合,分清这个词出现的语言场合,可以完全判定它是在讲胜义谛还是在讲世俗谛。

 

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比如说,打比喻讲“瓶子无自性、是空性”这句话,这句话当中“没有直截了当加上胜义的鉴”,它没有说瓶子在胜义谛当中是无自性的,瓶子在胜义谛当中是空性的。这个胜义的别没有加上去。什么叫加上胜义鉴别呢?就是在这句话上面加上“胜义谛”这几个字——胜义谛当中瓶子无自性,但是作为一个精通宗派的人和精通名言的智者来讲,“从当时语言场合的意义中”,这个就是很关键的,在讲这个瓶子无自性,瓶子是空性的时候,他精通宗派精通言他就知道,一旦是讲“瓶子无自性、空性”,和前面的总原则对照的时候,因为胜义量面前没有丝毫建立的法,所以说“无自性、是空性”它不是建立的,它是破的。

 

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从这个语言出现的场合意义当中完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就完全是从胜义谛讲的,不用加胜义的鉴。没有在这句话当中加上胜义的鉴,但是也能够马上知道这个就是讲胜义谛的观点。这个方面就是从胜义的角度而言的。

 

“又能明白瓶子以量成立及自相成立”,这句话也没有加世俗鉴别,就是说瓶子在世俗谛当中以量可以有一个自相的成立,没有给你说这个是在世俗谛,但是就看“以量成立”、“自相成立”,如果你要把这个话建立起来的话,肯定是世俗量,肯定是名言量。因为在名言量当中才可以建立,在胜义量当中永远无法建立的。尤其是要看这些经典的内容,要看这些殊胜的大论的内容,我们要衡量这个内容的时候,带着这个窍诀去看这些经看这个论,就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正确了知他的意趣所以说这句话也是指的名言。

 

“不至于生起相互错乱的愚痴之念”,我们就不会认为“瓶子无自性、是空性”是不是在讲世俗谛呀?如果是讲世俗谛的话那么瓶子就没有了,瓶子没有之后会不会变成没有瓶子的过失啊?很多时候,我们以前没学宗派没有学中观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就觉得混淆了。为什么会混淆?麦彭仁波切把这个问题已经完全澄清了,就是没有分清二量。

 

当然现在我们学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还有很多没有学习的世间人,他就会把这个问题搞糊涂了。比如说:中观当中讲没有因果,没有前后世没有基道果,他就觉得,没有因果那不就成了断灭了吗?实际上如果作为这个地方讲,一个精通宗派的智者来讲,他从这个语言出现的场合就知道这个是胜义当中没有因果,胜义当中没有因果不等于名言当中没有因果。

 

如果把二量搞混淆了,就永远把这个问题分不清楚。如果你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再去看,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所以把它出现的场合一看就是很清楚的,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相互错乱的愚痴之念”,否则的话你就会出现“相互错乱的愚痴之念”。或者说“瓶子以量成立”这个是不是胜义谛当中成立,如果胜义谛当中成立会怎么样?就会出现很多这样诸如此类错乱的愚痴之念了但是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你看它出现的场合是在什么地方,也可知道他是在讲什么问题。

 

这个方面就是说关键的问题要抓住,麦彭仁波切的论典他的的确确是讲精要,把这些最精华的东西讲出来,讲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截了当学到这么精华的东西,否则的话就是说单单从词句、从其他的问题去趋入的话,有时候得到的利益不是很大的。

 

相反,那些被表面词句所迷惑的咬文嚼字、持乌鸦禁行之人一门心思放在常常耽著的词句上,其实涉及多种意义、人们共称的所有词句,没有一个是决定不观待特定意义而专门表达一法的。

 

相反,有些人他不去抓这样一种精华的东西,他不看这个词出现的语言场合,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表面词句上面,就“被表面词句所迷惑的”有些专门喜欢“咬文嚼字”的人,喜欢“持乌鸦禁行之人”。

 

“乌鸦禁行”下面有注释,就是说乌鸦的性格就是很疑虑重重的。我们看到一只乌鸦站到柱子上的时候,东张西望,好像觉得哪个地方又来个人,或者说它非常顾虑,或者在吃一个东西,用嘴去啄一个东西的时候,啄一下跳一下,左边跳一下,右边跳一下,好像觉得是非常非常小心,顾虑重重,瞻前顾后的,非常小心,就是有这样一种特点。

 

“持乌鸦禁行”,主要是做一个比喻吧,就是说非常耽着词句的人:“我用这个词会不会有这个过失啊?我用那个词会不会有那个过失啊?所以说我要把这个词说得圆满一点。”他就经常喜欢咬文嚼字,经常喜欢把一门心思放在耽着的词句上的人。这样的话就是没有通达这个意义,如果通达这个意义之后,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不需要加很多词句,不需要在词句上面下很多功夫。

 

下面麦彭仁波切讲:“其实涉及多种意义、人们共称的所有词句”,人们所共称的所有词句,很多词句都是涉及到多意义,“没有一个是决定不观待特定意义而专门表达法的”,每一个词句实际上它都要观待不同的场合,它所表达的这个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词“决定不观待”,它是决定不观待而是特定意义专门表达一个法,绝对找不到。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没有哪个词语,可以“决定不观待特定意义而专门表达一个法的”。

 

“特定意义”就是说出现在特定的场合,表达它特定的意义。有没有一个决定不观待这个特定意义而专门表达一个法,决定这样肯定的一个词语呢?没有。同样一个词,你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地方,或者你使用的时间、说的人,这个方面都能够表达它不同的意义。所以就看当时出现的场合是什么样的,谁在说这个词语,当时这个环境当中有什么样的情况,你在说一个词,大家都清楚了。

 

所以说就不需要加很多很多鉴,不用加很多鉴,主要是看它出现的场合。上师在注释当中讲比如说这个“佛”字,有的时候这个佛是说诸佛,比如说缘觉、独觉佛,也叫一个佛,他的词句当中有佛的意思,声闻有时候也叫佛,他的这个无学也叫佛,三菩提嘛,然后佛陀,释迦摩尼佛也是佛,还有阿弥陀佛,但是我们会不会混淆呢?不会混淆。

 

就看你出现的场合是怎么样的,如果这个“佛”字,它是出现在描绘声闻缘觉,就知道它是在描绘小乘的觉悟;如果是在讲阿弥陀佛的经典当中,在讲极乐世界的时候出现这个“佛”字,哦,这个是讲阿弥陀佛;《药师经》当中讲这个就是药师佛。像这样实际上出现的场合不同,它的意义根本就变了。所以没有哪一个词是绝对不变的,绝对不变的是完全不存在,完全没有的。

 

例如,一说到“成实” ,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经得起胜义观察而成立的意义,

 

比方说“成实”,我们在讲“成实”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所谓的“成实”,就是说“经得起胜义观察而成立的意义”。什么叫做“实”呢?“实”就是实有的意思,实有的意思在这句当中就是经得起观察,这个叫“实”,而成立叫“成”。实际上在语法当中就是实成,汉语叫“成实”。经得起胜义观的叫“实”,而成立的意义叫做“成实”。很多人就是想当然地这样认为了,但实际上单单从“成实”两个字来讲,也还可以理解成其他的。

 

实际上所的“”也可以理解

 

这个所谓的“实”,也可以理解为二谛。这个“谛”就是真实的意思,所以说胜义谛也可以用“实”,世俗谛也可以用“实”,都可以用“实”。

 

为什么讲所谓的“实”就是经得起胜义观察呢?难道不可以用在世俗谛当中吗?这种“谛”也是一种可以经得起观察的,或者说世俗谛的“谛”也是真实的意思,所以这样的话,就不一定完全就是一种胜义谛。

 

的“成”如果仅从字面有理由不理解名言

 

所谓成实的“成”字成立,单单从字面上来讲,没有理由不可以理解为名言谛。名言谛不能成立吗?名言谛也可以成立。

 

(,如此说来,成实应为经得起二谛观察之)。

 

所以它的意思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对照前面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经得起胜义观察而成立的”,他就把这种“成实”的意思说成了经得起胜义观察的“成”。我们不说这个不对。如果这个“成实”的意思,是出现在中观中所破的角度来讲,当然是“经得起胜义观察而成立的”,所以我们说没有成实,没有成实的意思就是经不起胜义观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方面不是不对的。

 

但是从“成实”这一角度讲也可以理解二谛,所以说“成实”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经得起二谛观察而成立的意义。为什么不这样来理解呢?一定要理解为经得起胜义观察。所以主要不是看它的词句是怎么样表述的,而是看出现的场合。任何一个词语,前面讲“没有一个是决定不观待特定意义而专门表达一法的”,这个不存在所以主要看是出现在什么场合当中来理解所谓“成实”的意思。

 

有时候“成实”的时候,我们说在世俗谛当中“成实”,这个没有问题的。下面还要讲自相“成实”,如果是讲名言谛当中可以显现的,可以起作用的法都叫“成实”的,观待于无实的、不能起作用的法就叫“成实”,这个也没有问题。

 

由此可,某些添加的鉴别并非完全能避免造成他人迷惑或解,

 

所以通过这个词我们知道,某些添加了胜义或者世俗的,“并非完全能避免”,有时候能避免别人造成迷惑或误解,但是并不是通过添加别就能够完全避免迷惑或误解。不一定是这样的,这个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因此根据当时语言场合的意义轻而易举地确定名言、 遵照印度诸大论典的格调来解说极为妥善,

 

因此,麦彭仁波切说应该根据这个语言当时出现的场合来确定它的意义,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它的名言所要表达的意思。“遵照印度诸大论典的格调来解说极为妥善”,印度的这些大论典没有加鉴别的,没有很多这些胜义的鉴别,它就是直接给你说万法是空性的等等。所以这样的话,它出现的场合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所以印度的论典有的时候是很简明扼要的,不加很多很多词句上的修饰,直接把意义写上去,这就是它的特点。

 

助理解附加鉴别也不矛盾,因为语言本来就是表达意乐的果法。】

 

为了帮助众生理解加以鉴别,这个也是不矛盾的。为什么不矛盾呢?“因为语言本来就是表达意乐的果法”。“意乐”就是想法的意思。要把我们的意乐表达出来就是语言,所以说“语言就是表达意乐的果法”。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会说:“我是这样想的……”,实际上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内心当中的想法的。

 

所以说如果加以鉴别也可以,“胜义谛当中是这样”“世俗当中是这样”,但是这个加鉴别不是主要的意思。有些宗派或有些人就把这个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他们认为必须要加鉴别,如果不加鉴别就会混淆。麦彭仁波切的意思就是不用加鉴别,加鉴别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看它出现的场合是什么样的。这个主要的问题确定下来之后,为了帮助理解,你一点鉴别也不矛盾。加鉴别可以作为次要作为一种辅助,但是不能把加鉴别作为主要的,这样是不对的。

 

这个意思我们要从这一方面来理解,有时候麦彭仁波切说你不能加鉴别,有时候又说加鉴别也不矛盾。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有些人把这个加鉴别,把词句放在很主要的位置,而理解意义放在次要的位置。麦彭仁波切说要把理解意义放在主要的位置,出现的场合的理解放在主要,加鉴别作为次要,这个不矛盾,因为语言就是表达意义的果法的缘故。就这个意思。

 

【因此,所有论典中对成实与自相成立等均无有差别地予以遮破。】

 

“所有论典”,我们就知道出现的场合就是这样的,如因明的论典、人规的论典是不是把“成实和自相成立等均无有差别地予以遮破”?不是这样的,马上就可以活学活用。所以,这个地方的“所有论典”就是指中观这些所有论典,遮破一切万法的所有论典。就是说所有论当中,中观的所有的论典当中,对成实和自相成立等没有差别地予以遮破,就是这个意思。

 

【而讲说一些分清差别之类的言词无非是为了不让众生感到迷惑不解。】

 

这个是从前面的主次来讲的。主要是讲遮破一切成实和自相的建立,在这个过程当中,“讲说一些分清差别的之类的言词”就是“为了不让众生感到迷惑不解”。

 

【每一正量都有一个衡量方式的要点,如果对此不作辨别,只凭措辞语调来分析宗派那实在是太荒唐了。】  

 

每一个正量,世俗量也好、胜义量也好等等,“都有一个衡量方式的要点”,必须要抓住,如果这个衡量方式的要点不抓住、不辨别:“这个是世俗量,衡量的是世俗法”,“这是胜义量,衡量的是胜义法……”如果不把这个辨别清楚,单单“凭措辞语调来分析宗派的高低那实在是太荒唐了”。和前面的意思对照下来就比较明确了。

 

【所以,在辨别后得的过程中,务必做到有条不紊地安立二量所衡量的道理,否则,仅仅分析名言似乎也成了观察胜义的话,那么承许说入大乘的补特伽罗有成佛也好像变为承认胜义中存在了

 

“所以,在辨别后得的过程中,务必做到有条不紊地安立二量所衡量的道理”,就是说如果是在胜义谛当中是没有二量可以得到的,在胜义谛当中一切所缘的,“在辨别后得的时候必须要有条不紊地使用二量来安立二量所衡量的道理这个是世俗量,就得到了世俗谛等等这方面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使用。

 

