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子二、不悦意语自性非损恼故不应起嗔:

 

有些人会这样想:虽然修持安忍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时候不由自主就会产生一种嗔恨。

 

所闻不悦意,自性无损恼,

故从分别生,妄执由他起。

 

我们现在所听闻的不悦耳的种种声音,实际上它的自性来讲没有损恼的,那么现在我们通过不悦耳的声音产生的种种痛苦,它的来源是什么呢?是从分别念而产生的,自己认为这个语言对自己不好,能够伤害自己,自己相续当中有这样的分别的时候“妄执由他起”,妄执是由他人的嘴里所说出来的不悦耳的语言使自己产生一种痛苦。这个地方主要的核心在于认为语言是有自性的损恼性的法,实际上通过各种方面观察分析的时候,语言不具足这样的特性,它的自性不是一种损恼性。

 

我们可以分析它产生的来源,通过自己所认为的假定的怨敌,他的口形的不同变化的气流,形成了各种各样语言。这样的语言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它没有一个特性,并不是从对方具有伤害性的心里,本身就存在这样一种伤害性的东西,然后从口里像射箭一样射到自己耳朵里,然后使自己受到很大的损伤,并不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这样不悦耳的语言根本没有,最后通过对方心相续的作意,通过他不同的嘴型形成气流的振动的时候,好像就形成了种种的语言。所以这种语言本身的来源就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无自性的,既然是无自性的东西,不存在一个自性的损恼性在里面。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现在我们所听到的语言,按照《俱舍论》来讲是一种色法的体性,是无有分别的,它并没有一个分别心“我要伤害某某人”,它是一种无自性的法,无分别的法,没有想要伤害众生的想法,所以进入到我们耳朵里的时候,照理来说也应该不对自己造成损害的。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我们听到一个语言的时候,认为这个语言对我们造成伤害了,但是我们要观察,这个语言是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了吗?还是对我的心造成伤害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没有造成伤害,我们直接接受语言的是耳根。我们听到的语言,有的时候对方声音大一点,好像觉得耳朵有点振的感觉,但实际上对耳根是没有伤害的。如果声音不是非常粗猛的话,这样的语言进入到自己耳朵的时候,对自己的耳根来讲也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的作用。那么这个声音对自己的心能不能造成伤害呢?也不可能造成伤害,有的时候总是想他的语言刺伤了我的心,这是没有经过观察的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怎么伤害你的心呢?心是一种没有形状的、没有实质的,像虚空一样的东西,语言的声音是一种色法的体性,就像声音对虚空没有损害一样,语言怎么可能对自己像虚空一般的,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实质的心能产生危害的作用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从方方面面观察语言都没有伤害性,那么为什么就对我们会产生伤害的作用呢?可以说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实际上这个地方讲是由分别而产生的,自己的恶分别念通过因缘和合,自己的耳根收到这样不悦意的语言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语言对自己做了伤害了,实际上根本没做任何伤害,这方面就是一种妄执。本来伤害是从自己的相续当中产生的,你如果不对它作分别的话,它对你就不会作损害,但是如果你自己内心当中认为这个语言对自己有伤害了,这个时候你自己马上就感觉到伤害的作用。所以说“故从分别生”,本身这个伤害是从自己的相续当中,从自己的分别念而产生的,“妄执”就是不了解它的体性,不了解它的实相,就虚妄地执著这个是通过他人所发的语言进行的伤害。

 

因此从颂词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分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语言的自性不是损恼性。前面分析过很多道理,讲记当中还有一个道理,如果它真的是一个损恼性,自性就是有损恼的作用的话,那么说这个不悦耳语言的怨敌,他一说这个语言的时候,马上他自己就要受到损恼。既然它是一种有实相的损恼,那么不管对任何人都有损恼作用的,所以这个怨敌说这个不悦耳语言的时候,马上它嘴里就必须要产生痛苦的感觉,或者他自己耳朵听到之后,他自己的心马上也应该产生一种非常不悦意的感觉,就是因为它是实性法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的时候应该是有损恼的,但是实际上说这个话的人不会受到不悦耳语言的损恼,因为他相续当中没分别的缘故。

 

语言的本性不是一个真的东西,就好像我们嘴里说一个“火”,实际上嘴巴里所发出的火的声音,不具足真正的火的自相,如果这个火有自相的话,嘴巴里一说火的时候,马上自己的嘴巴就会被烧着,就会感觉到非常刺痛。实际上是没有的,在所说的语言上面没有一个损恼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推知的时候,所说的不悦耳语言本身也应该是没有一个损恼性的。

 

针对我们平时来讲,对这样的颂词比较熟悉的话,就可以运用,我们有的时候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听到别人赞叹的时候自然而然生起一种很高兴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从分别念而产生的。赞叹的语言也好,损恼的语言也好都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安乐和痛苦的自性。

 

这个方面就教导我们要破除妄执,认识到语言的自性犹如谷响一样的话,我们就对种种赞叹的语言、损害的语言不会产生贪嗔的感觉。我们听到谷响的时候,一观察它的自性,它的音虽然是一个人所发出来的,但是山谷回音的本身确实是没有一个自性,没有一个分别念在里面操纵的。因此观察内、外、中都没有一个自性产生,不管这个谷响所说的是骂你的语言,或者是赞叹你的语言,实际上真的有智慧的人来讲的话,谷响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没有一个自性,所以他对这个不会产生一个喜忧的感觉。同样的道理,通过别人口里所发出来的赞叹也好,呵斥也好,实际上也是如同谷响一样的,根本没有丝毫自性的。了解这样的道理的人平时在修行过程当中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赞叹则飘飘欲仙,也不会因别人的呵斥而非常伤心。

 

这个颂词所讲到的意思就是必须要认识它的实性,认识它的本质,不要被它虚假的外相所蒙蔽。比喻也是针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比喻中讲到一个牧羊人取了两个妻子,每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从故事的内容看来,她们肯定是不和的,有一天其中一个妻子听到地窑里面发出吃东西的声音,她就认为肯定是另一个妻子的女儿在偷吃东西,她就开始骂:“牛婆子,你在吃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像牛一样的女人在里面吃什么东西呢?她生起了很大的嗔心,然后进行谩骂。后面她发现这个不是别人的女儿,是她自己的女儿在偷吃东西,这个时候她马上就没有嗔恨心了,就改口了,说是老鼠在偷东西吃。

 

这里有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它是来源于什么呢?前面一种生起嗔恨心是来自于不了解真实相,她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妄执是别人的女儿,她马上就生起嗔恨心,因为本来平时就不和,所以就缘这个虚妄相产生嗔恨心。后面了解到是自己的女儿,就了解了真实,也就是说了解了实相之后,马上就没有嗔心了。

 

通过比喻对照颂词,自己在没有了解真实义的时候认为这个不悦耳的语言是对方所产生的,有真实损害的自性,被这样的现象所迷惑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嗔心,认为就是对方说了语言来伤害我。最后通过观察它的本性,这个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它的本性是没有一种损恼作用的,产生损恼单单是分别心产生的,认识到实相的时候,自己的嗔恨心就会息灭,不会再产生。

 

对照这个故事的时候,需要从妄相和实相这两个角度,进行对照分析。平时没认识到这个情况的时候生起嗔心,主要是被现象所欺骗,而一些修行者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能够安住在这样无自性的本性当中,不生起嗔恨心,实际上就是了解不悦耳的语言没有损恼的缘故,没有必要产生嗔心。我们自己不应该学习前面一种被麻痹、被欺骗的状态,而应该修持圣者所欢喜的忍辱的方便,不应该通过不悦耳的语言产生嗔恨心。

 

子三、典章说应治罚毁骂者是颠倒:

 

紧跟着前面颂词所抉择的内容,有些人就会想,前面分析的时候说不悦耳的语言是没有损恼性的,但是按照世俗典章中的说法来讲应该有损恼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世俗典章中写到对于谩骂自己的人应该惩罚,如果不悦耳的语言真的没有损恼性,为什么世俗的典章里面还会这样规定呢?他从这个角度认为不悦耳的语言还是有损恼性的。

 

这个地方破斥的时候就说,世间的典章是不正确的,不应该依靠,不应该作为正量的。由此也可以推知制定这个典章的人也没有了解到不悦耳的语言是没有损恼的自性的,他认为不悦耳的语言对自己能产生实有的伤害,所以他在这样一种烦恼心的驱使下在典章中写下了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语言。因此从种种方面观察之后,我们就认为世俗的典章中所讲的应该对谩骂自己的人惩罚完全是不应理的。

 

如对毁骂者,则说应治罚;

如是对赞者,何不说供养。

 

这个就是世间典章的矛盾之处,尤其是以前婆罗门的典章当中讲到,对毁骂自己的人应该治罚,应该割他的舌头,好好地惩治他,对赞叹自己的人就没有提到应该对他供养。如果你对谩骂者治罚的话,反过来讲,对赞叹你的人应该供养,这个是一般的规律,但是在世间的典章当中根本就没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世间的典章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的,不应该把它们作为一种正量,而应该按照世间的真实规律,或者佛陀所开示的正道,对治自己种种的嗔心烦恼。

 

因为婆罗门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最优秀的种姓,他们是梵天所产生的,从这个角度他们认为自己很尊贵,所以一遇到其他种姓的人对自己看不顺眼或者谩骂的时候,他们就规定婆罗门种姓的人有特权,可以马上治罚他,或者割掉他的舌头等等。这是在他们的典章里面很明显地规定的,但是对赞叹自己的人就没有说供养。这是不合理的,这个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比喻当中讲到,单顿地方的人有一种习惯,在路上如果遇到别人毁骂自己的时候,就应该马上抽出兵器来把他杀死。这样的习惯单顿地方的人都是普遍认同的,因此死于刀剑下的人是很多的。但是他们就没有对赞叹自己的人供养等等回报的习惯。我们说这样的习惯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大象杀死了其他的弱者的话,是不需要偿命的,而世间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保护大象,不能杀死大象,否则他要受到种种的惩罚,乃至于判死刑。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大象作为强者可以杀死弱者不偿命,同样作为强者的能人杀死了大象就要偿命,这是完全不应理的。通过这样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知道世间上的所称赞的应该对毁骂者治罚完全是不公平的,不应该依靠的。

 

印度也是这样的,在世间一般不明道理的人当中,死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受辱。别人在侮辱自己的时候,情愿跟他拼命,情愿被他杀死,但是不能忍受被他侮辱。被这样的一种歪理所牵引而受到痛苦的众生非常多,都是没有了解到真实意义。

 

了解了真实意义的人,比如说在座的修行者,对我们自己来讲就不应该再跟随以前的习气。因为有些人在学佛之前,在社会上面沾染了很多不好的习气,受到了各种各样不好的影响,在现在的相续当中还没有彻底清净,所以有的时候遭到别人语言谩骂,或者受到打击的时候,这样的习气一翻出来,就认为绝对不应该被别人侮辱,所以一定要报仇。有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惯。这样不好的习惯来源就是世间上不好的说法,我们不应该再依靠它了。但是有的时候明明知道不应该依靠它,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这个习气还会翻出来。这就是因为对这样殊胜的论典的内容还没有好好去深入的缘故。深入之后就可以对治到以前的不好的习惯,制止自己生起嗔恨心。

 

子四、对能遣除自己心境过患之语不应起嗔:

 

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别人在大众当中直接揭露自己的过失的话,这个是很难以忍受的,所以应该产生嗔心。但是这个地方讲,揭露你的过失,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实际上都不应该产生嗔心。这个也是很实在的能够对治我们烦恼的殊胜的教授。

 

汝不说可呵,若余亦知者,

不应嗔说者,况嗔不实说。

 

“汝不说可呵”,你相续当中的比较明显的过失,即使不说出来,它本身也是被呵斥的对象,“若余亦知者”,如果其他的人了解了,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不应嗔说者”,不应该对说你过失的人生起嗔恨心,“况嗔不实说”,何况是你没有的过失,别人通过种种方法在大众当中揭露你不实的过失,这更不应该产生嗔心了。

 

这个颂词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自己确确实实存在某种过失而被别人揭发了,这个时候应不应该生嗔心?另外一个角度,自己没有这种过失,别人给自己栽赃陷害,说自己有某种过失,能不能生嗔心?我们在遇到别人揭发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完全就是这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了,或者自己实际存在这种过失,或者自己根本没有这种过失。有的时候不管自己有过失也好,没有过失也好,一遇到别人揭发的时候马上生嗔心,实际上通过这样的颂词观察的时候,绝对是不对的。完全是不应该生嗔心的。

 

首先分析第一种,讲记当中讲到,如果自己确实戒律不清净,或者自己确实有某种比较明显的过患,比如说嗔心很大,相貎丑陋等等,本身自己有这样的缺陷,你不说的话别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到的,别人说出来只不过是把事实讲出来而已。既然你有这样的过失,为什么对说过失的人生嗔心呢?完全没有必要。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过患,自己本身戒律很清净的,别人说你的戒律不清净,或者有某种过失,本来你的嗔心很小,别人说你脾气很大等等,其实一观察的时候,他说的这些完全不是事实,我不需要去跟他回辩。我自己戒律清不清净,我自己知道,佛陀也知道,上师也知道,其他道友都知道,他这样说的话,对自己来讲没什么必要回辩,有智慧的人就会这样了解。

 

有智慧的人对前面那种,自己有过失的话,别人一说,自己一观察:“说得很对,我应该改正。”他就会把不悦耳的语言马上转为道用。还是有没有智慧的差别。有智慧没智慧,并不是说我了不了解这个意思,了解就是有智慧,不了解就是没智慧,实际上这个地方有没有智慧就是你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能不能通过你所学的正法去对智,如果遇到对境的时候,马上能够回忆这个教法,能够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就是一个智者。如果虽然从方方面面了解了教理,但是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忍受不住,还要生嗔心,这就不是智者。

 

这样的内容应该好好思维,好好使它在内心当中扎根,这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很关键呢?有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脾气,觉得通过这个人的揭发,自己的面子挂不住了,自己非常丢人。有这样的一种非理作意。实际上真正通过佛法的智慧观察的时候,你丢人也好,不丢人也好,对你自己的智慧来讲,如果能够安忍就有帮助,如果不安忍绝对会有损害的,因此必须要从它的真实意,或者从长远的角度来观察,而不应该现在为了在众人面前保住面子,所以一定要大发雷霆,好像大发雷霆才能显出自己英雄似的。实际上这些方面都是随顺自己烦恼的愚痴的做法,没有跟随佛陀开示的正道去行持。

 

道理方面很清楚,但是要能够做到的话,还是要花一番功夫,还是要精进,要受一番苦行才能够做得到,否则的话根本做不到的。如果做不到,经典当中所讲的和自己内心当中根本没办法融入的话,对自己调伏烦恼还是没有作用的。

 

比喻中讲到,国王可以说是比较有智慧的人,有一天来了两个争吵的人,原因就是一个人对一个残废者直接揭露他残废的缺点,他说:“喂,残废者,你过来。”残废者就认为侮辱他了,非常不高兴,就到国王面前请他裁判。国王一问情况之后就对这个残废者说:“情况就是这样的,别人说你也好,不说你也好,你本身就是这样有缺陷的人,你再生气也没有作用,所以你应该息怒。”通过这个方面善巧地解决了纠纷。残废者一想这个道理确实是这样的:“我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有缺陷的人,我再去生气就没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息灭了嗔恨。

 

过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争吵的人,争吵的原因又是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是残废者,国王一询问的时候,对方根本不是残废者,是一个很健全的人,所以国王用智慧一观察,就调解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是残废者,但实际上你不是残废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没有必要生起嗔心,也没有必要发脾气。”那个人一想,确实也是这样,自己也是一时之气而已,实际上别人再怎么说,对我来讲没有任何损害的,因此他从这个角度就息灭了嗔恨。

 

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实际上自己就是国王,自己怎么去裁判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真的通过这样的论典了知了这样殊胜的道理之后,就可以作出很公正的裁判。如果自己有过失,别人骂自己的时候,自己内心当中用正知正念一观察就知道,本身有这样的过失,别人说得对,不应该生嗔心。如果别人无根诽谤,自己明明就是很清净,别人说自己是不清净的人,这个时候通过自己相续当中的智慧一观察的时候,别人说这些语言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伤害,所以也不会生起嗔心,因此自己相续当中的正知正念就是国王,如何去裁判就要看自己相续当中的智慧了。所以必须自己要养成好的习惯去做正确的判别,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必要的。

 

子五、对恶劣者说恶语不应起嗔:

 

有些人有这样的疑惑:被恶人恶口相骂的时候,应该如何调伏自心?针对这样的疑点颂词当中讲到,恶人嘴里所发出的恶语你听到的时候应该很庆幸的,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具体的理由这个地方就讲到了:

 

从诸恶劣人,非仅出恶语,

恶人发恶语,实属于少分。

 

恶劣人相续当中的烦恼是很粗重的,嗔心、贪心、傲慢、嫉妒都是很粗重的,针对这样一种相续当中充满了五毒烦恼的恶人,他有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给你治一个某某罪过,然后打你或者杀你,做出很多很多罪大恶极的事情来。因此这些恶劣的人单单是发出恶语来伤害你的时候,实际上这些恶语只是他相续当中无量罪恶所显现出来的少分而已。既然如此,你单单听到恶人的恶语就不应该产生嗔心了,应该觉得很庆幸:“他没有杀我。”因为这个人相续当中具足了很多很多恶劣的想法,所以他可以做出很多乃至于伤害众生性命的事情,这个时候单单发出恶语实际上是极其少分而已。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十分庆幸。

 

尤其是现在五浊恶世,恶人遍满大地,到处都是不讲道理,不守道德规范的恶人,我们平时在世间当中修法的时候,或者弘法的时候,绝对会遇到种种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就通过这样的方法去处理。他骂我只是少分的痛苦而已,实际上应该修持安忍,不应该生嗔心。从意义来讲就是这样的。

 

比喻当中就讲到了富楼那尊者的故事,一次安居结束之后,他想要到一个学那国家去弘法,佛陀为了显示他的功德,就明知故问,明明知道他肯定是能够胜任的,但是为了显示他殊胜的功德的缘故,他在大众当中就劝富楼那尊者说:“你还是换一个地方吧,听说学那这个地方的人相续当中充满了种种烦恼,很恶劣的,肯定会对人作种种伤害的。”这个时候富楼那尊者就说:“我对这样的种种伤害早就有准备了。如果是学那地方的人骂我的话,我可以生起欢喜心,他还没有打我;如果是打我的话,我应该生起欢喜心,因为毕竟没有以兵器来伤害我;假使他们以兵器来伤害我的时候,我应该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毕竟没有把我杀死。即使退一万步说,他们用兵器把我杀死了,我应该感谢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帮助我进入了无余涅槃。”

 

小乘的观点就是这样的,在获得了罗汉果之后,他还要不断精进地修持,不断地护持相续当中殊胜的智慧,否则的话还容易产生烦恼退失的。所以他们在获得罗汉果之后还要不断地修持禅定,修持止观,不断地处在不放逸的状态当中。他们一旦死去之后,马上就进入无余涅槃,非常安乐的。富楼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他把我杀死了,他就帮助我完成了最圆满的道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应该感谢他们,所以我绝对应该去调化他们。

 

这样的问答肯定佛陀是有殊胜的密意的,显示了富楼那尊者相续当中非常殊胜的功德。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同样的道理,恶人的相续当中充满了烦恼,他对我们说恶语我们应该庆幸,他毕竟没有打我,如果打我的话我还是应该高兴,他还没有杀死我,应该如是地作意。假使说这个恶人把我杀死了,我虽然不像小乘的行人那样马上进入无余涅槃,也许现在自己还是处在凡夫位,我应该不应该对他产生嗔恨心?欢喜心不一定产生,但是嗔恨心就没有必要产生了,因为通这样的恶人打我之后,我可以修安忍,我可以圆满大乘安忍的资粮。而且我们可以观察,他相续当中杀死我的烦恼,并不是他恶人本身,而是他相续当中的烦恼驱使他做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对这样的恶人没有必要产生嗔心。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颂词当中是单单骂自己怎么办,但是如果是他打我又怎么办呢?也还是应该按照殊胜的大乘窍诀去对治。如果把我杀死了呢?那肯定是我以前做过这样伤害他的罪业,所以今生当中他才会把我杀死。如果他在和我动手的过程当中,我生起嗔心去反抗他,这个时候如果把他杀死了,自己就犯了戒律,或者自己就造下了下世痛苦的因缘。或者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打过他,被他杀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产生嗔恨心,因为自己通过反驳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且相续当中产生嗔恨心去和敌人搏斗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善法。

 

所以从种种角度分析,我们在遇到恶人的时候,应该这样作意。当然说是这样说,如果相续当中没有很坚固的智慧的话,比较困难。一旦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财产等等受到伤害的时候,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马上生嗔心,然后去搏击,会有这样一种不好的念头。所以应该通过殊胜论典当中所指的方面好好去串习。

 

还有一个公案就是讲到卫当地方有一棵大树,是一棵毒树,以前很多人在这棵毒树下面休息、过夜,最后都被毒树所发出的毒毒死了,后面有一个人在这棵大树下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身体非常痛,痛得他大哭。他去看医生,医生了解情况以后说:“你实际上是很有福报的人,你很幸运,因为以前在大树下面过夜的人全部都死了,就是你一个人没死,所以你还是应该值得庆幸的。”通过这个比喻可以说明我们在遇到恶人的时候,单单听一些恶语是值得庆幸的,不应该从这个角度产生嗔心。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二、(广明断嗔之理)分五:一、思维嗔恚过患;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癸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

 

有些人认为对无故诽谤者可以治罚,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应理的。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

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

 

有些人会想,遇到一些人无缘无故的毁骂的时候,对他生起嗔恨心而治罚,这是非常应理的,因为我没有招惹他,而他无缘无故对我恶骂。针对这样的说法,圣天菩萨说这也是不应道理的,因为“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你通过治罚的方法损害了其他人,对自己来讲没有少少的利益,“汝重无德嗔”你非常重视这样无有功德的嗔心,“唯属于妄执”都是一种妄执而已。圣天菩萨开示于这样无明烦恼非常深重的众生,应该明了这样的嗔心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为什么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是一种妄执呢?首先从他们相续当中产生邪分别的因进行观察,他认为是一种无缘无故的伤害,但实际上完全没有无缘无故的伤害的道理,一切诸法都必须通过因缘而发生的,没有因缘而发生的果法任何地方都没办法寻找。

 

你好像在现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别人作什么伤害,而自己遭到了别人的谩骂,但实际上观察的时候肯定是不应理的。因为因缘可以分成比较明显的和比较隐蔽的,比较明显的比如说我这辈子当中前段时间伤害了他,后来别人再伤害我。这个比较明显的有些时候自己会忘记,明明自己损害了别人,但是自己不记得了,当别人再损害自己的时候就认为是无缘无故的,有这样一种邪分别。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完全不对的。

 

我们在世间处世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别人在诽谤自己或者说自己的过失,自己认为我明明没有招惹他,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的说我坏话呢?实际上自己以前,或者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的主语当中说了对他不恭敬的坏话,自己当时没有觉得,但是这个话通过别人传出去之后,别人就认为你对他进行了诽谤,以这个作为因,别人也对你作了很多诽谤,说很多坏话。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我们有的时候遭到别人说坏话的时候,应该想到也许是以前我说过别人,但是我现在忘掉了。这样的情况是有的,所以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自己伤害过别人,即生当中忘记了。

 

还有从比较隐蔽的角度来讲,比如说前世,我们就观察不到了。前世做过伤害他人的因缘,今生当中业力成熟,别人再反过来伤害自己,有这样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既然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存在,就不可能是别人对自己作了伤害,以这个作为理由就对别人作惩罚、打击等等。这方面是不应理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自己的善业成熟了。为什么善业成熟了受到这样一种恶报呢?有的时候分析说善业只能成熟善果,只能成熟在悦意方面,而不可能成熟在不好的方面,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善业成熟的时候,诸佛菩萨通过如是劣缘的方式净除自己的罪障也是有的,这们的方便是很多的。因为自己很精进的修持,这样的善业力即将成熟或者已经成熟的时候,通过逆增上缘的方式清净自己的罪障,增上自己的修行。这样的可能性也是有。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自己更不应该去伤害别人。

 

我们在座的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呢?应该还是有的,我们以前已经通过闻思修行,或者通过祈祷上师、念很多心咒、修法等等已经积累了很多善根了,但是这些善根什么时候成熟,自己不了解,有可能很快时间当中就会成熟,在成熟善根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是从上师善知识等等比较常用的方式,通过加持的方式使自己获得证悟;还有些时候通过逆增上缘的方式,使相续当中最后的习气马上断尽,这样现前证悟也是有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可能在外境当中显现如是的对境而使自己修持安忍,使自己清除罪障。这种可能性的因缘现前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转为道用,实际上是很可惜的。

 

有些人会认为,既然这样的善根即将要成熟了,为什么还有不可能转为道用的呢?实际上是有的。有时候看到很多高僧大德修行的传记当中也提到过,即将要证悟的时候,即将要见道的时候,很多障碍会现前,最后的烦恼会做最后的反击。也就是说,平时通过很长时间的修行,通过空性、大圆满等各种各样的修法把粗大的烦恼已经压伏了,这个时候自己再精进一步的话,马上就可以现前证悟,现前殊胜的圣果,在最后关头的时候,很多相续当中俱生的烦恼根本就会翻起来,这个时候自己的相续当中就有可能显现种种比较粗猛的贪心,或者比较粗猛的嗔恨,比如乔美仁波切的传记中讲到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转为道用的话,这一关过去之后马上就可以很迅速的成就。是不是在这样的关口很不好说,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的缘故,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地修安忍。

 

在《极乐愿文大疏》里也讲过,即将要见道的时候会现前很多病魔、障碍,显现很多外在的违缘,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清净自己相续当中最后习气的殊胜方便,在这样一种过程过去之后,自己也很快可以登地。所以如果自己平常非常精进地修持,而不断地显现外在的很多障碍,或者是自己内心当中也显现很多烦恼,而且有的时候还显现很多生病,接连不断地生很多病,这个时候有可能就是自己即将要见道,即将要登地时候的殊胜的兆相。

 

既然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的缘故,为什么我们遇到这样的外境的时候,不好好地修安忍呢?从这些方方面面分析的时候,如果能够修安忍,只能够帮助自己清净罪障,圆满福德,除了这个任何副作用都没有。从世间的果报来讲,或者前面我们分析的即将要见道的时候,即将要获得殊胜功德的时候有可能显现的种种障碍也好,战胜之后或者获得世间的利益,或者获得出世间的圣道的利益,从方方面面观察的时候有百利无一害,应该如是去进行修持。

 

从唯识的角度来讲,这样种种的障碍、怨敌,完全都是自己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气现前之后,才在自己面前显现的,如果自己内心当中根本没有这样一种受到别人伤害,或者受到恶语的习气的话,无论如何不会在自己面前显现一个对自己谩骂的怨敌。打个比喻讲,在我们相续当中,现在就没有地狱的习气,所以我们如何去寻找,根本就找不到一丝地狱的痛苦,因为现在我们没有这样一种习气存在,虽然它也许有隐蔽的,但是现在在人道众生位来讲,它没有现前。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如果我们相续当中完全没有怨敌伤害自己的习气的话,无论如何在自己的面前显现不出这样的怨敌伤害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要单单往外寻找,认为怨敌在伤害我,根本不观察自己的内心相续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一旦有外敌的时候,自己要知道这个肯定是我内心当中的障碍,肯定是我内心当中的习气所显现的,有这样殊胜的窍诀,马上反观于内,就不会使它生起障碍。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通过很多方法就可以知道,他们所认为的无缘无故的伤害根本是不成立的。如果不了解前面所讲的种种道理而自己认为应该惩罚怨敌的话,通过自己生嗔心的方式把敌人惩罚了,伤害了,最后通过恶心引发了不好的恶劣的行为,损害了其他人的话,对自己来讲有没有一点点利益呢?完全没有一点利益的。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是没办法受到补偿的。比如说自己遭到别人谩骂了,别人的语言从名言显现来讲,已经通过自己的耳朵,自己已经了解了,已经受到痛苦了,这个时候你再去惩罚别人,你这个痛苦是没办法消除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你也是没有功德的。

 

你相续当中发恶心,然后做出种种不好的行为,对你的今生和后世也没有少少的功德,根本不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修安忍可以获得所有的功德,没有一点点过失。反过来讲,你如果没有修安忍,损害了他人的话,就完全都是过失,没有一点功德。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做详细的分析,分析了之后自己应该下决心,平时逐渐逐渐开始磨炼自己。从什么角度磨炼自己呢?就是在怨敌现前的时候,努力地安住在这样殊胜的法义当中,平时我们所抉择的殊胜的见解,就安住在这个见解当中,自己的嗔恨心慢慢慢慢就会消失了,以前所引的恶劣的习气慢慢就会减弱,这个就是修行。真正的修行并不是一定要在见不到人的山洞里去闭目观心,实际上通过安忍的窍诀调伏自己的嗔恨心,成功一次,自己的修行就进步一次,除了这样的修行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的修行了。在山洞里面观心也是通过现见自己的本性之后,了解了无有能生所生,这样也是可以息灭嗔心,通过和人接触的方式息灭烦恼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这样实行的话就是在实修,就是在增长无数的功德。

 

“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你很重视没有功德的嗔心,你认为自己受了伤害的时候必须要以嗔恨心伤害别人的话,“唯属于妄执”,这就是之所以成为凡夫,不能成为圣者的根本所在。所以现在我们要从凡夫过度到圣者的话,必须要认识到这种过失,必须要逐渐逐渐断除,这样才是非常殊胜的。

 

比喻当中如是讲到,一个人(录音中断),绝对都是伤害自己的,就像宝剑在自己身上试的时候,锋不锋利都是使自己受苦。同样,有道理没有道理产生嗔心,反正嗔心是自相的烦恼,肯定是一种自相的过失,只要在相续当中产生之后,绝对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这也是很殊胜的窍诀。

 

在这个颂词当中,表面上看起来前面好像也是讲过,但是这个颂词当中的提问、回答方式等等,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是会遇到的,有的时候认为我做了伤害别人事情很明显,别人再伤害我的话,有些时候能够安忍,但有的时候觉得无缘无故别人伤害我的话,就不能安忍,但不管怎么样,无缘无故这个方面不成立,然后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有道理生嗔心也是不对的,没有任何可以生嗔心的道理,佛陀在佛典当中从来没有讲过。因此平时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恒时修持安忍,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癸二、认识能断愚痴的对治:

 

既然要断除愚痴,必须要通过方便,否则的话,我们相续当中虽然有想断愚痴的希望,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是断不掉的。

 

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

 

如果通过修持十二缘起,或者通过修持一切诸法都是缘起产生的道理,见到这个道理之后愚痴就不会再产生了。“故此一切力”,“此”是指本论当中,在本论当中所讲到的一切力量都应该是对治愚痴方面而宣讲的。

 

我们知道在《四百论》当中主要宣讲的密意、宗旨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为什么前面要讲八品的内容呢?就是为了相续当中能够通达,能够现证这样的缘起道理,能够真正接受这样的缘起道理,所以才宣讲前面八品加行的内容。就好像一个高楼必须要有基础一样,本论最究竟的密意是宣讲空性,前八品所宣讲是能产生空性的加行法,是很有必要的。

 

“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进行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在闻思的阶段,通过殊胜的经教,缘此如理地作意之后,就了解了一切诸法如何产生的道理。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就是空性的道理,根本无有实质的道理,在闻思位的时候就可以见到。虽然是单单通过听闻和思维见到的,但是就是在这个位见到缘起理的时候,他的粗大的愚痴就不会再产生了,像我们没学法之前这么深厚的愚痴心绝对没办法产生。我们现在知道空性的道理之后,虽然还没办法直接断除愚痴,但是像以前那种极为深厚,极为粗猛的愚痴心,在学法前后绝对不相同。在闻思位的时候“愚痴则不生”是从比较粗猛的方面讲。

 

“若见缘起理”还可以从资粮道方面安立,但是我们不从这个地方安立,我们从见道安立。菩萨通过资粮道、加行道一个无数劫当中积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不断修持缘起的道理,在见道的时候,现量见到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入定位的时候,一切诸法完全大空性的道理,人无我的空性,法无我的空性完全是现量见到的。那个时候愚痴绝对不会再产生的,这是从比较究竟的角度讲,“愚痴则不生”。

 

还有从佛位的时候,愚痴是彻底灭尽的。愚痴通烦恼障、所知障两种,也就是说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是愚痴的体性,而佛陀彻底断尽愚痴的体性的缘故,他见到了最微细的,圆满彻证了一切诸法缘起的道理。

 

现在我们如果处在闻思的位置的话,必须了解缘经论可以产生很殊胜的定解,产生定解一方面可以压制粗大的愚痴,一方面可以缘这个定解作为因引发见道现见缘起的智慧,通过见道缘起的智慧,二地到十地不断串习之后,就可以引发佛陀位的最殊胜的空性智慧。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因此现在位的时候必须反复去串习缘起的道理,“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就是因为这样的缘起的道理很重要的缘故,所以在本论当中所有一切的方向全部都是为了通达缘起而宣讲的。还有《般若经》、《中论》、《入中论》等等都是宣讲缘起的道理,这是从中观的角度来讲。

 

从唯识的体系来讲,也是宣讲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人我执、法我执全部都是遍计执,世俗当中和胜义当中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识的体性,存在的是种种因缘的道理,所以他就宣讲了依他起,依他起就是因缘而起,既然一切都是依因缘而起的话,就没有一个自性存在的,必须要观待因缘才能够产生。所以佛经当中,或者本论当中一切的力量都是为了宣说断除愚痴的方便——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宣讲的。

 

“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这是圣天菩萨的意思,观待我们自己来讲也是同样的,因为前面我们也了解到了愚痴是产生其他两种烦恼的根本,所以要断除贪嗔两种烦恼必须要断除愚痴,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力量应该按照本论当中的语言,它的金刚句,它的法语去进行听闻、进行思维、进行修习。我们现在所有的力量实际上都是为了通达缘起,佛陀宣讲布施乃至于禅定前五度的必要性,就是为了通达智慧度,智慧度的本体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现在我们所做的对上师起信心也好,对众生起大悲心也好,我们平时所做的闻思修的一切勤作加行也好,一切供灯供水的加行也好,这一切的福德最终都是为了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完全都是这个。所以说“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我们在对照自己的相续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一切修法都应该为了通达缘起性空,从这样的道理努力去奋发。因为这个方面才是真正殊胜的根本,离开了这个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的殊胜修法,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也就是佛陀为什么在佛经当中宣讲,他对阿难讲过,如果其他的法部、其他的经义都消失,我不觉得可惜,但是如果宣讲空性、宣讲缘起的法义隐没的话,我就觉得很可惜。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因为一切众生要断除烦恼成佛的话,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去摄持,否则的话,根本没办法,没有能力的。所以要了解我们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使相续当中产生空性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首先了解它的重要性,在学空性的时候才有一种动力,因为空性不像世俗谛的道理,世俗谛的道理很容易了解,比较容易接受,但是非有非无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思维不进去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如果相续当中有定见的话,不管再困难也会思维下去。所以以前很多大德在讲空性之前就反复要讲为什么要修持空性,通过讲种种功德,种种必要性等等,才有一种动力。

 

用比喻来讲,就像十五的月亮,又非常光明,又有一种清凉的作用,一旦十五的月亮产生的时候,一方面就遣除了黑暗,月光所照之处没有黑暗,而且月光照到人身上的时候感觉一种清凉。同样,缘起性空的道理一旦通达之后,相续当中对一切诸法的愚痴黑暗刹那就可以遣除,没办法再产生,而且缘起的道理一通达之后,相续当中种种贪心的炽热、嗔心的炽热、种种烦恼的炽热当时就会息灭,不可能再产生的。所以应该对空性的道理生起信心,精进地去行持。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一、(断贪之理)分二:一、具贪行者之相;二、摄受具贪行者的方便。

 

从这前后两颂的实义,或者从科判、讲义的内容看的时候,好像都是在宣讲一个上师如何摄受弟子,首先是如何观察到你的弟子是一个具贪心的人,也就是观察的方法;第二个就是如何断除的方法。这是从比较明显的意义了解。

 

从间接所显示的意义,就是用这个颂词对照我们的相续,我们是不是这样一种具贪心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远离。对我们来讲也有这样的作用,否则如果单单是从上师调化弟子的话,那么有些在座的师父也好,居士也好也许现在没有显现这样的功德,没有显现这样的因缘的时候,就觉得我也许这辈子也没办法做上师的,我就没有机会去调伏别人了,这样的颂词对我就没有必要。这样就不愿意去深入思维。

 

但是现在我们作为弟子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贪心很重的时候,也必须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从哪个方面是一个具有贪心的人,或者如何断除贪心的方便。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还是必须要了解的。有的时候自己的贪心不好发现,但是通过外在的形相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自己的贪欲心还是很重的。

 

癸一、具贪行者之相:

 

有些人就会问:具贪心的行者有如何的相状?这里说的相状就是外表所表现的种种形相。有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具足的,但是不好发现,但是通过外在表面出的形相去推理的时候,一推就知道你的相续当中肯定是有贪心的。就好像一看到烟的时候,就可以推知下面肯定有火。通过这样的推理就知道你相续当中比较微细的,藏得比较深的贪心的形相。

 

常好歌舞等,舍受者洁净,

现见有贪人,有如是等相。

 

一方面,具贪心的人常好歌舞,对唱歌、跳舞、嬉笑等等都非常有兴趣,非常高兴。平时没事的话就想唱歌,走路的时候就想跳几步,动一动,这样的话,可以推知他相续当中肯定贪心是比较重的。但是不用去推知别人,推知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时没事的时候马上想唱几句,或者想跳几下,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可以推知你肯定相续当中的贪心是比较猛烈的。

 

还有什么样的外相呢?“舍受者”,“舍”,具有贪心的人比较喜欢布施,比较喜欢给东西给别人。贪心的人怎么会喜欢把东西给别人呢?应该了解,喜欢布施、喜欢施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相续当中希求获得别人的尊敬,或者好的看法,好的名声等等,因为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就很喜欢布施。

 

如果不观察的时候,好像觉得自己很大方,好像自己一点也不执著,好像一点贪心也没有。通过这样的金刚句作为镜子反照自己的时候,真正观察一下,当时我把东西给别人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心呢?实际上是:以后碰到这些人的时候,他们会对我尊敬,或者因为我比较大方的缘故,这个人肯定会在其他道友当中宣讲我的功德等等,有这样的比较隐藏的发心在里面。这样的发心是很难发现的。

 

所以圣天菩萨说,舍者是一种具足贪心的形相,当然不是所有喜欢布施的人都是贪心,必须要对照自己的相续来看,这个时候才容易发现自己是有贪心者还是没有贪心者。从自己的发心方面仔细去观察,仔细去思维的时候,有的时候确确实实觉得自己贪心真是很重的。这是从喜欢布施的角度。

 

还有是喜欢“受”,一方面喜欢布施,一方面喜欢接受别人的东西。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时候,自己很喜欢接受,去受用。从喜欢接受受用这个角度来讲,他也是一个贪心很严重的人。还有“洁净”,他的外表很喜欢清洁,平时经常喜欢洗脸、洗脚,本来这个是应该做的,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太肮脏太邋遢了会使信众退心。(音频好像有点接不上)

 

还有些贪心重的人喜欢直爽地说话,或者说话比较和蔼,这样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叹、赏识,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和蔼可亲的等等,有这样的一种隐藏的发心在里面。“等相”在讲记当中抉择得比较清楚。

 

作为一个上师观察他所要调化的弟子的时候,到底他是一个贪心者还是一个嗔心者,我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调化他呢?可以通过这样的外相去推知。

 

或者对照自己的相续,尤其是这个“舍”,我第一次学的时候觉得怎么一个喜欢布施的人还是一个贪心者呢?通过上师一解释的时候,就觉得确实真的是这样的。你相续当中想要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的时候,就喜欢很大方去布施。有的时候不注意还认为自己不是贪心者,但是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可以知道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还是以一种比较深层、隐蔽的方式存在着,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打比喻讲,一个人比较富裕的话,就可以推知财神肯定在他身边恒常加持他的,如果他变得贫穷,就可以知道财神已经远离他了。从比喻可以了解,如果你相续当中没有贪心,“常好歌舞”、“舍受者”、“洁净”这些方面都不会有的,通过外在就可以推知你的内心。如果你的相续当中有贪心,从外在的种种形相一推就可以知道了,就像财神在的时候肯定会发财,财神远离的时候肯定会贫穷一样。

 

癸二、摄受具贪行者的方便:

 

一个上师如果发现了弟子是贪心者,又如何去调伏呢?

