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四、教诲于通达空性应起精进:


    第四个科判的内容:教导应该精进地修持空性的教法,劝勉众生好好地修持。宣讲的目的是因为有些人提问:修习这样的空性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既然问到有什么功德,必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回答,了解了功德后必须要精进修持,从提问了解科判的意义。

 

真见得胜位,略见生善趣,
智者常发心,思维内体性。

 

如果真实证悟空性,就可以获得殊胜解脱的胜位,如果没有证悟,略略地、相似地见到空性,通过如是修持空性的善根,也可以生到善趣,有这样一种暂时或者究竟的利益的缘故,所以有智慧的人常常发起殊胜的信心,而思维内在空性的体性。

 

再进一步宣讲,“真见得胜位”,修行者刚开始通过听闻殊胜的空性教法,思维断除增益和损减,获得一种殊胜定解,安住这样的定解不断串习、修持,最后现证出世间的空性。

 

“真见”,真实见到,并不是说从眼睛见到,实际是从自己的心方面真实义悟入,虽然称之为“见”,但并不是眼睛直接看到空性存在,好像眼睛看色法一样。“真见”主要指通过自己了解空性义后,再打坐、修持,观察自己心的体性,这时的修法称之为“以心寻心”,通过自己的心去寻找自己的心,虽然像这样的两种都是一种分别,但是在暂时位需要如是通过以心寻心的方式去磨练自己的智慧通过现在的分别心去观察,我们的分别心正在产生的同时,它本身正在产生的同时,它的体性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中观当中所抉择的离四边的大空性的体性,需要像这样具足智慧的分别心,不断去寻找、安住之后,因缘成熟、业障清净之后,马上就可以了解,实际上能寻、所寻,心的体性本身不可得。像这样不是推理,而是现量了解、证悟,这时就叫做“真见”。

 

见到自己的心是如是大空性的体性的时候,与它同时生起的还有一种自证的智慧这种自证的智慧就称之为光明这种光明并不是外在的太阳光、灯泡这样的光明,而是见到空性的同时,就有一种如是了解真实智慧生起,这时叫做空双运或者明空双运。证悟空性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完全昏厥一样,因为全部是空的,而是在真正证悟空性的时候,完全了解。

 

在资粮道,或加行道时也有一些证悟,那时他自己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需要去找大德去印证他的见解、证悟是不是真正正确的,有这样的目的;或者还有一种目的,通过大德印证,让别人信服,其他众生会信服你,你的证悟是通过某某大德印证开悟的,所以是完全信得过的,有这样引发众生生信的必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每个人都说我已经证悟了,我已经现见了,没有人去印证的话,其他众生就没办法分别,到底什么是真的假的,有这样的差别。

 

真正实际上一旦现见真如法义时候,那时的智慧和一般分别念不一样,以分别心状态认为自己是不是证悟,今天修法有点契入,有一点感受、觉受,这是不是真正的证悟呢?实际上这时如果还有怀疑心,可以说不是真正现见圣道,真正现见圣道,他肯定自己绝对了解,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现见圣道,这样的智慧不是很深广,不是真正的现见法性。真正的现见法性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境界,领悟的时候完全可以了解;或者在入定位时有这样的见解,出定位时会引发很多神变、神通功德。如《入中论》讲第一地时,他可以面见一百佛,或者刹那调化一百众生,这些功德完全在出定位中具足。因此宣讲果位、菩萨的功德,也有这样的道理在里面。

 

所以平时修行的时候,我们多看一些宣讲修行的论典,或者看一下菩萨修证的境界,对自己在平时打坐时,觉受到底是什么样的觉受呢是处在哪一位的觉受呢是真正的证悟,还是相似的分别念的觉受这方面通过学习很多佛菩萨所造的经论都可以了解所以自己处在什么位的时候,一方面大概地可以按照这些经论来对照

 

虽然有些时候在上师面前直接印证的话,好像是比较可靠的,对佛经论典中所宣讲的好像认为不是在印证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以前很多禅宗大德证悟之后,看《金刚经》、《楞伽经》等等来印证,很多印证的方式都是在佛经中所宣讲的,种种的境界都是可以对照经典来印证的。

 

看到这些殊胜的论典时,一方面自己真正证悟的话,自己相续当中无缘的大悲心绝对产生,一现见空性的同时,无有任何相执的大悲心同时就可以引发,自己就了解,或者自己对轮回方面种种厌离、对众生的大悲等等很多功德、真实不退的种种清的信心完全增上,如果自己证悟之后,这些方面的功德都没有,全部退失,这肯定不是殊胜的证悟。

 

所以通过很多的经论都可以如是对照自己的相续是否正确,或者自己现在所修的法,是在正确修吗?或是不正确修呢?也可以看自己相续中对上师的信心,对轮回的厌离心,对众生的大悲心,对因果取舍的正见,像这样都可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的修行真正是正确的,真正往上增长的时候,这时肯定信心、大悲、因果的取舍,全部是越来越清,越来越细致。如果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获得了一些所谓的神通、神变,但是实际上自己对众生的悲心、对轮回的厌离、对上师的信心,都在慢慢地减退,肯定是魔加持的,这不需要怀疑。所以通过这些都可以了解,学习像这样的教法,也是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这里讲“真见得胜位”,主要从内证方面,别自证的真实智慧进行宣讲。这是真正究竟的利益,可以获得出世间的胜位,乃至可以获得佛果。

 

假使说没有真见,是“略见”,讲记中讲到通过闻所生慧,有些人在听闻时候,当时就对空性有一点认识,他认为空性搞了半天就是这样的法,像这样的一种显现法正在不灭的时候,正在显现的同时,了解它的体性本身不存在实有本身就是空性的,听闻的时候就可以了解。

 

有些修行者听闻的时候不一定了解,只知道抉择的方法,但是下来思维的时候,通过像这样的方法一个一个仔细思维之后,知道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同时,完全没有体性,完全是像这样的一种空性,所以他就了解实际上空性的意思就是这个,现空无二的体性。

 

有些人通过像这样思维的时候没有了解到,但是通过修的时候他去寻找。一般来讲,闻思修的次第是,首先听闻,然后思维产生定解,再去修行,但有些人根基不一样,通过听闻、思维之后并没有引发空性的见解,他打坐修行时,通过修当中寻找到了见解,像这样的也是有的。

 

有些人从修行中找到空性的见解,或者有些人通过听闻、思维、修行最后如是地了解到,所以像这样众生的根基不一样,就不能完全决定不管通过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通过如是的一种方便,如果已经“略见”了,“略见”指见到了部分,或者大概的总相了解了,或者稍微知道体性时,称之为“略见”,并不是像“真见”那样的现见,“略见”是一种总相的分别念,大概知道空性的总相是这样的,有时知道一部分空性的见解等等,不管怎么样,像这样稍微见到了空性,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善根生善趣,因为他毕竟没有获得“真见”,“真见”才可以脱离轮回,获得解脱。这候他今生中仅仅略见空性,或者对空性生起了定解还没有真正现见,就通过这个加持力,通过这个善根,下世绝对生到善趣因为空性的法门,或者见空性的智慧,特别契合于真正自相的法界的缘故,所以功德非常巨大。

 

像这样观察的时候,比如说平时讲无常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在《前行》当中讲到,对舍利子和目犍连这样的100个比丘供斋,不如观一次无常功德大,为什么呢?内观的功德,就是比观察外面、在外面做福德的事情大,因为越内观,越契合于心的自相。无常虽然不是真正的空性,但是了解一些诸法都是不住的、刹那生灭的,这样了解后,实际和空性已经很契入了,空性和佛陀的境界、法界的自相很契入的缘故,所以它的功德才这么巨大,从这个方面安立。既然修无常有这么大的功德,那么超越无常的修法,了解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同时,完全都是空性的,这样的功德更大。生起了定解,了解空性的功德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修行空性的功德,也就是了解了空性的功德之后,自己才能真正发起很大的精进心修持,所以这时讲到了教诫精进修持空性,原因是看到了的功德之后,必须要精进修持。

 

“智者常发心,思维内体性”,所以智者经常发心思维内体性,“发心”从字面上讲,好像现在开始起心动念,必须要修持空性。真正按照讲记中圣天菩萨的密意来讲,是发起信心,必须要修持内在体性。为什么要发起信心呢?因为信心是趋入法界的最根本,最直接的方便就是信心。

 

《前行》和本论讲记中讲到四种信心——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像这样有很多从比较肤浅的信心到深刻的信心,如果我们要真实证悟殊胜的空性,必须要依靠哪种信心呢?可以说它的直接因是不退转信,不退转信心直接引发证悟空性的智慧,前面其他的几种,有些可以说是引导我们入门的一种信心。像看到上师、佛塔、佛像、佛经的时候,相续中产生一种清心,像这样是一种清信;或者看到佛经中所抉择的修行善法功德的时候,产生一种欲乐信,自己想要去趋入;或者看到空性的教言生起一种信解信实际上前面的这些信心是帮助自己产生不退转信的基础不退转信,不管是对上师三宝,对轮回的过患,对解脱的功德等等,完全是一种不退转,非常坚固的,有这样的一种信心的时候,通过这样的信心作为因,作为基础,就可以很迅速地趋入到究竟实相中。

 

这个方面在小乘中是这样宣讲的,小乘中虽然不像密宗中那样着重要祈祷上师加持,但是对人无我的信心是非常稳固的,特别稳固,所以有这样很稳固的信心的缘故,经常缘这样不退的信心观修,很容易产生人无我的功德

 

大乘中当然更是这样,首先要对菩提果生起信心,对菩萨行、对度化众生的事业生起信心,有这样很清的信心时,才可以趋正道,然后再修持如是的正行义时,前面也讲过,最殊胜的信心实际是就是对自己相续中自己的内心具足佛的功德,自的内心中完全有空性光明的体性,对此产生一种非常稳固、清的信心,就可以很迅速的地悟。

 

密宗当中当然最直接的,就是把上师看作佛一样的信心,缘这样的信心去修持,作为因,直接获得加持的力量。无垢光尊者《虚幻休息》中对这个问题抉择得非常详细,本尊瑜伽,修本尊,如果没有了解本尊的体性是上师的话,还需要通过很多的勤作,需要积累资粮、忏悔罪障,很多的帮助,最后才能得到本尊的加持,逐渐悟入本性。但修持上师就不是这样,修持上师就是直接修持自己心的本性,直接修持如来藏的体性,这根本不相同,就是因为根本上师和自己心性之间有一种特别特别密切的关系,非常密切的关系

 

以前我们也提过,《西藏生死书》当中也讲过,实际上外在的善知识,自己的上师,完全是自己内心中佛性的一种幻化。索达吉仁波切讲过,我们自己在的佛性,在无始以来一直在努力使我们怎么样脱离轮回,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无始以来它都没有放弃过,一旦自己的因缘比较成熟时,自己内在的佛性就在外面幻化出具足各种功德的上师,自己内心幻化的上师直接给我们讲,怎么样去除我们内心中的污垢,怎么样去悟入心的本性,怎么样去修行,通过外在的上师去指引,再内观自己的法性,内外的因缘一结合时,就可以现证自己的法性像这样根本上师本来就是我们内心中佛性的幻化,所以和自己的因缘是非常紧密,远远超过自己通过分别念所观想的圣尊。像这样直接修持上师,有些讲记中讲:修上师就是直接修如来藏。确实就是这样,非常迅速。

 

为什么我们要对上师产生清净的信心,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际上自己对上师的信心越稳固、越清净,就代表自己内心的污垢已经减少到相当程度了,也就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上师生起像佛一样的信心的时候,这时通过信心一内观,因为信心是一种表,产生清净的信心的时候,通过这个去观察自己的内心,那个时候心的状态是相当清净的,这么清净的状态和真正佛陀的境界非常相近的,这时再通过外在的上师一加持,就很容易证悟,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不能对上师产生一刹那邪见呢?对上师产生一刹那邪见,自己的内心就会产生污垢,这样的污垢肯定障碍你获得上师的加持、见到实相,你对上师的心越清净,这时你内心中的障碍就越少,如果对上师的邪见越多,这时你内心的障碍就越多,这时怎么可能相应呢?不可能相应,现证法界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讲一定要对上师观成佛一样,完全不要生一刹那的邪见。如果了解像这样内外的道理之后,相信肯定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我因为很长时间没看西藏生死书》,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讲得特别了义、特别殊胜很长时间没看,也许有时候讲得误漏的地方。我的意思这样一种方法,大家下去的时候好好看一下。

 

很多道友都在想怎么对上师产生不退的信心呢?因为大家知道像这样的信心绝对是证悟的直接因,怎么样产生一种殊胜的信心呢?实际是就是好好看下这样的教言,讲得很殊胜的,下去的时候好好翻阅一下,仔细品味品味,这个时候肯定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产生如是的信心去思维内在的体性就可以很快的时间当中证悟法界的自相。

 

比喻中说以前有一个盗贼,偶尔有一次到寺院里去,碰到一个老比丘给他宣讲五戒法,守持不杀生,乃至不饮酒之间的戒律,他思维之后,按他自己的身份或按自己的烦恼来讲的话,其它的戒律可能守不住,但是不邪淫还是可以守得住,所以他就选择守持不邪淫的戒律他守了戒律之后,去了王城里,遇到很多美女,通过很多方法去引逗她时,他就想到自己守持的戒律,不能够邪淫,他拒绝了,守持了清净的戒律这样的行为被人们看到后就传开了,传到国王的耳朵里,国王认为像这样的行为是高尚的,值得表彰,所以把下面的一个宫女赐给他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还没有录音接不上证悟空性的话,就必须要如是了解,要了解就必须要首先缘这样的论典进行学习。

 

辛五、 (如是修习能得涅槃)分二:一、正说;二、虽修习空性但尚未解脱之因由。

 

壬一、正说:

 

正说从真实义方面讲的。

    有人问:如果今生通过修持空性,但未得解脱涅槃,那么下一世怎么办?下一世会变成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这样回答。

今生知真性,设未得涅槃,
后生无功用,定得如是业。
    

宣讲了肯定会获得涅槃的道理,这是总的方面。今生中虽然没有获得涅槃,但有这样的一种习气、串习在,下一世中绝对就可以马上就可以证悟的道理,这里做了殊胜的宣讲。

 

“今生知真性,设未得涅槃”,今生中知道、了知了真性,不是真正地证悟,如果真正地证悟的话,当时就获得涅槃了,这里从了知的角度讲。当然证悟前面讲过,名词是一样,但层次有很多,比如地上菩萨全部是证悟,层次不一样。或者资粮道、加行道也叫做证悟,但是实际上讲的是一种通达、了知的意义,并不是真正的证悟。所以有时候词相同,但必须要善巧分辨。

 

这里讲因为还没有现见、获得涅槃的缘故,今生中通过自己各方面的精进力,对真实义的本性,或对空性的意义,确实已经了知了,见解方面已经很稳固树立,不管任何人对自己讲不是空性的,相续中的定解完全不退转,或者自己通过修行打坐,有感觉、有觉受,空性义就是这么一回事,自己的心性就是非有非无、非善非恶这样一种智慧的体性,这样就是空性,自己在修行的时候已经了解了,但是了解的时候还没来得及证悟就去世了的话,“设未得涅槃”,会怎么样呢?

 

“后生无功用,定得如是业”,自己的后世中不需要功用,一定会获得如是的无漏业,宣讲了必定会获得涅槃的道理。这可以从大量的事例推知。有些人今生中一听闻教法,当即就证悟也非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相续中的习气相当深厚,通过上一世自己所修持的空性义,完全已经特别纯熟,而且通过这样的空性义一产生空性,再修行的时候,修空性的功德本来就是非常巨大,远远地超过一般身体、语言所做的种种善业,或者超过自己的心方面去思维无常等等,这一切的功德通过修持空性,它的本身积累资粮方面功力非常大。

 

从清净罪障方面讲也是同样的,前段时间我们在念《心性休息》传承,无垢光尊者讲忏悔时,就讲到安住空性中去忏悔,非常快就可以清净罪障。每个人都想很快地清净罪障,实际上想要很快的清净罪障的话,没有什么比见真性更殊胜。《前行》中讲到塔波尊者的弟子以前贩卖经典挣钱,最后他后悔了,开始出家修行,但是以前的罪障老是不能清净,他想忏悔,上师和他说你去印制经典来忏罪,他做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散乱,认为这是一个勤作的方法,实际上很麻烦。他就问上师:“清净罪障没有比观修实相更殊胜吧?”上师就非常高兴,说:“确实是这样的,所有的忏悔罪业当中,没有比修空性、真性更殊胜、更来得快的。所以说你纵使有天大的罪业,罪业像须弥山王那么高,实际上通过修持空性,现见实相的那一刹那,刹那之间全部消尽。“

 

当然现见实相,可以说现见初地的实相肯定没有罪障,但是也不能完全理解为现见初地的实相,也就是说,自己通过修行空性理论观察罪业的体相,最后真正现见、通达罪业的体相完全无有自性,不仅仅是大概了知,而且是从内心中真正生起了定解,罪业绝对是无有自性的,通达这样的空性的时候,可以说大部份的罪业当时就可以消尽,所以非常殊胜的方法就是修持空性。

 

既然有这么殊胜的方便,可以积累很殊胜的资粮,也可以迅速地清净罪障,为什么不修持呢?我们在修持空性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要念金刚萨埵、百字明,念的时候我们应该安住在空性的见解中,但是如果有定解的话,那个时候就安住得上,你通过理论一观察,可以生起定解的时候,就可以安住得上;如果不了解如何观修空性,只说这是空性的,实际上它的力量不大,因为没有定解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想依靠空性的法门,发挥最大的效率的话,就是要对空性真正产生定解,真正产生定解,效率才会越发挥越大,如果只是模模糊糊地了解,或者大概信解空性的话,它的效率肯定不会很大,和生起定解来安住修行相比,绝对不是非常大。必须要了解这样忏悔罪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这些方面我们一一观察的时候,有些人今生当中很容易就可以悟入空性。我们在很多传承上师的传记中看到,在灌顶的时候,上师一指点本性,马上就证悟,那个时候并不是一般的觉受,真正的就是登地,可以说从凡夫一直到初地,或者从凡夫一直到佛地的也有,我们认为不可思议,但确实根性到了,福德非常深厚,这样直接从凡夫一直顿超十地到佛地的,绝对不是传说,这不是不了义的说法,绝对是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必须要观察它的因是什么,它的因就是在前世的时候非常精进、非常努力地对空性的教义作了闻思、修行,所以在上一世中他已经经历了很多苦行的缘故,在下一世中不需要功用的。我们不需要嫉妒、羡慕,别人可以很轻松地证悟,实际就是别人自己造的因,别人精进了之后就这样。所以我们想这样很快地成就,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地精进,不应该再懈怠懒惰。尤其对这样宣讲空性的教法,必须要好好了解,必须要产生不可思议、不可动摇的信心,产生像这样的定解时,也许自己今生精进的话,今生当中就可以见道。假使今生中没有见到,以如是的精进力,在自己的后世中也可以无功用的、不需要勤作地见道。

 

我们有些人认为现在学法非常辛苦,抉择这些论典,智慧老是觉得不够,实际就是自己前世中种的因过于少,所以现在学起来就吃力,现在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现在就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悟入。或者自己进入密乘时,前面反复提到过,要修密乘的观点,要修本尊的修法的话,本尊的修法中没有一个提到要观实有的本尊,全都是在空性中,我们看哪个仪轨的前面首先都是“啊,诸法空性中……”,全都是在空性中生起,如果对空性根本不知道的话,怎么在空性中生起本尊的生起次第呢?根本不可能。

 

或者修圆满次第也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到气脉,怎么鼓气,气憋在肚子里憋多久,然后再怎么把它放出来,再怎么吸,宝瓶气怎么修,这实际上全都是方便,实际上圆满次第要证悟的就是空性的体性,也就是通过圆满次第的方式去证悟空性的体性。所以一点不了解空性,没有空性的见解,执著一个实有的身体,再鼓一个实有的气在里面,气在肚子里面跑来跑去,像这样不是正确的修法,在其他很多大德的论典中,对这方面破斥过,你完全不了解空性的话,像这样的鼓气,就像篮球、皮球一样,篮球、皮球肚子里有很多气,但是它没有证悟。如果有空性的见解去摄持,修起来绝对不一样,速度可以大大加速。

 

有时修无相圆满次第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空性中开始修行的,或者大圆满的直断的修法,完全都离不开空性,确实就是在应成派所抉择的空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内观,通过窍诀的方式指点空性怎么悟入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中观应成派当中讲修空性主要是从分别念去推知,先破有边,再破无边,然后再破二俱边,双非边,破完之后,有一个大空性的体相,就让你逐渐地悟入,但这时是以分别心在修。密乘中所修的还是这样的空性,除了直断中所修的空性外没有,只不过方法不一样。

 

如果有空性的基础,别人给你指点时,你很快就可以悟入。以前华智仁波切的大弟子邬金丹增诺吾,他老人家在传讲大圆满之前,三年之中让弟子必须学习《中论》和《入中论》这两部论典,反复学,有什么必要呢?他说给你传大圆满之前,必须要把应成派的空性首先了解了,一了解之后,再给你传大圆满就很快了。所以以前的高僧大德针对自己弟子的相续,不是马上传窍诀性的修法,那个时候修的话很难以悟入的。如果有了空性的基础,别人不管怎么给你指点,知道实际安住在空性去修,见解是空性,只不过方便不同、窍诀不同而已。像这样了解之后,修空性的作用确实不可思议。

 

虽然我们有时看到初修法门,比如《开启修行门扉》、《扎嘎山法》中,都是对修无常、舍弃今生非常赞叹,一听说修空性马上就不对了,空性是登地以上菩萨的境界,你们现在讨论没用,开始修下面的法吧,好像都是这样教诫的。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些教言时,每个大德都有自己不同的密意。针对像这样根性没有成熟的众生,他就是让你修持这个,他如果不赞叹无常、抛弃今生的修法,你就对这个没有兴趣,没有兴趣肯定不能成为法器,没成为法器再去修空性也没有用。所以不同的论典中出现的不同的赞叹、呵斥,完全都是根据修行者的内相续去安立的。修行者内相续中如果对世间八法很耽著的话,就让你首先去入道。有这样有不同的方法,要了解像这样的大德都是有不同的密意的。

 

但实际意义上来讲,不管怎么说,真正能安住空性,抉择空性,这就是直接证悟法界的近取因。所以真正要证悟法界,必须要完全把空性完全通达。加行道中的世第一法位的时候,完全是安住在空性的总相中进行修持,根本没有离开空性再去修什么法的。

 

所以必须要对空性产生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信心,进而去安住、修行,对自己的修行来讲,作用力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从这个方面,直接或间接的角度讲,一抉择的时候,安住空性,修行空性,像这样完全都是非常殊胜。所以说“后生无功用,定得如是业”,确确实实不需要什么功用、加行,马上就可以悟入空性。

 

有些人想,无论如何今生中必须要证悟,我等不了下一世,像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万一今生中通过很精进的修持还是没有证悟,怎么办呢?还是只有下一世,没办法的。所以我们今生当中精进的话,无论对今生,对后世,或者今生中解脱,或者后世中获得解脱,但不管怎么样,你今生中精进去修持了,或者今生因缘成熟,今生就解脱了,那么非常好,但是假使说没有解脱,转生到后世,通过如是的功德,没有功用马上就可以获得如是的证悟。

 

讲记中通过独觉罗汉作为比喻,独觉罗汉在佛住世时听闻了修行人无我的教法,虽然当时没有证悟,没有现前罗汉果,但是通过修持人无我空性的习气,在佛不出世的时候,在声闻已经灭尽的时候,辟支佛的智慧无师而生。那个时候没有上师,苏醒了以前的习气,自然而然顺观、逆观十二缘起,最后证悟罗汉果,不需要什么功用,这是独觉方面的比喻。

 

那么我们又不是小乘根性,我们又不是独觉,我们又怎么办呢?像这样我们今生通过依止上师,听闻了殊胜的教法,进行了殊胜的抉择,通过像这样的功用力,在后世很小的时候,绝对就会遇到大乘善知识给你宣讲空性的教法。所以今生中已经抉择得差不多了,相续中见解已经非常稳固,而且通过修行空性的同时,又圆满了资粮,又清净了罪障,所以从方方面面观察的时候,一遇到殊胜的上师,给你一宣讲,马上无功用就可以证悟。像这样一观察,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比喻中讲到,芒果的种子种在土里面,非常良好的种子种下去之后,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可以迅速证果。田是良田,种子也是很优秀的种子,一种下去肯定很快就会发芽。所以我们现在通过修持空性,修持空性的过程中本身清净罪障、圆满资粮,身相续——五蕴的田很殊胜,而且在田里是空性的种子,最契合于法界自相,田也殊胜,种子也殊胜,有什么理由不能迅速证悟呢?肯定会的。从这个角度讲,如是修持必定能获得涅槃的果位,从正面宣讲。

 

下面从反方面进行宣讲。

 

壬二、虽修习空性尚未解脱之因由:

现见很多修正义的人,为什么没有证悟?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有些人问:既然修持空性可以无功用迅速获得解脱,为什么现量见到很多修行人在世时修行空性,修行最殊胜的教法,为什么他们没有获得解脱呢?什么原因呢?这里讲到因缘还没有真正具足,如果真正因缘具足,绝对会如是证悟的。

    如想所作事,成者极稀少,
    此非无涅槃,诸行解脱难。

 

世间上的很多人,他们相续中有很多想法,想做这个事情,那个事情,想法很多,但是获得成功的人非常稀少。就像这样的比喻一样,修行人中很多人想今生中获得证悟、解脱等等像这样的很多想法,但是有些人通过精进的修持后并没有如是获得殊胜真正证悟的原因,并不能证明没有涅槃果,什么原因呢?“诸行解脱难”,讲记中抉择到,要想积累解脱的因缘,所有的解脱因缘全部具足,在一生中是很困难的。如果因缘具足,果绝对会现前,现在没有现前涅槃,只能说明相续中的种种因缘还没有具足。

 

有什么种种因缘呢?归纳起来有内、外两种因缘。有些人是外在的善知识不具足,有些人想既然外在的善知识不具足,怎么能修持空性呢?如果没有具相的善知识给你善巧、系统地指点空性教义,除了利根者之外,你自己所修持的空性只是相似的空性,你认为这是空性,实际上不是,像这样外在的缺少善知识给你指点空性,所修持的方面很难获得解脱。

 

还有一个是内在的因缘,虽然外在的善知识具足,但是自己内在的因缘没有具足,信心没有具足,或者内心不够清净等等,像这样内在因缘不具足,所以一个人获得解脱很困难。

 

从颂词的直接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再进一步分析,就是针对自己的角度,现在我们想要迅速无有障碍获得涅槃,需要具足什么样的因缘呢?就是内外两种因缘而已,除了内外两种因缘之外,没有其他。从反方面说,只要自己内外两种因缘真实已经具足,绝对会现见涅槃,如果自己内外两种因缘没有具足,那肯定没办法现见涅槃。

 

这也是指引了我们如何修行的方法,必须从方方面面使自己的身心成为法器。现在对我们来讲,外在的善知识肯定是具足的。但是如果自己内相续中没有信心,有邪见,没有依教奉行,有很多像这样的因缘出现的时候,虽然自己想解脱,很快获得觉受,但实际上有的时候事与愿为(录音无声)还是很麻烦的事情,很多的串习,你想要在几年中马上解决掉,除非是利根者,除这之外没有办法,必须要通过长时间去做,才能如是现前,否则想简单地去做绝对不行。

 

所以,以前上师教导修行人要发长远心,当时听到的时候,好像有点听不进去似的,发长远心,三个无数劫,需要这么长时间,等不及了。但实际上真正去思维上师的意义时,就是这样,你修行的时候,发了越长远的心,你的心就越稳固。为什么这样讲呢?我发心我今生不成就,我下世再修,下世不成就,下世再修,首先有个这样的心在里面。所以在几年当中我修行佛法没有获得体验、明显功德的时候,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今生当中修不成,反正我没有懈怠,下一世再修,像这样一直修到成佛为止。首先要发一个长远的心,如果没有这样长远的心,我想几年之内一定要证悟,如果几年之后没有证悟呢?那时候就退信心了,修行就没有动力了。所以想想上师的教言,对修行人来讲,有时刚开始听起来确实不好听,每个人都想两三个月或几天就证悟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因作为引导的话,有的时候成为一种空想。

 

所以,上师的教言我们应该记在心中,反复去思维、品味,到底宣讲了什么样一种殊胜的意义在里面,知道这些意义之后,确实自己的修行有个目标了,有了目标之后慢慢去积累资粮。各种方面,看自己相续中是不是具足信心、大悲心,厌离心,没具足的话,方方面面去具足,这样因一具足,不需要想它的果了,确实因一圆满,果就显现了,因不具足,怎么去想它的果也不会显现。就是这样的道理。

 

不厌其烦地讲解这些,有些目的在里面,大家好好做一番思维,对自己的修行应该有帮助。

 

比喻中讲到一个妇女,单身漂泊在外地,无依无靠,有一次当地发生盗窃案之后,很多人怀疑她干的,让她去寺院门口发誓,澄清说自己没干,只要去寺院发了誓,(录音接不上)

 

现在只要自己做一番努力,把自己相续当中本身不存在的障碍清净就够了,显现上是一种障碍,实际上真实的障碍在自己的相续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要自己好好努力,依止上师修行,修行好之后,如是就可以使自己本来清净的身份显现出来。

 

这对照什么样的意义?比如这个妇女,她身上有没有不白之冤呢?有的,别人就是冤枉她偷东西了。不白之冤到底有没有呢?实际意义上是没有的,她本身很清净,她只要做一番努力、澄清一下就够了,但是她不敢做,不敢做就没办法还自己的清白了。对照意义,虽然众生在显现时,有种种痛苦,有六道反复在轮回,但实际上,这些事情在我们本性上根本不存在,没有这样的所谓的痛苦、业果、轮回,在体性中根本没有,如果自己精进去做了,把本来不存在的障碍去除了,就够了,自己本来就是清净的,就像这个妇女一样。

 

比喻和颂词直接对照的时候,好像不好对照,但实际上真正好好分析,有深切的联系,涅槃本身是有的,存在的,就是我们不愿意去积累它的因,像这样没办法使自己获得解脱。

 

庚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此科判主要讲教诲可以断除障碍,获得解脱。

 

有些人想:无始以来我们相续中的障碍这么深重,怎么可能把这些烦恼断尽而获得解脱呢?实际上是可以断尽的。


    闻说身无德,贪爱不久住,
    此道岂不能,永尽一切惑。


    前面所宣讲的增上生的、或暂时的修法时,如前面讲的身体的不净等,身体实际上没有什么值得贪著的功德,一了解之后,贪爱就不久住了,对身体的贪心就会逐渐减少、息灭,像这样通过善知识的引导之后,自己要去反复地观修,反复思维它的深义,从方方面面去对照,不仅仅观察一两次,而是观想很多次,就可以了知自己的身体确实没有功德,对它的贪爱就会逐渐息灭。

 

同样,既然可以通过“闻说身无德”,观修之后可以息灭对身体的贪爱,“此道岂不能,永尽一切惑”呢?“此道”即空性的正道,通过观修空性的正道,怎么可能不把一切烦恼永远断除呢?肯定是可以的,完全是可以的。通过佛法的意义修持一种,它就显示一种功德,修持第二种,它就显现第二种功德。像这样观修身体不净,可以息灭对身体的贪心,观想一切诸法无常,可以息灭常执,一个一个对照下来就是这样的。你如果按照佛陀的教言去做了,通过观修空性,绝对可以把一切无始以来非常深重的烦恼,从根本上遣除,绝对是可以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你应该信受,有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利益,所以教诫可以断除一切烦恼。

 

比喻中讲到,一个人以前通过秘方提炼点金剂,通过提炼一次成功之后,他用点金剂把铁块、石头变成了黄金。成功一次后又开始试验第二次,第二次又成功了,获得很多黄金,他就生起了定解,肯定按照这个方法试验下去都可以获得黄金,他就开始把黄金布施给别人。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问题呢?对照佛法修行当中,佛陀所宣讲的对治生起贪心的方法,你修学了就获得这种功德,再试验佛陀的第二种,比方说观想一切无常,一观想无常,就对一切诸法的常执减灭了,像这样实验一种,成功一种,实验第二种,成功第二种,通过这个方面推知,修行空性绝对可以从根本上息灭烦恼,获得解脱,这个是不用怀疑的。

 

己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有些人想,轮回是无始无终的状态,佛经中也是这样宣讲的,那么怎么可能把它中断后获得解脱呢?
    

如见种有终,然彼非有始,
    如是因不具,故生亦不起。

    佛经中宣讲轮回无始无终是从整个轮回来讲的,因为众生是无边无际的缘故,所以观待无边无际的众生,轮回肯定是无有边际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这是总的方面。但是针对单独的每个众生来讲,只要具足了修行的功德,息灭了业惑烦恼,对你自己来讲轮回是有终结的,虽然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轮回,这是找不到边际的,但是你从现在开始,了解了佛陀的修法,观察五蕴、空性等等,具足修行,这一生中可以中断轮回的流转,从这个时候,你的轮回已经中止了。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花种、菜种,种子从哪儿来的呢?是从以前的花,或植物上获得的,前面的种子又从前面的花种或菜种中来,像这样一直推,种子总是有它的因,怎么推也推不尽。虽然刚开始起点找不到,但是终点可以知道,比如把种子粉碎之后煮熟了,或者烧尽之后,种子可以终止,这一粒种子不能再延续。

 

众生在无始的轮回中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寻找我们的开始是找不到的,佛陀说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开始流转,但是寻找结尾可以,只要把因缘一中断,自然而然就停止,轮回不会再继续,这个时候就可以获得圣者果位,也可以教导其他众生去如是修行,可以获得解脱,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可以这样了解。

 

这里必须要了解的是什么呢?前面我们说种子没有开始,这是比喻方面,比喻方面有时不能跟意义完全对照,只是从某种意义比较相似的时候做对照,方方面面都一样的比喻是找不到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有些人会想,这个种子一直往前推,推到空劫的时候,这个种子从哪来的?空劫的时候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都焚毁了,整个大地、树林全部都没有,被劫火烧尽的时候,那个时候种子在哪里?那个时候种子没有。像菜种、花种,一直往前推,推到空劫的时候,怎么也推不上去了。现在的种子也是这样的,它可以一直往下延续,但是空劫的时候,大火一烧,整个须弥山王,一禅天以下全部烧尽,那时种子在哪里呢?那时种子没有了。确实找不到了。

 

所以,从这个比喻可以知道,既然种子有始有终,众生是不是也有始有终呢?前面我们也分析了,种子无始有终,是针对很长时间当中,找不到它的开始,我们往前推几千年、几万年,找不到了,从时间很长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没有开始。但是众生不是这样的,空劫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在他方世界、二禅天、三禅天,我们的相续没断过,只要这个世界一形成,我们通过业力牵引又下来了,所以从众生和种子的比喻来讲,不能够完全对应,完全对应就不对了。

 

或者小乘的观点说,三千世界焚毁的时候,大种、微尘漂浮在空中,实际上没有被完全烧毁,确实有这样的。因为微尘是属于胜义谛,没办法被火、水彻底灭尽,所以在空劫时,小乘承许,微尘漂浮在空中,到成劫时,通过众生的业力召感,微尘逐渐积聚,形成大的色法。是不是种子就是这样形成的呢?大火烧起来时,是种子形像被烧了,但实际上种子以微尘的形式存在,这是推不过去的。虽然可以这样成立,但是我们说现在我通过火把种子烧毁的时候,我也说它是以微尘形式存在的,没有被完全摧毁,这样行不行呢?如果这样承许,肯定和颂词的意思对不上。

 

或者按大乘的修法来讲,种子通过内心中的习气而显现,只要内心中有这样的习气,它就会显现这样的种子。通过大乘的方法解释的时候稍微好一点,但是从颂词的意义角度,他不是从这个层面讲的。我们怎么来了解比较合适呢?我自己思维的时候,怎么样解释这个问题比较合适呢?就是种子没有开始,时间相当长的缘故,我们找不到它的开始,通过我们的分别心一直推下去,自己的生命用尽也推不完,从这个角度讲种子无始有终,这样好解释一点。但是众生流转的次第不一样,虽然在空劫,众生的心识还是没有断过,或者在其他世界正在苦乐。一方面相似处这样比喻,同时方方面面完全对应得上是很困难的。

 

比喻中讲油灯,油完全烧尽后终止,火自然就熄灭了。从这个比喻我们知道,转生轮回的业什么时候终结,我们就什么时候从这里终止轮回,所以轮回必定可以被我们终止,以此教导修行者必须要精进地修持。

 

以上讲了第八品的内容。

 

回顾一下,前面四品讲了怎么破除常、乐、我、净的四颠倒执,破除之后认为我们贪执的种种有法完全都是虚妄的体性、痛苦的体性而生起厌离心。生起厌离心之后,作为一个大乘行人,绝不会耽著一个世俗的、自我的解脱,这时就发起菩提心,修持菩萨行。

 

后四品中主要所宣讲的内容是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为了使自己的菩提心稳固、增长,反过来又宣讲了一些生起厌离心的方法,目的何在呢?主要使修行者比较清净、无有障碍的方式修持菩提心、菩萨行。如果真正地把前面的颂词一个一个了解了,融入到心中了,这时自己相续中又有出离心,又有菩提心,第八品中又讲了空性的功德、障碍的遣除,这时对空性方面产生兴趣了,没有畏怖了,这时的相续成了法器,之后我们可以顺利地进入胜义谛的修法,下面所抉择的一切都是空性,自己能够承受得住,欢喜地趋入,顺利地修行,迅速得果。有这样一种次第,在讲完前八品的时候,这个意义必须要再一次了解。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七、因此经说须修福德资粮并不相违:

 

有些人就想:既然一切都是空性的,就必须要放弃一切所有的作为,一切取舍,但是为什么佛陀在很多经典中教导众生要修持种种福业呢?实际上是不矛盾的。

 

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

为求解脱者,呵彼况余事。

 

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性,佛陀说了不同的教法,这是总的前提。了解了总的前提之后,我们再趣入这个颂词就比较容易了。

 

“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对一个众生来讲,他没办法马上趣入解脱道,无论怎么样给他劝解,让他发起厌离心、出离心,舍弃一切五欲,开始修道,修道之后可以获证解脱果,怎么给他讲他也没办法趣入,他自己的心和教法没办法相应。

 

所以针对这样一类根性的众生,佛陀就说,首先做些布施,做些福业,通过这样可以得到善趣,这样他就有兴趣了,可以不舍弃轮回,在轮回当中还可以继续享受很多美妙的欲乐,所以他就非常愿意趣入了。这样的众生肯定是有的。我自己也是有这样的体会,接触过这样的人。有些人就说,解脱其实有的时候还是很麻烦的,为什么呢?因为解脱之后没有我执了,很多轮回当中的欲妙享受不成了,没有兴趣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看到了也不想去享受,他觉得还是有点不圆满,获得解脱道之后这方面不能享受,就不圆满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还是不少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根性就宣讲了这样一种教法。既然他暂时没办法趣入的话,就首先给他讲善趣的安乐,让他们逐渐逐渐串习,串习到一定时间之后,再给他直接指点。为什么不开始就给他指点呢?因为因缘时机还不成熟。这个时候怎么给他指点也没办法的。比如说在《前行》当中也是讲到,夏天的果实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要把这个果实从树上摘下来要费很大的劲,到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有时候你的衣服稍微碰一下马上就掉下来了。

 

如来为什么刚开始没有直接宣讲这些呢?因为他相续当中的善根还没有成熟,就首先让他在这段时间当中,从没有成熟善根到成熟善根这段时间,为了让他不堕落,就给他宣讲善法,通过善法保养他,使他相续当中一直有一种修善法的兴趣,一旦因缘成熟的时候一指点,他马上就能趣入。所以“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

 

“为求解脱者,呵彼况余事”,佛陀针对那些真正求解脱的行者,“呵彼”,“呵”什么呢?“呵”善趣的安乐,有漏的善趣的安乐,佛陀是呵斥的,而且也遮止了为了得善趣而修有漏法。“况余事”,连善趣的安乐都遮止,何况是其他的恶行呢?完全也是遮止的。所以这方面是按照不同的根性来进行抉择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佛陀在以前住世说法的时候,讲到他自己涅槃之后过了多少多少年,有弥勒佛出世,在龙华树下三转法轮,度尽释迦牟尼佛教下的所有弟子。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出家的,或者皈依的、守持一分戒律以上的所有弟子,除了一些个别罪业非常深重的人,比如我们在学《百业经》当中的一条大虫,它在弥勒佛教下是没办法获得解脱的,除了这些极少数的众生之外,全部度尽。龙华三会之后,弥勒菩萨再开始宣讲教法度化真正他的弟子。和弥勒菩萨有因缘的弟子从龙华三会之后才开始度化的。这个是在《贤愚经》当中讲得特别清楚的。

 

我以前对龙华三会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听了《贤愚经》之后就知道弥勒佛成佛之后,首先龙华三会是度尽释迦佛教下没有解脱的弟子,然后再开始说法度化他自己有因缘的弟子。

 

佛陀这样授记的时候,当时弥勒菩萨就发愿以后成为弥勒佛。佛陀还说弥勒佛涅槃之后会有一个转轮王给弥勒佛的舍利建塔,然后供养,最后生起厌离心而出家,成就罗汉果。说到这个的时候,有一个弥勒比丘马上就站起来发愿:“愿我成为那个转轮王,请佛陀授记。”佛陀根本不给他授记,说:“以前你也是爱恋轮回法,所以现在还没得到解脱,如果你现在还这样发愿的话,以后也不能得到解脱。”就用各种方便呵斥他,没给他授记。这个公案详细看的话,在《贤愚经》当中说得特别清楚。

 

所以佛陀针对不同根性宣讲了不同的教法。在有些经典当中讲要积累福德,就是必须要很殷重地积累福德,和要修持空性教法是根本没有矛盾的。

 

庚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分五:一、对非法器不应说空性;二、通达空性的方便;三、须从多方面开示空性;四、教诲于通达空性应起精进;五、如是修习能得涅槃。

 

辛一、对非法器不应说空性: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空性的教法这么殊胜,为什么佛陀不随时宣讲呢?

