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KB】《中论》对应讲记 91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癸三、(宣说二谛之必要):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如果不依靠世俗谛,则得不到胜义谛,得不到胜义谛就得不到涅槃。

对方提出疑问:如果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是胜义谛,那佛陀只说胜义谛就可以了,何必说世俗谛呢?

 

龙猛菩萨回答:虽然胜义谛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但不依靠世俗谛,修行者就不能趣入胜义谛,没有得到胜义谛,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最终的实相涅槃,所以佛陀宣讲了世俗谛。

 

因此,在学习、宣讲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世俗谛,否则难以趣入胜义谛。为什么呢? 因为胜义谛超越了一切语言寻思等凡夫的行境,而凡夫却不能超离世俗谛,所以佛陀才依靠世俗谛引导众生趣入胜义谛,否则众生怎能进入胜义谛那美妙的殿堂?很多论典都强调了本颂的道理,《入中论》云:“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显句论》说:想获得水,就应提前准备水桶。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比喻说: 既然连得到水都需要水器,那么想获得胜义谛的殊胜境界怎么能不依靠世俗谛呢?

 

另外,世俗谛也可以指单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真正的胜义并不只是一个单空,而是超离四边之戏论。然而,

如果无有存在于遣余分别心境前万法的无实这一相似胜义,则无有证悟大胜义的方便。正由于它属于能证悟真实胜义的方便或因,才命名为胜义的。如《中观藏论》云:‘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所谓真实世俗梯即真世俗谛,就是指破有边的单空。按照汉地某些法师的解释方法,世俗谛就是文字般若,胜义谛就是实相般若,通达实相般若要依靠文字般若,这种解释也可以。总之, 世俗谛是凡夫的范畴,依靠世俗谛的方便才能通达胜义谛。

 

按自续派的观点,胜义谛有真胜义和假胜义两种。远离一切戏论的实相是真胜义;暂时安立的单空是假胜义:从遮破实有、随顺胜义的角度而言是胜义,从未超离分别戏论的角度而言则是世俗。《中观庄严论释》说:“其中无遮空性是观待远离一切名言之真正胜义而安立为世俗的。”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的胜义谛是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因为从最究竟的观察来看, 暂时的单空实际上就是世俗谛。所以,如果谁认为“空性”就是遮破有边的单空,就说明他还没有通达真正的胜义谛,依然落在世俗谛中。但单空是最终进入胜义谛的方便,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照见本义诸大德,极其郑重而宣说,必须通过修无我(指自续派的单空),方可根除我执见。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

当然应成派的不共所化众生可以不依靠单空,直接向他们宣讲远离四边的大空性就可以。他们依靠强烈的信心和善知识的开示很快就会开悟,但这种情况极为稀少。

 

癸四、(误解空性之过患):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不能正确理解空性的钝根者会自己害自己,就如不善咒术的人为咒所害、不善捉毒蛇的人为毒蛇所伤一样。

 

修行人的见解一定要正确,见解不正确就很危险。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空性非常重要,否则很有可能趋入邪见的歧途,这一点大家务必要重视。某些人该证悟的空性没有证悟,不该证悟的偏执邪见却“证悟”了,这非常可怕!空性虽然是非常殊胜的甘露妙法, 但对不能正确理解的人来讲反而成了毒药。当年旃扎古昧和月称论师在那烂陀寺辩论的时候,连牧童也会歌唱:龙猛菩萨的宗派是药也是毒,而圣者无著的教义唯一是甘露。意思是根基好的人在闻思了中观空性以后很快会得到解脱,而根基差的人却会因此彻底毁坏相续。智慧、信心不错的利根者闻思《中观根本慧论》 后既不会堕入名言的边,也不会堕入胜义的边, 会安住中道而行持:胜义中以空性的见解摄持,世俗中重视行持善法。但钝根者在闻思了中观后却将空性误解为单空,要么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一切万法都不存在,要么耽执空性实有存在,要么毁谤空性,这样反而就害了自己。所以,大家要依靠教证理证来衡量,看自己的见解是不是真正的空性见。

 

下面以两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是不善咒术的比喻;一个是不善捉毒蛇的比喻。第一,如果能按窍诀正确使用息增怀诛等事业的咒语,就能够成办相应的事业;但如果方法不对,可能反而会害了自己。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著作中有很多密咒的修法,这些修法都需要具备各种条件,比如缘起物、咒语、观想等,如果这些因缘没有弄妥,那么不但不能成办事业,还可能害了自己。比如降伏咒轮,有些是左转的,有些是右转的,如果方向反了,该左转的右转、该右转的左转,这样不但不能降伏别人,反而会伤害自己。再比如续部中的忿怒咒语,它们都有不同的观想方法,如果没有按要求去作,则不但不能成办事业反而会害自己。第二,毒蛇头上的如意宝珠能遣除自他的贫困和疾病,如果有人能善巧捉毒蛇,就能以如意宝珠利益无量众生。但如果不善巧,则会被毒蛇咬死,不仅取不到宝珠反而毁坏了自己。 印顺法师的讲记中说“捉毒蛇”是为了取蛇胆, 但这种说法好像没有教证理证的根据。

 

如果能正确理解空性就会对自他带来很大利益,否则就会像这两个比喻一样有许多过患。有人认为修大圆满法不解脱就堕落,所以不敢求大圆满法。其实中观也一样,从正面来讲,乃至对空性生起合理怀疑,也能断除轮回的根本,《中观四百论》云:“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从反面来讲, 如果对中观空性生邪见或者抹杀一切世俗因果法,这只有堕入恶趣一条路,《中观宝鬘论》云: “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个别法师认为:密宗特别危险,只有显宗才有利无弊。显宗是不是有利无弊呢?当然, 如果你不深入,只在表面上学一学,弘扬一些所谓的“人间佛教”,这对自他似乎不会带来任何损害,但实际情况中,还是有人退道心、生邪见、甚至诽谤佛法不灵验,这难道不可怕吗? 再说,寻求世间小利都要冒一定的风险,那我们为了获得出世间的利益冒一点“风险”难道不值得吗?其实,没有任何困难,不需承担一点点风险的好事在哪里都没有。所以,绝不能以有一些所谓的危险性就排斥密法。

 

总之,这一颂教诫我们要正确理解空性, 否则有很大的危险。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都引用这个教证,针对其他教派的论师把佛陀二转法轮和龙猛菩萨的究竟密意耽著为单空的见解进行了破斥。所以,希望大家无误认识空性的本体。

 

在座的部分道友,可能前世听过中观,跟中观结过一定的因缘,所以现在一听到中观法门就觉得非常殊胜,内心也非常欢喜。而有的道友可能前世跟中观没结上善缘,听到空性也不知所云,只想念念阿弥陀佛就算了。但无论如何,大家应好好珍惜值遇空性教法的殊胜因缘。

 

癸五、(是故佛陀最初未说空性之理):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世尊知道空性甚深微妙的体相非钝根所能了达,所以在成道后四十九天中未转法轮。

 

《方广大庄严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四十九天未转法轮,在帝释天和梵天供养右旋海螺和纯金法轮并请佛转法轮后,佛陀才来到鹿野苑传法。而《法华经》则记载,世尊成道以后在二十一天当中未转法轮,经帝释天、梵天、四大天王及大自在天等百千万天人的祈请后才开始转法轮。

 

为什么佛陀不转法轮呢?因为佛陀知道自己亲证的空性法门高深莫测,不是钝根者的境界,即使对他们宣说也不会有任何利益。所以世尊当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意思是,我已经获得犹如甘露一般的法性——甚深、寂灭、离戏的光明无为法, 但是为谁宣说也不可能证悟,所以还是无言安住于寂静的林间。

 

空性法门的确很深奥,虽然凡夫众生可以了解空性的总相,但要真正证悟空性却非常困难。不要说空性,八种无暇、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等道理真正要在修行中有所体悟也有一定的困难。只有佛陀才完全证悟了空性法门, 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只是部分证悟,而在座的道友以及像我这样的凡夫人虽然不像世间人那样对空性一无所知,但也只是从道理上明白,比如对破有边、破无边等道理有大概的了解。所以,不要稍微有一点中观见或大圆满见就认为是证悟。有些人稍微懂一点柱子不自生、 不他生、不共生的道理就认为已经证悟了空性, 或者大概了知了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明明清清的,就认为自己已经证悟大圆满了。但这并非真正的证悟,了解与开悟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以上六个偈颂总结了对方发太过的原因, 下面讲“自宗无有过失之理”。

 

《中论释》


——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

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 则不得涅槃。

 

而要表述所宣胜义的内涵,也必须依赖能诠所诠、能知所知等等世间名言。如果不依赖这些世俗表达方式,就永远不能诠释胜义实相[第一义];如果不能诠释胜义实相,就无法证达胜义实相;因为对胜义实相不能证达,也就不可能获得究竟涅槃。

 

所谓“空性”,并不是仅仅将某一个边遮破,而是遮破四边、远离戏论,以名言分别念难以彻见其真面目,并超越世间的。

 

为了趋入超离世间心境的胜义实相,对任何边戏的任何耽执,都必须以缘起理论予以破斥,并安住于远离一切边戏的境界之中。

 

遮破某一边戏的单空是名言,而不是真正的胜义。其必要也因为空性必须背离一切戏论的缘故,所以对任何法的耽执,都应该予以破除。就像驱除强大的病魔所使用的泻药一样, 泻药最终也是必须排泄出来而不能将其留在腹内的。

 

如果从“无色”的角度进行表述,愚痴凡夫们就会将仅仅遮破色法理解为空性及其必要。(佛陀)考虑到成就大义的目的,所以(暂时)没有遮破一切边,而是(为众生逐步)传授了迂回的对治(边戏)之方。

 

虽然如何诠说的“空”,都属于名言中安立的法。但是,如果不这样安立,就不能遮破耽执之境,如果不能遮破耽执之境,则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希望远离戏论。因此,如果不用言语来诠释空性,就不会有任何办法(诠释空性了)。

 

正如“为假立说故”所言,如果不懂得单空虽然仅仅属于名言,但却是证悟究竟实相必不可少的因,究竟之义是超越空与不空等一切名言戏论的道理,将名言执著为胜义,彼等之人则永远也无法通达超离名言的甚深境界。

 

如果对方提出:既然如此,则仅仅宣说胜义已经足够,又何必阐释名言呢?

 

针对被名言戏论所束缚的人而言,如果首先不破除名言戏论,则无法睹见真如法性;如果没有被引往名言正道之中,则无法为其宣说实相真如。所以,(阐释名言是)必要的,如同渡河必须具备的船只一样。因为不宣说胜义, 而仅仅安住于名言,就不能获得寂灭一切戏论的究竟涅槃。

 

由此可知,针对个别众生,是无法同时阐明各别自证的所证——远离四边戏论的,只能逐渐断除增益之边。因为他们将单空理解为胜义,并对(空性的)意义、必要以及本性持颠倒邪见的缘故。

 

这种情形,就如同将泻药存留于体内一样, 终将招致损害;也如同(用手)为人指示空中之月,对方却只知紧盯着指尖;或者如同为了让人明白虚空不存在的道理,而告知“虚空是无论如何也不存在的”,对方却不但没有断除虚空之想,反而认为存在“虚空是无论如何也不存在”的法相者,并再次对此耽执不已。无论怎样为其解释,都一如既往,要想令其破除耽执,实在是困难重重一般。

 

正如《显句论》中“心、名、用三法【70】皆为名言,于胜义中无有且不可诠释”等所要表述的道理一样。因为诸法无有自性,才能使因果以及能作所作等法成为合理。在其他前提下,(这些法)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合理。如果能对远离一切边戏的真如法性,具有不倒正见,就可以用这种摧灭老死的甘露,根除轮回之过患, 并从而获得恒常离戏无住涅槃法身之果位。

 

【70】 心名用三法:使用名言的三种情形。“此乃柱也”之想,为分别心;呼“柱”之声,为名言;“是柱故,能营造家宅”为功用。

 

不能正观空, 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 不善捉毒蛇。

 

因为上述之人难以正确彻见甚深空性之义,这些乏智钝根者的荒谬见解最终必将毁害自己。

 

如果对方提出:怎么可能毁害自己呢?就像如果没有播下种子,只是不能得到收成而已, 但对作者应该是毫发无损的一样。(如果不能理解空性,)又怎么会受到什么伤害呢?

 

这二者之间是迥然不同的。就像不善于捉毒蛇,以及不善于修持明咒一样。其中的第一个比喻是说,如果能利用适当的明咒、法药与窍诀,如理地去擒获毒蛇,就能得到(毒蛇头上的)如意宝珠。反之,如果离开了这些方法, 擒拿者反而会受到(毒蛇的)伤害。第二个比喻是说,如果能如理地修持某种明咒窍诀,修持者就会得到利益。如果离开了窍诀,修持者也必将招致毁损。

 

同样,如果对诸法持单空之见,就或者会毁谤因果与能作所作;或者会对空性以及空性所依靠的各法持谛实之见,从而使空性成为贮积于体内的泻药;或者会说“诸法明明存在, 又怎么会是空性呢?”并从而造作舍法之罪。

 

这些人抱残守缺地将这种单空空性执持不放,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自取其亡。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 是故不欲说。

 

因此,要彻底通晓这种超越缺智少慧钝根者心境的深妙之法,是极为困难的。遍知者佛陀(当初)因为顾忌到这一点,所以不愿意为众生宣说此深奥法门。

 

经云:“出有坏世尊于方成道时念及:吾之深奥微妙光明法,实非观察、寻思之行境, 乃精义入神、贤明聪睿之士方可证达之法。余若为人宣说,他人亦无力解证吾之深境,终将损害于吾,且生畏惧怯懦不悦之心。以是之故, 吾当独居寂地,安住于现法乐住【71】之中。”又云,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吾已得, 为谁宣说亦不可证悟,故当无言安住寂林中。”

 

【71】 现法乐住:身心留住今生今世安乐之中。

 

 

 

 

 

《中论密钥》90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庚三、应有业因果不存在之过:

 

对方认为,不单单有失坏四谛、失坏三宝的过失,而且还有失坏业因果的过失。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空法就是指中观宗承许一切万法皆空。如果承许一切万法皆空,因也是空的,果也是空的,因和果都不存在的缘故,所以就毁坏了因果。毁坏了因果也是毁坏了佛陀出世之后所宣讲正法的核心,一切修行的主线实际上都是围绕因果而实行的,如果没有因果,出家、守戒、布施、忍辱等等一切的善法都应该失坏,还有修持人无我空性一定会得到解脱果的这个因果也会失坏,出世间的因果也好,世间的因果也好,都会失坏的,就毁坏了因果律。

 

“亦坏于罪福”,修持善法获得福报,造作恶业获得罪性的因果律也会失坏,一方面是坏因果,一方面是毁坏了罪福等等的果报,过失非常大。所以不能承许一切万法皆空,如果承许一切万法皆空,就有坏因果和坏罪福的过失。

 

对方主要是站在初学的角度,或站在下根者(相对来讲)的角度来看问题,对中观宗的观点作观察,因为没有完全了知佛陀教法的核心,只能够局限在实有的观点当中,对于超越分别念、超越实有的观点,暂时来说还没办法了知。

 

经由辩论,一部分人可以接受中观宗所讲的一切万法空性的立论,一部分人不一定能够接受。从真正引导众生的角度来讲,出现在《中论》当中的这些辩论,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真正针对小乘者的。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小乘者,中观宗的论师不可能给他宣讲他不能够接受的教法,让他产生更大的疑惑、邪见等,除非有很大的必要性。比如在《摄颂》当中讲,文殊菩萨给众生宣讲空性,众生暂时生起了邪见,堕到了地狱当中,但是很快从地狱当中出来获得了解脱,这是有特殊必要。如果没有特殊必要,菩萨也不会对于非法器宣讲非常甚深的空性,故意站在空性的高度去挑战这些小乘行者或者具有实执者相续当中的底线,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来讲没有利益,对弘扬空性也没有利益。

 

所以,出现在《中论》当中的这些颂词,一定是主要针对于像我们这些能够接受空性的人而言的,我们相续当中有能够接受空性的善根,有这样的种性,但如果不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我们还是没办法完全接受空性。一方面有这种潜力,一方面要通过辩论的方式把问题讲清楚,讲完之后我们内心当中就会对于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在空性当中不会失坏四谛、三宝、因果、名言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了然于胸。

 

有一部分的小乘行者是不定种性,通过学习他们也可以接受中观宗所提出的观点;对于大乘行者来讲,如果有怀疑通过不断地学习,相续当中可以产生定解。但是针对决定的小乘种性来讲,作这些辩论是没有丝毫意义的,菩萨不可能一味地为了辩论,为了显示自己论点的高明而去和别人辩论,菩萨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名义上是和小乘辩论,但实际上只是以小乘当中的一些观点作为趋入空性实义的假想对手而已,借由这个假想对手:如果你承许实有有这个过失、那个过失。这种实有的观点和问难,或明显或不明显地隐藏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所以把它提前提出来,作辩论之后就可以打破我们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疑惑,然后对于一切万法皆空的道理产生殊胜的定解。《中论》当中的很多辩论都是这样的。

 

庚四、应有世间名言法不存在之过:

 

对方继续给中观宗发过失:

 

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不单单是毁坏了因果和罪福,而且也完全毁坏了一切世俗法。世俗法就是讲一般的世间人走路、吃饭、种田等等,所做的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一切的世俗名言法全部毁坏了?对方说,因为一切万法皆空,就什么都不会存在,就像一片虚空一样,但是明明我们可以看到众生在世间当中行住坐卧,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你们中观宗坚持一切万法皆空,就会有毁坏世俗法的过失。

 

对方给中观宗发了很多过失,认为一切万法皆空就会出现这些过失,所以一切万法应该是实有不空的。中观宗对于他们的问难一个一个作解释,实际上我们内心当中可能也会有这种疑惑,解释完之后我们就会对于空性的观点真正产生定解。

 

对方所发的一切过失,后面中观宗都要一个一个回遮过去。对方认为一切万法皆空有坏四谛、坏三宝、坏因果、坏名言等的过失,但是中观宗讲:空性当中是不会有这些过失的,反而是承许实有最后就会有坏四谛、坏三宝、坏名言、坏因果的过失,如果是实有这一切都会毁坏。后面会次第地作抉择。

 

以上讲了他宗的观点。

 

己二(回答问难)分三:一、宣说争论之因;二、无过之理由;三、通达中观之重要性。

 

庚一、宣说争论之因:

 

对方为什么会对中观宗作这么大的辩论?或者世间人为什么会对中观的理论作辩论?或者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为什么会对空性产生这么多的疑惑而进行辩论?所以宣讲了争论之因。

 

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颂,宣讲对方没有通达空性之理;后面的五个颂词是第二部分内容,宣讲对方没有通达二谛之理。

 

首先讲因为对方没有通达空性,所以和中观宗作了辩论。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

 

“汝”就是对方。你现今实际上是不能(没有)真正了知空、空的因缘及空义,没有了知这三个本体的缘故,所以产生了很多的疑惑、烦恼,是你自己产生烦恼而已。你给中观宗所发的这些过失,一个都没办法真正安立,所以说是自己生恼而已,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

 

此处有“空”“空因缘”和“空义”三个意义,为什么和中观进行辩论?主要对这三个原因展开辩论。空就是空的本体。空因缘就是讲为什么宣讲空性的必要、目的,宣说空性的因缘没有了知,所以和中观宗辩论。空义就是空的意义。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1、空的本体。空性的本体就是离戏的本体,远离一切戏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本体,不仅不是对方所认为的一切都不存在的空,也不是自续派等所讲的暂时单空。对方所认为的一切都不存在的空,实际上是分别念面前的空,当然不是空的本体,暂时的单空也是一种分别念的对境,不是空性的本体。

 

真正的空性本体应该是完全离戏的一种状态,从所证的角度来讲即一切万法究竟离戏,如果观待能证,它是属于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或者佛的境界,没有丝毫分别念,从能证所证无二无别的角度安立叫空的本体。

 

不管你证悟也好,不证悟也好,万法的空性本来就是远离一切戏论、远离一切分别,这叫作空的本体。对方没有了知空性是远离一切戏论的,他认为中观宗所说的空就是一切都不存在,无生无灭的,就像一般世间人认为的——这个东西没有了,东西不存在了。这种空是分别念面前的空,甚至于都还不是单空,不是通过理证抉择万法正在显现时是空,实际上对方认为的空就是在分别念面前、在实执心面前完全没有的空。他没有了知空性的本体,而对中观宗进行辩驳。

 

对方是站在分别念面前的空,而中观宗所讲的空的本体是离戏的空,既不是有也没有承许无,从所证的角度来讲有和无的这些戏论一概远离,从能证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分别完全息灭,这种状态才是中观宗所讲的空。

 

对方没有了知离戏空的缘故,和中观宗进行了争辩,他完全理解成分别念面前的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不存在,所以说会失坏名言、失坏罪福等,这是第一个原因。

 

2、空因缘。第二个原因是不能够了知空因缘,空因缘就是宣讲空性的目的。为什么要宣讲空性?佛陀宣讲空性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的。对方认为宣讲空性不是解脱烦恼的,而是破坏诸法,宣讲了一切万法皆空破坏了四谛,也破坏了三宝、因果、名言法,他觉得完全没有一点利益。早期在龙树菩萨出世宣讲《中论》时,大部分的小乘行者都认为空性的教义根本就不是佛的教义,《般若经》这些经典根本就不是佛说的,他们认为是由魔加持的龙树等臆造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讲的太可怕了,讲一切都不存在,四谛也不存在,因果也不存在,十二因缘也不存在,一切佛也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这怎么可能是佛经呢?这不可能是佛经!他们就想当然的认为大乘非佛说,尤其是般若体系的这些法都不是佛陀讲的,因为破坏了一切名言,破坏了一切佛语,他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空性。这些只是望文生义的解释而已,实际上他们没有了知空因缘。

 

我们回到前面的正题,对方认为中观宗说空,目的是为了破坏诸法。但是中观宗说空的真正目的,即宣说空性的因缘是为了息灭烦恼。烦恼的起源是来自戏论,也就是对一切万法的实执,因为缘一切万法产生了人我执和法我执,而相续当中有了人我执就会产生烦恼障,相续当中有法执就会产生所知障。怎样才能够把烦恼障和所知障完全消灭,而获得暂时和究竟的解脱呢?必须要息灭人执和法执,息灭人执的方法就是人无我空性,息灭法执的方法就是法无我空性。

 

中观宗所宣讲的一切万法皆空,针对于息灭人我的教义是宣讲了人无我空性,比如《中论》在《观我法品》《染染者品》当中,宣讲了通过五相推理、两相推理等方式,对于人我存在的理由作了详尽地遮破,人我是不存在的。当然,人我不存在的教义小乘自宗当中也有,对方对此几乎是没有异议的,主要是对其他的法都是空性的这方面有异议。

 

但是对法产生实执,在中观宗眼中就是属于法执,如果你对法执不打破,没有办法真正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所以为了解脱一切束缚的缘故,必须要打破对于其余诸法的分别执著。这一部分在小乘教义当中只有五蕴空,除此之外就没有了,比如在本品中所讲的四谛空,还有后面讲的十二因缘空等等,这些方面都没有提到,因此对方没有办法理解。

 

中观宗解释说,如果我们要获得暂时和究竟的解脱,必须要打破烦恼戏论;要打破烦恼戏论,必须要遮止实执,所以对于引发人我、法我的执著必须要打破。所以,中观宗宣讲空性的目的不是为了毁坏诸法,而是为了毁坏烦恼,毁坏戏论,是帮助众生从戏论实执当中获得解脱的最殊胜方便。

 

此处也是经由缘起来宣讲空因缘,为什么佛和菩萨要宣讲空性?宣讲空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遮止相续当中的不必要的烦恼,不必要的实执分别念,所有增益的概念一一遮破,这方面空性就是无上的对治。

 

3、空义。第三个原因就是不能知于空义。空义就是空性的意义,空性的意义是什么?此处空性的意义和空性的本体,从三个注释来看是有差别的:空性的本体就是指空性自己的本体——离戏,远离一切戏论,也就是应成派主要抉择的空性的本体。空性的意义,在注释当中(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主要是按照缘起性空的角度来解释的,主要是相合于自续派所抉择的空性,相合于后得位。什么叫空性?缘起故性空,有显也有空(两个方面的法),现就是空,空就是现,这就是缘起性空的观点,这叫作空义。从我们的分别念、从空性的能诠来讲,空性的所诠意义就是缘起性空。

 

前面空性的本体主要是从离戏的角度来讲,相合于入定位、相合于应成派的解释方式;空性的意义主要是观待后得、缘起性空的观点进行解释,相合于自续派的解释方式。

 

我们把空性的意义解释清楚有什么必要性呢?主要是为了推翻对方认为的什么都不存在的空。空性的意义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的意义,一切缘起的法都是空性的。空性的意义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说在空的当下有它的缘起,这种解释非常相合于自续派所抉择的观点,非常适合于后得位所抉择的观点。

 

如果对于真正的离戏空了知了,对于空因缘和暂时的空也了知了,我们就会发现对方给中观宗发的过失,都是因为没有了知中观的含义,如果了知了空性的本体、空因缘和空义,就不可能对中观宗宣讲很多的争论,这是没有必要的。

 

中观宗对空的本体、空因缘和空义解释完之后,我们就知道,空性完全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的无上殊胜的妙法。

 

中观宗所抉择的空性,空本体和空义分别从应成和自续来解释,从究竟和暂时、入定和后得来解释空性。

 

空本体是属于究竟空,息灭一切有无戏论,完全在空的本体当中,有的法也好,无的法也好,完全离戏,它不是分别念的状态,所以没有对方所发的过失。

 

空义是属于暂时空,是打破实执的,它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自性,有的时候两者都有,也不会出现空性毁坏因果的情况,因为它是缘起性空,在空性当中会有四谛、三宝、因果、世俗法存在,所以不会存在对方所发的过失。

 

宣讲了空因缘也不是毁坏诸法的,而是帮助众生来推翻烦恼的,所以也没有对方所讲的这些过失。

 

分析完之后就知道,争论或我们的怀疑是因为没有了知空性而导致的,如果深入地学习空性的教义是不可能出现任何争论的。当然在本论当中出现的争论,主要是为了帮助学习中观的后学者进一步对空性的妙义产生定解,如果没有这些辩论,我们理解的意义不会很深。

 

有些道友在学习时就觉得很多辩论是没有必要的,直接讲空就可以。我最初学空性时也是对辩论最头痛,认为直接把空性讲完就可以了,不必要有很多辩论。但后面就知道,通过所谓的辩论、一问一答的方式对于空性的理解才会越来越深入。

 

如果单单讲万法皆空,我们就只能停留在这个状态上,至于为什么是空性的等等很多的疑惑,很深或者微细的地方就没办法了知,必须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所谓辩论问答,才能对于空性的妙义逐渐逐渐地深入通达。所以很多问答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宣说对方没有通达二谛,中观宗宣讲了很多辩论。前面是因为对方没有通达空性而辩论,下面是因为对方没有通达二谛而辩论。此处正式提出了二谛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空性也必须要通过二谛的方式来理解。在究竟的胜义当中虽然不存在二谛,但是我们还有分别念时,就会出现二谛的抉择方法。

 

通过二谛趋入法界是非常殊妙的一种方便,对方没有真正通达二谛,就会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完全混淆,所以才会对中观宗发过失。中观宗本来是站在胜义谛的角度来宣讲一切万法皆空,对方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说:如果万法皆空,那么世俗法怎么办?很明显就是对于二谛没有完全分开,所以很难以真正通达中观宗所讲的意义。

 