“否则,仅仅分析名言似乎也成了观察胜义”,这是对方的观点他觉得不能观察,一观察就成了胜义观察了,但是我们在分析名言量,怎么可以变成胜义观察呢?不会的。如果你认为,仅仅分析名言似乎也会变成观察胜义谛的嫌疑的话,那么我们打个比喻比如我们承许说:“入大乘的补特伽罗有成佛”是不是好像也会变成胜义当中存在的呢?因为我们“入大乘的补特伽罗有成佛”这句话我们必须要对这句话做分析做观察,什么叫“入大乘”?什么叫“大乘”?什么叫“入大乘的补特伽罗”?“入大乘”的条件是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哪几种?二十二种,二十二种当中哪些是凡夫位的?哪些是圣者位的?哪些是成佛位的?像这样的观察的时候,全部都成了对名言的观察了,所以这种观察是不是最后得结论“入大乘的补特伽罗可以成佛”最后变成了胜义当中的存在?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稍微分析不会成为胜义观察。

 

【甚至说“世俗谛”也会面临着需要犹豫不决的险隘

 

我们在讲“世俗谛”的时候也不能观察世俗谛了,为什么?因为“世俗谛”当中有个“谛”字,“谛”就是指真实的意思,会不会变成胜义当中的承许了呢?好像就说“世俗谛”也不能说了,“需要犹豫不决”,我到底能不能去分析这个世俗谛,一分析这个世俗谛本身就变成胜义谛了。为什么?按照对方的观点,对于“世俗谛”这三个字,世俗谛的意思一作分析的时候,稍微一分析就变成胜义观察了,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胜义的结论。不会这样的,我们对世俗进行观察,最后也只能得到世俗的承许而已。

 

连道果、 宗派也难以启齿了。

 

所以最后就连道果也不能观察了、 连宗派也不能观察、也不能启齿了如果一观察道果一观察宗派,全部成为胜义观察,最后都是在胜义当中成立道果,胜义当中成立宗派。这方面和对方的观点也是完全不相合的

 

所以,麦彭仁波切这个地方,把这个重点意点出来:就看它出现的场合。这个方面意义很重要,不是词句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共同外前行

 

第一是前行引导,分为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

 

这里首先讲共同前行。所谓的前行,就像起初要改良田地一样,要想求得正行法,必须要凭借共同前行来净化相续。依靠共同外前行使自己变得调柔。皈依等不共前行就如同种植庄稼及打捶庄稼一般,是不共同的法。到了该享用庄稼的时候,就相当于是正行引导。

 

正行引导也分为实修引导与信解引导。关于实修引导,按照布玛莫札的《螺文字论》阶段性的引导来讲,有阶段性传授窍诀和次第性传授窍诀两种。其中阶段性传授,就像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依止上师格玛燃匝六年,圆满引导的同时究竟道位,由此达到了本来清净的法性尽地与任运自成的觉性如量境界。全知大师无垢光尊者曾经教诫说:“以后凡是随行我的人必须长期依止上师,长期听受教言。”这一遗教保存在《誓言次第解脱海》中。否则,单单加上信解引导、七日引导、一月引导之类的名称,走马观花的上师表面引导,弟子稍稍听听,那真应了“头还没熟先尝舌、床还没热先伸脚”的说法。如果上师没有空闲培养弟子, 弟子没有时间依止上师,光是一味声称“正行正行”好高骛远,而将前行法丢在一边,那就像所说的“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自以为是修行人,事实上,口头所说与实际所行背道而驰,表里不一,自相续与正法南辕北辙,只是改造身姿、眯着两眼,这样一来,自相续不会有丝毫长进。

 

本论就代替实修引导的次第传授教言来讲,包括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分支——捷径往生引导。所谓的共同,与谁共同呢? 按照理论的说法,是所有乘都共同观修的法, 因此称为共同外前行。依照窍诀的讲法,是三士道共同观修的法。所谓的“不共”,是与谁不共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与世间乘、小乘声缘乘不共,依照窍诀的讲法,与小士道、中士道不共,是大士道的不共观修法,为此叫做不共内前行。关于破瓦法,如云:“修道差者以破瓦接迎。”针对最初没有机会求得正行法、求完正行之后不具备生死中阴的暖量(即修行境界)以及修道没有得稳固者来说,就要依靠破瓦法来延续道的修行。圆满次第正行的分支——迁识破瓦法,归属在(不共内前行的)六法当中。

 

第一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部分:

 

一  暇满难得

 

我们要依靠“四种厌世心”或者“四种除贪法”的能遣法对所遣法——今生后世心生厌离,依靠利他菩提心,对自私自利的心念产生反感。具体来说,依靠暇满难得与寿命无常对谋求现世心生厌离,依靠轮回过患与业因果对谋求后世轮回的心行产生厌恶,间接对谋求自私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这是全知无垢光父子不共的引导法。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到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说,而你随随便便遇到一个人他不会宣说。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第一暇满难得,包括闻法方式和真正暇满难得引导。其中闻法方式,是讲闻法时怎么闻法、行法时怎么行法、修法时怎么修法。它分为发心和行为,发心又包括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发心。发心主要是讲意乐,行为主要是讲身语的所为。

 

所谓的发心,就是在纷繁众多的分别念中, 引发出特别的分别念。发心有不善的发心、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

 

一、不善的发心:又包括救畏的发心和善愿的发心。救畏的发心,就是为了救护今生疾病的怖畏、魔障的怖畏、国王惩罚的怖畏、饥馑的怖畏等等而修行正法,这样一来,由下而上从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不管你修什么法,也只能救离这些怖畏罢了,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利益的成果,所以必须去除这种发心。善愿的发心:一开始就打算贩卖正法,于是思忖:如果我求一点法,得一点灌顶传承, 闭关做一点依修,势必能得到一点利养、赢得赞誉、获得名气、依靠赞誉名气在今生当中得到丰衣足食等安乐,这四种加上相反的四种不愿意之事,就是世间八法。依靠正法谋求今生利益,如果成功,那么所买到的也只是牛马,下至羊毛牛毛,用弥足珍贵的正法换来世间的衣食等普普通通的财物,以贵换贱。

 

事实上,以正法来谋取世间利益和一个俗人拿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火箭来求取财物这两者比较起来,以正法谋求世间利益更为下劣。诚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

 

如果自身没有能力消化信财,必将感受燃烧法衣、燃烧钵盂、燃烧铁球、燃烧铁液等等苦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断除这种发心。萨迦派的《离四贪》中说:“若贪今生非行者。”那么,给这类修行人取什么名称呢?就是出卖佛法灵魂者,三宝的败类,僧众的败家子。为此,我们务必像毒物一样弃离怀有这种发心的人。华智仁波切曾经说:由这样的发心驱使,表面上修行声闻乘到大圆满之间的法,纵然在九年之中用泥粘封门来闭关,装模作样孜孜不倦进行依修,可是如果只想自己得一点利养、赞叹、名声,那么修行正法的果就只有这个,除此之外连后世解脱的种子也不会播下。就比如一个狡猾的人在驴身上撒上野兽毛来出售一样,这类修法者在驴子般恶劣的自相续上盖上野兽一样的正法毛皮,来贩卖正法,就如同对贩运做生意的世间人,人们叫他“贩子、贩子”一样, 对于出卖正法者,人们都会叫他“法贩子、法贩子”。

 

二、无记的发心: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只是会求求法,并没有什么追求的目标,就好比人熊模仿人、狗追着行人或者射空箭一样,既没有善的分别念也没有不善的分别念,华智仁波切说:这种无记发心连解脱的种子都播不下。我的上师说:既没有善的发心,也没有恶的发心,就是播下解脱的种子罢了。

 

三、善的发心:包括小士道的发心、中士道的发心和大士道的发心。

 

(一)小士道的发心:希求自己从三恶趣解脱出来,获得人天善趣的果位,为此目的而修行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的法。可是,获得善趣的远道近道捷径,由补特伽罗的意乐所致,不会成为证得佛果的因。怀着这种发心的人即使守持二百五十三条别解脱戒,身穿三法衣,也不会胜过俗人的想法,因此只能算是一个具戒的人。同样,如果观修生起次第实有的寂静本尊,结果将投生到欲界天,如果观修实有的忿怒本尊,会转生为魔和热札魔。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如果观修张着嘴巴、瞪着眼睛的本尊,会变成鬼。”同样,怀着这种发心去观修本来清净直断与任运自成顿超,如果以积资净障摄持,将转生到无色界四处和色界十七处; 如果没有以积资净障摄持,只会变成老鼠和马熊,而别无出路。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愚者修行大手印,多数趋向恶趣处。”我们必须断除这样的发心。如云:“若贪轮回非出离。”

 

(二)中士道的发心:发现六道痛苦的自性犹如火坑、罗刹洲、剑锋以后追求自己从六道轮回之处解脱出来,达到声闻缘觉的寂灭果位而实修远道等(等字包括近道捷径)。但是,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果位的远道近道并不能成为证得佛果的因。无等阿底峡尊者住在藏地期间, 有一天早晨用餐时,对坐在面前的佛子仲敦巴说:“哎呀呀!”仲敦巴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尊者说:“在印度,我有一个修黑班则的弟子,今年步入了声闻灭道。”仲敦巴问:“依靠黑班则法怎么会入于声闻灭道呢?”尊者说:“不懂得以补特伽罗的意乐来修行,依靠黑班则法能引入到地狱中去,也能引入到饿鬼中去,也能引入到旁生中去,也能引到佛地,因此修行的方法或修行的心态比所修的法更为重要。”如云:“若贪自利非发心。”如今上上下下的人都说“为了临终时不害怕不迷惑,我要修行修行”,这种发心归根到底就是谋求私欲的心态。

 

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12

 

第十二课思考题

 

32、“成实”、“自相成立”等词在不同的场合中,所表达的意义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33、中观应成派是否任何时候都不承许二谛?为什么?

 

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当中,前面讲依他起时,麦彭仁波切引用“菟丝草”这一比喻作了说明,教诫我们一定要分开胜义量和世俗量,否则自己的心识也会变成菟丝草一样。比如,称一百斤的重物,要用大一些的磅秤;称十多斤的小物品,要用小一些的台秤;称牛肉的秤和称金子、银子的秤肯定是不相同的。同样,依靠胜义量得出来的结论,是一切万法真正的本来实相;依靠世俗量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众生在世俗中见闻觉知的现相。

 

所以,在学习《中观庄严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两种量分开,因为二量各自所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换句话说,依靠世俗量根本无法得出胜义量的结论,依靠胜义量也不可能得出世俗量的结论,所以,绝对不能将这两个量混为一谈。否则,将依靠二量所得出来的结论互相错乱,闻思中观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如果我们将二量的界限区分得非常清楚,依靠二量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分开理解,那么抉择任何一个法也会非常容易。

 

而且,各种论典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依靠世俗量抉择世俗法时,主要依靠《释量论》、《俱舍论》等论典;而以胜义量抉择万法真相时,则依靠《中观六论》等论典。如果用《阿含经》来解释般若空性,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阿含经》和《俱舍论》主要是抉择世俗法的论典,依靠它们根本无法解释、衡量般若空性的究竟含义。反之,用般若空性的教义抉择因明、《俱舍论》、《阿含经》、《毗奈耶经》的话,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运用哪一种量抉择什么样的法,对这一点一定要详细分析。如此一来,我们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对中观法理真正生起强有力的定解。作为修行人来讲,这也是获得当中最殊胜的获得。

 

这部《中观庄严论释》的内容比较深,不管你的智慧如何,只是看一两遍、听一两遍肯定是不行的。我希望你们在闻思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比较寂静的心态。如果心特别散乱,始终随着贪嗔痴而转的话,自己根本不会有专注的机会。因此,以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态,利用比较多的时间反反复复地看、认认真真地思维,首先了知文字所表达的字面含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挥,这样是非常好的。

 

因为麦彭仁波切的金刚语非常深奥,其中的任何一句话,如果没有运用很多语言来解释,根本挖掘不出其中甚深的意义。比如修路的挖掘机,首先要挖一个较大的坑,才能把深处比较大的石头取出来;如果只挖一个小小的坑,根本不可能把深处的石头取出来。同样,要想真正取受《中观庄严论释》的精华,一定要切实下一番功夫。否则,只是大概看一遍、大概想一想,里面真正的内涵不会融入到自相续当中。这一点,是闻思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前文当中,麦彭仁波切并未直接指出某某宗派的说法不合理。但是在显现上,后译派的个别高僧大德,对胜义量和世俗量区分得不是特别清楚,因此,麦彭仁波切间接地讲到:即使在名言中详细观察也不会有成为胜义量的过失,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

 

总之,否定眼前共同显现之此法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承认自性成实法的中观也同样不存在。

 

这两句话非常关键。对于眼前各种各样的显现——瓶子、柱子、鲜花、佛像等,一概否认或者遮破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世俗中,所有的见闻觉知、前世今生等可以承认,即使中观派也不会遮破这些显现。这一点,《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也说:“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麦彭仁波切《澄清宝珠论》中说:破显现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

 

现在个别人特别担心:如果一切都空的话,是不是连世俗法也空了?现在汉传佛教的个别大德也是如此,既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万法皆空”,那因果是不是也空了?前世后世是不是也空了?现在的见闻觉知是不是已经全盘否定了?这样的话,整个世界不是已经毁灭了吗?作为佛教徒不是也很难解释清楚吗?在这方面特别特别担心。

 

事实上,根本不用担心。无论是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否认见闻觉知等一切显现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当然,中观应成派在圣者入根本慧定抉择中观见解时,任何法都不可能存在;但在后得位时,就像《定解宝灯论》所说的那样,因果等世俗法都可以成立,《入中论》当中对此也未作遮破【1】。中观自续派更不用说,对于显现是根本不破的。

 

【1】 《入中论》云: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于石女儿。

 

但有些大德,像以前的荣敦大师等在中观论疏中说:现在的见闻觉知的显现部分,即使胜义中也是不破的,因为遮破的理证不存在之故。对于这种观点,麦彭仁波切以及其他大德并不承认:在胜义中,不被遮破的法一丝一毫也不存在,一概否认;世俗当中,以胜义量遮破世俗的显现根本毫无必要。

 

承许自性成实的中观也同样不存在。所谓的中观,根本不承认实有的法。比如,唯识宗承认自明自知的心识实有,小乘有事宗承许两种极微实有,各种外道也是承认各种各样的实有法。中观派并非如此,这一宗派不承认任何实有之法。麦彭仁波切在给札嘎活佛的《辨答日光论》中说:如果中观派承认一种实有法,甚至连解脱也得不到。

 

这时,有人提出问题:从究竟来讲,中观自续派的确不承认实有,但暂时来讲,这一宗派不是也承认一种实有吗?而且,中观自续派虽然自己不承许实有法,但依靠中观应成派对中观自续派所发出的三大太过进行推理,最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自宗有一种实法。这样一来,中观自续派已经无有解脱,中观自续派根本不能称为中观派。会不会有这种过失呢?