 

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

一切离善妙,常依师长住。

 

上师调伏弟子的时候应该这样去调伏,或者作为弟子来讲,现在还没有当上师,还没有办法去调伏别人,调伏自己的时候也是必须要使用这个方法。

 

“佛教有贪者”,佛陀在经典当中教导调伏有贪欲而且想解脱的人的时候,如果他不想解脱的话,你让他“衣食及住处,一切离善妙”的话,根本办不到的,必须对佛法有恭敬心,对上师也有信心的,这样上师才可以调伏他,否则,上师让他“离善妙”,他肯定不愿意的。必须是对上师有一定信心的人,就可以按照这样一种步骤、方法进行调伏。如何调伏呢?“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也就是说他的衣服、食品还有住处,“一切离善妙”不应该让他享受种种好的衣服、好的食品、好的住处,通过比较粗劣的外缘可以使他离开贪心,这是外缘方面的善巧。

 

单单依靠外缘还是不行的,马上还加一句“常依师长住”,还应该恒时依止上师而住,长时间依止上师而住的话,才能够把相续当中的贪心逐渐息灭。按照戒律当中讲,一个初学者,一个沙弥,必须有一个依止师,恒时和他的依止师一起生活,从早上到晚上各种各样的安排,各种各样的教导,应该做什么,应该舍离什么等等,都会随时发现,随时教导,随时纠正过失,经过五年之后,他相续当中的烦恼逐渐调顺了,他自己才可以自己独立修行。

 

对我们来讲,我们都是依止上师而学法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平时就要经常观察,上师对我们在做什么教言?需要我们怎么做?自己平时对这方面的教言比较留心的话,就知道上师对哪方面有一定的遮止,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比如上师有的时候说纪律方面应该注意,威仪方面应该注意等等,虽然没有点某某人应该怎么怎么做,但实际上通过上师的教言对照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过失,如果有的话,就想上师就在说我了,马上应该改正,如果没有这样的过失,那么应该了解上师是在提醒我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没有依止师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依止上师。

 

依止上师必须长时间依止,只依止一年两年,或者依止一段时间要远离,这样的话相续当中是很难获得殊胜的功德的。所以在佛经、论典,尤其是在修法的窍诀当中,都提到过要长时间的依止。依止的时间越长,你相续当中的烦恼才越容易得到调伏。因为你长时间依止上师的缘故,上师长时间观察你,知道你对上师的信心是比较稳固的,你是堪为法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师有些对一般人不愿意说的话,才愿意给你讲,这个时候才有的时候会有单独的教授,或者对你不共的摄持,这个时候会发生。一旦摄持之后,通过上师的加持,你就很容易调伏了。

 

否则,你今天依止,明天不依止,或者经常不在上师身边依止的话,从显现上来讲,上师就知道你是一个不稳重的人,既然不稳重的话,他就不愿意和你说很多殊胜的教授。既然你不是法器,殊胜的教授说给你你也接受不了,容纳不了。

 

所以要得到殊胜的加持的话,常时依止上师而住真的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窍诀。一方面依止上师时间长的话,上师的种种好的言行自己可以看到,可以去学,长时间熏习,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自己的很多恶习就已经改变了,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听闻上师所传的教法,上师从各个方面讲了很多教法,自己可以从各个方面对照自己的相续,所以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对治自己的烦恼;从得意传加持来讲,上师也是比较喜欢这种比较稳重的弟子,有这样一种特法在里面。所以相续当中要得到殊胜的加持的话,这一切都是很关键的,要牢牢记住。

 

比喻中讲到被婆罗门种姓的非人所控制,通过这样的违缘得病的时候,由于婆罗门种姓的非人是比较喜欢清洁的,在被这样的非人附体的时候,需要通过什么方法去对治呢?直接能对治他的就是他非常害怕的东西,就是不清净的东西,像酒或者不净物,一洒到这个人身上的时候,非人婆罗门非常害怕,马上就跑掉了。那么我们在有贪心的时候如何对治呢?就必须要通过贪心的直接违品,你贪这些资具就不让你得到这些好东西,就让你去享受这些不好的东西、依靠师长而住等等,这些方面是最尖锐的对治,最直接的对治,依靠这样的对治逐渐逐渐串习之后,贪欲心就会逐渐地薄弱。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分二:一、断贪之理;二、广明断嗔之理。

 

壬二、(广明断嗔之理)分五:一、思维嗔恚过患;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三、破惩罚无故骂人者无过;四、思维忍的功德后而破嗔;五、他人轻毁应当修忍。

 

癸一、思维嗔恚过患:

 

前面也讲到过嗔恨心有极坚固、定恶、作大罪的过患,这里又讲嗔恨心的过患,侧面有不同。这个地方是从你有能力产生嗔恨心也好,无能力产生嗔恨心也好,都对自己没有利益,使自己受到很多不悦意的果报,而且有的时候还会令别人受到种种不悦意的痛苦。

 

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

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

 

产生嗔恨心有两种心理状态,第一种“无能”是下对上,自己没有能力,对上面欺诈自己的人生起嗔恨心;第二种“有能”是指上对下,自己有能力,对下面软弱的、弱小的对境产生嗔恨心。分析起来,不管是无能生嗔还是有能生嗔都是不对的。

 

首先分析第一种,“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自己的身体、权力在各方面都是没有能力,比较弱小的人,自己在受到各方面都强过自己的强人的欺诈的时候,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嗔恨心,但是不敢表示出来,只是在内心当中对欺诈自己的人生起很大的忿恨之心。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这种人,因为在世间上有强弱之分,就有这样的欺负的行为,弱者没有能力,不敢表示出来的时候,他就在内心当中产生嗔恨心。有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样被强者欺负的弱者是值得同情的,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这个弱者内心当中如果生起一种嗔恨心的话,就不是值得同情的,因为这种嗔恨是一种自相的烦恼。所以这里说“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

 

在对照我们相续的时候,也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遇到别人的欺负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来自于人,有的时候是来自于某个势力,自己内心当中应该按照佛陀的教诲,不要生起嗔恨心,因为生起嗔恨心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任何利益,“唯使自己丑”,只是使自己丑陋而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利益。如果内心当中生起嗔恨心能够达到悦意的果,或者能够成办所做的事情的话,这也可以,但是内心当中生起嗔恨心对任何事情的成办,或者对自己以后悦意的果没有任何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应该断除。

 

“唯使自己丑”,一方面自己生嗔心的时候,脸色马上就会变化,变得比较丑陋,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嗔恨心造下的恶业,从因果无欺的缘起规律来讲,嗔恨心大的人下一世就变得很丑陋的。所以对今世也没有利益,对后世也没有利益。这还是比较轻的果报,如果嗔恨心比较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在恶趣当中感受种种痛苦,所以分析的时候,没有能力而嗔恚是没有必要的。

 

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因为我们在世间也没有权力,也没有很多势力,所以遇到别人欺负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嗔恨心。对在座的人来讲,前两年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了解这样的教义的话,肯定不会产生嗔恨心的,但是有些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就认为我应该对他发脾气,我应该对对方生起嗔恨心,实际上按照佛陀的教义来衡量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的。了解这样的道理,在以后处世的时候肯定对自己的相续有很大的帮助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录音中断)语言也是对他作种种谩骂,这样对不对呢?也是不对的,有能力也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在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作出种种行为是一种没有悲心的表现,“说此最下等”,谁“说此最下等”?佛陀说这样的人是最下等的,为什么是最下等呢?因为前面那种人无能力而生嗔恨心,他虽然有过患,但是他没有能力去伤害别人,只是自己生嗔恨而已,但是有能力的人生嗔恨心的话,不仅仅是损害了自己的相续,而且还能够损害别人,使别人受到种种的痛苦,所以两者比较起来的话,第二者“最下等”,绝对是应该呵斥的对象。

 

不管怎么样我们肯定都是包括在这两种情况当中的,或者自己是强者,或者自己是弱者,没有中间状态,所以不管自己有无能力而生嗔,还是有能力而生嗔,在颂词当中都已经遮止了,全部都是不对的。如果其他很多断除嗔恨心的修法不了解的话,就把这两个理论记在心中,自己无有能力生嗔心没有用,唯使自己丑陋而已;自己有能力生嗔心,佛陀说这个是最下等的,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都没有必要产生嗔恨心。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如果失坏了婆罗门的教规的话,不仅仅他自己要受到惩罚,而且他的家里人都要受到株连,都因为他要受到种种痛苦。这个比喻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呢?也就是说产生嗔恨心的时候,自己的相续已经受到了损毁,造下了恶业,而且通过嗔恨心再去伤害他人,别人也是受到了伤害,因此对自他都没有利益的,这样的法必须要从根本上断绝。从过患方面了解之后,我们就愿意认识到它,愿意去断除。

 

癸二、(广说依嗔恚对治之理)分五:一、对能尽自己恶果的缘不应起嗔;二、不悦意语自性非损恼故不应起嗔;三、典章说应治罚毁骂者是颠倒;四、对能遣除自己心境过患之语不应起嗔;五、对恶劣者说恶语不应起嗔。

 

子一、对能尽自己恶果的缘不应起嗔:

 

有些人问:如果遇到别人说粗语的时候,或者用各种语言谩骂自己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对治呢?这里就讲到了对治的方法。如何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如理的作意,遣除非理作意,舍弃嗔恨心。

 

说不悦意声,能净昔作恶,

愚蒙不善士,不乐自清净。

 

这个从两个角度进行抉择,第一个角度从正面宣讲,听到不悦意的声音如果自己能够安忍的话,能够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罪业;第二个角度,如果你不善于安忍,不了解这样的道理,一听到别人的粗恶语的时候,反而过去做种种诲骂等等,实际上就是损害自己而已,没有任何必要,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抉择。

 

首先抉择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听到别人对自己所说的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应该了解这个是能够清净自己罪恶的方便,“能净昔作恶”,从颂词表面上来讲是可以清净自己以前所造的罪恶,为什么现在我们无缘无故的听到了别人的粗语或者谩骂呢?就是因为以前种了这样的因,自己造了如是相同的恶业,现在罪业成熟的时候,别人就会用粗语来谩骂你,使你的相续当中感受不悦意,所以自己通达因果的规律之后了解,以前我曾经做了这样的恶业,所以通过别人谩骂的方式来清净我的罪业,所以对我来讲是很有恩德的。如果不是他通过这种粗语来骂自己,让自己受痛苦的话,也许自己以前骂别人的恶业还会成熟非常可怕的果报。现在通过如是谩骂的语言就可以清净,所以应该感谢他。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悦意的声音不一定出自怨敌,有些时候出自自己的师长,出自高僧大德的口里,他们对自己说粗语呵斥的时候,应该知道上师或师长是通过如是的方便遣除自己的障碍、违缘。如果自己真正有信心的话,那么对上师的种种语言能够产生信心,以这个作为一种殊胜的加持,使它清净相续当中的障碍违缘。或者自己有的时候不明显的过失慢慢慢慢要开始显现的时候,上师要通过各种呵斥的语言使你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时候通过轻声相劝,正面劝解不一定起作用,印象不是很深,但是通过不悦意的语言直接呵斥的时候,印象就很深。

 

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吧,真正有的时候上师从正面讲,比如说传法的时候给我们说要这样做,要那样做,有的时候好像不注意,但是有的时候专门针对你说一些呵斥的语言的时候,这个时候印象就特别深,就比较容易直接观照自己的相续而断除种种不好的行为和发心。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方面可以清净以前的过失,一方面可以制止现在的恶行,还可以清净以后的违缘。尤其是善知识对自己呵斥的时候,应该从这方面进行了解。否则的话,现在末法时代这些弟子的根性,不像以前的弟子这么优秀,以前的弟子根性比较好,上师怎么呵斥都不会生起邪见的,但是现在如果上师没有给自己说一些好听的语言,或者有些时候说一些呵斥的语言的时候,内心当中很自然的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反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邪见,实际上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必要的。如果不了解情况,没有串习这样的道理的话,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过患,如果把这些道理早就已经串习得比较精熟了,在自己内心当中扎根扎得比较稳的时候,听到上师种种的呵斥语言就不会产生种种不好的想法。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一般的人对我们所说的不悦语也好,或者是高僧大德和自己的上师对自己说的不悦语也好,都是能够清净自己的过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安忍,不应该产生嗔恨心,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是非常殊胜的。而且通过这个方面还可以修持安忍,有很多很多功德。

 

反过来讲,如果听到不悦意的声音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不想安忍,通过各种方便去报复的时候,就称之为“愚蒙”,就是被愚痴所蒙蔽的不善者,他们“不乐自清净”,从他们的行为来看,他就不想自己的行为变得很清净,因为这样的不悦耳的语言可以清净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罪障,种种恶习,但是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听到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就更加产生嗔恨心,或者做出很多不如法的行为,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肯定是不想自己的相续获得清净。这样做好不好呢?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很英雄很勇敢似的,但实际上仔细分析的时候就自己害了自己,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必要的。

 

尤其是针对修行者来讲,我们的相续当中本来存在着很多很多无始以来所积的深厚的罪障,这样的罪障如果一旦成熟之后会使自己产生非常难以忍受的异熟果报,但是现在通过如是粗暴的语言清净了之后,就可以把以后要堕入到地狱当中的业提前成熟。这个方面在《金刚经》等很多经典当中都讲到了,尤其是修学甚深教法的人,修持密法也好,或者修持空性的教法也好,通过如是直接的对治之后,把相续当中的异熟果报、很深厚的业提前在今生当中成熟,而且把很重的痛苦转成很轻的方式成熟的。如果自己很精进地修学,无缘无故碰到打骂的时候,应该知道这肯定是自己相续当中的罪业提前成熟的标志,自己应该产生一个很大的欢喜心,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违缘。闻思甚深的经论的话,对这样的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

 

下面讲到一个比喻,一个养象的人,有一次他的大象生病了,他就对大象生起一种悲悯心,他想用各种药物给它治疗,但是正在喂药的时候,这个大象怀疑主人是不是要害死它,给它喂毒药,所以它就对主人产生了一种嗔恨心,把主人杀死了。这个比喻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这个大象比较愚痴,不知道主人是为了它好,为它治病,为它遣除相续当中的痛苦而进行种种的方便,反而把它的恩人杀死了,所以这是非常不应理的。

 

反过来推理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像这样的种种不悦耳的语言,实际上是能够对治自己相续当中的病根的,对产生种种痛苦、种种病患的罪障进行的殊胜的对治法,就好像这个主人想要通过药给大象治病一样。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了解到这个道理,就认为像这样的不悦耳语言是伤害自己的,听闻这样不悦耳的语言的时候会使自己受到痛苦,对方的居心也是不善的,即使对上师善知识,也认为是故意呵斥自己,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对别人的好心好意反而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而通过各种各样不好的作意、各种行为去报复,这样就产生各种各样不好的结果。

 

大象愚痴的做法和如今不知道修持忍辱的,不知道不悦耳的声音是清净自己罪障的良药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人相续当中实际上和大象是一模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了解应该从根本上接受不悦耳的语言,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应该接受,这样对我们的修法来讲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嗔恚,

末后生贪欲,每日三时起。

 

在每个人的一天当中,早上、中间和晚上,不同的烦恼会现行。“初时”就是早上,一天刚开始的时候,愚痴心比较旺盛,“中间”或者是中午,或者是白天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嗔恨心,“末后”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贪欲心就比较旺盛,容易现行。在一个人的一天当中大概有这样的一种生起烦恼的次第。这是从总的次第来讲的,特殊情况当然也是有,比如说白天看到生贪欲的对境的时候马上生贪心,这个是有,但是从总的情况来讲,有这样一种固定的形式。

 

为什么要宣讲生起烦恼的次第呢?了解这样的次第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大概了解到什么时候愚痴重,什么时候嗔恨心重,什么时候贪欲心重,自己心里就有一个准备。早上的话,愚痴心很重,相续当中有个准备之后,就会使用对治愚痴心的方法去对治它,这样就容易见效。中间白天的时候,自己就尽量保持慈心的状态,就容易对治嗔恨心。到晚上的时候,自己知道贪欲心容易产生,就在这方面进行防范。

 

这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没有这样的防范过程,贪欲心产生起来的时候自己没有发现,不断滋长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发现,最后发展到很强烈的时候再去对治已经对治不住了,因为相续当中没有防范的心理准备。有心理准备根本就不同,自己首先知道大概这个时候贪欲心或者嗔恨心容易产生,相续当中就有一个准备,一旦产生一点苗头的时候,马上就发现了,马上就对治它。所以宣讲生起烦恼的次第对行者调伏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烦恼是特别有必要的,让我们可以着重地进行对治。

 

比如说早上愚痴心增盛,这个是很明显的,早上闹铃把我们闹醒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想起来,还想继续再睡一会儿,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愚痴心非常粗重的时候,如果自己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不能让它再发展下去,因为每天早上都是愚痴心容易产生,所以就用一个很猛厉的方法去对治它,如是的话就可以见效。或者有的时候,上师讲在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去修一些增长智慧的法是非常好的,祈祷文殊菩萨,念文殊菩萨的心咒,那个时候就最容易对治愚痴了,因为智慧本身和愚痴就是直接矛盾的,所以那个时候一方面容易对治愚痴,一方面容易增长智慧。

 

中间在白天的时候容易接受很多人,做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容易产生嗔恨心。白天的时候因为自己要去做很多事情,神经绷得比较紧,贪欲心方面就不容易现行,

到晚上的时候,自己一天的事业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该做的事都做完了,该沐浴的沐浴完了,该吃饭的也吃了,这个时候自己的身心就处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无始以来的习气,就在晚上容易产生贪欲心,对治力各方面就比较薄弱。因此每天三时当中产生贪嗔痴的次第,作为修行人来讲是必须要了解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国王,刚开始的时候对一个婆罗门大臣说:“如果你申请的话,我就可以给你一百瓶香油。”首先这样许愿。这个大臣也没有好好观察,就产生一种欢喜,但是这种欢喜是因为没有通过观察而产生的,所以是一种愚痴的状态。中间他真的提出申请的时候,国王就从方方面面去考问他,给他提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产生一种嗔恨心,他想:“国王明明答应给我一百瓶香油,但是现在又设这么多难题来考我,好像没有必要吧。”最后国王还是给了他一百瓶香油,这个时候他就生起一种贪心。这就是从三时对应三种烦恼的产生。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一天当中三种烦恼是容易现行的,了解之后着重对治,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二、(别说断三毒之理)分三:一、断贪之理;二、断嗔之理;三、断痴之理。

 

壬一、(断贪之理)分二:一、贪虽似亲实无益故应断;二、了知生贪的因缘差别后则应断除。

 

癸一、贪虽似亲实无益故应断:

 

有些人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疑惑,他们说依靠贪心可以获得很多资具,你没有贪欲,不向外奔驰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获得种种资具的,所以贪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种种安乐的享受,就好像亲人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依靠,不应该远离吧?这样的想法在没有生起对治道的凡夫相续中来讲,是必然会生起的,只不过有时候自己不敢生起。

 

这个时候圣天菩萨通过问答给我们宣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平时通过贪心获得很多资具,比如钱财,自己相续当中首先生起一个想要得到财产的念头,然后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自己的身和口去造作,最后通过种种行为就获得了钱财。所以观察它的来源就是相续当中有贪心的缘故,最后就获得了钱财。有了钱财之后又怎么样呢?一般世间上的人,或者愚痴的凡夫就认为有了钱财之后就可以享受,享受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安乐。从财产是这样安立的,对有情的贪欲也是同样的。

 

很多已经习惯了贪心这种烦恼的众生就很不愿意舍弃,因为一旦舍弃贪心之后,自己很多想要得到的资具就必须要远离,必须要断除。所以相续当中就有这样的念头,或者以明显或者以隐藏的方式存在。如果明显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了解断除,但是如果是隐藏的方式,现在不通过殊胜的理论去挖掘、去发现、去断除的话,那么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这样隐藏在心底的敌人就会伤害我们,到时我们就会因措手不及而造下很多罪业。

 

所以就假这个颂词的方便来使我们认识到它的害处,看起来好像是非常可爱、可亲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大的敌人,因此从这个角度必须要断除。

 

贪非亲似亲,汝于彼无畏,

人于无益亲,岂非特应离。

 

贪心本来不是每个众生的亲友,但是从它显现的因和它的作业来讲的话,好像是亲友一样,原因前面已经分析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认为它是亲人,而对贪心没有什么畏惧,不想断除的话,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和认识。从世间的比喻来讲“人于无益亲,岂非特应离”?一般的世间人对于没有意义的亲人,非但没有意义,而且经常经自己造很多违缘的亲人,他们根本是不愿意亲近的,而且特别地想要远离他。

 

为什么“贪非亲似亲”?看起来好像和我们很亲近,一方面来讲,就住在我们的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就和我们在一起了,无始以来就通过贪心使我们获得了很多很多欲妙,从这个角度来讲好像是亲人。但是为什么又“非亲”呢?因为通过贪欲心暂时满足了种种欲望之后,它会引来很多不悦意的果报,引来很多非常粗重的烦恼,这些烦恼和不悦间的果报是不是我们愿意亲近的呢?绝对不愿意。每个人都不想相续当中生起很粗重的烦恼,尤其是修行人来讲。对不悦意的果报,修行人或者一般世间上的人都是想要远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贪心绝对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了解到它真实的本性之后,应当对它生起恐怖心,应当通过种种方法去远离它。这才是一个修行人的正确认识。

 

世间的比喻确实是这样的,贪心住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它是一种亲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真实的本质就是一种怨敌,我们必须要通过高僧大德和传承上师的加持,彻底从根本上认识到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是不对的。尤其是通过佛法的学习之后,都知道贪嗔痴是必须要远离的,但是有的时候也许还没有特别仔细地去观察它的本质。

 

就是因为没有彻底观察的缘故,所以平时在见到资具,见到有情的时候,贪心就会产生。一产生贪心的时候,自己就不愿意断除它,认为自己追求这个有情还是很有意义的,追求这个财产,得到之后还是可以得到快乐的,它有这样的一种伪装的缘故,他就对贪心采取一种保护的政策,不想断除它,任它发展,因为在它产生的过程中,他会获得一种似是而非的,相似的安乐的缘故。这就是平时没有彻底认识它的本质的缘故。

 

通过“非亲似亲”的理论详细的观察贪心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彻底认识到贪心绝对不是一个应该依靠的,这个方面就帮助我们断除贪心,产生一种决心。这样的金刚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国王,在去森林中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外道的仙人正在和一个母鹿做不净行,他看到这个行为的时候就觉得很不如法,就用弓箭射中了仙人,仙人被射中的时候很痛苦,在临死之前他就发恶愿诅咒国王以后和王妃做不净行的时候马上死去。

 

在《百业经》等很多经典当中可以看到,这些外道仙人他们的诅咒有些还是很灵验的。国王他非常了解这种特法,所以他非常恐怖,生起很大的畏惧心,想要保存自己生命的缘故,就远离了王宫,远离了王妃,去森林当中修行。

 

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一天王妃来看他,通过各种因缘,一方面王妃也穿得很美丽,一方面刚好夕阳照在她身上显得她更加好看,所以这个时候国王对王妃突然就产生了很猛烈的贪欲心,没办法控制,就忘记了仙人的诅咒,和王妃做不净行。平时他还能想起来,但是一旦对境现前他就忘记了,正在做不净行的时候,仙人的诅咒就应验了,所以当时国王就死去了。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意义呢?对照颂词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呢?国王相续当中当时正在产生的贪心,实际上不是他应该依靠的,而是应该远离的,他没有发现这一点,没有认识到贪心的本质而作不净行,最后受到了贪心所引发的恶果。

 

从这些方面一观察,贪欲心实际上不是应该亲近的,是应该远离的,但是国王愚痴的缘故没有远离,最后死于非命。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看起来好像很亲切,好像是我们的亲人,好像应该依靠似的,但实际上你一去依靠,一去亲近之后,它马上就可以带来烦恼,马上就使你的相续不寂静,而且通过贪心引发的业,以后还会引来各种各样轮回当中的苦果。所以从这个角度和比喻一对照的时候,就知道贪心确实应该远离,它不是我们的亲人,就像国王相续当中和王妃做不净行这种贪心绝对不是应该依靠,而应该远离一样。

 

癸二、了知生贪的因缘差别后则应断除:

 

有些人就有这样一种提问:贪心是难以断除还是不难断除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回答的时候,不能完全断定是非常容易断除或者非常不容易断除,因为生贪心的来源有因和缘两种。

 

贪有从因生,亦有从缘起,

从缘所起贪,易纠治非余。

 

贪心有从因而产生的,也有从缘而产生的,“缘”就是所缘外境,从所缘的外境生起的贪心“易纠治”,容易纠正、容易对治,“非余”就是从因而产生的不是这样,它是不好断除的。

 

“贪有从因生”是如何进行抉择的呢?有些众生在前世的时候对贪心方面反复串习,所以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是尤其深重的。比如讲记当中讲到鸽子等鸟类,它们相续当中在淫欲心是特别重的,因为前世的时候它就反复串习了淫欲心的缘故,所以转生到鸽子的时候淫欲心也是非常深重。鸽子是这样的,对修行者或者世间一般人来讲也有这样的,确实有从因而产生的。

 

比如说前世、再前世,他们对资具、有情再再地生起贪心,再再去追求的话,通过无数次地生起贪心,无数次去追求的时候,他每一世生贪心,每一世追求外境的时候,就有贪心的习气植入到他的相续当中去,生一次贪心就植入一次习气,在一生几十年当中他生起了无数次的贪心,所以无数次的串习就熏习到相续当中去了,因此他在前世死去,一转生到今世,如果没堕地狱或者恶趣,再转生为人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就已经非常深厚了。所以从前世带来的因来讲,就是从因生,这是一类。

 

“亦有从缘起”,还有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不是如是深厚,不像前一类众生那样反复地串习,反复地植入习气,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比较微薄,但是因为贪心的习气还是存在的缘故,所以他看到所缘境的时候,看到一个很美好的东西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如果能够得到该多好,自己产生这样的念头。所以看到好东西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贪心,看到中等的或者不好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不会产生贪心,主要是从所缘境的可爱方面产生贪心的。

 

后面这种从所缘境而产生的贪心,因为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易纠治”,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远离了所缘境,他的贪欲心逐渐就会微薄,逐渐就会消失,所以是比较容易对治的。有一类众生就是这样的,有一类修行人,一旦他远离了城市或者容易生贪的对境,到了寂静的地方的时候,他的贪欲心就很微弱,不容易现起,非常容易对治。

 

“非余”就是从因而产生的贪心,就不这么容易对治了,因为从因而产生的话,他不是观待外境作为决定生贪的理由的,也许有的时候一个并不是非常悦意的外境都可以使他生起贪心,因为他相续当中贪心的习气很深厚,所以稍微见到一个外境,或者没有外境,他自己在家里待着的时候,这个时候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就不断地涌现,根本有的时候没办法对治的。

 

为什么这个颂词要分析两种原因产生的贪心呢?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就了解是从因产生的,还是从缘产生的,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修行人都可以按照这个颂词进行对照,自己见到所缘境的时候是不是就容易产生贪心,离开所缘境之后是不是贪心就容易息灭?如果是的话,就是从缘而产生的,说明相续当中贪欲心的习气不是很深厚,就不需要很大的精进力去对治,只要稍稍地修习正法,或者有的时候仅仅通过闻思了解了不应该生贪之后,马上就可以息灭。通过闻思串习之后,即使以后看到所缘境也不会生起很猛烈的贪心。所以从缘而生起的贪心容易对治。

 

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从因而产生的贪心,它非常坚固,力量非常强大,所以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就应该了解,而且认识到之后,对治的时候要花很多功夫,很多精力,很多精进才能够把这个贪心压伏、断除。必须要通过颂词观照自己的内心,知道之后就可以如是进行断除了。

 

一方面必须首先通过殊胜的理论了解到生贪的过患和离贪的功德,然后不能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上,断贪的法已经知道了就不管了,再去追求其他的法,把这个放这儿不行,因为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很粗猛的,所以了解这个修法之后,必须在贪心还没有微薄之前一再地对治,再再地对治,每天从早到晚其他的修法可以放下,但是对治贪心的修法不能放,反复要串习,这样才能产生作用。否则只是修持一两次,或者几十次,上百次对自己的相续没有什么帮助的作用的。从这个角度应该了解。

 

还有从现在我们众生位来讲,因为现在我们的贪心是从以前的因产生的,那么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作意等等也可以引发后世的种种果,所以在我们现在位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千万不要反复地使贪心的习气再不断地熏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了,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才能够斩断它的相续,否则现在我们的贪心因为前世的串习就已经很猛烈了,通过这种很猛烈的惯性、习气又会很容易产生更多的贪欲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让它再增长了,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间断它的相续。

 

实际上在现在这个位的时候也是非常关键的。前面也讲过,你生一次贪心,绝对就有一个习气种子熏入到你的相续当中去。我们每天不观察的时候,生很多念的贪心,就有无数的习气又重新注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这样的恶势力就会越来越加强,以后对治起来就越来越困难,使我们的根器越来越钝,就没办法真正去对治它了。所以我们一方面不应该增长贪心,一方面要生起对治性。

 

这个方面就讲到从因产生的贪心非常难以断除的原因,它的密意,从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产生一个很大的决心,一定不能够再继续下去。

 

比喻当中所抉择的内容,比如说鸟类或者鸽子等等,这些鸟雀必须要依靠两个翅膀才能够飞翔到天空当中,如果缺少一个翅膀就没办法飞翔。这个比喻就对应缘起,从缘产生的贪心必须要有所缘境,有了的缘境就可以产生贪心,没有所缘境就不能产生贪心,就像鸽子有两个翅膀才能飞,缺少一个翅膀就不能飞了。

 

下面继续比喻,一个翅膀断了之后就难以飞起来,但是它的命根还在,还不会死亡的。这个就是说明第二种从因而产生的贪心,虽然缺少了所缘境,但是还有可能反复地,再再地生起猛烈的贪欲心,就像鸟雀,一个翅膀虽然断了,但是它相续当中的命根还存在一样。

 

在很多教言当中也是再再地提到,对于修行人来讲,平时在人群当中说话应该注意,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观自己的心应该注意。《自我教言》当中说得很清楚。因为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非法的念头,这样的念头很难以认识,很难以断除。所以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尽可能地通过看书、念咒的方式度过,否则什么都不做,在一种懒散的状态当中,以前的习气缺乏对治性的缘故,就很容易冒出来,很容易滋长。

 

你在看书的话,借助于佛经论典当中的金刚句,你在详细仔细思维金刚句的时候,你的注意力是很专注的,专注到金刚句的时候,你相续当中的贪等烦恼就得到了对治,就不会产生了。所以为什么上师平时一再地要求我们要好好精进地看书,这真的是对治烦恼的很殊胜的窍诀,尤其是思维非常甚深的道理的时候,你的心越专注到经论当中,你的烦恼产生的机会就会越少。所以我们平时千万不要使自己习惯于懒散,习惯于放松的生活,放松的生活一方面看起来是很舒服的,思维法义是很痛苦的,但是你看书的时候,当时就产生善根,你放逸的时候,当时就产生无明愚痴,绝对是不相同的。

 

在一般的凡夫位,相续当中对治性不强、不坚固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串习。有的时候我在看书看累了的时候,出来走一下,放松一下的时候,我会看到很多其他的LAMA,或者在家人好像很舒服地在房顶上晒太阳,在房顶上喝茶,我就觉得他们还是很舒服的,什么都不用去思维,但是我又一想,如果像我这样,现在相续当中这么多烦恼,还要这样去放逸的话,那么更加没有办法对治了,所以现在我所做的这些思维法义是很有必要的。产生这样的念头的时候,马上自己就产生一种相似的对治,然后再回到家里去好好看书,有这样一种动力。有的时候想一想以后的果,也是对自己的精进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从相续当中贪心很猛烈的方面来讲,应该反复串习它的对治,各种方面去对治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壬二、断嗔之理:

 

有些人就会问:嗔恨心在佛经当中屡次提到,不管是大乘的佛经、小乘的佛经,还有很多论典当中都提到嗔恨心这个词,那么嗔恨心到底有什么样的相,或者有什么样的过患呢?这个方面应该了解,了解之后才愿意去断除。

 

嗔恚极坚固,定恶作大罪,

知如是差别,当尽烦恼际。

 

嗔恚是极其坚固的,也就是说一旦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它的力量非常粗猛,一般来讲通过微小的对治力不容易压伏,它的体性是“定恶”,决定是恶的,不管是在什么位产生都是一种恶业。所以在菩萨戒当中对三种意业绝对不开许,这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不管是贪心也好,嗔心也好,它一产生的时候,自相就是恶的,不善的。而且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作大罪”。嗔恨心能够做到其他的烦恼不能做到的罪业,所以它的功用也是非常大的。

 

应该了知如是的差别,“当尽烦恼际”,了解了嗔恨心难以对治,或者它的体性是极恶,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大罪业等等,这样就应该下定决心,发下誓言,断除烦恼的根本,使嗔恨心的烦恼穷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讲“嗔恚极坚固”呢?有的时候我们说相续当中的贪心是很坚固的,但实际上嗔恨心也是很坚固的,尤其是正在发动,正在现行的时候,一般的人根本压不住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发脾气,生起很大嗔心的时候,要去劝他的话很困难,必须要有一个特别有威望的人,或者他特别害怕的人去说他,他也许才会收敛,一般的人去劝他的话,越劝脾气越大。所以嗔恨心很坚固的,和一般的烦恼不一样,它一旦产生的时候非常粗猛的,什么都不管,那个时候给他说嗔恨心要下地狱他也不管了,想不到这些业果了,只想怎么样把对方干掉。这个方面大家也许都能体会到,不要说看到别人,有的时候自己忍无可忍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

 

就是因为它非常粗猛,所以它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前面已经分析了“定恶”,不管什么时候生起,绝对是恶。不管你的外表显现什么形象,当嗔恨心产生的时候就没办法改变它的性质。

 

至于在有些密宗当中讲到做诛法的时候,必须要在慈悲心的基础上生起很大的嗔心,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我们看过敦珠仁波切的讲义当中,在修诛法的时候,他说应该安住在慈悲心的本体上生起很猛烈的嗔恨心。这个确实实行不了,因为嗔恨心和慈悲心两种是完全相违背的,一方面修诛法必须要以慈悲心作等起,但是如果一直安住在慈悲心的状态当中的话,诛法的效力又显不出来,所以就必须要在慈悲心的本体上生起大嗔恨心,必须要诛掉佛教的怨敌。

 

这肯定是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一方面生起慈悲心,一方面生起大嗔恨心,但是像这样的嗔恨心绝对不是一种自相的嗔恨,我想也许是指相续当中的一种想要诛掉佛教当中的怨敌、鬼魔等等的很猛烈的决心吧,所以如果在修诛法的时候心很慈悲的话,就没办法达到它的效果。

 

以前我们在龙多活佛面前听一个法的时候,他也是说过,以前法王的前世白玛程列尊者,他在住世的时候,五世DLLM委托他修诛法,诛掉一些非常猛烈的鬼魔,但是他通过一些降伏法,把一些魔勾招到(?)正准备用诛法全部诛掉的时候,这些魔哀求他,好像很痛苦,当时尊者心就软了一下,马上一个魔的眷属就跑掉了。那个时候就是他的的稍微有点慈悲,想着这个很可怜,一产生这样的念头的时候魔马上就跑掉了。这个魔最后就变成生生世世和法王的化身作对的一个魔。有的时候活佛也说,比如前世列绕朗巴尊者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尊者好像处在一种休克的状态,就是这个魔在作障碍,好像是96年还是哪一年,修诛法的时候把这个魔诛掉了。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所以有的时候有特殊的情况,这个绝对还是一种很甚深的境界,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思维的,按照分别念来思维的话,思维不了。这个本性是一种善法,但是外相显现一种嗔恨,修诛法的时候有这样一种作用。但是这里说的“定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恶,是指嗔恨心的自相,就是自相的嗔恨心,自相的烦恼绝对是恶的。