此处提出了二谛的概念,一方面是为了回答对方的问难,一方面也是解释了中观宗二谛的抉择方法。二谛抉择的方式也是出自于佛经,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很多二谛的观点,把二谛分开之后,自己抉择佛经的意义也好,回答别人的问难也好,都可以很清楚地了知佛法所诠的意义。如果没有真正了知二谛,会认为佛经当中有很多地方出现自相矛盾、前后矛盾等没有办法解释的情况,但是佛经当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问题是我们自己没有真正通达二谛的教义。

 

下面有五个颂词,每个颂词都有它的含义,我们一个一个解释。第一颂是宣讲所证的二谛,所证的二谛到底是怎么样的?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不单单是释迦牟尼佛,诸佛出世都是依靠二谛来为众生说法。所谓的二谛是什么?一就是世俗谛, 二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叫胜义,“第一”是胜的意思,有时叫第一义,有些时候翻译成胜义。

佛陀依二谛进行宣讲,一个就是世俗谛,一个就是胜义谛,尤其中观宗在讲般若体系时全都是使用现空二谛。到底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胜义谛?所有的显现法就叫世俗谛,所有的空性就叫胜义谛。

 

一切的显现法都叫作世俗谛,那么什么是显现法?比如我们的眼根所看到的一切万法,耳根所听到的一切万法,乃至于我们意识面前所出现的一切万法,这些都叫作显现。显现的范围非常广,从不清净的色法开始,乃至于道位的显现法、果位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相。总之,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所有的显现都叫作世俗谛,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显现法的本性空性就叫作胜义谛。

 

从我们分别心面前来分析,每一个法既有世俗谛也有胜义谛,世俗就是它显现的这一部分,每一个法只要在你的心中现出来了,不管是在根识面前还是意识面前现出来,只要是显现的这部分都叫作世俗;然后正在显现时它的本体空的部分就叫作胜义谛,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讲二者是一本体异反体。比如说一个柱子,它具有两个反体,它有显现这是它的一个反体,然后它显现时的空性是另外一个反体,显现和空性在一个法上面具备,所以叫一本体异反体。任何一个法都具备显现和空性,就是说每个法都具备二谛,显现这部分叫世俗谛,空的这部分叫胜义谛。

 

犹如做梦一样,梦境当中正在显现的法都叫世俗,但是在显现的当下没有一个法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真实存在的这部分安立名字叫空、无自性。无自性并不是离开了显现法之后的无自性,而是说这个法正在显现的当下就是假立的。比如,幻术正在显现时就是假立的,梦境正在显现时是假立的,假立的这部分叫空,显的这部分就叫作世俗、叫作有。所谓的“有”也是假有,因为正在有的时候,它的本体是不存在的;“空”也是假空,因为正在空的时候它的显现还是无欺而有的。

 

有是假有,空也是假空,所谓的现和空、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者似乎都存在,但是真正分析时两个都没有,都是平等离戏的。从暂时的角度来讲只要有世俗就会有胜义,但是在究竟位时没有世俗就没有胜义,中观应成派抉择入定位时二谛都不存在。

 

对于“有是假有,空是假空”我们一定要了知清楚,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显现的法是不好的,它是虚妄的;空的法是实相,是很神圣的。但是如前面所分析的,在显时它是空的,空时也是显的,显时是空的缘故,显是假显;空时有显的缘故,空也是假空。如果空是真实的空就不会有显了,空时有显的缘故,空也不是真实的本体,只是我们分别念面前的一种概念而已。所以说,显也是假的,空也是假的,暂时来讲有现就有空,有世俗谛有胜义谛;究竟来讲,没有现也就没有空,二谛在究竟的实相当中都不存在。

 

既然二谛是假立的法,为什么佛陀要宣讲二谛?是为了帮助众生趋向于究竟实相。如果佛陀没有给众生宣讲二谛,众生就不知道哪部分是世俗法,哪部分是空性的法。佛陀在一部分经典当中讲,这些法是有的,宣讲有的体性;然后又有些经典当中讲是空的,宣讲空的体性。我们就会迷惑到底是有还是空?把二谛分清楚,在世俗的层面是有的,比如说因果、三宝、四谛在世俗层面都有显现;但是正在显现的当下,分析时它的本体就是空性的,就是一种幻有,幻有的缘故它正在现时是空的。

 

佛陀讲空是站在胜义谛角度讲,讲有是在世俗的层面讲,只不过不一定在每部经当中都这样说明。我们把原则性掌握之后就可以观察,只要讲现就是世俗谛,讲空都是胜义谛。所以说“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这方面讲到了所证的二谛的本体。

 

下面讲不了知二谛的过患: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不了知二谛有什么过患?如果有人不能够真正了知通达、分别抉择二谛的意义,那么对于甚深的佛法没办法了知它真实的含义。

 

佛法很深,原因主要是超越了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很深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佛法也很浅显,并不是很玄妙的那种深。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所讲的就是一切万法的真如相,万法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没有加任何玄妙的成分在里面,我们认为玄妙那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念。

 

一切万法显现时是空性的,本来就是如此,佛陀只不过把一切万法本然的状态给我们作介绍,哪里有很深很玄妙的东西呢?如果我们通达了,佛法就是很浅显的,它就是宣讲一切万法真实本来的状态,一切万法幻化的本体、空性离戏的本体。没有加任何渲染的词句、很多玄妙的东西,让我们没办法理解的东西都没有。

 

佛陀当年讲法就是通过最浅显的语言来给我们描述一切万法世俗的真相和究竟意义的真相。只不过我们自己的分别念太多了,对于太浅显的东西反而没办法了知,觉得很深奥,自作聪明地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去分别很多很多东西,抉择一切万法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吧?一切万法是空性的,这里面应该有很神妙的东西。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落入到很神妙的氛围当中去,实际上佛陀所讲的就是一切万法的本质而已。

 

我们说佛法深,主要是众生的分别念太过于深重了,没办法了知佛陀宣讲的一切万法本然的道理。所以佛陀只有分别二谛给众生宣讲:显现这部分叫作世俗,它是虚幻的,它是处于分别念的状态,所以暂时来讲它是一种遮障的自性、本体;胜义谛的空性就是它的本质,显现时没有任何有无是非的概念。

 

世俗谛就是这些世俗法,世俗法正在显现的当下是无实有的,没有任何实有的本质。通过缘起因、离一多因分析,通过梦喻、幻术喻我们了知,的确有一部分法显现时是没有自性的,如幻术、阳焰等等。佛陀说就像阳焰和幻术一样,一切万法在显现的当下也是现而无自性,让我们了知现而无自性。佛陀说现就是世俗谛,无自性就是空性胜义谛。

 

了知了这个之后对于空性就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了,然后佛陀说实际上二谛也是假的,因为现就是空,空就是现的缘故。《心经》当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在描绘色是空的、是假立的,然后空也是假立的,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让我们执著,色法没办法执著,空也没办法执著,这时候自己的心就完全息灭在法界当中,本来的离戏空性就会显现出来。

 

如果没有依靠二谛,就没办法了知佛法当中所诠释的一切万法本来的状态,我们的身体和心到底是什么状态?轮回是什么状态?都不了知。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对于对自己的身体很了知,对自己的想法很了知,但实际上我们对身体和心都不了知。

 

我们无始以来在使用五蕴,但是无始以来对五蕴的本体都没有了知过,甚至都没有怀疑过五蕴是不是假立的。佛陀说五蕴色身是世俗谛的法,是假立的法,究竟来讲是空性的,从这方面慢慢引导,我们就知道五蕴是通过业和烦恼等因缘显现的缘故,在究竟的实相当中一切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不成立的法,全都是从本无生的自性。佛陀引导我们趋向于这样的法界当中。

 

我们必须要深切地了知二谛,如果真正地了知了二谛,对于佛法的意义就不会迷惑;如果对于二谛不了知,对于佛陀所宣讲的甚深佛法就不会真正趋入、抉择,就会产生很多疑惑,认为佛陀经典当中很多地方有矛盾,或者很难以理解佛陀所讲的法义。因此一定要对二谛的道理进行观察。在《中观庄严论释》《入中论》《四百论》等很多经论当中都宣讲了二谛,很多注释对二谛的观点阐述得很清楚。

 

单单对于二谛的概念有所了知了,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对于二谛不迷惑的关键在于,通过对于二谛的认知要趋入于究竟实相。因为二谛就是一个方便,依靠这个方便就可以趋向于更深的实相证悟。以二谛作为桥梁,我们就会知道世俗谛也是假立的,胜义谛也是假立的,最后就可以真正达到一切不执著,息灭一切妄念的境界。

 

否则如果没有了知二谛,即便自己可以息灭妄念,可以坐在那个地方几天几夜一念不生,但这不是真正的实相。单单依靠寂止让分别念不生,也不是很特殊的修法,通过缘起力、法性力就可以做到。平时我们在山上看到旱獭(就是雪猪),它可以三个月当中处在“禅定状态”中一念不生,还有很多野兔也可以在这个状态中一念不生,它们通过法性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们以出家的身份拜很多名师,最后就达到雪猪、野兔的状态,这也不是我们真正愿意追求的。只不过在打坐时觉得太舒服了,以为肯定就是一种殊胜的状态,但是不知道雪猪和野兔也处在这个状态当中,它们没有了解法界的丝毫一分,法界的一点点空性实相都没有了知。不了知二谛、不了知智慧的空性,通过勤奋修持这样的禅定,最后达到这样的状态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关键是本来错了,但是还不知道,还沉湎于这样所谓殊妙的境界当中不可自拨,这是最可悲的事情。所以应该知道真实究竟来讲,怎么样才能真正地一念不生?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殊胜的无念?这方面必须要学习很多了义的大经大论遣除很多的歧途,歧途遣除之后真正的空性智慧怎么样安立的,真正把分别念息灭于法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这些必须要了知,了知之后我们在修行时才可以认知歧途、遣除歧途。

 

以上是宣讲没有了知二谛的过患。

 

 

 

 

 

回目录

 

 

 

《中论密钥》89

89-1

89-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二十四  观四谛品

 

下面讲《观四谛品》,本品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法进行观察,佛陀讲法的核心也就是四谛。以前有很多外道的本师出世,有很多外道的修行者修行法,但是修了很长时间没办法获得解脱,原因就是没办法了知四谛。佛陀出世之后给众生宣讲的最主要的法就是四谛,在很多因明的论典当中说,佛陀是遍智,佛陀对一切万法的所知全都了知,但是在经典当中只宣说了和解脱有关的问题,至于其他的比如树叶的数量,有情的数量这些问题,佛陀虽然照见了,但是宣讲出来对众生的解脱没有用,有可能只是增长很多增益,增长很多分别念而己,所以佛陀把讲法的重点核心放在了四谛法上面。

 

实际上苦集灭道四谛法归纳起来,前面两个苦和集是讲到了轮回有情流转的因果,后面的道和灭讲到了还灭的因果。因此我们就知道,佛陀的法就这么简单,先讲了众生怎么样流转的,然后再讲众生怎么样才能获得解脱。

 

首先是讲苦。佛陀讲苦苦,讲变苦,讲行苦,就是要让众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实际上都是一种痛苦的自性,没有一个是安乐的自性。首先把所处环境的情况给众生指点出来,因为众生虽然可以知道苦苦,可以感受到身心极其强烈的痛苦,但是对于变苦、行苦,众生通过自力从来都没有认知到,何况说断除它呢?

 

众生对于轮回有贪著,认为在轮回当中是有快乐的,比如有身心的快乐,以为:只要我把感受苦苦的这些因缘灭掉,累积感受快乐的因缘就会远离痛苦,轮回当中还是有安乐的。所以众生不愿意解脱轮回。佛陀指出不单单是苦苦,实际上快乐也是苦,舍受也是苦,佛陀以他的智慧,通过很多比喻、很多例子、很多理证一一观察分析,让众生了知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这个时候众生就愿意出离了。

 

首先让众生了知苦从而对于轮回生厌离心,就是佛陀最初讲苦谛的原因所在,让众生了知自己处在怎样一种环境当中。众生因为无明愚痴的缘故,认为轮回当中还有安乐、清凉的地方,但是佛陀指出整个三界都像罗刹洲一样,都像火坑一样,没有丝毫可以耽著的地方。众生无明无法了知,佛陀通过智慧照见,然后通过教义给众生宣讲,所以在佛经当中的很大部分是宣讲痛苦的。

 

然后单单说苦还不行,佛陀要指出引发引起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痛苦的发生?所以佛陀讲了集谛,痛苦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有因有缘的,不是上帝、造物主造出来的,这种痛苦是有情自己的业和惑引发的。佛陀不单单讲到了痛苦也讲到了痛苦的因缘,产生痛苦的因缘就是集。所谓集就是烦恼和业,相续当中如果有了贪嗔痴等烦恼,有了业就会引发痛苦。佛陀把轮回的因果完全讲出来了,轮回的果就是苦,轮回的因就是烦恼和业,烦恼和业在哪里呢?就在每一个有情相续当中。

 

如果再讲清楚一点,在讲集时也会把我执、无明烦恼等讲清楚,如果对于万法有无明,通过颠倒认知就会产生烦恼而造业。佛陀对一切有情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贪嗔痴等的状态完全作了描述,如果相续当中有烦恼和业,就不可避免地肯定会感受轮回的痛苦。

 

佛陀首先把轮回的痛苦讲清楚,众生不愿意受苦。然后佛陀说:你不愿意受苦,那么必须要了知这些痛苦都是烦恼业而引发的,而烦恼和业是每个众生自己相续当中拥有的。像这样就把轮回的因和果讲清楚了。

 

轮回因果讲清楚之后,众生也许会非常痛苦,处在这样的烦恼当中不断地造业、不断地再生烦恼,是不是没有办法获得解脱呢?佛陀马上讲灭谛,实际上苦和集是可以被消亡的,如果你证悟了灭谛,所有的苦谛、所有的集谛都会被消灭,这个时候就获得永远安乐的一种状态,获得涅槃的果位。

 

佛陀介绍灭谛的安乐,如果你获得了灭谛就会获得安乐,这个时候众生对灭谛——对不存在苦、不存在集的这样状态,就会生起一种想往之心、希望之心,佛陀就又马上讲道谛。

 

道谛就是趋向于灭的方法,也就是说后面的道谛和灭谛是让众生还灭的,怎么样获得解脱的因果。当然灭谛是果,修完道之后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就是解脱果。解脱的因是什么?解脱的因就是道谛,所谓的道谛是通过修持殊胜的妙法,修持戒律也好,修持空性也好,修持四谛十六行相也好,通过这样方式逐渐逐渐断除集谛,最后就现证灭谛,灭谛现证之后苦谛就消亡了。四谛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

 

佛陀指出一切万法都是痛苦的,然后说出了痛苦的因,也进一步讲了一切有情都有希望获得解脱,说出了解脱的方法,这就是佛陀伟大的地方。一方面把痛苦和痛苦的因讲得清清楚楚,再一个把解脱和解脱的因讲得清清楚楚。所谓的解脱道主要是让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和业——集谛,通过修道的方式把它永远灭掉。因一灭,灭谛现前苦谛就灭掉了。佛陀出世讲了这么重要的法。

 

因明当中讲,从主要的角度来讲,因为佛陀宣讲了四谛法门,所以说佛陀是遍知(其他地方也有可以安立的,但主要就是从这方面安立)。佛陀出世主要是帮助众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众生很愚痴不了知解脱的方式,所以佛陀出世之后,指出这种解脱的方法就是四谛法门。

当然小乘有安立四谛法门的本体,大乘也有安立四谛法门的本体,都是四谛,但是里面内容的侧面有些不一样,有些是比较深层次的,有些稍微浅显一点。但都是指出了轮回和涅槃两重因果,通过了知和学习各得其所,都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相应的解脱。

 

四谛在名言当中的确是有存在,因为名言当中有众生、有苦、有集、也有解脱、修道。四圣谛是一种方法,它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一种方便法,在胜义本体当中四谛法也是本体空性的。虽然四谛法这么高尚,佛陀出世就是为了四谛法,但是从实相的高度来讲,所谓的四谛法也是无自性的本体。

 

《观四谛品》不是让我们详细抉择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怎么回事,这些讲世俗谛时会讲得清清楚楚,这里在讲胜义谛,主要是观察四谛本空,这是本品的主要所诠。

 

丁二十四(观四谛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在佛经当中讲,文殊师利菩萨因为现见诸法无生而了知了痛苦(经云“文殊见诸行无生故,而了知痛苦”等),知道万法无生而知苦、而断集、而证灭、而修道。在佛经当中宣讲了一切诸法无生的缘故而了知一切万法本体的状态,实际上也是说明了四谛是无自性的。

 

戊二、品关联:

 

实有者就会这样想:你们中观宗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但是认为一切万法空性就会失坏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的四谛、三宝、因果,还有一切世俗法的安立,所以应该安立一切万法不是空性的,而是实有的。

 

前面我们已经观察了很多次,认为有四谛、有三宝、有因果等等都是在名言角度,说这些存在并不是说实有存在,中观宗也不否认从名言的角度有显现法的存在,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它是不是有实有本体。对方认为“有”,中观宗认为“没有”,这就是辩论的地方或者需要抉择观察的地方。

 

我们学习中观,通过二谛不断地学习,要知道名言当中该学习四谛都要学习,该对三宝生信心都要生信心,该对因果取舍都要去取舍,世俗谛当中该做的法都要做。但是真正修正行时,要知道一切无所缘,安住在空性当中,这是真实的实相般若的修法。

 

此品分二:一、宣说对方问难;二、回答问难。

 

己一(宣说对方问难)分四:一、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二、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三、应有业因果不存在之过;四、应有世间名言法不存在之过。

 

(在上师《中论讲记》当中分了很多小的科判,但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差别。)

 

对方认为,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就会存在四大类的过失:1、所知的四谛不存在;2、三宝不存在;3、业因果不存在;4、世间名言不存在。这四个都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在抉择时如果没有真正通达,这四个太过落下来,是谁也受不了的。所知四谛主要是讲轮回和涅槃的因果关系;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业因果:佛陀在讲法时以因果作为核心,或者说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世间名言是必须要面对的。对方通过这四个问题给中观发太过:如果是空性,这四个过失不会避免。

下面一一介绍他们的问题。

 

庚一、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

 

下面两个颂词按照上师的科判,第一颂是正讲所知四谛不存在;第二颂讲能证的智慧是不存在的,一个是所知,一个是能证智。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对方说:按照中观宗的说法,一切皆空、不存在、一切都是无生也无灭的空落的状态,那么也就不会有四圣谛之法了。

 

四圣谛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谛的意思就是真谛或者谛实。为什么叫谛?轮回当中的因和果、解脱的因和果的确是如是存在的,佛陀照见了。这些法在名言当中有真实的规律,轮回的一切万法都是痛苦的,然后产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是烦恼和业,这是不变的,就是谛实;然后一切万法可以获得解脱,通过修道可以断掉集,这方面也是真实不虚的法,所以叫谛实法。

 

为什么叫圣谛?当然我们很容易理解道和灭方面是圣谛,但是对于苦和集可能会想:苦是讲三界的痛苦,有情界和器世界是痛苦的自性,集是烦恼和业,这怎么叫圣呢?有情具有的法也叫圣谛的原因,实际上是讲它的本体,苦和集是圣者才能够完全通达的,或者说是大圣佛陀照见的缘故。这四种真实法苦和集、灭和道是佛陀的圣智照见的缘故,所以叫作圣谛。“四”,当然我们知道是数字。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对方认为如果认为一切万法皆空,就会失坏四圣谛,四圣谛就不会存在了。中观宗也是佛教宗派,当然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讲,肯定不会承许没有四圣谛。

 

下面讲:如果是空性,能证智也不会出现,也会失坏。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给五比丘是这样讲的:“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于是就有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教言。

 

在上师的《中论讲记》当中,这个科判是能证智慧,前面颂词的科判是从所知的角度来讲,就是苦、集、灭、道这四种法作为所知。这个颂词讲能证智,能证智慧体现在哪个地方?

 

“见苦”的“见”字就是知苦,知苦是从内心当中来了知的。当然一般的众生能够了知一点点痛苦的自性,比如说身体很痛,心很烦恼。能够知道身心有痛苦,但是不等于已经完全通达了苦谛,而只是了知了苦受当中的一部分。苦的方面了知了,还有快乐自性的苦不了知,舍受方面的苦也不了知,还有身体是苦,受想行识之苦,五蕴都是苦,三界都是苦,这方面不了知,所以说众生无法真正知苦。佛陀、圣者完全知苦,了知一切三界皆苦,这方面才真正了知了知苦的含义。

 

从内心当中了知苦谛叫知苦,它是能证智,这很明显。断集就是从内心当中断掉烦恼和业,这方面也是能证智,也是很明显的。然后证灭,内心当中证悟灭谛涅槃,这很明显也是能证智。修道的“修”字也是从能证智去表现的。

 

对方认为“以无四谛故”“如是事皆无”。四谛就是所知,如果没有所知的四谛,能证的智慧——能够了知四谛的智慧也就没有了。麦彭仁波切把这个颂词放在“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这个科判也是可以的,内部一分,所知和能知分两方面都可以了知了。对方认为如果是这样,佛陀所宣讲的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教言全都没有了。

下面进一步讲,如果没有所知的四谛,也没有能证四谛的智慧,就不会有三宝。

 

庚二(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分三:一、无有僧宝之过;二、无有胜法之过;三、无有佛陀之过。

 

四谛和三宝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四谛是一种法门,有了法就会出现僧,有了僧就会有佛陀的出现。从这方面观察,四谛和三宝有关联,所以讲完无四谛之后,马上紧接着讲没有三宝的过失。

 

辛一、无有僧宝之过:

 

颂词有六句,按照上师的意思,前面四句讲没有八果的过失,后面两句讲没有僧宝的过失;麦彭仁波切合在一起讲没有僧宝的过失。

 

以是事无故, 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以是事”就是讲如果没有能证智,没有能证的智慧就不会有四果。“四果”是讲小乘的果,预流果是初果,然后有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

 

预流果,预流就是预圣者流,正式得到圣者的果位叫预,预就是得到的意思,或者说住于这个果位当中。以前是凡夫的缘故没有预圣者流,已经得到了初果就是预圣者流,就和圣者处在同样的行列当中,这叫预流。

 

第二果是一来果。相续当中的欲界烦恼有九品,前面初果只是断掉见断的烦恼,修道的烦恼还没有断掉,从修道之后开始断除三界的烦恼。三界的烦恼都分九品,修道在二果即一来果时,欲界的九品烦恼断掉了六品,通过剩余的三品烦恼他还会来欲界受生一次,所以叫一来。

 

见道的果位相续当中修道的烦恼没有断,所以他最多还会在欲界的人天往返七次,因为恶趣种子已经断了,不会再转生恶趣,但是相续当中欲界的修断烦恼没有断的缘故,所以还会在人天七返,或者是转为人或者转为天,七次往返之后,最后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位,这是初果。

 

然后第三果是无来果,无来就是讲不来欲界受生,他欲界的九品烦恼都断掉了。小乘当中有这样的安立:是圣者而没有出轮回。小乘的圣者真正出轮回的是阿罗汉,整个三界的烦恼全断掉了,不会再转生轮回了,一果二果三果是圣者果位,但是还要转生轮回。

 

比如前面讲,得一果时还会在人天七返受生,因为他相续当中的修断的烦恼没有断掉,还会通过业的牵引受生;一来果欲界九品烦恼当中断了六品,剩余的三品引导他在欲界还要受生一次;无来果不来欲界受生了,他欲界的烦恼断完了,但是色界和无色界的九品烦恼还没有断,还刚开始断,所以虽然不投生欲界,但是他会在色界和无色界当中投生,继续修道乃至于证悟阿罗汉果。

 

最后是阿罗汉果,乃至于无色界九品最细的烦恼都断掉了,之后不会再在三界受生。

 

以上讲了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则亦无。”向就是讲四向,有预流向、一来向、不来向、阿罗汉向。所谓的“向”是在果之前,比如说得到预流果之前有个预流向,十五刹那当中是预流向见道,预流向其实还没有得果但是趋向于果(向就是趋向的意思,马上要得到果叫向)。预流果之前有个预留向,一来果之前有个一来向,无来果之前有个无来向,阿罗汉果之前有个阿罗汉向,四果四向加起来叫作八果。如果没有四圣谛就不会有圣者的八果,八果也不会存在了。

 

下面讲如果没有八果,则没有僧宝。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八贤圣就是指八果的圣贤。如果没有八果的圣贤,就不会有僧宝了,因为所有的僧宝都安立在贤圣当中。

 

当然此处的僧宝主要是从圣僧的角度来讲,凡夫僧四个以上也可以叫作僧众,也可以这样安立,但是此处主要是讲圣僧,比如说得到见道之上、一地菩萨以上叫作圣僧。真实的僧宝在《宝性论》当中作了讲解。上师引用《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教证说,实际上四个比丘、比丘尼以上叫作大僧,像沙弥、沙弥尼,还有居士这些叫作小僧、小僧众,无垢光尊者是这样安立的。

 

有些居士认为应该皈依佛宝、法宝,不皈依僧宝,有二宝居士的说法。实际上这是没完全了知,他看到部分的僧人不如法,就不皈依僧宝了,在他们的印像中只是显出家相的这些人才属于僧宝,而不了知僧宝真正的意义。实际上很多地方安立僧宝,尤其是大乘安立僧宝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还有很多圣僧都是属于僧宝的范围,尤其在《宝性论》当中讲,一地以上的菩萨叫作僧宝。实际上僧宝有凡夫僧,也有圣僧,都叫作僧宝。

 

此处对方说,如果没有八贤圣,僧宝也不存在了,所以你们中观宗破了僧宝。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分了二十七品,如今宣讲的是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本品主要是对于苦集灭道四谛,也就是解脱的因果和轮回的因果进行观察分析,了知四谛无有自性、四谛本空的道理。

 

在基道果当中,四谛法门属于道法所摄。基就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万法的本体空性;果就是讲佛陀的色身法身,还有一切的种种智慧都是无自性的;那么道就是四谛、六度四摄,还有三十七道品等,这些属于道法所摄。

 

不管是基也好,道也好,还是果也好,实际上一切万法平等都是无自性的,而不能说一切不好的法或者显现不清净的法、下劣的法才是空性的,而能够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四谛、六度、空性这些法应该不是空性的,或者佛陀至高无上的功德法应该不是空性的。从法界的本体自性来讲,所谓下劣的法也好,高尚的法也好,都是平等的离戏空性。对于下劣的法产生执著是束缚,对于高尚的法产生执著还是束缚,如果要真正现证大乘当中所讲的四谛法性,仍然要打破对四谛的执著。基于这些原因,所以要分析四谛本空。

 

分析四谛本空也是以宗派的观点作为参照进行观察,有些宗派的修行者认为四谛应该是实有的,中观宗就以四谛实有的观点作为观察的对境,如果认为四谛实有的话有什么过失,通过发过失来了知承许四谛实有是不合理的,然后进一步推知应该承许四谛是空性的、显而无自性的。

 

如今宣讲的是对方的问难,有四个科判,前面讲了“应有所知四谛不存在之过”。现在讲的是“应有三宝不存在之过”,又分了三个小科判:无有僧宝之过,无有胜法之过和无有佛陀之过,也就是说应该有无有佛法僧三宝的过失。

 

上一课已经对于僧宝不存在的过失作了观察:如果一切万法皆空,四谛皆空,就不可能有四向和四果,不存在八贤圣,因而不会存在僧宝。今天讲第二个科判。

 