 

对此可以回答:无有这一过失。因为中观自续派最究竟的观点实际就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而他暂时抉择的“胜义中单空、世俗中自相存在”的观点,并不是中观自续派究竟的观点。因此,从究竟而言,即使中观自续派也根本不承认实有之法。

 

然而根据悟二谛圆双运的智力不同,致使抉的方式也有所差异。

 

显宗一般分四大宗派,按照宁玛巴的观点,可以分为九乘宗派。那么,这些宗派的高低如何安立呢?并不是从世俗角度安立的,而是根据宗派创始者或宗派修行者对证悟二谛圆融境界的智力高低来安立的。其中,有部宗、经部宗、唯识宗、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一层层上来时,他们对二谛圆融的见解也是越来越高。由于中观应成派对二谛圆融的见解最高,因此将其安立为至高无上的宗派。

 

此处间接说明了什么呢?各宗各派的高低,应该是从抉择胜义正见的角度安立的。并非如同后译派个别论师所说的那样:在见解上,声闻缘觉与菩萨没有任何差别;但在行为和修行上,二种资粮圆不圆满或具不具足方便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别,所以小乘的宗派低一点,然后是唯识宗和中观宗。对于这种说法,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宗派、续部的高低并不是从世俗资粮圆不圆满等方面安立的,而是从智慧见解方面安立的。

 

不管是创始人还是修行人,由于对证悟二谛双运的智慧力量不同,因此出现了小乘到中观应成派之间的种种差别。

 

除此之外,单单以名言的观点根本分宗派的高低。

 

单单从名言角度根本无法安立宗派的高低。比如中观派,随世间共称安立的称为世间共称中观;随唯识观点安立的称为瑜伽行中观;随经部观点安立的称为经部中观;还有名言随有部观点安立的中观。这样一来,如果宗派的高低以名言安立的话,因为月称菩萨和龙猛菩萨是随世间共称来安立名言,那中观应成派应该是最低的,唯识宗则是最高的,然后是经部宗、有部宗。这是绝对不合理的。

 

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讲得非常清楚,各宗各派高低的差别,并不是在行为、修行方面,也不是积累资粮方面。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呢?最关键就是在证悟空性的高低上有所不同。

 

的确如此,现在世间当中被称为“高僧大德”、“证悟者”的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弘法事业很广大,所以非常了不起。而是从他是否真正证悟大圆满的究竟实相来观察,如果确实已经证悟,不管什么人都是值得敬仰的。

 

所以说,境界的高低应该从证悟空性的角度来安立;各宗各派的高低,也是从证悟空性的角度来安立,并不是从其他行为上安立的。

 

例如,“瓶子自性、是空性”一句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加上胜鉴别,但作精通宗派与名言的智者,从当时语合的意中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从观察胜的角度而言的,

 

我们如果抓住了要点,即使在词句上没有添枝加叶地说很多语言,也可以通达法的究竟本相。否则,单单从词句上理解的话,根本分析不清楚它的真正意义。

 

比如瓶子无有自性、瓶子是空性的,这里没有强调:“瓶子在胜义中是空性的”、“瓶子在胜义中是无自性的”,并没有加上胜义的鉴别。但是,对于精通宗派和精通因明、中观的智者而言,说“瓶子是空性的”、“瓶子无有自性”,马上就会了知是从胜义角度抉择的。即使没有加上“胜义中瓶子是空性的”、“胜义中瓶子无有自性”等鉴别,作为智者来说,也必定知道是从胜义角度作的抉择。为什么呢?如果说“世俗中瓶子无有”的话,不要说月称菩萨如此聪明的人,就连世间卖西瓜的老太太也根本不会承认,如果你对她说“喝茶的碗和水瓶根本不存在”,那她根本不可能承认,肯定会嘲笑你。

 

所以,并不是说世俗中瓶子不存在,而是指胜义中瓶子不存在。对于精通名言和宗派的人而言,根本没必要再三强调:胜义中瓶子不存在、世俗中瓶子存在。

 

因此,个别论师所认为的“瓶子以瓶子不空,瓶子以实有空”,对于这种观点,《定解宝灯论》中已经作了广泛破斥。在这里,麦彭仁波切以非常文雅的语言,再次间接破斥了对方的观点。

 

又能明白“瓶子以量成立及自相成立”也是指的名言,不至于生起相互错乱的愚痴之念。

 

反过来说,“瓶子以现量或者比量来成立”,或者说“瓶子的自相能起作用”,这样说的时候,会不会产生怀疑:瓶子是不是在胜义中以量成立了,这样的瓶子,即使以中观理也无法遮破了。对不精通宗派和名言的人而言,恐怕会出现这种错误的愚痴之念。但对精通宗派和名言的人来讲,根本不会有相互错乱的念头。

 

格鲁派的个别高僧大德认为:如果“瓶子以瓶子空”的话,担心名言中的瓶子也不存在了,所以说“瓶子以瓶子不空”,以此来建立名言法;又说“瓶子以实有空”,以此来建立胜义法。他们认为:没有说“实有空”,恐怕胜义中瓶子已经存在了,因此加上实有的鉴别。所以,“瓶子以瓶子不空”,是从名言量角度来讲;“瓶子以实有空”,则是从胜义量的角度而言。他们已经将胜义量和世俗量完全错乱了。这样一来,对后来学习中观的各位修行人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

 

一般来讲,按照前译宁玛巴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瓶子空性”,肯定是说胜义中空,不可能理解成名言中瓶子空;而“瓶子不空”,肯定是指世俗中不空,也不可能理解成胜义中瓶子不空。这一点任何人都会知道。

 

麦彭仁波切在下文中也说:如果有一些特别的必要,加上鉴别也是不矛盾的,但一般来讲,没必要加上这些鉴别。只要对中观二谛稍微有一点概念的人,一听到所谓的“瓶子空”、“瓶子不空”,就会马上知道:“空”肯定是从胜义角度来讲的,“不空”肯定是从名言角度来讲的。根本不会出现互相错乱的现象。

 

相反,那些被表面句所迷惑的咬文嚼字、持乌鸦禁行之人,一门心思放在常常耽著的句上,

 

《定解宝灯论》当中也有类似的词句【2】,有些人被表面的词句所迷惑,非常担心在文字上出现问题、受到太过,于是一味守持乌鸦的禁行。乌鸦一般非常害怕荆棘刺伤它的脚,经常这边跳一下、那边跳一下,十分小心谨慎。

 

【2】《定解宝灯论》:思若空性仅世俗,亦似无有柱子后,担忧咬文嚼字也,如此更成纠缠字。

 

有些人在说话的时候也是如此。说“空”的话,可能不行,因为名言中存在的缘故,于是说“不空”;但说“不空”也不行,因为胜义中应该是空的缘故,然后又“空”。因此,就像持乌鸦禁行一般,“瓶子以瓶子不空,瓶子以实有空”,不断地在词句上重复。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应该像印度的高僧大德和大论师们讲解论典一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这种风格解释起来非常方便。因为对没有智慧的人来讲,无论对他如何宣讲也根本不懂;对有智慧的人来讲,只要直接说“瓶子空”、“瓶子不空”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添枝加叶地增添许多词句。

 

其实涉及多种意义、们共称的所有句,有一决定待特定意专门表达一法的。

 

对于大家一致公认的一些词句,如“成实”、“佛陀”、“声闻”、“缘觉”等,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时,可以表达很多不同的法,其涉及面是非常广的。比如说“佛陀”,某些人的名字叫做佛陀,释迦牟尼佛也叫做佛陀,阿弥陀佛也叫做佛陀,它所牵涉的意义非常多。但根据特定场合,完全可以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意义。

 

下面举了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一到“成”,大多人都理解为经得起胜义观察而成立的意

 

比如,小乘宗承许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成实,大乘唯识宗承许自明自知的心识成实。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只要一说到“成实”,就认为肯定是不好的,已经经得起胜义观察了。法尊法师将其翻译为“堪忍之法”,也就是以胜义量观察也破不了的、经得起胜义观察的一种法。

 

实际上,它的解释方法非常多。我们可以将成和实分开解释,从“实”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胜义谛,也可以说是世俗谛;从“成”的角度来讲,可以解释为以名言量成立或者以胜义量成立。

 

那为什么说仅仅以胜义量才能成立成实?不一定这样。在不同的场合中如此宣说,也未尝不可。否则,“瓶子的本体不空,以成实来空”,认为依靠所谓的“成实”就可以一网打尽,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但实际上,对“成实”详详细细分析时,它的涉及面是相当广的。

 

实际上所的“”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呢?因为“实”有谛实之义,胜义当中成立的法,称为胜义谛,胜义的谛实;世俗中成立的法,也可以称为世俗谛,世俗的谛实。因此,眼睛所见到的瓶子,是世俗谛,它是一种谛实;佛陀无分别智的对境——离戏之法,是胜义谛,也是一种谛实。所以,所谓的“实”也可以从二谛的角度进行解释。

 

的“成”如果仅从字面有理由不理解名言(,如此说来,成实应为经得起二谛观察之)。

 

这样一来,“瓶子的成实不成立”、“瓶子没有成实”、“瓶子的本体以成实来空”等等,这类词句只是多此一举而已。所谓的“成实”,并非全部是经得起胜义观察的意思,它的意义其实是多种多样的。

 

由此可,某些添加的鉴别并非完全能避免造成他人迷惑或解,

 

所以,加上胜义等鉴别不一定会遣除别人所有的迷惑,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讲,你说“胜义中不存在”或者“成实的法不存在”时,反而会误解成其他含义,因此,加上鉴别不一定是件好事。

 

宗喀巴大师在《中观根本慧论释·理证海》中说: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都需要加胜义的鉴别,这一点非常重要。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对此观点破斥说:“自续派论许所破,加成实等之鉴别,然就观察胜义言,加此鉴别有何用?”中观自续派的确是经常加上胜义等鉴别,但从中观应成派抉择胜义的角度而言,加上此种鉴别又有什么必要呢?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因此根据当时语合的意义轻而易地确定名言、

 

根据当时的语言场合来理解是最好的。

 

遵照印度典的格调来妥善,

 

印度各种各样的论典当中,所运用的语言非常甚深,根本不会咬文嚼字、依靠种种词句来断除各种增益。有些分别念比较重的人说:“不不不……我今天想出去;不是不是……想出去也不是这个目的,出去是指到县上去;到县上去,也不是要干坏事……”小小的语言依靠很多分别念来装饰,这样没有必要。实际上,通过寓意深重的语言稍微表示,就可以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圆满。

 

麦彭仁波切说,印度高僧大德们所写的文字特别甚深。但在藏地,尤其喜欢因明的个别论师,担心的事情特别多:这样说会不会有很多太过?名言中存在不行,胜义中存在也不行,应该怎么办呢?于是加上很多很多的鉴别。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必要,应该像印度的月称论师等大德那样来解释是最好的。

 

助理解附加鉴别也不矛盾,

 

如果对理解非常有帮助的话,加上胜义或者成实的鉴别也未尝不可,没有什么矛盾。

 

为语言本就是表的果法。

 