 

“作大罪”可以从什么方面了解呢?一方面很多经论当中都是讲到,嗔恨心能造很多过失,是能够毁坏善法之首。有的经典当中讲,它一产生的时候,毁一百个大劫的善根。产生很猛烈的嗔恨心的时候,一百个大劫的善根都会毁掉。有些地方讲,一百个大劫的善根是布施和持戒的善根,还有一千个大劫的善根是布施和供养。

 

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安立成“大罪”,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一天当中要好好积累善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天当中我们保持这种状态修善法很不容易,一辈子当中一个人修的善法更不容易,一百个大劫或者一千个大劫当中不断地布施,不断地供养,或者不断地守持清净的戒律,那肯定是非常难得。但就是一刹那的嗔恨心马上摧毁无余,因此它的罪过是相当大的。而且从菩萨行当中来讲,直接和菩提心相违背的就是嗔恨心。

 

从嗔恨心发起来的时候,各种各样平时做不到的罪业都能够产生,都能够做得到。比如有的时候在非常愤怒的时候杀父亲、杀母亲等这样很多大罪都造下了,还有处在愤怒状态的时候诽谤正法等等也会造下。因为处在嗔恨状态的时候,他的理智已经没办法控制了,平时他自己的学的这些道理都用不上了,因为他的烦恼状态太粗猛 的缘故,所以从这些方面一产生的时候,绝对 会“作大罪”。罪越大,果报就越不悦意。所以通过嗔恨心,当时毁善根,相续当中植入了非常猛烈的烦恼习气,然后通过这样的嗔恨心所造的罪业会引发各种各样后世不悦意的果报,因此绝对是应该远离的。

 

“知如是差别,当尽烦恼际”,因此了解它的本性稳固,或者它“定恶”,或者它“作大罪”的体性之后,应该下定决心断尽嗔恨心的烦恼的根本,必须要断尽。这个方面就是鞭策我们,我们真的想要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通过修持慈悲心,修持幻化观,或者了知一切众生如母等入手,入手之后才能逐渐逐渐使自己相续当中嗔恨心的习气淡薄。

 

一方面来讲,按照世俗的缘起,以前法王讲经的时候也是讲过,作为年轻人来讲,他相续当中的风脉明点正在增盛的时候,贪欲心很容易生起,而且很难以遮止;老年人相续当中的气脉明点衰败,而且因为老年人各方面都不如意的缘故,他的气脉明点一衰败了之后,他的心就不能堪能了,就不像年轻的时候能够自主,能够很决断地做很多事情,能够忍受。

 

年轻的时候一般来讲容易修安忍,老年的时候因为气血衰败了,就很难以控制住。再加上他自己本身眼根、耳根等等不断地衰败,而且外在的享受也是没办法感受,而且遇到子女对他的不孝顺等等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发嗔恨心。这是按照一般人的次第,按照风脉明点的增盛行和衰败的次第,年轻人和老年人有这样一种特法。

 

讲这些有什么必要性呢?肯定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年轻人正处在风脉明点增盛的时候,这个时候贪欲心很容易产生,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好好修持对治贪欲方面的窍诀。转入老年的时候,提前开始修慈悲观,修持对治嗔恨的方法,否则一旦老年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嗔心的。应该了解这样的差别,针对不同的时位进行不同的对治。

 

比喻当中讲到,在燃灯佛出世的时期,有两个婆罗门童子,一个是贤慧,一个是爱法,他们两个都皈依了燃灯佛。贤慧就对燃灯佛产生很大的信心,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道路很泥泞,贤慧就把头发解下来铺在地上,让佛陀从自己的头发上面踩过去,佛陀显现很欢喜,然后对贤慧授记成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在看《白莲花论》等等,那个时候佛陀得到了成佛的授记,贤慧童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

 

他的兄弟爱法对佛陀产生一种嗔恨心,就认为贤慧是很了不起的,佛陀从他很尊贵的头发上面踩过去,很不应理。所以他就产生了嗔恨心,而且造了非常严重的恶业,通过这种恶业他就转生到旁生道九十一个大劫。九十一个劫完了之后,他就转生成一条大鲸鱼,当是是释迦牟尼佛正在住世的时期,有些商人去海中取宝的时候,正好碰到鲸鱼,鲸鱼吃掉这些商人,那个时候这些商人一起念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它就回忆起来了,回忆起自己通过以前对佛陀生嗔心的过失,九十个劫当中不断地受痛苦,现在还没有办法离开这样的果报。回忆起这个之后,它就生起很大的决心,绝食而死。如是因为以前皈依燃灯佛的善根,还有不杀生的善根,转生为人,在佛陀面前出家修行成罗汉果。

 

通过这样的公案我们了解,嗔恨心一产生的时候,它是一种恶业,通过恶业造了很大的罪过,对于一切智智的佛陀都不管了,生起嗔恨心诽谤。实际上佛陀是离开了一切过患,圆满一切功德的,无与伦比的大尊者,对谁生嗔恨心都不应该对佛陀生嗔恨心,但是这样相续当中非常难以改变的嗔恨心一产生的时候,他对佛陀都会诽谤,都会产生嗔恨,造下大罪业。大罪业的果报就是自己在九十一个大劫当中不间断地受痛苦。最后它了解了如是的差别,了解了嗔恨心的大过患之后,它就立下誓愿,发誓自己不再杀生,对以前的罪过产生后悔心,想要从根本上断尽,所以它绝食而死。那么这样有什么功德呢?它转生为人,值遇佛法,修行成就。

 

通过这样的公案,它生起嗔心的过患,中间受痛苦的过程,断尽嗔恨心之后的功德,一个一个可以很明显地显现出来。现在我们可以同样的如是了解,现在我们生起嗔恨心之后,肯定它本身就是一种恶业,而且能够生起大罪过,通过这个大罪过肯定会受痛苦的果报,这是决定的。现在我们知道之后,就从根本上发誓言断绝它,断绝之后就可以穷尽烦恼的边际,就会获得安乐的解脱果。

 

壬三、(断痴之理)分二:一、认识愚痴为烦恼的根本;二、认识能断愚痴的对治。

 

癸一、认识愚痴为烦恼的根本:

 

有些人就问,既然贪心和嗔心的体相、过患等等已经讲了,那么痴心的体相是什么呢?

 

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

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

 

就好像一个人身体当中的身根是一切根的基础一样,其他的根要通过身根才能够安住的,如果没有身根的话,眼根、耳根、鼻舌就没办法安住,所以身根就是其他四根的依止处。同样的道理,“痴遍一切住”,愚痴也是遍于一切烦恼当中而住,其他一切烦恼都必须 要通过愚痴才能产生、安住、增长,如果缺少愚痴,其他的烦恼就不会有生根之处了。就像身根没有的话,眼耳等没办法安住一样。

 

“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前面讲到一切痴心的本性 遍一切住,或者成为其他一切烦恼的因,后面两句就是讲到断除它的道理。我们要断除其他的烦恼,必须要断除它愚痴的本性,愚痴的本性断除之后,其他的烦恼跟随就会断除。这里也是讲到断除愚痴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愚痴心是其他心的根本,所以必须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这里的愚痴主要是讲十二缘起支当中的无明支,为什么它是根本呢?因为通过无明决定会产生其他的十一种缘起,也就是说通过众生流转的次第可以观察,有了无明之后它就会造业,有了业之后,它就会植入到识当中,由识去入胎、在胎位当中不断地形成六处,出胎以后不断地感受外境,生起爱,生起取等等,这些过程最初的时候就是由于无明、愚痴。这个愚痴的体性就是不了解一切诸法的体性,不了解一切诸法法性的真实义,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恼。一切众生流转完全都是在烦恼上面。我们要从根本上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话,断尽烦恼,断除愚痴的本性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烦恼,由痴断随断”,大乘的教法当中都是这样讲到如何断除烦恼的根本,尤其是在密乘当中,着重断除的是愚痴心,按照一般的讲法,小乘着重断贪,大乘着重断嗔,密乘着重断痴。小乘因为是自己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的缘故,不断贪就没办法,因为贪是不断润生的,不断使自己熏习成产生轮回的根本因。所以他自己要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的话,必须要把贪心从根本上断除,不贪恋轮回他才有修道的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着重是对贪心方面进行遮止。我们看佛陀为小乘的比丘所制定的戒律,绝大多数都是从断贪心方面制定的,有这样一个特色。

 

为什么我们说大乘着重断嗔恨呢?因为要度化众生,如果你要利益众生,必须要发起大悲菩提心,它的违品就是嗔恨,所以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讲,生一百次贪心不如生一次嗔心的过失大,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安立,并不是说贪心没有过失,主要是大乘修法必须要从慈悲,大悲心方面去安立,而嗔恨心就是它直接的违品,所以大乘显教当中主要是提到断嗔恨心。

 

为什么讲密乘当中着重断愚痴呢?因为密乘当中直接抉择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如何把果转为道用的殊胜方法,有愚痴的话绝对不会现见本性,而密乘是直接现见法性的殊胜教义,所以它对愚痴方面是着重断除。学习密乘的教法之后就知道这样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

 

比喻中讲到一棵有毒的树,它的树干、树枝、树叶、毒花、毒果,它的一切枝分,对众生来讲接触到哪个部分都是有害的,我们如果想要把毒树铲除掉,单单把它的花果枝叶砍掉,因为它的根还在的缘故,它还会不断地生长,如果要从究竟上使这棵毒树不再害众生的话,就要从根本上把它拔除,把它的根从深深的土里面挖出来,从根本上断除,它没有了根之后,其他的树干、树叶、毒花、毒果这一切就没办法再产生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要断尽一切的烦恼,前面我们也讲过,生起贪心的原因就是不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对它生起贪心,不了解它不是我们所贪的对象,主要是有愚痴的成份在里面。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了一个很明清的智慧,了解这个根本不我们生贪心的理由、对境,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正知正念的智慧的时候,愚痴心就不存在,贪心就没有立足的根本,它逐渐逐渐就会萎缩,最后就被断绝了。嗔心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通过一切方法断除痴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提问:既然大乘菩萨行这么殊胜,为什么还有一些凡夫人或者小乘者他们对大乘法非常恐怖呢?按照前面所抉择的理由来讲,绝对应该信仰大乘,绝对应该趣入大乘的修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小乘种姓的人对大乘佛法还产生恐怖心,有的时候还诽谤呢?下面讲原因: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这个颂词一方面直接提到了小乘为什么恐怖大乘,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自己相应我们现在的修法来讲,应该知道对甚深法生恐怖是一个大的歧途,如果不把这个违缘遣除,自己相续当中有疑惑,不可能顺利地趣入菩萨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有必要抉择。就像《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明明是在讲最殊胜的空性,为什么第二品马上紧接着要抉择声闻缘觉证悟的是什么,看起来好像没有很大的必要,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宣讲了殊胜最圆满空性的歧途,就是入小乘或者证悟人无我空性,这个是修大乘空性的歧途。

 

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抉择为什么小乘要恐怖大乘法,了解了它的原因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对大乘法不应该恐怖,对大乘的恐怖唯一都是对大乘的自性没有了解而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妄执,是不需要产生的法。现在我们就应该发起菩提心,发起勇猛心,调正自己相续当中自私自利的,求自利解脱的小乘心,必须要从如是甚深的理论了解之后,从相续深处去调伏。这个时候才可以使自己从歧途当中解脱出来。否则的话很容易就进入歧途,然后求小乘的果位。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因为大乘教法从见解的角度来讲是非常甚深的,完全抉择到一切诸法无自性,一切都是缘起产生的殊胜的见解,愚夫是绝对生起恐惧的,一般的没有智慧的人是产生很大的恐怖心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认为明明在我们面前,这一切法都是显现的,都是实实在在有它的作用,为什么大乘教法当中讲一切都是空性的呢?既然都是空性的,他们肯定就接受不了,所以愚夫就生起恐怖,不单单是恐怖,而且极力地诽谤。为什么要诽谤呢?因为他想把这个理论遣除了,生活就比较舒服快乐了,反之,如果这个空性的理论一直存在下去的话,对他们就有很大的威胁。他们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通过愚夫的智慧要遣除佛陀相续当中现证的甚深的空性的教法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月称菩萨也是讲过,你越用更多的理论想要灭除空性,越能显出空性的殊胜。你不用还好,你用一百个理论,一百个理论全部成为成立空性的因,根本没办法把空性的理论灭除。但是就是因为愚夫智慧不深广的缘故,他对殊胜甚深的空性教法产生很大的恐怖心。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稀有法”主要是讲非常稀有的菩萨行,广大的菩萨行是很稀有的,布施自己的头目脑髓等等,修持最殊胜的菩萨行,通过这样的稀有法可以成就非常稀有的佛陀的功德,而且在大乘当中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佛陀的功德。这样宣讲的时候,很多劣根者就接受不了了,“我现在就是佛,我现在就具足佛的功德”很多众生接受不了。

 

不仅仅是这里讲的,从以前印度的很多例子都可以了解,佛陀在宣讲大乘法的时候,很多比丘当时接受不了,纷纷退席的也有,口吐鲜血的也有,生起邪见堕地狱的也有。劣根者对殊胜的大乘教法没办法接受,所以产生种种恐怖。实际上我们观察的时候,这种种恐怖单单就是他们自己的根性没有办法了解甚深法而产生的,并不是这个甚深法真的是我们所恐怖的地方,绝对不是的。

 

比如密法也是这样,密法为什么要保密呢?并不是密法本身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没办法接受,所以对这样的人要保密。同样的道理,殊胜的大乘教法本身来讲绝对不是生起恐怖的因,或者恐怖的对境,就是因为凡夫的相续当中没办法了解,从这个角度产生恐怖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一一分析的时候,如果现在我们对大乘教法,非常甚深的教法没办法产生定解,有的时候没办法接受的时候,首先不要诽谤,放在那个地方,这样就不会造罪。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讲过,你如果现在不能了解,不能修持这些很甚深的教法,你暂时放下来,也不修持,也不诽谤,这样相续当中就不会造罪业。

 

对我们现在来讲,单单是放下还不够,现在我们不能证悟,但是我发愿以后我一定要修持,一定要证悟。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呢?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现在是大乘行者,我们对空性,对种种的菩萨行都能够接受,但是还有很多大乘和密乘当中的殊胜的见解、行为,双运也好、降伏也好,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就接受不了,产生邪见。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个是不好的东西,应该舍弃,首先不要这样,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宣讲的,无数大乘行者亲自现证的东西,不可能是虚假的。现在我接受不了,仅仅是说明我自己的根性还不圆满的缘故,我不诽谤,我先放下来,我发愿以后一定要通达,一定要修持。这样一方面发了一个殊胜的愿,种下了很深的习气,一方面不会造下诽谤正法的过失。所以有很大的必要。

 

这里是讲到有些小乘行人不信解大乘法的原因,当然这里说的小乘行人并不是指所有的小乘行人。以前我们分析过,罗汉绝对不会诽谤的,对再甚深的空性教法他绝对不会诽谤,因为他相续当中已经现见空性了,所以他虽然对法无我的空性没办法现证,一听到法无我空性,他马上理解成人无我空性了。佛陀当进对很多罗汉讲法的时候,即使在宣讲《般若经》,宣讲很殊胜的空性的教法,那些已经证果的罗汉听到的时候,他就认为佛陀在宣讲人无我的修法,他把佛陀的词句一个一个对应到人无我方面去,所以他绝对一刹那不会产生邪见,不会产生恐怖的,就怕一些傲慢的声闻,相续当中没有甚深的智慧,没有现证法性的,他们见到大乘法的时候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就生起恐怖。大乘法讲不仅仅是人我是空性,法我也是空性的,这个小乘就接受不了。他们认为法我应该是有的,是应该现证的,获得解脱的。他们从这个角度进行证悟,他们现量见到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就是存在,不能空,但是菩萨就说这个是空性的,这样一讲的时候,对于没有入道的这些圣人来讲,他们就接受不了,马上就开始生恐怖、诽谤等等。

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就要发殊胜的愿,不要入歧途。

 

比喻中讲到一个叫身圣的外道,他有一次在出游的时候,偶尔见到兽行外道和野兽在做不净行,他看到的时候就产生一种邪念,他认为像这样的苦行外道,平时行持很多苦行,他们都没办法远离贪欲,而且还和野兽做不净行,他想到佛教当中的比丘、沙门这样的出家人,他们没有像外道这样修持苦行,他们的享受观待外道来讲是比较豪华的,一切都不缺少的,他们肯定更没有办法调伏烦恼了。他就下令沙门从今以后不能进王宫,怕他们和王妃有染。真正观察的时候,他的想法对不对呢?绝对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出家的沙门或者佛教修行者,他们和外道不一样,他们是跟随佛陀正确的教育去行持的,不会去做这些非法的行为,虽然他们在行为上显现吃穿都是不缺的,但实际上调伏相续的烦恼方面,他们远远超胜于外道。国王不了解,所以就下了这样一种非常荒唐的命令。

 

这个比喻对照,小乘的愚夫,他们只是跟随自己相续当中的见解,推测别人也应该是这样的,或者他自己接受不了的法就认为是不应理。他自己接受不了法无我空性,广大的菩萨行,他就认为菩萨的空性是不对的,或者修持菩萨行而成佛是非常恐怖的,他通过自己方面的劣根所引生的劣慧,诽谤、恐怖大乘法也是完全不应该的。

 

以上就抉择了第五品——明菩萨行品。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方便呢?我们可以从论文当中看到,这一品当中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断除贪嗔痴。断除贪嗔痴和修菩萨行有什么关联呢?关联是非常明显的,前面是总明了菩萨行,对应该如何发起菩提心,如何修持菩萨行的殊胜作了抉择,在作抉择的时候,对初学者来讲,刚开始发起菩提心的时候,相续当中肯定还有很多现行的烦恼,这样现行的烦恼一旦产生,就会很严重的障碍菩提心和菩萨行。为了更加迅速地,无有障碍地修持菩萨行,必须要断除烦恼。有这样一种关联,第五品是正明菩萨行,第六、第七是帮助菩萨行的修行的助缘方面的。没有助缘,一边修菩提心,一边产生很多烦恼的话是不应理的。为了好好修持菩提心,所以要断除它的违品贪嗔痴的种种烦恼。在这一品就专门抉择这个问题。

 

本品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从世间道进行修持的,真正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通过修持空性的智慧,现证空性的智慧的时候,遍计的烦恼、俱生的烦恼,种种烦恼都可以彻底消尽。但是还没有到达圣地,在凡夫位的时候,只有通过这样的世间道的方式,了解烦恼的过患,然后通过世间道的对治方法使它不产生,使它压伏。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

 

有些人想,产生三有的根本是业惑烦恼,如果相续当中存在这样的业惑的话,必定会引发三有轮回。但是现见佛道的修行者,他们在享受广大舒适的住房,接受百味饮食的供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一方面住处是很安乐的,一方面饮食也是非常丰盛的,相续当中很容易引发贪心,通过贪心就会造业,有了业和烦恼就没办法脱离轮回。他们就认为佛道当中这样的修行方法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去修行呢?他们说应该按照苦行外道的方式,通过断食,通过忍受寒热等等来断除贪欲心,他们认为通过苦行的方式断除贪欲心才能够不造业。没有贪欲心,也不造业的话,才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实际上佛陀在佛法当中对弟子所宣讲的修行方法是趣入中道的,佛陀既不赞成世间上的人拼命地追求资具,拼命地追求享受,佛陀是遮止的,我们通过断杀生、断偷盗、断邪淫、断妄语等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断除过分享受的方面。佛陀也断除了过度的苦行,因为佛陀自己就亲历过这样的过程,刚开始佛陀在王宫的时候,他种种的享受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最后佛陀出家的时候,跟随一些外道的观点修持了六年苦行,佛陀发现修了六年苦行,如果相续当中没有趣入中道的话,那么这样修苦行实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陀最后放弃苦行,趣入中道,最后才悟道的。因此说这样的话的人也许是没有了解到佛法的真谛,或者是针对于有些修行人过度地贪执,他有这样的一种疑问。

 

一方面我们认为这样的疑问是没有了解佛法的要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通过这样的疑问看看自己在进行世间种种享受的时候,有没有增加贪欲心,有没有成为障道的因缘,如果有的话,那么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行为没有符合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义是必须要离开享乐和苦行两边。现在我们如果依靠世间的资具过分的享受的话,肯定就已经偏离了佛陀所制的正道了。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地破斥别人,而不观察自己的相续。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衣服、食品和住房,仅仅能够保持自己修行稳定就足够了,不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去过分地享受,如果这样的话,肯定会引发很多不如法的烦恼。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如果按照外道的观点来分析,佛道的修行者依靠住房、饮食会增长贪欲,所以应该通过修苦行的方法来制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道修行人观察外道的修法,“由苦增长嗔”,如果通过享受快乐可以增长贪心的话,由痛苦是绝对可以增长嗔心的,自己的身体过分地受苦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种种不如意就会引发嗔心的增长,所以为了对治嗔心的增长,必须通过享受,通过衣服、饮食来制止嗔心的增长。外道也承认,不管是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是一种烦恼,都是应该断除的。但是他们单单一味地指责佛道的修行者通过享受快乐而增长贪心,他们就没有发现自己通过苦行增长嗔心,所以这个地方讲“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如果享受快乐不是苦行的话,一味地使自己的身体受痛苦,哪里成为一种苦行呢?也不成为真正的苦行。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破斥了他们的观点。

 

前面我们分析过,实际上佛陀所宣讲的这些,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下手的,如果一个修行者对一切三界轮回的资财没有任何贪欲的话,那么佛陀也开许他坐黄金的宝座,享受百味的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开许的。但是对于相续当中的功德没有自在,相续当中的烦恼还很旺盛的人,佛陀也会宣讲十二头陀行,或者受持清净的戒律,通过这样的方法制止过分的贪欲。

 

所以外在的行为都是一种助缘,是帮助调伏自心的,主要的修法还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是应该对增长贪心、增长嗔心的种种因缘,通过智慧去观察,相续当中引发定解之后,跟随定解去修行,这个是最为关键的。所以佛陀所宣讲的教法,主要是从内心当中如何去制止贪心、嗔心、痴心的增长,根本就没有外道所讲的这种过失。

 

比喻当中讲到,比如说通过压榨甘蔗就能够获得非常甘美的糖汁,我们的蔗糖、白糖都是通过压榨甘蔗而取得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甘蔗的外皮是很粗糙的,看起来没什么精华的,但是实际上通过合适的方法压榨之后,皮所包裹的里面的精华就会显露出来。比喻所说明的意义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现在通过业力所显现的不清净的五蕴,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实际上这样不清净的五蕴的本体是清净的智慧,这个在大乘的教法当中都是非常普遍的宣说的,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使相续当中的种种智慧显露出来。这才是佛陀的真正教义,并不是说一味地通过外在的苦行就能结束业惑烦恼,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身体不是为主的,意是为主的,前面也讲过,一切业当中意业为主。

 

如果这些外道没有了解到五蕴的根本,或者真正脱离轮回的方便,什么是产生轮回的因,这一切都不了解,没有从根本上下手,单单在外表上行持一些苦行,这个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从这个颂词我们可以知道,佛道的修行者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培养殊胜的正见,而这样殊胜的正见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去作意。不缘经论去作意,从你自己的自力来讲,绝对产生不了正见的。所以我们要从经和论去作意之后,引发殊胜的正见,再通过这个殊胜的正见内观自心,内观自心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殊胜的智慧,如是去修行的话,才能逐渐断尽业惑烦恼。

 

这是破除了一些外道或者不了解佛法的人的邪见或者观点,破除了这样一种观点之后,那么真正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什么呢?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这里出现了“现行”和“种子”,也是在佛经论典当中经常出现的,以前我们分析过,所谓的“现行”就是比较粗大的,比如现在我们产生一个很猛烈的贪心,这个就是说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的种子现行了,现于外表,很容易被发现;或者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是粗大的意思。

 

“种子”就是虽然这样的烦恼有的时候不产生,但是不产生并不表示它没有,它确实是通一种隐藏的形式存在的,或者通过种子的形式,或者通过习气的形式。所以如何断除相续当中比较隐藏的烦恼,这个也是需要断除的,而且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现在我们外在一切的山河大地,现在我们现行的烦恼,都是从相续当中的习气而产生的,如果通过殊胜的微细的智慧断除了相续当中的种子的话,它就再不可能现行,不可能再有它的行为,不可能再有粗大的烦恼现起。

 

所以这两个角度都是需要的,一个方面从粗大的方式压制它,第二个从比较微细的地方铲除它的根本。这两者对修行人来讲非常关键,除了这两者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一切修行人都是做断除烦恼的事业。莲花生大士在达那够夏海诞生的时候,有大臣问他在这个地方做什么?莲师说我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杀烦恼,每天都在杀烦恼,其他没什么事情可做。寂天菩萨也说过“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把烦恼调伏了才是真正的勇士,也就是说世间上真正的勇士是调伏烦恼者,其他的在世间上杀几个人,完全是杀尸体一样的,不算什么。所以在修行当中,断除烦恼才是一个修行的状态。

 

至于断除烦恼的方式,下面还要讲不同的方法。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分五:一、应知三毒的作业;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三、明贪嗔不同之喻;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都是我们平时实修的时候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这些内容的话,我们在真正断烦恼的时候,就好像没有一个目标一样,没有目标的话我们射箭就不知道往哪射。如果我们对烦恼的体性、必要都一个个了解得很清楚,我们才有殊胜的动力去断除它。或者有一个目标,怎么去断除它,针对谁去断除,这样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壬一、应知三毒的作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要断烦恼,那么烦恼的功用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性是什么?这个首先要了解。否则我们不了解一个东西对我们的损害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实对它产生一种嗔恨心,就不会去断除它。对烦恼应该产生嗔恨,这个在《入行论》当中讲得很清楚,作了很详细的抉择。对烦恼产生嗔恨虽然还是一种所知障,但是不可能成为自己积累罪业的因,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三毒烦恼对我们作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产生很多痛苦,相续当中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无始以来三毒自在才有这样的结果。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它,认识之后通过各种方法断除它,断除它之后就可以获得解脱。有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必要。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

痴业能增长,如风于大种。

 

颂词当中讲到贪嗔痴三种烦恼各有它的体相。第一“贪业能摄集”,贪业主要是能摄集,摄集什么呢?摄集有情,摄集财物,也就是说一个众生相续当中具足贪心烦恼的时候,他总是有一种希求,想要得到种种财物,看到一些比较悦意的众生的时候,比如男性对女性有一种贪心,想要得到,看到之后就想要拥有。所以贪心就能摄集有情和财物。

 

第二“嗔业起斗争”,嗔业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引起斗争,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自己不想遇到的痛苦,偏偏要遇到,这个时候为了断除它的根本必须要做很多事业,在做这些事业的时候,很多斗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比如说我不想得到某种痛苦,别人就把这个痛苦强加在我身上,一定要让我接受,这个时候他要给我,我要排斥,两方面观点不一样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斗争的。

 

第三“痴业能增长”,痴心的业能增长贪心和嗔心这两种。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贪心和嗔心呢?实际上就是愚痴而引起的,为什么愚痴能够引起贪心和嗔心呢?因为我们不了解所贪的东西为什么不值得贪,比如说一个有情也好,一个财物也好,真正通过前面几品观察的时候,都是无常的,痛苦的本性,都是幻化的体性,都是无实有的,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贪执它,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把它据为己有呢?就是认为这个所贪的有情是实有的、清净的、快乐的体性,被四种颠倒执蒙蔽了,不了解它们不净等的体性。所以通过痴心绝对可以增长贪心的。嗔心也是同样的,自己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自己想要得到东西受阻碍的时候,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自己会产生一种嗔恨心,但实际上真正观察的时候,你想要得到这个东西,在追求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障碍,这个时候会生起嗔心,但是如果通过前面观察贪心的理由一观察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可以生起嗔心的对象。这是一般共同乘来讲,如果按照大乘来讲,自己所嗔恨的众生实际上应该是发菩提心、大悲心的对象,实际上是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的,只不过转了几世之后,互相之间不认识了而已。对这样的一个对境不可能产生嗔心。或者这样的众生是自己必须依靠成佛的根本,所以为什么要对他生起嗔心呢?应该生起欢喜心。大乘的很多教义中讲,看到有情的时候应该视为如意宝一样生起恭敬。所以你生起嗔心的话,绝对就是愚痴而生起的。所以从愚痴能增长贪心和嗔心。

 

打比喻讲“如风于大种”,主要是说痴心就好像风一样,风对其他的三大种都有一种增长的作用。通过痴心能够增长贪心和嗔心,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痴心、无明作为根本,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对贪心和嗔心的对境,通过殊胜的智慧作观察能够断除它的非理作意的话,实际上产生贪心和嗔心的机会就相当少了。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必须要通过佛法的理论了解一切外境如梦如幻、无实有的道理,了解之后对如梦如幻的东西不会再产生贪心、嗔心等等,这确实是一种殊胜的方便。也就是说自己内心当中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会通过这种正确的认识纠正自己平时的各种不好的心态和不好的行为。下面对破除痴心方面还要着重讲解的。

 

这里既然讲到了“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痴业能增长”就说明贪嗔痴三业对众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既然如是大,那么如何去对治呢?讲记当中也是简单提及了分别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对治贪业也有小乘大乘的区别,小乘对治贪心的时候又分了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的修法比如说白骨观、不净观等等,通过这些修法把外境暂时压制,肯定只是暂时的。比如说看到一个有情,对他生起贪心的时候,就长时间的串习不净观,缘这个有情反复了解他身体内外不清净的体性,修习好之后产生一个很殊胜的定解,这样的修法很纯熟的时候,一见到这个众生的时候不需要再观想了,马上就了解这个是不净的体性,因为他已经反复串习了很长时间,这个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不像有些修行者,虽然了解不净观的修法,但是只是修一两次,修过一两个月,这样的习气还是很弱的,虽然自己在座上修的时候了解不净,但是这个习气一起座之后马上就变得更微弱了,所以看到有情的时候就很难产生,虽然自己的内心当中有一个总相,了解这个众生是不净的,但实际上力量太弱的缘故,没办法压制贪心的烦恼。所以必须要像小乘的行者一样,反复地串习这样的修法,最后串习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再作意,一看到这个生贪的对境,马上从内心当中了解他是不净的。如果从内心当中生起不净的话,完全不可能产生贪欲心的。

 

串习白骨观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首先他是在自己的家里开始修,修纯熟的时候,睁眼闭眼全部都是白骨,没有一个自己想要贪的对象了,那个时候修法就比较圆满了,缘有情的贪欲心绝对不会产生了。现在我们接触的小乘的不净观、白骨观这样的教法是非常纯正的,但就是没有和自心相应的缘故,它的力量显不出来,单单是这个而已。这个是小乘暂时的压制方法。

 

小乘究竟的断除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证悟人无我空性。他证悟人无我空性的时候,了解自己、他人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无我的体性,既然是无我,那么“我想到得到这个众生”的想法就没有一个基础了。我现在想要贪这个众生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我”,我想要把他拥有,然后成为我所的东西,这样就产生烦恼了,但是现在我没有了,就不会缘这个我而产生我所的东西了。所以小乘道的究竟修法,证悟无我的时候肯定就没有缘我的我所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是究竟断除。而且从断除烦恼障的角度来讲,和八地菩萨、和佛陀可以说是平等的。佛陀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八地菩萨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罗汉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相同的。一旦断除绝对不会产生贪嗔痴等的烦恼。这是小乘方面如是断除。

 

大乘方面断除的时候更有一个善巧方便,一方面他了解小乘的修法,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他必须要广泛地了解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教法,所以大乘在断贪的时候,一方面对人无我空性、不净观等等这些修法是完全了解的,但是他修的时候,因为大乘菩萨是利根的缘故,如果他的种姓苏醒了,他是不需要依靠小乘的修法去作意的,他就通过大乘的修法去作意,他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或者唯识宗的,他就了解这些无外乎都是我心的自现而已,习气而已,除了心识之外没有一个外境,所以他从这个角度马上就可以息贪的。还有从大乘正行的修法来讲,大乘显教正行的修法也是提到贪心的本性就是法界,除了贪心之外没有单独的法界存在。

 

这个在《庄严经论》当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在修心品当中讲正行的时候,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大悲。在讲智慧的时候就是讲除了贪心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法界存在,所以你要证悟法界,必须在贪心上入手,生起贪心的时候,马上了解贪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本性就是法界的体性。法界的体性当中没有一个能贪所贪,没有贪心的自相,了解这个,串习这个,反复地进行修持,它的力量是相当巨大的。远远超胜于不净观的修法,远远超胜于白骨观的修法,因为他是从根本上入手的,并不是说一种表面上压制的。所以我们平时如果要很迅速地收效的话,大乘的空性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定解。

 

平时我们宣讲的产生信心也是同样的,我们说要对教法、对上师产生信心,这是缘外境有一个生信心的对境,然后缘这个生信心的对境产生一种清净心,但实际上大乘最殊胜的信心并不是缘外境产生,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如何具足佛的功德,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远远超胜所有一切信心。现在我们修习这些大乘的教法,它的目的,它的根本就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佛陀,一切烦恼本身不存在,一切都是光明智慧,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定解。从这个角度如果有一天产生定解的时候,任何违缘,任何邪魔外道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你的智慧非常深广的时候,天魔是作不了障碍的。《虚幻休息》当中讲到,魔对很精进但是智慧很小的人可以作障碍,但是对相续当中具有殊胜智慧的行者,他作不了障碍,一刹那也作不了障碍。原因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一旦魔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是显现青面獠牙的形象也好,还是显现一个外表很悦意的美女也好,还是显现成种种世间八法的欲妙也好,不管显现什么,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他通过智慧一观察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是虚假的,一刹那执著也不会产生。所以这个魔就根本没有一丝毫的机会给他作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要在内心当中生起殊胜佛法的必要性。我们一样一样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很有必要。大乘的修法就是很殊胜。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乘直接观贪心的本性的时候就可以解脱的。但是我们一观的时候是不是马上解脱呢?这个不一定,还是需要一个串习,还是需要相续当中生起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这个时间是比较漫长的。针对一般的根性,中根和下根者来讲,要在相续当中引发一个非常清净的定解,这个需要苦行,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是利根者,他马上可以悟入的。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已经反复串习过了,今世当中就好像把以前的东西拣回来再使用一样,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不是一个利根者,中根下根者,现在我们要产生一个定解很困难的话,我现在必须还要加倍地精进,通过任何方式加倍精进,一方面通过听闻教义、再思维教义,思维完之后还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去不断地串习。也就是说我们抉择这个见解之后要使用,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达一心实修的阶段,因为我们现在毕竟着重在闻思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必须把它的理论,它的定解深深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一方面是通过背诵、思维的方法,一方面得到定解之后还要安住,把这个定解往内观,使自己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定解。这个定解如果产生之后确实是很殊胜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其他的这种贪心、嗔心的烦恼是一种客尘,是后面染上的,可以消除的,但是这种清净的定解的智慧现在虽然也是通过种种因缘产生,但是它是符合于法性的,它和本性是特别接近的,不像烦恼,烦恼和法性两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烦恼不是法性。但是我们所产生的相合于法性的定解,虽然现在是以总相的方式存在,但是它和真正的法性特别相似。所以它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而烦恼不是这样,所以一旦产生这样的定解的时候,绝对烦恼是没办法产生的。暂时位大乘在凡夫位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方面去压制的,方法根本和小乘的方法不一样。在究竟位的时候,他就通过修持人无我、法无我现证空性,所以他的究竟位也是根本不相同。

 

嗔心也是有这样的差别,小乘对治嗔心的时候修持慈心观,可以压制嗔心。究竟方面还是证悟人无我,证悟人无我的时候能嗔所嗔都是空性的。大乘就是在现在位的时候,通过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方法,一旦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切众生都是我自己度化的对象,一切众生我都需要给他们最究竟的安乐,怎么可能对他们产生嗔恨心呢?绝对不可能产生的。现在我们有的时候产生嗔心的原因,相续当中的菩提心还不究竟、不圆满,所以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的定解就没办法发生作用。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的本体和嗔心的本体是违背的,所以大乘暂时位的时候就通过这个方面去修持。究竟位的时候,在证悟的时候,全部都是一个本体,完全都是融入法性当中,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断除嗔心的方便。或者大乘在修行的时候,产生嗔心的时候就是缘这个嗔心本身去了解嗔心的本体就是智慧。所以我们讲佛果并不是在很远的地方,我们要去寻找,好像以前的商主去大海里面寻如意宝一样,非常非常艰苦,实际上真正的佛法的精华要义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就是在产生分别念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最殊胜的佛性。认识到了就是法性,不认识到就是烦恼的体性,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很多方法,在这方面要进行努力,就非常迅速的。从这个角度可以止息嗔心。如果这样止息之后,斗争方面的功用就不会现起了。

 

痴业,从小乘来讲主要是从十二缘起方面入手的,观十二缘起,顺观、逆观两种方法。顺观十二缘起主要是流转的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有了无明就肯定会产生后面十一种缘起,一个一个不会间断的,顺观的时候就了解了众生是如何流转的。如何息灭呢?如果无明息灭了,行就会息灭。所以他就从根本上断除无明,在无明上面入手,一旦产生正见之后,后面的行、识一个一个地全部会灭尽的。小乘是从这个角度断除愚痴的。

 

大乘也用这样的观点,但是大乘断除愚痴的时候主要是了解诸法的本性,贪心的本性,或者贪心自己的状态的本性,或者贪心所产生的对境全部都是空性的体性,或者按照第三转F轮来讲,全部都是光明的体性,都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当中哪里有贪心、痴心的本性,绝对是没有的。就在凡夫位的时候了解这个体性,然后把它转为道用。所以它发起的时候根就是很殊胜的,它的道——对治力也是很殊胜的,所以大乘对治痴心的时候有一种更究竟的角度,完全符合于法界自相的角度,进行修持的。小乘所证的十二缘起只是法界的一个小的部分而已,大乘所修持的断除痴心的范围是符合于真实的法性的,是缘圆满的法界的自性而进行断除的,他的所缘广大,他所断除的烦恼才会越广大,他所获得的智慧也会越广大。佛就是断除了一切障碍,证悟了一切法的所知,如是成为一切智智的。因此从它的发心、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大乘的修法确实是非常殊胜的。我们知道这些之后,应该从究竟的心的方面去入手,从大乘了义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这个角度去入手,他的速度就非常快。