辛二、无有胜法之过: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存在法宝。法宝是救度一切众生最殊胜的一种方便,如果有了法宝就可以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法宝,没办法直接救度众生。佛陀出现在世间也是为了给众生宣讲取舍之道,宣讲趋向于解脱的殊胜法要,因此法宝是非常重要的。对方认为:如果按照中观宗的承许,一切万法皆不存在,一切万法无生无灭的缘故,不会存在四谛,无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有法宝。

 

在《宝性论》等很多殊胜的经论当中提到,道谛和灭谛是属于法宝所摄,或者说法宝可以包括灭谛和道谛,灭谛是究竟的法宝,道谛是趋向于灭谛的一种殊胜方便,因此把道谛和灭谛安立成法宝。

 

还有这些教法,比如说《中论》等经典的文字有的时候也说是法宝。实际上从一个角度来讲这些属于教法,是一种文字,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法宝,但是因为这样的文字能够指点出所诠,教法能够表示证法的缘故,所以说文字教法也可以称之为法宝。

 

前面讲过,法宝属于四谛,有四谛就可以有法宝,但是中观宗承许四谛不存在,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可能有法宝,对方从这个角度分析,认为中观宗失坏了法宝,有这样的过失。

 

辛三、无有佛陀之过:

 

若无法僧宝,岂能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前面已经讲了僧宝是不存在的,失坏了;然后法宝也不存在,也失坏了。没有僧宝,没有法宝,又怎么能有佛宝?从一个角度来讲,首先有了佛宝之后才通过佛陀说法而有证悟法性的僧众,次第是:首先有佛宝,再有法宝和僧宝。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佛陀也不可能是无因无缘而产生的,从另外一套因果来观察时,首先要有法宝和僧宝,才能有佛宝。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所谓的佛宝是僧人通过修持现前法宝,然后到达了究竟的果位称之为佛宝。所以有了僧宝,有了法宝,才可以出现后面的佛宝;如果没有法宝,没有僧宝,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佛宝。

 

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佛陀在修行之前是一个出家的僧人,他在一座当中修持而现证佛果。他首先要获得见道,有了见道的本体可以安立成僧宝的自性,获得见道之后,一座当中取证了佛陀果位,所以他是通过僧宝的自性现前了佛宝的自性。

 

或者说他在修行的时候,心相续当中的所依就是殊胜的法宝自性,当他现前见道时,他内心当中具有对一切万法的了知,对于四谛、十二因缘等的了知,这就是法宝,他是通过圣僧的自性去思维殊胜的法,才证悟了佛陀的果位。

 

因此有了法宝和僧宝才可能有佛宝。从大乘的角度,所有的佛都是通过十地菩萨的次第修证才成佛的,首先要登初地,然后逐渐到达十地,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身份都是僧宝的自性,所以有了僧宝才可以有佛宝。

 

不管从大乘的角度,还是从小乘的角度(当然此处主要是从小乘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法宝,没有僧宝,就不可能有最后的佛宝的出现。因此,如果认为一切万法皆空,无有四谛,最后就有破坏佛宝的过失。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对方最后下个结论:如是像中观宗一样宣讲一切万法皆空、无生无灭的宣说者或者宗派,最后就会毁坏三宝。对方就给中观宗发了这种过失。

 

和前面所讲的一样,对方对于中观宗所讲的空义没有完全通达,所以才产生了误解,发了这样的过失——如果你们中观宗还承许空性,就会背上一个破坏三宝的罪名。对于一个趋入佛道或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来讲,三宝是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殊胜所依,是依止处而不是破坏处,如果承许某种观点导致破坏了三宝,就只能说明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对方是这种想法。所以以破三宝的过失放在中观宗的头上,认为不应该承许万法皆空。

 

 

 

 

回目录

 

 

 

《中论密钥》88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讲非颠倒不实有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

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前面讲,如果常乐我净是实有的,那么常乐我净应该变成非颠倒,对方不敢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有的,转而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无有,它的确是不存在。“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如果常乐我净不存在,的确是没有常乐我净。“无常苦不净,是则也应无。”那么观待于颠倒的非颠倒,也不应该存在了。

 

也许有人会想,常乐我净的法的确是属于非理作意,是属于增益出来的一种执著分别念,而无常、苦、无我、不净应该是名言的实相,而且很多阿罗汉也是完全证悟了这种本体,它是一种清净的所证。如果说我常乐净不存在,无常苦不净等也就不存在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在名言当中可以说,实际上常乐我净是不存在的,而无常、苦、无我、不净是名言的实相,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所谓的存在也是暂时的存在,它是对治众生执著常乐我净的实有分别念而引发的一种方便修法。的确从暂时的角度来讲,了知或者现前安住无常、苦、无我、不净状态的时候,相续当中常乐我净的分别念就没有立足之地了,肯定会被完全遣除掉。

 

但是无常、苦、无我、不净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为颠倒和非颠倒是相互观待的法,如果一个存在,另一个就可以存在;一个不存在,另外一个就不存在。二者是观待的缘故,就不会出现一个法存在的时候,另一个法不存在的情况。尤其是此处所讲,如果常乐我净是属于非理作意,属于迷乱法而的确不存在,那么无常、苦、无我、不净也不应该存在。

 

前面我们讲过很多次的比喻:如果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大象,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无象。如果有象,就会有大象死亡、大象走了等无象的安立;如果从来就没有象,象也好,无象也好,这两种概念都不应该有。同样,我们现在抉择究竟实相,常也好,无常也好,实际上二者之间是相互观待的。所谓无常是指什么?就是无有常有法的意思,常有法不存在叫作无常。如果首先有常,就会有无常;如果没有常,就不会有无常。

 

进一步思维:常法的确是不存在的,那么无常是怎么样出现的?的确已经出现了无常。从有情分别念的角度来讲,可以安立常的名称概念。名言当中,所谓的常法在实际情况当中的确不存在,但是众生对于物体可以执著或者安立一个常的概念,为了打破常的概念而说——实际上法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的缘故,所以叫作无常,它没有常的本体。无常必须要观待常,有常的概念出现,打破常之后而安立无常的法。

 

通过前面的颂词分析,常乐我净的确不存在,或者说如果认为常乐我净是不存在的,那么无常等又怎么样去执著呢?无常等也没办法执著。众生认为法是恒常不变的,然后把它打破说它是刹那生灭的无常法,但是无常法的本体在空性当中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通过前面分析的道理,常不存在的缘故,无常也不存在,就知道无常也是一种分别概念,也是暂时的安立法而已。如果你执著无常,那就不符合于法界的自性了,反而又成为另外一种颠倒法。从这方面也可以安立。

 

再从另外角度分析无常法是不是可以存在。无常存在的基础就是法本身,如果有了法就可以安立常或者无常,但是身体的法也好,心的法也好,或者说色法和心法也好,实际上分析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法可以真正存在。连身心的法都不存在,在哪个上面安立无常?谁是无常的?身体是不存在的,所以身体的无常也不存在;如果说心是无常的,心不存在,哪里有心的无常呢!所以,如果常不存在,无常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那么以此类推,所谓的乐和苦二者之间也是相互观待才可以安立,二者之间也是相对的。如果觉得乐和苦互相观待有点难以理解,可以把苦变成不乐,乐和不乐相当于常和无常一样,也是一个意义。如果首先有了乐,才会有不乐的这种苦,如果没有乐了又哪里来不乐这种苦,这方面也是不存在的。我和无我也容易理解,净和不净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了净才会有不净,如果没有净,也就不可能有不净了。所以说“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颂词的意思主要是说,如果承许常乐我净有自性,要么就是实有的法,要么就是无实有的法,但是对实有和无实有两个法观察之后,都没有办法真实安立常乐我净,所以说常乐我净是无自性的。有的时候是讲无自性,有的时候直接说常乐我净就是空性的、不存在的,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我们观察完之后,就知道常乐我净的执著分别念是完全错误的、虚幻的,它没有本体,我们为什么要去执著它?它没有本体就没办法执著,这个时候就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常乐我净不存在的状态当中。

 

我们不要把分别念或者观修的对境放在常乐我净虽然没有自性,但是还是有现象,不要放在这种现象上面,如果放在现象上还是没有完全了知它的空性、无自性。

 

我们在观察抉择时,常乐我净是无自性的缘故,它是空的,就把观修的对境放在空、无自性上面,常乐我净的确是不存在的,是空的,放在“无自性”上面,而不是放在“现”上面——“现而无自性”有两个反体,放在“空”上面的时候,这样常乐我净的颠倒法自然而然就没办法真正地起到作用了。

 

以上讲颠倒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非颠倒的无常等在究竟的实相当中也是不存在的。通过抉择之后,一切的执著,一切的增益都可以从我们的心中完全消失,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当中。

 

壬二、以破成立之果:

 

 “以破成立之果”意思是说,如果破掉了颠倒会安立什么样的善妙之果。做一个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果我们就不愿意做;如果有个善妙之果,观待众生分别的喜好来讲,肯定愿意去做的。同样道理,在本品当中分析了颠倒不成立,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样实际的效用呢?如果有非常实际的效用,我们就愿意去抉择,愿意去修持殊胜的空性实相。所以下面安立破斥颠倒之后成立的殊妙之果。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

 

颂词的意思:如果颠倒灭了,轮回就灭了,也就是说能够帮助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个法是能够产生实际效用的法,它不单纯是世间的学术知识,而是抉择一切万法不存在,尤其是抉择颠倒法不存在,直接帮助我们从三有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从三有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又意味着什么?从小乘的角度来讲,意味着现在在我们身体上面、心上面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在解脱轮回时彻底消失,不会再感受痛苦,而感受永久的涅槃大乐;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如果灭掉了颠倒,一切的无明、行等也会灭,烦恼障、所知障也就跟随灭了,就会现前菩萨的殊胜证悟,二无我空性的智慧就会现前,然后修持殊胜的六度万行。一方面自己可以从一切的身体和心的痛苦当中能够解脱出来;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其他众生解脱痛苦,自他一切都能够获得殊胜的佛果。

 

打破颠倒可以帮助我们证悟二无我空性,趋入菩萨道,最终可以获得殊胜的佛果,从此展开无有穷尽的弘法利生的事业,这就是殊胜的功效。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前面我们分析了颠倒是不存在的,如果缘这种见解修持下去,就不是在我们分别心面前说颠倒不存在的、颠倒是空性的,而是在觉受、证悟当中的确完全把颠倒——不管是非理作意还是烦恼全都可以灭掉。

 

颠倒灭之后,无明则亦灭。这方面讲到了流转轮回顺行的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等,乃至生缘老死,这是一切有情流转的次第,如果有了无明,一定会产生行业,有了行业一定会投生,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痛苦。无明实际上是缘颠倒,以颠倒为基础,如果没有颠倒就不会有无明,有了颠倒就会有无明。无明实际上就是对于万法本性的愚痴、不了知,或者说是执著其他的方面,本体就是颠倒。前面通过观察分析贪心、嗔心乃至于愚痴都完全灭掉之后,颠倒灭了,颠倒一灭就不会有无明,实际上颠倒一灭智慧生,智慧产生时怎么可能有无明?不可能有无明,所以说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没有十二缘起第一支无明支的缘故,第二支的行业也不可能有了,不可能造业,不管是流转善趣的业,还是流转恶趣的业,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流转善趣的业实际上是属于有漏业,漏是烦恼的意思,通过烦恼摄受的善业称之为有漏善业,这是转生轮回善趣的因;通过烦恼引发恶业就会堕入恶趣当中感受痛苦。如果相续当中生起了智慧,没有非理作意的缘故,就不会造恶业;虽然造善业,但是不会变成有漏的善业,因为烦恼已经灭掉了,属于无漏所摄受的善法,所以也不会成为转生轮回善趣的因。如是可以了知。

 

行灭了之后就不会通过行推动去投生。虽然菩萨也会投生,但是他不是通过行业——通过有漏善或通过恶业推动无自在投生,他相续当中有殊胜的愿力,有禅定力,有自在力。学习过《经庄严论》的道友都知道,他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投生的,他不会像有情一样以无自在的方式去投生。行灭之后投生的识就灭了,识一灭之后,名色、六处,还有出胎之后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轮回当中次第次第显现的缘起链的法全都已经断掉了,最后生灭故老死灭,没有老死之后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如果破了颠倒,那就会破了无明,一切的十二缘起都会破掉,这个时候就会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因此,如果能够打破颠倒,打破无明,就可以得到如是的效力。

 

当然从表面上看,本品只是说颠倒不存在,实际上本品主要宣说了在名言当中颠倒如何产生的方式,就是说我们的烦恼(颠倒)是怎么样生起来的,了知它生起的过程;然后又讲到了怎么样让颠倒灭掉的过程,实际上里面也有让烦恼、颠倒灭尽的修法。不单单是说颠倒不存在,而是讲到了颠倒生起的方式和还灭的方式。

 

我们平时也知道烦恼是怎样产生的,但是如果不把它的根本——非理作意消灭掉,还会不间断地产生烦恼,把非理作意打破之后烦恼就不会产生。怎么样打破非理作意?此处就讲了贪心产生的方式,它的对境是无自性的。非理作意缘嗔心、痴心的对境是不存在的。

 

一一分析之后,我们就了知了对境的实相,实际上我们所生贪的对境、生嗔的对境、生痴的对境,都不存在真实实有的本体,都是空性的。对境是离戏的缘故,我们认知的柱子、瓶子、一切的有情都是离戏的,把对境的本体认清楚之后,又怎么样产生非理作意呢?

 

非理作意就是不了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妄分别,如果对它的本体认知得很清楚,贪者无可贪,嗔者无可嗔,痴者无可痴,了知之后安住在实相当中,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只能生起智慧,不可能生起烦恼等颠倒妄念。

 

我们要再再地对柱子、瓶子等外境作分析,来了知它的空性、离戏,如果暂时没办法安住在离戏当中,那么一定要知道对境是空性的,暂时安住单空。暂时安住单空也是很善秒的,贪的对境、嗔的对境、愚痴的对境都是空性的,如是虽然不可能产生离戏智慧,但是可以产生无我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修持,离戏的智慧就会生起来。

 

我们生起智慧的方式也就是缘所执著的这些法,再再去分析观察之后而产生的。当观察比较成熟之后,可以把观察的重点、修行的重点从外境的柱子、瓶子慢慢转移到自己的心上面,自己的心正在起心动念时就是空性的,就像虚空一样的本体,可以如是地安住。

 

我们最初修的时候,如果心还不定,可以缘外境当中相对来讲比较固定的法,比如木块、柱子、瓶子、杯子等等进行观察。因为它必定不动,我们就反复观察实际上它是离开有、离开无、离开是非的本体,是完全离戏的。

 

习惯之后,就可以把重点转移到内心,因为我们的分别念是在快速地移动,对于初学者来讲很难以去观察它的空性,观察它离戏的本体,所以当我们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感觉时,可以把重点放在观察心上面,这样有一点把握。

 

我们最后还是要证悟心的空性,因为心是一切的根本,如果证悟了心的空性,就证悟了一切空性。我们在起心动念时,可以把专注力放在心的空性上面,正在起心动念时它就是空性的,这个修法要慢慢转移,慢慢适应。这是讲诸行等亦灭,可以帮助我们趋入空性当中。

 

上师在《中论讲记》当中讲,修行人如果不了知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歧途,闻思的人也应该知道,必须要在相续当中产生修证的智慧,不是说单单闻思了知之后就足够了。通过闻思了知只是第一步,只是大概掌握了一种修行的方法,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从此时才开始展开真实修行的次第。我们不能够贡高我慢,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对于诸佛菩萨所现证的实相刚刚探头探脑,了知一点点皮毛,了知一点总相而已,相对于究竟智慧,或者对于真正证悟的大自在者来讲,不算什么殊妙的功德。

 

我们处在凡夫位时,应该了知自己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这对自己修行是非常有用的。否则,在修行时自己的心、自己的状态处在凡夫的状态,自己的执著、贡高我慢认为处在了菩萨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经常问:我自己是谁?我处在什么状态?这是很有用的。自己就是一个凡夫,自相续当中的烦恼是很粗重的,所以不要显现菩萨的行为,不要显现很多超凡的行为,凡夫人就做凡夫人的事情,该取舍因果都要取舍,该做的很多事情都要去做,只有这样慢慢去做,相续才能逐渐成熟。

 

己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对方认为,如果烦恼不存在就会失坏很多法,所以烦恼是存在的。烦恼的能立是什么?或者认为烦恼是实有存在,或者认为烦恼是无性无属的。中观宗要把烦恼的能立打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能立都是不可以安立的。

 

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颂,如果说烦恼的本性是实有的则有过失;第二颂,如果烦恼的本性是虚幻的也有过失。认为烦恼存在,能立的根据要么认为烦恼实有,要么是无实有,但是这两个方面实际上都不可安立。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如果烦恼的本体是实有存在的,且有所归属。“而有所属”,意思就是烦恼的本体是实有存在,它有一个归属,归属在谁?就归属在有情,有情具有烦恼,烦恼是属于有情的,叫作“而有所属者。”烦恼要不然属于张三,要不然属于李四,烦恼属于每个有情,有情是存在的,烦恼也是存在的。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我们分析,如果烦恼的本体真正存在,而有一个所属,那么烦恼就没办法断了,谁能够断除实有烦恼的本体?没办法断除。

 

因为烦恼的本体如果是实有,就会变成诸法的实相,就是万法的本体,万法的本体是没办法去断除的,我们断除的是虚妄分别或者说迷乱性、客尘性,这方面是可以远离的。或者说如果烦恼的本体是真实实有的,即便是相续当中生起了无常的智慧,但是内心当中的常执也是永远没办法消失的。因为常执是实有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修无常,即便是内心当中已经完全生起了无常的觉受、证悟,但是常有的执著还是会永远安住,也就是说无常和常的两种执著方式会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同时具足。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相续当中有常执时不会有无常智慧,有无常智慧时不会有常执,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再讲个例子:我和无我,如果“我”是实有存在的,即便像阿罗汉、像佛一样完全证悟了无我,但是“我”还是没办法断除,因为“我”是实有的。所以讲“云何当可断?”怎么可能断掉?即便生起了它的能对治,能对治的自性已经完全圆满了,但还是没有办法断除实有的烦恼。谁能够断除实有的烦恼本体?是完全不可能的。

 

反过来讲,就是因为烦恼的本性是虚妄、无实的才可以断,烦恼本性实有则不可断。烦恼的本体是无实有,就是依缘产生的一种虚妄分别念,以前虽然占据我们相续很长时间,但是当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了无常、无我的智慧时,烦恼的本体就没有办法安住,马上从我们相续当中分离掉了,所谓的常乐我净的这些颠倒分别念全都可以被断掉。

 

烦恼就是无实有的法,不可能是实有的法,就是因为烦恼是无实有的,我们才愿意去修道,因为烦恼必定是可断的。如果烦恼是实有不可断,那么我们修道也没有用,还不如像世间人一样该享受就享受,该放纵就放纵。修道要守持很多禁戒,守持很多苦行,最后到头来烦恼一点都断不了,像这样两边都抓不到,还不如和世间人一样去享受比较好。

 

烦恼是无实的缘故,它可以断掉,所以我们才出家、修行、皈依等等,做很多很多苦行,以期通过这种修行方式灭除相续当中的烦恼,让我们的心获得解脱,获得自在。所以不可能承许烦恼是实有的。

 

下面讲烦恼是虚妄的、实无的,又如何能断除。

 

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

 

如果认为烦恼是虚幻性,它是无性,本体是属于没有的自性,无属,也不属于众生。那么对于这样的烦恼又怎么样断,谁能断无性?也没办法断除无的自性。

 

对方认为烦恼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烦恼的本体是属于无性、无属的本体,它有两个特性:一、烦恼是有的。中观宗承许烦恼的本性是无实有的,是现而无自性的,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的。但是对方所承许的烦恼虚妄、烦恼无性无属和中观宗的观点并不一样,并不是站在中观宗的高度,抉择到了烦恼的现而无自性。第一个前提烦恼是有的、是存在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二、烦恼是无性无属的。第二个属性才是虚妄,这种烦恼是无性无属的,但是烦恼还是存在。

 

我们对比一下,前面一个颂词也有两个属性:第一个烦恼是有的,第二个烦恼是实有的。这个颂词讲到:第一个烦恼是有的,第二个烦恼的本体是无性无属。前后两个颂词相同点是在哪里?相同点就是烦恼都是存在的。这就是对方的能立,中观宗要观察破斥掉这个安立。

 

“云何当可断?”如果烦恼是属于虚妄、无性无属,怎么可以断除烦恼?“谁能断无性?”因为所谓没有的烦恼、无属的烦恼就像虚空、石女儿、兔角一样,谁能够斩断石女儿的头?谁能够掰断兔角?兔角和石女儿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又怎么样断掉它?对方认为的烦恼有,只不过是分别念面前的有,只是概念的有而己。但是对方认为当然不是概念,认为烦恼就是存在的。比如,一方面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嗔心是有的,一方面是可断的,但是它可断的本体是什么?它是无性无属!从方方面面汇集起来时,无论如何没办法安立一个圆融无违的观点,它既然可以断就不可能是无性无属,也不可能是实有的。

 

两个颂词比较起来就知道,对方认为烦恼存在的能立,从方方面面观察都不可能存在。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烦恼名言当中是虚幻的自性,胜义当中一切都是本体离戏,烦恼的本体一丝一毫都不存在。我们要安住在胜义的状态当中,了知烦恼本来不生,不存在本体,帮助众生获得解脱。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二十三观颠倒品终

 

 

 

 

 

 

回目录

 

 

 

《中论密钥》87

87-1

87-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子二、别破:

 

别破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进行观察,第一颂是破斥过去未来的颠倒者不存在;第二颂是讲现在的执著者是不存在的;之后六句主要是从颠倒者不生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后面两颂是从颠倒非颠倒相同来进行破斥。

 

首先讲过去未来的颠倒者不存在:

 

若已成颠倒,则无有颠倒;

若不成颠倒,亦无有颠倒。

 

“若已成颠倒,则无有颠倒”,主要是讲过去的颠倒者不存在,如果过去已经成立了颠倒者,那么就没有颠倒了,因为颠倒已经存在,如果再有颠倒,就成了没有意义或者无穷等过失。就如上师在注释中讲,比如火灭了之后就不可能再灭。同样,已经变成颠倒就不可能再安立一个颠倒,和《观去来品》中的很多理论是相似的。初看觉得,已成颠倒为什么没有颠倒?似乎非常矛盾,但是学习过《观去来品》中的理论,就知道已经成颠倒就没办法再成为颠倒。

 

“若不成颠倒,亦无有颠倒”,如果还没有产生颠倒,也无有颠倒。还没有成颠倒,颠倒的本体还不存在,所以亦无有颠倒,那么也没法安立一个颠倒。

 

我们在名言中分析观察时,已经变成颠倒也可以有颠倒,没有成颠倒的也可以未来有颠倒,这些都是假立的,不严格分析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安立。反正已经产生颠倒了,可以说你是颠倒者,因为你曾经产生过颠倒,现在还没有把颠倒消灭,自己相续中已经产生颠倒可以安立成颠倒者;相续中烦恼种子、习气、非理作意等等还没有完全消灭的时候,虽然现在没有产生颠倒,但是还可以说是颠倒者,因为你必定还会产生颠倒,未来将产生颠倒的人也可以叫颠倒者。

 

但是在胜义中观察分析的方式很认真很严格,既然颠倒已经成立,就没法再安立一个颠倒了,不成立颠倒;如果没有成颠倒就不能叫颠倒者,因为不成颠倒和有颠倒二者的法相和体性是完全相违矛盾的,所以还没有成颠倒就不可能有颠倒。已成颠倒没有颠倒、未成颠倒也无有颠倒,这是从过去和未来两个方面进行观察。

 

第二颂讲,正在生颠倒时也没有颠倒,即现在没颠倒的意思。

 

若于颠倒时,亦不生颠倒。

汝可自观察,谁生于颠倒?

 

“若于颠倒时,亦不生颠倒。”颠倒时就是正在产生颠倒的时候,正在执著柱子是常等的时候叫颠倒时。那么正在执著的时候也不产生颠倒,为什么?因为通过第二品的观察方式来安立时,所谓的倒时是不存在的,在观察执著时,要么已经产生,要么还没有产生,所谓的正在产生是没有的,因为所谓现在的法是不存在的,是丝毫不住的。如果有一个法正在住,可以说这是一个现在,现在正在执著,但是哪一个法是正在住?没有一个法真正地安住,哪怕最细微的一刹那也不安住,要么已经过去,要么还是未来,所谓现在的法一点都没有。

 

有人说:“现在我正在安住!”其实这是非常粗大的一种分别执著,如果把时间分析得很细,分析到前后刹那,那么法本身要不然是过去的法已经灭了,要不然是未来的法还没有生,现在的法丝毫不住。哪怕能够稍微安住一点点就可以称之为现在,但是有没有一个法真正安住一刹那?一个法都不安住,所谓的现在只是个概念,假立的法。没有现在的法,哪里有现在正在生颠倒?法要么已经过去,要么还没有产生,真正来讲,这一切都是虚幻迷乱的法。

 

 

 

但是我们生活在世间中,不能够完全按照胜义理论来抉择世俗谛。按照胜义理论,除了过去的法和未来的法之外没有现在的法,过去的法是已经不存在的法,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法是还没生的法;现在的法也不存在,像这样就没法安立世俗谛。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所以假立了过去,假立了未来,也假立了现在。尤其人们经常说“你要活在当下!”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你趣入无生而已。

 

真正在胜义中过去的法、现在的法、未来的法都不存在。除了过去未来之外没有现在,这也是一种说法而已,也不是究竟的观察,我们只能这样去介绍,并不是说过去和未来的法存在,而现在的法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在名言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胜义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现在我们抉择胜义谛,有没有所谓的正在生颠倒的现在时?的确是不存在。

 

我们观察,“若于颠倒时,亦不生颠倒”,所谓正在生颠倒的现在也不生颠倒,因为现在不存在,所以现在没法产生颠倒,我们认为的有是一种虚幻迷乱而已,我们学习中观就是要打破这种迷乱。针对所谓的正在生执著进行观察,正在生执著的时候到底生没生颠倒?不观察时似乎正在生颠倒,但是一经观察,所谓的正在生执著的时候也没有生颠倒,过去没有生,未来没有生,现在没有生。那么什么时候生?除了三时的执著外,没有一个真正的第四个时间让你去安立执著。所以说任何时间都不生,三时都不生执著颠倒这就是实相。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认知了实相,那为什么执著还没打破?认知之后需要逐渐去深入,发现真理后还要去实践它,要去安住,这才可以最后证悟。的确颠倒在三时都不生,颠倒是不存在的,颠倒的实相是空性、无自性的,我们慢慢去相应这个状态就可以打破实执。

 

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内心当中一定要确认三时中都没有颠倒,颠倒法的确是不生的,因为从理论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过去也不生,未来也不生,现在也不生。三时都不生那么是怎么回事?就是空性的,抉择后空性的状态出来了。但空性的状态还有可能又被其他的分别念覆盖,所以必须要反复去观修空性,为了保持这样的状态,或是让状态再次现前,通过理论反复去观察,变得非常熟悉,这种力量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认为颠倒存在的执著心就会越来越弱,这时对实相的悟入就越来越深,这就是修行的原理。我们平时要反复观察打坐的原因就是这样,并不是通过书本学完之后大概懂了,知道就是没有的,这对我们真正地现证实相没有大的帮助。有了正见之后还必需要去修行,这就是闻思修行的次第。

 

下面是观察颠倒不生。分了两个方面,第一、二句是观察颠倒无有自性生,三至六句是讲没有三边的生。

 

首先讲没有自性生:

 

若颠倒不生,何有颠倒者?