 

求福者随时,非皆说空性,

良药不对症,岂非反成毒。

 

佛陀对求福德的众生,不可能随时随地给他宣讲空性的教法,因为如果他的根性不成熟的话,给他宣讲只会毁坏他的根器,不能够使他获得殊胜的利益。所以佛陀没有在一切时候宣讲空性。

 

这个地方比喻“良药不对症,岂非反成毒”,世间的良药,对症的话就成为良药,如果不对症的话,良药的名称就安立不上了,变成毒药了,这样的药吃下去马上就产生新的疾病,或者使自己丧命。所以良药要称为良药的话,必须要对症才行,不对症的话不会成为良药,而成为毒药。

 

同样的道理,什么样的法就装在什么样的法器当中,必须要相应的。劣根器的话就装一些福德法,上根器就装空性法,根性和根性之间必须要对照,对照之后才能够相应,修持之后才能够使自己获得真实的利益。

 

讲记当中讲月官论师(旃扎古昧),他和月称菩萨在那烂陀寺针对自空他空辩论七年之久,往返辩论,并不是说每天都不休息一直辩论。讲记中讲的是月官菩萨所说的一个偈子:空性对有些人有利,对有些人就成了毒,圣者无著菩萨的教法对任何人都是有功德的。(“极稀奇!空性虽为甘露法,于人却有利与害;圣者无著之妙法,普能利益诸有情。”)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无著菩萨的教法是从一个众生如何成为道器等等,逐渐逐渐修上去的,从三自性的、广大的角度进行抉择的,所以众生比较容易了解。而空性的教法是从甚深的角度进行抉择的,龙树菩萨的《中论》等等都是从比较甚深的角度直接抉择的,所以对下根者来讲就接受不了,他就不能了解空性实际上的意义是什么,就会误解空性,所以对误解空性的这一类人来讲,空性就成了毒药,空性把他的慧命害死了。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所以空性虽然是很殊胜的,但是自己不注意的话,空性的教法反而成为使自己堕落的因缘。

 

这个颂词直接的意思是回答有些人的提问,但是间接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提醒学习空性教法的人,必须要注意如理如法地抉择空性的意义,千万不要没有精通空性而颠倒地执著空性,颠倒地行持空性。这个是最危险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过:学法的人当中最怕什么?最怕、忌讳的一点是:学而不精。这个是最麻烦的事情。如果精通的话,你就知道最微细地取舍之处,非常非常清楚。你不学习的话你就不知道,但是就怕学了但是不精通,这个时候最可怕,因为你会把法义误解之后,颠倒去行持,不仅仅是伤害自己的相续,而且伤害他人的相续。所以我们在学习这样的教法的时候,应该好好把它的密意一一抓住,它的歧途、违缘一一遣除之后,获得最清净的教法,这样行持的话,对于自己来讲才是最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人,他找到一个良药,治愈了很多人的毒症,但是有一个人他没有生病,他服用这个药之后马上就死了。所以就说明药不对症的话,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反而会产生很大的过患。空性的教法,虽然它自己本身来讲,因为是佛菩萨所抉择的究竟的实相义,所以不成为毒药的过失,但是从众生的角度,众生如果不成为法器的话,就成为毒了。众生的相续当中本身就是一种毒器,所以空性的教法一注入的时候,连空性的教法也变成毒了。

 

辛二、通达空性的方便:

 

有些人就会问:为了引导世间人,应该如何通达空性呢?

 

如对蔑戾车,餘言不能攝,

世间未通达,不能摄世间。

 

“蔑戾车”主要是讲边地的众生,边地的众生和中土的众生不同,他有他的方言,而且因为很偏远的缘故,他和中土的人交往也少,中土的语言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如果他经常和中土有联系的话,可能逐渐逐渐也会有所了解,但是边地的众生因为很偏僻的缘故,所以不能了解外面通行的官方语言。就好像对边地的众生,“余言不能摄”,你不说他们本地的或者本民族的语言的话,根本没办法和他沟通的。平常的谈话都没办法进行,何况说怎么去调化他呢?要调化他必须说他的语言,他能够听懂,听懂之后才能够顺利地摄受他。

 

比如说一个菩萨,他具足很多神通神变,但是他根本不通当地的语言,你就是在那个地方显示很多神变,在空中飞翔,或者身体出火出水等等,也许那个时候别人可以对你生起一种信心,但是生起信心又怎么样呢?你给他打手势他也看不懂,你怎么样给他宣讲这个教法他根本没办法理解。所以你对什么样的众生,要说他的语言,才可以和他交流、沟通。

 

“如对蔑戾车,餘言不能攝”,就像这一样,“世间未通达,不能摄世间”。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如果你对世间的规律、世间的法规完全没有通达的话,怎么能够摄持世间呢?没办法。所以这样就了解,菩萨要成熟众生的话,随顺众生也是很重要的。随顺众生也是一个方便,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一个菩萨如果对世间人的种种爱好,世间的种种规矩,全部都不通达,而是按照你的一套去做的话,能不能摄持世间呢?不能摄持。别人对你不能信服,对你不能信服的话,对你所宣讲的空性的教义就更加没办法接受了。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专门有一个科判,抉择必须要随顺世间、通达世间,就是这样的道理。作为一个菩萨要度化众生,必须要通达方方面面的知识。

 

但是这方面,按照有能力的菩萨是这样讲的。但是对于一个没有能力的菩萨,对于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能力还不具足的菩萨,就是修持自宗,修持佛法为主。自己相续当中通达了教义,或者有所证悟之后,再去学习这些,再去慢慢按照他们的根基去通达、去引导,这样就可以。否则你颠倒了次第,自己相续还没成熟,想要成熟他人的话,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所以这也是有一定次第的。

 

比喻当中讲到,要引导小孩子说话,或者熟悉各种各样的世间事务的话,必须按照他的智慧力逐渐逐渐去引导。说话也是这样的,刚开始连“妈妈”“爸爸”还不会叫的时候,你让他背一个唐诗,或者让他背一个《四百论》,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做不到的。必须首先给他教普通的词,等他的智慧慢慢增进之后,再让他学习比较深奥的。就是这样一种次第,如果你超越了这个次第,没有按照他的根性去做的话,对他来讲是完全没有帮助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使众生通达空性的话,首先要通达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去逐渐摄持,才能使他们通达空性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再继续宣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分五:一、对非法器不应说空性;二、通达空性的方便;三、须从多方面开示空性;四、教诲于通达空性应起精进;五、如是修习能得涅槃。

 

辛三、须从多方面开示空性:

 

虽然空性的道理在法界当中没有很多,就是一个,但是要悟入这样唯一的空性,必须要有很多方便来使学者悟入。

 

有些人会这样想:既然空性如此殊胜,或者它的本性完全是一个本性,那么为什么佛陀在经典中要说“有”、“无”等等很多不同的法门呢?

 

有无及二俱,亦说二俱非,

由病增上故,宁非皆成药。

 

佛陀在佛经当中讲到了“有无”、“二俱”和“二俱非”这样不同的教义,这样宣讲都是有目的的,针对不同的众生的根性而宣讲如是的教法,所以全部都成为殊胜的教法。打比喻讲“由病增上故,宁非皆成药”,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世间上是这样的;二是从佛法对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从世间当中讲,每个众生的病都不同,医生所开的药也完全是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药都可以成为对治有情疾病的殊胜方便。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众生相续当中的种种烦恼,称之为疾病,是引生三有的病根,因为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不相同的缘故,佛陀为了对治如是的烦恼宣讲不同的教法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所显现出来的,所以有如是的必要。

 

下面再详细抉择什么是“有无”、“二俱”和“二俱非”?有的时候“有无”、“二俱”和“二俱非”是从破的方面进行抉择的,破有、破无、破二俱、破双非,尤其在中观的理论当中抉择得非常系统。这个颂词并不是单单从破的角度宣讲,就是说佛陀在佛经当中所宣讲的有的教法,没有的教法、二俱的教法和双非的教法,有四种不同的侧面进行宣讲的。

 

从正面宣讲“有”是指什么呢?比如佛陀针对一些初学的根性宣讲有轮回、有因果、有解脱道,有殊胜的解脱,这一切就是针对实执比较重的众生宣讲的,有这样一种目的。宣讲“无”的教法主要是针对众生的实执宣讲空性的教法。“二俱”就是亦有亦无,也是有的,也是没有的。这个可以说在世俗的体性当中不可能成立,在世俗的体性当中,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是有,肯定不是没有;如果是没有,肯定不是有。所以按世俗的体性来分析的时候,没办法安立“二俱”,但是有的时候在世俗和胜义相结合的时候,可以安立。

 

比如说在讲记当中提到,佛陀宣讲遍计所执是没有的,遮除了遍计所执之后,宣讲圆成实的体性是有的,尤其是在第三转F轮当中,或者是宣讲唯识的教义当中,经常宣讲这样的教法。也就是说众生面前所显现的人我、法我二者都是一种遍计执,也就是众生的分别念所假立的。在世俗的名言当中,五蕴可以说在依他起面前存在的,内在的五蕴,或者外在的器世间等等,在名言的体性当中通过因缘聚合可以显现,但是众生不了解它是因缘聚合显现的,把它遍计增上为实有,把五蕴认为是人我,把外在的器世间许为法我等等,生起如是的人我执和法我执。这样两种我执完全都是没有的,完全都是众生的心所假立分别的,所以称之为遍计。既然是遍计,那么是不是存在的呢?遍计执不管是在世俗谛当中还是在胜义谛当中完全都是没有的,完全都是假立的,所以佛陀在佛经当中讲到遍计执没有。

 

那么圆成实是什么呢?圆成实就是破掉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之后的空性,或者就是人我和法我本身的空性。那么这部分有没有呢?这个应该是有的,而且在胜义谛当中应该是有的。如果圆成实没有的话,那么反过来讲,二我执应该有,因为圆成实是二种遍计的本性的缘故,如果没有圆成实,肯定就有遍计二我执。如果有二我执,肯定就没有圆成实。既然现在抉择到人我和法我是假立的、虚妄的,那么二我的空性肯定是存在的。因此佛陀针对这样的观点就宣讲了亦有亦无。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安立。

 

“亦说二俱非”就是全部都没有,都不存在。比如说在讲解了义的大中观的空性的时候就讲到,不管是有见也好,没有见也好,种种的身见、我见,乃至于佛陀的智慧,在真正的空性当中完全都是不存在的,有、无全部都已经遮灭了。因此叫“二俱非”。

 

佛陀宣讲这样的教法当然有他殊胜的目的的,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性示以不同的教法,令他们悟入,有很多这样的方便。有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次第一步一步如是宣讲,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按照首先引导下根者,再引导中根者的次第。比如说宣讲“有”,按照前面的这种次第宣讲的时候,有世俗,或者说胜义的体性是有的,佛的智慧是存在的,这一切都可以存在“有”,那么这个“有”是不是完全不对的呢?如果是学空性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有”好像是个不对的东西,应该破除的,但实际上按照第三转F轮的观点来抉择的时候,在胜义当中肯定是有佛的智慧的,肯定是有法性存在的,所以“有”不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必须要破除的东西,实际上按照第三转F轮来抉择的时候,法界当中的法性就是“有”的,就是存在的,佛陀的智慧完全是有的,如果没有佛陀的智慧的话,就必须恒时安立众生的无明烦恼等等,没办法破除了。所以直接从“有”方面也可以这样安立。直接从“无”方面也是同样的,完全没有任何烦恼,完全没有实执等等,都可以如是安立,“二俱”“双非”这样推理都是可以的。所以佛陀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性宣说了不同的教法。

 

“由病增上故,宁非皆成药”,像这样的有无、二俱、双非的种种教义针对众生不同的病的增上都可以成为殊胜的良药,都可以对治众生相续当中的种种无明邪见。

 

再必须强调一点这个地方所讲的有无、二俱、非二俱,和中观当中所破斥的有边、无边、二俱边、非二俱边概念不同,名词上面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意义不同。下面讲胜义谛的时候还要提到这个问题。

 

比喻中讲到,以前有三兄弟,老大出家获得解脱了,老二依止外道修持罗刹法,获得了一种神变,老三堕入了饿鬼道。有一天,老二老三在老大面前想要听一些正法,大哥他虽然自己修持的是一种空性,一种殊胜的解脱法,但是他没有马上给他们宣讲究竟的法性是什么样的,而是针对他们不同的根性,对老二宣讲了布施持戒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他相续当中生起善心,逐渐对治实执,然后趣入解脱的修法。因为很多外道,如果他们没有调伏自己的相续,又具有神变,就很容易引发很多不好的念头而伤害众生。所以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大哥就赐授了布施持戒等等使他调化自己的相续。

 

针对堕入饿鬼道的老三就宣讲了悭吝的过患,使他生起一种后悔心,如是成为一种对治,逐渐可以从恶道当中解脱,获得善趣。获得善趣之后,再可以通过善趣的身体而获得殊胜佛法的解脱。所对针对不同的根性,宣讲了对症的方法。这个和佛陀所宣讲的次第引导,或者针对不同众生所做的引导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庚二、(教诲希求解脱)分七:一、精进则容易得解脱;二、若不修习厌离生死即不能得解脱;三、生死过患极大故应勤修解脱;四、不应最初开示实相义;五、如何为引导之次第;六、诸法究竟本体无别故易证一切法实相;七、因此经说须修福德资粮并不相违。

 

辛一、精进则容易得解脱:

 

有些人会想:要获得涅槃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现量见到很多人已经趣入圣道了,但是真正获得涅槃果位的人非常少。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知道要获得涅槃果位是非常困难的,而要获得世间有漏的果报就很简单。比如说经典当中讲,乃至于对佛塔作一次顶礼就可以获得从你身体以下的微尘的所有转轮王的果位,从这个方面一比较起来难道不是世间有漏的法比较容易得到,涅槃是不容易得到的吗?如果不分析的话,觉得他们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但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完全是一种邪念。如果自己精进地修持的话,绝对可以获得解脱的。

 

无作得涅槃,有作招后有,

涅槃无碍念,易得余非易。

这个地方从几个角度进行抉择,首先“无作得涅槃”,从获得涅槃来讲,不需要什么勤作,不需要去做很多很多事业就可以获得涅槃,而“有作招后有”,你要获得世间有漏的果报就必须要去做很多很多事情,首先相续当中要计划,然后你的身体、语言必须要跟随心去行动才可以做,而且做了之后是什么果报呢?做了之后“招后有”,通过这样的有漏业,本身就是引发后有的。轮回的体性没有一个安乐,前面已经抉择过了。

 

所以“无作”一方面是易于修行,一方面它的果是善妙的;而有漏的世间的业,它的因是必须要勤作的,它的后果还要不断地轮回。所以从这样比较起来的时候,就应该以精进心去寻求涅槃。

 

从修法的特点来讲,“涅槃无碍念,易得”,从涅槃来讲,它主要是安住于对轮回的一切法没有挂碍的正念当中修行的,既然如此就容易获得涅槃果位,“余非易”有漏的业果并不是如是简单就可以获得的。

 

为什么这里讲涅槃是容易获得的,而前面讲涅槃是不容易获得的呢?就是很多人如果不了解修涅槃的方法的话就很困难,如果真正了解到修涅槃道的殊胜方便的时候,尤其在大乘当中,或者在密乘当中,修持殊胜涅槃的窍诀确实就是很简单。比如大乘当中修这样一种殊胜法的时候,就是安住在作意当中不动,他的相续当中作意空性、作意大悲,息灭对轮回的种种贪恋,息灭贪嗔痴的烦恼,从自己内心当中如果能够内观的话,如果懂得了大乘当中殊胜修法的窍诀,比如禅宗当中的窍诀、大圆满当中的窍诀,你真正懂了,就是坐在一个座位上面,你不动这个座位,很简单地就是往内观心的本性而已,实际上其他的什么都不做,就是观自己的本性完全都是空性的,完全都是光明的,这样一证悟的时候马上就获得涅槃。

 

从简单来讲,特别简单。以前上师们讲,获得解脱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说困难,也困难。如果你不懂得窍诀,没有精进修行的话,那么也是很困难的。这里主要是讲,如果自己通过正确的闻思,了解到了心的本性,就安住在这个本性当中就足够了,其它的什么都不做都可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非常简单了。所以说“涅槃无碍念,易得”,非常容易获得。你要获得轮回当中的有漏业的话,就是非常困难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必须要做很多加行,要做很多很多事业才能够成办这样的有漏法。所以从修法的本体来讲,或者从修行所获得的果报来讲,都必须要去修持涅槃道。但是要修持的时候必须要有精进心,如果精进就能获得,不精进就不能获得。

 

比喻中讲到,想要使自己变得健壮,身体很好的话,必须要做很多功用和加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做广播体操,做很多锻炼,大一点的时候就跑步,还要做很多事情,不断地锻炼,才能使身体基本上有保证,如果不出其他问题的话,这样锻炼下去自己的身体应该是比较健壮的。这个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的时候五点钟要起床,有的时候下午还要去锻炼,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必须要吃饭、吃药,生病的时候不吃药身体就垮下去了,所以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所求的话,就要做很多很多事情。如果对身体无所谓的状态,不管它怎么样都不管的话,那么所有这一切跑步、吃药、吃饭这些事情都不需要管。如果有所求就产生很多事情,如果无所求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了。

 

《格言宝藏论》当中也是讲过,如果你想成为世间的一个名人,要变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你在世间上必须要做很多很多的琐事,你不做事情马上就被人们遗忘。有这样一种特性。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名人的话,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做了,很多伟人的事情不需要做,做一个一般的人就省了很多事情。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成办轮回的事情,你心里有所求,首先有这个目标,然后想要成办这个目标,你必须身语要去劳作,围绕这个目标你要做很多很多事情,而目标又是无量无际的,所以你做的事情也是无量无际的。什么时候你认为无所求了,涅槃就是息灭所有的轮回,一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所有的琐事全部抛弃了,你就安住在心性当中如是修持就可以获得涅槃。

 

这两者一比较的时候,确实解脱是很容易的,远远超胜于世间的有漏法的勤作。如果我们在无始以来,在以前的任何一世当中,好好地观心性的,或者几十年观心性的,早就获得解脱了,不可能流转到现在。可以说无始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勤作,做了很多很多事情,转轮王也当了无数次,实际上现在还是痛苦的。

 

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结果是什么呢?根本没有任何实义的,如果我们以前真正通过殊胜的教法抉择了见解,然后花几年、十几年乃至于一辈子的时间好好的安住窍诀修持,肯定成了圣者。这个不需要怀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以前都过去了。但还是有用,现在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问题了,不应该再去追求引生后有,而且非常勤作的有漏法,现在应该好好地通过空性的见解,通过密法的窍诀,认识到自己心的状态,然后安住在这个心的状态,抛弃一切世间八法的挂念,好好一心一意去修行,肯定今生当中就有很大的结果。所以应该下定决心精进修行,从这个角度对我们来讲,有启发作用的。

 

辛二、若不修习厌离生死即不能得解脱: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你说涅槃这么容易得到,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安住心性就可以获得解脱了,为什么佛陀还是宣讲一切诸法都是无常、痛苦等等,让我们生起厌离心,那不是没有必要了吗?直接安住心性就够了。但是这个地方讲,是有必要的,安住心性是已经入了道,修学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圆满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你可以安住得下来,如果你对轮回都没有生起厌离心,基础都没有的话,你绝对没办法修持寂灭法的。所以刚开始对轮回生起厌离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谁不厌三有,彼岂敬寂灭,

如于自家室,难出此三有。

 

如果一个修行人对整个三有轮回还有很大的贪恋心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去敬重寂灭三有轮回的涅槃果呢?绝对不可能,因为这两个完全是矛盾的,一个是要追求三有轮回当中的种种果报,一个是要息灭三有轮回获得寂灭的。所以如果你内心当中对三有的法贪执心很重的话,绝对对空性的教法生不起一种敬重心,没有信心的话绝对没办法修持。

 

所以“如于自家室,难出此三有”,打个比方来讲,如果你对自己的家室非常贪恋的话,那么外面很多很多悦意的东西你没办法享受的。比如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当中,他们的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他们一方面自己非常穷,但是一方面听到从外面回来的邻居、朋友说外面的世界多么多么精彩,外面生活怎么怎么好,说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家很贪恋,他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他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家门去寻找外面的美好生活。

 

同样的道理,现在作为修行人来讲,诸佛菩萨给我们讲了解脱的功德是如何如何巨大,获得解脱的安乐是如何如何美好,但是我们对三界非常贪恋,对诸佛菩萨所讲的空性根本没有一点希求心,怎么可能对空性的教法或者空性的果生起信心去修行呢?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佛陀为了让弟子能够顺利地修行,才在佛经当中首先宣讲厌离轮回,有了厌离轮回之后,就知道必须要修持空性,修持空性之后把三有轮回的一切显现息灭,融入法界之后,现前非常善妙的寂灭果。

 

比喻中讲到,如果对自己的家乡非常贪恋的人,即使是在被押往刑场的过程中,他都频频回头向自己的家乡眺望。虽然处在非常非常悲惨的状况当中,马上要死去了,他还对自己的家乡贪恋。同样的道理,现在三有轮回的众生,虽然正处在轮回的状态中,正在受很多痛苦,但是如果对三有轮回根本不生起厌离心的话,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寂灭的果位。这就是佛陀所讲到的,必须要厌离三有才能够成就道器而修习空性的道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首先有两个事情。第一个是背诵的时间快到了,还有几天就考第三品背诵,如果现在不是很熟的话,就请大家把它练熟一点。

 

第二个事情,刚才给大家供斋,可能有些人知道吧,我的母亲去世了,昨天早上去世了,今天早上我接到电话之后,我想怎么样做些佛事超度她。对每个人来讲,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恩德肯定是很大的,小时候我特别调皮,而且一点都不孝顺,长大之后就觉得母亲的恩德确实很大,尤其是出家之后这几年更加感觉母亲的恩德确实很大。

 

虽然今天给家里通电话的时候,他们都希望我回去,我父亲也希望我回去,还有其他亲戚都希望我回去,但是我说这边特别忙,走不开的时候,好像他们没有直接说我没有良心,但是就表达这个意思吧。他们认为应该回去一趟,但是我自己认为这边有两个课要讲,还有上师那边有几堂课,断了之后,对母亲来讲肯定没有很大的必要,肯定不会增长她的善根,而且有什么因果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没打算回去。

 

给上师问了之后,上师好像也是这个意思:“最好不要回去,不是特别麻烦的话就不要回去。”所以我就想方设法在佛学院,以僧众作对境供斋或者念经,从这些方面做一些事情,所以给大家供点斋,请大家帮我超度一下。稍微念点经,不会念很长时间的,这样也算是报答她的恩德。(大家共诵:炯丹迪得银夏巴扎炯巴扬达巴作波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香擦洛窍多嘉森且奥 嗡嘛呢呗美吽)

 

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是感触比较大的一个事情,因为以前老是听到别人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感触,轮到自己的时候确实一下子好像有点受不了的感觉,但是在这个事情当中我认为,今天我想了一下,还有很多很多轮回当中的有情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当时想,如果每一个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话,就不会有轮回当中的这些情感所引来的痛苦。

 

以前学《札嘎山法》的时候,就看到里面所讲到的,在学法的时候,修法的时候,应该一心一意地抛弃一切世间法进行修持,即使是自己的父亲、母亲死亡都不应该回去看望。有这样的教言。当时好像认为没有什么,肯定能够做得到,但是这样的事情来的时候,确实感觉就不同。

 

所以我想到什么呢?经典当中或者窍诀当中所说的这些事情,自己如果没有感受的时候,好像觉得没有什么的,但是如果一旦自己感受的时候,有的时候确实很难忍受的。那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认为比如说死亡的痛苦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看到经典、论典当中讲到死亡的时候如何如何痛苦,没有感受的时候好像觉得无所谓似的,好像是不是能够忍受等等。从这件事情我就想到,如果自己死亡的时候,肯定会像佛经论典当中所写的那样,感受很多很多不悦意的痛苦,所以就应该在这样的时候好好地修持。除了修持佛法之外其他所有轮回当中的事情都是没有什么可靠的,完全都是痛苦的自性。确实这个本性是没办法改变的。

 

所以我就想到如果回去的话肯定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好好地学法,好好地修持,才能够真正报答他们的恩德,否则的话,回去一趟不一定能够报答恩德的。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有很大的感触,今天一天好像都是心情一直不是很好。但是我想不能因为这个事情而耽误传法,耽误这样的善事,所以还是认真地准备讲课的内容。

 

我的意思就是说,应该好好地修持,今天好像确实有这个感触,以前没有这样的感触。所以从现在开始应该更加精进地修法,才能够报答母亲的恩德,否则就没办法报答母亲的恩德。所以就先这样讲一下,然后请大家作一番超度,有这样一个目的在里边。其他就不讲什么了,现在开始传法。开始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二、(教诲希求解脱)分七:一、精进则容易得解脱;二、若不修习厌离生死即不能得解脱;三、生死过患极大故应勤修解脱;四、不应最初开示实相义;五、如何为引导之次第;六、诸法究竟本体无别故易证一切法实相;七、因此经说须修福德资粮并不相违。

 

辛三、生死过患极大故应勤修解脱:

 

有些人会这样说,或者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想法:众生在轮回当中已经漂流了很长时间了,对于轮回当中的痛苦早已经习惯了,既然已经习惯了,还有没有必要去寻求解脱呢?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又叫堪忍,很多痛苦都能堪忍的缘故就称之为娑婆世界。那么是不是真正众生能够堪忍痛苦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大概看起来的时候,从众生相续当中没有产生出离心的角度,好像可以说是堪忍痛苦的,但实际上很多众生还是对痛苦没办法堪忍的,既然没办法堪忍的话,应该还是要寻求解脱。从这个角度进行教诫。

 

有为苦所逼,现见求自死,

时彼愚痴故,不能趣胜道。

 

“有为苦所逼”,你刚才说轮回的众生对痛苦早就已经习惯了,能够忍受了,所以不要求出离,但是我们现量见到有些众生被种种的痛苦所逼迫的时候,自己为了求得息灭痛苦的方便而“自死”自杀。比如讲记当中讲到,和亲人分离的痛苦,或者自己被严重的疾病折磨的时间很长的时候的痛苦,还有自己欠了债被债主索债的痛苦等等,很多很多痛苦逼迫的时候,有些众生就没办法忍受这样的痛苦,就“求自死”,就是为了求得一种解脱而自杀。这样的现象在整个轮回当中是非常多的,既然现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怎么能成立众生是能够堪忍轮回的痛苦呢?实际上他们就是因为没办法堪忍轮回生死当中所出现的痛苦才自杀的。

 

这个地方讲到的例子,“有为苦所逼,现见求自死”单单是从人道,我们能够见到的这方面,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地狱的众生,他们能不能堪忍痛苦呢?还有饿鬼道、旁生道的呢?还有很多很多众生实际上对他们所感受的痛苦都是没办法堪忍的。单单从我们现在能够感受的人道当中就有这么多不能忍受痛苦而死亡的,何况说恶趣当中呢?从这个角度观察的时候,整个轮回当中充满了痛苦的自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思维之后,应该发起胜心而求解脱。

 

“时彼愚痴故”主要是解释“现见求自死”,“求自死”主要是为了求得死后获得一种安乐,很多人认为现在在世的时候,遭受了各种各样不可忍受的痛苦,自己的色身一旦死亡之后,所有的痛苦就会息灭。他们想用这个方法去寻求一种安乐,但是这个地方讲“时彼愚痴故”,那个时候,他为了获得安乐而自杀的时候,是他通过愚痴而做出来的一种下劣的行为,“不能趣胜道”。他们的想法是通过舍弃自己的色身之后趣入殊胜的胜道,或者安乐道,获得种种的安乐,实际上是根本没办法成办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讲记当中也讲了他的理由,如果你舍弃了色身就可以获得安乐的话,那么每一个众生在轮回当中早就应该获得解脱了,因为每个众生在轮回当中舍弃色身的次数是无边无际,没办法估量的,但是每次舍弃了色身之后,通过自己的业力又会重新结生,重新结生之后又会感受种种肉身,有肉身之后还会感受痛苦,所以你自己的想法当中想通过自杀的方式来解除痛苦,实际上这根本不现实,“不能趣胜道”。

 

既然为苦所逼而求自死是一种愚痴的行为,那么如何才能够趣入胜道呢?这个地方讲到,必须要趣入佛法的修持,而且还要抓住它的重点和核心去修持,重点和核心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地方所宣讲的空性的胜道。只有空性的胜道才可以以最短的时间获得解脱。从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当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每个众生通过修持从凡夫位到圣者位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证悟空性而获得的。小乘道也是如此,必须要修持人无我的空性,通过空性的胜道而获得殊胜的涅槃。

 

大乘的显宗也是同样的,唯识宗虽然暂时承许心是实有的,但是按照真实了义的观点来讲,比如说在弥勒菩萨《庄严经论》里宣讲的唯识教义中抉择,众生在忍位的时候就现证唯识,证悟一切诸法是唯识的,但是在胜法位(世第一法位)的时候,必须要通达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修它的总相之后才能够现证见道。这个是非常明显的,在颂词当中,讲记当中都讲得很清楚的。中观宗更不用提了,中观宗是着重抉择一切诸法的空性,密宗肯定也是在空性的基础上抉择一切诸法光明清净的自性的。没有一个修行者是脱离了空性的胜道而获得圣者果位的。

 

有些人就会想,比如说现在有些汉地的老爷爷老太太,他们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了解空性的教义,但是通过祈祷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之后难道不就成了圣者了吗?他们什么时候修过空性呢?什么时候通过空性的胜道而证悟的呢?实际上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你虽然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或者你自己的愿力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往生之后如果你没有现证空性的话,你的身份还是凡夫。什么时候你要登初地,在那一刹那你必须要现证空性。往生极乐世界并不能证明你不需要证悟空性。极乐世界当中有圣者有凡夫的,如果你是凡夫的身份去了的话,肯定还需要修学很长时间,听闻空性的教法,通过不断地修持之后,反正不管通过什么方便,要登初地的时候,绝对是要现证空性的。

 

任何凡夫达到圣者位的时候,必须要通达空性,是必须的。如果现在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早就对空性的教法串习得非常熟悉,也许在今生当中就现证空性了。或者在今生当中没有现证空性,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相续当中这样的习气是比较深厚的,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现证空性而从凡夫到圣者。所以从哪个角度抉择都需要现证空性。

 

比喻中讲到,一个人被严重的疾病所折磨的时候,必须要通过服殊胜的药对治他的病根,把病根去除之后才能够获得安乐,如果没有把病根去除的话,肯定还会不间断地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要从三有的大苦海当中解脱,众生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当中的时候就是染上了严重的三毒的疾病,如果想要把三毒的疾病从根本上去除的话,必须要通过修持空性的教法对治根本的无明。把这个根本的无明对治完之后,就现证实相而获得殊胜道。

 

辛四、不应最初开示实相义:

 

有些人就会这样说:既然空性的教法是一切道的根本,而且是必须要修的核心,为什么佛陀在经典当中还要宣讲其他的布施持戒等修法,而不直接宣讲空性的教法呢?这个地方讲是有次第的,不能够不观待任何根性,对任何人全部宣讲空性的教法。

 

为下根说施,为中根说戒,

为上说寂灭,常应修上者。

 

佛陀为了使不同的众生都能够最终趣入寂灭的缘故,按照不同的根性宣讲了不同的教法。这里分了下、中、上三种根性进行抉择。

 

第一“为下根说施”。有些众生无始以来没有接触到佛法,或者虽然接触到,只不过是结结缘而已,比如现在在内地有很多所谓的居士,他们名称是居士,但是做居士之后做了什么事情呢?主要是磕头、烧香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意义的,它必定是和佛陀结下了胜缘,很多众生和佛教结的缘是很微薄的,不是很殊胜的缘故,今生当中通过他的善根苏醒又进入佛门的时候,他就成为一种“下根”。

 

这样的“下根”,如果直接给他宣讲一切都是空性的,或者无有自性的,他绝对没办法接受的,因此佛陀针对这样一种根器,首先就宣讲布施。在前面菩萨行当中也分析过了,布施是比较容易行持的一种法,而且布施是趣入六度之首,要趣入六度必须首先要行持布施。为什么首先要行持布施呢?因为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对我的身体,或者对我所拥有的财产都是非常执著的,如果像这样执著心很严重的话,相续当中就不可能放下一切执著而趣入涅槃。

 

布施有这样的功用,佛陀教导你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施给别人,如果听从了佛陀的教言,把自己的东西开始布施给别人的时候,就说明自己对物质的执著开始放松。你如果把资具看得非常重要的话,肯定舍不得布施的,舍不得布施的话你对这个东西的执著永远不可能放松。所以如果开始布施的时候,就说明你对一切资具的执著慢慢开始放松,这个是趣入解脱的第一步。

 

我们说最后要证悟一切诸法空性,这个时候连“空性的见解”这个执著都没有了,连求解脱、求佛果这样的想法最后都要舍弃的,这是很高层次的,众生在刚开始趣入佛门的时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佛陀就首先教导他把身边的,或者所拥有的资具布施出去。刚开始的时候做到比较微小的东西布施,习惯之后再把自己比较重视的东西布施,然后再把很贵重的东西布施,最后乃至于布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善根等等,能做到把这些都布施的时候,就说明他逐渐已经成为法器了。

 

所以首先对下根者必须要说布施,让他实行,使他逐渐积累福德,成为道器。这是对下根者主要宣讲的正法。

 

第二“为中根说戒”。既然他已经能够把这些身内身外的东西看淡,都能够布施的时候,说明他相续当中已经有善根了,这个时候佛陀教导必须要守持戒律。以前我们也分析过,守持戒律就意味着你必须要舍弃很多很多享用,你如果没有舍弃享用的话,就绝对没办法守持戒律的。比如说对出家人来讲,第一条戒律就是必须要断除淫欲,不断除淫欲的话就根本没办法入道。要守持不淫欲的戒律的时候,就必须要舍弃它的对境。还有不说妄语等等都是为了舍弃种种资财,舍弃对身体的执著。

 

如果能够守戒的话,就说明他已经有一定的根性了,如果刚开始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对布施生起意乐的话,马上让他受一个戒律,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的话,绝对他受不了,他不愿意趣入佛门的。所以有这样的必要的缘故,对中根者说守持清净戒律的方法。通过守持戒律之后,他禁止了很多恶行,因为在守持戒律的时候,戒律本身的体用就是能够使自己获得清凉,也就是说自己相续当中不会有很多烦恼的扰乱。他的心比较清凉,他的身体远离了恶作的缘故,所以他逐渐也成了一种上根。

 

  • 在成为上根的时候,“为上说寂灭”。佛陀再为最上根者宣说寂灭的教法。什么寂灭的教法呢?比如说守持戒律,如果没有空性的智慧摄持,他就认为有一个“我”,在守这个“戒”,有一个我,然后有一个所守的戒律,而且通过守戒有一个实有的功德获得,但是按照佛陀的教义来宣讲的时候,如果你用一个三轮的执著心去守戒的话,那么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清净的戒律。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如果你认为:“我是一个清净的比丘,我守的戒律很清净。”有一个我的话,佛陀说此人是第一破戒者,他就破戒了。

 

怎么会破戒了呢?他的戒很很清净,根本罪、僧残罪等等根本没有丝毫违犯,恶作罪都没有违犯,怎么能叫破戒者呢?佛陀的意思就是讲,如果你认为有一个我在守持戒律的话,就完全成为轮回的根本,没办法出离轮回,有这样的执著去守持戒律的话,只能够获得人天的福德,而不可能获得解脱的福德。所以佛陀是从有我这个方面,你如果认为有个我的话,我执就是轮回的根本,所以佛陀就说你的戒律不清净,主要是从见戒方面讲吧,从见解的戒律方面讲的时候,完全就成了一个破戒者了。

 

为了遣除这样的一种执著,为了避免众生通过如此守戒的方式而堕入轮回,所以佛陀宣讲了寂灭,能守戒者,所守的戒,守戒的功德等等这一切完全都是空性的,了解这个之后,这个比丘才能在三轮体空的状态当中守持戒律。并不是说一切戒律全部都寂灭之后马上就舍戒,不需要守了。也就是说了解了寂灭的方法之后就安住在空性的见解当中去守持戒律,一方面维护了因果,一方面对因果、戒律没有产生实执,从两个角度来讲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说“为上说寂灭”,在戒律守持得非常清净的基础上再宣讲最殊胜、最精要的寂灭的教法。对下根、中根、上根有这样三种根性的次第。

 

“常应修上者”,虽然有这样三种次第,但是作为已经成为上根的修行者来讲,就应该把自己主要的精力用来修习寂灭法。因为前面两种,布施和持戒这两种善根都是帮助自己入道的。已经入了道之后,如果再对布施、持戒特别耽著的话,就没办法修持上上的正法,因为了义的教法肯定是最接近于实相的,通过修持了义的教法,肯定很快的时间当中就可以获得解脱的。所以我们在修持的时候,经常应该修持最上面的上根者的空性教法,必须要长时间进行串习。

 

那么修持上面的教法是不是意味着下面的布施持戒根本不需要做呢?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修的时候着重修寂灭的空性,但是持戒是不能够舍弃的,舍弃了持戒之后,自己的相续沾满了过患,不可能成为一种殊胜的法器,前面已经宣讲过了。布施一般帮助自己增进圆满功德。所以这两者需要做,但是最主要是对空性的教法着重串习,着重修习。

 

这里所说的“为上说寂灭”是在中观宗当中所宣讲的,如果是密乘弟子就是最上根的,所以在修行的时候应该以修持密法为主。虽然下面的功德都要具足,都要圆满,但是修持的时候,因为密法最契近于心的本性,经常应该修这个。但是修的时候必须要反复强调不能够舍弃下面的法,完全不修下面的法,只修上面的话是不能够成就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样的次第净治了自己的身心,成为上根之后,就应该着重修上面的教法。

 

有些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是从布施开始趣入的,有些人一开始就趣入了持戒,有些人刚开始是趣入空性的教法,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前世当中所串习的善根不一样,前世当中所串习的善根少的话,就刚开始修布施。如果前世当中对持戒已经有串习的话,今生当中他一开始接触佛法就对佛陀的戒律非常恭敬。

 

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人,有些道友讲为什么对佛法生起信心呢?就是看到介绍佛法的书当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多条(汉地有二百五十条,藏传有二百五十三条),他就看到这个生信心。他说佛陀制定了这么多戒律,肯定对身体方面的恶作、语言方面的恶作,方方面面的恶行绝对是很圆满地遮止了,否则他不会制定这么多戒律给我们守持,他从这个方面马上就生起信心,然后对佛法趣入的。所以根性确实不同的。

 

有些人不一样,有些人听闻到布施、持戒的时候也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但是听到空性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一个很大的信心,以前我们接触的道友也是有这样的。他在出家之前就皈依佛法修学,但是一直对佛法没有产生很殊胜的信心,但有一天他突然看到《心经》,讲到了一切诸法空性的道理,特别兴奋,他给我讲他当时看到这个经之后高兴到什么程度?他骑个自行车围着这个城市绕,非常高兴,内心当中的欢喜没办法控制,那个时候他就决定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好好修法。各种各样的根性确实是不一样的。

 

现在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三种修法都要修持,修持之后使自己可以迅速地圆满资粮。

 

比喻当中讲到,国王有三个太子,因为他们的年龄、智慧都有差别的缘故,所以国王安排最小的太子学习文字,安排第二个太子学习声明,安排大太子学习武术、兵法等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因为他们的年龄、智慧、体力完全都是不相同的。最小的太子年龄太小了,还没有开始认字,马上就让他开始学声明我等深奥的论典的话,他接受不了,没办法趣入,也不能够让他去学武艺等等。中太子认字的过程已经过了,他的智慧、身体已经渐渐长大了,有基础之后再开始学习比较深奥的声明。大太子对声明学等等已经精通了,再去学习他能够堪忍的大体力的武术或者兵法等等。否则的话,作为大太子来讲,他本身早就已经学过下面的东西了,或者已经精通了,而且他体力早就已经堪能的时候,还让他去学认字的话就没有必要了。同样,如果你的根性已经成熟之后,你再反复地耽着于布施的善根,那么肯定是耽误你自己成就的。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也是讲过,对利根器不应予浅法(“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对于利根者,就应该给他传最殊胜的法,利根器修最殊胜的法才能够最快的时间成就,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宣讲了这样的次第之后,我们就可以明了自己修行的方法,如果自己已经成就了这样的善根之后,必须好好去进行修持。

 

辛五、如何为引导之次第: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如此,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众生悟入空性呢?