 

这是讲到小乘、大乘对治贪嗔痴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当然密乘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方法,在大乘显教的基础上直接修持一切诸法的本性,这个当然它有不共的作用。

 

比喻当中讲到海里的鲨鱼,它在水里的时候力量很大,它咬住人的时候不会轻易放下的,这个时候要通过其他的方法使他松口很困难,但是有个窍诀就是用火攻,用火投到它身上,一烧它的皮肤,它马上就会非常疼痛,然后就放弃自己所咬的东西逃跑了。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要对治鲨鱼,必须要了解它最怕什么,它直接的违品是什么,了解之后就很快可以见效的,通过其他的方法是无法见效的。通过这个比喻来讲,断除贪心、断除嗔心、断除痴心,可以说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时候效果是显不出来的,必须用它直接的违品,它直接的违品一了解,一断除之后就很容易见效。小乘为什么生贪呢?就是因为它清净、可爱,马上用它直接的违品,它是不清净的、不可爱的,相续当中生起一种定解的时候,从小乘的角度来讲,马上就可以压制。大乘也是这样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生贪心的时候,观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那有什么贪心可以生呢?这就是更直接的方法断除的。从比喻和意义对照可以如是了解。

 

壬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

 

有些人会想,既然有对治烦恼的方便,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彻底去断除它们呢?实际上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如果要彻底使烦恼寂灭的话,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它。而不能够耽著于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只是使贪心等烦恼不现行,使它的能力减弱而已,但是你的对治力一弱的时候,它马上就会死灰复燃。所以要断除烦恼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斩草除根。如果把它的根本断除之后,它再不可能对修行者造成任何危害。所以从根本上拔除烦恼是很有必要的。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不会故贪苦”也就是说自己在追求自己所悦意的对境的时候,如果和殊胜的对境没有会遇,没办法得到,就会产生贪心所引发的痛苦。“无助故嗔苦”,自己要灭除某种自己不想要的对境,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没有帮助的力量,没办法远离,没办法断除的话,这个时候就生起嗔心,产生一种嗔心的痛苦。“无知故愚痴”,主要是对法理,对殊胜的等性、对无二的道理不了解,不知道的缘故,所以产生很多愚痴。“由彼不达彼”,第一个“彼”是愚痴,由于无明愚痴“不达彼”,就不能够了解贪心和嗔心这两者的自性,以及断除它们的方法。“由彼不达彼”也是说愚痴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颂词和必须要断除三毒的意义好像联系不上,实际上肯定是联系得上的。因为要从根本上断除的话,首先要了解它们各自为什么是“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了解了之后要断除贪苦、嗔苦、痴苦必须要从根本上入手。因为如果他的烦恼心还存在的话,还有可能再次和外境结合之后,再次产生愚痴,所以了解之后为了断除这样的种种痛苦,必须要彻底断除贪嗔痴本身。贪嗔痴本身断除之后才不会产生“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种种痛苦。所以从这个角度了解的话,是从比较微细的地方作了抉择。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断除三毒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穷人,有一次偶尔见到了国王的王妃,生起很大的贪心,经常思念王妃,想要和王妃一起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感受贪欲的痛苦,又因为他自己孤立无助的缘故,他见到其他人都看不顺眼,因为他相续当中很苦闷的缘故,自己相续当中的想法没办法圆满的缘故,他看到其他的事物,其他的人都好像是引他生嗔心的因,在这个过程当中“无助故”又产生了嗔苦。实际上他的贪苦和嗔苦是一种愚痴,因为国王的王妃不可能无因无缘地就和你这个穷人生活在一起的,他根本没考虑到这个不可能性,就在这种愚痴的状态当中引发了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痛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彻底断除的话,必须要从殊胜的智慧去了解一切的本性,如果存在贪嗔痴的话,绝对会引发他不悦意的痛苦,从这个角度了解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断除它,一定要从根本上把这些烦恼断除,而不能够满足于单单一点对治而已。单单一点点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的话,还是会引发自己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对现在来讲。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下一个决心必须要断除呢?因为在即生当中,我们如果单单满足于一个对治,贪心产生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修法去把它压制住,贪心产生的时候又把它压制住,根本没想怎么从根本上断除的话,今生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许不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违缘,但是如果自己今生修行没有成就,换一个身体之后,下一世再转世的时候,通过胎障,一出世之后很多自己的修法全部忘记了,而俱生的烦恼又会重新现起,因为贪嗔痴本身没有从根本上铲除的缘故,所以还是会重新产生,又会死灰复燃,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从比较微细的角度,比较猛烈的角度,现在我们就要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铲除它。从这些角度来讲就是必须要断除三毒的理由。

 

壬三、明贪嗔不同之喻:

 

有些人就会这样想,痴心和贪心或者嗔心二者都可以同时产生,那么贪心和嗔心能不能同时产生呢?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

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

 

通过愚痴心引发贪心,二者在一个人的相续中产生是可以的,或者愚痴心不了解嗔恨心的对境,从无明愚痴的角度引发嗔心也是可以的,但是正在产生贪心的时候,嗔心不可能同时引起。我们观察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在讲记中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分别对治贪心和嗔心,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对治。因为贪心和嗔心不可能同时俱起,所以贪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嗔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这样的话目标就很明确了,目标明确就比较容易见效,把它们二者一个一个分析得很清楚的时候,对治起来也减少很多麻烦。

 

这里通过比喻的方式进行宣讲。“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痰病和胆病在佛法的医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它们两者不可能一起产生,痰病是水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胆病是火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水和火二者是没办法相容的,因此只要生痰病的时候,同时绝不可能生胆病,生胆病的同时绝对不会生痰病的。就像世间当中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一样,“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所以也可以现见正在生嗔心的时候,正处在非常愤怒的状态的时候,贪欲心是绝对不会有的。贪欲心是见到外境悦意,想要获得的一种心态,嗔心是根本不想要得到,见到对方或者见到任何东西,完全是一种排斥,完全是一种抵制,所以这两种心态完全本性都不相同的,“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就是从这个角度了解贪心和嗔心是不相同的,但是可以和痴心在一起,就是因为不了解嗔心或者生贪的本性的缘故,才产生的嗔和贪,如果相续当中离开了无明愚痴,也不可能引发贪和嗔了。

 

通过这样解释,我们明确地了解了各各的所治之后,在以能治法对治的时候,就很明确了。相续当中生嗔了,就用对治嗔心的方法,马上就可以见效。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人想方设法,想要把水和火放在一个瓶子里面,他试验了很多次都不成功,实际上他就不了解水和火二者完全是相违的体性,放在一起是不可能成办的事情。通过水和火的比喻也可以知道,贪和嗔也是不可能同时产生的。

 

壬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

 

一个上师要摄受弟子的时候,弟子或者是贪心比较增盛的,或者是嗔心比较增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善巧方便进行摄持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

 

上师在摄受不同根性的弟子的时候,无始以来每个众生的串习力是不相同的,如果他以前贪心的方面串习得很多的话,今生当中他的贪心也会比较猛厉一点。一个人如果平时总是贪心比较占上风的话,他的嗔心肯定不是很强烈的,就像平时我们所说的,有些人脾气很好,性格很好,但是他如果脾气好的话,可能他的贪心就要重一点。有些人的脾气很大的话,他也许贪欲心方面就会弱一点,这是从一个人一生当中哪个比较严重,总的来讲的,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不可能有贪嗔痴同时出现。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前世的串习,在现在位的时候,有些人贪心确实比较重,有些人嗔心确实比较重,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贪心比较重的话,看到一个平时别人看起来不容易引发贪心的对境的时候,他就马上可以产生一个贪欲心。有些嗔心很重的人,别人看起来一个很小的事情,根本不足以发脾气的,但是这个人马上就发很大的脾气。这样一观察的时候,相续当中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针对 这样的情况,上师如何调伏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对贪心重的众生应该像对待奴仆一样,奴仆在主人手下干活的时候,肯定一方面是没有自在的,衣服是穿得很差的,食品是吃得很粗糙的,他睡的地方也不是非常柔软,并不是很豪华的,奴仆就是这样一种生活。上师要调伏具有贪心的弟子的时候,他就用这样的方法,就不让你去发展这方面的,所以对于贪心重的众生,就让他受苦,做很多别人不做 苦力活,或者让他穿一些破衣服,或者让他吃很差的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逐渐调伏他相续当中的贪欲心,使他的贪欲心逐渐逐渐淡泊下来。这个时候就堪为入道。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对于嗔心重的众生主要是通过敬重的方式,“如事主”,就像奴仆承事主人一样,奴仆承事主人的时候都是百依百顺的。上师在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的时候,刚开始就不会经常去打骂,让他受苦,因为他本身嗔心就很重了,再让他吃苦,嗔心会更重,所以要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给他说一些好话,给他一些好东西,使他非常猛烈的嗔心逐渐逐渐淡化、软化,最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从全方位进行调化。

 

这是从上师调化弟子方面讲,我们对照自己来讲的话,实际上方法也是这样的。虽然有时候上师没让我们这样做,但是一旦我们观察到相续当中某种烦恼比较粗猛的时候,现行得比较厉害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去做,自己的贪心重就不能够接触很多欲妙,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说房子住得很好的话,本来自己贪心就重,住进很高档的房子的话,肯定会引发非常强烈的贪心的。或者自己本来很贪财,再去积累很多财产,结缘很多施主的话,肯定就进一步引发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了。自己本来就对女色方面非常喜欢的话,绝对不能去接触,这个方面是肯定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推理的时候,大概都知道自己平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嗔心重的话,就对容易发脾气的对境要远离,或者平时自己在住房子的时候,房子做得比较好一点,吃的东西比较高档一点,这是暂时的一种方便,因为他根性就是这样的,嗔心很重,如果再住一个很差的房子,更容易有了大发脾气的对境了,所以嗔心重的人就可以在享受方面好一点,这样可以淡化他的嗔心。也可以从这个颂词当中大概了解平时的对治方法。有这样殊胜的教言来进行抉择,对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有不同的对治方法。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洗衣服的人,他有一头毛驴,他有时候出去外面办事,为了使毛驴听话,就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它,它的毛驴就非常温顺,不敢闹事。回来之后主人又用很好的饲料去喂养它,用很柔软的刷子去刷它的毛,做很多事情去平息它相续当中不满的情绪。这个洗衣服的人就通过这样善巧的方式调化驯伏他的毛驴的。同样的道理,上师或者自己来讲的话,调伏自己的相续的时候,也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有的时候使用“不爱”去对治它,有的时候通过“爱敬”去对治它。不管怎么样需要善巧方便,只有有善巧方便之后,才可以真实地对治种种烦恼。这也是修法过程当中必须要了解的殊胜的内容。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壬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

 

有些人就提问:菩萨的功德是如是的圆满,他能够如是进行修持,为什么其他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呢?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

 

一般人做不到菩萨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人想到:“我今天布施的话,通过我今天布施的善根,我以后可以获得很大的果报。”相续当中有这样的有取而舍施的下劣的分别念,就像商人一样,商人给别人东西并不是无偿地给予,而是想从对方手里收钱回来的。如果自己不注意,自己发心不纯正的话,自己所行的布施就很有可能和商人一样了:“今天我布施给你,过一段时间你必须要给我回报”,或者虽然没有回报,但是从因果之理,因为有些人是相信因果而布施的,通过因果之理,肯定是无勤会得到百倍。

 

这个以前在萨迦班智达的《格言宝藏论》当中就是这样抉择的,颂词当中很明显,自己布施一样东西,无勤当中获得百倍的回报。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比如今天布施一无钱,在一般的情况下,一百倍的回报肯定会获得的。有些人了解这个功德的时候,他就为了得到回报而布施,这样的话,他的发心是很下劣的,很弱小的,所以他无法像菩萨修持的布施那样获得殊胜的意乐,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原因就是在此。

 

这里直接讲的地方就是呵斥下劣布施,但是对照我们相续的时候,平时我们有些时候比较喜欢布施,因为布施是比较容易实行的修法,所以我们平时就会比较愿意给乞丐东西,或者给道友帮助,或者给上师、僧众作供养,这些都是我们喜欢做的,但是做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处在这个颂词所讲到的“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这个状态呢?如果是处在这个状态的话,那么圣天菩萨就讲得很清楚,这种布施是应该呵斥的下劣的布施。

 

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作为一个发了心的菩萨来讲的话,尽量学习菩萨的行为,而不要学习世间上的行为。世间上的一般的行为,我今天帮助了你,就为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你能够帮助我,从这个角度,好像是一种互相交换的发心去布施的。所以一方面发心是下劣的,一方面果报是非常微劣的。虽然说“当感大果报”,但是实际上和菩萨的布施相比,因为菩萨通过布施可以获得佛果,而一般的人认为自己布施之后得“大果报”,单单只能感受到一个轮回的果报而已,根本没办法像菩萨一样获得极为广大、殊胜、究竟的果报。所以“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为了以后能广大的收取果报的缘故而舍施的话,肯定是完全不正确的,自己的发心已经杂了毒了。

 

平时我们如果把这些颂词牢牢地记在心里,一旦遇到布施的对境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我们就想:“如果我现在给他布施,是为了以后得到一个世间的果报,或者能够得到财富等等的话就不对。”因为佛教当中讲到布施得财富,这是它直接的异熟果。布施所得到的财富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没有空性智摄持的话,它单单就成为世间轮回的善果因。前面我们讲第二品的时候已经分析过了,即使是在轮回当中获得一个善果,它的本性也是苦的,没办法真正使你获得真实的安乐,所以轮回当中成熟的善报是不圆满的,是变化的,欺骗性的,是一种变苦或者行苦的本性。所以我们了解这些的时候,就不应该希求以后在财产方面获得大果报。

 

如果我们按照菩提心去摄持,也就是说我现在布施,不考虑自己的种种果报,就是为了这个众生很可怜,他需要我的财产,我给他,我给他布施之后,对他做了帮助了,他获得我的布施的时候,当下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满足心。我正在布施的时候,我相续当中有一个好心,愿我这个财产布施给你的因,愿你以后进入菩提道,愿你以后能够得到我的度化。如果有这样的发心的话,那么你不求自己的果位,实际上是自然而然成办的。菩萨恒时不考虑自己的自利,自己如何获得异熟,如何获得别人的报恩,根本不考虑,但是他通过这样殊胜的发心摄持的布施,一旦成佛的时候,自他二利就全部圆满了。他虽然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的自利,但是一旦他布施的功德圆满之后,他的自利是绝对圆满的。所有一切世间人的自利超不过佛陀的殊胜自利的,所以我们要获得自利的话,应该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应该考虑现在我们通过布施能获得一点世间轮回的善果,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对大乘菩萨绝对应该呵斥之处。

 

对一般世间上的人,他们的根性没有成熟到进入佛门的程度,所以有时候给他们讲:“你现在应该布施,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布施,以后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善果。”只能给他们这样解释,因为他们相续没有成熟的时候,给他们宣讲三轮体空,给他们宣讲要成佛等等,他们接受不了。所以对初学者、还没有入佛门的人,应该给他们广大宣讲布施的种种善报,今生的善报、来世的善报等等。等他们逐渐进入佛门之后,再给他们宣讲实际上这种善报也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应该通过发菩提心的方式摄持,为利益一切众生进行布施,才能够真正究竟二利。这样次第次第进行,否则的话对一般人是没办法调化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有些世间上的人他做布施,或者做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好处,或者获得相等的好处,或者获得更大的好处,这样的发心不正确,当然在一些世间的智者看来就是应该呵斥之处了。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来讲,现在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了,但是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还耽著于自己的果报,一般他相续当中想得到的世间果报有两种:一方面是想得到别人的报恩,“我给你布施了,你应该记住我的恩德,以后合适的时候你应该报答我”,一般的人有这样一种执著。第二种是布施之后,后世异熟果的执著,很多人相续中有这样一种耽执。这两种执著在菩萨相续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一般还没有入道的,或者相续当中杂有烦恼的众生是有的。了解这个之后,平时应该断除这样的耽执,生起纯净的意乐修行善法。

 

壬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

 

有些人就会问:因为在凡夫位的时候,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的烦恼,或者是以一种比较粗猛现行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根本没有听过佛法的人,他相续当中贪嗔痴的烦恼就非常粗猛,很明显,但是进入了佛法,守持戒律,了解了一点佛法的基础的时候,他可以通过佛法的加持压伏粗大的烦恼,但是相续当中还有微细的烦恼没有现行,他的种子还在,既然一般的凡夫人相续当中,或者是以现行的方式,或者是以隐蔽的方式,都存在烦恼,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凡夫就没办法修持非常清净的善法了呢?

 

一方面如果从总的角度来讲,在凡夫位像菩萨那样纯净的善根是没办法积累的,除了在密乘当中,以前我们讲过密乘当中在凡夫位的时候也可以现见法性,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在显教位当中,肯定是以分别心在修持的,因此这样推理的话,是不是凡夫位的时候就没办法真实行持清净的善法而获得大福德、大果报呢?实际上还是有的,如果你坚持修行的话,在凡夫位的时候,粗大的烦恼不会现行,通过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圆满很多资粮,清净粗猛的罪障。

 

所以凡夫位的时候,可以通过菩提心的力量方便进行摄持之后,获得比较纯净的善根;通过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趣入圣道,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获得非常清净的功德。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如是理解。尤其是后者,以凡夫位的菩提心作为因而成为圣者的资粮,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重要呢?虽然在佛经论典当中再再赞叹地上菩萨的殊胜功德,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地上菩萨的种种清净的功德肯定是从凡夫位当中修来的,不可能不经过凡夫位发菩提心等等积累资粮的修持一下子到圣者位,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话,在凡夫位积累资粮实际上也是成为地上菩萨的因,还是非常重要的。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若昔所作恶”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很粗猛的恶业,虽然现在进入佛门的时候,粗大的部分已经断绝了,比如我们在佛前,或者在上师面前受五戒、十戒、比丘戒的时候,已经承许断绝粗大的恶业,杀生、偷盗等等非常粗猛的恶业已经承许断除,所以一般的修行人相续当中不可能出现很粗大的罪障,但是因为以前,在没遇到佛法之前造了很多严重的罪障,这样的罪障肯定会障道的。但是这里说“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通过入道,尤其是进了菩萨乘,发了殊胜的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可以使“有”,以前所做的恶业存在的“有”,变成“非有”,使它薄弱,使它逐渐消失,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的加持之后“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所以说具足善业的菩萨没有什么不能成办的,也就是说相续当中如果有菩提心的话,从遣除恶业、清净罪障,乃至于圆满善法,从这些角度来讲全部都可以成办。既然能够用菩提心来清净罪障、圆满资粮的话,那么比较清净的善法还是可以积累的,尤其是以这个作为基础,到罪障清净的时候,更为殊胜的三轮体空的种种资粮也可以成办。

 

我们可以从颂词当中很明显地看到,一个方面是从净除恶业,一个方面是从圆满善业,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宣讲的。佛陀也是讲过,一切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方面可以圆满具足,这三个方面可以包括所有佛教的内容。这个地方也是讲到,一方面我们进入佛教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不会再去造伤害众生的恶业,而且通过菩提心可以清净相续当中以前所造的种种恶业,所以“诸恶莫作”方面两个角度都可以解释,一个是断现在的恶,一个是断以前的恶的种子习气。

 

然后从“众善奉行”的角度来讲,菩提心就是最殊胜的善法,其他所有的善法都没有办法和菩提心相比。世间上的好心人,他们做了一些布施、做了一些慈善的事业是不是善法呢?是善法;小乘声闻缘觉的善法是不是善法呢?肯定也是善法;但是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和菩提心的善法来比的话,根本没办法相比的,可以说它们的差别是天渊之别。如果真正要修持善法,具足善业的话,就是发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行持。

 

还有“自净其意”,世间人也有自净其意的方法,比如世间所谓的正人君子,他们平时在独处的时候也好,或者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也好,都是很注意,自己的心应该要正,不应该起恶业等等,像这样调伏自己的心的方法在世间道也是有的。声闻缘觉道有没有呢?肯定有。小乘道了是很着重修止观,通过寂止可以息灭粗大的分别,修胜观人我空性可以从根本上出离轮回。所以声闻缘觉也有“自净其意”,但是究竟的“自净其意”肯定是修的菩提心。相续当中的菩提心一产生之后,他的所缘是非常广大的,愿一切众生离开一切暂时和究竟的过患,获得圆满的佛果,这么清净的心,任何一个世间人和声闻缘觉绝对没办法生起。所以在世俗菩提心位的时候,他的心就很清净了,何况说在地上菩萨的时候,他已经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到佛位的时候圆满了胜义菩提心,这样的时候他的心是更清净。

 

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我们如果圆满修习了它的因的话,最后它的纯洁的白法的善根逐渐逐渐都会圆满,没有什么不能圆满的。科判也是讲到“能修一切行之理由”,通过菩提心就能修持一切行,圆满一切行,所以菩提心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既然了解了无量无边的菩提心的功德,那么肯定必须要想办法发起,一个有心的人,一个想要迅速获得究竟二利的人,必定要发起菩提心。所以不应该耽著于世间的名闻利养,世间八法等等,也不应该耽著于自我解脱的声闻道,应该舍弃这两种歧途而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

 

在比喻当中也是讲到,我们知道恒河水,一方面它河面很宽,而且它很深,在恒河水中放一点盐的话,根本不可能使它变成咸味,这是它的比喻。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菩提心的力量是既广且宽的,它的所缘,它的深度各方面都是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

 

从宽广的角度来讲,就是六度所有一切善法;从甚深的角度来讲,空性的角度一般人没办法揣测的。像这样的菩提心,有的时候我们讲好像是一种心的状态,但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福慧二俱,福慧二俱就是它的本体,菩提心一方面是福德,一方面是智慧,这两种具足的才是菩提心。为什么这样讲?“发心为利他,求正得菩提”这句话当中就说得很清楚了,福德方面通过大悲心可以圆满,通过生起大悲心可以获非常深广的福德,求菩提、求佛果的话,没有一个殊胜的智慧绝对不可能。不清净烦恼障,不消除三轮的执著就不可能获得菩提果,所以在菩提心当中实际上就是福德和智慧的两种圆满,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肯定是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样的菩提心的体性,一般人绝对没办法了解,又宽又深。

 

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以前所造的很多恶业看起来是非常粗重、非常深重的,但是如果真正相续当中产生菩提心,在产生菩提心那一刹那,无量无边的粗重罪业就在那一刹那已经完全消灭了。就怕我们相续当中产生不了这个比较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愿意生起,通过一切方法已经产生之后,那么对于以前所造的罪业是不需要去顾虑的,绝对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不是很粗重的罪业当即就消灭,对于一些比较粗重的罪业也能够压伏,使它不增长,不结果,在这样的时间当中我们就可以集中一切精力,再进行对治,再积累很多善法,所以说菩提心产生之后,可以说真是一个勇士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畏惧。

 

从这个方面讲,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点点小小的罪业绝对不会有畏惧的。所以应该努力在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就可以圆满所有一切所有善法,一切修行都可以如是圆满。

 

壬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

 

我们知道菩萨和佛陀有一个特点,从他们自己本身的功德来讲,已经超越了轮回了,但是他们在出离轮回的时候又没有恒时安住在寂灭的涅槃的状态当中,而是恒时化现无数的身体度化众生。这是菩萨和佛陀的特法。

 

前面我们分析过,世间人是绝对不可能出离轮回的,小乘声闻缘觉的圣者不可能入轮回去度化众生的,这两者是两个边,或者堕入了有的边,或者堕入了无的边。菩萨和佛陀是不会堕入这两个边的,一方面他从轮回当中出离,一方面他又入轮回。他们有这样的特法的原因何在呢?为什么会做到这一点呢?有些人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佛陀和菩萨能够到三有当中度化众生,一点都不畏惧呢?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

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能够恒时在轮回当中做度化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能够受到诸佛菩萨的调化,原因也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他们恒时显现化身在三有当中度化我们,所以现在我们才能有机会听闻佛法,修持正道,发起菩提心,修持菩萨行。

 

“大势心意者”主要是讲菩萨,菩萨行一圆满,佛果自然成办了,所以有的时候单单讲菩萨行。“大势心意”就是讲菩萨,菩萨为什么叫“大势心意”呢?一方面他的发心很勇猛,他不顾一切所有轮回的痛苦、时间久远等等,一切都不考虑。“势”也是勇猛,他的心意很勇猛、行为很勇猛。发心很勇猛前面讲过,他能够为了度化一个众生,在无量劫当中不断地转生,直到把这一个众生度化为止。他对一个众生都是这样,那么对所有众生也是发了这样的愿的,所以说他的心特别勇猛。他的行为也是很勇猛的,比如说布施,必须要布施自己的头,需要布施自己的一切财产、妻子儿女,他根本不顾虑,全部都能实行;行戒的时候也是无数劫当中守持清净的戒律;修忍辱的时候,不管众生对他如何损害,他都没有一点点嗔恨心,而且恒时对做损害的人生起大悲心;精进也是同样的,禅定、智慧这一切行为都是非常勇猛的。

 

他的发心和行为都非常殊胜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具足大势力,他的势力是非常广大的。因此说具足如是“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此间”就是世间,在这个轮回当中,世间当中长住对他没有一点点损害的。“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观察三有轮回和涅槃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并不是像一般的凡夫人,或者初学道心意不稳固,不勇猛的凡夫菩萨,认为轮回是应该舍弃的,涅槃是应该获证的。所以一般的菩萨有这样的分别的缘故,就特别害怕轮回,特别害怕接触众生,一旦众生对他做一些邪行的时候,他就忍受不了,马上就生起厌离心,想要入深山当中,或者马上生净土等等,有这样一种现象,所以他对涅槃是非常希望的。

 

但真正发起殊胜菩提心的菩萨来讲,他对三有、对涅槃没有任何差别,他不会有一个好,一个不好,一个应舍,一个应取的想法。

 

我们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还应该进一步分析他的原因,这个地方虽然 讲到“大势心意者”,但是为什么他能够获得这样的大势力呢?他是通过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而生起来的。为什么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就能够把三有和涅槃看成无有差别的呢?菩萨通过殊胜的智慧进行观察,三有轮回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有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他一观察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轮回没有一个自性,它是通过众生相续当中的无明、烦恼所积的业而形成的。既然由这样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它肯定有生住灭,有生住灭它就是个有为法,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就是缘起所生的法,全部都是空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他就了解,现在所谓的轮回,正在显现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涅槃。

 

所谓的涅槃离开了轮回也没办法安立。为什么没办法安立呢?要安立涅槃的话,涅槃就是寂灭,寂灭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种种生痛苦的因,所以首先有轮回,有轮回中众生的种种痛苦,种种烦恼,没有这样的痛苦烦恼就是涅槃,所以如果没有轮回这个基的话,涅槃也没办法安立,也就是说轮回和涅槃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菩萨对这两者互相观待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有涅槃存在就说明轮回绝对不实有,所以了解一切无实有的时候,他就对三有当中一切可怕的众生,可怕的事物,恶趣的痛苦等等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实有的,都是梦幻。既然是梦幻,无实有的,有什么可恐惧的呢?绝对没有什么恐惧。比如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中显现种种噩梦,当时很恐怖,但是一醒来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梦而已,没什么好恐怖的。菩萨已经从噩梦中觉醒了,他没有什么实执了。我们现在还在梦中,正在做梦,还认为有实有的取舍,但是菩萨在觉醒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既然是梦幻一样的,我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投生到三有当中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损害的。所以通过种种对如梦如幻方面的了解,他对轮回根本没有惧怕。

 

涅槃也是同样的,涅槃也是像梦幻一样的,比如说在梦中我被怨敌追杀的时候,怨敌走了,我获得自在了,或者我把怨敌消灭了,或者怨敌被其他人赶走了,在梦中的时候,好像觉得有种获得解脱的感觉,但实际上梦中的束缚和梦中的解脱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存在的,一醒来的时候,昨天晚上的束缚,昨天晚上的解脱都是相等的,都不存在。菩萨深深了解这一点,现在我们所谓的轮回,还有以后所获得的涅槃,这两者之间实际上都是观待假立的,从真正的本性来讲,没有实有的差别。

 

通过如此深广殊胜的智慧进行抉择之后,“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确实是从这个方面安立的。不仅仅是这个论当中,《中论》当中也是提到世俗和胜义毫无差别的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经典当中都是如是抉择的。为什么要如是抉择呢?就是佛菩萨有一个殊胜的密意在里面,针对初学者的菩萨来讲,非常恐怖轮回,他不敢发愿重新入轮回度化众生,所以佛菩萨就说一切轮回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虚幻的。从这个方面一讲的时候,这个初学者的菩萨,他的勇气就产生了,就愿意发愿。有了发愿这个因的时候,他所积累的资粮就不会单单成熟在涅槃方面了。他发愿有朝一日成佛之后,我就要回来度众生,通过这个愿心引发,所积累的菩萨行全部都成为不住轮涅二边的殊胜的资粮。

 

因此佛菩萨在经论当中宣讲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就是这样,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到的,教诫初学者,或者教诫说法的法师的时候就是这样教诫的,对于刚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不能反复给他们强调轮回的痛苦,刚开始的时候,讲是要讲,但是要少讲,为什么要少讲呢?就怕一般的初学者,刚苏醒种姓的菩萨,一听到轮回这么痛苦,这么恐怖,他就绝对不想发愿度化众生了。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对于初苏醒大乘种姓的菩萨来讲,多讲一切如梦如幻,多讲菩提心的功德,多讲度化众生的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知道,实际上我应该发菩提心,应该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等等。像这样刚开始发起一个殊胜的因,最后它的果肯定是善妙的。因为有很多这样殊胜的必要,所以应该对轮回如梦如幻的道理作甚深的抉择。有了这样甚深的抉择之后就可以发起很勇猛的心。

 

发起很勇猛的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肯定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说发勇猛的心入轮回度众生,好像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你的发心越勇猛,你成佛的时间就越迅速。我们说三种菩萨就是这样,为什么牧人的发心很快就可以成佛?他的发心最勇猛,反而他最先成佛。他发心是我最后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速度跑在最前面,最快成佛。一般人来讲,我成佛之后再度化众生,实际上他成佛的时间是最慢的,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宣讲这些如梦如幻,发心勇猛的菩提心的时候,实际上在这一刹那当中就圆满了无数的资粮了。通过这样的发心摄持之后,做小小的一个善根都成为迅速成佛的资粮。所以对自己来讲有非常大的必要性。为什么这样讲呢?虽然对菩萨来讲,他肯定是不希求自利的,但是如果不把自利方面说得比较圆满一点的话,一般的刚开始进入佛法的人就觉得我自己方面应该有一点,否则的话有点不甘心似的。但是如果我们讲二利都能够成办的话,就很愿意趣入,有这样的差别。

 

菩萨通过这样如梦如幻的观点作了仔细观察之后,他就具足大的心意,大的勇猛力,所以住在世间当中也是没有任何损害的,完全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说“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这是因位的时候我们要如是抉择,一旦到果位的时候,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乃至于成佛,他就可以现量的,亲自在地狱当中、饿鬼道当中、旁生道当中,在一切所有众生面前显现无数的化身度化众生。这个是真实通过发愿力成熟,他的资粮圆满了,他就可以如是去实行。针对一般人来讲,现在只能发愿,积累资粮。否则的话,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对一般的凡夫初学者来讲,说我下一世发愿到地狱中去度化众生是绝对不行的,法王是遮止的,就是因为没这个能力。地上菩萨他有这个能力,他证悟了空性,证悟了空性之后,给他身上涂檀香水和用斧头砍他的身体,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地狱的火和花园里面的鲜花,对菩萨来讲没有任何差别,他们有这样证悟空性的智慧,有大悲心的缘故,他可以亲自去地狱度化众生。一般的凡夫人的话,肯定有种种的分别,所以我们现在马上发愿要到地狱度化众生的话,法王说这个是不允许的。首先发愿,然后积累资粮,一旦获得如是能力的时候,再自在实行,这样对自他都有好处。否则这样发愿对自他意义都不大。所以这方面的差别一定要了解清楚。

 

比喻当中讲一个母亲有一个独子,她的独子产生严重疾病的时候,她是非常担忧的,对她的独子日夜监护,没有一点困顿之心,没有一点后悔之心,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她相续当中对这个儿子非常非常喜欢,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悲悯之心。有这种悲心做支持,做后盾,她很长时间去照顾她的儿子都没有一点疲厌,没有一点畏惧。这个方面就比喻菩萨相续当中就有这么殊胜的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他能够发这个殊胜的愿望,长住轮回,度化众生。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有真正的大悲心的话,肯定会发这样的愿望的。

 

壬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殊胜身”就是指佛陀的身体,这是从究竟的角度来讲。颂词当中还从菩萨显现成世间尊主来度化众生的角度也可以,但是最主要来讲,因为通过修持菩萨行,最圆满的果位是佛果,佛果是所有身体当中最殊胜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修持菩萨行就能够成就殊胜身。

 

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

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这个颂词针对一些人的提问:为什么登地菩萨,或者胜义菩提心的菩萨可以一切事业自在呢?这个颂词就是回答这个提问。“若谁”“谁”是代词,主要指菩萨,不管是任何一个菩萨,他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也就是获得初地以上果位的时候,他在一切时当中可以自在地积累资粮,他的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次第可以产生。因为他的心自在,而且从心自在中获得了种种功德的缘故,“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有什么道理,什么原因,说这个菩萨不能够成就“一切世间主”的殊胜果位呢?肯定可以成就的。

 

这个地方科判就讲到成就殊胜身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在资粮道、加行道,这两个凡夫位的时候,他已经发了非常勇猛的菩提心,已经积累了无量无边的殊胜的福德和智慧二资粮,所以登地的时候,一方面他入定的时候现见法界的自性,一切法界,众生、佛陀、自己都是无二无别,这样殊胜的法性是现见的,并不是推测。因为入定位的功用的缘故,出定位现量见到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所以在如梦如幻当中他可以积累一切资粮,积累一般的凡夫、声闻没办法圆满的资粮。所以通过这样不断地串习,相续当中的功德越来越殊胜,越来越深厚,心自在的缘故,十种自在次第而产生。

 

十种自在在佛经当中,讲记当中也是讲到了,本来应该作广大的抉择,但是时间不允许。还有十种自在和六度怎样对应实际上都应该宣讲的,但今天就是从大概的角度了解。菩萨他因为修持了圆满的因,修持了圆满殊胜的功德的缘故,所以他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功德,不断地圆满功德,所以最后他就成就了一切世间主尊的佛陀的果位,肯定会成就的。一切菩萨行的果位,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如是安立的,十地一过就成了佛地,既然他在一地到十地之间不断地圆满不断地超胜的话,那么在十地一圆满的时候,他绝对会显现殊胜的佛的果位。

 

虽然在法界的自性当中,十地的差别等等都是完全不存在的,胜义当中没有十地的差别。十地的差别主要是观待菩萨出定位的时候有十种不同的修法,比如说出定位的时候他着重修布施,从这个角度安立成第一地布施度、第二地持戒度,他是从出定位不断增盛的角度进行安立的。从入定位来讲,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差别,从安住法性的角度来讲,现见的法性都是相同的。从出定位的时候所修持的不同的十度的功德如是安立这个是一地,这个是二地等等。在名言当中需要这样来安立,毕竟他们出定位的时候功德有增上的,因为他所断的烦恼有殊胜和不殊胜的差别。

 

因此说“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绝对可是如是进行安立的,安立成世间主,安立成佛陀的果位,成就最殊胜身。这里也提到菩萨为度化一些特殊的众生会显现成世间主尊的形象,这个地方“世间主”从第二种解释方法,就不解释成佛陀了,菩萨会显现成君主的形象、帝释天王的形象、梵天的形象,在各个世间当中都是主尊,他有一定的威望,他下命令的时候,下面的人不得不听从。菩萨所显现的国王下命令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时候,其他的臣民也自然而然就趣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为了度化一些比较特殊根性的众生,也会显现世间君主的形象。

 

比喻当中讲到如意宝的比喻和如意树的比喻。我们可以知道,如意宝和如意树都是没有分别念的,没有勤作,只要众生具足祈祷的愿望,具足一定的福德去祈祷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从如意宝当中显现很广大的财富等等,这个地方主要是从无勤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菩萨刚开始,在因地的时候是通过勤作的方式进行修持的,但是在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时候,入定位和出定位的无分别智都是获得自在的,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勤作,没有一切相执,没有一切相状,所以那个时候极为自在,可以极为自在地度化众生,虽然没有勤作的分别,但是可以自在地成办一切事业。

 

尤其是在十地的时候,在很多经论当中讲,十地菩萨可以显示佛的事业,他能够显现佛的身像,九地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的身像的时候,他分不清楚这是真正的佛陀还是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佛陀,佛陀可以知道,十地菩萨互相之间可以知道,九地以下的菩萨一看到十地菩萨所显现的事业,比如说从兜率天下降、入胎、住胎位、出胎位、学习工巧明、出家、苦行、成道等等,这一切十二相,十地菩萨完全可以显示,他是有自在的,九地菩萨以下根本没办法分别。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的功德有自在的缘故,他的事业和佛陀的事业极为相似。这一切完全都是通过心自在而产生 的,既然有这样不断增上的功德,有什么根据不成为“一切世间主”呢?绝对应该成立。都是无勤而成办的。

 

这个方面讲到了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下面讲大科判当中的第三个科判,这一品分了四个在故意判,前面两个大科判(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三个大科判。

 