 

颠倒为什么不生?因为颠倒是没有自性的,既然颠倒没有自性,自性不生,那就不可能缘颠倒而产生执著颠倒者,颠倒者也是不存在的。颠倒不生的理论前面已经分析过很多次,实际上颠倒本身就是一种虚妄分别,它本性不生。颠倒本性就像幻术一样似乎存在,但是一经观察,它的本体一点也没有产生过。

 

因为颠倒本身就是虚幻的,是非理作意,从空性的角度来讲,非理作意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法,不管从他空或自空的角度来观察,所谓颠倒的法都是虚幻的法,虚幻的法都是不产生的法,从这方面可以安立。或者说颠倒是缘非颠倒而产生的,非颠倒不生的缘故,颠倒也不生,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所以颠倒没有自性生,既然没有颠倒的自性生,就不可能有颠倒者。

 

下面从三边不生进行观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从自他生,何有颠倒者?

 

“诸法”,当然可以理解成一切诸法,此处是讲颠倒。所谓的诸法(颠倒)不自生,不从他生,不从自他共生,既然没有三边生,那么何有颠倒者?

 

首先讲诸法不自生,自己生自己是没有的。尤其是此处的自生是相应于数论外道的观点,因为数论外道对自生观察得非常详细、透彻,观察自生没有谁能超过数论外道,很多时候说到自生马上就把数论外道扯进来,数论外道可以说是自生派的专家、权威。数论外道认为的自生是果在因中已经存在,果在因中本身有,后面是让果明显出来。

 

那么诸法到底自不自生?如果果法在因中已经有就不用生了,因为所谓的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既然果法在因中已经完整无缺地存在,那又何必再生?如果生就有无穷生、无义生等等无穷无尽的过失,所以说诸法不可能自生,颠倒不可能自生。

 

“亦不从他生”,他生有很多,有胜论外道、有部、经部等的观点,依靠他法的因缘而产生就是他生。他生和因缘生有相似的地方,中观宗讲的因缘生或者佛陀所讲的因缘生是无自性生,因缘和合生所以无自性。很多时候讲他生都是一种自性生,实有的因缘产生一个实有的果,因和果之间是实有的他性。

 

他生的漏洞很多,因为并不是佛陀真正的究竟密意,对方认为这种他生是因缘生,实际上并不是因缘和合生。如果真正存在他生,那么火焰可以产生黑暗,一切生一切等等,所有的他性会错乱产生的过失。前面在第一品等很多品都讲过,《入中论》中也用很大篇幅破了他生,所以此处也不多讲。

 

“不从自他生”,自他生就是讲自他共生,裸体外道承许自他共生,他觉得单独的自生有过失,他生也有过失,那么就把自生和他生和合起来安立一个自他共生。但实际上自他共生也不存在,因为它是实有生,对方把自生和他生和合起来,就有自生和他生的前提和特征,这些特征是对方承认的,不是中观宗强加给他的,第一、共生是实有生;第二、共生是自生和他生的和合。中观宗就抓住这些特征破斥:自生和他生单独不能生,那么把它们和合起来时也不能生。因为单独分开时自生没法生,他生也没法生,都是实有的不产生,把实有不产生和合起来又怎么可能重新安立一个共生?共生也没法安立,自生他生的过失在共生中更加明显了。自生和他生分开的时候不生,和合起来也不生,所以这里讲“不从自他生”。

 

 “何有颠倒者?”既然没有三边生,那么何有颠倒者?无因生这里没讲到,无因生很下劣,此处没有单独讲。从三边来讲是没有产生的,所以没法安立颠倒者,在三边生当中如果能找到一种生,那就可以说有生的缘故,颠倒产生,故有颠倒者,但是颠倒不产生的缘故,就不可能有颠倒者。这是通过观察颠倒不生的方式来破颠倒者。

 

今天就讲到这里。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主要是针对现象当中的一切千差万别的诸法,宣讲了其究竟的实相本体。

 

没有抉择实相时,我们认为外境当中有各式各样的不同显现法,缘不同显现法产生种种的分别念,通过分别念引申或善或恶的很多念头,通过念头、情绪又引发很多的业,所以,如果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必须要从善恶业当中解脱。如果没有从善恶业当中解脱,或者就是通过恶业转生恶趣,或者就是通过善业转生善趣,还是没有真正离开轮回。因此要抉择引发我们各式各样分别念的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到底是如何安立的,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

 

《中论》当中抉择万法,对于色法、心法,乃至于修道的自性、烦恼的本体等一一进行观察抉择之后,了知一切万法的确是平等一如的,或者说在现相当中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显现,但是在实相空性当中,一切万法都是究竟平等的,全都是空性的自性。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空性当中感受了空性,那么就不可能再产生各式各样的分别念。

 

我们之所以了知了空性,但还要产生很多分别念,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安住在空性状态,只是通过分别念大概地了知了一下空性的总相,究其所知还是一种实有的状态。现在我们在闻思时,以实有的心来了知实有的心的空性状态,得到的只是一种总相,如果真正要让空性发生效力,必须要安住在空性状态,而不是安住在实有的分别念当中。

 

要安住在空性的状态,最初不学习是不行的,要通过各种理论对于我们所执著的万法的本体进行详尽地观察。比如现在所学习的二十三品《观颠倒品》,主要是抉择颠倒的分别念、烦恼如何生起的。对于贪嗔痴等烦恼一一作观察,实际上是通过我们的非理作意对外境产生一种颠倒执著,然后产生烦恼的,如果能够打破相续当中的非理作意,就能够息灭烦恼。

 

非理作意是缘外境而产生的不合诸法本体的一种执著方式,那么我们就对于外境进行观察,到底存不存在实有的自性,或者常乐我净的自性,观察完之后就知道,常乐我净等在外境当中的确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非理作意就会息灭,非理作意一旦息灭之后就不会产生烦恼。这也是在宣讲我们生起烦恼的次第。

 

息灭烦恼也有一种修持的方便方法,如果不懂得修行的方便,只是一味地想要去压制烦恼、远离烦恼,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掌握了烦恼的特性,然后随顺它特性的本性去观察、去安住,才能够真正从烦恼当中得到出离,真正安住在一切万法的实相当中。我们学习这一品,主要是要了知颠倒非颠倒实际上都是空性的,无所执著,无所缘取,安住在它的本性当中,就自然解脱一切颠倒非颠倒的分别执著。

 

如今我们还在观察愚痴,前面对于其本体等作了观察,今天继续讲“别破”。“别破”分了四个次第进行观察,首先是观察未来和过去不存在颠倒,其次观察现在正在产生颠倒的时候也不存在颠倒,然后对颠倒不生的问题作观察;最后观察颠倒非颠倒相同。颠倒非颠倒相同就是说在空性的层次上完全是一味的、相同的,在分别的科判当中(上师《中论讲记》当中的科判)也是分为颠倒不成立和非颠倒不成立。有两个颂词次第宣讲。

 

首先宣讲颠倒不成立:

 

若我常乐净,而是实有者。

是常乐我净,则非是颠倒。

 

如果认为颠倒是实有存在的,那么问:所谓的有自性的颠倒法,到底是实有存在的,还是没有实有本体的?只有这两种选项,没有其他的选项。

 

“若我常乐净,而是实有者。”我们观察,如果安立常乐我净四颠倒法是实有的,就会引发下面的过失:“是常乐我净,则非是颠倒。”就会有常乐我净不是颠倒法的过失。

 

明明大家都认为常乐我净是颠倒,尤其是小乘以上都认为常乐我净是颠倒法,为什么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有,就变成非颠倒了?原因到底在哪里?下面我们进行观察。

 

所谓的实有一定是有堪忍自性的法,堪忍自性的法在名言当中也存在,在胜义当中也存在,尤其是通过胜义理论观察时它还持有自己的自性,就是了义究竟的实有法。我们问:常乐我净到底是属于世俗层面的实有,还是胜义层面的实有?如果是世俗层面的实有,那么还是一种假有而已。因为它毕竟只是在世俗当中才成立实有,有它的显现,有它的作用。如果是这样,和中观宗的意趣实际上是一样的,所谓的实有法就是指能起作用的法,单单能起作用这方面中观宗在名言当中也是不破斥的,那么和中观宗所抉择的一样,常乐我净也是幻化的、虚幻的自性。

 

如果常乐我净不是世俗当中实有,而是胜义究竟实有,那么常乐我净就变成非颠倒。为什么会变成非颠倒?因为在胜义当中究竟的实有法就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也就是说如果常乐我净是胜义的实有,就应该变成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就不是颠倒法了。一切万法的实相怎么可能是颠倒法?一切万法守持它的自性,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所以,如果说常乐我净是胜义当中实有,那么这种常乐我净就非是颠倒了,它就是一切万法的真实性,一切万法的实相。

 

如果常乐我净是一切万法的实相,当众生缘柱子、瓶子等产生常乐我净的执著时,他是随顺实相,他应该是证悟者、随顺实相者。所执著的常乐我净的所境不是颠倒法,那么执著常乐我净的能境也是一种真实的智慧了,因为是随顺了实相的有境,能境的执著也应该变成一种殊胜智慧。

 

如果一般的凡夫人通过自己的能境就能够真正证悟实相,反过来,小乘的修行者通过佛陀的教言抉择一切万法:柱子是无常的自性,三界是痛苦的自性、无我的自性、不清净的自性,这样抉择就反而成为颠倒了。为什么反而成为颠倒?因为所抉择的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不符合于法界实相,法界实相是常乐我净,现在抉择的是和常乐我净相悖的本体,所以说抉择无常本体等反而成了颠倒法,所抉择的无常等成了颠倒,能境也成了颠倒的智慧,成了邪慧了。从这方面抉择,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是对于这样的问题,小乘等以上的修行者是没办法承认的,因为他们一概承许:一般的外道、众生处在颠倒执著当中,执著常乐我净。佛陀通过智慧观察之后开示殊胜的教言,内道的修行者都跟随佛陀的教言抉择无常、苦、无我、不净,通过随顺这样的修法,会逐渐从烦恼束缚当中获得解脱。如果常乐我净变成了实相而无常等变成颠倒,则不符合于内道的教言。

 

如果不按照内道的教言抉择,承许常乐我净是实相又有什么妨害?实际上通过佛陀给我们开显的理证也可以进行观察。前面主要是通过教证,因为小乘以上的修行者都相信佛的教言,单单说:如果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有,就会有无常等变成颠倒的过失,违背了佛教言,这时对方一下子就知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是引导其他不学习佛法的人或者外道,则可以通过理证抉择安立常、安立苦等等实际上不是一切法界的实相。如果是常有的法,就通过破常的很多理论来破斥。比如,如果柱子是恒常的法,柱子就从来不会变化或者说柱子从来就不会出生。因为显现在世间当中的任何法一定是无常的,一定是所作的,如果是一个恒常不变的法,是没有办法起功用的,所以在世间当中永远找不到一个恒常的法。所谓的乐也是这样的,仔细观察苦苦、变苦还有行苦的自性,实际上一切的五蕴、三界周遍都是苦的本体。如果认为有我,通过破我的理论进行观察抉择,所谓的我的确是不存在的。还有如果认为是清净的,对于所执著的清净——身体或者外面诸法一一观察,实际上也是不清净的自性。所以,如果承许常乐我净是诸法实相,对于理证有妨害,即便不使用佛的教证,通过理证一一分析观察,也知道常乐我净不可能是诸法实相。

 

但是此处主要观察:常乐我净为颠倒法,按照对方的意思是实有的,我们前面问了,这个实有是世俗当中实有,还是胜义当中实有?一一分析下来,常乐我净就变成非颠倒的过失,但这是不符合于教证,也不符合于理证的。

 

实际上对方并不想把问题搞得这样复杂,他只是说常乐我净是实有的,然后通过智慧把它对治掉,只是安住在这个层次进行观察的。但中观宗站在打破一切执著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你认为是实有,实际上是不符合于实际情况的。因为常乐我净在世俗当中虽然有显现,在产生它颠倒的作用,但是正在起作用的时候,它也是无实有的、幻化的。

 

对方不了知空性可以起作用的观点,认为:如果是能够起作用的法一定是实有的;如果是空性的法一定不能起作用。但是中观宗就想要说明,虽然是空性、无自性的法,但是也可以起作用,针对学习中观的人,尤其要了知一切万法在名言当中如梦如幻,胜义当中远离一切戏论的究竟核心的内容,所以中观宗对于承许实有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遮破,如果承许实有就会变成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

 

对方不想常乐我净真正变成非颠倒的问题,如果他们通达了现而无自性,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通达现而无自性的道理,承许了很多观点,在观察时都没办法真实成立。

 

经由这个颂词观察,如果说常乐我净是实有的,就会出现以上过失。

 

 

 

 

 

回目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分二十七品,现在我们继续观察《观颠倒品》。本品主要是针对我们相续中对万法颠倒的无明认知,也就是由于非理作意对于外境产生的清净、不清净等等很多的颠倒分别,因为颠倒分别引发了很多烦恼,障碍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要对颠倒的本体、自性进行观察。

 

前面已经总破了烦恼(颠倒),现在是分别而破,有“遮破贪嗔”和“别破愚痴”。“遮破贪嗔”是针对贪和嗔心的本体进行观察遮破,今天要讲的是“别破愚痴”,针对平时我们所讲的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进行观察和破斥。

 

常乐我净这四种法实际上是源于对外境错误的认知而产生的颠倒分别:对外境的无常执著为常有的自性;对于外境的痛苦执著为快乐的自性;对于外境的无我认为是有我的自性;对于外境的不净认为是清净的自性,这样就产生了愚痴性、颠倒性。在名言谛中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痛苦、无我和不净的自性,我们对外境产生和它的本体相反的执著,实际上就是一种愚痴。这种愚痴并不是对于外境不了知,而是对外境完全颠倒的错误认知,有时候愚痴是属于烦恼自性,有时候就是无明的自性。不管是烦恼也好,无明也好,都是对本体空性的一种错误认知,是颠倒分别念。

 

此处破愚痴的时候,不单单是破“无常执著为常”,破掉常之后了知为无常,实际上在空性当中,所谓的常执是一丝一毫都不存在的。所以它有两层意思。从名言谛的角度来讲,破掉常和清净等的执著之后,要了知是无常的、不净的自性;第二层意思 ,从胜义的角度观察,常的自性也好,不净的自性也好,全都是本体空性的,没有一点点自性存在。

 

《中论》此处的侧重点是放在胜义中观察,常有的自性不存在,无常的自性也不存在,不单单是对常有的颠倒进行观察,究竟来讲如果执著无常,认为外境是无常的认知实际上还是属于一种愚痴。

 

此处的愚痴是广义的,不单单是常等颠倒,究竟来讲安立无常也是一种颠倒。为什么呢?一、如果把无常的法执著为常有的法,就没法入道,因为执著常法怎么去修行呢?只有了知无常才能够鞭策我们去好好修行,如果把无常的法执著为常有,就会偏离修行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名言中修行一定要了知一切万法无常的道理,这样我们就不会对外境、自己的身体、寿命等等产生强烈的执著,而会产生一种紧迫感;或者了知一切万法无常的缘故就不会去贪著,就会对整个轮回产生厌离心,引发修道的意乐;了知万法无常,也不会偏离修行的轨道,这方面有殊胜的密意、殊胜的意乐在里面。

 

二、在名言中通过无常等打破常等的执著,当无常修行到量时,也不能够耽著在无常上面,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观察,一切万法都是本体空性的,在这个阶段如果还认为有一个无常的法可以耽著,那么也不是万法的实相,所以在这个层次上对于无常的执著也必须要放弃,也是需要打破的。

 

“别破愚痴”当中包含了这些内容。下面我们按照颂词一个一个去分析其中的意义。

 

辛二(别破愚痴)分二:一、破颠倒外境;二、以破成立之果。

 

“破颠倒外境”,前面分析了,并不是外境中有所谓的常、无常等的执著,外境的法在显现的时候本身就是远离四边戏论的,认为它常是我们分别心的一种认定,认为它无常仍然是分别心的一种认定,分别心没法了知法界的自相。

 

我们认为外境的常和无常实际上并不是外境法本身,而是在颠倒外境,也就是说我们的非理作意对外境有了错误的认知,这时候的外境叫作颠倒外境,不是外境本身有颠倒的自性。我们要破斥这种颠倒外境,还原外境本身的空性状态。

 

壬一(破颠倒外境)分二:一、破颠倒与非颠倒之差别;二、破执著者补特伽罗。 

 

癸一(破颠倒与非颠倒之差别)分三:一、外境之成与不成相同;二、外境之有无相同;三、仅此执著亦不可成立。

 

从名言谛角度来讲,外境有颠倒非颠倒的差别,如果认为外境是无常等就是非颠倒,如果认为外境是常等就是颠倒。但是在胜义谛,一切万法本性中颠倒与非颠倒没有差别,都是空性的,执著颠倒固然不对,执著非颠倒无常等也不是万法的自性。所以这个科判叫作“破颠倒与非颠倒之差别”,不单单要破常等执著,也要破无常等执著,把常和无常等都破掉之后才能了知万法本身离戏的状态。

 

子一、外境之成与不成相同:

 

外境的成和不成相同,你认为外境中法成立也好,不成立也好,或者说常有存在也好,常有不存在是无常也好,实际上都没办法安立。

 

于无常著常,是则名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处有常倒?

 

首先解释是怎样产生颠倒的,也就是说颠倒从哪个方面来安立。此处讲“于无常著常,是则名颠倒”,对无常的法耽著为常有,在佛经论典中把它安立成颠倒的法,因为在名言的状态中一切万法都是刹那生灭的,没有哪一个法不是刹那生灭的自性,不管是色法还是心法,一切万法全都是迁流的本体。如果把迁流的本体执著为非迁灭,执著为非刹那,就不符合于法迁灭的自性。法本来是无常的却执著为常,也不符合法的本体,所以把它安立成颠倒的自性,这是很明显的。

 

在名言中当然可以这样成立,但是在胜义中这种颠倒法是不是真实成立呢?在胜义中观察,“空中无无常,何处有常倒?”空就是指胜义空,在胜义谛的空性中是没有无常的,既然没有无常,那么何来颠倒的常法呢?无法安立颠倒的常法。

 

空性中到底存不存在无常?在胜义空性中如果真实存在一个无常法,就可以在真实中成立颠倒的常有的法,但是在空性中一切万法都是不存在的,不单单是常有的法不存在,无常的法也是不存在的。既然在空性中没有无常法,那么就不会有常等法。

 

为什么说在空性中没有无常法?因为无常法是刹那生灭的法,什么法才会刹那生灭呢?当然虚空、石女儿这些法是不会刹那生灭的,刹那生灭的法要么是色法要么是心法,自己的身体、外面的山河大地等等这些色法是刹那生灭的法,还有心法也是刹那生灭的法。

 

既然无常的所依、基础就是色法和心法,那么在空性中观察,到底有没有安立无常法的基础,也就是观察色法、心法到底存不存在。实际上前面已经观察了很多次,色法是微尘组成的法,或是因缘和合的法,因缘和合、微尘和合的法都是假法——假立虚幻的法,在空性中根本连一丝一毫的微尘自性都不存在,所以就不可能有真正安立无常基础的色法存在。

 

心法自性也是刹那生灭的,要么是通过前面的因产生后面的心识,要么安立由最小的刹那组成,但通过破刹那的理论或者通过缘起观察,心识的本体也是一丝一毫都不存在。

 

既然空性中没有色法心法的本体,那么又何来色法和心法的刹那生灭呢?如果有色法心法才可以说色法心法是刹那生灭,如果连色法心法都不存在,就不可能有色法心法刹那生灭的无常,这就叫作“空中无无常”。在胜义空性中不存在无常的法,就不可能有缘无常而产生的颠倒,就像空性中没有色法和心法,就不会安立色法和心法的刹那生灭。

 

无常是安立常等颠倒的所依、基础,有了无常法才有基础。因为前面第一、二句讲得很清楚,“于无常著常,是则名颠倒”,对于无常执著为常有,故安立成颠倒,也就是说颠倒的安立一定要在无常法首先成立的基础上,缘无常法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这个时候才能有常等的颠倒法。第三句观察“空中无无常”,但是在空性中无常法是不存在的,安立的基础已经没有了。“何处有常倒”,就无法缘无常而安立常的颠倒法。

 

以上是以常法为例进行观察,清净的法、乐的法、我的法都可以类推。

 

在空性中根本就没有苦,在名言中可以安立一切万法是痛苦的,而且佛陀在经典中也宣讲了三界为苦性,安立苦苦、变苦、行苦三种苦的自性,只要是众生就无法远离这三种苦(所有的或者其中之一)。

 

但是三界为苦性也必须要安立在某种基础上面,什么基础呢?色和心这两种法。身体的苦或心的苦必须要以身体和心作为安立的基础,但是通过离一多因、缘起因等分析时,色和心也不存在。既然色和心不存在,那么就无法缘色和心产生痛苦,既然没有痛苦,那么又怎样缘这种痛苦的自性产生颠倒,产生和它相反的安乐执著呢?分析下来,实际上也无法安立。我们破掉常和乐,无常和苦也已经被破掉了,因为已经安立了空中无无常、空中无痛苦。

 

然后“我”也是一样,如果首先有一个无我的自性,那么就会缘无我产生我的自性,但在空性中没有所谓无我的自性。前面《观我法品》已经观察得很清楚,我和无我在空性中都无法安立。

 

再观察清净和不清净这一组法也无法真实安立。认为一切万法不净,那么什么法不净呢?如果说色法不净或身体不净,那么首先必须要有身体作为所依,有身体才可以说身体不净。名言中身体是业惑所形成的缘故,是有三十六种不净物所充满的,但是真正观察时连一个微尘都不存在,又何来身体呢?没有身体又何来身体的不净呢?没有身体的不净,又何来缘身体的不净而产生清净的执著呢?因此只是虚妄分别念而已,都是分别念安立的。在胜义谛中作殊胜观察时不存在清净的执著,也不存在不净的执著,清净不清净的执著,外境的成与不成都是相同的。从这方面就可以一步一步安立下来。

 

子二、外境之有无相同:

 

“外境之有无相同”和“外境之成与不成相同”有相似的地方,既是对常有或常无方面进行观察,也是对常和无常进行观察。前面颂词的重点放在颠倒不存在上面(何处有常倒),这个颂词的重点放在非颠倒不存在上面(何有非颠倒?)。

 

著无常为常,即是为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

 

“著无常为常,即是为颠倒。”所谓的常就是执著无常为常,把无常法执著为常有的法,那么这个法就是所谓的颠倒,和前面意义相似。但是“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在空性中没有无常法,那么又何来非颠倒的法呢?颠倒和非颠倒是相对应观待成立的,如果有了非颠倒,那么就有颠倒,但是空中没有无常法,那就不可能有非颠倒法存在,既然没有非颠倒法存在,也不可能有颠倒的法存在,它的意义就是这样。

 

观察的方式就像前面我们所分析的一样,安立无常也需要一个基——刹那生灭的身心作为基,才可以在它上面安立所谓名言中正确的观点,即刹那生灭的本体叫作无常的法,符合于名言的自性。但是胜义中仔细观察身体和心时,身体安立无常一定是在微尘上面安立的,但是微尘都不存在,又何来微尘上面的无常呢?或者在心上面安立无常法,那么心都不存在,又何来心的无常法呢?

 

我们用前面掌握的离一多因、缘起因等观察时,很容易就能接受在胜义中身心完全是离戏空性,不单单有的本体不存在,无的本体也不存在,本体离戏空。这样我们也容易理解“空中无无常”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在空性中没有刹那生灭的本体,不可能有无常,也不可能有苦、无我、不净的非颠倒法。在名言中常乐我净属于四颠倒,无常、苦、无我和不净属于如理作意,是非颠倒法。没有如理作意,那就不可能缘如理作意安立非理作意,所以外境的有无完全相同,既不存在常的颠倒,也不存在无常等非颠倒。

 

在《定解宝灯论》中讲了远离三十二种增益,对于四谛法十六行相,常乐我净等的执著是要远离的,因为是连名言中都不存在的法;把十六种增益破掉之后,小乘行者或一般入道的人认为的无常、苦、无我、不净等等所谓的如理作意也要远离,因为在空性中常和无常是互相观待的,常不存在,无常也不可能存在,通过这样修行就可以远离无常等十六种增益。远离了常无常等三十二种增益之后,就能够达到离戏的状态,对一切万法没有任何执著的状态就可以生起来,就可以现见诸法的实相。

 

我们无法现见诸法的实相,要不然就是常乐我净等颠倒的执著障蔽了我们,把常乐我净颠倒打破之后,又容易执著无常、苦、无我、不净。所谓的非颠倒在名言中是非颠倒,但是在胜义中就不是非颠倒,如果在胜义中还执著有无常等法,那么这就属于颠倒法了。

 

因为前面我们分析了,你对于一个法的本体产生相反的错误认知叫作颠倒,就像你把无常的法认为常有是颠倒一样,在胜义空性中本来不存在所谓无常等的法,你反而认为在空性中有无常等法,和究竟的实相不符当然就是颠倒。只不过颠倒安立的层次不一样,这种颠倒更细微一点。

 

一般入道的人和小乘者对于无常等的执著还很难以打破,只有站在中观胜义空性的高度,才能真正地把一切万法的常和无常完全看破,了知常和无常都是空性,是不存在的,对于常无常都不执著了,自己的心就会寂灭下来,现见诸法的实相。

 

子三、仅此执著亦不可成立:

 

可著著者著,及所用著法。

是皆寂灭相,是故无有著。

 

执著实际上也不可成立。对方认为,中观宗虽然通过理论对颠倒、非颠倒等都已经作了观察,观察之后似乎都不成立,但是执著还是有的,因为能执著存在,所以所执著、执著者、所用著法等也应该存在,每一个众生相续中现量存在这种执著的自性。

 

那么我们就要观察,执著本身到底存不存在呢?科判讲“仅此执著也不可安立”,前面两个科判的重点放在外境,对外境之成与不成、外境之有无等方面作了观察,本科判中加进对执著方面的破斥,不单单是外境不存在,实际上我们执著外境的常乐、无常等执著本身也不可以安立。

 

在颂词中安立可著、著、著者、所用著法四种法。可著就是所著,所执著的法就是指常和无常等所执著的对境(或者说我们所执著的常和无常的对境)。著者要么是心,要么就是假立的补特伽罗我。著就是指执著的方式,怎么样去执著它。所用著法是安立所著的基础、所依。

 

以执著柱子为例来说明。什么是所著?执著柱子是常有就是所著;然后著者是指我们现在的心或补特伽罗;著就是指怎样执著的方式,通过内心中的分别念执著柱子是常有,这就是执著的方式;所用著法是柱子本身。

 

柱子本身和前面所讲的所著两个法是有差别的。我们在执著柱子常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所依,执著什么法常?执著柱子这个法是常有的,柱子就是所用著法,首先要有一个柱子,才能够说柱子是常有的。所著主要安立成颠倒的常的法、乐的法、有我的法、清净的法,这里安立成愚痴,是颠倒法。可著(所著)就是讲常和无常等安立的本体,我们执著柱子常就是所著,那么所用著法就是讲它的基——柱子本身,它是安立常有和无常的基础,我们缘所用著法产生可著的自性,产生常等执著。这样就可以分清楚了。

 

“是皆寂灭相,是故无有著”,这四种法一一分析时都是寂灭的自性。当然在不分析的前提下似乎这些法都是有的,所执著的基础柱子也有,然后把它执著为常有无常,执著者我也存在,执著的方式也存在。或者说我首先用眼根去看柱子,然后第六意识马上分别——这就是一个常有的柱子,这种执著的方式也存在。但是通过胜义谛分析安立时全都是寂灭的自性,无法安立执著,仅此执著本身也不存在。