 

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

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整个修行的次第就是这样的,引导众生趣入空性的教义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这样的一种次第进行修持。

 

“先遮遣非福”就是在引导众生的时候,首先遮遣非福德业方面,就是恶业必须首先要断除,断除恶业之后修持十种善法,通过修持共同的善业遣除非福德业。这是刚开始所需要修持的。

 

“中应遣除我”在中间的时候必须遣除我见,通过什么方法遣除呢?因为一切众生流转轮回主要是认为有一个我,我不断地在轮回,不断地在受苦,最后通过修习教法之后,我获得解脱。这全部都是一种妄执、邪见,没有一个我获得解脱的,因为这个我本身就不存在,哪里有一个我获得解脱呢?为了遣除这样的邪见,遣除流转轮回的根本因的缘故,佛陀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宣讲了人无我空性的修法,令种种比丘,乃至于下面的居士等等观修人无我,实际上众生所执著的我完全是一种假立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个名称而已。很多修行人遵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时候,就遣除了我见,从人我当中获得解脱了。中间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众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果。

 

“后遮一切见”,最后必须要遮除一切的见解。通过中间遣除了我之后,一般的修行者,比如小乘当中的修行人,他遣除了人我执之后,还认为有一个法我,认为法我是没办法遮破的,法我是胜义谛等等,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见解,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不遮障自己获得解脱果,但是如果想要获得大乘见道以上的果位的话,有这样的一种见解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所以大乘的教义当中必须要遮遣一切见,人我见必须要遣除,法我见也必须要遣除,抉择离二边的空性见解。

 

“知此为智者”,如果把这三种次第都了解,修行之后,肯定就是一个殊胜的智者。通过这样的修持就可以获得解脱道。

 

这主要是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或者月称菩萨的解释方法,对颂词进行的解释。虽然麦彭仁波切对《中观四百论》没有讲义,但是在其他中观的讲义中,和其他宗派辩论的时候,到底是如何抉择中观的次第有不同的安立方法,在抉择这个颂词的时候有不同的观点,按照这个地方的抉择,确实首先应该为了入道的缘故遮遣种种恶业,中间就遣除我执,最后就遮遣一切见解。

 

针对“后遮一切见”应该怎么了解呢?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的时候,就认为首先遣除人我执,然后遣除法我执,得到一个空性见,缘这个空性见去修就够了。实际上这是比较粗略的观察方法。真正按照空性自宗的教典进行观察的时候,你认为有一个空性可以修的见解都必须要遮遣,在实相义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空性存在的,没有一个空性让你去缘,让你去修,然后证悟这个实有的空性,绝对不可能有的。既然实相的法界当中,圣者的智慧是离开一切乃至于最微细的边执的缘故,所以对空性的执著必须要遮遣。

 

在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当中打比喻的时候说,两根木头摩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生火,烧到最后两块木头同时烧尽。这个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初期在观察的时候,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妙慧去缘一个外面的法,然后不断地观察之后产生一种空性的智慧,然后你再安住在这个空性智慧修的时候,连这个空性智慧本身的执著最后都完全消尽了。消尽之后就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就达到初地菩萨入定的状态,或者佛陀如所有智的状态,完全没有一点点实执。既然没有显现法,就不可能有空性的实有存在。这是从比较微细的方面进行抉择。

 

虽然必须要地上菩萨才能现证它的教义,但是在凡夫位进行抉择的时候,对这个观点可以了解。虽然没办法现证,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空性的这种智慧所得到的空性见解本身也是无有自性的,不存在的。首先有一个总的方向,在自己安住的时候对空性方面也不会有执著。这主要是从中观方面进行抉择。

 

密乘,比如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是讲过了,通过密乘的方法直接体会,马上就可以遣除空性的实执而直接悟入实相,有很多这样的殊胜方便。

 

“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就对刚开始入道的时候,中间怎么修行,最后最究竟的见解全部都作了抉择。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善巧的良医在治疗很严重的病人的时候,他有一定的次第的,首先通过一些药直接对治他的病,把他的病对治得差不多,他的病根逐渐已经消除了之后,那个时候病人的身体还会比较虚弱,再给他吃一点稀饭,或者比较清淡的东西,慢慢地调养他;等他的体力稍微恢复的时候,再给他进一些补(论中是讲吃一些荤菜,吃肉这些,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肯定是没办法了,只有吃一些其他的营养品),慢慢把身体补好一点,最后让他彻底复原。有这样一种次第。根本没有说是看到一个很严重的病人的时候,直接给他吃一些大补的药,完全对他没有益处,接受不了的,这样会加重他的病情,根本没办法去病的。

 

通过这样的比喻我们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观点呢?众生在开始入道,乃至于中间修行的时候,佛陀是一个很善巧的良医,他知道众生的根性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根性能修持什么法,逐渐逐渐成熟之后再给他修什么法,这个是很清楚的。所以首先教导众生遣除非福业,然后让他们了解无我的道理,最后遣除一切人我见和法我见,这样趣入空性的正见当中。通过遣除非福对治了众生流转的病根,不造恶业的时候,可以说他负面的法就已经停止了;然后在遣除我的时候,他对有漏的善法也不会执著;然后再遣除法我执的见解之后就可以趣入圣者的境界。次第次第使众生从轮回当中得到康复。

 

佛陀并没有说不管是哪个众生,一上来马上要修持最殊胜的离四边的空性,因为佛陀也知道,这样修持的话对众生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很大的损害,所以根本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救度众生。

 

这样的次第自己应该了解,调化众生的时候也应该这样了解。为什么说自己应该这样了解呢?就害怕有些修行者不知道这样一种次第,逐渐成熟自己相续的道器,就听到一个很殊胜的空性的法,或者听到一个很殊胜的大圆满的教法的时候,就不修下面的法,想直接通过修持密法很迅速地获得解脱。但是如果按照这样跳级去修持的话,就很危险。最后因为自己的相续还没有成熟的缘故,不可能接受殊胜了义的大法,肯定会毁坏自己的相续的。这样修行不但不快,反而走得很慢,走了弯路。所以对自己来讲,也必须要按照这个次第逐渐逐渐去抉择,逐渐逐渐去成熟自己的相续。

 

调伏别人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尤其是菩萨调伏众生的时候,他是想众生怎么样获得安乐,怎么样获得解脱,如果你不观察他的根器,马上给他传一个最高的法,就把这个众生给毁了。这样的话,你作为一个菩萨肯定是不对的,会受到佛陀的呵责的。因此对自己来讲,对他人来讲,都应该按照这个次第观察好之后,再进行传讲是非常善妙的。

 

辛六、诸法究竟本体无别故易证一切法实相:

 

因为诸法的本性是相同的缘故,对一切诸法的实相就容易证悟。这也是一个很殊胜的教法,了解了这样的教义之后,我们就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趣入空性。

 

有些人就会这样提问:一切所知法是无量无边的,从色法方面来讲,有欲界的、色界的,还有色法当中有很多分类,桌子板凳、山河大地等很多很多,要分的话无量无边。还有受想行识四蕴也是有很多种的,受蕴当中有苦受乐受,苦受当中有缘兵器的苦,缘饥饿的苦等等等等,苦也是很多的,乐也是很多的,舍受也是很多的。这样一个一个分的时候,所知法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所知法的无量无边的,我们要证悟空性才能获得解脱,证悟空性并不是证悟一个法空性,而是证悟一切法空性,因为在佛经中就是这样宣讲的,菩萨必须证悟所有一切万法的空性之后才能现前圣地。既然外境的法无量无边,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可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呢?有些人就生起这样一种怖畏。

 

实际上这样的怖畏是多余的,没有了解到殊胜的法义。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不管外面的法再多,实际上一切法的本性是一个,一切诸法的空性没有很多的,虽然我们在名言当中安立的时候,观察蜡烛的时候就说这个是蜡烛的空性,观察书就说这个是书的空性,观察酒瓶就说这个是酒瓶的空性,通过观察名言的显现法,我们安立了不同的空性的名称,但是这是为了便于了解,就说显现法在哪里,它的空性就在哪里。这样的安立是有一定必要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样的教义必须要这样安立,有显现法才有它的空性。所以在名言当中初步抉择的时候,显现法在哪里,它的空性就在哪里。

 

但是真正世间当中所有万法的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不管是蜡烛、柱子、宝瓶,从空性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差别。龙树菩萨也是讲过,在世俗当中,甘蔗的自性就是甜,水的自性就是湿性,在胜义当中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在名言当中每个法有不同的自性,但是在胜义当中所有一切万法的自性全部是平等的,没有很多差别。

 

这个方面我们了解之后,就是这里讲的“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佛陀在佛经当中讲到,一个法见到空性之后,就可以见到一切万法的空性,为什么呢?“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因为一个法的空性就是一切所有法的空性,所以证悟了一个法肯定是证悟了一切法。

 

证悟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说安住在究竟智慧,安住在殊胜的根本慧定的状态当中的时候,所有的习气不现前,所有一切万法的显现完全都是平等的,完全都是没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理解。那我们在闻思位的时候又如何理解呢?也是同样的。我们推理的时候只要观察一个法,一个法观察好之后,用这个理论去推一切法,全部都是可以了解的,我们需不需要首先观察一个法,再去观察第二个法?不需要。我们首先就了解没有一个法不是通过因缘和合产生的,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是无自性的,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知道所有一切法全部都是空性的,这样的话我们修行起来就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所以从这方面抉择的时候,一切诸法的空性抉择起来实际上不是很困难的。

 

比喻当中讲到,器皿当中,不管是哪个器皿,水缸里面的空,或者杯子里面的空,从外在的器皿显现的角度有差别,但是从里面的空这个角度来讲是没有差别的。这是大家比较容易了解的。从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知道,一切显现法,大的分起来显现成有情界和器世界,再分析的时候有很多很多差别,不管怎么样,外面显现很多差别,实际上每个法的自性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差别。

 

还有比如我们以前学中观的时候也是提到《四百论》的比喻,比如说知道一个芦苇里面是空的时候,就可以推知所有的芦苇肯定都是空的;了解了一个山洞是空的之后就可以推知一切的山洞都是空的。从推理完全都可以了解的。

 

既然知道一个法是空性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空性,那么为什么声闻缘觉他们了解了人无我空性之后,没有顺理成章推下去而了解法无我的空性呢?《定解宝灯论》当中回答的时候,他缺乏内外的因缘,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没办法如是去推理,他是小乘的根性,没有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他只能接受小乘人无我的教法;外面的因缘就是没有大乘善知识对他指点空性的教义。那么如果小乘没有这样的能力,大乘应该有吧?大乘的福德已经很圆满了,但是唯识宗,按照随理唯识来讲,他了解了外面所取的空性,但是对他的识也没办法推知空性,这也是从根性方面决定的。

 

以前堪布在讲中观的时候也提到过,自续派是抉择单空的,有分开二谛的抉择方法;唯识宗主要是承认识实有,如果即生当中没有殊胜的上师给他指点最了义的教法的话,他即生当中是没办法证悟的。如果不放弃那种见解,不趣入最殊胜的空性的话,就没办法证悟。但是因为他已经抉择到空性的缘故,他在下一世当中善根会成熟,会趣入这样一种殊胜的自性的。

 

所以“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这个颂词所抉择的是指最利根者,他的根性最圆满,最上根,他就可以从一个法推一切法,这是根性方面决定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四、与现见有许多未断烦恼者并不相违: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生贪的本体、生贪的所缘境、生贪的因这些方面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没办法离开贪欲的束缚呢?从理论上抉择的时候好像是可以离开的,但是现量所见的时候很多众生没办法离开系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离开呢?

 

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

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薄福”主要是指没有福德的众生,相续当中既缺少福德也缺少智慧,“此法”主要是指无有自性的法,空性的法,这样缺少福慧的众生对于这样空性的法“都不生疑惑”,一点点合理的犹豫都没有产生。这就是他们如何被系缚,没办法离开贪欲的根本原因。那么从哪个角度可以离开贪欲呢?后面两句就抉择,“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不管是哪个众生,如果对空性的法略略地生起一点合理的怀疑的话,也能够迅速地毁坏三有轮回。

 

这个颂词主要是高度赞叹修持空性的功德,最主要的功德就是能够出离轮回,获得遍知的果位,这是最究竟的功德。暂时位的功德就是众生通过修持空性的教法能够离开烦恼,了解烦恼无自性,从这个方面可以离开烦恼而趣入正道。这是它的方便。

 

从对我们自己修行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对空性生起一种定解,如果对空性生起一种坚定不移的定解的话,就可以非常迅速地息灭烦恼,生起殊胜的功德,在暂时位、究竟位都能够帮助自己调伏烦恼,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必须要对它产生一种殊胜的信心。要对空性产生一种殊胜的信心的话,必须要积累很长时间的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才可以圆满,否则一般的薄福众生对这样的法没办法产生定解,在颂词当中讲,乃至于略略地生起合理怀疑的机会都是没有的。现在看很多世间的一般人,他们对空性的教法绝对是生不起信心的,他们有的时候口头上说出家人四大皆空的时候,就说酒色财气这四个出家人都要远离,对四大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的世间人就是这样的。既然对空性方面完全没有产生定解的话,怎么可能迅速脱离三有呢?不可能的事情。

 

再观察已经入了佛门的人,很多修行人对增上生的法比较感兴趣,怎么样获得善的果报,怎么样离开恶趣,怎么样获得名声等等,这方面是较有兴趣的,但是一旦说到一切诸法无自性,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的时候,很多人就完全不了解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抉择空性,为什么是空性的,一提到空性的时候就觉得是什么都没有,就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在对空性产生恐惧心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有没有一点点怀疑呢?对诸法也许是空性的这样一种合理的怀疑就没办法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世对空性的教法串习得太少了,相续当中的种子太薄弱了,所以对一切诸法都生起实执,认为有一个实有的轮回,自己是一个实有的众生,修持一个实有的教法,最后获得一个实有的解脱。他认为全部都是实有的,如果跟他说轮回也是虚假的,众生也是虚假的,所修的道也是虚假的,所获得的果也是虚假的,最后度化的众生也是虚假的话,他根本就没办法接受的。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成为这样一种殊胜的法器。

 

这个颂词主要是引导我们了解它的功德之后,乃至于生起怀疑也能坏三有,就说明它的功德是非常巨大、非常圆满的。但是作为我们现在来讲,可以说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学习,听了很多教法了,所以对一切诸法肯定是空性的定解可以说已经产生了,而不只是略略生疑,但是有的时候缺少理论,为什么是空性的,有些人就没有去钻研,没有真正从理论上去寻找为什么是空性的道理。

 

如果道理不知道的话,跟随教证当然也是有好处的,比如从自己现在的状态来讲,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心来讲,肯定相信佛菩萨所说的话,佛陀说一切都是空性的,肯定是这样的。但是如何抉择?有的时候就没办法抉择。一方面跟随教证是好的,但是一方面通过跟随教证而产生的信心是摇摆不定的,没办法保持它的稳固性,或者它的力量是比较微薄的。

 

那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从本论当中后八品所讲到的抉择空性的根据、原因,从它种种的推理方法去了解之后,那个时候相续当中对空性的见解就比较稳固了。比较稳固之后当然就远远超过了这个地方所讲的“略生疑”,生起定解再去修行的话,它的力量绝对不是一般的。

 

“亦能坏三有”就说明了空性的巨大能力,引导修行人必须好好修持空性的教法。在很多中观的论典当中都引用这句话说明空性的殊胜。所以我们相续当中要生起空性的智慧的话,首先对空性不要有邪见,要对它有信心,既然它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一定要证悟空性!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之后就进一步了解怎么样证悟空性呢?佛菩萨在经论当中开示,一方面要积累福德,一方面要积累智慧,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都必须同时去积累,同时去圆满。有了圆满的两种资粮之后才可以证悟空性,而且如果要证悟大乘的二种空性——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的话,必须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是绝对不可能证悟法无我空性的,这是非常关键的。要证悟大乘的空性必须要修持大乘的菩提心,在这样的基础上摄持种种的资粮才可能证悟空性的。

 

这就是讲到福德和智慧必须要圆满。你相续当中的障碍比较重的话,肯定福德和智慧就很薄弱的,如果你相续当中福慧两种资粮非常雄厚的话,障碍肯定是很微小的,这个是决定的。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比较圆满的时候,迅速就会对空性产生信心,迅速能够抉择它的实相义,迅速就可以修行而证悟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要积累两种资粮,一方面祈祷上师加持还是一种捷径,不管在听闻、思维,还是在修行的时候也好,在闻思修的三位当中不断地祈祷上师加持的话,通过上师殊胜的加持力,相续当中很快就可以契入空性,契入之后就产生定解,产生定解之后可以迅速从分别心的状态转成智慧的状态,所以在三个位当中,祈祷上师加持都是非常关键的窍决性的修法。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一个商主带领很多商人去大海当中取宝,遇到黑风船坏了,他们很多人漂到一个海岛上面,实际上那个海岛是罗刹洲,他们不知道,罗刹洲上面的很多罗刹女就变成了美女的形象,和这些商人结婚、生子,一起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很悦意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逐渐都会把他们吃掉的。其中一个大商主,他也同样和罗刹女结婚了,结婚之后他妻子经常告诉他不要往南方去,刚开始的时候他没觉得什么,后来听了很多次之后,他就生起了怀疑,毕竟他是一个大商主,他的智慧方面是超过一般人的,他就想:“为什么不能到南方去呢?肯定有什么原因的。”有一天他就悄悄自己往南方去了,在其他经典当中记载,他首先看到一堵墙,他爬到一棵树上看到墙里面有很多很多以前的商主,有些已经被吃掉了,有些还没有,他向这些还没有死的商人打听,这些商人就说:“这些女人全部都是罗刹女,逐渐逐渐会把你们吃掉的。”他一听到就非常恐怖,就问到底有什么办法,他们说:“再往南边走,海边有一个‘叭拿哈戛’马王,你如果骑到它背上就可以离开罗刹洲,回到南赡部洲去。”

 

他知道这个“窍诀”之后,就回来和其他五百个商人说了这个消息,约定时间一起到马王身边,马王同意把他们五百个人全部带上飞离罗刹洲。到了时间之后,他们到了马王身边,马王让他们伏在自己背上,告诉他们:“等会腾空的时候,以前你们的妻子肯定会来挽留你们,而且还会抱着你们的孩子,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回头,一回头就会掉下去,被她们吃掉的。”他们就同意了。马王一起飞的时候,果然他们以前的罗刹女妻子全部在下面又哭又叫,诉说他们以前的种种恩爱,然后又抱着他们的儿子,乞求他们回来,除了这个商主以外,所有的商人都没办法忍受,他们全部回头,全部掉下去了,然后一个一个被吃掉了。只有这个大商主他自己牢记马王的话,根本不回头,所以马王带着他从海上飞回到南赡部洲。

 

讲记当中讲到这个马王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在其他经典当中记载的是大商主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马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前世,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里面是这样记载的,《白莲花论》当中也是这样记载的。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这个商主对罗刹洲的本性略略地生了怀疑,刚开始稍微生了一点点怀疑,就以这个作为因,继续分析,继续观察,最后发现了这个罗刹洲的本性,然后又寻找到了从罗刹洲解脱的方法,最后从空中飞离了罗刹洲获得了解脱。

 

对照颂词的意义:现在一切众生都被五欲所诱惑,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的,没办法远离,但是如果你对五欲的体性、轮回的体性略略地产生一点怀疑,“它是不是空性的呢?”有这样一种怀疑的时候,以此为因就会引发你往下探讨的兴趣。既然是有可能有怀疑的,那么它到底是哪方面是空性的呢?就观察它的因、观察它的果、观察它的体性,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所有一切世间法全部都是空性的,无有自性的。然后再通过佛菩萨的加持就可以于空性道当中获得解脱,就像这个商主是从空中飞离罗刹洲一样,一切众生通过空性正道就可以迅速地离开三有,迅速地获得殊胜的解脱果位。从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知道,对空性产生定解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分五: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辛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

 

什么是实际义呢?就是一切诸法是空性的,而且从它的因、从它的道、从它的本体,都应该对它生起一种信心,生起敬重,然后去修习之后才可以获得涅槃。

 

能仁说何法,增长至解脱,

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

“能仁”在这个地方就是指佛陀,前面我们讲过能仁不一定专指佛陀,菩萨也可以称之为能仁,阿罗汉也可以称之为能仁。当然究竟圆满的能仁是佛陀,因为他完全已经寂灭了所有一切的障碍烦恼,而菩萨寂灭了一部分,阿罗汉寂灭了烦恼障的缘故,都可以称之为能仁。“何法”是代指一切诸法无自性的空性的教法,佛陀所宣讲的空性教法是从增长位一直到解脱位之间究竟不变的道,作为一个想要解脱的修行者来讲是必须要依靠的。

 

“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如果一个修行人对空性的教义根本不重视,而重视一些世间的因果的修法,或者重视一些其他的世间法的话,那么就“显然非智者”了,完全不是智者。这个地方就讲到了空性的殊胜义。

 

为什么要对空性生起一种殊胜的定解呢?因为它从“增长至解脱”都可以如是安立的。增长位,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十地之间都是增长位,不断地在增长。空性的殊胜的功德从刚开始没有,然后产生微薄,然后再逐渐深入,最后就很坚固,到圣者位之后,入定的时候现证,然后二地到十地之间也是缘初地的时候所证悟的法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圆满,到佛地的时候彻底圆满。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从刚开始初发心位,一直到十地之间完全都是增长的过程,最后佛位的时候是获得究竟解脱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凡夫位到解脱位,也可以这样安立。比如说凡夫位从刚发心一直到加行道的胜法位,是一种增长的过程,而到初地的时候就是解脱,凡夫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那么如何增长的呢?现在对我们来讲如何安立增长位?现在比如说众生对世间八法非常贪心,而且对众生生不起悲心,那么空性在这个位起了一个什么作用呢?刚开始的时候空性帮助我们产生厌离心,为什么从空性摄持可以产生出离心呢?比如说现在我们认为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是值得贪恋的,但是通过空性一观察的时候就了解这一切法全部都是无自性的,在产生空性正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对一切世间的有漏法产生一种厌离,根本不想去贪著这些法,就想追求它的自性——远离一切诸法实有的、不悦意的、痛苦的自性之后,获得一种殊胜的解脱。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生起一种出离心。

 

那么又如何通过空性生起菩提心呢?一切众生也好,一切器世间也好,虽然都是空性的法,但是愚痴的众生就不了解这个体性,牢牢地执著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缘“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生起贪心、嗔心、痴心而入轮回受很多很多痛苦。菩萨自己相续当中已经有这个空性的正见了,他再一观察一切众生缘这些本来不存在的,本来是空性的法生起了贪心,所以当即就对他们生起了一种悲心,生起了愿度化他们成佛的菩提心。空性帮助生起入道的因缘,厌离心、菩提心就是这样的。生起了这样的心之后,菩萨必定要使空性不断地增长,所以他从资粮道、加行道不断地串习,不断地修行,到见道位的时候就获得解脱。有这样的解脱功德之后,他还可以帮助其他众生全部达到见道位。然后他通过对治烦恼障、所知障修行成佛,又可以把所有众生引到佛位。这就是自己和他人全部通过空性的修法“增长至解脱”的过程。

 

而且不仅仅是大乘行人,三乘众生都需要依靠空性获得解脱。比如说声闻乘、缘觉乘,小乘的这两种暂时乘也是必须要依靠空性的,要证悟人无我空性才能获得解脱的缘故。如果离开了人无我空性,单单是修持一个清净的戒律,单单是修持一些世间的善法不可能获得殊胜的解脱。而且就像萨绕哈巴尊者所讲的一样,不管什么样的大乘众生,如果他单单修持大悲心,不修持空性的话,不可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

 

所以这个地方也是讲到,你修其他的世间法,乃至于修前五度,虽然功德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般若空性摄持的话,全部都成了(?)的善根,不可能获得菩提果位的。

 

三乘人都需要通过空性而获得解脱,想要获得解脱的众生必须要重视空性的修法。反过来讲“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如果对空性的教法产生不起信心,认为它是没有必要修学的,这就完全不是智者了。比如说有些密乘的修行者认为,显教当中所抉择的空性教法对我修习大圆满、修习本尊法是没有帮助的,没有实义的,我就观修一个本尊,念一个心咒就可以获得解脱了。但这样的话,也许长时间以后可以获得解脱,要迅速获得解脱必须通过空性见解的摄持自己的能修所修。有这样一种关系在里面,必须要重视空性,如果不重视空性的话,就不是智者。

 

肯定在座的人对空性都是有信心的,完全都想了解什么是空性,因为要证悟空性的话,必须了解它的自相。有了这样的信心之后,再通过如是宣讲它的功德、必要性,可以进一步增长,渴望获得空性的教义。

 

像以前的常啼菩萨,他为了获得空性的教法受了很多很多的苦行,从《大圆满前行》当中所讲的公案就可以知道,他为了获得般若波罗密多法门历尽了千辛万苦。获得之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呢?他迅速就获得了三摩地门,迅速获得了种种菩萨的功德。

 

在佛陀宣讲的三转F轮当中,第二转F轮,般若F轮,主要是抉择一切诸法自性空的,通过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一切诸法是空性的道理。《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等等,乃至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部都是抉择一切诸法是空性的道理。这么广大的经典我们要一个一个去看,而且从里面发现一个殊胜的窍诀的话,对一般的众生来讲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菩萨所造的论典,着重从如何获得空性方面,直接从理论方面抉择之后,通过菩萨的指点我们知道了空性义,再去看《般若经》的话,肯定就会理解佛陀所讲的空性的密意。这样一种不是有,也不是无,非有非无,离开二边的殊胜义,通过论典抉择了见解,再一看佛经的话,完全都了解了,完全知道佛陀所讲的殊胜密意了。所以对空性的希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甘蔗山上长的全部都是甜美的甘蔗,所以如果到了甘蔗山,应该品尝甜美的甘蔗的味道,如果没有品尝而空过的话就很可惜。同样的道理,佛法的教理当中也是遍满了宣讲一切诸法现空无二的殊胜教法的美味,你们现在如果已经遇到这样的美味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去品尝,没有好好去抉择,这样空过自己一辈子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对空性方面必须要产生兴趣。

 

这个地方又有一个问题,有些人虽然有兴趣,确实想要抉择,在还没有抉择空性之前就下决心一定要把空性搞清楚,但后面真实开始抉择它的理论的时候,就觉得走不动了。怎么抉择好像都抉择不到空性,觉得这个是很枯燥的事情,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自己相续当中的障碍在作怪,这个时候必须要发起猛厉的信心,对它的词句方面逐渐逐渐去理解,从它空性的意思逐渐去悟入,然后祈祷上师、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我相信肯定逐渐逐渐都会对空性的教法产生一种信心,产生一种定解。只要自己下功夫去趣入就完全可以。

 

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吧,有些利根者一学到空性马上就可以了解它在讲什么,它的能诠所诠全部知道,但是有些就不一定,他怎么样去想,怎么样去思维好像都想不通似的,这方面就需要通过很多其他的方便法摄持之后,逐渐就可以对空性方面产生定解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第八品主要是令弟子能够成就殊胜的道器,也就是说,发起厌离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生起菩提心之后,能够接受空性的殊胜教法。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分五: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辛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

 

非不空观空,谓我得涅槃,

如来说邪见,不能得涅槃。

这个就很明显地讲到,“非不空观空”并不是把一个不空的法通过自己的分别念把它观想成空性,然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涅槃了。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如来说这是一种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修习不可能获得涅槃。

 

“非不空观空,谓我得涅槃”这个是很多人还没有了解真实空性的时候,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相续当中经常认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的,有法就是实有存在的,看到佛菩萨在经教当中教导修持空性就认为,必须要把这些全部不空的法观成空性,修行之后,自己内心当中证悟或者了解空性之后就获得解脱。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呢?他们对空性的真正意趣完全没有了解到,但是又必须要修行,因为佛菩萨在经教当中已经强调了必须要修持空性,必须要证悟空性,这个时候才能获得解脱,但是他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指导之下,没有正确地理解到空性的意义,所以就认为这些法在我们现在人面前全部都是实有的,然后必须通过佛菩萨的教导,这是佛经当中所说的,或者必须要修持的,作为佛教徒来讲必须要证悟的,所以他就把这些法用比较生硬的方式观想成空性。

 

这样观想成空性实际上是没办法获得解脱的,他认为在自己的分别心当中把这个法观成空性之后,自己再缘这个分别念修行就可以获得真实的涅槃,实际上这样一种修法是根本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涅槃的,不可能获得殊胜的果的,因为这是一种邪见。

 

为什么称之为一种邪见呢?因为如果一切诸法首先本性是实有的法,那么无论怎么修持也没办法使它变为空性。因为它的本性就是实有的,不可能通过你的观想之后就变成空性。既然诸法没有变成空性,那你怎么证悟空性呢?你没有证悟空性的话,怎么能够对治烦恼呢?没对治烦恼就没办法获得涅槃了。如果一切诸法本身不是空性的话,那么你怎么样去生硬地观想都是没有办法的。

 

还有一些过失,比如说如果这些法本身是不空的,然后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打坐摄持之后,在初地菩萨的时候证悟了空性,那么初地菩萨在入定位现证诸法空性的时候就成为一种过失,也就是说菩萨入定的智慧必定要成为灭除诸法的因了,肯定是通过菩萨的智慧把一切显现法灭掉了,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空性的意义呢?空性的意义并不是说在我们没有接触到空性教法之前,比如说今天之前我们还没有接触到空性教法,但是今天我们听说到空性教法之后把以前的不空法观成空,并不是这样的。一切诸法本身,从无始以来就是空性的。既然本身是空性的,为什么众生还会对它产生一种实执呢?主要是从众生他自己的相续,众生他自己的分别念来讲,没有了解到这样的体性,所以说它是一种妄执而已。既然是一种妄执的话,就根本不可以信赖的。

 

为什么一切诸法从无始以来本身就是空性呢?也就是说一切诸法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显现,它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之后才如是显现的,既然通过因缘聚合而显现的话,它的本体正在显现的同时,本身就是空性的。就是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到的,一切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同时就是空性的,显就是空,空就是显。必须从这个角度了解,了解之后再如是去修行,实际上我们这样修持空性只不过是寻找它本来的状态而已。一切诸法本来的状态实相是什么呢?我们从空性的观点去抉择的时候,就是在通过这个见解去寻找诸法本空的道理,通过闻思寻找到之后,在自己相续当中如是安住,如是去修持。应该从这个角度正确地了解空性的意义。

 

在很多经典或者论典当中讲到空性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如何去认识,仅仅是这点而已,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一个重新获得的空性。可以说众所知的法界来讲,它从来没有变化过,无始以来都是空性的。现在我们要修持教法,重新要证悟的话,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入手。现在我们内心当中有很严重的实执,障碍我们不能见到本来的体性,通过闻思经教之后慢慢认识到以前我们所执著的这一切全部是错误的,必须要打破这样的错误,知道它空性的总相之后,不断通过抉择的方法、安住的方法,清净内心当中积累的种种实执的习气。慢慢把这些实执的习气通过空性的能力对治清净之后,自己的心和法界融为一体,这个时候就获得解脱了。并不是说有一个心,然后有一个智慧,自己心见到法界之后就获得解脱,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心什么时候和法界无二无别,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已经证悟了空性,获得了解脱。

 

所以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空性的法绝对不是不空观空的,如果是不空观空就绝对要入歧途,这是一种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修持的话,永远没办法获得涅槃。因为这个修行的本体,把诸法观为不空的修法完全是一种分别念的修持,和究竟的实相义一点边都没沾到,所以根本没办法获得解脱。

 

真正通过了解一切诸法本身就是空性,在最初的时候虽然它也是一种分别念,但是这样一种分别念和法界的实相是比较契入,比如相合的,因为二者比较接近的缘故,所以通过不断地串习,最后就可以现证。有这样一种道理在里面,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对这样的道理必须要认识得比较透彻,否则总的目标没有抉择到的话,我们以后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都是白费力气而已。

 

我们现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只要知道诸法本身就是空性的,现在我怎么去认识到它,从这个角度入门的话就对了,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朝证悟空性的方面的正确方向在努力。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比丘和一个沙弥,他们两个住在一起,有一次这个比丘饮用非时浆,按照戒律来讲这个是不允许的,沙弥就对他师父说:“你这样是不是犯戒的行为呢?因为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在过午之后不能饮用非时浆的。”这个比丘回答说:“这个是没有过失的,因为我已经通过观想,把果汁观为清水了,所以我喝的时候实际上在喝清水。”又过了几天,他又让这个沙弥去取一些果汁来,沙弥就记得师父的话,就取了一些清水来,师父就很不高兴,他本来想喝橙汁、甘蔗汁这些好东西,但是看到弟子端了一钵清水肯定就不欢喜了,就呵斥他,这个沙弥就说:“师父,你上次不是说通过观想可以把果汁观想成清水吗?现在通过观想把清水观想成果汁就可以了。”

 

这个比喻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就像清水和果汁,在名言当中根本就是不相同的法,当然在如果在胜义当中,全部都是不成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名言显现的角度来讲,构成清水的因缘和构成果汁的因缘,从它们的因来讲完全不同,所以从不同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名言的体性上面,清水不是果汁,果汁不是清水。就像比丘所说的,他可以通过观想把本来不是清水的观成清水,这在名言的角度来讲是完全不对的。

 

通过这样的比喻对照颂词的意义也是同样的,如果你本身认为一切诸法的显现是实有的,但是为了随顺经教的缘故,就很生硬地把它观想成空性的,这样根本没有任何实义,这样修下去的话,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所以教导我们应该了解的意义就是要从根本上抉择到现在我们修空性,就是把本身是空性的法从这个方面去修习。

 

辛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

 

有些人就提问:既然不是把不空的法观成空性,一切诸法本身就是空性的,那么佛陀为什么还在经典当中宣讲一切诸法是无常的、痛苦的等等,这样流转的次第有什么必要呢?既然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那么直接趣入空性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宣讲其他入门的法。

 

实际上这个颂词所抉择的内容,就讲到了二谛的内容。我们要学习诸佛精要的教法的话,缺少了二谛的智慧的话,绝对没办法趣入的。世间上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二谛的分类,不知道什么是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缘故,往往把二者混淆起来,讲空性的时候就把空性的理论扯到世俗当中,就觉得既然是空性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一切众生、一切的因果全部没有了。

 

在这个颂词当中就讲到了世俗和胜义。按中观宗自己所抉择的真实义来讲,它一般对世俗谛的问题是不广作抉择的,它主要是抉择一切显现法和世俗法的体相都是空性的,但是一般的众生刚开始的时候没办法直接趣入胜义谛的缘故,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诸大论师在论典当中都提到了二谛的概念。通过二谛的概念,把这二者分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在世俗当中讲的时候是有因果、有众生,有轮回、有涅槃等等;在胜义谛当中讲的时候,这一切轮回、涅槃、众生、因果都是不存在的,这两者分清楚之后就帮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空性的意义。佛陀宣讲世间的理由,宣讲流转的次第,主要是为了引导众生趣向涅槃。

 

何经说世间,彼即说流转;

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

 

“世间”主要是讲世俗谛,“胜义”主要是讲胜义谛,“流转”主要是讲众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因流转的,“还灭”就是从什么样的因趣于解脱。佛陀宣讲了很多佛经,总的归纳起来有十二部经教。在三藏十二部当中又可以把所有的佛经分成两大类,虽然它内部当中又可以分很多类,但是总的来讲可以从两大类进行抉择。一大类的经典主要是说世间,从世俗谛的角度进行抉择的,另一大类的经典主要是从胜义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宣讲世俗和宣讲胜义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何经说世间,彼即说流转”如果是在说世间上众生的痛苦、众生的业、众生的种种无明愚痴等等,在说这些问题的时候,肯定这个经典就是讲“流转”。“彼即说流转”并不是佛陀教导众生如何流转的方式,而是说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的因是什么,主要是从正确的方式抉择众生流转轮回的根本因。

 

为什么要抉择这个问题呢?因为众生对自己流转在轮回当中的原因很迷茫的,根本不知道。一部分众生就认为是无因,比如顺世外道等等,就认为众生是没有因,突然之间就自然显现的,根本不需要依靠什么因缘。另一部分众生他执著非因,比如顺世外道的自生,胜论外道的他生,祼行外道的共生等等,他们就认为众生或者是自性当中产生的,或者是通过实有的其他因缘产生的等等,但其实上这一切完全都不是因。还有一些比如说大自在天派,他们就认为众生是大自在天所造的,有些认为是梵天所造的等等,他们讲了很多很多众生流转的因缘。

 

但是佛陀通过他的智慧一抉择之后,这一切全部都不对,无因不可能产生的,非因也不可能产生的。既然无因、非因都不可能产生众生的话,那么众生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流转的呢?佛陀就讲到了缘起生的概念,在《入中论》当中破完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等四生之后,紧接着就讲缘起生,一切诸法在名言当中可以成为是缘起产生的。最主要的理论就讲到了十二缘起。通过无明,然后造业,然后入胎、在胎中位、出胎位,不停的通过爱、取等等一环扣一环地流转下来。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到有情界的流转次第。那么器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呢?器世界我们说在不分析的情况下,它有外在的因缘,比如说从种子产生苗芽等等;外面的山河大地通过极微、四大产生的等等。有这样一种观念,但是这都是在不经过观察的情况下如是成立的,如果真正观察的话,这一切有情世界、器世界完全都是众生的心所造的,都是从众生的习气当中显现出来的。

 

所以说到最根本,说到最究竟的话,还是要落到众生的心上面去。众生如果有这样的烦恼心,他就绝对会造业而不停地流转在器情世界当中,如果通过种种方便把这个心息灭之后,就可以终止它的流转。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

 

佛陀彻底见到了众生如何流转的真实义,所以在佛经当中宣讲了这样的道理,宣讲了众生从无明乃至于老死之间的流转过程。比如说佛经当中讲到苦谛,讲完之后为了宣讲它的因又讲到集谛,集谛当中有烦恼、业等等,就讲到它的流转次第,这个方面就是非常正确的。佛经当中在讲世俗谛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分经典在宣讲众生流转的次第,肯定是世俗谛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如果在佛经当中讲到了一切业是空性的,一切果是空性的,一切众生是空性的等等,讲到胜义谛的时候,“彼即说还灭”,佛陀肯定是在讲众生通过什么方法还灭的道理,通过什么方法证悟寂灭,成为圣者的过程。讲世俗谛方面就属于不了义的经典,胜义谛空性方面就属于了义的经典,《入中论》当中就是这样抉择的。所以说“何经”,不管什么经典,讲到了一切诸法空性方面的胜义谛的话,它肯定就是说还灭的。

 

当然胜义也有不同的抉择方法,比如说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有两种方法抉择胜义,一种是只要讲显现的、世间的全部是世俗谛;讲空性的全部是胜义谛。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三转F轮就不是这样安立的,而是讲到最为清净的,能取所取无二的真实义的法界就是胜义谛,除了这个之外,能取所取不相同的都是世俗谛。所以从三转F轮方面抉择胜义的时候,单单是佛陀的境界才是究竟的胜义谛,因为在佛陀的境界当中,能取所取已经完全泯灭了,实相和现相完全没有分别了,实相也是这个,现相也是这个。除了佛陀之外,比如说十地菩萨,他还有障碍的缘故,所以他的实相和现相还是分开的,还没办法真实的圆融。第三转F轮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二转F轮来讲,只要是显现的法,不管是佛陀的智慧也好,还是菩萨修道的次第也好,还是众生的种种显现也好,完全都是一种世俗。而且说到佛陀的智慧显现,它的本性是空性,地上菩萨种种的修道的本性是空性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胜义谛的。在本论当中因为是跟随般若经典,跟随龙树菩萨的《中论》进行抉择,也就是跟随自空的观点进行抉择的缘故,所以“何经说胜义”应该理解成何经说空性的意义,它就是在讲还灭的次第。

 

为什么讲空性就必定是还灭的次第呢?因为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无生的,在实相当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器世间都是通过自己的习气所显现的,根本也是一种不存在等等,不了解这个道理虚妄地执著外境或者自己是实有的,通过这样积累业而流转轮回。宣讲了空性的道理之后,众生了解了空性的意义,就可以息灭贪欲,息灭嗔恨,息灭愚痴,因为一证悟缘起空性的道理之后绝对没有愚痴,光明智慧产生的时候,愚痴心不可能产生。愚痴心不可能产生之后,从无明愚痴当中产生的贪嗔痴等等种种烦恼也逐渐逐渐都会息灭的。所以从这个根本的无明方面一对治,了解了诸法实相的胜义,知道了有这样的光明的智慧之后,无明方面的违品必定息灭。第一个因缘息灭之后,后面的行、识等等十二缘起一个一个马上都会息灭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就讲到了还灭的次第,怎么样从轮回当中获得涅槃的方法。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解释,在胜义当中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众生、轮回的概念,了解这个意义,安住这个意义,现证这个意义之后,就可以说是息灭了轮回。轮回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分别心而已,所以息灭这样虚妄的显现之后,自然而然就显现它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呢?就是解脱道。“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主要是从这两个角度讲。

 

所以世俗谛和胜义谛,作为我们来讲必须很清楚地了解到,只要是讲到种种流转的次第的时候,全部是世俗;讲到这一切流转的过程,所有一切法完全都是空性的,抉择这个的时候,就是在做还灭的次第。

 

这就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为什么虽然一切诸法是空性的,但还是要宣讲世俗谛流转的过程呢?原因就是众生马上了解到空性的意义是很困难的,所以首先佛陀在经典当中宣讲缘起生。讲缘起生就破除了很多很多虚妄的执著,不正确的观念;破除了不正确的观念之后,他已经成为法器了,成为法器之后,他就再会寻求缘起生的体性到底是什么?他如果了解到这一步,有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佛陀见到他根器已经成熟了,就给他讲缘起生的本性就是空性, 一讲到这个马上就到胜义谛的境界了。就是这样从世俗过渡到胜义当中的。

 

有这样一种过程,首先众生执著一切都是实有的,然后通过缘起的教理了解到,这一切都是通过因缘而产生的,一切都是缘起的;再从第三步进去,这个缘起到底是什么呢?因为是缘起的缘故,它的体性就是空性。这样就接触到空性的教义,一接触到空性的教义之后就知道这是属于胜义谛了。因此宣讲流转的次第主要是为了让众生成为法器而趣入胜义谛的方便。

 