己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有人提问:有什么原因菩萨行究竟之后可以成就佛果呢?“世间亦现见”,首先从世间方面观察的时候,在世间上我们也可以现量见到“从胜出最胜”,也就是说从最殊胜的因,可以产生最殊胜的果。因殊胜,果就殊胜,因劣果就劣,这个是决定的世间的规律。这是比较直接的一种解释方法。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就是在世间当中也有很多殊胜的人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比如说世间很殊胜的这些当官的,但是最殊胜的是国王、总T。还有欲界来讲有很多殊胜的,但是最殊胜的是什么呢?就是第六天王。这样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在每一个殊胜当中都有他最殊胜的,那么如何进行对比呢?在所有的修行人当中,菩萨是最殊胜的,菩萨最殊胜是十一地的菩萨,也就是佛地,可以从他的因方面安立成菩萨,从果方面安立成佛果。所以“从胜出最胜”。

 

或者说因为菩萨已经圆满了殊胜的因的缘故,他殊胜的果决定会成办的。这个殊胜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发菩提心,圆满广大的菩萨行,修持圆满的六度,通过圆满的六度,他直接成熟的果就是佛果,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所成熟的地方了。所以从他殊胜的因我们可以推知所成熟的果也是最为殊胜的。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所以从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产生的最殊胜的果是决定会存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抉择的时候也应该了解,现在应该好好积累善法,好好修持菩萨行,从殊胜的菩萨行当中,这个果是肯定会具足的。

 

这个地方抉择果也有一定必要的,为什么要成立修持菩萨行最究竟的果是佛果呢?因为在凡夫位来讲,应该对他所现见的果产生定解,了解我们修行了这么长时间有一个殊胜的果,所以我们愿意去奋发,否则的话,如果我们修了半天没有什么得到的话,这个方面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所以在得到佛果方面也需要作广大的抉择,在菩萨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在密乘当中也作了广大的抉择。有的时候有些道友就问,密乘当中把这个果抉择得很详细很圆满,到底有什么必要呢?现在我们修也修不到这个层次,到底要不要抉择?实际上在因地的时候抉择这个果还是有很大必要的,就像这个地方一样,一方面从抉择果我们可以对照我们的相续,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层次;还有对所得的佛果产生信心,自己愿意去修行。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比丘,他想要去看望他的上师,在路上的时候,在一个施主家,这个施主就对比丘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就把家里唯一一瓶酥油供养给比丘涂他的脚。第二天国王知道比丘来,就迎请比丘,想供养他,因为比丘一般来讲都知足少欲的,所以他说如果要供养的话,就送给施主一百瓶香油。国王就照办了。通过这个比喻说明,这个施主通过供养殊胜比丘的因,马上获得了一百瓶香油的果,胜因出胜果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他自己非常虔诚地发心,供养了殊胜的对境,这个方面是殊胜的因,从这个殊胜的因,因果不虚的缘故,他就可以得到殊胜的果,所以他第二天马上显现这个果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从这个角度可以对应颂词。

 

还有一个角度可以对应,贫穷的人和国王所供养的对境是比丘,可以说比丘是他们当中的殊胜者,比丘要去看望他的上师,他见上师的时候也需要恭敬地顶礼、供养,所以比丘上面还有更殊胜的,他的上师上面还有更殊胜的,功德是层层渐进的。既然如此,比如从小乘来讲,如果他的上师是一果的话,他需要对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者恭敬的,如果是罗汉的话,他需要对佛陀恭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比喻“从胜出最胜”。所以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一方面从胜因出胜果可以比喻,一方面从“从胜出最胜”也可以对应。从这些理论一一对应的时候,通过修持菩萨行的胜因,决定最后可以成就一切智智的佛果,“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三、悲心微弱之过患:

 

有人提问:如果一个菩萨相续当中的悲心很微弱,有什么样的过患呢?为什么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抉择呢?因为我们知道在整个大乘的菩萨行当中,大悲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的时候说菩提心最重要。有的时候菩提心和大悲心是分开讲的,比如说大悲心作为因,菩提心作为它的果,但是有的时候在菩萨行的论典当中讲大悲心就是讲菩提心,讲菩提心就是讲大悲心,有的时候这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际上是一样的。所以在大乘的修行当中,如果离开了大悲心绝对没办法趣入菩萨行。离开大悲心,你表面上是一个菩萨,受了菩萨戒,或者每天都在念发心的仪轨,但实际上相续当中如果根本没有产生大悲心的话,那么其他的大乘功德没办法产生。因此在大乘当中大悲心的地位非常高的缘故,所以在很多经典论典当中再再地赞叹大悲心的功德。月称菩萨在造论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顶礼其他的诸佛,他顶礼大悲心,为什么顶礼大悲心呢?就是从大悲心是一切诸佛成佛最初的因,如果一切诸佛最初的时候离开了大悲心的话,就没有最后的佛果。所以月称菩萨是从他的因开始顶礼的。既然因都受到如此恭敬,那么果更应该受到恭敬了。

 

既然我们知道佛陀是从大悲心开始,那么现在我们观察相续当中有没有大悲心?如果有大悲心的话,我们可以说已经有了成佛的种子,如果现在我们相续当中还没有大悲心,我们就要知道缺少大悲心绝对不可能成为大乘的资粮。因此讲赞叹大悲心的功德、没有大悲心的过患,主要还是让自己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没有这样的悲心,如果没有的话,就通过各种方便使它产生,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起大悲心的方法在很多论典当中都讲到,比如说在《心性休息》、《前行》当中都讲到了生起悲心的方法,主要是缘痛苦的众生,看到这些非常痛苦的众生的时候,产生一种不可忍受的,想要拔除痛苦的善心,就称之为大悲心。刚开始修的话必须要找一个自己见过的,或者听到的最可怜的众生作为所缘,一看到他的时候,想想他身上的痛苦,油然产生一种悲悯之心,以这个作为因慢慢慢慢开始串习,这样悲心就开始增长、转变,由一般的悲心增长为真正的菩萨的大悲心。

 

为什么要讲一般的悲心和大悲心呢?在世间当中有些人生来就比较慈悲,心比较善良,他们看到其他众生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怜悯心,或者母亲对自己的儿女也会产生一种悲心等等,这样算不算真正的大悲呢?不算大悲心,只是一种悲心而已。大悲心是菩萨的境界。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分别呢?在其他很多经典,比如说《庄严经论》当中也提到,一般众生的悲心和菩萨的悲心相比起来,只能叫平等的悲心,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世间人,二是声闻缘觉,三是菩萨。这样一对比的时候就知道,真正菩萨相续当中的悲心才称之为大悲,其他不能称为大悲。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般的世间人,他生大悲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缘这些非常痛苦的,就是苦苦,可以产生悲心。比如父母对儿女产生悲心的时候,主要是儿女生病的时候,或者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一般世间上的人看到一个很可怜的乞丐,他又没有腿,又没有吃饱,看到他的感受苦苦的时候可以产生悲心,但是离开苦苦之外的就很难以产生悲心了。

 

声闻缘觉产生悲心也基本上是缘苦苦和变苦,但是缘非常快乐的众生,声闻缘觉就产生不了悲心,认为对快乐的人没必要产生悲心。菩萨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的智慧非常深广,他一观察的时候,对苦苦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对变苦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还有对行苦的众生,也就是现在正在处在快乐状态的众生,也需要生悲心,因为他们现在虽然在表面上感受快乐,但是有五蕴的缘故,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缘五蕴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的。所以他缘三种痛苦的众生都可以产生悲心,他的所缘境非常广大、非常圆满的缘故,就称之为大悲。

 

在《庄严经论》中也讲到菩萨十种生悲心的对境,从一般的众生、外道等等一个一个上来,还有对声闻缘觉生悲心,他们虽然是获得了罗汉果,但是他们可以说入了歧途,没有发大悲心度化众生,所以菩萨对他也生起悲心。还有大菩萨对初学道的菩萨生悲心,初学道的菩萨虽然相续当中想要修菩萨行,但是能力非常微弱,没有办法调伏自己的相续,也没有办法调伏他人的相续,这在大菩萨看起来是一种生悲心的对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菩萨生悲心的对境是非常广大圆满的,菩萨的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其他的就是平等的,一般的悲心而已,不能称之为大悲。这是从所缘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还有一些比较的方法,比如说世间人单单是对自己的亲友、自己的儿女生起悲心,他是有选择的;声闻缘觉虽然是缘一切众生,但是他的悲心在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断掉了;但是菩萨在任何时候,他的大悲心都恒时遍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也是称为大悲的。

 

还有从度化众生的意乐的角度来讲,声闻缘觉主要的意乐是为了自己获得涅槃,虽然在平时的行为当中,以前的传记当中也看到声闻缘觉度化众生的行为,但是他真正缘所有一切众生度化成佛的愿心、意乐是没有的,他主要是为了自己成就罗汉果。所以他所做的这一切生悲心的行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成办自己成罗汉的资粮的。菩萨就不同,菩萨本身在发心的时候,就缘一切众生成佛的意乐是非常坚强、坚固的。

 

还有因为声闻缘觉没有度化众生的意乐的缘故,他也不会去修持度化众生的方便,他根本不考虑度化众生的殊胜方便是什么,也不会去修持这个行为。菩萨就不一样,菩萨就想到要度化一切众生必须要成佛,成佛的资粮是什么?发菩提心,修二无我空性。他在有殊胜意乐的基础上,很勇猛地去修持菩萨行。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观察,确确实实菩萨的悲心可以称之为大悲。平时我们说自己有大悲心,到底有没有?通过这样的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或者一般人的境界对比,现在相续当中的悲心是哪一种?是比较稳固的吗?还是暂时的?等等,从所缘的角度来讲,或者从生起意乐,或者修持它的因方面讲,是不是真正为了度化众生生起的大悲心?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如果不具足,必须要闻思广大的菩萨行的论典,如何生起悲心的次第,一个一个抉择之后,从大的方面就了解了,了解之后自己知道从这个角度应该发起悲心。

 

这是讲到大悲心和一般悲心的差别,讲这个的目的还是要对照自己的相续,有的时候不注意的话,认为自己相续当中已经产生大悲心了,已经具有菩提心了,如果不仔细观察的情况下,也许是有一种相似的悲心,但真正像菩萨那样的大悲心也许还没有产生。了解了种种对比之后,就知道自己还没有产生大悲心,所以应该努力,一方面发愿,一方面积累资粮,为相续当中生起大悲心而奋发。

 

还有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文殊大圆满》前行当中,讲修菩提心的时候,他说修悲心要达到什么样的界限呢?一观想到众生的痛苦的时候,忍不住的流下眼泪。像这样的话,可以说是一种量,主要是从内心当中产生难以忍受的悲心的时候,自然而然流出眼泪。如果平时比较喜欢哭的人,还没有修的时候就流下眼泪,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比如《前行》当中所讲的一个格西,他每天用披单蒙在头上,在蚂蚁窝上面痛哭,这实际上就是不忍众生的痛苦,自然而然流出大悲的泪水。有的时候我们在观修悲心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一个界限呢?法王如意宝说这就是一种界限,根本难以忍受众生的痛苦而流下眼泪。

 

所以从以上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知道,生起大悲心一方面很殊胜,一方面也不是很简单的。越殊胜的法,要达到它的量越难;越简单的法,达到它的量就越迅速。就好像一个伟人要做一个大的事情,方方面面,从他的准备、时间、中间要战胜的种种违缘困难肯定比做一件小事情需要更多的因缘,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大悲心是一个大事情,关系到我们是不是很快成佛的关键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观修了一两次,很短时间之后,没有产生大悲心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该长时间的串习才做得到,知道这样一种过程的时候,自然而然自己不会中途退转,就知道成办这样的大事情,绝对要花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受很多苦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鞭策自己精进地修持。

以上大概讲到了大悲心发起的对境,它的体。颂词当中主要是讲悲心微弱的过患: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

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

 

如果一个人相续当中的悲心很微劣的话,有很多过患,“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见到他人被痛苦所逼迫的时候,不想去赞叹悲心的修法。不想赞叹的话,自己就是很淡然,对痛苦的众生产生悲悯心的修法,不欲赞叹,因为这个是一般的法,是加行,认为可以生起也可以不生起,相续当中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的缘故,见到别人受到痛苦逼迫的时候,他不会想去赞叹悲愍心。不想赞叹的话,肯定他也不想去修持,不想从相续当中真正去生起。颂词当中从不想赞叹的角度讲,他肯定不想听闻、不想修持、不想生起,所以他肯定悲心是比较微弱的。

 

既然他人受到痛苦的时候,他不愿悲愍的话,“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怎么可能对没有依怙的人,能够通过悲愍去行布施呢?不可能行布施。就是说悲心微弱不可能行布施。这个金刚句的所指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单单讲到布施是最重要的呢?这里说如果没有悲心不可能行布施,而布施可以说是在所有的菩萨行当中,六度当中的首位,一方面是刚开始入菩萨行的第一个修法,如果第一个修法你都没有修持的话,那么后面的修法你也不会去修持的。所以以布施作例子,不会趣入六度的修行,不会圆满成佛的资粮。悲心微弱的人就会这样。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六度当中,布施度是最容易行持的,在《庄严经论》当中讲六度的次第,前前生后后,前面生后面,或者前面是比较粗大的修法,后面是比较微细的修法,前面是容易行持的修法,后面是难以行持的修法。既然对比较容易行持的布施度,你都没办法行持,后面比较微细,比较难行的持戒、忍辱,如何能够行持?绝对不能行持的。所以悲心微弱的话,肯定不会趣入六度的修行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讲记当中也讲到,为什么有这样的次第呢?因为布施这种修法,不是说很殊胜的人都可以行持的,上至国王下至屠夫妓女都可以布施。屠夫妓女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可怜的乞丐,他就可以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布施,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所以很容易行持,是菩萨行当中很粗大的一种修法。

 

相对于布施度来讲,持戒度就难以行持了,真正要守持戒律的话,就意味着抛弃很多的欲妙。比如说要出家,必须要抛弃王位、抛弃家室、抛弃种种的事业、名声,都要抛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般人就做不到了。国王可以做到布施,但是让他去出家、持戒做不到,所以持戒比起布施来就要微细、难行。

 

再往上的话,持戒的人很多,比如说现在在整个大地上有很多持戒的人,他能够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很恭敬去行持,但是一遇到怨敌给他损害的时候,在这么多人当中能够真正安忍的人就更少,非常非常稀少。因为安忍就很难行持了。持戒只是身体不做这个,不做那个,可以的。但是忍辱是别人举起鞭子来损害你的时候,你相续当中不能生起嗔恨心,行为当中不能打骂。这个方面就很难以行持了。所以安忍就比持戒要难行。

 

然后是精进。虽然有的时候能够修持安忍,但是要长时间精进修持菩萨行,白天晚上都非常精进地修持正法,这个就很困难,虽然一次两次对境现前的时候,他能够修忍辱,但是要他长时间地对菩萨行精进,三个无数劫当中精进,这样的人就更少了。

 

精进观待于禅定来讲也是同样的,你可以在外表身语方面很精进,但是让你坐在一个地方精进地观心,使自己的心不缘外境,安住很长时间,这就很困难,就必须要有窍诀,或者非常非常精进去修行才行。所以一般的人可以对比较粗大的法精进,对外在身语方面的法精进,但是从不动、安制一处修禅定方面就更困难。

 

能够修持禅定的人,相对于般若(智慧度)来讲,他又更粗大一点。因为般若关系到一切诸法的实相,是分别心难以揣测的,所以真正要生起智慧的话更困难。

 

所以一个比一个微细。既然你对最容易修持的,很多很多下劣的人都能够修持的布施,你都不愿意去行持的话,那么上面的菩萨行就更没办法修持了。没办法修持菩萨行,怎么去成佛?没办法。这样一个一个推上去就知道了,如果悲心微劣的话,完全没办法成佛。

 

悲心微劣就不愿意赞悲愍,不愿意赞悲愍就对没有依怙的人不愿意布施,不愿意布施的话,后面的的菩萨行都没办法圆满,没办法真正成办自他二利。虽然作为大乘行者,从总的愿望来讲是想成佛的,而且想很快的成佛,但是如果对这些因没有修持的话,那就只是一种梦想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悲心增盛的话,那么对菩萨行就会很欢喜地去趣入,这样种种菩萨行就很容易圆满。产生一刹那悲心都可以积累无数的资粮,而且一刹那悲心也可以净除很多罪障。我们修持菩萨行不外乎就是积资净障二者而已,既然大悲心可以积资净障的话,我们就应该好好生起。

 

我们《前行》当中学过无著菩萨的公案。无著菩萨十二年修持没有得到成就,最后他看到母狗的时候,相续当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非常猛厉的大悲心,那个时候他相续当中的罪障就完全清净了,罪障一清净,弥勒菩萨就现前,并不是说那个时候弥勒菩萨突然马上从兜率天下来给他加持,实际上弥勒菩萨说:“我恒时在你的身边,给你赐加持,但是因为你的罪障重的缘故,你没有办法见到我。这个时候你通过产生大悲心,把你相续当中的罪障清净了,所以见到我了。就是这么一点而已。”

 

我们也是同样的,我们平时很精进地祈祷本尊,平时都在修持上师瑜伽,但是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加持呢?或者没有像传记当中讲的,以前的修行者一祈祷,马上本尊现前,本尊就问:“你需要什么悉地?”,这个修行者就说:“我要和本尊成为无二无别。”那个时候本尊就化一道光融入修行者的心间,马上这个修行者就成就了。这个在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当中是非常非常多的,看起来很简单似的,修个密法,只要一祈祷本尊,本尊马上就来了。就是因为他们的根性很利,而且相续当中罪障很轻的缘故,所以马上就可以成就。

 

现在我们为什么祈祷很长时间没办法成就呢?相续当中的障碍太严重了。比如说莲花生大师也承诺过,只要念《金刚七句祈祷文》一念马上到你面前来给你加持,这个是他承诺过的,绝对不会欺骗修行者的。并不是说有天眼的人一祈祷他马上就来,没有天眼的人他就不来,反正你看不到,我不来也可以,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你一祈祷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来,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罪障重,见不到。

 

而大悲心就是能够迅速清净罪障的方便,因此从方方面面抉择的时候,真正相续当中产生一个大悲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从没有产生大悲心的过患和产生大悲心的功德一比较的时候,就愿意产生一种殊胜的悲心,就会祈祷上师加持自己,迅速在相续当中产生一种无有造作的殊胜的大悲心。

 

从苏醒菩萨的种姓的角度来讲,产生大悲心也是一种验相。从苏醒大乘种姓来讲,一方面是对空性方面,非常非常欢喜,而且能够抉择,这也是苏醒大乘种姓的一种标志;另一方面,相续当中什么时候产生一个无有造作的大悲心的时候,就说明大乘种姓开始苏醒了。苏醒之后,以后很多很多大乘教法都可以迅速的修行圆满。

 

如果大乘种姓没有苏醒,虽然我们相续当中有这种种姓,但是它没有苏醒的话,就显不出它的效力。比如我们在土里种一个种子,我们知道这个种子就在土里,但它怎么也不出来。我们现在相续当中就是有大乘的种姓,但就是不能显现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没有通过方便使大悲心产生。大悲心产生的话,就说明自己的大乘种姓苏醒了。就像我们开始看到土里面冒出一点芽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花果的前兆已经有了。所以必须要通过很多方便使相续当中苏醒大乘的种姓,一苏醒之后就是进入大乘道的标志。

 

从比喻讲,没有大悲心的过患是什么呢?就像一点悲心都没有的盗贼,他看到盲人身上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东西,都会马上去抢劫,据为己有。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盲人离开了这些资具很难存活,对他的悲惨处境一点不作考虑,只想自己怎么样获得一点利益。还有一个比喻就是讲到一个人为了贪著一个破烂的靴子而去杀人,他所获得的是非常非常少,但是就把别人杀死。这一方面是没有悲心的过患,一方面这样的行为所得到的利益是非常微小的。

 

讲这两个比喻对我们来讲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呢?现在我们作为大乘修行者,如果相续当中没有发起悲心,没有去做利他的行为,有的时候不发悲心,他有各种理由,比如说如果我一发悲心,相续当中就要受痛苦。那肯定是这样的,你不发悲心的时候,你不会缘这个众生生起痛苦的,但是你缘这个很可怜的众生,悲心真实产生起来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很痛苦的。有的时候他就是怕内心当中产生痛苦,“本身我就很痛苦了,再产生另外一个痛苦,没有必要。”所以他有的时候就不会愿意去产生悲心。

 

或者说,要用悲心去度化众生的话,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众生是无量的,众生的痛苦也无量,“我缘众生的痛苦,我自己生的痛苦也无量,我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呢?”他单单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根本不考虑其他众生的处境。就像那个盗贼一样,他为了自己获得一点东西,就把这个盲人的东西抢了,根本不考虑盲人如何悲惨。

 

像这样的大乘行人,如果没有发起悲心的话,他只考虑自己什么时候能获得解脱,什么时候在今生修行的时候能获得一点安乐,就不考虑其他众生现在是如何悲惨,这方面都不考虑。我们在看这个公案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强盗简直一点同情心、悲悯心都没有,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把盲人的东西抢了,不顾他的死活,我们觉得他非常不应理。但是反过来观自己的时候,没有悲心,不想去度化众生,看到众生正在受苦的时候没有一点触动的话,实际上就和这个强盗一样的。真的对照相续就是一样的。很多众生这么痛苦,你根本不管,不对他生起悲悯心,不去做利益他的行为,为什么不去做呢?就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实际上就和这个强盗一模一样。

 

还有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的也是同样的,我们说他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根本不值得。但实际上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的时候,如果相续当中没有产生悲心,那么我们现在得到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得到的东西是非常非常微少的。比如说声闻缘觉来讲,他没有管其他的众生,没有发起很猛烈的悲悯心,他得到的东西实际上在佛菩萨的眼里看来是非常微少的。他所证悟的空性,在《定解宝灯论》和很多佛经当中讲,就像一个小芥子里面,一个小虫子咬了一口,这么小的一个空性。菩萨所证悟的是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的法性,这两者根本没办法相比的。从声闻缘觉所得到的果比较大乘的果的时候就很少,现在如果我们没有发起悲心而修行的话,我们修到最后,最多就得到一个罗汉果,如果你相续当中连出离心都没有产生的话,最后连罗汉果都得不到,只能得一个世间的小果而已,这个更没办法和菩萨的果相比了。

 

我们说这个人为了一个破靴子杀人根本没有必要,对比我们现在不发悲心去度化众生,我们得到一个世间的小果,一个声闻缘觉的小果,那也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菩萨眼中看来,这个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根本一点都不希求这样的果。所以从比喻对照自己的相续,悲心微劣的话就有像这样的种种过患。

 

辛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不信菩萨的过患;二、应修信心的理由。

 

壬一、不信菩萨的过患:

 

有些人问:如果对发起菩提心的菩萨不生起信心,有什么样的过患呢?下面抉择有两个过患。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对菩萨不产生信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生起很大的嗔心,嗔心一生起来那肯定没有信心;另外一个角度,虽然没有产生嗔心,但是也没有对菩萨产生一种恭敬心,平平淡淡的。这两种情况都有很大的过患。

 

这个颂词所抉择的主要是从平淡而住的角度来讲有损害,再推知如果生起嗔心的话,过患就更大了。“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主要是讲菩萨,真正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因为不忍众生的痛苦的缘故,不会安住在清净的刹土当中,虽然有时候我们说清净刹土当中有很多很多菩萨,但是菩萨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会化无数的身体到无数的世界当中去度化众生的。所以他见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不会如是地安住,绝对会到痛苦的地方度化众生。为了利他“久住于世间”,他并不是来一两趟就够了,而是长久地住于世间当中,乃至于众生没有度尽之间,他绝对不会自取涅槃的。这就是菩萨的殊胜的利益,相续当中有菩提心,久住于世间的时候又修持菩萨行,度化无量的众生。像这样的菩萨,他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他就成了一种非常殊胜严厉的对境。

 

对于这样严厉的对境,“间住尚有损”,“间住”是什么意思呢?“间”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中间,比如也没有对他产生信心,也没有对他产生嗔心,平平淡淡的,中间而住。或者“间”在古代和“闲”是一样的,等闲而住,也就是说他不认为菩萨是一种很殊胜的对境,就认为平平淡淡的,就是一般的人,等闲而处理。中间而住、等闲而住都可以理解。

 

如果对菩萨平平淡淡而住的话,对这个众生“尚有损”有损害的。一方面,对这个殊胜的菩萨没有产生信心,平淡而住看成一般的人,虽然听到别人说这个菩萨具足悲心,具足种种菩萨行的功德,他听到之后不以为然,仔细观察的时候,他相续当中有一种傲慢,或者有一种轻视的心态,虽然不是很大的嗔心,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他自己的相续还是有很大的损害的,因为他对殊胜的对境有一种轻慢。

 

或者对这样的菩萨,他虽然也没有产生这样的一种烦恼心,但是他没有去接触,没有去恭敬、承事,这样对他的后世还是有损害的。从哪个角度有损害呢?如果你去亲近、供养菩萨的话,你的后世就会很安乐,暂时来讲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来讲,因为接触菩萨的缘故,可能逐渐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是后世当中很大的利益。但是你现在平淡而住,没有和菩萨结缘的话,你后世的这一切利益都损失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肯定是“尚有损”的。所以一方面从他直接对菩萨有一种轻视傲慢的状态是有损害,或者从另一方面,你对菩萨没有去恭敬结缘,损伤你后世的种种殊胜的安乐,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有损伤的。

 

所以说“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如果平淡而住尚有如是的损伤的话,何况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嗔恨心,对菩萨的行为看不惯,生起邪见,或者自己的身体去打击,嘴去诽谤等等。这样的过失就更加无量无边了。在很多论典当中也是讲到,对这样的菩萨生起嗔恨心,较杀三界众生的罪过还要严重。象这样抉择因果方面的经论一看的时候,真的有点害怕。

 

所以对菩萨不应该产生嗔心、傲慢、轻视,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对比较明显的菩萨就有恭敬心,比如对画像上的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每天去顶礼、供养、祈祷,这方面肯定是不会产生轻视、傲慢。或者菩萨示现的明显的大德,我们自己的金刚上师,或者在外表上显现很如法,功德很大的菩萨,也能够产生一种信心,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不明显的菩萨,对这样的菩萨最容易造罪。比较麻烦的是什么呢?很多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些菩萨就混迹在很多很多一般的人当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比较麻烦。所以在讲记当中也是提到,应该观清净心的原因、目的所在。或者菩萨为什么隐迹在人群当中,不显现自己的功德呢?不像画像里面,脑袋上面一圈光,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菩萨马上就顶礼。他不会这样显现,有一个目的,就怕众生造罪。因为菩萨隐藏在其他人当中,一般人就看不到,通过学习教典,不知道菩萨在哪里,所以对任何人都不应该轻视,对任何人都要生起恭敬心。菩萨通过这个角度就能够息灭众生相续当中种种的不恭敬、傲慢、种种不应该出现的烦恼。菩萨就是通过这种善巧方便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不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会认为菩萨不需要这样吧,如果我们不知道,万一哪一天打骂了菩萨,造了很严重的罪业,难道不是菩萨的过失吗?并不是这样的,确实菩萨有很甚深的密意在里面的。如果很明显的话,肯定他马上就取舍了,这个很恭敬,那个就不管了。不管的时候,他肯定会造很多罪业,菩萨就是不显现自己真实的身份。所以佛陀说在一般的人群当中有很多菩萨的化现,这样一讲的时候,真正相信佛陀语言的人,真正能够取舍因果的人,真正非常珍惜自己的福报或者解脱慧命的人,就会好好思维,好好取舍,对任何人不敢生起轻慢之心。这就是很殊胜的窍诀,在讲记当中,上师也是讲到了,在《前行》当中也是讲到了。

 

所以我们对身边的人,恒时产生对菩萨这样的信心也比较困难,但是不能产生这样强烈的信心,最起码应该保护自己,不要使自己损害很多福德,有这样殊胜的必要。“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只有保持一种清净心,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因为很多菩萨相续当中的密意是无量无边的。比如前面我们反复提到有显现屠夫的,有显现妓女的,有显现国王的,各种各样的,他们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如是各种各样的形象。我们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身份呢?如果不是圣者的话,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念,只能看比较明显的东西,比较细微的东西就看不到了。既然如此,就必须用最保险的方法,对任何人都恭敬,对任何人都不产生不好的看法。

 

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对一般比较如法的人我们可以这样,但是对一些造恶业的人怎么办呢?明明他在杀人,或者他偷盗,或者他行为很不如法,我把他看成菩萨,这个很困难。困难是困难,对于一般有正知正念的人来讲,看到这些恶行的时候,相续当中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不喜欢的状态。但是从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有各种各样的密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必须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的。所以我们见到别人造罪的时候,相续当中就这样想,这个也许是菩萨的化现,他在通过这个方法度化众生,相续当中如是产生一种清净心。但是在行为上面就不一定要去亲近。我们在发心的时候,相续当中比较清净,至少可以保护自己。这是一般的人的做法。有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旁边的很多人不一定很守规矩的,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保持一种清净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这方面刚开始实行的时候确实很困难,但是为了真实行持菩萨行,逐渐串习逐渐串习,是非常有利益的事情。而且把众生观为清净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就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本身就可以消除自己的傲慢,这方面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我慢很严重,或者邪见很严重,我认为修清净心这个方法是非常好的,其他法暂时不修,暂时专一修清净心,我对一切众生观为清净。如果真正修成之后,对自己的受用是无穷的。不要说对自己的上师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就是对一般的人都不会产生不好的想法,这个清净心一产生的时候,那肯定很快就获得加持了。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牧羊人,他把自己的牛羊寄放在一个养大象的人家里,过一段时间他去问:“现在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过得很快乐?”这个养大象的人就说:“一点都不快乐,前段时间有一场很大的暴风雪,我的大象全部死光了。”这个时候牧羊人就想,这么健壮的大象都死光了,那我这些牛羊肯定是没办法保存了,所以他就没再问下去。

另外一个公案也是相似的内容,一个人把他的手杖用皮套子包住之后,交给一个人保管,过了一段时间去问的时候,那个人就说:“前段时间老鼠特别猖獗,你的手杖已经被它吃光了。”这个人一想,木头手杖老鼠都吃了,皮子的肯定早就吃得更快了。因为老鼠在一般情况下是吃好东西、香东西,找不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就吃一般的东西,偷大米吃等等,再找不到就吃一些平时不吃的东西,比如这个手杖,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吃的,但是连手杖都吃完的话,那外面的皮革,观待于手杖来讲肯定是香得多的,所以肯定早就已经吃得没有了。

 

从比喻可以知道什么样的道理呢?如果对菩萨平平淡淡而住也有很大损伤的话,何况是真正对菩萨生起嗔心,过失就更大了。就像前面大象都死了,牛羊哪里保得住呢?所以我们对菩萨恒要恭敬、供养。

 

但是针对现在的情况来讲,是不是听到一个名声很大的,或者显现功德事业很圆满的大德,马上就要跑到他面前去供养,或者做这些事情呢?一方面自己内心当中恭敬,生信心,确确实实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什么损伤的,但是听到大德的名声就到处去跑的话,针对一个初学者的凡夫来讲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跑的地方多,看的事情多,听的事情多的时候,你的分别心产生得也多了。

 

比如说我们现在到处去拜访善知识,一方面是好的,但是针对现在修行的相续来讲,不适合到处跑,原因就是初学者境界不稳固,需要一个比较安定,比较清净的环境来长时间培养自己相续当中的清净的善行。但是现在外面环境很复杂,你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要坐车,坐车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嗔心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贪心的人,有的时候也许是引发自己生嫉妒心的人。人的方面有很多,环境方面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非理作意,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看得多、听得多了之后也会想得多,想得多之后对你自己相续当中保持一个清净的善心,保持一个稳固的境界是不利的。所以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安住一处好好修学就可以了。对于菩萨,相续当中生起恭敬心,生起清净的信心,意幻供养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真的是一个菩萨的话,你观想供养给他,他肯定可以受用。这方面也是应该了解的。

 

壬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癸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

 

有些人就会问:菩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度化众生的呢?菩萨度化众生的方式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这个地方就选了其中一种,就是示现难行苦行,从这个角度突出菩萨相续当中的殊胜功德。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若一切生中”,讲记当中讲到,进入资粮道的标志,很多经论当中讲,就是相续当中生起无伪的愿菩提心的时候。现在自己是不是大乘资粮道的行者呢?也许早就是了,因为想续当中已经有了无伪的菩提心,也许还不是,这个界限在佛经论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必须要产生一个无有造作的,无伪的愿菩提心,也就是说,为度化一切众生,自己愿成佛的这样一种心。

 

资粮道又分了三位,最下面的小资粮道是修持四念处,中资粮道是修持四正断,大资粮道是修持四神足,通过修持四神足可以获得种种的神通。因为四神足的体性是一种禅定的体性,通过禅定可以引发神通,就好像足一样,从这个角度叫四神足。通过修持四神足的禅定,安住在禅定当中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神通就会引发。所以在其他论典当中讲到,菩萨在大资粮道的时候,获得法(?)等持,通过他的神变可以到诸佛刹土当中,亲自见到佛陀,去听闻殊胜的教法,有这样一种殊胜的功德。

 

所以这个地方讲,从大资粮道开始,他就可以具足种种功德,具足五通,因为在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位的时候,可以说他还是凡夫,漏尽通那个时候还没办法获得。到见到以上,初地菩萨之后,他会具有漏尽通。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讲六通,而是五通呢?五通是常时具足的,在凡夫位的时候,漏尽通没有具足。

 

具足五通之后,主要是在登地以上,他有一种自在的能力,他用他殊胜的,不会退转的神通恒时观察哪些众生需要得度,哪些众生需要帮助,观察好之后,马上就通过化现或者转生的方式到这个地方去度化众生。所以从“常具足五通”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他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这是一个角度可以理解。

 

从另外一个角度,“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说明菩萨的高贵,说明菩萨是非常有功德的,高高在上的,可以说超胜一切一般的凡夫和声闻缘觉,他是非常高贵的。这么高贵的人,但是他为了度化众生“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一方面他的身份特别高贵,一方面他对于下劣的人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这在一般人想象的话,就是很难以做到的。就像世间上的一个国王,他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他还下去扫厕所、扫大街,我们就觉得很难做到,很不可思议。菩萨从他相续当中所具足的种种功德来讲,他是非常尊贵的,但是他为了度化众生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最难行。是非常难以做到 的,非常稀有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难道不应该对菩萨生起信心吗?绝对应该生起信心。他根本顾及自己的种种受用,种种名声,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他就会显现这样下劣的身体。

 

历史上有无量无边的菩萨显现下劣的身体度化众生的。比如说八十四大成就者当中,很多都是首陀罗种姓,非常非常低劣的种姓,但是他们处在这样低劣种姓的时候,度化了无量的众生,弘扬了殊胜的教化,示现了难行苦行。

 

这是从“于劣现劣身”赞叹菩萨的功德,从菩萨自己来讲,他根本没觉得这个是难行苦行,他就觉得这个很自然。《庄严经论》当中讲到菩萨的稀有非稀有功德的时候,菩萨做布施、持戒,或者这个地方所讲到的“于劣现劣身”,在一般的凡夫人看起来是很稀有的事情,确实他相续当中有这样殊胜功德的时候才会这样显现,所以很稀有,但对菩萨来说,根本不稀有,很自然的一个事情。从不稀有的角度就说明了菩萨相续当中非常非常深厚的功德。不管从稀有还是不稀有的角度,都说明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是非常稳固的,他真正的行为是一般人难以实行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从地上菩萨来讲的,虽然可以理解成凡夫位的菩萨,但是地上菩萨是比较自在的。比如在《庄严经论》当中讲到菩萨投生的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业力投生,在胜解行地,凡夫位,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他投生的方式主要是业力投生,什么业力呢?不是恶业,而是善业力。也就是说在凡夫位的时候,他还没有很自在的投生的能力,因为还没有登地,还没有真正见到法性,但是他通过善业力,因为他相续当中发了殊胜的善愿,回向善根,所以通过他相续当中的善根所牵引,什么地方有他所化的众生,他就投生到那个地方去。

 

第二种是愿力投生,这个主要是初地和二地的菩萨,虽然也有从禅定方面投生的,但是从他自己的能力来讲,大部分都是通过发愿力,他相续当中已经见到法性了,也有殊胜的菩萨行的功德,所以他一发愿转生到哪个地方,通过愿力牵引就会到这个地方自在去投生。

 

第三种投生的方式就是等持力、禅定力,也就是菩萨安住在殊胜的禅定中可以投生到度化从生的地方去。这个是三地到七地之间,他的禅定力是比较自在的。

 

第四种自在投生,主要是三清净地,八地、九地、十地,这时无分别智慧已经获得自在了,想到哪个地方去投生马上就可以去,非常自在。

 

这个地方颂词和比喻所讲的主要是自在的方式投生,比如说菩萨发现哪个地方的狗要遭到灭顶之灾,马上就投生,这个是非常非常自在的,一般的凡夫就很难以做到。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可以理解成圣者菩萨“于劣现劣身”是最难行的。

 

比喻当中讲到两个公案,其中一个就是菩萨化现成劣种的小孩公案。有一个国王在游戏民间的时候,和一个贫女生下一个小孩,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国王不愿意暴露他的身份,他自己就以贫女的儿子的身份在世间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下劣的身体。这个小孩为了度化众生,就请求母亲带他到国王那里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便调化了国王(故事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使整个国家安住在佛法的正道当中。所以菩萨自己虽然具足殊胜的功德,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他会显现成贫女之子这样下劣的身体。

 

第二个公案是菩萨显现成狗,显现成旁生的形象度化众生。通过这样的公案或者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可以显现下劣的身体(故事在讲记当中讲得很清楚,对照的意义也不是不好解释的),从这个故事就可以推知菩萨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他都会如是地化现。

 

比如说法王他发愿以后也许在新龙投生为狗的形象度化众生,他有他的目的的,为什么这样呢?以前法王也讲过,他说因为新龙这个地方的人特别喜欢打狗,看到狗就产生一种很大的嗔恨心,有的时候用石头打,有的时候用枪打,有的时候用刀杀等等。一方面新龙地方的人对法王很有信心,所以为了护持他们相续当中的善根,一方面使狗不要受到损害,所以法王说也许我以后投生为新龙的狗。既然这样的话,对法王有信心的人,或者知道法王的话的人,就不敢乱打狗,万一打到法王怎么办呢?法王就是这样一种目的,所以说菩萨是相当相当慈悲的,为了人也为了旁生都能不受痛苦,就会显现这样下劣的身体。对菩萨来讲,他们肯定会这样做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产生信心。

 

癸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菩萨所积累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到什么程度?佛陀都没办法衡量。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现象出现呢?颂词当中讲到了有几种因:第一个是“方便”,菩萨相续当中具足殊胜的菩提心,也有殊胜的智慧,通过菩提心摄持,无量的功德可以辗转增上。我们在学习《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时候,讲得很清楚。所以菩萨以菩提心摄持,他相续当中的功德是非常圆满的。然后又有空性智慧,因为有些时候在行善法的时候如果没有空性智慧去摄持的话,在一些比较了义的论论当中讲,这是杂毒的善根。杂了什么毒呢?杂了烦恼。认为这个善根是实有的,自己是实有的等等,有这样实有的执著的时候就杂了毒,杂了毒的话,他的果就不会很纯净的。所以必须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去摄持。所以菩萨相续当中有大悲心,也有智慧,两者都具足的时候,他所修持的善根一方面是无量无边的广大,一方面是非常清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方便”。

 

第二是“诸时”,就是每一天没有间断地,昼夜六时当中恒时在积累善根,乃至于自己在睡觉的时候都在积累善根。他看起来是在睡觉,实际上是没有睡觉的。比如堪布仁波切说跟法王去美国的时候,在飞机上见到法王已经睡着了,但是手上还不断地在拨动念珠。法王自己也说过,实际上他在睡觉的时候也在不停地念的。堪布仔细观察了,好像都在轻轻地打鼾了,但是还一直在念咒语,一直没有停止。这个是非常稀有的。我们从这样一种现实的事例就知道,菩萨在昼夜六时当中没有停止过积累善根。所以一方面是方便摄持,一方面是时间不间断。

 

第三是“久远”,久远也是时间,但并不是一天,而是几个无数劫,或者无量无边的时间当中都在积累善根。所以“久远”也是无量无边福德的因。

 

第四从“所集福”的角度来讲也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说菩萨的所缘是一切众生,并不是一两个众生,只是自己的亲戚,自己的父母,他所缘的是无量无边的所有法界的一切有情,他发愿的时候就是这样发愿的,“为度化一切有情而成佛,为度化一切有情而做这个事情”,所以他的所缘境是一切众生。针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产生的福德,绝对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我们现在的所缘境只有五个人,那么我们所得的福德就只有缘这五个众生产生的一点福德。所缘境越大越多,善根就越多,菩萨的所缘是一切众生,所以他的福德就越来越大。

 

一方面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一方面我们自己修行的时候发心不要太小了,不要太狭窄了。我们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你的发心越大,福德越大。不是说你发心小福德就得得多,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实际上真正从究竟的菩萨行来讲,发心越广大,福德就越广大。

 

 

这几个因集聚的时候,“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因为他的福德是无量无边,而且时间是没有停止的,以前也没有开始,后面也没有终结,所以它的量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佛陀赞叹菩萨的功德的时候就说,菩萨所积累的善根,佛陀都衡量不了。

 

这个地方也许仔细看的话,就出现一个问题了,一方面讲菩萨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也没办法衡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佛陀是遍智。遍智也没办法衡量?到底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安立的呢?我们认为既然是遍智,肯定就知道,每件事情都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还有些事情不知道,比如说这个地方菩萨的福德佛陀没办法衡量的话,那么佛陀还是不是遍智呢?有的时候仔细看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很长时间以来都觉得佛陀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肯定是完全都知道。菩萨即使积累了这么多善根,佛陀也看得清清楚楚。但实际上,这个地方圣天菩萨讲到,菩萨所积累的善根的量,佛陀也衡量不了,那就确实是衡量不了了。一方面衡量不了,一方面又是遍智,如何去理解?