 

“是皆寂灭相”,到底怎样安立成寂灭相呢?我们一个一个分析,各个击破。

 

1、所著。所著(可著)到底存不存在呢?实际上不存在,因为所谓的所著一定要安立一个能著,既然是观待能著,那么所著也无自性。在前面观待理、缘起理都已经学习过很多次,所著一定是观待能著才能够安立,如果不观待能著也叫所著的话,那么所有的法都叫所著了,这是不可以安立的。既然必须要观待能著,那么所著一定不是真实安立,从这方面可以安立是空性。

 

还有,所著不存在的理由通过前面两个科判也可以了知,因为第一、二个科判是着重破常等颠倒,常等颠倒实际上就是所著的法,前面已经把所著破得干干净净了,所以所著也是寂灭相,本体也不存在。

 

2、著者。著者要么是指心,要么指“我”。前面已经观察,所谓的心法也是观待了因缘,依缘而起的。比如说,了知柱子存在的这个心,或者了知常等法产生的心,一定要观待柱子这个所缘缘,然后眼根是增上缘,心识是等无间缘,观待了这么多因缘产生的这种心不可能是实有的,一定是假立的,从这方面也可以安立。

 

然后从刹那的法本身来观察时,心是一个一个很小的刹那组成,一个个分析下来,心的本体也是寂灭空性的,不可以安立。所谓的我也是一种假立的法,缘五蕴而产生的一种概念而已。所以,著者不管是心法,还是所谓的我补特伽罗,观察时也是寂灭相。

 

3、著。著就是执著的方法,首先通过眼识去照见外境,然后第六意识产生一个分别念,所谓的执著方式观待了这么多因缘,所以这种执著方式也是假立的。

 

或者可以这样了知:所谓的执著方式,就是通过能著去缘所著法,前面已经分析了,能著的我或心不存在,所著的法也不存在,既然能著所著都不存在,执著的方式又何来有呢?无法安立。就像砍柴一样,首先有能砍,有所砍,砍柴的方式才可以安立,既然没有能砍者,也没有所砍的柴,那么你如何安立砍柴的方式呢?所以所谓的执著方式也不可以安立,也是寂灭相。

 

4、所用著法。柱子本身就是所用著法,那么柱子本身是不是安立的实有法,真正存在呢?大家都很清楚,实际上所谓的柱子也是所作性,它观待了很多因缘,柱子本身也完全无法安立。或者通过离一多因把粗大的柱子从大到小慢慢剖析,最后得到微尘,再通过六尘绕中尘的方式观察,微尘的法本身一点都不存在。

 

对于四个法一个一个分析时“是皆寂灭相”,全都是寂灭相,“是故无有著”,所谓的执著就没法安立了。不仔细分析的时候全都有,稍加分析一个都不存在,因此执著本身无法安立。

 

上师在《中论讲记》中,提醒我们不要滥用“无执著”。虽然观察之后了知执著法不存在,一切无执著,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去分析,尤其在使用这些法时一定要注意。在学习《中观》时有一个原则,就是见解和修行要善巧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在抉择见时,抉择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一切都无所执著,的确是没有一个法可以安立,见解可以抉择得很高、很究竟,但是我们的修行不一定马上能够跟上这种见解,所以在修的时候要稍微低一些,从比较低的修行状态慢慢上去才可以获得真实的受用。

 

否则,你的见解非常高,你的修行跟随见解而去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颠倒取舍。因为我们内心中还存在很多粗大的分别念,单单通过见解是没办法压制的,所以在做取舍时不能够完全跟随见解,善空、恶空等等一切都空,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见和修要分开,抉择的见要很究竟圆满,修的时候毕竟是通过自己的分别念逐渐去相应这种正见,见解可以跑得很快很高,但是修要慢慢去相应,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刚开始修就站在很高的位置的话,那就很容易做很多颠倒取舍的行为。

 

我们要知道所谓不执著的究竟意义,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讲在实相中(或者说在见解的实相中)所谓的执著一点都不存在,善的执著、恶的执著、因果的执著都不存在,或者说已经完全证悟一切万法实相时也不存在,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的确没有任何执著,善恶的执著都不会有,但是在出定位的时候,因为分别心会现前,有的时候还会有执著,因此还要随顺缘起、因果而行。这是从入定和出定的角度来讲。

 

从凡夫的角度来讲更应该谨慎使用“不执著”,因为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滥用“不执著”。在遇到善法的时候,自己不想做善法就说不执著,就不做善法了;对于恶法不执著,这时“不执著”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是可以做的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因为内心中无始以来的烦恼还非常地炽盛,我们已经习惯随顺烦恼而行,随顺我执而行。而很多时候做善法意味着痛苦,意味着苦行,比如说守戒,这个事情不能做,那个事情也不能做,或者这个食品不能吃,那个食品不能吃。修善法意味着与自己的习惯和我执烦恼背道而驰,很多人不习惯,觉得比较苦,和自己的习惯不相顺,所以很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执著的好借口,今天要去修善法,“不执著吧!”像这样他就不做了。

 

对于恶业呢?如果是小乘行人或刚入道的状态,对于恶业是不敢做的,虽然内心中有想做的想法,非常想做,但毕竟有戒律的约束,他的见解也不是特别高。当他找到一个可以做的挡箭牌——不执著法,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他就想:一切是空性的,不执著!不执著就可以做!

 

因此通过不执著就造了很多恶业,遮止很多善业。实际上不执著的意思完全不是这样,真实意思是在入定的时候完全照见了法界自相,没什么可执著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分别念这么炽盛,粗大的我执还现行时,往往滥用这种很高的法作为自己不取舍善恶、随顺自己烦恼习气的因。如帕单巴尊者和冈波巴大师所讲:“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就体现在这个方面。

 

低法虽然很低,但是它非常保险,小乘行者从来不会使用高高的空性——反正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小乘行者虽然慢,但是在行为取舍、戒律方面是没有含糊的,佛陀规定的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了义不了义的差别,全都是了义。但大乘中分别这个是了义,那个是不了义的,诸法是空性的等等。

 

法越高实际上就越危险,越容易让我们找到诸多借口,小乘中没有这么多借口可找,你该做的就做,反之就是犯戒,就要产生罪业,没有这么多东西让你去分别,所以小乘行者老老实实去做,慢是慢,但是很把稳。

 

大乘中就出现了身口可以开许的情况,如果你的心贤善,有些身口的恶业可以开许,大乘中有这种教义。但不注意的话,这些教义容易被一些烦恼炽盛的人滥用,认为反正我的心清净可以了。但是心到底清不清净不好说,有的时候自己的心明明不清净,却对外宣称心清净;有时自己的心不清净,以为自己的心清净,像这样就比较难以取舍,所以大乘的难度高得多。

 

再往上密乘就更难了,不注意的话就好像全部开放了一样,不单单是身口开放,连心似乎都开放了——烦恼就是智慧,五毒就是智慧。

 

根利智者能够完全掌握它的核心,就不会出现什么闪失,但是针对智慧不是很高的人,没有完全理解法,烦恼又很炽盛的话,就很容易使用这些教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虽然是很高的法,但满足的欲望是很低劣的。这不是说佛法是这样,也不是说大乘、密乘教义是这样,而是使用者本身完全没有了解其精华,没有了解这种修行的关要所在所导致的结果。

 

从这些方面了知,“不执著”法的确很高很殊胜,但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就有可能滥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入定的时候和在抉择见的时候不执著,但是在修行时、我们还有很粗重的分别心的时候,还是保险一点为好,该取舍的善法和恶法都要取舍。在出定位或者在凡夫位安立时见和修要分开,见解是见解,修行要跟随自己的实际状态,如果现在处在连出离心还没生起的低劣状态,就去做不执著的行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我们对于“不执著”法本身要好好去观察分析,在胜义中抉择见时一切不执著,在实际行为中按小乘戒律去取舍,按大乘的利他行为去取舍,这是非常把稳的修行方式。

 

 癸二(破执著者补特伽罗)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这个科判主要是破斥执著者补特伽罗,对方认为所执著的对境虽然安立不存在,但执著者补特伽罗是存在的,比如,我是执著者,我在执著柱子常无常等等,执著者补特伽罗存在的缘故,所以说所执著的常无常的法也应该是存在的。下面对认为执著者补特伽罗存在的这种非理作意进行观察和破斥,分了总破和别破。

 

子一、总破:

 

若于真实中,无有颠倒执,

颠倒不颠倒,谁有如是事?

 

 “真实”就是讲胜义,在胜义谛中没有颠倒的执著。前面我们已经从所境的角度分析了所谓颠倒的执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颠倒的外境既然不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颠倒的执著。颠倒的执著是指内境,是能执的状态,颠倒是从所执的状态讲的。

 

那么所执到底存不存在呢?前面讲了外境成与不成、外境的有无、执著都不存在,既然没有所执的外境,那么就不可能有能执著的心,既然没有颠倒的外境,也就不可能有颠倒的心,所以说“若于真实中,无有颠倒执”,没有颠倒,也没有颠倒的执著。

 

“颠倒不颠倒,谁有如是事?”你认为存在颠倒和不颠倒的人,那么“谁有如是事”,谁具有颠倒和不颠倒?不可能具有。认为有一个“我”去执著这种颠倒或不颠倒,不观察分析时似乎是存在的,但是稍加观察分析,谁具有这种颠倒不颠倒呢?实际上颠倒不颠倒不存在,就像谁也没有办法拥有石女儿或者虚空一样,连颠倒不颠倒本身都不存在,说执著者补特伽罗存在是完全不合适的。

 

颠倒不颠倒不存在,但对方认为还是有执著者,那么以佛陀为例。佛陀已经没有了颠倒不颠倒,按对方的说法佛陀应该变成执著者了,但是佛陀不可能成为执著者,因为在佛陀的境界中所谓颠倒的外境也好,不颠倒的外境也好,已经完全消失在法界中。既然没有颠倒不颠倒,我们就不能把佛陀安立成执著者或不是执著者补特伽罗,所以不可以真实地安立一个执著的补特伽罗,认为有一个执著的补特伽罗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从总破进行安立。

 

 

 

 

回目录

 

庚二(分别而破)分二:一、遮破贪嗔;二、别破愚痴。

 

对于三毒分别进行遮破。

 

辛一(遮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与不净;二、破果法烦恼。

 

遮破贪嗔和净与不净有直接关系,因为认为法清净而生贪,认为法不清净而生嗔。在遮破烦恼时,首先把因法的净与不净的执著息灭,然后就可以息灭烦恼,所以第二个科判就破果法烦恼。

 

 壬一(破因法净与不净)分二: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癸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

 

这个所依就是指六境或者说六尘,如果所依是虚妄的,那么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就无法安立。实际上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是安立在六境上面,如果所依的六境不存在,净和不净的能依也无法安立,此处把所依打破,能依自然而然就了知是空性。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此处也是通过比喻宣讲。犹如幻化人,也如镜中的影像一样。那么谁像幻化人、镜中影像呢?就是六种法,这六境(或者说六尘)就如幻化的人、镜中影像一样,虽然显现但是没有自性,这个所依实际上是虚幻的。那么在虚幻的所依中怎么可能出现实有的清净和不清净的法呢?如果清净和不清净不存在,又如何产生三毒呢?

 

缘清净产生贪,缘不净而产生嗔,它的所依就是六境,但是我们观察六境就像幻化人。幻化人是幻化八喻之一,就是讲幻术,咒术师对着木块石块念咒之后,观众就看不到木块石块,逐渐显现成幻化的人、幻化的象马。但是幻化的人和象马正在显现的时候,本身是不存在的,是假立的。

 

色声香味触法和幻化的人一模一样。为什么呢?前面我们分析了,因为法本身是无自性的。还有,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的因也是依缘而起的,既然是依缘而起,它本身是无自性的。就像幻化的人是依缘而起的缘故是无自性的,这个特征很明显:有木块石块,幻术师开始念咒,然后观众的眼根被暂时性的稍微损伤,这时就显现了幻化的人和象马。幻化的人、象马是通过这么多因缘和合而有的,它正在表演的时候,实际上本性一点都没有,这方面很容易了知。

 

色声香味触法也是通过因缘和合而有的,和幻术是一模一样的,如果能够接受幻术是假的,实际上也能够接受这一切的山河大地、一切的柱瓶等,以及我们的身心全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假的。所以我们很确定地说这六种法就是幻化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亦如镜中像”。当光线、镜面、物体、没有阻隔等因缘和合时在镜中就会出现影像。镜中的影像和外境非常相似(只能说相似而已),也显得很清楚,似乎像真的一样。但是一经观察没有一个是真的,在镜子中可以显现白色黑色,可以显现容貌,但是在镜子中一点都不存在所谓黑色和白色的本体。虽然没有本体,但它又显得很清楚;虽然显得很清楚,但就是一个假立的影像而已。六种境就是镜中影像,它显现的时候似乎是有,但是观察的时候没有一点自性可得。

 

如果一定要对照的话,可以把我们的根作为镜面,然后在我们的根识中显现外面的山河大地,显得这么清楚,似乎像真的一样,但是分析的时候,在你的像清净镜面一样的眼根、耳根面前显现的这些东西,实际上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全都是假立的。所以说六种境就是镜中像。

 

既然六种境是幻化人、是镜中像,那么又如何去分别这是清净的、那是不清净的,怎么能安立呢?因为六境的本体不存在,所依不存在,怎样缘一个虚假不存在的东西安立实有的清净和不清净?没法成为能依所依。如果认为清净、不清净是实有的,那么实有的概念是无法安立在不实有或者说空性的六境当中,所以不可能有清净、不清净的安立方式。

 

所以说,我们认为的清净、不清净就是来自于错觉——认为六境实有,如果认为它是虚幻的,净与不净的这种分别念就没有立足之根。圣者已经证悟了,尤其是菩萨出定位,他完全证悟一切万法如梦如幻,在了知如梦如幻后,他不可能缘如梦如幻的东西产生净和不净的执著。他可以观待众生说这个法是清净的或不清净的,但是他自己没有清净、不清净的安立基础。在他自己内心的境界当中,不会认为清净或不清净,但是如果和你交流,他只有随顺你眼中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说:这个清净的东西是空性的,这个不清净的东西是空性的。如果了知了幻化,就不可能真正产生清净、不清净的执著,如果没有清净、不清净的执著,就不可能产生烦恼。

 

癸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此处观察的核心是,清净和不清净是观待的一种概念,互相观待才能安立,这就说明清净和不清净本身不是实有的。实有的法是不需要观待任何因缘的,如果观待了其他因缘,就说明它不是实有的。

 

有两个颂词,第一个是破斥清净可爱,第二个是破斥不清净可恶(可恶是生嗔的对境)。不管我们认为清净可爱而生贪也好,还是认为不清净可恶而生嗔也好,所谓的清净、不清净同样是概念,只是一个错觉而已,实际上并不存在。

 

一般的人都不愿意活在错觉当中,而是愿意把问题搞清楚,我们作为修行人,怎么可能一直活在错觉中,沉迷在这当中而不愿意自醒呢?应该有想要醒觉过来的愿望,既然知道这是一种错觉,就要努力地去打破它。

 

首先讲不存在清净可爱的对境:

 

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是故无有净。

 

清净和不清净实际上是互相观待的,这个“因”字就是观待的意思。如果不观待不净就没有清净,因为观待了不清净才有清净的缘故,所以说清净是假立的,清净的法是无实有的。清净一定要观待不净,所以这个清净不是真实的清净,这是非常明显的。

 

和前面观察作业和作者、染和染者等一样,清净和不清净互相观待才能成立,观待其他法才有的缘故,所以二者都没有自性,这个清净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个清净是不存在的呢?因为它必须要观待不净才有的缘故。如果清净是存在的,它就不需要观待不净了,观待另外一个法它才有,如果不观待另外一个法它就没有,所以它本身没有自性,不存在。因此我们得到结论:名言中是假有,胜义中完全不存在。这方面是讲观待。

 

如果要详细了知净不净互相观待的意义,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分析:一、不净和净直接互相观待,就是说必须观待净才有不净,故二者都是假的。比如说一朵很清净的莲花放在左边,一堆粪便放在右边,莲花很清净,粪便很脏。脏和不脏的概念到底是怎样的?所谓脏的概念,很不净的粪便是观待于所谓清净的莲花,有对比才可以说粪便很脏。那么莲花很干净,为什么干净呢?因为它不脏,说它不脏必须要观待脏,把脏排除之后才说这个东西是不脏的,安立一个清净的概念。我们说粪便不净,为什么不净呢?因为它没有清净的本体。

 

清净和不清净如果互相之间没有一个对比参照、互相观待,而直接说这是清净的或者不清净的则很难安立。就像好人和坏人一样,如果你认为这个人特别好,那么有好人就有坏人,有个特别好的人就一定有个特别坏的人,他们互相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单单是一个人,没有对比,那么好坏的观念很难以安立。

 

美丑也好,好坏也好,净不净也好,实际上都是互相观待之后的一种概念,本身并不存在。这是一种观察的方式,直接从净和不净的物体本身去作对比,我们就知道这是假立的。

 

二、净不净也观待有些人的状态或境界。比如认为这个美女很清净,是观待谁认为这个美女很清净呢?观待贪欲心非常严重的人,他就会认为这个美女很清净。但是这个美女是不是很清净呢?有些人认为这个美女非常不干净,那么观待谁说不干净的呢?观待修不净观的瑜伽士而言,这个美女非常不干净。为什么?充满了脓血,充满了三十六种不净,他对她里里外外作分析,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干净的自性。这就出现了干净不干净的两个概念,那么这两种概念安立的基础是什么?观待于欲心重的人她就变成了清净,观待于厌患心很重的人她就变成了不干净。

 

同样一个美女,她没有变,并不是刚开始很干净,后面又突然变得不干净了,不是这样的。而是观待不同人的状态,出现了清净和不清净的感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已。如果是中观师来看,只是一个显现而已,没有所谓不清净和清净的概念,这样的执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干净不干净有时候也需要观待境界,比如现在我们处于凡夫位,欲心很重的时候看一个美女,有可能还是认为很悦意很干净的自性,当上师教我们修不净观,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看,还是那个人,就发现她特别不干净。所以观待不同的境界、不同人相续的状态也会出现净和不净的概念,实际上也是观待了每个人的烦恼状态。

 

只要是观待了,就说明它不是真实的,而是假立的,你认为美女清净的概念是假的,你认为美女特别不清净也是假的,因为毕竟观待了你自己的状态,不是它的实质。它的实质是离戏空性,中观师照见了它的实性。

 

  • 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也会出现在不同的物体中。以水为例,水出现在宝瓶中就变成一种神圣的物体。一些大德讲:水如果出现在灌顶的宝瓶中,似乎就变成了佛尊,变成了灌顶的圣物,非常神圣,必须要恭恭敬敬地把手伸出去接住,然后喝下去。如果水出现在暖水瓶中,这个水是可以喝的,这时的水就变成了一般的饮料。如果水出现在马桶中,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水绝对不能碰了,它变成很脏的一种自性。水出现在不同的物体中,变成了神圣、平凡、干净、不干净,它是观待不同的物品才出现净不净等多种现象,是观待的缘故,所以水这个物体也是没有自性的,是假立的。这是很容易了知的。

 

在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引用根登群佩大师的《中观精要》的内容讲,所谓的美丽不美丽也是观待众生的不同习性。以动物中的老虎为例,公虎认为母虎非常美丽,但是当非常美丽的母虎出现在人面前的时候,人们对于母老虎的美丽就视而不见了,根本就看不到有丝毫美丽的地方。人间认为非常美丽的少女在公老虎看起来也没什么美丽的,所以这个美丽的东西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是换了一个境界就不会出现美不美了。堪布说,如果以牛来做裁判,牛说:母老虎也不美丽,少女也不美丽,只有母牛最美丽!就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中所谓的美丑、净不净的概念都在不停地转变,当人转为狗的时候,粪便是最好的、最干净的,但是这个狗下一世成人的时候,粪便又变成了最不干净的东西了。到底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呢?实际上干净、不干净的东西都不存在,都是假立的,因为必须要观待。

 

 

平时我们觉得牢不可破的思想,实际上以圣者眼光来看或者说通过理证分析时一无是处,没有哪一个是经得起观察,用观待的道理分析时,清净也好,不清净也好,实际上都是无自性的。我们一定要认知清净和不清净就是假立的,如果内心完全证悟了净和不净不存在,就不会再缘清净的东西产生贪,缘不清净的东西产生嗔。实际上在中观师的眼中看起来清净和不清净都是空性离戏的,没有必要认为这个东西特别好,也没有必要认为一个东西特别不好。

 

不单单是从物体上面,人和人接触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人特别好,当然可以接近他,或是给他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当我们认为一个人特别好,有特别好的这种执著时,特别不好的概念就会出来。有时候是单个人,有时候是团体或者国家等。我们极度贪执自己国家时,当谁给自己国家做一点损害的事情,马上就把他放在对立面去批判,如果那个国家发生了灾难,就觉得非常好,出现和佛教精神相悖的很多分别念执著。

 

学习中观之后不单单是对于净不净,还可以引申到好坏、好恶等等很多方面,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原理和智慧掌握,就可以公平地去看一切事物。

 

中观师叫我们泯灭一切执著,当然并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分辨,最后变成傻瓜,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胜义谛中一切万法没有什么可以分辨的,但是在出定位,对很多特别好恶的东西就不会产生很强烈的执著,也就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一些额外的伤害。

 

当你对一个人特别好的时候,也容易对他产生一些额外的伤害,比如说世间中的父母对他的儿子特别好,就可能产生溺爱,长期来讲对他是一种伤害;对儿子溺爱,对其他的人就会有非常强烈的厌恶,这个时候就有可能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当你把这些看淡,观如梦如幻,就可以保持比较平稳公正的心态去处理事情,这在世间中就算是一个比较正直善良的人,因为他没有很强烈的偏袒和贪嗔心,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一定很公正。

 

中观的智慧非常甚深广博,我们不要认为只是那么一点点,颂词中讲净与不净,实际上展开之后,知道胜义谛是怎么样的,世俗谛中也能够非常合理地处理事情,因为你越学习心态越平和,遇到事情越能够冷静地处理,这样既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他人。

 

这也符合佛教中说的两个修法,一个是“不害生人天”,一个是“观空证涅槃”。怎样不害呢?对别人不害,首先不能害自己。怎样不害自己?你了悟一切贪嗔都是平等的就不会伤害自己,然后也不会伤害他人,这是“不害生人天”。然后再“观空证涅槃”,就可以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中观是中道智慧,不单单了知胜义中是怎么样,在名言世俗中也能够得到中道智慧。

 

以上讲清净方面是不存在的。那么不清净方面就是破斥对不净生厌恶心的观念。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观察的方式和前面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对不净观察。那么有没有特别不清净的东西呢?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不观待于清净的相是不会有不清净相的,观待清净的相才有不清净的缘故,“是故无不净”,所以说没有什么不净。实际上这个讲法从某个角度来讲已经非常接近密宗中清净的观点,密宗在修行的时候没有特别好的东西,没有特别不好的东西,一定是修持空性。

 

如果把中观的净不净的观点通达了,再接受密宗的观点就非常容易,因为清净、不清净就是一个概念,而且密宗就是实行这个,完全打破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中观宗是通过推理慢慢生起这种觉受,密宗是在这个觉受基础上再进一步打破更微细的概念执著。什么叫做密宗呢?密宗就是清净观,没有好的特别清净的东西,没有特别不清净的东西。

 

有些大德打比喻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修密宗修得特别好的人,想要以密宗作借口来实行烦恼:如果别人请你吃饭,给你一盘你特别喜欢吃的东西,再送一盘你不是很喜欢吃的东西,这时你如果有分别(这个时候不是外表显现怎么样,而是说你的内心中的确还认为有好和不好的概念),那么你还不是真正学密宗的人。真正学密宗的人不会认为这个特别好,那个特别不好,这种概念是没有的,密宗一定是在空性基础上去实行。

 

如果很极端的做法,他给你端一盘粪便,再给你端一盘很美的食物,这个时候严格来讲,如果是个密宗行者,他绝对不可能分辨这个粪便特别不好,然后排斥它,这个食物非常好,我要享用它,这种概念是绝对不会有的,如果有这样的概念,还没达到密宗的程度。

 

真正来讲,哪里有清净和不清净的东西呢?这在密宗中已经不是一个思想和概念了,而是一定要实行的。并不是闭着眼睛去做一次,我就是密宗行者——今天在这一场合中为了显示我密宗的身份就豁出去了,我吃一口粪便吧!密宗不是这样的,天天都要这样,这是一种常态,装也装不了,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才行。这个境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对空性的证悟,的确没有清净、不清净的概念。真正来讲,密宗是最圆满最殊胜的地方就是把这些概念全部打破,然后强制性地超越最细的概念,达到本来清净的法界中。

 

以上也算是中观和密宗之间的些微连接,中观没有讲得这么广大,密宗把这些意义讲得非常圆满。

 

壬二、破果法烦恼: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如果没有清净那就不会产生贪心,如果没有不清净就不会产生嗔恚。前面我们分析清净和不清净是不存在的,那么缘清净生贪和缘不净生嗔的这种果法也不会生起来,果法生起来,也只能说明它是无实有的。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来息灭生贪和生嗔的因,因一旦息灭,贪嗔一定是没有的。但是贪嗔本身也是无自性的,生贪生嗔的当下也是空性的状态,清净和不清净的因实际上也是无自性、无实有的。

 

《中论》当中讲了很多殊妙的智慧,我们一定要放在心中反复地实践,来打破我们对一切万法的实执,这个作用非常明显。反复学习就知道一切都是假立的,平时我们认为根深蒂固的概念,一经观察之后彻底予以颠覆,至少从观念上已经颠覆了。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要实践,去实行空性,首先要修单空,单空修纯熟之后再修离戏空就可以逐渐现证法界。

 

 

 

 

 

 

回目录

84-1

 

84-2

 

 

 

以上是观察以无有所依的我而破,下面以所依的心不成立而进行破斥,就是说所依的心不成立。前面是以我作为所依,此处是以心作为所依,心就是指心王,以心王作为所依,然后产生烦恼。那么,这个能依所依是不是存在的呢?

 

如身见五种, 求之不可得。

烦恼于垢心, 五求亦不得。

 

“身见”就是我执、我见,也叫作萨迦耶见。“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通过五种寻求的方式来寻找我都是没有的。前面《观我法品》《燃可燃品》中都讲到五种推求,通过五种推求——一体、他体、能依、所依和具有这五种方式,实际上都不可得我。

 

同样,“烦恼于垢心,五求亦不得。”烦恼就是讲心所,垢心是讲心王。以心王作为所依,心所作为能依,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观察我和五蕴之间的关系一样。实际上烦恼和垢心之间也不存在实有的关系,五种寻求都是不可得的。心的本质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垢心或者善心,之所以成为垢心,就是因为当时产生了烦恼,产生烦恼心的状态就叫作垢心;当你生起信心、善心的时候就叫作善心,当你无漏的功德产生的时候就叫无漏心。所以,在我们内心中并没有几套相续——一套垢心相续、一套善心相续、一套无记心相续,实际上六识也好,八识也好,只有一个心识的相续。

 

1、一体。烦恼和垢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烦恼和垢心不可能是一体的。如果说心所和心王完全是实有的一体的自性,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作用,不可能有能依所依的关系,作者和作业就会变成一体的过失,或者失去作用的过失。

 

还有,烦恼是心所,如果和心是一体的,那么就永远没有办法产生善心。因为烦恼和你的心已经变成了一体,而你的相续只有一个相续,如果烦恼就是你的心,那你的心完全变成烦恼的自性了,这样生起善心、生起其他烦恼心的可能性永远都没有了,所以烦恼和垢心不可能是一体的。

 

2、他体。那烦恼和垢心是不是他体的呢?他体也不存在。因为当你生起烦恼心所时就安立成垢心,不是离开了烦恼的心所之外,额外还得到一个垢心。如果心所是垢心,是另外一个相续,二者之间成了无关,就成了张三李四的关系,张三生起烦恼,李四的心不一定变成垢心,如果二者是别别的他体也会出现这种过失。当你的烦恼生起时,你的心就变成垢心,二者之间不可能是他体的关系;如果是别别他体,也成了无关系的一种过失。

 

3、4、所依、能依。前面我们分析了很多次,只有在他体实有的异体成立的前提之下,才可能有所依能依的关系。但是前面在第二个观察中已经安立了二者之间不可能是他体,既然不可能他体,就不可能有所依能依的关系。

 

5、具有。具有包括一体的具有、他体的具有。但是一体也不存在(第一种方式观察了),他体也不存在(第二种方式观察了),既然没有一体他体,就不可能有一体的具有和他体的具有。所以说,“烦恼于垢心,五求亦不得。”没办法安立以心作为所依生起烦恼,这种实有的情况也不存在。

 

辛三、以无因之因而破:

 

净不净颠倒, 是则无自性。

云何因此三, 而生诸烦恼?