实际上,每个人内心的想法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比如心里生起嗔心,在说话的时候,所谓的嗔心可以从中表现出来;或者,心情比较高兴,这种高兴的意乐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因明《释量论》中也说:所有的语言实际是人的意乐的一种果法。除了口是心非的人以外,一般比较诚实的人,通过他的话语,就可以了知他内心的想法。因此,如果对理解有帮助,加上鉴别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方面,格鲁派和麦彭仁波切还有萨迦派等也有一些辩论,比如名言是否是假立的分别念、名言是否是名言量成等等,这些问题特别多。但是我也没必要在这里讲,不然大家对字面的意思还没有懂,再加上各种不同说法的话,只会更复杂。所以,此处以尽量简略的方式作了解释。

 

因此,所有中对与自相成立等均无有地予以遮破。

 

在中观的所有论典中,对于“成实”和“自相成立”都一概否认。

 

实际上,“成实”和“自相成立”的意义相同,比如人们说瓶子成实,也就是指名言中的瓶子实有存在;人们说自相成立,也是指名言中的瓶子自相成立。但是,有些高僧大德认为瓶子的实有不能成立,如果这一点成立,就已经变成胜义中实有成立了;而瓶子的自相成立可以承认,因为这是名言中的自相成立。他们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证、理证进行宣说。

 

麦彭仁波切说:根本没有这种必要,“成实”和“自相成立”其实是一个含义。在名言中,二者都可以承认;而在胜义中,所有的中观论典对这二者一并作了驳斥。

 

讲说一些分清差的言词无非是了不让众生感到迷惑不解。

 

在不同的中观论典中,诸位论师也有“成实”和“自相成立”是存在的、具有差别的等诸如此类的词句,其实这是具有密意的。有时候对此二者一并破除,这是在胜义中遮破的;有时候对此二者以具有差别的方式建立,这是在世俗中建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众生不要沉溺于迷迷糊糊的状态当中,应该头脑清醒地了知中观真实了义的见解。

 

每一正量都有一衡量方式的要

 

无论世俗量还是胜义量,每一个正量都有其殊胜的要点,各自都有各自的衡量要点和衡量方式。

 

应该观察所衡量的法,究竟是在胜义当中还是在世俗当中?如果是在胜义中,依靠中观应成派的共同五大因、不共四大因进行驳斥时,全部可以遮破;而在名言中,依靠现量、比量等成立时,也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如果此不作辨,只词语调来分析宗派那在是太荒唐了。

 

如果将中观自续派的所有观点都加上鉴别等,并以这种词句区分宗派,那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是不合理的。

 

对于“胜义中成实不存在、世俗中瓶子以瓶子的自相成立”等观点,格鲁派的高僧大德章嘉国师在他的道歌中,严厉谴责自宗的个别论师:加上这种成实的鉴别是不合理的。麦彭仁波切在解释章嘉国师道歌的讲义当中说,这种观点与自宗完全相同。

 

所以,抉择中观见解时,我们宁玛巴并非自赞毁他,有智慧的人,在学习《定解宝灯论》等麦彭仁波切的论典以后,会真正了知到自宗见解的殊胜性。这一点,并不是口头上说一说,应该从定解上分析出来。

 

所以,在辨后得的程中,必做到有条不紊地安立二量所衡量的道理,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抉择入根本慧定的过程中,对胜义量和世俗量是根本不作区分的,就像《定解宝灯论》第七个问题中所讲的一样。但在圣者后得的时候,必须有序地分析胜义量和世俗量所得出来的法。

 

依靠胜义量——离一多因、破有无生因、金刚屑因等进行抉择时,一切万法根本得不到,就如同在光明面前得不到黑暗一样,这就是胜义量的作用。在世俗量面前,中观派对于因明中所承认的现量、比量也全部承认。所以,在抉择后得时,千万不能把这两种量混杂在一起,一定要分析清楚。

 

仅仅分析名言似乎也成了察胜,那么承许说入大乘的补伽罗有成佛也好像变为认胜义中存在了,

 

如果稍加观察,名言量就变成胜义量的话,有很大的过失。后译派的个别高僧大德认为,在名言中千万不能对瓶子作观察,应该按照世间老人如何承认,我们就如何承认。否则,只要去观察就变成离一多因了,这个量就变成胜义量了,因此,名言中千万千万不能观察。

 

这种说法完全不合理。如果对名言法稍微观察就变成胜义量的话,名言中说,入大乘时,补特伽罗可以成佛,这一点是不是成为胜义谛了?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或者,对瓶子的颜色、形状、质量等稍微观察时,是不是变成胜义量了?而且在名言中,补特伽罗首先积累资粮、发菩提心,最后获得佛果,如果这也变成胜义谛的话,那对一切万法都不敢观察了。这种局面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说,千万不要这样承认!对于一切万法通过金刚屑因等胜义量进行推理时,万法的本质都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胜义谛。但以世俗量观察时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我们依靠世俗量来观察,某法的颜色什么样、形状什么样、质量什么样,以自己的分别念依靠现量、比量继续观察时,根本不会成为胜义量,也不会变成胜义谛。

 

所以说,分清二量之间的界限相当重要。如果对此没有区分清楚,真的成了菟丝草一样,非常麻烦。

 

甚至“世俗”也临着需要豫不隘,

 

有些人认为:既然“谛”是真实义的意思,那不应该说“世俗谛”,因为世俗本来是假的。有位道友也问:“谛是真实的意思,那世俗谛不能说,只能说世俗吧?”麦彭仁波切已经对这位道友作了授记:你没必要特别害怕,认为一观察就变成胜义谛。一般智慧没有得以究竟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顾虑得特别多。

 

道果、宗派也启齿了。

 

比如说五道有资粮道、加行道等等,对这些不能观察,不然已经变成胜义谛了;果位的功德当中,本来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对这些一观察、分析,会不会也变成胜义谛了?本来显宗有三种宗派、四种宗派,对这些宗派一分析是不是全部变成胜义谛了?然后,将所有的五道十地、果位、宗派的安立全部抹杀,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所以,最关键就是要看:到底用胜义量观察还是用世俗量观察?如果以胜义量来观察,万法都不能成立;以世俗量来观察,万法都可以成立,这种观察也根本不会成为胜义量。

 

 

 

 

前行备忘录

 

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顶礼具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

 

《金刚顶续》中云:“所有的心念归摄起来,怀着极为善妙的意乐而谛听,对于忘失者,金刚萨埵等三世如来不予以加持。”不管是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的时候,首先都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只要是人,起心动念无外乎贪嗔痴——恶的分别念、无记的分别念和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善的分别念三种,除此之外不会生起。如果萌生不善的念头,就要自我谴责。正像俗话所说“妄念立即铲除,灯器趁热擦拭,猪鼻用杵撞击”那样,一定要断除不善的心念,改变无记的心念,以善妙的心念来听法、讲法、修法。否则,如果只是改造外在的身和语,就成了装腔作势。《因缘品》中云:“非以发髻非以棍【23】。”经中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并没有说“改造身语,是诸佛教”。诚如经中言:“心清净令身清净,身清净非令心净。”

 

【23】非以发髻非以棍:佛教中并不是像有些外道那样以身体之行为主。

 

所有僧人,是生者的依托,是死者的呼援,因此必须治疗自心的疾病,而治疗心的疾患——业和烦恼病的良药就是妙法,本来“法”的名称涉及十个方面,这里是取名“妙法”之中妙的法。

 

法的含义:正如用药治病一样,就将心从不善的歧途中扭转过来的意义来讲,法和对治是一个意思。我们要对有对治作用的正法坚信不移,因为妙法才能救护我们摆脱轮回恶趣的一切恐怖,是今生来世的利乐源泉。为此,我们认识到佛教正法对现世、后世、中阴不欺惑这一点后要虔诚信受。如云:“信心是珍宝,昼夜趋善道。”又如云:“信心前行首先起,诸法根本即信心。”

 

这样的佛教正法的宣说者,就是所谓的“无上本师即佛宝”。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本师释迦王释迦狮子,法身位是普贤如来,报身位是大金刚持,化身位即众生的怙主释迦牟尼佛。关于本师无与伦比的道理,在(《释迦牟尼佛广传》)大臣海尘婆罗门童子发心的情节中有阐明;关于正法无与伦比的道理,《七品祈祷文》中说:“稀有不可思议如来教,出现三次超胜之佛法。”在过去千万劫以前的“普严劫”,先生王佛教法中出现过密宗金刚乘,未来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教法中大范围出现密法,如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广传密宗金刚乘,因为除了这三劫以外,众生不能堪为法器。

 

如果有人问:那为什么《文殊幻化网续》中说“过去诸佛已宣说,未来诸佛也将宣说”?

 

其中的密意是说(在其他佛陀的教法中)密宗不是普遍公开传播。

 

现今释迦牟尼佛这个刹土名叫三千娑婆世界,并不是因为非常好才叫娑婆的,而是因为格外不好才称为“娑婆”。这里的一切有情相续被贪欲、嗔恨、愚痴折磨得很难受,由此才名为娑婆世界。

 

关于法宝,如云:“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与伦比的本师宣说的八万四千法蕴归纳起来,涵盖在十二部中,十二部又包括在三藏当中。所谓的“如来教法证法宝”,其中三藏就称为教法,我们必须依靠犹如陶器耳柄、皮口袋环带般的文句才能获得证法。所以,教法三藏的教义——胜道三学,就是证法。胜道三学中的“胜”,虽然在外道中也有狗牛禁行和各自的禅定等等,可是凭借那种道并不能获得解脱和遍知佛果。依靠内道佛教胜道的三学能证得解脱和遍知果位,因此称为胜学。显密的一切法都不超出三藏三学的范畴:小乘中,律藏、经藏、论藏是三藏,律藏、经藏、论藏的教义依次是戒学、定学、慧学。菩萨乘中,宣说菩萨道根本堕详细分类的教是律藏,它的所有教义是戒学;宣说所有三摩地门的一切经是经藏,修行它的教义——暇满难得等等属于定学;十六空性或二十空性的所有能诠(文句),是论藏,它的一切所诠(意义),是慧学。密乘中,密宗金刚乘誓言处的所有能诠是律藏,它的教义属于戒学;共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能诠属于经藏,它的教义属于定学;大圆满的一切能诠是论藏,它的教义是慧学。总而言之,以上所有经论及所诠无不包括在三藏三学之内。

 

那么,如来教法证法宝的受持者到底是谁呢?

 

是僧众,如云:“无上引导即僧宝。”如来教,除了僧众受持之外,包括天、魔、梵天、世间君主在内的有情都不能受持,佛法的受持者就是圣僧。作为僧宝,必须通过讲闻的途径来受持教法,通过实修的途径来受持证法。我们自己也要加入到僧众的行列中。如果我们一度往下看,思想和行为与俗世的男女一致,那么人们也会说“腐败僧人、腐败僧人”。所谓的腐败僧人,就是戒律有污点,禅定有污点,智慧有污点。我们绝不能这样,而要向上观:我的本师是佛陀出有坏;我走向解脱与遍知果位的道,就是佛教正法如来的教法证法;我去往解脱遍知果位的助伴就是至尊文殊菩萨以及现在同行道友的僧人。不要狗眼往下看,要鸟眼向上观,既然自己坐在僧人之列,就绝不能贩卖正法,而必须受持教法和证法,这样一来,他的名称才叫引导僧【24】。所谓的僧,也就是心向胜道三学者,并不叫向恶者,不叫向商者,不叫向诉讼者,不叫向诅咒者。引导者向自己以外的世人指示自己解脱之道,他们解脱以后再宣说解脱道,就像手牵着手一样引入解脱遍知的道路,由此称为引导僧。

 

【24】引导僧:藏文直译就是向善者或求善者。

 

而所有世人的本师就是各自的国王,他们的道是不善道,他们的友伴是不善的友伴——商人、盗贼、土匪、猎人、背弃誓言的朋友、胡言乱语的朋友、毁坏善法的朋友。因此,要想到我万万不可入于他们的道,现在我已明晓了利害,宁死也不能这么做。

 

所谓的三宝,就是“无上本师即佛宝,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在世间,金、银、如意宝等并不罕见。如意宝,有大福报的人偶尔会取到。国王无目具富或者恩札布德得到了如意宝,也只是借助它解决今生今世的食物、衣服、住处、卧具,而无法消除今生后世的所有恐怖与痛苦,依靠三宝能遣除今生后世的所有恐怖与痛苦,给今生来世带来一切利乐吉祥。世间上所说的宝,只是因为稀罕才称为稀世之宝(稀有殊胜),而并不叫多宝。

 

确定完三宝的内涵以后,就要知道在听法时、讲法时、修法时都不能离开三宝的范围。三宝当中,佛宝是开示解脱与遍知之道的导师,如云:“我为汝说解脱道,解脱依己当精进。”

 

正法才是救护者,而佛陀不能救护我们,曾经提婆达多抓着如来的脚拇趾哀号道:“乔达摩,炽热太炽热了,焚焦极度焚焦。”佛陀告诉他说:“提婆达多,你要诚心念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了讲经说法以外,佛陀无法像扔石头一样把我们抛到解脱之地。如果自己没有修行正法,谁也不可能把你投到解脱果位。

 

受持正法者是僧众,所受持的法有八万四千法蕴,所有法蕴概括为十二部,十二部归纳为三藏,三藏包括在如来教法、证法二宝当中。

 