 

《入中论》当中也有相似的抉择,大概我们可以分析,相续当中的怀疑还没有彻底消尽,这个方面怎么样去思维呢?昨天我也问了(YXPC)堪布,但是他昨天比较忙,就没有很详细地解答。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解答,他说像这样的福德确实是不能衡量的,佛陀的智慧不能衡量它的边际,打比喻讲,就像众生无边,众生界的边际到底在哪里,佛陀也是衡量不了的,但是佛陀衡量不了能不能成立佛陀非遍智这种过失呢?不能够成立。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遍智的理由,众生无量无边,或者众生的福德无量无边的这样的一种境界,单单佛陀知道,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佛陀是遍智。堪布一解答之后,从这个角度我理解了大概有这样一种意思,但是还有些微细的地方,有空的时候还要去问一问。

 

以前第一次学《四百论》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我就产生一种怀疑了,因为我相续当中本来就认为佛陀肯定是完全知道的,但是这里说佛陀不知道,当时我认为是一种不了义的说法,是为了赞叹菩萨的功德而这样说的,但实际意义上确实不能衡量。我自己来讲,这个问题好像是有点不能接受似的,我一直认为佛陀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世界无量无边的,轮回边界到底在哪里?或者众生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这个是衡量不到的,佛陀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就看不到它的边际。

 

从这个方面比喻的时候,菩萨从“方便”、从“诸时”、从“久远”、从缘一切众生所积累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既然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佛陀衡量不了众生的边际,那么菩萨缘一切众生所积累的福德也是没办法衡量的。《入中论》当中也是讲,佛陀自己所积累的善根,他自己的智慧去衡量的时候,也没有边际,看不到边际。但是从不见边际这个角度讲,一般的众生不知道,只有佛陀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佛陀是遍智。这是一个方面。

 

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后,以后再慢慢讲。因为真的要去挖的话,有很多很多东西就出来了。有的时候我们说轮回是无边的,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佛陀已经见到边际了,看到了虚空的边际,看到了众生的边际,那么众生的数量就决定了,既然众生的数量决定了,那么一个一个度化肯定可以度化完。但实际上佛陀说轮回无际,众生没办法度尽。所以从这个角度,因为它无有边际的缘故,所以到底有多大我们没办法下一个定义。

 

所以一方面讲到菩萨有很殊胜的功德,一方面有一个疑问,下去之后大家可以思维思维,从方方面面去思维、考虑,对开发自己比较微细的智慧是很有帮助的。

 

比喻当中讲,就好像轮回无边一样,轮回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本没有边际,所以佛陀说菩萨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分五:一、欣乐布施之理由;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壬一、欣乐布施之理由:

 

菩萨对布施非常欢喜,原因何在?一方面是讲它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初学者来讲,刚入道的菩萨也是通过这样的原因,应该对殊胜的布施生起殊胜的信心。

 

有人提问:在《本生经》等经典中,显示菩萨对布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对持戒等就没有着重的提倡,原因何在?

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有时候在着重讲某个修法的时候就单单赞叹这个修法,比如我们在学《前行》的时候,在学“暇满难得”的时候就着重赞叹“暇满难得”的修法,我们一看好像除了这个修法之外再没有更殊胜的修法了;讲“寿命无常”的时候,又说这个是最殊胜的修法。每一个实际上都是最殊胜的,只不过当时正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需要着重赞叹,否则众生就不知道修这个法的必要性。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因为着重赞叹这个修法,这个就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要修持。这并不是佛陀的意思。所以在《本生经》当中着重抉择布施,也有它的根据。这个地方所讲的三个根据也是其中的理由,还有因为布施是趣入六度之首,要圆满六度的修法,必须从布施开始修持,所以在很多地方着重赞叹布施。如果我们能够很纯熟地串习布施的修法,那么其他的持戒等等都能很方便地进行修持。因为持戒也需要舍弃一切世间法,而布施也是以舍弃作为它的本体的,如果在布施的时候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舍弃自己的名声,能够舍弃世间法,那当然通过这样的串习很快就会趣入持戒的。

 

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

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

 

这里讲到为什么菩萨恒时喜欢布施呢?就是因为布施的声音,梵文叫“达那”,一说这个声音的时候,因为从梵文的特点来讲,它一个词可以代表很多意思,布施这个声音一发出来的时候,当时就能显示死亡、正法、余有这三种意义,所以菩萨对布施的声音很爱著,而且恒时喜欢趣入这样的修行。

 

下面一一分析这三种特法。第一是死亡,布施这个词也可以显示死亡 的意思,为什么菩萨对死亡的意义非常喜欢呢?因为通过布施这个词的声音显示死亡的意义,能够使菩萨恒时了解自己和所有众生都是处在无常的本性当中,都是要死亡的。既然都是要死亡的,那么就应该在现在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在自由自在的时候,恒时修持正法。从这个地方有一种了知无常,敦促修行的作用。所以听到布施的声音他非常喜欢。

 

第二是“法”,就是正法。针对菩萨来讲,所有的正法包括在六度当中,既然包括在六度当中,为什么单单一个布施的声音就可以显示正法呢?讲记当中提到,因为布施分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在这样三种布施当中可以包括六度的修法。比如说财施,可以包括六度当中的布施度;无畏施可以包括持戒和忍辱。为什么无畏施可以包括这两种呢?因为一个菩萨如果恒时守持清净的菩萨的戒律的话,他就绝对不会去伤害众生,众生的一根毫毛都不会损伤的。既然他不会做伤害众生的事业,不会心里发愿去伤害众生的话,当然众生依靠菩萨就不可能产生畏惧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无畏施。从忍辱的角度来讲为什么又是无畏施呢?因为如果其他的众生对菩萨做伤害的时候,菩萨能够安忍,当然口里就不会去还骂,身体不会去打击众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众生也不会通过菩萨的反击而生起畏怖,所以可以安立成无畏施。

 

还有法施可以安立后两度:禅定和智慧。为什么可以如是安立呢?因为菩萨通过修持禅定获得了种种神变,通过显示神变,其他众生因为对神变耽著的缘故而生起信心,产生信心之后菩萨给他宣讲正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使他趣入正法之因,所以可以安立禅定也是一种法施。智慧度如何安立为法施呢?菩萨通过闻思修的智慧了解了一切法的总相和别相,种种非常微细之处都遣除怀疑的缘故,因为菩萨自己的闻思圆满、智慧广大的缘故,也能够对众生无畏地宣讲一切正法,使一切众生从疑惑的网中脱离,使一切众生能够非常迅速,非常正确地趣入正法的修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的智慧度能够饶益众生。

 

这个地方没有讲精进度的原因是因为精进度可以包括在其他法当中,从布施乃至于智慧之间,缺少了精进是绝对不行的,每个修法都必须 精进去修。为什么说布施必须要以精进摄持呢?如果单单是一两次布施,不能长时布施的话,这样的善根就不能够长时坚持,不能够长时坚持的话,三个无数劫的资粮,成佛的资粮就没办法迅速圆满,所以要圆满成佛的资粮的缘故,必须要精进。成佛的资粮毕竟是超越一切众生、一切声闻缘觉等等的种种福德的。如果圆满成佛的资粮的话,必须要精进地行持持戒、忍辱、修持禅定和殊胜的智慧,缺少了精进的话都不行。

 

就像我们现在学法一样,比如说背书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精进的话,肯定一品一品地就可以顺利地背下来,如果自己很懈怠,今天背一两个颂词,歇个五六天不背了,然后想起来之后再去背五六个颂词,这样的话肯定就不行,过了很长时间再去背的时候,前面所背的已经早就忘记了。所以如果懈怠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相续当中的正见、定解还非常不稳固,如果不精进地长时间去串习经论当中所讲的殊胜的正见的话,那么肯定会被相续当中本来具有的,力量很强的种种懈怠、烦恼、无明,种种的贪嗔痴所染污,很容易退失正见的。所以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精进是不可缺少的。在任何论典中都是讲到,精进是通一切度的,缺少了精进,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办。

 

这个地方都单单是从布施的角度安立六度的,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单单是布施可以摄持其他五度,其他就不能摄持,实际上每一个度都能够摄持其他五度。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到这个问题,因为法性力的缘故,你修持一个度的时候,绝对是具足其他五度的,这个是没办法分离的。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安立一度当中包不包括其他五度,这个道理如果要分析的话,《庄严经论》当中讲得特别清楚,今天就没有时间这样分析了。

 

比如说可以从各个度自己的本体,布施从能够予众生安乐这个角度安立成布施;持戒它有它自己的本体,持戒如何包括布施呢?比如说持戒本身是可以利益众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施以众生安乐也是布施的功德,所以具足布施的本体。在持戒度上如何具足忍辱呢?比如自己在修持持戒的时候,不畏惧一切困难,能够忍受而持戒,这就是忍辱度。在持戒度上如何包括精进呢?如果要持戒的话,必须要精进地行持才行,所以在持戒度上面也具足精进度。如何包括禅定度呢?因为持戒的时候必须一心专注,从一心专注这个角度是具足禅定的,因为禅定的本体就是一心不乱安住于所缘境,所以如果自己能够一心不乱地安住于持戒的话,肯定是具足禅定的。智慧是如何具足的呢?可以说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当中持戒肯定是具足智慧度的。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在持戒的时候,了解什么是自己的戒律,什么是能护,什么是所护,什么状态下是犯戒,什么状态下是不犯戒等等,都需要智慧去抉择,如果能够这样抉择的话,持戒度就圆满了。

 

其他几度都可以如是类推。这个地方单单是从布施的角度进行宣讲,实际上其他的五度当中都是一度当中圆满六度的功德的。在大乘的经论当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抉择。为什么要如是抉择,为什么佛菩萨要这样不厌其烦的进行宣讲呢?如果了解这个道理的话,我们随便在修六度当中的哪一度,同时都可以圆满其他五度。如果不了解,你在布施的时候就只能布施,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但是如果你了解一度当中互相含摄其他五度的道理的话,你在做任何一度的时候,都可以圆满其他五度。也就是说在做一度的时候圆满六度的功德。这个在《前行》当中有简略的提及,但是如何详细含摄的道理讲得不是很详细。很详细的话是在广大行派的论典当中,对这些一个一个非常系统、详细、圆满的进行抉择的。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布施的时候可以如是安住的话,就可以圆满其他五度的功德。

 

从这个角度来讲施声能显示正法。还有“余有”,就是正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或者这样显示的时候,它可以令自己的身语意清净。或者安住在正法的状态当中的时候,令自己的身体、语言、意业都安住在比较清净的状态当中,通过安住三业清净的状态,可以引发“余有”。这里的“余有”绝对不是恶趣等不悦意的果报,三业清净的话,它所引发的果肯定是悦意的,所以可以如意地投生在其他的善趣当中,有佛法的地方,能够度化众生之处等等。或者仁达瓦大师讲解的时候,这个“余有”是指佛果,也就是说自己的身语意清净之后,就可以逐渐获得佛果。就是因为布施的“达那”的声音可以显示死亡、正法和余有的缘故,“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菩萨听到布施的声音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听到天乐一样,非常非常舒服悦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对布施非常欢喜地趣入,根本没有一点点障碍。

 

有的时候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还没有产生这样的境界的话,应该了解菩萨是这样进行修持的,菩萨对布施是如是欢喜的。比如《入中论》当中还讲到,菩萨听到乞者向他要东西的声音的时候,这个快乐远远超过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安乐,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时候灭尽一切心心所,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是非常欢喜安乐的,菩萨单单听到布施的声音的时候,他的快乐远远超胜,何况菩萨亲自用东西布施给众生的时候那种欢喜,更不可比喻的。

 

在广大行派的论典当中讲到,菩萨寻求乞者,听到乞者的声音,还有真正布施的时候,他相续当中的欢喜,远远超胜乞者本身看到菩萨,从菩萨那里得到所愿的安乐。比如一个乞丐遇到一个富翁,这个富翁也是非常喜欢布施的,他得到这个富翁的布施之后的欢喜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菩萨的境界当中,远远超过乞丐得到财富的欢喜,他恒时想要看到乞丐,恒时想要听到这种声音,恒时想要亲自去布施,就是因为对六度的修法,或者布施度的修法非常欢喜的缘故,所以他一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时候,不管是其他人要什么,都可以完全毫不犹豫的进行布施。在很多讲菩萨行的论典当中讲,菩萨的布施度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提出要他的头,要他的手脚,他都毫不犹豫,马上可以布施,没有一点点障碍。这些方面就显示了菩萨殊胜的功德。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提示我们,在布施方面也应该好好努力,对它殊胜的意义知道之后,应该好好如理修持,从浅至深如是修行逐渐可以圆满布施度。

 

比喻当中讲到,死囚犯听到被释放的声音的时候,是非常欢喜的。因为他马上就要被处决,但是有一天突然听到即将被释放的声音,这样的命令一下,死囚犯一听到耳朵里的时候,就特别的欢喜,胜过得到世间上一切所有任何资具的欢喜心。同样,菩萨听到布施时候的欢喜也是远远超胜于获得世间的一切圆满的欢喜,乃至于超胜声闻缘觉入灭尽定的欢喜,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显示菩萨特别欢喜布施。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

 

有人提问:菩萨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有些众生没办法调化,很顽逆,刚强难化,对菩萨做一些损害的事业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首先通过比喻来进行抉择,好像是被鬼魔所缠的,精神出问题的病人,医生给他看病的时候,他对医生生起很大的嗔恨心,他的身体经常殴打医生,嘴里说一些脏话等等,这样的话,“医者不生恼”,医生不生恼的原因是他知道这个众生很可怜,他现在是没有自由的状态,所以他虽然对医生做了非法的损害,但是医生能够忍受,还能发起好心给他治病。

 

以上是从比喻进行抉择,实际意义是“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能仁”不单单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能仁是指佛陀,有的时候菩萨也称为“能仁”,因为他的相续、他的身心调柔、寂静的缘故。能仁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观察这个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在作怪,“非惑系众生”,并不是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的过失。他直接观察这个是烦恼的过患,而不是众生本身的过失,众生的本性还是善的、纯净的,只不过被种种的烦恼所缠缚之后,他自己没有自在。从被烦恼系缚之后他没有自在的角度,所以他对众生就不生起厌烦之心,一直要度化众生。菩萨有这样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并不是像一般的人那样。一般的世间人如果自己好心好意地对别人作帮助之后,但是对方反过来对自己又打又骂,恩将仇报的话,一般的世间人肯定就会认为这个众生一点人品都没有,非常不好。但是菩萨就不这样认为。(停电了)

 

菩萨受到众生的损恼的时候,他就不像一般的世间人一样,对有情直接产生嗔恨心,他就会善巧地分别众生产生邪行的根源在哪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他相续当中的烦恼所引发的,了解了它的根源之后,能仁就会在对治众生烦恼方面着重努力,通过很多方式来断除众生的烦恼。

 

这就是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虽然受到种种邪行的损害,但是根本不产生嗔恨心,或者根本不产生厌烦心的理由。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经典当中解释的时候说,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受到邪行的时候,他为什么能够安忍呢?有两个根据可以抉择:一,菩萨在受到怨敌或者其他众生的扰乱的时候,他就会把对方作为恩人来观待,因为菩萨要圆满六度的话,缺少对境,缺少违缘是根本没办法圆满的。众生通过如是邪行的方式来损害菩萨的时候,菩萨就缘他修安忍,通过他的对境而圆满种种忍辱的资粮。所以他会对众生很感激,既然他相续当中真实地充满了感激之情,肯定他反方面的嗔恨,或者厌烦心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恩人很感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他产生种种不好的想法,都想怎么样去报答他。所以菩萨知道这样邪恶众生是自己的恩人的时候,不但相续当中不产生烦恼,而且还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怎么进一步去饶益他,怎么使他真正再得到安乐。

 

从另一个角度讲,众生通过种种邪行的事业使菩萨受到种种痛苦,菩萨缘这个痛苦会产生欢喜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痛苦产生的时候可以清净相续当中的罪障,通过痛苦可以知道其他众生相续当中所具足的苦受,进一步对众生发起真正的慈悲心。所以菩萨一旦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他是生起欢喜心的,因此对这个人他也是产生一种感恩戴德之心,既然这样的话,菩萨就没有任何因缘产生嗔恨心了。

 

平时我们认为菩萨现在正在修忍辱,能修所修的方法根本没有。为什么没有?并不是从空性的角度说没有能修所修,就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菩萨都没有能修所修。因为要修忍辱必须要感觉到对方非常难以忍受的压力是痛苦的时候,缘这个痛苦修安忍,但是菩萨对造违缘的众生不会产生怨敌想,他是产生恩人想。对他所受的痛苦,他是产生欢喜想,所以忍受什么呢?没什么忍的。就像现在我们处在很安乐的状态当中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安立我们在修安忍。菩萨也是这样的,相续当中就有这样的功德,就不会产生真正在修安忍的想法。

 

所以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真正产生的时候,是很稀奇的,非常稀有的,这样的行为一般的人是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菩萨行是很伟大的,从哪些方面体现呢?就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全部都可以体现菩萨的伟大行为。

 

比喻讲到,比如说狮子在野兽当中是比较有智慧的动物,称之为兽王,它有一些和其他野兽不共的地方,比如说它受到猎人的侵害的时候,猎人向他射箭等等,做很多损害的行为的时候,它不会跟随箭而去的,它会去找它的来源——谁在射箭,找到之后直接把它的根源消灭掉。比如说它看到猎人在射箭,它根本不管箭跑到哪里去了,它不去追随这个,它就去抓根本,把猎人吃掉,它知道把猎人吃掉就没人射箭了。所以它比较有智慧,不像狗,别人在用东西打狗的时候,它不会去抓这个人,它就去追这个石头,追到之后也没什么利益的。在《宝积经》当中就有这样的比喻,说菩萨和一般的众生就有这样的差别,菩萨就像狮子一样。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主要是针对众生,众生生烦恼的时候,菩萨一看实际上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菩萨平时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也是这样 的,也是产生痛苦的时候就直接找它的根本,从根本上断除。这就是菩萨和凡夫的差别。所以菩萨在遇到损害的时候,就会直接去了解这个是烦恼在作怪,而帮助众生灭除烦恼。

 

壬二、教导弟子的次第:

 

作为一个上师善知识,如何教导弟子,有什么样的次第?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上师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次第,“随彼”就是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生起欢喜心,菩萨就首先观察应该给他传这个法,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令弟子入道。

 

当然“随彼何所喜”,也不能认为是不管弟子相续当中欢喜什么都随顺,这个地方所讲的单单是弟子刚发心的时候对哪种善法生起欢喜心。如果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布施这种善法比较生欢喜心,善知识就应该讲布施的本体、布施的分类、布施的功德、布施的种种果、它的作用等等,一个一个讲的时候,这个喜欢布施的众生就会非常欢喜,就会以很大的精进力趣入布施的修行。比如持戒也是同样的,一个弟子比较喜欢持戒,就给他讲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清净的戒律的话,一切善法没办法产生,就好像没有大地一切花草没办法生根一样,大地就是一切有情界和器世界的根本。通过相续当中守持戒律断除烦恼,如是逐渐获得种种大功德。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对持戒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很大的兴趣,然后一心一意地护戒。

 

菩萨给弟子传法的时候,就跟随弟子相续当中对哪一种法欢喜,首先就对他传这种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如果没有按照这种次第,没有针对弟子相续当中喜欢的法进行传讲,而传讲他不喜欢行持的法的话,就很容易使所传的正法失坏,弟子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如果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的话,他就没办法实际去修持。

 

讲记当中举的例子,比如说有些悭吝的人,他对财产方面就是比较执著的,如果给他讲布施,就意思着自己的财产必须要送出去,自己就没办法拥有了。比如说他有十斤大米,菩萨说布施的功德很大必须把这十斤大米给乞丐,或者供养,他相续当中很悭吝的缘故,他听到这个法的时候就很不高兴,没办法生起欢喜心,就不愿意去实行。不愿意去实行,菩萨给他传的法就白费了,没有成为真正调化他的方便。所以“都非正法器”,弟子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法器。

 

或者一个放逸的人,他的身语意都喜欢处在一各占放逸散乱的状态当中,如果刚开始的时候给他讲要紧摄六根,紧紧守护自己的正知正念,不要放逸,平时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他就做不到,就彻底放弃了,不愿意学法了。这样就失坏了正法,也失坏了法器。

 

一方面讲,众生本身有这样的过失,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法的善知识没有善于观察根性,这样传也是一种过失。

 

但是在其他的佛经当中讲,如果要对治悭吝,必须要给他宣讲布施的法,这又是怎么理解呢?这个我们应该分别,这个弟子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对其他的正法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的时候,就必须要随顺他的意乐,他相续当中对哪种法有兴趣,就给他传这个,缘这个法他有兴趣,可以慢慢修,修一段时间之后,他相续当中福德增长了,罪过清净了,慢慢慢慢对其他的佛法都能够接受。那个时候再给他讲,实际上你对财物悭吝的过患是很大的,会堕饿鬼等等,讲很多过患,讲很多布施的功德,那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已经成熟的缘故,就可以接受了。所以要有一个次第性的。

 

这个颂词所讲的是最初入道的时候,因为他的心量也不广,智慧也不广,如果给他讲不对症的,和他相续相反的法的话,容易失坏。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其他一些经典论典当中讲的是一些针对众生的毛病,哪种毛病最严重,首先对治这个毛病。比如相续当中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其他的烦恼暂时缓一缓,放一放,在显教的经典中这样讲,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休息》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平时作为修行人来讲,就要观察自己相续当中哪一种烦恼是最严重的。如果对有情的贪心最严重,就首先对治这个,然后修白骨观、不净观,修种种的女人过患等等;如果相续当中嗔恨心特别严重,就着重首先对治这个,因为最粗重的烦恼对我们修行方面是最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的,所以首先认识到,然后抓住这个重点着重对治,对治好之后,这个不强烈之后,再去看其他哪一种比较突出的。

 

这种对治方法和颂词中讲的不一样,我们应该知道首先应该如何去趣入,然后进一步怎么趣入,这个是必须应该了解的,不了解的话很容易失坏法器。比如平时所讲的,如果不观察对方的根器就直接跟他讲空性,直接讲密法当中种种超胜的见解、行为等等,这样讲了之后,也许在他相续当中当下就种下一个殊胜的习气,但实际上对他现行的烦恼来讲不能产生对治性。有的时候根性不圆满的人听到空性之后就产生两种执,一种是什么都没有,一种对空性产生很大的邪见,觉得这个东西明明是现量见的,为什么会是空的呢,就不能够接受空性,反而诽谤。如果缘空性产生诽谤的话,他的过失是相当严重的,这样的话菩萨也有一定的过失。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没有给他善巧的解释,一切都是空性的话,他也不取舍因果了,也不修持正法了,所以从另外一个边际也会失坏他的相续的。所以讲空性这样的法必须要对方能够接受的时候才给他宣讲,那肯定法越高,对治烦恼的力量是越大的,这个方面是不用怀疑的。所以必须要善加观察。

 

但是作为一个凡夫来讲,没有神通,没有这样殊胜的智慧,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够传法呢?也不是这个意思。一方面来讲,如果真正得到了殊胜的神通功德的时候,登地的时候有一种无漏的神通,可以直接观察他的根性,但是如果还没有达到以这种境界之前,如何观察呢?首先和他谈话,每种法门都给他讲讲,布施是怎么样的,持戒是怎么样的等等,一个一个给他讲,看看他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他如果对某种法特别有兴趣,能够接受,那就针对这个给他讲。所以通过比量推理的方法也可以了解。比如说跟他讲这个法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兴趣,你讲的时候他心不在焉,或者东看西看,就说明他肯定听不进去的;讲到某种法的时候,他好像注意力比较集中,或者有的时候针对这个法开始询问,开始刨根问底,这个时候就说明他比较有兴趣。所以作为圣者来讲当然不用这样,对凡夫来讲用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

 

在这里传法的时候,我们不用去观察什么法器,上师已经都观察好了,这段时间传这个法,那段时间传那个法,上师安排下来我们就这样传。讲了这么多法,还没有真正看到对正法方面生邪见,或者不能接受空性的,一次都没见到过。所以上师已观察好法器之后,他就会抉择,安排下来,这方面也是不会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以前有一个美发菩萨,他对医术非常精通,有一次有一个妇女,她的丈夫在取宝的过程当中死了,她就非常的悲痛,每天守着尸体痛哭,后来疯狂了,菩萨想要救度她,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起到作用。最后他仔细思维她的病根到底在哪里,主要是对丈夫的贪执,所以就命令她背着丈夫的尸体,一直不要离开,半年之后,尸体全部腐烂,有一天这个妇女突然看到尸体成了腐烂的骨架,她马上就清醒过来了。通过菩萨的善巧方便,她就恢复了正常。菩萨也是观察了她那个时候对哪个法最执著,就相应这个法让她去做,最后通过这个法让她醒悟。同样菩萨在调化众生的时候,他也会观察这个众生对哪个法比较有兴趣,再给他传讲,否则容易失坏法器。

 

这方面我们平时也应该注意,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意义我们应该熟悉,因为我们必定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时候是道友来提问题,有的时候一些新来的居士提问题,如果我们单单是自己喜欢的法给他讲,就不一定对他有利益。所以还是应该观察。

 

只要是凡夫位,还是要认真作观察的。有的时候我自己对这个方面就没有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方面必须要做的,符合于解脱道的,就给别人讲,实际上有的时候观察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是要看他们相续当中的意乐,他们对哪种法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趣入,就给他着重讲这方面的,这样就对自他都会产生利益。

 

当然这个方面如果要观察的话,必须要有比较微细的智慧,还要有悲心,这二者具足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否则,自己智慧很粗大的话,有的时候微细之处观察不出来。

 

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就好像一个母亲对她生病的儿女是非常疼爱的,如是一切菩萨对一些烦恼深重的恶劣者是特意悲愍。这个方面就讲到了菩萨的一种特性,对烦恼深重的,经常造作恶业的众生,不但不嫌弃,反而在内心当中经常忆念加持,愿他们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当中好好学佛,相续当中好好生起善法的功德,这个是菩萨心中诚心诚意生起的,没有丝毫造作的。

 

这里的比喻就是,母亲如果有很多儿女的话,她对其他健康的儿女不会特别地去眷恋或者疼爱,对她身边的,特别可怜的,处在病痛当中的儿女,母亲就特别疼爱,经常好吃好穿,好言好语,长时间地守护在他的床前,做很多很多疼爱的事情。菩萨也是同样的,为什么“特意愍恶者”呢?讲记当中讲到,对根性比较利的,他的福德也比较深厚,智慧比较敏锐,相续当中具有悲心的,真正的法器的弟子,因为他比较自觉,上师所讲的这些,他马上就会趣入,上师对这样的弟子不需要很操心,有的时候给他讲一次就管很长时间,他的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会如法的。所以稍微出现一点不如法的时候,稍稍地说一下,马上就会趣入。上师菩萨对这样的弟子是很放心的。

 

对相续当中充满烦恼的,或者行为不是很好的,就很操心,就想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他舍弃烦恼的状态,怎么样使他趣入正法,这个法怎么样能够融入他的相续,他就会想很多方法,有很多计划,想逐渐逐渐调化他。所以在这样的烦恼炽盛的弟子上面花的心血是最多的。

 

虽然上师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针对这两种不同根性,不同状态的众生,他赐予加持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信心非常猛烈的,非常清净的弟子,他恒常以欢喜心来赐予加持。上师诸佛菩萨对非常听话的,或者非常优秀的弟子肯定是很欢喜的,不用怀疑的。既然很欢喜的话,他就会用欢喜心去加持。这样具足清净法性的弟子,通过上师的欢喜心摄持之后,他就很快会解脱的。

 

针对烦恼深重的人,他是以悲愍心来摄持的,主要是从悲愍心的角度,因为他很可怜,不知道取舍,他的行为和佛法相违,所以经常对他产生一种悲愍心,经常想到怎么样使他离开这样一种痛苦。如是针对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加持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对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成佛的菩提心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这里讲到的是菩萨的一种特性,当然这必须要具足大慈大悲心,没有大慈大悲心的话是做不到的。也许你一天两天能做到,鼓起勇气去调化恶者,但时间稍微一长,你说一次两次、五次六次、十几次都没有听从你的教言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很容易就退心,“算了,反正我现在能力也就这样,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力了,现在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就很容易放弃了。但是真正相续当中有无缘大悲心,大悲心非常猛烈的菩萨来讲,他绝对不会放弃的。我们在很多大乘的经论,比如说《庄严经论》、《菩提道灯论》等等当中讲到,菩萨为了一个众生,他会住世无量劫。就是为了调化一个众生,无量劫当中他不会放弃精进,直到把他从轮回中救出来为止。这个时候他还不满足,他还要去救度其他众生。所以菩萨的心是特别勇猛的。

 

现在我们也是同样,实际上我们也是处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现在遇到上师苦口婆心地给我们教导,给我们传很多法,要这样做、那样做,乃至于吃饭的时候不能站着吃等等,这些微细的行为都来给我们指点、教化,生怕我们误入歧途。实际上就是以前发了愿:“我有度化这些众生的责任”,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和上师就结缘了,结缘之后他就有责任了,所以生生世世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度化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处在这种状态当中的时候,也应该好好想想上师的这种悲心,上师的这种精进,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这一世当中我们没有被上师调化,肯定下一世当中上师还会继续调化我们,乃至于我们到清净的解脱地为止。确确实实我们去观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遇到上师对我们这样好,肯定是以前有这样的一种发心、发愿。

 

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了解到上师的种种方便、悲心,好好地听从上师的教导。上师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弟子好好解脱,我们现在如果对上师的种种方便不了解,反而做种种邪行的话,一方面讲,乃至于没有度化你之前,他不会放弃你的,但是从世俗的显现上来讲,有的时候会生起厌离心趣入涅槃。最究竟来讲,他不会放弃你,但是从暂时来讲,他会有这样的一种示现。因此,我们有这样殊胜的机缘的时候,好好听从上师的教导修法,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事情。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首陀罗女人,她有六个儿子,前面五个儿子都是非常听话、非常优秀的,而且能够自食其力,第六个儿子他的相续比较恶劣,行为比较不如法,经常在外面干很多令母亲操心的事情,所以母亲对前面的五个儿子都不是很关心的,她日日夜夜想的就是怎么样使第六个儿子改邪归正,怎么样使他不受到国王的惩罚,用很多善巧方便想要把他救度出来。

 

从比喻我们可以知道,上师有这样一种愿心,我们如果也有这样向上的心,想和上师相应的话,这两种因缘一聚合就很容易解脱了。如果单单是上师一个人在那边努力,我们根本就不管,这样就肯定没办法相应的,自己就很难获得解脱。

 

壬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跟随众生不同的意乐,显现不同的行为,或者作为众生的弟子,或者做他的上师,不管怎么样,通过种种方便,直到令有情通达法性为止。

 

如何做众生的弟子呢?有些众生是非常傲慢的,所以菩萨显现做他的弟子,在他面前听法,很多事情请示他等等。因为菩萨本身就是乘愿而来的,他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很多很多优秀的功德,发心、行为等等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显现成这个众生的弟子的时候,他很多行为一段时间之后绝对会显出他非常优秀的一面,他的上师一看弟子方方面面都超过我了,通过弟子的言专身教,他就会放弃傲慢。放弃傲慢会怎么样呢?就会诚心诚意地趣入正法。一旦趣入正法,菩萨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就不管通过什么方便,不想什么身份不身份的问题,他不会想“我是菩萨,我是高高在上的,我已经获得了殊胜的功德了,怎么可能给一个傲慢心很重的凡夫做弟子呢?”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能够度化众生,只要能够使你入正道,他就会去做这种事情。

 

对一些比较清净的,比较有信心的人,就直接显现为他的上师的形象,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弟子比较有恭敬心,所以上师一说马上就听从了,他也不会有很多分别“上师让我做这样的事情,到底会不会有恶因果?或者以后会不会有痛苦?”(录音中断)“上师让我去杀生,会不会通过这个造很严重的罪业,堕地狱啊”等等,根本不会这样想,就是上师说一句他就做一句。因此,通过种种方便,菩萨显现为上师的时候就是从这个方面度化众生的。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前两句是从弟子和上师两个方面做比喻,做例子来宣讲的,实际上菩萨还有很多很多方便的行为来度化众生的。讲记当中讲到,有的时候甚至显现国王、王妃这样一般的众生形象,令众生逐渐趣入正道,逐渐使他们获得解脱。

 

在佛法当中也有很多上师显现很多稀奇的行为令有情通达的。比如说在禅宗当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时候有把弟子的脚压断,当即使他证悟法性的也有。还有通过吹蜡烛的方式。

 

还有一指禅的故事,他的弟子效法上师,别人问他什么是佛法的时候,他就竖一个大指说:“就是这个。”他的上师知道之后,肯定相续当中就想怎么样调化他,而且弟子肯定善根也成熟了。上师突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就把手指伸出来,伸出来的时候,上师用一把刀马上把他的手指砍断了,他正在痛的时候,上师又问:“什么是佛法?”,他把手指伸出来,看到自己的断指的时候,就证悟了。像这样的方便我们想也想不到,但是菩萨就用这样的方便令众生证悟了,特别的稀奇。

 

还有《西藏生死书》里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弟子特别笨,怎么样宣讲也没办法了解法性。有一天他的上师就让他背一袋很重的青稞一直往山上走,中间不能停,不能休息,他就听从上师的教言,因为他虽然很笨,但是对上师的信心特别特别清净,他就背着青稞一直往山顶上爬,虽然在路上特别累,特别想休息,但是他一直牢记上师的教言,不能够停,不能够放下来休息,所以他一直往山上走。一旦走到山顶上,他把青稞一放下来的时候,那一刹那就现量见到法性。他就很高兴地跑到上师跟前,给上师汇报。上师说:“看来你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看来好像没什么意义似的,但是上师有很多很多殊胜的方便,令有情通达。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推知,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很多分别,按照上师的种种要求去做,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师的一句话,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现量证悟法性。我们通过以前高僧大德的公案一推知就是这样的,事先没有给你通知,你做完这个事情,我就给你加持开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因缘一归聚,你对上师的信心平时就很清净的时候,就说明在对上师生起清净信心的状态当中,你就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习气,念念当中在消尽你的障碍,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圆满而已。你做很长时间对上师依教奉行的事情之后,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每一件事情,每一步你都在清净自己的罪障,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而已。就是这样一种因缘聚合的时候,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听从上师的吩咐去做的时候,就通过一件小小的事情,你就成佛了。