比喻当中讲到,如果要进入一个山洞的话,必须要把身上种种累赘的东西摘下来,才可以深入到山洞当中去。这可能是个小洞吧,如果是个很大洞的话就不需要这样进去,比如说峨嵋山的九老洞,那个洞特别高特别大,背着被子都可以进去,不需要把身上的东西摘下来。这个地方肯定是讲比较小的洞,如果衣服穿得稍微多一点就进不去,所以就必须把身上多的衣服,零零碎碎的东西摘下来才可以无有挂碍地进到山洞里面去。

 

听说拉萨有一个洞,好像是以前益西措嘉空行母修行的时候变成一个雪猪子然后钻到一个洞里面去的。这样的洞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可以进得去,自己有信心的话就可以进得去。要进入这样的小洞的话,肯定要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摘下来。五台山的佛母洞,听说也是这样的洞吧,也是很小的,如果穿很厚的衣服也是进不去的。

 

我以前去(?)神山的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很小很小的洞,自己要进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准备,把身上的行李、包全部都要摘下来,然后还要经过一番祈祷,不祈祷好像还成问题似的,听说以前很多传说那个洞很奇怪的,如果是业障比较重的人就怎么样也进不去。不是很大的洞,但就是有些很胖的人能进去,很瘦的人不一定进得去,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我们去的时候首先做祈祷再往里面钻,听说钻一次可以清净很多罪障。那次去的时候好像是夏天,只穿一个内裙和一个外裙,身上就一个背心而已,往上钻的时候还是很困难,但是钻过去了,下来的时候就卡住了,腰部捆裙子的地方有点褶皱,显得有点大,就卡住了,我记得好像有十秒钟,我觉得肯定要死在这里了,绝对没办法活了,那个时候很恐怖的,最后还是通过祈祷,必须要祈祷,业障很重,祈祷之后,慢慢慢慢就下来了。

 

像这样的洞要钻过去的话,必须要把身上的东西摘下来,没有牵挂。好像有一个很胖的喇嘛,他钻了一次没钻过去,然后他非常伤心失望,他想他业障很重,他下来的时候祈祷莲花生大士,猛力地祈祷之后又钻,又没过去,然后他把身上的衣服全部脱光了,无论如何死都要过去,发起很猛厉的信心,最后还是钻过去了,身上划了很多血口子。像这样的山洞,多一样东西可能都过不去的。

 

从这个比喻就讲到要证悟胜义谛的话就是这样的,必须要把众生身上的种种障碍去得差不多了,才能成为一种法器,才能真正证悟胜义谛。这些必须要遣除的障碍是什么呢?第一,必须要了解一切诸法不是无因生,或者不是非因生。这个必须要了解,这个不了解的话不能趣入佛道的修行。第二,必须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你对轮回生不起厌离心,相续当中对轮回还很贪著,就说明你心里的包袱还很重的,贪这个贪那个。因为轮回当中的法是无量无边的,肯定在你面前显现悦意的法也是无量无边的,在你面前显现嗔恨的法也是无量无边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帮助自己产生愚痴的,如果没有对整个轮回生起厌离心的话,贪这个嗔那个,还要产生一些无明愚痴的话,那么自己相续当中的负担是相当重的,必须要把这些负担全部抛弃掉。抛弃掉的加行是什么呢?必须要通过经教,了解一切诸法是痛苦的体性,然后发起解脱的心。只要你什么时候发起了解脱心,那么整个轮回的重担可以说在你身上已经非常轻了。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通过理论观察的时候,没生起厌离心的时候,确实自己想这个想那个,做这个事情、做那个事情,种种轮回当中的琐事绝对做不完的,既然做不完的话,你就没办法放下一切包袱去专心修持胜义谛的法。什么时候你看破了世间,觉得这一切法全部都没有意义,只有获得解脱、趣入空性才是真实有意义的法,什么时候生起这样一个观念的时候,你所有轮回的琐事在那一刹那全部已经放下了,这个时候你再去修持胜义谛的法,很快的时间当中就可以趣入。

 

从这个方面讲,就像进入山洞一样,这个山洞又小而且很深,你要进入山洞必须要没有什么挂碍。同样的道理,要趣入空性的话,也可以说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随随便便不可能趣入的,而且空性的教法是很甚深的,要进入很甚深的法当中的话,你自己必须要成为这样的根性。所以佛陀宣讲世俗谛的原因就是让我们去掉很多不必要的包袱,专心致志地修持胜义谛的法。

 

辛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

 

有些人就会想,所谓的空性,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切诸法无自性。既然一切都法都是空性的,那么一切业果难道不是已经成了空性吗?既然没有业的话,那么怎么通过业而产生解脱呢?这就完全不应理了。他就认为非常恐怖,认为大乘经典当中所讲到的空性的教法是非常值得恐怖的对境。实际上像这样一种恐怖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完全没有了解到空性的意义就是现而无自性的意思。

 

诸法的显现在抉择空性的时候,可以说是空性的,但是在名言当中抉择的时候,它决定有显现的。显现是不破的,而且破也破不了。为什么破不了呢?因为这样的显现法是从每个众生内心的习气当中显现出来的,内心当中有这个习气存在的时候,就会显现外面各种各样的法。你想把外面的一切法一个一个去破除,这个是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凡夫位的时候怎么破也破不了,不仅仅是凡夫,地上菩萨一出定的时候,在他面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显现法。所以中观宗说,没有破显现的中观,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实际上中观所抉择的空性的意思就是说,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同时是无有自性的,没有实有的,从这个角度了解。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实际上中观宗在讲空性的时候,并没有破除显现法本身,或者没有否定显现法的种种作用,这些都没有。既然如此,那么在抉择空性的同时,也抉择到了一切诸法因果不虚的道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等等,或者在名言当中通过福德、空性对治障碍,这些方面都是从名言的显现方面讲,它的作用是不灭的。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在名言当中显现的时候,业果还是存在的。通过修持殊胜的佛法就会获得一种解脱果,这样一种名言理论还是存在的。

 

在胜义当中虽然没有轮回,也没有解脱,都是空性的,但是在众生面前,肯定有轮回,通过了解轮回的因就是业和惑,所以有这样的因的时候,虽然这一切都在空性当中,没有离开空性而显现的,但是必定会显现不悦意的果,然后在世俗谛当中,通过种种的修法对治业、对治惑,只要业和惑的因缘没有了,就会显现解脱果。所以在名言当中流转或者解脱都是可以安立的。根本没有任何必要生起怖畏心。

 

如果了解中观的意义,就对这一切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

若实有所作,此法非能灭。

 

这样生起怖畏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主要是讲到其他宗派的观点,如果你们对空性生起了怖畏心,“皆非”就认为既然一切业惑烦恼、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解脱都是空性的话,“有何为”?那么我们修法到底做什么呢?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我们现在修道也是空性的,所以就没什么修的。那么按照佛经的观点,现在不修行的话,以后就没办法获得解脱,所以这方面也是不对的。然后佛经也好,中观宗当中所讲的一切都是空性的,这个也是和现量相矛盾的,因为在我们面前现量看到众生是存在的,一切山河大地是存在的。或者说一切都是空性的,它的果也是没有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修持了很多善业之后,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时候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呢?“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就是从这个方面讲的。

 

实际上如果从正面讲的话,一个一个都可以给他们做解答,但这个时候圣天菩萨从一个反问的角度破除他的观点。“若实有所作,此法非能灭”,如果按照你的观点,业因果也是实有的,轮回也是实有的,解脱也是实有的,在轮回当中如果真实有一个不空的、堪忍的所作的自性的话,比如轮回的自性、因果的自性等等,如果全部都是实有的话,“此法非能灭”,“此法”就是轮回当中的种种业惑烦恼,就绝对不可能息灭了,没有息灭的机会了。因为对方也承许,息灭了业惑烦恼之后可以获得解脱,但实际上按照他们的观点来讲,一切都是实有的,不是空性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够改变,不能从有变成没有。既然没有这样的过程的话,那么轮回当中的业、烦恼、痛苦就无论如何不能灭。既然轮回当中的这一切法都不能灭的话,你的解脱从什么地方安立的呢?就没办法获得解脱了,因为你承许的解脱是把业惑烦恼灭尽之后才获得的解脱果,但这个时候你的业惑烦恼全部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既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胜义当中本身它就存在的,那么就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去灭除它都没有任何利益了,永久要轮回,现在众生在轮回当中,以后也必须要轮回。所以如果承许实有的话,这个过失是没办法避免的。

 

既然承许首先有业惑烦恼,最后有它灭的过程,就说明业惑烦恼本身就是空性的,就因为它本身是空性的缘故,我们才可以对治,可以把它消灭。所以只有从一切诸法空性的角度才能安立解脱道。这样讲的时候,有些众生就会想,既然业惑烦恼可以灭除,灭除之后现前解脱,那么这个解脱应该是实有的。实际上这个解脱也不是实有的,为什么呢?这个所谓的解脱是观待于束缚的。众生有束缚的时候,把这个束缚解开就说得到解脱了,但是现在众生的束缚没有了,业惑烦恼不存在了,那解脱是谁的解脱?就没办法安立解脱。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中观宗所说的一切轮回无自性,一切解脱无自性,完全都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只有承许空性的宗派才可以安立名言和解脱,如果成立实有的宗派的话,永远不可能安立名言和解脱道的。

 

比喻中说就好像阳焰水一样,阳焰水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集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远处水一样的流动。真实的阳焰水我是没见过的,据说有些师父看到过,一般来讲是在草原上面,比较空旷的旷野当中。《虚幻休息》当中讲阳焰这个比喻的时候,讲要在春末夏初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转变得比较快,通过旷野的因缘,通过日光照射的因缘,通过一个众生相续当中比较口渴的因缘,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的时候,出现一种迷乱的显现,在远处的草原上面或者旷野当中就看见有蓝色的河水在流动。实际上河水正在显现的同时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河水呢?完全不是,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之后,显现成河水的影像而已,实际上它是带有一种欺骗性的。阳焰还有一个名称叫“跑死鹿”,鹿看到阳焰水的时候跑过去想要喝,但是跑死也没办法喝到这个水。众生在旷野中行走的时候看到阳焰水,他很口渴想去喝,走到近前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所以说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显现的阳焰是一种欺骗性,如果我们了解到阳焰本身是一种不存在的法的时候,那么我们想寻求它,想喝水的念头也可以息灭,害怕水冲毁自己的房子等等的恐惧心也是可以消灭的,因为它本身就无自性。所以通过阳焰作比喻的时候,轮回和解脱就是这样一种法,只要了解所有一切轮回法都是无有自性的,都是空性的,不去希求它,去追求这样一个法有什么作用呢?也没有必要像小乘的行者一样对轮回生起一个很严重的,非常非常坚固的恐怖心,因为这个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的法,所以贪求它或者生怖畏都是没有必要的,这全就是大乘空性的特色。

 

辛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空性的法门这么殊胜,所以我们应该贪求自宗,单单学习自宗,单单弘扬赞叹空性的法门,对其他讲世俗谛的法门应该舍弃。虽然这个地方讲到的是对空性和其他有宗方面有这种看法,但实际上如果好好观察的话,对自宗他宗有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也容易出现这样的观点——本派的传承就是很殊胜的,其他派的传承不殊胜,而且是应该舍弃的,不应该学习的。

 

如果自己本身对各个教派或者佛法都有一颗清净的心,但是鉴于自己的精力,鉴于自己的因缘,鉴于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不成过失的。但是如果从内心当中认为其他教法不殊胜,不应该值得学习,应该舍弃,这样的想法就不对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这些情况分析清楚。这个地方就是针对这样一种贪求自宗,嗔恨他宗的人,不能趣入涅槃的道理。

 

若汝贪自品,不喜他品者,

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灭。

 

“若汝贪自品”就是说这样一种众生,如果单单贪恋于自宗的观点,这一品就主要是讲自宗空性的观点,而不喜欢其他的宗派,比如说广大行派的观点、唯识宗的观点等等,像这样的很多很多观点,如果根本不喜欢,单单是空性最殊胜,除了空性之外,其他都不要学,有这样一种观念产生的时候,佛陀讲“不能趣涅槃”。

 

虽然你对你的自宗非常非常贪恋,但实际上你根本没办法趣入涅槃,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方面讲,有这样的贪嗔心,贪恋自宗,嗔恨他宗,本身就造了舍弃正法罪。这个舍弃正法罪又是非常微细的,越微细的法越障碍自己解脱。所以从这样一种烦恼心出发,怎么可能证悟涅槃?如果不清净舍法的罪障的话,必定要下地狱去感受这个果报,去消尽这个果报的,怎么可能证悟涅槃呢?不可能的。一方面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有这样的贪心和嗔心,在不舍弃贪嗔的状态当中也不可能趣入涅槃,因为涅槃就是息灭了贪嗔的状态。还有从另一个比较微细的角度来讲,“二行不寂灭”,就是从能取所取这两个比较微细的法,如果你相续当中有乃至于比较微细的能取所取的话,都没有办法证悟寂灭,何况说对自宗他宗有这样一种比较现行的二取法,根本不可能证悟寂灭法的。

 

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虽然空性殊胜,生起信心去修学是非常好的,但是就没必要对一个法生起信心的同时,对其他教法进行排斥。这就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佛陀讲过,我的教法就像蜜一样,不管是中或者边,你去品尝的时候都是甜的。从小乘的教法一直到密乘教法之间,所有的教法都是对治烦恼的,没有一个不是对治烦恼的教法。如果喜欢一个,舍弃另一个的话,绝对没办法获得寂灭的果。

 

这在我们学法的过程当中也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而且对这样的问题,还必须要深深扎在自己心里才行,并不是说了解了就够了,完全不足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如果这样的观念没有深深地植入自己的相续当中,有的时候跟道友聊天的过程当中,或者遇到其他派的修行者的时候,这样的习气很容易就会爆发出来。和道友谈天的时候说:“我们的宗派确实好,其他的宗派…….”怎么怎么不行,或者跟其他宗派的人聊天的时候说:“我们这个宗派好,你们的宗派完全不行,有什么什么过失。”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必要的,就造下了谤法的罪业。这个方面对自己的解脱有什么必要呢?对别人的相续有什么帮助呢?完全都没有任何帮助的。所以为什么讲必须要把这个观念深深地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才行。

 

就好像出家人不能杀生,这个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了,所以看到众生的时候马上就知道,不能杀害。或者自己守持不能做不净行的戒律的时候,马上应该能想得到,因为相续当中这样的观念是很深的,所以一旦遇到这个对境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提醒自己。同样的道理,不能贪自宗不能嗔他宗的观念,如果是深深扎到自己相续当去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都会忆念到这样一种教法,就不会造这样的过失了。

 

比喻当中讲以前有一个圣部比丘,教导一些在家弟子,让他们出家的时候,这些在家弟子就说,我们对圣教方面很有信心的,但是对婆罗门方面非常嗔恨,所以不愿意出家。有这样一种公案。为什么他们对婆罗门方面有很大的嗔恨心,不想出家呢?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佛陀的教团当中有很多婆罗门种姓的出家者,他们自己对婆罗门种姓的人本身就很嗔恨的,所以他们看到佛陀的教团当中有这样一种婆罗门,他们就不愿意出家了,不愿意和他们共住在一起,是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如果他们对种姓方面的法都有一种排斥的话,那么肯定就没办法获得解脱,乃至于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就会产生很多障碍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你如果对自宗贪恋,对他宗嗔恨的话,绝对成为自己解脱的障碍,不能够顺利修行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二、破积集非福业:

 

前面单单是从福德业方面断除,是不是不需要断除非福德业呢?绝对不是的,也需要断除非福德业。有些人就会这样问,既然上面已经抉择了福德业不应该积累,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去断除福德业和非福德业的颠倒作意呢?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

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就说到不对的方面,就是应该遣除的方面,“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就讲到应该依止的方面。

 

首先,就好像一个佣人对主人做很多事情,他的相续当中没有很清净的像菩萨一样完全利他的发心,他完全是为了获得养家糊口的工资而已,他的发心就是为了自己而做的,所以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善根。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修解脱道的方法,自己现在修持布施、持戒、忍辱乃至于修智慧,修持这六种修法,这里就不能说修六度,讲到六度必须是到彼岸,很清净的修法才称为度,一般人的布施、持戒就只能安立成布施持戒,不能称之为布施度、持戒度,要安立布施度、持戒度必须要到彼岸才行。你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修持布施、持戒等等种种善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获得种种的人天福德,所以一对比的时候,这样以不清净的烦恼心引发所修持的种种善法,就像这个佣人一样,他为主人做事完全都是为了自己获得种种报酬。就像这个佣人的所做所为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处在修行位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样的道理,没有舍弃不清净的发心,这样所修的种种善根也完全是和这个佣人一模一样,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不能成为解脱的资粮,因为已经被烦恼所杂染了。

 

“若尚不乐善”,对于一个真正想出离轮回的修行人来讲,他对有漏的善法方面都没有耽执,何况说要去依止不善业呢?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科判当中讲的时候是讲如何断除不善业,但是在抉择的时候是从两个方面同时抉择。比如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对世间轮回当中的种种有漏的安乐根本不产生一丝毫的贪执,既然对善业方面都没有贪执,那何况说他对不善业有贪执呢?绝对不会的。这方面就抉择到了如何去依止。

 

一方面来讲,我们平时要通过各种各样善巧的发心来断除不善法,依止殊胜的发心所摄持的善法,但是有漏方面的善、不善同时需要断除。这是共同的讲法。

 

针对菩萨来讲,菩萨的修法更加超胜也就是说他对不漏善方面的意义又进一步有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他自己所修持的善法,不单单是不耽执有漏的轮回法,即使是声闻缘觉的善根,或者为了自己成佛的心所摄持的善法,完全不希求,单单是为了怎么样度化众生,怎么样使众生有利益。所以“不乐善,何能作不善”,从菩萨的境界来讲又深一层。

 

从我们自己来讲,首先断除有漏方面,然后再逐渐逐渐断除为了自己修习解脱,为了自己成佛这方面的不善发心,逐渐逐渐向菩萨的意乐靠拢,成为大乘的修行者。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乞丐有一次乞讨的时候获得一些很下劣的食物,他把这样的食物包在粘满脓血的衣服里,放在他的住处就出去了。这个时候野狗进来把他的食物吃掉了。他回来之后看到食物不见了,就怀疑是旁边这个正在修断食苦行的王子偷吃了他的食物。但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王子是在修断食苦行,他任何饮食不进,所以他不可能去偷食东西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的身份是王子,如果他要进食的话,回王宫肯定马上种种的山珍海味就可以享受,但是他舍弃了种种美好的饮食。这样美好的饮食都不希求的话,何况是你这样粘满了脓血的非常低等的食品呢?根本不可能希求的。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这样的,真正的修行者观察了有漏善法的过患之后,就对有漏的善法没有希求,何况说对贪嗔痴、贪嗔痴所摄持的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样的不善业,绝对不会做。

 

这里一方面是赞叹修行者的功德,一方面是引导我们怎么样去修行。了解了这些颂词之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修行,有漏方面的善法和不善法同等远离,必须要发起出离心修持。

 

己三、(明永断业的必要)分二: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庚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

 

有人问:怎么样才能清净染污的发心趣入殊胜的解脱胜位?

 

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

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

 

就讲到了怎么样趣入胜位的方法,怎么样灭尽染污的、烦恼的方便,在这个颂词当中讲得很清楚。“若谁见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行人,他见到自己以及他人,一切众生完全都是犹如“机关幻人”一样,有时候是机器做的人,有时候是幻化的人,不管怎么样,如果见到众生的体性完全都是这样因缘聚合,毫无自性的法的时候,“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他见到了这样的体性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灭尽了染污,染污一灭尽之后,它的果就很明显了,就“趣入胜位”了。

 

小乘来讲就获得罗汉果,证悟了人无我的缘故。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主要是缘自己的相续观察的时候,断尽粗大的五蕴是“我”的实执,见到一切都是刹那的法,根本没有一个“我”的体性,他从了解自己是空性的,推知其他众生都是一样的无我的体性,他就可以灭尽染污。小乘主要是断尽自己的染污的,所以他灭尽染污之后就趣入胜位了。

 

大乘来讲,也需要修持人无我,但同时也修持法无我。大乘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一切众生,不管自己也好,他人也好,根本都是像幻化一样的东西,完全都是不存在的体性,所以他只要了解幻化这个体性之后,绝对很明显就可以灭尽染污心,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的贪执,或者对外器世间的种种贪执,就知道全部都是幻化的,都是通过自己的业,通过自己无明的烦恼而幻化的,全部都是因缘而产生的,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所以这样一抉择之后就趣入初地菩萨位,然后通过修行再趣入更殊胜的佛位。这就是讲到如何灭尽染污呢?主要是修持空性,了解一切诸法都是如梦如幻的体性,了解这个之后就可以如是抉择,获得殊胜的解脱。

 

以前上师们在讲大乘和小乘见解的区别的时候,也讲到大乘见解的殊胜性也是在这个地方。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在抉择中观见的时候,首先把一切诸法分析成微尘,再观察这个微尘成不成立,这个时候就抉择空性;有的时候分析识,自己的识从粗大的方面抉择到微细,再把微细的识抉择为空性,有这样一种方便。但这际上这样一种方便不是大乘自己真正拥有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针对有实执的小乘者,为了破除他们认为极微或者刹那存在的方法,因为他们承认微尘或者刹那是实有的,所以大乘有些时候用理论观察的时候就说你这个极微是怎么不成立,刹那是怎么不成立。

 

实际上真正大乘殊胜的见解直接抉择的时候,不是从这个方面抉择的,它是直接抉择如梦如幻,既然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东西,哪里在梦幻当中有一个微尘存在?哪里有一个刹那存在?不管是粗大的法也好,微尘也好,同等不存在。就像做梦一样,梦中正在显现众生的时候,不需要从大的方面去分析众生怎么样成为微尘,最后才是空性,就是梦幻的,无而显现的。这样一抉择的时候就直接从本体上抉择它的空性了,大乘抉择空性的时候是从这个方面入手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抉择空性的时候,直接从梦幻,直接从缘起性方面一抉择之后,它的刹那法和微尘法同时破除,不需要走很多弯路。这个是上师们以前在抉择殊胜见解的时候,提到的大乘抉择空性的不共同的方法。

 

通过这方面了解了自他都是梦幻一样的话,那么怎么可能产生一个染污心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趣入胜位”的殊胜方便,灭尽染污心的殊胜方便。

 

比喻当中讲到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工巧师,一个是画家,有一次这个工巧师请画家吃饭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手艺,就用机器做了一个美女,然后开动机关使这个美女端茶送饭。有的佛经当中说这个美女还会笑,还会做很多动作、表情,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模一样的,这个画师一时之间就被蒙蔽了,就对这个美女产生了贪心,晚上他就想拥抱这个美女,一拥抱零件全部散了,美女就变成了一堆零件,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非常愚痴,实际上早就应该有准备的,因为知道这个工巧师对这方面非常擅长,所以他就很后悔,非常不好意思。

 

他为了报仇,也为了羞辱工巧师,他就在墙上画了一个自己上吊的画,因为他也是很高明的画家,所以画得非常逼真。第二天早上,因为工巧师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想看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看看他被羞辱到什么程度了,开门一看的时候,对方已经不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上吊了,那个时候他就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所以马上想要去解开绳子把他放下来,一去的时候就碰在墙壁上,他才知道这个是画师为了报仇所作的画而已。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有的时候现量见到的东西,如果不了解他的实相的话就会产生贪欲,就会产生种种烦恼实执。就像这个画师,他对这样一个根本不是实有自性的机器人就会产生贪欲心,什么原因呢?相续当中的遍计执著,完全是一种很粗大的实执,由贪引起,所以不见实相,而认为它有一个真实可以贪著的对境。工巧师他见到壁上的人,也是一时被蒙蔽之后,他见到这个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当时他相续当中的想法就是一个实有的人上吊了,所以他马上就急急忙忙去解绳子。

 

不解就不知道实相。一旦知道实相之后,前面这个画师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后面这个工巧师知道这个是一个画的人的时候,他也生起了很大的惭愧。所以这个方面就说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有情,见到这些器世界,不观察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实有的,它就是值得我们去贪的,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但实际上通过这个理论一抉择,一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心,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明明都是幻化的东西,我还要去追求他干什么?确实自己的心已经颠倒了。

 

在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解密意疏》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教证,他说:比如说一个人在看幻术师表演幻术的时候,他看到幻术师所幻变的美女,就生了贪心。他觉得不对:“我怎么对她生贪心呢?”然后他就离开这个场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修不净观,从这个方面去压制他的贪欲心。佛陀就问一个弟子:“你看这个人是有智慧的还是没有智慧的人?”弟子就回答:“他是没有智慧的人。”我们说她修不净观怎么还没有智慧呢?他是缘一个幻化的人在修不净观,这个女人根本就不存在,你修什么不净观?佛陀和弟子之间的问答就显示空性的意义。

 

现在我们所贪的这些有情,所贪的这些器世界,根本都是幻化的东西,根本都是空性的,但是现在我们贪得很起劲,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实际上真正看起来的时候,一旦我们的见解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我们证悟圣果的时候,再一回头看自己凡夫位的时候所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可笑、可耻,或者产生后悔心,都会产生的。

 

佛陀的意思产并不是让我们登了圣地再回头来看,那个时候没有必要了,那个时候看不看都是这样的。主要是说明现在我们这个位置,虽然我们看到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实际情况它就是空性的,本来就是幻化的,不值得我们去贪执,如果把这些道理一个个了解之后,这个染污心就产生不起来了,贪心、痴心这方面全部产生不起来,产生不起来之后,颂词当中讲“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绝对就可以获得解脱的胜位了。

 

庚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若谁于生死,诸境皆不喜,

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

 

通过前面的观察,修行者对于生死轮回的种种可意的或者不可意的诸境,都不产生欢喜心的时候,这样的修量达到的时候,“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他肯定相续当中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修证的功德,对整个轮回世间完全没有一点点贪执心,没有一点点爱乐心,就可以灭除我们认为非常难以断除的贪欲、烦恼。这个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不断地修持。不断修持的原因就是首先要听闻、思维。

 

从它的果慢慢知道它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之后,慢慢修持之后,现在我们认为非常麻烦的分别心,压也压不住的,抓也抓不住的分别心,真正自己修行到量的时候,修行上路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认为心是最好调伏的,只要一调伏心之后,不需要去做外在的很多调伏烦恼的苦行。就好像船只还没有入海的时候,就需要功用去推动它,但是一旦入海之后,大风一吹起来的时候,就非常迅速的,一天可以跑很远很远。

 

我们现在认为烦恼心难调伏,主要是没有入道,真正一旦修行上路之后,和正法相应的时候,调伏烦恼就非常方便,分别心也很容易调伏了。所以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勉励修行人应该励力地修行。有这样的隐藏的意思。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善见国王,他拥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享用,但是他自己通过观察,或者通过他自己的种姓苏醒之后,他就观察这一切所有的妙欲完全都是不可爱乐的,都是生厌离心的对境,所以他就生起很大的厌烦心,抛弃王位、王妃等等,到深山当中修持解脱行,通过他自己的不断修持,断尽了烦恼获得了罗汉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对轮回已经没有一点喜欢、贪执的时候,他就绝对会趣入胜乐,绝对会趣入解脱道,灭除染污。所以现在的修行人也应该如此效法进行修行。

 

以上就讲完了如何远离烦恼的所缘境,对总的轮回,对分别的有漏业是如何远离,如何修持的次第已经作了抉择。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其中前面三品,也就是五六七三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八品,第四个科判,如何使弟子成为道器而净治身心。这也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方面讲,我们自己在弟子位的时候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弟子也必须要学习这品所讲的如何使自己成为道器的方便法,如果以后因缘成熟需要弘法利生的时候,如何使听法的弟子成为道器,也需要如是的方便。所以从现在位,从未来位,第八品所讲到的如何净治自己身心的方便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尤其是第八品之后开始讲胜义谛空性的修法,接受空性的教法必须要成为一个殊胜的法器,所以如何能够成为接受空性教法的法器的道理必须要了解。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分二:一、正说;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

 

庚一、正说: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众生漂泊轮回已经非常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无始的时间当中,每一世都是受到烦恼的熏染,因此烦恼是极其坚固的,自己相续当中有这么坚固的烦恼,怎么可能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疑问。实际上像这样的一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就已经熏习到我们相续当中,但是通过方便法对治之后,它是可以消除的。

 

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

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

 

这是从总的方面讲,首先正明,第二个科判就是广讲。首先它可以远离可以对治的根本是什么呢?首先讲世间人都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在世间当中如果自己和一个人相顺的话,对他就会产生爱念,比如对自己的亲友,还有世间的夫妻等等这样的关系,如果觉得对方随顺的话,就产生一种爱念,什么时候自己所贪爱的对境,变得不随顺自己的分别念了,自己对他没有什么可贪恋的了,这样的时候以前对他的爱念就自然而然不会久住了,逐渐从比较强烈变得比较微薄,从比较微薄变成没有,再从没有转成一种嗔恨,都是有这样一种过程的。这是世间上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

 

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通过佛法的教导我们可以知道一切“众过”,就是烦恼所具足的众多过失,对烦恼就绝对不会产生随顺之心,而可以远离种种生贪的对境。远离之后,自己相续当中对这些五欲、世间轮回八法的爱念,逐渐从强烈转为微薄,再从微薄转为消失,消失之后就产生一种厌离心而修持正道。

 

通过世间的比喻和殊胜的法义一对照之后,就可以了解像这样的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在熏习,无始以来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已经串习得非常坚固了,但是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它的违品,没有遇到它的对治而已。通过了解佛法的殊胜义之后,就观察生贪的对境,或者观察烦恼本身的时候,就了解它具足了无量无边的过失。了解之后逐渐就可以舍弃烦恼了。

 

这是总的理论,必须要了解,打消因为烦恼长时间久住而不能铲除的疑虑。遣除了这样的疑虑之后就可以树立起对治烦恼的信心。比如说在《辨中边论》当中也讲过一个殊胜的理论,黑暗在山洞里面或者黑房子里面存在了一千年的时间,虽然时间存在很长很长了,但是毕竟黑暗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不管是哪天,只要一盏明灯进去之后,千年的黑暗马上一刹那就全部可以遣除。烦恼也是同样的,我们观察它的体性的时候,它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非理作意、烦恼障、无明根和合起来产生的,虽然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但是毕竟不是法界的自性,所以只要生起对治之后,只要智慧的明灯一产生之后,无始以来所具足的烦恼过患的黑暗刹那之间就会遣除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实有的。了知它不是实有的之后,就应该依照佛菩萨所开示的妙法,精进地行持,精进地对治。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个婆罗门童子,有一次见到一个美女,对她生起了贪心,想要和这个美女成家,一起生活。正在这样的时候,遇到了世尊,世尊就对婆罗门童子开示,开示的内容主要是讲到了四谛的妙法,就是说:“如果你和烦恼系结,就是被束缚,如果离开了贪欲,就获得了解脱。”就开示了这样一个法。

 

因为这个婆罗门童子也是一个有善根的人,通过佛陀的加持,也通过他自己善根的醒悟,他从佛陀的这句开示当中就了解到,和烦恼系结就是集谛,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无明而又生起烦恼的话,这就是集业,集轮回当中受苦的业,所以和烦恼系结就成了集谛;集谛的果是什么呢?就是苦谛,被束缚,就没有自在,在轮回当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就是苦谛的本性。远离贪欲主要是讲如何获得殊胜涅槃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想获得涅槃必须要从业惑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如果离开烦恼,离开贪欲的话,就获得解脱。什么时候获得解脱呢?就是自己已经离开了轮回的痛苦,完全离开了集的束缚的时候,就获得解脱了。

 

婆罗门童子就从这样的一句话当中悟到了殊胜的法义,当时他就息灭了贪心,跟随佛陀出家,迅速证悟了罗汉果。

 

比喻的意义也是同样的,对我们自己来讲,对修行人来讲,如果了解到烦恼或者五欲的众多过失,知道它的实相之后,就可以很迅速地离开对它的贪欲心,就可以迅速地息灭烦恼。从这个方面一抉择的时候就了解,烦恼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自性的法,所以一对治之后马上就可以息灭。

 

在这个故事当中实际上也说明了很多殊胜的道理。这个婆罗门童子是有善根的人,他宿世已经修习了善法。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迅速获得解脱还是要观待他的根性的。有些人认为根性是不存在实有的,只要有信心、智慧强的话就是好的根性,但实际上信心也好,或者智慧敏锐也好,还是要靠前世的串习的,前世串习得多的话,转生之后才能更加迅速地发起信心,修习正法。

 

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听闻佛法很长时间,总是不能契入佛法的深义,总是内心当中产生不了勇猛精进修习佛法的意乐,对殊胜的法宝、对上师、对佛陀,或者对轮回的种种观念生不起应有的信心的缘故,就是相续当中有障碍,可以说是宿世当中串习得比较少。这个童子他因为相续当中早就已经串习了比较圆满的福德,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因缘,通过佛陀一指教,一加持,马上相续就和正法相应,迅速就获得了解脱果。

 

所以宿世积累善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非常关键的。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想要迅速获得解脱的话,从方方面面积累殊胜的善根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庚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分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四、与现见有许多未断烦恼者并不相违。

 

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

 

有些人就会想:烦恼是要通过所缘境而产生的,而所缘境观待凡夫众生来讲是比较难以远离的,既然难以远离所缘境的话,是不是这个烦恼就根本没办法离开了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圣天菩萨进行了破斥,实际上生烦恼的所缘境是不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远离的。

 

有者于彼贪,有者于彼嗔,

有者于彼愚,故无可贪义。

 

这个地方以生起贪心为例,一个一般的人产生贪心的对境,他的所缘,有些人在这方面产生贪心,但是在这上面根本没有一个自相的生起贪心的因,从这个角度抉择。

 

针对同样一个东西,有些人认为这个东西善妙而生起贪欲心,有些人对这个东西就产生不了贪欲心,而产生一种厌恶心、嗔恨心,有些人看这个东西的时候,又不产生贪心又不产生嗔心,产生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所以同样一个东西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心念的缘故,就说明所贪的对境上面根本不存在一个实有不变的生贪心的因。从这样的理论一抉择的时候,“故无可贪义”,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对所缘境没什么可贪恋的。

 

这样的内容前面已经做过抉择了,以前讲中观的时候对这个方面也是做了抉择的。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真正外境有这样一种生贪的对境的话,不管是任何人看到这个对境的时候都要生起贪心,因为它是一个有自性的法的缘故。但是就是因为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完全都是众生相续当中的邪分别而引生的烦恼的缘故,所以在这个物体的本体上绝对不可能具足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在同样的一物质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心念的缘故,所以就不是实有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其中的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第二个没有生育。把这个女儿作为所缘境,同样是一个女儿,她没有变化的同时,她的母亲看到她的时候就生起贪爱;没有生育的妻子一看到对方所生的女儿就产生一种嗔恨心、厌恶心、不愉快的心情;家中其他的仆人,和她没有什么关系的,也不生贪也不生嗔,处在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当中。

 

我们通过这样的比喻观察的时候,这个女儿的本体根本没有任何变化,处在同样一个刹那,同样一个时位的时候,这个女儿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三个人同时一见的时候,生起三种不同的心态。就说明所缘境上面没有一个产生贪心的必然因缘。

 

辛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所缘境上面不可能真实有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那么众生产生贪心的时候,它的因缘是什么,又如何能够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问题。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

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如果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对这个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悦意或者不悦意的分别的话,就不会产生贪心、嗔心等等烦恼,既然如此的话“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真正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执著在真实义当中有一个实有的分别念是存在的,可以去分别好坏,可以产生贪嗔。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是根本没办法成立的。

 

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是分析了产生贪心、嗔心等主要是通过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非理作意,所以智者在修习正法的时候,他也是主要息灭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分别念,对外境的分别念必须要息灭,息灭之后自然就不会产生贪嗔痴。

 

如何去息灭分别念呢?没有因没有缘的话,是根本不可能息灭分别念的,它的根本的原因就是要通过正确的理论去对产生贪心等的对境进行观察,观察好之后,从所缘境方面对它的贪执息灭之后,自己的内心绝对不会产生贪心了。主要是能取所取的分别,如果所贪执的或者所取的外境根本不值得我们贪的话,那么自己的内心就不可能产生贪欲心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教导修行人息灭相续当中的分别念是非常关键的,从这个方面入手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这个地方讲到的“无有分别”是不是什么都不想呢?实际上不是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想,完全处在一种迷迷茫茫的状态的话,不是这个地方讲的“无有分别”。虽然词是一个词,但是意义有天壤之别。比如说石头、外器世界也是无有分别的,但是我们处在这样的状态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所以这样的无分别状态是必须要远离的。还有一些无有分别,比如说修一些寂止的时候,通过寂止的能力压伏了自己的分别心,使自己的分别妄念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也是无有分别,但也不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想要得到的境界。还有一些我们现量见到的雪猪子,现在它们还在洞里面,按照很多大德的说法,它在冬季的几个月当中完全是处在一种无有分别的禅定的状态,根本不起分别念,这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不是。

 

必须要离开这些歧途,实际上“无有分别”是什么样呢?它必定是要在一种产生定解的状态当中,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善妙的观察,观察好之后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殊胜的智慧,了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既然所缘境也没有自己能够分别的因缘,自己的内心当中也不值得去分别,处在这样一种通过智慧观察的定解当中,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佛教当中所承许的无分别的修法。所以在修行正法的时候必定是止观双运的,止观不双运的话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修法。止观的修法包括所有小乘、大乘、密乘的修法,如何抉择到一个殊胜的定解而安住在止观双运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的外道单单就是修持一个寂止的修法,很长时间不起分别念,他就认为这是一个殊胜的修法,这方面也是应该遣除的。有些学者单单就是在分别念上抉择很多很多的法,无自性、一切诸法无常等等,通过分别念去抉择得很好,但是就没有通过寂止去摄持这样的智慧,这样的话永远就成为一种分别念的境界,永远不可能成为殊胜的自相,所以这两个边作为修行人来讲都需要远离的。一方面必须要抉择殊胜的定解,一方面抉择定解之后还需要通过寂止去摄持,去安住,使它从总相转为自相,从凡夫成为圣者。因为分别念面前的智慧对遣除烦恼障所知障是没有能力的,虽然是一种因,但是没有通过寂止摄持,没有使它变成一种真正的修法的力量的话,它是没办法遣除深厚的烦恼和所知障的习气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抉择好之后,他绝对不会在真实义当中去作种种分别的,真实义当中完全没有这种分别,也就是说,对东西的好坏的分别在真正的法性义当中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分别外境的好,或者自己内心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状态,都是从相续当中的无明习气而产生的,而无明习气所产生的东西并不符合于法界的自相,所以在真实义当中没有如是的能分别、所分别的差别,智者就是了解了这些道理安住在这些道理当中,所以就绝对能够息灭烦恼。

 

当然有的时候在解释这些颂词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定解方面,从自己的心的状态当中去解释,也可以从所缘境的角度去解释。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法义,所了解的法义它自己的状态是怎么样呢?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这一切能所都是没有的。从自己的内心方面去抉择的时候,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观察自己内心种种的习气,或者从习气当中所显现的种种分别,一切实际上都是根本不成立的,就知道现在所产生的分别完全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从这个方面入手就逐渐可以息灭种种分别心。

 

比喻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修行者,他长时间修习禅定,有一次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认为自己头上又多了一个头,就感觉非常忧愁,非常悲伤、痛苦。有一个智者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就决定治疗他的心病,因为他这是分别妄念所产生的。他在其他地方找了一个头,放在他旁边,就说我已经把你的病治好了,你看这个头已经摘下来了,他一看确实旁边有一个头摘下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放下了耽执,息灭了痛苦。这个就说明,本身他所执著的东西完全都是自己的一种妄执,他头上根本没有多一个头,但是他就认为自己头上有一个头,而缘这个产生了种种烦恼、忧愁。

 

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现在众生所引发贪心的对境,根本是没有的,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就像这个修行者他产生悲伤,产生烦恼的原因就是因为头上多了一个头。众生现在相续当中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来源是什么?就认为外境有一个值得我们贪执的。但是通过智者的真实智慧一分析的时候,外境根本不存在,所以它的因根本无实有的缘故,缘这个无实有的外境所产生的烦恼绝对也是无实有的。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对治众生相续当中的种种恐惧,种种认为诸法实有的颠倒执。

 

辛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

 

能立就是它的根据,或者原因,所立就是他所提出的观点。要成立观点必须要说出种种的原因,为什么这个观点能成立?