 

“无因之因”,第一个因是因果的因,第二个因是根据、推理。以无因的推理而破斥,即通过没有因的推理来破斥烦恼实有存在。

 

净不净颠倒, 是则无自性。

云何因此三, 而生诸烦恼?

 

实际上净、不净、颠倒这三种对境是无自性的。为什么我们要说无因之因呢?因为生起烦恼的因是净、不净、颠倒。虽然前面说通过忆想分别产生了贪嗔痴,但我们观察烦恼生起的流程时,生起烦恼最近的因应该是“净不净颠倒”,通过“净不净颠倒”的对境直接产生贪嗔痴,而非理作意是对外境起改装作用,稍微远一点。清净的对境、不净的对境和颠倒常有的对境是引发三毒的直接因。

 

如果这三种因实有存在,那么就可以说烦恼存在。但是“净不净颠倒,是则无自性”,为什么“净不净颠倒”是无自性的呢?因为通过非理作意改装之后,对境才会变成净、不净和颠倒的自性,如果没有通过非理作意去改装,对境根本不是净、不净和颠倒的自性,它的本性是无实有的、离戏的。

 

实际上通过一个食物就可以了知这个道理。比如,有些人认为甜点是很好吃的东西,马上就对它产生一个贪心;而有些人认为甜点甜腻腻的,有什么好吃的!就对甜点产生一个嗔心;还有一种人无所谓,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他就产生一种中等心或者说平等心,无所谓的心。在一个法上面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这个法难道会有自性吗?如果甜点是实有的甜,实有的好吃,那么任何人来吃都会认为好吃,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物体上面本身具备一种好吃的自性,那么谁来吃都是好吃的。但是对一个甜点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心态,有些人认为好,有些人认为特别不好,有些人认为中等,所以只能说对境是无自性的,它本来不是净、不净、颠倒的任何本体,只是你认为它好的时候它才好,认为它不好时它才不好。实际上从法的本性上来讲不存在好不好。

 

对于物体是这样,对于人也是这样的,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这个人看起来特别顺眼,方方面面都是好的,有些人就觉得这个人一无是处,一点优点都没有,有些人就觉得这个人是中等的人。那么,一个人又是最好,又是最差,又是中等的,哪里有这种实实在在的情况出现呢?观待不同的人才会认为他非常好、非常不好,或认为他是中等的一个人。这就是无自性中可以显现一切的道理,如果是假立的则可以安立,如果是实有的永远无法安立!所以“净不净颠倒,是则无自性”,通过分析对境绝对没有任何自性可言。

 

“云何因此三,而生诸烦恼?”怎么可能通过净不净颠倒这三种外境而生诸烦恼呢?不可能生起实有的烦恼。我们要调伏烦恼,应该把对境还原,它就是离戏的自性。

 

为什么我们在学习中观时一定要缘对境去破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于对境已经产生了实执,所以要息灭相续中的烦恼实执心,必须要知道所执著的境不是一个有无是非的法,对境不存在净、不净、颠倒,它就是空性的法,当知道对境是空性时,我们内心中的烦恼实执就会息灭。

 

此处以无因之因而破,就是因为对境不是实实在在的对境,了知了对境空,从而了知烦恼无自性的道理。这是一种抉择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当生起烦恼时,或是为预备调伏烦恼而打坐时,可以观察我们所执著的外境什么都不是,引发对一切外境的胜观智慧。正确认知之后,烦恼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强盛,逐渐就会息灭,以前烦恼强盛是因为不了知它的自性,现在了知之后,烦恼就没法生起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能够帮助我们打破相续中错误颠倒的观念,然后通过论典中所提示的方法修行,就可以真正现证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

 

有些刚入门的人认为,应该通过佛法来减轻烦恼,获得快乐,学习殊胜的《中论》绝对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还有些人想通过佛法来解除三界的烦恼,学习《中论》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有些人想要发起菩提心,成为大乘的修行者,学习《中论》也是完全可以达成的。大乘的教法都是以甚深和广大为本体,《中论》主要是侧重宣讲大乘甚深的方面,虽然没有直接宣说广大的地道如何安立,如何发菩提心等等,但是如果能够通达甚深的空性,就会了知在甚深的本体当中完全可以体现广大的道次第,只不过是直接宣讲和隐藏宣说的差别而己,一切的道次第隐藏在里面,发菩提心的方式隐藏在里面。所以我们在学习空性的同时,其他的教授也可以附带通达。

 

我们在学习了解这种殊胜教授的过程中,关键问题在于去体会这个意义。最初学习时,字句上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还有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了知的术语、名词、概念,需要花功夫一个一个去破解、了知;然后颂词的含义必须要搞清楚,为了理解颂词的含义,科判必须要清清楚楚,因为科判也就是最略的讲义,科判搞清楚之后,颂词的意义、归属、中心思想或是核心内容都在科判中一览无余,这方面必须要了知;然后要深入了知颂词所提示的所诠义,通过词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甚深的含义,这方面必须要去领会。我们学习《中论》或者其他佛经论典,有时候也许可以把颂词顺得下来,能够讲出颂词的大概意思,但是并不知道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东西,这是因为学习时没有深入到内涵,只是了知一点点皮毛而己。

 

《中论》有甚深的含义——空性,可以通过无自性或者离戏的方式来认知空性的含义。抉择空性之后,智慧属性的空性和分别念面前一无所知的无明属性的单空状态必须要分清楚,这是我们容易混淆的。分清楚之后,就可以顺利抉择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修行时也不会落入到怀疑中——我修的空性到底是属于分别念面前的无明属性的所谓不存在的空,还是智慧属性的空性呢?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没有疑惑,就可以一心一意、放心大胆一直精进修行下去。这方面也是我们学习《中论》过程中必须要了知的。

 

我们了知空性之后,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空性如何和我的相续结合,我的相续怎样经由学习空性的方式来予以调伏,也就是说怎样调伏我的烦恼呢?这就是所学的法义和自己的相续融合的过程,学习后要让空性的教义和自己的分别念融合在一起,或者说法入于心,心安住在正法中,心变成空性的状态,这个方面是需要去思考的。比如说学习《观颠倒品》,了知颠倒不存在、烦恼不存在,怎么样直接和我的修行挂钩,怎样和调伏我的烦恼挂钩?这方面必须要去思考。

 

上师在《中论讲记》中也曾经讲过这些问题,我们看法本的时候,如果直接滑下去而没有思考的话,这些关键的问题就有可能被我们放掉了,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也许就没法找到修行的归属方向。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教义和自己相续中的烦恼对应,看到底从哪个方面可以对治烦恼。

 

当然,我们刚开始认为应该从某个方面来调伏烦恼,但随着佛法学习的不断深入,会觉得还可以从另外更深层的方面去触及我们生烦恼的根本。一旦学习了空性、修行了空性就一定能够调伏烦恼。为什么一定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只要正确修空性一定能够断除烦恼?这方面我们在修行之前也必须要通过思维来引生定解,这样修行起来就会非常地顺利。

 

实际上不单单是学《中论》,学其他佛法过程中也必须要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有些佛法讲得比较直接一点,因果关系很明显,即使没有很深的智慧也能够看懂。有一些佛法讲因果方面不是很明显,比如说空性和断烦恼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搞不清楚,就觉得学空性好象没有什么用。或者觉得学习如来藏光明等到底对修学佛法有什么帮助?如果觉得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学习起来就不一定有很高的积极性了。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教法越深与实相越接近,调伏烦恼当然不在话下,关键问题不是在教法上面有什么问题,而是自己的认知,到底有没有真正完全了达?这方面是有问题的。所以用功的重点是自己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去分析、探讨,然后把教法和自己的相续挂上钩,之后再慢慢去调伏,这就是一个正确之道。

 

今天宣讲《观颠倒品》的第四个科判。

 

辛四、以无所缘之因而破: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众生缘六境而生起三毒烦恼,那么所缘的因到底存不存在呢?这个科判提示:所缘的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没有所缘的因,所以三毒烦恼是无自性的,可以说根本不存在。这是由破所缘来证悟烦恼本空。下面两个颂词,第一颂主要宣说所缘的境,第二颂是通过现而空的比喻进行破斥。

 

首先讲所缘之境,也就是说凡夫人产生三毒烦恼实际上都是缘六尘(六境)而产生的,如果执著六境实有,就会再再地产生烦恼,如果了知六尘是虚假的,就可以从烦恼中脱离出来。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实际上不单单是色声香味触法可以作为生烦恼的根本,还有受想行识也可以作为根本,也就是说五蕴都可以作为产生烦恼的起因。但是为什么此处把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法拿出来讲呢?学习过《俱舍论》等都知道,色声香味触是为色蕴所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这五种根的对境;法是意识的对境,平时我们胡思乱想的状态中浮现出来的一种总相,在脑海中一会想美国,一会想地狱,这些都属于法尘或者说法境,属于意识的对境。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那么根识的对境也好,意识的对境也好,这六种法就是三毒的根本。前面讲净不净颠倒是三毒的根本,此处讲六种法是三毒根本,意思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呢?因为对方认为色声香味触法是产生三毒的根本因,而这六法存在的缘故,所以烦恼应该是存在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讲,缘色声香味触法的确可以产生分别念、产生三毒,名言中存在这种现象。还有,凡夫人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耽著极其严重,只要对色声香味触法有严重的执著,那么他的三毒几乎就无法避免,肯定会产生。我们的烦恼为什么没法遏制,一而再,再而三地生起呢?实际上观察它的根源起因,百分之百是因为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法有极其强烈的耽著而产生的。正因为众生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非常执著,所以非常有必要在《中论》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分析和探讨,让我们知道平时所耽著的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等到底是不是实有的。如果你认为是实有的,那么就会再再地生烦恼,如果你认为外境是虚幻的一种自性,这时观念就完全转变了,当你发现是一个假东西时,对它的执著马上就会消弱下来。

 

我们认为色声香味触法是实有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我们认为六尘实有,依靠这种错觉烦恼就生起来了,如果把这个错觉打消,那么烦恼就不会生起。就好像黄昏时看到一块石头,认为埋伏了一个人准备伏击我,生起这种错觉然后产生了一个恐惧的心,这样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效应。后面当把这个错觉打消,看清是一块石头时,虽然石头还在那个地方,但是观念一变,从所谓潜伏的、对我有威胁的敌人变成了无利无害的一块石头,恐怖心就消除了。

 

依靠色声香味触法产生或不产生三毒,关键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认知,如果认为它是实有的,有这种错觉就会产生三毒,如果你认为它是无实有的,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就不会产生三毒。为什么凡夫人缘六尘可以产生三毒,而圣者缘外境不产生三毒,原因也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很有必要来观察分析六尘无自性。

 

当然对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三毒不需要多说,因为每一个人都在经历这个过程。虽然在经历,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发现这个过程,众生每天都在缘色法、声音等生贪心、生嗔心,但是还没有发现自己是怎样产生贪嗔的。所以还是要简略地讲一下,做一点提示。

 

1、色法。色法就是外在显现的这些柱瓶等等物质的东西,有的是属于有情、异性等。有情也好,无情也好,有些时候会觉得这个色法非常好,清净、可爱,这样缘色法就产生一种贪欲心,想要执取的心;有时候认为这个色法非常不好,觉得很厌恶,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嗔心。尤其是当这些厌恶的法和自己的本体——所谓的“我”扯上关系时尤其是这样,比如自己的身上粘了粪便,就觉得非常地厌恶,谁干的这个事情?!马上就对对方产生嗔心。总之,对于清净的色会产生一种悦意的心,想要得到的心,对于不悦意的色会排斥乃至于产生嗔恨抵触的状态。色法很广,众生很多的执著都是通过眼根所能接触到的好的色、不好的色和中等的色而产生的。色法有很多种,如果不了知它的自性,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

 

2、声音。有时我们觉得声音方面的执著倒不是很大,但这也不一定。音乐也是一种声音,有些人觉得音乐特别好听,听音乐时心情放松,因而产生极度的贪心。在街上听到一首歌,觉得非常好听,马上买回去反复地播放,沉浸在所谓的境界中,实际上反复现前这种对境,总是不想远离,反复地执取就是一种贪心的状态。如果一旦远离就觉得不好,有可能买一个随身听放在身上,随时享受这种美妙的音乐。这是缘法产生贪心。

 

还有缘声音产生嗔恨心。别人认为好听的音乐,自己觉得非常不好听,这是缘声音产生嗔心的状态。有些是属于无记的状态。我们对声音的执著还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听高雅的音乐是一种好的品味,格调很高等等,有这样的讲法。当然格调高不高也不是绝对的,的确有一部分人觉得格调高、很好,听不到这个格调就觉得一无是处,但实际上音乐本身没有好坏,否则谁听到都是一样。它不存在自性的缘故,有些人觉得好听,有些人觉得不好听,缘好音产生贪欲,缘恶音产生嗔心。

 

前面是以音乐为例,声音还可以从词句来安立。比如赞叹的语言,严格来讲应该属于声音的范畴,人们对这个声音很执著,别人赞叹的时候飘飘然,很舒服,然后对赞叹你的人马上生起一种好感,觉得这个人不错,就愿意和他交往;有些人骂你、呵斥你,这也是一种声音,就觉得这个声音很不舒服,不能接受,产生一种嗔恨心。我们在生活与修行中,每天都在和六尘打交道,每天都在缘不同的声音生贪生嗔,产生不同的烦恼,但是很多时候、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中都没有认知到自己每天都在缘不同的色、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烦恼。

 

3、香。香有很多种,有好香和恶香,有饭菜发出来的香味,有焚香时发出来的香味,还有很多种花香等等。我们觉得清香很好,或者觉得香太浓烈、化学成分太多闻起来不舒服,也有好恶的差别。厕所里面的气味也叫香,虽然很臭,总的来讲叫香,香有臭香和妙香两种。我们觉得厕所里面的气味非常不舒服,花园里面的香很舒服,缘香味也在不断地产生执著、烦恼。

 

4、味。主要是讲饮料食物等和舌根接触时有很多不同的味道。

 

 

 

5、触。有身体和衣服发生的触,穿好的、柔软的衣服就觉得很舒服,比如这个衣服是纯棉的很舒服,这个衣服很粗糙穿起来很不舒服等等;还有其他很多和身体接触的触,是不是很柔滑的感觉,是不是很粗糙的感觉;也有缘异性的身体产生的触。凡夫对这些触觉还是非常地执著,缘触也在不间断地产生烦恼。

 

6、法。法是意识的对境,我们脑海中构造一些情形,出现瓶子柱子、好的坏的等等,这些主要属于意识的对境。有的时候想到哪个敌人曾经给我做过伤害,这时候这个法就属于一种生嗔的对境,一再观想这个坏人怎样坏,他怎样给我做伤害的,越想越气,就缘这个境产生了一种嗔心;有些人缘耽著的有情等对境,越想越觉得可爱,缘这个法产生了贪心。有时候我们把眼睛闭住了,但意识、耳根等等还在运转,处在六尘中,每天都在不间断地产生种种分别,真正好的分别念,比如缘六尘产生无常、大悲心、空性的见解等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产生烦恼心、分别念非常之多。

 

如果对所缘的因认真公正地作个分析,我们就会觉得解脱有点困难,因为缘六尘产生的善念太少。不观察的时候还觉得我每天都在学法,每天都在思维,应该是有把握的,但是如果认真分析:我们看到色时产生什么样的念头?听到声音时产生什么样的念头?这样一个一个分析,产生的烦恼比善念多得多。烦恼占了上风,对我们的修行来讲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情形有点不妙;如果经常缘外境产生厌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心,这些善心占上风就说明可以在比较快的时间当中获得解脱。

 

不管怎样,对这些法首先要了知,之后才能说如何去修行。如果最初都没有了知,你怎样去修行、怎样去断除烦恼呢?几乎是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把这些问题稍微作个分析。“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这六种法实际上就是产生贪嗔痴三毒的根本。

 

所缘之境宣讲完之后,对方(或者我们自己)认为这个所缘的境当然是实有的。但是按照龙树大师的观点,按照佛陀的眼光来看,六种境虽然显现但是无自性,所以第二个颂词通过显而无自性的比喻而破。破斥六境实有,实际上是针对我们自己的观念,虽然在显现上和哪个宗派有辩论,但全都是和我们自己的分别念、实执心在辩论。我们认为六境是实有的,然后就假设一组辩论的主题,通过辩论让我们认知到六种境的确是现而无实有、现而无自性的。

 

色香声味触,及法体六种,

皆空如焰梦,如乾闼婆城。

 

这是通过现而无自性的比喻来宣讲,此处以阳焰、梦境、乾闼婆城来进行观察。色香声味触法六种法在名言中起作用,我们无可否认,有些时候产生分别念,有的时候是产生三毒。那么,难道因为名言中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它有自性吗?我们分析这六境实际上是无自性的。

 

缘六境是否产生三毒,并不是法本身有产生三毒的功能,而是你怎样看待它,如果你把对境执为实有,对于实有的、好的对境就会产生贪念;对实有的而又不好的对境产生嗔心。实际上对境虽然显现,但是了知它是无自性、假立的,观念一旦转变,那么再缘六境时就不一定产生三毒了,就可以缘六境产生其他的法,比如说产生智慧。

 

怎样产生智慧呢?以前看到六境时,自然而然产生贪嗔痴三毒,现在学习《中论》之后,再看到六境就会认为它是空性的,这就是缘对境产生智慧了。如果有进一步的境界,看六境时可能就显现成本尊的形象、坛城的形象,或者显现成光明智慧的形象。六境还在这儿,但是观念转变之后,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了,一个是发挥让你轮回的作用,一个是让你趋向于解脱的作用。实相就在这个地方,关键是我们要去靠近它,认知它,我们再再讲,这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实践,实践之后《中论》中所提示的境界在我们相续中一定会生起来。

 

“色香声味触,及法体六种皆空”,这六种法全都是空性的。上师在《中论讲记》中讲:如果不是空性的,那么任何补特伽罗(数取趣)接触到六境都能够产生三毒。对方认为因为六境存在,三毒是存在的,那么六境是实有的吗?如果它是实有的产生三毒的根本,那么不单单是凡夫人缘六境会产生三毒,即便是阿罗汉、佛陀看到六境时也能够产生三毒,但这是完全不能够承认的,尤其是诚信佛法的人(对方也是诚信佛法的人)绝对不可能承认,佛陀、阿罗汉不可能缘六境产生三毒。以此也可以说明六境不是实有的。

 

上面是以诚信佛陀一定不产生三毒,诚信证悟之后有这种智慧作为前提,说明六境不是实有的,那么换一种方式也可以证明。比如一种色法,我们认为好吃的一盘食物,如果这盘食物的境是实有的,一定能够引发贪心,一定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但实际上不一定。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南北方的口味差异极大,南方认为非常好吃的东西,北方人不一定接受,如果在食物上面有实有的好,是引发贪心的实有对境,那么任何人吃这种食物时都能够产生悦意的感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从大众化的角度分析,比如说臭豆腐,有人觉得特别香,有些人却根本不敢接近,几丈开外闻到这个气味就马上跑掉了。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实有的好呢?绝对不可能是实有的好,如果是实有的好,每个人都认为它好;如果是实有的不好,每个人都会认为它不好。但实际上产生了不同的情形,说明它的本质上并没有所谓好和不好,只不过你的思维方式、饮食习惯、概念等方面发挥了最主导的作用。以一个东西为例是这样,如果展开,每一个法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知道,法上面没有实实在在的好或者不好的自性,都是空性的、无自性的。

 

对方说,如果是空的,那么又怎样发生作用呢?此处以显而无自性来安立,虽然显现但是没有自性,不观察时似乎存在,稍微一观察就变成空性了,这就是现而无自性的法最明显的特征。中观宗提示的核心问题就在这个地方,一切万法显而无自性,虽然显现,但是没有任何的本体,不观察时有显的显现、显的作用;观察时显的作用也不存在,显现法的本体也不存在,是完全离开一切戏论的。

 

此处为了便于了知,使用了几个大家能够容易理解的比喻。

 

1、阳焰。夏天很干燥的时候,在很大的草原、沙漠上面有时会显现流动的河水,但实际上只是水蒸气通过阳光照射之后显现出流动的清清的蓝色河水,行路很渴的人看到有河水就跑过去想要喝水,但是跑过去之后一无所有,这是眼识错乱之后把不是水的东西看成水。显的时候,它的特征、流动的样子都和水非常相似,但是正在显的时候连一点水的自性都没有。这就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显而无自性的阳焰比喻。

 

色身香味触法也是这样的,显的时候似乎在显、在起作用,但是仔细观察时就没有了。阳焰水远处看似乎是有的,近处看是一点水都找不到,我们远处粗粗地观察这些色香声味触法似乎都有,但是走近看它的本质,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一切万法就是这么奇怪。我们自己的意识也是这样,如果不观察觉得一切都存在,但是通过中观理论稍微观察分析,这一切全都变成了虚假,越观察越虚假,到最后一点都不存在,就会变成这种自性。

 

2、梦喻。大家都有做梦的体验,正在做梦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是非常真实的,没有认为自己在做梦,和白天的显现一模一样,该贪的还贪,该嗔的还嗔,吃饭睡觉在梦中都有,有些时候还会出现梦中做梦的情况,好像和现实的生活非常一致。但是在梦境中显现的当下是不是实有的呢?梦境在显现的当下没一个法是实有的,即便是你当时极其执著的、认为是实有的法也是空的。

 

即便没有学过中观的人,醒来后也知道是做了梦,如果是一个好梦,在梦中捡了一大堆黄金,非常高兴,醒来之后他会觉得很不舒服——怎么只是个梦呢?如果做了噩梦,被别人抓起来剥皮,非常恐怖,醒来就会很庆幸——幸亏是个梦!普通人也知道梦是不存在的,在显现的当下就是假的,而不是说醒来之后才是假的。梦没有一点自性可言,这也是能够说明现而无自性的比喻,经常思维梦喻我们就知道,现实中的一切也是梦,在《虚幻休息》当中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

 

3、乾闼婆城。乾闼婆城相当于海市蜃楼一样,有的时候在大海的上空,有的时候在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时有城市,有人,还有汽车开来开去,似乎非常真实,但是正在显现的时候一点自性都没有,全都是现而无自性、虚幻的一种状态,说明虽然显,然而无自性。

 

通过这些比喻我们就知道,虽然可以显但是无自性。把这些比喻放在我们执著的色声香味触法上面观察对照,就会发现色声香味触法和现而无自性的比喻一模一样,没任何差别。如果没有认知到它们的实相,我们都会认为梦、阳焰等是真的,和现在执著瓶柱的感觉是一样的,但是当发现它虚妄的实质时,我们对它的执著就不会很深。同样道理,如果不了知色声香味触法六法的实质,我们会对它产生很深的执著,由此引发三毒;一旦认识它的实性之后,就不会再产生三毒,就可以从烦恼中退失出来,因为已经发现了外境的本质。

 

小乘的行者在修持的时候,是暂时通过压制的方式对治,比如是一个好的色法,从暂时来讲他就修不净,观察它不净的本质来压制自己的烦恼。如果要趋入于真正的证悟,他就修持微尘的自性,胜义当中不存在粗大的法,色法都是微尘、刹那性的自性,无实有,通过这样方式来泯灭对粗大法的执著,一旦他达到了一切色法都是微尘状态的阶段时,缘一个微尘是不会真正产生贪欲、嗔恨心或愚痴心的。他在入根本慧定时,一方面是修证无我,一方面认为粗大的五蕴或者色法都是微尘的自性,在微尘自性当中息灭烦恼。在世俗层面修行时,他对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法主要是修持对治性,然后在胜义层面主要修持微尘,达到微尘的层次,粗大的法就不存在了,就是空性的。小乘行者还是缘六种境来息灭烦恼。

 

如果是大乘唯识宗,大家就很清楚,他把一切抉择为唯识,最有力、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梦喻,一切都是心识。做梦的时候除了你的心识在起作用之外,实际上你没有跑到外面去干这些好事或者坏事。整个做梦的阶段都是一个心识在起作用,没有实实在在的色法,连一点色法的自性都没有。所以唯识宗对治烦恼也是观诸法是心识的变现而已,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在心之外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分辨它、实执它,然后产生三毒的基础;当你认为外境只是心的一种投射,只是你心习气的一种显现,就和前面我所讲的那样,观念一转变,你执著的方式马上就转变了。当执著外在实有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对它产生实执,当你真正认为只是心识的变现,执著马上就消弱了。

 

当然我们所讲的这一切,不只是从理论上讲,而是说你真正地安住外境就是心识的本体,外在根本没有所谓实有的色法,它就是自己心的一种概念,当你这样了知的时候,所取的执著,一切六法六境的执著全部泯灭。所以唯识宗打破外境执著特别有力量,中观宗在修持空性之前有一个窍诀,就是首先观唯识,再观心识本空,这样一步一步把实执完全打破。唯识宗息灭对六境的执著就是观唯识,就是了知一切都是唯识所现,没有一个实在的外境,不可能缘它产生种种贪嗔痴的烦恼。这个方面就是讲因,通过打破所取的方式,逐渐息灭能取的执著。

 

中观宗自续派在息灭烦恼的时候,就直接观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单空),显的时候就是空性、无自性的,直接把这些法抉择为空性的状态,缘空性是不可能产生贪嗔痴的,如同缘虚空不可能产生贪嗔痴一样。如果能够知道这一切的六境都是空性,把你的心专注在空性状态中,绝对不可能产生烦恼。我们修持空性,比如串习单空,当外境现前的时候如果能够安住在单空的境界,绝对不可能产生粗大烦恼,这百分之百可以保证,原理就是这样。

 

把原理搞清楚之后,如果一直修单空,虽然没有证悟离戏空,但是最粗重的烦恼完全可以解决。在烦恼不粗重的轻松状态中,你要修什么法都能够成就,因为没有绊脚石,没有大的障碍,你的心就会非常调柔,修什么法都能够成就,在这个基础上你要修离戏空也可以,修持生圆次第也可以。自续派主要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调伏烦恼。

 

应成派不单单是认为显现法的显不存在,连它的空也不存在,处在完全离戏的状态中,当然更加能够调伏烦恼。如果再进一步,在密乘生圆次第中知道一切法是本尊的显现,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显现的时候全都是清净的,都是本尊的示现,这是能够极度引发智慧的。如果在佛的境界中,这一切的六尘全都是光明法界。