 

这方面非常非常稀奇的,我们有的时候不知道,认为我应该怎么做,实际上自己的分别念是绝对不对的,应该听从上师的教言。

 

我们看很多传记,我是很喜欢看传记的,并不是说我喜欢看里面的精彩故事,一方面是喜欢看,一方面我喜欢看里面这些大德是如何依止上师的教言去做的,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去证悟的。看这些传记的时候,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看完之后就知道实际上有很多窍诀在里面的。所以上师有很多方便令有情通达的。从这些颂词我们都可以知道,他有很多隐含的窍诀在里面,怎么令上师生欢喜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是直接从佛法当中所产生的。

 

还有些世间的方便,比如说对一般的众生暂时没办法以佛法调化的时候,就显现为一般的世间人,不信佛法的人等等。比如世间的很多歌星,李连杰之类的影星,很难讲是不是菩萨的化身。有的时候对一般的人很难以调化,没办法直接给他讲佛法,菩萨就显现成这样一个人,令一般的众生产生一种欢喜,使他的印象很深,天天在观想他们荧幕当中的动作,或者他们在电视镜头里的种种行为,印象很深,就通过这个结上甚深的因缘,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就通过这样的善缘把他们度化了。

 

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有的时候,显现为大路,显现一座桥,很多众生从上面走的时候,就和菩萨结缘,有了缘就可以度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菩萨的方便是非常非常多的,从很多方面令有情通达。

 

比喻中讲到良医非常善巧种种的医疗方式,针对很多病人,他首先会观察他的病因,针对病因施以种种方便进行治疗。菩萨也是同样的,他观察众生的根基意乐,随顺他们的根基意乐,什么时候他的善根成熟了,马上给他传一个马上成佛的法。如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传一般的法,传因果法,或者传修心法,或者传菩萨行的法,只要他们相续慢慢调柔,慢慢开始成熟的时候,就给他传一个马上解脱的法。所以菩萨是观察他的因缘,根据他的善根、意乐这样去做的,反正所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是虚耗的,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一件也不会做的,一刹那也不会做,一点也不会做。菩萨的相续当中真的有这样的功德,而不是吹嘘。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好像世间的良医,他不能治愈的症状是很少的,比如以前的华佗、扁鹊等等,他们医术很高,只要经他们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痊愈的,一方面他们的医术非常精湛,一方面还有很多善巧方便,这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方法,只要能把这个众生的病治愈,他就会如是去用,所以他的能力是很大的。

 

同样的道理,“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有善巧方便能力的菩萨,不是他所化的众生也是非常少的。可以说从究竟来讲,没有一个不成为他的所化的,全部都要成为他的所化。因为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空性智慧,有殊胜的悲心,还有如何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这一切全部都具足。尤其是他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进心。所以通过这样的很多因缘观察的时候,绝对每个众生都要受到这个菩萨的教化。

 

但这个地方“非所化甚少”的意思就是有些时候菩萨在今生当中不一定对每个众生都有利益。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受佛陀的所化,上师有很大的功德,很多众生就见不到,像这样也没办法成为所化。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今生当中不能度化,但是只要和菩萨结缘,绝对会被度化的。

 

《庄严经论》当中讲到一禅提,断种性的众生,如果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来讲的话,像这样断种性的众生永远不可能解脱的,唯识宗是这样承许的。《庄严经论》当中抉择的时候,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讲到有这样断种性的众生,但是后面在第四品菩提品的时候也讲到每个众生实际上都有如来藏,那就证明每个众生都有解脱种性。一禅提,或者断种性的众生暂时的时候,他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的,绝对有这样的众生。

 

我们现在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众生根本对佛法产生不了信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就是断种性的人。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他相续当中毕竟有如来藏的缘故,在这个过程完了之后,他和菩萨结缘的这种善根力一旦开始发芽、成熟,这个时候就被菩萨所度化了。所以实际意义来讲,菩萨不能度化的众生一个都没有,因为他悲心增盛,每一个众生都会受到他的教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菩萨的善巧方便,没有不能度化的。

 

在比喻当中讲,一个王子对一个妇女生起贪欲心,但是没办法满他的愿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吃饭,不睡觉等等,身体开始垮下来了,这个时候,有很多良医通过很多方便去治疗他的病的时候,因为不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单单从他的身体上去施以很多药物是没有办法马上见效的,最后龙树菩萨,他因为是个菩萨,共同说法是初地的菩萨,他有殊胜的智慧,有悲心、有能力,他了解了病因之后,逐渐逐渐施以很多善巧方便,把王子的病就治好了。

 

所以一般世间上的很多众生,被身语意、贪嗔痴所困缚的患有重病的众生,一般世间上的导师是没办法治愈的。他也许只能让他们修修禅定,或者使他们修一些世间法,表皮上使众生获得一点安乐而已。就像其他的医生治王子的病的时候,就在他的身体上面治,实际上对他的病根根本没有着重。所以世间上很多外道的导师,实际上是没办法真正对众生有利的。菩萨就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善巧方便,身体方面也施以加持,心相续方面也施以加持,开示如何真正解脱轮回的殊胜方便,这样才可以真正使众生的贪嗔痴的疾病从根本上遣除,使众生从疾病当中痊愈,就像龙树菩萨治愈这个王子的病一样。

 

这个方面都是说到菩萨的殊胜功德。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分二: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对一些懈怠的弟子必须要通过各种方便去策励,鼓励他们,使他们修行善法,断除恶业。如果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因为懈怠懒惰,而没有使他所化的众生获得种种善法而堕入恶趣的话,这个就是智者的所呵斥之处。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在菩萨的行境当中,也就是菩萨发起菩提心,修持种种菩萨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有由未策励”,如果有一部分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懒惰,没有加以策励,堕入恶趣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智者所呵斥之处。

 

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菩萨发了菩提心,要担负度化一切众生的责任,他相续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愿心,肩上有这样一种重任。所以在这样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一切众生都是他所护持的对象,当然必须用各种各样的方便加以护持。所化众生如果是贪心、嗔心等等比较猛厉的时候,菩萨需要用各种善巧方便来息灭他的烦恼,如果这些所化众生比较懈怠的话,菩萨也需要通过各种方便,有时候用爱语,温和的语言来进行鼓励,有的时候要用比较严厉的语言来进行呵斥,不管怎么样,要使所化的对境发起精进心,修持善法,断除恶业。菩萨是必须要这样去实行的。

 

如果在菩萨的所化范围当中,有些众生由于菩萨自己的懈怠堕入了恶趣,这个就是智者所呵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菩萨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他所化的弟子还是堕入了恶趣的话,这个不是智者所呵的。这个地方智者所呵的,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应该好好去实行,没有去实行就应该受到呵斥。

 

佛陀当年在世的时候,用各种方便使他的弟子趣入正法,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众生堕入恶趣、堕入地狱等等,但是这个佛陀方面根本没有过失。过失在于弟子没有听从上师的教言。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没有过失的。

 

比喻当中讲到,大商主带领其他的商主去取宝的时候,在整个队伍当中如果有些生病的人,或者各方面有困难的人出现了各种违缘的时候,商主如果对他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对落伍的人根本不予管理的话,那么这个方面肯定成了智者的呵斥之处,这是不对的。因为以前的大商主,他有这样的责任、义务保护其他去取宝的商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经常化现成大商主带领其他很多小商主去取宝,所以大商主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负责保护其他的人。这就相当于菩萨一样,菩萨带领众生在趣往菩提道的过程当中,就必须从各方面去关怀其他弟子。如果是通过菩萨自己的懈怠,没有好好管理的话,这个就是智者所呵的。比喻和意义对照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

 

这就是讲到了悲心增盛的果,第一个小科判是从正面进行抉择,如果悲心增盛的话,可以度化所有的众生。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从反面,如果他悲心没有增盛,如果他没有策励的话,就是应该呵斥之处。所以从正面我们应该了解悲心增盛的功德,从反面也要了解没有策励的话有如是的过患,了解之后才可以相续当中对发起大悲心生起一种殊胜的意乐。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上一个颂词的比喻: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分二: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辛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在趣入菩萨行之前,必须要强调发菩提心?难道通过其他身语的善行不能够趣入菩提道吗?回答:实际上如果没有以善心摄持,你在外表当中所做的任何行为都不可能和菩提道相应的。也就是说它的根本、核心是必须要在相续当中产生如是一种善心,这样殊胜的善心产生之后,通过善心带动一切行为才可以相合于菩提道。所以三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除心则行等”,除了心摄持的其他行为之外,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种种行住坐卧的行为,不见它会产生福德。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一切业当中,“唯意为主要”。这个地方就强调了心的殊胜。

 

在佛法当中最着重的就是调伏自己的心,并不是着重于调伏种种身语的行为。虽然在小乘当中,他所守持的戒律主要是从身语方面进行安立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佛陀为什么为小乘制定这样的戒律呢?也是护心的方便。你在身体方面断除了种种恶行,眼睛不乱看,身体不做恶行,语言不乱说等等,这方面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好好地护持你的心。佛经中说佛陀在小乘当中着重宣讲身语行为的戒律,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调伏相续而讲的,通过身语的作意方便,进一步调伏自己的内心。

 

大乘就更直接了,大乘说你的心调伏一切都调伏。所以大乘的戒律大多数都是从心上面安立的,调伏自己的心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里说,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摄持的话,其他的行为“不见有福等”,“等”字所摄一方面是福德,还有种种功德、智慧等等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在菩萨的相续当中因为已经产生了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他的一切行住坐卧,平时看起来的一种无记的行为,都恒时产生福德的。菩萨如果通过善心摄持善业的话,更能产生福德。因为他相续当中善的意乐是不间断的缘故,所以他才可以很迅速地积累、圆满种种成佛的资粮。因为要成就佛果的话,他的资粮是无量无边的,按照一般的进度来讲的话,不知道要积累多长时间才能成佛,但是以菩提心作为方便,调伏自己的心,相续当中发了菩提心之后,他的一切所做所为全部都成了成佛的资粮。

 

所以菩萨为什么成佛这么迅速?就是因为相续当中菩提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带动之后,全部的善根都成为成佛的资粮了。否则的话,行住坐卧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话,完全就成为一种无记。小乘的善根单单以出离心摄持,所以只能成为罗汉的资粮。世间上的这些人,也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单单只能成就一些世间暂时的善果而已。所以这些方面都是从发心而安立的。

 

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强调每天要发菩提心呢?实际上发菩提心也是迅速成佛的必要。只要是菩提心摄持之后,那么听闻、思维,乃至于做一切事情都能成为自己解脱的因。慈诚罗珠堪布以前在讲《中论》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每天在听法的时候,最好的人一出门的时候就发菩提心,也就是说从出门到经堂之间,你发了菩提心,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成佛之因,全部都是你积累的资粮。这是从听法方面讲,最上等的人,一出门就产生一个为了度化众生听法的菩提心。实在不行的话,一进入经堂,看到佛像,马上产生菩提心。最下等就是在法师讲经的时候,请大家为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这个时候怎么也应该发起来。

 

或者一个修行人起床的那一刹那,就说“我现在为一切众生,今天的所做所为全部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奋发。“这一刹那的菩提心一发起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在一天当中没有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的违品的话,这样的菩提心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自己醒来的时候就应该发菩提心,最后在睡觉之间做一个回向,把今天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如果有罪业,进行忏悔。这样就成为一种比较清净的善法。

 

这一切都是积累资粮的方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方便的话,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好,走路的时候也好,全部都成了成佛的因。所以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上师经常强调我们要发菩提心呢?必须要发起来的,没有菩提心,你修密法也修不成功。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在一切业当中,意业是最为主要的。

 

比喻当中讲,一个裸行外道,他去神殿当中顶礼他们的神像的时候,因为这个房子实在是太小了,他一鞠身的时候,头还没有着地,屁股就顶到了后面的神像。这个行为一出现的时候,旁边可能是守神殿的人就说:“你这样很不应理的,一方面顶礼肯定是有福德,但是屁股接触到后面的神像,犯下了很大的过失。”这样一说的时候,他当时就没办法取舍,感觉非常矛盾。实际上他就是不了解一切都是心为主的关键。如果这个外道了解一切是心为主,也就是说他当时顶礼的时候,并没有想要屁股去接触后面的神像,所以按照佛法的观点来抉择的话,他当时主要是想要通过恭敬心去顶礼,所以他的心是一种善心。他虽然触到后面的神像,但是没有发心,所以不应该成为一种过失。所以如果不知道心为主的话,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会出现很多麻烦。

 

辛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有些人会问,在佛经论典当中,或者在现实生活当中看到有些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也做一些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恶行,通过这一点来推知,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并不是相续当中恒时清净的,还是会造罪的。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菩萨因为他自己的意乐是非常纯洁殊胜的,所以通过纯善的意乐所引发的善业也好,不善法也好,全部都变成善妙的法,因为他的意已经自在了。这是很关键的,在大乘菩萨行当中这样的抉择方法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我们平时,或者在佛经论典当中见到菩萨做不善业等等,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看的时候,肯定就成了一种恶业,肯定要受种种痛苦的果报,但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确实很清净的,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通过贤善的意乐引发的,他表面上虽然是做了看起来是不善业的事情,但是通过意业转变之后,就可以成为善法。不但不会成为过失,而且会成为成佛之因。在菩萨戒当中对菩萨身语的轻恶有开许的。只要自己的心真正很纯洁,真正为了利益众生的话,身语的轻恶可以开许,这个是明文规定的。佛陀在《瑜伽师地论》等很多大乘的经论当中都是如是提到可以开许。他一切成为善的,就是因为他的意已经完全自在了。

 

我们前面也强调过,这个地方也需要强调,像这样的开许的界限,一般人是很难以把握的,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我就发了一个善心了,我为了他好,就把他杀了。哪有这么简单的?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不是一种很纯洁的心还需要进行观察。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必须是得到自在的菩萨。以前我们在学《心性休息》,学到菩萨戒可以开许的时候,有些师F,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就问:“到底开许是什么界限?既然可以开许的话,是不是发了善心就可以了?”上师当时回答得就很清楚:“开许的界限就是对你对他都没有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开许。”那怎么去抉择呢?我发一个善心把他杀了,对我自己有没有障碍,对他有没有障碍,很难看得到的,凡夫人没办法抉择。也就是说,这不是对一般人开许的,对一般人绝对不会开许。

 

所以不能通过自己的烦恼心而引发,在烦恼心外面相似的包一层糖一样的善心,实际上自己的本性是烦恼,对别人生起了嗔恨心,但是外面好像为了他好,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被这样的烦恼所蒙蔽。总的来讲,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

 

或者说自己贪心很炽盛,想要还俗,想要结婚的时候,就说为了对方,否则就像《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子,那个女人对他生贪心的时候,如果不娶她,她就会自杀,这样的情况,为了她好,就做不净行、邪淫等等。这样的话更不开许的。宗喀巴大师在《菩萨戒论》当中讲得很清楚,其他的六种不善对于出家的菩萨来讲都是可以开许的,单单是不净行对出家的菩萨来讲是不开许的,因为直接违背了佛法的形象。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以一些相似的理由,发起一些相似的清净心,完全是欺骗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必要,只能使自己的相续堕落而已。这方面取舍的界限是很难心把握的。 这个地方讲“意自在”,我们怎么“意自在”呢?实际上我们在发这个心的时候也许本身就是处在一种烦恼心的状态,中间稍微发起一点点好像是善心,实际上根本不能转变它的本体的,没办法转业的。

 

这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要以相似的理由开许自己做不善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别人行持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不应该如是观想。他有可能是一个自在的菩萨,他在表面上做这些杀生、偷盗的行为的时候,也许就是在利益众生,但我观察不到,就不应该非常轻率地去诽谤他。也有这样的必要。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开许,如果是一个菩萨,他在外表行持杀生、偷盗、邪淫,乃至于说绮语,身语的恶都是开许的。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行为,就不一定从他的行为来推断他的内心就是这样的,推断不了。佛陀也讲过,众生的相续只有佛陀知道,其他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的,菩萨可以部分知道。所以作为一个凡夫,看到别人的行为有种种不善的时候,马上就下一个结论:“他破戒了”,或者“他非常麻烦了”,在自己内心当中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僧团的角度来讲,如果大家都知道他确确实实做了违背戒律的行为,那必须要开除,这个是佛陀规定的。我们看不到他的心,只有从行为去衡量。这样的时候就没办法。从自己的角度就观清净心,这方面很重要,对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平时对这些很难抉择的隐蔽的事情要注意,自己方面要注意,对他人方面也不要恶口去诽谤,免得造很多无意义的罪业,因为很多菩萨为了调化众生就通过这样的行为,有些显现为屠夫去杀生等等,实际上通过杀生就把这个众生超度了,直接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了。我们不但不随喜,而且恶口造下罪业的话,肯定是对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必要的。

 

比喻当中也是讲到大悲商主,他对强盗产生了非常非常猛烈的大悲心,抱着宁肯自己下地狱,也不能让强盗下地狱的这样一种非常纯洁清净的善心,把他杀死。然后积累了很多劫的资粮,讲记当中讲一亿劫的资粮,《前行》当中好像讲八万劫的资粮,不管是多少劫,反正他不但没有成为过失,反而提前成佛。还有《前行》当中讲的星宿婆罗门的故事,也说明通过自己的善妙也可以开许邪淫。对地上菩萨来讲的话,这一切不但不会成为一种过失,反而会成为功德。当然这里讲地上菩萨是最保险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如果自己的心在加行道等等很清净的时候也并不是说不开许,但是如果是自己相续当中烦恼心还是很粗重的状态的话,还是不做为妙,对自己来讲是非常保险的。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分二: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有些人就问,菩萨最初获得胜义菩提心的时候,是在什么位?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和功德呢?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这个地方“菩萨初发心”不是指世俗菩提心,而是讲初发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说菩萨在登初地的时候,在十地当中一地是刚开始进入胜义菩提心的。以前在学《三戒论》的时候,在显教当中讲,胜义菩提心是不能够按照仪轨来发的,仪轨是引不起胜义菩提心的,只有现证法性的时候,自然而然通过修证引发胜义菩提心。所以“菩萨初发心”是在初地。

 

他有什么功德呢?“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也就是说整个大地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他们的福德没办法和初登地的菩萨相比。一个转轮王的福德都是很大的,他可以统治四大部洲,可以使他下面的臣民修十善等等,福德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实际上所有一切众生全部变成转轮王的功德根本没办法和初地菩萨的福德相比,所以菩萨初发心时候的福德是非常善妙、非常巨大的。

 

还有其他经典论典当中也讲到了很多初地菩萨善妙的功德,这个地方主要从一个方面比较。

 

比喻中讲到,一个死囚犯,当他得知即将被赦免的时候,内心当中的欢喜是不言而喻的,本来再过两三天他就被处以死刑了,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传来一道皇帝的命令,可以赦免他的死罪,使他马上出狱获得自由。这个时候他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就像这样一种欢喜心,当然这是一种相似的比喻。初地菩萨从凡夫位到圣者位的时候,因为他完全已经从轮回当中得到了超离,真正生到了佛陀的家族当中,真正有度化众生的殊胜的能力,这个时候他相续当中的欢喜是没办法比的。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安立成极喜地。前面那种囚犯获得的欢喜和菩萨从轮回凡夫超越到圣地的这种欢喜,确实没办法相比的。

 

这样的欢喜,凡夫位的众生没办法体会,但是如果真正按照佛陀的教言去做,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实行,不会很长时间,我们相续当中肯定就会引发这样一地菩萨的欢喜心。一旦得到这样的欢喜心,永远从轮回当中超离了,那个时候就真正获得了度化众生的能力,真正变成佛陀的意子。从这些角度抉择的时候,都是非常殊胜的。

 

还有一个比喻就是,国王命令下面的人民如理如法地做各种各样的事业,获得很多财产,这样的财产一方面国王可以自在地享用,一方面这个财产也成为其他人民的享乐之因。因为他如理如法积累财产之后,国王肯定可以获得,获得之后又把这些财产分给其他人民,使他们也可以安居乐业。

 

从这个比喻知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初地菩萨在一个无数劫当中,按照显教的共同说法来讲,从资粮道到一地之间需要一个无数劫积累资粮,这些资粮他是如理如法地进行抉择的,发了菩提心,修持菩萨行,积累了很圆满的福德资粮。登初地的时候,一方面这些福德资粮他自己可以享用;一方面他获得的功德也可以使其他众生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国王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国王享用,一方面臣民享用;菩萨他积累资粮,一方面自己享用,一方面也是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抉择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功德是很殊胜的。

 

辛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有人问:菩萨登初地的时候有这样的功德,那么劝导别人发心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这个地方的发心是世俗菩提心。假使说是初地菩萨的话,他肯定一方面能够使众生发世俗菩提心,也能够使他发起胜义菩提心。但是第二个颂词就不一定理解为初地菩萨,就是一般的凡夫菩萨。一方面他自己相续当中产生了世俗菩提心,然后他又通过各种方面令其他众生产生世俗菩提心,他有什么样的福德呢?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如果在世间上有一个人建了个宝塔,这个宝塔有多大呢?它整个面积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有多高呢?高到和世间相等,我们在学《俱舍》的时候知道,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之处。高有这么高,广有这么广,在塔身装饰了很多殊胜的珍宝,在塔前恒时供养各种各样的供品,宝塔里面是装了佛的舍利,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抉择的时候,我们说能够造这么大的一个佛塔,他的福德肯定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如果一个人调伏其他一个人的相续,使他发起一种世俗菩提心,他的福德胜过这个人建宝塔。就是讲到劝别人发菩提心的福德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福德呢?就是因为要成佛的话,最根本的因就是菩提心,一旦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之后,他离成佛就不会遥远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调伏了一个人,使他发了菩提心,从今之后他成佛的资粮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宝塔的福德也是没办法和使别人发心的福德相比的。所以为什么平时讲,真正令你发菩提心的上师的恩德是非常非常无与伦比的。从这些角度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相续当中一旦产生了菩提心之后,肯定是非常欢喜的,对令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肯定是非常感恩的。

 

对我们自己来讲,上师一直在强调菩提心,从以前刚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菩提心是什么,现在已经了解它的体相了,已经了解它的发心的方法了,已经了解它的种种福德了,相续当中也开始产生菩提心了,这是谁的恩德引起的,就应该好好报答。

 

一方面我们应该对使自己产生菩提心的上师感恩,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使别人发菩提心。一方面这个福德是很大的,一方面令别人发菩提心的话,一发世俗菩提心,他就可以成为佛的种姓,成为佛家族的一员,所以能够使人发心也是很殊胜的。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好好把这些发心的教授,发心的次第、发心的功德等等,这样的教言了然于心,针对一些根性比较好的众生,给他次第次第宣讲菩提心的功德、重要性,如果使他相续当中能够产生菩提心的话,确确实实自己的功德也是无与伦比、无量无边的,也是应该做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乘行者,劝请别人发菩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家长他死了之后,他的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把他安葬了,另外一个朋友帮助抚养他的妻子、儿女。这两者观察的时候,哪一个更有意义呢?可以说是抚养他的妻子儿女更有意义。世间上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同样的道理,两位菩萨,一位在佛陀圆寂之后为佛陀修建宝塔,一位菩萨在佛陀圆寂之后,继承佛的教法,对别人宣讲菩提心的功德,使别人能够产生菩提心,这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殊胜的。因为后者劝请别人发起菩提心之后,使众生住于菩提道,使佛的种姓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福德是很殊胜的。就像前面这个人抚养他的妻子儿女,使他家族的血脉没有间断,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比起来,肯定是后者的福德更为殊胜。

 

平时我们努力一方面从自己相续当中尽量能够产生菩提心的意乐,然后逐渐逐渐产生比较稳固的菩提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精进地劝请别人发菩提心。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一、利他的身语行为:

 

有些人问,发了菩提心之后,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每一个修菩萨行的人都应该了解的。一方面是从提问回答的方式抉择如何修持菩萨行,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也必须要了解。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一个上师如果想要利益众生的话,应该承事弟子,因为弟子不了解利害关系的缘故,才称之为弟子。“承事弟子”是什么意思呢?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等等,上师承事弟子和弟子承事上师,从名词方面是一个,但实际意义上是有差别的。

 

平时我们讲承事上师是通过身语意的方面进行承事的,平时有财产应该供养,自己给上师做很多身语的劳作,内心当中对上师产生恭敬心等等,是弟子对上师以恭敬的方式承事。

 

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主要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抉择的呢?我们从讲记当中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地方所讲的“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根性,随顺弟子的意乐,逐渐逐渐给他宣讲佛法。从这个角度称为“承事”,这个必须要了解。否则的话认为上师应该给弟子做很多劳作等等,是不应理的。虽然有的时候,上师为了调化弟子,或者为了行持菩萨行,也有弟子生病的时候去看病,或者给弟子做一些事情,这并不是这个地方所讲的主要内容。这里所讲的不是那些特殊情况,而是平时,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如何去教导弟子。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去“承事”呢?在讲记当中讲就是通过四摄法的方式调化或者承事弟子。四摄法屡屡出现在大乘的经论当中,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主要方法,除了这四摄之外,绝对找不到第五种利益众生的方法。一切度化众生的方式都在四摄法当中完全包括了。

 

在讲大乘菩萨行的时候,六度和四摄一般都是一起宣讲的。因为菩萨成办自利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修持六度,菩萨的所有善行全部包括在六度的修法当中,除了六度之外,绝对没有第七种修法。虽然在修持六度的时候,菩萨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修持六度,但是从自利和他利这两个角度侧重点来讲的时候,菩萨着重是以六度来成熟自相续的。

 

实际上四摄也没有离开六度的本体。菩萨在通过四摄法利益众生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六度,只不过他是从四摄的反体进行安立的,实际上菩萨的四摄也是用六度去摄持的。《庄严经论》的度摄品讲得非常清楚,专门讲了六度和四摄的殊胜方便。

 

那么如何抉择四摄呢?比如说布施摄,实际上也就是六度当中的布施度,因为要使弟子成为法器的话,必须首先要通过布施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众生首先对上师根本没有产生信心,这个上师为了调化他,为了使他成为能够接受正法的法器,首先给他布施财物,布施财物之后,他就对上师产生好感,逐渐就愿意亲近,这样的话,他相续当中通过布施就可以成熟他的根性,所以布施度主要是从令成法器的角度宣讲的。

 

爱语是什么呢?在其他有些讲大乘修法的论著当中讲到爱语的范围很广,比如说菩萨对一切众生说一些悦耳的语言,赐予安慰等等称之为爱语。这个范围非常广。爱语摄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按照弥勒菩萨的《庄严经论》的抉择方式,爱语的本体就是彼说,彼就是六度。也就是说爱语就是宣讲六度,对众生宣讲六度的修法就是爱语,它的定义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所以平时我们一般对世间上的众生说一些好听的语言,严格的定义来讲,不算是真正的爱语。只有对众生宣讲六度的正确修法才真正称之为爱语。

 

首先菩萨通过布施使他成为法器了,成为法器之后不可能就停滞不前了,为了利益他要进一步宣讲六度的修法。这就是爱语摄。只有宣讲了爱语之后,才能使他在成为法器之后更进一步,真正开始从内心当中对六度的修法产生了解、产生意乐和信心。

 

产生信心之后,菩萨的第三摄利益众生就是利行。利行就是令他修持。众生通过爱语了解了六度修法之后,必须要去行持。不行持,单单了解没有用的。比如说现在我们了解很多正法了,按照所了解的正法来讲,足以成佛了,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行持的缘故,正法单单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或者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去实行的话,根本同办法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为了令众生真实获得利益,必须要使他实行,通过利行的方式令他修行。

 

利行在《庄严经论》当中讲的时候,就是让他直接趣入,直接行持。

 

比如说布施的方法,了解之后就通过很多方便令他去布施,布施不单单说是对下面布施,布施的本体包括上供和下施两种,所以对上面的殊胜对境供养,这个也是属于布施度当中所摄的,对下面乞丐进行布施,也是属于布施度的本体当中所摄的。菩萨使众生了解了布施度之后,就让他去做这些事情,让他去供灯供水、回向善根、做法事,或者令他布施乞丐等等,让他去实行。实行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布施的修法当中有很多很多殊胜的窍诀。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布施的话,就以为布施很简单,实际上在行持布施的时候,布施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平时我们讲把一个东西给别人,这个算不算布施呢?是布施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发心、加行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圆满,不算真正的菩萨布施的修法。

 

对真实的菩萨的广大修法,必须要学习殊胜的论典才可以了解。《庄严经论》当中对布施、持戒等等从方方面面抉择得特别详细。学了之后我们就知道,平时我们所做的这些布施,实际上都没达到标准的。很多作意、发心都不知道,不知道的话,真正要去行持就很困难。所以一学到菩萨的布施的时候,就知道菩萨的伟大行为了。这是从布施作为一种根据的。

 

还有持戒也是同样的。比如说在菩萨戒当中,严禁恶行戒,行持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律知道之后就要一个一个去实行,什么是菩萨戒的违品,必须断除,什么是应该修积的,比如说六度就是摄善法戒,全部六度的修法必须要了解,而且了解之后要去修行。还要去饶益众生,或者通过直接的方式讲经说法,或者放生等等,或者按照间接的方式回向善根,这些方面都要去做的,一个一个都要去实行。还要进一步修持忍辱等等,这一切逐渐逐渐都要去实行,实行之后,众生通过实行了六度的修法,他相续当中就能迅速的积累成佛的善根。这个就是菩萨的真实愿望。

 

菩萨给众生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菩萨相续当中有真实的悲心,想要令这些众生,通过真实的善法获得真实的利益。所以菩萨就通过方方面面敦促他的弟子实际去行持。为什么有时候上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呢,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实际上就是一种利行。我们了解这些修法之后,只有去实行,实行了你才能获得福德,获得功德,才能断除烦恼,不去实行就没办法。所以有的时候,众生比较懈怠的情况下,上师就会用比较严格的,下命令的方式让我们去做。我们有的时候觉得很痛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一想起来的时候,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很大的。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散乱下去的话,一亿个劫者都没办法积累很殊胜的资粮,但是现在通过上师和道友的敦促之后,很多善根不得不去做,在做这个善根的时候,很多很多福德就已经自然积累了。

 

还有同事摄是什么呢?按照《庄严经论》当中的定义,它的本体就是自行,自己行持。讲四摄法主要是利他,为什么自己还要去行持呢?比如说传法的菩萨给众生传讲了六度之后,他第三摄就让众生去实行,第四摄,就是他自己要去实行。为什么自己要实行呢?就是为了遣除众生的怀疑。“你给我传了这个法,你自己都没有去做,那我去做到底有什么功德呢?”所以有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产生这样的怀疑,菩萨为了遣除这样的怀疑,他就会去做。

 

比如说布施,平时他就对做法施、财施、无畏施非常精进。比如我们的上师也是这样的,财施方面,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费、法本等等,经常通过财产方面去布施的。法施方面,每天不间断地宣讲正法。无畏施方面,比如说昨天又开始发起放生。我们一看的时候就会想上师都在行持这些,肯定是有功德的,否则他不会做。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行持,遣除众生的怀疑,这个方面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是为了令众生能够进一步坚定他的信心去行持。

 

持戒也是同样的,如果他自己戒律都不清净,自己都没有好好守持的话,怎么让别人去行持呢?所以弟子是看上师的行为的。

 

所以作为上师来讲,为了调化众生,为了进一步彻底地使众生趣入佛道,他自己要去行持。这些在《庄严经论》当中一个个分析得特别详细。六度也好,四摄也好,它的本体是一个,只不过一个侧重于自己行持,另一个着重于调化众生的方便。

 

为什么这个地方讲承事是随顺弟子的意乐呢?随顺弟子的意乐并不是说弟子相续当中的任何想法都要去随顺。弟子刚入佛门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善法的意乐是比较弱的,上师就必须要随顺他这种意乐,比如说首先给他布施,那个时候他就好接受了,因为他对甚深的正法方面还没有产生很大的意乐,但是对财产方面他是有执著的,给他钱,给他东西他是很高兴的。在这样的状态下,首先随顺他这种意乐承事他,给他财施。通过财施令弟子对上师生起了信心、欢喜心之后,逐渐给他宣讲正法,宣讲六度的修法,这个时候因为他相续当中和刚开始入佛门就不一样了,他刚开始的时候对上师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这个时候通过财产布施之后,对上师有点欢喜心,这个时候再给他宣讲正法他就容易接受。所以这个地方第二步随顺的时候就是这样承事的。

 

第三步,他了解之后,对六度产生了信心,那个时候再叫他去实行,应该去做,上师讲很多修持布施的公案,佛陀以前是如何修持六度而成佛的等等,一讲之后他就愿意去做了。他的根性又进一步,意乐又强一步的时候,再给他讲更深一步的法,次第次第地随顺他的根性去做的。所以讲记当中讲到的随顺弟子的意乐,随顺弟子的根性,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了解。否则的话,比如说一个弟子的贪心很大,就随顺他说贪心很好肯定不行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从身语方面,为什么没有讲菩萨的意呢?意乐之差别下面还要单独讲。四摄虽然离不开意的功德,但是如果从侧重讲到摄受众生的时候,这四种摄都是表现在身体和语言,比如说布施是身体,爱语是从语言的功德等等,身语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但肯定是离不开意的。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因为弟子刚刚开始从世间当中发起一个想要出离的心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广大的菩萨行当中应该舍弃的,或者应该做的种种利害,他还没办法分别,“因彼不知利”的缘故,“故名为弟子”。他既然是这样名为弟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上师、一个师长来讲,必须要通过种种善巧方便来进行调化。这就是身语的利他之行。

 

比喻当中讲到,佛陀刚刚成佛的时候,调化了(?)之后,然后就继续调化了三兄弟,迦叶三兄弟,他们最初是事火外道,其中单杰迦叶是最傲慢的,他的弟子也最多,还有呷亚迦叶,其隆迦叶。最先调化的是老大。佛陀在他面前的时候,首先是以普通的形象,一般沙弥的形象,只不过是身语显现得比较调柔,比一般的修行者来讲威仪端肃,衣服也穿得很整洁等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显现一点神变,显现一点功德,然后这个迦叶就认为世尊还是具足一点功德的,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他的相续在不断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他看到世尊就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修行人而已,后面显现一点功德的时候,他就认为这个肯定是一个具足功德的人,再显现比较大的神变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大尊者,不是一般的具足神变的人,他的信心在不断地变化,最后佛陀显示超出世间的,只有佛陀具有的神变的时候,他就彻底被调伏。

那个时候从内心当中对佛陀产生敬信,从内心当中皈依佛陀,不仅他自己,而且带领他的所有弟子,影响他的两个兄弟,全部皈依佛陀。

 

有这样四个阶段,刚开始是一般的,然后是小神变,然后是大一点的神变,最后显现佛陀的神变。这样可以对应四摄,刚开始通过一般的布施的行为,世间上的人都做得到,然后说爱语,然后做利行、同事,通过不同的次第,使弟子相续当中的状态不断改变,最后彻底趣入菩萨行,然后修行成佛。这就是菩萨度化众生的非常殊胜的善巧方便。

 

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我们现在正是在被上师如是地调化的,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的相续在不断地改变的时候,也应该了解这个是上师的恩德所赐的。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必须要了解这样的修法,必须以后要这样去度化其他众生。

 

当然如果真实要以四摄去摄受众生的话,肯定必须要登地菩萨,登地的圣者他自己六度圆满了,然后才可以以如是的四摄使众生安置,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相似的方法,也可以如是进行调化的。对一个对你根本没有信心,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首先给他布施财物,跟他慢慢亲近,然后给他宣讲一般的世间因果轮回存在的道理,取舍的道理,慢慢给他宣讲,然后让他去实行,这个也是一种相似的,凡夫位能够做到的四摄。

 

我们要报答上师的恩德的话,单单是这个而已。《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过,众生得到菩萨调化之后,菩萨需要他报恩的最猛烈的想法就是让他去实行六度,实行六度之后再让其他的众生实行六度,这个就是菩萨的希望,除了这个之外,你对菩萨做一些财产方面的供养,根本没有办法报答菩萨的恩德。

 

比如说现在我们在上师面前听过很多教法了,显教密教都听到了,我们是不是通过一般的给上师做一点事情,供养一点财产就能报答呢?远远不能报答,绝对不能报答,能够报答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做上师欢喜的事情,上师欢喜的事情?就是要好好闻思修行,真正地趣入佛法,佛法融入自己的相续,这个就是上师欢喜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能够报答一点上师的恩德。

 

上师出世是什么原因,上师出世的本意是什么?就是令这些有缘的弟子怎么能够断除烦恼,怎么能够趣入真正的菩萨行的修持,这个是他转世示现善知识的最基本的、唯一的原因。所以现在我们要报答他的恩德的话,必须自己要了解正法,持续修持,令别人了解,这才能够真正的报答。当然最究竟的报答就是自己通过上师所传的法修行成佛,成佛之后做无量无边度化众生的事业,这个是最究竟的报恩,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的话,必须要了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报恩的事情,这个肯定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不能不知道。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四个科判,每个科判对应一品,也就是第五品到第八品的内容,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如何修持菩萨行的种种方法。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在这一品当中主要讲到菩萨所做的种种殊胜的行为,首先从他的果开始讲,然后想得到果的话,因是如何得到的等等,一个一个抉择之后,相续当中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再进一步修持菩萨行,如是就可以逐渐从世俗位的菩萨过渡到胜义位的菩萨。我们如果真的要变成殊胜的菩萨的话,不修持他的因是不行的,如何修持他的因呢?在修持他的因之前,必须要了解什么是他的因。在闻思修的三个阶段当中,第一步就是听闻,听闻了这样的方法之后,进一步思维,遣除怀疑,生起定解。在有了这样的定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开始实修,如是通过闻思修的次第,逐渐净治自己的相续,逐渐产生菩萨的种种广大殊胜的功德。

 

最后一个科判,劣慧的声闻对大乘的教法为什么不能生起信心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小乘来讲,一方面针对大乘行者来讲,如果对这样一种菩提心殊胜的功德还没有办法真正产生信心的话,就要知道它的原因,知道之后断除障碍,然后就可以顺利产生菩提心。

 

己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分三: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二、佛果殊胜;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三个科判都是从不同角度成立佛陀是一切修行当中最圆满的果位,所有修行人都必须要达到的终极的果位。