从乘的角度来说,有世间乘或增上生人天乘和出世间乘或解脱乘。所谓的世间乘,就是从下面三恶趣处驶向人、天善趣果位,因此称为世间乘。出世间乘有小乘和大乘,依靠小乘——声闻缘觉乘的道能驶向声闻缘觉果位,为此叫声缘乘。大乘能驶到不住二边圆满佛陀的果位,由此称为大乘。确认指明所有道次第的典籍就是佛经及随行的论典两种。所有经论,经以广、教以多、窍诀以零散的形式而留存,因此所知之处无有尽头,(如果不具备上师的窍诀,)在浊世短短的人生里,暂且不说修行,就是了知也无法办到。萨绕哈尊者说:“何人未曾饱饮上师尊,除恼清凉窍诀甘露水,彼者纵然多闻论典义,亦于干燥荒地而渴死。”

 

以上三乘,如果归纳在道次第中,世间乘属于小士道次第,小乘声缘乘属于中士道次第,大乘属于大士道次第。新派(即格鲁派)的道次第是广中略《菩提道次第论》,萨迦派的《三现》、《三续》,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等,必须这样依靠上师的窍诀来了解。其中,大士道次第或者大乘包括远道法相乘(即显宗)、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如果要作选择,远道历经数劫成就圆满佛果,那实在太漫长了。近道金刚乘内部也有远道、近道、捷径三种。虽然依靠外续事、行、瑜伽三部,在五世或者七世或者十六世能成就佛果,但不容易修学。尽管依靠近道玛哈约嘎和阿努约嘎,一生一世能成就双运果位,可是如果生起次第的本尊小指大小也不能浮现于心、圆满次第一呼吸的气息也持不住,那也难以修成。而依靠光明大圆满,数年数月就能成就双运果位,如果想到必须修行大圆满,那么必然要借助上师的窍诀,否则不会修成。正如萨绕哈尊者说:“上师窍诀甘露味,何者思维即入定。”因此,我们必须要凭借上师的窍诀来实地修行。

 

大圆满续部的量多达六十四万续,归纳而言,有心部、界部、窍诀部,窍诀部又有外类、内类、密类、无上极密类。《阿底大庄严续》中云:“外类如身名言广,内类如目见表法,密类如心忆咒法,此如身根圆满士。”外类当中,虽然在抉择内外万物为本来清净直断方面基本相同,但在抉择任运自成顿超时,只是广说了本基的实相,而并没有阐述实修道的方法、中阴显现的情形和究竟果位的解脱之理。内类之中虽然笼统宣讲了依靠道喻义因直指,但并没说明究竟果位的解脱之理。密类中只是讲解了道的类别观修,可是并没有讲到基的实相及究竟的解脱之理。极密类详细说明了本基的实相、道——见修行和果——究竟解脱的道理。无上极密类有十七续,加上《密咒护法忿怒续》,共有十八续部。这些的意趣合而为一,有广大班智达类和甚深革萨里类。广大班智达类就是《龙钦七宝藏》。甚深革萨里类,莲花生大士的《空行心滴》、布玛莫札的《秘密心滴》,这两者属于母心滴,子心滴也有《空行心滴》和《上师心滴》。《空行心滴》和《上师心滴》的心髓是《甚深心滴》,这些的意趣集于一体的就是大圆满龙钦心滴,它包括基道果三个部分,其中道大圆满包括能成熟的灌顶与能解脱的教言。作为已经得受了能成熟的所有灌顶者来说,引导法也分为前行引导与正行引导,正行包括共同正行及不共正行,共同正行包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引导,不共正行包括懈怠者无勤解脱的本来清净直断引导和精进者有勤解脱的任运自成顿超引导。

 

 

目录

 

 

 

 

  中观庄严论解说 011

 

第11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当中,宣讲了很多中观的窍诀,如果我们要真正通达中观的话,就学习这个《中观庄严论》和《中观庄严论注释》,因为在这个里面对唯识的道理,对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很多殊胜的关要,必须要通达的这些内容,非常圆满地都已经做了阐释了。

 

现在我们在讲的是总义,总义部分有: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和造论的目的。现在宣讲的是全论的内容,宣讲各宗各派对于二谛的承许,然后缘对二谛的承许,麦彭仁波切评论哪一宗派的观点比较究竟,或者哪些观点还没有真究竟,对于这些了义和不了义的这些观点、问题,一一加以阐释。

 

今天在宣讲这个内容之前,前面那天我们讲到“这一宗派主张:只有通过兢兢业业地修持二资粮道才能成就转依五智本性的佛果”,有些道友在下课的时候,反映第八识当时说是妙观察智,可能当时是说错了,第八识应该是大圆镜智。在转依的时候,第六识转依成妙观察智了,第八识肯定是大圆镜智。还有后面这个法身和自性身,怎么样对照两种智慧呢?实际上,法身对照的是法界体性智,自性身对照的是大圆镜智。

 

由上而观,内道佛教的这些宗派,根据智力的高低程度不同,证悟空性的范围也有大小的差距。

 

前面对于外道,数论外道、密行派、吠陀派,还有无神论(现世美),这些外道做了观察,还有对有部、经部、唯识宗的观点已经大概做了阐释了,还没讲中观宗的二谛,后面要讲。前面对于这些有一个成实现基的宗派已经做了观察。

所以,内道佛教的这些从有部乃至于唯识之间的宗派,“根据智力的高低程度不同,证悟空性的范围也有大小的差距”。

 

一般来讲,有部和经部他们所证悟的空性都是圆满的人无我和一点点的法无我。在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还有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当中,就说有部、经部证得的空性非常少,证得一点点的法无我空性,所以说用了否定词,说没有证悟,有这样一种问题。圆满证悟的是人无我空性。

 

在小乘当中如果再细分的话,也有声闻乘、缘觉。有部和经部所证悟的空性,都是圆满的人无我的空性,缘觉所证悟的稍微要多一点点,除了粗大五蕴的空性证悟之外,细微的色法,无分微尘这部分也证悟空性了,所以他剩下的只是心识的无分刹那没有证悟,他所证悟的空性的范围稍微要大一些。

 

再往上就是唯识宗,唯识宗他自己了知了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本性的缘起,所以他了知的范围要比声闻、缘觉所了知的范围大,但是此处说的是“证悟空性”,实际意义上讲的时候,如果证悟空性,大乘来讲肯定是中观宗以上,但是此处“证悟空性”也可以说通达空性。就是说唯识宗真正来讲,前面我们也分析了,如果你不打破对于自明自知心识的这样一种执着的话,实际上,没办法真正登地的。所以他们所证悟的空性,从某个角度来讲算是一种通达。如果要说证悟也可以,就是对于外面所取,对于遍计所执性这部分空性可以说是通达证悟了。所以他的智力要高一些,他所通达证悟空性的范围要大得多。

 

虽说从越来越靠近二谛本相来看,的确呈现逐步向上的趋势,然而所有这些宗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未能超越一个成实的现基,为此只能称得上是相似的空性。

 

如果我们要“从越来越靠近二谛的本相来看”,它是“呈现逐步向上的趋势”。“逐步向上的趋势”,就是从有部、经部开始,然后是缘觉,然后是唯识宗,他们安立的二谛,他们所证悟的空性,越往上越靠近二谛的本相,所以说,它的确是呈现出逐步向上的趋势。

 

但是“这些宗派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超越一个“成实的现基”。对于小乘来讲,这个“成实的现基”,前面分析就是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作为粗大显现法的现基,这个是不能空的,如果空了之后,一切的显现法不复存在了。

 

唯识宗也安立一个自明自知的心识,这个自明自知犹如水晶球一般的心识,它可以成为轮回的现基,可以成为圆成实,或者说一切涅槃法的现基。所以这个自明自知的心识是不能够空掉的。因为在了知空性的同时,还没有超越一个成实的法的缘故,所以他们所通达的空性,他们所宣讲的空性,“只能称得上是相似的空性”,而不是真实的空性。

 

当然这个相似和真实,也是互相观待而讲的,如果观待中观宗来讲的话,它是一种相似的空性,因为中观宗的空性是圆满空性的缘故,真实空的缘故,所以中观宗以下的这些空性,全是相似的空性。但是如果对于外道、世间人来讲,他们所证悟的人无我的空性,这些都是真实的空性。所以这个方面都是看怎么样观待而讲的。

 

而本论在所知万法当中,自性成实的法一丝一毫也是不承认的,

 

“本论”就是《中观庄严论》,“在所知万法当中”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自性成实的法”一丝一毫也不承认,在所有的万法当中,不把任何一个法作为一切万法的现基,没一个真正成实的现基,一丝一毫都不承认的。

 

《月灯经》中云: “诸法恒常自性空,诸佛子破所有法,一切世间尽本空,持相似空外道宗。”

 

在《月灯经》当中是这样讲的,一切诸法是“恒常自性空”的,“恒常自性空”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以前它也是自性空的,现在是自性空的,未来也是自性空的,绝对不可能出现某个时间当中突然变成有自性,某段时间当中突然就成实了,这是不可能的。

 

或者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不可能一切万法在中观宗的论师没有观察之前,好像是实有的,然后通过观察之后,突然变成了空性了。这个就是断灭,这个不是真正的觉察空性。实际上我们平时说的“万法以前是不空的,后面变成空的”,这个是我们认知方面的转变而已,而不是法方面的转变。这个法本身,你观察不观察,它本身就是这样空的,只不过以前没有对它的本性清楚地认知,错误地以为它是实有的,在错误以为它以前是实有的同时,当我们通过胜义理论去观察的时候,又错误地认为现在突然变成空性了,突然变成没有了,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断灭。

 

中观宗它不可能成为断灭宗的原因,就是它抉择了一切万法本来的自性,它本来就是空性的,只不过现在通过理论把它还原。把它还原的意思就是我们自己内心当中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把错误的认知纠正过来,了知了一切万法本来的这种本性而已。所以这也是一切诸法恒常自性空,就是说过去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未来还是这样的。

 

“诸佛子破所有法”,一切佛子为了了知一切万法的本性,为了真正证悟一切万法实相的缘故,所以通过打破对一切万法执着的方式,来了达一切万法的实相。

 

“一切世间尽本空,一切世间所有的法性,完全都是本来空性的,没一个是不空的。这个就是讲彻底地,一丝一毫也不承认万法自性的原因,教证就是从这儿来的。

 

持相似空外道宗,如果说守持一个相似的空性,就是外道的宗派。外道的宗派如果是从典型的外道来讲的话,比如说数论外道、胜论外道,他们所认为的这种空,都是“相似空”,还有一些认为瓶子里面没有水的空,或者经堂里没有大象的空,像这样一种空不是真正的空,是“相似空”。所以说“持相似空”的这种观点者,全都是外道的宗义,不是内道的宗义。这个方面就是从字面上这样讲。

 

如果展开来讲,进一步地挖掘的话,除了中观宗之外,其它的都是“相似空”。前面麦彭仁波切已经给我们下了结论了,“那就是均未能超越一个成实的现基,为此只能称得上是相似的空性”。麦彭仁波切说从唯识以下,就是有部经部、唯识宗,他们所有的宗派都承许一个成实的现基,都只能抉择到相似空的缘故,所以说不是真正的空性。如果和经教对照的时候,他们是相似空,那么他们是不是变成外道了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的确是如此。

 

当然以前我们讲《中观》、《入中论》的时候也是大概讲过这个问题。从见解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分,如果是从行为的角度来讲,有部以上有皈依,当然不是外道;如果从见解的角度来讲,你是不是承许有我和无我,这个我就是自性有的意思,从人我空的角度来讲,有部、经部这些都是抉择人我空的,但是在从法我的角度来讲,如果你还保留一个无分刹那、无分微尘,保留一个自明自知的心识,这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他对于法我这部分还没有完全抉择为空性,所以从见解的角度来讲,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仍然还不是内道。

 

真正的内道必须要抉择一切万法的究竟本空的意义,才叫作真正的内道。所以说,这个外道和内道,从粗到细也有不同的安立最典型的,平时我们所讲到的外道,一般来讲是常断见,粗大的常断见这种宗派叫外道,他们的常见和断见非常非常的粗大,很明显。比如很粗大的常见就是数论外道,他所承许的神我等等这方面就是很粗大的常见;很粗大的断见就顺世外道所安立的没有前后世这些问题了。

 

再往佛教里面走的时候,又有中等的常断见、微细的常断见。因为有了这种中等微细的常断见的缘故,都可以把他们安立成外道的见解。当然这个外道的见解是从广义的角度讲的,所以“持相似空外道宗”,这个方面已经做了评判了

 

依据诸如此类的教证中所说足可树立起这样的中观宗。

 

“诸如此类的教证”非常多,通过诸如此类的教证所说明的,完全可以树立起这样一种中观宗是真正的内道,最真实的空性只是在中观宗当中有所抉择

 

对于凡是所现的世俗法在未经观察分析的分别心前显现,虽说中观派也有按照世间共称来承认的宗派以及依照经部等宗义而承许的观察宗派,但这部论中名言的观点完全是随同唯识宗来承认的,这就是作者最初创立的瑜伽行中观宗轨。

 

下面就是讲到了不同的中观宗是怎么样安立的。首先是第一句话“对于凡是所现的世俗法”,就是说不管是任何一个人,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有部、经部等等要抉择空性,这个方面都是这样的。