 

为什么这样分析呢?因为分析得越多,我们越能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假的。我们执著的牢不可破的所谓的瓶子柱子,所谓的有情等等,分析完之后最后就知道它们的确是假的。为什么一个东西会出现这么多种状态?又是唯识,又是空,又是本尊,又是法界,就是因为它本身无自性,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状态。但是按照《定解宝灯论》的观点,这一切所见当中最圆满的就是佛的所见——光明的法界。

 

通过以上分析,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没有实实在在存在的自性。缘错误的观念引发了无穷的烦恼,现在我们要回归本位,了知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无自性的,这样就可以从烦恼中逐渐脱离出来。

 

因为所缘而产生三毒,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际上所缘不存在。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要打破对所缘法的实有性,打破之后思维的方式就会转变,产生的思想状态也完全不一样了。就像儿童时看玩具的思维,长大之后思想成熟了再看这个玩具,怎么看也没有一点能够生贪心的地方。就像这个比喻一样,在凡夫位就相当于儿童状态,看什么都是真的,即便是拿个飞机大炮的玩具给你,你都觉得是真的,当你的思想成熟之后,再来看时就不是这样了。所以当我们的思想成熟之后,尤其学中观就相当于让我们的思想一下子成熟了,我们再来看这些法,怎么看都是假的,怎么看也不会产生实执,通过学习要达到这种状态。当然这也是一种过渡,最后还是要达到息灭一切分别的状态。

 

 

 

 

回目录

 

 

 

《中论密钥》83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是抉择诸法实相的殊胜论典,如果认真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在相续中生起一切万法无实有、离戏的殊胜正见。这部论典的加持力是非常明显、巨大的。

 

前面我们分析了如来等一切万法都是无自性的道理,今天讲二十三品——观颠倒品。“颠倒”就是烦恼的意思,是烦恼的异名,在藏文的译本中直接就是《观烦恼品》。前面我们对于染和染者作了观察(《观染染者品》),牵扯到了烦恼和生烦恼者,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观察的,本品是对三毒为主的烦恼直接进行观察。

 

为什么烦恼也叫颠倒呢?实际上所有的烦恼都是非理作意引起的,生起贪心、嗔心、愚痴心等都是一种非理作意,从词句表面上的意思来看,非理作意也就是一种颠倒。既然烦恼是一种非理作意,那么烦恼也可以叫颠倒,观颠倒和观烦恼是一个意义。

 

另外,如果对烦恼意义的理解有所欠缺的话,换一个名词——颠倒,就会对烦恼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烦恼不仅仅可以引发恶业,引发漂流轮回的因,而且烦恼本身就是一种颠倒,了知之后相续中就会产生烦恼无实,或者烦恼本身不可依靠等见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帮助我们认清道的自性。

 

烦恼本身也是一种痛苦。有些人认为:我很烦恼,内心很烦等等。虽然没有仔细观察,但是当内心中产生这种忧伤的感觉或者说热恼时就会觉得很痛苦。然后通过烦恼也可以引发其余的痛苦,比如通过贪心烦恼引发偷盗、邪淫的罪业,通过嗔恨心去造伤害他人的恶业,这些罪业就会直接引申地狱等三恶趣的痛苦,乃至于在人间也会引发痛苦。

 

烦恼也是一种障道的因缘。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烦恼非常粗猛,而又没有真正引生殊胜对治,那么这种烦恼对修行者来讲就会成为一种障道的因缘,因为他内心中老是处在贪嗔痴粗猛现形的状态,会障碍他趋入修学清净佛法。所以说烦恼也是一种障道的因缘。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佛陀和祖师大德们在经论当中教诲后学弟子必须要调伏烦恼,调伏烦恼当然就成了修学佛法的最主要内容。很多大德说:你的佛法修得如何,就看你的烦恼调伏得怎样。修学佛法之后,你的贪嗔痴等烦恼非常轻微,那么就说明你修学佛法发生了佛法的作用;如果修学佛法之后烦恼没有被调伏,反而越来越粗猛,那么是不是你对佛法的认知度还没有加深,或是你修学的方向需要调整等等。把是否调伏烦恼作为修学佛法的一种验相。

 

对于调伏烦恼,针对不同的根性宣讲了不同的法门。相对来讲,一般的小乘行者实执心比较严重,这些人调伏烦恼主要是通过对治,比如贪心很强烈,就修它的对治——不净观等等;如果嗔心非常粗猛,那就修慈爱观、慈悲观;如果愚痴心很炽盛,就修缘起观。因为一般的小乘行者或者根性不是很利的人,对烦恼有一种实执心,要调伏他们的烦恼,就换一种思维方式,观修烦恼的对立面来息灭烦恼。

 

大乘显教修行者的根性相对较利一些,实执心也不是特别强烈,能够接受空性教义,佛陀就教导他们观修烦恼本性空,烦恼的本性依缘而起,没有实有的自性。大乘行者观修烦恼空性,安住在烦恼空性就能够息灭烦恼,这就是大乘显宗的修法。

 

还有大乘密宗的修法,烦恼生起时直接抉择为佛的智慧,烦恼直接是如来藏的妙用。密宗对根性的要求更加严格,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就不单单说烦恼是等空的,而且说烦恼本身也就是智慧的本性。在密宗誓言中讲,五毒就是五智慧,烦恼即菩提等等,这方面教义宣讲得非常广大、明显。如果根性够利的话,就直接在烦恼生起的当下认知无漏的智慧。

 

前面大概介绍了三种调伏烦恼的方式,但是其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烦恼不复存在,烦恼不再起到阻碍的作用,或者说烦恼本身逐渐消弱乃至消灭。方便有很多种,但结果一定是一个,就是调伏烦恼。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调伏烦恼也有种子灭尽、习气灭不灭尽等等的差别,但是烦恼在相续中不复存在是修学三乘佛法共同的果。所以一定要调伏烦恼。

 

本品不是按照小乘的方式来给我们宣讲怎样修不净观、慈悲观来调伏烦恼,也没有直接把烦恼抉择为自然本智(佛的智慧)。而主要是采取大乘显宗的方法,即前面介绍的第二套调伏烦恼的方式,观察烦恼正在生起现形的时候,它本来是空性离戏的。我们接受这套方法之后,就可以用来观察相续中生起的烦恼。现在也许还没有生起烦恼,但是可以做预备:烦恼是无实有的,它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一个分析,熟悉了之后,当烦恼真正产生时就有力量观烦恼的本性。

 

如果平时没有串习观修烦恼的本性空性,没有真正做准备,那么当烦恼生起来时:第一、你不一定马上能够认知;第二、即便认知了你也会手忙脚乱,找缘起因等等方法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够使用,即便是掌握了方法,如果没有串习,力量还是很弱的。所以在这之前必须要提前观修烦恼的本性空性。如果观熟悉了,不单单是烦恼的心(只不过是烦恼的心比较粗猛而已),当一切的心念生起时,都马上能够通过自己内在的觉照能力对生起的念头、烦恼等进行观照。

 

因为有了无明的粮食、饮料的滋养,烦恼、分别念才能够不间断地生起,进而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烦恼是通过无明的滋养逐渐地生起、相续),那么如果没有无明的滋养,相续中有了殊胜的智慧,通过智慧观照之后,就断绝了分别念,断绝了粗猛烦恼生长和相续的来源,分别念、烦恼当然就会逐渐减弱息灭。

 

所以,我们平时培养观照能力非常重要,这种观照能力就是一种智慧,一种胜观。必须要让这种胜观在我们相续中成为比较强的力量,力量够强,通过不断观照肯定能把烦恼消失在法界中,否则没法真正压制或者对付烦恼。

 

丁二十三(观颠倒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佛陀在经典中讲:贪欲清净,故色法清净。(《般若经》云“以贪清净故,色法亦清净”)说明贪欲或者以贪欲为主的烦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贪欲清净和色法清净到底有什么关联呢?实际上贪欲本身也是清净的,我们通过贪欲心去染污色法,贪欲心清净的缘故,色法等法也了知为本来清净的自性,本来也是空性、无自性的。

 

平时我们认为色法属于生贪的对境,它可以帮助我们生起贪欲心,但是色法本身并不是贪或者不贪的自性,它本来是离戏的空性。但是因为相续中存在非理作意,存在生起烦恼的因缘,所以导致我们把色法等也看成生贪生嗔的对境,似乎也变成了戏论一样。当你的贪欲等烦恼清净的时候,色法等外境也随之而变得清净。这就是经部关联。

 

戊二、品关联:

 

《观如来品》中对方说:轮回的相续是存在的,因为断绝轮回的如来存在,从究竟的果断除轮回的角度来安立轮回的相续。中观宗抉择如来是无实有的,既然如来无实有,对方的根据就无法安立。

 

本品对方仍然想要成立轮回相续实有,只不过换了一个角度,从轮回的因生起的角度来安立。轮回是一种现相,按《俱舍论》等论典中讲,轮回是了义、究竟的不善法。轮回一定是通过某种因缘引发的,它的因和缘起一定是不清净的。这种不清净的因是什么呢?这种不清净的因就是烦恼,就是颠倒。因为有了颠倒烦恼的缘起才会显现这种不清净的轮回,而烦恼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相续中都会有烦恼,因是实有的缘故,通过烦恼的因产生的不清净的果——轮回当然也应该是实有的。对方是这样的观点。

 

我们分析的时候,同样的道理,通过有烦恼来安立轮回实有,这个根据并不成立。烦恼只是一种现相,这种现相是不是实有的呢?这种现相的显现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只要是显现出来的就一定是实有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显而无自性,虽然显现但是无实有、无自性,这种特征周遍一切显现法中。中观宗一方面驳斥对方的根据不合理,一方面也要凸显显而无自性的真理,所以必须要对对方所执著的实有的法进行观察分析,说明所谓的烦恼实际上也是无自性的。再加上要帮助大乘行者调伏烦恼,所以直接抉择烦恼是无自性的,有很多殊胜的必要。这是品关联。

 

此品分二:一、遮破烦恼;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首先是对烦恼本体作遮破,其次遮破烦恼存在的根据。

 

己一(遮破烦恼)分二:一、广破烦恼;二、分别而破。

 

“广破烦恼”是总破三毒,“分别而破”是针对贪嗔痴三毒进行别别遮破。

 

庚一(广破烦恼)分四:一、以缘起因而破;二、以无有所依之因而破;三、以无因之因而破;四、以无所缘之因而破。

 

“因”是根据、理由,或者推理的意思。通过缘起的理由而破,通过无有所依的因而破,通过无因的理由而破,通过无所缘之因而破。

 

辛一、以缘起因而破:

 

法是缘起的缘故无自性,烦恼也是缘起的,故也无自性,这是总的意思。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颂讲三毒通过分别念而生,依靠分别念的缘故,烦恼本身无自性;第二颂讲烦恼无自性。

 

首先是正确抉择或者说直接抉择三毒怎样通过分别念而生。

 

从忆想分别,生于贪恚痴,

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

 

 “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慈诚罗珠堪布在《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专门讲了其真实含义,从字句上看,似乎是在抉择净、不净、颠倒是从因缘产生,是无自性的,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通过净、不净、颠倒的因缘会产生贪嗔痴,意即烦恼是通过净、不净、颠倒等众多因缘而产生的。应该从这方面去理解。(上师的《中论讲记》也是从这方面作讲解的)。

 

“从忆想分别,生于贪恚痴”。贪嗔痴三毒是从忆想分别而生的。广义来讲,忆想分别就是指一切实执分别念,通过实执分别念而产生贪嗔痴;狭义来讲,忆想分别专指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也是一种实执,但是颠倒的成分更严重、更明显。忆想分别可以理解成广义的实有执著的忆想分别,也可以理解成相合于本品的非理作意,从非理作意产生贪嗔痴。“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通过净、不净和颠倒的三种因缘产生了三毒。

 

颂词前两句说忆想分别生于贪嗔痴,后两句说净不净颠倒生于贪嗔痴,那么到底是怎样安立的?我们分析,首先到底是缘什么法产生非理作意?必须要搞清楚。实际上忆想分别是缘对境产生非理作意,这就牵扯到了净、不净、颠倒。色法也好,声音也好,对境本身是不是净、不净或颠倒的自性呢?实际上对境本身是离戏的,它是缘起法,只是因缘和合的一种现相而已,在现相中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一切万法再怎么显现,也只是显现而已,本性都是离戏的。

 

但是对境能够成为戏论,成为净、不净、颠倒——产生烦恼来源的最根本要素,就来自于我们的非理作意,看我们的分别念怎样去看待法。当我们觉得法非常可爱、清净,觉得要得到这个法,这时对境就变成了清净的对境,就会引发贪心;当我们以非理作意认为这是一堆粪便,非常地厌恶,不想得到它,很想远离它,这时这堆粪便就变成了一个不清净的对境,是引发我们生嗔的对境;如果我们认为对境是常有的——这根柱子是常有的,就缘常有的柱子产生了愚痴心。

 

 

颠倒有四种——常乐我净,实际上都是无明愚痴的成分,所谓的净是引发贪心的因,不净是引发嗔心的因,颠倒是引发愚痴的因,三毒从这方面而来。对境本身不存在任何净、不净、颠倒的成分,但因为有了非理作意,我们把对境认成了净、不净、颠倒,又从净、不净、颠倒引发了贪嗔痴。

 

我们把思路再梳理一下就更清楚了。烦恼生起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非理作意缘对境,看到对境时通过非理作意认为这是一个好东西,这时贪心就生起来了。非理作意把对境改装成一个好东西,然后再缘这个好东西(对境)生起贪心。

 

当非理作意缘外境看到一个所谓的怨敌,马上就把他改装成怨敌——这是我的怨敌,曾经伤害过我,认定怨敌是一个不清净或讨厌的对境的当下,嗔心就会因为这个对境而生起来。

 

嗔心贪心是缘对境生的,那么对境怎样成为我们生起贪心的对境呢?实际上对境本身的确是无自性的,它的本性上不存在好与不好的差别,但这里面有一个非理作意——忆想分别,通过我们的忆想分别把对境作了改装,然后我们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它一定是对我有好处的东西,我想得到它,就生起贪心;这是一个对我无益的东西、厌恶的东西就生起了嗔心。我们观察烦恼生起的流程就是这样的,关键的问题就在于非理作意对于外境错误颠倒地确定。

 

我们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要对于对境有正确的认知,或是说要还原对境的本性。对境上面是不是具备清净、不清净、颠倒的自性呢?对境上面并不具足,只不过我们认为它具足而已,这就是非理作意的念头。

 

“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我们观察它的流程,就很清楚烦恼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切是因缘和合,通过因缘和合而产生贪嗔痴的特征很明显。产生贪嗔痴是因为缘起,依靠忆想分别和净不净颠倒的对境的缘故,所以是假立的、无自性的。还有通过分析烦恼生起的过程也能够明显知道它就是假立的。

 

为什么呢?首先,所谓的忆想分别是非理作意,它本身就是违背万法实相的一种颠倒,本来就是虚幻的东西;然后通过忆想分别又把我们执著的对境改装成另外一个样子,净、不净、颠倒并不是它原来的样子,只不过是通过虚妄的分别念把对境变成了另外一种相合于我们烦恼的样子,所以说净、不净、颠倒的对境本身也是虚假的。这其中有两层虚假,第一层非理作意是虚假颠倒,第二层通过非理作意染污对境,改装了对境,它也是虚假的。通过两层虚妄生起的贪嗔痴怎么可能是实有的呢?不可能是实有的,忆想分别是颠倒的,净不净颠倒的对境也是颠倒的,所产生的贪嗔痴烦恼也绝对是虚假的、无自性的。

 

我们不管是从缘起本性分析,还是从生起的因缘本身是不是真实实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确定三毒的确就是一种假立的自性,无法安立真实性。这是讲三毒从分别而生,我们要去分析观察。

 

下面讲烦恼是无自性的。

 

若因净不净,颠倒生三毒。

三毒即无性,故烦恼无实。

 

净、不净和颠倒是三种对境,即清净的对境、不清净的对境和颠倒的对境。颠倒的对境在注释中(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的解释是,一切对境本来是无常的安立成常有,或者说本来是空性的认为是实有的。颂词意思:通过清净、不清净和颠倒产生了贪嗔痴三毒,既然三毒是依缘而起,三毒就没有自性,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烦恼无实有。

 

也许有些人想:正确认知烦恼无实有,有什么作用呢?即便知道了烦恼无实,还不是照样生起三毒烦恼吗?实际上了知这个意义非常深广,只是你没有真正认知到烦恼的无实有而已,如果真正体会到了,就知道抉择烦恼无自性的作用非常巨大。

 

我们可以分析:世间很多人不学佛法,有些即便学了佛法,虽然知道三毒就像毒一样,是不能依靠的,但是如果没有通过佛法来调伏相续,就会因为无始的串习力对三毒的感觉还颇为依恋。为什么呢?有些人就喜欢生贪的感觉,贪心生起来时觉得很美妙,觉得应该把贪心的感觉保持下去,这就是对贪心的强烈依恋。

 

如果我们没有把贪心这种烦恼本身抉择为空性的话,这种依恋还会延续,不间断地发展,还会去创造让贪心的感觉延续下去的因缘,贪心如果强大地延续下去了,似乎暂时让他感受到某种满足,某种快乐。但实际上这种贪心是一种染污心,如果以强烈地去发展这种贪心,让它强大的话,最后受痛苦的还是自己,就好像是喝加了毒药的饮料一样,喝得越多,对生命的危险损害就越大。有些人耽著于贪心的感觉是很明显的,觉得贪心的感觉生起来很好,然后想法设法去延续它。

 

还有一些人喜欢嗔心的感觉,觉得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应该有脾气才对,太软弱好像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觉得生嗔心发脾气时很痛快,在人前很英雄,很快意,实际上这也是对嗔心的一种执著。毒怎么能执著呢?但有些人的烦恼很粗重,他就喜欢这种感觉。让嗔心发展下去,其实是对自己强大的伤害,而且本身是没有丝毫意义的,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入行论》讲世俗谛时讲得很清楚。

 

有些人喜欢颠倒的感觉,觉得法应该是常有的、实有的,很耽著。为什么一定要耽著法是实有的状态呢?他觉得只有法实有才会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他会觉得很安全——法的确存在,我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中,这就是从颠倒产生常。这方面主要是表现愚痴,对愚痴产生严重的依恋,觉得世界不能是虚幻的,“我”应该是有的,世界也应该是有的,如果都不存在,都无常了,那我活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呢?想方设法要延续实有、常有的感觉,似乎这样更安全。但这完全是颠倒的,哪一个法是常住的呢?实际上一切万法都是刹那生灭的,都是无自性的,想方设法要保留这种感觉就会引发更多的烦恼。

 

不仅仅是你的贪心能够产生什么过患、贪心本身有什么罪业,而是通过贪心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通过最初的一念烦恼不断地演变,就会引发无量无穷的后果。但众生意识不到这一点,他觉得生个贪心、嗔心有什么嘛!

 

但通过真实的智慧分析,这无量无穷的后果都是从最初的这一念烦恼而产生的,如果不中止,虽然众生都不想受痛苦,但是痛苦的感受就和下雨一样不间断地出现。

 

所以在这个层次上也要抉择烦恼无自性,为了中止众生耽著于三毒并继续发展的这种心态,也应该要知道烦恼是无自性、无实有的。当真正了知烦恼无实有,众生就没有兴趣再发展烦恼了,而且有了知烦恼无实有的智慧,就会知道这样发展贪欲心等烦恼对自己没有任何安乐可言,以这种智慧也会中止烦恼的生起。

 

世间人或者一些学佛不深的人喜欢随顺三毒烦恼的感觉,因为三毒对我们来讲太熟悉了,无始以来相续中都是生起贪嗔痴,觉得很正常很自然。如果哪一天告诉你要舍弃这个东西,就好像要把头砍下来一样难受,所以有很多人即便是学佛之后还是很喜欢三毒的感觉。平时我们总是喜欢生活在熟悉的社区中,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建筑、街道、人和气氛都很习惯,如果搬到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一般人都很难以接受,很依恋熟悉的感觉。

 

同理,凡夫人习惯了这套轮回的思维方式,习惯了三毒的思维方式,要他一下子放弃对三毒的依恋很困难,这个习气很严重。所以,为了帮助我们打破对三毒烦恼的依赖程度,也要抉择它是无实有的,没什么可依靠的地方。这方面也有必要抉择。

 

还有些趣入佛法时间比较长的人对三毒依靠不太明显了,内心中真正认识到三毒的确是毒,一点都不能够依靠,这类修行者对三毒会产生强烈的恐怖心。当然这也能作为让我们舍弃烦恼的一种因,调伏烦恼的动力也是从这方面产生的。但是过度的恐怖也许会引发其他效果,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落于两种极端:一种就是强烈的依赖心,另一种就是强烈的舍弃心。因为对烦恼强烈的恐怖心,强烈想要舍弃,反而说明他内心深处对贪嗔痴还是有喜欢的成分,如果内心当中没有欢喜的种子,他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恐怖。为什么恐怖呢?有爱的缘故,他的心中还是有爱,当然这种爱已经不像第一个阶段那么明显了,但是种子还在,通过种子引发了恐怖心。

 

宗萨仁波切以前讲过一个例子,比丘和一个美女的故事。一个比丘修白骨观非常成功,他已经能够很纯熟地观想女人身体不清净,是白骨的自性,观得非常好,他平常几乎没有烦恼,可以说他的烦恼已经被调伏了。当然这个比丘有被调化的因缘,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小乘行者,是堪能接受更深教言的对境,但是以前没遇到过殊胜教法,只是通过修持白骨观来压伏自己的烦恼。文殊菩萨就想试验一下他的白骨观的功力到底有多深,然后就变成一个美女来到了他的面前,刚开始他可以从容应对,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挑战实在有点大,为什么呢?因为文殊菩萨是诸佛智慧的总集,他对你心坎深处的那些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内心中有哪个软肋,有哪个是经不起观察的,他就专门针对你内心中更深层的东西来给你示现。所以后面比丘就逐渐有点招架不住,最后实在不行,觉得没办法调伏了,他站起来就跑。跑也不行,美女追上来了,他一直跑,美女就一直追,他就想今天肯定完蛋了,戒律绝对保不住了。

 

这个时候文殊菩萨显现他的本形,当然文殊菩萨不是为了让他痛苦,而是为了调伏他。文殊菩萨说:为什么你以前修白骨观这么圆满,现在为什么又这样呢?你的恐怖实际上是来自内心中深层次的贪爱,你没有调伏这种爱,种子习气还在。当对境能够压伏时你可以压伏,但如果还保留实执,就没办法圆满调伏烦恼。

 

当然通过修白骨的方式也可以压伏烦恼,如果不是文殊菩萨来挑战的话,世间上哪一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即便是魔女来了都不一定对比丘的修行产生颠覆性的效果。但是他是文殊菩萨,他的智慧很深,方便也很多,他要观察你的修行,你要把什么东西隐藏起来是藏不住的,所以就出现这种效果。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要真正地调伏烦恼,应该从根本上认知所贪的对境都是无自性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伏烦恼,否则单单从表相上做一些压制调伏,有时能管用,有时候并不一定管用。

 

当然我们并不是全盘否认其他修行者修白骨观,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意思,主要是契合本品所讲的修行人对烦恼的恐怖。为什么会恐怖呢?恐怖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有贪爱,所以要观烦恼的本性是空性、无实有。了知烦恼的虚幻性之后,这时调伏的力量就很大,不单单是压伏,而是从根上拨除烦恼的种子。因此了知烦恼无自性非常重要,是要表达这种含义。

 

以上分析了在胜义中烦恼是无自性的、空性的。在世俗的层面,烦恼毕竟是缘起法,前面我们分析它是通过忆想分别、净不净颠倒的对境而产生的。既然是缘起法,它就必定会有显现,有显现就必定有作用,这一点在世俗谛中必须要认知。如果你相续当中有了忆想分别,有了净不净颠倒,就会生起烦恼,所以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烦恼的显现是有的,烦恼的的作用也是有的,那么调伏烦恼的修行也是有的,只不过看我们怎么样去调伏。

 

如果对于空性的修行方式还不熟悉,我们就可以使用如不净观、转变心作意的方式,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或者修它的违品方面去对治烦恼,首先把烦恼成功地压伏住,不让它太过于疯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修行把烦恼压住,一方面逐渐熟悉空性,熟悉空性之后就可以尝试用空性去调伏。

 

中观宗也讲调伏烦恼,只不过中观宗调伏烦恼的方法比较善巧。怎么善巧?直接把烦恼的本质看透,到底是有的本质、无的本质,还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本质?真正观察时,烦恼的本质一无是处,不观察时似乎存在,一经观察什么都没有。把本质看穿之后就不会再有恐怖,有恐怖就是因为没有完全了知它的本质,如果把事物全部看清楚,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恐怖。有的时候对敌人有恐怖,是觉得敌人有某些神秘的地方或者不知道他的力量,如果把敌人的根底、方方面面全部看清楚了,那就没什么可恐怖的地方。中观宗调伏烦恼也就是使用这个策略,就是彻底地把烦恼的本质认清楚,依缘生也好,空性也好,认清楚后就安住它,烦恼就没有力量了。

 

烦恼的生起要借助一种辅助力量,这种力量前面分析过,就是无明。对于烦恼的生起,有时候是压制,这种压制也让烦恼得到一种力量,如果放纵烦恼更是一种力量。如果不压制,也不放纵,看穿烦恼的本质,这个时候烦恼就没有动力去发展了。中观宗的方式就是观察烦恼的无自性、空性。

 

一般的世间人是过度地放纵烦恼,使烦恼越来越强,有些人是强制性压制,结果是越压越强。中观宗不采用这种策略,为什么要放纵呢?因为认为烦恼实有才放纵。为什么要压制它呢?也是因为认为烦恼实有才压制。所以这两种方法都是变相地助长烦恼生起的方式。中观宗不使用这种方式,烦恼是无实有的,烦恼生起来时,直接看穿烦恼的本质就够了,不需要再采用其他的策略,彻底瓦解烦恼生起的因素,就不可能再生起烦恼了。这就是中观宗修行的原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原理,基本上也能够掌握修行方式,掌握到调伏烦恼的方法。通过这样方式去慢慢调伏烦恼,当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通过正确的方式修下去,一定可以产生很强烈的效果。

 

这是通过缘起因而破烦恼。

 

辛二、无有所依之因而破:

 

三个颂词讲了两个所依的因,前两颂讲没有所依的我而破;第三颂讲无有所依的心而破。也就是分两个方面,要么使用我成为烦恼的所依,要么认为心是烦恼的所依。但不管认为我是所依也好,还是认为心是所依也好,都不存在。

 

首先观察以无有所依的我而破:

 

我法有与无,是事终不成。

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

 

我们要抉择这个颂词,必须要知道它的前提:对方认为烦恼存在,因为烦恼的所依——我存在的缘故,有了我就会有我的烦恼。所谓烦恼的所依——我到底存在不存在呢?如果有我就可以有烦恼的所依,如果没有我,就不会有烦恼的所依。下面分析没有所依的我而破。

 

“我法有与无,是事终不成。”我法就是指人我,不是讲人我和法我两个法。人我的有和人我的无是不成立的,前面在观察《观燃可燃品》中已经讲了,还有在《观我法品》中也专门对人我作了观察。实际上人我是假立的,认为我存在就是缘五蕴的总体产生一个我的感觉,就像缘绳子产生蛇的感觉一样。前面我们通过五相推理或观待推理方方面面分析,实际上人我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人我的有,也不可能存在人我的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人我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本体、自性,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是事终不成”,不管是有也好,无也好,连一点影子都不存在。