 

有些人就执著烦恼根本不能断除,他就说出他的种种根据。他们是如何成立这个观点的呢?他们认为在欲界男女之间所产生的贪欲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法,而把男女紧紧地束缚在一起,必须要离开他的所缘境之后,这样的贪心才可以息灭。而这样的所缘境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远离的缘故,所以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知道烦恼是不可以断除的。实际上这个方面也是没有作详细分析的粗大的立宗而已,也是一种粗大的能立。如果真正通过理论详细观察的时候,他这种根据绝对不能成立的。

 

任谁与他人,都无同系缚,

若与他同系,分离则非理。

 

“任谁与他人”不管是任何一个众生,和他人之间产生贪欲心,是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的,“都无同系缚”,绝对没有一个贪欲心作为实有的法在中间联系,把双方系缚在一起,没办法分离,没办法离开烦恼,并不是这样的。“若与他同系”如果存在这样一种实有的系缚的关系,那么“分离则非理”,现量所见到的男女有分开的现象就不应该成立了,但是这是整个世间上比比皆是的。有些刚开始的时候关系非常非常好,互相之间产生很大的贪欲心,但是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个月,过了几年之后就分开了也有的。有的时候虽然在几十年当中关系很好,但是一个人死了之后也是分开的。有很多很多分开的缘故,所以中间有实有的贪欲作为系缚的理论就根本没办法成立。这样观察之后就知道他们的能立是不确定的。

 

在讲记当中就提到两种观察方法。第一个观察方法就是观察贪欲的本性,第二个就观察男女自己的本性。这两个角度观察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

 

首先观察贪欲心,就和前面这个理论所成立的一样,你自己认为对方悦意、善妙,这个时候才对他产生一种贪心的,你认为他不善妙或者厌烦,就不可能对他产生贪心。从贪心的本身来讲,它是跟随分别念而转的。所以根本不成立的。分别念认为他值得贪著的时候才产生贪心的,所以贪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既然没有自性的话,从贪欲作为系缚的绳子一样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成立。

 

从第二个角度来讲,贪心所系缚的对象就是男女双方,观察他们的本性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实有的所系的本体呢?根本没有。也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他们本身是通过五蕴和合的五蕴的聚合体,而五蕴每一个蕴也是很多微细法的聚合体。既然他们本身没有一个实有的关系的话,即使是退一万步说,这个贪欲心是实有的,那么系缚一个无实有的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要用一个绳子把石女儿捆起来,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或者男女双方是实有的,但是贪欲本身不实有的话,也是没办法成立的,更何况说贪欲的本身和男女双方的本身都是同样的无自性,所以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既然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的话,怎么不可以远离呢?肯定是可以远离的。

 

这里破斥的对象主要是生邪见的,或者他的智慧比较粗大,对这样的种种关系没办法理清楚,所以必须要通过佛菩萨的殊胜智慧所开示的妙方进行观察之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种定解认为烦恼是绝对是可以离开的。

 

比喻当中就讲到黑牛和白牛一起拉犁耕地的时候,黑牛和白牛之间是通过绳子和犁联系起来的,我们观察它们之间的系缚的时候,这种系缚只是一种暂时的系缚,通过绳子暂时系缚的,它没有一个永远不可能分离的现象。只要把绳子解开,或者绳子断掉之后,它们两个就可以分开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可以分开的法,并不是实有的系缚。

 

同样的道理,男女之间,或者亲友之间所产生的种种爱恋,也是一种无有实有的系缚的关系。不观察的情况下,好像是互相之间系缚得很深,没办法远离贪欲似的,但是如果仔细一分析,实有的系缚的关系根本就没办法安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观察好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道理,然后就可以下决心把它断除。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分二:一、正义;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癸一、正义:

 

“正义”就是真实的意思,主要是宣讲如何从乐趣到乐趣很困难。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善趣的乐享尽之后必须要堕到恶趣当中受痛苦,但是如果我能够想一个办法,有一个方便法,能够保持现在的我的善趣的身体,保持这样的种姓,还有种种的权势等等,今生当中如是保持的话,就不会感受到痛苦,然后再想方便把这样一种快乐带到后世,那不是后世也不需要恐怖了吗?在后世又通过方便保持到第三世,如是如是地一直延续下去就可以永远不需要畏怖。

 

这样一种想法实际上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个问题是什么呢?他没有了解业果的道理,他自己所谓的方便就是积累有漏业,有漏的善法。即生当中我获得了如是种种的人身、福德、权力等等,是通过以前的善法而得的,现在我在今生当中还是保持这样的心态,好好地积累善法,下一世又可以获得善趣,下一世又如是积累善法,难道不是永远获得安乐了吗?这样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是好的,是对的,暂时来讲是可以的,积累善法可以获得善果,这是深信因果的标志。但是这个方面是很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很难以做到呢?下面就从颂词当中进行抉择:

 

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

 

前面讲到有些人保持自己的种姓,婆罗门种姓也好,刹帝利种姓也好,还要保持自己的权势,自己必须要高高在上,自己要当大官,自己要拥有很多钱财等等,因为拥有了这些才能够在善趣当中享受安乐,否则比如在印度来讲,你如果是一个首陀罗种姓,或者吠舍种姓, 你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所以种姓必须是前提,有种姓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权势,还要有钱财,因为现量见到还有很多婆罗门的奴仆,他们也是受痛苦的,所以不能够单单一个种姓,金钱、权势方面也必须要保持住,在这个状态才能够享受安乐。所以他们的愿望也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处在如是的高位,种姓也很高贵,钱财也非常富足,权力也是非常广大的,这样的话你肯定会产生傲慢的,因为处在这样位置上的有情,没有傲慢心的是非常少的。因为他一切都胜过别人的时候,绝对相续当中很容易产生傲慢心。如果有傲慢的话,则无悲,如果你相续当中有傲慢心,那么绝对就是没有悲心的。没有悲悯心会怎么样呢?没有悲悯心肯定会做伤害众生的事业。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别人冒犯自己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悲心的缘故,就不能容忍,不能容忍的话绝对会做损害众生的事业。既然通过五毒当中的傲慢引发了无有悲心的行为,如是从心的烦恼引发了身口的罪业,通过这样的业所牵引,今生当中死了之后肯定是堕恶趣的。

 

“从明至明者,故说极难得”。第一个“明”是善趣,第二个“明”还是善趣,也就是说,从善趣到善趣是极为难得的,非常困难的。如果今生当中有权势,就生起傲慢,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造了罪业就会堕恶趣,现在你是处在善趣的“明”,下一世当中你还要想趣于“明”的话,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说极难得”所以佛在经典当中也是讲到从明至明是极为难得的。非常难得的理由前面已经分析了,要从这样非常舒适的乐趣再到乐趣,然后还要到乐趣,一个一个这样循环下去,这个是一种想法而已,实际上是根本没办法办到的事情。

 

这是从一个高位者来讲,有些人就会想现在我不是一个具足高位者,我现在是一般的普通人。一般的普通人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说一般中等的人,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殊胜的正法的话,很多时候看到上面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生起嫉妒心。嫉妒也是五毒之一,如果相续当中有这样的嫉妒心的话,没有造善业肯定还是会堕入恶趣。对下面来讲的话,下面的人不如你,所以还是有生起傲慢的机会。这样的话中等的人也不行。

 

那么下等人呢?下等人更容易造罪业,为什么这样讲呢?下等人缺衣少食,有的时候被生活所逼迫就很难不造罪业的。为了养家糊口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过程当中造很多罪业,所以后世也是没办法获得乐趣的。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每个众生没有获得善趣的机会了,是说“极难得”,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真正今生当中是人身,生了善趣,下世当中还要变成人身的话,就非常困难,所以不应该留恋这样的乐趣,应该发起一个殊胜勇猛的心来追求殊胜的解脱道。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从恶趣转成人是很困难的,从人转成人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恶趣当中虽然看起来没有很多像人这样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的贪心、嗔心、痴心这些完全都是存在的,而且造善业的机会根本不像人一样这么简单。看这些羊,这些鸟,根本没有看过它们顶过一次礼或者念一次经。既然它们没有造这些善业的话,就说明它们下一世当中要通过善业的积累转成人身,或者得到善趣生天,是非常困难的。人道虽然有这样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发起这样的一种善心、勇猛心的话,还是很难的。所以现在就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很透彻,这样才可能发起一个勇猛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正法。

 

比喻当中抉择到,一个人一生当中把刹帝利种姓清洗了二十一次,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傲慢的,其他人都不如他,通过傲慢所引发所以做出了没有悲心的行为。没有悲心的行为来源就是我慢,相续当中认为我很了不起。所以从这个方面抉择的时候,如果有傲慢的话,绝对没有悲心,没有悲心的话,下一世再想获得乐趣就非常困难。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到真实义,下面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旁述的角度讲。

 

癸二、破不作恶行而爱增上生:

 

第二个科判所抉择的是不喜欢恶业而喜爱增上生的善法,这是不是正确的呢?不喜欢造罪业而喜欢造善业,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出世间的究竟的角度观察的时候,这也是一种颠倒。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我舍弃种种五欲的享受,守持清净的戒律,断除恶业、修持十善。如果是一个已经入道的居士或者出家人的话,就守持戒律,如果是一般的人,世间上还有很多外道等等,他们了解因果的规律的话,就修持十善法。他们在修持十善法的时候,抛弃种种的五欲,为了后世得到人天的善趣,为了得到增上生的快乐,这是不是对的呢?这里要进行抉择。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颠倒,前面讲过,如果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符合世俗因果的规律的,但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颠倒。因为增上生的善法毕竟不是一种究竟道。

 

有的时候我们提到“增上生、决定胜”,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出现的。增上生主要是说在世间凡夫位的时候修持有漏的善业,由此增上福德而生于比较殊胜的地方。只要是看到“增上生”的时候,它都是指一种暂时的世间的安乐,人天安乐。决定胜绝对是指出世间的圣果,只有出世间的圣果才能叫决定胜,它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决定胜利的法。

 

这个地方讲的“增上生”也是同样的,为了获得人天的利益,有没有必要舍弃今生的五欲而护持清净的戒律,达到后世的安乐呢?是没有必要的。

 

弃舍此境已,要求得境界,

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

 

实际上这个是一种颠倒法,为什么是颠倒法呢?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正理来抉择,实际上是不能了解这个道理的。“弃舍此境已”就是把今生当中的种种五欲的对境舍弃了,你如果要修持戒律,守持五戒也好,或者守持比丘戒等等也好,你在守持戒律的同时就意味着必须要舍弃很多很多五欲的对境。一方面要把五欲抓得很紧,一方面要守持戒律,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两者是矛盾的。要守持五戒的话,必须知足少欲,很多在没受戒之前可以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佛陀已经遮止了。

 

如果不明事理的人,守持这样的善法的目的是为了后世获得人天的安乐,“要求得境界”就是希望获得后世当中的人天安乐。后世的人天安乐是什么?还是五欲的妙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法可以获得,你在世间当中就是享受五欲而已,如果你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舍弃今世的五欲,这完全是颠倒的。所以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怎么能说这是一种正因呢?怎么说这是一种正确的修法呢?完全不是一种正确的修法。

 

在这个颂词当中就提醒修行人必须要把修行的路线和目标明确,如果是为了后世得到世间八法或者人天安乐,就没有必要今生当中舍弃这些东西了,因为现在我们正在拥有这些东西,如果不出家,或者不学佛,在整个世间当中追求五欲的人是非常多的。而且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时候,五欲的对境到处都是,现在你就可以享用,就可以拥有,你何必为了后世的五欲把今生舍弃了呢?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今生当中既然你舍弃了五欲,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必须要彻底从五欲的束缚当中跳出来,获得殊胜解脱的方便,今生当中守戒是为了获得殊胜的解脱。这个目标才明确,否则舍弃今生想要获得后世的五欲境界,完全都是颠倒法,这方面观察得很清楚。虽然这样的道理是明摆着的,但是如果圣天菩萨没有讲这个道理的话,很多众生,很多修行人还是看不透的。所以现在必须要下定一个决心好好摆脱有漏业。

 

在讲这个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就会想,我舍弃现在的五欲是为了后世的五欲比现在增上,他认为现在的五欲不是很圆满,但是现在我通过舍弃五欲,守持清净戒律,下世肯定五欲的享受比今生圆满,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就可以舍弃今生的五欲。这个方面我们需要观察。比如说你下世是想继续转生到人道当中,还是要转生到天道当中去?有这样的一种观察方法。

 

如果你今生当中修持之后还要转生到人趣当中,后世人趣的妙欲和现在人趣的妙欲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长一点而已,有的时候妙欲多一点而已,但是你在享用这些妙欲的时候,对你自己到底有什么很大的必要?比如说在观察人间的时候,观察人的所需,就是把肚子吃饱、不冷,或者有一个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就可以了,你把这个条件再奢侈几倍,实际上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身体或者住房而已,从这个方面来讲是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前面讲过了,如果你通过今生的修持,下一世当中你种种的财富更圆满,地位更高尚,那个时候生慢心,生慢心的时候没有悲心,实际上通过今生当中修持获得后世五欲的因,直接导致你堕落,很迅速地就堕落下去了。就像前面一个颂词所抉择的一样,“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就是这个道理,今生当中你想要获得后世更圆满的这些东西的话,肯定是你的衣食更圆满、钱财更多、地位更高等而已,但是这些方面一旦到高位的时候就说明你很快就要堕落了,没什么必要。因此这样修持今生舍弃五欲而获得后世当中更圆满的人道的五欲的话,就是迅速使你堕落的因。这个方面是没有必要寻求的。

 

如果说今生当中我修持了五戒,舍弃五欲,后世获得和今世相等的,那也没有必要,如果是相等的,现在享受就够了,如果超胜的话还是很危险,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的话,就没有必要。如果比今生还要下劣,那么更加没有必要了,这方面就不分析了。

 

如果他是认为人道当中不圆满,天道更圆满,所以我今生当中修持离开五欲的因,是为了后世转到欲界天或者色界天等等这样的天界当中去享受安乐。一方面天界当中的五欲更圆满,时间很长,寿命很长,痛苦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方面是不是应该追求?也不是应该追求的。为什么呢?因为天界众生来讲,一旦转生到天界之后,通过他们共同的习气、业力障碍,真正能够忆念正法的人非常非常稀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几的天人都是在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度过时日,他们经常都是享受到非常圆满的妙欲,虽然他在天界的时间很长,寿命很长,但是处于那种纯粹安乐无有痛苦的状态的时候,这样的时光是过得非常快的。在这么迅速的时间他的安乐就要享尽,但是正在享受妙欲的同时,很少有天人能够忆念正法,再继续积累他生福德的因。所以一旦生到天界之后,下一世很多都是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必要性呢?舍弃今生当中的五欲只是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自己真正修法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的话,只能说是一个近视者,他没办法看得很远,只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已。

 

有这样心态的人可以说在修行人当中不是很多,但是虽然明显的不是很多,隐藏的方式还是有的。也就是说,现在发心做一个善事的时候,他的目标有点不明确,有的时候又想获得解脱道,有的时候又想是不是顺便来点轮回的安乐呢?老是有这样的想法。夹杂着这样的烦恼的时候,善业就不纯净了。

 

我们观察这些过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如是的过患,迫使我们在每次修持善法的时候,守戒的时候也好,或者修行的时候也好,目标必须要明确,不是为了希求人天的安乐,就是为了获得解脱果,或者就是为了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积累资粮的,这个时候就没有夹杂烦恼,就圆满了殊胜的出世功德和资粮。这个必须要了解。

 

比喻当中讲到,两只山羊在斗角的时候,首先脑袋对脑袋一起顶,顶一会儿之后,突然就离开,走几步又回头,把前腿踢起来,使劲地撞下去,我们看到过很多次,我经常看山羊打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先走开,再回头顶。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的不明事理的修行者,舍弃了今生当中的五欲,是为了获得后世的五欲,就像山羊一样,舍弃对方之后又回来直接顶,这样没什么必要。如果你要获得五欲的话,现在就获得五欲,没有必要舍弃现在的,再希求后世的。所以这里说“如是颠倒法,何因许为正”?你为什么把它许为是殊胜正确的呢?

 

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寻求如是后世的快乐。这是从乐趣到乐趣非常困难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癸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今生当中获得福报,获得种种财富是很快乐的,这些快乐的资具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善业。所以为了获得善趣安乐的福德,应该积累善业。也就是说,他主要就是为了后世,或者今生当中能够获得种种财富,从这个角度想要积累有漏业。但是这个方面也是不正确的。

 

福果为财富,常须防护他,

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

 

“福果为财富”,现在造种种福德的果就是种种财富,但是财富是不是真正能够拥有的呢?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并不是你真正的拥有。因为这样的财富得到的时候,“常须防护他”,要防护其他毁灭它的外缘,盗贼、火、水等等,很多很多外缘必须要防护。“若常防他者,如何为我所”,如果经常要防护外缘的话,怎么能够称之为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呢?根本就不能成立的,如果是你真正有自性的,或者实有的,你能够拥有的话,那么它和你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分离的。但实际上,这样的财富,如果你不好好防护的话,通过其他的外缘就很容易把它盗走,很容易消失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后世获得受用而积累财物也是没有必要的。

 

龙树菩萨也是讲过,众生在寻求财物的时候、保护财物的时候、增长财物的时候,都是无量的痛苦。从这个方面可以知道,财富就是给我们带来种种痛苦的因缘。

 

比如说刚开始你没有财产的时候,你必须要通过勤作,农民必须要去种田,工人必须要上班,商人必须要去做生意,这样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付出很大的辛劳才可以获得财产,所以为了刚开始获得财产带来的很多痛苦。有了财产之后必须还要保护它,不保护它的话肯定就要被种种外缘消散,所以中间保护的时候还要动很多脑筋,有的时候是存在银行里面,有的时候藏在家里面等等,要做很多很多防护措施,在做这些防护措施的时候,不管是你的身体还是你的心都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个是中间护财的时候痛苦。最后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财产绝对是不满足的,他必须要想方设法增加财产,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要感受痛苦。所以有财产的时候,所有积财、护财、增财的痛苦全部都有了,没有财产的时候,这一切痛苦就没有。这绝对是互相观待的,一个人的财产越多,缘财产所生的痛苦就越多,这个是决定的,是不变的规律。

 

这个地方圣天菩萨所教导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受用去积很多有漏业的话,实际上单单是让自己痛苦而已,除了这个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利益和功德,所以应该断绝这方面的希求,一心修持殊胜的解脱法。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如果依止了上师的话,必须要经常跟随上师,经常要依教奉行,不能够违越,要经常如是好好去做,这在依止上师法当中讲得很清楚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你现在依止了财富,你想要拥有财产,把财产作为自己的依靠处的时候,你必须时时刻刻要挂念它,时时刻刻要听它的指挥,所以自己就成了财产的奴仆了,没有任何自由。通过积累财产使自己受到了如此大的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观察的时候就是没有必要的,必须要舍弃的。

 

癸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前面所讲的这些有过失,但是我随顺世间的规律去造布施等业是不是可以的呢?他又把世间的规律拿出来了,实际上前面破了很多次世间的规律了,世间的规律根本靠不住的,有些时候是仙人定的,有些时候是国王订的,不管怎么样,没有获得殊胜解脱,没有见到真实世间道的人所订的规律是绝对会变化的,不是一个常有的。真正要追随的规律是佛陀所订的戒律,这个绝对是不会欺骗的,因为它随顺的是世间的因果,通过这样的取舍可以获得出世间的果位,是不会变化的。除了这个之外都是世间人通过自己的分别心、私心所订的规律,完全都是靠不住的。

 

那么这个地方所讲的可以依靠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法,如何去理解呢?比如说现在有些世间的道德规范,或者现在世间某个国家的规律,号召大家捐钱、捐财等等,做很多社会的福利事业,一方面看起来确实是一种好事,为了利益大众,但这个地方破斥它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人就以这个作为借口,他说世间上的很多人号召我们要关心受灾者,号召我们要帮助贫困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布施财产的,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努力的,我们跟随这样的难道错了吗?完全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样的说法如果是一个修行者为了调化对方,或者他本身已经处在菩提心的状态,他为了度化他人去做这些事情完全是可以的,没有一点过失。但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发心呢?自己是为了获得世间果报的发心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就绝对不对的。首先从这个角度去破斥的。

 

然后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颂词当中:

 

世间诸规律,随彼行名法,

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

 

世间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矩,不同的规律,“随彼行名法”,跟随这样的规律而行就称之为“法”,“是故较于法,世间力尤强”,但是真正观察的时候,这样的规律,这样的“法”和世间的能力比起来,哪个强呢?实际上是世间的能力更强大。因为世间所谓的规律都是通过世间人的分别心方面去制订的,世间上的人这段时间认为如是而行就很好,他就这样去实行,过一段时间觉得不对了马上就改,改了之后另外一条法律又出来了,有的时候和前面完全矛盾的,这样的种种规律都会出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世间当中,哪里有一个可靠的不变的规律值得我们去依靠的呢?完全没有。

 

有的时候古代的规律和现代的规律就不相同,解放前的规律和文H大G命的规律又完全是相反的,文H大G命一过之后又不一样了,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完全又不同了,所以这些种种规律和世间的力量比起来,世间的力量是很强的,所以要依靠这个规律的话,往往最后就无所是从了,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呀瓦国有一种规律,有些呀瓦国的男人对火焰念诵咒语之后,火焰当中就会发出声音:“你现在可以娶你的女儿做妻子。”这个男人得到开许之后就会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有这样的一种规律,而且大家认为是合理合法的。有一个外国人到了这个国家之后,也想娶自己的女儿做妻子,所以花了很多钱财学到这个咒语,他对火焰念了这个咒加持之后,火焰当中发出声音:“你们国家的规律和呀瓦国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世俗的风气不同,所以你不能娶自己的女儿。”

 

从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世间上所谓的规律都是跟随各个地方不同的人的想法而定的,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做对,我们就把这个作为规律,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事情一变化之后马上就把这个废除了,根本就是没办法实行的。所以贪执世间的规律而进行布施等等有漏业完全都是不对的,不开许的。从这个方面要断除积累有漏业的理由。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分二:一、破对福业生爱,二、破积集非福业。

 

辛一、(破对福业生爱)分三: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

 

壬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分五:一、破为求受用而积业;二、破贪著世间法规而积业;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这五个科判就是说现在的修行人应该要发起殊胜的清净的心,千万不要为了后世有漏的安乐积累有漏业,从这个方面断除相续当中的邪执,以及相续当中追求现世的种子。

 

癸三、破为求可意境而积业:

 

可意的境是什么呢?有些人就会想:五欲的境或者可意的外境是每个人都喜欢享受的,而享受可意境的因就是有漏善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积累有漏善业。针对这样的看法,圣天菩萨讲到: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

舍彼成吉祥,修彼复何为。

 

“境由善可爱,彼境亦为恶”,类似的观点前面也作了抉择,所谓的可意的外境都是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而产生的,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断除了对外境的贪执,这个“境”有的时候就成为中庸,有的时候就成为生厌烦心的对境,有的时候就成了平等的对境,像菩萨相续当中把一切五欲的外境了解为完全是等性的、空性的、平等的,没有一点点贪执或者厌恶。因为菩萨和其他修行者不一样,菩萨相续当中具足很殊胜的智慧,所以对这样的外境他一方面并没有认为这个是值得贪执的,一方面也并没有认为它是值得厌恶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用殊胜智慧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无而显现的法,都像梦境一样,都是虚幻的法。既然这个本体不存在的话,就不存在缘这个本体而产生的所谓的厌恶和贪执了。

 

但是凡夫就不了解这个规律,就贪执;一般的小乘行者也不了解等性的规律,就厌恶;单单是菩萨具足殊胜的智慧,所以能够进行抉择。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要厌恶的角度讲的,所以没有抉择到菩萨这么高的境界。

 

“境由善可爱”这个“境”主要是“可意境”,比如说五种妙欲是非常可意的,对一般凡夫众生来讲是非常喜欢,非常想要贪执的,那么这样可意的外境,这样的五欲境是不是真的可爱呢?这个地方讲“由善可爱”,由于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这个外境是善妙的,所以才产生一种可爱的想法。“彼境亦为恶”,但是对于了解它的本性的,或者是已经获得了出世圣果的圣者看起来,这样的五欲境完全是一种厌恶之处。前面讲过了,因为在这样的五欲的本体上具足不净、无常等等虚幻、蒙蔽的体性,而且通过这样的五欲可以导致自己无数次地到恶趣或者到地狱当中受无量的痛苦,所以看到它的本性之后,修行者对它生起厌离。所以在五欲的境上面没有一个可爱的自性存在的,这是一个角度。

 

“舍彼成吉祥”,如果是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一切将变成吉祥。既然如此的话,“修彼复何为”?这样为了得到外境的有漏业而修习到底是为什么?没有必要了。这个地方主要是从遮破它的果来断除想要寻求有漏业的想法。由观察它的果不可爱的缘故,断除修习它的因。

 

颂词当中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境由善可爱”,主要是说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认为它善妙,才认为它可爱;第二“彼境亦为恶”,从有些修行者对它生起厌恶心这个角度来讲,可以了解到外境没有一个自性的可爱,而且这样的五欲境在修行者看起来是引生恶趣、引生无量痛苦的因的缘故,所以也是厌恶的对境;第三“舍彼成吉祥”,通过舍弃这样的五欲的外境,就获得一切吉祥,这是现量可见的事实。这个可以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析。

 

从正面来讲,比如说很多修行者在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就了解到五欲的造罪方面,比如贪执外色,耳朵听美妙的声音,就会引发各种罪业而堕入恶趣。所以修行者首先看清楚这个体性,舍弃了对五欲的贪执之后,相续中产生了真实的厌离心,修持之后获得了圣果,获得圣果之后一切都变成吉祥了。从反面来讲,凡夫众生贪著五欲而堕落的例子是无边无际的。

 

既然有这样三个理由可以成立,那么“修彼复何为”?这个时候就问贪欲心很大的人,你修这样毫无意义的法有什么必要呢?完全没有必要,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舍弃对五欲的贪执,修持厌离心,追求出世的正法。就是从这样方方面面进行抉择的。

 

比喻当中讲到,在甘巴遮地方有一群比丘准备在这个地方化缘,刚到它的边境的时候,有一个狡猾的人(他的缘起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和甘巴遮地方的幻术师经常比赛幻变,他为了获得胜利的缘故,就想了一个诡计,他就对刚来这个地方的比丘,因为他们不熟悉这个地方的情况,所以就对他们进行欺骗,说本地有一个规矩,如果比丘来化缘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的话他们不高兴,不高兴就不能获得种种饮食等。他首先告诫比丘应该遵守当地的规则,比丘信以为真了,所以他们在整个化缘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当地人看到这一群不说话的比丘,就认为这是幻变师的幻变,来比赛神变的,所以他们也通过各种幻术幻变了一群不会说话的比丘。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狡猾的人就对这些比丘说,现在可以说话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他就说可以说话了,所以那些比丘在化缘的过程当中就开口说话了。在这样一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当地的这些幻术师就认为这个狡猾者确实高明,他不但能够幻变不会说话的比丘,而且还幻化了会说话的比丘,这方面是他们做不到的。所以他们就认输了,息灭了想比赛的心。

 

这是它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它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对照颂词的意思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比丘本身没有变化的,并不是首先不能说话后来才能说话的,只不过被狡诈者在中间使了诡计的缘故,有前面不会说话后面会说话的过程。比丘会说话本来就是他的实相,当地的幻术师仅仅是了解了这么一点点实相,他们就已经息灭了想要比赛的心。

 

这个比喻对照的意思就是在颂词当中所讲到的,一般的凡夫人因为被自己狡诈的心所蒙蔽的缘故,首先贪执于外境,贪执于五欲,认为这个方面是非常可爱的,但是如果后面能够真正了解一点点五欲的过患,稍微对它的无常、可以引发罪业,或者追求没有实义等等稍微了解一点点的话,作为修行人来讲,马上就可以息灭对五欲的强烈的贪执。

 

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认为它是实有的,真正了解了实际情况的时候,稍微接触一点点,马上就对它息灭了强烈的贪执了。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现在如果对五欲很贪执的话,说明我们对五欲的真实相还没有真实地认识,如果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并不是说从词句方面认识,如果从词句方面认识的话,那么从前面讲到这个地方已经讲了很多很多了,从词句上面肯定每个人都可以讲很多很多,但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相似的,或者一点点认识,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真正认识到五欲是不可爱的,是引发自己种种烦恼的因缘,真的从内心当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当即就可以息灭非常强烈的追求五欲的愿望。

 

既然仅仅了解这一点就有如是的功德的话,更何况说相续当中对五欲的过患产生一种坚定的信解,而且缘这样一种信解不断地实修,在自己相续当中真实产生一种现见的功德,更不可思议了。绝对自己日日夜夜就会追求解脱道,而不愿意把自己的乃至于一刹那的发心、行为用在积累有漏业方面,因为自己从根本上已经了解了,积累有漏业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之后,自己在听法的时候也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可能用染污心来摄持做种种善业的。

 

这在实际修持的时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堪布仁波切也讲到《中观四百论》真正是一种实修的窍诀,我们现在如果不好好地看,不好好地思维,不好好地实修的话,就看不出它的殊胜,但是从它的比喻或者意义一个一个对照的时候,真正是如何调伏自己的内心,如何从自己不对有漏业有一点点贪染,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强烈的。必须要了解从内心当中下手的方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增长我执、增长我慢的。

 

比如以前堪布讲课的时候也讲过,当时我听了之后内心当中有很大的震动。堪布说如果自己没有好好地观察到自己的发心,或者是善,或者是恶,或者是具有染污,或者是清净的发心,那么自己所有的闻思修的过程都是在坚固自己的我执。为什么这样讲呢?稍微一思维确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到佛法的时候,内心当中对法义有一点了解,这个时候法义没有真正和自己的相续融入,就成为一种表面上的东西,自己了解一些学问,再去思维,再通过修行得到一点功德的时候,非常容易傲慢。

 

这个过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没有了解到自己真正学佛的发心,发心没有明确,自己在闻思修的过程当中,因为这样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搞清楚的缘故,所以自己听一个法,了解一个法,自己相续当中增长一点智慧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一步,增长两分功德的时候,自己的我执就坚固两分,乃至于自己学了三藏十二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傲慢就不得了了。那个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傲慢,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三藏十二部全部精通了:“你看,现在世界上谁比得上我?”这个时候的我慢就是非常非常坚固的。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将上师讲的这些教言好好思维一下的话,对自己调伏发心是很重要的。真正不注意的话,你闭关也好,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一个善法就是坚固一步自己的我执。真的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我执非常善于隐藏,很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面目,本身它是为了自己获得轮回的安乐,或者获得名闻利养,但是在表面上,自己不注意观察的时候也观察不出来,其他道友也观察不出来,而且认为这个人是很善妙的,他的戒律很清净,而且他性格也很贤善,智慧也比较清净,所以别人也看不出来,你自己也被我执所蒙蔽了,那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做很多很多的善法全部都是徒劳无益的,你修一百年也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它的根本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方面没有入手,如果真正在内心方面好好思维的话,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刚开始听闻善法也好,或者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怎么样把自己的心调正,这个就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调正呢?在《四百论》的前八品当中讲了很多窍诀,从方方面面去调伏自己的发心,不要贪著于轮回,有漏业方面,前面讲了不要贪常有、不要贪快乐、不要贪女身清净等等,一个一个全部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把这些窍诀搞清楚,如果真正的法义融入自心,那个时候自己的心决定是很清净的,不会为了获得世间八法而去造有漏业。

 

癸四、破为求权势而积业:

 

不应该为了权势而积业,在第四品中有广说,这个地方又单独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主要是讲破除有漏业方面,而获得国王的位置也是一种有漏业,所以还是有必要再进一步宣说的,没有重复的过失。不像世间人说了一个再说一个再说一个,就有重复的没有必要的过失。但是在这样的经典或者论典当中,前面后面出现了相同的,或者比较相近的意义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因为造论者在印度来讲最起码要通达五明,那声明是肯定通达的。声明通达的话,那么他对造论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重复这些方面绝对早就了解了,而且圣天菩萨也是圣者,所以更不可能有重复的过失。

 

比如在佛经当中,佛陀在宣讲一个经典、一个教义的时候,前面说了后面再说,这个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反复强调。所以如果是从反复强调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还有一些是层次不同,前面和后面虽然讲的意思相近,但是层次不一样,它所界定的方向或者目标不同的缘故,所以也是没有重复的过失的。

 

这个地方,一方面本论当中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是为了舍弃世间八法,舍弃今生的念头必须要在修行人当中稳固地生起的缘故,所以他反复地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宣讲,从这个方面也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个地方和前面有不同的层次,所以也没有重复的过失。

 

有些人就会想:通过前面的观察,贪著五欲而积有漏业是不对的,但是,是不是可以为了得到国王的王位,因为他可以有教敕权,有教敕权是不是可以积有漏业呢?实际上就是变了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当国王还是享受五欲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只不过他就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但是你不管是换多少个相似的理由,换一个就破一个,然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个定解——积累有漏业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

谁求得教敕,是众中愚人。

 

“教敕”就是下命令,从国王的角度来讲,就是经常对下属指手划脚,下很多很多命令,你去做这个,他去做那个等等,所以“教敕”就是专指国王的命令。任何人如果不需要这样的教敕权的话,“彼则不需法”,对他来讲国王的种种教敕,或者这样的世间法,完全是不需要的。

 

“谁求得教敕”,有些人想要追求得到教敕权,“是众中愚人”,完全是一种愚者。它的因(?没有听清)第四品当中已经抉择得很清楚了,也就是说你要当国王必须要通过很多方法,才能登上国王的宝座。比如在历史也可以看得到,在印度的时候也有,比如说乐行贤王的太子为了得到父王的王位就杀死了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和他父亲的生命是一体的缘故,龙树菩萨一圆寂,他的父亲就圆寂了。所以从这个方面造了很大的恶业,不惜杀菩萨,不惜杀死父王,就是为了获得王位。汉地更多了,每一个朝代更替的时候,很多都是用砍杀,或者用打仗来获得的,所以一旦得到王位之后,往往都是当时国家里面的人民死得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你得到这个王位有什么意义呢?完全都是通过造罪而获得的。得到王位之后享受五欲,增长贪嗔痴等等很多烦恼,从它的后果来讲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如果谁想要获得王位的话,完全都是愚者。当然这个方面单单是指那些不明事理的凡夫人,菩萨化现的这些肯定不是愚者,他们是专门发愿投生到国王当中教导众生的。

 

从反方面来讲“谁不用教敕,彼则不需法”呢?就是一些智者,他们已经完全看清楚了这个当中的道理了,把这些前因后果,方方面面的过患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他觉得这样的教敕权根本不需要的,所以在佛教历史上无数的王太子舍弃王位出家的,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后面很多很多,比如说寂天菩萨、圣天菩萨、阿底峡尊者,还有莲师等等,如果按照他们自己的能力来讲,完全可以说做国王是做定了的,但是他们就是看到了种种轮回的过患,为了教导后学者的我们而示现了抛弃王位的种种妙行。

 

比如寂天菩萨的传记当中写得很清楚,他即将要登上王位的前一天晚上梦到文殊菩萨坐在他的宝座上面,文殊菩萨说:“这是我的宝座,而你是我的弟子,你坐在我的位置上是不合适的。”他一想,这实际上是本尊在告诉他,他不适合当国王。后面他又梦到度母用开水给他灌顶,他就问:“为什么你用开水给我灌顶呢?”度母说:“王位就像开水一样,单单就是毁坏身心的,没有任何必要。”所以寂天菩萨就舍弃了王位,逃出去出家了。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从这些角度都说明了真正的智慧者是不需要寻求王位的,即使是他们善业成熟了,即将要登王位的时候,他们都要舍弃。所以作为我们来讲,为什么还要去积累有漏业而希求后世的王位呢?就没有必要了。针对大部分人来讲,在明显的方面是不希求的,但是有些修行人确实还是喜欢王位,他出家修行,或者修各种善法,皈依佛陀等等就是为了获得王位的,这样想的也有,这样发愿的也有。我自己以前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所有的善根回向中南海,要得到种种快乐。以前有很多这样的笑话。

 

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者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必须还是要在这个地方做详细的抉择,不做详细的抉择,我们搞不清楚的话,还认为我现在发愿当了国王,或者当了总理之后,我有这样的权力的时候,我可以保护佛法啊,我可以使这些修行人都安居乐业啊,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想法是这样,但是一旦到了那个位置的时候,他的想法很多时候就变了,完全就不是这样想的了,也许对佛法做一点点少少的利益,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造罪业的。

 

从这些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有些想法是虚妄的,完全被虚妄的分别心所蒙蔽的。作为一个凡夫修行者来讲,他必须首先做的事情是要让自己的善根比较稳固,比如说获得登地以上的果位,修行完全不被五欲所转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管是投生什么样的种姓,即使到地狱当中去度化众生的话,完全都是有能力的,何况是说在国王的宝座上面享受五欲,根本对他来讲没有一点点损害的。

 

但是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基本上佛陀的教诫当中都是教导凡夫修行者依止寂静处,依止善知识,舍弃对轮回的贪恋,舍弃对世间八法的贪恋,精进地修持解脱道。可以说所有的经论当中对初学者,修行不稳固的人都是这样教导的。因为没有登地之前,最容易被外境所转,虽然加行道、资粮道他们相续当中的善心、功德都是比较清净的,但是佛陀还是说没有登地之前最好是远离有引诱的外境,这样是非常保险的。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不需要为了获得大权势而转生国王。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占卜师,他有一次推算自己的儿子六天之后肯定会死亡,他得到这样的卦相,并且对外宣布了。六天之后,他的儿子没有死,可能他中间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没有推算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显示自己的卦相很准,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在讲记当中讲,这个是很愚痴的一种作为,为了保住自己一点点打卦很准的面子就杀死自己的爱子,是得不偿失的,完全是为了非常微小的利益失去了大的安乐。一方面是没有必要,一方面是非常愚痴的。

 

从这个比喻要了解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为了后世国王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的慧命,完全是不应该的。国王的安乐是非常微小的,和真正自己解脱的慧命完全不能相比,一点点都不能相比。为了获得这样的有漏安乐而舍弃自己最大的利益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有漏业,这样的有漏业是必须要舍弃的。从这个方面又进一步让我们在相续当中必须要种下这个种子,现在必须要猛力地修持,通过这样猛力修持的因就会在自己相续当中种下这样殊胜的种子,通过这样的种子自己生生世世对这样的王位看得很淡的,不需要为寻求这样的权势而去积累有漏业。

 

癸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有些人就会想,后世的种种圆满兴盛还是可爱的,应该还是要贪执。针对这样的看法或邪见进行以下破斥: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

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

 

这里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抉择的,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从这两个角度破斥我们不要贪恋后世的种种兴盛圆满,后世的种种富饶必须要远离。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对于一般的凡夫人,没有智慧的愚夫来讲,他就见到“未来果”,看到未来后世的种种富饶就比较希求,“汝贪爱法者”就是对后世的法生起了贪执,而且想要积累这样的有漏业,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贪执有漏法的话,“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再观察通过贪欲引发的未来的富饶的边际,也就是说这种富饶的果享尽之后,它的边际是什么?它的边际完全都是不悦意。也就是说像这样通过贪欲所引发的善业穷尽之后,绝大多数都是堕入恶趣的。

 

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作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了,所以这里说既然如此,你应该见到贪欲所引发的善果穷尽之后,带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你看到这个之后为什么不生起畏惧心呢?这方面到底怎么办呢?前面你看到未来的善果的时候,你生起了贪爱,再进一步观察,观察得再远一点,观察到福德未来边际的时候,为什么你又不产生畏惧呢?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就是引导修行人目光不要太短浅了,应该看得远一点。自己的目光看得远一点,就绝对会对轮回当中的种种暂时的名声、钱财、有情等等息灭贪执。

 

圣天菩萨就是从方方面面引导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相续当中彻底看破,他的悲心是非常迫切的,如果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还对这个方面无动于衷的话,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讲的一样,宣讲了这么多轮回的过患,还不了解的话,真正我们的心就是铁球一样,或者心就是石头一样,根本没有心,非常非常难以调化的。就成了这样的人,无垢光尊者都生厌离心,所以针对这样的人就发愿以后度化。

 

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自己听闻了很多殊胜的正法,如果内心一点点都没有震动,不想要去实行的话,按照中观派的观点来讲,这就是“一阐提”,断了解脱的善根的。虽然中观派不承许究竟有一个“一阐提”的种姓(断种姓的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人),但是暂时来讲,有些种姓者佛陀都没办法调化,佛陀再给他宣讲一百个劫,根本不产生一点点的出离心的,这个人在中观宗的观点看起来就是断绝种姓的,因为他在这段时间当中根本没办法趣入正道,他只是想要寻求增上生的善趣的安乐而已,对真的发起厌离心,出离轮回方面的善根一刹那产生不起来。如果讲了这么多还没有一点震动的话,真的就是断种姓者了,没办法调化了,只有发愿以后再调化。

 

我们自己来讲的话,千万不要成为这样一种现象,辛辛苦苦舍弃家庭,舍弃世间的盛事而修行,而出家就是为了获得解脱的安乐。但是要获得解脱的安乐,刚开始相续当中看破轮回,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以刚开始必须通过很多很多的理论作详细的抉择,必须要详细地抉择。

 

我们不能认为这样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讲,我一个人看都看得懂,而且我会讲得很好,这方面对自己修行来讲没有很大必要。确实学了这个之后就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好好观察,我现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出家为了什么?我现在修法是为了什么?实际上就为了获得解脱。要获得解脱,必须要把这些道理深入到自己心中去,从内心当中往外修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真正修持解脱道。

 

方方面面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的话,后面要修菩提心,要修种种的空性,要修大圆满等等,完全都是修不上去的,所以这个方面非常关键。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他为了发财致富就买了一块地,他认为这个地肯定可以为他带来种种幸福,他就花了很多钱买下来了。讲记当中讲钟声一响起来的时候,他当即就显现种种的违缘,使他感受了很多痛苦。这个缘起不知道,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因缘,这个过患是隐蔽的,他认为这个地是很好的去追求,但是这个地成为后面给他带来种种不悦意的因。

 

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未来的地能够给我们带来种种安乐,就像这个人希望在这个地上面获得种种幸福一样,我们期望今生修持有漏业,然后在后世获得种种富饶,但是比如他钟声响起来马上就获得种种违缘,当我们从贪欲所积累的福德用尽了的时候,丧钟敲响的时候,种种恶趣的果报,种种不悦意的身心的苦全部显现,使自己非常难以忍受,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从比喻和意义来讲的话,如果期望未来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有漏的安乐是完全靠不住的,必须要舍弃。

 

以上就讲到了破除积累福德业,不能够单单是为了获得增上生的果位,为了获得轮回人天的安乐,而积累福德业。这个方面对修行人来讲是完全遮止的,根本就是不开许,佛陀根本没有开许过,一刹那之间也没有开许过修行人可以为了获得人天的快乐而积累资粮。

 

既然这样,《俱舍论》当中讲到了很多福业,如何修持这些方面,实际上他单单是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你做了这个善法,你就得到这个果,做了这个恶,就得到恶果,但是我们没有鼓励你去修持,只不过把因和果之间的关系讲出来了。《俱舍论》当中很明显地看得到,但是根本没有鼓励你一定要这样修,修了之后得到轮回的安乐等等。《俱舍论》当中就是讲因和果的关系,但是这样的因和果的关系作为修行人来讲,相对于凡夫位来讲,不应该希求有漏的福德,并不是说不能做福德的意思。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福德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过错的,但是通过你的发心,你有漏业的发心,就把这个福德染污了,通过净业的发心,你的福德就是很清净的。所以你还是需要修,必须要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否则你出离心也发不起来,菩提心也发不起来,证悟空性也成问题了,成佛也没办法成。所以说还是要积累资粮,但是积累资粮的方法必须有。首先是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然后再生菩提心,再空性慧摄持。所以他有很多很多方便的。

 

同样的一个福德业,通过一个善于修行的人,真正多闻的人,他对佛经、论典听了很多很多,了解了真正应该怎么修持,它的歧途怎么遣除,必须要通过听闻很多大经大论,才了解必须要这样修,必须要舍弃这个违品,了解之后他所得到的善业才是非常纯净的。如果你单单听一个法,你也许在这一个论当中可以获得利益,但是其他经论当中还讲了很多很多殊胜方便摄持,还有必须要舍弃的违品等等,听了很多的时候你才了解得圆满,你的见解才很全面。通过这个全面的见解摄持你的善根,你所获得的果就是很全面的。如果你的见解片面的话,你获得的果肯定是片面的,因为你的见解只摄持了这个方面。就像这个地方讲的一样,通过有漏业去摄持,你只能得到有漏果。你通过无漏的发心,或者出离心、菩提心这方面的见解一摄持之后,它的果马上转变,根本就不一样了。

 

佛经、论典所讲的全部都是如何调伏烦恼,如何使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何成佛的方法,佛陀的境界、菩萨的境界、菩萨的修行、佛陀的修行,经和论当中全部都是讲这些。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佛经,所有殊胜的菩萨造的论典,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完全都是如何调伏众生的相续,如何改变三毒成为三学的功德,如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方便,都是讲这个,这个不依靠你依靠什么?必须要依靠这个。

 

这方面种种的修行方法,所获得的种种功德,都是这样讲的,所以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作意,获得殊胜的定解之后,然后才可以获得殊胜圆满的功德、善根。这是从有漏业不应该造,而应该造殊胜的解脱业,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附带了解的其他内容。也是前面我们反复强调,为什么上师很着重年轻的时候多多地闻思,这个真正是非常有必要性。年轻的时候记忆力也好,智慧也比较殊胜,多抉择一些经论,所获得的见解就越稳固,以稳固的见解再去摄持,这个善根就非常纯洁,非常圆满广大,而且你成佛的时间是非常迅速的。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讲的时候这样讲过,如果你在修法之前用十几二十年的时候好好抉择见解,把见解抉择稳固再去修行的时候,两三年就可以出效果。因为你见解非常稳固,所以你所摄持的善根很清净的,所以很快就可以出效果。如果你首先去修行二三十年,能不能达到以这个效果?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利根者以外,没有得到见解,没有见解去摄持修行,就好像一些外道的仙人,他通过一辈子的时间去修行,但实际上得到的果是什么呢?绝对没办法像内道修行人一刹那之间所积累的福德,根本没办法相比的。这就是有没有殊胜的见解来摄持。听闻了很多很多经教之后,已经获得了很纯洁的见解,再通过这个见解去摄持,绝对不会变化。

 

在修法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外内密的障碍,有的时候是见解方面的障碍,比如引发自己生邪见,引发自己产生很多很多疑惑,这些方面通过听闻就可以断除。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很多很多相似的境界和真实的境界,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对照,如何去遣除,实际上经论当中讲得很清楚的。如果我们提前早就把这些学好之后,一旦魔境现前了,相续当中早就有殊胜的定解了,早就知道对治的方法了,它一现前马上就了解,安住在空性当中,马上不执著它,绝对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

 

这方面完全来自于刚开始的时候下很大的功夫去听闻、去抉择、去遣除怀疑,这个时候在修行位的时候对你帮助是非常大的。遣除障碍的方法,或者你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什么方法去增长?再进一步获得更明显的功德?刚开始早就听闻过之后,用这个方法一个一个对照,去修行使它增上。所以确实刚开始用很大的精力去闻思抉择见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以上福德业方面讲完了。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分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二、思维业果而修怖畏;三、思维业的本体之后应当励力断除;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

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

 

有些人会想:轮回到底有什么可畏怖的?为什么一定要断有漏业呢?因为前面那个颂词讲到教诲修行者要断除有漏业,这个地方再进一步从根据上进行抉择。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不管是什么时候,一个果,自己相续当中的色法也好,心法也好,或者外在随便的一个色法也好,或者随便指一个果,我们要观察它的因的话,“初因不可见”,见不到它最初的因。一个东西最初的因是如何产生的?决定没办法了解。比如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一刹那的善念,这个心法我们要观察它的来源,有的时候是缘一个外在的东西产生的,或者是缘前一个念头产生的,但是前一个念头不可能无因无缘产生,再观察缘一个外境,这个外境又是从哪来的呢?比如说缘一个佛像我生起了善心,那么这个佛像是从哪来的呢?观察佛像的时候,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再一观察的时候,真正要找到它的因的话,是没办法找到的。或者我们要回忆前一刹那的念头,我们说第二刹那的善念是从第一刹那产生的,那么第一刹那的善念又是从哪产生的呢?又是前面一刹那产生的,像这样一个一个推上去的时候,绝对找不到它的边际,所以说“初因不可见”。

 

随随便便举一个果,它的因就是不可见的。一方面是从它以前来讲,它的因无边无际,可以延伸到过去世无穷无尽的时光当中。后面讲“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再从果方面讲,从一个果上面可以推知它的很多因。前面是从它最初的时间方面讲见不到,现在再从产生果的因,有各种各样的因缘,这些因缘又有它各自的因缘,所以“谁能不生畏”呢?