 

此处主要讲中观宗的论师,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讲,他如果没有安住根本慧当中,如果在后得位,或者说他虽然已经完全证悟空性了,但是如果要给其他众生宣讲的时候,“对于凡是所现的世俗法”,这样一种现相,这种世俗法,“在未经观察分析的分别心面前显现”,“未经观察分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没有通过胜义理论分析观察的分别心面前,如是如是显现的时候,对于这种没通过胜义理论观察的世俗法,到底怎么样承认呢?这方面出现了大约三种宗派的意思。

 

第一种是“按照世间共称来承认的宗派”,典型的就是以《入中论》为代表的,月称论师这一宗派。在《入中论》颂词当中讲得很清楚,胜义谛当中当然不分二谛的,一切都是完全大空性的,名言谛当中就是世间如承许,我就如是承许,所以说以“世间共称”来安立这一切显现的。

 

这个“世间”,有些宗派解释的时候,这个世间就是讲有智慧的世间老人,他们怎么样安立世俗,他们是怎么样确定柱子瓶子,就是这样承许,有些是这样讲的。还有一些像麦彭仁波切为主的宗派就说,《入中论》的意思,月称论师的意思并不是完全指世间老人的承许,在《入中论》的颂词当中讲得很清楚,是“无患六根所取义”。

 

这个“无患六根”的范围就广得多了,一般世间上的人,如果他的眼根乃至于意根,没有受到染污,这个就叫“无患六根”。比如说一个眼根正常的人,他所看到的柱子瓶子,就是这样去安立的。还有这样一种“无患六根”,入了宗派的人也有“无患六根”,中观宗论师在得的时候也有“无患六根”,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菩萨后得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安立在这个“世间”当中的,所以这个“世间”不完全是没有入宗派的世间老人的承许方式,实际上所有“无患六根所取义”,都叫做“世间”。

 

实际意义上,《入中论》的观点,就是说一切万法在名言谛当中通过缘起,因缘和合之后如是显现的,然后无患六根所取的意义。这方面是“世间共称”的承许的宗派,就没有真正地通过这些佛教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观察,是按照经部来承许还是按照唯识来进行承许?没有这样讲,反正就是“无患六根所取义”,这个就是我们的世俗谛,《入中论》的这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依照经部宗义”,“经部宗义”就是比如说辨论师,清辨论师他在观察一切万法的时候分开二谛,要承许世俗谛的时候怎么安立呢?世俗谛的一切万法,在我们分别心面前所显现的一切山河大地,所有的世间万法,他说应该按照经部来承许。小乘的经部,对于色法、心法有一种他的体系,有一套很完整的系统。他说应该按照经部的观点来安立中观宗的世俗谛,这就是按照经部的观点来承许。

 

还有一个“等”上师注释当中讲这个“等”是有一些个别论师,也有按照有部来承许的,但是一般来讲的话,就是讲经部就可以了。

 

而承许的观察宗派,“观察宗派”的意思就是说,通过这种内道,经部等的一一观察之后承认中观宗的世俗谛就是这样的,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还有第三种宗派就是《中观庄严论》,这部论中言的观点,完全是通过唯识宗来承认的。就是说胜义谛当中的一切万法,要么是单空,要么是离戏空,但是世俗谛的一切万法,这一切山河大地怎么承许呢?通过唯识宗来承认的,一切外境的显现,全都是自己心识的变现,除了自己心识的变现之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色法为基的外境。根本一点都不承认。这个就是作者静命论师最初创立的瑜伽行中观宗轨。

 

这个方面就是有三种安立名言的方式,但是他们抉择的侧重点是以胜义谛为主,这个方面倒不是说世俗谛和胜义谛哪一个为主要,不是说二谛当中哪一个为主要。二谛当中哪一个为主要,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五问题当中也讲了,二谛都重要,如果你要承许一个,那么两个都要承认,如果一个打破了,那么两个都不能承认的。但是这个方面我们说抉择的侧重点,是以抉择世俗谛为主,还是抉择胜义谛为主?中观宗就是以抉择胜义谛为主,所以在胜义谛当中都是承许空性的,但名言谛当中,这一切万法要给别人做个交待,这一切万法到底怎么样的?《入中论》说世间共称就可以;清辨论师说按照经部宗观察一下,这样承许;静命论师说一切世俗谛的万法全是唯识所现,以唯识宗来承许的。都有不同的安立的方式。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反正把这种名言谛的法给你交待清楚就可以了,然后它的重点就是趣入于胜义谛当中。

 

因为一般的凡夫人,他在抉择胜义谛的空性的时候,他也想你在胜义谛当中一切空性的,那么世俗谛的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时候有必要给他们做一些说明这方面月称论师缘起就可以了,缘起就足够了他能够把世俗谛的万法,能够把因果这些问题做一个善巧的安立这个时候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时抉择胜义谛空性方面去了所以他不一定按照经部来安立世俗谛,不一定按照唯识宗安立世俗谛,他按照缘起就完全就可以把业因果的这些问题解全部决掉,所以他只是按照“无患六根所取义”安立世俗谛,在《入中论》当中是这样安立的。

 

如果以正理来分析此世俗的安立方法,则是名言最究竟的实相真如,也是具德法称论师的意旨所在。

 

如果通过正理来分析这个世俗安立的方法的时候就是说做一个对比,把安立经部、安立唯识等等做一分析、观察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承许名言谛当中“相真如”应该是以唯识为主的,“则是名言最究竟的实相真如”,主要是讲通过正理来分析瑜伽行派的世俗谛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在名言谛当中最究竟的“相真如”是唯识宗。唯识就是说一切外境都是唯识所变现的,这就是在名言谛当中最了义的观点了。名言谛当中最高的观点、最究竟的实相真如就是这个唯识,但究竟的实相真如是空性的。

 

这个“也是具德法称论师的意旨所在,法称论师在《释量论》当中,也是最后提到,在因明当中最究竟的观点应该以唯识作为究竟意趣,这个方面也是提得很明显的。

 

名言与胜义各自正量所得出的结论必定截然不同,而安立名言堪为顶峰的非唯识宗莫属。

 

“名言和胜义各自量所得出的结论必定截然不同”,如果你使用名言的观察所得出结论是一种世俗的结论;如果你通过胜义量来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一切万法无自性的结论。所以通过使用的量——使用方法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不同的。

 

如果你要使用名言量,安立名言量“堪为顶峰的”,就“非唯识宗莫属”如果真正你想得到名言谛当中最究竟的观点,你肯定必须要使用唯识宗的观点,如果你不使用唯识宗的观点你没办法获得这样一种“堪为顶峰”的承许堪为顶峰的承许就是唯识宗

 

关于按照如此观点来承认在名言中十分方便且另有诸多殊胜必要,下文将会给予略述。

 

关于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承许,在名言谛当中是非常方便的,尤其是通过真相唯识宗来观察的时候,安立名言非常的方便,而且还有很多很多殊胜必要,比如说如果你能知道一切万法是唯识的话,就能打破对外面色法很粗大的这种所取的执着前面我们大概分析过,很多众生他之所以产生非常粗猛的烦恼,就是因为对外面的一些物质看不破,认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认为它是心之外单独存在的,他不知道这些是心识所变现,所以他产生很大的贪执,继而产生了很多的烦恼,开始产生很多的罪业

 

如果你能真正的安住在一切万法唯识的境界当中,对外面的所取的执着就打破了。打破执着之后,相续当中不会缘这些心变现的法产生强烈的实执,产生烦恼,产生罪业。所以说这胜义谛的一种方便阶梯,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殊胜必要性。下文在讲述唯识的观点的时候,还会给你

 

唯识宗这一名言观点也并非是对胜义中显现成立为心与否的分析,而仅是以名言量来权衡无欺显现的一切法。

 

从这一段开始下面有好几大段是讲一个中心,意思就是说,名言量和胜义量它所衡量的对不同,所以它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主要针对一些人的观点:认为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绝对不能观察的,比如《入中论》的观点,它是完全按照世间共许,世间共许就是不观察,如果观察之后,就违背了应成派的系统了,所以就不能够对世俗量做观察,如果一观察,就可能变成胜义的观察,所以说名言量是不能够详观察的,这个方面就和应成派的系统完全不相同了

 

有些宗派是这样说的,有些人是这样说的,但是包括麦彭仁波切通过很多很多的理证来说明,如果你使用名言量来做终极的观察,它得到的这个结论也绝对是名言谛所摄,绝对不可能说,我使用名言量对一切万法做终极观察之后,最后得到一个空性的结论,绝对不可能这样的。因为我使用的是名言量,我得出的也绝对是名言量结论,如果你要得胜义谛的结论,你必须要使用胜义量,所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就是说,你必须要把二量要分清楚,如果你把二量和二量所衡量的对分清楚之后,你使用哪个量做终极观察,就只能够得到世俗量或者胜义量所能够衡量的对这一大段主要是讲这个问题

 

首先以唯识宗这个名言开始,因为前面提到了,如果你在名言谛当中要得到一个最究竟的观点,必须要使用唯识宗的理论,唯识宗的理论在抉择唯识无的方面讲得非常的系统,非常的细致,而且是在观察、分析的时候破外道、破小乘的,该安立他宗派,使用教非常非常的详尽,所以说它是详尽观察的一个宗派。

 

唯识宗这一名言观点也并非是对胜义中显现成立为心与否的分析”,并不是真正的胜义量,名言谛当中它要安立一切万法都是唯识的,它这方面的承许并不是一种胜义的承许,它不是使用胜义量对胜义当中显现是心与否的分析,“而仅是以名言量来权衡无欺显现的一切法”的。

 

当然在这个地方讲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口吻就是麦彭仁波切通过他的智慧来安立唯识宗的口吻,不是说前面唯识宗它自己在叙述自己的宗派。前面有一段讲二谛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讲它有一个自明自知的心识,究竟当中有一个心识,胜义谛当中有一个依他起、有一个圆成实,这个时候又说它只是名言量,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前面一段讲二谛的时候,是麦彭仁波切复述唯识宗自宗的观点,他自宗是这样承认的,他自宗认为依他起心识在胜义谛当中当然是存在的。

 

这一段就是说,麦彭仁波切没有按照唯识宗他自己的观点来进行观察,就是说实际情况,唯识宗按照《中观庄严论》的体系来讲,《中观庄严论》把唯识宗放在世俗量当中了,所以麦彭仁波切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时候就把唯识宗按照实际情况放在世俗谛当中放在世俗谛当中的时候,衡量它的量就是名言量,就不是胜义量,所以二者之间稍微有一点一点这样的过渡,他这样分析的时候是以名言量来衡量、权衡无显现的一切万法

 

譬如有人提出疑问:梦中的这些显现是内心还是于外境中存在呢?

 

譬如对于前面这问题,就是说唯识宗通过智慧来对这些法作详细观察之后可以得出的结论,这个方面再怎么观察也是名言量的一种观察的对境,所以说譬如有人提出这样的一种疑问:梦中的这些显现,梦中的大象、老虎这些,是在内心显现还是在外境当中实际存在呢?

 

对此提问,一些有智慧的人经过一番详察细究,而回答说外境中存在不合道理,只是自现罢了。

 

对此提问一些有智慧的人,他详细观察,就说梦中所梦到的大象这不可能是外境当中实际存在的,他只是自己的心识,他自己心当中显现的所以通过一番详察细究之后,他回答说外境当中当然不存在一个大象,你在做梦的时候是不存在一个外境的大象的。因为你在睡觉的时候,你这么小的房子当中,躺在一张这么小的床上,你的小脑袋当中做梦的时候,这样的大象群显现出来,怎么可能在你的小脑袋当中有这么多的大象群显现,这么高的一座山显现呢?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能说是自己的心自现罢了。只是自己的心的显现,而不是在外境当中实际存在的

 

这方面有一个关键的词语就是“经过一番详察细究”,这个词实际上是承前启后的,对于前面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做了一个描述,就是说你使用名言量来衡量这个无欺显现的一切法,也只是得到一个名言当中的承许。

 

这个方面就是说在梦中做梦的这个外境,是真正的外境色法的显现,还是一个心识的显现?像这个观察的方法,不是胜义当中观察显现与否,是名言谛当中安立这个显现法是外境还是心?如果你用胜义理论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不是成立这个是外境还是心了,如果你真正要通过胜义理论观察,这个显现本身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显现本身根本就没有,这个就是胜义的结论

 

所以如果你要说这个大象到底是外境,还是内心?很明显他观察的重点不是说这个大象有没有,而是说这个大象的显现到底是外境的显现还是内心的显现,这个明显就是在说世俗谛,名言谛的观察了所以说对于这个名言谛做“详察细究”,也只能得到一个名言谛的观点,只能得到一个名言谛的结论而已所以说这个方面作了回答了

 

下面就是一个转折,转到了其他一些人认为的观点

 

可是某些人将二量衡量的道理混为一谈而觉得除了未经观察的显现许以外如果尚有一个观察宗派承认的话,那就与应成派大相径庭了。

 