 

庚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

 

有些人就问,前面通过断除四种颠倒执,要发起菩提心的话,那么菩提心的功德是什么呢?大菩提的本性是什么?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首先要抉择佛果的本体很殊胜呢?我们做每个事情,要愿意趣入,很有兴致去做的话,必须要了解做这个事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明了了利益才会去做。比如世间上的人也是为了追求种种的欲乐,他也知道得到了这些资具之后就可以好好享受,可以遣除贫困,可以使身心安乐等等,所以他就很有兴趣去趣入。

 

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的行者来讲,世间的种种五欲,世间八法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其次,声闻的终极果位,无学果(罗汉果)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果位呢?虽然罗汉已经超越了轮回,永远不再入轮回了,但是从他的发心,他所修的道,以及他所得的果和得果之后所做的事业,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并不是大乘种姓者应该趣入的。所以这个应该可以认为是一个歧途。

 

既然去除了前两种,那么应该知道,单单佛果才是大乘菩萨应该达到的目的地。那么佛果究竟有什么功德?首先必须要抉择,抉择之后我们才知道获得佛果之后就可以究竟圆满自他二利,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都可以通过佛果来圆满,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得到佛果的方便而度化众生。知道之后就很愿意趣入。

 

既然要得到佛果,我们知道必须要通过一到十地之间的不断修行,而一到十地之间的菩萨行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必须要修持两种菩提心,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因就是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最初在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生起的话,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它产生。所以从佛果推下来就知道发起愿菩提心是有很大必要的。从佛果的殊胜就带动我们的相续产生对佛果的希求,发起菩提心。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这里从作业方面抉择得到佛果的利益。作业就是“诸佛所动作”,佛陀的一切身语意的行动,完全都是有因缘的,什么因缘呢?全部都是为了众生而做的。“都非无因缘”,对众生没有利的种种因缘不可能发起佛陀身语意的三种事业。“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佛陀乃至在出息入息之间,他也是在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就抉择到了佛果的殊胜,既然佛陀在出入息之间都要利益众生的话,那么佛陀的种种明显的度化众生的事业,他的行动等等完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这里为什么单单从佛的事业进行抉择呢?我们了解了佛的事业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佛陀既然有这么殊胜的事业,他相续当中为什么能发起这样的事业呢?就因为他功德已经圆满了。他功德已经圆满了,出入息才能利益众生。如果功德没有圆满,相续当中的智慧没有究竟,或者悲心、能力没有究竟,就不可能在出入息当中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在每一刹那之间,每一个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这种事业来自于他相续当中的圆满的功德。一般的众生没办法做到这个的原因,比如说现在的凡夫众生,有正知正念的时候想到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但是在很多时候,绝大多数的时候,或者就是随顺于一般的无记的发心或行为,或者随顺于恶业的发心和行为,所以就不可能像佛陀一样。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声闻、缘觉的事业是什么呢?他自己的修行圆满之后就趣入了无余涅槃,灰身灭智的境界。他趣入涅槃之后,对众生来讲就没做到什么事业。由此推知,他相续当中的种种功德,对他自己来讲虽然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但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种种菩提心所引发的大菩提功德,所以他只是已经趣入了寂灭这一边,根本没办法利益众生的。

 

再说众生的事业,他所做的全部都是追求世间八法,通过他所做的事业来推知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肯定只是充满了世间八法的贪嗔痴的念头,不可能有真正利益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堕入了轮回的一边。

 

所以,一般的众生堕入了轮回的一边,声闻闻缘觉堕入了涅槃一边,只有佛陀轮回和涅槃两边都不住。就是因为一方面佛陀已经圆满了殊胜的智慧的缘故,轮回不能染污;一方面佛陀圆满了大悲心的缘故,他也不会住于涅槃,涅槃这边对佛陀来讲也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现观庄严论》等很多论典当中都讲过,佛陀是智悲双运的缘故,轮回和涅槃二边皆不住,这就是大菩提心的本性。

 

从这些方面一一推知我们就知道,佛陀能够做到这些事业,全部都是因为相续当中的功德圆满。由这样一种事业体现出来的功德,我们应该追求。像这样的佛果,每一个大乘种姓的人应该值得追求。

 

进一步分析,“诸佛所动作”讲记当中主要是讲身语意的种种动作。虽然佛陀在他自己的本性当中是恒时不变动的,佛陀恒时没有身体趣向哪个地方,语言说妙法,意为了众生很可怜而发起悲心,这样有勤作的行为对佛陀来讲完全没有了。但是在众生有分别心,或者还没有究竟断证的凡圣面前,佛陀是有动作的,他的身体经常发光,经常给别人摩顶等等,遣除众生的种种障碍,遣除众生的种种病苦,身体方面经常显示如是的功德。

 

语言方面经常宣说种种妙法,小乘的教法、大乘显教、密乘的种种教法,只要是针对不同的根性,佛陀都是如是宣讲,所以所宣讲的正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义妙文巧,佛陀所宣讲的种种正法具足如是殊胜的功德。而这样的一切善法全部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听到这些所传的正法之后,跟随自己的根性,小乘根性的听到佛陀的教法之后趣入小乘的解脱道,大乘的种姓听到大乘佛法之后,发起菩提心,修持二无我空性,最后获得佛果。像这样的话,佛陀的语言完全都是利益众生的。

 

佛陀的意也时时刻刻都在关照着每一个众生,我们学过其他很多论典当中,比如说《极乐愿文大疏》中就提到了,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六时当中都在注视着每一个众生,在三界轮回当中,每一个众生的行为,他们的发心,谁在受痛苦,谁在受安乐,谁从道中退堕了,谁在发起菩提心、在积累善根等等,可以说佛陀时时刻刻都在观照着。以前我们学过《百业经》当中也是讲,即使大海离开波浪,但是佛陀对众生的观照根本不会远离的。

 

所以佛陀身语意的种种动作全部都是利益众生的,没有利益众生的因缘,佛陀绝对不会发起。这个方面是从佛的身语意三个自性进行抉择的。那么佛陀的身语意利益众生的时间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时做有时不做呢?这里说“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一方面,讲记当中提到佛陀在出息的时候放出光明,显现成浓云,然后降下甘露雨,息灭地狱的烈火。从这个角度解释。从时间方面解释也是可以的,因为佛陀显现上有出入息的,每一个出息入息之间就代表了每一个刹那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恒时的时间当中,佛陀的身语意都是在利益众生,从来不会间断,可以说不管是圣者也好,凡夫也好,佛陀也好,身语意不包括的绝对没有。所以从方方面面讲,佛陀的事业是非常殊胜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幻师,他请一个叫朱多吉的具德比丘到他家里去做夏,在三个月当中,这个比丘就在他家里修法。这个幻化师的房子下面安了很多幻轮,这些幻轮如果没有一个有福德者加持的话就不会运转,这样的话很多事业就没办法成办。但是他所邀请的这个比丘,他的戒律、禅定、智慧都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这个比丘到了这个宫殿之后,通过他的福德力加持,幻师房子下面的种种幻轮自然转动,幻师种种事业就自然圆满了,所以他就非常感谢这个比丘。在三个月圆满之后,他就供养比丘很多很多殊胜的财物。比丘就很谦虚,他说:“我实际上没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供养我种种的财物呢?”这个幻师就说:“虽然你在勤作方面没有做很多念经、念咒等等加持,但是因为你在地方自然而然成办很多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恩德是很大的。”

 

 

比喻对照意义是什么呢?这个比喻当中所讲的核心就是说这个比丘他没有通过勤作也任运成就了幻师的事业。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佛陀虽然在法身当中毫不动摇,但是通过他往昔的发愿力,或者他往昔修善法的功德力,在不动摇当中自然而然成办了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说明佛陀的功德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佛陀没有动任何的分别念,佛陀已经没有一切分别念了,不是像入禅定者一样的不动分别念,佛陀的一切分别念完全已经消融于法界了,不像凡夫这样想“我现在要去利益众生,这些众生很可怜”“我要为众生传法”等等,这样的分别念佛陀是绝对没有的。在《宝性论》或者《入行论》智慧品当中都讲过,以前也有很多辩论,学过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没有分别,但是可以任运的度化众生。这方面就说明了佛陀的事业殊胜。

 

庚二、佛果殊胜:

 

这个问题没有单独提问,原因是第一个颂词和第二个颂词都是关于成立佛陀的功德殊胜方面的。第三个颂词是辩论,是遣除反方面的疑问和怀疑。这两个颂词主要是从正面成立佛陀有什么样的殊胜功德,第一个从事业方面讲,第二个从果方面讲。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首先用死主作比喻,在整个世间当中,每一个众生都是非常畏惧死主的,如果哪天听说死主已经降临到某个地方了,肯定大家都是非常恐惧的,因为死主一旦降临就意味着有人会死亡。谁死亡呢?不知道。假使大家听说死主要降临到某个村庄,或者某个地方,那肯定是很畏怖的,或者每个众生对死亡都是最害怕的,所以世间有这样一种传统,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生命,那么其他的财产、身外之物,乃至于自己的手脚都可以舍弃。所以在整个世间来讲,对生命是极为执著的。所以说“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这是从死主的角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就好像世间的人对死主极为恐怖一样,死主对遍智的声音也是极为恐怖的。不要说真正看到佛陀,听到佛陀的法语,就是听到宣讲佛陀的名号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死主也产生极大的畏惧,马上逃跑,不敢接近佛陀。就是因为以前,从显现上来讲,佛陀成佛之前降伏四魔的时候,其中死主魔就已经降伏了。所以从比喻的角度来讲,因为这个死主魔以前被佛陀降伏,所以一见到佛陀,听到佛陀的声音的时候,马上产生很大的畏惧心。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曾经降伏四魔当中的死主魔的时候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还有从世间轮回的众生来讲,众生通过业缘不断地在生死当中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一旦哪天听到佛陀,听到遍智的名号的时候,可以说就远离了死主的畏怖了。为什么这样讲呢?一方面讲如果一旦听到了佛陀的名号,有些下等者或者懈怠者虽然现世当中没办法获得解脱,乃至于几个大劫当中他还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陀的名号,这样一种福德善根已经深深地种在他的相续当中了。这样的善根一旦成熟,每个众生可以说都有一种解脱的种姓,一方面有这样的种姓,一方面在相续当中执著殊胜的佛号作为缘,两者一会合之后,肯定会逐渐地苏醒的。这样的殊胜的善法一苏醒之后,他就会自然地趣入解脱道,然后修习佛法获得解脱,从今以后远离死主的畏怖。这是从整个轮回的角度观察。

 

还有一部分众生听到佛陀的名号之后,当下产生欢喜,当下产生殊胜的信心,趣入佛法修行,在一生当中或者短短的时间当中就已经能够战胜死主,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死主是极为生畏的。死主根本不敢靠近的,一旦听到遍智佛陀的声音的时候,死主就远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再加上前面所讲的佛陀胜伏死主魔,这三种根据可以知道佛陀的佛果是极为殊胜的。

 

比喻说,一个国王的太子诞生的时候,他下令大赦天下,在牢狱当中的很多囚犯一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很欢喜,当下就产生很大的欢喜心。这个比喻对应颂词的时候,一切在生死牢狱当中被束缚的众生,听到遍智的声音的时候,或者他已经知道了,马上产生欢喜,或者他相续当中还不知道佛果的殊胜,但是就是因为听到佛号的因缘,他也可以逐渐逐渐远离轮回,远离死主的畏怖。究竟来讲他肯定是会生起欢喜的。这样比喻意义对照的时候就说明了佛果是非常殊胜的,名号也可以使众生离开怖畏,何况真正去亲近诸佛、供养诸佛、随佛修学,这样的善根更不可思议。

 

所以从很多这样的比喻、教证我们可以抉择,现在我们遇到佛法,我们不仅仅是听到佛号了,每天都在精进的修持,每天都在对佛陀宣讲的经典、论典不断地闻思,这样的话当然具有很大的福德,我们可从这个方面推知,以前肯定是已经种下了殊胜的善根的,否则不可能无因无缘就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我们是仅仅在相续当中种下一个习气吗?以后再解脱吗?还是现在依靠这样的因缘,当下就精进地修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脱呢?虽然我们在相续当中种下善根是总有一天会解脱的,但是在这个时间当中也许还会流转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应该选择这条道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应该选择遇到佛陀殊胜教法的时候应该精进地修持,用自己所有一切的时间、一切的精力对佛陀的教法进行抉择,进行实修,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智者。否则的话,已经到了宝山之后什么都没有取,空手而回,这个是在佛陀经典、祖师的论典当中呵斥的。现在我们既然遇到了如是殊胜的机缘,千万不要到了宝山再空手而回,这就是不理智的行为。

 

庚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这个方面针对的一种邪见就是,有些人会说,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宗派的外道,因为那个时候佛陀的事业、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名声到处传扬,所以很多外道心生嫉妒,他们集聚在一起商量之后,给佛提出十四个问题。按照他们自己的打算来讲,佛陀不管怎么回答都是不圆满的,只要佛陀一回答,他马上下面的问题就来了,他们好像从各个方面都把去路堵死了,好像要让佛陀名声扫地,想从这方面胜伏佛陀的智慧。

 

但是他们提问题之后,佛陀根本没有作回答,根本不作授记,所以从这个角度,当时就摧伏了很多外道的傲慢心。这些外道就说这个佛陀确确实实智慧是非常圆满的。我们以前商量好的这些事情,不管从哪个方面回答,这些答案都用不上了。从很多记载看的时候,很多外道当时一见到佛陀不作回答的行为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了信心,马上就改邪归正了。

 

佛陀的智慧确确实实是周遍的,按照我们来讲肯定不管怎么样要作回答的,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回答好像就不对,好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或者觉得不回答就不能调伏他们等等,这就是因为相续当中的智慧、方便没有圆满的缘故。佛陀这一切都圆满了,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因为完全已经了解了一切众生的根性,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的想法,一切的结果等等,全部刹那现量当中了知的缘故,所以佛陀对这十四个问题不作记别。这就是佛学当中很著名的十四种无记。

 

有些人说佛陀因为当时没有回答的缘故,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说明佛陀不知道答案而没有回答,所以成立佛陀不是遍智。他们想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个颂词回答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佛陀没有作回答,所以才能成立佛陀是遍智的。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陀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种种分寸,佛陀掌握得很清楚。既然佛陀有这样一种善巧的智慧,“以是何因说”,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根据,你成立遍智佛陀不是遍智?根本没有理由。

 

十四无记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了,第一组问题:世间有边,或者没有边?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是第一个问题当中的四个;第二,世间是常有的,还是无常的?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第三,佛陀涅槃之后是有,还是没有?二俱?双非?第四组问题:我和蕴是一体还是异体?这样十四个问题。

 

这十四个问题,按照佛陀的智慧来讲,完全可以作最圆满的抉择,但是就是因为外道提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发心,或者他们当时相续当中的状态是什么呢?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处在一种常执或断执,或者邪 见的状态当中,所以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给他们抉择,当时都没办法调伏他们,没办法真正让他们产生正见,所以佛陀就没有作抉择。

 

在这十四种无记当中的世间是什么呢?《入中论》的讲记当中讲到,世间实际上就是五蕴,也就是说五蕴到底是有边还是没有边?如果有边,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灭尽?如果佛陀说是有边,他马上就要说:“既然是有边,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实际上在佛教当中讲这个是无有开始。什么时候灭尽呢?他们又开始提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相续当中本身就存在种种邪见的缘故,所以他们提问五蕴到底有边无边的时候,佛陀就不作回答了。

 

然后说世间是常有还是无常?如果回答是常有的话,他马上就产生常执,如果说无常的话,就产生断执。这样佛陀就观察到对他们没有必要,回答之后他们肯定还会继续产生种种邪见。

 

佛陀涅槃之后有没有?他们是站在认为佛陀是一个凡夫,在这样一种邪见的状态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佛陀说有,或者没有,都不能调伏他们。

 

五蕴和我是一体还是异体?如果说是一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蕴我,五蕴即是我;如果说蕴和我是异体的话,他们就会执著我是离开五蕴之外存在的,不在五蕴的相续当中。

 

佛陀观察之后,实际上他们就是相续当中充满了邪见而提问的,所以跟他们回答之后,他们没办法抉择的。如果真的按照佛陀的智慧抉择,完全可以圆满的抉择。第一个问题,五蕴到底有边没有边?五蕴在佛法当中抉择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如梦如幻的体性,所以没有一个实质,没有一个实有。外道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五蕴实有的角度,如果佛陀按照佛法回答一切五蕴如梦如幻的话,他们接受不了这个观点。

 

第二个,五蕴是常的还是无常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常也好,无常也好,实际上佛陀的境界当中真正进行观察的时候,这样的五蕴完全都是空性的,无自性的。对一个无自性的法,说常有的还是无常的,没有必要。但是跟他们讲这样的正理的时候,也没办法接受的。

 

  • 佛陀到底圆寂之后有没有呢?实际上佛陀自己本身的境界来讲,早就超越了生死的边界了。佛陀本来在法身当中没有动摇过,既然没有动摇过,佛陀现在显现在世间是不是有个生呢?或者后面是不是有个死呢?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转生呢?这一切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存在的。佛陀在法身当中根本没有动摇过,生死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出现过。或者如果从化身的角度,佛陀的化身圆寂之后有没有呢?这样的问题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当中都是作过抉择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的话,乃至于众生未尽,佛陀的事业是绝对不会尽的。如果从化身的角度提问,就这样回答。如果从法身的角度提问的话,根本就没有动摇,没有生死的差别。但是外道是认为佛陀是凡夫众生提的这个问题,佛陀不予记别,跟他们说的话,根本没办法了解这样甚深的观点。这样甚深的观点,只有真正的大乘种姓者才能够抉择到。法身当中不动摇,化身不间断地利益众生,这是很甚深的问题。

 

  • 五蕴和我到底是一体还是异体?我们认为五蕴和我是两种法,如果是两种法,肯定有一体或者他体的问题,但实际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这个我本身就不存在,这个我就是在五蕴上面假立的。既然这个我是假立的,怎么可以说这个我和五蕴是一体、异体呢?就好像说石女儿和五蕴是一体、异体一样。所以这方面根本就没必要抉择。外道就不知道我是假立的,认为我是存在的,而且五蕴也是存在的,两种都是实有的法,所以他就观察我和五蕴到底是一体、异体,按照佛陀的观点来讲,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问。他们不了解无我的观点,给他们抉择无我的观点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完全是最为殊胜的遍智。了解外道的根性,给他们宣讲这些没有任何必要,所以没有作记别。但实际上佛陀在经典当中对这些全部都有非常圆满的答案。通过如是的方法,一方面胜伏了外道的邪争论,另外一方面也调伏了外道的相续,一部分外道当时就入门了。

 

这是佛陀在“不应说”方面是这样的。有些地方讲,既然是“不应说”,佛陀为什么还骂提婆达多是“饮唾小儿”呢?佛陀这样骂的话,是不是佛陀有恶口的嫌疑呢?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佛陀虽然这样口头上呵斥提婆达多当中的恶行,实际上佛陀是观察到了,如果当时不予呵斥,很多其他没有智慧的弟子就会被提婆达多的恶行所影响,舍弃解脱道,堕入恶趣。为了挽救很多这样没有智慧的众生,所以佛陀在大众当中呵斥提婆达多。通过各种方便、正理呵斥之后,其他很多弟子就知道提婆达多的行为是不对的,就没有跟随他,没有堕入邪见的坑当中。

 

从这些方面知道佛陀对应作不应作的法,非常非常的善巧,就是因为智慧圆满才可以这样做,智慧不圆满绝对做不到的。前面我们讲过,如果让我们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总是想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圆满的给外道回答了,这个时候好像就觉得心里比较舒服,但实际上智慧没有圆满的时候,一方面心也许是善的,但就是不能观察到时节因缘,所以有的时候做的事情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所想的效果。

 

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推知,佛陀有这样的智慧,那么我们的上师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上师在智慧当中观察的时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该说不该说,这方面都是非常清楚。平时我们讲上师的密意犹如虚空一般的广大,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想法想要去揣测上师的密意,是揣测不了的,分别念不可能知道甚深佛陀智慧的境界的。

 

跟我们说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认为上师应该这样做,上师应该那样做,或者上师应该显现得很清净,或者上师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方面完全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上师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对上师没有一种完全信赖的心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邪分别,只要是不符合自己的分别念的时候,就觉得上师是不是这个方面不如法?如果我来做的话,应该做得很圆满,我来说的话,应该从哪个角度说。这方面完全都是没有必要,没有资格的。

 

确实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把这些问题知道,知道之后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就会遣除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这样的麻烦,很有可能自己一生当中都没办法证道,完全障碍自己一生成佛。

 

我们应该知道上师抉择的很多事情,如果有的时候真的有必要问我们的时候,那个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说就可以了。平时我们不应该指使上师应该这样那样。上师相续当中的密意就像佛陀一样,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说的时候,十四无记完全当是就回答,但是佛陀他的密意很深广,所以从这方面就直接间接利益了很多众生。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不到上师的很多行为,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我们的业识所显现的,平时上师的走路、说话、吃饭、睡觉,我们面前显现的。实际上我们的根识观察不到的,上师的很多很多密行,很多很多殊胜的调伏众生的方便根本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话,那么还是经常观清净心,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

 

如果我们以前学过《虚幻休息》的话,有这样一段教言讲得很清楚,看到上师生贪的时候,就认为他是贪金刚;生嗔的时候就是嗔金刚;生愚痴的时候就是愚痴金刚。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上师来讲,完全贪嗔痴早就已经寂灭在法界当中了,一刹那都不会有贪嗔痴,但是在我们面前显现有这样的行为,显现有贪有嗔有痴的时候,完全是大菩提的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一种调化众生的方便,也就是说,针对一部分的人,比如说贪心比较重的人,上师就给他显现贪的形象,为了调化他,这样暂时随顺他的行为的时候,逐渐逐渐使他引入菩提道。或者有的时候显现嗔恨的形象,比如说有的时候对弟子的邪行,直接通过呵斥、打骂的方法,马上可以遣除的话,他就会这样显现。我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之后,看到上师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都认为真正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很善妙。

 

如果不了解这些行为,有的时候虽然是压制,密法当中说上师是佛,但是一点理由都没有,自己相续当中没有一点正见,仅仅是说上师是佛,这样压制自己相续当中不清净的烦恼是很难的。如果把这些方面的道理知道之后,就知道上师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是要调伏各种各样的众生,也许当时对你不适合,但是在呵斥的时候,或者显现产生贪欲心的时候,对其他一部分众生恰恰就能够调伏到他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就是有这样的密意的,有这样的密意的话,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显现,就是因为他是佛陀,就是因为他有圣者的智慧,才做得到这一点。

 

如果是一个凡夫,他没有这样的方便,他就必须按照佛陀所规定的戒律老老实实去实行,佛陀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杀生就不杀生,不偷盗就不偷盗。他没有殊胜的智慧,只有这样做。但是上师他有善巧方便,做这些事情对他根本没有一点点伤害,因为他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早就已经清净了,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也可以调伏很多众生。这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殊胜的上师和佛陀的密意完全是相同的。

 

比喻中讲到一个婆罗门家里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质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王听说之后就生起贪欲心,想占为己有,就命令这个婆罗门交出水井,否则就杀掉他。这个婆罗门非常担忧着急,没有办法,一方面也舍不得,一方面也没办法把井送到王宫里面去。实际上国王也是想找机会把他杀了之后真正拥有这个水井。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给父亲出了个主意,请父亲带话给国王:“按照世间的规律来讲,如果要请人,必须要人来请;如果要得到象,必须要象来请;如果你要得到井的话,请国王用王宫的水井来请。”国王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是符合世间的道理的,他就命令手下的大臣着手办理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到马上杀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大臣实在没办法,只有把国王杀掉了。

 

《格言宝藏论》讲记当中也有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智慧很重要。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公案好像和颂词对不上似的,实际上它的意义是这个女儿通过善巧方便息灭了家里的灾祸。佛陀也是通过善巧方便和殊胜的智慧息灭了外道的争论。当然佛陀不是世间的小聪明,确确实实只有通过这何况殊胜的方便才能息灭争论。所以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确实是遍满的。

 

 

 

(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三、破由作保护众生的事即当为王种:

 

他们说,通过以上观察必须承认血统不一定是清净的。如果不观察的时候肯定还会掩盖,或者认为自己是清净的血统。但是他又想换一个方式,虽然血统不一定清净,但是从现在的事业来讲,刹帝利种姓做了保护世间的事业,从事业的角度安立成王的种姓,所以应该值得傲慢的。这种邪见的核心主要是说做了保护众生的事业而安立成王种。

针对这样一种看法再进行破斥: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

首陀由作业,何非婆罗门。

 

既然你要从作业方面安立的话,那么一个首陀罗种姓的人,他如果做了维护众生的事业,他也应该成为刹帝利的;他如果做了婆罗门方面的事业,他的名称也可以安立成婆罗门。这个道理很明显。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的血统已经破斥了,是不清净的,这方面不能生起傲慢了;从总的种姓来讲,最初的时候没有这个种姓,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现在如果要从作业来安立,更没有资格产生傲慢了。

 

所谓的刹帝利,你如果认为他做了保护世间的事业就可以成为刹帝利的话,那么首陀罗种姓的人,他放弃他自己奴仆的身份,去做一些保护世间的事业,在做这个事业的时候,他的种姓难道不应该成了刹帝利了吗?如果从作业方面安立的话,就必须承认这样的过失。首陀罗种姓如果去为别人诵经,或者念四吠陀经典,他在做婆罗门的事业的时候,他马上就可以变成婆罗门,因为你按照作业定种姓的缘故,首陀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有些刹帝利或者婆罗门种姓的人会说,首陀罗种姓没有资格去接触保护众生的事业,没有资格去念诵四吠陀的经典,因为他们以前是这样规定的,像首陀罗这样下贱的种姓没有资格去做种种高贵的事业。如果这样想的话,这只不过是一种非理的想法,通过你们手中的权力来压制他们,实际上从道理方面来讲,为什么他们不能做呢?没有理由。只要他做了这个事业就能够安立成刹帝利或者婆罗门的话,那么反过来,刹帝利去做首陀罗的事情的时候,难道他就马上可以变成首陀罗种性的人?因此从这个方面观察,以作业方面更加不能安立。

 

比喻方面讲,在婆罗门的教典当中规定,婆罗门不允许挤牛奶,如果他挤三天牛奶,马上就变成首陀罗种姓。从他们自己的规定看的时候,既然婆罗门种姓的人挤三种牛奶就变成首陀罗种姓的话,哪里有一个真实有自性的种姓的存在呢?根本就没有。如果首陀罗不挤牛奶而做婆罗门的事业,难道不就成了婆罗门了吗?从反面推的时候,所谓的由作业而安立实有的种姓,也是根本不应理的。

 

庚三、(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分二: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权势而生骄慢;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辛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权势而生骄慢:

 

有些国王就会想,作为国王来讲,他有权力布施很多财物,他有权力把财物分给大家,所以应该产生一种傲慢心。

 

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

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

 

国王在世间来讲有一些权力,可以把王宫里面、仓库里面很多的东西,不管是衣服、食品,还是钱财等分给人民。这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国王把这些东西放在王宫门口,然后宣布不管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其他的乞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领取。以前的国王也做过这样的事业。这里分析,国王有权力分配这些东西,但是没有权力分配罪恶。这是针对恶王,针对那些相续当中有烦恼,不断造恶业的国王来讲,“不能分罪恶”。如果针对善王,这个地方就没有必要破斥。因为如果他真正是一个善王的话,他的相续也会很调柔、很慈悲的,他真正的行为也会保护他的人民的,像这样的话,肯定是赞叹,不需要破斥。

 

除了这些少数的善王之外的绝大多数的国王,他们相续当中是被傲慢、被这些烦恼周遍、充满;他们的行为也是为了笼络人民,或者有好的名声,或者王位稳固而已;从得到财物的渠道来讲,他们自己也没有进行任何的生产,是通过剥削压榨人民的劳动果实而获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造了很多罪恶。他在把这些财物分下去的时候,他有这个权力,因为这是属于他的财物,但是在得到这个财物的过程当中所造的罪恶可不可分给别人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够分的话,每个人都不想得到罪恶的,每个人都不想受痛苦的,自己得到罪恶之后赶快扔出去,赶快分给其他人,但是这样的话是没有权力的。每个人所造的罪业绝对牢牢地跟随他,乃至于没有受报之前一直跟随他的。

 

既然没有权力分罪恶的话,那么国王想想,在死的时候,罪业一显现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地恐怖,非常地痛苦,生生世世当中没有办法从恶趣当中脱离,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真的有智慧的人,不会为他们摧毁自己的后世。真正的智者了解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国王有权力分配财物而生起傲慢。把财物分给他人的时候,好像是对别人产生了利益,但是为了有把财物分给别人的权力,自己造罪业而摧毁自己的后世,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做的。

 

有些地方说,有些智者也会为了他人摧毁自己的后世,比如说有些菩萨,像前行当中讲的大悲商主为了救短矛黑人,他就想把这个人杀死之后,我堕地狱就堕地狱,根本不在乎,所以他鼓起很大的勇气把短矛黑人杀死了。实际上他这个时候相续当中是大悲心遍满的,有了这样的大悲心做基础,他不顾自己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后世,为他人的利益去做,和这个地方通过烦恼引起的种种摧毁后世的行为,是绝对不相同的。所以世间道和菩萨道应该分开对待。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他杀了一头水牛,然后用它来供天神,供完天神之后把牛肉分给很多人享用。通过比喻观察的时候,这个人有权力把水牛的肉分给别人,但是他有没有办法在分牛肉的过程当中,把杀牛的罪业也分成很多份,然后搭在牛肉上分给别人呢?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肉可以分,罪业只能留在自己相续当中。

 

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国王也是同样的,国王一方面有分财物的权力,但是在分财物的过程当中,不可能把你在得到财物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罪恶分给别人。就好像这个人可以把肉分给别人,但是他在获得肉的过程当中杀生的罪业不可能同时分下去的。因此不应该认为国王有分配财物的权力而生起傲慢。

 

在龙树菩萨的《亲友书》当中也是讲到,世间上的人,或者修行人,为了自己的父母造罪,为了比丘造罪,为了婆罗门造罪,为了自己的上师善知识造罪,这样的罪业是没办法让别人替你分担的,只有自己承担过失。自己在造罪的过程当中,发心、行为圆满的时候,过失是自己获得的。你为别人造罪,不可能别人来替你受果报。所以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智慧分别,虽然是为了父母,或者为了子女,杀生或者造罪业,但是你造罪业的时候,罪业肯定是归你自己的,不可能别人替你分担。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就呵斥这样的愚痴行为,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对境很殊胜,但是也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做,才可以对自己和他人有些利益。

 

自他二利方面都是很善巧的方便在菩萨行当中是讲得很清楚的。一方面必须要有悲心,另一方面还应该有取舍的智慧。否则世间上也有发了好心做错事的,虽然自己发心比较好,但是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到底是好或者不好就很难抉择,有的时候虽然说发心善一切都善,但是毕竟做了伤害自他二利的事情的时候,也不好判断。

 

在《格言宝藏论》当中也讲过,比如说喜鹊,它最后把它母亲的毛拔下来,吃它母亲的肉的时候,它认为是在报答母亲的恩德。它的发心认为是报答母亲的恩德,但是它做的事情是把母亲身上的毛拔掉,把它的肉吃干净。这个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萨迦班智达讲,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一方面要有好心,这个是肯定的,做一切事情都要有贤善的意乐,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是必须要有智慧,否则非常不好抉择。所以必须要把佛经怎么讲的,论典怎么讲的,世间的规则怎么实行的,全部了解之后,全面观察、处理,这样在凡夫位的时候才尽可能地可以造一些福德,否则的话,你相续当中发的是好心,但是做的是错事的时候,不好观察。

 

辛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有些人就会想,因为国王的权力和财物都是很自在的,所以应该产生骄慢。针对这样的一种看法,圣天菩萨讲:

 

自在所起慢,当观他有势,

若等若增胜,善士心不起。

 

国王在权力、资财、受用等等各方面都获得自在,通过这样产生傲慢的话,这个时候应该观察“他有势”,观察其他有权有势的人,或者观察其他的国王。一观察的时候就知道“若等若增胜”,不管是和这样的人相等也好,或者别人超胜你也好,一观察之后“善士心不起”,就不会起傲慢心。你现在产生的种种傲慢也是不应理的,你现在所拥有的,也许在你自己的小范围当中,在你的小圈子里面,在你自己的王国当中,也许你是第一,但是和其他的国王比起来的话就不一定是第一了。所以真正能够超胜一切王国的国王是找不到的。既然如此的话,怎么可能产生一种傲慢呢?

 

通过这样观察国王,实际上也可以推知到其他修行人方面。有的时候我们在闻思修的时候,听闻的智慧、思维的智慧比别人超胜,或者自己的福德、种种能力比别人超胜,就很容易产生傲慢心。因为他相续当中通过无明愚痴引发,不了解这些资财,或者相续当中所产生的种种功德是一种有为法,还会不断地变化的。他不了解这种无常的体性而生起傲慢,是一种常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的眼光比较短浅,单单看到周围这些人,“周围这些人都不如我,所以我很了不起”,但是你把眼光放远一点,其他地方看一看,很多很多超胜你的智者,很多很多超胜你的具有功德的人。这样把眼光放开一点,有的时候傲慢心就不会产生了,产生不起来了。

 

所以有的时候产生傲慢的时候应该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观察和自己相等的人,观察比自己增胜的人,这样就不可能产生傲慢。或者有时候确实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天下无敌,找不到一个对手,但是也要看看,自己这一个角度超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是不是还是超胜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别人就超过你了,既然别人有超过你的地方,那么你缘这个角度就不应该产生傲慢心了。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掌财婆罗门的妻子长得比较好看,她经常缘自己的美色产生一种傲慢心,有一次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我长得如是的美丽,你应该给我买最好的衣服和最好的装饰品。”这个掌财婆罗门就想到要买最好的衣服和最好的装饰品肯定要花很多钱,舍不得花这笔钱,他就想了个方法,他说:“可以,买的话都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的,但是要买什么样式的?买什么布料的?什么颜色的?要看好之后再买,最好看看王宫里面的王妃她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去选一个,可以买,可以做。”她的妻子去了王宫当中一观察的时候,看到这些王妃长得这么美丽,自己当时就觉得不好意思,远远比不上别人,所以马上就息灭了自己傲慢的念头。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就可以知道,平时我们产生傲慢的时候,都是没有好好观察,没有仔细分析,就好像这个掌财婆罗门的妻子一样,她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觉得自己了不起,眼界没有放开的时候,不知道王妃长得这么好看,缘这个就产生傲慢,但是通过丈夫的教导,一去看的时候,马上就息灭了傲慢。同样,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产生一种傲慢,也是没有好好观察。通过圣天菩萨的教言,只要稍微一观察四周,就知道实际上很多很多人都超过自己。这样观察之后,只要是一个有心的人,肯定当即就会息灭傲慢。这也是圣天菩萨给我们开示的一个很殊胜的方便,有的时候自己得意忘形的时候,把这个颂词好好想一想,看一看,观察观察。这个时候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比较正直的善士,他的心中绝对不会生起傲慢的。

 

以上就讲完了第四品。我们再对前面的内容简单做一个回顾。这四品的科判是破斥常乐我净四颠倒之后,修习中士意乐,然后发起菩提心的轨则。通过破斥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执,真正通过佛法的引导,就可以产生一种厌离心。

 

修习中士意乐,主要是对轮回的种种圆满没有一点点、刹那的羡慕心,对自己的身体、对他人的身体、对权势、对世间当中所谓的有漏的快乐、对平时所执著的自己和他人的常有的相续等等这一切全部观察完之后,就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痛苦的、不净的、无我的,了解之后就认为整个世间没有自己所贪恋的东西了。贪恋什么呢?贪恋自己吗?或者贪恋他人?贪恋世间?贪恋财物?贪恋王位?等等等等一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可贪恋的,全部都是不清净和无常的体性。所以从这个角度观察好之后,自己就愿意生起一种出离心,就愿意修持出世间道,只有获得出世间道之后才是稳固的。

 

实际上我们观察在四品当中并没有讲到怎么样发愿菩提心的轨则,但是科判当中是讲到了要发愿菩提心,这个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现在我们在学这个论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可以说是大乘行人的身份,我们相续当中毕竟还是有大乘的种姓,所以不像小乘的行者,如果是小乘的行者,学了这四品之后,他就发起一个非常猛烈的求解脱的心,他就不会再往上发菩提心,但是对于相续当中有大乘种姓的修行者来讲,了解了一切世间都是生厌离的对境之后,他自己就产生一种厌离心,因为有大乘种姓的缘故,他会观察,不仅仅是自己应该厌离,其他的一切众生都需要从这样不清净的环境当中远离。

 

比如说同样是一个火坑,自己了解这个火坑的痛苦,出来之后,如果真正有慈悲心,或者有大乘种姓的话,他就会观察,这些所有在火坑里面的人和我一样,都是需要出离的,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引发一种菩提心,愿度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从轮回当中脱离,这样的愿心就会产生。而且要彻底从轮回当中获得究竟的解脱的话,单单是佛果,从最究竟的解脱来讲,单单是佛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会自然引发相续当中的愿菩提心。

 

前面从金刚句这个角度来讲,完全都是提到怎么样去产生厌离心的方便,在讲完之后,如果我们没有进一步分析的话,也可能就停留在这个角度了。但是明明科判当中讲到了修习中士意乐之后发起愿菩提心,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之后,相信每个道友的相续当中都产生了一种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这一切都是无常,整个轮回都是一种生厌离的对境,产生这样的定解的话当然是非常好的,对自己看破世间、修习佛法这方面的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不应该停留,应该再缘其他的众生,其他很多很多的众生还不了解这个道理,现在还有很多众生正在轮回当中苦苦地追求,苦苦地挣扎,而且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如此痛苦的状态当中,根本没办法发现,所以缘这些众生自然而然就可以产生一种菩提心,愿度化他们,愿一切众生都可以从无始的轮回当中获得出离。科判的意思如果摄义的话就应该如是地了解。