 

到底我们从哪个角度产生畏惧呢?听了这个颂词之后好像对自己没什么触动似的。如果没有好好观察的话,确确实实就是这种感觉,没有感觉到什么畏惧的地方。实际上一观察的时候,初因是不可见的,就说明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已经非常长了,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关键就是在这里。所以从这个方面的推理可以知道,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已经无边无际了,你要找它的因都找不到了,从现在这一刹那微小的善念,要观察这种因的话就找不到它的边际,找不到边际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非常长。

 

如果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只有两三世的话,一下就找到了,就是从前一世当中,或者再前一世当中,就是这个因产生的,但实际上一观察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它的边际,它的“初因不可见”的缘故,就说明它轮回的时间很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产生畏惧心。

 

那么这么长的时间流转轮回,它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业,除了业之外没有。如果没有业的话,早就已经解脱了,就是因为有业才流转到现在。应该从这个角度观察。

 

“一果见多因”又从哪个角度产生畏怖心呢?比如说一个果,它有很多很多因缘,这些因缘可以遍于三界当中,也就是说一个果的因缘可以遍于三界,既然这样的话,这个业网是非常广大的。既然可以从三界的业网当中产生现在的一个果,那么就说明现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具足无量无边的业网,各种各样通于六趣的,通三界的,不悦意的、悦意的种种业因在相续当中都是具足的。既然有这样一种情况,那么下一世当中我转成一个什么样的众生,这个方面确实难以决定。

 

它的因无量无边,相续当中现在所具足的很多很多业因也是通于三界,而且方方面面都是有的,如果不对治它,按照这样的状态发展下去,相续当中的业网决定会越来越坚固,绝对会再越来越广大,这样的话,我们流转轮回的结果就见不到边际了。

 

这样一果的因都见不到边际,随便一个因都见不到边际的话,我们相续当中具有这么多业因,每一个业因还可以分出很多很多业因,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推知,如果不产生对治,后世绝对是痛苦的,后世的轮回绝对是没有边际的,从这个颂词一观察的时候,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的利根者就应该产生怖畏心了。我们见不到我们相续当中的业网到底有多广大,但是通过“初因不可见”、“一果见多因”推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比量了解我们自己相续当中就有这么多业因,而且如果现在再不对治,还要继续再造业因的话,那结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那么现在应该做什么呢?应该生起怖畏,生起怖畏干什么呢?断除业因。圣天菩萨所讲到的密意主要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必须要断除。必须要断除业因的理由,这个科判当中讲得很清楚,为什么必须要断除业因?就是因为一一观察的时候,绝对我们现在再不能犹豫了,再不能拖时间了,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修持对治性。修持什么对治性呢?就不能够随顺它,不能够随顺有漏的因果,必须要以空性来摄持,以菩提心来摄持,通过大慈大悲心摄持,必须要断除求后世人天的善法,或者世间八法的念头,所有一切轮回当中的念头必须要断除。通过出离心来断除,通过菩提心来断除,通过空性见来断除,修持各种各样殊胜的业因。从这些方面来修持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有解脱的机会。否则的话,相续当中有这么广大的业网,想轻易断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方面好好思维的时候,就能生起定解。断除业因的决心必须要生起。

 

比喻当中讲,一个瓷瓶或者陶瓶,观察它的因的时候,看起来有陶师、还有泥土,还有水,还有机轮等等,具足这样几种因,但是再观察的时候,陶师他成为如是的身份,一方面他变成了人,一方面他是陶师的身份等等,这些方面的因一观察的时候,以前肯定是很广大的。然后泥土是哪来的?工具是谁做的?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它的因是没办法衡量的。

 

同样,现在我们转生轮回,随便一个果观察的时候也是同样,它的因是不可见的,所以这是很可怕的一个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多业因在相续当中具足的话,肯定是会生起畏惧。因为哪一种因先成熟,如何去酝酿是不可预料的,只有佛陀可以了解,所以只有跟随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去进行修持,尤其是通过无漏的正道进行摄持,千万不要求世间的轮回果报。这方面完全都是没有意义的。

 

有的时候这些殊胜的理论,再结合修心的法门,为什么很多高僧大德,比如说阿底峡尊者,他们师徒在问答的时候,一问:“寻求世间八法有什么果呢?”阿底峡尊者说:“就是只有这些”,你寻求世间八法就得到世间八法,仲敦巴尊者又问:“那么他的后世有什么?”“后世就是地狱、旁生和饿鬼,没有其他的善趣。”

 

通过这些推理的理论,再一观察这些高僧大德的教言,绝对应该下决心,现在无论如何必定要间断业的相续。不能再让有漏业发展,恶业是绝对不能造的,而且善业,即使是为了获得轮回果报当中的善业也不能造,不能随顺这样的有漏业。

 

辛二、思维业果而修怖畏:

 

前面是从业因方面,从生死轮回的体性方面,再从它的果方面如何生起怖畏心呢?

 

有些人就会想,在轮回当中不管是怎么样的果,如果你励力去追求的话,他肯定会现前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既非一切果,决定能成办,

所办一定灭,为彼何自害。

 

“一切果”,你认为只要励力去成办,只要精进去做,这个果就可以现前,这是不决定的。“一切果,决定能成办”这是不决定的,这方面不需要多观察,只需要看看世间的行为,很多商人、很多农夫、很多工人,他们做很多事业,每个商人都想赚大钱,数着大票子,但真正成功的商人非常少。农民也是这样的,农民春天种下庄稼就是想秋天丰收,但有的时候遇到蝗虫,有的时候遇到旱灾,或者有的时候刚要丰收的时候遇到大冰雹,这方面完全没办法。工人也是同样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或者卖不出去。

 

所以一切果你认为精进去做就能够成办完全是不对的,你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前面说的商人这些全部都是起早摸黑的,全部都是很精进地做自己的事情,他的意愿肯定是想做的,而且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成功的时候是百分之一,非常非常少。这是从业果不一定能够成功方面讲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再观察成功的这部分,已经侥幸成功的这部分,“所办一定灭,为彼何自害”,你即使是成功了,这个果已经现前了,实际上这个果不会安住很长时间的,还是会灭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有为法的体性,无常的体性,在这个果上面本身就有痛苦的体性,第二品结束的时候也是这样观察的,一个物体上就有无常、不净、痛苦的体性在上面。轮回当中的有漏果就是如此,这些果成功之后肯定灭,灭了之后就产生痛苦,这个是绝对的。

 

“所办一定灭”,为什么要对已经成功的果生起怖畏呢?因为在成办这个果的时候,你成功地获得了这个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身体、你的心、你的口是非常劳作的,付出了很多很多辛苦,也不敢保证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如理如法地跟随世间的规律去做,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你通过贪嗔痴的烦恼所引发做出了很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你为了得到这个果,实际上就把自己害了,没有任何必要。前面没有成办的这种果,也是你通过身语意的付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后面这种,你即使得到了,但是你得到之后这个果马上灭,灭了之后业果是跟随你的。从这方面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了解圣天菩萨所讲的对业果生起怖畏心的意思。

 

这个地方讲的业果就是轮回当中的有漏业果全部都是不可靠的,不管是成办还是不成办。有的时候你侥幸成功了,有的时候你很倒霉没有成功,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业果都是不可靠的,只要你没有出离轮回,只要你处在有漏的业果范围当中,完全都是不可靠的。

 

既然了解这样一种体性,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修持对治之道。每一个众生都想获得圆满的果,但是这个圆满的果在轮回当中找不到的,必须要在出世间去找,也就是通过佛陀所开示的解脱正道,如是圆满了修持它的因之后,从现前见道开始,他获得的果是很圆满究竟的,而且对自他都是有利,没有一点点害处的。既然有这样一种非常明显,非常悬殊的差别,作为修行者的我们来讲,这个道路就很明显,不应该追求轮回当中的有漏果,而应该通过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精进寻求获得出世间的圣果。

 

比喻当中讲到陶师所做的陶器,比如他做一百个模型放进窑里烧的时候,是不是出来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百个好好的呢?不一定的,很大一部分在烧制的过程当中破碎了,或者变形了,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以前做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身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做了很多模型,但是一烧出来之后,很多已经变形了,腰部太软的话它就往前趴着或者往后倒着,很多这样的情况。而且出来之后还要晒,不能淋雨,如果一下雨马上全部要碎的,所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拼命祈祷地藏王菩萨,那个时候景德镇十几二十天都是大晴天,根本没有下雨,当地人说那一年肯定要倒霉,因为那个时候是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但是因为这个佛像做出来之后对整个众生或者对佛教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以非常清净的心通过这方面去祈祷的,通过地藏菩萨加持之后,很长时间没下雨,那个时候才保证了佛像顺利的完工。他们说烧出来的佛像有的时候确实变形的也很多,碎的也很多。所以说明陶师方面也是同样的,你所做的果不一定全部能成办的,成功的这部分陶器不管怎么样绝对会破碎的,绝对会变成无常的。

 

从这个比喻就了解,人们所造的一切业,成办也是没有必要的,不成办也是徒劳无益的。即使是成办了,这一切果也是自然会消失的,尤其是现在世间上的众生所追求的这些色声香味触的种种欲妙,不得到的话苦恼自己的身心,即使得到的话,在得到的过程当中造这么多罪业,而且所得到的这些欲妙很快就会自然消失,或者变旧,或者破碎等等,实际上你是一无所得,最后留的是你自己的业,通过这个业感受后世不悦意的果。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去思维的时候,肯定对业果方面生起怖畏。

 

辛三、思维业的本体之后应当励力断除:

 

业由功所造,作已无功灭,

虽如是而汝,于业不离染。

“业由功所造”,轮回当中种种的有漏业,种种的事业,一方面要成办的话必须要有功用,必须付出很大的劳动去把它造作出来,但是“作已无功灭”,即使成功之后,你不需要功用它自然而然就会灭掉。这是世间法的规律。要制成一个商品要费很多工序,但是这个商品造出来之后,不需要任何人去破坏它,最后它逐渐逐渐绝对会灭的,再坚固的东西也是这样,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长一点而已,有的时候时间短一点而已,这就是业的本体。这个科判观察业的本体而励力断除,就是从这个地方观察业的本体。要成办一个业必须要很大的勤作,但是灭的时候不需要功用,自然就灭了。

 

“虽如是而汝,于业不离染”,已经现量见到种种轮回的有漏的事业都是如是的体性的话,为什么对这样的有漏业不离开染污心呢?为什么还不生起一种厌烦心?所以,了解到业的本体就是这样一种体性,我们不需要为这样难以造作而且容易损坏的东西去付出自己的很多很多精力,付出自己的青春等等,应该好好用这方面去修持无漏的正法,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必要性的。

 

世间上的人不明道理就认为人生在世的时候必须要追求事业、家庭美满等等,但实际上在有智慧的人观察起来,你再圆满,追求到之后都是逐渐逐渐会衰老,逐渐逐渐都会破败的。比如世间上的人为了得到美丽的妻子,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你通过很大的功用得到了,但是你的妻子一方面她会死的,一方面她肯定会衰老的,都是这样的体性。或者你的美满的家庭,暂时来讲你通过很多努力组成了美满的家庭,但是美满家庭当中的人一个一个都要死去,一个一个都要衰老,“作已无功灭”,无功而灭的,不需要做什么功用、加行,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体性,这个就是业的体性。

 

了解了这个体性之后,有什么必要去追求呢?道理就摆在这了,实不实行就看个人相续当中的善缘,个人的精进,个人的信心,佛陀把这些道理说得很清楚,圣天菩萨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必须要远离,不想获得解脱的话谁也没办法的,佛陀也没办法调化的。

 

比喻当中讲到要在山尖上要彻一堵石墙的话是很困难的,山尖本来就是不平坦,比较倾斜的,在这么高又这么倾斜的地方要去修石墙的话,必须要有很多很多功用,搬石头、挑水、和泥等等都需要功用,而且要把这么陡峭不平坦的地方彻成石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是通过这样的功用彻好之后,谁也不去管它,这样的石墙自然就会坍塌的,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像万里长城,以前修的时候几十万人修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谁也不管它,慢慢慢慢一部分就开始倒塌了,如果不维修的话,现在肯定大部分都坏了。后面国家出很多钱去维修保护,没有这样做的话,它自然而然早就坍塌了,没办法留存。这个就是业的自性,有漏业的体性完全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可贪执的。既然如是,作为修行人来讲,看破、看清楚之后就应该好好断除。

 

辛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有些人就会想:这样世间的有漏业虽然没有功用自己就会坍塌,但是这样的业是可以引生安乐的,所以是不是不应该远离呢?他从这个方面想要追求。

 

过去则无乐,未来亦非有,

现在亦行性,汝劳竟何为。

 

这个时候圣天菩萨再从三时进行抉择,你认为业因可以引生安乐,那么安乐在三时当中哪一时可以成立呢?没办法成立。如果三时当中都没办法成立的话,那么你的快乐在哪里?快乐或者在过去,或者在未来,或者在现在,但是一观察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没有快乐的自性,既然如此,你的业因所引发的快乐在哪里呢?没有的。

 

“过去则无乐”,首先讲过去。我们认为过去有乐啊,比如说昨天我吃了一顿好饭,当时就吃得很舒服,难道这个不是快乐吗?但是这个地方讲,现在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完全都没有了,只是一种回忆、忆念而已,在你的相续当中是有这个忆念,但是当时那种自相有没有呢?绝不存在的,一点都不存在,就像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样。昨天晚上正在做梦的时候,也许正在感受这个快乐,但是一醒来之后就没有了,单单就在脑海当中有一个印象,昨天晚上吃好东西,实际上吃好东西的自相找不到,完全都没有了。所以说“过去则无乐”,过去的东西完全都不存在了。

 

“未来亦非有”,你说未来有快乐,今天我把吃的东西准备好,我明天做,明天做完之后难道不是可以享受安乐吗?也就是说,现在积累快乐的因,将来一定会感受快乐的果。但是这里说“未来亦非有”,为什么呢?未来还没有显现,明天的东西是抓不到的,就像石女儿一样,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这个里面哪里有一个什么快乐存在呢?没有。就像明天的梦一样,也是没有的。

 

有些人认为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那现在肯定有吧?比如说昨天我正在享受这个东西的时候,观待昨天位的时候有现在,所以正在享受的时候应该有快乐,或者现在我正在吃东西,嘴里正在嚼大白兔,肯定是有快乐的自性的,但是“现在亦行性”,这个地方观察的时候,现在好像是存在的,但是现在的体性也是诸行的体性。诸行的体性是什么?一切行的体性完全都是无常的。

 

那么这个无常是什么样的无常呢?一段一段的无常吗?比如说这五分钟当中是实有的,第二个五分钟到来的时候,前面的就成了虚妄?并不是这样的。并不是一段一段实有,一段一段虚妄的。现在全部都是变化无常的体性,它是刹那刹那的,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前面我们分析过,每一个刹那也是没有体性的,又是通过更小的刹那组成的,所以没有一个真正的“现在”存在。

 

你认为现在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可以享受,通过中观的正理去分析的时候,现在只是一个假立而已,我们说一分钟是现在,一分钟又分成六十秒,一秒当中又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变化,它如果不变化的话不可能组成一秒钟。如果有一个实有的法,不变化,它不是无常的,不是空性的话,绝对这个一秒钟成立不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没有快乐,感受不了快乐,你的业因成为虚耗了,你的业因所引生的快乐在现在成立不了。所以认为有一个快乐存在完全是一种虚妄的实执,这种虚妄的实执完全是靠不住的,应该打破的。

 

在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当中也讲到通过三时的梦进行抉择。在这个颂词当中是通过理论抉择,无垢光尊者是通过窍诀进行抉择,昨天我们所感受的所有的一切事情,听课也好,做很多事情也好,现在观察起来的时候就和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昨天晚上的梦我现在回忆的时候,单单是一个印象而已;昨天白天的事情,我现在回忆的时候,也只是在脑袋里面有一个印象,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完全都是相同的。白天的显现和梦中的显现,就是当时认为是实有,实际上在今天回忆起来的时候,昨天晚上的梦境,今天在脑袋里面就是一个印象而已,或者昨天白天所做的事情,吃饭、睡觉,现在回忆起来也只是脑袋里面一个印象而已。这两个分析起来没有任何差别。

 

无垢光尊者就是这样抉择的,我们一思维他老人家的理论非常非常殊胜,这样一忆念绝对不会产生实执。昨天晚上是这样,那么今天是怎么样?比如说今天晚上做梦,确实在梦中显现各种各样的法,但实际上是空性的,那么白天,比如现在我们在讲法的时候,我们观察,都是各种各样的因缘或者习气产生的,通过这样的因缘习气而产生的法也是无有自性的。明天我们再观察今天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明天19号,我们观察今天18号的事情的时候,一观察,昨天的这些事情全部都只是脑袋里面的印象了,就好像今天观察昨天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既然这样的话,明天的观察方法也是同样的,这样观察起来,哪里有一个实有的法呢?没有一个实有的法。

 

真正有的时候把这些理论、窍诀好好地思维的时候,修空性,或者修远离世间八法,确实对自己相续当中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以后有机会听《虚幻休息》的时候,把这些方面的窍诀好好掌握,对自己的修行帮助不是一般的。

 

我自己来讲,三大休息当中《虚幻休息》信心最大。一般来讲《心性休息》是显密的道次第,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因为从《虚幻休息》当中得到的实际收益比较大,思维如梦如幻的道理,尤其是如梦的时候,因为幻、水月,自己的相续有的时候没办法太适应,但是梦的话每天都在做,一观察的时候,做梦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本体是什么,或者再观察现在我们在轮回当中白天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本体是什么,一个一个对照,全部都对得上,这样一抉择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疑惑彻底打破。所以白天的时候真的可以这样忆念,这样如梦如幻方面的窍诀性的讲解对自己相续当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

 

“汝劳竟何为”,既然三时都是无实有的,没有一个快乐,那么你为了获得快乐而做种种的业因,这样劳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任何必要。你刚才说应该追求有漏业,为什么呢?因为有漏业可以引生快乐,但是快乐在哪里?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也没有,快乐的果在哪里?没有。但是你的业空耗了,你为了造这个业付出了很多很多辛苦,造了很多罪业,完全就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必须要断除有漏业,断除它的理由从四个角度一抉择的时候,真正就可以生起定解。没有必要再积累有漏业了,应该好好修持出世间的正法。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在河滩上修房子,修好之后马上就被大水冲塌了,或者河滩本身就是不稳固的,所以修一个倒一个,修一个倒一个,一直没有成功的时候。同样的道理,通过这个比喻抉择的时候,我们轮回的众生所做的种种事情,做一个就不成功一个,通过上面的方法观察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都没办法得到它的自性,全部都虚耗了。如果你成功了一个,说出来,但是通过理论一观察你最能够成立的就是现在,但是现在也不能成立。所以你的果就完全没有,就像那个修房子的人,果在哪里呢?修完就倒了,根本就是白辛苦而已。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分二:一、破对福业生爱,二、破积集非福业。

 

因为这两个都是属于有漏业,如果想要获得殊胜的解脱的话,必须要超离有漏业,要获得无漏的解脱,所以不管是福德业也好,非福德业也好,都是需要远离的。

 

辛一、(破对福业生爱)分三: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二、从乐趣至乐趣极难得;三、别破为增上生而积业。

 

壬一、(总破为爱增上生而积业)分二:一、圣者视增上生等同地狱故应怖畏;二、异生若能如是了知则身心顿时坏灭。

 

癸一、圣者视增上生等同地狱故应怖畏:

 

在抉择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些人就有这样的想法:三恶趣都是痛苦的自性,那么为了获得善趣而积业的话,这样的有漏业是不是应该依靠的?因为在善趣当中毕竟有很多安乐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圣天菩萨回答到:

 

智者畏善趣,亦等同地狱,

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

 

这个地方的“智者”主要是讲圣者,并不是一般世间上的智者。有的时候智者分世间和出世间,这个地方的“智者”主要是讲出世间的圣者。因为只有出世间的圣者通过他们的智慧才能现量见到一切善趣的痛苦,一般世间上的智者虽然可以通过观察进行抉择,但是这只是分别心的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很多殊胜的意义没办法了知。所以必须 要跟随出世间的圣者的智慧进行抉择。

 

像这样出世间的圣者通过他们殊胜的智慧见到善趣的种种痛苦而畏惧善趣,“亦等同地狱”,第二句就讲到它的量,到底是把善趣看成什么样呢?实际上善趣和地狱,这两者是无有差别的。虽然从显现上面讲,善趣有善趣的安乐,地狱完全都是痛苦的自性,但是从它们各自的本性来讲,完全都是相同的,通过善趣可以引发很多后面的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讲,善趣和恶趣,和地狱没有什么差别。这样殊胜的智者通过他的智慧也是现量见到善趣当中有很多隐伏的过患,有很多罪恶的缘故,因此说善趣是等同于地狱的。

 

“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而且像这样的圣者对整个三有轮回,要想使他们不生起怖畏心是办不到的。这主要是讲到小乘的圣者,因为他们在刚开始苏醒种姓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在中间发心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而发起出离心,中间修道的时候所造的一切善根资粮都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而进行的。最后如愿以偿获得了解脱的寂灭的安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对于轮回和涅槃两者,完全是分开对待的。也就是说,轮回必定是一种痛苦之处,必定是要厌恶和舍弃之处,所以他们总的趋势就是如是行持的。他们把整个三界轮回完全是看作一个火坑,完全是看作一个生起畏怖之处。既然他们已经获得了圣果,更是以殊胜的智慧现量见到所有的善趣恶趣相同,完全都是一种痛苦的自性。

 

这个地方按照小乘圣者的观点来讲,见到善趣也完全是痛苦的自性。大乘菩萨完全不是这样的。大乘菩萨虽然从他的智慧了解所有的三界全部都是痛苦,但是他们是不是生起畏惧心呢?从他们对于轮回三有角度来讲,不生起畏惧心的,而且把整个轮回看作花园一样,他们在投生的时候有如逛花园,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投生三有。为什么有这样的境界呢?一方面是他们有殊胜的大菩提心,因为要度化众生的话,必须要在三界当中度化众生,所以他们有这样一种愿心。在中间修道的时候,他们了解了一切轮回的自性和涅槃的自性完全都是同等的,轮回的自性也是不成立的,涅槃的自性也是不成立的。实际上离开了轮回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涅槃,轮回本身的体性就是涅槃的缘故。有这样殊胜的智慧和非常强烈的大悲心的缘故,所以大乘菩萨对三界轮回不是以一种产生畏惧的方式来处理的。

 

这个地方因为要引导对善趣有很大贪执的众生,所以从世俗名言的角度来进行宣讲,通过小乘圣者的态度使我们了解到一切善趣恶趣等同,完全是应该生起怖畏之处的。所以为了转生善趣而积累有漏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既然没有必要的话,那么在很多经典和论典当中,比如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也是抉择到这个问题,增上生既然也是值得怖畏之处,那么需不需要积累投生增上生的业呢?有这样的一种疑问。如果是为了度化众生,或者是为了后世能获得修行正法的人身,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获得善趣的身体,不应该获得恶趣的身体。但是这个地方所讲的内容,如果是通过贪执心,专门想到三有轮回当中享受有漏的安乐,从这个角度是完全遮止的,而为了修持正法,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获得一个殊胜善妙的身体而发愿、回向,这方面是应该做的。这两者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为什么这样抉择呢?因为假使我们这辈子修持没有得到成就的话,那么又没有发愿,又没有积累善根,下一世要转生善趣,那么到底下一世转生哪一趣呢?没有办法。所以为了下一世能够继续修持正法的缘故,必须要修持增上生的善业,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二者之间是没有什么矛盾之处的。

 

比喻中说到以前的吉巴国王,这个国王把他抓到的犯人首先是在一个监狱当中通过各种酷刑进行折磨,折磨到一定时候他们就把这些犯人放出来,放出来的时候这些犯人不会感觉到有丝毫轻松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国王有个规矩,一旦把这些人从牢里面放出来之后,马上就要被杀死。一放出来之后,好像是离开了监狱当中的种种苦难,但是实际上更可怕的苦难就在后面,马上就要被杀头的。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没有办法生起欢乐的。

 

通过这个比喻对照颂词怎么理解呢?现在我们处在善趣的安乐当中,我们暂时从三恶趣的牢狱当中被释放出来了,但是正处在善趣的安乐当中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松,没有任何理由值得欢喜,因为这样善趣的安乐是非常短暂的,一旦这样的安乐享尽之后,紧接着马上就要受更难忍的痛苦。所以从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对暂时的善趣生起欢喜,或者为了投生善趣而积累有漏业。

 

癸二、异生若能如是了知则身心顿时坏灭:

 

有些人就会问,既然整个善趣有这么严重的痛苦,为什么那么多人不了解而继续想要投入人天善趣呢?有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就是从异生凡夫愚痴的角度,不了解它的自性的缘故,所以处在非常难忍的痛苦当中的时候,他们还继续造有漏业。

 

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

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

 

凡夫众生如果能够像圣者众生一样了解一切生死轮回当中的种种不可忍受的痛苦的话,那么“则于彼刹那”,正在他了知这个本性的同时,他的身体和心就没办法堪忍这种严厉的打击,决定会同时坏灭的。

 

我们有的时候认为凡夫实际上是可以知道一切生死的痛苦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就通过种种经教了解到了三界轮回的痛苦,既然我们现在了解到了,为什么我们身心没有同时毁灭呢?这个方面是有差别的,现在我们是通过比量的方式,佛陀在经典,菩萨在论典当中所宣讲的三有轮回的痛苦。如果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维,或者在自己内心当中没有好好去观察的话,就觉得这样种种的痛苦只是在自己分别心面前 的一个总相,就认为它是痛苦的,但是究竟痛苦到什么程度呢?他没办法感受,没办法感受的缘故,相续当中的厌离心就很难以强烈地生起来。

 

现在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对于整个三界轮回的痛苦没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的话,说明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没有如理地达到它的量,如果真的是通过修持轮回的痛苦,了解轮回的痛苦的时候,绝对自己一刹那也不想待在轮回当中,绝对时时刻刻想要解脱的。这里说“若凡夫亦知”,主要是说如果凡夫像圣者一样,现量清楚地了知所有善趣和恶趣种种的痛苦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肯定是没办法承受的,他的身体,他的心绝对没办法承受,同时都要毁灭的。打比喻讲,就像瓦罐没有办法承受很重的压力一样,了解到痛苦是如是的强烈,这个时候众生绝对是没办法忍受的。

 

在佛经当中也是讲到,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因为他们的父母亲戚都被暴君杀死了,他们侥幸活了下来,找到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就让他们出家,出家之后他们就比较懈怠,不精进修法,最后佛陀把他们交给目犍连尊者,请他调教。目犍连尊者就通过神通把他们带到地狱,现量见到了地狱当中种种难忍的痛苦。他们经过现量了知,一回到人间之后,如果没吃饭的话就绝对吃不下去,如果吃了饭之后一想起地狱的痛苦,马上就要吐出来,因此相续当中对整个生起了很大的厌离心,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精进地修持,最后获得了罗汉果。

 

难陀比丘也是同样的,我们在学《前行》的时候也讲过,刚开始的时候他出家是迫不得已的,出家之后他也不想守持种种学处,老是想往回跑。佛陀了解到之后,就把他首先带到天界,让他看到了天界的安乐,以这个方便他对天界的安乐引生了兴趣,想要发心护持戒律,后面佛陀又用方便把他带到地狱当中,见到了地狱当中的痛苦,而且了解到有一口空锅就是为他准备的,他自己天人的福德一旦享尽之后,就会直接从天宫堕入到大油锅当中,受到无量的痛苦,了解到这个之后,他就从根本上知道了,不管是天趣也好,人间的安乐也好,完全都是不可靠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地狱当中受痛苦,所以那个时候他就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真真实实地护持戒律,对每一个细微的戒律都非常认真地护持,这就是对业果彻底生信心的一种标志。

 

他们都是因为现量见到轮回或者地狱的痛苦的缘故,精进地发心修道的。现在对我们来讲,缺少如是的因缘,就必须反复地观修轮回的痛苦,如果不反复观修轮回痛苦的话,因为自己处在善趣当中,善趣表面上还是有很多安乐的,所以众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很容易被麻痹,很容易被欺骗,所以就没办法认真地去观修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必须要从内心当中反反复复去修持轮回的痛苦,才能够生起强烈的厌离心。

 

以前龙树菩萨《亲友书》当中也是这样讲过,观想地狱的痛苦都已经非常难以忍受了,何况说以后要亲自感受这样的异熟果,更加难以忍受。这个方面主要是必须要从内心当中生起定解的角度进行观察的。

 

比喻当中讲到,有个人遭到魔的损害,身心都感受到非常大的痛苦,他想,现在魔还没有现前,还是隐藏着给我作伤害的时候,我的痛苦已经没办法忍受了,如果一旦这个魔真正现身在我面前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活了,痛苦就更加难以忍受。他有这样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什么样的道理呢?现在我们通过观想,通过教理了解到三界轮回已经是如是地没办法忍受了,何况说真正以后通过异熟显现的时候呢?要堕到地狱当中,或者即使生到善趣当中,如果变成非常可怜的众生,那个时候就更难以忍受。既然了解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在现在位的时候,我们还有自由自在修持正法的时候,应该抓紧这样的时机好好地修持,断尽有漏业而修持殊胜的出世间的正道。从这个方面去抉择。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四、(断除为远离生死无需努力之争执)分二:一、正说;二、遮止不于现世努力而希求后世之诤。

 

癸一、正说:

 

有些人就会这样问:生死轮回到底有没有边际?如果有边际的话,自然有边际的缘故,我不需要修法了,因为它本身就有边际,我流转到边际的时候马上就可以出轮回了。如果轮回没有边际,我修也没有用,所以也不需要修法。

 

针对这样的问题,佛陀说不能从笼统的方面观察有没有边际,要观待因缘,不具足因缘就没有边际,具足因缘就有边际。就是从这方面回答。这样的教言对我们来讲非常殊胜,我看了这样的教言之后就觉得佛陀所宣讲的这些教法真的很殊胜,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从自己方面就应该好好去努力了,不需要佛陀每天给你呵斥,每天给你赞叹,上师也不需要每天给你说,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就愿意去精进,你自己去创造解脱的因缘,你不创造解脱的因缘就永远不可能出边际,你有了这个因缘就会出轮回。这样的话就讲到了我们应该精进的道理。

 

闻者所闻教,说者皆难得,

以是说生死,非有非无边。

 

这里讲到不能一概而论的原因是什么呢?“闻者”听闻佛法的人,所闻的教法,还有宣讲教法的人,这三个因缘因为是很难得的缘故,所以说众生是没有边际的,轮回是没有边际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没有边际。如果你具足了“闻者”,具足了“所闻教”,具足了“说者”,你去实行,这样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以说轮回有边际了。

 

从这样的教言我们可以说,解脱不解脱完全是自己,你想解脱的话,就可以解脱,你不想解脱的话,就永远会轮回。到底想不想解脱呢?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解脱,轮回太苦了。但实际上真正观察他的心的时候,不想解脱。为什么不想解脱呢?因为对它的因根本没有积极地修持,没有去积累。既然没有去积累的话,想要解脱完全成了妄想了。真的想解脱的人,绝对非常积极地去净罪,非常积极地想去圆满他的资粮,这就是真正想解脱者的相状。显现在外面的相状就是从这方面观察,出离心很猛厉,断除烦恼、积累资粮、对上师生信心这些方面非常有兴趣去实行,从这方面观察,肯定他很想解脱的。

 

另一方面,从外在看起来对因果也不好好取舍,对修持正法也是不精进,对应该做的很多事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推托,比如说背诵,或者思维,或者修持、念咒这些种种都是帮助我们解脱的因,但是找很多理由,没空、病了,推托这样的修法。从这些方面一观察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对解脱的愿望肯定不强烈的。

 

并不是我们从这个方面去观察别人,而是观察自己,就从这些方面观察自己到底想不想解脱。如果自己的心很难以把握的话,就看看自己的行为,如果每天都睡懒觉,或者每天对财物很耽执,有的时候经常生起烦恼等等也不愿意去对治,肯定他就对解脱的意乐不强。如果不强的话,因不具足不可能产生它的果的。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想要解脱的人肯定对这样的因缘都会积极地去创造的。

 

那么这里讲到的“闻者所闻教,说者”,我们观察自己是不是具足呢?有些人就认为我已经具足了嘛,比如佛学院当中有讲法的人,所讲的也是佛法,我也是一个听法者,这不是已经具足了吗?具足之后就可以获得解脱了。

 

有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这方面有一个真实的因和相似的因。如果不好好观察的话,又容易入一个歧途,又成了一个懈怠的因。那么怎么观察相似和真实呢?比如说从相似的角度来讲,自己如果没有具足听闻者的法器,也就是说自己没有成熟这个法器,虽然坐在这个地方在听,但实际上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产生一种想解脱的心,相续当中耽著很多轮回的事情,或者想通过听闻获得轮回的果报,获得世间八法,这全部都是相续当中乱七八糟的分别念,通过这样的分别念,你接触教法也成了堕落的因,这个在《前行》当中说得很清楚的。没有如理作意的话,教法成为堕落的因。所以你现在所听闻的是正法,你相续当中没有对这个正法生起信心,或者没有产生应该产生的种种如理作意,这样的话,你这个听闻者不是一个真实的听闻者。虽然所闻的教有可能是殊胜的正法,说法的人也有可能是具有法相的人,但是如果你听闻者自己的相续杂有烦恼的话,就和《前行》当中讲的一样,容器当中如果有毒的话,再往容器当中倒再多的牛奶,倒再多的甘露,全部都变成毒液了,没办法成为甘露。

 

所以单单从闻者这个角度来讲就很难以具足。如果自己不好好抉择的时候,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法器,但是如果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教言观察的时候,很难具足,十六种暇满详细抉择的时候很难具足。既然没有真实具足,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去说好话了。我们不能说,本来我们观察到自己不是法器,我说:“你是很好的人,你有信心,你有出离心”,这个没用,实际上按照因果的规律衡量的时候,是什么就是什么,说再多好话是没有用的。自己也是同样的,自己认为自己是法器,但是按照这些论典好好衡量一下,通过这些镜子好好照一下自己的相续,一个一个具不具足?不具足的话就不是法器,这个没什么说的,因果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全部是平等的。

 

当然也不应该了解自己不是个法器之后就自暴自弃,也没有这个必要。既然现在是得到了人身,听闻了教法,知道了这样的过失之后,还有改正的机会,现在还没有死,现在殊胜的上师还在,现在教法也是存在的,所以只要从自己的角度发一个决心去对治,没有不能对治的烦恼,全部都可以对治的。所以说像这样的机会就是自己努力去做才能够圆满,自己不做的话就根本不行。

 

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我给你传了解脱法,解不解脱是你自己的事情。佛陀从他的能力来讲,没有办法使你解脱的,佛陀就负责给你传法,怎么解脱的方法佛陀一个一个给你指点得很清楚,你修了就解脱,你不修就不解脱。所以,这是从闻者方面讲,难以具足。

 

从这个地方讲,所闻的教法肯定是圆满的,全部都是佛陀、菩萨、传承上师殊胜的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殊胜教法,每一个教法都是能够对治烦恼的,所以在佛学院当中,所闻的教法确实非常圆满。这个时候很圆满,以后就不一定了,因为上师老是这样讲,他的计划就是两三年当中,没有打算七八年或者十几年,当然如果有七八年、十几年我们都是非常高兴的,但是假使说没有这么长时间,只有两三年时间,那么在这样的时期过了之后,再要去找一个非常纯正的教法,不是说没有,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因缘来讲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现在,在这个时期,所闻的教法是圆满的。

 