前面这一大段,麦彭仁波切就把自己的观点作了很清楚的描述,主要是看你使用什么量,使用什么量得到的结论完全不相同的可是有些人,就对于世俗量和胜义量分别衡量这样一种道理,显现上没有通达,所以把二量衡量的道理混为一谈,搅在一起分不清楚,就觉得只要是中观宗他的世俗谛就绝对不能观察的,尤其是应成派的观点,它是“未经观察”。

 

这个地方牵扯到一个宗派的问题,有些宗派他认为胜义当中是空性的,单空的,在名言谛当中,中观应成派的世俗显现应该是“未经观察的显现”,“未经观察的显现”可以作为他的世俗谛,不能观察,一观察就成了胜义观察,所以中宗的世俗谛绝对是“未经观察的显现许”

 

“除了未经观察的显现许以外如果尚有一个观察宗派的承认”他就觉得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应该是未经观察的显现,这个作为他的世俗谛就够了,如果你在这个之外还承认一个“观察宗派”比如说唯识,唯识宗也是观察宗派的,通过详细观察前面讲“一些有智慧的人经过一番详察细究”等等然后说是内心的自现,他就说你如果这样安立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的话,那就与应成派的观点大相径庭了,这就不是应成派的宗风了,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应该是不经观察,只能是未经观察的世俗谛,如果一观察就不能作为应成派的世俗谛

 

麦彭仁波切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是很明显的,什么很明显呢?中观应成派,尤其是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他安立世间共称的这样一种宗派,有他的目的,他的重点是放在胜义谛当中,反正你把世俗谛的法安立完了之后你进入胜义谛的时候还要破掉的,所以他就说通过缘起通过无患六根把把世俗谛的因果等等安立好了之后,这个方面就算完成了,最后他的重点放在胜义谛当中。

 

但是是不是月称论师的宗派或者应成派的宗派只能够是这样的?就完全不能够使用经部宗来作为应成派的世俗谛?这个是不确定的是不是不能够以唯识宗的观点作为应成派的世俗谛呢?这个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并不是通过世俗谛怎么安立、世俗谛的观点来区分是不是应成派、是不是自续派?它主要的区分的观点不在这个地方下面有一段话还和这个相互对应的,遥相呼应,我们先把这段话记在这个地方

 

实际麦彭仁波切的意思很清楚,你是不是应成派,不是说你的世俗谛是怎么承认的,你是不是应成派,要看你的胜义谛的观点,是不是最初一上来就着重抉择离四边的空性,如果说最初的时候,一上来就直接抉择离四边的空性的话这个就是应成派。如果一上来的时候,不是直接抉择离四边的空性,而是首先抉择单空这个就是自续派。所以名言谛当中清辨论师可以使用经部来作为他的名言谛,也可以使用未经观察的缘起作为他的世俗谛,这些都不是他最主要的问题所以麦彭仁波切的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把这个作为划分是不是应成派的观点,这个就是大相径庭了,这个方面就不合理的,下面讲太荒唐了

 

有些宗派他就觉得如果是应成派,你的这个世俗谛就不能观察,如果一观察就成了胜义观察,就不是应成派了。麦彭仁波切说,是不是应成派不是说你的世俗谛观不观察,而是说你的胜义谛当中到底怎么样承许离戏空的。所以说应成派的世俗谛可以使用世间共称,可以使用经部,也可以使用唯识宗,这个方面都是可以的,没什么不行因为观待众生的根基来讲,他对于世俗谛的安立,(根据)不同的认知方式,怎么样给你安立因果缘起都可以的,但是最究竟的一点就是到了胜义谛的时候完全要把所有的法都抉择为空性

 

这个方面主要是在复述对方的观点,对方的观点就说只能是未经观察这个就成了他的世俗,如果一观察就有可能变成了胜义观察了,所以说不能够承许这种观察的宗派下面麦彭仁波切说

 

千万不要这么想。无论是谁,对于此等法自相成立与否或者它的本体以量成立之类的任何问题,辨清能衡量的正量这一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就是辩论的精妙之处,如果麦彭仁波切没有通过这种辩论的话,我们可能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讲完麦彭仁波切他自宗之后,比如前面这一段就是讲麦彭仁波切自宗,通过名言量来衡量名言谛,通过胜义量来衡量胜义谛中间加一个辩论:就觉得如果观察之后就成了胜义观察了,麦彭仁波切说“不要这么想”。

 

不管是谁对于此等法”,“此等法”就是在我们分别心面前显现的这些一切山河大地等等的法,或者说我们的心识等等的法,这些法的“自相成立与否”,或者“它的本体以量成立之类的任何问题”,“辨清能衡量的正量”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就是说你要衡量这个法,你要安立这个法,你就可以使用世俗量,因为世俗量是从正面成立的。如果你要否定它的本体,你就使用胜义量,它的本体是根本不存在,你就要使用胜义量

 

“对于此等法自相成立与否”,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量,你想让自相成立,你就可以使用世俗量,你要让这个自相不成立你就使用胜义量“或者它的本体以量成立之类的”,它的本体是什么的量成立之类的,“辨清能衡量的正量”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讲这个辩论,一方面把这样一种窍诀告诉我们了,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的窍诀关要。就是说,你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你想要得到世俗当中它的本体,你就使用世俗量,如果你认为它是空性的,你就使用胜义量,千万不要把两个量混在一起,如果你把两个量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辨清它的本体了这样分开之后,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灯了,以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把这个窍诀使用在一切问题的辨别当中,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佛经、论典的意趣辩得清清楚楚,我们的智慧也因此而大增

 

也就是说,从胜义量的侧面来衡量,则如光明前的黑暗一般,在胜义中永远也不会成立,因此无有丝毫所建立之法。

 

进一步讲,如果你使用胜义量从胜义量的侧面来衡量的话,就像光明面前根本没有黑暗一样,一切万法的本性“在胜义中永远也不会成立”,胜义当中永远都是一法不立的,所以像这样观察的时候就是胜义量,“因此没有丝毫所建立之法”,你在胜义当中没有一个可以建立,尤其是如果你要使用胜义量的时候,没有一个法可以建立,乃至于最后使用胜义量观察的时候,你的如来藏光明这部分也没办法建立起来,空性的这部分也没办法建立起来,根本慧定的时候,一法都没办法安立的,破所有的法。

 

如果你想要建立如来藏光明,你要建立这个智慧,你必须要使用世俗量。当然世俗量当中又分两种,我们学习《解义慧剑》的时候,一个是观现世,一个是净见量。净见量主要是专门负责抉择诸如如来藏光明、智慧的本体等等,这个方面使用这样一种世俗量。如果你要使用胜义量,如果你要用中观宗的观点来观察一切万法,在这个观点面前永远得不到一丝一毫的承许。

 

为什么中观宗不承许光明呢?为什么中观宗不承许智慧啊?中观宗为什么不承许如来藏?绝对不可能承认的。因为它是破因,如果在胜义量面前成立了一个法,就说明在胜义谛当中有一个法可以安立。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众生的分别心他就可以执着这个法,开始缘这个法,然后把这个法作为法执。如果把这个法作为法执的话,你就根本还没有真正得到一切万法的本相、实相。

 

所以他在使用胜义量的时候,没有一个法可以建立的。如果要建立,从另外一个侧面,从它的建立方面,从立因,这个立因就是世俗量。世俗量都是立的,观现世量当中,正确的法可以安立。我们学因明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嘛,反正它给你建立这个是对的这个是不对的,把不对的给你抛弃了,然后把对的结论给你弄出来,这个就是立因,立因就是世俗量来得到的。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得到根本慧定当中的光明这部分,根本慧定当中的智慧这部分,和空性双运的如来藏的这部分,你必须要使用世俗量,你不使用世俗量,通过胜义量是永远得不到你所要得到的胜义,这些所谓的光明等等。

 

使用世俗量,使用究竟他空的观点从正面来建立如来藏,比如说,打个比喻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波切的《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还有《他空狮吼论》,这个方面就是通过世俗量,通过非常详尽的理论给你抉择如来藏是怎么怎么成立的,它恒常的自性是怎么样的,给你讲得清清楚楚。这个就是使用清净的名言量,或者说清净的世俗量给你建立如来藏的观点。

 

所以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无有丝毫所建立之法”,这些都是很关键的东西啊!我们在学中观的时候,这些一方面是基础,必须要通达的;一方面我们如果把前面这些问题通达了,有这个定解再去看其他的法,就是很简单很容易的。我们要真正把自己中观的见解安立得很清净,这些都是很殊胜的窍决。麦彭仁波切他证悟了一切万法之实相之后,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给我们安立,把他的观点写在论典当中。所以这个方面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的。

 

相反,如果从名言量的角度来分析,则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不可否认而成立的,所以随着名言的现相无论如何观察,像因明论典中建立前后世等存在的分析等那样,绝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

 

相反,如果我们使用名言量的角度分析,那么你就可以详地使用名言量去分析。“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不可否认而成立的”,你眼前的这些柱子、瓶子,还有因果等等,这方面如果通过名言量的角度来安立分析的时候,就把它不合理的部分剔出去,然后把合理的部分建立了。比如说你认为没有前世后世的因果,那么通过名言量详尽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把这样一种错误的邪见完全打破,然后建立前后世的观点,然后如何通过自己的根去取境,诸如此类的观点都可以建立起来。

 

“所以随着名言的现相无论如何观察”,比如说像因明论典当中建立前后世,就是做了非常详细的观察。但是虽然是做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永远都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因为它使用的是名言量,永远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所以说把二量分开,你可以使劲去分析,使劲观察,但永远不可能成为胜义量的。

 

前面这个宗派就把二量混在一起了,它就觉得真正的中观应成派它应该是不观察的世俗谛,如果你观察就成了胜义量了,就不是真正的中观应成派了。所以麦彭仁波切的意思就是说你把二量分析清楚了,这个非常非常清净的。

 

 

 

回目录

音频:

【ZCKB】《中观庄严论》011

 

第十一课思考题:

 

30、请说明中观派安立名言的几种方法。本论是以哪一种方式安立名言?

31、梦中的显现是在内心存在还是于外境中存在?为什么?你认为醒觉位的一切显现与梦中的显现是否不同?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我们正在讲《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部分。上面已经阐述了外道以及内道声闻缘觉乘和唯识宗对二谛的观点,今天继续讲有关二谛的重要性。

 

由上而观,内道佛教的这些宗派,根据智力的高低程度不同,证悟空性的范围也有大小的差距。

 

从上述道理可以了知,包括佛教在内的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由于各派论师们智慧的高低有所不同,其证悟空性的范围也存在大小的差距。其中,小乘论师证悟空性的范围与唯识宗相比,唯识宗的境界更加超胜;而唯识宗与中观宗相比,则是中观宗的境界更胜一筹。

 

虽说从越来越靠近二谛本相来看,的确呈现逐步向上的趋势,然而所有这些宗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未能超越一个成实的现基,

 

为什么说他们的智慧越来越超胜呢?主要从越来越接近二谛真相的角度来讲,上述内道各宗呈现出一种逐步向上、层层递进的局面。

 

以上所说的有部、经部、唯识等宗派,由于在智慧的高低上完全不同,导致趋入二谛真相的方式也不相同。但是,除中观应成派以外,其他所有宗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离不开一种实有的现基。两种有事宗认为: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应该是存在的。唯识宗认为:自明自知的依他起心识实有。这几个宗派都不同程度地执著一种实有观点,这就是他们的错误,他们与中观应成派的差距也在于此。

 

为此只能称得上是相似的空性。

 

因此,除中观应成派以外,其他各派所抉择的空性虽然也是一种空性,但只能称之为相似空性。

 

大家应该清楚,上述各种宗派的论师们不能完全证悟胜义的本相,在抉择胜义谛时出现了这种错误和过失。那么,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诸位论师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这类论典衡量一下自己的相续?看看自己所抉择的般若空性,到底是相似空性还是真实空性?