 

没有人我就相当于没有所依了,“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如果以人我作为所依,那么必须在人我存在的前提下才可以说烦恼是存在的,但是所依有无都不成立,那么依靠我的诸烦恼怎么可能存在有和无呢?就不可能安立。比如说,如果墙壁的有无不存在,那么墙壁上壁画的有无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不仅仅烦恼的有是不存在的,而且烦恼不存在的概念也是假立的、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烦恼从来就没有存在,何况说它的有和无呢?在烦恼存在的前提下才可以说烦恼有、烦恼无,但是烦恼从来就不存在,那么它的有也好,无也好,都不存在。

 

这方面就接近了离戏的观点。有是一种戏论,无也是一种戏论,烦恼的有和无都不存在,就说明烦恼是彻底离戏,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地去执著的。当然我们抉择完了之后还是会执著,就说明对烦恼空性还没有真正悟入,只是从观念上接受了烦恼不存在有无,这种力量很弱,还不能够动摇相续中认为烦恼存在的根基,还没有达到这种力量。所以我们要首先认知到烦恼是没有的,然后在认知的前提下通过修行去慢慢熟悉,慢慢动摇烦恼的根基,闻思修行的次第就是这样的。

 

这个颂词抉择人我不存在,烦恼也不存在。下面进一步抉择这个问题。

 

谁有此烦恼,是即为不成。

若无有所依,烦恼亦不成。

 

“谁有此烦恼,是即为不成。”如果有人我,“我”产生了烦恼,一般的人也说我很烦恼,我的烦恼很粗重。那么人我不存在,谁拥有这些烦恼呢?烦恼是谁的能依呢?前面讲烦恼是人我的能依,但是人我的所依不存在,说我生烦恼就不合理了。既然没有我生烦恼,谁又生烦恼呢?所以没有生烦恼者,烦恼本身也不成立,烦恼也没法变成烦恼了。

 

“若无有所依,烦恼亦不成。”如果没有所依,就没有办法安立烦恼的实有性。

 

在世俗的层面如果不观察的时候,烦恼似乎存在,而且它的力量非常强大,气势汹汹,但是真正分析时的确是不存在。如果长时间地沉浸在烦恼无实有的境界中,可想而知,烦恼的力量绝对强不了,我们现在正在讲烦恼不存在,听烦恼不存在,都有一种感觉,似乎烦恼的力量没有了或者说很弱了,觉得对付烦恼轻而易举。单单通过听闻就能够产生这种感觉,但是为什么下课之后,出去面对生活的时候,又会觉得烦恼势不可挡呢?就是离开了观照,或是说我们这种智慧还不够。

 

如果我们整天都能思维观修烦恼不存在的意义,烦恼的力量肯定不会很强,因为无明和光明智慧二者是不可并存的。再加上我们逐渐地修习烦恼无自性、空性的话,内心中烦恼空性的习气就会越来越强,烦恼的力量也就会越来越弱。这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不修行空性就会恶性循环;如果逐渐地闻思修空性就会变成良性循环,烦恼就会越来越弱,空性的习气越来越强。最后真正现证空性时,烦恼就永远不会再生起了,因为在证悟空性之后绝对不可能再产生非理作意。

 

前面分析了,即便还没有证悟烦恼无自性的空性,但是了知了烦恼不存在,对于调伏烦恼等方面也是有作用的。现在再从另外一个侧面分析了知烦恼无自性的作用:

 

一、可以增强我们调伏烦恼的自信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敌人”太强大了,实在打不败它,打败它的自信心可以说没有或者很弱。现在我们发现敌人外强中干的实质,自信心一下子就起来了——“敌人”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我只要推一下他就会倒掉,这种“巨人”我就不怕了。

 

虽然烦恼在世俗层面上很强大,但是现在了知它的本质之后,我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现在我们调伏烦恼也许还处在动摇不了烦恼根基的状态,或者说一次又一次尝试调伏烦恼都失败了,还是处在屡战屡败的状态,但是现在毕竟知道了它的根性,它就这么多根底,这样对于调伏烦恼的自信心会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屡败屡战,虽然每次都败了,但每次我还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把烦恼调伏,因为它就是一种无实有的东西。

 

关键现在要培养自己的能力,烦恼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当我的力量强大之后,就可以把烦恼彻底降伏,了知烦恼无自性就是培养我们断除烦恼的自信心。

 

反之,如果不知道烦恼无自性,在轮回中就会觉得调伏烦恼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永远没法调伏烦恼,因为它的确无孔不入,太过于强大的这种感觉,我们遇到这个对境生烦恼,遇到那个对境还生烦恼,觉得好象没有希望。但如果能够了知它的本质空性,就能够树立调伏烦恼的自信心。这是针对一般共同乘、小乘者来讲,可以增强调伏烦恼的自信心;

 

二、能够强化我们的菩提心。作为大乘行者来讲,有时候总是会觉得一两个众生特别地厌恶,或者说特别刚强,我们就觉得调化众生太困难。而且只是一两个众生尚且如此,其他无量无边的众生又怎么去调化呢?“这么多刚强难化的众生,实执心非常重,烦恼非常粗重,我调化不了!”但是了知了烦恼无自性,就知道每一个众生的烦恼是假立的,是可以被调伏的,调伏众生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因为众生的烦恼是假立的、无实有的,这就可以坚固我们的利他心、菩提心。

 

为什么有时会退心呢?就是觉得众生太难调化,烦恼太粗重,或是众生太多了。但是现在知道烦恼是无自性的,众生是无自性的,这样就能坚固我们的利他心,不容易退失。这是对于大乘修者来讲的必要性,是生起菩提心的一种辅助。

 

三、是对于修密乘者的一种辅助。密乘中很着重净观,就是一切都是清净的观想方式。如果了知烦恼无自性、是假立的,也可以帮助修行人了知烦恼就是智慧,因为它是假立的、是客尘,是不存在的,现相中它是烦恼,实相中它就是智慧。在了知烦恼无实有的基础上,培养清净观就非常容易。如果没有烦恼无自性的见解,要培养清净观几乎不可能,为什么呢?在烦恼实有的前提之下,实有烦恼的背后居然是智慧,这永远无法安立。只有在烦恼不存在,烦恼无自性的基础上才可以说烦恼的本性是智慧。所以,在培养密乘的清净观方面,了知烦恼无自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通过方方面面分析,了知烦恼无自性可以减弱我们的烦恼,增强调伏烦恼的信心,生起菩提心,或者培养密乘的清净观等等,有很大的帮助。

 

 

 

 

回目录

 

 

 

《中论密钥》82

 

 

下面讲离开常无常等八边。

 

常无常等四,本寂何处有?

边无边等四,本寂何处有?

 

在本来寂灭的法界当中,怎么可能有常和无常等四边的执著?又怎么可能有边、无边等四边的执著?本寂当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要了解这其中的含义必须要附带讲一下和本述有关的内容,就是在佛经论典、在其他中观的注释当中,出现过很多次的所谓的十四无记法。

 

十四无记法在佛教当中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公案,也有很深的意义。当年佛陀在世时,很多外道聚集在一起商量之后,向佛提出了十四个问题。这十四个问题分了四组,前面的三组都是四个法,第四组是两个法,加起来是十四种法。

 

第一组法:我和世间是常有的?还是无常的?是亦常亦无常?是非常非无常?和前面的四边一样,只不过换成我和世间是常有的、无常的、二俱、双非。

 

第二组法:我和世间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即有、无、二俱、双非。

 

第三组法:如来灭度后是有?是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第四组是两个法:命和身体是一?是异?

 

外道提出了这十四个问题,首先把陷阱设置好,然后让佛回答,佛陀怎么回答都会有陷阱,你回答有也不对,回答无也不对。佛陀是遍智,完全照见了他们的想法。从一个方面讲,他们也不是为了求真理而向佛提问题的,所以有些版本在解释时说,佛陀就不回答,因为回答这些问题没有意义。还有一些版本讲,因为没有意义,这些问题是不该问的问题,所以佛陀不答,有这样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佛陀是遍智,对所有问题的答案完全清清楚楚,佛陀如果说常有、有边等等,虽然可能符合外道的意乐,但是毕竟不是万法的真实性,如果说有,他们也是落入到常见当中;如果佛陀说无,他们也是落入到断灭当中。如果佛陀按照实际情况说我本来不存在,世间本来不存在,不可能有常、无常等等,对方还不是堪能接受无我空性的法器。所以没办法给他们真正安立。从这方面观察,因此佛陀就默然不答。默然不答就叫无记,没有作记别,这就是十四种无记法。

 

实际上不是佛陀没办法回答问题,而是在当时的场合当中,怎么样作回答都没办法利益对方,佛陀就默然,没有作回答,有这样的记载。

 

当然结果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版本当中说,外道看到佛陀不回答,他们也知道佛陀是有智慧的,并不是一下子把佛陀考倒了,有一种胜利的感觉。他们当时没有胜利的感觉,觉得佛陀这样是非常有智慧的表现。因为从一个角度来讲,他们设置了一个圈套,佛陀回答有无都不对,都会有某种过失,但是看到佛不答时,就很佩服佛陀的智慧。

 

佛陀有时是通过说法来调伏众生,有时是通过默然来调伏众生,在这个公案当中就通过默然的方式,一下折服了这些外道傲慢的心,想要和佛陀辩论的心一下折服掉之后,从今之后归入正道,是这样安立的。

 

那么答案到底是怎么样的?按照实际情况来讲,我和世间都不存在,何况说常、无常、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如此处所讲的一样,“常无常等四,本寂何处有?边无边等四,本寂何处有?”这就是实际情况,最正确的答案就在这里面。你分别法是常的、无常的,总要有一个法存在的基础,法如果存在才可以分别它是有的、是无的、是常的、是无常的。如果法从来都没有,本来不存在的话(本寂),那又何来常无常?何来边无边?一个一个分析时,的的确确在本寂当中不存在法。

 

“常无常等四”和“边无边等四”,是我和世间有关的。在《入中论释》当中讲,世间是从五蕴来解释的,不作其他解释。我和五蕴到底是常?无常?关系是怎么样的?然后我和五蕴是有边无边?有没有边际?似乎和本品有关联的就是第三组,佛灭度之后是有?还是没有?是亦有亦无?还是非有非无?实际上佛也是本寂的,本来空性的,怎么说佛灭度之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也是没办法安立的。

 

实执心很重的众生认为,佛入灭之后似乎就永远看不到了,“佛陀涅槃之后,我们就永远见不到佛了!”有这种说法。但是从一个角度来讲,佛的法身常住,佛陀的报身在菩萨面前还是不间断地示现宣讲妙法。或者从相续的角度,佛陀从此处涅槃之后,在彼处又出生了,在不同的世间当中连续地显现化身。这方面从胜义谛、世俗谛的角度都可以作分析解释。

 

但是此处要体现的真正含义是,佛陀在世间当中显现的是幻化的身相,佛陀本身是因为证悟了离戏才成佛的,显现的身相也不可能突然之间变成实有,也是幻化的自性,离开了常无常、边无边等,或者说是离开有无是非的四边戏论的自性。

 

我们针对佛陀显现的化身,或者说佛陀涅槃之后到底是有的?还是没有的?实际上分析观察时,他就是一种幻化的自性,不存在实实在在的有无等等边执。此处中观宗的回答,就解释了怎么样离开常等八边的道理。当然颂词主要是讲了前面的两组,我和世间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我和世间有边无边等八种法,在科判当中也是这样安立的。总之,在本寂当中是不存在的。

 

下面讲离开如来的有无。

 

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

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

 

“邪见深厚者”,这里的邪见可以说是广义的邪见,并不是狭义的邪见。广义、狭义二者的差别前面我们分析过,狭义的邪见指不承认因果,不承认轮回,这是典型的狭义的邪见;广义的邪见,就是说没有认知到一切万法的空性,认为实有,在实有当中分别有无。此处是包括在广义的邪见当中。

 

“邪见深厚者”换个词讲,就是“实执深厚者”。实有的执著非常严重、深厚的这一类人耽执有如来,他们执著如来是实有的。既然耽执如来是实有的,就出现了有无的两种极端分别。首先认为佛陀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降生了,中间慢慢成长,后面出家修道,到转F轮之间。既然佛陀出现了,那肯定是实有存在的,落入到一种极端的执著,认为佛实有存在。后来佛陀教化众生的事业圆满了趋入涅槃,他们就觉得,佛从今之后再没有了,落入到无边当中。邪见深厚的人,缘佛陀的身相、事业产生了很多很多戏论分别,认为如来是实有的,如来显现的事业也是实有存在;当佛陀入灭荼毗了,认为佛陀从今之后在整个世间就不会再显现,从实有到了实无的状态,堕入了断灭当中。

 

在学习当中,我们要树立对如来的正确认知。怎么样树立?“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佛陀本来是寂灭的相,对寂灭的相去分别有、分别没有(亦非)都不符合于如来本身的相。你可以去分别,但是你所分别的这一切都不是如来自己拥有的,原因在前面已经讲了。“如来寂灭相”,从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任何一个法在显现时都是寂灭的、离开四边的。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佛陀是怎么样成佛的?佛陀要寂灭一切分别才能够成佛。如果还有分别念怎么叫终极的觉悟者?既然必须要寂灭一切戏论才能够成佛,那么现在把寂灭一切戏论的佛陀,又分别成戏论的境界,认为他是有或者无的境界,当然不符合佛本身的自性。就像我们抓住一个人说:你是一个坏蛋,你做了什么坏事。他说:我没有这样做,我根本不接受你的观点。同样,我们对佛说:佛,你是有实有自性的,或者你是没有实有自性的……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而已,实际上针对佛陀来讲,他并没有有和无的特质。

 

通过学习,就必须要把我们附加在佛上面的这些所谓特质一个一个清理掉,还原他的本身。不单单佛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对瓶子柱子的观念、赋予它们的所谓特质都是附加上去的,没有一个是它们自己真正拥有的。我们认为这个柱子是有的,是没有的,或者它是好看的、不好看的,实际上这一切除了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外,法本身来讲的确不存在。这就是一切万法本来离戏、本来空性的道理。

 

了知了这个道理之后,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修道的方向。万法本身是离戏的,我们附加了我们的分别念,这个时候通过学习只是还原它。比如说这个柱子不是实有的,为什么不是实有的?因缘和合的缘故、离一多的缘故,它不存在实有的自性。这个柱子也不是没有的,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有的法,又何来无的法?有无是互相观待的。通过这样方式离开认为柱子的有和无,把这些所谓的观念去掉之后,最后就得到柱子本来离戏空性,通过观察外境来息灭我们内心的分别念。

 

以上是讲“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不能够在如来上面分别有和无。

 

对于佛具有化身自性的五蕴观察之后,不能够执著是佛,也许有人还会认为,五蕴虽然不是佛,但是佛陀的智慧身、光明的自性应该是实有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认为佛具有的空性光明的特质应该是实有存在的,很容易落入到数论外道等的观点当中,他们认为有一个实有的造物主,或者说有实有的自性,是恒常不变的又具有能力的这样自性,他本性是不空的。

 

如果认为佛陀的法身、光明的受用身(报身)等是实有的话,实际上也不合理。为什么?一个总的原则,佛陀的身相绝对不可能是分别念面前所谓的恒常、实有。因为所有分别念的概念,都不可能是佛拥有的自性,分别念不可能把实有的观点放在色身上面,那么怎么可能放在光明身、智慧身、法身上面?这是总原则。有了这个总原则之后我们就可以分析,一切万法连佛陀的法身、光明身在内完全都是空性的道理。

 

下面进一步分析佛灭度之后的有无观点。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

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一切万法本性空寂当中,没办法去思维佛陀的有无是非,或者说在空性当中,所有的思维分辨都是不存在的。(没办法真正去思维,因为连思维本身也是完全不存在的。)“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何况说在如来灭度之后,我们去分别如来的有无?因为如来在胜义谛当中是性空的。性空的缘故,思维亦不可,不可能在性空当中去作思维。同样道理,佛陀的灭度也是性空的自性,那么怎么去说佛陀灭度之后是有的,仍然存在的?比如说佛陀还在灵山说法,有些大德是这样见到的。而有些人认为佛陀灭度之后就没有了,永远就不再显现了。我们认为的佛陀的有无,并不是真正地了知了佛陀的自相,在胜义当中没办法去分别。

 

在世俗当中也没有办法分别有无。为什么?因为在世俗当中佛陀的示现是一种幻化的自性。既然是幻化的自性,犹如幻化的象马,怎么可能说幻化的本体在显现时就变成了有,消散时就真正变成无了?实际上有和无的观点,在幻化的本体当中没办法真实安立。如果说幻化的东西是真正有的,就可以找到它的来源,但是因缘什么时候和合,就在这个地方显现出它的幻相;什么时候因缘散灭了,它的幻相就在这个地方消散了。在这个当中并不存在实有的有无问题。

 

佛陀的化身也是因缘显现的。什么因缘?一般的教典当中讲两种因缘,第一,佛陀的愿力,佛陀发愿要度化众生。当然单单凭佛陀的愿力还没办法度化众生,第二,众生的善因必须成熟了。众生的善根成熟了,佛陀又有愿力,二者和合之后就会在法界当中显现出一个佛陀的相。

 

但是针对众生的分别念来讲,没办法接受突然在空中显现的一个佛陀的影像,既没有显现出生,又没有显现修道等等,怎么突然凭空就出现了,到底能不能做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有怀疑。

 

所以虽然在实际意义上当中,什么时候因缘和合什么时候就显现影像,就好像天月和清净的水因缘和合的当下,就突然显现水中月影。所以佛陀考虑到这个问题,还是跟随众生的分别念,显现从兜率天下降,变成六牙白象之相入于母胎当中,安住十个月,然后降生……这一系列都是幻化的。

 

佛陀在兜率天观察他的父母、众生成熟的时间等等五种因缘(时间、地点、国家、家庭、父母),观察到众生的善根成熟了,这个时候就开始显现化身。本来佛陀有这个愿力,再加上众生的善根成熟,因缘和合之后就在印度示现化身,在八十一年当中救度众生,最后该以佛陀身相亲自度化的众生已经度尽了,(度化的最后一个众生好像是善贤——须跋陀罗尊者),佛陀就入于涅槃。入灭之后也是和幻相一样。

 

众生是佛陀显现身相的主要因素,如果他直接度化的众生没有了,佛陀方便的火也就息灭了。众生像柴一样,佛陀像火一样,如果有柴,火就会燃烧;如果柴没有了,火就会息灭了。所以佛陀示现涅槃完全是观待因缘,随类示现的。

 

可能有人说:我们还没被佛度化,为什么佛入涅槃了?在当时,佛陀直接度化的因缘已经没有了。善根成熟的人肯定会生在那个时代当中,我们没有被度化,只能说明当时我们欠缺某种福报,没有因缘见佛,没办法直接从佛听闻教授,没有直接的度化因缘。但是佛示现了很多上师善知识的形象,不间断地来救度遗教的弟子。这是就佛的身相来讲。

 

佛显现的化身是幻化的自性,因缘和合时就显现出来,因缘一散,佛也会入灭。显现上好像是佛去世了,但是从佛的角度来讲,很多传记当中讲,只不过是因缘不具备之后,佛把色身收于法界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实实在在的生灭。尤其是不存在像凡夫人认为的:我生了,我要死了,这种分别念是一点都没有的。怎么可能在性空当中思维有和无的观点,胜义当中无法思维,名言的幻化当中也同样无法思维。

 

下面讲如果有戏论不见佛,教诫后学的弟子,应该努力地息灭戏论。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

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

 

佛陀已经超越了戏论,但是其他的众生生起了戏论,众生的戏论已经破坏或遮障了智慧眼的缘故,所以是皆不见佛。

 

此处有很多意义可以分析。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佛是怎么样成佛的?佛陀是超越戏论而成佛的。众生又怎么样成为众生的?“而人生戏论。”之所以成为众生,是有戏论的缘故。

 

“戏论破慧眼”,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因为戏论是遮破慧眼的。“破”字是遮障的意思。慧眼能够照见万法的实相,如果你有戏论就会遮障智慧之眼,从而见不到佛。智慧之眼不是我们现在的眼睛。因为眼可以见到道路,可以见到色法,而智慧可以见到实相,从这个角度把智慧比喻成慧眼。有戏论分别时就会遮障智慧的产生。

 

“是皆不见佛”,这里“佛”有两种意思:1、见不到佛的真实性,佛示现化身的平等性、离戏的空性我们看不到。2、“佛”是指实相,如果你有戏论遮障了慧眼之后,就见不到万法的实相。万法的实相和佛的本体是一味的,只不过一个是觉悟的自性,一个是所觉悟的对境,二者是无二无别的。经由分析,我们为什么没办法真正见到实相?就是因为戏论。

 

再紧扣本品解释。“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从佛陀本身来讲,他完全是离戏的,佛陀证悟也是证悟离戏,但是其他的凡夫缘佛产生了戏论。本身从实相来讲,任何一个法都是离戏的,众生没办法了知离戏观点的缘故,就缘佛陀生起了戏论,认为他有无等等;对于佛证悟的智慧本体,也产生认为佛有无的戏论。也可以如是去理解。

 

如果相续当中有了戏论,就没办法见到智慧。所以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外乎就是为了打破戏论。有些人以宿世的因缘,现在已经开始修持,着手泯灭戏论了;有一部分人因缘稍微欠缺,以前几乎没有正式接触过空性的意义,现在才开始去了解空性,准备修行空性。有些人已经完全证悟了,有些是部分证悟了,有些是开始修行了,有些还没开始修行,有些已经有了见解等等,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但不管怎么样,按照佛陀和论典的很多教言来讲,如果真正听闻到了空性,开始对空性发生兴趣了,这就是法身的种性已经苏醒的相。尤其是对于空性产生定解之后,几乎能够肯定说,他已经看到了轮回的边际了,并不是像没有遇到空性之前,轮回遥遥无期的感觉,只要你接触到了空性,就说明你离解脱已经不远了。

 

在《般若摄颂》当中讲了很多比喻、例子,来说明接受了空性之后,乃至于看到空性的法本之后,就说明离解脱已经很近了,佛陀亲口讲了很多例子。而现在我们不能够停留在结缘的层次上面,我们再再地提醒大家、鼓励大家:现在我们有能力抉择空性见,有时间也有自由去修持空性见解,就不能够仅仅是去听一堂课,然后结个缘,种下一个以后解脱的种子。当然有这个善心固然好,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懈怠的表现。因为你现在明明可以进一步地抉择,可以深入,可以生起定解,可以去修行,这些因缘都是具备的,所以再说:我结个缘,种个种子,那就是太懈怠的表现。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方面要有智慧,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也要有一种精进心。哪一尊菩萨是在很懈怠当中,随随便便成就佛果的?没有。所有的菩萨都有一种特质,一方面有智慧;一方面有精进。实际上精进就是对于法的一种喜好之心,长时间保持对法义的高度欢喜心,随时随地都会把自己的心放在这个上面。

 

就像在世间当中,你对某个东西非常有兴趣时,那几乎是每一念都在想它。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是提到过,当一些人在谈恋爱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对方的样子。实际上这也算是一种精进,对一个法的一种喜好,但是属于邪精进,不属于正精进。真正的正精进的话,对于善法应该有这种感觉,念念生起的都是对法的欢喜心。有了这种精进,再加上有一定的智慧,修行就可以很快见到实相。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本来不存在的戏论灭掉,这不是很困难的。如果要把本来有的东西灭掉,那也做不到,如果在法性当中本来就具备戏论的话,怎么样把它灭掉?灭不掉。就是因为戏论本来不存在,才给了我们希望,我们就会觉得可以把戏论灭掉。但是什么时候灭要观待因缘,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又有精进心,几乎就成功了。世间当中成功的秘诀不也是这样的吗?第一个方法要正确,第二个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心,这是要素,我们修行空性也是要如此。

 

戏论就是假的东西。你不观察时它似乎很有力量,你不对治时,处处在折磨你控制你,似乎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如果真正把它的特性掌握了,把它虚假的面具捅破了,这个时候就觉得它不就是现而无自性的东西吗?纸老虎而已!对它就没有什么可恐怖、可畏惧的。

 

我们能够成功必胜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它本来就是假的,本来不存在。如果方法正确,然后又精进,在可见的未来一定能够把戏论灭掉,灭掉戏论的同时就是你开悟的时刻,也就是见佛法身的时刻。这方面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佛菩萨也是示现了很多证悟的例子给我们看,不会让我们觉得毫无希望。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传记,知道印度有很多示现的例子,有些是已经证悟了的圣者再示现的,有些是凡夫而证悟的。不管怎么样,无外乎就是给后学的人一种鼓励,一种希望——你如果这样做,方法正确,你是可以成就的,像我一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来认证空性。如果你有戏论就见不到佛,反方面讲,如果你离开了戏论一定可以见佛。戏论是一定可以离开的,因为它是假立的,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精进。

 

己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

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

 

通过这个道理类推他法。

 

“如来所有性”。如来的身体、智慧等所有的特征都是缘起性,尤其是在我们面前显现的特征。比如说佛陀的相好,在《宝性论》《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当中,讲了很多如何显现相好的因,相好是因缘和合的法,它是无自性的,这很容易了解;然后佛陀的智慧,是修了什么法,可以得到这种果。在《六十正理论》当中说,佛陀的色身是通过修持福德资粮而成就的;佛陀的法身是通过修持智慧资粮而成就的。这方面也是开显缘起性,针对化身的自性说:佛陀的智慧是因为以前修行了法的空性,佛陀相好是因为以前修积了福德,通过福德和智慧两种因缘成就了佛陀的色法二身。也是说明佛陀是缘起自性,是离戏的本体。如来的所有性都是缘起性。

 

“即是世间性”,世间的本性也是缘起性。我们现在的身体、心的状态,实际上也是缘起的,只不过佛陀的身体和智慧的缘起很清净,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我们身体的缘起不清净,通过业和烦恼的因缘显现了我们现在不清净的身体,我们现在不清净的分别念是缘于非理作意等,也是不清净的缘起。缘起分两种,一种是清净的缘起,一种是不清净的缘起。清净的缘起显现清净的法,不清净的缘起显现不清净的法。但是从缘起而生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所以本性是一样的。

 

“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如来是缘起和合的自性,他本来寂灭了一切有无是非的实有性,世间也是因为因缘和合的缘故,世间也无性,最后就落在如来和世间完全平等的教言。

 

当然一般认为,如来超胜一切,世间是应该远离的,暂时来讲这样说也未尝不可,而且从引导众生厌离轮回的角度来讲也必须要这样说。但是《中论》毕竟是在抉择胜义谛,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来抉择的,阐释了佛陀的自性和世间的自性完全是平等的,佛陀的空性和世间众生的空性完全平等,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也是诸法的实相。

 

悟入空性时就要“抹平”差别,要息灭高低贤劣等等的差别概念。我们认为佛很高,众生很低,高低的概念在空性当中也是要泯灭的;认为佛陀是个贤善的佛尊,众生很下劣,这种贤劣的概念也是需要抹平的,在究竟空性当中这些并不存在。如果你保留了认为佛高高在上,众生必须仰视佛陀这种执著,认为有高低贤劣的差别,那么就没办法见道,证悟万法的实相。

 

佛也好,世间也好,都是完全平等的空性,没有任何差别。也就是说只有泯灭了这些概念、差别,乃至于善恶因果的执著之后才能够见到实相。就胜义的角度来讲,不泯灭就见不到实相,名言当中当然要随顺因果而行,该恭敬的、该舍弃的要分得清清楚楚,这样有助于修持证悟平等空性。

 

《中观根本慧论》之二十二观如来品终

 

今天讲到这里。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