“说者”,从说者的角度来讲,他有他自己的功德,需要具足的种种法相,当然最上等是佛陀,佛陀一切障碍消除了,而且他成就了种种四无碍解等等很多很多殊胜的功德,所以佛陀是最圆满的,再下来就是登地菩萨,登地菩萨下来就是加行道、资粮道的菩萨,他们相续当中有殊胜的菩提心,再下面就是种种具足善心的,能够正确了解殊胜教法的意义,并且能够正确的表达,而且他自己相续当中没有杂有世间八法的念头的善知识,这是再不能少的了。这样的“说者”对我们自己来讲,当然上师肯定是成就者,他因为相续当中有殊胜的证悟的智慧,他老人家宣讲的正法,我们是不需要观察的。当然这说的是我们自己的上师索达吉堪布,从这个方面观察的话肯定是圆满的。

 

所以我们努力把自己的相续调伏之后,在这段时间当中,“说者”、“所闻教”、“闻者”全部具足的话,我们的轮回就有边际了。可以说答案马上就出来了,因为因具足之后,按照这样去修持的话,就看到轮回的边际了。

 

如果不具足,“闻者”也不具足、所闻的教法虽然在传讲,但是不是传讲佛菩萨的论典,而是传讲世间的邪论,增长贪嗔痴、增长无明的,这样的论典再听闻,无数劫当中听闻,只能够增长轮回的因,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解脱的。所以“所闻教”如果不具足也不对的。“说者”前面讲了,如果他杂有烦恼,或者他相续当中充满了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不可能对众生产生引导作用。

 

因此“闻者”、“所闻教”、“说者”我们这个地方好像是比较容易具足的,但是我们有的时候观无常的时候,一旦这个地方不存在,或者我们通过自己的业力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再要具足这样的因缘确实很困难。离开之后会怎么样呢?离开之后不要认为我们以前听过了,接触了,就缘这个基础去修就可以了,一方面是这样的,如果你在这两三年当中精进地努力,把佛法的基础打得很牢的话,以后再去看这些论典,肯定是增加见解。但是现在见解不稳固的话,一离开这样殊胜的道场之后,很多邪师,很多恶友,有很多不好的环境引诱你。你相续当中本身见解就不稳固,再通过外面的外缘一冲击的时候,马上就会没有了,消失了。消失了见解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你相续当中的正见消失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种种烦恼、种种非理作意,种种不好的业决定会产生,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

 

现在在殊胜道场当中的时候,我们很少产生很猛厉的不好的想法,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听闻佛法,所以我们相续当中每天都有殊胜的教法在对治。有殊胜教法对治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烦恼就很难产生,但以后我们离开了这个环境,相续当中的见解也没有,再通过其他的邪知识引导的时候,一旦正见消失了,绝对相续当中马上邪见、烦恼、种种非理作意、贪著轮回的过患接二连三地像下雨一样,绝对会出现的。一旦出现这种过患我们就不用分析后世是什么,有没有轮回的边际?肯定没有边际了。

 

所以生死到底有没有边际,还是要看自己,自己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时机,好好进行修持,好好进行抉择?如果有的话当然非常好,应该如是抉择。但是有的时候众生相续当中的业不一样,有的时候虽然道理上了解确实现在就应该好好地听闻,好好把见解打得牢牢的,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通过前世的业因缘,自己很努力,但是背诵也好,思维也好,好像都上不了路似的,有这样的一种现象。

 

我们不是说不好,一方面众生的相续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有些前世当中熏习过了,所以即生当中成为一种利根,各方面智慧、信心、出离心都比较具足。但假使没有具足怎么办呢?如果自己智慧方面不行的话,那么就应该在信心上面多下功夫。确实是这样的。

 

在很多论典当中讲到,你如果是一个愚笨者,但是你对上师的信心非常清净,非常稳固,经常在这方面串习的话,就通过这个就可以解脱。所以如果自己在闻思教理方面实在不行的话,就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取舍因果方面,守持清净的戒律方面,这些方面不需要像思维论典、背诵论典这样花很多功夫还记不住。守戒肯定会守的,取舍因果大的方面自己肯定是知道的,在此基础上精进地念咒,精进地忏罪,这方面自己做得到。如果这样信心不退的话,那么或者通过自己的信心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在中阴的时候祈祷上师,上师加持解脱。有很多很多方法。

 

如果自己具足智慧的话,一方面对教典方面应该好好地去下功夫,从教典当中所讲的意义,对我们修法到底有什么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挖得深深的,你把颂词的意义挖得越深,你相续当中的定解就越清净越稳固。你在表面上浮来浮去的话,你的见解绝对是浮来浮去的,没办法产生很深的定解。所以把法义记得很清楚很牢固的话,你的定解也很清净,很稳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上师不退信心,不生邪见,这方面绝对是解脱的因缘,绝对是产生解脱的根本。

 

所以针对不同的根性,佛陀开示了不同的法门,自己看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因缘,在这方面努力去做,这就非常好。但是又怕给自己找理由,自己背了一天两天书背不动了就说:“唉,我肯定这方面不行的,算了,干脆从另外一方面去入手。”这方面有的时候就不敢这样决定的,有的时候自己的根性是努力了之后自己就能够做得到,不努力就做不到的,有这样的可以改变的因缘,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一方面其他方面应该努力,一方面在闻思教理方面还应该多下功夫。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比喻中说优昙花很难以出现于世间,到底能不能出现于世间呢?这个是难以决定的,因缘聚合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什么样的因缘具足呢?在很多佛经当中讲佛陀出世的时候优昙花就会出现,佛陀一圆寂了优昙花就会隐没的。所以说到底有没有机会出现呢?不能决定。有因缘它就会出现,没有因缘它就不会出现。

 

解脱生死也是同样的,好好去圆满资粮,精进就可以解脱,没有这样的因缘就不以解脱。所以完全就是靠自己。尤其是在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论典给其他地方的人看的时候,就不一定这样讲的,他们不一定具足真正说法的上师,或者圣教不一定具足,听闻的法器也是不一定具足的。但是我们在座的,因为正法和上师这方面是具足的,这方面不需要观察的缘故,所以单单是对“闻者”,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好好地调伏自己的相续,好好地对上师产生清净不退的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这个条件一具足,那自己其他方面的条件早就已经圆满了,不需要再去创造了。所以这个方面一具足的时候,很快就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癸二、遮止不于现世努力而希求后世之诤:

 

断除现世不精进而期待于后世的观点。有些人就会想: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期还没有满,一般共同来讲是五千年,现在是两千五百多年,既然还有很长时间,所以现在不需要努力去修苦行。因为佛法住世的缘故,还有很多持教的善知识,持教的大德,还有很多菩萨会不断地化身,不断地降临在世间传法,既然有这么殊胜的因缘,现在我就不需要着急了,我就等下一世再修持,肯定会遇到佛法,肯定会遇到善知识来调化我的。

 

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决定的。有这样一种可能,但是不是决定呢?不敢决定。如果我们等到未来下一世再做,那么下一世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现在能不能抉择呢?根本抉择不了,我们下一世到哪去了,根本抉择不了。但是现在这一世我们可以抉择,现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抉择的。我们上师已经有了,教法已经有了,自己发起心好好修持就够了,不需要再等到后世。圣天菩萨的意思就是抓紧现在的机缘好好修持,千万不要等到后世。后世的话,说不清楚。

 

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

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总的众生的趣向来讲,就是堕于恶趣的,因为现在的时代太浑浊了,极容易引发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分别念,通过这样的烦恼分别念,绝对就成了一种障道,有这样的障道的话,善法不可能产生,因此这里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障道之后他相续中肯定贪嗔痴或者杀生、偷盗、邪淫等等各种各样的恶业就会具足,具足之后“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世间上的这些人,有这样的外在环境,相续当中烦恼比较粗猛的缘故,如果没有对治,很明显我们的后世就是恶趣。 这个地方指点得很清楚。我们要真正把握自己的修行方法的话,就现在开始按照佛法所开示的去正确地修行,单单只有这个角度。我们前面讲过了,如果把希望寄托于后世的话,那就说不清楚的。真正在自己临终的时候是善业现前还是恶业现前,这个是很难讲的。

 

以前讲业因果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也是这样的,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念先面前,要看他串习哪一个最多。如果我们现在对轮回的事情串习得很多,贪嗔痴串习得很多,那就不用怀疑了,临终的时候就是这个现前得快。如果我们在今生闻思修的智慧,对上师经常祈祷,这些方面经常在串习,临终的时候,因为这些串习得多的缘故,善业就会现前,善业现前自己解脱就很有把握了。为什么在很多往生法当中讲,乃至一念就能往生,但是最后一念能不能保持就成问题。确确实实是这样,佛陀就是这样承许的,乃至一念,临终的时候你能够有这一念就往生了,但是很多人就是最后一念的时候就没办法保持,所以很多就没有解脱,堕入恶趣。

 

现在我们还在存活,还没有死的时候,自由自在的时候,多多地串习佛法,多多地串习纯净的善法,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才更有把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好好串习,千万不要等到后世,千万不要拖到后世去。

 

这个地方讲不要拖到后世去修行,有些人就会想,我在今生当中是绝对要修行的,但是现在不行,再过两三年,以后,这个方面实际上和拖到后世是一样的。现在不修行的话,老是有这两三年,老是有以后,像这样的恶习成熟之后,绝对没有修法的机会。没有修法,一下就到后世了。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现在就要下决心,好好对治烦恼,好好抉择正法,生起定解,现在有把握的时候,把这种好的串习保持到临终。如果在临终那一念比较清醒地保持的话,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陀亲口承诺的。往生之后,所有的事情全部成办,不管你是凡夫也好,圣者也好,到了极乐世界之后绝对不退转,绝对会成就、成佛。所以只要今生当中我们好好修持,实际上就看到轮回的边际了。所以应该从自力方面好好去了解。

 

这些大的论典就是从深的地方督促我们去修行,好好自己去思维,把这些道理思维通了,思维清楚了,自己很自觉的就会好好去守戒,好好去取舍因果,好好去精进修法,这就是它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

 

比喻当中讲到,两个人担着麻线走路,走一段时间之后,看到路上有棉花,其中一个人就认为棉花比麻线值钱,他就把麻线丢了,挑着棉花走。再走一段时间,他又看到黄金,就认为黄金更值钱,所以他又把棉花扔了,担着黄金走。另外一个人就认为我既然已经把麻线挑起来了,就不应该中间放弃,应该把它挑到底,他就一直没有换,看到棉花也没有换,看到黄金也没有换,一直把麻线挑到家里去了。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挑着黄金的人变得很富裕,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另外一个挑麻线的人还是一辈子当中受了很多痛苦。《百业经》当中讲过这样的比喻。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一类众生牢牢地把持邪见不放,老是认为佛陀会在世的,善知识会救度我的,我肯定会自然解脱的。这样的观点在修行人当中很多。既然这样的话,最后他没有好好从自己方面去创造因缘的缘故,自己没有好好地修法,所以就没有获得解脱。

 

另外一个人就比喻成有些修行人刚开始的时候相续当中有这样的邪见,但是通过善知识的开导,就慢慢开始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然后再发菩提心,再修持空性,逐渐逐渐他就开始获得解脱。现在按照我们自己来讲,我们如果没解脱的话,肯定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习气的,但是这种习气能不能保持到最后就看自己如何去调伏。既然圣天菩萨有这样的开示,有这样的方法,我们应该抛弃以后修法、下世修法的不好的邪见,从现在开始逐渐逐渐修持,肯定最后自己会获得安乐果,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刚开始发菩提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我们在学《前行》或者在学加行法的时候都了解到三殊胜。三殊胜首先必须要“发心殊胜”,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个善事之前,尤其是像这样听闻大乘佛法的时候,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更是有必要的。所以首先缘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佛果,自己也积累种种资粮,“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像这样的愿心必须要具足。

 

在中间的时候,是“正行无缘殊胜”,如果按照很高的标准来讲,无缘必须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这样的话一般人不好做到,但是以前上师讲所谓的“正行无缘”,如果在听法的时候,自己没有胡思乱想,一心专注在法义,这个也是属于正行无缘,因为自己没有缘其他的邪分别念,没有缘其他的种种邪思,在听法的时候一心专注地听闻,这个也是“无缘”。

 

做到“正行无缘”之后,最后还有“后行回向殊胜”,通过这样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悉皆成佛道,这个是最殊胜的回向。而且我们最后念的是“文殊师利勇猛智……”等两个颂词,可以说包括了《普贤行愿品》的精髓。在《学集论》当中把这两个颂词称为无上回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就遣除了凡夫通过有毒的三轮执著的方式进行的杂毒的回向。因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的本体是佛陀的本体,显现菩萨的形象,所以他们相续当中完全都有无分别的智慧。现在我们回向的时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的话,实际上就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分别心也可以达到三轮体空回向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回向的时候很有必要如是进行忆念。

 

本来时时都应该提醒“三殊胜”的修法,但是我们开课这么长时间以来就是在上课之前提醒大家发菩提心,然后正行的时候需要好好一缘专注,回向的时候应该如何作意,这方面不是提得很多。不是提得很多的话,有的时候就会忘记,如果是平时已经习惯了的人,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会忆念的。但是如果没有串习得很精熟的人,有必要时时多提醒。以“三殊胜”摄持,发菩提心的时候远离一切寻求世间八法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等等,把这一切不正的发心调正或者转化成为殊胜的善心,不是为自己求解脱,而是为一切众生悉皆获得佛果,我正在做这样一种努力,在做这样一种积累资粮的方便,应该如是地作意。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下面再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中观四百论》分了三个科判: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第七品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轮回总的过患,还有一些善趣的分别的过患,还有宣讲必须要断尽有漏的业的道理。这样宣讲之后我们才可以生起比较清净的意乐心而修习菩萨行。有这样的必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庚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分二:一、于乐趣亦应厌离;二、由爱而住生死犹如癫狂者。

 

乐趣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应该获得的,应该希求的,但是在本论当中,通过佛菩萨所照见的无垢正理宣讲的时候,就了解这样的乐趣实际上也是痛苦的自性。而且如果耽著乐趣的话,也会障碍自己解脱的。所以应该观察乐趣的过患,远离积累生如是有漏界的业。

 

首先观察它的不足之处,也就是说,虽然得到了乐趣,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科判当中分了两个方面:

 

辛一、于乐趣亦应厌离:

 

有些人就会想:三恶趣具足各种各样非常猛烈的痛苦,所以应该远离,这个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善趣当中不具足如是的痛苦,而且有很多安乐,所以是不是不应该远离呢?有这样一种想法。针对这样的想法,圣天菩萨回答道: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

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

 

“地上恶异熟”,也就是在大地上,这个地方主要是讲善趣。因为恶趣不需要抉择,前面已经了解了,或者在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一个人想要转生恶趣的,除了地上菩萨之外。既然如此,这个地方所讲的思维乐趣的过患,这里“地上”就应该单指善趣。

 

善趣当中有人道、非天、天人道,在这样的三善趣当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安乐,人道当中也有各种美满幸福的生活;非天的福德方面可以和天人媲美的,他还有神通神变,可以行走于虚空;天人各种各样的欲妙都是很圆满的,有时候自己的身体也出光明,既然有这样种种的可意之处,为什么要生厌离呢?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这只是从一个角度讲具足如是的种种安乐,但是因为众生在三界当中的善业必定是杂了烦恼的,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虽然是通过修持善法而生于三善趣,但是因为相续当中有烦恼的种子存在的缘故,自己所修的善法必定杂了某种烦恼,有某种染污性在里面的。比如说,在讲记当中讲到,人道的善法主要和贪欲结合,如是他成了异熟就在人趣当中成熟;在非天(阿修罗道)他们主要是杂有嫉妒的烦恼,他们一方面造了殊胜的善法,但是通过相合于在相续当中现起的嫉妒烦恼,二者和合之后就生在非天界;自己造了殊胜的善法又相续当中有傲慢心(很高的我慢心),这样相合起来的时候就转生到天界。

 

从它的因一分析的时候就讲“地上恶异熟”,全部都是恶业的异熟果报。当然如果单单是贪心,或者贪心方面的力量胜过了善业,或者嫉妒心已经胜过了善业,或者傲慢胜过了善业的话,他们就不可能转生到三善趣当中,肯定会堕入恶趣。所以这个地方所讲到的主要是和善业混杂的时候,就生在如是三种善趣当中。从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既然它杂有种种的恶业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恶异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

 

“唯见为损恼”,一方面他相续当中有恶业的因,虽然他暂时生到了三善趣当中,也还是有种种的不悦意、不圆满之处的。在人道当中有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死的痛苦,还有各种各样的爱别离苦,很多很多痛苦,这些方面全部都是通过恶业方面成熟的。混杂在一起的时候,生到善趣是一方面的安乐,但是在善趣当中种种的痛苦,或者非天当中还要感受到互相争地盘的痛苦,和天人打仗的痛苦等等如是的痛苦肯定要感受的。天人也是同样的,前面我们在讲乐趣的时候也是如是抉择了,他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也会受到损伤,也有被杀死的痛苦,在天界当中互相产生排斥心也是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善业杂了烦恼心的缘故,“唯见为损恼”,也是具有损恼性的,并不是很圆满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思维,不管在善趣的哪个地方,实际上都没有一个非常圆满之处。

 

这是从一个角度进行抉择的。如果我们再回想起第二品的内容就更清楚。第二品当中讲到所有三界的自性是痛苦的,没有一个安乐,安乐是暂时缓解痛苦的现象而已,从这个方面一结合分析,没有一个真实的需要我们留恋之处。因此“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具有殊胜法眼的圣者,通过他殊胜的智慧观察整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时候,了解同等全部都是待宰处,一样的,所有的众生都是痛苦,所有的众生都要面临死亡。

 

如果再把这个颂词分成两段进行抉择,第一句第二句主要是观察善趣无有安乐,第三句第四句就是总结不论恶趣善趣,反正整个三有当中没有一个殊胜之处,全部都是备宰处,所以一方面远离了对乐趣的希求,一方面对总的轮回再一次生起厌离心,有这样的殊胜的意义在里面。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大臣,他得到国王的宠爱,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国王还有一些敬畏心,但是后面他的行为越来越放肆,对国王也没什么惧怕了,然后随心所欲地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得罪了国王,国王把他杀死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现在的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是处在善趣当中享受世间的安乐,就像那个大臣一样,而且现在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好像正在受到死主的宠爱,就像那个大臣没有死亡之前,国王对他是很宠爱的,但是三界当中或者乐趣当中的众生,并不因为生于乐趣而可以永远免死的,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你暂时得到了死主的宠爱,暂时没有把你的性命结束,这是暂时性的,不可靠的,总有一天肯定是会死亡的。在天界当中,即使是八万大劫的寿命,最终还是要死亡,没有一个能够逃脱死主的控制。《四百论》的第一个颂词就讲到了这个内容。所以这里讲到“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一方面是有无常的道理,一方面是所有都是痛苦的道理综合在里面,既然有这样的一种无常或者痛苦的自性,那么为什么还对善趣有贪恋心呢?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科判的意思就很明显,对乐趣也应该生厌离。

 

辛二、由爱而住生死犹如癫狂者: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癫狂,

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

 

有些人就认为,既然圣者现量见到三有都是痛苦的,为什么世间上的人还不生起厌离,还贪恋三有呢?

 

凡夫人由于他的愚痴,没办法见到圣者所见到的诸法实相,被无明愚痴所蒙蔽,所以贪恋轮回当中的种种法是常有的、清净的、有我的、安乐的,有这样四种颠倒执,所以他没办法认识轮回的体性而发起厌离。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癫狂”,首先从世间共称的例子开始说起,之后再引入颂词的殊胜意义。在世间上,如果一个人的意识不正常,世间上的人说他是癫狂者,因为他相续当中的想法已经完全颠倒了,从颠倒的业力所引发,他眼睛所见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于他鼻子所嗅到的等等,这一切全部都成了颠倒。世间上正常的人应该依止的,他都远离;世间上的人远离的,他就依止。我们可以见到世间上的一些癫狂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都是跟一般正常人不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相续当中有癫狂的业力,通过这样癫狂的业力引发意识迷乱之后,他把一切全部见为颠倒。这就是世间上很明显的一个比喻。

 

“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虽然在世俗的现象当中有意识正常和不正常的差别,意识正常者我们说是无病的,意识不正常者是癫狂的。这是世间当中的正量,但是世间的正量再观待于圣者的正量看起来的时候,世间上所谓的执著,全部成了颠倒了。就和前面的比喻是一样的。

 

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现象呢?就是因为世间上的人不了解诸法的实相,不了解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执著外面的一切法都是实有的、常有的、清净的等等,这样的话他就见不到轮回的过患,肯定就不会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应该以圣者的智慧作为正量,通过这样一观察的时候,整个住在三有当中的众生,这是从总的方面讲,有些特殊的比如说有些虽然他的身份还是凡夫众生,还在三有当中,但是他已经认识到了轮回的体性,正在修持脱离三有的正法的菩萨或者声闻缘觉的行者,他们即将会脱离轮回,他们是具足智慧者,这些是特殊的,不包括在内。这个地方“则住三有者”是总的方面讲,只要是没有认识清楚轮回的体性的所有的三有众生,智者看起来全部都是癫狂的,“智谁说非狂”,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不说他们是癫狂呢?肯定是癫狂的自性。

 

我们要依靠圣者所见到的四圣谛的道理进行观察,进行修持。四圣谛大家都很清楚,苦集灭道,都是圣者所见的。痛苦的自性为什么叫做圣谛呢?集是烦恼谛,为什么叫圣谛呢?痛苦、业烦恼它本身来讲不是圣谛,但是因为这是圣者所见到的真实的体相,从这个角度来讲,安立成圣谛。我们说道谛和灭谛安立成圣谛还好理解,苦谛和集谛安立成圣谛有的时候就不好理解了,就是因为轮回诸法都是痛苦的自性,痛苦的根本是集的自性,凡夫众生没办法发现,单单是圣者的智慧照见了,照见之后宣讲轮回的自性就是痛苦,它的因就是集,从这个方面安立它是圣谛。我们必须要按照圣者所抉择到的,通过圣得的智慧所安立的苦圣谛、集圣谛等进行修持、抉择,才可以逐渐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从科判对照,通过爱的方式对轮回非常贪恋,不愿意出离轮回,也就是说,世间上的人对轮回的种种盛事都是很贪恋的。有些不信仰因果的人,如顺世外道之类的无神论者等等,他们单单信仰今世,在信仰今世的时候,通过喜爱今世的烦恼对轮回不生起厌离;有些人相信后世,比如有些数论外道,还有一些信仰前后世的外道,就会把安乐寄托到后世去,这也是通过爱的方式对生死轮回没办法生起厌离心。所以这里抉择的是通过爱而贪恋轮回,贪恋生死是不应该的。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国王,他本来比较喜欢自己的太子,有一天突然不正常,对他的太子无缘无故就生起嗔心,发脾气,其他的医生虽然了解他可能有点不对头,但是因为害怕国王把怒气牵移到他们头上的缘故,就不敢去说,也不敢去治,因为这样的缘故国王就彻底疯狂了。彻底疯狂之后,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想法全部都和正常人不一样。我们看到有些疯狂者,大便都敢吃的,完全都是颠倒的。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三界轮回中的众生也是通过无明愚痴所引发,生起了颠倒见,完全不见实相,就像国王对他本身很喜欢的太子生起嗔恨心,怒骂等等,做出和平时反常的行为。凡夫众生的思维、他的所见所闻完全也是一种反常的行为,和什么反常呢?和圣者所见的真实义反常,圣者所见的真实义是无常、不净等等,众生不见这个,反而对常有这些方面生起一种执著。就像国王对太子本身应该好好爱护,但是他对本身应该爱护的地方反而没有爱护,反而生起嗔心去打骂,这就完全不应理。从这个方面抉择的时候,世间三有的众生基本上都是通过无明愚痴蒙蔽之后做出了颠倒的行为,所以绝对不应该依止。这是观察到总的情况。

 

观察到总的情况之后,还是要反观自己,自己是不是对这样的法还是认为常有的、清净的,如果认为常有,如果认为清净就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就会引发种种的烦恼业,就永远没办法获得解脱了。所以通过这样的颂词使我们了解到如果现在有这样的邪执的话,必须要通过圣者所见的殊胜智慧进行调正,调正之后断除它的根本,就是断除它的业。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它对治我们烦恼的实际意义,运用方面应该如是了解。

 

以上讲完了第一个科判的内容。第二个科判的内容主要是宣讲必须要远离生死轮回的因——有漏业。什么是产生生死轮回的因呢?前面所讲的恶趣、乐趣都是有漏的轮回所包括的,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有漏业,通过有漏的恶业会转生到恶趣当中,通过有漏的善业会转生到乐趣当中。现在就要抉择必须要远离有漏业才可以获得殊胜解脱的道理。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要进行修持。

 

一般来讲,在讲世俗的因果的时候,抉择到必须要依靠世间的正见,相信有因果,要做善法,这是从世间的正见方面抉择的。但是世间的正见毕竟是一种入道的基础而已,在生起了世间正见,有取舍因果的能力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不能够耽执,不能够停留,必须要再修持无漏的因果。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第四品当中抉择得很清楚,必须要远离有漏的因果而修持无漏因果的方法,从这方面作了殊胜的抉择。在这里的内容当中也是这样进行抉择的。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三个科判都是有必要的,第一个是总说,第二个是使我们相续当中了解到必须要远离有漏业,为什么?从种种的根据,种种的理由来抉择,抉择好之后我们就知道确确实实应该远离有漏业,应该积累无漏业。了解了这个以后,如果造论者,或者圣者不给我们宣讲如何远离,那么虽然有了兴趣,但是没有实际的方法去远离也不行。所以第三个科判马上讲到如何远离的方法。从这样的次第抉择之后,我们就有了远离的意乐,也了解了远离的方法,可以进行实修。

 

庚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

以是具慧者,发心尽诸业。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轮回当中的恶趣和善趣都是痛苦的自性,但是我们正在受痛苦的时候,从自己的能力方面讲是没办法远离的,既然如此,在佛经论典不如诸佛菩萨有没有开示如何远离的道理呢?实际上已经开示了。就是这个颂词当中所开示的道理。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首先是通过世间的比喻进行宣讲的,现见在世间当中“行等苦”,就是在行住坐卧种种威仪当中所产生的痛苦,比如说自己走很长时间的路,十几二十公里的路,自己会感觉非常痛苦,但是“违时则消失”,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走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一坐下来的时候,马上通过走路所引发的痛苦就会消失。

 

这是以走路为例,其他可以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在世间当中可以见到,你做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比如说走路,你一直走下去,累了也不对治,也不做相违的行为的话,痛苦只能越来越增加,没办法消失的。这个时候用什么方法呢?就是停下来,做和产生痛苦相违的方便,马上就可以使这个痛苦消失。这是世间上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时候睡觉睡得时间长了之后,自己腰会痛,或者实在是怎么样也睡不着了,这个时候只有起床,起床之后慢慢就会从这样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或者自己几天几夜不睡觉的话,睡下去几个小时之后马上就会恢复的。从这些方面都是现见痛苦它的违品可以断除。

 

同样的道理,我们说现在我们的痛苦通过自己的能力、意愿是没办法遣除的,这实际上是没有经过殊胜观察的结果。有的时候异熟果成熟之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感受的方法进行消除,比如说以前造了杀生的业,现在自己生病,这个通过什么办法都无法消除的,通过看医生不行,通过上师三宝加持也不行的,只有通过生病的方式把业消尽。除了这些特定的之外,其它的痛苦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消除,尤其是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产生一切痛苦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恶业,我们现在要消尽痛苦的话,就要认识到它的根本就是业,从业方面入手,断尽它的业,不造业,或者通过方法把业消尽,这个时候痛苦就不可能再引发了。所以佛法所开示的道理就是从它的根本去入手。

 

这个地方是不是单单讲到恶业呢?并不是这样的。有漏业是包括善恶业在里面的。也就是说虽然通过善业转生到了善趣,但是因为相续当中的烦恼没尽的缘故,他还会在善趣当中感受很多痛苦,而且还会引生各种各样以后的痛苦。所以这些颂词当中所讲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是有漏业,所有有漏业都需要断除,断除之后修持无漏业,才可以获得无漏的种种果位而享受安乐。从总的方面就是这样抉择的。

 

前面已经分析了“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以是具慧者,发心尽诸业”,所以说具足智慧的人,佛法当中的修行人可以说是具足智慧的,具足什么智慧呢?具足观察因果的智慧,虽然因果的本性很微细,除了佛陀之外没办法观察,但是跟随佛陀所宣讲的取舍因果的教言、断尽业的教言去实行者,确确实实就是具有智慧的人。虽然世间上的人有很多比较聪明的,但是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讲,世间上的人对做很多事比较聪明,这个不叫智慧,叫邪慧。你能造原子弹,或者你能造飞机,对你的解脱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你的这些智慧单单是成熟在不好的方面了,完全都是一种邪慧。只有如理地观察解脱道,如理地观察一切诸法的本性,这个方面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并不是我们是佛教徒就这样抉择,别人不是就开始诽谤诋毁,并不是这样的。跟随解脱道,跟随佛陀所彻见的因果之道进行观察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

 

像这样的具慧者,“发心尽诸业”,见到了一切痛苦是通过业而产生,所以他们开始发心消尽一切产生痛苦的业。这个从小乘圣者来讲,就是发起出离心,因为对他自己来讲,他没有很大的意乐,没有很大的兴趣要度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成佛,他自己都没有发愿成佛的心,他自己都仅仅是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就已经足够了,所以他是在发起厌离心的基础上修持尽业的方便,通过守持清净的戒律,不再造新的业,通过忏悔,通过修持无我空性等等,消尽相续当中所留存的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方面发心来尽业的。他们通过这样的发心,这样实行之后,他们最后就获得了果,获得什么果呢?遣除了有漏业,不再转生善趣,也不转生恶趣,获得了无余涅槃的果。这是小乘“发心尽诸业”的情况。

 

大乘当然不相同,大乘的种姓就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大乘的行者发心成佛也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成佛的时候才有圆满的功德、能力去度化众生,是为了能够尽多地、尽快地、究竟地度化众生的缘故他才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度众生,菩萨也不会成佛。我们以前听到过一个教言,文殊菩萨从发愿开始,一刹那为自己成佛的心愿都没有产生过,完全都是怎么样令众生获得解脱。他从刚开始发菩提心,一直到最后,到现在,一刹那为自己成佛的念头都没有产生过。这就是菩萨真正伟大的心,伟大的行为。

 

如果我们现在想着为了自己而成佛度化众生,就不对的,应该跟随菩萨是如何发心而发心。发心越广大,越清净实际上他积累资粮的速度就越快,所积累的资粮就越丰富。所以大乘的发心绝对是发菩提心,然后“尽诸业”。

 

为什么发菩提心去尽自己的业呢?为什么不发心去尽其他的业呢?虽然有这样的利他的行为,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讲,你自己的业没有断尽,想断其他的业是很困难的。比如说你自己不会游泳,掉到水里之后还说要去救别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虽然菩萨发心的时候没有想要发心尽自己的业,但是实际上发心的时候他自己的业同时就清净了。清净之后他可以脱离轮回,获得菩萨果,成佛度化众生。

 

这是断尽有漏因果的方法,次第必须要这样。我们现在也是同样的,我们现在如果发了解脱心,或者发了菩提心,就不再修持有漏因果,修持有漏因果是什么呢?虽然我们现在还在轮回当中,还是属于有漏者,我们积累业的时候,如果是作为修行人来讲,恶业方面是绝对无论如何不能造的,就是在积累善业的时候,同样一个善业,通过发心的不同,就会成为有漏或者无漏,如果你发的心单单是为了后世获得安乐,或者今世遣除一个病,绝对是有漏的因果,这个方面不用怀疑,但是如果我们发心发愿一方面以三轮体空摄持,然后再通过发愿成佛,把这个业回向到成佛,这个就成了无漏的业。虽然现在它的本体还是有漏的,但是它的方向,总的趣向来讲,是趣向佛果的,是趣向解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无漏业的近取因。

 

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了解,现在我们肯定是要造很多业的,如果不抉择清楚的话,在颂词当中已经破斥了有漏业了,有漏的善法不能积累,现在我们都不做了,但是现在我们不做有漏法我们做什么?没有做的,圣者的境界我们达不到,圣者无漏的善根,完全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去修很多法,绝对没办法现前的。凡夫的有漏方面也不做,圣者方面又做不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做什么呢?没什么做了,没什么做的话,无因无缘不可能获得解脱的,还是只有跟随自己的烦恼而流转轮回。所以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我们要做很多善法,各种各样的善法,发菩提心、大悲心,或者平时所做的为僧众服务也好,自己平时要做很多资粮,顶礼、转绕等等都要做,但做的时候发心必须要对,要认为我现在是在梦中做这个事情,实在观不了三轮体空,就是观自己正在梦中做这个事情,这就是全知无垢光尊者《虚幻休息》当中讲的殊胜的窍诀。

 

凡夫没办法安住在真正的实相当中去做这些善法,只能说现在我就在梦中。有这样一种见解的时候,实际上在梦中能做所做都是不可得的,梦中虽然有显现,但是空性的。现在我们在听法的时候,现在我在做很多事,就是在做梦,梦中实际上就是空性的,虽然有显现,但是它是无有自性的,这样一观想的时候,实际上相似的三轮体空可以具足,如是就可以相合于菩提道了。然后再通过菩提心,为了众生成佛而进行摄持的话,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同时可以圆满。如是进行观想,如是进行摄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积累各种各样的业就很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在旷野当中行路的时候,要走很长时间的路的话,旷野或者沙漠非常非常广大,越走越感到疲倦,而且自己身上的粮食、水就会越来越少。这个比喻从哪个方面进行对照呢?对照颂词的意思的时候,讲记当中讲到,我们在修法还没有正式入道的时候,肯定越深入对治烦恼的修法,就会感觉越痛苦,或者有的时候积累资粮的时候,会感受很多苦行,在这个现前痛苦的时候,不应该气馁,应该好好一鼓作气地进行修持,因为这个就是出离轮回旷野的方便,不能够随顺它。比如说在旷野当中走路的时候,你一方面非常干渴,一方面非常疲倦,这个时候如果你随顺干渴、疲倦的感觉,随顺你相续当中想要屈服的意识的话,就永远走不出旷野,绝对走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战胜它,从它的反方面去,越困、越累的时候就越要从意志上面去战胜,必须要走出去,必须要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间断地往下走,一直走下去。比如说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在沙漠当中缺水,而且烈日照射,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有生起退怯心,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他就走出沙漠,最后成功了。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三有轮回就像旷野一样,实际上是非常广大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如果随顺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疲厌的感觉,“不想修了”、“这个苦行修起来很麻烦”、“闻思很枯燥”等等,如果随顺这样的业惑烦恼的话,就永远不可能达到解脱。所以必须按照颂词当中讲的,“违时则消失”,必须要从它的违品方面,相反的方面去对治,从这个角度虽然出现很多痛苦,但是我必须要战胜你,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时候,总有一天修行决定会成功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昨天背了第二品,大家背得非常好,确实练了之后根本就不一样的,四个组都背得非常圆满。当时听的时候自己的心中就很高兴,非常欢喜,平时自己精进地背诵,然后在诸佛菩萨面前做殊胜的供养,大家也知道所有的供养当中法供养是最为殊胜的,因此应该了解生起欢喜心。

 

以前我自己在上师面前考背诵的时候,也是很紧张,但是昨天道友在考的时候,确实有点体会,相续当中产生一种非常高兴的清净的随喜心。昨天第二品以上背得很圆满,每个组都训练得很整齐,这样的状态希望继续保持下去。平时大家一起精进地背诵,精进地训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背完了第一品、第二品也不要放下,每天在背之前也把前面的串习串习,不要忘记,这样就非常好。再过十天第三次考,考第三品,大家不要懈怠,每天抓紧的话到时就很轻松很欢喜。在我们这边圆满之后,到时在上师面前供养的时候肯定功德善根是无量无边的。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七品 明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前面从贪嗔痴各自的本体方面宣讲了如何断除烦恼的方式,在了解断除障碍的方法的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还要断除它的所缘境,了解了所缘境不值得我们贪著,就能够帮助我们断除烦恼,所以这两品的内容是有关联的。

 

在这一品当中主要是生起厌离心,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对轮回产生了一个非常猛烈的厌离心的话,对轮回的总的果报或者分别的对境就不会产生贪执,没有贪执的话,缘贪执而产生的嗔恨心就不会有。所以这个方面也是一种断除烦恼的助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于修行者来讲,对整个轮回生起一种厌离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厌离心自己才愿意修法,没有厌离心自己也不愿意修持种种的苦行。因此在这个地方讲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帮助断除烦恼,一方面可以使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尤其是在发起菩提心之后还应该修持厌离心的主要根据,前面我们讲第六品的时候已经讲到了。

 

虽然这个方面如果单单按照小乘的观点来解释,或者按照厌离心方面来解释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总的科判是在发起菩提心之后如何修持菩萨行的方便,也就是说我们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当中,针对一些相续当中菩提心还不稳固的,烦恼还比较粗盛的,这样的话会障碍自己的菩萨行,因此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增长菩提心,以便能够更加圆满地修持菩萨行,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生起厌离心。

 

也就是说,这个是在发了菩提心的基础上,为了使菩提心进一步增长,进一步圆满,所以要修持厌离心,和刚刚开始修持厌离心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自己首先了解轮回的过患,然后发起一个想解脱的心,这个时候是单纯从厌离心讲,还没有生起菩提心。

 

这个地方讲的时候,大乘行者当中有了菩提心的苗芽了,有了这样初级的状态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调伏烦恼、生起厌离心的方便进一步地增加自己的菩提心。有这样一种不同的层次。因此在这一品当中主要是观察整个轮回不应该贪著、乐趣不应该贪著、断除种种业的道理。这些都是使人远离贪著欲财,这个“人”就是修行者,使修行者远离所贪著的轮回的总的圆满和分别的圆满,断除这些之后能够生起厌离心。也就是从断除烦恼的所缘境这个角度进行抉择的。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庚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分二:一、必须修习怖畏轮回之理由;二、如何生起厌离心。

 

要对轮回生起怖畏心,这是一个总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往下抉择。

 

辛一、必须修习怖畏轮回之理由:

 

轮回到底有什么过患?为什么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呢?这个也是有些人相续当中的疑惑。为了遣除这样的疑惑,圣天菩萨回答道:

 

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

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这里讲到了必须要生起厌离心的理由。从几个方面进行抉择的:首先要认识它的过患,认识过患之后必须要厌离。“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现在轮回众生所沉溺的环境是一个“大苦海”,而这样的大苦海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在这样纯苦自性的,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异生凡夫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必须要从这个当中获得解脱,这个是非常有必要抉择的。

 

前面也抉择过,这个地方再进一步抉择的时候,再进一步认识轮回的体性。因为现在的很多众生,好像是现在的生活环境等等比以前有一些发展,现在的很多众生享受到现代的科技,更不愿意生起出离心,更不愿意发起向道之心,所以对现在的众生来讲,更有必要抉择,更有必要在相续当中产生轮回是痛苦的自性,是应该出离的正知正念。

 

如果详细从颂词当中观察的话,首先第一个“于此大苦海”,也就是说整个轮回、世间完全都是充满痛苦的自性。进一步分别的话有苦苦、变苦、行苦三大苦,这三大苦遍满每个众生的相续,只要是有五蕴,最基本的行苦是肯定具足的,在行苦的基础上,或者具足变苦,或者再具足苦苦,因此在整个轮回当中全部都是痛苦的自性。轮回的自性就是纯粹的痛苦的自性,没办法远离的,从有顶直至地狱,恶趣、善趣都是痛苦的自性,充满了痛苦,只不过有些众生麻木了之后,没办法认识到。因此在这个颂文当中圣天菩萨提醒我们轮回的自性完全是苦海,没有一点安乐的。这个方面是抉择轮回的自性是“大苦海”。

 

那么像这样的苦海,它的范围有多大呢?这里说像这样的大苦海“毕竟无边际”,它是无量无边的,并不是像世间上的小湖泊一样有边有际,轮回是无边无际的自性。为什么没有边际呢?因为众生的业无边际,所以通过众生的业所牵引的轮回的痛苦也没办法达到边际。

 

因此前面两句话,第一句抉择轮回的自性是苦海,是痛苦的自性;第二句是抉择轮回是没有边际的。如果轮回有边际,痛苦有边际,我们现在也没有必要对它产生很大的畏怖心,因为它有边际的缘故,我们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出离,但是就是因为它没有边际,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自性,然后生起怖畏。因此第三句讲到“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没有智慧的愚者沉在轮回当中,怎么能不生起畏怖呢?肯定会生起畏怖的。

 

这个地方又讲到愚夫,就是因为他愚痴的缘故,首先不了解轮回的自性是痛苦,然后不了解它是无边无际的,不了解这样两种自性的时候,他一方面还不断地在轮回苦海当中沉浮,一方面还在不断地造漂泊轮回的业,因此称之为愚夫。这里讲愚夫就简别了很多圣者发愿,或者通过他们的自在力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愚夫沉在这样非常痛苦的轮回当中,怎么能够不生起畏怖呢?这就是必须要生起畏怖的理由。

 

我们有的时候如果不观察的话,就认为现在的人世间不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真的仔细观察三界的自性的话,就会知道整个轮回完全都是应该出离的自性。这个对现世的修行者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恒时地了解这个意义的话,就不会对轮回产生贪执,而发起勇猛向道之心。自己就不会再拖延修法的时间,也不会想自己再过几年,或者再过几十年,或者下一世再修法,因为了解了痛苦的自性,因为了解了它是无边际的,通过他自己的能力是根本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出离的,有这样一种前提的鞭策之下,就会抓紧现在的时间努力修法。

 

在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仙人他具足五通,有一天他想观察器世间的边际,然后运用他的神足朝一个方向快速地奔跑,讲记当中讲到他一步就可以超越一个世界。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他的神足力也是比较殊胜的,但是他抱着这样一种希望去观察器世间的边际的时候,没有看到边际就死去了。他不吃不喝地一直运用神足去奔驰,寿命用尽了还没有看到器世间的边,或者他劳累而死也有可能,不管怎么样,讲记当中讲他到中途就已经死了,但是我们不能理解为他真的已经跑到器世间的一半了,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他没有看到器世间的边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这个就说明器世间是没有边际的。