 

比如对《入中论》、《心经》、《现观庄严论》等进行解释时,你在见解上是不是承认一种实有法?如果确实承认实有法,可以说,这种见解是不究竟的。之所以说声闻乘的宗派不高、唯识宗在抉择见解方面不能与中观应成派相提并论,其原因就在于此。

 

而本论在所知万法当中,自性成实的法一丝一毫也是不承认的,

 

在《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中,从头至尾的所有内容,根本不承认一丝一毫的成实之法。当然,名言中火是热性的、水是凉性的,每一个世俗法都有它自己的本性。虽然也可以将之称为实有,但这只是从世俗角度而言的。如果真正以胜义量加以观察,根本不破的一个实有法,在本论中一丝一毫也不会承认!如果承认,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观派。

 

因此,抉择胜义谛时,任何宗派、任何人都不应该承认一种实有的法。我们当中的很多道友已经闻思过中观,认为自己现在是一位中观论师。既然是中观论师,你在抉择见解的过程中,是否承许成实之法?无论是心识还是外境,你对它是否抱有实有的耽著?如果存在一个实有的耽著,就根本不是本论的观点所在,因为作为真正的中观论师来讲,自性实有的法一丝一毫也是不承许的。

 

《月灯经》中云:“诸法恒常自性空,诸佛子破所有法,一切世间尽本空,持相似空外道宗。”

 

诸佛菩萨所遮破的,就是诸法的实有存在。因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林林总总的一切法,并不是一天两天之内暂时空着,而是恒常空的;并不是现在才空,而是在每一法形成之初就是空的;并不是我们抉择时才变成空性,而是从无始以来一直空着的。我们应该通达此真正的胜义空性。

 

“持相似空外道宗”,实际上,外道也承认一些空性,但他们所承许的只是一种相似的空性,就像瓶子里面没有水或者眼睛看不到色法一样,根本不是真正的胜义空性。现在有些论师所认为的空性,实际与外道的观点没有任何差别。

 

释迦牟尼佛最究竟的般若波罗蜜多,对于光明、显现等任何一法均不承许实有。如果承许实有法,可以说这一宗派根本无有解脱之道。月称菩萨在《入中论》的最后,非常明确地说:一定要依靠龙猛菩萨的中观无二道,如果离开此不二法门,此人根本无有解脱之道【1】。因此,真实义中千万不要承许任何法为成实实有,否则,这种人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

 

【1】《入中论》云: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

 

依据诸如此类的教证中所说足可树立起这样的中观宗。

 

依据《中观庄严论》或《月灯经》所说的教证,则可建立起真正无垢的中观派。

 

对于凡是所现的世俗法在未经观察分析的分别心前显现,虽说中观派也有按照世间共称来承认的宗派以及依照经部等宗义而承许的观察宗派,

 

中观宗在安立世俗名言时有几种宗派,比如,对于所显现的世俗法,在未经观察分析的情况下,世间人如何承许,我也如是承许,这就是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安立名言的方法;另外,按照经部论师承认一切外境存在的观点来安立名言,像清辨论师在《中论释·般若灯论》中所承许的那样;还有“等”字所包括的,随有部论师的观点来安立的名言。

 

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和全知果仁巴的《中观总义》中都讲过:中观宗的名言,有随世间共称安立的,也有随经部观点安立的,还有随有部观点安立的。那么,随有部和经部观点来安立的宗派究竟是什么样呢?以前持有部宗和经部宗观点的有些论师,后来逐渐趋入中观应成派时,他的名言一般是按照小乘宗的名言安立方法来抉择的。

 

但这部论中名言的观点完全是随同唯识宗来承认的,这就是作者最初创立的瑜伽行中观宗轨。

 

《中观庄严论》的观点是否与上述观点相同呢?并不相同。第一,这部论典的名言并不是随世间人的共称而安立;第二,也并不是以有部和经部的观点而安立。这部《中观庄严论》的名言,完全是随唯识宗的观点来安立的。

 

作者静命论师所创立的这一宗派,为什么称为瑜伽行派?为什么静命论师称为中观瑜伽行派的创始人呢?“瑜伽”即指唯识宗。这一宗派的名言完全依照唯识宗的观点进行抉择。

 

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如此,中观应成派的名言到底是按唯识宗的观点安立,还是按世间共称的观点来安立呢?《入中论》在安立名言时,完全按照世间人们的共称进行抉择,并且着重遮破了万法唯心的观点。那么,本论在建立名言时,如果随唯识宗观点来安立的话,会不会与《入中论》的观点相违呢?

 

对此,我们可以回答:并不相违。中观应成派的名言,不一定全部按照世间共称来安立。根据众生的根基和意乐的不同,中观应成派对于名言的安立,既可以随世间人们的共称——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安立,也可以随唯识宗的观点来安立。

 

清辨论师的《中观宝灯论》里专门引用月称论师和龙猛菩萨的教证,着重建立了万法唯心的观点【2】。如果月称论师根本不承认外境唯心,清辨论师也就不可能引用他的观点【3】。

 

【2】清辨论师所著的《中观宝灯论》中,清辨论师引用龙树菩萨的《大乘二十颂》,建立了世俗内外诸法皆为唯识自体的观点,如云:“内外所知法,离心无所成。”“诸法皆心性,如幻而安住,心性亦光明。”并且讲到:“幻化心现内外法,我与蕴等无少成,皆由幻心幻现故”。

 

【3】在抉择内中观时,月称论师说:“了知分别心以外不成立法的少许自体,诸法之幻有如阳焰般现而无自性,皆由分别心自现。”清辨论师在《中观宝灯论》中解说内之细中观修法时,也有类似的词句。

 

那么,《入中论》当中为什么通过众多教证、理证着重破斥万法唯心呢?这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而抉择的。无垢光尊者也是如此,他在有些论典中着重破斥万法显现为心的观点,在有些论典中着重建立了万法唯心。萨迦派的全知果仁巴和自宗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完全一致,全知果仁巴认为:根据所化众生的根基不同,依照世间共称或唯识观点安立名言均无不可。

 

这是中观方面比较关要的问题。在《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当中,中观应成派的名言都是随唯识宗的观点而安立的;在《入中论》当中,世间人如何共称,中观应成派也如何安立名言。这两种观点互不相违,对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如果以正理来分析此世俗的安立方法,则是名言最究竟的实相真如,也是具德法称论师的意旨所在。

 

依靠正理分析世俗谛时,最究竟的名言安立方法,就是唯识宗的观点,具德法称论师的意趣也在于此。为什么这样讲呢?在《释量论》的最后一品中,既有随经部宗观点来安立名言的,也有随唯识宗观点来安立名言的,但是最后的正量之果,则安立为唯识宗的观点。所以说,中观派按照唯识观点安立名言非常合理,这一点,既是静命论师的观点,也是法称论师的观点。

 

《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到:依靠理证来推证前世后世、业因果存在等名言法时,法称论师的观点是无与伦比的;而在胜义观察时,龙猛菩萨和月称论师的观点首屈一指【4】。对于诸位论师的观点,如此分开抉择相当好。

 

【4】《定解宝灯论》云:“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即是因明之论典,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即是胜乘中观论。”

 

名言与胜义各自正量所得出的结论必定截然不同,而安立名言堪为顶峰的非唯识宗莫属。

 

名言量是指现量、比量等,依靠它所得出的法叫做名言法、世俗法;胜义量则是指《中观根本慧论》中所讲到的大缘起因、破有无生因等,依靠这些推理所得到的法叫做胜义谛。这两个量是完全不同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不同的,依靠名言量不可能得出胜义的结论,依靠胜义量也不可能得到名言的结论。就像通过不同仪器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一样,依靠名言量和胜义量各自所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而依靠名言量进行抉择时,堪称顶峰的即是唯识宗的观点。

 

关于按照如此观点来承认在名言中十分方便且另有诸多殊胜必要,下文将会给予略述。

 

通过中观理抉择一切万法时,其名言跟随唯识观点来解释非常方便、非常容易。如同屠夫了知众生的要害部位一样,依靠唯识观点抉择名言,对于万事万物在名言中的实相,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通达。这一点,下文在阐述真相唯识宗观点时会作简略宣说。

 

唯识宗这一名言观点也并非是对胜义中显现成立为心与否的分析,而仅是以名言量来权衡无欺显现的一切法。

 

唯识宗“万法唯心”的观点,并不是观察胜义中万法的显现是不是心,而是观察世俗当中,外境无情法是真实存在或者是心的本体。因此在这里,众生面前无欺显现的瓶子、柱子等各种各样的法,全部运用名言量抉择。

 

譬如有人提出疑问:梦中的这些显现是内心还是于外境中存在呢?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做梦的时候,外面各种各样山河大地的景象,到底是内心的显现,还是外境真实不虚存在呢?

 

对此提问,一些有智慧的人经过一番详察细究,而回答说外境中存在不合道理,只是自现罢了。

 

比如,我晚上做梦,梦到大象在那边、我在这边,大象到底存不存在?这到底是我自心的显现还是外境真实存在呢?

 

具有智慧的人回答说:正在做梦的时候,大象肯定是存在的,既可以摸得到也可以看得到。但实际上,只是你自心的迷乱显现而已,外境根本不可能真实存在。

 

同样的道理,现在外面正在无欺显现的经堂里的人、花、老山羊等现相,到底是自己的心还是外境中真实存在呢?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对此回答说:“这就是心的一种迷乱显现。”

 

可是某些人将二量衡量的道理混为一谈

 

麦彭仁波切在世的时候,还是有一部分人将胜义量和世俗量混为一谈。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将此二量混淆,就像麦彭仁波切前文所说的:自己的心绪或智慧就会像菟丝草一样,混乱不堪。

 

有一位居士说:他的家乡有菟丝草,这种草跟很多植物缠连在一起,特别难分开。我问他:“可不可以给我寄一点?”他说:“可以、可以,想想办法。”如果收到的话,不仅我自己想看一看,而且要给中观班的很多堪布也看一下,因为在藏地从来没见过菟丝草。

 

但在此处,麦彭仁波切说得很清楚,依他起是以实相为主还是以现相为主?有时我们自己的心始终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就像菟丝草一样,一直纠缠不清、特别凌乱。

 

而觉得除了未经观察的显现许以外如果尚有一个观察宗派承认的话,那就与应成派大相径庭了。

 

有些人认为:就像《入中论》所讲的一样,中观应成派一定要承认未经任何观察的、世间老人所承许的名言。除此以外,如果承认一种详详细细观察的名言,则与中观应成派的观点非常不相合。

 

正是对二谛未分析清楚,才导致出现了上述错误的想法。所以,麦彭仁波切说:你老人家千万不要这么想……

 

千万不要这么想。无论是谁,对于此等法自相成立与否或者它的本体以量成立之类的任何问题,辨清能衡量的正量这一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人认为:不经观察的安立,对应成派来说非常合理,只要稍微观察就不合理了。

 

你千万不要这么想。为什么呢?无论是谁,对于一切法是否成立等问题,全部需要依靠它的量来区分。比如柱子成立还是不成立,对此进行观察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胜义量进行观察,这时,即使名言中也不成立;一种是以名言量进行观察,以此观察时,柱子肯定是成立的。所以,麦彭仁波切说:对于某法的本体是否成立等问题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看所运用的量是胜义量还是世俗量?如果是世俗量,对此观察又有什么不合理呢?

 

中观应成派的月称论师在安立名言时并非从来不观察:世间老人如何承认,自己也如是承认。事实并非如此。麦彭仁波切跟格鲁派的有些高僧大德辩论时也说:月称论师安立名言时,还要去问牧童或者其他一些愚笨者的话,那实在太可笑了!

 

所以,应成派在安立名言时,可以有观察和不观察这两种方式。

 

也就是说,从胜义量的侧面来衡量,则如光明前的黑暗一般,在胜义中永远也不会成立,因此无有丝毫所建立之法。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观察:运用的到底是哪一种量?是以胜义量得不到,还是以世俗量得不到?

 

对所有万法一点也不观察是完全不合理的。在以胜义量观察时,就像《中论》所讲的那样,包括轮回、涅槃、佛陀、佛陀的智慧等一切的一切,全部已经破完了。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连芝麻许也不可能得到,就像光明面前不会出现黑暗一样。依靠胜义量抉择时,无论心识还是外境都不可能存在,全部荡然无存。

 

相反,如果从名言量的角度来分析,则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不可否认而成立的,

 

如果以名言量来观察,形形色色万事万物的法,在名言中是绝对不能否认的。假设否认万法存在,认为柱子也没有、瓶子也没有,就已经毁谤了名言。

 

格鲁派的有些论师认为:柱子不空,柱子以实体来空。《定解宝灯论》中讲到的这些问题,在这里,麦彭仁波切用间接的语气同样作了驳斥:所谓的“不存在”,究竟是胜义中不存在还是世俗中不存在?如果说胜义中不存在,就不要说“柱子不空,柱子以实体来空”,柱子也好,实有也好,显现也好,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已经毫不含糊的遮破了。如果是世俗中不存在,世俗又分为正世俗和倒世俗【5】两种,其中前者——业因果、前世后世存在等,按照法称论师《释量论》所讲的那样,必须承认,这一点不承认的话,就已经诽谤了世间的名言,是非常可恶的一种见解。

 

【5】倒世俗:如因迷乱习气或眩翳之力现见本无之空花乱坠、线条般之毛发、黑点般之蜂蝇、圆圈般之孔雀翎眼等。

 

所以随着名言的现相无论如何观察,像因明论典中建立前后世等存在的分析等那样,绝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

 

以胜义量和名言量二者进行观察时,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能互相混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辨了不了义》等论典中也有些不同的观点,但在这里不作宣说,大家按照麦彭仁波切的直接意义来了解就可以了。因为这里面间接讲到了很多对方的观点,比如《菩提道次第论》、《辨了不了义》、《善解密意疏》当中,宗喀巴大师及后学的有些大德们,在显现上,对胜义量和世俗量分得也不是特别清楚。所以,麦彭仁波切通过间接的方式破斥这类观点。但从直接角度来讲,我们必须明白:胜义量和世俗量一定要分开,胜义的见解以胜义量来抉择,世俗的见解以世俗量来抉择。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和本论当中,一直再再强调:胜义谛,需要根据月称论师和龙猛菩萨的观点来解释;世俗谛,一定要按照法称论师的《因明七论》来解释。这样一来,世界上的万法都不会混为一体,全部会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这些后学者,对于胜义量和世俗量必须要分析清楚,这样一来,对万法的本性、名言中的现相也可以抉择得极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