 

通过比喻可以说明,众生沉在轮回苦海当中,轮回苦海也是完全没有边际的,因此为什么不生起怖畏呢?绝对应该生起很大的怖畏心。这是必须要生起怖畏的理由。

 

既然了解了轮回如此的可怕,那么如何生起厌离心呢?具起生起厌离心的方法,前面一个颂词是总说,下面分别再详细抉择到底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怎么样生起厌离心。

 

有的时候在论典当中,厌离心和出离心是相同的,厌离心就是出离心,出离心就是厌离心。有的时候厌离心和出离心是不相同的,厌离心就是对轮回有一种厌烦的感觉,就好像处在世间的时候有一种厌烦,比如有的时候对家庭的厌烦,对社会的厌烦。出离心就是要思维我怎么样能够从这样的痛苦的环境中出离?方法是什么?如果分开讲的话,微细的差别就在这里。

 

比如说我们现在了解到轮回的痛苦之后,就觉得这个轮回确实没有意思了,这个时候生起一种厌离心,最后再进一步思维,我现在怎么样出离呢?必须要修持佛法,必须首先要离贪等等,这样的一种心态就叫出离心。所以有的时候这两者不相同,有的时候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一起讲也好,分开讲也好,都是可以的。这里出离心和厌离心这两者是合在一起讲的,没有从微细的地方进行区别。

 

辛二、(如何生起厌离心)分四:一、不应耽著韶华;二、随业烦恼而转故应当怖畏;三、教示努力断除生死轮回之因;四、断除为远离生死无需努力之争执。

 

壬一、不应耽著韶华: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虽然轮回是一种痛苦的体性,但是现在自己正处在青春美满的时候,不应该对轮回生起怖畏。这个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为了破除这样不好的想法,这个地方有必要进行抉择,不应该贪著韶华。

 

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

虽住此世间,现见如赛跑。

 

现在每一个众生如果是处在韶华时期,青春美满的时候,必定会流逝的,会过去的,这样的韶华时代一过去之后,“复又现于前”,什么“复又现于前”?衰老、死亡次第次第地就会显现在众生面前,“虽住此世间”现在虽然安住在韶华时期,但是这样的时间是会不断地更替的,“现见如赛跑”,谁在赛跑呢?参赛者有青春韶华,还有衰老,还有死亡,它们在一起赛跑。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呢?肯定是死亡。刚开始它们一起起跑的时候,也许韶华青春是跑在前面,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在中间的时候它就逐渐落后了,衰老就会领先,再跑一段时间之后,衰老也不行了,最后肯定是死亡第一个到达终点。

 

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言,我们可以知道,现在虽然处在韶华的时期,但是绝对会衰落的,这个是完全不可靠的,因此不应该贪著韶华。愚人就是因为在韶华时代会贪著妙欲,他认为在年轻的时候不应该修法,应该好好享受世间的五欲,享受世间的圆满,等享受得差不多了,自己逐渐衰老的时候再学佛,再出家,这样两边都抓到了。一方面抓到了轮回的享受,一方面最后又抓到了出世间的安乐。想法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很难以真实实现的。就是针对这样一种不好的观点,所以圣天菩萨在这个地方才给我们教导,不要贪著于韶华。

 

一方面来讲,韶华有它的圆满之处,比如在世间上来讲,处在青春的状态的时候,是充满了活力,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在世间上做很多事情都是得心应手,充满了安乐的。从世间的状态来讲是这样的,从出世间来讲也是这样的。正处在年轻时代的时候,相续当中的厌离心、信心容易发起来,种种听闻的智慧、思维的智慧、修学的智慧,处在年轻的状态的时候都很容易产生。年轻时代确实是修法的精华时期,如果我们现在正处在年轻的时候不好好修持,一旦拖到年老的时候,自己的气血也衰败了,风心也衰败了,也很容易产生种种的烦恼,这个时候想要修行,实际上自己的身体、智慧已经不堪能了。

 

所以从种种方面讲的时候,年轻时代确实有它的闪光点,但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应该舍弃的,什么是应该取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修行的路线。虽然世间的圆满是非常诱人的,但是从前面所抉择的道理可以了解这些都是无常的体性,这些都是欺惑性的,如果再依靠世间的五欲的话,只能使自己增长烦恼,增加堕落的时间。所以从世间方面讲不应该贪著,而应该利用年轻的时代好好修持正法,这就是非常殊胜的。

 

这里所抉择的主要是不要贪著于世间的圆满,不应该贪著于韶华,应该运用这个方面好好修行,千万不要想到以后再进行修持,这是不对的。

 

比喻当中讲到就好像榨芝麻的机轮一样,它没有自在的,不停地在旋转,不断旋转的时候机轮的很多部位在不停地轮换,说明它的无常性。同样的道理,一个人首先有青春韶华,然后有壮年、老年、还有死亡,死亡之后第二世又开始了,又开始出现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如是如是不断地轮转,在这样不断的轮转当中消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解脱机会,所以说不应该贪著。

 

这样的韶华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我们已经享受了很多次了,但是从结局来看,现在自己还是一个具缚凡夫,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还是非常深重的,所以不应该贪著这方面了,应该现在抓紧时间,下定决心,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修行正法。这是非常殊胜的教言。

 

还有俄巴活佛有一种解释方法,“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单单是从韶华这个角度解释,这一世的韶华逝落了,第二世的韶华又现前了,第二世的韶华逝落之后,第三世的又现前了,“虽住此世间”,我们虽然住在整个轮回当中不断显现韶华的时期,但是“现见如赛跑”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恒常性的。所以他教导从这个方面应该引起一种深思,从这个角度应该发起一种修行的决心。这个方面对我们来讲确实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是对现在的人来讲,如果我们没有抓紧现在的时间,年轻的时候好好地修法的话,等到以后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或者再拖到后世的时候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后面几个颂词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抉择。这些颂词主要是提到不要再拖延时间,应该抓紧现在的时间好好修持。

 

壬二、随业烦恼而转故应当怖畏:

 

有些人就这样想,反正存在后世的,既然存在后世的话我就没什么可怖畏的。这种想法从相信前后世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正见,但是他从有后世的方面推迟修法的机缘,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应该呵斥的。

 

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

随他转无畏,岂成有慧者。

 

虽然后世一个接一个地会现前,但是有没有把握在三有当中自在的驾驭呢?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把握的。“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在整个三界轮回当中,你不可能随自己的意愿,想要到哪个地方去就到哪个地方去,这个方面是你自己没有能力的。那么谁在操纵这样的趋势呢?“随他转”,“他”就是业和烦恼,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转到哪一道,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决定的,完全都是跟随自己相续当中所存在的烦恼的深度,或者所造善业和恶业的状态,通过这个方面来决定的,所以是“随他转”的。既然自己是没有自在随他转,在三有当中怎么可能没有畏惧呢?如果这样都没有畏惧的话,“岂成有慧者”?肯定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应该从这方面详细进行观察。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有后世,相信有轮回,但是在相信有轮回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实际上这个地方讲到的“随他转”就是它的核心,科判当中所讲的随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就是它的核心。所以我们现在既然已经了解是跟随业和烦恼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应该了解取舍善恶业的体性,应该了解好好修持正法的殊胜因缘。

 

“三有”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包括所有的五道或者六道。在三界当中不能随愿而往,一切众生不可能随着自己的心愿,如果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愿的话,我现在这一世死了,下一世一定要转到有佛法的地方,听闻佛法,进行修行,有这样的希望也可以,但实际上这样的希望有时候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必须要跟随自己相续当中的业,尤其是造了什么样的业就决定自己下一世转到什么地方去,这样抉择的时候,怎么可能对三有没有畏怖呢?说因为有后世的缘故,我现在不需要畏怖,现在不需要修法,如果这样抉择的话,就根本没有任何实义了,所以这个地方说“岂成有慧者”?

 

比喻当中讲到河里漂浮的浮木,它是没有什么自在的,它想要到哪个地方去,它是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的,只能跟随河流漂着。河流就比喻成我们的业和烦恼,我们就是漂流在河里的浮木,我们下一世漂到什么地方,是转到恶趣?是转生善趣?是转生天人?不是根据自己相续的分别念而转的,而是跟随自己的业,跟随自己的烦恼转的。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要决定后世的去处,必须要认识到它的方向,然后修行对治性。

 

虽然通过善业可以转生到善趣,但是作为修行者来讲,并不是以转生善趣作为他的目标的,应该是以解脱作为他的目标,既然是以解脱作为目标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应该好好地发起厌离心,发起菩提心,修持种种的善法,才能在下一世当中值遇佛法,修持佛法,有这样一种机缘。否则,现在没有好好对治,下一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利根者,也不可能有真正值遇佛法的机缘。因此从这个角度应该生起怖畏。

 

壬三、教示努力断除生死轮回之因:

 

在今生,现在具有方便自在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修持远离轮回的因,抓紧现在殊胜的人身,千万不要拖到以后。

 

有些人讲不管怎么样,以后肯定是有解脱的机缘的,既然这样,现在我就好好地享受。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修行人当中,不管是在家人或者是出家人,这样的观点或者明显或者隐藏的方式肯定是具足的。为什么现在没办法精进修持呢?就是因为相续当中隐隐约约或者模模糊糊有这样一种观念在里面,想着现在我已经和佛法结缘了,不管怎么样,通过这样结缘的善根肯定以后会成熟,会解脱的,现在何必这么辛苦去修苦行呢?何必现在去断除很多家庭的美满、世间的欲乐而去好好修行呢?没有必要。

 

有这样一种看法的缘故,专门针对这样的看法进行破斥。破斥完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颂词反观自己的内心,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就通过这样的法义来进行对治,对治好之后,现在就应该好好修法,千万不要等到以后再修法。

 

未来无有际,常时为异生,

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

 

“未来无有际,常时为异生”如果现在没有好好修持,断除业惑烦恼的话,通过现在的业惑烦恼所牵引的未来的轮回是没有边际的。“常时为异生”如果自己在轮回当中没有边际的漂荡的话,肯定他的身份是“异生”,也就是凡夫,常时都是以凡夫的身份在轮回当中流转。这样以凡夫的身份流转的时候有什么过患呢?凡夫在轮回当中流转是烦恼自在的,他不可能是出世间法自在的,通过烦恼所左右的话,又引发新的业,通过这样的业又会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从这样产生过患。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没有断除业的边际的话,以后肯定还是无有边际的在轮回当中漂荡。

 

打个比喻讲,“如汝过去世”,不需要通过其他的比喻,就像我们自己的过去世。我们流转到现在就是因为前世没有修持远离轮回的因,没有好好去修持对治性。因为现在我们是轮回的众生就可以推知前世我们没有好好修行,前世没有修持因又推到再前世还是没有好好修行,就是因为这样一拖再拖,认为自然而然可以解脱的缘故,所以我们流转到现在,已经没办法看到它的边际了。

 

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转的,到底有多长时间了,都不是用劫可以计算的了。所以可以说很长很长无有边际,流转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难道还没有生起厌离心吗?这个轮回的痛苦是不是还没有受够呢?是不是后世还想转到无边无际的轮回当中受很多痛苦呢?真正从内心当中思维的时候,应该足够了,应该对这个生起厌离了。

 

想想轮回当中所受的痛苦,地狱当中的痛苦,饿鬼当中的痛苦,旁生当中的痛苦等等,很多很多痛苦我们通过《前行》等等殊胜的论典一思维的时候,每一种痛苦都是难以忍受的。以前我们已经忍受了很多次了,只不过现在没办法回忆而已,如果真正能够回忆我们在地狱、饿鬼当中受的痛苦,能够回忆一次的话,相续当中的出离心、厌离心绝对是没办法阻挡就可以产生的。

 

我们现在没办法回忆怎么办呢?只有依靠佛经论典当中所阐述的轮回当中的痛苦去忆念,从这个角度生起怖畏心。这个地方颂词所讲的意思,就像以前我们修持不好流转到现在,现在不修持肯定以后还是会这样流转无数世的。“理应勿复尔”,按道理来讲,有智慧的人不要再重复以前的把戏了,轮回的戏在现在这个时候应该终止,不应该再演下去。

 

这个颂词主要是教导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修法的意思,不要再等到后世。因为越等到后世,串习力就越强,越难以断除。从比喻当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男人,经常和其他人的妻女做不净行,他的朋友劝告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马上停止这样的行为。”他说:“我也知道这个是不对的,我以后肯定会断,现在肯定断不了。”他的朋友就说:“你现在如果不断的话,以后更难断。你的恶习越来越加深就更难断了。”他就不听,果然一生当中都没有断除。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如果把对治恶业的正法往后拖的话,越往后拖,恶业的力量越大,越难以断除。就像比喻当中所讲的这个男子一样,他虽然认识到这个,但是没有下决心去断除,所以他以后就越来越难断除。他这一世喜欢做邪淫,可以推知他上一世肯定是有这个因的,今生他又在不断地串习前世的习气,后世肯定又转世成这样同类习气的人,这样观察下去的话,就永远没有断除的机会。只要不产生对治性永远没有断除的机会。

 

我们现在也是通过三世来观察的话,以前我们没有修持佛法,现在成了可怜的众生,现在没有修习佛法,以后再会成为可怜的众生,通过这样一世一世的因传递下去,就永远不可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导,认识到这个道理,不应该太拖了。很多对治的事情,我们虽然想到以后要修,以后要对治,但是往往成了一种借口,不应该成为一种借口,应该从现在就好好修行。慢慢从自己最猛厉的烦恼开始断除,修它的对治,有了对治性之后,它的力量就会间断,间断之后就容易产生殊胜的智慧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今生当中斩断它的边际。

 

我们在讨论教法的时候,我自己有的时候也喜欢观察,到底我们凡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转的?到底我们已经流转多少世了?有没有一个开始?有的时候喜欢观察这个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认为是需要观察的,有的时候认为不需要观察,为什么呢?因为针对有些人的根性来讲,他一定要搞清楚到底众生是怎么流转的,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他就认为既然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这样一个心,我们就应该从那个地方开始断除,断除之后,最初的时候没有了,后面就没有它的自性了。有些众生喜欢从这个角度观察,如果从这个方面能够产生定解,对修法有帮助的话也可以。

 

当然有的时候再抉择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观察的,我们怎么成为凡夫的,没有必要观察,现在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再这样下去是不对的,应该从这个时候间断。间断的方法我们是有的,比如说修空性、修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只要现前一种道,比如说现前小乘的罗汉果,现前缘觉的罗汉果,现前菩萨果,或者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哪种方法, 一现前果的时候,当即就斩断轮回。你不必要观察我是从哪来的,比如说一个人中了毒箭的时候,他不去医治,而是说这个毒箭是谁射的,箭是谁做的,毒从哪来的,箭杆上的竹子是哪产的,这样一个一个观察没有必要,马上好好把箭拔出来,马上去治病是最好的。

 

所以现在我们对观察自己到底从什么地方开始产生的,有的时候觉得没有很大的必要。实际上佛菩萨在显教的经论当中根本就没提到,他只是说无有边际,没有开始。这样宣讲的时候就阻止我们去观察那个,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很大必要。佛菩萨就是宣讲怎么样把你这个烦恼的根本就在今生当中,就在现在断除。断除之后你有智慧的时候再去观察,慢慢去观察,你有了殊胜的无漏的智慧就通过你的宿命通去观察,以前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轮回的,那个时候观察就可以的。现在好好地观察你的烦恼,好好观察空性的体相,这才是最应该做的,而且是最殊胜的方便。

 

比如说一个种子,要观察它的前面是观察不到的,肯定是它的因,但是要使这个种子再不发芽,马上把它投入火里烧毁,这个时候它肯定再不会发芽了,它在这个时候就终止了。所以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了这么长时间,要好好观察一下现在的五蕴,现在的空性的道理,观察好之后,就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获得殊胜的解脱。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癸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分三:一、对骂者应当修忍;二、对压伏卑弱者的嗔恚不应敬重;三、思维修忍功德应生欢喜。

 

子一、对骂者应当修忍:

 

有些人会想,有些时候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遭到别人的辱骂,或者受到别人的伤害,有些时候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调伏?这个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没有遇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安安静静地听闻、背书,思维修法,但是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麻烦出来了,有一个人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或者当着很多人的面谩骂自己,或者和自己争吵,这样的事情一发生之后,自己的心就不寂静了,安住不下来,没办法进行正常的修行活动。如何调伏呢?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

若于忍作障,有谁愚同彼。

 

这里虽然没有直接针对他提出的问题作回答,但是实际上在颂词当中所讲的意义已经作了非常圆满的答复了。别人辱骂的语言,或者给自己所找的种种麻烦,它的自性是不具备损害的能力的,虽然我们听到的时候使自己的修行波动了,这并不是从实实在在的外在的语言或者行为引发的,而完全是在自己的心中,完全是自己如何观待的问题。如果自己修习了忍辱,处在安忍的状态,这样的语言和行为不仅仅不能对自己作伤害,而且还能转为道用,积累很大的福德。如果不能够安忍,自己生起嗔心,这样的语言行为就会障碍自己,一方面障碍自己当时的修法,一方面障碍自己以后的修法。所以从这个角度强调对以辱骂自己为主的种种怨敌的行为应该认识到它的本性,应该修安忍。这个颂词主要所抉择的内容就是这样的。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如果说通过安忍,无有劬劳,不需要任何勤作就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依靠。“若于忍作障”,反过来讲,如果你对修习安忍作障,这个障碍是什么呢?生起嗔恨心打击别人,如果这样对修习安忍的怨敌作障碍的话,就是一个愚痴者,“有谁愚同彼”,完全没有像这样的愚者,因为怨敌实际上是把大福德送到你的门前,送到你的相续当中,但是你根本不要这个大福德,拒绝接受,然后通过打骂怨敌的方式毁坏了福德,完全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

 

“若忍无劬劳,能得大福德”,前面也讲过,布施、持戒都是比较容易修持的,安忍是比较困难的,在《入行论》当中讲最难行的苦行就是安忍,到底是如何去理解呢?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认为前后是不是有矛盾?实际上是没有矛盾的,从修行简便或者难行的角度来讲,确实布施和持戒观待于安忍来讲,前面两者是易行的,安忍是难行的,但是从能得大福德这个角度来讲,布施和持戒没办法超过安忍。比如说通过安忍所得到的功德,必须要很长时间的布施,很长时间的持戒,通过种种苦行方便之后,也许才能达到安忍的功德。而安忍不是这样的,安忍就是安住在很短的时间当中,比如说怨敌对自己谩骂的时候,或者对自己打击的时候,自己能够处在安忍的状态,不生嗔心,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当中,前面布施、持戒所不能圆满的资粮,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就圆满了。所以从“能得大福德”的角度来讲,它是“无劬劳”的。

 

虽然从修持安忍度的本身来讲,它是很困难的,很难行持,但是从“能得大福德”来讲它确实是“无劬劳”,观待布施持戒来讲,它在很快的时间当中就能获得如是的大福德。尤其是安忍是直接对治嗔恨心的,嗔恨心的过患可以毁坏布施和持戒的善根,但是不能毁坏安忍的善根。在《入中论》等大乘经典中讲,为什么安忍的功德非常殊胜呢?就是因为安忍的功德直接对治嗔恨,嗔恨能够毁坏布施和持戒,不能毁坏安忍的善根。如果你们能够修持安忍,能够经常处在安忍的状态的话,不但不失毁以前布施和持戒的善根功德,而且还可以不断增上,还可以获得安忍的善根。

 

所以通过安忍,无有劬劳能够获得大福德,这样的大福德实际上是通过怨敌而获得的,如果你根本没有怨敌,一生当中平平安安的,你在一生当中一次都没有修习过安忍,那么通过安忍而获得的福德善根你根本少许没有产生过。为什么很多修行者发愿应该在值遇怨敌的时候要好好安忍,有经典当中讲很多净土当中的菩萨很羡慕五浊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众生有安忍的对境,有很多恶人。在净土当中每一个人相续都很调柔,根本不可能对别人产生一刹那的损害心,所以他们就没有办法从忍怨敌这个苦行方面修行安忍,而在像南赡部洲这样的业力之地,有很多很多相续当中具足恶念的人,有很多修习安忍的顺缘。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运用这个窍诀,能够把它转为道用,就能帮助自己积累无数的善根,无数劫的善根通过安忍可以提前圆满。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修法。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就是“大福德”,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很多真正的大福德可以获得。

 

“若于忍作障”,怨敌现前了,对境现前了,你没有如法地安忍,反而打击怨敌,对谩骂者以嗔心的方式进行回骂等,这样你就实际上把自己的“大福德”已经毁坏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完全是一个愚痴的人。比如说一个非常贫穷的人,他身外无有一点财产,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富翁,把很多衣服、资具恭恭敬敬地送给他,想给他受用,但是这个贫穷的愚夫生起了嗔恨心,不接受,然后把这个富翁打一顿,或者把这些东西毁坏,别人说这就是个愚者,有智慧的人肯定会批评他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怨敌就会把很多大福德拱手相让,使你相续当中获得大福德,那么面对这个大福德的时候,自己没有认识到,然后通过嗔恨心的方法,把它消灭了,这个时候确确实实是愚者。尤其是在佛菩萨看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应该呵斥的对象。所以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应该了解,好好修持忍辱。

 

在比喻当中讲到有一对夫妻,丈夫生了很严重的病,很长时间都没有痊愈,而且非常痛苦,他的妻子想使他获得安乐,就把他杀死了。这样的行为完全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在讲记当中也分析了,这样的生病虽然看起来是很严重的,很痛苦的,但是不决定他一定会死,也许好好治疗之后他还有活着的希望。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一个角度,通过生病的因缘,可以清净他相续当中的很多罪业,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愚痴的妻子不了解这些道理,就从非常浅显的目光出发把丈夫杀死,当然是一种愚者的行为。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通过修持安忍,怨敌不一定就完全成为你真正的障碍,你能够转为道用就可以获得大福德。就像这个丈夫一样,他虽然病得很重,但是不一定马上就死,所以怨敌也不一定真正成为自己修法的障碍。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生病可以清净他相续当中的罪业,同样通过修持安忍也可以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罪业;生病痊愈之后还可以享受安乐的生活,同样的道理通过安忍所积累的善根,他下世当中也可以积累很多很多福德。

 

比如说世间上的人都非常希望自己长得好看、端严,而拼命在自己身体上装饰很多衣服,或者在面容上作很多修饰,实际上如果自己真的很丑的话,再怎么修饰也没有用,而真正它的根本因通过修持安忍,绝对下一世当中就会变成非常端严的众生。众生所要获得的安乐果通过修安忍就可以如是获得,所以应该修安忍,应该对骂者、打者、对自己作障碍者努力地安忍。

 

子二、对压伏卑弱者的嗔恚不应敬重:

 

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

嗔唯凌羸弱,汝何敬重彼。

 

“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嗔恨心有一种特性,它只会欺负羸弱者,当面对比较有强大势力的人,比如说国王、地方豪强等等这样的对境现前的时候,国王或者大臣等等对自己作种种伤害谩骂的时候,很难产生嗔恨心。

 

这和前面讲的是不是矛盾呢?前面讲了有能力生嗔和无能力生嗔两种情况,无能力生嗔主要是自己没有能力,别人欺负自己的时候自己有可能产生嗔心。这里讲“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自己这个时候处在无有能力的状态。“特对强力者,嗔恚则不起”这里主要是对大多数众生的心态来讲,大多数众生面对强力者的时候,相续当中生起嗔心的机会不是很多,产生畏惧、产生恐怖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平时在路上遇到强盗的时候,很多时候自己都是产生畏惧的,真正那个时候产生嗔心的人非常少。或者在一个公司当中,下属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果顶头上司欺负你的时候,也是恐惧、陪笑脸等等,很多是这样的,真正生起嗔心对着干的不是很多。前面那个颂词所讲到的意思是假使无能而生嗔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颂词是针对很多众生相续当中的真实状态,嗔恨心有这样一种特色。

 

对于嗔恨心的这种特色,“汝何敬重彼”?你没有必要去敬重这样一种欺软怕恶的懦夫。为什么这个地方讲“敬重”呢?有的时候我们从自己的相续当中讲,虽然认识到嗔心是不好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把它当作佛一样的对境去敬重它,但这个地方“敬重”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牢牢把它抓住不放,把嗔心看得很重,自己的身体一旦受到损害,马上就很容易产生嗔心,实际上是很爱重这个嗔心的,虽然自己也许从表面上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嗔心很爱重,但是从自己心态、行为的表现,实际上还是很重视嗔心的,很喜欢保护它,很喜欢让它生起。从这个方面讲还是一种重视的状态。

 

既然嗔心有这样一种特法,我们不应该去敬重它,那么如何去对治呢?讲记当中讲到,嗔心有一个弱点,对强力者不敢产生的。我们应该按照《入行论》第六品当中所讲的窍诀,为什么不应该产生嗔心呢?因为我们所欺负的对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弱小的,但是因为它有靠山的缘故,我们不敢去欺负它。比如说国王手下的大臣,虽然从他的身体方面讲很弱,一个人都可以把他打死,但是不敢打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的靠山是国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不敢生起嗔心。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对这些弱小者,我们应该把他看成是很强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一个小孩子、残废者,或者是一个各方面都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有非常非常强硬的靠山。两大靠山我们是不敢惹的,第一个靠山是佛陀,《入行论》当中讲到,佛陀恒时对一切众生爱护像儿子一样,如果你对他的爱子作了伤害、打击,佛陀绝对不高兴。不仅仅是佛陀,菩萨、还有很多金刚上师,一切住持教法的善知识、智者,对你生起嗔心去伤害别人绝对是不欢喜的,他们不欢喜的话,你就不能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第二个靠山就是地狱刽子手,为什么地狱当中的狱卒是弱者的靠山呢?我们现在针对弱者生起嗔心,打击了他,通过这个恶业我们堕入地狱,堕地狱的时候这些狱卒就拼命地折磨自己,就好像这些弱者的亲友,我打了这个弱者,这个弱者又喊他的亲友来打我。今世的时候我去欺负了这些弱者,看起来他是没办法还手的,但是通过这个方面造恶业下了地狱之后,那些狱卒就是他的亲友,拼命地折磨自己。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是佛陀不欢喜,一个是地狱的罪业使自己受苦的缘故,根本就不能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弱者作为一个真实的弱者来看待,否则就是自己的愚痴了。因此对治的方法就是经常思维这个,经常思维佛陀,经常思维地狱的果报,经常思维业因果的话肯定是不会产生很粗重的嗔恨心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国王率领眷属去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作战,在边境的时候,国王就召集他的眷属询问他们用什么方法去打击别人。一个勇士就说直攻王宫,消灭敌人。还有一个人说在边境上消灭敌人,和边防军作战,也是比较勇敢的。还有一个人说打仗不敢去,一旦攻入了敌人的城堡,把王宫占领之后,他就去收拾妇女,用鞭子打她们,国王一听就很不高兴,这是一种懦夫的行为,国王就把他开除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嗔恨心就和这个懦夫是一样的,对强大的敌人不敢惹,对弱者就经常去欺负,就像第三个所谓的“勇士”一样,他和边境上的边防军也不敢打,和王宫的高手也不敢打,单单是打妇女,欺软怕硬的特法很明显。嗔恨心有这样一种特色,所以我们认识到之后需要通过很多方法把它从相续当中赶出去,不要让它住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就像国王把这个“勇士”开除一样。

 

子三、思维修忍功德应生欢喜:

 

有些人会这样想,当然修安忍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讲是非常有功德的,而且有必要,通过前面的分析都了解了,但是在自己修安忍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别人的欺负,认为自己没有气魄,认为自己是女人等等,这样讥毁的语言自己没办法忍受,所以不由自主产生嗔恨心了。确实有这种情况,针对现在的修行者来讲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前面讲过了,自己的面子挂不住,或者遭到别人的讽刺挖苦的时候,就没办法坚持自己的殊胜行。针对这样的弱点,圣天菩萨是如何教导的呢?

 

若于嗔处忍,能生诸修德,

于德处云畏,汝唯是愚夫。

 

如果对生嗔心的对境安忍的话,能够产生“修德”,就是修习安忍的功德,在讲记当中讲到慈法八德,对别人不产生嗔恨心,生起慈心可以产生八种功德。“于德处云畏”对通过安忍产生的功德产生畏惧心,不敢修持安忍的话,“汝唯是愚夫”,不是智者,因为不了解因果的规律,对因果的规律没有真实生起诚信。

 

如何没对因果生起诚信呢?就是不了解修持安忍的功德和生起嗔心的过失,而单单随顺于世间上一些人的恶习。世间上的一些恶习认为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就必须要去还击,否则的话自己就没有脾气,就不是一个男子汉,有这样一种观点。被这样的观点所诱惑的人,往往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不顾一切去报仇。但是这个地方圣天菩萨说,我们要了解因果,跟随世俗是不可能获得出世间的果位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成为凡夫,就是因为以前在无数次当中完全都是跟随了世俗的习惯,没有跟随佛陀出世的圣道去修行。跟随了世俗的习惯去做了之后,所引发的结果单单都是痛苦, 所以没有必要去跟随,如果去跟随的话,完全都是愚夫。

 

“于德处云畏”,他本身是想要修持安忍的,但是怕别人对自己修持安忍这种行为看不起,讥讽、嘲笑,所以不敢对有功德的安忍修习,而生起畏惧心,这方面是不对的。

 

安忍能够生功德方面,前面已经做了抉择,这个颂词所讲的内容是让我们明了因果不虚的道理,我们在取舍因果的时候,不要看别人是怎么想的,不要看别人的面子,应该好好跟随佛陀的教义去实行。这是非常关键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当中也是这样做过教诲,他说即使是整个大地遍满了恶人,自己也不要舍弃自己的高尚行为。这方面的金刚语确实加持力是无量的。现在对我们来讲,整个大地已经遍满了这样的恶劣者,不信因果的人,造作各种恶业的人,我们处在这样一种环境的时候,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言去做,不管别人如何行持非法行,但是我自己来讲,必须要坚持上师给我教导的殊胜的善法,修持安忍也好,修持清净的戒律也好,必须要坚持修持种种的善法。不能跟随世间人,跟随他们只有堕落的,没办法解脱。

 

这个颂词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要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通过抉择观察好的善法我一定要去实行,这个地方就以安忍作为例子来宣讲。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男子生在比较高贵的家族当中,他恒时好心好意对待别人,做很多善事,但是他对因果方面的道理不是很通达,所以引发了他后面的不安忍。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碰到一群无赖想和他打架,但是因为他平时相续当中有这样的观念,不能做打架这样不好的行为,所以他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理睬他们,但是他走出去几步之后,后面的人就嘲笑他,说这个人一点脾气都没有,根本不是一个男子汉,和女人一样等等。听到这些谩骂的时候他就不行了,脸上挂不住了,内心也没办法忍受了,他就拔出刀剑来和别人打架。

 

这个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现在我们也是生在一个高贵的种姓当中,我们是佛陀家族的种姓,我们的父亲是佛陀,我们的兄弟是登地菩萨,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是我们家族当中的兄长,佛陀当然是圆满了一切功德的,我们的菩萨哥哥们也是在不断地行持善法,不断地坚持高尚的行为,我们生在这样非常高贵的家族中,通过上师善知识的教导,了解了应该以慈悲心对待别人。

 

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对因果的道理没有好好取舍,没有好好抉择,有的时候没有分清楚什么是好的因好的果,哪些是不好的因不好的果,在受到世间上的人的讥毁、辱骂或者看不起等等的时候,自己就随顺了世间的因果,随顺了嗔心,选择了通过嗔心去对付别人,就走了歧路,这个时候就没有按照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修习安忍。往往在遇到别人挑衅的时候,没办法安忍而做出了伤害众生的行为,就和这个男子一样,他本身种姓比较高贵,平时也是修持很多善法,但后面经不起别人的谩骂而失坏了他的善行。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现在没有对因果方面生起坚定的决心去好好取舍,而跟随了世俗当中的恶劣因果的话,绝对会失坏、玷污自己种姓的意义的。因为像地上菩萨、佛陀,还有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他们的行为都是非常清净的。我们是他们家族的成员,如果做出了失坏家族事业的行为的话,绝对是不应理的。从这个角度应该好好思维取舍。

 

癸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有些人会想: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自己具足压伏别人谩骂欺负的能力,一旦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嗔恨心,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应该如何对治呢?

 

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

故思自作恶,受侮尤善哉。

 

圣天菩萨从这个地方对这些人作了教诲,也是对我们自己作了殊胜的教诲,因为自己的相续当中毕竟还是有这样的习气存在的。这样的习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首先学习好之后就有了对治的方法,一旦有这样的习气出来的时候,就通过这样殊胜的道理对治。

 

“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外在的侮辱和轻毁实际上是无量无边的,尤其是从内心的状态来讲,自己相续当中受到侮毁的习气非常多,显现在外边也是无量无际的,因此你把一个灭尽之后还有第二个,第二个灭尽之后还有第三个,而且你在灭尽这一个的时候,这个坏习气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相续当中,它又会不断地生长。从这样的角度来讲,它绝对是一个恶性循环,没办法灭尽的。

 

我们如果从外在去抉择,一个怨敌不是单单的一个人,他有他的亲属、好朋友,很多很多,你和一个人结了怨,你把他一个人杀死了,实际上就得罪了他所有的亲朋好友。比如说他有十人亲人,你杀了他一个,就同时和十个人结下了仇。你再把这十个人杀了,他们每个人还有他们的亲友,这样一个一个灭的话,绝对是灭不尽的。所以从外在的角度是没办法灭尽的。

 

而从内在的习气来讲,通过嗔恨心把别人杀死了,或者造罪业,以后受到侮辱的习气又种到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去了,阿赖耶识又会重新显现。所以这样的话,绝对是一种没有边际的法,根本没办法灭尽。

 

所以从外在也好,从内在也好,从方方面面讲的时候,圣天菩萨讲“谁灭尽侮毁,而生于他世”呢?从历史上到现在,找不到任何一个人把怨敌完全消灭的。而且即使说你在今生当中能把所有的怨敌灭毁,但是你在他世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绝对不可能有了。因为因果是绝对不虚的,你今世当中造了这么多恶业,在后世当中绝对没有这样大的威力了,肯定会到恶趣当中受很多的痛苦,而且一旦转生为人,通过今生当中的傲慢、生嗔心的过失,下世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卑劣者,所以在后世当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信仰因果,信仰前后世的,谁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圣天菩萨一下就指出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怨敌灭尽,而生于他世。

 

“故思自作恶,受侮尤善哉”,所以应该思维,与其自作灭尽别人的恶业,还不如在受到别人侮毁的时候修忍辱,受辱,这个就是“尤善哉”。圣天菩萨从两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是不修的过失,一方面是修持的功德。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知道确确实实没有一点理由我们可以产生嗔恨心,完全没有。这是圣天菩萨从很深的角度给我们作的教诲,这样的颂词一旦了解,一旦能够从内心当中真正生起这样的见解的时候,就会大大地减少自己生起嗔心的机会。

 

比喻当中讲到了水车的比喻,只要是水在不断地冲击的时候,水车就会不断地旋转,没有停止的时候,没有结尾的时候。水车是一个圆形的东西,开头和结尾没办法区分。通过水车没有结尾,或者不断旋转的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说明颂词当中所讲到的,没办法灭尽怨敌而生于他世。也就是说现在自己看起来是消灭了一个怨敌,但实际上怨敌会不断地显现,根本没有一个结束的时候,只要你没有灭尽通过嗔心去伤害别人的业,这样的怨敌是源源不断会产生的。就像水流没有停止冲击水车,水车不会停止一样,只要自己的业有的时候,肯定会显现不断的怨敌,没办法灭尽的。能够灭尽的方法是什么呢?能够灭尽的方法不能跟随世俗道,必须要跟随佛陀所开示的方法,就是修安忍,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

 

好好修安忍就能够灭尽怨敌,在很多大乘的论典当中就是这样讲的。大乘菩萨找不到一个怨敌,虽然他在修慈悲心之前,也许在世间有很多怨敌,但是他在进入佛门,内心当中一发起菩提心之后,他把每一个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亲友,就在那一刹那,他所有的怨敌全部消失了,一个都找不到了。这个就是佛法的殊胜之处。他不在外在灭尽,他就在内心当中灭尽。内心当中的恶行一灭尽,持戒度就圆满,《入行论》当中就是这样进行的抉择。像这样的很多甚深的教义,真的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的话,确确实实是受用无穷的。

 

以上讲到了灭除现行的比较粗大的贪嗔痴的道理,通过很多殊胜的理论作了抉择。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庚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如果真正要灭尽烦恼的种子必须要修持空性。前面讲了很多对治贪嗔痴的方法,那么有没有一个彻底究竟的对治方法呢?圣天菩萨讲,肯定是有的。

 

若谁能真知,内识住等相,

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

 

这是从最究竟的角度讲如何彻底灭尽烦恼。“若谁能真知”不管是任何一个人,如果真正能知道自己内识当中的“住等相”,也就是生住灭等等,“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如果产生了这样殊胜的智慧,烦恼在自己相续当中是绝对不能长住的。也许它可以产生,但是它不会像凡夫位的时候一样不断地滋长,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了解了“内识住等相”。也就是说,自己的识是一种有为法,它有生、有住、有灭。既然有生住灭的体相,它就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完全都是无常,一切无常的法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存在。

 

既然这样的话,通过这样类似于生住灭的现象,我们了解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呢?嗔恨心,或者贪心,或者痴心正在产生的时候,处在产生状态的时候,它因为本身有产生的因缘,有住的过程、灭的过程的缘故,贪嗔痴正在产生的同时绝对没有自相,也就是说它不是心的本性,只是心的一种外相而已,只是外面所显现的一种影像而已,根本没有真实的体相。心的真实的体相是什么呢?也就是灭尽了贪嗔痴、生住灭的本性,在中观当中讲就是心的空性,在三转F轮当中讲就是心的光明,密宗当中讲就是自然本智。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认为贪嗔痴等现相灭尽之后还有一个识存在,还有一个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的识存在,实际上是没有的。识的本性,它自己也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体性,没有一个实有的体性。通过这样观察的时候,只要从内心当中了解了空性的真如体性,就可以从根本上断除贪嗔痴的生起,或者可以迅速地趣于寂灭。

 

当然如果真正修行到位的时候,或者是登地之后,这样粗大的贪嗔痴是不可能产生的,虽然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种子存在,因为在八地的时候才会灭尽烦恼障的种子,一地到七地之间种子习气还在,但我们不能说初地菩萨没有证悟空性,也就是说在初地菩萨入定位的时候完全都是现见法性的自相,他出定位的时候,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圆满资粮的缘故,他没办法长时间安住在禅定当中,他必须出定积累资粮。

 

出定积累资粮的时候,以前相续当中的烦恼还会显现成外在的二取的形象,种种的心识、分别还有的,但是像这样的分别绝对不会有贪嗔痴等烦恼,就是因为他灭尽了非理作意。他虽然有外境可以现前,比如说在菩萨面前,一个女人可以现前,他相续当中烦恼的种子也还在,但是非理作意没有了,他不会想这个女人是很好看的,这个女人是应该贪的,这样的非理作意通过他现见法界的自相之后不会再产生,所以菩萨相续当中虽然有烦恼的种子,也有外境现前,但是不可能产生贪嗔烦恼,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一般的凡夫人,他有烦恼障的种子,而且有外境,而且有非理作意,这三者一聚合的时候决定会产生烦恼,因此我们要断除非理作意也需要通过安住识无相的贪嗔痴,一切法无自相的体性,安住在这个的时候,非理作意不会产生,因为贪心、嗔心本身就无自在的,本身就是空性的,只不过是识的一种变化而已,这个时候我们就逐渐逐渐在相似地断除非理作意了。通过这样的空性见解抉择的时候,虽然不会像初地菩萨那样彻底灭尽,但是比较粗大的非理作意通过这样的空性智慧就能压伏。这个时候对我们的修行就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这是从断除烦恼种子方面,从了解贪心、嗔心、痴心三毒的根本,了解它的自相来断除它的种子。现在在凡夫位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必须要思维,必须要相似地修,然后在地上菩萨现见空性的时候,出定位虽然有心识,但是由于有空性智慧摄持,根本不会产生粗大的执著。这样不断不断修持到八地的时候,相续当中烦恼障的种子彻底灭尽,非常非常清净。到佛地的时候,所有的障碍完全清净,那个时候连烦恼障的种子习气都不会再存在,就是最极为清净的果位。

 

比喻中讲到,要断除一棵毒树的话必须从根本上断除。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贪嗔痴无自相,从空性的角度直接去对治,效果是绝对非常非常殊胜的。这里只是略说而已,广说是在第九品以后,在讲胜义谛的时候就讲到在胜义谛的位置上如何不存在种种心识,种种的我,种种的色法,它的根据是什么?讲得很详细。一个一个给我们抉择,就像前面我们所学的不应生贪、不应生嗔、不应生痴等等,或者一切都是无常的理论一样,非常详细地一个一个打破我们相续当中的实执。

 

现在我们学到这里,通过圣天菩萨的理论抉择的时候,确实就是不应该生嗔心,就是应该断除贪心,一切诸法就是痛苦的,完全都能够通过金刚句产生定解。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了后面胜义谛的理论之后,通过圣天菩萨所开示的一个一个修持空性的道理的时候,我们绝对产生定解,这个“我”就是没有的,一切实执法就是不存在的,一切诸法就是空性的,这样的定解决定会产生,这样的定解产生之后,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的前相决定会具足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修行的话,烦恼决定不会再长期安住。这方面是非常殊胜的。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第六品就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